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5:41

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篇1

在“村村通”建设的开局之年,市人大组成如此高规格的调研组,深入基层,对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开展调研,既凸显了农村公路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也彰现了上级领导对基层交通部门的关心和厚爱,更增添了我们立志把“村村通”建设成为“领导满意、群众受益”工程的信心和决心。

下面,将我区“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建设目标

力争用3-5年的时间,建成通村油路(水泥路)1000公里,基本实现建制村“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形成与国省道干线网相衔接、布局合理、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农村公路网。

二、工程进展

20__年我区“村村通”工程计划项目55条,总里程218公里(国债项目19个108.9公里、交通项目36个109.1公里),总投资6540万元。截止10月底,累计开工项目达67个、占项目计划的121.8;开工里程272.5公里、占计划建设里程的125;路基完成266公里、占计划的125;路面完成132公里、占计划61;完成投资5979万元,占计划投资的91。“村村通”工程已成为我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三、主要措施

“村村通”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其特点是点多、面广、单项规模小、难管理,而实施这项工程建设,难点是资金配套,重点是质量管理,关键是行政推动。为抢抓机遇,切实搞好“村村通”工程建设,我区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一是行政上强力推动。区委、区政府把“村村通”建设列为政府8件实事之首,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组和招投标中心,出台了《实施意见》、补助标准和考核办法,召开了动员会和现场会,建立了工程进度月调度和定期督查制度。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乡(镇)村主抓、交通监管、群众监督”的工作体制,开局之年所有乡镇办在项目实施上都实现了零的突破。

二是资金上广开渠道。为落实工程配套资金,区政府从拮据的财力中安排资金予以每公里1.5万元的配套补助,各乡(镇)村广泛宣传发动,利用多种形式多元筹资,有的以集体经济为支撑,有的发动在经济发展中的成功人士捐款,特别是交通条件较差的地方群众捐资踊跃,形成了“政府投资、乡(镇)出资、农民捐资、成功人士捐助”的筹资机制;同时利用其他项目建设配套、打捆实施“村村通”工程,有效地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制约。

三是工作上热情服务。“村村通”工程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在工程建设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统一协调各部门全力配合支持工程建设,区招投标中心统一全区“村村通”招标工作,限时办结;交通、发改认真负责项目的审批、规划和设计;财政部门加强资金调度,确保资金按进度计量支付;交通部门编发了《“村村通”工程建设管理手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简易手册》,先后举办了4期培训班,培训乡镇村监理、义务监督员、资料管理员300多人次。实行了局班子成员联系乡镇、技术人员联系项目制度,抽调全部17名专业技术人员分片包干、跟踪指导,并规定每月到现场监督指导不少于3次、每个项目开工必须旁站1天。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带着技术进村、带着经验上路、带着感情服务、带着责任管理。

四是质量上严格管理。针对“村村通”工程项目特点和区情实际,我区设定了“企业自主负责,群众义务监察,乡(镇)村责任监理,交通依法监督”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模式,实行严格的程序监控和质量管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严把“五关”即路基关、配合比关、设备关、施工关、检测关;严控“四度”即宽度、厚度、强度和平整度。明确规定:违反施工程序的责令停工,质量不合格的停拨工程款,发生责任事故全区通报并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从而有力地保障了工程质量。在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的检查中,我区所有在建项目没有一个被责令停工。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资金问题。尽管我区对“村村通”项目补助已达11.5万元/公里,部分乡镇也给予3000-20__0元/公里补助,但与每公里近20万元的造价相比,仍有较大资金缺口,资金问题依然是制约“村村通”建设快速推进和造成各地进展不平衡的主要问题。

二是质量问题。质量优良,是“村村通”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但由于“村村通”建设规模小,里程短,道路标准低,部分人员没有对其质量引起高度重视,存在有盲目自信、指导监督不力现象,产生了混凝土配比不到位,路基处理不到位等问题。

三是认识问题。部分乡镇对“村村通”工程建设还未引起高度重视,对群众宣传发动还不到位,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进展。

五、几点建议

1、继续加大对市本级“村村通”资金、政策扶持力度,确保后进村、贫困村能按期完成任务。

2、鼓励管理模式创新。既要严格按建设程序加强管理,又要结合实际,切实有效地确保质量。

3、积极探索管养机制的建立,既要村村通,又要村村养,确保建成公路的畅通、安全、有效使用。

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篇2

按照市委政策研究室关于协助搞好全市农村道路建设调查的函的部署和要求,现将我县农村道路建设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通乡通村公路现状

我县现有各级公路90条1009.66公里,其中通乡路6条168.8公里,通村路65条407.9公里,专用公路两条26.2公里。全县共7个乡镇,98个行政村,十五期末,国家实施通县乡工程以来,我县加大了农村公路改建力度,成功地进行了克通公路建设,去年又成功地启动了商品粮基地克昌公路建设项目以及通村工程。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县农村公路质量和等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目前,我县通乡公路硬化总里程达155.1公里,硬化率92,硬化乡镇6个,硬化率85.7,通村公路硬化总里程27公里,硬化率6.6,硬化村8个,硬化率8.2。

二、“十一五”时期我县通乡村公路建设规划及资金安排

(一)“十一五”时期我县通乡村公路建设规划

为抢抓“十一五”我省将投入1000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十一五”期间我县计划建设通乡白色路1条13.7公里。建设通村白色路52条509.9公里,其中20__年建设13条线162.9公里,实现30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20__年计划建设22条200公里,实现30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20__年计划建设17条线147公里,实现29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到20__年末,基本上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到“十一五”末期,实现通村公路全部硬化,所有行政村晴雨通车,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幅射,以村屯为支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白色农村公路网络。

(二)“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安排

“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所需资金总额为1774.5 万元,其中争取国家补贴资金为3809万元,地方匹配资金 13331.5万元。由于我县财政拮据,所以说资金短缺问题是制约我县公路建设的瓶颈。面对缺口资金,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解决配套资金问题。一是县财政投一点。设立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专户,按当年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将每公里6万元的地方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同时按照工农产品每吨2元的征收标准,加大地方养路费征收力度,扩充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农村道路转移支付资金足额投入。二是受益村屯筹一点。积极调动受益村屯农民群众积极性,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一事一议”采取出工出劳以资代劳等方式解决受益村屯每公里11万元资金匹配问题。三是动员社会捐一点。采取给外地的XX人写封信、打一个电话和为捐资助路的企业或个人树碑立传,实行公路贯名制等办法,鼓励受益企业或回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路。四是协调银行贷一点。建立探索商品路、贷款责任路建设模式,作为解决资金短缺的有效渠道,积极利用信贷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五是抓准政策争一点。抓住整合新农村建设试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政策机遇,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农村道路建设,确保足额投入。

三、20__年通乡村公路建设工作启动情况、主要措施、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通乡工程商品粮基地项目克昌公路启动情况及主要措施

