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相关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9:00

财务管理相关概念篇1

关键词:财务管理;概念图;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财务管理是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也是财经类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主要课程。该课程要求在完成财务会计和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要求学生具有相关财务与管理的综合技能。同时,财务管理知识面广,涉及的财务原理较多、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较多的公式化等特点,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吃力,以导致许多学生学习兴趣不强,或者变弱。由其是在三本院校中该种现象更为突出。基于此本文分析现阶段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概念图的基本思想探讨财务管理教学模式改革,以概念图思想展示财务管理教与学的应用。

一、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概念记忆模糊,未达到熟知

财务管理的知识面较广,相关概念也相对多而杂,课堂上授课教师一再强调理解再理解,但学生并不能完全懂得什么是理解,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以死记、硬记为主,上课也就成为了速记员,尤其到期末考试,更是以死背作为考试的条件。这样的结果并不能让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知识,相反更容易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生厌。因此,对概念的理解与记忆是学习财务管理的基本条件。

2.所授内容较多,连贯性较弱

财务管理涵盖的内容较多,从框架上来看具有关联性,但是在授课过程中由于每部分的知识内容还包括深度知识的学习,或者有的内容在其他的知识中也存在,但所表示的经济内容不同。由于财务管理内容的这种特点,本身可以相关联的知识反而容易给学生带来混淆,时常学生会分不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哪部分的知识,而削弱了财务管理内容的连贯性。

3.公式较多,不易记忆

财务管理不仅所授内容多,在每个学习部分中都会有繁琐的公式并存,这是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的又一大难题。学生多以“背”为主要记忆手段,繁琐的公式只能加深学生对所授内容的繁杂性,因此,大部分的学生在学到新的公式时都会有负面的情绪产生。与此同时,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会使学生降低学习兴趣。

4.实践教学运用效果不强

现阶段,财务管理的教学模式除了课堂讲授外,还配有相应的实践模块,或是配有相关的上机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学知识的巩固,加强所授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但此授课内容多半以例题与简单分析为主,未达到实践的主要目的。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财务管理教学模式改革对改善财务管理教学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引用概念图作为财务管理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二、概念图的基本思想

概念图是由英文Conceptmap翻译而来,由美国康奈儿大学的诺瓦克教授提出,诺瓦克教授把概念图作为一种有效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是“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或命题连接,连接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概念、连线和连接词是概念图三个基本的组成结构,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则是概念图的4个基本图表特征。其中:

(1)概念。概念是感知到的事物规则属性,通常用专有名词或符号进行标记;

(2)命题。命题是对事物现象、结构和规则的陈述,在概念图中,命题是两个概念之间通过某个连接词而形成的意义关系;

(3)交叉连接。交叉连接表示不同知识领域相互关系;

(4)层级结构。层级结构是概念的展现方式,通常最一般、最概括的概念置到概念图的最上层,从属的概念安排在其下面。

该理论基本思想就是借用概念图的4个基本图表特征加深学生对所授知识的认知,以通过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加强记忆与理解应用。因此,主要借鉴概念图的4个基本图表特征运用于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加强财务管理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并为实践教学奠定应用基础。

三、概念图在财务管理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1.通过层级结构展示财务管理的相关概念

财务管理由于知识面广,相关概念的记忆就比较多,引用概念图中的层级结构基本图表特征,能够加强对概念的理解与记忆。现以财务管理概念为例说明(如图1)。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价值管理工作。

图1财务管理概念展示

2.通过交叉连接展示财务管理内容链接

财务管理框架内容具有连贯性,但内容较多,往往会学生忽略内容的连贯性,学习中存在困难,现以货币时间价值为例,展示与货币时间价值相连的交叉知识(如图2)。

图2货币时间价值交叉知识展示

3.通过概念与命题展示相关公式

财务管理内容中涉及的公式较多,相似的公式也比较多,现以货币时间价值公式为例,展示货币时间价值中的相关公式(如图3)。

图3货币时间价值基本概念与名词展示

4.通过概念图规律理解,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财务管理是实践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引入概念图的内容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有效的掌握所授内容,在计算机财务管理中也可根据概念图的4个基本图表特征将授课的步骤与所涉及的财务管理知识串连,形成有效的学习模块,既可掌握操作步骤,又可加深相关理论应用,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目前,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不断采用新的理论和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引用概念图的基本思想拟改变财务管理的教学方法,提高财务管理教学效果,同时,本文也是《概念图促进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概念图在财务管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性形成阶段性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磊.概念图策略下的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3(11):48-49.

[2]宗声.新建本科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消费电子,2013(8):120.

[3]于生生,王斌.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阈下财务管理教学改革刍议[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1):71-72.

[4]陆,概念图评价研究述评[J].嘉兴学院学报,2013(11):61-66.

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概念图促进《财务管理》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批准号:GH13512)研究成果

财务管理相关概念篇2

财务、会计、审计三个概念性理论不在同一时间出现,那就是人们要在复杂变化的经济大环境中,通过财务、会计、审计三个方面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对自己的经济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掌控和管理,从而实现其自身财产的不断升值。因此,财务、会计、审计概念的出现具有相似的缘由,而这也为对于财务、会计、审计概念框架的构建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依据和探索依据。

二、财务、会计、审计概念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分析

(一)财务概念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所在

目前,我国财务理论研究发展迅速,但是,由于计划经济阶段,我国财务理论的概念与发达国家脱轨,使得目前我国在此领域的成果相对于国外先进的理念仍然比较落后,所以,财务概念的发展特别需要新思路、新理论的支持和充实。

(二)会计概念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所在

会计相关概念在我国的实际应用也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是真正形成理论的概念也是相对较晚的。会计概念早在15世纪末就已经提出,但是当时只是简单的一个概念理解,日后,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这段时间,会计概念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并开始逐步确立会计概念的理论体系。在会计概念理论的发展中,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和不同的观点理念,但这些观点的整体内容为会计概念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目前,相对财务概念和审计概念而言,会计概念的发展状况相对较好,并且凸显了一部分的理论成就的同时为会计从业者的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学习资料。但是会计概念仍需不断完善和逐步精确。

(三)审计概念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所在

审计概念的应用历史也是十分久远的,但是长久以来,由于审计概念的目标、方式等的波动性并不明显,而且审计的应用方法和应用目的都是一致的,因此,有人指出审计的概念是无效的。直到20世纪中期,一种关于审计概念的新观点的提出,使得人们消除了审计概念无效性的想法。新的理论认为审计概念框架由哲学基础、假定、概念、适用情况以及实际运用五方面组成,这为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审计概念框架奠定了基础。目前,审计概念框架的发展与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相当,也仍然需要新的理论支持和不断在实际中运用,从而完善概念框架。

三、财务、会计、审计概念框架共建的要点

构建财务、会计、审计概念框架进行共建的要点之一,就是针对财务、会计、审计三者概念框架的发展现状,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出发,来构建财务、会计、审计概念框架三者综合的经济管理体系。概念框架共建的要点之二,即铭记此三者之间存在构建同一概念框架的基础,即人们对于价值增值的需求的基本点。三者合理构成价值管理理论,其中,财务起决策作用,会计进行信息整合,审计则确保信息的安全性。概念框架共建的要点之三,即明确目标客户,锁定经济管理的目标,从而为概念框架共建提供保障。概念框架共建的要点之四,要进行会计监控和审计监控,即通过财务方面所反映出的经济情况进行监控,从而正确分析和解决所出现的经济问题。概念框架共建的要点之五,对会计监控和审计监控进行测评,只有正确的监控数据,才能得到对于财务的正确分析,并给出有效的经济处理办法,因此,对于监控的测评十分重要。在概念框架共建的研究和探索中,抓住要点,能够使研究数据结果能够更加有效。

四、结束语

财务管理相关概念篇3

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制定目标国际会计协调化

一、引言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FinancialaccountingConceptsFramework)的最早源于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自诞生之日起,就在国际会计标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76年12月发出的“概念框架的范围和”的讨论备忘录中如此描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重要性“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一部宪法(constitution),一种相互联系的、目标与基本概念的协调一致的体系”,“目标识别会计的目的(goals)和意图(purposes)。基本概念是会计基础概念……其它概念是由这类概念所派生。在制定、解释和应用会计与报告准则时,可能需要反复地应用它们。”尔后,1980年5月,FaSB在的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时再次强调:“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相互联系的目标与基本概念协调一致的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概念可望引出前后一贯的准则,并对财务会计与报告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做出规定。”“确立目标和识别基本概念并不是为了直接解决财务会计与报告,而是目标指引方向,概念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由此可见,如果说会计准则是解决会计实务具体问题的规范,那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则是制定这些准则的内在指导思想,以保证会计准则体系的前后协调一致。从这一程度上讲,我们又可认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以财务会计基本假设和基本假定为前提,以目标为导向,而形成的一整套相互关联,协调一致的概念体系,因此,纵观各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的类似,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一般由制定目标,会计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确认计量等五个部份[①]构成。在这五个部份中,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目标——或者说,财务报告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有两种: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以何种财务报告作为制定目标,将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告要素、确认和计量等方面的定义和界定,从而影响到会计准则的制定,最终对国际会计协调化产生影响。国际会计协调化是指通过对会计实务的变动程度加以限定从而增加其可比性的过程(Christophernobes、Robertparker,2000)。如果各国或有关国际组织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制定目标上达不成一致的看法,那么将会对国际会计协调进程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成为国际协调的障碍。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目标与分类

