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十篇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十篇

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6:24

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篇1

〔关键词〕家庭心理辅导;系统论;辅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9-0016-03

笔者在多年的中学心理辅导实践中发现,但凡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其背后都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家庭,有的家庭关系不和谐,有的家庭结构不完整。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在心理辅导室中得到很好的宣泄和控制,而一旦返回家庭环境中,又会旧病复发。家庭不但没有帮助学生恢复心理健康,反而变成了学生心理问题的发源地。于是,笔者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尝试引入系统论观点,将学生及其家庭看作一个系统来辅导,改变了单纯以学生为中心的辅导策略。心理辅导走进家庭,提高了心理辅导的效果。

一、家庭心理辅导的系统论观点

系统论认为,任何家庭都是一个彼此交互影响的紧密系统。个人问题只是家庭系统功能失调的表现,因此,进行心理辅导时,应把学生个人心理问题放在其家庭系统中考虑,辅导的侧重点由只关注学生的问题,变为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辅导的过程就是将“问题”变成“关系”,再从“关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每个孩子都是在特定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家长是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形成影响最大的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家庭的烙印。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塑造和改变着孩子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对那些因家庭关系失调而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需要有家长的共同参与,家长不是家庭信息的被动提供者,更不是孤立的旁观者,而是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助手,有时甚至是需要接受辅导的当事人。

二、家庭心理辅导的步骤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笔者在家庭心理辅导时一般采取明确问题、深入分析和跟踪辅导三个步骤。需要指出的是,这三个步骤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对辅导阶段作出的划分,未必是每个辅导个案都必经的过程,有的个案只需调整家庭的角色就能够完成全部的辅导过程,而有的则必须进行跟踪辅导,直到当事人的症状真正好转。

第一步:明确家庭关系出现了什么问题,调整家庭关系中的角色定位。

作为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笔者在介入学生的家庭之初,都要让每位家庭成员意识到自己当前的家庭角色定位,尤其是父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成长期望。在寻找家庭结构中的偏差时,笔者有时采用“家庭形象雕塑”的技巧来测定各成员的心理知觉,即让每个人排列出各自心目中家人关系的位置及距离远近,从而发现家庭关系的症结所在。此外,“画家庭图谱”的方法对快速又准确地找到家庭关系的症结也很有帮助。利用系统论的专业知识,可以让父母认识到孩子的问题根源在家庭,每位家庭成员都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负有责任。家庭中的权威成员更要明白“权力越大,责任越大”的道理。

案例1:有个预备年级的男孩,爸爸常年出差在外,每次回来发现孩子犯错,就会将他毒打一顿。妈妈同情儿子,当爸爸不在家时就以过分溺爱作为补偿。母子关系异常亲密,儿子快到青春期了,晚上也不分床睡。男孩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妈妈便以此为借口更加呵护他。男孩也觉得“世上只有妈妈好”,自己一刻也不想离开她。目前,他的交往能力极差,性格孤僻,全班学生没有一个喜欢他,也不愿与他一起玩。

在介入该学生的家庭之初,笔者发现这位妈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埋怨学校教育不到位。后来,笔者帮助她绘制家庭关系图,经过专业而深入的心理分析,她终于明白:孩子依恋妈妈是假象,妈妈因生活空虚过于依恋孩子才是问题的根源。由于丈夫长期不在家,这位妈妈无形中已把身边的儿子当成“丈夫”来对待。家庭角色的混乱造成妈妈和儿子的自我界限划分不清,没有各自独立自主的角色,无法了解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案例2:一个初二女生,因害怕上学而经常躲在家中。母亲一直为女儿不能正常上学而哭泣,说孩子从小身体就弱,经常生病,去了很多家医院都看不好,现在孩子一上学就头疼、胃疼甚至浑身不舒服,坐在教室里就会想起一些不愉快的事。母亲因为担心孩子会精神分裂,默许孩子不去上学,不断帮女儿给学校写请假条。

这位母亲表面上是为了女儿好,其实她所表现出的软弱,无形中加重了女儿的症状。在家庭心理辅导中,笔者首先让母亲尽量控制情绪,表现得坚定一些,使她由辅导对象变为我的辅导助手。在女儿哭泣时,母亲也坐得很直,不再表现得对女儿特别关注了。我鼓励母女俩进行沟通,暗示女儿已经长大,提升她面对问题的能量。这对母女由于朝夕相处而纠缠得太紧,父亲很难进入她们的系统。最后,我让母亲意识到只有通过她们自身的努力才能解决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她们各自的家庭角色定位。

在家庭心理辅导时,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需要辅导的对象。心理辅导教师要帮助家庭成员了解家庭关系问题的结构图,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然后才能针对整个家庭的错乱角色作出适当调整。

第二步:深入分析家庭问题的心理原因,制订并执行改善家庭关系的辅导策略。

改善出现问题的家庭关系既是家庭心理辅导的核心内容,也是最难的一个环节。在对当事人进行心理辅导的同时,辅导教师应对其家庭成员间自我界限的清晰度、成员间的沟通方式、权利的分配与执行、情感上的亲近与否等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把辅导重点放在家庭组织关系中的角色转变上。辅导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家庭问题使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有效纠正家庭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促进家庭功能的改善。

案例3:一名高三男生由母亲带到心理辅导室。母亲反映,儿子一到考试就焦虑,会出现手麻现象,严重时整个手臂都动不了,而且他只要一想到手麻,手就会自然麻起来。他平时不会有这种现象,只有考试前和考试中才有,而且越临近考试越明显。笔者在辅导室中曾让该生尝试让自己手麻,他经过意志努力,告诉我“手真的麻起来了”。

笔者在了解和分析了该生的家庭信息后发现,原来在高二分班时,该生喜欢文科,而父亲却替他选报了理科。高三填报高考志愿时又出现分歧,孩子想报水产大学,而父亲却让他报考外贸学院。为此,该生与父亲如同仇人,在家中水火不容,连吃饭都不愿坐在一起。

经过分析,笔者决定暂时不对他“手麻”的症状过分关注,而是只作简单解释,先设法改善他们僵持的家庭关系。在与该生单独交谈时,笔者针对他能够“用意念使手麻起来”这件事,启发他考试与“手麻”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使他意识到自己潜意识里有不想参加考试的念头——因为讨厌父亲,于是不想为父亲替他作的选择付出努力。在与他母亲交谈时,我反问她:“为何总是由您来反映孩子的情况,而听不到他自己的声音?”暗示家长对孩子干预过多。笔者建议他们开一个家庭会议,每人都有平等的发言权,相互尊重对方的看法。后来,父母终于转变观念,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孩子的考前“发麻”现象也自然消失了。如果没有对该生进行深入的家庭分析,仅仅从矫治他的“手麻”症状入手,可能就会陷入心理辅导的困境之中。深入分析,策略得当,避实击虚,是本案成功的关键。

第三步:实施家庭关系改善的跟踪辅导,巩固家庭心理辅导效果。

通过前面两步的辅导工作,家庭问题的根源基本找到,辅导措施的落实也基本完成,有的家庭能够通过内部的自我调整实现家庭系统的重构,辅导过程便结束了。但是,大多数的家庭则没那么幸运,家庭关系的改善并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跟踪辅导和干预,以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反复。

案例4:陈某,女,高三学生。有一次在家洗澡时,她母亲从楼下看到她映在卫生间玻璃窗上的身影,于是上楼告诉了女儿。母亲的话对于正处在青春期、性格内向的陈某触动很大。正巧当天傍晚她看到住在对面楼房里的两个青年一边谈论着什么,一边朝自己这边笑。从那以后,她洗澡时总怀疑那两个青年在偷看自己,在上学路上跟踪她,甚至在家复习功课时也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自己的相貌。当她告诉母亲时,母亲起先认为女儿在开玩笑,后来也将信将疑,当女儿回家时都要往楼下巡视一番。父亲更加着急,用三合板封死了卫生间的玻璃窗,将家里所有的窗帘都放下来,女儿上学时他悄悄跟踪也没有发现异常。他们虽安慰女儿:“哪有什么说话声音?”“窗户都封起来了,谁也看不到了。”但没有效果。

在查阅了有关文献和咨询了心理专家后,笔者认识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有时过于紧张焦虑也会出现短暂的“幻听”“幻视”现象,这是正常的。于是,我及时找到陈某,搜集她的家庭和个人信息,进行必要的青春期心理辅导,调整她的认知状况。同时,我从陈某的家庭关系入手,查找病因。原来,陈某的父亲是个出租车司机,平时很少与女儿沟通,使她从小就缺少安全感。母亲小学文化,无业在家,与女儿关系特别密切,女儿对母亲的依赖性很强。经过了解与分析后,我发现家庭关系失衡,于是我建议母亲尽量疏远女儿一段时间,因为她说话不注意方式,对女儿反映的情况不加验证就想当然地否认,多次站在了女儿的对立面,本想改变女儿错误认识的意图与行为反而强化了女儿固有的观念。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只有当病因被充分地展现时,症状才会消失。”陈某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展现,也就不可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首先,笔者建议陈某的家长不要轻易否认孩子的想法,要帮助她一起去验证事实。比如,让父亲带着女儿寻找那两个“偷看”“跟踪”她的人,询问他们的长相;当女儿“听到”有人谈论自己时,家长不要一口否认,要与孩子交流她具体听到了什么。那两个人是否真的存在,不是别人说了算,一定要让她自己得出结论。其次,家长要解除对女儿症状的消极关注,不要总是看到孩子的病态表现。比如尝试把窗帘打开一点,与女儿说话时不要过分小心翼翼,女儿回家时不要再巡视她身后的情况等,否则会暗示孩子的病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干预,陈某的症状明显好转。

笔者认为,前面的心理辅导只注重了陈某的个人问题,家长的参与也只是为了协助辅导陈某,而家庭心理辅导的重点还是要设法改善陈某旧的家庭关系,重建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因此还需要进行跟踪辅导,巩固辅导效果。于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家庭关系的改善,笔者建议父亲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多关心女儿的学习与生活,每天上学由父亲接送,大大增加女儿的安全感,父女关系得到改善。每天晚饭后,要留出一段家庭谈天的时间,双休日组织一次家庭郊游活动等,和谐的家庭氛围逐步建立。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陈某的症状得到了彻底改善,她也成功考入大学。

