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的成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8:32

地震灾害的成因篇1

关键词:场地震害;黄土震陷;历史地震;物性指标;临界动应力

中图分类号:p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66(2016)04-0692-11

0引言

场地震陷灾害是岩土地震工程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根据场地土类及其震陷形成机理的不同,场地震陷可区分为砂土和粉土液化、干砂震密、软土和黄土震陷。其中,砂、粉土液化最早为人们所熟识,于1964年新泻地震和阿拉斯加地震后受到地震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同时期我国1966年邢台地震、1975年海城地震和1976年唐山地震中出现的大量液化破坏事例对我国的砂、粉土液化问题研究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Seedetal,2001;王刚,张建民,2007a)。然而,早期的砂、粉土液化问题较多关注液化势的判别方法研究,而对其引发的场地沉降量估算涉及不多。近年来,随着性态抗震设计概念的提出,液化大变形研究和液化后的本构关系研究逐渐得到重视(刘汉龙等,2002;王刚等,2005,2007b;周云东,2003;menesesetal,1998)。但是,目前对于液化大变形的力学机制问题仍存在不同观点,相应地,液化大变形的计算方法也就区分为震害经验法、基于固体力学的数值分析法和基于流体力学的数值分析法。干砂震密现象在1971年圣费尔南多地震和1994年诺思里奇地震中均有发现,尤其是在诺思里奇地震中有超过2000处的边坡填土场地产生了严重的干砂震陷现象(pradel,1998;Stewartetal,1995)。Silver和Seed(1971),Seed和Silver(1972)最早基于大量动单剪试验数据提出了干砂震陷量的估算方法,陈青生等(2013)、Chen(2009)、Ghayoomi(2004)、Ramadan(2007)、Stewart和whang(2003)也开展了类似的研究工作。其中,以Silver和Seed等(1971,1972)提出的砂土震陷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其它研究多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砂土组成成分、多维地震动和随机地震荷载特性等因素的影响。软土震陷在历次大地震中也均有报道(安徽省地震局,1996;刘恢先,1985),刘汉龙(1994)、王建华等(1993)、郁寿松和石兆吉(1989)、袁晓铭等(2004)和张向东等(2014)针对软土震陷机理、影响因素分析和震陷量估算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针对软土震陷问题,尽管已在上述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所提出的大量软土震陷估算模型仍属于经验性公式,普遍存在公式繁琐、参变量多和应用性差等缺点。

相对于近代几次破坏性大地震中砂土液化、干砂和软土震陷灾害在地震工程界所引起的受重视程度,黄土震陷问题在首次提出时因缺少实际震例而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从而使得相关研究也相对滞后(王强等,2012)。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加速实施,加之中西部黄土地区的强震多发背景,大量专家学者与工程技术人员已逐渐意识到了黄土地震灾害的潜在威胁和巨大危害(王兰民等,2001a)。目前,黄土场地震陷灾害研究已由早期所关注的成因机制、震陷性判定和震陷量估算等问题逐步转移到实际工程场地震陷灾害的评价预测及防治技术理论之上,并取得了一些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在震陷性判定方面,张振中(1999)和王兰民(2003b)针对新黄土提出的根据孔隙比、含水量、剪切波速和相对密实度等指标判定黄土震陷性的技术标准现已纳入地方性抗震设计规范。在场地震陷量估算方面,现有的震陷系数估算公式仍存在计算繁琐、涉及参变量过多和适用性差等问题(王兰民,张振中,1993;邓津等,2007;陈永明等,2003;孙军杰等,2012),仍以采用室内动三轴试验获取震陷系数的评价方法最为直接可信。在抗震陷处理技术方面,王兰民等(2001b,2003a)借鉴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了强夯法、挤密桩法和化学灌浆法等手段在改善黄土抗震陷性方面的效果,并提出了相应的黄土抗震陷性的处理技术和标准。

经过近30年的研究,尽管在黄土震陷机理、震陷性判别、震陷量估算和抗震陷处理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在历史震害考证、不同地区黄土的物性指标变化导致的震陷性界定差异和临界动应力的影响机制问题等方面仍有待深入探讨。本文首先基于黄土地区几次破坏性地震的历史考证和震害考察,阐明了黄土场地震陷灾害的3种不同的破坏模式及其成灾机制和生成发育特征。之后,基于大量的微结构电镜扫描实验和动三轴试验数据,分析了黄土震陷形成的物性指标和应力条件,并综合黄土的微结构、孔隙比、含水量及其区域分布规律给出了黄土震陷性形成的判定标准,总结了临界动应力存在的物理力学机制及固结围压、固结比、含水量和孔隙比对临界动应力的影响规律。

1黄土震陷考证及灾害发育特征

1.1几次地震中的黄土震陷考证

在我国中西部黄土地区,历次强震(mS≥8地震6次,mS≥7地震22次,mS≥6地震52次)都曾引起过严重的地震滑坡、震陷和液化等黄土场地地震灾害,人口伤亡达百万人以上。其中,1718年甘肃通渭71/2级地震、1739年宁夏平罗―银川8级地震和1920年宁夏海原81/2级地震都存有黄土场地震陷的史料记载或现场遗迹(王兰民,2003b)。近年如1995年甘肃永登5.8级地震和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的现场科学考察中也都发现了黄土场地震陷的例证(王兰民,吴志坚,2013;中国地震局岷县漳县6.6级地震现场工作队应急科考组,2013;Zhangetal,2005)。

1718年通渭71/2级地震共造成约337个长度大于500m的滑坡体,它们密集分布在长约40km、宽约18km的极震区范围内(王兰民,2003b)。这些滑坡体的原始地形坡角较小,土层含水量较低,从理论上来讲这类坡体并不具有形成大面积滑坡的条件;然而,事实上它们普遍具有滑速快和滑距远的滑动特征(陈永明,石玉成,2006;张振中,1999)。张振中(1999)认为这种特殊的黄土地震滑坡现象是由场地震陷引起的“流滑”效应所致,这与王家鼎和张倬元(1999)、Shreve等(1968)所认为的“气垫效应”是一致的。

1920年海原81/2级大地震引发的总滑坡面积达5万km2,其中,密集区域性的滑坡面积达4万km2以上(王兰民,2003b)。同1718年通渭地震引发的黄土滑坡类似,海原大地震中的地震滑坡同样具有滑速快和滑距远的滑动特征。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队(1980)发现海原大地震烈度Vii度以上的整个震区普遍分布有震动重力型裂缝,即由场地震陷引发地表不均匀沉降所造成的地表裂缝。王兰民等(1991)对回回川黄土开展了动强度试验分析,显示该地区黄土的动强度较低,地震烈度Vii度强的地区即可发生低坡脚黄土滑坡。

川陕总督查郎阿在上报1739年平罗―银川地震的奏折中描述“城垣虽未塌倒但已下陷,以致城门不能开启。”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1985)对这次地震的史料也做了整理,其中有“城南门下陷数尺”和“民房、仓廒俱陷入地”的地基沉降记录。由于震灾区地处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区,其中城楼、民房和仓廒地基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在很大程度上与黄土场地震陷相关。

1995年甘肃永登地震(震中烈度Viii度,图1)造成的黄土梁场地震陷(图2)和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地震所引发的震陷地质灾害和房屋地基沉降都是黄土场地震陷的最新例证。由图2可以看出,梁顶中间位置沉降最为显著,两侧位置沉降量则逐渐减小,呈阶梯状下错。该黄土梁场地顶部地形比较平坦,两侧以2°~3°的坡脚向山坡过渡,山坡坡度为25°~45°,该黄土梁场地顶部产生显著震陷的同时,下部斜坡却并没有出现变形或滑动迹象(Zhangetal,2005)。由此可见,该黄土梁场地顶部的沉降显然是由土体震陷致密引发,并非由坡体滑动所致。Zhang等(2005)、王峻等(2005)、刘红玫和张振中(2005)、张冬丽和王兰民(2003)分别从土体动力学特性、微结构特征和数值模拟等方面论证了上述结论。

黄土是一种典型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其沉积过程中独特的地质营力、生成环境和物质来源等要素,形成了黄土特殊的粉粒性、富盐性、大孔性、欠压密性、非饱和性的多孔隙弱胶结架空结构(雷祥义,1989;谢定义,2001)。地震作用下黄土原生结构会受到拉、压和剪应力的共同作用。当这种地震作用力大于土颗粒之间的连接强度时,原生大孔隙结构产生崩溃性破坏,继而散落的颗粒填充大孔隙并伴随孔隙气体的压缩和排出,颗粒组构在重力作用下重新排列而致密,地表表现出突然沉降和后续的缓慢沉降。该过程即是非饱和条件下平坦黄土场地的震陷形成过程,文中为区别于其它震陷灾害模式称其为振密型震陷。震陷型滑坡作为黄土场地震陷的一种灾害模式,与振密型震陷的形成机制不同。震陷型滑坡主要受到水平地震作用的影响,而黄土边坡体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必然存在一个最大剪应力连续面。当最大剪应力大于土颗粒之间的连接强度时,黄土边坡体的原生大孔隙结构在沿最大剪应力连续面的位置也同样会产生崩溃性破坏而重排致密。然而,此时上下接触面的孔隙通道并未完全畅通,这将会引起边坡体的破坏连续面内的孔隙气压力迅速增加,从而造成土体内有效应力的急剧降低而产生“气化”现象,外部则表现为黄土边坡的滑动破坏。液化型震陷则是高含水量条件下黄土震陷的一种特殊形式,但其震陷机理有别于振密型震陷。张振中(1999)研究发现,当黄土试样的含水量高于塑限时,在动应力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孔隙水压力会上升,有效应力降低,抗剪强度减小。因此,当含水量高于塑限的黄土层遭遇地震作用时,也可以产生液化现象,而随着孔隙水的上涌则会引发地表沉降,这里称之为液化型震陷。

