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前景十篇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前景十篇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3:14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前景篇1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何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如何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适应性?如何定位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战略职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推动企业的变革与发展?只有掌握战略发展前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特点,才能够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行处理,进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与效率,为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文章针对战略发展前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战略发展前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战略发展前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合理的规划。根据相关调查表明,截至2010年底,实施与开展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中,仅仅只有23%左右的企业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规划,并在规划的过程中针对战略布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大多数的企业并没有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企业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对称性,战略设计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相关环节与机制在实施支持与匹配力度不足,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发展。

(2)战略发展前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对关键业务运行机制以及流程管理的理解。根据相关调查表明,2005-2010年,我国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战略规划的企业中,有43%左右的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关键领域与环节的重要性,超过53%的人力资源管理资金投入到了人力资源日常管理中,对于重要领域和环节的资金投入量一直维持在30%作呕。这种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内在运行机制、关键业务机制与流程重视的现象,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运行机制缺乏长效、持久的发展潜力,并不能够及时的补充辅助功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创新,这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企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3)战略发展前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对人力资源需求层次以及绩效产生原理的理解。根据相关调查表明,截至2010年,我国企业对于绩效管理体系规划、设计方面投入相对有限,仅仅为2006年水平的1.3倍左右,这与国外企业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许多企业尚未创建具有创新能力的绩效考核体系,也没有创建具有激发和激励员工作用的环境与文化氛围,这就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进而为企业创造的效益也非常有限。

三、战略发展前景下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1)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规划。为了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企业应该对战略发展前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进行管理,战略性人才对企业非常重要,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进行开发、整合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将战略发展的目标以及要求作为前提,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活动,除了对员工的管理之外,还应该充分的发挥员工的价值,在提高企业人才能力与素质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这是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前提与基础;其次,重视岗位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基础是岗位分析,这样能够为人力资源的规划、员工培训、绩效管理、工作评价以及其他环节提高可靠的支持,因此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岗位分析的重要性,并对岗位的设置现状进行收集与分类,并对岗位工作的工作量进行调查与确立,进而为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职责,并配备具有相应能力的职工,这样才能够认真的贯彻于落实企业战略发展前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工作。

(2)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实施关键领域、运行机制的重要性,并不断的创新。战略发展前景下,企业应该加强辨识、分解以及控制人力资源管理战决实施的关键领域和运行机制,并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以及要求,对自身的运行机制、关键领域的流程进行规划和管理,进而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的战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表现出许多类似于权宜之计的趋势,缺乏对运行机制以及关键领域的创新,例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模式,该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关键领域、内在运行机制等联系起来,并制定与企业战略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运行机制、实践系统以及战略目标,进而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以此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创新。企业应该以创新动机、创新机制的激发为出发点,并根据需求层次理论进行绩效考核体系与制度的创建,同时以绩效考核体系的创新性与激励性,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与企业文化氛围,这已经成为战略发展前景下评定企业成长速度以及发展潜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企业应该充分的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的重要性,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运用需求层次理论、价格杠杆以及市场机制等多种驱动与激励手段,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以及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前景篇2

当今旅游景点,其旅游资源都是其存在的基础与价值实现的根本。基于旅游资源价值的高低,是吸引与激发公众的旅游动机与热情之源,能够充分使旅游地区体现自身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鉴于此,针对旅游资源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保护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促进景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黄龙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黄龙景区)这类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旅游目地,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管理,不仅利于景区经济效益的保持与提升,还能够更好的保护地貌、水质、大气以及动植物等生态资源,从而造福后代,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黄龙景区旅游资源保护现状分析

黄龙景区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北部的松潘县境内。整个景区幅员1830平方公里。因其地貌特点、景观资源以及深厚的历史传承诸因素,早在1992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为我国的5a级旅游区。景区驰名中外的自然景观资源以全球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巨型露天钙华岩溶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主,如:五彩池、黄龙寺、丹云峡、雪山梁等。由于露天钙华沉积体有易碎、易风化、易氧化等特点,为了保护景区旅游资源,黄龙景区管理局确立了“规划为前提,保护为核心,管理为关键,发展为主题,人才为基础,法制为保障”的工作思路,按照景区分布状况,成立了黄龙沟保护处、牟尼沟管理处、丹云峡保护处和5个保护站;根据资源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对自然地质地貌、自然水体和泉眼资源、生物多样性、矿产资源等进行有效保护;于2001年全面推行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使景区的保护管理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国际化。

二、做好景区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1.整合旅游资源,促进社会经济事业的全面进步

随着四川省和阿坝州旅游发展整体思路的调整,结合黄龙景区自然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大力挖掘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断完善市场运作机制与配套措施。从阿坝州“大九寨”的模式构建来看,全面保护与开发黄龙景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集全州之力,其建设过程本身即是对黄龙景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人才、旅游资源、发展观念的一次全面深度整合,有利于最大限度挖掘黄龙景区资源潜力和高效发挥资源优势,提升黄龙旅游资源品位。因此,全面保护与开发黄龙旅游资源将成为当地经济跨越的起点,引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面旗帜。从这个意义上说,全面深度的旅游资源整合对阿坝州建成川西北生态旅游经济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2.提升旅游品味,促进大旅游格局尽快形成

对黄龙景区旅游资源实施全面保护与开发,重组资源、交通、主题形象等旅游要素,有利于增强黄龙景区与九寨沟、若尔盖大草原等重点景观的互动作用,促进阿坝州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推进,增强旅游产业的总体实力,打造旅游支柱产业,从而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与更广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实现对阿坝州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市场拓展,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旅游网络,促进全州旅游产业大发展,实现黄龙旅游作为川西旅游重要核心的价值。

3.保障生态屏障,促进黄龙景区生态环境建设

当前阿坝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资源开发型特点与构建生态保护屏障的矛盾突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将面临自身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双重制约圈。在充分认识这一矛盾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采取保护性措施,使各类开发建设的生态环境代价做到最小化。黄龙景区作为阿坝州生态保护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该也不可能以平衡矛盾的形式来搞开发建设,而只能选择把环境保护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通过环境治理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补。生态旅游的开展是以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为前提的。对于黄龙景区这一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而言,发展生态旅游可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也有利于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三、有效完善黄龙景区旅游资源保护工作

当前黄龙景区旅游资源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因此应加强景区水质、大气、动植物监测保护等工作,机构、人员、资金落实到位,要切实采取立体化、全方位的保护措施。

1.合理设置景区经济指标,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

在旅游资源保护管理中,经济指标的制定与执行是最为基础且关键的工作内容之一。科学的经济指标不仅能够为景区带来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充分体现景区的社会价值,有助于其实现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简言之,不仅造福当下,还益于未来。为了有效控制客流量,不但要合理设置景区经济指标,还要制定可行的保护措施。具体而言,需要景区旅游资源管理机构综合各项数据,包括历年旅游人数、总支出、总收入等,通过科学的权重值来给出全年经济效益预算以及各层级、各部门分支预算,通过预算安排预期工作,其中主要是对客流量进行合理?划,避免超负荷,对景区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建立景区资源保护大数据库,做好旅游资源保护工作

对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景区旅游资源而言,水质、大气以及动植物的保护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就当前的景区运营来说,其大部分的管理与运行资金来自自身旅游项目收入,国家以及地方财政给予的资金支持非常低。故而,在应付庞大的旅游资源保护上,因为资金缺乏问题,导致其在技术、人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为了保障水质、大气、动植物监测与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克服资金与人员缺乏压力,景区管理部门应当借鉴现代化企业的信息处理技术,依托数字技术,构建景区资源保护大数据库。就黄龙景区当前现状而言,建议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此数据库进行建设,景区只需要提供完善、准确的相关数据,由第三方完成数据库软件的设计。然后,在自身工作人员中选择学习与接受能力强,具备一定软件知识的员工参加数据库软件的应用培训。最后通过这些人员对相关旅游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人员的指导与培训,全面提升数据库管理技术在现有员工中的普及度与掌握力。通过景区旅游资源数据库,能够及时、便捷地掌握景区内水质、大气以及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的实时状况,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监控、管理和有效的针对性保护。

