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全行业市场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4:07

云安全行业市场分析篇1

关键词云计算;供应;需求;云计算市场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3)82-0217-02

0引言

1云计算市场供应分析

根据市场云供应商按照所专注的业务可分为4类:

侧重于公有云的供应商:1)云服务供应商,通过公共互联网向企业或者个人用户提供云服务,其中,供应商会负责管理与维护基础设施、应用程序、数据、等内容;2)云经纪人,一般通过转售带有附加值的云服务给客户来赚取利益,他们一般都是云服务供应商的合作伙伴,是终端客户与终端云服务供应商之间的桥梁。

侧重于私有云的供应商:3)系统集成方案供应商,通过提供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给企业级客户,帮助他们搭建安全的私有云,这类企业都带有自己的系统集成核心技术;(4)云咨询商,通过帮助企业级客户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合适的系统集成方案供应商来帮助客户搭建私有云,并会在这过程中一直带领客户实施解决方案,他们是系统集成方案供应商的合作伙伴,是企业it部门云化的催化剂。

抛开云经纪人与云咨询商,他们对云计算推广所起的作用非常重大,但是并没有起到核心的作用。起核心作用的事实上就是云服务供应商以及系统集成方案供应商,他们组成了云计算的基石。

1.1云服务供应商(主要针对iaaS供应商)

调研的首要收集信息为各大iaaS供应商的市场份额,亚马逊一家独大,其它企业合起来都没有亚马逊市场份额大,亚马逊占了68%左右;iaaS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虽然大体上都是类似的,例如存储服务、计算服务等,但是在详细的各性能方面,区别还是很大的,本次针对性能方面的调研,主要从8个角度来考量:依次是安全性、服务可持续性、支持能力、云能力、用户控制接口支持程度、SLa、服务的弹性、可支持的系统与环境类型。性能调研的最终结果就如市场份额所示一样,亚马逊公司在iaaS服务领域各个性能方面都遥遥领先,是iaaS市场的领导者。

1.2系统集成供应商市场分析

iBm是市场上的领导者,iBm从多年前就开始向“第四产业”转行,放弃了pC市场,专注于解决方案的供应,所以对于iBm在云计算解决方案供应上的强大一点都不奇怪,iBm支持所有主流的云集成解决方案,并且占领着大量的市场;惠普同样作为一家美国的超大型it企业,它也能够提供各式各样的云集成解决方案,但是起步比较晚,所以占领市场方面没有iBm这么大。其他公司都选择了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进行集成服务的提供,比如微软擅长于提升云的能力以及运用软件产品来帮助企业搭建私有云,Vmware&emC2由于是两家公司的结合,所以擅长于服务器与存储的供应以及运用软件搭建私有云、提供云能力。埃森哲技术并不是强项,但是该公司擅长于商业分析,通过优秀的分析能力来帮助企业解决云需求。

2云计算市场需求分析

主要通过云计算领头企业的案例库分析,得到所有的需求类型,进行归纳总结。

iaaS服务可提供传统系统所不能提供的高可扩展性、高可用性性能,在所有的案例中,86%的案例都有这方面的需求,向iaaS服务供应商寻求相关解决方案;另外,iaaS服务付费方式为按使用收费,可大幅度减少企业的初始投资资本,并且在之后的运行过程中,可按照企业的发展现状来运行所需要的服务器性能级别,从而大幅度减少运行成本,50%左右的案例都有这方面的需求;再者,使用云计算的高可扩展性性能可以充分支持企业业务的快速增长,例如Facebook、twitte这种类型的大型社交网站,只用了2到3年时间就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网站之一,若没有与之对应的高可扩展性,企业也难以快速适应飞速上升的业务需求,48%的需求都涉及到这一战略角度;最后,应用程序、监控、减少技术时间、监控、减少业务时间、技术支持、安全性等都是比较特殊化的需求,这些需求,不同的iaaS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层次也各不相同,例如,GoGrid等个别iaaS企业就没有提供全面的安全,需要用户自己在iaaS虚拟机上部署安全措施,而amazon就提供全面的安全措施。

3结论

云计算的需求多种多样,但主要都集中在降低成本、进化企业it模块、增强性能等方面。而云市场的供应方面,主要分为云服务供应与系统集成供应两方面,一个是主要面向公有云的,另一个主要是面向私有云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云市场越来越成熟的情况下,私有云跟公有云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信息化新时代将会是云的时代。

参考文献

云安全行业市场分析篇2

关键词:云计算云生态系统竞争垄断监管

在宽带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CC产业蓬勃发展,从政府到企业、个人用户,从it行业向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服务领域不断延伸,云经济雏形已现。Lerner(2012)研究指出,CC产业缺乏明晰的监管,是抑制该产业创新投资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行业监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市场力量或垄断行为的监管。目前,CC行业面临快速成长的新兴市场,但同时CC行业并购风潮兴起,主要厂商的市场控制力不断增强,该行业是否存在垄断力量滥用的问题?这就需要对CC生态系统发展及市场特征进行分析,以确定适当的监管方式。

云生态系统发展

CC技术的应用,能够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加快科技业务创新、支撑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助力节能减排,已经引起政府和产业界的一致认同。全球CC产业2010年收入超过121亿美元,据KpmG预测,未来5年增幅将在13%左右。CC产业主要由少数美国知名企业控制,亚马逊、微软、谷歌三足鼎立,at&t、emC、Hp、iBm等传统提供商也实力雄厚,RightScale,GoGrid,SalesForce,netSuite等高度专业企业市场表现不俗。云计算可划分为软件服务(SaaS)、基础设施服务(iaaS)和平台服务(paaS)三个细分市场。2010年,SaaS占行业总收入的近70%,iaaS接近30%,paaS份额非常有限。此外,鉴于CC产业的市场潜力,预计未来会吸引大量新进入者,竞争更为激烈,在进入稳定期之前会有许多并购发生。

有别于传统it生态系统,云服务提供商采取“一对多”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由需求决定,仅需用户对专用硬件和软件进行投资,因此云生态系统更具便携性、可移植性、用户容量大等灵活性特点。云生态系统构建的金钱成本、时间成本以及定制化成本均要低于传统it生态系统,使企业可以释放更多资源投资其他更具价值的领域。混合型CC生态系统结合了传统it和CC生态系统的优势,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模式,不仅满足用户的灵活性需求,而且避免了用户原有的it巨额投资的浪费,更易被用户所接受。

云计算产业并购行为和垄断力量

在快速增长的CC市场中,并购是领先企业的重要先发战略选择。大型软件及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云计算领域,并购对象不仅包括技术专精、有前景的小型新创企业,还包括一些拥有核心技术的大中型企业。鉴于CC市场的庞大潜力,以及新兴产业的生命周期发展考虑,预计该趋势将继续加强,行业会得以整合并趋于成熟。pwC(2013)回顾了2012年该行业全球重大并购案,其中Cisco以50亿美元收购nDS为最高,前五大并购案金额均超过20亿美元。通过纵向并购,企业能提供全域云服务、实现范围经济;通过横向并购,企业能快速实现规模经济。microsoft分析了主机、客户机/服务器和CC对企业平均成本的影响效果,发现CC技术更具规模成本优势。但不可避免的,并购会赋予提供商垄断优势,威胁市场充分竞争性。概括起来,CC产业垄断力量源于以下方面:可用带宽稀缺性:云服务消耗大量网络带宽,可靠的、低成本的、易于获取的带宽资源,是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前提。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都在积极鼓励通讯行业投资宽带,但带宽不足、流量成本高制约云计算发展的问题依然突出。规模和范围经济导致的进入壁垒:领先企业先入主市场,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构建进入壁垒,阻止了新进入者,虽然可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但也易形成垄断力量。旨在控制CC平台的并购战略:提供商可以通过并购战略对平台(及标准)形成控制权,造成市场垄断,对客户进行价格歧视。

