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概念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2:08

智能物流概念的发展篇1

关键词:图书出版业;智慧物流;物联网;发展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0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einternetofthingsisprofoundlyaffectingthevarioussectorsofsociety,andtheintelligentlogisticsbasedoninformationtechnologyofinternetofthingshasalsoachievedanumberofprogress.inthispaper,theconceptandtechnologyofintelligentlogisticsareappliedinthebookpublishingindustry,anditputs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fortheproblemsoflowdegreeofcoordination,lowdegreeofinformationandlackofstrategicdevelopment,whichdohelptoimprovethesupplychainstructureofthebookpublishingindustryandisbeneficialtoprovidestandardizedlogisticsservices,soastorealizethehealthyandlong-termdevelopmentofthebookpublishingindustry.

Keywords:bookpublishingindustry;intelligentlogistics;internetofthings;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research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随着物联网的应用和普及也带来了物流业全面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在当今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背景下,以物联网这项新兴技术为基础,注重信息化、系统化和网络化的智慧物流,已经开始覆盖各个行业的物流活动并逐渐产生重要影响。对于现今图书出版业物流面临的由于内部结构分散、未形成战略整合而引发的高成本和低效率问题,通过将智慧物流的理念和技术应用于当前的图书出版物流市场,将有助于实现物流基础资源的整合、物流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和物流信息的共享,这对实现图书出版业稳定而长远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智慧物流在国内重要物流领域已经开始实践,以此为契机,将智慧物流应用于图书出版业,这对于实现图书出版业物流资源管理和物流信息技术的整合、推进供应链服务一体化的发展,从而从整体上完善图书出版业的物流服务,都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和应用意义。

1智慧物流与物联网

1.1智慧物流的含义

智慧物流最早于2009年12月由华夏物联网、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以及《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联合提出[1]。智慧物流概念虽提出已有一段时间,但就其定义还未取得共识。目前很多学者对其概念还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一种观点认为,应把“智慧物流”看做一个名词,它代表着明显有别于当前物流形态的更高水平的物流形态;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智慧物流强调的重心为“智慧型的物流”,即在现有的理基础和技术基础上根据所需的物流服务提供简洁有效的物流服务功能,而并非某项固定物流形态的形容或判断[2]。

虽然对智慧物流的概念理解尚未统一,但立足于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多数学者普遍认为,智慧物流应以物联网的新兴技术为基础,在技术上实现物流服务的创新,实现物流服务过程中网络化、实时化的跟踪与智能控制,从而改善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应的物流服务功能。

1.2智慧物流的功能

王之泰提出,要将智慧物流充分运用到实际中以求得符合潮流的发展,必须辩证的看待智慧物流,即“智慧物流”是应体现出物流活动中的动态概念与确定模式的辩证关系,而非一个单纯的技术性问题,它是一个系统、综合的概念[2]。因此,对智慧物流的功能分析应分为从技术应用和综合管理两方面看待。

从技术应用方面来看,智慧物流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识别感知功能。即通过将物品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利用现代化定位和识别技术,快速实现对物品的识别,从而达到对物品的自动化管理。(2)优化决策功能。主要采用数据挖掘及云计算等数据分析技术,对物流活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一方面实现物流相关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另一方面可辅助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物流配送计划和方案。(3)定位追溯功能。主要采用卫星定位、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来对货物的位置和状态进行实时的跟踪处理,并对客户与管理者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反馈[1]。

从综合管理方面来看,为了体现出物流活动中的智慧,智慧物流应具备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管理理念,一方面要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背景下通过数据驱动来辅助决策,另一方面要融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发挥人的能动性来丰富决策内容,要充分体现智慧物流的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创新形态。

智能物流概念的发展篇2

关键词:旅游文化智慧时代智慧概念

(一)智慧时代前的旅游与文化:相互补缺为主的关系。

严格意义上来说,文化先于旅游产生,自从有了人类文明,文化就应运而生;而旅游则诞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商品交换的行为出现而产生。随着时间推移,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呈发散状蔓延;而与此同时,旅游的内涵也不断丰富,旅游的目的多种多样,旅游的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旅游行为逐渐大众化,旅游客源的数量逐年膨胀。

在众多文化传播方式中,旅游以其传播形式的多样性,逐步为人们接受,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充分肯定了旅游对文化的积极作用,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成为传播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方式,旅游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巨大的。在我国也有很多落后地区,旅游成为其主要经济增长点,旅游产生的经济效益同样也是巨大的。

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不断地为旅游提升内涵,增加品味,提高档次。旅游从最初的仅仅为满足物质需求的商品交换,过渡到现在目的为增长知识见闻,提升个人修养,了解目的地的历史、宗教、文学、科技等多重文化层面的精神需求。这个过程中,文化的注入无疑将旅游的灵魂加以升华。

(二)前智慧时代的旅游与文化:平衡双赢为主的关系。

笔者姑且将目前所处的时期称为前智慧时代,这一时期旅游和文化的发展宏观层面上都呈现出膨胀和碰撞的状态,文化经过智慧时代前的数字时代的发展,传播和接受渠道多样化,高速化;旅游在智慧时代,面临诸多考验,旅游作为一项产业,依附性的特点比较明显,经济发展,政策导向等外界因素都会对它造成影响,所以这一时期旅游显示出更多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性。

下面简单解释一下智慧的新概念:智慧由数字社会、物联网和云计算组成。

数字社会为城市规划、智能化交通、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国家安全应急响应等创造了条件,数字社会以空间位置为关联点整合相关资源。

物联网将与水、电、气、路一样,成为地球上的一类新的基础设施。世界将继续“缩小”“扁平化”而显得“智慧”。

云计算起到了整合作用,智慧的理念是把传感器装备到城市生活的各种物体中形成物联网,并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实现物联网的整合,从而实现数字城市与城市系统整合。

智慧时代中,智慧这个概念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平衡旅游和文化的作用,并使两者都在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可以从以下几种普遍现象中进行归纳。

(一)智慧同时为旅游和文化提供了高速度、大容量且便利的平台。

当前活跃在智慧时代的手机app应用产品,一开始只是作为一种第三方应用的合作形式参与到互联网商业活动中去的,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开放化,app开始被更多的互联网商业大亨看重,如腾讯的微博开发平台,百度的百度应用平台都是app思想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可以积聚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受众,另一方面借助app平台获取流量,其中包括大众流量和定向流量。比如“同程旅游”这个app应用,人们借助它不仅可以获得大量与互联网相连的旅游咨询,而且查询速度与互动速度都很高,最关键的就是方便,忽略了电脑的存在与否,省去了电脑的开机时间,手指点点手机应用就能完成。

(二)智慧的发展速度决定了旅游和文化发展速度。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比掌握信息内容更重要的是掌握寻找信息的途径,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有大量信息在不同时空传递,我们要做的是迅速找到所需信息,让云空间帮助我们的大脑储存信息,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然而正如前面我们所了解的,智慧的概念包括数字社会、物联网和云计算,这些本身也处在发展过程中。所以其发展速度决定了旅游和文化的发展速度。而智慧的发展速度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中国江苏,苏南和苏北存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智慧概念的发展程度就有很大差别,如今苏南很多地区正着力打造智慧城市,而苏北很多地区还在忙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苏南的旅游发展较苏北更活跃,苏南的文化传播较苏北更高效,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三)智慧在不同时空中整合出不同旅游与文化的结合体。

智慧概念中有一个核心思想,即以人为本,从人的需求出发,去开发设计产品,满足人们在不同时空的需求。简而言之,在一个智慧概念覆盖率合格的地区,当地居民可以通过由数字社会、物联网和云计算组成的智慧产品,找到需要的信息,并完成一系列行为,达到目的。举个例子:比如中国的上海和美国的纽约两座城市中,两地居民可以同时使用互联网在同一个网站或应用完成了一个非洲旅游产品的订购,但所购买的产品会因为订购者的国籍、信仰、文化等不同,在内容上会有很大的差异。在订购过程初期,输入详细的订购者信息,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技术的运算,能很快提供适合的详细产品列表,比如在产品中的住宿信息中,首推的住宿形式会有不同,出现在上海订购者的住宿首页列表可能是大多数中国人需求的建筑物式酒店,而出现在纽约订购者的住宿首页列表可能是各种西方人热衷的帐篷式酒店。这就是智慧时代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之处,在不同时空中整合出不同旅游与文化的结合体,个性化定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而且以秒计算完成云运算,高效。

综上所述,在前智慧时代,旅游和文化在智慧概念的促进下,两者发展会越来越平衡,而且旅游和文化在不同时空通过智慧概念都有双赢的可能。

最后,笔者想说明本文的写作初衷,旅游和文化的关系已经形成很长一段时间,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已经被人们接受,而随着信息时代的智慧概念的提出和落实,旅游和文化的发展会因为智慧概念的介入而产生变化。笔者相信智慧时代带来的是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应该则应更关注如何利用这种积极作用为旅游和文化的发展提供多种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智能物流概念的发展篇3

目前对于智能家居的概念有着多种说法,概念的定义因人而异,不同的角度定义是不同的,就目前而言,主要有两大阵营的不同概念,一是来自对讲厂家的集成控制阵营,二是来自家电企业的信息家电阵营。仔细想想出于各自的利益所说的,应属正常现象。而现在学术派和媒体的加入,使得智能家居的概念炒作更加如火如荼,这进一步证明了智能家居在目前阶段,还只是属于一个市场初期的试水阶段,而一个成熟的产品和市场其实是没有“概念”可以讨论的。

作为生产企业在进行市场宣传推广时首先要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智能化家居”是一个什么样概念的产品?实际上目前大多生产企业都是根据自己产品的功能做着定义和解释,即使在现阶段大家对智能家居的概念达成共识,那也只是一个暂时的概念,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也许智能家居概念的炒作,正悄然起着市场培育和消费者教育的重任,而对于生产企业而言,目前做好市场调研,开发适销和实用功能的成熟产品当是当务之急!