综合黄土场地震陷实例、不同类型黄土场地震陷形成的主导因素分析及其形成机制分析,表1给出了黄土震陷的3种破坏模式及其生成条件。从表1可以看出,振密型震陷和震陷型滑坡多发生在Q3和Q4时期的黄土地层,主要是由于该时期的黄土地层多为具有大孔隙、弱胶结结构的非饱和黄土;而液化型震陷则多发生在黄土盆地的粉、砂含量较高的黄土状土和新黄土层,多处于饱水条件下。此外,黄土震陷的破坏模式受场地地形条件的制约显著,如振密型震陷产生在塬、梁和峁,液化型震陷多发于黄土盆地内的饱水场地,而震陷型滑坡则出现在塬边和黄土边坡。在引发震陷的起始烈度方面,振密型震陷多发生在Viii度以上的极震区,震陷型滑坡则多出现在受远场地震影响的Viii度及以上烈度区。液化型震陷基本不受近远场地震的影响,唐山地震中砂土液化出现的最小地震烈度区为Vii度(刘恢先,1985),汶川地震中也在Vii度区甘肃清水发现一处黄土液化场地(王谦等,2012),由此认为产生液化型震陷所需的最小地震烈度低于产生非液化型震陷所需的最小烈度,为烈度Vii度。

2黄土震陷形成的物性和应力条件

黄土是一种典型的非饱和结构性土,其特有的物质来源、颗粒级配、颗粒间组构和连接特征是黄土震陷形成的物理基础。黄土震陷是黄土体在外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是土颗粒连接破坏继而在振动和重力耦合作用下致密的物理过程。由此可见,影响黄土震陷形成的物性条件为土颗粒的疏密程度和它们之间的连接强度。其疏密程度既可以直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成像观测,又可以用孔隙比和干密度等物性指标反映。颗粒间的连接强度主要受土颗粒的排列组构、胶结矿物质成分和土的含水量影响,其排列组构可用于区分颗粒性状、孔隙结构和颗粒连接形式等几个方面特征的微结构类别反映其性质(石玉成,李兰,2003),胶结矿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则可以根据土的成土年代和分布区域确定其指标的变化范围,而含水量则由含水百分比直接表示。

2.1孔隙结构和颗粒连接形式

黄土所特有的大孔隙、弱胶结结构是形成震陷最为根本的物性基础。永登地震震区的黄土即具有这种架空孔隙结构,震陷与未震陷的试样微结构变化也证实了其振密型震陷的物态变化(石玉成,李兰,2003)。石玉成和李兰(2003)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动三轴试验,基于高国瑞(1980)提出微结构分类标准分析了不同微结构类型的黄土的震陷性,结果表明以粒状架空结构为主的黄土具有明显的震陷性,而具有粒状镶嵌、粒状胶结特征的黄土的震陷性则相对较低。张振中(1999)也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指出,凡架空孔隙结构不明显的凝块镶嵌胶结结构的黄土,不具震陷型;凡是震陷性强的黄土都具有明显的架空孔隙结构。黄土的成土过程决定了其微结构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首先是构成结构骨架的集粒形态具有区域性变化,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兰州、大同、清边、固原、镇原和西峰等地的黄土集粒具有一定的刚性,传力性能好,在堆积过程中较易形成架空的松散结构,为产生震陷创造了条件;而位于黄土地区东南部的河南、河北和晋东南地区的集粒,不仅传力性能差而且外形柔软,无法构成震陷所需的架空结构。其次,骨架颗粒之间的连接形式也呈现出区域性变化。西北部黄土中骨架颗粒之间以接触连接为主,连接处仅有少量粘胶粒或无定形物质;而东南部黄土中骨架颗粒之间以胶结连接为主,连接处有很厚的粘土层,无定形物质和盐晶。显然,胶结连接的强度远比接触连接的强度高(高国瑞,1984)。高国瑞(1984)还通过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不同地区黄土的矿物成分,结果显示中国各地的黄土矿物成分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我国黄土的微结构类别可分为架空孔隙结构、镶嵌孔隙结构和架空-镶嵌孔隙结构,连接形式包括接触、胶结和接触-胶结。震陷性黄土应具有架空孔隙结构,且土骨架颗粒之间的连接以接触连接为主。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需要考虑其震陷性,而黄土地区东南部的河南、河北和晋东南地区的黄土在通常情况下则不需要考虑其震陷性。

2.2孔隙比和干密度

土的密实度决定了黄土震陷产生的最大可变形量,而干密度和孔隙比均反映了土的密实度。干密度是表示单位体积土质量的一项指标,无法反映土的颗粒级配和孔隙结构特征,因此也不能准确反映土的密实程度。孔隙比是土中孔隙体积与土颗粒体积的比值,是一项可以直接反映土密实度的指标。由此可见,孔隙比在考量土的疏密程度方面比密实度更为准确。张振中(1999)曾指出孔隙比小于0.75~0.85时,黄土将不易产生动残余应变;孔隙比大于1.0可作为震陷与否的判别标准。本文统计整理了谷天峰(2007)、王峻等(1999,2004,2005,2007,2014)、陈永明等(2000)、孙军杰等(2012)、何光和朱鸿博(1990)、翁效林等(2006)、郭乐(2010)和巫志辉等(1994)的黄土震陷试验数据,分别得到了震陷系数与孔隙比和干密度的变化关系图,见图3、4。图3、4中统计了不同地区黄土、不同土性、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所有试验数据点,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因此该统计结果可以真实反映出统计量之间内在关联。图3显示,震陷系数的最大值随孔隙比的增大而增大,呈现出线性增长规律;试验数据点均落在包络线εp=0.3e-0.225(εp为震陷系数,e为孔隙比)以内。由震陷性黄土的判别标准为εp=0.015可知,可产生黄土震陷的最小孔隙比为0.8。由图4可以看出,震陷系数与天然干密度之间存在比较大的离散性,表现为较大的干密度条件下仍可能产生较大的震陷量。这也表明了天然干密度无法反映土的颗粒级配和孔隙结构特征,因此天然干密度在判定黄土震陷性方面是不适宜的。

2.3含水量的影响

土是由固、水和气组成的三相体系,土的物理状态和力学性质必然受到水的影响。黄土由于其自身的水敏性使得其变形和强度与含水量的变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初始含水量的不同会使黄土的动变形-强度特性有明显差异。干型黄土(初始含水量小于缩限含水量)的高强度和低变形使黄土对动、静力的反映均比较迟钝,震陷不大;湿型黄土(初始含水量大于缩限含水量小于液限含水量)的震陷随初始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大;饱和黄土则会表现出类似振动液化的现象(谢定义,2001)。图5中统计了不同孔隙比条件下黄土震陷试验的含水量、震陷系数和动应力的散点分布。从图5可以看出,不同孔隙比条件下对黄土试样所加载的动应力取值范围大致是相同的,因此应用该图分析含水量对震陷性的影响时可以不考虑动应力取值的影响。图6给出了以震陷系数等于0.015区分震陷与非震陷所对应的含水量散点图,可以看出,低孔隙比的黄土即使在较高含水量条件下仍可能不具有震陷性,而高孔隙比的黄土在低含水量情况下也表现出了震陷性。由此认为,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所考虑的地震风险水平下,低孔隙比的黄土存在震陷性与否的界限含水量,高孔隙比的黄土则不需考虑界限含水量。当进一步考虑黄土的区域分布特征时则可初步认定,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需要考虑不同含水量

2.4震陷临界动应力

震陷的临界动应力是土试样发生明显震陷时的动应力,可作为判断黄土是否发生震陷的标准。参照黄土湿陷性判定标准――湿陷系数=0.015,黄土震陷性的判别标准亦可取为震陷系数=0.015。相应地,当振次一定时,震陷系数=0.015时的动应力幅值即为震陷临界动应力(栗润德等,2007)。黄土特有的微结构特征是临界动应力存在的物理基础。当附加动应力作用在黄土体时,土颗粒之间的连接由于土颗粒的不均匀排列而遭受拉、压、扭、剪力的作用。当这些作用力大于土颗粒之间的连接强度时,土颗粒骨架产生破坏,土颗粒重新排列而趋于稳定。此时,土颗粒之间的排列也逐渐密实而表现为震陷。显然,产生震陷的必要条件之一即是附加动应力大于土颗粒之间连接强度,而使得土颗粒致密到一定程度的附加动应力即是临界动应力。由此可见,黄土震陷的产生存在临界动应力,临界动应力与土颗粒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密实度相关。临界动应力的大小受到固结围压、固结比、含水量和孔隙比等因素的影响。

基于王峻和刘旭(2004)和高鹏(2006)所开展的动三轴试验数据,分析临界动应力随固结围压、固结比、含水量和孔隙比的变化关系,如图7~9所示。图7和图8中的试验土样取自西安南郊,天然干密度为1.31g/cm3,天然含水量为19.3%,孔隙比为1.062,液限为32.3%,塑限为20.5%。图9中的试验土样取自白银―兰州高速公路沿线的8个不同探井,天然容重为13.52~16.46kn/m3,天然含水量为7.18%~19.15%,孔隙比为0.908~1.195,液限为25.4%~26.8%,塑限为16.5%~16.9%。图7~9中,固结均压(σc)为3方向固结围压的均值,临界动应力比为临界动应力与固结均压的比值。图7a和8a显示,临界动应力随含水量的增加、固结均压的降低和固结比的增加均呈现出变小趋势,同一含水量条件下临界动应力随固结均压的增加和固结比的减小而呈变大趋势,且这种变大趋势随含水量的增加减弱。这是由于临界动应力的大小主要是由黄土的结构强度所主导,而黄土具有极强的水敏性,所以含水量的增加必然会引起临界动应力的减小。另一方面,固结均压的存在可以抵抗附加动应力的破坏作用,而随着固结比增大而增加的偏应力则会增强对土结构的破坏作用,故而临界动应力随着固结均压的增加和固结比的减小而变大。此外,黄土的结构性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弱,所以在高含水量条件下固结围压和固结比对临界动应力的影响幅度也相应地的变弱。

