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的解决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3:44

碳中和的解决方案篇1

自欧盟2008年决定从2012年起将航空业纳入碳排放交易计划(etS)以来,由此引发的争议一直在发酵。今年10月初,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全体会议上,批准制定一项旨在减少全球航空业碳排放的市场机制,同时否决欧盟要求单方面征收航空碳税的提案。而就在此后不到半个月,欧盟委员会无视iCao全体会议的决定,提出修改etS的提案,从2014年起增加对往返欧洲经济区外的航班在欧洲空域内的航段征收碳税。

“绿色民航”早已是全球航空业的共识,但如何实现它,却始终是业界争论的焦点。可以预计,在全球碳排放的谈判之路上,博弈依然存在,此前的“症状”并未消除。

etS的由来

欧盟etS于2005年启动,最初适用于金属与矿物处理、能源等行业,属于限量与交易(Capandtrade)计划。欧盟对这些行业的碳排放总量进行限制,并分配给它们一定的免费排放额度。用不完免费额度的企业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剩余的额度,而需要的企业则可以购买新的额度。通过etS,欧盟能够以富有成本效率的方式减少碳排放,并找出需要减少碳排放的企业和有效减少碳排放的方式。

2008年,欧盟将航空业纳入etS,并计划从2012年起对在欧洲经济区内机场起降的航班征收碳税。欧盟根据欧洲空管局提供的数据和各航空公司提供的燃油消耗信息,并考虑了辅助动力装置的使用,计算出2004~2006年全球航空公司往返欧洲经济区的所有航班产生的年均碳排放量,并将航空公司在2012年的碳排放总量限制在平均值的97%,将2013年以后的碳排放总量限制在平均值的95%。而具体到航空公司碳排放额度的分配,82%的额度将免费分配给航空公司,15%的额度将进行拍卖,3%将分配给市场上的新竞争者和快速增长的航空公司。

毋庸置疑,欧盟将航空业纳入etS,影响了所有有航班在欧洲经济区内机场起降的航空公司。根据欧盟的规定,最大起飞重量超过57吨的客运和货运航班都会受到影响,而专机、训练飞行和军事飞行等则可以获得豁免。

目前,航空业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量的2%。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航空客运量在未来将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其碳排放量也会相应增加。普华永道咨询公司在一份2012年的报告中估计,到2020年航空业的碳补偿需求可能增长至超过1亿吨二氧化碳。欧盟也预测,即使燃油效率每年提高2%,航空碳排放将从2005年的6.4亿吨上升到2020年的近11亿吨。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难理解欧盟为何要将航空业纳入etS,也不难理解为何此举会遭到国际航空公司的强烈反对。

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在全球框架下来解决。欧盟采取单边行动,将航空业纳入etS,引起的反对浪潮可谓“一浪高过一浪”。在美国,从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到航空公司,都对etS表示反对。虽然美国航空业欧盟征收碳排放税违反《芝加哥公约》一案最终以失败告终,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2年11月签署了一份法案,授权交通部在必要情况下设法保护美国航空公司免交碳税。同时,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家也与欧盟展开了正面交锋。中国民航局在2012年初就明令禁止中国境内航空公司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参与欧盟etS。自欧盟开始征收碳税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20多个国家表示抵制,至少有43个国家已公开反对欧盟etS。

2012年11月,备受争议的欧盟etS计划峰回路转。为了给2013年iCao全体会议就限制航空碳排放替代方案的谈判进程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欧盟委员会提议,将原本要求飞离和进入欧盟境内机场的航空公司支付碳排放费用的相关规则暂停实施一年时间。欧盟气候专员康妮·赫德嘉德还强调:“如果我们的让步没有收到成效,即如果2013年iCao全体会议达成全球碳排放统一方案的会谈失败,那么欧盟的碳排放交易体制会‘自动’在暂停期结束后恢复航空公司碳排放税的收取。”

“单边努力”还在继续

毋庸置疑,在碳排放问题上一向反对温和协定的欧盟对2013年iCao全体会议寄予了很高的希望。但是,这次会议带给欧盟的,除了“希望”,更有“失望”。iCao全体会议在决定制定首个全球性的碳排放市场机制以减少航空碳排放的同时,也明确否决了类似欧盟etS采取单边减排措施的合法性。

在2013年iCao全体会议上,中国、俄罗斯、印度等12个立场相近的国家联合提交了一份修正案并获得通过。该修正案明确要求“一国或国家集团对他国实施基于市场的措施(mBm)的限制碳排放机制必须与他国展开建设性的多边磋商并达成协议”。具体来说,就是如果一国要对他国的航班征收碳排放交易税,必须与他国进行双边谈判并达成协议,即“协商一致”。这无疑否定了欧盟单边征收碳税的举措,使欧盟etS政策前景黯淡。

iCao全体会议的讨论刚结束,就有分析专家指出,欧盟可能拒绝iCao的方案,这将进一步提高发生贸易战的风险。果不其然,欧盟在iCao全体会议结束不到两周就提议修改etS,将etS的适用范围限制在欧洲空域内,即在继续对欧洲经济区内机场起降的航班征收碳税的同时,从2014年起,对往返欧洲经济区外的航班在欧洲空域内的航段征收碳税。此外,欧洲空域外的航段和所有连接国际航班吨千米收入不足全球1%的发展中国家的航班均不在etS适用范围内。而此前,欧盟etS由于计划对飞往欧盟航线的全部排放量进行征税,使其对非欧盟空域的航空器碳排放实施了管辖,因而被指责“侵犯他国”。

长期以来,欧盟在推动减少航空碳排放问题上的表现非常积极。欧盟气候行动专员康妮·赫泽高曾表示:“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有一个应对航空业碳排放的国际框架。我们是看到iCao多年来工作进展缓慢以后,才决定采用欧盟etS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无论这是否为欧盟单边推行etS的借口,我们从欧盟的一系列举措中确实可以看出,欧盟有诚意并迫切希望从全球层面来解决航空碳排放的问题。其“暂停碳税”的举措就是为了让世界各国都直面并参与这一问题的考虑。但是,欧盟因对建立全球解决方案的进程不满,就单边推行etS并不合理,也不合法。

针对欧盟的新提案,代表欧洲主要网络型航空公司利益的欧洲航空公司协会就表示,虽然不反对根据空域来收取碳税,但考虑到iCao要求在区域性的基于市场的措施机制方面采用“协商一致”的原则,对欧盟的单边行动很吃惊。同时,该协会的发言人还表示:“我们认为,如果欧盟执意实施这一计划,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反对浪潮,甚至遭到第三国的报复。此外,欧盟的提案增加了对全球碳排放的征税范围,可能对通过iCao建立全球性的减排计划不利。”

事实上,对欧盟的新提案表示担忧和吃惊的,并非只有欧洲航空公司协会。国际航协、美国航空运输协会、欧洲支线航空公司协会、亚太航空公司协会等国际组织和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亚太航空公司协会总干事安德鲁·赫德曼说:“在未征得国际航空公司所在国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将它们纳入etS可能招致强烈的反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反对。这与iCao大会的主旨和会议精神背道而驰。”