总投资3170万元的31.7公里商品粮基地项目克昌公路建设于20__年8月31日开工,为保证工程进度,该项目分五个工程标段同时施工,所以去年10月份工程所需10.5立方米,路基土方任务已全面完工。为保证今年该工程于5月中旬进行水泥混凝土铺筑,春节期间我们利用1个月的时间进行了集中备料,现工程所需的碎石、中粗砂和砂砾已全部进场,该工程所需2.3万吨水泥已与我县北疆水泥有限公路签订了购销合同,现已陆续进场。进入4月份以来,各施工标段对路基翻浆路段进行整修处理,经过近一个月的整修,路基翻浆处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待时机成熟做水泥稳定砂砾,为水泥混凝土铺筑工程做充分准备。

(二)通村工程启动情况及主要措施

20__年我县通村公路计划162.9公里,总投资4020万元。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乡镇的有力配合下,在市通村办的指导下,我县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开局良好。目前,工程设计、招标工作全部完成,组织机构及人员已全部到位,“一事一议”各村承担的工作任务已基本落实,各施工单位已进驻各标段,备料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按照市政府和市通村办的部署和要求,XX县政府和交通部门把通村公路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摆上首位。纳入日程、强化领导、全力推进。一是为切实加强对通村公路建设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董颖秋、副县长吴昊、县助、财政局长邹德玉、交通局长范德强为正副指挥的通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体系,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举全县之力,出台优惠政策,为通村公路建设创造条件。三是指挥部靠前指挥,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四月中下旬总指挥,县长董颖秋、副指挥、副县长吴昊、副指挥、交通局长范德强深入各乡、村和路段实地踏察,并与各乡村研究通村工作,指导各村“一事一议”,同时副指挥交通局长范德强带队分别深入各村自4月22起各施工单位开始陆续进入各标段,开始紧张的备料工作。目前,通村工程整体工作正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预计5月中旬,我县通村公路将破土动工。

(三)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1、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今年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前段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上级计划下达晚,所以致使工程建设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期。二是由于我县财政拮据,在资金筹措上难度很大。三是工程技术力量馈乏。

2、农村公路建设下步打算

为保证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在下步工作中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第一,抢前抓早,全力推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按照省市计划,31.7公里商品粮基地项目、162.9公里通村工程今年9月底必须全面完工,现在已经进入5月份,各项工程已全面启动,我们一定要强化时间观念,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抢前抓早、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迅速掀起农村公路建设高潮,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确保今年我县通乡、通村工程如期完工。

第二,进一步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加强农村公路的监督管理。公路建设是百年大计,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由于我县今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重、战线长、时间紧,在一定程度上将给工程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工程质量做好首要目标和头等大事来抓。从严要求,从严把关,落实质量责任制度,健全质量监督体系,严格查处质量问题,要力争将每一条农村公路建设成“长寿工程”、“精品工程”。

第三,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农村公路建设扎实有序开展。加强组织领导是推进工作的可行保证,为此,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办公室一定要代表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搞好工程建设的综合协调和技术指导。各乡镇、各行政村都要成立由乡、村长负总责的领导组织,搞好农村公路建设的服务和监督。

第四,建立奖惩制度,调动各方公路建设积极性。有效的奖惩制度是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动力,为此,今年,县政府将把农村公路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同时将定期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评比表彰,对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表现突出,为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县政府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四、通乡、通村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

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启动过程中,由于工程建设指挥部在总指挥县长董颖秋的带领下,深入各乡村现场办公,动员沿线百姓为农村公路建设出力献策。通过“一事一议”受益村屯百姓主动投工、投劳,负责土方、基础砂、路肩等基础工程,同时各村积极响应县政府号召,纷纷为施工单位安置驻地,解决水电,提供服务,为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对今年搞好乡村公路建设的意见、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保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修建农村公路的积极性。

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农村公路有序、协调发展。

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篇3

2003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提出了“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沥青路和水泥路”的重大战略举措。西安市政府于2004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决定,市交通局随即开始实施“农村油路建设工程”规划,计划从2005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建设和改造辖区内所有县乡和通村公路。2006年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出台,省交通厅出台了关于加快通村油路(水泥路)的决定,市交通局又争取到交通部连续3年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扶持政策。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并形成共识。要求要把农村公路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为群众要办的实事,做出了从2006年开始,举全县之力,奋斗三至五年,实现全县平原地区县乡公路油路化、行政建制村通水泥路(油路)的决定。

为了全力组织好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一是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县级20个部门参加的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协调指导和检查考核。二是县政府每年组织召开有县、乡、村三级人员参加的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与县交通部门和各乡镇签订了农村公路建设目标责任书,并明确规定了奖惩办法。三是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为群众办理的实事大事之一,纳入目标考核管理,定期检查,常抓不懈。四是建立了农村公路建设督查制度,县委、县政府下发《关于县级领导深系乡镇督促督查指导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通知》,由县级领导带领相关部门,深系乡镇,督促检查指导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协调和促进乡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进度。五是加强了指挥调度,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主要领导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工程进度,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并及时召开公路建设调度会,确保了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强势推进。

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决定》、《农村公路建设实施细则》、《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实施方案》、《通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和《通村公路建设资金补助办法》等政策性文件。注重加大了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的倾斜和支持力度,明确了具体的建设任务、工作措施、把握的原则和要求。从而加强了公路建设的管理力度,扩大了农村公路建设的透明度。这一系列政策有力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产生了强大的政策效应。各乡镇政府也积极行动起来,组建专门的领导班子,研究制定本区域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具体政策,各村纷纷召开村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村小组会,启动了村级“一事一议”政策,有效地推动了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全面展开。

二、坚持创新发展思路,建立政府主导、部门推动、群众参与、各方支持的新机制,形成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强大合力。

**县经济不发达,财政困难,要在3-5年内实现确定的奋斗目标,平均每年要改造和新建农村公路300多公里,这无疑是个艰巨的任务。但我们坚信,“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九五、十五期间全民义务修路、捐资修路的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是农村公路发展的根本动力。为此,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我们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把科学的决策付诸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之中,让群众真正参与到农村公路建设中,实现农村公路建设质的突破。我们把修路的决策权交给群众,修不修,何时修,修多少,投工、投劳、投料、捐资都由群众说了算,政府绝不勉强,也不大包大揽,从而极大地调动了群众修路的积极性,变“要我修路”为“我要修路”。各村争先恐后申请技术计划,竞相投劳捐资,迅速在全县掀起了农村公路建设的热潮。同时,我们也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农村公路建设的重大意义,宣传农村公路建设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宣传农村公路建设的好经验、好观点、好思路。通过广泛宣传,使广大群众认清了农村公路是农村连接城市的通道,是壮大农村经济,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从而自觉自愿地为农村公路建设出力,形成了发展农村公路的良好氛围和巨大合力。