或许说当智能家居产品具有能被大众接受的消费亮点时,智能家居才能从概念变为真正的产品,独特不可缺少的实用功能是智能家居产品生存的根本,那么它会是什么呢?这有待市场的检验。

企业必须走合作化的道路

智能化家居首先应理解成为住宅用户提供一种服务,而不仅只是一件产品和一套简单的系统设备,这种服务是使住宅用户能够通过家居的控制系统轻松实现对家中所有电气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功能。可以使每个住户的电脑、数码设备、家电等各类信息类终端真正实现跨平台互联互通,使每个家庭从一进家门就能享受到全新的数字生活和体验。

目前,国内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智能家居市场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用户需求解决方案。所以,如果要让国内智能家居行业进行质的飞跃与里程牌式的突破,就必须要联合各大智能家居产品的生产企业,并通过更多优秀系统集成商的整体集成,组合出更多的满足不同消费需求与档次的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智能家居产品才能真正被终端用户接受并广泛推广和普及,因为智能家居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而用户的想法更是包罗万象,如果仅仅只是单一的产品功能,用户对智能家居便会有所失望,智能家居只有提供更丰富的不同功能板块的产品,才会满足更多个性用户的需求。

关注智能家居的最终客户

智能家居的真正用户究竟是谁呢?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大有文章,智能家居的真正终端用户应该是住宅住户和小区物业管理单位,而不是目前大家所看到的一些房地产公司。因为只有让智能家居的真正用户感受到、领悟到其更多实际利益时,智能家居市场才能真正拓展开来,否则利用任何其他外力推动的市场都只是昙花一现。

那智能家居的真正用户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目前的大多数先一步享受智能家居产品的住户都是富有一族,应该都不是“新技术、新产品”的跟风者,更何况家中都有老人和小孩,对于智能家居产品而言,他们都属于第一批敢“吃螃蟹”的人,大多抱着尝尝鲜和试试看的心态。智能家居产品功能要想充分发挥出来,必须依靠小区的物业管理单位的支持和服务,否则智能家居产品“足不出户”就会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而物业管理单位普遍存在着收费标准固定,操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的问题,如何让他们感受到智能家居产品带来的诸多便捷,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的宣传推广和引导,目前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是一种负担。智能家居生产企业应该考虑到这些方方面面,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宣传推广。

发挥展会的媒介作用

任何一家有着一定实力企业都会有自己明确的市场战略目标,并会在不同的时期制定出不同的配套商业计划来实现阶段化的市场战略目标。国内智能家居行业,目前还处于一个成长期的初级阶段,作为智能家居行业的领导企业,更应该把推广智能家居理念与生活方式作为企业发展国内智能家居行业市场战略目标的第一步,并制定一系列的与实施相应的商务计划,让整个智能家居产业链及终端的相关单位都能了解和重视智能家居的理念和发展,智能建筑和智能家居展览会无疑是企业宣传推广智能家居理念的一个有效平台,其信息面更广,传播更快、更专业。

笔者日前有幸被邀请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泛珠三角地区房地产促进博览会,会上和几家做智能家居的参展企业进行了深入的接触和交流,这些智能家居企业都纷纷把推广智能家居概念作为参展的最大目的,他们都拿出自己最新研发的新产品、新技术来展会现场展示,主要面对的客户更多的是物业公司、工程商、集成商、开发商、设计院等相关单位。

厦门鑫网科技有限公司的营销总监钟先生对笔者说,“我们此次参展的目的主要是宣传推广我们新产品的概念和功能,参展的项目是最新研发的鹰眼服务产品,它是中国移动和鑫网科技联合推出的一项移动增值业务,该业务应用wap和短信方式通过手机向用户提供实时远程的图像观看和安全管理。该服务今年已经在福建进行了测试与推广,半年已经销售出一万套产品,市场反应比较理想。我们想尽快在全国推广该服务项目和产品,特别是在经济发达、产业密集的珠三角地区,是我们明年的第二个试点区域。

智能物流概念的发展篇4

锂电池概念股王者归来。第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以结构优化推动绿色发展。第二,受碳酸锂连续提价,锂电池现原料荒的驱动。第三,锂电池概念股自去年11月中级升浪后,调整3个月触发技术性反弹。本周市场锂电池概念股成为市场反弹的中流砥柱,以当升科技、亿纬锂能、赢合科技为代表的锂电池龙头成为本周涨幅榜的王者,并掀起江苏国泰、融捷股份、拓邦股份、赣锋锂业等锂电池概念股,易事特、合康变频、万安科技等充电桩概念股涨停潮,成为市场既赚眼球又赚钱的投资热点。

VR概念股强者恒强。VR概念股是科技创新主线的反弹先行官,棕榈园林兼具虚拟现实和高送转题材,成为3月涨幅榜的领军人物,已经进入中线牛股路程,并带动以川大智胜、奥飞动漫、东方网力为代表的VR概念股,以顺网科技、奥飞动漫、金利科技、凯撒股份为代表的VR游戏概念股,让市场领悟到了科技创新的魅力。此外,以中科金财、高伟达、金信诺、天玑科技为代表的大数据概念股也有良好的表现。

智能制造产业成为新风口。今年是中德创新合作年,“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对接工作稳步推进中,随着德国总统将于下周开始的访华活动,以及4月下旬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事件驱动,中国智能制造业必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回顾本周市场的表现,在以科大智能为主力前锋的率领下,以东方网力、思创医惠、长高集团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概念股,以华中数控、华东数控、东方网力为代表的智能机器概念股,以亚太实业、天泽信息、万安科技为代表的智能汽车概念股,构筑了智能制造概念股的进攻路线图。

智能物流概念的发展篇5

5月28日,由阿里巴巴集团牵头组建的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CSn)项目在深圳启动,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担任公司董事长,并给公司命名为“菜鸟”。该物联网体系将通过自建、共建、合作、改造等多种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套开放的社会化仓储设施网络。马云放言:十年后将实现全国任何地区都能“24小时送达”的目标。

CSn项目第一、二期的投资就分别高达1000亿元和2000亿元,巨额投资必然会牵涉物流仓储、智能分拣、数据存储和处理等多个领域,相关概念股也自然成为资本市场追捧的目标,目前此类股票走势都还不错。

物流瓶颈催生智能物流

电商的迅猛发展有目共睹,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增速超过当年GDp增长率的4倍,交易额突破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7%。网络零售呈现连续爆发式增长态势,去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超过1.3万亿元,同比增长67.5%,增速约为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的4.7倍。到2014年,中国国内电商零售总额将超过2万亿元。目前网购零售占社会零售总额的5%左右,而将来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份额将被网购零售占据。市场需求是巨大的,然而,中国电子商务产业高歌猛进快速发展的背后,却不得不面对物流短板的难题。第三方物流成本高,且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已经成为影响电商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在业内人士看来,马云要服务中小企业,而在创造过亿元交易额的同时,物流业的滞后给企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成就了中国第一大电商平台淘宝与天猫后,马云拉拢民营快递大佬组建“中国智能物流网”是其接下来要打造的一大领域。产生中国快递包裹总量半数以上的阿里巴巴已经同银泰、复星、富春、四通一达、顺丰,以及相关资本市场的领军机构、银行和金融机构达成协议,智能物流的诞生已经具备了相当充足的保障条件。

