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建筑企业生产要素管理十篇建筑企业生产要素管理十篇

建筑企业生产要素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3:54

建筑企业生产要素管理篇1

关键词:建筑企业企业管理经营管理

0引言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且对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起着支柱性作用。当今社会,随着市场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品质的追求以及建筑企业市场低成本的进入,使得建筑市场成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而经营作为各个企业经济活动的中心,直接关系到企业本身效益的好坏,并且对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学习经营、懂得经营和善于经营,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管理者最基本的能力。

1建筑企业经营及其影响要素

建筑企业经营就是将企业内部的经营要素(如技术、人力资源、资本、质量等)与外部的经营环境相结合,并通过管理、生产和服务等活动,实现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和社会效益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建筑企业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基础,以符合设计和满足用户要求为根本,从而达到或超过预定目标期望值的目的。而影响建筑经营的要素主要有企业内部的体制结构和外部市场环境,建筑经营投入的施工技术、人力等,以及产出建筑物的质量和获得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等三大类因素。因此,可以从这些经营要素的管理入手,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提高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措施

2.1建立健全的企业领导体制与管理组织

健全的领导体制和好的管理组织将会极大的提高对企业经济的管理,节约各种行政支出,并能有效地对各个经济要素进行监督,最终提高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的领导体制,是一个十分复杂又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一方面它同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想联系,要与生产力水平和企业的规模相适应;另一方面又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受到社会经济体制、政治制度与企业形式的制约。企业组织管理则体现了为实现企业共同的任务和目标,而对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协作,有效的配备和使用企业资源,并能够正确地处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建筑企业在健全企业的领导体制和管理组织时,也必须对相关的基础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包括建立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建筑施工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一套严密的经营、生产、技术、财务、质量、劳资、材料、机械设备等管理标准,对各类技术经济定额的制定、执行和管理,对各种计量技术和计量手段的管理,以及所有与工程项目有关的信息资料的管理等。这些基础工作是实施企业有效管理的重要前提,对整个企业管理工作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的企业领导体制与管理组织以及相关的基础管理工作。

2.2加强建筑企业技术要素的经营管理

建筑企业技术经济的管理就是要求对企业中的相关的各项技术活动过程和技术工作要素实施计划、组织、科学、有效的管理。建筑行业的各种技术活动,一是指包括技术检查与核定、技术交底、图纸与工艺会审等方面为保证正常生产活动的技术要素;二是指技术创新活动,如技术改进和技术开发、科学研究、新技术工艺的试验研究等。技术经济管理是建筑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加强技术管理对于稳定企业生产技术工作秩序、保障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搞好环境保护和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做好建筑企业技术经济的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确技术管理的任务,正确贯彻国家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活动,不断推进并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努力提高各技术的经济效益,真正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二是要做好各项技术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健全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技术责任制、做好技术情报和信息管理工作、做好施工技术日志好工程技术档案、严格贯彻和执行各种技术标准与技术规程、并定期对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等;三是要做好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如建立安全责任、检查、教育等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施工环境的公害和污染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等。

2.3加强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的经营管理

人是建筑施工的主体,其经济管理是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进行的管理活动,实施有效人力经济管理能够极大的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企业本身效益的最大化。人力经济管理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相比,除了传统的人员招聘、录用、档案管理、人员调动等,还增加了对人力资源的规划和开发、岗位与组织设计、行为

[1] [2] 

管理,以及终身教育等内容。

人力资源是实现建筑企业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方面。良好的人力经济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人员的劳动消耗,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建筑企业在人力经济管理上的,必须充分发挥企业中人员的内在潜力,实施各尽所长、各尽所能的“能本”管理;并建立“德为前提、能力本位”的能绩优先的用人制度,坚决实施能上能下、竞争上岗的干部人事制度,创造条件保证有才能的人更好的发挥才干。

.加强建筑企业质量要素的经营管理

所谓“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不只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甚至是子孙后代的幸福。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必须时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而建筑质量经济管理就是要根据设计和用户要求,在规定的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建筑施工,并尽可能的降低成本以实现企业本身效益的最大化。

建立全面的质量要素管理体系是建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要求运用多方法对全员、全过程、全企业进行经济质量管理。要实现全员的经济质量管理,必须做好全员的质量教育工作,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建立包括各级部门和人员在内的质量责任制制度,已明确其职责与任务范围;有必要经常性的开展多种多样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以及主人公精神,积极主动参与到质量经济管理中去。要做好全过程的经济质量管理,必须坚持“为用户服务”和“预防为主”的思想,从市场调研、建筑设计、建筑施工,以及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经济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经济管理则是要求企业内部的所有部门都必须自觉履行各自的质量职能,并相互监督,使得全企业都处在质量经济管理之中。

结束语

建筑企业生产要素管理篇2

【关键词】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管理

前言

在国民经济中建筑行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使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得到满足,更是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建筑企业市场低成本的进入、人们对建筑物品质的追求及市场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建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成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而作为各个企业经济活动中心的经营,对企业本身效益的好坏直接产生影响,而且对建筑企业的发展及生存具有决定作用。所以,建筑企业管理者最基本的能力就是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善于经营、懂得经营和学习经营。