三、家庭心理辅导的注意事项

系统论将家庭看成一个动态的系统,家庭心理辅导的过程就是改善家庭关系的过程。一切家庭问题的产生均来源于家庭关系不和谐,一切家庭问题的解决也归结于和谐关系的重建。在家庭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事项有以下几点。

1.辅导教师对家庭关系的关注要重于对学生问题的关注。辅导教师不能仅仅纠缠于单纯解决学生的问题,而要向家长解释清楚学生的问题与家庭系统之间的关系,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此负责,并要与家庭成员就辅导目标等达成一致性意见,共同作出改变的努力。

2.使家庭积极面对现实,而不是纠缠于“过去”。家庭心理辅导的目标是解决“现在”的家庭关系问题,而不是一味地纠缠于“过去”。适度挖掘过去的经历是可以的,如果太强调“过去”的意义,只会激起大家对“过去”伤痕的回忆,使问题更难以解决,而且还有可能引起新的家庭矛盾,使问题更复杂化。

3.在改善学生家庭环境的同时,不可忽视孩子自主性的提高。家庭心理辅导是通过改善学生的家庭关系来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但是,辅导教师还要注意不能太偏重家庭环境的改善,还要设法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四、家庭心理辅导的困惑与思考

经过多年的心理辅导,笔者认为家庭心理辅导与学校心理辅导相结合,对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十分有效,因为这是从学生的问题根源入手解决其根本问题,共同的目标也很容易使家长与学校双方形成教育的合力。不过,在具体实施中也常会遇到一些困惑。

1.家长观念保守,扭转困难

大多数家长能够认识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并肯配合学校的辅导工作。当辅导教师指出其家庭关系中的问题时,很多家长可能碍于面子,心里不愿承认,也不愿为此努力。由于家长的观念难以扭转,学校心理辅导便得不到家庭强有力的支持。针对这种现象,学校与社会可通过专家讲座、家长沙龙等活动进行宣教,帮助家长转变传统观念。

2.家庭辅导策略难实施,更难持久

家庭心理辅导的策略在实施过程中要对固有的家庭关系作出调整,就会牵涉到个别家庭成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实施时会遇到这些成员维持现状、不想改变的阻力。有的家长起初还能配合,等孩子的问题稍加改善后,又会返回原状。还有的家庭解决了老问题,又产生了新问题,与辅导效果抵消。因此,跟踪辅导十分重要,最好以书面的形式来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并找一个能够起到监督作用的“第三人”。另外,定期召开家庭会议,及时总结与沟通,也可以减少彼此的误解,促进辅导策略的顺利实施。

3.在复杂的家庭关系面前,辅导教师面临着保持中立的考验

当心理辅导教师真正介入家庭时,随着了解的深入,复杂的家庭关系呈现在面前,辅导教师往往会面临中立原则的考验:要么难以保持中立的立场,对家庭中的弱者同情和关注过多;要么始终保持中立,同情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表面上做了很多,实际上却什么也没做。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想引用家庭治疗大师萨尔瓦多·米纽庆(Salvadorminuchin)的一句话:“作为一名家庭治疗师,我不是去治疗家庭,而是帮助家庭发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因此,在介入家庭和实施辅导的不同阶段,我们可能会支持或干预家庭成员中的某个人,这并没有违背中立原则,因为从介入的全过程看,我们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傅安球.实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申荷永.心理分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篇2

关键词:家庭结构;心理;辅导员

一、离异家庭结构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

单亲家庭对孩子情绪、情感的发展: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中,他们常常会看到父母争吵、敌对的场景,缺乏家庭应有的温馨和关爱,使孩子极易出现消极的情绪和不良的情感反应。甚者更会表现出非常态的人格特点。孩子的孤独感:父母的离异,会使他们内心产生一种被父母抛弃的错觉,尤其是看到年龄相仿的人与父母同行、谈心时,更使他们的内心倍加痛楚,甚至对父母产生厌恶、憎恨等心理,也会令他们自身产生痛苦,再加之周围同伴的耻笑,更使得他们产生不愿与人交往心理的,表现为沉默寡言、仇恨父母,甚至发展为的病态人格。角色行为的误导:家庭离异会导致孩子被迫与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生活。如果男孩与母亲长时间一起生活,他们会接触更多的女性的角色行为,如多愁善感等,使他们在生活中缺少了父亲阳刚之气的榜样,导致在性格里也会缺少这方面的元素,对其未来的行为及社会适应能力无疑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单亲父亲与单亲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不一样,对孩子性格形成产生的影响就会不一样,单亲父亲的教育方式以严厉惩罚型居多,所以单亲父亲家庭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比较暴躁的性格。但人是很复杂的,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自我调节与适应能力:由于父母离异,迫使孩子与父母中的一方或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老辈人和周围的人对这一群体的孩子过分同情、溺爱和关注,又会造成他们对他人冷漠、自私等缺点,再加之缺乏有效的管教,很容易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更有甚者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离异家庭大学生性格、心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研究结果表明,离异家庭的孩子一般具有以下性格特点:放荡不羁、嫉妒心强、过分胆小和焦虑、情绪低落,很少能快乐起来、悲观,觉得低人一等、孤独,经常发呆、易烦躁发怒、惧怕某些动物、情景和人、不爱交际、喜欢撒谎欺骗甚至“破罐子破摔”等与社会不相适应的心理品质和心理障碍。以上是离异家庭对学生性格上产生的负面影响,而孩子本身的想法更让人头疼,他们大多数都会认为自己比别人缺少点什么似的,一些不良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为:

自卑心理。由于父母离异孩子由单方抚养,家庭经济情况会产生一些变化,以及离异父母对孩子的成长的推委、学习的忽视、父母长期的冷战或争吵,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极大的伤害。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情绪低落。逆反心理。这往往是一种由于家长本身有令人不能原谅的错误而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不信任、厌恶和消极的对抗情绪。仇视心理。有的学生对父母的离异充满憎恨。久而久之对其心理的成长产生了不良作用,对学校和生活不感兴趣,甚至扩展为仇视身边的人,仇视整个社会。消极心理。一些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导致其产生不健康的消极心理,使他们对学习、生活不感兴趣,每天郁郁寡欢,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三、辅导员如何教育离异家庭结构下的大学生

(一)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档案的设计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了解学生入学前心理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情况、父母的教育方式、成长环境、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对其身心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等。其次,反映学生心理状态、特点的资料。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可以较客观地分析出学生一些心理状况。最后,学生对就业的期望、自我评价等,辅导员也可根据学生心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择业的建议。

(二)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版块。建设校园心理咨询网络平台。通过网上匿名留言、电子邮件或线上互动,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辅导员对问题给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引导离异家庭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交往。生活学习中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够更加了解自己、了解他人,进一步了解社会,形成正确的认识。离异家庭的学生由于父母一方甚至双方离他们而去,与父母的交往受到了人为的遏制,学生会认为自己在家中无足轻重,所以会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所以,加强离异家庭学生的交往意识,提高他们需要交往的心理,是缓解离异家庭子女亲子关系的有效办法,同时还能够促进其与同学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

(四)改变个别学生的偏常态心理。离异家庭的学生在破裂的家庭结构中生活,心理上会缺乏完整家庭的温暖和关怀,从而导致情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觉醒水平、应激状态等都会表现出非常态的变化,从而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冷漠、孤僻、不愿与他人交往甚至敌视同伴和亲人的心理状态。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要改变离异家庭学生的偏常态心理,减少离异家庭结构对学生的影响,使他们的心理结构得以重建,适应社会需求,更好、更健康的走向未来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篇3

关键词:心理辅导;引领;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166-01

一、背景陈述

现在社会上离婚的家庭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但父母离异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离婚后,孩子怨恨父亲或母亲,性格变得偏激、多疑、易怒。有时,这些学生在家与家人合不来或常闹矛盾或在校违纪违规,怎么办呢?

二、主题

面对离异家庭的学生,我们应当与他的家人或监护人一条心,有条件的满足孩子的需要,多给孩子一些时间,经常和孩子们拥抱。多鼓励表扬,增强学生自信心,学校多开展的“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活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相配合,使家长和孩子都感受到彼此的关爱,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让学生知道父母和孩子的心永远连在一起。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态度,不断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缓解压力,预防心理疾病。

三、情景描述

林木,男孩,父母因为感情不合,分居分地,父亲在苍南做生意,母亲在温州打工,孩子跟着父亲生活,但由于父亲平时忙碌于生意,没空看管孩子。由于父母离异,他怨恨父亲与母亲,性格变得偏激、多疑、易怒,又因抵制不了手机与电脑的诱惑,受到了不良思想的影响,在校不听老师的劝告,经常违纪违规。当违规违纪时,我把他叫到办公窒了解情况,他说:“我爸不要我,我妈也不要我,我象‘孤儿’,我很可怜的。”据我了解,他父亲的教育方面十分粗爆,除了骂,有时还有“打”,与吓唬,他们俩父子一见面就是“冤家”。而且有时他生气时总会大骂:“给我‘滚’出去,‘死’出去,不要回来,”我对他说:“你儿子还是比较优秀的,还可以好好教育好的。”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他大声嚷到:“我不稀罕有这样的孩子,这么不乖的,要生这样的孩子,我生10个都有,跟他妈妈一样,是个不争气又懒惰的人。”话虽说这么说,但他还是十分爱这个孩子的。因为有一天,在一个天还没亮的早晨,我还没起床,我接到一个电话,一个男人用很微弱又带有哭泣的声音在电话中求我帮助:“老师,我的孩子昨晚一夜没有回来睡,我找他找了一夜。”听吧他的话,我就说他了:“平时你不都是叫他滚吗?现在他滚了,你又担心他,想他了不是吗?”接着,我劝他少骂。第二天早上,孩子自己回来了。

看到孩子与他父亲这么合不来,常与他闹矛盾,还离家出走,这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作为班主任,我看在眼中,急在心里,怎么办?我深入了解了好的家庭情况,并做了一系列的心理辅导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给孩子帮助

1、多开展的“感恩父母”的班会活动,让孩子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让学生知道父母和孩子的心永远连在一起。要求孩子理解父母,并尊重父母的决定,并告诉他,他的父亲也是一位缺少爱的人,每天为了做生意,起早摸黑相当不容易,他应当学会理解与分担责任。

