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0:47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篇1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发展影响

一、西方经济学的引进

西方经济学的引进没有一个特定的时间,是随着我国资产阶级革命逐渐引入的,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在我国半殖民半封建时期西方经济学就已经逐步走进中国。在百日维新时期,以梁启超、康有为等人发起的变革带动了西方经济理论的传入。根据统计,在我国“”开展之前,大约有四十部西方经济著作的完成,系统介绍了西方经济的基础理论以及分析方法。但是这个时期都是以翻译为主,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我国才有自己著作的相关西方经济理论书籍。此时著作的理论水平较低,达不到学术水平的高度,所以出版和阅读量也十分有限。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建国都没有太大的改观。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对于西方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引进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时对西方经济的研究由表面开始逐渐深入,并且有很多人员开始专门从事西方经济理论的研究工作。这个阶段,推动了我国西方经济学更大程度的发展。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初期,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仅限于对凯恩斯经济学以及外国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像是美国的《宏观经济学》以及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也在研究范围内,但是经过目前的研究发现,我国当时对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最为深入。这个现象和我国的国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凯恩斯经济的主张是政府要干预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国情相符合,此时,西方一些非主流的经济学理论也被翻译引进,在某些方面弥补了凯恩斯经济学的不足。综合引入的各种经济学理论可以看到,对经济进行适当干预的理论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理论,并且也得到了我国众多学者的一致认同。在九十年代初期,在我国又兴起了产权经济学,这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西方经济学理论,产权经济学主要是以制度为核心进行的一种经济理论,强调产权制度也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建设的一个方面。此种经济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我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二、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就表现在分析方法的影响上。

(一)实证分析法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是偏向于规范分析,而西方的经济学主要是运用实证分析法来进行分析的。实证分析法相比较而言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主要分析“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主要强调的是对目前状况现象的分析,而不着眼于对现存问题的解决。第二,通过数据统计和经验,对实证提出的假说进行正面或者反面的论述,具有很大的客观性。这种分析方法对我国很多中年学者产生了较大影响,他们认同经济学是一种实证类的学科,所有的假说和研究者的道德伦理价值理念没有任何的关系,他们只在客观条件下研究经济学问题。所以,经济学这一学科就被赋予了“道德中性”的客观意义。目前,西方经济学家一般倾向于实证经济学方法,但并不完全排除规范经济学。

(二)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宏观经济学的引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法主张在“整体”上对经济有一个宏观的判断。在分析的过程中要依据经济内部发展规律和模式,这种分析方法认为经济之所以有质的变化是因为结构不同的原因。结构分析法的学者认为我国经济的矛盾不是通过单纯的数据分析就可以解决的,真正的矛盾是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结构矛盾,所以这种分析方法主张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进行分析,从结构方面来把握经济的增长矛盾。这种分析方法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是缺乏一定的弹性的,弹性缺乏造成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归根结底就是结构的不合理,结构对于经济方向的判断有着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对经济的分析是需要从结构方面开始的。

(三)制度分析法

制度分析法是在八十年代开始被中国的学者广泛接受,这个分析方法的热度一直持续到了九十年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视需要一定的制度作为前提和保证的,因为西方经济学都是基于成熟的制度之上的分析,所以中国经济之所以有问题就是因为制度的不成熟。此种分析方法着重关注我国的制度问题,第一,我国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是最终完善的。第二,我国的经济制度还在不断的发展。第三,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在很多方面来讲都只有暂时意义可以参考。这种制度分析的方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更具有现实性意义,就如著名经济学家诺斯所言:“制度理论集中考察的是制度在决定交易费用中的作用……制度经济学的目标是研究制度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作出决定……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

三、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学的影响

(一)有关我国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西方经济学帮助我国经济学进行一个更好的定位,我国的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学是要对社会与生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而西方经济学学者更认同于将经济学看作为是一门“科学”的观点。虽然在西方,对于经济学的定位也存在分歧,但是这种分歧对于我国经济学的定位来说是微不足道的。随着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大多数的学者都认同中国经济学是建立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综合权威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经济学其实是一门社会学科,而不能称之为是科学。因为经济学中的很多变量是无法通过准确的计算而得出的,只能得出一个宏观的概念,综合西方经济学学家马歇尔的概念也可以看到,经济学通过分析只能得到一种经济发展的“趋势”,而不是一个可以通过数字来证明的可以参考的规律。加入经济学可以通过数学数字准确的计算出来,那么也就是失去了其学科意义。经济学没有准确的数字计算,因为其中的因素复杂多样,所以只能出现相关的趋势和方向预判。经济学和哲学等其他学科有着很大不同,这个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特点,不是通过单纯的逻辑和推理就可以得出答案的。很多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可以通过数学学科的介入来得到答案的,其实不然,经济学尤其是和我国国情相结合的经济学,是需要一定的前提假设的,只有经过了历史检验的经济学才是真正所追求的学科。

(二)关于我国经济学的学科范畴

我国经济学的学科范畴也是在不断发展中最终成形的,最初西方经济学的引进并没有绝提的范畴划分。我国对于经济学的界定由最初的研究生产与需求的关系到了现代经济学的范围拓展。目前学术界认为经济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经济理论,经济正常,经济规律的应用。这三个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经济理论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只有将研究基于理论的基础上才具有更大的公信力。发展到现在,经济理论不止一种,有很多经济理论是需要结合现实进行创新研究的。经济政策主要值得是对我国现存的政策方针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已有的理论和结果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参考政策。这种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而定的,必须具有现实意义才可。而经济应用研究是将理论应用到各行各业的一种最终实现,必须要提供具有参考性和操作性的依据。

(三)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融合

自从西方经济学的传入,就不可避免的与中国国情相融合,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这种融合趋势是隐性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来。这表现在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理论被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中,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也被用来分析一些西方经济现象。虽然两者之间有融合的趋势,但是这种融合并不是融为一体,而是在某些理念和应用上的融合,必要的分支依旧十分明确。目前我国已经划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经济学主流,研究相关经济学问题。

四、结语

西方经济学有很多的可取之处,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能给我国经济学带来活的生机。西方经济学自传入中国以来就被不断的充实和应用,不仅确定了我国经济学的学科定位,还提供了一种新的经济思路,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雷.西方经济学的引进、研究及其对现代中国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J].财经研究,1997.

[2]赵晓雷.西方经济学对现代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影响[J].经济学家,1997.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篇2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城乡发展二元结构比较

城市和农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城乡关系复杂多变,随着时代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说明城乡一体化是促进城乡融合、协调三大产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城乡关系与城乡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各自的城乡发展理论。分析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找到我国城乡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马克思经济学的城乡发展理论

(一)对“城乡对立”的研究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城乡分离”和“城乡对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状况和城乡关系,但二者的产生与发展都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演变。“城乡分离”出现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过程中,表现为劳动人口在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的重现分配以及城市和乡村在区域上的分离。“城乡对立”是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产物。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首先使得农业与工商业分离,进而引起城乡分离以及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利益对立。随着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工业与商业开始分离,之后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的内部进一步分工,这些分工的相互关系由农业、商业和工业的所有制形式决定。正如马克思所说:“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因此想要消除“城乡对立”,就必须消除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发展可以改变不公正的社会分工,消除城乡对立现象。

(二)对“城乡融合”发展趋势的研究

马克思经济学从城乡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内在联系出发,指出城乡发展是一个由合到分,再由分到合的历史过程。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演进不会固化城乡分离和城乡对立,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城乡融合必然实现。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城乡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决定了“城市乡村化”的城乡关系,工业革命决定了近代“乡村城市化”的城乡关系。马克思指出:“城市化的本质是城乡关系对社会经济形式的从属性表现”,他认为城乡对立只是“生产力水平不够高的表现,是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必然产物,具有历史必然性”。城乡分离和城乡对立给人类带来的进步和弊端表明超越城乡间的分离和对立,实现城乡融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实现“共产主义”,必须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城乡融合”,认为农村农业人口和城市工业人口的相对分离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够高的体现,通过生产教育、变换工种等方式可以实现城乡逐步融合,使大家共同分享社会福利。城乡融合就是消灭农民与工人间的阶级差别,消除城市与农村间的对立和城乡人口不均现象。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大城市在城乡融合与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西方经济学的城乡发展理论

(一)城乡发展阶段理论

库兹涅茨在1955年提出了居民收入差距倒U理论,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收入差距的长期轨迹是“先扩大,后缩小”。库兹涅茨将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数据与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得出居民收入差距在经济发展低级阶段逐步扩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收入分配逐渐趋于平均,居民收入差距长期趋势呈现倒U型规律。库兹涅茨对倒U理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经济结构转变和储蓄过分集中于高收入阶层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劳动人口逐渐由农业转移到工业,可以缩小产业间的收入差距,进而缩小收入差距。此外,新兴产业的兴起会减少旧产业财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也能缩小收入差距,因此库兹涅茨主张进行立法干预和政策调节,推进技术革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威廉姆逊1965年发表了《区域不平衡与国家发展过程》,提出了地区经济差距倒U理论。威廉姆逊分析了英格兰东部地区110年的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对24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显示不论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还是截面数据分析都表明区域间经济差距先扩大,后缩小,呈现出倒U型变化轨迹。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初期,工业和城市的非均衡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要阶段,当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后,农村与城市的均衡发展又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存在三个阶段:扩大阶段、持续阶段和缩小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空间极化现象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