云生态系统监管

(一)云监管及其对创新投资的影响

CC产业发展需要政府机构对其进行监管,以解决CC产业的竞争充分性和数据安全性问题。虽然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均认可了监管的必要性,但鲜有付诸实践来填补制度和现实产业发展间的差距。监管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诸如促进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事前监管,诸如针对服务成本的事后监管。安全和隐私贯穿CC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可以针对性的特定监管,以激励产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技术安全性。监管必然会对CC产业的创新投资行为产生影响。Lerner(2012)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欧洲版权政策变动对CC产业风险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区域之间的版权监管政策差异对CC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水平有显著影响。美国在2008年8月关于Cartoonnetwork对Cablevision的诉讼后,相关法律制度更为清晰和透明,两年时间里,CC产业风险投资总量从7.28亿美元大幅增长到13亿美元,也拉开了与欧洲CC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

(二)云监管的范围

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同事后监管,如针对服务成本价格的规制可以降低CC产业领先企业滥用市场力量,但在引入事前监督上尚存在分歧。业内领先者会利用自己的市场地位,通过提高产业市场进入壁垒,或提供专用型设备,降低技术的可移植性和可转换性,来减少消费者选择,最终会导致产品或服务售价远高于生产成本、消费者境况恶化,故引入事后监督十分必要。

CC产业中存在着一定的规模和范围经济,但并不意味着有市场垄断力量。CC产业仍然属于一种新兴产业,就其目前发展水平而言,尚未产生绝对市场控制力的企业,且未来发展仍有许多不确定性挑战,可能并不需要针对大型CC提供商进行事前监管。目前CC市场规模尚小,仅占信息产业的很小一部分份额,且其技术发展充满变数,必将产生许多竞争性细分市场,潜在的市场主导地位或滥用市场力量行为实在有限。随着技术的进步,CC产业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得到越来越多客户认可,若干年后市场可能会变得趋于成熟或饱和,届时滥用垄断力量通常可以观察得到,但目前该产业远未达到此阶段,因此引入事前监督为时尚早,采取“等待和观望”做法更为可取。

此外,CC产业的数据安全和隐私监管十分迫切,其设计和应用有助于行业有序发展。不仅要强化对CC相关的系统技术、可扩展的并行计算技术、海量数据的挖掘技术和数据安全技术专利和软件版权保护,而且要对还包括对于CC这种新型服务模式进行法律保护,防止他人恶意破坏或者干扰数据交换服务。此外,通过国际多边协定和建立超国家的监管机构,为云计算构建一项国际治理框架来协调国际CC贸易和合作中的各方利益,减少欺诈行为和政策法律适用的摩擦,将有利于简化多重管辖权的复杂性,构建促进云计算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利的国际商业环境。这种一并保护生产者和用户的“生产者―消费者保护监管”模式,是可取的能刺激投资和创新的政策选择。

(三)我国云监管的思考

我国CC产业正在进入全面起飞期。2011年我国CC市场规模达到289亿元,同比增长72.7%,预计2015年,将达到7500亿至1万亿元。行业企业加速产业布局,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服务企业成为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的主导力量,华为、中兴、用友等企业重点在云计算相关软硬件研发和云计算系统解决方案提供等方面开展工作,中国银联、华数传媒等行业云快速发展。CC产业并购更为火热,华为并购华赛、联想收购Stoneware、阿里云并购万网,领先企业纷纷在云计算领域投入巨资。

与国外CC领先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尚未完全掌握虚拟化、分布式存储、海量资源管理、分布式处理、并行计算等CC核心技术,也缺少像国外亚马逊、微软、谷歌等掌握CC核心技术的企业,且我国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市场空间巨大,CC市场竞争度、市场成熟度相对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故针对CC产业的事前和事后监管还为时尚早,当务之急在于加强CC产业的数据安全和隐私监管,采取“生产者―消费者保护监管”方式,完善CC产业发展环境。要加强云安全架构总体研究和CC安全、CC检验检测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CC模式下信息安全标准、规范的制定与落实,加快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引导CC安全可控发展和有序发展。结合CC应用的特点,对个人隐私和数据进行保护,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上保障云环境下我国信息安全和国家利益。加大对CC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CC技术和服务标准研究制定、CC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出台税收、市场准入、专利保护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

结论

云计算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如何发展、壮大、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是国家在新兴产业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借助近期统计资料,概述云生态系统发展情况及趋势,分析产业并购行为和垄断力量来源,探讨引入监管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得到以下结论:云生态系统随着技术、市场的快速演变而高度动态化发展,传统it、云和混合生态系统各具优势,目前用户更倾向于采用混合生态系统这一中间模式。CC产业的垄断力量源于可用带宽稀缺性、规模和范围经济导致的进入壁垒、旨在控制CC平台的并购战略三方面。监管、安全和隐私是影响CC产业全面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各国政府和监管当局应着力在国家和国际层面解决相关监管和安全、隐私保护问题,以确保CC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CC业引入“生产者―消费者保护监管”方式,有效保护提供商和用户利益,才能更大程度上激发CC产业投资和创新。

参考文献:

1.Lerner,J.theimpactofCopyrightpolicyChangesonVentureCapitalinvestmentinCloudComputingCompanies[eB/oL].http:///uploadedFiles/publishing/articles/Lerner_Fall2011_Copyright_policy_VC_investments.pdf,2012

2.KpmG.theCloudChangingtheBusinessecosystem[eB/oL].http:///in/en/issuesandinsights/thoughtLeadership/the_Cloud_Changing_the_Business_ecosystem.pdf,2011

3.pwC.UStechnologym&ainsights[eB/oL].http:///en_US/us/transaction-services/publications/assets/pwc-2013-us-technology-m-a-insights.pdf,2013

4.microsoft.SubmissiontotheaustralianGovernmentinformationmanagementofficeinresponsetotheCloudComputingStrategicDirectionpaper,opportunitiesandapplicabilityforusebytheaustralianGovernment[eB/oL].http:///documents/australia/government/2011/microsoftResponse_aGimo_CloudStrategypaper.pdf,2011

5.彭云.云计算商业模式专利保护探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1(2)

6.赛迪顾问.中国云计算服务创新白皮书[R].2012

云安全行业市场分析篇3

新技术领航转型

Gartner数据显示iBm连续13年蝉联应用基础架构和中间件市场冠军,同时显示在11个市场门类中,iBm有8个排名全球第一,包括企业级中间件等门类以及移动、社交及云计算相关领域。不仅如此,iBm在大数据分析、移动等领域的表现也可圈可点:2013年iBm大数据分析领域营收高达160亿美金,在企业社交、移动、安全及漏洞管理三大市场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

iBm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软件集团总经理胡世忠先生指出:“今天,消费者和企业同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企业面临着从‘以客户为中心’向‘客户导向型企业’的转型。在大中华区,我们将着力推进软件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企业移动与社交领域的投入,利用软件技术的创新智慧,助力企业打造洞察分析体系,实现智慧的转型。”

