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阅读教学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3:00

自主阅读教学设计篇1

自主阅读课文与讲读课文的功能各不一样,它们只能相互补充却不能相互代替。它们的关系类似数学课中的习题与例题,虽不十分妥帖,却说明了两者关系的依赖性。假如说讲读课文在强调认识,注重吸收,那么自主阅读课文则在强调巩固,注重运用;讲读课文在导航、示范,则自主阅读课文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我阅读实践的主阵地。自主阅读课文如此重要,但在平日的教学中老师只注重了讲读课文的教学设计,而忽略了自主阅读课文的教学设计:初一、初二年级的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将它们布置成课外阅读只让学生看一下;初三年级的自主阅读课文,连课外阅读的日程都排不上。而这样做的严重后果是不能很好锻炼学生的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的,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进一步加强,根本不能实现新课标对自主阅读课文的要求和教材编排的目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光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还远远不够,更有效的方法是教师要重视自主阅读课文教学,精心搞好自主阅读课文的教学设计,以期真正发挥自主阅读课文对讲读课文的补充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自主阅读课文的教学设计呢?首先,做好课前预习是搞好自主阅读课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必要前提。预习是学习新课的第一步,同时又是一种自主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经过预习学生会对新的知识有所了解,发现一些疑点、难点,从而激发起他们的探索欲望,这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关于有效的预习方法,各有各的高见。而笔者在使用导学案的教学实践中,觉得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的一种有效方式。课前,教师设计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和学习内容,然后以导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学生依据导学案完成对教材内容的预习。通过使用导学案,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升,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同时使得课堂教学过程更有序,教学更高效。不过,在课堂上一定要巧妙使用导学案。由于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已经根据课本、教学参考书和已有的学习经验对导学案上自己能够理解的题目进行了作答,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导学案内容逐个再讲一遍,结果不仅让学生对上课、文本失去了兴趣,而且课堂变成了一潭死水,没有激情,没有生成,没有思维的碰撞,更没有知识的拓展延伸,又何谈高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巧妙使用导学案,合理使用导学案,也是上好自主阅读课文的重要保障。其次,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是实现自主阅读课文教学高效的关键。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曾经说过:“略读课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避免精读课的线性设计,应给学生留下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同时,自主阅读课文的教学应从阅读技能的巩固运用着眼,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自主的言语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

专家们对自主阅读课文教学的定位,为我们的教学探索指明了方向。如果把讲读课文的教学设计比喻成工笔画,那么自主阅读课文的教学设计就是粗线勾勒的山水画。故而自主阅读课文教学设计的关键就是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认真解读和准确把握,是整体中求“略”,部分中求“精”,是“教”略而“学”丰。这个“略”应该介于精读与独立阅读之间,不是随意翻阅,不是细致琢磨,更不是大包大揽牵着学生走。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还有教师有效地引导,沉浸在文本中的时候,还能运用读书方法,不仅逐步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还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总之,初中自主阅读课文是发展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素材,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途径,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敲门砖。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重视自主阅读课文的教学设计,真正发挥自主阅读课文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自主阅读课文的同时获得阅读本领后进行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迁移,给学生阅读提供更为广阔、自主的学习空间,逐步引导学生向个体阅读和自由阅读过渡,为语文学习开辟出一片丰富多彩、灵活自主的天地,让自主阅读课文教学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中换得学习主体能力的提升。

作者:刘莉

自主阅读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阅读教学问题设计原则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要在互动生成中进行,师生要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课堂教学,学生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性情,提高道德修养。好的问题设计自然更易调动教与学的互动交流,使得课堂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问题设计是教师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课型和学生状况对课堂提问的内容进行有意识的设计,课堂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的设计。在组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并适度导引,使阅读过程互动有效、层次明晰,为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注意一些原则。

一.全局性原则

新课标有这样的要求:“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各个问题之间的连贯性,要做到胸有教材,心有学生;既要注意优等生的能力发展,又要照顾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在全局性原则下设计课堂问题。不同的学生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他们之间的存在着客观的差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力求让全体学生都能从提问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层次性,尽可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可以让较好学生回答难度大些的问题,学习困难的学生回答难度小些的问题,这样全体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

多数情况下,问题的设计应以班里中上等学生的水平为基础,这样既有利于激发优等水平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促进中下等水平学生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问题的设计要注意深浅与难易,既要避免不着边际又大又空的问题,又要力戒琐屑不堪、缺乏思考价值的问题。问题设计应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这个知识基础不仅指问题的深度不可超出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而且指问题的广度不可超出学生原有的综合知识基础。

