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十篇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十篇

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0:20

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篇1

关键词:《推手》;家庭价值;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134-01

一、引言

作为一个美籍华人导演,李安对中西方文化都有着深刻的见解。多年的美国生活经验使他充分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1990年,李安将以反映这种文化冲突为主线的电影《推手》推上荧屏,并获得了一致好评,一举拿下当年台湾电影金球奖的最佳导演这一殊荣。电影当中,生动的呈现出了一位中国老人在移居美国后,与同一屋檐下的美国儿媳由于中西方文化观念的不同而产生的生活上的矛盾冲突。毋庸置疑,这种生活上的冲突没有孰对孰错,矛盾的背后反映出的便是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别,而电影中着重刻画的则是众多文化冲突中的家庭价值观的差异。每个人出生后所进入的第一个团体便是家庭,因此,家庭价值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今后的生活,工作以及为人处世。因此,不同的家庭价值观必定会形成不同的世界观和生活习惯等。在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村当中,全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下求同存异,良好沟通,也成了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电影《推手》的剖析,简单阐述了中美不同的家庭价值观,以及差异的形成原因。

二、中美文化中不同的家庭价值观

(一)家庭观念:家庭本位VS个人本位

中国社会的重要特点是“家庭本位”,在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上,更加注重家庭,强调家庭利益及它的生存与发展,要求个人必须服从家庭。一个中国人一旦成年后,基本上就以家庭为中心来生活了。

西方社会的重要特点是“个人本位”,在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中更重视个人,强调个人的生存、个人的利益、个人的意志、个人的发展,主张个人的独立和自由,要求家庭服从个人。极少数西方人会为了家族利益而放弃个人目标,即使是家族势力强大,他们也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创造财富和价值。

(二)家庭结构:父子关系为主轴VS夫妻关系为主轴

中国的家庭结构以父子关系为主轴,重视父传子的制度,重视孝道,是一种主干家庭结构,呈现一种垂直型的关系,因而传递力强,持续力强,家庭规模相对较大,以至少三代同堂的主干家庭为主。又因为父子是同性,因此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两性的差别。中国家庭在两性关系上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中国传统家庭允许有三妻四妾的出现,但是父亲的家长权威却是绝对的,唯一的,不容置疑的,这有利于保持家庭的相对稳定。就算是现代家庭,因为婚姻一方出轨而导致家庭破裂的情况也不多见,多数夫妻出于传统的家庭观念,在两性关系出现第三者时会选择保持家庭的完整。

西方传统文化认为,神先造婚姻,而后有家庭,因此,婚姻关系应该优先于父母、子女及其它家庭关系,西方的家庭也因此成为以夫妻关系为主轴的一种核心家庭结构。家庭规模相对较小,多以一代夫妻关系为主,并不像中国家庭那样具有很强的传递力和持续性。而且因为夫妻分别代表不同的性别,所以有必要强调两性的差异,性不但不被忽视,而且要被突出。西方婚姻带有强烈的排他性,不会包容他人,一旦出现第三者插足,婚姻常以中断关系夫妻结束。因此,西方家庭类型除常见的核心家庭之外还有单亲家庭、单身家庭、重组家庭、丁克家庭等。

(三)家庭的教育:父母本位的“理想教育”VS子女本位的“目标教育”

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强调的是命令与服从,而西方国家注重的是公平和自由,”中国人认为“养不教,父之过”,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认为对子女的教育是一种义务,是一种责任,因此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往往是一种典型的“理想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家长的意愿,带有强制性,目标往往是既定的,不可更改的,理想也往往定得过高,“胡爸虎妈”层出不穷。

与中国家长的“责任,义务”观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家长更多的是把教育看作孩子的“权利”,因此家庭教育比较能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比较实际,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孩子自己的个人意愿,是个性计划。孩子个人的爱好兴趣会随着他的成长而改变,家长也愿意根据这种改变修改孩子接受教育的目标。在这个过程里,大人只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三、结语

电影名《推手》一词来源于太极当中:“推手是体会上下相随,随屈就伸,沾连黏随不丢顶。”通过对这部电影的剖析,我们也能对中西文化冲突中的家庭价值观的差异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我们应该像太极拳的“推手”一样,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平衡和谐,进而减少文化冲突,取得更好的沟通。

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篇2

【关键词】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差异

1.家庭与个人的关系。在中国,家庭文化有明显的时代性。家庭受时代的影响,每个家庭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中国封建社会的家庭,就带有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在封建的宗法制度下的家庭,是由家长管制一切,而作为家长的,只能是男人。巴金先生的名著《家》就是一个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的家庭。这个家庭的一切,都是由其家长――高老太爷决定,在那个时代,女人连继承权都没有。在宗族至面,女子出嫁等于永远被开除出宗族。西方文化持有的是性别平等的观点,认为男女的差异不是先天注定的性别差异;是由于男性和女性之间社会要求的差异,才造成了他们之间的不平等,在家庭里,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相互尊重各自的价值观,男女拥有同等的生存权、发展权和选择权。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比较重视血缘关系,家族观念,喜欢宗族群居。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多数中国人仍然保留着这一习惯,特别体现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时候,宗族范围内聚餐。在特定的节日里,加强交流与沟通,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中,家庭永远是第一位,个人利益服从家庭利益(家族利益)。相比于中国人,西方人对血缘关系、宗族关系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在西方文化中,个人利益往往比家庭利益重要。对于西方人,人不仅仅是知识的主体,自然的主宰者,更是社会和家庭的主人,在个人和家庭的关系中,个人的利益和意愿是主要因素,家庭的利益和意愿是次要因素。

2.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男人在家庭占主导地位,而女人和孩子属于被支配地位。中国的孩子从小依赖家长,要接受父母的教育与教训,要服从父母的安排。成人后,要孝顺父母,承担家庭的责任。在美国的家庭文化中强调男女、个体的平等,强调自由、平等、民主、友爱等等。在单个家庭中表现为父母、子女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而在社会生活中则表现为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一个家庭成员,不分男女老幼都享有主人的权利和地位。

3.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我国老百姓中有一句俗话叫“远亲不如近邻”,它说明邻里之间互帮互济,礼尚往来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现在,人们的居住环境改变了,邻里之间的交往接触比过去少了,但是邻里之间仍然保持互相体谅、互相谦让、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主动承担公共责任,营造宽松友善的邻里关系。大多数西方家庭是通过一些聚会认识自己的邻居,但是如果主人不邀请你的话,你是不能随便进入聚会的。这与中国人的处理邻里关系有着巨大的差异。在中国特别是宗族之间的探亲访友,是非常正常的一种人际关系交往,甚至不用预约。而在西方,探访是需要预约的,在一些国家,甚至你必须严格按照预约的时间进行探访,不能早到,也不能迟到。

4.家庭教育。(1)教育方向不同。美国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个人的独立性、自信心。在美国父母非常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信、富于探索等个人的品格。现代中国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除了有父母照顾外,还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帮忙照看。孩子从小就在大人的全方位照顾中、保护中长大,养成了凡事都要依靠长辈的习惯。新闻中经常报道,某某学校出现学生带着家长、保姆上学;某某高校高材生不会系鞋带、不会洗衣服、不会与人沟通,生活无法自理。在美国家庭,父母尽量让孩子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但跟中国的家庭教育观念完全不同,认为从事体力劳动的都是“吃苦受累”的人所做的事情。而多数美国家庭在孩子们劳动后犒劳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从小知道世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要自己动手去劳动、去挣钱。孩子们通过实践,知道了家里的钱都是爸妈劳动挣来的,懂得了付出才有回报。美国家庭要孩子们参加劳动,那不是“吃苦”教育,而是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独立精神。(2)教育重心不同。在美国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比较宽松。孩子大多比较活泼,在父母面前可以畅所欲言的发表白己的见解。所讲有独到之处,父母还会给予孩子赞赏。大多数孩子可以在自己的空间里随意想象,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而在中国的家庭,父母从小教导孩子要听父母、老师的话,长辈说话孩子们不能随意插话,而且父母在谈论某件事情时.已预先告诉孩子是对或是错的。因此孩子只能被动听从父母、长辈的安排,等级观念从小就渗入到孩子们的心灵中。(3)教育方式不同。美国孩子遇事积极、乐观、好奇心强,敢尝试、能吃苦、肯动脑筋.而中国的孩子则存在遇事等待观望,下定不了决心,对事物缺乏兴趣,不肯动脑筋。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美国人对孩子的鼓励多于保护。父母经常鼓励孩子做各种尝试,在做中学,做中练,不怕失败,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兴趣,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冒险精神.但这种冒险不是盲目的。而作为中国的家长对孩子则是过分的保护.造成孩子对父母的高度依赖,使孩子怀疑或失去对自我价值和能力的正确评价。遇到问题要等父母来解决。家长怕孩子受伤、受欺,很多事情或活动家长认为危险、脏等就让不让孩子玩。其次,美国人对孩子的引导多于灌输。“我觉得……会好些?我的建议是……,你愿意听听我的看法吗?”等等这是美国家长对孩子说话的方式。“你还小,听妈妈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行”“不可以”等等。这是中国家长常对孩子们说的话。引导会启发孩子的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再做出自己的判断,结果可能对也可能错.这就是成长的过程.灌输对孩子来讲只需要被动接受,单纯的告诉孩子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只会束缚孩子的探索求知的能力。

