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简述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十篇简述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十篇

简述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8:47

简述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篇1

[关键词]体育教学网络互动网络交流师生关系

[作者简介]于秋芬(1974-),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2013年度教改项目“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引入无线电测向运动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201301002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182-02

随着高校教改的深入,网络实时教学资源与网络精品视频教学资源,以及各种运用网络开展的师生互动教育教学形式,极大地拓宽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容量、宽度,为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创设了非常高效的平台,打造了一个从课外向生活延伸的立体化体育课堂,开辟了体育即生活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路径。

一、围绕体育教学师生网络互动的形式

从当前高校与大学生运用网络的实际来看,围绕体育教学内容的师生网络互动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课堂与课外。

1.课堂网络互动。由于“互动”是即时性的意义,因而高校体育教学网络互动一般以远程教学为基本形式展开,这种互动往往体现为一种学校之间、学校内不同班级任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性的教学活动。

学校之间的网络互动教学,即以某个学校的体育教师为主,开展某个项目教学,发挥任教教师的专业特长,实现对参与网络互动学校学生甚至包括其他相关体育教师在内教学与培训活动。这种教学的开展,所任教的教师一般都是某个领域内或项目教学与科研的专家,无论在教学、科研与体育竞技方面,都具有在国内或区域内较为突出的成绩,因而具有权威性,其教学模式与教法以及关于教学内容的处理具有推广意义。这也是当前网络课堂教学最多的运用之一。

学校内师生之间的网络交流互动,即在学校硬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同的教师与不同的班级,可以采取网络互动的形式开展教学。这种互动必须在教师的教学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如教授学生体育舞蹈时,两组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育舞蹈的分类为学生做示范,一组可以做摩登舞示范,另一组可以做拉丁舞示范,如此实现教学的大容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之间的差别。

2.课外网络互动。课外网络互动又可以分为很多形式,其中便于师生互动交流的形式有师生QQ或QQ群等聊天方式。这是当前较为常见的网络互动形式,且只要相互之间在线,师生之间都可以开展交流活动,由于交流的匿名性,师生之间是平等自由的,且交流内容广泛,不会引发师生之间的矛盾,因而对开展体育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很多的关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意见或建议等,直接推动个人教学。

学校体育论坛。这是一个可以自由发表自己观点的平台,师生可以运用这个平台发起关于体育教学的话题,引发相关的讨论,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利用学校网站向教师或学生发放关于体育教学的问卷调查。由于关于体育教学的针对性特点,师生之间可以针对对方的问卷了解相互的态度。这些交流能把对方的真实想法与观点相互反馈,使得对方展开思考与应对,实现教师的教学进步,学生的学习进步。

二、围绕体育教学师生网络互动的内容

上述对体育教学中师生网络互动的内容做了一些简单论述,当前针对网络在教学中运用的多样化,以及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络互动的内容会更新更多。

1.开展网络体育课堂教学。除了上述关于课堂网络活动的形式外,还要对网络课堂教学内容做出简单论述。具体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三类:一是直接远程网络教学类,如上述内容,属于即时教学类。二是直接采用网络教学资源类,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度需要,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吻合或直接采用教学视频资源。这种情况又可以分成三种:教师组织学生直接接受网络视频资源教学,教师只是作为组织者、秩序维护者,让学生跟着网络资源学习;教师以网络教学资源作为教学内容一部分,在教学中有机配合教学,如在教学瑜伽时,运用网络资源做一些关键性的演示;教师把网络教学资源只是作为点缀性的部分,如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等,对于健美操的教学,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较为精美的舞蹈,为学生树立较好的榜样,激发他们对健美操的兴趣等。三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网络教学资源自学类,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让学生自己开展网络学习,如开展瑜伽学习、体育舞蹈学习与其他项目的学习,这种形式以其灵活性实现了高校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把体育课堂延伸到课外。

2.开展网络体育知识交流。此类网络活动是最容易实现,且效果较好的。交流形式的多样化,内容量大且项目多,是其最典型的特点。其交流内容可以包含关于体育的方方面面。最常见的交流有五种:一是时尚体育项目内容。这是当前大学生最关心且最崇尚与追求的项目,如瑜伽、健美操、健美舞、体育舞蹈、街舞与跑酷,以及其他的健美项目等,大学生希望通过这样的学习,让自己在同学中或者以后的工作中,保持自己的特色与健美的形体。二是健身类体育内容,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使自己更加健康或强健。这类探讨往往存在于身体素质相对较弱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学生与教师之间,他们具有追求的切实性。三是体育卫生类内容,即关于体育医疗、意外伤害预防与治疗、人体解剖知识、运动生理学知识、健康监测类知识等,这些方面的知识能对大学生的体育学习与体育运动产生积极的影响,且是保护性与改善性的,实用、容易学。四是体育管理类内容,即各种关于体育管理的内容,如教学管理、政府体育部门行政管理、社会体育管理、体育比赛管理、体育发展管理、体育设施建设与运用管理等,这种内容的交流往往以常识性、兴趣性的内容出现,但并不作为最多的交流。五是体育竞技类。这种内容交流是最多的,尤其是关于各种赛事的评论,如各种球赛,足球、网球、乒乓球与篮球等,其他的比赛,如体育舞蹈比赛、武术比赛等。大学生由于信息渠道多,因而与教师之间的共同语言也就多。

三、师生网络互动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上述网络活动显然对体育教学产生了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尽管也会对一些关于学生长跑猝死的案例展开讨论,但最终还是在体育学习与健身上达成一致的共识。

1.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此种教学效果已经在前述中做了简论。网络活动对学生兴趣产生的激活作用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当堂教学满足性的,即教师只是为了满足大学生的当堂学习需要,以激活他们对当堂教学内容的需要。这种兴趣的激活是具有较为直接功利性的,是短暂的,甚至只是几分钟的时间,对学生在产生兴趣以后的学习,不具有持久性。在一些对体能考核较大,如长跑等项目中,使用会具有较好的效果。二是体育项目兴趣培养性,即教师通过关于某种具体体育项目的教学,培养大学生对项目的兴趣,且能够使其持续更长的时间,甚至完成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与个人个性体育能力的培养。这类的兴趣培养一般时尚体育项目,以及一些健美类的项目中使用很多,如跑酷、街舞、瑜伽等。三是广泛性兴趣,这种广泛包括两个方面:项目多,即大学生对两种以上的项目都感兴趣,且具有一定的持久性,不会因为一些挫折等而轻易放弃,甚至会对周围的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参与活动多,即不仅是有兴趣,而且还会积极地切身开展体育活动。但这类学生在大学生中只占少数。

2.提高教学效果。从师生网络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上看,积极的教学效果显然是较大的。这种教学效果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容量大。与即时课堂教学相比,运用网络的活动从两点确保内容容量大: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教师创造更多的教学空间;教师把网络教学资源引入课堂,直接增加了教学的容量。二是学习兴趣高。由于大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即使遇到一点难度,甚至会产生体能考验,他们也会在兴趣的引导下,克服各种困难,开展积极学习。三是学生知识掌握程度高,即学生通过这样的课堂学习,会比一般性的课堂掌握的内容更多、更牢固。往往这种课堂的教学,会对学生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甚至会真正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四是技术技能体育活动运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由于网络活动有些资源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让学生有更加准确的掌握,他们不仅可以把不理解的消化吸收,也可以把已经掌握的更加深化,且能根据教学中的提示获得更多的启发。

3.强化师生情感。师生之间在这样的网络互动中,可以获得更多的信任与理解,原本课堂教学的各种拘束减少了许多,甚至教学中产生的误解甚至矛盾等也可以在这种自由与心平气和的交流中得到化解。这种情感的加深会随着交流的增加得到提升。这种情感的强化从三点体现:一是加深相互理解,使相互之间能更加了解双方的爱好、特长,以及个人的个性、优点与缺点等,师生之间会以相互理解性的包容给对方更多的机会。如包容对方的缺点,以找到开展深入教学的切入点,为教学的顺利开展创设机会。二是促进兴趣共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但若师生之间有更多的共性兴趣,则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并产生更加美好的朋友之谊,在教学中实现更多的相互帮助。如师生可以一起参加瑜伽训练,教师也可以参加学生的社团活动等。三是师生之间会赢得相互更多的尊重。由此,教师的师道尊严,学生的学业解惑,都可以在彼此的尊重中得到更加全面且创新性的体现,如教师能更加愉悦地开展教学,同时激发自己的创新灵感等,对学生开展创新启发;学生因为教师的尊重,更加体会到体育的价值与力量,积极地投入学习。如此,体育学习、体育创新与体育运动的良好的氛围便可以得到不断提升。

科技的发展会使网络师生互动更加多样化,网络资源获得渠道更加多元化,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更加深入化,体育教学发展更加全面化,学生体育素养更加高端发展化,对体育教学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深刻。作为教师,要积极研究网络的发展,结合体育教学实际,积极创新体育教学与网络的结合创新,实现学生网络兴趣的东西体育教学内容化、将体育教学的东西转变为网络内容化,形成对大学生立体性的体育教育教学,让他们享受到更多的体育乐趣,学习到更多的体育知识。

[参考文献]

[1]陈玉祥.体育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运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0).

[2]房亚,杨星.多媒体网络体育教学课件设计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3).

[3]廖辉.信息时代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5).

[4]杨刚,徐晓东.远程教育中师生网络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

[5]张民朝.体育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1(15).

