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9:52

生物医学的认识篇1

[关键词]医学模式;医学本体论;历史演变

[中图分类号]R-0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1(2009)01(a)-156-03

thehistoricevolutionofmedicalontology

wanGHua-sheng

(the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Department,YoujiangmedicalCollegefornationalities,Baise533000,China)

[abstract]Firstly,medicalmodelcontainsmedicalontology,medicaltheoryofknowledgeandmedicalmethodology.medicalontologyistheprerequisiteandfoundationofmedicaltheoryofknowledgeandmedicalmethodology.Secondly,themedicalhistorysawthehistoricevolutionofthemedicalontologyfromgodsandspiritsontologytonaturehumanontology,theologyontology,humanbodyontology.However,itissaidtheessenceofmedicalscienceisscienceofhumanbeingincontemporarymedicalmodal.

[Keywords]medicalmodal;medicalontology;Historicevolution

自1977年恩格尔提出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来,理论界关于医学模式转变和现代医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但有相当一部分论者却忽略了医学模式转变中的一个前提性问题,即医学模式中的医学本体论问题。因而,从历史上来追寻医学本体论思想的发展轨迹,对于当代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医学本体论

在哲学上,本体论是指“关于宇宙万物的”最普遍、最一般、最根本、最高的根据、本质或基础的知识或理论。医学本体论,是指“关于医学的”最普遍、最一般、最根本、最高的根据、本质或基础的知识或理论,它是医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本质基础或逻辑根据,简言之,是指关于医学在本质上是什么的问题。理论界一般认为,医学模式是指人们观察、思考和处理疾病与健康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它包括认知和实践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医学科学自身内在的科学发展问题,即医学认识论;后者是指医学科学实践或医药实践活动的问题,即医学方法论。我们认为,在医学模式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思维模式,“关于医学的”思维范式,即关于医学在本质上是什么的思维框架问题。这是对医学是什么进行的哲学追问,即医学本体论。“关于医学的”思想是“医学的”思想由以出发的逻辑前提和基础。因之,医学本体论,既是医学模式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医学模式的本质基础或逻辑根据,它是医学认识论和医学方法论的前提和基础;对医学本体论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回答医学认识论问题和医学方法论问题的基本路线和方向。医学本体论发生变革,医学认识论和医学方法论也要随之发生变革。反之,医学认识论和医学方法论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医学本体论发生变化。从医史上来看,医学本体论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医学认识论和医学方法论发生着量的扩张和变化;当医学本体论再也不能为医学认识论和医学方法论提供本质基础之时(表现为医学本体论不能诠释医学认识论和医学方法论),医学本体论就会发生革命性变革,医学认识论和医学方法论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医学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2神灵本体论

一切科学都发端于神话和传说。卡斯蒂廖尼认为:“生物界中的妊娠、分娩、生长变化、死亡等不可思议的现象,不是感官所能直接了解的,于是他们(远古时代的人―引者注)便将其归之于至大至远的神。”[1]远古时代各民族对这种超自然的力量的表述是不同的,如神灵、动物、祖先、生殖等。因之,史前巫术医学模式的本体论认为,人来源于神灵、动物、祖先或生殖。它以神灵崇拜、动物崇拜、祖先崇拜或生殖崇拜为表述。基于此,其医学认识论认为,生命与健康是神灵、动物、祖先或生殖的某种恩赐,而疾病与死亡则是魔鬼在作祟,或是动物、祖先或生殖的某种惩戒,对疾病的治疗主要依靠祈福与驱魔,从事这种仪式的人被称为巫婆或巫汉(巫医)。在神话和传说当中蕴育着巫术的医学和经验的医学。

3自然人学本体论

在古代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中,关于医学是什么的哲学追问在于人即自然的一部分,人即自然人,因而医学在本质上是关于自然人的科学。古代自然哲学是对神学的否定,即以自然否定超自然的神灵,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自然的物质。如西方哲学始祖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人也是水产生的;亚里斯多德认为,世界的本原同水、土、火、气四种元素构成。此时的医学尚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属于自然哲学的构成部分。例如,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和生命由血、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元素构成,此四种液体配合正常时,身体处于健康状态;配合不当便生疾病,他在《论气、水和地区》一文中,把大宇宙(自然世界)和小宇宙(自然人)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直接联系起来。卡斯蒂廖尼指出,希波克拉底一方面使医学摆脱迷信,一方面使医学摆脱哲学的思辨而走向临床方面,其医学思维方式具有整体性、直观性的特征。中医本体论来源于《周易》。《周易》认为,世界的本原叫“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的对立统一构成了世界周期性的矛盾运动。人法自然,人也是由其内在的阴阳矛盾构成的。《黄帝内经》吸取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观作为指导思想,认为大小宇宙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人体处在身体内环境与自然外环境息息相关的制约平衡状态中,人体的脏腑不仅与宇宙相通,而且局部与整体相通,机体的情况都可以反映到局部和体表来。因此,中医本体论是一种自然生态本体论,充满了辩证法思想。

4神学本体论

在中世纪,医学与宗教思想再次融合,构成了神学医学模式。这是对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否定,形式上看似是向巫术医学模式的复归。神学医学本体论即“神创说”,即人是神所创造的。医学认识论为“原罪说”,人类的一切肉体的疼痛和心灵的苦痛都是人类所犯原罪之故,基督耶和华被看作是一切肉体和心灵苦痛的救世主。医学方法论为“赎罪说”,主要医疗方法为祈祷、行按手礼、涂圣油。虽然医学是神学院的四大课程(神学、法学、医学、文法)之一,但医学在本质上是神学的附庸(僧侣医学)。简言之,人类由于亚当和夏娃偷吃了智慧果而犯了“原罪”,疾病和痛苦是上帝对人的惩罚,因而要向上帝忏悔和赎罪才能从根本上解脱肉体和心灵的疾病与痛苦。

5人体学本体论

在近代医学模式的视域中,医学在本质上是人体学。人体学本体论是对神学本体论的否定。首先,人体学是医学可分性方法和还原论方法的本体论基础。近代医学模式,是在反对神学医学模式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它的特点是,以人性(人的理性)反对神性,以科学反对神学,张扬人的理性精神,高扬科学旗帜。它的哲学基础是近代西方哲学。近代西方哲学的特点是,身心二分、主客对立,无论是旧唯物主义把一切意识、精神现象归结于物质,还是唯心主义把一切存在、物质现象归结为意识或精神,都创设了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身体与心灵、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对立。其典型则是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按照黑格尔的说法,笛卡尔是近代西方哲学的真正始祖,笛卡尔认为,世界存在两类本体,即物质本体和心灵本体。物质的属性是广延,心灵的属性是思维,广延不能思维,思维没有广延。这种身心二分、主客对立的哲学本体论,为医学将人的心灵、精神、社会等因素从人中离析出来,着重研究人体――人的自然属性、生物生理属性方面奠定了本体论基础。事实上,近代医学在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问题时,首先就已经运思了可分性方法。然后,在运思可分性方法的基础上,运思着还原论方法。医生、哲学家拉美特利在笛卡尔“动物是机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人是机器”的著名命题。在他看来,机器由零件组成,人由器官组成,只不过人这一机器比动物机器多几个齿轮,距离更为和谐而能思维。这种哲学观点,为生物医学模式把生物生命现象还原为机械、物理、化学现象提出了哲学理论基础。既然身心二元、主客对立,医学就可以排除人的心灵因素,着重研究人体;既然“人是机器”,医学就可采用机械、化学、物理的方法来研究人体。因之,医学在本质上是人体学。其次,基于这种医学本体论,其医学认识论的特点是:将人的心理因素,人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从医学中分离出去;重视人的生物属性、自然属性,重视人体器官之健全、身体之完整;健康也就意味着生理健康。正如姜柏生所说:“以桑克托、笛卡尔、鲍雷利等人为代表的医理学派,以西尔维为代表的医化学派就企图用物理和化学规律来解释生命和疾病现象。”[2]再次,其医学方法论的特点是:可分性方法、还原论方法和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仪器在医药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做到了医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准确定位。但是,随着心理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在医学中的广泛运用,交叉科学、横断科学的诞生,生物学医学模式的局限性也就凸显出来。