二、差异产生的原因

(1)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结构的基础是家庭,西方社会结构的基础是个人。这就决定了传统的中国人而言,是以家庭为取向的,家庭先于、高于、重于个人;西方文化“个人”,主张个人的存在,而强调个人的权利与独立的精神。中国人注重家庭生活,通过组建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在中国一个和谐的家庭,当家庭成员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回家后通过家人的沟通和安慰,化解心中的烦恼,对维护家庭和谐、社会安定团结产生积极的作用。西方社会重团体生活轻家庭生活。部分西方人通过宗教生活,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利。(2)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有国才有家”,形成集体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提倡凡是以国家、社会和家庭利益为重,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个人利益换取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西方价值观念的核心,他们提倡个人的价值,提倡个人的权利、尊严、自由和个性化的发展。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里,个人主义价值观已经渗透到一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的各个方面之中。

三、正确处理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差异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频繁的交流,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日渐频繁。不同社会的不同文化所形成的差异必然会给各国之间的交往产生一些误解。家庭文化是文化交流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们应该怀着积极的态度,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正确的处理好不同家庭文化碰撞中的误解。(1)增强了解。中西方家庭文化肯定会存在着一些差异,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站在自己的立场、用我们传统的眼光和特定的思维方式去看待西方家庭文化的差异,无异于“掉进了井底”,成为了“井底之蛙”。我们应该更多的了解西方文化,认识西方家庭文化,消除误解。(2)求同存异。求同存异是正确处理文化差异的关键。任何国家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其他国家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摆正心态,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在交往中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借鉴其他国家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我们国家的文化。

参考文献

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篇3

【关键词】中国家庭教育西方家庭教育中西文化比较构建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194-02

随着社会竞争力的日趋激烈,家庭教育也备受关注。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也是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庭教育直接关系到孩子的素质和品行。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着孩子们未来的生存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家庭教育模式。中西家庭教育各有千秋,只有深刻了解中西家庭教育的差异,取长补短,并且不失时机地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占有更大的优势,在未来的挑战中轻松应对。

一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概述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涵盖了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等的文化精髓,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儒家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儒家文化的理念成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一般认为,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忠、孝、仁、义、礼、智、信”。

“忠”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原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后有忠于他人、忠君爱国等多种含义。《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中徐盛对孙权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何惧哉。”这段话就是“忠”的具体体现。“孝”主要指孝顺父母以及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仁”就是常怀行善济世之心。孔子《论语》中所倡导的“仁”是一种道德观念,即“爱人”,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在《论语》中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首次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义”包含品行端正、秉公行事、为人正直、伸张正义、恪守道义、有情有义、讲义气、讲信义等意义。“礼”指的是言行举止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也指尊重别人。儒家经典典籍之一《礼记》指出,“礼”是人的标志、文明的标志。孔子的一言一行均讲礼,他认为“礼”是一种人性、伦理、情感化的道德规范,孔子本人就是“礼”的典范。“智”是指知识、智力、智慧、智育等。按照儒家的说法,“智”是知识的本质、源泉、内容以及结果。一个智者应有德,不奸猾。“信”就是诚实守信,不欺诈。根据孔子的观点,“信”乃立人之本。一个人要“人言为信”,即一个人要讲信用,一旦许下承诺,就要遵守诺言。

二西方家庭教育概述

西方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源自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个人本位理念,并以此为核心培养个人的能力、素养和个性等。西方家庭教育把受教育者放在突出的位置,强调天性发展和自然发展,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适应各种环境的人,具备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人。因此,西方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从个人本位出发,建立孩子的独立、自由、平等、进取、开放、创新、博爱、人权、民主、法制等理念,健全独立的个性和完美的人格,树立开拓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以便将来孩子能自食其力,体现个体生命价值。但个人本位并不是个人主义,也不是以孩子为中心,而是指塑造有丰富个性的个人,是能驾驭自我、控制自我、超越自我,拥有完美人格和健全个性的现代人,而不是自私自利、为所欲为、依赖性强的功利化的个人。

西方的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主要受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1712~1778)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以及20世纪美国实用主义创始人、教育家约翰・杜威(1859~1952)的“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和经验中心)的影响。卢梭主张,教育理念要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和身心发展规律,以促进学生自由发展。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

三中西文化的比较

文化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对知识、经验、信仰、价值、态度、等级、宗教、时空观念、宇宙观念以及物质观念的总结”。广义的文化包括诸如认知的(语言哲学、科学思想、教育)、规范的(道德、信仰、法律)、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戏剧、建筑美学)、器用的(生产工具、衣食住行的器具以及制造这些工具和器具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结构、风俗习惯)等众多领域。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了民族性,并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了民族的传统。民族文化就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儒、释、道三种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三大源泉,以儒家文化为中心,三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共同发展,一同创造出中华民族独有的灿烂文化。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民族连绵不绝的文化链上。韦政通认为,中华民族文化有十大特征,即独创性、悠久性、涵摄性、统一性、保守性、崇尚和平、乡土情结、有情的宇宙观、家族本位和重德精神。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不但在中国历史上光彩夺目,惠及历代中华子孙,还影响了周边各国文化的发展,如朝鲜、韩国、日本等。特别是自汉代开辟丝绸之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之后,对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形成了世界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随着中国与西方国家不断地交流和中国国力地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对西方乃至世界的历史和文明的进程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西方的最初理念,从地域上讲,主要指欧洲。18世纪以后才开始包括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及其他欧洲移民聚集地,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西方文化的主要源泉是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希伯来文化等。它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呈现出矛盾冲突和互补融合之势。当今的许多科学学科、技术发明以及民主制度,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已经产生了雏形。当代西方世界的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潮流,科学理性、经济自由、政治民主的前进方向,都由希腊文明首开先河。罗马文明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文明,罗马的自然法是近代西方自然法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并对现代西方法律体系发生着深刻的影响。希伯来文化的主要文献是《圣经》。以《圣经》为代表的基督教精神主宰着欧洲的中古文化,逐渐形成了西方文化的传统。在西欧封建社会里,文化教育渗透着浓厚的宗教性神学思想。

西方文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但也有一些具有持久性、普遍性以及相对稳定的基本特征。其中最主要的基本特征有尊重理性,富有开放、进取、创造精神,崇尚人文主义、经验主义、自然科学法则、科学实验精神等,倡导自由、博爱、人权、民主、、法制等理念,追求自由平等、个体生命价值等。

中西家庭教育差异的关键在于各自所处的文化环境的不同。不同的文化环境,导致了不同的家庭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因此,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中西家庭教育的差异对比来探讨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中西方文化比较视角下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的构建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21世纪青少年应该具备“四个学会”,即“learntoknow”(学会求知),“learntodo”(学会做事),“learntolivetogether”(学会共处),“learntobe”(学会做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他不仅指出了中国现代教育的方向,也对中国家庭教育理念的构建具有指导意义。2008年,中国教育专家赵雨林提出的“三道”家庭教育理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内容是:(1)为生之道,即以生命健康为核心,由生理保健(健)、心理健康(乐)、安全适应(安)等三大方面组成;(2)为人之道,即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由生命角色(本)、人格人生(志)、处世修养(交)等三大方面组成;(3)为学之道,即以生命智慧为核心,由学习品质(学)、综合素养(素)、自主专长(特)等三大方面组成。

