首页范文大全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作用十篇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作用十篇

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5:18

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作用篇1

「关键词欠薪,欠薪保障基金

近年来,农民工的工资拖欠问题日益突出,部分用人单位恶意拖欠职工工资的现象履见不鲜,鉴于我国尚无全国统一的可执行的工资保障规定,如何保障劳动者取得被用人单位拖欠的工资是当前我国劳动法劳动报酬保障领域急需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国外,许多国家立法规定了欠薪保障的特别措施,其中主要包括欠薪索赔特权制度和欠薪保障基金制度。对于如何建立欠薪保障基金制度,我国的深圳、上海和香港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本文将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展开论述,重点讨论我国如何构建欠薪保障基金制度。

一、各国及我国各地方欠薪保障基金立法考察。

1、各国立法概况。

各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是通过规定工资优先债权的形式保护工人索赔企业欠付工资,但是由于优先权的行使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实践中遇到困难,于是开始考虑能否建立一个第三方的机构来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关于欠薪保障基金的立法最早出现在1966年的巴西,巴西建立了一个服务工龄保障基金,该基金仅保障雇佣合同结束时应支付的工龄补贴。目前最主要的欠薪保障基金立法主要集中在西欧各国。西欧各国的工资保障基金(即本文论述的欠薪保障基金)立法自1967年开始,该种基金的性质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设立的目的在于为雇主对其工作人员欠下的债务提供担保,所承保的风险是企业的无偿付能力。综合考察各国的立法,工资保障基金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该制度的适用范围、工资保障机构的行政管理筹资、工资保障基金运转的条件、受保障制度保护的索赔类别、所保护权利的数额限制、支付程序等。作为我国邻国的韩国在遇到严重经济危机后,针对大量发生的企业破产和劳动者失业现象,为确保劳动者的工资得到支付和社会安定,于1998年2月20日制定了《工资债权保障法》。在该法中规定工资债权保障基金作为劳动部部长代替事业主支付工资和退休金的来源,由从业主征收的费用组成以及工资债权保障上的征收金适用产业灾害保障法上的一些规定。

2、《深圳经济特区欠薪保障条例》(以下简称保障条例)与《上海市小企业欠薪基金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基金办法)比较分析。

保障条例系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基金办法”由上海市政府,上述两件立法均属于地方法规规章,为我国欠薪保障立法的大胆尝试,在其条文中对欠薪保障制度的基本结构进行了初步构建,本文拟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为后文的论述提供制度基础。经笔者比较两者条文,发现上述两件立法有以下共同点:(1)二者均在第一条中提出制定的目的在于保障职工合法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2)对于欠薪的解释基本一致,即企业应支付而逾期未支付给员工的工资;(3)均设立欠薪保障基金的管理机构,保障条例中规定由深圳市政府设立欠薪保障基金委员会,基金办法规定上海市小企业欠薪基金委员会负责欠薪基金政策的制定和协调工作;(4)欠薪基金的主体来源均为企业缴纳的欠薪保障费、基金的利息收入和投资收入;(5)欠薪保障费均由工商管理部门在办理企业年检或注册时收取,并统一划拨专门设立的欠薪基金专户,欠薪保障费在企业成本中列支;(6)规定垫付的欠薪数额的限制;(7)规定了垫付欠薪的追偿制度。

保障条例中的下列规定为基金办法所无:(1)该条例适用于特区内的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员工;(2)欠薪保障实行缴费与共济、垫付和追偿相结合的原则;(3)欠薪保障基金委员会由政府、员工和企业等方面的人员组成,并规定市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是欠薪保障工作的主管部门和日常办事机构;(4)欠薪保障费的标准是上年度市政府公布的最低月工资标准的70%;(5)对于欠薪基金用于日常管理费用支出限定为不超过当年收取的欠薪保障费的5%;(6)控制欠薪保障基金的投资项目和投资总额占欠薪保障基金余额的比例;(7)规定企业员工请求劳动部门垫付欠薪的条件和程序性要件;(8)对于违反该条例的相关责任人规定了相应的罚则;(9)规定劳动部门每年应当将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10)规定了对劳动部门的处理决定的救济措施。

与保障条例相比,基金办法具有以下的特殊规定:(1)基金办法第一条规定的制定目的中还包括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2)欠薪的范围不仅限于企业到期未支付的工资还包括企业应缴纳而逾期未缴纳的社会保险费;(3)适用的范围仅限为符合国家和上海市确定的小企业划分标准并已履行本办法规定交费办法的企业;(4)欠薪基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不包括劳动者的代表;(5)欠薪保障费的标准是上海市上一年度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6)规定符合办法规定的企业可以申请垫付欠薪,企业职工只有在企业无法提出申请的情况下提出申请;(7)规定了基金实施情况的报告制度和专项审批制度。

小结:经过比较分析,笔者认为保障条例结构上更趋于完善,其共分六章,分别为总则、欠薪保障机构、欠薪保障基金、欠薪的垫付、垫付欠薪的追偿和罚则;内容上更注重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其规定处理欠薪垫付申请的尽速审查和办理;基金管理上注重维持整体欠薪资金的平衡。基金办法虽然结构内容较为简单,但从管理体制上更注重各个行政机关之间的配合和协调,但只对欠薪基金委员会的职责作概括性的规定未涉及具体职责;在欠薪保障范围内将社会保险费包含在内(此举更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3、香港地区的《破产欠薪保障条例》(pRoteCtionoFwaGeSoninSoVLenCYoRDinanCe)。

该条例共分七部分,分别为导言、破产欠薪保障基金委员会、基金、财务条文、从基金所作的拨款、已付款项的追讨和杂项。现择其主要规定作简要介绍:(1)在该条例的法律公告中表明该条例旨在订定条文,设立一委员会,以管理破产欠薪保障基金,并规定雇员在其雇主处于无力清偿的情况下,可获该基金拨付款项;(2)导言部分主要是对条例中的若干概念进行解释,如工资(wages)指公司清盘时,申请人根据《公司条例》有权获优先偿还的工资或薪金,或在破产案中申请人根据《破产条例》有权获优先偿还的工资或薪金;(3)破产欠薪基金委员会部分主要是规定基金委员会的名称(protectionofwagesoninsolvencyFundBoard)和性质(bodycorporte)、委员会的职能及权力;(4)基金部分规定了基金的来源和从基金拨付的款项,其中基金的来源为财政拨付、对已付款项的追讨、利息和其他收入以及合法拨付的其他款项;(5)财务条文部分主要规定基金的管理和审核;(6)第五部分至第七部分对于款项的支付、追讨已垫付款项以及各种罚则做了规定。这部条例虽然规定的仅是雇主破产时对于雇员工资、代通知费、遣散费未得到支付的保障,但对于我国构建欠薪保障基金制度仍有借鉴意义。

二、欠薪保障基金概念的理论界定。

结合上述立法可以看出在规定欠薪保障基金制度存在诸多的差异,笔者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各异,因此有必要对欠薪保障基金概念重新进行理论界定。

首先必须明确欠薪的概念。欠薪一般称为“拖欠工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解释。如果单纯地从劳动合同的债权债务关系上来定义欠薪,主要是指因经营者逃遁、企业经营不善、破产等原因使用人单位无法支付到期应支付的劳动报酬。上述定义仅考虑到用人单位或经营者的因素,对于劳动报酬是否与劳动者的劳动相对应等因素未予以考虑,从而可能出现一些用人单位通过变相压低劳动者的工资的方式逃避对工人劳动报酬的欠债,从中谋取高额利润,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基于此,从单方面定义欠薪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及劳资关系发展的需要,必须从多方面对欠薪进行定义。笔者认为在定义欠薪的概念时必须考虑如下因素:(1)对于工资的理解:工资,又称薪金,其广义,即职工劳动报酬,是指劳动关系中,职工因履行劳动义务而获得的,由用人单位以法定形式支付的各种形式的物质补偿。广义的工资应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工资性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笔者认为从保护劳动者权益出发,此处的工资应作广义理解。(2)是否应该将用人单位拖欠社会保障费纳入欠薪概念?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除了根据劳动合同支付约定的工资外,还承担一定的支付义务,必须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为劳动者支付一定的社会保障费,如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等。而且从长远角度进行考察,后者对于维护社会安定更具有实际意义。但是笔者认为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拖欠社会保障费的行为可以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00条的规定责令限期缴纳以及加收滞纳金,故无须继续规定欠薪保障基金制度。(3)考虑到最低工资保障对于我国具有特殊的意义:是建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条件;可以作为国家干预分配保障劳动者权益,保证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的手段;能够与国际劳工组织工资制度接轨。因此在欠薪概念的界定中也应引入最低工资保障的概念,即对于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低于国家(或地区)规定的最低工资保障线标准,也归入欠薪的范畴。综上所述,本文讨论的欠薪主要是指因用人单位破产、依法整顿、经营者逃匿或其他原因造成用人单位无力或故意逾期未支付应支付工资和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更多》「提示您好!阅读本文需要交费,如果您想继续阅读,请登录或注册成为法学文献库读者!

