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环境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3:13

环境科学与环境问题篇1

关键词:环境问题科学技术应用可持续发展

一、什么是环境和环境问题

中心事物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环境”,这里所讲的环境是以人为中心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平常所讲的环境,并不是就社会环境而言的,而是就自然环境而言的。所以一般的环境问题,当然也就是指自然环境方面的问题了。“环境”这个词本身就有需要作评价的内在要求:环境好或者环境不好。环境好的时候当然就不是问题了;但当环境不好的时候,那环境就成了问题,这就是环境问题。可以这么说,当周围的自然环境为我们人类提供物质或原材料的能力下降,或者提供的物质和原材料的质量下降,甚至有害于我们的身体的健康时候,那么环境显然就有问题了。

二、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从人口来说,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且增长率仍不低,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即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又成为生态环境增加的巨大压力。

我国虽然有资源总量大的优势,但是在人均资源上却是很大的劣势。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不仅矿产资源和能源的供应上有相当大的缺口,而且能源的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能源和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也加大了环境的压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当前已经存在相当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水土流失面积从新中国初的116万平方公里,到1992年增长到180万平方公里;森林资源锐减;草原退化加剧;地下水位下降;1949年以来的湖泊减少了500多个;42%的城市引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大气污染更是相当严重。

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首先,人类自然属性层面的分析。人类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本身具有不可泯灭的自然属性的烙印。现代生命科学表明,人类与其他生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系统,只不过人类具有其它生物望尘莫及的进化水平罢了。人类的自然属性与其它生物一样,必须依赖于自然环境的物质和能量的支持才能够生存。因此,人类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仅从维持生存的自然属性角度来看,需要从环境中摄取的物质和能量也需要急剧膨胀,短时间内巨大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对于自然环境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其次,人类社会属性层面的分析。人类是具有高度发达智慧的生物,与其他生物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离开群体无法单独生存,人类社会是所有人类构成的特殊群体,人类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为此人类又具有社会属性。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单纯为生存目的,还有一系列的理想与追求,这是自然人的生理欲望通过其社会属性在人类社会发展层面上的表现。人类社会为其发展,往往需要从自然环境中掘取比供给全体人类基本生存所需更多的物质能量消耗,这无疑是对自然环境变换形式的灾难。

四、可持续发展道路

由于科学技术可以物化为生产力所以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本质上是同一系列的规律。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这两句话深刻表明人类的发展不能削弱、危害自然界多样性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当代人的发展不能削弱、危害后代人发展的可能性。部分人的发展也不能危害另一部分人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科学发展的同时,人的发展与以人发展为中心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整体效应。

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

首先生态环境问题,不是出于自然本身,而是社会尤其是人自身的原因,而人的问题,也不仅是科学技术水平问题,而是人的价值观念认识能力等问题。只有调整人的价值观念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才会真正关爱自然这是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前提。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科学技术的滥用和行动上的盲目性有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必须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人们不能只把自己看做是大自然的“驾驭者”、“征服者”,而是要把自己看做是从属于自然和受自然支配的能动者。

其次发展科技水平提高人类知识创新能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活动的目的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特征,表现和内容最终就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人的能力是否得到全面发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发展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程度。而知识经济则是以知识为经济发展的资本,以知识投人代替物质投人,而体现于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中的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成为生产诸要素中的首要要素。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知识和对这种知识的应用为主要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态,其产品中的科技含量高具有高附加值,对自然资源消耗小环境污染也小,所以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而知识经济的发展又是以人类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和对知识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前提的。因此,要大力培养创新意识发掘人力资源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发展知识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再次为了合理的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和减小其负面效应,在运用某种技术和实施某项工程之前,还应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专门机构、社会组织或专家紫魂,对其进行尽可能周密的评估,以预测其可能展成的社会经济效应和生态环境效应,包括直接效应和近期效应与间接效应和长期效应,包括好的和坏的效应。不管决策部门究竟是采纳还是否决了经过评估的结论,在实践执行相关的发难时至少可有防患于未然的警示作用。做好技术评估,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不仅要依靠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学者和依靠进行工程技术研制的专家,而且要依靠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管理学家的通力合作。

结语

在唯一的地球生态系统中,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是一对必然的矛盾,矛盾本身只可以缓和转化,不能够根本消除。然而矛盾的存在另一方面作用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当人类发展开始受到地球有限环境制约时,拓展新的生存发展环境是一条全新的思路。随着人类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人类的太空生活将逐步展开,跳出地球生态系统矛盾辖制的人类将得以更广阔的发展。在未来科学技术与经济应当进一步发展人造物系统应当不断进化,努力使今后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体现对人的关怀,更多地关心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自我完善,也就是要用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高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要用高的情感和理想来提炼我们的灵魂。使物的进化与人的完善相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智慧与道德相协调,在将高科技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条件下正确处理人与物、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智慧与道德的关系。我们相信人类在使物的进化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的异化不断谋求自身精神的进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参考文献:

[1]段联合,曹胜斌.科学技术哲学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3.9

[2]陈悦,程宏.浅谈科技哲学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J].才智,2010(1)

[3]吕家云.科技哲学与可持续发展[J].巢湖学院学报,2002(2)

[4]冯翠娟.环境问题现状及对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11(4)

[5]沈丽萍.环境问题的哲学分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9(1)

环境科学与环境问题篇2

关键词:环境管理思想;协同演进;环境科学

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从社会形成以来,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就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支持,可以说,人类与人类社会是在人、自然和社会的互相作用与协同变化中演进的,自然环境一旦发生变化,人们的生存方式、发展模式与社会行为等就会发生改变。在我国,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保护实践相脱离,并具有超前性与滞后性的特点,环境管理思想作为环境科学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标志,加强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间的协同演进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的起源与发展

1.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的起源

环境管理与环境科学两个词语均为舶来品,在中文当中,环境管理常被人们理解成环境管理行为,实际上,环境管理是人类对和环境相关社会行为的调整,主要包含和环境相关的人与人间的关系、自然生态关系以及对人和自然间的关系调整与修正,对于环境来说,这正是管理问题根源所在。环境科学作为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保护与改善的研究科学,也是门应急与问题科学。随着人类工业文明发展,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需要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很多传统科学对环境问题进行了关注,并先后出现了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黄精经济学、环境哲学等学科,从不同角度与层次,对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程度与危害进行了阐明,以探索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方法。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科学称为科学是近三、四十年所发生的事情,主要理论有环境质量学、环境学与环境社会学等,环境科学的统一研究范式还在孕育之中。