综合中西方家庭教育理念以及各专家提出的有关家庭教育的理念,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家庭教育:

第一,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用现念实施家庭德育教育。“忠”: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在将来的工作中爱岗敬业、恪守职责;“孝”:孝敬父母,尊老敬老、赡养老人;“仁”:品德高尚、乐于助人、睦邻友好、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善待他人;“义”:见义勇为、伸张正义、报效祖国、品行端正、一身正气、坚持真理;“礼”:礼貌谦恭、以礼待人、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不违法乱纪;“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博览群书、活用知识;“信”:诚实守信、不欺诈、不诳语。

第二,吸纳、借鉴西方“个人本位”家庭教育理念,尊重孩子,做孩子的良师益友,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创新意识、开拓意识、博爱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健全、完善孩子的个性和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现个体生命价值,做一个对社会和人类有用的人。

第三,运用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孩子的各种潜能,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发展,做一个人格完美、个性健全、博学多才的现代人。

第四,运用“赏识教育”理念,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08~1970)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要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即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的赏识可以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动机,培养兴趣,树立自信心,对孩子的启蒙和整个人生的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之,中国现代家庭教育应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理念,取其精华,与时俱进,弘扬时代精神;吸纳、借鉴西方的家庭教育理念,与中国现代家庭的实际相结合,推进中国家庭教育现代化,让中国的现代家庭教育与世界同步。

五结束语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家庭教育理念、目的、内容、模式以及方法的差异。无论是中国的家庭教育还是西方的家庭教育,都培养出了众多的人才。有人认为,在教育孩子方面,东方父母比西方父母更成功。也有人认为,西方父母更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杰出青年。其实,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无所谓孰优孰劣。我们应吸纳古今中外家庭教育的经验,结合自己家庭的现状,运用现念,科学、合理地构建切实可行的家庭教育理念,实施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3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顾伟列.中国文化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篇4

正如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说:“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本在于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的不同,两种文化的其他不同点都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发展对中西方法律本位起着重要的作用。农耕文化下的社会中,自然环境的恶劣制约着人类活动,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联系密切。而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便逐渐占据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一直以来,古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家族,而后是国家,对于个人而言,国家、家族的利益根本上是高于自己的,个人的一切行为必须为家族、国家这些集体利益服务。在这种以集团利益为主的价值标准下,个人的的行为及权利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而这种限制却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护和稳定,从而形成家族集团本位观念为特点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传统中国法律本位在家族集团本位的影响下,忽视个人,让个人变得渺小,也使个人的生存价值只能服从于他所依附的家族国家社会中。所以在家族中,这种本位观最大的体现是“父尊子卑”、“违反父母教令”等这类等级观念。但不同于农耕文化的商业文化,西方社会却因此形成了积极开放的商品经济。在商业文化和商品经济的带动下,西方社会从氏族到个人本位则有了巨大的发展。他们更加强调自己是法律上的自然人,有法律人格,有着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不为任何其他集体或个人所依附。个人本位法也在西方社会中被逐渐确立。

二、不同法律本位下的家庭教育差异

在世界日趋全球化的同时,各种不同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的交流也日益增加,多样文化交流的同时,冲突与摩擦也日益明显。就好比中西方因为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差异,在家庭教育观念上也产生了不少摩擦。因此在以家族集体本位为观念的古代中国,“父尊子卑”“违反父母教令”的等级观念是非常普遍的。家长受到等级观念的影响,自然认为孩子是附属于自己,所以在多数情况下会把体罚作为最有效的方式来教导孩子。在中国家长心中,孩子不应该反对父母,否则认为是不孝的体现。所以我们经常能听到“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的中国式教育方式。比如传统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中的“父为子纲”“父尊子卑”,说的就是父亲的地位高于孩子,孩子要听从父亲教导。在现代社会,“鹰爸式教育”所体现的传统中国教育方式更是如此。在西方社会,孩子不是附属于父母的一件私有物,他是作为个体在法律上有自己独立的法律人格的自然人,并享有属于自己的利益和权利。父母作为家长,当然享有监护和管教孩子的权利,但这种权利却受到法律的约束,如果父母超出法律所规定的限度,父母的监护权则会受到影响。西方父母在行使监护和教导孩子的权利时会受到社会及公权力的监督,西方孩子因此比中国孩子在个体发展上得到了更多的保护。所以在中国,家长如果没有履行好自己的监护权使孩子受到伤害,或者打骂孩子时,大部分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人必定也认为这在中国家庭是极其普遍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作为家长管教自己的孩子并没什么不对的地方,这是属于他们天经地义的权利。但在西方,家长却会被,儿童福利机构也会调查此事。但对于大多数中国家长来说,这显然是不可思议的。

三、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对比的反思

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篇5

关键词:中外;家庭教育;差异;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它包括了许多传统的家庭教育成分。贯穿中国古代家庭教育领域历史的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如:德教为先,尊老爱幼,修身为本,以身作则,立志自强,博学慎思等等。这些优秀的思想源远流长。

尽管如此,家庭教育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它依然是个薄弱环节。有关教育专家长期跟踪研究认为:三分之二的家庭教育不当。他们所有的分析得出这样一些结论:第一,许多恶性事件,暴力事件不断发生,这不仅表明家教问题的严重性,而且表明开展科学家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可以概括为“三个过多”和“一个过高”:即有相当一些父母对孩子关爱照顾过多,干涉管束过多,普遍存在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独生子女群体增长以及离异家庭的增多等等,都给家庭教育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第四,农村人口占80%,农村居住分散,条件较差,家长的文化素质偏低,农村家教已成为开展家庭教育的重点与此同时,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中国家长面对传统与现代家教思想,表现出无所适从的无奈。针对目前我国家教的一些不良现象,我们有必要对中西传统家庭教育从各个方面作以比较。

一、由于中外方各自文化的不同,使得中外传统家教在更多的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色

(一)教育倾向不同

中国父母重社会教育,轻儿童成长。中国父母十分重视社会适应性的教化,但却常常忽视了从孩子达到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来促进其成长,他们往往按照既定的模式来培养子女,为他们的成长铺设康庄大道。

西方父母更重视为子女提供一个可以与之抗争的成长环境,并养成他们坚韧的个性和良好的品行,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子女身心的特征不断的调节、选择自己的培养观念和方式。

(二)家庭教育价值观不同

中国父母十分看重人们对他们的教子方面作出的誉毁,认为教子成材是他们的成就,而教子不善则脸面无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谋生,为了脸面。

西方家庭教育则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准备谋生,而是准备生存。他们所强调的“博雅教育”是具有一种塑造心智的价值,一种与功利的或职业的考虑无关的价值。

实际上西方家庭不刻意比较,中国家庭的比较则上演成一种十分严重的问题:攀比。

(三)家庭主体观与教育的相互性不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庭的主要教育者是父母。中国父母的家长意识十分强烈。他们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独有私人财产,看作是他们的附属物。因此十分看重他们单方面的塑造,影响孩子的个性建构。他们注意到自身的形象,忽视了孩子与成人的相互作用,忽视了相互影响的过程和全面性,使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无视幼儿个体的存在。

西方文明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更强调个人的奋斗,强调平等、民主并尊重个人权利。父母的责任只在于发现并引导孩子的兴趣和潜能。为孩子创造有利的环境,重视与孩子的交流,重视教育的相互性。西方家庭教育中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而是孩子的朋友。

(四)教育的重心不同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历来以道德作为最高价值取向。中国人心目中的“好孩子”首先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是指向群体的,人见人爱的。所以家长培养孩子修身养性,自我收敛,讲求含蓄,强调等级观念。

西方文化所掌握的则是知识,家庭对儿童主要是启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想象力。知识的创造来自好奇心。所以借由引发对大自然的兴趣,借由各种天马行空的童话故事,让孩子们具有广大的想象空间,以有利于对知识的创造,他们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作为最高指向,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是西方家教的重心。

(五)教育方法的不同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是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育,强调死记硬背。孩子们是接受学习。古谚之“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朱熹也说“读书记遍数,足而未诵再读,虚而已诵至满”。

西方更强调孩子的“悟”。他们喜欢让孩子亲身厉行,去大自然中,去生活中探求知识。他们寓学习于多种形式。西方家庭有专门的烹饪课、手工课和游戏室。他们不认为玩和学习是对立的,更鼓励孩子出去学习,更注重孩子会思考。家长会主动带孩子去探求大自然的奥秘,去认识社会,他们奉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他们鼓励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参加社会实践。