3.构建多元化保护模式,实现旅游资源科学化管理

针对当前黄龙景点单一、传统的旅游资源保护模式,相关管理部门应当积极探讨、借鉴、构建以及推行多元化的现代保护模式,从而实现科学化管理。就黄龙景区的管理现状、旅游资源特点等因素而言,多元化的保护模式主要指的是基于黄龙景区旅游资源现状,集制度管理、科学技术手段、人力资源管理等于一体的现代化保护管理模式。其中,制度管理涉及政府层面相关的立法建设以及景区自身的管理制度与办法的不断完善与实施,同时应强化执行力;科学技术手段是保护管理创新的根本,保护管理创新是现代化景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多元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就当前的科技而言,主要是借助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软件技术构建黄龙景区自身的网络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实现高效、全面的旅游资源保护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同样对于保护管理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通过借鉴与引入现代化的绩效考核制度、培训制度等能够全面提升景区旅游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能,提高其责任意识,从而在人力上给与这项工作以保障。

4.引入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夯实旅游资源保护人才队伍

旅游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涉及内容较广,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与技术性。为了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实现高效化管理,人才队伍是必备基础。就当前黄龙景区的人力现状而言,需要引入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从而有力夯实旅游资源保护人才队伍。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途径来创新工作,首先,基于景区特点,建立健全自身的绩效考核制度,明确科学的考核指标,通过制度约束来强化考核执行力与效果。通过绩效考核,全面推动全员上下的工作热情,激发其责任意识,促进其不断提升自我;其次,完善培训制度。除了继续保持与完善当前的岗前培训制度,还应当开展必要的岗中培训,通过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得旅游资源保护管理人员全面熟悉工作对象,了解?c掌握工作规律与技术。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服务水平,成为具备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前景篇3

关键词:旅游景区行政管理管理模式

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是旅游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公共行政管理和旅游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观点,旅游景区行政管理可以初步理解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人民政府,通过其授权的相关旅游职能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方针、遵循旅游景区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对本国、本地区的旅游景区进行总体管理和综合调控的过程。简言之,就是旅游行政部门对旅游景区的总体管理。

张听竹对风景名胜区的政府规制研究中指出,应取消地方政府对公共资源类景区的直接管理,使旅游景区变成一个小级别的行政单位,把资源保护的职能内生化,将旅游景区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收费权一体化,而刘秉升却认为旅游景区作为旅游经营单位,从事企业化经营,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加强管理的力度,尤其是法制管理、规划管理及技术管理。张凌云认为当前我国旅游景区实行行政事业性管理必须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推行企业化管理。张吉林在研究我国西部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时认为采用特许经营权委托的方式可能更有利于政府和企业目标的实现。

旅游景区资源特征分析

(一)景区资源垄断性特征

旅游景区位置的独特性、资源特点的唯一性、景区资产的不可分割性、游客观光体验的差异性,决定了景区的不可替代性和自然垄断性。这种自然垄断性意味着对景区经营者收费必须实施经济管制,否则,景区经营者可能滥用其垄断地位,为获取垄断利润而制定较高价格,从而损害公众利益的实现。

(二)景区资源公共物品特征

经济学研究表明,公共物品在不具有排它性的同时,根据其有无竞争性又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拥挤性”,即公有资源消费者的数目从零增加到某一个可能大的正数,即拥挤点时,公有资源消费就显得十分拥挤。在没有超过拥挤点的范围内,可以增加额外的消费而不会产生竞争,即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当超过拥挤点之后,增加更多的消费者将减少所有消费者的效用,增加额外消费者的边际成本趋于无穷大。按照以上理论,风景名胜资源无疑属于准公共物品。

(三)景区资源外部性特征

景区资源外部性表现为旅游者的消费不仅可以给景区带来收益,而且景区所在地居民也都能从中获利。因为旅游产品不仅可以给游客带来休闲和娱乐,提高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而且带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增加了就业机会与隐性收入,从而提高了当地的整体社会福利,旅游地整体形象的推广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会使旅游目的地的企业从形象推广中获得收益。

(四)景区资源信息不对称性

信息不对称性是指经济效益的双方对商品价格与质量的有关信息了解程度不一致。在选择出行旅游时,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对象,旅游者在获得关于产品的信息方面处于劣势,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与需求者显然在信息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竞争秩序的紊乱,甚至会出现“劣品驱逐良品”的现象。景区资源只有通过政府正确信息的才能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及社会公平。

基于委托理论的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模式

(一)委托理论概述

委托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通过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委托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人。委托关系也广泛地存在于旅游业中,但是在旅游业中的研究和应用却几乎空白。

委托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实际上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委托关系。为了使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效用函数,委托人一方面对其人进行激励;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经理人市场”的监督作用。

(二)委托管理模式

如果说公共型景区资源特征是旅游行政管理委托模式的必要性,那么旅游景区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则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实际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依据委托理论,旅游景区资源行政管理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委托关系(如图1)。

旅游景区实施委托模式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国家所颁布的有关旅游区(点)经营管理上的主要法律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以及《旅游景区(点)的质量等级规划与评定》等。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旅游景区(点)的经营,促进了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但是,也应看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区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作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其所面临的制约性因素也相继发生了变化,一些条例在立法的高度和操作性上都已无法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此外,有很多是以“暂行条例”、“暂行规定”、“暂行办法”等形式存在。这种法律的不成熟和不稳定大大削弱了旅游法律的权威性,使其对旅游活动的管理、规范、指导和保障作用等功能被大大削弱。因此,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对现有的旅游法规、规章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对不同归口管理单位的法律法规进行整合至关重要;同时,应加强旅游行政执法的力度,统一处理旅游违法行为;此外,还可借鉴国际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立法经验,促进旅游法制建设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二)合理规划旅游景区

目前,在旅游景区的经营过程中,由于旅游资源大多属于公共资源,大部分经营者、管理者都只追求其经济利益,规划缺乏长远性,过度开发、先开发后治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摒弃以往的资源导向的开发战略,转向创新规划开发。创新规划开发即景区必须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对内部资源进行筛选加工。因此,国家相关旅

游行政部门特别是各地方政府旅游局首先应对旅游规划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在规划编制单位由旅游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开招标,规划编制完成后力求认真实施,使其在开发经营景区的过程中注重景区的长远发展,加强对景区资源的长远保护,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结合起来,以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景区的开发经营过程中要顾及到周围社区的发展,实现共赢局面。

(三)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景区景点多头管理是我国目前旅游景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顽疾,而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旅游景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问题。因此,政府作为国家的最高管理者应该继续推行产权制度改革,不仅要实现政企分开,把一部分职能转让给有能力、有责任的企业和承包商,从宏观上给予企业一定的指导;而且政府应根据景区资源隶属不同的行政管理主体的现状,基于委托理论,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作为国家旅游资源归口管理的唯一法人,集中行使景区的行政管理权,原有归口部门对其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和委托管理。这样一来,旅游管理部门就有了明确的权限和职能,企业有了明确的责任,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和热情。

(四)改善景区投资环境以扩宽资金来源

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相继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单靠政府单方面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致使许多景区景点的开发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因此,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和引导投资成为摆在地方旅游管理部门眼前的迫切问题。首先,要积极促成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由于中国旅游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因此个体私营经济在发展旅游业、完善旅游各个领域供给方面具有特殊意义。但是目前大多自有资本运作时,不能享受外资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此外,在费改税之后,部分收费项目模糊,因企业而定,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企业通常要承担比其他企业重的费用负担。部分地区的相关部门巧立名目,对景区内的企业乱摊派,这就需要旅游主管部门对乱收费现象予以制止,提高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增加企业投资的信心。其次,增大银行贷款力度。旅游管理机构应该本着发展旅游业的目的对旅游项目进行细化财务分析,做可行性研究和宣传,以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努力增大银行的贷款规模;再次,采用景区资源归口管理单位、企业和当地社区各出一部分资金的办法成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由旅游管理部门负责基金的具体运作,景区资源归口管理单位、企业和当地社区给予一定的监督以保证资金的实际用途。

(五)注重交叉地带景区的开发与管理

目前,处在交叉地带的许多景区景点,由于在行政划分上同时属于多个地区管理,导致出现了实际上的无人管理,或只从自己受益的角度规划与开发,注重局部利益,没有形成大旅游的观念。鉴于全国都存在许多处在交叉地带的旅游资源,建议在这些区域打破行政界限成立高于行政划分之上的专门的旅游发展组织,负责交叉地带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地方不再对其进行直接管理,而是托管形式。该组织直属上一级旅游局并对其负责,但在景区的规划与开发过程中地方各级相关部门要给予一定的配合和支持,争取发挥特有资源的优势,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共赢局面。

(六)加强景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虽然目前旅游从业人员日渐增多,但其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层次不齐。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首先制订旅游人才建设整体规划。其次,从委托理论出发,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指定地点的集中培训,提升区域整体服务质量。此外,加强对旅游教育的管理,包括控制和调整旅游教育整体结构;强化旅游人才素质教育;加强旅游学科和课程建设等。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前景篇4