6人学本体论

在现代医学模式的视域中,医学在本质上是人学。人学本体论是对人体学本体论的辩证否定,形式上似向自然人学本体论的复归。首先,现代医学模式,无论是恩格尔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还是其他人提出的诸如整体医学模式、生态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自然医学模式等等,其医学本体论认为,“医学的本质是人学”。[3]这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相契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从事着物质生产实践、精神生产实践、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实践构成了物质与意识的中介,因而克服了主客对立、身心二分的形而上学观点。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这就是说,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人既具有生物属性、还具有精神属性、社会属性,但其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作为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问题的医学,就不仅要研究生物―生理因素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影响,而且要研究精神因素、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换言之,医学本质上是以社会的人为研究对象的,相应地具有人文社会科学性质和人文精神。同时,现代医学模式不是对近代医学模式的彻底否定,而是对后者的扬弃,自然科学性质和科学精神构成了医学核心和基础。因此,现代医学模式视野中的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综合科学,它表征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同时,医学以人为研究对象与哲学以人为研究对象是不同的。哲学视域中的人学比医学视域中的人学更一般、更根本、更高,医学视域中的人学是哲学视域中的人学的基础,哲学视域中的人学是医学视域中的人学的指导。其次,基于医学在本质上是人学,医学认识论的特点是:人既是系统,又是要素。人是系统,它由各要素组成,是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是生物(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统一体,是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的统一体。人是要素,是社会系统之要素、环境系统之要素。因之,现代医学模式重视人的心理因素、精神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对人的生命健康的影响。再次,在前二者的基础上,其医学方法论的特点是:心理学方法、社会学方法、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等现代科学方法在医学科学及其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但是,传统的可分性方法和还原论方法仍然构成了现代医学方法的前提和基础,并在现代医学方法中得以放大。

7结论

在医史上,医学本体论经历了从神灵本体论、自然人学本体论、神学本体论到人体学本体论,再到人学本体论的演变,其历史发展的轨迹历经了多次的否定之否定。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医学本体论,就会有什么样的医学认识论和医学方法论。因之,医学本体论是医学认识论和医学方法论的逻辑前提和基础;对医学本体论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回答医学认识论问题和医学方法论问题的基本路线和方向;医学本体论问题发生变革,医学认识论和医学方法论也要随之发生变革;只有在前提和基础方面,在医学本体论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才能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就是说,在医学模式的转变之中,其前提性的问题就是,在医学本体论方面必须实现革命性变革。如果仍然固守在医学即人体学视野里,就不可能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因之,要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首先在思想上要树立医学在本质上是人学的本体论思想。

[参考文献]

[1][意]卡斯蒂廖尼.医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

[2]姜柏生.两种医学模式的方法论问题评价[J].医学与哲学,2000,(8):9.

[3]周向阳,夏澍耘.论现代医学的人文理性回归[J].湖北社会科学,2003,(8):89.

生物医学的认识篇2

【关键词】医疗废物;管理;认知

加强医院废物管理的规范化,可有效控制疫病扩散传播[1]。为了解县区二级医疗机构对医疗废弃物规范化管理的认知与态度,随机抽取72家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72家基层医疗机构。

1.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加盖单位公章后回收。使用excel录入和分析回收问卷。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72家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在18个省辖市随机抽取72个县区,每个县区抽取1家二级医院,共计72家医院。72家医院均为县区级医院,其中公立医院64所,占88.9%,民营医院8所,占11.1%;综合医院60所,占83.3%,专科医院12所,占16.7%。

2.2医疗废物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设置情况72家医院,60家专门设有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部门,并设有专职人员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占83.3%;6家医院没有设置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部门,但设置了专职人员负责;有6家仅设置了兼职人员负责医疗废物处置,占8.3%。

2.3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的认知72家医院均知道医疗废弃物危害性,占100%。70家医院了解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基本过程,高度重视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并实施规范化操作。但有60家医院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占83.3%;58家建立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占80.6%;55家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占76.4%。

2.4人员防护措施状况72家医院高度警惕开展相关方面工作的回收人员的防护措施,开展员工防护知识培训的医院占90.3%;实施个人防护措施的医院占93.1%;开展健康体检的医院占93.1%;总体来看缺乏各个防护措施保护认知的机构,所占比例都低于10%,见表1。

3讨论

医疗废物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通常情况下,都一般处理医疗废弃物。但是,医疗废物较一般的生活垃圾更为复杂。医疗废弃物多具有有害物质,在传染、流行过程中起到扩散疾病的作用,若相关人员未认识到医疗废弃物的危害性,未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会严重污染土壤、地下水、空气等资源,同时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带来相应威胁[2]。

在本次研究调查中发现,县区级医疗机构大部分能够认识到医疗废物的危害性和规范化管理医疗废物的重要性。医疗废弃物管理护士基本明确认识到自我防护的重要性,因此能够做到健康体检,同时医疗机构也会加强护士的安全意识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多数护士认为有必要采取防范措施。但真正采取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建立重要性医疗机构的只有少数。且只有

通过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对于医疗废物的认知:①医院领导层高度重视医疗废物管理,有较为完善的医院管理,医务人员较为明确认识到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的重要性。②医务人员的教育程度和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程度越高,认识相对较好。③不同科室医务人员对于医疗废物的了解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和自己的科室相关度,相比之下医院感染科人员对于医疗废物的管理比较清楚,也比较重视[3,4]。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认知,相关医疗机构必须要加强相关护士的培训工作,开展岗位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安全防护、应急处置等知识的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针对医疗废物处置中的各个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工作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优化医疗废物处理流程,使之更安全、方便。加强宣传,全面提高护士的认识水平,树立法律意识,责任意识。

总之,医疗废物处理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科学、规范处置医疗废物关系着整个环境的安全和人群的健康[4]。基层医疗机构相比于三级医院,在医疗废物规范处置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这对医院管理着和相关监管部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庆云,刘洋,朱鲲,等.蚌埠市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淮海医药,2013,31(6):507-508.

[2]陈月琴.24所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调查分析.护理研究,2013,27(10):3825-3827.

[3]王淑琼,周俊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的探讨.西部医学,2007,19(5):984-986.

