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8:55

媒介融合定义篇1

【关键词】媒介融合屏介媒体新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今媒体发展一个不容置疑的趋势,在理论上也成了传媒学界和业界当前最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有学者认为,三网融合是媒介融合的必由之路;也有学者在媒介融合终端的表现形式上认为3C融合是媒介融合的一个必然。①可以说媒介融合在如今的社会中充满着活力和张力。

那么,媒介融合的进程或曰方向究竟是什么样呢?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提出一个新词语来描述媒介融合的发展最终进程,以期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媒介融合健康合理的发展。

一、屏介媒体

在这里,不揣冒昧地新创一个词语:屏介媒体。顾名思义,屏介媒体就是以屏幕作为最终面向受众介质的媒体。当然,屏介媒体并不仅仅是指以各种各样的屏幕为介质的媒体,而且它有可能模糊现有电视、电脑或手机之间的区别而统一表现为一种同一集合的形式。换句话说,这种屏介不仅仅是指一种屏幕的表现形式,而且可能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功能一体化的媒体。

总的来说,屏介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融合媒介最终面向受众的介质形式,在这个层面上相当于指屏幕,属于低层面意义上的屏介媒体,比如当今最大的媒介融合之一――网络新闻媒体,就是突破了旧有报纸媒体的纸介质而把报纸屏幕化给受众;另一个是指融合媒介的多功能一体化的媒体表现形式,此层面上屏介媒体则相当于一个真正的媒体形式,是高层面真意义的屏介媒体。相对于如今的媒体形式来说,这种媒体是更便捷更先进的形式。有可能未来的屏介媒体就仅仅是一块实实在在的屏介,媒体再也没有其他形式之分,有的只是屏介大小之别。通过这块屏介可以实现一切媒体的形式或者功能,比如说上网寻找信息,看电视来追求休闲娱乐,听广播以求监控社会,看报纸而获得知识等等。

可以大胆地预测和展望,屏介媒体就是未来媒介融合的终端,媒介融合的进程以屏介媒体为终点。

二、屏介媒体的现实端倪

在低层面意义上的屏介媒体也就是以屏幕为介质的屏介媒体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从五大主流媒体即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和手机来看,只有广播和报刊自诞生之时起不是屏介化的媒体,其他三类都是屏介化媒体。而今在五大主流媒体之中尤以屏介化的媒体电视、网络和手机所占的分量和影响最大,尤其是网络,更是当今人们深受影响、离不开的一个媒介工具。

报刊和广播也逐渐走向屏介化,以屏幕作为它们最终面向受众的介质。2003年9月1日,江苏省的《扬子晚报》联合江苏移动和联通,率先尝试新闻以报纸的方式登录手机。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和北京好易时空公司推出的《中国妇女报・彩信版》,真正意义上的国内第一家手机报诞生,代表着媒介融合中纸质媒体向屏介化媒体转化的一个发展方向:通过屏幕来阅读报刊。2006年4月14日,通过电子报纸阅读器显示着中国上海的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报头字样的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电子报纸出现。②这种电子报阅读器有点屏介媒体的雏形,只不过它只能是屏介化报纸,而还没有把其他媒体的功能和作用集合容纳在一起形成多功能一体化。

在广播方面,1996年12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建立网站,通过互联网播出节目,这标志着中国网络广播正式诞生。广播屏介化的媒介融合终端之路凸现。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屏介化媒体在当今传媒界已经是一个不可或缺、无法否定的发展形式,也必将是媒介发展的一个具有潜力的融合途径,代表着未来媒介融合的终极之路。

三、屏介媒体作为媒介融合之路的成因

在探讨和界定屏介媒体的定义之后,下面来论述屏介媒体作为媒介融合终端之路的成因。“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在这种多功能一体化之中,屏介媒体是它最好的表现形式。罗杰・菲德勒阐述过: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③下面分而述之屏介媒体作为媒介融合终端之路的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数字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屏介媒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我们对马歇尔・麦克卢汉等学者的“技术决定论”有所保留,但是不可否认技术的力量始终是媒介融合的根本动力和重要标志。新的传播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得媒介的传播突破了时空范畴;尤为重要的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变革,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和“内爆”,使得媒介内容处于同一个平台(数字平台)之上,所有的传媒内容都将以同一的数字格式来存储,成为数字传媒;传统的单一属性(如平面媒体、音频媒体、视频媒体等)的媒介终端向视听多媒体终端迈进和转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得媒介融合脱离其早期局限于不同媒体间整合的状态,媒介与媒介之间的传统界限化为乌有,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内容得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共享;使得媒介与媒介之间的融合在数字技术时代开始出现了转向,各种媒介所提供的媒介内容开始以同样的数字形式流向了电视、计算机、pDa和手机这些形态各异的“媒介终端”,这实际上也意味着媒介融合重心的转变。④此种重心的转移就是屏介媒体,也就是说,数字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屏介媒体在未来的媒介融合终端中占据着不可替代性。

第二,受众的需求是屏介媒体作为媒介融合终端之路的动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内容的增多,以及受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不但变得多样性而且有随时随地需求的倾向。随时随地的需求要求信息必须突破时空之间的界限到达受众,要求媒介终端必须具有全天候的特性和便携性。而只有多功能一体化的屏介媒体才可以满足受众的这种需求。另外,受众的接受心理也是促进媒介融合的又一个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类自一出生睁开眼睛看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视觉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视觉性比其他的感觉性更为重要和强烈。人类总是喜欢现实感性的世界,而屏介媒体给人一种视觉图形化的感觉,这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人类的需求。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媒介融合的屏介化的发展趋势。

第三,市场的竞争是屏介媒体成为媒介融合终极之路的催化剂。市场竞争态势给媒介之间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一方面,媒体为了生存必须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要适应市场的需要。这导致了媒介融合的大方向和大趋势,另外也促进了媒介融合的屏介化方向。因为屏介化的媒体更适应大众文化的发展要求,是大众文化发展的反作用力。而且大众媒介的工业化或者说它的接受性要求媒介融合具有消遣性和娱乐性等,也要求媒介具有方便性和可接受性等。而从人类媒介发展史上可以看出,视觉化和图像化的媒介更具有亲近性。这也从客观上促进了媒介融合的屏介化的。

四、屏介媒体的特性及现实意义

屏介媒体作为一种媒体形式,具有一些独有特性。这种特性包括屏介化、多功能一体化和便捷性等等。屏介化,不仅是无纸化,也不仅是电子化或者说数字化,这只是屏介媒体的技术基础。屏介媒体的另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如同现在的网络一样,是一个“黑洞”,任何东西都有可能被吸进去。屏介媒体是一个多功能一体化的媒体,它可以实现现在广播电视、电脑、手机和报刊等特有的功能而融合在一起,是强大的媒体融合形式。源于人们对工具简洁性的要求和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屏介媒体也具有很强的便携性和移动性。

正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⑤作为一种新的尺度,屏介媒体必将给媒介社会带来巨大变革,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改变人们的传播观念,让媒介呈现社会的本来面目更加真实客观,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其《传播的结构和功能》提出并划分了传播的五“H”。在此依据他的划分,从传者、内容、渠道和受众三个方面来论述屏介媒体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1、传者的定义在这里主要指的是传播机构。屏介媒体的提出为传播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据报道,今年日本多家号称有众多热情读者支持的知名杂志受媒体竞争加剧的影响而相继停刊。业内人士指出,知名杂志相继停刊有多种原因,其中之一主要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⑥其实,在新媒体的竞争之下,旧媒体生存压力剧增,如何在新世纪之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各个传播机构的首要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发展屏介化的媒体,把媒体的形式转换成屏介化的形式,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地促进媒介的发展。报刊延伸了人体的眼睛,收音机延伸了人体的耳朵,而屏介媒体却满足和延伸了人体的多样化,更符合媒介发展的要求和人们需要的丰富性。

2、在内容的层面上,屏介媒体的提出要求信息传播者综合素质的提高。由于屏介媒体及时性和海量性等特性以及受众在屏介媒体下的接受心理本质,它需要信息传播者拥有综合的技能,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的技能,或者是计算机技术等技能。以往的分工不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传播者必须拥有多技能于一身。这也要求媒介教育的改变和突破。

3、屏介媒体的屏介化特性对终端商更具有实际意义。屏介媒体的提出对终端商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需求生产厂商提升技术,从硬件方面来提供屏介化的媒体终端,促进媒介融合的进程。另外,还要求终端商加快技术的研究,适应数字化的进程,统一标准促进三网融合的发展,为屏介媒体提供充分的发展条件。由于屏介媒体的便携性和海量性的特征,使得人们对信息的接收处于湮没之中,这也要求加强、提升和发展受众的媒介素养,以便受众能更好的接收和辨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综上所述,本文试图提出一个统一的概念来界定媒介融合的终极模式,为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和基础。■

注释

①3C融合的概念是在1996年前后提出的,主要体现了硬件的产品端,包括电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msumerelectronic)的三合一。

②.

③(美)罗杰・菲德勒:《媒体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p19.

④孟建、赵元珂:《重新界定和认识电视――媒介融合浪潮下的电视发展与媒介化社会建构》,《新闻传播》[J],2007年(11).

⑤(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p33.

媒介融合定义篇2

关键词:媒介融合 中国演进 坦帕模式 学术喧闹 理论变异

媒介融合自译介到中国以来,提倡、推动等远远超出传播学的范围。从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看,大多是定性分析和文献分析,缺乏实证研究。因此,遭人质疑,使人反思。笔者从辩证思维的角度探究媒介融合应有的面貌和本质,并对流行的观点进行评骘。

一、媒介融合有无边界:逻辑归谬媒介融合的边界与其应有的科学内涵

从逻辑归谬法来看,媒介融合的边界在哪里?是不分媒介地域、不分媒介种群、不分内容属性、不分民族国别,越大越好的融合吗,还是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对象和领域的媒介融合?当媒介融合从一种理念变成媒体实验(实践)时,媒介研究的科学性和价值规范就愈显重要。

从媒介区域分布看,无论中国的省地还是外国的州县,都拥有地方的报、刊、广、电、网等媒介,任何人似乎都无力将其整合成一种媒介,也无这个必要。正如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黄勇所说:“无论从国家信息文化安全的角度讲还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讲,全中国不可能只有一个物理网络。‘三网合一’,那是一种想当然的想法。现在世界上任何发达国家都还没有做到‘三网合一’。”从媒介种群分布来看,人类传播媒介形态的演变规律是继承叠加发展的,即使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原初的声音、书写传播照样有其无法替代的功能。因此,提倡、允许一种媒介生存而扼杀、限制另一种媒介生存不符合媒介生态的演变规律。从民族国别来看,任何媒介都是一国或当地民族的生活方式之必需。即使媒介不含意识形态,仅就语言的多样性和技术的复杂性而言,恐怕世界上永远都难以出现一个供地球50多亿受众都能看得懂、听得懂、用得上的媒介。从内容设置来看,媒介级别、类型、形式不同,它传播的功能、作用和针对的受众群体也自然不同。传播专业信息和大众信息,传播科技、文化信息和新闻娱乐信息的媒介自然不会融合在一起。《自然》《科学》等杂志刊载的信息自然不会和都市报的新闻娱乐信息融合在一起。因此从形式逻辑归谬法来看,将某一事物发展推到极致就会产生谬误。基此,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媒介融合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应有其科学的内涵。

