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研究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7:22

媒介融合研究现状篇1

关键词:媒介融合;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反思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4-0043-03

一、引言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社会经济、文化潮流的发展所引发社会阶层的“碎片化”,媒介组织开始进一步走向联合,“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个无处不在、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体已经成为社会的第二课堂,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所干预地来观察和认识世界。随着而来的是媒介在提供给人们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之余,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网络世界中的“小月月”、各种“门”事件,电视综艺节目中出现的“低俗、媚俗、恶俗”倾向,这些曾都在大学校园里引发了热烈讨论。而这些现象正是媒介素养教育所研究的范畴。

所谓媒介素养,是指公众面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体信息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和批评的能力[1]。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在英国出现,随后在西方国家陆续有人研究,被引入我国则是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媒介对社会并非只产生负面影响,大众与媒介的关系也不应为“对立”或“抗拒”。但当大众媒介普及的速度超过大众的媒介素养的储备的时候,媒介的负面作用就更为突显,至少是与正面作用呈交错抗衡的状态[2]。因此,当今任何一所大学都无可避免地受到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浸染。

为此,笔者主要通过实证调研、文献资料查阅和对比研究等方法,对三亚学院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并进行反思,以期推动海南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加快“国际旅游岛”人才培养建设步伐。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前不久,笔者利用自己在三亚学院开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人文通识课的机会,对该校从未接触过“媒介素养”这门课程的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372份,收回有效问卷360份。在被访问的大学生中,男性为161人,女性为199人,受访者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学科背景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工学、理学、农学等门类。在年龄结构方面,9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均为1990年以后出生。以上数据显示,被访人员中男、女比例、学科门类、年龄结构等较为平均合理,符合实际情况。通过我们的调查统计、查阅资料以及走访相关人员后发现,目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在媒介消费习惯方面,现在的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接触频次远远超过传统媒体

在问及“平常你接触最多的媒体有哪些(可多选)”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网络、手机、电影、电视、书籍。其中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占绝对优势,所占比重分别高达95%和81.7%。当进一步问及“你每天接触网络的时间约为多长”时,样本人数中接触过网络的大学生有超过33.3%的人选择了“1~3小时”,近四成的人数选择了“3~5小时”,25%的人选择了“5小时以上”,只有不到3.3%的人选择“1小时以下”。

与此同时,在选择网络作为日常关注较多媒体的人群中,有七成以上的人都注册过微博账号,其中超过三成以上的人选择了“经常使用”选项。这也进一步凸显出,目前大学生受年龄结构、知识水平、工作、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更倾向于选择信息传播快速、互动性强、娱乐体验较多的新媒体。此外,当问到“你一天出去会习惯性地看手机吗”时,超过六成以上的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过一段时间就会习惯性看看”,并且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使用手机上网浏览”。这充分显示出手机作为新兴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大学生对这些媒体的依赖程度有越来越加强的趋势,并已经开始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二)对利用、分析媒体方面,大学生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理性

当问及“你接触媒介的目的有哪些(可多选)”时,大学生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休闲娱乐”、“学习知识”、“社交沟通”。其中“休闲娱乐”一项所占比例高达八成以上。对媒介的基本认知方面,超过六成三的大学生认为媒体的首要任务是“传播信息”、超过两成的人认为是“塑造人格、培育价值观”,一成的人坚持是“引导舆论”,只有4.2%的人选择了“提供娱乐”。在问及“你是否赞成记者是无冕之王”时,超过八成以上的人选择了“不赞同”。以上数据都说明,目前大学生对于媒体首要功能及其从业人员定位等方面的认知,在总体方向上还是比较理性的;当问及“你是否主动选择媒介内容”时,同学们表现出积极参与的一面。

其中45%的人选择了“非常主动”、超过五成的人选择了“看情况而定”、只有不到2.5%的人选择了“比较被动”;当问及“你比较信任什么媒体的信息(可多选)”时,被抽样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报刊书籍”、“电视”这两项的比例分别高达75.8%和69.2%。这也反映出虽然接触频次大大减少,但大学生对于传统媒体信息的真实度还是比较认可的;当我们接着问到“如果你对平常接触的媒介信息有所怀疑,所采取的做法通常是什么”时,超过六成的受访者选择了“视信息对于自己的重要程度而定”,三成的受访者选择了“视信息来源的可靠度而定”,1.7%的人选择了“无论如何都要弄清真相”,只有6%和0.8%的人分别选择了“不当回事”和“不行动”。

这表明,目前许多大学生已经树立了信息过滤的意识,“把关人”的作用开始逐渐显现;在问及“你参与什么样的媒介互动(可多选)”这一问题时,超过七成以上的受访者选择了“网络互动、发帖评论等”,超过三成以上的人选择了“短信参与”。

同时说明,媒介融合时代,“人人都有一支麦克风”。现在的受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人群,他们也有自己主动信息的机会。传播者与接收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当问到“你认为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性格、价值观及待人处事方面的影响程度有多高”时,55%的人选择了“因人而定、因事而定”。可以说,作为一把双刃剑,大众媒体在发挥巨大社会功能的同时,各种负面效应也随之显现出来。因此,在看待媒介对人们的影响方面,大学生的选择也开始变得理性。

(三)目前大学生有一定媒介素养提升的机会

通过调查后我们得知,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开展了一些直接或间接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活动。他们已经意识到号召学生参与媒体实践、普及媒介知识已经成为其日常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这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当我们问及“你所在的学校开展过哪些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可多选)”时,选择“组建学生记者团”、“参与校园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工作”的人均达到六成以上。

此外,就笔者所调查的学校而言,他们还利用公选课、传媒专业定期讲座的机会普及媒介知识。如开设“中外电影赏析”、“媒介素养教育”、“中外经典广告赏析”课程等。

三、意识及行为误区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还发现,当代大学生在日常接触媒介的同时,也存在着认知与行为上的误区,主要体现在:

(一)对传统媒体的接触与认知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通过之前的调查发现,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占据了大学生接触媒体的头两位。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优势地位早已不复存在。像在问及“你会定期购买报刊杂志吗”时,55%的人选择“偶尔想起才买”,另外还有近三成的受访者表示“有用时才会买”。这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二)对于媒介内容的选择、分析与判断上存在偏差,不容小视

在问及“你主动获取的信息类型有哪些(可多选)”时,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娱乐”、“时政”、“社会其他资讯”等。其中“娱乐”一项所占比重高达近八成。

虽然“提供娱乐”是大众媒介的基本功能之一,人们对其的需求也无可厚非,但是大学生将娱乐资讯的选择排在首位着实提醒我们,随着“全民泛娱乐化”的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奇、娱乐的资讯很可能对不少还处在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影响,有些甚至是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随后回答关于“你对目前社会上炒得沸沸扬扬的‘网络红人’现象所催生的泛娱乐化传播趋势的看法”这一问题时,近六成的受访者选择了“虽不支持但已经习以为常”。当我们进一步问到“对于媒介的负面影响,你的态度是什么”时,超过四成的人选择了“不关注”、超过两成的人选择“经常容忍”。

这些结果都表明,受访者在有关“媒介影响力”问题的认知方面出现了一些混乱,他们没有深刻意识到媒体融合背景下那些恶意炒作、虚假、低俗的信息倘若没有过滤筛选、及时制止的话,一经快速传播会对广大受众产生难以估量的重大影响,甚至陷入被动的局面。这样的结果也告诉我们,目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仍然处于比较的薄弱环节

虽然目前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使用媒介的机率较高,尤其是对网络、手机等媒介的使用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许多大学生甚至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对媒介素养的概念都比较陌生,他们对于媒介素养缺乏基本的认知,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误区。当我们向受访者询问“你对媒介素养这一概念了解吗”时,有两成的受访者选择“没听过”,超过七成四的受访者表示“稍微知道一点”,选择“知道很多”的人寥寥无几。当我们进一步问及“你觉得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是什么状况”时,七成以上的人选择了“比较低”。最后当问到“你觉得有必要在大学课堂开设媒介素养相关课程”时,虽然有七成人选择了“有必要”,但还是有三成受访者选择了“无所谓”。

四、反思路径

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

(一)建立以高等院校为主力军的教育体系

1997年,中国社科院卜卫在《现代传播》第一期所发表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被认为是中国最早比较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3]。从这以后,一些零散的、自发的、不自觉的与媒介教育有关的活动开展起来。但是严格来说,目前我国基本没有系统、正规的媒介素养教育。许多高校除新闻传播学专业外,其他学科的学生很难有机会得到此方面的正规教育。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大学生在接触媒介的过程中,主动选择媒介内容并对媒介的传播方式或传播内容做出相应的评价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无法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与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有效联系起来。这就提醒我们,开设有关媒介素养的课程势在必行,并需要我们在此基础上要明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完善讲授模式、大力培养师资等,切实提高大学生选择、分析、判断及传播信息的能力。

(二)大众媒体是生力军,要发挥引导的功能

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主要来自媒介所生产的内容,因此,大众媒体是教育最显而易见的传达工具。它应该当好“把关人”的角色,从源头上解决媒介内容对大学生及社会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并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设备、资源与人才,为大学生提供参与媒体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如2012年1月起,湖南卫视在每天晚上18点推出了由国内大学生参与的电视新闻栏目――《新闻公开课》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三)政府应该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这包括政府部门要率先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提供更多的专项教育资金;规范大众媒介的失范行为;完善和发展对于广播电视、电影、报刊、互联网、广告的管理政策与法规等。如2011年下半年,针对大众媒体上“虚假新闻”、“泛娱乐化”现象日益严重等问题,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相关规定来净化媒体环境,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

当代中国,媒介融合的趋势使得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民众都身处“媒介化”的时代。因此,大学生需要不断培养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这种能力,为自身所用,以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安.解读“媒体素养教育”[J].传媒观察,2005(4).

