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雕刻艺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6:52

皮影雕刻艺术篇1

【关键词】历史渊源;皮影演出;皮影刻制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最古老且风格独特的戏剧表演形式之一。皮影是用牛皮刻制成戏剧人物、动物和道具,以灯照影而进行表演,因而取名为皮影。由于观看皮影演出时,人们只能看到通过灯光照在纱幕上的影子,所以凤翔方言把皮影戏叫做“灯影戏”,皮影叫做“灯影”。从事皮影的艺人,可分为演戏者和皮影制作者。陕西省关中地区为皮影的重要发祥地,凤翔以前是关中西部的政治、军事、文化重镇,当地历朝历代都有皮影演出和制作的杰出代表人物。随着电影艺术的诞生以及电视的普及,加之近些年娱乐方式多元化,皮影演出逐渐退出了大众视野,而服务于皮影戏的皮影刻制却一枝独秀,顺利完成了从演出工具到独立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嬗变过程。凤翔县虢王镇万丰村的刘改成曾是雕刻皮影的著名艺人,他在继承传统刻制皮影技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使凤翔皮影独树一帜。现在其子刘军虎子承父业,雕刻皮影精益求精,近年来其作品名声大振,产品远销海内外。

一、凤翔皮影的历史渊源

皮影的起源历来有着不同的说法,最早的传说都与神有关。文字版最早有记载的是班固《汉书・外戚传》:“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子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做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海阳竹枝词》把这个故事更鲜活地表述出来:“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由此可知,汉代的长安已经有皮影戏出现,而距长安仅三百里之遥的军事、文化、政治重镇凤翔当然也不甘落后。这也许是皮影的初级阶段。

北宋皮影戏已相当普遍,成为大众娱乐的主要形式之一。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影戏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不以风雨寒暑,渚棚看人,日日如是。”逢节庆之日“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清代时皮影戏做为一个独特的戏剧表演形式已经相当成熟,入关的满族人非常喜爱皮影戏,八旗王府中有专设的皮影戏舞台和道具,艺人常被王公贝勒邀请到王府表演。由于受到统治者的推崇,凤翔的皮影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阶段,成为陕西省西路皮影的中心,几乎占领了各种庙会的演出舞台。同时皮影戏有“花钱少,事办好”的优点,农村红白喜事大都请皮影社班演出。

20世纪60年代以后,政府对演出市场进行整治,坚决取缔了宣传“封、资、修”思想的剧目,皮影戏的传统剧目都在取缔之列,艺人们只好放弃演出。皮影刻制艺人为了生存,也创新刻制了能演出现代戏的皮影,但因为群众不喜爱,也只得放弃努力。改革开放以后,皮影班社有所恢复,当时全县共有皮影班社30多家。

近十多年来,受娱乐方式多元化、农民收入大幅增长而悄然兴起的张扬之风的影响,致使皮影演出市场急剧衰退,专业皮影演出班社已所剩无几,年轻艺人们大多从事了其它行业,目前已经很难见到皮影演出了。皮影刻制这时却抓住机遇,通过创新,顺利完成了从演出工具到独立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嬗变过程,成为农民致富的一个好项目。

二、凤翔皮影演出的兴衰

每个皮影演出班社的人员大约10人左右,由演员和乐队组成,其中大多数为兼职。演出班社中的“挑线”手(操纵皮影表演的艺人)最为重要,其名气的大小往往决定演出班社名气的大小。皮影演出舞台为简易的楼阁式,在距地1.5米处做成六平方米左右的平台,供放置乐器和演职人员坐。台前斜挂一幅用粗布包边的纱网作为皮影表演的舞台,俗称“亮子”,皮影戏中的人物和道具放置在亮子上时,亮子后上方的灯就把皮影的影像投在亮子上,再由挑线手操纵着做出各种戏剧动作,于是观众就看到在亮子上表演的饶有情趣的“灯影戏”(凤翔方言对皮影戏的称呼)了。

凤翔皮影属于西路皮影,曾上演过的剧种有秦腔、眉户、碗碗腔等。漫漫千余年来,凤翔皮影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和表演技巧,筛选了适合皮影表演特点的剧目。因皮影戏的主要表演场所在各种庙会上,目的是为了“喜神”,其大多数剧目是以歌颂神佛功绩为主要内容,如《黄河阵》、《太和城》、《七熊盗桃》等。由于这些戏中有神、佛、仙、道和妖、魔、鬼、怪的场面,是“大戏”所表现不了的,很符合人们的猎奇心理;群众在看戏的同时,也能欣赏到精美的绘画艺术和雕刻技艺,这是皮影戏以前深受农民群众喜爱的重要原因。

过后,皮影戏虽然在凤翔复出,但与以前的兴盛相比已经不能同日而语。究其原因,一是皮影戏的传统剧本大都是口口相传、师徒直接传授,随着老艺人的相继谢世,许多剧本就失传了;现存艺人也有记得的,但都是自己本行当的剧词,支离破碎,没有人发掘整理,所以曾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剧目无法演出。二是依附剧本而存在的碗碗腔这一剧种,也随着老艺人的谢世而离开了凤翔。三是受娱乐方式多元化的影响,人们(尤其青年人)对皮影戏已经不再情有独钟。近年来,凤翔农村已经很难见到皮影演出了。

三、凤翔皮影刻制

凤翔皮影的艺术创作,吸取了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的手法和风格,也从秦腔戏、民间社火中吸取营养,堪称民间艺术大观园中的一绝。此后,皮影戏的演技和雕刻艺术都有所发展,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戏剧形式。观众在看戏的同时,也欣赏皮影的制作工艺。陕西皮影分为东路皮影和西路皮影,艺术风格各不相同,凤翔皮影则是西路皮影的代表。

皮影的制作从选皮到影人成形上戏,有许多工艺技巧。传统的制作工序可分为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个基本步骤。皮影人物的造型结构和制作工艺相当复杂,每一个人物都分为头、身、臂、臀、腿等部件,单独刻好后再用线把各部件组接起来,就形成一个完整的身段。头部暂不与其它部件组接,演出时根据剧情的需要安置在合适的身段上。人物的肩部和双手部位各系一根细竹子棍,名叫挑杆,供演出时挑线手操纵。皮影演出除了需要雕刻的30多公分高的人物外,还要配以卓、椅、台、案等日常用具和龙、虎等动物及车、轿等道具,也还要有山、树、花、草、亭、台、楼、阁等背景道具,这些用物都需要从事皮影雕刻的艺人提供。刻制皮影要选用上等的牛皮,经过刮薄、拉展、晾晒、雕刻、着色等24道工序后才能完成一个物件。手工雕刻一个人物,至少要刻3000多刀,一般采用阳雕阴刻、明暗凿纹等方法。

凤翔刻制皮影的能工巧匠曾层出不穷,过后出名的艺人当数刘改成。刘改成爱看戏班子演出灯影戏,也学习雕刻技艺。1958年,17岁的刘改成进入北京王府井大街东安市场工艺美术综合厂学习雕刻技术,两年后回到家乡,专门钻研和从事起皮影雕刻技艺。刘改成在大胆创新方面,首先对刀具进行了改进,把原先用指头的推力进行雕刻的刻刀改进为能用手的握力拉动雕刻的刻刀;其次是对传统的皮影造型进行了创新,将人物各部位的比例确定得更为合理;他还在皮影刻制过程中引入了其它有用的手法,使皮影更加具有观赏性,如他把篆刻手法运用于皮影制作后,使作品富有金石感,赢得了专家学者的好评;他在染色上对过渡色的运用,更是皮影界的首创。刘改成刻制出的人物、景物,图案造型精巧、生动传神,又有诗画般的韵味。

改革开放后,县上文化部门加大了对民间艺术的宣传力度,凤翔皮影在海内外有了名声,刘改成也就成为一名著名艺人。法国、日本等国家的艺术家及国内的艺术家、艺术院校师生络绎不绝先后专程去刘改成家观赏考察,《人民画报》曾对凤翔皮影作了专题报导。1989年,他的作品《马靠》、《小生雪花氅》、《龙袍》、《小旦》等被送到大连参展,其作品入选全国首届民间工艺美术佳品及名艺人作品展。2002年4月,凤翔县人民政府授予刘改成家“文化示范户”称号。

刘改成继承和改进了的陕西西路皮影有三大特色:一是西路皮影规格稍为偏大,其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身材造型优美大方;二是西路皮影设色艳丽特殊,采用的过渡色独具特色,作品给人以活灵活现的感觉;三是西路皮影的制作最大特点是拉刀刻制,因而皮影刀路光滑,线条流畅,立体感强,结实耐用。由于刘改成的创新,使西路皮影焕发了生机。

改革开放以后,刘改成玩了大半辈子的皮影成了走俏货,后来皮影演出市场不断萎缩,但刘改成家制作的皮影作品完成了从演出工具到独立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嬗变,成为一种有自己特色的民间工艺品而受到专家学者和民众的青睐,作为很有价值的收藏品和家庭装饰品越来越销售得火爆。2002年,刘改成率领家人来到凤翔县文化馆,创办了“西府皮影制作中心”,收了几十名学徒,进行皮影艺术的研究和开发。2003年9月,《华商报》对刘改成作了专题报导。

