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活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7:39

农业科技活动篇1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和《中共林省委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为指导,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市各级各类农业和涉农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社会组织,以科教兴农为己任,以产业需求为目标,以农村畜牧特产加工产品为单元,提高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组织化程度,在全市进一步形成重视科技、依靠科技、应用科技的浓厚氛围,提高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广泛参与。把“效益年”活动纳入各级政府“三农”工作的重要日程,科学谋划、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形成合力、强化扶持、抓好落实。广泛动员和组织全市涉农单位和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二)坚持项目带动、重点突破。把组织实施重大农业科技工程项目作为“效益年”活动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内容,紧紧围绕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全力组织实施国家和省重大农业科教项目。实现以项目带活动、以活动促发展、以发展增效益。

(三)坚持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注重加强农科教结合和产学研协作,突出产业发展主线,集聚科研、推广、教育、生产等科技力量,形成优势,开展联合攻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有效推动公益性与经营性创新主体分离、科技项目评估立项、科技成果评审应用、科技人员绩效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四)坚持服务发展、效益优先。持续提升农业科技服务产业发展的集成创新能力、支撑保障能力、引领带动能力,突破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三、主要目标

“效益年”活动总的目标是:组织1000名农业科技人员,推广转化30项以上新技术、新成果,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增效70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达到“五个一批”目标。

(一)攻克一批新课题。围绕植物新品种选育和农业技术集成应用、节水抗旱、畜禽及水产健康养殖、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生物等技术进行集中研究和攻关。

(二)转化一批新成果。支持生产经营者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推进产学研、科教用、育繁推一体化进程,搭建农业技术成果交易平台,拓展生产经营者获取农业科技成果的渠道和途径,重点转化市农科院水稻、玉米新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三)推广一批新技术。筛选一批适合我市实际的科技含量高、使用效果好、增效潜力大的主推技术和农作物主导品种,在生产经营中广泛推广应用。主导产业优良品种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100%,重大技术到位率达到90%以上,促进粮食、畜牧、林业、特产、加工业等主导产业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四)培训一批新农民。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科技培训工作,进一步丰富拓宽培训内容,拓展培训范围,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种养水平。全年共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2万名以上,培训和指导农业生产明白人30万人次以上。

(五)提升一批新产业。充分发挥全市农业资源和产业优势,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新技术新成果,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努力打造一批科技含量大、市场占有率高、发展前景好的优势特色产业,不断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四、重点任务

“效益年”活动采取“活动工程化、工程项目化”的方法进行,围绕和依托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达到“工作为活动提供载体,活动为工作注入动力”的目的。重点落实“十大工程”。

(一)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程。市农科院承担国家玉米及水稻产业体系建设综合实验站以及省水稻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项目,2012年结合“效益年”活动安排,以国家及省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实验站为基础,开展技术创新及科研攻关;引进高级人才,聘请中国农科院水稻专家、玉米专家与农科院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同时组织开展超级水稻新品种选育、水稻三系资源创制、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研究、林省东南部早熟玉米新资源创制、林省东南部高产大豆新品种选育、玉米单倍体育种等科学研究。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科研水平先进的科研队伍,为有效破解农业产业链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和新成果的产出与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市农委牵头,市农科院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二)现代农作物种业振兴工程。加大农作物品种研发投入,市农科院争取年投入科研经费500万元,重点解决水稻、玉米、大豆种质资源创新,水稻、玉米、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无公害稻米生产技术及植物保护等科学研究,2012年争取审定水稻品种7个,力争用3—5年时间,使玉米、水稻、大豆自有品种在省内种子市场占有份额分别达到10%、30%和10%以上。

1.为适应农作物种业发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主动地界定公益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在市农科院内建立以科研教学单位为主体,包括作物栽培研究,植物保护、科技信息等学科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

2.开展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组织市农科院科研骨干,构建稳定的研发创新团队,着力开展大豆、玉米、水稻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创制,逐步建立起较为系统的种质资源库和数据库。(市农委牵头,市农科院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三)重大技术推广工程。加大对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和高效节水灌溉的投入力度。通过行政与技术、科研与推广、规模化经营与专业化服务相结合的办法,建设粮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27个,示范片总面积27万亩以上,其中,着力抓好2个整乡高产创建推进试点。大力组织实施农业技术推广奖活动,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测土配方施肥要达到全覆盖、生物防治玉米螟要达到110万亩、农田统一灭鼠要达到103万亩、地膜覆盖栽培玉米要达到10万亩。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玉米宽窄行休闲种植等农业技术,实现重大技术推广的组织化、规模化、集成化。围绕重大技术推广、粮油高产创建和农民实际需要,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服务,着力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全面建立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制度,年培训700人以上,培养农业技术指导员和农民创业技能培训师。依托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组织400名以上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指导服务,直接为种植大户和困难农户服务,培训职业农民2万名以上,科技示范户4000户以上,培训和指导农业生产明白人30万人次。继续开展好160名村支书新农村培训工作。(市农委牵头,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农科院、县级农业行政部门和市县农技推广、阳光办、农广校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四)农业机械化示范推进工程。积极争取和利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优先解决当前生产急需的农机具,实施全程农机化示范工程20万亩,开展机械深松整地作业60万亩,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实施主要农作物田间生产全过程标准化作业,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农机标准化生产作业增产增效示范农机大户(合作组织),并实施“一对一”指导服务。进一步深化“平安农机”创建工作,计划创建1个“平安农机”示范县、2个“平安农机”示范镇、20个“平安农机”示范村和200个“平安农机”示范户;依托各级农机化技术学校建立农机人才培养基地,分层次培养农机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重点开展农机执法与管理人员培训、农机科技推广人员和农机技术骨干人员培训,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和维修等从业人员的培训,组织市、县农机科技人员深入全市粮食主产乡镇村屯,为农机大户和困难农机户直接服务,组织农机手培训710人次以上,有效提升农机手对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的了解、掌握与灵活运用的能力。(市农委牵头,市财政局、县级农业、农机行政部门和市县农机推广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五)园艺特产标准化生产示范工程。以建设具有特色的特产业园区,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以棚膜蔬菜、人参、食用菌为主的园艺特产业科技进步。2012年我市新建标准化棚膜园区4000亩,积极争取成为省级棚膜蔬菜生产园区,申报14个棚膜蔬菜生产园区建设项目;建设1个标准化人参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和6个人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并纳入全省标准化人参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包括:集安市新开河人参产业园区、集安市绿色人参生产示范基地、集安市非林地人参生产示范基地、集安市良种繁育生产示范基地、集安市林下山参生产示范基地、县德志绿色人参标准化种植基地和辉南县冰雾山野山参种植示范基地。全面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培训,结合阳光工程采取集中办班和座谈会形式,对棚膜蔬菜、中小药材和食用菌栽培等系列实用技术进行标准化生产培训。(市农委牵头,市财政局、市林业局、市园艺所、县级农业行政部门和市县农技推广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六)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工程。组织实施现代畜牧业“四年提升计划”,组织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从2012年起,每年完成14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改造建设,重点抓好1个原种场和6个扩繁场建设,支持标准化示范场开展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广农牧结合和生态种养模式,促进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组织200名畜牧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指导服务,培训畜禽养殖和防疫专职人员2000名以上,指导规模养殖户1万人次以上,加快推广畜牧业生产急需的畜禽品种改良、疫病防治、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粗饲料开发利用和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一系列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指导养殖场户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开展畜牧业信息化示范,鼓励畜禽原种场(祖代场)、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畜禽选育、环境监控、饲料投喂、远程诊断等生产过程实现智能化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效提升畜禽健康养殖水平。(市畜牧局牵头,市财政局、县级畜牧行政部门和市县畜牧技术推广及兽医防疫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七)林业科技富民工程。通过林业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强森林资源综合开发,提升产业层次,加快林业经济强市的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林地经济,依托长白山森林资源,加大森林绿色食品、森林中药、森林保健品、林下珍稀经济动(植)物驯养(培育)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用科技壮大林地产业。实施大项目带动大产业战略,突出抓好林业重点项目20个,计划投资2亿元。重点扶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10户(个),带动职工、农户1000户。加大实用技术推广力度,重点推广10项先进技术或科技成果,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继续开展林业科技特派员活动,选派10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林业生产、生态建设第一线,现场培训、指导,对口帮扶农林大户、创办林业示范基地、建立技术服务实体。培训和指导林农大户和困难林户5000户以上。通过实施上述科技富民工程,到2012年底全市林业社会总产值达到165亿元,比上年提高15%,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3000元,比上年提高12%。(市林业局牵头,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县级林业行政部门和市县林业技术推广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八)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鼓励、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效益提升,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370亿元,增长17%;启动建设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15—17个,年内完成投资2亿元以上。大力研发推广应用人参单体组份分离、畜禽副产品生物提取等一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促进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力争培育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1个,超10亿元的企业1—3个,超亿元的企业18—20个。鼓励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建设稳固的生产基地,带动农户20万户以上,积极组织农产品原料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加工原料数量和质量安全。根据全省的统一安排,积极组织龙头企业人才培育提升活动,大力培训重点龙头企业负责人,力争用两年时间将龙头企业负责人轮训一遍。(市农委牵头,市财政局、县级农业行政部门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重点以蔬、果、菌、畜、水产品为主,开展蔬菜、水果、食用菌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场(小区)和水产健康养殖场创建工作,抓好省级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区、场、社、企业、基地)建设。实施蔬菜、食用菌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全程控制标准。力争我市生产的蔬菜、水果、食用菌、畜产品、水产品监测平均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市农委牵头,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畜牧局、县级农业行政部门和市县农技推广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十)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工程。健全完善农技服务体系,2012年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机械化、农村经营管理等公共服务机构,加强乡镇和小流域水利、基层林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加强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尽快改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条件,按照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推广服务工作经费,原则上小乡(镇、办事处)不低于5万元。2012年,抓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和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建设完善业务用房,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和服务设施,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服务。深入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改革,2012年完成公共服务岗位设定工作,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按照“服务在乡、管理在县”的原则理顺管理体制。落实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对于扎根乡镇农技服务一线的人员,实行与县级事业单位平均工资相衔接的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实行上浮一级工资政策。注重创新平台、农业远程教育和农业信息化建设;强化农业远程教育的基本条件建设,配备和完善市、县农广校卫星接收设施,解决好必要的声像教材制作及电化教学设备;全面提升我市“三农”工作应急指挥能力、业务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市农委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农科院、县级农业行政部门和市县农技推广、农广校、信息中心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五、工作安排