生物医学的认识篇3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随机选取医学院校3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一年级(第二学期末)学生80名(均为女生),平均年龄20岁。

2.调查方法:设计并印发统一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调查问卷。通过不记名答卷的形式当场填涂并回收问卷,回收80份问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答卷77份,取消3份填涂不合格问卷。

二、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专业学生仅对六步洗手法、医院感染概念较为清楚,认知率分别为92.2%、1%;而对标准预防的概念、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法、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生物安全防护概念等认知率较低,结果见表1。

讨论医疗工作中的主要生物安全危害因子是病原性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这些病原微生物是造成医务工作者职业感染的主要因素。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频繁接触到患者体液与排泄物中各种危险生物因子,所以必须强化她们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与操作,以防止生物安全事故发生。医学院校作为培养临床、护理、检验等专业医疗工作者的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医学生生物安全防护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强化学生生物安全意识,以使医学生能更好的应对医疗工作中生物安全问题。

生物医学的认识篇4

1.医德高尚是对医务工作者的本质要求

医乃仁术,贵在医德。医学教育,当先授医德。医德的概念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医德教育是医学院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培养精于医术、诚于品格的优秀医务工作者是我国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目标。历代医学家十分强调学医、业医必需以救人疾苦为己任,以赤诚之心、仁爱精神为准则,要求在行医过程中不分贫富、贵贱、清廉正直。三国时候,吴国侯官董奉治病不取钱,病愈使栽杏,轻者一株,重者五株,如此数载,蔚然成林,每年货杏得谷,旋以救贫,“杏林春暖”便成为历代医者医德追求的最高境界。

2.新形势下医学生医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医疗卫生行业由单一社会福利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这种转变使得医院获得长足发展,人民群众获得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也带来医院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医生服务宗旨意识淡薄,医德修养下降,甚至谋私现象严重等负面效应。就学生而言,在目前的高考制度下,医学生选择学医的主观性不强,单纯因为对医学有兴趣而考入医学院校的学生并不占多数,很多学生是“被学医”,或是依赖于父母之命,或是迫于当前社会就业压力,或者因为医务工作者的社会认可度而选择学医,专业思想不牢固,从医的责任感、使命感不牢固,道德意识薄弱。另一方面,学校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德育内容过于泛化,德育的贯彻缺乏力度,缺少有效科学的德育评价方法等等现状,导致医德教育过程空洞无力,流于形式。由于医学生对医德认知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医学生极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思想认识上产生困惑、出现误区。

3.医学生医德形成特点

医德素质形成是医学生由医德从无知到有知,再到责任自觉的过程。医学生的医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要让医德成为学生的一种意识甚至潜意识,并在日后从医实践中体现出来,这是一个需要渐续培养才能形成的过程。医德教育应当贯穿整个医学教育的始终,而非仅仅开设一两门相关课程就足够了的,所以应当使医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都处于医德有知状态。医德自觉即医德责任自觉,是一个医生医德修养内化的最高境界。医德无知、医德有知、医德自觉是医学生医德素质形成过程的三大必经阶段。各专业课教师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外,更应当注意顺应和遵循医德形成的发展规律,积极作为,加强引导,不断强化医学生的医德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形成正确的、高尚的医德观和医德价值观。

4.将医德教育融入药理学专业教学中是医学教育的必然选择

药理学是一门连接基础与临床的重要桥梁学科,一方面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学科为基础,阐明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原理,另一方面又能够为临床实践中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在医学系统教育以及临床医疗实践与科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药理学专业教学与医德教育相结合,既有利于丰富专业教学内容,强化专业教学效果,又有利于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真正实现授医学之业,传医德之道,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医德中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精神。药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药理学教学过程是对医学生实行医德教育的最佳时机,药理学教育过程中融入医德教育具有如下独特优势。

4.1有利于培养医学生“以人为本”思想《黄帝内经》载: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唐代孙思邈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可见自古以来,均强调医学教育及医疗工作的第一要务是树立“以人为本”思想。药物是临床疾病治疗的基础,是实现治病救人的重要媒介。在讲解每一例药物时,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都是医学生们最为关注的内容,此时不妨从关怀病人的角度进行阐述,告诉学生如何选药才能缓解病人的病痛,如何用药才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还要考虑到病人的经济能力,尽量做到用药疗效又好、花费又少。可见,药理学理论教学过程可以成为理想的人本思想的培育过程。

4.2有利于培养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药理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即明确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效性即药物药理作用,这是药理学本科教育阶段重点教授内容,药物安全性则是强调药物不良反应。所谓“是药三分毒”,这句谚语充分说明了药物的双刃剑作用。例如在讲授药物不良反应时,笔者经常提及著名的“反应停事件”给人类带来的警示,药物“反应停”虽可明显缓解孕妇的早孕反应,但却是导致“海豹畸形儿”的罪魁祸首。以此为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药物是把双刃剑,诸如此类的用药案例在药理教学中还有很多,有利于反复给学生加深印象。因此,在教育医学生学习药理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明确药物适应症、不良反应及禁忌症,更要学生学会利用这种辩证思想权衡药物的利弊,科学利用其治疗作用,尽量避免或减少其毒副作用,真正做到合理用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于药理学理论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维。

生物医学的认识篇5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医学健康常识渗透方法

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学生基本卫生知识、保健知识、疾病知识的培养是当前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高中生,本调查研究对教学中渗透医学健康常识做初步探讨,以便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促进相关素质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1.医学健康常识教育的相关概念

根据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学生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最基础的是生理健康教育。医学健康教育从属于生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认知层次,即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急救技能,了解基本医疗、保健知识,卫生知识、保健知识、疾病知识、急救知识等。当前,我国中学生医学健康常识主要借助生物学科的知识教育进行传播。

2.高中生医学健康常识教育状况调查

2.1高中生获得医学健康常识途径调查。

为了了解当前高中生获得医学健康常识的主要途径,笔者对随机抽取的大埔县四所中学的200名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见图1。

图1

通过图1可以看出,当前高中生获得基础医学健康常识的途径主要是生物课堂教育和家庭影响,而生物课堂是实施医学健康常识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完全有条件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加强该项素质教育。

2.2目前高中生医学健康常识掌握的情况调查。

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大埔县四间高中的高二理科班384名学生(已学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2、3课程)对医学健康常识的知晓率、掌握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参考医学健康常识相关资料和实际情况编制。

调查发现,学完高中生物必修本(人教版)的高中生的基础医学健康常识知晓率总体偏低,学生对于一些简单日常医学常识普遍缺乏。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学生对于生物教材中未出现的医学健康常识知晓率极低。例如“感冒的防治”、“抗生素的正确使用”、“禽流感的传播途径”等这些日常生活中人们迫切需要了解的常识,由于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未能涉及或强化这方面的教育,学生的掌握程度相当低。这是过分重视应试教育,忽略素质教育所造成的。

2.3教师和学生对医学健康常识教育态度调查。

为了了解当前高中生物教师和学生对医学健康常识教育的态度,笔者对随机抽取的大埔县四所中学的10名生物教师和20名学生进行访谈调查。通过这次访谈我们发现:虽然初中生物教材涉及医学健康教育的内容更丰富,但高中学段同样需要此类教育,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于高中积极开展该项教育均表示赞同,在高中学段大力加强该教育是切实可行的。教师普遍认为高中教材有很多渗透、拓展医学常识的切入点,应该利用生物课这个平台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但一定不能偏离教学,影响教学任务。学生方面则表现出更积极的一面,普遍反映学校应多开设讲座和第二课堂活动。

2.4调查活动的初步结论。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认为,高中生物教学完全有必要加强“医学健康常识教育”。首先,调查显示学生对于学习医学常识具有浓厚兴趣,而生物教师也普遍认可加强“医学健康常识教育”的必要性。其次,高中教学应以人为本,要以提升学生基本素质作为教学目标和情感目标。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虽有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医学常识的学习需求,教师有必要就相关教育作进一步的强化拓展。

