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十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十篇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5:21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1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美丽中国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建设方面的理论是相协调、相一致的。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大会报告,这意味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生态文明建设以一种显性的、崭新的形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2012年7月23日在京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谈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1]”这段话表明,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快速全面发展的同时,以生态转型的方式来实现生产转型的过渡和改变,在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来协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同时,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物质依托,更好地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无限追逐利润获取最大化的资本积累,在合理有序的情况下进行着物质财富的生产,市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其实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侧面的体现,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社会生活的物质丰富性得不到保障,这样的生态是一种原始的、倒退的生态;生态文明思想一直贯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中,指导着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平稳发展,经济发展的物质丰富性又为更好地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将市场经济运行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隐线提高到显线的地位上来,也是市场经济向前迈进的必然趋势。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同样具有一致性。在我国,实现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标准,实现人民参与管理的意愿,在政策立法等方面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规范性的、可靠地保障,在政府与人民管理的双向互动中,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建设直接相关,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也为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就“生态文明”这个概念的提出而言,刘思华指出,“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教授和我的著述中,就使用了生态文明概念,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2]”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中国要比国外早十年,这一系列概念的提出,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前瞻性和优越性,同时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始终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法,在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同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思想,认识资本的本来面目,抵抗社会的物化现象、物化意识,从马克思的理论中挖掘生态建设的理论以指导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共同的理论指导和价值诉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形态,关乎人类能否正常、持续地发展下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亦关乎人民福祉,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之中。在理论层面上开辟并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生态学的新境界,是“继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之后,第三个重要战略思想。[3]”从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直到刚刚落下帷幕的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产生着结构性的变化,从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理论发展,体现了理论“三四五”的一个内容上的扩充,具有战略意义上的高度,这是党对发展现状的深刻认识,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更为核心的把握,这种理论上的提升体现了党中央提出发展对策的能力,在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实现了各项发展理论的高度聚合和统一。

从在实践意义层面上,生态文明的建设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全面而可持续的推动作用,在经济建设方面,人的生产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关系互相改造的一个过程,人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时候生产社会产品,自然在改造人的过程中实现生态环境的演进,在实现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满足人类当前需要的同时又能以最节约的方式对待自然资源,为后代提供一个绿色的发展空间,实现代际公平的延续,发展绿色经济和建设生态文明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政治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的建设就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未来的方向和标准,如何完善制度和法规,真正实现人民参与政治共同管理国家时可以打造一个绿色生态的未来,是一个风向标的作用;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社会上的集中体现,无论是学界还是民间,人们都时刻关注生态文明的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方面,坚持着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和社会主义生态学的核心思想,从哲学、社会学、地理学和经济学等多领域多方面展开研究和讨论,不教条照搬西方生态文明的发展理论,真正站在本国发展的具体立场上,综合本国发展的绿色经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美丽中国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在面对经济危机、环境污染严重、资源透支利用、自然灾害陡增的一个生态遭到剧烈破坏的今天,能够将建设生态文明摆在首要位置,既表现了中国有决心有信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发展,又表现出社会主义真正渴求与自然平等对话、和谐相处所做的努力。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建设提出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经由五年的努力和发展,在党的十报告中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单独列出,“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4]”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在现有的经济发展基础之上,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生态发展与民生发展相协调一致。“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5]”因此,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生产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真正以生产人民需要的物质资料,减少资源浪费和过度消耗。大力扶持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的产业,实现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在新世纪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疑会成为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技术的社会主义使用有别于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以最大限度地积累资本利润为目标:“为了积累资本,资本主义是不可能停止下来的,它必须不停地扩张。有利于资本扩张的技术会得到支持,而有损扩张的技术就会被排斥。[6]”而技术的社会主义使用是以社会主义生态经济发展为指导的,是以健全平衡的生态经济为前提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技术的提高有利于资源消耗的控制和资源的高效率使用,减轻自然恢复的压力,将原来的“从产品到垃圾”的单向度的堆积消耗模式转变为“从产品到垃圾再到原材料”的循环可持续模式。

宣传并鼓励适度消费、合理消费,反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从消费中消除异化消费的成分,减少消费社会背景下的符号化生产和炫耀性消费,从消费的角度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在现代化普及的过程中,充分意识到文化传媒在行为导向,价值选择中的作用,利用主流文化媒体舆论和大众文化意识的引导,使人们正确认识到实际所需消费的有限性,反思非理性的过度消费,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一件大事,为实现代际正义和代际公平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诸多方面表现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不可分割性。

4、小结:领会党的十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整个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中国,要坚定不移地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下去,真正改善经济增长、政治建设和文化追求,打造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应当积极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话语权,将生态文明的建设扩大到资本主义国家,让全球意识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之所在,将生态区域化发展为真正的生态一体化,打造美丽世界,实现全人类的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07-24.

[2][3]本刊记者.正确认识和积极实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深研究员刘思华[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5).

[4]吴剑飞.“五位一体”呼应“美丽中国”[n].新华日报,2012-11-13.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2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战略目标的确立,是我党在执政理念上的又一次重大创新。科学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内在结构及特征,是我们研究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自中共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以来,学界就生态文明的诸多方面展开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理论思考和研究,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关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上仍存在明显争议。概括起来争议主要体现在对生态文明历史地位的界定问题上,即生态文明究竟是一种新型社会文明形态还是属于社会文明形态中的一个结构性要素或组成部分?多数观点认为,生态文明乃是对传统的工业文明形态的反思和总结的结果,是超越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譬如“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1]“生态文明表现为对给定的现代工业文明模式的超越。”[2]“以生态文明代替工业文明,是世界史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从人统治自然的文明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这是人类新的第三次文化革命。”[3]等等。此种观点把生态文明置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发展演替和变迁过程中,而作为一种新文明形态与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相对应。

与此相反,持另一种观点的论者认为,生态文明并非一种全新的社会文明形态,也并非要取代传统工业文明或其他文明,而是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和见诸于各种文明形态中的一个基本形态结构和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文明系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系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4]“正像每一种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都有其相应的物质文明等文明结构一样,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和所有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要求。”[5]由此认为,“生态文明不是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文明的综合形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就是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文明建设的生态化。”[6]此种观点重在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社会微观结构层面间的相互关系角度而论,因此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相对应。此外,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文明的一个发展阶段,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整个社会文明体系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7]“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人类价值观的必然选择……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国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它们相互依赖、相辅相成。”[8]此种观点采用折中主义的思维方式,把生态文明定位于兼具社会文明形态和文明结构的内涵属性。

在以上三种代表性观点中,第一种观点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或者说后工业文明形态在理论上是不恰当的,在逻辑上是不准确的,它混乱了马克思主义划分社会文明形态的基本标准———劳动资料或生产工具这一关键依据。“弓和箭标志着蒙昧时代高级阶段,正如铁剑标志着野蛮时代,火器标志着文明时代一样。”[9]“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是以生产工具为出发点……”[10]10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10]142那么,是什么生产工具的发明和创造产生了人类的生态文明社会呢?知识化或是信息化吗?很显然不能。因此,把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并列,明显属于历史定位的错位。而第三种观点看似合理,但实则自相矛盾,因为他们在界定中都已经给自己规定了前提条件,即新型社会文明形态,按此逻辑前提得出的结论首先在形式逻辑上就不符合基本的推理程式,结果最多只能是一种模棱两可的辩解。相比较而言,第二种观点更加科学,更符合自然史和人类史相互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自然辩证观。

事实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主要是基于“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和指导思路,而把生态文明定位于某一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阶段的社会文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实施,它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处理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可持续性、科学性和协调性发展的问题,处理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的相互关系也即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相互关系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也才能在未来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即合乎人性的复归”和“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1]185。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这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为此,结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规定,对生态文明的内涵可以作如下理解:生态文明是人类在遵循客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促进和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共生共进的一种进步状态及和谐关系状态。它的本质要求,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共生、共进。

