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0:49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篇1

情绪是一种心理状态或过程,是个体在外界刺激下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心理学家利珀把情绪定义为“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可以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前苏联心理学家也曾为情绪概括出一种定义“情绪是对事物的关系或态度的体验”。②积极情绪是在积极心理学的思潮背景下提出的,是指个体在自身生理条件的基础上,接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积极的、正向的主观体验。认知情绪理论将积极情绪定义为个体在某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取得进步或是得到他人正性的评价时所产生的体验。情绪的分立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包括快乐、兴趣、自豪、感激等。③

2积极情绪促进心理发展

2.1积极情绪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Fredrickson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指出消极情绪是个体在面临外界威胁的情况下产生的,这时所产生的负面情绪会使个体的瞬间思维空间以及认知广度变得狭小。在此基础上,Fredrickson提出了扩展一建设理论,积极情绪,如快乐、兴趣、感激和自豪等,都具有扩展个体瞬间的知行能力、增强个体的个人资源的作用。④woodward等提出任务转换是认知灵活性的重要心理成分,同时也是认知灵活性中经常被研究的一个成分。任务转换是由一种任务转换为对另一种任务反应,或者由一种反应定向转换为另一种反应定向。⑤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可以抵制个体在任务选择时的习惯化效应,影响个体的任务转换过程,从而提高个体认知灵活性。杜建政,高妍春⑥研究结果发现积极情绪可以降低错误记忆的产生几率。

2.2积极情绪缓解消极情绪产生的负面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各种情绪事件也随之产生,不能及时有效的将情绪事件控制、化解心理冲突,个体就将陷入烦躁、抑郁等精神状态中。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讲,积极情绪是在一种相对安全的环境下产生的,而消极情绪是在危险的情况下产生,当消极情绪产生时,个体的生理活动水平会出现一种不平衡状态,如血压、心率、激素水平的改变,这种不平衡状态仅仅依靠消极情绪的撤销是不足以恢复的,这时就需要积极情绪的参与。Fredrickson的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可以有效地撤销消极情绪的主观体验并同时缓解消极情绪所产生的各种负面生理唤醒。

2.3积极情绪提高个体适应性、提高主观幸福感

适应性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际适应性、情绪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学习适应性。⑦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事件,在同样的压力事件出现时,适应性良好的个体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克服压力事件,从而不易产生心理问题,相反,适应性较差的个体经常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从而在面对压力事件时,很容易陷入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中,最终产生心理问题。积极情绪可以提高个体在人际交往、情绪事件、社会适应、学习适应中的适应能力,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Seligman认为,心理健康的最高标准是幸福。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按照自己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所做出的评价以及主观体验。⑧主观幸福感由两部分组成,即生活满意度和主观情感体验。积极情绪既是主观幸福感的组成部分和外在表现,又是主观幸福感的诱发因素。积极情绪可以扩展个体的思维与认知空间,撤销消极情绪体验以及其产生的不良影响,更加积极的面对生活,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表现出更高的满意度,并进一步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能够提高个体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

3积极情绪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3.1积极情绪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实践中的一种基本教育思想,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的界定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最早的心理健康是指没有心理疾病,后来也有研究者提出,心理健康就是拥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心理健康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心理健康是“心理疾病的缺失”与“拥有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结合的较完全状态,即既包括消除消极心理健康状态,也包括获得积极心理健康状态。⑨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有重要关系。⑩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心理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其中既起部分中介作用又起调节作用,而积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只起一定的调节作用。情绪表达能够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高情绪智力者较能觉察自我的情感,富同情心,具备高度自尊,较能与人和谐相处,对生活较满意,以及较能维持积极的人生态度。情绪状态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一项指标,良好、稳定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条件,有利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王振勇等也通过实验研究证实通过干预模式培养积极情绪,可以有效提升主观幸福感、压力应对能力,同时表现出较低的焦虑水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仅是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根本上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积极情绪的培养与心理素质培养可以结合起来,共同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3.2教师情绪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但学生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在其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在众多社会关系中,师生关系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情绪具有感染性,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对教师本身也有着较高的要求,第一,教师要有较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引绪波动的生活事件,教师应采取积极的方式来应对,让自己及时从消极的情绪中走出来,以稳定的情绪与学生沟通;第二,教师传递积极情绪。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教师是自己的榜样,依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否拥有较高水平积极情绪的教师,会影响整班学生的积极情绪水平;最后,教师的情绪表达要对学生足够尊重,使学生体验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被包容、接纳的心境下培养积极情绪。

3.3学生积极情绪的作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有着重要意义。古人曾说“在乐中学,事半功倍”,当今的学校教育中,往往过分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而忽略了学生本身的学习心理条件,培养积极情绪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消除厌学心理。前人的研究已经证实,积极情绪可以拓展思维与认知空间,而学生的心理素质中,认知品质是能力成分,元认知、创造性都是与学习任务密切相关的部分,通过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监控,将所学新旧知识结合,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4积极情绪的诱发培养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篇2

关键词:情绪;认知;拓展与构建理论;心境一致性;体育运动心理学

情绪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当客观事物或情境不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随着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对情绪状态诱发及控制技术的发展,认知心理学不只是将认知过程作为研究内容,而是引入情绪这一重要的影响变量,探讨情绪与认知的交互作用,这就使得情绪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呈现出交叉研究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又拓宽了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在体育运动中,情绪伴随着整个运动过程,影响着运动的感知、记忆、思维、注意、技能的学习以及动作的完成。情绪已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这一现象已引起广大运动心理学家的高度关注。

但当前在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中对情绪问题的研究范围较窄,主流研究一直局限在两个问题上:在竞技运动心理学中,研究集中在赛前焦虑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上;在锻炼心理学中,研究集中在运动锻炼与焦虑、抑郁的关系上[1]。在竞技领域中,运动员的高度紧张焦虑情绪的产生往往都伴随着消极的认知,影响运动员的竞赛成绩,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赛前、赛中能否把运动员的情绪调节到最佳竞技心理状态,这已是每一位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渴望和追求的一种参赛心理状态,也是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心理保证。目前运动心理学家为了降低运动员赛前的高度紧张焦虑情绪,正在总结体育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技术,如“表象训练”,“应激接种训练”,“认知控制技术”等[2],其目的是通过改变(优化)运动员的认知过程,从而提高其运动成绩。

在当前国外更注重积极情绪对于认知影响的研究,现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在研究方法和情绪评定方面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而在我国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情绪对于认知影响的研究近年来才见零星的相关报道。笔者运用文献资料和归纳分析法,综合论述情绪对认知过程影响的相关理论、测评方法及研究现状,为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开展情绪对知—行的研究和为运动员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1 情绪对认知影响的相关理论及其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1.1 积极情绪的扩展和建构理论及其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1.1.1 积极情绪的扩展和建构理论 fredrickson认为暂时的积极情绪体验会对个体的心理、身体、社会资源产生持久的作用,会促进人际交往的和谐,扩展个体的应对资源,对个体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fredrickson曾来形象地展示“积极情绪的扩展和建构理论”的作用过程,他特别提到,这一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每一次的积极情绪体验都会使个体原来的思想或行为模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3]。积极情绪对注意力、认知和行为有扩展作用,能够拓宽感知、思维和瞬时思维活动范围。由此他还推断出一个限制假设,就是消极情绪可以限制这些范围[4]。barbaral.fredrickson和christinebranigan验证了积极情绪扩展和建设理论,积极情绪下的被试想要做的事情多于消极情绪的被试,中性情绪的被试也有很多想要做的事。体验到积极情绪的被试更愿意参加户外体育运动、体育锻炼、游戏和社会性活动。而体验到消极情绪的人则表现出愿望减少并伴随反社会或求助于他人愿望的增加[4]。李淑娜的研究验证了积极情绪能够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消极情绪则起阻碍作用[5].卢家楣、贺雯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即低状态焦虑的个体在创造力的流畅性和变通性上好于高状态焦虑的个体(低状态焦虑的个体情绪表现大多为放松、愉悦、积极的,而高状态焦虑的个体情绪表现大多为紧张、消极的)[6]。目前大1.1.2 积极情绪的扩展和建构理论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积极情绪的扩展和建构理论强调了积极情绪对于个体的认知、行为的重要作用。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多集中于运动员赛前焦虑调节问题的研究,往往忽视了对积极情绪这一人类积极品质培养的研究。那么积极情绪在体育运动中能起到多大作用,是否能够促进运动记忆和技能的掌握。巫会朋、张翼等曾对某学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跨栏课实施积极情绪培养的教学手段,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学生的技评成绩、及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这说明积极情绪对于技能的掌握有积极作用,可以将培养积极情绪的教学手段融入体育教学中,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刘晓茹、王丹丹认为运动成绩较优组的运动员赛前焦虑水平较低,自信心最高[8]。比尔·摩根曾提出了优秀运动员心理剖面图,强调了优秀运动员的活力水平高于常模水平。目前,在竞技领域,大多研究都是将成绩作为因变量,将运动认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较少对运动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进行研究。

