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9:28

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篇1

关键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238-01

一、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中专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3-20岁,属于“青春期”阶段,从入学至临近实习,他们在生理、心理上都经历了许多变化,总体分析,可分为三个阶段:适应阶段、转型阶段、成熟阶段,不同的阶段,心理和生理的表现各不相同。

(一)适应阶段

在此阶段,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适应中职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调整心态,建立信心,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体会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认识自己,开发潜能,悦纳自己,完善自己;帮助学生在专业课和其他活动中了解未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培养职业兴趣;帮助学生融入集体,在集体的建设中培养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友谊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现象,帮助学生学会调控情绪,正确对待异往。

(二)转型阶段

在此阶段,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性格和能力特征,提高自我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关注现实和未来职业选择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帮助学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成熟阶段

在此阶段,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确立就业目标或继续学习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和各种实践机会熟悉社会、体验社会、体验职业,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创业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增强迎接职业挑战的信心,提高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应对压力与挫折,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们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他们圆满完成学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使他们达到成功胜利的彼岸。

二、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形成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学校开设心理学及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行为的矫正、人格的重塑、心理的调整。

(二)配备专业机构和人员

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严肃性,要在学校内选择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作为专职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并对班主任及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兼职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同时还要聘请校外的心理教育专家作为指导教师,根据教育的目的,帮助中专技校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健全人格,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三)开展心理咨询

在学校内根据学生的意愿,开展学生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将每次咨询的内容都要做好记录,将其内容归纳、分类,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并将档案输入计算机,实行计算机管理。班主任要及时提供学生的相关信息并记入档案,根据工作的需要,在保密的前提下,可借阅本班学生的档案,使健康教育更好得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应针对全体学生

全体中职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应以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和最终目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是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如果只是面对个别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了解决,但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理健康维护被忽视,新的问题仍然会不断出现。

(二)不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要求学生机械记忆,其后果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反使学生承受更多的身心负担;有些学校将学生送进医疗机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引起学生的恐慌和压抑;有些学校把心理适应能力差而引起的心理问题等同于思想层面的问题,采用说服教育等思想工作的方法,教育缺乏学科化的引导方式,仅局限于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认为只要给学生讲授心理学知识,就可以解决心理问题,所有这些都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是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主动地适应现实、改造现实,对周围环境能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都能妥善处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们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他们圆满完成学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使他们达到成功胜利的彼岸。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之一就是让学生能积极地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交往、适应身体变化,做到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成为适应性良好、身体健康的人。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主动发展,有意义、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教育研究出版社,2002年出版。

[2]孟昭蓝,普通心理学,北大出版社,1988年出版。

[3]郭思乐,素质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教育研究出版社,2002年出版。

[4]黄希庭,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5]罗吉斯,当代青年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6]王登峰、张伯源,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北大出版社,2000年出版。

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篇2

一、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教育观之比较

(一)关于教育目标

行为主义认为,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富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个性充分发展的人,这种人具有主动性和责任感,具有灵活地适应变化的能力,是自主发展的人,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人。”[1]认知主义认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应是“最好地促使学生的智力发展,获得各种优异才能。”[2]“所谓教育,终究是要发展心智能力与感受性……教育必须使智能发挥作用,借助个人超越自身的社会世界的文化方式,去开辟哪怕是些微的新局面,创造出自身的文化来。”[3]建构主义把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4]作为教育目标。任何知识在当前情况下都不是绝对正确的,应通过协商协作的方式去探索相对正确的知识经验。“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解释或假设,并非问题的最终答案,没有必要对知识顶礼膜拜,而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5]同时在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受教对象,双方要主动交流与互动,合作学习。”[6]

(二)关于对教育内容认知的问题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对于教育内容的理解是一致的,客观世界知识经验的正确性(或真理性)是不容挑战的,教育者的主要任务就是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受教育者就是在这个传递过程中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相同的理解。只不过行为主义从客观世界对人的行为影响角度,通过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来接受客观知识经验;而认知主义从人的意识自由选择客观知识经验的角度,通过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主动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显然这种对绝对真理的崇拜,阻碍了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建构主义关于知识经验的真理性的理解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截然相反。建构主义认为教育内容不应该预设化和系统化,使用非固定的教材去进行教育,有利于双方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客观世界。知识经验只是一种假设和猜想,知识经验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即使是经典知识,它的真理性也是有一定条件或范围的,“所有的科学观念都不是最终真理,而且原则上要接受变更和改进”,[7]这种敢于挑战权威的做法,有利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关于以谁为中心的问题

行为主义教育观通过实验研究强调教育者创造一种环境,使受教育者形成合意的联结,以教育者为为中心,整个教育过程都围绕教育者传授知识经验展开的,受教育者只是被动地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来接受知识经验。因而受教对象接受的行为结果是否与客观知识经验相一致是评判教育效果的唯一标准,根本无视整个教育过程中受教对象的心理活动。认知主义批判行为主义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也极力反对以教育结果作为评价教育效果的标准,强调以教育育者和受教者为中心,主张关注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和内化其认知结构,力求解释产生某种教育结果的原因。显然,在对教育的解释、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方面,认知主义比行为主义更理性、更科学。但认知主义延续了客观主义传统,认为预设的客观知识经验与受教育者无关,个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难以介入到教育中去,而且教育过程中的“双中心”原则,在实质上无疑与行为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建构主义强调文化――心理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价值引导和受教者的自主建构,教育应当是受教育者“自我中心”、“自我发现”世界的建构活动,教育者应是受教育者主动建构的支持者和帮助者。

(四)关于教育主体性的论述

主体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和根本特征,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培育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8]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行为主义忽视受教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弱化必然造成片面强调教育者主导,将受教育者看成无主观能动性,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仅从主观愿望出发向受教育者灌输知识,极少考虑他们的接受水平、兴趣需要。认知主义虽强调教育过程中人的意识在内化认知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受教对象的心理认知活动,但这种心理认知活动是“群体或整体”的主体性,而对个体主体性的心理认知活动普遍缺乏阐述。建构主义认为由于个体原有知识经验的差异,对新知识的理解和主动建构也迥异,“发展个体主体性不是一个附加的目的,更是有效教育的内在根据。”[9]“只有调动个体整个精神世界的驱动力,个体的教育才能摆脱外在力量的诱迫而成为内在的追求。”[10]显然,发展个体主体性是建构主义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建构主义教育的动力源泉。

(五)关于新旧知识关系的问题

行为主义教育观只强调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外部行为的研究,反对对其心理意识机制进行探析。认知主义鼓励受教育者对复杂的环境作积极的心理探索,认为认识论的同化和顺应归结为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只有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心理意义,并进而形成更加分化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注重教育者对受教个体新旧知识联系的差异性和动态性进行研究,“旧知识既不可能被彻底否定,也不可能被永远追求,而是导出新知识的前提和机遇。”[11]个体的旧知识经验不同,对新知识的理解也就不一样,新旧知识主动建构也就有差异,因此教育者要尊重受教育者个体的旧知识对新材料的理解的差异性和丰富性,才能使新的知识和经验同其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联系重新得到建构。