二、生态文明的内在结构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主要体现在它的内在结构即构成要素方面。分析生态文明内涵的结构要素,是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在依据。根据前文对生态文明内涵的分析和界定,关于生态文明的内在构成要素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

第一,生态文明内涵存在着观念、制度和实践形态要素,从而形成生态文明的观念形态、生态文明的制度形态和生态文明的实践形态三大要素。生态文明的观念形态,是包含生态思想、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价值观念、生态文化等的观念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质的规定,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软依靠。在生态文明的内在结构体系中处于隐性地位。因为正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11]162。人只有首先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才能有意识的去积极主动的建设生态文明。但人的意识和观念,从根本上讲是他所生活和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表现和反映。“这些个人所产生的观念,或者是关于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的观念,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观念,或者是关于他们自身的状况的观念。显然,在这几种情况下,这些观念都是他们的现实关系和活动、他们的生产、他们的交往、他们的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有意识的表现。”[10]72所以,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我们在社会主义阶段对于人类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认识上的飞跃,更应是在社会主义阶段人的社会价值观念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即从传统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到以人、自然、社会相互协调、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的革命性变革。这其中既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自然观念,也包括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的物质生产和发展观念,还包括人们健康、适度、科学合理的生活和消费观念。传统发展和消费观念主导下给今天社会造成的生态灾难,是我们必须牢记的深刻历史教训。生态文明的制度形态,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制度、规范等层面的文明,用以规范和约束人们在改造主客观世界过程中行为实践趋于理性化和科学化,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硬保障,属于生态文明内涵体系的显层面。历史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我们以往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和保障存在着严重的欠缺和不足,如关于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和机制欠缺,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惩罚和规谏软弱,生态监督的法律和机制滞后等,其结果必然是人们在观念上和行为实践中无视客观规律,片面和盲目地追求经济发展,导致了今天严重的社会生态和环境危机。对此,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不坚决改革现形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12]330因为它关系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的实践形态,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行为实践、生产方式的实践、生活方式的实践等的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决定性环节。因为,我们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1]501。无论是生态文明的观念形态,还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形态,最终都必须统一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形态过程中。而我们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生活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13]562因此,只有以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为指导、以健全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规范保障,并把这些都最终运用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来,也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社会及其自身关系间的矛盾,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及其自身的和谐共生状态。在以上关于生态文明的三大结构要素中,生态文明的观念形态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核,生态文明的实践形态是对生态文明观念形态的质的规定性的具体贯彻落实和体现,生态文明的制度形态则是生态文明的观念形态和实践形态实现的刚性保障。这三大结构要素之间相辅相成、辩证统一。#p#分页标题#e#

第二,生态文明存在着主体、客体和主客体关系统一的结构要素,从而形成生态主体文明、生态客体文明和生态主客体关系统一文明三个要素。从生态文明的主体要素看,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11]161因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归根到底是作为主体的人在改造客观对象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积极成果的总和。所以,从一点来看,生态主体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和核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人所拥有的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责任、生态价值观、生态文化等的水平直接决定着生态主体的文明程度,而生态主体的文明程度又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和进程。另一方面,作为主体的人,只有通过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才能“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11]162。我们以往的社会历史实践之所以会产生严重的生态危机,最重要的就是因为我们过多的强调了人对自然的支配和统治,“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1]499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必须首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从生态文明的客体(或对象世界)要素看,一是作为主体的人离不开客观对象世界。因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11]161作为主体的人,只有在不断地改造客观对象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11]163。也就是说,人如果离开了他所赖以生存的客观对象世界,也就没有办法真正的作为人自己来存在和生活。二是作为客体的客观对象的自然世界,是人们赖以生存和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载体和平台,“没有自然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11]158,也就无法获取他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此,如果没有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的认识、态度、观念和行为实践的根本变革,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和人自身之间的关系,就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作为主体的人所生活的有机世界和无机世界的统一和回归。从生态文明的主客体关系统一要素看,“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也表现在:人民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决定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决定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10]82正如“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1]545一样,“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3]38恰是因为人类在遵循主客观世界发展的共同一致的规律的基础上,才实现了改造客观对象世界和改造自身主观世界的实践过程的一致性,也才决定了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对象世界二者之间能够实现有机统一的和谐共生关系。只有这样,人才能够成为真正的社会的类存在物,自然也才能真正回归作为人的类存在的有机世界与无机世界的同一体。然而,这一实现只有在完成了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的社会阶段,也即废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才成为必然和可能。因为只有在此种社会形态中,才真切地体现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1]187。所以,没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就不可能真正彻底解决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矛盾,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有机统一。在生态文明的主客体结构要素中,生态主体文明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出发点,生态客体文明是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和途径,生态文明的主客体关系统一则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

三、生态文明的内在特征

通过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和内在结构要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结构中凸显了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的特征。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是理论的科学性与现实的实践性相统一的结晶。生态文明内涵在理论上的科学性体现在它是建立在我们对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关系的重新科学认识和界定的基础上,体现在我们“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3]560,坚持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要求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用以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前提和依据。科学的理论必须用于指导伟大的实践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现在我们可以凭借“带有经过事先思考的、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一定目标为取向”[13]560,更有指导性和在遵循对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去“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4]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科学性蕴含于其伟大的革命性实践当中,而其实践性则更充分的体现了理论的科学性内涵,二者辩证统一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3

[关键词]詹姆斯·奥康纳;生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14)02-0019-05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股思潮,是在20世纪下半叶的生态运动中形成的。它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依据之一,试图通过把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来克服当代资本主义的生态问题。它的理论设想在于使资本主义以和平方式顺利走向社会主义,消除生态危机。詹姆斯·奥康纳以制度批判为视角来剖析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在奥康纳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决定了它的内在矛盾,即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生态保护是相互矛盾的,而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不相矛盾。因此,他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最终解决生态危机。奥康纳对社会主义国家生态问题产生原因的深刻分析,关于克服生态危机的具体构想,关于全球性与地方性的生态保护运动联合起来的热切期望,以及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条件良性互动的详细阐述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生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现实背景

(一)生态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生态问题,又称为环境问题或者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过程中所带来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及其对人类自身生产生活的破坏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引起生态系统破坏,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具体表现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不协调发展。生态问题首先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这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消费理念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具有可持续性,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和利润。资本主义的消费理念在于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外,追求更多的物质占有欲。这种无节制的消费需求及无限制的扩大再生产带来的后果终将是自然资源的衰竭,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破坏。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生态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需求结构不断变化升级。除了对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需求,人们对生态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对生态产品需求的满足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人们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虽然在生态保护方面我国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也在进一步加强,但是,由于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可以说,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新世纪影响我国各项重大决策的重要议题。

(二)重视生态问题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较有预见性地提出了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1983年中央将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1994年中国政府首次提出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007年中共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之一,并首次将人与自然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2012年,中共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正确路径。明确要求要“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对美丽中国梦的实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是生产方式又是生活方式,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在文化、体制和政策上不断建设。”