由于刘改成的言传身教,其三儿子刘军虎接过父亲在文化馆的摊子,并更名为“皮影雕刻艺术部”。他独立打拼了几年,现在已经小有名气。他面对民间工艺品如何搞好市场化经营的课题,花大力气研发新产品、搞好包装。近几年,凤翔皮影年产量8000多件,刘军虎夫妇和他的皮影雕刻艺术部年产5000多件。2003年9月,刘军虎的作品在宝鸡市民间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了三等奖。2003年9月,刘军虎夫妇带着作品参加了在北京中国国际科技会展中心举办的由中国文物学会主办的“中国首届文物仿制品暨民间工艺品展”,2003年9月9日的《中国民族报》对展出情况作了报导。2007年1月,刘军虎的作品《皮影――蕃王靠子》荣登国家邮政总局发行的个性化邮票。

我们相信,有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有广大群众的保护热情,有艺人们的努力和创新,凤翔皮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传承和发展的新路子,为凤翔的民间艺术大观园增辉添彩。

皮影雕刻艺术篇2

[关键词]制作皮影“靠子”艺术风格调查研究

腾冲皮影主要流传于腾冲城郊乡村一带,当地称“灯影子”、“皮人戏”等。腾冲皮影清代盛期有近百堂,相传在明初由来自江南、湖广、四川等地屯军边疆的移民带到腾冲。

2007年11月我带美术班的学生到称之为“中国民间艺术(皮影)之乡的腾冲固东镇写生,虽然正遇寒冬细雨,教师和学生感到气候很冷很冷,然而我们都被腾冲老辈子人称为‘大西帝国’的固东的风景给迷住了,这里不仅有天下独特而规模宏大的银杏园,更有闻名国内外的皮影艺术。在这里写生了两个星期,也对这里的皮影看、听及琢磨了两个星期,我从一个绘画者的视角,对固东镇刘家寨皮影艺术的流传渊源、独特的艺术风格及制作“靠子”的技艺进行了调查探析。

目前,腾冲皮影最有影响的是固东镇刘家寨皮影,这个皮影戏班无论在靠子(皮人)制作还是在图象、唱腔、表演、音乐等方面都有突破和创新。影人以牛皮制成,形体较大,人物造型夸张,体现柔美与阳刚的融合,使用黑、红,绿、黄相间设色,设色具有民间绘画的色彩效果,雕刻多用圆线,线条精细优美,服饰镂空讲究疏密对比,镂空形状注重方圆穿插,表现出雕刻性和绘画性。

一、皮影艺术在刘家寨的流传渊源

地处中缅边境的腾冲县固东镇刘家寨,坐落在顺江畔,其实顺江是一条河,它是龙川江的支流,虽有一条刚修的通往缅甸边境宽敞的柏油公路从刘家寨旁经过,但刘家寨到目前还处于在没有外界打扰的、宁静自然的小山村。从村中顺江河上每五十米左右就建造一座石拱桥来看,她对外又是开放的,我没时间考证过建桥的时间,但从石拱桥堆彻的石头表面观察估计,也是有很长很长的时间了。数数河上的十多座石拱桥,我揭开了心中的困惑——皮影为何在刘家寨生根发芽,一直长到今天,成为参天大树。听说腾冲皮影戏有据可查的历史已有一百四十余年了,建国后,腾冲皮影戏以固东刘家寨的刘定中戏班为代表,足迹几乎遍及滇西一带的村寨;1961年10月,全国民间戏剧汇演在昆明举行,腾冲县刘家寨皮影戏班的演出获得了特别荣誉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由刘永周和刘定三两个人继承下来,他俩高超的艺术造诣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1998年,在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调查中,刘永周、刘定三两人以“堪称一绝”的皮影制作及表演被授予“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称号。2000年5月,腾冲县固东镇——这个腾冲皮影艺术的发源地,被中国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2003年9月,参加在广州举办的“全国木偶皮影金狮大奖赛中”获得铜奖及个人“创作制作大奖”。时至今日,在这个边地重镇腾冲,皮影戏班子仍保持着经常性地演出活动,刘家寨皮影戏成为云南唯一活着的皮影戏班子,而且在皮影艺术的“靠子”制作、操作表演、唱腔设汁、主题内容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创新,具有较强的艺术包容性和地域文化特色,是云南省目前唯一保留下来的皮影艺术,是中国四家皮影艺术重点保留剧种之一。

二、独特的艺术风格

1、腾冲刘家寨皮影的皮人道具尺寸与其它省相比稍大。

在中国拥有皮影艺术的地区当中,其它地方皮影的皮人道具尺寸小,只是有30-40厘米,所以叫“小皮影”;腾冲刘家寨皮影的皮人道具,用牛皮雕刻制成的人物、动物、兵器或者其他物象的形象,因为尺寸一般都在50-80厘米,腾冲刘家寨皮影皮人道具由于尺寸大,因而被称为“大皮影”。

2、制作“靠子”的技艺娴熟

皮影戏是艺人操作靠子(靠子是用皮革制作的人物、动物、兵器及其它道具的统称),利用灯光在银幕上投影表演的艺术形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流行于广大农村,是农民的艺术。皮影戏是将皮影艺人操作的“靠子”(影人造型),利用灯光的照射,把影子的形态反映在银幕上的表演艺术。皮影这种图案式的平面皮雕,平时是精美的工艺品,只有在进行表演时才成为剧中的角色而存在,体现出“雕皮作影,以影作戏”的特征。腾冲刘家寨皮影的影人多以牛皮制成,形体较大,造型朴实,圆线用得多,一出优秀的剧目中,引人入胜的情节固然非常的重要,不过对于皮影戏来说,造型生动、色彩绚烂、制作精良的皮人道具——皮影靠子更是重中之重,腾冲刘家寨皮影靠子制作过程极为讲究,刘永周师傅说“经过千刀万刮,皮影人才会出世”。刘永周师傅制作的皮影靠子,造型夸张、形态各异、刀法明快,工艺精美。具有陈列、装饰和收藏的艺术价值。刘家寨的皮影靠子曾被莱比锡博物馆收藏。腾冲刘家寨制造的皮影靠子有以下工艺特点:

(1)制作皮影靠子特殊的选料和制皮

首先要选健壮黄牛的皮,病死的黄牛皮还不行。拿来以后用芒硝,石灰硝涂在毛皮上,泡在水里半个月把毛去掉,然后晒干。接着在晒干的牛皮上把设计好的皮影靠子形象的外轮廓剪下来,把里面的那层枯皮铲去,然后进一步加工,要求正反两面都透明、透亮,用打磨机把它打磨光滑。

(2)设计皮影靠子画稿和雕刻制作

皮影靠子的画稿,由于世代相传图稿设计,已形成制作皮影靠子时有专门的画稿,称为“样谱”,目前刘家寨皮影靠子的画稿,在前辈的“样谱”基础上进行着不断的设计创新。

雕刻制作首先是“过稿”,不能用铅笔起稿,铅笔一画就会影响色泽。只能在制作好的黄牛皮上开始用锥子或划刀照着“样谱”划出轮廓,然后开始雕刻和制作。雕刻刀种类很多,有宽窄不同的斜口刀、平刀、圆刀、三角刀、花口刀等,分工很讲究,雕刻师傅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刀具的不同使用方法。靠子雕刻好了以后把它压在床铺下,一晚上就平整了。然后要把靠子坠起来,坠靠子也是很讲究、很有学问的,如果坠得不好,靠子长短不一,扭着,就很难看了。一个皮影人从雕刻到成型要刻3000多刀,经过八个基本步骤,多的要用30把以上刀具。

(3)皮影靠子的敷彩技巧

皮影靠子雕刻好之后是敷彩(着色),着色很讲究透明性。着色的颜料是用矿物质的透明水彩,大都用紫铜、银朱、普蓝、大红、草绿、中黄等矿物质水彩颜料。不能用水粉及其他不透明颜料。着色时用牛皮胶作为媒介,要掺牛皮胶在锅里趁高温时染色,颜色才能深入牛皮里,对着阳光看要是透明。腾冲皮影靠子不会掉色、也不容易褪色!甚至也不必防虫,从现在使用的一部分皮人来看,近百年了仍然很好,越用越光滑。

皮影靠子的色彩搭配

(4)皮影靠子的缀结

为了让皮影靠子动作灵活,一个完整的皮影靠子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胸、腹、双手、双腿等十一个部件,各个关节部分都要刻出式的枢纽(又称骨缝),以免肢体叠合处出现过多重影,连接骨缝的点称为“骨眼”,选好骨眼后,用牛皮刻成的枢钉或细牛皮条搓成的线缀结合成。十一个主要部件就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影人,为了表演的需要,再装置三根竹棍作操纵杆就完成了缀结工序。

三、腾冲皮影艺术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腾冲皮影戏剧目多取材于传奇、演义及民间故事,善于表演古代战争及神话故事,随着时间的进程,为纪念腾冲军民英勇抗战,奋勇杀敌的历史,自编现代剧《抗战胜利》、《三十六团进腾冲》和当地傈僳族体裁的《边寨小哨兵》。依靠灯光照射牛皮雕刻成的人物、动物、兵器或者其他物象的剪影、用细竹棍操纵人物、动物、兵器或者其他物象的动作来表演。刀枪云雾,人喊马嘶鸣,十分热闹。“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这是对腾冲皮影的真实写照。腾冲皮影戏这一民间艺术,可称为“云南一绝”。