(六)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问题

行为主义在注重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方法。美国行为主义代表人罗杰斯极力批判传统教学将教师和书本置于教学活动核心位置的做法,主张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自我”进行,教育教学方法上主张“非指导性教学”。另一位行为主义代表人斯金纳则把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应用到教育教学中,积极倡导程序教学。从本质上讲,无论是“非指导性教学”还是程序性教学,都不反对传统教学,只不过强调传统教学忽略了对学生发展的有利方面。

认知主义反对实验研究,注重观察研究、思维实验和逻辑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方法,如皮亚杰的认知结构法、布鲁纳的否认教师指导的认知发现法、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指导教学法、加涅的累积教学法与九个教学阶段法等。认知主义涌现了众多的教育教学方法,有些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与其说是认知理论不成熟,还不如说是认知理论发展的一个标志。

建构主义继承和发展了认知主义教育理论的优秀成果,是当前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教学方法,如由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组成的支架式教学法,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组成的抛锚式教学法,由呈现基本情境、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组成的随机进入教学法等等。

二、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教育观对职专语文教学的启迪

职专生文化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厚,如何根据职专生的实际情况,利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教育观指导职专语文教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职专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促进职专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把职专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有技术又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技能人才。从实质上讲,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都是用最有效的方式向学习者传递知识,只不过行为主义重在设计环境实现知识迁移,认知主义则突出有效的加工策略。建构主义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的意义建构,即通过创设学生意义建构的情景,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引导学生理解整个知识体系。“一个教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关于怎样利用各种手段帮助人成长和发展的理论。”[12]然而,无论是行为主义、认知主义还是建构主义,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掌握知识的方式方法上,而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品质道德教育则缺乏研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职专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灌输基本知识,更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仅学会学习、掌握知识技能,还要培育良好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有选择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创新职专语文教学方式,不仅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也是对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以及建构主义教育教学法的经验总结。如行为主义的“非指导性教学方法”、程序性教学方法;认知主义的认知结构法、发现法、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累积教学法等;建构主义的支架式、抛锚式等教学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与特点,有选择地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提升教学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协作、创新精神

倡导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教学的根本要求。行为主义只注重知识经验的把握,轻视个体的意识和心理活动,为协作学习、创新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反面教材;认知主义虽重视认知心理过程,但仍忽视学生之间的合作协同精神,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建构主义则避免了以上的缺陷,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协同精神和创新意识,如重视个体对新材料理解的差异性、挑战知识的真理性、注重学习的互动合作等等。实践证明:职专语文教学只有广泛地吸收和借鉴建构主义中的培育学生学习的交流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才能提升学生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语文教学若离开社会和生活,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认知主义注重教材编制的层次性、建构性以及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建构主义也认为学生对材料理解的差异性和丰富性离不开个体的实践和社会生活,而且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更建立在个体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在职专语文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备课、讲课还是拓展延伸,都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寻找教材与学生生活的切入点。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愿望,还会使他们学会做事做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教学要以学习为中心

教学以谁为中心的问题,目前教育界尚无统一定论。传统教学理论以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为指导,主张教学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权威不容学生质疑(虽然认知主义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心理活动,但总体上讲仍未摆脱行为主义的影响)。这显然有利于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但死气沉沉的填鸭式教学却一直受人诟病。现代教学理念吸纳建构主义的研究成果,主张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生中心论,这无疑是现代教学理论的一大进步,但“主导”与“主体”的并列提法,在逻辑范畴上一直遭人质疑,也就是说主导的相对概念是被导、主体的相对概念是客体,“主导”和“主体”这两个概念不在同一个逻辑范畴。因而无论是教师“教”的主体,还是学生“学”的主体,都是围绕“学习”进行的,是以“学”为中心的。在职专语文教学实践中,无论老师的语、修、文的分析训练,还是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实践,都要以学为中心,教师要设法有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六)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迁移

教学的新内容往往与旧知识紧密联系,教师应注重新旧知识间的沟通,利用差异进行教学,因而在批判行为主义基础上的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非常重视搭建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促进知识的迁移。在职专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衔接,既要找到新旧知识的共同点和一致性,又要鼓励学生探究和创新,拓宽教学时空,从而促进语文知识的迁移,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美)罗杰斯.三种心理学――弗洛伊德.斯金纳和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3]肖少白.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05).

[4][5][6]何克抗.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J].中国大学教育,2004,(07).

[7]陈俊辉.走进新课程的探索与实践[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

[8][9][10][11]布鲁纳.教育过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篇3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省、市、县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具体目标

  1.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2.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做好班级保健的培训工作。

  4.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重视心理辅导试点班的实践研究工作,以点带面开展研究活动。

  6.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试点班的课程活动。

  7.做好家长学校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8.充分利用班队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学期最少开设四节以心理健康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1.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继续通过家委会、家长会组织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使家长逐步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地提高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二)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

  1.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

  咨询途径:

  (1)学生自愿前往咨询

  (2)班主任老师推荐

  (3)辅导老师访谈

  2.开通心语热线,进行电话咨询辅导。

  3.在学校宣传窗设立心灵广播栏目。

  4.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知识讲座。

  5.在家教指导活动中,举行专题讲座,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亲子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6.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要利用二会一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重视试点研究,增强科研意识

  1.试点班老师要善学、勤学,阶段性地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并在班主任例会中进行交流,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认识、开拓思路、更新方法。

  2.试点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展示。

  3.试点班要重视调查分析、研究,并进行个案分析,不断地积累资料,逐步在校内进行推广。

  四、具体工作

  1.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辅导工作计划。

  2.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工作。

  3.心理咨询室开始开放(每周三中午12:00-12:30)。

  4.开通心语热线。

  5.举办青春期心理卫生讲座(六年级学生)

  6.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

  7.开展心里健康辅导示范课活动

  8.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指导的有关内容。

  9.做好学期总结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

  10.心理档案建立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2

  一、基础现状分析

  1、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已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具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能力。学校提出把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成我校的一大品牌,一大亮点,明确地表明了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以及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决心,这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新的春天,也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适宜成长的大环境。

  2、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数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尽管我校已经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但在师生中未能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在学生群体中,对心理健康持有不正确观念,或者知之甚少的例子还比较普遍。如何消除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正确认识,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甚至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本学年应该重视、优先解决的问题。

  二、发展方向分析

  1、让教师更了解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当然更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功能、实施途径与方法,否则心理健康教育只能成为一纸空谈。虽然我校教师对心理健康已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理论指导和深刻认识的教育是无法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升到更高的层次的,因此,本学年的一个重心应放在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正确认识上。

  2、让学生也认识心理健康教育

  一提起心理健康教育,人们的脑海中就浮现出变态、神经病、心理治疗等字眼来,内心极不舒服,下意识地排斥。其实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很广,心理治疗(矫正性功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我们的教育对象更多的是心理健康的学生,发展性功能、预防性功能更为普遍和重要。因此,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进而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形成健康的心理,是本学年的重点。