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的发展

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发展阶段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污染治理阶段、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阶段、环境问题当作发展问题的阶段。

第一阶段:污染治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在这一阶段人类社会认识到环境问题,并将环境问题当作纯粹的技术问题,该时期的环境管理本质上是污染治理,管理原则为污染者治理。在该阶段,环境科学被初步建立,化学、生物学与地理学等科学专家对环境问题开始科学探索,并形成了初步的环境学形态,像环境化学、环境地学与环境物理学等。在污染治理中,对减轻污染与缓解人和环境间的矛盾起到很大作用,不过因未解决环境的根源问题,从而没有根本解决环境问题。

第二阶段: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在第一阶段没有获得预想效果,资源枯竭与生态破坏等问题不断凸现,这使得人类从经济学角度来探索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源,该角度研究对环境成本的外在市场失灵原因进行了揭示,其问题解决思路是:通过环境经济的一体化,实现环境成本的内部化。而环境管理的原则变成了“受益者补偿与污染者负担”。该时期的环境科学开始涉及管理科学与社会科学,如1979年所颁布的《环境保护法》标志着我国的环境监管体制得以加强,我国环境保护向法制化发展。

第三阶段:环境问题当作发展问题的阶段(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在该阶段,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人类基本观念下的长期发展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只有转变传统发展观、财富观与消费观等,方能找出环境问题解决的根本方法。环境科学也更为强调社会、自然与人文等科学的综合,并从本质上意识到环境问题即是发展问题,思考深度与世界系统运行本身已接近,人们不仅关注人类本身生存与发展,也开始关注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和谐发展。

二、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协同演进关系的思考

现实的环境状况引发了人们对自身环境管理行为的思考,加大了环境科学的深入研究,在我国,环境管理工作起步比较晚,环境管理思想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萌芽,中央了关于环境保护的文件,并确立了环保的三十二字方针,设立了环保领导机构,开展了三废污染治理。不过环境科学仍被认为不专业,与传统学科相比,环境科学的语境不同,未被当作真正的科学。从整体上来看,环境管理已不仅是技术、社会或经济问题,而是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协同发展的问题,环境科学和管理思想间的协同关系具体表现在下列方面。

管理对象的演进发展

在不同的环境管理阶段,其管理思想的对象是不同的。在环境污染治理时期,管理对象主要是环境污染及其行为,管理制度内容所涉及的为防治污染与公害,所针对的是某类污染问题与单项环境要素;在生态环境保护时期,环境管理对象扩展至生态环境开发与利用的行为,管理制度内容涉及生态基础维护与自然资源保护,所针对的是环境、资源与生态相结合的综合保护;在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时期,管理对象扩展至整个社会系统与相关环境的行为,并且环境科学和传统科学间的交叉更为深入、开放与综合。

管理主体的演进发展

在污染治理阶段,环境管理主体为政府环保部门,主体较为单一,“环保靠政府与经济找市场”成为环境管理的普遍思想,环境科学研究也主要由政府环保部门来主导,其他部门对环保关注比较有限,而公众与社会游离于环境管理的主体之外,只能成为管理的对象;在第二阶段,管理主体为各级政府,在统一监管和分级结结合的管理体制下,各级政府部门担负起了环境管理的责任,不过因环境立法出现了部门化,环境执法也不到位,使得环境监管成为纸上谈兵;在第三阶段,环境管理主体是社会行为的主体,即政府、公众与企业的行为主体所构成,为确保政府环保干预的公正性,需要公众与企业的积极参与,将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结构、生存方式进行整合,成为环境管理思想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环境管理方法的演进发展

在环境污染治理阶段,环境管理主要为命令控制型的行政方法,存有大量强行规范,这些强行规范主要是由环保社会的公益性决定的,与司法、立法相比,行政权更为经济、简便;在第二阶段,环境管理在行政方法基础上,增加了费、税与罚款的经济政策方法,构建了预防为主、源头削减与全过程监管的模式,着重环境和经济技术间的结合;在第三阶段,环境管理更加强调政府行为、市场机制与公众参与的协同,在环境、经济、社会与技术等问题的综合情况下,管理手段不再单一,需要运用丰富的综合手段进行应对,以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结语:

随着社会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环境问题的解决,截止目前,环境管理思想已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单纯的技术层面治理到各方面的综合治理,已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在环境管理思想演变下,环境科学也获得了协同发展,环境科学正向综合化、立体化、人文化与专业化发展,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简介:李勇,男,1985年2月出生,本科学历,主要从事环保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管理及工程调试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叶文虎,万劲波.论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的协同演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1)

[2]李长洪.目标管理思想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体系建立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

[3]周萍.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环境管理驱动因素及内外协同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环境科学与环境问题篇3

关键词:环境教育;发展动力;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7-0043-02

1973年8月,中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正式提出发展环境教育。北京大学及时响应号召,当年就在原地学系设立环境地学专业,揭开了中国当代环境教育的序幕。

一、发展历程

1973―1978年,中国当代环境教育艰难起步。在这个阶段,环境教育以促进环境污染防治为主要教育目标,以少数高等学校和各级各类环保部门为教育主体,以少数在校大学生和城市重工业企业的干部职工为主要教育对象,以防治环境污染的自然科学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

1979―1992年,中国当代环境教育初步发展。在这个阶段,促进环境管理成为重要的环境教育目标;环境专业从母系学科中脱颖而出,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设立环境专业的中、高等学校不断增加;各级各类环保部门广泛开展在职专业环境教育;教育部门和宣传部门的环境教育参与程度不断加深;公众成为重要的环境教育对象;以环境法学和环境管理学为代表,环境社会科学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1993年以来,中国当代环境教育快速发展。在这个阶段,环境教育开始重新定向,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等环境教育持续快速发展,中等环境教育开始萎缩;教育部门不断增强对基础环境教育的领导,在中小学开设环境教育专题课;宣传部门广泛开展以“中华环保世纪行”为主的环境宣传教育,加大舆论监督力度;“以“自然之友”为代表的民间环保组织成为环境教育的新生力量;以环境伦理学为代表的环境人文学科开始融入教学内容。