腾冲民间艺人众多,到目前腾冲已有5名民间艺人分别获得高级美术师、美术师、美术艺人称号。高级美术师刘永周师傅制作的皮影靠子,造型夸张、形态各异、刀法明快,工艺精美,具有陈列、装饰和收藏的艺术价值,曾被莱比锡博物馆收藏。还受到了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的专访。

皮影属于我们的文化遗产,虽说做“皮影靠子”可以赚钱,但实际皮影戏本身却不一定能从中赢利多少,进一步引申出来的问题是如何去保护这脆弱的文化遗产。由于制作、表演皮影需要大量的精力,也赚不到多少钱,青年人学了几天就不再学了,村里的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来学皮影技艺。刘永周师傅制作皮影靠子的技艺,以前是只传嫡系子孙,还传男不传女什么的,现在却只要碰上对皮影表示出稍稍有兴趣的人,他就迫不及待地去教上人家一把。他害怕哪一天他不行了,皮影这门绝活也就没有了。令我欣慰的是作为云南乃至整个西南至今唯一保持不间断演出活动的民间皮影戏,腾冲皮影艺术得到了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在云南省提出要建立民族文化大省的背景下,腾冲县县委、县政府开始重视当地民间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发掘,并且以民间高级美术师刘永周先生名字命名的“刘永周皮影馆”在腾冲挂牌成立了,到目前已有几位年轻人参与到皮影的制作和表演的行列队伍中。我们相信,腾冲刘家寨皮影戏这个濒临绝迹的民间艺术,一定会得到继承和发扬,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保山市旅游局:发现保山[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2]陆萍:陕西皮影珍赏[m]文汇出版社2007

[3]沈之瑜:皮影[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

[4]侯丕烈:中国孝义皮影[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

该论文属保山学院校级重点课题《腾冲民间绘画的调查研究》项目编号(09B003K)

皮影雕刻艺术篇3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

皮影多见于北方农村以及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在长期流变中皮影戏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如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陈龙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等,重点流行的陕西还分西路、东路两大派别,风格各具特色。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

至于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皮影俗称灯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源于2000余年前的中国古代长安,盛行于唐、宋。至今仍在中国民间普遍流行,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皮影选用上等牛皮,经过刮、磨、洗、刻、着色等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而成。

■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

皮影雕刻艺术篇4

编者按:不同的地域孕育了不同的文化特色,中国的皮影艺术也体现了这种地域间的文化差异。本栏目连续两期分别介绍了山西孝义和陕西地区的皮影艺术,展现了两地区皮影独特的地域魅力和文化内涵,希望读者读后能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皮影艺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皮影艺术,是发祥于我国的古老而独具魅力的民间美术之一,从皮影造型风格上看,大致分北方、西部、中南部三大艺术流派。陕西皮影是西部皮影艺术的主要代表,生活在八百里秦川上的陕西人,在这片丰沃的黄土地上世代繁衍生息,形成了许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美术和民俗,皮影艺术便是开在其中的一朵奇葩。

一、陕西皮影艺术特征

皮影,是对影戏和皮影制品(包括人物、场面道具景物)的通用称谓,皮影制品有人物(头茬、身段)、马靠、神仙朵子、景片(彩帘子、室内外布景、车辇仪仗、飞禽走兽)等几大类。陕西影戏又称“牛皮娃娃影”或“拍板皮影”,旧时称“隔帘说书”,其分布范围几乎遍及全省。皮影既是演出时的道具,又是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观赏艺术品,陕西皮影尤以华县、华阴一带的皮影最佳,形体小巧、雕刻精细。

1、取材牛皮,雕镂繁密精美陕西皮影是用优质的牛皮(以4至6年的小母牛皮为最佳)雕刻成型。经处理过的牛皮为半透明的亚麻黄色,具有柔和的光泽和自然的肌理效果等自然形态特征,体现出天然的生命力和本真的亲和力,造就了陕西牛皮影子的独特审美意味和艺术个性。

陕西皮影在全国几大流派中,以雕镂精细,图案繁复且装饰性强而见长。尤其在清末民初时,陕西皮影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民间艺人创造了大量精雕细刻的皮影,其繁密的彩帘子、神仙朵子和细致入微的影人脸谱以及程式化的装饰纹样是我国皮影雕刻中空前绝后的艺术精品。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艺高人胆大的陕西皮影艺人,运用独创的推皮走刀法,控制手劲推皮依线运转而雕镂,体现出高超精湛的手工艺。

刻线主要有实线、虚线之分。实线去皮留线,造成镂空效果,虚线去线留皮,造成实体效果,这虚实对比的雕镂形式是皮影造型的主要手法。深植于民间哲学意识中的阴阳互补、虚实相生、互相转换、生生不息的阴阳太极宇宙观,在陕西皮影的雕镂中得以完美的运用发展。如皮影人头茬中生、旦角的镂空白脸,突出了眉眼五官的个性特征;净角的实体花脸,便于色彩渲染脸谱;丑角的半镂空半实体脸,突出“白豆腐块”,这几种风格迥然相异的脸谱在影窗的光影摇曳中相得益彰。

陕西皮影在简练的外形轮廓之中,运用适形的手法雕镂了大量的图案及纹样,其中繁与简的对比,点线面的穿插关系均完美体现了形式美的法则。图1可谓乍看眼花缭乱,再观精美绝伦。

2、寓意五色,施彩强烈鲜明

陕西皮影的用色,以红绿为主色调,黑色调和,隔色平涂逐层烘染。加上牛皮的黄色、镂空处在影窗上呈现的白色,共有五色呈现。是民间传统五行五色观的包罗万象、简化归类的体现运用。

皮影人物角色的忠、勇、狡、奸等个性特征,分别以红、黑、黄、白色比德表现。皮影艺人从陕西社火脸谱、地方戏剧脸谱吸收借鉴了色彩的搭配程式,尤以净角的花脸呈现的特征最为明显,不同色块组合的隔色渲染细致描绘,配合变化有致的镂空线条,形成角色各异的脸谱程式,图3是陕西皮影中的最为吸引观众眼球的部分。施彩上非红即绿的大众审美意识,反映出陕西人民个性鲜明,感情强烈的特征。红绿黑色的对比运用在繁复的景片中的庙宇楼阁、树木山石上,与影人的色彩相呼应,使影窗上的整体色彩效果和谐一致,色调温暖鲜明而沉稳。神仙朵子中的天官、仙姑(图10)、童子、等神话形象及想像创造出的奇灵异兽,赋色主观、夸张浪漫、幻想奇特,常见的有红绿相映的祥云、火狮子(图2)、大绿色的麒麟、大红色的飞龙等。皮影艺人及尽想像之能事,创作构思不拘一格。

陕西皮影整体色调艳丽而不浮夸,对比鲜明又协调统一,具有很强的装饰趣味,把传统民间美术中的意蕴表现的绚烂至极。

3、理想造型,人物善恶分明

各地皮影人物造型均遵循“五分头,七分相”的共性特征,即正侧面的头部与半侧面的身子接合,是民间求全面面观的体现。陕西皮影人物最为显著的造型特征是无论生、旦、净、丑均是高额头的理想造型,称为“岩颅”。人物前额饱满圆滑突出,神气十足。自古以来,“前庭饱满”被普遍认为是聪慧、自信的特征,在陕西皮影中得以夸张强化。在陕西民间剪纸、凤翔泥塑、年画人物造型中也可找到相似的特征。

自宋代以来,各地皮影脸谱造型均体现着“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1)的褒善贬恶鲜明特征。陕西皮影艺人极其重视面部表情的刻画,对面部的个性特征进行细致入微的推敲把握。陕西华县流传的皮影谚语中有“一身的戏在脸上,一脸的戏在眼上”(2)的描述,女性为“弯弯眉,线线眼,樱桃小口一点点”的温柔秀美程式造型。面部的造型口决有“眉眼平,属忠诚,圆眼睛,性必凶,线线眼,性情柔,豹子眼,性情暴”的造型规定,符合民间大众在生活观察中总结出的人物面相规律。具体人物脸谱特征与地方传统戏脸谱相结合,创造出净脸人物如张飞的豹头圆眼张牙咧嘴(图6),关羽的蚕眉凤眼合嘴长须等典型形象(图11)。为了衬托人物性格,奸诈脸谱多刻画为粗细变化的结构线条,尤如蜿蜒的蛇形(图7)。残暴脸谱多刻画为倒立的锯齿状毛发胡须,粗条状横肌纹。丑角脸谱为低额鼠目、张嘴嬉笑状等(图4),民间艺人通过夸张、概括的造型手法,突出强调了人物善恶美丑个性特征,达到一目了然的艺术效果。

4、寓情入皮,操纵技艺高超

皮影通过操纵人在幕后的技巧表演,配合各式的地方唱腔,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陕西皮影艺人的操纵技巧有“净角要撑,旦角要松,生角要弓,武角取当中”“青衣两手夹,闺门目不瞧,武旦风摇柳,梅旦手描腰”“提抢甩袖亮靴底儿,吹胡耍翎帽翅儿”,(3)这些程式化的操纵技巧,体现了假中求真,以少胜多的意象形态把握原则。影人侧面造型的特征,便于艺人对大动势的把握,抓住情节冲突,强化表演功能。