2、对孩子说:世上的大多数吵架都是因为沟通不畅而造成的,我想父子俩没有什么大的矛盾,只要大家坐下来,好好分析原因,就能找到对策,叫他滚,只是一时气话,让父亲以后不要说,叫他以后也别顶嘴。

3、进行“面对面”心理辅导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改善学习态度,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劝他学会约束自己,少在学校做在做违纪违规的事,并在学校听从老师的劝告,好好不习,提高成绩。

我并力劝他父亲:不要责骂孩子,更不要责骂孩子的母亲,父母离婚,孩子很无辜。没有妈妈陪伴的孩子,已缺失了母爱,已经得不到爱的温暖,如果父亲再打骂他,只会给孩子的心里烙下更大的阴影,使他的童年更加不幸福。所以做为父亲更要好好爱他,与他一起分担烦忧,与他一分享快乐,平时多讲一讲道理,让孩子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儿,应当怎么改正错误,多关心他,多爱他,让爱伴他健康成长。慢慢地,孩子与父亲都学会了改变,后来,他们俩父子情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今,相处和睦,我感到十分开心。当然,这个孩子变化很大,变得乐观了,而且成绩一直在进步,还考上了高中,他的父亲十分感谢我对他儿子的关心与帮助。

五、反思

1、温暖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不言而喻,对家长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父母离异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请一定要谨慎。

2、不要在孩子们面前说丈夫(母亲)的坏话,不要教育孩子去仇视他们的父亲(母亲),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家长更不要以孩子为借口或筹码,要挟对方为自己做什么事或达到某些目的,否则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将无法弥补。

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篇4

(一)家庭方面

1、家长教育理念与学历、职业类型的关系。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内容也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的,情商、财商等作为其延伸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但是,在安置区家庭教育中,素质教育不容乐观,对其理解和实施是片面和缓慢的。调研结果显示:安置区81%的家长侧重于孩子文化知识学习,仅有19%的家长认为孩子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66%的家长认为孩子综合素质开发包括:智力、情商、心理、体能,仅有8%的家长认为还包括审美;86%的家长鼓励孩子的方式是言语鼓励和奖励,14%的家长持不在意态度;81%的家长批评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打骂、体罚,19%的家长采取言语教育、换位思考、创设情境等方式;对于教育孩子的困惑问题,56%的家长认为是孩子接受方式、自己普通话和外语发音不标准、孩子逆反心理,18%的家长认为是多动、调皮、上网、打架等不良嗜好,5%认为是早恋;71%学历为初高中的家长未给孩子制定详细科学的成长计划,27%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家长采取放养式的教育观念,仅有2%学历为大学及以上的家长为孩子实施过相应的成长计划。例如,访谈四年级D学生的家长,了解到她的教育程度为小学,平时管教孩子的方式多为打骂、体罚,很少也无力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她的教育观念是只要考试成绩好,孩子提的要求都会尽力满足;学习好书本知识就足够了,其他方面了解就行,甚至孩子酷爱的排球运动也被家长看做丧志。总的来说,回迁居民教育背景多为中学程度,大多为再就业人员和工厂职工,受职业类型和收入的影响,教育投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大于10%。他们的教育理念较为传统、落后,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综合素质的完整内容,因此家庭教育实际中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处于较为片面的状态。2、亲子教育的广度、频度与深度。回迁户多为失地农民,远离之前赖以为生的土地,适应全新的城镇化生活对他们技能、心理上都是不小的挑战。为了扎根新环境,大多数失地农民选择技能培训,往往夫妻二人共同再就业活跃于夜市,或是成为附近工厂的职工,另外一部分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这样导致严峻的留守、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双职工家庭、失地农民再就业家庭、外出务工人员基本忙于生计,很少有时间和精力与孩子互动,亲子教育状况堪忧。广度上,79%的家长坦诚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亲子互动,15%的家长认为亲子教育是辅导作业和旅游,仅有6%认为亲子活动应该全面,包括:角色互换、作业互动、做家务、户外活动、游戏、田园体验等。亲子活动一般选择游乐场、动植物园、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尚缺少美术馆、职业体验场所,出现这种情况除了部分家长意识不足外,很大程度上因为相关配套设施欠完善。家庭藏书按比重依次分为作业辅导类、科学探险类、文体类、艺术类,从家长为孩子挑选的书籍来看,多数家长观念还属于传统型教育,往往造成孩子文艺失衡、审美能力较弱、情商较低等问题。访谈一至六年级学生家庭藏书来看,科技类、作业辅导类图书占家庭藏书总数的76%,体育、艺术类图书不到3%,其他21%为报纸和杂志。从频度上看,多数家长忙于生计,无暇辅导孩子的学习,更不用说详细的教育计划。家长平均每天指导孩子学习的时间在半小时以内的为13%,1-3小时的为77%,3小时以上的仅为10%,数据显示亲子教育频度与家长职业类型、学历紧密相关。从深度上看,多数家长直接告诉答案,缺乏鼓励孩子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方法单一,系统性欠缺。以上从广度、频度、深度三个维度分别探讨了安置区家庭亲子教育状况,表明亲子教育不容乐观,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总体水平。3、家庭和谐程度。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中占整个安置区家庭户数的24%。这类家庭的孩子往往学习状况较差、心理较敏感、情感较脆弱,更容易出现暴戾、冲动、等情绪管理能力较差的表现,这些问题在其他家庭中出现的几率要小得多。孩子的性格缺点一方面来自遗传,多半原因是后天环境影响的结果。孩子出现问题,父母有无法推卸的责任。调查走访发现,安置区的留守儿童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留守儿童,他们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父母一般两三个月回家一次,相对于大山里的留守儿童一年见不上父母一次的痛楚,他们显然是幸福的。可是这种幸福局限在物质上,父爱母爱的呵护却显得弥足珍贵。这部分孩子很多不理解父母,有些甚至怨恨,他们的孤独和思念压抑着,总要找到方式发泄出去。在缺少父母监管、自身自控能力不强和朋辈的鼓动下,他们往往禁不住诱惑,最终导致不好的后果。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目睹父母离婚前整日无休止的争吵,极度缺乏安全感,心灵已经受到伤害,留下阴影。他们可能无法完全理解父母为什么分开,但他们心底默认自己是被“抛弃”的,因此出现抵触、反抗、叛逆的几率比一般家庭的孩子高出很多。可见,家庭的和谐完整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坚实基础,在父母的悉心照料和教育下,孩子学业成绩、身心发展、道德情操、审美能力才会全面均衡。相反,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的家庭教育状况相对较差。

(二)学校方面

所调查的安置区内共有6所小学,4所初级中学,3所完全中学。对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满意度调查上,70%的家长选择基本满意,22%的家长选择满意,4%的家长选择不满意,4%的家长认为教师有失偏颇,影响孩子平等意识的形成;对学校基础教学设施满意度调查上,77%的家长选择基本满意,19%的家长选择满意,4%的家长选择不满意;87%的家长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班级名次,13%的家长关心孩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培养;78%的家长认为学校老师除了关心孩子学习方面,还应该加强孩子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10%的家长认为学校对艺术学科重视不够,课时不能保证,并且没有专业教师、专业教室,12%的家长认为学校在孩子情商、财商等方面投入较少;在评价方面,(下转第92页)(上接第87页)77%的老师按照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准,13%的老师所能及的工作岗位,满足他们发挥余热的需求。3、推动服务工作上台阶。各类为老服务商是一个企业法人或民非法人,无营业执照的小商小贩不能成为为老人提供服务的主体。为老服务工作要再上台阶:(1)各类为老服务商为老服务的价格要低于市场,低于其他群体;(2)要能够给老年人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如能把货物、服务送上门,让老年人得到更多更放心的服务;(3)能提供给老年人的产品或服务是老年人特别需要的,而市场上这类服务很少,且无法提供的。(四)发挥家庭核心作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化居家养老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的养老压力,但并没有减轻家庭的养老责任。以血缘为基础的养老关系必将长期成为整个社会化居家养老体系的核心,只有发挥了家庭的核心作用,这个体系才可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加强舆论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教育,对开展的“爱老敬老家庭表彰和奖励”的活动还要深化,可在全市推广“三个一”亲情关怀活动,即每天一次问候电话,每周一次上门探望,每月一次家庭聚会,使社会化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同时,对那些遗弃甚至摧残老人的子女,应通过媒体予以揭露,使其受到舆论的谴责,对触犯刑律的,要依法予以追究。2、提供政策援助,为社会化居家养老创造条件。对赡养老人的子女,每年增加一定的休假;在房屋建筑设计上,提供适合“两代居”的住房,或两代相邻而居的住房;对与老人同住的家庭买房提供方便,并给予政策优惠;对将要退休的老人的住宅各单位要协助进行适老化改造,以达到通行、操作、信息感知无障碍。3、更新养老观念,培养兴趣爱好。在全社会通力合作的情况下,老年人也需要更新养老观念,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一些文化娱乐活动,避免让自己的精神生活过于空虚。有条件也可以到子女所在的城市去生活,变子女“常回家看看”为老年人“常出去看看”,既不耽误子女工作,又可让子女近距离尽孝,还可以开阔老年人视野,与子孙共享天伦之乐,岂不一举多得。参考文献:[1]钟桂华,郭宝平.社会化养老“辽宁模式”探析[J].社会主义论坛,2009,(7).[2]章晓懿].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基于与民间组织合作的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12(12)[3]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北京大学学报,1983(3)[4]宁玉梅.农村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的现实问题探究[J].理论观察,2013(9)[5]2013年宣城市统计年鉴,宣城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编辑:崔月华也把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考虑在内,仅有10%的老师全面评价学生;在孩子天赋的发掘方面,61%的老师坦诚没有意识到这方面,30%的老师不知道该怎么发掘,仅有9%的老师与家长沟通过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得知,仅有少数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家长的教育观念更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绝大多数家长仅仅关系孩子的文化学习成绩,忽视了德育和美育以及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一模型恰恰与安置区家长的教育程度的“纺锤形”模型相似。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教育理念还有待提高和完善,学科结构需完善,基础教学设施需加大投入,促使教学仪器更新换代。

(三)社会方面

五个安置区周边盈利性辅导机构林立,作业班、托管班、辅导班总数超过90家,其中80%为作业班。但通过走访调查得知,它们的办学执照不齐全,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开设科目及课程安排没有按照素质教育的标准来执行,内容多科学知识,武术、跆拳道、舞蹈、美术相对较少。88%的家长为孩子报课外辅导班的目的还是复习巩固文化知识,8%的家长为培养孩子兴趣和人际交往能力,4%家长为从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家长向笔者坦言,由于知识能力有限,他们在辅导孩子作业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求助于周边的辅导班。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刺激生产有一定的时间差。这样的环境就强化了家长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需求和家庭教育的短板,也影响家长的家庭教育态度。