关键词:旅游景区复合型人才培养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体系中引起旅游者出游动机的直接触发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旅游业中居于核心地位。然而目前大多数景区现状令人担忧,"圈起地来坐收门票"是当前一些景区的真实写照,在这样的景区里,游客感受不到精细管理与人文关怀,常常高兴而来,扫兴而归。我国旅游景区经过30年的发展,在硬件上已获得了极大的改善,但在软件上却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同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等兄弟行业相比显得较为滞后,这与旅游景区人才的匮乏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一个景区光有"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能使"景"不断产生新的吸引力的"人"、目前,旅游景区最为紧缺的人才主要有4类:一是旅游景区经营管理高端人才;二是随着旅游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一些技术人才;三是公关人才;四是国际化人才。因此旅游景区的发展需要培养一大批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且能进行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关于景区人才的培养,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在CnKi中国期刊网上以关键词"景区+人才"进行搜索只得到15条记录,其中对"景区复合型人才"的论述更是空白。针对旅游景区目前相关人才的紧缺现状,本文认为可将这几类人才进行整合培养,提出"旅游景区复合型人才",即具有一定概念能力、技术能力和人际能力的国际化综合性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人才。其中,概念能力是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能力;技术能力是使用某一专业领域的有关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任务的能力;人际能力是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能力;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视野以及知识结构的人才。另外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本文的复合型人才有个前提,即专业性,"复合"与"专业"并不矛盾,即对旅游业尤其是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必须有一定的学习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同时复合以上多种能力。

一、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对旅游景区的重要性

1、对景区而言人才资源比旅游资源更重要。行业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是旅游景区最核心的资源,是景区建设、经营、管理的中流砥柱。我国的中西部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景区管理人才的缺乏,资源的垄断性优势在缺乏科学、人性管理的情况下逐渐被削弱,景区运营达不到理想的境界。与此相反,东部地区资源稀少,但人才济济,管理方法的先进性弥补了其资源的不足性。深圳属于旅游资源非优区,但华侨城集团公司非常重视对管理人员的要求,重视管理制度的规范,业务流程的重组,最终创造了骄人业绩,培育出一批知名品牌的旅游主题公园。可见,旅游资源可以创造,旅游人才却不可多得。一个景区无论其先天优势多么突出,若缺乏专业人才,不能够辅以良好的经营和管理,其生命力和吸引力必然会下降甚至消失。

2、复合型人才更符合旅游景区的需要。相比饭店等行业,旅游景区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其对技术、设备和高水准的管理理念的依赖程度更高。例如,信息化的智慧型景区是大势所趋,全国首个"智慧景区"九寨沟已实行景区管理智能化,通过移动道路测量、网格化管理、全球定位、遥感、地理信息、视频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解决旅游旺季景区景点资源电子化、门票智能化、游客行为追溯、智能化引导和时空分流、景点负荷监控等问题。可见,旅游景区对人才的要求是"质量"大于"数量",目前最缺乏的是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也是当前制约景区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旅游景区人才现状

旅游景区正面临着严峻的人才问题。

1、景区人才数量不足。据初步估计,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600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今后还将以每年20万的速度递增。而且旅游人才分布主要集中在饭店和旅行社,占全行业人才总数的近九成。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具备多种复合能力的优秀管理人才。然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旅游景区人才培养远远落后于景区需求。

2、景区人才质量总体偏低。不少景区管理层人员文化水平偏低,对现代旅游经营管理理论和技术知之不多,导致盲目上项目、经营不科学、管理不到位,给景区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由于国际化人才的缺失,景区接待国际旅游者能力偏低,制约了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景区人才的职业培训在内容、形式、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等方面均落后于酒店和旅行社等旅游企业。

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最核心的子行业,复合型旅游景区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这样的情况在一些中小城市的旅游景区尤其严重。

三、旅游景区人才问题原因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前景篇5

关键词:旅游景区复合型人才培养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体系中引起旅游者出游动机的直接触发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旅游业中居于核心地位。然而目前大多数景区现状令人担忧,“圈起地来坐收门票”是当前一些景区的真实写照,在这样的景区里,游客感受不到精细管理与人文关怀,常常高兴而来,扫兴而归。我国旅游景区经过30年的发展,在硬件上已获得了极大的改善,但在软件上却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同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等兄弟行业相比显得较为滞后,这与旅游景区人才的匮乏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一个景区光有“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能使“景”不断产生新的吸引力的“人”。目前,旅游景区最为紧缺的人才主要有4类:一是旅游景区经营管理高端人才;二是随着旅游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一些技术人才;三是公关人才;四是国际化人才。因此旅游景区的发展需要培养一大批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且能进行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关于景区人才的培养,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在CnKi中国期刊网上以关键词“景区+人才”进行搜索只得到15条记录,其中对“景区复合型人才”的论述更是空白。针对旅游景区目前相关人才的紧缺现状,本文认为可将这几类人才进行整合培养,提出“旅游景区复合型人才”,即具有一定概念能力、技术能力和人际能力的国际化综合性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人才。其中,概念能力是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能力;技术能力是使用某一专业领域的有关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任务的能力;人际能力是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能力;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视野以及知识结构的人才。另外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本文的复合型人才有个前提,即专业性,“复合”与“专业”并不矛盾,即对旅游业尤其是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必须有一定的学习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同时复合以上多种能力。

一、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对旅游景区的重要性

1.对景区而言人才资源比旅游资源更重要。行业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是旅游景区最核心的资源,是景区建设、经营、管理的中流砥柱。我国的中西部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景区管理人才的缺乏,资源的垄断性优势在缺乏科学、人性管理的情况下逐渐被削弱,景区运营达不到理想的境界。与此相反,东部地区资源稀少,但人才济济,管理方法的先进性弥补了其资源的不足性。深圳属于旅游资源非优区,但华侨城集团公司非常重视对管理人员的要求,重视管理制度的规范,业务流程的重组,最终创造了骄人业绩,培育出一批知名品牌的旅游主题公园。可见,旅游资源可以创造,旅游人才却不可多得。一个景区无论其先天优势多么突出,若缺乏专业人才,不能够辅以良好的经营和管理,其生命力和吸引力必然会下降甚至消失。

2.复合型人才更符合旅游景区的需要。相比饭店等行业,旅游景区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其对技术、设备和高水准的管理理念的依赖程度更高。例如,信息化的智慧型景区是大势所趋,全国首个“智慧景区”九寨沟已实行景区管理智能化,通过移动道路测量、网格化管理、全球定位、遥感、地理信息、视频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解决旅游旺季景区景点资源电子化、门票智能化、游客行为追溯、智能化引导和时空分流、景点负荷监控等问题。可见,旅游景区对人才的要求是“质量”大于“数量”,目前最缺乏的是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也是当前制约景区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旅游景区人才现状

旅游景区正面临着严峻的人才问题。

1.景区人才数量不足。据初步估计,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600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今后还将以每年20万的速度递增。而且旅游人才分布主要集中在饭店和旅行社,占全行业人才总数的近九成。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具备多种复合能力的优秀管理人才。然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旅游景区人才培养远远落后于景区需求。

2.景区人才质量总体偏低。不少景区管理层人员文化水平偏低,对现代旅游经营管理理论和技术知之不多,导致盲目上项目、经营不科学、管理不到位,给景区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由于国际化人才的缺失,景区接待国际旅游者能力偏低,制约了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景区人才的职业培训在内容、形式、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等方面均落后于酒店和旅行社等旅游企业。

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最核心的子行业,复合型旅游景区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这样的情况在一些中小城市的旅游景区尤其严重。

三、旅游景区人才问题原因分析

旅游景区人才数量和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源在高校。从目前国内旅游教育情况来看,酒店管理与旅行社管理等专业的教育逐渐成熟,而景区管理专业教育还未真正开展。各旅游院系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所以目前开设旅游景区管理专业的院系数量不多,景区人才的质量就更无从谈起。据调查,只有少数职业院系在旅游管理专业下设有景区管理专业,如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承德职业学院、湖南女子职业大学等,桂林理工大学是唯一一所设立了旅游开发与景区管理系的高校。除此以外,大多数旅游院系只将“景区管理”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课程看待。专业设置指导思想的偏差导致旅游院系学生就业意识的偏差,认为景区不存在什么管理,不需要专业的人才,故而选择去景区就业的比例很小。