二、理论图景:詹姆斯·奥康纳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的若干构想

(一)社会主义国家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方面,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一样,都在迅速地耗费它们的不可再生资源,“它们对空气、水源和土地等所造成的污染即便不比其对手资本主义多,至少也同后者一样。”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奥康纳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对社会主义国家环境问题的理解必须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即要分析社会主义的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必须考虑到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影响因素。由此看来,奥康纳是用一种辨证的思维对生态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他既看到了社会主义生态问题同资本主义的相似之处,也看到了二者的本质区别。首先,奥康纳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同资本主义是相似的。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国家从西方引进技术、生产系统和劳动控制;第二,社会主义把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放在压倒一切的优先位置,这类似于资本主义“增长第一”的理念;第三,社会主义国家已经把自己融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中。其次,社会主义国家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同于资本主义。奥康纳认为,出现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政治体系。“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财产关系和法律关系是不同于资本主义世界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说,环境破坏的原因和影响又是不一样的。”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在生产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如,生产资料公有化,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及控制权相似等等。在此基础上,奥康纳总结出社会主义同家生态问题的产生原因。一是经济上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在内部要承受物质资源匮乏的巨大压力,在外部要抵制来自资本主义世界的重重包围。为了巩固已经建立起来的政权,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实行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他们甚至机械地模仿西方的经济建设,试图竭力“赶上西方”,这使得他们在环境上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二是政治上的中央计划。奥康纳认为,国家所有制、计划和政党、官僚统治这三者的结合,意味着社会等级的相互隔离。比如,那些受到训练去研究和处理生态问题的工人、农民、科学家和技术员都是几乎没有或者完全没有政治权力的;某些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与别的企业中的这些人在政治上是被相互分割开的。此外,中央计划鼓励进行大规模的生态上不合理的开采、建筑和工程活动,并将能源的生产和输送集中起来,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无疑是巨大的。三是大众“生态意识”的缺乏。这使得“对自己这个企业对于别的企业和‘下游’社区的环境影响漠不关心。”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想

依据奥康纳的观点,生态社会主义不是纯粹的乌托邦式的设想,而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方式和发展趋向的科学分析提出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他所憧憬的生态社会主义是这样一种模式:以对生产手段、劳动对象、信息等的民主控制为基础;以高度的经济平等、社会和睦和公正为特征;生态上敏感而合理。他给生态学社会主义的定义是“它们希求使交换价值从属于使用价值,使抽象劳动从属于具体劳动,这也就是说,按照需要(包括工人的自我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利润来组织生产。”生态社会主义重点关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的生产和再生产,在理论上,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在实践上,则是对这些生产力和再生产力的批判。因而,生态社会主义理念的提出,目的在于批判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和再生产力,取而代之以一种替代性的技术、劳动关系、交通模式等,从而使利润导向型的生产从属于需要导向型的生产,使交换价值从属于使用价值。

生态社会主义建构的目的在于以社会主义的目标来化解生态危机,这实际上也是它的历史使命。奥康纳之所以提出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想,有以下原因。第一,他认为,资本主义具有反生态的本性,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制度。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片面的经济增长,结果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第二,他看到了传统社会主义的发展弊端。传统社会主义关注的是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突出强调的是社会解放(“红色革命”)。第三,奥康纳认为,在西方国家内部正在兴起的各种激进的绿色思潮和环境运动过分强调的是“绿色革命”,过分关注自然而忽视了社会。基于上述分析,奥康纳得出结论,要想既能解决生态危机又能走向社会主义,必须实现生态学与社会主义的联姻。首先,生态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在于满足需要(包括工人的自我发展的需要)而不是获取利润。其次,生态社会主义对生态持有“保护第一”的理念,即“运用劳动力与原材料、技术与机器、知识与社会组织以及其他一些生产要素去斗争、修复和保护对自然生态条件的保护、对劳动者生命的保护和对人们生产生活条件的保护”。这实际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最后,生态社会主义关注的对象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就普遍性而言,在关注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关注人类的居住环境、人类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资本市场的运行等等;就特殊性而言,它关心局部地区的污染问题以及贫困工人的健康问题等等。从根本上说,生态社会主义的使命在于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统一,最终实现自然解放和人的解放。

三、现实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包容与借鉴

(一)全球性及地方性的思考与行动

奥康纳认为,大多数的生态问题,仅仅在地方性的层面上是不可能得到解决的。“大多数生态问题的原因和后果,甚至它们的解决方法都是国家性的和国际性的。”。因此,在处理生态问题时,需要将国家和国际置于优先地位,并制定区域性的和国际性的计划。换句话说,处理生态问题,既要从地方性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行动,也要从全球性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行动。

所谓全球性的视角,指的是在分析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时,既要看到全球环境恶化对我国的影响,认识到西方社会的工业化、资本的全球权力关系是引发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也要看到中国的经济发展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第一,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生产社会化和生产成本的不断外部化基础之上的,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向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扩展。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资本主义首要的选择是:一方面,从发展中国家大量地获取自然生态资源,从而造成自然资源占有上的不公平;另一方面,将本国的经济、生态危机转嫁到发展中国家,破坏了相对落后国家的生态系统。可以说,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与它的全球殖民掠夺是分不开的。“当前资本的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本所支配的权力关系的全球化,资本利用其制定的不公正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和国际分工,进一步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并通过国际分工将将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转嫁生态问题。”认识到我国生态问题的外部诱发原因,有利于增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合作共赢,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生态危机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因此,必须从全球的范围来促使人与自然的平衡。第二,每一个地方性的生态行为都会影响到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奥康纳希望“每一个地方”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全球生态环境作出贡献。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达则兼济天下”、“天人合一”等思想是相符合的。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加强自身修养以有益于社会,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不例外。在中共十报告中突出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各国共处于一个世界,只要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好了,就能为全球的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所谓地方性的视角,是指在分析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时必须考虑到自身的因素。即反思我国在发展方式、生态保护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了在经济上追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盲目追求速度,忽视质量和效益,在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耗资源的同时也高强度地破坏了生态环境。20世纪70年代以来,虽然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但是在实践中,由于急于发展和急于享受发展成果,一些人仍然把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把“发展是硬道理”曲解为“增长是硬道理”。受这种发展观影响的人们,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破坏。毋庸置疑,我国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负有一定责任,必须主动担当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只有正确认识我国生态问题的原因与实质,综合考虑国际与国内两个背景,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进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向前推进。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构平衡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指单纯的保护生态环境,而是提倡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协调处理好经济、社会中的各个因素。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协调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在奥康纳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存在着双重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只能构成资本主义的第一重矛盾;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条件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第二重矛盾,也是最重要的矛盾。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第一重矛盾是涵盖在第二重矛盾之中的。他这样区分的依据在于对生产条件的理解。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奥康纳将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划分为三种:一是外在的或自然的条件;二是个人条件,即人的劳动能力;三是一般的公共条件,以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城市空间为代表。在这里,奥康纳将自然因素融入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社会劳动之中,丰富了生产力的内涵,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与经济发展理念。

一方面,依据传统观点,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这是一种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对立起来的思维,将人类置放在自然界征服者的位置上,使得人类毫无顾忌地开发自然资源与破坏生态环境。这是一种人与自然界不平衡的存在状态。将自然因素纳入到生产力之中,有利于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随着对自然认识的加深,人们对生产力的理解也越来越科学,认为生产力是人类通过一定的手段创造财富的能力,这种观点仅仅把生产力看作获取物质财富的手段。生产力产生的前提与载体是自然生态资源,自然生态的良好与否是衡量生产力是否先进的一个重要标准。此外,人类社会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破坏了生态的根基也就破坏了人类社会的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决不能以破害生态为代价,应积极地维护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达到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奥康纳看来,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能够生产和再生产出生产条件,这些生产关系与生产条件可能会相互矛盾,甚至生产条件的内部及相互之间也会相互冲突,而且它们靠自身无法处理这些矛盾。那么,靠什么因素来处理这些矛盾?奥康纳认为,有一个中介机构能够调控资本对自然、城市空间、土地及劳动的获取,那就是国家。“是它在促使着人类劳动力、自然界、社会的基础结构以及空间等因素,以资本所希望得到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在资本看来是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把自己呈现给资本。”因此,国家总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生产条件进行控制与调节。中共十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之一,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时必须依靠制度。制度的设计者与制定者是国家这一主体,因此,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管理与调控者,也是监督指导者。对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条件的矛盾,国家有能力通过调解使它们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稳定状态。

(三)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西方的环境运动中,产生了一些比较有影响的绿色思潮,如环境主义、生态主义及可持续发展观等,它们都致力于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其中,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是一对相互对立的价值观,它们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截然相反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是宇宙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社会存在物,除人类以外的其它任何存在物只具有相对于人类的工具价值,自然资源存在目的在于满足人的需要。受这种价值观指导的人必然会给生态系统带来迫害。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人类和地球上的其它生物一样都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只是地球中的普通成员,并没有特殊的地位,而地球相对于人类来说则具有一种优先性。这种价值观实际上是倡导一种激进的环境保护运动。由此看来,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生态中心主义都是将环境保护与人类的经济行为对立起来,将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4

