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主要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1:16

西方经济学主要理论篇1

中国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情不同,因此,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要防止“生搬硬套”。中国古语讲,“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理论的产生和运用是有条件的,如果不顾客观实际将其普遍化和绝对化,难免会导致理论指导和实践成效上的偏差。以个人主义为基本理论倾向的西方经济学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政治、社会制度休戚相关。它以相对完善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适用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种体制和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健全,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等等,都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经济学理论。比如,长期以来,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重视对经济问题进行量化分析,在研究中采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推导,但这些模型大多是建立在假定前提基础上的,与我国的现实相差甚远。如果不顾我国的具体国情而拿来指导我国实践,其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现实中有些人明知西方经济学的许多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并不适用,却硬要生搬硬套,这只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总之,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必须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经过认真分析,科学地予以辨析、选择、改造和利用。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根本社会制度与具体运行机制的关系,因此,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不可“本末倒置”。由于根本社会制度的不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有着本质区别。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不是对等的关系,社会主义是基础、是主体,市场经济是手段、是工具。市场经济在西方国家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的,在我国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时,只能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实际和需要,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下,将那些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介绍进来,而不能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

西方经济学理论有其自身的明显缺陷,因此,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不能“饥不择食”。富裕之邦,并非就是真理之地。西方经济学理论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但这并不等于西方经济学理论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应灵药。须知,西方经济学是以维护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益为根本着眼点的,其研究视角无不是面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运行实际的。毫无疑问,仅仅是这种特定时空背景的限制,就决定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更不用说其中为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始终存在的理论盲点甚至误区了。比较典型的是,新古典主义学派在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时,忽视了实践中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市场失灵”,常常使经济运行处于混乱无序状态;西方经济学中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往往视农业为不发达经济部门,忽视了农业中非农业部门的存在,忽视了农业通过自身的改造发展起来的现实可能;在西方经济学中还形成了诸多流派,不同流派往往侧重于某一方面的理论研究,相互之间壁垒森严,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其他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忽视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等等。西方经济学理论自身存在的这些缺陷和不足,要求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时,不能“饥不择食”,不分优劣正谬照单全收;更不能盲目崇拜,将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缺陷和不足也看成金科玉律。事实上,我们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全新的事业,经典作家没有论及,前人没有实践过,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更不可能找到答案。因此,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要善于对其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和筛选。

中国有着不同于西方的历史文化传统,因此,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要防止“邯郸学步”。经济活动不能离开特定的政治、文化、历史背景而孤立存在。事实证明,经济发展的成功与否既取决于经济自身的因素,同时也取决于政治、文化、历史传统等其他方面的因素。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不同于西方的政治、文化、历史和哲学传统。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时,应当立足于我国的政治、文化、历史传统的丰厚基础,努力做到“洋”为“中”用,综合创新。反观现实,发人深思的是,一些人对西方经济理论盲目崇拜,醉心于引进西方经济学而又“食洋不化”,结果将一些本来易懂的概念说得花里胡哨,将一些原本比较明了的问题阐述得艰深玄奥,到头来,不仅没有学到别人的长处,反而迷失了自己。

西方经济学主要理论篇2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演变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掀起了对经济学范式研究的热潮,西方经济学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范式结构也发生了演变和转换,范式结构作为科学的共同体,具有其独特的理论模型,西方经济学的最核心的内容是观念范式,它是稳定不变的界定、思维等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也发生了转变。因此,必须对其结构和演变进行分析,从而探索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规律。

一、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

西方经济学既是广泛的概念又是经济内容,包含着大量的经济问题和资料,本文所研究的西方经济学只是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中的一部分。随着资本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出现了范式理论。从系统角度来讲,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是一个有层次结构的系统,主要包含方法规则、观念范式和基础假设三个方面。西方经济学范式主要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它指的是科学共同体在按照范式进行专业活动,范式是一个科学的专业,依赖于学科理论的模型[1]。西方经济学范式是在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在经济领域范围内,人们对范式结构和范围进行判断。在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中,观念范式是最核心的内容,而方法规则和基础假设则属于。当然,范式结构也具有不同的层次。比如,理性经济人观念和制度文化观念则在非主流学派和主流学派有一定的区别。同时,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还包含总收入和需求等内容,所以通过范式结构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地论证。

二、西方经济学范式运动的形式

不同的历史时期,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存在西方经济学范式运动。经济学理论的变化,会出现西方经济学范式革命,继而出现新的范式结构。西方经济学范式存在几种运动形式。首先,对已有范式的继承,继承的内容包含经济人的核心硬核和调整保护带等。同时,在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也就是帕累托最优;其次,张伯伦和罗宾逊在经济人硬核的基础上,对市场充分竞争的前提假设进行修改,开创了产权经济学新领域。在厂商理论中,对企业物质要素生产和技术的关系予以假设,但在现代契约理论的作用下,将成本交易为前提,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的范式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不断完善现实方面内容。1947年西蒙提出,对于经济学理论,应该将焦点放在人的社会行为理论方面和非理论的界限,而且把完全理性修改为有限理性;最后,范式运动指的是在经济学不同学派理论下,对新经济学框架体系予以统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若干个研究范式理论体系,它们之间需要相互调和。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和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等都包含市场经济原理,通过对收入再分配的改革,并提出边际效用论和节欲论、供求论等理论,从而对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加以完善,然后将效用价值偏重需求分析和客观价值论篇重供给分析作为生产成本的核心理论,使得西方经济学理论得到有效创新[2]。

三、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的演变

1.前期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

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在运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历史逻辑,对于前期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而言,范式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所以在这时期,思想家们通过直觉和生活经验对经济问题予以分析和判断,但欠缺系统的分析范式。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能够为经济学范式所支配,成为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主要系统。到亚当•斯密时期,古典经济学范式已经发展到巩固时期,然后到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到了发展时期。古典经济学范式核心是客观价值论,通过范式逻辑,出现了实物经济与货币现象,而且形成货币数量论和两分法,构成系统性的古典经济学体系[3]。1870年,边际革命的核心是用主观心理分析的价值理论,并在经济分析中引入数学方法,通过价值论和分配论,从而实现对西方主流经济学从古典分析范式向现代分析范式的转换。

2.凯恩斯经济时代

随着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的演变,凯恩斯革命是时代的产物。在大萧条的经济环境下,工人运动对资本主义制度构成了威胁,西方经济学的复兴,必须对原有的基本前提假设予以修正,从而实现西方经济学范式革命。凯恩斯革命修正的只是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相抵触的部分基本前提假设,对西方经济学的硬核并未造成影响。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处于黄金时期,但之后呈现衰落;70年代,出现了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凯恩斯对此感受到不知所措,正在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存在双重困境下,理性预期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经济学家们批评国家干预主义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负作用,提出单一规律货币供给政策,完善市场机制,从而平衡市场经济[4]。

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时代

自2007年以来,全球处于经济危机时期,西方经济学范式也存在危机,明斯基在凯恩斯经济学基础上,融合了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观点,证明西方经济学范式已经进入了宏观经济学的黑暗时代。在现实交易过程中,人们很难对每一个措施产生的结果予以正确地了解和预测,而是通过主观判断来决策通过坚持完美市场和经济人基本假设,进而消除经济危机。因此,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必须发生改变,进而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对政治和制度的不断调整,优化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使得经济体制具有稳定性,从而确保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经济学是一门重要学科,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于西方经济学而言,其具有一定的范式结构。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下,将发生演变。因此,必须对范式结构及其演变进行分析,使得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而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性,从而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欧瑞秋.基于网络范式的市场结构与企业竞争研究[D].中山大学,2012.