陕西华县的碗碗腔皮影,唱腔婉转悠扬,拖音起伏跌宕,一波三折,堪称原生态艺术中的经典。其分别以欢快、悲伤、平缓的不同情绪唱音配合影人入情入理的动态设计,再加上民间艺人幕后喷烟、烧酒松香、晃动灯光等虚拟特技手法烘托气氛,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二、陕西皮影民俗文化特征

民间皮影艺术历史文化悠久,内涵丰富,是我国极其重要的民俗文化、民间娱乐的艺术形态。陕西是我国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民族传统,皮影艺术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传承,与民间习俗相互承载着地方传统和民俗文化。

1、陕西皮影的起源及形成

关于我国皮影的起源地,早有始于唐代西安之说,齐如山在《故都百戏图考》中便提出:“按此戏当然始于陕西,因西安建都数百年,玄宗又极爱提倡美术,各种技艺由陕西兴起者甚多,则影戏始于此亦在意中。”(4)关于皮影戏的最早记载于宋代,从北宋的“素纸雕镞”(5)发展到南宋的“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装饰”(6)记载了宋代影戏达到繁荣。北宋末年,避靖康之乱的中原影戏艺人西出潼关,流入陕西地区,几经时代变迁,中原影戏与当地生活习俗、乡音俚曲、伦理道德相融合,逐渐形成以华县、华阴等地皮影为中心的陕西皮影艺术。

2、陕西皮影戏习俗及民俗文化

中外古人早期均有把人影当作灵魂的观念,被历代巫术所用,使之形成民间“弄影还魂”之术。舞动的影像便是与想像中的神灵沟通,达到意愿传达的载体。陕西皮影与众多的民间习俗活动相关联,在旧日广大农村地区,皮影戏非常流行,人们在祈雨、祈晴、谢土神、庙会、寺院“开光”及个人求子、求仙药等民间习俗活动后均有酬神还愿的影戏演出,称为“报神”,在影戏中,出现大量的天上、人间、地下的各路神仙朵子,“天官大帝”、“招财童子”、“福禄寿三星”,和寓意吉祥的“和合二仙”、“五子夺魁”景片、彩帘子用于祈祷、许愿。影戏的唱词则代替人们向神灵祈求吉祥平安。此外,在欢庆丰收、嫁娶生子之类的喜事,及为逝者超度亡灵的丧事时都有皮影戏上演,人们图热闹,寄哀思。由于皮影被民间大众赋予了神性,故陕西皮影中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定,如男女影人不能对脸存放以免乱了阴阳,皮影的翻动要用签杆不可用手等习俗、习惯。

在陕西皮影造型中出现了大量的民间传统吉祥图案,蕴涵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观念。如在武将的甲靠中运用最多的“万字纹”(图8)寓意绵长不断,富贵不到头。皮影景片中出现的“古钱纹”(图5)为富寿双全之意,“盘长纹”(图9)又被陕西人称之为“蛇盘九颗星”为四环贯彻,一切通明之意。另外众多取谐音讨口彩的复合图案,如梅花和喜鹊为“喜上眉梢”,石头和雄鸡为“市上大吉”鹿和鹤为“六合同春等,均体现了民间美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造型传统。

与陕西皮影艺术相互依存的民俗文化,符合民间大众向往美好幸福的主观愿望,在皮影造型意识中更是沉淀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皮影从形式到内容上多褒善贬恶,蕴涵了人们希望战胜自然的力量。历代变迁,陕西皮影艺术已成为研究民间伦理道德、民间信仰及社会关系的百科全书。

三、陕西皮影的艺术价值

1、陕西皮影艺术是以中原影戏为源、长期流传于民间、经历展而形成,以华县、华阴一带皮影为主向各方向传播,影响了晋南、甘肃、川北、青海等地的皮影艺术。陕西皮影在民间皮影艺术中具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

2、陕西皮影是民间美术中集大成者,它广泛吸收地方戏曲、民间剪纸、民间年画艺术的造型特征,以其唯美主义的艺术追求,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创造了大量形态优美、雕刻精细、极具形式美感的影人和景片以及具有丰富想像力的神仙朵子,其造型中巧妙地运用民间传统吉祥图案,既丰富和充实了皮影的造型,又迎合了民间大众的集体审美意识,具有黄河流域母体文化的艺术特征及内涵。

3、陕西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乾县阿宫腔、富平县弦板腔均以极高的艺术造诣及原生态文化特征列为国务院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项目》中,陕西皮影作为民间美术造型的经典在民间艺术品市场呈升值趋势,其中蕴涵的文化价值逐渐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研究保护陕西皮影艺术,对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皮影雕刻艺术篇5

关键词:皮影的起源;兴起与发展;工艺及表演

皮影戏也称作“影戏”、“灯影戏”、“土影戏”是我国民间戏曲的一种,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表演艺术。它用纸板或薄片透明的驴皮、牛皮、或羊皮等雕刻成人物、景观等,夜间在堂上设置一方白色的幕布,幕后借灯光照映,由艺人在幕后操纵影人来表演各种历史、神话、传说故事,观众从台下看,意态生动,惟妙惟肖,故称之为影戏。影戏的剧目、唱腔多与地方戏曲相互影响,影戏的表演由操纵者俗称“拿线的”和演唱者也叫“唱影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并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皮影戏是融绘画、雕刻、音乐、影像、表演及唱白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其唱腔丰富,音乐优美,操纵表演生动多变,千百年来深受百姓的喜爱。

一、唐山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的皮影戏历史悠久,关于它的起源说法不一,但是至少早在宋代就有明确的记载了,唐山皮影又称乐亭影、滦州影,因为是用驴皮雕刻的,所以又称驴皮影,与评剧、乐亭大鼓并称为“冀东三枝花”。唐山皮影是中国影戏的一个重要分支。著名戏剧史学家周贻白先生在《中国戏剧史长编》中曾经这样评价唐山皮影:“因为熟在人口的关系,几乎成为一般影戏的代称”,足见其在中国皮影戏中的影响和地位。[1](p.7-8)唐山影在金祥,明晚清初得到了发展[2](p.14-15)。唐山皮影的迅速发展要归功于一个叫黄素质的生员。明万历年间,在滦州有一位不得志的生员,姓黄,名素志,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不但文才很好,而且绘画、雕刻件件精通。但时运不佳,屡试不第,无颜回归故里,乃出关游学沈阳,在悠闲的岁月里,慢慢成就了他的艺术贡献,创作影戏,以后白山黑水间颇盛行焉。1958年在乐亭县发现了明万历年间的手抄本影卷《炎天雪》和《薄命图》,其中《薄命图》还被收入了《河北省地方剧资料汇编》中。这两本影卷行当齐全,内容充实,充分证明唐山皮影在那一时期已经发展的十分成熟。[4](p.8)

唐山皮影兴起后,极受当地群众的喜欢,有记载:“上元夕通衢张灯演剧,或影戏、驱戏之类,观者达曙……冬孟月,……是月毕场功、劳农遣工人归,赛祭燕享,竟尚影戏,妇女群观,竟夕焉。”[3]也有记载:“用薄片透明之驴皮,雕成人物等形每演三夜或四夜为一台,每台价昂者须四五十元至百元,少者十数元至五六元不等。……于人家还愿或喜庆时用之,亦有岁时丰宁乡村醒资开演,以资娱乐者。”有道是:

滦河水越千秋,驴皮影伴它岁岁流。

五尺影窗唱千古,唱的名声贯九州。

这正是对唐山皮影繁荣发展的真切描述。

二、唐山皮影的制作工艺

唐山皮影制作工艺非常严谨,主要有刮皮、浆皮、选皮、下料、雕刻、上色、罩油、组装等步骤,其中以浆皮和雕刻最为关键。高超的浆皮工艺可以使雕刻的影人经过百余年仍能平整如初。唐山皮影雕镂精细,结构严谨,雕刻技法很多,以直刀为主,并根据内容的需要采用阴刻和阳刻,阳刻的线要直、均匀不能有圭角毛刺;阴刻的花纹清晰,大小均匀、不能断条。雕刻的基本刀法有:推刀、提插或顺刀、逆刀雕镂,不论哪种刀法,刀口要垂直,用力要匀、落刀要准、刀口回旋自如,刀线中,以尖利的直线和多变的圆线为主,特别是面部的雕刻,要求极为精细,结构轮廓线要宽,图案线要细,头脸手足都含有透视的原理,这样在影窗上看起来人物形象就透明鲜艳,生动逼真。行刀不能有一点错乱,刀口疏密组织要恰到好处,力求效果的完美、和谐统一。

唐山皮影的色彩,吸收了民间年画、刺绣、庙堂彩画的某些特点,根据影戏的要求,创造了自己独有的程式与风格。总的看,它以黑、红、绿为主色,虽然只有三原色,但在皮影戏中,镂空部位在影窗上显示是白,一些没有镂空的皮子上显示是黄,这样皮影在荧幕上就形成了红、绿、黑、白、黄五色。皮影老艺人又巧妙的运用补色原理把红和绿,黑和白有规律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唐山皮影黑白相间,红绿相映,单纯中求丰富,对比中求和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强烈的装饰风格,再加上老艺人变化多端的敷色技巧,或浓淡、或含露、或重抹、或轻描,把唐山皮影独特的造型和鲜艳明快的色彩配合在一起,使其更具物象的生动。绚丽多姿,光彩夺目的唐山皮影已经让众多的观众瞠目,他那精湛的表演艺术更是令人叫绝。