简述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篇2

关键词:得实平台;网络教学;教学资源;教学模式

1.网络教学资源与得实网络教学平台

1.1网络教学资源

网络教学资源是指为教育教学目的而设计的或被能被用于为教学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使用的,能帮助和促进其教与学的信息、技术和环境。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育资源库建设技术规范》,网络教学资源应分为如下9类:①媒体素材、②题库、③试卷素材、④课件与网络课件、⑤案例、⑥文献资料、⑦常见问题解答、⑧资源目录索引、⑨网络课程。

网络教学资源的特点是:信息开放、多向交流、多种媒体、跨越时空。

1.2得实网络教学平台

得实网络教学平台是深圳得实网络教学部门开发的针对高职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包括网络课程制作、教师平台、学生平台和系统管理等。其具有基本的教学功能(课程制作、学生学习、师生交流、作业管理、考试管理、教学资源)、实现各种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和简单实用等特点。

网络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挥教育教学作用。

2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2.1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化

在强化教学资源搜集和开发的基础上,将搜集与开发的教学资源进行“深加工”,使教学资源具备“五性”,即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实用性、艺术性。

①资源的教育性:考虑所整合的资源的教育意义,看它是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兴趣。②资源的科学性:资源的整合是否客观、科学,资源提供的知识性是否比较强,能否为日常的教学活动提供相关参考,是否有错别字以及产生歧义的科学性错误。③资源的技术性:资源提供的清晰度与画面结构以及课件、文本等运行的技术要求是否与现行浏览器相符。④资源的实用性:资源要紧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用最适用的技术方式来满足学生学习和使用者的要求,资源的内容应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体现新的课程标准;资源的使用界面和步骤要简单明了,易于操作。⑤资源的艺术性:主要是针对多媒体素材而言,表现手法多样、情节的生动、构图的合理以及画面的灵活等。

2.2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

将优化后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归纳、综合,建立教与学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碎片化与整体化结合、独立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四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

3构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

3.1网络教学资源的基本结构

教育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规定的基本结构如图3-1。从图3-1可以看出:教学资源基本结构共包括三大部分,分别为:必须数据元素(严格遵守的)、可选数据元素(作为参考的)和扩展数据元素(针对资源特色属性的)。

3.2网络教学资源体系构建

构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的思路为:立足高职教育理念、体现网络化特点;支持教学过程的多样性、交互性;实现师生间畅通无阻的交流与协作;充分体现多媒体的特点,管理及使用便捷;能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为全方位、多层次的数字化教学提供服务;体现技术先进性。

从本思路出发,遵照教育资源基本结构,结合得实平台特点,将优化整合后教学资源分核心资源、参考资源和扩展资源三个层次构建立体化网络教学资源体系(见图3-2)

4创建有效利用得实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模式

4.1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地位关系

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既不能以网络教学代替课堂教学,也不能将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教学信息中心,甚至搁置不用。创建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Cw-Dtt”教学模式(课堂与网路双轨制教学:classroomandweb-basedinstruction,double-trackteaching)。

4.2“Cw-Dtt”教学模式

遵照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网络教学特点,拟定与网络教学相适应的网络教学授课计划、网络教学实施方案和网络教学考核方案;修订课程标准(将网络教学手段纳入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授课计划、完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调整课程考核方案;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融合。

“Cw-Dtt”教学模式的实质是:课堂、网络有机融合,课堂为主,网络为辅;“Cw-Dtt”教学模式核心内容为:双轨并行、取长补短,侧重课堂、辅以网络,独立考核、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

[1]杨丹丹.当前我国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情况概述[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2(zl);586

[2]王佳利等.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推广深析-以扬州大学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8);76

[3]罗晖.浅谈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和发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2311

简述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黄页网站;搜索引擎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1)012010302

作者简介:邵斌(1982-),男,江苏常州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检索、数据挖掘、信息技术;许文洁(1987-),女,江苏宜兴人,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信息检索、数据挖掘、信息技术。

0引言

在信息爆炸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web站点的数量飞速增长。据《200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网站总数约为69.4万个。如何有效地为职教/成教(以下统称“职教”)领域的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学员等网络用户提供准确、有效的职教信息,是各级职教机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设计的职教黄页网站系统能够自动地提供国内主要职业教育机构(包括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研室、资源建设中心、学校、专门的研究和开发机构等)的网站黄页目录,并按照指定的规则分门别类地展现这些网站,提供所列网站机构的名称、地区、联系方式、网站链接、网站内容摘要等信息,根据地区、网站性质等提供目录检索和自由检索。将搜索引擎技术应用于职教黄页网站系统,能够快速有效地为用户提供准确的职教信息,很好地加速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1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1.1本系统与通用搜索引擎的区别

根据与通用网页搜索引擎的比较分析,本系统具备如下特征:①针对性更强:本系统的检索对象定位为职业教育网站,比通用搜索引擎检索的网页更具针对性;②更适合用户需求:本系统强调对职教领域资源质量的评价和筛选,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③便捷性更高:本系统可自动抽取职教类网站所属区域、学科及所在学段、单位、地址等用户关注度较高的信息,为用户的检索和查询提供了更多的便捷性;④信息有效性可靠度更高:本系统在自动采集职教相关信息的同时,还提供了用户人工比对校验和报错纠错等功能,进一步确保了采集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度。

1.2主题蜘蛛资源搜索

网络蜘蛛即webSpider,是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如果把互联网比喻成一个蜘蛛网,那么Spider就是在网上爬来爬去的蜘蛛。网络蜘蛛是通过网页的链接地址来寻找网页,从网站某一个页面(通常是首页)开始,读取网页的内容,找到在网页中的其它链接地址,然后通过这些链接地址寻找下一个网页,这样一直循环下去,直到把这个网站所有的网页都抓取完为止。如果把整个互联网当成一个网站,那么网络蜘蛛就可以用这个原理把互联网上所有的网页都抓取下来。然而,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容量最大的搜索引擎也不过是抓取了整个网页数量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因此,针对互联网信息量巨大的特点,本系统设计了面向特定领域的职教主题蜘蛛搜索,有针对性的自动采集职教领域的资源。

为了充分发挥抽取针对性强、精确度高、时效性好的特征,本系统设计了较多控制和提高主题蜘蛛抽取效率的参数,包括:①蜘蛛的控制参数:包括线程数量、各线程等待时间、超时时间、数据库连接参数;②针对下载网页的控制参数:包括相关度参数、抓取深度、下载文件类型、下载子页面个数等;③针对主题蜘蛛程序控制的参数:包括网络出现状况是的等待重试时间间隔、只从开始的域名下载、只从解释的URL下载、只下载静态化的URL、忽略的URL关键字等。

1.3职教黄页、资源分类设计

职教主题蜘蛛通过Http协议自动将网络上与职业教育相关的web资源下载到本地资源库中,保证本系统能自动采集到所需的职教相关资源。在获取所需网络资源后,本系统设计了自动对职教黄页、资源进行分类的程序,通过对本地资源库中职教相关网站资源的相关属性进行标引,达到对相关资源进行特征提取、自动分类、自动摘要的目的,从而使下载到本地资源库中的职教相关资源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分类,方便用户提取和使用。

图1为本系统黄页分类流程设计图,由职教主题蜘蛛下载到本地资源库中的资源,通过HtmL解析后,在规则和特征库的支撑下,进行资源分析和信息抽取,形成职教资源库,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文本索引和信息索引,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

图1系统黄页分类流程

基于上述分类流程,形成了部分数据库设计,如图2所示。

图2部分数据库设计

经调研分析,本系统针对黄页分类的设计思路为:第一层次按地区分类,第二层次按职业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府机构、职业教育企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分类。通过关键元数据项来辅助分类,分别包括:网站名称、网站URL、所属地区、类别属性、联系电话、email、摘要等。

根据用户对资源类别的需求,本系统设计从专业课程、招生就业、科研论文等类对资源进行分类。其中“专业课程”类按国家2006专业目录提供专业及课程相关的资源,与专业相关的资源包括:课程标准、专业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等;与专业课程相关的资源包括:专业课程简介、课程大纲、课件教案等。辅以关键元数据项:资源名称、简介、URL、来源网站、日期、评分等。“招生就业”类从职教黄页网站上搜集与职教相关的招生信息,从黄页网站、就业网站上搜集与职教专业就业相关的信息。一定要能提供专业招生的情况、专业就业的情况,对职业教育的进口和出口两大问题有前瞻性指导。“可研论文”类则从黄页网站上搜集与职教相关的科研论文。

1.4后台维护及管理设计

本系统还针对后台维护和管理进行了相应的功能设计,主要包括主题蜘蛛管理控制、黄页管理、新闻推送管理、资源管理等。

(1)蜘蛛管理控制。为了保证系统自动采集职教相关资源和信息的效率,系统设计了种子网站管理功能、蜘蛛参数控制、网页参数控制和蜘蛛程序控制功能。

(2)黄页管理。管理网站分类、信息抽取情况的校验,网站的添加、删除、修改;同时审核用户推荐网站并加入资源库,及时删除探测无效的网站;将用户推荐的网站加入种子网站。

(3)新闻推送管理。包括种子网站和相应规则的添加、删除、修改;种子网站的更新周期、下载深度、目标页面的URL模式设置;下载结果(标题、作者、来源、时间、下载时间、内容)的人工管理,包括对这些信息及时进行删除、修改等。

(4)资源管理。管理职教资源分类、信息抽取情况的校验,并对该类信息及时进行删除、修改;管理探测无效资源的删除;职教资源的添加等。

2系统实现

本系统基于microsoftVisualStudio.省略环境下的多层架构技术。

3结束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以职业教育网站为检索对象的黄页网站系统。详细描述了系统的主要功能设计,介绍了系统的技术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黄页网站系统能够及时发现、获取和组织职业教育相关网站信息,并对相关资源进行详细描述,从而为职教工作人员快速有效地获取职教信息提供了便捷,很好地加速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参考文献:

简述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篇4

1应用计算机网络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条件

1.1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校园网络环境的改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学已经建成校园局域网和网络教室,教师能够在办公室中调取本校教学资料,制作简单教学课件并通过校园网传输应用于教学,能够通过校园网浏览internet上的信息,随时获取最新教育教学动态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加速知识更新的速度,为课堂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1.2师生应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兴趣和技能提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增强,将网络作为课余学习、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多数学生愿意进行在网络上自主学习学科课程的尝试。历史教师基本掌握多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技术,取得自行设计、制作课堂演示型教学课件的经验。随着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的提高,教师教改意识逐步加强,开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索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的新模式。

1.3当代教育理论的支持

近年来,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代表的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在教育界盛行,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学习观、师生观等促使教学观念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接受教育观、共性至上教育观逐渐向自主教育观、个性发展教育观转变;人的整体素质观、注重培养创造能力的人才观进一步明确提出。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建构主义的理念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更容易被实践。一些历史教师在接受建构主义理论的同时,开始以“教学活动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的理念设计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促成教育理论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初步结合。

