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生产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7:39

煤化工生产技术篇1

将调研结果进行归纳整理。主要工作岗位结果见表3。同时将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将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的就业岗位(群)分布较为集中的岗位是:煤化工工艺操作与控制、煤化工化工设备保养与维护、煤及煤化工分析检验、产品营销等。

高职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定位分析

从山西省及周边地区煤化工人才需求情况看,煤化工企业面临着扩大再生产和岗位人才需求结构调整等因素,需要的高职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增加。从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化工企业都把本专业的高职毕业生作为充实自己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每年都招聘高职毕业生的企业占70%,偶尔一两年不招聘高职毕业生的企业仅占10%。说明本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稳定和发展的新生力量,是企业向着智能化生产操作方向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综上所述,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以服务山西省煤化工企业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辐射全国化工企业,要凸现培养学生为区域经济服务的主导方向。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调查结果汇总表显示,煤化工企业生产岗位需求量最大的就是企业生产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他们的岗位任务要求能操作先进的生产工艺装置,按照煤化工产品工艺技术规程和岗位操作法的要求,通过科学的组织、有效地控制,完成生产任务,生产出合格产品;能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标准应用到生产实际过程去。并注意吸收在实际工作中起关键作用的经验和技巧。基于此,我们认为煤化工生产岗位需求的是原料准备、工艺操作、生产控制、设备操作与维护、生产一线管理、产品分析与检验等岗位的高技能人才。要胜任这些岗位工作任务,应具备煤化学检验工、化工总控工、有机合成工高级的职业资格,才能满足职业岗位操作技能需要。

煤化工生产技术篇2

2006年5月,本刊记者采访了被称作中国矿产企业之星的兖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总经理、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信。兖矿集团坐落在具有7000年文明史的济宁,济宁自古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称。春秋时期五大圣人均出生和主要活动于此地。当见到王总时,王总的谦虚质朴,博士企业家的儒雅之气以及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文化底蕴都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感到济宁厚重的文化积淀影响着这位领导人。兖矿集团的领导及员工一起创造出兖矿的奇迹,在建国五十年成就展上,朱基总理曾称赞兖矿是中国最好的煤矿。

前进中的兖矿集团

记者:兖矿集团被称作中国煤矿企业之星,作为集团总经理您能谈谈兖矿集团近几年的成就?

王信:兖矿集团是以煤炭、煤化工、煤电铝为主导产业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全国100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和120家企业集团试点单位。截至2005年末,总资产445.09亿元,在册职工10万人。兖矿集团控股子公司――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煤炭行业第一个同时境内外发行股票并实现纽约、香港、上海三地成功上市的企业。

矿区开发建设30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兖矿集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实现了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排序,2004年销售收入居全国企业第86位,纳税居全国百强第31位。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64.20亿元,增长13.93%;利润总额31.07亿元,增长19.35%;上交税金33.20亿元,增长32.32%。

兖矿集团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中国质量效益先进企业特别奖,“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被大公国际评估公司评估为“aaa”级信用企业。“兖矿煤”入选首届中国品牌500强名列第68位,品牌价值80.53亿元。兖州煤业公司是煤炭行业唯一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奖和中国质量鼎的企业,被美国标准普尔指数推为2005年最具投资价值的3o只股票之一;被香港《资本市场》评为“中国最佳公司治理第四名”;被评为第二届“CCtV中国最具价值十大上市公司”,上市以来连年名列我国上市公司50强。

“十五”结硕果兖矿显辉煌

记者:王总您在集团公司2006年工作会议上讲:“十五”时期,是兖矿发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一个时期。您能谈谈“十五”期间,集团公司紧紧抓住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各项工作取得佳绩的不平凡历程吗?

王信:我们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提出以技术创新为中心环节,以安全发展为保障,以煤炭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为方向,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进集群化,培育煤炭、煤化工、煤电铝三大主导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探索传统资源型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子。为此,我们抓了五个方面:

一、增强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

兖矿集团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兖矿集团拥有部级技术中心、水煤浆气化工程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成功开发出厚煤层综放开采技术、水煤浆气化技术、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低压羰基醋酸合成技术、煤炭间接液化技术、低热值流化床燃烧发电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是国际上唯一同时拥有粉煤气化和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的企业。研发成功世界上第一套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支架,与DBt公司签订了有限使用权转让合同,是我国首次向发达国家输出采矿技术。

“十五”以来,共取得重点科技成果282项,其中省部级以上成果80项。获得国家专利75项,澳大利亚专利8项。煤炭建设施工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煤炭综合生产技术研究和开发、水煤浆加压气化及气体交换制合成氨新工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千吨气化炉燃气发电联产甲醇技术、水煤浆气化技术、煤炭间接液化技术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兖矿成为全国技术创新试点企业。

二、发挥煤炭产业比较优势,发展煤炭洁净利用和深加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坚持本部集约化生产与外部开发并举,发展煤炭主业。完成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年产600万吨综放装备及工艺技术研究,形成了国内能力最大、性能最好、安全可靠性最强的综采成套装备和工艺,创出日产2.41万吨、月产63.17万吨、单产最高684万吨的全国综放开采新纪录。2005年完成煤炭产量3700万吨。

在抓好本部煤炭生产的同时,充分发挥技术、管理、品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山东菏泽、贵州、山西、陕西、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已取得15个井田的探矿权,拥有煤炭地质储量105.72亿吨,可采储量43.13亿吨。

二是以核心技术为依托,以大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将鲁南化肥厂作为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基地,按照“大项目-多联产-产业基地”方向,重点建设以煤气化及多联产为主线的鲁南化工园区,以煤炭焦化及下游产品加工为主线的兖州化工园区,以坑口高硫煤洁净利用为主线的邹城化工园区,形成鲁南能源和煤化工基地。

2005年,兖矿集团煤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3.04亿元。预计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258.40亿元,成为产值超过煤炭的兖矿集团支柱产业。

三是围绕资源综合利用,培育煤电铝一体化产业优势。与自身发电能力相配套,与澳大利亚龙澳公司合资,组建了兖矿集团控股的兖矿科澳铝业有限公司,电解铝年生产能力达到14万吨规模,目前正在开发铝品深加工项目,煤电铝一体化优势初步显现。

四是着眼于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积极推进煤炭间接液化制油技术研发和转化。2004年11月,完成万吨级低温费托合成煤间接液化和100吨/年费托合成催化剂中试任务,生产出合格的柴油、汽油和液化石油气,汽油达到98号标准,柴油十六烷值高达83,不含硫和芳烃,是高度洁净、动力性能极好的燃料。该项目通过了国家科技成果鉴定,专家认定兖矿集团掌握了煤炭间接液化的全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已有9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根据试验结果,2004年底完成百万吨级大型煤间接液化制油装置工艺软件包编制。

在掌握煤炭间接液化低温费托合成技术后,兖矿集团又开始了高温费托合成技术研发,目前已完成催化剂、高温费托合成固定流化床反应器、高温费托合成工艺等实验室研发。今年4月13日,在鲁南化肥厂开工建设年产1万吨粗油品费托合成中试装置和年产100吨高温费托合成催化剂中试装置。与低温费托合成产品相比,高温费托合成产品中优质化学品和烯烃产品比例更多,主要产品为汽油、柴油、含氧有机化学品和大量烯烃。

三、强化安全管理,实现安全发展

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坚持重装备、高可靠性、自动化、用人少、素质高的方向,以技术进步为先导,以提高装备配套水平为内容,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坚持装备、管理、培训并重,探索安全生产新路子。从2001年至2005年,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为0.277、0.150、0.066、0.072、0.108,接近或达到西方中等发达国家煤矿安全生产先进水平。

四、培育竞争优势,增强加快发展能力

一是创新企业管理体制。建立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董事局、经理层、监事会及党委会权责明确、有效运行的机制。以产权关系为纽带,建立较为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设立煤业、实业、煤化、物业、科澳铝业五个专业公司,全资及控股子公司37家。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实现主业精干、辅业搞活、主辅业共同发展。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

二是积极推动外经外贸工作。大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坚持以我为主、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面向优势企业和跨国公司,引进技术、资金、管理和市场。成功收购了年产350万吨的澳大利亚南田煤矿,成为我国第一家开发海外煤炭资源的企业。该矿井应用兖矿在澳大利亚注册专利的综采放顶煤技术,有利于带动我国煤炭行业先进技术和装备出口。坚持国内外两个市场一起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兖矿煤”在国际煤炭市场的品牌信誉不断提升,被日本、韩国等列为免检产品。进出口贸易以平均每年30%的幅度增长。2005年进出口总额7.36亿美元,出口创汇6.13亿美元。

三是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牢固树立“资产要有收益、投资要有回报、经营不得亏损、流失追究责任”的经营原则,全面实施准军事化、精细化、内部市场化、企业文化“四化”管理。开展企业贯标认证工作,取得25张质量体系、11张环境体系和9张职业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集团公司被中质协评为“全国卓越绩效先进企业”,煤业公司被评为“全国群众性质量管理先进单位”。按照“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和加强环保工作,获“山东省环境保护先进企业”荣誉称号,连续七年被评为山东省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企业。

五、实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实现资源再利用

“十五”期间,兖矿集团明确提出“洁净生产、综合利用、无害处理”的发展思路,探索“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模式,对污水、矸石、废气、塌陷地等进行综合治理。集团公司注意从五个方面抓环保,一是严把项目建设环保关;二是加大煤炭洗选力度;三是大力推进低热值燃料发电和综合利用工作;四是加强水、固体废弃物和土地塌陷综合治理;五是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实现了污染物的去污化、去毒化和资源的再利用、再生化。集团公司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始终保持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兖矿集团被评为全国综合利用典范企业。

展望“十一五”勾画兖矿新蓝图

记者: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兖矿集团如何勾画“十一五”的新蓝图?