媒介融合研究现状篇2

【关键词】媒体融合;中国知网;问题特点

随着2014年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媒体创新实践的发展,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又称媒体融合)的研究成果颇丰,在中国知网搜索关键词“媒介融合”(或含“媒体融合”),专业文章13184篇,年份篇数分布如下:2013年1444篇;2014年3105篇;2015年5827篇;2016年2808篇(截至2016年7月底)。2014年、2015年成为突出的年份,2014年是2013年的2.15倍;2015年是2014年的1.88倍。

一、媒介融合研究的特点

综观研究成果,可以大致总结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研究态度取向:温和有力、探索实证

近年的研究成果显示出研究者普遍基于冷静观察和理性思考进行研究,研究态度较为温和,鲜少传统媒体必将如何、新媒体必将怎样之类非此即彼的二元判断。

与此同时,研究又显示出有力的一面,“再造”“变革”“转型”这样的关键词并不少见,尤其是后两个词,具体数据见表1。从表1中可以发现,2014年以来,变革、转型研究成果增量较大,这可能与国家政策、传媒界大胆创新密切相关。这些有力的关键词的背后是切实的观察分析。

以有关再造的文章为例:研究者以福州广播电视台为例谈地市台在融媒体语境中的话语实践(汤寒枫,2016)。有关变革的文章,在媒体融合框架下,有谈新闻编辑业务变革的(曹璐,2014;苗慧,2015);有谈都市报内容生产观念变革的(毛毅,2014)等。关于转型,研究者的角度也呈现多元关照甚至具体而微的特点。

探索实证表现在众多研究者秉承“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从媒体中来,到媒体中去”的精神,其成果往往建立在案例(或个案)研究之上:或引用多个案例佐证自己的系列思考;或进行个案研究,得出结论。在中国知网高级搜索中,以“全文”为参数,同时输入具体媒体名称和媒体融合,搜索结果显示大量文章中包含案例,见表2。内容包括《纽约时报》和媒体融合的文章篇数1209篇,内容包括《人民日报》和媒体融合的文章篇数4234篇。打开搜索条目,可以看到一些媒体的名字赫然列于标题,如《〈人民日报〉微信微博发展策略对传统媒体融合工作的启示》(张月,2015);《现场实时视频直播:〈新京报〉两会报道的媒体融合实践》(全昌连,2016)等。

(二)研究主题:问题对策为主

总体上,媒体融合的研究偏应用研究,即问题对策研究。表3显示大量文章篇名中直接包含媒介(体)融合现状、问题(困境)、策略(对策、路径)。在批量文章中,还有大量不以现状、问题、策略为题但实质上在谈该如何做的文章。如此偏重应用研究,究其原因,媒体融合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是正在摸索、探索的实践,此领域研究具有强烈的献计实践甚至指导实践的使命。

除了应用研究,还有一些基础研究,主要是关于媒介融合概念、发展史的研究,以及某个时间段(或某个主题)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概念、发展研究如《媒介融合概念的解析和层次》(陈映,2014)等。某个时间段(或某个主题)研究综述如《2010―2014国内媒介融合研究综述》(鲍高齐,2015);《2015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单晓颖,2016);《媒介融合视阈下我国传统媒体转型与制度创新研究综述》(周茂君、李抟南,2016);等等。

(三)研究目标偏向:服务传统媒体

如前所述,媒体融合研究兴起的重要背景和原因是传统媒体经营危机和话语权危机的出现。这种背景加上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主流媒体的性质和使命,决定了媒体融合的研究必然呈现助力传统媒体“挽势”的主体目标偏向。

另一方面,通过对一些传媒学者的非正式访谈,笔者也发现,很多学者因为自己本身就有传统媒体的从业经历,或者桃李遍布传统媒体,皆对传统媒体有着深厚的感情,甚至有些研究就是受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激发甚至委托。

表4显示的仅仅是以关键词搜索传统媒体(或传统媒体某一类型)、媒体(介)融合得到的搜索结果,大量以某个具体传统媒体为研究对象的文章不在此列。表4显示2015年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出现大幅增长,这与国家政策的出台密切相关。

关于传统媒体如何转型、如何融合发展的文章俯拾皆是,如:《媒介融合时代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互动探析――以凤凰卫视为例》(丁玎,2015);《地方传统媒体媒介融合的现状及路径思考――以安徽省级媒体为例》(王冠,2016);《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转型战略与路径》(闻琼,2016);《电视节目的新媒体融合力分析》(李岭涛、李冬梅,2014);《媒介融合视角下的传统电视转型思考》(刘晓雪,2015);《媒体融合背景下报纸转型策略研究》(卜俊成,2016);《报纸热线栏目在媒体融合时代的转型探索》(薛蕾,2016);《媒介融合下报纸副刊的创新探索与实践》(陈士娟、高亚平,2016);《广播的新媒体融合路径》(蔡国栋、陈永松、张军利,2015);等等。

从这些文章标题可以发现有关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文章,其观照的角度和主题多样:有区域传统媒体发展探讨;有单个传统媒体战略融合研究;有制度创新研究;有个案分析;有传媒内容的创新生产研究;有人才培养的思考等。

(四)研究新视角:互联网思维(逻辑)、大数据

2013年以来兴起的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为媒介融合实践和研究带来了新思路、新图景。

“互联网思维”概念出现在2012年前后,2015年3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互联网■”上升至国家战略,之后关于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逻辑的讨论成为持续热点。传媒研究者也试图从互联网逻辑、互联网思维角度分析传媒、媒介融合,代表性人物是喻国明,他从2014年至今已发表30多篇文章。喻国明认为互联网具有两大特点:连接、开放,[1]要把互联网看成是对社会、传播领域的“基础性、结构性的改变”,并指出“互联网逻辑已经成为现阶段传媒业运作的‘操作系统’”,是一种高维媒介。在互联网时代“以个人为基本单位的传播能量被激活”,表现在个人操作社会传播资源的能力被激活、个人湮没的信息需求和偏好被激活、个人闲置的各类微资源被激活。据此,他提出构建新媒介生态的路径:依托大流量开放平台为基础系统;个人、利益组织和专业新闻机构成为联结信息的节点、基于共同体作用下的动态平衡。同时,他呼吁政府角色实现从传媒机构管理者到社会传播生态共建者的转换。[2]陈力丹提出“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媒体融合”[3]。

其他研究者也进行了相关分析,表5显示2014年至今,关键词包含互联网思维(逻辑)、媒介(体)融合的文章有155篇。他们的研究思路大体上是先解释什么是媒体框架下的互联网思维(逻辑),再分析如何在互联网思维(逻辑)下实现媒体转型与融合。

另一个研究新视角是大数据。表5显示,2013年以来,结合大数据的媒介融合研究持续升温,2014年至今关键词同时包含大数据、媒介(体)融合的文章有102篇。他们的角度多元:有结合大数据探讨未来媒体发展趋势的(向安玲、沈阳,2016);有结合大数据谈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策略的(曹金名、徐文杰,2016);有谈大数据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支撑和促进的(尹光亚、施玉海,2015);有谈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战略的(陈寿富,2016);等等。

表5:近五年中国知网有关大数据、互联网思维与媒体融合搜索结果

二、媒介融合研究问题反思

媒介融合研究至今,成果卓著,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值得反思。

(一)媒体融合目标框架和标准体系研究缺位

媒体融合实践同样涉及一个哲学问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目前的研究成果能够回答从哪里来、现在何处,能够分析下一步可能有效的策略方法,但是媒介融合最终要通向哪里、终极目标是什么、有哪些指标体系可供参照、衡量,目前的研究没有涉及,这也导致众多研究者对案例的研究和分析缺乏客观评价尺度和标准。