3.关于加强“医学健康常识教育”的几点建议

3.1紧扣教材,适时渗透。

高中教材中有很多医学健康常识渗透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切入点,紧密联系教学内容进行适时渗透。高中生物教材中与健康有关的内容大部分以“与生活联系”、“与社会联系”等课外拓展的形式出现,生物教师可以紧扣教材进行适时拓展渗透。

3.2联系社会,开展活动。

加强“医学健康常识教育”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各种第二课堂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既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又能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医学常识,增强健康意识。

生物医学的认识篇6

一、StS及StS教育

StS即科学(Science)、技术(tethnology)、社会(Society),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针对美国科技教育的危机和20世纪以来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产生的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负面问题而发起的一种运动,它是一种旨在研究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相互关系的学术研究领域。StS教育是StS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StS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具备科技素养,能够参与科技决策、全面发展的新型公民的一种新教育观。即培养学生掌握与科学、技术、社会相关的知识,提高其解决由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的能力,树立以促进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StS教育的具体表现是:提高学生对科技与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兴趣;使其认识到科技对社会的正面及负面的影响,尤其是科技对环境的正负面影响;使之认识自然科学与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的密切关系;以辩证法的观点考察科学技术和人类现实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医学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意义

1.医学物理渗透StS教育顺应了社会发展和时展对人才的需求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飞速发展的应变能力。而StS教育恰恰顺应了这一要求,一方面采取跨学科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强调关注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强调关注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的重大影响,强调关注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强调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StS教育重视课程与教学之间的相互整合,重视技术教育与学生未来职业的相关性,重视对学生竞争能力、决策能力的培养。这些恰恰是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2.医学物理渗透StS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校是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其最终目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教育一直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其教育教学内容过于追求对学生智力的提高,片面强调“精英教育”,提倡竞争与成功。这种教育理念,忽视了对全体学生的社会关心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的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更是无从谈起。这种教育理念下,无法培养出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并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StS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重视科技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强调科学知识与技术理论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注重教学内容与高新科技以及现代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为主导,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科学的行为与习惯。所以,在医学物理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渗入StS教育理念。

3.有利于医学物理和中学物理顺利接轨

2007年我国高中物理全面实行新的课程标准,新课标强调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突出StS教育理念的应用,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与高中物理顺利衔接,医学物理课程在教学理念上必须加以深化。因此,从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出发,医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应该渗入StS教育理念,这必将对高中物理与医学物理间的顺利接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有利于提高医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目前医学物理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师的教学目的不够明确。由于他们大都是学物理出身,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相对少一些,在教学中通常仅注重物理知识的讲解,而对于医学知识与物理的结合方面相对较为缺乏。其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由于医学物理内容多、难度大,很多学生感觉学习起来较为吃力,而且他们没有认识到学习医学物理的实际意义,这样造成了学生学习缺乏兴趣,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通过在医学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理念,一方面,可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其对医学知识的深入学习,这样有利于在讲课时物理知识与医学知识的衔接,优化教学内容,使其教学目的更加明确;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学在医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医学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StS教育理念

1.加强对医学物理教师StS教育理念的培养

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果医学物理教师本身不具有StS教育理念,那么在医学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可谓纸上谈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绝大部分医学物理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StS教育融入医学物理教学中的教育价值,赞同把StS教育理念渗入到医学物理教学中,但是由于缺乏理论依据,没有做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甚至少数教师从来没有接触过StS教育,对医学物理教学中如何融入StS教育更加缺乏具体的实证研究。因此,如何培养教师的StS教育理念是问题的关键。学校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有目的地培养教师们掌握StS知识,使其具备StS分析能力和决策的能力,以利于StS教育理念更好的渗入到医学物理教学中去。

2.深入挖掘医学物理教材内容,寻找渗透StS教育的关键点

StS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传播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是进行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医学物理中渗透StS教育科学知识包括医学物理科技基本知识和最新与医学物理相关的科技知识;而科学态度不仅包含了对StS教育的了解程度以及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程度,而且包含了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科学、技术以及社会问题的发现意识和处理方式。因此,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精选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符合时代要求,能够反映最新的医学物理研究成果、高新科学技术应用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在医学物理课上加以渗透。

3.将物理学史引入课堂教学实践中

整个物理学发展史也是对物理学探究的历史,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充分展现了科学家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方法以及献身科学的牺牲精神,其中饱含了丰富的StS教育内容。因此,教师把物理学史中发生的各种生动有趣的史料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对学生渗透StS教育起到积极的难以估量的作用。

生物医学的认识篇7

医学物理学(medicalphysics)在21世纪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中的重要位置,物理学理论、技术和方法应用于医学实践已成为现代医学科学研究及临床实践的一个特征。医学生进入高校最早接触的《医学物理学》课程是以物理学的知识为基础,研究和解决与医学诊断、治疗以及与人体基础研究有关问题的交叉学科[1],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医学教育水平,促进了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手段的改进和更新进程。医学物理学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2],有机地整合了核物理和核技术、无线电电子工程、超声物理、成像技术、医学技术、放射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肿瘤放疗学和核医学等很多学科,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个新的学科[3]。

医学物理学原则上既要反映物理学本身内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又要反映物理学的理论及衍生出的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4]。根据本人多年来医学物理学教学实践的体会,教好、学好医学物理学,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上好绪论课强调重要性

绪论课是学习医学物理学的开始。对于刚迈进高等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来说,“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怎样学好物理学”的问题并不十分清楚,所以在绪论课中就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他们对医学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5]。物理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学原理,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在绪论课中着重从这两方面入手,通过具体、生动的实例展示物理学基本原理在现代医学科学中的重要应用,使学生认识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进入生命科学技术的任何一个领域,都必须敲开物理学的大门,从而体会到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如通过演示心脏跳动的超声图像,说明它利用的就是声波的“多普勒效应”;通过展示临床核磁共振图像,进而指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就是利用了核自旋的概念及核磁矩与外磁场的相互作用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有很强的基础性、应用性、使用性;物理学在理论上和技术上的新成就不断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反过来,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又不断向物理学提供新的研究课题,二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6],协同发展。200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核磁共振现象的发现者,更有力地说明了物理学原理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意义。

2全方位下功夫,调动积极性

教学内容方面要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解物理学基本原理后多采用具体与医学相结合的实例,例如“声波的多普勒效应”一节,列举多普勒诊断仪测血液流动速度等,这样既消化理解了原理,又了解了物理学原理在相关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适当补充现代物理知识,如光波的多普勒效应及其在星系观测中的应用,在学过经典力学后再补充部分相对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能够感受到现代物理科学的浓厚氛围。

教学中还要穿插科学方法论的教育,在讲到重要的定理公式时,加入科学实验方法及著名科学家奋斗的故事,更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这比单纯的公式讲解更加有效。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方程后,让学生思考为何在大风天气尽量不在两座高层楼间穿行、航行着的船只不能靠得太近等,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物理原理,又能用原理解释身边发生的实际现象,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随之提高了。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教育学生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认识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如在讲“电磁场的物质性”时,用大量的科学事实分析揭露了一些反科学、伪科学的丑恶现象,为学生筑起心灵的“防火墙”。