二、主要建议

(一)首先是家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摒弃陈旧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跟上时展步伐。现代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科学化,以及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建立现代家庭教育的机制,实现家庭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建立家庭教育的服务体系,做到保障措施制度化。

(二)树立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把“教子做人”作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利用亲情教育的优势,开展个性化教育,发展孩子个性,为国家培养各种有用之才;采取鼓励、引导、宽容的科学方法,耐心教育,不断提高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

(三)紧跟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拓宽家庭教育思路,增强开放意识,提高家庭教育的适应性;重视和解决“重智轻德”的教育倾向,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孩子学会学习和求知;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家教传统同时,也要面向世界,吸收引进外国思想文化精品,开展东西方家庭教育的交流。

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篇6

关键词:家庭教育中西教育差异

一、引言

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所有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中西方由于在文化、经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的很多不同点,因此造就了中西方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正确认识和了解中西之间的差异,对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强调的是命令与服从,而西方国家注重的是公平和自由。一些中国的家长处于统治者的地位,孩子只能顺从地接受一切。父母往往用自己的理性来决定孩子的自然发展,因此剥夺了孩子的自由选择权。而西方国家的家长注重给孩子自,让孩子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自己解决能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的教育方式

中国的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专心、安静地做下来读书、学艺,却忽视了孩子的天分,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结果为了培养所谓的“天才”而扼杀了真正的天才。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集体活动、集体教育,学生在校的时间多以教导性强的课程为主,学生的自由选择相对较少。首先中国教育具有不实际性,所学的东西,费最大的力量才学到的知识,或者说是能力、本领,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其次是不人性化,人们常说中国的学生像书呆子,这是在一种环境下、一种状态下被熏陶所造成的结果。在正当青春年少时,他们拥有的是被学习占领一去不复返的童年。

由于中国的经济条件比较差,社会养老保险不健全和一些旧有的观念问题,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从个人养老或个人荣誉面子角度考虑得比较多,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看待,要孩子知恩图报。这往往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上。因此,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只有上好的大学才有好的未来,学历越高本领就越大。就算是大学,他们也不是自由独立的,做什么都是父母安排。因为从小到大孩子都是在他们的“翅膀”下长大,总觉得只有这样才是对孩子的人生负责,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温室”中长大根本就没有自己锻炼的机会。正因为这样,现在的大学生依赖性强,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自立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差。

三、西方教育的方式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里,家长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相处,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的个人自。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小就让孩子认识劳动的价值,因此他们从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偿服务。父母注重孩子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他们要学习的是生存的办法,是一种谋生的道路,是对人生有用的本领。父母至始至终都是以孩子的独立生存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为主体。美国的孩子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

西方国家经济条件好,社会养老保险健全,父母不认为养儿是为了防老,他们无后顾之忧。只要孩子年满18周岁,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责任性和同情心的人,父母就算尽到了义务,完成教育孩子的任务。到了大学,孩子就勤工俭学,换取生活费,实践使他们知道钱来之不易。他们的大学生活非常精彩,他们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自己选择朋友,自己选择职业,父母不会代替孩子选择,他们主要是引导孩子怎样进行选择,或者站在孩子的身后,给孩子信心,鼓励孩子。

四、中西教育差异

1.文化经济的差异

中国历史悠久,同时所受的旧的约束也比较多,特别是封建意识的影响较深。文化价值观上多是内敛、保守,不敢冒险。顺从与听话是好的教育的象征,这导致了部分孩子的思想扭曲。而且,中国经济落后,生存压力大,是一个“学历社会”,行业流动性差,所以中国人往往把自己的一生都押在工作上。中国父母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好,工作好,就是好出路,也给他们脸上添彩。所以中国父母注重在教育孩子成“才”(就是学习成绩优秀,能考上好的学校,能获得高学历)。

而西方国家,譬如美国,它只是一个历史比较短的移民国家,旧的思想文化保留得很少,在多元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影响,人们能够较快地接受新事物,加上发展的约束较少,因此他们有冒险和创新精神。在经济方面,美国生产力先进,商品经济发达,生存压力小。而且美国是一个“能力社会”,用人机制健全,劳动力流通自由,所以美国人择业观开放,职业选择面宽。美国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能在社会上立足生存就是不错的,职业不分贵贱(在合法范围内)。

2.教育方式和教育观的差异

中国家长尤其是独身子女的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包办到底,这种行为严重地影响到孩子。不少家长怕孩子学坏或吃亏,限制孩子的自由,不让孩子与外界接触。这是导致孩子变得自私的原因之一。与生活能力相比,在学习上家长反而对孩子要求很高,甚至可以说是到了苛刻的程度,应试教育一直影响着家长们的思想,孩子的成绩好和考上好的学校是孩子成材的标准。

在西方家庭中,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育采取放手但不放纵的手段。父母的责任是照顾好孩子的安全和一些生活上的事情,而学习跟游戏的选择权都在于孩子自己。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孩子一旦出现错误或是养成不好的习惯从不袒护,而是教育他们知错能改。他们在孩子的学习上从不施加压力,他们认为孩子若有兴趣学就肯定会努力学好,而不用父母去逼迫。

五、结语

由于教育方式、家庭环境、文化、经济的差异,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反差很大。家庭教育是重中之重,是孩子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家长拿出时间和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好好沟通、交流,认为孩子做得好的要肯定,要加以鼓励;认为不好的要好好指导,而不是打骂,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另一重要因素就是中国的应试教育出现了误区,对这一现状,家庭内外需要共同努力,将“成人”作为家庭教育的目的。确定了“成人”教育的目的之后,父母应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自然就要让原先的片面教育变成全面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子女往往权威大于民主,这样的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应该要平等对待,让孩子自由发挥,这能提高他们自身的大脑开发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宽松”教育和“开放”教育也许才是改进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好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亚,周侠.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科教文汇,2007,3,(2):51-53.

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篇7

1.中美两国传统文化的差异

中国与美国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由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和历史文化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教育思想。

(1)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家庭制度是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动而变动。在中国,由于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实行“同居共财”的制度,各个家庭成员在经济上不独立,必须依赖家庭共同财产生活,家庭的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这样的情况下就不能不以家族为本位。中国家族本位主要表现在把整个家族看得比个人更重要,重视家族成员间的伦理关系。而在美国,中世纪中后期和近代,由于私有制深入到家庭内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有财产,这为每个家庭成员的独立性奠定了基础,为个人本位主义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美国个人本位主义的主要表现是强调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个人的独立性,缺乏个人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个人本位使得美国家庭比中国家庭民主、平等很多,造就了美国人习惯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和努力,独立生存与发展,不依赖家庭和父母的习惯。

(2)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前提是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即自然观和宇宙观。中国与美国文化基本差异表现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中国人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而美国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天人相分”。“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应该服从普遍规律;人性即是人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人生的理想是天人的协调。受西方哲学观的影响,美国人认为宇宙间的天地万物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人是站在自然界之上的,有统治自然界的权利;人与自然界是敌对的;人要在征服、战胜自然的艰苦斗争中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

(3)从民族性格看中美文化差异。美国人有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他们认为每个人都要依靠自己而不是别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对别人负责。在他们的观念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完全取决于个人能力。他们更在乎自己的想法,对于别人的干涉和建议不会太过在乎,如果遇到困难,他们也更习惯于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依赖别人的帮助,试图独立面对、解决问题是美国人的一贯作风。而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就是:个人的价值是通过对社会的奉献而表现出来的,个人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只有对社会做出更多贡献,他的人生价值才更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美国人喜欢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不善于掩饰内心真实想法,不会刻意回避矛盾,喜欢直接地面对矛盾,解决矛盾。中国人讲究说话的艺术,善于委婉表达,不直接暴露矛盾,谈话时总是给对方留有足够的余地以便对方能够接受。美国人很少掩饰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他们充满活力,性格直爽。中国人感情内敛,不轻易表现出自己的内心想法,较美国人来说更为含蓄。美国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总是给自己与别人竞争的勇气和机会。中国人容易满足,不喜欢和别人竞争,从成语“知足常乐”中就可以看出来中国人易于满足的性格。美国人信奉个人主义,认为人应该为自己而活,所以谋求个人利益也是理所当然的,集体利益不应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个人利益与自由至高无上。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有冲突的时候,必要时可以牺牲个人利益来保全集体利益,提倡集体团结协作。美国人不拘小节,崇尚自由,而中国人则崇尚礼仪,秩序井然,师生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员工和上司之间都体现出尊卑和长幼之别。