三、唐山皮影的表演艺术

唐山皮影戏的演出讲究以声感人,以动传情。声指说唱,动指皮影戏的操纵,影人的造型本身并没有表情的变化,要表现人物喜、怒、哀、乐的感情,操纵技艺起着关键的作用。唐山皮影人物的操纵以平移为主,传统的表演包括:影人的武打、换装等,因难度很大,手杆安装更适合于武戏的操纵,十分灵活,动作方便,不受限制,刀、枪、棍、棒等兵器在手上可以正反360度转动,可以完成比较复杂的武打动作,是唐山皮影的一大优点。唐山的老艺人们经过自己多年的实践总结了不同角色、人物出场时的特点和操纵技巧。譬如:武生的操纵在动作中显出威武矫健的气势和豪放不羁的性格,像杨宗保、薛丁山这类角色,要做到:举止如山重,开打似叶飘,挺立如玉树,走路像风扫。文生则要走起路来稳稳当当,步子迈的慢而沉稳,于落落大方中见其倜傥潇洒。像梅壁、张生这样的角色。[1]一些民间老艺人总结出了这样一句顺口溜:武旦上场身一扭,彩旦上场手掐腰,花旦上场身摇晃,青衣上场双手交等等。

著名的表演艺术家齐永衡是当代操纵皮影的高手,在唐山一代被人们称为“杆王”,他不但善于表演马上步下的长枪短打,也善于文戏中各类人物的不同情感的表演,而且对于童话、神话中各类动物的表演都有独到之处,他的表演细腻生动,手疾眼快,来去无痕。令人叫绝的是:他在表演猴子吃桃时,可以让桃子越咬越少;他表演人物骑马,马可以四蹄迈步;表演白骨精洗脸时,可以将黑脸洗成白脸,丑脸洗成俊脸,还可以梳头戴花照镜子,令人目不暇接,观众称赞他是“活影人齐”。齐永衡还应邀到法国等国家讲述皮影操纵技艺,国际友人称赞他的表演可以和魔术相媲美。

四、唐山皮影——中国民间文化的使者

唐山皮影戏一直在保持着他们自己的辉煌,这种持续性的状态与他不断的改造与完善自己有着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唐山皮影一直在改革中求得发展。就影人的大小来说,最早的影人是七、八寸高,后改到1尺2寸,2尺和2尺5寸;并且改进了造型,特别是有的影人在脸部用了透明胶片,并彩绘出新式的脸谱;影窗由原来的高3尺、宽7尺扩展到现在的宽18尺;照明灯光由原来的油灯、汽灯、电灯演变到现在的40只荧光灯组成的灯箱;管弦乐在原来的四胡、唢呐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笙、琵琶等;打击乐也由原来的一人包干,改为几人分打;并增加了表现云、水、烟雾、火等特技手段;同时影戏的唱腔也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并培育出很多新人,这些改进使唐山皮影呈现出新的光彩。

唐山皮影以极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灿烂的艺术成就红遍了海内外。在国内,香港凤凰影业公司曾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拍摄成电影,搬上了荧幕。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还专门拍摄了新闻艺术片——“唐山皮影戏”。2003年拍摄了皮影电影《小康之路》。在2006年的春节晚会上,以皮影戏为基础改变的皮影舞蹈《俏夕阳》,成了这台晚会上献给全国观众的一道独具民族特色的盛餐,从此唐山皮影在全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国外,德国和法国的一些博物馆还收藏有许多唐山皮影的造型和演出器具;在美国纽约还有滦州风格的皮影演出剧团。改革开放以来,唐山皮影先后到美国、法国、荷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几乎场场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唐山皮影老艺人们精美绝伦的表演艺术和令人叫绝的操纵技巧令众多的外国皮影爱好者为之倾倒,唐山皮影艺术被誉为是“世界皮影之最”,是闪电般、魔术般的艺术。唐山皮影不仅是独具风采的演具和具有高度艺术造诣与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更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使者。

参考文献

[1]鲁杰.唐山皮影[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魏革新.乐亭皮影[m].河北:乐亭印刷厂,1990.

皮影雕刻艺术篇6

首先,材质之美。是田石自然之美;其次,田石的相石之美正是意蕴之美;再者是雕饰之美。这三种特征是自然合理的体现,这三项的关键是要靠人的雕饰来实现。《周礼・考工记》中曾提到:“天有时,地有利,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古人便已提出了顺应自然,与其相融的设计思想。

一、田石的自然之美

在福州市北郊的寿山村一带山峦中,有一种可与美玉相媲美的石头――寿山石,寿山石在色泽上由于它的天生丽质,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泽,而石之极品田石就产于寿山村的溪田之中,上有坑头洞,长约数里,通常溪水所灌溉水田范围成为生产田石的世界,田黄石又由上坂、中坂、礁下坂及搁溜田等地段组成,田石色分红、黄、自、黑等,红者曰“红田”,黄者称“黄田”,白者呼:“自田”,黑者谓“黑田”,另外,外白内黄称为“银裹金”,黄外自内的为”金裹银”,而外裹黑色者为“乌鸦皮田”。

“田石分上、中、下,三品十多个类别,如橘皮黄,黄金黄,枇杷黄、桂花黄、皮田、灵芝田黄、熟粟黄等。至于白田、黑田、黑皮田、银裹金、礁下田、搁溜田、九手田、硬田等各品种,亦称为田黄之列,它们的价值、品位、特色、质地等有各千秋,其中黑皮田、银裹金都属石上品,亦是难求之材。

田黄中之极品为棕皮细田,色以红、黄居多,尤以深红为多,色如橘皮,又似红琥珀,股肌里有细致萝卜纹,极为难得,煨红田产于坂田中,红层红色如丹青。表面常有黑色,料体也较小,稍逊于橘皮田,显微透明状,质稍硬,干涩,常无明显的萝卜纹。田黄系指黄色的田石,产干上坂、中坂、礁下坂的溪田中,是田石产量最多,且最佳,名扬四海,故有“一两田黄,三两黄金”之说,民间通常统称田石为田黄。

田黄质地脂润、色彩斑斓、温润如玉、晶莹剔透,田黄石的自然美成为雕刻大师以及收藏家争相的稀世珍宝。

二、田石设计,构思的意蕴之美

田石本身是含蓄的内在的美,关键在于好石要遇好工,才能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才不会埋没大地的精灵。田黄石之所以扬名于五湖四海,垒凭雕刻艺人们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是雕琢赋予石头新的生命。及至化疵为瑜,这样的作品其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及经济价值才会倍增。

前辈曾说过:“一相抵九工”相者思也,也就是至于如何去“相”则因人而异,因派而异,园艺术水平而异。一石在手,思绪萦怀,思路短,空间小。思路长,则艺术空间广。这个空间就是从“相”石本身所领悟到的。它是自然之美通过雕琢使田黄石锦上添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蕴之美。

三、田石的雕饰之美

田黄雕刻的雕饰之美包括了意蕴之美的同时,因为,造型美由外形和纹饰组成。图饰大部分来自我们民族特有的意蕴和审美情趣,为了使自然的石头传递美好的信息,雕刻上运用简练、优雅、生动的线形去表现,石头自然优美的形态和完美的纹饰,无论是形态之线还是纹饰之线的表达全在自然中流出,这就是雕饰的自然,刻意的自然,经营中的自然。

千百年来,雕刻师总结了一系列的琢石技法,无数作品展出作者驾驭石材和工具的能力,运刀沉着稳继。力到工就,高古游丝,刀法多变,鬼斧神工,勾线如神,丰富、精妙的雕琢语言,使田黄石的形式美和意蕴美得以充分展现,赏石有“绚烂之极“之说,印证了田黄石巧夺天工的雕饰之美。

雕饰自然美的体现,还要遵循“忠实于天然田石材质的原则,因此,经过历代的积累,形成了一整套“因材施艺”的雕刻方法和艺术特点,其中也蕴含着一个重要美学思想,就是:“要质地本身发光,才是真正的美”,田黄石历经了亿万年大自然的历练,蕴含着特有的自然美,而每一块石材又有不同的形态、质地、色泽,雕饰者不仅要有高超的技巧,还要有不凡的智慧,深刻领悟石质、意图和技巧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在雕琢中去寻求一种与田石的温润性情,形态色泽相吻合的形式语言,在造型上要应顺材料的本质特性。造型、图形和工艺都要服从于石材,而不能凌驾于石料之上。 具有匠心的雕饰要因势利导,使人工的雕琢提升到“天工”达到自然石质美与意蕴美,雕饰技艺美的完美统一。

