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科研课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8:25

儿童保健科研课题篇1

一、建立独立的妇幼卫生专业体系,培养高级妇幼卫生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刚刚结束的“全国妇幼卫生专业讨论会”认为,我国的妇幼卫生,经历了建国4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的专业。因为她拥有特殊的服务对象,有特殊的健康问题,有解决这些问题的特殊手段。妇幼卫生专业不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简单的堆砌,而是不同于医疗专业,也不属于公共卫生专业的一个具有自身规律和专业特色的新兴专业。妇幼卫生工作本身是社会保健系统工程之一,它是生命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它不同于医疗专业,因为医疗专业主要面向病人是被动的个体的医疗服务,培养的人才主要适合做临床工作;它不属于公共卫生专业是因为后者虽是面向群体的主动服务,但它侧重于外环境,脱离临床实践和技能,培养的人才主要适应于防疫机构为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卫生专业是以保健为中心,临床、保健、预防相结合,个体与群众相结合,适应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新型专业。其培养目标应该是适应社会需求,有明确的以保健为中心,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有发展本学科能力的高级妇幼卫生专业人才。他们应有巩固的专业思想,有扎实的专业基咄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把群体和个体保健相结合,并以群体保健为重点;防病治病相结合,以防病为重点,身心并重,以心理卫生为侧重。拿握妇女、儿童的生理特点,懂得社会、心理和环境对妇、儿健康的影响,并有一定的管理和科研能力。达到上述要求的新型妇幼卫生专业人才不断充实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后,将会改变省级妇幼保健院的业务工作面貌,改变目前妇幼卫生队伍中由医疗系和公共卫生系毕业生代替妇幼卫生专业人才的现状。正是由于医疗系毕业生个体医疗的思维方式已深深地打上了烙印,因此,无论是在知识广度或深度方面都难以超出个体服务,而不能从社会、群体方面去思考问题,常常将临床医学照搬到保健机构工作中,这往往是设有床位的保健机构热衷于临床而偏离保健方向的主要原因之一。少数公共卫生专业的毕业生在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中,虽有群体意识,但缺乏临床知识和技能,难以开展必要的诊治工作,也无力指导下级保健人员,而不适应妇幼卫生工作的岗位需要。建立独立的妇幼卫生专业是十分迫切的,因为人才的培养,周期很长,需10年、15年方能见效,为此必须加快专业建设的步阀。

二、从我国妇幼卫生需求出发,权衡妇幼卫生专业的课程设置。作为一个新的专业,根据培养的目标,设置课程要有针对性,要能反映专业特色,要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融汇贯通。原则上,课程设置应根据从基础开始的规律,包括有医学基础、临床医学、专业基础、专业课等几大类。专业基础课包括有预防医学概论、妇幼卫生概论、卫生统计、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妇幼营养学、管理学及健康教育等。专业课包括妇女保健学、儿童保健学、妇、儿行为心理、妇女劳动卫生和优生优育等。这些课程设置的大胆调整和教学方法,需要作结合国情和专业的细致讨论,使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培养出符合妇幼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专业课中的妇女、儿童保健学是主干课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联系保健机构工作的课程,这是两门新的课程。其内容主要源于反复实践,然后通过加深认识l9而上升为理论,再经过科学研究加以捉高,使其更系统、更完善,然后再反馈到实践中将会进一步促进保健工作,捉高服务质量。例如:妇女保健工作的内容大致为:(一)根据妇女各期(青春期、婚前期、孕产期、哺乳期、节育期、更年期和老年期)的特点进行主动保健服务。(二)识别、鉴定和分析影响妇女和胎、婴儿健康的各种因素,并为控制这些不利因素进行群体预防。(三)早期发现和防治妇女常见病、心理异常和功能障碍。(四)对孕产妇实行早期和系统管理,及时识别高危妊娠并提出监护措施以保护母、婴健康。(五)研究营养对孕产妇及胎、婴儿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营养方案。(六)开展群体性的计划生育技术管理和评价,提供安全有效的计划生育服务。(七)对危害妇女生命的常见病和意外伤害提供急救保健等。归纳上述内容,根据现阶段的讨论认识,妇女保健学的内涵应该包括:妇女保健管理、行为心理卫生、营养卫生、各期保健、劳动卫生、生育调节、急救保健、常见病普查普治、保健项目设计和测量与评价。

其它有关妇幼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及保健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亦应贯穿在妇女保健学的内涵之中。关于儿童保健工作的任务和服务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保护和促进儿童身体和精神的健康发育。(二)早期发现身体、精神和性格的异常,提出有效的矫正和治疗方法。(三)找出异常原因,进行群体儿童的疾病控制和个体儿童的疾病防治,达到增强儿童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和降低死亡率的目的。(四)研究小儿阶段的营养状况、疾病的发病、身心障碍与成年期疾病的关系,提出从小儿期开始的预防问题。儿童保健工作的具体内容应包括: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心理行为发育、营养管理、常见疾病的防治、散居及集体儿童健康管理、五官和口腔保健、生命及健康统计与评价和儿童保健管理等。其基本技能和操作有:人体测量法、健康检查、生长监测、营养评价与指导、高危管理屯心理行为评价及指导、疾病的人群控制及监测等。根据讨论与现阶段的认识,儿童保健学内涵应包括:儿童保健管理、发育儿科学、社会儿科学和与儿童保健有关的临床医学、意外伤害和急救、儿童营养学、流行病学、疾病的人群控制及监测、儿童健康教育和儿童卫生统计学等。这是妇幼卫生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服务的一门新兴科学。

儿童保健科研课题篇2

记者: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似乎进入“多事之秋”,前不久媒体曝光的“喂药事件”更是引发了人们对幼儿园的信任危机。这一事件的发生反映出什么问题?您多年从事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研究,在您看来,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

顾荣芳:最近,媒体相继曝光的陕西、吉林、湖北、甘肃等地几所幼儿园擅自给幼儿喂药的事件,令我感到十分震惊和愤慨。幼儿园本应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为己任,现在竟成了为谋私利不惜危害幼儿健康乃至生命的“药儿园”。这样的行为显然违反幼儿园教师基本的职业伦理,这不仅是对幼儿教育事业、对幼儿园教师称谓的亵渎,而且是对人类基本良知的背离!这之前全国多地连续曝光的幼儿园教师体罚乃至虐待儿童的事件已经让家长深感愤怒,而这次“喂药事件”的曝光,无疑加剧了社会公众对幼儿园的不信任感。我认为,“喂药事件”至少反映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幼儿园管理层及教师基本专业常识的缺乏和专业伦理底线的失守。人人都知道“是药三分毒”的道理,让处在生长发育中的幼儿长期服用非必需的处方药,不仅是无知,更是。二是药品监管、使用制度的缺陷。陕西等多地幼儿园均能大量购得“病毒灵”“利巴韦林”等处方药,这种非个例的现象说明我国药品监管和使用制度存在缺陷。三是幼儿园组织管理工作存在“不完全制度缺失”和“实质性制度缺失”。前者指的是虽然有《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与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但由于实际的组织管理中配套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这些法律法规在落实时打了折扣;后者指的是“非医(生)非教(师)”的尴尬身份使得幼儿园保健工作从业人员不仅缺乏专业性,而且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从而导致相关的规章制度因难以落实而处于实质上的缺失状态。

幼儿园当前要做的应该是坚决采取措施杜绝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拒绝不当行为需要依靠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教育理念。对于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已经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我认为当前的关键是教师如何真正把这些知识内化并切实践行,做一个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激浊扬清、坚守伦理底线的专业人。

记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似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近年来幼儿园仍频频发生虐童等伤害幼儿身心健康的事件以及食物中毒、火灾、校车事故、意外伤害等危及幼儿生命安全的事件,这一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强烈反差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顾荣芳:无论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还是陈鹤琴等老一辈学前教育家,都特别强调保护幼儿生命和健康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新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强调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而近年来各地幼儿园却屡次发生伤害幼儿身心健康和危及幼儿生命安全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往往与教师专业伦理道德等素养的缺失以及园所的组织管理不善有很大关联。对此,我们不仅要采取措施尽可能减轻事件对于幼儿及其家庭的伤害,更要痛定思痛,反思从这些事件中折射出的相关问题,以期减少直至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先说“虐童”事件,我认为有此类言行的教师就不该让他们进入或继续存在于教师队伍之中,对于此类教师,应该坚持“零容忍”,禁止其入职,已入职的要坚决清退。再说食物中毒、火灾、校车事故、意外伤害等事件,我认为这些事件的发生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其根源在于组织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以及相关教育的缺失。各幼儿园虽然都有安全防范、治安监管措施及应急预案,也在实施相关的安全教育活动,但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什么呢?生命安全非儿戏,健康不仅仅靠意识,更要靠行动。我们必须以严肃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以及幼儿能接受的方式,认真地实施安全方面的教育。

记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保教并重”,这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您认为目前幼儿园的“保教结合”实行得怎样?如何做得更好?

顾荣芳:“保教并重”一直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许多幼儿园都坚守着这一原则。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保教工作的相对分离以及保育员的素质、地位和待遇相对较低,使得“保教结合”原则在幼儿园教育中落实得还不够到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着“重教轻保”的现象。

为了真正将“保教结合”原则落到实处,一方面,在职前师资培养中应一如既往地强化儿童卫生保健、儿童心理发展等核心课程,重视准教师的教育见习、实习活动,让他们有机会系统地了解幼儿园保教工作,亲自体验和操作,融通理论和实践。在这方面,我国台湾地区的师资培养模式值得借鉴。在台湾,一个人要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不仅要修学四年的职前教育课程,还需要完成另外半年的教育实习课程。4+0.5年的学习模式使其入职后能更快胜任工作,做到“保教结合”。另一方面,要努力提升保育员的地位和待遇,加强培训,提升保育员的专业素养。提升了地位和待遇,意味着可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强了培训,便可以让保育员增强专业底气,逐步走向专业化,以更好地实现“保教结合”。在这一点上,台湾的经验同样值得借鉴。台湾的师资培养机构中不仅有专门的高职、专科层次的幼保科、幼保系,而且当地自2012年开始实施的幼托整合政策规定,幼儿园保教人员都必须修习一定学分的“教保专业知能课程”才能获得教师资格,可见当地对保教师资素质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的确,只有高素质的师资才可能较好地践行“保教结合”原则。

记者: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幼儿园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请问如何整合各领域教育内容?