(二)城乡非均衡发展理论

1954年美国学者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了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刘易斯指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发展中国家大多同时存在着相对弱小的现代工业部门和较为强大的传统农业部门,现代工业部门虽然弱小,但技术比较先进,资本相对丰富,生产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农业部门,而传统的农业部门虽然强大,但技术落后,生产效率远低于现代工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劳动力从农业向现代工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农业人口向工业转移并不会减少农业部门的产出,增加了国民收入,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农村人口城市化同时发生。当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后,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工业生产率达到平衡,二元结构消失,城乡差距也随之消失,城乡二元结构的非均衡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必经阶段。

1957年缪尔达尔提出了地理二元结构理论,建立了循环累积因果模型,指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存在着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两种作用力。发达地区由于具备技术、资本等优势,在回流效应作用下,通过抑制落后地区发展积聚要素资源,实现自身快速发展,此后,当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扩散效应,开始向落后地区输送要素资源,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缪尔达尔认为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同时存在,二者的效应强度并不均衡,经济水平越高,扩散效应越强,经济水平越低,回流效应越强,但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回流效应通常大于扩散效应,在经济发展中,往往造成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从而形成地理上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最终形成空间上的“中心―”结构,要消除这种二元结构,政府必须采用相关措施,积极提高扩散效应的影响力。

(三)城乡均衡发展理论

1898年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他在《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描述了世界各地城乡间的严重分化,表达了对城市过分集中拥挤和农村逐渐衰落的深切担忧。霍华德认为城乡间严重分化的原因在于城市的“引力”大于农村的“引力”,只有找到农村大于城市的引力“新磁铁”,才能解决城乡分化问题。霍华德指出城市生活水平高、就业机会多,但物价高、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农村环境优美、生活闲适,但就业机会少、相对贫穷落后。为了解决这对矛盾,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田园城市是为了健康生活和经济发展而设计的发展模式,包括城市和农村两个部分,城市周围由农村地区环绕,为城市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源,但城市规模不能超过环境的承载力。田园城市理论关于城乡关系的创造性观点是最早的城乡规划理论,对现代城市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后,美国经济学家芒福德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理论,认为城乡间不能分割,二者同等重要,提倡新建更多的中心城市,组成更广大区域的经济生活统一体,实现城乡间的平衡发展。

两种城乡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

(一)两种理论的相似点

第一,两种理论对城乡发展趋势的判断较为一致,都认为城乡关系是由彼此分离向逐步融合转变的,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马克思经济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出发,阐述了城乡融合的历史必然性。西方经济学从分工和劳动生产效率角度出发,指出随着城乡劳动生产效率逐步接近,城乡间必将逐步融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第二,两种理论都认识到城市在城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经济学的城乡理论认为,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出现,造成了城乡分离和城乡对立,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和农村逐渐连接,最终实现城乡融合。西方经济学的城乡理论认为分工造成城乡间在生产效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城市会吸引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城市,造成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当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病”逐渐出现,城市边缘区逐步增加,加上城市和农村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城乡融合进程加快,并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二)两种理论的区别

第一,两种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不同。马克思经济学的城乡理论从城乡发展的内在机制出发,认为生产关系是城乡关系演变的主要原因,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最终实现城乡融合。西方经济学从社会分工、资源配置等方面对城乡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某一特定阶段的劳动生产效率为视角,在不同时期提出了很多城乡关系理论。第二,两种理论的深度和体系性不同。马克思经济学从历史的唯物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城乡关系发展的本质,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指出了城乡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城乡对立的根本原因,形成了完整、严密、系统的城乡理论体系,具有较高的理论深度。西方经济学的城乡发展理论侧重于对城乡现象的解释和对城乡发展一般规律的描述,没有阐述城乡关系发展规律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在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城乡理论,这些理论缺乏紧密的联系,因此西方经济学的城乡发展理论较零散,缺乏统一的体系框架,理论深度不够。第三,两种理论的研究范式不同。马克思经济学的城乡理论以理论范式为基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出发点,提出了城乡关系发展规律,因此马克思经济学的城乡发展理论理论性过强,没有提出具体处理城乡问题的对策,缺乏实践性。西方经济学的城乡理论以应用范式为基础,考虑了城乡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如二元结构理论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初期应如何利用二元结构转变发展经济,可见西方经济学的城乡发展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结论

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城乡发展理论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两种理论即有区别,也有一致性,由于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和研究目的不同,两种理论在各自领域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同时,也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马克思经济学的城乡发展理论具有完善的体系,揭示了城乡关系的本质,西方经济学的城乡理论较为零散,缺乏统一的理论体系,但实践性较强。因此,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应当借鉴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城乡发展理论的合理部分,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关系健康发展,逐步构建现代城乡发展理论的科学框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9

3.薛晴,霍有光.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及其嬗变轨迹考察[J].经济地理,2010.11

作者简介:

王家旭(1979-),男,经济学博士,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农村经济。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价值;价格;卖方价格;买方价格

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2-0023-05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林岗教授在2011年1月中央党校组织百位学者探讨经济学理论前沿问题会议上说:“效应论就是创造出来消灭劳动价值论的。西方经济学的效应论在逻辑上也说不通,西方经济学领域自己的人都说这个理论不行,不同人的效应怎么加总呢?不能加总,不能比较,还有什么用呢?后来大家就放弃了。后来又提出序数效应论,序数效应论就没有逻辑问题吗?同样有问题,人和人之间不能比较,东西和东西之间谁重要谁不重要可以比较吗?放在不同条件下,不同人、不同东西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比如烟民抽烟比吃饭还重要,南方人和北方人大米和馒头、大米和面条也是不一样的,你怎么能放在一起比呢?……这些问题西方学者心里是清楚的。”

笔者不同意林岗教授这些观点,并提出三点质疑:第一,关于“效应论(指效用论――本文作者)就是创造出来消灭劳动价值论的”。据我所知,史实不一定是这样的。18世纪,西方功利主义者就提出“效用”概念,当时是作为制定功利主义的某些社会政策与宗教教义的依据而研究的。后来,英国的哲学家杰里米・本瑟姆将其引入社会科学,引起了当时一些经济学者的重视。再后,新古典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推广本瑟姆的效用概念,用以解释消费行为,从此逐步发展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再说,即使“效应论就是创造出来消灭劳动价值论的”,难道我们由此就可以拒绝批判地吸收,使其为我所用吗?难道有人造了一门大炮,准备消灭我们,我们就不能吸收他们的造炮技术,并创新发展其技术,造一门更先进的大炮来还击他们吗?这样简单的道理,居然也搞不通,岂不令人奇怪!可见,拒绝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是我国经济学界的传统观点,其传统力度之深之大绝非一般。如果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有人主张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必会迎来灭顶之灾,绝非戏言。第二,关于“西方经济学的效应论在逻辑上也说不通,西方经济学领域自己的人都说这个理论不行,不同人的效应怎么加总呢?不能加总,不能比较,还有什么用呢?”对此,请问:(1)难道“西方经济学领域自己的人都说这个理论不行”,我们也就应该相信这个理论不行吗?(2)这句话不符合事实,只能说西方经济学领域中,有一部分人说这个理论不行,但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绝对不会这样说,否则就没有争论的必要了。(3)也是最重要的,则是效用究竟能否计量?能否加总、比较?也许这才是我们应否对西方的效用理论进行批判地吸收的焦点,对吗?此外,即第三,关于“这些问题西方学者心里是清楚的。”我认为西方经济学者对“效用”是否可以计量、比较,分为两派,一直争论到今天,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成为经济学中的一大难题,犹如数学中“哥德巴赫猜想”,因此,如果把意识形态问题暂时抽象了,先不谈它,问题不就可以明白了吗?

下面笔者就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管见:

一、西方效用理论可以而且应该批判地吸收

我主张应批判地吸收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马克思经济学向来是在批判地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自马克思逝世以后,是否应该批判地吸收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一直争论到今天。我国目前有两种倾向,实际上都是反对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的。一种是想用“抽象使用价值”或“劳动效用论”来代替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这是行不通的,因为使用价值是商品体的客观属性;效用是人们在消费使用价值中得到的主观上的享受或生理、心理上需求的满足,所以效用是人的主观属性。二者不得混淆,也是无法相互代替的。劳动能创造使用价值,但劳动不能创造效用。所以,“劳动效用论”是无法成立的。使用价值向来是具体的,把具体的使用价值抽象了,使用价值也就不存在了,世界上不可能有抽象的使用价值,那不过是主观的幻想罢了。因为把具体的使用价值都抽象了,剩下的不就只是没有具体的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了吗?难道世界上有不是具体椅子的椅子,或不是具体学校的学校?所以,他们只不过是想另起炉灶,反对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结果只有失败等待着他们。另一种就是绝对拒绝效用理论,林岗教授就是其中代表之一。还有的人则认为谁想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谁就是“试图架起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桥梁”。中国《资本论》研究会机关刊物《当代经济研究》近年有文章就是这样说的,其实这些文章是把价值和价格两个不同质的东西混在一起了(详见下个问题)。绝对拒绝效用理论的同仁们只看到效用价值论的错误,没有看到西方效用理论中的有用部分。他们也不明白效用的性质虽然是主观的,但它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在经济中有重要的作用。西方经济学对效用曾经长期作了研究和应用,是有一定贡献的,但他们的效用价值论是错误的,是不科学的。他们对效用的理论分析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而且对效用中的某些具体问题又做了错误的解释,这些都是非科学的。因此,我们应批判地吸收他们的效用理论,不应绝对拒绝。固然,批判地吸收西方效用理论,不是一件易事,但我们必须迎头而上,科学道路是不平坦的!