(一)时间安排。

按照全省农业农村经济效益年总体安排,市“效益年”活动从2012年3月启动至12月结束。

3月下旬,制定市农业农村科技效益年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市“效益年”活动。

4月份开始围绕全省“五个一批”和“十大工程”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市“效益年”活动深入开展。

(二)重点活动。

“效益年”活动期间,市里集中组织开展以下三项重大活动。

1.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和农作物生长关键时期,以冬春农业科技培训和农业部农业科技促进年东北玉米“双增二百”科技服务为重点,组织市农科院和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对接县(市、区),点对点、面对面地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生产指导等科技服务。

2.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帮扶活动。结合“效益年”活动安排,市、县(市、区)安排1000名农业科技人员帮扶1000个困难农户,为其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引进、技术指导、市场营销等服务,通过科技与智力帮扶,引导其走上依靠科技发展生产、摆脱困境、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3.组织我市相关人员参加全省农业科技观摩交流活动。在2012年第三季度,省里将组织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专家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技术指导员及农业科技示范户,开展新技术、新成果观摩现场和技术交流活动,我市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省里活动,实行科研与推广工作的无缝对接,有效推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市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全面负责“效益年”活动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和指导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具体负责“效益年”活动日常管理和联络工作。各县(市、区)也要尽快成立“效益年”活动组织机构。各级政府要把开展“效益年”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亲自研究部署,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抓好落实。各相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要把开展“效益年”活动与绩效考评挂钩,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二)明确责任分工。

“效益年”活动采取“政府组织推动、部门牵头操作、单位分头实施、条块结合推进”的方式进行。以“块”为单位,政府是“效益年”活动的组织者和第一责任者,各县(市、区)政府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效益年”活动实施方案,并具体组织实施。各级各类农业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是“效益年”活动的主体和具体实施者,根据单位特点,抽调骨干科技人员,落实相关科技项目,全面参与组织开展好科研攻关、技术推广、教育培训、生产指导等各项工作。以“条”为单位,各级农业、水利、林业、畜牧等部门是“效益年”活动的牵头操作部门,根据本方案要求,认真履行好“十大工程”牵头和参与职责,并结合本系统特点,研究提出并组织开展好本系统的“效益年”活动。各级财政、发展改革、科技等综合部门要在“效益年”活动的资金筹措、项目安排、重大科研攻关协调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加大资金投入。

在稳定现有农业科技项目及其资金投入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推广和教育的投入,农业科研的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此重。建立稳定的农业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大力调整农业科研投入方式,逐步提高稳定性经费投入比重,降低竞争性经费投入比重,财政资金重点支持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确保重大农业科技项目顺利实施。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增加对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资金供给,完善农业信贷支持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科技投入,采取无偿补助、财政贴息、投资参股、有偿扶持等多种方式,吸引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的投入,推动金融和保险部门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

农业科技活动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教兴农为己任,以产业需求为目标,以农村畜牧特产加工产品为单元,提高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组织化程度,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在全市进一步形成重视科技、依靠科技、应用科技的浓厚氛围,不断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着力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促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广泛参与。把“效益年”活动纳入“三农”工作的重要日程,科学谋划、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强化扶持、抓好落实。广泛动员和组织全市涉农单位和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形成建设合力。

(二)项目带动,重点突破。把谋划和实施重大农业科技工程项目作为“效益年”活动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内容,紧紧围绕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集中谋划和组织实施一批能有效支撑产业发展的科教项目。实现以项目带活动、以活动促发展、以发展增效益。

(三)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注重加强农科教结合,突出产业发展主线,集聚推广、培训、加工等科技力量,形成优势,开展联合攻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有效推动公益性与经营性创新主体分离、科技项目评估立项、科技成果应用、科技人员绩效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四)服务发展,效益优先。持续提升农业科技服务产业发展的集成创新能力、支撑保障能力、引领带动能力,突破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三、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组织100名农业科技人员,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14项以上,覆盖各种农作物150万亩次,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具体达到“五个一批”目标。

(一)攻克一批新课题。围绕植物新品种选用和农业技术集成应用、抗旱节水、畜禽及水产健康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高效检测、农业生物与农业信息等技术进行集中研究和攻关。

(二)转化一批新成果。支持生产经营者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推进产学研、科教用、育繁推一体化进程,搭建农业技术成果交易平台,拓展生产经营者获取农业科技成果的渠道和途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提高转化率5个百分点。

(三)推广一批新技术。筛选一批科技含量高、使用效果好、增效潜力大的主推技术和农作物主导品种,在生产经营中广泛推广应用。主导产业优良品种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100%,重大技术到位率达到90%以上,促进粮食、畜牧、林业、特产、加工业等主导产业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生产成本降低5%左右。

(四)培训一批新农民。全市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和农业科技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培训内容进一步丰富,培训范围进一步扩展,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技术技能进一步提升。全年共培训农村实用型人才5000名以上,培训和指导农业生产明白人10万人次以上。

(五)提升一批新产业。立足我市农业资源和产业优势,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新技术新成果,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孵化培育新兴产业,努力打造一批科技含量大、市场占有率高、发展前景好的优势特色产业,不断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四、重点任务

“效益年”活动采取“活动工程化、工程项目化”的方法进行,依托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达到“工作为活动提供载体,活动为工作注入动力”的目的。主要启动实施“十大工程”。