在iBm《2013年iBm全球首席高管调研报告》中,明确指出技术已成为推动企业变革最重要的外部力量,而以社交商务、移动计算、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将推动变革进程。

iBm聚焦核心三大技术

软件在推动洞察分析体系转型、建设“客户导向型”企业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它将助力企业把数据作为竞争优势的新基础、充分利用云作为业务增长的引擎、促进以人为中心的交流互动以发现新的盈利渠道。为此,iBm软件集团将在2014年继续为企业提供智慧转型的关键能力:

在大数据与分析领域,iBm拥有40000个全球成功实践、另据权威调研机构wikibon近期报告表明iBm在70多家大数据供应商中脱颖而出,连续两年大数据市场占有率第一。2014年,iBm将持续升级在大数据方面的投入,一方面将继续深入在金融、电信、医疗、零售、制造等各行业的实践,另一方面增强大数据与分析与云计算、移动、社交等热点趋势的融合,实现认知分析与大数据应用的不断融合。

在云计算领域,iBm构建了最为全面和丰富的云产品及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了100多套业界领先的SaaS产品,以满足企业开展包括营销等在内的各项工作。另据了解,iBm还投资10亿美元构建Bluemix平台,并将在2014年投资12亿美元拓展SoftLayer在全球的数据中心的建设。

云安全行业市场分析篇4

日前,以“科技创新,成就智慧增长”为主题的“iBm论坛2012”盛大开幕。就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推动中国企业成长,振兴经济发展成为热议的话题。iBm提出:信息科技正迎来新一轮创新大潮。业务分析洞察、云计算、智慧城市、智慧商务及移动互联为企业提供了可实践的新思路和新手段。以新方式驾驭it,企业将获得独特的市场优势和增长机会,而软件等领域的创新更将为实现智慧成长提供企业所需的关键能力。

iBm院士、iBm技术创新全球副总裁BernardS.meyerson博士表示:“过去十年里,信息技术几乎改变了社会中每个方面。我们正进入重大的跳跃阶段,‘大数据’的到来,开启了信息技术的新时代。使用大数据,可以将解决方案从反应型转变为规范型;借助智慧的解决方案,可以促进行业的转型。我们作为信息技术行业,与合作伙伴共同承担寻找智慧地球解决方案的重任。”

智慧成长的“抓手”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类企业和机构都希望通过有效运用大数据,改善其产品和服务,保证体验品质。iBm认为:业务分析洞察将成为推动企业智慧成长的重要抓手,帮助企业基于大数据进行分析、预估与优化,把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智慧云”落地

云计算将对it资源使用和运营方式进行颠覆性创新,以更好支持云计算在全球落地,iBm将软件、硬件与服务解决方案整合为三大类云计算解决方案:“iBm智慧云基础解决方案(Foundation)”,“iBm智慧云行业解决方案(industrySolution)”,“iBm智慧云服务解决方案(Service)”。据悉,云计算现已成为iBm2015年路线图四大核心发展计划之一。作为这一路线图的一部分,iBm预计2015年云计算收入将达到70亿美元。

论坛上iBm还提出了政府、组织与企业切入云计算的四个路径:通过云化数据中心实现削减it支出及复杂性(iaaS),通过云化开发平台实现产品快速上市(paaS),通过云化企业应用实现快速应用支持(SaaS),以及为成为云服务提供商进行的相关的云构建。

实现“智慧商务”

另外,iBm提出了一套领先市场的“智慧商务”理念与实践,不但包括传统的电子商务,更将企业在销售、运营、供应链、市场营销等环节完全打通整合,以推动企业前后台以及eRp系统的大变革。通过“智慧商务”可实时了解客户对营销手段的反应,调整营销方案,重新定位客户并实现与销售对接。商家可实时了解采购者行为,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优化运营。

构筑“智慧城市”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的应用,将启动划时代的城镇化变革。今天的城市,可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监测、衡量和管理复杂的系统;管理者们能够了解、分析交通、水和能源等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单独或整体优化其运转方式;同时预测其变化和影响,从而制定明智的决策。为构筑智慧城市,2011年iBm正式智能运行中心解决方案,江苏省镇江市已通过此方案实现交通系统中央指挥中心,利用公交车调度系统提升公共交通效率。

应用“移动互联”

通过对移动科技与应用需求趋势的敏锐洞察,iBm宣布对移动应用开发和基础软件提供商worklight收购,并吸纳和融合worklight在行业内领先的创新技术,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包括移动应用、软件和设备的安全管理及移动数据分析等的终端对终端综合性解决方案。同时iBm已经开创性地整合了webSphere、Rational、tivoli、Lotus等核心软件产品的优势,通过端到端的移动解决方案,以提供客户利用移动互联这一至关重要的能力拓展其移动客户、改善其运营效率、实现其业务转型。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表示。“今天,中国正处在信息科技产业发展的崭新战略机遇期,iBm相信广大中国企业一定能够抓住信息科技升级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科技的杠杆作用,使信息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建和谐社会当中成为最有力的工具;iBm也愿意贡献自己的专业经验和服务,支持中国企业创新转型,引领智慧的成长。”

会闻赛事

SapBusinessone中国峰会登场

本刊讯日前,首届SapBusinessone中国峰会在北京拉开序幕。峰会以“助力企业成长,实现远大理想”为主题,探讨如何结合企业信息化规划和Sap创新技术,会上宣布全线升级产品,并首度公布成长型企业市场战略。

第十一届LSi亚太存储论坛举办

本刊讯日前,LSi在京举行了第十一届亚太存储论坛。论坛以“加速数据中心”为主题,向与会的客户、合作伙伴、技术人员、媒体等人士,分享了适用于三大类型数据中心的最新解决方案和典型成功案例,会上技术专家还介绍了12Gb/sSaS在技术方面的新突破。

2011年iBmDB2迁移之星大赛圆满落幕

本刊讯日前,2011年iBmDB2迁移之星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本次赛事为中国企业程序员和数据库管理员们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通过举办本次赛事,能够推动数据库工程师和数据库管理员甚至数据库产业重新理解新的计算理念,推广新技术,推动各方共同进步。

微播新品

·teradata数据仓库专用平台2690在全球范围内全面供货。较之于上一代平台,其突破性地将性能提升了一倍、数据容量提高了两倍。

·oracle推出RightnowCX新版,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套件性能。该套件通过新的知识api(应用编程接口)、多因素身份验证、Facebook会话访问和改进的需求引导功能等提升客户体验。

·惠普公司在国内宣布推出HpproLiantGeneration8(Gen8)服务器。Gen8通过自我检测、自我诊断及主动支持,可使客户解决计划外宕机问题的速度最高提升66%。

·椒图科技推出JHSe安全云解决方案,致力于解决云计算信息系统基础架构平台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

产品升级降低风险

Catechnologies推出CaSiteminder和CaDataminder升级产品,以进一步构建其基于内容感知的身份认证与访问管理(iam)愿景,并提供针对微软Sharepoint的安全解决方案,以帮助提升信息安全、降低风险并满足合规任务。

呼吁立法保护信息安全

第十一届政协委员,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为互联网服务保驾护航》提案,倡导通过国家立法来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以确保个人信息安全及隐私得到相关保护,同时有利于国家信息安全和互联网服务的健康发展。

微评天下

打造智慧卢浮宫

本刊讯近日,iBm宣布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合作开展设施及艺术品维护工作,欲打造欧洲第一个智慧博物馆。在更好管理和维护馆内设施和艺术品的同时确保各展馆始终向每年数百万参观者开放。

点评:只有与行业用户的具体需求相结合,it才能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更大的价值。

随心所欲管理据

云安全行业市场分析篇5

在这一系列变化面前,老牌安全厂商赛门铁克被疯传全球裁员、大中华区高层变动。不同于互联网安全公司的高调宣传,传统安全企业面对坊间传闻一向淡然。然而,究竟是没有一点解释的“落败而逃”,还是信心满满的“韬光养晦”?