此外,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积极情绪与运动中的积极情绪的差异,惯常的积极情绪对认知的促进作用是否对运动感知觉、运动思维、运动记忆等运动认知有正迁移,运动员在运动中的积极情绪对非操作技能学习的认知过程是否也存在积极作用,这些都是以后需要探讨的问题。

1.2 心境一致性理论及其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1.2.1 心境一致性理论 心境一致性理论是指个体对事件进行信息编码、加工时与当时情绪相联系,当下次再出现某种情绪时会有选择性地回忆起与之相一致的信息。其中包括与当前情绪相一致的信息容易得到更多的认知加工;回忆时对与当时情绪相一致的信息更容易被提取出来。

联想网络模型:bower提出的联想网络模型认为,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恐惧、悲伤等)是以节点的形式储存在认知系统中的,相关事物通过节点相联系。当某个情绪节点被触发后,与之联结的相关网络将被激活。相关网络包括相应的生理、行为反应,相关主题及相应的情绪事件。当快乐情绪节点被激活时,相应的网络也随之激活,包括快乐情绪的生理、行为反应,并且更倾向于加工或回忆起愉快事件。毛浩然认为处于积极情绪的个体能相对有效地记忆具有积极情感色彩的词汇[9]。李芳在研究初中生的情绪一致性效应时,发现此效应显著,正性情绪促进学生对正性材料的记忆,负性情绪促进学生对负性材料的记忆[10]。刘新学、张福娟在研究中指出,品行障碍青少年被试(工读生)在实验中表现出对于攻击与愤怒词汇的反应偏向[11]。高鹏程、黄敏儿认为对快乐或威胁信息的关注和加工与个体特质焦虑水平有关,低特质焦虑的被试无论在紧张和平静状态下都对快乐信息敏感,高特质焦虑被试在平静和焦虑情境下对威胁信息更敏感,并且不易转移。但没有对愉快情绪下不同特质焦虑水平的被试的注意偏向进行研究[12]。对于这些与模型不一致的效应该模型无法解释原因,但由此模型可以看出,通过诱发积极情绪状态可以避免个体对消极情绪事件的加工与回忆。情绪、信息等价模型(aai):schwarz和clore认为情绪一致性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个体做出评价时依据当前的情绪状态,而当个体意识到情绪源时,这种情绪一致性消失。该模型指出当个体无法意识到情绪源时,情绪才会影响个体的认知。

个体在积极情绪体验下,对当前信息易做出相应的积极反应;个体在消极情绪体验下,则易做出消极反应。此外在积极情绪下个体将情境判断为有困难、有威胁的,个体会采取局部的精细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而积极情绪下个体会认为当前情境是安全的,会采取自上而下的简单的启发式加工。高妍春[13]和庄锦英[14]的研究都为该模型提供了证据,由于局部的精细加工方式导致消极情绪的个体产生较少的错误记忆。该模型对情绪如何影响认知做出了解释,但无法解释那些在实验中通过电影、音乐、图片所诱发情绪状态等方法下,那些能够意识到情绪源的个体产生的情绪一致性效应的原因。此外,该模型只交代了情绪对个体认知反应的影响,忽视了情绪在注意、编码、回忆等方面的情绪一致性效应。

情绪浸润模型(aim):情绪浸润是指在个体学习、记忆、注意和联想等一系列认知过程中,情绪有选择性的影响甚至成为信息加工的一部分,使得加工结果产生情绪一致性效应。

该理论将人的加工策略分为四种:①直接进入策略:该策略主要依靠已存贮的知识经验进行认知加工,用于那些低个体相关,熟悉的或者没有情绪、兴趣等其他要求的认知任务。②动机驱动的加工策略:该策略用于规定了认知目标,不仅要求准确的动机,还包括具体目标控制和导引的信息搜索与判断过程。③启发式策略:该策略用于那些相对简单,低关联性,缺乏与任务相关知识经验,无明确认知目标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容易受到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如当时的情绪。

此种策略下情绪浸润容易发生。④冗繁加工策略:该策略用于相对复杂的,需要动用大量资源,但动机目标不明确的具有建构性的任务。这种策略下也容易产生情绪一致性效应。

aim模型将情绪一致性效应的发生根据不同加工策略进行了区分,指出了情绪一致性产生的条件。可以对那些并未产生情绪一致性效应和无法证明情绪对认知产生影响的研究做出解释,可能是由于认知任务相对简单而采取了直接进入策略.但该模型并未指明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具体影响过程。

1.2.2 心境一致性理论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从心境一致性理论得到一些启发,如情绪、信息等价模型(aai)告诉我们,在运动训练竞赛中,教练员要指导运动员识别情绪产生的原因,这样运动员的情绪调控方法才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如果积极情绪促进运动记忆,那么错误的运动记忆是否也会增多。人在消极情绪下会给予消极信息更多关注,并且回忆出与消极情绪一致的事件,而积极情绪恰好相反。那么如果运动员在赛前处于消极情绪时,可能会回忆起以往失败的情境,而积极情绪会让被试回忆起更多的成功场景,会提高运动员赛前的自信水平。目前,我国运动心理学家运用音乐调节法调整运动员的赛前情绪是符合心境一致性理论的。音乐对于人们的身心有极大影响,其原理主要是音乐的和谐与共振引起机体的相应反应。不同音调、不同旋律的音乐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状态[15]。曾有人做了一项研究,观察音乐对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的作用,在比赛前系统地向159名举重、柔道和古典式摔跤运动员播放三种具有心理调节作用的功能音乐:诱导性音乐、松弛性音乐和动员性音乐,结果发现,这些音乐能使运动员有效地控制赛前的紧张,间接地对他们进行了心理暗示以取得比赛的胜利[15]。当前对运动员赛前情绪过度紧张进行调节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是表象调节法:

赛前运动员在脑中清晰地重现自己过去获得成功时的最佳表现,体验当时的自我感觉和情绪状态,以增强信心,提高运动成绩。这种方法也是符合心境一致性理论的,但为什么最优秀的运动员即使采用过这样的方法训练,在      赛中也收不到较好的效果呢?我们在这方面的实证性研究较少,理论性研究较多。心境一致性理论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在平时训练和竞赛中对运动员最佳表现不能只关注运动员当时完成动作的整体感受过程,而是同时必须要注意运动员当时处在的环境,如果我们在平时表象训练时能把当时的环境呈现给运动员,这对运动员积极情绪的唤醒、诱导是逼真的和可控的,因为按照情绪一致性理论的观点,在表象训练时如果是生动、切合实际的,并包含适合的情绪时,它往往是最有效的。

2 积极情绪对认知过程影响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其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2.1 情绪的诱发方法及其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2.1.1 情绪的诱发方法 随着对情绪诱发的方法逐渐成熟,情绪对于认知过程影响的研究多采用实验法。实验室情绪诱发的方法一般有:①图片诱发情绪。黎志华[16]、郑希付[17,18]

在相关研究中采用了图片诱发的方法,并且郑希付发现图片的诱发效果好于词语的诱发效果[18]。②电影片段、音乐诱发情绪。李淑娜[5]、李芳[10]、barbaral.fredrickson和christinebranigan[4]都通过播放喜剧、悲剧诱发相应情绪,贾静和刘昌也采取了电影诱发方式研究情绪的生理活动[19]。高妍春在研究采用了音乐诱发的方式[13],而毛浩然采取图片与音乐相结合的方法诱发情绪[9]。③词语、阅读材料诱发情绪。词语诱发主要是通过呈现正性、负性词语使个体产生相应情绪。