1、建筑企业经营及其影响

建筑企业经营就是将企业外部的经营环境与内部的经营要素结合在一起,实现企业本身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环境等一系列经济活动。以市场为基础的建筑企业经营,以满足用户要求和符合设计为根本,从而使预定目标期望值达到或超过。而对建筑经营的要素产生影响的主要有外部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的体制结构,还有建筑经营投入的人力及施工技术等,以及获得的社会效益、经济、环境等三大类因素和产出建筑物的质量。所以,可以立足于这些经营要素的管理,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2、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的方法

2.1筑企业技术的经营管理必须加强

管理建筑企业技术经济就是要求管理技术工作要素实施科学、计划、有效组织和企业中各项技术相关的活动过程。建筑行业的各项技术活动,一是指包括技术交底、技术检查与核定、工艺会审与图纸等方面,是正常生产活动技术要素的保证;二是指技术创新活动,如技术开发和技术改进、新技术工艺、科学研究的试验研究等。建筑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技术经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加强技术管理对于建筑企业生产安全的保障、企业生产技术工作秩序的稳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做好保证工程质量和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筑企业技术经济的管理工作要做好,第一技术管理任务必须明确,国家的各项技术政策正确贯彻,使企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推进并提高,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活动,使各项技术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真正做到经济与技术的统一;二是对各项技术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要做好,包括建立健全技术责任制、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做好施工技术日志、做好信息管理和技术情报工作、管好工程技术档案、对各种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要严格贯彻和执行,对人员进行定期技术培训等;三是对环境保护技术和安全技术要做好,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安全教育、责任、检查等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相应的预防施工环境的污染和公害的制定措施等。

2.2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的经营管理有待加强

建筑施工的主体是人,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取得、利用和保持等方面进行管理活动的经济管理,人力经济实施有效管理对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极大的发挥,最终使企业本身效益实现最大化。传统的人事管理与人力经济管理相比,除了传统的人员录用、招聘、人员调动、档案管理等,还增加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规划、行为管理、组织设计与岗位以及终身教育等内容。

实现建筑企业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因素是人力资源。人力经济管理的良好能够使人员的劳动消耗有效减少,从而使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提高的目的。建筑企业在管理人力资源经济上,必须对企业中人员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实施各尽所能的“能本”、各尽所长的管理;用人制度以“德为前提、能力本位”的能绩优先为根本,实施竞争上岗、能上能下的干部人事制度,为有才能的人创造条件更好的发挥才干。

2.3企业的管理组织与领导体制要建立健全

领导体制的健全和管理组织的完善对企业经济的管理将会极大的提高,提倡节约各种行政支出,并能对各个经济要素进行有效地监督,最终使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企业的领导体制,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又是十分复杂的问题。一方面它与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相联系,受到企业形式、社会经济体制及政治制度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它与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想联系,要与企业的规模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企业组织管理则表现了为企业共同的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合理的协作和分工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企业资源实行有效的使用和配备,并能够对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正确地处理。

建筑企业在健全企业的管理组织和领导体制时,对相关的基础管理工作也必须进行完善,建筑施工的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要逐步健全并严格执行,健全建立并严格执行一套严密管理标准,实行与工程项目有关的信息资料的管理,对各类技术经济定额的制定、管理和执行,以及对各种计量手段和计量技术的管理等。实施企业有效管理的重要前提是这些基础工作,对整个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工作的好坏意义十分重要。所以,管理组织以及相关的基础管理工作与企业领导体制必须建立健全。

3、结束语

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复杂的综合管理,其管理素质对企业的发展和生存直接产生影响。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社会里,建筑企业只有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改进经营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质量、人力资源、施工技术等经营因素的管理,才能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并能够在将来更加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严若美.浅议建筑企业管理中成本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200824(11)

[2]吴信平,程国政.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营管理探析[J].经济师,2004(12).

建筑企业生产要素管理篇3

关键字: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abstract:thesafetymanagementofconstructionenterprisesintheenterprisemanagementwork,isaverykeyveryimportantwork,cansayingisthework.Keepthebuildingenterpriseconstructionsiteconstructionenvironmentandconstructionofgoodorderisthekeyofconstructionenterpriseconstructionsite.nowadays,theglobaleconomicintegrationmoreandmoreclose,constructionenterprisestodemandmoreandmore,themarketcompetitionawarenessismoreandmorestrong.Buildingenterpriseconstructionsiteinthewholebuildingisbuiltthemostkeyofplace,alsobetheimportantplacebuildingeventuallyform.So,paysspecialattentiontothesafetyoftheconstructionenterpriseconstructionsiteisveryimportant.thisarticlewillfocusonbuildingenterpriseconstructionsitesafetytheimportanceofthemanagement,constructionenterpriseconstructionsitesafetyproblemexistandhowtostrengthenbuildingenterpriseconstructionsitesafetymanagement.