2014年《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时,国家领导人强调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国家层面给出的目标框架: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新型媒体集团”、最终形成“现代传播体系”。对于某个区域和单个媒体而言,在国家媒体目标框架下其媒体融合的目标框架应该是什么、标准体系应该是什么,值得思考。

目前研究领域缺乏从国家层面到区域再到单个媒体的目标框架和标准体系研究,而这是当前各种媒体融合实践(包括时下讨论热烈的政务新媒体融合)亟须寻找的答案。

(二)受众研究不充分

媒介产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具有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无论是为了实现经营的盈利,还是为了话语权的占有,首先必须研究受众的真正需求,包括叙事主题和叙事方式的偏好,然后按照市场营销学的原理,完成从研究价值、生产价值到传递价值的价值让渡。受众研究的不充分,不仅表现在研究成果数量上(中国知网高级搜索同时输入关键词“受众”和“媒体融合”进行搜索,得到90篇文章),更表现在质的不足,即缺乏研究体系。

目前的研究多停留于对受众的感性描述或基于大数据的数字描述,而关于媒介受众该如何研究,研究的方法论体系是什么,如何把受众研究和媒体运营结合起来,总体上较为缺乏。

(三)媒体技术层面、经济学层面研究较浅

媒介和传播技术密切相关,在互联网时代尤其如此,媒介融合的研究离不开传播技术层面的深度研究,而目前的研究成果对技术层面有关注(中国知网搜索关键词“技术”和“媒体融合”,得到25篇文章),但不够深入。一些结合大数据研究媒介融合的文章也表现出共同的技术分析弱点。与此同时,既然谈到媒体运营、媒介产业、传媒经济,就必须结合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进行研究,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数量亦极其有限。媒体融合研究呼唤更多的学科跨界研究,以及学界、业界横向联合研究。

(四)案例(个案)研究同质性高

如前所述,案例(个案)研究是媒介融合研究的重要特色,体现了研究者探索求证的严谨态度,但在实际成果中亦可发现不足,主要表现在对案例缺乏独立审视,助推“明星媒体”出现。众多文章对某个案例的态度和描述角度具有高度同质性,如一致肯定某些媒体的先锋试验,缺乏独立审视和反思,这客观上不利于形成独立、客观甚至批判的研究氛围。

三、结语

媒介融合研究虽然成果丰富,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实践摸索诸多变数和已有研究成果价值不确定性,决定了媒介融合研究任重道远。本文结合中国知网数据从研究的基础要素(时间、态度取向、主题、目标偏向、视角动向等)出发,进行量化分析和浅层次的内容分析,希望通过略显简单的描绘,呈现2014年以来媒介融合研究的大致图景,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对于媒介融合的研究,一方面要求研究者密切关注实践,及时分析总结并进行信息、观点分享;另一方面要求研究者对媒介融合研究领域本身具备宏观把握、微观分析能力甚至反思能力,如此才能推动媒介融合研究共同体的良性互动,推动媒介融合研究的良性发展。

[本文为郑州大学“新媒体公共传播”学科方向招标课题(项目编号:XmtGGCBJSQ23)、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项目编号:2015B36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喻国明.在连接中创造价值:互联网逻辑下的传媒运作[J].新闻战线,2014(7).

[2]喻国明,张超,李珊,包路冶,张诗诺.“个人被激活”的时代:互联网逻辑下传媒生态的重构――关于“互联网是一种高维媒介”观点的延伸探讨[J].现代传播,2015(5).

[3]陈力丹.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媒介融合[J].当代传播,2014(6).

媒介融合研究现状篇3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媒介融合已成为当今媒体发展的趋势,也是学界和业界正在探索和实践的一个课题。“媒介融合”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①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多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融合。本文以2010年为时间节点,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到关于“媒介融合”的文章180篇,并以这180篇为样本,从不同视角对我国媒介融合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一、媒介融合的主导力量

媒介融合的驱动力量很多,其中最主导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

周志平认为“科技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媒体及媒体生态环境,数字技术已成为支撑所有传媒存在的基础并决定着其未来发展方向。”②杨娟认为“面对媒介融合的大趋势,我们想要寻找其根本原因时,答案是:需求。”③但是,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媒介融合的驱动力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比如蒋晓丽和石磊认为“媒介融合是数字技术、社会需求和产业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④王亮也认为“驱动媒介融合的力量更多来自媒体对商业利润的追求,而数字化技术恰好为此提供了实现手段。”⑤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数字技术是前提,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是动力,产业政策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发展

媒介融合冲击了原有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正形成一种互为补充、相互融合的关系。

蒋晓丽和石磊认为“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深刻地改变了传媒的生态环境,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发行量、广告收入、读者结构、阅读习惯等方面发生了不利影响。”⑥他们还认为“新技术的出现并不必然意味着旧技术的消亡,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在对传统报业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那就是在媒介融合中的数字化转型。”⑦笔者认为,报业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壮大,不可能单打独斗。当前纸媒和新媒体融合的主要形式是报网融合和手机报,这是报业发展新媒体的一种运用,媒介融合拓展了报纸的生存空间,并为它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电视媒体来说,“以制播分离作为电视媒体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以新技术作为电视媒体产业化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要素,借助资本市场完善电视媒体管理结构和壮大产业规模。”⑧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电视是电视业媒介融合的新形式,这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所以有研究者从产业视角分析认为“手机电视既然是媒介融合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都要依靠手机所属的电信产业和电视所属的广电产业的通力合作,打破产业之间的壁垒,加强合作,消除成见,以竞争为辅,以融合为主,共同达到互惠互利。”⑨此外,手机电视还必须根据自身特色,进行合理的内容设计,只有加强自身的内容建设才能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出版业来说,“全媒体出版模式被业界所看好,被认为会是图书出版业变革的一种趋势。未来的每一本书都将是全媒体出版。”⑩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改革

媒介融合,不仅造成了媒体间的重组,同时给媒体人才教育提供了新的课题。

李莉认为“根据美国的经验,符合媒介融合发展要求的新闻人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⑾她还认为“传统报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了经营管理人才、资本运作人才和新媒体技术人才的匮乏,但培养与引进复合型、专业型人才的力度与速度还远远达不到发展的要求。”⑿杨娟认为“我们缺少的是具有战略意识的媒介管理人才。”⒀

对人才的需要最终要落实到教育上来,蒋忠波认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的培养需从三个方面入手:“紧跟媒介融合趋势,更新新闻人才培养理念;调整课程设置,打破专业壁垒;优化师资队伍,整合教学实验平台。”⒁同时还有研究者认为“懂新闻、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擅长策划,具有整合传播策划能力的新闻人才,不是高校单方面力量能够培养的,只能与媒介合作,共同培养。”⒂培养新一代的“媒体融合”人才成为新闻教育阶段性目标的重中之重。媒介融合发展催生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全媒体型复合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新闻教育储备高层次人才、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必要举措。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产业结构和盈利模式

在媒介融合的加速推动下,传媒产业自身不断融合也加速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其产业结构和盈利模式都有了新的变化。

从自身来看,“媒介融合对于媒介产业最突出的影响,表现在媒介产业结构的转变上。在媒介融合的推动下,媒介集团可以不断做大做强,整个媒介产业结构逐渐向知识集约型、多元化、合理化与高级化发展。”⒃

陶喜红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看媒介融合给传媒产业和其他产业带来的联动反应,“媒介融合加强了传媒产业内部不同媒介之间的整合与联系,同时也增加了传媒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⒄肖叶飞认为,“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传统媒介产业之间的边界从清晰变为模糊,这些变化将推动传媒、电信、出版、娱乐、信息、文化等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⒅

邓青、牛静指出了当前我国传媒业在盈利模式上的现状:“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传媒业的盈利模式还比较单一,虽然传统媒体也尝试过短信新闻、手机电视、网络杂志、网络电视等融合形式,但大多数形式由于各种原因而未收到理想的效果。媒介融合形成的新产业链以及衍生出的新的盈利产品和服务还比较少。”⒆同时也提出“针对已有的媒介产品,建议实行收取订阅包用费、数据库查询费、广告征订等多元的盈利模式。”⒇邹琳就期刊的盈利模式指出,“融合媒介将使传统期刊业更加注重拓展新的盈利模式。我国传统期刊业主要靠发行和广告盈利,模式单一。而DaB移动多媒体电视、手机动漫、手机游戏、手机博客等拥有巨大消费群体的融合媒介使盈利渠道越来越开阔。”(21)可见,在融媒时代,任何媒体都不能仅仅靠广告来盈利,而是要实行媒体互动,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综上所述,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冲击了传统媒体原有的格局,媒体间的融合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下成为必然。2010年我国学者从媒体发展、产业、盈利、教育等不同视角对媒介融合进行了研究,在梳理现状的同时,也给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①陶喜红,《论媒介融合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中国广告》,2007(6)