三、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制定标准,实现农村公路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针对**地理条件复杂,交通基础底子簿的现状,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和农业产业发展“一带五基地”布局,提出了“统筹规划,确保质量,整体推进,提高功能”的发展思路,明确了围绕农村公路“三横十六纵”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依托国、省公路建设,大路带小路,实施二级公路改造工程,通乡公路、县乡超龄油路、通村油路(水泥路)、通达工程、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和阶段性目标。在规划指导下,我们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地形和不同经济条件,合理确定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争取投资效益的最大发挥,降低建设成本,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坚持统一规划,分清轻重缓急,突出“三个重点”、做到“三个结合”、做好“四个衔接”、坚持“五个统筹”。即重点抓好通往经济中心、交通中心以及连接国省干线的“出口路”建设;抓好资源利用、贫困地区联片开发的“经济路”建设,抓好通往闭塞乡镇,行政村的“通达路”建设。做到农村路网建设与村镇整体规划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做好县道与国省道的衔接;乡村公路与县道的衔接,县城道路与县乡公路的衔接,公路规划与土地利用的衔接。坚持统筹县、乡、村各层次路网建设协调发展,同步推进,促进公路网结构的整体优化和整体水平提高;统筹农村公路建设速度、质量和效益,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避免盲目提高标准;统筹农村公路建、养、管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养管长效机制;统筹农村公路建设和客运网络协调发展,提高通达深度,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统筹农村公路建设与生态环保协调发展,重视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做到建成一条路,繁荣一片经济,美化一片乡村环境。

同时,我们积极做好建设项目的立项争取工作,使我县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由以前的省、市投资项目,发展到国家、省、市三级项目库体系,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构成也由以前单一的养路费补助,发展到中央国债资金、中央车购费专项资金、财政资金、市交通局补助资金等多元投资体系。

四、坚持严格标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

一是出台《**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县农村公路建设施工市场准入管理规定》,从管理与职责、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建设资金管理、建设程序管理、计划管理、设计审批管理、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工程交竣工验收管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9个方面对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做了明确的规定。完善了“政府监督、建设单位负责、工程监理、企业自检”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规范了建设、施工、设计、监理等参建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二是县交通局成立了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组织,履行政府监督工程建设质量的职能,加大了对施工现场重点工艺、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工程实行全过程监督。投资50万元,组建了中心实验室,配备检测设备,加公路质量检测频率,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在县乡公路施工招标中严格推行强制性最低标准,明确路基、路面要求的施工机械,使我县率先在全市实现了县乡公路建设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经市公路局中心实验室检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工程进度也名列全市第一。四是严把工程建设六道关口,规范过程管理,即:把好项目设计审批关、施工中间交验关、原材料进场关、质量监督关、施工队伍准入关和验收关,提高工程质量。五是开展质量巡查,强化质量考核,县交通局抽调技术骨干坚持每半月对全县在建路段进行一次质量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对建设质量进行通报。六是建立质量信誉档案,实行动态化管理和“黑名单”制度,对那些不能保证质量、履约情况差、造成质量事故的施工单位坚决予以清退,严禁非专业队伍或自行组织施工。七是制定下发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手册》、《施工程序》、《质量标准》和《施工规范》,保证了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科学施工、规范管理。八是坚持每年春季举办乡村两级农村公路建设施工管理人员培训班,为加强施工过程管理提供人才保证,从而确保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

五、坚持资金筹集多元化,加大农村公路筹资力度。

资金不足是制约农村公路建设的普遍难题。面对的任务十分艰巨。在资金筹措方面,除了用好中央、省、市的补助资金外,我们还千方百计多渠道筹资,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一是采取捆绑式建设的方法,把农村公路建设同小城镇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植树造林、重点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结合起来,综合利用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投资的最大效益。二是充分利用“一事一议”政策,发动村民自愿捐资,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青化乡何家庄自然村人口不足300人,建设1公里通村水泥路,人均捐资200元。竹峪乡解家沟村结合村内街道建设,个人自愿捐资从5元到5万元不等,筹集建设资金。三是充分发挥在外工作人员的社会关系,争取项目支援家乡建设。骆峪乡向阳村地处秦岭山区,交通不便,在外企业家丁伟光先生投资300多万元,建设通村油路6公里。四是利用县域内河流众多、砂石料丰富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建设资金。五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推行公开招标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合理低价中标,降低工程造价。六是按照标准适度,实用为先的原则,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尽量利用旧路,随坡就弯,就地取材,减少消耗,降低造价,减轻配套资金的压力。

同时,我县出台加快农村公路扶持政策,对纳入通村水泥路建设计划的项目,由县交通局与水泥厂统一签定混凝土路面所需水泥采购协议,由项目建设单位按照用量申请领取,以减轻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资金周转压力,加快建设进度。

六、坚持建、养、管、运一体化发展提升农村公路建设内涵。

建设是基础,养护是保障,运输是目的。在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我县坚持体现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和发展的方向,在搞好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巩固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发展农村运输,方便农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实现路站运协调发展,同步推进。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后,一是按照“统一领导、县管为主、分级负责、各方支持”的原则,进一步理顺管理养护体制,落实县政府、交通局、乡镇政府、农村公路管理站、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将1981公里的农村公路全部纳入日常养护范畴,将原来三级管理养护模式转变为二级模式,即:将400公里县乡公路统一纳入县级管理范围,村道由乡、村负责养护管理,有效的解决了失管失养的问题,确保了有路必管、有路必养。二是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规范农村公路养护机构,将原**县公路管理站更名为**县农村公路管理站,在全县22个成立了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完善了机构,落实了工作人员。三是按照“养管分离、事企分开”的原则,对县农村公路管理站进行了改革,组建了养护公司和路桥工程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县乡公路的养护和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市场竞争,实现了管养分离、事企分开。四是落实各项政策性资金和经费,保障了农村养护的财政公共投入。

“路通车通”是农村公路建设最根本的目的,2005年以来,我县坚持路、站、运一体化发展,把公路建设和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先后新建二级客运站1个、五级客运站5个和招呼站88个,开通17条农村客运班线上有客车104辆,全县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70%以上,形成了以县城区域为中心、以乡镇为接点、辐射乡村的农村客运网络,实现了“物畅其流、人畅其行”的目标。

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篇4

县政府:

近年来,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有和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自2004年至2007年底,实际完成农村公路国债项目、通达工程和“村村通”工程807公里,完成投资(包括桥梁建设)3.07亿元,大大改善农民出行难的问题,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计划安排

(一)2007年计划建设300公里,实际完成315公里(其中水泥路110公里),在全市居领先地位。在工程质量上,从省公路局07年第四期工程质量巡查通报反映:省厅安排组织检测机构对全省25个县区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的检测结果,我县的水泥路和沥青路的面层厚度和强度合格率100%,占前一、二名。因此,我县交通局被评为出席全省交通系统先进单位(全市仅评1名)。