Keyword:buildingenterpriseconstructionsitesafety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安全生产长期以来一直是一项基本国策,是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安全工作的成败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良好的安全环境,可以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使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否则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现如今有很多建筑企业只是一味的追求效率,忽略了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这也是建筑企业施工现场事故不断的主要原因。建筑企业必须要严格管理企业的安全,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因此,项目安全管理是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我国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保证建筑质量的重要环节,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安全、工期、成本是施工企业的重要四大指标,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落脚点就是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建筑企业把质量保证放在第一位,但是质量好的最基本条件就是安全,质量是建立在安全之上的。施工现场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加强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对于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意义重大,只有确保施工安全,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只有建筑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具有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的意识,建筑企业才能更好的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而且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整个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能够促进所有员工文明施工,全面提高全体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不断加强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对全面推进施工现场的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二、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

1施工现场环境恶劣

由建筑工程的特点所决定,建筑工程施工环境具有露天、高空、工种交叉等不利因素,并且建筑工程一般是比较庞大的工程,场地狭小、立体交叉导致建筑施工环境恶劣容易诱发安全生产事故。据不完全统计,建筑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很多是由于施工环境恶劣而造成的。

2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少,综合素质较低,达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使得安全管理工作薄弱。另外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大部分一线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缺乏基本安全知识,其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低下,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又远远不够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差,甚至一部分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也缺乏了解。

3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安全生产机构、消防机构、文明施工机构、卫生保卫机构的工作无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未能从施工企业一一项目部一一班组一一施工人员逐级落实安全生产指标,未能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无从考核。

三加强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充分重视安全工作

建立以“第一责任人”为中枢的安全责任制,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级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本部门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现场的项目经理是项目现场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要全面负起责任,认真依法履行法律法规赋予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定义务,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把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身上。

做好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和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其中要落实好项目现场一级的责任分解工作,项目经理要与项目现场的管理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生产班组等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协议,做到逐级逐岗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实。

2必须要强化文明施工的意识

推行文明施工和文明作业,创建文明工地,是管理性非常强的工作,同时也极具技术性。安全与文明密不可分,只有不断的传递安全意识,才能更好的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

3必须要完善安全监督系统

第一,安全监督的前提条件是要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在施工前检查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将潜在的危险进行排除,尽量将可能出现的伤害降到最低。第二,必须要做好补救措施。在出现安全隐患的第一时间消灭隐患,尽量弥补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第三,必须要加强安全问题的反馈,实行动态管理,最大程度上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4保证安全管理费用的投入

安全资金主要用于购买施工安全防护设施和员工安全培训费用,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不可挪做他用,做到专款专用,保证安全生产资金和设备的投入,并建立资金使用清单。企业领导要尤其重视这一点,所谓花小钱省大钱,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其损失是无法估量的,除事故的直接损失外,还要考虑到停产停工整顿的间接损失及施工人员潜意识中的怠工损失等。

5完善安全教育管理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避免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建筑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安全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差,是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安全教育不能流于形式,通过一些新颖、生动、容易理解的教育形式,提高安全教育的直观性,提高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结束语

施工现场的安全必须要放在第一位。只要建筑企业重视安全问题,正确的进行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就一定能够保证建筑安全的同时促进文明施工,从而提高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潘承仕、张仕廉.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J];建筑经济;2003年12期.

建筑企业生产要素管理篇4

建筑企业生产周期较长、涉及面较广的特点决定了其企业管理要包括工程的承接与预算管理、施工工程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许多方面,其中,财务管理是核心。

建筑企业在资金筹措、产品价格的形成,工程价款的结算方式、成本的预算及考核等财务工作上与一般企业有许多不同。目前,传统财务管理的一些手段和方法正面临新的变革,建筑企业内部管理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财务管理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建筑企业注意防范财务风险。

一、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存在的问题

目前,有些建筑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企业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2)单位会计人员水平素质有待提高,不能提供有效的财务管理建议。(3)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监管及内控不够全面有力。(4)企业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具体表现为现金管理不严、存货控制薄弱、应收账款周转缓慢等。(5)缺乏现代财务管理意识及先进科学的方法。

1.2企业财务风险的广泛存在

建筑企业生产经营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逐渐增加,使得企业在财务活动中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也增多。

首先,目前建筑市场还不够规范,部分建设项目资金不到位,项目投资风险部分转嫁给建筑企业,制约了建筑企业的现金源头。

其次,建筑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建筑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是资金回收风险和筹资风险。为了承接建筑工程,建筑企业在自有资金不足情况下向银行贷款,但举债不适度会导致严重的财务危机。另外,在建筑劳务提供以后,资金在收回的时间和金额上也具有不确定性,形成了资金回收风险。

再次,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缺乏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筑企业的建筑资金使用呈中长期性,造成大量资金沉淀,资金使用率低,影响着资金周转和短期债务的支付,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的购建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因素

影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因素主要有政府财税管理、社会环境和企业内部管理等,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企业内部管理问题。

2.1社会环境的影响

(1)建筑企业操作不规范,垫资会造成建筑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企业便拖欠材料商材料款,而材料商要等材料款付清才开发票,致使企业的财务部门无法及时做帐。

(2)拖欠民工工资的事时有发生,民工未领到工资不会签字,人工工资就不能及时造工资表进帐。

(3)建筑市场的材料发票难辨真假。

2.2企业本身管理

(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有制度不执行。

(2)企业高、中层管理层次中存在小团体,财务管理人员无所适从。

(3)缺乏财务管理目标,更无财务责任制。高层管理者不重视财务专业人才的作用。

三、强化建筑企业财务管理

首先,建筑企业应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其中包括:风险理念、利润最大化理念、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理念、知识效益和以人为本的理财理念。

其次,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完善以财务为中心的管理体制。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通过设定的预算管理体制,发挥各级预算分管部门和预算责任单位的职能作用,对预算期内的全部投入和产出所反映的收入、成本、费用、盈利和财务状况,逐级编制全面预算,分级实施控制并严格考核,从而最优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再次要制定财务计划。施工企业财务计划的内容,取决于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流动资金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工程成本计划、产品成本计划等。