  3、形式灵活多样,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起来

  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课堂中、渗透在游戏中、渗透在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因此,本学年学校的各种教育途径都要行动起来,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人心。

  三、具体措施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间;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提高班级凝聚力,集中解决班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结合学科教材内容,渗透有机专题教育,如语文课,课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直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体育课竞技项目教学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

  3、整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材料,教师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可以通过召开讲座、团体辅导、个别咨询、自学材料、外出培训等途径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4、设立心理咨询室,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矫正性功能;咨询室设星星知我心信箱,专人解答学生来信;咨询室设星星和月亮谈心区,专人辅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做好心理咨询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5、编辑心理健康小报做到每月一期,每期一个主题,至少每班一份;发动学生采、编、出稿,办成学生展示认识成果和交流心得的平台;

  6、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会、队会结合起来,落实发展与预防功能;尝试以队会的形式、班会的内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春风化雨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7、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途径,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红领巾广播站的月安排中至少有两周以心理健康为主题;开辟心理健康宣传专栏国旗下讲话主要围绕心理健康展开。

  8、可以在学校网站开设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块,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提升我校心理健康工作档次,让更多人来支持、更多的专家来指导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9、注意收集活动材料,如照片、稿件等。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3

  

  为了更好适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示精神,确实加快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提升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开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根据《安溪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关于2017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安心育【2017】1号)和《安溪八中2017年德育工作计划》的重要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再上新台阶,现制定如下工作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1、召开新学期专兼职心理教师工作例会。为了更好服务学生,心理咨询室将在学期初召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会,部署新学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位心理教师做到严格按照学校要求上下班,做好学生心理档案登记与管理,心理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心理健康理论和技能学习,熟悉心理咨询室工作和业务,为学生排忧解惑,做一位优秀的心理教师。

  2、健全组织领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定期聘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来校做报告,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意识,建立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的机制,逐步形成在校长领导下,分管干部负责,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同时学校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

  3、根据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做好教育重点。学校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德育工作体系,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增强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突破口。本学期我们将根据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好教育重点。

  (一)学习心理。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思维训练、潜能开发、心理调适、对学习环境的适应等,使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建立对他人积极的情感反应,适应各种人际环境,教给学生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等。主要教给学生正确处理好师生、生生及亲子关系等。

  (三)自我调适。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帮助其树立信心,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感。要让他们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

  (四)青春期心理。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心发展特征、卫生常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异性交往,培养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等。

  (五)生活和社会适应(包括职业指导)。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的能力,提高抗挫折的心态和能力,在各种意外环境下学生能够自我保护。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增强对预期生活方式或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4、深入开展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彰显我校办学特色。近几年来,我校不断拓展办学渠道,把青春健康教育活动作为常规教学来抓,取得“四多四少”的显著成效,并促进我校办学水平和层次的显著提高,是安溪县首批“生育关怀——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示范校,也是泉州市生育关怀——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2017年1月19日,泉州市教育局发文泉教中〔2017〕1号,我校被确认为泉州市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多样化发展实验学校。为了更好的凸显我校这一办学特色,本学期,学校将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做好《安溪八中青春健康论文汇编》工作。为了寻找与“青春健康教育”的恰当结合点,以增加青春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更好的为青春健康教育服务。我校积极汇编青春健康教育论文,上学期以完成教师论文汇编,本学期将进行文字校对,论文修改工作,写好前言,最终形成独具安溪八中特色的《安溪八中青春健康教育论文汇编》,以供其他老师推广学习。

  (二)完善青春健康教育活动室阵地建设。为进一步加强阵地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发挥阵地的作用,我校积极建设青春健康教育活动室,不断完善阵地建设。本学期将本着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为宗旨,更新活动室内容,完善活动室基础设备。因为只有完善阵地的基础设施,才能引导和动员家长、学生广泛参与青春健康教育活动,从而使家长和孩子知识得以获取,观念得以更新,灵魂得到净化,境界得到提升,心智得到启发,素质得到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应该是全面而持久地开展青春健康教育的关键之一。

  (三)落实“心理健康暨青春健康教育活动月”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活动,使青春健康教育活动与教育教学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结合相得益彰,更好的服务学生,本学期将五月份确定为“心理健康暨青春健康教育活动月”。四月份制定工作方案,五月份活动开展,六月份进行活动总结和表彰。

  5、落实心理咨询工作常态,做好日常宣传教育工作

  (一)学校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将继续实施日常咨询值班制度。心理咨询室每周一—周五的中午12:00-15:50和下午17:30-19:00均对学生开放,并有专业心理咨询师接待学生来访咨询,开通在线QQ、电子邮箱和咨询热线(0595-23056125),全天候24小时预约,以最快的时间答复,以便那些不愿和辅导教师见面的学生可以通过电话和悄悄话信箱寻求帮助,全方位满足学生咨询需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二)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室的材料和档案。咨询室材料、档案的进一步整理、完善、充实为了使心理咨询室工作朝着规范性、系统性、连续性的状态发展。本学期将继续按照心理咨询的专业要求,对心理咨询室材料和档案进行了一系列的整理、完善和充实。

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篇4

论文摘要:本文由情境认知理论的启示,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进行了探讨。

1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是继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后,与建构主义大约同时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它强调学习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最好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类似真实的实践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把知识和获得与学生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以莱夫等人为代表的情境认知的社会学视野,强调了“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实践共同体”等要素。“它意味着对一个活动系统的参与,其中参与者共享着理解,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他们生活中意味着什么,对共同体的意味是什么”。

情境观认为,实践不是独立于学习的,而意义也不是与实践和情境脉络相分离的,意义正是在实践和情境脉络中加以协商的。知识不是一件事情或一组表征,也不是事实和规则的集合,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建构与组织。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总之,情境认知理论的观点影响着教学系统设计与学习环境开发等多方面的教学理念,也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境认知教学的基础