智能物流产业链

智能物流骨干网并非单纯的快递或物流。该网络体系建立起来后,数据、仓储、配送得以打通,能够支撑日均300亿(年均约10万亿)的网络零售额。智能物流骨干网中物流集散基地是骨架,其将由8个左右的核心节点、若干个关键节点和更多的城市重要节点组成。骨干网信息平台是血管,担负起接入所有服务提供商(快递公司、零担公司、航空公司、铁路)各自的信息系统并整合,从而实现骨干网内部的信息统一。

由中信证券给出的智能物流骨干网涉及领域(表一)可看出,中国智能骨干网将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网络金融等新技术,为各类电商企业提供开放的服务平台。

重点个股

物流类公司:上市公司中怡亚通(002183)的深度分销380整合平台,长江投资(600119)的陆交中心的网站业务与CSn项目有相似之处,都具有智能物流的若干特性。怡亚通是国内领先的供应链服务商,主要业务就是整合各方资源,打造一个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一站式供应链整合服务平台,为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提供全面服务。此前市场盛传阿里巴巴斥资5亿元包揽了怡亚通日前完成的定向增发的大部分筹码,而这一包揽行为与阿里巴巴“大物流”战略密切相关。

长江投资控股72.85%的“陆路货运交易中心”打造陆路运输的平台经济服务模式,2012年上半年开始增幅放量,并成功扭亏。陆交中心以建设物流货运公共信息平台为中心,依托电商平台,组织物流线上、线下交易,提供对物流交易前和交易后的全程跟踪管理和配套服务。目前陆交中心下属有平台,货物公共中转配送中心,上海市内公共货物配送网络等一系列配套设施。

a股中的其他物流公司如新宁物流、飞力达、飞马国际、瑞茂通暂时未有实质性影响。另外,对从事于保税区业务、特种仓储等物流细分产业股也可跟踪,比如说保税科技、中储股份等品种也可跟踪。

智能物流概念的发展篇6

[关键词]智力;直觉;非理性;逻辑智慧;生命智慧

智力(intelligence)与直觉(intuition)是人类生命的两种形式。智力属于逻辑智慧,是一种小智慧或狭隘的智慧,是一种以追求因果律为目标的智慧。分析、判断、推理都是这种智慧的基本形式。直觉则是非逻辑的生命智慧,是一种大智慧,是心灵对心灵的直接注视。联想、想象、类比、移植、灵感、猜测、体验、创造等都属于直觉的范畴。在理论界,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没有对这两种智慧类型进行严格的区分与研究,常常混为一谈,给实际运用造成了许多困惑和问题。在心理学界,西方的智力测验也是以此为理论基础而编制的,因此它们不能真正反映智力或智慧的本真,从而歪曲了智慧,使智力概念长期在狭小的范围内使用。所以,西方的智力测验长期用判断、推理、分析等标准衡量人的智力,而把直觉、想象、创造、体验排斥在智力或智慧之外。西方心理学的智力观及智力测验观大都是以这种狭隘的智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这种智慧或智力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常常称谓的“小智慧”。小智慧只能徘徊在生命的表面,而不能走进生命的深处,真正能够走进生命深处的是直觉智慧。

西方早期的经典智力测验大都是基于逻辑智慧即小智慧或狭隘的智慧编制的,因此,普遍与创造力的相关都比较低。因为按照狭隘的智力观,创造力是不包含在智力的内涵之中的。在教育界曾经将培养学生的智力看成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可是所持的智慧观却是逻辑智慧观,最多只能使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得到某种程度的训练,而联想、想象、创造等直觉智慧非但没有得到开发,反而因理性的强化而受到遮蔽。本文试图就智力与直觉的区别以及各自在生命中的价值进行一些探讨,以引起理论界对该问题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智力是理性的产物,直觉是非理性的范畴

智力与直觉的关系是智力与本能的关系。生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本能与智力是动物王国进化的两个分支。他说:“动物王国的全部进化(除了向植物生命的退化之外),出现在两条分支的道路上,一条通向本能,另一条通向智力。”[1](p116)在传统的理解中,人们将本能看成智力生长的基础,本能是智力成长的前提,它与智力是一种承接关系。但柏格森认为,智力与本能属于不同范畴,二者不存在相互承接的关系。“智力与本能同样是相互对抗又相互补充的。”柏格森认为,本能围绕在智力的边缘,“本能总是带有几分智力性”,因此被许多人误解,认为“本能与智力属于同一类,两者之间的唯一区别是复杂性和完善性的程度不同;而最重要的是两者都可以用对方的术语来表达。实际上,智力与本能之所以相互伴随,是由于它们相互补充;而它们之所以相互补充,则是由于它们彼此不同,本能中那些本能性的东西,恰恰对立于智力中那些智力性的东西。”[1](p117)智力沿着理性的方向发展,直觉是本能的意识化。柏格森说:“实际上,一切具体的本能当中全都渗透着智力,而一切真正的智力当中也都渗透着本能。况且,无论是对智力还是本能,都不能做出严格的界定:它们是两种趋向,而不是两种事物”。“是将智力和本能看作生命放在其进程中的两种表现形式。”[1](p118)“毫无疑问,凡是能够做出推论的动物都具备智力”[1](p119)“总之,从似乎是其原初的特征看,智力就是一种制作人造对象(尤其是制作用以制作工具的工具)的机能,就是一种对这种制造品进行无限变化的机能。”[1](p120)在柏格森看来,制造和使用器官化工具或非器官化工具是智力与本能的根本区别。“完善的本能是一种使用、甚至是制造出器官化工具的机能;完善的智力则是一种制造和使用非器官化工具的机能。”[1](p120-121)本能具有自行制造、自行修复,同时具有奇迹般简单的功能:“其完美常常使人惊叹。同样,这种工具也保留着几乎不可更动的结构,因为结构一旦改变,物种便会改变。所以说,本能必须是特化的,它不是别的,仅仅是利用一种物种工具以达到物种的目的。与此相反,通过智力制造出来的工具就不那么完善了。只有做出努力才能制造这种工具。”[1](p121)柏格森推测智力与本能起初相互渗透,原初的心灵活动同时产生了它们,但是“在这种初级条件下,智力与本能都是材料的囚徒,他们尚不能控制材料。”同时因为生命固有力量的有限性,因此本能与智力不可能在同一肌体上不受限制地同时发展。于是生命便出现了两种选择:一种是创造一种器官化的工具,去直接影响行动;另一种是用无机材料亲自做成那种天然并不具备的工具。柏格森说:“只有在人类身上,智力才获得了完全成功;人类所掌握的天然手段不足以抵御敌人、寒冷与饥饿,而这种不足恰恰证明了智力在人类身上的成功。我们若设法衡量这种不足之处的意义,这种不足之处便获得了与史前文件相当的价值;它是智力与本能之间的最后告别。”[1](p112)柏格森认为,本能可以确保直接成功,而智力则要冒险才能成功,“而一旦成为独立的智力,就能无往而不胜。”[1](p123)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柏格森认为本能是一种无意识状态,而智力则是一种意识状态,所以二者无法在同一层面进行讨论。为了能在意识层面讨论本能问题,柏格森用直觉代替本能,他将直觉定义为意识状态的本能,或本能的意识化。理智同人类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需要分不开,它可以为满足人们的实际利益服务。应当说,理智和以理智为基础的科学虽不能获得关于真正的实在的本质的知识,但它在实践范围里有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柏格森认为,理智认识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关于实在的内在的和形而上学的知识,而纯粹是为了使用实在。”[2](p30)“使一个概念适应于一个对象,不外就是问我们对于对象能作些什么以及对象能为我们作些什么。在一个对象上标上一个确定的概念,就是以精确的名词表明对象使我们想到的行动或态度。”[2](p19)理智的方法对人的行动有好处,因此它是有用的。但是那种纯逻辑的分析推理在生命哲学家看来非但没有意义,反而会破坏生命。按照柏格森的思路真正符合生命的做法就是引导人们学会将自己置于认识的对象之内,使认识者与认识对象达到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才是直觉。柏格森认为,直觉是生命中普遍存在的力量。人们之所以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是因为受到了理智的遮蔽。

二、智力是一种逻辑智慧,直觉是一种生命智慧

智力是一种逻辑智慧,这种逻辑智慧是一种小智慧,这种小智

慧是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等形式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对人类发挥作用。对于生命整体来说,这种逻辑智慧仅仅是生命的表层,或者说它只徘徊在生命的表层,它对生命的表达是极其狭窄和有限的,无法走进生命的深处。但不能否认,人类正是借助智力“才看到了意识的其他种种形式。”在柏格森看来,智力远不是生命中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心理内容,它根本不能“阐明生命本质”,它只能表达生命的表层意义,只是一种纯逻辑的活动,因此它的适用范围极其有限,仅仅适用于无机物或确定的事物,人类个体无法通过智力走向生命的深处。但是,智力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其他形式。

