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4:57

生态文明的认识篇1

什么叫“生态文明建设”?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建设生态文明具体要求时说得很明确:“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很明显,这里所强调的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问题,就是说,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对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造,使之成为能够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生产方式,就是要建立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并牢固树立与这样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

尽管生态文明建设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已经在推进,但毕竟生态文明建设对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观念、新事物,难免存在认识不到位甚至误解的问题。据笔者观察,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问题上,有这样一些认识误区是需要加以克服的:

比如说,有人认为我们的工业化还没有完成,过早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会阻碍工业化进程。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地方、一些部门的官员把生态文明建设当作表面文章,往往是搞花架子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则不到位。这样的现象表明,许多人的观念没有转变,也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

有人认为,建设生态文明主要就是绿化、美化环境,大搞爱国卫生运动,等等。可能这样的误解是比较普遍的。虽然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绿化美化环境,保护青山绿水,并且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根本问题并不是这些,而在于对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工业发展方式的变革。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抓住改造和变革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根本和关键。

生态文明的认识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

【作者简介】王艳,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程娅静,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15)08-0053-03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1.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继人类原始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又一崭新的文明形态。它主张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西南农业大学叶谦吉教授在1987年全国生态农业问题座谈会上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并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将其定义为人类获益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使人类与自然保持着和谐统一的相互关系。北京林业大学严耕教授也曾指出,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兴的文明形态,是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倡导和谐理念和推行和谐生产生活方式为着眼点。从这两个定义之中我们不难发现,生态文明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价值取向,强调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尊重自然规律,以达到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的理想境界。

可见,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四者共同构成了社会的文明系统”。而在这四大社会文明系统之中,生态文明是前提,如果没有健康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也就会失去保障;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社会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和高尚的精神享受。总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是人们在后工业文明时期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出路。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实施需要一个过程。在全世界范围内,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会使人类日益陷入严峻的生存危机之中。这既是全球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所必须克服的难题。尤其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内,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在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环,一些深层次生态危机不断涌现,整体生态环境不容乐观。通过总结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吸取的经验教训,我们党和政府已经深刻认识到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逐渐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兴国之本、强国之计和富民之策的认识高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

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用的必要方式和手段。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相互交融又彼此渗透。

1.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体系庞大、方法多重、途径多样,这为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提供了详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一方面,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所蕴涵着的传统文化中朴素的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理念是高校培育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思想源泉。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有利于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相处,也对今天高校普及和培育生态文明意识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另一方面,新时期科学发展观内涵的日益丰富既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容,也成为培育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思想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谓科学发展,追求的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平衡,从而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需要指出的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而这也正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价值追求是一致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并不是把人凌驾于自然界之上,而是把人放在生态环境之中,使其成为有生态文明意识的“生态人”,以“生态人”的身份来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所以,“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也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出发点。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伦理道德与现时期积极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实质。无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内容方面的教育,还是新时期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都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并把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生态文明理念与当代社会所崇尚的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以期青年大学生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意识,积极致力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2.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重要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中心环节,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性意义。然而,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过于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类是自然界最高的和唯一的价值主体,忽视自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正是基于这样片面的宣传教育理念,而导致人们对自然界无序的开发和利用。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建设和方法理论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被理解为政治教育或意识形态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也没能及时革新和改进。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成绩与忧患并存。正如恩格斯所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是从属于自然界的,自然界是人类栖息的家园。然而,我们的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破环――土地荒漠化形势严峻,可耕地锐减,水、大气、噪声等污染强度加大等,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破环了生态平衡,损害了人体健康。所以培育生态文明,并将其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以期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既是时代的呼唤,更是高校育人目标的要求。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整个自然界的地位以及人类生存所面临的生态危机问题,才能在其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时时处处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真正实现自身与自然的“和解”。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现状分析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涉及到的新内容。学校作为整个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重要场所和关键环节,理应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而高校作为知识精英的聚集地,更应该把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视为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进而为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供最为有效的平台。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并非高校所有教学课程所涉及到的,其主要途径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和完成的。虽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这一途径不断发展和完善,但就整体现状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与针对环境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更具有普及性和通俗性的特点。这种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伦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旨在提升高校师生员工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水平,进而强化其生态文明意识,用以规范自身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行为方式,谋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过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仍限于环境学科专业的学生,对于非环境学科的学生还没有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内容安排”。即使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中开设了与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相关的课程,但由于整体师资队伍的生态文明素质较低,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传统教育理念的落后保守,以及“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应有的互动交流氛围,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效果收效甚微;另外,大学生本身缺乏相应的环境保护自律和监督意识,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问题淡然处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效果欠佳。

四、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着力点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和规范大学生自身生态文明行为,就要不断使其树立生态文明道德意识、培养生态文明思维意识、强化生态文明心理意识、明确生态文明价值意识和倡导生态文明法治意识。从这五个着力点出发,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努力培育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层次人才,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保护生态环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使命。

1.生态文明道德意识是生态文明意识最高境界和核心内容

只有具备较高的生态文明道德素养,人们才能自觉地尊重自然和爱护自然,并将生态保护作为自身所肩负的一种光荣责任和重要使命。因此,在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保护环境为荣、损害环境为耻”的道德观念贯穿于教育过程中,以言传和身教的方式让这种生态文明道德观念潜移默化地深入到每一位大学生心中。通过对生态文明道德意识的强化,大学生群体要不断调节自身与生态环境不协调不和谐的日常行为,将善良、仁爱、正义等道德意识应用到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从而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为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生态思维是使“经济人”转变为“生态人”的关键

人的思维具有不确定性和易相互影响的特点。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教育者要时刻关注受教育者生态思维的发展变化,积极引导他们把人与自然视为整体性的存在。自然界是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现实的客观物质基础,我们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把人与自然界视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们在进行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时才会三思而后行,不至于让其行为给生态环境带来丝毫的危害。培养大学生的这种生态文明思维意识,也必将改善他们以往的生态文明理念、规范他们今后的生态文明行为。

3.对生态文明心理上的认同是培育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保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不断强化对大学生生态文明心理意识方面的教育,使生态文明意识深深烙印在其脑海里,真正认识并承认自然界的发展有其自身内在的客观规律。我们只有在心理上认同这一规律,才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才会学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然而,这种认同并非与生俱来的,需要不断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相应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环境素质文化等方面的灌输与疏导,人们才会逐步形成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心理认同。所以,对生态文明心理意识的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彼此心理上的交流与互动,双方相互影响,共同协调自身生态文明心理意识的健康发展。

4.生态文明价值意识是实现向“生态人”转变的内在动力

生态环境与人一样,也有其自身内在的价值。认清生态文明的价值,是培育生态文明意识首要解决的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认清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多样性的价值体系,还要正确地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自然界除了具有经济价值外,还有美学价值、生态价值等。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也表明了自然界对人类社会所具有的巨大价值,是“人的身体”。只有认清生态文明的价值所在,才能不断地促进我们向“生态人”转变。而对于生态文明价值的认识,更需要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理解的,因为生态文明的价值意识正是通过这三者的相互和谐体现出来的。

5.倡导生态文明法治意识,是落实和完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的根基所在,也是有效实施和宣传生态环境法律的重要路径