(四)结语

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篇5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离婚率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离异单亲家庭的产生,离异单亲家庭学生作为一个新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离异单亲家庭孩子比一般家庭的孩子容易产生心理和社会适应的问题。因此高校工作者,特别是高校辅导员,应对离异单亲家庭子女思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思想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加合作班

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随着离婚率不断上升,单亲家庭家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高。单亲家庭学生作为大学生中比较特殊的群体,表现出来的自卑、自闭、抑郁、嫉妒和逆反等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研究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状况及其教育的对策,对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我们对华中师范大学中加合作班的学生进行了实地调查,华中师范大学2010级和2011级中加合作班共有学生154名,其中单亲家庭学生有26名,占全部学生的17%。通过和中加合作班任课老师、辅导员及学生的交谈,我们了解到了这26名单亲家庭大学生多表现为不爱与人交流、迷恋上网、旷课、早恋等心理问题。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亲或者母亲的言行总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在单亲家庭这个特殊的家庭形式中,其教育模式肯定也是特殊的,在缺少父爱或者母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他们所能感受到的和所受的伤害肯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了解单亲家庭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和对策,以帮助单亲家庭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

一、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1.自卑心理

这些学生从小生活在缺少父亲或者母亲的家庭,没有得到家庭声望的温暖,使其与其他同学相比的总觉得低人一等,进而从内心深处形成了自己是被抛弃的孩子的心理暗示,从而产生自卑感。这样的学生害怕别人谈论自己的家庭,总是担心被别人歧视、嘲笑。甚至这些事情成了学生心中的禁区,往往听到别人谈论的时候就会有过激的反应,再加上有的时候看到别的同学家庭幸福的状况,想到自己过去的生活,容易形成一种落差,于是拒绝与其他的学生在一起,长此以往他们就从同学中脱离了出来,从而影响到自己的人际交往。

2.逆反心理

有的单亲家庭学生因为觉得父母离异是把自己给抛弃了,再加上受到同学的歧视,又缺少父母完整的关爱,因此就会慢慢地对父母、家庭产生一种厌恶感,觉得自己现在会产生这样的状况都源于父母的离婚,就会产生更大的逆反心理,具体就表现为“你要我这样做,我偏那样”,一味地与父母对着干,甚至产生对父母的报复心。例如我们有一位学生,他的父母离异,从小学开始就是母亲带着他,母亲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培养他上面了,经常与他的班主任进行交流,甚至有的时候还会跑去学校,但是母亲的行为却造成了反效果,他渐渐的变得不爱学习,迷上了魔术。

3.以自我为中心

对于绝大多数的离异家庭家长,孩子就是自己的精神支柱,他们总觉得对不起孩子,为了抹平家庭破裂给孩子造成的创伤,想更多的给予孩子补偿,因此任何事情都依着孩子,对于孩子的要求都予以满足,只要孩子开口,父(母)亲没有不答应的。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是由家长所操持,无形中也剥夺了学生自己动手锻炼的机会。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学生的过分依赖心理,离开了家长来到学校便茫然不知所措。同时,这样的学生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变得自私、任性,缺乏爱心和同情心。

4.从异性身上寻找失去的爱

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完整家庭的关爱,所以更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当有异性对其有好感之后,就会把爱迁移到对方身上,希望以此来填补心灵上、精神上的空白,因此他们往往容易陷入那种补偿型的早恋当中去。这也正是所谓的补偿作用,个体会通过极致来补偿自己在生活中的某种缺失或不如意。

二、学校对于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单亲家庭的学生产生以上的一些心理状况可以说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于家庭因素所造成的,因此对于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依靠学校和家长的配合。

1.了解学生家庭详细状况、建立单亲大学生档案

每位学生入校的时候我们都会让学生填写家庭情况登记表,里面会包含父母的联系方式。在统计联系方式的时候我们会特别关注那些只填了一个的,这些学生多半都是单亲家庭的学生,我们也会同留有联系方式的家长进行联系,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单亲的原因。并且我们会建立特殊学生的情况档案,把平时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等情况、与学生之间的深入谈话记录等一些资料记录下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单亲家庭学生档案,为以后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基础。

2.辅导员在平常工作中给予学生更多的爱

曾经有这么一句话形容大学辅导员,说我们就是我们手下上百个孩子的爹妈,可以说我们是大学生来到大学之后最亲近的人。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大一部分的成因都来源于缺少“爱”。很多单亲家庭大学生由于童年的阴影造成了他们实际上是极度渴望人们的理解和关爱的,尤其是在步入新的大学生活的新阶段。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走进他们的心里,从小处着手,在学习上鼓励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还是有人在爱他们,关心他们的。尤其是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学生的生日,给学生送去温暖的话语,往往会使他们冰冷的心慢慢的解冻。你关心他们,他们就越愿意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告诉你,也更有利于我们对他们进行教育。

3.强化育人环境,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集体活动

美国有位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感觉剥夺试验”。被实验者被放在完全与外界信息隔离的房间里,实验结果发觉基本没有人可以在这个房间里待超过三天的时间。这个例子告诉人们,人需要与外界交流和沟通。而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自己家庭的原因,或多或少都把自己封闭了起来,因此学校应该根据这些学生的特点,组织一些学生交流互动的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交流,为这些单亲家庭的学生与其他同学之间搭建一道友谊的桥梁。

4.加强教育,增强单亲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当今社会竞争十分的激励,有竞争就必然会有成功者和失败者。而单亲家庭大学生与普通的大学生相比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会更弱一些,心理健康隐患多,而因此作为学校,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利用网页、BBS、QQ群、微博以及我们学校所独有的校园导航仪来普及心理知识。同时可以通过团体辅导以及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达到自我教育以及自我提升的目的,帮助单亲家庭大学生不断提升心理素质。

5.家校联系,构建心理健康“网”

家庭是学生心灵的港湾,改善和优化家庭环境对于改变学生的心理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利用电话和寒暑假家访的机会主动与孩子家长联系,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在校情况,同时向他们宣传科学合理的学生教育方法,并且多向家长反映孩子的闪光点。实践证明,这种沟通虽困难较大。但是只要坚持它必然会起作用的,而这种效果一但产生,便会与老师在学校的教育产生合力,形成一种“网”,帮助我们的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学校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应该是经过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单亲家庭学生特点之后的“爱心工程”,作为辅导员,要充分运用科学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付出我们的爱心、耐心和诚心,本着热爱学生精神处理好相关问题。每一名高校的辅导员,都应该把这项工作看作是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也相信在学校和家长的配合下,我们能够帮助这些学生的走出人生的低谷,迈向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刘爽,徐静.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和教育对策初探[J].中国轻工教育,2010,(04).

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篇6

类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类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就像单亲家庭一样,主要是在心理方面,只不过某些方面程度较轻而隐蔽。

(一)性别角色社会化障碍。家庭教育是孩子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如果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没有得到合适的性别教育,就会出现假小伙、娘娘腔等性别错位现象。首先,缺少父母任何一方的经常性影响,孩子的自我角色认同就会出现巨大的障碍。这在城市男孩比较多见。农村社会生活环境比较开放、邻里交往没有障碍,因此农村类单亲家庭男孩不难从频繁交往的伙伴或者其他男性长者哪里找到可以模仿的榜样。城市社区非常封闭,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孤单地呆在家里,如果长期和母亲呆在一起,女性化倾向可能会越来越明显,即便不出现大的心理障碍,但是男性应有的阳刚气概却难以养成。

(二)对类单亲过份依恋。某些职业的性质,注定使其家人包括孩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要接受离多聚少的生活,比如驻外记者、营销人员、驻外地办事处人员、演员……尽管血浓于水,但是亲子之间的情感依然需要培养。如果缺少足够的交流频次和相处时间,亲子之间难以形成应有的亲密感,孩子对缺失一方的陌生感、排斥感会越来越严重,如果依赖方教育不得当孩子的问题可能就会积习难改了。

(三)没有安全感。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由母亲来担当的家庭,母亲如果有自己的工作必然会因不堪重负,在教养方式上出现情绪化,即对待孩子的耐心会伴随自身心情发生变化,会经常性因为自身情绪恶劣粗暴对待孩子或者置之不理。孩子从小不得不察言观色、小心翼翼,久而久之会变得封闭、烦躁、易冲动,极缺乏安全感。

(四)婚恋观扭曲。类单亲家庭会削弱孩子的幸福感,孩子长期享受不到完整家庭应有的温暖,会形成家庭、婚姻的刻板印象,将来的家庭观念可能会很淡薄,甚至极端情况下会出现排斥婚恋,或者排斥异性的现象(母亲抚育的女儿或者父亲抚育的儿子在父母亲感情有隙时最易出现)。

(五)学习成绩不理想。除了全职妈妈以外,大多数类单亲都难以对孩子付出足够的时间,家事公事都会一定程度上牵扯其精力,难以更多辅导孩子的学习。在农村家庭,还表现在部分母亲因学历低下无力辅导孩子。农村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男孩受教育较多,母亲整体受教育程度较父亲低一些。当然,在义务教育逐步普及情况下,七十年代后期以后出生的母亲文盲的情况不多见了,基本能辅导孩子小学低年级的作业。但是由于监护不力,农村部分类单亲家庭的孩子难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或者辍学外出打工或者在家帮忙。

(六)心态脆弱。在单亲家庭里,在失衡的“爱的天平”上,学生往往背负着超重的父爱或母爱,破坏了学生成长教育生态环境。类单亲家庭也存在这种情况,在家一方出于责任意识会对孩子关怀备至甚至溺爱,不放心孩子的一举一动,或者走另一个极端,因为自己较忙用放纵孩子行为、用满足一切吃喝玩乐的方式“弥补”孩子。两种极端倾向都会导致孩子任性、自我中心,受不了老师批评,经不住挫折。简而言之,一切在单亲家庭出现的问题在类单亲家庭同样会出现。但是,非常可怕的是,由于完整家庭结构的存在,导致这种家庭的教育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从较少的相关学术研究也可见一斑。普通类单亲家庭这种主动应对意识更差。所以,类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可能因为其隐性发展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我们很有必要采取相关举措遏制问题的恶化。