2运用网络教育资源,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网络教育资源是否能够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合适的条件和环境,关键在于把网络教育资源科学、合理、恰当地运用到教学中,优化历史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1视听结合,激发兴趣

历史课同其他学科相比,在利用网络资源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历史上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可以说浩如烟海,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不断出现。因而运用网络资源,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让学生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掌握历史,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可替代的。运用网络教育资源于历史课堂教学,就是要集视、听多感官作用于一体,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其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为透彻、更为深刻。

心理学认为,人类各种感官都具有吸收知识的功能,其中视听并用学习的效果最高。所以教师在讲授历史时,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通过剪辑了的电视画面、精心编制的解说词,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

2.2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以自由,给予更多的鼓励、启发与诱导,是高中新课改的目标。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历史教学,在一定意义上加速了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指导者的转变,弱化了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约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进一步实现。针对历史学科网络教学的上述特点,网络软件的设计首先应该立足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网络上向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可以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检测练习,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通过对原始材料的阅读、分析、运用,有助于学生处理能力和历史阐释能力的发展,使学生逐渐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归纳历史演进的一般规律。

2.3启发思维,达到目标

网络教学中最大的特点是:教学资源是由计算机网络提供,学习活动在网络环境中进行,课上师生之间的口语交流较少。因此,设计历史网络教学软件应特别注意选择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资料,设计启发学生思考的提示语言及出示提示语言的恰当时机,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计算机程序或教师本人的适时启发下,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坚决避免网络上的“满堂灌”。如在“明治维新”网络软件中,提供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以及社会风俗、服饰等方面的大量历史资料,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材料,观察图片、统计图表,在教师的启发和学生间的彼此提示下,很容易发现: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不但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加紧学习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服饰(和服与西装的对比图片)和生活习惯(鹿鸣馆的交际舞会图片)也开始西欧化。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适应的原理思考,就很容易对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作出判断。

2.4结合实际,因材施教

教师在设计历史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时,应根据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基本、较高、发展特长等几个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空间。如在“日本明治维新”网络教学软件中,设计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历史资料,除少量必读内容以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学习资料的内容和数量,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1)你认为明治维新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简要论证自己的观点(用一两条史实)。2)你认为明治维新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详细论述自己的观点(用多方面史实)。3)你认为明治维新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详细论述自己的观点(用多方面史实论证,同时说明不同意其他观点的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形成作业,使历史教学尽可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2.5交流合作,共同提高

运用网络教学不但可以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环境,也可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空间。设计教学过程应特别注意将个性化学习与集体活动结合起来,即围绕一些历史问题展开多种形式的网上讨论、交流,使每个人(学生、教师)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相互激发学习的灵感,优势互补,打破传统课堂交流在时间、人员、内容上的局限,大大拓展师生交流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设计中,编制支持网络讨论、网上留言、保存讨论或留言记录、显示讨论或作业内容的程序,设置网上讨论、讨论记录、网上留言、观看留言等栏目。

3小结

简述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篇5

关键词:网络教育;学习行为时代性;影响成因;探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7-0015-04

一、引言

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7个亿,网络普及率达到51.7%,较上年底提高近1.3个百分点[1],增幅、普及率依然保持一如既往的递进态势。纵观整体网民结构,学生群体占比为较大,其发展势头备颇受研究者关注。当下,伴随着高校校园数字化建设的稳步介入,网络愈来愈成为就读大学生猎取真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来源。形势喜人但效果却不容乐观,众多学生只是热衷于信息资源的简单收集与存储,深层次学习再结合无力。由此道出新r期大学生端正网络学习行为的时代性要求。

二、网络学习行为时代性的界定发展历程

目前,有关网络学习行为时代性及影响成因的探讨研究,主要围绕网络学习行为阐述、影响成因剖析及相关的监控软件综合开发与应用等系统展开。研究的形式涵盖了文献研究、网络问卷调查、受众访谈、实地分析等。如,谢维奇(2004)结合web服务器的日志采集与后台数据库的深度挖掘,在第一时间为院校执教者提供学习者访问的时间、次数及教学资源利用的基础上,突出为网管提供具体用户的参与模式信息,详尽分析浏览者具体的访问路径,达成执教者对学习者的参与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实现对学习者的预定性考核,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平台设计[2];宋江春等(2005)基于挖掘技术,进一步提出综合分析学习者的浏览方式、访问内容、参与频度与停留时间等具体内容,从而总结出学习者浏览行为与方式的通常模式,据此向学习者展现个性化服务的一面(周次统计登录率,如图1所示)[3];袁明等(2006)兵出奇招,以一所学院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以参与者的学习记录作为具体对象予以挖掘,详尽量化上网人数与课程页面点击率的双轨参数,综合地段与时间特征,分析研究每天上网量、浏览网络课程比率,基此,分别汇总出其月平均值、浏览量时段性、各地段参与者造访比例与应试情况等[4];更有研究人员将关联规则的挖掘技术纵深应用于访问浏览数据库的具体序列环节的极致挖掘,通过深度透视,揭示参与者浏览此内容同时,可能浏览其他方面的哪些内容,据此提供相关网页的跟进服务,从而能够科学地组织好课程页面与相关的推荐页面,以简洁的相关内容寸进视野距离或便捷路径的指引等(如wang,2002;Haetal.,2000);Romero等曾依托可视化的统计、分类与聚类等关联数据的规则挖掘方式,实现了moodle平台的综合数据分析科学化,由此参考得出学习者了解自身学习状况、执教者洞悉学习者的认知状况,为超前网络教学决策总结第一手资料。

互联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同时作为猎取知识能量难能可贵的重要工具,新时代的求知者不可能会远离其左右,准确驾驭它实是学生的本分。时代信息的潮汐中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还很艰巨,如何既保证学习者依托好网络工具促进自身学业学有所成,也要最大可能地规避一些不积极因素给学生带来的成长影响,成为亟待解决的时代话题。

三、时代背景下网络学习行为影响成因的量化探究

近些年来,紧随多维度、全方位信息量的扑面而来,网络学习作为走出传统课堂引领时代潮流的新生事物,其行为以无可匹敌的能量诠释出求知领域的全新内涵,网络学习行为于各类学习中的占比凸显增长。而如何成就网络学习效果,问题还很多。本研究认为,基于上述学习行为的分析还应更加深入细致,不仅仅限于学习时间、师生交互、学习资源等多视角全面分析,也不能盲目于内在因素的突出强调,可以从网络学习行为影响成因予以辩证地探讨研究。班杜拉“三元交互决定论模型”足以透视出这样一个道理:网络学习行为影响成因并不是简单来自某个个体特质及外部环境的一蹴而就,而是行为、个体特质与环境的三者相互下的影响、作用与渗透[5]。因此,我们研究的重点应落实在网络学习行为内外影响成因的量化辩证之上。

1.裂变升华个体特质的内在影响成因分析

所谓个体特质涵盖个体传记特征与个体心理特征两个层面。作为“写实性”的个体传记层面,其特征是可直观感受、直接获区的个性部分,如年龄、性别及学业背景等,为眼能所见、触手可及的东西;作为“抽象性”的个体心理层面,其特征只能是心理感应、间接认知的个性部分,如意志、动机及自我效能感等,属于意识形态的领域。

(1)“岁月”中的感性认知

透过世界知名学者皮亚杰所作认知发展理论,我们不难有所感悟:与年龄生长一样,人类降生到成年的成长认知历程,不是一个不经“岁月”风雨简单垒积数量的平淡经历,而是伴随年龄增长认知图式的不断再建过程。皮亚杰的儿童少年认知历程既饱含连续性,有富有分阶段性,把人类的认知历程划分为“三过程”、“四阶段”。所谓“三过程”阐述的是“图示、顺应与同化、平衡”三个过程;所谓“四阶段”指的是2岁以下感知运动、介于2至7岁前运算、7至11岁具体运算及步入中学生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如表1所示)[6]。不同年龄段学习者具有形态各异的认知兴趣、认知能力及认知注意力,这些也都不同程度会影响着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行为。田纳西州的诺克斯维尔大学就做出成功的范例,将Kirby与Bila使用Yahooligans!引导不同年龄段求知者完成区别对待的学习实验,并取得显著成效。研究表明,不同的年龄层次导致求知者的认知行为差异事出必然、势在必然。

(2)“感受变化”内的情绪自制

如同心理学家津巴多与格里格共同认为的那样,情绪不仅情结于心理上的感受,还情结于生理上的肢体变化,组成个体对他人与事件的综合反应。情绪的患得患失或喜怒哀乐都会对网络学习行为影响更直接、最一语中的。积极情绪自然是好的一面、能够促进正确的网络学习行为,相反消极情绪必然陷入另一极端、极易导致系列问题发生。尤其作为中小学生,他们情绪极具跌宕性、两极性的特征,稍有不慎极易感受来自外部的环境波及,客观上很不稳定。网络学习中,求知者难免要遭受各种学习上的困扰,情绪波动事出有因,而情绪不稳定导致的诸多厌学心理,或者网页浏览中无关新闻与信息的干扰中所选择习惯性逃离,一旦类似状况出现,正确的行为控制需要通过强大意志力稳住阵脚,并于随时不定的摆动中及时敲响警钟、准确予以调整。否则,如若单靠微弱的情绪自制于事无补,只能导致求知者置身网络学习的半途而废、学习模式走样变形。

(3)“需求刺激”下的动机思考

动机的产生事出有因:在于内在需求与外部刺激,紧随动机的产生是个体的表现行为。相形而言,学习动机的具体状况直接关乎学习者活动学习的选择、参与程度的高低及所获成效的优劣,其至关性的决定作用不可小觑。龚志武(2004)曾鲜明提出,网络结构课程w系倘若完整,则学习者忙碌于网上的学习时间与频率相应增长;同样师生网上互动频率的节奏快慢与学习者上网学习时间、频率成正比,进一步讲师生互动几率越高,学习者上网频率越高,学习时间越长[7]。如,华东师范大学网络云平台上本科、硕士生不同运作模式可作为成功的范例,作为教育硕士已经是从学校踏入社会,再腾出精力与时间深造学习动机,目标显而易见,动机非常明确,是在于更高文凭目标的冲刺或者猎取工作难题的“治病良药”。而相形而言,本科生处于学习动机上的差异不论求知态度或认知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同时,求知者学习动机与效率的二者关系也并非完全贴合一致的,结合心理学“多德森――叶克斯定律”我们不难看出,学习效率与动机强度描绘倒U形曲线规律。一定界域内,二者正比例关系成立,学习效率则跟随学习动机增强得以提升;但达到一定层次水平后,学习效率反而随着动机增强却“势”得其反,成效有违学习动机初衷。细作甄别,过强的动机背后徒增只能是学习者忙乱中的紧张与焦虑。不过,二者关系也并非一成不变,也会因求知者的个性差异而略显不同。