②周志平,《媒介融合:媒体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闻爱好者》,2010(8)

③⒀杨娟,《对我国媒介融合现状的人文思考》,《新闻界》,2010(5),2010(10)

④⑥⑦蒋晓丽、石磊,《从媒介融合看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新闻大学》,2010(3)

⑤王亮,《反思媒介融合》,《传媒观察》,2010(9)

⑧王伯群,《论媒介融合下电视媒体的产业化之路》,《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

⑨罗茜,《媒介融合视角下的手机电视发展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⑩周山丹,《媒介融合时代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策略》,《编辑之友》,2010(2)

⑾⑿李莉,《媒介融合环境下中国报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今传媒》,2010(1)

⒁蒋忠波,《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新闻窗》,2010(4)

⒂吴闻莺,《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1)

⒃⒄陶喜红,《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产业结构转型分析》,《当代传播》,2010(4)

⒅肖叶飞,《媒介融合引领传媒产业变革》,《中州学刊》,2010(6)

⒆⒇邓青、牛静:《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业的变革和发展》,《新闻爱好者》,2010(1)

(21)邹琳,《浅谈媒介融合与我国期刊的发展》,《社科纵横》,2010(9)

媒介融合研究现状篇4

一、体育新闻

由于2006年德国世界杯和即将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新闻媒体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体育新闻,而传媒研究者自然也不会对这一现象无动于衷。于是,有关体育新闻的研究前所未有地高涨起来,其间不乏既有深度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出现。

有研究者明确地针对体育报道如何应对2008年奥运会,首先指出当前中国体育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即新闻真实性让位于新闻的轰动性,缺少宏观视角的理性思维,缺乏对采访对象的人文关怀,专业知识欠缺影响提问质量,紧接着提出建议,要记者提高身体素质、提高专业素质和外语水平,练就与体育明星“零距离”的本领等。①有学者对2006年德国世界杯报道的得失进行了归纳和反思,有的学者则反思了体育报道的三大误区,即体育新闻报道的泛政治化、八卦化和暴力美学,有的学者则对情感因素在体育新闻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有的学者则结合实际,从黄健翔的“解说门”事件入手分析真正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新闻。②此外,学者把研究体育新闻的侧重点放在了体育报道娱乐化现象上面,通过对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历史分析,说明体育新闻的娱乐性与体育本身的娱乐特质一脉相承,是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的正常现象,它对体育报道的传统外延进行延伸;同时又对体育新闻娱乐化的成因进行分析,即体育运动本身的特性、“软新闻”的泛滥和媒介形态的影响;最后通过对体育新闻娱乐化正负两方面的效用分析,提出娱乐化可以作为吸引受众的有力武器,但难以承载起体育媒体的长远发展,也不是体育传媒在激烈竞争中的救命稻草,扎实的内容建设才是根本。③

二、网络新闻与网络语言

网络新闻和网络语言也是2006年传媒学者必须面对的极具现实性的问题,因为网络新闻的业务操作面临着许多现实中的困惑,急需理论知识的规范和指导;而网络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频频出现,引发了新闻业界和学界新一轮的争论。这些像“活鱼”般的新事物、新问题,最能刺激应用新闻学研究者的兴奋点。

首先,有学者及时敏锐地总结出网络新闻的写作形态论,分别从新闻更新的特殊性:即时性与全时性;文本形式:注目性与方便性;文本主体:适宜浏览和接受效率;文本传播:便于链接与被链接等方面展开论述,并明确指出研究对象专指由网络新闻媒体撰写与的新闻,而不是沿用平面媒体的思维方式,转发剪贴来自传统媒体的新闻。④有学者则对网络新闻业务流程进行了重新划分,不同于传统媒体采访、写作、编辑等新闻业务流程,网络新闻业务流程被重新划分为采集、呈现、等阶段。⑤

从2006年3月1日起,《上海市实施办法》规定网络语言不得出现在上海的新闻报道中,否则将被判定为违法行为。尽管这只是一个地方性法规,但足以看出网络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影响力之大以致引起了政府的法律关注。有的学者对网络语言的特殊性进行了分类总结,认为网络语言实质上是网络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具有杂交性、创造性、“膨胀发酵”、模糊性、对特殊群体影响力巨大等特点;也有学者对网络语言的语体特征及语用功能进行了探析。⑥针对新闻报道中频现网络语言,有学者认为网络语言是对传统汉语体系的完整性、规范性的一种有力的冲击,并从法的角度探讨了网络语言,认为新闻报道应该规范网络语言,但并不否认语言文字的变化发展,网络语言自身的生命力有待时间的检验。⑦

三、融合新闻

“融合新闻”(convergencejournalism),在西方新闻传播界已经不是新名词,也有美国学者称之为“多样化新闻”(multiple―journalism),主要特点是将多种媒介的新闻传播活动整合进行,采用多媒体、多渠道的方式传播新闻。突破传统载体藩篱的“融合新闻”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变革过程中一支不可小觑的竞争力量。在2006年的应用新闻学研究中,我国的学者也对“融合新闻”的研究投入了莫大的热情。

学者蔡雯认为,“融合新闻”的前提和现实基础是“融合媒介”,即“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我国学者强调“融合媒介”的真正含义是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的推动下,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在我国现阶段的新闻传播中,各类型媒介的共同参与和互动为推进“融合新闻”准备了条件,但令人忧虑的是,“融合媒介”目前在我国还面临着行业壁垒和体制障碍。蔡雯进一步论述,“融合新闻”促使新闻传播发生的变化有:1.新闻信源结构与新闻传播主体发生变化;2.新闻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发生变化;3.新闻载体性能与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并提出“融合新闻”对媒介规制和内部管理、职业新闻传播工作者和公民的媒介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媒介融合发展,新闻传播走向“融合新闻”,促使开发新闻资源的诸多重要环节发生深刻变化,客观上推动了新闻资源的深度开发。⑧学者孟建等也对“融合媒介”研究表示关注,从媒介融合的现状、媒介融合所引发的媒介的裂变与重组、媒介融合所引发的媒介生产方式的革命等层面切入探讨媒介融合现象,进而分析了由此而来的媒介化社会浪潮和未来发展之路。⑨更有学者对“媒体融合”进行了深度的理性思考,即“媒体融合”假设是否成立;是否已形成理论或在理论上能表述清楚;通过试验能否提供一些数据、定律供研究者检验操作;它将为新闻采写和传播模式带来怎样的变革等等。⑩

四、新闻发现力

新闻发现力是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事实所含新闻价值的能力,是新闻工作者通过感官和思维对新闻事实或事件所蕴含的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等价值要素的敏锐感知能力,是新闻传播活动全过程的首道工序,也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和保证。2006年应用新闻学研究再次重申和强调新闻发现的重要意义,这无疑是对网络时代媒体新闻发现能力在某种程度上的缺失以及对滥用媒介传播现象的一种有力的回应。

历史地考察人类新闻传播活动,学者刘海贵认为:当前对新闻发现力的内涵应从判断力、挖掘力、鉴别力和预见力四个层面予以考量,立足于方法论维度、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探究欲、广博的知识面和密切的关系网四个方面则构成了培养新闻发现力的主要方法与途径。[11]还有的学者从新闻发现力的培养途径进行论述,指出途径之一是与新闻现场贴近、贴近、再贴近;途径之二是培养善于质疑的思维方式;途径之三是锤炼善于创新的思维品质。[12]还有的学者对新闻发现的思维模式进行辨析,展示了各种新闻发现的思维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优势特征,并重点剖析了两种思维模式容易出现的实践偏差,即以政策为本的思维模式和以受众为本的思维模式,这两种思维模式限制了记者编辑发现新闻时的创造性,也容易导致不合理的新闻实践。[13]编辑发现也是新闻发现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学者针对编辑发现的概念、内涵,以及编辑发现在新闻出版实践中的体现,对编辑发现问题作了一定意义上的探讨。[14]

五、采访付费

2006年两会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委托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关于同性恋婚姻法的提案,各媒体的记者闻讯纷纷采访她。她通过助手宣布,采访15分钟内免费,采访1小时以上每小时收费500元。这个事情一经传播,引发了传媒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有论者认为采访对象提出采访收费的事件,不属于传媒的职业规范,但是与传媒的工作惯例以及市场经济的新环境显然存在关联。[15]有的学者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对“付费采访”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时代性和不可避免性,并阐述其负面影响及规避原则。[16]还有学者从产业化语境下媒介产品和媒介资源属性的嬗变角度来分析采访收费到采访付费背后的深刻原因,指出引发采访收费的争论,归根结底是当前轰轰烈烈的媒介产业化浪潮中,新旧两种观念的冲突和交锋的结果。[17]更有学者从新闻专业主义和布尔迪厄“场”的概念出发,对有关付费采访的媒介批评话语进行了分析,[18]尽管研究视角已经超出了新闻业务本身,然而引发学者理论思考的恰恰是现实中鲜活的新闻现象和新闻实践,这对于如何使新闻业务研究与新闻理论研究更好地融合提供了真实的研究样本。