阅读材料诱发主要是让被试看几则笑话或悲伤故事,庄锦英曾采用过相关方法[14,20]。④其他诱发方法:如依靠成绩反馈诱发正负情绪;回忆成长经历中印象最深刻的事件[21];根据被试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指导语诱发,卢家楣和贺雯在诱发学生的焦虑情绪时告知被试即将进行一次重要的考试[6];高鹏程和黄敏儿通过“数字倒数计算任务”诱发被试焦虑情绪[12]。由于情绪的诱发是在实验室中主试采用一定手段实施,多使用图片、电影片段诱发,很少涉及被试的个人经验,因此需要考虑情绪诱发的外部效度(生态效度),也就是说诱发的情绪是否和现实生活中所产生情绪相一致。因此有些实验通过对被试进行测验,然后进行成绩反馈或者通过事先调查能够引起被试情绪反应的相关事件来诱发被试情绪。

2.1.2 情绪的诱发方法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在体育运动中,除了听音乐,看电影,通过表象以往的成功运动经验以外,也可以借鉴图片诱发情绪的方法。在运动员训练疲劳、赛间休息时,可以翻看有激励运动员意志、调整运动员心理状态的相关图片,让运动员去感知,去联想,这种方法既能达到激励放松心情的作用,又方便易行。此外,用词语诱发情绪的方法给教练员一些启示,在对运动员进行技能评价时,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多使用正性词汇,从而达到激励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结合运动项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游戏来激发情绪。巫会鹏、张翼在跨栏的教学实验中对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采取了以下手段:①更新训练手段,丰富训练内容;②教练与运动员之间要建立起融洽的关系;③提高运动员的审美意识和能力;④注意口头评价的艺术;⑤适量负荷原则[7]。

2.2 情绪的评定方法及其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2.2.1 情绪的评定方法 实验室情绪评定的方法分为主观体验、面部表情和生理指标。主观体验包括:①形容词核对表。②维量等级量表和分化情绪量表。面部表情包括:①圆形量表、三维模式图。圆形量表分为两个轴,主轴从愉快到不愉快分为九个梯级,另一个轴是注意2厌弃轴,被试根据照片人物的面部表情在两个轴上进行评定。三维模式图是在圆形量表的两个维度上增加了睡眠—紧张维度。②伊扎德等人的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max),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affex)。生理指标包括:①皮肤电;②循环系统;③语图分析;④脑电波;⑤生化指标[22]。目前大多数研究仍使用主观体验进行评定,而主观评定和客观生理指标相结合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2.2.2 情绪的评定方法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在体育运动中对情绪的评定主要分为心理量表和生理指标。心理量表以测量焦虑的问卷为主,如斯皮尔伯格的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调查表,马腾斯的运动竞赛焦虑测验,马腾斯的竞赛状态焦虑问卷。心理量表的缺点在于运动员可能无法意识自己的焦虑情绪,即无意识焦虑;运动员故意伪装自己的焦虑情绪,按照社会期望的回答问题;心理量表的准确性与客观性需要进一步思考;大多数的心理量表集中于消极情绪,对于积极情绪的评定较少。生理指标主要是对外周神经系统指标的测量,如心率、血压等,而许多研究表明同一生理反应标准是不能反应不同个体的主观情绪的。情绪是受大脑中枢系统控制的,情绪的评定方法对我们的启示是运动情绪的研究也应考虑脑电波、脑成像等相关指标。此外,也可以通过分析面部表情来研究情绪。

3 结束语。

情绪对于认知过程影响的研究在我国虽然刚刚起步,但已引起广大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积极情绪的扩展和建构理论”、“心境一致性理论”对于我国学者在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开展积极情绪与认知的交互影响研究以及探讨对运动员积极情绪的培养措施和手段是非常必要的。积极情绪不仅可以激发运动员的认知积极性和拼搏进取精神,而且对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

[2]姚家新。运动心理学[m].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7:207.

[3]任俊著。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89297.

[4]barbaral.fredrickson,christinebranigan.positiveemotionsbroadenthescopeofattentionandthought2actionrepertoires[j].psychologypress,2005,19(3):3132332.

[5]李淑娜。问题背景、情绪影响创造性的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7.

[6]卢家楣,贺 雯,刘 伟,等。焦虑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37(6):7912796.

[7]巫会朋,张 翼,连远斌。积极性情绪对运动训练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2):28229.

[8]刘晓茹,王丹丹。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5):1252127.

[9]毛浩然。愉悦情绪对英语情感词汇记忆的效应[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145(4):1672171.

[10]李 芳。情绪一致性的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11]刘新学,张福娟。工读生情绪一致性记忆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1):1732176.

[12]高鹏程,黄敏儿。高焦虑特质的注意偏向特点[j].心理学报,2008,40(3):3072318.

[13]高妍春。情绪对错误记忆的影响[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6.

[14]庄锦英。情绪影响认知加工策略内隐机制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4):8522854.

[15]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悉尼奥运会心理咨询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0.

[16]黎志华。情绪影响再认的行为与erp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7.

[17]郑希付。焦虑情绪与启动情绪两种状态下的记忆信息处理[j].心理科学,2005,28(2):3512355.

[18]郑希付。不同情绪模式图片和词语刺激启动的时间效应[j].心理学报,2004,36(5):5452549.

[19]贾 静,刘 昌。影片片段诱发情绪的生理活动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0):118721188.

[20]庄锦英。情绪、边框影响决策认知过程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6):134021343.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篇3

【关键词】高职学习动机认知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内在的积极品质,它主张应该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它是利用心理学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们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之上借助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对高职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构建进行研究。并且试图通过实际调查探索寻求某些人类内在积极的动力因素,进而激发高职学生内在的获取知识的欲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动力。

一、问题的提出

现阶段人们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是,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许多高职类院校学生入学之初就已存在了一种矛盾的心态,面临着一种两难的境地。比如求知心理与自卑心理相互交错以及求知心理与迷茫心理并存等问题,如何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考虑高职学生学习动力机制构建的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当今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高职学生要成为真正的人才就必须进行建构性学习。所谓建构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中介认知因素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目的是让学生能对自己的动机行为进行自我调节,这无疑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加强。而建构性学习必须在深层型动机推动下才能实现,只有在深层学习动机的推动下,学生才能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也才能在此基础上将这些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操作中。

二、研究方法

1、抽样

本文选取的是台州高职院校大一、大二的学生,共350人进行问卷测试,其中有效问卷数为340份,有效率为97%,信度系数为0.97(如表1所示),符合调查研究数据参照范围。这其中包括,大一学生129人,大二学生207人,大三学生4人。其中男生262人,女生78人。

2、基本方法

本次问卷调查共有17道问题。这些问题基本上涵盖了在认知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科范围内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相关因素。且调查角度比较全面但又重点突出,主要是切合高职学生自身内在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影响自己的实际情况。研究主要是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层面展开的。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主要是指在主观的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比如对过去的幸福感和满足程度、对未来的希望以及乐观主义程度以及目前的快乐和幸福程度,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第二个主要是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第三个层面主要是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及统计数据资料显示,从积极心理学范畴研究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可有以下几个主要维度,其中主要包括学习动机与兴趣、良好的自我认知、人际关系培养、幸福感和满足度、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宽容等。这些维度主要是从人的内心世界出发研究其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端正心态,敢于面对困难,挑战自我。

通过分析可以得知,在这几个维度上学生表现出来的总体状况符合调查预期。下面就对其进行详细说明。研究认为,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动力欠缺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学习动机不端正,学习兴趣较低