(二)2008年计划安排:县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提出260公里,市政府下达280公里。为确保计划任务完成,我们下达了319公里计划分解到各乡镇。

1、省通达工程项目35公里。其中十临路25公里,耿王路(义周段)10公里。

2、部通达工程项目30公里。其中双胡路4公里;齐王路18公里;石白路8公里。

3、通乡水泥路46公里。

4、“村村通”工程208公里。

二、资金使用

全面实施今年的计划任务总体所需资金10785万元,其中上级项目拨付4980万元,需地方配套5805万元。具体安排如下:

1、省通达项目35公里(县道),工程造价1225万元,上级拨补700万元(每公里20万元),需地方配套525万元。

2、部通达项目30公里(村道),工程造价480万元,上级拨补300万元(每公里10万元),需地方配套180万元。

3、通乡公路项目(县道)46公里,总造价3818万元,上级拨补1380万元(每公里30万元),需地方配套2438万元。

4、“村村通”工程208公里,工程造价(按水泥路每公里24万元计算)4992万元,省拨补2600万元(每公里12.5万元),需地方配套2392万元。

5、“村村通”可研设计、监理、交工验收(500公里,已完工待验收,最低每公里3000元,计150万元),费用270万元。

三、请求事项

农村公路建设最大的制约就是资金问题。为实现县政府关于“村村通”的服务环节不增加农民负担,上级项目资金和农民捐资全部用于工程材料和施工费的要求,自2006年实施“村村通”工程两年来,交通部门垫付了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招投标等项资金达190余万元,目前已不堪重负。

今年,“村村通”工程已列入民生工程,为确保计划完成,在资金筹措上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和全社会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向社会筹集建设资金。同时,按照县政府“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恳请县政府解决部分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以确保这项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

1、“村村通”工程。为争取多建水泥路,加大对水泥路的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每公里1万元增加到每公里2万元(利辛2.5万元,蒙城1.5万元),加上可研设计、监理、验收所需,大约686万元。建议纳入财政预算。

2、通乡公路项目。省厅标准要求较高,必须是6米宽,24公分水泥面层,需地方配套2438万元,建议县财政解决。

3、渡改桥。07年省厅下达渡改桥项目两个(马桥和梁园)104延米,因资金缺口大至今无法施工。招标价格97万元,加前期费用7万元,国家拨补62万元,尚有42万元缺口,请求解决。

4、请求将交通系统所属企业上缴地方税收返还至县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专户,全额用于县政府农村公路建设配套;涉及在涡施工的公路建设企业上缴的地方税收返还至县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专户,全额用于乡镇农村公路配套。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附:

1、《关于请求将“村村通”工程建设配套资金纳入2008年县财政预算的请示》;

2、《关于请求解决通乡公路配套资金的请示》;

3、《关于请求解决渡改桥工程建设资金缺口的请示》。

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篇5

①与其他公路工程相比,农村公路的施工建设成本费用相对较低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农村公路主要以满足农村交通出行和农业运输为主,与城市公路交通相比,不仅车流量和承载力都比较小,并且其施工建设规模与工程量等,都比较小,因此,进行农村公路建设所需要的成本费用也就相对较低。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发展中对于农村建设重视程度的提升,进行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规模与成本比例有一定的扩大,但从整体上来看,农村公路建设投资缺乏与成本较低,仍是主要特征。

②与其他公路工程项目相比农村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技术标准也相对比较低

通常情况下,农村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多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提升发展为主,其本身的运输载重以及流量相对较低,因此,进行农村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技术标准也相对比较低,导致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中容易形成技术简单以及随意性等不良思想,影响其施工建设与管理的开展。

2农村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管理问题分析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与管理开展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在为农村经济提升以及生产生活开展带来便利的同时,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因此,进行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管理问题研究,以促进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发展提升的必要性与作用意义也更加突出。

①我国农村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由于施工建设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导致施工建设的随意性比较突出,对于施工建设管理的不利作用和影响相对比较大。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公路建设与发展情况来看,在进行农村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其施工建设成本费用比较低,再加上投资比较缺乏,导致施工建设过程中管理也相对松散,不仅缺乏健全完善的公路施工管理制度,并且施工建设与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对于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的不利作用和影响也比较大。

②我国的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中,由于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的技术标准比较低

导致其施工建设设计中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不足,再加上农村施工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造成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与管理的风险问题比较突出,对于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与管理质量存在着严重的不利影响。

③农村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管理问题还表现在农村公路的施工建设组织单位整体水平比较低

并且其施工建设的经济效益与利润也相对较低,施工建设与管理中参与竞投标的组织单位规模比较小,并且设备相对落后、老化,导致施工建设与管理的技术质量和水平也比较低,施工建设的进度与质量效果等也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着其施工建设与管理的提升发展。

④我国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着施工建设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比较困难

施工建设质量不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等突出问题。比如,在我国的一些建设完成的农村公路工程中,很多工程在施工建设完成不久就存在着路面不平等以及裂缝等问题,对于农村公路的质量寿命以及正常使用都有着不利的作用和影响,而导致这些质量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由于施工建设单位的技术标准不合格或者是施工建设质量控制管理不规范、严格等,是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对于农村公路的施工建设与管理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作用和影响。

3加强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管理的方法措施

结合上述我国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与管理开展中存在的突出,为保证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与管理质量,促进其施工建设与管理的提升发展,在实际建设与管理开展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的控制管理,以进行其施工建设质量的保障。

①在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与管理开展中

应注意做好充足并且完善的施工管理准备工程,以尽量减少施工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进行保障。通常情况下,对于农村公路施工建设单位来讲,其施工与管理过程中所需要完成的施工准备包括施工建设与管理机制、施工建设与管理情况的调研、施工建设工艺技术的应用设计等。其中,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与管理机制包括,施工建设开展与管理的内容制度、奖惩机制、施工建设技术以及人员的相关要求标准等,以对于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的质量效益进行完善保障。其次,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与管理开展的调研准备,包括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环境条件、材料价格等内容,以对于工程进度和施工建设的成本费用进行合理控制,保证其施工建设的质量效益。最后,对于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与管理所应用工艺技术的设计准备,需要结合其施工建设开展的实际情况,在满足其施工建设目标基础上,对其施工设计变更以及计量管理、工艺流程等进行设计管理,以保证期建设质量和效益。

②在进行农村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管理中

为避免上述施工建设管理问题与情况的发生,还应在施工建设与管理开展过程中,对于施工建设的过程和现场实施严密的控制管理,并进行施工建设控制管理组织的构建,以实现施工建设质量的保障和完善。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的监督控制,首先要对于施工建设管理控制的重要性进行认识和明确,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于农村公路施工现场以及施工过程的控制管理,以严密的组织形式实现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管理和控制,对其施工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进行保障。