「参考文献

[1]关怀、赵履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务全书》,经济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

[2]王益英主编:《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王叔文、许崇德、肖蔚云、回沪明主编《最新香港民商法律》,人民法院出版社。

[4]王全兴著:《劳动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5]李景森、贾俊玲主编:《劳动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作用篇2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试题

课程代码:0332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从世界范围看,19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20年代末是社会保险制度的

a.产生阶段

B.改革阶段

C.初步发展阶段

D.充分发展阶段

2.社会保险的首要原则是

a.共济性

B.公平性

C.义务性

D.强制性

3.被誉为西方社会“福利橱窗”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瑞典

D.德国

4.把社会保险基金划分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基金,这是按

a.基金所有权分类

B.筹资模式分类

C.用途及其功能分类

D.营运管理方式分类

5.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的确定是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

a.《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C.《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D.《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6.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主体是

a.社会保险托管机构

B.社会保险投资机构

C.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D.社会保险监管机构

7.我国首次建立企业职工待业保险制度的时间是

a.1955年

B.1986年

C.1990年

D.2000年

8.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分为

a.一个层次

B.两个层次

C.三个层次

D.四个层次

9.《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国有股减持主要方式是

a.存量发行

B.定量发行

C.增量发行

D.减量发行

10.下列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中,兼容近期横向平衡原则和远期纵向平衡原则的是

a.现收现付模式

B.预收预付模式

C.完全积累模式

D.部分积累模式

11.下列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中,有较好激励机制的是

a.现收现付模式

B.预收预付模式

C.完全积累模式

D.部分积累模式

12.下列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中,受年龄结构影响较大的是

a.现收现付模式

B.预收预付模式

C.完全积累模式

D.部分积累模式

13.当前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为

a.统账结合

B.完全积累

C.现收现付

D.预收预付

14.在我国倡导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三支柱模式中,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的目标定位是

a.30%

B.40%

C.60%

D.80%

15.目前,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大覆盖面的问题是

a.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之内

B.将失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之内

C.将退休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之内

D.将外资企业职工纳入保障范围之内

16.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保险基金的提取基数为

a.本单位职-r-_个人收入

B.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

C.本地区职工平均工资

D.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

17.衡量社会保险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a.社会保险收入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B.社会保险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C.人均社会保险收入额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D.人均社会保险支出额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l8.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基础养老金的支付来源是

a.个人账户资金

B.政府转移支出

C.社会保障基金

D.社会统筹基金

19.现行制度下,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的“老人”是指

a.建立新制度以前退休的城镇从业人员

B.建立新制度以前已经工作但不到退休年龄的城镇从业人员

C.建立新制度以后参加工作的城镇从业人员

D.已就业但尚未加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从业人员

20.通过统一的疾病分类定额偿付标准的制定,达到医疗资源利用标准化,这种医疗费用支

付方式是

a.按人头付费

B.按项目付费

C.按服务单元付费

D.按病种付费

21.收益稳定、收益率相对较高,风险相对较低且政府往往有优惠政策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工具是

a.银行存款

B.债券

C.股票

D.不动产

22.与资本市场发生直接联系的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是指

a.现收现付制基金

B.预收预付制基金

C.社会统筹基金

D.积累型基金

23.我国的社会保险统计指标体系分为

a.两个层次

B.三个层次

C.四个层次

D.五个层次

24.我国1951年的《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劳动保险基金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委托

a.国家财政部代管

B.中国人民银行代管

C.国家劳动部代管

D.国家民政部代管

25.社会保险基金统计报表的标目,一般位于统计报表的

a.左边或上方

B.右边或上方

C.左边或下方

D.右边或下方

26.20世纪60年代以后,将“一次性退休金”制度演变为企业年金制度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27.因“报集团”老金机构事件而导致制定《1995年养老金法》的国家是

a.德国

B.英国

C.瑞典

D.法国

28.如果存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那么就使得监管成为必要,这个观点是依据制度经济学中的

a.边际经济理论

B.公共经济学理论

C.委托理论

D.内在风险性理论

29.在我国主管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的是

a.劳动保障部门

B.财政部门

C.审计部门

D.税务部门

30.从行政监督机构进行非现场检查的角度来看,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是指

a.基金核算

B.基金管理

C.基金审计

D.指标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框架包括

a.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主体

B.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方式

C.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管理

D.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

e.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

32.下列关于我国企业年金说法正确的有

a.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一根支柱

B.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根支柱

C.费用筹集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D.年金的计发采用结构式的计发办法

e.实行完全积累的筹资模式

33.根据规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一次性支付的条件有

a.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不足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

B.在职死亡

C.退休后死亡

D.出国定居

e.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34.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意义表现在

a.有利于基金的保值增值

B.可以减轻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的负担

C.可以促进民间资本市场的发展

D.可以促进货币市场的发展

e.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35.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是由国家授权专门机构,依据有关法规和政策所进行的。其监管对象

应包括

a.参保人员

B.经办机构

C.运营机构及其分项基金

D.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e.企业年金基金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工伤保险基金

37.公费医疗制度

38.缴费确定型

39.风险投资

40.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要回答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

42.简述确定社会保险基金支付标准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43.简述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个人账户的支付项目。

44.简述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工具中投资基金的优点。

45.简要回答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人员的任职资格。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作用篇3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管理;企业;政府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很多省市便开始试点住房公积金制度,但由于是计划经济,福利分房现象较普遍,所以未建立起持续、有效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我国成功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源于1991年的上海市,其以建立住房公积金筹集专项的住房资金为切入点,长期的积累角度,为职工筹集买房所需的资金。我国全国范围内的公积金制度于1994年得到推广并随着1998年的福利分房制度取消而得到全面确立。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也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目前,这一制度已为广大的职工群众提供了买房、还贷的重要资金来源,真正实现了“居者有其房”的目标。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及挑战。本文在对住房公积金进行概述之后,针对住房公积金在现实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公积金管理上的建议,以供参考。

一、住房公积金简介

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我国发展已经有十余年,很多人对其了解却不是很全面,本文在展开分析之前,对有关公积金的一般问题进行一个简要概述。

首先,定义及作用。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所缴纳的长期住房储存金。其作用是为了在职职工工作的年限内,尽企业及个人之力,为职工解决住房问题。

其次,企事业职工住房公积金中的资金来源。资金来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源于职工的工资,即定期从职工薪金中提取一定比例部分,另一部分源于企业,即企业按照规定的比例向职工公积金账户中支付一部分。

最后,住房公积金的使用及管理原则。住房公积金实行的是“个人存储,单位资助,统一管理,专项使用”的原则,其管理遵循住房公积金管委会决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作、银行专户存储、财政监督原则。

二、住房公积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公积金尚未做到普遍覆盖,大量低收入者买房得不到保障。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公积金在一些实力较雄厚的企业覆盖较全面,同时这些企业中的大多数职工都属于工作稳定的高收入人群。此外,只有企事业的正式员工才能享受公积金的待遇,拥有个人公积金账户。这对于一些在民营企业及私营企业的员工、农民工或没有正式编制的员工来说,根本就无法享受公积金制度带来的优惠待遇。而且,这些人群都是处在社会基层、工作及收入都不稳定的人,这些人才是真正需要社会福利惠及的群体。

其次,公积金缴存金额差异大,引致社会公平失衡。《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明文规定,公积金在个人工资中的提取比例不得低于5%,并未规定相应的提取上限,这就造成不同单位之间的缴存比例存在巨大差异。一般来看,对于企业效益好的垄断行业、国有部门、事业单位等由于企业的收益高,一般会将许多应该纳税的福利算入缴存公积金的工资基数中,一方面为员工缴纳更多的住房公积金作为隐利,变相提高员工的实际福利水平,另一方面也通过这种方式将员工应缴税费的福利部分算入公积金,逃避税收。同时,很多高收入人群由于已经购房,为了让公积金这部分的钱能够得到应用,不惜花重金购买多套房产,用于租赁,获取更多的收入,而低收入人群仍然买不起房,因而造成一部分人房产大量闲置,另一部分人却买不起房,社会差距明显扩大。

最后,公积金利用手续繁琐,大量资金被闲置。住房公积金的使用中由于受到住房公积金管委会决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作、银行专户存储、财政监督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使用审批时间长,手续复杂,条件要求多,给利用带来了众多不便。同时,很多处在刚参加工作阶段的职工,由于存款较少,无法帮助其支付买房的首付,而公积金只能用于购房、翻建自住住房,却不能投入到租房中,无法享受公积金制度带来的好处,造成公积金利用上的资金闲置。

三、加强住房公积金运行的管理

上述公积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大多可以从公积金的管理层面实现有效解决。笔者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应运用电视媒体、互联网媒体及宣传栏、宣传横幅等媒介工具对公积金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广泛、大力度的宣传,开展公积金知识专题讲座,走进社区,走进民营、私营企业,让公积金概念深入人心。对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及无稳定工作的公民、民工进行大力教育,积极鼓励其自觉加入公积金制度的体制内。同时,政府要将尚未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企业列入工作的定量指标,监督及督促其完成公积金制度的落实,保证国家政策惠及到普通大众,保障这些低收入人群享受国家保障制度带来的益处。

其次,要加强监管,实现社会公平。对公积金运行的管理应加强对公积金缴存比例明显过高的企业及单位实行监管、教育,规范住房公积金的存缴基数及比例上下限,防止其职工的公积金缴纳大大超过普通水平。加快公积金的存、取、贷、管等程序的透明化步伐,控制住房公积金上的存缴差距扩大。

最后,简化程序,有效利用资金。要简化公积金利用的手续,将个人贷款的担保、评估、公正、保险、抵押等程序简化,争取实现服务的一条龙,提高办事效率,让住房公积金制度真正惠及职工及普通老百姓。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资金运行的政策改进,让这部分住房公积金不仅能在入职的前期用于租赁,同时还能在拥有房产后用于其他投资,挖掘资金的潜在增值能力,实现资金的有效运用。

四、总结

政府建立公积金制度是为了利用职工个人及企业、政府三方面的力量,借助公积金的长期性、稳定性及贷款的低利率优势来解决职工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以提高其居民福利。文章介绍了公积金的基本情况,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公积金制度运行上存在及出现的问题,提出加大宣传、扩大公积金覆盖,加强监管、实现社会公平,简化程序、有效利用资金等几点建议,以期我国公积金制度更加完善,让公积金贷款能更好地为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的人们服务,为需要帮助的低收入人群提供更有保障、更合理的住房保障,从根本上提高其福利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及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兴文.浅谈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0(04).