生态文明法治意识是指生态文明的法制观念,是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中心环节。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倡导生态文明法治意识作用方面影响广泛,持续时间长,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要把国家有关的生态环境法制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述,使生态文明法治意识为广大受教育者所认可、接受和遵循,进而提升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法治意识的认知度,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生态文明法治意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也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形成合力,从而使生态文明法治意识深入人心,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法制氛围中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生态文明的认识篇3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报告中突出强调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正确生态文明观的指导,而教育是形成正确生态文明观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是先进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播者,是21世纪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因此,他们的生态文明观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自身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而且影响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者意义重大。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概述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学界通常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生态文明。一是从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的角度,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得的积极成果,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负面因素,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所作的全部努力和积极成果。它既包括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1]二是将生态文明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并列起来看,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第四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态,代表社会的进步状态和进步程度。与第一种观点相比,它将生态文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范畴推广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范畴,它强调的是社会生活的各个关系整体的和谐发展,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为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不断积极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所建设的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2]

总之,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很丰富,从狭义上说是指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得的积极成果,从广义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第四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可续发展的一种状态和发展程度。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与基本内容

1.生态文明观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

任何形态的文明,一般都是由观念(意识)与行为构成的。[3]生态文明也是如此,建设生态文明强国,离不开正确的生态文明观的指导。因此,其首要问题是如何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进而培养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者。

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相对应,学界对生态文明观的理解也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认识。一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思考,认为生态文明观指的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产生的正确立场、科学观点和认识。[4]二是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思考,认为生态文明观是指基于和谐发展理念的关于人、社会与自然之间有机联系的总的科学观点和方法,是关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思想、观点的总和,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论体系。[5]

笔者认为应从广义上理解生态文明观的内涵。与此相适应,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形成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的正确立场、观点和基本方法。

2.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确定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应当考虑到以下问题: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第二,价值观的问题;第三,科学领域的伦理道德问题。这是因为无论人们是处于人类文明的何种形态,都存在两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是价值观问题。[6]生态文明也不例外。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但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它也成了一把双刃剑,不断引发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状况。因此如何正确使用科学技术,如何处理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即科技领域的伦理观问题不可忽视。因此,生态文明观应当包括的核心、基础部分是: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以及绿色科技观。可以这么说,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构建以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以及绿色科技观为基础的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的认识篇4

一、强化生态危机的生活感官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引进学生身边的案例,对案例逐一深度分析并予以情景再现,让学生成为危机中的“主人公”,让学生对生态危机有更深刻的体验与带入感,对生态危机意识有更强的生活感官。让学生通过生态学的课程学习,切实感受到生态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实实在在的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态学老师可以巧妙地设置课程内容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危机意识,并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强化学生的认识。

二、分析生态危机的背后机理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在通过案例强化学生对生态危机的生活感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学科角度和理性思维去分析和掌握生态危机发生与防治的背后机理。学生只有对生态危机有了科学认知,才能形成科学的生态意识,才能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去看待生态危机的发生,从科学的角度去构建合理的生态运行机制,从而思考生态危机防治的具体措施。生态学课程老师通过分析生态危机背后的机理,来让学生从理性上对生态危机有深层次的认知,进而通过生态学课程的理论来帮助其形成生态意识。

三、注重生态行为的日常“落地”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生态学课程老师应更加注重将学生所形成的生态学意识转为日常行为。强化大学生生态意识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大学生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尤其是在生活中能够将生态意识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将其内化为一种生态素质。如不乱丢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注意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都是生活中随处可以践行生态文明的载体与路径,我们可以做的、可以结合的还有很多。在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路径中,要注重将所学知识予以“落地”,要更多地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进一步提升生态理念,把生态意识运用到生活、社会的各个领域。

四、加强生态意识的立体宣传

生态危机已经到了无法躲避的阶段,但是学生对生态危机的理解普遍不深刻。学校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对生态危机的立体宣传,将生态文明意识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举办系列讲座、知识竞答、辩论、社会实践等主题活动,作为课程教学之外的重要补充,使学生生态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叠加效应,深化对生态意识的认知与落实。

五、整合各方资源合力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过程复杂而曲折,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仅仅凭借某一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仅是课堂、学校的事,还是整个社会的事,需要形成合力。一是课程教学要注重与社会资源之间的结合,要不断拓展社会资源,开辟更多的社会实践基地,促进理论与实际相融合,同时社会实践基地等社会资源与平台,要更多地利用教育载体承担社会责任,相互促进。二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及实施路径尚未健全,高校应加强制定与有效引导,给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与引导。三是强化多媒体运用于社会监督,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便捷优势与监督作用。四是及时抓取和把握社会主流思想与生态意识之间的结合,如在慈善、植树等活动中开创具有鲜明特征的生态主题活动,协同发展形成强大合力,借此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意识。

六、结语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意识的培育是必经之路,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尤为关键。本文对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路径进行思考和分析,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与认知升级、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雪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3.

[2]孙丹丹.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3]崔晓芳.我国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及其哲学思考[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1.

[4]杨淑萍,马玉香,奚秀梅.生态学视角下大学生环保教育课堂教学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123,160.

生态文明的认识篇5

【关键词】体制滞后性;内容碎片化;法规不健全;经费与宣传不足

公民生态素质是指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公民应具备的生态品德、生态知识、生态技能和生态情感等基本修养,它是以生态世界观和生态方法论为核心、以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为观照、以生态思维方式和生态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人的内化物。从理论层面上看,公民生态素质强调的是公民自身的内在生态修养;从现实层面上看,公民生态素质关系到公民个体外在行为的生态质量,公民生态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现代公民素质的必备要素,体现了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态度、情感、价值和行为。具备生态素质的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公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富有活力的生命体。公民生态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不竭的动力,是对公民素质的必然要求。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了公民生态素质的培育与养成。

一、生态素质培育的体制滞后性制约了公民生态价值观念的养成。

近年来,我国公民生态保护意识开始增加,对公民生态素质的教育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生态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教育工程,需要完善的教育机制给于保障。学校是对公民进行生态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一个公民至少有9年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而且是人生主要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目前国内义务教育阶段,生态素质的教育是不足的,更不要说在其他教育阶段。随着我国全民教育普及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生态素质教育已经是现阶段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公民基本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生态素质的教育内容、教育理念和教育认知在这些教育过程中没有形成有效的保障系统机制,致使生态素质教育在某一阶段出现断档或突击,不能形成自始至终、从小到大的内化的个人品德、修养,也不能转化为个人素质能力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公民生态素质提出迫切的要求,自然环境保护、空气污染治理、生态污染的防治、农业、工业、林业、渔业等各个产业和行业的生态化建设等都急需公民具备良好的生态素质从事这些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所倡导的生态文明社会需要公民用生态方式进行生活和消费,在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中处处都能从生态的角度考虑,事事都能做到生态化处理。这样的社会才是真实意义上的生态社会。但是,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中没能形成从幼儿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完备生态素质教育机制,不能为公民教育提供一个系统的有效制度保障,不能为公民价值观形成中注入规范标准的生态认知,导致公民对生态的感觉、直觉、思维、记忆等心理特质很难在身心中形成内化的生态品质和道德修养等生态价值观。因此,生态素质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和滞后性阻碍了公民生态价值观与其观念的共生与发展,导致公民素质的不完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生态素质培育的内容碎片化制约公民生态自主意识的养成。