王信: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国际化的企业集团”,兖矿集团初步编制了“1426313”的“十一五”发展规划。

1:煤炭生产经营规模1亿吨;

4:甲醇400万吨:

42:焦炭200万吨,煤制油200万吨,化肥200万吨,铝锭20万吨;

46:总投资600亿元,销售收入600亿元,醋酸6o万吨,烯烃6o万吨;

43:发电300亿度,醋酸乙烯30万吨,聚丙烯3o万吨,可纺沥青3万吨;

13:实现利税130亿元;全面建成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小康矿区。

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保证措施:

1.借鉴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2.积极培育煤化上市公司,建立国际融资平台。通过银行授信、合资合作、发行债券、申请国家补贴及金融中介机构间接融资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满足项目建设需求。

3.加大技术研发创新力度,按照研发一批、转化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4.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加快建设经营管理人才、技术研发和应用人才、高技能人才三支队伍。

5.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利用人才、技术、管理、品牌优势,走出去开发省外、海外煤炭资源,发展壮大企业规模。

煤化工生产技术篇3

关键词:煤化工技术路线

一、我国煤化工现状及分类

(一)我国煤化工现状

我国煤化工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煤焦油工业较落后,主要表现为设备加工能力小,工艺水平低,产品品种少,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煤焦油分散加工,形不成规模。目前上海正着手筹建国内一流的煤焦油蒸馏装置,必将大大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代表煤化工技术水平的煤气化技术也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合成氨产量居世界第一,无烟煤或焦碳合成氨的生产能力约占全国合成氨生产能力的65%左右,但生产工艺落后,能耗高,污染严重。我国甲醇的现有生产能力为300万t/a,其中规模最大的装置有上海太平洋集团公司以煤为原料的生产装置,年产20万t甲醇;齐鲁石化公司第二化肥厂引进的10万t/a生产装置。其余的装置年生产能力为几千吨到几万吨不等,且技术落后、规模小、能耗高。另外,以煤为原料合成碳酸二甲酯、甲酸甲酯等可望实现工业化。

(二)分类

1.传统产品领域

要对与石油化工路线相比具有比较优势的煤化工的产品领域大力进行技术改造,并促使企业改制、改组,设法做强做大,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大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对与石油化工路线相比具有劣势的产品领域宜加速淘汰、关闭或转产;降低高能耗煤化工产品在行业的比重,收紧、缩减高能耗产品的出口;限制和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

2.能源替代品

这一部分是煤化工的潜在市场,市场前景广阔是发展的重点。以煤制油(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甲醇的主要潜在市场是作燃料:燃料甲醇(掺烧或全烧);甲醇转化为二甲醚(替代液化石油气和柴油)中型燃气轮机发电的燃料;燃料电池;甲醇制烯烃(mto);甲醇制丙烯(mtp)。