从原初定义翻译看,媒介融合(mesaconvergence)的定义就有不甚准确、不甚科学之嫌。宋昭勋认为根据牛津英文词典的注解,convergence一词最早源于科学领域,如1713年英国科学家威廉・德汉谈到光线的汇聚或发散(convergenceanddivergenceoftherays),其后,经普尔・高登、安德鲁・莱彻逊翻译后对我国新闻传播有重要影响。蔡雯、章于炎的研究,都将其限定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使其没有衍生出“融合”一词中文含义和语境中过多的附加意义,这无疑可以看出,当初的翻译是忠实于原文和美国媒介实际的。蔡雯发表了数十篇文章,始终将其限定在融合新闻(convergencejoumalism)或新闻媒介中,章于炎也是从优质新闻业务谈媒介融合。然而,现今的媒介融合无限制的生发和外延,使其本来就富有歧义的概念更难表述,从而引发太多质疑,如产业融合和媒介融合是何关系?从概念种属关系看,谁的内涵大、谁的外延广?产业是经济学的概念,媒介是传播学的概念,媒介作为产业应是产业种概念之属。从语义学来看,“产业融合”“媒介融合”作为主谓词组无级量差别,但从逻辑上分析,“产业融合”包含“媒介融合”而不足相反。故此,两者在交叉中应以产业为重并作为媒介生存的基础。由此看来,产业融合内涵要大于媒介融合,或者说媒介融合应隶属于产业融合,而目前一些国人的著作中从媒介融合分类看都将产业融合隶属于媒介融合,这就难怪遭人质疑。李良荣认为,在没有跨媒体组合,也没有跨行业组合的前提下,“我们国家媒体融合的前景何在”?陈国权认为,“媒介融合易导致内容同质化”。另外,融合之后出现的高度垄断,将会对民主社会产生什么影响,也是令人十分担忧的。尽管中国与国外的传媒环境不同,但传媒发展有其共有规律,应按照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探求媒介融合的现象和规律。对此,应消除翻译语境中的歧义,寻求其共同之处。因为中文融合有“融化”“消融”之意,不如按mediaconvergence原义将其译为“媒介聚合”,这样,任何形态的媒介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都能拥有其位,都能生存。基于此,我将媒介聚合界定为新闻媒介形态受新媒体技术和受众市场的牵引、为最大化地获取传播效果而进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拟态行为。诚然,媒介技术是催生媒介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发生变革的主导和擎动因素,然而从媒介生态学而言,媒介规制和媒介市场也是媒介变革的关键。可以这样说,媒介技术是催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变革的通用货币。但是,媒介制度和市场则因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各有倚重。不注重规制和市场,未必能及时调节媒介融合进入改革领域。鉴于此,笔者反对将媒介融合扩大化、神圣化、万能化,主张将其限定在新闻媒介新闻业务的融合或聚合上才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这一概念的科学内涵。否则,传播科技信息的媒介与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介在一起融合只能像恩格斯讽刺的“把鞋刷子综合在哺乳动物的统一体中”样荒唐。

媒介融合定义篇3

关键词: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可持续发展路径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研究课题《基于媒介融合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研究》

当前,我国广播电视已经进入从模拟系统向数字系统升级换代的重要阶段。中央明确指出2013年至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伴随着我国“三网融合”的快速推进,我国跨媒体人才培养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在这其中也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媒介融合的推进。

一、当前我国媒介融合人才培养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思路上存在误区,一些概念及政策边界亟待廓清。一些人将媒介融合简单定义为传媒从业者跨媒体技能的培养,将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简单定义为广播电视媒体从业技能、网络媒体从业技能和书面媒体从业技能培养的简单结合,而忽视了媒介融合是多种媒体之间的聚化裂变反映,它催生了新的媒介理念、媒介形态、媒介内容、媒介运行机制等,带来的是媒介发展的革命性变革。它对传媒人才培养带来的是从理念、机制到内容的系统化创新,绝非是技术层面的简单叠加。还有一些人简单地将媒介融合定义为一个实践命题,单纯注重应用层面的技术融合、运行机制融合、所有权融合等的路径考察,对媒介融合的理论研究进路缺乏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导致媒介融合在实际推进中后劲不足。

二是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等工作亟待加强,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理论储备需要进一步夯实。面对媒介融合快速推进的态势,我国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预研及理论储备工作明显滞后。当前只有个别高校对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方式、培养路径等在学理层面进行了关注与研究,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尚未形成有效对接,具有通用性、被相关高校所普遍认知与接受的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框架体系仍处于初步建设阶段,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不同层次高校分层化、多类型的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尚未进入大多数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视野。媒介融合相关要素在新时期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话语通道亟待疏通、话语内容亟待补位、话语效果亟待进一步彰显。

三是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现状不能适应媒介融合的形势发展需要。当前我国传媒单位中跨媒体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职后培训、传媒从业者自我兴趣迁移等方式来实现。媒介融合尚未作为一个专业开展普及性、系统化的人才培养实践。在一些开展媒介融合试点的高校,也大都局限在相关课程内容的设置中,增加媒介融合背景、现状及趋势等的相关介绍,或者开设一些媒介融合关联题材的选修课等;设置若干研究课题,开展国际媒介融合最新发展动态及国内媒介融合现状、趋势等的追踪研究,提供媒介融合发展策略与路径的理论研究等。或者以教学改革试点方案等形式,在部分学生群体中开展跨媒体技能培养的尝试等。媒介融合专业的师资储备、培养培训力度亟待加强,相关教材建设等急需填补空白。从总体上说,媒介融合尚未作为传媒人才培养的重要创新因素、产业发展的革命性技术创新因素发挥其对新时期传媒人才培养的创新引领及变革驱动作用,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辐射面、推广力度及现实绩效等都“乏善可陈”。

二、媒介融合人才培养误区形成的内在成因

媒介融合人才培养误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传媒教育与传媒产业发展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媒介融合对传媒教育创新的引领力、整合力、渗透力、发展力不足,产学研合作机制需要进一步梳理与完善。办学与市场发展相脱节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较为明显的弊病。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忽视办学实际及办学规律,简单迎合市场表面的发展态势,导致办学在战略方向层面出现误差;二是高校漠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与规律,在办学中墨守成规,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作为应用性专业,虽然从总体上说我国传媒院校与行业保持了密切联系,但是两者之间一体化、协作型发展格局仍然没有形成。主要表现在校企之间的合作仍然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培训、学生实习等方面,尚未进入到传媒发展战略设计、管理架构与运行机制创新、传媒形态与传媒门类变革等核心业务层面,高校对传媒企业深层发展、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拉动作用有限,这也直接制约了传媒院校深度追踪行业发展动态,把握行业发展规律,适度超前引领、预判行业发展走向的能力,使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媒介融合的发展实际相脱节。即使我国经济发展基础较好,体制环境相对健全,传媒院校与传媒企业之间政产学研合作机制较为完善,合作成效相对明显的长三角、珠三角与环渤海地区,传媒变革的最新趋势投射到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上仍然有较为明显的滞后性,其传导机制过于复杂,反应机制的敏锐性有待提升。究其根本原因是在当前传媒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的态势下,传媒企业过度重视短期市场份额的博弈,热衷于挖人才、抢时段、买创意获取竞争优势,在人才梯队建设、长线技术储备等发展命题上关注不足,严重忽略了传媒院校办学对其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支撑力,进而造成传媒院校与传媒企业之间合作动力的流失,对传媒院校贴近行业一线办学带来了严重的制约。同时在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中,过分重视传媒企业主体与传媒院校之间的能动作用的发挥,政府调控、引领职能相对不足,在合作某一方出现问题时较易影响到整体的合作格局。传媒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办学机制的内在调适与优化能力不强,对于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紧迫感、使命感的认识有所欠缺,对于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系统规划性不足,在遭遇政策壁垒与行业藩篱时,破解体制障碍的勇气与办法不多,其重要原因在于当前的高校办学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分解了市场竞争对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的压力,即市场对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反响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直接转化为高校办学资源获取的压力。所以解决好校企合作的深层次问题,促进传媒人才培养创新与媒介融合发展现状的紧密结合,提升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水平不仅需要从战术上进行规划与布局,更需要解决战略层面的制度障碍及动力机制建构问题。

三、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视角

提升媒介融合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传媒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最关键的是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建立与完善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制度体系建设分为战术与战略两个层面。战术层面主要解决基于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实施路径的保障体系建设,战略层面重在解决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深层动力机制建构及体制障碍破解的问题,建立起促进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的框架。

在战术层面的制度体系建构中,当前需要做好四个层面的工作。一是疏通媒介融合进入传媒人才培养视野的话语通道,在顶层设计层面为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提供伸展空间。通过将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纳入党委、政府文化及教育决策的视野,为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提供政策支持与文化土壤。地方政府在区域传媒及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到人才队伍建设对传媒及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及保障措施等,尤其要关注好、回应好新形势下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问题,阐明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意义、培养目标、培养路径及保障机制等。同时,各级政府在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到产业转型升级、新技术发展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在制度设计层面构建产学研贯通、面向市场、面向国民经济发展前沿,有效推进办学创新、提升办学质量的理念与机制。各高校尤其是传媒院校在制定学校“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时,要充分注重将最新的媒介及文化产业发展动态纳入办学视野,作为办学的重要权变因素加以考量,为媒介融合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提供制度空间。二是要厘清形势与要求,摸清规律,科学设计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方案。要科学分析媒介融合的走向,对未来媒介融合人才的需求数量、规格层次等形成全面科学的判断,作为编制人才培养规划、确定招生数量,分专业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依据。在传媒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中,完善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定位、培养方式等系统化指标体系,为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提供清晰的路线图。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新”与“旧”的结合,要注重对传统传媒人才的培养方式、培养手段进行全面的总结与梳理,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模式。要注重“快”与“慢”的结合,媒介融合人才培养不能一味求快,盲目追求“新奇特”的形式美感,要尊重培养规律,踏准产业创新的步骤,注重实效,注重衔接,分层次、分阶段地有序推进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注重“普”与“特”的紧密结合,在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要尊重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把握其通行模式与常态机制,同时又要充分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实际与办学特色,提炼有特色的办学内容、办学环节等,进一步提升传媒人才培养的效果,凸显传媒人才培养的特色品牌。三是要完善媒介融合人才的保障机制。完善师资队伍保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与国外有相关研究基础高校联合培养媒介融合专业博士生,在国内积极尝试开展媒介融合专业的硕博士教育,从国外选聘部分媒介融合的相关研究者与从业者,来国内开设讲座等,全方位涵养师资。推进业界与高校师资互通计划。高校具有传媒教育背景的师资去跨媒体业务经营较好的企业开展定期实践,积累业界工作经验,吸引、引进一批具有媒介融合工作经验的业绩精英,在经过一定时期的知名院校培训后,充实到传媒院校一线教学队伍,开展媒介融合的相关教学工作。政府和高校要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提供优惠政策,确保能“引得进、留得下、用得好”。