综上所述,2006年应用新闻学研究在延续2005年研究议题的基础上,呈现出丰富性和前瞻性的特点。然而,不可否认的是,2006年的应用新闻学研究在整体上仍然存在着流于表面的肤浅描述现象,尽管能够提出某些现实问题,却不能从中抽象出普遍规律作为指导新闻实践的依据,不免失去了应用新闻学的真义。因此,“源自实践,回归实践,是新闻学研究的基础性‘进路’”,[19]这应该作为每一位新闻传播学者的研究出发点,严格贯彻到每一次研究工作当中。

注释:

①陈明:《体育报道如何备战2008奥运会》,《青年记者》,2006(8)。

②参见周小犊:《对德国世界杯报道的反思》,《新闻知识》,2006(8);李俊良、杨欣:《挥射之间,绽放精彩――聚焦网络媒体2006年德国世界杯报道》,《新闻知识》,2006(8);孙勇:《体育新闻报道的三大误区》,《新闻前哨》,2006(1);岳冉冉:《情感因素在体育新闻中的运用》,《当代传播》,2006(2);罗安平:《体育・体育精神・体育新闻――从黄健翔“解说门”事件说开去》,《青年记者》,2006(20)。

③刘必华:《娱乐化:体育新闻的救命稻草?》,《新闻记者》,2006(5)。

④吴晓明:《数字化新闻的写作形态论》,《新闻与传播》,2006(1)。

⑤张磊:《网络新闻业务流程的重新划分》,《新闻爱好者》,2006(2)。

⑥参见陈飞鲸:《网络语言的特殊性》,《东南传播》,2006(1);于艳平:《网络语言的语体特征及语用功能探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⑦海冰、欧阳明:《新闻报道中的网络语言――以纸质媒介报道中“pK”一词为例》,《新闻前哨》,2006(6)。

⑧蔡雯:《大汇流下的“融合新闻”》,《传媒观察》,2006(10);蔡雯:《媒介融合发展与新闻资源开发》,《今传媒》,2006(11)。

⑨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国际新闻界》,2006(7)。

⑩高钢、陈绚:《关于媒体融合的几点思索》,《国际新闻界》,2006(9)。

[11]刘海贵:《新闻发现力:一种历史性概括》,《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6)。

[12]周志宏:《新闻发现力培养途径》,《新闻前哨》,2006(8)。

[13]张征:《新闻发现的思维模式辨析》,《国际新闻界》,2006(3)。

[14]江凌:《试论编辑发现》,《现代传播》,2006(4)。

[15]陈力丹:《关于采访是否付费的讨论》,《国际新闻界》,2006(5)。

[16]刘行芳、戴海波:《“付费采访”辨析》,《当代传播》,2006(3)。

[17]叶柳宏、梁现瑞:《从采访收费到采访付费――产业化语境下媒介产品和媒介资源属性的嬗变》,《当代传播》,2006(2)。

[18]谢静:《认同危机与“新闻场”的重构――有关付费采访的媒介批评话语分析》,《新闻大学》,2006(3)。

[19]童兵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06),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版。

媒介融合研究现状篇5

笔者一直认为,网络与其说是一种媒体,不如说是一个平台,其平台价值远远大于其媒体价值。当传统媒体进入网络这一平台空间,媒体的边界便自然消失,网络化生存便成为所有传统媒体的共同生存常态。媒介生存形态与传播形态的混一,媒介内容与传播渠道的融合,正是在网络这一平台上实现的。

媒介的融合,有技术的逻辑,也有市场和制度的逻辑。

今年我们热衷讨论的“三网融合”问题,从技术逻辑上讲,并不存在障碍,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学领域来看,也是理所当然。然而,“三网融合”却在市场选择面前被搁浅。其间,电视、电信、互联网几大市场主体,基于各自的利益展开博弈。所谓制度供给和制度选择,一定是谋求并尽可能实现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相对利益均衡。即使国家权力机关欲以行政的力量推进“三网融合”,依然遭遇到诸多现实的阻碍。此外,内容生产的融合,接收终端的融合,大体情形也不外如此。

所谓融合,意味着传媒格局的重组,意味着市场与权力的重新分配。我们说,融合是传媒与传媒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向,但我们还必须明确意识到,融合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此一过程充满着各种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多重障碍。

媒介融合是一个概念,媒介产业融合则是另一种概念。而一个顺乎逻辑的思考是:媒介融合必然造成媒介产业的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产业重构。其中包括,媒介横向产业链将充分扩展,纵向产业链将充分延伸,以及由此造成媒介产业格局的整体改变及产业组织的重新建构。

媒介产业融合是一个概念,信息产业的融合则是另一种宽泛的概念。在信息化的社会,媒介产业的融合将在社会信息产业发展的整体框架下运行,而媒介产业融合所造成的另一种趋势,则是促进整个社会信息产业的融合。我们关于“三网融合”的讨论,早已将互联网与电信业信息化社会两大支柱信息产业纳入其中。当我们关于融合话题延展至信息产业,需要检视的问题就更多、更复杂了。

王润珏博士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一直就读于武汉大学,受到良好环境的熏陶,接受到良好学术训练。她的博士论文《产业融合趋势下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选题涉及上述一系列话题。论文中关于媒介融合基础性问题的探讨,是其思考的逻辑起点,而关于信息产业大融合的讨论,是其思考的宏观视域,论文的中心则集中于传媒产业融合的深入分析与讨论。

论文的分析框架充满着逻辑的力量,具体问题的讨论,深入而缜密,基本达到其预设的研究目标。

媒介融合研究现状篇6

关键词媒介;演变;融合;分化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75-0034-03

在当前关于媒介形态的理论与发展实践中,特别是在传统媒体转型领域,媒介融合无疑都占据着主流,“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这是经常出现在文章中的句子。从舆论宣传的角度看,媒介融合确实能够有效扩大舆论传播范围与效率,提高舆论影响力,这也是当前相关部门正在力推媒介融合的主要原因。但是从媒介形态发展的角度看,融合并不是规律和趋势,而仅仅是手段和方法,分化才是媒介形态演变的规律与趋势。

1媒介形态多功能一体化

追溯最早的有关媒介融合的论述,应该是在197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尼葛洛庞帝在一次演讲时提出聚合的概念。他用三个圆分别代表印刷出版业、电脑业和广播和动画业,三个圆的中间有交叉和重叠,体现出聚合的情况。尼葛洛庞帝认为这3个行业正在走向汇聚,“所有的传播技术正在遭受联合变形之苦”,他认为,这三个圆重合的地方将是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1]

以此作为起点,传媒业界和学界开始了对媒介融合的研究。可以说,尼葛洛庞帝有关媒介融合的论述,即使是从今天来看,也是切合实际的,也非常具有理论价值。但是后人们在对媒介融合理念进行阐述时却更多地重视三个圆圈交叉的地方,也就是融合的部分;而纷纷忽视三个圆圈中没有交叉的部分,也就是分化的部分。

到了1996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浦尔教授对于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的阐述将这种倾向发挥到极致。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传播形态聚合的主要原因。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2]“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概念主要是指⒌缡印⒈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3]

实际上,浦尔有关媒介融合“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就是尼葛洛庞帝的“三个圈”合成一个圈的趋势,或者说那么多的媒介形态最终变成了一个媒介形态。

致力于媒介形态演变研究的传播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保罗・莱文森也认同这个趋势,他说:“我认为媒介会朝着类似人类的功能和形态发展,尽管我没有用融合这个词,但是我曾经提到,随着媒介形态的进化,每个媒介所能做的只会越来越多,直到所有的媒介形态都融合为一体。”[4]

国内学者在探讨媒介融合时,也大多秉持这个观点。很多人甚至认为未来将会出现一种融合所有媒介功能为一体的超级媒介,而这个超级媒介则以互联网为基础,彻底代替所有的传统媒介。有人认为,媒介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形成一个终极融合媒介,在物理形态上表现为新的媒介终端,这个媒介应该叫“融媒”。这是媒介的最终形态,也是最终表现形式,现在的手机终端、电脑终端已经初现端倪。[5]