新世纪以来,我国公民的生态素质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自身发展条件、主客观环境与发展阶段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公民对生态文明的相关认知还不成熟与完善。我国目前的教育系统中还没有形成一个自下而上和由上至下的完整的生态素质教育体系。我国公民生态素质的教育处于一种分散的、零星的、间断的过程。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宣传栏、报刊杂志、书籍图画、网络通讯、电视广播等方式认识和了解关于生态文明的知识,这些生态文明知识以各种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往往具有集中性、临时性、任务性和局部性,但却不能全面、系统、详细地呈现出来。这种生态素质教育环境影响到公民生态素质的整体形成,公民也就不能自主自觉地将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上升到大众认同的境界,也不能将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与感觉转化为自我的生态素质,更不能将对生态文明的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认知。目前,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程中,党和政府对公民生态素质培育的认识程度和重要性都已经大大提高,也开始意识到宣传、教育和学习、培育的重要性。这些只是刚刚起步,而其中大多是被动型和应对型的。国内对公民生态素质的培育还是流于形式、枯燥空洞,不能直接贴近公民生活,不能直接操作,不能直接运用在行为中,从而使得这种素质教育失去了现实意义。因为公民在生态素质的零散、空洞的培育中不能引起情感的共鸣,不能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意识,更不能外显在日常行为中,所以公民不能养成自主的生态意识。众所周知,公民对生态的认知是一个经由心理特质转化为身心属性的过程,需要不间断的有意识的接纳和吸收,期间对于生态素质的情感、意志是一个动态系统过程。如果期间一旦出现生态内容的混乱、生态信息的中断或变化都将影响个体对生态认知的内化,不利于生态素质的养成。目前,国内关于生态素质教育的内容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系统的知识链,还没有形成一套从理论到实践,从初级到高级的知识库。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水平的公民还没有形成合理的生态素质教育内容。这些都制约着公民生态素质的最终养成。

三、生态素质培育的法制不健全制约了公民生态法制意识的培育。

公民生态素质的养成与培育不仅是公民自身的行为与要求,还需要国家完备的法律法规对公民素质培育的规制。公民在生态素质的培育过程中要经历心理认知和社会环境影响。尽管国家对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已经开始纳入法制轨道,但是还没有形成关于生态素质培育的完善的法律规章。从目前的情况看,鼓励和支持公民参与生态实践活动的相关法律制度较为缺失。在认知制度方面,公民在很多情况下对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治理等的知情权仍得不到保证。在评价制度方面,国家有关生态环境的政策制定和项目实施前的听证会制度还不能发挥实质,多数政策评估机制和制度取向仍然摆脱不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和对GDp崇拜,忽略甚至无视生态效益和生态平衡。现代法治社会,公民生态素质的培育单靠自身的养成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国家建立系统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为公民生态素质的培育提供法律保障。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是不健全的,公民在生态方面的法律责任与义务也是不全面、不明确和不具体的。这样难免造成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缺乏一个可以遵守的健全的法律规章,缺乏一个予以保障的有效力的法律规章,对公民的生态行为不能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从而导致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局部效果,不能改善整体的生态环境,从而导致“a治理B损坏,C付出D享有”的反差现象。当公民良好的生态行为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生态治理的成果得不到法律的有力保障,公民的正能量得不到应有弘扬时,公民的生态潜意识就会被抹杀,公民的生态良知就会被埋藏,公民的生态心理特质就不能内化为自身素质的构成部分,公民的生态素质也就不能养成。

四、生态素质培育的经费和宣传的不足制约了公民生态行为的养成

生态文明的认识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StrengthenecologicalCivilization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s

LiDongming,LiZijian

(Changchunnormal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32)

abstracteighteenreportpointsoutthat:"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i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people'swell-beingrelatedtothenation'sfuturelong-termplantofacetightresourceconstraints,environmentalpollution,ecosystemdegradationgrimsituation,wemustestablishrespectfornature,inharmonywithnature.theconceptofecologicalcivilization,natureprotection,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inaprominentposition,intoeconomicconstruction,politicalconstruction,culturalconstruction,socialconstructionandallaspectsofthewholeprocess,andstrivetobuildabeautifulChinatoachiev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Chinesenation."therefore,strengtheningstudents'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ceptofeducation,collegestudentschangethewayofthinking,andactivelyestablishauniversitystudentcorrectattitudeistobuildconsumerharmonioussocietyisanimportantpartofthetheoreticalbasistooptimizethenaturalenvironment.

Keywordsecologicalcivilizationeducation;collegestudents;ecologicalprotectionawareness;educationalways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文明形态,是构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相处的理论基础,也是贯彻落实十精神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观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将生态文明观念渗透到人的思想当中,进而引起人们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并逐渐向这个社会和自然所要求的方向转变。我国正大力加强生态文明观的建设活动,这不仅是推动经济进步的必然要求更是贯彻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必然选择。大学生是将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群体,他们观念的变革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将生态意识、生态理念融入大学生的思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途径。

1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1.1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它的宗旨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它是将生态学中的思维方法、基本理念和处理手段逐步融入到大众教育当中去,在获取经济效益和改造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建立一个运行合理的生态机制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环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实践论的观点说明人与自然不是二元对立的,这就赋予了如今生态文明观的丰富内涵。生态文明观教育覆盖着社会所有教育层面,比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习教育和职场教育等等,也涵盖了教育机制中的所有人群,包括管理者、执行者、领导者等。马克思还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决定了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同时应该注重承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良好环境的维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从事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必然保障。

1.2生态文明的特征

生态文明思维具有一体性,它认为不仅单纯的自然循环是一个整体,更认为处在自然循环中的人类活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承认地球上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的人类活动具有差异性,更强调在不同中把握整体的特点。

生态文明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人要尊重客观事物的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上面就要求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尊重自然环境发展变化的规律,在保障其自身健康循环的基础上做到适度开发,自然对待。由于之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了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等现象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生态文明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2.1生态保护意识不足

目前当代大学生对生态保护意识有所缺乏,具体表现为“重观念,轻方法”。大部分学生承认目前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并且已经逐渐意识到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观念上的认知比较全面,但是当问起对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时,却得不到统一的回答。许多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严重不足,对具体实施方法要求了解极少,目前还停留在不乱丢垃圾、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保护濒临灭绝野生动物的水平。

2.2行为从众

行为从众在当代大学生的行为中表现在,意识不坚定,尽管部分学生有生态保护的思想,但是在大多数人的行为压力下而放弃自己的立场,态度,随波逐流,跟随集体行为。由于高校的大多数学生过着群居生活,身边同学的言行和评价会对自己产生很大影响。这就导致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个人的举止和行为很容易受到别人影响。当个人行为和集体行为产生差异时,通常被视作另类,遭到冷漠,孤立。因此为了迎合大部分人的生活,在集体中得到承认,有时候就不得不遗弃自己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变得随意,不受控制。这种从众心理不单单体现在对生态文明的保护上,在任何方面都能发现其存在。

3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3.1关于生态文明理论知识的培养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教育,必先加强生态学中基础理论的教育,如生态学中的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自然环境的特点,生态系统,生态结构以及生态平衡等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形成的前提,只有在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科学观念,最终观念影响着行为的改变,达到知,情,意,行的依次转化。

3.2加强学生对当今生态环境现状的认知

当今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恶化,越来越多的污染正逼近人类的健康生活。生态环境的现状教育是让学生了解所处的这个世界,在情感上引发学生的共鸣,完成对学生知和情的教育。只有学生对当今生态环境的破坏产生危机感,形成强大的心理认同,才能转变思想观念。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当今大学生心理状况较为成熟,进行这种类似的危机教育不会使学生产生失望情绪,相反会增加大学生积极性,为生态保护事业的积极投入做准备。