本次问卷调查涉及到17个基本问题。在这些问题在当中第3题、9题及13题分别涉及到了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方面的内容。其中,第3题问到“你当前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问卷显示有43%的被调查者认为学习是“为了获得文凭”,而只有15%的被调查者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学习”;此外第9题问“对你来讲,学习是一件怎样的事情?”被调查者中只有24%的被调查者认为学习实践快乐的事情,而其余76%则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认为学习是件“不得不做的事情”的人占到了40%,还有5%认为学习是“很讨厌的事情”。第13题主要是问“在学习上遇到问题你会怎么样?”而回答者中16%的回答是“置之不理”。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及回答,研究认为,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导向存在问题,且在此错误导向下产生的学习行为出现问题,导致学习兴趣不高,进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这是影响学习进步的重要内因,使我们必须重点关注的角度。

2、自我认知能力及自我效能感有待提升

本文所讲的“自我认知”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对自我本身的认知程度,第二个是对自己专业的认知程度,这方面的问题主要从第4、第6、第7以及第12题体现出来。在第4题中有接近50%的被调查者认为学习的意义不大,或者是没意义甚至是出现“学习无所谓”的说法,而且在学习上“能否坚持自己的观点?”问题中经常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对自己的能力持肯定水平的学生只有44%,从来不坚持自己的观点或是很少坚持自己的观点的学生占到了10%。此外第7题关于“学习本专业的目的是什么?”中,目标不明确,处于茫然状态的学生达到了22%,接近被调查人数的1/5对自己充满信心,而其余70%多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的基础差,学习信心严重缺失。由此可见,学生本身对自己为什么来学习以及学习本专业的目的及意义还存在着不清晰的思路,即目标预期尚不明确。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篇4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压力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识码:a

现代社会中,任何人都可能遭遇压力。美国心理学家Lazarus认为压力是个人特征和环境刺激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后果,是形成个体生理、心理及行为反应的过程;应对是持续的认知和行为努力,以处理被个体认为超出其个人资源的内部或外部任务,或者说,应对是包括认知和行为的努力,用来管理心理压力的过程。这表明,个体对情境压力水平和自身控制情境水平的评价会直接影响个体应对策略的选择,而个体对不同应对策略的选择又会导致一系列内部或外部的结果,如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组织的工作绩效。如何选择压力应对策略,对个人和组织都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心理学向管理领域的渗透,为压力的有效管理提供了新的参考框架。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在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它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以幸福感为中心,研究积极人格、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它改变了二战以来心理学研究偏重问题纠正、生物医学模式的研究范式,完善和平衡了心理学的功能,符合当代社会人类发展的需要。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如何发掘人们自身的积极潜力,形成有益并具有长期效应的压力应对策略,构筑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维护系统。

一、对压力的积极解读

Lazarus的认知评价理论,强调评价或解释在压力产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对压力源的诠释而不是压力源本身引起了不良压力反应,意识到并控制对压力源的解释,就可以产生不同的压力反应。美国心理学家ellis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情绪和行为有明显的交互作用,而且有可逆的因果关系。不正确的认知或非理性的认知常常维持或加剧抑郁、焦虑和愤怒等消极情绪,而引起消极情绪的负性生活事件很可能以一种夸张的和负性的方式解释。认知重构是一种应对技巧,将消极的、自我打击的思维替换为积极的、自我肯定的思维。对压力的认知重构就是以一种积极的视角对压力事件进行重新解释,把压力源的知觉由威胁性的转换为非威胁性的。

积极心理学对积极认知取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积极思维的探讨。积极思维就是个体在一定程度上,对未来抱持多样化的、积极预期的过程,即透过乐观、自我效能及希望来看待未来。这种预期与行为有着内在关联。如果对未来抱有积极预期,即使这个过程缓慢而困难,人们也会为达成目标而持续努力。研究证实,对因不良意义的评估给心灵带来创伤的情境进行重新评估,使其获得新的意义,对缓解压力具有重要作用。个体对自己应对能力的认知评估对应激反应的大小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认知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在他们看来,压力并不总是坏事,压力也具有动力性和挑战性。只有在一定的压力之下,人们才能充分、有效地调动体内的积极因素。没有一定的压力,人们难以增长心理承受力,而且人的正向适应也得不到提高并突破现有的局限。

二、抗压的人格特质

积极人格特质研究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其理论假设是人类可以自我管理、自我导向,是具有适应性的整体。学者们对积极人格与消极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已经研究了包括乐观、爱的能力、美德、勇气、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恕、创造性、关注未来和智慧等24种积极个人特质。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并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内在动力。

应对具有个体差异性,积极的人格特质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一个人能否对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应对效果做出适当的判断和预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性格和自我观念。例如,自卑者往往易于低估自己的能力和应对效果,而高傲自大者则倾向于高估自己的应对能力,由此产生的应激反应也会不同。黄希庭对幸福进取者的研究表明,“自立、自信、自尊、自强”这些自我成分对于人们应对压力、实现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正面的乐观心态来解释个人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能化解因挫折等困苦事件所产生的心理冲突、压力感和沮丧,有助于维护身心健康。乐观的“解释风格”和个性特征能够在应激事件与心身反应之间起到缓冲作用,使应激事件的作用力减弱。黄希庭研究表明,正面的乐观心态与问题取向应对及正面的认知重构呈正相关,特别是当认识到压力情境可控时更是如此,人们会主动地想方设法克服困难,针对问题有计划地加以解决,而不是逃避压力源;当认识到压力情境不可控时,则倾向于接受现实情境。乐观的心态与使用否认及逃避问题呈负相关。

心理韧性是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下,促使其追求自身的和谐发展,调动一切保护性资源,实现良好适应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潜能。每个人都有适应内外环境并保持良好动态平衡的需要,都会受到这些需要的驱动。心理韧性从根本上说,是来自个体不断成长发展的积极力量。积极的韧性特质是指个体内部有助于应对挫折情境、保证个体良好适应并能积极发展的特质性因素。自尊自信、对经历的认知和情感加工风格、自我掌控感、自我效能感、良好的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计划能力等都是有心理韧性的个体具备的积极个性特征。有研究表明坚韧性人格有助于帮助护士群体更有效地运用积极应对方式。

(曾晓娟,1969年生,女,辽宁朝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曹海琴,1980年生,女,河北秦皇岛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Lazarus,R.S.,Folkman,S.Stress,appraisalandcoping[m].newYork:Springer,1984

[2]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20-126

[3](美)Seaward,B.L.著,许燕等译.压力管理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况志华,叶浩生.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J].心理学报,2005(5):702-709

[5]苗元江,朱晓红,龚继峰.转型与建构:积极心理学历史沿革[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7-11

[6]洪炜,徐红红.应激、积极人格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3):253-256

[7]黄希庭.压力、应对与幸福进取者[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6

[8]刘丹,石国兴,郑新红.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韧性[J].心理学探新,2010(4):12-17

[9]李永鑫.人格坚韧性与健康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6):1512-1515

[10]贺玲玲,张平.护士坚韧性人格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0(3):7-9

[11]李梅:幽默感对压力的调节作用:效果及其机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12]miller,m.w.personalityandtheetiologyandexpressionofptSD:athree-factormodelperspective[J].Clinicalpsychology:Scienceandpractice,2003(10):373393

[13]李芳萍.积极体验与心理健康[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5):56-58

[14]李虹.伴随性情绪与a-B-C模型之间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6):1426-1431

[15](美)FredricksonB.著,王译.积极情绪的力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6]王艳梅,汪海龙,刘颖梅.积极情绪的性质与功能[J].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6(1):119-122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篇5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社会主导价值观念;性格优势;乐观;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具有主导、引领和规范作用的价值观念。而积极心理学则是利用“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学科”。在积极心理学出现之前,心理学关注的仅仅是个体心理障碍问题,并且致力于修复个人生命中的问题。但是积极心理学独辟蹊径地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积极品质、专注于研究如何建立个体生命当中的美好品质以及如何让人类变得更加幸福。它帮助人们在“逆境”中学会如何克服困难、渡过难关,从而获得生存并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帮助那些处于顺境的人变得更加快乐、收获更多幸福。因此,积极心理学对于建立和谐社会、坚持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社会导向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石作用,换言之,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对于社会具有引导作用,而积极心理学对于社会大众具有教育意义。