摘要:

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思想是升华的社会意识形态,融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之中。在高校思政课中开展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客观需要,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和建设者的社会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因此,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出发,结合每门课程的特点探讨如何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其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文明思想;社会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1]。生态文明思想是关于这种社会形态的意识、观念的总和,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意识形态。而要进一步指导生态文明的建设,培养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接班人,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思想的教育,帮助他们理解生态文明思想是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社会意识形态,促使他们接受并内化为他们自己的思想意识,进而指导他们形成有利于社会持续发展的行为方式。

1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

党在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将其摆在突出地位,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之中。因此,我们所倡导的生态文明思想不是单一的,而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思想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思想。

1.1政治层面的生态文明思想

政治层面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生态文明思想制度化,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措施上升到制度层面。通过制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将生态文明制度措施转变成基本国策,并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政治层面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制度安排来维系社会秩序,公平分配社会资源来保障个人权益,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利益群体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由公共权力限制损害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生存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人民共享的自然资源,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会运用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的生态环境权益。

1.2经济层面的生态文明思想

经济层面的生态文明思想是指经济建设的所有活动都应该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目标。在通过发展经济来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控制人口,保证我国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层面的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在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的“质”和“量”的关系,要在保证经济“质”的基础之上促进“量”的积累,切实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实现主要依靠管理创新、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来促进经济增长,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3文化层面的生态文明思想

文化层面的生态文明思想就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体现了自然万物存在价值的伦理观,强调用生态道德来作为人们行为判断标准的生态伦理文化。文化层面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面向世界的、面向未来的、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层面的生态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其中文明、和谐、公正、平等思想就是文化层面生态文明思想最好的体现。同时,生态文明思想强调要通过生态文化事业、生态文化产业、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4社会层面的生态文明思想

社会层面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是运用生态文明理念处理好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打破原来的“先破坏后建设”的社会发展模式,走低碳、绿色、循环的生态文明之路。引导人们逐渐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在这个过程中自觉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树立建设美丽家园的生态文明理念。社会层面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思想是要将保护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保障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通过加强对空气、水、土壤等污染的治理,来关注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和追求,把满足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作为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在高校思政课中开展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2.1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看,教育是以人类的本体自然为对象,改造体外自然的实践活动”[2]。要解决当前全球性的人与自然对抗的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借助于教育所具有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功能。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教育(包括正规教育)、公众认识和培训是使人类和社会能够充分发挥潜力的途径。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3]。因此,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导致生态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深层次根源在于人,在于人的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反思人的观念、提升人的素质、改变人的行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人[4]。而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富有创造力、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群体。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将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2.2高校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5]。而生态文明思想教育作为一种通识教育,它强调从生态文明的综合视野出发,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理念、价值观教育,培养他们认识生态系统的科学态度和基本素质,同时培养他们作为社会公民的道德品质、并用这种符合生态价值观的道德来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问题和矛盾,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高校生态文明思想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首先就是帮助大学生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形成生态忧患意识。生态忧患意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观,激发起他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是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就是要让大学生明确建设生态文明是所有公民的共同目标,每个公民都应该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只有帮助大学生形成了生态意识,才能促成他们付诸实践,并自觉地担负起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生态文明的思想融入其中,将会极大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有道德、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公民和建设者,这样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2.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

国内多数学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的关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而国家意识形态本身具有弥散性,决定了它渗透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因而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就必须与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6]。而生态文明思想本身就强调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因此,生态文明的思想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内在一致性,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到政治理论教学之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同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其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各不相同,对于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教育和要求也应该不同。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更先进的社会形态,而生态文明思想是这种社会形态上升到意识形态的系统化的升华。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生态文明思想的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时代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充分体现。

3在高校思政课中开展生态文明思想教育

在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必要性之后,接下来就要探讨如何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之中。

3.1将生态文明的哲学观融入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之中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来看,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方面,是极其深刻、丰富的理论体系。而生态文明的思想也是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之中的理论体系,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质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知识补充。另外,生态文明思想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哲学基础之上,倡导在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中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的核心体现。因此将生态文明的内容融入其中,更能帮助学生具体地理解物质发展规律及其辩证关系。同时,也从哲学角度证明了人与自然一荣俱荣,一衰俱衰的客观规律。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党顺应时展需要提出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幸福需要同生态环境恶化现状的矛盾越来越凸显,这种社会现状促进我们反思,形成更科学的社会意识———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就是阐述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因此,学习生态文明的哲学观能帮助大学生理解我们党为什么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帮助他们理解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3.2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融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之中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段从屈辱走向崛起,从衰败走向兴旺的历史。我们要学习这段历史,更要总结蕴含在社会兴衰发展中的历史规律。在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同时,还应该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文明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80年代所爆发的世界公害事件就是惨痛的历史教训。人类社会经过反思之后达成共识———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党顺应历史的发展,在十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同等高度,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建设布局,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7]。之后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精神,中央政治局又相继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又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历史的高度,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8]。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9]。以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大力建设生态文明,高瞻远瞩地提出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归根结底就是要顺应“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要着重介绍我们党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和进程,就是要让大学生深刻理解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发展规律,激发起时代赋予他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勇敢地担负起建设美丽中国的社会责任。

3.3将生态文明的伦理道德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指导

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继承,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以儒释道的生态思想为代表,不管是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还是佛家的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思想,抑或是道家的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的思想都体现了一种对和谐共生的理想社会的追求[10]。这和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生态和谐的社会形态是内在一致的,即人与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状态。将生态伦理思想和思修课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教育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是我们共同的中国梦!同时,生态文明内在地包含了生态道德思想,即以“生态善恶”的标准判断人的行为是否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生态道德的力量来约束人的行为,影响人的社会实践。这与思想道德修养所倡导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修课中,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层面,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系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就是要通过制度建设来推进生态文明的法制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可以结合环境法律法规教育,着重讲解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培养大学生保护环境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他们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

3.4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着重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内容

虽然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容,但从内容来看,只是简单介绍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生态文明理念及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并没有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意义。因此,在这门课的教学中应该详细讲解生态文明的思想内涵,让大学生全面了解生态文明是一种更先进的社会形态,是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等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之中,是一项关系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在系统地讲解生态文明的内容基础之上,帮助大学生理解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同时,在讲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应该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重要内容[11]。同时,还应该向大学生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让他们明确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容和途径。并引导他们主动将自己的未来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促进他们投身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廖小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进程中正义的进路及生态文明“观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56.

[2]刘责华.新世纪大学教育的“生态化”路向[J].未来与发展,2001(1):52.

[3]国家环境保护局.21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297.

[4]刘贵华,岳伟.论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J].教育研究,2013(12):11.

[5]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09.

[6]李辽宁.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规律探讨[J].理论探讨,2008(2):130-133.

[7].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1).

[9].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n].人民日报,2015—12—01(1).