[2]朱营娟.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J].时代经贸,2008(07).

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作用篇4

摘要:社会保障基金是当前社会的物质基础与经济基石,立足于国家法律及政策,与社会人员的基本生存情况息息相关。我国目前在社会保险基金方面的管理及监督工作均面临着较大困难,对社保基金的社会价值发挥形成了一定阻碍。本文结合社保基金监管工作的实际现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完善建议,以期为社保基金监管机制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与完善的当前,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整体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社会保险基金具有福利性、保障性、强制性及社会性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监管的意义不仅在于保障社会经济利益,对于民生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具有着重要意义。为实现社会保险基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本文从当前社保基金管理与监督的实际现状出发,对其完善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一、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现状概述

(一)监管机构独立性欠缺,监管者角色不突出。监管作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其监管的独立性是重要保障。但我国的社保基金管理模式独立性不强,通常由地方政府一人分饰两角甚至更多,部分地区政府既是社保基金管理中的委托人,又是投资人,同时也是资产管理者,形成了政企不分的局面。一般来说,一个成熟的国家政府社保部门通常只充当监管人的角色,充分发挥公正、公开的“裁判”职能,然而,在我国多数地方的社保管理体系中,本应成为基金监管者的政府陷入角色混乱的局面,在这种权力种类繁杂、层次不分明的管理格局下,社保基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对其监管工作的有效性造成消极影响。

(二)尚未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公众利益得不到保障。从当前的社保制度来看,投资者、信托者、监管者的角色基本呈现壁垒分明的状态,不仅在监管工作上难以进行统筹规划,同时在角色身份上也较难形成相互牵制的局面。其中,信托者角色往往不仅属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缴费者,同时也属于受益者资产的保管者,对于整体框架平衡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缺乏健全监管制度的情况下,信托责任承担者却相对缺乏,尤其在受地方管理的社保基金中,投资人的资金被挪用已经成为屡见不鲜的现象,公众的利益已经难以得到切实保障。除此之外,在个人账户做实率相对偏低的影响下,社保受益人对于自身账户情况基本无法得到直接了解,监督权益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总而言之,在缺乏可靠监管机制的情况下,公众利益也将受到直接影响。

(三)社会监督力相对缺乏,监管手段单一。从现阶段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情况来看,其管理实践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发挥效用。一般来说,以行政手段为核心的监督机制具有执行简便、工作效率较高的优势;但相对西方国家的立法监督职能,我国的社保基金监管机构公信力不强,同时对提高我国公民的维权意识、建设法制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可见,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与管理既缺乏有效的管理技术,同时也不具备全面、稳定、权威的社会监督机制,这将导致庞大的社保基金无法通过高效的投资运作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四)投资渠道狭窄,保值保增困难。从我国的社保基金管理现状来看,以行政职能为主的管理手段虽然能起到基础的控制效果,但由于其相关部门与人员缺乏资产管理的专业机制与技能,无法真正有效发挥社保基金的现实价值。首先,由于对风险管理的方式了解不足,加上我国地方政府行政管制的影响,大部分社保基金无法参与到多种现代化投资渠道中,如币种组合、企业债券以及国外政府债券组合等;且我国传统的社保基金管理以安全保障为主,通常除了正常开支,其余以购买国债与银行存款为主。然而,在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通货膨胀等背景下,监管部门长期不仅无法真正达到社保基金的保值目的,社保基金终将面临缩水的危机。

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的完善策略

(一)保障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的独立性。以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为参照,其监管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具有较高的实效性,在管理成果上往往较为可观。据分析,这是由于在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机构上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在管理工作上具有较高的可控性。但在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机构中,管理与监督工作的职能大多集中于劳动保障行政部分之中,由此便直接导致了角色的重合与错位,在监管工作运行时难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工作,首先便应对其独立性形成高度保障,笔者现将其实施策略做如下概述:

一方面,可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体系做如下划分:(1)基金日常管理监督体系;(2)基金运营监督系统;(3)基金监督法制体系。在上述体系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即为日常管理监督体系,该体系作为社保制度运行的基础部分,所涉及到的事项相对繁琐,且具有较大的广泛性,在监管过程中需对各项事务进行统筹规划。其次,基金运营系统主要用于对基金的效益性进行切实保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基金的保值增收。另外,基金监督法制体系主要用于从法律的角度对上述两项体系的有效运行形成保障,具有重要的法律支持意义。

另一方面,可根据上文提到的三大体系特性,以其实际着重点为基准,实施针对性管理。首先,基金日常管理监督体系的运行目的在于对基金的按时缴纳、支付形成保障,因此应将监管重点放在基金的收、支等各环节管理上。其次,基金运营监督系统的运行目的在于对投资风险进行防控,确保基金的增值,因此应将监管重点放在投资运营的管理上;基金监督法制体系的运行目的在于对上述两项体系的运行形成有效保障,因此应将监管重点放在上述两项体系的落实工作上。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作为社会保险基金的有效监管依据,如何对其可靠性、有效性进行进一步加强,是确保社会保障基金效益最大化的一项重要手段。首先,应当充分注重法制在社会保障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就当前我国在社保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而言,在部分细节的处理上相对模糊,不利于监管职能的发挥。因此,在法规的改进上,应当及时制定出相应的社会保险法,对法规的监管力量做出进一步强化,使社保基金的监管机构得以完善。另外,还应对社保基金的相关问题(支付管理、征收入库、保值增值等)做出针对性的规范要求,使其在运行的过程中有法可依,由此对基金的发放、运营等工序形成切实保障,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基金被挪用的相关现象,对于公众利益的保障也具有着重要的维护意义。总而言之,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可有效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的落实提供重要的管理依据,对于基金的合理利用与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均具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需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予以逐步完善。

(三)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公正性以及合理性水平是社会保险基金得以正常运作、有效运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如何完善社保基金的运营透明度,成为监管工作改革的重点内容。为了提高信息披露的全面性与流程的严谨性,首先应建立健全社保基金运营机构运作基金的合理性,在遵循资产评估规则的基础上,对基金的收益、成本及其他资产信息进行定期、合理公布。其次,对于运营社保基金的公司,应将其置于社会公众以及行政监管机构等方面的多重监督中,避免出现任何违规的资金操纵行为。另外,对于社会保险基金包括支付、投资以及积累等方面在内的运作情况,相关机构应以年为单位进行公开,尽可能实现基金的运作透明化。为了避免出现社会监督的断层现象,各个地区的基金监管部门还应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并认真、保密、接受举报人的合理揭露,通过完善监管网络提高社保基金的运作安全。总之,只有在科学、全面的监管制度基础上,充分提高基金运作的公布及时性、真实性以及安全性,并给予合理、客观的监督保障,才能真正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本质职能与价值。

(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社会保险基金价值的充分发挥除了有赖于有关部门的行政监管以外,还应以健全、完善的市场制度为依托,努力实现社保基金的长期、稳定增值任务。不同于其他类型资金的增值途径,社会保险基金在其增值的运营机制中有其特殊性。首先,社会保险基金属于我国政策性惠民基金,必须具备保值功能,对增值途径的风险水平要求极高。其次,社会保险基金属于行政体制监管对象,其运营的规范性、公开度以及结构均应遵循国家的强制性规定。因此,为了达到提高基金监管有效性的目的,在拓宽社保基金的增值途径工作中应合理满足监管与运营的最低要求,以实现资金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其中,对于银行存款与国债资金部分,必须按照国家规定严格制定资金划分,结余基金的运营安排要最大限度降低风险、保障基金安全,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对于包括企业年金等在内的其他社保基金,可以金融市场为导向,通过最佳金融投资工具的组合、社会保险等渠道进行资金的投资分化,在选择金融产品的过程中,应保证基金的保值增值效益,尽可能高效率地规避风险,并实现基金的增值效果。另外,在拓宽社保基金的资金来源渠道过程中,同样涉及运作机构的规范化问题,只有公正、公开、透明、严格的强制性规章制度,才能真正保证基金投资运作环境的正确性,才能为基金的安全与增值效益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保障基金对于社会的经济及物质基础的平稳构建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其进行管理与监督已经成为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下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管理与监督的过程中,必须切实立足于其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使社会保障基金的社会效益得到最大化发挥。X

参考文献:

[1]孙成红.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内部控制管理的现状及改善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5,(04).

[2]老志军.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的重点及方法[J].商业会计,2006,(10).