二、现代煤化工产业技术发展的方向

传统的煤化工技术包括焦油化工、煤合成气化工及电石乙炔化工等等。煤的气化技术在煤化工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先进的催化合成技术、分离技术、生物化工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环保技术与大型工业装备制造技术是现代煤化工的发展基础,新型煤化工技术就是以煤气化为龙头组合应用现代先进的化工生产技术,生产可替代石油的洁净能源和各类化工产品为成品油、甲醇、二甲醚、乙烯aVmewtpuS4reeahoegloeptjnorrrnp5HlrabmjqLnqbblvi/mlZnlrablnKjliJ3kuK3niannkibmlZnlrabkuK3nmotnoJtnqbZkahipZBYCZg8VBaamd2xkejiwmti0ntc2mowineS4rewcsoeQhuaVmewtpuwmguS9lew8lewvvowtpueUn+acieaViowtpuS5oDDliJ3kuK3lnLDnkibmlZnlrablpoLkvZXlvJXlr7zlrabnlJ/mninmlYjlrabkuaBkahmpZBYCZg8VBaamd2xkejiwmti0ntc3newfuewFu+e+poS9k+mXrumimoaej+ivhiag5o+Q6auY6K+t5paH5pwZ5a2m5pyJ5pwi5oCnnewfuewFu+e+poS9k+mXrumimoaej+ivhiag5o+Q6auY6K+t5paH5pwZ5a2m5pyJ5pwi5oCnZaiUD2QwamYpFQQaDHdsZHoymDeynDU3oCflsi/lrabor63mlofor77lpJbpmiXor7vmjiflr7znmotnrZbnlaUn5bCp5a2m6K+t5paH6K++5aSw6ZiF6K+75oyH5a+855qe562w55wlZaiVD2QwamYpFQQaDHdsZHoymDeynDU3otDlsi/lrabor63mlofmlZnluijmlZnlrabog73lipvnmotliibmnpDkui7ln7nlhbsw5bCp5a2m6K+t5paH5pwZ5bii5pwZ5a2m6io95Yqb55qe5YiG5p6Q5Lio5Z+55Yw7ZaiwD2QwamYpFQQaDHdsZHoymDeynDU4mC3lsi/lrabor63mlofor77loiLmlZnlrabmninmlYjmgKfnrZbnlaXnoJtnqbYt5bCp5a2m6K+t5paH6K++5aCC5pwZ5a2m5pyJ5pwi5oCn562w55wl56CU56m2ZaiXD2QwamYpFQQaDHdsZHoymDeynDU4mS3lsi/lrabmlbDlrabntKDotKjmlZnogrLlrabkuaDog73lipvnmotln7nlhbst5bCp5a2m5pww5a2m57Sg6LSo5pwZ6iKy5a2m5Lmg6io95Yqb55qe5Z+55Yw7ZaiYD2QwamYpFQQaDHdsZHoymDeynDU4mjzliJ3kuK3or63mlofmlZnlrabkuK3luptlvZpliiflrp7ph43op4bluptnlKjmloflhpnkvZzorq3nu4m85Yid5Lit6K+t5paH5pwZ5a2m5Lit5bqU5b2t5YiH5a6e6Yen6KeG5bqU55So5paH5YaZ5L2c6K6t57uDZaiZD2QwamYpFQQaDHdsZHoymDeynDU4mzDoh6rnhLbmi7zor7vms5XlnKjlsi/lraboi7Hor63mlZnlrabkuK3nmotluptnlKgw6ieq54S25ou86K+75roV5Zyo5bCp5a2m6iux6K+t5pwZ5a2m5Lit55qe5bqU55SoZaiaD2QwamYpFQQaDHdsZHoymDeynDU4nCXliJvpgKDoi7Hor63njq/loomg5Z+55Yw75a2m5Lmg5Yw06LajJewim+maooiLseivreeor+wigyDln7nlhbvlrabkuaDlhbtotqnkahspZBYCZg8VBaamd2xkejiwmti0ntg1newineS4reeJqeeQhuaVmewtpuS4rewtpueUn+wim+awsoiDvewKm+eahowfuewFuzzkuow+newineS4reeJqeeQhuaVmewtpuS4rewtpueUn+wim+awsoiDvewKm+eahowfuewFuzzkuow+ZaicD2QwamYpFQQaDHdsZHoymDeynDU4njppq5jogYzng63liqjkuJpkuJrmr5XkuJrorr7orqHmlZnlrabmlLnpnankui7lrp7ot7Uz6auY6iGm54ot5Yqo5Lit5Lia5q+V5Lia6K6+6K6h5pwZ5a2m5pS56Z2p5Lio5a6e6Le1ZaidD2QwamYpFQQaDHdsZHoymDeynDU4nyrlpoLkvZXln7nlhbvmlbDlrabmlZnlrabkuK3nmotmgJ3nu7tog73lipsq5aaC5L2V5Z+55Yw75pww5a2m5pwZ5a2m5Lit55qe5oCd57u06io95YqbZaieD2QwamYpFQQaDHdsZHoymDeynDU4oC3liJ3kuK3or63mlofpmiXor7vmlZnlrabluptliqDlvLrmlrnms5Xmjiflr7wt5Yid5Lit6K+t5paH6ZiF6K+75pwZ5a2m5bqU5Yqg5by65pa55roV5oyH5a+8ZaifD2QwamYpFQQaDHdsZHoymDeynDU4oSHliJ3kuK3or63mlofmlZnlrabnlJ/liqjmgKfmjqLmnpah5Yid5Lit6K+t5paH5pwZ5a2m55Sf5Yqo5oCn5o6i5p6QZaiCD2QwBGYpFQem57up6aqm5Lqk5rwBZaiBDxYCHweCURaiawYpZBYCZg8VBaamd2xkejiwmti0ntkwp+a1heiwiowmguS9lewcqoiSmeivreawh+aVmewtpuS4rewfuewFu+wwj+wtpueUn+iSmeivreawh+ivreaenz/mtYXosijlpoLkvZXlnKjokpnor63mlofmlZnlrabkuK3ln7nlhbvlsi/lrabnlJ/okpnor63mlofor63mhJ9kagepZBYCZg8VBaamd2xkejiwmti0ntkxHua1heiwiowwj+wtpuivreawh+wGmewtl+aVmewtph7mtYXosijlsi/lrabor63mloflhpnlrZfmlZnlraZkagipZBYCZg8VBaamd2xkejiwmti0ntkyG+wineS4rewohuwpsuaVmewtpuS5i+aikeingRvliJ3kuK3ljoblj7LmlZnlrabkuYvmiJHop4FkagmpZBYCZg8VBaamd2xkejiwmti0ntkzGoa1heiwiowineS4reiLseivrewkjeS5oBjmtYXosijliJ3kuK3oi7Hor63lpi3kuaBkagQpZBYCZg8VBaamd2xkejiwmti0ntk0Hua1heiwiowwj+wtpuivreawh+ivvuwkluS9noS4mh7mtYXosijlsi/lrabor63mlofor77lpJbkvZzkuJpkagUpZBYCZg8VBaamd2xkejiwmti0ntk1Hua1heiwioaajuagt+wtpuwlvewineS4reivreawhx7mtYXosijmgi7moLflrablpb3liJ3kuK3or63mlodkagYpZBYCZg8VBaamd2xkejiwmti0ntk2J+a1heiwiowmguS9lew8gowxlewwj+wtpuepreS4u+S7u+w3peS9nCfmtYXosijlpoLkvZXlviDlsZXlsi/lrabnj63kuLvku7vlt6XkvZxkagcpZBYCZg8VBaamd2xkejiwmti0ntk3eua8q+iwiomrmoS4rewcsoeQhhLmvKvosijpq5jkuK3lnLDnkiZkaggpZBYCZg8VBaamd2xkejiwmti0ntk4G+a1heiwiomrmoS4reiuoeeul+acuuaVmewtphvmtYXosijpq5jkuK3orqHnrpfmnLrmlZnlraZkagkpZBYCZg8VBaamd2xkejiwmti0ntk5Kua1heiwiowwj+wtpuaVsowtpuaVmewtpuS4reeahoaVsowtpuawh+wmlirmtYXosijlsi/lrabmlbDlrabmlZnlrabkuK3nmotmlbDlrabmlofljJZkagopZBYCZg8VBaand2xkejiwmti0ntewmBvmtYXosijlsi/lrabor63mlofmlrDor77mlLkb5rwF6LCi5bCp5a2m6K+t5paH5paw6K++5pS5ZaiLD2QwamYpFQQaDXdsZHoymDeynDUxmDek5rwF6LCi5rGJ6K+t6Kia5paH5a2m5Lit5Lia5bqU55So5oCnJoa1heiwioaxieivreiogoawh+wtpuS4k+S4muw6loeUqoaap2QCDa9kFgJmDxUeaa13bGR6mjaxmjQ1mtayGoa1heiwiowineS4reiLseivreaVmewtphjmtYXosijliJ3kuK3oi7Hor63mlZnlraZkag0pZBYCZg8VBaand2xkejiwmti0ntewmxjmtYXosijpq5jkuK3or63mlofpmiXor7sY5rwF6LCi6auY5Lit6K+t5paH6ZiF6K+7ZaioD2QwamYpFQQaDXdsZHoymDeynDUxmDQk5rwF6LCi5YaF56eR5b+D55CG5oqk55CG6Zeu6aKY56CU56m2Joa1heiwiowGheenkew/g+eQhuaKpoeQhumXrumimoegloeptmQCDw9kFgJmDxUeaa13bGR6mjaxmjQ1mta1Hua1heiwiomrmoS4reiLseivrewGmeS9noiuree7gx7mtYXosijpq5jkuK3oi7Hor63lhpnkvZzorq3nu4nkahapZBYCZg8VBaand2xkejiwmti0ntewnjpmtYXosijkuK3lrabokpnor63mlofmlZnlrabkuK3lrabms5Xmjiflr7zkuYvmiJHop4ez5rwF6LCi5Lit5a2m6JKZ6K+t5paH5pwZ5a2m5Lit5a2m5roV5oyH5a+85LmL5oiR6KeBZaiRD2QwamYpFQQaDXdsZHoymDeynDUxmDcw5rwF6LCi5oCo5qC35o+Q6auY5Yid5Lit576o5pyv6K++5aCC5pwZ5a2m6LSo6Yepmoa1heiwioaajuagt+apkomrmowineS4ree+juacr+ivvuwgguaVmewtpui0qomHj2QCeg9kFgJmDxUeaa13bGR6mjaxmjQ1mta4m+a1heiwioaajuagt+wunuawvewineS4rewcsoeQhuaVmewtpueahowpmowmluwim+awsDpmtYXosijmgi7moLflrp7mlr3liJ3kuK3lnLDnkibmlZnlrabnmotlj5jljJbliJvmlrBkahmpZBYCZg8VBaand2xkejiwmti0ntewoR7mtYXosijliJ3kuK3oi7Hor63liiblsYLmlZnlraYe5rwF6LCi5Yid5Lit6iux6K+t5YiG5bGC5pwZ5a2mZaiUD2QwamYpFQQaDXdsZHoymDeynDUxmtat5rwF6LCi5Z+65bGC5aaH6iGU57ue57uH5Y+R5bGV5rue5ZCo55qe5Y6f55SxLea1heiwiowfuuwxguwmh+iBloe7hoe7h+wpkewxlea7nuwQjueahowon+eUswQCFQ9kFgJmDxUeaa13bGR6mjaxmjQ1mtexoea1heiwiowmguS9lewcqoivreawh+aVmewtpuS4rei/m+S4goatpea3sewmlue0ooi0qoaVmeiCsjnmtYXosijlpoLkvZXlnKjor63mlofmlZnlrabkuK3ov5vkuiDmraXmt7HljJbntKDotKjmlZnogrJkahYpZBYCZg8VBaand2xkejiwmti0ntexmiHliJ3kuK3niannkibpq5jmlYjmlZnlrabkuYvmiJHop4eh5Yid5Lit54mp55CG6auY5pwi5pwZ5a2m5LmL5oiR6KeBZaiXD2QwamYpFQQaDXdsZHoymDeynDUxmtmq5rwF6LCi5a+55bCp5a2m5pww5a2m5pwZ5a2m55qe54K55ru055yL5roVKua1heiwiowvuewwj+wtpuaVsowtpuaVmewtpueahoeCuea7toeci+azlwQCGa9kFgJmDxUeaa13bGR6mjaxmjQ1mte0moa1heaekoawsoaXtuacn+wmguS9lewBmuwlveS8geS4muwls+iBjow3pew3peS9nDDmtYXmnpDmlrDml7bmnJ/lpoLkvZXlgZrlpb3kviHkuJrlpbpogYzlt6Xlt6XkvZxkahkpZBYCZg8VBaand2xkejiwmti0n⒈┑龋⒄刮浩际跷诵牡亩嗔低场R丫纬擅禾俊茉础ひ惶寤男滦瞬怠

世界上目前拥有的新型煤化工技术主要有――煤气化技术,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的技术,煤路线合成烃类的技术。最令人关注的是煤制油合成气生产烯烃的技术,iGCC技术在国外也是煤气化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引进国外煤气化技术,但国产化的煤气化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可以预见以生产可替代石油的洁净能源和化工产品为主的现代煤――能源――化工一体化产业,即将在我国兴起并得到可持续发展。

现代煤化工是属于技术密集型和投资密集型的产业,应采取最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设及运行方式。现代煤化工的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基地化、大型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坚持一体化。就是把大型煤化工装置和煤矿结合起来(当然亦可以采取煤―电―化一体化联产模式)。把煤气化装置建在矿上(或临近矿区),力求减少煤炭运耗及费用,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合理使用煤炭资源(按煤质资源优质优用,劣质劣用,各得其所)。只有形成煤化工与煤矿一体化的利益机制,才能减少日后的价格、运输和布局的风险。