二.主体性原则

特级教师曹樟玉对阅读教学作过界定,他认为现代阅读教学应以学生阅读实践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发展,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教学。学生不仅是教师教授的对象,更是阅读的主体。新课标认为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指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学生才是阅读教学实践的主体。因此,教师在选择阅读教学设问点设计问题时,必须要考虑学生的主体性,不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应是教师在教学中设计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设计问题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使学生主动思维,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学生阅读文章时,为学生设计一些利于学习、利于归纳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积极主动的去阅读。例如,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可以先设计一些感知型问题,学生通过主体阅读和了解文章的背景材料就可以解决。如:1、这篇小说的中心人物是谁?2、围绕别里科夫写了哪些故事情节?3、结合背景材料,思考别里科夫有些什么性格特点?4、别里科夫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些问题的设计,是以学生主体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感知为出发点的。解决问题的路径是以良好的阅读为基础,捕捉提炼信息并查阅一定的资料,思考比较之后得到答案,教师只是发挥引领作用,学生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三.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阅读的首要条件,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学生只有具备了阅读兴趣,才会积极地去阅读,只有兴趣阅读才能促使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和阅读水平的提升。阅读兴趣是构成阅读品质的重要心理因素,是养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趣味性原则,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阅读期待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在期待中阅读探究,享受阅读的快乐。

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问题设计就要以学生的趣味为出发点。设计问题要做到“目中有人”,从学生实际出发,多设计一些符合他们兴趣的问题,使学生有新鲜感,而不能生搬硬套教参或课后问题。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问“为什么”“怎么样”,时间长了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应避免这些肤浅性问题,问题设计应让学生“跳一跳,便能摘到桃子”。浓厚的兴趣会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当学生遇到了难题,胸中有数而又难以表述时,教师此时不能直接告知答案,应点拨发问,给学生一个支点带动其思维运转,触动其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关联思维,从而使其豁然开朗。教师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找出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点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妙,讲求新意,激趣,这样就能使课堂充满探究性和趣味性。

自主阅读教学设计篇3

一、引言

“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指出了阅读教学的核心。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传统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三少一多”的现象,课堂上学生阅读的时间少,课堂上思考问题少,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自主地阅读更少,教师讲得多,满堂灌的现象比较普遍[1]。究其本质,“三少一多”的内在根源是传统教师将学生的时间过多用于讲解分析课文,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阅读。

本文在分析前人对任务型课堂教学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任务型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方法,引入课堂案例,对理论研究进行实际任务设计,旨在改善阅读教学课堂效果,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研究均建立在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基础上,包括课堂案例和实验数据。

二、任务型教学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海量查找有关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在关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中涉及的主要范围有:任务型语言教学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应用于汉语口语交际教学等。尽管国际语言学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发展经历了30年,但国内研究者和教师广泛关注任务型语言教学还是近十年的事,它的发展经历了实践总结和理论论证的过程,研究成果还不是很成熟。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于是自2001年以来从事英语教育的研究者以及一线中小学英语教师掀起了学习、研究和尝试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热潮[2]。其中具代表性的人物有:袁昌寰、鲁子问、罗少茜和龚亚夫、程晓堂。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袁昌寰《任务型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4],探索了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中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他倡导大学英语教师采用任务型进行语言教学。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鲁子问教授调查了任务型教学程序,在初中进行了英语任务型教学实验,总结出了课堂任务教学的三种程序,著有《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软件》等著作[5]。罗少茜和龚亚夫解释了任务的定义、任务的基本环节和过程,引进“任务链”等概念[6]。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来源、理论基础、定义、特征、教材大纲、任务设计和实施进行了阐述,从理论到实践为中小学英语老师、教研员、任务型教学的专本提供了实用参考[7]。此外还有余泽标、施嘉平、方文礼、刘福生等人在任务型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从国内已有研究看,关于任务型预言家学的研究主要采用了经验总结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用以探索该方法的有效性,但这些研究是不足的,也没有达到成熟的结果,特别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更显稚嫩。国外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有些方法已经得到了实用,那么就可以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结合阅读教学自身的特点,研究阅读教学中任务设计的方法。

三、任务型阅读教学理论研究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任务的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设计的主要思路是从五个方面来设计阅读教学课堂任务。第一,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阅读课是学生提高阅读技能技巧的关键,学生对阅读课的兴趣是影响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语文阅读课兴趣越浓厚,对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越有帮助。因此,阅读教学课堂任务设计要求真实、生动有趣能够提高学生对阅读课的兴趣。第二,阅读方法也是影响学生阅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够使阅读达到立竿见影的成效,不正确的阅读方法则是阅读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设置的任务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促进作用。第三,学生阅读能力c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具有正相关关系,即阅读能力越高,思维能力越强,语言表达能力也越强。因此,阅读教学设计中要带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都得到锻炼,从而促进这些能力的提高。第四,小组合作学习,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语文学习中的阅读教学很有帮助。在阅读教学课堂设计中,可以设置众多任务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中完成。协作中,小组各个成员通过讨论、汇报、交流,共享了阅读教学的成果,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第五,课外阅读面的大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影响是显著的。课外阅读越量大,阅读能力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小,阅读能力越低。因此,笔者不仅对课本的内容进行阅读课堂任务设计,同时还结合课外阅读的有关素材进行任务设计。