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作用篇5

关键词:事业单位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是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为雇员或公职人员提供补充养老保险的总称,具体的就是在国家统一监督、指导下,仅限于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依据自身实际情况,由公职人员和事业单位共同缴费组成养老保险费,以符合事业单位工作性质、公职人员的职业特点,为公职人员提供退休收入保障的养老金保险制度。

一、理论依据

世界银行于2005年提出养老保险“五支柱”的概念:零支柱为最低生活保障,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金,第二支柱为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第三支柱为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第四支柱为养老责任在家庭内部的分担。职业年金作为一项补充养老保险,介于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之间,是员工福利的一种体现。

养老保险之所以发展为多支柱,原因如下:

第一,为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提供更多资金支持。从世界范围看,尤其是西方福利国家面临的危机使得仅仅依靠公共年金模式这一单一支柱已不可行。近些年以来,由于出生率降低、人口寿命延长、退休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如果不转向通过包括职业年金在内的其他支柱和渠道寻求资金支持,现收现付的单一养老金制度将没有积累资金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

第二,为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提供更佳的路径。例如,职业年金模式作为公共年金模式的重要补充和扩大,一方面分散了老年收入的风险,提高了保障的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其主要建立在效率基础之上,所以无论是待遇确定型还是缴费确定型,都与个人的工作年限和收入水平紧密相关。

第三,为风险管理提供风险分散化工具。上述五支柱分别应对特定类型的风险,相互补充。“零支柱”的意义在于解决贫困问题,“第一支柱”应对个人短视风险和低收入风险。与终生收入紧密联系,但不易受资产收益变动影响。“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是个人账户制,易受不同的个人工资变动风险影响,同时易受资产收益风险变动影响,由于工资增长率与资产收益率不完全具备关联性,而“第四支柱”强调家庭责任,是风险化解的强大后盾。因此五支柱的组合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风险分散。

二、在建立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必要性方面

姜爱林(2010)在陈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困难破解对策时,提出以下论据,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养老金水平取决于职业年金的缴费比例、投资收益率等因素,为使退休人员的收入来源多元化,为养老金的稳定性提供保证,应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支晓晴(2010)等人在对企事业单位养老金绝对额、替代率、增长率三因素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为缩小企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差距,需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她认为职业年金制度能够通过市场的作用保证改革后公职人员的养老待遇不下降,同时,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减轻财政负担。刘经纬(2010)以部属高校为例,提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本身的缺陷:一是筹资压力大,二是计发方式不合理,三是管理成本高,因此建立职业年金,不仅能够强化激励机制,还可以弥补以上三大缺陷,与人事制度改革配套。

三、在如何建立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方面

郑秉文(2009)认为我们可以参考美国联邦政府“tSp职业年金制度”,雇员缴费率起点为1%,缴费每增加1%,政府追加1%直至4%,个人账户的滚存额数量大,替代率高达110%,当然这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建立专门的基金。王晓军、乔杨(2011)在公职人员养老保障制度方案设计中提出:职业年金采取DB型,将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计入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与公职人员退休前的个人账户积累额成正相关关系,30年工龄的前提下,16%的缴费率可实现45%的替代率。吴忠(2010)以20岁参加工作的事业单位公职人员为例,分别对DB、DC两种计发模式进行量化分析,得出DC模式更有利于成本控制、权责明晰、公平性更强的结论,DB模式不能规避道德风险,容易引起“退休潮”。赵贝贝(2010)在总结企业年金对职业年金发展的启示的基础上,阐述对职业年金替代率的设想:合理设置替代率是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基本养老金在于满足基本养老需求,替代率为45%左右,职业年金强调效率性,替代率为35%,这样一来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可达80%。财政补贴承担新老制度转轨成本。赵晓军(2010)等人以上海市为例,指出在基本养老金的个人缴费部分分割出一半,也就是上一年度缴费工资的4%,作为职业年金的个人缴费,基本养老金中单位缴费为20%,酌情分割出一部分作为职业年金,“中人”的养老金替代率可达到70%左右。戴卫东、陶纪坤(2011)通过总结分析oeCD国家职业年金的参与意愿、目标替代率、资金筹集、给付模式、运营监管、领取条件等多方面,提出对我国今后职业年金发展的构想:职业年金替代率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基本养老金的负担比例,DC模式更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且应进入市场实行外部管理。

(四)简要述评

总体来看,国内对于职业年金制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2010年前后,且停留在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定性研究、理论指导居多,但实际测算较少。虽有作者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收支模型进行测算,但鲜有专门对职业年金制度收支及资金运行情况进行预测的文章,这是该领域研究应拓展的空间所在。

参考文献

[1]姜爱林.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状况、制约因素与破解对策[J].宁夏社会科学.2010(3):75-80

[2]支晓晴等.职业年金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0(9):3-6

[3]刘经纬.刘阿钢.部属高校建立职业年金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国际商务.2010(3):83-88

[4]郑秉文.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路在何方[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5):5-9

[5]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养老保险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77-190

[6]吴忠.范君晖.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计发模式比较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9):234-236

[7]赵贝贝.企业年金对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的启示[J].人力资源.2010(3):64-67

[8]赵晓军等.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设计初探[J].劳动保障世界.2010(6):3-5

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作用篇6

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快步向我们走来。建立一种开放性的,可“升级”的社会保障筹资模式是首要的选择。由于社会保障筹资模式是不同筹资手段的组合,我们就从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角度,分别论述不同筹资手段的运用和完善。

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力度

目前,我国财政支出主要有以下几项:经济建设支出、社会科教支出、国防费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其他支出(主要是社会保障支出)。其中社会科教支出由于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呈稳步上升趋势,今后这一势头仍将保持。国防费支出近年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国家大幅裁减兵员、节省开支的结果,但国际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提醒我们有必要保持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以确保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受侵犯。今后仍要保证国防科技的投入,这就需要国防费支出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关于经济建设支出,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支出所占比重已比计划经济时期低得多。但由于我国的市场体制尚未完善,且处于工业化推进阶段,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的艰巨任务,可行的办法是将一些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经济建设支出采取举债即发行建设债券的形式筹资,腾出一部分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支出。行政管理支出是政府正常运转的“成本”,自然是越低越好。从中长期看,政府正在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以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随着机构精简力度加大,行政管理支出的压缩是有潜力的。

根据上述分析,做如下设想:第一步,用2~3年时间,经济建设支出的30%通过发行建设债券筹集,行政管理支出的比重压缩1%,这样增加的社会保障支出约占财政支出的7%左右;第二步,再用2~3年时间,经济建设支出的50%通过发行建设债券筹集,行政管理费再压缩1个万分点,则增加的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3%左右;第三步,再用3~4年时间,经济建设支出的80%通过发行建设债券筹集,行政管理费压缩1.5个百分点,则增加的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5.5%左右。经过这三步,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可增加15.5%左右,基本能够适应社会保障对财政支出的要求。

二、将现行社会保险费改为社会保险税

作为社会保障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国的社会保险已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以统筹缴费方式筹资,法律强制力不够。收缴率难以提高;覆盖面小,企业缴费能力差异大,筹资水平有限;缴费比率不统一,缴费形式不规范,严重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集社会保险费的收、支、用与政策制定于一体,缺乏制约和监督。而在条件适当的时候开征社会保障税,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社会保险税以税收的形式替代了缴费的形式,因而更具有强制性;开征社会保险税规范了费率,公平了负担水平,有利于建立一个比较规范稳定的收入来源渠道;开征社会保险税还有利于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预算管理,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性;社会保险税的征收由于是利用现有税务部门的组织机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征管,因而大大降低了社会保险基金的征收成本。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缴费制度发展较快,覆盖面不断扩大,统筹层次已基本达到省级统筹。1999年年初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实行“三费合征”,即可由地方税务机关征收,也可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这些发展变化都表明,我国开征社会保险税的时机日趋成熟,在不断有目的的完善现行缴费制度的基础上,尽快从组织、法律、监管等各方面完善配套措施,争取早日开征社会保险税,使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更加稳定、高效和规范。

三、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增加社会保障基金

变现部分国有资产用于补充社会保障基金,实质上是将部分社会生产基金转变为社会保障基金,采取这一措施既有其历史必然性,又有其现实可行性。我国已提出了“公共财政”的构想。这就要求财政部门退出竞争性行业,出售变现一部分国有资产存量,用于补充社会保障基金的巨大缺口。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应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资本市场的力量,辅之以可靠的法律依据和对财政、社会保障、证券监管、中央银行等部门的有效协调,通盘考虑,稳步扎实地推进,以防止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四、开征新税种,直接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开征一些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新税种,其收入用于社会保障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如利息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特殊消费税等。其中,利息税我国已恢复征收一年多,总收入达120多亿元,有效促进了储蓄转化为投资,刺激了居民即期消费,拉动了消费需求。其收入也主要用于增加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补贴、提高退休职工养老金发放标准、提高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社会保障支出项目。遗产税和赠与税对于防止两极分化,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富差距明显拉大,造成了一些不稳定因素,行业、城乡、地区等对社会财富占有的差距日益加大。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并将收入有效用于社会保障事业,将是一顶重要而且必要的工作。另外,对于高档娱乐行业和特定的高档消费品征收特殊消费税,并将收入用于社会保障支出,不仅有利于抑制社会上的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的风气,还会支持社会保障筹资,有益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

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作用篇7

[关键词]医保制度改革;成功因素;强制参保;统筹管理

[作者简介]庄桢,厦门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经济师、会计师,福建 厦门361012

[中图分类号]F840.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7―0086―03

厦门市是较早进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城市,起步较早,运行也较为平稳。从1997年7月1日起,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厦门市推行至今已将近10年。近几年来,厦门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医疗保险基金始终保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良好态势。截至2006年底,医疗保险基金滚存结余22亿元。笔者认为,厦门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成效,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对不同人员实行不同的医保政策

1.外来从业人员。外来从业人员是城镇劳动者的一部分,但在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下,又是一类特殊的城镇劳动者,故只能采用一种特殊的过渡性办法予以解决,即实行低缴费水平对应较低医疗保障待遇的外来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外来从业人员以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分别按4%(用人单位)和2%(个人)的比例缴费,只相当于本市户口职工以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按8%(用人单位)和2%(个人)的比例缴费的36%;外来从业人员保险期限与缴费期限一致,外来从业人员一旦停止缴费,保险责任也随之停止;外来从业人员实行“个人医疗账户管门诊,社会统筹管住院”的医疗费用支付办法,门诊医疗费用由个人账户支付,账户支付用完后由个人现金自付,住院医疗费用先由本人用个人医疗账户或现金支付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5%之后,其余部分由社会统筹医疗基金支付85%,个人现金自付15%,并按连续参保时间确定由统筹基金支付医疗费用的限额;外来从业人员转为本市城镇户口后,按本市城镇户口员工继续缴费,其按外来从业人员身份缴费的年限在补缴社会统筹差额后视同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外来人员实行这种不同于本市户口职工的医疗保险办法,充分体现了社会保险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由于外来参保人员都较年轻,身体较健康,加之“个账保门诊小病,统筹保住院大病”的特点,上述22亿元基金结余中有5亿元是外来参保人员结余的。这说明外来参保人员的参保为厦门市医保基金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2.城镇个体工商户。城镇个体工商户受职业和收入不稳定因素的制约,现阶段实行自愿参保:在国家法定劳动年龄之内的城镇个体工商户以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按10%的比例缴纳,个体工商户参保后不得退保,在投保生效后的6个月内只能使用个人医疗账户的实际金额,6个月后才能按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3.失业人员。失业人员由于已失去收入来源或收入来源不稳定,亦不可能依据社会保险的强制性原则强制投保,只能自愿参保:以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以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按10%的比例缴费,允许中断,但首次投保或中断三个月以上续保的,自投保或续保之日起6个月内只能使用个人医疗账户的实际额度支付医疗费用,不得使用社会统筹医疗基金,6个月后才能与在职参保人员享受一样的待遇。