连智浩,2013年初被任命为传统安全软件厂商赛门铁克的大中华区掌门人(大中华区总裁),在这期总编对话中,他首次发声,排除外界疑虑,将传统安全厂商的软实力娓娓道来。还原一个真实的新it安全时代战略布局与高层架构变革之下的赛门铁克。

战略转型融合

“大数据、虚拟化、云计算还有移动互联给安全与信息管理提出新的挑战,而这些挑战也正是赛门铁克目前需要解决的。”

计算机世界: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正影响it服务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安全走向免费,企业级安全正从侧重产品研发走向侧重客户需求,在这种背景下,赛门铁克做出了哪些战略部署?

连智浩:赛门铁克的企业级业务目前主要分为两部分,即信息管理和安全管理。信息管理包括备份、容灾、数据高可用性等业务;信息安全是从安全威胁防护到我们企业内部的所有安全问题的管理,例如数据防泄漏、法规遵从等。大数据、虚拟化、云计算还有移动互联给安全与信息管理提出新的挑战,而这些挑战也正是赛门铁克目前需要解决的。

计算机世界:说到互联网时代,安全产品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即个人消费和企业级,那么,赛门铁克在两块市场的整体收入比例如何?

连智浩:用户生产力和防护部门(由端点安全与管理、加密和移动解决方案构成)、信息安全以及信息管理部门是赛门铁克目前的三大主要部门。从最新的,赛门铁克公司2014财年第一财季(截至2013年6月28日)的业绩来看,用户生产力和防护部门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43%,为7.32亿美元,年同比下降1%(在货币汇率调整后,年同比增长1%)。

信息安全部门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20%,为3.36亿美元,年同比增长7%(在货币汇率调整后,年同比增长9%)。该部门涵盖了赛门铁克的安全功能业务,如邮件与网页安全、认证服务、数据中心安全、托管安全服务(mSS)、主机安全服务和数据防泄露(DLp)等。信息管理部门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37%,为6.41亿美元,实际及货币汇率调整后,年同比增长4%。该部门的业务由备份与恢复、信息智能相关产品组成。其中信息智能产品包括归档、电子发现,以及信息可用性(即赛门铁克所称的存储管理”)。

计算机世界:据我们所知,一年来赛门铁克一直在做战略调整?

连智浩:是这样的,我们在今年1月向全球了赛门铁克的新战略,这是一次涉及整个公司的全面的战略转型,目的是更好地服务客户。我们从技术到客户端,将现有的产品和服务与新的、更具创新性且更全面的解决方案结合,通过提供更具价值的整合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举个例子,原本全球垂直管理的诺顿团队已整合到整个集团当中,与赛门铁克企业级团队进行融合。在中国,我们已经针对市场做了调整,即将消费品团队跟企业团队在管理角度基本融合,但这并不表示我们会淡化对消费品市场的重视。在消费品市场,经过10多年的发展,客户购买安全产品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我们的市场也会根据客户购买行为,做出调整,如说把网站作为购物渠道,更加有效地推动产品销售。

产品服务客户

“对于整个大环境,企业最担忧的问题是什么呢?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计算机世界: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给安全产品带来哪些改变?

连智浩:对于企业业务而言,大数据分析可以助力商业决策或改进管理方法,因此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让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提取出所需数据,并保障这一过程的安全性正成为安全行业正在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虚拟化、云计算给企业的后台、存储方法带来转变,这一过程都会牵涉到信息安全以及后台可靠性等问题,而当移动互联与虚拟化相结合,传统it架构就会发生改变,以前的一个节点,变成现在的每个员工都有一个节点;以前的安全比较有区域性,一个防火墙可以围住一个企业,现在,企业一旦进行虚拟化或者与移动设备互联之后,其产生的信息具体在哪,已经很难明确界定了,因此安全管理变得没有边界了。

所以对于整个大环境,企业最担忧的问题是什么呢?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赛门铁克目前所强调的信息管理和安全管理两大主要业务,正是面对当下的it环境以及企业需求在提品和服务。

计算机世界:整个客户层面有一个明显的趋势,需要it更多地介入到企业业务中去,这给赛门铁克的产品转型带来哪些具体转变?

连智浩:it跟业务之间的这个紧密度越来越高,企业中有很多应用、管理都是通过云计算应用来进行,如一些大型企业的私有云交互,这样,整个企业的it体系都会变化,针对这一变化,赛门铁克的解决方案就会考虑如何把云和端,这两方面的安全防护做好,如移动终端管理、移动应用管理等。

BYoD(即BringYourownDevice,指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让安全领域的消费品市场跟企业市场已经越来越模糊,而云计算、移动互联、虚拟化的发展,又让仅靠一款安全软件保护企业安全的时代一去不返,安全跟信息管理复杂性越来越高的当下,怎样有效提供一些整体安全解决方案给客户,让客户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自己主营业务的提升上面,这也是赛门铁克战略调整的重点思想。另外,赛门铁克的解决方案不单单是从一个产品的角度来解决安全问题,更在逐渐尝试通过大数据安全分析,基于“行为”,对一个潜在的安全威胁进行快速发现、分析和监测。

安全是一场博弈

“没有绝对的安全,特别是网络安全或者移动安全,它们不可以量化来评判,而更像是一种博弈。”

计算机世界:安全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互联网安全公司如360、腾讯都在进军企业级安全市场,你认为目前赛门铁克在整个安全行业中的地位怎样?未来,安全行业又会有哪些新的发展方向?

连智浩:竞争是必然的,有序的行业竞争也是好事情,可以推动整个安全产业发展。赛门铁克有平台、全球智能网络、完整的产品系列,以及每年占收入的14%的研发投入,这些都让我们对未来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未来的安全产业,从大数据以及合规性等需求来看,信息管理业务(备份、保护、归档等)一定会继续增加;另一方面,信息安全、信息服务的业务增长量也非常高。

没有绝对的安全,特别是网络安全或者移动安全,它们不可以量化来评判,而更像是一种博弈。

赛门铁克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一个完整的智能网络,这个网络有超过1.3亿个探测点。这些探测点有可能是一些终端,经过客户同意,这些探测点给我们提供信息,通过这些探测点,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搜集这个网络上面不同的类型的一些攻击信息,随时随地处理1.7亿以上信息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个大数据的环境,我们不停地进行分析,甚至几个小时生成一个报告,这个是一个非常实时的监测分析,这些信息最后我们会拿出来分析总结,提供给我们客户。刚才讲的《互联网安全威胁报告》,是我们每年针对去年12个月收集下来大量的数据作为分析出来一个报告,里面会讲到一些主要的攻击手段以及对未来的安全预测。比如,之前的一些攻击活动,都是直接针对大企业的攻击,而去年我们发现有很多攻击是针对中小企业的,以中小企业跳板,切入大企业,所以这个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的客户怎么样更加有效地去保护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机密信息。

计算机世界:您认为未来3年,赛门铁克在中国会有怎样的发展状态?