③在农村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

比较常见的公路建设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路面不均匀或者路基下沉等问题,对于农村公路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影响比较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农村公路的施工建设管理中,应注意做好施工建设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比如,在农村公路桥梁结构部分的施工建设开展过程中,对于桥梁与路基的连接结构应注意通过桥头搭板或者是土工隔栅的设置,或者是通过施工建设材料的更换应用,来对于公路桥梁的施工建设质量进行保障,进而对于农村公路的施工建设质量进行完善和保障,促进农村公路的施工建设与管理发展。

4结语

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篇6

一、基本情况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桥梁与纽带。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明确目标,及时制定规划,有力地推进了我市农村公路的建设步伐。

(一)农村公路建设快速发展。“xx”以来,我市共筹措建设资金63899.8万元(其中中央及省补助资金29072.4万元,自筹资金34827.4万元)。共下达通畅工程计划项目723个,1673公里,通达项目22个,42.8公里,渡改桥项目21个(其中永久性桥梁16座,人行桥3座,码头改造2处)。到目前为止,已实际完成通畅工程750个行政村,通车里程达到1737.95公里,通达工程完成91.3公里,通达率达到100%,通畅率达到82%,渡改桥项目完成永久性桥梁14座,人行桥3座,码头改造2处,在建桥梁2座,已完工85%的工程量。全市20个乡镇750个行政村通了水泥公路。

(二)提高了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民的出行。到目前为止,我市已建成的农村公路水泥路面已达1800多公里,全市乡镇通畅率和行政村通畅率均达到了100%.形成了便捷通畅的农村公路网络,极大地缩短了乡与市、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的距离,便利了人民的外出。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与周边市市的通行。交通的便利不仅增强了市域经济的辐射能力,而且也带动促进了乡村经济城乡统筹发展。

(三)加快了农民群众致富的步伐。“要想富,先修路”,我市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有相当一部分村座落在山上,在未通公路前,农民出行只能靠步行,农产品的外运和生产资料的运入只能依靠“肩挑背负”,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连续几年的农村公路建设,给农村群众致富插上了翅膀,当地的农产品和土特产便可以及时走出山门走向大都市了,这样就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的调整,从而达到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的目的。

(四)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农村公路建设是基础设施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建设好农村公路,将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调查也发现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篇7

为加强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确保公路完好畅通,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交通部、财政厅、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通知》,各省、市也相应出台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暂行办法。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对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都非常重视。为了切实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提高道路质量,优化交通环境、保障公路建设成果,在工作中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整体分析,再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和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养护方案。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要做到市场有序、管养分离、方方投资、专款专用、科学养护、因地制宜、有路必养的基本原则,以公路的畅通与安全为目标。

2.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管理措施

2.1资金统筹与预算

(1)根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意见与精神,在工作中要求市、县、镇按照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世界需要提出相应的统筹预算和概算,安排合理、科学、必要的资金,以保证农村公路的畅通,切实落实各项养护资金的到位。这就要求在工作中市政府、县政府、镇政府每年都需要在实际的财政预算中对于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设置专项的资金划分和归类,以备不时之需,进而保证公路日常养护与管理工作。(2)省、市、县交通主管部门的资金投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省交通厅从养路费中提取一部分补助农村公路养管,即县道每公里8400元、乡道每公里3500元、村道每公里1000元,这些补贴资金用于养护工程和日常养护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为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保障农村公路完好畅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交通局每年再投入1000万元左右公路养路费分成资金。(3)乡村政府的以工抵资。因为乡级政府和村委会财力有限,要让他们拿出资金来养护农村公路实在是困难,为缓解资金压力又减少农民负担,我们采取以工抵资方式,每村的村路除了设立专门的养护工人,保证村路的保洁、保畅工作,还要在对村路实施具体养护时能出工出力,以减少养护工程的开支。

2.2落实资金,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

积极探索逐步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国家支持范围,不断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确保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和正常使用,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正常化、规范化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统筹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保证农村公路的正常养护。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增加和地方财力的增长,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财政资金要逐步增加。要充分利用“一事一议”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引导沿线村民投工投劳养护农村公路。同时积极鼓励包括受益企事业单位在内的社会捐赠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在农村公路普查时,要统一统计标准与口径,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要努力降低公路养护管理资金中人员经费的支出比例。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可以通过竞争方式承包给公路沿线的村民,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鼓励通过竞争方式,将小型养护工程捆绑承包给专业化养护队伍,实行合同管理、计量支付。

2.3明确划分管理职责

乡村公路实行区(县)、乡镇分级负责,以乡镇为主体的建设养护管理体制。各乡镇政府负责具体落实乡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组织实施乡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工作,负责本乡镇乡村公路建设工程的招投标、质量、安全的全面管理,负责本乡镇乡村公路的养护管理,保证乡村公路畅通;负责乡村公路各项数据的统计及上报,并对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负责。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的规定,具体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乡道、村道的建设、养护、管理工作;负责乡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支付前的确认和支付凭证的制作。区财政局负责按照上报公路分局备案的年度乡村公路养护计划落实资金,保障本辖区内乡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负责对申报的预算进行审核批复,负责对划转事项的资金进行监督管理。

2.4建养资金监督与考核

区财政局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制度,并对辖区乡镇养护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制度,审查乡村公路建养资金计划,并组织对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进行定期检查,监督计划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乡镇政府要合理安排切实保证乡村公路建养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建养资金做到专项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建养资金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资金使用内部监督制度,并自觉接受区财政部门、区审计部门等部门的监督,确保资金的安全和使用效益。建立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考核制度,主要从乡村公路的制度建立情况、组织机构建立及养护人员到位情况、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养护计划执行情况、路网技术状况、资金保障情况、社会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将纳入“区对乡镇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综合考核体系”,具体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2.5健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制度

在养护管理工作职责里要强调指出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农村公路的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技术标准;审核农村公路规划、项目前期工作及年度养护建议计划;制定相关办法,对养护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监督检查县级公路养护质量、乡村公路改造、中修、小修工程质量及养护资金的使用情况等。通过制定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要求各级养护资金管理使用部门和单位必须设置养护资金专用账户,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规定养护资金的拨付程序,做到层层把关,严格拨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和超范围使用养护资金;并要求各单位必须配备相应的财会人员,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运行。

3.结束语

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篇8

一、抓住机遇――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自2003年以来,我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农村公路通乡、通畅工程的机遇,大力改善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先后建设通乡水泥路259公里,完成通畅公路500多公里,基本实现了90%以上的乡镇通水泥路,95%的行政村通公路的目标。4年来,我县投入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超过了2个亿,使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了2799公里,其中,省道176.87公里,占6.3%,县道405.42公里,占14.48%,乡道863.348公里,占30.84%,村道1249.362公里,占44.6%,专用道104公里,占3.7%。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71公里,占2.5%,二级公路35.83公里,占1.28%,三级公路76.1公里,占2.7%,四级公路640.04公里,占22.87%,等外级公路1982.09公里,占70.8%。每平方公里有公路0.73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41.16公里。境内逐步形成了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以常张高速为依托,省道干线为骨架,连结农村,辅射全县,沟通省内外的交通网络。到2010年,全县境内31个乡镇可全部通水泥路,建成通畅工程1360公里,540个村(居委会)通水泥(或沥青)路,通水泥路的村达80%,约60万人口直接受益。