以财务报告的目标为标准来进行分类的话,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分成三大类,以受委托责任为目标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决策有用观为目标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以受委托责任与决策有用并提为目标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以受委托责任与决策有用并提为目标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又存在着谁主谁次的区别。,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和iaSC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目标进行比较的话,可以明显看出这里的区别。美国FaSB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目标定为向投资人、债权人和其它类似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信息,这是受特鲁伯罗德报告(truebloodReport)——“财务报表的目标”影响的。这份报告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表的。该报告虽然提出十二项目标,但其实是以一个目标——决策有用性——为主,其它虽名为目标,实为对该目标按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的四个问题分层次进行的补充说明。该报告提出的基本目标即为决策有用性——用于做出决策(Decisionmaking)。由于美国最早从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因此它关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目标的定义对其它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相关研究产生很大影响。iaSB对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目标定义是: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关于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信息,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层受托责任的信息。澳大利亚对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目标定义是:为通用的财务报告提供信息给使用者,用于做出并评估有关稀缺资源分配的决策。从这里可以看出,iaSB和澳大利亚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以决策有用作为目标的。英国关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目标定义是提供有关企业财务业绩,财务状况的信息要有助于帮助一系列使用者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和进行经济决策,即以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并重,以受托责任为主,决策有用为辅。加拿大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目标定义是:传输有助于投资人、组织成员、捐赠者、债权人和其它使用者用来进行资源分配决策和评估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信息,即以决策有用与受托责任并重,以决策有用为主,受托责任为辅。目前,还没有国家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目标单纯定为受托责任的。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一个国家的会计标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因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评估并据以修订既有的会计准则;可以指导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新的会计准则;在缺少会计准则的领域内起到基本的规范作用。因此,如何确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目标,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会计准则的制定,从而对国际会计协调产生影响。现在各国都致力于会计准则趋同的研究,如果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目标这个根本的问题上达不成一致的看法,将会成为国际会计协调进程中的障碍。目前,有的学者已经对iaSC直接把FaSB采用的决策有用的目标作为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目标提出异议,认为iaSC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国际会计协调的障碍(Ludwingerhard,2004)。由于iaSC在国际会计协调进程中的地位极为特殊,如果iaSC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目标界定问题上存在不当之处,那对于国际会计协调进程的影响将是难以估量的。

国际会计协调目标受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目标影响,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目标又取决财务报告目标,那么,不同的财务报告目标又有何区别呢?在受托责任观中,实际是以收入——费用法(Revenue-expenseapproach)来定义会计要素。在收入——费用法下,把收益表、收入确认原则、收入计量原则放在第一位,而将资产、负债的定义确认、计量作为收入和费用的“副产品”(by-product)。在决策有用观中,实际是以资产——负债法(asset-Liabilityapproach)来定义会计要素。在资产——负债法下,刚好与收入——费用法相反。它是把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放在首位,而把收入的定义、确认和计量视为资产和负债的“副产品”。在受托责任观下,以已实现的资产回报率作为判断管理层是否履行受托责任的标准,从而使财务报告成为判断的可靠基础,并且暗含真实与公允的概念。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是为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是否买、卖或持有证券——提供信息,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强调未来现金流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从这一程度上讲,决策有用观是从经济学角度来判断企业价值的。从目前来看,决策有用观主要以美国为代表的盎格鲁——萨克逊模式的国家所采用,受托责任观主要为大陆模式的国家所采用。不同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目标影响着各国会计协调目标,那么,在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大形势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目标应如何确立才会更好地推进国际会计协调进程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三、关于不同财务概念框架目标内涵的比较

首先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的实质。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从受托责任观转变为决策有用观,与资本市场的是密不可分的。从受托责任概念内涵的变迁过程看[②],最初的受托责任是单一的、一一对应的,体现中世纪庄园管家对主人交付财产的管理;随后受托责任演变为职业经理对资源投入者交付资源的保值和增值责任,此时,受托责任依然存在着明确的、数额确定的委托方,这保证了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私人契约的可行性;以后,资本市场的高度发展、规模的扩大使得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分离,所有权细分的结果造成了每个所有者所拥有的所有权份额只占很小的一部份,此时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作为评价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作用已经降低,更重要的体现为一种决策效用。小股东往往将追求定期的股利收益放在第一位,一旦他们不能够获得预期的股利收益,他们往往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而不希冀撤换、控制或监督管理当局。,100%的市场环境是不存在的,目前市场经济亦是上述两种类型的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况且,各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不尽相同。因此,本文认为,绝对地将财务报告目标定位为受托责任观或决策有用观都是不恰当的。尤其作为在国际会计协调过程中处于特殊位置的iaSB,如果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目标单一定位为决策有用观,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其实,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并不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的。例如,aSB在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就将这两种观点融合并提。

其次,经济学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如前所述,“决策有用观”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判断企业价值的,强调使用未来现金流量概念。传统会计理论强调成本、收入配比原则。众所周知,财务会计与经济学在计量上最大区别就是:前者反映成本,后者要求反映企业的价值。价值是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动的。这就不可避免的在计量上带来主观随意性,并且受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重大。因此,“可靠的计量”必然成为一句空话。许多评论家也认为美国和i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最大是在确认与计量项目上的失败。FaSB自己也承认,在它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下,财务预算报表不能成为经济学意义上判断受托责任的标准(1978,para.53),因为一个实体的经济价值是管理层行为与经济环境(特别是对未来的预期)的综合产物。不确定性对会计产生重大影响。另外,通过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企业价值,未必就是正确的。因为,未来现金流量是预期性的,很难归属于每一项特定资产的;其次,如何确定合理的折现率也是一个问题(葛家澍,2003)。

最后,国际资本市场目的假设。决定i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否成为障碍或基础的关键在于国际资本市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提高国际资本市场信息的有效性,还是为了提高公司管理层的受托责任水平?经验证明,后者才是国际资本市场的真正目的。因此,国际资本市场并不需要美国和iaSB资产负债会计模式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他们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只是以想当然的协调目标——帮助投资者预测非盎格鲁——萨克逊公司的现金流量和股票价值——作为编制基础。事实上,iaSB偏向于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做法已经引起许多欧洲大陆国家的不满。而且,自iaSB实行可比性方案后,iaSB所制定的许多国际会计准则已转向传统的运用,并且把重点放在了受托责任上。这样类似的国际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指导思想不符的情况在许多地方已有体现。这就使得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处于尴尬的地位。如前所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虽然不是强制实施的,但却是“准则中的准则”。可是,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制定出来后,却又很少于准则的制定,就连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至今也很少应用于实际准则的制定,甚至有时还会出现相左的情况。

四、结论

本文在比较不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目标的基础上,认为各国在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应当考虑目标对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影响。在确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目标时,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同时也要兼顾前瞻性。如果只从本国实际出发,势必会影响到国际会计协调化进程;可是只注重前瞻性,又会出现类似于美国的问题,使得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成为一种昂贵而又不实用的摆设。特别对于iaSB而言,尤其要注意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目标对于国际会计协调化进程的影响。本文认为,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演变的,它们无所谓孰优孰劣,但决策有用是受托责任的目的,受托责任是决策有用的基础,两种观念已出现融合的趋势,有时人们在利用会计报告时,已无法区分到底是出于受托责任还是决策有用,因此,在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目标时,应注意这种趋势,从而更合理地制定会计准则,推动国际会计协调化进程的发展。

1.葛家澍.2003.财务会计的本质、特点及其边界.会计.3

2.葛家澍.2003.回顾与评介——aiCpa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的研究.会计研究.11

3.葛家澍.2004.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的比较与综评.会计研究.6

4.葛家澍.1999.中级财务会计学(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36

5.葛家澍、杜兴强.2004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6.(英)诺比斯、帕克.潘琰主译.2002.比较国际会计.第6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财务管理相关概念篇4

摘要:公允价值会计基于价值和现值理念、兼容历史成本会计,不仅能够提供更相关的会计信息,而且促使了会计学要素向经济学概念实质的回归。公允价值自身具有的性质特征以及表达会计要素的经济学价值的能力,赋予了扩展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学之外其他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应用的条件和空间。本文以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为切入点,讨论了在企业内部建立公允价值计量体系的必要性。将公允价值引入理财学以及管理会计学中,能够为企业财务及其他管理信息的使用者提供高质量信息作为决策和管理的依据。

公允价值和现值的运用已经成为当代国际会计改革的一个主要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着财务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提倡在会计和报告中运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实证会计理论“计量观”认为,把公允价值体现在财务报表中以提交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已经日益成为会计人员的目标。更进一步,根据公允价值自身的概念和属性将公允价值概念引入管理会计学和理财学,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真实、有用和相关的信息,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能力。

一、公允价值计量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虽然不同国家和组织都对公允价值作出了自己的定义,但定义的内容却是大同小异。FaSB在第七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UsingCashFlowinformationandpresentValueinaccountingmeasurements)中对公允价值的概念的定义是“在当前的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自愿双方之间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价格”。2004年6月在颁布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征求意见稿中,FaSB重新修订了公允价值概念,对交易各方增加“熟悉情况和非关联”两个限定条件。近年来,FaSB已经把公允价值作为大多数会计计量的目的,包括初始确认时的计量和以后期间所进行的新起点计量。可见,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是也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难度。

从公允价值的定义以及目前研究成果分析,公允价值实际上是一个很广的概念范畴,一方面,从广义上说,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以涵盖其他几种计量属性――历史成本计量,现行成本计量、现行市价计量、短期的可变现净值计量和以公允价值为目的的现值计量(谢诗芬,2002)。公允价值反映了发生在交易和事项中公平、允当的价格,同时兼具可靠、相关的信息质量特征,已经成为企业外界相关利益者、特别是大多数的决策者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内在要求。因此,公允价值应当作为所有计量属性所提供信息质量特征的衡量标准――是否公允地表达了计量对象的价值。另一方面,狭义地讲,公允价值又可以作为独立的一个计量属性能够反映模拟的市场价格,即在尚未交易和非清算的情况下,采用各种估价技术对缺乏有效市场的资产或负债项目的价值以近似市场定价的方式进行评估,从而试图得到相对公允、合理的价格,反映报表截止日各项资产或负债项目的静态价值。