[10]华启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体验教育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60-163.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5

1.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以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理论依据。秦书生(东北大学)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科学的历史观,正确地阐明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所应有的和谐统一的关系,蕴含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政治的思想;郑洁(重庆邮电大学)则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对于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发展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2.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当批判地吸收西方国家的生态文明理论。覃世艳(西南交通大学)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应重视生态文明理念的“出场路径”,只有在批判现代性的主体性、理性、价值观、制度观等基础之上,才能建构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生态主体、生态理性、生态和谐价值观、生态社会主义制度观;刘华初(海南师范大学)介绍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现代后工业社会由于过度生产和消费导致的生态危机、人的异化等社会现象进行的深刻批判,指出了这些批判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的启示意义;丁匡一(海南师范大学)主要剖析了马尔库塞批判现代性生产中心主义的逻辑理论,即通过对超越技术政治化、批判异化劳动、的解放、中断异化生产与异化消费的恶性循环这四个层面的批判来评析马尔库塞思想的生态文明。

3.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强调“社会主义”,以区别于西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蔡华杰(福建师范大学)强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前缀明确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意识形态指向;资本主义生态文明是一种矛盾修辞,坚持自然资源的公有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吴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认为,生态社会主义在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于注重研究人类的生存环境,在于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它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大量的、有效的信息、指导。

4.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秦宣(《教学与研究》编辑部)认为,生态文明问题涉及很多,包括生活观念、生产的节能减排、生产方式的转型、社会公共治理、群众工作、发展规划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一个部门能解决的;王增智(海南师范大学)强调,明确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三者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王玲玲(江西师范大学)通过对绿色责任、绿色责任缺失的研究等问题的发掘,指出学界对绿色责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现实的紧迫性。

5.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建立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张云飞(中国人民大学)认为我们要创新政府的生态治理体制,推动生态文明和环境权益入宪,提升政府生态治理机构的权威性,依法加强政府内部的制度建设,促进政府自身的决策行为、执行行为和考核行为的生态化;郇庆治(北京大学)着重介绍了一个由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我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所得出的量化评估结果做了比较与理论分析;王习明(海南师范大学)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国际地位,为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跨越式发展——从农业文明直接跨入生态文明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指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跨越式发展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6.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亟需总结。王明初(海南师范大学)认为,海南在全国最早确立生态立省,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又赋予了海南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的使命,应认真总结海南生态文明的经验,谱写美丽中国的海南篇章;张旭新(海南师范大学)认为,海南生态文明建设为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和谐发展的新思路,需要认真研究;郑玥(海口市委党校)认为,要认真研究海南保护原生热带雨林的经验教训,总结保护生物多样性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是要防止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刘国华(贵阳学院)认为,应认真总结贵阳市近些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并进的经验;庾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认为,桂西北大石山少数民族区域扶贫开发带来的生态危机和价值混乱值得研究。

在取得以上基本共识的同时,与会学者表现了一些分歧,概括起来包括:

一是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是否存在姓“资”姓“社”的问题。王增智指出,生态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得到缓解的事实表明:资本主义也可以生态文明;李景新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的事实说明生态文明需要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建设。而张云飞认为由于自然对资本的限制,资本逻辑与生态逻辑之间存在冲突;蔡华杰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对资本、资本主义反生态本性进行限制的一种结果或将生态危机转移到其他国家的结果;郇庆治认为,总体说来,生态文明在资本主义框架下是无法真正建成的。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十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①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通过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得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我们应该不断地降低在发展中产生的负面影响,积极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它反映了人类的自身活动和自然关系进步程度、是人与自然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将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建设。”[1]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之选。

1.生态文明概念

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十把生态文明建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上来,以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发展。这是我党对我国当前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状况作出的科学判断,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为社会来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当下,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阻碍。为了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迄今最高级、最新型的一种文明形态,是指人类在遵循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相互间和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生命本体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生态文明是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下,我党总结我国多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经验而形成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最新发展,它将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充分体现了自然环境,生态和谐对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它不仅是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的新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马克思生态思想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的提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①

2.生态文明建设对“美丽中国”的现实意义

2.1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处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物质财富是以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的,这种增长方式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长久持续发展。同时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也是和生态环境和谐相对立的发展模式,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曾经或者仍然存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要避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这种现状,而且这种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求要远远比西方发达国家来得更为迫切,这是因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把环境问题的包袱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转嫁给发展中国家,我们没有条件这么做,而且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也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我们必须转变自身经济发展方式,理性地选择符合我们国情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改变以往片面注重物质财富增加而忽视环境污染的经济增长道路,必须找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方式。十七大提出“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②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意味着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意味着中国的发展不是“黑色”的发展,而是“绿色”的发展。十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是我党在环境恶化日益恶化的形势下提出的发展战略,意味着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路在转变,标志着我党要从源头上扭转环境恶化趋势的决心,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在新时期的发展。总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转变当前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从而有效地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改善生存环境。

2.2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在研究生态问题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家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进行生产。“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3]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大障碍。因此,想要绕过对制度的变革而解决生态问题只能是痴人说梦,只有通过对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4]。因此,只有变革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生产方式才能避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因为社会主义进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它的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是一种谋求人类幸福的发展,是一种协调包容的发展,从而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比资本主义“更高级、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态文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生产方式得到了积极的改造,资本主义私有制得到了根本的变革,人和自然实现了真正的和谐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生态社会主义”。[6]

2.3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十七大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②十再次强调“要坚持已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①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切身利益和民族长远发展。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文明体现了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转变,这是我们在发展观上的重大改变。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更加自觉积极地关爱我们生存的环境,从而更好地认识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实现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中国也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面临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个是主观方面的,一个是客观方面的。

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个是思想认识上的原因,这是人们在进行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只关注到如何进行高效生产,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如何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只是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没有认识到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当生态环境出现严重问题时才设法进行治理。另一个原因是价值观上的原因,人们把当前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物质财富丰富当做评判发展的唯一标准。当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当前长远发展与当前利益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只顾眼前利益,只顾经济生产而忽视环境污染,或者先进行经济生产后进行环境治理。此外,“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许多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是纳税大户,一些地方政府甚至置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不顾,甘愿为这些企业提供种种保护性措施”,[7]这些都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客观方面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的限制。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也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治理生态问题的技术保障。科技水平低的生产活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和自然资源,同时也产生更多的工业污染。由于科技水平不高,对产生的这些污染无法有效地进行治理,我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处于这一经济发展阶段之中。我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偏低,这导致了我们为推动经济前进只能是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这必然会导致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

另一点是制度建设的不完善。资本主义进行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是资本家对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追逐。资本主义企业把如何获得高额利润放在首要位置,而不顾对环境的破坏。尽管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推出保护环境的一系列政策,使得环境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革,因此,环境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对于中国而言,在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上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长久以来我国把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环境保护方面缺乏公共监督和治理,部分地区甚至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这导致我国面临与资本主义国家同样严峻的环境问题。

4.措施

4.1坚持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是等于自然界与自身相联系,因为自然界是人的一部分”。[8]人与自然之间是和谐共存的关系。不是支配关系,过于相信人对自然支配,肆意破坏生态平衡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9]因此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如果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过于相信人对自然的主宰,过分地榨取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则势必会失去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小,环境问题相对突出,尤其是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经济发展和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人和自然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生态问题成为我们当下亟待解决的攸关生存的重大问题。然而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使人和自然达到真正的和谐共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进行积极合理的改造。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提出:“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8]由此看出,要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实现,也只有通过人的参与,自然的和谐才有意义。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仅仅靠着一腔热血还不够,还必须有科学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实践行为,而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正是这种科学的思想。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和谐关系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2完善法律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护航。

当前我国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法律制度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如责任追究难,违法成本过低,处罚力度不强,尤其是个别地方政府为追求眼前经济利益而对环境破坏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缺乏对企业的有效管理,使得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十七大提出“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②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完善的法律制度,通过法律途径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依法治国的框架内,使得生态保护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积极地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政策,建立科学高效的执法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法律高度,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强有力的保障,才能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有效地进行约束,从而在法律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4.3利用大众传媒,增强大众生态道德意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思想意识的支持。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培养公民生态道德意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这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①新时期下,大众传媒迅速发展,这为我们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提供的机遇。必须充分发挥媒介作为的作用,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贯彻生态文明观,使得媒介宣传与政府引导形成合力,提高大众的生态道德意识。

4.4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践行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认为,只有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变革合理生产关系,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人类必须合理地调节自己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关系,才能维护和充分实现自然界对于人的生态环境的价值”。[10]“工业文明催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导致了伦理道德的败坏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始终把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并以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替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而这正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属性”。[11]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文明带来物质盛宴的同时也品尝到了生态恶化所带来的恶果,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要根据国情和自身实际,发展工业文明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到物质精神双丰收,积极地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根据中国具体实际,吸取中国改革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第一要义,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得以前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了根本转变,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实现经济社会长久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是马克思生态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推动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融入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去,推动社会的长久发展,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

5.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规模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它强调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纵观世界,放眼古今,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类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更是如此。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就把原因简单地归结为是工业生产活动的必然反应,这是不科学的也是非理性的。我们要善于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来提高人类活动的预见性,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并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及时治理。这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和方法论,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注释:

①《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2年11月8日.