连智浩:首先,作为一个企业,我们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优先服务好客户,满足客户需求;第二点,战略转型落地后,我们要建立一个有激情的团队,“以人为本”很重要,我们应该有一个好的团队;最后,就是更好地尽到社会的责任。3年后,我希望市场上面对赛门铁克的认可度会更高;可以给员工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在管理信息安全上尽到最大的社会责任。

其实,赛门铁克与一些竞争对手不太一样,我们除了有销售服务部门外,在中国还有一个相对庞大的研发中心,分别在北京与成都。我并不是第一次在安全类外企工作,赛门铁克在中国的研发中心除了是产品线上的一个分支,还为整个全球产品研发体系提供了很好的创新支持。

连智浩简历

现任赛门铁克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作为赛门铁克大中华区团队的领导,主要负责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地区的策略制定及公司运营管理,深入推进公司在大中华地区的业务。

连智浩拥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电机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和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电机工程专业学士学位,超过25年的电信及it行业从业经验,曾在许多跨国公司担任高级管理职务,在大规模的客户部署、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建设,以及业务管理方面都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在加入赛门铁克之前,他曾担任微软企业及合作伙伴事业部(epG)总经理一职,负责微软公司在中国的企业级销售业务。在任职微软之前,连智浩曾担任Sunmicrosystems公司大中华区总裁。2001~2008年期间,连智浩先生曾在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光纤类新兴企业opnext担任高级副总裁,负责全球销售与市场运作。而在此之前,连智浩还曾先后就职于西门子通信(台湾)公司、Bellcore公司,以及朗讯科技(中国)公司,担任多项管理职务。

采访手记

快速变革下的传统企业

采访赛门铁克更像是在探究一个传统企业对于未来和市场变革的快速反应的案例。赛门铁克在安全领域的影响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势不可挡的今天,如何应对新形势的挑战、新商业模式的冲击,以及360这样的凭借免费快速蚕食市场份额的后来者;又或者,能否放下身段、放下包袱,这才是对于整个行业和企业的最好的回答。

云安全行业市场分析篇6

存ξ侍庖恢笔侨让呕疤猓它是信息技术的基础。近两年,国内外企业和机构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追捧进一步催化了对大数据存储的需求。有关存储的话题再一次被热炒。

据Gartner预测,2017年全球半导体营收总计将达到3860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12.3%。从2016下半年起开始出现有利的市场状况,尤其是在标准型存储器(Commoditymemory)方面。除了传统的硅晶片存储器外,闪存式存储器正逐渐成为主流存储器设备。

涨,涨,涨,何时休

这些有利条件使2017、2018年存储市场的前景更为乐观。不过存储器市场变化无常,加上DRam与nanDFlash产能增加,预计市场将在2019年进入修正期。有数据表明,从2016年中以来,pC用DRam价格已上涨一倍。原来只要12.50美元的4GB模组,现在已涨到将近25美元,nanDFlash的平均售价也从2016年下半年到今年第一季度保持持续上涨态势。Gartner预计DRam与nanD的价格将在2017年第二季度达到顶峰,不过整体价格回落可能要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主要原因是随着智能手机等主要应用的容量需求增加,厂商会开始抢货。

记者近期为了度假购置了一些摄像设备,可以录制4K分辨率的视频。大家可能都有所了解,4K录像需要的不仅仅是快速读取,更为关键的是写入速度。该摄像设备厂商推荐用户使用一些存储卡。没错,这些存储卡的读写速度都很高,可以满足记者的此次度假需求。

除了个人消费级的存储卡外,很多企业和机构的数据中心中也都开始采用闪存式存储器处理其关键业务。因此,很多国外企业,比如美光科技、英特尔、三星、闪迪等企业都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企业、机构和个人不断增长的对存储器容量和读写速度的需求。但它们的价格真的很贵,甚至达到数千元,远高于普通照片存储卡的价格。

为了尽量减少国际市场对半导体领域的垄断影响,我国也在积极主动研发自主可控的半导体存储器。以紫光为例,紫光在今年的市场投资行为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当然,我们还看到其他一些存储厂商也在为中国存储器摆脱国外厂商的垄断而努力。记者此次采访了Uit(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科)总工程师徐永锋,与他就新形势下国内存储器厂商如何应对国外厂商新概念和新技术带来的压力进行了深入探讨。

市场促进厂商转型

徐永锋介绍道,近期创新科进入到了一个全面转型阶段。在战略转型方面,创新科之前是一家以存储为核心的产品公司,此后,它不再只专注于存储产品的研发,而是定位为一家大数据存储的服务商,以存储服务为基础,积极投身于数据中心的公有云服务和大数据服务领域。目前,创新科正在与合作伙伴联合在国内外运营多个数据中心。

在技术转型方面,第一,创新科由原来的磁盘存储转向软件定义存储技术的研发;第二,就是进行云平台、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等服务架构的开发。国内企业和用户对云计算探讨的声音增大实际上是在2011年,创新科从那时开始研发分布式软件定义存储产品。创新科在分布式存储应用方面已经卓有成效,其分布式存储系统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在广电行业媒资系统、电信全云存储平台、平安城市云监控、舆情监控等领域。

在产品战略方面上,创新科已经不再研发更高端的传统磁盘存储系统,目前只对此类产品做基本维护工作,如硬件规格升级、软件功能升级维护等。创新科当下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软件定义存储架构研发、云服务和大数据应用服务方面。

2017年国内存储市场传统磁盘阵列系统产品仍在维持较高的出货水平,但需求量正在逐步下降。国内企业已经在大规模采购软件定义存储系统产品和超融合系统产品。目前,虽然上述两类产品的使用量并不大,但已经部署在广电、安防、教育、医疗、智能交通等领域。随着新技术的更替,数据量规模的不断增长,以及大数据云服务本身的市场需求,未来软件定义存储系统将占据主流。

而软件定义存储包括如分布式块存储、分布式文件存储和对象存储,三者各有所长。分布式块存储适合高io的交易型应用的超融合系统;分布式文件存储适合存储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而对象存储适合云存储服务。创新科最早是做分布式文件存储,现在正在加大对象存储和分布式块存储系统的研发力度。

创新科具备存储技术优势,曾与上海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达成了全国产存储战略合作协议。此外,创新科还与申威联盟就国产申威处理器的全国产存储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等展开了深度战略合作,并于2015年6月推出了基于申威处理器的完全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全国产化存储产品,为我国存储行业乃至it产业今后走向自主可控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榜样,为进一步实现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创新科是一家坚持自主创新的存储公司。早在2014年,创新科存储就了一款基于国产申威处理器的国内首款安全存储产品――SCS1000。我们知道现在大多数存储企业都是在做基于底层之上的存储系统,但如果硬件设备不可控很可能就会被安装后门或病毒程序,因此真正的安全可控是要实现软硬件整体的安全可控。创新科是申威联盟的重要成员,与联盟内的合作伙伴一起,对其基于企业级服务器和存储市场需求提出了诸多优化建议,协力将应用于超算方面的CpU芯片逐渐推向企业级市场,以适应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