在战略层面的制度建构中,要着眼于解决传媒企业和传媒院校合作的内生动力问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通过强有力的手段解决传媒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推崇“新奇特”的短期收视率竞争等,通过制度手段坚决规避媒介低俗,引导传媒企业营建绿色收视率,更关注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支撑。传媒企业要通过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企业发展定位、频道特色、人才梯队建设要求、设备投入规模及技术储备等,明确新形势下校企合作的创新路径等,比如联合开展创新节目形态研究、定向培养高端人才等。政府可以牵头组织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明确运行机制与原则,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政府在对高校的考核中,不仅要注重其办学规模等指标,更要注重考核其实际发展绩效,考核其增量中的内容构成及效益等。比如产学研合作收入是以重大行业创新成果的转化作为驱动还是以初级员工的培训收入所得;学生就业率背后所呈现的就业质量等。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将发展绩效与高校发展资源的供给与分配相衔接,真正激发学校发展的动能,促进高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媒介融合定义篇4

关键词:媒介融合人多媒体特性进化理论

有关媒介融合的探讨和研究俨然成为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热点之一。无论是涉及媒介融合概念、形成动因、层次结构及其未来走势等基本理论体系的建构,还是诸如报网融合、融合新闻、传媒转型、人才培养等针对产业实践的研究,都力图使这个曾被视为“新闻学上的假设”①的新兴理论变得愈加血肉丰满。

然而有一点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当前对媒介融合的探讨似乎总是围绕着技术层面、运作层面、实践层面和社会层面,而忽略了对作为技术与社会存在的核心――人的考量。换句话说,之前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多是走实用至上路线;事实上,我们还可以从作为个体的人的微观角度进行思考。

在笔者看来,媒介融合不仅是技术、产业等物理层面上的汇流,由于人的存在,它还表现为一个活跃的、指向明确的、带着生命气息的演进过程。由此,本文提出“媒介融合是对人的多媒体特性的积极回应”这一命题,试图从麦克卢汉和保罗・莱文森两位传播学者的相关理论出发,对其予以阐释。

媒介是人的延伸:人的多媒体特性在理论上存在的可能性

“媒介作为人的延伸”②,这是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著名论断。在他看来,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比如,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同时作用于人的神经中枢。这种延伸的机制能够改变人在使用媒介时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如果对此作逆向思考:由于人的视听觉主要依赖于眼睛、耳朵、嘴巴、神经中枢等器官,因此,印刷媒介、广播、电视等也就相当于延伸了人的眼睛、耳朵、嘴巴、神经中枢;反过来,在视听觉的意义上,上述人体各器官便具有了和书籍、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相似的特性,比如,我们就可以说,耳朵在听觉意义上具备广播媒介的特性。

当然,如果从广义的媒介出发,即“媒介是指使双方(人或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③,那么,眼睛、嘴巴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媒介。例如人要以图像的方式获取外界信息,必然离不开眼睛。由于本文探讨的是媒介融合,媒介理应限定为狭义的大众传播媒介,因此,笔者仅将人的身体器官视作具有某种大众传播媒介的特性。

这样,人的“多媒体特性”便具有了理论上探讨的可能:眼睛在视觉、图像层面上具有印刷媒介和影视媒介的特性,耳朵和嘴巴在听觉、声音层面上具有广播、电话(手机)媒介的特性,中枢神经系统在记忆、运算等层面上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媒介的特性,甚至可以说整个人体在自由移动的层面上具有手机(便携式网络设备)媒介的特性,由此,作为个体的人便融合了多种媒介特性于一身――此即人的“多媒体特性”。

此外,传播学上的“人内传播”概念亦能为人的多媒体特性提供理论支撑,它是指个人接受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④在这个定义中,“接受信息”和“信息处理”已经暗含了媒介的存在,因为对信息的接受势必要依赖于媒介,而对信息的处理则落脚于终端概念。这就意味着,人体自身需要有特定的媒介来完成获取信息的任务,同时需要有特定的媒介对信息进行处理。显然,承接上文可知,眼睛、耳朵、嘴巴等器官成为人最常用也最重要的信息获取与交流的工具,是人内传播中“接受信息”的媒介;中枢神经系统则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负责“信息处理”。如果将此置于今天媒介融合的语境之下,不难发现,其实人体自身就是以一种媒介融合的形式存在的。

媒介进化理论:媒介融合是对人的多媒体特征的一种回应

美国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在其博士论文《人类历程回放:媒介进化理论》中提出了三个富有启发性的概念:前技术世界、技术世界、小生境。⑤在莱文森看来,当技术参与到当前环境中来时,我们便处在一个技术世界,反之就是前技术世界。因此,前技术世界实际上就是没有技术性制约的环境,亦即自然世界或真实世界。

莱文森在论文中说“在媒介进化过程中,媒介回应的环境必然是前技术的环境,或是人们喜欢或渴望再现的真实世界的传播模式”,而“当一种媒介对前技术世界做出了满意的回应,或者接近于前技术世界的某些基本要素时,该媒介便找到了它的人类小生境”⑥。由此,“一切媒介的进化趋势都是复制真实世界的程度越来越高”⑦。

对此,莱文森以广播与默片、黑白照与彩照、静照和抓拍等为例加以解释。比如,在他看来,在前技术世界里,有听觉而无视觉的传播模式较之于有视觉而无听觉的传播模式,更符合人的生理需求,广播媒介由于接近于前一种传播模式,因此得以生存,而默片则不得不淡出历史舞台。

笔者以为,莱文森在分析媒介生存与进化的原理时,是以特定的单个媒介为例阐述的,比如照片、广播、电影、电视等,并认为每一种媒介得以生存和进化的原因是符合其所对应的前技术传播要素;而媒介融合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媒介走向聚合,并伴随着新媒介的产生,这一动态的演变在笔者看来,就是试图去找寻到它所对应的前技术世界的“小生境”,并以一种具体的媒介形态完成对这一“小生境”的响应。

那么,媒介融合对应的人类“小生境”,即前技术传播模式究竟是怎样的呢?回想一下常态中的人际交流形态,几乎不是单独依靠某一个器官,如眼睛或耳朵,来完成信息传递与接受,而总是眼睛、耳朵、嘴巴、大脑,甚至肢体动作、空间位置等同时发生作用,相互协调。

很显然,媒介之所以走向融合,就是希望在传播模式上更倾向于后一种情形,从而更贴近人的自然生理特点――这便是媒介融合所对应的前技术世界人类“小生境”,而最终回应这一“小生境”的具体媒介形态,即是融合媒体,如手机、便携式计算机等。结合本文第一部分的探讨,笔者将媒介融合对应的“小生境”看做是人的多媒体特性(人的多媒体形式的传播特性),从而认为媒介融合是对人的多媒体特征的一种呼应。

同时,媒介融合也符合媒介的进化趋势是“复制真实世界的程度越来越高”这一法则。以手机这一媒介融合终端形态为例,它集文字(短消息、网络信息)、图像(彩信、mp4和移动电视)、声音(音乐、通话)于一体,复制的是真实世界中融语言信息、视听觉于一体的人际交流模式;同时,手机接通互联网后,就具有了类似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复制的是在信息交流中个体的记忆、计算、反馈等内容;而手机本来就能够实现自由移动,加上GpS功能,这对应的是真实世界里人际交流可随意发生位移的特征;另外,手机在设计上日趋轻薄化、便携化和人性化,以实现与人体的完全融合,试图抹去它在复制人类“小生境”时所遗留下的技术性痕迹。

“技术的人化”:媒介的融合及其进化应以人为核心

一方面,媒介进化理论通过“小生境”概念,将媒介与人的自然存在联系起来,认为媒介只有对人类的自然传播模式作出积极回应,才能得以存活和发展,莱文森称之为媒介的“人性化趋势”⑧。这说明媒介的进化会受到人的因素的制约,从而朝向符合人的特性的方向。但另一方面,媒介的日趋完美越来越依靠技术进步,其中的人性化和技术性是并存的关系,甚至往往出现技术先行、技术引导、技术中心的现象,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媒介融合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更深,这是当前学界专注于技术、产业层面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既然媒介融合在媒介进化的层面上是对人的多媒体特性的回应,就应该在人和人性方面受到更多的关注。

笔者愿意称其为“技术的人化”。一方面,通过对媒介硬件(如体积、重量、材质和人体工学)的改进,使媒介融合的终端日趋轻薄化、便捷化;另一方面,通过对媒介软件(如工业设计、操作界面、程序设计和智能化)的创新,提高媒介融合终端的审美性、智能性。这样可以使媒介融合持续地积极地对它的人类“小生境”作回应,不断趋向人性化,真正实现技术服务于人类需求。

注释:

①2006年6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BrianBrooks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所作的关于媒介融合的讲座上称,“媒介融合是一个新闻学上的假设”。

②马歇尔・麦克卢汉[加]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96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28页。

④百度“人内传播”:

⑤⑥⑦⑧保罗・莱文森[美]著,何道宽译:《莱文森精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48页,第35页,第35页,第36页。

媒介融合定义篇5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电视文化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004-04

2014年8月,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围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强调应从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加强媒体融合,注重对传统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打造,在新时期构建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建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和新型主流媒体”。

同时,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三网融合推广方案的通知》,这意味着“互联网+”的媒介融合时代正式到来。

“互联网+”作为国家推出的行动计划,无疑有助于媒介融合认识的不断深化。正如媒介生态学者尼尔・波斯曼所认为的那样:无论是哪一种大众传播工具,它的迅速发展都会对当时的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种大众传播工具的作用下,会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政治、教育和文化形态[1]。在媒介融合时代,传统电视行业究竟该如何转型与融合?能否借鉴“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创建以电视为中心的“电视+”模式,将成为一种融合思维的新尝试。

一、媒介融合的现实之困:电视与“互联网+”

目前电视在推进“互联网+”的媒体融合实际上是一种媒介繁殖式的嫁接,绝大部分所进行的尝试都无外乎于以传统媒体为主、为母,把部分互联网因素用单一线性的方式与电视进行简单粗暴的拼接,基本招数是推进新闻客户端、影音播放器,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研发“摇一摇”等。这些拼接后的新媒体产品与媒介形态都是以辅、以子的概念存在着,以这种方式进行的“互联网+电视”的尝试,必然使电视在与互联网进行融合时式微势危,使传统媒体的转型、融合与升级之路收窄、僵化。法国著名媒介学家雷吉斯・德布雷曾经就媒介对社会的影响中指出,从人类使用媒介的历史来看,任何一种新媒介其实还是某种意义上的旧媒介,因为这与人类的媒介使用习惯密不可分,相比于对媒介工具使用的历史,人类的媒介使用习惯的历史更为悠久[2]。