为去除固结均压对临界动应力的影响,图7b和8b进一步给出了临界动应力比随含水量和固结均压的变化关系。从图7b和8b可以看出,临界动应力比随含水量、固结均压和固结比的增加而减小;临界动应力比与含水量之间存在很好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R2处在0.9613~0.9924之间。低含水量条件下临界动应力比受固结均压和固结比的影响较大,而高含水量条件下则较小,该现象进一步说明了临界动应力受结构强度主导,高含水量条件下黄土结构性的释放使得其临界动应力趋于一致。图9a给出了同一固结条件下不同天然含水量条件下临界动应力随孔隙比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临界动应力随孔隙比的增大基本呈现降低趋势。由图7a可见,临界动应力与含水量的变化关系可粗略认为存在负线性相关。由此,为消除含水量对临界动应力的影响,图9b给出了临界动应力与含水量乘积随孔隙比的变化关系,更为明显地反映出临界动应力随孔隙比增大而减小的变化规律。

3结论与讨论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在砂、软和黄土场地震陷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进展,并针对黄土震陷研究中的震陷性判定、震陷量估算和抗震陷处理技术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并着重就现存的缺少黄土震陷实例、区域性黄土的震陷性差异和震陷临界动应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等问题展开了细致分析。

震陷性判定标准现已纳入地方性规范,但面对我国广大的黄土区域是否具有适用性尚需进一步开展大量的室内试验工作。场地震陷性评价仍以室内动三轴试验手段为准,现有的震陷量估算方法尚处在理论研究阶段而并不具有工程应用性。震陷量估算模型构建需要摆脱众多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谜局,从黄土震陷形成的物理力学机制着手或借助土力学方法着手。常用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如强夯法、挤密桩法和化学灌浆法等对震陷性黄土地基改良同样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黄土震陷实例在黄土地区的历次强震甚至中强震中均有发现,历史震害中发现的建筑物基础沉降、平坦场地重力型裂缝和低缓坡度的黄土地震滑坡可作为黄土震陷的例证。黄土场地震陷灾害受土性条件、地形地貌和地震动作用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类型的发育模式,如震密型震陷、液化型震陷和震陷型滑坡。黄土场地震陷的力学机制研究不仅需要考虑黄土微结构特征和颗粒组分的区域性差异,还需要考虑干湿型黄土的水敏性差异以及场地地形条件差异等因素的影响。震陷临界动应力受黄土的结构强度所主导,同时受水的影响作用显著。

参考文献:

安徽省地震局.1996.中外典型震害.北京:地震出版社.

陈青生,熊浩,高光运.2013.基于R-n非线性疲劳损伤累计模型的砂土震陷计算方法.岩土工程学报,35(12):2203-2211.

陈永明,石玉成,徐晖平等.2000.1995年永登地震黄土震陷变形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西北地震学报,22(4):465-475.

陈永明,石玉成.2006.中国西北黄土地区地震滑坡基本特征.地震研究,29(3):276-280.

陈永明,王兰民,刘红玫.2003.剪切波速预测黄土场地震陷量的方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2(增刊2):2834-2839.

邓津,王兰民,张振中.2007.黄土显微结构特征与震陷性.岩土工程学报,29(4):542-548.

高国瑞.1980.中国黄土的微结构.科学通报,25(20):945-948.

高国瑞.1984.中国黄土的微结构与地理、地质环境的关系.地质学报,58(3):266-272.

高鹏.2006.不同湿度原状黄土静、动力学特性及其与结构性关系研究.西安:西安理工大学.

谷天峰.2007.郑西客运专线黄土地基振(震)陷研究.西安:西北大学.

郭乐.2010.宝鸡市台塬黄土震陷特性研究.西安:西北大学.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队.1980.一九二年海原大地震.北京:地震出版社.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1985.陕甘宁青四省(区)强地震目录(公元前1177年-公元1982年).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何光,朱鸿博.1990.黄土震陷研究.岩土工程学报,12(6):99-103.

雷祥义.1989.黄土的显微结构与古气候的关系.地质评论,35(4):333-341.

栗润德,张鸿儒,白晓红等.2007.不同含水量下原状黄土动强度和震陷的试验研究.工程地质学报,15(5):694-699.

刘汉龙,周云东,高玉峰.2002.砂土地震液化后大变形特性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4(2):142-146.

刘汉龙.1994.土体地震永久变形分析.南京:河海大学.

刘红玫,张振中.2005.永登震后黄土微结构特征研究.西北地震学报,27(2):174-177.

刘恢先.1985.唐山大地震震害(一).北京:地震出版社.

石玉成,李兰.2003.黄土震陷变形特征的细观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2(增刊2):2829-2833.

孙军杰,徐舜华,王兰民等.2012.非饱和黄土动残余应变关键影响参量与量值估算.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31(2):382-391.

王刚,张建民.2007a.地震液化问题研究进展.力学进展,37(4):575-589.

王刚,张建民.2007b.砂土液化大变形的弹塑性循环本构模型.岩土工程学报,29(1):51-59.

王刚.2005.砂土液化后大变形的物理机制与本构模型研究.北京:清华大学.

王家鼎,张倬元.1999.地震诱发高速黄土滑坡的机理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1(6):670-674.

王建华,要明伦,贾有权.1993.软土地基震陷分析.天津大学学报,(4):67-72.

王峻,刘旭.2004.白兰高速公路沿线黄土场地震陷区判定与评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3):13-16,65.

王峻,王兰民,刘红玫.2005.永登5.8级地震中黄土震陷灾害的探讨.地震研究,28(4):393-397.

王峻,王兰民.2007.地震荷载作用下黄土地基震陷研究.世界地震工程,23(4):44-47.

王峻,王谦,王兰民等.2014.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黄土路基震陷试验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2(增刊2):4239-4245.

王峻.1999.黄土震陷试验与评价.甘肃科学学报,11(1):6-9.

王兰民,梁守信,莫庸等.2003a.黄土地基震陷性和液化势处理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兰民.2003b.黄土动力学.北京:地震出版社.

王兰民.2001a.西部大开发中的黄土地震灾害问题.地学前缘,8(1):122.

王兰民,王峻,张冬丽等.2001b.黄土场地震陷和液化的工程评价和处理技术//湿陷性黄土研究与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王兰民,吴志坚.2013.岷县漳县6.6级地震震害特征及启示.地震工程学报,35(3):401-412.

王兰民,张振中,王峻等.1991.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黄土动强度的试验方法.西北地震学报,13(3):50-55.

王兰民,张振中.1993.地震时黄土震陷量的估算方法.自然灾害学报,2(3):85-94.

王谦,王兰民,袁中夏等.2012.汶川地震中甘肃清水田川黄土液化的试验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39(2):116-119.

王强,孙军杰,王兰民.2012.黄土震陷研究及相关问题探讨.中国地震,28(4):351-359.

翁效林,熊元克,裴凯.2006.黄土震陷变形特征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矿物学报,26(4):460-464.

巫志辉,谢定义,余雄飞.1994.洛川黄土的动变形和强度特性.水利学报,(12):67-71.

谢定义.2001.讨论我国黄土力学研究中的若干新趋向.岩土工程学报,23(1):3-13.

杨永俊.2009.不同地区黄土动强度特性试验研究.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郁寿松,石兆吉.1989.土壤震陷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11(4):35-44.

袁晓铭,孙锐,孟上九.2004.软弱地基土上建筑物不均匀震陷机理研究.土木工程学报,37(2):67-77.

张冬丽,王兰民.2003.1995年永登地震山体变形计算机模拟与机理分析.西北地震学报,25(1):77-81.

张令心,张继文.2010.近远场地震动及其地震影响分析.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32(增刊2):84-86.

张向东,刘家顺,兰常玉.2014.地震荷载作用下风积土震陷变形试验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3(1):87-93.

张振中.1999.黄土地震灾害预测.北京:地震出版社.