自欧盟决定将航空业纳入etS以来,各国政府、航空公司和国际组织就在细数etS的“罪状”。在法律方面,《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第十五条明确规定,任何缔约国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航空器不得仅因给予通过或进入(离开)其领土的权利而征收任何费用。根据欧盟修改后的提案,如果第三国往返欧洲经济区的航班在欧洲空域内的碳排放超过了免费配额,必须购买额度,这在实质上构成了收费行为,违反了上述国际公约的规定。

在合理性方面,欧盟提案并未兼顾快速发展的新兴航空市场和民航发达国家的差异,在碳排放额度分配方面有失公平。欧盟etS根据全球航空公司“历史”碳排放量来分配额度,历史上排放得多,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免费额度。发达国家的航空业在2004~2006年时已几近饱和,而发展中国家的航空业是近几年才开始迅速增长的,目前正处在快速增长期。以历史指标作为免费配额的标准只会限制发展中国家国际航空业的发展,其不公平性是显而易见的。

代表中东航空公司利益的阿拉伯航空运输组织秘书长abdulwahabteffaha表示:“我们希望欧盟不会实施这一议案。如果欧盟决定实施,他们想限制非欧盟国家航空公司的碳排放,我们将发起贸易战进行回击。”可以预见,如果欧盟一意孤行,继续推行单边减排措施,很可能引发国际社会再次强烈反对。

分歧依旧,减排之路困难重重

随着欧盟的提案被提交欧盟议会和28个欧盟国家的运输部长,有关etS的争论在接下来几个月内将持续发酵。即使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贸易战,欧盟议会和各成员国仍然很可能支持这一提案,因为他们已经批准了起初那个更加雄心勃勃的计划。

然而,环境保护是全球性问题,任何单边的区域性解决方案都是不受欢迎的。国际社会和航空公司大多寄希望于iCao能够出台一个全球性的解决方案,这也是解决碳排放问题未来的趋势。可喜的是,在最近iCao全体会议上,经过几天紧张的谈判,来自大约200个国家的代表明确否定了类似欧盟etS采取单边减排措施的合法性,同意在2016年前确定基于市场措施(mBm)的全球航空减排方案,并于2020年付诸实施。

iCao通过的这项协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美国气候变化问题特使托德·斯特恩说:“经过一系列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协商和多方的妥协,iCao终于做出强有力的承诺,决定采用多边行动的方式来对抗气候变化。”欧盟气候行动专员康妮·赫泽高也表示,这项协议表明“欧盟的努力获得了回报”。

然而,iCao通过的协议只是表明国际社会达成了“要确定全球航空减排方案”的共识,这一方案的细节问题还需在2016年iCao全体会议上进行进一步的商讨。目前,各国政府和国际航空公司对于方案的具体内容还存在很大分歧,如何协调各方利益是未来的一大挑战。在今年的iCao全体会议上,发展中国家坚持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被写入全球mBm的指导原则,2020年实现碳中和增长的目标也被保留下来。这些都为2016年在iCao全体会议上引发新一轮的博弈埋下了“隐患”。

中国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呼吁iCao承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对减排承担更大的责任。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一些国家对此持保留意见,认为建立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框架将使这一原则与iCao规定的“非歧视原则”相矛盾。他们还表示,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步入航空大国之列,越来越多竞争力强的航空公司来自发展中国家,若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可能造成市场扭曲。

碳中和的解决方案篇2

关键词:低碳建筑;功能分析系统技术;功能成本分析;功能性能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26504

1引言

低碳建筑也就是综合利用能源资源、能源消耗小、排放少的建筑,一般也称为绿色低碳建筑[1]。所谓低碳建筑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2]。

早在2007年我国推行的《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将使单位GDp能耗比2006年降低20%的目标[3]。就目前国情而言,中国建筑生态节能水平的落后不单单是技术的落后[4],而且缺乏整个价值导向的中枢指导,再加上低碳建筑不仅仅只是时代召唤的结果,也日渐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绿色生活的理念代表。在低碳建筑项目的建设中,方案的优选往往决定了低污染、低能耗实现的程度。目前,对于低碳建筑方案优选环节,大多采用的是基于原理V=FC[5]的价值工程研究,在运用价值工程方法进行方案选取时,虽然也将项目的功能作为考虑的基本要素,但是研究者往往是在功能与成本的比值上作权衡,要么是牺牲功能减少成本要么仅仅是降低成本。有专家认为,低碳建筑不同于一般建筑,其功能和费用的关系更加复杂,不仅应关注功能与费用的关系,还应做到建筑物的节能减排,而且我们还应寻找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来反映低碳建筑的碳排放水平[6]。在低碳建筑项目中,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达到建筑低碳性的目标而对于使用低碳节能技术和设备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则会增加建筑成本,得不偿失,而且还会导致建筑功能性缺失的遗憾。因此,从考虑绿色环保和使用功能的角度,本文将注重分析低碳建筑项目的功能,通过绘制FaSt图,来研究怎样实现建筑的低碳功能,然后基于功能、成本与性能三者的关系,通过相应的数值分析进行方案优化。

2低碳建筑FaSt图

FaSt是功能分析系统技术的简称,它是在描述项目的功能的基础上建立的,是由Charleswbytheway创建的。该功能是由动词-名词[7]的形式进行定义,将这些简单随机的功能用来描述复杂的系统;它解决了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对于专业性问题沟通的障碍,促进了问题挖掘的效率性及准确性。

基于对低碳建筑概念的回归,将改善人居环境作为研究的最终目标,以减低建筑能耗及解决能源问题作为初步实现目标的途径,构建了以下的FaSt图(图1)。在FaSt模型中,功能依存关系是通过明确一项功能如何实现这个功能来确定的。如果对应哪个问题无法给出确切且令人可以接受的答案,那就说明存在着无价值的功能,也存在着功效不大的行动[7](从左到右以怎么办来阅读,从右到左以为什么来进行阅读,如左到右,要改善人居环境,怎么办?要通过减低建筑能耗和解决能源问题来解决;从右往左读,为什么要准备设计?是因为要利用常规能源等),如何-为何这类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它们所引出的答案。当问“为何”的时候,答案就是实现那个功能的方法。当问“为何”的时候,答案就是那个功能的目标[7,8]

3低碳建筑功能、成本、性能分析

3.1低碳建筑功能成本分析

低碳建筑主要强调在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9],根据上述FaSt图,可以将低碳建筑的功能分解为:提高通风率、降低用水量、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率、提高吸收率、监控二氧化碳量、管理雨污水、创造舒适性、控制污染源九大指标。

3.4构建性能敏感性矩阵

上一节通过分析功能成本矩阵以及功能性能矩阵,那么根据矩阵所得的数值建立性能敏感度矩阵,首先建立二维度指标,横向表示的是低碳建筑的功能,竖向表示的是低碳建筑的性能属性。功能对于性能的贡献度大,表4用环状图形表示主要贡献(由y的数值分布来判断数值的大小,y的值越大就表示功能对性能占主要贡献,用F表示功能,p表示性能)。

4结语

本文仅仅在低碳建筑项目方案选择中给出了功能分析系统技术这样一种优化方法,这种方法同样也适用于低碳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任何一个阶段,只是项目在每个阶段所带来的功能、性能大体不同,因而相应的分析也会随之变动。

参考文献:

[1]陈小龙,刘小兵,武涌.低碳建筑的价值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J].建筑经济,2013(6):74-77.

[2]李启明,欧晓星.低碳建筑概念及其发展分析[J].建筑经济,2010(2):41~43.