3.3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

生态文明观与以往的工业文明观不同,传统的工业文明所追求的是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增长方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认为只要能过多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就可以增加人类在这个地球上生存的价值,这种单一的经济观念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和植被的生长,甚至造成了不可修复的态势。生态文明价值观完全摒弃了以往传统观点,科学地认识了自然环境。培养大学生健康、道德的生态文明价值观,让当今大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的统一。在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只要一方失去平衡,另一方便会遭到惩罚这种平衡理念。在以后人为的向大自然索取的过程中,能够把握条件,在尊重其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3.4生态文明法制观教育

生态文明法制观教育是让大学生意识到破坏生态的行为不仅有道德的制约,更有法律的制约,在法律保障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这样能够增强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法制观念。我国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然后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部分人员显现出了明显的道德滑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恶意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法治观教育,不仅可以让大学生意识到破坏生态的法律后果,更能让大学生将这种思维传播到社会中去,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4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途径

(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模块。增加生态文明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的比例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在课堂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科学的生态文明观。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当今世界生态环境的状况和人类科学的生存发展过程传授给大学生,让大学生在潜意识中对生态文明观认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所把握,然后经过系统的生态文明哲学观、消费观、伦理观、价值观的教育,让高校大学生充分把握其中的科学性。最后通过思想意识渗透,将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念融入大学生的思想当中去,在行为的转化中来检测教育情况。

(2)增加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系统的投入。目前来讲,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对相关领域的认识还不到位,这种状况直接导致高校对于生态文教育的不系统,不集中,不重视。因此,增加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系统的投入已经迫在眉睫。首先是师资条件上的投入,增加相关生态文明课程的开设,将部分高校中的生态文明的课程纳入重点课程,划入期末考试范围。其次,加大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教育力度,教师的引进,增加课程比例,加大课程占有时间,只有通过以上措施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3)积极组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具体实践活动。实施具体活动可根据高校自身不同状况和文化背景来展开,由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者学生会等组织主持筹划,比如通过集中实践教学,学习理论内容或者走入当地高校所在城市来进行街头宣传,散发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单等方式来强化教育。这种行为有助于每个学生动能够亲身体验教育内容,增强对生态文明理论的把握,还可在学生之间相互的沟通中传递情感,达到情感共鸣进而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在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同时,能够在具体实践上为城市的生态保护增添一份力量,

(4)增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责任意识的培养。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不仅仅是传授先关科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每个大学生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知识的机械性积累并不代表文化的提升,只有让大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去主动思考,培养责任意识,达到情感的共鸣才能产生科学的效果。体现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就是让大学生了解祖国现状,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均下来,资源就变得严重缺乏。加之我国特有的历史背景和现有的经济条件,因此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要靠具体的规定和法律手段,更要靠每个人的责任意识去自觉维护。地球只有一个,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责任意识,就要从每个人自身做起,保护地球,保护家园。

(5)加大生态宣传力度,树立大学生科学消费观念。当前大学生淡薄的生态意识取决于对科学生态文明观念的认识程度,他们还没有清楚地看到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对资源消耗的程度和环境问题带来的严重威胁。因此,加强舆论,利用校园相关宣传部门加大投入,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在报刊和活动中去体现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让大学生了(下转第30页)(上接第4页)解目前我们国家和世界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面临的阻碍,激发大学生的忧患意识,通过审查自身行为来约束个人欲望。

目前整个世界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肆虐,归根结底可以定性为人类对整个自然界的索取已经远远超过生态环境自身的修复能力。因此,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不仅仅是整个国家所倡导的,更是这个社会的核心知识群体――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节约资源,科学消费在每个大学生的自身行为中都有体现,在大学生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中去培养科学的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才能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做到严于律己。

总之,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整个系统的科学运转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倡导。培养科学的生态意识不仅仅有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实现中国梦的必然前提!

基金项目: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cscxy3013016

参考文献

[1]肖显静.生态政治[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风笑天.社会学导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杨鲜兰.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5]洪世梅.建设生态大学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5).

[6]王强.关于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探讨[J].江苏高教,2007(2).

[7]宋言奇.浅析“生态”内涵及主体的演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6).

[8]汤萱.“天人合一”与环境伦理[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生态文明的认识篇7

关键词:生态意识;行为;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7017203

1引言

任何一种形式的文明,都是通过意识和行为构成,生态文明也不例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人民普遍富裕起来,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改善。但是快速的发展让我们在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面对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被严重污染的严峻形势,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设全社会正确的生态意识。所谓生态意识,就是指在人与社会不断地作用于自然界的过程中,作为生态主题的任何人和人类社会总是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反应和认识,这些反应和认识的总和构成我们所说的生态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

2014年环保部首次了我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以百分制计算,公众对生态文明的总体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得分分别为74.8分、48.2分、60.1分,呈现出“高认同、低认知、践行度不够”的特点[2]。可以看出,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依然有所欠缺,远远不能达到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建立在培养公民生态意识的基础上,这便反映出树立大学生生态意识的重要性。大学生的修养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生态意识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3]。要跳开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做法,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统一。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证。

2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

文章通过在网络上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南京市15所高校在读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从基本知识、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3个方向出发,综合考量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301份,其中有效问卷291份,有效率98.6%。被调查人群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其他九类学科。为了尽量减少研究对象的心理压力,能够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

2.1基本知识

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究竟是对自然的直接义务还是对人的间接义务,自然物有没有道德权利,有没有享有道德关怀的资格,是否可以成为道德共同体中的一员,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生态观,这两种观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一直处于争论状态[4]。从调查中发现,约有一半的同学了解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含义,其中有65%的同学支持非人类中心主义。这说明大学生的生态教育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生态环保知识的宣传还做的不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来说生态知识还较为欠缺。

2.2生态意识

在研究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层面上共设计了4道题目,列举一些现实问题,从而看出大学生生态意识的不同取向。

从图1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普遍有较为正确的认识,80%的同学能够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同时我们还是要注意,有12%的同学选择保护生态平衡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这也反映出一些学生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只关注了表面,没有深刻的思考。

关于如何看待环境和经济的矛盾,学生基本都持有正确的观点。有57%的同学认为人类是属于大自然的,保护环境也是为了保护自然。如“保护生态和经济发展发生冲突时你的态度是什么?”39%的同学选择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54%的同学认为选择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都较大的保护,仅有7%的学生认为以经济发展为重。这说明,大学生对我国的生态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大多数同学具有一定的生态意识,也明白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可以看出一些同学的生态意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即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但又不足够重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生态意识的理解还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系统的了解,生态意识也没有深入人心。

2.3生态行为

在研究大学生生态行为层面上共设计了4道题,综合来看,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大学生的生态行为较为薄弱。在“家用空调中一般都含有氟利昂,但是氟利昂的使用会破坏臭氧层,导致温室效应,你的看法是什么”?由图3得出,只有67%的同学选择尽量少使用,还有8%的同学选择该用就用,环境问题政府会管。可以看出,这些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严重的生态污染,不能以自身的行为支持生态文明的建设。

第二,大学生的生态行为较为被动。比如“去年玉林狗肉节在争议中开幕,许多爱狗人士要求政府取消狗肉节,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有54%的同学认为这是当地习俗,不能接受的可以不去吃,还有8%的同学认为无可厚非。这表明大学生虽然树立了正确的生态意识,却很少能自觉主动地将生态意识转化为行动。

大学生有一定的生态意识,但是对于生态保护的实践性还比较低,存在“知道”却不一定“做得到”的困境。一些同学只关注宏观上的口号和观念,却没有落实到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同学只能关注到身边的环境保护问题,却没有长远可持续的观念,忽视国家乃至全人类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当前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可以总结高了解、低实践。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但是当自身的需求和保护环境的需要相冲突时,还是会产生犹豫甚至放弃。这体现出生态意识不能自觉主动的转化为生态行为,生态意识与环境保护行为不能统一、“知道”却不一定“做得到”。这些现状更加反映出强化大学生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的重要性。