地震灾害的成因篇2

关键词:地震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岩溶山区小震大灾

中图分类号:p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133-02

地震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地震震级大小,一般将地震分为弱震、有感地震、中强地震和强震。弱震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有感地震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的地震,中强地震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强震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地震又称为巨大地震)。根据地震震级大小还有一种分类方法是将地震分为小震、有感地震和破坏性地震,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本文提出的“小震大灾”,一般指6级以下地震造成比较大的灾害的一种现象。因此,这里的“小震”和“大灾”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为了对比和便于理解。

“小震大灾”现象国外并不鲜见。1960年2月29日,摩洛哥旅游胜地阿加蒂尔市发生5.9级地震,4.8万人,城市的1/4的人在地震中丧生,城市顷刻成为一片废墟,全市80%以上的建筑瞬间损毁,数万只老鼠在大街上乱窜,四处起火,震后巨大海啸冲上陆地300m,岸边的一切被冲得一干二净。1999年1月25日晚,哥伦比亚发生5.7级地震,死亡1185人,下落不明700人以上,伤者4750多人,约25万人无家可归,建筑物约60%被破坏。1999年9月7日中午,希腊雅典发生5.9级地震,雅典至少有5.3万栋建筑物被损坏,死亡143人,伤1600人,约5万人失掉家园,估计直接经济损失6.55亿美元。1999年7月22日,孟加拉南部发生4.2级地震,伤亡206人。

我国近几年也出现过多次“小震大灾”现象。在西部的岩溶(喀斯特)山区更加明显。我国西部岩溶山区,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和四川省。主要特点是地表以碳酸盐岩(灰岩和白云岩)为主,地形切割强裂,山坡陡峻,沟壑陡峭,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少,岩石,石漠化现象严重,土地贫瘠,交通不发达,经济不发达。在这样的区域,更容易形成“小震大灾”现象,近几年就发生过多次。2010年1月17日,在贵州省贞丰、关岭和镇宁3县交界处发生ms3.4级地震,地震诱发岩崩,导致6人死亡9人受伤[1]。2009年9月9日,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猫洞乡可处村附近发生ms1.3级地震,震中有震感,当地居民同时听见地下发出沉闷响声,地震造成可处村南侧陡峭的老鹰坡发生岩崩(滚石),这之后老鹰坡经常有岩石向山下滚落,岩崩对可处村300多户1000多名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012年9月7日,在云南省彝良县和贵州省威宁县交界发生5.7级地震,57min后又发生了一次5.6级地震。地震造成81人死亡,150多人受伤,70多万人受灾,需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0多万人,损毁房屋约4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40多亿。本文综合分析我国西部岩溶山区容易出现“小震大灾”现象的原因。

1原因分析

地震灾害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可以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考虑。自然因素主要包括:震级、震中距离、震源深度、地震发生时间、地震类型和地理、地质、场地环境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居民住宅、工业建筑、各类公共设施、生命线工程等建筑物,城市、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人们的知识水平、抗灾意识、应变能力、科学管理水平,震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等。

1.1自然因素

在我国西部的岩溶山区,地貌、岩石类型、岩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形成滑坡、岩崩、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在中等强度以下地震作用下,地震次生灾害是造成这些地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

这些地区90%以上为山地、高原、丘陵等,这种类型的地貌,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形成滑坡、岩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岩溶分布区主要岩石由灰岩和白云岩组成,这类岩石物理性质比较脆、硬度相对较大,在外力作用下容易断裂破碎,这些裂隙发育的破碎的岩石在地震作用下,很容易形成岩崩等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岩层结构也是导致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在岩溶分布区,以相对较硬的灰岩和白云岩为主,但也有页岩、泥岩和煤层等相对较软的岩石。垂向上这两类岩层往往相间分布,构成软硬相间的岩层结构。由于差异风化,软岩层往往形成凹入的负地貌,硬岩层形成陡崖或悬崖等,在地震作用下,裂隙发育或者比较破碎的较硬的岩层在重力作用下,就会发生岩崩等次生地质灾害。这些岩溶分布区,大气降水较丰富,这种软硬相间的岩层结构,在雨水的浸泡下相对较软的岩层就会变得松软,在地震作用诱发下,软岩层很容易沿软硬岩层接触面或断裂面下滑,形成滑坡或泥石流。

这些地区发生的地震大多震源比较浅,以震源深度10km左右的地震为主。相同级别的地震,震源越浅破坏性越大。

1.2人为因素

在岩溶山区,容易形成“小震大灾”的主要人为因素是建筑物的抗震程度、人口分布等。

我国西部岩溶山区,大多是贫穷落后地区。这些地区的房屋,基本上达不到抗震要求,土坯房占很大比例。因此,在地震作用下,很容易损毁。

地震的震动和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如果发生在没有人员居住或没有建设工程的地区,造成的损失很少或没有。地震发生在居民越多、建设工程越多的地区,造成的灾害就可能越大。岩溶山区,平均人口密度不大,但分布很不均匀。居民大多集中在易受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影响的区域。一般居民沿河流两岸分布,这些河流由灰岩和白云岩组成的河谷两侧往往很陡峭、组成岩石多有破碎。沿河流两侧,很多房屋建筑在陡崖或悬崖下面。2012年9月7日云贵交界5.7级地震重灾区洛泽河就是这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往往在陡崖下面有相对较平的地方,那里的易分化的软岩层形成一些耕地,较平的地区可以修建房屋,村民也就集中在这些地方生活。在很小的地震作用下,陡峭的悬崖就可能发生岩崩、滑坡等地质灾害,危及居民生活和生命,形成“小震大灾”。贵州省普定县猫洞乡可处村的地震此生地质灾害就是这种情况。

2结论

我国西部岩溶山区容易出现“小震大灾”现象。主要原因是:(1)即使在中等强度以下地震作用下,这些地区都可能形成岩崩、滑坡、泥石流等地震次生地质灾害。(2)在岩溶山区,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是形成“小震大灾”的主要因素。(3)容易形成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山地、高原、丘陵地貌;软硬相间岩层的岩层结构;相对坚硬的裂隙发育的容易破碎的灰岩和白云岩的岩石组成;居民多集中分布在易受次生地质灾害影响的区域。(4)我国西部岩溶山区,房屋建筑很多达不到抗震要求。

地震灾害的成因篇3

关键词:昭通地区;地震灾害;区域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p315.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66(2013)04-0514-11

0前言

对地震灾害区域性特征的认识,已有的研究空间上主要着眼于省域尺度或更大尺度,时间上主要着眼于单次地震事件,是点状的研究而不是时段的总结。云南省在空间维度上内部差异大、地域分异明显,地震灾害特征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在时间维度上,只有基于一定尺度的统计认识才更有普遍性。当前的地震应急处置要求在地震三要素确定后,能够迅速提供灾区基础地理信息、评估灾区灾害程度,归纳灾区震害特征,为指挥部制定合理的应急救援决策提供恰当资讯。基于这样的现实需求,笔者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从数理统计的角度研究昭通市地震灾害的定量化特征,从横向比较的视角分析昭通市地震灾害的定性化特征,通过地理环境因素解释昭通地件震灾害区域性特征。试图通过本研究,深入剖析昭通市地震灾害的区域性特征及其原因,探索应急目标下云南州市尺度地震灾害区域性特征及原因的研究方法。根据统计(去除前震和余震后),在1900~2000年的100年间,昭通地区共发生5.0~5.9级地震14次、平均每50年发生7次5.0~5.9级地震、1次6.0~6.9级地震,每100年发生1次7.0级以上地震。2000~2012年昭通地区共发生5.0~5.9级地震6次。1900~2012年,昭通地区共发生5.0~5.9级地震20次、平均每5~6年发生1次5.0~5.9级地震、每50~60年发生1次6.0~6.9级地震,113年间发生7.0级以上地震1次。昭通市国土面积占云南省国土面积的6.10%,在1900~2012年昭通地区发生的地震分别占云南地区5.0~5.9级地震的8.81%、6.0~6.9级地震的3.64%、7.0级以上地震的9.09%。昭通是云南地区地震灾害频发,地震灾害损失严重的区域。

1数据来源

地震灾害的成因篇4

关键词:地震灾害发育特征电力工程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F470.6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地震是地球内应力快速释放而在地表形成强烈震动和破坏的一种地质作用。其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目前人类仍无法确切知道其形成机理,因此无法准确地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地震以及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经常造成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死亡和失踪约8万人,产生的经济损失数千亿元。西北黄土高原处于我国地势的第二台阶,构造上受到青藏高原不断隆升的影响,特别是处于高原的宁夏、甘肃、陕西关中、山西汾河河谷等地区,现代构造活动强烈,均位于我国著名的地震带,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诱发了大量地质灾害。本文总结了黄土地区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分析了各类型地质灾害的特征及其对电力工程的影响,对黄土地区电力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2.黄土地区地震概况

据历史资料记载截止2011年,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51次,其中7级以上强震22次,8级及大于8级的特大地震6次。我国最早的地震记录是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造成岐山滑坡,堵塞了泾、渭、洛使其断流。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8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地震损失8451亿,其中四川省的损失占总损失的91.3%,甘肃省为5.8%,陕西占2.9%;民房和城市住房损失,占总损失的27.4%,学校、医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损失,占20.4%,道路、桥梁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损失,占21.9%。电力工程也不例外,甘肃、陕西黄土区变电站停运10座,线路停运13条,损失负荷233万千瓦。

3.各类黄土地区地震地质灾害的特征

3.1黄土地表断裂

由于地震构造作用造成近地表岩土体的相对错位而在地表留下的连续分布的破裂和位移,其幅度从几十厘米到十几米,宽度可达几百米,总长度一般几十甚至几百公里。黄土地区地震多数形成明显的地表断裂。

3.2地震滑坡

地震滑坡是伴随着地震的发生瞬间而发生的,往往在山区表现的特别突出。地震发生的特点就是突发性比较强,猝不及防,地震地质灾害是瞬时突发性的社会灾害,地震发生是十分突然,一次地震持续的时间往往只有几十秒,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引发大量的地质灾害,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和电力设施的损坏,这是其他的自然灾害难以相比的。地震同时具有破坏性大,成灾广泛。1920年12月20日宁夏海原发生了的强烈地震,共引发黄土区地震滑坡270多处,平均密度1.5处/km2。从数量和分布密度上来看,西北黄土区地震造成的滑坡分布密度远大于其它地区或其它类型的灾害,呈现广泛分布态势。地震波到达地面以后造成了大面积的建筑物和黄土区电力工程设施的破坏,对我国电力设施往往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西北黄土区地震滑坡的滑动方向是随机的,在各方向均有分布,没有明显的主方向。地震滑坡的滑动方向主要决定于地震发生时的地形条件,在较高海拔的黄土在强烈震动下均可向较低海拔发生滑动,没有确定的方向,形成了一个斜坡从上到下多级滑动。这说明地震对黄土体在各个方向作用相同,地震使黄土体松散,在自重作用下向下错落,形成了大量随机展布的地震滑坡。