二、遭遇瓶颈――农村公路建设的三大难题逐渐显现

目前,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着公路密度小,连通性差,通达深度不够,还有5%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而且通公路的乡村道路技术等级低,交通安全设施少等问题,而对农村公路进行改造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对策,但从实际操作的情况看,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中出现的三大难题逐渐凸显出来。

一是资金难题。最大问题就是自筹资金难以到位,要完成“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实施难度非常之大。我县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乡镇更是负债运行,在县、乡财政都不宽裕的情况下,资金问题已严重制约农村公路建设。这几年,虽然我县采取群众捐助、施工队垫支的办法解决了一部分启动资金,但后续资金难以及时到位,2003年至2007年县交通局承建的通乡油路至今仍有1600万元的资金缺口,产生了巨大的包袱。群众自筹资金压力也很大,今年实施的通畅工程一般路基基础较差,多是一些偏远的行政村,群众的经济状况较差,建设里程较长,自筹资金的压力相当大。要完成通畅工程,一般每公里路基处理在2-3万元。有些路段要想达到要求,每公里将突破10万元,再加上碎石设备,每公里约需2-3万元,这样村里每公里的负担至少达到4-6万元,影响了农村公路建设进度。

二是技术难题。农村公路一部分由村里组织群众修建,不仅缺乏建设资金,而且缺乏过硬的技术指导。桥涵、边沟等配套工程的质量与公路防护的实际需要相比差距较大,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容易出现塌方、断板、龟裂、起拱等病害。

三是管理难题。农村公路紧邻农家经过农田,在路上随意晒谷打草、堆放建筑材料、敞放牲畜的现象经常出现,毁损路面、侵占路肩的行为时有发生。受权属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公路陷入了县乡管不了、村组管不好的“两难”境地。

三、突出重点――全面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

2005年12月,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按照这一要求,国家计划在5年内投入1000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面临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县要群策群力,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不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

一要进行科学规划。科学编制“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是从根本上改善广大农村交通落后面貌的前提。为此,我县要积极稳妥地实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逐步建立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公路网络。要突出抓好农村“出口路”建设,即优先抓好通往经济中心、交通中心的出口公路建设;要突出抓好农村“经济路”建设,即优先抓好与资源开发、旅游开发联系紧密,交通量较大的公路建设;要抓好农村“断头路”建设,即逐步打通具备建设条件的断头路,把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公路连成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吸取主要交通干线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在重要道路路口要“装拉链”,防止常年对农村公路开膛破肚情况的发生。要适当提高农村公路设计等级标准,防止因路面狭窄造成车辆交汇困难的情况发生。要优先安排交通量大且群众积极性高的农村公路项目,要统一规划农村公路“错车台”,让农村公路发挥应有的作用。总之,要紧密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切实做到“四个结合”,即与农村生产生活相结合,与农村资源开发相结合,与农村城镇建设相结合,与干线公路建设相结合。

二要实行重点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必须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重点推进,迅速形成“政府牵头,部门配合,地方支持,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首先要领导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农村公路建设问题,要深入施工现场,亲自调度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要层层组建农村公路建设专门机构,并建立严格的责任考核机制,将农村公路建设任务与年度经济工作任务一同考核。要层层签订农村公路建设责任状,将建设任务落实到责任单位、责任人,并逐步建立县级领导包乡、乡镇领导包村的责任体制。要结合我县财政状况和工作实际,出台有利于农村公路建设的优惠政策的扶持措施。其次要示范推进。着力宣传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工程。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工作调度等方式,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的均衡发展。

三要做到因地制宜。农村公路建设应遵循“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要综合考虑地形条件、资金能力、交通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建设等级、技术标准和实施序列,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公路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量力而行。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集聚大家的力量办交通,不搞硬性摊派,坚决不修农民朋友不愿意修的路,绝不能因为农村公路建设问题增加农民负担。二是把握标准。在建设标准上绝不能搞“一刀切”,要修实用之路,即根据地形特点,科学选用技术指标,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就地取材。要修安全之路,即高度重视排水和防护,不断提高抗灾能力,在陡岩、急弯、沿河路段设置安全防护设施,确保行车安全。要修节约之路,即尽量利用老路改扩建,减少征地拆迁,避免占用耕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农村公路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三是讲求实效。质量是农村公路建设的根本。没有过硬的质量作为支撑,农村公路的综合功能就得不到发挥。要针对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技术人员少的实际,坚持开展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培训活动。要对乡镇分管负责人、质量监督工作人员、项目经理、质量监督管理员进行分期培训,为基层培养技术骨干力量。要引导乡镇、村组聘请老党员、老干部、老村长作为义务质量监督员,在施工过程中旁站监督关键工序的施工,以营造良好的农村公路建设氛围。

四要鼓励社会参与。要解决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问题,关键在于充分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搭建起一个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平台。一是增加政府投入。除了交通部门要克服困难,政府要逐年增加财政投入外,还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筹资、企业赞助、个人捐款,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乡村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交通部门可以采取预拨的方式,为农村公路建设注入启动资金;财政部门可以采取“以奖”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大家修路的热情;各级各部门应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涉及农村公路建设的各种税费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要采取财政挤、银行贷、个人捐的方式,狠抓配套资金的落实。二是鼓励社会捐赠。要积极引导群众通过“村民自治,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方式,自愿投资投劳修建农村公路。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成立农村公路建设理事会等民间组织,宣传发动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修路。三是要强化市场运作。要逐步放开交通建设市场,实现交通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可以巧打土地增值牌、项目引资牌,吸引县内外企业、个人投资农村公路;可以通过转让农村公路冠名权、路边荒废土地开发权、绿化权等方式筹集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对于筹集到的建设资金,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四、完善机制――建立新时期农村公路养护体系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公路需要管养的里程数量急剧增加,农村公路养护需求与养护能力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要迅速改变农村公路管养现状,就必须建养并重,进一步理顺管养体制,改进管养方式,提高管养水平。

一要积极完成续建任务。针对农村公路“断头路”多的问题,要积极动员乡镇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地续建通乡、通村、通组、通户公路,并完善相关配套工程。对路基和路面宽度不够的路段,要尽可能地进行改造,确保能通行客车。建议县财政部门打捆使用以工代赈、扶贫工程等项目,并适当安排一部分财政资金,对农村公路建设予以支持。要将农村公路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旅游开发和资源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合理设计线路走向,对不具备建设条件,尤其是建设资金不到位的,应暂缓开工,以免增加道路管养难度。