生命哲学家认为,智力不能阐明生命的本质,真正能够阐明生命的本质的是直觉。直觉才是超越狭隘智力的大智慧。直觉智慧包括直观、灵感、联想、想象、体验、猜测等。创造力是直觉的一项重要内容。柏格森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大智慧观,但他对狭隘智力观的批判,以及他对直觉与体验价值的深刻认识,足以表明他是一个大智慧观者。因此,直觉的价值还在于它能够把握语言无法把握的东西。语言虽然对人的生命是重要的,但语言并不是生命的边界,语言并不能达到生命活动的每一个角落。那么在语言达不到的地方只有依赖直觉和体验。

语言仍然是理性的产物,语言只能表达浮现在意识层面的东西,所以对于非理性的生命内容或对于意识层面以下的深度内容,语言是无能为力的。《人论》说:“有些事物由于他们的微妙性和无限多样性,使得对之进行逻辑分析的一切尝试都会落空。而如果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我们不得不用第二种方法的话,这种东西就是人的心灵。人之为人的特性就在于他的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因此,数学决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学说、一个哲学人类学的工具。把人说成仿佛也是一个几何学命题,这是荒谬的。”[3]直觉之所以长期没能引起人类的重视,其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往往将直觉看成神秘的自在之物,它最多只是某些天才的偶然闪现。也就是说,它并非是生命的必然存在。生命哲学家的贡献就在于打破了这一神话,发现了生命与直觉的密切关系。柏格森就认为,直觉并非神秘的自在之物,也不是某些天才的心灵所特有的禀赋,它是在任何生物中都能想象得到的一种精神力量。也就是说,它与生命本身是同一的,以致凡有生命之处也就有直觉意识。在动物植物界直觉是以本能的面貌出现的,而在人类它却能够存在于意识层面。所以,生命哲学家常常将直觉界定为“本能的意识化”。柏格森认为,直觉是一种特殊的本能。它是生命活动极其简单和普遍的存在。但人们之所以感觉不到它的存在,那是因为受到理智的遮蔽,只有在极少数时刻,在十分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才能体验到与生命存在的这种同一。按照柏格森的观点,就直觉与生命同一来说,本能同生命冲动向上发散的方向一致,而理智是同下降的惰性的物质同路。直觉之所以能把握生命,原因概出于此。就直觉与时间有关而不是与空间有关这一点来看,直觉是当下的内心体验,它是一下子置身于具体绵延历程中的那种努力,总是有机地把握事物而不分割它们。柏格森说:“我们在这里所指的直觉尤其同内部的绵延有关。它把握没有位置并列的演替,从内部而来的增长,把握从过去向已渗透着未来之现在的不间断的对心灵的直接注视,无物插入其中,没有通过折射棱镜而来的折射,这棱镜中的一面是空间,另一面是语言。”[1](p35)

在生命哲学家看来,人类要走向生命的深处,要展示人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能够依凭的决不是理智或理性所体现的逻辑智慧或智力,只能是直觉。正因为如此,直觉在生命哲学那里成为最具生命价值的概念。在生命哲学家看来,直觉与体验不仅是走进生命深处的工具和方法,而且它们本身就是生命的重要内容。正是因为生命哲学家对直觉与体验的重新发现与阐释,使我们有幸窥探到生命更丰富的内容和价值。人们对生命的认识正是借助这两个概念开始从表层进入深层。所以直觉与体验受到许多生命哲学家的青睐。生命哲学的杰出代表柏格森曾以自己提出和运用直觉为自豪。他甚至认为从柏拉图开始,哲学和科学就采用理智的方法,这只是顺应人类心灵自然的结果,它使几千年来对世界的认识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把握实在;而只有从他开始提出直觉的方法,才一反传统和习惯思维,教人认识真正的实在。

但令人遗憾的是,柏格森在一百多年前所指出的智力局限性却在现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那里流行百余年。现代心理学中流行的智力概念约有150多种,但绝大多数都是从狭义的层面上理解这一概念,西方许多经典智力测验(如,比奈——西蒙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都是从狭义上理解智力的产物,因此可以说,这些智力只是一种知物的智力而非知人的智力。正是凭着这种理解,导致心理学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也正是这种理解使心理学偏离了生命的轨迹。这种智力观念在教学中有着广泛的负面影响。教学中长期倡导的智力开发,实际上就是开发这种狭义的智力,即教学在要求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智力开发的倡导者之一的布鲁纳也非常重视直觉在学习和教学中的作用,并把直觉的培养看成智力开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认为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许多科学家、艺术家也从自己的创造生活或创作生活中体验到直觉的可贵。著名科学家凯利洛夫就认识到,直觉是“创造思维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任何一个创造行为能离开直觉活动。”[4]著名物理学家波恩认为“实验物理的全部伟大发现都来源于一些人的直觉”。[5]爱因斯坦也曾自省到,他创立相对论主要也是凭借想象和直觉。被誉为文学上拿破仑的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曾以自己创作的亲身经历意识到直觉思维的重要。他说:“在真正是思想家的诗人或作家身上出现一种不可理解的、非常的、连科学也难以明辨的精神现象,这是一种透视力。它帮助他们在任何可能出现的情况下测知真相;或者说得更确切些,是一种难以明言的,将他们送到应去或想去的地方的力量。”[6]但由于这些见解大多是指向科学研究本身,甚至将其看成智慧的偶然闪现,不具有普遍性,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引起教育者的真正重视,在所谓智力开发的过程中,始终将直觉能力排斥在外,因此,在教学中并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去开发学生的直觉能力。多年来教育界的所谓智力开发,不过是对处于生命边缘的因果律的追求,对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一句话,是在科学主义思维的藩篱之中去探讨所谓智力开发,这种智力开发抑制了学习者直觉与体验能力的发展,将真正有生命价值的东西排斥在生命之外,这就是我们在长时间的智力开发中没有真正开发到智力的根本原因。所以,仅仅开发狭义的智力是不能满足生命的需要的,甚至还很有可能背离生命。

三、智力追求的是因果律,直觉是心灵对心灵的直接注视

现代心理学中广泛使用的智力(intelligence)是一种以追求因果律为目标的智慧。亚里士多德(aristot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认为:“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7](p5)。同时,他提出“不以官能的感觉为智慧”,这是因为“官能总不能告诉我们任何事物所以然之故”[7](p3)。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智慧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探测事物的原理和原因。也就是说,智慧等于原理与原因的探求。再换句话说,智慧就是对因果律的追求。由此,他将学术分为“高级学术”与“次级学术”。高级学术就是那些探讨原理和原因的学问,自然探讨人类普遍原理和原因的哲学被视为最富智慧的学问,而一切应用的或实用的学科则被视为非智慧的学问。他说:“高级学术也较之次级学术更接近智慧。”[7]亚里士多德的智慧观对西方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长期以来,西方都在十分狭隘的范围内使用智慧一词。智慧或智力等同于对因果律的追求。按照亚里士多德一派的观点,直觉、创造、艺术似乎都不在智慧之列。亚里士多德的智慧观最终成为西方文化传统。18世纪德国生命哲学家柏格森将这种智力称为狭义的智力。他认为,狭义的智力就是适应环境的能力。他说:“我们的智力(就其狭义上说),其作用就在于确保我们身体对其环境的良好适应,就在于在外部事物中表现外部事物——总之,就是去思考材料。”[1](p2),显然,柏格森所指的狭义的智力,就是在因果范围内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能力。这种智慧传统从哲学界一直延伸到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许多的心理学家、心理测验家以及教育家也都是在这一层面上理解智慧或智力。而直觉却不同,它不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相反,它还千方百计摆脱这种形式。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柏格森不肯给直觉下一个单一的几何式的定义。在他看来,直觉这个词的意思是不能用数学的或逻辑学的方法从另一个词里演绎出来的。直觉这个词的多义性就像斯宾诺莎的“本质”、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叔本华的“直觉”和谢林的“直觉”不一样,柏格森自己的直觉就更不一样。但是,在柏格森看来,直觉有一个基本的意思:直觉地思维也就是在绵延中思维。理智通常从不动之物开始思维,尽可能地并列地以不动性来重新构造运动。直觉从运动开始思维,像实在自身那样来安排和想象它。“在直觉中,我将不再从我们所处的外部来了解运动,而是从运动所在的地方,从内部,事实上就是从运动本身之中来了解运动。”[2](p1-2)直觉就是直接意识,是把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它是心灵对心灵的直接注视,因此它不需要其它中介物的干扰。用柏格森的话说,就是在心灵与心灵之间不需要插入“棱镜”进行“折射”。换句话说,直觉是心灵与心灵的直接交流,或者说交流者将自己对象化到交流对象中去,因此它不占有空间,也不需要语言,是一种“物我同一”或“物我两忘”的状态。

四、智力只能把握外在的、静态的、凝固的、确定的事物,直觉才能把握内在的、动态的、流变的、不确定的事物

首先,智力指向外部世界,直觉却是指向内心世界。因为智力是指向外部世界,所以它更多是以自然界为对象,甚至以无机物为材料进行加工。正如叔本华认为,人的智慧所用之处,只局限在自然所指定的场合,也就是理解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认识个体的意志和事物的关系而已[1](p467)。当人们把这种指向外部世界的智力不适当地运用于人内心世界探索的时候,各种困惑或弊端也随之而至。所以要走进生命世界,特别是要走进人类的心灵世界,不能依赖智力,而要凭借直觉。因为只有直觉才能使研究者将自己置于研究对象之内,置于他人的心灵之内,实现心灵与心灵的直接注视,心灵与心灵的直接?交流。?