类单亲家庭的教育教育对策

(一)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但是并不知道让孩子如何成“龙”或者“龙”是什么,因而在家里可能会误导孩子,常见的如单纯智育化、盲目报特长班、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等。家长学校不失一种很好的模式。其形式可以多元化。从主办者来讲,可以是由社区主办或者学校主办。限于家长工作原因,家长学校可以有假日讲座、现场培训、板报宣传、发放资料、网上课堂等不同形式,即便类单亲家庭没有很强教育意识的家长在浓厚的家教氛围中也会自然受到感染,自我提高意识会逐渐加强。这反过来对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会有较大推动作用,对于整个社区的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所以,家长教育工作应该纳入社区工作和学校工作的计划当中,全年系统展开。这其中应该有一部分针对类单亲家庭的内容在内,尤其学校管理当中,应该特别关注这一部分特殊家庭的孩子,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共同营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

(二)社会各界尤其是新闻媒体倡导爱家的责任观念。消除感情破裂或者淡漠型类单亲家庭,以防这些家庭演变为单亲家庭,给孩子造成更多的伤害。夫妻离婚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众所周知,主流媒体应该从多个侧面反映这些问题,让更多的为人父母者不要单纯放纵自己的性情,以较强的责任意识面对自己的家人,让最初的美丽爱情继续演绎,让家庭的温情时刻包围着孩子。河北卫视“快乐家家家”栏目从宣扬亲情出发,精心选择宣传语、各个时段节目内容便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时下也出现个别的单位也开始把家庭关系、夫妻关系状况作为人员升迁、任用标准。这些都是很好的开端。

(三)家庭自身的努力是直接而有效的。许多人在外打拼是非常无奈的。首先,在家一方应该对孩子做好“解释”工作,讲讲在外工作的父亲或者母亲多么不容易,让孩子明白父母都爱他,父亲或者母亲不能经常陪他是因为工作忙,是为了大家过的更好,或者从大一点讲各种工作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让孩子对空缺一方产生敬意、自豪感。另外,在外一方可以抽空给孩子发个短信,家人共同看信,想象对方对家人的挂念等。

(四)经常带孩子去亲戚家走动或者邀请祖父母等来家里住,营造亲情氛围。经常性地家人相聚,孩子就不会因为家里冷清倍感失落,有了更多人的关心、监督,孩子的自我约束意识也会越来越强,一些不良的习惯也就自然减少了。在与多人交流的过程中,开朗的性情自然而然也就生成了。

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篇7

关键词: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

一、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1.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对离婚现象存在一定的偏见,周遭的议论和评价都会在这些学生的心理上造成强烈的反感。他们往往认为出身于这样的家庭是见不得人的,这用社会环境给予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暗示就成为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2.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是性格养成的摇篮。父母早年离异,对子女在少儿时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温暖的家庭环境给予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是非观;相反,在破碎的家庭会使孩子形成扭曲人格和偏差的观念,消极的对待人生。

3.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其实并不是所有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学生都是问题学生,都会出现心理问题。有一些学生可能在逆境中直面人生,自强自立,但也有大多数离异家庭的学生不能正确的理解父母离异,想法和行为也比较极端,受到生活的变化冲击,他们不善于调节和宣泄,大多选择消极的抵抗,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回避现实,认为人生没有美满和幸福可言,出现价值偏差。

二、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及教育方式

1.父母离异后双方相互推卸,谁也不管子女,把孩子当成了乒乓球,有的还把孩子推给老人抚养。这种家庭往往使孩子易变得自卑、腼腆、孤独、内向,没有归属感。

2.有的家长虽然抚养孩子但责任心不强,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连孩子上不上学都不加理睬,更谈不上家庭教育,这中家庭的孩子在校表现有行为自我、懒散,难于管教。

3.有的家长忙于生计,管理子女力不从心,也没有时间。这样的家长大多对孩子百依百顺,只注重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处处迁就以弥补其感情上的缺失,而忽视子女的心理需求和思想教育,这种家庭的孩子大骄横任性、自私自利。

三、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表现

1.抑郁逆反心理。表现为:从不向人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过分的自我封闭,或心理抑郁,或行为粗暴。他们常常会把父母的离异作为参考,评价人和事,因此不轻易相信别人,从不表白自己的心愿,不爱和同学接触,不善言谈,出现矛盾不能和老师沟通。

2.怯懦自卑心理。表现为:他们常常感到自己不如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不认为命运可以被自己掌握,认为生活中从满了无奈和辛酸,对待任何事物都没有情趣和激情,极少参与集体活动。

3.放任懒散心理。表现为:个别家长补偿式的极端娇惯,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都以自我为中心,任性放纵,意志力薄弱、自律性差、自学能力差等。不能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行为懒散,精神涣散,无视管制,经常出现迟到、早退、旷课、打架等现象。

四、解决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有效对策

1、社会的影响。社会的积极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起促进作用,消极因素则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尤其是离异家庭的学生往往比较敏感,有些社会上的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这些变化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就极为容易发展成心理障碍。所以我们应该积极优化社会环境,给予现代人正确的婚姻观和离婚的认识和舆论引导。

2、学校的重视。离异家庭大学生在学校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校如果不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会导致他们行为上的偏差,甚至走向极端。因此,开展和重视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离异家庭大学生系统档案可以对他们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教育。最好是在入学初就建立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不记名的心理问卷调查,辅导员深入谈话,排查特殊学生,定位特殊群体,开展特殊教育,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尽早诊断和干预,预防这一群体心理和行为不良倾向的发生。同时学校应培训和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设立心理信箱、心理咨询室等,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障碍给予疏导和排解。实行班导师制也是一种极好的方法,班导师可以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给予离异家庭大学生无限的关怀,为他们提供了讲心里话的机会。学校还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工作者队伍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他们在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法学等理论学科的学习,帮助一线教师提高工作能力,明确职责,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2、教师的关爱。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人。一定场合下,有时教师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离异家庭大学生大多自卑感较强,教师在评价他们时特别应施以爱心,用爱心抚慰创伤,用友情弥补亲情。这里尤其要提到的是高校辅导员,高校辅导员是距离学生最近的一线教师,做好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成长成才教育是每一位辅导员的工作职责。首先,辅导员应深入学生课堂、寝室,深入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通过谈心,达到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让他们体会到温暖和信任。其二,辅导员老师应积极营造年级、班级、寝室,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通过心理互助,让同学们和离异家庭学生平等相待,有好相处,鼓励互相帮助,通过这样的氛围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使他们感受到亲情般的爱怜和友情般温暖,引导和教育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和家庭。其三,在学习和生活中,辅导员还应他们搭建体验成功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成功的体会,逐步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阴影,找到生活的乐趣。

3、家长的配合。“解铃还须系铃人”,家长要调整心理情绪,引导子女对家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家长自身必须整理好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尽快走出离婚的阴影,建立正常的家庭氛围,不要将夫妻之间的怨恨和愤怒扩散到孩子头上,应当多和孩子交流思想,沟通感情,随时关注子女的心理变化,尽最大努力减少离婚对他们的伤害。家长还应积极与学校建立紧密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在沟通中了解学生家庭的、学校的双向信息,有利于家长、学校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新的认知系统,纠正他们头脑中的思想偏差,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我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祖霞.郑燕.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与健康教育措施[j].科学教育论坛.2005.

[2]王诗堂.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2005.5

[3]贾晓明.单亲的心理社会干预研究[j].中华子女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4

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篇8

家校合作,顾名思义就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相互参与、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教育整体。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师是未成年人教育的专业工作者,学校教育理所当然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意志性格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家长的人生观、日常道德规范、待人处事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实践者和执行者,必须主动带动家庭。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地把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评价反馈给家长,并了解家长对子女、对学校工作的期望,以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学校要主动承担起家庭教育的指导任务。

家长是社会中最关注学校教育的人群,也最有资格评价学校教育。在孩子读书阶段,孩子的学校生活是家庭生活的重要话题,学校和孩子是家庭生活的焦点。因此,家长想了解学校,想参与孩子的学校生活,想发挥自身的能力为学校贡献力量是普遍的心理。

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学校和家庭采取相互参与、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有机的心理健康教育互动形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类型

根据合作中影响作用的方向,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学校为主导,向家庭作用的合作形式(学校家庭的合作形式);家庭为主导,对学校影响的合作形式(家庭学校的合作形式);以社区为中介,学校向家庭影响的合作形式(学校社区家庭的合作形式)。

(一)学校家庭的合作形式

1.家长学校

学校指导家庭教育最便捷、最高效的途径之一是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载体和阵地。家长学校是向家长开展普及型的家庭教育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常识的最普遍的形式。在家长学校中可以聘请有关专家讲授有关知识,或由学校的心理教师对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

2.家长会

家长会是学校和家长沟通的最常见的形式,在家长会上,班主任或科任教师会向家长汇报学生近期的表现和学习状况。有的班主任利用家长会向本班级家长进行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指导,使家长能理解自己的孩子,掌握符合孩子特征的教育方式。此外,科任教师和家长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就班级发展、学生学习、个性发展、思想观念、教育方法等问题畅所欲言、充分讨论。根据要求,各年段、各班级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全体性的家长会,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和毕业班最后一学期则至少两次。还可以召开小型家长会,针对某些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和指导。

3.家长沙龙活动

家长沙龙活动,主要通过级长、班主任向家长宣传,家长自愿报名。活动由心理教师主持,班级科任教师也会以助理身份参与其中。家长沙龙活动关注家长的教育烦恼,让家长更好地应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变化。

家长在沙龙中分享与孩子相处时遇到的烦恼,通过角色扮演、讨论分享的方式,共同对典型情况进行探讨,找到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有效方式。让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产生的负面情绪得到宣泄,并通过家长间的相互分享得到情感和方法的支持,让家长改进教育观念,共同成长,注重家长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4.亲子团体活动

亲子团体活动不仅包括学校组织的父母孩子一起参加的各种活动,还包括亲子团康活动、亲子小组辅导活动。亲子团体活动有利于帮助家长建立主人翁意识,激发家长积极合作的态度,使他们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为孩子与家长、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同时促进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精心组织学生和家长开展参观、访问、表演、听报告、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生产实习、社会考察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尤其在假期,亲子团体活动更加受到家长们的欢迎,教师、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为三者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搭起了桥梁。