(4)熟能生巧中的素质养成

求知者信息素养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网络学习影响行为的因素之一。网络学习中,作为执教者应端正意识、始终如一地致力于求知者信息素质的养成。正应“熟能生巧”那句老话,较高品位信息素质的养成依赖于求知者置身网络学习的熟练程度,如互联网的检索、加工与网络等能否及时到位,能否体现简洁直观的时代优势等。相对而言,信息时代性技术知识与能力的相应缺乏难免造成学习者在网络学习中饱尝困惑与无助的艰辛,学习成效难遂人意也在情理当中,也在所难免。

(5)主观意念上的自我效能

所谓自我效能感,简单一句话为求知者对某项任务成功与否主观上的自我判断。其中,个体成败重要的两项影响成因莫过于经验与成因的归结方式。倘若求知者久经各种学习的过程“洗礼”,每次均能够出入得体、完美达标,说明这类求知者自我效能较为强烈,学习困难或困扰面前时不气馁、不低头,这应该是意志的磨练,始终能以平常心善待万物,始终能以昂扬的斗志面对一切难题。倘若求知者学业上跌过跟头,有过多次痛苦体验的经历,其自我效能则会明显被削弱,此种情况下学习者极易情绪波动,极易心生自我怀疑,任务面前畏手畏脚,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无助挣扎于紧张与焦虑之中。如应试焦虑,极度紧张心情下的思维混乱,注意力难以集中,最终导致正常水平的难以发挥。班杜拉认为,凡是成败的经验、可替代性的经验、语言说服力及生理状态等系列影响构成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成因。

2.万象更新行为环境的外部成因思考

时展到今天,网络学习外部环境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与传统学习环境有其天壤之别,难以同日而语。刻意深远的行为环境不仅涵盖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及资源等物理特征的显性一面(如图2所示),又囊括社会人文大环境的隐性一面,综合考虑网络学习行为环境的外部影响成因,以具备物理特征显性一面尤为突出。

(1)立意为本的网络设施“基石”

万丈高楼平地起,说的就是基础的重要性,同理,作为网络学习硬件保证的网络设施基础建设,其基础的“基石”作用何其重要。它不仅为计算机设备与网络通讯提供了“硬环境”保证,尤其打造了求知者置身网络学习的“软流程”条件。如若离开网络基础设施的扶助,一旦偶遇网络故障等情况发生,举手无措的求知者情绪难免出现波动,紧张、焦虑一切于事无补,短期内学习的效果影响在所难免,关键将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

(2)广为开源的网络资源“储备”

网络资源储备做的是“信息库”的文章,较之前为求知者提供网络学习保证的硬件环境而言,作为网络资源则侧重于相关数字与非数字网络学习材料的“课件”建设,隶属引导网络学习“软作为”范畴。其涉猎的网络课程、案例库与学习网站等内容包罗万象,研究的是多维度、全方位的课题。基于多样性特征于一身的网络资源学习,对于教育资源的开发者应锐意创新、目当存高远,考虑问题要独到全面、广为开源,解决问题一切要紧紧围绕为求知者最大可能提供有价值网络学习资源作为前提目标。但也不可盲目开发,学习成效的优劣并不仅仅取决于资源的多少及其资源价值性的大小,应是批判接受的东西,否则资源盲目将会走入困境、适得其反。传统教学模式下执教者所关注的不是仅限于求知者知识灌输的多少,还重在考虑学习学习效率的高低,重在考虑知识如何传授、知识怎样传授系统性的问题。已有研究表明,网络学习行为影响成因主要存在于网络资源与服务支持学习两个层面。赵丕元(2002)汇总2000余名电大网络教育试点学生调查问卷洞悉,影响学生参与网上学习的不利因素形形:有的是资源表面上的问题。如资源内容简陋单一、网页设置呆板乏味;有的属于服务理念深层次的问题。如课程辅导欠缺互动性、学习服务支持无力。由此可见,网络学习同样容不得马虎,也是需要把系列化的问题整合纳入系统考虑的课题,必须从资源的设计形式、呈现模式与功能强化等予以全方位通盘考虑[8]。

(3)拓展进取的网络系统“支持”

综合网络学习行为系统分析,一个重要讨论热点应落实在网络学习行为的实时系统监控。为此,邵艳丽(2008)、毛利杰(2009)曾做出鲜明的阐述。现以杨金来(2008)的开发设计为例予以说明。其设计的监控系统不仅广域统计出浏览客户端的前卫信息,而且分门别类做出差异性地域浏览者的不同在线分布统计与求知者实时性在线人数的综合统计,以此形成求知者个体行为的实时监控。由于时空分离情形下执教者与求知者个体差异性的不同演绎,时代网络推促中这种亟需学习平台网络支持的强烈愿望日益凸显,亟需资源开发者识时务准确做出判断与抉择。常言道规矩成就方圆,跟进服务就是最大的“支持”。

四、结束语

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还很艰巨,如何既保证求知者依托好网络工具促进其学业学有所成,也要最大可能地规避一些不积极因素给学生带来的成长影响,很值得探讨研究。因此,识时务、顾大局成为网络教育当务之急,应结合实际、设身处地做出研究与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

[2]谢维奇.基于“电大在线”远程教学平台的web数据挖掘[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4(10):62-56.

[3]宋江春,陈文林.web使用挖掘及其在远程教育教学支持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5(7):62-64.

[4]袁明,陈伟杰.现代远程教育支持服务环境的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06(3):29-31.

[5]李运福,傅钢善.网络学习中反思性学习及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2):99-102.

[6]程智.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认知发展模型的构建及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4(1):32-47.

[7]龚志武.关于成人学生网上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8):32-35.

[8]赵丕元.影响学生远程学习行为因素的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2(8):50-52+79.

[9]沈霞娟,马颖峰,高东怀.基于学习风格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7):51-53.

[10]龚志武.关于成人学生网上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8):32-35.

[11]王丽娜.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09.

[12]张燕南,力,周涛,章国英.学习风格对网络学习的影响:一项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0(3):160-166.

简述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篇6

[关键词]网络考核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235-02

2005年起,安徽省参加了在中央电大主导下的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改革试点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又以省开课程考核改革的形式推行了网络环境下的课程考核工作。本文以此为背景,对网络考核环境下的课程教学设计情况加以阐述。

一、网络考核环境下法学类课程教学设计情况概述

(一)课程考核设计的基本情况

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安徽省目前法学专业课程基于网络的考核(以下简称为“网考”)主要包括利用网络的形成性考核(以下简称为“形考”)和基于网络的终结性考核两大类,前者又可分为包括对各项学习过程考察的综合形考与单纯网考的形考两类。依形考所占比重不同,可以分为百分百形考、形考与终结性考核双及格以及形考与终结性考核合成三类。第一类主要是《中国法律思想史》《民法专题》等省开课程;第二类主要是部分参与中央电大基于网络考核的课程;第三种考核类型占课程绝大多数,在具体终结性考核方法上又有纸质考核与网络考核之分。从网考设计方案看,在考核内容上有主观型考核(如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等)与客观型考核(如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等)之别;考核方式有交互性考核(如主题研讨)与独立性考核(如终结性考核)之分。

(二)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情况

教学设计是依据对学习者学习需要的分析,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优化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过程的导学性文件。目前的教学设计多是按照学生与学习需求分析、设定学习目标、课程内容分析、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过程与支持服务设计、学习测评设计与课程教学设计中的相关管理问题的框架构建,基本可以满足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与学习途径的需求。但能够结合网考环境展开具体教学指导的未能多见,有的甚至还是传统教学设计的沿用,不但不能起到指导作用,反有误导之嫌。教学设计建立在教师对教学内容准确把握之上的,需要有着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够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深入理解,在较为全面地掌握学生学习基础、学习难点与学习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对应指引。

二、当前网络考核课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设计个性化不足

法学类课程在内容和类型上有着较大区别,而现有教学设计方案基本上是固定程式的编排,无论是统设课程、省开课程,理论性课程、实务性课程,在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过程组织上多数未能体现出个性化指导,更谈不上基于网络考核在教学中的特殊安排。

(二)教学设计方案落实欠缺

以《商法》课程为例,中央电大制定的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主要侧重点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的介绍与安排;安徽电大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在上级教学设计基础上,细化教学过程的安排――具体到面授、网上讨论(活动)等环节的课时等。可实践中,有的教学点仅安排3―4次上机作业辅导课,这不但使得教学设计方案流于形式,更是违背了开放教育教学初衷。在省开课的教学过程中更常出现仅安排一两次专题辅导,甚至以一纸作业代替课程教学过程的现象,反应出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三)教学自身存在的问题

固然有着教学水平发展不平衡、基层电大设备与人员管理不到位、远程教育理念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但教学本身也存有短板。

1.教学资源规划不合理。目前三级电大在线都承担着教学功能,但各自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没能有效区分。下级电大基本上照搬上级电大教学内容,平台之间的资源共享、交互未能真正实现。再或同一课程中央电大主讲教师、省校责任教师、市级电大授课教师分别进行课程讲授或课件制作,造成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教学资源选择障碍,而这靠各出其门的教学设计是无法解决的。

2.教学平台需整合、升级。目前基于网络的考核一是利用中央电大形成性考核系统,二是利用各级教学点的电大在线平台,两大平台兼容性较差,不便于学生学习。同时,开放教育的成人学生在学习中,学习时间严重碎片化,原有的网页版教学平台已难以满足学习者便捷性与交互性的需求。