结合以上五个方面的因素,笔者把阅读教学任务设计分为读前活动、读中活动和读后活动[8]。在读前活动中,教师运用提问、讨论、图像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把任务呈现给学生,引入阅读文章话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充分做好阅读准备,熟悉阅读任务。学生的兴趣被激起,内部动机得以驱动,他们根据已有知识和自身的经验,纷纷发表看法,兴趣盎然,这时,教师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完成阅读。经过阅读前活动,学生无论在心理、情感还是在认知结构上,都得到了预热,整个状态已开始进入读中活动的阅读中,学生将检测并校正自己的预测,教师提出若干阅读任务,对阅读中出现的语言难点进行讲解,并向学生介绍阅读方法,发现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并予以矫正,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以阅读来理解课文,并获得一定的知识信息或培养阅读技能和阅读习惯,都只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在任务型教学中,阅读课文还是语言知识输入的重要途径。所以,小学教师还需要设计一些任务帮助学生发现语言规律、认识语言现象。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地理解,掌握更多的信息,学生常常不得不进行诸如参考字典、阅读书刊、网上查找资料的课外阅读的能力。

四、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任务设计

下面是笔者利用上节理论研究内容,针对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课程内容进行阅读教学任务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念”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领悟梅花不畏“L欺雪压”的品格。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语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2.体会外祖父深沉的眷恋祖国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步骤

1.读前任务

任务一:用一分钟的时间查字典,说说“魂”字的解释。

任务二:用两分钟的时间观察屏幕上的墨梅图后读课题思考:梅花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它代表的是什么样的魂,或者说品格?

2、读中任务

(1)读前准备,任务是:用三分钟的时间扫除生字词障碍,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在这三分中内,学生可以就不懂的字词问题向老师提问。在老师指导下,全体学生正确朗读字词,准确地朗读课文。

(2)略读课文,任务是:用五分钟的时间自主略读全文,同桌交流。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结构脉络,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精读课文,任务是:用五分钟的时间细读课文,同桌讨论交流。课文围绕梅花写那几件事?

(课文中一共讲了五件事,分别是:第一件事: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第二件事:特别爱惜“墨梅图”;第三件事:因年老不能回国而难过;第四件事: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第五件事:临别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

(4)研读课文,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评析。

任务是:用五分钟时间根据老师出示的课文中的一系列句子,选择其中自己认为难易程度合适的一项进行优劣比较。学生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语句。

任务一: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比较句子:“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珍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很珍惜。”

小组讨论,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任务二:“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稠子慢慢抹净。”

理解:“清白”、“玷污”两个词的含义。

讨论: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它吗?

(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墨梅图的珍爱。)

任务三:“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梅花的秉性像什么?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的是什么?

(体会比喻象征的写作手法。)

任务四:“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一句,找出唐诗宋词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体会:老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任务五:学生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并写下自己对语句独特的感受。

3.读后任务

用五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展示,小结“梅花魂”的含义。全班交流朗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从他人的发言中汲取有价值的观点。

用两分钟的时间对本堂课进行小结。

用两分钟的时间布置课后任务:小组合作,找出一首与课文内涵相关的一首诗或散文的视频、录音带。先模仿,按照吟诵的要求派代表来在下节课展示。

五、结语

自主阅读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语文;阅读;个性化;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67-01

课堂教学是实施语文个性化阅读的主阵地,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自己读书,强调读出自己的感想,才能促使学生张扬个性,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阅读。

1.个性化阅读,应给予学生一份阅读期待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分析、把握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利用其阅读期待,提高教学质量。对新课的学习,教师要使学生产生更多的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发展,逐步引导学生走进其中。

如阅读《最后一课》,本课教学重点及难点是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我尝试利用“期待阅读”,来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自己创设一个情景:假设这就是你的最后一节汉语课了,你心里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通过亲历、实践,为进一步学习文章积累了丰富的情感,从而较容易体会到文章中主人公的情感,最终实现与文本的和谐交流。

2.以课文为例,通过教学设计,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教师应该以课文为例,在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语言认知规律和阅读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平等地提出阅读要求,精心地设计阅读对话,通过不露痕迹的阅读提示,把自己阅读、研究教材时的发现,巧妙地换成学生个性化阅读中的感悟,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到伴随着个性化阅读的那种豁然开朗似的快乐。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体现自主性、完整性和多元性。

2.1教学设计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既要考虑教学过程,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及准备状态;教学设计还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此外还有情境、资源、工具、评价、反思等要素及其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还要考虑完善课堂阅读教学成效考评的设计。

2.2教学设计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利用学生差异设计差异教学,开发个性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引导课堂教学朝不同的方向发展;运用“生活联系”、“逆向反弹”、“审视批判”等多种阅读方法阅读,取得多样的阅读效果。