[3]佚名.探索我国建筑业发展低碳建筑的方法与策略[eB/oL].2014-12-24.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4]宿敏.浅谈我国低碳建筑发展[eB/oL].2012-06-08.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5]王军,金浩,石启印.价值工程在建筑设计方案评标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32(1):171~173.

[6]陈悦华,申杰.价值工程在低碳建筑节能减排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2,26:1~3.

[7]kaufman,J.Jerry.Valueengineeringforthepractitioner.northCarolinaStateUniversity,Raleigh,northCarolina,1985.

[8]kaufman,J.Jerry.”thepowerofFaStinvaluemanagement,”SaetechnicalpaperSeries#970761.SaeinternationalFebruary,1997.

[9]吴宁.基于价值工程的低碳建筑投资决策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2.

[10]iJ.S.GreenBuildingCouncilanintroductiontoiJ.S.GreenBuildingCouncilandtheLeeDRatingsystem[S].December,2004.

碳中和的解决方案篇3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B).2011.11.007

一、基于问题的学习――“pBL”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最早起源于上世纪中叶的医学教育领域,目前已发展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pBL”摒弃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将学生的学习置于有意义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讨论、交流等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寓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而教学主要是帮助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知识建构的目的。“pBL”教学有以下两个特点:

1.“pBL”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在“pBL”中学习者是问题的解决者和意义的建构者,因此必须赋予他们自己学习和教育的责任和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教师在“pBL”中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监控整个学习过程,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2.“pBL”是以“问题”为核心的高水平的学习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问题可分为结构良好领域的问题和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结构良好领域的问题,其解决过程和答案都是稳定的,而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则往往没有规律和固定的答案。“pBL”中的问题是属于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套用固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面对问题时,要求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搜集资料和交流讨论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pBL”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pBL”教学首先由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来达到知识的构建。操作的程序主要是先由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或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查找资料;上课时,向学生提出进行学习的问题或项目,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分工学习;学习完成后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最后小组交流并讨论问题解答,直到问题得到解决。问题解决后,学生们还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总结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整个教学模式如下所示:

下面以高中化学“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的教学为例,阐述“pBL”教学模式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是“pBL”的核心,所有学习活动都是围绕问题而展开的。在实施“pBL”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因此如何根据课程目标和要求来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准备和实施“pBL”教学模式的关键。问题的设置应该处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开放性。只有将知识与一定的实际情境挂起钩来,建构的知识才是学生自己的知识,才是能够灵活迁移的知识。

学生通过上一课时“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的学习,已学会了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为“碳酸钠的性质”学习做好了知识准备。所以在上“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这节新课前,直接将问题抛给学生:“有一对孪生兄弟,哥哥叫苏打,弟弟叫小苏打,你们知道它们的化学式吗?你能设计实验方案鉴别它们吗?”让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分析解决问题。

2.搜集资料,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此从准备资料开始,就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查阅资料,从中抽取信息、组织信息,通过小组讨论,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判断假设的合理性与正确与否,得出结论。这一个环节可以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在课堂里完成还是在课外完成。这个过程必须保证有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思考与实践,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小组活动,只有对问题分析透彻才能使后面的教学不流于形式。

虽然有“钠的性质”实验设计活动的先例作参考,但要设计本课实验方案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学生小组讨论,进行问题分析,才能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案。这个问题的合作研究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讨论完成,由小组长负责任务的落实。

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究和思考,要善于获取来自学生的教学资源,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发问、善于思考,与小组其他成员相互依赖,共同承担责任,进行积极互动。通过交流比较各小组探究中的优缺点,使学生的思维更趋合理和严密。

在课堂上,每个小组根据讨论制订的鉴别方案开展实验探究,验证方案的科学性。最后进行全班交流,各小组提出各自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并进行自我评价。

小组一:我们小组认为可以利用碳酸钠及碳酸氢钠在水中溶解程度不同来鉴别。各取相同质量的待鉴别物质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溶解度大的为碳酸钠。但是,我们发现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

小组二:我们根据它们水溶液酸碱性的差别,测其pH值。取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及碳酸氢钠溶液,分别用玻璃棒蘸取后涂在pH试纸上,然后通过其变化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分别测出它们的pH值。碱性较强的是碳酸钠。这个鉴别方法的优点是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比较明显。

小组三:我们利用其热稳定性的不同进行鉴别。分别将这两种待鉴别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可发现一种固体(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很快就产生了气体,而另一种固体(碳酸钠)加热时不反应。该设计现象比较明显,但操作相对前两个小组的方案较复杂些。

小组四:……

4.归纳评价,反思提高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让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启发、彼此评价,达到激活同伴思维的目的。要引导学生经常进行反思和归纳,思考现在的问题与以前解决的问题之间是否有联系,解决问题采用的方法是否恰当,需不需要改进等。培养反思的习惯利于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利于学生发展高层次思维能力。

师:刚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同学们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都有了提高。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有何现象?为什么?

问题二: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能否用碳酸钠溶液除去?

生:我知道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会生成碳酸氢钠,但实验中好像没什么现象出现。

师:不错,那会有什么现象呢?请同学们关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注意“饱和”二字。

生:我想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小,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的碳酸氢钠可能不能完全溶解,这样就会看到没溶解的固体碳酸氢钠,不知这样分析对不对?

师:对,分析得很有道理。课后请同学们通过溶解度数据进行计算和进一步的分析说明。

生: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我想所用的试剂应能与氯化氢反应但与二氧化碳气体不反应,而碳酸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不能用。

师:非常好。那么请同学们思考可另选什么试剂来除去呢?

生:我觉得碳酸氢钠溶液应该可以,因为碳酸氢钠溶液能与氯化氢反应但与二氧化碳气体不反应。

师:回答得真棒!这位同学一下子就找到了合适的试剂,但还需要完善一点,刚才已经讨论过相关知识,哪位同学来补充一下?

生:应该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在饱和溶液中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减少。

师:好,同学们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越来越强了!

至此,碳酸钠性质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比较全面了,教师只要对这些知识做一些简单的归纳即可。知识的构建按“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解决问题―引发新问题”螺旋式地递进,得以完成。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更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有利于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的品质,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发展他们的高层次思维能力。

三、对“pBL”教学实践的体会与思考

1.“pBL”对教师的要求

“pBL”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技能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对自己的专业、本课程内容有很深的理解和能很好地掌握,还要求教师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及严密的思维能力等。同时教师还要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控制好课堂教学节奏,寓教于乐。

2.“pBL”对学生的要求

“pBL”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学生主动而密切的配合。从准备资料开始,学生就要围绕问题,积极预习或搜集资料,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共同努力得出最佳结论。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于长期接受“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我国学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碳中和的解决方案篇4

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加上人口众多和各地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现行的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与石油为主,因此,高碳排放问题在短时间内将难以得到解决,减排的压力将是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推行低碳行政、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可能是现在最符合中国国情,且立即可行的减排方案。

现在,网络上电脑节能的软件有很多。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通过降低电脑CpU来降低电脑能耗(也称物理节能)。它的弊端很明显,你花那么多钱买一台配置很高的电脑,为了节能不得不降低CpU的运行速度。不是有病吗?