第二,智力只能把握静态的、凝固的、确定的事物,而直觉才能把握动态的、流变的、不确定的事物。智力属于理性的范畴,理智只能把握静态的、凝固的、确定的事物。理智不能把握生命、理智不能把握流变,理智只能外在比较事物的异同而不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理智具有实践价值(理智能够满足人们的功利需要)。柏格森认为,智力仅仅适用于无机物,适用于确定的环境,作用于确定的事物。直觉可以把握动态的、流变的、不确定的事物,他认为,这种狭义的智力只是生命的一个侧面,只能表达生命的部分意义、表层意义。但柏格森同时认识到:“我们以纯逻辑形式出现的思维,却不能阐明生命的本质,不能阐明进化运动的全部意义。”[1](p2)他又说,“我们的智力对无机物时是那样自信,却在这个(生命)领域一筹莫展。”[1](p2)柏格森说:“只有在人类身上,智力才获得了完全成功;人类所掌握的天然手段不足以抵御敌人、寒冷与饥饿,而这种不足恰恰证明了智力在人类身上的成功。我们若设法衡量这种不足之处的意义,这种不足之处便获得了与史前文件相当的价值;它是智力与本能之间的最后告别。”[1](p112)他说,“善于计算的智者却无法了解运动的节奏,以及内在形式。”纯逻辑的思维形式最多只能适用自然科学研究而无法把握生命。在柏格森看来,智力属于纯逻辑思维的形式,所以他说,“对于无机界,尤其是对固体,人类的智力感到游刃有余,在这个领域内,我们的行动找到了它的支点;我们的勤劳找到了它的工具;我们的概念在固体模型上形成;我们的逻辑首先是固体的逻辑;因此我们的智力在几何中获得了胜利……”[1](p1)。但是,在“几何中获得了胜利”的智力在生命面前却无能为力。在生命哲学家看来,要把握内在的、动态的、流变的、不确定的事物只有靠直觉。

智力作为理智的产物,具有抽象性和固定性。它同物质一样具有惰性,它习惯于按照形式,机械地对待每一事物,期望在量的分析中找到一切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答案,这样它就根本不可能把握流变。由于理智在空间方面起固定作用,根本不适用于认识以绵延为本质的生命,所以柏格森说:“理智的特征就是天生不能把握住生命。”[1](p165)理智的抽象性和固定性与它借助于语言来活动有关。柏格森认为,我们的语言用同一个词语来称呼许多不同的东西,这是语言的一大缺陷,不仅每个人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而且世间每一样事物都是彼此不同的。但是,经过语言的处理,理智抹杀了事物的个体性,它从来就看不透个别事物的内部本质,只是外在地比较它们的同异,通过归纳上升到概念、范畴。他说:“按照我们的理智的自然倾向,它一方面是借凝固的知觉来进行活动,另一方面又借稳定的概念来进行活动。它从不动的东西出发,把运动只感知和表达为一种不动性的函项。它利用现成的概念,并且竭力企图好像在网中一样在这些概念中去把握实在(它在其中通过)的某种东西。”[2](p29-39)总之,人类愈是运用概念进行抽象活动,它离开生命的本质就愈远。柏格森承认直觉的思想通常开始于不确定,不论我们的思想有多大力量也无济于事,因为诸如绵延、质的变化、无意识的概念等等,不象理智所能定义的概念那样直接明白。但是他指出,有两种不同的清楚明白:一种是用已有的基本观念组成一个新观念,把它组织得清楚明白。在这里,我们的理智只是把新东西拆开以发现旧东西,再重新组合它们,因此这样的观念虽似全新实乃陈旧。另一种是全新的绝对单一的观念。由于它不可能从分析中得到,是不能用先前存在的因素来构成的,它的清楚明白只存在于当下直接的察见或体验中,绵延、生命等观念就是这样得来的。同样,直觉这个观念本身也是这样得到的。概念把对象复制出来,用的是符号。每个理性的体系都可以采用自己的符号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同一个对象。这样,对事物统一性的理解永远是任意的。柏格森由此得出结论说,简单的概念不但能把对象的具体统一性分割成若干个表达符号,而且能把哲学分成若干个派别,每一派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选择自己的筹码,与其他派别进行永无止境的。哲学如果要成为一种严肃的精神工具,就必须超越概念,达到直觉。

五、智力只能获得社会功利性知识,直觉才能获得实在的内在知识

柏格森认为,真正能获得关于实在的内在知识的方法是直觉的方法。理智由于其空间性和社会功利性,所得到的知识是相对的。只有去掉空间性和社会功利性的面纱,我们才能回到直接当下的东西,达到绝对。直觉就是不带任何空间性和社会功利性的思维方法。认识外在的世界和外在的自我,我们只须服从理智的思维习惯,按照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而认识内在的生命、绵延,或真正的自我,则必须摆脱理性思维的习惯力量,走一条相反的路,即直觉之路。柏格森说:“理性的工作是依靠科学向我们愈来愈完整地表达出物理操作的秘密;……它只在生命的周围打转,从外部对生命提出尽可能多的看法,把生命拖到自己这边来,而不是进入到它里面去。但是,直觉引导我们正是要达到生命的真正内部——我用直觉是指那种本能,它是已经脱离了利害关系的,有自我意识的,能够反省它的对象并无限扩展对象的。”[1](p176)直觉是艰苦的劳动,它需要意志的努力。只有使人的心灵从理性思维的习惯方向扭转过来,超出感性经验、理性认识和实践的范围之外,抛弃一切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甚至不用任何语言符号,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一切固定、僵滞的认识的可能性。由于形而上学必须使用直觉的方法才能达到绝对实在,所以柏格森又把它称之为不用符号的科学。理智只能外在比较事物的异同而不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理智具有实践价值(理智能够满足人们的功利需要)。直觉可以获得实在性知识,理智仅仅获得功利性知识,直觉与生命具有同一性。叔本华认为,“天才”与“干才”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用直观或直觉思维理解事物,而后者是用概念理解事物。叔本华认为“所有深刻的认识”,其“根柢”都“在直观的理解中”[8](p455)。他认为“一切不朽的思想和真正的艺术品,受其生命的火花产生出来的过程,也是在于直观的理解之中。相反地,从概念产生出来的东西,只能算是‘干才’的作品,只不过是理性的思想和模仿,或者是以当前人们的需要为目标。”[8](p455)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仅仅强调开发学生的智力是远远不够的,开发智力只能使学生获得一点表层智慧(小智慧),要获得深层智慧或生命智慧(大智慧)就必须依赖直觉。在教育教学中开发直觉,给直觉留有充分施展的空间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16.

[2][法]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0.

[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20.

[4]周义澄.科学创造与直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9.

[5]波恩.我这一代物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84.

[6]燕良轼.创新素质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137.