顾荣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说明”部分中已经强调,“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幼儿园在课程设置与实施中,应考虑本园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和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如果幼儿园实施领域课程,那么首先要明确包括健康领域在内的各领域教育自身的特点、规律和实施方法,注意在周、月、学期等不同时段的课程实施中考虑课程内容的均衡,以及领域内部与领域之间的有机整合,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如果幼儿园实施综合课程,那么同样要了解和熟练把握各领域的内容、目标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寻找适合本园实际的整合点,切忌内容、目标之间毫无关联的牵强整合,以及“为整合而整合”的低效整合。以主题课程为例,如果某个主题活动有四个子主题,教师不必强求在每个子主题活动中都包括五大领域的目标和内容,只要在整个主题活动中能使各领域内容保持相对均衡即可。而且整合不仅仅包括目标和内容的整合,还包括方法、手段以及环境创设上的整合。教师应该明确,同样的目标可以由不同的内容、方法来实现,而同样的内容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就可能实现不同的目标。在整合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目标、内容、方法三者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领域间的有机整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记者:您曾经说过,“无论是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还是教育效果的衡量抑或是改进对策的选择,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反思‘儿童是什么’和‘儿童是怎样的’这类本质问题”。您能结合健康教育方面的实际问题谈谈吗?

顾荣芳:其实,“儿童是什么”和“儿童是怎样的”等问题是所有学前教育课程编制和实施者都要考虑的问题。多年前,张雪门先生就认为要编制幼儿园课程首先必须明确“儿童是什么”,为此他提出了五个问题:“儿童是不是和空的东西一样?儿童是不是和植物一样?儿童是不是和动物一样?儿童是不是从不完备到完备的一段里程?儿童究竟是什么?”在今天看来,这些问题依然是包括健康领域在内的所有课程在编制和实施中应考虑的首要问题。以健康领域为例,饮食营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行为,但是根据我对幼儿健康概念认知的研究,部分幼儿所认识的“健康行为”与成人大相径庭,如,有的孩子认为“吃得多就是健康,胖就是健康”。又如,安全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有的幼儿认为“如果勇敢的话(过马路时)看到汽车也可以往前走”。再如,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让幼儿讨论如何让自己或帮助别人“高兴”起来,而下面这段幼儿与研究者的对话让我深思――研究者:“什么是高兴?”幼儿:“我犯错误的时候大家都笑话我。”研究者:“为什么会高兴?”幼儿:“我们班有个小朋友,我就笑话她。”研究者:“高兴了会怎么样?”幼儿:“高兴了不是好孩子。”研究者:“高兴对我们好不好?”幼儿:“不好,因为高兴了不是好孩子。”研究者:“小朋友如果不高兴了怎么办?”幼儿:“爸爸妈妈带我出去玩的时候,我看到有小朋友在马路上哭,我就笑话她。”……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例子尽管让人非常意外,但如果我们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便会发现这其实是在情理之中的,这就是儿童的“理论”。所以说,课程编制和实施的前提是不断了解儿童,否则,无论活动目标多么“科学”,逻辑多么“合理”,方法手段如何多样,都未必能取得预期的活动效果。

记者:办出特色,形成品牌,似乎成了眼下一些幼儿园的重要工作目标,有幼儿园把健康教育作为特色创建内容,力争办“健康教育特色幼儿园”。对这些正在或准备开展这方面创建工作的幼儿园,您有什么建议?

顾荣芳:首先,对于办“健康教育特色幼儿园”的做法,我特别想强调一点,特色不是人为地想办就能办成的,而是植根于园所实际逐渐形成的,特色的形成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次,我认为园所要开展“健康教育特色幼儿园”的创建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对本园幼儿健康现状进行全方位的调查评估,不仅要了解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状况,还要了解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饮食行为表现、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和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等;不仅要了解幼儿的健康认知状况,还要了解幼儿的健康行为养成情况;不仅要了解教师的健康教育知行,还要了解家长的健康教育知行。二是要对园所的日常生活、集体教育活动及主题活动、区域活动中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客观评估,思考如何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园所的课程理念、活动特色结合起来。三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的相关教学研讨活动,可先以健康领域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依托,逐步领会健康教育的要点,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健康领域教学如何与日常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贯通,如何将健康教育的理念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四是选择适合本园实际的健康教育课程,并以此为起点逐步开展教研活动,探索并积累自己的实践精华,逐步编制适合本园的课程。最后,再次强调,上述每一点都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急功近利是不可能真正构建幼儿园的任何特色的。

记者:从《夏令营的较量》到《中外孩子的较量》,我们常常在媒体上看到这类反思我国教育问题的报道。有人说,我国的孩子无论在心理素质上还是在身体素质上都与国外的孩子相距甚远。对此您怎么看?

儿童保健科研课题篇3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城务工人员逐渐增多,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的儿童也相应增多,留守儿童问题随之产生。这些儿童由于得不到正常的抚养、关爱与教育,身心发展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心理问题尤为突出。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教育,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教育,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专门支持。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相关研究多重视现状调查和策略探寻,很少思考学科教学在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科教学可以配合学校和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与教育。就音乐学科而言,可以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进行音乐干预。音乐干预是跨学科研究与实践的产物,音乐与心理学、护理学相互结合,用音乐来缓解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痛苦,提高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1)本文在总结前人调查与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探讨音乐干预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路径;试图通过音乐与其他学科互动的办法,推动跨学科思考,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问题很多,主要表现在个性、情绪、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

1.个性发展方面。与父母俱在身边的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普遍不喜欢群居,自控能力不强,自卑敏感,或拘谨沉闷,或圆滑世故。黄爱玲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个性发展主要趋向攻击性和畏缩型两个极端。[1]笔者的田野调查也验证了黄氏的结论。在2010年江苏常州某地“快乐大作文”兴趣班上,由于留守儿童居多,课堂上总是比较吵闹,有些孩子无故与同学争抢座位、蛮不讲理,一意孤行。在安徽西部农村的小学课堂上,笔者所见到的留守儿童待人比较冷漠,表现出畏惧、自卑的精神状况,害怕与陌生人交往,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也不多。

2.情绪方面。留守儿童容易被激怒,平时常有焦虑感,或者有抑郁倾向,对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偶尔流露出敌对情绪;课堂反应冷淡,同学间的冲突频发,不易接近,偶尔故意给别人造成伤害。在调查与访谈中,笔者经常遇到那些突然生气或拒绝回答问题的情况,一旦他们改变主意,无论怎么努力,访谈都很难再进行。访谈过程中,愿意交流的留守儿童还常有说谎的情况,或前后矛盾,或时而烦躁。李宝峰在中部地区的调查也得出近似结论:具有轻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儿童占全部留守儿童的比例是31.8%,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惧上。[2]

3.行为方面。留守儿童难以管理,除了上面已经提及的行为特征之外,他们常与非在校的年轻人交往频繁,抽烟、酗酒、耽于游戏,喜欢迟到、早退,不服管教,爱撒谎,多动或者呆滞,人前与人后表现不一。另外,留守儿童的父母多无节制地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导致他们缺乏节约观念,衣食住行甚至优于其他儿童。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农村,留守儿童多数在就读学校内外租借房屋学习,看管他们的多是中老年女性,她们受教育程度有限,行动迟缓,难以有效监护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甚至无法保障。一份由某县交警大队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度该县因交通事故而发生的伤亡事件中,在校生比例较大,而留守儿童或曾经的留守儿童又占其中很大比例。

4.人际交往方面。如前所及,留守儿童对陌生人比较冷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祖孙之间的信任度较低,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一旦与同龄人交往,又容易形成小圈子,互相影响,排斥群体之外的任何人。

二、音乐干预留守儿童问题的可能性

学科教学和科任教师的功能不能忽视,多数研究都没有关注学科教学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保护方面的作用,其实,学科教学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活动空间。首先,学生大多数时间要和同学、各科任教师共处。学科知识和科任教师有义务而且能够帮助留守儿童解决部分心理健康问题。其次,课余和假期,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拓展训练帮助留守儿童克服一些困难。这不仅有利于学科知识的复习与实践,而且有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第三,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也将有利于各科教师重新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完善课程结构与课程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具体到音乐学科,正如美国纽约医科大学心理疗法研究组的教授们所认为的那样,音乐对人们的情感影响很大,节奏缓慢、悲哀的音乐,使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活动减少,对话中常常充满怨气和敌意。相反,节奏鲜明、流畅快乐的乐曲,使人们之间友好交谈。音乐也可以提高情绪智力,因为和谐的具有治疗作用的音乐,能疏导人们的心理,使大脑神经系统运动平衡,使意识得到调和,心理得到调整与放松,有助于智力的开发。[3]

首先,音乐科任教师营造的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能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趣味,帮助他们亲近音乐,通过视唱练耳等教学活动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从冷漠、封闭、自卑、焦虑中走出来。同时,也可以积极配合班级和学校,在课内外组织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通过唱、跳、演等,激发留守儿童的参与热情,帮助他们融入集体,拉近师生和同学之间的距离,为后续的关爱和教育活动做好情感铺垫。更重要的是,音乐教师可以根据留守儿童的情况、乡土音乐的特色、校风班风,灵活地选择与组织学习内容,将乡土音乐、乡土表演形式、乡土审美趣味带进课堂,提升留守儿童的课程认同感,培养他们学习与参与兴趣。