2.1认知元是一个在联想过程或符号操作中起作用的心理反应的单位。

它具有完整性、一致性、稳定性,可以把复杂的输入综合处理,以决定是否需要引起反应。它可以保证知觉及时辨认。认知元一经形成后,就成为物体、空间关系、面孔或其他知觉单位的相对固定的神经符号,成为我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我国的认知心理学者在吸收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基于遗传的认知元的形成是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2心理健康课程的两个属性。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性。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一整套工具。工具和知识共享着若干重要特征:它们都只能通过运用才能完全被把握和理解;它们的运用既必须改变使用者对世界的看法,又必须适用它们所赖以存在的文化信念体系。因此,知识既是情境性的,又是通过活动和运用不断发展,不断充实和丰富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积极地使用工具,而不仅仅是满足于获取工具。而且人们在使用工具的同时,不断构建对于世界和工具自身丰富内涵的理解。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具的意义也不是不是抽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不能脱离具体的情境,否则,生硬的“知识”或“道理”无法在学生真实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得以延伸和应用。与生活中使用的其它工具一样,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工具同样反映了使用工具的文化的累积性、智慧以及个人的洞察力和活动体验。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应该是受到十分关注的。文化是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历史积淀和结晶,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立的各种文明的总和。教育是文化传递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包括了思想、知识、道德、风俗及每一代人的认知图式等。这种传递并非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而是社会文化的积淀,是对社会文化世代连续性过程的同化与顺应而引起的文化潜移。也就是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通过教育使下一代将本民族或国家的价值观念、历史沿革、宗教、习俗等文化形态深深植根于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之中,从而构成每一个民族或国家特定的文化背景。其次,教育在文化传递过程中也在不断调整、把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形态加以更新。文化的核心是哲学思维方式,各民族或国家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使其教育思想呈现了丰富的表现形式。还有,文化影响教育,关键是文化价值的定向作用。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持文化价值,按文化价值培养下一代,使该文化世代运行下去,他的产生、发展及表现形式就必然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2.3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状况。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传统做法是把知识与运用相分离,孤立地教授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辅之以案例作为论据。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普通场景)听得津津有味,但在实际中,不能把知识整合运用来对自己或他人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和调整,因此也更谈不上发挥该课程的任何实践指导作用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普通场景(即常规课堂)的学习中,不能表达和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脱离了学生自我情绪体验的具体情境。相反,在设置的专题情境教学中(如团体辅导、观看电影、任务驱动、仿真模拟等),学生却能成功把所学的相关心理学知识和自身很好的联系起来。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观

3.1鉴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关系到他们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境,他们在知识的获得与运用中利用生活经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有效地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环境和场景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有很大的意义。

3.2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就必须保证学生获得以下学习机会:既跟真实的社会境域相整合,又能十分贴切地满足社会实践的需求。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提供给学生具有真实目的任务很重要。

3.3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和认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中学生必须获得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反思的机会,因为正是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形成生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从而加深对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整固。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指导实践的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究其实,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教学模式的提出,源于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情境的观察。当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融入了让学生运用所学心理健康知识在他们的社会生活情境中的理念时,这门课的意义才有可能发生。因此,参与基于社会情境的一般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是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结构形成的源泉。事实表明,在情境中获得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比通过死记硬背或“满灌式”所获得的知识更灵活、更有用。为此,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大堆陈述性的知识,而是要这些知识置于社会文化情境中,进行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把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情境活动相联系。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4.1基于情境的行动。

情境认知理论学者认为,人们不是根据内心关于世界的符号表征行动的,而是通过与环境直接接触与互动来决定自身的行动的。在这种基于情境的行动中,在人的行动模式和处理事件发生的情感中,内隐的知识将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情境行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者经常对情境进行反思。这表明,虽然随着实践者经验的日益丰富,其内隐知识的复杂性与有用性都会随之增加,但是当实践者必须处理不同情境中的问题时,他必须通过行动中的反思建构设计与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便使情境行动得以继续。不同领域的实践都存在着情境行动与行动中的反思相互交替的现象。

4.2参与的形式。

“参与”意味着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情境学习中有关参与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社会参与的形式,学习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参与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用新的方式观察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透镜。

4.3社团实践与仿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将社会性交互作用视作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为此,一个概念必须强化,这就是“社团实践”。该概念既强调学习是通过参与有目的模仿活动而构建的,同时,它也同样强调实践与社团的重要性。其含义是:在情境认知中,知识被视作实践能力;意义可理解为一种社会单元的构建,该单元共享着某一共同情境中的支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作为一种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增强对社团体验的情境的参与。

由此,针对具体的教学过程,提出以下四个建议:

一是,在教学中提供的真实与仿真的境域和任务要能够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

二是,提供给学生对真实生活过程进行观察、体验的机会。

三是,组建的课外学习社团和实践社团,能足以支撑课堂知识学习的社会协作性建构,使内隐知识转变为外显知识。

四是,改变目前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提供针对学习的过程性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一个载体。对学生的文化适应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从出身直至生命的终结都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观察和实践接受着他所处社团的信念、行为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影响,健康心理的获得是文化适应的结果。与此不相一致的情况是,目前的教学往往并不提供,或无法提供学生进行文化实践的机会,即便有机会也是非常少。这其中包括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包括教学体制,学校条件,教师的教学理念等等。反思目前的心理健康课程,情境教学与情境认知应纳入教学规划和课程设计之中,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与我们文化价值相适应的心理,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朱晓斌.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6,6.

[2]李维.认知心理学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英)泰勒.原始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4]情境认知理论[oL].百度百科.

[5](美)J.莱夫等.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篇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取关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并有助于学生自身心理发展与成长的素质教育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实施过程等方面与传统学科课程有着较大区别。此外,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关系也存在特殊性,教师主体还是学生主体,知识本位还是活动本位,价值中立还是价值引导,等等,都需要我们迸一步厘清。因此,重新审视并解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内涵,建构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本质的教育理念,对于课程教学的设计者和参与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课程教学以前苏联为模板,以教师为主体,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也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中虽已普及,但在课程的具体实施环节中却很难实现初衷,这与我们对该课程的认识和定位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我们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理应蕴含三重境界,分别从三个层次来诠释教师、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即师生与知识的对话,师生与生活的对话以及师生与内心的对话。

对话本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行为。在课程教学中原指师生双方民主平等、双向沟通的言语行为方式。在这里,对话不仅仅局限于师生之间,它可以在教师、学生和课程之间进行,而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解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它可以是师生与心理健康知识的对话,可以是师生与现实生活的对话,也可以是师生与各自内心世界的对话。

一师生与知识的对话

传统意义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学生对信息的掌握情况也影响着教师对其学习效果的评价。在这一重境界下,教师所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局限在普通心理学学科框架范围内,无论教师变换何种教学方式,其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都是要让学生建构相应的知识结构,掌握相应的技能。但现实情况是,大学生从中学学科体系中获取的知识结构很难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普通心理学内容相对接,导致的结果便是教师自说自话,师生之间无法以知识为中介建立起真正的对话。因此,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课程体系便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必须从学生当前的认识着手,而不是从教师当前的知识开始教学。因为教师的认识水平可能与学生目前的认识水平相去甚远。正如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所言:“你从‘那里’出发,就永远到不了‘那里’;你只有从‘这里’出发,才能到达‘那里’。”或者这么说:你从学生不懂的地方着手,学生永远都无法真正弄懂;只有从学生懂的地方开始,学生才能弄懂不懂的地方。弗莱雷说:“不了解学生如何在其日常生活环境中思考,不了解他们各自独立形成的关于学校的认识,我们就不可能教给他们内容,以便能够既帮助他们理解他们已经知道的知识,又帮助他们理解尚不了解的知识。”[1】因此,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采取专业学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给学生传授心理学概念、原理,注重其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做法必须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教师要在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基础上,了解其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发展心理学学科体系中重新建构教学内容,达成教师、学生与知识三方平等的对话。