三、新型煤化工

新型煤化工是以煤炭为基本原料(燃料),C1化工技术为基础,以国家经济发展和市场急需的产品为方向,采用高技术,优化工艺路线,充分注重环境友好,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新型产业。它包括了煤炭液化(直接和间接),煤炭气化、煤焦、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技术,以及集煤转化、发电、冶金、建材等工艺为一体的煤化联产和洁净煤技术。其中煤炭焦化、煤气化-合成氨-化肥已经是我国主要的煤化工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巨大需求,煤炭焦化、煤气化-甲醇、煤制油、烯烃及下游化工产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新型煤化工实际上是建立在传统煤化工基础上的,与传统煤化工密不可分。其特点如下。

(一)以清洁能源为主要产品。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电力、热力等以及煤化工独具优势的特有化工产品,如芳香烃类产品。

煤化工生产技术篇4

【关键词】新型煤化工;技术现状;发展思路

0.前言

煤化工可分为传统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传统的煤化工主要用来发电、炼焦和作为工业燃料以及合成氨、尿素、甲醇、甲醛、乙酸、电石和乙炔衍生物(氯乙烯、醋酸乙烯、1,4-丁二醇)等。新型煤化工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和煤制二甲醚[1]。

1.新型煤化工的技术现状

1.1煤制油的技术现状

煤液化技术在科学上称为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技术,按合成工艺的不同,煤制油可以分为煤直接液化燃油和煤间接液化燃油2种。

(1)煤直接液化燃油:

煤直接液化燃油是指先将煤磨成煤粉,然后通过高温(400℃以上)、高压(10mpa以上),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氢裂解,转化成液体燃油[2]。目前,国际上已开发出的煤加氢液化工艺有10多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日本的neDoL工艺、德国的iGoR工艺、美国的Hti工艺。3种工艺中,比较成熟可靠的是德国的iGoR工艺,其转化率能达到97%[3]。神华集团在20世纪末开始开发煤直接液化工艺,该项目引进美国碳氢技术公司煤液化核心技术,并进一步进行了调整与改进,将储量丰富的神华优质煤按照国内的常规工艺直接转化了柴油。

(2)煤间接液化燃油煤间接液化燃油是指先将煤转化成合成气(Co和H2),然后在一定温度、压力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生产出的煤油。目前,已经工业化的煤间接液化技术只有南非SaSoL的F-t合成技术和荷兰Shell公司的SmDS技术[4]。

1.2煤制烯烃的技术现状

煤基制烯烃工艺路线为:粉煤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气化成主要成分为Co和H2的粗合成气,再经过变换及净化工序合成粗甲醇,粗甲醇精制除去水、二甲醚、甲酸甲酯等轻于甲醇的低沸点物质得到精甲醇,最后将精甲醇转化为低碳烯烃。当前,国外开发研究比较成功的甲醇制烯烃工艺主要有美国环球石油公司和挪威海德鲁公司共同开发的甲醇制烯烃(mto)技术以及德国Lurgi公司的甲醇制丙烯(mtp)技术,而国内主要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连化物所)的甲醇经二甲醚制低碳烯烃(Dmto)技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甲醇制烯烃(Smto)技术以及清华大学循环流化床甲醇制丙(Fmtp)技术。目前,国内已建成的煤制烯烃项目主要有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公司煤制聚烯烃项目、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煤制聚丙烯项目和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煤制聚丙烯项目[5]。

1.3煤制乙二醇的技术现状

煤制乙二醇技术是将煤制成合成气,再以合成气中的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为原料制取乙二醇。目前,我国在世界上已率先实现了煤制乙二醇(Co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和草酸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成套技术的工业化应用。而国外技术未能实现工业化,其原因在于没能获得核心催化剂的关键制备技术和工业一氧化碳深度脱氢净化等系列关键工艺和技术,以及关键单元的技术集成[6]。

1.4煤制天然气的技术现状

煤制天然气的主要工艺流程为:煤气化生产合成气,合成气通过一氧化碳变换和净化后,经过甲烷化反应生产天然气。整个工艺在技术上是成熟的,现在国内外有关学者和公司将研发重心放到了气化技术的革新上[7]。煤制天然气的气化工艺[8]可分为蒸汽-纯氧气化,加氢气化和催化蒸汽气化三种工艺。煤制天然气的另一核心技术是甲烷化工艺。目前国内还没有掌握大型合成气甲烷化工艺,主要技术要向国外公司购买。目前使用的甲烷化技术主要是托普索甲烷化循环工艺技术和DaVY公司的甲烷化技术[9]。

1.5煤制二甲醚的技术现状

二甲醚的生产工艺路线很多,目前工业上应用的主要是甲醇脱水工艺和合成气直接合成二甲醚工艺。甲醇脱水法先由合成气制得甲醇,然后甲醇在固体催化剂作用下脱水制得二甲醚,甲醇脱水法又分为甲醇气相催化脱水法和液相催化脱水法;合成气一步法以合成气(Co+H2)为原料,合成甲醇和甲醇脱水反应在同一反应器中完成,同时伴随Co的变换反应,一步法多采用双功能催化剂[10]。

甲醇气相催化脱水法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二甲醚工业生产方法。合成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工艺主要有日本nKK公司的液相一步法新工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固相新工艺、美国空气化学品公司浆态床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工艺等。

2.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思路

新一代煤化工技术是指以煤气化为龙头,以碳—化工技术为基础,合成、制取各种化工产品(和燃料油)的煤炭洁净利用技术。我国新型煤化工发展的总体思路与重点发展新型煤化工,应坚持与传统煤化工结构调整相结合,坚持提高效益与节能减排相结合[11]。

2.1以清洁能源为主要产品

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为主,如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航空煤油、聚丙烯原料、乙烯原料、电力、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热力等,以及煤化工独具优势的特有化工产品,如芳香烃类产品。

2.2推进煤-电-热-化一体化发展

新型煤化工是未来中国能源技术发展的战略方向,我们要切实扭转煤化工项目生产单一产品的单纯煤化工发展模式,着力发展煤-电-化-热一体化,实现煤化工与电力、热力联产和负荷的双向调节。紧密依托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并与其它能源、化工技术结合,探索煤化工产品、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如二氧化碳制绿藻、煤渣制氧化铝、合成油产品综合利用等,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

2.3建设大型企业和产业基地

新型煤化工发展将以建设大型企业为主,包括采用大型反应器和建设大型现代化单元工厂,如百万吨级以上的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工厂以及大型联产系统等。在建设大型企业的基础上,形成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及基地群。每个产业基地包括若干不同的大型工厂,相近的几个基地组成基地群,成为国内新的重要能源产业[12]。[科]

【参考文献】

[1]杨卫兰.我国新型煤化工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2,28(5):22-26.

[2]郝剑虹,高海洋,张富兴.煤制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J].北京汽车,2010(2):43-46.

[3]钱伯章,朱建芳.对中国煤制油的冷静思考[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6(7):5-9.

[4]张玉卓.中国煤炭液化技术发展前景[J].煤炭科学技术,2006(1):19-22.

[5]李丽英,田广华.煤基甲醇制烯烃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3,30(4):75-79.

[6]钱伯章.煤制乙二醇技术与应用[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12(10):35-41.

[7]苗兴旺,吴枫,张数义.煤制天然气技术发展现状[J].氮肥技术,2010,31(1):6-8.

[8]munishChandel,ericwilliams.SyntheticnaturalGas(SnG):technology,environ

mentalimplications,andeconomicsClimateChangepolicypartnershipDukeUniversity,January,2009.

[9]刘志光,龚华俊,余黎明.我国煤制天然气发展的探讨[J].煤化工,2009,14(2):1-5.

[10]田广华,宋彩霞.煤化工产品工艺路线[J].现代化工,2012,32(2):6-8.