其次,建立音乐心理减压室,可以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升课程行动力,丰富课堂形式。有研究者注意到乡土音乐教育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中的作用[4],乡土音乐只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一种媒介,我们可以利用音乐心理减压室,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或直接开展音乐心理干预。这些措施需要注意,不能失之生硬,紧要的是通过乡土知识、乡土表演形式和地方审美特点等元素的引入,丰富课程内容,推动课程本土化,提升教师的课程行动力,增强课程的向心力。

最后,其他学科的经验为深化音乐课程认同、干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贵阳市金阳新区第二实验学校语文组以校本课程《经典诵读》为切入点,让留守儿童与经典同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克服心理障碍,全方位修身养性,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快乐的经典人生”[5]。这样的做法颇具启发意义。中国古代有吟诵传统,吟诵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也是传统音乐教育的一部分。音乐与其他学科联合,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干预的效果将远远大于学科之间壁垒森严的“单兵种作战”。

三、音乐干预的路径选择

(一)通过诗教传统进行音乐干预

第一种是吟诵法。结合语文学习,培养孩子的吟诵习惯。吟诵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吟咏是有曲调的,以音乐的方式,引领学生以一种富有趣味的方式走近文本,在反复的视、读、听的过程中,得文本之真意,感悟文本作者和文本中抒情主人公的神态,与其对话,进而自省。在这个过程中陶冶情操,熔铸品性。吟诵首先教会学生的是吐纳气息的方法,由易入难,促进人的呼吸率、呼吸容积、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乃至胃肠功能等方面的变化。[6]

吟诵具有情感效应,可以刺激大脑右半球的边缘系统,该系统是人的情绪、情感、感觉中枢,从而促使该中枢调节人的情绪活动,这样往往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引起人的情绪反应。[7]吟诵还具有振动效应。音乐声波的机械振动会引起肌体内脏器官节律活动的改变,或加强或减弱,或趋向同步的节律活动,或使不规律的活动变为有节律的活动。这种振动对减少情绪突然波动、抵制烦躁情绪,具有突出的作用。

第二种是表演乡土音乐剧法。利用家乡戏的唱腔、曲调,改编语文教科书中的故事,以课本音乐剧的方式,完成音乐学习目标,帮助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吟诵简单易学,合拍应律,且具有表演性,既易引发学习兴趣,又可以作为极具个人色彩的表演方式,还能增加互动,烘托氛围。吟诵到一定阶段,就可以编排课本音乐剧。课本音乐剧具有身心效应。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赏者,通过音乐剧带动心理情绪的变化,而心理情绪的变化与身体内脏器官功能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故而音乐课本剧通过调节心理和情绪状态,能改变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紧张度,从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使之恢复正常。[8]

课本剧还具有联想效应。人们在倾听过去唱过或听过且比较喜欢的乐曲时,音乐信息作为一种刺激物会引起听者的联想,联想过去听或唱这首歌曲时一系列的情景和经验,如愉快的联想可引起温馨、欢快的心情,从而能引起相应的生理反应,造成良性的心理-生理循环。

(二)运用多种方式进行音乐干预。对留守儿童进行音乐干预可以采用多种灵活的方式,其中感受式干预、参与式干预是主要的两种方法。感受式干预是一种被动的方式,主要是让留守儿童聆听、欣赏、理解乐曲的内容,以启发留守儿童进行放松、联想;参与式干预是一种主动的方式,直接让留守儿童参加演唱、演奏或者即兴编曲等音乐形式。更多时候可以采用感受式与参与式结合的方式,对上述两种方法加以综合运用。

(三)注重对音乐库的选择。美国音乐治疗之父格斯顿认为,音乐的力量和价值在于它的非语言的内涵,不同的音乐就是不同的语言。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节奏音乐的选择,使音乐对留守儿童起到发泄感情、稳定情绪的作用。通过对不同类型音乐的选择,使留守儿童的激烈情绪得到释放、存积的压力得到减缓,减少不恰当行为的发生以及增强自制力。

(四)注重个性化特征。留守儿童是正常的儿童,性格各异,活泼好动。对留守儿童进行音乐干预需要针对留守儿童的性格特征,选择最适合的方式,既注重留守儿童人格尊严的照顾,又尽量使其情绪得到缓解,性格得以正常发展。

在音乐干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要合乎目的,注重整体效果,兼顾音乐素养的提升,选择留守儿童普遍喜好的内容与教育方式,持之以恒。

儿童保健科研课题篇4

一、指导思想

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教基二[2011]8号)、《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等文件精神和要求,实施《东西湖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市区教育局、市教科院工作要求为依据,坚持以儿童为本,提升教师素质,推进园所建设,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园规范、内涵、特色、优质发展,推动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实施《东西湖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园科学制定未来3—5年教师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学习贯彻国家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继续开展我区学前教育资源整体开发、地方课程系统建设工作。

(三)落实《武汉市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南》,科学、规范实施幼儿园一日活动管理,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四)开展主题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实施”的研究。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幼儿园活动区域建设的通知》,依据幼儿园实际和当地特色、乡土资源等研究创新活动区类型、丰富活动区内容。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课程建设,促进内涵发展

1、深化课程改革。鼓励各级各类幼儿园积极开展课改实践,不断实现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协调统一。组织开展东西湖区第三批幼儿园教育课程改革基地园的评审工作。

2、强化课程管理。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标准,对我区各级各类幼儿园进行课程管理工作检查和指导,全面了解幼儿园课改现状,以能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和总结经验,促使幼儿园课程在规范上体现亮点和特色,让课程为幼儿的发展和保教质量的提升服务,以增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整体效应。

(二)依托教科研建设,提高研究实效。

1、健全三级教科研网络,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的结合,深化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成立区级中心教研组,以示范园、一级园、二级园的教学园长和骨干教师为中心教研组成员,定期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本学年度示范园、一级园以教研活动的展示来引领全区各园开展有效的教研工作;二、三级园通过教学活动的研究与展示为重点,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开展幼儿园教研工作帮扶结对活动,促进我区城乡幼儿园和不同类型幼儿园均衡、健康、协调发展。

2、深入推进园本教研,以教科研为先导,以教师“四优”评比为契机,指导幼儿园扎实做好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老师研究意识与水平,造就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3、开展课题研究。强化“教科研兴园”意识,组织开展有关科研课题的立项培训,帮助幼儿园准确把握科研方向,用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增强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鼓励各园立足实际,聚焦问题,做到“园园有课题,人人有研究”,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养

1、邀请专家引领。队伍建设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核心和关键。将采取培训、观摩、论坛等多种形式,加大园长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提升教育理念,拓宽办园思路,增强管理能力,培育专家型园长和教师。

2、发挥骨干作用。依托上示范课、观摩课、经验交流、快乐分享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我区学科带头人和优青的作用,让更多的教师学有榜样、追有方向、赶有目标。积极探索以园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方式,形成园、区、市三级骨干教师成长发展的阶梯,促进各类教师的专业发展。

3、搭建成长平台。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动和多层次的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在学习中成长、在反思中成熟、在研究中提高。

(四)开展主题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实施”的研究,继续打造“东西湖区庆‘六·一’幼儿园区域展”这一优质品牌。以片为单位,深入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研究与观摩,收集、整理适宜的区域活动方案,汇编形成《东西湖区幼儿园区域活动实施指南》,指导幼儿园有效开展区域活动,切实落实“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要求,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五)加大共育建设,实施家园合作

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运用家长会、家庭教育主题讲座、家长参与管理、亲子活动、家园联系手册、家园天地等形式,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逐步引导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评价观念,树立“以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学习兴趣为重点”的教育理念,实施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四、具体工作安排

八月份

1、全区开学工作布置及幼儿园开学常规工作现场展示准备。

2、教师培训:《幼儿园一日生活作息时间安排及实施要求》。

九月份

1、教师培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

2、示范性幼儿园教育环境及半日活动展示。

3、一级园教研活动展示(精博幼儿园、东乔幼儿园)。

4、二、三级园教学活动研讨及展示(东吴园、阳光园、东兴园、小博士园、白兰园、小天使园)。

十月份

1、教师培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

2、幼儿园区域环境方案评比。

3、一级园教研活动展示(海丽达园、丽景湾园、银湖翡翠园)。

4、二、三级园教学活动研讨及展示(智慧树园、红蓝园、星辰启航园、幸福园、红太阳园、长青园)。

十一月份

1、教师培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

2、幼儿园区域环境及活动评比。

3、一级园教研活动展示(九坤园、走马岭园、丽水育才园)。

4、二、三级园教学活动研讨及展示(小宝贝园、海豚园、海洋之星园、中大园、银湖苑园、将军新村园、园丁亲子幼儿园)。

十二月份

1、教师培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

2、幼儿园区域环境及活动展示。

3、一级园教研活动展示(区机关园、航天嘉园、枫林美语园)。

4、二、三级园教学活动研讨及展示。(星鑫园、将军花园园、红苹果园、晨光园、苗苗园、小人才园、燕玲幼儿园、翠堤幼儿园)

元月份

1、一级园教研活动展示(为明园、紫荆花海景园、启雅园)。

儿童保健科研课题篇5

一、人口迁移中的女性及其劳动力市场表现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承担的“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异”课题组①在报告中首先说明了研究的旨趣。他们认为,农村女性迁移劳动者遭受到双重排斥:一是作为“农村人”在城市受到的排斥;二是作为女性面临的性别歧视。课题组旨在通过调查来分析女性农民工在城市所遭遇的困境,确定哪些是由于其自身人力资本积累(包括教育、健康、工作经验、迁移模式等)不足造成的,哪些是由于社会的歧视造成的;在社会的歧视中,哪些又是现行制度框架的影响造成的,这些框架哪些是可以改变的,从而向公众和政府部门提供信息,以求改善现行的制度环境。

(一)主要发现

课题组采用文献回顾、抽样调查、补充个案调查的方法,主要发现有以下两方面:

1.迁移劳动者人力资本存量的性别差异

人力资本是解释劳动力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它通过工作经验、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等内容表现出来。