[2]田海华.基于SCp范式的中国水电建筑产业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

[3]王泽.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降低及其原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

西方经济学主要理论篇3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借鉴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个性差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是理论经济学,但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经济学,是两种基本立场对立的基础经济思想体系,有着本质上的巨大区别。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19世纪40年代,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暴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成为当时社会的最主要最激烈矛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理论以及吸收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创立了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它是为工人阶级的利益和人类解放事业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历史任务,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和阶段矛盾,阐明它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而大多数西方经济学派以市场经济的运行为对象,通过对各种经济现象的分析,目的在于论证资本主义市场制度是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制度,是完美的永恒的制度,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从这点上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水火不容的。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具有对立的阶级性。

研究的对象决定了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无数的事实说明,经济学家在研究、解释和试图解决经济问题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特定的阶级立场,代表和维护特定的阶级利益,接受反映特定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采取符合特定阶级利益的价值判断,因而不存在超阶级的政治经济学。不同的经济学家对于同一经济问题往往做出不相同的解释,提出不相同的政策主张,得出不相同的结论。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具有特殊性,它直接涉及不同社会群体、层次、国家和阶级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公开承认经济学的阶级性,并且自觉地站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研究经济理论。与此相反,大多西方学者不太愿意公开承认西方经济学的阶级性。其实,有些西方经济学家不讳言自己的阶级立场。最有影响的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曾公开地说:“如果当真要追求阶级利益,那我就得追求属于我自己那个阶级的利益。……在阶级斗争中会发现,我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应当看到,西方经济学的阶级局限性造成了历史观的局限性。这种历史观的局限性使西方经济学家误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自然的、永恒的生产方式,是惟一可能的生产方式。

(3)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看法相异。

西方经济学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关系,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所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德文第一版序言中明确地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众所周知,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涉及到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同属于经济关系,也就是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哲学教科书所认为的生产关系。因此,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由此可见,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仅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其中的一个部分。

(4)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研究内容的看法相异。

从研究内容上看,西方经济学偏重于对经济现象的表层描述和分析,计量和实证分析,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偏重于对经济关系本质的把握,定性,规范分析。如有关工资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工资仅仅是劳动力的价格。资本家购买到工人劳动力后,就取得劳动力使用权,而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工人的劳动能创造出新价值,新价值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部份和剩余价值,工人只得到相当于劳动力价值部份,资本家则得到剩余价值。这就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西方经济学认为劳动的价格是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即是工资。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的边际生产力理论,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这就是说,资本家雇用的最后一个工人所增加的收益等于应付给所有工人的工资水平。这实际上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这一本质。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方法论上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方法论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上的,更具有科学性。而西方经济学从大体上来说,是以科学哲学中的证伪主义和形而上学为哲学基础。迄今为止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数学分析,一种是哲学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采用的基本分析方法是哲学分析。而西方经济学则多采用数学分析方法。西方经济学偏重分析经济运行,就像萨缪尔森的规定,其首要任务是对生产、失业、价格和类似的现象加以描述、分析、解释,并把这些现象联系起来进行系统的分析。从总体上说它着重研究的是微观和宏观经济运行中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而要分析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就得用数学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经济制度的本质规定,特别是注重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性分析,它建立的各种经济范畴都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2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共性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都是在研究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是它们具有共性的客观前提。只要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弄清了经济学的实质,就可以更全面地更明显地看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差异。正如我们所了解的,西方经济学的实质是一套研究规范。这些经济理论由于在研究规范上的基础相同,使得他们同列入西方经济学的门下。马克思提出的很多理论思路对现代西方经济学都是存在一些交集的。比如说,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核心的部分———劳动价值论为例,西方经济学的市场均衡价格理论并非与此完全矛盾。而西方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有关福利经济学,都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中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1)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来看它们的共性。

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商品经济具体机制、分配制度、资源配置与市场的运行等,其真正的目的是如何使微观经济主体实现利润最大化。之前西方经济学提出有关“经济人”的假说,通过数据的计量检验,运用严格的逻辑推理,以达到特殊个体的利润最大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揭示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从而建立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研究作为重点,并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来推理、预测未来社会的生产状态及其发展趋势,对社会主义社会则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都有反映各自特性的特殊规律,也有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运行共性的一般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样,西方经济学也是处在不断演进和不断发展中,经济学体系的演进其实质上也是一个综合复杂,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同经济学家的各种理论被兼收并蓄地容纳进西方经济学框架里,这其中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浅显的说,政治经济学就如同一个大厦,各个经济学家的不同时期,各种各样的理论如同具体意义上的建筑材料,其中合用的材料常常被用于其中。有的经济学家的经济学理论也许本来就是大夏具体的建筑材料。也可能这些经济学家建立了的庞大的理论体系同时又被分解成各种素材后又重新建构成新的大厦,从而形成了更加庞大的理论体系。对其他经济学家经济学理论的重新组合构建最著名的就有约翰•穆勒的第一次综合,马歇尔的第二次综合,萨缪尔森的第三次综合。所以说从研究目的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有一定的共性。

3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相互关系

我们应该理性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关系,用科学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只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个性和共性,我们才能真正科学,可行的吸收其中的有用范畴和相关的政策措施,运用一些共性的范畴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及其运行规律,从而创立具有社会主义特点的新范畴。比如我们可以从私有剩余价值和私有资本中抽象出剩余价值一般和资本一般,把它们运用到社会主义经济中,去创造共有剩余价值和公有资本的新范畴。我们可以将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置于一个统一的一般经济学分析框架下对待,利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规范研究方法,建立起具有科学,有效的科学的经济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两个对立的经济理论体系,两个异质的机体。只有通过认真的艰苦的研究,同时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实际和需要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有用的理论体系,将那些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介绍进来,而不能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仔细地把西方经济学中可资借鉴的东西与错误的东西严格区分开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经过改造,才能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劝说集[J].商务印书馆,1962:244-245.

西方经济学主要理论篇4

关键词:中国理论经济学;主流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理论创新

在几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努力下,中国经济学界越来越重视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也在探寻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之路。有的试图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有的试图使西方经济学中国化,还有的试图使中国经济问题理论化。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而相应的经济理论研究至今还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承认?中国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几十年,大量引进西方经济学也有二十多年,中国经济学界已不缺乏理论积累,也不缺少人才;中国改革开放的独特性,更是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素材。那么,我国经济学界缺少什么?笔者试图沿着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轨迹,探究妨碍中国理论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认为中国的经济理论研究是转型的时候了,不仅要提倡理论创新,而且要将经济理论研究重心从引进和吸收为主向创新为主转移。

一、建国以来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回顾

建国以来,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轨迹呈现“引进――突破――再引进――再突破”。

回顾起来,中国理论经济学经历了两大时期,包括三个主要阶段。两大时期的划分,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占统治地位,西方经济学被当成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庸俗经济学而受到排斥。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在艰难曲折中前进,政治对理论经济学的发展起着某种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可称这一时期的理论经济学的发展为政治导向型。1949年~1965年这一阶段中,我国经济学界基本上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关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研究以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原苏联科学院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为理论根据,并依此构造起中国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我国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不仅包括对《资本论》创作史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和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而且重点是联系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讨。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讨,受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影响比较大,基本上接受了斯大林的经济思想,但是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如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讨论中,孙治方提出了以价值规律为核心的商品经济思想,认为价值规律是在任何社会化大生产中都不能取消的规律,强调“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卓炯提出了商品经济理论,卓炯率先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商品经济”这一命题(马艳、郝国喜、漆光瑛,2006),认为产品的商品性质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共产主义如果不消灭社会分工,共产主义仍然是商品经济;所有制决定商品经济的社会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这些研究为我国经济理论的发展起了开拓性的贡献。遗憾的是,多次政治运动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讨论一次又一次地被中断。在“”中,我国的经济理论研究被迫停止长达10年之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遭到歪曲和颠倒。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经济学获得了新生,呈现繁荣的局面,至今,这一时期可以分为二个阶段。一个阶段是1992年之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依然是人们瞩目的焦点,但西方经济学的地位逐步上升。

当时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初步变革,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我国学术界对《资本论》和马克思经济思想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涌现了一大批有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的理论深度、广度和系统性都是空前的,出版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学教材、著作和文章;对原苏联和东欧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达到了高潮丰富了对国外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经济思想的研究成果。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开始不断地取得理论突破。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是,于祖尧在1979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和理论,被认为是我国国内最早正式提出这一概念和理论的人。另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是,1983年苏星在《红旗》杂志第14期上发表的《试论工业公司》一文中提出了“社会主义股份制”理论,成为我国社会主义股份制理论的最早倡导者(程恩富,2005)。

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的理论讨论更加深人,理论探讨经历了从确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于是,社会主义经济依然是市场经济的结论日益清晰起来,最终为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党中央所肯定,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思路。

我国经济学界就在对传统政治经济学进行初步变革以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候,也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和大量引进西方经济学。当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经济科学出版社和原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等都大量翻译和出版了一大批西方经济学家的著作,如当代经济比较研究丛书、当代经济学译库、现代经济发展研究丛书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著作丛书等等。西方经济学的引入,以不同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或价格理论和研究方法,给中国经济学界带来新的理论范式和思维方式,许多经济学者开始试图照搬或借鉴西方经济学来解释中国的现实和提出改革的思路或对策。