四、旅游景区复合型人才培养建议

1.在本科层面设置旅游景区管理专业。目前高校的旅游专业教育体系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多种特质的景区专业人才的。而专科教育只能培养出具有某一方面技术能力的人才,所以旅游景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在本科阶段着手。各旅游院系应创造条件加快旅游景区管理专业的设置,使其成为重要的本科专业。对于一些条件还不成熟的旅游院校,至少应将景区管理模块从其他方向中独立出来,获得与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等模块并级的地位。旅游景区专业地位的提升意义深远,可解决景区领域人才的空档问题,减少旅游专业人才的浪费,促进景区及目的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旅游景区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思路。旅游景区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须以把握景区未来发展趋势、突出景区管理专业自身的学科特色、并重视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融合等为原则。围绕旅游景区复合型人才的各种能力的培养,设计了以下课程:一是概念能力,包括管理学原理、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统计学、旅游市场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法规、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与审美、旅游公共关系、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旅游景区与信息化等。二是技术能力(结合实践教学),包括旅游景区开发与规划、旅游设计与制图、旅游营销与策划、计算机基础、旅游电子商务、导游业务、英语听说写、专业英语、应用文写作、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三是人际能力(结合实践教学),包括交流与沟通学、旅游公关礼仪等。四是国际化视野,包括世界旅游业概况、客源国概况等。

3.采取多样化的人才教育手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及就业指导教育,使其真正理解旅游景区人才的重要性和市场广阔性。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采取理论结合实践、同时开展一些能力竞赛的方式,并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手段。理论教学除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以外,还可以运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现代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和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在校企合作方面,深圳华侨城与暨南大学旅游学院的成功结合堪为典范,其它地方也有一些类似的尝试。通过校企合作,景区员工可与专业学生交换培养场所,以弥补各自在理论、实践上的不足。景区管理者可与专业教师互通有无,教师可以到景区去挂职锻炼,或参与景区经营管理科研课题,来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景区管理者也可以到高校去进行经营管理理论的系统学习,或作为兼职教师到课堂为学生做一些实证讲座。学校与景区方面还可以考虑开拓一种高效、互利的订单培养模式,为景区复合型人才做好储备工作。除了课堂理论及实验试或景区实践教学环节以外,课外还必须定期举办一些赛事来辅助提升专业人才的多种能力,如辩论赛、讲演比赛、服务大赛、礼仪大赛、创新大赛、设计大赛、策划大赛、导游大赛等。目前已有一些旅游院系正在进行这些方面的工作,效果显著。

4.推行旅游景区管理人员资格准入制度。目前旅游景区管理人员不仅大多数没有旅游专业背景,而且学历普遍偏低,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例极小,对于景区的管理运营往往力不从心,应尽快实行景区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证制度,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相结合,如景区职业经理人、经营师、管理师、营销师、策划师、企业培训师等。景区职业资格证及相关培训制度的实行,将使景区管理人员的层次得到显著的提升,并对景区行业现有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逐步实行淘汰制,尽快提高我国景区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梁志华,吴迪.景校合作下对旅游院校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才智,2011,9

[2]朱海滔.旅游人才队伍面临三大困境[J].中国人才,2011,5

[3]余子萍.旅游景区职业经理人管理能力的构建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前景篇6

关键词: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旅游业;核心要素

喀纳斯景区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中段,北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接壤、东临蒙古人民共和国,总面积10030平方公里,是一个集冰川、雪原、高山、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各种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喀纳斯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从喀纳斯管理委员会网站获知2011年喀纳斯景区共接待游客约90.66万人,实现门票收入9645万元,旅游综合收入11.66亿元;2012年共接待游客约118万人,门票收入1.25亿元,旅游综合收入15.2亿元,喀纳斯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喀纳斯景区的类型以及现有经营模式,提出了喀纳斯经营理模式的特点,并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以期对喀纳斯景区管理模式进行梳理。

1.喀纳斯景区的类型

旅游景区可以依据景区内旅游资源的性质、成因、属性和价值进行分类。按旅游资源的性质和成因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而喀纳斯是一个集冰川、雪原、高山、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各种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景观,同时它还有神秘的图瓦人文化以及与成吉思汗相关的传说,所以喀纳斯是一个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人文旅游旅游资源为辅的景区;按旅游资源的价值分类,可以分为世界级旅游资源、部级旅游资源和地方级旅游资源,喀纳斯是部级自然保护区,部级森林公园;按景区开发的目的,我国旅游景区可以划分为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和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喀纳斯则属于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

2.喀纳斯景区的经营模式现状分析

由于喀纳斯是一个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人文旅游资源为辅的景区,并且是部级的景区,其经营模式适合采用政府指导下的有限度的企业化经营管理。因为自然资源风景名胜是一种稀缺宝贵的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只有保护好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喀纳斯是属于部级别的自然旅游景区,采用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方式经营管理,既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改善景区原著居民生活环境,减少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对环境的污染,又能吸引民营资本或外资参与景区开发,充分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采用政府指导下的有限度的企业化经营模式应注意景区经营权出让的范围、程度,规范经营主体的行为。喀纳斯现行采用的经营模式正是此种模式,景区的所有权归政府管理,企业负责旅游经营。采用此种模式有利于保护喀纳斯自然景观生态系统以及各种稀缺动植物资源,又能带动喀纳斯当地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

3.喀纳斯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现状

目前在喀纳斯景区经营的企业有阿勒泰喀纳斯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大西部旅游公司喀纳斯分公司和新疆喀纳斯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企业),其中喀纳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主要经营企业。同时还有政府办事机构——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喀纳斯景区对管理权和经营权进行了剥离,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掌握所有权,新疆喀纳斯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西部旅游公司喀纳斯分公司等掌握经营权

3.1政府的所有权代表—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

2006年7月,阿勒泰地委、行署成立了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它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对喀纳斯旅游开发实行统一管理,管委会由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土地管理局、工商局、地税局、计划委员会、林业局、旅游局、财政局、物价局、公安局、交通局以及禾木喀纳斯蒙古民族乡、山区林场、边防大队等单位组成。

管委会的主要任务是:受布尔津县人民政府的委托,依照国家和自治区《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对喀纳斯保护区的旅游规划、资源保护、开发建设和经营活动实行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

3.2主要经营企业—新疆喀纳斯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喀纳斯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2004年由布尔津县国资委、福建武夷山旅游发展股份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西北有限公司、北京北方电联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股东联合出资组建的,为500人以上的国有控股公司。现经营的项目有喀纳斯旅游观光车、禾木旅游观光车、喀纳斯山庄、禾木山庄、林海山庄、喀纳斯餐饮服务中心、喀纳斯观鱼台景点及全资子公司新疆喀纳斯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等。

4.喀纳斯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中出现问题

4.1部门繁多,工作人员分工不明确

喀纳斯景区分属各个部门与公司管理,在各个景点可以看到多个来自不同部门的管理人员,不同的管理方式与规定常常会导致意见的不统一。笔者在喀纳斯景区实习期间发现诸如此类的事例,比如在前往喀纳斯湖的途中经过的卧龙湾、月亮湾和神仙湾,管理人员有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的人员和喀纳斯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员,这两个部门分别负责景区游客秩序和区间车停靠秩序,但是两个部门人员分工不明确,相互涉及对方的工作,常常出现员工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争吵。景区代表景点观鱼台也有类似现象。

4.2景区管理人员平均文化水平不高,管理能力欠缺。

根据对喀纳斯管理委员会和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的访问可知:喀纳斯管理委员会中有编制的人员不到一百人,加上长期聘用和临时聘用的人员大约有三百多人,其中管理人员约三十个,约百分之八十五的人为大专及以下学历;喀纳斯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有大约五百人,其中管理层人员约八十人,大专以上学历不到百分之十。

由此可见喀纳斯的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一大特点为文化水平较低。鉴于喀纳斯的部分工作岗位为体力劳动,所以可由低文化水平的人群胜任,但是如果管理层也以低文化水平全体为主,会在管理过程中引发很多问题。

以喀纳斯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管理级的人员大都是在喀纳斯工作年限较长的员工,大部分管理人员为大专学历,甚至只有初、高中学历。丰富的工作经验很重要,但经验不等同于管理能力。

喀纳斯除管理级人员以外其他工作人员每年的流动性很大。旅游业会经历淡旺季,由于这一特殊性质加上喀纳斯地区偏远,导致喀纳斯景区基层工作人员流动性大。由于工作人员的不固定性,造成景区服务水平下降。喀纳斯景区解决这一现象采取的措施是与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职业大学等达成共建协议,每年为各大高校提供带薪实习岗位,缓解了旅游旺季“用工荒”的局面。这一措施有利有弊,利在于景区岗位都由专业人员上岗,弊在于流动性这一问题没有从根本解决,实习生每年都换不同,流动性依然存在,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除实习生外,个别由人力资源部招聘的员工也会由于淡旺季以及工作不稳定因素不会长期在喀纳斯工作。