被Gartner经常提到的eventZero公司推出了一款针对办公节能减排的解决方案Greentrac。继2009年3月的全球停电一小时活动之后,eventZero随即推出了节省能源减少碳排放全球绿色办公活动。这套解决方案主要是针对企业及政府机关的用户,能够做到快速无缝集成,且采用了自身研发的碳税理论架构模型,及高端的eDa、Cep、Dma技术平台。在全民低碳热潮的而推动下,他们更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和国家能够加入到低碳办公中来,为减速全球气候变暖,拯救像马尔代夫一样美丽的岛国及整个地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电脑使用习惯的一些微小改变,将足以影响整个世界!

碳中和的解决方案篇5

过去,“第一代”的环保概念只关注企业本身。单个企业通过一系列措施,达到了环保的效果,但其实只是将各种污染或排放转移到供应链上的其他合作伙伴。而今天则完全不同了,聪明的公司,通常也是供应链的链主,已经开始关注整个供应链,并基于整个供应链过程进行决策。链主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做正确的事情(Dotherightthing)”,而更倾向于通过研究去选择做最有效的事情,既要对环境友好,又要对客户和企业自身都有利,达到“三赢”的效果。

供应链里的惊喜

要减少总的碳排放量,首先需要了解供应链上每个节点的情况。这个分析,通常被称为“碳足迹的测算”。经过这个分析,通常会发现一些很有趣的数字和现象,而且往往是与直觉相悖的。

2006年,一个英国的研究机构“碳信托(Carbontrust)”公司,发表了第一份关于供应链的碳足迹报告,里面的土豆原料碳足迹,就揭露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通过与欧洲一个大型的食品制造公司合作,研究员发现,因为土豆采购的价格是根据重量定的,农民会使用增湿器去生产更重的土豆。虽然该食品制造公司对原来的潮湿度有严格的执行标准,但这几十克的水分会逃过监测,并在土豆被烹煮的过程中明显增加能耗与碳排放。

一个很容易想到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改变合同条款,让农民有动力生产没增湿的土豆。这个简单的改变,可以使炸土豆这个过程减少10%的碳排放,而一年下来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200吨。

这对于股东来说也是利好,因为该能耗的降低可以使公司每年节省1200万英镑,而且会让公司在欧盟的“碳交易信用”取得主动。更进一步,这会成为食品制造商与农业种植者/供应商的合作先例。这种合作不仅能降低排放量、降低营运成本,而且无需增加任何投入,这就是环保也能赚钱的最好例证。

我们确信,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供应链里,这种机会比比皆是,只是在等待某人去发现并改变它。

碳足迹追踪,比“循环使用”更多

如同上述薯条制造商一样,假如对整个从采购到交付的过程进行细致的碳排放分析,得到的结果往往是惊人的。在清楚了解能耗在供应链上哪个节点发生后,企业可能会发现,他们原来计划的节能动作,例如开发更小的产品、从相近的农场采购、或使用再生材料,也许并不是他们想象中能源有效。

再举一个再生纸与白纸的对比案例。a报纸在a地生产,50%的用纸为再生纸;B报纸在B地生产,100%使用新的白纸。他们哪一个对环境更友好呢?

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回答“a”。但事实上答案不是那么简单的。一般来说,再生纸的确比较节能,因为从树木到报纸的整个制造过程中,70%的能耗发生在纸浆和纸张成形的阶段。所以,越少新纸浆的需求,越多再生资源的使用,对环境越友好。

但是,造纸是一个能耗集中的过程,造纸厂所选用的能源,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作用更大。假如B报纸使用的是可再生能源,如水电风电等等,而a报纸使用的是碳燃料,那么即使a报纸使用再多的再生纸,都不会比B报纸更节省碳足迹。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资源再生、循环利用被过分夸大。但它只是减低碳排放方案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在这里我们也不能假设循环利用适用于所有的产品。因为每个产品的碳足迹都是独特的,缩减碳足迹的方案也应该是独特的。

对于一部分的公司而言,最佳的方案会是与供应商一起,寻找可替换的材料或生产方式,有些公司甚至需要寻找新的供应商。而对于另一部分公司而言,最佳方案会是减少和简化包装,或转用低碳的能源。另外,有些公司可能会发现政府支持是非常有价值的。目前,国外的一些针对商户的制造商或服务商,如汽油零售商和航空公司,就在使用政府强制的手段,让客户在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同时会污染买单,以弥补他们释放的温室气体。

碳减排三步走

要从一个产品的供应链中,找到碳减排最好的机会并不容易,其复杂性往往会把经理人吓退。幸运的是,业内已经形成了一个直观且被证明有效的流程,让人们抓住碳排放的关键点。该流程能帮助经理人开始架构其可研讨的地方,甄别最重要的机会,并搜集相关数据来支持决策。整个流程下来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费用,而费用则直接与企业的规模或行业的特点相关。有些公司会把任务放在内部的供应链部门,也有一些公司会请外部的专家去做,但不管是何种方式,终究离不开以下三个步骤。

1、了解每一个产品或服务的碳足迹。要进行碳减排首先要了解碳足迹,放在企业整体的战略与运营背景下,一个个产品去分析。要进行此工作,负责的经理人首先要把流程图画出来,就像我们一般做供应链优化一样。而与优化不同的是,我们不再关注每项活动的成本效应,而是集中分析每项活动的能耗在哪里、能耗多少、所耗能源的种类等等。每一个产品的分析图必须包含供应链的全过程和产品的生命周期,从原材料生产、配送到制造商、制造商的废品处理、成品的配送、销售、使用、销毁或回收利用等等。

2、把必要的排放量区别处理。了解能源消耗节点后,企业应该开始甄别哪些能源支出对产品的开发或制造成形是必要的。对于不是必要的节点消耗,我们就可以开始考虑是否能取消该环节,或通过修改产品设计去减少该环节的能耗。透过这个分析,我们就能甄别与评估碳减排方面的关键点。

3、经济效用分析。最后一步是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衡量替代方案,例如在碳减排上的有效贡献、财务上的影响及实施的难易度。最后的优选方案应该包含以下几个维度的考量。首先是碳需求的减少。可通过设计、制造及运作过程的能效提升实现;第二是传统能源的替换,改用低碳甚至无碳的能源;第三是对于无法避免的碳排放,可通过其他方式去弥补,这在国外通常是通过“碳交易”项目进行。

事实上,以上的分析在实施上很直观。举例而言,假如一项生产流程需要煮沸一吨的水,分析的第一步是决定使用哪种能源、多少量去煮水,然后考虑该烧煮过程是否产品所必须的。如果“是”就保留,“不是”则考虑改变。我们这里假设答案为“是”,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能否用更少排放量的方案去煮水。也许我们可以使用工厂其他流程所产生的热能,从而减少碳足迹的需求。当然,使用其他可再生的能源去煮水也是可以考虑的。

这样的分析可以简化企业在环境方面的决策过程。知道供应链上每个节点的碳排放量,能让经理人从运营体系中找出最能节省碳排的地方。对于公共领域而言,这个也是实现资源再分配的有效方法。现在,这个分析方法在欧洲已非常成熟,分析过的产品种类也十分繁多。配合这套分析方法,欧洲推行了许多环保项目,“绿色关键点(GreenDot)”标签项目就是其中一个。该项目一直鼓励企业去开发更简便、更环境友好的产品包装,在15年的时间里,此项目吸引了32个国家、13万个企业加入,回收利用的材料超过1.5亿吨。

环保是可以创造价值的!