二师生与生活的对话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大教育理论,教育不是单纯的学习书本知识,更是在生活中学习、领悟、成长,社会生活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育的实质就是进行不同形式的活动,这些生活是学生生长的社会基础。也就是说,教育与生活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脱离教育的生活是不智慧的,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容就是师生生活的外延,生活有多大,课程教学的内容就有多广,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也应该是生活的形式,不应拘泥于教材和书本。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在这一重境界下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面对课程设计时,不能只是出于对知识的尊重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充分地挖掘教材知识背后所体现出来的生活需求,站在这种需求之上看教材,教学才会有生命的活力,学生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与兴趣。而学生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东西,力求把生活带到课堂上加以讨论学习,在对彼此生活的理解和互动中加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师生在平等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对话基础上,以生活为中介联接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使得师生在享受课堂学习的快乐之余,更能将这种快乐延续到生活中去,达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初衷。

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从实际出发,采取案例教学法。这样就可以把实际生活中发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事件通过语言或文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心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把握和运用,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意识,增加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识别、判断和调适能力。[2]

三师生与内心的对话

只关注言语层次的对话,必然忽视情感交流层次和灵魂交流层次的对话,忽视了教师、学生与各自内心的对话。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是教师、学生、学生及各自内心的多元对话,这种对话不仅是知识层面的交流,生活层面的交流,更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内心之间强烈的精神共鸣,甚至直指心灵并触及彼此灵魂的关于生命的认知与感悟。

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就是与教师、学生自身心灵成长历程密切相关的。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独特的个人经历,对内心也有着自己的独特感悟。在进入课堂前,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认识也不是一片空白。实际情况是,学生从小就感知着并不断探索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体察着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可能形成调适心理的独特办法。而教师在课堂上对自己内心的剖析是学生了解并反观自己内心的好机会,某种程度上来说,师生在课堂上的心灵对话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境界。

而在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又如何能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内心世界呢?这就需要教师参与到学生与内心的自我对话中来,学生与内心的对话发生于学生个体的心灵深处,是学生基于自身的自我理解和感悟。这种对话形式尽管在课堂中不容易直接显现,但教师仍然可以通过一些线索来了解它们。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非正式交谈,借助学生的作业、日记,关注并捕捉学生在网络自媒体平台上的声音等手段,甚至直接把课程教学形式打造成师生相互敞开心扉的对话形式,来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这一重境界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案例的分析者,而是心灵的倾听者,起到的是陪伴学生成长又不允许被取代的重要作用。

以往的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教育是促进人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作为教育最主要的实现形式与过程的教学活动,被定义为一种认知活动。其主要任务就是传播与学习知识,继承前人正确的经验。这种认识有其合理性但却不全面,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多重审视与反思之后,我们发现,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人们为了交流各自生活经验与内心情感的交往活动。因而,在这种认识下,作为其主要实现形式与途径的教学活动的本质属性便是交往,是一个以知识为载体,以生活为环境,以内心为主导的,多向交往的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应满足于将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作为一种教学目的和追求,而是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回归生活和洞察内心的理想境界,赋予师生自我存在与平等交往的对话意义,把知识与能力、生活与体验、内心与情感融合在一起,从实践层面上实现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三重境界的整合与统一。

参考文献

[1]张琨.教育即解放——弗莱雷教育思想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98.

[2]黄永莲,马莹,案例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心理,2013,8(4):276-279.

高考加分政策民意调查

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育新闻网对全国6省市展开的一项高考加分专项调查显示,逾九成家长赞成大幅压缩高考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逾六成家长反对见义勇为加分。

91.47%的受访者支持大幅压缩高考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

31.56%的受访者认为,给见义勇为学生加10至20分,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68.44%的受访者认为,该政策可能导致新的社会不公平。

45.63%的受访者认为,有特长的孩子最容易获得高考加分;30.7%的受访者认为,来自公务员家庭和教师家庭的孩子最容易获得高考加分;59.06%的受访者认为,少数民族、华侨子女最容易获得高考加分;25.59%的受访者认为,富二代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获得高考加分。

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篇6

关键词:大学生赏识教育必要性

赏识教育,是我国一位普通工人周弘,从对自己女儿的培养教育过程中积累经验,创造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周弘使双耳失聪的女儿6岁识得两千多汉字,8岁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10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16岁升入大学,20岁赴美攻读心理学硕士,2002年荣膺首届海内外中国妇女“十大时代人物”称号。《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新华日报》、中央电视台、各级地方台、

英语BBC台等近千家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了这一教育成果。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赏识教育也称鼓励教育,是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以尊重、信任、宽容、鼓励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出发点,把“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顺应学生心理的成熟过程,对学生施以褒奖、鼓励、赞赏,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其不断增强自信心,发挥自己的潜能,体会到人生价值与力量,不断获得成功和发展的一种教育过程,是一种最具有活力的教育方法。

赏识教育之所以能够得到受教育者的欢迎,赢得他们的主动配合,激发他们的内在积极性,关键在于赏识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使受教育者以自尊的心态在宽松的环境中充分释放自身的潜能,追求自我目标实现。

赏识教育产生的实践基础,起源于心理学的“罗森塔尔效应”。心理学家的“权威性谎言”,坚定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教师自然流露的深情,鼓舞了学生,创造了学生学习成绩直线上升的奇迹。可见,罗森塔尔效应就是爱的效应,就是赏识的效应。教育者由此懂得了赏识的重要性。

赏识教育产生的理论基础,源于马斯洛的“人的需求的层次理论”。赏识教育的“赏识”,恰恰是在受教育者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了其较高层次的归属或被承认的需求、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求,从而激发其向实现最高层次需求――自我价值需求不断冲击的主动性,最终使受教育者的生命闪现出绚丽的光彩。

赏识教育的最初体验者、受益者都是中小学生,赏识教育的成果在他们身上屡屡得到成功验证。那么赏识教育对于已经成人的大学生是否适用呢?

二、对大学生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其实,每个人一出生便生活在一个巨人的世界里,那种生理上的弱小在心理上埋下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与不安全感,使其对这个世界有着一种深深的恐惧。于是,在人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不断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赏识,以此战胜自己的那种恐惧与自卑,让心灵有一种安全的感觉。人人都希望被赏识与肯定,大学生也不例外。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需要被赏识的范围更广、层次更高。因次,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应充分认识到在大学生中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1.赏识教育是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目标的,各科教学都应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心理学实验结果表明:一个缺乏激励的人,其能力仅能发挥出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以上。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独立性增强,特别是随着知识量的急剧增加,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了主导地位,批判性也逐渐增强,对别人的意见不轻易盲从,喜欢提出大胆的设想和新颖独特的见解。对于这些独立思考、敢于批判、善于探索,具有创新意识的大学生,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适时给予肯定、认可、欣赏、鼓励,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和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才能达到最大限度地挖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2.赏识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正确认识自己。目前我国在校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2岁之间,自我意识开始分化,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产生差距,这是他们产生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大学生踌躇满志,自尊心较强,他们喜欢得到别人的羡慕、称赞和注意,生怕被别人瞧不起。然而,大学校园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如鱼得水,各显其能,无一技之长的学生相形见拙,感到低人一等。再者,考试成绩不理想、家庭经济困难、人际交往不和谐、就业压力大、失恋等因素,都会使一些大学生强烈感受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对于这样一个生理年龄成熟,但心理年龄却滞后的群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用赏识的眼光、真实深入的观察、热情专注的交流及移情换位式的理解等方法,从深层次上正确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真实地认识、感受大学生所处的生存环境,积极主动地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善于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以肯定的态度、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语言对待学生,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克服心理与性格上的弱点,帮助他们摆脱自卑的心境。