(一)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程。以有效组织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为统领,组织全市农业科技人员,重点结合农业产业技术支撑的需要,从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等环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充分发挥100名农业技术指导员的技术支撑作用,全面构建水稻、玉米、大豆、黑木耳四大作物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从实际出发,遴选适宜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主推技术和重点技术的研究、集成、试验和示范;收集、分析四大作物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指导农户选好主导品种,明确种植方案,掌握和应用主推技术。努力破解农业产业链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市农业局牵头,市财政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科技局〕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二)现代农作物种业振兴工程。加大农作物品种研发投入,重点解决骨干企业引领问题。加强以农作物育种为重点的重大技术研究,力争用3—5年时间,使玉米、水稻、大豆自有品种在我市种子市场占有份额分别达到10%、60%和50%以上。重点是以我市瑞兴种业为依托,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子骨干企业。支持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壮大育繁基地,保障良种供应。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选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苗头新品种。(市农业局牵头,种业企业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三)重大技术推广工程。通过行政与技术、创新与推广、规模化经营与专业化服务相结合的办法,建设粮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7个,其中玉米1个、水稻6个。示范片总面积达到7万亩。大力组织实施农业技术推广奖活动,筛选主导品种9个、主推技术12项以上。加大四项重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确保测土配方施肥达到全覆盖、生物防治玉米螟达到50万亩、农田统一灭鼠达到45万亩、地膜覆盖栽培玉米达到3万亩。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玉米“二比空”、垄侧栽培等农业技术,实现重大技术推广的组织化、规模化、集成化。围绕重大技术推广、粮油高产创建和农民实际需要,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服务,着力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全面建立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制度,着力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和农业技术鑴?p垕B依托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组成农业科技服务队进村入户指导服务,直接为种植大户和困难农户服务;培训职业农民5000人以上,科技示范户1000户以上,培训和指导农业生产明白人10万人次以上。继续组织参加省开展的万名村支书新农村培训。(市农业局牵头,市财政局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四)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推进工程。在利用国家补贴资金的基础上,利用省级资金重点对深松机、玉米免耕播种机、乘坐式水稻插秧机、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三行以上自走式玉米收获机5种产品进行累加补贴。继续扶持并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示范社10个,农机示范户50个,组织全市20人次农机专家深入到农机大户和困难农机户直接服务,组织农机手培训1500人次,有效提升农机手对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的了解、掌握与灵活运用的能力。(市农业局牵头,市财政局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五)园艺特产标准化生产示范工程。大力推进以棚膜蔬菜、人参、食用菌为主的园艺特产业科技进步。在河南街杨木林子村建立1个生产面积110亩的日光温室标准园区;在漂河镇胜利村建设1个30万平方米西洋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前进乡义气岗子村建设1个45万平方米人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黄松甸镇伟光村2500万袋黑木耳园区、黄松甸村北场子1200万袋黑木耳园区、黄松甸村小北屯650万袋黑木耳园区、双山子村600万袋黑木耳园区、沙河掌村500万袋黑木耳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进一步提升标准化水平。全面开展园艺特产种养大户和园艺特产种养困难户标准化生产培训,培训内容除标准化栽培技术外,重点培训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有机肥改良土壤等重大实用技术在园艺特产业的应用。(市农业局牵头,市财政局、市林业局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六)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工程。实施现代畜牧业“四年提升计划”。积极开展畜禽养殖场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推进5个示范场建设,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小区)50个,重点抓好6个扩繁场建设。鼓励和支持养殖小区、标准化养殖场建立专业化、标准化畜禽粪污处理场,生产优质、高效有机肥料,推广农牧结合和生态种养模式,促进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支持养殖场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提高无害化处理能力,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水平达到国家标准。深入开展“业务大培训、技能大比武、科技大推广活动”,培训和认定市级培训师50名以上,组建10人的市级畜牧科技大培训、大推广专家服务团和100人的乡级畜牧科技培训推广服务队,对广大养殖户和农民进行指导培训,指导规模养殖大户500人次以上,政策和技术明白人2000人次以上。加快推广畜牧业生产急需的畜禽品种改良、疫病防控、无公害畜产品生产、粗饲料开发利用和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一系列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指导养殖场(户)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启动畜牧业信息化示范,鼓励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畜禽选育、环境监控、饲料投喂、远程诊断等生产过程实现智能化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效提升畜禽健康养殖水平。(市畜牧业管理局牵头,市财政局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七)林业科技富民工程。通过加大木材等森林资源精深加工,着力抓好林业企业与推广,形成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林业剩余物循环利用技术,积极引进、消化再创新林业生物质颗粒燃料集运、热效率利用等关键技术,加快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依托长白山森林资源,加大森林绿色食品、森林中草药、森林保健品、林下珍稀经济动(植)物驯养(培育)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用科技给林下产业强筋壮骨。重点扶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户,产业基地20户(个),带动职工、农户1000户。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继续开展林业科技特派员活动,选派科技特派员,深入林业生产、生态建设第一线,现场培训、指导,对口帮扶农林大户、创办林业示范基地、建立技术服务实体。(市林业局牵头,市财政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科技局〕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八)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建设一批具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农产品加工项目。重点推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完成投资2亿元。抓好协调服务,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效益。实现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89亿元,增长20.5%,其中收入达亿元企业3户,3000万元以上企业5户。通过鼓励支持企业采取自主研发与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联合研发、对外合作等方式,大力研发秸秆生物质发电、秸秆生物汽柴油提取等一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促进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发展。通过抓产业基地建设、组织标准化生产、加强品牌建设、开展企业人才培训、强化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推动企业升级晋档,促进企业效益提升。(市农业局牵头,市财政局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重点以蔬、果、菌、畜、水产品等“菜篮子”产品为主,在开展蔬菜、水果、食用菌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场创建的基础上,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新建1个市级快速检测站,设立1个市级食品安全监督举报中心和17个乡镇街区监督、举报站,实现乡镇街区以上大型农贸市场本地检测、监督举报全覆盖。力争我市生产的蔬菜、水果、食用菌、畜产品、水产品监测平均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市农业局牵头,市财政局、市畜牧业管理局、市水利局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十)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工程。建立健全乡镇街区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机械化、农村经营管理等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小流域水利、基层林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加强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条件。继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建设力度,深入推进农技推广管理体系改革,年内完成公共服务岗位设定工作,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强化农业远程教育的基本条件建设。市农广校配备和完善卫星接收设施,解决好必要的声像教材制作及电化教学设备。(市农业局牵头,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畜牧业管理局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五、工作安排

(一)时间安排。

全市“效益年”活动分3个阶段进行:

1.准备启动阶段(2011年12月上旬至2012年3月中旬)。制订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筹备启动与宣传发动。

2.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3月中旬至12月中旬)。围绕“五个一批”和“十大工程”目标任务,全面推进“效益年”活动深入开展。

3.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12月下旬)。对“效益年”活动进行总结,形成文字材料和影像资料。

(二)重点活动。

“效益年”活动期间,市里集中组织开展以下4项重大活动:

1.召开“效益年”活动启动仪式。2012年3月中旬,组织召开有关部门参加的全市“效益年”活动启动仪式,全市“效益年”活动正式开始。

2.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和农作物生长关键时期,以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和农业部农业科技“促进年”、东北玉米“双增二百”科技服务为重点,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开展技术推广、科技培训、生产指导等科技服务。

3.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帮扶活动。结合我市开展的“发展上水平,干部下基层”等活动,根据“效益年”活动安排,抽调100名农业科技人员、帮扶100个困难农户,为其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引进、技术指导、市场营销等服务,通过科技与智力帮扶,引导其走上依靠科技发展生产、摆脱困境、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4.开展农业科技观摩交流活动。在第三季度,组织全市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及种养大户开展新技术、新成果观摩现场和技术交流活动,逐步实行技术与推广工作的无缝对接,有效推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效益年”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主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市农业局局长担任,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科技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畜牧业管理局主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

2.责任分工。农业、水利、林业、畜牧、科技、财政等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方案要求,认真履行好“十大工程”牵头和实施职责,同时结合本系统特点,组织开展好本系统的“效益年”活动。财政、科技等综合部门要在“效益年”活动的资金筹措、项目安排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明确专人具体负责“效益年”活动日常管理和联络工作,把开展“效益年”活动与绩效考评挂钩,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根据部门特点,抽调骨干人员,落实相关科技项目,全面组织开展好科研攻关、技术推广、教育培训、生产指导等各项工作。

(二)加大资金投入。

在稳定现有农业科技项目及其资金投入的基础上,逐步增加财政对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的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农业科技投入增长机制,确保重大农业科技项目顺利实施。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增加对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资金供给,完善农业信贷支持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科技投入,采取无偿补助、财政贴息、投资参股、有偿扶持等多种方式,吸引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的投入,推动金融和保险部门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

(三)加强法制建设。

认真贯彻实施《科技进步法》和《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加强农业科技执法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知识产权的执法监管能力,强化法制在“效益年”活动中的保障作用。

农业科技活动篇3

关键词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农业科技活动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0)22-0024-02

在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powerpoint(ppt)幻灯片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科学技术的各种活动中,如专题讲座、工作汇报、项目申报、农技培训等[1-2]。如何充分发挥powerpoint的优势,制作直观明了、形式多样、美观大方、独具风格的幻灯片,不仅能使枯燥无味的工作变得轻松有趣,而且会增加说服力,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加深印象的作用,使农业科学技术的各种活动变得生动活泼、重点突出,达到较好的效果。现对采用powerpoint2003制作独具特色的幻灯片介绍如下。

1素材的获取与提炼

1.1从“教材”中获取

幻灯片的素材是指与ppt制作相关的所有资料,包括科研教材、笔记、项目申报书、项目验收报告、农技培训教案等,也是其呈现的主要内容。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幻灯片上的文字并不是以上“教材”内容的复制或抄写,因为显示的内容过多易引起听众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使其分不清主次,更不便从幻灯片中获取主要的信息。因此,ppt制作者要精挑细选,把核心、重要、难于理解的内容选择出来,按照章节、问题的先后顺序进行编辑、排版。

对于“教材”中的图片,可以使用扫描仪进行扫描或者用数码相机拍照获得。如果作项目申报或验收或农技培训,则需要作者多进行实地调研,拍摄关键时期及能反映核心问题的照片,经亮度、对比度、裁剪等简单处理后运用到ppt幻灯片中,可使听者一目了然。

1.2从网络中获取

借助网络技术,可以获取最新的新闻信息、相关图片、文字信息。对于网上的文字信息,一般可以采用复制或粘贴的办法完成。对于新闻图片和报纸版面的图片,可以使用裁剪工具获得,或者用下载存盘的方法获得。

值得提出的是,科技文献的查阅、提炼及编排是幻灯片制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可以登录具备文献查阅系统的网站,例如贵州省科技厅情报研究所网站,点击维普、万方、

3.3.1进入普通视图。单击菜单栏上的【视图】命令、选择【普通】,则进入普通视图。

3.3.2编辑演示母版。演示母版包括标题、正文、项目符号等占位符,同时还可有图片、图表和组织结构图等。演示母版的编辑包括以下4个步骤。

(1)向演示母版中输入文本。幻灯片中大量的信息是靠文字来体现的,向幻灯片中添加、编辑、修改文本是幻灯片中最基本的操作。向演示母版中输入文字后,单击菜单栏上的【格式】命令,选择【字体】、【项目符号和编号】,对文本进行必要的修饰,以改变文字外观,从而美化演示母版。单击菜单栏上的【格式】命令,选择【行距】进行行间距调整。

(2)向演示母版中输入图片。图片是幻灯片中经常用到的对象。要创建一个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以获得极佳的演示效果,使用图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向幻灯片中输入图片有多种方式,可以单击菜单栏上的【插入】命令,点击【图片】,根据需要选择【来自文件】(或其他),将图片插入到演示母版中,再调整好其大小和位置,或者直接选择图片复制、粘贴到幻灯片上,再右击,选择【设置图片格式】,根据需要可调节图片【颜色和线条】、【尺寸】、【位置】等。如果一张幻灯片中放置多张图片,可调节其大小,按不同布局放置,或通过点击【幻灯片放映】中【自定义动画】设置其放映时的顺序。