在立意和创意构思中巧妙利用石色使石作自然成趣,去瑕疵看作是重塑石形的良机。有时晶莹的美石似乎还带有一丝羞涩,不轻易露在表面,而是深藏在其内。雕琢者要静观、默察、细读,这是琢石的关键。只有看透石,读懂石才能做到胸有成竹,雕琢才能游刃有余,田黄石的天然丽质才能得已充分、完美的体现。 近代寿山石雕极有影响的艺术家林清卿,将中国画的画理与墨韵深于田黄石薄意创作之中,开创了田石薄意的最高境界,他借鉴古代石刻、画像砖以及竹雕留青法的艺术,丰富与发展了寿山田石的薄意艺术。林清卿出师学画的第一件作品,是对一颗黄黑二重皮的田黄石反复相石,先创作《沧浪濯足图》,在田黄石上用笔画了又画,总不能尽意,后改变初衷,运用图画笔法,在黄皮上画一丛竹子,黑皮上绘两只争食的小鸡,仅仅利用两重薄薄的石皮,精心雕刻,历时半个多月,构图韵味浓厚,清新绝伦。具有开创性意义,可谓是:丹青学就刀重握,薄意旧容换新颜。

林清卿另一件力作《夜宴桃李园》是一颗重达半斤的乌鸦皮橘皮红田黄石,它是田坑上品,林清卿倾全力而为之,经两个多月相石意蕴,可谓是工料双绝,精美异常,无论是相石勒线、剔地、开睨等,都有独到之处。平时他创作时将石材整理磨光,随时把玩,构思设计,他说:“刻当相石凡石色巧则花卉,凡石呈裂痕则宜山水,以画石势,下刀之先心开一境,以书画意诗情。”相石是创作的开端,构思是否精妙已决定作品的成败。

林清卿作品《秋山行旅》薄意章,在小小画面上,天高云淡、吉术兼疏,栈桥横卧、酒肆间或,外有小二招呼客人,内有酒客开怀畅饮。又有骑驴者与挑夫行进于旅途中,神态互相呼应,主景与配景疏密有致,每一细节都惟妙惟肖,真可谓“极精致广大”。

林清卿对薄意景物表面刻画更是别开生面,对树干疤节,花瓣花叶,人物的结构与衣纹等均以小园刀开睨,运刀疏密有致,刀笔生花,对烟云、山石等则用圆刀,或半圆刀,刀法圆顺浑朴、刚柔相济、左右逢源;而对写意的竹叶、芦革等多保留光面,竹叶尾部有意与底地相融。他刻水纹的功力尤为特别,令人钦佩,廖廖数刀,无论刀位、长短、疏密都恰到好处,不能更改,真是有如神功。

从19世纪雕刻大师林清卿田黄石作品到当代林文举的作品《青草池塘》、刘爱珠的作品《三星奕棋》以及其他雕刻大师们在薄意艺术处理上来看,他们在有意和无意,在工巧和自然,在意境的艺术美的想象中体现了自然之美、意蕴之美、雕饰之美。

四、结论

皮影雕刻艺术篇7

inordertoavoidadisruptionincollectionculture,actively

cultivatedescendantcollectorsandhelpagenerationof

youngcollectorskeepupwiththeoldcollectors,usher

inthebrightfutureandbecomethebackboneoffuture

collectionindustry,“YouthCommitteeofShanghai

Collectorsassociation”isestablishedasayoungcollection

institution.

顾文豪

1997年起师从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先生和上海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朱裕平先生,学习古玩艺术品的鉴赏。在学习中对中国的明清瓷器,竹刻杂件兴趣浓厚,特别是对果核雕刻情有独钟。

在众多古代雕刻艺术门类中,我唯独喜欢上了桃核的雕刻作品。不同于橄榄核,桃核是利用其本身的天然沟壑纹理,仔细布局,人物雕刻局限性大,数日才能完成一件。桃核的雕刻最早可见于宋代文献上的零星记载,到明代得以发扬,明朝的天启皇帝就是桃核雕刻的发烧友,据说还曾亲自操刀雕刻。时至清代中后期,桃核雕刻技艺流落民间。

第一次接触桃核的艺术作品,是在与店主攀谈后,因大家志同道合,喜欢精致的小玩意,所以给我介绍了他的独特收藏“桃核圆雕济公”,第一眼见到这既粗犷又朴素的桃核制品,就被吸引住了。随后多次留意艺博展会上民间艺人的桃核作品,最后有幸认识了现今担任山东省潍坊核雕协会会长王蒙先生,被他的作品所打动。我所收藏他的作品多次被评为民间艺术优秀奖及金奖,2014年还有幸参与了《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项目》的展览。

《九龙献瑞》,它采用了透雕及圆雕的技法,耗时2个月,九条龙神情各异,布局层次分明,玲珑精致。再如桃核圆雕《瘦骨罗汉》,瘦骨罗汉又叫“雪山大士”,相传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目睹世界疾病苦恼,深入雪山修行,以求正道。此人物罗汉,身材消瘦,双肩耸立,筋骨暴露,静坐冥想,一手持馨,一手持念珠,活脱脱展现了净饭王太子为悟佛法,超凡而坚毅的决心。还有如桃核《十八罗汉》,在方寸之间,布满18位尊者及其坐骑,用放大镜细看,各尊者手持独特的法器,神态各异,动作栩栩如生。在18尊者核雕布局中,已摆脱了桃核自然纹理的束缚,尽显雕刻者多年累积下来的不凡功力。

桃核是果核雕刻中一个精品门类,可以以小见大,从中不仅能折射出艺人对核雕的独特构思及创作,而且还能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丰富自己的知识,使中国的文化艺术,通过核雕这一载体,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得以发扬。

蒋蔚

自幼随其父蒋道银先生(国家文物局修复委员会常务理事)专研古陶瓷修复及文物鉴赏,并随名师研习字画,对古玩收藏与鉴赏投资有独特的学术观点与造诣。

当今艺术品及文物古玩字画的收藏已不是单纯的经济投资,它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给人以更高品位的精神享受,在古玩收藏投资中应该是小中见大,百粗不如一精,百精不如一珍。藏家不可能藏尽天下所有,应按照自身喜好及经济实力理性收藏并从中体会其艺术价值及文化价值。

首先要了解中国的陶瓷历史,知道各年代与窑口的特征,以辨别真伪。一开始先收些标本、破的、残的瓷片,从这些瓷片中了解每个窑的特点。再是小器、民窑器,然后再是大器、精品器、官窑器。这样一点点积累经验,减少上当吃亏的机率。近年来,市场上鱼龙混杂,要多看、多上手、少出手。看,指看书,到博物馆看藏品,看实物。多上手是指到大型拍卖会看拍品,可以多上手,有手感,作比较,总结经验。少出手是指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要轻易买下。

在我收藏的过程中,有过这样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几年前有位朋友拿了件“海捞瓷”是件元青花大罐让我看,初见这件瓷器让我很心动,器物周遭以及内部附着海生物,想着这是件能拍出上千万的元青花,让我非常兴奋。如果把这些附着物清理干净,这件器物就非常完美了。在征得友人同意后,我开始用化学试剂进行浸泡,但在剥落的断面及落下的粉尘中,发现了一层白色结晶状物质,也就是粘接剂,那这件器物就存疑了。等全部清理完毕,发现这件元青花釉面过白,施釉稀薄,纹饰工整有余却略显呆板,所以这件就是赝品。

因此我们在收藏和鉴赏过程中要不断学习,仔细研究分析,多向前辈讨教,总结经验,这样才能提高自身鉴赏力。

彭凌燕

祖籍江苏江阴,自幼喜好玉器收藏,主攻新疆和田玉与缅甸翡翠的收藏。上海市收藏协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宣讲团特聘讲师。

近年来因为开采手段的提高,大量高档的和田玉原料在短短十数年间集中问世,数量远超古人五千年的收藏。因此新玉收藏,是一个最近十年才逐步成熟的收藏门类。针对目前玉器收藏市场上真假莫辨的现状,从实战出发,系统全面地对国内市场上常见的软玉玉种进行归纳分析,整理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软玉分类理论”,编辑出版了《昆仑寻梦》一书;针对目前市场上优劣难分的现状,从实践出发,详尽地对和田玉鉴赏指标进行提炼,归纳出一套完整的“和田玉鉴赏理论”,出版了《盛世藏玉》一书。

玉器收藏,作为众多艺术品收藏门类中的一员,在华夏大地上已经传承了数千年。而新玉收藏,更是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异军突起,市场热烈程度赶超传统古玉器收藏。

新疆和田玉,是新玉收藏中最为热门的收藏项目之一,也是真正的软玉收藏爱好者必修课之一。和田玉,应该如何正确、理性地收藏呢?自古以来,玉器收藏便有“首德次符”的原则。“德”,指玉件的质地,不管是玉石原料还是玉雕成品,玉质精纯、温润内敛、凝重浑厚者为上品,也就是说,在玉件结构、油分、糯性、纯度都应达到一定的收藏高度。“符”,指的是玉件的外观,玉件若地质上佳,再继续关注颜色、皮色、工艺或料形的外在因素,藏品才能内外兼修。毫无疑问,真正品质上佳的玉器收藏品,应该是“德”与“符”兼备的。

同时,玉器收藏,又是一种文化的收藏,新玉收藏自然也不例外。每一件玉器都包含着其独有的文化内涵与价值传承。因此,藏友们应在玉器收藏的同时,同步关注与研究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演变与传统古玉的收藏文化,这对新玉收藏又能起到非常好的参考与提升作用。