3引入物理学史,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学史、医学史是研究医学物理学发展的学科,是医学物理学科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医学史的有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如何让医学生体会到基础物理知识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除了要求教师对所讲授内容熟练掌握,组织得当,讲授清楚外,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物理学史的材料,可以更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兴趣,激起求知热情,从而起到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鼓励学生上进的作用,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近100年来许多物理学的新发现、新理论很快应用于医学,X射线、激光、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等技术为医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对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当今医学院校大力提倡教改的新形势下,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把物理学史有机地贯穿于医学物理学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潜在的教育功能[7],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8]。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物理学的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深刻体会物理学对生命科学的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这样有助于学生从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的带头性方面认识它的价值。例如,由于光学发展,1868年研制出了第一台胃镜。再如,1897年发现电子后,电子技术便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由于1939年电子显微镜的问世,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进入了超微结构时代。因此,从整个物理学史可以看出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发现,不仅为医学中病理病因的研究和预防提供了现代化的实验手段,而且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先进的器械设备。可以说,没有物理学的支持就没有医学的今天,医学生只有学习更多的物理学知识,才能为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4实验教学也是课程的核心内容

物理实验是对高等院校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基础实验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更是培养和提高科学素质、重点突出实验设计思想、方法培养和实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训练的重要基础[9]。近代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医用物理学和计算机学科的迅速发展并应用于医学,使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让学生在实验中了解近代物理学、医用物理学等在基础医学科研和医疗技术手段上的应用。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工作是基础,强调实验的意义,并不是否定理论的重要性,只有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正确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能由表及里达到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医学院校的物理实验应使学生在掌握最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及基本物理实验方法、误差理论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接触现代化的仪器设备以及现代化的实验方法;并适当介绍物理学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手段在医学、药学临床及科研中的应用。在系统地介绍理论发展线索的同时,更多地注重实验教学,在物理学实验内容上及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知道所学知识与医学紧密不可分的关系,端正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学生不再是为了完成实验而实验。由被动转为主动,同时把一些模糊的理论内容,通过实验真正弄懂,起到了互相补充和促进的作用,在实验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素质上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总之,要在物理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对他们今后工作的重要意义,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他们顺利进入今后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参考文献

1唐孝威,包尚联.医学物理发展的现况\[J\].科学中国人,2005,(9):2325

2BrownBH,SmallwoodRH,BarberDC,etal.medicalphysicsandBiomedicalengineering\[m\].London:instituteofphysicspublishing,1999.736

3王鸿儒.医学物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4何玉琴.七年制医用物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13(3):49

5仲伟纲,丰建淑.医学生的物理教育与素质培养\[J\].物理,2004,(33)5:382385

6胡新珉.医学物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

7李海玲.物理学史在医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7)2:271272

生物医学的认识篇8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生;空间

1空间的内涵

中国古代文献中就已经有关于“空间”概念的记载了.管子宙合曰“天地,万物之鬓也;宙合,有鬓天地.天地苴万物,故曰万物之橐”[1].其中,“宙”指古往今来所有的时间,“合”则指“对拢,合抱”,即指空间,宙合往往被理解为“囊括、世间、天下”.“万物之鬓”即指万物被包裹着,所以,这句话描述的是天地包裹着万物,但时间和空间又包裹着天地[2].这种解释同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很相似,亚里士多德从感性认识的层面认为空间就像“容器”,在这个“容器”中填充了各种各样的物质,即物质的边界.这种最初的对空间的认识随着人们知识体系的完善渐渐发生改变:莱布尼茨就认为空间指的是关系和秩序,黑格尔又觉得空间就是“绝对观念”外化的产物,康德认为空间是人认知的感性直观形式.这种对空间的理解隐含着人的主体意识的空间概念开始占据一席之地,人们认为空间实际上是经验的产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详细地描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遍空间化,不平等的生产关系构建了紧张的空间格局,从而召唤空间正义.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对马克思隐含的空间维度做了详细阐述,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产生了社会空间,各种不同的社会空间形成了不同的场域.这暗含着任何一种空间的建构都必然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产生,人们对空间的认识不断深入:领域的错综交叉,致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反复使用到像生活空间、社会空间、娱乐空间、工作空间、生态空间,还有心理空间、思维空间、文化空间等空间概念表述,由此展现了空间含义的丰富性及拓展性.医学空间,是人们必要的生存实践,是从生理技术上介入人的机体空间.这个空间不能是抽象概括,必须是精确总结,是对人的认知经验的精确把握.而医学教育是“空间经验”的不断超越,从“师生”的二维空间,到“师生物(教学手段)”的三维空间,再到今天的“师生+”的无限多维空间,教育必须跨越多重场域,坚持事物之间不停止的作用,以寻求组合之下的空间均衡.

2空间样态的复杂现状下医学生的认知困境

2.1虚拟手段的“空间压缩”,造成客观实在与主观意图的认知困境

网络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全新的虚拟空间,同时,也塑造了一个个虚拟的主体.“网”就像一个空间,运用其自身不断解码的特征传播信息,它超越了地域空间的局限,用链接、符号、关联等代码式服务将一切虚拟化[3],并在数字化空间之上构造出知觉体验的感知空间,导致不同层次的社会呈现.与现实空间不同,网络所构建的“匿名场所”,更容易使医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以及生活方式随着其认同的变化而生存、发展或者是消亡.在有关医疗信息的新闻中,“悲痛不已”“眼睛里还含着泪水”“已经没有了呼吸”[4]这样的词时常印入人们的眼帘,部分媒体为博人眼球不惜利用文本输入的技巧,设置悬念,夸大事实,欲盖弥彰.这种背离医疗活动规律的报道不仅引发舆论揣测甚至医闹冲突,同时,对还在求学的医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医疗事件出现以后,由真实的“现实空间”发起,通过媒介的“再造空间”人为的抽象构造,医学生的关注点陷入真实本身与主观意图的“空间压缩”之中,从而惧怕未来的行医道路,质疑自己的职业选择,使自身认知空间受到冲击.

2.2物我交叉的“空间对抗”,造成经济实践与价值认同的认知困境

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引发的社会空间重组,使价值空间与经济实践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冲突.商品化、全球化、利益化的新形式迅速蔓延,呈现出有形的物质空间表象,体现了科学理性的价值.例如居住空间,高楼林立,人们靠自己的双手不断优化生活空间,但是人们在同样的环境下,却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居住空间质量与品质的不同,又隐藏了人们身份的层次空间,致使人们渴望跨越有限的物质空间,摆脱身份的焦虑,人们更注重物质空间生活的结果,不在意其获得的途径和手段[5].因此,在观念的对抗空间里消解了“需要”与“动机”的和谐匹配方式.许多医学生在最初选择自己的职业时便受到工具理性的影响,透过物质空间传达的不良信号,将医学本身的价值同实现所谓个人“价值”混为一谈,认同“收取红包”的行业“特色”,“药物提成”成为获利手段.因此,一个医师本该赖以生存的价值空间出现缺口,失去道德认知的内聚力.

2.3技术理性的“空间迷恋”,造成环境因素与人文精神的认知困境

精神生产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最显著的特征,同时,也是最具有活力的标志.区别于物质空间同时彰显人们的价值追求以及审美情趣的就是文化空间.而由于文化具有同质性,又组成了带有特色的族群空间.文化空间的诞生正是弥补了人类自诞生以来的原始特征,是人的未完成性与开放性共存的表现.医学作为生命科学技术,必然纳于知识空间,但“人化自然”必然使社会空间内涵了包括传统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内容的文化印记.因此,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敬畏生命、精益求精等也必然内涵于医疗规律之中,医学文化空间的不断发展正是人类本质力量自我确证的过程.自西方医学传入以来,人们迷恋于西方医学的“立竿见影”,开始急于求成,加强了对技术理性的关注,造成人文空间狭小.医学生文化教育的缺席让意识被庸俗纠缠,环境的变化与人的改变处于“异时空”之中,人自身变化的滞后性最终不利于医学精神的发展.