智能物流概念的发展篇7

一、知识产权概念的现状: 激烈的学说竞争

知识产权法学是一门体系化程度比较贫弱的学科,借用库恩的理论来评价,知识产权法学仍处于未成熟的阶段,即范式前状态。根据库恩的描述,范式前阶段的学科对于“何为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仍有分歧,同时存在许多相互竞争的流派,学科成员之间缺乏沟通。(1)这正是知识产权法学现状的写照。在这个貌似繁荣的新兴学科中,连“知识产权”这个最基本的概念都存在严重的分歧。根据笔者有限的阅读经验,至少有如下几种不同的知识产权概念:

(1)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其智力创造成果所享有的权利。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出版的(知识产权阅读资料)认为:“知识产权广而言之,意味着智力活动在工业、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所产生的合法权利。”[2](p5)

(2)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这种表述考虑到“智力成果权”用以解释工商业标记权时存在障碍,故刻意区分智力成果权与工商业标记权。(3)

(3)知识产权是基于信息产生的权利。如中山信弘和北川善太郎都把知识产权的对象称为“知识财产”。中山信弘认为“所谓知识财产,是指禁止不正当模仿所保护的信息,「4;北川善太郎则认为”信息与知识产权具有同质性“(5)。

(4)知识产权是直接支配智慧产品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这个概念与概念(1)的区别在于:以“智慧产品”取代“智力成果”,智慧产品未必达到“成果”的创造性高度,以此解释商标权等非智力成果权。这个概念也不同于概念(3),此处的智慧产品指负载了一定信息的信号集合,故知识产权的对象是信号,而非信息。「6

(5)知识产权是基于无形财产享有的权利。美国学者米勒和戴维斯所著的<知识产权法概要)在导论部分指出:“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一本书要包括(专利、商标、版权)三个性质不同的科目。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具有一种无形的特点,而且都出自一种非常抽象的财产概念。”(7)

(6)知识产权是对形式进行支配的权利,知识产权赋予形式的设计人对形式的控制、利用和支配权采实现对其利益的保护。这种观点向“知识产权是无形财产权”的观点提出了挑战。(8)

显然,这些概念的分歧不在于表述的角度差异,它们之间具有实质性的竞争与冲突,包括智力成果权能否涵盖商业标记权的争议、信息权与信号权的冲突、无形财产权与形式财产权的冲突。因此,知识产权的体系基础极度暖昧,人们无从知晓将知识产权诸分支联结为整体的逻辑依据究竟何在。“分歧极大的派别之间的交流肯定是不完全的。「1结论取决于角度,当每种学说都坚持从自己的角度解释知识产权时,我们永远也无法评

说各种理论的高下。但是,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共识起点:法学论域之内的知识产权概念是一个法权概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导法律规范的设计。因此,我们在第一性上可以无拘无束地探讨知识产权的本质,但法学上的知识产权概念必须具有规范意义。逻辑圆满不是法学概念的惟一追求,法学概念须担负规范功能,“因此在法律概念的构成上‘必须’考虑拟借助该法律概念来达到的目的或实现的价值”(9)(p46)。无论何等繁复的法律概念都可以通过一个极为单纯的标准检视:概念能否最完美地体现规范功能?本文欲传达一个基本

观点:只有让概念设定的目的与意义来统辖我们的论争,才有可能得出结论。只有结合法的第二性,在逻辑评价中融人功能考量,才能评说知识产权概念诸学说的高下。

二、法的第二性原理与财产权概念

法以社会现实为调整对象,所以,社会现实是第一性的,法是第二性的。法的第二性导出两个结论:(1)法不能无视第一性的社会现实,法的调整技术不能从根本上与社会现实形成冲突。譬如,著作权法保护表达、不保护思想,不仅仅是因为在法律技术上思想无法被保护,也是因为作为审美对象的作品在第一性上的本质就是表达,人们欣赏的对象不是抽象的思想,而是“思想如何被展现”。换言之,思想——表达二分法有美学上的依据。(2)法是根据人的需要来建构的,法只选择它能够调整的事物、采用它能够实现的手段进行调整,而不是社会现实的简单描摹。因此,法如同一部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正如法国学者弗郎索瓦。特雷(Francoisterr~)论述法与美学的关系时指出的那样:“可以说,如果法是科学,法也是艺术。”[10]人们对事物的第一性本质苦苦追问时,法律只从规范的目的出发对该事物进行界定。譬如,人们可以在美学上对“独创性”的含义争论不休,但在著作权法上,只要作品系作者独立完成、且能反映出作者的选择与安排,即满足法律上的独创性要求。著作权法之所以确立了不问作品艺术价值的原则,乃因为作品的艺术价值已经超出了法的判断能力,亦违背了法的确定性与可操作性原则。著作权法的规范目的仅在于鼓励作品的“独”,鼓励创作者尽力不与他人雷同。至于作品的优劣,只能交给“自然选择”,蹩脚的作品自然无人愿意使用,侵权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但在法律面前,优秀作品与蹩脚作品无差别地受到保护。当然,著作权法的设计原理中也暗含了一个推定:只要每个作者都极力展现自己的个性,好作品诞生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只有结合著作权法的规范目的,才能理解法律上的独创性的内涵。人们尽可以在美学上无休止地解释独创性,但所有无规范价值的解释都不会进入法学的论域。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表述。但何谓“本质特征”,并不是一个无须限定前提的客观判断。“所谓‘概念’已将所拟描述或规范对象之特征穷尽列举的设定之存在基础,并不真在于概念的设计者已完全掌握该对象之一切重要的特征,而在于基于某种目的性的考虑(规范意旨)。”(9)(p39)依据法的第二性原理,法律概念只选择那些具有规范意义的特征予以反映,而其他特征一概予以舍弃。比如“人”的概念,柏拉图所言“两足无毛动物”,卡西尔所言“符号动物”,都是第一性上的解释,不能成为民法上的定义。民法规定“人”,是为了确定从事民事行为的主体资格。从此规范目的出发,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特征与长相、地位、聪愚无关,法律只关心两个特征:(1)年龄;(2)精神是否健全。只要达到一定年龄、无精神障碍者,便可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这就是与法的规范功能相关的人的特征。因此,法律上的“人”的概念是围绕着规范目的而建构的。在发育较成熟的物权与债权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完美的财产权概念所具有的规范功能。

依民法通说,物权系排他地直接支配物的权利,债权系请求特定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这两个概念皆突出了两个特征:(1)权利对象(财产)的具体形态;(2)利用财产的行为方式。债权的对象形态为“特定行为”(给付),行使方式是“请求”;物权的对象形态是“物”,行使方式为“直接支配”。为何突显这两大特征?法是行为规范,自然首先关注利用财产的行为方式,而利用财产的行为方式归根结底是由财产自身的形态决定的。对物可以直接“支配”,对他人的给付则只能“请求”,并且对象形态与行使方式能够充分地决定规范的设计。例如,“给付”依赖于特定的人,因此债权具有相对性;债权的相对性又决定了债权无公示之必要,债权的非公示性决定了债权效力不得及于第三人。物的利用往往以占有为前提,不同主体在同一时空对物的利用必将导致冲突,因此物权具有排他性;物权的排他性又派生出物权法定与物权公示的必要性。因此,财产权概念中应当突显的特征是财产形态与权利行使的方式,其中财产形态是核心,因为财产形态决定权利行使的方式。譬如,对“给付”不可支配,我们不可能支配他人的行为。

综上,我们从法的第二性原理得出了财产权概念构造的基本思路:具有规范意义的概念必须

突显财产的具体形态和权利行使的方式。

三、以法的第二性原理

检视知识产权概念

根据法的第二性原理,我们可以以“哪种概念最具规范功能”为据来评价现有的诸种知识产

完美地揭示了财产形态与权利行使的方式。知识产权被公认为支配权,因此,各种知识产权

概念对权利的行使方式——支配并无歧见。所以,检视知识产权概念的核心任务是:哪种概念最

准确地描述了知识产权所支配的财产的形态。由于“无体财产权说”与“智力成果权说”是知识产权法学中最有影响的理论,因此本文重点评说这两大理论。

(一)诉诸感官的无体(无形)财产说

把知识产权的对象称为无体财产,在诸学说中历史最为悠久。早在18世纪中叶的英国,反对

版权保护者就以作品的无体特征为据,质疑版权的合理性。当时的叶茨(Yates)法官明确指出:“任何没有物质实体(corporealsubstance)者皆不得成为财产权的标的。”(11)把知识产权的对象概括为无体财产或无形财产(我国法学界在相同意义上使用这两个词,皆对应于英文的intangibleproperty,有学者指出“无体财产”之表述更为准确(8),很容易从思维特性上得到解释。概念形成的基本顺序是:从直观表象到前科学概念,最后到达科学概念。最初形成的概念总是与直观对象的具象最贴近的概括。无体或无形,就是一种朴素的感官描述,人们在司空见惯的物之外初次接触到作品之类的对象时,得出这样的结论是非常自然的。这个概念在法律发展史上的进步意义是不能否认的。无体或有体尽管是以感官为依据的区分,但无体财产正因其不可触摸性(intangible),因而在认识上需要一定的抽象能力。洛伊在1928年发表了(在原始社会的无形财产)一文,他反对在法制史中滥用“无形财产”的概念。“因为原始人缺乏那种程度的思维能力,因而这个概念是虚假的。”(12)在罗马法关于物的分类中,出现了无体物(resincorporales)的概念,一些学者认为这反映了古代法学家的法律思维有进一步抽象化的趋势。彼得。德拉贺斯(peterDrahos)则指出,不管这种推测是否有理,至少无体物的概念为后来的财产观念抽象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13)

但是,无体财产的概念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一个与有体财产相对的泛概念。在罗马法上,无体