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7年10月15日.

参考文献:

[1]苏征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J].世纪行,2008(1).

[2]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6(1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55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5:519.

[5]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649.

[6]郇治庆.环境政治学:理论与实践[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126.

[7]许瑛.“美丽中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J].生态文明建设,2013(1).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9:120,13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384.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040-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就在这巨大的成就下却涌动着愈加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水污染、土壤污染,大范围的雾霾,锐减的物种,紧缺的资源等强烈地昭示着生态问题的紧迫性。鉴于此,党中央立足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党的十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定性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国家发展长远大计,首次独立成章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将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国家总体布局之中,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新目标。2015年两会期间,生态保护成热点话题,“铁腕治理”生态问题成政治工作报告新亮点。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充分显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马克思生态伦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诠释,对于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内涵

(一)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应与自然和谐共处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认为“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并存在于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人类生存的基础环境依托于自然界,发展的物质资料来源于自然界[2],假若人类肆意破坏自然,必将给自然生态带来不良影响,反之,自然也会对人类的恶劣行为进行报复,让人类自食其果,这种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正是马克思基于对资本主义狭隘生态观的批判,是马克思生态思想自然观的体现。人与自然之间不是互相征服或互相消费的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休戚相关的有机整体,自然为人类提供生存环境、生产及生活资料,是人类精神活动和物质劳动的产生源泉。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爱护自然相当于爱护人类自身,与自然和谐共处,以保障人类持续发展。

(二)人的实践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

人类优于自然界其他动物的原因在于,人类不仅能认识世界,还能改造世界,因此,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依赖与被依赖,更有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这种实践对自然界造成影响,同时也被自然界影响。人类在从事实践活动时不应随心所欲,应充分认识并遵循自然规律,按照规律约束自身行为,合理改造世界。否则,人类将遭到环境的惩罚。马克思在其著作中说到:“人类利用实践使自然服务于自身,并支配自然时,我们不要过分的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3]从长期的实践来看,每一次人类对自然所实施的破坏性实践活动,都以牺牲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代价,若不加以及时的挽救和弥补,必然会导致人类失去自然界这一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人类在支配自然时应以把握、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人类支配利用自然的历史实质上是不断认识利用自然客观规律的历史,与人类持续发展的历史是相一致的。

(三)人类与自然实现和谐统一,应改革不合理制度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考察分析后,即肯定了资本主义为人类社会带去的巨大进步,又揭示了其制度固有的、野蛮的经济剥削、殖民掠夺及反生态性质。在剩余价值最大化的驱使下,资本家们为获取更多的权利地位、财富利益,功利的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只管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毫无顾忌的破坏生态环境,争夺自然资源,加之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获取了更加优越的实践技能,进而更加狂妄的展开对自然的掠夺,对生态的污染。气候的恶化、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枯竭等生态问题,始终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加剧。资本主义以“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发展现代工业,长期以来,对自然造成了毁灭性的伤害,将人与自然置于对立状态,脱离了和谐统一原则。在生态危机的巨大威胁下,资本主义国家尝到了破坏自然环境,违背自然规律的苦果,试图改变这种局面,然而,资本主义固有的性质和矛盾,使其无法有序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但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类不会再为私利无节制的从自然中索取,破坏人与自然正常的物质交换,合理调控人与自然关系,从而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佳状态。马克思认为,社会化的人与自然进行的物质交换是最适合且无愧于人类本性的物质变换。因此,生态问题实质上是制度问题,要想从本质上解决生态危机,必须归结于对社会制度的变革。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

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人类迫切需要正确审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对于人类摆脱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

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虽说明人可通过实践改造自然,但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要求人不能脱离自然,也不能过度支配、征服自然,必须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否则,必然会打破自然生态平衡,危害自然循环能力,最终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人虽然是自然存在物,但是自然界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自然虽然创作人,但人也会改造自然,自然同样也会作用于人,因此,人与人之间存在经济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物质关系,另种关系相互依存也相互制约。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从理论层面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科学解读,为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基石

传统的发展观,只管现展,不顾未来发展,只管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合理的长期规划,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未能给予辩证统一的认识,导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给生态环境带去了巨大损害。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包含人与人、人与自然间和谐共处的绿色发展理念,这一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处,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石。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若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肆意开发而超出自然界自身承载能力,自然界必将不嫌反补现象,进而危害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而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要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统一正是可持续发展最有力的思想基石。

(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实践依据

工业文明时期盲目的发展经济,过度的征服、改造自然,使生态环境遭到了最为严重的破坏。人类重新审视并反思传统文明中改造世界的行为,认识到,必须以生态系统的发展为前提,才能保障人类自身的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中的自然观、生态观等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前提,将人类对自然改造行为控制在自然合理的承载范围之内,真正实现生态文明。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揭示了资本主义对自然资源的剥削本质,强调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要充分认识到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对自然的破坏其实质上就是对人自身的毁害,自然生态的恶化其实质是人类与生存环境关系的恶化。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科学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现代生态意识

工业文明的长期发展,不仅形成了粗放式的生产模式,更形成了征服、主宰自然的行动观念,人类向自然界的大肆进军,虽取得了一次次胜利,但这种胜利却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告诉我们,人是自然之子,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应改变传统人类主宰自然的观念,树立现代生态观念,尊重自然规律,善待自然环境。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生态环境却在日渐恶化,在某些地区,雾霾成为一种天气,足见环境污染的严重,但是,现今还是有很多公民为形成积极的生态文明理念。而培养公民形成正确的生态环保和生态文明意识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所在。解决生态危机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支持与努力,因此,在全社会建立现代化的生态文明意识是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心任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在公众中广泛传播与生态环保相关的知识,例如,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公众性平台,将生态环保意识潜移默化的灌输到公众思想意识中,再通过意识外化为行动,使公众生态环保付诸于行动,生态文明建设广泛有效的开展。

(二)创建生态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以粗放型模式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但实践证明,该模式虽然能带来短期的经济利益,但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循环经济秉持着对资源合理高效的循环利用为宗旨,以低消耗、高排放、高效率为其基本特征,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其基本原则,形成的一种契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增长模式[4],相较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大生产、高消费、高废弃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换言之,循环经济以最大化的节约资源为目的,以最大程度的提升资源利用率为核心。这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工业化道路不同,它提倡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提倡生态化生活方式,树立绿色消费理念

传统意义上无节制、无计划,以满足利益需求为中心的消费理念实质是享乐主义的表现。自然资源大多是有限的或不可再生的,这与人类为个人目的而肆意掠夺自然是矛盾的,如果人类过分强调物质,必然会大规模掠夺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导致资源加速枯竭,生态环境问题愈加严重,危及人类生存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而现代化的生态化生活方式,应以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思想的绿色消费方式为主,考虑自身利益时兼顾他人利益,实现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在追求经济利益时,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这样的消费理念、生活方式,有利于推动人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

(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实现生态文明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之所以会出现不协调,其根源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异化[5]。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消除异化,应在超越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建立更加完善、健康、和谐的社会制度。只有共产主义可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正确认识并处理生态危机,构建起科学健康的生态机制,实现共产主义,进而实现生态文明。所以,生态文明建设应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宗旨,构建健康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活模式,构建合理有序的生态机制,健全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人、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工业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时期,合理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应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为理论指导,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中国化,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2〕赵志升.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兰州理工大学,2014.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9.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8