二、效用可以时间为计量单位

效用可以时间为计量单位,前人从未提出过,更未曾论证过。在西方经济学中,几百年来一直存在着效用计量问题的争论。19世纪许多功利主义者笃信效用是一种心理上的实际存在,并力求直接用基数加以衡量。但计量单位是什么呢?经过众多学者的不断研究,直至今日仍不得其解。于是不少现代西方经济学者干脆拒绝和放弃基数效用论,而提出用序数效用论来代替,认为经济学中的需求理论只要消费者是否更加偏爱于商品的某些需求,即有“a比B更受偏爱”的陈述方法就可以了,并不要求我们知道a比B究竟偏爱多少,而且还认为即使不提效用概念,也能够容易地描绘出一般性的曲线,因而只需要这种“序数效用”的陈述就够了。果真这样的话,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定会成为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价格论了,不可能有实用价值,从而也失去其理论存在的现实意义了。因为现实经济生活要求价格必须是明晰的。

可见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之争,实际上是效用计量单位未能解决的必然结果。如果能够找出效用的计量单位,基数效用就可以成立了。所以,效用可以小时为计量单位的论证,在经济学上是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我的论证主要谈三点:

(一)具体效用和抽象效用

效用就是人们在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得到的主观需求的满足,即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的需求满足。由于商品的使用价值都是十分具体的,这些具体的使用价值都会在一定形式上,给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带来具体的需求的满足,例如衣、食、住、行、信仰、文化、艺术、学习等的需求满足。把需求满足的具体形式抽象后,就会成为抽象的或一般的需求满足或效用。所以,具体效用就是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的具体的需求满足;抽象效用则是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的,将需求满足或效用的具体形式抽象后的一般的抽象的需求满足或效用。把生理和心理再概括为生命机能,那么,具体效用就是人们在生命机能上得到的具体的特殊的需求满足;抽象效用就是人们在生命机能上得到的一般的抽象的需求满足。

效用的计量必须要以抽象效用为计量单位,因为具体效用是无法统一计量的。

(二)效用或边际效用可用小时为计量单位的理由

价值是由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以时间为单位来计量的。抽象劳动归根结底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的,或生命机能的一般支出或消耗。价值是由这种支出或消耗量以时间为单位来计量的。效用或抽象效用则是购买者或消费者在使用或消费商品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或生命机能得到的一般需求的满足。效用也可由这种一般需求的满足量以时间为单位来计算,即购买者或消费者在商品的使用或消费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或生命机能,在1小时中所得到的一般需求的满足,为效用的1单位。

效用在具体的计量过程中还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解决。例如,一般需求的满足,有简单的需求满足和复杂的需求满足的区分,正像一般的劳动支出有简单的劳动支出和复杂的劳动支出一样,在计算时均应将复杂劳动或需求折算为简单劳动或需求来计量。再如,同一的简单劳动支出或同一的复杂劳动支出,有强度差别的问题或质量差别的问题。同一的简单需求满足或同一的复杂需求满足,也有一个强度问题或质量问题,计算时均应将较高的或较低的强度或质量折合为一般的或中等的强度和质量来计量。

既然商品的效用是可以用时间为计量单位的,那么商品的边际效用也是可以时间为计量单位的,因为边际效用就是增加消费1单位商品的使用价值所得到的效用。只不过边际效用存在着递减的趋势。

(三)补充的话

第一,效用可以时间为计量单位的论断及其论证,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在我的《批判地吸收“效用”和“边际效用”》一书中基本上都已阐述过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胡代光教授还为该书作了《序言》,指出:“这本著作有较重要的学术讨论价值,发表后可能引起一些争论,这是正常的。学术上的争论必会繁荣经济科学,真理越辩越明。”后来,在我的《经济学原理探索――兼论中、美不同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及其对未来社会的影响》一书中,以及最近(2011年)出版的我的另一部新著《价格、经济危机与西方经济学终结》中,均有较详细的论述,读者可参阅。

第二,我的效用可以时间为计量单位的论证,其实只不过是学习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分析和论述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效用理论的批判地吸收上。因此,我坚信是正确的。

三、效用和使用价值不得混淆

(一)效用和使用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我认为效用是人们在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得到的主观上的享受或生理、心理上的需求满足;使用价值是效用的物质基础,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效用。二者有密切的联系,又有重要的区别,使用价值是商品本身的客观属性,效用是商品消费者或人的主观属性。马克思对使用价值曾做出过独特的杰出的理论分析和贡献,特别是他从劳动二重性出发,分析并提出了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论断,意义深远。

(二)西方经济学混淆了二者及其后果

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各自只重视使用价值或效用二者中的一个方面,而又从各自的观点混淆了二者。西方经济学把效用等同于使用价值,并用效用代替了使用价值,从而抛弃了商品中的使用价值,否认使用价值在商品价格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而否定了商品中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及劳动的二重性。结果片面夸大了效用的作用,并使西方经济学陷入了坚持认为价格或成交价格仅是效用的货币表现的片面观点;还导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不得不被效用和需求牵着鼻子走,甚至不惜用严重的财政赤字的宏观调控政策来刺激需求和效用,以求经济的发展;最终反而使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或经济衰退越陷越深,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直到今天,经济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从长期来看)的主要原因,也是当今这次国际性经济危机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经济下降趋势必会有一天要导致西方经济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怀疑,从而遭到人们的冷落和边缘化,历史就是这样或将会是这样无情的。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混淆了二者及其后果

遗憾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却从相反的方向,也把二者混淆在一起,他们把使用价值等同于效用,并用使用价值代替了效用,从而否定了商品的效用,及效用在商品价格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果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陷入了坚持商品的价格或成交价格仅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的另一种片面观点;并在指导现实经济中就产生了片面重视生产忽视需求,而最终成为了导致计划经济世界性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价格仅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的计划经济的价格理论指导下,把价格中的效用的货币表现抛弃了,把消费者的需求在价格中的作用抛弃了,其资源配置的价格调节怎么会不是重视生产,忽视需求呢?怎么会是科学的呢?经济怎么会顺畅快速发展呢?何况计划经济的资源配置还是以行政手段,并在不顾生产力发展水平下,通过经济计划和计划价格为主来进行调节的,必然使经济雪上加霜。结果在我国改革开放前,一方面许多产品生产过剩,积压在库,另一方面许多产品又短缺难求,只得凭证购买,走后门购买,排长龙(队伍)购买……种种怪现象丛生,严重打击了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计划经济怎么会不在国际竞争中失败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怎么会不随着计划经济的失败而被冷落或被边缘化呢?当然,这里论证计划经济的失败,主要是从经济方面的因素而言的,把非经济方面的因素抽象了。

四、效用和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

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科学化的最根本的基石,也是马克思给经济学做出的最杰出、最伟大的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将永世昂立,科学长青!然而马克思的价格理论确有一定的片面性,值得商榷。同时科学的价格理论又与效用理论有一定的密切关系,现在就谈这个问题:

(一)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与马克思的价格定义

1.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和经济学者的责任

价格(广义)应区分为卖方价格、买方价格与成交价格或价格(狭义)。这是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其他价格形式都是这三种基本形式在一定条件下派生或延伸出来的。而在这三种基本形式中,更以卖方价格和买方价格为价格基本形式中的最基本形式。

现实经济中习以为常的讨价还价的买卖活动,正是价格(广义)分为三种基本形式的依据。假定某一商品,卖方的讨价或喊价为10元,这10元就是这个商品的卖方价格;买方的还价假定为8元,这8元就是买方价格;最后双方达成一致,假定以9元成交,这9元就是成交价格或价格(狭义)。价格理论必须全面反映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客观现实,必须全面反映这种讨价还价的实践活动,否则价格理论及其定义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论断是为实践证明了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经济学者的责任是从理论上如何论证这三种价格的本质区别和联系,及其存在或形成的原因;而不是否定这三种价格的存在。因为这三种价格的存在,是客观的现实,主观是无法否定的。

2.马克思的价格定义中没有价格三种基本形式的区分

遗憾的是,在马克思的价格理论中,没有区分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因而他的价格定义的表述一般说也就只有一种价格定义。这个定义凡是学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都是知道的,马克思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姑且不分析马克思这个价格定义是否科学,是否对。即使是对的、科学的,那么这个价格定义是指卖方价格呢?还是指买方价格?或是指成交价格,即指价格狭义的定义呢?或是指价格广义的定义呢?人们就很不好回答了。因为即使是指其中某一价格定义,而且又是对的话,那么,其余的价格定义又是什么呢?所以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有一种价格的基本形式的定义及其理论,是不符合上述价格的客观现实的,是为实践检验真理标准所排斥或否定的,是不科学的。价值价格理论是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事关整个经济学是否完全科学,这是十分重要的。我国经济学界同仁们必须正视和研究它,克服马克思价格定义及其理论的上述缺点,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使其更科学、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需要,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迅速、更顺利地发展!