(4)思维方式的差异。纵观中美文明发展,不难看出美国人更注重演绎、抽象和分析的逻辑推理,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非逻辑的,具有垂直观、直觉和顿悟的特征。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结构,语言乃其浅表,就是通常所说的意识层面,其下就是情感和意志等,处于更加深层的就是以潜意识状态存在的观物态度。中美间思维模式的差异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观物态度。所以,我们可以将西方思维归结为逻辑推理型,中国思维归结为直观直觉型。

2.中美家庭教育之比较

(1)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父母认为自己有权利处理孩子的任何事情,孩子的想法是可以被忽略的,因为他们缺乏生活经验,他们的想法是肯定错误的,也一定会失败的,他们必须听父母的才会走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才有可能成功。中国人不仅不会向孩子学习,还极度轻视孩子的重要性。而在美国,由于崇尚个人本位,家庭成员彼此间相对较为独立,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也相对平等,这里也表现为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平等,美国家长尊重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隐私,把孩子当做家庭中的重要一员。

(2)培养观念的差异。不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相信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对于爱的表达和方式不太一样。在中国,家长对于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已不知不觉与孩子的成绩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当今中国的家庭教育无一例外地都在为学校教育服务,孩子的好与坏都只被家长用成绩这一方面来判断。所以,中国的家长都十分重视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很少关注甚至忽略了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等中国流传下来的古句中不难看出,中国人对于读书与考取功名的重视远大于其他。而在美国,父母更加注重孩子各种能力的获得,美国家长认为孩子的知识和学习是在学校内完成的,家长和家庭对孩子的作用就体现在素质能力和适应力的培养上,所以普遍来说美国孩子的文化知识素质偏低。另外,中国父母注重结果,而美国父母则更加注重培养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能力。

(3)独立性的培养。在独立性的培养上,中国是远远比不上美国的,由于封建传统思想和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的影响,中国父母习惯于让孩子依赖,替孩子解决问题,他们觉得孩子始终是孩子,不相信孩子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给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导致很多孩子长大成人后都没有独立担当的勇气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美国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基本上18岁之后就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情父母绝对不会插手帮助,尽量都依靠孩子自己去完成。美国的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方面,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

(4)德育的差异。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德育都是十分重视的,但是培养方法却是各有自己的一套。中国父母擅长说理,进行思想教育,他们善于用历史典故来引导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教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在思想上给孩子塑造一个道德典范,让孩子向这些道德人物和行为学习,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美国父母则擅长行为教育和实践教育,即在事情发生、处理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一步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这样做才是对的,他们可以容忍孩子的顽皮和淘气,不拘于小节,不约束孩子,会鼓励孩子的奇思妙想,为孩子个性的形成营造良好的氛围。(5)教育方式的差异。中国的小孩从小就习惯于屈服在父母的权威之下,他们从小就知道尊重父母、尊重长辈,因为中国父母都喜欢听话的孩子。何为听话?就是顺从,父母说一不二,孩子很容易压制自己的想法,甚至变得没有想法,中国的孩子在这种家庭氛围下长大,其实很难有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美国父母让孩子拥有选择的自由,他们教会孩子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做自己喜欢和向往的那种人,他们认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强迫孩子一定要按照父母的意愿。在美国,有一种共识,就是父母、教师不应给孩子灌输某种既定的规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各自的价值观去选择,教育的重要职能在于引导他们怎样进行选择。

3.中国家庭教育之不足

首先,通过中美家庭教育的对比我们发现,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分重视学习成绩,把成绩作为衡量好学生和坏学生的唯一标准,在学校学习,在家里还是学习,中国孩子的童年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为了学习而学习,课余的时间都被补习班安排得满满的,可以说家庭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辅助,一切都是为成绩服务,家长围着成绩转,毋庸置疑地忽视了家庭教育本来的职能,没有把对孩子生活能力和独立意识的培养放在眼里,让孩子每天生活在学习和成绩中,失去了童年该有的快乐,身心疲惫。其次,中国现如今越来越多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这一特殊的现象使得独生子女受到来自大家庭的越来越多过分的保护,因为在家长的眼里,这唯一的孩子太珍贵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教育诗篇》中写道:“一般人说,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们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可是,这就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现在的中国,十之八九的父母都是在源源不断地送给孩子这可怕的礼物。父母包办了孩子的一切,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自己做,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权利,在这种“保护”的观念下,许多孩子变成温室的花朵,娇气、懒惰、自私等不良习气在孩子的身上不断体现出来,很难在孩子身上找到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子。最后,中国父母教育孩子注重说教,而不习惯或者说不喜欢身教。有句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我们古代教育孩子言传身教,现如今父母更喜欢动动嘴皮子,把道德观念强加到孩子身上,自己的实际行动往往又是另一番样子,重他律轻自律的行为方式很容易让孩子觉得说的和做的没必要一致,道德行为是不情愿的、迫不得已的,并不是自愿的。社会道德规范并没有被个体真正地接受并且融会到行为中去,反而成了一种道德束缚,给孩子造成不良思想影响。

4.美国家庭教育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

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篇8

【关键词】迁居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家庭观差异

一、前言

中国人不喜欢迁居,不仅因为迁居劳心费力,异常麻烦,还因为他们有根深蒂固的故上难离、叶落归根的恋乡情结。即使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或实际的需求需要迁居,他们也会尽量找寻其他可替代的办法,采取折中的方式,努力避免背井离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人不仅喜欢搬家,而且他们往往会千方百计地主动寻觅迁居的理由和机会,让自己能够“四海为家”。根据有关统计资料,从1982年到1987年的5年间,中国只有2.8%的人迁往他乡,平均每年只有0.56%的人跨市镇流动。同一时期,美国每年都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家庭迁居,其中从一个州迁徙至另一个州的人数多达1000万,而在州内、市内作短途搬迁者则多达4000多万。美国人口普查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人是全球最爱搬家的群体:美国人一生平均搬家11.7次(女性平均会在一个区域居住5.6年,男性则只有4.9年)。

中国和美国在家庭迁居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固然与两国是否存在户籍制度有关。中国的户籍制度历史悠久,截至目前,严格的户籍制度依然存在,并对中国人的迁居起着规范管理和制约的作用。在美国,没有户籍制度,迁居不受任何限制,也不必经过任何机构批准,所以迁居非常便利和简单。然而,户籍制度存在与否只是反映了迁居的便利程度,绝非导致中美两国家庭迁居迥异的根本原因。如若想真正了解两国家庭迁居差异的根源,就只能从文化层面找寻答案。

二、导致中国和美国家庭迁居差异的文化因素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它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但是表象背后起主导作用的是人们的意识和价值观,而且所有的文化式样都经由人们的行为加以体现。由此可见,从中美两国的文化传统、家庭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文化因素入手,两国家庭迁居方面的差异就能得到深入的解读。

1.迥异的文化传统。中国的文化传统根植于农耕文明,表现为安土重迁。在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农耕文化是基础,因为它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决定着汉民族的生存方式,塑造着汉民族文化。农耕文化产生于农民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农耕文化中,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滥觞于种植的中国农耕文化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相对稳定,因此人们易于产生自满、保守以及浓厚的血缘与地缘意识,从而对异地他乡不感兴趣,甚至感到畏惧。在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影响下,中国人认为家即是“根”,所以一般很少迁居,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

美国文化源于工业社会,根植于工商业文明,表现为见异思迁。工商业文明起源于古希腊,之后扩展到古罗马和西欧。北美最早的殖民者是来自英格兰信奉新教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他们奠定了美国文化的基础。美国文化所具有的进取和拓展的特性在美国人的频繁迁居中得到充分的反映。从根本上讲,美国人的高迁移率与几百年来美国作为一个外来移民的民族与国家有关。从17世纪初以来的400多年间,从世界各地向北美的移民潮持续不断,而且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为世界罕见。随着领土的不断扩张,以及100多年来不断西进开发,美国还成为一个国内居民频繁迁徙的王国。最早从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信奉“哪里有面包,哪里就是祖国”。现在,白人占比约78%的美国人继承了这种理念,他们在自己国家广袤的土地上自由迁居,寻找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园。