王译萱

艺萱堂堂主、善缘・唐卡秘境(上海)艺术中心掌门人之一,上海禧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市收藏协会会员、青年委员会委员,介入唐卡之前,对于国画及西方艺术也有涉及,现在大力推广藏文化,传承古文明艺术精髓、发扬藏文化魅力哲学、传播善与智慧的正能量。

世间有一种事物,因其杰出绚烂,稀有独特,历经岁月磨砺而成为至尊的象征,代表经典而被人永久膜拜,这便是唐卡。唐卡是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的独特形态,是见证东西方多元文化交流、链接、融合的例证,是研究世界文化传播史的“活化石”。

“不到热贡,不知道自己的技艺少;不看唐卡,不知道天下的颜色多。”适逢藏历新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热贡,在朋友的带领下参观了热贡艺术馆,又到吾屯、年都乎、郭麻日、尕萨日等以热贡唐卡著称的村子里拜访民间画师。对于唐卡绘画我看到的不只是艺术本身的价值,还有这个民族背后祖祖辈辈漫长而虔诚坚守的恒心与毅力,隆务河谷中的艺术村落洋溢着一种儒雅气质。

艺术来源于我们的心灵对人生与社会的热爱与实践,对美好生活的感觉、感悟、感受、感应和思考!在众多唐卡中,我对启加大师的这幅《白度母》情有独钟。静观这幅唐卡你感受到的不仅是美,而是灵魂深处的震撼与洗礼。善缘・唐卡秘境(上海)艺术中心集中展示启加、罗藏旦巴、才旦等热贡唐卡大师珍藏之作。传承472年历史的“神画师”家族、享誉世界的热贡艺术世家,用灵魂与信仰诠释生命的意义,用智慧谱写历史的延续。启加,唐卡神话的源头;罗藏旦巴,修行宇宙智慧能量的奇艺高僧;才旦,灵魂与信仰完美融合的艺术传奇。

收藏是一种阅读,收藏是一种财富,收藏是一种幸福。唐卡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它以自身独具特色的民族魅力诠释着特定的历史文化。

张昕

1974年出生,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对中国皮影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年后更进一步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收藏,主要收藏中国当代大师皮影作品。

皮影,又称“皮影戏”或“灯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南宋,元初随蒙古大军的四方征伐传至西亚、南亚和欧洲,流传至今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皮影”是皮影戏的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的通称,一般包括:唱腔、操纵、雕刻造型和特技四个主要方面。如今,随着戏剧艺术的淡出,人们更关注对皮影造型作品的收藏。

皮影收藏主要集中在中国北方城市,由于高品质的明清皮影早已被其他藏家高度垄断,因此,我独辟蹊径,从本世纪初开始,便以当代大师的皮影作品为主要收藏对象,这其中如《烂柯山》、《五虎将》、《百子图》、《白蛇传》、和《陈增礼头楂图谱》等,均为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部级非遗大师的扛鼎之作。

与其他皮影收藏者的收藏思路不同,我更注重对题材的收藏和对皮影造型的研究和创新。由于皮影造型本身是很容易被复制的,而创新一件全新的皮影作品更是难之又难!因此单纯的收藏数量上的增加,而不对皮影文化进行研究和创新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汪天稳大师,他是当代唯一的皮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新中国历史上一共两位,另一位是他的师父李占文先生),其作品被国内外各大美术馆和博物馆广为收藏。由于汪大师特别注重皮影艺术的创新,而被海内外赞誉为“天下第一刀”。

我与大师于2008年结缘,并于2013年收藏到了大师花费10个月,亲自为我雕镂的作品《烂柯山》(另有一件,是他专为2008年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制作,被中国棋院收藏,存世二件。),这是我个人收藏史上的里程碑。在大师的指导下,我对皮影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也为我的收藏道路指正了方向。同时,我的收藏理念也得到了大师的认同和褒奖,目前,我们正在为完成《虎牢关》皮影作品而努力!

皮影在上海虽为小众类藏品,但随着更多工艺精湛、构思独到的作品问世,一定会受到世人更广泛的关注。真诚地希望更多的社会人士能够了解并喜爱中国皮影艺术。

赵雅娟

女,上海人,1982年出生,古董家具青年收藏家,主攻明清江南古董家具的收藏。

自幼跟随父亲收集明清古董家具,藏品主要以江南苏作文人家具为主,种类齐全,有床榻、案几、橱柜、桌台、椅凳等,木材除了珍贵的黄花梨、紫檀、鸡翅木、铁力木外,还有榉木、楠木、柏木、银杏木等。藏品不上蜡、无修理,保存原汁原味的自然包浆。通过父亲传承,以及近十年自身的日积月累,现有藏品数万件。

皮影雕刻艺术篇8

在河南皮影形体艺术中,无论是人物形体、动物形体、植物形体、还是用具形体,都拥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河南皮影艺术是集聚了平面性、装饰性、象征性、概括性为一体的民间艺术。首先,这些缺乏正规科学训练的民间艺人,把生活中的事情以自己理解的方式进行了分析、提炼、组合,并在同一平面上以上下左右、分开重叠的方法摆放在一起,使河南皮影具备了平面化的形体。其次,影人形体和衬景道具形体都是由不同的图案拆分再组合完成的。点的聚集,短线的穿插,配合着面的分割构成了盛大的场面,所以装饰性是河南皮影最纯真的表现。再次,河南皮影之所以广泛流传,是因为人们将美好的寄托和理想的追求以最直观的方式体现在了影人形体上,所以河南皮影这种民间艺术还具有象征性的特征。河南民间艺人在创作皮影的过程中可谓是大胆的省略与整合,对客观事物进行了提炼与完善,因此又形成了皮影艺术的概括性,使之成为了很有价值的民间艺术品。河南皮影的形体相当丰富,可分为头部形体、身段形体、衬景道具形体三个方面。头部形体可体现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等因素,因此头部的形体可谓是整个影人形体的重中之重,有着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有朝廷的皇帝,也有平民百姓,有将军大臣,也有跑步的士兵等,都表现的淋漓尽致。身段形体主要是表现人物的服饰,同样也可以体现影人的性别、身份、性格等因素,它的形体可决定整个影人的动态。为了达到影人服饰轮廓清晰、生动多样,在表现身段形体的时候角度和头部形体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采用的是半侧面,而且影人身段的整体形体还有上窄下宽的特征,这样一个鲜活的影人形象就产生了。在河南皮影形体中,衬景、道具形体起着装饰环境、深化故事情节的作用。衬景、道具形体就是根据剧情的需要,在人物形体的旁边适当的添加动物、植物、建筑、家具等其他事物,这些事物的添加都是以少为精。大部分衬景道具形体都与影人没有连接在一起,部分衬景道具和整个影人连接在一起也是为了操作方便。由此可见头部、身段、衬景道具这三部分可谓是各显奇能,缺一不可。

2河南皮影的审美

河南皮影艺术总是散发着它迷人的艺术魅力,不仅形体质朴、简洁、生动,色彩也绚丽缤纷有它的独到之处。在色彩的运用上它汇集了主观性、纯色对比和设色规律三大原则。民间艺人就把对颜色的感觉毫不犹豫地大胆的表现出来,他们的大胆造就了夸张的色彩,因此河南皮影的色彩具有主观性的特征。河南皮影可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虽色彩对比强烈但民间艺人却搭配的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民间艺术质朴、真挚、热烈的情怀。他们对高纯度色彩的大胆应用,体现了中国民间最淳朴的审美观念,也就看出了纯色对比的重要性。为了准确地表达皮影人物性格、身份、地位的不同特征,河南的民间艺人就结合所要表达的皮影人物自身的特征和对传统色彩的移植创新,总结出了河南皮影特有的设色规律,年轻男性和女性的服饰着色大多数是红色,净角角色为显示地位的荣耀服饰大多着黑色。除此之外,黑脸表现的是英勇善战,红脸表现的是精干忠诚,花脸表现是的犀利狡猾,白脸表现的是阴险奸诈。对于影人服饰的着色也是贫穷富有、老少各异。总之,民间艺人用不同的色彩搭配区别不同的影人也让民间自发的本土艺术有了它特有的章程。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河南皮影不仅形体质朴、泼辣,色彩艳丽丰富,而且雕刻手法和演唱剧目内容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雕刻手法以镂空为主,用镂空的线条组成影人的轮廓线,因此雕刻的面积较少,在头部显现的更为明显。但也有例外,大花脸的影人头部就雕刻的比较多。如此雕刻的皮影光辉灿烂、玲珑剔透,它的这种外在美使它成为了一件出色的艺术品,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河南是戏曲的故乡,豫剧在河南可谓是家喻户晓,所以人们就把自己热爱的戏曲融入到皮影的表演当中,在视觉审美上又加以听觉感受也是皮影广为流传的原因。这些剧目反映的都是生活中琐碎的小事,由于贴近生活所以大家都热衷于观看,给形体生动、色彩鲜活、雕刻巧妙的具有外在美的皮影艺术又添加了内容创作的内在美,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剧情充分体现了河南影戏艺术的独特魅力。因此,河南皮影雕刻所展示的外在美和戏曲创作中故事情节的内在美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二者的渗透融合创造了独具河南地方特色的皮影艺术。