3大学生生态意识与行为欠缺的原因

3.1经济利益制约

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间的矛盾,是影响生态意识的一大因素。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既存在相互对立和冲突的方面,又存在相互交叉和统一的方面。当这两种利益关系发生冲突时,人类有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和调节。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对自然的损害也是对自身的损害,例如环境污染、破坏生态,这是直接危害自然界利益的行为,也是直接损害人的利益的行为。保护生物和自然界的利益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条件,保护人的利益[5]。

要树立可持续意识,首先要明确两个关系的问题:首先是生存与发展的关系;其次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金钱和利益的追求愈发强烈,只追求眼前的利益最大化而不考虑长远利益和社会利益,缺乏危机意识,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

3.2生态教育薄弱

以前的学校教育受到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对生态意识的教育少之甚少,只是注重身边的生态保护,而没有树立起正确的系统的生态意识,学校缺乏对生态意识的养成的系统性;生态教育的形式单一,大多停留在书本,采取简单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没有实践性教育,缺乏多样性、普及性;高校生态意识的相关课程也少之又少,往往只有与环境相关的专业建设,却没有把生态教育的公共课程纳入到学校的教学体系中去。

3.3生态宣传单一

正如著名环境科学专家曲格平教授指出的:“环境保护靠宣传教育起家,也要靠宣传教育发展。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程度以及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行为表现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宣教的深度和广度。有效的环境宣传教育是生态文明政策顺利实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广泛开展的前提,使得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由被动、自发变为自觉行动,这远超出任何事后治理的项目所能产生的环境效益[6]”。我国没有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大学生往往是通过报纸、广电、网络等媒体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并逐渐唤起和自觉培养生态意识,而社会上缺乏相应的宣传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得生态意识不能深入人心。

4对策及建议

4.1加强生态教育的课程建设

高校是生态意识教育的主要场所,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要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将生态意识的培养融入到相关专业的相关课程中,让生态意识深入人心,深入到生活的细节中。做好生态意识的宣传工作,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对大学生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品德教育[7]。从某种意义上看,实践比书本更能启迪人的心灵,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情感,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的信念[8]。要充分发掘第二课堂的潜力,利用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生态意识,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4.2培养大学生消费意识

培养生态意识是大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对大自然的尊重意识和责任意识是生态意识教育的重中之重。

消费意识的养成是生态教育的实践过程。这需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培养节约意识,拒绝铺张浪费,节约自然资源。②寻求产出和消耗的平衡,使人类的实际需要与自然资源的消耗保持在平衡水平。树立生态消费观,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减少过度消费、盲目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养成绿色的生活方式,使人与自然得以和谐发展。大学生正确消费意识的树立,是生态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

4.3转变宣传教育模式

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公众参与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能力,是普及生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公众喜爱的言语或形式,致力于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以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促进生态教育的普遍开展。

在信息传播渠道方面,要变化公共信息的宣传形式,调整宣传内容,拓宽平台,加强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准确的沟通。充分利用新数字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反馈市民的投诉、在线互动、环境监测等。这就需要加强与电信和新媒体等多种渠道的沟通,通过手机上网、开通环保微博微信、app等方式进行宣传、交流、研究。提高互动性、信息透明度、及时性和高效性。从大众的角度,从舆论集中的问题中捕获话题,让更多的媒体使用当下流行的、人们喜爱的方式报道宣传,让生态文明的宣传更贴近百姓,营造出浓厚的氛围,以改善生态教育的宣传模式。

重视环保教育基地、图书馆、博物馆和主流媒体、互联网、社交媒体在生态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和文化的教育,创新节日纪念日的生态教育内容和形式,并增加对绿色生活方式的文化宣传以及对健康合理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宣传。

4.4发展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的形成需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处,它是现代文明成果和时代精神的融合,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载体,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缺乏生态意识,也就是缺乏生态文化。因此,不断培育学生的生态意识,必须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生态道德素质,树立人们对自然的道德责任,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出更多含有绿色环保理念的文化产品。努力营造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使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意识,从而逐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包庆德.起源与变迁:人类的生态和生态意识扫描[J].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8(3).

[2]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n].中国环境报,2014-03-24.

[3]李建勋,钟革封.高校生态实践教育的意义与实施途径[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1)146~148.

[4]于冰.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1(19910):90~92.

[5]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7):8~4,47.

生态文明的认识篇8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生态人格;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6)06002505前,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退化等生态危机犹如达摩克里斯之剑,随时可能斩断人类的头颅。危机消弭的根本之路在于创建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的创建成功与否事关中国人民的福祉、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是创建美丽中国、复兴中华民族的时代先锋,其生态素养的高低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胜败。为此,高校必须注重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的探究,使生态文明教育转向常态化、生活化。

1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面临的问题

哈贝马斯认为现在人类面对的生态危机包括外部自然的生态危机和内部自然的生态危机,外部的危机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内部的危机破坏了人类学和人格系统[1]。所谓生态人格是指个体的尊严、价值、品格等在与自然、社会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映现,具体表现为科学的生态认知、善待万物的情怀、坚定的生态意志和良好的生态行为。可见,人格系统若出现认知错位、价值失衡等便会加剧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所以,培育健全的生态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目的。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先明确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呈现的常态问题。

1.1大学生的生态认知欠缺

生态认知即在一定哲学理念基础上人们所具备的生态涵养,包括基本的生态概念认知、生态技能认知和生态责任认知。它是心理活动的原点,情感的合理性、意志的坚定程度以及行为的自觉性均取决于认知的全面与否。然而,目前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大多停留在对于空气污染、能源耗竭、垃圾围城等日常问题基本概念的认知层面。对于其具体呈现形式、危害程度、规避路径、自保措施等深层技能问题的认知却相对贫乏。调查发现,所有被调查者都知道噪音有害健康,然而了解长期处于90分贝的噪声中会耳聋的仅为28.47%。12.87%的人没有意识到浪费纸张与破坏环境之间的必然性关系[2]。在责任认知方面,囿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模式,强调人类主体,无视自然的平等性,对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GDp等生态策略知之甚少。对于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法、能源节约法等环保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亦存在严重的认知缺位。生态法治观念弱化,缺乏生态维权意识、义务意识,无法正确维护自己的生态权益。

1.2大学生的生态情感失衡

生态情感即从自然主体性的维度出发,以仁爱情怀对待自然。生态情感使人们从平等主体的维度来尊重自然、珍爱生命,是生态美德的必备要素。生态人格的核心美德是尊重自然,以谦逊、非等级化的态度面对自然。然而,长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惯性导致社会生态文化氛围缺乏,大学生的情感世界塌方,生态美德缺失。有的大学生甚至为一己之“乐”,涂炭生灵:清华学生用火碱伤熊、复旦学生抠挖猫眼虐杀30余只小猫……人的慈爱情怀荡然无存。私利的诱惑驱使着人类的灵魂,在追求物质福利中丧失了自身伦理和社会审美,最终导致真感、善感、美感失衡,情感异化进而行为异化。