当一个企业开始考量他自己的碳排量,如果他没发现有趣或惊喜的地方,这是极其有问题的。通常来说,在做完碳排量分析之后,许多企业会发现自己对供应链上的碳排放知之甚少,而这些“无知”往往会阻碍他们找到真正的机会。如上述的薯条制造商,他们一直以为成品和原料的运输是公司最大的碳排放环节,但事实证明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才是大头。

在某些例子中,运输和物流企业的确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德国一个酸奶公司曾经测算过,他们一个集装箱的产成品,从原料采购到最后消费者使用,一共运输了9100公里。减少运输方面的碳排放有很多方式。其一是提高运输效率,如将装载容易提高,或在同等装载量上减少能耗;其二是从海外采购转向本地采购,缩短运输距离,并与周边的生产者或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

然而,本地采购有时候并不一定节能。例如一个处于寒带地区的商家要在本地采购热带水果的话,保温过程所产生的碳排量,可能比从热带国家进口水果的碳排量更高。总结而言,碳排的问题往往都比较复杂,线条千丝万缕,直觉很可能是错的。

碳中和的解决方案篇6

近几年来,欧盟将国际航空业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已成为欧盟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新砝码。虽然碳减排早已是气候变化议题下国际航空业的努力方向,但是欧盟这次以强硬态度将国际航空业纳入欧盟排放交易系统,却引发了欧盟之外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一场长期且艰巨的碳交易“拉锯战”不可避免。欧洲上空的碳税阴霾

据了解,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航空业目前所占的比例仅为2%-3%。然而,航空业排放在1990到2006年间增长了98%,增长速度为行业之首。随着航空出行需求的增长,以及能源等其它行业纷纷采取减碳措施,航空业碳排放量占人类所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比例将会有所增长。据估计,到2020年航空业排放量将达到8亿吨,到2050年航空业排放量将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0%。

2008年11月19日,欧盟通过法案决定将国际航空业纳入欧盟温室排放气体交易机制(eUetS),所有抵离欧盟成员国境内机场的所有航班纳入eUetS。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eUetS是一个“限额与交易”系统,这是一利,通过市场机制对某部门碳排放总量进行限制的手段,通常由中央政府所属机构负责,eUetS负责运作的是欧盟。“限额与交易”系统是在确定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各排放企业再根据使用情况通过分配或竟拍排放量的形式获得排放许可。企业因为节能减排而产生多余的排放量可以出售给那些不愿或者无法降低排放量的企业。

在最初的时候,业内人士支持将欧盟碳排放交易计划(eUetS)作为欧洲内部的解决办法,以避免不协调的税收措施。然而,2009年8月下旬,欧盟公布了一份包含2000多家航空公司的名单,进入名单的航空公司2012年起都将被征“碳税”。

据欧盟委员会测算,由于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增长,欧盟从《京都议定书》减排中所获得的环境效益,有四分之一以上将被欧盟内航空业的排放增长听抵消,因此计划从2012年1月1日起,将航空业纳入eUetS。这意味着,从2012年开始,凡是在欧盟区域内机场起降的航班,都需要为超出配额的碳排放支付购买成本。

决议执行的第一年,航空公司排放量的97%会被作为排放总量指标,航空公司大约能获得85%的免费排放额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费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据国际航协初步测算,2012年初征收碳排放税增加的成本为9亿欧元,2020年将上涨到28亿欧元。这项预测是基于2012年碳排放配额价格为每吨13欧元,2020年将上涨到20欧元。从长远来看,碳排放配额的拍卖水平和价格将会越来越高。

具体到中国市场,据中航协初步测算,eUetS的执行将使中国民航业2012年当年新增8亿元成本,到2020年将增至30亿元,此间9年累计支出约176亿元。

颇让人心头不舒服的是,无论是欧盟境内的航班,还是抵离欧盟的航班,被纳入计算的是全程碳排放量,而并非航空器在欧盟境内的碳排放量,还包括其他国家的领空。按照这个要求,只要在欧盟区域机场起降的国际航班,无论是否中转。都必须为超过欧盟规定配额标准的碳排放支付购买成本,不然,就有巨额罚款,甚至被停航。

显然,欧盟单方而立法将进出欧盟国际航班的温室气体排放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违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国际民航组织的相关原则和规定。该计划的范畴不仅超出了欧洲的边界范围,而且在税收方面亦未见降低。面对中国、印度、美国和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强烈抗议,但欧盟始终对此态度强硬。“碳战争”一触即发

欧盟漫天要价,一副“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的强硬态度令人难以接受,全球航空公司显然都不愿意为这个不合理的税案“买单”。

美国第一个跳出来反击。在欧盟碳税法案出台不久,美国航空运输协会与美国航空公司等三大航空公司就向英国法院提出诉讼,认为欧盟碳管制违反《芝加哥公约》,并强烈反对欧盟单方收取碳排放费。

欧盟法院对诉讼作出裁定,结果令人失望。欧盟法院认为,由于欧盟不是《芝加哥公约》缔约国,因此不对欧盟具有法律约束力,欧盟碳排放交易计划(eUetS)没有违反任何其它国际法。

而对欧盟的一意孤行,前不久美国交通运输部已通知9家欧盟航企及7家美国航企提供碳排放的相关数据。据称,美国国会也正在考虑通过类似“碳税”立法。

中国民用航空局也于近日向国内各航空公司发出指令,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禁止中国境内各运输航空公司参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禁止各运输航空公司以此为由提高运价或增加收费项目。

2月14日,由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组成的“基础四国”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十次部长会议上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反对欧盟强征航空碳排放税。

声明认为欧盟此举破坏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法,与多边主义原则相悖。欧盟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以气候变化为名采取单边行动,将严重阻碍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努力。声明还强调,基础四国对发达国家考虑在国际航运领域也引入类似的单边措施表示关注。

2月21日,中国、美国、俄罗斯及印度等26个国家在莫斯科召开会议,共同商议应对欧盟航空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对策。以上各国均表示,欧盟从2012年1月起开始向所有在欧盟境内起降的飞机强行征收碳税的政策既不公正,也不合法。

欧盟方面则回应,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世界各国开始为减少飞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做出努力之前,欧盟不会放弃向航空公司征收碳税。

国际航协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汤彦麟表示,国际民航组织26个理事国已提交正式决议,敦促欧洲采取其它解决方法。至少有43个国家已公开反对欧盟的碳排放交易计划。

有人士指出,“欧盟打着‘节能减排’的幌子,实际是寻找全球竞争的话语权。”目前,多个国家表示,一旦欧盟航空碳税强力推行,将考虑反制措施,实行惩罚性的“反征税”。欧盟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单方面征税,此举将引发全球航空业的“碳战争”。

寄希望于国际民航组织

就在两大阵营僵持之际,国际航协提出三方面替代方案化解欧盟碳税僵局。

首先是推广生物燃料。航空业想要实现2050年碳的净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50%,可持续的生物燃料是一个关键助力。其次,通过对机场航班时刻管理法则进行相关修订,使航空公司在没有运输需求的情况下不必安排航班。最后,通过单一欧洲天空计划增加空域容量,每年大约能减少1600万吨碳排放量,实现空管成本减半。

国际航协继续呼吁通过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民航组织)寻求一个全球解决方案,来化解欧洲将国际航空运输业纳入单边碳排放交易计划的僵局。