公允价值会计基于价值和现值理念、兼容历史成本会计,因其能提供面向现在、未来、市场、风险等在历史成本计量为主的情况下被认为是具有不确定性而无法确认、计量的会计信息;相比之下,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以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原则为主要特征,提供的信息更多的是面向过去,因而显得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FaSB在第7号财务公告中大力推荐公允价值的运用,并且提出应由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估计公允价值,特别是当某项资产或负债不存在可观察的市场价格,但具有和约规定或可预期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就成为获取公允价值的重要技术手段。

二、公允价值的逻辑起点

“价值”是现值和公允价值共同的逻辑起点,也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公允价值计量符合经济学的资产、收益概念和现值计量要求,成为会计学资产、收益要素向经济学概念回归的重要手段,所以公允价值是实现价值型会计模式计量的关键。在经济学的定义中,资产是根据企业使用这些资产在未来所实现的预期收益的现值来计量的,收益是企业在某一期间净资产价值变动的结果—-实质上,二者都建立在面向现在和未来、强调与经济决策相关的经济学“价值”概念上。所以从经济学层面来讲,作为价值信息提供者价值计量是财务会计的责任,而价值的直接计量就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然而,在现值计量难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之前,会计学收益和资产概念不得不建立在面向过去、强调计量客观可靠的会计学“成本”概念上。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逐渐变化,因为这种信息不及时和不能完整反映企业价值而日益遭受社会各界的诟病。但是,随着FaSB第7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颁布以及对于公允价值以及现值会计研究成果的出现,为在初始确认或新起点计量时使用未来现金流量作为会计计量基础、以及现值计量在会计摊配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指导框架,为公允价值和现值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公司理财观点的创新:公允价值计量与延展

通过对公允价值概念的分析,公允价值应当发生和存在于交易中,是一种交易价格――不论该交易客体或其同类产品是否存在活跃的市场。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公允价值的根本特征在于“真实与公允”(谢诗芬,2004),其他特征如: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公平性,是交易双方平等议价的结果;公允价值计量对象具有全面性,其计量对象不仅包括资产也包括负债;公允价值得以存在的交易市场具有兼容性,不仅包括活跃市场也包括非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反映虚拟的市场价格,即交易和交易双方可以是假定的;公允价值概念具有动态性;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信息及时充分、能够面向市场而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并且全能够全面反映管理层决策水平。虽然公允价值作为一个财务会计学概念产生于交易之中,但是以上各种特征及其“价值”属性还是为将公允价值引入经济学和管理学其他相关学科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和基础。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在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其他许多学科领域中,如金融、保险、精算、投资、资产评估、资信评估、价值评估等,公允价值都得到重视和运用。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已经成为许多经济管理学科变革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尤其是对于和财务会计息息相关的管理会计及理财学,将公允价值计量概念及方法引入管理会计及理财学对于企业本身具有重大意义。

(一)公允价值与理财学

所谓理财目标,是指财务主体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成熟,目前股东财富最大化已成为理论界比较公认的企业理财目标――以股票价格代表特定利益主体的价值创造。不论理论界对于理财学目标的争论如何,它始终是建立在对企业价值客观评价的基础之上的。价值是联结理财学和会计学的根本纽带,作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分支学科,可以肯定的是价值是现财学的核心概念,因此,正确地进行企业价值及其组成部分的计量和评估就成为了理财学目标实现的基本前提。将公允价值和现值计量应用于理财学当中,意味着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及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对资产、负债和收益进行计量的同时能够得到反映企业真实价值的相关信息。

有些相关文献中曾提出,因为企业的价值是企业全部资产(包括会计上已确认与未确认的资产,如人力资源与自创商誉)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企业估价绝不是将其全部资产的价值简单加总那么简单,这也决定了对那些共同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采用现行市价与可变现净值进行计量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从整体与部分的加总不相等的角度来看,以上的观点是可接受的。但是必须承认的是,企业整体价值的正确评估和反映必须建立在能够对于其组成部分,也就是各项资产、负债以及权益价值的正确评估的基础上;反之,不了解整体之中各组成部分真实的价值特征也就不能正确了解整体的价值情况。从另一个方面说,在运用企业现金流量折现法评估企业价值所应用的现值理论及技术,与广义上公允价值会计中的现值计量拥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或者说可以将评价企业整体价值作为对单项资产项目进行价值评估的延伸。

(二)公允价值与管理会计学

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向企业管理人员提供经营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因此被称为“对内报告会计”。从其演进过程和应用现状来看,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企业管理学、应用经济学等在现代管理会计体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且已经成为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财务会计相比,现代管理会计侧重于预测未来,为了有效地帮助企业管理当局作出正确的经营管理决策,需要进行定量分析和科学的预测――预计经济环境和企业条件的变化,提出各种经营方案供企业选择。所以说,管理会计已经“从传统的只重视以财务导向的决策分析和预算控制,转变为强调股东价值关键财务和经营动因的确认、计量和管理的众多战略性方法在内的复杂体系”(iFa,1998;ima,1999),价值管理已经成为管理会计关注的重点。不论用什么方法和指标来衡量和评估价值,其中都必然会涉及到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问题。这里实际上再一次提出了价值的计量问题,提供面向现值和未来的信息的价值计量绝不是仅仅依靠企业中占主导地位历史成本计量体系所能胜任的,所以必须引入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

四、结论与展望

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公允价值概念的出现反映了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今后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促进了财务会计正从过去提倡成本计量向经济学家所要求的价值计量的转变。同时,公允价值自身具有的性质特征以及表达会计要素的经济学价值的能力,赋予了扩展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学之外其他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应用的条件和空间。作为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分支学科,理财学、管理会计学和财务会计学由“价值”这一核心概念作为纽带而相互联系,将公允价值引入理财学以及管理会计学中,能够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以及企业管理者提供更为真实、有用和相关的信息。更进一步说,在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可行的公允价值的计量体系,为企业财务及其他管理信息的使用者提供高质量信息作为决策和管理的依据,因此,扩大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必然对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FaSB.StatementofFinancialaccountingConceptsno.7,UsingCashFlowinformationandpresentValueinaccountingmeasurements.Feb.2000,publishedbytheFaSB.

[2]谢诗芬,戴子礼.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21世纪财务变革的重要前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9;12~18

[3]于永生.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研究.财经论丛,2005;9;90~97

[4]黄中生.论资产计量.会计研究,2005;4;15~21

[5]黄学敏.公允价值:理论内涵与准则运用[J].会计研究,2004;6;17~22

财务管理相关概念篇5

关键词: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中图分类号:F23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5-0122-04

收稿日期:2007-02-1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研究项目(05JJD630004)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葛家澍教授、杜兴强教授。

作者简介:翁健英,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方法。

一、引言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特别是规范会计理论范畴内至关重要的两个核心概念。若干年来,会计界对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目标进行了孜孜不倦的研究,研究结论也日益丰富。概而言之,在西方会计理论研究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后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目标各领数十载。但具体到我国会计界,长期以来则比较关注会计基本假设的研究,但对会计目标的关注则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才开始。关于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目标的研究,目前存在着两个悬而待决的问题:(1)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否应该包含会计基本假设?(2)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抉择。本文将本着继承与发展的思路,对如上两个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是否应包括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否应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拥有一席之地?这个问题的回答并非“是”或“否”那样简单。本文将分为以下四个相互关联、逻辑上层层递进的问题来进行解读:

1.会计基本假设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地位的变化。trueblood报告和FaSB于1973年4月启动“企业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计划是一座“分水岭”。在此之前,会计界一直尝试将会计基本假设作为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及会计准则体系的逻辑起点,尽管在aRSno1.3被否定后会计基本假设的研究日渐式微。可以说,早期构建会计准则体系的逻辑为:“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一般原则会计具体原则会计准则”。这个逻辑的代表为moonitz与moonitzandSprouse。[1]即便是apBopinion否定了aRSno1之后,会计基本假设也并未彻底消失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范围之外,apBStatementsno4中提出的13项会计基本特征仍将会计基本假设涵盖在内。但是自此,会计基本假设在概念框架中的地位盛极而衰。

在美国apB存续的后期,aiCpa与apB其实已经意识到了制订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因此apB制订了apBStatementsno4“企业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与会计原则”、aiCpa的trueblood委员会也颁布了研究会计目标的trueblood报告。可以说,此时研究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已经在悄然由会计基本假设转向会计目标。FaSB启动的“企业财务报告目标”计划(CF计划之一)更是第一次明确地将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定位为会计目标。

2.会计假设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框架遭到否定的内因。然而,“会计基本假设逻辑起点论”发表后,招致了绝大多数人的批评。LeonardSpacek(1961)认为,aRSno.1中大部分所谓的假设,都是不言而喻的经验,它们不能作为合理会计原则的基础。此外,Spacek指出,构建一个合理会计理论框架的必要前提是对会计目标的清晰界定。mautz(1965,p46)曾撰文指出,“让会计原则、理论建立在假设之上,就好比把房子盖在沙子上一样。换言之,如果以会计假设为基础,构建会计理论,环境依赖的会计假设能支撑多久?谁敢说会计假设是有效的?这样还有谁敢依赖会计理论?”