(二)效用与价格或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实质区别和联系

笔者认为卖方价格的实质是价值(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卖方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买方价格的实质是效用(指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经济学的效用而形成的效用概念),买方价格是效用的货币表现;成交价格或价格(狭义)的实质是价值和效用的统一,成交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和效用的货币表现的统一,也就是卖方价格和买方价格的统一。因此,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实质是不同的,有差别的,但三者又都是各自的实质的货币表现形式;三者的各自的货币表现形式,就是三者的共同点或相互联系的地方。可见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立论,正是建立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同时又是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而构成的新的价格定义及其理论。它既不同于马克思的价格定义及其理论,因为马克思的价格定义仅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他没有区分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更没有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定义;也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价格定义,因为西方经济学认为价格是效用价值的货币表现,西方经济学也没有区分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其定义。虽然西方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曾经提出过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遗憾的是马歇尔的供给价格是以生产费用论为涵义的,他的需求价格是以唯心主义效用论为涵义的,而且他的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是建立在供求决定价格论的基础上的,因此是不科学的。马歇尔也没有提出过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论断,也就不可能从价格理论的完整体系的深度去考察和研究它。

结束语

以上所述还不可能包括批判地吸收西方效用理论的全部内容,若有机会还可以继续探讨。但由此也可以提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科学的效用理论是科学的经济学的不可或缺的理论元素,或者说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的效用理论,都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的基础理论。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已成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或原理的关键!我们必须重视它,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孙小兰.中央党校组织百位学者探讨经济学理论前沿问题[eB/oL].finonce.省略/economist/jingjigumcha/20110102/10439295468.shtml,2011-01-22.

[2]唐思文.经济学原理:批判地吸收“效用”与“边际效用”[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

[3]唐思文.经济学原理探索――兼论中、美不同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及其对未来社会的影响[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4]唐思文.价格、经济危机与西方经济学终结[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

[5]刘灿,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新进展[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2).

CriticallyabsorbthewesterntheoryofUtilityandDevelopmentofmarxisteconomics

――DiscussionwithprofessorLinGang

tangSi-wen

(Collegeofeconomics,CapitalUniversityofeconomicsandBusiness,Beijing100071,China)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篇4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演变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掀起了对经济学范式研究的热潮,西方经济学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范式结构也发生了演变和转换,范式结构作为科学的共同体,具有其独特的理论模型,西方经济学的最核心的内容是观念范式,它是稳定不变的界定、思维等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也发生了转变。因此,必须对其结构和演变进行分析,从而探索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规律。

一、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

西方经济学既是广泛的概念又是经济内容,包含着大量的经济问题和资料,本文所研究的西方经济学只是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中的一部分。随着资本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出现了范式理论。从系统角度来讲,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是一个有层次结构的系统,主要包含方法规则、观念范式和基础假设三个方面。西方经济学范式主要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它指的是科学共同体在按照范式进行专业活动,范式是一个科学的专业,依赖于学科理论的模型[1]。西方经济学范式是在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在经济领域范围内,人们对范式结构和范围进行判断。在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中,观念范式是最核心的内容,而方法规则和基础假设则属于。当然,范式结构也具有不同的层次。比如,理性经济人观念和制度文化观念则在非主流学派和主流学派有一定的区别。同时,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还包含总收入和需求等内容,所以通过范式结构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地论证。

二、西方经济学范式运动的形式

不同的历史时期,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存在西方经济学范式运动。经济学理论的变化,会出现西方经济学范式革命,继而出现新的范式结构。西方经济学范式存在几种运动形式。首先,对已有范式的继承,继承的内容包含经济人的核心硬核和调整保护带等。同时,在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也就是帕累托最优;其次,张伯伦和罗宾逊在经济人硬核的基础上,对市场充分竞争的前提假设进行修改,开创了产权经济学新领域。在厂商理论中,对企业物质要素生产和技术的关系予以假设,但在现代契约理论的作用下,将成本交易为前提,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的范式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不断完善现实方面内容。1947年西蒙提出,对于经济学理论,应该将焦点放在人的社会行为理论方面和非理论的界限,而且把完全理性修改为有限理性;最后,范式运动指的是在经济学不同学派理论下,对新经济学框架体系予以统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若干个研究范式理论体系,它们之间需要相互调和。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和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等都包含市场经济原理,通过对收入再分配的改革,并提出边际效用论和节欲论、供求论等理论,从而对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加以完善,然后将效用价值偏重需求分析和客观价值论篇重供给分析作为生产成本的核心理论,使得西方经济学理论得到有效创新[2]。

三、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的演变

1.前期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

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在运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历史逻辑,对于前期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而言,范式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所以在这时期,思想家们通过直觉和生活经验对经济问题予以分析和判断,但欠缺系统的分析范式。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能够为经济学范式所支配,成为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主要系统。到亚当•斯密时期,古典经济学范式已经发展到巩固时期,然后到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到了发展时期。古典经济学范式核心是客观价值论,通过范式逻辑,出现了实物经济与货币现象,而且形成货币数量论和两分法,构成系统性的古典经济学体系[3]。1870年,边际革命的核心是用主观心理分析的价值理论,并在经济分析中引入数学方法,通过价值论和分配论,从而实现对西方主流经济学从古典分析范式向现代分析范式的转换。

2.凯恩斯经济时代

随着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的演变,凯恩斯革命是时代的产物。在大萧条的经济环境下,工人运动对资本主义制度构成了威胁,西方经济学的复兴,必须对原有的基本前提假设予以修正,从而实现西方经济学范式革命。凯恩斯革命修正的只是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相抵触的部分基本前提假设,对西方经济学的硬核并未造成影响。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处于黄金时期,但之后呈现衰落;70年代,出现了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凯恩斯对此感受到不知所措,正在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存在双重困境下,理性预期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经济学家们批评国家干预主义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负作用,提出单一规律货币供给政策,完善市场机制,从而平衡市场经济[4]。

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时代

自2007年以来,全球处于经济危机时期,西方经济学范式也存在危机,明斯基在凯恩斯经济学基础上,融合了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观点,证明西方经济学范式已经进入了宏观经济学的黑暗时代。在现实交易过程中,人们很难对每一个措施产生的结果予以正确地了解和预测,而是通过主观判断来决策通过坚持完美市场和经济人基本假设,进而消除经济危机。因此,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必须发生改变,进而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对政治和制度的不断调整,优化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使得经济体制具有稳定性,从而确保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经济学是一门重要学科,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于西方经济学而言,其具有一定的范式结构。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下,将发生演变。因此,必须对范式结构及其演变进行分析,使得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而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性,从而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欧瑞秋.基于网络范式的市场结构与企业竞争研究[D].中山大学,2012.

[2]田海华.基于SCp范式的中国水电建筑产业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

[3]王泽.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降低及其原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篇5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价值导向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0-0207-02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不断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被不断削弱,西方经济学在事实上已经取得了许多大学经济与管理类学科讲坛的主导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是以欧美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家为代表的、研究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作为一门研究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课程,在意识形态和政策主张上都必然打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烙印”。但许多大学普遍采用未经科学分析的西方经济学原版教材,并以基本肯定其核心理论的方式向学生作传授和宣传,包括宣扬“自私经济人”、“公有制不如私有制”、“资本主义优于社会主义”、“市场原教旨主义”、“私有制无剥削”等基本原理,从而导致曾经接受过马克思主义思想熏陶的学生和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理论倾向与政治信仰都显现出了冲突。

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还是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述”与“评”的关系,讲求“述评并重”,既不能断章取义“为评而述”,也不能不求甚解“只述不评”。因为,只有“述”才能让学生学好西方经济学知识,唯有“评”才能使学生不至于失去立场,失去深刻认识问题本质的能力。

二、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述”

(一)“述”什么

“述”不可能是西方经济学的所有观点。原因有三:一是时间不允许。历经两百多年发展的西方经济学,学科内容涵盖范围广,分析方法系统多样,并且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边界不断扩大,向相关学科领域伸展,被称作经济学帝国主义。这么多的内容,想通过课堂教学“短”时间内将所有的内容讲述给学生,显然是不现实的。二是历史文化和制度背景的差异。西方经济学是来自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是一种“舶来品”,它或明或暗地论证它所在的那个社会制度的合理性和经济性。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制度背景与西方国家不同,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所取舍地“述”。三是经济体制的不同。西方经济学是根据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和经验写成的,也是以发达国家的经济条件和经济问题为背景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不同,同时,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但也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性,这也要求我们课堂教学中的“述”不能原样照搬。