二要不断改进管养方式。《公路法》明确规定:“农村公路由地方政府负责养护”。按照这一要求,可以制定《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明确地方政府的管养责任。逐步建立起管护责任以县为主,资金投入以政府为主,养护以市场运作为主以及推行“政府出钱,农民出力”和“市场招标,引入竞争,群专结合”的农村公路养护新体制;同时推行“各级政府补助,村民承包领养”的办法。将农村公路全部纳入日常养护范围,将原有的县乡村三级管理养护模式变为二级管理养护模式,县乡公路统一纳入县级管理范围,村路由乡镇公路管理所通过聘用农民公路管养员管理养护,确保三级公路级级有人管、路路有人养。同时将县交通局下设的地方公路管理站改为农村公路管理站,承担起农村公路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各级乡镇设立农村公路管理所,各行政村设农村公路管护员,层层落实责任,彻底改变“讲起来人人有责,做起来人人无责”的局面。

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篇9

关键词:立足实践科学谋划,公路建设

 

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条件,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全面深入实施,尖扎县农村公路得到长足发展,通车里程达到552.046公里,初步改善了农牧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交通条件。但是,农牧区群众反映出行路难的问题仍然突出,通达能力差、通达深度低,形成与路况基础调查之间的矛盾,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牧区生活和农牧业生产发展。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按照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标要求,做到学有所思、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使交通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农牧区广大人民群众。尖扎县围绕农牧区公路建设如何修、怎样修、修什么样路、修多少路进行了实地调查。期间,与主管局、乡政府、村委会及国土、林业环保等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并深入农牧户听取群众对农牧区公路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实地了解公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尖扎县乡村公路通车情况

尖扎县地处黄河谷地及西南侧山地、沟谷地和高山,位于黄南州北部,县府驻马克唐镇,距州府驻地63公里,境内平均海拔在3700米,属高原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温-1.7℃~8.6℃,年均降水量340~495毫米。

尖扎县面积1714平方公里,人口4.3万,藏族占总人口的65%,还有汉、回、撒拉等民族。辖3镇6乡,是以藏族为主的半农半牧业县。全县公路通车里程552.046公里,其中:省道54.589公里,县道128.595公里,乡道191.305公里,村道160.484公里,专用道17.073公里。公路密度为27.624公里/百平方公里。2009年路况调查反映通公路的乡(镇)9个,占9个乡(镇)的100%,通公路的行政村66个,占75个行政村的88%,其中:通畅的33个,通达不通畅的33个,未通达的9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牧区通村公路存在的通达能力差、通达深度低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公路配套基础差。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低,缺涵少防护工程问题突出。论文参考网。例如:如什其至昂荣寺、德欠寺至马措公路等乡村公路沿线均无涵洞和防护工程,经不起雨水冲刷,抗灾能力差,晴通雨阻;

二是乡村公路通达深度低。路况调查基础数据反映为通达公路的行政村,但实际通达深度过低或不通公路的情况比较突出,例如:尖扎滩乡洛哇村,其党员活动室设在马尖公路附近,但实际该村的66家牧户、0.4万亩草场、纵深约18公里内无公路。类似这种情况在尖扎县尖扎滩、当顺牧区比较普遍。

三是乡村公路通达能力差。由于尖扎县进入6—9月份基本上为多雨季节,公路水毁等病害严重,加之乡村公路养护补助费标准过低和养护公路的意识淡薄,养护工作相对滞后,路难行和不通路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问题成因分析

总观农牧区公路现状,其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认真分析,再三对比斟酌,认为主要原因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农牧区公路网络化实现难。就目前中央、省政策规定而言,项目资金只规划安排通往乡(镇)人民政府驻地和乡(镇)通往村委会所在地的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因农牧区面积广,农牧户居住分散,而实际上存在需要一村几沟多路的现状,农村公路成树枝状分布,按政策农村公路难以做到网络化。

2、路况调查公路终点控制点设置不实际。2009年全省路况调查结果反映,通村公路(乡道)的终点,在尖扎县尖扎滩、当顺等乡牧区均以党员活动室或村办小学为控制点,而党员活动室和村办学校基本上都设置在交通相对便捷的县道两侧或附近地带。如此以来,通村委会公路的通达、通畅或不通公路情况就不能客观真实的反映出来。

3、公路建设投资标准低。“十五“计划以来,省上以每公里4万元的补助标准修建乡村公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牧民群众出行难问题。但是,由于补助标准低,地方财力困难,自筹资金无力落实等原因,公路标准低、基础差、涵洞排水及防护工程不配套,公路很难维持正常通车。

4、乡村组织公路养护工作欠缺。国务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国办发[2006]49号)没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养护资金缺少稳定的财政支持,投入严重不足,养护机制缺乏活力,失养弃养现象严重。已建的乡村公路仅靠国家补助资金难以保证公路完好,部分道路损毁严重,人车出行艰难,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四、有关建议和工作思路

(一)确立正确的农牧区公路建设指导思想

要清醒认识“区域封闭、观念保守、结构单一、贫穷落后”的基本县情,创新工作思路,立足农牧区地理人文特点,按照牧区不同于农业区,农牧区以地域辽阔,群众以游牧为生,独家单户,居住分散的实际,通村委会公路通达地以党员活动室和村办学校为控制点,客观上反映不了村委会通达、通畅或不通公路的真实情况。农牧区公路建设与管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出发点,以农牧业增产增效、农牧民群众增收、提高生产力为目标,要结合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特点,科学认识和对待农牧区公路建设和管理工作,按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结合生态保护等实际,对通达深度低和不通公路的村委会采取“以点带面、主线贯通、支线连接、干支兼顾、注重实效、平均公路密度不低于30公里/百平方公里”的建设方针,强化农牧区乡村公路建设。

(二)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发展农牧区公路交通

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投资建设,并分期分批解决乡村公路通达深度低和部分村委会不通公路等问题。同时,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许可范围内,在不增加债务包袱的前提下,通过“两提高、一补助”拓展渠道筹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

一是国家投资补助提高一点:在每公里4万元的补助标准基础上,向上一级交通部门争取提高通村公路建设资金补助标准。

二是公路技术标准提高一点:积极争取提高公路建设标准,落实桥涵及防护工程公路配套设施,提高公路通行能力;

三是财政部门补助一点:县政府对通村公路建设给予一定的补贴,用足国家转移支付,其补贴标准可据县财政收入情况每公里补助再提高1至2万元,财政补贴原则上不封顶,即修多少按政策补贴多少。

(三)坚持采取“砂路通达、逐步完善、稳定基础、拓展油路、降低污染、美化区域”的发展方向思路

按照“先通后畅”的原则,科学谋划,稳步推进。采取先争取安排以砂路通达为基础,逐步争取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同时,积极将公路交通建设置于牧区建设、发展的大环境中,实现公路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四)科学确定农牧区公路控制点