城镇个体工商户、失业人员等特殊人群大都属低收入者,将此类人员纳入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表达了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4.离休干部、老红军。离休干部、老红军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畴,其医疗费用实行全市性统筹管理,由原用人单位按每年核定的标准履行缴费义务,不足部分市财政承担最终的费用保障责任,体现了政府和原用人单位对离休干部、老红军医疗保障的双重责任。在具体保障和管理办法上引入个人账户机制(按缴费的60%比例划入),离休干部、老红军就医、购药时,医疗费用先从个人账户支付,个人账户用完后,再由统筹基金支付,个人账户结余可结转和继承;离休干部、老红军就医时,医疗机构实行免费挂号、优先就医;医保经办机构为离休干部、老红军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检查所需费用由统筹基金解决。

离休干部、老红军是老革命者,是国家的功臣,对他们实行上述优待政策,充分体现了政府对革命老同志健康的关怀,厦门医保工作取得了老干部的全力支持。

5.城镇老年居民及未成年人。2007年初,厦门市政府又在福建省率先出台《厦门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厦门市未成年人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指政府主导、财政资助和居民缴费相结合,以大病医疗统筹为主的社会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参保对象为本市行政区域内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市户籍居民: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上;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员;持有《厦门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并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人员。未成年人医疗保险,是指政府主导、财政补助和家庭缴费相结合,以大病医疗统筹为主的社会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参保对象为本市行政区域内、具有本市户籍、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上述两个暂行办法的出台,减轻了无收入人员因伤病就医的家庭经济负担,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建立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自付医疗费困难补助制度

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经费以年度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工资基数的3.5%为标准按月征缴。按规定缴纳了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经费的用人单位,其国家公务员享受以下医疗补助:(1)国家公务员在基本医疗保险年度内发生的、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用以及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由个人承担的10%部分的医疗费用,累计超过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12%以上的部分,补助80%。退休人员上述自付费用累计超过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8%以上的部分,补助80%。(2)国家公务员每年体检一次,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财政部门负责确定体检费用标准,市社保经办机构负责确定可供选择的体检项目和可承担体检服务的医疗机构,并负责体检费用结算。(3)国家公务员发生超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最高赔付限额以上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等规定的诊疗费用,且造成生活困难的,予以70%的补助,以基本医疗保险年度计算,补助限额为10万元。

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的实行,保持了国家

公务员队伍的稳定,保证了政府的高效运行;公务员每年体检一次的规定,促成公务员更加重视健康体检,有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因大病大医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医保基金的浪费。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自付医疗费困难补助资金实行全市统一管理,由市财政部门建立医疗补助专用账户,补助资金列入市财政预算,年终决算时按实列支;市社保经办机构负责医疗补助金的管理与使用;自付医疗费困难补助对象及标准如下:(1)享受本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参保人员,在基本医疗保险年度内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用高于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7%且低于20%的部分,补助50%;在基本医疗保险年度内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用达到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20%以上的部分,补助70%。(2)本市户籍参保的退休人员,月退休金或养老金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在基本医疗保险年度内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用高于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20%且低于30%的部分,补助50%;在基本医疗保险年度内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用达到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30%以上的部分,补助70%。

上述对象在医保年度内自付医疗费困难补助的最高金额为8000元。该办法的实行使弱势群体的基本医疗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三、规定享受退休医疗保险待遇的最低缴费年限,完善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厦门市医保政策规定:1998年7月1日以后退休的参保人员,退休时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年限男满30年、女满25年的,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不足年限的,须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分别按照用人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比例一次性缴足基本医疗保险费,方可享受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参保人员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并继续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这是建立在参保人员在职时履行了足够的缴费义务的基础上的,这一点与养老保险的性质是完全一样的。如果不规定参保人员享受退休医疗保险待遇的最低缴费年限,就会造成少缴费的人多享受待遇、多缴费的人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的不公平现象,势必给医保改革带来不良影响。

四、完善大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险。探索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为参保人员基本医疗费用计算年度,在年度内,每一个参保人员由社会统筹医疗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最高限额为5.3万元,超过限额的医疗费用由商业保险公司承保,基本做法是: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参保人员按每人每年52.8元的标准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参保人员发生超社会统筹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由补充医疗保险支付90%,个人自付10%,每人每年由补充医疗保险支付的医疗费用最高限额为15万元;补充医疗保险执行基本医疗保险的支付范围及有关规定,发生的超限额医疗费用,由参保人员直接向商业保险公司索赔。

补充医疗保险的开展,既为高额医疗费用病人的医治提供了保障,又大大减轻了医疗保险基金的压力,可谓是花小钱办大事。

五、在社会保险费统一由地方税务部门征缴、社保经办机构整合的基础上,社会保险登记、申报工作移交地方税务部门办理

早在2001年7月,厦门市各项社会保险费就委托地税部门征缴。2003年,厦门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五险合一”的业务经办,并于2004年4月把社会保险登记、申报工作完全移交地方税务部门办理。

社会保险费由地税部门征缴,借助地税部门的强制征收手段,整体上提高了社会保险的基金到位率,基金征缴基本上做到了应收尽收的良好局面。而社会保险登记申报工作移交地税部门办理及“五险合一”的经办模式等进一步改革举措,更是整合了各项经办资源,发挥了整体合力,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一站式的“一条龙”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社会保险工作的经办效率和管理效能。