于是,“述”的内容就可以大体地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1776)为研究起点,经过马歇尔(1890)、凯恩斯(1936)等西方经济学家的发展,西方经济学逐渐形成了自己严谨、缜密的理论体系,已经成为一个解释说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治理方法的理论体系和指导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理论基础。只有教给学生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才能使学生把握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才有可能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二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沿性经济学知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不断产生新的理论来解释新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综合分析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和国外经济学发展的趋势,将新的知识点及时地传授给学生。三是“中国化”的西方经济学知识。经济学是一门致用的学问,它首先要能够解释经济现象,其次要能够为解决经济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中国的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目的不是为西方社会服务,而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解决中国出现的经济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向学生讲授与我们的制度、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相一致的观点,甚至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植入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中,再给学生讲授。

(二)怎么“述”

一是加法与减法的合理运用。所谓“加法”,就是符合市场经济“共性”的理论与那些能合理解释中国改革发展中的经济现象及出现的经济问题的观点要多讲。所谓“减法”,就是要分析和摈弃西方经济学中那些包含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和价值观的理论或结论,对于这些内容,要批判性地少讲或不讲。

二是案例教学中要以中国转型期案例为主。西方经济学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抽象性,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因而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是活跃课堂,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但从我国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看,教材内容往往与中国的经济现实有相当大的距离,这种距离既需要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去填补,也需要学生在积极参与下通过思考去填补,在案例教学多选取中国转型期的案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这种作用。

三是前沿理论要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进行探究。西方经济学的前沿问题仍然是围绕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展开的,离不开微观经济学分析的资源配置与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等等主题。事实上,西方经济学中的需求供给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以及国民收入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等,都贴近现实生活,无一不是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过程其实就是前沿问题不断产生的过程,因此,在向学生讲述前沿性理论时,要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进行。

(三)要达到什么效果

“述”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形成西方经济学的感性认知与思维方法。让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培养和增强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领域的相关问题的能力。这与一些学校《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

三、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评”

(一)“评”什么

从整个理论体系来讲,西方经济学毕竟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为维护资本主义统治和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这与我们追求的社会主义目标格格不入,但西方经济学的许多内容也可以适合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因此“评”的过程中既要“批判”也要“借鉴”,避免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片面性。

依据这一原则,“评”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背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市场经济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那么在理论假设、价值取向和分析工具等方面的差异就变得不可避免。所以有些时候,要“评”出这种不同的背景,解释为什么有些理论在西方有效但不适合于中国。二是“评”观点。西方经济学不是真理,有些观点也存在偏颇与缺陷,有些观点是经验推理的结果……对于这些观点,我们必须加以评说,以免学生在学习这些理论时产生思想混乱。三是“评”立场。西方经济学主流派思想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而我们的社会价值取向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因此,在必要的时候“评”出这种不同的立场,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相关理论在我国的运用价值及其可能局限。

(二)怎么“评”

一是引经据典“评”。这里所说的“经”与“典”,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也包括西方经济学家的。通过对这些经济学家“经”与“典”的引用,往往使学生印象深刻,同时也起到了对比分析的作用,便于学生理解。

二是事实说话“评”。有些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很难通过简单的语言将其中的谬误描述出来,或者描述出来了也让学生无法理解,这时候有必要引用某些事实案例来加以说明。比如在某种理论支撑下,导致西方社会(或某个国家)出现了哪些问题,又有哪一种理论在西方表现良好,被引入中国后又导致了什么不利现象等等。如此“评”,往往事半功倍。

三是启发学生“评”。有时候,老师“评”远不如学生自己“评”有效果。这时候,有必要通过启发让学生自己根据生活实践找到西方经济学某些观点或理论存在的问题,这既能使学生有了“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达到了“评”的目的。

(三)要达到什么效果

“评”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感性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有个理性的升华。使学生借鉴、吸收西方经济学知识时能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这在一些学校《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中是没有的。

四、“述”“评”结合下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的与时俱进

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述”与“评”虽然含义与目的不一样,但不是分开进行的,而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只是其结合也要有一定的艺术性,要求把主流意识形态有效地融进“述”的过程中,不要为“评”而“评”,“述”和“评”都要根据原意,不要歪曲原意,不用对西方经济学的批判式教学来替代“评”,如果“述”一观点就批判一次,介绍一章就批判一段,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评”的价值。

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述”“评”结合关键在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营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为教学目的的课堂环境,从而推动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的与时俱进。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的与时俱进,就是要将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用符合实际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方法来开拓西方经济学运用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新境界。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能否与时俱进,从根本上说就是看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能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能否在借鉴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导中国的经济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毅.现代经济学教学的特殊性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3).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一直引领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后,应该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地位与作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必须要面对的一大问题。这两种经济学各自都存在着不同的聚焦点与不同的研究领域,如果在发展中,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者由于坚持马克思主义而否定了西方经济学,这都是不正确的做法,更加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不正确的理论思想,从而影响社会快速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劳动解放,西方经济学――资源配置

对于西方经济学而言,资源的配置问题是其主要聚焦点的所在,从本质上看,西方经济学属于一种生产力经济学;而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劳动解放是其主要的聚焦点,它的本质是指生产关系的存在。由于双方在聚焦点上存在着这样的差异,使得双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质。

贯穿西方经济学的轴心与主线是资源配置的稀缺性与最大化问题的研究。尽管在近些年来西方经济学的学派纷纷建立,各大学派中对西方经济学中各自观点与见解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各个学派在西方经济学方面却都存在着相同的观点。曾有英国经济学家指出:“经济学是一种将人类行为当做目的和拥有不相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存在的一种关系研究科学。”为此,有人将西方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手段配置的一种科学。

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问题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宗旨所在,这就决定了西方经济学拥有一定价值中的特性,在这方面英国经济学家罗宾斯认为:“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利用稀缺手段去实现既定目的的一种行为。为此,对于各种所要实现的目的而言,经济学所处的地位都是中立的;如果要实现某一种目的,那么稀缺手段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经济学家所关注的一种重要的现象。要知道,经济学更加注重的稀缺手段的应用,并不考虑目的的本身,但是它的理念也有很多人认可。

将二者比较起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存在着相反的理念。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中,研究的重点问题是探索劳动解放的根本途径的研究。实现劳动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经济中最为根本性目的。为此,在现代社会中,资本与劳动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其社会体系所要围绕的重要的旋转中心。也正是由于这一点的存在,劳动关系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所要重点关注的一种关系。这个问题之所以得到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重视,其原因在于:首先,资源配置工作仅仅是一种手段,劳动解放即对人的解放以及人的发展才是最终所要实现的目的所在;其次,要消灭阶级剥削、更好的去实现劳动解放,才能够将生产力发展中的束缚因素真正的消除,从而真正的实现资源配置。如果生产力中的一些束缚无法被真正的消除,那么必然无法达到资源配置的既定目标,社会发展必定会受到一定的阻力。

事实上,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关注目的的实现情况,还重视手段的应用情况。如果没有手,目的必将不会完美的实现,在实现的过程中必将会有重重的困难,也正是由于这一点,马克思主义才给予了资本主义所存留的历史作用一定的肯定。如:在谈到只有资本家作为人格化资本的时候,肯定其具备一定的历史价值。

二、从理论上看,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难题

伴随冷战的结束以及两大阵营的终结等等,意识形态的交锋情况得到了一定缓解,为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融合已经成为发展的必要性所在。但是,两者都面临着一定的理论难题。

怎样去更加科学的论证公有制的经济效率等方面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面临的理论难题。尽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能够暂时的抛开传统理论以及一些传统的观念,坚持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经济发展效率,但是依旧无法克服经验事实中存在的矛盾与张力;虽然在价值方面按劳分配原则比较完美,并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但是,问题也接踵而来,如:理论原则要怎样转化为客观经验事实等?