大数据分析优势

在大数据分析方面,创新科针对客户需求,联合学校和研究机构加速技术升级,开拓新市场。

云安全行业市场分析篇7

关键词云计算;市场需求;参与者划分

中图分类号tp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3)91-0233-03

1云计算参与者分类

根据市场调研结果,按照不同的云计算服务侧重方向和云服务的类型,将市场分为4个不同的参与者,如图1所示。

1.1公有云服务参与者

公有云服务的参与者分为云提供商(provider)和云中介商(Broker)两类:

云提供商(provider):通过网络,实现和提供独立的云计算服务,他们通常拥有独立的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客户的数据和应用均由云提供商遵照SLa协议等进行维护,主要参与者均为it巨头,如amazon,Google,microsoft等。

云中介商(Broker):他们没有独立的数据中心。中介商整合和优化不同云提供商(provider)的服务,从而最恰当的满足客户需求。中介商以接口(或称中间人)的形式连接了云提供商和客户。参与者大部分为中小型公司如Capgemini、Burstorm等,少数大型公司也有此方面业务,如iBm,Hp等。

1.2私有云服务参与者

私有云服务的参与者分为云系统集成商(Systemintegrator)和云咨询商(Consultant)两类:

云系统集成商(Systemintegrator):帮助客户将已有的传统it基础设施转移为云。系统集成商通常拥有自由独占的云计算架构和转移技术。主要参与者均为云计算技术的先驱和领导者,如eucalyptus,iBm等。

云咨询商(Consultant):以合作者的身份,为客户提供专家和解决方案,帮助客户策划并且实施云计算转移的全部流程。他们通常不提供独立的云架构和转移技术支持,而是运用系统集成商的已有技术,通常和系统集成商协同完成项目。该领域参与者众多,有专注于该领域的小型咨询商如:enomaly,intridea;也有大型公司开展了此部分的业务,如:accenture,Hp等。

无论是云提供商、中介商、系统集成商、咨询商均又细分为iaaS、paaS和SaaS三个不同层次。例如,同为云提供商(provider)的amazon、Google、Salesforce三家大型公司,amazon专注于提供iaaS层服务,Google更侧重于paaS层服务,而Salesforce则提供了SaaS层的CRm软件服务。

个别大型it巨头,在云计算市场中扮演者多重角色。如iBm,即是云计算云提供商和中介商,又是系统集成商,亦是咨询商。

2云提供商和云系统集成商的市场调研

虽然云计算中介商、咨询商在云计算市场中拥有重要作用,但是其参与者大多为新兴企业,他们规模小、业务杂乱,并且不具备专有的核心技术,在云计算领域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扮演着云计算技术进步和革新的中坚力量的,正是云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他们是云计算发展和进步的最核心参与者和推动者。

2.1云提供商(Cloudprovider)

目前云计算最成熟的服务层次是iaaS,本调研也主要围绕iaaS层进行研究分析。主要方法

收集基础信息==》性能分析和评估==》案例分析==》总结

1)收集云提供商信息,采用网页、第三方信息、email等多种渠道;

2)评估其规模大小和业务能力,分析各个云提供商服务质量,从安全性、服务支持、性能等多方面进行评估;

3)分析云提供商成功案列;

4)总结归纳,对云提供商汇总评估。

从目前市场份额来看,amazon一枝独秀,占领了该领域68%左右的市场,Rackspace和terremark紧随其后,而其他企业如Hp,Joyent也在大力开发其市场份额。

对主要云提供商的服务进行总体的评估,该评估主要九大指标,分别为服务种类、服务延续性、客户支持、容量、控制接口、性能、额外费用、安全性、Database支持数量。

技术上讲,云提供商的服务能力均在同一个层次,但是不可能否认的是,市场份额最重的amazon和Rackspace在能力上拥有略微优势。amazon作为市场的领导者,其服务除了部分特殊的SLa,基本掩盖所有方面,并且支持基本上所有数据库类型。相比其主要竞争者Rackspace和terremark,amazon云服务是唯一能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均有大型业务,并且拥有很多众多大型客户,包括Unicredit,Schneider,SpieGeL.tV,news&media(Gnm),nimbusHealth,ericsson等等。amazon最突出的优势,负载平衡器,广为大型客户所接受。紧随其后的Rackspace和terremark相对更加注重中小型企业的业务,而新近加入该领域的Hp,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2云系统集成商(CloudSystemintegrator)

云系统集成商提供了搭建私有云平台的技术和软件,某些软件甚至是开源的,分析步骤如下:

案例信息收集==》分析信息==》能力评估==》总结

鉴于私有云的私密性,不能参照云提供商的分析方法。这里主要采用收集成功案例信息,对成功案例进行分析,从而能对云计算系统集成商进行评估,找出最为成功和流行的参与者。就成功案例数量而言,iBm拥有最多成功案例,microsoft紧随其后,再其次是Vmware、Hp等。

通过案例分析,在一共20多家企业中,找到其中五家公司的成功案例具有良好的可分析性,分别是iBm、Hp、microsoft、Vmware&emC和accenture,他们的案例更明确阐述了他们的核心方案。通过对这五家提供的服务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得到如下评估:

iBm拥有自己独特的云集成产品Castiron,并且因为其世界范围的业务范围的优势,在与世界各大跨国公司和本地公司的合作中,成为了该领域的佼佼者。Hp则在该领域也同样具有相当的竞争力,Hp曾经一次22款云计算相关的产品与服务,有逐步后来居上的趋势。microsoft则更注重通过自己软件级别解决方案和其他公司的硬件解决方案协同合作。Vmware&emC作为该领域的一个先驱技术者,也扮演了重要地位,通过子公司&母公司的方式分别提供软件级别和硬件级别的云服务。最终得到其排名如图2.2:

3云计算客户需求分析

作为近年的新型行业,客户对云计算的需求类型也是千千万万。必须依靠需求,并能在解决需求的同时为客户带来价值。本节主要采用分析客户案例的方式来具体了解客户需求的,其步骤流程如下:

案例收集==》需求的分类==》统计学分析信息==》归纳再定义

3.1案例收集

主要从云计算领域占主要地位的公司信息中收集成功案例,这些公司的案例更加正规严谨,易于分析,并且对公众免费阅览。其中包括:

1)云提供商中用以案例收集的公司:amazon,Rackspace,Gogrid,,Joyent,opsource,Savvis,Softlayer,terremark;

2)云系统集成商中用以案例收集的公司:iBm,Redhat,microsoft,Hp,eucalyptus,emC&Vmware,Dell,accenture。

从以上公司一共收集了358份案例,经过筛选和初步归纳,最后确定了具体分析其中260个云系统集成商案例和100个云提供商案例。详细研究中,案例的各方面信息被详细记录,最终结果以excel表格形式列出。