作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国际民航组织成立于1947年,共组织过37届大会。在2010年国际民航

组织第37届大会上,航空业达成首个全球减排框架协议。190个成员国签署了第一份全球性政府框架协议,表示共同努力稳定碳排放。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除了事件本身的复杂性,从历史经验上来看,国际民航组织框架内的谈判进展都是比较缓慢的。航空业很难承受陷入到欧盟碳排放交易计划产生的不断升级的政治或贸易冲突中的压力。在国际民航组织框架下提出一项全球性解决方案可能会产生良好结果,但是需要一段时间。对欧盟来说,充分参与到国际民航组织全球性解决方案的讨论活动中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出于压力,前几天传出消息,欧盟气候行动司负责人德贝克说,如果今年各国在创建全球排放控制体系上有显著进展,欧盟可能将“有条件”暂停碳排放体系的“部分”内容。

欧盟抛出的“有条件暂停”可以视为一个积极的信号。但欧盟设置的前提条件亦是苛刻的,即国际民航组织能够达成全球范围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且相比eU-etS,可以更为有效的降低碳排放量,并需设立目标和具体的措施,以及非歧视原则,适用于所有航空公司。至于欧盟可能会暂停哪些内容,需要取决于持反对意见的各国政府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以及各国政府国际民航组织的协调下是否能够出台全球性的、有效的减排方案。

航空碳税,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欧盟研究将eUetS覆盖到国际航空业的问题时日已久。欧盟在强征航空碳税排放费的战役中,实际上是输不起的。因为一旦失败,欧盟能源政策的核心支柱就会遭到削弱,其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的领导地位也将受到威胁。

首先,欧盟此举的战略目的是,借助于航空业的国际性,把区域性温室气体减排方案扩展到全球范围,从而显示其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领导权,并强化其运用市场机制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优势。

其次,欧盟如果成功地将其eUetS推广到国际航空业,就有可能为欧盟未来在钢铁、电力、水泥等其它行业中推广实施全球性的行业减排方案铺平道路,这样就达到全球共同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目的。

第三,欧盟把国际航空业纳入eUetS将巩固和加强欧洲在全球碳交易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以市场为基础的eUetS推广到国际航空业,也必将带动欧盟的一批新兴企业可以在未来全球碳市场中抢占先机,比如碳检测、报告和核查业务、碳交易和碳金融业务市场。

第四,欧盟通过掌握航空业碳排放收费标准的制定权,从而掌控航空运输业和制造业领域的市场控制权,给外国航空运输服务商进入欧洲制造了障碍。金融危机后,各国为了保证国内就业、保护贸易利益,都尽可能出口本国服务业,从贸易角度,欧盟有削弱他国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如果将航空业纳入欧盟交易体系,欧盟既是裁判员,同时其公司和盟外国家公司又都是运动员,欧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在操作层面向欧盟内企业给予倾斜。

第五,欧盟此举是解决欧洲航空业竞争力的实际问题。如果只有欧洲的航空企业需承担温室气体的减排任务,而非欧盟的航空公司不承担任何减排负担,那么欧盟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将在同等条件下高于欧盟以外的航空公司。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国际航空市场中,这个额外的碳成本将使欧盟航空公司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如果欧盟征收的航空业碳排放费是以税费的形式收取,将会直接进入欧盟的“国库”中,如何使用就不是他国能控制的。欧盟有可能将这笔资金用于航空公司的碳减排,实际上就是变相给欧盟内的航空公司予以补贴。即使是用于航空节油技术研发,也是让欧盟自己的航空公司更有竞争力。

第六,征收航空业碳排放费收入可观。据业内人士预估,一旦航空业碳排放费开始征收,仅2012年欧盟就可收获12亿美元资金。对于目前“很差钱”的欧盟来说,这是笔不小的收入。

总之,为显示其在国际政策、市场机制和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领导权,以及对欧盟航空业竞争力的担忧,是欧盟如此坚决地要把国际航空业纳入eUetS的核心驱动因素。

强征碳税,以气候变暖的名义

欧盟征收航空碳税之举立论的基础貌似十分“高尚”:欧盟2003年决定建立碳排放交易系统(etS),2008年11月,立法决定将国际航空领域纳入碳排放交易系统,并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欧盟在第2008/101/eC指令中明确把减少航空业对气候的影响作为其最基本的动因。欧盟称,此举是为了减少碳排放,对抗全球气候变暖。

然而,纵览欧盟相关政策法规与欧洲社会,不难发现欧盟在减排乃至整个环保问题上的言行不一,以及协调全局能力的衰退被人广受质疑。

在气候变暖问题上,欧洲人力图继续不付代价、少付代价享受私家车和航空出行的便利,即使冒着国家破产的风险也不愿意改变生活方式;反核电、反坝、反对在本地区附近建设火电厂……既不愿减少最终能源消费,又要反对几乎一切目前可用的能源形式,上述做法不能不令人感觉虚伪。

事实上,气候变暖问题一直广受质疑。自2009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发生“气候门”事件以来,部分科学家和媒体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质疑。极端的意见甚至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一场闹剧和骗局。虽然持人类社会影响气候变暖的观点占目前的主流,但是近年来全球多次出现的区域性冷事件还是在提醒人们加深对气候变化的认识。

碳中和的解决方案篇7

一、有效教学策略实施案例

案例:二氧化碳探究学习方案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①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试剂和方法。②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③掌握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④练习药品取用,装置气密性检验和排气集气等实验基本操作。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体验在实验中学习和边学习边实践的学习方式。

3、情感目标: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常用药品和反应原理,制取和收集装置,以及验满和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2、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

(三)教法与学法的选择

1、教法:采用“引导—探究—活动—发散”模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学法:教给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选择药品—选择装置—收集气体。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途径:提出问题—联想假设—实验探究—归纳比较—获取结论。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善于创新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提出并解决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问题—制取二氧化碳—归纳总结—发散提高。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①“舞台云雾”录像②“人工降雨”动画③二氧化碳与人类关系的组图三个层次,激发学生想要获得二氧化碳的欲望,从而进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主题。

2、新课教学:

围绕主题,分解内容,让学生思考,提出并解决有关问题。

步骤一:分解内容,提出问题。将探究主题分解为“药品、装置、收集检验”等几个小主题,学生围绕小主题分组讨论,小组交流。

步骤二:学生交流,汇总共性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后,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根据交流情况逐个分析解决学生提出的个别问题或出乎意料的问题,将共性问题继续由学生分组讨论,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合作讨论的能力。

问题: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用怎样的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用什么方法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瓶?如何检验生成气体是二氧化碳?