3促成“空间和谐”,改变医学生认知困境的策略

3.1面对网络“族群空间”,信息教育不可缺席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培养新时代信息能力型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挑战.对医学生而言,除了具备多方渠道获取医学信息的自觉性外,还应在信息分布及传播的不平衡状态下,有效挖掘和判断信息,对信息的评价具有预见性,从而在网络流动空间中形成大脑“过滤空间”,去伪存真.由于信息能力的培养在大学之前始终处于缺席状态,致使学生只能依据自己的主观意识要么被信息有预谋地支配,要么无意识地宣泄自己的情绪,使信息空间越来越私人化.针对媒体报道的医疗事故新闻,虚假信息,漏报错报,引起社会舆论质疑,使得许多刚刚入学的医学生因对医学专业本身认识存在局限性,不能适应紧张的学习任务,在网络寻找“同命相连”的族群空间,便组成了不可小觑的“负能量场”.所以,即便进入大学,尽管医学生在大学期间以专业学习为主,学校依然是信息教育的主要输出地,学校应承担起信息教育的责任.对此,医学院校应定期开展网络信息教育课程,涉及信息传播、信息选择、信息素养等方面内容,针对信息教育在医学院校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应提供强有力的政府相关政策支持,有计划的开展、有规范的指导,真正能够形成系统的信息教育空间.

3.2面对现实“利益空间”,特色教育不可缺席

在空前的激烈竞争的新时代,努力学习本领以适应社会,成为医学生普遍认可的价值目标.他们怀着崇高的职业理想走出偏远地区,闯进繁华都市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却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现实中经济空间的等价交换原则被他们错误地植入职业价值空间,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将功利主义摆在首位,重报酬轻责任,在强烈的经济空间暗示下,造成价值空间迷向.医学生由于其学科性质特点,极易忽视意识形态的相关学习,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依然没有脱离照本宣科的传统模式,忽视了现实空间中的多样化与教育空间中理论与专业性的结合,使学生时常感觉课本的空泛与不真实,无法引起共鸣.我们并不缺乏思想政治的教育,但却流于形式,疏于内容的创新.对医学生应采用专业特色教育,将未来医务工作人员的角色意识与公民的责任意识结合起来,将医学生治病救人的崇高理想信念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结合起来,将胸怀仁爱的情感经验与公平正义的秩序意识相结合,形成思想政治与医学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元素交叉空间”,真正解决医学生认识上的困惑.

生物医学的认识篇9

信息革命,即所谓的第五次产业革命使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信息,一般被理解为客观存在,是通过物质载体发出的消息、情报、数据等所包含的可传递和可交换的一切内容。究其本质,首先,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物质的;其次,信息是物质的一种根本属性;第三,信息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信息有2个层次,即事物的信息(称为“本体论信息”)与人们所获得的某事物的信息(称为“认识论信息”)。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有关信息的收集与。人们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然后做出相应的决策,指导自身的行动。

   

基于“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理论的中医诊疗,是医者运用望、闻、问、切4种诊断方法,获取患者反映出来的客观信息,然后根据其内在联系,“立象表意”,做出某种判断,辨证论治,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法和配伍用药的过程,该过程可看作是医者对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信息进行获取、理解、分析、综合、应用与评价等的处理过程。因此,基于信息处理,研究中医诊疗特征,不仅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对中医诊疗加以诠释,还有助于探索新的诊疗模式与临床研究模式,以促进中医学向前发展。

1 植根于信息处理的中医诊疗

1.1 立“象”就是立信息

信息是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的反映。中医理论建立在对“象”的认识上,医者对人体内部情况的认识是通过“象”,也就是信息来完成的,藏象、脉象、舌象等都属于“象”。《类经》载:“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体现中医学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认识,即对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或病理状态的各种表象加以概括,“藏象”两字就表达了这一点[1]。如《内经》所描绘的“心,君主之官”、“心藏神”、“心主血脉”等,说明“心”就是有关血液循环、意识活动等信息的全面概括。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刺激物作用于人的感受器,传递到大脑,引起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活动,建立各种暂时神经联系,就产生一定的心理现象,如感觉、知觉、表象、记忆等,暂时联系建立以后,在一定刺激物的作用下,会进入活动状态,参加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活动,重新改组,建立新的联系,因而变成人的新思想,使人的心理活动不断地发展下去。医者接受患者的信息,就是将书本的知识和老师的言传身授作为条件刺激物,在头脑里建立各种复杂诊疗信息的暂时神经联系,每当接诊患者,感受到患者的信息,结合自身的体会,建立子模式,把器官感觉到的信息和知识与大脑中存储的医学模式从整体上加以比较,进行搜索和匹配,找出并识别“象”,使头脑中暂时神经联系巩固、重新复活,以及重新组合,于是开始论治。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医者大脑是信息处理与加工的器官,可以从海量不准确的材料中抽取特征,抓住主要的因素,进行模式识别,即立“象”。

信息获取有直接获取和间接获取两种途径。中医的“象”大多是通过物理载体到达人感官的宏观体征,反映的是人体的状态,藏象则具体到人体的某个功能系统,但都不是对人体某个组织器官的直接表现,而是间接的。可见,中医诊断是对“象”信息的提取,而不是病变本身,从更广义的角度讲,其更接近于疾病的本质。同时,立“象”也是医者实践与经验的积累过程,是多维的(望、闻、问、切)、自下而上的综合集成过程。因此,患者反映出的客观信息即使混杂了很多假象,与书本知识差别较大,但技术过硬的医者还是能够准确地辨证论治,遣方用药。

1.2中医思维方式与信息科学的异曲同工

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研究对象、以信息过程的规律为研究内容、以信息科学方法论为研究方法、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其整体就是智能)为研究目的的一门横断科学。信息科学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始终重视关系存在,在分析和处理各种要素时,往往先明确它们与其他要素的结构关系,然后再将它们本身的属性融合进去,而这一点正是中医学最重要的思维方式。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载:“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中医认为,人生存于自然环境之中,是自然界生物进化的结果,其机体体现着自然界的精华,自然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1],所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并且“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中医诊疗是从系统与整体角度把握环境信息对人体生物信息的影响,重视关系,离开“病”无以谈“法”,离开“法”亦无所谓“方”,离开“方”也无法谈“药”[2]。

中医认为,大千世界中的复杂生命现象可以简驭繁地用“阴阳”理论来概括,所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生命的本质也可以通过“阴阳”来认识。中医“阴阳”理论属于信息概念的认识论层次,它源于存在,又高于存在,信息科学也是从认识主体的角度来研究信息的,以“0,1”的逻辑来实现各个领域的功能,不管是中医学还是信息科学,都遵循信息内容与其形式越疏远,其反映的水平越高;信息传输和贮存的能力越强,越容易高效处理的信息活动规律。