3.2需求金字塔

从excel收集所有存在的需求信息,对所有需求进行总结归纳。最终按照不同的需求档次,形成三个层次的需求,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类型,并且以需求金字塔形式展现。

需求金字塔使得各个层次的需求更加直观的展示出来。

总结层:此层的需求最为概括性,一般是业务战略上的广泛需求。此层将需求分为了类型;

抽象层:该层的需求均由总结层分解得出,展现出更为具象的云需求,比如总结层的“时间类”可以在此层分解为“业务时间”和“技术时间”;

详细层:更为详细具体的云需求,由抽象层再一次细分得到

以上三层中,总结层的需求最具有概括性、代表性和可分析性。该层将所有需求分为了类。云提供商和云系统集成商的需求,并非完全相同。

客户对于云提供商的需求和云系统集成商的需求有很多相同点,但不同点也很明显。比如:即使建成了私有云,云系统集成商的客户仍然需要负担基础设施维护费用,而云提供商的客户却完全不需要付任何维护费用。

3.3数理分析

通过数学统计的方式,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分析了不同需求类所占比率、模式需求比率,每一类需求具体细分比率,客户公司行业比率等等。具体结果如下:

1)对云提供商的需求

根据云需求的类别,进行个别细分,最终筛选出最常见的一些需求,最后对这些需求进行数理统计,可以得出一个比率。

公有云的独特性能优势,是绝大部分公司(87%)选择购买云提供商服务的最重要原因。这类公司往往是新成立的公司,抑或是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小型企业。这些公司有共同的特点,就是缺乏资金、缺少固有基础设施,因此,减少初始投资成本(56%)和运营成本(50%)是这些公司必然考虑内容;另一方面,这些公司又往往处在高速发展,业务急剧扩张的阶段,急需it设施及时跟上并且满足业务的发展规模,所以符合公司发展的公有云服务也成为他们的需求(49%)。再其次,对于众多公司(40%),将新增的应用程序和网站托管给云提供商也是相当节省的考虑。时间、安全性等也是部分公司使用云计算的原因。

2)对云系统集成商的需求

相比于对云提供商面向的中小型企业,云系统集成商的业务主要面向成熟的大型企业。

最后结果得出,占到70%的需求是搭建iaaS私有云。这些公司一般为大型公司或巨型公司,已经拥有大量基础设施和资源,为了更高效率的运用这些基础设施,搭建公司内部私有的云平台是最佳选择。云计算高性能的特点,也成为大部分公司考虑点。而超过半数(57%)的客户将花费作为需求的考虑,使用云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运维费用和it员工投入。再其次,超过1/3(39%)的公司也把云计算作为企业未来战略的一大措施,以满足自身未来长足发展。搭建私有paaS平台最少被提及,说明目前国际范围在此方面的需求和技术还不够成熟,不过反过来讲,此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4结论

就目前来看,大型企业依靠云计算减少成本,增加利润;中小企业需求云计算来发展业务。所以,云计算在国际国内,具有长远发展空间和广阔前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加速普及新观念等需求,都有利推动了云计算的发展,从而为it各个领域打造类似的简化效益。某些云计算平台可交由外部代管,或以服务方式购买,这对it人员较少的小型企业尤为方便[4]。

由此可见,为了帮助广大中小型更容易的进入云计算领域,研究如何将传统程序部署到公有云平台使其“云化”,是一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陈康,郑纬民.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幸.JoURnaLoFSoFtwaRe,2009.

[2]YangHC,Dasdana,HsiaoRL,parkerDSmap-Reduce-merge.Simplifiedrelationaldataprocessingonlargeclusters,2010.

云安全行业市场分析篇8

在惊艳于亚马逊awS的优异表现以及国内政策红利兑现的同时,市场实际上更加期待的是中国云计算王者的出现。那么,谁又会是中国的“亚马逊”?

为帮助投资者寻找a股的亚马逊云,日前安信证券举办了一场计算机行业现场路演活动,主讲人李小伟(新财富第一团队成员)与投资者进行了深度的交流,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参加了此次活动。

SaaS成行业主赢利点

在本次会议上,李小伟主要谈及了云计算的行业格局与整体的估值体系,并就未来的投资机会给出了专业性的看法。他表示,云计算子行业已成为了it行业的核心产业,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将迎来增长的黄金时期。数据显示,2012-2017年全球公有云复合增速达到17%,私有云年复合增速达到37%,而同期全球it市场复合增速仅有3%。

李小伟根据不同的行业类型划分,对当前行业的三大格局进行了解析。首先,按配置划分,云计算主要分为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其中私有云顾名思义,即是企业内部建立云端供内部使用;与之相反,公有云通俗讲则是公司内部建立云端,而后社会上其他企业可通过支付租金的形式租用,这种模式具备一定的社会性与通用性,在国内的代表性企业为阿里巴巴,在国外为亚马逊以及微软。而混合云是一个新开发的业务功能,它的出现融合了私有云的安全性以及公有云的通用性的特点,当前主要使用对象为政府部门。

其次,按领域划分,分别为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paaS(platformasaservice)和SaaS(Softwareasaservice),其中paaS主要为数据库等,主要表现为依据企业需求定制产品的平台,但市场目前更多把它看成是SaaS的一种延伸应用,严格意义上讲,市场上难以存在单独的paaS。iaaS主要为基础硬件、云储存等,当前市场处于寡头竞争格局,竞争者主要包括iBm、亚马逊等巨头,不过他认为,由于行业存在极高的进入壁垒,这些巨头都拥有其他中小企业无以比拟的规模成本优势,因此在iS领域,未来将是强者恒强的局面,其他企业未来做iaaS基础硬件设施是不会赚钱的,至少不会赚大钱;而SaaS则不同,该领域市场空间广泛、竞争较小,属于极为少见的蓝海市场,未来或将出现百花齐放的格局,行业主要的盈利点也在此。

估值方法存在分化现象

由于所处阶段不同,云计算整个行业的估值体系也存在分化现象。李小伟认为,行业估值体系大致可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基础硬件(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一般估值都低,处于整个体系中最底层位置,软件板块次之,估值处于中间位置,最上层则是服务与运营,前两者已经盈利,因此更适合采用pe估值方法,后者由于绝大部分企业盈利普遍不高,通常采用pS估值。

“硬件方面都是一些巨头公司,这些企业运营体系完善,盈利模式成熟,通常pe值会在20倍以下。”李小伟解析道,“而做软件的公司估值跨度较大,比如说redhat的pe值就高达80倍,Vmware的pe为40倍,Sap的pe在20倍以上。服务与运营中,亚马逊awS和SaLeFoRe是按照pS估值,一般约10-20倍的pS,整体来看,目前SaaS细分领域对应的2016年pS为4.1倍左右”。

重点推荐紫光股份

会议最后,李小伟结合国内云计算的发展趋势,对a股云计算概念股进行分类并给出了投资建议。

按板块划分,他推荐了云计算运营中的紫光股份、中科曙光、用友软件,以及私有云解决方案方面的紫光股份、浪潮信息、工大高新;与此同时,在基础软硬件方面他推荐了东方通、紫光股份、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同游科技、启明星辰、绿盟科技;另外,他还推荐了iDC+板块的世纪互联和宝信软件。