第二个阶段,从邓小平南巡谈话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取向这一思路的确定,使中国经济学界从此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经济运行层面。这一阶段中,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地位显著上升。处于这时的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转向了市场经济导向型。大量引进西方经济学的迅猛势头不减。现代西方经济学各种教材和专著,大量翻译出版,从初级教程到中级、高级教程,从主流经济学到非主流经济学,从理论经济学到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可谓十分丰富,一些出版社干脆出版英文版原著。不少大学经济学讲台上,越来越多地使用经翻译的或者英文原版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教材。1998年教育部将西方经济学列入高等院校经济学类核心课程,现代西方经济学不仅在高校理论经济学的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且在经济学的学术研究中也十分抢眼,用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论文和著作大量涌现,这种现象引起了一些老一辈经济学家对我国经济学发展的担忧。

西方经济学在我国的普及和强势,对传统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巨大冲击。

1996年开始,在于光远等著名学者的倡导下,在北京、上海等地召开了多次关于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的学术讨论会。讨论没有结束,多年来,在经济学相关的学术讨论会上和学者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学人仍在关心这个问题。其

中一个集中的反映是,2005年7月15日刘国光教授就当前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后,立即在学界引起强烈而持久的反响(余宗言,2006)。

二、妨碍中国理论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两大问题

纵观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演进,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为我国经济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中国理论经济学也因此在比较高的起点上起步和发展,但是,近些年来,中国理论经济学迷失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经济学界的“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的理论大讨论,并没有给人满意的答案,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受困于现存的两大问题。

(一)教条主义

教条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术风气在我国学术界有长期的影响。虽然中国经济学界曾努力结合我国实际来探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模式,但始终没有摆脱教条主义的影响。即使获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一重大理论突破,也没能致使教条主义的理论思潮远离我们,而且教条主义的理论思潮从一种增加到两种。在中国,目前主要有两种教条主义的理论思潮对经济学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一种是传统的但是并没有完全消散的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教条主义思潮,另一种是新兴起的但却来势汹汹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条主义思潮(周冰,2005)。不仅如此,教条主义的思潮还出现了极端化,一个极端是极力维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独尊”地位,另一个极端则抛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唯现代西方经济学独尊。

不过,也有不少学者持折中的态度,主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互融合或综合。持这种观点的人,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一个关键性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价值论上是根本对立的,不可调和的。凡是了解外国经济学说史的人都知道,西方经济学在发展中虽然继承和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但自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开始,就完全抛弃了劳动价值论,推崇生产要素理论。由于两大经济学体系在价值理论上的根本对立,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基本范畴和经济学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难以调合。如果主观上将两大经济学体系整合,也只能做形式上的机械组合,其后果要么造成概念使用的混乱,要么形成“两张皮”。折中作法,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教条主义,它不仅没有摒弃掉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时呈现出的教条主义现象,又陷入了教条主义地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旋涡。

(二)中国“主流经济学”之争

在中国经济学界,一场“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的学术讨论,至今硝烟未尽。透过硝烟,中国“主流经济学”之争呈现在眼前。争论中提出的观点可以大致归结为三种:第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仍然是中国的主流经济学。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不限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是有继承和“超越”的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如程恩富(2005)指出,中国主流经济学是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种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将成为中国的主流经济学。有人称钱颖一教授的《理解现代经济学》一文是主流经济学的“霸权宣言”(李跃,2005)。钱颖一(2003)在该文中认为:现代经济学是“最近的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在当今世界上被认为主流的经济学”,其“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是无地域和国别区分的”,现代经济学范式是“当代在世界范围内唯一被经济学家们广泛接受的经济学范式”。第三种认为新构建的中国经济学将是中国主流经济学,如杨永华(2000)说,中国经济学就是“21世纪的中国主流经济学”。

这里,讨论中的中国“主流经济学”提法,已非西方所说的主流经济学的含义,更多地带有“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之意,类似于西方的正统经济学的叫法。

“中国主流经济学之争”作为理论讨论本无可厚非,没有争论,就没有理论经济学的发展。然而,这种争论的性质非同一般问题的观点争论,它关系到中国理论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争论的后果无论是倾向于三种观点中的哪一种,对中国理论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来说均弊大于利。中国理论经济学一直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为地过早确定中国主流经济学,会限制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谁为主流经济学,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的需要,由制度、文化、市场发育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前人没有做过。外国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和现成的理论,已取得的成就是依靠中国人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经济学也要在实践摸索中求发展,按照生产力和实践标准来认定主流经济学。

本人认为,在条件不成熟时,应淡化中国“主流经济学”之争,强化中国经济问题理论化和理论的系统化。中国经济学的历史还很短,它的发展正处于“成长”初期,既需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需要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更需要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理论水平。总之,现阶段,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化、西方经济学中国化和中国问题理论化的共同努力。

过度纠缠“主流经济学”会加重教条主义倾向。一旦成为主流经济学,就有较强的学科优势,可以凭借其优势地位在学术研究和教学中产生有力的影响,甚至对政府政策有重大影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长期以来处于“中国主流经济学”的地位,其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西方经济学90年代中后期以来处于与日俱增的强势地位,其影响大有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势。这反映在我国的学术研究中,有一种现象:学者们为了使研究成果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文中常常从已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理论或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或结论出发,似乎不引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理论或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成果就没有理论水平。长此以往,势必导致经济理论僵化,照搬照抄现象严重。

三、中国理论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出路在于理论创新

中国理论经济学要摆脱困境,获得长足的发展,唯有大力提倡创新。中国理论经济学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地创新。创新,才能使经济学理论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有所突破,为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成长输入新鲜“血液”;创新,才能提升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水平,在国际的经济学界听到中国经济学者的强音。有创新,才有发展。中国理论经济学一路走来,取得了一些理论突破,在经济转型领域,有些是原创性的具有理论价值的学术成果(周冰,2005)。

遗憾的是,中国理论经济学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成份比较多,自主创新的成份还比较少。如果用中国理论经济学发展的两条腿来形容,那么,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来解释中国问题的研究成果比较多,这是一条长腿;中国问题理论化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这是一条短腿,即使已经取得的成果也缺乏形成理论体系。显然,短腿的形成,是创新不足所致,已使中国理论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受限,出现了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事实不相称的滞后,

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相比之下,中国经济理论还没有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

这里所说的创新,强调的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出发所取得的原创性的理论成果。创新不足。是指真正有突破的、有超越或开拓性的原始创新不足。客观地讲,创新不足并非条件使然,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是极其丰富的,经济转型前所未有,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是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取得的,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完全具有创新的客观条件。问题是主观因素,如果我们能从观念、学术风气和名利角逐上有所转变,锐意创新,破除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抵制名利的诱惑,那么,中国理论经济学必将会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我国不少经济理论工作者著作颇多,对马克思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有很深的研究,但缺乏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所以很难挤身于经济学大师的行列。纵观经济学说史,凡大师级人物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不是简单地继承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而主要是创新,他们的论著都具有独特的思想体系和原创性的特征,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勇于探索真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正是他们的努力,经济学理论这棵大树枝繁叶茂。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辛勤地研究、教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的学者,需要直面中国现实的对策研究者,更需要勇于开拓创新的中国自己的经济学大师。

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确实出现了很多用现有的理论难以理解、难以解释的现象。如中国以双轨制为特征的渐进式改革,中国的事实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当初的普遍看法和预测是相悖的。正如林毅夫(2006)所说的,问题不在这些经济学家不懂经济学,而是出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上。现有的理论不能解释经济现象,那么理论创新的机会就摆在面前。大力提倡理论创新,促使经济理论研究的转型,将经济理论研究的重心从引进和吸收为主向创新为主转移,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切实可行,人才准备和实践条件都已具备。抓住时机,理论创新,将是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希望。

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加深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定位是否准确。准确的理论定位是创造性理论研究推动一门学科建立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对“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中国经济学界曾经讨论了。有各种不同的理解,至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偏重从社会主义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混合”、“结合”或“接轨”角度去理解。且不说在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解上的分歧,从这种角度去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后果是,许多试图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创立中国经济学的人士在努力做着一件事,即把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方法融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种努力不仅反映在有关的学术文章中,也反映在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的改革中。真不知道,是应为之感到可喜,还是可悲。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1992年后的中国逐步受到削弱,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为什么对西方经济学的教条主义在时下的中国会形成一种强大的思潮?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解还不到位的情形下,最省事,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抛开在“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上的纠缠,借鉴甚至照抄、照搬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理论。