因此,当一种新媒介出现时,它必须要寻找到与旧有媒介的共性与差异,在原有旧媒介习惯中比照改进媒介基因,在这种媒介进化中嵌入既有的社会结构场域,并持续与之互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要做到媒介融合的理性再造,必须要深刻剖析互联网与电视的基因文化图谱。

为互联网与电视的这种基因异质性的存在,从媒介融合的效果上看,虽然电视机构对媒介融合进行了诸多不懈探索,但仍没有取得理想效果,一直处于媒介融合发展中的弱势,对于互联网的运用只停留在媒体繁殖阶段,并未实现媒体增值。对于传统电视行业来讲,这种以互联网为中心的媒介融合方式是无法长久成活的。

1、用户VS受众

互联网的使用者是用户:围绕“用户”需要和诉求进行精细化的分析,以分众化、个性化的内容吸引“用户”反复使用,培养用户惯性。如移动互联网简化的页面设计,新博推送文章等都是以用户的精细化需求出发。

电视的使用者是受众:对于电视来说,长期以来都处于话语权的中心,传播、控制、主导着内容和形式。电视在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掌握着主动权,电视与受众是单一线性的播受关系。

2、平台为王VS内容为王

互联网是平台为王:内容+关系是互联网构建的重点。打造媒体平台,社区化、生态化、系统化是互联网在商业网站与客户端建设中的服务、内容社交化倾向,并且可不断复制。

电视是内容为王:电视长期以来的“内容中心论”是靠高质量的内容掌握传播中的主动权。但因为互联网版权问题的出现,使得内容的复制变得异常简单,文化工业下优质内容的价值出现急剧损耗。让电视的核心竞争力受到挑战。

3、服务为主VS传播为主

互联网是以服务为主:互联网的用户粘性养成是不断为用户提供更为技术性、便捷性、互动性、舒适性的体验。比如提高网站显示的清晰度、回看、下载以及离线播放的切换,定制信息的推送和大数据下的云备份等。

电视是以传播为主:电视拥有“传播”“内容”“受众”形成的一条链式反应结构。电视在这个链条中处于最初的一环,掌握着“传播”的权力,“受众”在链条中居于最末端也就是被动接收“内容”的一端,链条具有单向度和非回环性特点。

4、产品经理思维VS艺术创作思维

互联网是产品经理思维:互联网提供的内容都可认为是以用户为前提的产品。注重的是产品设计的更新、产品效果的分析、产品技术的优化,产品渠道的拓展,产品市场的运营、产品数据的挖掘等等。

电视是艺术家创作性思维:电视强调形象性、视觉性,注重的是感性的表达与灵感的呈现,强调直觉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并刻意营造视觉奇观和通感体验,是典型的艺术作品创作模式。

二、媒介融合的逆向思维:用“电视+”主动拥抱“互联网+”

传统线性思维下的媒介发展过程昭示着新旧的媒体的融合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该以谁为逻辑起点实现协同化融合,媒介理论所强调的逆向思维的价值给了我们重要的启发。在信息技术的架构下,媒介的社会存在和生产机制已然变成了一种全面、复杂的网格化融合。融合的逻辑和近路是以信息技术范式的弹性为基础,以特定技术的高度聚合为系统。而今天,我们以传统媒体为思维起点,关注和剖析传统媒体的基因特性仍然具有相当的价值,因为,英国媒介研究学者索尼娅・利文斯通(SoniaLivingstone)就认为“新媒体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杂交化的过程,它是一种新理念与旧有技术的持续性发酵”[3]。这也印证了美国受众研究学者詹姆斯・韦伯斯特(Jameswebster)和英国学者肖恩・摩尔斯分别对媒介与受众收视习惯的研究结果,他们的研究证实了“即使受众的媒介接触平台变得更为多样化,但人们收看电视的习惯被现代性的工作生活惯例所形塑的状况并没有发生剧烈的改变。人们的媒介消费习惯仍然主要受到了日常生活节奏的影响[4]。

正如喻国明的说法,如果将互联网看成是一种新媒介而电视视作为传统媒体,那么互联网应该是一种三维媒介,电视即是一种低维度媒介、二维媒介[5]。高维度的媒介物种本应拥有高维度的基因,正是这种不同的基因特质带来了互联网与电视融合过程中的排异性。因此,媒介融合的思维方式不能简单一味的用“互联网+”去涵纳植入其他媒介,而应尊重不同的媒体特性和基因属性,从逆向出发,依据不同的融合主体进行差异化的融合。传统电视行业在媒介融合的逻辑下,应以电视的文化特性为融合载体和逻辑中心进行融合粘聚。

从性质和内涵上讲,电视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影响力最大的视觉文化。它具有以下特征:

1.高技术文化。它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可不断机械复制的影响文化。

2.最具影响力的大众文化。它是一种声像一体、生动直观、明白易懂的影像文化。它是一种在电视传播实现了“信息的共识分享”基础上实现的“全天候”文化。是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休闲文化。超越年龄、角色和身份界定的“大公共”文化。

3.消费文化。它是视觉文化中一种满足精神需求的体验文化。渴望行动、追求轰动,包括体验、窥视、宣泄和冲动的体验,着眼于公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和欲望的创造[6]。

因此,传统电视行业必须以电视文化为融合基点,整合传统电视媒体的优势资源,引进互联网思维,用“电视+”主动拥抱“互联网+”,通过传统媒体基因与互联网基因的碰撞裂变、深度融合,有效整合各种媒介生产要素,在资金、人才、空间上突破,破除体制机制壁垒,激发融合发展活力,最大限度释放新闻生产力。从而实现体制机制、生产流程、产品形态、传播方式等的系统创新和整体转型。

三、媒介融合的中心粘聚:以“电视+”为中心的策略

在媒介融合中,要让电视成为融合粘聚中心,打造“在播-在网-在场-在商”的多元电视传媒服务产业链。

(一)电视+电商

电视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在媒介融合中应充分得到重视和放大。2006年5月,托夫勒在与海蒂合作著述的《财富的革命》[7]一书中曾经多次使用了prosumer(消费生产者)这个名词,虽然它是在表达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生产与消费的合一现象,但这种消费环节和生产过程相连接的主流消费经济模式在我们今天的电视内容生产和制作中同样适用。

消费者也是生产者,电视受众也是用户,要让受众在观看电视节目时满足其消费需要,并在消费过程中使用户参与到新一轮生产过程之中,使电视用户实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循环。这一逻辑可以适用于电视与电商的融合,譬如上海东方卫视播出的电视节目《女神的新衣》、深圳卫视播出的《宅人食堂》等,就是电视和电商的双平台对接尝试,创造了“内容即商品”、“内容即价值”的“电视+电商”内容、平台、技术、资本融合模式。

(二)电视+社交

电视是最具影响力的大众文化具有聚众的作用,因此,电视本身就具有社交的功能,而“电视+社交”所形成的就是一种社会化媒体。美国传播学者霍华德・莱茵高德(HowardRheingold)确定了社会化媒体的三大核心特点。

首先,社会化媒体有可能使每个人在网络中同时作为内容的生产商,经销商,以及消费者;其次,社会化媒体的力量来自于它的用户之间的连接;第三,社会化媒体可以让用户自行协调相互之间的活动的规模和速度[8]。因此,电视+社交就是一种媒介融合的形式,为受者与受者之间不同的社会化媒体形式的融合提供了平台,其特征是受者与受者之间的融合。依托信息技术的强大互动性、开放性、平等性等传播特征,拓展电视的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如新闻现场亲历者直接将图片和视频通过手机等移动工具上传到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会媒体上,并展现在电视上,形成“参与式新闻”[9]。

(三)电视+产业

“媒介即讯息”的提出者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讯息,并且在他笔下媒介有着更为深刻而广泛的意义[10]。同样,梅罗维茨的关于“媒介情境”的理论,也从技术和情境入手,关注人类如何受到不同媒介本身特质的构建,以及媒介与人类及环境的互动关系。作为信息载体和中介物的媒介(medium)一直是媒介理论关注的重点,这种媒介概念并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谈及的媒介(media),而是一种泛媒介。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融合,可以是多形态的电视产业融合,形成“节目+会员+渠道+产品”的“电视+产业链”的协同化发展。

形成“电视+产业链”的三级进阶,第一层是建立呼叫中心。使传统的电视台通过热线与观众形成连接,将热线这一沟通渠道变成商务网站和呼叫中心;第二层是观众变用户。将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内化为消费者;第三层是在拥有信息中转站和海量潜在消费群体后,与采购、分销、供应等多重渠道商进行合作。形成“频道+渠道”、“线上+线下”的发展模式,把节目变成服务、把频道变成渠道。例如:电视+汽车、电视+美食、电视+教育、电视+婚恋、电视+房产、电视+医疗等。

(四)电视+大数据

大数据具有海量(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Velocity)和灵活(Vitality)等特点,其战略意义在于通过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进一步提升受众反馈的价值,拓展用户分析广度与深度。大数据(bigdata)技术为传者了解受众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从而使传播具有了针对性。

电视+大数据是要打造“智慧融媒体”,构建生态级媒体云平台。即以电视为中心重建用户连接,融合的媒介就已不再仅仅是传播信息内容的载体和渠道,而是一个生态场域,媒介融合后的电视将成为大数据信息资源平台、智能传播平台和用户沉淀平台。

通过自身或者借助互联网抓取用户的信息,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进行画像,以数据收集为基点,将会走向政务云、商务云、产业云,最后是区域云,是服务区域方方面面的云平台,“电视+大数据”的融合就是要建立区域型生态型媒体平台。

媒介融合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超级体量的开放性、动态的复合概念,既包括传统媒介的新媒介化、数字化、网络化、视频化、终端化、互动化,也蕴含着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叠化、意识形态化与文化价值的多元化;还包括各类不同属性传媒机构之间的重构化。以“电视+”为主导,挖掘“融”的能量,打破过去以媒介类型划分的组织结构;以电视文化为逻辑起点,建构以产品和服务为项目的信息形态,打通体制以内和体制以外的资源要素,兼容并蓄新旧媒介的技术属性,从而更为全面地满足受众对于媒介的多元化需求,实现最广泛的用户聚合。

参考文献:

[1]郑征予.电视文化传播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Debray,R.mediamanifestos.London:Verso.1996.

[3]Livingstone,S,newmedia,newaudiences,newme-diaandSociety,1999.

[4]webster,J&Ksiasek,t.thedynamicsofaudiencefragmentation:publicattentioninanageofdigitalmedia.JournalofCommunication,2012.

[5]喻国明.互联网是一种高维媒介.经济观察网[eB/oL].http://.cn/2015/0205/272205.shtml.

[6]徐瑞青.电视文化形态论――兼议消费社会的文化逻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美)阿尔文・托夫勒.吴文忠译.财富的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8]terryFlew.mediaConvergencehttp:///eBchecked/topic/1425043/media-convergence.