要使个性化阅读教学设计的指导有效,一定要根据课程目标,尊重文本意义,关注言语形式;一定要体现尊重学生的差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一定要有多元的预设;一定要选择多种阅读方法的互融;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灵活多变,才能使课堂阅读更见个性。

3.让学生畅享自主阅读的快乐

引导学生通过制作阅读摘记卡、编辑班级作文集来进行有效的积累。每周让学生把阅读过程中印象最深或者收益最大的文章进行一次阅读反思,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新字、新词记下来,把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段或几段写下来,有兴趣的话再进行仿写,最后用几句话、诗或图来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这样每位学生就都能从自主阅读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不断发问,提倡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通过设置连续性的、有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组织和引导使学生更明确地突击重点、直击难点、撞击疑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知识竞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华文化中构建丰富的情感世界,注重情、理、趣的有机整合,积极写稿投稿,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激励,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4.加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那么,如何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把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与学生自主的“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启发创造想象,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打破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从而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语文世界,在探索中激发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获得学习的成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要进一步明确“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并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多设置一些诸如“你最喜欢什么?”“你的观点有哪些?”“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等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同学们放开思维空间,畅谈自己的情感体验,或大胆想象,或相互争议,以理服人,以开启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真正使学生成为思想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自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朗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凡此种种高瞻远瞩的论述,都对我们古诗文教学“培养语感”的目标落实作出了热切地呼唤和有效地指导。

参考文献:

自主阅读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任务型阅读初中英语教学运用

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倡导的重要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围绕“阅读任务”载体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质疑学习精神和良好学习习惯。学生在任务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对语言素材重点知识的理解感悟,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水平。

1.关注阅读重点,优化任务设计

英语阅读的重点是进行任务设计的重要载体依据。也是进行阅读理解教学的突破口。在关注阅读重点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任务设计,一方面,能够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体大意,为理解感悟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深化理解感悟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任务设计,不仅具有明确的目标,更能够体现阅读学习重点。

在任务阅读教学中,关注阅读重点,优化任务设计,主要体现在:(1)设计好语篇阅读学习的整体大意理解概括,要求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味语篇的大意;(2)关注阅读精彩或者细节之处,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有目标地予以理解掌握;(3)注重阅读理解的难点之处概括,特别是对文章表达大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文章细节之处;(4)突出任务阅读设计的重点,要求在体现上述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予以体现。

我们以《牛津初中英语》(Funwithenglish)8BUnit2“travelling”的“Readinga:welcometoHongKong”教学中,我就围绕任务阅读的重点“怎样介绍旅游景点”进行了如下的任务设计:首先,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运用文本中的核心词汇或者短语来概括文章的表达大意,以培养学生的整体理解概括能力;其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质疑;最后,老师根据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个体差异,设计如下的思考探究题目:(1)what’sthecharacteroftheHongKongDisneyland?(2)wheredotheytravelinHongKong?(3)whydidtheauthorthinkitwasareallyexcitingtrip?这些任务的设计,不仅体现了阅读教学的重点,更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奠定了基础。

2.体现阅读过程,倡导多元探究

阅读过程也是阅读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体现阅读学习过程,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阅读学习思维,帮助学生获取语言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探究中掌握更为全面的语言学习方法。

语言知识的生成规律告诉我们,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优化,不仅有助于充分暴露学生的学习思考过程,还能让学生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足够的时空,让学生进行学习;其次应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元化的方法进行阅读思考,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学习方法;最后应尊重学生的探究方法选择权,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同桌讨论、小组探究等方式进行阅读学习。

我在《牛津初中英语》8BUnit6“aCharitywalk”的“Readinga:oxfamtrailwalker”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前提下从文章中找出与“oxfamtrailwalker”表达内容相关的信息;其次,要求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理解的方法来找出自己的质疑之处;最后,建议学生就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同伴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予以思考。

3.鼓励想象发展,培养创新精神

在任务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不容忽视。这是因为任务阅读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更要求学生能够在围绕任务探究的过程中发挥好自身的想象思维,提高阅读学习效率。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就文本阅读中的思维发散点予以反思整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精神。我认为,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丰富语言认知想象力,鼓励学生从细微的情节之处体味文章的表达内容;其次应要求学生就自己的思维创新之处予以表达,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灵感;最后,建议学生运用书面表达的形式予以体现,以提高学生的理性感悟。

由此可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获取丰富语言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学习思维和方法,促进他们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第1版.