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作用篇8

内容提要:本文对美国的社会保障申诉委员会制度(1)作了较为完整的介绍与评价。首先勾勒出了美国的社会保障金体系与裁决过程,介绍了申诉委员会的历史、法律根据、人员组成,讨论了申诉委员会在案件处理过程中的角色,及其所发挥的制度机能及其实效,最后论及申诉委员会对中国行政复议制度变革的启示。论文关键词:申诉委员会制度机能社会保障行政复议一序言在现代社会,随着福利国家或积极国家的兴起,贫困和失业等不再被认为是个人能力微弱的问题,而要求国家积极介入市民生活,以帮助生活贫困者和社会经济上的弱者,以保障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尊严。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张“安全网”(safetynet),也就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保障金的发放,可谓量大面广。尽管向每个社会保障金申请人发放保障金与否,并不足以对社会政策整体产生直观的立竿见影般的影响;但对于申请人个人而言,该决定可能直接会影响到他能否享有最低限度的生存和最起码的尊严。因此,如何为社会保障申请决定设计出有效的复审程序,去面对社会保障案件中那些高度技术性的复杂因素,为相对人提供有效的且有效率的救济机制,就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在美国,1935年通过了《社会保障法》,1940年1月在当时的社会保障委员会(SocialSecurityBoard)内设立了申诉委员会(appealsCouncil),申诉委员会的制度和功能几经变迁,作为美国社会保障行政系统内部救济机制的最后一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仅在2002年,申诉委员会系统所处理的案件就达135000件之多。本文就试图以美国的社会保障申诉委员会制度(1)为研究对象,来对申诉委员会的结构框架、历史源流和制度实践加以介绍和分析,以期对我国社会保障救济机制的设计,乃至对我国行政复议的制度变革,能有所裨益。二美国的社会保障金体系与裁决过程要对美国社会保障金裁决过程特别是申诉委员会的制度设计有一个较为明晰的理解,首先,就必须对美国社会保障金体系,以及社会保障金的裁决过程有一个相对客观全面的了解。(一)美国社会保障金体系概述美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纷繁复杂,但至为重要的,还是以下两种公共扶助项目,即老年人、幸存者、残疾人与健康保险(以下简称RSDHi)项目以及社会保障收入补助金(以下简称SSi)项目。无论是申请RSDHi项目还是SSi项目的申请人,都要符合经济上的及医疗上的资格要求。就RSDHi项目而言,它本质上是一个保险项目,保险金则是以《联邦保险税法》中税的形式,从职工工资中按比例扣除的。对大多数申请者而言,要想获得RSDHi项目的保障,就必须在此之前缴纳10年的保险税,而且要求必须是在申请前的5年内连续缴纳了保险税。与RSDHi项目相反,SSi项目并非保险项目,而是一项以最低收入线为基础的社会保障项目,所覆盖对象是缺少必要收入和资源,以至于无法达到联邦最低收入水平下生活水准的盲人、残疾人,以及超过65岁的老人和不到18岁的孩子,在2000年,SSi项目申请人要限定在个人月收入2000美元以下,夫妻月收入3000美元以下的人群。(二)社会保障金申请裁决过程无论是RSDHi项目还是SSi项目的申请,其申请裁决过程都可以大致分为如下五步:1.启动初步申请申请人首先要向社会保障署的区域办公室或分支办公室提交一份申请,区域办公室首先要来调查申请人的经济资格,看其是适于接受RSDHi项目还是SSi项目,还是两者都适合。如果发现申请人经济上不适格,则发给其一份驳回通知(noticeofdenial)。如果申请人被认为经济上适格,那么则将申请人的申请文件转给州残障鉴定机构(DisabilityDeterminationService,简称DDS),州残障鉴定机构是依社会保障署的规章而建立起来的,受联邦财政的资助,负责审查申请人医疗上是否适格。州残障鉴定机构有权从医院、诊所调取申请人的医疗纪录。常常是由一个由一名医学顾问和一名残障鉴定人员组成的两人小组,来作出申请人医疗适格与否的决定。美国每年大约要处理150万件初步申请,在2002年度有百分之六十的初步申请被驳回。2.再考量一个对初步申请决定不服的申请人可以申请“再考量”(reconsideration),再考量程序与初步申请决定程序相同,但在该程序中,判定申请人是否经济适格或医疗适格的官员,不能是作出初步申请决定的官员。在此过程中,申请人有权提交新的证据。再考量过程往往要花两个月时间,2002年有84%的再考量申请被驳回。3.行政法官的听证当“再考量”申请被驳回后,申诉人接下去可以启动由联邦行政法官主持的重新听证。在该阶段,申诉人首次有机会和行政决定作出者展开面对面的交锋,申诉人及其代表人可以提交证人证言以及其他医疗证据,并对其主张加以简要评述与说明;而在听证会之前或之后,行政法官可以叫职业卫生专家或医学专家来与申诉人或其他证人相互质证。该听证会是非对抗式的,在不同情况下听证会的正式化程度也各不相同。听证会一般要持续30到60分钟,要对听证会加以全程录音,行政法官将据此做出独立判断,而无需对此前的决断予以太多权重。行政法官听证阶段全程可能要持续六七个月,在2002年,向36.8%的申诉人作出了驳回申诉裁决。4.申诉委员会这是行政申诉的最后一个阶段,大约80%申诉人的申请被驳回。如果对申诉委员会的决定不服,就再没有什么附加的行政申诉渠道,而只能或者向联邦地方法院起诉,或者重新开始提交一份初步申请。对申诉委员会制度,在后文中还会展开详细论述。5.司法审查如果申诉人对终局行政决定不服的话,可以在60日内向联邦地方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行政机关的事实认定能为“实质性证据”所支持,法院将对行政决定予以支持;法院还有可能以案件适用法律错误为由来审查案件,但这相对并不多见。法院可以对行政决定予以确认、修正、撤销或发还重作。(三)社会保障金裁决过程的特色美国社会保障金裁决过程有如下五个特色,这构成了我们后面探讨申诉委员会制度时,不可回避的制度背景:首先,美国社会保障金案件数量是相当庞大的,这也影响了它的申请和救济程序设计。在美国,州残障鉴定机构每年处理的初步申请和再考量请求达200万件之多,社会保障署的行政法官每年作出的裁决数量要超过整个联邦司法系统的总和,申诉委员会在2002年财政年度评判和裁定的案件也达到101000件之多。这也促使了社会保障行政系统日趋复杂肥大。其次,与大多行政事项不同,社会保障金案件很大程度上要以事实认定为基础,它更多的是将已有的法律适用于新的事实之中,因此案件裁决中体现了更多的“司法”风格,所更多考虑的并非是如何回应不同利益团体的诉求,而是如何以对事实的客观认定为基础,作出尽量中立的裁决。第三,社会保障金案件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专业性,裁决者不仅要对社会保障领域的法律、规章、裁决及政策相当熟悉,还要对满是科学“行话”的医学与职业卫生记录予以了解。第四,尽管社会保障金案件裁决要以客观化的事实认定为基础,但由于裁决每每涉及决定者对医生、顾问及其他专家的学识、可信度等的主观判断,以及对相关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的考量,因此也无可避免的掺杂了某些主观性因素。第五,社会保障金申请的程序负荷较重,如上所述,一个申请有可能跨越初步申请、再考量、行政法官的听证程序以及申诉委员会程序四道行政环节。时间甚或会长达数年之久。三美国社会保障申诉委员会概述在社会保障金申请过程中,申诉委员会的审查是行政的第四道环节,也被称为“咬苹果的第四口”,申诉委员会的裁定作为健康和人类服务部的终局决定,也就穷尽了所有的行政救济。(一)申诉委员会的历史在1940年1月,当时的社会保障委员会内设立了一个由三人组成的申诉委员会,以对裁决者加以指挥和监督,并对其决定加以审查。在1946年,社会保障委员会被撤销,其职能转移给了联邦保障局(FSa),联邦保障局则将这方面的大部分权力授予给了社会保障局的局长,但仍保留了对申诉委员会的控制权。从此开启的一个传统就是,申诉委员会的权力直接源自部长的授权。在1953年,联邦保障局被并入新的健康、教育和福利部,申诉委员会则成了社会保障局局长办公室的一部分,对听证和申诉的职权还是由部长流向了申诉委员会。时至今日,听证和申诉办公室的副主任只能是对申诉委员会提供“行政导引”,他本人作为申诉委员会主席来发挥非正式的影响。申诉委员会“对管辖范围内的所有项目都有完全的决定权”,从而进行独立的判断。申诉委员会的成员在1940年为3人,在1956年为6人,在1959年为8人,在1960年为7人,在1975年为9人,到1976年增加到14人,到1983年则增加到20人。即使在美国,对社会保障金裁定过程及其救济机制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对州残障鉴定机构及行政法官角色的研究,申诉委员会制度中蕴涵了诸多困惑之处,同时也不为外界所知晓了解。(二)申诉委员会的法律根据关于申诉委员会,并无明示的法律授权规定。相关的隐然有关联的法律规定,只是说在行政法官审查阶段之后,“进一步的,部长获得授权,可以依其自愿,可以举行听证,并且当他认为为本节所规定管理所必要或适宜时,可以进行这样的调查或启动其他程序。”该法还进一步授权申诉委员会来履行终局行政审查功能。申诉委员会是依据规则制定程序建立起来的,目前更多的是以规章的形式来对申诉委员会审查案件的特定条件、所要遵循的程序以及对终局不利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等事项加以规定。此外还有很多层次较法律和规章为低的文件,也对申诉委员会加以规定。这其中包括“社会保障裁定”(SocialSecurityRulings),它是以法律和近期法院、社会保障署决策者、行政法官、申诉委员会等决定为基础的解释性声明,这些裁定作为解释性文件,不具有法律或规章的效力或效果,但在裁定其他案件时,可以作为先例加以援引。此外社会保障署还保有项目操作手册系统(programoperationsmanualSystem,简称pomS),它长达两万页之多,面向的是社会保障署的雇员,以指导他们处理社会保障金申请。pomS对申诉委员会并不直接适用,但有助于案件卷宗文件的制作与处理。此外,社会保障署的听证与申诉办公室(officeofHearingsandappeals,简称oHa)也有一本手册,来为行政法官和申诉委员会提供程序性指南。这些手册并非是对现有基本社会保障法律框架的改变,而只是对法律中所存缺漏的补充。(三)申诉委员会的人员组成与管理除了申诉委员会的二十名委员之外,由社会保障署听证和上诉办公室的一名副主任出任申诉委员会主席,但主席因还兼有其他职责,不大介入申诉委员会的具体运作,因此另设一名副主席来处理申诉委员会的日常事务。遴选申诉委员会新成员时,要求其此前必须有七年法律执业经历,并曾介入法院或政府管制机构对正式案件的准备、陈述或听证。会把“最具资格者”的候选人名单呈送给申诉委员会副主席,他来对其中部分候选人进行面试,核查候选人相关资料,并向申诉委员会主席提出意见建议。尽管申诉委员会成员的任命最终要经过社会保障署署长核准,但申诉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还是有着相当程度的选择权。曾有过社会保障行政实践的人每每得到优先考虑,例如现任的申诉委员会委员中,多人此前曾任行政法官,或在人类和健康服务部、社会保障署等机构工作。申诉委员会委员享受着与行政法官相同的职薪待遇,为GS-15级;但与行政法官不同的,他们不受行政程序法的保护。申诉委员会委员的薪酬是以其绩效为基础的,因此要接受委员会副主席对他们进行的绩效评估。尽管理论上这可能使得听证和申诉办公室对申诉委员会有相当程度的控制权,但实践中,听证和申诉办公室几乎从未干预过申诉委员会的决定,申诉委员会成员也在事实上得到了相当高程度的保护,就没有过受到政治压力干预的实例。申诉委员会尽管只有二十名委员,但有着一个有力的支持系统。申诉委员会有专门的办公室主任以及其他雇员,每名委员都配有一名行政助理以处理文牍工作。主要支持系统是“申诉运营办公室”(officeofappealsCouncil,简称oao),oao也是听证和申诉委员会的内设机构之一,oao位于弗吉尼亚州的阿灵顿,它分为五个案件处理部,下设32个分支机构,并有320名分析师(analyst),这些分析师一般并非法律人,其职薪待遇在GS-11到13级之间。这些分析师来履行初步审查功能并提出建议,大多数情况下申诉委员会成员会接受他们的建议。这些分析师一般是进行书面审查,每人每月大约可以审查25个案件。为了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还针对他们所从事各项任务的复杂程度,为每一任务规定了完成的标准时限。