二、发展动力

中国当代环境教育的发展,不是某个因素单独推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联合作用的产物。这些因素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环境教育发展的动力系统,其中,环境问题、环境科学和环保先锋发挥着主要作用。

关于中国的环境问题,国内外学者作过很多专题研究,1989年以来的年度《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也有一些官方的记载。民间则流传着一些环境民谣,比如:“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农田灌溉。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害上加害。”这虽然说的是淮河流域,但也是中国许多江河流域的写照;虽然说的是水质变化情况,但也可以管中窥豹地了解到其他方面环境问题的发展历程。总体而言,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局部好转,整体恶化,并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重;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影响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威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得不进行环境保护的实践,积累环境保护的知识,提高环境保护的技能,培养环境保护的态度,并通过教育将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传播出去,使新一代尽快掌握前人的实践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新的创造。

有理想、有智慧、有反思能力的人,不会无动于衷地屈服于环境问题,而会因之迸发出更大的发展动力。但是,环境问题的刺激并不必然激发人的反应,环境问题的加剧并不必然激发反应行为的升级。因为,外来刺激只有被主体同化于认知结构之中,主体才能做出反应。客观存在的环境问题必须经过社会建构,成为现实的社会问题,才能激发人们去应对。尤其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无法直接感觉到的环境问题,更是难以激发人的反应。因此,中国当代环境教育的发展,固然源于环境问题施加的外部压力,但尤其有赖于社会发展提供的内部动力。没有内部动力,外部再怎么压,还是发展不成。

环境科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之一,主导着环境教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在中国当代环境教育的起步阶段,环境教育以自然科学为主要内容。一些传统的自然科学,比如物理学、地学、医学等,较早开始渗透进环境教育的内容。在这些传统自然科学的内部产生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比如环境物理学、环境地学、环境医学等。这一阶段的环境科学是分门别类的,环境教育则是分化发展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分门别类的环境科学开始走向整合,在此过程中,社会科学也开始参与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融合,产生了一些综合性的新分支环境科学,比如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等。这些新学科的产生,有力地推动了环境科学的整合发展,使环境教育超越了以自然科学为主要内容的阶段,进入了整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新阶段。

环保先锋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他们主导着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将环境问题施加的外部压力转化为促进环境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这突出地表现在,中国当代环境教育不是公众自下而上发起的,而是少数环保先锋、尤其是政治领域的环保先锋,运用自身能力或行政力量,自上而下发起的。在此过程中,如果没有的远见卓识和果敢决策,中国当代环境教育不可能在“左”倾错误仍在泛滥之时就开始起步。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公众的环境意识不高,环境科学水平较低,参与环境教育的意愿与能力不强,环境教育发展所需要的经费支持、制度保障、科技支撑等,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环保先锋的争取、提供或创造。

三、历史启示

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环境警示教育,激发人的环境忧患意识。这虽然会给人带来心理压力,但是心理压力是前进动力的重要来源。这正如孟子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人经常用此名言劝诫自己和别人。这种做法也应该在环境教育领域广泛推广,特别是在环境问题没有受到应有重视的地方,要大力开展环境警示教育,用触目惊心的事实,让人直观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存在和危害。同时,也要引导人辩证、全面地看待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避免因为对环境问题的不当揭露,让人产生愤世嫉俗、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换言之,既要让人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存在和危害,也要让人认识到环境问题的激励作用,引导人们以乐观进取的精神,在防治环境问题的过程中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

要加快社会发展,通过社会发展并在社会发展之中推动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发展固然源于环境问题施加的外部压力,尤其有赖于社会发展提供的内部动力。因为,环境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只有在社会发展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提供。现在,有的环境教育者,怀着善良的愿望,片面强调环境权益,对开发利用环境的行为持有先入为主的反对意见。这相对于那种无视环境影响,把环境单纯当做索取对象的人来说,也许是一种进步。但是,在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大量环境问题不是发展过度造成的,而是发展不足的产物,是生存压力转化为环境压力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片面强调环境权益,而要拓展视野,增强综合思维能力,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既保护了环境,又促进了社会发展。

要大力培养环保先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当代环境教育主要是在各级各类环保先锋的主导下发展的。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精英主导型的环境教育发展模式难以得到根本改变。鉴于此,要高度重视教育、影响、动员各级各类社会精英,将他们培养成为环保先锋,利用他们的个人能力和社会资源,自上而下的推动环境教育。提出这种主张,丝毫不意味着自下而上推动环境教育是不重要的。环境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普及于社会,惠及于公众。为此目的,自上而下的推动,自下而上的推动,都是必要的。但是,在中国当前的国情下,尤其是在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环境教育适宜先走自上而下的发展路线。

四、现实问题与应对策略

30多年来,中国当代环境教育从鲜为人知到渐为人行,至今已经形成了纵向多层次、横向多学科的环境教育体系。就组成要素的数量而言,中国当代环境教育体系尚比较健全。就组成要素的结构而言,中国当代环境教育体系尚不尽合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基础环境教育薄弱,使得环境教育的层次结构不合理;其二,环境人文教育薄弱,使得环境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针对这些问题,当前可以优先实施以下策略:

环境科学与环境问题篇4

关键词:环境教育重视程度专业师资高考指挥棒

我国的环境教育事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伴随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发展。通过教育部门和环保部门的密切合作,在学校、管理部门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环境教育事业取得很大发展,无论规模、水平和发展趋势,在全世界都不落后。我国的中小学生环境教育,曾三次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环境保护“全球500佳”称号。2003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大纲》,要求在中小学开设环境教育专题教育课。在当前的第八次课程改革中,教育部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各相关学科的设计中渗透了环境教育内容,同时将环境教育作为一个跨学科的主题纳入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研制了《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现阶段,我国中学环境教育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环境教育没有制度化、地区发展不平衡、缺乏专职教师、环境教育资金匮乏、环境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相应的价值观与技能的培养等问题。

一、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重视程度不协调

目前,教材是环境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师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依据,环境教育的目标、任务、知识范围、深度和结构都通过它体现。环境教育教材是学生在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环境内容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对学生环境教育内容、学习情况检测的主要依据。现行环境教育没有专门教材,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在各个学科教学内容中,各门学科又以地理、化学、生物、物理、政治为主,各门教材编写都是站在本学科角度分析理解,必然不全面。表1和表2分别是物理和生物学科涉及的环境教育内容:

表1物理学科:环境教育内容

表2生物学科:环境教育内容

以下是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大体可用以下图1表示。

图1高中地理学科结构示意

地理环境在狭义上可称为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场所,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为现代社会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很大,人类在利用能源中出现的问题,对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所以课本根据大纲的精神,着重突出能源。人类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很广,其中与地理有关的有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贸易、旅游、聚落、城市、人口等。高中地理因课时所限,按照大纲只重点要求讲述农业、工业、人口和城市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没有包括人类在地球表面活动的全部内容。

人类利用资源和能源从事各种活动的结果:一方面是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创造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文明。另一方面是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和对环境保护不力,致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口迅速增长,某些资源和能源出现短缺现象。这是目前人们普遍关心和研究的环境问题。从这两方面看,我们在发展生产时,必须注意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防止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

从前面学科对比可以看出,地理学科是中学环境教育的主打学科,承载着环境教育的功能,但由于各种原因,地理学科没有受到公正待遇,没有获得相应的地位,环境教育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高中学校缺乏专业师资

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等多方面,要求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时,除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环境知识外,还要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环境问题发生的发展背景、产生根源,从社会、经济、法律的众多方面,全面地剖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危害、治理措施、当前世界环境问题的动向,这就要求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教师“登高望远”,全面掌握社会环境教育理论。而现行中学教师,大学学习专业内容宽度不够,文科不懂理科,理科不懂文科,即使理科内部也几乎互不相通,例如物理不懂化学,更谈不上政治、地理,这样的师资在进行环境教育时,只能从自己本学科的角度对环境问题进行割裂、片面的分析讲解,不利于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全面把握,不能满足环境教育对师资的要求,也不能满足环境教育的发展需要。例如光化学烟雾,见图2。

图2光化学烟雾的成因及危害示意

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阳光中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它会显著降低大气能见度,刺激人们的眼睛、喉、鼻,使人们头痛呕吐,并使植物体受到损害。世界上第一个受光化学烟雾毒害的城市是美国的洛杉矶,它西临太平洋,其他三面群山环抱,地形条件不利于气体扩散。市内每天有三四百万辆汽车奔驰,将1000吨碳氢化合物、4000多吨氮氧化合物排入大气。1946年,该市发生了光化学烟雾,1955年又发生了一次,当地65岁以上老人死亡近400人。

化学老师主要从污染物的化学成分、化学反应原理角度分析;物理老师主要通过燃料利用率分析;地理老师主要从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因素及治理措施分析;政治老师主要从光化学烟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如何制定政治法规角度分析。没有哪一门学科对该污染事件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研究,一定程度上肢解了环境学科内容。因为学科教师本身就没有接受关于该环境问题的系统教育,自然只能从本学科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讲解。学生获得的光化学烟雾知识,自然是片面的、支离破碎的。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一是设置专门环境学科,二是对现行教师进行环境教育培训。

三、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不言而喻,其强大的功能无可匹敌。高考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据统计,每年选考地理人数不到20%,也就是说,绝大多数高中学生不受系统的环境理论教育。有些学校高一就开始分科,连必修教材都没有上完,缺乏基本环境知识。而普通高中有双重任务:为高校培养合格新生和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这其中除了少数人会进入高校学习相关环境专业外,大多数人不再接受环境教育,进入社会对将来环境事业必将带来不良后果。自从高二有了学业水平测试测试后,情况有所好转,但仍不尽如人意,直接导致必修教材利用效率下降。

环境科学与环境问题篇5

 

环境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律学科,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究其目的乃是人类为了应对自工业革命以来不断升级的环境危机,弥合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的态势而设计的用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机制。它是以环境法这一独立的法律部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学科,是有关环境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边沿学科,也是综合各种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法、资源法、能源法、区域发展法、土地法的产物。

 

环境法学的每一次跃进,无不与时代之发展,社会之变革休戚相关,环境法学在当代进一步兴盛的趋向也正是以生物时代、环境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其演进的时代背景,如果我们回顾环境法学的发展历史,就不难发现环境法学正是在不断冲破传统法学理论藩篱,努力铺就一条独特的体系之路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环境法学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根植于时代变迁的历史土壤。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危机,这些问题引起了有关学科和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1954年,美国一批学者最早提出了“环境科学”这一名词并成立了“环境科学学会”。不久,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于1968年设立了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同时,环境问题的严重和环境管理的强化,也对环境立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20世纪60、70年代的民权运动、环保运动和反越战运动,促进了新自然法学的发展。

 

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环境保护推波助澜的态势下,新自然法学的法律概念、正义论、权利论和民主论直接影响了环境法律概念、环境正义、环境民主和环境权理论的生成。论环境法学的形成和发展摘要:环境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律学科,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间环境法学经历了形成、发展等诸多阶段。本文力图以时代背景为依托来透视环境法学的发展进程,回顾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格局,以此昭示其建制精神、体系架构及未来走向。为了适应环境立法的理论需要,在新兴的环境科学带动下,包括新自然法学派在内的法学家们开始研究对环境问题实行法律调控的理论,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在六十年代兴起了关于环境权理论的学术讨论。

 

1971年,当代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约翰·罗尔斯教授发表了著名的《正义论》,一些环境法学家在《正义论》和其他自然哲学、环境伦理学观点的影响下,相继提出了环境正义、绿色正义、环境公平、环境权等主张,诸如《绿色正义》、《环境正义》等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法学理论著作的先后出版,现代环境法学理论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逐步形成。这种对环境权理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理论的讨论和研究,一方面促使许多国家开始形成以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为中心的环境法体系: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一大批研究、讲授和从事环境法实务的专业环境法工作者队伍,他们成立环境法研究机构、创办环境法杂志、在大学开设环境法课程,纷纷出版、发表有关环境法的论文、教材和学术著作,从而促进了环境法学学科的发展。经过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这40年的发展,目前国内外法学界一般认为,环境法(或环境资源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环境法学(或环境资源法学)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学术界的这种主张,目前已经获得国家政府部门(如教育部门、科研部门等)和高等院校越来越多的承认和支持:一些国家和大学已经培养环境法学专业的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环境科学与环境问题篇6