自主阅读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四性;四标准;有效阅读

G623.2

杨再隋曾经质疑:语文教学能否重披传统的“长袍马褂”,同时提出应平平淡淡、轻轻松松、扎扎实实、简简单单教语文的“论调”,吴中豪提出“提高语文课教学含量”,崔岚提出“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理念。审视我们的当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探讨新的理念下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下面,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段的阅读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坚守语文阅读“本真”

1.注重语言教学

长期以来的阅读教学,基本走教生字、组词、阅读和背诵的态势,忽视了语言的运用和训练。注重语言教学,应在阅读中强化语言的训练,实现“读”、“说”的巧妙结合。例如,对于《姥姥的剪纸》的教学,多数语文教师会沿袭先解决生字词,为阅读扫除障碍,然后逐段分析、反复读的教学流程,忽视语言的运用和训练,导致阅读教学本质的严重缺失。如果教师能够巧妙提出问题、设计语言活动,让学生在“读”中“说”,“说”中“读”,则可以全面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如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呈现姥姥的剪纸的“作品”,先让学生从这些“剪纸”中体会(1)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的?(2)姥姥的剪纸技艺如何?(3)姥姥是个怎样的人?这些问题提出后,先让学生自主交流,再让学生阅读课文,从文章中验证答案。这个环节,既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培养语言能力。

对于语言的综合运用,词语教学不可忽视,教师可以针对重点的词语,设计任务或者活动,而进行语言训练。如让学生“填一填”,并说说所填的词语的意思,如()的劳作、()的剪刀、()的神态、()的小兔子、()的窗花、()的剪纸声。这个活动也可以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课文中哪些词语描写了姥姥的剪纸?你可以以“姥姥的剪纸真是_______啊!”而评价一下姥姥的剪纸艺术吗?这些问题的提出、巧妙的活动设计,都是基于教材内容,也高于教材内容,为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提供了平台。

2.注重“两个基本点”

这里所说的“两个基本点”指的是阅读能力和读素养,以阅读能力为重点,阅读能力的大小决定了阅读素养的高低。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注重对文章的感悟力、理解力的提高和培养。此时,教师的问题的设计很关键,巧设妙引,可以促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阅读材料中,全面理解教材内涵。

如阅读《轮椅上的霍金》时,在导读环节,教师先用多媒体呈现“霍金的外貌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试着说一说霍金是个怎样的人。如头只能____,肩膀也是____......

再阅读文章,与原文原段进行比较。继而再提出问题:就是这么一个人,却被人称为:宇宙之王、科学巨人。

阅读了这篇文章,再设计拓展阅读的活动,如果授予霍金科学界“终身成就奖”,你会为霍金如何写颁奖词呢?这个活动,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也实现了“读用结合”。

二、注重语文阅读“美丽转身”

所谓美丽转身,是指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的改进。传统的阅读教学,以字词句为主,忽视能力的培养,以讲代学,学生学得被动,学得枯燥。而自主、合作、拓展延伸等,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快乐阅读和主动阅读。

1.自主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这对于小学生今后的成长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自主阅读是实现主动阅读的前提,自主学习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模式。教师可以通过自主提纲的设计,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或者借助于网络资源――微课、微视频等而提前预习。

如学习《轮椅上的霍金》的阅读前,教师可以给学生以下自读提纲:

(1)了解霍金的生平;

(2)我会读:霍金撰写萎缩瘫痪剥夺悲悯恬静

(3)我会解释:禁锢跻身众星捧月景仰震颤唐突人格

(4)阅读文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

学生课前对这些内容,进行自主预习或者合作探究,课堂上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与探究活动。

2.设计实践活动,丰富阅读形式

教师指导学生的阅读形式要不断创新,可以一改那种“串讲”的方式,从而让学生变得主动起来,课堂也灵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轮椅上的霍金》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记者采访霍金的活动,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个扮作是“记者”,另一个扮作是“霍金”,“记者”根据课文内容,或者霍金的实际情况,而设计问题,如你被禁锢在轮椅上,你怎么看待你的命运?然后,“霍金”给出相应的回答……切合书本的采访活动,让学生们纷纷动起来,课堂也随之活跃起来。

3.以问导思,以问促思

问题教学在阅读中居重要地位,也是教师们常用的方法。问题教学,关键在于问得巧、利于启发学生、促使他们创新阅读。如《轮椅上的霍金》的阅读时,教师可以针对女记者的话而设计问题:在女记者眼中,霍金长期禁锢在轮椅上,女记者认为霍金失去了许多。那么,你认为霍金失去了什么?一般人有这样的残酷经历,会怎么想、怎么做?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讨,不仅仅局限于文章的字里行间,更与实际巧妙联系,发散思维,启发创新,突出语文的人文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既要注重双基的训练,也应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既要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也应注重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的培养,并逐步形成自己的阅读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自主阅读教学设计篇7

阅读课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每个单元的核心部分。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影响到对学生语言词汇运用能力的培养,对文章结构、大意的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要注重研究和提高阅读课教学设计的质量。

二、阅读要求和内容研究

教师要提高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首先要研究与之相关的各种要求。具体应落实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七级目标)

(1)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2)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3)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5)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