怎样克服私有制经济与自由市场竞争的破坏力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难题。西方经济学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某些理论并不赞同。但是,对于自身的理论中存在的一些无法与实际社会发展的经济体制相符合的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却无法解释。

三、总结

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人类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两种经济学的存在,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本文旨在对西方经济学的聚焦点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聚焦点内容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二者聚焦点的对比,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发展中并没有忽视西方经济学,它不仅重视目的的实现,也关注方法与手段的使用。从理论上看,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各自都存在着一定的难题,还需要在人类社会不断的发展中完善。

参考文献:

[1]黄莹,林金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借鉴――欧美、日本和中国的经验[J].江苏社会科学,2012(6).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篇7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对策

高职院校是承载国家高职教育的主体。高职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和经济建设当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江西高职教育得到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0年底,江西各类高职院校由2005年之前的15所猛增至49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数已接近全省高等院校总数的50%;在校学生人数也由2005年之前的5.8万人猛增至2010年的45万余人。2010年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23万余人,其中高职院校就有14.3万人,占全省高校毕业生总数的62%。毋庸置疑,江西高职教育为促进江西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江西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部分高职院校开始贪大求全,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有的远离服务本土经济的办学宗旨,把目光瞄向东南沿海和江浙地区,把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都定位于服务东南沿海和江浙地区的经济企业。为了经济效益,有的高职校院甚至不顾自己的办学能力和条件,盲目扩招,而对服务江西本土经济却缺乏积极的态度。

笔者认为,江西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自己的科学定位,只有立足服务江西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才能获得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当前来说,就是要转变以创经济效益为目的、贪大求全的办学理念;就是要紧紧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开门办学,校企合作,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建立稳固的实训基地。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体内容及人才需求预测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经济发展史上重大的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大意义。

依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及江西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建设方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包括南昌、鹰潭、景德镇3个市、38个县、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土地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60%。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经济建设目标是:用20年左右时间,举全省之力,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力打造“光电技术、生物医药、航空、新能源、铜冶炼及精深加工、优质钢材深加工、炼油及化工、汽车及零部件加工”等产业基地;同时加快旅游、金融、商贸、物流、特色农产品加工、医药、轻纺、会展、功能陶瓷、服务外包、文化及创意产业的发展,强力推进中部崛起的宏伟目标。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人才是经济建设和企业生存与发展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规模如此宏大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定需要众多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有专家预测,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20年左右时间,其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上百万与之相关的各类高素质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这对担负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的江西高职院校来说,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的发展机遇。

二、江西高职院校抓住机遇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先导、基础和依据,是强化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力保障,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动因。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输送人才,提供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又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加速发展高职教育是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江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和经济跨越式增长,江西的高职教育任重道远。作为承载和实施高职教育的高职院校,应当紧紧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一重大机遇,开门办学,校企合作,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使自己在特色办学中做大做强。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篇8

 

一、对中国农业经济学有重要影响的三种农业经济理论

 

目前对中国农业经济学影响较大的理论大致有三种:一是由前苏联农业经济学教科书演变而来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也被称为“传统农业经济学”;第二种是以美国的农场管理理论和西方农业理论为代表的西方农业经济理论;第三种是二战以后兴起的发展经济学中的农业理论。

 

所谓的“传统农业经济学”是在中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中国农业经济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形成的。从形成的渊源上看,它有两个理论来源。一个是来自前苏联的农业经济学,这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融进了前苏联农业政策解释。到20世纪50年代己经演变成了一个教条体系。第二个渊源则来自中国经济建设政策的诠释,是在中国农业政策寻求理论解释过程中对引进的理论的改造结果。“传统农业经济学”就是这个体系较常用的称谓。

 

也正因为这个体系有上述两个主要的理论渊源,所以,这个体系理论形式上一方面注重理论的逻辑演绎,注重从“经典”出发进行理论的推演,表现出极强的思维理性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偏重于对现行政策的解释,这种解释往往又与己有的理论严重脱节,显得十分牵强而缺乏理性。这种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几乎贯穿了传统农业经济学体系的全部,成为它的一个主要特征。

 

另一个对中国有较大影响的农业经济理论是西方的农业经济理论。作为现代农业经济理论,它是近二十年才引入中国并发展起来,对中国农业经济理论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该种理论基本上是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具有强烈的经济理性。就其理论本身而言,它由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以美国的农场管理理论为代表的农业经济微观理论。这种研究是以既定的宏观农业政策为前提,立足于农业微观行为的研究和分析,致力于农业企业(农场)的微观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西方农业经济学的这种微观研究己经有越来越多的微观管理理论渗透其中,出现了与管理学理论合流的倾向。另一方面,在西方国家农业政策的研究者更多的是理论经济学者,也就是说,农业的宏观经济理论在西方己经融于一般的经济理论之中,任何农业经济政策的研究都是以更大的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为背景,而农业经济理论只是理论经济学的一个内容或方面。所以,在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中,没有相对独立的农业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是第三个对中国农业经济理论有重大影响的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是以发展中国家的开发与发展为目标,用西方的经济理论和方法,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増长与发展,并在这个研究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学领域。严格地说,发展经济学是一个“理论群%它是由众多学说集合而成的。在发展理论中,农业经济理论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为发展中国家几乎都是不发达的农业国,农业在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研究这些国家的经济増长与发展,不可能不以农业的増长与发展为其开端和立足点。发展经济学是西方经济理论系统中的一个内容,它的理论源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但从另一方面看,它又直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发与社会发展。发展经济学的进展己经越来越多地引起发展中国家农业理论研究者的关注。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经济学越来越多地与其他相关学科融汇在一起。西方学者在研究发展问题时更倾向于使用“发展理论’,他们主张将经济开发与社会进步的研究融于一体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视角研究经济开发,成为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应该提到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其他相邻学科一如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对发展问题的积极介入,引致发展理论在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上的创新,使发展理论的研究进入了微观领域所提出的宏观政策主张更注意其微观基础和可操作性。

 

二、三种农业经济理论的评价

 

对经济理论的评价如果离开了特定的背景、目标和准则,评价将不可能科学地进行。对三种农业经济理论评价的目的在于探索中国农业经济理论发展趋向和路径,这个探索应该植根于中国现实的经济运行和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因此,对这三种农业经济理论评价也是立足于中国经济的现实和中国的文化价值观。这个评价应该在三个层面上的进行:理论的目标、研究方法和经济学的价值观。

 

“传统农业经济学”是建立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之上的,受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追求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强烈影响。因此,它作为“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将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新的农业经济体系,并为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这个探索因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而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50年代初,中国从前苏联引进经济学理论以及原封不动地复制过来,并在以后的本土化过程中不断地被强化和走向极端。相反,苏俄时期那些有价值的农业经济理论,如恰亚诺夫的农民经济理论(或被称为小农经济理论)却从未为中国的农业经济理论研究者们所关注。因此,中国农业经济理论探索从开始就进入了一个人为的误区,这个探索除了人为的设置了许多禁区外,在研究方法论上也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即从“经典著作”中找到既定的“最优解”,然后设法寻求达到这个最优解的路径,而从根本上忽视了这个‘最优解”的基本前提。在这种方法论引导下的理论探索,只能越来越远地脱离中国农业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不可能对中国农业经济运行作出准确的描述、分析和判断,最终必然远离中国农业经济理论研究的目标。

 

中国农业经济之所以在50年代能迅速地接受前苏联的农业经济理论,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固有的平均主义特质是一个重要原因。前苏联的农业经济理论中突出的追求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和中国传统的平均主义价值观有较高的一致性。前苏联的经济理论在中国没有遭到任何排斥和抵抗,价值观的暗合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潜在功能。

 

“传统农业经济学”在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到今天己经具有了更多的政策解释倾向,这种越来越强的政策解释和政策解释取向,使中国农业经济理论陷入停滞和封闭,日益脱离作为其母体的理论经济学的发展。

 

西方农业理论(在中国被称为西方农业经济学)是以西方理论经济学为基础的,它甚至没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是在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逐渐完善起来的。也就是说,西方的经济学理论是在解决其工业化的问题中完善起来的。因此,西方的经济理论从其开端即具有较广阔的视野,它随着国民经济的一体化逐渐将其理论延伸的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西方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由于较早地完成了国民经济一体化过程,很少有前苏联和中国这样的条块分割的经济现实,所以,不可能有相对独立的“部门经济学”如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但却不乏将一般的、抽象的经济理论运用于部门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西方的农业理论就是以一般的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研究框架,它就是理论经济学的一部分。

 

在西方的农业理论被引进中国时,人们往往愿意农业经济理论的时候,斯大林模式的农业经济理论被将西方的农业理论“拿来”直接解释中国的农业经济现实,企图在这种解释中完成对传统农业经济学的改造。这种努力多归于失败。在传统的思维模式引导下,将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部分的农业理论割裂出来作为“西方农业经济学”学习和应用是不可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效率优先是西方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不可能不影响西方的农业经济理论和农业微观管理理论。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经济学领域曾发生过的关于“公平与效率”的讨论,其实质就是传统经济学面临西方经济学大举“入侵”时的一种必然的、本能的反应,即两种价值观的冲突,并不是真正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与效率”的讨论。在研究的技术路线上,西方的农业理论更倾向于用实证的方法,以效率为目标去选择技术途径,而不是企图用制度去创造技术。

 

发展经济学沿袭了西方经济理论的基本方法。在早期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中,同样表现出强烈的经济学理性,这种经济理性以西方的价值观为基础。所以,在早期的发展经济理论中蕴涵着根本的、甚至是致命的矛盾,即价值冲突。这种冲突在发展理论切入了发展中国家较深层次问题时就凸现出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早期发展理论引导下,虽然获得了短暂的经济増长,却付出了沉重的社会发展代价,最终延迟了经济増长。

 