【关键词】特色专业课环境工程本科生教学矿业

1973年,国务院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有关大专院校要设置环境保护的专业和课程,培养技术人才”,我国高校从1977年开始设立环境类本科专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化,在高校扩招大背景下,结合目前国内外广泛存在的环境问题,社会对环境类本科专业的需求增加,造成许多高校纷纷开设环境类专业(其中环境工程专业尤其典型)。随着竞争加剧、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出现,一些学校开设紧缩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甚至出现了部分高校环境类专业一度停止招生的现象。因此,结合传统优势和行业特色对进行专业定位是关系到专业发展水平和前途的关键。而特色专业课作为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和学生培养的重要内涵,充分发挥其在构建专业特色、明确主攻和服务方向上的作用,必将对专业的发展将直至至关重要的作用。

1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普遍致力于培养可从事企事业、城乡、区域及全球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研究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应用复合型人才,可在各级政府机关环境保护部门、规划部门、科研院所、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等从事环境管理、教育、环境监测与评价、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环境工程本科生专业课设置一般分三部分,即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综合不同高校的课程开设情况,总体有代表性课程设置见下表(化学类、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公共性专业基础课除外)。

我国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三大部分中,专业基础课重点介绍主要的环境学原理、环境与生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知识,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专业必修课则基本上各高校均为围绕水、气、固等环境工程重点方向设置专业主干课程,并结合环境监测和微生物学等基础测试评价体系和微生物学知识,对本科生在重点方向上的基本专业技能、解决问题能力等进行培养与训练;专业选修课则囊括了环境评价、质量分析、环境信息系统等现行的环境工程主要内容、方法和一些新兴的边缘学科、研究领域以及手段。以上三个部分由基础带动专业,基于原理和方法论来解决环境工程的主要分支方向具体问题,从问题的产生到新技术、新思维支持下的环境与生态相关问题的解决与处置。再辅以相关教学实践环节如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全面培养本科生的素质和技能,以达到培养计划的要求。

分析我国高校现行的环境工程本科生教学体系,大体能满足本科生教学的基本要求。但纵观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基本上以共性为主,虽有部分高校开设了与学校传统优势或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如中国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农业生态工程课程),但总体说来,全国高校依旧普遍缺乏在主干课程体系支撑下的特色课程体系。通过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调查与沟通发现矿业类高校大部分学生对矿山、煤矿利用加工企业等存在的环境与生态问题、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方法等普遍缺乏基本知识和认识,不清楚本校环境工程专业与其他学校相比优势与特色所在,定位不明,这对于行业特色明显的高校而言,无法突出其为行业服务,有目的、有方向培养高素质、强技能人才的特点和优势。

2特色专业课开设的必要性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重共性的特点,应有计划、按办学重点和侧重点逐步开设相关的特色专业课程,增强学生在相关行业和部门工作中的能力,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

众所周知,特色决定优势,这一点在本科生教育中也有明确的实例体现。如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作为矿业类大学(学院)的特色专业,经历了数次辉煌与沿革,其本科生招生分数近5年屡创新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也达到100%,居学院几大专业中就业率之首,甚至出现其他专业本科生考研不少同学转考矿物加工工程的情况。环境工程专业也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薄弱到壮大的过程,部分教师和人员转自传统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因此开设基于传统优势学科的特色专业课程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借鉴矿物加工工程等成熟、高水平的传统特色专业的发展模式,环境工程专业也应着力发展特色,如矿业类高校应着眼行业特点,立足厂矿及相关研究院所、教育机构等对环境工程专业的特殊要求,以特色专业课的开设为契机,结合与相关厂矿企业的交流、实践,全面提升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水平,有目的、有方向的培养可为行业服务,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突出专业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尤其在我国高校环境相关专业本科生招生数量高居不下的客观形势下,找准特色、突出优势、明确定位必将对不同行业、不同优势学科高校环境工程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积极推进特色专业课建设,全面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水平

基于现行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主干课程体系,在完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和基本知识结构的前提下,有目的、有方向性的在矿业类高校环境工程本科生教学环节开设如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或矿业环境保护)、煤化学、矿山环境问题及实用修复技术类讲座,结合与矿区相关的社会实践环节,同时改革现有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优先开展与矿区生态和环境问题相关的设计与实验研究工作,如矿井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开发与设备研制、焦化废水处理技术与工程设计、矿区污染土壤生态修复与工程设计等,全方位开设立体、有侧重点的特色专业课带动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培养体系。

各高校从2005、2006年开始分批按专业大类招收本科生,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按环境大类招生,入学前2年修同一课程,从第3年开始自主选择专业。这就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也开始有针对性地相应调整、完善各专业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以特色突出优势、以优势体现水平,为全面提升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在专业技能、社会竞争力、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能力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宏,吴春笃,诸金宇.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高等建筑教育,2007,16(4):69-72.

环境科学与环境问题篇7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2.064

1环境化学课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意义探微

1.1全民环保意识的培养

今日之时代是关注民生的时代。政府所追求的是实实在在的老百姓自身的利益,着重强调“让人民群众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并且能够吃上健康的的食物”为目标。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相冲突时更注重的是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决定着文明的兴衰。环境化学学科的发展,不仅要完善自身的学科体系,更要注重为当下全民环境保护的新理念为价值导向,关注社会民生的需求为学科发展的方向,要唤起全民环保意识为己任,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不断地让环境化学学科的发展始终与生产及生活应用、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特别是生态效益紧紧结合在一起,产生学科的整体的功能效应。

1.2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现如今我们所面临的环保问题最主要的矛盾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处理好二者的平衡关系,在现实中找准二者的平衡点。克服“先污后治”、“先破后修”、“保护第一论”、“不可调和论”等等。当今社会我们要以绿色环保发展为主,降低化工产业、倡导植树造林、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以绿色环保为主要导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着眼于社会发展指标,尤其是人文、资源、环境等各项指标,要做到“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动”。

2环境化学的教育功能探索

文化代表着前进的航向。文化的传承需要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同样“文化强则生态强,文化弱则生态弱”。“文化强则国运强,文化强则民族强。如果对于文化没有高度的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长远发展”。文化自信特别是科技文化的自信力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梦想的实现。