(3)向演示母版中输入图表。图表可以使演示母版中的内容以清晰、直观、严谨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更易于理解和具有说服力。单击菜单栏上的【插入】命令,选择【图表】,对随之出现的数据表进行编辑、修改。然后关闭数据表,调整好刚插入的图表的大小和位置即可。同时,也可以对数据表进行修改,还可以对插入的图表进行动画设置,使其呈现不同的风格,更加突出其内容或增加美观性。

(4)向演示母版中输入表格。单击菜单栏上的【插入】命令,选择【表格】,对其行列数进行设定即可;或直接在word文档或excel表格中制作表格,然后复制、粘贴到幻灯片中,根据需要再调节表格大小、行距、字体颜色等即可。

4幻灯片放映的制作

4.1动画设置

放映幻灯片时,为幻灯片中的各种文字、图片、图表等对象添加动画效果是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5]。选中幻灯片上欲设动画的对象,单击菜单栏上的【幻灯片放映】命令,选择【自定义动画】,选择一种与幻灯片内容相匹配的动画效果,就可完成幻灯片的动画设置。

4.2切换方式设置

单击菜单栏上的【幻灯片放映】命令,选择【幻灯片切换】,选择一种切换方式,就可完成幻灯片的切换方式设置。

4.3放映方式设置

单击菜单栏上的【幻灯片放映】命令,选择【设置放映方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种放映方式,就可完成幻灯片的放映方式设置。

4.4排练记时设置

单击菜单栏上的【幻灯片放映】命令,选择【排练记时】,进行幻灯片放映,根据预演设置放映的时间,可完成幻灯片排练记时的设置。

5参考文献

[1]郑凤春.多媒体宣传幻灯片的制作[j].农业与技术,2004,24(2):151-152.

[2]吴忠平.农机培训多媒体幻灯片的制作[j].浙江农村机电,2003,(1):26-27.

农业科技活动篇4

[关键词]晚清近代农业科技基层推广

〔中图分类号〕K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07)04-0121-06

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破产,证明国家要强盛光靠购买炮舰和训练新军是不够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农业是发展工商业的基础,是国家富强的基础。于是,在中国兴起新的重农思潮。此时的重农已与传统的重农抑商有了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上更是如此。这方面的观点和主张倍受维新派的赞赏。后来虽然维新变法失败,引进西方近代农业技术却没有就此中断。朝廷提倡设农学、办农事试验场、设农民讲习所和设立农会等。[1](p79-81)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经《农学报》和其他报刊杂志以及翻译成汉语的外国近代农学著作等渠道传进晚清帝国。要把翻译、引进的近代农业科学技术送到风气未开的农村,交到不识字的农民手中,让这些农业技术的实践者掌握,才能最终收到效果。部分地方官员、基层农会与乡绅等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基层农业科技的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他们利用基层的农业学校和试验场,利用兴办演说会将近代农业科学知识展示给农民,并给他们送去苗木和良种,以推广西方近代农业科技。在中国,农业与农业近代化、近代农业科技在基层的传播与推广都是很重要的,因而对其历史的研究也是有价值的。对此,前人已做过一定的工作。如在研究农作物的引进时,涉及在基层的传播与推广;[2](p40-48)在研究中国近代化农业教育中,包括“农民补习教育”,提及向农民传授西方近代农业科技。[3](p33-38)但是,尚未有人专门对这一时期的推广活动本身加以研究,这就为本题目留下了研究空间。本文着重研究晚清近代农业科技在基层的推广活动,若有疏漏之处,敬请方家赐教。

一、基层近代农业教育部门及其辐射作用

1900年前后,中国办起了最早的若干所农业学堂,开近代农业教育风气之先。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兴办新式学堂,各级各类农业学堂也由此纷纷兴办开来。其中,有的学堂明确其培养目标,即培育有机会实践近代农业技术的人,如山西兴办农务学堂,“饬令保送之州县,必其地有农利可兴者,保送之学生,必其家有田产可耕者,庶学成回里,籍手试验,不托空言”。学生“卒业后即可散归本地,充小学堂教习。省城再令收学生,迭为造就,如此则农林专门之学,数年间即传播全晋”。[4]

州县一级的农业学堂,在培养编制以内正式招收学生的同时,还无偿地为当地农民提供咨询、开阔其眼界,对近代农业科技在基层的推广起了更直接的作用。如《秀水试办蚕学分会章程》中明确规定,“本会养蚕制种各法,听人前来观看,共见共闻,以开风气”,“有欲查养法者,尽可亲至蚕房观看,并无需禁忌”,“蚕种为养蚕第一要事,故本会特备显微镜,各地之蚕种,如欲辨别有病无病、是好是坏,可携种来馆,当即代为考验,不取分文”,“邻近各地,欲请教习察看其家养蚕者,可来馆报知,教习即行往看,有不合法处,自当一一指示,不取分文。除请者太多,及本馆事忙,不能分身,此外均可前往”,“远地欲考求诸法,可写信与本会,即当复信。乡间不便写信者,托亲友来馆代达亦可”,“本县深知百姓艰苦,特设此会,以为补救,面谕庄书地保,每庄中择养蚕能识字者一二人,来看养法,一切不用花费”。[5]上述蚕学馆是一切为基层蚕户着想、传播先进养蚕技术、急农民所急,确实令人动容。

有的学校则业余向农民授课,如丰润县令将当地的旧式学校“恃羰樵骸备脑斐尚率窖堂“天算格致小学堂”后,又添农科,还准备用通俗语言向农民传授近代农业知识,“径向报馆,购定《农学报》24份,延请县属学术勤奋、略通算学、化学生员王金绶、梁直臣二人,各持一份,择定城乡通衢,用土话逐日讲说。设有长条木凳,任农夫野老,坐而观听。遇有不明者,随时诘问。由官酬给薪水,不取民间分文。……一面劝谕绅民,自行购阅,务使家喻户晓,开民智而厚民生”。[6]淮安蚕桑公院是一所民办学校,授课内容有:一种桑、二饲蚕、三制种、四缫丝、五织绸。教学用的影镫、显微镜、解剖器、验种药品及乳钵、验丝检尺器等齐全,还聘有日本教习。该校允许农民免费听课,以改进当地的蚕桑技术。“其旧法之未善者,用新法改良,准农民来园观看习学,裨人人得知种桑之法”。“院中办事人等,不取薪水,由同志举充,以节糜费”。[7]桐乡蚕学馆中有六百倍显微镜,用来检验和剔除带病蚕卵。“乡民如欲分别种之有病无病,可持种至本馆,当代为查验。又如欲通晓育蚕之新法,可至本馆观看。有未明之处,可问本馆,当详细指示”。[8]舒城县斌农学校在城所属各乡分设农会,规定学校的教习们按时赴会讲课,将西方近代农业技术送到乡下去,“舒邑分东西南北,在五乡共四十五团里。今就本学校内,设立总农会一所。东乡则南港、杭埠、南乡则西汤池、西乡则中梅河、晓天镇、北乡则桃溪镇、鹭鹚庙、在乡则乾汊河,共八处,分设农会。本城则初三、十八,五乡则初一、十五,届期则由农教习、农正衣冠赴会,先行宣讲圣谕广训,次及农学报章。凡附近农民,皆可受业请益。其一切由渐,改良之法,由本地绅耆,首先试办,庶几一倡百和”。[9]该校还办农报,“由农教习、农师范生,采取中西农书、简要易行之法,每月十三、二十八出报两次。每册约二十余纸。中分十类,一务本、二气候、三肥料、四耕种、五果蔬、六材木、七蚕桑、八牧养、九食用、十劝惩。发各农正,每会十册,肄业生各一册,如邻封有购置者,但取纸墨之资”。[9]

以上正规农业学堂,在教学之余,免费将西方近代农业科技送到农民手中。另有一些农业学堂是专为农民开办的,称“半日学堂”、“三余学堂”或“农业肄习会”,就像夜校一样。“泰州有高君人鉴、陈君钟骏等,组织泰州普益蚕桑公司,并附设农务半日学堂,教授蚕桑种植事宜。业经禀奉两江学务处暨州牧批准给示开办。兹经公议农务半日学堂,由高君经理,并由其少君江南实业学堂农科毕业生高君文炳,翻译农书农报,编成课本,教授农民。业已延聘教员,择定曹庄王宅作为校所。现有魏君士英、闾君友菊、王君彰甫、邵君筱舟、袁君简实、曹君漱清等,赞成其事。尚拟于该校,附设东英文、算学讲习所,以开风气云。”[10]江西省的州县内,兴办的农民业余学校颇多,如永宁县“光绪三十年,胡令嘉铨表称……并于因公下乡,传集各乡识字老农,饬设三余学堂,将奉发《农学丛书》、《农学报》摘其浅近者,讲解演说,使人易晓。八月表称,各乡设立三余学堂者,已有数处”。[11](永宁县)龙泉县“谕令各乡设立三余学堂,将奉发《农学报》及《农学丛书》,发给抄阅,各乡绅来署抄录者,络绎不绝”。[11](龙泉县)万载县“其潭浦地方,有荒山一障,系黄商为钻之业,已赴县面禀,情愿捐归农业会垦种,办理农务,尚称认真。是月,据该县张令之锐禀报,于西门城外西屏山寺,设立农业肄习会,专以讲求改良、开通智识”,于是,在有活动时,“耆老农夫,齐集农会”。[11](万载县)如果坚持下去,这样的农业学校对近代农业科技下乡和开风气来说,具有直接的作用。