2.不同的家庭观念。在家庭观念方面,中国人和美国人都非常注重亲情,重视子女的教育,也都相信家庭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不过出于文化的原因,两者的表现形式差异很大。其中,在核心家庭成员(夫、妻以及未成年子女)的非自愿分居方面存在的不同观念和行为导致了中美家庭迁居方面的差异。这里所说的家庭成员分居是指夫妻之间的分居、夫或妻与另一方和未成年子女的分居以及夫妻双方与未成年子女的分居。

在中国,因为夫妻一方工作调动或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人们能够接受、也非常习惯家庭成员的分居。人们普遍认为为了家庭利益(更多关注的是物质利益),夫妻中的一方(以男方居多)只身远赴他乡打拼是值得的,而且是备受称道的,因为一个人成功之后,整个家庭、甚至家族都能从中获益。在城市,为了工作或赚钱,夫妻分居两地的情况随处可见。在农村,留守儿童现象令人触目惊心: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中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另外,为了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大量存在的“陪读妈妈”现象,不仅限于国内,现在也扩展到了国外很多国家。而在美国,面对上述问题,大多数人通常会选择迁居,以确保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当家庭和事业发生冲突时,家庭基本是美国人的首选。如果想“鱼和熊掌兼得”,那么人到哪里,家就必须迁到哪里,房子可以换,家可以搬,夫妻不能分居。另外,美国人认为照顾未成年的子女是父母要履行的职责,除非父母身体和精神出现严重问题,否则都不应该把孩子交由他人照顾,即使是孩子的祖父母。毋庸置疑,中美家庭迁居差异确有社会现实层面的原因,但两国家庭观念的差异也是导致中国人迁居不多而美国人迁居频繁的重要原因。

3.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反映了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价值观则是指导人们生活的具有规范作用的共同认识和是非标准。在家庭迁居方面,中美两国的差异折射出不同的价值观,反映了迥异的生活方式。

虽然中国逐步城市化,走向市场经济,工商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流,但工商业文明还没有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以致很多人的价值观仍然停留在农耕文明的阶段。因此,人们依然希望过安定的生活,“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不喜欢、甚至害怕去探索外部的世界,更不愿意冒险。对许多中国人而言,在哪里买了房子就预示着在哪里扎了根,不遇到太重要的事一般不搬家,而会在一个地方居至终老。很多家族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生活在一个地方,形成了对土地和环境的眷恋。比如有媒体报道,西北有的地方干旱缺水,农民们宁可去20里外的地方背水,也不想把家搬到离水近一点的地方,甚至当地政府提供的优厚补贴资金也难以吸引和说服他们搬迁。这足以反映出诸如“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等俗语所包含的价值观在中国很大的群体中的影响和作用。

美国人从移民祖先那里继承了不安分、喜变化的基因。他们从不安于现状,不习惯过平淡无奇的生活;他们追求新奇,乐于冒险;他们渴望看到新的地方,积极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获得新成功。于是,从生活差的地方向生活好的地方流动,从收入低的地区向收入高的地区迁徙,从生活成本高的州向成本低的州搬家,从教育条件差的社区向条件好的社区迁居成了美国社会常态化的社会现象,因而美国人不会在某一个地方落地生根、一劳永逸地住上一辈子,而是会频繁迁居。有一个有趣却又发人深思的故事,是关乎中美两国学生对中国古老寓言《愚公移山》的不同解读:中国学生认为愚公具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而美国学生则认为愚公果真“愚”,明明可以搬家,为什么一定要移山?可见,文化不同,价值观便相左,因而生活方式就天差地别。

三、结语

中国和美国的文化迥然不同,因而两国在家庭迁居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也正是各自文化传统、家庭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反映。必须指出的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较,的确会存在差异,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不存在哪个先进、哪个落后的问题。中国人迁居少,美国人迁居多,是各自文化中的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所以也不存在孰是孰非的问题。不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美两国家庭迁居差异带给人们的反思,从中获得的启示,将有助于人们在现实生活实践中扬长避短,得到裨益。

参考文献:

[1]刘俊.从深层到表层的中美文化差异[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5).

[2]郭英剑.全球化语境中的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1).

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篇9

【关键词】并校;教育投入;行为选择

一、引言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各级政府和教育单位要“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以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撤并农村中小学的现象,规模较小的中小学被统一并入附近规模较大的中心中学或小学。

并校政策实施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政策制定者在制定该政策时的初衷。范先佐和郭清扬(2009)指出,并校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并校政策也引起了很多问题。刘贤伟(2007)认为,学校布局调整后,许多地方对学校资产的处置方式不当,出现了学校资产流失和浪费的情况;叶敬忠和陆继霞(2009)指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变致使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出现一系列不良状况;赵丹和范先佐(2011)提出学校的布局调整增加了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直接成本等。

并校背景下,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如有些孩子辍学了;有些孩子去中心学校上学了;有些孩子去县城的学校上学了。这些差异是在并校过程中或并校实施后出现的,可以笼统的认为是并校引起可这些差异,但其内在的影响因素又是什么呢?本文研究的并校背景下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行为选择差异的影响因素将给出答案。

二、相关研究成果及本文研究框架

并校政策实施至今已经有十三年了,在这十三年中,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入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并校政策的影响。在不考虑并校背景的情况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家长对其子女教育投入呢?家庭收入是学术界最为关注的变量,如Schultz(1993)认为低收入国家父母可能由于厌恶风险或借贷约束对其子女教育投入低,即使教育投入回报率高。黄乾(2005)指出影响农户教育投入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农户收入与教育投入价格、农村教育投入风险和农户教育投入收益率。杨利平和宋元梁(2007)在之后的研究中将影响因素进行了细化,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人均收入、劳动力身体状况、劳动力最高受教育程度、子女学习兴趣、校途是否安全、未成年子女数量、本地教学质量、国家教育政策以及家庭信贷可获性因素9个变量对家庭教育投入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并校即意味着农户的子女可能经历上学地点的变更,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文提到的影响因素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霍震和赵文嘉(2008)指出,经济因素对农户选择的影响较弱。虽然可用于教育的最大支出往往与家庭的收入密切相关,收入高的家庭往往可以在教育上进行更多的投资,然而中小学教育属于义务教育的范围,并校前后学费的差异较小,主要差异体现在生活费用上,引起这样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并校后距离学校远的学生要增加在住宿和交通上的费用,但多数家庭是能承担增加的住宿和交通费用的。与经济因素相比,社会心理因素起着较强的作用,主要有学生融合难度、村落居住格局、同辈群体作用、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和生活环境与质量几个方面。

在对现有文献解读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家长面对并校时的选择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是否继续供孩子上学”;二是“去哪儿上学”。文章的研究框架是先罗列出影响这两个选择的潜在因素,在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对两种选择的影响和产生的结果。

三、数据来源

文章引用的数据主要由实地调研获得。研究的调研工作主要分为两期,第一期是在山东省下属的院格庄街道进行调查走访,第二期是在江苏省下属的山阳镇进行调查走访。调研的形式以问卷的填答和访谈为主,问卷又分为家长卷和学生卷。实际发放问卷350份,后期整理剔除部分无效问卷,共得到有效问卷269份(其中院格庄街道97份,山阳镇172份),共收集了402位学生家长的信息。

四、研究过程

本文的研究过程即为探讨影响“是否继续供孩子上学”和“去哪儿上学”的潜在因素,确定影响因素的过程。

1.“是否继续供孩子上学”

“是否继续供孩子上学”是家长在面对并校产生诸多影响时所要做出的第一个选择,家庭的自身状况是影响该选择的主要因素。笔者根据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将潜在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家庭收入与教育直接成本之间的关系、家长特征、家庭结构和家长的价值观念。下面将对这四个潜在的因素逐一进行讨论。

(1)家庭收入与教育直接成本之间的关系

本次调研采集了样本农户家庭去年的收入数据,并根据收入的性质分类为农业经营收入、副业经营收入、工资收入和打工收入。根据我们对家庭收入数据的处理得知,在我们所调查的样本农户中,年收入最少的一户只有2000元左右,而最高的则有130000(该户是个体户),每户的平均年收入约为31641.13元,27.83%的家庭的年收入低于20000元。