2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乐观”这个简单的词语高度概括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它是每一个民族价值观念中都非常重视的品质。乐观不仅仅可以缓解当代人的就业压力、减少生活当中的挫折感受,同时还可以大大抵御当代社会很多流行的疾病。这是一种“现实的乐观”,它使得人不盲目、不自欺,这种现实的乐观可以让个体以一种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来看待现实世界。面对生活困难时,他们往往更能克服艰难险阻、产生更少的负面情绪。乐观主义者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策略来进行情绪的调控方法,从而让自己一步一步的朝着更幸福的方向去努力。实践和研究都表明乐观主义在当今社会是非常重要而且缺少的思想品质。

“性格优势”这个词高度概括积极心理学当中积极品质的内涵。它是一个整合的概念,这样心理学家们可以在一个系统的框架内重新理解这些优秀的人格特质。价值实践分类体系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成就之一,智慧型的人是最具有性格优势的,他们往往是非常的爱好探索和发现、热爱学习、喜欢接触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巧、善于寻找新颖独特的解决方案。同时考虑问题总是比较的全面、不妄下结论、不刚愎自用,并且还博闻强识、洞察悟性,因此性格优势理论对于现行的心理健康评级体系具有补充与完善的作用。而当代心理学那种病理倾向使得我们过分关注心理疾病的诊断与矫治,对此,seligman认为心理健康意味着对人积极机能的发掘。正是因为如此,积极心理学又被称为是“抵御心理疾病的最好武器”。所以积极心理学的工作重点就放在了激发性格优势与积极潜能上,显然性格优势已经成为干预心理疾病的一种全新途径。同时,心理学家将认知层面上的性格优势比喻为头脑优势,而将情感层面上性格优势成为心灵的优势。

3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意义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对于个体进行内在的改变,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则是对于个体进行外在的要求,它们两者是相互促进、不谋而合的。所以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具有引导作用,而积极心理学对于当代中国人具有教育意义。乐观、性格优势、主观幸福感这些都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过这些西方词汇在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当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

个体心理认知成分是个体对于态度对象所具有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它是价值观念形成的核心。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当中的知识和观念是在理性认识过程当中形成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对于整个国民来说具有长远意义的。但是个体健康的心理认知因素是接受并认可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执政党要尽可能多的培养大众积极的情绪体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判定思维习惯、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以积极为导向的教育意义。

根据研究表明;积极的人格特质总是善于接受自己、悦纳自己、独立自主、适应环境、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在践行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当中,学校和社会对于体积极的人格特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责任。党和社会有责任培养教育者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品质,重视将积极的认知作为价值观念教育的心理加工机制,这样才可以真正发挥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应然作用。

参考文献

[1]廖小平.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辨证――兼论改革开放以来主流价值观的变迁[J].教育与探新,2008.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篇6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护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差异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193-03

积极心理学主张在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还要让他们学会建立优质生活[1]。其核心概念是积极心理品质,指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心理特质。这些特质影响着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的积极取向,是幸福人生的奠基石[2]。五年制高职校的生源以综合素质中等偏下的初中毕业生为主,中学时代他们体验了更多失败的滋味,自卑、厌学、人际交往困惑、缺乏学习动力都是常见问题[3,4]。处于青春期中后期,他们的生理发展迅速,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容易产生诸多心理冲突。针对五年制高职生的成长经历和心理特点,亟需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心从消除心理问题转向保护、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增进其积极的心理体验,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样调查某卫校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1219人,男生24人,女生1195人,年龄14~21岁,平均(17.11±1.62)岁。一年级237人,二年级243人,三年级251人,四年级241人,五年级247人。独生子女908人,非独生子女311人。

1.2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五年制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该量表以官群等[5]编制的《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100题版本为参考,经过初测后,提炼出58个题项,包括6个维度15项品质:(1)认知维度,包括创造力、求知力、思维和观察力;(2)情感维度,包括真诚、执着;(3)人际维度,包括爱、友善;(4)公正维度,包括领导力、合作力;(5)节制维度,包括宽容、谦虚、持重;(6)超越维度,包括心灵触动、幽默风趣、信念与希望。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0,内容效度良好。

1.3研究程序

采用统一指导语和无记名方式独立完成问卷,共发放问卷1300份,收回有效问卷1219份,有效率93.77%。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

2.1五年制高职护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总体状况

描述统计结果显示,五年制高职护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六大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超越维度、人际维度、情感维度、公正维度、节制维度和认知维度(表1)。单样本t检验显著高于中数3,说明高职护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整体发展良好。15项积极心理品质的描述统计结果表明,发展最好的三项为心灵触动、合作力和宽容,发展最差的三项为谦虚、创造力和领导力(图1)。

2.2五年制高职护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年级差异

表2显示,随着年级升高,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呈逐年递减趋势,所有维度上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根据LSD检验结果,一年级在认知维度上仅显著高于四、五年级,在其余五个维度上均显著高于其他年级。二年级在除认知以外的其他维度上显著高于四年级,而在人际、公正、节制、超越四个维度上显著高于三年级。三年级在人际和节制维度上显著高于四年级。四年级在人际、公正、节制、超越四个维度上显著高于五年级。五年级在所有维度上均显著低于一、二、三年级。就具体品质而言,一年级新生在执着、爱、友善、合作力、谦虚、持重、心灵触动和信念希望等八项品质上显著高于其他年级。五年级则在爱、合作力、心灵触动和信念希望这些品质上显著低于其他所有年级,在谦虚、友善和持重等品质上显著低于一、二、三年级。

2.3独生与非独生高职护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差异

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在认知(t=2.38,p

3讨论

3.1五年制高职护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整体状况

该调查显示,五年制高职护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总体良好,六大维度平均分均高于中数3。各维度从高到低的水平依次为超越、人际、情感、公正、节制、认知,这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6]及本科护生[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发展最好的三项品质为心灵触动、合作力和宽容,发展最差的三项为谦虚、创造力和领导力。很多高职护生学习上失败体验多,专业选择亦非自愿,入校后对护理专业兴趣不浓,对学习缺乏求知力和好奇心,全靠死记硬背,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对谦虚谨慎、领导能力、合作精神等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7],不利于护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3.2五年制高职护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年级差异

该研究发现,随着年级上升,护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水平呈现总体下降。在六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中低年级在多个维度上显著高于高年级。除认知维度外,高职一年级在其他五个维度上均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在执着、爱等八项积极品质方面,新生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而五年级在所有维度上均显著低于一、二、三年级;在爱、合作力等多项积极品质上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因此,需格外关注高年级护生的积极心理健康状况,越是高年级越应重视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3.3独生与非独生高职护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差异

独生护生的认知、公正、超越等维度,以及创造力、求知力、爱、合作力和信念希望等品质均好于非独生护生。这可能与家庭环境和教育有关。独生子女的父母把全部精力和资源放在唯一的孩子身上,使他们比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有更好地教育条件,参与社会活动机会更多,与同伴合作也多,见识更广,思维更活跃,心态更积极,审美能力也更强。但独生子女多受父母宠爱,不够谦虚、谨慎,自制力差,因此,以独生子女为主的高职护生节制维度不够理想。

4教育建议

4.1全面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关注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学则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因为每个人都有积极成长的能力,这对饱受挫折的职校生尤为重要,应尽快在职业学校普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五年制高职护生绝大多数是女生,她们在学习、情绪、交友、就业等方面更易产生心理冲突[8],应采用专题讲座、团体辅导、主题活动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心理、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情绪管理、职业规划、创新创业等教育,引导学生塑造积极心理品质,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护患关系紧张的社会背景下,要格外重视护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培养他们关爱他人、谦虚谨慎和团队合作的品质,为临床实践打好基础。全面开设积极心理健康课程,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团体训练等,使学生在体验中提升自我。

4.2重点培养薄弱品质

该研究发现,五年制高职护生的认知维度发展最差,发展最差的三项积极品质为谦虚、创造力和领导力。为此,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努力提升学生的薄弱品质。例如:针对学生偏弱的创造力,学校应开展各类创新活动,通过艺术节、创新竞赛、演讲、征文、辩论等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意志力、自信心等。鼓励学生自己策划、组织这些活动,锻炼领导力、合作力和沟通能力[9]。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想象力、记忆力等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求知等认知能力[10]。

4.3营造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良好环境

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作用,要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全员参与的积极品质培育体系[10]。通过专家讲座、家长委员会、网络等平台,向家长广泛宣传积极心理健康知识,共同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加强校院合作,让低年级学生到医院认知见习,激发专业学习热情;请临床护理专家来校作就业指导,让高年级学生了解岗位需要,认清自身优势,树立信心,弥补不足,抱着积极的心态踏上临床岗位。与医院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实习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状况,对薄弱环节加强指导,使他们愉快地度过实习期。

5结语

护理工作与群众生命息息相关,护士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效果[11]。全面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对提高护生心理健康水平,培育符合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peterson,著.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m].郑雪,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20-40.