2媒介形态只会越来越多

媒介形态到底会不会最终融合为一个“超级媒介”,对于这个问题,美国的学者罗杰・菲德勒在他的《媒介形态变化――发现新媒介》一书中,引用了1950年代美国对于当时一种名叫“万能运载器”工具的研究给予媒介融合以形象的分析,他说:尽管媒介融合被一些人鼓吹,但是我们不能够预测,人们家中的各种媒介,比如电视机、广播、报纸、期刊、书籍、电话、传真机等会由某个“超级媒介”取代。那种认为所有媒介形态将融合成一种“超级媒介”的设想,几乎与流行于1950年代的“万能运载器”一样难以实现。人们以为所有的交通工具和交通形式将被“融合”成一种“万能运载器”,这种“万能运载器”将汽车、轮船、飞机和直升机等所有交通工具的功能“融合”为一身。既能够飞、还能够跑,还能游。尽管多部邦德电影里都有类似“万能运载器”的展示,很能抓人眼球,但是,在实际的运营中,这种汽车飞机船从来没有被人们使用,也不可能推广开来。

实际上,1885年,卡尔・本兹发明了汽车;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1906年,飞行汽车就被发明出来。之后飞行汽车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但是却从来没有获得市场认可。但由于它比较吸引人的眼球,一直都在持续地被“发明”出来,2011年7月6日,美国一家名为“脱离地球”的公司又发明了“飞行汽车”,2013年5月,美国特拉弗吉亚公司又研发的“世界首款”飞行汽车。它们都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

同样,一个想把所有媒介形态的功能都融合起来的“超级媒介”,也不大可能把所有的功能都表现得特别好。[6]根据菲德勒的观点,一味地追求全能,实际上出现的并不是集众家之长的“万能媒介”,而是集所有媒介的短处的“四不像”。

尼葛洛庞帝等人在分析“媒介融合”时认为:媒介融合实际上是一种强调传播新形式的创新机制,而这种创新机制则是由媒介业和数字技术的汇聚融合而产生。再进一步,媒介融合的内涵实际上是在肯定媒介形态的“丰富性”和“多元化”,这是媒介形态演化的基本规律,也进一步验证了媒介形态“‘越来越多’的历史”①。但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尼葛洛庞帝在着重阐述“融合”对未来媒介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时,并没有特别强调“分化”的内涵,而后来的研究者的研究更是一直在强调“融合”的价值和意义。

实际上,现存的媒介形态不会因为媒介融合而变得越来越少,而是由于媒介融合而越来越多。这一点,谁也无法否认,媒介环境千变万化,受众需求丰富多样,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现在的媒介形态变得越来越多,更多元、更丰富。

3新媒介形态出现是分化的结果

对于媒介形态演变的规律,保罗・莱文森认为,人是媒介形态进化的“自然环境”,媒介形态进化遵循“人性化趋势”,任何一种媒介形态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媒介形态功能的补救或补偿,媒介形态呈越来越“人性化”的趋势。[7]

而菲德勒认为,媒介形态为了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都被迫去适应和进化。否则,就得死亡。新媒介绝不会自发地或孤立地出现――他们都是从旧媒介形态中逐渐进化出来的。每个媒介形态都在这个系统中共同相处于共同进化。每当一种新媒介形态出现时,它就会影响其他媒介形态的发展,其他媒介形态也会主动积极地适应它,并共同进化。[6]

可以看出,莱文森有关媒介进化的理论是从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中得到的灵感,从费德勒的媒介进化理论中,我们也能看到自然进化论的影子。但是,他们都忽略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另一个主要内容。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他认为进化是包括两个进程的进化:一个进程是渐变,就是指生物从祖先到现在状态的逐渐演变,也称为“前进进化”;另一个进程是分化,就是生物从祖先分裂出去创造新的生物分支的过程,也叫做“分支进化”。[8]在生物学中,渐变和分化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彼此独立的过程。渐变让草莓大如李子,但不会产生李子,分化则能做到这一点。[9]达尔文这样描述:“因此,在任何物种后代的变异过程中,在一切物种都努力增加个体数量的斗争中,后代的性状越分歧,它们就能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4]

实际上,媒介形态的进化与分化是不可分割的两个过程,媒介融合只是媒介形态进化与分化所采用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新媒介形态的产生源自于两种方式:

一是尼葛洛庞帝有关媒介融合理论的三个圈中,其中相叠的部分,新媒介形态从那里产生,也就是融合产生新媒介。“媒介融合”推动一个新媒介形态的产生是以一种“组合”的方式,媒介融合通过把传统媒介的某些功能、渠道、内容、产业形态等当成创新元素,然后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吸收借鉴融合别的媒介形态(也包括新媒介形态)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元素间的重新整合,最终的结果是新的媒介形态被分化出来。这是融合进化。

二是这三个圈中,没有相叠的部分,媒介形态独立进化。其作用机制是:媒介形态根据媒介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的调整,逐步量变进化,直至完成质变实现分化。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比如党报在媒介环境的变化中逐步改版,最后转型分化为都市报。这是自身的独立进化。

在图1中,我们可以较为直观地理解这样的两种进程,传统媒介在刚开始的时候是独立进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开始融合进化,一个一个的媒介分支被创造出来,当然也有一部分分支依然在进行着独立进化,比如党报,比如某些现在依然存在的短波电台。在这样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媒介形态由于不能适应媒介环境的变化而消失。

从媒介形态演变的历史来看,在数字媒介还没有出现的传统媒体时代,由于媒介形态较少且单一,各媒介形态间的融合表现在吸收借鉴别的媒介形态的一些传播方式方法上,如电视出现后,报纸开始读图时代。这些年来,数字媒体不断发展,使各种传统媒体有了融合的基a和条件,媒介融合也变得更便利更快捷,新的媒介形态通过融合而创新速度加快。这是一个呈几何几数的过程,随着新型媒介形态的日益丰富,融合的速率加快,媒介分化的进程也会加快。媒介会越来越丰富、多元。呈现出一个五彩斑斓的媒介世界,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4媒介竞争要求媒介发挥优势

媒介形态为什么要分化?这主要是媒介形态竞争的需要,在媒介竞争中,媒介需要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够勉强获得竞争优势,获得人们的青睐和关注。导致生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每一种生物在生存竞争时必须要把自己的某些特性,也就是独特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够“勉强”应对竞争。达尔文说“自然界青睐极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猎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它为了保证跑得最快这个特性和竞争优势,在其他方面,主要就是体型上做出了巨大牺牲,以至于它不能够保护它到手的猎物,它还进化出了长长的尾巴,以保证快速奔跑时的方向。[10]可以说,猎豹的整个身体构造就是为了保证跑得最快这个独特优势和核心为目标的。

媒介的竞争也是如此,竞争青睐极端。传媒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在没有充分竞争的时代,传媒供小于求;必定是以综合性的,提供全面、丰富信息和服务的传媒形态;传媒在发展,不断地有新的竞争者加入,随着竞争者的增多,要想从中出类拔萃,赢得人们的关注就变得相当困难。要让人关注你,必须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再将长处充分发挥。

将独特性发挥到极致的结果便是分化,是在融合各方优势基础上的分化。分化以后,才能满足了不同细分市场不断发展的需求,才能让受众关注和使用。

在如今传播渠道越趋多元,媒介形态越发丰富的竞争格局中,毫无疑问,综合性的媒介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必须分化。所以说,在当前的传统媒体转型中,当务之急并不是数字化,而是专业化、细分化,然后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数字化转型。综合性的内容,即使数字化到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平台中,也依然无法获得竞争优势。

以前传统媒体讲“马太效应”,也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在数字媒体时代,“马太效应”进化成“赢家通吃”。在传统媒体的竞争中,前二、三位的仍然可能有赢利机会。可是在新媒体上,赢家真的是通吃,根本不会给落后者留下多少市场空间。在新媒体中,受众相互间很容易进行交流和沟通,每个人都习惯于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从而导致“羊群效应”。在这种效应下,市场份额的细微差别一定会被放到很大,在新媒体领域排名第一的媒体与排名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的差距会非常巨大。

另一方面,用某种产品的人越多,感到不得不采取同样做法的人就越多,否则,人们就无法与别人顺畅地沟通交流。笔者称其为“沟通效应”。比如即时通讯软件,QQ和mSn,使用某种软件的人数越多,人们就不得不也使用同类软件,否则无法与别人交流。因此QQ才能这么火爆,mSn却怎么也发展不起来。而现在,微信才有这么多的拥趸。

人流、关注都在朝着某一个领域的“赢家”集聚,这就更要求分化。当然,这种分化可以是以融合作为手段和方式的。

5融合是手段,分化才是目的和结果

融合绝不是媒介形态演变的最终结果,也不是目的,而是媒介形态变化中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如何在媒介形态日新月异的今天更好地把握媒介形态演化的历史与未来,还需要有多维的辩证思考。