2.1环境科学文化的引领作用

科学文化引领现代文明的方向,科技文化自信也是文化自信的动力源泉。环境问题的频繁出现,起初是由于近代化学工业的发展所引起的,最终的解决还是要靠环境科学理论的发展去解决因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今天我们所面对的环境问题很残酷,环境问题刻不容缓,需要我们争分夺秒的去解决。但如何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就要解决目前环境科学理论相对滞后的问题。因此,建立环境治理的科学文化体系,包括环境科学学科发展体系、全民环保知识普及环保素养有待提高等。营造一种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全社会都来关注环保与生态问题。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科学文化的融合,让环境问题不仅得到环境科学理论的指导,与此同时环境问题植根于环境文化特别是环境科学文化的沃壤中,希望从源头上根本解决环境与生态保护及其治理问题。同时环境治理要与环境科学文化砥砺并行,始终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同时汲取传统生态文化的滋养。

2.2环境教育文化的作用

现在我们国家已从治国理政的?用嫒鲜逗椭厥踊肪澄侍狻B趟?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是新时代生态文化的新理念,也是教育的价值观导向。环境问题不仅涉及当下公民的民生福祉,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福祉,为了真正解决好当下与未来的民生福祉,我们就要从生态环境教育文化作为抓手。比如,从幼儿园开始接受“热爱地球家园”、爱护动物及花草等传统环保文化的洗礼与熏陶。从小要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加大新课程改革力度,在中小学课本建设中融入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华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汲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精粹。比如语文课程中加大传统教育文化在化学课程及中考、高考选拔中环境化学知识的内容,让他们从小懂得环境化学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关注全球环境污染问题。另外,学校中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及环境保护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营造优美的环境。因为环境保护意识决定着我国的发展进步。

2.3环境生态文化的构建

众所周知文化的力量始终贯穿着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也是一个国家及其民族进步的精神。文化盛则国运盛,文化强大则民族强大。如若我们没有坚定的文化信仰,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长远发展。中国正处在现代建设的进程中,文化信仰不仅是指导思想也是文化理念。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是倡导生态文化建设的新理念,又代表着以绿色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也体现了为以人为本与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环保生态理念和以绿色为主导的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观。生态决定着文明的兴衰。努力构建新时代生态文化中加强现代科技文明与生态文化的融合与统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2.4环境科学与经济文化的统一

环境科学与环境问题篇8

关键词: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创新;模式

环境教育的立足点在于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受教育者综合环境素质的培养。环境教育的焦点已从“人与环境”转向“环境与发展”,具有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新特性。

高师环境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师范生形成综合环境素质,包括环境意识、环境知识与技能、环境价值观与态度,最终形成有益于环境的行为模式,并积极投入到实施基础环境教育的行动中。环境教育的目的最终落实在学生的行为模式上,即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受价值观和态度的支配,运用所掌握的技能作出有责任的、有利于环境的行为。

(一)探索创新的高师环境教育教学内容

环境科学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且文理交叉,涉及众多学科,不同学科应有所侧重。但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概念应当成为教学内容的主线。

1.环境教育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准绳。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教育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也就是形成一种个性化的教育观。环境教育的创新观点,就是从单纯的针对环境问题的教育,转变为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关系的教育,把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环境教育的准绳。

2.环境教育要及时反映学科前沿发展状况。

当前,学生对层出不穷新的环境问题和人类应对环境问题的措施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教师要通过自己搜集资料、博览群书、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将学科进展、发展方向和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融入课堂,及时充实与更新教学内容。以区域环境分析为突破点,帮助学生了解当今环境的热门话题和发生在身边的环境事件,掌握环境研究的方法与评价能力。

3.环境教育要将科学精神、思想方法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人类认识环境与发展问题是一个持续的、不断深入的过程,教学要非常注意对那些虽已成为历史,但至今哪怕是当时曾造成影响的环境理论、环境事件和研究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尤其是对那些当今被认为是错误的,但曾经推动历史进程的环境理论、环境事件及研究方法进行认真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环境伦理是环境教育的终极。

据调查资料显示,环境教育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教师对环境科学知识掌握多少,更重要的是源于教师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环境伦理道德水平。环境伦理道德观应是环境意识的核心内容,获得环境科学知识易,树立环境道德观难。目前已有的环境教育教材,涉及自然科学知识较多,而环境道德观、环境伦理学的内容明显不够,环境科学同样涉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如哲学、伦理学、文学、史学、社会学等,这些学科往往更重视伦理道德因素。此外,从人文学科的角度探讨环境问题,更能看到其本质原因,对确立环境伦理道德观是非常有益的。只有树立牢固的环境伦理思想,才能使师范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自觉持续地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5.教学理论创新是持续开展环境教育的基础。

环境教育教学理论应主动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师范生未来从事基础环境教育奠定基础。目前,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主要采取渗透教育的方式。对不同的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学单元和内容,渗透教育应有不同的特点,美国威斯康星州公共教育部于1985年颁布的《环境教育课程指南》中,建议以下列八个步骤来进行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渗透:①选择适当的环境主题。②选定教学科目及单元。③发展环境教学目标。④编制环境教育的教学内容。⑤发展新的教学过程。⑥增加新的过程技术。⑦增加新的教学资源,以进行新的教学活动。⑧收集有关活动素材及建议新的教学活动主题。

(二)探索创新的高师环境教育策略

学校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应有别于一般的学科教育,更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原则。应将环境教育看成是师生共同探讨和研究,并且以学生为主体的一门课程。基于上述原则和设想,在实际教学中要努力探索创新的教育策略。

1.加强国际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的应用。

环境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环境科学充满了新鲜、富有活力、先进的科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应活泼、生动、形式多样。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采用传统教学中的讲授外,多应用师生课内外互动、演讲—讨论式、引导—发现式、指导—自学式和暗示领悟式教学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大力推广实地考察、实验模拟和程序教学法,建立环境教育的教学、研究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实施在环境中、关于环境、为了环境的国际卢卡斯“三元一体化”环境教育教学模式。

2.精心设计情景,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通过使学生面对真实的或模拟的与环境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有关的问题情景,诱导学生即席思考并用理论创造性解说,以锻炼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迅速反应能力及创新精神。

3.创设两难问题,鼓励学生思考。

在环境教育中,存在不少环境两难问题,此类问题均没有绝对的统一答案,这种问题的提出,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深入思考,提倡解决问题途径的多样性与差异性。

4.与潜在课程相结合,发挥学生创意。

学习的主体逐渐由学生取代,创建学生环保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如举行环境专题辩论赛、环境知识抢答赛、举办环境宣传主题班会、展览环境宣传手抄报、编撰环境专辑、辅导环境小论文、举行环境问题漫画赛和摄影赛等,还可以出版环境宣传刊物和举办环保文艺晚会,让具有不同才能的学生各显身手,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性来学习环境知识、宣传环境保护。