第四,完善财务控制的体系。利用财务计划、目标等,协调、控制、监督企业财务活动,使其按预定的目标进行。可以采用公认的平衡控制法、限额控制法、财务比较控制法等手段。

建筑企业生产要素管理篇5

科学是认识世界的学问,技术是改造世界的学问,科学技术就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我所用,为人类所用的知识。我们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和发展而来的方法和技能的总和,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建筑施工科学与技术建筑施工科学技术就是指在建筑施工领域的科学和技术,主要包括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两个方面。建筑科学是主要研究建筑“是什么”其表现形式是建筑的知识体系;而建筑技术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科技人员运用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并借助现代建筑物质手段以达到控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他侧重于研究“如何办”,其表现形式是解决生产问题的手段和办法。事实上,建筑科学技术对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正在逐年增加,建筑科学技术已经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影响着建筑业本身,它需要企业的科技工作者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将它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一方面,在建筑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每一个环节上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管理和组织工作,通过一系列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中的工艺流程安排,将科技成果逐步的应用到施工的生产过程中;另一方面,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新的难题,这些难题又常常会涉及到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需要建筑知识的进一步研究和创新,形成理论,再应用到施工生产过程中,推动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

2科技管理的影响因素

科技管理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科技发展的先进程度、科技管理制度、科技的组织工作和科技管理者,这四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科技管理首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科技发展的先进程度,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实用的技术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科技管理第二个影响因素是企业的科技管理制度。同样的科技在不同的施工企业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有的运用的好,有的运用的差,这之间的差别就是管理制度的不同。科技管理的第三个影响因素是科技的组织工作。主要表现为施工企业的管理机构如何有效的开展管理活动。科技管理的第四个影响因素是科技管理者,人是企业科技管理中起最终决定因素的。上面的三个影响因素最终都要靠人来完成,所以具有高素质的科技工作队伍是建筑企业制胜的关键性因素。建筑科技管理的内容从管理工作的展开分析,主要有建立科技政策管理、科技管理体系、科技经费管理、科技人才管理、科技成果管理、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这是企业的具体科技工作。

2.1科技政策管理

分两个方面,一是贯彻执行国家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政策。企业的科技管理必须服从国家的科技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企业根据有关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科技管理政策并执行。

2.2建立科技管理体系

建立科技管理体系就是建立科技管理的组织机构,要明确组织机构及人员的职责,建立和完善科技管理制度。管理组织机构是建立在企业科技管理领导体系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科技管理工作的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纵向是从企业总部到子公司或分公司,再到项目部。横向是从管理职能部门到科技管理岗位或人员设置。

2.3科技经费管理

科技工作的开展主要靠经费的支持。经费的管理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技管理活动所需筹措的资金,另外一方面是对现有资金的合理使用。前者的方式主要有政府或上级拨款、企业自筹和社会筹募等。衡量一个企业科技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比例。后者是对现有资金的计划管理,它以必要性、合理性为原则,确保科技支出的合理有效。

2.4科技人才管理

科技管理离不开人才,最宝贵的也是人才。随着现代建筑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特点,建筑施工企业需要运用最新的建筑科技知识和成果,将这些知识和成果转化为技能,并应用到建筑实际,这些都需要依靠科技人才。科技人才管理包括人才的招募、培训、岗位实践、绩效考核、薪酬等方面,核心内容是要有计划的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激励人才,最大的发挥科技人才的效用。

2.5科技成果管理

建筑企业科技成果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科技人员及相关人员通过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既可以是有形的物质成果,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成果。成果管理可分为三个阶段:策划、研发、推广应用,策划是指企业应围绕可能产生成果的环节,探索可能创新成果的途径,研发是指利用技术部门组织力量,解决在创新过程中的科技问题,推广应用是指企业把创新成果在企业的内外部进行的广泛的有效的运用。

2.6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

新技术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企业内部新技术,一个是企业外部新技术。内部新技术指企业在自身研发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技术或工艺;外部新技术指例如建设部号召推广的新技术或业内其他企业发明的新技术。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将企业内外部新技术通过内部的工作,使企业的科技人员理解、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推广新技术的手段主要有学习交流、研究研讨、科普讲座等形式,让科技人员掌握新技术,在生产实践中运用新技术,这就需要企业配备必要的人员、专项资金、设施,并最终通过项目的应用来检验推广的成果。

2.7知识产权管理

知识产权管理是指企业在科技研究开发过程中形成并拥有自主排他性成果。产权的主体是企业或个人。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主要有产权登记、产权保护、开发利用等。随着产权意识的增强,建筑施工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产权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应设立专门机构或安排专职人员进行产权管理,以便于更好的管理企业的科技成果。

3结语

建筑企业生产要素管理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复苏的步伐逐渐加速,我国建筑施工工程发展顺利。建筑工程是我国市场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对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由于我国建筑施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较低,我国建筑施工安全性较低,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提升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竞争力,对其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1.1缺乏安全思想的建筑施工管理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最大的弊病是从事人员的素质不足,从企业到施工人员,对利益的重视程度过大,对安全思想意识较为轻视。在利益的影响下,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严重,行业“安全第一”的生产原则没有严格落实。再次,国家及行业的控制体系不足,企业钻法律空子的现象严重,最终导致了经济和安全上的恶性循环。