二、西方近代农业科技在基层的宣传

基层政府机关和基层农会将手中的《农学报》所载内容进行筛选,将实用而又切实可行的近代化农业技术摘出,用通俗语言整理成农业科普材料,送到乡下去,向农民传授。其做法旨在分发、讲解材料和举办近代农业科技演说会。

罗振玉创办的《农学报》,包含大量新近译出的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知识,每期印出后,县里派人筛选出适合当地情况而又让农民能够接受的内容,改编成宣传材料,送给农民或向农民讲解。“报纸十份,未能遍给,得报诸生童,务宜详阅考究,仿照试办,及与人同传观,并须随处将报中一切切要之语,与农民讲解,俾可周知。总期大开风气,有益地方,是为至要”。[12]宜春县“平冈种苎麻,土性本属相宜,惟培养不甚得法,仍复不见蕃茂,现将奉发之《农学报》,摘取简要易行者,分条出示,俾众周知”。[11](宜春县)萍乡县“(光绪)三十年八月,彭令继昆表称,该县民勤耕种,少有荒废田地。节(应为即)经督饬绅耆,随时劝导乡农,后将奉发《农学丛书》及《农学报》内,择其风土相宜,一切种植、畜牧、制造各法,摘录简要易学者,分条撰示,使民周知”。[11](萍乡县)莲花县“购到《农话》一书,已派人在城乡宣讲,并摘《农学丛书》演说,以开农民智识。七月,据郭署丞调元表称,四都颜姓,设立农会,研究种植新法。九月表称,自颜姓设立农学会后,各乡渐多仿效。二十都贺姓,二十三都谢姓,十七都刘姓等,先后禀报垦种。三十三年表称:各乡兴农会者日渐加多”。[11](莲花县)在有的地方,此类措施已经初见成效,如鄱阳县“所种杂粮以番薯为大宗,因农人不知用肥,前经教以多下骨灰等项含磷肥料,今岁收成较丰,足见栽种之法,必须讲求化学。又于奉发《农学报》内,择其简要易知易行者,摘录多条,散给乡民,俾知考验。前种苎麻,均已成活,培养亦甚得法,须待来年春,方能睹其成效。至饲蚕、缫丝、制绵、拈线诸艺,民多习熟,现在互相教授,将来可以获利无穷”。[11](鄱阳县)

宣统三年,奉天农务总会创办了面向基层的《农务白话报》,由基层分会发到乡下去,此报“专以提倡农务为宗旨,由各分会代为分送,其报资减半收取,以期农业之进步云”。[13](p102)人们如若遇到农业难题时,也可以向这类农业科研机构求援,“法政学堂学员贾钟庚在劝业道具禀言:辽阳城南一带出现一种黑壳虫,俗名瞎碰,日出而入,日入而出,专吃青苗。今幸时届白露,秋收匪遥,不至成灾。然后患宜防。亟切研究除虫之法等。语是以劝业道特饬农业试验场设法考究除虫之法等,布告乡民以防害虫云”。[14](p161)

与分发材料相比,“农事演说会”则更能扩大宣传面和号召力。在奉天农业试验场和农业学堂建成后,当地兴起了重视和学习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的新风气。劝业道发起、商民合办,搞起了“农事演说会”,不久,还增加了阅览室。附近农民踊跃去听演说、增新知,甚是红火。虽然中途也有门庭冷落的时候,但总体来说为开通农智出了微薄之力。“本道为提倡各项实业,在南关地藏寺设立农事演说会场。每届星期派令农业专家宣讲有关农务者,以为改良预备。岁未能骤获实效,而听者云集,实已足资观感,……本道于该会场内添设阅报室,购各种实业报纸,专派委员经理,以便大众浏览。”[15](p291)中间虽有“每逢该场演说,而如场听讲之人转型寥寥云”。[16](p325)但次年又有起色,“小南关农学演说会每逢开演之期,观者如堵。日前劝业道徐鉴事登坛将土宜、种植、肥料诸法细为剖解,演毕依听者坐次逐一叩之,闻能了解者颇居多数云。”[17](p224)

后由于基建,该演说会中途有过暂停,竣工后又重新开讲,且有更大的起色,“去年设立农业演说会于小南关。但去冬每逢宣讲农业时,入堂听讲者尚属寥寥。今春则开会以来,每逢讲期入座旁听者甚夥,较之于初立时不相同矣。”[18](p105)“省城农业演说场设立年余,入场旁听者颇形寥落。今春则风气大开。每逢开会、演说,入场旁听者颇形踊跃。可见东三省农业有发达之希望也。”[19](p361)

有人一度提议将这个商民合办的演说会收归国有,“劝业道因省城设立农业演说会,仍系商民合办,恐不足以昭慎重,故拟禀诸督宪奏请设立农政厅。归该道管辖,特不知能邀农工商部允准否耶?”[20](p197)也有人提议解散该演说会,“省城农学讲演会自开办以来,农民赴会听讲者原属寥寥。星期日虽由该颁发农务白话若干,通究无补于农业之发达。昨日由劝业道黄观察已经遵谕解散云”。[21](p70)虽如此,演说会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这类演说会,可补农民因识字率低而影响学习新技术这一不足,又有助于学习西方农业科技之风气的形成。

三、西方近代农业科技推广之成效

我国清末兴办过一些基层小规模农事试验场,它们尚不具备培育新种的能力,其主要功能是试种新引进的种子。试种成功后,再教乡民种植并提供部分种子。地方绅士在为乡民提供种子苗木方面颇能发挥作用。基层农业试验场等机构所能试验和提供的有树苗与作物种子、显微镜查验过的无病毒蚕种及畜禽良种。如“瑞安黄仲|太史,与其弟本会会员叔颂太史,邀集同志三十余人,议在瑞邑设立务农支会。已购地三四十亩,托本会代购湖桑,及外洋各植物种,以备试种云。”[22]“本会会员徐以逊舍人,以牧养之利厚于树植,惜南中风气未开,且不知饲养之法,爰先译日本牧羊书数种,并购羊数百头,散给绍兴农户。授以养法,以母及毛归于原主,子归养户。此法办理甚善,如此,可家家体验牧事,风气不难渐开。”[23]“本社验费系为各社种纸,皆将发售获利,取不伤廉。若近地农家制种自养,为数无多,来社请验,尽可分文不取,但亦不为盖印图记。用杜巧诈。”[24]从向农民讲授理论到向他们提供良种,推广工作迈出了更加实质性的一步。至于种子是有偿提供,还是无偿提供的问题,一般是查验过的无毒蚕种由蚕桑学堂的试验场直接出售给蚕农,蚕学馆毕业生也可制种出售获利;牲口良种,奉天农业试验场的做法是,农民可将自家的牝牛、羊、猪牵到场中配良种,不收费用;而如上所言,将羊散给农户饲养,农户得羊崽而归还母羊和羊毛的做法,介于有偿和无偿之间。农作物种子及桑苗、树苗则无偿提供的较多。关于有偿提供良种好,还是无偿好,有言道:“若徒养种给领,不取民钱,则公款必有出而无来。虽动巨款,而全省之领者势难遍及,且领者既不费一钱,或转视为无足轻重之物,而不甚爱惜,莫如听民自购种类,断不肯听其枯槁,致贻弃工浪费之悔。”[25]终究是顺从市场经济规律为佳。

在译农书、办农报的工作中大量接触了西方近代农学的罗振玉认为,各处直接从国外买种苗,或因路远损坏,或延误农时,“计莫如各处设立售种所,以便志士之购求。其设立之法五:一购选种器,若试盐水浓淡之比重计、验种子甲拆力之器之类;二曰购求欧美佳种,凡购求外国之种,或中国夙无者,或中国有而不如外国产之佳者,若欧美之麦、英伦之葱、美利坚之棉与玉粟黍、印度之蓝,推之农用动物,如瑞士之羊、意大利之蜂、荷兰之牛、亚拉比亚之马之类,皆罗而致之,以广传殖;三曰设种田,美国植棉,专设造种之田,择向阳平坦之地,厚其肥培,专于此植棉种,较种棉采花,其利尤厚。今宜师此意,立种田,俾得繁殖,免远求之劳,而收倍蓰之利;四曰教种植法,凡售种处之种,或来自外国,或传自远省。求者或昧其培植之法,宜于包裹种子之纸袋表面,载明其名目,及贮藏之法、栽植之时期、性质之宜忌,以便览省;五曰造新种,近欧美学士,依植物学新理,施人工媒合之法,以人力改良植动之种类,故近来植物之新种类日出不穷,……今宜从事外媒合之术,而为种子改良之计。”[26]罗振玉的设想就是实现良种专卖,这确实符合近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更能保证良种推广的效果。