3结语

皮影雕刻艺术篇9

去年,“宝莲灯”首映式在我们华阴市西岳庙隆重举行,其中有一项就是精彩的皮影戏。我们全家有幸观看了华阴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

戏台很小也很简单,用白布围成了一个长方形,长超不过三米,宽大概也只有两米左右,一块雪白的步挡住戏台的一半,操纵皮影和敲锣打鼓的民间艺人坐在白布后面。舞台前面人山人海,大家焦急地等待着演出的开始。

在一阵清脆的锣鼓声中,白布上方出现了小巧玲珑的人物——雕刻精致的皮影。有唐僧、有孙悟空、有猪八戒、还有娇艳的白骨精……一阵阵粗犷激昂的唱腔吸引了我,我仿佛也跟着唐僧师徒四人一同踏上了西天取经之路……

你知道皮影是怎样制成的吗?它用牛皮做原料,经过一道又一道工序,才把牛皮制成了薄而透明的材料。然后,艺人用刻刀精雕细刻,最后还要上色呢!皮影雕刻工艺精细、线条流畅、造型生动、色彩艳丽、景物有宫殿、绣阁、帅帐等等,人物有文臣武将、才子佳人、神话人物……每个皮影形象都非常生动逼真。在没有电影、电视之前,皮影艺术在华阴的城乡广为流传,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可是现在,人们却很少能看上皮影戏了,孩子们几乎都没有见过真正的皮影,我多么希望华阴政府能在节假日,多组织演出几场皮影戏,让皮影戏走进人们的生活,走进孩子们的视野,让这门古老的艺术永远绽放光彩!让我们大家都来保护古老的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吧!

皮影雕刻艺术篇10

任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皆与其历史背景和自然社会条件息息相关,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形式,软木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亦是如此。福建省福州市处于中国沿海的闽江口地段,对外文化和经济交流的便利是福州地理环境的优势所在,软木雕艺术就是在这样的地域环境中应运而生并发展起来的。福州拥有上千年的历史文化背景,又是福建省府所在,先进的文化交流较为集中。福州的工艺美术发展在其审美方向大多倾向于对精神文化的诉求,软木雕同样有此追求,其工艺精湛,深受海内外人士的青睐。软木雕的工艺制作与福州漆器,寿山石雕工艺一样,人称“三宝”,因其所特有的“精雕巧镂”工艺技巧,而越发显得精美璀璨。

软木雕是在鸦片战争之后诞生的。外来文化的入侵随之带来的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制造方式。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对近代中国的手工艺美术是一种极大的冲击,一些老传统的手工艺面临着生存的危机,许多民间艺人下岗,休艺,或另求职业。但也有一些传统手工艺操作工坊,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开始向机器生产转化或半转化,引起了手工艺美术的新变化,导致某些艺术创作形式悄然从手工艺中分离出来。“传统”面临着“现代”的挑战,有不少的手工艺家走出国门学习,如福州脱胎漆器名工艺美术家李芝卿,就是在1914年赴日本长崎学习漆艺,他学成归国后为脱胎漆器工艺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软木雕工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福州软木雕工艺的历史背景伴随着这么一段历史故事而诞生。1914年某日,福州巡按使许世英从德国归来,携带了一帧由软木制成的风光画片,这件作品即是如今软木雕诞生的缘由。许世英欲请当时的工艺大师陈春润给予仿制,此时,陈春润,吴启棋,郑立溪于福州工艺传习所雕刻班学习木雕,三人一起探讨,研究,他们在看过这件德国风光画片之后深受启发,画片所使用的软木材料很快与他们正在学习的雕刻工艺联系在了一起,三人便萌发了制作软木雕的思想。没有软木材料,他们就利用福州水松根代替,进行切片加工,以刀,精雕细镂,分别雕刻出画面中诸种“零部件”的具体细节,如树木、山石、楼阁等,运用中国山水画的章法形式,把诸“零部件”粘贴在构图设计好了的厚纸皮上,层层叠叠地构造出层次,使空间景致产生出深远效果,成为半立体的画面,画面显得既雅致又高古。创造了中国第一帧“软木雕”手工艺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从此,吴启棋在福州工艺传习所毕业后,弃木雕为软木雕。并开设工厂,开始生产(厂址于福州总督后。即今省府路)。其产品曾风行海内外,深受瞩目。1936年,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曾特别致信吴启棋,对其作品和成绩表示十分赞赏。

软木雕不同于传统的面目,而是以一种新的材料、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从纯粹的传统工艺中脱颖而出,焕然一新。正当一些传统手工艺走入低靡的时候,软木雕却从此一跃而起并走向世界。在工艺美术作品中,材料的特质往往决定了其艺术特点和走向。因此,工艺美术在造型的审美意味上,必须是与造型材料二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的。欲知其特点,当是材料先。软木雕其主要的材料是软木,何为软木,它是由什么树木而制成的材料呢?

软木取之于栓皮栎树,栓皮栎树有两种:1、我国栓皮栎树,山毛榉科,落叶乔木。树皮具发达的栓皮层。树皮可剥栓皮,俗称软木。其木材坚实,而皮则软性,都是工业用的好材料。2、欧洲栓皮栎树,属于常绿乔木。

我国和欧洲的软木材料均可以采用软木雕制作。但大多还是采用欧洲的栓皮栎树的软木材料,如西班牙、葡萄牙及阿拉伯等地的栓皮栎树,因其皮层丰厚,更适宜于选材和用料。

软木具有以下优点:1、不怕着火、不怕水湿;2、便于雕镂,便于塑造,便于生产;3、色泽纯雅,古朴沉稳,天生丽质,特别契合于山水画题材的工艺表现;4、轻便,不变形,抗腐蚀性强等。

其次,除软木雕材料自身的特点外,最终取决于其工艺走向的因素是人,而人的自身学养、知识、智慧、专长等,对材料的认识,或想象,或设计,或审美,对工艺的走向,都会产生影响。幸运的是软木材料被吴启棋等巧匠们遇到,这些手工艺师曾于工艺传习所学习,具有较强的专业精神与专业素养,精于木雕工艺,负有创造精神。在认识事物上,他们很自然地首先将自身雕刻特长介入其中,软木材料可塑性的特点,让吴启棋的想象力得以施展,并且从木之“雕”转换为软木之“雕”。经吴启棋、郑立荨⒊麓喝笕人共同合作、研究和努力,在工具上以薄利刻刀,历经了二、三年完善转换过程,并由“面、划、切、雕、挑”的刀法技艺又发展出了“凿、琢、行、转、打、挫”等刀法技艺,其刀法技艺完全从木之“雕”脱离出来,它是软木材料之特性催生出来的特别刀艺。由此,薄利刻刀的刀艺与软木材料的结合,取得了极为佳妙的艺术效果。

再者,软木艺术技艺与其艺术之内容、形式之关系之间具有紧密联系。软木雕表现的是山水景色,其刀法不仅应生于软木材料,同时也应生于山水,如“挑”“挫”之法,是为适应表现山石纹理与山石质感而创造的,其独有的一种刀法技艺,与它所表现的山水内容、形式是一致的。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塑造手法,宋代郭熙创造了“三远”法,“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运用其因素,以“步步移”“面面看”的观察方法,以“以大观小”的取景手段,再进行画面组构,创造出“可居、可游”的艺术境界。如此的创作方法,谓之“散点透视”法。在吴启棋、郑立荨⒊麓喝蠊餐探索薄利刻刀之刀艺的同时,又借鉴了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的创作方法,不仅丰富了刀艺的表现力,也极大地丰富了其工艺形式的内涵。在创作组构“零件”中,不仅是展现“刀艺”的因素,又增添了“拼”“贴”的手法,以“浮雕”的效果,致画面更富立体感、空间感和真实感,其技艺与内容、形式于此取得了高度的和谐与统一。其工艺形式的逼真性有如郭熙所言“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而思游”的艺术效果,从原有的西方风光片,回归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这正是吴启棋等巧匠们完善其工艺民族化的关键所在。

可以说,软木材料、刀法技艺、中国山水画三大因素融为一体,促成了软木雕的艺术形式与特色,也促成了其独有的审美特色。现可将软木雕的艺术特点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软木雕运用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尤其是中国画章法的散点透视,步步移、画面看;三远法;以大观小、以小观大的取景法,获得“众山数百里,尽在一框中”的艺术效果。

②软木雕,不着人工之色,借地为色,材料浅显的自然纹理尤为耐看,为其画面纯雅的色调增泽添美,朴实无华,浑然天成,予人以悠远、苍茫、古朴、典雅、别致之感。

③软木雕以切、雕、镂、拼、贴等工艺手段造型。切形象、雕纹理、镂花纹、拼层次、贴空间,其工艺精湛、国工巧匠。

④软木雕,不以画,而以雕,以刀,精刻细镂,利用浮雕的立体造型,精致空间错落有致,若百里之远,千里之遥的真实境界,如临其境,可居,可游,令欣赏者心旷神怡。

⑤软木雕,是画与雕的结合工艺,是一门边缘艺术。雕借画而成形,笔借刀而成画;无画不成雕,无雕不成画;非画似雕,似画非雕;独特的工艺,独特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