1.2缺乏系统性的衡量体系

在我国建筑行业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企业的不同,各个企业在其建筑领域和势力领域内,形成自己的建筑准则。在承包、分包、总包等部分之间的复杂的关系,导致施工项目中具体的安全管理理念不同,生产管理方向和方式不同,导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不协调。建筑行业内缺乏统一的衡量体系是建筑行业的一大弊病。

1.3薄弱的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建筑行业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结构调整。由于经济效益的影响,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被撤销或者兼并。企业原有工作结构并不完善,导致建筑行业安全管理保障体系缺失。因此,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方面的不足,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容易产生。

1.4建筑施工工作着安全素养低

在我国目前的建筑环境中,从事建筑施工的人员基本上是农民工。该施工群体具有教育素质低、素质差等特点,安全意识匮乏,接受意识较差。因此,建筑行业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足,导致安全培训效果较差。目前,对建筑施工从事者的安全培训是落实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程序。由于其群体素质较低,接受能力较差,导致安全培训工作试行不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情况不理想。最终,导致建筑行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之前,应该对其素质教育进行培养,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在此方向上比较欠缺。最终,安全事故的受害者成为建筑施工人员。

2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2.1完善组织框架,提升安全意识

建立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结构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通过强化建筑施工单位的组织结构框架,强化单位安全管理体系,进而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首先,我国建设单位过分重视经济效益,导致施工单位的结构框架不健全。企业应该对其管理部门进行改建,对其结构进行丰满,提升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保证质量”的方针为原则,以安全为基础进行安全意识灌输。其次,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小组。从企业的总部到基层建立相应的监督小组。对施工工作进行安全控制,对建设施工过程进行安全管理。再次,在施工单位建立相应的安全培训体系,对企业的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因此,完善组织体系是强化建设单位生产管理的关键手段。

2.2加强安全预防,健全安全制度

在建立好建设单位的体制是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灵魂。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安全控制的纽带。因此,建设企业应该在自身安全控制、安全监管的制度上进行改革。通过制度的改革,使企业整体的安全意识得以提升,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得到控制。其次,通过技术交底的形式对各个工作程序进行控制,对工作人员进行文件式的指导,使工作人员对施工环节的各个危险点进行掌控,对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掌握,进而提升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再次,建立安全定期检查制度,通过定期的危险排查,排除危险因素,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为施工工作者提供保障,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保证。

2.3强化培训体系,提高安全素养

安全教育工作是安全生产管理落实的重要手段,强化安全教育工作、完善安全教育工作体系是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安全施工素养是保障安全施工的前提。第一,建筑施工单位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教育体系,该安全教育体系应该是针对施工人员和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分别进行的。目的是提升管理者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建筑施工者的安全意识。第二,建设单位应该建立相应的素质教育体系,在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准的同时,提升其知识境界和意识素养。综上所述,建立健全的安全及素质培训体系是认真落实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建设单位应该对其给予重视,投入更大的经历。另外,建设单位应该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使其共同提升,才能达到企业的质量管理方针。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改革势在必行,社会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给予强烈关注,为提升我国建筑施工安全水平,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管理进行改革。此外,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是对我国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科学性、全面性、规范性的整体提升,对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增,冯海峰.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J].建设科技,2012,(14):85-86.

[2]韩庆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1,(5):32-33.

[3]王晓伟,赵战伟.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

建筑企业生产要素管理篇7

关键词:工程企业管理;竞争力;绩效 

 一、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管理内容

 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是中小建筑工程企业参与社会化大生产及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要有效地组织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生产经营,就需要强制力的权威来制约,并且需要一个完善的链接每个部门的健康有机体系。不然,对于中小建筑企业而言,每一部门的各项工作都会因为缺乏组织而变得混乱不堪。

 (一)计划工作。对于企业目标的确定以及具体工作的实施目标计划等。对于现代化的建筑企业来说,必须要进行计划工作,对中小建筑工程企业行政工作进行指导,这是中小建筑工程企业实现管理科学化和管理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组织工作。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的组织机构是中小建筑工程企业运作的基本框架,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怎么样去完成,又由谁来完成,任务的合理分配等。中小建筑工程企业要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从上到下建立责权关系,确保管理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工作万无一失。

 (三)指挥工作。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层必须确定企业人员间的具体分工关系,明确每个部门,每个人员的具体责任与权力,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协调好,每一级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解决他们直接的矛盾与冲突。对于这一环节,就必须建立以首长为行政指挥的责任制指挥体系,这也是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二、中小型建筑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中小建筑企业管理层过于膨胀。在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的行政管理层都是过于庞大的,但是有好多些这些管理层都不够精简,有些企业根本没必要设立庞大的行政管理层,这样只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二)对于集中权力的限制工作不够到位。在我国的中小建筑企业,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将权力集中在最高管理层的某一人身上,但是企业又缺少对其进行监督制约的机构,使得这些权力在身的工作人员官僚主义、封建思想比较严重,大大的影响到企业的民主化、管理的科学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导致了建筑工程企业从事人员积极性的衰退,行政管理层缺乏活力,使的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三)行政管理的法律以及体系不够完善。有些行政法已经制定,对执行的力度不够。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的科学的工作程序以及规则制度。一旦管理的体系不够健全或者是规章制度不够合理,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对科学方法的应用也会受到影响。