早期发展经济学是发展中国家的整体经济结构的研究,而没有进入微观领域。这种研究其实是以发展中国家具有与发达国家相同或相似的微观结构为隐含前提的,这个前提下的宏观研究提出的政策,在发展中国家也许能畅行一时,但在进入更深层的经济领域涉及到社会、经济资源的重新分配等领域时,这个经济理论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发展经济学一旦进入了发展中国家微观经济结构,立即强烈地意识到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研究,仅仅有经济学的理性是不够的。经济学的理性可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结构规律,但在结构的深处,却可能遇到诸如价值观这样的非理性因素的强烈抵抗,这是经济学的理性无法逾越的,也不能要求经济学的理性具有解释和消融这种非理性因素的扰动的能力。所以,现展理论的外延远远超过了“发展经济学”所能覆盖的范围。影响经济増长与发展的诸多非理性因素进入了这个理论的视野,强调基本价值观的融合在经济増长与发展中的意义;注意非经济行为对微济増长和发展的拉动或阻碍等等,这些都引起发展经济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发展理论的这种变化,己经对中国农业经济理论产生了微妙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的农业经济学者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农村微观社会的非经济因素与经济増长和发展关系,“农业经济学”己经悄悄地演变成为“农村经济学”。

 

与此同时,发展理论的研究方法也有了许多变化。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如边际分析在发展经济学中的统治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但是,现展理论除了一如既往地使用经济学的经典方法外,越来越多邻近学科的方法论被吸收成为发展理论方法论体系的内容。其中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对社会结构研究的方法大量地被经济学研究者吸收,用以在微观和宏观的层面上研讨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互动关系。这样,发展经济学在进入微观领域后就突破了经济学的传统边界,与其他社会人文学科相融合。这种方法论上的突破己经影响了中国的农业经济学者,从而对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带动中国农业经济学全面突破旧的理论和方法论框架。

 

三、中国农业经济理论未来的展望

 

传统的农业经济在过去20中己经逐步地开始了对自身的理论改造。这个改造过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将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整体的一个产业部门,农业经济学逐渐成为产业经济学的一个部分,农业经济学也因此渐渐融入理论经济学之中;②将农业经济现象与农村社会结构结合在一起研究,农业经济学的研究逐渐由过去的“部门经济学”演变成为区域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渐渐地演变为农村经济学;③由政策解释功能转变为政策研究功能。

 

(1)农业经济学融入理论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经济。在旧的条块分割体制下,特别是50年代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格局中,农业经济的运行相对地独立于其它经济部门,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在对这种具有相对独立性、封闭的农业经济运行过程的解释中形成的传统农业经济学,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和封闭的研究方法。这种传统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对中国农业经济理论研究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虽然如此,现代经济学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己经很深入的影响了传统农业经济学,并逐渐地改造了它,农业经济学作为现代产业经济学的一个部分正在融入现代经济(2)由部门经济学向区域经济学转变。传统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按国民经济部门的分工来划分的。这种学科划分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条块分割的经济运行状态是一致的。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这种条块分割的局面被冲破,农业经济的研究对象被扩展为农村经济。传统农业经济学要继续解释农村经济的新情况,就必须改变旧的研究框架,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在对改革过程的不断跟进和解释中,逐渐朝具有区域经济理论特征的方向演变。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篇9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路线;契合

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和以新古典学派为代表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原本是统一的,有共同源头,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主要研究稀缺性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关注社会关系中人的互动行为。因此,探讨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来促进两者发展,并最终使经济学成为一门更为完善、成熟的学科,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两者的契合性作以探究,尤其是探究如何契合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思维、理论来发展马克思经济学。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生命力及当前的困境

马克思经济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它认为基于力量博弈而形成的均衡世界并不是合理的,而是偏离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要求,从而出现一种异化状态。因此,马克思经济学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基于这种目的,马克思经济学在研究具体的社会经济问题时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基本路线:首先,透过现象去探究经济现象的本质。其次,分析事物的现状表现。再次,剖析现状的成因及其偏离本质之处。最后,分析异化现状下的种种行为及其造成的危害并寻找纠正事物异化的途径。

马克思经济学在如下几方面比西方主流经济学深刻得多。一是在研究的根本目的上。马克思经济学是人本主义的,关注整体社会和弱势群体的福利提高。因此,不仅关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及相应的物质资源的创造问题,而且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社会资源的创造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则是物质主义的,在既定社会制度的情况下仅仅关心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在研究的基本领域上。马克思经济学认识到整个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因而关心公共领域的制度安排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则从孤立的个体主义出发,探究私人领域中的发财致富问题。三是在理想状态的选择上。马克思经济学认识到经济现象从属于社会系统,因而努力探究事物的本质,并把这一本质视为未来所要回归的基本方向或理想状态;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想状态则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而这种假设往往不现实或根本不能实现。四是在基本立场上。正因为认识到现状与本质之间的差异,因而马克思经济学基本上是批判性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则热衷于通过供求分析来解释现状,并在伦理实证主义的支配下为现状辩护。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所赋予的使命的原因,马克思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是对社会发展总体趋势的分析,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因此,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被后,马克思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国家中具体微观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就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正是马克思经济学目前所面临的根本困境所在。

二、马克思经济学在微观理论基础上的不足

正因为马克思关注的是社会制度问题,导致其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微观基础的支撑。如,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从劳动投入角度探索商品生产,并从协作角度梳理了分工的深化和组织的嬗变,但它并没有具体探究微观组织中的劳动配置问题,也没有具体考察组织内部的协调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再如,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从权力结构的角度研究社会利益的对抗和冲突,但它分析的基本单位是阶级,把具有相同阶级地位的视为一个整体而采取共同行动,并由此深入探究了阶级利益的对立及由此产生的阶级斗争。因此,其研究的是整体主义,而并没有进一步分析阶级成员的行为心理,从而对集体行动的判断似乎缺乏微观的个体基础。

尽管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事物的本质展开深刻的分析,其经济学结论之间存在较为严密的逻辑一致性,但不可否认,其基本理论也是建立在特定的引导假定上,这种引导假定并不一定就反映事物的真正本质,一旦某些微观假设出问题,那么,整个理论的可信性也就会受到质疑,其应用于实践也会带来深重的危害。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建立在同质劳动的基础上,而同质劳动显然已越来越不符合社会的发展现实。再如,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也是建立在劳动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但这显然不符合现实。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总体性质方面,而很少对其微观理论基础进行审视。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往往缺乏更为微观的具体分析,马克思经济学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并构成一个更为完美的理论逻辑,就必须注重微观方面的探究。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契合

要进一步为马克思经济学提供微观分析的基础,就需要契合两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一是其他社会学科近年来的发展,包括心理学的新近发展、道德哲学的新近发展,等等。二是西方主流经济学近年来的发展,包括不完全信息下的人类行为、互动行为的博弈基础,等等。其实,不仅马克思经济学缺乏对微观行为的探讨,即使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存在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脱节:以理性选择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集中于微观方面,而以心理学定律为基础的凯恩斯经济学则关注宏观方面。当然,后来由于新凯恩斯经济学在不完全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借鉴新古典的理性选择理论,从而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奠定微观基础。同样,也正是基于这种契合,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行为机理也逐渐为其他的宏观社会现象提供有益的分析基础。显然,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是经济思想长河中各有侧重的两个主要支流,它们也理应汇合在一起。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进一步演化的规律。特别是,尽管目前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学科存在很大分歧,但两者在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经济学理论体系。

纵观经济学发展史,可得出如下几点结论:一是经济学本质上是统一的。当前割裂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范式的研究内容各有偏重但更具互补性:政治经济学主要关注人与人关系的层面,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二是研究内容的不同导致两者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西方经济学偏重于抽象演绎、个体主义、形式理性及均衡的分析,而政治经济学则强调历史归纳、整体主义、实质理性及演化的分析。三是广义政治经济学的“政治”是“社会关系”的含义,它研究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把经济学视为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并注重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作用的内在因果机理。四是西方经济学从功能主义出发,有助于揭示事物之间的功能联系及分析均衡状态,基于自然主义取向而偏重研究抽象人的行为,这导致其逐渐走向数理模型化道路,而这种模型化道路并不适合于探索事物之间内在因果机理和本质的政治经济学。五是基于内容和方法的差异。两者在分析的前提假设上也存在某些不同:西方经济学讨论的抽象经济人是同质的,而政治经济学探索的社会人是异质的。六是尽管方法论存在差异,但这些方法也都是兼容的。如,历史归纳和抽象演绎、演化和均衡等仅仅是经济学研究的不同视角,因而两大经济学范式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契合,从而促使经济学的发展。