3.教学监管难以落实。教学一体化设计中虽有诸如规定学员需要参加几次网上活动、网络学习最低小时数、发帖最低数等指标监管教学过程,在技术上还通过设置学习平台的自动统计功能来实现监控。但实践中存在大量学生挂网、刷屏、代替操作等无效学习行为,使得网上学习的监管形同虚设;而网络题库中数量有限,内容雷同,难以避免学生套取作业答案或代答的现象。

4.考核方设计尚待优化。课程考核模式创新不够,网考方案不过是传统考核在网络中的翻版,加之试题库容量有限、考核内容与形式欠缺规范化与科学化、过程考核操作性不强等现象,使得基于网络的考核在开放教育教学中的既有功能发挥不足。

三、对教学设计方案优化的几点思考

如前所述,现行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了七大因素,本文也将据此对法学类课程相关设计方案的优化加以阐述。

(一)教学设计需适应网络考核特点

网络考核下,考核形式转变为无纸化考核;考核题型从客观题型像主观题型过渡;考核内容强调应用性。课程的教学设计应突出教学重点、教学方式、教学环节与安排等方面的变化,对学生提出针对性的指导,使得学生在对课程学习难度、教学难点、课程的特点、考核方式等内容直观了解的基础上,知晓其学习时间、学习精力、学习重点的分布。同时,应更重视教学资源运用指导。经过多年积累,法学类课程一般都配备了文字、视听、网页辅导三大类教学媒体资源,有的还制作有Cia课件或网络课程。文字版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其他资源对之起到补充、辅助或导学作用。法律的日新月异往往导致法学教材处于一种相对滞后状态,而网页辅导等便捷教学资源的运用就尤为重要。

此外,教学设计中更应突出教学资源利用的规划与指导。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对各类资源的特点、内容、效果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同时可以结合教学进度安排表引入资源索引,便于学生准确找到学习的最佳资源。网络考核所强调的应用性考核必须建立在知识的有效记忆与理解的基础上,目前法学类课程各类媒体资源分工与协作不够,客观上存在多媒体教学资源与主教材内容简单重复或脱节情况,这无疑制约着教学方案中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加强教师的指引、辅助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地图,而教学效果最终需要通过教学环节的组织与实施,以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体现出来,而这都离不开教师的导学、助学与促学工作。网考课程在心理、形式与难度等方面比传统考核有着较大障碍与难度,学生更需教师的指引与帮助。同时网络考核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当的学习难度客观上促进了学习自主性的提高,产生了参与讨论、答疑等学习活动的需求。教师应把握良机,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例如以网上主题讨论(辩论)活动取代固有的网上答疑,教师通过选题、细化分工与任务、引导资料收集整理、做好讨论活动的管控与引导、相关知识点的归纳与整理等,给予学生切实的激励与支持。再如以案例教学为手段,适当拓展,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在教学环节上,注意网上与网下的配合;在活动方式上,以知识点展开探究式学习;在时间上,以灵活时间为主固定时间为辅;在形式上,注意交互与协作;在组织上,将事前准备、事中控制与事后总结结合;在测评上,将软、硬性指标相结合,尤其注重软指标的考评作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地发挥网络的远程教学优势。同时要结合电大的系统性特点,各级教学活动相互分工、协调,避免因教师各自为政而导致学生学习活动时空上的冲突。

(三)教学评价的优化

客观上,学生普遍对形考活动存在应付情绪,导致出现作业相互抄袭,网上活动敷衍的现象。而网络环境下的考核,客观上给学生设置一些阻碍,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但网考并非一改了之,如单一的客观题考核方式是否符合人文类学科的教学规律需求,是否会引导学生进入机械记忆正确答案的误区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形式的改变只是开始,如何针对开放教育成人学生学习实际,建立更为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学习评价体系才是问题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进行包括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制定、多种评价方式选择与评价内容结合、学习过程与学习内容考查相结合等内容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基于网络的考核方式改革。

(四)教学管理规范化

教学管理是促进教学设计落实的重要手段,包括了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的双重评价。在网络环境下也必须对教师如网上教学活动的备课、网上活动组织、网上作业评阅、网上答疑等教学与支持服务等行为进行规范。当然,教学本身是一个赋有创造性的活动,在对包括教学设计本身在内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质量管控的同时,也需给予教师相对宽裕的空间进行教学延展。

(五)教学平台的合理性问题

网络考核是远程教育的趋势,学习平台承担着学习任务与资源,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实现学习与考核等教学功能,故而教学平台设计的合理性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客观保证。现有教学平台存在诸如三级平台整合不足,学生登录繁琐,有的学习任务需多平台登录等问题。此外,网页版教学资源已经相对落后。当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支持服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手机等智能终端的使用已经成为大势所趋,wap协议的手机版学习在线与开放教育app应用软件的使用,可以极大地延伸和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志勇.活动建构:创新教育的教学革新[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曾咏梅.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省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3]高世明.开放教育基于网络考试方式下的教学改革问题[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1).

[4]罗丽琳,王怀勇.基于网络信息平台辅助法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8(06).

简述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篇7

【关键词】e-learning

开放式学习

资源整合

由于信息技术的逐步提高,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教育已成为学习的重要形式。针对当前的网络学习的特点和网络环境的支撑优势,我们应建立网上开放学习环境,整合网络学习资源,实施现代网络教育工程。

一、e-learning的兴起与开放式学习的特征

1、关于e-learning

e-learning是指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学习与教学活动。e-learning的出现对于网络教学,国内外正在把以internet为基础的网上学习称作e-learning,国内外一些公司和学校正在实践这一学习方式。e-learning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全新的学习方式。e-learning可以实现各种通信模式的交流和学习。e-learning的内容主要包括: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人们均可接近媒体内容,使用各种网络、卫星、CD—Rom;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可使用e-mail、讨论板、chat、虚拟教室;学生间的小组在线合作;评价和反馈以测定和表现个人学习路径;评定学习者需求的反馈;在线指导;教育和训练的管理,以跟踪个人和群体的进程和教育差距。

与其他网络资源相比较,e-learning学习资源有其特殊性:学习资源建设有严格的国家技术规范;有特定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活动和研究任务;由专业教师和制作人员通过教学设计、媒体制作和集成等环节共同完成;学习资源的结构形式和内容有相对稳定的模式。

2、基于e-learning的开放式学习(opening-learning)模式

面对e-learning趋势,出现了适合e-learning的“oL开放式学习”新概念,以指导网上开放学习环境的建设。e的含义:e有着丰富的内涵。从媒体角度看,e代表着对各种教育资源的电子化,并最终将这些资源连接到网上。从人的角度看,e代表轻松的更有效的网上电子经历。o的含义:o代表开放(open)。根据对外开放的理解,包括了在线(online)学习和离线(offline)学习的随时随地轻松实现。L的含义:由于进行开放性学习的学生数量众多,所以与传统大学相区别的是更多地强调学而不是教。在网络这个高效工具帮助下,可采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灵活教学模式。

oL开放式学习可以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e时代的oL开放学习模式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时空泛在性: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进行网上学习。教育从学校扩展到社会,通过网络更加快捷和方便地满足“泛在学习”的要求。

(2)资源无限性:由于互连网的开放性,通过有效的超链接列表搜索,我们能快速到达全世界我们所需要的信息站点,并通过站点和其他J3K服务如0D472联络各类专家教师,实现灵活的学习。

(3)电子促进性:oL开放学习有能力超越传统的教育和训练,能鼓励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交互、合作和评价的参与。

(4)自我驱动性:oL开放学习决不只是一种简单的信息传送和管理的电子化,还能提供一个动态和参与的学习者自我驱动的经历,是新时代的学习机会、教学方法和思维的改变。

(5)个性和协作性的结合:通过oL开放学习,既可实现个别化的自主学习,也可随时加入网上各种实时和异时的讨论组进行交流。

二、网上开放式学习的环境资源设计

1、网络硬件平台

目前大部分地区拥有比较发达的教育教学网络。为适应视频信息的高速传递,应建立了一个基于宽带的远程教学网,同时开展视频点播(VoD)、双向视频等服务,学生在所在分校电子浏览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就可以浏览课件、网页、视频直播课堂。

2、学习资源的开放式学习界面设计

界面又称人机接口、用户界面,是人和计算机进行交流的通道。学习资源的内容设计和交互设计也必须通过界面的设计表现出来。界面不仅要展现学习资源,还要引导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对学习者心理和情绪产生影响。

简述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篇8

关键词:开放教育;学科课程;教学方法;网络教学;主导地位

中图分类号:G642.0?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099-02

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远程开放教育蓬勃发展,远程教学模式的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大开放教育包含网络教学与面授辅导两种教学形式,二者如何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必然需要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发展。本人在基层电大担任开放教育课程多年,面对成人教育教学的特殊性,我一直在努力探究教学方式方法,力求找到一条适合开放教育形式和成人教学特点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与途径。在多年的教学实验中,我逐步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现将我的思考与体会简述如下,希望能为从事开放教育的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一、注重学科课程研究

首先,学科教师应该注重学科课程研究,因为深厚的知识底蕴是搞好教学的前提。虽然现代教育资源广阔而丰富,但教材还是我们用以学科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和主要内容,教师首先必须要充分吃透教材,在此基础上还要广泛而深入地学习有关的专业知识,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才能在教学中驾轻就熟,运用自如,游刃有余。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一方面在教学辅导中能很好地把握知识,把握重点;另一方面在教学互动中能很好地把握时机,抓住关键,引出线索,适时点拨和引导,面对学生的诸多问题能从容应对。

二、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和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的保障,也是教学的宗旨。电大业余班的学生大都是成年人,相对于普通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智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意识记忆增强,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而死记硬背的能力开始减弱。针对成年人的特点,多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他们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自己会学习了,对学习也才会有兴趣,不论是在课堂上互动还是利用网络交流互动,他们才会积极地参与进来。没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做基础,互动研讨难免会遭到冷遇或陷入尴尬。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也才会通过自主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是成人教育教学的得力工具。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教学辅导,提供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对基础薄弱或知识缺失的学生来说,网络教学平台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知识和资源上的帮助:比如汉语言文学本科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专科所学并非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些人在专业基础知识方面有欠缺,有些学员学习本科的文学专题研究具有一定困难,利用网络平台额外提供一些学习资源,适当补充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知识和文学作品鉴赏的内容,便于对学生知识的查漏补缺,对本科专题研究教学起到一定的补充和奠定基础的作用;对于某些因故不能坚持上站学习的学生来说,他们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的学习弥补缺漏。