大约在从光绪二十四年到清亡的十多年时间里,在中国的有识之士,包括官员、知识分子、地方绅士、商界人士等的各方努力以及农民们辛勤劳作下,引进的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终于走出书本开始在生产中尝试,并略显成效。但是,这一点成效远不足以改变清末中国农业生产的面貌。虽然如此,参与试种与推广的人士由此对西方近代化农业科技加深了认识。如通过试种美国小麦,了解到其优缺点:“本会会员,寿州孙君荔轩,试种美种小麦于扬州,连年收获丰硕。其友高邮杨君跛渔名m者,以标本赠会中,且媵之以说曰‘稻水谷,性阴,宜土卑湿,麦旱谷,性阳,宜土高燥,物性使然也’。”[27]他们利用各种关系,求得佳种:“余友孙君荔轩荫庭昆季,函致西友,托购美麦数磅,俾乡佃邗人种之,以验异同,冀开风气。戊戍麦秋,偕友往观,似与华产迥别,色浓茎高,穗长叶大,一望翘然独出,百步外即知为异种。”[27]然开始试种时不得要领,“惟以麦苗过稠,兼遇积雨,所获甚少。然颗粒之肥大颜色之光洁,旧时面目,未失本来,致足喜也。或曰:初肖所生,再则不类,心疑之。其秋,命佃以所获者再试之,今夏收刈,仍肖前状,惟较华麦迟熟十日,为可异耳。”[27]通过试种后他们认识到:“美种小麦之穗,壮于中国寻常种且倍,富于小粉(即淀粉)质,杵粉洁白,而华麦则逊之,然剖视而查以显微镜,与华麦较,则华麦明而美麦暗。盖华麦胶质(即蛋白质――笔者)较富也。且收成之期,亦华麦短于美。由是观之,华麦非无可取也。尝考美国种植之物,移植中土,靡弗宜者,惟较之中土产,收刈皆较后期。殆美国温度,高于中土,故移植温度较低之地,不免延其时期耳。美棉亦然。今欲为之改良,宜依植物学新理,取华种之佳者,与美种,施人工交合,则向之成熟期迟者,必改而较早,向之胶质寡者,必改而增多,合两国之种,取其性质之善而改其不善者,在一反掌间耳。”[27]其可贵之处不仅在于试种成功,更重要的是不盲目崇洋、分析洋种之利弊、择优而从,这是理性的做法。

四、推广活动中的各界人士简述

推广西方近代农业科技以开风气,是艰苦细致的工作。有见识、有责任感的高级官员、基层农会会员和地方上的绅士确实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在本文前半部分的内容中已有介绍。此外,还有些对农业技术特别感兴趣的农民、学成归国的留学生,甚至外国人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如:“合肥黄君幼三,夙究心农学,拟于芜湖封江洲地,辟数十亩,用新法试种,以开风气。又拟于皖兴蚕桑之业,亲赴杭州蚕学堂,游览考究,以便兴办云。”[28]“日本东亚蚕业学校毕业生龙汝翼、胡Z等近日联络同志,筹集股款,就北关外蚕桑公社之侧,开办学社一所,名曰经纶学社。拟招生三十人,讲习饲蚕诸法,限六个月毕业。当禀明提学司立案矣。”[29]“闽郑仲甫二尹,去岁去法国学习饲蚕,刻已学成,至杭州蚕学馆阅视,现已回闽,拟于八闽振兴蚕业云。”[30]

在晚清中国,参与推广和传播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的外国人有如下三类:一是翻译西方近代农业著作的人员,如日本人藤田丰八等。二是来华充当教习的外国人,他们在中国的农务学堂任教或在试验场中指导实验,有的还参与了调查和推广工作。张之洞在湖北抓实业时,发现中国农民种出的棉花因品种不好而无法用来在洋机器上织布,就决心引种美棉。起初,由于季节赶得不准和棉农不得要领等原因,效果欠佳,于是他请来了美国教习白雷耳。这位美国人在大冶、武昌做调查并研究了改进试种的办法,“所见棉花较美国远逊,其故殆由排种太密,不知选子,且地气嫌太湿太冷太酸。英美种棉之地必开沟道以渗湿,多壅灰以祛冷化酸,且选种甚严,不敢稍苟,成实后必核纪结铃之多少,每干必撕验筋丝长短,察知性质之优劣,以为选子留种地步。此等处极关紧要,中国倘能细心考究,棉利必可加丰。”[31]该报告对后来的引种来说,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三是有一部分来华传教的神职人员,也做了有益的工作。一位在山东益都传教的“仲教士”,帮助当地百姓试种洋棉,还留下著作《山东试种洋棉简法》。1870年前后,美国传教士诺维・约翰将西洋系苹果如青香蕉、倭锦元帅带到山东烟台地区。[32](p79)同治、光绪年间,先后有数位美国传教士将美国大花生带到山东,在蓬莱、平度县最早种植,后来又传到莒县、东平、日照等地。[33](p317-318)在后来的岁月里,美国苹果和大花生在山东广为种植,成了驰名全国的优良品种。

总之,就全国而言,晚清西方近代农业科技在基层的推广活动仅仅是开了个头,它尚不能改变中国农业生产的全貌。但是,这是新型农业科技引进中国并普及推广的有益尝试,起了开风气的作用,并为后世的进一步普及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吴祖鲲,刘小新.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的兴起及其特点[J].长白学刊,2003,(6).

[2]王达.我国烟草的引进、传播和发展[J].华南农学院农业历史研究室主编.农史研究(第4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4.

[3]包平,王利华.略述中国近代农业教育体系的创立[J].中国农史,2002,(4).

[4]山西巡抚岑中丞饬议农物学堂札[n].农学报・文篇・卷188,光绪二十八年(壬寅)七月中.

[5]秀水试办蚕学分会章程[n].农学报・文篇・卷154,光绪二十七年八月上.

[6]丰润县卢大令兴办农学禀[n].农学报・各省农事・卷22,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上.

[7]淮安蚕桑公院章程[n].农学报・章程・卷87,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下.

[8]育蚕浅说――桐乡蚕学馆拟[n].农学报・文篇・卷177,光绪二十八年(壬寅)三月下.

[9]舒城县斌农学校章程[n].农学报・文篇・卷192,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八月下.

[10]泰州创设农务半日学堂[n].江西农报・纪事,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初一日,第三期.

[11][清]傅春官.江西农工商矿纪略[m].光绪三十四年石印本.

[12]进贤县陈朗侪大令给进邑诸生童阅看《农学报》章程[n].农学报・章程・卷70,光绪二十五年五月上.

[13]创办《农务白话报》志闻[n].盛京时报・东三省新闻・奉天,宣统三年七月二十一日,第五版,影印合订本第20册,沈阳7212厂印,1985年2月.

[14]饬农业试验场考究除虫术[n].盛京时报・东三省新闻・奉天,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初二,第五版,影印合订本第8册,沈阳7212厂印,1985年2月.

[15]农事演说会添设实业阅报室[n].盛京时报・东三省新闻・奉天,光绪三十四年六月初二,第五版,影印合订本第7册,沈阳7212厂印,1985年2月.

[16]农业演说乏人旁听[n].盛京时报・东三省新闻・奉天,光绪三十四年九月二十二日,第五版,影印合订本第8册,沈阳7212厂印,1985年2月.

[17]农学演说会之进步[n].盛京时报・东三省新闻・奉天,宣统元年闰二月十二日,第五版,影印合订本第10册,沈阳7212厂印,1985年2月.

[18]农业演说会之发达[n].盛京时报・东三省新闻・奉天,宣统元年二月初九,第五版,影印合订本第10册,沈阳7212厂印,1985年2月.

[19]农业演说场旁听之踊跃[n].盛京时报・东三省新闻・奉天,宣统元年三月十八日,第五版,影印合订本第10册,沈阳7212厂印,1985年2月.

[20]设立农政厅之先声[n].盛京时报・东三省新闻・奉天,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第五版,影印合订本第9册,沈阳7212厂印,1985年2月.

[21]解散农学讲演会[n].盛京时报・东三省新闻・奉天,宣统元年四月十七日,第五版,影印合订本第11册,沈阳7212厂印,1985年2月.

[22]瓯设支会[n].农学报・各省农事・卷22,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上.

[23]教民牧养[n].农学报・本会事状・卷53,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中.

[24]四川蚕桑公社利权专章[n].农学报・文篇・卷176,光绪二十八年(壬寅)三月中.

[25]皖省怀宁绅士公覆袁幼安大令兴农公牍[n].农学报・禀牍录要・卷36,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下.

[26][清]罗振玉.郡县设售种所议[n].农学报・文篇・卷101,光绪二十六年三月中.

[27]扬州试种美麦成绩记[n].农学报・论说・卷93,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下.

[28]芜湖兴农农学报・事状・卷92,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中.

[29]湘省开办蚕业讲习所[n].江西农报・农事新闻,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第3年第5期(第27期).

[30]讲求蚕学[n].农学报・各省事状・卷44,光绪二十四年八月中.

[31]农学教习白雷尔考察湖北大冶、武昌左近山田种植情形报告[n].农学报・报告录要・卷16,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下.