4.3新员工培训简单,欠科学性

喀纳斯大部分会与游客接触的工作,在招收新员工时都是以老员工带新员工的方式来了解工作,针对性的培训内容较少。上文已经提到,由于旅游业淡旺季因素,喀纳斯的工作人员流动性大,旺季需要实习生来解决“用工荒”现象。实习生每年都不同,所以要想实习生顺利上岗,必须进行严格的培训才能使之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然而喀纳斯人力资源部在培训部分略微不全面,使实习生在工作之初很难适应。招收员工时过程比较简单,如熟人介绍,大街招揽填表就可入职。人力资源部是一个企业的重要部门,它选择和培训的员工直接决定一个企业能否正常运行。虽然在景区的工作大多数工作都是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工作,但是基层工作人员是首先与游客接触的人,代表着景区的形象,甚至是新疆的形象。

4.4疏导游客欠科学性

在旺季时,喀纳斯景区区间车不在各景点等人,导致游客在去喀纳斯湖的途中不敢下车,把喀纳斯湖作为第一站,观鱼台作为第二站,在返程时游览途中经过的神仙湾、月亮湾和卧龙湾。所有的游客都是相同的游览方式,导致早晨喀纳斯湖拥堵,下午三湾拥堵,坐车难,抢位难,管理难,打架争吵频出的现象,最旺季时会出现游客早上进山时排长队,傍晚时还滞留在游客服务中心,游客喊抗议口号等局面。这与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有很大关系,维护游客秩序的调度不会随机应变,不分淡旺季,疏散游客的方式有一些生搬硬套,恶性循环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4.5部分景区服务人员的生态意识差

一些景区工作人员的生态意识较差,例如景区内严禁吸烟,但某些男性工作人员却在景点吸烟。经营住宿餐饮的人不按环保要求排放污水,而是将污水倒在草地上等等。对于自然资源景区而言,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在呼吁游客环保型旅游时,也不能忘记对景区工作人员的呼吁。同时景区工作人员也代表了景区的形象,一些错误的行为会诱导游客从而影响景区环保。所以景区的工作人员必须先树立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才能去监督游客爱护景区环境。

目前我国旅游资源和景区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这一现象在资源保护型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旅游景区中非常突出,喀纳斯目前的经营模式是非常正确的。喀纳斯参照了发展比较成熟的九寨沟(喀纳斯与九寨沟属于同一类型)的经营模式,采用引进了全球定位、遥感、网络化管理等先进信息技术,实行景区管理智能化。喀纳斯经营模式的整个框架式是比较科学的,整体发展可以说是成功的例子,但是一些管理细节上出现的小问题恰恰与整体不和谐。

5.喀纳斯景区管理对策设想

5.1致力于培养长期员工

任何企业,员工都是基础,喀纳斯的所有企业要更加注重管理,在从利益出发的同时,还要从员工的角度出发,需要人性化一些。喀纳斯的发展空间较小,这样不能吸引高学历人才,只能招到低学历低水平,只愿意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而这一群体的人可能不太注重长远发展,这也会影响企业管理。要想留住员工,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与氛围,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激励体制,否则员工会逐渐丧失积极性,工作效率低下,影响景区营业成本。

5.2培养储备干部

针对喀纳斯景区中层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与能力低下这一现象,应效仿酒店管理,招收相关专业的高学历人才储备培养。喀纳斯管理层人员文化水平低这一现象的原因归结到底还是因为员工流动性大,无可用人才。尽管每年喀纳斯都会对管理曾进行培训,但是由于他们的起点不高,所以培训效果不太明显。同时喀纳斯也通过买单培训,订单培养的方式预先培养了旅游人才,如景区与广东实验技工学校签订协议,该校为景区开办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中级技术班,学制三年,学生毕业后优先在驻景区旅游企业自主择业,首批23名蒙古族图瓦学生已在该校完成第一学期的学习。借校委培的方法是很多企业亲睐的方式,但是喀纳斯培养的是基层工作人员,而不是管理人才。喀纳斯人力资源招不到基层员工的一大主要原因是地区偏远,很多人才不愿意去,其次是公司并不注重管理人才水平这一块,管理级职位没有对外招募人员,高学历高水平人才不愿意去。聘请专业的管理团队费用又过高。员工是企业的主要因素,管理人员则是决定因素。喀纳斯人力资源部可以联系当地政府,号召阿勒泰以及周边地区的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回乡工作,这既解决了当地大多数人才远离家乡的苦恼,又解决了大学生工作问题,还提高了整体管理人才的水平,再加上1——2年的储备培养和每年投资到管理层的培训,一个高效率高水平的管理团队很快就会打造出来,这对喀纳斯的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管理人才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决定因素。有好的领导才会有好的员工,有了好的员工才会有好的服务,好的服务加上好的资源才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好的工作人员才会注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5.3制定严谨的员工培训内容

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专业严谨的培训。因为培训可以让一个新人提前认识自己要加入的群体,学会如何去工作。景区的工作人员其实也是景区的门面,所以必须要对喀纳斯的工作人员做一个严谨科学的培训,培训内容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要有喀纳斯人的文化精神在里面。根据喀纳斯体力基层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这一现象,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要从品德、素质方面抓起。

5.4分流游客,减轻超载

每天接待相同的人数,分流和不分流造成的后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即使在旺季也应该让客人在各个景点下车,下车的地点不一样就可以造成分流,就可以减少景点的压力。同时可以安排1—2辆区间车在短途之间载没有等到座位的游客,这样就消除了游客担心等不到有空位的车的心理。维护游客秩序的管理人员应该学会随机应变,旺季时可以分流上车,而不是一个一个地排队上车。

由以上可知,一个旅游景区是否获得良好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与经营管理是密切相关的,如何去经营管理则取决于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团队,再好的资源也会有吃空的一天,所以一切还有待发展。喀纳斯是新疆的代表性景区,是一块非常好的资源,周边的人民与政府不能只受益于它,还要去考虑如何去可持续性的发展它、推广它。喀纳斯的开发刚刚开始,它的经营管理还处于摸索的阶段,只要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改变,一定会步如正轨,使喀纳斯成为全国知名的代表性景点之一。(作者单位:1.新疆喀纳斯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新疆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1]吴耀宇.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与对策[D].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2004,5.

[2]龙惊红.旅游景区经营中“两权分离”问题的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9).

[3]张史文斌.我国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对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5,6:252—255.

[4]郑晓青,姜君,赵莉.新疆喀纳斯旅游区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25(3):239——242

[5]余述琼,刘金峰,刘莉蓉.浅谈旅游景区治理——以广西凭祥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8):56—58.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前景篇7

一、紫蓬山旅游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现状

紫蓬山风景区以“保护第一,适度开发”为宗旨,以“淮军故里,福地名山,生态王国,健身乐园”为主题,将其定位于城市近郊集生态旅游、佛教人文、体育运动、休闲度假为内容的大型综合性省级风景名胜区。紫蓬山风景区包括紫蓬山、圆通山、周公山、大潜山、磨墩水库和大堰湾水库,面积为121.46平方公里紫蓬山自清代开始便有“庐阳第一名山”之美誉,以“一寺”(西庐寺)、“二水”(大堰湾水库、磨墩水库)、“三山”(紫蓬山、圆通山、大潜山)、“四圩”(刘老圩、张老圩、张新圩、周老圩)享誉四方。自然景观:主要以地景和水景为主(分别占景点总数的37%和25%),并以紫蓬山、大潜山、大堰湾水库、磨墩水库等处最为突出,山水景观灵秀,生物种类丰富,自然生态环境优良;佛教、人文景点:目前以紫蓬山、大潜山开发为主重修了西庐寺大雄宝殿、观音殿,佛园景区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露天佛雕群;刘铭传故居、墓园,张树声、张树珊、周盛波故居为淮军文化圩堡群所在地,李典墓、葛金墓。运动休闲景点:笑翻天体育乐园,省水上运动中心训练基地,紫蓬湾国际高尔夫球场,山地自行车比赛训练基地、自行车比赛赛道;三十八所观光塔、山门文化休闲广场,紫蓬山休闲度假湿地公园,另有紫薇园、樱花园等景点。紫蓬山在合肥地区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按目前游客人数发展预测,十二五末,旅游人数可增加到9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由目前的1.2亿元增加到2.4亿元。

在蓬勃红火的旅游背后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作为旅游产业核心要素的旅游景区,现阶段却是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由于旅游景区体制复杂、政出多门的管理格局,加之普遍存在的区位制约、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和人才匮乏的问题,使得旅游景区的专业化经营水平低,市场经济适应性差,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难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管理体制改革是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