四申诉委员会对案件的处理申诉委员会要在三类不同的情境下处理不同的请求,分别是在行政法官听证后,在“审查层次”(reviewlevel)上的处理;在被申诉委员会拒绝的申请人向联邦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之后的处理;还有就是在地方法院作出最终决定或裁定将案件发还给社会保障署,让其重新进行听证或开始其他行政过程的处理。(一)审查层次的案件处理审查层次的案件处理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被行政法官所拒绝的申请人为谋求推翻该决定,而向申诉委员会提出“审查请求”(request-for-review);另一类则是并无申请人申诉,申诉委员会就开展“主动审查”(own-motionreview)。1.审查请求在行政法官阶段被全部或部分拒绝的申请人,可以向申诉委员会提出审查请求。请求可以以一份社会保障署的表格或以其他书面文件形式提交,并可同时或随后附信或附辩词来对推翻行政法官决定的理由,予以简要说明。但这并没有赋予申请人获得申诉委员会审查的“权利”,申请人只是作了一个申请,申诉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可以不予受理,也可作出驳回或准许请求的决定。当申请提交超过时限,或者后来申请人自行撤回时,申诉委员会则对该案件不予受理;如果申诉委员会确认行政法官的决定和裁定是正确的时,则作出驳回请求的决定;如果申诉委员会认为行政法官的工作有缺失,则作出准许请求的决定。如果申诉委员会准许了申请人的请求,那么它可以有推翻(reverse)、发还(remand)、修正(modify)或者确认(affirm)四种选择。①当行政法官已就事实记录的认定做了充分工作,但理解和适用法律有错误,而申诉委员会无须进一步的事实认定就可以做出正确的法律决定时,则以推翻的形式来改变行政法官的决定;②申诉委员会作出发还决定,将案件发还给行政法官,责令其进行全新的听证,或重新收集附加证据,或重新给出裁决意见;③毋须发还,上诉委员会可以通过部分改变行政法官决定或意见,来修正行政法官的裁决;④确认决定则是维持行政法官裁定原样不变,因为促使申诉委员会做出准许决定的问题已经解决,就已再无纠正的必要。2.主动审查在1975年以前,申诉委员会对行政法官所作的全部同意申请决定和大部分驳回申请决定予以审查;在1975年到1980年间,随着案件负荷量的增加,申诉委员会停止了主动审查,只对申请人的审查请求予以审查;到1980年,在参议员贝尔曼的推动下,国会加强了质量控制,国会指示申诉委员会要发展出来更为均衡的监控机构,以对行政法官的决定加以审查。又可将主动审查分为五类情况:①申诉委员会从行政法官的给付社会保障金裁决中,随机抽取10-15%的样本,进行主动审查;申诉委员会要在行政法官决定做出六十日内,决定是否对该决定进行审查。②第二类则被称为“靶向”(targeted)审查,即对于那些做出给付社会保障金裁决比率特别高的法官,或者对于那些效率特别低的法官的决定,由申诉委员会来予以严格审查。很多行政法官认为这样的靶向审查构成了对自己独立地位的威胁,在1984年后就停止了这类审查。③申诉委员会对新出任的行政法官大部分乃至全部决定加以审查,看其是否与社会保障署的规则和程序相一致。④第四类主动审查与“异议”(protest)有关,当残障营运办公室或其他的社会保障署下属机构认为行政法官的决定会因事实上或法律上的技术错误而无法实施时,可提出“异议”并进行主动审查。这类审查不多,平均每月100-150例。⑤第五类审查与“政府代表方案”有关。政府代表无法正式的就某一案件提起“申诉”,但有权去“暗示”某一给付裁决应引起申诉委员会的注意。3.案件的审查根据在1976年之前,申诉委员会对行政法官的工作进行完全重新审查。目前,根据规章规定,申诉委员会可以以如下五个因素为由,来对案件加以审查:①行政法官滥用裁量权;②法律适用错误;③缺少实质性证据;④存在着相当的政策或程序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普遍的公共利益;⑤又有新的和实质性的证据提交。其中最常援引的理由当属“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以支持行政法官的决定”及“提出了新的和实质性的证据”。但联邦巡回法院的判决认为,申诉委员会有广泛的权力,以各种理由来受理案件,而不限于以上这五个因素。4.新证据的采信同时根据法律和规章的规定,在行政法官做出决定之后,行政证据记录就将不再开示。这意味着除非证据是新的且实质性的,且与行政法官所作考量的时间段相关联,否则申诉委员会将不能去对未提交给行政法官的证据加以考虑。但是在三种情况下应对新证据加以考量:第一,如果一个在行政法官听证阶段未寻求人的申请者,在申诉委员会阶段请了人的话,那么应对人发现的新证据加以考量。第二,如果在行政法官听证和申诉委员会审查的间隔期,申请人接受过医疗检查或治疗,从而会对损害程度的评价产生影响的话,则应对检查或治疗结果加以考量。第三,如果由于医生或医院的原因,使得行政法官阶段未能获得所需医疗纪录副本时,申诉委员会应对这些医疗纪录副本加以考量。5.案件的审查流程当案件送抵申诉委员会时,首先是将卷宗送抵申诉运营办公室(oao)的对应分支机构,然后将该案件指派给一名分析师,要求他在10天内完成任务。分析师要审查包括听证会磁带录音在内的所有卷宗,如果分析师要建议采取主动审查,或者已有主张指责听证会不公正,或者有医疗或职业卫生专家提供证人证言时,分析师就必须听磁带。然后分析师准备一份报告,对卷宗加以归纳小结,指出要害问题所在,并向申诉委员会提出建议举措。对审查请求型案件而言,分析师要在一份三页纸的表格上打勾或画圈,以勾勒出该案的至为显著的特色,分析师还可以再用一两页纸来对案例加以详细描述,并给出所提建议的详尽理由。对主动审查型案件而言,分析师所遵循的程序几乎是一模一样。当分析师完成案件报告后,卷宗将移送给申诉委员会的某一委员。如果分析师提出的是不受理申请的建议,则只需一名申诉委员会委员处理即可。如果申诉委员会委员也持同样的主张的话,则将卷宗暂放到一开始的申诉运营办公室的对应分支机构,如果120天内申请人未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即可将卷宗放到联邦档案中心以长期储存。如果分析师建议受理申请,申诉委员会委员也同意;或者分析师建议不受理,而委员却意见相左时。在此情况下需要两名申诉委员会委员来处理。每人都分别来对卷宗本身以及拟议中的结果加以评判,如果两人意见相近,则他们的意见就为终局的;如果两人意见相左,则会在一起交流,如果仍存在分歧,则交由申诉委员会副主席或其指定的人来决断。如果申诉委员会委员决定将案件发还,那么则将卷宗转给地方听证机关;如果申诉委员会决定推翻行政法官的拒绝决定并发放社会保障金,那么则将卷宗转给相关的处理部门以落实。尽管规章允许以口头方式向申诉委员会提起请求,但由于这样在时间、交通等方面成本过高,因此实践中申诉委员会几乎全部都是进行书面审查。申诉委员会的决定也是以书面形式做出。近年来,申诉委员会正在努力改进其意见质量,使其能更好的回应案件证据与当事人的主张,努力使得拒绝申请的意见不再是公式化的语言,而更为个性化。但是申诉委员会的工作也受到案件负荷量很大影响,目前,由于案件总量的增加,每名申诉委员会委员平均只能花十到十五分钟来审查一个案件。(二)法院诉讼中申诉委员会的角色申诉委员会的决定构成了健康和人类服务部的最终裁决,这时申请人已经穷尽了其他所有行政救济途径,因此只能向联邦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提起民事诉讼时,主要是由健康和人类服务部的法律顾问办公室来担当政府角色,但申诉委员会也有相当程度的介入。首先,“申诉运营办公室”中的民事诉讼部(DivisionofCivilactions,简称DCa)可以从办公室的其他最初处理案件的分支机构处拿到文件,民事诉讼部的分析师来确定诉讼是否适时,制作好行政法官听证磁带的副本,并辅助以制作出完全的卷宗。如果在申诉委员会决定之后,却在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之前的时段有新证据递交,那么民事诉讼部的分析师要努力来确定在新的证据下,是否应改变申诉委员会的原有决定。作为应诉的政府律师,当觉得案件在诉讼中很难站得住脚,哪怕是根据社会保障署的标准都会被否决时,会建议申诉委员会作一个“补充审查”,或者依部长的要求对案件予以重审,或者通过出示新的证据纪录,或者通过改进书面决定的推理过程,来支持自己的结论。在补充审查阶段,为了能适应法院进度的要求,申诉委员会采取了加速程序。政府律师递交给申诉委员会的备忘录以及卷宗都被转给民事诉讼部的分析师,分析师分析后然后向两名申诉委员会委员作口头陈述,通常情况下,这两名委员之一参与了对案件原先的处理,然后委员作出是从法院撤回案件还是继续为其抗辩的决断。这类小组审查(panelreview)每周要有三十到四十次之多,一般每次小组会议持续15到30分钟左右。如果小组审查认为应继续诉讼过程,而政府律师依然认为最好还是主动撤回的话,他可以请求进行一次由“超级小组”组成的附加审查,“超级小组”由原来的小组审查成员、申诉委员会副主席以及由副主席指定的另一名申诉委员会委员组成。但启动“超级小组”程序的时刻并不多见。(三)法院判决后申诉委员会的角色事实上,法院无论作怎样的判决,都不会直接通知申诉委员会,申诉委员会的成员常常是很偶然的知晓判决结果。哪怕是法院将案件发还给申诉委员会重审,此前处理该案的申诉委员会成员个人都得不到多少回馈。当联邦法院将案件发回要求重新举行听证或提交新证据时,申诉委员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法院的指令足够清楚时,申诉委员会则适用“快车道”(fasttrack)程序,将卷宗直接转给归口的地方听证办公室,让行政法官来执行法院的判决;在其他情况下,在将卷宗转给行政法官之前,申诉委员会还要对法院指令加以补充解释或提供附加的指南。与普通的裁决不同,对于这类法院发回的案件,行政法官不是去作出决定,而只是将一个“建议性决定”提交给申诉委员会;这个“建议性决定”的副本也会送达给申请人,使其有可能对此作出回应。申诉委员会对该建议性决定审查时,没有采取审查行政法官一般性决定时所适用的“实质性证据”标准,转而采用类似于“优势证据”的检测标准,这样申诉委员会更有可能对行政法官的建议加以修正,最终由申诉委员会的两名委员来签发最终决定。五结语通过以上的论述,或许能对美国社会保障申诉委员会制度有一个概括化的了解。在美国社会保障行政过程中,申诉委员会作为第四道行政环节,有效的对行政法官决定予以审查,提高了个案裁决中事实认定的准确度,有效的节省了司法资源,并对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形成发展以及政策间的协调一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应该看到,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社会保障金案件数量多,覆盖人群广,而且与个人的生存权保障息息相关,这涉及到全体公民的尊严,有助于他们实现健康而有文化的生活,因此为社会保障金案件设计出一套较为完备的救济机制,就显得格外必要。尽管在中国,多有学者呼吁将社会保障金案件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但社会保障金的发放过程及其审查,涉及到对贫困程度的查明,对伤残程度的认定,大量的要倚重于在“专家统治论”(technocratic)之下的行政官员对事实问题的审查,涉及到临床医学、劳动卫生、毒理学等诸多专业知识。因此社会保障领域中的相当多的案件,是法院无法审也审理不了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强调发挥作为对行政裁决的不服审查型的委员会的作用,就更具有现实意义。这一点也为本文所叙述的美国社会保障申诉委员会,以及日本的社会保险审查会等委员会的制度实践所佐证。进一步的,本文所能给予的启示并不一定仅仅限定于社会保障行政领域。如何对权利给予救济,传统观点往往将作为行政内部纠错机制的不服审查型委员会视为通向行政诉讼之路的“驿站”甚或“障碍”。但是应该看到,包括本文所论述的社会保障申诉委员会在内的这类不服审查型委员会,相对于司法审查而言,也有着自己的优势。因为这类委员会对行政决定的审查,是在行政过程内部展开的,它并不涉及到司法权和行政权的界限问题,审查的范围和强度可以更高。而这类委员会以其高度专业化精英化的人员组成,对行政机关和首长的相对独立性,反而可以给公民带来及时的法律保护,有助于行政自我监督功能的落实,并能减少给司法带来的不必要的负担。或许在未来,应当将不服审查型委员会制度纳入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变革的视野,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或者,这也正是本文写作的初衷所在。