3.赏识教育是大学生个性塑造的有效手段。大学生具有渴望被人认同、喜欢出头露面、张扬个性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喜欢与众不同,有很强的好奇心,也特别渴望自己可以被别人认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做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逐渐完成自己的个性塑造,就必须真正地学会赏识学生的个性与特点,就要允许学生说“不”,甚至鼓励他们说“不”,让其充分地“表白”和“暴露”自我,并以此为契机,激发他们的“灵感”,开发其特长和潜能,促使其个性自由地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具有独立人格、自我完善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4.赏识教育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终身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生既要服从于课程的安排被动地学习,更要结合所学专业及兴趣进行主动创造性的自我学习,同时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赏识教育本身而言,是以人性为基础,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相互激发与激励的状态下实施的教育。在同样的教育过程中,是以赏识为先导,激发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巨大能力或者是人的良知与自觉性,从而让教育顺理成章地自然发生,这样的教育状态一旦在人身上起作用,那么赏识教育自然就为人的自我教育、终身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教育顺应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体现大学教育的本质。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认识到在大学教育中应用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李睿.赏识教育:翘起你的大拇指[n].中国教育报,2002.12.26,(02).

[2]赵兴民,张秀伦.赏识教育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6,(3):221-222.

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篇7

一、宽容教育的含义

从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国内外学者关于宽容教育的研究多是把宽容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艺术或者手段来进行研究和阐述的,总结来说,目前关于“宽容教育”的主要说法总结起来有如下说法:

(一)把宽容教育界定为教育者容忍学生的教育手段:“第一,宽容教育是包容学生某些‘不守成规’的言行的教育;第二,宽容教育是容忍学生反对意见和错误言行的教育;第三,宽容教育是能容忍学生人性弱点的教育。”

(二)把宽容教育界定为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宽容教育是教育者在关注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实施宽容开放、多元生成的教育教学手段,用爱心宽容学生的不足、宽容学生不同于自己的意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促使学生改正不足、树立信心,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

(三)将宽容教育上升到教育者所应具备的一种教育艺术的高度,认为“宽容教育是教师以对学生强烈的爱和高度的责任感为基础,给学生母亲般的包容和耐心、父亲般的宽厚和关怀,因人施教的一种教育艺术。”

除上述三种主要观点以外,学术界对于宽容教育还有其他几种表述方式,但大都也是把宽容教育界定为一种教育理念或教育方式来进行阐述的:认为,宽容教育是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所应具备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美德,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表现出的差异、挑战或者不当言行给予宽容与关爱,用宽容开放、和谐友爱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化发展,使学生在宽松、平等、自由的良性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自我成长、自我提高。很明显,这些都是把宽容教育作为和谐教育环境的创设手段、作为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为出发点进行的相关研究,本文基于将宽容作为德育中的具体条目――现代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和素养来给宽容教育作如下定义:宽容教育是教育者根据预期的教育目标,遵循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及发展规律,掌握及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与受教育者建立情感联结,在与他们的交流、沟通及互动中让其形成宽容意识的教育活动。

二、宽容教育的主要内容

对于宽容教育主要内容的研究,我国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多在将其作为宽容意识的培养层面上有所提及,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种观点:

(一)将宽容作为主体性教育的重要目标,认为应教会学生:克服偏见,养成客观理智的科学态度;化解嫉妒,建立正确的比较系统;尊重错误,珍惜向错误学习的机会。”

(二)将宽容理解为人际交往中重要的品质和心境,认为宽容心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种是对别人触犯到自己的利益的无意过失不去计较或追究的豁达心理;另一种是允许或理解他人有不同行动和判断的自由的包容态度。”使人认识到:第一,消解自我中心,把自己从“巅峰”解救下来,看作普通的一员;第二,确认他人的价值,形成开放的心态;第三,尊重、理解他人,构建平等的交往关系。”

(三)将宽容作为“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基本品质,认为:“宽容教育,着眼于培养‘现代人’,‘现代人’应该有开放的头脑、创新的精神、充分的自信心、高度的事业感、顽强的意志、广泛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能力。”“培养个体的不干涉意识、尊重意识、公共理性以及全球视野和胸怀。”

(四)将宽容作为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意识理念:培养主体的价值差异多样性观念;培养主体道德宽容自律观念;培养人格平等和相互尊重的观念。”

另外,肖美超在《宽容的伦理意蕴及其教育学意义》一文中,从宽容意识的培养、宽容能力的培养和宽容情感的培养等方面分别对宽容教育的内容进行了相对较具体和全面的分析及阐述。认为学校中的宽容教育,在内容上应该从知情意行等几个方面综合进行把握,既要培养学生具有平等意识、价值差异性、多样性意识,又要培养他们具有自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合作、协调能力,更加要注重宽容情感的培养,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学会理解是宽容情感方面的主要教育内容。

总结以上的几篇学术作品来看,它们都是把宽容作为一种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来进行研究的,从收集的材料中还发现国内还有不少学者把宽容教育作为一种当代教师所必须具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角度对宽容教育的内容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论述,如:

(一)将宽容教育看作教育本质的必要延伸对宽容教育进行阐述,认为:“宽容的教育应当包括:宽容学生的错误,发挥教育的导向作用;完善学生的人格,实现主体超越性和灵魂的超升;承认学生的差异,容忍学生的不同;促进学生多样性的发展,实现多样性人才的培养,使教育‘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从教育主体――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关系中倡导宽容教育理念:罗英有在《倡导宽容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一文中提出:“我们提倡的宽容教育是尊重和耐心,是包容中的促进,是承认人性美、未来更美好的理念。”“宽容教育中,最核心的精神底蕴就是对学生的信任,对人和社会的博大爱心以及对教育事业强烈的责任感。包括尊重、冷静、发挥学生主体性、倡导个性差异以及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等几个方面。”

(三)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阐述宽容教育的具体措施:认为宽容教育应该包括“时间上的宽限、态度上的宽宏、条件上的宽让、认识的宽容以及处理上的宽待”等几个方面。同样的论述在杨林江、吴昌政的《浅析宽容教育与后进生的转化问题》一文中也有所提及,他把宽容教育分为“思想认识上的宽容、时间上的宽容、条件上的宽容、态度上的宽容、要求上的宽容和处理上的宽容”等六个方面。

(四)除上述一些文章的立意和角度以外,还有的学者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对宽容教育的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如:

宋慧在《怎样让孩子学会宽容》一文中认为对孩子进行宽容精神的教育必须做到:第一,父母为孩子树立榜样……孩子的宽容之心最主要的来源就是父母……父母宽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与邻里、同事之间融洽相处,孩子就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宽容、好善、乐与人处。第二,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所谓心理换位,就是指当双方产生矛盾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思考对方何以会如此行事、如此说话……欣赏别人的优点,记着别人的好处,容忍别人的缺陷,忘却别人的过失。不故意挑剔,不怨天尤人。第三,要教育孩子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让他懂得他只是家庭中的普通一员……要求孩子心中有他人,不要总是以“我”为中心,一切只顾自己。第四,必要时让孩子有一些吃亏让步的体验,以锻炼孩子的克制能力,促进宽容品质的形成。第五,多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使他从中得到锻炼。让孩子在发生矛盾的后果中体味到这个世界上不只有他一个人,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小朋友,只有团结友爱、宽容谦让,才能享受共同玩耍的快乐。第六,家庭成员间要友爱宽容,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使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步形成稳定的宽容忍让的良好品质。

周延琴在《论宽容的哲学基础和实现条件》一文中,把宽容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方面来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社会化最为重要,在家庭生活中要善于培养孩子的宽容品格,抓住每一件可以教育的事情,不断对孩子进行宽容待人的引导和教育,具体来说:一要让孩子学会尊重。二是要培养孩子的爱心。第三要培养孩子的宽容心。文章中还强调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要给孩子树立起宽容的榜样……父母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传和身教,首先要做到消除自己的偏见。其次,对待孩子要宽容。再次,对待他人要做到宽容。在学校教育方面,她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宽容意识,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多元化思维方式以及国际理解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综观以上研究成果,学者们虽然各自的出发点和角度不同,但大都认为宽容教育包含了理解意识、尊重意识、开放意识、平等意识等几个主要的方面。本文认为,宽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宽容的品性和豁达的心胸,形成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世界的友好心性和理性自觉。这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培养学生的爱人之心、善良之心。这是对学生进行宽容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爱是真挚的情感,是心灵的通融交汇”。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着爱人的本性和被爱的需求,只是有的爱心被许多歪曲的、错误的判断遮蔽而没能得到合理的发挥和释放。宽容本质上讲也是一种爱的体现,是宽容主体自觉主动的发自其真实内心的爱的表达。一个人是否宽容,首先要看他的心中是否有爱,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爱的释放,那么所谓的宽容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个心中充满邪恶和仇恨的人,是很难真正做到对别人表现出宽容的。因此,宽容其实是人们发自内心的爱和善良的表达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和善良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和善良的美好品质,就使宽容有了良好的情感依托,逐渐强化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心理倾向和直觉本能。

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篇8

1体育教师职业认同

何为自我意识?不仅表现在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上,还包括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态度,是决定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度的关键因素,是体育教师主体自我构建的。而其自我意识的体现是个体心理活动综合技能的表现,而非个别心理机能的体现。传统的教育制度和观念仍然充斥着我国的每所大中小学之中,而受此影响,加之中学升学压力大,体育课地位低,不受重视,往往被文化课所代替,这是大部分学校中很常见的现象。自然的,体育教师也成为不受重视的群体,被边缘化,最终造成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越来越低,极大地降低了职业认同度。随着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力度逐渐加大,国民体质健康成为新的风向标,国家开始重视大众体育,所带来的良性循环就是,学校体育课逐渐加多,体育教师在学校和社会的地位及职业社会评价得到很高的提升,这些重新唤起了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度,并起到了推进作用。

2唤起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意义

体育教师在职业认同感缺失的长期影响下,对待工作无积极性和热情,而随着国家不断推动国民素质的提升,素质教育提倡的力度不断加大,使我们看到了重新唤起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希望,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1职业认同影响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

衡量一名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尺,就是看教师是否热爱和认同体育教育工作。这也是决定教师心理体验层次和态度的关键因素。但根据近年来关于此项的调查研究,以全国成人心理健康的平均水平为标准,大部分体育教师(包括中小学和普通高校)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是偏低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体育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度和认同度较低,缺乏激情和信心,对自己的前途不抱有希望。长时间在这种心态影响下,很多教师心态严重不平衡,有的甚至另谋出路找寻其他副业,造成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

2.2职业认同是体育教师发展的驱动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递体育文化的事业,是体育教师的本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其生命意义,寻求了职业价值。其中对于职业认同,即体育教师用自己的职业来回答“我是谁”、“我应该怎么做”等问题,是其专业成长的基础和出发点。在职业认同的帮助下,教师正确认识自我,对于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进行深刻反思,找到正确的平衡点。职业认同越是清晰、积极,就越有利于教师适应所处环境和条件,减少压力,对工作充满动力,工作满意度提高,教学效率也得到提高。同时,职业认同度越高的教师,喜欢满意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上更加积极、上进,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最适合自己的,并感到骄傲。

2.3对体育教师个体发展的关注

目前,对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问题,从文献分析来看,已经不单单是纯理性的技术关注了,而更倾向于教师整体的发展,尤其是情绪维度更为重视。这种取向在本质上也符合了教学的伦理。体育课程还在不断地改革中,是以全新教育理念为导向的。“课程标准的决策者、学习过程的指导和促进者、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者”等新的角色是给予体育教师全新的职称。这些全新的职称对体育教师的意识和能力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目前,大部分教师对待课程改革都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这无疑得益于一些师资培养和学习机会是具有针对性的,但要想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仅凭这些还是不够,要让这些观念转变成教师内在的一部分,体育教师应深刻认识到,体育活动是学生和自身生命发展的重要平台。

2.4对体育教师教学实践的倚重

对于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问题,关注的点不仅仅是它如何形成,还要关注所发展的环境,最为关键的则是发展到不同阶段,教师的教学实践特点。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包括形成内容和形成途径。形成内容:包括心理学、教学、人事关系和学科内容方面。形成途径:主要来源于教师个人实践的直接经验和教师自身背景知识。体育教师在现实中的教育实践总是和心中的职业期待存在一定差距,学校的场地器材不足,课程不多,对体育工作不重视等原因都会使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发生偏差。因此,教育实践是唤起体育教师自我重建和职业认同的关键,体育教师要得到真正的专业成长,必须以当前发展需求为中心,结合体育教师现状,研究并找到教师心理体验和倾向与现实教学活动的关联,这样才能重新唤起他们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发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2.5提升体育教师反思能力

经验+反思=成长。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针曾提出的,是针对教师自我成长的总结。自我反思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职业认同度应以实践反思为出发点,体育教师将自己生命里的闪光点通过叙述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些闪光点也是自我与社会和学校文化等互动的结果。当然,被彰显、被看见和被分享这些自我叙述是我们所希望的,推动和促进职业认同度的话题,进行反思和讨论,对其理解更深入和积极,使之更丰富和具有生机,从而更接近教育的本质,体现出体育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有更多的积极体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由于结构的限制和氛围的影响,体育教师的处境往往比较尴尬,所以,在反思中,结构和能动性是主要内容。是顺服这些外在结构规范、传统,还是通过能动的作用去改变结构?大部分教师都很困惑,尤其是新教师。在职业认同形成的过程中,反思都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而发现这种规律,认识反思的价值,是有助于教师认识职业认同的能动性,鼓励体育教师重新思考一些被视为理所应当的事物。

3建议

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体育教师正确的引导,所以说,体育教师是人类体育文化的引导者和传播者,而正确的引导方式又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培养自身具备内在的发展和自我意识。随着体育教师慢慢被认识的更多和重视,教师主动自觉发展的价值逐渐被认同,职业认同问题是对“教师主体”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探讨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来源以及影响因素,对推动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不断发展,使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更顺利,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徐伟单位:上海市市东中学

参考文献:

[1]虞力宏,汤国杰,高可清.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6):136-141.