第二,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创新的关系。强调创新对中国理论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并不意味着可以否定或排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理论经济学发展的贡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创新的关系,是中国理论经济学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这个关系必须先理顺。从纵向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为中国理论经济学提供了理论资源,也因此成为创新的起点,使创新在更高水平上得以实现,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引入中国后所追求的目标,明确这个目标,对马克思主义或西方经济学的教条主义思潮则不攻自破,使中国理论经济学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走向繁荣。从横向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不能简单地相互否定,简单地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批判西方经济学,或者用西方经济学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是不可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也不能互相替代;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简单地或机械地“融合”或综合,也是徒劳无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运用需要赋予创新元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化和西方经济学中国化,这“两化”与先天就有创新元素的中国问题理论化共同创造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未来。

西方经济学主要理论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教育体系;“西化”

【前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国经济逐步和国际接轨,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现实经济问题也逐渐浮现,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理解我国现实经济问题有极大的帮助,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大的意义。多次要求把现实经济和政治经济学联系起来,提倡学好政治经济学,用政治经济学来解决现实问题。2014年7月8日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时,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2016年7月8日,主持召开第三次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再次强调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广义的政治经济学领域出发,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总结和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而并不是服从和照搬方法论原理,因此需要对不同的经济制度加以界定。

一、经济学教育体系的“西化”现象

目前我国经济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于经济学教育体系严重被“西化”,使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处于不利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学设置上,诸多财经类高校热衷于西方经济学。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学课时少,并且有选修化趋势。在相关的课程安排方面,西方经济学开设的课程远远大于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涉及到的科目从本科、硕士到博士有微观经济学(初中高级)、宏观经济学(初中高级)、计量经济学(初中高级)等。相比之下,政治经济学科目仅仅涉及到一小部分,其中本科生开设的科目最少,而大部分高校硕士阶段开设的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科目也不多,只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部分高校将这类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学科作为选修课程设置,有的高校甚至取消了政治经济学。在教学内容上,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传统,缺乏创新。很多高校关于政治经济学局限于资本论的讲述,在教学过程中照搬原物,没有对授课内容进行思考,这使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讲解变得枯燥和死板。长期采用的死板型、灌输型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预期形成对比,导致大部分学生对该学科具有抵触情绪,学习热情低迷。部分高校老师试图作出改变,但是一方面由于缺乏创新和突破,另一方面受到国家以及高校投入科研经费的限制,使得政治经济学科的教研水平一直停留在一定的水平上,导致政治经济教学成为教条主义。在招生方面,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在硕士博士招生过程中并没有将政治经济学作为考试内容,而是将西方经济学作为考察重点。部分高校将政治经济学学科纳入考试内容也出现如下特点:西方经济学所占的比重高于政治经济学,使得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了西方经济学上。

从招生结果来看,政治经济学相关专业,例如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专业录取分数平均低于西方经济学。另外,在课程的培养方案方面,尽管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个经济学科都从属于经济学,但绝大部分高校对于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培养方案不一样,西方经济学的课时普遍高于政治经济学,这同样使得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视程度降低。在师资力量方面,目前国内重点院校在招聘过程中除了看重学术能力外,还关注学历背景。为了提高学校学术绩效,有些院校在招聘过程中直接贴着海归字眼,部分高校将重点放在西方经济学上面,认为海归所掌握的西方经济学更加受到欢迎,同时海归掌握的计量方法在期刊方面收获更大,因此造成了经济院校师资力量方面也逐渐海归化。

另外,在评职称等方面也存在不公平现象,严重打击了国内政治经济学研究学者的积极性,也使得国内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视程度逐步降低。在分析工具方面,现代中国经济研究盛行着“计量拜物教”潮流。关于“计量拜物教”潮流问题,造成的原因很多,其中对于的一项要求就是必须有西方经济学的计量分析,众多的研究学者都知道如没有计量的分析工具,经济学论文很难在一些权威的期刊上刊登。譬如SSCi这种权威期刊已经成为了西方经济学的基地,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相关期刊是不可能在该刊物上刊登的。现在经济学研究将分析工具重点放在计量上,主要认为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度不够,理论与实践差距较大,难以体现专业性。

二、经济学教育体系“西化”替代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是经济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必须清楚地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西方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经济市场的基本理论,它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但是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存在多方面的不同,体现在它的阶级性、意识形态、价值判断等多方面,这就决定了西方经济学将永远替代不了政治经济学。

第一,经济学存在阶级性。这种阶级性体现在经济人在处理经济问题时,都是从一定的阶级利益出发,在经济人特有的阶级意识形态以及价值判断下,追求自身阶级利益最大化。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根本上肯定经济学阶级性的存在。同时,阶级性也体现在政治经济学家和西方经济学家本身,政治经济学家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他们对资本主义生产进行了深刻的探究。但是西方经济学家是从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因此注定了它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分析较为片面、肤浅。这种阶级性说明了不存在西方经济学替代政治经济学的可能性。

第二,经济学属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在我国社会主义中直接反映在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以及相对应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上。在特定的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主要体现在特定阶级的利益需求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主要有两种: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西方经济学主要体现西方国家占主要地位的生产方式和对应的意识形态。因此,无论西方经济学如何发展,这种意识永远都会存在,这就注定了西方经济学永远替代不了政治经济学。

第三,经济学是关于价值判断的一门学科。价值判断在这门学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价值判断主要反映在经济学家、不同阶级等方面。经济学家针对于不同的经济体制和政策,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而不同的阶级对于相同的一件事情也有不同角度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也毫无疑问体现在西方经济学上,并且也无法脱离政治经济学。

第四,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比,西方经济学存在历史局限性和研究对象的局限性。其中,历史局限性主要体现西方经济学认为人类永恒并唯一的生产方式是人类自然,而并不是劳动。因此,在西方经济学中一切奴隶占有制、封建主义制、原始公有制社会主义制的生产方式都不存在,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的开始。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西方经济学的历史局限,它对生产方式的研究不仅仅局限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还体现在原始社会、奴隶制、封建制的生产方式上,并且在这些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它还研究了现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性和长期性。在研究对象上,西方经济学同样具有局限性,它主要研究的是资源的配置关系,即研究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包含了诸多关系,其中也包含了对资源配置的研究。可以看到,西方经济学的研究相对狭隘,这就导致了西方经济学终究永远替代不了政治经济学。

第五,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上,由于两者所处的阶级立场不同,导致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看法也不同。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它对生产方式的研究不仅仅局限在资本主义的运作体系上,还体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本质——雇佣劳动制度的研究方面,并且揭示出这种建立在剥削工人剩余价值上的雇佣劳动制度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而西方经济学始终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从资本主义的根本利益出发,因此它的研究不仅不涉及到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而且还极力掩饰着资本主义灭亡的事实。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

第六,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制度。在这种经济制度之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需要研究多种所有制经济,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并不能作为我国全部的经济制度。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由于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存在多方面的不同,因此不存在西方经济学取代政治经济学的可能性。目前我国的经济学教育体系西化问题严重,因此必须探讨适合我国经济学教育体系发展的新路径。

四、发展经济学教育体系新路径

1、从教学到科研,创新政治经济学学科教育体系

经济学教育体系的发展,必须发展政治经济学学科。其中,针对政治经济学自身的学科体系,政治经济学应该有所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地位,重点将政治经济学这门专业基础课放在提高学生专业理论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方面。针对授课老师而言,除了要精读相关经典的政治经济学文献之外,还必须时刻了解我国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动态前沿,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改变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方式,使用授课加研讨的教学方式,提高与学生的互动性。在高校经济学招生和相关考试中,应该加大政治经济学的考核力度。在科研方面,需要看到西方经济学计量分析工具的弊端,如过分强调数字化,通过现实数据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都需要建立在某种假设之上,而现实经济是错综复杂的,尤其受到人类行动影响的时候,人的意识形态、价值观、社会关系都会发生变化。因此,现实的计量实证分析并不能作为揭示事物本质的因果关系,从而也不能用来预测。期刊论文的发表应该增加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鼓励政治经济学期刊论文的发表,且国家应该在科研经费上给予支持,鼓励教学人员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从理论到实践,增加政治经济学解释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今被认为解释力度不够,并不是因为其理论体系出现了问题,而是由于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脱离现实经济的现象,如照搬书本知识、用理论来埋没现实的教条主义。但是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完善教材和完善教学等方法来解决的。在教材内容上,重点应该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践经济相结合,这就需要国家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加大科研力度,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结合当代现实经济编写紧密的高水准专业教材,揭示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同时在教学方面,应该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与当代现实案例、经济热点问题结合起来,不断与时俱进,结合中国实际对政治经济学进行创新和发展,努力提高政治经济学的解释能力。