第6期李因莲王新华杨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研究

教学研究2016

1.3大学生生态意志薄弱导致生态行为脱节

生态意志即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面对生态道德冲突或践履生态义务时,克服自我或者外界干扰所表现出的决心和毅力。它是促使个体克服各种不良心理或外界干扰,将生态行为坚持下去的一种坚强意志品质。而基于生态认知,在生态情感和生态意志的驱动下产生的保护自然的行为自觉便是生态行为。它是实践自身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的行为载体。大学生大都具有一定的生态认知,持有良好的生态意愿,而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意志薄弱、知行脱节。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反对使用一次性产品的比例高达97.27%;77.41%赞成拒用超市方便袋;94.6%愿意参加学校的环保活动;86.13%愿做环保志愿者。而实际情况是:被调查者中经常拒用超市方便袋的仅为32.37%,拒用一次性产品的仅为14.16%;校园环保活动的实际参加者仅有10.84%[2]。所以,大学生生态意志的薄弱是其知行脱节的直接原因。

2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海德格尔认为完全技术的世界并不可怕,人类对世界的变化没有准备,对这个时代真正上升起来的东西没有沉思地、适度地探讨才是真正可怕的[3]。要成功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华丽转身,与之匹配的生态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为此,必须探寻大学生生态人格缺失的深层缘由。

2.1系统、科学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缺位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相对落后,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后知后觉,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也相对迟缓。20世纪70年代,北京大学初涉生态环境研究。80年代才有零星的综合大学开设与生态相关的选修课。步入21世纪,生态恶化严重,国人生态意识觉醒,十六大我国首次提到生态文明,十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格局。高校对生态教育开始重视,开设了《可持续发展导论》《环境伦理学》等生态教育公选课。但迄今为止,它仍不是高校公共必修课,且全国只有10%左右的高校在非生态专业开设了生态方面的选修课[4]。受科技主义、就业压力等影响,很多高校重科技、轻人文,生态教育仅借助“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进行“应景性”的教育。由于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强,专业的师资配置也较为贫乏,因而高校很难实施系统科学的生态认知教育。

2.2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错位

在生态通识教育体系缺失的背景下,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包含有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其便成为学生环境认知的重要来源。例如熟知的“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对于人类无尽的掠夺自然界也正在不断向我们展开报复”等马克思、恩格斯的精辟生态言论均源自两课[5]。显然,思政课中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言论丰富了学生的生态认知,启发了他们的生态思维,但它绝不能越俎代庖。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揭示和规范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培育造就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教育目标,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其主要教学任务。而生态教育以保护生态、实现天人合一为宗旨,以培育生态人格槟康摹F渲饕教学任务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生态学原理和生态规律,践行生态道德和生态法规。生态教育既包括生态美德,又包括进行健康生活、绿色生产所必备的生态知识技能。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关于生态的内容仅限于部分章节和段落,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无法实现生态教育的目标。

2.3隐性教育不足,显性教育越位

美国学者杰克逊将个体从校园学习和生活中得到的非正式的文化获取如态度、动机、价值观及其他心理的发展等称为“隐性教育”。隐性教育具有无意性、间接性、内隐性的特点,在引导认知、陶冶情感、规范行为方面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优势。刻意性、直接性、外显性是显性教育的特征,理论灌输是其主要手段。虽然它的目的性、时效性很强,但是由于偏重道德规范教育,轻视个体素养生成,无视个体的主体性,易导致个体厌学、知行不一。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生态知识技能的传授引领个体学会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促发个体的自觉与内省,自主性与创造性是其立足点。因此单纯依靠以往的理论说教很难实现教育的目的,甚至会适得其反。目前很多高校的生态教育是借助于思政课实施的,以理论灌输为主,缺乏个体体验与自省,学生抵触、厌学情绪严重,践行动力缺失。因此,亟需变革显性为主、隐性教育缺失的旧模式,创建“显隐结合”的新模式。在开设环境基础课的同时,注重学科生态意识渗透、校园生态环境陶冶、生态实践调研等隐性教育的濡化,从而激发个体的心理自觉与内省。

3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的实践路径

情感以认知为源泉,意志以情感为源泉,情感由认知中分离出来又反作用于认知的发展,意志由情感中分离出来又反作用于情感的发展,三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所以,生态人格的构建离不开生态认知的深化、生态情感的丰富、生态意志的锤炼,在此基础上自觉的生态行为践履才具实然意义。

3.1建构系统科学的生态知识教育体系――深化生态认知缺失的系统生态知识教育体系是大学生生态认知不健全的首要原因。当务之急,要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生态教育体系,包括环境教育的通识课程教育体系、具有专业特色的生态学课程体系、专业的生态教育教师队伍。

首先,加快生态文明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当前高校所用生态教材多为自编教材,灵活性有余,科学系统性不足,无法规范全面地传递生态知识。准确全面的生态知识的主要传播载体仍是高校课堂,而科学又实用的课程规划及教材编写是确保课堂实效性的前提。因此,组织高校编撰生态文明课程的通识教材、设立生态文明通识必修课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首要职责。

其次,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生态学课程。生态文明教育的最大特点是跨学科性,它或者研究某一生态系统的单一特性或问题,或者就某个对象的特性进行多学科、多维度的生态跨界分析。同时,生态文明教育还具有知识综合与生态职业道德相统一的特点。这就要求高校要根据专业特点将生态环保理念、生态道德规范、环保知识技能等融入学生所学专业,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态践行力,提升职业生态道德感。如理工院校可开设具有专业倾向的化工生态学、地质生态学等课程,实现生态文明视域下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最后,培育专业的生态教育师资队伍。生态教师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有力地组织与落实教育活动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其生态人格范式具有良好的中介特性和载体价值;其生态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实效性的大小。然而,高校生态教育的专职教师很少,且多是从哲学、伦理学教学转型而来。因此,建立一支专业的生态教师队伍是实现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的人力保障。为此设立生态教师培训机构,打造生态专业教员势在必行。当前,权宜之计是可以动员一批长期在环保部门、科研院所从事生态环保的专业人员来援教,以弥补人才空缺。

3.2生态隐形教育常态化――丰富生态情感

前苏联生态学家佩德里茨金认为要使道德在生态问题的解决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提是人们对待自然界的道德规范已变成他们的内在需要。生态教育要内化于心,就需在系统传递生态认知的同时建构动态的隐形教育体系,培育学生自觉自省的习惯。

首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平台,增强学生的生态责任感。在高校生态教育通识课程缺位的背景下,作为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与时俱进,继续发挥深化学生生态认知的作用。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顺应时势,增强自身生态素养,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基础上从生态伦理、生态法律等维度建构系统的生态理论体系,进行知识传授,深化学生生态认知,增强其生态权利和义务意识。

其次,开设实践教学项目,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生态文明教育是认知与情感教育的统一,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践行正确的生态习惯。情感教育不是简单的情绪感受,它是在后天的实践中产生的一种高级而复杂的心理感受,一经形成便具持久性。培育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必备之举就是设置贴近实际的生态实践教学项目。美、德等国高校在环境实践教学方面的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前车之鉴。我国高校可以设置与学生实际紧密相连的“绿色校园项目”“节能校园项目”等,在每个项目下设置多个具体、操作性强的专题,这些专题在每个操作步骤上都要备有详实的描述,都由学生亲自参加、设计、完成。例如可以围绕能源节约项目开设教室节能、学校的能源利用及损耗审计等专题。还可结合德国的“半半计划”,将学校在活动中的所得收益分享一半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最终的教学评价,要强调创新性、实效性,而非传统的考试测评。