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篇9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误区、防范性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

(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体体现滞后性

在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标志是是否建有心理咨询室,似乎主体对象就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工作流程就是发现一起,解决一起,工作面窄。相比学生整体人群的的心理健康来说,认识是相当片面的。然而事实上,学生一旦真的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及由此引起的负面现象时,学校心理咨询室由于在"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了解甚少。针对性地辅导并不能起到很好效果。因而说,不重视心理预防的话,学校心理教育容易走入"马后炮""事后诸葛亮"的尴尬境地。

(二)从业人员两极分化

当前学校要么非常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缺乏专业的人才,心理健康教师大多是由教辅人员或老师兼任,他们一是在本学科教学经验不丰富,二是没有新知识、新理念,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对症下药,形成共识。要么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严格准入,精心打造心理咨询室,购买仪器,添置设施,靠一两个专业心理健康教师打天下,把班主任、任课教师干脆撇开,唯理论、唯技术,孰不知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所作所为班主任是最有发言权的,把班主任、任课教师放在心理健康教育之外,是本末倒置的。

(三)学校心理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学生新的心理障碍

据调查大部分学生流失,并非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最终导致对家长产生不理解的情绪。厌学只是作为一种现象外在的表现出来。个别学生因压力过大,而走上了离家出走的道路。有的学生专门与老师作对,不服教导,这些表现都是心理出现种种问题。而教师对这些现象不了解,甚至轻率地给学生下评语、扣帽子、做结论,甚至认为学生品质有问题,心理上有疾病学生及家长对此事实上也缺乏清醒的认识,学生自暴自弃;家长们漠不关心,久而久之,便生成了品学不优的学生。因此,一定要呼吁心理健康教育的度与规范。

(四)心理健康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错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医、德育工作混在一起等现象中小学普遍存在,因此,在资金投入上没有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不能满足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走入误区的原因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教育行政部门把升学率看成是衡量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此,他们具有更加强烈的应试教育动机和思维倾向。在这种动机和思维倾向的支配,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一项尴尬的工作,他们经常把心理健康教育挂在嘴上、写在墙上,但就是不落实到行动上。另外,由于许多中小学的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观念陈旧,心理学知识储备太少,因此严重制约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普及,也严重影响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障碍。

三、如何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

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更新教育观念是素质教育的先导。"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全新的心理素质教育观念,以适应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需要。多年的教育发展及教学实践证明:在学校若能树立起鲜明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在更深层次上的突破与延伸,必须对现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反思和再认识,全体总动员,清理教育实践中的认识误区及行为偏差。教师也要充分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培训

搞好教师培训,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现阶段的中小学全部拥有专职心理健康辅导老师,是不太现实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培训工作:首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派出老师到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较好的发达农村地区学习、考察、培训与研讨,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教育科研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其次,接受培训与自学相结合。把外出学习培训和自学紧密结合起来,购买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书籍,为老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再次,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通过校本培训等形式定期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研能力得到提升。

(三)全员参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要取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需要依靠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的密切配合。一方面要在学校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氛围,学校对每个教师都应提出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要利用现行课程,进行学科渗透,让每一位老师都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在学校中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而且有助于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另外,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在活泼上进的气氛中,学生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乐与人相处,正确对待挫折,主动调适情绪。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家庭、社会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观念、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同时,中小学生已经形成的良好心理品质也会受一些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倾斜,这样,学校教育的结果易被家庭、社会的负面作用抵消。因此,学校应针对家长们的心理特点成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们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正确的教养观。

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篇10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55-02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认识上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校领导及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对在小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有些学校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认为语、数、外三大主科才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则只能被归为副科;有些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为了单纯的应付上级检查,通常都是形式大于内容,更有甚者在检查过后针对在小学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采取直接关闭或是不开设的办法。二是学校教师在认识上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偏差。一些教师由于对在小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认为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无关紧要的事情,无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否都不会影响到学生的成绩;一些教师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过程中,一味地依靠经验,进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况。三是学生对心理健康基础知识认识不足,缺乏一定的防范意识以及自制能力,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及情绪的影响而产生心理问题。

2.学校相关教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教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水平方面整体偏低。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由于未受到学校相关领导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职人员配备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大多数教师没有受到过任何形式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亦或是技能方面的训练,具体到实际工作而言只是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传统方式来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且在这些教师当中以兼职为主的占大多数,他们大多是从别的学科临时借调而来的。

3.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存在不足。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轻预防、重矫正。在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将在心理上存在障碍和困扰的少数学生作为心理教育的重点对象,忽视了针对全体学生心理疾病的发展和预防教育工作。然而要想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有效解决学生在成长、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其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受挫能力。二是轻实践、重说教。目前学科化现象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表现的十分突出,许多学校在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普遍将心理健康理论知识的讲述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而忽视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其在实践中成长、在体验中领悟。

二、完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心理健康不仅指的是健康的人格,它还意味着健康的人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为顺应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小学阶段我们有必要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拥有健全人格的同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要想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抛弃陈旧的教学思想,不断更新和学习新的观念,全面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渗透到学生管理以及日常教学的各个层面。作为学校以及各级行政教育部门,要在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使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社会、学校、家长、师生共同重视,共同参与的一项全民运动。此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要在学生中间树立起良好的心理健康防护意识,培养学生应对各种事件的心理素质,使学生无论在面对成功、喜悦还是失败、打击时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

2.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于教学方向还是学生的行为,教师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受到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的影响。因此为更好地完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要在充分认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加大资金、人力、物力投入,针对在职教师开展全面的心理健康教学理论、技巧培训,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的制定吸引更多的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到学校就职,加快学校在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向专业化迈进的脚步。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借鉴和学习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在学校中建立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并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会,吸取各方成功经验,使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得以规范化前进。

3.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由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受影响面十分广泛,要想使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更好的完善,不是单纯的依靠学校一方就可以做到的,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拓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努力实现家庭、社会、学校共同配合、共同助力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他们大多数时间是在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影响下成长的。他们的父母的道德、价值以及人生等观念都在生活细节中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由于小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都正处于一个成长发育的阶段,其对是非的辨析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为此,学校要组织学生家长成立学生心理健康学习、交流委员会,定期组织家长学习,将最新的心理健康知识传授给家长,在帮助其树立正确心理健康观念的基础上,对其错误的教养意识进行纠正,使家长能够及时的发现并纠正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并通过自身来影响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增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行为、情感、认知水平,努力为学生营造团结向上、积极奋进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良好校园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养成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