亲子小组辅导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由心理教师组织同质学生和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开展亲子心理辅导小组活动。在活动中,根据小组成员的一般性问题,设计针对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和家长在心理教师的引导下获得体验和感悟,感受彼此的重要性,学会沟通技巧,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在交流中获得和谐相处的方法。由于亲子小组辅导活动具有针对性、系统性、专业性,因此得到家长的认可,心理辅导的效果也比较显著。

亲子辅导活动,需要心理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因此在学校中并不是十分普及。在对广州市越秀区专兼职心理教师的调查中,专职心理教师普遍都开展过亲子团康活动和亲子小组辅导活动,而兼职心理教师只有一小部分开展过亲子辅导活动。因此,对学校骨干心理教师开展亲子辅导方面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5.个别辅导

在课题研究中,从心理教师提交的个案辅导案例来看,专兼职心理教师在个别心理辅导中都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和影响,在辅导中会联系家长了解情况,并对家庭教育和教养方式以及家庭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辅导。

在个别辅导中通过心理教师的指导,家长们了解了自己孩子当前的心理状况,了解了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感受到家庭关系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这在学生心理问题预防、预警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通过家长及时调整自身和家庭关系的问题,可以让孩子在相对健康的环境中成长,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状况。如果出现了问题,家长凭着对学校心理教师的信任,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能够及时和学校取得联系,可以防患于未然。

出现心理问题以后需要进行干预。一些常见的问题,专职的心理教师可以提供咨询服务。在对学生和家长的辅导中,最常见的技术是系统式家庭治疗。该疗法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将家庭成员看成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并认为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认识事物的模式,家庭成员的内在解释与外在行为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其间的关系不是直线式的因果关系,而是反馈式的循环关系。系统式家庭治疗学派认为,无论是正常行为还是病态行为都是这种连环套式的循环反馈关系层层作用的结果。

从全区专兼职心理教师所提供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心理教师对家庭治疗的理念和方法的理解多倾向于教育学的层面,多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施加作用和影响,而对家庭系统治疗的心理咨询技术层面的干预还比较少见。因此,在心理辅导专业水平上对学校心理教师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二)家庭学校的合作形式

1.家长志愿者活动

家长志愿者服务进校园。家长在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的同时也积极为学校教育尽一份力,在学校开展的活动中,自愿组建起来的,家长“志愿者”在校园参与学校的服务。如校运会上,广大家长积极支持、鼎力相助,有的当裁判,有的进行宣传报导,有的负责保卫和安全,有的协助后勤,为学校的工作贡献一份力量。家长通过做志愿者直接参与学校的活动,可以近距离了解学校的办学特点,也可以跟孩子多沟通,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行动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爱心。

家长志愿者服务进班级。通过影响班级文化建设,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孩子高雅的志趣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了使孩子从小爱读书,营造书香班级的文化氛围,许多班级的家长自发地捐书、捐钱、捐书柜,建立起班级的图书角。家长志愿者的工作渗透到班级,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

家长志愿者活动从校园辐射到社区。比如,节假日里,家长带着孩子走访低保户和社区工疗站,捐钱捐物,送去生活用品,用他们的爱心行动影响着孩子。

家长走进学校、社区,有序参与教育活动,有效地增进了教师、孩子、家长之间平等、融洽的感情,促进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积极、互动关系的形成,使家校进一步携手,共谋发展。

2.家长讲坛

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需要传授给学生最新的、鲜活而前沿的知识,仅靠学校单一的教育力量很难做到,来自于家长的资源正好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丰富和扩展。家长是巨大的教育资源,每一位家长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资源。学校充分发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能丰富学校教育元素,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基于对当前教育的前瞻性考虑,我们尝试让家长走进学校,为学生开设课程。

家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述各种知识。教师惊喜地发现,各行各业的家长大胆创新,以超前的理念、鲜活的教学内容、精彩的课堂呈现,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有些资源丰富的学校,家长聘请心理专家,为孩子所在的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讲座和团康活动。

通过家长讲坛,孩子们的视野得到了开阔,知识得到了拓展,探究知识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3.家谊会

家谊会是学校与家庭双向互动沟通的有效平台,为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有些班级的“家谊会”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讲座。家谊会也让家长可以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交流育儿心得,这就使得家长有一个交流的机会,一个沟通的平台。部分家长在与其他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中可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不少家长也因此成为了好友。

除了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学校也通过家谊会积极向家长实施心理辅导,提倡积极正向的健康心理,并教授教育子女的方法。

(三)学校社区家庭的合作形式

1.社区宣传服务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家庭是社区的细胞,家长是家庭的主导,学校通过自身所处的环境影响家庭和家长。在学校所在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宣传让社区居民了解有关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培养社区居民的心理素质。学校的围墙、宣传板等都是开展社区宣传的重要工具。心理教师和学校心理教育骨干教师参加社区自愿者服务队伍,在社区宣传活动中发挥专业作用。

2.社区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指导是指有关专业人员或社会机构对实施家庭教育的成员从理论、方法、内容和技术等方面进行指导,以确保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因其受到社会文化、思想观念以及方法的制约,不同的教育观念会带来不同的实践活动、形成不同的经验从而产生不同的指导模式。学校通过社区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更新社区居民的教育观念,普及科学的教育方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作为义工参加社区教育,做社区教育的讲师,为社区居民开讲家庭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给社区居民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以及与孩子沟通的技能技巧。这些做法,使社区这一媒介对家庭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家庭环境。

二、成功经验

目前广州市越秀区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可以概括为:1.学校主导。中小学校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影响者,对学生的影响更加全面,具有经常性。2.资源共享。通过家校互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3.渗透社区。通过社区拓宽合作的范围,扩大影响的效果。

广州市越秀区中小学在家校合作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有些学校探索出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规范合作,形成架构

以广州市朝天小学为例,朝天小学是广州市有名的百年老校,位于广州市繁华地段,具有非常丰富的家长资源。朝天小学在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朝天小学在家校合作中非常注意规范化的管理,例如,为了规范化管理家庭志愿服务队,朝天小学家庭志愿服务队和光塔社工服务站联手,制定了《朝天小学家庭志愿服务手册》,以“志愿时”作计算单位,设立“志愿服务晋阶制”,与“朝天之星”“服务之星”等评选挂钩,激励每个家庭积极投入志愿服务中,使志愿服务得以推广,使更多人受惠。也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志愿者管理资料,包含《朝天小学家庭志愿服务队架构、管理及服务计划》、《朝天小学家庭志愿服务队管理制度》和《朝天小学志愿者信息表》。德育领导小组和专业社工进行管理,建立激励和表彰机制。家庭志愿服务队将依据志愿者服务记录,实行星级认证和晋升制度;结合志愿家庭服务业绩,推荐其参加评选表彰活动。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对家庭资源作了规范化的管理,进而突出优势影响,降低不利因素。

(二)引领社区,影响家庭

例如,文德路小学十分重视社区这块重要的教育阵地,与社区合作,在所处的大塘社区服务中心附近设立了宣传长廊,定期刊出包括心理、生理健康常识在内的丰富多彩的宣传内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文德路小学的教师们参加社区服务中心内设立的义工发展中心的活动,在社区中突显了学校教育的功能。文德路小学是省、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该校的鲜明特色,其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广为认可,是广州市非常受欢迎的学校之一。学校通过自己的品牌带动社区,通过对社区居民的影响,提高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让社区居民重视心理健康,为孩子提供有利于成长的环境。要做到引领社区,学校本身要在这一方面有足够的实力和经验,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开放学校资源,让社区居民了解学校的特色,提高学校的美誉度。

(三)专业指导,系统实施

广州市第二中学的亲子活动有自己的特色,亲子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重要途径。学校亲子活动选择在开学、散学礼、家长会等时间点进行,形式有:《亲子成长手册》的指引、亲子团拓活动的开展、亲子访谈、亲子讲座、亲子咨询、周末亲子沙龙、亲子漫画等,每学期都坚持定期开展。第二中学亲子活动开展得好,得益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以及专职教师的坚持。亲子活动的开展难度很大,家长的观念、师资的力量、时间的安排等,都会对活动的开展产生影响。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其次要一步步改变家长的观念,让家长能够理解亲子活动的意义;再次,心理教师要有奉献精神,用休息时间开展亲子活动。

(四)挖掘潜力,优势互补

广州市越秀区位于中心城区,基础教育质量在广州市处于领先地位。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吸引下,汇聚了丰富的家长资源。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调动家长资源,开设家长讲坛,让学生共享资源。由家长委员会出资聘请著名专家和学者,给学生开设讲座和课程,为家长开设有针对性的讲座。同时,学校心理教师利用家长会等机会,对家长开展青春期心理特点、考前心理辅导、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讲座,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三、分析与思考

理想的家校心理健康教育合作应该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构成环式教育体系,形成一种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形式。

分析当前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可以看出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1.学校对家庭的影响比较充分,渠道多样化,效果比较突出。分析其原因,在教育影响中,学校教育处于主导地位,学校具有专业力量和专业的机构,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产生影响。

2.家庭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开始慢慢体现出来。资源丰富的学校在这方面的表现比较明显,而资源相对缺少的学校开展起来比较困难。

3.学校通过社区影响家庭方面,学校与社区都重视的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比较好。例如,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和大塘街道长期稳定合作,已形成了机制。在这方面很多学校和社区还处于探索阶段。

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总结做得好的学校的经验可以看出,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是家校合作的最关键因素,只要领导重视了,合作就能顺利开展,一切形式的合作都不在话下。此外,学校的专职教师也是家校合作中的重要力量。专职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热情、专业坚持,都能有效地影响家长和吸引家长,能让家长主动配合学校,主动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沙龙活动、亲子活动、个别辅导等形式是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开展这些活动,离不开心理教师的专业引领、专业指导、专业操作。因此,加强对专兼职心理教师的专业培训,通过培训让心理教师掌握亲子团体活动、亲子小组辅导、家庭治疗等方法,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能有效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篇9

是经师也是人师是老师也是朋友

立法委员洪秀柱首先指出:过去,国人对于“老师”这个角色一直非常看重,例如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的说法。这两句话中,将老师看作是父亲或是仅次于双亲的角色,地位崇高而重要。