物指所有权之外的财产权:“无体物是不能触摸到的物,如权利,比如遗产继承权、用益权及以任何形式设定的债权。……被称为权役的城市和乡村土地上的权利也属于无体物。”(14)在英国法上,无体动产是债务、商业证券。合同、商誉、知识产权等财产利益共同的上位概念。its]因此,无体财产只是一个类概念。无体财产与有体财产,是根据权利对象的形态差异所做的粗略的分类,正因为这种分类极为原始、粗糙,无体财产权的概念存在空洞化的缺陷。正如拉仑茨所言:“概念的抽象度越高,内容就越空洞。为提纲挈领所付出的代价是:由——作为规整之基础的——价值标准及法律原则所生的意义脉络不复可见,而其正系理解规整所必要者。”(16)因此,将权利对象的形态概括为“无体”,根本无法揭示知识产权与其他无体财产权的区别,依然不能解释知识产权诸分支缘何集结为独立的权利类型、知识产权法缘何成为一种独立的规范群。而知识产权概念的存在价值恰在

于此,它必须揭示知识产权诸分支的统一性。因此,若脱离法的第二性,把知识产权称为“无体财

产权“固然未尝不可,但以法的规范目的审视之,无体财产权说的意义极其有限。

近年来,有学者提议建立无形(无体)财产权体系,以包容一切基于非物质财产所产生的权利。(17)其主要理由是:现代社会中非物质财产的形态与价值日增。这个理由当然是成立的,但是,权利作为一个法律范畴,其体系的意义更主要地应当体现为制度意义。只有当对象的共性有可能用统一或相似的规则去调整时,选择这些对象组织一个独立的体系才具有制度意义。事物之间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采用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归类,但这些归类未必都具有制度意义。仅以单薄的“无体”作为共性基础,囊括许多法律特性各异的权利,权利之间难以适用统一的规则,导致无体财产权概念彻底失去规范价值。所以,无体财产权概念的意义仅仅停留在“强调非物质财产也是一种财产,其重要性不亚于物”。在制度建设上,主张建立“无体财产权体系”者不得不承认,依旧“由知识产权法、公司法、票据法、信托法等分别予以调整。”(18)。尽管有学者归纳出了无体财产权制度的总论,但基本上是对知识产权法总论的因袭。(19)

由于“无体”的归类过于粗略,所谓的“无体财产权法”不能形成总论、亦无法形成统一的规则,是必然的。在第一性上强调“无体财产的重要性不亚于物”,自然无伤大雅,但在第二性的规范意义上,无体财产权体系的建立既无必要、亦无可能。“在体系的构成上,其组成分子,首先必须具有构成体系之‘存在上’的基础。”[9](p459)仅“无体”之共性,担当得起这个基础吗?

(二)具有历史合理性的智力成果说

在知识产权的诸种定义中,占据主流地位的显然是智力成果权。“intellectual property”中的“intellectual”、“知识产权”中的“知识”、“智慧财产权”中的“智慧”,都体现了权利与智力的关联。这些称谓的权威地位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智力成果权说的影响力。在试图给出知识产权概念的著述中,智力成果权说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由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其出版物中采纳了智力成果权说,更加强了该理论的权威性。故我国不少资深学者指出:智力成果权说“概括了知识产权的最本质的因素,是比较准确而经历过反复推敲的”:“确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20].

与无体财产权说相比,智力成果权说从一种原始的区分思维前进了一步,它不满足于揭示权利对象与物权对象在感官上的差异(无体——有体),还想深入阐释这种无体财产的本性。于是,知识产权的对象从“无体财产”这个宽泛的类概念中进一步独立了,区别于其他的无体财产。而且,“智力”作为概念统一的基础,进一步远离了直观表象,不是诉诸于感官,而是试图通过思维把握财产的本质。从历史的眼光来看,突出权利对象与智力的关联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作为一种新型财产权,知识产权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证明自己具备成为法权形态的依据。从罗马法开始,先占被视为财产所有权的依据,17世纪的法学家格劳秀斯继承了这个观点,他认为:“人们成为目前处于无主物状态的物品的所有者的惟一必要条件是公开为占有行为。”[21](p220)知识产权的对象显然无法被先占,为了证明知识产权的合理性,必须重新提出财产权的依据。这个问题的解‘

决,很大程度上借助了洛克的劳动所有权说。在英国18世纪的版权存废大辩论中,支持版权保护

者以洛克的“劳动所有权说”为依据,指出占有不是财产取得的惟一依据,劳动也可以产生财产权,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智力劳动。[11](p20—24)在一种新的财产权产生之初,关于其合理性的形而上争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知识产权诞生的18世纪,是一个自然法观念盛行的时代。“在整个18世纪,讨论法学主题的著作家都倾向于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向自然法作例行公事的敬礼。”[21](p248)因此,在概念中突出财产来源的正当性——源于智力劳动,就显得很有必要。此外,在19世纪中期之前,商标权尚未出现,用智力成果权概括著作权与专

利权,在逻辑上是成立的。

但是,当知识产权的合理性被普遍接受、无须证明之后,智力成果权说的局限性就暴露出来了。

首先,“成果”一词没有表明财产的形态,任何人造之物都可以被称为“成果”。再看“智力”。既然概念中强调了“智力”,该特征就应当与制度相联结,像“物”和“给付”那样成为设计、理解制度的出发点。换言之,“智力”特征应当在概念中有意义。该特征可能作两种理解。

理解之一:“智力”指财产本身的智力性,排除非智力性的无体财产。如果“智力”限定的目的在此,知识产权法必然要判断财产中的智力含量。但是,商业标记受到保护并不以一定的智力含量为要件,只要标记能够起到记号的功能即可。有学者之所以刻意强调知识产权的对象包括“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原因正在于此。因此,如果把“智力”限定的目的理解为“排除非智力性财产”,就无法解释为何连地理标志都可以成为知识产权的对象。而且,无智力含量的知识产权对象有日渐增加的趋势,例如欧盟已经开始保护不具有独创性的数据库。有学者根据“商标的设计与选用、商标信誉的维持需要智力劳动”证明商标的智力性,但是,“一个对象的形成中含有智力劳动”与“智力性是对象受保护的要件”不可等同。当智力性成为法定要件时,意味着法律必须为对象的智力含量设定标准,例如作品的独创性、发明的创造性。人们在制造物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投入智力劳动,这并不足以使物的制造者获得知识产权。所以,在法律意义上,“智力性”指权利对象的智力含量需达到法定标准,而不是指对象的形成过程中泛泛地含有智力劳动。显然,若“智力性”是财产本身的特征,则商业标记权不符合知识产权的概念。

理解之二:“智力”没有限定权利对象的智力含量,只是纯粹地解释财产的来源,强调财产的形成过程是智力劳动。这是近年来许多学者为捍卫智力成果权说所采取的解释。为了克服上述“智力含量”解释的缺陷,捍卫者指出,尽管法律不限定商业标记的智力含量,但选定、设计商业标记在客观上是一种智力劳动。换言之,“智力”不是限定财产本身,而是限定财产的来源。[22]

纯粹从逻辑上来看,这种解释并无漏洞。但是,若以法的第二性原理检视之,这种解释根本不具有法律意义。法律制度的设计只关心财产的形态,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而财产的形成过程没有必要被引入到概念之中。譬如物权的概念只关心“物”的形态,而不必强调物来源于体力劳动或智力劳动,即使物事实上产生于体力劳动,在法律概念中表述为“体力劳动产生的物”仍属多余,“物”本身就足以决定了制度的构造。若“智力”限定劳动过程,除非法律在保护某个对象时必须确定该对象是否真的来源于智力劳动,此种限定才具有法律意义。尽管理论上可以把商标解释为智

力活动的结果,但某标记的选定是否真的来源于智力活动,法律并不关心。若法律不关心商业标记的选定过程,即使客观上选定商标是一种智力活动,这只是一个第一性上的事实判断,“智力”成为一个虚空的特征。

综上所述,智力成果权说的缺陷有三:(1)“成果”未交代权利对象的形态;(2)“智力”若解为权利对象的智力含量要求,无法涵盖商业标记权;(3)“智力”若解为对财产形成过程的说明,则缺乏法律意义。根据概念形成的理论,智力成果权说属于前科学概念,尽管比局限于直观表象的“无体财产权说”进了一步,但还不是科学概念。从前科学概念到科学概念需要做到:撇开无关的、次要的因素和条件;撇开事物和过程所具有的偶然性的外观和假象;从杂多的直接形式中揭示其内在根据和统一基础。[23](p156)智力成果说没有“撇开次要因素”,保留了缺乏法律意义的“智力”要素。证明权利合理性的要素未必需要引入权利的概念之中,对第二性的法律而言,关键是那些与规则设计有关的要素。以物权为例,关于财产所有权依据的学说有“先占说”、“劳动及个人需要说”、“社会公认说”、“主体的占有意志与公共的权威意志结合说”、“个体的自由意志说”[24],但这些依据并没有成为物权概念的组成要素。归根结底,智力成果说仍未能揭示知识产权统一的内在依据与真正的基础,简单地重复了第一性的财产来源,未考虑这种来源描述有无规范价值。