(1)从农村男女外出务工的时间看,男性的外出时间样本均值比女性要高出1.5年,但女性往往比男性更早外出做工,她们初次外出务工的平均年龄为21.6岁,低于男性的样本均值0.7岁。年龄结构上的这种性别差异,一方面是因为家庭内部的分工模式使女性因婚姻、生育和照料子女,不得不长期或暂时退出城市劳动力市场,从而导致农村女性在结婚前较早地出外工作;另一方面,大量企业招工时对女性劳动者的年龄设置了更为苛刻的限制。农村男女劳动年龄分布上的性别差异表明:女性劳动者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供给时间比男性要短,从而导致她们收入的总水平下降。

(2)在教育程度方面,男女两性上过初中的比率都在50%以上,男性受高中教育的比率比女性高出10%左右。这意味着女性比男性更早地结束受教育过程,相对于男性,她们也会更早进入劳动力市场。

(3)在健康状况方面,从受调查者对健康的自我评价来看,女性报告的健康状况一般比男性差,这尤其体现在心理健康状态方面。报告最近一个月内经常感到“头晕头痛”、“体弱疲劳”和“心情烦躁”的人,分别占样本女工的14%、21%和43%。这些比率分别高于男性样本6.2、2.3和5.5个百分点。在与健康相关的指标观测值上,例如每日睡眠时间和全年因病不能工作的天数,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经采用wilcoxon-mann-whitney双样本检验发现,自评健康状况较差的人,具有失业经历的概率显著高于自评健康良好者。

2.职业隔离、劳动供给和工资差异

课题组对迁移工人劳动力市场表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1)职业隔离。课题组根据“杜肯指数”来检验职业的性别隔离程度。在5个大中城市抽样调查数据得出的实际杜肯指数为0.199,在控制不同性别的人力资本和其他特征差异后,获得的预测杜肯指数为0.044。两者之间的差距,即为性别歧视导致的职业隔离程度。结果表明,因性别歧视所致的职业隔离程度,在总隔离指数中所占的份额达到近78%。

(2)劳动供给。通过描述统计和oLS模型分析发现:第一,以每月22个工作日、每天8小时工作为基准,样本女工的每月工作小时总数高出31.5%,男工高出35.7%。超时工作者占样本总体的45%;第二,迁移工人的家庭收入对其工作时间的长短无显著影响。汇款回乡的数额,与迁移者的劳动供给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对女性劳动供给的正效应大于男性。此外,对超时工作与健康的关系做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每日工作不高于8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的人,自评健康水平高于超时工作者。

(3)工资差异。课题组使用Cotton分解方法分析工资的性别差异。发现男性的小时工资样本均值为4.87元,比女性高出17%。对这种工资差异的解释,大约37%可用人力资本差别等可观测的因素来解释;其余63%只能用未观测到的因素来解释。

(二)政策建议

1.由社会提供适合迁移家庭支付能力的老弱病残照料服务,以减轻农村女性从事日常家务和照料子女及老弱成员的负担,从而延长她们参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年限。

2.改善现有制度环境,为农村女童和女性创造平等获得教育、培训和健康服务的机会,以缩小农村人力资本的性别差异。

3.建立性别审计制度,由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实施对企业性别政策的监督,以缩小男女迁移工人间的职业隔离和工资差异。

4.通过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府部门严格监督企业执行劳动法、使迁移工人获得集体谈判能力等措施,改善现有制度环境,使他们得以维护自身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有尊严地分享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

国家计生委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郭维明研究员在评议中充分肯定了该项研究进入企业寻找调查对象方法的意义,认为这既了解了供给方企业的条件,也了解了需方农民工的需要和愿望。她尤其肯定了课题组严谨的学风。为了达到调查样本的配额要求,②以及为了进入企业调查,课题组都克服了极大的困难,这种科学精神值得充分肯定。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冒天启研究员评议时首先肯定了该研究的理论贡献。他说,该研究将女性农民工作为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学术问题来进行研究,对女性农民工为什么会处在职业隔离、工资差异这样的状况,做了严格的经济学论证,有较强的学术性。他认为,在经济学研究中,我们都比较熟悉“理性人”(西方经济学)如何追逐利润;“阶级人”(马克思经济学)如何分割利益。但在性别差异特别是性别歧视方面,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领域。该研究将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问题引入经济学研究,为国内经济理论增添了新的成分和论域,强化了经济学理论对实践的解释力,开阔了决策层对政策选择的视野,这在学术研究上是一种开拓性的贡献。他认为该项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将社会的、道德的问题纳入经济学研究,把人们对问题的一般感性了解,上升为理性的把握,把道德的诉求转化为经济科学,强化了对这些问题的学术解释力。所以,这一课题所形成的理性认识,对中国发展政策的制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民工流动对儿童的影响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承担的“农民工流动对儿童的影响”课题,③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为框架,将农民工未成年子女,包括有流动经历的和有留守经历的看成一个整体,从农民工流动带来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儿童社会化过程变化的角度,研究父母流动对未成年子女的各种影响。

(一)主要发现

课题组采取文献分析、社区个案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3个大城市和3个农民工流出相对集中省份的乡村进行了调查。在性别方面的主要发现有:

1.子女性别对父母流动时决策的影响

无论母亲是否和子女生活在一起,母亲对子女成长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子女的性别对父母的态度和安排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父母外出打工带哪个孩子同行,主要考虑的不是性别,而是孩子的年龄。课题组分析认为,随着农村家庭生育子女数量减少,在家庭资源的分配上,那些影响儿童基本权益的性别差距在缩小。但在劳动分工和价值观方面的差别明显存在,深刻地影响着儿童的社会化,进而影响到他们对自身的认同和今后的职业发展。调查发现,女孩比男孩显现出更多的服从性特点,她们更多地选择接受现实,走父母的道路;男孩则比女孩显示出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信心。这是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性别差异。父母对女孩的关心集中在性安全上,对男孩的关注主要是听不听话。

2.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基本权益保障的城乡比较

在城市各方面条件和公共服务都优于农村的背景下,进城的流动儿童在健康保护方面的情况却不一定比农村的儿童更好。问卷数据显示:随父母在城市的流动儿童被欺负的比例高于不在父母身边或只有母亲看护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平均转学频率高于流动儿童,这可能与近年来农村“集中办学”、撤并一些学校有关。在农村的儿童中,留守儿童转学频率高于非留守儿童,这可能与留守儿童监护人变换与居住地转换有关;从儿童的感受看,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均认为老家伙伴多,在老家更快乐;从儿童关于未来打工意愿看,流动儿童的打工意愿明显低于在村儿童。这可能与流动儿童更能直接体会父母打工的辛苦,更多地从负面认识农民在城市打工现象有关。

该项研究还发现,农民工后代都有较强的厌学和“恶劳”倾向。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对打工的负面价值观和不得不重复父母打工的出路这样一种矛盾状态,对这些未来的年轻人的认同、态度和行为方式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作为农民工的后代,他/她们会以什么样的特征进入社会的结构?

3.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和政策制度对儿童的影响

无论是流入地还是流出地,地区间在健康(体检、免疫、生育健康)、安全、教育(是否知晓政策、入学情况改善)、儿童感受(城市人的态度、对未来生活的信心)等方面差异较大。对农民工而言,流入地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比经济发展程度显得更为重要。

(二)问题讨论

基于以上发现,课题组认为无论儿童是流动还是留守,他们的生活状态都因父母流动而不稳定。父母流动带给孩子最大的变化是生活环境的不稳定,他/她们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社区环境、不同的人际环境和不同的制度环境中成长,这些对他/她们的心理、价值观和发展会造成何种影响,值得做进一步研究。课题组强调指出,研究父母流动对未成年子女的影响,应有儿童视角,把儿童当作有主体地位的人来看待,注意倾听他们的声音;研究还应注意不过分强调流动/留守儿童身份的特殊性,应当看到当前农村儿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许多是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而非是儿童留守所带来的;家庭是对儿童最好的监护场所。儿童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是中国农村传统监护模式的延续。这种监护模式维系、延续了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它使得留守儿童能够得到来自家庭的照顾和祖辈的亲情。这比由社会机构替代家庭监护更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蒋永萍研究员在评议中首先肯定了该研究的新理念: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社会化过程的变化三个角度进行研究;把儿童当作有主体地位的人来看待,倾听他们的声音;不同意将留守儿童身份化、等级化、边缘化等。其次,家庭是最好的监护环境这一研究发现值得注意。此外,在前瞻性思考方面,该项研究指出,儿童的厌学和“恶劳”的倾向,以及对打工的负面价值观和不得不重复父母低端打工的出路这样一种矛盾状态,这些问题的发现很有意义,关系到农民工后代的社会成长、社会稳定,都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冯小双编审充分肯定了该项研究整体把握的视角。她说,这一研究不是就农民工流动中的儿童来说儿童,而是以宏观、综合、整体把握的视角,把它放到社会中,并且以发展的维度来把握事实,把儿童和他们的父母一起来关照,把他们在城在乡一起来关照,把他们放在家庭环境,社区环境,人际环境,制度环境的整体环境中进行关照,这是该研究很值得称道的地方。

三、农村家庭赡养关系中的性别差异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承担的“流动背景下的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和养老问题”课题组,④以中国当今社会和文化变迁使农村传统家庭养老制度存在基础发生变化为背景,对三省四村的实践性家庭赡养关系进行了定性研究。该项研究特别关注儿子和女儿在家庭赡养关系中角色、作用和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及其蕴含的社会性别问题。

(一)主要发现

1.儿女在代际关系中赡养地位的变化

中国农村传统赡养模式是由儿子承担赡养义务,但在人口流动背景下,当今农村总体上是儿子的赡养地位逐渐减弱,女儿的赡养地位相对处于上升趋势。调查显示:(1)家庭中老年人无法独立承担的重体力劳动以及户均耕地逐渐减少,使儿子在家庭生产中的帮手作用变小,降低了父母在农业生产中对儿子的依赖;(2)儿子外出流动比例高于女儿,使女儿与父母互动机会增加,加重了父母对女儿照料的实际依赖感;(3)家庭权力向女性和儿媳的转移,使父母对儿子的养老依赖变得困难;(4)女性在家庭中权力地位的变化,改变了以往资源和关系从娘家到婆家单向流动的格局。