步骤三:投影交流学生答案,适时渗透实验注意事项。

事项1:反应原理: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事项2:装置气密性检验

事项3:三种集气方法的比较

通过比较,使学生知道收集气体的基本原理。

步骤四:学生活动,制取二氧化碳。

通过活动,让学生练习几种常用的实验基本操作,培养小组合作、提高效率的能力。同时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步骤五:学生归纳,完善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活动的过程,归纳所学内容,使知识系统化、理论化,同时通过相互补充使结论更加完善。

步骤六:发散学生思维,灵活运用知识,避免僵化教条。

通过“想一想”“议一议”两个问题,开拓、发散学生思维,避免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提问学生、分析理解、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查一查”培养学生课外自学能力及充分利用课外资料的能力,多渠道、多角度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同时为下一个探究课题作好铺垫。

二、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结果

在近一年的实践中,深深感受到了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融洽,气氛积极而热烈,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学习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在实施各种课堂教学策略过程中,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1、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传统的教育教学策略是把学生的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倚赖性之上的陈旧单一的教育策略,不利于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生成、发展和提升。而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符合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能够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是树立现代教学把学习变成人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的新教育观念的贯彻和落实。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教育策略的实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发现和探究知识;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习惯,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的体现为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教师应灵活实施各种教学策略,并且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和实验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学生的科学素质主要是指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进取精神,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到化学知识,而且能循着化学发展的脉络感受到化学的发展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同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被激发,从中领悟到了科学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严谨求实的学风,坚忍不拔的毅力,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是有益和重要的。

在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能够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来龙去脉,并且可以自由地体验学习的过程。例如:教师设计的探究实验;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而是碳酸使石蕊变色。教师可以做些用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小纸花,这时让学生设计实验,学生非常感兴趣,纷纷投入到积极主动学习的情境中去。提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用耳朵听,而且要用脑子思考、眼睛观察、语言表达、动手操作。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们却非常投入。每一个学生都在充分显示自己,自己亲身去经历,去感悟,激发了学生生命火力,促进学生不但成长,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碳中和的解决方案篇8

1规划体系研讨

1.1技术结构体系

低碳是我国现阶段实施的基本国策,这一理念在机械制造中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所谓低碳制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最少的能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值,同时实现降低碳的排放量,将环境污染降至最低,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无论是在产品设计、生产,还是交易及运用过程中,达到节能减排目的,实现社会、经济以及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低碳制造来说,其技术结构体系包含以下内容:两个目标、两个层面、三个具体内容,两个目标分别指资源利用率最大、环境污染最小;两个层面,实质上是指过程控制,涵盖狭义与广义两方面,狭义是指工艺的全过程,广义是指产品制造涉及的所有环节,从设计、生产、包装、销售、运输,再到客服以及回收,本文所说的低碳制造涉及到的是广义层面。

三项具体内容,主要是指低碳产品设计、低碳资源开发,还有低碳制造。在进行产品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低碳要求,进行产品的开发与研究时,需要考虑到对环境是否造成影响,是否影响能源消耗。根据产品开发的具体要求,将技术结构体系进行分解,形成不同功能的模块,并且进行最优化组合,模块化的运用具有一定的优势,一台机器可以取代多台机器,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以最少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对于机械制造行业来说,要想实现节能减排,就必须在生产设备上着手,最大程度上减少碳排放量。

1.2研究体系分析

从某种层面分析,机械加工运用低碳理念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属于极为典型的制造体系,研究低碳可以从多个层面着手,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继而形成研究体系。机械加工低碳研究可以从以下三类着手:环境污染最低、资源消耗最小、资金消耗最少,这其中资环境污染最低可以具体到生产的每个环节,制造过程中涉及到的边角料,或是铁屑,尽量最小化,将噪声污染控制在最低等;资源消耗最少可以从能源、原材料以及辅料方面着手解决;而所谓的资金消耗最小,主要是指运用环节污染的投资,还有资源消耗方面的投资,主要涵盖机床、模具、刀具决策等,工艺方案以及种类,还有其他决策等等内容。

1.3工艺方案设计体系分析

机械加工企业在接到生产订单时,如何确定工艺方案,会对机械加工是否产生低碳效应生产非常大的影响。一般的来说,接到订单时,生产企业首先会根据客户的要求以及工艺的复杂程度制作出不同方案以供选择,那么如何选择出最低碳而又是最经济的方案呢?企业首先要根据工艺完成的时间、消耗的材料、模型的设计、能源的供应链条是否完整等因素综合考虑。此时,企业就可以运用topSiSi法来确定方案将对低碳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给予较高的分值,这样筛选出来的方案即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也能满足低碳效应的要求。

2工艺方案评价

相较于传统工艺方案,低碳产品制造具有自身的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新技术的应用,还有代替工艺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善传统工艺弊端。所谓产品工艺评价,主要是针对低碳产品制造,评价工艺指标,然后借助topSiS方法,对于所有备选的工艺设计,实施综合评估,经过多项对比研究,确定最优的低碳制造设计。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对各影响因素给予评分,不同的因素分值应该是不相同的。

2.1评级体系研究

对于机械制造产品来说,实现低碳制造需要通过指标评定,从综合角度敲定评价体系,从目前情况分析,现在的机械加工已经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模式以及目的,以往的机械加工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现在逐渐转化为三种效益相结合,分别是经济、社会以及生态,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评价指标体系着手,基于低碳设计原则,这样的产品设计方案更具实用性,缩短加工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如表1所示,机械加工评价指标。

由上述表格我们可以推断出,方案层pi,它对应的是准则层Bi,相应的指标数值是mij(i=1,2,Ln;j=1,2,3,4,5),最终指标数值矩阵m=(mij)n×5。

2.2评价模型探讨

低碳制造对于机械加工来说是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借助相关的工艺评价体系,同时借助topSiS方法,运用综合评价,构建优化的加工工艺,实现低碳制造。所谓topSiS方法,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决策方法,通过多目标决策来实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频率相对较多,涉及到社会以及经济的方方面面。

3工艺方案在实际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低碳制造工艺方案的逐步完善促使其应用范围正在逐步拓宽,并且取得了经济、社会以及生态利益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以某企业为例,在进行机械加工过程中,存在三种备选方案,实施产品加工,我们可以将其列为工艺1、工艺2、工艺3,并对这种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具体数值参见表2。运用上述案例,分析低碳制造加工方案的决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从客户的层面考虑问题,制造零件是否是客户的需求,并从以下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时间、成本、资源以及环境等等,进一步确定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借助topSiS方法,择优选取制造方案。如表2所示,低碳加工涉及到的相关数据。

借助无量纲化处理,获取的指标矩阵为X=(0.299,0.336,0.280,0.354,0.324,0.398,0.262,0.359,0.369,0.326,0.300,0.401,0.359,0.269,0.349),加权限量w=(0.15,0.19,0.21,0.22,0.23),由此获取的低碳制造接近程度是:h1=(i=1,L,n),h=(i=1,2,L,n),h=(i=1,2,L,n)。

根据上述公式推算,我们可以获取低碳制造接近值,通过上述数据推选,该企业应该选择方案三,可以使企业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又能收获社会与生态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以往的制造工艺来说,其主要追求的是片面经济值,而低碳制造工艺则从多个层面对原有制造工艺进行改造,充分意识到企业生产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同时注重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还可以汲取社会效应,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浪费现象,促进经济的长久发展。

基于低碳制造的工艺方案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相对的应用效果,为我国能源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特别是机械制造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为我国创造更多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低碳制造在机械加工工艺方案中的运用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长久性的重要保障,推动我国能源使用率逐步降低,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因而低碳制造在评价模型的指引下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使其在我国机械加工企业中发挥最大价值,从根本上促使我国经济社会以及能源能够达到和谐统一,实现最优产品设计方案。