煤化工生产技术篇5

关键词:煤直接液化技术 粗制油 精制油 特点 资源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需求,对于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资源紧缺现象会愈来愈严重,尤其是有有限储量的石油资源,因此开发使用其它资源代替石油资源的部分功能就显得十分有必要,煤直接液化技术就是利用石油资源代用燃料技术的开发重要典型之一。煤直接液化技术是通过将煤资源进行直接的催化并添加氢化物然后转化成为液体物质的一种技术,使用煤直接液化技术进行煤资源的转化,不仅可以将煤资源转化成为各种燃油资源以及液化石油气、喷气燃料等,还可以从煤资源中提取苯以及甲苯、二甲苯等物质,这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以及资源紧缺等现状的缓解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煤直接液化技术相关原理

煤直接液化技术是通过将煤资源进行直接的催化并添加氢化物然后转化成为液体物质的一种技术。在化学概念中,煤与石油的化学组成中都包含有碳、氢和氧等元素,煤物质的氢含量以及组成物质中的氢和碳的原子比比值要比石油的低,而煤物质中氧气的含量却比石油中氧气的含量要相对较高。在化学概念中煤化合物中的分子量要相对较大,一般都是在较高的数值,并且煤物质的化学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在化学概念中,煤物质中还包含有一定数量的以细分或者三组分形成存在的一些无机矿物质以及一些吸附水,并且煤物质中还含有一些数量不一定的一些杂原子、金属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等,因此要实现煤液化油就需要采用化学分离等方法进行煤分子结构解散,以实现煤资源直接液化的实现。

在煤资源直接液化技术中,将煤进行加温或者化学分离以实现煤物质的小分子结构的存在形式,并通过加氢进行液化时,在煤资源液化过程中不仅需要有较高的温度,还需要相应的高压以及氢气、催化溶剂等共同作用才能够实现将煤物质的直接液化,实现煤物质液化成为油。煤资源直接液化技术中主要就是煤物质的分子分解过程以及加氢催化过程、原子分离液化过程。在煤资源直接液化技术中将煤物质通过以上的三个过程步骤的分解催化最终实现煤物质转化成为油的过程。

二、煤资源直接液化的主要工艺技术

煤资源直接液化技术工艺的出现主要是早期工业发展中为控制工业生产的成本,提高工业生产效率而开发的一项工艺技术。煤直接液化技术早期是在美国、德国以及日本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被开发应用。因此煤直接液化技术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工艺技术中也就有美国、德国和日本工业发展生产中使用的煤直接液化技术。我国煤直接液化技术工艺的开发应用也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需要逐渐发展应用起来的。美国工业生产发展中应用的煤直接液化技术工艺主要就是Hti工艺技术。Hti工艺技术在工业生产应用中是使用特殊的反应器进行混合煤物质的混合反应的,其中煤直接液化中使用的催化剂也是一种专利催化剂,最终通过临界溶剂萃取的方式进行煤物质转化油的杂原子分离,整个液化反应过程相对比较缓和。德国使用的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工艺主要是iGoR工艺技术,而日本使用的是neDoL煤直接液化工艺技术进行煤资源直接液化应用。总之它们使用煤资源直接液化技术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控制工业生产成本,推动工业生产和发展。我国的煤直接液化技术工艺则主要以供氢性循环溶剂作为煤浆制备溶剂,并通过强制循环悬浮床反应器进行煤物质的状态分解,最终通过减压蒸馏法进行煤物质液化油的分离提取,这样的煤资源直接液化工艺技术具有液化油效率高,资源浪费小等优势。

三、煤液化粗质油和精制油特征及粗质油改质

煤资源直接液化过程中产生的粗质油主要有重油、中油和轻油三种形式。其中在煤资源直接液化过程中产生的煤液化石脑油是煤液化粗质油中的重要部分,煤液化石脑油中含有较多的芳烃含量,而相对来讲苯原子的含量却相对较小。因此,对于煤液化粗质油来讲不仅含有较多的杂原子对于油质成分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进行煤资源液化过程中对于加氢进行精制的要求非常的高。煤资源液化中产生的中油粗质油形式也在煤液化油中占有的比例较大,并且在进行精制过程中对于氢气的消耗要高。而煤液化中产生的重油粗质油形式,它在煤液化油中的占有比例相对较低,因此在进行精制中是和煤液化油一起进行加工的。

煤资源直接而液化过程中液化产生的精制油它的主要特征就是煤液化精制油中的氮含量较少,因此在进行后期的煤液化油的精制加工中进行精制加工的难度也相对较低。煤液化精制油加工中需要进行加氖以稳定液化加工过程物质的稳定性,因此,煤液化精制油的氢含量相对增加,整体比重降低,煤液化中的精制油的不饱和烃含量也会降低,其中以烯烃、二烯烃尤为严重。煤液化精制油还具有双环以上芳烃部分饱和后开环裂化特征,对于柴油十六烷值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煤资源直接液化中产生的粗质油除了油质成分外,还包含有一定的芳烃、碳、氧以及硫等杂原子成分,在使用中必须要进行相关处理改质才能符合使用标准进行应用。将煤资源直接液化中产生的粗质油进行改质应用的工艺也相对较多,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煤资源直接液化粗质油改质工艺有lGoR煤液化油改质工艺技术、neDoL粗质油改质工艺和Hti煤液化粗油改质工艺等,它们在进行煤液化粗质油改质中各改质工艺具有各工艺优势。我国煤资源直接液化技术中对于煤液化粗质油的改质工艺主要是使用离线二段加氰裂化技术进行煤液化粗质油改质应用的。

四、结束语

总之,使用煤直接液化技术进行煤液化油的开发应用不仅对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缓解资源紧缺现状也有一定的帮助,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邱泽锋.煤直接液化技术及其液化粗质油和精制油特点[J].浙江化工.2009(6).

[2]任相坤,房鼎业,金嘉璐,高晋生.煤直接液化技术开发新进展[J].化工进展.2010(2).

[3]夏筱红,秦勇.煤直接液化技术在我国能源格架及环境发展中的趋势[J].采矿技术.2006(3).

[4]李婷,蔡青,付进秋.关于煤直接液化技术的见解[J].科海故事博览.2011(5).

煤化工生产技术篇6

关键词:煤矿开采,开采技术,发展方向

 

1.采煤方法和工艺

采煤方法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提高,急倾斜、不稳定、地质构造复杂等难采煤层采煤方法和工艺的研究有很大空间,主要方向是改善作业条件,提高单产和机械化水平。

(1)开发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技术、建设生产高度集中、高可靠性的高产高效矿井开采技术。以提高工作面单产和生产集中化为核心,以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研究开发各种条件下的高效能、高可靠性的采煤装备和工艺,简单、高效、可靠的生产系统和开采布置,生产过程监控与科学管理等相互配套的成套开采技术,发展各种矿井煤层和工艺的进步和完善始终是采矿学科发展的主题。采煤工艺的发展将带动煤炭开采各环节的变革,现代采煤工艺的发展方向是高产、高效、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基本途径是使采煤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研究开发强力、高效、安全、可靠、耐用、智能化的采煤设备和生产监控系统,改进和完善采煤工艺。在发展现代采煤工艺的同时,继续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采煤工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采煤工艺理论。我国长壁采煤方法已趋成熟,放顶煤采煤的应用在不断扩展,应用水平和理论研条件下的采煤机械化,进一步改进工艺和装备,提高应用水平和扩大应用范围,提高采煤机械化的程度和水平。

(2)开发“浅埋深、硬顶板、硬煤层高产高效现代开采成套技术”,主要解决以下技术难题。

硬顶板控制技术,研究埋深浅、地压小的硬厚顶板控制技术,主要通过岩层定向水力压裂、倾斜深孔爆破等顶板快速处理技术,使直接顶能随采随冒,提高顶煤回收率,且基本顶能按一定步距垮落,既有利于顶煤破碎,又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硬厚顶煤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埋深浅、支承压力小条件硬厚顶煤的快速处理技术,包括高压注水压裂技术和顶煤深孔预爆破处理技术,使顶煤体能随采随冒,提高其回收率。

两硬条件下放顶煤开采快速推进技术,研究合适的综放开采回采工艺,优化工序,缩短放煤时间,提高工作面的推进度,实现高产高效。5~5.5m宽煤巷锚杆支护技术,通过宽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有利于综采配套设备的大功率和重型化,有助于连续采煤机的应用,促进工作面的高产高效。

(3)缓倾斜薄煤层长壁开采。主要研究开发:体积小、功率大、高可靠性的薄煤层采煤机、刨煤机;研制适合刨煤机综采的液压支架;研究开发薄煤层工作面的总体配套技术和高效开采技术。

(4)缓倾斜厚煤层一次采全厚大采高长壁综采。应进一步加强完善支架结构及强度,加强支架防倒、防滑、防止顶梁焊缝开裂和四连杆变形、防止严重损坏千斤顶措施等的研究,提高支架的可靠性,缩小其与中厚煤层(采高3m左右)高产高效指标的差距。

(5)各种综采高产高效综采设备保障系统。要实现高产高效,就要提高开机率,对“支架-围岩”系统、采运设备进行监控。今后研究的重点是:通过电液控制阀组操纵支架和改善“支架-围岩”系统控制,进一步完善液压信息、支架位态、顶板状态、支护质量信息的自动采集系统;乳化液泵站及液压系统运行状态的检测诊断;采煤机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油-磨屑”监测和温度、电信号的监测;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全面状态监控。

2.深矿井开采技术

深矿井开采的关键技术是:煤层开采的矿压控制、冲击地压防治、瓦斯和热害治理及深井通风、井巷布置等;需要攻关研究的是:深井围岩状态和应力场及分布状态的特征;深井作业场所工作环境的变化;深井巷道(特别是软岩巷道)快速掘进与支护技术与装备;深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与监测监控技术;深矿井高产高效开采有关配套技术;深矿井开采热害治理技术与装备。