滑坡是自然斜坡在复杂地质作用下发生的破坏变形,地震是其中一种作用,相对于其它作用而言,地震是外部荷载叠加在斜坡体的营力,地震是一种快速作用;而其它因素如降雨、灌溉、采矿等均是这些因素造成斜坡的水分或土体在自重作用下,逐渐变形而失稳,是一种渐变的作用,这造成地震滑坡与一般重力滑坡特征明显不同,

3.3黄土震陷灾害

黄土震陷是指非饱和、低湿度的黄土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黄土场地产生的突然的附加沉陷。在平坦场地,伴随不均匀沉陷产生黄土粉碎性破坏、裂缝等地基失效现象而导致建筑物的开裂、倾斜或倒塌;在黄土丘陵斜坡地段则可能诱发地震滑坡;在黄土丘陵顶部,形成圆形陷落坑。

黄土震陷有许多史料记载,如1817年通渭地震“平地裂陷”,1927年甘肃古浪8级地震造成黄土地区滑坡密集,在10度区内的3级阶地上,黄土层如犁翻地的地面酥裂现象至今清晰可见。地震陷落坑在形态上与黄土落水洞相似,但地震陷落坑是黄土在地震作用下被震碎,发生类似液化的土体流动造成的,而黄土落水洞是在流水作用下黄土发生潜蚀,下部土体先被带走,上部土体失去支撑向下塌陷形成的,地震陷落坑分布在丘陵的顶部,相互之间没有联系,而黄土落水洞分布在低地平台或斜坡上,多沿水流方向呈串珠状分布。

3.4其它地震地质灾害

地震在黄土地区形成的地质灾害除了地表断裂、黄土滑坡、黄土震陷以外,还包括地裂缝、地震液化、泥石流、地震泉等。

3.5黄土地区地震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黄土地区地震诱发的各类灾害具有分布广泛性、发育群集性、致灾快速性、影响严重性,这是由于黄土本身性质和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决定的。

分布广泛性指平面上各类黄土灾害在8度以上地区广泛分布,滑坡、崩塌连续分布,陷落坑、落水洞比比皆是并大多呈现串珠状。发育群集性指各类地质灾害的发育集中分布在黄土沟谷,黄土塬边中,而在大面积平坦的黄土塬内部灾害少见,也就是说地貌形态对灾害的分布和发育特征有控制意义。致灾快速性指各类灾害在黄土地区会快速形成危害,直接危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严重性指黄土地区发生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巨大,由于人口分布广泛,建筑条件差,经常掘土为窑,地震时无法及时避难。如1556华县地震死亡超过80万,是目前地震伤亡最多的。

4.黄土地震地质灾害对电力工程的影响

黄土地震灾害具有以下隐患:

(1)黄土震陷是在平坦场地,伴随不均匀沉陷产生黄土粉碎性破坏、裂缝等地基失效现象而导致建筑物的开裂、倾斜或倒塌;在黄土丘陵斜坡地段则可能诱发地震滑坡;在黄土丘陵顶部,形成圆形陷落坑。一般黄土区发生地震后都不同程度发生多处黄土震陷、落水洞,制约电力工程的选址。

(2)地震滑坡,黄土地区地震活动频繁,使得该区新老滑动面交织叠加,并使一些未曾滑动的土体产生多处裂缝,当遇强烈地震或暴雨时,就可能再次发生滑坡灾害。当地人多依山为宅,田地多建于滑坡体上,一旦山体滑坡就可能使人民的生命财产毁于顷刻间。

(3)地表断裂

地震构造作用造成近地表发生断裂,表现在岩土体内部发生相对错位而在地表留下的连续分布的破裂和位移,其幅度变化较大,对火力发电厂、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线路及变电站(所)的安全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

对各类黄土区电力工程来说,无论地质灾害是什么成因,首先应尽量绕避,但在黄土地区地震地质灾害的普遍性及其隐患,使得我们很难找到不受地震地质灾害影响的地方,只能在复杂地段寻找相对稳定的“安全岛”。

区域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系统,作粗略的划分,一般是由发电、变电、输电三大部分组成的。发电系统主要指电厂,可以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太阳能电站、燃油电站和天然气电站等类型;输电系统包括高压输电线路、电厂主变电站和分设于各城市的高压变电站等。作为生命线工程之一的电力系统,地震地质灾害是最有可能造成电力工程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之一,它会使电气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等)发生故障而破坏,继而导致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瘫痪或全面瓦解。电力系统失效造成的间接损失更是巨大的,不仅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随之而来的次生灾害还可能给社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如火灾、缺水等,并且给震后救援工作的展开和恢复重建带来苦难。因此,电力工程抗震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工程抗震要求贯穿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及运营的整个过程。目前,电力工程抗震主要考虑发电厂、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抗震性能。总结历次震害可知,电力设施的震害是由地震震动和地基失效两种原因造成,地震震动可以通过电力设施抗震设计和增加适当的抗震措施来解决,地基失效(如砂土液化、不均匀沉陷等使高压输电塔塔体倾斜、倾倒、构件损坏等)可通过按现行的规范进行判别、加固和改造地基来解决。

根据《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96)有关条款,电力设施中的火力发电厂、变电所、送电线路的建构筑物和电气设施,以及水利发电的有关电气设施(但不包括烟囱、冷却塔、一般管道及其支架)选址与总体布置的原则是:电力设施场地应选择在对抗震有利的地段,避开对抗震不利和危险的地段。当为9度时,重要电力设施宜建在硬场地的地区。发电厂的铁路、公路或变电所的公路应避开地震时可能发生崩塌、大面积滑坡、泥石流、地裂和位错的危险地段,选择有利地段展线,以尽量减少危害。

因此,在黄土地区,应优先选择抗震有利地段,远离地震断裂带、斜坡和河谷低阶地,选择宽阔完整的黄土塬或黄土台阶,地形平坦,土体完整,地表断裂、地震震陷和地震滑坡等地震地质灾害没有或少见,避开地震地质灾害集中分布的区域;对电力设施抗震不利地区的各种情况则应视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或通过专门研究来解决;如果查明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陷、地裂和地表断裂位错等地区或地带是危险地段,不应选作电力设施场地。

5.实例分析

天水750kV变电所位于甘谷县城以北12km的散渡河右岸平缓台地上,所址区地势平坦开阔,现为耕地,东侧和北侧靠近的河岸落水洞发育,呈现不同形态。河岸与河床的高差超过20m。据钻探揭露,所址区湿陷性黄土厚度28~32m,计算的湿陷下限深度5.42~2.1m,湿陷类型均为自重ii-iii级,个别为自重湿陷性iV级。

本区受到多起强烈地震影响,特别是1718年通渭7.5级地震,震中距所址直线距离约25km,所址周边地表断裂、地震滑坡、黄土震陷等地震地质灾害大量分布,严重影响了变电所所址和进出线走廊的选择。

地震对黄土区内电力工程来说,有利有弊,经过地震后增大了黄土湿陷性,降低了黄土的工程性能,使处于临界状态的斜坡发生变形,地形变得更加平缓,在不发生高于本次强烈地震烈度的大地震,一般不会发生变形破坏。

利用高密度电法对区内黄土震陷分布进行了验证和勘探,资料显示站址北部由于地形上的关系,存在地势低洼的过水通道,在过水通道区域黄土震陷比较发育,从地表就可以看到多处黄土震陷形成的落水洞,从电阻率反演剖面上可以看到多个高阻区域,可以观察到的落水洞分布情况,推断了多个落水洞异常,其余高阻异常推断为黄土区地层断裂发育异常。

6.结论

我国黄土地区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引起了大量地震地质灾害,主要的灾害类型有黄土地表断裂、黄土震陷和地震滑坡等,其中以黄土震陷灾害和地震滑坡为主,其中黄土震陷灾害具有:(1)数量多、密度大;(2)震陷范围大小一般呈矩形长条状,震陷方向一般为发震断裂延伸方向或平行于发震断裂方向;(3)落水洞基本顺黄土垂直节理向下发育,方向呈不规则;地震滑坡灾害具有:(1)数量多、密度大,仅研究区270多个,密度1.5处/km2,最大10处/km2;(2)滑动方向随机,各个方向均有;(3)规模小,滑动距离多为2-5m,形成大量的陡坎;(4)一般没有圈椅状地形;(5)滑坡倾角平缓,一般在7°~20°。这些特征都是因为滑坡是强烈地震在黄土覆盖区形成的,不同于缓慢内部变形,它们在强震区普遍分布,对工程建设影响严重。黄土地区地震地质灾害是黄土覆盖地区在强烈地震作用的结果,制约了西北黄土地区的电力工程的发展,增加了工程处理的难度,需要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永明,石玉成等,黄土地区地震滑坡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地震,2005.6。

[2]邹谨敞,邵顺妹,海原地震滑坡及其分布特征探讨【J】,内陆地震1996.3。

[3]单鹏飞,宁夏西吉地区滑坡灾害地貌成因分析【J】,地理学报1996.11

[4]黄雅虹,地震作用下黄土斜坡的稳定性分析预测【J】,西北地震学报,1998.9。

[5]王家鼎张倬元著,典型高速黄土滑坡群的系统工程地质研究【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

[6]谢定义.土动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7]廖振鹏,李小军.地表土层地震反应的等效线性化解法[a].地震小区划(理论与实践[C].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141-153.