2.儿女基于不同伦理基础的赡养行为

赡养实践中儿子和女儿呈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儿子一般主要提供维持老人温饱的口粮,缺乏与父母的亲情互动,常在父母的付出和自己可能提供的赡养之间做斤斤计较式的讨价还价,父母的财产和收入状况对儿子的赡养行为有决定性影响,等等;女儿主要提供老人在温饱之上的其他物质和精神支持,在家庭重大事件中儿女费用均摊的行为开始普遍化,但女儿的赡养行为是单向的、无偿的和给予性的,是利他主义的。女儿赡养行为的伦理基础是“累积义务”――指以共同生活中建立起来的情感为依托的义务关系,这不同于传统父系家庭的代际传承中儿子赡养行为的伦理基础。构建儿子与父辈亲子关系的伦理主要是“协商式承诺”,平等交易和讨价还价据此成为儿子赡养行为的主要逻辑。⑤

3.儿女间“养”与“孝”的分工

调查发现,村民对“养”与“孝”有明确的区别:“养”的内容主要是有饭吃;“孝”的内容则包含了爱和温情。儿子不管老人是“不养”,女儿不管老人是“不孝”。“养”的行为的道德底线是保证老人不致冻馁。村民对儿子在“养”之外,没有更多的期待,老人有病不给医治,以及不给老人日常生活所用的零花钱等都属正常行为;村民将女儿“孝”的行为诠释为,逢年过节带礼看望老人,让父母在村民中“脸上有光”,获得尊重。儿子和女儿互为补充的赡养分工正在成为约定俗成的乡村新习俗。

(二)问题讨论

课题组认为,赡养关系是文化构建的。对传宗接代近乎宗教般的执着是中国家庭文化中最重要和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在儿子的工具性意义呈下降趋势的背景下,人们仍对生男热衷不已,说明延续香火这一精神意义在代际传承中的重要地位。这种以男性为中心的权力和地位世袭制确立了父系家庭制度,成为儿子作为家庭“正式”赡养者的地位、名分和特权的主要制度依据。它也成为女儿无论做出怎样的贡献都始终不能改变在亲子关系中处于“非正式”和从属地位,与儿子在家庭中身份地位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因此,女儿在代际关系中处于权利和义务的三重结构中:(1)在法律层面上,女儿与儿子同样负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和继承父母财产的权利;(2)在乡规民约和村落亚文化层面上,女儿与儿子不享有平等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她们既无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也无继承财产的权利;(3)在实践性赡养关系上,女儿的权利和义务失衡。一方面,女儿没有财产继承权,另一方面,女儿面临实际的赡养要求和压力,在现实生活中共同参与了赡养老人的家庭行动。儿子和女儿在实际赡养关系中的不同地位是父系父权家庭中男女不平等现象的缩影。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裴晓梅在评议中说,该研究揭示了不同的家庭资源以及不同的家庭赡养方式,对现有农村家庭资源进行初步的归类,特别是对子女作为资源来分类,以及涉及到这种变化导致的性别不平等,这样的研究在这一领域的贡献不容置疑。另外,人口学、社会保障以及经济学都有这方面的研究,本研究从文化建构的视角来研究农村家庭赡养是为数不多的。因此,无论是从趋势还是该领域不同视角的研究,该研究都非常有意义。而且,将赡养行为的伦理基础分为“协商性承诺”和“累积义务”的分类尝试很有学术价值。

裴晓梅认为,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有些问题还需做进一步探讨:首先,为什么在农村老年人当中会形成对儿女“养”和“孝”的分别的期待?报告中谈到农村老年人说“生女儿比生儿子好”,那他们为什么还那么喜欢生儿子呢?是什么支撑了这样的期待、支撑这一普遍的行为?所以这里需要更多资料的说明。其次,在代际交换中,研究者强调了义务。其实这背后存在着很强的利益,就是分配的问题。女性身负多重角色、多重期望,她是女儿,同时是儿媳,那么,在资源分配的过程中他们究竟是如何思考的,是不是简单的“积累的义务”?

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李银河研究员评议道,该项研究梳理清楚了女儿尽了赡养义务,但实际上没有继承权这样一个非常奇特现象形成的原因。她希望今后能对于农民把“养”与“孝”分开作进一步的理论阐释。李银河研究员指出:城市家庭中赡养的义务和财产的继承大致可以做到男女平等,为什么农村和城市的情况会有那么大的差异?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四、法制建设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性别与法律研究中心承担的“法制建设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课题,⑥从对现行相关立法的性别检审入手,以访谈和座谈会形式对6省1市14个基层法院和检察院进行了调查,考察了男女平等法律原则与具体规定在司法中的实现状况,提出了法律领域反对性别歧视、实现性别平等的对策建议。

(一)主要发现

课题组结合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对妇女歧视的定义,认为法律领域中的性别歧视是指,被法律禁止的,基于性别的,旨在克减妇女法律权利的任何不合理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区别对待、排斥与限制。⑦女平等已成为中国宪法等法律文件中的基本原则。由于传统文化、社会习惯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法律文本对男女平等的宣示,并未在实际立法、司法、执法诸过程中得到很好落实,导致历史上形成的男女不平等伴随文化、传统、习俗、惯例等软性约束机制,进一步地在社会整体运作机制上扩大或加剧了性别的不平等。课题组对立法和司法的性别检审的主要发现有:

1.法律规范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重要的法律文本中几乎都有“男女平等”、“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规定。2005年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这些规定与联合国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文件《北京宣言》、《行动纲领》的精神相一致,但都十分原则、抽象,是一种宣示性的规范。何为歧视,何为性别歧视?并没有确切清楚的法律定义,没有具体法律措施来支持。从法律规范文本的总体来看,存在社会性别盲点和缺失。

与此同时,一些看似中立和保护女性的条款,因在立法时未对其实施后果做出性别分析,在实际应用中成为阻止女性享有正当法律权利的障碍。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一条,《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条均规定单位“不得安排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作和劳动”。这些规定的本意是保护妇女,但立法者主要从妇女的生理特征,特别是生育需求出发,没有考虑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基于性别的劳动分工界限越来越不明显,法律应加以改变;况且,恶劣的劳动条件仅让男性承担也是性别不平等。所以,应当改变的是劳动条件,而不是限制某一性别从事这类劳动;再者,过分的保护性规定,往往会导致用人单位以特殊保护为由剥夺女职工正当的就业机会。

2.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缺乏社会性别意识的法律规范使司法人员在办案中很难做到性别公平。例如,最高法院关于奸淫的司法解释,强调犯罪嫌疑人需明知被害人是14岁以下仍与其发生性关系的才视为。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已经下达停止执行决定,但停止执行的文件并未传达到基层。其次,有些司法人员缺乏社会性别意识或未参加与社会性别相关培训,致使性质相同、案情相似的案件判决结果截然不同。再者,一些司法人员在审判实践中还存在着性别的偏见。例如,对案和奸淫案中的两采取双重标准;在家庭暴力成因、认定、适用调解、离婚损害赔偿方面,司法人员还存在一定误区,真正以“家庭暴力”导致感情破裂为由判决离婚,并给予无过错方赔偿的案件很少。调查发现,能够认定家庭暴力并判决施暴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法官,都或是经过性别培训有意识地将社会性别分析方法纳入审判工作中的,或是自身性别意识较强的。最后,妇女及其他弱势群体在离婚财产分割中处于不利地位。一些法官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九条分割婚内夫妻共同财产时,假定婚姻存续期间和离婚后男女处于同样的情况和境地,因而“平等”地均分婚内共同财产,忽视了妇女从事的无报酬劳动和其他维持家庭生计的非经济贡献形式,忽视了由此可能产生妇女今后工作、生活所带来的困境。

(二)相关建议

1.在立法工作中纳入社会性别视角。在进行所有立法和涉及性别问题的立法时,国家及地方立法机关应组织相关领导和起草人员接受社会性别培训。

2.在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执法机关中设立社会性别检审小组或顾问机构,负责执法中的性别检审和本机构的社会性别培训。

3.开展对各级法官、检察官,特别是一线办案人员的参与式社会性别培训,以提高司法队伍的性别敏感度,增强性别平等观念。

中国政法大学夏吟兰教授在评议中说,该项研究对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把社会视角纳入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及司法工作做出了重大的开创性的贡献。首先,该研究对法律文本、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性别检审,其范围之广和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其次,该研究以实证的方法对法院,检察院的执法过程进行性别平等与歧视状况的调研,开创了此类调研的先河。因此,无论是调查方法还是调查过程本身,都具有学术创新的意义。研究提出的对策性建议对今后中国的立法、司法系统改变社会性别观念,让社会性别真正进入主流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她提出,调研活动所获得的珍贵的数据还需要进一步的整理、研究、挖掘,期待课题组将来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社科院法学研究所陈研究员在评议中说,两性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问题。为达致两性和谐,需要面对性别歧视的现实。而在考察性别歧视时,需要回答性别的社会生成与制度生成到底有无关联性。本课题研究结果认为有关联性,课题对此做了开创性研究,这是本课题的价值所在。陈研究员还特别强调了该研究的启蒙作用。他说,该研究提醒我们,要注意立法、司法过程中不易察觉的性别歧视问题。最后,他指出,完成这个课题是非常艰难的,这不仅需要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生理学等很多学科的知识,而且对立法过程、司法过程进行调研由极大难度,课题组的研究精神值得称道和充分肯定。