科学确定农牧区农村公路控制点是农牧区农村公路反映通达能力和通达深度的关键。针对2009年农牧区公路路况调查未能如实反映通达能力差、通达深度低的问题,建议合理明确农牧区公路通达情况衡量标准,“十一五”末对农牧区公路进行重新调查,纳入“十二五”计划进行全面建设。

1、以公路密度不低于30公里/百平方公里为标准修建通村公路。做到主线贯通、支线连接、干支兼顾,基本满足群众出行需求。

2、线路布局:根据农牧户生产方式实际,乡村公路主线沿河流布设,支线按照农牧户居住分布情况因情而设。

(五)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技术力量,加大养护投入,落实配套资金,强化养护管理

一是采取“谁受益,谁养护”。农村公路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地方,实行县、乡、村三级负责制,即县道由县政府负责,乡道由乡政府负责,村道由村委会负责,通过突击养护、日常养护、抓示范路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乡镇、村组和广大农牧户养护的积极性。

二是大力推行“农村公路民养化”。论文参考网。对农村公路实行分段招标,分村组、分户承包,以承包养护、委托养护形式,确保减少养护成本,增大社会效益。论文参考网。

三是充分利用交通公路部门人才资源,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技术含量。通过引导,让有劳动能力的从事过公路建设养护工作的退休退养人员、协议工、下岗人员及农村富余劳力到农村建设管理中发挥技术优势和骨干优势,解决农村建设养护技术力量和管理问题。

四是建议将乡(镇)政府对农村公路养护组织和管理工作纳入县对乡(镇)政府的考核目标,落实养护地方配套资金,逐级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增强乡(镇)政府、村委会抓实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篇10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道路建设;作用;问题;对策

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内容,为了更好地完善一体化规划工作必须要抓紧进行道路建设,通过网络化道路建设发展全面开展农村道路建设的相关措施。

1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中道路建设的重要性

1.1网络化发展

乡村道路建设是整合城乡发展的要素,是发挥“以城带乡”辐射作用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其重要作用在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公共设施一体化、要素流动一体化、生活质量和保障一体化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道路建设能够为产业布局、公共设施建设提供网络化发展的可能,并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首先,道路建设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地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在建设过程中自然要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这就为城乡的统筹发展提供了前导性调研工作。因此,它就不同于单纯的产业模式建设,而是有着城乡整体化布局的网络化建设作用,能够从道路网络的角度上将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进行整体化的规划,与传统的道路建设规划程序有别,这种一体化的规划必然会带来更为广泛的实际发展效应。例如:319国道黄桥大道建设过程中,就针对城市和农村的商业发展区域进行了整合研究,从网络化城乡发展的角度出发,一方面规划先行,桥建设定位在都市农业休闲区、地方特色商贸区、高档优雅住宅区。另一方面,进行了建设分步实施,全面实现了城乡同步发展建设的目标。总之,道路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建设项目,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新农村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必须先行先试,主动探索,统筹抓好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建设,保证尽快地统筹城乡规划,推进空间布局一体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1]

1.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

道路建设对产业化结构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道路交通自然会影响产业布局,为了更好地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产业布局,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优化形式,全面促进了统筹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的表现主要在这样几个方面:(1)道路建设提供了运输能力。运输能力是产业发展的重点支持,使乡村与城镇的联系更加便捷、紧密,提高了农产品的运输效率,扩大了流通范围,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2)激活了农村农业经济。农村交通方便了,山区群众与外界接触多了、交流也广了,各种信息渠道更加通畅,有效促进了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全面激活了农业经济的发展。(3)乡道路一体化,有利于破解二元机制的予盾,方便城乡居民的出行,缓解城市压力;有利于统一规划和道路客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有利于有效规范客运市场,为广大经营者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有利于城乡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和共同发展。总之,城乡一体化规划下的道路建设能够将城市和乡村建设融合起来,优化配置。建立起城乡一体的规划制度。在市、县域范围内,制定包括市区和乡村在内的长远总体规划,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发展。在规划中,要按照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科学的区域功能定位,合理安排。

2当前城乡一体化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农村公路密度不平衡

目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由于在早期建设过程中缺少规划,使得公路建设过于草率,出现了很多公路密度过大、地区差异等问题,这种问题严重影响了道路建设的长远规划,同时不均衡的发展现状也使得公路的使用情况出现不同的问题,公路的快捷运输出现隐患。[2]

2.2农村道路质量问题严重

我国农村道路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道路建设,由于农村道路原始情况不佳,弯曲、坡度等问题严重,加上修缮不当往往会出现破损的情况,导致农村公路之间、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高速公路之间尚未完全畅通,仍有部分乡镇、行政村还存在残缺不全的“断头路、泥巴路”。

2.3农村道路建设资金问题严重

新农村道路建设中,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融资困难,资金缺口大,目前公路建设资金仍以国内贷款和地方自筹资金为主,很多地方农村交通道路还待休整,交通条件急需改善。缺少资金的情况下,道路规划和全面建设陷入困境,年久失修的公路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一体化道路建设。

3城乡一体化道路建设的对策

3.1做好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要在确定规划期限、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交通调查、分析和预测以及社会经济效益估价等,制订的交通结构与道路网的规划。不能为了节省时间,节约资金就盲目进行建设,这样与城乡一体化规划相悖,往往会产生过多的建设问题。要做好交通规划,首先要严格执行规划规范,合理布置道路所占面积,满足城乡协调发展的功能要求。其次,要遵循道路规划设计原则,协调道路规划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最后,要加强自身艺术审美观点,使道路规划设计真正体现功能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3.2拓宽资金渠道

利用好市场,各种政策扶持的优势,通过多渠道筹集新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拓宽筹资渠道,通过向上级政府争取,向市场筹集资金,向群众筹集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在大力抓好各项交通费征收的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各种扶贫优惠政策和资金;通过相关部门内部挖潜,压缩各种经费开支来支持乡村公路建设;广泛发动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带头捐资,通过对大型企业的资金筹措获得资金,利用公路广告设施获得市场经济的资金回收。这些资金的渠道都能使得农村公路建设获得更多的资金,避免了资金不足引发的建设问题。

3.3实施道路建设措施

针对道路维修情况不良的情况,农村道路建设必须要全面巩固相关的建设措施,首先要全面建设农村公路联网工程,通过公路网络的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完善。二是要针对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实现道路亮灯工程。在主干线公路上尽量安装路灯,实现全面的“农村光明”建设。三是实施全面维修工程。对车流、人流量大,路面破损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公路进行大中修,四是公路安全防护工程。为了保障公路安全,对一些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事故频发的路段进行改造。

综上所述,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中道路建设对产业化建设有经济促进作用,对城乡网络化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积极面对农村道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实际问题进行道路交通规划、拓宽资金渠道、实施道路建设措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