尽管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有一个共同源头,但自古典经济学以后,这两方面内容却越来越分裂了,并形成两个越来越对立的学科。一方面,自从边际革命开始,西方主流经济学逐渐抛弃了对制度反思和改进的思路而将其研究对象逐步限定在物质财富上,从而演变为研究稀缺资源如何配置的学问。后来,经过几代人为建立“纯”经济学而不断地借鉴数学工具,西方主流经济学终于发展出了在表达上越来越精确的微观技术,但却因抛弃了伦理学内容而越来越与现实相脱节。另一方面,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内容抽象化、永恒化而主张历史地分析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及其动机,逐渐形成了以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从而缺少对微观行为的研究。因此,西方经济学会越来越倾向抽象而孤立的形式主义分析,而政治经济学则更倾向于结合其他社会科学进行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显然,从两者的基本特质上讲,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更为生动和多样,也更具启发性,从而具有更重要的发展意义。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篇10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创新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两个板块的承接点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一个轴端,广西在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越来越体现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前景。广西在获得加快发展良好机遇的同时,人力资源开发则成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未来是否可以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任何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区域人力资源的智力支持。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已超过土地、资本、物资等因素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如何抓住历史发展机遇,科学开发、合理使用、统筹配置人力资源就成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必须首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以广西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例,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创新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提出科学的建议。

一、广西未来发展人才需求及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情况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传授和生产知识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和培养地,承载着科学技术发展和转化的重要职责。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老、少、边、穷的省区之一,广西的高等教育发展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与扶持下取得了快速发展,广西的教育经费投入保持一定增长,教育经费占GDp百分比从2005年的2.82%增长到2008年的3.51%,2008年广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19.4%。从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投入比看,2008年后广西的投入比接近或超过了部分东部发达地区的投入比,但由于广西经济总量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明显,所以从实际投入总额来看,广西在教育经费的投入量上还是远远低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另外,广西高等教育改革在经过1999年的高校合并、升格和扩招之后,每10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也从2005年的993人上升至2008年的1352人,本地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有了较大的提升。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虽然广西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受广西改革开放起点较低、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经济结构不太合理等多重因素影响,广西的高等教育相对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在发展上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又因为广西的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较低、人才密度较低、人力资源结构性流失比较严重等问题未能得到较好解决,使得广西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人力资源结构没有的到较好解决,人力资源第一产业的比例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第二、三产业分布比例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而降低了自身对人才吸纳能力,容易造成人才的外流。

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的预测,至2015年,北部湾经济区口径内人才需求年均增长为2.79%,口径外人才年均增长14.13%。要解决北部湾经济区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除对外引进以外,还应重视本地人才的开发,推进本地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提升,才能有利于北部湾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受广西经济快速发展影响,近几年广西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但与东部发达地区高校相比,仍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在此仅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分析,来探讨广西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虽然,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广西高等教育在提质增数过程中得了快速发展,并通过合并、升本等形式新建了一批本科院校,但在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等方面确并没有多大的实质性突破,其主要原因为:一是在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比重中,仍是以文科比例为重,理工科专业不仅少,而且专业优势并不明显,甚至是广西经济区域内所紧缺的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食食品加工、海洋产业、高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九大产业方面人才,广西高校都没有绝对优势的专业,有的专业建设甚至是从零开始起步。二是在人才培养上仍是以较为保守的课堂教学、校内训练和封闭管理为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变化不大,缺乏向外共同合作、联合发展的动力。虽然,广西本科院校也尝试推动国际高等教育合作办学、跨国高校间的交流访学、鼓励学生开展课外实习与研究、加快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等工作,但总体比例仍比较偏低,人才培养模式仍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学生的科研、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仍在较低水平发展,这既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也使得广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无法获得比较满意的高素质人才。三是部分专业和课程建设实际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不能反映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各个本科院校间学科与专业同质化竞争比较明显,而差异化竞争较少,人才培养上的特色优势不够突出,无法适应广西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制约广西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因素分析

一方面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则是广西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广西经济大发展的需要。造成这样的困境有着多方面的因素,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改进。

1、广西本科院校竞争意识较淡,加上新增本科院校比例较大,学校转型需要一定的时间,影响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积极性。在广西老牌的本科院校中,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始终处在比较前沿的发展位置,但即使这样,由于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竞争中竞争意识较淡,原来一些优势学科也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也失去了我们在某些专业上的人才培养特色优势。此外,由于一部分本科院校是在原来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合并升本而成,这些本科院校在成立发展过程中,必定要有一个艰难的转型期:如何明确办学定位?如何调整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提高原有教师的水平?如何形成新的学科专业优势?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水平等等,都需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而这个过程也必将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快速提升和专业优势的快速形成,也难以在短期内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2、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仍偏低,难以满足各个本科院校的发展需要。广西教育经费的投入虽然在相对数量上有了大幅提升,但在绝对数上仍比较低,难以满足本科院校快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对一些新办的本科院校,这个矛盾更加突出。除了部分老牌的本科院校外,其他本科院校由于一方面要加强学校教学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建设,一方面要大力推动学科和教师等软件水平的提升,因而在教学科研经费等方面的投入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在经费因素制约下,部分高校更愿意将有限的办学资源投向社会热需、生源火爆、投入较少的专业建设中,以期获得较快的经济回报,而忽视了对特色专业的长远规划和持续建设,其结果就是会引起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带来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这一现象尤其在文科类专业上更为明显。教育经费较少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各个本科院校不太愿意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因为这需要学校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就会更愿意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节约投入成本。

3、广西高校生源质量不均衡,也制约了人才模式创新。制约广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另一个因素是广西本地的生源质量相对偏低。这是因为广西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不均衡,第一产业人员比例偏高,第二产业人员比例偏低,第三产业人员相当部分又是从第一产业中转移而来素质偏低。这也照成了广西本科院校学生中来自第一产业的生源比重较高,同时由于广西第二、第三产业也不是很发达,学生家庭人均收入也比较低,加上广西优质的教育资源有限,教育水平发展很不平衡,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广西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分布也很不平衡。有一个数据可以间接反映广西高校的生源水平:广西高校贫困生平均比例接近30%,这一数据比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校要高很多。这也使得部分大学生比较满足于现状,不愿意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也不太愿意投入更多资金参与跨国人才交流和学习,间接影响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积极性。

三、推动广西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

提高广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就是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应该在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和大融合的区域国际背景下,积极探索区域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新突破,才能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建设培养人才、储备人才和用好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1、立足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产业布局和经济建设规划,加快校企合作步伐,推进产学研快速转换。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服务于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因此,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高校人才的培养就更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产学研究各个领域成果的转换效率,才能加快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近几年,部分广西高校也结合广西区域经济产业布局的特点,大胆进行校企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例如有的高校与企业联合,对在校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订单式”培养,毕业时经考核合格,直接招到合作的企业工作;另一方面就是,高校教师与企业开展科研创新合作,并选拔一部分有专业特长、有科研兴趣、愿意实践锻炼的学生参与整个科研创新过程。这使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提高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了解社会需求,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些都是非常有益的经验。围绕经济区内的产业布局,加快加强校企合作,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积极进行改革,尤其是加强与钢铁、石化、林浆纸产业、港口建设与海洋产业、工程类、管理类、船舶工业、海洋产业等工业技术人才紧缺的企业合作,有利于加快本地人才的孵化和培养,进而推进整个经济区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

2、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面向东南亚国家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由于起步时间相对较晚,加上与其他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明显,缺乏吸引人才的有力条件。而广西与东盟国家经济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又急需大量的外向型专业人才。因此广西本科院校要紧紧抓住这样的发展契机,加快与东盟各国尤其是经济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开展教育合作,深入探索外向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例如部分本科院校开展的学生互访交流、3+1、2+2等学分互认交流模式,不仅可以培养更多既熟练掌握商务英语和小语种、熟悉东南亚国家法律,又具有较强金融专业知识、市场分析能力及商务谈判能力的高级外贸人才,而且可以通过促进广西与东盟各国人才培养与交流,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双轨驱动下打造区域人才小高地建设,开拓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发展平台,促进区域国际人才有序竞争,不断提高人才资源跨国界、跨地区和跨行业的利用水平,进而推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

3、面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积极借鉴发达地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在加强横向交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加快自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我国沿海发达地区高等教育改革起步较早,各地区的本科院校建设都有各自的特色,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虽然不一定都适合广西的区情,但对广西本科院校的各项改革仍具有较强的借鉴指导作用。目前,广西本科院校开设的大部分专业与发达地区本科院校相比,缺乏一定的优势和特色,而且在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食食品加工、海洋产业、高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等九大发展领域中更是缺少优势。因此,有必要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高校的合作,一方面积极引进发达地区人才,另一方面则是分别学习发达地区高校在上述九大发展领域当中的前沿知识,并结合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建设需要,规划和制定适合广西发展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通过跨越式的发展,推动广西经济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资本的稀缺性和产业布局的迟滞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也制约了它对人才的吸引力。要满足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急需人才的数量和储备的要求,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另一方面则要切实重视广西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要鼓励各个本科院校结合各自特点,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样不仅能满足广西经济发展的需求,提升人力资源质量,而且也能加快广西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之中,促进区域国际化发展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婷.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与整合策略研究[J].大众科技,2008,(7):186-187.

[2]贺祖斌,李东航,张兰芳.广西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省域经济结构的适应性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0,(11):17-20.

[3]魏乾梅.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协调性[J].社会科学家,2011,(11):159-161.

[4]胡建平,李梅.广西北部湾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20-25.

[5]陆启善,王天维.广西北部湾人力资源与经济区开发矛盾性分析及对策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5):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