媒介融合定义篇6

   1、公共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建构

   “公共领域”是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其领域指的是在国家和市民社会之间进行调节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里,公民可以就所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达成一个有益于大家的共识,而此共识可以监督国家权力并影响国际的公共政策。

   脱胎于技术革新的媒介融合,随着母体爆炸式发展而不断裂变和整合,日新月异的技术为媒介融合铺平了前行的道路。相对于传统媒介之间的单向传播、缺乏互动等特点,新媒体的开放性、多元化、交互性、人性化使得各种观点与意见得以相互碰撞、整合,从而形成一定意义上的“观点的自由市场”。同时,这也意味着受众开始拥有自身的话语权,作为能动的个体,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媒体单向传送的信息,而是能够及时地、自下而上地参与甚至制造信息传播,显然,这不仅为现代社会民主话语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也为我国公共领域的建构带来希望,在提高受众话语权,完善文化产业形态等诸多方面发挥作用,最终促进社会制度和结构变革,加快我国民主化进程。

   2媒介融合对公共领域建构的影响

   2.1提高受众话语权

   其一,提高媒介融合时代受众参与度。新的媒介使受众参与性的增强成为不争的事实。网络、手机媒体不断开发利用快捷直达的点面传播渠道:博客、微搏、QQ、mSn,具有强度受众粘合力的社区社交传播渠道:交友网站、朋友网站、社区网站,以及综合性的门户网站。技术革新带来便捷的终端服务、较低的门槛准入和低廉的服务费用。使越来愈多的受众利用网络、手机等媒体,及时、便捷地参与到各种信息传播活动当中来,参与性得到极大增强。

   其二,在提高受众参与度的同时,提升着受众的话语权。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媒介融合通过一个平等、开放、互动的传播平台提升了广大受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其更深层的含义则在于,它还改变了受众长期以来话语权缺失的状态。当今的受众早已从法兰克福学派描述的“易受操纵的乌合之众”,发展成为文化研究学派提出的“能动的受众”。并且,约翰·费斯克指出:“文化不等同于文化产品,文化是活生生的意义生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接受\消费者及其接受\消费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意义的生产”媒介融合增强了受众在消费过程中的能动性,并进一步拓展了受众参与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途径。与此同时,显然这也为受众建构自身话语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

   在此基础上,尽管意识形态的限制依然存在,但对于受众而言,媒介融合带来的变革还是赋予了他们新的手段及路径来协商和反抗这些权力。媒介融合提供的新型传播形式对传统媒介时代的信息闭塞和少数社会精英掌握话语霸权产生着巨大冲击。

   2.2优化文化产业形态

   从传媒产业的角度看,媒介融合不单纯是由技术带来的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互动与整合,它还上升到了产业层面的融合。进而言之,它不仅改变了媒介的信息传播、社会监督、文化娱乐等传统功能,而且,其生产形态上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重组与发展。不同行业不同产业间的融合打破了昔日的生产结构,而生产链上的各种元素通过在内容、网络等终端上的交错融合也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并进入到市场参与竞争。这不仅为我国的市场经济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也促使着我们的市场不断走向变革。

   这些正如麦克卢汉所言的那样,每当社会开发出使自身延伸的技术时,社会中的其他一切功能都要改变以适应那种技术的形式,一点新技术深入社会,它就立刻渗透到社会的一切制度中。

   2.3社会制度及结构变革

   虽然构建公共领域的愿景不能立即实现,但是,媒介融合却让我们处在相互联系更为紧密的现实世界中,并且其对于我国现代化进程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社会学家约翰·汤普森曾以社会互动为基础,作了如下阐述:“面对面的互动、中介式互动和中介式准互动三类互动方式交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对其产生影响”由此出发,媒介融合与当今社会正在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模式,而在这一过程中,媒介融合既带来了技术、行业和管理等方面的融合,同时,它也会给社会的其他领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变革,而这些变革我们依然可以把它们视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

   从制度的角度来看,制度上的变革也将是媒介融合对整个社会、文化和传播所产生的最大影响。长久以来,技术进步与制度变革都是中国媒介融合进程中的两个互为作用力,缺一不可。媒介融合过程中的制度变革能为技术进步大开方便之门,同时,在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也迫切呼唤制度变革。顺应媒介融合潮流,破除旧有制度壁垒的制度变革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慢慢产生。从目前国内情况来看,媒介融合中的两大主要产业电信产业和传媒产业都属于高度管制的产业,当融合到一定程度时,对于产业利益的更高追求必然会要求推出各个方面都更符合实际的制度和政策,而这势必会带来我国制度层面的变迁。

媒介融合定义篇7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

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媒介融合的概念被最早提了出来,其简单定义就是将不同形式、不同类别的媒介结合统一起来。形成的新一代媒介即“融合媒介”,就是印刷媒介、音频媒介、视频媒介和多种互动形式的数字媒体组织之间形成的战略性、可操作性、文化性的结盟体。媒介融合包括多种类型,有媒介的所有权融合、策略融合、结构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五种类型划分方式有所不同,前三种类型是通过媒介组织行为方式的角度进行划分,后两种是以媒体行业的从业人员角度进行划分。这种类型区分的做法,表达了媒介融合的广泛性质,不仅仅是包括媒介形态的结合,更深层次地对传播手段、媒介功能、组织结构形式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要素的融合①。

二、催生广告传播的作用

有句话叫“广告是企业的化妆师”,企业通过广告传播的形式向外宣传自己的产品,美化的推销使人们对产品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因此广告的发展给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催化剂的作用,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广告是目前传播速度较快、涉及范围较广、群众接受度较高的一种媒体传播方式。通过广告进行推广企业或企业产品,能更全面的对产品性质、功能、用途等进行美化包装,比如运用卡通动漫、当下热点话题、明星偶像等吸引眼球、讨论度高的形式进行传播,足够的勾起消费者的兴趣和购买欲望,加快产品销售和供应,也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②。

三、媒介融合催生广告传播的十大方式

(一)引用生物体的传播方式每个生物个体都是独一无二存在于世界上的,每个生物个体都具有生长、变化,以及成熟的过程。媒介也是一种生物体,也具有生态位特殊的特性,因此,适应和融合生态位发展是客观规律。坚持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高度融合,传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就是生态位广告传播的重要思想,是媒介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位的广告传递方式,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市场掌握。

(二)信息流动性为主的传播方式互动式的广告传播方式就是将传统的广告模式进行改革,要求传统的广告模式能够脱离单一的传递性,成功地向数字支持的效果进行转化。新媒介方式支持下的数字广告更具有先进性,能够为大众提供更多信息,改变落后的技术局限性,精密的进行准确数据的传递。互动式的广告传播,能够支持的信息流动性更强,可以在报纸、网络上进行传递,面向的族群更加多样化。

(三)广告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实现媒介融合的重要改革,就是要求进行新媒体的发展,实现多样性的广告传播方式。集成式的广告传播,能够为市场竞争提供有效的拓展技术。将传统的广告模式进行改革,以此来促进新媒介的发展,完善传统媒介的发展体系。集成式的广告传播方式,更加有利于市场竞争,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实现媒体传播的先进性。促进数字媒介的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媒介经济平台,能够满足未来发展计划实施。

(四)增强广告宣传度的传播方式通过媒体产品的传播实现植入方式的广告传递,更加有利于广告内容形象的宣传,能够更加切实有效的促使大众注意和了解品牌的形象,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通过影视影响力,促进广告产品的出镜率,以此来影响大众的关注度,进而产生潜意识中的接纳感受,激发市场需求量,促进销售和经济收益。

(五)以市场为主导的广告传播方式广告的传递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也会受到制约力。因为关注广告的人群不同,接受的程度也存在差异。个性化的广告不能够适应大众的需求,但依然能够为小众所喜爱,因此,调整广告的整体宣传作用能够影响市场传播的能力。分钟方式的传播,更加适合市场营销的目的,能够准确的针对不同的族群进行广告的宣传,达到广告传递的作用力③。

(六)扩张数据覆盖的广告传播方式所谓病毒式的广告传播方式,就是符合新媒介支持下的广告数据传播。因为网络的覆盖面积广阔,能够随意的转载和复制广告类信息,可以通过无限网页进行数据的传递,实现广泛传播的重要目的。在数据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通过反复的营销,让人们思维模式中出现固定的形象,以此来满足市场战略性目标达成,也实现了新媒介广告传播的重要意义。

(七)增强广告体验感的传播方式实体感受更加有利于产品的宣传,能够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大众能够通过体验式的广告传播满足对商品的实际体验,在感受产品实用性的过程中,了解到产品的效果,激发购买的欲望。这种广告方式受到大众的喜爱,通过实际的感受接纳产品的宣传。

(八)多方位感官体验的传播方式融合式的广告传播方式,能够满足多方面、多媒介的传播意图。在广告传播的过程中,可以成功的转换成多种方式,进行数据的传递,以此来满足产品宣传的途径多样化,迎合市场需求,被大众熟识产品性能。多样化的传播手段融合,更加激发广告宣传的作用,满足了大众视觉、听觉,以及体验感受的多重需要。

(九)建立广告搜索引擎的传播方式针对产品的特性拟定广告宣传的内容,让大众容易铭记产品的名称、特性,以及作用,激发大众对产品的认知度。大众认知产品名称后,会积极地选择相关产品的信息,能够通过多媒介的方式进行搜索,可以在网络媒介上查找到产品的相关信息,更加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十)提升广告品牌效应的传播方式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实现广告传播能力的改革,要求进行多样化的宣传手段,统一市场营销的目标性,成功的树立品牌的协同作用。不单独依靠网络的力量,综合媒介的全部优势,进行产品的宣传,实现品牌效应的综合作用,达到产品的市场营销目的,让广告成就产品的市场销售,满足大众对于商品的要求,激发购买欲望④。

四、结论

媒介融合定义篇8

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作为独立的课程进入学生的课堂,也可以和学校已有的课程进行融合。考虑到我国教育的具体情况,学生的课业压力比较大,采用融入式的课程更适合我国的国情。笔者有幸参与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市定福庄第二小学共同开发的媒介素养教育与学科融合项目。这个项目从2010年10月开始进行,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我们与定福庄第二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合作,选取六年级下册的一个学习主题《辉煌的电影艺术》与媒介素养教育进行课程融合,开发出一节完整的融合课课例。笔者希望通过对这个课例的开发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为媒介素养教育和品社学科的融合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媒介素养教育和品德与社会学科融合课开发的背景

1.《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情况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新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教学内容按照每学期36课时、每周2课时进行编写。作为国家课程,各学校被严格要求按照课程计划开设《品德与社会》课(后文简称“品社课”),不得随意减少课时或提前结束课程。具体来说,《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1]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已经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媒介日益成为儿童生活、学习的必然环境。所以品社课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融合课的理想课程。

2.《辉煌的电影艺术》的基本情况

《辉煌的电影艺术》是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中的具体学习内容。课表要求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到利用科技为人类造福以及崇尚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教材的主要内容是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呈现不同时期的经典电影,以及不同时期为电影作出贡献的人物,通过电影的内容反映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体现电影艺术的魅力。而一般说来,媒介素养包括的基本内容层面有:了解媒介的技术特征和传播特点;了解媒介组织的政治、经济属性及其对媒介内容的影响;反思媒介与受众的关系,做积极主动的阅听人;影响和使用媒体,勇于实践个人的传播权利;积极建构并实践现代传播礼仪和伦理,为改善媒介环境作贡献。[2]