[2]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31(5):41-44.

[3]成秀梅.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22.

[4]喻正宾.职业学校新生入学心理初探及对策[J].考试周刊,2008(19):197.

[5]官群,孟万金,JohnKeller.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4):70-76,87.

[6]王新波.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17(11):40-45.

[7]郭玉芳,张娜,张静平.护生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52-55.

[8]周丽琴.性别视角下的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27(2):44-47.

[9]吴悦双,梁明骅.浅谈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职业,2013(11):82-83.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篇7

\[关键词\]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社会适应;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5-0015-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年度立项一般课题(2013LSZ065),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一般资助项目(SK13YB155),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4年立项一般项目a类(2014JGa32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立高(1978―),男,山东费县人,硕士,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自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Seligman)开创了积极心理学这一新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以来,其核心观点就得到了大多心理学学者的认同。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关注人具有的潜在力量和积极品质,关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激发人自身潜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使每个人最终都能获得自己的幸福。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是主观层面上的积极体验,即过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现在的快乐和幸福、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态度;二是个人层面上爱的能力、勇气、工作的能力、对美的感受力、宽容、毅力、创造性、对未来的关注、灵性等积极人格;三是在社会层面上的积极的社会组织,涉及公民美德、利他主义、宽容、责任感、礼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制度等。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它通过关注并构建人自身积极的力量,有效地维护并促进心理健康,主张通过开发和应用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发掘其在维护心理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人的幸福和发展。

(二)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高校开展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各高校都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缓解、各种负面事件的预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发现,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并未得到显著提高,仍然出现了很多社会影响比较大的事件,如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杀人案件、研究生虐猫事件、药家鑫事件,等等,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厌学,沉溺网络虚拟世界,热衷电脑游戏,学生无心读书、缺课逃课的现象也极为普遍。因此,需要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创新。然而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是以传统的、关注人的消极方面的消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基于这种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有问题的学生和学生的消极面,因此我们忽略了大多数健康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研究上,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大学生各种心理疾病的表现、原因及矫正措施,对有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个体的危机干预也很重视。相应的,学校对于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关注,以及对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突出优势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它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以人的积极品质为着眼点,根据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从正面培养个体,防治各种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孟万金教授创立的,该理念针对传统病理式、问题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在整合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教育等理论与实践为依据,采用更加积极的内容与方式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开发人的潜能,塑造个体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并为其终生幸福奠定基础。每个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和向上的自我成长能力,这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人的积极方面,重点放在培养人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人的心理潜能上,还包括积极习惯的养成,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人格的塑造,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心态的调整,积极认知方式的形成,积极意志品质的磨练,积极组织与积极关系的建立等方面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构建积极氛围的立体网络,也就是通过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和全面渗透的途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正向的积极氛围。同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情景性、互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性,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

(四)积极社会适应的需要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积极适应指个体对社会现状有清晰和正确的认知,并能适应和主动改造现实环境,处事态度积极乐观,能够顺利应对困难与挫折,心理行为顺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趋势。积极的社会适应包括认知上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弹性。目前有关个体社会适应的研究多以病态心理为切入点,但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并不意味着适应良好,因此与积极适应相关的认知创造性、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弹性成为研究的热点。职教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其特殊性,尤其是高职生,由于面临的学习、就业、环境压力和社会偏见带来的压力剧增,茫然和不适应现象都会出现,严重的会导致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因此,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施积极的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职生的积极品质、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以及积极的社会适应,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在2002年提出,200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的“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标志着其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同年孟万金教授申报的财政部资助科研公益金重大立项课题“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及数据库建设”也得以立项。袁振国教授、孙时进教授等专家学者,都高度肯定了这一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国际领先性。至此,全国揭开了推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序幕。全国首个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地级市实验区是山东省淄博市,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也成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实验学校,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数据库建设在全国15个实验区近300所学校展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得突破,近期,项目组将逐步完成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建设10万中小学生数据库,并建立全国常模,还将在全国15个首批实验区开展积极心理品质测评,为实验校提供咨询报告和个别化教育方案。同时开发与各个学段相适应的实验与推广指南、系列教学及参考用书。但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延伸到高校当中,在职业教育中的扩展更是少之又少。高职院校很有必要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高职生的身心特点,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健全,并展开相应的研究,从而实现教研相长。

(二)大学生社会适应研究现状

近年在国外,积极社会适应逐步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者开始关注积极社会适应的内涵、作用及其产生机制。大学阶段是学生从青年期向成人期过渡的重要准备阶段,是从以学习为主的状态到以工作为主的状态的过渡时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个体对大学适应的情况,不仅影响其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其步入社会后的工作和发展。鉴于其重要性,研究人员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综合已有成果发现,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明显存在不足,如认知能力较差、实践能力弱、人际交往存在障碍,等等。我们应从学校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入手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对大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必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应对挫折能力,等等,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大学生走出校门适应新的社会角色作准备,促进其职业发展和终身发展。

三、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研究的思考

(一)研究目的

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通过质性研究和定性研究,建构合理有效的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制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培训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和行为干预对高职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进一步考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的促进效应。

(二)研究内容

采用聚合交叉设计,探讨高职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开展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及具体的方式方法。建设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与辅导的网络平台,制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技能团体辅导培训方案。通过心理测量的方法,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高职生社会适应间的预测关系。考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否能够增进个体的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促进个体的积极适应。同时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技术,分离其他变量在这种关系中的变异,建立相关影响因素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间关系的因果模型。运用社会心理学现场实验的方法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人际接纳与拒绝的影响。在诱发的人际接纳、人际拒绝和中性条件下,让被试判断友谊、人际信任、人际支持的水平,分析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个体的友谊、人际信任与支持的差异。运用认知实验的方法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相关因素的增进效应,并探讨对认知创造性和问题解决的水平的增进效应及其内在机制。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探讨相关因素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间的复杂关系模型,建立有关影响因素(个体人格、家庭功能)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影响机制的因果模型。

(三)研究意义

研究试图通过心理测量、行为实验和干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在理论层面上,可以检验、丰富和发展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实践层面上,可以建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实施方案,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开辟新的途径。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高职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王新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程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9(10).

\[3\]宋志英.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江苏高教,2009(7).

\[4\]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篇8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计算机教学;解释风格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6―0120―04

一士官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我校士官学员的调查分析,笔者发现士官计算机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课前,学员对教学环境、学习工具还没有完全地适应和掌握,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未能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和剖析,对完成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动力。

2.课上,由于缺少对学员积极情感的激发和引导,缺少对学员自尊和本能力量的有效保护,学员未能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获得开心愉悦的情感体验,反而由于失败、无助等负面情感的不断累积而逐渐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其次,当学员出现情感缺失或认知水平下降的情况时,教员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地干预和纠正。

3.课后,由于没有养成科学的归因方法,学员对不良的学习结果或行为还不能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和总结。久而久之,也容易造成学员自我效能感下降、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结果。

二积极心理学的简单介绍及其对教学的启发

1积极心理学的简单介绍

2000年1月,马丁•塞利格曼(martine.p.Seligman)和西卡森特米哈伊(Csikzentmihalyi)合作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标志着一个新学科的诞生――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利用心理学中科学完备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因素的一门心理学科。