3、正确处理“两个”关系

要想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地位,必须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即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能被西方经济学所替代;另一方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分不开的。事实上,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经济的建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两者只有相互借鉴,才能成为中国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在意识形态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关于政权的指导起着主要的作用,但是西方经济学同样也拥有科学的方法论,对于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两者并不能孤立的看待。从科学的层面来说,两者处于同等地位,对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构建健全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离不开西方经济学,而西方经济学需要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习,两者只有相互的借鉴融合,才能创造出属于中国的经济理论体系。中国的经济学教育体系是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西化的经济学教育体系并不能指导我国经济发展,但是要解决经济学教育体系西化问题是一项长期艰难的工程,需要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摸着石头过河,这是新时代经济学研究学者将要面临的严峻挑战和伟大使命。

【经济学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潘石:中国政治经济学的“西化”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02(87).

[2]何干强:经济学“西化”:苏联亡党亡国的一个重要原因[J].山东社会科学,2011(7).

[3]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R].政治经济学评论.

西方经济学主要理论篇6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启示

一、前言

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直被世界各国的关注,因为其经济快速的发展以及发展模式质量的提高。但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不乏一些质疑的声音,其中就包括西方经济学的问题。西方经济学思想已经经过了几个世纪的传承与发展,它一定有其独有的历史精髓,才使得其能够在岁月的年轮中得以沉淀下来。关于中国经济有一些学者提出问题,如西方经济学对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到底有哪些作用、怎样正确看待西方经济学等。换句话说如何掌握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西方经济学思想以及合理运用西方经济学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二、西方经济学思想的经典传承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学派很多,从重商主义到古典政治经济学,从庸俗经济学到约翰・穆勒的综合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到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到凯恩斯革命,最后到现代主流经济学等。主要观点有:

(一)古典经济学派

他们代表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利用剩余价值的相关理论维护其有关土地的利益。为劳动价值说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二)新古典主义

这一理论适应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需要,通过研究生产要素在生产和分配中的作用,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它运用一般平衡理论、供求平衡理论、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和帕累托最适度理论,解决了古典经济学没有解决的价值的来源和分配问题、价值和价格问题。它运用边际分析方法,把研究对象局限在以物为主的生产要素上。

(三)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他以充分就业为开端来进行了需求与供给的研究,要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密切结合起来。

三、西方经济学思想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启示

中国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模式,GDp每年都有很高的增长。并且一直在不断超越发展中国家,有赶超发达国家的势头。但其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我们从未遇到过的问题,这就需要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和领导者借鉴西方先进的、有效地、实用的经济思想,并进行合理的改造、升华加以实施。下面就两点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古典经济学的市场自由理念

亚当・斯密作为西方经济学之父,市场经济自我调节的经典理论几百年来深刻影响了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并且其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正是借鉴了西方优秀的经济学思想,我国的经济发展才会更加有迹可循。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开端,十四大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开始形成,十四届三中全会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我国不断地采取经济措施来增强市场调节的能力,如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微观市场基础。市场因素被一步步引进到经济体中,冲破僵化,极大激发了经济的动力和活力。因为安居乐业是人民福利的具体体现,而市场自由竞争促进了经济发展、私人投资则促进了就业,两者都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所以,中国人民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

(二)西方福利经济学启示

西方经济学上讲实现经济福利的办法,一是提高效率。二是实现公平。而且微观经济学上最有效的经济状态,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一种变革能够使没有任何人处境变坏的情况下,至少有一个人处境变得更好,我们就把这个变化称为帕累托改进。一般地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现状不是处在帕累托最优状态,就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可能。相应地,如果没有任何帕累托改进余地,就意味着现状已经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的状态。

可以说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公平状态。一些开始追赶经济的国家,为了提高经济发展,会提出一些提高效率的措施。慢慢地经济发展程度赶上来之后,会产生贫富分化,这时可以提出相关公平的政策。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十提出的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我国在顺着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福利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和决策。

四、中国经济对西方经济学思想的辩证借鉴

(一)西方经济学的服务目标

西方经济学理论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它的产生目的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所以说,在这一方面西方经济学思想在运用上有着极大的局限性。中国在借鉴西方经济学思想时更加应该注意到这一问题,因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也较为复杂,以及其国际地位的影响,在采纳和运用外国经验时应更为谨慎。所以,在借鉴西方经济学思想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其发展根源的不同。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与我国的经济特点有着明显的区别。从表面看,两者似乎都是以市场经济为研究载体,都同社会化大生产相关,都涉及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问题。但是,西方经济学研究客体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最高发展形势;而我国经济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后阶段。所以说,西方的经济学思想在借鉴过程中不能直接将其先进理论搬用过来,应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国情以及所处的经济环境。

五、结语

西方经济学的思想对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经济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对于中国经济来说,西方经济学的经典思想对其以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应辩证的去接受西方的思想流派,并根据本国实际进行合理的采纳和吸收,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西方经济学主要理论篇7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教学范式;变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3-0074-03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高校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马克思的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的是他的经济学说”,是高校经济学教学的基石。高校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要不断地发展、创新教学范式,以改变这一课程教学日渐式微的局面。

1 《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悖论”境遇及其原因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高校经济学的基础。由于在现实语境下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为架构的,所以《政治经济学》课程是高校经管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尽管这一课程具有基础性地位,但在西方经济理论“东进”和不断强化下,一些高校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着日益被“边缘化”的现实问题。从课程定位上看,《政治经济学》不仅是学术(或理论研究)意义上的一门课程,更是一门意识形态教育意义的基础课程,具有指导意义。也就是说,《政治经济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程,这一点要与西方所谓的“价值中立”课程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当然西方所谓的“价值中立”背后,隐含着的是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条件)。但从现实境遇看,《政治经济学》这一课程教学中呈现出“悖论”的局面,即《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性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与现实层面的弱势境遇形成巨大的反差。换言之,就是上层强调,基层弱化;形式重视,实质轻视。

《政治经济学》课程被“边缘化”、“弱化”是其现实境遇的真实反映。一方面,一些高校经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剔除”《政治经济学》或者减少其课时,不断弱化《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地位;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学》理论自身存在抽象程度的深奥性、逻辑严密性,致使一些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上产生一定的障碍,出现了“厌学”现象。同时,一些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师在西方经济理论猛烈冲击下,“自乱阵营”,显得“底气不足”;一部分教师甚至“摇身一变”,俨然成为西方经济理论的“呐喊者”,其转变速度之快让人咂舌;更为不可思议的是,一小部分的“成功转型者”一改往日的常态,不仅“忘本”,而且“变本加厉”地攻击或者肆意歪曲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成了彻头彻尾的贬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急先锋”。与之相反的是,一部分《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师虽然能够“坚守阵地”,却存在着教条主义倾向,不愿接受新事物、新变化,空谈一些理论而回避一些现实问题。

以上因素导致了《政治经济学》课程及其教学面临被“边缘化”、“弱化”问题,与我国设置这一课程的初衷大相径庭。所以,改变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程被赋予的基础地位与被“边缘化”现实之间的悖论局面是当前经济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2 《政治经济学》课程悖论境遇的“化解"之道

《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不能停留在少数精英层面上,要让这一课程在高校经济理论教育中进一步“生根发芽”,还需要与大学生的“可接受”、“能接受”层面相连接,其中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匹配是一个重要方面。化解这一课程的悖论境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政治经济学》课程,正面面对现实境遇

1)《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师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对待《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态度关系到一个根本问题:要不要坚持、怎样去坚持马克思主义。如果从指导意义上看,这根本不是个问题,但这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在一些人的心中还是有很大的疑问或顾虑的。从大的方面来说,《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态度关系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而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态度是最为根本的态度,决定了对待《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态度。所以,成为《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师的首要因素就是,必须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敢于在所谓“主流经济学”层面上发出自己的“最强音”。如果离开了这一点,没有坚定的信念,自然会在各种思潮面前显得“底气不足”。更为重要的一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师要敢于争辩、批判,勇于接受挑战。对来自于西方经济理论的“挑战”或“挑衅”,敢于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武器,以中外发展的现实为依据,进行“有礼有节的回应”,辨明是非,树立《政治经济学》在经济理论教学中的权威,“复归”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学基础地位。