受上述种种批评影响,以及考虑到按照会计基本假设作为逻辑起点演绎的会计原则与会计实务的差距(gap),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会计原则委员会最终否定了aRSno.1。本文认为,会计基本假设之所以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逻辑起点最终遭到质疑乃至否定,并非全然是由于会计基本假设作为逻辑起点构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本身存在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若以基本假设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基础,则意味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建立在一些不够严谨的推断之上,这势必会毁损体系的逻辑严密性和可信性。但也许这并非是主要的原因。正如下面我们将要讨论的,会计目标本就是一项会计基本假设(也可以理解为一项假定,葛家澍,1997.10),是特定的历史横截面上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使用者的需求等在调查基础上得出的暂行结论,因此也具有假设的性质。若否认会计基本假设为起点构建概念框架的严谨性,也等于质疑了会计目标为起点构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那么,会计基本假设作为逻辑起点构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受到非议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本文设想,主要原因在于会计基本假设为起点构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过于重视会计的技术层面,而“缺省”或“漠视”了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的其它层面,使得由会计基本假设衍生和演绎的内在逻辑一致的会计原则往往与会计实务相互脱节,难以在特定会计环境与会计实务下进行应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利益协调、均衡和政治妥协的过程(尽管每个会计理论工作者本意并不希望如此),以会计基本假设为逻辑起点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难以实现这一均衡(tradeoff)或协调功能,未曾考虑到会计、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的特殊性。

众所周知,会计并不仅仅具有技术性,按照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会计信息实际上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后果性,因此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利益集团的游说(lobbyfororlobbyagainst)(刘峰,2000)。为此,虽然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力求公允中立,但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及各种利益关系的错综复杂,使得中立性好比会计准则制订过程中的“极限”一样,只可逼近,永远无法达到。正因为如此,所以才需要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来抵御外来压力,寻求“借口”。照此,作为指导、评估和发展会计准则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也同样经受利益集团的游说和评论。实际上,制订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另一个功效在于,力图将对制订一个个具体的会计准则的利益协调过程,更多地转换为对财务会计一些概念的协调,以便节约交易成本。以FaSB制订SFaCno1为例,先后于1977年8月1-

2日、1978年1月16-18日进行了两次公开听证会;在1977年8月举行的听证会期间,收到283份书面评论意见(属于游说支持或反对的意见),其中221份直接涉及财务报告的目标(SFaCno1,par.61-62)。

3.会计目标本就是一项会计基本假设。从会计目标的内涵可以看出,会计目标并非臆断,而是来自于客观的会计环境。所不同的是,会计目标并非直接源自于对客观经济环境因素的概括,而是来自于对特定会计环境下的针对性调查。以研究会计目标的trueblood报告为例,trueblood调查了5000家以上公司的意见,举行了50次以上的面谈,邀请相关利益团体举行了35次的会议,在纽约进行了3天的公开听证会,历时2年半,后才于1973年3月颁布了“trueblood报告”。[2]后来的FaSB,同样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得出了会计目标是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有助于评估主体未来现金流入、流出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信息”的结论。该结论充其量只能够算作是一项“命题”,或者是一项有待检验的假设―――会计目标本就是一项假设(葛家澍,1997.10)。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目标的上述暂行性结论不断地再接受修订,譬如aiCpa(1994)等进行的相关发展。

4.会计基本假设应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有一席之地。诚然,会计基本假设为逻辑起点构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无法取得利益相关者的一致认可,但并不能因此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将会计基本假设全然排除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外。不少的作者以FaSB的SFaCno1为例,认为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就未曾将会计基本假设列入。这一观点本身值得怀疑。的确,SFaCno1未曾明确地对会计基本假设进行归位,但是我们仍能够从SFaCno1、6中读出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⑴SFaCno1的par.9-16,冠之以“环境对各种目的的影响”的总标题,其实质上主要分析了会计环境等因素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影响。

⑵SFaCno6“财务报表的要素”中,贯彻“未来经济利益观”所给出的各项财务报表的要素,无一不隐含着会计基本假设。例如,资产被定义为“特定的主体a因为过去B1的交易或事项,而拥有或控制的、可能的未来B2经济利益”。这样,a其实明确的受到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B(含B1、B2)其实蕴涵着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的思想―――若无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何来“过去”与“未来”?

所以,会计基本假设并非被FaSB排斥在外,合理的解释也许应该是:会计基本假设、尤其是最基本的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被FaSB认为是不言自明的,因此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多次引用。与此相类似,英国aSB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订的相应的概念框架中,也都并未将会计基本假设排斥在外,这些概念框架的要素定义说明了本文的这个观点。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总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总则)等初具概念框架雏形的文献,也无一例外地将会计基本假设置于醒目的位置,加以详细规定与阐述。

综合上述层层递进的逻辑,本文认为,会计基本假设理应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拥有一席之地,切不可因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目标导向而否认会计基本假设的作用。

三、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

1.关于会计目标的典型观点

FaSB的SFaCno1是“决策有用观”的全面阐释者,至此,“决策有用观”就被各国会计准则制订机构奉为“圭臬”。FaSB指出:“编制财务报告应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它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他们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的决策”。FaSB同时阐述了什么样的信息具有决策有用性,即“有助于预测现金流入、流出的金额、时间及其不确定性的信息”。[3]

1999年,英国的aSB在“StatementsofprinciplesforFinancialReporting”中提出了财务报告的目标为:“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关于报告主体的财务业绩和财务状况的信息,从而有助于各种使用者评价报告主体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以及制订相关的经济决策。有助于使用者评价报告主体产生现金的能力(含时间及确定程度)以及评价报告主体财务适应性(adaptability)。”aSB提出的会计目标具有如下一些特点:[4]

⑴aSB提出的会计目标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进行了融合,将两者的思想联合进行表述;

⑵aSB提出的会计目标中,认为最具决策有用性的信息除了与现金流动相关的信息之外,还包括财务适应性(adaptability)―――即报告主体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金流量的时间和金额,从而适应未曾预期的需要和机会的能力(par.1.19)。

⑶aSB提出的会计目标,将信息使用者统一看待,并不象FaSB提出的会计目标一样,对投资者格外侧重。究其原因,可能与美国、英国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关―――英国更多的推崇“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认为企业不仅是股东的,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同等看待;而美国一直较为奉行“股权导向”的公司治理模式。国际会计准则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认为,财务报表的目标为“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财务报表还反映企业管理层对交付给他们的资源的经管成果或受托责任。使用者之所以评估企业管理层的经管情况,是为了能够做出经济决策”(第12、14段)。与aSB提出的会计目标相仿,iaSB的提法等于同时承认了财务报表的“决策有用性”和“受托责任性”。更进一步,iaSB还含蓄地指出,“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其实相互包容,认为评价受托责任往往意味着决策有用―――撤换或续聘管理当局。

2.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融合是科学的表述

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并与公司治理下的委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狭义的受托责任观指资源的受托者对资源的委托方负有解释、说明其经营活动及其结果的义务。随着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观”的逐渐蔓延和发展,受托责任的内涵也逐步扩展到“社会责任”(socialresponsibility)。[5]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依托的环境背景一般为高度流通的证券市场及股东异常分散的上市公司,此时存在着两项重要的变化:第一,股东只是法律终极意义上的所有者,企业的实际控制权掌握在企业的管理当局手中―――“强管理者,弱所有者”格局,所以股东

其实已经蜕变为“投资者”;因此,他们一般往往只满意于定期获得满意的股利即可。第二,由于股权分散的现实及集体行动的困难性,这些投资者往往并不希冀去撤换企业的管理当局,而往往代之以“用脚投票”的方式退出资本市场。此时,他们一般通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买卖股票的投资决策。

基于上述的描述,本文认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并非是矛盾的或排斥的,相反两者之间具有某些交集,是可以进行融合的。受托责任观下,根据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告决定是否继续聘任或就此解聘管理当局的行为,本身就是一项决策;而决策有用观下,一个个投资者根据财务报告、通过股票市场持有或抛售特定公司的股票,表面看起来与受托责任评价关系不甚紧密,但若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大部分的投资者都进行了相同的抛售决策,那么等于形成了一项“集体行动”,最终的累积效应则可以理解为一种受托责任的决策―――一种间接行使受托责任关系权利的体现。如果以一种更为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受托责任概念或受托责任观,我们发现,两者不仅并不矛盾或排斥,而且决策有用观往往体现为受托责任发展到一个特定历史横截面上的特例。

为此,本文较为赞成aSB和iaSB提出的会计目标,并认为应该尊重不同国家资本市场发展的现实阶段与特征,以决策有用观为主、兼顾受托责任观,或以受托责任观为主、决策有用观为辅,实现两者的融合。

3.“决策有用观”的困惑

即便“决策有用观”得到了相对较大范围内的认可,但是“决策有用观”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⑴决策有用总是具体和针对性的,但一套通用的财务报表不可能会对所有的信息使用者都有用。尽管FaSB在提出会计目标时认为,对投资者和债权人有用的信息,同样能够满足其它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所需,但缺乏明显的经验证据证明这一点。

⑵FaSB、aSB、iaSB在论述会计目标时,基本上都认为“有助于预测现金流入、流出的金额、时间及其不确定性的信息”的信息是决策相关的,但FaSB的SFaCno1同时指出,“利用报告收益和收益组成内容的信息,可以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前景”(par.42-47)。这个前后相悖的论断并未得到详尽的解释。

⑶“‘有助于预测现金流入、流出的金额、时间及其不确定性的信息’即为决策相关的”的表述不尽科学。追本溯源,FaSB得出财务报告目标的基础为trueblood报告,而trueblood报告得出结论之前调查的企业主要是非常重视现金流量的“房地产”公司。若果真如此,的确将决策有用的信息界定为“有助于预测现金流入、流出的金额、时间及其不确定性的信息”的表述不仅存在争议,而且还需进一步进行详细的审视与验证。

⑷会计目标的使用者到底应该象FaSB那样界定的、以股东和债权人为主,还是象aSB和iaSB那样界定为利益相关者团体。正如前文指出的,前者与股权导向的公司治理模式相适应,而后者侧重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若采纳前者,则以此为导向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及该模式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指导和发展的会计准则、乃至受该类会计准则规范的上市公司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是否会重蹈美国一系列财务欺诈的覆辙?但若采纳后者,则如Jensen指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不合逻辑,因为它没有给出一个公司目标函数的全面描述。具体来说⋯⋯利益相关者理论要让管理当局服务于众多的‘主人’。但当诸多主人存在时,没有人能够得到公正的报答;没有单一的目标来阐明任务,企业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必然产生困惑、冲突、效率低下、甚至竞争失败”。[6]那么,与利益相关者模式相适应的会计目标表述,是否也会导致最终财务报告无法满足任何人的信息需求呢?公司治理中出现的、在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下管理当局的“自然卸责”现象是否会在会计信息披露领域再现呢?若果真如此,那么会计目标指引的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将无法实现透明度,浑浊的信息披露将加剧管理当局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将受到削弱。