通过比较《辉煌的电影艺术》的主要内容与一般媒介素养的内涵,可以看出《辉煌的电影艺术》这一主题的教学内容涉及媒介素养的很多方面,包括:媒介技术层面(了解电影的特点和知识);媒介组织层面(了解电影的演员、导演为电影发展作出的贡献);媒介与受众关系层面(认识到电影的内容反映人们的生产、生活)。

二、《辉煌的电影艺术》融合课的开发过程

经过中国传媒大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的师生和定福庄第二小学品社课教师两个多月的努力,已经初步开发出了一节学科融合课案例《辉煌的电影艺术》。笔者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介绍。

1.有机融合教学目标

“媒介素养目标的融入设置,即在其他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而随时或有计划地融入大众传媒素养教学内容,原有课程知识与大众传媒素养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这事实上延展或拓展原有的课程目标和内容。”[3]根据这个定义,笔者认为媒介素养教育与品社课的融合课,就是在品社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品社课的教学需要,随时或有计划地融入媒介素养教育,原有的课程知识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有机地融为一体,延展或拓展品社课原有的课程目标和内容。

在媒介素养教育与品社课融合的过程中,课程目标的确立至关重要,因为课程目标是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的依据,是课程评价的基础。在《辉煌的电影艺术》融合课开发的前期,团队经过交流、研究确定了融合课的目标。融合课的教学目标并不是两个学科目标的简单叠加,是以品社课原有的目标为基础,自然地、有机地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课程目标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品社课的教学目标,也有利于逐步地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从而实现两个学科的融合。这样的课程目标也是符合媒介素养教育和品社学科的融合课的定义的。

2.灵活设置教学内容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有关品社课的教材编写的建议为: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真实反映社会,使学生对社会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要精选教材内容。教材编写可以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适当拓展相关内容,选择贴近当地生活的素材。[4]这就为学科融合课教材内容的选择和修改提供了条件。

从本质上说,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其理念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组织、引导学生讨论、反思自己的媒介接触行为,使学生对自己与媒介的关系有更多元、更自觉的认识。[5]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影导演、演员的贡献促进电影的发展,以及电影内容所反映的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这几个方面的知识。在融合课开发的过程中,为了从学生的切身体验出发,增添了新的教学内容“人的需求促进技术的进步”,以此来引入“技术的进步促进电影的发展”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内容改变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技术和人的关系。在课程最后的教学环节,与之相对应,增添了新的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能为电影的发展作什么贡献。这个教学内容的引入也是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和媒介的关系,激发学生勇于实践个人的传播权利。

媒介素养教育提倡文明、负责地使用各种媒介,包括在使用网络上下载的各种文件、图片、视频等资料时应注明出处,这体现了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在《辉煌的电影艺术》融合课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对使用的电影人物图片和相关的文字资源都要标注相关资源的出处,并要求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时说明资料的来源。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媒介礼仪。

教学内容的变化还体现在很多细节上,比如在讲解“电影的辉煌与很多人的努力密不可分”这个教学内容时,授课教师以电影《阿凡达》的创作为例,向学生们展示了《阿凡达》背后的创作团队,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一部电影的成功与编剧、音响师、特技师、灯光师等很多幕后的工作人员密切相关。这样的设置使得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所给出的导演、演员这两种工作角色,而且增添了很多不同类别的电影工作人员的介绍。这不仅丰富了品社课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融入媒介素养中“媒介组织层面”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电影是由一群媒体人制作完成的,而不仅仅是由导演和演员完成。

3.丰富教学形式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为了使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提倡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比如:图书、报刊、图片、图表等文本资源;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软件等音像资源。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也认为“互动式多媒体教材特别适用于计划导向的问题解决,这不是一本一本单独存在的教科书所能望其项背的”。[6]由此可见这两个学科都意识到了媒介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为通过对各种媒介的使用,不仅可以使课程资源更丰富,而且可以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拉近学生和教学内容的距离。

在《辉煌的电影艺术》的融合课中,可以通过灵活运用媒介和开展媒介运用的活动来丰富教学形式,比如:引入很多的电影片段和教师自己拍摄的视频,让孩子们充分感受电影的特点和魅力;制作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拉近学生和教学内容的距离,让一百多年电影的发展史离孩子的体验不再遥远。授课教师还可以在自己制作的电影海报中标出电影的导演、演员、观看时间、剧情、出品方等各种信息,以展现一种良好的搜集与整理资料的方式。授课教师还可以将自己观看电影的感受标注在海报中,这可以体现教师对影片的分析与评价,这样的教学形式能更好地体现出教师“提供学习的经验,好让学生可以强化其批判思考的能力”。

三、开发媒介素养教育和品德与社会学科融合课的途径、方法

通过初步介绍《辉煌的电影艺术》融合课的开发内容,笔者试图探索出一些开发媒介素养教育与品社课的融合课的途径与方法。

1.对品社课与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认识和把握是前提

在开发学科融合课时,对各自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具体标准的理解和把握是进行融合课开发的前提。如果对两个学科的基本情况没有基本的认识和把握,学科融合课的开发就无从谈起。确定融合课的教学目标的前提是对两个学科教学目标的认识、把握;选择、组织融合课的教学内容的前提是对两个学科的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随着学科融合实验课的开发,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者和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对两个学科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加深,融合课的开发会随着对两个学科课程了解的加深越来越成熟。

2.寻找两者的结合点是关键

在开发融合课的过程中,两个学科究竟如何融合,找到结合点是关键。因为品社课的课程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所以这门课程的很多学习主题本身就与媒介知识相关。比如四年级上册的“通信连万家”这一主题是讲解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通信和人们生活的关系,这些都是媒介素养教育同样涵盖的内容。但是媒介素养教育和品社课的结合不仅仅体现在知识内容的结合上,还应该体现在教学目标的结合、教学理念的结合等方面。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终身发展,品社课的目标是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所以,让学生学会利用媒介促进自己的发展是两个学科在教学目标上的重要结合点。媒介素养教育以建构主义为其教学的哲学和心理学理念,在教学观念上提倡师生平等,强调学生的切身体验;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基本理念是以儿童的生活为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所以,以儿童的切身体会及其生活经验为基础和出发点进行教学是两个学科在教育理念上的结合点。由此看来,媒介素养教育和品社课有很多层面的结合点。

3.师资的培养是保证

培养充足的、优秀的师资是媒介素养教育与品社课的融合课顺利开展的保障。在媒介素养教育与品德与社会学科融合课的实验中,我们的培养对象是品社学科的授课教师。通过参与实验和对授课教师的访谈,笔者认为在融合课程中的师资培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正如著名传播学者波兹曼提醒中小学教师所说:媒体是教育的环境,你不能逃避,只能面对。作为参与融合课的品社课教师必须认识到媒介的重要性,认识到媒介素养的意义,有媒介素养教育教学的意愿。在我们进行《辉煌的电影艺术》融合课的开发时,品社学科教师对教学的热爱、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同,是课程顺利开发的重要条件和成功原因。

第二,参与融合课实验的品社课教师,在实验开展的前期对媒介素养教育并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因此参与实验的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历史和内涵,并且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需要不断地思考,尝试将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融入自己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如此才能将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内化,培养出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能力,最终实现自主、独立地开发媒介素养教育融合课。

第三,“融入媒体素养核心概念的老师,其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藉由媒体素养提供一个教育转化的机会,把权威的传统学校与教师文化转变为让学生的声音与观点受到重视且尊重的场域,使得在教室内的学习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连结”。[7]品社课的教师可以借助文本分析、个案研究、情境模拟等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建立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环境,把教室学习和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四、总结与反思

通过对《辉煌的电影艺术》这节学科融合课的研究,笔者认为要实现媒介素养教育与品社课的融合,教育者要避免三种偏误观念。

第一种是认为: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融合课学习,其媒介素养能迅速得到提高。实际并非如此。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媒介素养的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由于媒介技术始终在不断发展,媒介不断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媒介素养教育应该贯穿整个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成为促进人终身发展的重要方式。[8]

第二种是认为:教师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与品社课的融合就可以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全部目标。媒介素养教育不仅是媒介知识、技能的教育,更是一种思辨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育,它最重要且最困难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面对和使用媒介的足够自信和成熟的批判性思考态度。自信的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需要各个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只通过品社课教师的参与是不能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

第三种是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和品社课的融合就是在品社课中增加大量的媒介知识。这种看法也是不正确的。首先,不是每一节品社课都和媒介素养教育有很多结合点,这要视课程的具体内容而定。其次,媒介素养教育与品社课的融合不仅是知识的融合,还有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融合。最后,媒介素养教育在品社课的融入应当是自然的、有机的,是为实现品社课的教学目标服务的,并不是为了单纯地突出媒介素养教育。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还没有任何融入式媒介素养教育的系统研究。本研究有助于为媒介素养教育和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融合提供一些借鉴。但是本研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研究中并没有对融合课的教学评价进行分析和探究,这是后续研究的重要内容。此外,因为笔者只研究了一个融合课的案例,探讨的结论可能不具有普遍的操作性。希望有更多的教育者在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后加入到探索媒介素养教育与已有课程融合的队伍中来,从而更大范围内促进媒介素养教育融合课在我国中小学的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5]张洁,杜军.畅游媒介海洋――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教学手册[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2010:7-9,7-11.

[3]秦学智.试论人类传媒素养教育的历史开端和古今传媒素养课程的设课方式[a].2010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C].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382.

[6][7]吴翠珍,陈世敏.媒体素养教育[m].台北: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223,225.

媒介融合定义篇9

人脑:媒介融合概念的核心

、田维钢(以下简称付、田):在尼葛洛庞帝教授提出了媒介融合概念之后,许多人尝试定义媒介融合,但没有一个人的定义能被所有人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混乱。我们很想知道您是如何理解媒介融合的?

保罗・莱文森(以下简称保罗):我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人类历程回放:媒介进化理论》中提出了“人性化媒体”理论。人类发展了媒体,所以媒介越来越像人类。媒介并不是随意的衍化,而是越来越具有人类传播的形态。这就是我对媒介融合定义的来源。人类的大脑是生物信息处理方面的终极融合案例,做了包括思考、阅读、情感、计划、记忆和处理视觉、听觉、味觉在内的所有事。

我认为媒介会向着人类的功能和形态发展,尽管我不使用融合这一词,但是我在70年代就提出过,随着媒介的进化,每个设备能做的将会越来越多,直到所有的设备都融合为一体,就像人脑一样,这就是我认为的融合的本质所在。它由一两个、三四个进程开始,一直发展,直到所有人类做的事情,媒介也可以做。

我认为在这个领域有两个大发展。第一个是互联网络。网络是媒介的媒介。你可以在网络上读报纸,可以在网络上听音乐,也可以在网络上看视频。所有媒体单独在线下能做的事情,网络在一个系统内都能够实现。第二个是智能手机,它比十到十五年前网络能做得更多。而且,它比较小。媒介融合不仅是媒体所做的越来越多,而且是所需的越来越少。更小的设备、更强大的功能。这也就是我说的,大脑是融合的模型。随着媒介变得更加强大,媒介会引入越来越多的传播类型。

这就是我定义的媒介融合,它是媒介和传播系统向更大的人性的发展运动。对它的阐释有很多种角度,但对我而言,它的核心就是人脑。

付、田:好像媒介融合是一个多层面的问题,除了你所说的技术融合,还有其他许多融合形式。您如何看待其他方面的融合?