三、提高我国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效率对策分析

 (一)根据具体的情况提出具体的实际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来说,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上层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一些活动的组织、规划,并且对整个工作的全部过程进行控制,使社会总体效率的最大化。

 (二)中小型建筑工程企业的规则制度的制度与完善。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以及一系列的具体规范等,并对这些制度规范进行认真的执行,建立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除此之外,还要对管理法规进行明确的规定,建立必须的工作制度,以法律的形式来提高行政效率。

 (三)对中心型建筑工程企业从事人员进行素质的培养。对于每个层次的工作人员都应当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这样可以更大化的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水平。特别是作为管理层,不单要有广阔以及高水平的知识面,还必须具备管理者的优良素质。对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层进行素质的培养可以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能够实现科学而又艺术的管理。经济的全球化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管理人员在未来的管理中必须有国际眼光,熟悉国际游戏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四、结论

 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是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但是,当前我国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管理存在着机构庞大臃肿、权力集中缺乏制约、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管理人员观念陈旧保守、运转不灵、效率低下、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缺乏经济效益观念、行政法律和体制不健全、旧观念的束缚等原因造成的。实践中,我们要充分运用先进的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方法,尽量适应中小建筑工程企业员工的需要和

[1] [2] 

建筑企业生产要素管理篇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182-02

摘要:

我国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相对落后,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研究如何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意义重大。本文对安全生产预警系统的功效、构建原则及操作流程进行总结,旨在提高对建筑安全施工的管理效率,为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作出贡献。

关键词:安全事故;风险;预警系统;安全管理

建筑业虽然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建筑施工事故造成的后果也非常严峻。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建筑生产安全的管理,制定了大量法律法规,但频繁发生的建筑施工事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相对落后的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形势下,研究如何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降低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率,建立一个比较先进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建筑业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显得尤为必要。

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系统功能

建筑施工作业强度高,作业量大、时间长、工序多且变化大、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突出,因此,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安全事故风险预警系统是在管理系统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新预警机制,警报、矫正及免疫功能三部分组成,三种职能共同构成企业管理的新预警功能体系。这种预警管理系统的新功能基于以警报为导向,以矫正为手段,以免疫为目的的纠错防错新机制。

1.1警报职能。

事故的发生往往不可预期,需要对安全事故的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控、分析、评价和处理。警报职能是一种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及薄弱环节(包含引发安全事故的各类的人、机器、物、环境等因素)进行监测、识别、诊断和预报的职能。通过监测各类不安全因素,识别事故发生的早期信号,从而发出警告以达到在安全事故在萌芽状态就被消灭的目的。

1.2矫正职能。

风险总会在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表现出一些征兆,矫正职能是施工企业在安全事故将发生或其隐患相当突出及安全事故发生(仍在早期阶段)的情况下,对引起状况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人的行为、环境及设备状况等)进行预判纠错功能。企业在进行这些决策前,一定要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掌握充足可靠的相关信息基础上,并用科学方法论证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管理系统的信息库。

1.3免疫职能。

免疫职能是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出现的类型相似的安全事故进行预判、快速识别并及时提出有效对策的一种功能。当施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以往安全事故的发生信号或类似的致错条件时,利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管理体系中对策库的信息,可以迅速采取对策,达到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预警免疫功能的目的,避免同类性质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或再发生几率降为最小。

2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系统构建原则

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为优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企业构建一个可以监测风险、提供风险对策的模型,并根据该模型作出必要的选择,并且需有完整的风险预警的保障路线,使得企业能及时有效应对事故风险预警,笔者概括为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2.1灵敏性。

建立灵敏准确的监控系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者应随时密切关注与安全相关的各种因素,如目标因素、环境因素、技术因素、人为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变化发展趋势,从因素变化的动态分析预测企业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所带来的风险。

2.2综合性。

企业管理制度是做好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基础,只有建立了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安全工作,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安全生产预警管理体系。该预警管理体系不仅涉及到安全技术上的内容,也涉及到企业管理方面的工作,因此,需要综合预警工作与企业的管理工作相结合。

2.3规范性。

该原则要求预警管理体系所设计的各类指标参数必须规范化,这样,生产过程中监测获得的信息可以在该风险预警管理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和其它微系统可以使用。

2.4可操作性。

建筑施工安全预警通过将预警管理论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两者相结合,与安全管理思路很相似,要求所有涉及到的监测指标以及相关的组织模式都具有可实施性,按照风险预警的要求能够准确和完整的获得各项数据,与预警工作相一致的组织结构具有合理性。

3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系统的工作流程

系统科学是预警系统理论的基础。在确定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管理系统的工作内容、构建该系统的组织机构、明确该系统的工作程序之后,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管理系统将按以下流程展开工作。系统预警的过程一般分为监测、识别、诊断、报告、评价五个环节。

当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管理机构的管理指令下达后,该企业预警管理系统便开始运行。安全生产预警管理系统工作流程为:

3.1预警部通过监测、识别、诊断、评价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和事故信号,确认监测因素指标处于正常、警戒或危机状态,并进一步提出预控对策并及时实施。