1.3中医疗法的信息特点

人体自身存在的调节机能是维持生命稳态的基础。疾病的产生是由于负反馈机制出现故障,扰乱人体的正常信息,正常的秩序受到了干扰,使机体偏离稳态后不能及时调整到健康态,调整的办法是让受到干扰的信息体重新得到恢复[3]。中医治疗则是引入一种干扰,输入信息(如通过服用中药),调整人体状态,激发人体自身的调整机能产生作用。如出现风寒表证的状态,服用麻黄汤,可以作为一个好的干扰,使机体恢复到正常的“阴平阳秘”状态;若使用一个坏的干扰,则会进一步使机体下滑到更加偏离健康的状态。中药的调节作用是根据其四气五味,治疗的关键在于用什么性味的药以及药量的配比,而绝对的药量是次要的。因此,中医的治疗可以看作是一种信息疗法,中药起作用的关键在于其对信息的综合调整。信息作用的特点就在于它的间接性,并且要经过系统内部放大。中医往往被认为是非线性科学,而这恰恰是信息的特点。信息技术的基础就是半导体的非线性伏安曲线(也称“开关特性”)。中药信号就象小的信号电压,人体自身的调整机能就象两极的大电压,用小信号激发大电压工作,这就是所谓的放大作用,也说明了中医诊疗具有信息特性。

2 中医诊疗过程中的信息处理

中医诊疗过程可以看作是医者对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其信息学内涵体现在过程中的每个阶段。

2.1 诊疗信息的获取

获取信息是指将用于问题求解的专门知识从知识源中总结和抽取出来的过程,由于其耗时、低效,是信息处理中的一个“瓶颈”。

中医四诊的实施过程就是相关信息的获取过程,人体的健康状态及其变化方式(证候)是获取的主要内容,望、闻、问、切是医者获得人体整体阴阳盛衰、正邪斗争状况“精微信息”的主要手段。医者通过望诊收集患者形态的异常和面色、肤色、舌色、舌苔的变化,以及精神、表情方面的病态反应;通过闻诊收集患者体味的异常及气息的变化;通过问诊收集患者自感症状、心理变化的过程和病史、家族史及生活习惯等;通过切诊收集患者脉象的变化。总之,所获取的信息是多方面的,有精神、气质等整体信息,有形态信息,有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环境、病史、家族史等个体信息,还有在众多信息高度融合的过程中派生出的大量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隐含信息[4]。

2.2诊疗信息的表达与分类

对获取信息的表达首先要进行标准化,使患者主诉语言转化为中医语言,即信息语言的转换,进而通过分类认识其本质属性或把握其特征,即信息的分类。分类是区别、认识患者信息的起点,如将患者脉象分为平脉、病脉、死脉以把握其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再如《伤寒论》把伤寒所致的热病区分为6个阶段,形成六经分类法;还可将咳分为五脏六腑之咳;风可分为五脏风等。从信息学的角度讲,辨证是对人体感受病邪后所产生的反应状态的分类,证是以人体功能状态和疾病动力学发展趋势为目标,对人体疾病状态信息分类的单位,既有病理的,也有生理的;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中医对于人体功能状态有若干种分类方法,如阴阳是二分法、卫气营血辨证是四分法、六经辨证是六分法。

2.3 诊疗信息的认知

医者对所获取的患者所反映出来的各类状态信息,根据自身的信息结构进行理解、比较、分析、综合,其过程是对患者信息的认知,也是思维系统形成的疾病信息与知识的转换过程。

对知识的理解,广义是指揭露事物本质的过程,包括对言语、事物意义、事物类属性质、因果关系、逻辑关系、事物内部构成及组织等的理解;狭义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新事物、或把某个具体的事物纳入相应的概念和法则中。一般所说知识的理解,主要指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以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它是认知过程的重要环节。所谓信息分析,就是根据特定问题的需要,对大量相关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思维加工和分析研究,形成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新信息的信息劳动过程,是情报研究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该环节侧重于对信息进行精加工,既与研究对象有关,又与研究目标和任务相连。理解有不同的水平,最初是知觉水平的理解,即对客观事物进行“是什么”的揭示,这是在对映象特征进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识别,确定名称的过程;其次是中级水平的理解,即揭露客观事物“为什么”的问题,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之间的联系;高级水平的理解是个体在揭示客观事物“为什么”的基础上,把有关事物归入已获得概念中去的过程,从而建立或调整认知结构,是实现知识的迁移、知识的应用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础[4]。

所谓比较,是把两类疾病表征相对比,确定两种疾病的异同,把握患者疾病的本质属性,从而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逻辑方法。把握疾病的虚实就要对邪气与正气的盛衰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在《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早有“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记载。有时也要根据同类的已知情况去推测未知情况,即类推,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都相同,进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的相同之处。中医诊疗本身即为一个“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信息类推过程。

2.4 诊疗信息的策略生成与优化

策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和程序,智能则是针对给定的“问题求解目标”,有针对性地将获取的信息提炼成为知识,并在目标引导下把信息和知识激活为解决问题的智能策略和相应的智能行为。策略是知识的升华,知识又来源于信息。因此,智能求解的过程也是“信息-知识-智能”的转换过程。策略生成是指由信息和知识生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医者施治过程是医者相关认知信息的评价和应用过程,可以看作是策略的执行。治则治法的选择是在辨证基础上进行的,其依据主要是各类信息分析、综合的结果,一旦证型确定,对应的治则治法也就相应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假定医者知识结构(即其大脑储存的中医理论、辨证方法、治疗经验、诊疗水平)是相同的,那么,临床疗效的关键就在于获取的信息是否准确、范围是否恰当、方法是否合适,以及信息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即四诊信息合参的综合辨证水平。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重要技术,核心是“证”与“治”,《伤寒论》中“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即是对辨证论治精髓的高度概括。辨证论治从诊断到处方的过程,是由知识到策略的过程,实际上产生了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决策,即信息学范畴的判断与输出,如果知识是完备的,由知识生成策略可以得到唯一的正确策略。但是,在中医诊疗的复杂情况下,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此策略未必正确,需要实践的检验,在实施治疗之后尚需继续观察疗效,获得新的信息,并以此调整对病因病机的判断和治疗的策略,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这也就是信息(智能)科学所讲的反馈优化过程。

3 中医诊疗研究新模式展望

中医理论以取类比象、司外揣内见长,诊疗思路离不开推理。信息科学的出现为中医诊疗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近年来,基于模式的推理获得诸多学者的青睐。中国学者从东方思辨角度提出对复杂性问题认识和处理的模式: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论。所谓物理,是指涉及某项系统项目或问题处理过程人们面对的客观存在,是物质运动的规律总和;事理,是指人们面对的客观存在及其规律时介入的机理,这种定义体现一种人-物界面;人理,是指所有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过程。从这一角度着眼,医者对患者的信息处理过程具有物理-事理-人理的三维属性。通过研究和理顺这种关系,能推动中医诊疗研究寻找新的模式。

目前,信息革命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人类工程学、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等工程技术方面的进步,为中医诊疗研究向基于交互平台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契机。由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提出的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致力于把古今中外的各种情报、资料、信息、人的思维、思维的成果、人的经验、知识、智慧统统集成起来,使人脑的信息处理与电脑的信息处理相结合,形成一个工程领域,以达到对整体认识的“集大成”,即人-机共创智慧[5]。由于人脑和计算机都是信息处理的工具,人脑通过经验积累与形象思维,擅长不精确的、定性的把握,而计算机则以极快的速度,擅长准确的、定量的计算,故而两者互相结合,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随着综合集成法及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在信息网络上实现,既能达到集智慧之大成,又能通过反馈的作用来提高人的思维效率,以增强人的智慧,因此,可以将之用于对复杂信息处理的中医诊疗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潘智刚,徐永和,王乐平,等.信息结构理论与中医理论的构架与联系[j].安徽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8(1):80-81.