5.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任何一本教科书都存在失之偏颇的地方,因此要千方百计地弥补教材的不足。一方面可以作业的形式安排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另一方面则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信息量大的特点,在课堂中以多种媒体形式辅助教学;另外,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指导师范生开展基础环境教育研究,使学生持续提高环境教育教学素质和能力。

6.完善环境教育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环境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要学生知道学什么,学会怎样去做,并能付诸环保行动。即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逐步唤起受教育者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和理解力。所以课程中实践部分的成绩允许学生为了求得高分而重做,且不限次数。考试可尝试开卷形式,允许学生带自认为最重要的材料。

(三)探索创新的高师环境教育途径

1.全方位渗透,多学科开展。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环境教育涉及的学科很多,除了作为地球环境教育主渠道的地理学科之外,还有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中所涉及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原理、环境污染机制和环保技术等;政治、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学科中所涉及的环境法律法规、环境伦理道德、环境质量的历史变迁以及环境审美教育等。因此,建议相应的专业也都能开出具有本专业特点的环境选修课,或确立在本专业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案,使各专业人才都能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

2.环境教育应在人的一生中持续进行。

环境教育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它需要人们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技能认识环境。环境教育必须持续地贯穿于人的一生。作为高等师范院校,肩负着既对未来教师进行环境教育,还要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

3.加强环境教育网络建设。

网络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教师、学生、社会各界人士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时间等,通过网络攫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师范院校校园网上也应有环境教育的一席之地,以更好地起到学习与交流环境教育教学经验的作用。

4.创建“绿色大学”。

所谓“绿色大学”建设,就是围绕教育这一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思想落实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大学绿色教育包括对学生环境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环境伦理道德,并通过他们影响和提高整个社会的环境意识。加强绿色教育不仅应该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中得到体现,还应该把绿色理念贯彻到整个教学工作中去,更应该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营造绿色教育氛围。创建绿色大学能够使师范院校在持续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培养支持基础教育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师范生。

参考文献

[1]盛连喜.杨淑华.高师院校非环境专业学生环境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环境教育,2004(7):12~14.

[2]陈涛.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大学教育探讨[J].环境教育,2004(11):12~13.

[3]姜乃力.高等师范院校环境教育的目标及实现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4(9):58~60.

环境科学与环境问题篇9

 

1.简述人居环境科学的背景及发展

 

早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就提出了“人居聚居学”的概念。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学,它所考虑的是小到三家村,大到城市带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整个人类的聚居环境,而非单纯的建筑或城市问题。人类聚居环境泛指人类集聚或居住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指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等人为建成的环境。人居环境科学就是以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这二大要领范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是探索研究人类因各类生存活动需求而构筑空间、场所、领域的学问,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联系,加以研究的科学和艺术。是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的综合,其研究领域是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系统。后来我国建筑大师吴良镛院士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西方的学术思想,汲取道氏学术精华,构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学科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以以下方面为最基本前提:

 

1、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需要为目的的。

 

2、大自然是人居环境的基础,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具体的人居环境建设活动都离不开更为广阔的自然背景。

 

3、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互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人在人居环境中结成社会,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努力创造宜人的居住地,并进一步形成更大规模、更为复杂的支撑网络。

 

5、人创造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建筑学的发展前提和脉络与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前提有相同或相似出发点,那么我们在研究建筑学的发展时可以找寻他们相关的学科焦点,来更好地研究建筑学。吴良镛院士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建筑学已不再局限于个体建筑设计的范围,与建筑学相关的其他学科以及相关影响因素都在不断扩展,形成一个相互联系而错综复杂的大系统。建筑学的概念也必须随之扩大,对其做较深入的研究,就不可避免的涉及众多相互联系的学科群,对他们的了解和研究是完全必要的,可以开阔和完善建筑学的思路。

 

2.简述人居环境科学系统观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人居环境时我们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可划分为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以上每个大系统内又可分解为若干子系统。特别需要提出得是在上述五大系统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为人类创造与建设的人工系统。五个系统都有如何面向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研究实际问题中,以善于分析,寻找各相关系统间的联系和结合。在任何一个人居环境中,五个系统都综合存在着,五大系统也各有基础科学的内涵。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建筑师、规划师和一切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工作者都要自觉地选择若干系统进行交叉组合。当然,这种组合不是概念游戏,而是对历史的总结,对现实问题的敏锐观察、深入的调查研究、深邃的理解以及对未来大趋势的掌握和超前的预测。吴先生认为,五种系统的划分只是为了研究和讨论问题方便,应当看到他们相互联系的方面。

 

在借鉴道萨迪亚斯理论的基础上,吴先生根据中国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实际情况,初步将人居环境科学范围简化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村镇)、建筑等五大层次。就这样,五大系统与五大层次相互交织,相互联系,构成了人居环境科学基本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这一学科的重要方法。在人居环境科学系统观构架下的理论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与发展,对于建筑学的发展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人居环境科学系统观对于建筑学的指导意义

 

广义建筑学提出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从观念和理论基础上把建筑学、地景学、城市规划学三位一体,通过城市设计整合起来,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三者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共同研究如何科学地进行土地利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场地规划;共同从事环境艺术的创造以及共同从事历史与自然地区的保护和重建,等等。

 

3.1从宜居城市城市角度出发简述人居环境科学的指导意义

 

建筑学要融合环境、技术理念的发展,从单幢建筑物的设计走向建筑群落的规划和设计。我们将视野扩展到宜居城市的建设上来,这种城市形态的建设不是单纯一种城市规划思想所能够解决的,它需要综合不同城市规划思想的优点,摒弃其不足。宜居城市的概念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宜居城市的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应用,需要汲取历史长河点点滴滴的经验加以整合,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走出一条真正的符合现实背景和当地民情的宜居城市建设之路。

 

西安打造宜居城市的重点应主要解决交通问题,居住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相关社会民生问题。只有系统化有层次的分清楚问题,才能多空间、多维度的清晰我们所面对的棘手问题。

 

3.1从建筑学习角度出发简述人居环境科学的指导意义

 

建筑历史的发展史正如人类社会的进步史一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

 