网络教学,除了网上学习的便利之外,定期的网络研讨、网上交流互动,可以部分代替课堂教学,减轻上课教学辅导的压力,使某些因故不能坚持上站学习的学生也能参与到互动研讨的学习行列中,适合成人教育教学的特点。网上研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合作性、互动性、互补性,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互动研讨中得到实际的锻炼。所以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辅导相辅相成,网络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有效举措。除了通过网络平台提供静止的教学资源之外,借助聊天工具进行网络互动教学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成人教育教学中显示出它的独特地位。

四、充分发挥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上传资料,下达学习指令,规定学习目标,提出学习要求,划分学习段落,提出研讨问题等等,但是教师并不是把这些甩给学生以后就无事可做了,接下来还有许多后续工作要做。教师下达指令、提出要求之后要及时抓好信息反馈工作,根据学生学习和研讨的进程或出现的新的问题对原进度或计划及时进行调整,或督促,或修改,或增减,根据需要适当辅之以练习或测试。提出研讨计划之后,教师必须参加到研讨中来,并适时引导,适时点拨,适时答疑,适时鼓励,适时肯定,适时总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网络研讨切实有效,不流于形式而空泛,确实发挥网络教学替代课堂教学、延伸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用。网络研讨之后,教师要根据大家研讨的结果适当进行总结归纳,对于共性的问题,予以公开解答,上传到网络平台“教学辅导”栏目或群组公告网上答疑。网上资源、网络作业与课堂面授辅导、形成性考核要有机结合,知识辅导的同时也要抓练习,及时批阅练习,要结合网络质疑、答疑、总结与辅导,抓网络教学信息反馈也必须同时做好答疑与辅导。

五、引导学生专业素养的生成

不论是课堂面授辅导还是利用网络资源与技术进行的教学,都不仅要做好教学工作,也要做好实践指导工作,引导学生专业素养的生成。比如文学课,根据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鉴赏能力的教学目标,适当布置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专业实践能力训练,通过面授辅导或提供网络资源、开展网络研讨来指导他们分析论述文学作品,赏析文学作品,尝试写文艺评论和文学论文。同样,其他专业也可以在平时尝试做一些类似的专业训练,为学生完成毕业作业做好专业素质素养方面的准备,为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奠定基础。

总之,电大开放教育教学中网络教学与面授辅导有机结合,课程辅导教师的主导地位的充分发挥和网络教学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相辅相成,必将给电大开放教育带来无限生机。

参考文献:

[1]德斯蒙得·基更.远程教育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6.

[2]程.略论自主学习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0,(7).

[3]张新明.远程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J].中国远程教育,2001,(1).

[4]陈荆珊.认清形势迎接挑战?摇推进开放教育工作健康发展[a].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C].2002.

[5]唐建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2).

简述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篇9

[关键词]网络课程、课程设计、远程教育

abstract

thispaperexplorefromtheteachingconceptof“learningandteaching”inweb-coursesystem.throughtheimplementingprocessofmodernweb-course,wemaketheresearchfromtheangleof“learningandteaching”inthedevelopmentdirection,teachingaimandstrategy,concept,technicalpath,exploretools,generalfunctionetc.wealsoexpatiatehowtousethoughtofdistanteducationcoursedesign,setupevaluationsystemofteachingeffectinweb-course;andanalyzetheresultof“learningandteaching”inweb-course.

intheprocessofdesignanddevelopmentofweb-course,weintensifytoestablishteachingresource,itconsistsofdesignprinciplesandbasicthoughts,technicalpath,teststorehouse,managementsystemofteachingresource,developmentsupportplatformofgeneraldistanteducationsystem,developmenttoolsofweb-course.

inthepracticeof“learningandteaching”inweb-course,wepaygreatattentiontorenovateteachingconcept,teachingthought,knowledgestructureofteachers,wealsoresearchforcoursematerialpackagewhichconsistofcoursegoal,studyguideline,referencebookandselftest.innavigatorsystem,thelearnercandeterminelearningcontent,studygoal,adjustlearningprocessandenjoythemoreflexibleandconvenientway.

wealsoestablishtheevaluationsystem,baseonthereflectionmessage,wecanadjustoramendteachingprojectandcontent,teachingmethod,learninggoaltocoursedesignerandteacher.theevaluationsystemconsistsofself-testofeachunit,teststorehouse,thesis,workshop,seminar,experiment,andinquirybyemailetc.theevaluationsystemreflectionmakesthewholeteachingprocesstoaclosecircle.

keywords

multi-media,coursedesign,web-course,distanceeducation

一、现代远程教育与网络课程

远程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大批已参加工作的成人或因为某种原因失去教育机会的成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的群体,在远程教育实施过程中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他们具有丰富的社会和实践经验;有较强烈的求知欲望;有较明确的学习目的及稳定的专业方向,这个群体接受教育成功与否,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远程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无法进行“面对面”传统教育交流模式,只能通过特定方法和媒介进行教学实施过程,从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约束,开展教学活动。从单一采用教材、学习辅导书等印刷品以邮寄函授为主形式,到运用广播、电视等模拟信号传播,远程教育在教育技术上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远程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即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数字环境下进行交互式的远程教学。因此,把远程教育架构在当今高速拓展的因特网上,充分开发和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并利用计算机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较强的交互性和实时性,使远程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更便捷、安全、可靠。

网络技术对远程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直接表现为提供给学习者大量便捷的机会,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计划及学习内容,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网络课程可以按学习者的思维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则由教师和学习者共同评价。使传统的教学由单向转为双向,实现了远程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由大众化教育趋向个性化教育。远程教育教学环境的完善,以及高质、高效、满足个人需要的网络课程设计和素材库的建设,无疑对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发展至为重要。

依靠现代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的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大幅度拓宽了传统教育意义上学习者的范畴,教育实施过程不受时间、地点、国界、气候等影响,网络上广泛的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真正打破了明显的校园界限,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概念,学生能突破时空限制,接受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指导。可获得更丰富、直观的多媒体信息,共享全世界各图书馆的资料。

总之,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现代远程教育成为信息时代人们教育和学习的最佳方式之一。

二、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充分利用和优化我国教育资源普及与提高全民素质,降低教育成本与全民享有受教育权利的重大任务。其核心是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可以有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分四大类:试题库、素材库、课件库和案例库;二是网络课程库建设;三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四是通用远程教学系统支持平台的开发。而网络课程和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又是重点和核心。

1.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网络课程不是传统教材的电子版,也不只是教学载体技术问题,而是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传统教学大纲、内容体系结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制作的公用教学资源。网络课程的开发通常应遵循下列几个设计原则:

交互性原则:教学软件既提供学生所需的知识,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相应的反馈,提供师生讨论的条件;

创新能力培养原则: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软件,达到充分调动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和主动思考的积极性的目标;

教学设计原则:不仅要求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明确教学的目标,据此设计教学内容的结构和表现知识的方式,包括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和课程导航技术以及基本教学环境设计。

2.网络课程开发的基本思想

①满足在internet上运行的条件,并具备安全、稳定、下载快的特点。

②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表现力,方便学习者学习,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如概念、原理、器件特性等与相关背景资料相链接,适当使用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

③教学内容符合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内容的组织方法应便于学习者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系统结构。

④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在疑难关键知识点上提供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学习内容,并提供练习题、测试题。

⑤交互性强,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或需要,对学习内容(如范例的参数等)进行修改,或改变知识点的学习路线。

⑥建立网上虚拟实验室,使学习者在网络上执行可视化操作,为学习者的实物实验作好前期预备工作。

⑦提供课程答疑系统、讨论系统、作业系统。

3.网络课程的通用功能

辅助教师教学。为教师提供以html网页为主、包括图形、动画的网络教科书。课程内容丰富完整,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部分教学内容。

辅助学生学习。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学习路线和学习层次。

按节提供自测题,按章提供练习题库。

以email方式提供个别答疑,以留言簿方式提供普遍性问题解答。

以bbs方式提供问题讨论。

以mssqlserver建立学习者数据库,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路线和学习情况。

以mssqlserver建立课程数据库,主要包含知识点及其属性(难度、区分度、与其它知识点的关联度)。

使用java访问数据库。

4.网络课程开发的技术路线

以“知识点数据库”、“练习题库”、“学生数据库”为支撑,以学生web页面和教师web页为表现形式。知识点数据库包括课程知识点、难度、区分度、各知识点关联度;练习题库包括各题的题型,所属知识点,分数等信息;学生数据库包括学生的一般信息,课程学习记录,测试练习记录等。

5.网络课程开发工具

(1)采用html、javascript语言制作课程web页面,使用dreamweaver3.0作为web语言编辑器。

(2)使用flash4.0制作swf和gif动画。

(3)使用protel绘制电路原理图,用snagit制作成gif图形并用photoshop进一步处理。

(4)使用photoshop5.02处理图像。

(5)使用java进行数据库访问。

三、网络课程中“学与教”的实践

网络远程教育强调运用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技术、系统观念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并寻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在几年的远程教育实践过程,我们将上述教育思想融入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不在于表面媒体的使用,关键是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更新。因此,网络远程教育还必须基于得到教师教学经验和知识结构的支持。

1.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更新

为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和网络课程的资源开发,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应突出社会需求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设计、制作、处理教学信息;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设计教学活动时注意情境创设,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强调体现“协作学习”方式,注重基于网络教学策略设计。也就是,教师在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要充当组织者、控制者、协调者、和指导者等多种角色。

2.教师知识结构的要求

面对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将从常规教育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辅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网络技术在某些方面起、替代教师的角色,把教师从简单、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已不需要教师的参与,由于学生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信息资源的鉴别和测验成就的判断等方面都需要帮助,教师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监控,帮助学生开展学习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因此,教师在掌握教学设计、学与教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一般教学软件的使用知识、教学软件的设计制作与评价知识。也即改变传统的知识结构,从计算机、美术、音乐、教与学、心理学等各个专业全方位的结合,在网络课程中贯穿以科技为主导的教育方针。