1.人是自然之子。自然界是人存在、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类的发展必须依靠自然界,自然界和人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另一方面,实践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但人的实践要有对象,自然界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同时这种实践活动要受到自然界规律的制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人不是一般的自然存在物。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存在与活动虽然要依赖于自然界,但并不意味着人完全的受动于自然界,即人不是一般的自然存在物。尽管人的身体存在与自然界之中,但人却在理性、意识、认识等方面表现出了高于一般自然界存在物的本质特征,即人能够通过劳动来认识和改造自然,此时的自然界却成了被人认识和改造的客体和对象。因此,人的劳动实践属性决定到了人在自然先在性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主体性存在。这是人区别与其他自然界存在物的本质属性。

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面临着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和人同自身的和解。人同自然的和解,是指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如何和谐统一,其实就是人类面对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是自然界真正的复活,是人实现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人道主义。人同自身的和解,是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人的社会性问题。马克思认为,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解,主要是要建立和谐的社会制度。人必须按照良好的社会制度来改造客观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人与自身的和解。

二、破除生态文明建设中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1.生态文明就是回归自然。回归自然,即传统意义上的原生态,也就是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侵蚀、占有等传统工业文明的时期尚未形成的工业文明状态。当前,我们所讲生态文明不等于回归原生态,不是追求田园牧歌式的浪漫主义。生态文明和传统的原生态相比,是历史的进步,是人类对自然认识上自觉的反省。人们随着文明的发展,需要从原始的依靠自然、占有自然、侵蚀自然的丛林状态向自觉保护、遵守自然规律的生态文明进步。

2.科学进步必然会导致生态危机。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只有被资本役使的时候,才成为对自然盘剥的工具”。科学技术对自然的危害主要是在违背自然规律和扭曲自然进程,造成与日俱增的、难以根除的污染和核技术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的广泛运用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时才会成为生态的天敌。但这种情况往往是发生在资本疯狂追逐剩余价值的无限贪欲时才会产生。因此,科学技术本身没有危害生态环境的本质属性,只是看使用科学技术的人是带着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去利用它的。从保护生态环境的历史角度看,貌似科学技术要对生态危机负责,但这种责任不在于科学技术是否现实地改变了生态环境,而是在于科学技术本身是否代表着人的某种力量。如果人在使用科学技术时一味的追求“自我”意志的实现,而把其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时,可能科学技术就成为了危机生态环境的帮凶。但如果人们遵守自然规律,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使用科学技术,这时,科学技术就会为生态文明服务。所以,人只有超越资本的逻辑,使科学技术具有真正的人民性,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就会实现他对生态文明的题中之义,才不至于遭受自然界的报复。

3.市场经济一定伴生生态危机。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经济的运行由资本作为主体,它才会不顾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资本的性质往往又受制于社会性质。在资本主义社会,对资本的任何限制,都会遭到资产阶级的歪曲和削弱,无限放大它的逐利性。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为了货币量的增加,生态文明建设只会是他们对落后地区行使经济、政治制裁的借口和依据。而在社会主义中,市场经济并非是一味追求剩余价值的手段和工具,其本质上是为了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运行是被调节和规范的,只发挥其促进社会资源合理化配置的积极作用。

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治力量的推进

1.加快科学立法。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包含两重意义:即一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二是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又应该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因此,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遵循的法律必须保障其是良法。而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立法的科学性。一要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从“生态环境保护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原则,向“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转变,切实改变生态保护从属于经济发展的被动地位。二要从主要运用“行政强制手段”搞生态文明建设,向更加关注人、关心人,致力于推动建立企业与周边居民和睦相处、自然保护区与原住民形成“伙伴关系”的方向转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三要从主要强调立法的数量和速度,向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立法的质量和效果的转变。

2.强调全民守法。再好的法律如果没有人遵守,或是只有一部分人遵守,这都会削弱法律的约束力和规范性。党十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在全社会各个层面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和生态文明理念真正被普通百姓所知晓,并逐步深入人心。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拓展宣传法治的方式方法,重视生态文明道德对社会公众的规范和约束作用,精心培育尊重生态文明光荣、破坏生态文明可耻的道德风尚,在全社会尽快形成依法维护环境权利,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的现代公民意识。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9

关键词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时代意蕴

作者简介:陈仁秀、谷松岭,遵义医学院。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美丽中国首次作为执政理念提出,也是中国建设五位一体格局形成的重要依据。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知识分子,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领导者。他们如何看待生态问题,形成什么样的生态文明观,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且影响深远的意义。

一、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一)美丽中国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

美丽中国应该是这样的中国,人类的实践活动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得到足够的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公民自觉自发的价值选择和行为习惯。国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并将其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对于美丽中国有一个形象的描述: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由此可见,美丽中国不仅仅包括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包括丰富的物质财富、怡人的人居环境,以及最重要的人的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目前学界对于生态文明观概念的描述还比较少,比较普遍的有三种观点,包括纯自然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文明观和广义生态文明观。笔者认为第一种生态文明旨在解决纯生态危机,第二种生态文明旨在解决“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第三种生态文明观旨在解决广义的生态危机(自然生态系统危机和社会系统危机),显然第三种生态文明观更具有研究和推广的价值,即:生态文明观是工业文明的背景下,以和谐发展观为指导,及时协调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因子矛盾和社会因子矛盾,实现“人.地”共荣的系列观点和看法,主要包括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道德观、发展观、安全观、消费观及科技观等。

二、美丽中国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提出新要求

美丽中国的内涵不仅局限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才是根本要义,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人际之间的和谐”两重指向,因此,美丽中国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基础

我党在对美丽中国的描述中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其根本上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生态观,学术界对生态观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自然中心论,然后是人类中心论,到现在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哲学思想。在美丽中国的内涵里,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凌驾于大自然的承载力之上,当然,也不能任由大自然作威作福,给人类带来灾难。大学生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荣、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的,人类既不能竭泽而渔,也不能在大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这就为指导实践奠定了认识基础。

(二)人际之间的和谐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要题中之意

什么是美,和谐就是美,两极分化不是美,因此美丽中国另一个重要方面的思想是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社会构成的社会生态环境也需要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和谐共生,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社会的公平正义对于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社会生态文明观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未来社会的和谐和个体充分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

生态文明素养主要包括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状况、生态文明意识状况、生态文明行为状况、生态文明教育状况等方面的内容。

(一)生态文明认知状况

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概念的内涵没有很清晰的认识,不能正确解释其含义。但是,大学生对坚持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高度的认同感,说明社会、学校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宣传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但是,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低层次,对于和日常生活靠近的领域的生态问题有清晰的认识,比如:减少使用塑料制品,节约用水和用电,对于远离日常生活、比较边缘的生态问题,比如: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不了解,也不关心。生态文明认知留停在低水平和浅层次,属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保护认知”。

(二)生态文明意识状况

什么是意识?简单地说,意识就是自我感觉+主动做出决定。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们内在的对生态文明的意识,并且用这种意识来指导实践活动,它包括生态理论、生态文明观念、生态责任感和生态自觉等内容。这里的生态理论是区别于生态学专业知识,而是为大众所应知应会的常识性生态环境知识。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对于比较日常的生态知识,比如:什么是白色污染,节约水的重要性等比较熟知,但是对于中级、高级层次的环境知识,比如:世界环境日是几月几日,垃圾如何分类,pm2.5的具体含义等,不清楚的大有人在。生态文明观是“人正确处理其与社会、自然三者关系的总的科学观点和方法”。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当代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关系时,更多是从自身利益权衡出发,首先考量的是人的利弊得失,然后才是环境和社会的承载力,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保护认知”的延伸。生态责任感是指大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对生态环境的自觉保护和意识。部分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感表现在口头上信誓旦旦、热情澎湃,实际生活中,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面前缺乏挺身而出和敢于批评的勇气。(三)生态文明行为状况