莱文森说:“在英语中,convergence所指的通常是过程,而非终结状态。”[4]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教授认为,媒介的“融合”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她认为,媒介融合将促成媒介形态的多样化。经过媒介融合,媒介产品变得更加灵活,媒介间才容易相互嵌入。媒介融合的结果当然不是产品单一化,而是媒介形态格局变得更加多元、个性化。最终,市场提供的媒介产品越来越多,受众就可以更容易地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产品。[11]这样的理解,笔者认为更符合媒介形态演变的规律。

针对媒介形态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上汇聚的现象,我们可以将互联网或移动互联当成一个媒介形体汇聚的媒介平台,而不是一个媒介形态。这样的理解就完全能够解释为什么互联网、移动互联平台中媒介形态融合的问题。在论文《媒介融合时代的“合”与“分”》中,彭兰认为:“媒介融合并不仅仅意味‘合’,更意味‘分’。”[11]

媒介融合与媒介分化都是媒介形态演变中不可缺少的进化进程和机制,如果没有媒介形态最开始的分化状态,媒介融合就无从谈起。在媒介形态刚开始分化的阶段,传统媒介之间虽然是界限分明,但是仍然可以通过内容共享等方式进行初步的融合共享。在互联网技术取得突破后,新兴媒体出现的频率加快,媒介的融合速度加快,但是各个媒介本身的独特性却愈发明显了,媒介也被融合成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种类。从这个意义上说,融合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分化。

注释

①美国传播学者埃弗里特・罗杰斯和其他媒介学者都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即“传播的历史是‘越来越多’的历史”,参见Rogers,Communicationtechnology,第26页.

参考文献

[1]曹漪那,付玉杰.从尼葛洛庞帝“三圆交叠”说看媒介分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2):223.

[2]刘颖悟.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J].传媒,2012(1):73-75.

[3]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24-27.

[4],田维钢.媒介融合的前世、今生和未来――美国著名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访谈[J].声屏世界,2012(1):25-27.

[5]靖鸣,徐轲.媒介形态的擅变:媒介融合催生“融媒”[J].视听,2010(1).

[6]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发现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69-170.

[7]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达尔文.物种起源[m].舒德干,等,译.北京:北京大w出版社,2005.

[9]阿尔・里斯,劳拉・里斯.品牌之源[m].火华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媒介融合研究现状篇7

>>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出路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出路探索新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广告“救亡”媒介融合趋势下传统媒体的发展媒介融合环境下传统媒体的流程再造及技术升级大数据时代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困境与趋势全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营销策略新媒体勃兴背景下传统媒体的竞争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战略转型网络新规背景下传统媒体的风险提示与应对关于融媒体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该如何过渡的综述简论传统媒体的困境和出路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电视与新媒体的整合营销策略分析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介融合困境的突破传统媒体的出路探析微博时代下传统媒体的发展出路浅谈新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的生存法则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统媒体转向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战略传统媒体与网治的融舍之道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词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北京:国家图书馆研究院,2016。

参考文献:

[1]崔晓华.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6(21):69-70.

[2]刘鹏飞.传统媒体向融媒体转型过程中的思考[J].现代视听,2015(8):64-66.

[3]张迪.传统媒体的融媒体发展策略――以光明日报、光明网的实践为例[J].青年记者,2015(8):58-59.

媒介融合研究现状篇8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介融合移动互联,营销链条的新枢纽移动互联下新媒体的发展浅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媒介对新闻传播的未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设备用户媒介素养现状的分析浅谈新媒介时代下的互联网营销移动电视 媒介终端新触角媒介融合环境下应用移动互联网发展科普产业的研究布丁:移动互联新“券商”移动互联时代新旋风声纹识别移动互联的新保镖?印刷圈里的移动互联新商务(微信篇)企业app移动互联网的新蓝海浅谈移动互联网安全的新特性移动互联背景下的“新硬件主义”移动互联,新晋者颠覆的机会到了移动媒介的现实应用漆 观点表达的媒介移动互联网:助力媒介融合升级新媒介与青年的文化表达和文化权力分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2013-6-18.

[3]李佳蔚.新闻客户端不是万能的[J].中国记者.2014

(09)

[4]郭静.电台傍上新闻客户端还只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eB/oL].

腾讯科技.HYpeRLinK“.2013-9-24”

.2013-9-24.

[8]毛力群.微信与微语言生活[J].社会科学战

线.2014(12).

[9]视频网站移动端布局:强调分享与社交化[eB/oL].新

华网.

HYpeRLinK“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404/25/c_133290142.htm?prolongation=1.2014-4-25”http://news./info/201404/25/c_133290142.htm?prolongation=1.2014-4-25.

媒介融合研究现状篇9

关键词 融媒体新闻学专业教学

“融媒体”时代即媒介融合形态的社会时代。“媒介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和互联网站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传播平台传播给受众。这种新型的作业模式催生的“融合新闻”已逐渐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以信息海量、双向互动性、共享性、全时性等优势独树一帜的数字媒体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综合表现方式,受众群体激增。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纷纷占据网络高地,发挥网络的多媒体综合性,形成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

在这样的媒介发展趋势之下,高校的新闻学以及相关的传媒类专业教学应当及时地进行专业研究与教学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传媒业对人才的新要求。新闻专业教学较之于传媒业界往往会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更要求同时作为新闻学研究者和传授者的高校新闻学专业教师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广博的知识储备,在不断更新的传媒业发展面前处于优势领先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提出在“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学教学新思路,首先要先了解“融媒体”。

一、“融媒体”的特点

1 新闻业务整合中的资源共享

“媒介融合”突破媒体之间的限制,整合所有的媒介,统一规划与协调,资源共享、建立新的新闻采编流程。首先集中力量采集新闻素材,然后再根据各自受众的群体分类将新闻内容加工为文字、音像等形式,制成不同文本风格的新闻产品,提供给不同的媒体平台传播给受众。同样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包装成适合不同媒体的产品。

这一特点的完美体现来自媒介整合的先锋――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snewsCenter)”,它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进行媒介融合试验比较成功的典范。2000年,该集团投资4000万美元在坦帕市建造了一座传媒大厦,将属下的《坦帕论坛报》、网站tampaBayonline、电视台wFLa-tV集中起来运行。虽然这几家媒体有各自独立的人员、办公区域和运作机制,但实行资源共享。集团设立“多媒体新闻总编辑”,管理协调三种媒介传播渠道的信息分流工作。大楼内部设有统一的突发新闻指挥台,能在第一时间将突发新闻传递给分布在其四周的三家媒体,并有专人指挥、协调对新闻的采访,力求让三家媒体在采访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新闻信息传播的流畅性和新闻业务的协调性。

2 新闻载体性能数字化

数字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媒体发展至今已经呈现边缘淡化、相互融合的传播形态。传播终端数字化,电信服务商和互联网服务商纷纷介入到传播终端的领域中,与传统媒体融合在一起,推出各种数字终端来作为新闻内容的载体,进入到人们的信息生活中。

有研究者认为,“经历了150年的历史进程,电信业和传媒业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从各自独立的产业状态逐渐发展为大媒体产业。基于产业融合而诞生的大媒体产业是一种具有跨国家、跨专业、跨媒介特点的新型产业生态和产业群。”大媒体产业的形成打造了统一协调的技术基础和网络平台,提高信息传播的数字化竞争力,推进新闻载体性能数字化进程。

3 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

“融媒体”时代首先摒弃单一的传播形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和Flash集于一体,在视觉传达上打造丰富多样、形象生动的信息产品。有研究者认为,“媒介融合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可以更多更方便的根据信息内容传播的需要来选择和决定使用什么样的媒介,内容产品的生产进一步与传播的载体分离,载体的使用将完全服务和服从于内容。”

二、新闻学专业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融媒体时代”给我国媒体行业带来的全面改革,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实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学专业教学。目前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传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界限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以传统报业教学为主,缺乏对新媒体介入后的当前报业新状况的介绍;面对以网络为核心的各种新型传播技术,无力进行这些新技术的教学;过分强调专业细分,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媒体等专业人才进行割裂培养,难以适应当前不断出现的跨媒体集团所需要的复合型的新型新闻人才等等问题。笔者认为,在首先解放思想的大前提下,回归到新闻教学的学科架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平台等基本问题在当前的创新结合来进行突破改革,接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1 注重以新闻学为中心的多学科知识的渗透和拓宽

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是在中国新闻教育长期发展的历史下形成的,课程设置的核心部分是新闻传播业务和新闻理论的根基。但是。由于长期以往的新闻教学介质形态的分割致使新闻学教学只传授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的专业知识,新闻类人才培养仍停留在传统媒介技术的需求上,同时新闻学的核心课程未能将快速发展的业界成果和日益深入的学界探索成果及时充实到课程体系之中,致使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受到程度性的制约。社会进步要求新闻教学应注重以新闻学为中心的各学科知识渗透拓宽。