四、小结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本文着力探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否应该包含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关系”两个关键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分析,本文遵照的是四个基本的、层层递进的逻辑―――⑴会计基本假设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发展过程中地位的变化;⑵会计基本假设为逻辑起点的概念框架遭到否定的内因;⑶会计目标本就是一项会计基本假设;⑷会计基本假设应在财务会计框架中拥有一席之地。对于第二个问题的讨论,本文认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应该融合、且指出了决策有用观目前面临的困境。值得指出的是,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目标作为财务会计概念和会计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学术界对它们的研究还将不断的持续和丰富。

参考文献:

[1]moonitz,“theBasicpostulatesofaccounting”,aRSno1,1961。

[2]葛家澍、杜兴强,《知识经济下财务会计理论与财务报告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FaSB,“objectiveofFinancialReportingbyBusinessenterprises”,SFaCno1,1978。

[4]aSB,“StatementofprinciplesForFinancialReporting”,London,CCHpublishing,1999,12。

[5]杜兴强、章永奎,《wto与会计的国际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08。

财务管理相关概念篇6

财政部最近颁发《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较诸《企业会计准则》(1992)有巨大进步,但仍然有些原则问题需要探讨。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

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是涉及财务会计目标的重大问题。《基本准则》第四条“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这样明确,很有必要。它兼具决策有用观和经管责任观的优点。该条接着规定:“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笔者认为此项规定不够全面。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在会计界流行着决策有用观和经管责任观。经管责任观的提出者井尻雄士认为:1.决策有用观以决策者,即会计信息使用者为中心,而把会计信息提供者的意愿置之度外。经管责任观注重的是委托者和受托者,即会计信息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会计人员服务于委托者的需要,但并非委托者的仆从,应注意协调两者间的利害关系。2.根据决策有用观,会计人员向决策者提供的信息是多多益善。根据经管责任观,会计人员必须把注意力集中于客观的信息上,既不损害委托者,也不损害受托者。3.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首要目标是提供对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经管责任观认为会计的首要目标是计量受托业绩。会计人员利用记录与报告两种工具来实现所追求的目标。报告是汇总的记录,记录是报告的基础。委托者有权获得报告,并在必要时对记录进行核查。记录使受托者对其行为负责,并实现了委托者的大部分利益。重要的是会计系统的整体有用性。井尻认为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与明确经管责任实质上是鸡与蛋的关系,但不能混为一谈。

笔者认为决策有用观和经管责任观只是侧重点不同,两者共同的而且是谁也不能否定的地方是:财务会计报告服务的对象,不仅是有关各方的经济管理,而且应有本企业的经济决策和管理。明确经管责任的主要内容是业绩评估,而业绩评估旨在为决策提供依据。两者是互相关联的会计目标,确定经管责任构成决策作用的一部分。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1978年发表的《论财务会计概念》(SFaC)第一辑《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第24段指出:“许多人根据他们对企业的关系,根据他们所了解的企业情况作出经济决策,所以他们都是编制财务报告所提供信息的潜在用户,其中有业主、贷款者、供应者、潜在的投资人和贷款者、职工、管理人员、董事、客户、财务分析和咨询人员、经纪人……”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a・C利特尔顿认为“会计的首要目的是向管理当局提供控制信息或报告受托责任的信息。”

1988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跨国公司委员会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提出《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与概念》,认为编送公司报告的首要目标,是披露有关经营、资源和义务等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以帮助使用者控制公司,作出有关该公司的经济和社会决策。这里,信息“使用者控制公司”,最直接的应当是报告主体的决策、管理层。这样说,并不否定“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问题在于不应当否定直接“控制公司”的报告主体的决策、管理层,他们是最初的使用者。

很明显,我国的新《基本准则》主要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89年正式公布的《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该《框架》第9段“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商业债权人、顾客、政府及其机关和公众。”还必须注意该《框架》第11段“管理层关心财务报表中包括的信息,尽管它能够取得有助于执行计划、决策和控制职责的额外的管理和财务资料。……公开的财务报表所依据的是,管理层使用的关于主体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这里,充分说明《框架》明确提出管理层“关心”并“使用”财务报表中的信息。从我国的实际看,企业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有三分之二来自于会计,已是众人皆知的常识。管理层提供信息和利用信息的统一构成了会计的具体目标,怎能否定报告主体的决策管理层是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使用者呢!

iaSB的突破之处:一是目标的服务对象不只限于外部;二是明确指出企业管理当局使用财务报表信息,可惜未能将其明确列入使用者的范围。

从会计目标服务对象的重要性来看,把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列在前面,完全正确。但从会计工作的角度看,企业决策管理当局和会计部门首先要运用会计信息,加强经济管理。这正是当前和今后深化会计改革、建立管理型会计的迫切需要。将财务会计报告主体的决策管理层(包括财会部门)列入使用者,有利于指导他们更好地强化会计核算与管理,尽快实现核算型会计向核算管理型转化。

原《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一条“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前两者与新准则略同,主要差异在于财务会计报告是否应当“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或者说,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主体的决策管理层应当属于使用者,是相当重要的、首先使用报告的使用者。

二、关于会计要素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指什么?一般认为会计指会计工作,如会计准则、会计报告、会计期间、会计理论等,这里的会计都是会计工作的简称。但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显然不能构成会计工作的要素。

国外文献经常使用“财务报表要素”概念,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财务报表的要素”第47段指出,“财务报表揭示交易和其他事项的财务影响,是根据交易和其他事项的经济特性,把它们分成大类。这些大类称作财务报表的要素。与资产负债表内财务状况的计量直接联系的要素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与收益表内经营业绩的计量直接联系的要素是收益和费用。”FaSB认为“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是构筑财务报表的材料――财务报表所包含的各类项目。”iaSB五要素和我国的六要素可以概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要素。英国的七要素和美国的十要素由于增设业主投资和业主派得,还可以概括业主(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但是,这些都不能直接概括现金流量表的要素,因而“财务报表要素”有其不够准确之处,也引起了是否设置现金流量表要素的争议。

我国前没有“会计要素”的概念。财政部草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准则(草案)提纲(讨论稿)》于1990年11月公开发表,首次正式采用会计要素概念。娄尔行教授较早提出“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所谓会计要素就是会计报表通常所含有的大类项目,是构建会计报表最根本的组件。会计要素就是会计报表的要素。”认为会计要素与会计报表要素是相同的。葛家澍、余绪缨教授也指出:“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我国对会计要素的研究源于建立会计准则框架,比国外“财务报表要素”概念在逻辑顺序上提升了一个理论层次,并“解决了‘财务报表要素’不能涵盖资金运动全部内容的问题。”

根据系统科学理论和会计理论,笔者认为,使用“会计对象要素”概念更为科学。会计对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按照经济内容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财务会计报表的框架,是会计报表最基本的项目及其概括,会计报表的各个项目都是会计对象要素的具体化,会计报表项目具体化为会计科目或会计账户。四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三、关于日常活动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条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把收入定义为“日常活动”,给人以内涵过宽之感。原收入准则《指南》基本要求(一):“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所有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它活动。”其内涵之宽,溢于言表。对工商企业来说,投资活动、旧设备处置等等,都可以理解为日常活动,但都属于利得范畴,不属于收入要素。由于企业收入以营利为目的,核算企业经常的营业活动应将“日常活动”改为“营业活动”。这样,将更为准确和明确。营业收入、营业利润概念亦可作此佐证。查“日常活动”来目iaSC《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的收益概念,收益包括收入和利得,我国的收入只是它的一部分,不应简单套用。而且1aS18收入准则新译文的第7段定义为:“收入,指主体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已将“日常活动”改正。对收入来说,“营业活动”或“经营活动”都比“日常活动”贴切。

同理,第三十三条费用定义中的“日常活动”也应改为“营业活动”或“经营活动”。

四、关于经营成果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第四十六条“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需要商榷。

原《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修订本)》第5条:“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会计词典(增订本)》:经营成果“在一定时期内各个或全部经营过程中获致的成果。”所以经营成果是经营过程或经营活动获得的成果,营业利润或称经营利润准确地概括这一关系,即:收入-费用=营业利润(经营利润)。《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准确规定:“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即:利润=经营利润+利得-损失。“利润”来自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还受非常活动的影响,而不能仅限于经营活动。

利润账户反映利润要素。在账户分类上,会计界一直把利润账户称作财务成果计算账户。《现代汉语词典》对财务的解释为:“机关、企业、团体等单位中,有关财产的管理或经营以及现金的出纳、保管等事务。”或曰:“经济组织中,有关资金的筹集、调拨、使用、分配、偿还等方面的经济业务。”财务成果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营过程在财务上获致的成果。”这个定义的不确切处在于财务成果不仅由经营过程中获得,还可以在非经营过程中获得,即利得-损失。查《辞海》:“财务成果是企业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它包括销售(或营业)损益和销售外(或营业外)损益。”财务成果即“利润或亏损”。

财务活动能够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如果把“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后四字改为“财务成果”,显然要好得多。但仍然不完全准确。

从严格的字面意义看,财务成果似乎不能包括非常活动。法国把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称作财务活动,营业损益+财务损益=正常损益,不包括非常损益。

财务管理相关概念篇7

关键词:会计管理;财务管理;区别;联系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当前,我国财经界对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关系的认识主要有三种观点,即“大会计论”、“大财务论”与“会计财务平行论”。现代企业通常实行“大财务论”,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企业的会计工作不断弱化,成为单纯的数据整理人员,出现“财会和一”的财务管理模式,这种作法不仅难以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也不利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改革的进行。