3.2当监测指标处于正常状态时,则继续保持对其监测而不介入预控管理水平;当监测指标在基本正常或低危机状态即戒备状态时,预警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预控对策方案,并提交此方案给该项目安全领导小组和项目安全质量监察部,由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审核确认后下达给下级各职能管理部门具体落实、执行,直至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彻底恢复正常。

3.3当监测指标进入危机状态,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系统进入应急管理程序并立即成立应急管理小组,由预警部和项目安全质量监察部联合提出应急对策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具体实施。此时应急领导小组取代日常企业职能安全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危机状态下的企业安全管理活动,直至化解危机,恢复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3]。

3.4预警部还应检查各级安全管理预警管理工作状况,负责整个施工企业的安全预警、组织预控工作、调度和指挥工作。

4结语

总之,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该安全生产预警体系是一种新颖的项目安全管理技术,通过对现有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分析,提出一种可以监测诊断、预控安全事故的具体措施,把任何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排除在安全“门槛”之外,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或者减少事故的发生。希望能进一步完善,并在更多实际工程项目中得到印证,为提高我国项目安全管理水平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蓉:企业安全事故风险预警体系研究.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2]林成.安全预警管理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06,35(5):31-34.

建筑企业生产要素管理篇9

重庆富士达建筑装饰有限公司400084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将从当前我国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情况入手,综合社会大背景,对如何完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一些观点。

[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管理措施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建筑企业的发展,建筑企业的发展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建筑市场逐渐扩张,国外的建筑企业也在向国内涌入,不断的对我国建筑市场产生冲击,也从侧面提升了国内建筑市场的竞争压力。建筑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保证自身的高速发展,就必须要通过完善内部财务管理的方式提升企业经营效益,通过优化财务管理措施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

1.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财务控制的不强、财务风险、预算管理工作执行力度差、财务工作人员素质较差以及资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建筑企业的发展,下文将对其中部分问题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通过树立良好的管理理念完善财务管理

通常情况下,财务管理理念是保证财务管理实践过程科学性以及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发展的灵魂部分,建筑企业想要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依旧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树立良好的财务管理理念是最基本的要求。首先可以明确企业的现金流动观念,因为现金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部分,企业可以通过收到的现金进行二次投资,并且先进流动是否合理,也是评判企业财产以及企业综合价值的关键指标之一。其次是要全方位贯彻利润至上原则。企业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企业生产利润的最大化,对应建筑企业来说,想要保证利益最大话,必须要从增加企业收入,对企业资金指标进行控制等方面入手,使其为企业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做贡献。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点,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想要将利润最大化目标贯彻到实际生产经营中,就必须要始终贯彻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理念,将财务预测、财务计划以及财务控制等工作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坚持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模式对企业资金进行全方位控制,也可以从侧面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生产利润,为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财政支持。最后,要将市场风险理念贯彻到企业财务管理中。因为市场背景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所以与其相关的市场信息也会经常产生改变,导致市场主体利益产生变更。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能否在第一时间掌握市场变更情况,会从根本上影响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之下,建筑企业的所有日常经营活动都需要自负盈亏,部分企业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从传统的工作模式下进行转变,通过扩大市场业务量的方式降低成本,做到薄力多销。而系统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则需要通过一些额外的收益对其进行弥补。对企业的领导以及财务工作人员来讲,能否树立起正确的风险规避观念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风险规避理念来指导企业更好的投资,提升对旗下公司情况的考核及监督力度。

3.通过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完善财务预算

为了让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建筑企业必须要从客观的角度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第一时间掌握市场信息,推动财务预算管理,保证财务管理的秩序性及目的性,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从传统模式下的被动化、机械化管理转变为当前社会主流的科学化预算管理。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就要求企业在项目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调整等活动中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要求,同时要实施控制并对其进行认真考核,致力于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努力。通过预算管理,可以有效发挥各级预算部门的职能作用,对所发生的收入、成本、费用等实施预算管理。此外,通过对财务预测和决算,就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财务管理方案,从而为财务管理的实施奠定基础。提升财务预算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需要建筑企业在进行项目预算编制以及项目执行调整等活动当中,必须要严格的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内部定制的各种条款。认真履行预算,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使其可以真正的为完成企业经营目标而不懈努力。通过预算管理的方式督促各部门发挥其职能作用,对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收入、成本以及消耗的费用进行预算管理,保证一切财政支出安全有序。也可以通过财务预测以及财务决算的方式来拟定最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方案,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发展奠定基础。

4.通过提升人员素质完善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个人综合素质较差,是影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正常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以从下述几方面入手,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来强化会计人员,采用“名师讲堂”、“案例分析”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促进会计工作人员更快的掌握职业知识,并更好的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其次需要普及税收方面的法律制度,因为会计工作人员工作涉及面比较广泛,所以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比较高。培养其职业道德,养成不做假账的优良习惯,全方面掌握税收知识,避免因为工作失误触犯法律。培训人员需要着重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培训,因为作为财务管理人员来说,仅仅拥有理论知识以及业务能力是远不能满足日常需求的,也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品德,以及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以此来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5.通过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财务管理

资金管理流程与资金运作流程有一定的相同之处,所以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企业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提升资金管理力度,加快资金回收速度,提升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进而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力度,因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对现金进行收付,同时对存货资金进行管理。因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就是资金流动,所以提升资金流动效率是十分必要的。强化资金管理力度,科学的对企业所拥有的资金进行分配,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企业运营能力以及盈利能力。

结束语

建筑企业想要保证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首先就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为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目标打下基础。可以从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方面入手,通过完善财务管理质量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促进建筑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为我国整体市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谈怡.对建筑装饰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以南京华夏天成建设有限公司为例[J].中国外资,2013,12(24):111-113.