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使个体和群体兴盛的力量和美德,致力于寻找和挖掘人类巨大的潜力和能量,致力于培养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儿童,以及让人们过上充满意义的幸福生活”[1]。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塞利格曼等人发现: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人能够快速调整自己并恢复到最佳状态。这类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强,并时常保持一种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mindset)。而那些时常处于消极情绪状态的人则容易被困难和挫折击到,承受能力差,情感防线十分脆弱,往往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疾病。实际上,积极心理学就是在研究个人、群体或社会的情感体验、情感特征、解释风格等情感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外界干预和自我调节,缩小甚至消除负面心理的不良影响,使人们持续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2]。

2积极心理学对教学的启发

(1)对研究视角的影响。传统心理学是把人类的心理疾病、心理创伤、心理问题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包括愤怒、自卑、嫉妒、焦虑、自暴自弃等消极情感,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而积极心理学把研究视角放在人类的幸福和潜力而非疾病和创伤上。实际上,教学更应该关注学员积极情感的培养。按照塞利格曼等人对积极情感的划分标准,即人格力量和道德量表(CharacterStrengthsandVirtues,CSV)[4],教学中需要关注和培养的积极情感应该包括:爱的能力、学习的能力、生活的勇气、交往的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感悟力、天赋和智慧等。

(2)对教学目标的影响。传统教学关注学员的认知结果,往往忽视对学员积极情感(包括攻克难题后的成就感,表扬后的幸福感,帮助别人的喜悦感等)的诱导、体验和评价;忽视了情感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忽视了高级情感和人格品质的熏陶和塑造。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干预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弱甚至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增强或放大积极情感的作用,进而提高教员的授课质量和学员的学习效果。

(3)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在传统教学中,教员只有在学员出现认知障碍的时候才会调整教学过程。但实际上,教学过程必然伴随着学员情感的起伏而变化[3]。这就要求教员在检查认知结果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学员的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并引导学员的情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4)对教学评价的影响。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理性和感织的,是认知和情感交融的。所以,教学评价也不能一条腿走路,不能重认知,轻情感;不能重结果,轻过程;不能只强调对负面情绪的修正,而忽视对积极情感的培养。

三运用积极心理学对士官计算机教学进行干预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erikson)曾经说过:“天才,更多是培养出来的,而非与生俱来的。”[5]新时期的士官教育更加呼唤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教育,更加重视学员人格情感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塑造。

在教学活动中,教员可以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中的相关规律和干预策略,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和自身潜力,引导他们体验计算机学习带来的和喜悦,从而形成“知学―乐学―好学”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一般可划分为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阶段,笔者正是通过对不同阶段施加不同的干预策略解决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达到“优化教学效果,体验快乐学习”的目标。图1就是运用积极心理学干预教学过程的模型图。

1教学准备阶段―预期与回忆―自我认同

(1)认识自我,凝聚力量。积极心理学要求人们对自我有一个公正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既不能在不足和劣势面前止步不前,畏首畏尾;也不能在长处和优势面前盲目自大,骄傲自满。在教学前,教员要适当地保护学员“渴望伟大”、“希望被认可”的本能愿望;要肯定学员的优势和长处;要引导学员积极地面对自身的不足,做到扬长补短,培养学员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凝聚学员无限的潜力。

在计算机教学的准备阶段,笔者通过采取“三个一”的方法让学员逐渐认识自我,凝聚力量。所谓的“三个一”是早晨起来后,想象一阵子;中午午休前,冥想一小会;晚上睡觉前,总结一下子。通过一天的这三个阶段,使学员逐渐养成“渴望伟大――落实行动――总结评价”这样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

(2)确定目标,浇筑希望。积极心理学强调知、情、意三者的结合统一。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也要体现这一要求。除了对知识技能的认知和习得外,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学员情感的体验、情绪的控制、人格的塑造、情操的培养。在授课前,通过呈现学习目标,激发学员动机,浇注他们对计算机学习的热情与希望,提升他们“追求卓越、渴望认同”的本能力量。

(3)建立互信,树立信心。教员应该创设良性的、积极的、融洽的学习环境,包括学习制度的确立和执行,学习资源的整合和使用,师生间、同学间信任关系的构建与维系。学员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才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美妙。但是,教员只有在获取学员情感信息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沟通和心理辅导。笔者是通过塞利格曼等人建立的情感量表对学员情感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的(采用的量表是“通向快乐之路问卷”,详见martinSeligman的官方网站,网址为省略)。

2教学实施阶段――分析和建构――认知调整

(1)巧用干预策略,构建真实、顺畅、有效的情感互动,建立同学间、师生间融洽信任的教学关系。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有时也比较枯燥无味,需要面对冰冷的硬件设备,需要记忆大量的语法指令和操作程序,学员的精力和兴趣势必会随着课程的深入而逐渐分散和降低,这就需要教员进行适时的干预和引导。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知、情、义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一个师生交互、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员通过言语表情鼓励学员,通过操作演示规范学员,通过榜样的力量感召学员,通过自我肯定鞭策学员,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员,进而达到夯实知识建构,丰富情感交流的目的。

(2)提高学员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潜能。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际上,带着快乐去学习更容易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已经被情感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比如美国著名情感心理学家罗莎琳德•皮卡德所开展的实验)。同消极情感相比,学习者在积极情感的伴随下,习得记忆得更准确、更持久,认知建构得更迅速、更牢靠。在计算机教学中,笔者通过调整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手段,设置悬念,直观教学,任务驱动,小组协作等方法来吸引学员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表1是一些常见场合下的干预策略。

(3)引导学员体验计算机学习带来的,培养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学习态度和价值取向。情感是隐形的,但情感的作用是巨大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幸福感是可以相互影响和传递的,学习的快乐就像潺潺的小溪浇灌着每一位学习者的心灵。也有学者将流动传递的幸福称为“幸福流”。在计算机教学中,学员不是教学活动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教员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难度适当的任务,让学员通过成功完成任务收获自信和喜悦,通过帮助他人感受快乐和美妙,不断放大“幸福流”,增加“快乐感”。让学员觉得学习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由讨厌学习、被动学习转变成喜欢学习、自觉学习。

3教学评价阶段――解释与归因――自我效能

(1)在教学评价阶段,教员还要培养学员树立正确的归因思路和解释风格。积极的解释风格是在学习过程中即使遇到挫折和困难,也能够正面地、积极地、乐观地进行疏解和调整,能够化挫折为力量,变被动为主动,能够笑对失败,并从失败中崛起。而消极的解释风格是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以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态度去退让和逃避。显然,相对于消极的解释风格,积极的解释风格更有利于培养学习的韧劲和兴趣。但是,积极不代表盲目乐观,归因更不是自欺欺人。对于学习的行为或结果要给于公正客观的归因和解释,做到不欺人,不自欺。表2是两种解释风格的简单比较。

(2)在评价阶段,教员要通过运用多元评价手段,引导学员“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在计算机教学中,笔者通过情感日记和实验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员进行自我评价,让积极乐观、拼搏向上的种子在学员心中生根发芽。所谓情感日记,就是指以自省的方式,按照日记的格式,真实客观地记录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内心变化。进而通过分析日记中的情感类形容词,来推断学员的情感特征,建立个人情感档案,绘制情感曲线图。同时,计算机教学离不开实验操作,通过填写实验报告,让学员自己去总结和分析这次实验的成功与失败,逐渐养成科学的归因方法。

(3)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规律和策略,培养学员积极的学习品质,树立高尚的人格情操。按照布鲁姆对教学目标的分类方法,情感是教育目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运用有效的干预手段,在达到认知目标的基础上,

从低级情感入手升华并培养学员的高级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语

通过对我校士官学员进行的干预实验,笔者发现:正确运用积极心理学中的干预策略可以在优化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学员体验到计算机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这既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科学的归因方法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当然,有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比如,在传统情感测量工具(观察法、量表分析法等)的基础上,对情感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处理还需要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Compton,william.anintroductiontopositivepsychology[J].wadsworthpublishing.2005:1-22.

[2]Seligman.awardfordistinguishedscientificcontributions[J].americanpsychologist.2006,(8):772-788.

[3]Seligman(塞利格曼)著,洪兰译.学习乐观――成功人生的第3个要素[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232-319.

[4]曹新美,刘翔平.从习得无助、习得乐观到积极心理学――Seligman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J].心理科学进展,2008,(4):562-566.