一、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的概念认识

1.财务管理的概念

在本世纪初,欧美国家通过融资、合并、联合等多种方式成立大型公司,财务管理作为有效解决企业联合、兼并中出现的问题应运而生。目前财经界普遍认为财务管理是处理企业公司内部的资金组织活动,或者处理企业之间各方面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具体指企业资金的收入与分配、资金的筹集与使用、资金的消耗等资金活动方式。

2.会计管理的概念

在当代社会中,会计成为企业组织管理的基本形式,其主要作用在于对企业各部门的经济业务进行分析与核算,并作出相关预测,对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会计管理的主要作用在于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二者概念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出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在具体定义上的确存在差异,然而,如果从二者实际的工作范围来看,这种差异很不明显,因此,想要准确认识会计与财务管理关系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层面。

二、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产生发展的比较

1.会计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会计学科的建立与逐步完善,会计管理一词随之产生。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要求企业管理必须实现变革,控制论、信息论与系统论等理论逐步与企业管理相联系。企业管理由传统的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不断转变,对会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要向传统的数据核算型转变为决策经营型。在这种要求的影响下,现代会计相关理论得到不断地完善与充实,并产生了社会会计、人力资源会计与决策预算会计等不同分支,特别是现代会计管理的产生与发展,极大程度的丰富了会计方法。

由于现代企业会计工作不再仅是对相关经济信息进行反映与核算,更强调会计的计划性、监督性、控制性与决策性等方面,因此逐步出现会计管理的概念。从广义上看,会计管理包括对企业经济信息的加工、转化、传送、存储、审查以及利用这些手段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会计管理主要有以下两种经营方式:首先是提供相关会计资料,并对其进行计划与控制;其次是将会计与企业其他组织系统相结合,最大程度的发挥会计的综合管理职能。

2.财务管理的产生于发展

相比于会计管理,财务管理的产生与出现要早得多,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活动也不断进行变革。19世纪末,伴随着股份公司的建立,企业运行的资金大为增加,财务关系也不断复杂,于是产生独立的财务管理工作,其重点在于如何有效筹集使用企业运行的资金。到本世纪初,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转移到如何有效加强企业的财务监督。

伴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形成,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变革也使财务管理活动向更加全面灵活的方向发展。目前,财务管理除了筹集、使用、分配企业资金以外,重点在于如何有效的预测企业财务,加强企业控制,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深入有效的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中。

三、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职能比较

1.会计管理的职能

会计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管理,通过计划、预测、控制等手段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其次对会计价值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通过分析、核算、考核等手段加深人们对经济活动本质的认识。

2.财务管理的职能

首先,财务管理指对企业的资金活动环节及其相关的财务经济关系进行综合管理,包括财务计划手段、财务组织手段、财务控制手段与财务预测手段;其次,财务管理还需要评价管理工作的过程与结果,并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完善企业的财务活动,主要包括财务检查手段、财务分析手段与财务监督手段。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会计管理重点在于使用会计方法综合管理企业的价值活动,而财务管理则强调通过资金管理的方式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价值进行管理。但在实际的企业运作中,一方面企业通过生产经营产生的价值,完全能够通过资金流动变化反映出来,例如企业的生产、供给、销售等经济活动与资金的支出、投入和收入密切相关。企业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企业资金的运营情况以及可发生的风险与回报,通过合理有效的资金运作,保证企业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效运行。另一方面,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在对象与内容上有密切关系,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是监督财务活动、编制财务计划的重要依据,企业财务运行情况又通过会计核算来反映。因此,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存在着内部的联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发展,财务既不可能取代会计,会计也无法代替财务,只有会计与财务各司其职,协调发展,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掌握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对于加强企业财务会计改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平心,韩新民,靳庆鲁.作业成本计算、作业管理及其在我国应用的现实性[J].会计研究,2009(08).

[2]范治俊.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J].中国工会财会,2011(01).

[3]赵文海,申富平,张艳辉,郝炳新.管理会计在河北企业的实践:回顾与展望[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05).

财务管理相关概念篇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完善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研究”(10zd&03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模型与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研究”(12BGL032);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资助

作者简介:戴文涛(1971-),男,江苏丰县人,高级统计师,高级会计师,博士后,主要从事内部控制、公司理财等方面的研究。e-mail:

王茜(1981-),女,吉林四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谭有超(1982-),男,山东德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研究。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涉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最基本概念和理论要素,这些概念和理论要素界定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对象的性质、功能和范围,指导着实务层面上的技术方法和制度建设。鉴于现有成果仅仅研究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的某一方面,有必要以内部控制评价的本质属性作为逻辑起点,研究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环境、主体、客体、目标、方法、规范及其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逻辑起点;理论要素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2-0115-08

一、问题的提出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极为重要的一项内部治理机制,担负着纠错防弊、预防和降低企业内部风险、保证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能。本世纪初,美国频发的安然、世通等一系列知名公司的财务舞弊事件导致前总统布什于2002年7月30日紧急签署了被誉为自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时代以来“最彻底的公司改革法案”——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actof2002,简称SoX法案)。该法案的103、302、304条款是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它要求公司的管理层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并将评价结果对外披露。为执行SoX法案,美国treadway委员会重新审视了1994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存在的问题,并于2004年9月正式《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涵盖了原来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风险管理的引入,拓展和细化了内部控制[1]。

新的内部控制框架的被公认为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最高成就。然而,雷曼、美林等一些自称或被外部审计鉴证为拥有“健全的内部控制”或“完善的风险管理”的大公司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纷纷破产或被收购,这不仅对内部控制理论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也使公司风险行为成为学术界、实务界以及政府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2]。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一个基本目标是监管公司的经营政策和财务决策,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风险承担导致的公司价值损失以及当前危机的发生,已经被许多人视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失灵[3-4-5]。从表面看,美国一些知名公司破产或被收购源于次贷危机、监管机构渎职以及政策失误等外部因素,但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公司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形同虚设,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徒具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引起世人强烈关注,从而引发了国外学者展开了新一轮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研究。

在我国,随着“蓝田股份”、“银广厦”、“郑百文”、“中信泰富”和“中航油”等一系列财务舞弊和内控失效事件的频频发生,公司内部控制也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监管部门日益关注的问题。借鉴美国CoSo内部控制五要素框架形式,同时在内容上体现其风险管理八要素框架实质,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在2008年6月28日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简称《基本规范》),并随后了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简称《配套指引》)。《基本规范》连同《配套指引》,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6]。

为解决《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落地生根问题,我国学者也展开了内部控制评价的相关研究。陈汉文和张宜霞[7]、张龙平等[8]、朱荣恩[9]、杨有红和李宇立[10]、刘明辉[11]、吴秋生和杨瑞平[12]研究了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审计鉴证、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以及内部控制评价整合等理论问题。杨雄胜[13]、上海市内部审计协会课题组[14]基于案例研究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现实模式、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骆良彬和王河流[15]、韩传模和汪士果[16]、王海林[17]、李小燕和田也壮[18]对内部控制评价数学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和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标准体系进行了探讨;厦门大学内控指数课题组[19]、戴文涛[20]、王宏等[21]、张兆国等[22]基于内部控制要素、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程度构建了企业内部控制指数。张先治和戴文涛根据我国内部控制内外部监督评价体系目标,结合国内外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理论和实践状况,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23]。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在内部控制评价研究中处于根基地位,规定着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对象的性质、功能、范围以及实务层面上的技术方法和制度建设。科学地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对于内部控制评价理论发展和应用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上述内部控制评价研究成果仅仅研究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的某一方面,并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系统的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基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逻辑起点、包含的内容及其逻辑关系进行研究。

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涉及内部控制评价研究的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要素,这些概念和理论要素并不是简单地堆砌,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连接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有序性的基本理论结构,决定着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对象的性质、功能和范围。要建立起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其首要问题就是要从诸多基本概念或理论要素中选择一个能够充当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那么,哪一个基本概念或理论要素可以充当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呢?

参照内部控制评价的相关学科如内部控制、公司理财、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都是目标起点的做法,国内很多学者认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是内部控制评价目标。但问题是,内部控制、西方财务学、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真的把目标作为起点了吗?

首先,看一看内部控制概念框架。美国CoSo的内部控制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管理层总结”,是对内部控制总体构架的高度总结,是针对总裁、高级管理人员、董事会成员、律师和监管当局而写的;第二部分“总体架构”,对内部控制进行定义,阐述其构成要素,为管理层、董事会及他人提供评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准则;第三部分“外部团体报告”,是附件,对那些已经或准备公开披露其对编制财务报表进行内部控制的企业提供指导;第四部分“评估工具”,提供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的有用资料。我们一般所说的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主要指总报告的第二部分内容,该部分共分八章,包括定义、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有研究者如赵顺娣和陈留平将其概括为“一个定义、三个目标、五个要素”[24]。我国五部委联合的《基本规范》第三条首先对内部控制进行定义,指出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然后阐释内部控制目标,即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由此可见,CoSo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我国的《基本规范》并不是以目标作为起点,而是在对内部控制进行定义(即确定内部控制的性质)的基础上,才最终确定内部控制目标。

其次,看一看公司理财概念框架。李心合认为,从形式上看,西方财务学的起点选择都是目标概念,但是一个值得关注但被忽视的现象是,很少有财务学教科书在阐释目标函数之前不首先对“公司财务”进行“定性”[25]。在研究了美国学者eugene与michael合著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william的《财务管理实务》、Stephen等的《公司理财基础》、英国学者peteratrill的《财务管理基础》后,李心合指出,西方财务管理学教科书从来都是“性质或本质起点论”,所谓的目标起点论只是国内学者对西方财务学理论的一种不恰当的归纳和认识[25]。