当前市场的背景下,紫蓬山风景旅游区却仍然延续着计划经济的模式,属于事业性质,纯属公益事业,经费靠财政拨款。紫蓬山管委会既有保护的职能,又有组织生产、经济、解决就业和社区管理的职能,设紫蓬山管委会,负责整个景区管理,管委会以地方党政领导担任管委会主任,各部门成员从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抽调组成,基本和政府重合,管委会成为了地方政府以旅游发展目标重新组合起来的另一个称呼。管委会有近百人,可主要参与风景区管理的不足十人,这种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景区的经营管理和成长发展。

在这种体制下,政府工作人员缺乏市场经营意识。机关工作的惯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具体负责经营管理的部门自主性缺乏,受到各方面约束无法放开手脚。由于工作人员身兼管委会和政府工作双重任务,无法全身心投入景区工作,并且更愿意把精力放到对自己发展有帮助的政府工作中,造成缺乏一个相对稳定的专业旅游经营管理队伍。

2.存在问题

正因政企不分,事企不分而导致的诸多弊端,如疲于应付事务性管理、资金短缺,经济效益低下,机构臃肿等,导致目前紫蓬山旅游存在以下问题:

2.1紫蓬山品牌吸引力不够强

紫蓬山虽然具备上述资源优势,但从全县来看,旅游收入所占比例并不多,2009年游客虽超过50万人次,但旅游收入却仅占全县10%,这说明紫蓬山的品牌吸引力并不强。

紫蓬山旅游资源丰富,但对紫蓬山风景区的打造维护,涉及紫蓬山管委会和周边数个乡镇,没有统一策划,存在重景区建设轻品牌整合、重产品设计轻整体形象等,加之部分景点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编队式管理和服务水平不到位,难以与紫蓬山旅游的主线很好对接等,在开发中尚未培育出具有极强吸引力的景点。

2.2紫蓬山旅游市场发育程度不够高

肥西县尚无一家以资本为纽带的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的大型旅游集团,区域合作、市场秩序维护、品牌塑造等工作,只凭政府主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落实。目前,紫蓬山没有善策划、精运营的旅游企业,组团旅游能力不强,政企不分现象明显,主题化开发不够,旅游人才队伍缺乏,目前整个紫蓬山景区专职导游仅有2人,远远不能满足日益个性化的旅游消费需要。旅游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景区及附近乡镇的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太小,无法满足团队旅客的需要,遇到节假日、各种比赛活动更是无法满足需求,这使得在今后的发展中难以应对市场的要求和竞争。

2.3紫蓬山品牌关联带动作用不够大

紫蓬山风景区整体规划范围包括周边的紫蓬镇和铭传乡,但由于旅游功能配套不够,与紫蓬镇、铭传乡等的文化教育产业、新农村建设、特色农业的互动与整合不够,旅游业的“乘数效应”不明显,当地农民和农村经济从旅游中收益不够,对周边地区产业升级的带动促进作用较小,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这一地区发展旅游的热情。

2.4资金投入不足依然是阻碍其发展的一大瓶颈

紫蓬山近几年虽然通过本级政府投资、向上争取资金、引资等各种措施加大景区景点、基础设施的建设,但随着旅游市场的日益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逢庙会、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停车场、公厕、餐饮等基础设施都远远超出其承载能力,而目前资金的投入远未能解决这些问题。由于管理体制问题导致部分引资企业亏本经营,大大挫伤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如笑翻天体育乐园的投资者在欢乐岛投资利润丰厚,在紫蓬山却亏本。

种种现象表明,现行的管理体制严重束缚旅游经济的发展。由于风景旅游区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探索科学的旅游景区管理新模式,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紫蓬山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途径思考

对于紫蓬山旅游景区的发展而言,我认为应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形成一个既有利于保护又有利于发展的管理体制,是至关重要的。但风景旅游区又不能等同于企业,由于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应从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多个方面考虑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在风景旅游区的开发保护中,要加强公私合作,合理利用政府和企业的优势

1.积极探索更科学的管理模式

目前现有的风景区管理模式有两种。一是国家直接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国家集风景旅游区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于一身,景区的管理、保护和开发经费由国家财政承担,景区的门票及其他旅游项目由国家定价(一般定价很低),收入上缴国家。公益性强的景区(景点),如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的核心区、文物保护区、宗教朝拜地等实行国家经营管理,由国家委托专业人士经营。严格控制旅游的过度开发,保护自然文化遗产。

二是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真正把风景区作为一项产业来对待,将其作为独立的主体推向市场。存在的市场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项目的形式招商引资,由多个投资主体进入景区行使经营权;另一种方式是垄断经营权,以一家作为投资主体,进行垄断经营。由于政企职能分开,产权比较明晰,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效率得到了提高。但也要认识到,旅游业是以持续为目标,需要将经济和环境效益结合起来考虑,而企业经营者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环境效益。紫蓬山风景区要充分利用两种模式的优点,再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如黄山风景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模式。

2.改革管理体制

紫蓬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所有权主体是国家,为保证国家产权的统一和国有资产的收益,应有一个权威机构行使风景旅游区资源产权。对产权进行统一管理;负责风景旅游区规划的审批、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租赁,风景旅游区资源使用权转让、风景旅游区资源保护规划等。该权威机构可视需要,在各片区设立派出机构。发展建立风景旅游区日常管理机构。并对其拥有领导权、监督管理权和对风景旅游区资源开发经营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权。日常管理机构由派出机构代表、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代表、当地群众代表、开发经营单位代表等组成,具体负责风景旅游区开发建设的监督管理,监督国有资源的用途,保证国有资源保值增值,并进行风景旅游区日常的市场管理、资源管理、环境管理。整个管理系统的经费均由国家按旅游税收的一定比例统一拨付,以防受地方政府部门和经营者的牵制。要让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法律及制度保障。建立规制风景旅游区开发和保护的体系。目前虽然有《风景名胜区暂行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但是这些规定缺乏实施细则,对一些新做法缺乏裁决的依据,对实际执行中的一些破坏资源、侵蚀国有资源、使用权不明确的现象难以做出有效认定和判罚。尤其在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具体法律法规对旅游资源开发行为进行规范,具体操作上对旅游资源的权力归属没有清晰的界定。要明晰风景旅游区产权,并使其规范化运作,就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将景区开发行为予以规范,对破坏景区资源的行为和做法给予惩罚。

3.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

风景旅游区不是单指景观资源,而是以景观资源为核心,由产品系统和支持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体。在风景旅游区管理体制改革中,分清旅游景观资源和旅游经营资源。旅游景观资源不应作为风景旅游区创收的主要途径,而要以保护为重,应建立景区财政补贴制度,为景区维护经费来源提供保障。旅游经营资源才是我们的改革重点(包括住宿、餐饮、娱乐设施等),是增强竞争活力,提高风景旅游区的收入的来源。紫蓬山风景区要在旅游经营资源上继续挖掘,以特色为导向,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在今后五年,如何加强和保护现有资源,继续挖掘旅游资源,以特色为导向,提升景区竞争力,将成为景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

首先要加快淮军故里圩堡群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并将其作为五年中对外推介的重点旅游项目。淮军文化中独特的圩堡群是国内独一无二的历史资源,而随着学术界对李鸿章、对淮军的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淮军文化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使淮军文化旅游的推出有着极好的外部环境,同时,随着大陆与台湾交流的日益深入,作为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故乡的肥西紫蓬山风景区,也将成为发展对台交流的一个基地。因此,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打造淮军文化圩堡游,这也将是紫蓬山又一项特色旅游项目。其次要打响森林生态旅游牌。紫蓬山旅游开发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要求进行发展,而在保护现有自然资源的条件下发展生态旅游将是最好的选择。旅游发展的趋势是森林旅游等生态旅游形式,而紫蓬山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为其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保障,而市民经济收入的提高、节假日的增加又为这种旅游形式提供了可能。为充分发挥紫蓬山资源优势,提高效益,在落实紫蓬山旅游总体规划定位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紫蓬山森林生态文化旅游。森林生态文化旅游是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人文景观为点缀、全面发挥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各种旅游要素相配套的综合型产业。