家庭教育投资的直接成本是指家庭对教育进行投资时所实际支出的费用。教育直接成本又可以分为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两大类,学习费用包括书本费和学杂费,生活费包括住宿费、伙食费和交通费用。由于中小学教育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合并前后学习费用基本没有变化,因此学杂费并不会成为影响家长是否继续供子女上学的因素。生活费用则明显受到学校区位的影响,由于并校,多数学生上学的路程变长了(山阳镇中心学校的学生在并校之前到学校的平均距离约为3.06公里,并校之后的平均距离约为4.24公里;院格庄中心学校的学生在并校之前到学校的平均时间约为19.34分钟,并校之后的平均时间约为28.52分钟),家长出于对子女途中安全的考虑,会安排专人接送或选择让子女住校并在学校食堂吃饭,甚至在学校附近租房子由家人陪读。与并校之前相比,农村家庭因子女受教育而产生的子女的生活费用大幅上涨。江苏省山阳镇农户子女每年的生活费用约为2783.13元,占户均收入的7.68%;山东省院格庄街道农户子女每年的生活费用约为2549.76元,占户均收入的10.86%。由此可见,虽然农村家庭因子女受教育而产生的生活费用大幅上涨,但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不高,在家庭的承受范围内,所以生活费用的增加也不会成为影响家长是否继续工供子女上学的因素。

(2)家长特征

家长特征主要考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可以影响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进而影响其对子女教育投资的决策。

对每个受访的家庭,我们都了解了学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其中,未上过学(文盲)的占到了4.48%,小学程度的有30.60%,初中程度的有52.49%,高中程度的有10.95%,剩下的1.48%拥有中专学历。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家长(64.92%)接受过初中及以上的教育,这不仅可以反映调研地点有浓厚的重教思想,而且可以进一步推测大部分受访的父母会因为自己接受的教育而巩固加深重教的思想。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增加子女教育投入的意愿会更加强烈,并不会因为学校的变更就减少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反之,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有可能会因为自身对教育重视的程度不够,会因为上学费用的增加而放弃对子女的教育投资。调研过程中,笔者共采访辍学学生15人,其中13人的家长中有没有上过学的情况,占辍学学生的86.67%。由此可见,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对是否供子女上学是有影响的。

(3)家庭结构

一般来说,家庭中子女的数量和老人的数量可以反应一个家庭的负担。在调查的269户农户中,有191户家庭有一个孩子,占71.00%,有78户家庭有两个孩子,占29.00%;15.24%的农户有0位老人,31.97%的农户有1位老人,48.33%的农户有2位老人与他们同住,4.09%的农户有3位老人,0.37%的农户有4位老人(只有一户)。

同时,受访家庭的子女中有87.90%在读中小学,依据前面的解释,中小学教育属于义务教育,上学的费用占家庭收入的比率不高,并不会阻碍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我们在走访农户的过程中发现受访农户家中的老人现在大多65岁,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不仅可以生活自理还可以干农活,加上有农村社会保障,并没有成为家庭的负担,有些还为家庭创造着额外的收入。因此家庭成员结构的情况并不影响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或者影响特别微弱。

(4)家长价值观念

农户对子女教育的投资行为也受到其自身的价值观影响。本次调研主要调查了农户物质主义、功利主义、教育人文观会和男女平等观(具体调查内容见附录一),其测量采用了心理学中常见的Likert7级量表,“1”到“7”分别表示“完全不同意”、“很不同意”、“有点不同意”、“同意”、“有点同意”、“很同意”、“完全同意”。

通过计算受访者在各条目上的得分均值,可以得到他们分别在各价值观和行为变量上的分值,分值越高,意味着受访者在该变量所代表的观念上越强,根据现阶段收集到的数据分类整理得到样本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表。

表1受访者价值观与行为变量的均值与标准差

价值观与行为变量均值标准差

物质主义3.3481.534

功利主义3.6741.723

教育人文观5.2861.649

男女平等观2.0762.018

由表1中的数据可知,家长有关物质主义问题的答案的均值在有“点不同意”和“同意”之间,这种观念可能会导致对教育投入的减少,因为物质观念较强可能会导致当期的消费过高,挤占对教育的投资。但是也存在其他可能,例如农村家庭家长的强烈的物质欲望可能只是代表他们向往更好的生活,并不一定意味着当期的高消费,又如物质主义观念较强的家长可能会认为教育投入会带来高物质回报,进而增加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关于这一点,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佐证。

功利主义的问题的均值是3.647,由此可见功利主义在农村家长中是存在的,这意味着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进行投资时会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当家长预期到其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回报率较低时,家长会减少对子女的教育投入。

通过对教育人文观的测量,我们可以知道受访农户普遍认同“读书有用”的观点,这会增加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

男女平等观的测量结果显示,家长不认为男孩读书比女生读书有用或有优势,加上现在大多数的家庭只有一个子女,且在中小学阶段,成绩好的往往是女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家庭家长们女不如男的传统观点。

2.“去哪儿上学”

这是家长在面对并校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家长要综合考虑家庭的收入、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就业等情况以决定让子女去哪儿上学,是去中心学校还是县城的学校。因此,笔者将家庭收入状况、学校教育环境和就业机会作为影响家长决策的潜在因素。

(1)家庭收入状况

前文已从是否继续供子女上学的角度探讨过家庭收入对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影响,现在换个角度即从“去哪儿上学”的角度继续讨论家庭收入状况对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影响。根据对问卷的整理,我们发现不同收入的家庭面对这个问题的选择是不一样的,选择让子女去县城读书的家庭有37户,这37户的每户平均年收入是40956.43元,而选择让子女继续在中心学校读书的217户家庭的平均年收入是30631.23元。由这两个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收入高的家庭会给子女选择较好的学校,以便给子女提供好的学习环境,所以家庭收入状况对家庭决定让子女去哪儿接受教育是有影响的。

(2)学校教育环境

并校的目的是为了集中、优化配置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可以想象调研地的教学设施和师资水平与并校之前相比都会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调查了农户对其子女现阶段接受教育的质量的评价,有27.14%的家长对现在学校的教育质量还是很满意的,67.66%的家长认为孩子接受的教育的质量一般,5.20%的家长对现阶段孩子接受的教育不满意或没感觉。

在走访中,笔者也了解到,学校教育环境对家庭选择去哪儿上学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以山阳镇为例,虽然山阳镇中心初中现在是中心学校,但现在学校的学生数量只有320人左右,与2004年的近1800人相去甚远。计划生育等因素可以解释为何会出现如此悬殊的差距,但绝对不可能完全解释。可见家长选择让孩子进城读书的家庭不在少数(虽然我们没能调查到具体的数字),因此学校教育环境对家长的选择是有影响的。

(3)就业机会

受访农户中有近3/4的家长认为自己所在的村庄农业发展大于工业且当地缺乏就业机会。由于地形的差异,江苏省山阳镇和山东省院格庄街道产生缺乏就业机会的机制是不一样的。山阳镇地处平原地区,居民居住点相对集中,教育中心和行政中心都在西侧,但该镇的企业集中在东侧,离大多数本镇居民远但距离县城近,所以该镇居民会觉得当地缺乏就业机会。而院格庄街道的情况则不一样,院格庄地处丘陵,当地以农业生产为主,企业数很少,因而当地的居民也会产生就业机会少的感觉。

这里可以将就业机会与前面的因素(学校教育环境)结合在一起探讨当地就业机会对家长选择的影响。当地就业机会少,家长会到附近地区的企业打工,而这些企业又靠近城区(城区有教育环境比较好的学校),考虑到中心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环境不如城区的学校,为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与学习的环境,家长会在城区租房子并把孩子接到城区上学,这样既可以方便自己上班又可以让孩子得到好的教育。由我们的样本可以得到这样结论:当地就业机会对家长的选择是有影响的。但是由于样本的局限性,我们只探讨了当地就业机会少的情况,所以该结论是否具有普遍价值还有待进一步地验证。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研究并校背景下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行为选择差异,笔者采用了与以前学者不一样的思路,即从家长面对的“是否继续供子女上学”和“去哪儿上学”这两个问题入手,列出可能影响家长对这两个问题选择的潜在因素,根据调研数据对这些潜在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确定影响因素。