五、各方评价

儿童保健科研课题篇6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计划免疫

【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103-02

计划免疫是指将传染病疫苗按照科学免疫程序,有计划的接种于对应人群,从而达到疾病防控的目的。预防接种可使儿童机体形成特异性免疫功能,起到预防疾病发生的作用,是我国疾病防控、提升儿童生存质量、保障人口素质开展的重要手段[1]。以往主要在婴儿出生时,对其家长进行计划免疫的相关教育,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不断发展,儿童计划免疫在疾病防控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的健康宣教工作,对免疫工作顺利开展具有积极效果[2]。笔者在社区开展儿童计划免疫的健康教育工作,对其价值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防保科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管理的768名1岁以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4例。对照组:男性213例,女性171例;年龄3~11个月,平均(9.5±1.2)个月。观察组:男性216例,女性168例;年龄2个月~10个月,平均(9.2±1.4)个月。纳入标准:儿童年龄为1岁以下;符合儿童计划免疫相关指标;家长愿意与本组研究配合。排除标准:儿童患有严重免疫性疾病;家长存在精神疾病;家长与本研究不配合;家长为文盲者;因多种原因转到其它地方预防接种者。两组儿童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根据儿童预防接种要求,在出生后1个月,儿童应建立健康档案,发放健康手册,将国家相关规范制度于宣传栏内进行公示[3]。观察组实施细节健康教育,详细措施如下。

1.2.1孕期教育孕期通过孕妇讲座进行儿童计划免疫相关内容宣传,根据孕产妇对宝宝健康的关注心理,与妇产科联合开展健康宣教工作。由计划免疫相关医护人员详细讲解计划免疫的目的、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及相关注意事项等,使孕妇了解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主要途径,预防接种证为入园、入学主要凭证等。

1.2.2产后教育新生儿出生后,需要开展产后健康教育工作,告知卡介苗等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满月后,进行建卡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将接种预约单交给家长的同时,可针对家长看不懂、不愿看的内容进行讲解,通过疑问解答、针对性介绍等方式,使家长进一步了解计划免疫的相关注意事项及流程。

1.2.3满月婴儿宣教课堂针对满月婴儿开设宣教课堂,由资深医护人员担任讲师,着重针对需要接受免疫的相关流程及接种预约、禁忌症、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含义等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并开展问答环节,家长可针对性提出疑问,由专家解答,促进家长与家长、家长与专家之间的交流[4]。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儿童疫苗接种及时率及全程规范疫苗接种率。疫苗接种及时率:指1岁内(国家规定的一类全部免费疫苗)均按规定的时间段按时接种。全程疫苗接种率:指1岁内(国家规定的一类全部免费疫苗)均全部接种。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以调查问卷方式获取,问卷内容包括:是否认为计划疫苗可有效预防传染病;1岁以下儿童应当接种何种疫苗;各种疫苗所预防的疾病;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等,共10个项目,总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完全知晓,60~80分为部分知晓,60分以下为不知晓。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检验,采用百分率(%)表示,p

2结果

2.1两组疫苗接种情况比较观察组疫苗接种及时率及全程规范疫苗接种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家长知晓率对比观察组家长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儿童计划免疫是一项极为繁琐的工作,经过一次性健康教育难以取得效果,多数家长难以理解,重视程度不够,只有通过不断进行知识灌输、循序渐进的方式才能使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相关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5]。因此,在社区计划免疫工作中,开展细节健康教育,对改善儿童计划免疫存在的问题,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均有重要意义[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疫苗接种及时率及全程规范疫苗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研究发现[7],通过在不同阶段开展健康教育,可针对不同阶段家长心理需求进行知识讲解。另有学者表示[8-9],制定个体化健康宣教方案,针对每一阶段中可能存在的疑问制定计划,解答相关问题、纠正知识误区等,诱导家长自愿参与到儿童计划免疫的相关课程中,因课程灵活性大,能避免枯燥,加深家长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家长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

综合上述,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开展细节健康教育能加深家长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接种率,对社区预防接种工作顺利开展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薛颖.健康教育在提高儿童计划免疫率中的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10):47-48.

[2]元国志,陈明清.社区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的干预效果[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8):931-933.

[3]陈卓英.系统化健康教育在儿童计划免疫中的应用与效果[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7(8):460,459.

[4]贺景云,邱桂华,万桂荣,等.家长健康教育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9):33-34.

[5]胡娟,付梅,汪振林,等.健康教育对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687-1689.

[6]余芳.免疫接种工作现状及宣教方式的改进[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6):868-869.

[7]赵翠燕.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的现状分析与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4):559-560.

[8]隋凤湖,张艳玲,李振玲,等.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社区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452-1453.

[9]杨丽娜,窦靖,唐静,等.护理干预对提高儿童家长计划免疫信息知晓率的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259-260.

儿童保健科研课题篇7

1.科学、开放、创新的理念

我园领导班子成员以开放创新的理念共同确立了以创新立园、质量治园、科研兴园、特色强园的目标。带领员工从思想上把握时代脉搏,行动上紧跟社会发展,使幼儿园形成了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在管理中做到目标管理到岗、到位、到人,规范科学的管理,完善了制度,带来了效益,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发展。

我园在改革的大潮中正向设施优一等、管理先一步、师资争一流,教育办特色的目标迈进!

施优一等:非常注重幼儿园环境建设,在校园硬件环境建设中,园内极具环保功能的多元化教学布局,为每个孩子带来温馨、和谐与激发潜质的学习空间。设置多功能大型玩具和各类游戏场地,为孩子们提供了宽阔的游戏空间。钢琴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美术室、形体训练室、语音室、多功能大厅等设施,更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自主开放、多项选择、充满了学习、探索和自由发展的空间。

管理先一步:幼儿园拥有一支专业化、文化素质高,老中青搭配的和谐的领导班子,在团结、务实、创新、进取精神引领下,牢固树立品牌意识、质量意识、精品意识、特色意识,打造一支善研究,肯钻研、勇创新的保教队伍。在省政府及省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下,以超前意识,扎实的步伐,立志把幼儿园办成政府满意,家长放心,儿童快乐的成长乐园!

师资争一流:鼓励在园教师不断进修提高学历档次,制定了薪酬的激励机制,我园师资队伍高学历人员比例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幼儿园加大了对教师的园本培训,并每年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每季度举办"我快乐我成长"读书分享活动,并派教师到全国各地学习,以"自主发展、多元融合、互动式培训"为策略,对教师行为准则,教育理念,教科研等方面集中培训,重点深抓,形成了一整套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建立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促使教师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提高了内功,促进了教师个性化的发展。现在幼儿园有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区级骨干教师5人先后有多名保教人员获得部级、省、市级奖励,多人次被评为省级、市级优秀教师,省级创新型园长,省直模范干部,省直优秀青年等众多荣誉称号。

2.育人为本,独特风格的教育特色

我园成立至今,已有十年的历史。在幼儿园发展中,我们注重的是把创新教育作为园本特色课程,立足幼儿园实际开展园本教研,探索五大领域课程下创新教育新模式,把快乐数学、思维绘画、趣味双语教育、阅读识字教育融入到创新教育活动之中。树立新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帮助幼儿储备大量的知识信息,以游戏为载体将创新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

由于创新教育作为园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我园先后成为全国"多元智能开发"实验基地。中国创造学会"创新教育"科研基地、中国"幼儿音乐艺术教育"全国示范园、是幼儿创造性教学模式多元化研究实验幼儿园。

先后承担了《幼儿创造性培养的实践与研究》、《幼儿创造性教学模式多元化研究》、《多元智能的实践与研究》、《科学开发儿童大脑,有效提高智能素质》、参与了省教科所创新教育的实验研究,参加了部级"做中学"课题与实验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专家的认可,并有多篇论文在全国、省、市刊物上发表和交流,《幼儿创造性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幼儿脑潜能》、《浅谈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运用计算机教学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走出了一条以创新教育为特色的办园之路,形成幼儿园独有的教育特色。

我们参加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科学启智计划"(aHeadStartonScience)。该项目的核心是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成人在这个过程中陪伴着儿童,引领、激发儿童的好奇心。

目前我园是"爱国启萌教育"全国示范园、吉林省"早期教育"实验基地、又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课题;《快乐实践数学的实践与研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知道幼儿日常教学活动》、《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研究与创新课题》、《科学的探索与研究》、《做中学》、《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基础教育课程创新研究》、《礼仪.品格.素质教育实践与研究》《幼儿园如何进行幼小衔接教育的研究》16加强科学化的管理,以科研带教研。通过参加多项国家、省市级的课题研究,实现了幼儿园教研工作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在课题研究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新世纪幼教论文集粹》中的《教师应怎样对待幼儿的自主活动》、《什么样的环境是儿童健康发展的最佳环境》的健康教育的实验与研究、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科学开发幼儿大脑,有效提高学生智能素质"实验研究中被评为先进集体;独立完成了《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课题一书的编写工作,并出版发行。

我园以"幼儿发展为本",注重幼儿园与家庭及社区的联系,开办家长学校、开放日活动、家长会活动、幼儿系列周活动等,形成教育网络。

儿童保健科研课题篇8

2004年第7~8期《学前教育研究》姜勇《发现区角――当前幼教改革的误区及对去教活动价值的新思考》中讲到:由于主体活动的目标与内容往往都是事先拟定的,并且教师再教育活动中面对的是全体幼儿,因此一般很难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进行即时的调整,很难做到在主题活动中对每一位幼儿的充分观察与关注。而区角活动则不同,它是一种个别化、小组的教育活动,在区角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是每一个儿童,因而能充分地观察幼儿,同时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与水平即时调整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以适宜每个幼儿的需要。在区角活动中教师通过不断地观察,促进其自我反思与成长。观察的内容一是看活动环境是否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材料的投入是否适宜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二是重点观察幼儿的学习、探索过程,分析幼儿为什么这样做,了解幼儿在探索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困难,把握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特点和个性差异等。这将极大地促进教师的自主成长。