保罗:我与其他媒介理论家不同的是,我并不认为经济层面是那么重要。对我而言那是很表象的一层。很多人认为媒体所有权并购也是媒介融合。我认为这是错误的。因为互联网,媒体所有权并购并不像某些人说的那么好,新的事物会在这些并购之外出现。你想一下twitter,或者Facebook,他们并不是福克斯或者默多克所有,也不是收购了CBS的Viacom。所以媒介并购是发生在旧媒体身上的事情,而不是媒介进化的前沿,所以我觉得它基本上是不相干的。

你即便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媒体公司,当代受众会以个人想要的方式使用媒体,媒体要做的是他们对个体受众的推动做出反应。我认为真正的媒介融合,是赋予个人权利,媒体所有权并购对此影响是微小的。

付、田:convergence一词在中文里被翻译成融合,指的是水融的状态。您觉得,这种理解是否准确?

保罗:在英语中,convergence所指的通常是过程,而非终结状态,当然终点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人们说我们正看到mediaconvergence,他们指的是两个物体彼此靠近,而不是他们“砰”的一下就完全在一起了,这是我理解的mediaconvergence,但是在终点合而为一的概念并不与其本质相悖。我有一个例子。convergence就像两个人谈恋爱。如果两个人已经彼此相爱了,你会说他们已经converged了,而不是convergence达到这个状态的过程。

付、田:您认为现在美国最成功的媒介融合案例是什么?

保罗:iphone是第一名的,当然还有其他的,比如android,Gphone。我在七十年代就预见到,有一天,用我们手中的一个小设备,我们能够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得到任何信息,不管我们当时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有了iphone,我们现在已经在接近这点了。iphone实际上是ipod的发展,你不仅可以听音乐还可以用它给别人打电话、上网。iphone被发明的原因之一,是使用ipod的人希望能够直接用ipod链接网络下载音乐。在过去,除非你有一个特别贵的版本的ipod,否则这是不可能的。你必须要在电脑上下载好音乐,然后把ipod连接到电脑上,再把音乐传送到ipod上,你才能边走边听音乐。ipad的发展很有趣。因为很多人不想再通过他们的电话说话,美国许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用手机发短信的频率远胜于打电话。他们买iphone因为可以上网,得到网络提供的东西,他们并不在乎打电话。而且你用iphone必须向电信运营商at&t缴费。实际上ipad是不能打电话的iphone,同时它提供了比iphone更好的网络接入性能。它有一个更大的屏幕,输入起来更简单,可以在一个更享受的大屏幕上看视频,ipad应该说是iphone的平行产品,而非下线产品,就网络性能而言,它是一个进步。

媒介融合与传统媒体

付、田: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传统媒体有了许多改变,甚至有了很大的危机,但是传统媒介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保罗:这是我媒介进化理论的核心部分。我说过,媒介越来越像人,这意味着媒体间相互竞争。那么,那些功能上不太人性化的媒体会怎样呢?答案比较复杂。因为取决于不同的因素,不同的事件会发生。有些时候,媒体就消失了,不再存在。早年间的电影都是无声的。在1920年,有声电影开始出现,几个月之内,就再没有人制作无声电影了。就是这么迅速。与之对照的是,当电视出现之后,人们认为广播会很快死掉,彻底消失。因为既然能在电视上看到,为什么还要到收音机里去听呢?刚开始的几年,广播的确过得很凄惨,很多节目都转移到了电视上来做。但是现在广播并没有死掉,它比过去都成功。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有声电影出现后无声电影死掉了,而广播却在电视的时代里繁荣起来?换句话说,为什么一个单一的视觉媒体在声音和视觉媒体出现后死掉了,而一个单一的听觉媒体在视听媒体出现后出现了繁荣?我做了研究,结果是广播能够做一些电视不能做的事。这与我们的生物传播本性有关,也就是没有媒体,我们会如何沟通和交流。地球上每个夜晚都是漆黑一片,但它从来不是安静的。我们有“眼睑”,闭上眼睛我们就看不到任何事物,但是,我们没有“耳睑”来关上我们的耳朵。实际上,即使我们在黑暗中睡觉,人类的耳朵仍然在探听,这也就是为什么闹表可以奏效。也就是说,在我们的人类本能中,有一部分是习惯于听而不看,但看而不听,却不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无声电影没有存活下来,因为它是一个人工制造的非人性化的传播方式,它只是那个时候我们能做到的水平。广播能够存活下来继续播放摇滚音乐,是因为广播诉诸于一个人类的交流模式。我称之为人类的媒介生态环境(mediaecologicalniche)。媒介生态环境要求媒介生存必须做一些其他媒介不能做的事情。广播通过提供可听但不可见的方式占据了一部分媒介生态环境,它在某些方面比电视做得要好。

付、田:那么报纸呢?它是否真的会如人们担心的那样消亡?

保罗:我一直在说“可靠的定位性”。如果你读《新新媒介》(作者注:莱文森的新作)的第37页,你觉得它很重要,你可以做个标记。你不用担心下次打开书,这个标记就不在了。现在考虑一下网络,大部分时间,信息会在网上,但也有可能某一天你登录之后发现这个信息就不见了。所以,书籍和报纸在这一点上有优越于电子媒体的特性。报纸不如书籍,因为我们经常看过之后丢掉报纸,这就是为什么报纸比书籍更容易受到数字内容的冲击。报纸的优势是:昨天纽约下雨,你可能会把报纸放在头顶挡雨。报纸被打湿之后就没法阅读了,它让你损失一美金。但是,如果你手里拿着一个Kindle阅读器,你得小心不要损失150美金。这有些像戏剧。现在还有些人去剧场,但只是为了偶尔体验一下戏剧而已,它再也不像莎士比亚时期那样是一个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它只能是小众化的媒体。报纸会以某种形式继续存在,但是大部分报纸内容将会转移至网络上。书籍稍好,因为他们有更好的可靠定位性。但到了Kindle阅读器可以可靠地定位所有书籍的时候,书籍就失去了优势,去日也就无多了。

付、田:媒介融合给传统电视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保罗:我们看传统电视的方式就是,我和太太在家,晚上九点看一个电视节目,我们谈论它。第二天,我和我的同事、学生一起谈论它。在网络普及之后,人们看《迷失》的某一集,或者任何其他节目。看完之后,他们马上可以去Facebook、twitter或者其他网络,与别人一起讨论电视节目。他们很可能不认识,唯一的联系是都对这个节目感兴趣。社交网络媒体改变了我们从电视上看东西的方式。原来在电视上,我们可以看晚上九点的一个节目。但是如果你错过了,那就没办法了,消失了。但是现在,它只是从电视里消失,不会从网络上消失。在网上,能够看到越来越多我们喜爱的电视节目,而且是在任何我们想要看的时候看,所以技术进步改变了我们接收电视的方式。你可以在电视节目之后登录Facebook,你可以看到人们在讨论这个节目,你还可以看到人们贴出了这集节目的链接。它将电视的控制权交到了观众的手中,而非电视台手中。新媒体之前,电视节目是电视屏幕后的囚徒,但现在新媒体将电视节目从电视机里解放了出来。这也符合人性化发展趋势。传统电视机或许不会存在太长时间了,电脑屏幕取代传统电视屏幕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补救再补救:媒介融合的未来

付、田:可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您设想中将来的媒介是什么样?

保罗:人类从不满足于已有的媒体。电报刚出现的时候是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在纽约和芝加哥的人能够即时通信。之后不久,我们可以跨过海洋,与在伦敦的人即时通信,但这个奇迹并没有让人们满足太久。因为,为什么我要走下楼,到邮局去,把电报交给他们。我想要在家就能办理这些事。所以,贝尔发明了电话,迅速地取代了电报。这是一次又一次发生的事情。最好的例子是手机的进化。我记得在1950年,我在汽车里装了一个汽车电话。它比电脑的机箱还要大两倍,需要专业的汽车技师来安装。但是,新鲜劲过去之后,我很快就觉得厌倦了,如果我能拿着它该有多好,为什么一定要在我的车里呢?这就促使了手机的诞生。而第一个手机就像一块砖头。尽管我们喜欢它们,我们想要它更小,更好。于是手机就沿着这条路一直发展。

其实,媒体一直沿着这样一条路在发展。补救性媒介,指的就是修正了之前媒介缺点的媒介。我认为未来的媒介产品将能够折叠起来放进口袋里,但打开之后你根本看不出它曾经折叠过,而且相比下处理速度会更快。这个补救会继续下去,因为没有什么媒介是完美的。

更重要的是,媒介使人类回归本性。我很反对媒介批判主义。他们认为媒介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虚假,使人类迷失人性,人正变成机器人。其实,你可以在媒介中看到,我们总是让媒介做我们希望它们做的事情,而不是媒介让我们做它们希望我们做的事情。

媒介融合定义篇10

关键词:主流媒介;新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G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7-0013-0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2012年3月份有报道说,中国之声新浪网微博的粉丝已经突破200万。粉丝数量领先于同行业。电台在互联网上开通微博,极大地提升了电台与听众之间的互动能力。

然而,广播与诸如互联网之间的技术融合所产生的效果远不止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性。从内容层面看,新媒介成为了广播内容的消息来源;无以数计的受众通过新媒介丰富着广播的话题;更有非职业的媒体工作者以专业传播主体的面貌通过广播向广大的受众传播非媒体工作者所关注的对象。

一、新媒介成为广播的消息来源及新现象

(一)新媒介成为广播的消息来源

用媒介环境学中的后视镜理论来审视广播,广播从其产生之日开始便走上了一条融合的道路。它不断地将先前已有的技术融合进来并保持自身的特色。其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报纸成为了广播所融合的对象,报纸的内容摇身一变成为广播所传播的对象。其实,音乐磁带和CD也不断地融合到广播中来。然而随着新技术地不断发展,广播与新媒介、新技术的融合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媒介对广播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之一就是广播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能够从新媒介上接触到更多的消息来源或新闻来源。“新媒介对整个媒体产业,尤其是新闻工作者,继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特网正成为信息和新闻的来源,笔记本电脑、手机和数码相机正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使得在今天这个全天候新闻时代,新闻故事和图片能够立即产生。……这也意味着自由撰稿人数量的增加和对多种技能的需求”[1]。