对于“是否继续供孩子上学”,一直被人们视为有重要影响的家庭收入并不会对家长的决策产生影响,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少且因供子女上学而产生的费用占家庭年总收入的比率低,家庭有能力承担。因家庭结构对家庭产生的负担也没有预想的那么沉重,对家长的选择没有或仅有微弱的影响。家长的受教育的受教育程度有正向的影响,即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倾向于继续供子女上学。家长的价值观念对于家长选择的影响是多方向的,细分后的观念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对于“去哪儿上学”,不仅有单个因素的影响,还有多个因素共同产生的影响。家庭收入在这个问题上对家长的选择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家庭收入的多少决定了家长是否有能力送孩子去好的学校,收入高的家庭更倾向于送孩子去好的学校。不同学校之间教育环境和教学质量的差异对家长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家长更愿意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受教育的环境,并在家庭的选择上体现出这一点。此外,学校教育环境和就业机会也会共同对选择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并校背景下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入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是否继续供子女上学和去哪儿上学这两个方面。造成差异的因素主要有:家长手教育程度、家长价值观念、家庭收入状况、学校教育环境和当地的就业机会。

并校政策的实施者不仅应该关注并校政策的实施,还要关注并校政策实施产生的后果,尽量避免学生因并校而辍学的情况的发生。此外,不少地区的孩子因为并校上学路程变远了,相关部门应加快校车工程的建设;未通校车的地区,政府应给予学生家庭一定的交通补助并加大对接送学生车辆的管理力度。对于县城的中小学来说,为了避免因大量农村学生进城读书而引起的大班、超大班教学的情况发生,应相应的扩大学校的规模,以免引起教学质量的下降。

参考文献:

[1]范先佐,郭清扬.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地区6省区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研究,2009(1).

[2]刘贤伟.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负面影响[J].教育科学研究,2007(8).

[3]叶敬忠,陆继霞,孟祥丹.不同社会行动者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回应[J].中国农村经济,2009(11).

[4]赵丹,范先佐.偏远农村学生上学难问题及对策思考——以学校布局调整为背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12).

[5]黄乾.中国农户教育投资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5(12).

[6]杨利平,宋元梁.西部农村家庭教育投资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7(9).

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篇10

关键词:中西儿童;美术教育;教育观

美术教育能够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促进儿童发展。教学思想的不同,导致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差异,文章主要分析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一、中西不同的儿童美术教育观

1.不同的教育理念

西方采取了“自治式教育观”,教师在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尊重儿童的个性,相信儿童的能力,因材施教,促使儿童发挥创造能力,让儿童通过美术创作表达思想和情感。西方家庭和学校都注重培养儿童的管理能力,尊重他们的思想见解,给他们充分发展自身特长的机会。但西方儿童美术教育的自由不是无限的,其提倡在家长和教师的鼓励、启发和引导下,让儿童依据接触的世界探索人生,独立完成创作,培养自身的兴趣,促进心智的发展,从而学会自我管理和约束,提升责任感,加强与社会和自然的接触。中国儿童美术教育重视技术和结构,主要采取的是“授受式教育”。其教育以书本为主,注重教师教、儿童学的授课方式。儿童主要学习美术知识和技法,儿童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以创作的相似度为主。中国儿童美术教育方式常常为课堂教学或者补习班培训,儿童缺少对事物本质和原型的观察,所以儿童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较弱,但具有较强的规范性。

2.不同的教育方式

西方美术教育是个性式教育,通过对人的全面培养,实现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因此,在西方美术教育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从发展儿童的个性出发,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和内在潜质开发,实现儿童在社会中的价值。中国教育方式受应试教育影响,注重培养儿童的美术技能和知识。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美术教育采取模仿的教学方式,以命题的方式让儿童进行美术创作。此外,以往的儿童美术教学以传授儿童美术知识和技能为重点,使儿童对中国美术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认识,也了解了中国美术的历史文化,但对儿童个性的培养不足。目前,我国已提出素质教育的教育观,旨在促进儿童各方面能力协调发展。但美术教学目前仍然以知识和技能作为重点,个性培养不足。

3.不同的培养方式

西方儿童美术教育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但主要采取通才式培养方式。由于西方高等教育较为普及,学生毕业后能够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职业。面对较低的就业压力,各方面教育力量在实施时能够积极配合,给儿童美术教育提供较多实践和创新的机会。中国教育衡量学校的标准主要是升学率。教育资源的限制导致学校的等级不同,成绩优异者才能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大学。因此,我国教育主要是英才式教育,注重培养精英人才。在英才教育观下,儿童美术教育具有功利性,其主要为升学服务,儿童主要学习考试涉及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被忽视。英才式教育观能够培养出专业技能较高的人才,促进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4.不同学习期望下的教育观

西方教育注重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基础培训,常使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教育,让儿童多参与、多讨论、多观察,在有效的接受范围内促进身心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的期望促进他们的发展,使儿童对美术产生乐学的观念,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观察学习美术,并进行美术创作。儿童能够与自然环境和社会密切接触,扩展知识范围,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国提倡苦读式教学观,儿童从小开始承担着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希望,被寄予能够成才的厚望。在中国长期的历史传统下,儿童选择或被选择了苦读的学习方式。中国美术教育不太注重开发学生智力或培养学生能力,而注重让学生模仿创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儿童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但能够促进儿童专业技能的发展。

二、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的利弊分析

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的差异是由文化差异和教育基础差异引起的,不同的历史传承造就了不同的教育观。中西方不同的教育观又形成了儿童不同的思维模式。因此,分析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的利弊,要从家长和教师入手,因为他们是儿童美术教育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影响着儿童美术教育观念。不同的教育观受到教育思想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反过来教育观又影响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影响着儿童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在中西方儿童美术教育观的影响下,中西方儿童美术教育各有利弊。首先,西方儿童美术教育理念能够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但导致儿童在知识、技能的积累和传承上处于弱势;中国美术教育理念注重对儿童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促进了儿童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激发了儿童的爱国热情,但儿童的个性发展培育不足。其次,西方家庭和学校培养儿童自由发展,优点是能促进儿童自由探索,缺点是容易引起儿童放任自流,不能合理引导儿童发展;中国儿童美术教育方式能依据儿童特长进行合理引导,但儿童在自由创作上受到限制。再次,西方儿童美术教育的培养方式能使儿童获得美的教育,但专业领域导向性不强;中国美术培养方式能够促进将儿童培养成书画大家,专业性强,但大众美术教育不够普及。最后,西方期望儿童美术教育与其他科目教育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期望范围宽,效果并不理想;中国儿童美术教育期望目的性强,能够促进儿童专业能力的发展,但是美术创新需要进一步开拓。

三、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问题的对策

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各自的利弊随着美术教育思想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怎样解决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的问题,是教育者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必须面对的事情。笔者根据上述分析,对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的问题逐个提出一些对策。第一,从教育理念上促进教育观的发展,提倡全面发展和技能知识并重的观念。中西方都应该借鉴对方合理的理念,促进教育方式的完善。一方面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一方面注重知识、技能学习,使知识、技能成为创造的基础。第二,从教育方式上促进美术教育观的发展,完善对儿童成才的培养。社会、学校、家庭应该寻找中西教育方式上的平衡点,使儿童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学习合理共存,既要实现儿童自身的价值,又要实现儿童在社会中的价值。教育方式上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相结合,既能促进儿童特长的发展,又能发挥选拔功能。第三,从培养方式上促进美术教育观的发展,使通才式教育和英才式教育相结合。教育既要培养专业人才,又要促进人的发展。通才式和英才式培养方式各有特长,结合两种培养方式的长处,促进儿童美术教育发展,可以为儿童未来职业培训和发展提供帮助。第四,从学习期望上促进美术教育观的发展,让儿童乐学美术并愿意为之苦学。儿童美术教育既要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也要使儿童美术教育期望值与儿童发展方向相适应。社会、学校、家庭要将对儿童的教育方式相互结合,将儿童的发展方向和现有的美术教育观相联系,对儿童美术教育提出合理期望,其期望值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与儿童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和美术知识、技能培养,使儿童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又能促进儿童兴趣的发展。

四、结语

由于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受到各自社会背景和教育思想的影响,所以要了解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念的特点,就要认真分析中西方社会背景和教育思想的异同。文章对不同的儿童美术教育观进行阐述,提出各自存在的利弊,并根据问题阐述解决的途径,期望能够对促进儿童美术教育发展和儿童个性发展发挥作用。中西双方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时要加强交流,促进儿童美术教育观念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