[5]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21-327.

theapplicationofthepositivepsychologyintheFieldofComputerteaching

Yaoting1wanGXiao-lei1wanGHong2

(1.educationaltechnologyCenter,theSecondartillerypettyofficerSchool,QingZhou,Shandong262500,China;

2.teachingandResearchofSectionofComputer,theSecondartillerypettyofficerschool,QingZhou,Shandong262500,China)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篇9

[关键词]积极人格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与分析

目前学术界对创新能力的内涵有多种理解。我国学者甘自恒曾将创新能力定义为“主体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其实,具体说来,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或新事物的能力,即独立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思维作用动机、认知指导实践的综合性能力。创新能力的突出特征是创造和新颖,在现有事物中找突破,在未来设想中求发展。创新能力作为人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它的开发与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创新能力既是一种智力特征,也是一种个性素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总和,是人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三方面因素。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人的整体创新能力。

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该重视研究生的创新品质的培育,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我们要充分重视学生自身的积极向上的主动性因素,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研究生的主体性因素包括:广泛的兴趣、爱好、好奇心甚至是冒险导向、敏锐的直觉、高度的审美趋向、特殊的认知技能,以及强烈的自信心。这些因素通过系统的引导和训练可能发展为创新动机、创新意识和创新信心,而最终有可能升华为创新能力。我们应该重视和尊重这些因素的发展,努力为这些因素发展为创新能力进行引导和提供条件。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家庭、学校教育在认识上的误区和教育手段的不当,使这些本来可以发展为创新能力的萌芽因素最后被扭曲和扼杀了。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对研究生的创新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去引导研究生完善积极人格发展,自主养成创新品质。

二、积极人格发展对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孟万金教授提出的一种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它提出对人性要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强调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让个体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促进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的提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个体积极人格的不断完善,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在各自的原有水平上的进一步提高。积极-消极,此消彼长,这更突出地体现了积极人格培养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被称为积极人格理论,积极人格理论认为个体的良好人格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是没有心理疾病或任何人格问题。所谓积极人格指的是个体能在生活中不断主动追求幸福并时时体验到这种幸福,同时又能使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积极人格理论强调人格理论要研究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人的乐观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得到。一个人一旦通过学习而形成了乐观的人格特质,他常常就会把生活环境中面临的困难归因于外在的因素,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他都会朝好的结果去努力。因此,研究生积极人格的完善与发展必然受到关注,它的完善与发展,可以不断开掘和弘扬研究生的精神世界中积极向上的因素,促进个体朝着积极健康方向发展,对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促进研究生积极人格发展的对策思考

1.通过宏观认知教育,促进研究生积极人格发展

宏观认知教育是指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设计与呈现,引发个体深入思考、想象(同化或顺应),在人的意识层面上重新构建以时间观、空间观、物种进化观为内容的宏观认知结构,因其有宏大的特点,所以叫宏观认知结构[7]。宏观认知结构的形成,人们的豁达、宽容和大度的心态(态度或胸怀)也就随之产生。宏观认知结构形成,就好像使人立于高远处看人生,会改变人们的价值判断标准,淡化不如意的消极事件,增加积极的向上的情绪体验,对人生幸福生活的追求起到一个弥漫性的促进作用。宏观认知教育,研究生们形成豁达、宽容、大度的胸怀,虽然不一定能达到“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超凡大度,但起码也能学会分清大事小事,而不至于事事斤斤计较。

2.运用心理创富技术促进研究生积极人格发展

拿破仑•希尔博士从美国首富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及众多成功者那里总结出了一套极具价值的学问,提出通过纠正意识、性格和生活习惯上的缺点,来获得人生的财富,并归纳出最有价值、带有规律性的十七项成功原则,同时也提出了一套潜意识开发技术,这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潜能开发是一致的。成功等于每天进步一点点。根据拿破仑•希尔的十七条定律进行心理创富训练,使自己心中有梦想有追求,知道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会使自己生活有计划、有规律,生活充实且充满热情,不断暗示自己,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等等,这是增进积极人格发展的有效策略之一。

3.通过参与各种有益的运动或活动,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促进学生积极人格发展。有益的活动有很多,比如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文化娱乐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如果我们经常创造条件,让研究生参加更多的有益的活动,可以促进积极人格的不断发展:一是通过体育促进研究生生积极人格发展。二是通过艺术教育促进研究生积极人格发展。三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促进研究生积极人格发展。

通过这三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政治理论素养,提高文明礼貌和自立自强的意识。社会实践活动还促进了研究生的不断成熟,这种成熟不单表现在知识、经验、能力、思想、品德等个人综合素质方面的提高,还表现在与他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等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这些都是积极人格提升的具体体现。

总之,研究生积极人格的发展有多种途径,但无论什么途径,都需要学生在积极参与、主动寻求、积极体验的过程中使个体的积极人格得以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国兵.筛选理论与研究生创新乏力[J].北京: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2).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篇10

【关键词】认知发现学习论中学数学教学原则

一、引言

认知是指那些能使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能力,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认知几

乎包含在所有的认识活动中,心理活动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认知成分的参与[1]。认知结构是指主体中存在的联结刺激和反应的、并且对信息的加工和改造起着积极作用的结构。认知——发现学习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2]。中学数学的学习注重直观经验、动手操作、知识的联系与打通,重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结合,重视知识的展现过程和数学思想的渗透。所以奥苏泊尔的认知——发现学习论对中学数学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认知——发现学习论的主要观点

1、认知表征论

认知表征是指人们经视觉将外在事物转换为内在的心理的过程[3]。布鲁纳认为认知表征的过程经历动作表征、形象表征和符号表征三个阶段.。个体解决问题时,先通过动作表征,然后逐步过渡到形象表征去形成认知结构,最后通过符号表征去建构认知结构,他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认识形成认知结构。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的目的就是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一般包括: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所以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也要经过这三个过程。

2、学科结构论

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都可以以一定的方式教授给学生,学科的基本结构最终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所以他强调:"无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形式发展成为一定结构进行的,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人的认识所形成的抽象的逻辑结构就能广泛使用[4]。所以他认为学习的材料很重要,必须体现学科的基本结构。

3、发现学习论

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最好的方法是发现法。他认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灌输一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与组织知识[5]。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6]。发现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学习过程。

三、认知——发现学习论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1、在中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建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7]。由认知表征的三个阶段,动作表征阶段、形象表征阶段和符号表征阶段,结合中学数学学习的特点,编码数学知识(即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纳入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即数学知识的转化过程),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即数学知识的评价过程)。第一,中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情境,要以简单具体的事例,引入知识的来源过程,建构新的认知。第二,将知识的探索发生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认知结构的重组,以适应数学学习中的同化过程和顺应过程,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最后,将新学的知识纳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建立完善的数学认知结构。

2、教师在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结构上合理组织教学原则。

依据认知——发现学习论的学科结构论,可知,在数学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数学学科的基本结构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理解数学学科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学习数学的各种具体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掌握合理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掌握数学学科基本结构。

第一,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依据认知——发现学习论,布鲁纳很重视内部动机对学习的作用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在平时讲课时,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可以适当引入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和数学趣味题,随时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和兴趣。第二,教师采取最好的知识讲解结构的顺序去展现数学的学科结构,应将数学概念、原理、公式以简洁概括化的语言展现给学生,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穿插在课堂的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动作表象、图形表象和符号表象进行学习,例如,在讲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操场上旗杆与地面的位置关系,并抽象为数学语言的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关系。第三,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依据知识的来源、展现过程按照一定的程序,讲解给学生,而不是仅仅将数学的结论讲给学生,不重视知识的展现过程。第四,教师在讲解完每个数学知识时,要及时总结强化,还要不断引入变式练习,让学生理解基本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原理之间的关系,强化知识的内在联系。

3、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运用发现法,设计合理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中运用发现学习法,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可以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一,在上数学课时,教师积极提出典型明确的数学引入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带着疑问去思考数学问题。第二,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积极给出各种假设,让学生借助各种学习材料,积极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数学知识,也激发了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积极帮助学生创建一种独立探究的情境,和积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引路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张景焕.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30.

[2]林崇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31.

[3]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16.

[4]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85.

[5]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