最后,创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日常情景的权益性、紧迫性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隐性要素。适宜的校园生态环境有益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育,正如康德所言:在自然面前,我们的情感是一种本源的、天然的表达[6]。徜徉于满目青翠、鸟语花香的校园中,心灵会为之雀跃。然而,当前很多校园建筑重人文、轻生态,校内建筑物、广播、网络等文化载体多传递人文信息,生态文化氛围欠缺。这就要求高校既要结合地域特色塑造美丽的校园景观,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打造美丽的硬环境,又要利用好微信、微博、BBS、QQ等网络载体,以及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环境知识竞赛等有效实体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知识普及和宣传,提供优良的软环境。久优良的生态环境氛围的濡化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以爱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

3.3自律与他律结合――坚定生态意志,提升生态践行力自律即个体的自查自省。“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自律对于个体的完善意义是绝对的。自律包括自尊、自省、自爱等;他律即他人的检查监督,应是严密而有效的,包括法规约束、师长督导、朋友提醒等。自律是有条件的,需要他律约束。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个体人格的完善需要两者的有机结合。

首先,构建多元自律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构建学生主体观的新模式。“见物不见人”是大学课堂教学中的一大旧疾,它无视教育对象的能动性,为知识的传授而传授,禁锢了主体的创造性,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鼓励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题中之义,所以必须改革过去“无人化”的教学模式,创建学生主体观的新模式。例如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确定“校园垃圾处理情况”“校园环境现状”等与学生利益相关的生态课题,鼓励他们查阅文献、走访调研撰写详实的问题报告,进行全班讨论,教师点评。可见,新模式的建构利于激发学生对生态问题的深度反思,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2)利用学生环保社团,加强朋辈影响。朋辈教育强调个体在同龄人的感染、带动、引导下,自觉地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学生环保社团是朋辈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趋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可以使社团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文艺表演、播放生态影视纪录片等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灵活多样地进行环保宣传。

其次,构建学校生态维护监督体系,发挥他律功能。(1)打造舆论监督平台,使学生“心有所惧”。学校的主要传播媒介有广播、宣传栏、电子广告牌、网络等。它们既是环保宣传的阵地,也是监督校园生态文明行为的有效平台。尤其是校园网络,因其具有超时空性和双向互动性的特点,可以借此开设校园环保网站、环保论坛、环保微信群等,既为高校师生交流和表达自己的生态文明观点提供了路径,又可以随时宣传生态环保典范、曝光不端生态行为,使其成为鞭策高校师生的舆论利器;(2)明确奖惩条例,使学生“有法可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要促使师生的生态意识转化为行为习惯,仅依靠道德范型、自我反思等软性的规范力量是单薄的,还需要硬性的规定与之匹配。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符合本校的刚性规定,让师生有章可循,严格规范自身,监督他人。条例可以从校园环境维护、课堂氛围维护、社团活动等多个角度作出全方位的规定。例如对于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可以采用罚款、劳动惩罚、扣除综合测评积分等方式予以惩戒。对于维护校园环境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也要及时予以精神或物质奖励,累加其综合测评积分。借此以儆效尤,为大家的行为提供评判标准和践行依据;(3)成立生态文明督导组,使学生“行有所导”。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离不了高校专职部门的组织领导,可以以高校党委为核心,吸收环境教育专业教师和部分优秀学生干部组成督导组,来督导师生的生态文明践行情况。可开设校园环保热线,随时了解和解决校园生态文明问题,还可以经常组织“公寓清洁周”“生活节能周”等活动来引导学生实践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大学生是知识分子群体中最敏感的部分,其自身特点及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状况[7]。因此,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路径的探索,对于塑造大学生生态人格、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输送合格人才、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R・施贝曼.现代的终结[J].鲁陆,译.世界哲学,2005(2):102109.

[2]刘建伟.高校大学生生态教育:需求供给与对策[J].兰州学刊,2012(10):166171.

[3]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89190.

[4]黄正福.美丽中国视野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J].成人教育,2014(3):9192.

[5]卡尔・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

[6]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6062.

[7]林滨,贺希荣,罗明星,等.全球化视野中的伦理批判与道德教育的重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9.

Researchonnormalizationofuniversityecologicalcivilizationeducation

LiYinlian1,wangXinhua1,YangLu2

(1.Schoolofmarxism,YanshanUniversity,Qinhuangdao,Hebei066004,China;

2.nanjingXiaoxihuprimarySchool,nanjing,Jiangsu210006,China)

生态文明的认识篇9

摘要:对高职学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时展的需要。高职学生在生态文明意识上存在着意识薄弱、消费行为缺失等较为严重的问题。思政课的教学与专题讲座等形式可以提升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的认知。此外,学校可以创新实践教育途径,将生态文明理念外化于学生。

关键词:思政课;生态文明教育;网络技术

一、高职院校开展关于思政课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1.高职院校对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以牺牲环境为前提发展社会经济,将不利于社会生态文明的进步。国家应该加强对生态文明方面的教育。高职院校在教学思路中引进生态育人的理念是高校教学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政课已经不只是单一的思想文化方面的认知,还肩负着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使命。同时,思政课从单一的功能变成了多元化的功能,思政课应该担负着向学生宣传生态文明教育的功能,使高职学生都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能力。高职学生很大程度会面临着毕业了就开始找工作,所以在高职学习中应该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其中较为主要的是培养自己在于生态文明方面的素质,因为成功的高职学校不单纯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还有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态文明素质,使学生能够做到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高职院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些高职院校中的思政课照搬课本,其中的内容都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一成不变。这些内容是一些学生从初中就开始学习的内容,直到高职教学中仍然还是这些内容,没有创新,导致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不重视思政课,即使有老师提到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问题,关注的同学也比较少,这些问题导致生态文明教育不能较好的开展。响应国家的号召,一些高职院校即使在思政课上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但是由于涉及的内容比较狭隘,范围比较窄,时间比较短,学生不能对生态文明教育有较好的认知。有些学校甚至将这部分内容忽略不讲,导致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知识不重视。学生会因为没有全面的认知,妨碍对生态环保知识的掌握。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现在的生态文明教育认识有局限,加之这些学生不了解生态文明教育,毕业了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欠缺,在之后的工作中缺少保护生态的认识。一些高职学生知道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但是在真正践行的时候缺少对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缺乏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对生态环境的文明处于一副事不关己的行为。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对相关思想的强化。高职学生消费时缺乏对生态环境的考虑。一些高职学生由于没有生态文明方面的学习,总是过度消费,攀比消费和炫耀消费,这些现象是不可取的。一些高职学生由于受到周围风气的影响,在消费方面不能适度消费,这样违背的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高职学生感觉自己毕业了就会工作,不把心思用在学习上,进行一些不合理的消费。这样的消费不符合生态文明的教育,学校应该进行相关的制约和监督。思政课对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作用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魏春艳摘要:对高职学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时展的需要。高职学生在生态文明意识上存在着意识薄弱、消费行为缺失等较为严重的问题。思政课的教学与专题讲座等形式可以提升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的认知。此外,学校可以创新实践教育途径,将生态文明理念外化于学生。

二、加强高职学生思政课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措施

1.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现在一些高职院校不重视生态文明的教育,一些只是将其作为选修课,这样的教学理念是错误的。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选择和优化。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通过大量的照片、视频等创设情境,设计结合学生实际的课堂讨论,让学生自动参与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高职院校应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重视相关知识的学习、老师可以将相关知识通过科技手段推送到相关的网站上,让学生观看,提高学生的重视度。老师可以找到相关的资源网站和其他学校的老师交流经验,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不只是讲解理论知识,一些老师会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学生深刻学习相关知识。学校可以和相关的生态地区进行交流和联系,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在实践中践行生态文明的理论。