2.对教学设计现状的研究

笔者发现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

(1)对文章事实内容的低层次理解

有的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只顾着对文章进行翻译,设计的问题太浅显,基本是一眼就能看出答案,没有梯度;不注重学生在阅读前、中、后问题设计的层次化;不分学生对文章掌握的程度,机械地就文章原句提问。

(2)纯粹语言点的讲解释义代替了阅读策略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只注重对文中的单词、词组的翻译,补充其用法,然后默写,做相关单选题,以至于学生对阅读方法策略一无所获,在考试时出现时间不够、文章深层意思理解不了、对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不出、对文章的中心论点把握不住的问题,做不了灵活的、思维性稍强的阅读理解题。

(3)过多干涉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无时间进行自主阅读体验和思考

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中没有设计学生讨论或写作的部分,学生没有机会或时间运用阅读策略和思考阅读方法。学生只能听一听老师介绍了一种Readingstrategy,但是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体验,不能真正地掌握阅读策略。

三、以高考阅读理解的考查要求为指导,创新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英语高考中,阅读理解题的分类为主旨大意题、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和推测词义题四种。以上四种题型中以细节理解题和推理判断题为主,大约占阅读理解题总量的四分之三左右。下面谈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使英语课堂更有效地为高考服务。

笔者以m2U1Reading:Boymissing,policepuzzled.为例。

Step1.pre-reading教学设计:

1.proverbfortoday:

theworldislikeabook;thosewhodon’ttravelcanreadonlyonepage.

2.Freetalk

Doyouliketravelling?why?

3.enjoysomeafricanfilms.

4.Haveyoueverconsideredgoingtoafricatotakeanadventure?

whatimpressiondoyouhaveonafrica?

课题导入以背景信息为线索,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吸引学生眼球的视频材料,引起学生哼唱的歌曲,使学生欣赏的音乐,加上教师设置的讨论话题,与学生自由地交流。而且这种交流建立在共鸣产生、兴趣提高的基础上,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渴望去阅读课文。

Step2.Fast-reading教学设计:

Scanthelettercarefullyforthefollowingtasks:

task1Skimthetextwiththefollowingquestions.

task2Readingstrategy

task3newwordsofplaces:

task4Choosethebestanswers

略读和跳读是把握文章主旨大意和细节的最有效方法。教师把这两种阅读方法落实到每节阅读课上,让学生真正掌握其用法,那么学生在阅读练习时一定会事半功倍,大大提高阅读效率和效果。略读、跳读的灵活运用还表现在阅读时以意群为单位,改变学生一贯地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读的情况,而且以词组和关键词为抓手,能够快速获取所需信息,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大意和关键信息。

Step3.whilereading教学设计:

Readtheparagraphsonebyoneandtryyourbesttofinishthefollowingtasks.

逐层阅读,分析语篇结构,捕捉重点细节,对课文内容进行细读。可逐段分析,也可挑选重要段落。设计形式有trueorfalsequestions,fillintheblanks(以动词,名词为主),或者以时间、人物、事件、地点等为线索,分析事件的主要过程。这样,学生对课文有了透彻的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Step4.post-reading

1.task-basedreading

2.abriefsummary

Retelltoby’stravellingplananddrawamapoftoby’stravellinginafrica.

Step5.Discussion

让学生站在整个语篇的高度,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课文信息,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实现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学习共同提高的教学效果。

四、注意点

1.题目有难易之分,要分层兼顾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教师可采用指示性、概括性和开发性相结合的设计题型。

2.关注细节的同时,处理好对长难句的理解,挖掘句子的隐含意义。对文中精湛的写作手法和优美的遣词造句进行逐句分析,让学生全面立体地掌握文章各方面的知识内容。

自主阅读教学设计篇8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5)02―0060―01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注重字词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适应新高考要求、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把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划分为读前、读时和读后三个阶段,构建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讨论释疑、竞争评价的“三段式、四步走”英语阅读课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读前热身

1.自主学习,情景导读。情景导读为阅读前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拓宽学生视野;二是为自主阅读作准备,进行读前热身。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前5分钟阅读活动,提前让学生收集一些与本单元阅读课文有关的视频、图片及阅读材料制成ppt,让学生在阅读课前轮流展示讲解自己的阅读材料。本阶段教师还可采用Dailyperformance的形式,让学生3-4人一组,在课前3-5分钟时间内轮流在讲台上表演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对话。这种积极的情感交流,增进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提前进入到探究新知识的情境当中。

2.指导预习,检验效果。英语课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有序有效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前应对预习方法进行具体指导,并在课堂阅读前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预习方法,必须做到:(1)让学生利用词典、参考书自主学习新课中的生词、词组、句型、语法知识以及难句,鼓励学生自己解决这些问题;(2)依据自己的理解回答课文后的问题;(3)找出文章中的常用短语与常见句型。这种有序科学的预习能力培养为有效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读时探究