[8]陈国兴,陈继华.软弱土层的厚度及埋深对深厚软弱场地地震效应的影响[J].世界地震工程,2004,20(3):66-73.

地震灾害的成因篇5

关键词:土木工程灾害?人为灾害?防灾减灾

引言:灾害是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总称。土木工程中的灾害主要分为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中物质变化、运动造成的损害。例如,强烈的地震,可使上百万人口的一座城市在顷刻之间化为废墟;滂沱暴雨泛滥成灾,可摧毁农田、村庄,使成千上万居民流离失所;严重干旱可使田地龟裂、禾苗枯萎、饿殍遍野;火山喷发出灼热的岩浆,可使城镇化为灰烬;强劲的飓风、海啸可使沿海村镇荡然无存,诸如此类,都是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天灾”。人为灾害是由于人的过错或某些丧失理性的失控行为给人类自身造成的损害。

一、工程灾害的类别

1、地震灾害

地震是由于地壳破坏而引发的地面运动,这种地面运动对人工建筑物可以造成严重破坏。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1999年的台湾921大地震,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在工程抗震方面,通过重新修订各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了工程抗震设计和抗震检验的标准。

城市生命线工程系统抗震包括系统震害预测、系统抗震能力评价、系统抗震设计和改造、震时系统控制、震后系统维修等内容。

系统抗震设计与改造有两条途径:

第一条途径是通过提高系统内关键结构、设备和子系统的抗震能力来有效提高整个系统的抗震能力。

第二条途径是通过优化系统结构来提高整个系统的抗震能力。

2、风灾

常见的风灾有台风、暴风、龙卷风。对于高层建筑、大跨结构、柔性大跨桥梁、输电塔和渡槽等受风面积大的柔性结构的抗风设计与抗震设计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3、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和沙土液化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一般存在诱因。滑坡和泥石流一般由暴雨引发,沙土液化一般由地震引起。这类灾害具有分布广、破坏性强、隐蔽性及容易链状成灾等特点,不仅会阻塞河道与交通、毁坏农田和建筑物,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防治的主要方法为锚索加固,挡土结构。

4、其他灾害

人为灾害主要由管理失误或无视安全生产所造成的。

二、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边缘学科,其核心内容为地震工程、抗风工程、抗火工程和抗爆工程等。主要研究领域有两个:一是土木工程结构抗震研究的基础问题─结构输入地震动参数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近场波动数值模拟及并行计算技术;近断层强震动的模拟;局部场地对地震动的影响;地震动空间相关性等;另一个为工程结构防灾减灾(包括抗震、抗风、抗火等)理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钢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及抗震设计对策;特殊和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应用等。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防护性无论从筑巢穴居,还是到近代的地下指挥所、核电安全壳都需要土木工程的防护。2.超前性防护设施必须建在遭受袭击之前,如交通需要先修路架桥、发电先建电厂等。3.基础性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具有投入大、效益大、服役周期长等特点。4、普遍性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土木工程,而其对土木工程也有不同程度的依存关系。5、恒久性浅谈土木工程中的灾害临沧汇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罗仕姜摘要: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繁、灾害损失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40年间,每年灾害经济损失约占同年国家财政总收入的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1000亿元,个别年份甚至达数千亿元,严重制约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种土木工程灾害也时有发生,使建筑者们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结语: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由此可见,防灾减灾在我国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地震灾害的成因篇6

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之后,许多人开始关注面对巨灾之后的财产、人身损失,除了“听天由命”自己承担,或者靠政府补贴和社会捐赠,我们还能通过选择相关保险品种,向保险公司寻求帮助吗?保险能否保地震?经《科学投资》调查,地震被排除在大多数财险的赔偿范围之外;大部分寿险都没有把因地震引发的保险事故列入“除外责任条款”,但投保人如果因地震造成死亡,寿险、意外险都可以赔偿。

家财险不保地震损失

地震会对房屋造成严重损害,而房子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大的“身家”。

天灾人祸是财产保险的主要承保责任,除非在保险条款中有特别说明,负责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都应该是财产保险的理赔范围。而在国内的众多财险产品中,家财险就是为保障家庭财产在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造成损失时,及时得到经济补偿而设计的。但是,与意外险、医疗险和寿险情况正好相反的是,绝大多数财产险都将地震和海啸造成的损失列为“除外责任”,由地震引发的房屋、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将予拒赔。

各家保险公司对于“自然灾害”的保险条款有着严格的界定,并不是所有自然灾害都能予以理赔。通常情况下,属于财险理赔范围的有:火灾;爆炸(不包括锅炉爆炸);雷电;飓风、台风、风暴、龙卷风;暴雨、洪水;冰雹;地崩、山崩、雪崩;火山爆发;地面下陷下沉等。

一般来说,家庭财产保险通常不赔地震这种不可抗的自然灾害。家财险对“自然灾害”有严格界定,“地震”和“海啸”被排除在赔偿范围之外。这是由于地震的涉及面和赔偿金额超过保险公司的理赔能力,因此全国统一规定,将其做除外责任处理。因为地震是一种巨灾,连保险公司自己都有可能在这种灾难面前消失,因此没有把握承诺向别人赔付。如果一个大城市遭受大地震,也许保险公司所有家当赔进去也填不满。

正是因为地震灾害的涉及面和赔偿金额超过保险公司的理赔能力,因此保监会在全国统一规定,作为特定的自然现象,将其做除外责任处理,即因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将不予理赔。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地震险在国内财险市场是一片空白。在人保、平安、太平、华泰等大型财险公司的规定中,地震险可以附加险的形式存在。像大地财险不仅有涉及针对地震灾害造成城乡居民房屋损失的险种,而且在企业财产险中有一个附加险是地震责任险。其中前者以城乡居民为被保险人,承保里氏3.8级以上的地震,被保险人最高可获赔房屋价格的80%。被保险人以户为单位,每年按房屋价格的1%缴纳保费。凡是同时符合震级为6级以上、房屋至少为土木结构、距震中10公里范围内3个条件的,可获赔不低于损失的20%。

除了这个专业险种之外,目前更多的家财险中,是将“地震险”作为附加险。

人身险可保地震伤害

虽然财险大都将地震损失排除在外,并不代表所有保险都对地震造成的损失说“不”。大部分公司的人身保险都没有把因地震引发的保险事故列入“除外责任条款”,因此地震伤害是公司承保的责任之一,投保人如果因地震造成死亡,寿险都可以赔偿。

从目前各大保险公司提供的资料来看,各类人寿险均对地震风险提供保障。在寿险保险条款中发现,传统的免险责任包括有:自杀、战争、核爆、艾滋病、酒后驾驶、吸毒等,不包含地震灾害。

能对地震“负责”的险种包括:寿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等),个人意外伤害保险、个人意外医疗保险,旅游意外险,学平险等包含意外伤害损失赔偿功能的保险。具体能赔偿多少,要看保险条款的具体规定,比如免赔额多少、赔偿项目等。另外,提醒投保人发生保险事故后要尽快向保险公司报案,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保险公司在面对意外伤害损失时,也设有不同的免责条款,一般在10条左右。传统的免险责任包括:自杀、战争、核爆、艾滋病、酒后驾驶、吸毒等,但不包含地震灾害。

那么,在此次四川汶川地震发生时,有很多在校学生和游客都遭遇到了地震的伤害,他们在保险公司投保了学校责任保险和旅行社责任保险,是否也能得到相应的赔偿?

“旅行社责任保险、学校责任保险,都将地震列入了免赔范围。”信诚人寿北京分公司的负责人坦言,“要想保障齐备,保险责任范围涵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最可靠的是自己给自己投保,比如投保个人意外险、意外医疗险等。”

此外,该负责人还提醒投保人,对于特大地震来说,灾后理赔的程序相当复杂,投保人一旦遇到地震灾难出现意外,要尽快向保险公司报案,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保险公司的赔偿金额要看保险条款的具体规定,比如免赔金额、赔偿项目等。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有一些人身险产品可能无法对地震伤亡予以赔偿,这些产品主要是上世纪末推出的人身保险产品。但已有部分保险公司表示,考虑到人道主义的因素,如果出现伤亡,会考虑对一部分持老保单,并将地震作为“除外责任”的被保险人给予补偿。

旅游意外险大多免赔

此次发生强震的汶川地区为国内著名的旅游区之一。旅行社投保了旅行社责任险,但游客自己并未投保任何保险的话,如果因地震造成意外伤害,是不赔付的。

如果投保了旅游意外险能否赔偿?记者从多家旅行社了解到,一般旅游意外险,赔偿额度在10-15万元左右,但多数保障范围并不包括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害。但也有不少保险公司推出的旅游意外险已涵盖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害,包括地震和海啸。

购买前看清条款

地震灾害的成因篇7

关键词:城市建设;地震灾害;防震减灾;协调发展

abstract:Chinaistheworld'soneoftheearthquake-pronecountry,seismicintensity,highfrequency,widearea,weightloss,theoldcity,urbanconstructionandpopulationdensity,poorseismiccapacity.Cityasahighlyaccumulationareapopulation,economy,culture,butalsoagreatbearingbody,veryfragileinthefaceofdisasterappear.incaseofadisaster,itwillresultinhugeloss.ourcountryisthedevelopmentofurbanconstruction,speedupconstructioninthecityatthesametime,moreattentionshouldbepaidtotheriskmanagementofcitydisaster;earthquakepreventionanddisasterreductionisamatterofsocialstability,socialwelfareundertakingsrelatingtopeople'slifeandpropertysafety.adheretothesynchronousdevelopmentofearthquakepreventionanddisasterreductionandeconomicconstruction,improvetheabilityofdisasterpreventionandsocialprogress,isanimportanttaskofthestrategyofsustainabledevelopmentofeconomyandsociety.