农业科技活动篇5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1号文件的要求,根据市农委统一部署,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自主创新、强化成果转化、强化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激发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和服务的热情,深入开展大联合、大协作,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到社、入户,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人才培育,全面提升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基本原则:一是广泛发动、全面参与。发动涉农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方力量,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科技促进活动,形成“政府引导、上下联动、全面参与、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引导全市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服务,掀起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二是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突出品种创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技术和防灾减灾技术集成,重点推进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的产业化;突出春耕春管、三夏和三秋等关键季节的技术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要有新进展;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加快农业人才培育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有新进展。在组织形式上,与创先争优、干部深入基层实践锻炼等活动相结合,求真务实,力求实效,让农民得实惠。三是创新机制、开创局面。完善“产业导向、稳定支持、联合协作、科学评价”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构建“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的成果快速转化机制、“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包社联户、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科技服务机制、“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分工协作、高效运转”的技术培训机制,形成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开创农业科技工作新局面。

二、主要活动内容

(一)召开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启动会议。召开全市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启动会议,安排部署年农业科技培训指导工作。

(二)开展百村千户科技行活动。组织农业系统100名科技人员,组成百村千户科技行服务团,深入全市100个村庄,联系1000个科技示范户,根据农民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指导,开展一对一服务,将100个村庄和1000个农户建成示范村和示范户,并辐射带动周边村、户。通过向农民发放科普资料、举办科技成果展示和现场咨询指导等方式,广泛向农民群众宣传新技术、新品种,解答农民群众在生产实际中遇到的各种的问题,激发广大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热情,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营造全社会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氛围。

(三)推介年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结合我市生产实际,参照市年度20项主推技术和70个主导品种,进一步筛选确立我市的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并通过技术明白纸、宣传册、网络等各种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传递到广大农技人员和农民手中。

(四)实施农技推广体系双覆盖项目。全面实施农技推广示范县和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建设双覆盖项目。一是结合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实施,按照市农委的统一安排,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用于展示、示范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选送基层农技人员分期分批集中培训,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能力。二是结合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项目实施,重点为各镇、街道农科中心配备检验检测设备和交通工具,使其办公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服务。

(五)开展农民科技大培训。以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按照实效、实用的原则,采取长短结合、室内授课与田间指导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和远程教育培训四大工程,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活动,确保全年培训农民2万人次。

(六)打造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以市农委“12316热线”为载体,全力打造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市、区域工作站、村级科技信息联络员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科技服务的统一指挥调度,形成上下联动的快速反应处理机制,及时为农民提供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农村政策等信息服务,真正把科技服务送到农民手中。

(七)深入开展粮油高产创建。在全市建设部级粮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8个,3个整建制镇,推进小麦、玉米高产创建,重点推广小麦“四高一改”超高产栽培技术、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花生“两增三改”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三膜两控”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搞好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八)强化防灾减灾科技服务。切实把抗灾减灾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落实到科技服务上,在技术培训过程中,及时调整培训大纲,充实培训教材,切实将抗灾减灾作为农民培训的重点任务,用科技提升农民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九)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加快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紧密结合财政扶持现代农业、粮油高产创建、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良种补贴等项目,以项目实施为活动载体,以科技为支撑,加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植入力度,全面提升项目的科技含量。

三、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年1月—3月,全面动员部署阶段。组织制定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开展前期宣传,层层动员,部署落实相关措施。

第二阶段:年4月—11月,全面组织实施阶段。组织开展各项重点活动,抓好重点工作落实,及时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报送相关情况。5月份,重点指导农民搞好小麦后期管理,突出抓好“一喷三防”等措施;7月份,市农委计划在我市召开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现场会。

第三阶段:年12月,总结阶段。各镇(街道)农科中心、局属相关单位,对全市农业科技促进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农科中心和局属单位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确保科技促进年活动顺利开展。市农业局成立全市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协调组,由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担任组长,局属有关处室(站)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主要负责总体方案制订、综合协调、政策资金落实和督导检查,协调组日常工作由生产科牵头落实。

(二)加大宣传力度,构建长效机制。各活动参与单位要及时挖掘、总结好做法、好经验,进行广泛宣传,大力营造送科技下乡和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良好社会氛围。建设以技术指导单位为龙头,农业科技人员为主力,镇、街道农科中心和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科技示范户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入户服务网络,构建科技入户长效机制。

农业科技活动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围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挥部门整合作用,运用电化教育手段,把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传授给广大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使广大农村党员特别是中青年党员都掌握1—2门农村先进的实用技术,帮助他们提高带领广大农民科技致富的能力,并带动一批科技示范村、示范户,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农村小康社会进程。

二、具体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开展“党员电教科技兴农”活动的自觉性。党员电化教育传播快捷、覆盖面广、表现直观,为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群众所喜闻乐见,在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素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运用党员电化教育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农村党员、基层干部,有利于增强他们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也有利于提高他们带头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深入开展“党员电教科技兴农”活动,对于调整农业种养殖结构,提高我县农业的集约化发展水平,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党组织一定要提高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2、把握重点,突出主题,丰富深化“党员电教科技兴农”活动的内容。开展“党员电教科技兴农”活动,要与村级“素质工程”相结合,充分发挥电教手段在农村党支部书记任职资格培训和农村党员干部的实用技术、专业素质培训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村级党组织书记驾驭市场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开展“党员电教科技兴农”活动要与“科技致富手拉手”活动结合起来,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学文化、学科技的积极性,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能力,为带动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做出榜样的同时,扩大电化教育覆盖面,借助“科技致富手拉手”活动,使更多的农民群众学技术、长知识,得实惠。开展“党员电教科技兴农”活动,要与党员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各乡镇党委要通过开展“党员电教科技兴农”活动建立党员干部科技示范户、示范村,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先进的实用技术推广到广大群众中去,营造出农村大发展、快进步的氛围,真正体现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把“*”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农村基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确保“党员电教科技兴农”活动取得实效。组织、科技、涉农及广电部门要加强合作,多方联动,由组织部门牵头协调,科技和涉农部门提供人才智力保障,广电部门支持帮助,多管齐下,全力推动此项活动深入开展。县委组织部电教科要充分发挥党员电教这个优势,联合农广校和农业局农业信息中心,立足产业需求,积极引进和制作广大农村党员群众易懂、易学、易操作的科技教材,为广大农村党员群众脱贫致富、发展经济提供充足的科学食粮。各乡镇要抓好电教、专业技术人员、农业和科技副职三方联动,解决好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问题。乡镇组织部门要送片上门,服务上门,专业技术人员、农业和科技副职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广大农民党员群众出主意、想方法、找门路。党委书记、乡(镇)长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为三方联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后勤保障。要以播放点为阵地,以农村党员和广大农民群众为重点,认真组织开展好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工作要有计划、有落实、有效果,保证每名党员每月至少看到1部以上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片。同时,要主动与科教部门及涉农部门联系,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讲解指导,加强对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的理解、消化和具体运用,引导每个家庭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致富项目。在开展“党员电教科技兴农”活动中,要不断激发农民党员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实用技术水平,扩大农业的科技含量,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4、加强管理,注重实效,保证“党员电教科技兴农”活动顺利开展。“党员电教科技兴农”活动由县委组织部具体指导。各乡镇党委要明确一名领导主抓这项工作,组织、宣传、农技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要定期分析情况,总结推广经验,切实深入扎实地开展“党员电教科技兴农”活动。同时要本着“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制定并上报本乡镇的“党员电教科技兴农”活动规划。为更好地开展这项活动,各乡镇党委要加大电教设施和农村电教网点建设的投入,巩固100%的建点率,完善播放收看制度,确保“党员电教科技兴农”活动收到实效。县委组织部将把这项活动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适时进行考核评比,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表彰。

三、组织领导

农业科技活动篇7

关键词: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利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032-01

n案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学生在学校有学生档案,国家公务员在政府机关工作有干部档案,相应的,在进行农业科学技术工作时也有农业科学技术档案。根据不同的农业生产活动,具有不同的农业科技档案,主要涉及农、林、牧、副、渔、水利、电力、土地、气象和环保等行业的生产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记载,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因此,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促进农业科技活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利用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发展农业科技,使我国的农业生产活动迈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是需要政府特别重视的。然而,纵观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1.重视程度不够

农业档案管理工作在我国相关部门管理中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与我国农业地位不相符,我国是农业大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在基层也有庞大的农业科技服务群体,但是各级政府部门对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缺乏科学认识,甚至在有些地方政府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这些都表明了我国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2.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机制落后,管理手段单一。主要表现在:信息科技迅速发展,很多机关单位都已实现计算机办公,而农业科技档案依然沿用传统的纸质保存,不仅效率低,还存在安全隐患;其次没有形成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对于农业科技档案的使用规章不明确,使用制度不统一。这些管理工作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也难以使农业科技档案有效服务与农业科技活动。

3.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素养不高

随着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工作人员文化素养偏低,部分工作人员没有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其次是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技术人员,在职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中,档案学科专业出身的工作人员较少,很多都是其他专业的;最后就是工作人员缺乏工作创新意识。很多工作人员的意识停留在人工操作水平阶段,缺乏创新意识。

二、改变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现状,促进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

农业科技档案主要为农业生产工作服务,各个农业部门的工作对档案的需求越来越多,利用频率也在不断加大。因此,相关部门要做好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使之更好地服务与农业生产。第一,档案管理工作要向深层次转化,工作人员要树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意识,有传统的封闭性向开放型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第二,根据农业科技部门的工作需求,做出相应的档案调整,比如根据查阅文献的需求,编选相关的参考文献,为农业科技活动开展时需要查阅资料提供便利;第三;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档案管理。事实表明,随着现代信息量的增加,传统的纸质的档案归档和人工操作管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活动了。