1.明确任务,自主阅读。在本阶段,先由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去自学课文。要求学生自学课文时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四步走”阅读方法。第一步,略读。通过读标题及找主题句的方法概括全文大意。第二步,找读。教师设计一定的问题帮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大意。第三步,细读。了解重点细节、猜测词义、分清文中的事实和观点等。第四步,欣赏。理解文章形成的图式结构,理清文章逻辑关系和作者意图。在本阶段中,教师应设计具有自主探究价值及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指导性任务。教师在本阶段还应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监控,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后还要解答阅读理解题并核对答案、记录自己的成绩、并提出疑难问题。

2.交流讨论,解疑释惑。教师可把学生分成4人小组,在组内讨论自己未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四步走”自主阅读之后,学习效果和探究成果各有侧重。学生之间互相释疑解难,大部分的疑难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学生的语篇理解深度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三、读后拓展

1.设计问题,分组竞赛。在小组讨论后,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小组间设计问题竞赛活动。可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在组内讨论设计出阅读理解题。学生可以设计主旨大意题、推断题、细节题、句意理解题等各种形式的题目。教师安排各小组采取抢答的方式,有组织地相互回答对方设计的阅读理解题。根据答题和出题情况小组间互相评价打分,评出优胜小组。通过学生自己设计阅读理解题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文章的细节及深层意义。

自主阅读教学设计篇9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作为教师,如何组织实施阅读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这是每位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阐述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综合能力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30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科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每位教师从思想上都非常重视,也采取有效策略,积极开展语文阅读训练教学。通过阅读训练教学,不仅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也促进学生了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在阅读训练过程中,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有个性地进行阅读学习,从而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阅读训练的质量。作为教师,想要从根本上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设计好阅读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语言课程,其特点决定了“说”的重要性。加强语文学科“听说读写”基本训练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而阅读的重要作用在于知识积累,拓展语文知识总汇,还为其他基本技能发展服务。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首先必须认真研究阅读内容,根据内容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探究活动。例如,在组织阅读教学《月球之谜》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采用配乐的形式,娓娓讲述充满神秘而浪漫的嫦娥与后羿的爱情故事,展示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振奋人心的视频……学生会对这些神话或科幻性的阅读素材产生积极的探索欲望,从而积极踊跃地开展自主性阅读活动。再如,在开展课内自主性阅读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创设阅读情境,在多媒体上呈现两张图片,一张是平面桥,一张是拱形桥,通过对比,学生自然发现哪座桥更美丽、壮观……带着对中国石拱桥浓厚的兴趣,学生自然要急切了解课文的内容,由此而主动地去阅读课文。

二、巧设问题,创设阅读悬念

阅读离不开问题。问题不仅为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而且针对阅读的重难点设计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在问题设计时,教师首先必须认真理解阅读文本,多路径设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从课文的关键处切入,这样的问题设计,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活动。比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可设计问题“有多少人参加移山大行动的”,逐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对文章精读时,教师要设计有利于学生更深层次理解文章的主旨的问题。比如,阅读教学《孔乙己》末尾时,设计这样的问题:“‘大约’和‘的确’是否矛盾,你是怎么样想的?”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让他们再次回到文章本身,引起他们对文章的进一步深入钻研。

三、将课内阅读向课外拓展延伸

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仅限于课内时间,显然是不够的。教师要根据课堂阅读内容适度拓展课外阅读的范围,这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开展课外阅读训练,为他们介绍名著《水浒传》,并限定阅读的时间,等每位学生阅读后,专门组织一场阅读水浒传的读书交流会,学生联系阅读的内容,畅谈阅读的收获,对原著的中心思想,人物精神,表现手法等进行点评,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

当然,这要求教师扩展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空间,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将课内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教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指导阅读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二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三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做好阅读的评价工作。

四、加强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阅读

自主阅读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阅读技能教学阅读方法

一、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

本学期在海拉尔区在教研员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课题集体备课,并在海拉尔各基点实验学校上了七节阅读研究及观摩研讨课。课题组成员还在教研员的组织下到其他区域中学听了五节阅读课与不同地区的老师就相同的阅读课题进行互相交流与学习。同时海拉尔地区通过英语学科的“三级联片教研活动”在海拉尔区的各个学校进行的磨课活动中也积极的向老师们推广阅读策略研究的教学方法。老师们通过初次备课上课后自己的反思及各位老师的点评与指导进行二次备课上课,达到了良好的效果。课题组教师在上课备课的同时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在研究课题的同时对自己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研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核心,阅读教学目标的规划必须根据具体的学习需求设定。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其背景图式、语言基础等各不相同。课题组研究的每名教师都对自己的研究及时的做了阅读课题的阶段性总结。