4.积极拓展外延,完善紫蓬山旅游产业链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前景篇8

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于保护我国珍贵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带动旅游、经济、文化以及其他相关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老少边穷地区开发利用风景资源,开展旅游活动,对于带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尽快脱贫致富,起了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实践表明,风景名胜区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建设部作为国务院主管全国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如何搞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我们要适应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把我国珍贵的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好、管理好,上对得起祖先,下无愧于后人。为深入贯彻执行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切实加强对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进风景名胜区事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我们应当继续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进一步提高对保护资源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是当今世界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的认识。我们应当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做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工作,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我们将结合纪念《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10周年,大力宣传依法保护和开发利用国家风景名胜资源的重要性,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和支持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发展,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使国家宝贵的风景名胜资源能够永久地保存下去,不仅为当代人服务,而且为子孙后代造福。

二、各地要切实加强对风景名胜区工作的领导。要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把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放在风景名胜区工作的首位。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有关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制定完善风景名胜区管理规章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格保护好风景名胜区的植被、地貌、山石、水体、动物、自然环境以及文物古迹等各类资源,为风景名胜区的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

三、加快立法进度,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障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就风景名胜区工作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法规,要坚决贯彻执行,依法严格管理,切实加强保护。我们要加快制订《风景名胜区法》的进度,并逐步完善配套法规。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前景篇9

关键词:公共景区制度安排供求失衡

一、研究缘起

公共资源类景区简称公共景区,指的是以自然景观和文物景观等公共旅游资源为依托的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和文物景观类旅游景区(彭德成,2003)。

现阶段,我国公共景区管理制度的供求矛盾不断激化,严重制约了我国公共景区事业的健康发展。针对此问题,理论界改革的呼声不断,产业界也在不停的摸索实践。可以说,在公共景区管理制度创新中,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走在了前列,充当了公共景区制度变迁的主体,但这是一种自发性的诱致性变迁,在制度供给面前不能“名正言顺”。本文从制度演进的视角来探索公共景区现有制度改进的动因,提出了我国公共景区管理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二、需求诱致下的景区管理制度变迁

(一)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是对制度不均衡的反应。林毅夫借鉴了西方经济学有关制度变迁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拉坦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他认为,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一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制度变迁是一种公共物品,搭便车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新制度安排仅仅靠诱致性创新的话,一个社会中的制度安排就会满足不了需求,因此需要国家干预以补救制度安排供给的不足,这就是所谓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只有供给和需求主体的利益诉求都能在制度安排中得到相应的体现,制度变迁才能显示出良好的制度绩效。

(二)公共景区的管理制度演进

中国公共景区的制度演进没有正式的制度安排,而是一种自发的诱致性的制度变迁过程,它经历了从纯粹公益性的管理制度到经营性管理制度的演进。

中国公共景区的管理体制,建国至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上沿用的是前苏联的管理模式,采用纯公益性的管理制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旅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对许多景区构成了保护压力,纯粹公益性的管理制度已不能保证景区资源的保护和景区的健康发展。于是,实行经营性管理制度成为一些地方积极尝试的一种制度创新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事业性单位企业化经营。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地纷纷进行景区经营权转让,许多景区循着自发的制度创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三)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制度需求动力分析

据估计,目前,全国已有超过300家旅游景区在实施着“两权分离”,涉及20多个省、市和地区,而这一趋势还在愈演愈烈。这说明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制度需求具有很大的动力。在当前国家投入严重不足的前提下,许多景区要生存,走出了这无奈的一步。但从目前的实践看,在公共景区管理制度创新中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走在了前列。

1.地方政府是景区经营权转让需求的主导。随着我国经济的转轨,中央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经济权限,地方政府也更多地承担了地方经济增长的重任。角色的转变极大地推动了地区之间的竞争,许多地方都把具有很强关联带动作用的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非常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由于实行属地管理制而对景区拥有较大权利的地方政府成为景区管理制度改革的主动力。他们处于景区管理链条的基层,最能了解景区现状及其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国家投入特别有限的情况下,开始尝试经营创收。地方政府通过有偿的方式转让景区经营权,可以吸引资金,盘活景区资源,同时促进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改善。另外还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实现百姓脱贫致富,满足地方政府求政绩、树形象的需求。诸多利益使地方政府热衷于出让景区经营权。

在景区经营权转让中,政府的支持是促成协议达成并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而这一支持的动力来源于地方发展经济的迫切要求。

2.企业的热情参与使景区经营权转让的需求成为现实。在景区经营权转让的过程中,除了地方政府官员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魄力,同样重要的就是企业的热情参与。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作为旅游产业链条中收益率最高的旅游景区对私人企业产生了巨大吸引力。风景名胜区门票可观、收益稳定,成为当前部分企业看好并牟取的目标。民营资本通过买断经营权、租赁经营、合作开发等方式介入自然景区开发的大戏已经上演得如火如荼,尽管建设部对风景名胜区的经营权转让一直持谨慎态度,但景区经营权转让风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公共景区的开发需要民营企业的参与基于以下两点原因:第一,我国自然景区的面积很大,国家对其开发和维护的能力有限;第二,在大景区周围需要很多辅助设施,民营资本来对这些辅助设施进行投资和经营,比较符合市场规律。

(四)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制度需求的特点

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愿望和民营资本的逐利性,共同构成了公共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制度需求动力。这种需求是一种诱致性的需求,它体现出了盈利性、自发性、渐进性等特点。这种制度变迁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局部性的变迁。

三、景区管理制度供给自身存在的缺陷

我国现行景区经营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张昕竹(2000)将其特征归结为:一是管理的多重目标性;二是企业化经营;三是不同程度的多重管理,并且从激励的角度分析了在现行管理体制下,景区资源的保护目标难以实现。笔者认为现行公共景区管理体制的最大矛盾是:国务院主管部门把景区作为社会公益事业进行行政管理,而地方政府及景区管理局则把景区视为企业进行经营。现行景区管理制度的主要缺陷有:

(一)现有景区体制安排下的多头管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共旅游资源归国家所有。但是在实际运营中,由于管理条块分割和权力分解,导致国家所有权的具体实现形式模糊。目前许多风景区尚未建立专门管理机构,缺乏统一有效管理,各政府部门对景区实行条块管理,导致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弊病。由于管理条块分割和权力分解,造成实际上各级地方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同时在行使国家所有权和管理权,以致出现国家唯一的所有权被部门分解,却没有一个唯一的权威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的局面,由此出现九龙治水水更大的局面。

(二)现有景区产权制度安排下的路径

我国旅游景区所有权委托的环节多、路径长,管理效率低下。这不仅加大了监督难度,还造成了国有产权的虚置和弱化。一方面,由于旅游景区产权委托层次多、链条长,降低了所有者(委托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加大了监督成本,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现象,增大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使委托人的约束控制能力趋于弱化。另一方面,由于条块分割,致使景区风景资源所有者代表多元化,使得国家作为国有风景资源所有者代表的地位模糊,产权虚置或弱化,甚至被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所侵害,国有风景资源的价值补偿和价值实现困难。

(三)以资源的行政管理代替产权管理所带来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政企高度统一,当地政府、景区管理局兼管理者、资源所有者、经营者及监督者等多重身份,垄断经营所有业务,排斥竞争,使得资源得不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景区经营效益普遍低下,建设和管理落后。另一方面,在景区开发建设中,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的职责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他们已经从公共资产的代表者、管理者、监督者,变成了投资者。这种“政企不分”、“事企不分”使国家对公共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不到体现,其收益转化为一些地方、部门、集体或个人的利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四、我国公共景区经营管理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现有的景区管理制度框架内,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局部上出现了不均衡。这些因素加速了需求诱致下的景区经营管理制度变迁的步伐,凸显了景区经营权转让中的矛盾和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为过渡时期公共景区的市场化运作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为了让市场和政府更好地各司其职――政府负旅游资源保护和监管之责,而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之功能。笔者认为:在对公共景区进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将公共景区的经营权纳入政府特许经营范围,推行特许经营管理制度,是当前制度环境下公共景区管理运营的现实选择。黄进(2009)提出,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制度包括立法制度、特许程序制度、特许经营合同制度、救济制度和相关的配套制度。笔者认为,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除了包括以上制度外,还要健全组织制度、特许边界限制制度、特许费用制度等。

本文借用国家建设部令《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中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定义,将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定义为:公共景区特许经营是指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公共景区投资者或者经营者,明确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经营公共景区内某个项目或者整个景区的制度。它是一项能有效平衡公共景区开发和保护的制度安排,是支配公共景区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制衡的制度安排,具有如下特征:

1.公共景区特许经营是政府特许经营的一种形式,属于政府的行政许可行为,其核心是政府将公共景区的部分或全部经营权授予非国有企业,政府要以合同方式对被许可企业进行管制;

2.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双方要签订特许经营合同,合同标的是景区一定期限的经营权;

3.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要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选择景区投资者,其许可方是政府,至于是哪级政府则由公共景区的级别决定,被许可方则是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

4.公共景区特许经营是有一定区域、范围、期限和限制的;

5.特许企业作为被许可方要交给许可方(政府)一定的费用;

6.公共景区特许经营要遵从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

[1]彭德成.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寇敏,马波.中国公共资源类景区管理制度的演进与创新[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

[3]张昕竹.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的管理体制与改革[J].数量经济

技术经济研究,2000(9).