四、知识产权概念的未来:以财产形态为核心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当前占主流地位的无体财产权说与智力成果权说是注定要被超越

智能物流概念的发展篇8

[关键词]智慧旅游;Caa框架体系;核心技术;价值供给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5—0066—08

1

智慧旅游的起源及发展条件

1.1

智慧旅游的起源

智慧旅游来源于“智慧地球(smarterplanet)”及其在中国实践的“智慧城市(smarterCities)”。2008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iBm)首先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指出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从理念到实际、落地城市的举措。iBm认为,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该定义的实质是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我国专家对“智慧城市”有自己的解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认为,智慧城市就是一个网络城市,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标志;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形象的说法是:数字城市+物联网=智慧城市。新加坡提出2015年建成“智慧国”的计划,台北市提出建设智慧台北的发展战略,上海、深圳、南京、武汉、成都、杭州、宁波、佛山、昆山等城市相继推出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iBm的“智慧城市”理念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精神指引下,旅游业开始寻求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的旅游产业体系与服务管理模式重构方式,以实现旅游业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的质的跨越。受智慧城市的理念及其在我国建设与发展的启发,“智慧旅游”应运而生。从城市角度,“智慧旅游”可视作智慧城市信息网络和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实现“智慧旅游”的某些功能可借助或共享智慧城市的已有成果。因“智慧旅游”是一项侧重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惠民工程,将“智慧旅游”在城市视角下纳入智慧城市有助于明确建设主体并集约资源。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旅游者与城市居民的特性与需求差异,“智慧旅游”与智慧城市体系下的“旅游”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旅游并不仅发生在城市,前者要比后者具有更广泛的内涵。

1.2智慧旅游的发展条件

智慧旅游概念源于智慧地球与智慧城市,但其发展的推动力依托以下六个方面:(1)全球信息化浪潮促进了旅游产业的信息化进程;(2)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尤其是旅游业被国务院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以来,旅游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引导旅游消费、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的关键环节;(3)物联网/泛在网、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具备了促成智慧旅游建设的技术支撑;(4)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逐渐提升促进了旅游者的信息手段应用能力,使智能化的变革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5)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提供了智慧旅游的应用载体;(6)最为重要的是,随着旅游者增加和对旅游体验的深入需求,旅游者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在逐渐增加,尤其旅游是在开放性的、不同空间之间的流动,旅游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实时实地、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是提高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昭示了智慧旅游建设的强大市场需求。智慧化是社会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又一次突破。智慧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一次深刻变革。

2 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

2.1

智慧旅游概念评述

智能物流概念的发展篇9

物理知识是许多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得到的能力锻炼也是其它相关学科所需要的。但高中物理难学、高中物理难教几乎成了教育界公认的事实。为使物理教学情景化、人文化,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必然要采用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学策略。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寻找到这个策略提供了导向。在学习物理中,学生需要发展和培养多种智能,而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中的语言智能、空间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本文借鉴多元智能理论,从优化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的角度对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多元智能教学策略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物理学使用数学作为工具,是一门定量的科学。它研究最基本最简单的运动形式的一般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为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服务。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至少具有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这八种智能对学生的发展都是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同等的注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能延续传统的只注重培育语言智能、空间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的教学方法。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可以广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同时又能体现物理教学的特色,按照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应提出那些要求,下面着重谈一下这些问题。

一、教学中语言智能的培养策略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准确表达物理概念、叙述物理规律、说明实验现象和准确书写物理名词方面存在困难。口头回答问题时不能兼顾准确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往往顾此失彼、漏洞百出。例如高一学生在说(写)“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误为“均变速直线运动”,高二学生将“干涉”、“衍射”错写成“干射”、“衍涉”。这种在物理课上出现的语言问题,多属于笔误,并不是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给学生纠正几次就能解决了。但在语误的背后,是否反映理解问题呢?如果是理解问题,就属于语言智能范畴,应当在“纠错”的过程中,既发展其语言智能,又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如学生在回答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时,往往简单地说成F=ma(正确表述: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力成正比,和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力方向相同),而不是从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的相关因素去说明,这就是语言智能有所缺陷的表现。

物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智能的有效途径,物理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方面要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语言必须规范、准确、流畅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阐明概念、叙述规律、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时必须给学生起示范作用。教师应该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授课,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例如,将“匀速直线运动”简写为“匀直运动”就不够规范。教师流畅的表达,抑扬顿挫而又富有魅力的语调,不仅能顺利表达出教学内容,同时还给学生一种愉悦的美感,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坚持让学生多发言,多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时刻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学会知识,而不能还定位于教师传授。因而应让学生多渠道全方位的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尽量把讲课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表述出来,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而且对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十分有利。比如一些概念(以匀速直线运动概念为基础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以超重概念为基础的失重的概念)可以让学生自己得出。教师的工作仅是引导、补充和评价。还比如说总结一些简单规律,像“磁场”一章中有实验基础的“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都可以大胆的交给学生去做,虽然这要多用一点时间,但换来的是学生语言智能的逐步提高,并使学生加深了对物理基本概念的理解,是值得的。

3.适当留一些非书面形式的课外作业例如,让学生放学后回家乘坐电梯,体会电梯运动方向不同时的感受,并记录下来。这种“做中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策略,它使学生真正做到“视、听、动”总出击,手脑并用。再如,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人教社出版的高中物理第一册实验修订本的必修教材中共有14篇),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写成读书笔记。这些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加深了印象,通过调动学生的语言智能来达到物理教学目标,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智能,提高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中视觉-空间智能的培养策略

视觉-空间智能在物理课堂上主要表现为观察能力。观察对物理学研究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伽利略通过观察教堂摆动的吊灯发现了摆的等时性;牛顿通过对月球、行星等运动的观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研究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物理课上,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通过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现在的学生是看电视长大的一代,这使得他们的学习具有高度视觉化的倾向。幻灯片、投影片和录象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素材,如果学生在使用这些素材的过程中能由被动的观察者转变成为主动的思考者,这样的教学起点就比较高了。

“观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看”。脑科学揭示,人在感知事物的同时也在理解事物,并不是感知在前理解在后,思维与观察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视觉-空间智能的重要依据。从多元智能的视角分析,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在观察中思考,开发学生的视觉智能,便成为提高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比如右面一幅大象的图片,冷眼一看,就是一只普通的大象;仔细观察,才发现大象的腿画得不对。事实上,能发现图画的错误,就是经过了提取、重现、比较、鉴别等复杂的大脑活动,正是伴随这些大脑活动,学生的学习才得以进行。可见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引发学生思考是很重要的教学环节。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和17世纪的科学家伽利略观察同样物体的运动却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原因是二者观察的深度不同。那么教师对学生提高观察能力有哪些具体要做的事情呢?

1.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增加演示实验或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布置可行的家庭小实验学校可以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自己感兴趣的课外实验,实验中要求学生手做、眼看、耳听、脑想,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是听?是看?是感受?在看、听和操作时想到了什么?),培养正确有序的科学观察方法,总结观察事物的规律,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想象力。

智能物流概念的发展篇10

新中式灯具的流行

随着中国大国综合实力的崛起,大国形象赶超欧美,势必在全球各大洲掀起一场“中国梦”式的文艺复兴风暴,用当今的工艺和材料“高仿”中国风式的灯具将受到全球消费者追捧!

智能照明开始嵋起

LeD灯具的白热化竞争,LeD的可调控性的优点越来越明显,各大厂家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不再在简单的价格上拼杀,而在技术上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智能化和功能化的

智能照明将会高调冲击市场。

泛家居照明概念热潮

随着行业家居照明的竞争恶劣,整体家居照明概念的陈旧,泛家居照明概念开始兴起,各种风格、品类的家居照明同时出现在一个店面已经屡见不鲜。

单品结盟

随着行业品牌化的发展,订单的集中,越来越多的单品优势厂家结盟抱团发展。

灯饰混搭风流行灯饰的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广泛,从工艺、材料、风格、颜色等主题元素不再单一,混搭元素的灯饰会逐渐得到消费者的亲睐!

销售软件地位凸显

随着电商、020等销售模式的强势发展,类似于配灯软件和数据分析软件的销售工具将会成为灯饰照明行业的一种标配。

生物灯成为明星

随着健康产业的兴起,生物灯会进入一个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