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作用篇9

一、对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的探讨

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即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它指的是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失业、伤残、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失去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碍时,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通常国家依据法律制定相关的制度和规定以保证其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中国的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构成。它的根本宗旨是使个人和家庭相信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会尽可能不因任何社会和经济上的不测事件受很大影响。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个人和家庭遇到难于独自承担的风险时提供的社会互济,这种社会互济是建立在个人责任的基础上,即国家在个人遇到较大风险时只能负起有限的责任。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既要吸取国际经验,又不能照搬外国的模式,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中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设计了基本框架。《决定》指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

二、我国社会保障的历史与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大力发展生产、恢复国民经济建设、治理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同时,开始了新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从50年代初建立和发展的,其面对的主要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部分内容还涉及到城镇居民。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条例对保险费的征集及管理和支配、保险项目及标准、保险实施范围、执行和监督都进行了明确规定。条例规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由财政支付、财政部和人事部管理。1955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等4个文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与企业职工根据上述条例享受的大体相同。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医疗保险制度也是在50年代建立的。此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险也有相应的完善。到60年代中期,中国已经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一套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为整个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增加了社会经济的有序性,使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有机体得以持续、稳定、均衡、协调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社会的有序发展和良性运行,突出表现为社会环境的和谐及政治局面的安定团结;

2、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减少贫困对公民的威胁;

3、保证劳动力再生产,从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在“”期间,社会保障制度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社会保险工作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在“”以后,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恢复和重建。197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颁布,对从事危险工作的工人退休条件有所放宽,鼓励提前退休。到80年代中期,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保障系统。由企业负责资金的筹集、发放和管理,属典型的受益基准制,保障水平较高,其覆盖面主要是国有企业。

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体制的变化,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1、实施范围不够广泛,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2、层次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经济实体和人群的多层次需求;

3、资金来源单一,致使资金严重匮乏,国家财政负担过重;

4、管理体制不顺畅,法制不健全;

5、社会化程度低,影响社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8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作为国民经济改革的配套措施提上议事日程,开始进行改革。各地进行了大量的试点,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策略探讨也为新体制的设计提供了可贵的意见。1986年《国务院关于改革劳动制度四个规定的通知》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范围扩大到劳动合同制工人,其费用来源是企业和个人缴费,1991年全国96的市县实行了养老保险统筹,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__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世纪

末,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公平和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管理体制集中统一、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建立起适用于各类企业和个体劳动者的、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调剂使用资金的社会保险制度。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进入90年代以后把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放在优先位置。1991年国务院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的决定》,1993年国务院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1994年国家体改委了《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

1991年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和1996年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__年远景目标纲要》,都提出了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任务,规定了改革的目标和内容。通过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等的改革,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20世纪末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我国政府在新时期(经济转型)应起的作用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近20年,出台的相关法规条例无数,到目前基本上构筑了一个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社会救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社会福利服务等为骨架的中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雏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然而,从目前的实施情况看,制度实施的效果难尽人意。其中的原因和问题很多,而政府作用的界定和认识不清,无疑构成了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瓶颈之一。面对国民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的合理界定是什么?或者政府的合理参与形式是什么?这是我在此节中将要着重阐述的问题。

大致来讲,政府介入社会保障可以分为三种“理想类型”:包办、主导和不干预。政府实施全面干预,从通过税收融资到建立庞大的行政机构以充当直接管理者的角色。不干预形式是指政府没有直接出面建立起系统化、正规化的制度体系,在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各种原因政府不愿或无力承担起社会保障中的责任。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完全的不参与形式已经找不到,在不同的保障项目中政府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介入。

所谓政府主导型简单说就介于包办和不干预之间的一种方式,政府在社会保障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发展趋势上看,各国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调整的结果都是倾向于建立一种政府主导型的社会化的保障制度,即政府不是直接承担所有的供款和管理等责任,而是作为一个引导者通过调动企业、个人、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来提供保障;不是完全放弃对社会保障的管理,而是以另一种方式来发挥政府的作用。

虽然我们还无法对主导型政府参与形式做出准确的描述,但通过考察社会保障改革中政府作用的调整过程及趋势可以看出一些基本的特征或是取向。一是坚持在社会救助中承担主体责任,主张政府救助最困难的人和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弱势群体。虽然,目前社会保障改革中有从普遍性到选择性转变的倾向,但政府不会也不可能放弃这部分责任。即使在自由化程度很高的美国也有很多的人是通过救济维持基本生活的。三是在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中注重效率的发挥。吸取政府在全权管理社会保障中出现的机构膨胀、效率低下等问题,更多地引入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代表组成的自治机构进行社会化的管理。

最后,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尽管各个国家都在向政府主导型发展,但在具体的做法上肯定不会相同,这跟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阶段、政治体制以及所选择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关,各个国家都在根据自己的具体国情、社会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政府参与形式,并且根据形式发展不同而调整。因此,不宜简单地评价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发挥问题,而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总之,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障中主导作用的发挥还处于过渡和不断完善之中,在此只是作一个初步的分析和探讨,至于具体的框架结构和制度设计与实施,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探索和学术界的深入研究。参考文献:

[1]王思斌.《略论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2]于学军.《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年

[3]李铁映.《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求是》,1995年;第2期

[4]王红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5年;第4期

[5]郭小聪.《论国家职能与政府职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6]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辩》.北京:商务印书馆,20__年9月

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作用篇10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柠檬市场制度博弈

中图分类号:C97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025-03

“三农”问题历来是我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时隔18年,2004年至2012年又连续9年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重中之重”的地位。据民政部部长、全国老龄办主任李立国在2012年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的介绍,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截至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13.7%,养老问题日益严峻。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作为保障农村民生重要组成部分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制定和实施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情况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在农村地区积极推进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工作。国家在“七五”计划中设想,要“抓紧研究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并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试点,逐步实行。”“八五”计划又进一步指出,“建立和健全养老保险和待业保险制度,在农村采取积极引导的方针,逐步建立不同形式的老年保障制度。”

1986年,民政部开始在山东青岛建立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并在1992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此后,这个方案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开。部分地区根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按照“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支持”的原则,建立了个人账户积累式的养老保险。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农村社会保险管理职能划入新组建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实行社会保险的统一管理。农村社会保险管理机构逐步从民政部门并入劳动保障部门。

自1999年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入整顿规范阶段,大多数地方基本处于停滞徘徊状态。①

进入21世纪,一些经济富裕的地区一种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正在崛起,因为这种模式根本不同于原来实施的“方案”,故称其为“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

2009年,《国务院关于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②

2011年,全国2343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试点工作预期目标基本实现。2012年,新农保、城居保两项制度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全覆盖。

总体来看,农村地区社会化养老保险在曲折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某些时间、某些地区发展的还比较快。截至2001年底,全国已有2000多个县(市、区、旗)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6000万农村人口参加保险(1997年曾达到8000万人),108万人领取养老金,基金积累达216亿多元③。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底的各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情况(仅经国务院批准开展新农保试点地区的数据,不包含老农保和地方自行开展新农保试点地区数据),全国参保人数共10276.8万人,达到领取待遇年龄的有2862.6万人;基金收入453.4亿元,支出200.4亿元,累计结余422.5亿元④。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2343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3.58亿人参保,9880万人领取养老金,覆盖面扩大到60%以上⑤。但是,质量很难度量。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情况

目前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采取“完全积累制”——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政策扶持相结合,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但实际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如:

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贫困地区往往失去“社会保险”的共济性。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不同地区发展是不平衡的。如东部沿海城市的农村养老保险与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差距悬殊。现实中,中西部各级地方财政补贴偏低,集体补助因“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对参保人员给予补助”,在贫困地区实施过程中常常难以到位,新农保缺少了政策倾斜性和共济性,从而失去了“社会保险”的意义。同时,因种种原因收入不高或缴费意愿不强的农民,个人缴费基数偏低,更缺乏整体保障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