首先,要在通识教育层面进行调整改革,通识教育应该涉及文化、历史研究、自然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文艺学、经济学等等学科类,要打造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平台,引领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去思考、认知社会,培养学生的良好新闻素质。

其次,“融媒体”时代的新兴领域需要大量的具备媒体融合理念与操作技术才能的人才。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带来的急需媒体融合人才去设计精准定位的产品内容。新课题对高校教学的要求注重传媒学和经济学科的渗透,培养新型的传媒市场经济管理人才、市场观察人才等等。

2 重视多种传媒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力培养

目前,具有竞争优势的网络媒体需要大量兼具平面媒体、网络和广电等多种技能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而且国内多数媒体集团已经开始了部分融合。如报社纷纷办网站,广电集团办报办刊等。一些有前瞻眼光的媒体集团在品牌融合、管理融合、组织融合和营销融合上寻求突破点。然而,这些从事所谓的媒体融合探索工作的人几乎都是被赶鸭子上架的,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训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很少有记者在报道重大新闻时既能采用文字报道。又能进行网络、视频、广播等多种形式的报道。

高校新闻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室内上课、毕业前“粗放

式”的实习的学习形式,而是重视多种传媒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力,为学生创造专业的实习机会,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兼容共举。比如学校可以与主流媒体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媒体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和媒体联手培养学生的实务工作能;学校可以与电视联合建设专业平台,将学生融入可播出的时政性、新闻性电视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高端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流程和核心技术;着手建设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让学生全面体验新闻实务工作的完整过程;注重打造一个“融合性平台”系统,教学、实验、实习的融合和多种媒体技术平台的融合为培养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专业人才提供教学改革的新平台,实现培养目标――“全能型”复合型传媒人才。

3 强调从传媒制作者的角度培养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

“融媒体”时代产生的融合新闻是各类型专业媒介新闻传播业务的融合,也是普通公民借助网络媒介参与新闻传播的一种“共享式”的新闻实践活动。当媒介组织之外的个人成为新闻传播者的时候,新闻媒体不仅更将“公众化”,而且将越来越多地扮演“公共交流平台”的角色。在这个平台上,公众的观点与信息传播与职业新闻人同样平等传播,信息传播的限制壁垒无体化。信息大爆炸引发的信息信度缺失,使专业的媒介传播系统也陷入了真伪难辨的困局。一系列的问题给每一个参与新闻传播的公民提出了道德要求:遵纪守法、提高媒介素养。公民的媒介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会正确使用“公共交流平台”,新闻制作者的媒介素养之一则应是培养社会大众正确使用“公共交流平台”。因此,对于公民的媒介素养的培养是新闻从业者的义务,对于即将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在校学生来讲,培养社会大众的媒介素养是他们的基本素质之一,这应该是新闻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只有新闻专业学生(未来的新闻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水平高起来了,整个社会的媒介素养才会有更快、更好的提高。

4 加强对新闻学教师的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知识建构

现在我国高校的新闻学科教师基本源于新闻相关的本专业系列,大多“术业有专攻”,教纸质平面新闻的专心研究纸质平面,平时也只注意同报业界联系;教广播电视的只围绕广播电视的发展变化层面看传媒,通常也只将注意力放在广播电视行业;教传媒的往往把视角投放在网络传媒系统。这种术业只专攻的研究现象在融媒体时代已经呈现出新闻教学相对滞后与传媒人才需求的窘态。

媒介融合研究现状篇10

【关键词】融媒体电视媒体传播新思路分析

随着互联网及其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与革新,消费者在接受媒体信息资源的方式上开始日益呈现出碎片化趋势,这种变化加速了媒体之间的融合趋势。融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媒体之间的组合形式开始向着立体化、深入化的方向发展,成为社会群众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电视媒体的发展开始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人们生活中越来越与互联网等新型媒体无法分离,而电视媒体要想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进行传播新思路的研究。

一、融媒体时代下的电视传播媒介特点

媒体融合这一概念是1978年葛洛庞帝所提出的,人们自此开始从一种融合的角度关心传播形态的发展。现阶段融媒体自互联网的普及态势下更加深入人心,开始受到各个传播媒介的重视。融媒体指的是媒体从一种单一的传播方式转换为一种将媒体介质之间隔断打破的方式,任何的媒体都可以利用融媒体的传播与表现形式,含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媒体融合,进行新闻资源信息的多维度、直观性、多时空传播,实现了网络、电视、报纸与广播等新媒介与传统媒体的有效融合。在融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所有传播媒介开始趋向于一种自由化与平等化的态势,所有的传播媒介与用户都是融媒体的重要一环,微媒体与自媒体等传播介质形式开始不断出现,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更加具有平等性与高度参与性。融媒体背景下的电视传播这一媒介也有了一定的更新,呈现出一种电视媒体融合的态势。

数字电视是融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发展的重要部分,指的是电视信号的处理、接收与发射等过程中利用数字信号的传播系统或设备,能够实现受众的高段清晰画面形成,通过电视与网络的有效连接,能够实现观众的主动性点播模式,有效突破电视节目播出时间的限制。交互式的网络电视,通过移动宽带的利用,以家庭的电视或者电脑作为其播放的一种终端设备,集多媒体、网络与通信等多种技术为一体,通过互联网宽带的形式向用户提供多种交互的数字媒体相关服务。移动电视通过数字相关技术,利用数字信号与地面接收技术实现电视节目的播放,其显著的特点就是接收方式上的移动状态,在时速不超过120公里的交通工具中,依然能够保证信号的清晰与稳定,能够让受众在旅途中获取电视节目,利用网络与手机电视的一种电视播放形式,通过网络的连接,实现随时观看电视节目,为用户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在融媒体这一背景下,电视的传播不再仅仅局限于被动的、单向的信息输出,而应在此背景的驱动下寻求新的发展与突破。

二、融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传播的新思路探索

多元化电视传播媒介,实现电视和新型媒体的融合性传播。在融媒体这一背景下,多种媒介传播形式开始不断融合,推动了电视内容的横向性发展。电视的传播除了“内容为王”这一优势之外,还需要注重对媒介方式的拓展,实现渠道和内容的双向发展。电视媒体需要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移动技术与数字技术,不断关注并趋同多元化的媒体,不断实现媒介的有效拓展。电视传播还可以在互联网用户中着手,拓展其手机端以及pC端的业务。比如开设电视频道的网络端口,通过引进其他台的优秀节目,实现手机受众的关注,创建并完善手机的tV客户端,做到节目内容的电视宣传和推送传播。

注重电视内容传播的交互性,不断增强用户的参与度。传统的电视媒介是一种单向性的内容传播,用户只能够被动地接受电视内容。在融媒体这一时代背景下,用户自身的主动形式更加明显,实现了个人对电视节目的自主性选择,同时也能够实现与节目的实时互动。因此,电视节目的媒体人,应当充分将用户偏好与关注进行收集并研究,时刻关注用户的互动与反馈信息,不断完善收视的评价标准和体系,通过建立评价体系实现电视内容的供给完善。如在2016年浙江卫视播出的《奔跑吧兄弟4》第9期节目中,节目组将“撕名牌”这一环节的主动权交予微博的网友,这种互动形式是一个成功的尝试,实现了生产者与受众之间的积极良性互动,是实现电视内容增值的重要手段。

建立一种以版权为基础的电视内容多屏播放路径。融媒体时代下媒介传播方式的多元化特征,促使了电视内容的版权相互融合。电视媒体在此背景下的发展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立足自身本质面向网络的纵向性延伸;传统电视及各类网络媒体的一种横向性联合。电视媒体是内容和版权的生产者,而除了电视端的播出与推送之外,网络媒体的多屏化播出也是其重要输出形式,成了对电视端播出内容的推送,还包括网络媒体内容的多屏播放。

近年来,百度、阿里巴巴以及腾讯、新浪等网络大媒体平台,开始注重电视版权内容的引进,以其优质的电视资源吸引互联网的用户,以提高其网络观众的占有率。在这种理念和形式的影响下,版权基础电视内容正在网络客户端上全速发展。比如浙江卫视与各个视频网络平台的合作,将其综艺节目授权到网站中进行播出,网站平台通过购买版权的形式实现内容的播放,有力地提升其影响力,是实现电视和网络平台双赢的重要举措。随着版权市场的不断拓展,版权内容开始在媒体中呈现出其核心地位,传统电视在融媒体这一背景下,更是需要建立一种以版权内容为中心的传播路径。

结束语

网络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电视新闻的传播媒介开始受到巨大冲击,形成一种新型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激烈竞争态势,电视新闻媒体要想在媒体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积极实施创新战略,实现传播效果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