评课内容的定位:基本维度和核心话题并行

2007年第11期《学前教育研究》吴巍莹《充分发挥评课活动的功能,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中讲到:幼儿园评课的基本维度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师幼互动等方面进行,具体表现为:1.教学目标是否符合特定年龄班的发展规律,是否对幼儿构成了认知挑战;教学目标是否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教学目标是否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教学活动中实际达成的目标与预设目标是否一致,这种不一致是否合理;2.教学内容是否符合特定年龄阶段幼儿的接受特点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是否存在一致性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是否存在超载或匮乏现象。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既有的生活经验,是否能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3.教学组织中各环节是否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环节之间是否清晰合理;教学节律是否适宜;时间安排是否科学;环境和材料是否能最大限度的支持幼儿的学习;4.教师的讲解是否清晰、准确,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和西考教学策略的使用是否能针对具体的问题情境发会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师能否根据幼儿的现场反应调整教学策略;教师是否对幼儿的现实需要、兴趣、活动投入度、遇到的具体问题给予关注或有效的忽略;教师的评价是否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起点;5.幼儿是否高投入地进行活动;师幼互动是否积极有效;师幼之间能否对彼此的反应给予有效的反馈;同伴之间是否有充分互动的机会,幼儿是否形成和巩固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针对肥胖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2006年2月《中国儿童保健杂志》陈曦、邱行光、杨式薇、黄艳春、杨闽燕《7岁一下儿童单纯性肥胖因素分析》中讲到:婴幼儿的肥胖主要是不良饮食行为造成的,而儿童饮食习惯在很大方面只从婴儿期延续而来,婴幼儿饮食行为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家长的养育观,只有成人具有正确的态度,才能培育子女有良好的习惯,所以儿保工作者要加强对家长进行营养知识的教育,且应通过政府职能利用社会宣传栏、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向大众宣传肥胖的危害性和合理、科学、均衡饮食营养知识和行为培养知识;另方面广大妇幼保健工作者要把防御、降低婴幼儿肥胖作为己任,通过孕期保健指导孕妇合理饮食,防治巨大儿出生,通过婴幼儿系统管理和定期体检,辅导家长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对体重增长偏离和肥胖儿童及时管理,定期检测体重和食量变化,使儿童体重回归到正常范围,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影响郊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儿童保健科研课题篇9

abstract:accordingtoextensiveinvestigation,theauthoranalysesthecurrentsituationandinfluencingfactorsofpre-serviceeducationofkindergartenteachers,seeksneedofsocietyandproposessometargetedadvices,inordertoimproveactualeffectofpre-serviceeducationofkindergartenteachersandproposereference.

关键词:幼师;职前教育;现状;研究建议

Keywords:kindergartenteachers;pre-serviceeducation;presentsituation;advices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246-03

0引言

近年来,受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影响和国家政策引导,幼师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如火如荼的发展,在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师职前教育也很受到重视,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

总体而言,我国幼师职前培养呈现体系不完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幼师学校的发展呈现两极分化等特征。幼儿教育发展的这种新形势客观上要求我们不应墨守陈规而应采取新的对策。有鉴于此,笔者认为解决如下三个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一是政府部门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幼师院校的政策指导,二是如何进一步调整幼师教育资源结构,三是如何进一步改革幼师教育的课程设置。

1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

1.1概念界定

1.1.1幼儿园教师文中所指幼儿园教师即幼师是指具有幼儿园教师任职资格,主要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专任教师,不包括幼儿园园长、保育员及其他工作人员。

1.1.2幼师职前教育幼师职前教育是指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大学生入职前培训,主要培训对象是面对第一份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

1.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

2调查结果及分析

2.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目前,幼师培养任务基本上由大专和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承担。表1中可见,男幼师数目很少,只占总人数的3%,女学生占97%。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性别的严重失衡,导致男幼师供不应求,学校很难输出男幼师。

2.2职前教育现状分析

2.2.1课程内容分析

表2中可见,在幼儿园课程实用性调查中,选择学前卫生保健教程的占71%,幼儿游戏占78%,手工占88%,音乐占89%,美术占90%,教育见习占70%。所以,美术、音乐、手工、学前卫生保健教程、游戏、教育见习等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为在幼儿园中比较实用的课程。但事实上,在专业课程中,学前教育理论、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保健等课程内容存在较大的重复性,而且这种分科教学不利于学生以整体结构认识学前儿童;在艺体课程中,音乐美术等课程内容也是多而杂,与艺体类学生区别不大,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艺体专业而开设,没有意识到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

2.2.2课程结构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职前教育课程结构失衡,职前教育课重视三学六法课程,高达100%。此中可见学校重视传统的三学六法课程,属于单一学科纵深发展型,没有体现幼儿教学工作的专业特点。这种课程使幼儿园形成分科教学独占鳌头的局面,幼师没有选择教学模式的空间。可以说教育课程设置过于单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2.2.3教学方法分析

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最常见的是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大部分教师局限于单一讲授法。上表数据显示,喜欢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法的学生比重在50%以上,喜欢讲授式的人数只占27%,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很少。

调查显示,在学生成绩评价上,考核方式只是单纯笔试,没有突出能力考核。考试内容以死记硬背为主,没有把平时课程见习报告、教育活动设计、活动评析和闭卷考试结合起来评定成绩。

2.2.4教育实践环节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践环节上,不重视教育实践,在更大程度上重视理论,忽视专业技能教育,理论课程偏重,实践教学很轻。在教法实践课中,教师仅仅采用单独讲授法,没有锻炼学生专业技能,教育理论没有用到教育实践中,在各学期也没有安排实习。实践和教学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单纯依靠理论很难得到解决。

3对幼师职前教育的建议

综上述分析可见,幼师职前教育在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以及教育实践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此,笔者将逐一研究以提高幼师职前培训质量和实用性。

3.1关于课程设置调查数据告诉我们,幼师职前教育课程庞杂。在专业课中,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卫生学、教育学等课程重复性可减小;在艺体课中,要注重幼师审美意识培养。这就说明职前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因此应首先明确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以合理的教育目标关系着教师教育的成败。幼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精于从事幼教专业的幼儿教师,即提高幼师整体素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西方的全教协会指出,幼师的专业化应该体现在:对儿童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将心理学和教育学运用于实践;善于观察和评量儿童的行为表现,以此作为课程计划的依据和设计个性化课程的依据;善于为儿童营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氛围;计划并实施适应儿童发展的课程,全面促进儿童的社会性、情感、智力和身体方面的发展;与儿童建立积极的互助关系,成为儿童发展的支持力量;与幼儿家庭建立积极有效的关系;支持儿童个体的发展和学习,使儿童在家庭、文化社会背景下得到充实的理解;对教师专业注意予以认同。

3.2关于课程结构师资的培养主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培养热爱幼教事业,具有健康身心素质、较为扎实的教育和文化科学知识、多方面教育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专业幼儿教师。

在课程设置上应打破学前教育传统“三学六法”的课程体系。其中“三学”指《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六法”指《幼儿园语言教学法》、《幼儿园数学教学法》、《幼儿园常识教学法》、《幼儿园体育教学法》、《幼儿园音乐教学法》、《幼儿园美术教学法》。应该设置现代化的学前教育“模块”课程体系,具体包括“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艺体类课程”三大模块。通识类课程既包括自然科学课程,又包括人文学科,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所必须的;专业类课程既包括教育学、教育史、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等基础教育理论及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等学前教育理论,又包括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统计与SpSS运用、学前儿童发展与评估、学前儿童健康营养与安全、幼儿游戏理论、幼儿园课程、家庭与社区教育学、0~3岁婴儿保教及各科教学活动设计等应用类课程。艺术类课程包括幼儿手工制作与幼儿园环境设计、幼儿音乐舞蹈创编、幼儿文学创作、钢琴、绘画、体育等。这三大模块由一条基本线索串联起来,即培养人——培养幼儿教师——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幼儿教师。

3.3关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达成度。长期以来,有些教师用想当然的教学方法应付教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常见的是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大部分教师局限于采用单一的讲授法,带来了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致使学习效率降低。长此以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幼儿教师,确实比较困难。例如唐山市幼师职前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模拟课堂”和“幼儿园见习”基础上,增加“模拟课堂”和“实践操作”(教育活动设计,说课,相关教具的制作,课件制作等),增加“观察记录幼儿行为的课时”扩充“儿童发展”的内容,加强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为培养高素质幼儿教师的高校教师,也应提高对教学方法的认识,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如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学会质疑、思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此外还可开展课堂模拟教学训练,架起理论和实践相互沟通的桥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应改革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突出能力考核,可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考试内容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题目灵活,降低死记硬背的比重,并且把平时课程的见习报告、教育活动设计、活动评析和闭卷考试等结合起来评定成绩。结合社会需要,使学生在校时能得到学历和能力的双丰收,为学生将来成为合格的幼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3.4关于教育实践正像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张雪门所理解的那样,“骑马者应从马背上学”,幼师职前教育应把见习和实习放在突出地位。重理论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轻实践练习,仍是学前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实践相脱离,忽视教育见习与实习,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是“行动的矮子”。实践证明这种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的教育理论知识不能直接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因为虽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对教育教学有了初步了解,但是他们对教育教学复杂性的认识多是肤浅的。任职之后面对的教育情境复杂多变,教育教学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仅仅依靠所拥有的理论性知识难于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并非是简单的正比例关系。理论的简洁性和一般性很难适应实践问题的复杂性和情境性。

要改变这一点,就必须加强教育实践环节。实践可分为专业实践和艺术实践:一是与有关课程相结合进行幼儿教育的调查测查、咨询等活动,每学期至少一次。这样才能使学生及时发现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激发其学习理论的兴趣和解决实践问题的热情,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走进示范园,与优秀的幼师挂钩,幼师生要直接站到幼教前沿,跟随最好的老师迅速成长;延长教育实习和见习时间,实现全程教育见习。将原先比较集中的教育见习时间,分散到更多学期的每周内。同时还应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将其分散在更多的学期里。通过教育见习,使学生亲自参与教学实践,对遇到的实际问题,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解决,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升自身教育实践能力。艺术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课程,这类课程不仅需要具体的实际操作,也需要师范生经常练习。学校要为师范生创造有利条件,举办各种文艺活动,让师范生把所学的技能展现出来,并让他们在展现中提高对艺术的审美情趣。

4研究结论

幼师职前教育是为幼儿园提供源源不断发展动力的源泉,是在终身理念倡导下,社会大环境要求的大势所趋。在本次调查研究中,笔者根据问卷调查获得的资料,对幼师职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与对策。随着人们对幼师职前教育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幼师职前教育一定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娟.对现代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11(2):135-136.