随着社会的变迁,师生关系有相当大的转变。过去把老师奉为威权化身的观念逐渐解体,在“自由”、“民主”意识普遍抬头之下,学生对老师行为不满,敢公然提出抗争,这无疑是对老师的一记当头棒喝。解决校园问题的根本之道,是从现代师生关系的定位谈起。

洪委员认为,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时,一方面打破了老师威权的偶像,另方面对老师角色的期许,也得随之而调整。过去,一直把教人读书及做人的老师看做是“神”。既是神,便不会犯错。可是老师毕竟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如果老师做法失当,只要愿意承认错误,仍然可龋今天的学生不再像过去只愿做个听众,不敢表达。因此,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成为现代老师必须接受的新观念。当然,尊重学生并不表示老师得一味顺从学生意见而放弃管教责任。今天学生的特质已是:活泼有余,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抱负水准提高,受挫能力、忍耐力、包容力、勤奋精神均降低。根据一项统计,台湾9--13岁学生的科技、数学能力名列世界前13名,而道德判断力却瞠乎其后,面对此种辅导学生性质的转变,老师的管教更显重要。

管教学生是老师的责任。老师与学生应建立亦师亦友的观念,不妨多关心他们,多用他们的语言与之交谈,尽量使学生愿意与老师亲近。去除他们对老师威权的防线后,学生便很愿意向老师倾吐心底的话。

老师除了改变观念之外,还应接受再教育,做老师的不要以为教书就可以不必读书了,现在孩子接受四面八方资讯管道多,老师亦非唯一的资讯来源,唯有老师不断学习,跟着知识的发展脚步而自我成长,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立于不坠之地。

另外,强化老师的辅导观念与技巧亦属迫切。如果教学方式、教材内容能随时更新,适合学生的需求,则教育效果当会更好。

在增进师生互动方面,校方应主动设立一个具公信力、公正、客观的申诉管道,使学生得以表达意见,宣泄不满情绪,或许可以降低师生关系紧张的程度。

归究起来,校园问题的发生,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皆有责任。根据青辅会出版的青少年白皮书所作的统计,近6年青少年问题的产生,以家庭因素居首,约占40%,社会因素居次,占20%--24%,包括交友不慎或社会环境不良等情形。

再其次是心理因素只占5%--9%,可见家庭教育责任之重大。

社会方面造成的青少年问题颇值得深究的是大众媒体所塑造的暴力现象,常使是非不明、价值观念混淆的青少年不自觉地受到潜移默化。

家庭教育不健全,社会环境不良,光靠学校如何能教育出健康的下一代。教育下一代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出现有问题的学生,也不仅仅是学校的错、家庭、社会都难辞其咎,当然学生本人也该检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个经师,更是个人师。任凭社会变迁,应该还是不能摇撼传统老师的角色。如果未来的校园像一个超级市场,老师是售货员,资料与课本是产品,学生是顾客,买方视需要而定,向卖方买取国文、英文、数学等产品,学成后,银货两讫,互不亏欠。如果校园这样的商品化,非但不具人性,而且悲哀。

师大附中校长苏清守表示:师生冲突一事,古今中外皆然,并不能因为特殊案例,而使老师找到放弃职责的借口。一般而言,老师具有训导、教育、辅导的义务。师生发生冲突,应找到原因,寻求解决之道,决不能放弃自己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之所以发生校园案例,大半是不明事理的学生、家长碰上不称职的老师造成的。如果有好学生、好象长、好老师,岂能有不正常的校园文化。不要一有问题发生,就拼命揭人隐私。只看到校园的阴暗面,对于那些发挥人性光明面的感人事迹,既不闻问,也不鼓励。要知道老师也需要家长及社会的肯定与鼓励,这样老师才会愈教愈起劲。

就文化观点来看,东西方文化有所不同。东方文化是仁道的思想,强调人情、伦理;西方文化较为理性,强调科学、民主。近来欧风东渐,许多人想放弃自己的伦理、道德、却又无法尽取西方文化理智之精髓,社会的价值观将随之而混淆。

太过强调西式“速食文化”的结果是:学校、家长都渴求教育的成果,特别是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指标。须知辅导、教学、训导无法速成,要靠长期耕耘,才能见效。

就伦理方面来看,现在的社会是“父不父,子不子”,伦理已趋破产。虽不敢说有家庭问题的孩子,必然产生不良行为,但却可归纳出: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必然源于有问题的家庭。例如夫妻感情失和、分居、意识不同、管教不一致的家庭,孩子缺乏父母之爱,行为必然乖戾,问题便显现于学校。

人口政策也与学生行为有关系。现在“两个正好,一个不少”的时代政策下的宠儿,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由早期的“重量”转变成“重质”;由于子女数少,家长格外宠爱。过分宠爱、溺爱的结果,就宠坏了小孩。其实,小孩犯错,就应该管教、纠正,不应该因为生得少,就把他当宝贝而宠坏了他。

家庭是孩子最早社会化的机构,孩子的行为,最早是向父母学习而来。如果父母亲的管教强调自我管理、自治,孩子也会懂得洁身自爱,自我约束;而如果父母放任小孩的行为,小孩便会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在家里如此,在校亦然。

现代家长得从自身做起,身教更重于言教。

社会化的每一个过程,的确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表现,因此,有怎样的社会,也就有怎样的学校;有怎样的文化,也就有怎样的次级文化。我们的社会,尤其媒体及商业活动,处处充满了不良示范,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缺乏是非判断力的学生而言,容易受到蛊惑;而新来文化与原来学得的文化未必相容,导致角色混淆,价值观益加模糊。对于这样的次文化,老师更不能放弃辅导的责任。

学校教育讲求五育并重,各校落实此一理念的情况不一,为使学生五育均衡发展,校方应重视个别差异,因材施教,鼓励每位学生视性向而定,发展自我才能。不论德育、体育、群育、美育都与智育一样重要。只要在任何一项领域里,有杰出的表现,都值得鼓励、如此一来,学生各有其才,各展所长,便能减少校园问题之发生。

增进师生互动,固然是减少师生冲突之道,但是师生间的关系仍是一种上对下的关系,并非平行关系。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具有价值判断的活动,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引导学生改过迁善。不过师生之道,仍有其分际,不能全然打破。

欲解决校园问题,学校应建立一套由资深老师、辅导人员、训导人员所组成的网络,适时共商合宜的解决办法,以求化问题于无形;此外,校外的资源及家长会的功能,也应多加发挥,可使校园冲突降至最低点。

全华国中寇师林孟华的教学心得是:媒体的报道,经常有失公允、客观。只要老师对学生的管教稍加严格,即大加挞伐。相反,对于受学生恶言恶行相待的老师,媒体却不讨论学生的做法有无可议之处,反以双重标准只追究是否老师管理过当,否则怎会招致学生如此对待?她期待具社会责任观的媒体,能够多站在老师的立场也为他们说说话。

林孟华说:“老师兼导师的苦,没人知!老师每天7点半进教室,陪学生早读、整理教室,8点钟开始上第一堂课。到了中午得陪学生午修,自12点40分起至1点10分,下午4点30分放学,又得陪学生搞卫生,一天要忙上9个钟头,已逾越了劳基法每日工时的规定了!”

以1:40的师生比例而言,老师的工作责任真是太重了。国中生是人格最具有可塑性的时期,也最容易情绪激动。每位学生都是一个“风暴”。40位学生轮流来个周期性风暴,那做老师的简直要疲于奔命。

在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下,出现了一群有别干传统思维、行为的“新新人类”。

他们特异的穿着打扮与崇拜明星偶像的心态,转移了他们对课业的注意力。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新新人类对物不珍惜,对人不关怀的冷漠感,使老师教起书来不但难上加难,而且毫无成就感。

为走向教学正常化,学校以常态分配方式编班,不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完全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教材教学生。为使资质平庸的学生都能听懂,老师教得浅显,又使得资优的学生感到不满足。若要满足他们的需求,课讲得太深,则又使资质平庸的学生跟不上进度。常态编班的结果是顾此失彼。

我们当老师的绝对愿意付出爱心、耐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来教。

可是面对社会对老师常有些不平的怨言,实在令人心灰意冷;究竟什么时候大众才能以平常心来看待老师这个角色?我们也是人,同样需要关爱!

台北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杨龙立教授指出:以前和现在一样都有校园问题,只不过过去未加报道,局外人不清楚。其实,古今校园问题不同之处还在于问题的严重程度。目前师生关系的紧张程度的确令人心忧。

校园师生关系的转变,可从师范教育的方式说起。五六十年代,培植师范生的方式为军事化管理。他们逆来顺受,责任心强。当这群师范生毕业踏入校园执教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也是唯命是从。即使负担过重,还是二话不说,一肩扛了下来。不过,现在的师范生,要求自主、自律的声浪大为提高,所受教育环境及方式有别于从前。当老师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他不照单全收,而是衡外情量己力,老师对上级的关系已有所转变。

尽管老师之于校长的自主性提高,但在对下的权威上也逐渐丧失。从前自校长老师学生顺向发展,现在则是校长、老师都丧失了对学生的权威性。因此,校园不再像过去由上而下那么单纯,每一角色多少都对上有些反作用力,使得冲突时有发生,愈演愈烈。老师逐渐丧失权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主性的提升,另方面也是资讯多元化的结果。现在学生的资讯来源可多了。从小家长就把孩子送进才艺教室、科学教室。长期下来,某些学生在某单项学科的能力可能已超过老师,老师的权威性自然丧失。还有在外补习功课的学生,受补习班老师的影响甚深。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已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度、信赖度已大大降低。

再者,学生对知识不看重,也导致师生关系疏离。从前的学生执著于课业,认为以后的发展与所学密切相关;现在的学生则轻视课业。认为书念得好不一定有成就,而且在他们所崇拜的偶像之中,有很多不见得书读得好,因此更增加了他们不必靠读书求成功的信念。

在如何减少冲突方面,杨龙立指出:老师的观念得改变。必须认清“学生不像从前一样会言听计从”的事实。在向学生传达命令之前,请先以他的立场想想:“真的是对他好吗?”其次,以前直来直往的教学方式亦得调整。现在的教学,不要以为有传播,必会有效应。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说服技巧,巧妙地使学生经由认知而改变其态度,进一步改变其行为。这些说服的技巧与理论,可以经由老师再教育而得,所以老师也不能停止学习。