3.“三下”采煤技术

提高数值模拟计算和相似材料模拟等,深入研究开采上覆岩层运动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满足地表、建筑物、地下水资源保护需要的合理的开采系统和优化参数,发展沉降控制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用地表废料向垮落法工作面采空区充填的系统;研究与应用各种充填技术和组合充填技术,村庄房屋加固改造重建技术,适于村庄保护的开采技术;研究近水体开采的开采设计、工艺参数优化和装备,提出煤炭开采与煤矿城市和谐统一的开采沉陷控制、开采村庄下压煤、土地复垦和矿井水资源化等关键技术。

4.优化巷道布置,减少矸石排放的开采技术

改进、完善现有采煤方法和开采布置,以实现开采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研究开发煤矿地质条件开采巷道布置及工艺技术评价体系专家系统,实现开采方法、开采布置与煤层地质条件的最优匹配。

总结推广神华集团大柳塔矿、潞安漳村矿实行全煤巷布置单一煤层开采,矸石基本不运出地面,生产系统大大简化,分别实现无轨胶轮、单轨吊辅助运输一条龙,从井口直达工作面,同时实现了综采与综掘同步发展,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的经验的同时,重点研究高产高效矿井开拓部署与巷道布置系统的优化,简化巷道布置,优化采区及工作面参数,研究单一煤层集中开拓,集中准备、集中回采的关键技术,大幅度降低岩巷掘进率,多开煤巷,减少出矸率;研究矸石在井下直接处理、作为充填材料的技术,既是减少污染的一项有力措施,又简化了生产系统,有利于高产高效集中化开采,应加紧研究。

5.小煤矿技术改造和机械化开采技术

实施国家关闭小煤矿,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平均单井规模的技术政策,开发小型煤矿机械化、半机械化开采技术和装备,改进小煤矿的采煤方法和开采工艺,提高采煤工作面的单产和工效;提高小煤矿的顶底板控制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顶底板事故率。

6.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是将处于地下的煤炭进行有控制的燃烧,通过对煤的热化学作用而产生可燃气体的过程。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属于一种特殊的采煤方法,它属国际首创。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用人少、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等优点,尤其适合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劣质煤比例高、“三下”压煤严重的具体国情,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应继续研究完善“长通道、大断面、两阶段”和“矿井式气化”两种典型煤炭地下气化工艺,进行较大规模的地下气化试验研究,摸索实现“两个控制、三个稳定”的技术途径,并实现连续、稳定生产探索应用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魏同,张先尘,王玉浚.中国煤炭开发战略研究.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钱鸣高,何富连,李全生等.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与支护质量监控.中国煤炭学报,1995(7):48-51.

煤化工生产技术篇7

[关键词]矿井设计;采煤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D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1矿井设计的基本内容与途径?

(1)矿井初步设计基本内容。所谓矿井初步设计是指矿井建设的基本设计文件。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一是矿井所在地区的社会与经济概况,地质状况,地质勘探发展程度,矿井的井田境界及划分、煤炭储量与矿井生产能力。二是矿井巷道布置、开采工艺与采掘机械设备,生产的具体要求,矿井的矿石与歼石的运输和相关设备选择。三是矿井供电与供配电体系、通讯及运输调度能力,矿井的相应安全与生产监控和计算机管理程序。四是矿井环保标准与环境保护的设计依据和条件,地表塌陷治理程度、固体废弃物处理与污水处理措施以及噪声治理等方面。五是井巷工程量、施工过程、进度指标以及工期,矿井的土建工程和机电安装工程量与施工顺序,矿井的工程综合排队与总工期。六是矿井劳动定员、具体成本估算、技术经济研究与分析以及总概算,矿井具体技术经济参数等方面。

(2)矿井开拓及巷道布置改进的主要途径。具体途径如下:首先要合理选择工作面长度,要为提高回采工作面单产提供条件。其次是通过采区巷道联合布置,进而提高生产能力。矿井在进行开采煤层群过程中的采区巷道联合布置作为改进矿井开拓和巷道布置的重要内容与方式,同时也是生产矿井合理集中生产过程中怎样布置采区与设计新采区经常应该考虑与研究的主要问题。再次是矿井在进行集中开拓时,要全面发挥水平大巷与矿井设备的作用。

2简述各类采煤技术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煤炭开采所用采煤技术方法相对较多,在此针对其中主要的几种展开介绍。

2.1走向长臂采煤技术

根据机械化程度的不同,能够将走向长臂采煤技术划分为普通机械采煤法以及爆破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法三种主要类型,相较而言,其中综合机械化采煤方式所拥有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在实际的煤矿开采进程中拥有较高采煤效率。在我国建国初期阶段,爆破采煤法广为应用,人工填充炸药爆破以及人工挖煤打眼、人工采煤装煤运煤是爆破采煤方式的主要内容,后来,虽然其不断改进煤炭采集及运输进程,然而多数工作仍需依靠人工完成,可见爆破采煤法相对较为传统,工作效率比较低,导致工人作业安全难以获得有效保障;普通机械化采煤技术指的是基于爆破采煤方式,优化改进装煤及落煤等各个环节,运用采煤机设备自动完成相应作业,实现采煤流程机械化程度强化提升;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可谓是针对煤矿开采所涉及的各个流程均实施改革创新,尽可能选用机械设备就煤炭资源采集、装载、运输以及采空区处理等各步骤人工操作进行替代,全面完成煤矿开采全过程高度机械化,当下,综合机械化采煤方式为我国现今较常使用的采煤模式。

2.2倾斜长避采煤技术

在煤矿开采进程中,该种采煤方式指的是在工作面位置顺着煤层倾斜方向一直向上或者是一直向下实施煤炭开采推进工作,相较于走向长壁方式而言,倾斜长壁采煤作业对应的工作面回风巷跟运输巷实际放置方向为顺着煤层倾斜方向。该技术的应用优势在于可为上下方向上的采煤运煤作业提供更多便利;该项技术的缺陷为因为选用的是倾斜推进采煤方式,导致煤矿开采速率大大放缓,产生较多不稳定因素,所形成的消极影响十分明显。

2.3放顶煤采煤技术

在厚度为六米之上的煤层开采中,放顶煤采煤技术相对较为适用,由于此类技术要在煤层底部位置进行一个两米至三米长臂工作的合理设置,目的在于破碎之后的顶煤能够从支架后方位置回采出来。在实际煤矿开采施工过程中,为实现最优生产效率的优化获取,建议将综合机械采煤技术跟放顶煤采煤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得到安全、高效、权机械化的煤矿开采流程。

3优化选择采煤技术

3.1普采技术条件

实施普采时所选用设备的价格相对较为低廉,可催生较大产量,相较于综采技术而言,普采技术能够更为良好地适应地质变化条件,且能便捷搬迁工作面,针对形状规则度不高且推进距离相对较短、地质构造发育小的工作面而言,若运用综采技术难以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若使用普采能获取良好成效。与此同时,普采技术简单,且容易上手,可为实际生产提供更多便利。由此可知,对于我国中小型规模煤矿开采而言,其若想充分实现机械化,合理应用普采技术可谓是重点所在。

3.2炮采技术条件

该技术应用优势为技术适应性较强、设备投资少、技术便于掌控、管理工作可顺利开展等,然而由于该技术实施所形成的劳动条件相对较差,且实际作业生产效率很低,结合相关的采煤技术规则可知,炮采技术在不便进行机采操作的煤层甚为适用。

3.3综采技术条件

该项技术优势在于安全高效、高产低耗、劳动强度低且劳动环境好等,然而由于综采技术设备价格甚为昂贵,若所需开采的矿井拥有良好的生产系统且作业管理水准较高、煤层赋存条件良好均可促进综采技术应有优势的有效发挥。参考目前技术水准,结合我国实际综采实践经验可知,在构造相对较为简单且拥有稳定煤层赋存状况、良好顶底条件的煤层倾角是在五十五度范围之内的煤矿开采中可运用综采技术。

4采煤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4.1优化创新采煤技术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实际开采进程中,采煤技术的应用仍存在有较多问题,譬如难以正确配合各个采煤环节,导致不必要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针对开采中所排放的矸石进行处理会导致大量物力及人力的浪费。基于此,应努力开拓创新各项煤矿开采技术,有机协调实际开采、方式选择以及矸石排放等多个流程环节,实现开采效率的强化提升。

4.2有效使用电气自动化设备

在实际开采进程当中,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合理应用,针对具体开采过程运用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实施有效控制,尽可能推动采煤事业大力发展为高效信息化产业。

4.3充分实现高效高产开采

尽可能多开发运用“浅埋深、硬顶板、硬煤层”的开采技术,该类型控制技术能够针对顶板冒煤进行快速处理,实现顶煤回收效率的优化提升,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除此之外,尽量实现各个开采环节的机械自动化,使得采煤趋向于信息化高效便捷,大大提升采煤安全性,减少人工投入。