建筑企业生产要素管理篇10

关键词:建筑企业企业管理经营管理

0引言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且对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起着支柱性作用。当今社会,随着市场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品质的追求以及建筑企业市场低成本的进入,使得建筑市场成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而经营作为各个企业经济活动的中心,直接关系到企业本身效益的好坏,并且对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学习经营、懂得经营和善于经营,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管理者最基本的能力。

1建筑企业经营及其影响要素

建筑企业经营就是将企业内部的经营要素(如技术、人力资源、资本、质量等)与外部的经营环境相结合,并通过管理、生产和服务等活动,实现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和社会效益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建筑企业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基础,以符合设计和满足用户要求为根本,从而达到或超过预定目标期望值的目的。而影响建筑经营的要素主要有企业内部的体制结构和外部市场环境,建筑经营投入的施工技术、人力等,以及产出建筑物的质量和获得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等三大类因素。因此,可以从这些经营要素的管理入手,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提高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措施

2.1建立健全的企业领导体制与管理组织

健全的领导体制和好的管理组织将会极大的提高对企业经济的管理,节约各种行政支出,并能有效地对各个经济要素进行监督,最终提高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的领导体制,是一个十分复杂又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一方面它同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想联系,要与生产力水平和企业的规模相适应;另一方面又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受到社会经济体制、政治制度与企业形式的制约。企业组织管理则体现了为实现企业共同的任务和目标,而对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协作,有效的配备和使用企业资源,并能够正确地处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建筑企业在健全企业的领导体制和管理组织时,也必须对相关的基础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包括建立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建筑施工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一套严密的经营、生产、技术、财务、质量、劳资、材料、机械设备等管理标准,对各类技术经济定额的制定、执行和管理,对各种计量技术和计量手段的管理,以及所有与工程项目有关的信息资料的管理等。这些基础工作是实施企业有效管理的重要前提,对整个企业管理工作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的企业领导体制与管理组织以及相关的基础管理工作。

2.2加强建筑企业技术要素的经营管理

建筑企业技术经济的管理就是要求对企业中的相关的各项技术活动过程和技术工作要素实施计划、组织、科学、有效的管理。建筑行业的各种技术活动,一是指包括技术检查与核定、技术交底、图纸与工艺会审等方面为保证正常生产活动的技术要素;二是指技术创新活动,如技术改进和技术开发、科学研究、新技术工艺的试验研究等。技术经济管理是建筑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加强技术管理对于稳定企业生产技术工作秩序、保障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搞好环境保护和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做好建筑企业技术经济的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确技术管理的任务,正确贯彻国家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活动,不断推进并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努力提高各技术的经济效益,真正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二是要做好各项技术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健全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技术责任制、做好技术情报和信息管理工作、做好施工技术日志好工程技术档案、严格贯彻和执行各种技术标准与技术规程、并定期对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等;三是要做好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如建立安全责任、检查、教育等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施工环境的公害和污染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等。

2.3加强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的经营管理

人是建筑施工的主体,其经济管理是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进行的管理活动,实施有效人力经济管理能够极大的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企业本身效益的最大化。人力经济管理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相比,除了传统的人员招聘、录用、档案管理、人员调动等,还增加了对人力资源的规划和开发、岗位与组织设计、行为管理,以及终身教育等内容。

人力资源是实现建筑企业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方面。良好的人力经济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人员的劳动消耗,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建筑企业在人力经济管理上的,必须充分发挥企业中人员的内在潜力,实施各尽所长、各尽所能的“能本”管理;并建立“德为前提、能力本位”的能绩优先的用人制度,坚决实施能上能下、竞争上岗的干部人事制度,创造条件保证有才能的人更好的发挥才干。

2.4加强建筑企业质量要素的经营管理

所谓“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不只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甚至是子孙后代的幸福。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必须时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而建筑质量经济管理就是要根据设计和用户要求,在规定的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建筑施工,并尽可能的降低成本以实现企业本身效益的最大化。

建立全面的质量要素管理体系是建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要求运用多方法对全员、全过程、全企业进行经济质量管理。要实现全员的经济质量管理,必须做好全员的质量教育工作,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建立包括各级部门和人员在内的质量责任制制度,已明确其职责与任务范围;有必要经常性的开展多种多样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以及主人公精神,积极主动参与到质量经济管理中去。要做好全过程的经济质量管理,必须坚持“为用户服务”和“预防为主”的思想,从市场调研、建筑设计、建筑施工,以及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经济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经济管理则是要求企业内部的所有部门都必须自觉履行各自的质量职能,并相互监督,使得全企业都处在质量经济管理之中。

3结束语

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全面的综合管理,其管理素质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个竞争愈来愈激烈的行业,建筑企业只有不断的改进经营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力资源、施工质量等经营因素的管理,才能持续促进企业的发展,并在未来更加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刑补团.浅谈建筑企业经营管理[J].山西建筑,200733(16).

[2]施超杰.改制剥离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以“财管”为中心的经济管理工作[J].建筑施工,20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