云安全行业市场分析篇9

关键词:云架构;市政工程;远程;监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一、市政工程中采用远程监控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很多城市相继开始了大规模的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大型立交桥、城市隧道、过江隧道等,也包括配套的道路、灯光、排水工程。市政工程多数在城市内施工,施工复杂、露天作业、和环境影响大等因素是市政工程不同于其他建设类工程的显著特征[1-4],因此受到社会和公众舆论的广泛关注。市政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监管比一般的行业具有更大的意义。

(1)市政工程种类众多,城市立交、地铁施工等都包含于其中;即使是单个市政工程,除去主体工程外,也包含管线等配套施工。因此,市政工程的作业有着相当程度的复杂性,这给市政工程监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由于地理条件、地质情况等的不同,即使是同一种作业项目,其施工作业方法也可能不同,这也导致了质量安全技术及质量安全管理上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

(3)城市市政工程中,存在很多高空作业,这些高空作业的下方或两侧就是车辆行人的交通通道。一方面对高空作业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可能伤及过往车辆及行人,社会影响面大。

(4)市政工程由于露天作业情况较多,一方面受天气、温度影响较大,环境气候的变化往往会对施工质量和安全有所影响。另一方面,工地施工也会影响周边的环境,所以必须严格执行文明施工的相关要求,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为了对市政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进行有效监管,很多市政工程都引入了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

二、传统远程监控系统分析

很多工程施工现场都引入了各种构架的远程监控系统[5]。市政工程中使用的传统远程监控系统多采用独立数据中心的架构模式,这种模式包括前端图像采集、监控与传输三个子系统。前端图像采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借助于相关视频采集设备来对施工工地进行监控,并将所需的监控图像转变成为符合传输要求的数据形式。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对图像采集系统中的图像数据进行汇总、显示、处理等,同时还为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提供相应的操作平台。传输系统是构建一个连通各施工现场图像和监控中心间的传输途径,因建筑工程的施工场地通常处于分散状态,所以通常情况下,采取通过网络运营商传输线路的租用来进行传输系统的建立。

系统中的储存方式为异步写入数据、集中管理以及分散存储等,利用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来对工程工地前端监控到的视频录像进行采集,在前端硬盘录像机中将这些数据实时进行保存,最后再将这些数据传回至数据中心,实施远程储存。这种模式能够满足监控系统的功能要求,但实际应用中,如需要进行大量数据的上传、或者多视频数据需要并行写入时,在传输宽带上就会发生瓶颈,很容易使视频图像的上传速率受到限制和影响。

三、基于云架构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

基于云架构技术构建的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远程监控系统存在的不足,同时还可进一步提高远程监控系统的扩展性能以及服务功能[6,7]。

在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中启用云架构以后,该系统的整个架构节点可分为客户端、主服务器以及数据块服务器。客户端主要是为应用程序提供一组专用的数据图像访问接口。主服务器存在的形式为管理节点,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个,其主要的任务是管理整个云架构系统中的文件。数据块服务器的主要任务为存储,通过指定文件形式将各种数据存储在该服务器上。在该架构中,文件系统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数据块服务器的数量。此外,在云架构技术下的这些文件一般是根据固定大小来分块存储。

在客户端进行云架构文件系统的访问时,首先是访问主服务器节点,在此获得与数据库服务器需交互的相应信息后,再直接访问各数据块服务器。完成一次数据存取以后,就可达到分离系统控制流与数据流的目的。由于在云架构技术下的远程监控系统的主服务器和客户端间仅有控制流而无数据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主服务器负载得到降低,这也使得主服务器不会是阻碍系统性能的一个瓶颈。此外,文件被分割为多个数据块来存储,在这种分布式存储下,客户端可对多个数据块服务器同时进行访问,继而使整个系统的并行传输功能得到提高,增强系统整体性能。

四、基于云架构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效果

在南京市城西干道改造工程中,每种工序的施工都是动态施工过程,不同阶段施工特点不同,存在不同的风险性,特别是在关键环节、重要部位施工过程中风险更大。工程全长6.13千米,监管人员数量有限,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有差异,很难在同一时间对所有施工作业实施有效监管。为提升施工质量,避免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杜绝不文明施工,确保工程处于受控状态,在关键场所、重要部位安装监控设备,建立基于云架构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的监控管理。到目前为止,该工程未发生特、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实现零死亡事故的目标,现场文明施工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在多个施工现场安装基于云架构技术的远程监控设备,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对工程监管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监控系统具有操作简便、使用灵活的特点,监管人员可在任何场所任何地点通过电脑或者手机,使用被授权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后实时访问任意一个施工现场监控设备的图像资料,并且可以调用前端的录像资料。②监控系统的使用,可以使监管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准确掌握现场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施工状况,提高工作效率,成为人力监管不可或缺的补充。④实现了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监控。④通过基于云架构技术的远程监控设备,加强了监管部门内部之间及建设、监理、施工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⑤实现了监管部门对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工作进行实时改进指导,为制定措施和对策提供依据。利用施工过程中影像资料,可及时有效地监督、解决和控制项目施工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发现违章行为和安全设施缺陷及时纠正,有利于约束、规范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使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和风险降至到最低,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了监管水平。

在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建立基于云架构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可多路同时调阅施工现场的全方位动态情况,效率高,灵活性强,具有很强实用性,有广泛推广意义。

致谢

本项研究得到了2013年南京市建设系统科研项目计划(编号:Ks1302)的支持。

参考文献:

云安全行业市场分析篇10

>>连云港市超市蔬菜农药残留情况分析安阳市市售蔬菜农药残留现状调查2008——2011年莆田市市售蔬菜农药残留监测结果分析2010年深圳市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监测情况分析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及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影响因素自测蔬菜农药残留沈阳市蔬菜农药残留的原因及对策扬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对策大理市蔬菜农药残留状况及控制对策蔬菜农药残留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浅析蔬菜农药残留标准及适用原则浅析市场蔬菜农药残留标准及适用原则蔬菜农药残留速测技术及应用蔬菜农药残留污染分析及防治对策蔬菜农药残留的超标原因及对策分析什么蔬菜农药残留多寿光蔬菜农药残留疑云蔬菜农药残留问题的研究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柳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其对策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7]许世卫.美国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工作考察报告[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2(20):57-61.

[8]阎晓军,赵安平.北京市蔬菜市场预警研究――基于数量供应安全角度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5):581-584.

[9]孙沫.加强农药残留监测确保食品质量安全[J].六型农业,2016(3):70.

[10]杨远.辽宁省农产品安全体系风险隐患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6(2):80-81.

[11]袁玉伟,王强,朱加虹,等.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2):394-399.

[12]王树诚,曲宁,李敏.辽宁省初级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预警[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1):169-171.

[13]钟攀,葛荣,杨文,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大数据分析策略与应用研究――以四川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为例[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4):8-12.

[14]杨明升,周云龙.信息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2):17-22.

[15]GB2763-2014,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S].

[16]曹晓倩,赵子刚,尼罗帕尔,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样规范探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6):60-62.

[17]李祥洲,邓玉,廉亚丽,等.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隐患分析[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6,34(2):76-82.

[18]蒋凯亚,陈英,章燕川.浅析丽水市蔬菜中农药残留风险动态变化[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1):1724-1725.

[19]陈晨,钱永忠.农药残留混合污染联合效应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5):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