Keywords:cityconstruction;earthquakedisastermitigation;coordinated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城市建设与防震减灾工作的几个关系

1.1经济发展与防震减灾事业的关系

促进防震减灾等社会公益性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经济的发展,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为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保障。防震减灾事业不仅服务于经济发展,还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经济发展与防震减灾事业既相互依存,有相互促进。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建设与防震减灾工作一起抓,相互推动、共同促进,才能协调发展。

1.2部门主管与公众参与的关系。

地震工作机构是履行政府防震减灾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承担具体的防震减灾社会事务,其作用是有限的。且防震减灾的大量工作涉及社会各个方面,所以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全社会共同努力、公众广泛参与、多部门配合协作,才能把政府主导的防灾意识和民众安全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防震减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社会的综合防御灾害的能力才会得到加强和提高。

1.3城市建设与减灾设施的关系

减灾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将会使城市环境和减灾基础设施功能相得益彰,共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加快城市地震地质环境科学研究和城市地震危险性、危害性预测,为城市发展环境提供基础资料。在城市广场、绿地、公园建设中,增加应急避难设施,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充分发挥转化功能,拓展城市防震避险空间,使社会公众在突发状态下能及时应急疏散。

2促进城市建设与防震减灾工作协调发展

2.1在社会和谐进步中融入积极防御、科学减灾的减灾文化。

先进文化是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以“积极防御、科学减灾”为主题的减灾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指出:“灾前预防比灾后救援更人道、更经济。”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也明确了“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可见,灾前的预防是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前提。只有通过持续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不断把地震科学知识渗透到社会各个层次,各个角落,切实提高广大公众防震减灾的意识,采取积极有效的防御措施,才能取得科学的减灾实效。因此,应建立常态化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机制,各级政府和地震、宣传等部门应开拓思路,开展形式多样、持久广泛的公益科普教育活动,大力提高全体公民的防震意识;建立城市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基地,通过科学性、实用性、互动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示手段,向社会公众传授灾时应对、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公众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强化对领导干部地震形势的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防御灾害风险的管理水平;强化对在校学生的宣传教育,把科普教育的实用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使学生从小受到防灾减灾教育。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减灾效果。

(2)在建设生态园林化城市中确立全面防御、预防为主的核心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做好如下工作至关重要。一是应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所有改建、新建、扩建工程必须严格执行建设工程管理制度,确保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质量。二是要做好城市震害预测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工作。对已建工程,特别是城市重大建设工程和城市生命线工程,开展抗震性能排查,对低于当地抗震设防标准统一要求的,逐步加固改造,消除城市建筑物的安全隐患。三是需加快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力度。在妥善安置的基础上,尽快搬迁城市中地处不安地段的居民,对城市死角和城乡接合部抗震设防较差的房屋要坚决拆除。四是要加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村和城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工作。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示范点的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城乡防御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

通过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达到基本防御的目标:遭受小地震时,城市功能正常,建设工程基本不被破坏;遭受中地震时,城市生命线系统和重要设施基本正常,一般建设工程可能被破坏但基本不影响城市整体功能,重要工矿企业能很快恢复生产和运营;遭受大地震时,城市功能基本不瘫痪,要害系统、生命线系统和重要工程设施不遭受严重破坏,无重大人员伤亡,不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

(3)在坚持统筹协调发展中建立重点防御、主动减灾的应急体系。各级政府要在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中,加强重点防御、主动减灾的防震减灾工作措施。一是把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不断加大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切实保证把防震减灾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确保经济建设与防震减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二是健全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分级管理、协调一致的地震应急工作体系,根据现实情况发展变化,修订完善各级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准备方案和突发事件紧急疏散方案,适时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实战能力。三是结合城市发展建设一批应急避难场所,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和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之中,拓宽城市应急避险空间,满足社会公众紧急疏散和应急避险需求。四是发挥行业积极性和优势,组建专业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形成社会基础广泛、指挥协调统一的地震灾害救援力量。五是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形成应急物品储备,备足备全救灾物资,确保应急需求。

3结语

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一个遍布灾害的世界,与灾害共存是客观规律,同灾害抗争是必然选择。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只有充分考虑城市防御灾害的功能,提高城市防范各种灾害的能力,不断激发人们依靠科学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勇气,才能正确面对灾害,运用科学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坚定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参考文献:

地震灾害的成因篇8

一、解答技巧

自然灾害与防治部分的高考试题,一般会选择具体的事件作为案例,以分析某一突发事件的成因设计问题,命题特色明显。解题中考生首先要把握住考查的目标,是什么自然灾害?然后回忆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或危害,推测防御措施。突破方法在于对试题所给信息的准确分析,找出试题中灾害的分布特征、推测其产生的自然与人为原因,说明其可能产生的危害与相应的治理措施。

遇到“自然灾害与防治”类试题,要有正确的分析思路。要把具体的灾害放到中国或世界自然地理背景之中分析,孤立地分析会导致答题不全面。如地面沉降的问题,需要与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状况相联系;城市内涝问题,需要与我国目前的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容量相对降低联系;地面塌陷,需要与工程建设不当相联系;煤矿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既需要联系自然特征,又需要联系目前中国能源需求的增加。

二、分类解答

近几年“自然灾害与防治”类的高考地理题常见的设问主要有三种类型:成因(自然、人为)、影响(正面、负面)、措施(生物、工程、技术),其中关于自然灾害成因的考查方式最多。自然灾害就高频考点而言,以下两种题型和考法最多。

(一)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

以某地的地质灾害事件为切入点,考查“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是高考的高频考点。这类考题要从题目给出的材料中挖掘信息,结合具体地区的实际情况,由问题找对策,如采用工程措施或非工程措施。以下是地质灾害问题的分析思路:

1.地震的成因及防御

(1)形成原因: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2)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①震级大,破坏性大;②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③浅源地震;④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⑤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⑥震区交通不便;⑦诱发其他灾害等。

(3)减轻灾害的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②建立灾害监测和预报体系;③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⑤加强国际合作等。

2.造成滑坡的主要原因

(1)组成山体的岩石是一些古老的岩系,如千枚岩、片麻岩等,经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的作用,破碎严重,容易发生滑坡。

(2)岩层的倾斜方向和山坡方向一致,往往会造成顺岩层滑坡的现象。

(3)地下水和地表水浸湿坡面物质,使其软化,降低了黏聚力,所以在大雨后的地区和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容易发生滑坡。

此外,风化作用、人为因素和地震等也会促使滑坡发生。

3.形成泥石流的主要条件

(1)山坡上有松散的土层和风化物质覆盖,为形成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

(2)陡峻的地形,沟谷上游有一定的汇水面积,下游窄小,沟床纵剖面坡度较陡直。

(3)在中、上游地区有暴雨或冰雪大量消融及湖泊的溃决等形成补给水源。

此外,强烈的地震、植被的严重破坏等都可能引起泥石流的暴发。

例1(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图1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参考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发生地震,导致岩层破碎,土层疏松;地震后出现了多次降雨,加上该地区地势起伏大,为滑坡和泥石流次生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二)主要水文灾害的成因及防治

我国危害最大的两种水文灾害有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其中洪涝灾害是造成我国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灾害。答题要牢牢把握洪涝灾害的答题思路,即从“天、地、人”三个角度综合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而西高东低的地形地势特点又决定了我国河流自西向东流的水文特点,因此东部季风区降水多,且暴雨集中,加上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洪涝灾害严重,而东部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区,乱砍滥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使湖泊对干流的调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越来越严重。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同时还受台风带来的风暴潮的影响,这里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又加大了灾情的严重性。以下是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御措施的分析思路:

1.河流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

(1)来水量大。影响因素: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入海口少;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2)排水不畅。影响因素: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积;占用河道。

(3)调洪蓄洪能力差。影响因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2.洪涝治理措施的分析

可从拦洪、蓄洪、行洪、分洪、泄洪等方面来思考,具体要求是: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分洪工程;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但对黄河的洪涝治理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对长江的洪涝治理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

例2(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图2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参考答案】(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解题思路】第(1)题,首先根据图中经纬网判断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属于长江流域,再结合我国雨带移动规律判断其气候成因。第(2)题,结合a、B两地的地形、地势特征差异,以及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等方面,从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差异方面进行分析,可总结得出措施。

三、能力测试

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②灾害强度的差异③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④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a.①③B.②④

C.③④D.①②

2.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关于其灾害危害程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

D.很难确定

读“自然灾害与中国奶牛业发展示意图”(图3)。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草场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原雪灾、火灾直接损毁草场资源,对奶牛业的发展没有影响

B.草原雪灾、旱灾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对草场资源没有影响

C.草原鼠害、虫害通过破坏草场资源,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

D.草原病害、酸雨对草场资源和奶牛业的发展没有直接影响

4.关于我国奶牛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过度放牧,使奶牛数量增多,促进奶牛业的发展②乱采、乱挖,导致鼠害猖獗,制约奶牛业的发展③奶牛业的过度发展,会加剧草原人为灾害的破坏④影响奶牛业发展的因素有草原灾害、社会化程度、奶牛品质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读长江流域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图4)。据此回答5~6题。

5.从图中看,长江流域1950-1990年间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

a.1954年、1990年B.1989年、1990年

C.1954年、1983年D.1967年、1971年

6.长江流域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地区的人为原因是()

①滥伐森林②围湖造田③位于我国经济核心地带④位于季风气候区⑤东部临海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④⑤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7~8题。