碳中和的解决方案篇9

关键词:国际电信联盟;绿色标准周;iCt行业;低碳环保

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和techamerica共同主办,由微软巴黎总部承办的第二届国际电联绿色标准周上,业界领导人在绿色标准周活动结束时发表了一项宣言,并对绿色议程做出了承诺。该项活动系techamerica欧洲分部联合组织,由微软在巴黎举行。来自私营和公共部门的150多位与会者达成一致,其中包括阿尔卡特-朗讯、at&t、思科、戴尔、富士通、惠普、华为、infosys、英特尔、Kpn、微软、诺基亚西门子网络、orange、意大利电信和西班牙电信等主要iCt企业的碳承诺。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iCt行业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完成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比1990年降低15%的目标至关重要。这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开发绿色iCt标准,这也是2012年9月17日至21日于巴黎举办的第二届绿色标准周的关注重点。

在当前经济紧缩期,升级it基础设施和服务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复苏,而G20的政治领导人(包括法国、欧盟27国和发展中国家的首脑)则为这项工作的推进提供了动力。除了通过采购更加智能的iCt技术之外,各国政府还需提升现有的能效国际标准,为鼓励成立新公司和创新技术建立国际法规框架。反过来,这也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政府应当认识到iCt行业已经作出很多努力,投入巨资进行技术创新以减缓大量的碳排放,这也提供了具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以及具有竞争力的增长和优势。绿色iCt在支持经济复苏方面的潜力是不可低估的。那些没有让紧缩计划阻碍技术升级的国家已经用数字证明了这一点。例如,英国的iCt市场每年开支1400亿英磅(18%来源于公共部门),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2%,预计2013年,iCt市场将成立2500个新企业,并创造78200个新的就业机会。据估计,在占主要世界碳排放比例的建筑和运输部门中,到2020年以iCt为基础的解决方案产生的综合效应将带来价值4960亿美元的全球节能和碳减排。在汽车行业(itS)和能源传输分配(智能电网)中运用iCt措施将为全球增加价值6430亿英磅的能量,并减少6.2兆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经济部门运用iCt技术带来的总减排量约为7.8兆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即15%的全球碳排放。

尽管很多国家在利用这项技术方面还比较落后,但本届绿色标准周对这一问题还是表示了强烈的关注。举例来说,许多政府数据中心已经过时并且高度耗能,而下一代云计算解决方案则会使数据中心接近碳中和。对下一代计算机的公共投资将用于诸如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型数据中心将每年为欧洲节省1000亿英磅。

尽管存在这种担忧,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应用核心iCt技术方面表现出的领导能力还是值得称赞的。因此,我们敦促国际电联:

通过在各国,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制定绿色技术的最佳实践和标准,以鼓励绿色技术的转让和推广,尊重相关知识产权。

在下一届世界电信标准全会来临之际,将新的绿色技术的发展反映在itU的有关决议中。

开发绿色iCt指标,由感兴趣的国家和城市自愿采用。

建立一个门户网站,包括电子互动论坛,用来交流和传播iCt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构想、经验、标准和最佳实践。

提高对iCt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促进信息共享,特别是推广使用更节能的设备和网络、更高效的工作方法以及取代高耗能的iCt技术。

建立一个全球性的iCt平台,提高公众对iCt积极潜在作用(如减少数字鸿沟和回收机会)的认识,也包括对低效废弃iCt电气和电子设备(weee或电子废物)对环境和健康消极影响的认识。

通过向国家提供技术援助来推进国家绿色iCt行动计划,推动建立报告机制支持国家实施各自的行动计划,从而减少标准化工作的差距。

成立一个电子学习项目,应用和实施与iCt、环境和气候变化相关的itU标准。

通过鼓励传输、处理和存储国际数据的政策来加快智能技术的发展。

建立一个论坛,以解决iCt行业在提高其他行业业务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论坛将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在基础设施、软件应用程序和新型融资方案的投资,例如能源绩效合同。这个问题也可以在明年的绿色标准周中加以解决。

本次绿色标准周上展示的“加纳iCt和气候变化关系”这一案例反映较好,可开发类似的公私项目。

以下是一些知名iCt公司的减少碳排放的承诺:

·阿尔卡特朗讯承诺:到2020年,在2008年的基数上,将其业务的绝对碳足迹减少50%。在产品方面,阿尔卡特朗讯计划到2012年底,以2010年为基数,把主要产品的能源效率增加至少25%。阿尔卡特朗讯一直倡导把低碳经济(在经济活动产生尽可能少的温室气体)作为创新和增长的驱动器。阿尔卡特朗讯行政总裁韦华恩表示:“这个世界的确需要发展,但必须坚持绿色增长的道路。”

·“at&t正致力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2011年,我们主抓能源利用管理,投资研发燃料电池,测量水足迹,并投产替代燃料汽车。为了我们公司和全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at&t美国东部和国际部公共事务副总裁比利·林维尔。

·“这对广播电视行业来说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刻。BBC很荣幸能有机会推广新技术的运用,如低能耗照明和albert(BBC的碳计算器)。我们要向业界和观众明确表态,我们承诺每天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精神。”

·思科在远程协作技术投资了至少1290万欧元,以此通过减少航空旅行来降低1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2006年相比)。

·戴尔承诺到2012年,减少15%的碳排放。

·通过利用技术和创新,富士通将充分发挥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力量来帮助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增长。富士通已经制定了一个全球减排目标,即从2009—2012年这四年的时间里,减少1500多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于缺乏相关标准,我们将根据自己的评估方法来完成这一承诺。富士通欢迎itU出台新标准,作为企业的标杆。

·2010年,华为做出承诺,以单位产品能耗为基准,三年内降低35%的耗电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华为启动了“绿色通信,绿色华为,绿色世界”战略。其内容:一是开发绿色的通信解决方案,减少新设备对环境的影响;二是通过减少能耗和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华为的碳足迹。

碳中和的解决方案篇10

聚碳酸酯是一种独特的工程热塑性材料,它的光学、机械、耐火和热性能较高,且价格低廉――这是其他类似工程材料无法比拟的。

帕拉姆的专业技术,尤其是在聚碳酸酯这种万能材料上积累的专业知识,将给客户提供多种选择。有了帕拉姆的协助,建筑师们可以“往大了想”,发现新的设计可能,找到更多的表达方式,到了施工阶段,借助聚碳酸酯的特殊机械性能,工程师们可以更容易地实现建筑师的构想。

帕拉姆曾为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的地标性项目-――雅典奥林匹克主体育场提供一款定制生产的聚碳酸酯实心平板。这座体育场于1982年建成,为迎接奥运会的到来,它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安装了世界上最大的聚碳酸酯屋顶。在这个项目中,帕拉姆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给很多设计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帕拉姆的paLSUn“Solar-olympic双面防紫外线聚碳酸酯板与先进的Ga2004采光系统的组合,完全满足了屋顶设计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lltlagoCalatrava)的所有结构性要求,帕拉姆提供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消除了体育场设计团队在重量、结构性安全和太阳暴晒控制上的忧虑。Ga2004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屋顶质量:嵌入式排水沟系统让屋顶(即使是零坡度)能自行清洁,解决热胀冷缩问题,将板材预先安装好,帮助建筑方在极短时间内,计划进度前完成了施工任务。

雅典奥林匹克主体育场艰苦的改造工作于2002年开始,并在2004年8月奥运会开幕式之前的1个月才竣工。与以往参与的其他主要项目一样(更不用说奥运会场馆项目),帕拉姆项目支持中心给该项目提供的是最好的材料和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