儿童保健科研课题篇10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056-03

留守儿童大多指农村中父母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的孩子,但是到目前,留守儿童一词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概念,不同学者根据研究的内容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是否完全留守及留守期间主要监护人等七个维度来考察研究的目标。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当今形势下,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我们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逐渐增多。父母的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为留守儿童成长及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虽然有利于留守儿童自立自强性格的培养,但也使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以及心理健康上面临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1.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普遍比较困难

选择与子女分离而外出打工的父母,大多是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的父母,他们无一技之长,打工收入往往不高。

2.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令人担忧

学习成绩大多不好,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厌学、辍学,是老师眼中的“双差生”和“问题儿童”。

3.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有待关注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联系,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加上经常受到周围孩子的歧视、排挤和欺辱等,不少留守儿童情绪消极、自卑,感觉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脆弱、叛逆,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形成一定的人格障碍。

4.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成问题,面临斗殴、拐骗、抢劫、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由于社会与家庭之间安全纽带衔接不上,留守儿童年幼无知,又常处于无人监护状态,还有一些孩子由于上学路途较远,经常起早摸黑赶路,也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作为一个老师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不但要在学习上督促这些特殊群体,还要在生活和精神上关心他们。

暑假阶段,笔者曾对大连瓦房店市世纪小学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后所得的一些数据,希望能给我们的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既可以在社会组织层面进行“以社会为基础”的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人员参与社会之间的“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合作,也可以进行由社会工作人员参与个别农村社会“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基于的出发点是自己社会的存在,最终的结果是解决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以社会到社会的工作人员参与的过程为主,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是样本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关注的过程中,社会和农村留守儿童、教材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关系,如果社会对教育工作有正确的认识,有强烈的责任感,他就会热爱农村留守儿童,热爱所教的学科,他对教育工作所产生的感情就是积极的,否则就是消极的。而社会的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理念活动在教育语言的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理念的特点:教育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地说,农村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既有着科研机构无可比拟的优势――直接在实践中操作,科研效果较好;又有着客观的限制――社会非科研专业人员,科研技术性含量难以达到高度。扬长避短,才能提高农村社会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升科研的价值。现代农村教育科研在发展中总结出了“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理念,这一些新鲜的、效率较高、适应性较强的理念,值得每一位科研管理者认真推敲,并在管理中深入落实。

二、现阶段出现留守儿童群体的成因

1.受社会发展影响

现阶段出现留守儿童群体的成因,是一个组织团结起来创建一个共享的愿景,并整合个人愿景,主动和真诚地为组织建立了一套引导学习的原则和行动规则。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受社会发展影响”。学习是丰富的内在力量的组织和个人,组织和个人的发展目标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以社会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涉及集体经济组织,也是一个专业学习社群。作为一个社会的教育理念基础,建立一个共同的愿景,是一个集学习、教育和社会为基础的组织,交流以社会为本的理念,从社会为本的经营理念教育整体发展的考虑,开展团队学习,自我超越,并最终在现代教育中,以社会为本的理念,教育模式的建设已成为受社会发展影响的改革新趋势。

2.受家庭环境影响

关于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受家庭环境影响,表现在社会移情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期望形成积极的良性循环教育出现社会的移情和期望,作为社会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有自己的特殊价值。农村的教育理念活动在教育语言的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忽视了发挥社会在校本此功能的教育理念,以社会为基础的地位不断下降,哲学教育,社会的运作正常化,极大地阻碍了社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发展。加强教育理念教育建设,有助于社会专业的提升加强课堂校本建设的教育理念和社会的参考,为社会建立一种机制,相互学习,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合作和团队精神的社会,搭建一个以社会为本的理念传授经验和交流的平台,积累丰富教育理念的教育因素的社会,有助于提高社会的专业水平,可以看出,以社会为基础的教育理念建设的必要性。

3.受政策体制影响

教育的失调和缺失造成他们学业普遍不良以及道德滑坡现象。在留守儿童中“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并且表现出乐群性低、自控能力不强等不良的人格特点。社会与农村留守儿童互动式教育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认知发展建立以社会为基础的哲学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课程适应,以社会为基础的系统是教育部加强社会的工作,促进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以社会为基础的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专业发展战略,已被广泛认可。校本的理念进行教育活动,是教育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建设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帮助社会为基础的教育和研究,以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机制

1.家庭教育方面

众所周知,家庭的完整性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父母应当能够在行使其权利的同时,还应当能够积极承担其任务。留守儿童不仅仅需要物质层面的支持,同时还具有精神层面的亲情需要。例如,作为学校重要补充的家庭教育,则应当引起父母重视。许多家长片面地认为教育即是送学生去学校,殊不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对儿童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作为新时期的父母,应当能够积极帮助儿童解决遇到的突出问题,能够为孩子提供必要的亲情。同时,充分地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能够经常与孩子的老师联系。留守儿童的父母,还应当努力与监护人之间经常联系,进而做到对孩子的各项表现了如指掌。目前,从调查之中,我们可以发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为年龄较大的爷爷、奶奶等。由于存在“隔辈亲”等现象,使得孩子在犯错误时,作为老年人,往往持过分包容的态度。很多监护人,仍然持“孩子小,不懂事,长大后自然就会明白了”。不能够给予儿童错误行为及时的纠正。长此以往,很多孩儿在爷爷、奶奶等监护人溺爱之中,逐渐误入歧途。溺爱不是爱,而是一种害。是一种对于“爱”本身内涵的片面理解,片面地认为给予孩子所需的一切,则是对于孩儿的爱。从实质上来看,这种隔辈所产生的特殊情感,是不健康,并且不负责任的爱。而真正对于孩子的爱,则表现在不仅仅去从物质上满足孩子的必需品,还应当能从根本上去教育孩子如何去适应这个社会,能够成人。这正是目前留守儿童相关研究之中所遇到的突出问题。目前,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特殊环境的影响,留守儿童往往由于父爱、母爱的缺失,而直接导致了其心理发展不和谐、感情相对脆弱。加之儿童发展过程之中,对外部世界诱惑具有较弱的抵抗能力,这直接导致他们在身心发展过程之中,由于外界错误意识形态的引导,影响其身心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目前,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突出问题即是对留守儿童自信心、健康兴趣、爱好培养问题。在相关研究之中,父母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使孩子的发展处于一个相对愉快的氛围之中,则有利于其坚持不断努力以及树立更为远大理想。积极构建一个良性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氛围,可谓重中之重。根据调查,许多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形式之一即为“暴打”。许多监护人,甚至父母直接告知监护人“如果孩子不听话就打”。因此,许多监护人在留守儿童教育时,往往采用相对蛮横以及粗野的形式,进而导致监护人与孩子之间缺失良好的沟通与交流的氛围。长此以往,则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日后发展。

2.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学校和教师应更多地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增加情感投入,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千方百计从情感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目前,借助于学校所采取的留守儿童相关教育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开设家长学校。从调查之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留守儿童监护者往往是年龄较大,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群体。由此可见,开设家长学校,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例如,在家长学校之中,可以针对一些较为突出的留守儿童教育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通过开设家长学校,监护人与学校教师之间容易形成良性互动。这样则可以使家长、监护人更为容易的了解孩子的动向。笔者认为,开设家长学校,应当采用讲座的形式,同时利用节假日等,进而开设。这样可以使家长有时间参与到学校的家长学校之中来,同时,也有利于加强与监护人、家长之间必要的沟通与交流。

其次,开设生活指导课,实施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导师制,同时建立“代管家长”队伍,推行“代管家长”制度,建立起由班主任、科任教师、退休教师组成的代管家长队伍,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学校通过工会,发动全体退休教师,积极参加到代管家长队伍中去,承担留守儿童的监护职责,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和“四掌握”:掌握家庭情况、掌握思想表现、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当好“五员”:思想品德辅导员、情感交流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儿童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况,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干部、团员、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儿童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发挥学校少先队、共青团等力量,丰富留守儿童课外生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有序的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和推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评价过程变成教育引导的过程,对学生产生约束力,实现由纪律和自律的转变,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用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和咨询的理论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中小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此外,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立也有利于集中农村教育资源和创造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切实解决由监护人缺位带来的吃住行不便等问题。

3.社会教育方面

社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成分,对于开启民智、提升民族的道德观念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留守儿童这群特殊群体的教育更是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对于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应该有响应的法律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在教育方面立法还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这一方面,以至影响到社会教育的投入、管理、组织等各个方面,许多社会教育都处于放任状况,或者是仅仅依赖家庭和学校完成。在社会支持的需求方面,留守儿童更需要老师的陪伴和支持,以缓解父母双方或一方离开后带来的孤独感受。这种孤独感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极其脆弱,因此要多方面的对留守儿进行关注和照顾。政府应加大农村社区社会教育基地建设农村虽然缺乏城市的博物馆、美术馆、青少年宫、教育基地等广泛的社会教育场所。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各地应以村为单位,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资金扶持,在村一级创建文化站、广播站、网络室、儿童活动中心、图书室、阅报栏等。还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比如可以开展网络课堂、网上纪念馆、图书馆以及系列专题网站等等对儿童进行课外知识普及与教育。借助这些硬软件设施在社区建立课外活动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或者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或者组织他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培养留守儿童的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同时弥补留守儿童放学后及节假日社会教育的空白。另外,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要考虑统筹城乡发展,一方面维护务工农民合法权益,抓务工农民就业环境的优化,为务工农民子女进城入学创造宽松条件,另一方面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抓农村教育环境的改善。政府在管理留守儿童的问题上应该确保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力量是很难彻底解决的,它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力量的介入。应该做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互补共生。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密切关注并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立华.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6).

[2]吕绍清.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中国妇运,2006,(6).

[3]丁杰,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4]汪传艳.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可以为你做什么[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3).

[5]曹加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策略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