[4]谢茹.关于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的思考[J].当代财经,

2004(10).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前景篇10

关键词:喀纳斯;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2--0010--03

被誉为“人间净土”的喀纳斯,自然景观优美独特,文化景观琳琅称奇,既具北国风光之雄浑,又有南国水乡之娇秀,是新疆旅游资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新疆旅游业的龙头。然而,在喀纳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由于对旅游资源价值认识的不足,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短期行为较为普遍。喀纳斯景区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和敏感的地区,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自然恢复和逆转,或者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可得以弥补,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应更加科学、规范,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喀纳斯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不强,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科学的规划

喀纳斯景区旅游资源获得了许多殊荣,如部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等。这些殊荣使人们看到更多的是眼前的利益,这些荣誉也成为了喀纳斯旅游业的招牌,在人们欣喜地看到一拨又一拨旅游队伍纷至沓来的时候,似乎已经忘却了那一块块金匾背后所寓意的旅游资源的价值。自然保护区在没有对资源的价值进行充分评估、在缺少深入地调查研究、全面科学地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匆忙地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在保护区内修公路、造宾馆,甚至修建一些缺少审美意识、与自然景观不相称的人工建筑和景点,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及和谐性。当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又将这些建筑拆除,而留下的是的沙土,自然本身已很难再回复它的原貌。这不但使自然资源和景观遭到破坏,而且过高的基础建设投资使保护区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保护区不但没有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反而严重地破坏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二)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喀纳斯旅游景区旅游的黄金季节较短,在旅游旺季游客数量庞大。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景区对游客数量尤其是旅游高峰期的游客数量不加控制,致使游客数量严重超出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容量和旅游承载力。加之,游客总体的环境保护意识差,景区内又缺少必要的防护措施和监控手段,导致草地践踏、沙土、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其次,开发前期在保护区内修建大量的旅游设施,开山炸石、砍树毁林,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并大面积减少,造成开发性污染,这将引起生物多样性降低,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甚至失衡。景区内的游览设施大都没有使用清洁能源,释放出的废气、废料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还有很多的外来车辆可以直接驶到景点,这一点与九寨沟有很大不同,九寨沟所有的外来车辆禁止驶入景区内,景区内行驶的区间车全部使用清洁能源。

(三)旅游资源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欠缺

自然资源属于准公共产品,自然保护区是具有生态公益性和科学基地性质的“自然特区”。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水系等生态系统具有无可否认的国有资产产权。然而,目前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分属于林业、宗教、文化、环境等不同的部门,在开发建设中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规划,客观上造成了开发建设以及管理上的无序局面。尽管对组织机构进行了重新架构,但仍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业务重叠与业务真空地带同时存在,不同部门的政策也难免会有交叉甚至冲突,还需要很好的磨合。其次,景区管理人员缺乏对这种大规模、高质量旅游资源的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缺乏对整个旅游资源宏观管理的驾驭能力,一方面,眼前利益的驱动使得旅游资源的开发不断升级,而另一方面,管理滞后,管理的水平跟不上开发的速度,造成事实上的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经营,旅游资源的价值受到极大地损害。

(四)管理队伍人才匮乏、不能满足旅游资源管理的需要

首先是管理队伍数量不足。喀纳斯旅游管理局在编人员未达到核定编制数,大部分科室工作人员配置不足,普遍存在一人多职的现象,工作量超负荷、压力大。其次,管理队伍结构复杂。在编的干部职工中,既有全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编制,又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编制和公安专项编制,工人的比例较高,干部队伍结构比较复杂,干部人事管理难度较大。第三,缺乏人才。现有干部职工中,学历水平普遍不高,个人能力参差不齐,缺乏专业人才,尤其是缺乏既懂业务又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缺乏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干部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离工作的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

(五)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受到冲击

喀纳斯是人类农耕文明之前游牧文化的活博物馆,区内保存着战国时期至元代的大量岩画以及世代游牧民族留下的各种石人、鹿石、石堆墓等草原文化遗迹。图瓦人作为蒙古族的一个支系,在中国仅存2000余人,千百年来,喀纳斯一直是他们唯一的聚居地,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图瓦人过着淳朴的游牧生活。随着喀纳斯旅游资源的开发,当地游牧民接待着一批又一批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市场经济的浪潮夹杂着各种文化正冲击着图瓦文化这个古老而脆弱的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正加速着当地文化的变迁,具体表现在该地区服饰、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生活方式等都在发生着变化。

二、喀纳斯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喀纳斯旅游资源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遗产,如何珍惜好、利用好这一独特的自然资源,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价值,使喀纳斯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地给人类带来美的享受和体验,是我们必须要认真面对的一个问题。基于对喀纳斯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从喀纳斯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增强对资源的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旅游资源开发不应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它要求人们合理的利用旅游资源并有责任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平衡。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等手段,让人们都树立起环保的意识,提高公众的生态旅游意识。首先,对景区所在地的管理人员、开发商、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使他们在开发、经营、管理中自觉保护资源环境。其次,提高游客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人们的旅游活动、规范人们的旅游行为。再次,对当地居民和社会公众进行宣传,普及资源和环境保护知识,使旅游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桥梁。

同时,喀纳斯旅游资源也包含着非常独特的文化资源,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要特别防止旅游开发对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冲击与破坏,要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从中外各地旅游开发的经验和教训看,任何景观如果只限于其观览层面,都是不能长久的,必须依附于独特的文化价值才能有持续的生命力。要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必须把保护和挖掘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作为开发战略的核心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资源开发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科学规划、适度开发

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必须要在充分调研、严格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总体设计布局。规划必须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基本前提,从生态学角度对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测评,以确定适度的开发规模,维持景区的生态平衡;对旅游设施、设备和场所的规模数量、材质色彩、造型风格等进行规定,以确保人造景物与环境协调;科学规划并进行功能分区,功能区不同,在开发要求上也要有所区别;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和经营准入条件,以确保景区高起点开发;依据功能分区和开发规模,做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布局与规划;规划好游览的景点、线路、方式等项目,并统筹规划旅游服务设施、旅游商品开发等内容。开发条件不成熟时,切不可匆忙开发。同时,做好旅游资源开发经营的基础工作,如:对景区内准备开展的项目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对将要开展的经营项目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旅游资源的类型、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旅游资源的现状等进行全面评估,并实施监控;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估,这是出让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权的前提。

(三)实行旅游资源资产化管理

喀纳斯旅游景区的管理目前由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虽然将众多的管理部门归在一个口子下统一管理,解决了一些过去在管理中职责不清、交叉重叠的矛盾和问题,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仍然存在,如资源的所有权及如何实现所有权的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经营权、管理权问题及部门间的权限、职责问题。这些深层次问题的解决除了从体制、机制上加以纠正,实行资源的资产化管理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将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既可以避免现有的条割分块、多头管理,又可以形成一种相互监督的机制,各行其职,互相监督,从而严格保障经营管理的到位。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其前提是核算出资源的价值根据资源的价值确定经营管理权出让的标准,通过经营管理权的出让,逐渐建立起旅游资源市场化经营的经营机制,推进旅游资源的市场化运作,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的效率。

(四)合理定位,提高经营企业进入门槛

喀纳斯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极高的品位,应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其旅游资源的内涵和价值潜力,将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价值,以期更好地实现其旅游价值及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喀纳斯这样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其生态容量有限,因此,喀纳斯景区应适当控制游客数量,尤其在旅游旺季,可以通过提高门票价格的方式利用价格杠杆来调节游客数量。目前,旅游淡季和旺季虽然实行了不同的门票价格,但旅游旺季游客数量仍然庞大,超出了它的承载力,调查显示旅游旺季门票仍有进一步上调的空间。与此相适应,应根据喀纳斯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更加丰富的、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以延长游览时间和提高旅游体验质量,以充分发掘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为此,对旅游资源必须高起点开发、高质量经营管理,转变旅游经营方式,以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要重视改善旅游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更好的满足游客的需求。这就要求开发经营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资金实力、资格条件和经营管理能力,因此,在项目招标时,应建立高标准的准入制度,设定严格的企业进入的门槛,精心筛选、严格控制,把好企业进入关,进而把好开发经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