最后,看一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编报财务报表框架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国际公认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由于双方意识到消除各自概念框架差异的重要性,2002年10月,iaSB与FaSB签署“诺沃克协议”致力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并将建立“联合概念框架”项目列入其趋同计划中。之后,经过六年的精心研究、讨论和反复征求意见,双方终于在确立“决策有用性”为主导的财务报告目标观的基础上,确定了有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新层次结构(见表1所示),并于2010年9月28日正式了自2004年以来合作开展的共同概念框架联合项目(简称“联合概念框架”)第一阶段的成果“目标和质量特征”。作为财务报告概念基础和质量要求的两章框架,总体上说,是有着显著改进和提高的高质量框架文献,是编报企业财务报告基础概念的新篇章[26]。这给了人们一种认识:似乎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应该是目标。这种认识实际上是一种误解。iaSB与FaSB的概念公告尽管在阐释形式上“是以目标作为研究起点”,然而事实上,对财务会计的“定性”始终都是“定位”(目标)的前提。如果FaSB不是把会计定义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一项为决策提供经济信息的服务活动”,就不可能有目标概念的“决策有用性”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财务会计的性质和作用仍是财务会计的前提或基石,是概念框架中高于目标概念的实质上的研究起点[25]。

一项事物,在没有对它“定性”(本质)之前,是不可能有所谓的“目标”定位的[25]。因此,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应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本质。

表1联合概念框架中的有用财务

信息质量特征层次结构

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内容及其逻辑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应该包括哪些基本概念或理论要素,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臆断,而是取决于内部控制评价实践的一般性质(即本质)和要素结构。李心合、张兆国等、杨清香等认为,概念框架主要包括本质、对象、主体、目标、方法、规范(标准)和环境。基于上述观点,下面阐释一下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内容及其逻辑关系[25-27-28]。

1.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本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什么

在过去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中,为了一定的实践目的而进行的内部控制评价最为典型,也最为常见。如早期的基于审计目的的内部控制评价、基于企业战略的控制自我评价(ControlSelf-assessment,简称CSa)。这种基于实践目的的内部控制评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本质是作为审计人员和企业的一种审计方法和管理手段而存在,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一个测度环节,为具体的实践目标服务。

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作为实践中的一个环节来认识,确实可以有效地指导实践。但这种认识往往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这就给构建一般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带来了巨大困难,甚至会出现较大的分歧和争议。原因是针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本质的认识不同,就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内部控制概念框架和实践体系。因此,要构建一个一般的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就必须撇开具体的评价实践活动,上升到企业经济本质的高度。按照现代企业理论,企业的经济性质是一个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制定的关系契约集合,只要企业同其利益相关者能够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的契约,并能够有效地加以履行,企业的经营目标就必然能够实现,即企业的经营目标保证了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制定的关系契约得以有效的制定和执行。但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以及投机倾向的客观存在,使得企业同利益相关者之间最优契约的建立和履行常常存在较大的交易成本。为降低企业同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有限理性和投机倾向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危害,进而保证各利益相关者能够制定和履行最优契约,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是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在制定和履行契约时对企业经营、资产安全和法规遵守等方面的信息需求,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信息披露形式,它不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仅仅是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支持系统。

2.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环境——在何种制度安排下实施评价

对任何事物进行评价总要基于一定的制度环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环境是指实施内部控制评价所基于的制度安排。由于各国企业制度背景、法律环境、公司治理状况和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环境存在着显著的不一致。美国基于其企业制度主要形式是公司制、股权较分散、公司法只存在于州的层面、公司治理及资本市场较为完善等特点,建立了“管理层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层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意见+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其目的是通过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强制要求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维护市场秩序和市场的有效性。与美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安排不同,英国根据其实行自由企业制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重较大以及独特的内部控制法律框架等因素,建立了“董事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注册会计师对董事会内部控制声明进行审查”这样一种制度安排,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范围不仅包括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而且涵盖了所有类型的控制,尤其是强调了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的关系,主要目的是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要。

中国存在的特殊制度环境如股权结构较特殊、投资者法律保护不健全、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有缺陷等一方面使得中国不可能完全照搬美国或英国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安排,另一方面也决定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视角也必须是规制或监管。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的《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提出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立目标,即“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基本建立以监管部门为主导、各单位具体实施为基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咨询服务为支撑、政府监管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内部控制实施体系”,我们认为,张先治和戴文涛提出的“董事会内部控制评价+注册会计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政府监管部门(或非盈利性机构)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模式是较适合我国制度环境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安排[23]。

3.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体——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由谁来实施

从现实情况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体有谁来担当,这似乎是一个已经解决的问题,因为不论是美国的内部控制法律法规,还是我国五部委的《配套指引》,都规定公司管理层或董事会对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按照内部控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不论是美国的还是中国的),董事会(或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确实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体,但必须明确的是,董事会(或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仅仅是企业内部控制内部评价主体。内部控制五要素及其范围主要是基于企业管理者的自我评估模型需要而归纳出(thomas,1993),企业董事会按照内控五要素进行评价,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其评价目的主要是满足企业自身评估需要,从评价的过程和目的看,他们都是内部控制内部评价主体。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活动按照评价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评价主体进行的评价活动,另一类是外部评价主体进行的评价活动。在将内部控制评价本质确定为一种信息披露形式、并不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仅仅是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决策支持系统的情况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体主要是指内部控制外部评价主体,而且最好由独立的第三方如政府监管部门和外部评价机构(比如科研机构或类似于美国的标普、穆迪和惠誉等评级机构)组成。在我国,政府监管部门要对企业施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6],要建立以“政府监管部门为主导的,各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和中介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内外部监督评价体系”,所以,我国内部控制评价外部评价主体主要是政府监管部门或外部非营利性机构(比如科研机构)。

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不能充当主要的外部评价主体由于以下三种原因:(1)按照《审计指引》,注册会计师仅对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而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是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有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对企业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重视不够,忽视影响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其他重要控制活动的评价(即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评价范围不包括企业所有重要的控制)。(2)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评价缺乏综合性。企业内部控制影响因素较多,要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作出独立、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并指导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就不能仅由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状况作出定性评价,而应当建立一套反映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本质特征和目标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科学的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以便对企业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对比和分析。(3)会计师事务所具有公共性和企业性双重属性。它一方面为股东、债权人和潜在投资者等提供企业审计报告,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又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这就使其难以完全保持公正性。

4.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客体——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什么

在实务界和理论界看来,在美国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逐渐获得公众认可、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按照内部控制五要素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状况和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已经正式的情况下,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要围绕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注册会计师要在实施审计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内部控制五要素是董事会(或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的评价对象、是内部控制评价的客体是无需再探讨的问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内部控制五要素及其范围主要是基于企业管理者的自我评估模型需要而归纳出,评价结果主要满足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需要。所以,在内部控制评价本质被界定为一种信息披露形式、并不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仅仅是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内部控制评价主体主要由政府监管部门或外部非营利性机构(比如科研机构)组成的情况下,将内部控制五要素作为内部控制评价对象显然是不合适的。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目的是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源自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应当是内部控制为内部控制有关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度和水平;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为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内部控制[7]。因此,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的评价活动,更进一步地,就是指内部控制评价主体根据一定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个财务年度)的内部控制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或水平所进行的评价活动[23],内部控制评价的客体是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水平。

5.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要达到什么目标

任何一种概念框架都有目标,如财务概念框架、内部控制概念框架和公司财务概念框架,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也不例外。内部控制评价是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的评价活动,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所以,内部控制评价目标应当与内部控制目标相适应,内部控制评价目标的确定应当依据内部控制目标。

美国的CoSo把内部控制界定为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以及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的实现,我国的《基本规范》为企业内部控制规定了五个方面的目标,即合规性目标、安全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但是我们认为:企业目标是企业的最高目标或终极目标,不管是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四目标,还是中国的内部控制五目标,都应当与企业目标相一致。为此,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应分为整体目标(或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以解决和企业目标的协调问题。

当今企业是在一个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经营,风险是每一个企业面临的最大危险,生存即企业可持续是企业最基本的需求,其次是发展和盈利。发展是企业可持续的重要保证,而盈利则是企业的最根本目的。按照一般公认的观点:企业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所以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目标(或基本目标)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在该目标下,可以将其细分为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遵守现行的法律和法规以及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等具体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再控制,其目标要与内部控制目标相适应,在企业内部控制整体目标(或基本目标)确定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情况下,内部控制评价目标就是降低或规避企业风险、增加企业价值。

6.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如何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

对企业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评价,并要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接受性,就必须选择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方法按照评价结果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性评价方法,另一类是定量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方法与内部控制评价程序(或步骤)相联系,通常根据评价步骤的不同又可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内部控制评价步骤一般包括调查了解、健全性测试、符合性测试和综合评价四个阶段。在制度调查阶段,可供选择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查阅法、询问法、观察法和调查表法等;在健全性测试阶段,通常使用记述法(文字说明法)、调查表法和流程图法等评价方法;在符合性测试阶段,证据检查法、穿行试验法和实地观察法等是常用的评价方法,而在综合评价阶段,对比分析法、资料汇总法、逐项列举法等较为常用。

定量评价方法是在一套反映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本质特征和目标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评价模型,将企业内部控制状况评价结果转化成一个具体分值(通常称作内部控制指数)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按照权数产生方法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主观法和客观法。所谓主观法,即根据经验和重要程度人为给出权数大小,再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主观定权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分法、功效系数法、指数加权法和模糊评价法等。所谓客观法,即根据指标自身的作用和影响确定权数再进行综合评价。这类方法有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变异系数法、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由于上述综合评价方法各有所长,人们往往根据评价指标性质和评价目的选择配合使用。将层次分析法(即aHp方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构造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是一种综合运用两种方法优点的科学方法,非常适合企业内部控制综合量化评价。

7.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

对企业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评价,还必须要有一定的的评价规范(或评价标准),没有评价标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就无法判断。美国的CoSo委员会在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不久,就提出了判断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三项标准,即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了解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公布的财务报告的编制是可靠的;使用的法律法规得到了遵循。随后,加拿大的CoCo委员会、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我国的《基本规范》等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但总的来说,这些标准过于原则和抽象化(虽然加拿大的CoCo制定了用于评价各项内部控制目标的20条具体标准),还不能有效地指导内部控制评价实践。