煤化工生产技术篇8

关键词:褐煤热解技术;煤炭资源工艺发展应用;低变质煤煤田煤层;多段回转炉

1概述

在全球煤炭资源供给方面,我国可谓是世界煤炭资源产出大国。我国地大物博,物质资源十分丰富,尤其体现在煤炭资源的生产数量和存储数量方面。而褐煤资源作为煤炭资源中的一个庞大分支种类煤炭种类,其在我国现有的存储数量为一千多亿吨,为我国总体煤炭存储数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我国的褐煤资源从地理位置上看,多集中于我国北方和西南方;从褐煤资源的煤田类型分析,褐煤资源煤田多数是煤层厚重丰富,利于进行在户外、上方无遮盖物的开采形式,并且能够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由于,全球资源市场上的煤田资源价格在不断攀升,因此开采过程、生产过程、加工利用过程相对简便的褐煤资源尤其受到追捧和欢迎,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公司企业也逐渐注重对褐煤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对褐煤的工业化开发和相关产品的综合利用,对我国未来几年、几十年建设一个节能型社会,推动我国煤能源的综合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将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项目。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煤的热解干馏技术,褐煤利用热解低温干馏技术进行改质加工,得到洁净煤、焦油及煤气三种能源,再进一步加工生产下游产品,实现褐煤综合利用。

2煤炭热解技术的发展

在上个世纪初期,热解技术开始被研发出来,并且很快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随着对煤炭热解技术的科学研发,对煤炭资源的加工过程逐渐由提炼、制取固体无烟燃料、石蜡油,演变为提炼和生产高级的发动机液体燃料。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随着世界范围内石油、天然气的开发与应用,煤的热解加工发展速度减慢甚至停顿。但在一些煤资源丰富的国家,始终没有停止对煤炭热解技术的持续科研,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将精力转移至提炼和加工具备高度产出率的合成产品,进一步促进了对煤炭热解技术的深入科研和技术提高,大量有关煤炭热解技术的项目被采用,从而加强并提升煤炭的产出数量,提高生产效率。在当时最通常被使用的技术为提高煤炭热解技术的速度,通过两种方式:一是提高热解反应的速度;二是为热解反应速度的加快,创造条件。到了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我国也逐步引进了对煤炭热解技术的应用和开发,以实现与国际工业现代化接轨,并寻找能够在短期内代替石油资源的其他产品。热解技术发展到今天,我国多在煤炭资源的利用开发过程中,使用其生产、加工部分绿色环保的新型煤炭产品。

3褐煤热解技术的应用

3.1多段回转炉工艺

多段回转炉工艺是由我国有关煤炭资源开发部门创设的变质煤炭热解技术。此项技术的加工顺序为:首先使用中低温热解,然后依次进行中速加热、外热式、隔绝空气、常压加工。多段回转炉工艺对煤炭原材料的要求为颗粒直径在六至三十毫米范围之内,可以根据具体加工情况,选择利用气体或者固体燃烧材料。如果利用气体燃料进行加工,需要首先清除不好的或不需要的杂质,使热解煤气达到纯净的程度,转变为清洁、纯净的燃气,并可以提供给城市居民生活使用,或者提供给公司企业做工业用途的使用。因为褐煤资源在被热解加工之前,进行了脱水干燥加工过程,所以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煤炭资源的浪费,并为之后的污水处理过程提供了方便,起到环保、节能的作用。

3.2中国的ZDL工艺

ZDL工艺是浙江大学开发的以流化床热解为基础的热电气多联产工艺。以流化床热解为基础的热电多联产工艺,特点是利用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循环热灰或半焦作为煤热解、部分气化的热源,煤在流化床气化炉内热解、部分气化产生中热值煤气,经净化除尘后输出,气化炉内的半焦及放热后的循环灰一起送入循环流化床锅炉,半焦燃烧放出热量产生过热蒸汽用于发电、供热。

浙江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发流化床热解技术的单位,也是较早开发多联产技术的单位之一。系统有燃烧室、气化炉、返料器、汽水系统、煤气净化系统和焦油回收系统等部分组成,主要用于完成热解、气化、燃烧分级转化、焦油收集等工艺。煤首先进入气化炉内热解,产生的煤气经净化后,一部分输出作为民用,另一部分送入流化床气化炉作为流化介质;气化炉内的半焦及放热后的循环热灰通过返料装置进入循环流化床锅炉,半焦燃烧产生蒸汽用于发电、供热;气化炉内煤热解反应所需热量有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循环热灰提供,流化介质采用低温净化后的再循环煤气或过热蒸汽。该技术的关键是保证大量固体循环物料在流化床锅炉燃烧室和气化炉之间循环而没有气体串通。

3.3中国的DG工艺

褐煤固体热载体法快速热解技术工业试验成功,为中国褐煤加工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特别是为采用现代技术的褐煤热解(干馏)联产煤焦油加氢产业化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在煤固体热载体法热解技术工业试验的基础上,我国多家公司和有关单位,合作进行了“煤固体热载体热解制取煤焦油、煤气和半焦成套技术”开发,提升了该技术工程化水平。

综上所述,我国是世界煤炭资源产出大国,我国有关部门、有关企业单位及其内部工作人员应当不断加强褐煤热解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在煤炭资源的工艺加工过程中,选择使用新型清洁原材料,开发节能、环保的新型工艺技术,为煤炭行业的持续良好发展提供帮助,也为企业积极争取更多的经济利润。

参考文献:

[1]王岩.褐煤成型技术研究现状[J].洁净煤技术,2013(03).

[2]汪寿建.褐煤干燥成型多联产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J].化工进展,2010(01).

[3]许红霞.浅谈我国在煤炭热解技术中的研究发展[J].煤炭技术,2013(10).

[4]冉伟利,张志刚,樊英杰,苗青,陈静升.块煤中低温热解技术开发应用及研究方向[J].煤化工,2014(02).

煤化工生产技术篇9

关键词:煤矿开采复垦

中图分类号:tD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099-01

1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研究浅析

(1)浅埋深、硬顶板、硬煤层高效综采技术。所谓高效综采技术,是以提高工作面单产和生产集中化为核心,以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研究开发各种条件下的高效能、高可靠性的采煤装备和工艺,简单、高效、可靠的生产系统和开采布置,生产过程监控与科学管理等相互配套的成套开采技术,发展各种矿井煤层条件下的采煤机械化,进一步改进工艺和装备,提高应用水平和扩大应用范围,提高采煤机械化的程度和水平。浅埋深、硬顶板、硬煤层高效综采技术则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硬顶板控制技术,研究埋深浅、地压小的硬厚顶板控制技术,主要通过岩层定向水力压裂、倾斜深孔爆破等顶板快速处理技术,使直接顶能随采随冒,提高顶煤回收率,且基本顶能按一定步距垮落,既有利于顶煤破碎,又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②硬厚顶煤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埋深浅、支承压力小条件硬厚顶煤的快速处理技术,包括高压注水压裂技术和顶煤深孔预爆理技术,使顶煤体能随采随冒,提高其回收率。③顶煤冒放性差、块度大的综放开采成套设备配套技术,研制既有利于顶煤破碎和顶板控制,又有利于放顶煤的新型液压支架,合理确定后部输送机能力。(2)长壁开采技术。针对缓倾斜薄煤层,应主要研究开发:体积小、功率大、高可靠性的薄煤层采煤机、刨煤机;研制适合刨煤机综采的液压支架;研究开发薄煤层工作面的总体配套技术和高效开采技术。针对缓倾斜厚煤层,应进一步加强完善支架结构及强度,加强支架防倒、防滑、防止顶梁焊缝开裂和四连杆变形、防止严重损坏千斤顶措施等的研究,提高支架的可靠性,缩小其与中厚煤层(采高3m左右)高产高效指标的差距。(3)深矿井开采技术。深矿井开采的关键技术是:煤层开采的矿压控制、冲击地压防治、瓦斯和热害治理及深井通风、井巷布置等;需要攻关研究的是:深井围岩状态和应力场及分布状态的特征;深井作业场所工作环境的变化;深井巷道(特别是软岩巷道)快速掘进与支护技术与装备;深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与监测监控技术;深矿井高产高效开采有关配套技术;深矿井开采热害治理技术与装备。