3.远程教育课程设计思想和方法在网络课程中的体现

在网络技术兴起之前的,远程教育一直难以进行直接的信息交互活动,仅在一些发达国家,建立了基于视频会议系统的较昂贵的双向交互系统。在远程教育课程设计方面已趋成熟。然而面对网络课程在远程教育中的使用,需要将远程教育课程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在网络课程之中,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1)在网络课程中课程材料包的组成

课程目标:描述应清晰而简洁,它包括网络课程学习目标和每章节的学习目标,阐明学生在结束本课程或本章节学习后,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分为基本目标和提高目标;

学习指南:考虑到远程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编写课程学习指南是非常必要的。学习指南中应包括对本课程及每章节教学内容的简单描述、学习目标、难点和重点、例题及解答等,此外还可给学生建议较为合适的学习方法;

学习参考书:除教材外,还应该给学生提供学习参考书,并注明每章节相关内容在学习参考书的具体位置,哪些是必须购买,哪些是可以选择性购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确定知识的掌握范围及深度;

自测题:远程教育学生是以自主学习这主,所以学生应对每章节知识掌握情况明确了解,每章节都应有自测题,自测题能够覆盖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并附有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2)充分利用导航系统

网络技术支持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教学项目和教学信息供学习者选择。同时,学习者在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目标、实施学习进程的过程中,享受更灵活、更便利的学习机制,学习时间、学习进度等方面的安排自主性大大加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看或下载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从常规教学单向、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适应个人的自主化学习或自导式学习方式。

因此,在网络课程中应设计清晰、明确、简单,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导航系统。从网络课程网站的文件结构、反映课程目录层次结构和网状结构的页面组织、重要内容的导航点、记录学生在超媒体知识空间所经理的历史路径的历史记录等多方面设计导航系统,实现远程教育课程指导。

四、网络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过程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评价体系。网络课程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在教学过程、考试环节实行在线监控,正确反映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信息,并对以上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反馈给网络课程设计者、指导教师,才能及时对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进程等进行调整和修正。遵循高等教育客观规律,建立网络课程评价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上述基本思想,在近几年的远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对网络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我们认为传统将考试作为教学评价唯一指标,并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且存在时间滞后;新的网络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应该收集更全面的反馈信息,并及时根据掌握的信息,对教学进程等进行监控和修正。

教学评价体系应有以下指标组成:

1)每章节、单元自测题,能及时反映每章节、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重点、难点是否明确;

2)采用试题库,实行考教分离,考试内容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避免教师主观命题所造成偏差,并采取结构评分方式,将考试结果与平时成绩加权,综合考虑;

3)考虑到课程尤其是工科课程的特点,小论文及实验均能如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情况、科学思维方法和实际动手能力,这对于实行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4)每学期进行教学信息问卷调查,以电子邮件或其它方式发给每个学生,内容涉及网络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难点和教学方法,因此获得真实的教学信息反馈。

以上课程评价体系组成一闭环系统,并根据教学评价结果的实际情况,反馈给网络课程设计者及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目标、教学计划等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正,以期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结构如下:

五、参考文献

1.《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2000。5

2.《多媒体技术对远程教育的影响》潘淑秋,现代远距离教育,1991。1

3.《网络技术对远程教育的影响及发展策略》李平,郭慧珍,教学与教材研究

简述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篇10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在当前政府的政策改革情况下,新西兰高等教育出现的新的“网络”(教育)范式,以及开放远程教育在这一进程中的潜在作用。

新西兰的情况在某些方面有其特殊性,文中谈到的一些主题和问题非常普遍,大家在结合各自机构和职能进行思考时能够获得有益的启发。

网络(教育)范式以一种新的方式关注个体的教育、学习环境及其服务范围内的学习者。

不同于以往独立运营的实体,各种教育机构将越来越多地在覆盖全国的网络环境中发挥作用,这一网络由各种具有特定目的的分级网络组成,可以为每一个单独的教育机构提供学习服务。反过来,单独的教育机构也可以为网络中其他的机构提供服务(虽然这不是加入该网络的一个必要条件)。

这里隐含地引入了两个概念:(1)网络是指一组相互联系的教育机构,他们在其服务范围内向学习者提供学习服务,并/或者向网络中的其他教育机构提供服务以帮助其开展教育;(2)教育机构和卫星校区是网络系统中的节点。

为了清楚起见,也为了便于在其他情况下运用相关学科的成果,下文中将上述两个概念简称“节点”和“网络”。

本文着手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于网络服务范围内接受服务的学习者来说,如何在全部资金范围内考虑对每个节点限制的情况下,使学习者从网络中所有节点的资源、能力和容量方面获得学习价值的最大化?对此,我还不能给出一个完整的答案。

讨论框架

在新西兰开放理工学院,我们已对这个问题讨论了很多年。由于预见到政府在政策上的调整并逐步实施,我们已试图证明,一个提供开放远程教育的专门机构如新西兰开放理工学院如何实现网络(教育)模式。我们知道其他教育机构也正在做类似的努力。

我将按下列框架尽可能把问题表述清楚:

1.一个特殊例子。新西兰技术理工学院能提供远程教育,学习者在这里接受相关的教育。

2.阐述新西兰政府的教育政策内容。认识到政策决定了早先提出的优化问题的回答范围。

3.阐述网络中一些节点的特征。目的是说明节点之间差异很大。

4.描述为学习者提供的教育服务的假设过程。前提是网络中的任何一个节点都能够提供教学服务,各节点具有提供服务的能力和容量。

5.基于新西兰背景下得出的一些结论和适用的原则。

6.在其他网络和背景下的一些可能对学习者带来影响的观点,供大家讨论。

参加本次会议的主要是远程教育的相关人员。新西兰开放理工学院也是一所开放远程教育机构,相比其他机构,我们更加关注自己所在的机构,对此你也许并不感到奇怪。

网络所服务的学习者

高等教育学习者的服务范围被视为是整个新西兰。用多数标准衡量,新西兰是一个小国,领土狭长,面积同英国大体相当,总人口与澳大利亚的悉尼或英国的伯明翰相差无几。

新西兰有很多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8所大学、20所技术理工学院、3所毛利语大学、40所行业培训机构和近百所私立培训机构。这20所技术理工学院和悉尼4所同等的学院相比,都为同样的人口提供教学服务。

另一个是对新西兰大学的学生数量与国际上的一些其他院校的学生数量进行比较。新西兰31所公立院校只为不到50万学生提供服务,据我所知,在座参加iCDe校长常设会议(SCop)的我的同行,其所在的一个院校的学生数就超过了100万。

如果新西兰从一张白纸开始,我非常怀疑我们还会建立30多所公立高等院校。事实上,我们已经有了这些院校,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是为了学习者和国家的利益,如何从这些院校的投资中获取最大价值。总体来说,虽然不同的教育机构提供一些相似的课程,但还是会吸引不同类型的学生。

出于本文的需要,我用到下面一些描述词语:“学习者”:指那些认为得到20所技术理工学院最好服务的大学学生;“网络”:20所技术理工学院,相互连接并被看作是一个整体;“一个节点”:指一所技术理工学院,包括该学院拥有的任何一个卫星传输点(校园)。

新西兰政府的教育政策

如前所述,新西兰正处于一个新的、高等教育政策改革的重要阶段。改革的口号是:质量、实用和获取。

在改革的过程中,政府正在探索强调高等教育可衡量结果,这与新西兰的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目标紧密相连。这就希望中心给予更强的引导和指导,从而确保目标的实现。这就希望高等教育机构不要把自己作为独立的个体,而是作为政策术语中所描述的“国家网络供应”的协作者。

到底一个“网络供应”由什么构成,又如何在该领域中发挥作用,仍然是需要继续讨论、协商和思考的一个主题。

有些情况大家很清楚,以前的经费完全是由学生的入学人数来确定的,其结果是引发了院校间的竞争行为。但在新的政策中,资金则通过更广泛的“投资”渠道来注入。

经过与中心协商,每个院校都分配了招生人数,并限制在一个三年的规划期内。所带来的变化就是,单独院校根据市场提供服务变为在中心的指导下通过各院校协作形成的网络提供服务。

由于一系列的原因,技术理工学院的各部门处于改革过程的风头浪尖。技术理工学院也是政策改革另一个关键问题的试点,即基于区域的教育服务。

在目前改革之前实施的更具竞争力的“自由市场”体系下,技术理工学院可以自由选择地方来提供有关课程和设立校区。为追求学生入学人数,对位于人口基数较小地区的院校来说,在人口基数很大的地区,特别是在新西兰最大且发展最快的城市奥克兰设立校区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当前的改革,政府希望这些技术理工学院返回其所在区域,即从“区域外”服务撤回来,为当地的社区和产业服务。但也有例外,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则大开绿灯,允许技术理工学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培训。

网络中的节点

技术理工学院网络的20个节点差别非常大。

在有卫星的大城市里,一些节点与同一城市里的其他教育机构一起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一些在较小城市的节点只和一两个其他的教育机构一起提供课程;那些在小的省级城市的节点,提供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而在更小的城市,服务的人口少,教育资源也很少。

节点的规模不是唯一的区别特征,其提供的教学资源也大相径庭。无论什么原因,可能是历史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当地的需求,一些节点在全国开设一些特定的课程,这一特点似乎与其规模并没有必然联系。

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网络中节点的不同特征。

数字化学习的出现表明,基于学习节点的传统的教育能力在改变。在传统面授学校的学习者获得学习的途径丰富了,远程教育传输的能力增强了。这是否意味着支持网络教育的专家们将显示出他们的作用呢?我对此表示怀疑,我也不是第一个对此提出质疑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我们也有,我们的理由是基于数量分析得出的。

我们分析了新西兰技术理工学院学习网络教育各节点都建立自给自足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所需的经济成本,我们也考虑了由一个单一机构提供全部数字化学习的成本,进而确定与数字化学习有关的规模经济最大效益以及需要的具有一定资格的学生数量的临界规模。