7.洪水前的某湖泊图层与洪灾期的图层相叠加,可以()

a.分析洪水灾害的成因

B.预测洪灾期结束时间

C.了解洪水淹没范围

D.计算洪灾损失

8.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利用GiS可以进行()

a.预测地震灾害发生的时间

B.了解灾情状况

C.分析地震危害

D.计算灾害损失

9.图5为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2)分别说明a、B两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成因;C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

10.图6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2.C

第1题,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灾害强度越高,导致的灾情越大。第2题,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则损失绝对数大,对减灾防灾投入大则抗灾能力强,从而大大降低灾害影响程度。

3.C4.C

第3题,草场自然灾害对草场资源和奶牛业的发展均有影响。第4题,过度放牧会损毁草场资源,从而影响奶牛业的发展;乱采乱挖破坏草场,制约奶牛业的发展。

5.C6.a

第5题,结合图示可知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1954年、1983年。第6题,结合选项可知属于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人为原因是①②③。

7.C8.B

第7题,洪灾期湖泊面积大于洪水前湖泊面积,因此可了解洪水的淹没范围。第8题,GiS的主要功能是空间数据分析,分析地震危害、计算灾害损失并非是GiS空间数据分析的范畴。

9.(1)多分布于第二级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2)a地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土质疏松,降水季节变化大。B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壳活动强烈,岩石破碎;暴雨集中。C地区因黄河从纬度较低处流向纬度较高处,在春初和初冬有凌汛;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势低平,河道淤积。

地震灾害的成因篇9

关键词:灾害教育;责任;地理教师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多样,加上独特的季风气候,使得中国有多样的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作为一名地理老师,在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更油然而生一种职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一、警钟长鸣,教育学生树立灾害危机意识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一个多月后(6月14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7.2级地震。两次地震,前者顷刻间地动山摇,建筑纷纷倒塌,几万人被压在废墟下,有6.9万多人遇难,37万多人受伤,还有近1.8万人失踪;后者只有十多人死亡和数百人受伤。两次地震震级相差不大,但日本的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大。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日本国民良好的防灾意识和地震教育。据报道,日本全国普遍设有地震博物馆和地震知识学习馆,免费向市民开放。

面对汶川地震的惨状,面对不同的地震结果,我们不得不深思: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生命显得多么脆弱,虽然我们不能制止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但我们可以更理性地去应对,寻求更富于智慧的生存途径。普及灾难教育是国情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地理课堂教学应是进行灾难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起提高国民抗灾防灾意识的重任。

二、付诸行动,引导学生懂得防灾救灾知识

1.把握课堂教学主战场

高中地理选修教材――《自然灾害与防治》有四部分内容。“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注重讲解基础知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主要运用实例进行灾害阐述,“自然灾害与环境”侧重于理性的认识,而“防灾与减灾”主要的目的是要学会预防。关于内容的编写,江苏不同版本教材各有千秋。人教版必修教材关于自然灾害内容没有单独章节,湘教版中有一节内容《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选修教材,人教版选修五分为三个章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中国的自然灾害和防灾与减灾;湘教版选修五分为四个章节:自然灾害概述,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与环境和防灾与减灾。

针对人教版没有单独成体系的教学内容,在地理教学中将灾情教育进行渗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教科书中,自然灾害知识往往穿插在一些基础地理知识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课本地理知识的讲解,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课本外的实际案例,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涉及气象灾害――寒潮与台风,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观看地图、电视、电影录像、幻灯、多媒体计算机等,调动学生兴趣,对自然灾害多发区环境特点的探索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上,以产生探索愿望的原动力,做到既能完成书面的教学任务,又能顺利做好灾情教育的渗透。

2.充分开展第二课堂

近几年,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常有发生,各种媒体平台常有报道。借助各种渠道,如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汶川地震发生后,各个学校都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灾害教育活动,如国旗下讲话、绘制黑板报等。学校的教育力度是受限的。因此,校外防灾教育的渗透也非常重要。例如参观地震台、天文台,直观去感受对自然灾害的预报和监测。

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一些自然灾害的前兆。例如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地壳形变,小地震活动等。民间关于地震的谚语: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3.组织开展模拟演练

5.12汶川大地震是中国人心中深深的痛,为了增强防震抗震意识,了解基本的防震知识,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我们学校创设了灾情情境,拉起警报,身临其境,根据每班学生数量,设计楼道逃生疏导线路,训练学生在听到疏散信号后,能迅速地按照预定线路有序撤离,表现出良好的防震应急意识。同时模拟灾难现场,也培养同学们互帮互助的协调和自我调节能力。

经过训练后,全校学生能从教室的左右楼道有序撤离,在安全区内排列好一个个方队。学校应该教会学生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如何应对,以便做到沉着冷静地处置、机智灵活地应对、及时正确地自救。在自然灾难面前,生命高于一切!

近些年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作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当为此尽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灾害危机意识,警钟长鸣,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引导学生懂得防灾救灾的基本常识,将可能发生的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地震灾害的成因篇10

关键词:地震滑坡灾害类型

1地震滑坡的主要类型及危害

1.1地震滑坡类型。基于对我国地震所发生的滑坡地质灾害研究,其主要分为:一是崩塌。崩塌主要受到地震的震动作用而导致山体陡坡的基岩发生破碎而发生的滑塌,崩塌的形式有碎屑崩塌、碎屑流崩塌以及岩崩构成。二是滑坡。本文以玉树地震为例,通过研究分析,属于地震出现狭义滑坡的数量非常少,其主要集中在小规模浅层土体滑坡,这与玉树地区的特殊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环境相关。其主要呈现冻融型滑坡。三是土溜。根据玉树地震后的分析结果:地震后在玉树红土山垭口附近出现大规模的浅层土溜现象。

1.2地震滑坡的危害。在我国境内,地震滑坡是地震灾害中常见的一种次生地震灾害,通常一次大规模的地震灾害会诱发上千计的滑坡,地震所诱发的地质灾害给人类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是巨大的,并且因为滑坡所造成的损失要占到整个地震损失的一半以上,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为例,其共造成50000余处滑坡,导致20000人死亡,占到整个地震死亡人数的25%,由此可见地震滑坡所给人类造成的巨大损失,因此地震滑坡灾害研究成为当前地质灾害研究的重要内容。

2地震滑坡的发育特征

地震滑坡因受到地震内外因素的不同影响,而导致其发育和分布特征也具有不同性,目前对于地震滑坡的发育特征主要是从地震滑坡与地震参数以及斜坡环境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2.1地震滑坡与地震参数关系研究。地震参数主要包括地震的级别、震中距、地震烈度等方面,我国学者李天池教授根据我国地质地貌的特征将我国地震高发区划为2个区域,即西南地区与华北和西北地区,并且对这2个地区的地震灾害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公式:

西南地区滑坡面积与震级关系:logS=0.9246m-3.10

华北和西北地区滑坡面积与震级关系:logS=1.0719

m-3.5899

其中:m为震级,S为滑坡面积(km2)

辛鸿博通过对强震活动中的边坡崩滑面积进行统计得出:滑坡面积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单个边坡崩滑面积与震级的关系不是绝对对应的、滑坡面积与震级存在某种规律联系,其公式为:S=24.061×(m/4)13.252,m为震级,S为滑坡最大面积(km2)。

2.2地震滑坡与边坡环境关系研究。关于地震滑坡与边坡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一是边坡地质的特征。二是地形地貌的影响,我国对地震滑坡的研究时间比较晚,康来迅对昌马断裂带的地震滑坡进行研究,得出滑坡主要发生在30-50度的山坡上以及山坡地形高差为150m左右的部位中;周本钢则将地震滑坡分为推移式滑坡、牵引式滑坡、崩塌性滑坡等,并且对每个类型的滑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地震滑坡的发育不仅与地震参数有着直接关系,而且还与边坡环境有着内在的联系性,地震滑坡灾害的发生是多方因素共同耦合作用的结果,如果脱离某一因素研究地震滑坡的灾害得出的数据是不准确的,因此需要相关学者进一步深入分析地震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因素。

3地震滑坡的动力学机理研究

对地震滑坡动力学机理的研究已经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因为地震滑坡动力学机理是了解、预防地震滑坡灾害的基础,尤其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所发生的高速、巨型滑坡的形成机制打破了人们的传统认知。

3.1地震滑坡动力响应机制。要想掌握地震动力学机理,就必须要了解地震条件下斜坡动力响应规律,我们都知道地形与地震的响应是密切相关的,刘洪兵在相关文献中提出斜坡坡顶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而且这种放大效应随着地震余震射入角度的增大而减少。

3.2地震滑坡的预测分析方法。目前对于地震滑坡预测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地震参数的位移辨别法,建立地震滑坡预测模型,具有代表性的是拟静力法和有限动移法,拟静力法属于最早的应用与研究斜坡动力稳定性的方法,是由terzaghi提出的,该法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但是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限动移法则是当前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并且经过相关专家学者的不断改进,其得到的数据参数已经较为准确。

4新技术在地震滑坡中的应用

新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随着我国近些年地震频繁所引起的滑坡地质灾害具有多群体发生的特点,需要应用新技术进行分析与辨别。首先遥感技术为滑坡的识别提供了技术支持,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全覆盖滑坡地质灾害、快速观察、快速反应的特点,从而全面掌握地震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特点、规模等;其次对于地震滑坡危险性的分析研究包含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对群发性地质灾害滑坡需要借助GiS的统计学习方法,该方法充分综合了地形、地貌、水文、气候、人类活动等基础因子的影响,从样本中学习与掌握规律,划分不同危险等级滑坡危险区域。

参考文献:

[1]蒋瑶,吴中海,李家存,马丹,周春景,李跃华,刘艳辉.2010年玉树7.1级地震诱发滑坡特征及其地震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