2影响煤矿开采的因素

(1)煤层的产状。煤层产状平缓、走向与倾向方向产状变化又很小,可考虑设计大型综合机械化的矿井;当煤层产状急倾斜,煤层褶皱紧密或断裂构造发育,则会给生产带来极大的困难,采煤机械化受到限制,生产能力也很难提高,一般只宜设计中、小型矿井。所以煤层的产状、褶皱和断层的发育程度,以及岩浆岩的影响程度等是构造复杂程度的主要方面,以此把构造复杂程度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四类。按煤层倾角大小,将煤层分为缓倾斜煤层(倾角45°)。习惯上常将倾角60°的煤层称为立槽煤。(2)瓦斯。矿井瓦斯系指井下煤体和围岩中涌出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瓦斯是在成煤过程中生成,目前主要系指煤体和围岩中涌出的气体。瓦斯主要成分是沼气(甲烷),它是无毒且使人窒息而死的气体,当空气中甲烷达到一定体积分数时,遇火容易引起爆炸,所以它对人和煤矿安全生产都会带来极大的危害。(3)煤尘。煤尘是指矿井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煤的微粒。煤尘的危害性主要表现为煤尘燃烧与爆炸;此外,煤尘还污染空气,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我国煤矿有80%左右有煤层爆炸危险性。影响煤尘爆炸的主要因素是煤的挥发分含量。煤的挥发分越高,煤尘爆炸性越大。因此可利用挥发分含量作为初步评定煤尘爆炸性的指标,即:Vdaf15%,为爆炸性开始迅速增加的煤层。此外,评价煤尘爆炸性的其它指标有灰分、水分,煤的粒度和肉眼煤岩类型。

3煤炭开采技术进步思路

(1)改进采煤方法和工艺。①矿井集约化开拓布置技术。随着生产集约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在地质条件允许的矿区,可以走一井一面的集约化生产模式,而在地质条件不允许的矿区,也可以走多井生产,一井出煤的模式,大量减少地面设施和简化生产流程,降低管理成本。②短壁开采工艺技术。随着大规模粗放性开采,适合长壁开采的煤炭资源日益减少,但长壁开采后的残留煤柱、不能布置长壁的残采煤区、不规则块段等的煤炭储量却在逐年上升,一些城市和村镇的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以下简称“三下”)压煤量也很大;另外,处于矿区煤田的边缘地带、小的地质构造附近的煤炭,以及露天煤矿边坡下压煤,均不能用常规的长壁开采技术采出,因此,短壁开采技术在我国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满足既适应短壁开采,又可快速掘进的需求,将需要开发出能够进行横轴与纵轴切割方式互换的用于半煤岩巷道掘进和煤巷快速掘进的掘进机短壁开采离机遥控操作系统、连续运输系统以及短壁工作面通风安全系统等。

(2)采场围岩控制技术。①进一步完善采场围岩控制理论。以科学合理、优化高效的岩层控制技术来保证开采活动得安全、高效、低成本为目标,深入总结我国几十年的矿山压力研究成果,以理论分析(解析法)、现代数学力学(统计分析预测、数值法)和实测法相结合,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深入研究各种煤层地质及开采条件,如急倾斜、大采高、大采深采场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及围岩破坏与平衡机理,不断完善采场围岩控制技术。②研究坚硬顶板与破碎顶板条件下应用高技术低成本岩层控制技术。目前,由于应用高压注水、深孔预裂爆理坚硬顶板和应用化学加固技术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因而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来解决这些问题。③放顶煤开采的岩层和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原理。研究放顶煤开采力学模型、围岩应力、顶煤破碎机理、支架-顶煤-直接顶-基本顶相互作用关系;运用离散元等方法研究顶煤放落规律,提出放煤优化准则和提高顶煤回收率的途径。

煤矿地下开采技术的变革依赖于采矿装备的创新,没有采矿装备的发展,就不可能有采煤技术的进步。采煤工作面高产高效是实现矿井高效集约化开采的前提,矿井大型化、集中化、系统化和自动化是发展方向。煤炭开采技术进步思路是改进采煤方法和工艺,采用矿井网络化信息化监测监控技术。

参考文献

[1]张宏,等.我国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6(2).

煤化工生产技术篇10

技术应用作为煤炭工程机械生产中的最关键因素,决定着煤炭工程机械运转水平高低。在煤炭工程机械生产中,具有综合技术的特征,不仅是煤炭工程机械的简单叠加,更是电子信息、自动化、互联网、物联网、应用软件等一些新技术的综合,通过群体技术优化设计,最终形成煤炭工程机械生产中的技术系统。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明显,煤炭工程机械生产技术也逐渐与国际最新的生产技术接轨,及时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最新煤炭工程机械技术。同时,近年来我国煤炭开采企业逐渐拓展国际市场,加大与国际煤炭大企业的交流合作,特别是注重煤炭工程机械生产技术的融会贯通。机电信息一体化技术的有效应用是工程机械生产技术的最突出表现,逐渐实现由传统煤炭工程机械向智能化煤炭工程机械发展的趋势。在技术应用中积极采取计算机、激光感应、光能驱动等最新技术,有效实现煤炭工程机械运行的高精准度和高智能化[2]。

2煤炭工程机械生产中的质量管理

虽然目前煤炭工程机械生产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煤炭工程机械生产的组织结构、流程设计、规范管理、质量检查、定期检测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煤炭工程机械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建议参考某些机械生产的科学流程,严格区分生产、制造、检测、市场、调度、工艺等,确保各生产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干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确保煤炭工程机械生产规模化。应及时将国际上最科学的机械生产流程引入我国煤炭工程机械生产,坚持引入先进管理模式,确保生产过程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拥有成熟的工艺流程之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机械生产中的质量监督管理,严格按照工艺生产流程的各项规定,严格按照生产标准和工程设计图纸,坚持检验工作负责制,从源头上加强工程机械生产的质量安全。特别是对于煤炭工程机械生产的关键技术和环节,需要更进一步加强技术生产指导和技术监督管理,将生产质量监管分部门落实任务。健全完善煤炭工程机械生产质量检测机构,科学设计质量管理体系。重点加强煤炭工程机械生产全过程的监督控制,将质量检测贯穿于工程机械生产全过程[3]。

3煤炭工程机械生产中的技术攻关

在煤炭工程机械生产中存在许多地方需要加强生产技术攻关,特别是在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环保技术等方面。通常认为,煤炭工程机械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噪音污染,因此煤炭工程机械的使用地点有着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噪音的来源主要是从齿轮的互相作用之中产生的,运转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阻力,产生压力波动,噪音呈现规律性。在煤炭工程机械作业时,与作业对象之间发生的瞬间冲击,形成冲击噪音。对于工程机械的噪音减弱或者消除,技术上已经取得相当多的进步,比如目前更多采用的双压力角等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压力波动,最大限度地降低噪音污染,同时还能够通过技术改进实现原材料的节省“双赢”效果。煤炭工程机械生产除了噪音污染的技术需要攻关,同时油污泄漏情况也需要更加注意。虽然在煤炭工程机械运行中油污泄漏情况属于正常,但是如果能够有效避免或者最大限度降低,可以为煤炭工程机械节省相当大的成本,为保持良好的外部环境作出积极的贡献。在行业内,加强工程机械油污泄漏管理,通常采用的是加强密封技术研究和科学用油方式,探索引入植物油等生态油压系统,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石油的应用。

4煤炭工程机械生产中的目标发展

煤炭工程机械生产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开拓,需要严格遵循国内外市场发展规律,积极在煤炭工程机械生产技术领域抢占一席之地。结合市场发展的需要和国际工程机械生产技术的改革创新,及时调整我国煤炭工程机械生产的技术关键。要高度重视工程机械使用者和目标客户的现实需要,努力为我国煤炭装备水平和生产作出新的贡献。重点围绕目前市场要求的生产效率、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工作进度,确保煤炭工程机械的生产制造模式进一步优化,促进煤炭开采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进而实现煤炭工程机械生产企业的转型升级。要进一步强化战略思维和全球眼光,积极与国际煤炭工程机械先进技术掌握者的交流合作,正视自身在生产关键技术方面的差距和缺陷,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弥补。重点加强机械生产中的工艺标准、设计理念、先进技术、配套设备、节能环保等方面科技攻关,尽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如前文所述,工程机械生产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不可能单靠煤炭工程机械生产企业的单打独斗,必须将其他装备制造业所掌握的先进技术有机结合,大胆将其他装备制造中的可行性的技术为我所用[5]。

5煤炭工程机械生产中的自动更新

煤炭工程机械需要加快解决的技术关键还包括能够实现实时监控、自动预警和故障诊断。对电动机、制动系统等重要部分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在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报警,并可以采取初步的补救措施进行完善系统,从而提升煤炭工程机械运行系统的工作效率,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及时的工程机械预警和报警可以有效保护工程机械电机等重要组件的安全,有效提升工程机械运转的可控性和可靠性。为实现煤炭工程机械的自动更新的目标,需要进一步提升工程机械的自动化程度,实行科学合理的自动化控制,一方面有利于有效降低机械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全面提升。目前,有的煤炭工程机械生产领域已经实现采煤机、综掘机等机械通过微电脑实现自动变速控制,工程机械运转过程中根据机械负荷而自动调整传动系统的功率大小,进一步提高机械运转的效能和效率,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能随之增强。上文所提到的微电脑技术是近年来高端煤炭工程机械采用的先进技术,也是衡量煤炭工程机械先进与否的重要指标。

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