内部控制评价方法有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与之相对应,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也存在定性评价标准和定量评价标准。定性评价标准是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标准,可分为一般标准和具体标准。内部控制评价的一般标准是应用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各个方面的标准,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整体运行应遵循和达到的目标;内部控制评价具体标准是应用于内部控制评价具体方面的标准,是具体的内部控制系统运行应遵循和达到的目标。内部控制评价一般标准和具体标准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内部控制评价具体标准是一般标准的基础,一般标准是具体标准的升华。

财务管理相关概念篇9

关键词:财务治理财务管理关系对接

想让公司能够良好有序的运行,必须保证公司有一个好的运营环境,并且处理好公司的财务关系。前者要求公司进行财务治理、后者要求公司进行财务管理。那么究竟什么是财务治理什么是财务管理,他们在治理公司之间有着怎样的作用,这两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接下来笔者一一进行阐述和探讨。

一、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概念明确

很多人混淆了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认为二者是相同的,甚至在管理公司的时候只单纯的进行财务管理,没有财务治理这一手段。这部分笔者明确介绍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概念,并分析其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1.什么是财务治理

财务治理是针对现阶段企业中难已解决的复杂财务关系而新出现的词汇。这一词汇的出现,有利于协调整个公司内部相关工作人员的利益,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公司财务治理是基于财务收支管理、财务剩余索取、财务监督以及财务人员配置等结构性问题的制度安排,是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产物,其要求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强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并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实现多层次财务决策科学化等一系列程序、制度和行为设计与规范。目前我国不同的学者给予财务治理不同的界定概念,有的学者侧重于强调财务治理在提升公司治理效率方面的作用,有的学者侧重于财务治理是公平与效率的合理统一。但这两种说法都是片面的,我们可以对财务治理这样定义:财务治理是针对公司全部相关利益者的一个调控手段,他的治理对象大到公司的最高管理人员,小到基层工作人员,他的治理目的在于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方式、协调员工利益、治理公司财务最终达到提升效率治理公司。财务治理的目标是长远的,它是一种固有模式,一种制度,如果你认为财务治理的治理对象只是公司财务,那就大错特错了,财务治理的对象涉及到股东、股权、财务、任务、制度多个方面。它是公司治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公司发展的重要保证。总之财务治理是治理公司的核心内容,公司想要发展就必须对财务治理充分重视,让财务治理在多个发面发挥它的神奇功能。

2.什么是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的概念比较明确了,各个学者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基本达成了一致,财务管理是针对财务的管理,是纯粹的经济活动,只是针对公司内部的经济问题,财务关系。财务管理的主要管理对象是资金,要求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供给公司的财务来源、合理分配公司资金、对公司的资金进行有意义的利润再造。笔者认为,财务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公司金钱即“财”和公司日常事务即“务”的经营,在管理过程中要处理好金钱与事务的关系。财务管理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内容,只有管理好财务,明确经济活动与目标才能使公司的发展更有方向,使公司的各项活动更有序进行。

这就是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前者是宏观的、是核心的,后者是基础的,是必要的,这两者不是一个概念,但却同在公司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同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与联系。

1.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区别

二者的区别体现在出发点、服务主体、服务对象上。出发点方面:财务治理是从治理整个公司的层面出发,协调公司各个人员的财务分配,实现利益均衡;财务管理是单一的从公司的经济角度出发,使公司的资金来源更广泛、分配更合理、实现公司的利润最大化。服务主体方面:财务治理的服务主体广泛,它的属性是社会的,从最高领导阶层到管理层面,主要是配置公司财务,实现财务的分配合理;而财务管理的服务主体是经济层面,他的属性是经济的,要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它的服务主体是公司的所有企业法人。服务对象方面:财务治理的服务对象是与公司财政相关的人员,而财务管理的服务对象是资金,他要让资金有合理的来源、合理的分配、合理的去处。总之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者之间有着很大程度的区别,体现在多个方面。

2.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联系

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二者共同构成财务,一个服务了财务的服务对象、一个满足了财务的资金来源,二者结合构成了财务。而两者的另一个联系在于: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公司的合理分配,利益最大化,财务支出与收入和理化的平衡。但是财务治理不同于财务管理,在治理公司的过程中,要在人请联系的基础上区别二者。

总之,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就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构成了财务,同服务于公司大局,密不可分。在治理公司的过程中要同等重视,兼顾区别与联系,使二者在公司治理中共同发挥作用。

三、如何实现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对接

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对接是经济学、管理学、财务学的基础,是公司治理的客观要求,在公司治理过程中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对接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财务管理与财务治理对接的过程中要以财务为切入点,明确财务目标是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前提,只有明确了公司的财务目标才能选择合理的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方式和对接手段;同时要完善公司的监督管理机制,这是实现而这对接的必要条件,公司有一个系统的管理机制,日常工作才能有效进行,有合理的监督体系,才能保障公司的严密性合理性基于监督与管理的双重完善才能实现公司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合理对接;另外实现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对接的最重要条件是公司要有一个安全的经济环境,控制风险,完善风险监测机制,使公司有一个安全合理的运行环境;对于实现二者之间有效对接的另一个要求是要求公司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在整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都有了工作方向,才能实现合理对接。总之,要实现公司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效对接就要做到以上几点,有财务目标、有战略规划、完善风险监测机制、完善公司的监督机构。

四、结束语

公司的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共同构成了公司的财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混淆二者概念更不能偏重任何一方。要在公司整体的战略规划指导下实现财务管理与财务治理的合理对接。

参考文献:

[1]申书海.试论公司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与对接[J].会计研究.2006(10)50-55

财务管理相关概念篇10

关键词:财务管理;课程标准;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5-0212-02

应目前高等专科院校会计相关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本文对会计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财务管理的课程标准制定进行探索。文章从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要求,课程内容和要求等六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期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启示。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财务管理学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讲述资金时间价值、风险的财务理念,企业的预算、筹资、投资、经营、分配、税务、财务分析等各种财务活动的管理方法。本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位置。

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财务管理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以及应具备的财务管理业务水平。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后续课程还有管理会计学、金融会计学、预算会计学、税法、经济法等。

1.2课程基本理念

财务管理课程以培养学生们的财务管理理念和财务管理方法为重点,教学内容是基于实际工作中企业的具体财务活动而设计的,通过课堂讲述和练习来实施。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服务为宗旨,彰显能力本位,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

1.3课程设计思路

财务管理课程的设计思路是“培养学生财务理念,掌握企业各种财务活动的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理念是学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进而从事更高层次的经济管理工作所必需的,企业的财务活动更是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些都是学生就业后每天面对的工作内容。职业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工作任务的变化,依赖于工作过程这一载体。针对行业特点,序化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以“立德树人、培养职业能力”为己任,把财务管理专业学习从“应试”引向“应用”、从“学业”引向“就业”,因此,财务管理课程着重了这两方面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末来职业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服务。

2课程目标和要求

(1)每学期初制定授课计划,授课内容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执行,每月由教研室集中检查一次,并由系部和教务处不定期抽查。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具备掌握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的财务理念和确认方法,掌握预算、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税务、财务分析等各种财务活动的管理方法,具备在实际工作中处理类似业务的工作技能,完成知识性目标和技能性目标的双重目标。

3课程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主要按照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将与企业有关的财务活动分解成筹资、投资、分配、运营等若干主题,课堂教学内容均围绕这些主题展开。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知识+技能”的培养理念。教学内容由以下教学单元构成:

(1)复习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

(2)财务管理概述;

(3)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

(4)预算管理概述与预算方法全面预算;

(5)筹资管理概述股权筹资债务筹资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杠杆效应;

(6)投资管理概述财务可行性要素财务可行性指标测算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与运用;

(7)营运资金管理概述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

(8)收益与分配管理;

(9)税务管理概述筹资税务管理投资与营运税务管理收益分配与税务风险管理;

(10)财务分析与评价概述上市公司基本财务分析企业综合绩效分析。

总计:90学时左右,理论课和练习课各占50%。

4教学条件

4.1软硬件条件

理论教学场地及设施要求:采用多媒体授课的须具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4.2师资条件

职业能力要求:任课教师需具备会计和财务方面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符合双师型的要求。

5课程实施建议

5.1教学方法建议

针对财务类教学的特点和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张教师精讲解,学生重理解、多思考、多练习,最后达到掌握的要求。构建交互式、参与式课堂教学体系,将教师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学生中心法贯穿在课堂教学中。

5.1.1教师讲授法

教师紧紧依照教学内容,讲授重要知识点、概念、理念、公式、方法。做到重点突出,难点详尽,基本点全面。

5.1.2案例教学法

每一章都设置小型例题和综合案例,结合案例讲述知识点的运用,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理解概念,掌握方法,熟练技巧。

5.1.3学生中心法

知识讲授给了学生,还必须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大量课堂练习,课后辅导发现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保证“教到了,学会了”,避免眼高手低。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会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5.2教材编写与选用建议

(1)财务管理学是一门经济类学科,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决定了财务管理的知识更新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财务管理教材选用的原则是,实用性和前瞻性。

建议给每届学生选择当年最新出版的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该教材有两大优点:一、教材每年更新,知识最新,符合学生毕业就业的现实工作环境;二、最权威,该教材由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写,学生就业以后,参加初级、中级技术资格评审,考试用书就是这套教材,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学习的可持续性。

(2)推荐教材。《财务管理》,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5.3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基本教学资源:财务管理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试题库、课件、授课计划、图书资料等。

(2)网络教学资源:

中华会计网校省略/;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省略.cn/;

中国会计网省略/。

6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6.1评价内容

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关注结果,另一方面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6.2评价主体

针对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作业反馈的形式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评价主体,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相结合多方位测评。

6.3评价形式

教师注意采取多元化、适当的评价方式。在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中,可以依照课堂表现、作业情况、阶段测验、出勤情况等进行评估,在终结性评价中,主要依照期末测试成绩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