从传统意义上看,消息来源总是与新闻工作者对举的。这里的新闻工作者又主要是指负责新闻生成首要环节的记者。因此,从二元对立的角度看,记者与消息来源构成了对立。这样一来,“提供有可能制作成新闻报道或特稿的思想和大致的人物、地点以及组织[1]”就成了为新闻工作者提供消息的主要来源。从上面对消息来源的揭示看,消息来源主要分为三大类,也就是提供消息的人、提供消息的单位和除去人及单位之外的消息的出处。在这由三类消息来源构成的结构中,根据消息来源与新闻工作者之间形成的关系类型,又可以分为稳定的和临时的。如果从消息来源名字的表现形式看,它又可以分成具名的消息来源和匿名消息来源。

(二)消息来源的过程中的新现象

在当今广播的运营实际中,相应的新闻工作者都或多或少地接触并使用上面从不同角度分析出来的消息来源。这些来源成为广播获取相应新闻的源头。可是在新媒介新技术背景下,广播在使用这些消息来源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现象。

1.新现象之消息来源逐渐开始同主播、主持人建立起相应的关系

消息来源除继续同广播的新闻记者保持原有的对立关系外,消息来源逐渐开始同主播、主持人建立起相应的关系。由于新媒介、新技术与广播的融合,主播、主持人直接通过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各种新的媒介来获取信息。个人、单位及信息所赖以依存的出处,都成为了主播、主持人所做节目的消息来源。当然,主播、主持人与消息来源之所以能够建立起直接的关系,这跟广播内部的媒介融合——采编播一体化的人的分工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主播、主持人与新闻记者,与编辑的融合,才使得消息来源同主播、主持人建立起直接的关系成为可能。

2.新现象之广播的消息来源呈现出“多”的特点

广播的消息来源呈现出“多”的特点,这是与传统相比较而言的。也就是广播在与新媒介、新技术融合之前的状态相比较而言的。现在,广播获取消息来源的渠道非常广泛,尤其是具有“个人”属性和“地点”属性的消息来源与过去相比,新媒介、新技术背景下的这些属性的消息来源成几何倍数增加。这个特点实际可以从各种新媒介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总量上看出来。然而,广播在获取相应的信息时,除了从稳定的消息来源获取外,更多具有临时性的“个人”和“地点”的消息来源为广播所用。

3.新现象之匿名消息来源的增多

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新媒介,它们所的信息往往都具有匿名的特点。媒体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往往成为受众所诟病的对象。“采编室几乎每天都会碰到消息来源的身份,特别是匿名消息的问题。公众以往以为,匿名消息只是新闻界的一种技巧。直到发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丑闻后,匿名消息才受到关注,‘自由论坛’调查发现,70%的受访者认为,报道大陪审团的聆讯时,用匿名消息是‘不妥当的’”[2]。众多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增加了广播报道的风险性。如果在没有核实的前提下,想当然地只是从信息本身所呈现出来的价值出发,就很可能出现报道失实、缺乏公平性等问题。广播在与新媒介、新技术融合过程中,这些问题应该一起足够的重视。

4.新现象之主播、主持人与消息来源构成直接关系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直播节目中。录播节目,尽管消息来源也与传播者构成了各种各样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但是由于录播节目时间上的相对从容,传播主体在面对消息来源所提供的信息时,相对而言,做出选择和判断的时间比较充分,而直播过程中,面对来自各种新媒介的消息来源,主播、主持人尽管也在选择和判断,但时间相对较少是他们在甄别时所面对的一个问题。

二、新媒介为广播提供类型丰富的话题

对于新媒介为广播节目提供了类型丰富的话题,话题的理解不应该只是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诸如“油价上涨”、“食品安全”等话题上,实际上这里的话题除了包含这种传统意义的话题,更将各种类型的节目素材也纳入进来。

从话题提供者的性质出发,当前广播从新媒介上获取话题的渠道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来在于隶属于组织的媒介,一类是隶属于个人的的媒介。前者如各大搜索引擎和大的网站。现在,中国之声就经常将搜索引擎和各大网站当下关注排名靠前的新闻事件作为自己的报道内容。后者如QQ平台、e-mail、微博、短信平台和论坛等。无论是前者为还是后者,按照媒介环境学学者麦克卢汉的观点来看,新媒介是对广播传播主体的延伸。这种延伸从地域范围讲,是对原有取材地域范围的突破,这种延伸可以延伸到全国,甚至跨越国界,遍及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所接触的人来看,这种延伸使所接触的人数量增加,有可能接触到具有不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各色人等。新媒介为广播提供了丰富的话题不只是表现在广播从新媒介上选择相应的节目素材,它还因广播依托于新媒介、特别是互联网进行传播,还使得广播节目所传播的话题在话题要与受众具有接近性上发生了变化。由于传播地域的突破,所面对的受众也不再只是原有广播信号所覆盖范围下的受众,互联网上的广播,其受众在理论上可能是国内的,也可能是国外的。在这种传播语境下,广播的话题在理论上就有可能较以前多样化,因为要适应不同类型的受众。当然,是否变化,这取决于广播的定位,取决于其目标受众到底是谁。尽管这只是理论上的可能,但在新技术背景下,广播该如何发展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这种理论上的可能,不能不使得广播的从业者做现实的思索。

从结构主义的观点出发,广播做什么样的节目,什么样的话题能够进入到广播节目的视野或范畴中来,与其说是传播主体作出的选择,倒不如说是广播节目本身所作出的选择。因为任何一个结构或系统都具有自组性,不需要外力的介入。不可否认,这种说法的确使得研究更具有科学性,能使研究在同质的前提下进行。可是归根到底,什么样的话题能够进入广播节目的系统,最终还是离不开人的选择。表面上看来,传播主体在选择话题时好像具有个人的性质,实际上他们依然是按照他们头脑中存在的有关广播节目的知识结构来进行的。选择和判断广播节目话题的标准不是任意的,而是具有相对地固定性和共通性。往往不因个人的意志而转变。比如,对于新闻价值的理解,尽管存在着不同的表述,可是综合起来,各家观点中核心的部分往往是共同的。

结合上面的论述,新媒介与广播融合后,广播有了新的依托媒介和话题出现了多样性甚至是复杂性的可能。但是这些可能并不能否定或改变广播传播主体头脑中业已存在的关于广播节目的知识结构,传播主体依然要用结构的标准来对多样性的话题进行筛选衡量,符合的可以进入广播节目系统,不符合的则不能成为广播节目的内容。但是这种不改变不能掩盖过去没能进入广播节目结构但现在存在着进入广播节目结构的可能性。该种可能性的出现,则是因为新媒介、新技术改变了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的某种传播方式,即在传播主体和受众间单向传播的基础上增加了双向传播的成分,传播主体和受众间的互动性增强,从某种意义上说,受众具有了影响传播主体的可能。

在广播还未与新媒介、新结束融合之前,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以传播主体主动、受众被动为特点。传播主体传播什么话题都要靠他们自己去找,去发掘;受众只是被动地接受。即便是所传播的内容不为受众所喜闻乐见,受众改变传播现实可能性也比较小。虽然在过去也有受众通过信件给电台交流,可反馈的滞后性在改变被动接受状况上产生的作用并不明显。然而有新技术和新媒介就有了很大的不同,通过上面谈到的属于个人性质的沟通交流方式,受众不仅可以将他们想听什么在节目开始前告之传播主体,甚至在节目进行过程中,直接将自己的话题、问题提供给传播主体。所有这些在新技术的支撑下,话题能够做到及时甚至是即时地传播,受众在广播节目内容上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除了受众主动直接提供相应的话题外,当前,很多电台电视台还通过新媒介向受众征集话题。虽说征集上来的话题能否成为节目内容还是取决于传播主体,可这种方式为不同人群甚至另类人群所关注的话题成为广播的内容提供了条件。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传播主体的视野相对固定。正是由于新技术与广播的融合,传播主体的视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视野范围更广泛,能进入广播节目的话题也就越多。

三、非广播媒体的从业者以媒体从业者的面貌进行传播

非广播媒体的从业者以媒体从业者地面貌进行传播这个问题要求明确广播媒体的外延,因为它事关非广播媒体从业者活动范围。

“广播(broadcasting)通过电视媒介或广播媒介传送讯息而对接受讯息者无法施加技术性控制的过程。任何人只要拥有适当的接收机,并处在传送的范围之内,都能收到这些讯息(与窄播相对)。从广义上讲,这个概念意味着通过电波向一种大众受众传送讯息的过程,因此就得用广播的符码与惯例以吸引这种大众化的受众”[3]。广播概念的解释明确了其包括电视媒介和电台媒介的外延。其内涵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通过电波向大众受众进行讯息传播。在弄清广播概念的基础上,再来看看新技术促成新媒介与广播融合的事实。在传统上,广播的传播技术属于专业领域范畴,并非一般人所能接触和掌握。然而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媒介逐步融合到广播中来。如电台媒介就很好地跟手机媒介做了融合。电台媒体通过建立短信平台来与手机的使用者实现互动。电台还通过热线的方式使得二者之间的互动更加直接和及时。就电视台来说,除了上述的方式之外,由于摄像机进入普通家庭,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家庭摄像机的像素越来越高,拍摄的图像质量越来越好,很多普通人也渐渐成为电视台素材的提供者。如美国的《美国家庭搞笑录像》、我国的一些DV大赛等。

不可否认,这些融合方式的确是广播与新媒介的融合样式,可是广播与新媒介的融合也出现了新的动向。这种新动向不再只是停留在受众与广播的互动和只是简单地提供相关素材上,而是受众以广播传播者地姿态出现,直接向受众传播他们所关注的内容或信息。这个新动向也可以成为职业媒体传播者与非职业媒体传播者的融合;是人和内容兼而有之的融合。如保定电台新闻频率就有一档《今日准新闻》的小栏目。该节目的记者都是普通的受众,节目由他们采制而成。石家庄广播电视台《民生关注》中有一个时段专门留给受众,他们用自己手中的摄像机拍摄各种民生题材,然后经过筛选并在电视台工作人员指导下编辑播出。

媒介融合始终在进行着,然而以前研究的侧重点并没有将这种新的融合样式囊括进来。“确实,从已经问世的成果看,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角——有从技术融合角度展开的研究,从媒介所有权融合角度展开的研究,从媒介文化融合角度展开的研究,从媒介组织结构融合角度展开的研究,从新闻采编技能融合角度展开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可以说铺展到了与媒介相关的所有方面,包括媒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涉及到媒介经营与新闻传播的各个角落”[4]。蔡文归纳的国外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成果中未能包含职业传播者与非职业传播者间的融合。

媒介环境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就这种新的融合给出理论上的解释。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其实延伸意味着对过去的格局的打破或突破。在过去,广播只是隶属于职业的传播者,非职业传播者无法改变这一局面,可是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出现,各种新技术在实现人的延伸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形成了一种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进而成为指导人们实践的理论。这种新的融合在实践上还需要经历时间的检验,在理论上还需经过深入的研究。它作为一种新的融合现象,研究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在实际操作中,对把关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可否认,这种融合都是限于一定条件下的,它们不适于直播,因为直播状态下将无法对该种融合样式下的内容做到及时地掌控。

参考文献:

[1](美)鲍勃?富兰克林等.新闻学关键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美)海曼,(美)韦斯廷著.郭虹,李阳译.最佳方案:公平报道的美国经验[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