总体来讲,大学生群体具有合符社会要求的环保文明行为,比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等,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明显滞后于自己所宣扬的环保理念,表现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面对路上的垃圾视而不见,看到教室里的长明灯也视若罔闻;不敢与污染、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斗争;高消费、超前消费,购买名牌,出手阔绰等。这些行为与大学生自身的形象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相去甚远,不利于整个社会环境保护工作持续长远地发展。

(四)生态文明教育状况

上面我们谈到大学生在生态文明认知、意识、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结起来都是教育的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生态环保知识没有形成专门的学科教学体系,没有单独编排的教材,没有对所有中学必须开设生态环保课程作出政策性的指令要求。在现行的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家长、学生功利地注重应试科目的学习,像生态知识等未作考试要求的学科则颇受冷待,缺乏主动学习的激励机制。生态环保知识更多地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节目、论坛等载体上出现,每个受众的文化知识和道德水平不一,吸收能力和水平各异,所理解和接受的生态知识则不同。

四、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实现路径

素养,一般指的是修养。我们要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应该从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两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知水平,筑牢思想防线

和众多学者所认同的一样,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首先是认识觉悟的提高,而提高认识觉悟,首要的必要的渠道就是增加认识和了解。首先,媒体、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要发挥主阵地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节目类型,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普及生态保护知识,让公众认识到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其次,高校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聚居地,不仅在课程开设方面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课程内容,并且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写入《学生守则》,同时塑造好校园小生境,以境育人,触境生情,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认知。最后,家庭作为社会生态环境的一个小单元,父母有责任和义务向子女灌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不仅有利于建设一个环保的、低能耗的家庭环境,同时也是对建设环保社会的一份贡献。

(二)增强实践能力,将生态认知外化为行为

首先,创设生态文明校园环境,发挥环境隐性的影响作用。学校在规划校园布局的时候,引入环保理念。不仅建设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同时还要恰如气氛地融入环保元素,安放环保小标语,比如“青青小草,踏之何忍”;放置分类垃圾桶,引导同学们分类处理垃圾,而不是乱扔一气;安装感应水龙头,避免水长流现象的发生。环境对人的认知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作用,通过创造环保的校园微观环境,让同学们不自觉地受到耳濡目染地影响,从而塑造热爱环保事业、真心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其次,践行环保要求,树立科学、节俭的消费观。正确的思想认识只有外化为正确的行为,才最终实现了思维到行动的转化。大学生践行环保要求,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比如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杜绝长明灯和长流水,饮用桶装矿泉水来取代各种瓶装饮料,按需购买食物,避免舌尖上的浪费。提倡朴素简朴的生活作风,减少服装开支,避免高档服装消费。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反对学生宴请摆阔绰、讲排场。坚持实用原则,反对购买高档手机和电子产品。

(三)作环保知识的宣传者和播种机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10

摘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向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的转化,必然会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之中。实践的观点是生态文明建设最基本的观点,生态文明建设究其实质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实践过程,而正确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十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强调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于实践观及生态文明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为此,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实践的观点。

关键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人与自然

中国的环境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结构性问题,涉及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多个方面,当前中国的产业结构实际上是一种非优化、非低碳化的产业结构。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很快,但生态破坏也很重要。当前我国的能源生产仍然是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为辅的能源生产模式。高硫化、高碳化、大气污染问题依旧突出。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一些突出问题,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十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强调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是党对于实践观及生态文明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为此,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实践的观点。本文还结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关于实践的基本观点,进一步阐释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1.实践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1.1实践的观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是西方哲学中第一个对实践作唯物辩证主义阐释的人,在他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从总体上概括了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开始用科学的实践观去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从而为建立其哲学体系奠定了一个牢固的基础。在这个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中,马克思就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精辟论述,指出社会生活的实践性本质,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是一致的,我们应该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去考察人的本质,并通过实践来丰富和检验理论。而生态文明建设恰好包含了这两层关系,怎样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人不能脱离社会关系去改造自然。

1.2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实践过程

在《提纲》中,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句话科学地概括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辩证统一的。这里的“环境”指客观世界,包括狭义的自然环境,也包括广义的社会文化环境。人是主体,环境是客体,实践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媒介。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引起客体(环境)的改变和自身改变,同时,伴随着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性质的变化,这三种改变又构成了一个系统主体,也就是说,在实践活动中,环境客体的改变与主体人的自我改造是统一过程。所以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我们不能割裂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忽视主客体通过实践相互作用的影响。

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人与自然的问题。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是天然的。由此在人的世界里就有自然,人是离不开自然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没有了自然就如同没有心脏,就没法在这个世界里存活,人只有靠自然界的有机体才能存活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时刻要记住,没有自然就没有我们的存活,没有我们自然也没有办法生存和发展。

同时,人与自然不是彼此独立不相涉及的,自然与人的发展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自然生成了人,但并不无条件的直接满足人的需要。自然界的一切资源,都要通过人的劳动和创造,才能满足人。劳动是人与自然沟通的工具,人通过不断地辛勤劳动而改造自然界、去支配自然界,给自然界烙下深深的印记。

1.3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中介即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相关论述,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非常清楚地知道:只有改变了环境,他们才会不再是‘旧人’。”马克思一方面承认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环境)影响人,另一方面又要承认人也要改造、影响环境,在彼此相互作用中,人通过社会实践表现出能动性。人类正是在实践中改变周围的环境并改变人自身的,他们总是在实践中受到教育,提高认识,又反过来更好地改造客观环境,体现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客服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才能理解新世界观所实行的变革的实质。

在这里,也不得不提及马克思主义实践的本质。实践作为社会生活本质和人的存在的本质,有两个基本要素: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实践主体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有主体性的人,实践客体是指在实践活动中客观存在着的对象世界。

马克思主义实践的本质是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之间的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这种相互作用使人们在实践中对真理的追求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使人的实践活动从只是把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作为预期目的而自身被认识、改造作为意外收获和副产品的过程转换到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改造与对自身的认识和改造相统一的过程,寻找一条人类与自然、与社会、与人本身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这正是生态文明建设所包含的具体实际。

1.4正确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不能离开正确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正如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把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与改造社会的实践联系在一起,认为他们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多种社会关系,调整和处理这些社会关系中的矛盾的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体现。因为人是在社会生活中改造自然的,社会状况直接制约着人对自然的改造。同时人对自然的改造是否科学合理,也会影响社会关系能否和谐发展。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状态下,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改革。很显然,我国把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写入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有其深刻的战略意义。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1结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进行理论推进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认识与实践是统一的。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运用这一重要原理时。除了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更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在继承以往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形成新的认识再次用于实践。

在《决定》的――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板块中,中共中央推进理论创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我们渐渐认识到,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除了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之外,体制机制层面的羁绊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从根本上破除这些难题,必须从制度上下功夫、做文章。《决定》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找准了推动问题解决的切入点,指明了破解难题的发力方向。

《决定》分别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依次为(51)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5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53)实行自愿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54)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这四点不仅进一步扩充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性,还推动了十报告提法的理论创新,并与以往的具体经验一道,共同构成了更加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2.2结合理论在实践中推进

马克思在《提纲》中明确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以及在《提纲》的最后,马克思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影响后世极其深远的名言,精准地指出了其哲学同以往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根本特征和历史使命在于实践。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际。

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中央提制度建设,百姓提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这也不单单只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还是一个当务之急的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强调可持续发展,重视加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但也有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无节制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导致能源资源、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状况不改变,能源资源将难以支撑、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反过来必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我国发展的空间和后劲将越来越小。所以,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牢牢抓住当前最新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成果,应用到实际实践中去,坚持客观规律,既要合理、灵活的把握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大方向,又要务实、彻底贯彻每一项具体措施,在实践中去突破难点、改进缺点,从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朝着好的方向继续。

结论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要推动这一制度的建立、落实,就必须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观点,了解这一观点的发展过程,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理论中推进,在实践中发展。(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4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网,2013.

[3]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