2)要端正《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态度。以科学的态度面对现实境遇,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妄自菲薄。不能因为《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和指导意义,就乐观地认为《政治经济学》课程会在现实教学体系中得到强化、重视;而现实境遇则恰恰相反。就“妄自菲薄”而言,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不能自我“矮化”、“弱化”,要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基础上正确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思考政治经济学理论知识与问题。从教育影响看,教育者自身的威信会对受教者产生深远的影响,“学高为师”、“为人师表”就是对这一教育规律的真实体现。所以,《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师熟读经典著作和钻研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对自身的基本要求;并以此为基础,用自己的言行去“化解”一些人的偏见意识,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去纠正一些人的错误认识。

2.2 注重《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教学方式的创新性

1)正确处理好《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中经典理论与现展理论之间的关系,注重内容体系的系统性。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一个根本原则。基于这一原则,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师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须掌握系统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能够“区分出马克思的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全面了解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创新。在内容体系上正确处理好经典理论与现展理论之间的关系是《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在经典理论教学中,要“弄清楚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哪些不是基本观点、基本理论。要弄清楚哪些是过去需要强调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但现在不需要强调的观点、理论”。要知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哪些方面在发展、哪些方面需要发展。教学中要突出经典理论知识的系统性、逻辑的严密性和理论的开创性,凸显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知识的理论魅力。

另外,要让学生知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而不断完善的经济科学,是科学而不是教条。要“用与时俱进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学教学的主体、经济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经济政策的导向。”《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师要结合当前实际,尤其是中国的实际,能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来诠释现实问题,体现和增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说服力,而不是在回避现实问题。所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是与现实相结合的教育教学过程,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

教学内容还需明确一点:《政治经济学》课程中的经典理论与发展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知识体系,教学中要注重两者之间的衔接,不能孤立地分成毫无相关的两个部分。注重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系绕性,这恰好又是《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专业性的要求和体现。从这个角度看,《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师没有理由持有妄自菲薄的态度,关键在于自身“内功的修炼”,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

2)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匹配性,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介于施教者与受教者间的各种媒介、手段的总和,是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在信息学意义上就是搭建信息传输的渠道。《政治经济学》教学仅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是不够的,完整的教学内容需要适当的教学方式。恰当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较容易地接纳和消化知识,有利于知识的传承,增加教学内容的可接受度。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具体而言,经典理论知识部分的教学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主要以讲授为主,对学生的培养注重理论分析的深刻性和理论理解的透彻力,但要活用教材,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案例来推动教学,要将深奥的理论“浅”、“显”化。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知识的教学要采用开放、互动的教学模式,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能力。《政治经济学》课程不能停留在书本的空头说教上,要在教学中以小组讨论方式,建立起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以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为背景,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不断发现问题,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教学中一些典型案例的剖析、经济发展的纵横对比也必不可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匹配性,还需注重施教手段的现代化,能够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传媒方式(如微博),与学生互动,讨论一些现实问题,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学“要始终注意增强时代感,在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狠下功夫”。让学生懂得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和创新丰富的土壤,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2.3 正确处理好《政治经济学》课程与《西方经济学》等课程之间的关系,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主导地位

1)正确认识西方经济理论价值观,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主导地位。西方经济理论是以隐含其价值观为特征,往往以对经济现象表层的现实解释力来“迷惑”社会公众,在其所倡导的“去价值观”的背后则是让受众群体接受他们的价直观,推行他们所谓的“天堂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他们不容许任何“反对之声”,更不能容忍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诞生以来,一些自我标榜为主流的西方经济理论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频频发难,这恰恰说明了西方经济理论的“霸权”心态和害怕遭受“颠覆”的恐惧心理。所以,中国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大国,更要辨明是非,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主导地位。在国家层面上加大对高校学科发展与课程安排的指导力度,不仅要正确定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的主导地位,而且在经管专业课程设置以及课时计划安排上,要强调《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性与重要性;复归其应有的教学地位。

2)坚持发展,注重吸收西方经济理论中有益的成分,是确保《政治经济学》课程指导地位的基本要求。从学科发展的历程看,相互吸收、相互借鉴一直是各学科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方式。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我们不想教条式的预料未来”是经典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因此,坚持基本内核而不墨守成规,注重吸收西方经济理论中有益的“科学成分”,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要求,这是正确处理两种经济理论知识体系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

其实,从经济学发展溯源上看,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一脉相承的,西方经济学的前身就是政治经济学。从我国学科定位上看,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同属于理论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重要的基础。从研究内容看,两者都是对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探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所以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有共性的。而当前理论界中的一部分人,“刻意”地区分出“主流经济学”与“非主流经济学”,并以“主流经济学”自居,其背后的动机令人怀疑。

但两者的共性并不能取代两者的差异性,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不同就在于,在理论研究的观点、价值诉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有着严格的区分。“西方经济学,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学派,但总的来说,都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我们对西方经济学不能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也不能把它们神化而采取照抄照搬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分析比较的态度,吸收和借鉴其有用的合乎科学的东西,拒绝其错误的东西”。善于利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一般经济规律,包括科学内容的成分和经济研究方法的同时,突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特色性;要强调“以我为主”,合理借鉴;而不能一味地“拿来主义”或是做西方经济理论的“应声虫”。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3 结束语

在西方经济理论“东进”和不断强化下,又加之一些自身因素,导致了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程呈现“悖论”局面。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及在高校教学中面临的新变化,都对《政治经济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化解这一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悖论”境遇。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26卷)[m].中文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62.

[2]纪宝成.加强对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J].政治经济学评论,2009(1):1-8.

[3]刘国光.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看法[J].高校理论战线,2005,(9):23-29.

[4].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28.

西方经济学主要理论篇8

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在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之下,代表着中国思想领域先进力量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艰难历程。在经济方面,他们学习西方社会的近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以期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面临的障碍和束缚,使得资本主义工商业得以迅速发展,实现国家富强。这一阶段,在传播西方经济理论的过程中起到主力军作用的是海外留学生。他们翻译和编著了大量西方经济学著作,亚当•斯密和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以及新历史学派、奥地利学派等西方经济学流派也是在这一时期被介绍到中国的。严复、梁启超和孙中山是这批留学生中的杰出代表。作为近代中国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经济范畴的第一人,严复翻译的《原富》一书对晚清经济思想的近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776年,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正式出版,而出版于1902年的《原富》则是这部著作的中译本。严复在翻译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思考,初步形成自己的经济思想。作为中国人翻译的首部西方经济学著作,《原富》使得中国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学习到通俗易懂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其所倡导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说成了中国资产阶级的武器,一方面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经济思想,另一方面也大大推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其影响不可谓不大。

梁启超是严复之后又一个在中国传播西方经济理论的重要人物,他在1902年到1915年间发表了数篇经济论著。梁启超的代表作品是出版于1903年的《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这本书向中国人介绍了西方国家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和各主要理论,主要包括斯密派、非斯密派和新学派。梁启超详细介绍了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并认为这二者是西方经济理论界的前沿问题,这体现了梁启超经济思想的敏锐性和前瞻性。区别于严复,梁启超并未绝对否定重商主义,相反地,结合中国当时实际,他认为重商主义有利于保护中国民族工业和对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梁启超“开创了中国近代的经济思想学说史学科”。孙中山是将西方经济理论传入中国的关键人物。在吸收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孙中山形成了自己的经济思想———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孙中山早年在外留学期间,阅读了大量西方社会科学著作,这些著作中对其后来的“民生主义”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的一本是美国人亨利•乔治的《进步与贫困》。民生主义一方面要求“平均地权”,对中国土地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另一方面要求“节制资本”,对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也提出了合理的规划和要求。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带有纲领性色彩的经济理论,它不仅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局面,也对劳动人民的生活福利予以考虑和关怀,同时还注意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溃疡,并对此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不仅包含内容丰富类别完整的经济理论,也对解决经济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主张。所以说,孙中山的经济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思想的集大成者。必须要注意到的一点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其经济政策也由自由放任转变为贸易保护,此时的西方经济学说已经是庸俗化了的经济学。但在长期封闭的中国盛行了两千多年的“重农抑商”、“崇本抑末”、“重义轻利”等封建传统经济思想面前,即使是庸俗化了的西方经济学说,对于那时候的国人来说仍然是那样的醍醐灌顶。这些理论的传入逐渐瓦解了人们观念中根深蒂固的封建经济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大解放。