在学生方面,如果对老师某些做法感到不满时,可以先向老师反映,如果确有其事,他却不虚心接受,反而有些失态,学生不要立即与老师正面冲突,退让一步后,再适时向训导人员报告,在理字上站得住脚,在事件上学生已拥有较多的优势。有一位体育老师处罚女学生事件,曾被公诸报端。固然老师处置过当,但追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女学生也难辞其咎,因为在事发之际,她并未退让,也恶言恶行以待。所以在整个事件上,她虽是受害者,却不全然是个赢家。

要重建校园伦理,师生双方必须定出合情合理的规范,双方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互动,只要彼此不逾矩,师生冲突的事件,即能化弭于无形。

重建校园伦理,不单是学校的责任,追本溯源得从家庭做起。在家庭中,家长对于小孩不能大放松,也不能大严苛。要让他们养成自津的习惯,看似自由,其实又有规范,这样的管教技巧,父母有必要学会。

学校则要主动教导学生如何判断是非,并循正常管道反映自己的意见。至于那些不配当老师的人,主管机关及学校应该把他清除出去,以保持校园的安定与健康。

天真可爱,在他们的眼中老师是个神;师生之间除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外,国小学童与老师更有“亦亲”的关系。平常,老师像是孩童们的家长一般,无微不至地守护着他们。

对于近来时有所闻的校园事件,毛颖芝的看法是,个案不足以推断所有的校园皆如此,就像父母虐待孩子的事情也频频发生,但是否就可推断天下父母都会虐待孩子呢?事实上,大部分老师仍是敬业乐群,认真负责的。只是新闻报道多持“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原则,致使外界对优良教师的事迹一无所知!

随着都市化的发展,校园的班级数目增多,学生人数增长快速。因此,学生呈现一种“匿名性”的倾向。心想除了班主任、授课老师外,大部分老师及训练人员都喊不出他的名字。任何不适当的行为,反正也不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校规形同虚设,管教学生益加困难。

教小孩并不困难,得降低自己的心理年龄与小孩谈话。大人们不能用自己经验内的事物和他们谈,这样便无法交流,另一方面,爱心、耐心仍是教育孩童的不二法门。该童的智慧是逐渐增长的,并非一蹴可就。大人千万不可过于急躁。

事缓则圆,等他的年龄到了,开了窍了,自然能达到我们的要求。

教导小孩时,遇事如何能疏通自己的情绪也颇为重要。在学得这些方法后,便能在不伤害人的情况下宣泄情绪,也能减少与人发生冲突的机会。

专业作家温小平指出:父母亲的价值观有别子小孩,对于一些牵涉孩童事物的问题,常会以主观想法做价值判断。就拿交友这件事来说,父母亲多半会要求小孩与好孩子一起,不要与坏孩子做朋友。但什么是好孩子,什么又是坏孩子?

一般而言,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成绩好,最好还是模范生。基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他们便希望小孩与这类自己认为是“好孩子”的人做朋友。不过换个角度来说,小孩则不认为成绩好、有钱有地位家庭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因此做父母亲的也得设身处地用小孩的想法来看事情,不要只重成绩,不重操守。

如何增进师生互动,家长也有责任。例如联络簿扮演师生沟通桥梁的重要角色,许多家长往往只是签名了事,从不利用它与老师作进一步沟通;甚至有的让小孩自己拿了图章盖,从不过问小孩学校的事。而家长会,顾名思义应该是由父母亲共同参与的盛会。教育不单是妇女的责任,男女共同参与,可以帮助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另外,家长应该安排固定时间与小孩聊天,主动谈他的学校、他的老师、同学,不要以为把他放到才艺班就是对小孩好,父母亲若能经常和小孩谈心,可以掌握到小孩成长的脉动及分享他成长的喜悦,不会和他成长的经验脱节。等到小孩长大,才赫然发现他怎么改变那么多,甚至变得有点陌生了。

小孩也有双重性格的特征,如果为人父母不主动了解小孩在家与在校的行为,将只能了解在家里的表现。有些小孩在家懒散,可是在学校却热心公益。做父母的如果不主动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不与他谈心,便以为小孩不乖,经常给予苛责,小孩的心里将难以平衡。原来父母对他的行为只有批评,得不到赞美,因此在家不愿做家事,说不定连带影响他在学校服务的意愿。

小孩非常希望他人的认同及肯定,父母亲或老师如果经常只给他批评,而不给他赞美,小孩的情绪便大受影响。根据许多学生的反映,毕业后还会怀念的老师,通常都是能够以他们的心态和学生相处的老师,可见了解小孩的需求非常重要。

小孩最天真无邪,内心世界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幻想,可以通过演讲、作文、绘画、周记等多种渠道表达出来。学校愿主动为学生设计一些比赛活动、观摩活动,让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得以尽情发挥,借以培养出孩童的自信心。

目前各校的辅导人员极为缺乏,每15班才配备一位辅导人员。如果能在现有导师制度之外,每班再加一位辅导老师专门管理学生的生活,由于没有分数压力,师生关系或许更为融洽。

大众传播媒体具有议题设定的效果,荧屏或语言所塑造出来的形象经常构成青少年的价值观。在媒体一片崇尚金钱主义、崇拜偶像声浪的影响下,青少年的次文化也以此为核心。倘若媒体能因拥有如此巨大影响力而激浊扬清,隐恶扬善,则功利主义的青少年次文化便可改变,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双管齐下,教育才能产生效用。

教育部训育委员会第三组主任郑崇趁表示:校园出现问题,事实上必须由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负责。因为学校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自成一个体系,家庭则是构成社会的最基础单元,与学校具有密切的联结关系。

据研究,青少年犯罪率与成长率均较成人为低,显示青少年问题不如成人问题严重,更何况青少年的犯罪倾向,也多半是向成人学习而来,因此把青少年问题一味归给学校颇不公平。

为改善校园问题,教育部已制定辅导工作7年计划,自1991年7月开始实施,至1997年6月截止,活动重点分短期、长期两大项。就短期而言,系针对中小学老师开办辅导进修课程。课程分三种:(一)基础辅导知能的研习,提供辅导课程的训练,使具有初步辅导观念、辅导态度;(二)在师范学院开设辅导学分班,鼓励更多老师修辅导学分;(三)举办主题辅导工作坊研习会,把一些老师们耳熟能详的辅导理论,借由工作坊研习,实地应用出来。

就长期而言,有三项努力重点:

一、建立辅导网络。解决青少年问题,光靠老师力量并不够,若能结合学校辅导人员、社区服务社会工作人员、综合医院心理治疗人员、心理卫生单位心理卫生人员、热心辅导的社会义工组成一个网络,利用电话语音系统或服务手册分发的方式,提供各级学校、学生利用。

二、加强办理生涯辅导。学校辅导学生的层面包括心理、学习、生活、生涯四个层面。前三项属补救性工作,只有生涯辅导是预防性的工作。由于教育本意在于“预防甚于治疗”,生涯辅导遂成为辅导工作的主流。

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篇10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1.孤僻

单亲家庭的孩子害怕别人谈论自己的家庭,总是怀疑或担心自己的单亲身份被人耻笑,而变的敏感脆弱,当别人无意中说起自己家庭的事情,也会使他变得激动极端,常常通过争吵或反蜃相讥来维护自己心中的禁地。这种过激的反应,往往造成不合群,而影响到自己的人际交往。

2.冷漠

父爱如山,它代表着坚毅,果敢,安全,似顶梁柱般支撑家庭的天空,它给孩子以刚强自信以及社会所需的规则等外在特征。母爱似水,它代表着柔和,细腻,丰富,像春风细雨般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它给孩子以感情细腻以及各种亲情体验。没有山的支撑,会使男孩缺少刚阳之美,性格趋于女性化;没有水的湿润,会使孩子的精神世界缺少了细腻的微波与迷人的荡漾,往往造成孩子冷漠的性格。

3.自私

很多父母因为对对方不满或感情不和而离婚,之后把过多的精力投到孩子的教育当中去,对孩子要求很高,包办孩子的衣食住行。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的自己动手锻炼成长机会,使孩子变得无能软弱,自私自利。

4.叛逆

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不服从教师的教育,经常与教师作对,他们有时会把对父母的不满发泄在同学身上,欺负同学,惹是生非。他们有时为发泄内心的郁闷,有意违反学校纪律,以引起教师的注意,求得心理的暂时满足。

二、解决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教育策略

如何根据单亲家庭孩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单亲家庭孩子的观察和研究,认为宜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策略:

1.建立单亲档案

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详细记录,并做好保密工作。要选派充满爱心、有一定心理学基础、有较强的自我控制与忍耐能力、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的教师负责心理疏导,学习辅导,关心其生活,矫正其行为,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情况。

2.投入更多关心

渴望爱与被爱,是单亲家庭孩子的共性。教师要处处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的动作,一次诚恳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在他们心里激起层层浪花。当这些孩子生病时,教师要特别重视,让他感到缺了一位父亲的爱,多了二十多个兄弟;少了一位母亲的爱,多了二十多个姐妹;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庭,多了几位慈母般的教师。因为教师的爱虽然不能代替父母的爱,但可以弥补父母的爱。生活在一个充满友爱真情的班级集体里,他们会感到生活充满生机,感到自己不幸之中又特别幸运。过生日时,教师组织全班同学给他祝贺,每人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小小的礼物,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3.发展同学友谊

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感到无聊,在闲暇独处时也更多地采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来打发时光。在街头闲逛,打游戏机忘记了上学、回家的时间,更忘记了教师留的作业。教师可就近安排其要好的同学与他同来同往,加强督促,使他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一事一教育,转变就表扬。常提醒,多鼓励,多方启迪其作为学生、子女、祖国接班人的责任感。

4.组建支持系统

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班主任、课任老师、家长应齐抓共管。班主任应经常和课任老师交流意见,并及时和家长联系。对教育子女确实有困难的家长,班主任应给予方法上的指导,经常更换教育方式。抚养孩子的爸爸或妈妈本身要积极面对生活,早日走出婚姻的阴影。用自己的乐观向上耳濡目染着孩子,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明白大人有大人的选择,但这并不表示父母不爱孩子,淡化孩子单亲对他心理影响。

5.进行团体辅导

组织单亲家庭学生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这是最有效的方法,让他们了解到其他学生的不幸,不只是他自己才有不幸,因而能付出更多的关心给别人,无形中自己也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让自己走出阴影。

6.协助家庭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