脉络。我们对于建筑的不断认知也应建立在一套科学的理论方法之上,就能够更好地学习建筑的发展史,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不断总结做出有利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建筑。分系统、分层次的疏离知识理论可以让思路更加清晰,同时找到各个知识理论的交叉点,细致的总结研究,形成个人的理论系统。

 

4对于人居环境科学系统观的展望

 

世界是整体的,建筑是全面发展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既是社会理想,也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人居环境科学应该作为全社会的科学,各方面都参与它的发展与创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以及对人居环境科学需要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还有全社会对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以人为本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注。我们作为建筑学的学生更加应该深入了解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以及他所涉及的系统观,学会分系统、分层次、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相信我们将迎来更加完善和更加适应中国的人居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与环境问题篇10

关键词:环境教育;卢卡斯;应用

中图分类号:G40-05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151-02

长期以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大自然一直被作为人类“征服”和“统治”的对象,因而不断遭到人类的改造与破坏。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各种技术的广泛应用,本来已经问题重重又“雪上加霜”。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历史与现实表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和谐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普及生态环境知识,提高公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素养。个人的环境意识培养需要长期的教化和积淀,所以,环境教育迫在眉睫,建立科学的环境教育理论体系是其中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揭示环境教育的本质,使环境教育朝着正确的理论和方向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的学术界开始对环境教育理论进行探索。卢卡斯对环境教育理论做了全面的阐述。

一、卢卡斯环境教育的形成及发展

196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组织了一次生物圈会议,会议呼吁发展各级教育中与环境学习相关的课程资料,促进技术训练,激发全球环境意识。并且倡导在世界各国建立国家环境教育的协调机构,这次会议“也许是第一次世界环境教育的意识得以呈现”。

1.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卢梭的自然教育和英国的自然学习是卢卡斯环境教育的萌芽。卢梭将人类的教育来源划分为三类:或授之于自然、或授之于事物、或授之于人。授之于自然与环境教育理论有一定关联性,卢梭提出儿童作为自然中的一种生物,应该按照他们的自然天性来生活,而不应该违背他们的自然天性。人们与具体事物接触的必然结果就是他们的行为能够立刻得到回应。

2.卢卡斯环境教育理念。现任英国伦敦大学英王学院院长的卢卡斯教授,1972年从环境与环境教育中提出著名的环境教育模式——“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他把环境教育归结为“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他指出其中任何两者或三者的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环境教育。其中,关于环境的教育是通过一些环境主题,如气候、土壤、水、动植物、工业化等,发展学生对环境的认识以及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为了环境的教育是环境教育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教会学生在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利益和不同文化观点的事实基础上寻求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即要发展他们的价值观与态度的行为模式,从而在根本上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在英国环境教育中的实施

英国的环境教育是遵循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而实施的,纵向来看,环境教育贯穿于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而且采取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1.关于环境的教育。关于环境的教育是传授环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环境教育的基础知识有广泛性和跨学科性两大特点。环境教育的内容,体现在各个学科中,贯穿于中小学课程体系中,通过以下主题发展:气候、水、土壤、能源、动植物、人与社会、建筑、工业化和浪费。其中,气候中包括:气候对植物的影响、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如臭氧、温室气体。水包括:水污染的问题,水的保护、供给人类活动对水圈的影响等。资源包括:资源的有限利用、能源的保护、能源利用的污染效应。土壤中土壤的侵蚀、肥力和保护、工业发展对土壤的负效应。动植物的濒临灭绝,野生动物的保护,自然界的毁坏。人与社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过去的社会是如何影响环境和如何受环境的影响的,等等,与环境有关的各种问题,所有的这些主题都深入到各个学科中,尤其在科学、社会、技术、地理和历史学中。科学课程对环境教育内容的综合体现,地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各国的空间、资源和行为方向的走向。历史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环境是如何在人类活动及自然演化的作用下形成的,学生可以利用历史学的方法,来分析书面材料和实际遗留物,从中找出环境长时期变化的线索。

在历史课中,第二阶段某个单元的主题为“1948年以来英国生活的变化”,该主题旨在让学生根据实例讨论过去50年英国发生的变化,包括交通、工业、技术、人口和文化。内容并未涉及50年英国环境的变化,也无工业交通发展对英国环境的影响。但教师采用提问、讨论的形式,正确引导学生英国50来在工作、生活、文化、人口、技术工业、交通等领域的迅速变化,对人们及人们自身产生了何种影响,其中哪些变化对他们看来具有可持续性,哪些变化是否能带来益处,受益对象是谁。讨论这些变化是否能在不破坏或不过渡使用自然资源的情况下持续发展等问题。

2.为了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关心目前和未来环境利用的方法;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并考虑到存在利益冲突和不同文化观的事实;人类不得不做出的抉择。为了环境的教育,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价值观,以便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自身保护环境的行为,并发展他们开阔的胸怀,尊重他人的观点和信念。英国环境教育大纲规定:通过国家课程为学生提供机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环境问题——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美学、工艺学、伦理学和宗教等,通过学科渗透引导学生形成可持续的价值观,以便用可持续的生态的方法解决环境问题。除此之外,英国十分重视对教学资源和社会机构的利用,在英国有着大大小小的博物馆、生物实验室等机构,这些机构大多是免费的供学生参观学习的,有许多机构大力支持学校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和环境责任感。

三、环境教育模式下的环境教育问题

环境教育的提出是以培育环境情感为手段,以道德关怀为切入点,以人性回归为终极目标。尽管英国中小学环境的运作模式接近完美,但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对此,英国政府和教育界正采取措施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其更适合时代和英国的实际要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各学科间的协调不好,英国采用学科渗透模式,学科间一旦协调不好,环境教育的内容就会支离破碎,内容出现重复或丢失;虽然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环境情感,但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掌握,没有一定的环境基础知识,环境教育就无法取得良好的实效;还存在着时间性问题,环境教育的跨学科性强,需要教师学量的本学科以外的知识,教师的时间难以把握,此外,加上上课时间的短缺,使得时间因素成为环境教育的一大障碍。

参考文献:

[1]missiononeducation:Reportonobjectives,organizationandStructureworkingprogramme,Gland.Switzerland:iUCn,1971

[2][爱尔兰]佛兰克·m·弗拉那根.最伟大的教育家: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m].卢立涛,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英]Joya.palmer.21世纪的环境教育——理论,实践,进展与前景[m].田青,刘丰,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