它们在费用上的差别以现值计算,超过20亿新元,确切的数目因时间、贴现率或其他一些变量的不同而发生一些变化。这个数目堪比新西兰每年拨付给所有高等教育的总经费,大约25亿新元。

当然,我这里所给出的例子属于一个连续体的两端。我并不建议选择采用哪种形式。在新西兰,除了经济成本外,还有很多其他标准会对达成一致意见产生影响。其他一些可变因素对有关数字学习的选择有影响,但对关键结论不起作用。关于面对面学习和远程学习差异的消失,学者们对此可能会有一致的观点,在我看来,这是不可能的。这不是技术原因而是经济原因――我们根本就支付不起。

对于新西兰来说,我们的挑战在于:综合考虑网络学习节点目前的状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我们如何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

这部分内容,我介绍了这样一个概念,网络学习节点各不相同,需要关注这些差异。这些差异会随着时间而变化,我们也要随时关注这些差异的变化。

一个网络学习节点

我前面提到过,基于某些原因,我将更多介绍有关新西兰开放理工学院的详细情况。

新西兰开放理工学院:

1.是一所面向全国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尽管当时政府强调区域教育;

2.是一所开放远程教育学校;

3.每年有3万注册学生,在新西兰科技理工学院中人数是最多的。当然,和世界标准相比仍然很小;

4.提供应用型的职业教育,主要侧重证书和学位等级;

5.早在60年前就开始了基于课本的教学;

6.目前采取多种模式进行教学;

7.独立评估表明,其数字化学习在新西兰所有科技理工学院中处于领先水平;

8.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获得了英联邦学习共同体远程教育卓越奖和mellon数字化学习杰出贡献奖。

就本文界定的学习网络而言,开放理工学院认识到开放远程教育机构的规模经济问题,也认识到构成学习网络的其他节点的面授教育机构具有的特点,一是,它不具有与开放远程教育机构相媲美的规模经济;二是,它也不具有传统意义上支持开放远程教育的内部架构、过程或教学法。

一些技术理工学院正在开始着手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在我看来,他们逐渐开始认识到,学校同时进行面授和远程教学所需要必备的能力和财政资金。他们也开始认识到,能力和资金问题是多么的严峻。另外一些技术理工学院认识到,为其数量相对较少的学生建立一个能自给自足的开放远程教育网平台,超出了他们的资金承受能力。比如:有6所学院希望我们的机构为他们设计、开发并提供一个混合式的商业学位教育(实施在线教学,由他们提供面授支持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两种不同教育机构优势互补,共同努力,为学习者获取知识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除了我对自己机构人员的能力感到自豪外,我还希望大家注意我们开放理工学院的特征,理由有二:

1.能与开放远程教育机构中的所有人进行合作;

2.为探讨网络教育系统最优化铺平道路。

协同提供课程

上面已经提到,科技理工学院网络由20个相互联系的机构(节点)组成。

我访问过其中每一个机构,有的去过数次,每个机构都各有特点,一般人看来他们差别很大。这些机构最大一个优势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独特的“面孔”。

在研究如何实现网络学习系统最优化时,我们注意到20个机构中的19个采用了基本相似的学习传输模式,即以教学机构为中心的模式:让学习者进入学校的世界。而剩下的一所机构,也就是我们学院却采取了另一种不同的模式:让学校进入学习者的世界。

这个差异非常关键。

它使网络教育系统具有了协同作用,这是其它19个机构不具备的。这意味着,新西兰的学习者和整个国家,能从“19所相似学院加上1所不同的学院”获得比从20所相似学院更大的收益。作为一个具有规模经济以及与之匹配的能力、战略、程序和系统的开放远程教育实体,我们与以校园为基础的教育机构形成互补。

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以面授为基础的教育机构难以在规模经济方面以相同的方式达到相同的程度。你可能会问:“这有什么重要意义?”让我们从下面的例子中寻找答案。

网络上某一个学习节点覆盖的地区有25万潜在的学生,但只有7.5万学生能进入学院学习。一些学生与学院距离太远,另一些学生的工作时间与学习安排有冲突,还有一些喜欢自己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这是开放远程教育机构所熟悉的情况。我们的目标的是开展协作,发挥两类机构的不同优势。我们将为合作伙伴所覆盖地区提供远程课程。学习者能在商定的时间从当地合作伙伴获得学习支持,但远比面对面学生获得的次数要少。学习者的经验得到强化,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和两类教育机构都从中受益。

从两类教育机构所反映的情况看,如果新西兰没有业已形成的开放远程教育能力,它将面临两种选择:或者发展开放远程教育,或者建立更多的类似目前已存在的面授学校。

作为一个指标,我们进行了计算,如果使学习网络系统中的其他19所学校都具有同我们学院一样的远程教育能力,新西兰政府大约要投资14亿新元。我们分析和思考后认为,在新西兰一些与外界隔离的、较小的地区,要使教育机构,特别是与开放远程教育有关的教育机构更加完善,无论采取怎样的运作模式,都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它需要国家的资金来支持。

结论已经很明显了。对于我们来说,已得到验证,对你们来说可能是不证自明的。

由于许多原因(有些我已经提到),强调学习网络的最优化在新西兰十分必要。如果我们力求让新西兰整个网络教育系统对于学习者的价值最大化,把学习节点单独进行考虑是远远不够的。

最优化的过程

最优化的方法并不简单。它开始于我们认识到,在各种游说从国库获得大量的资金来支持高等教育之后,这些资金对一般意义的高等教育和具体所指的科技理工学院教学网络都是不够的。

实际上,教学网络中的20所远程节点将保留,并将继续提供他们传统的教学服务。这意味着,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来维持远程学习站点及其提供传统课程的能力。

从概念上说,在有限的资金支持下,教学网络对于学习者的价值实现了最大化,该网络就实现了最优化。

就线性规划而言,目标函数包含为两个变数:对于给定的课程和计划来说,需要解答的是提供这些课程和计划的最小成本是什么?

最优化过程开始于教学网络中的学习节点教学服务的变革。

决策规则很简单:当学习者获取的课程和计划来自于成本最低的教学网络资源时,学习者的效益被最大化。

在新西兰教学学习网络中,其中19个教学节点的教学模式是相似的(他们本质上是面授教学机构),他们之间不能互相提供一些相对便宜的课程和计划。由于教学节点在空间上相距较远,这些节点又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因此,比较好的方案是选择一个节点来发展提供服务的能力。这个节点选定后,其他教学节点就能提供规模经济效益。如果一个网络能联接到一个具有规模经济的节点,并可以为网络上每一个节点提供课程和教学计划,那么在同样的资金支持水平下,它可以为网络覆盖地区提供更广泛的课程和教学计划。

我们可以想象每一个教学节点的计划过程,它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答:

・我们地区的学习者希望获取什么?

・设计、开发、提供学生所需的学习,需要多大的成本?

・为了满足所有的需要,我们能从网络其他教学节点获得什么?包括质量、较低成本等。

要遵循上述决策程序,教育网络中的所有节点的各类信息需要公开并供免费使用。另外,要鼓励每一站点为整个网络教育系统的发展作出贡献,而不仅仅局限于为自己。要把设想转变成现实需要做很多工作。我们感到很欣慰,开放理工学院具备贡献的潜力,我们有办法应对挑战。

最优化原则

我们并没有宣称找到了所有的最优化原则。我们仅仅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原则:

・每个单一的教学节点的最优化不能使整个教育网络环境最优化。

・增强远程教育能力,不应针对每个单一的节点,这与最优化方向一致。

・促进全国性统一的而不是各个节点的规格标准,对整个教育网络是有益的。

・应激励各节点在决策过程中选择这样的决定,即本节点取得满意的结果的同时,也有利于整个教育网络最优化。

・在实现教育网络最优化时,应吸纳更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推进教学机构实现规模经济。

当我置身事外来思考这些原则时,我感到,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是在用这些原则指导工作。我们所有的节点都有能力,这些能力各不相同。当我们充分发挥各节点的不同优势,而不是让他们生搬硬套、相互模仿时,教育网络就被最优化了。

开放理工学院的转型

新西兰开放理工学院的战略驱动在于,准备在即将到来的网络时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无论最终是什么形式,未来环境需要更灵活多样的协作和合作。我们可以看到开放理工学院在支持和推动我所描述的网络教育模式方面所起的作用。其范围包括:支持数字远程教育能力建设,提供共享资源和服务,提供各种形式的灵活的混合学习,继续支持远程学习者独特的学习需求。开放理工学院将保持和发展其开放远程教育的能力。但是不久的将来,这将不再成为学院唯一的独特的特征。

我们的工作越来越像“中间人”,提供灵活的学习服务和资源,这些教学资源既来自学院内部,也来自外部。处理关系将成为我们学院一个新的关键性能力,因为我们在学习设计、创造、支持其他伙伴进行灵活教学等方面需要不断创新。我们的指导原则是为学习者和整个国家提供有价值的服务采取行动。

其他背景下的一些启示

这一部分内容,我完成的比较匆忙。

我是何许人也,敢在各位同事面前班门弄斧?我没有权利,也没有什么主张。我只是想与大家一同分享我们在工作中的一些思考。我们也很高兴分享了其他学院的一些办学实践和经验,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你将会为新西兰及本国教育发展情况提出建议。

我们的想法之一是,教育网络的最优化程度取决于网络的环境。

就美国而言,人口密度较大,网络教育节点相距较近,这似乎有更多的机会和方式开展教育机构间的相互合作。

在新西兰,网络教育节点分布较远,除个别的外,一般相隔150公里以上。而在美国,教学节点通常相距30公里以内,在我们看来,这些地区的网络最优化应该有其他的方式。

让我们转向遥远的非洲。网络教育受到了技术条件的限制,虽然某些原则仍将适用,但会产生与新西兰截然不同的结果。

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中国。虽然电视已经普及,但迅猛发展的手机和互联网还没有普及。虽然某些原则被应用,但同样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

我并不是在这一部分的内容里试图规范什么。我只是想说,我们注意到各位同事所处的不同环境,我们愿意在这些环境中与你们合作。

后续活动

我们正在继续做一些分析。我们坚信,我们能用我所提到的方法衡量教育网络最优化的价值。我们的目标是,把在网络教育中工作的同事们集中起来,共同推动网络教育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