2.促进高职学生生态文明习惯的形成

现在的生态文明习惯已经是关乎人们素质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需要在思政课上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实践中进行教学。高职院校应该创新学校相关的文明生态方面的治理体系,将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与情感一起通过实践进行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使其养成好的生态文明习惯。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园内加强对生态文明的宣传工作,在日常行为中,提醒学生要节约用水用电,在宿舍内不能有乱扔乱画的行为,在花圃旁边告诉学生禁止踩踏。这些在进行思政课的时候都通过理论告诉过学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宣传力度更大。学生会以及社团之间也可以相互联系,举办关于生态文明方面的活动,提高思想宣传的力度,在关于思政教育的活动中增加生态文明的元素,举办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活动,设计一些较醒目的宣传语,通过这些设计来践行生态文明。学校相关部门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学校可以联合学生处、后勤处等部门创新学校的治理机制,改变学生不良的教学习惯,制定较为完备的关于学校相关部门生态文明的教育。有关部门可以指定相关的组织机构对学生的生态文明状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用制度约束学生。学校应该创新高职院校治理体制。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群体。高职学生应该主动接受教育信息,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创新实践教育的途径

营造校园生态文明的氛围,要积极塑造校园生态的建设,培养良好的生态教育氛围。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传播生态理念。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校园生态文明的建设,使用生态文明成为校园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以创新生态教育的实践机制,充分利用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节日,建立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定期进行相关调查。

4.利用网络技术,拓展生态文明教育空间

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学校可以将思政课的生态文明教育带入网络上进行。在网上设置生态文明教育的资料库,老师在授课前可以通过资料库找到需要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这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老师的工作,使老师有了大致的授课方向。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入资料库,随时翻阅有兴趣的网站,在里面提出自己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见解和不同,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将哟哟优秀经验的老师联系到一些,对优秀的资源进行共享,对优秀的经验可以进行交流。这样老师可以有更多的关于生态文明的教学经验,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回答。有不同见解的老师还可以在其中交换相关教学经验,帮助其他老师完成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可以共享优秀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高职教学中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和高职学生对生态文明意识的缺失,才能认识到我国的思政课较为缺失生态文明教育。国家和学校应该采取有力的措施缓解这样的矛盾,让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把高职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永峰.浅谈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

[2]汪芳琳.论高职实践教学中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石油/农学中旬刊,2014

生态文明的认识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意识;教育;机制

党的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生态文明是重要的基础和保障。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进而促进全社会成员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解析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以引导大学生的生态文化价值观为重点,不断提升其对生态文明的道德认同,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使其具备用生态理念去思考和认识当前经济、社会问题的能力。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的深刻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构建科学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

(一)引导生态文化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多个层面,涵盖了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态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伦理形态。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宗教、哲学、科学与艺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是引导教育大学生确立生态文化价值观及相应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

(二)树立生态意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生态意识强调自然、社会和人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树立生态意识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曾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理论也不断发展,从环境保护的国策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再到科学发展观,直至建设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生态问题的论述不断深化,必然要求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加强生态意识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应尽的义务。

(三)培育生态道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文明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一直以来比较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面对当今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格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也应不断更新,将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中。生态道德超越了以人为本位的传统道德,强调以自然为本,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不仅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和行为方式,更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阐释

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完整体系是实现教育效能最大化的必要保障。引导大学生确立生态文明观念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任务,这就决定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应包括生态文化价值教育、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一)生态文化价值教育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不断探讨新的生态价值。生态价值是一种“自然价值”,即自然物之间以及自然物对自然系统整体所具有的系统功能。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1.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整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维护生态平衡不是单纯的消极适应和回归自然,而是遵循生态规律,自觉地积极保护自然。

2.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3.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不同于我们通常说的自然物的“资源价值”或“经济价值”,而是自然生态系统对于人所具有的“环境价值”,即一种“非消费性价值”,这种价值不是通过对自然的消费,而是通过对自然的“保存”实现的。这就要求减少人类对自然的消费,以维护自然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生态意识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和人生目的。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在于使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的真正觉醒。

1.环保节约意识

环境保护是全世界都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世界性资源不足的现状,十报告将节约提到了一种新的境界——社会节约,就是以多数人甚至所有人的人生幸福为目标,追求社会整体效益、力避各种浪费的社会意识。

2.生态安全意识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包括生存空间、饮用水、食物产品、大气环境等基本要素的安全保障。就当前来说,我国的生态安全集中表现在四个问题上:国土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和生物物种。

3.生态消费意识

生态消费也叫适度消费,即“经过理性选择的、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生态生产想适应的消费规模与消费水平所决定的、并能充分保证一定生活质量的消费”。树立生态消费意识,建立生态消费模式,是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生态伦理道德要求人们将公平、平等、责任和义务等道德准则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的责任。因此,我们有必要将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纳入生态文明教育中,弘扬生态道德观念,自觉履行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1.生态良知

生态良知是人对其行为生态意义的认同、情感、体验等心理活动的综合反映。生态良知能够使人们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自觉具备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崇高道德情感,并通过情感反馈和升华,终于形成生态行为。

2.生态正义

生态正义,是指个人或社会集团的行为必须符合生态平衡原理,符合世界人民保护环境的愿望和全球意识,符合“只有一个地球”的全球共同利益。具有生态正义,就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3.生态责任

生态责任就是自觉遵守生态道德规范的责任感。生态文明在根本上体现着全体社会成员高层次的利益需求。每个公民的生态责任就是要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积极有序的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

教育机制是教育活动中的各部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的好坏。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还不完善,特别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还远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高校亟需解决该问题,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出发,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科学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

(一)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领导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将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纳入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之中,建立起社会、学校一体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政府部门应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公众参与机制,增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性和融合性,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更多的公共资源保障。

充分发挥高校的领导作用,明确校内各部门的责任,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党委的组织、宣传、学生工作中。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高校的教学改革中,加大各项投入,培养一批优秀的生态教育的师资,大力解决校园内部生态文明教育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

(二)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

优化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使学生形成科学思维的教育教学阵地。系统的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化理论认识。因此,高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有关生态问题的基础性课程,把生态明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把相关内容的学习渗透到各类专业学生的学习中。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文明,充分认识到生态发展是人类整体利益所在,帮助他们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文明意识、生态伦理道德等生态文明理念。

(三)鼓励生态体验,建立完和善育人机制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以培养生态意识,树立生态价值观为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因此,除了课堂教育外,还应加强生态体验教育,重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生态文明养成教育。如“链接生活大课堂”活动,通过各类宣传渠道,让学生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入手,力争做到教育一名学生,影响一个宿舍,作用一个群体。针对学生的特点,组织和实施丰富多彩的生态体验活动,让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道德认同和行为内化。当前,要进一步探索学生生态体验活动的运作方式,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全民植树日”等主题宣传日,鼓励学生开展生态调查,深入到街道社区,参加生态公益活动。发动广大学生进行“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光盘行动”、垃圾分类回收等活动。通过各类生态体验,培养他们的生态实践能力。

(四)依托校园文化,建立和完善环境机制

学校实际上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现代化的大学校园应是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校园布局如校园绿地、教学楼等设施建设都应该赋予生态内涵。同时,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也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平台。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体现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校园文化载体对广大师生的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学的学风、校训、师德师风、班规班律、寝室文化等等都应该看成校园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学生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的建立和深化。在大学生心底唤起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的道德意识;在大学生心目中唤起保护自然、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是在大学生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成为生态文化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党的十报告[n].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7日.

[2]卢风.论生态文化与生态价值观[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1.

[3]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陈艳.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导刊,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