[2]任廷革.浅析中医与信息科学[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0,2(3):90-91.

[3]刘家强.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现代化浅识(续)[j].中医药学刊,2006,24(8):1520-1521.

生物医学的认识篇10

整体生命观强调机体各部分的统一、机体与环境的统一,是医务工作者科学地认识生命现象,创造性地从事医学实践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医学教育需要引导学生树立的根本性观念。但对这方面的教育,我国医学界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只将各学科具体的书面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作为主要的学习目标,不善于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生命问题;不重视探索潜藏在学科知识后面、反映生命现象本质的基本规律。不少学生经过5年的系统医学教育,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后,还是不善于从整体角度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习惯于片面、孤立、静态地看待各种疾病,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这些现象说明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差,整体生命观念不强,也是导致医疗效果差的基本原因。这种医学教育现状,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在以下几方面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1医学教育应重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许多医学院校奉行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学观念,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必要的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与训练。这是导致学生眼界狭隘、思维僵化,综合思维能力差的主要原因。要改变目前这种医学教育现状,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育观念,将教育重心转移到对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来,尤其需要加强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20世纪40年代以来诞生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一批系统科学,提出了关于认识世界复杂性和整体性的理论及方法学。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辨证唯物观的补充和发展,是伴随现代科学发展而产生的全新的思维方式,也为我们从整体上认识生命现象,解决复杂的医学实践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论指导。系统论认为,世界上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皆为系统。任何系统都是在一定环境中,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多要素,组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思维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考察对象的整体性,从事物的相互关联出发,从事物内在的统一性、事物与环境的统一性来认识对象。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等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1]。现代医学教育,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系统科学思维观念,促进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纠正片面、孤立、静止的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地运用系统论等现代思维方法论,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减少认识上的局限性,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生命现象。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将科学思维方法逐渐融入自己的身心,转化为个人的思维方式与习惯,为学生整体生命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

2重视整体生命观在课程体系改革中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而且学科的分化越来越细。基础学科之间、基础与临床之间、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从整体角度的相互渗透和整合明显不足。在各学科内部,虽然教材内容在许多时候不得不以知识点为中心,按章节分别阐述,但对怎样能更有利于反映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怎样能更好的体现生命的整体性特征,往往缺乏足够的考虑。现有的医学课程考试,主要考核的是书本上具体的、记忆性知识。只要学生能顺利通过考试,就认为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很难在考试中得到评价。这种考试方式,对师生双方都起到不良的导向作用。使教师满足于把学科知识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学生满足于对教材内容的被动接受与记忆上,对知识的理解表面化。在这样的学科知识背景下,如果教学双方的整体生命观念不强,在教学上就容易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极大地阻碍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整体生命观非常不利。

可以用系统整体观为指导,从以下方面进行一些改革:①结合已有的辨证唯物观课程的教学,让学生适当学一点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论,探讨怎样将其与医学教育实践结合起来,真正起到思维方法的指导作用。②基础医学和专业教育,都要本着突出学科基本结构,加强学科间联系,训练学生思维方法为主的观念,筛选基本的医学知识,精简学科内容,给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多腾出一点时间。③改变现阶段学科分化过细的状况,在突出核心知识,精简内容的基础上,按知识的内在关系进行整合,减少现有学科的门类。④在本科教育的适当阶段,从整体医学观念出发,打破原有学科界限,开设数门综合学科。即将若干学科中体现生命整体性和规律性的知识提取出来,在更高的境界上,从新的角度,构成新的学科。促进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促进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⑤改变目前那种为考试而考试,以考试来定向教学方式和内容的考试模式,逐步建立起既能对教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又能全面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模式。近些年来,国内外一些医学院校,围绕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在这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2]。

3从系统整体角度认识各种生命现象

系统的观点,首先是整体的观点。坚持整体生命观的教育,要重点突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要强调机体与环境的统一。各种生物通过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并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另一方面要强调,生物体本身是具有一定结构层次的有机整体。虽然在分子、细胞、组织及器官系统各层次都有其独特的结构与功能特点,但各层次之间又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存在复杂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受整体的支配和控制。在从事医学教育时,心中始终要有整体观,要从整体上认识和处理问题,从整体与环境、整体与部分以及整体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去分析生命现象。坚持从生命系统的整体出发,把局部的问题置于整体的关系中加以考虑。这样既可促进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丰富对整体生命的认识,也有利于加深对各种具体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各种生理功能时,从整体观出发,引导学生树立全身稳态的观念。认识到每种生理功能都是整体各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身心活动协调统一的结果;一种疾病的发生与转归,从根本上看是整体稳态水平的破坏与恢复的过程;机体稳态水平的维持,与包括自然、社会在内的整个环境条件密切相关。要避免那种将人体各部分与整体割裂开来,将人与环境割裂开来,孤立地分析具体的生理与病理问题的现象。引导学生重视从人与环境的统一、从人的整体出发防治疾病。#p#分页标题#e#

4用动态的观点看待各种生命现象

坚持整体生命观,要重视引导学生用动态的观点分析、研究各种生命现象。整体性是生命最基本的属性之一,是在各种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通过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各种生命现象都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变化过程或阶段体现出来。生命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正是在这种变化过程中才得以呈现。例如,体内物质的合成与分解,就是在各种特异性酶的催化下,通过各条代谢途径一系列的反应过程,来维持机体物质的更新和能量的供应。神经-体液的调节、血液循环的运行、呼吸运动的维持、以及个体的生长发育等,也都是通过一系列有序的动态过程才得以完成。坚持生命的动态观,还要深刻认识到,各种生命状态都是整体生命的不同表现形式,存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机体的结构和功能,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心理活动、生理活动和病理现象,都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以此维持整体生命的动态平衡。要正确认识某种生命现象,就要分析它在特定条件下的动态变化过程,探究它的起始、现状、发展和转化,切忌用固定的、静止的眼光看待生命问题。例如,对任何一种疾病而言,都包含着发生、发展、恶化或转归的一系列演变过程。一种具体的病理现象,只是病变发展的一个阶段、一个过程。只有对疾病演变的全过程心中有数,对影响病变的各种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全面了解,才能科学地预见该种疾病发展演变的趋势,发现具体病变的症结与根源,从而采取卓有远见的防治措施,才可能避免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短视之举。

5探索支配各种生命现象的内在规律

生命的维持和发展,受到各种深层次规律的支配和控制。这些规律反映了整体生命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了机体变化、发展的必然趋向。探寻和认识生命现象的内在规律是把握生命整体性的主要内容之一。现代医学的各学科知识,是前人长期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并伴随科学研究的深入不断地得到修正、补充和发展。在每门学科内以及整体医学水平上,都已发现了从不同角度反映生命本质特点、支配生命活动的某些基本规律或法则。在各学科教学中,重要的不是对具体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而是要引导学生透过书本知识,主动探索、认识这些基本规律,并将此作为指导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例如,有关整体水平的全身稳态规律;生命组织结构、生理功能以及心理现象存在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规律;生命体系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维持自身有序性结构的规律;物质代谢遵循有序性、经济性和反馈性调节的规律等等。深刻理解这些不同层次的规律,整体生命的各种复杂关系便会变得清晰、明朗起来,整体生命的基本性质才会易于把握。认识各种生命规律,为我们今后探索、研究生命问题提供了指导的思路。只有遵循、顺应生命规律,才可能客观、全面地认识生理和病理现象,对疾病的防治才会达到更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