二、课题研究成果

1、课题组研究成员就阅读课的教学目标达成了一致的想法。阅读教学设计的第一任务就是设计课堂阅读目标。阅读的教学目标有以下的不同层次:①知识性目标:阅读材料包含的知识;②理解性目标:阅读教学的最基本目标就是理解;③分析性目标:指能够将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弄清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④运用性目标:阅读材料的运用、阅读技能的运用、阅读策略的运用;⑤综合性目标:阅读后要求学生写成一个语篇就属于综合能力的体现;⑥评价性目标:指为了某种目的,对观念、作品、答案、方法和资料等做价值判断。

2、阅读策略与技能。①语言。语言是否应该作为阅读的教学内容?很多老师以“精读”为借口,把阅读课上成了词汇、语法课,阅读课上成了分析句子课,讲解单词和语法,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但是,阅读教学不是不处理词汇和语法,而是如何处理词汇和语法的问题。阅读教学中语言的处理应该以服务于阅读理解为目标。②阅读方法。阅读技能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同样也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阅读方式,培养以下正确的阅读习惯:核心词阅读、语段阅读和默读。克服以下不良的阅读习惯:逐词阅读、总是朗读和唇读、有声默读。③阅读策略与技能。学生有必要掌握各种阅读技能,如Skimming,Scanning,word-Guessing,inferring等,以根据具体的阅读任务选择适当的阅读方式。学生同样需要掌握planning,monitoring,management,Self-evaluation,Resourcing等策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计划能力,阅读中的元认知能力。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仅要注意策略、技能的培养,更要注意培养每个学生技能、策略的具体支撑技巧与方法。比如Skimming中的首尾句阅读等。④教师通过阅读课的研究提高了自己教学素养,学生通过阅读课的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成绩实验进行前,有一大部分学生对英语阅读有为难情绪,他们在做英语阅读理解时,要么胡乱写一气,要么就是干脆空着不写,每次测试阅读理解的失分率都居高不下。就连一些程度稍好的学生也对自己没有信心,总是克服不了生词阅读障碍。自从在实验班进行英语技能型阅读策略训练实施以来,绝大多数学生克服了为难情绪,能够主动使用策略进行阅读,由于策略的正确使用,使得他们做题的准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也大大增加了他们英语阅读的自信心。通过几次测试成绩的前后对比,有些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教师们通过听评课互相学习交流,在市区两级教研员的带两下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在阅读课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存在的问题

下一阶段将通过课题总结会与课题组成员沟通,发挥团队优势,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尽可能提供展示的平台,缩小差距。

对于有些简单的篇章,不必使用策略他们就能读懂,有时用策略阅读反而阻碍了学生对整体篇章的理解。势必会造成有些急功近利的学生仅仅是为了做题而阅读,而不是欣赏精彩地道表达而通篇阅读了。过多追求条条框框反而失去了语感的培养。跨区域听课活动还应增加,达到资源共享互相学习。

四、改进措施

在个人研究备课的基础上继续加强集体备课。开展有实践意义的阅读教学交流研讨活动。①继续在研究过程中呈现课例,把优秀的教学设计进行集体研读;②教师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学情设计出符合自己学校学情及教学风格的阅读教学设计;③全体课题研究成员教师要及时反馈,达到培养教师学会做研究的效果。反馈内容要包括课堂评价、学生表现、成效体现、教师素质等等;④在课题研究的后期要积极的整理过程性材料包括教学成果展示及学生成果展示。

五、阅读策略训练方法

1、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训练学生通过寻读、略读、跳读等方式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

2、学生梳理文章结构,寻找中心句,了解文章写作手法。

3、通过抓主要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教师通过抓主要核心问题的方式,不仅检查了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程度,还教会了学生概括文章大意的方法。核心疑问词为:whowhatwhenhowwhy?

4、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对主题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创造性的想象,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可采用就课文主题做进一步的讨论、辩论等活动形式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教师要认真琢磨课题实施方案,及时做好计划、资料收集、小结等方面的工作课题阶段流总结活动。

我们要特别注重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实验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课题组教师要经常学习与课题相关的文章,观看教学录像,通过学习,转变课题成员的观念。此外,还要求课题组成员自学业务理论,在课题组集中学习时进行交流,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

我们总结了阅读课教学要把握以下策略:

第一,整体认知是原则:语篇首先要整体感知,再进入细读环节。切忌第一遍就进入细读环节。

第二,技能训练有侧重:关注技能训练的整体,但每一单元根据文本内容有所侧重。

第三,结合文本巧拓展:读后检测与评估也很重要。根据文本与学生实际设计拓展活动,使文本走进学生生活。

第四,教师作用重发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与点拨。如何落实效果,取决于教师作用的最大化发挥。本次阅读策略专题研讨活动,对英语教师启发颇大。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尤其是他们的课后反思,更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不仅全面、深刻,而且对今后继续研究阅读课很有借鉴作用,值得认真学习。

参考文献

1朱萍.苏晨杰.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英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4

2张洲.课程标准(2011)导读与教学实施.初中英语.北京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