二、西方经济理论在中国的继续扩散与发展(1919年-1949年)

西方经济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在这一时期达到了最高峰。在此之前,传播西方经济理论的留学生主要以留日学生为主,相应的,传入中国的西方经济学知识和理论也主要是经过日本这第一道口的二手资料。但是随着大批在欧美国家学习的留学生回国,这一局面终被打破。从欧美国家回来的留学生带回了他们在欧美学到的第一手的经济学理论和知识,这也使得传入中国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更具有时效性。据文献记载,这一阶段,在当时的西方经济学界占据主流地位的马歇尔新古典经济理论已在国内开始传播,以及后来的新剑桥学派经济理论也被引入中国并被大批学者接受并传播。这说明了当时被引入中国的西方经济理论并不滞后于西方国家,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年代差距也并非很大。在这一时期,对我国影响深远的马克思主义也传入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主要通过海外华人传入中国,包括旅欧华人、旅日华人以及旅俄华人。旅欧华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传入中国的先驱。在欧洲的华工和勤工俭学的中国先进分子成为了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传入中国的重要力量。他们身处西欧,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机器化大生产的实际状况,亲眼目睹了在这样的大机器工业背景下备受压迫的工人阶级。同时,西欧又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发源地,旅欧华人在这里最早接触到了最纯粹最原始的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观念深深地植入了他们的思想中。旅欧华人在西欧组织了多个进步组织,如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会、公学世界社、劳动学会等,《华工杂志》《旅欧周刊》《华工旬刊》等由他们创办的刊物成为他们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蔡和森、邓小平、等旅欧留学生直接研读并翻译了马克思和列宁的经典著作,成为较早的共产主义者,他们到处宣传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先行者。

旅日华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传入中国的使者。日本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策源地,这里的留学生和华人通过创办报刊,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同时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除此之外,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也是最早在日本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他们回国后在国内把马克思主义一步步由理论变为实践,更广范围、更深程度地在中国传播了马克思经济理论。旅俄华人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生力军。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在俄国的中国劳工纷纷加入到保卫革命胜利果实的斗争中去。他们或参加布尔什维克党,或加入苏俄红军和工人赤卫队,总之,旅俄华工是最有觉悟、最具先进性、最先接触到列宁主义的中国无产阶级。“旅俄华工联合会”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并陆续在全国建立了分会,出版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不仅仅局限于报刊宣传,“旅俄华工联合会”还陆续派会员回国,向中国有识之士和知识分子面对面宣传十月革命。此外,“旅俄华工联合会”还想方设法和孙中山取得联系,积极主动地向他介绍社会主义思想,并通过孙中山向全中国人民广泛宣扬。旅俄华人在国内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宣传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国内影响深远,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传入中国的中坚力量。

三、西方经济理论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主要理论篇9

 

西方经济学是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同时,它也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介绍性的孤立化教学模式为主,将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公式和图形分析结合起来教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以让学生较好的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但是这与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单纯的知识性的灌输,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模糊性,无法把握西方经济学的原理真谛,不能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现实复杂的经济问题,甚至会死板硬套所学内容,以至于产生错误的结论。

 

多年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告诉我,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工作,不单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对西方经济学基本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复杂的现实经济问题做出合理分析与判断。从而,我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必须以知识和方法的讲授为基础,培养和完善学生的辨证、发散、求异和创新的思维能力,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目的,同时也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

 

一、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存在困难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比较多且抽象,理论背景与中国国情具有较大差异,理论的学习难以直接在现实中得到验证。同时,对大一新生来说,高中与大学的学习存在差异,新的逻辑思维短期难以构建,新生对该课程理解存在困难。而且,西方经济学所讲述的各种理论均有其假设前提,且理论体系在不断发展,有些理论结论彼此之间存在冲突,影响了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抽象理论内涵和实质的理解与把握。学生刚刚进入大学尚未系统的学习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然而,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部分从开始便涉及高等数学的知识,诸如边际的概念等。在学生没有很好掌握微积分相关知识的时候,他们不能理解采取边际分析问题的内涵和重要性。再者,大多数国内教材是采取演绎法编写,这种方法是首先确定概念,然后对其内涵加以解析,最后举例说明。这类编写的方法优点是逻辑分明,课堂上老师会对概念加以细致的阐述,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应付考试,但却枯燥无趣和单调乏味,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使之丧失了主动学习知识和对现实问题加以思考的兴趣。然而,缺失了对实际经济现象的应用分析,则西方经济学只能成为教科书。从而,在教材的选取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去选取难度适度并注重案例研究的教材则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案例教学法的认知存在缺陷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有些教师容易混淆了案例教学和举例教学。案例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举例教学,案例教学的本质应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这与举例教学有着本质区别,举例教学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单独实施,与学生的互动较少。案例教学的综合性则比较强,在对其进行分析时,需要综合应用多章节的知识。在分析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案例的背景知识。案例教学的评判标准并不唯一,针对现实的经济问题,当分析的视角不同时,解决的方案并不唯一。案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生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举例教学的目的则是采取案例对理论加以阐释以帮助对理论的理解。

 

(三)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存在单一性

 

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基本还是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致使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同时,现在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多,其认知能力与知识储备超过了以前的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照本宣科”,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学习心理,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背离了教学初衷。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与西方经济学较强的应用性不相适应,影响了学生对经济分析工具的掌握。在教学手段的选取上,多数高校采取的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明显,但由于学生的基础存在差异,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难以把握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庞大信息量中的重点,对难点的理解也存在问题。从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按照学生的水平差异,选择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加强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二、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现状及问题

 

(一)学生学习之初存在误解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从学生那里了解到,在部分同学的最初认知中,他们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功利心比较强,认为学好该学科,就可以快速发家致富,或者毕业之后能够去政府部门工作,并参与制定调节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意识到西方经济学远非一门让人快速致富的科学,也无法保障他们毕业之后一定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导致他们的学习热情开始下降。学生学习之初不能明白西方经济学要培养的是一种分析经济的方法、看待事物的视角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存在认知的偏差。同时,由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理论比较多,经济学的流派比较庞杂,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也是比较多,这与他们原先认知的科学产生偏差。如果他们无法消除这种认知偏差,则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混乱,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科学的真谛。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消失

 

理论和现实之间存在的差距,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基础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市场经济上,教材中的案例很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现象。而中国的经济现象与教材所描述的现象并不完全一致,导致学生觉得西方经济学理论与现实不吻合,学习的目标逐渐从学习知识为主转向通过考试为主,学习兴趣逐渐变淡。同时,由于部分同学一开始的学习认知存在偏差,当他们意识到西方经济学并不能达到他们一开始所预想的那种结果时,再加上在学习中,他们面对诸多的学派争论,就会视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为畏途。同时,西方经济学在理论论证方面,涉及较多的高等数学应用和图表的分析,运用大量的数学工具,需要严密的数理逻辑思维。而财经类专业学生大多数是文科生,他们的数学基础普遍不好,对于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数理论证对他们的打击比较大。从而枯燥的理论分析,数学工具的频繁使用,案例分析和经济学实验的缺失,不仅不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更使得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

 

(三)师生互动平台的缺失,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问各种问题,但是由于中国课堂的特点,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不可能随便打断教师的讲课提问自己的问题,如果仅靠课间的10分钟请教教师,时间仓促,问题也可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而随着课程不断推进,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逐渐累积,则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与掌握后面的知识,严重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程考核模式导致学生以应试为主

 

财经类专业中西方经济学的考核模式基本采取考试模式,考试成绩在学生的总评成绩中占70%,学生要想不挂科甚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注重对知识的记忆,考试模式中缺乏经济分析方法用于分析现实经济现象的考核。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综合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考核不足。同时,学生对考试分数的追逐,会导致他们对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经济心理实验法和经济模拟教学法缺乏兴趣。创新性考核方式的缺位,也会挫伤那些参与创新性教学方法的同学的积极性。从而要想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将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紧密结合起来。

 

三、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创新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

 