三、做好农业科技档案编研工作,开发农业科技资源

在农业科技档案中涉及到大量关于农业生产活动的信息资料,因此,对这些档案进行深层次的编研和加工,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有效的农业信息,对于提高农业科技生产效率,具有深远影响。比如,对农业生产活动影响最大的就是天气因素。每年的农业生产结果都与当年的天气有关,天气会影响作物的生长,收割,还会影响林业和渔业的生产活动。其中,科技人员对新培育的一种农作物,从种植到收割,需要经历几个月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涉及到施肥、除草和生长情况以及产量的记录等,因此,形成的档案信息量会非常大。据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这些农业生产特点进行档案文献编研,将这些信息进行归档,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农业科技档案的利用率。编研文献的途径很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到农业科技生产活动中,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开发出有效的农业资源,同时,也丰富了农业科技档案的内容。

四、采用联合服务形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事实证明,农业科技档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不同农业部门之间都有涉及,也互相联系,很多农业科研成果也都通过农、林、渔、牧等基层部门之间互相合作,共同参与才取得的。根据这一特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部门应该采取联合服务的形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使之适应现代化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比如,联合不同的农业科技部门进行档案的编纂,编写农业科技生产指导手册等工具书,建立农业科技网络建设系统,方便不同阶层的农业工作者进行信息的搜索,树立农业科技信息共享观念等,尽可能的提高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的利用率,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先进生产力方向转化。

结束语

文章主要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及利用的实践工作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讨论。首先对我国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三点问题: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机制不健全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不高等主要问题,其次主要分析了如何利用农业科技档案管理进行农业科技生产的实践活动。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能够给予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及利用实践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刘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刍议.[J].甘肃农业科技,2013(05)

[2]杨洋.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之我见.[J].甘肃农业科技,2012(08)

农业科技活动篇8

一、新农村建设在渴盼着科技专家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工业开始反哺农业、城市大力支持农村,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当前,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我区着力培育石榴、花卉、鸭鹅、花生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华栗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改制成功,万富油脂、维雪啤酒企业进一步壮大.在此形势下,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农民增收,提高优质农副产品创收的比重,科技水平低成了最大的障碍。尽管近年来农村居民科技和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总体来看,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多年的实践证明,开展送科技下乡,能使农村科技成果推广和农业科技知识普及走上一个新阶段。通过科技成果的普及、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整合土地、劳力、资金、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带领农民致富,农村教育、卫生、道路、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各项社会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目前农村缺的是人才,农民盼的是技术。这些问题已经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和教育,必须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农民,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开展科技专家服务“三农”活动,充分发挥科技的杠杆和支撑作用,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热切期盼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农民群众盼望着科技专家进村入户,指导他们生产有科技含量、效益高、适销路好的产品,实现高收益;盼望着科技专家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引导应用新品种,使用新技术,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既增产,又增收。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站在科技兴农的战略高度,以满腔的热情和足够的精力,扎扎实实地抓好落实,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二、科技专家的舞台在新农村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科技只有与生产结合,才能发挥科技的效能。科技专家服务"三农"活动,通过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既为农业生产注入了科技活力,又为科技人员施展才华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在农村生产第一线,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和科技服务的“缺位”,每一位科技人员都可以从农民群众最需要的科技服务入手,为农民提供包括示范、培训、咨询在内的科技服务,将自己的所学所能发挥到极致,做出又新又美又实惠的文章。科技专家服务“三农”,要紧紧围绕当前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际,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在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要针对我区不同类型农村和农业生产的状况,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既可以通过项目合作、技术转让等进行对接,也可以围绕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开展技术咨询;既可以举办讲座、培训班,提高群众的科学观念、科学意识、科技水平,也可以手把手地进行现场技术辅导;既要注意解决一个地区带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又要着力解决一村一品、一家一户面临的具体问题。多用事实说话,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活动,使群众愿意接受、易于接受。要及时总结的推广科技服务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科技致富典型,用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来教育引导农民,在农村形成学科技、用科技、爱科技的浓厚氛围。

农业科技活动篇9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我市“小麦千斤市”创建活动和玉米“振兴计划”,着眼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农业机械化的需要,以农机化科技创新为主线,以培养既懂农机操作技能又熟悉农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重点,以我市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幅提升先进适用农机化装备与技术应用水平,充分发挥农机化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建设现代农业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组织开展好农机化科技促进年活动。

二、实施内容

(一)全力提升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水平。加大农机化技术创新,组织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攻关,联合农业部门、农机企业共同开展引进、研制和技术开发,着力解决我市玉米机械化生产、秸秆综合利用及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环节关键技术问题。以玉米机收为突破口,做好机具选型,努力提高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新技术应用面积。

(二)抓好示范区建设。今年我市现有部省级玉米收获及保护性耕作示范区要根据项目示范管理办法,制订和组织开展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和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项目对比试验,加大对农机化新技术示范推广效果的考核力度,不断促进农机化新技术在我市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三)抓好农机手培训。着眼我市农业现代化需求,以“三支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大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农机职业技能鉴定人员培训。要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大力培养既精通农机驾驶操作又熟悉当地农业生产技术的复合型农村实用人才。

(四)加强农机化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根据省农委《关于推进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和各县区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发展实际,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支持,不断加强乡镇基层农机化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为更好地实施农机机化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现代化创造必要条件。

(五)大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各县区要充分发挥农机校、推广站、监理站技术力量的作用,组成农机化技术讲师团,进村入户,包村包户,向农民、机手传授新技术、推广新机具和安全生产常识,努力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机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加快农机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局成立由局领导挂帅,相关职能科室(站)负责人组成的科技促进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农机科技年活动的组织实施。各县区农机管理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切实把农机科技促进列为重点工作,积极谋划工作思路,制订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具体任务,工作措施,确保农机化科技推广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二)加强制度建设。要将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作为衡量购机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志,加大动态监管,真正发挥好政策引导作用;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加大与涉农企业合作,推动技术集成和资源整合,尽快建立起共同推进农机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好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将农机化科技创新成果真正地落实到农业生产中去,推广到田到户。

(三)加强规范引导。结合我市农机手培训实际,将省局组织编纂的《新型农机手培训读本》等作为我市农机化新技术培训实用教材。配合省局加快研究、完善农机化作业技术标准,规范农机化科技推广。

(四)加强企事共建。加强与重点推广农机生产企业联系交流,实现培训基地化、教育规范化,加快全市农机化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适时举办农机校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加快促进农机培训质量的提高。

(五)加强检查考核。制定科技创新考核办法,对在农机化科技创新和开展科技年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四、活动安排

(一)3月中旬前各县区结合科技赶集,启动科技下乡活动,现场开展咨询和发放技术书籍、科普杂志等。

(二)3月份前各县区制定农机化科技指导包点联系制度,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划片包干,主动加强与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农机业务工作对接,积极做好包片辖区的农机化科技促进工作。

(三)4月份组织召开农机校长座谈交流研讨会,适时开展教学观摩会,推进我市农机培训工作的开展,提升全市农机教育培训质量。

(四)5月下旬,召开玉米机械化播种现场会。通过现场会,搞好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示范、宣传和推广,加快玉米机械化生产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步伐。

农业科技活动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县委建设中国西部经济强县的目标,以“科技支撑农业发展”为主题,以农业、农村发展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提升公民科技素质,改善城乡综合环境,面向基层、面向社会、面向群众,以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培训到田间、民生科技常识培训、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培训指导等活动为载体,把科学技术普及到公民的工作、生产、生活中,努力提升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

二、工作重点

(一)认真组织开展第十七届“科技之春”科普月活动

3月下旬,在、凉风场镇集中组织第十七届“科技之春”科普活动宣传月活动。同时,根据县上统一安排,将邀请省、市专家来我镇开展专题技术培训、举办民生科技常识讲座。各村、各部门要根据农民群众的科技需求,认真组织群众参加培训。

(二)围绕农产产业培育,充分发挥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作用

有效集成整合全镇科技资源,推动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作用,围绕农业产业培育,重点开展生态保护、农业种养殖标准化技术的培训,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用科学技术培养新型农民,促进我镇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

(三)抓好“科技活动周”工作

每年5月第三周是国务院确定的科技活动周,我镇将继续按上级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开展一系列科技活动周活动,各村、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统筹协调,组织相关部门举办具有我镇特色的重大科技活动。

(四)充分发挥科技示范作用,组织实施科技特派员科技培训到田间活动

以科技示范创新创业工程为引领,以生猪产业、水产养殖培育为重点,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到田间活动,帮助农民切实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水平。

(五)科技牵头,积极配合,建立到村、入户机制

到村、入户活动是加速科技知识普及和传播的有效形式,各部门要结合农村实际,开展科技咨询、法律咨询、义诊体检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把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法律法规咨询服务、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卫生知识和医疗服务送到村,帮助农村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同时,要结合场镇社区建设和居民需求,组织开展科技进社区、科普进楼院等活动,树社区科普新风,不断提高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积极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培训指导工作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有利于青少年学习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培养科学精神,对当地教育、经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要围绕做好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认真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培训指导活动,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再上新台阶。

三、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人员和经费投入

各村、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为“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活动暨全年科普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各单位、各部门领导要带头参加科普月活动,起好表率作用,组织和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特别是要认真动员和组织好科技人员、农技人员积极参与,投身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为科技兴农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