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思维是学生在接触此课程之前所未曾具备的,从而教师在讲授西方经济学课程时,除了对知识本身的讲解之外,更应着重知识由来的阐释,要让学生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去分析经济现象,以培养他们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讲解过程中,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他们对社会经济热点认知的敏感度。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材中所提到的经济现象分析,更要将正在发生的经济热点引入进课堂,如物价和国际金价的波动对经济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国家政策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国际局势的变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现在经济改革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等等。通过对学生经济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自动联想所学经济理论对其加以分析,让他们能够感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注重首堂课要讲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在首堂课的讲授中,一般较少地对整个理论体系的讲解,多数是从基本概念开始讲解,但是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缺乏整体讲解,这种讲解模式容易让学生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在首堂课,要向学生讲清楚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和宏观两大部分,主流经济学体系的主体是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是和新古典经济理论体系相吻合的。在国内流行教材中,宏观经济学是与新古典经济理论有差异,教师应从整体上讲清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以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具体来说,对于微观经济学理论框架的讲解,针对其概念相对抽象和知识点零散的特点,教师除了讲解基本概念及重点内容外,更应讲清各章节的基本关系,搭建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让学生能够把握每章基本理论在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对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的讲解,要围绕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国民收入展开,讲解不同的宏观经济理论观点,注重各种理论的假设前提,分析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目标的影响。通过完整的和逻辑的分析,让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

 

(三)选择生动形象教学方法

 

西方经济学的分析研究方法比较多,理论体系中包含了大量的经济模型,需要借助数学工具和图形演化对模型进行研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而这种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难以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应采取大量图片、数据资料以及现实经济事件,将繁杂的数学推导和模型分析,转化为动态的课件演示,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图表和曲线的变化过程。同时,结合中国经济运行实践中的经济热点,利用案例教学法,选择贴切的经济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若是借鉴国外案例,教师应向学生讲清案例所涉及的背景知识,避开价值观陷阱。案例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分析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自说自话,而是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教师自身定位应是一名指导者,而学生则是案例分析的参与者和执行者,教师既要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要让课堂处于可控状态。

 

(四)采取实验教学法

 

西方经济学的课程设定是一门理论课,实践环节比较少,为了更好的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教师应根据西方经济学不同的知识部分,设定合适的经济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在采取经济实验教学之前,教师设置实验规则,制定实验步骤,引导学生完成实验,并加以深入思考,实验之后应写出实验心得,强化实验的效果。同时,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要给学生布置可行的实践任务,让学生能够走出课堂,参加实地调研,了解微观的市场和宏观的国家政策,以更好的掌握实际经济的运作状况。实验教学的方法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理论的灌输,以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五)注重基础讲解的同时加强应用分析

 

西方经济学的讲解,除了要注重基础理论的阐释之外,更应该突出经济理论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指导。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际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解国家经济政策和应用所学理论分析经济热点的能力。一门能够运用到实践中的科学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西方经济学的地位决不能仅仅是理论课,更应该是一门可以应用的科学。因此,在实际的授课中,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两个方面的教学,一方面,要从逻辑上清晰透彻的阐释理论;另一方面,则是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经济实践中,用来分析现实经济热点。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如果只是注重对西方经济学中基本概念和方法的讲解,这将与我们培养目标相背离。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用所学经济理论去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同时,由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理论假设较强,局限性比较明显,从而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考虑中国国情与理论假设的差异,要基于中国的经济体制、发展阶段和作模式,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分析,对理论加以灵活的借鉴而不是生搬硬套。

 

四、结论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在侧重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经济学思维的训练以及分析实际经济现象的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新理念,探索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西方经济学主要理论篇10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教改

一、引言

西方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是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基础课程。西方经济学依研究对象,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工商学院开设这一课程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例如:“边际效用递减理论”、“谷贱伤农”、“通货膨胀”、“充分就业”等经济学理论都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学好西方经济学这门学科对于市场上的经济现象、国家的宏观调整政策都会有深刻的理解。国内一些学者有关西方经济学的教研教改也做了很多的研究。卫华(2010)认为在教学改革中,关键要处理好夯实基础与提高学生能力的关系,基础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等。申益美(2011)认为《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要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指导,在教材编写、教法创新等方面进行改革。徐瑛楠(2012)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试形式三方面分析独立学院的教学现状,并得出相应的改革对策。汤向俊(2013)针对课程街接、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指出应从分层次教学、强化案例教学、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增加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西方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一)教学内容庞杂、理论性强。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是一整套庞杂的理论体系,涉及到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个领域。其次,西方经济学是由众多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构成的,理论观点各不相同,庞杂的理论体系,给学生增加了很多学习困难。(二)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抽象的数学工具。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设立抽象的模型,建立假设前提,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剔除,然后运用数学符号去代替现实经济主体复杂的行为活动进行分析。例如用微积分求极值,极限的知识,而函数和图形在西方经济学中应用更加普遍高职学生一般数学基础都比较差,再加上是低年级学生,造成学习时很难理解的现状。此外,很多经济学名词和公式是其英文的缩写,这就给很多英语基础差的学生造成了困难。(三)理论来源于实践,与经济实际密切联系。西方经济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其立足的根本是欧美国家经济发展现状。而我国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研究时间较短,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是直接翻译国外教材而来。一方面,翻译过来的语言晦涩难懂;另一方面由于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不同,造成了理解上的偏颇,例如对“理性人”假设的理解。因此,要学好西方经济学,就要利用西方经济学理论与我国经济实际密切结合。

三、我院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主要问题分析

(一)西方经济学教材建设问题。目前国内西方经济学教材层出不穷,选择一本适合我院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尤为重要。大部分教材将原版的西方经济学翻译过来,原封不动的拿过来用,西方的经济学理论是在西方国家的背景下产生的,适不适合我们国家,哪些适合,哪些不适合是有待确认的。有的教材重理论,轻应用。理论介绍、相关定理证明特别多,但缺乏利用经济理论结合市场中经济现象进行解读与分析。我院现在使用的教材是西方经济学编写组编写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老师们对这本教材褒贬不一,关键看这本教材是否与学院培养人才的目标相一致。(二)教学手段、方法落后。目前,教师们普遍采用传统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授课相结合的方式,但多数教师仅把多媒体当做教材文字的呈现工具,课件制作粗糙,内容简单,多以文字为主,并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由于“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有其特殊性,即既有文字性的理论知识,又有数字、模型、图表等分析方法,所以,目前采用的教学方法还不足以将本课程内容很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学起来普遍觉得比较难。(三)考试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不能真实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作为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一直以考试课的面目出现,但目前学院对本课程的考试形式仍然是以闭卷考试为主,考试内容也多是书本知识的简单再现,缺乏应用性强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使学生们陷入死记硬背之中,不利于知识的活学活用,学生们甚至在考完试就将本学科大部分的知识点忘光,这样非常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鼓励教师自编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载体,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国内西方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层出不穷,西方经济学作为我院基础性学科,是每个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但是每年西方经济学的挂科率都比较高,学生反映比较难,重难点不突出,本人认为结合我院培养人才要求,教师在上课时理论部分,比如供求理论一定要讲透,将理论和案例结合起来分析一些简单的经济问题。所以,在进行教材编写时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比如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原理、均衡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和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宏观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等要重点讲解,应排在教材的前面,相对不太重要的内容简化或者直接删掉。编一本重点突出,有理论有案例有习题的教材。(二)强化案例教学提高创新能力。生动有趣的案例可以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升学习效果。例如用简单的需求弹性理论就可以解释“薄利多销”的经济现象。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就可以解释“第二杯半价的现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西方经济学理论就是在市场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所以既可以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三)改进考核方式。恰当的考核方式对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很重要的。以我院为例,西方经济学考核方式大多以闭卷的形式,期末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其中平时成绩中包括出勤、课程回答问题、平时作业情况等。转变为结合实践教学过程,期末考试占50%,平时成绩占20%,实践成绩占30%。通过这种转变,学生的总成绩由完全依靠老师划重点背课本,变成了靠自己在一学期中的不断积累的成绩。但考核方式仍需要不断完善,例如增加案例搜集、小论文等考核方式,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探索。

五、总结

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努力与外界支持才能做好课程的教学。总之,针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有着利于教师也利于学生,既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氛围形成,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学生主动去学习,认真去学习,并且乐于去学习。作为对西方经济学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本人来说,培育课程教学的优势,探求最佳的教育模式是我一直不懈努力的,所以为了将使广大师生受益,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还得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卫华.《西方经济学》教改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J].北方经贸,2010,(06):136-138.

[2]益美.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设计[J].当代职业教育,2011,(07):42-44.

[3]瑛楠.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教改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1):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