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十篇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十篇

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0:06

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篇1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

   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表明,这既是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视,也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阶级性、社会性的调整,对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共通之处在于都强调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重视,特别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关怀,都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以人为本,关怀、尊重受教育者。然而,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亦具有明显地区别。人文关怀这一概念的侧重点在于“人文”二字,即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关怀,这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怀和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关怀。而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则在于“关怀”二字,关怀思想要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不仅仅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也要全面体现关怀,要培养受教育者关怀人、关怀社会、关怀自然;在教育方法上要运用更人性化、更具关怀色彩的方法;在教育目的上,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突出受教育者的被关怀品质的培养。

   (二)关怀德育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

   1.此“关怀”非彼“关怀”在笔者提出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以前,学术界比较广泛使用的是关怀德育这一提法。然而在细细研究现有的关怀德育理论之后,笔者发现,现有的研究与其说是关怀德育,不如称其为关怀伦理视野下的道德教育研究。可以说,关怀德育中的“关怀”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关怀”是存在着相当的差别的,可谓此“关怀”非彼“关怀”。简单地说,关怀德育中的“关怀”是狭义的“关怀”,而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怀”是广义的“关怀”。关怀概念首先是作为一种伦理思想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尤其以西方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派为代表。美国学者吉利根(C.Gilligan)在批判科尔伯格“以正义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创建了关怀伦理,提出要注重道德教育中的“不同的声音”,她认为女性更加倾向于以关怀和责任作为核心价值来解决道德问题。之后,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内尔·诺丁斯(n.noddings)将关怀伦理应用到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道德教育的关怀模式。关怀伦理学的其他代表人物萨拉·拉迪克(S.Ruddick)、琼·特朗托(J.C.tronto)亦对关怀伦理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关怀伦理逐渐地突破女性性别主义的局限,关怀的概念界定亦逐渐明确,被认为是人类共有的自然情感。可以说,西方关怀伦理学派为关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关怀理论传入我国之后,关怀伦理思想以及关怀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德育的启示亦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亦仅局限于此,并没有把关怀放到更为广阔的古今中外思想长河中。而古今中外的关怀思想,如中国古代儒家的仁爱思想、西方的自爱、博爱思想,甚至佛教的慈悲思想、基督教的圣爱思想,这些都应该是广义关怀的应有之义。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怀”概念,正是基于这种广义的关怀。甚至可以说,这种广义的关怀伦理思想与正义伦理思想共同构成了古今中外的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如果说正义伦理的要旨表现为做须做的事情、得应得的东西,那么关怀伦理的精义则是为了被关怀方的利益而自觉地做比须做的更多的事情、得比应得的更少的东西。”[6]可见凡是强调对人、对物、对社会重视、挂念、付出的思想,都是关怀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源,共同构成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这种建立在更为广泛的关怀思想基础上的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必将更具有包容性、更富有生命力。2.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一词也可以分为广义德育和狭义德育。狭义的德育特指道德教育。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道德教育是指“把一定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可见,狭义德育,更加强调对受教育者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而广义的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基本一致。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有不少学者常常以德育一词指代思想政治教育。关怀德育中的“德育”是侧重于道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所涵盖的教育内容则是较广泛的,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7](p4)5大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形态,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上也必然涵盖以上5个方面的内容,其关怀理念也必然贯穿于这5方面的基本内容中。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怀关系中,开展以关怀自我、关怀他人为主线的道德观、人生观教育,以关怀社会为主线的政治观、法制观教育,以关怀自然为主线的世界观教育。这也进一步说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缩小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的范围,而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内容和整个过程中,突出并坚持其中的关怀维度,以期在进行以关怀为主线的教育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内容。

   二、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

   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形式或形态,是关怀思想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是在这一概念基础上衍生的。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联系在于二者都落脚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促使其成员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二者的主要区别则在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把关怀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一层更具温情的色彩。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引入关怀理念,所以在明确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之前有必要对关怀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对关怀概念的理解是理解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首先,从中文字面上分析关怀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找关怀,得到的解释是“关心:关怀备至、亲切关怀,关怀青少年成长。”可见,《现代汉语词典》中关怀等同于关心。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进一步查找关心一词时,得到的解释是“(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关心群众生活,这是厂里的大事,希望大家多关点儿心。”。[8]可见,在中文释义中,关怀的对象包括人或者事物,关怀意味着对人或者事物的重视和爱护,常常关注、挂心、挂念。其次,如果我们从英文字面上对关怀概念进行分析,关怀则可以被翻译成以下英文单词或词组:carefor;showlovingcarefor;showsolicitudefor;solici-tude;thought。这些英文单词或词组的含义分别是喜欢、计较、尊重、照料;眷注、关注;挂念、渴望;思想、思索、关心。通过对关怀一词的英文释义的查找与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充分地理解关怀一词的含义,关怀不仅仅是一种尊重、挂念、爱护的心态,更是一种为了实现这种良好心态而进行的思索、照料的行为。关怀是一种在心理动机和行为结果上都强调关爱他人或事物的概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理念和方法,关怀应该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关怀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主体、内容、方法等方面均有变化。而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而言,与更加强调政治性或者阶级性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加突出其中的关怀维度,强调关怀性和政治性并存。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关怀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指向上,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强调且致力于培养受教育者具有感知关怀、回应关怀、实施关怀的品质,进而最终促进被关怀者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形态,是关怀思想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传统思政治教育中融入关怀理念,运用关怀方法,通过具有关怀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怀关系中,开展以关怀自我、关怀他人为主线的道德观、人生观教育,以关怀社会为主线的政治观教育,以关怀自然为主线的世界观教育,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感知关怀、回应关怀、实施关怀的被关怀者品质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征解读

   要正确理解上述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内涵,还需要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怀性和政治性、关系性和动态性、自然性和伦理性、情感性性和知性的辩证统一中去把握。这也构成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一)关怀性和政治性的统一

   关怀性和政治性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本质属性与本质与两个不同的概念。本质属性的落脚点在于事物的一种性质,本质则落脚于事物到底是什么的事物。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的研究,迄今尚无定论。有学者坚持思想政治本质属性是一元论的观点,有的学者坚持二元论甚至是多元论。但有一点基本趋于达成共识,即认为政治性或者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之一。笔者坚持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二元论,认为关怀性和政治性同时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之所以仍然把政治性视为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因为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强调社会或社会群体促进其成员形成符合这一社会需要的关怀取向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其中的“社会或社会群体”、“符合这一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就明确地表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在中国社会,这个“社会或社会群体”是指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最广大的劳动人民。这就决定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性或者阶级性的属性。这也顺应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关怀性也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符合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的,强调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将关怀理念融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试图通过更富有关怀价值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关怀敏感度、值得被关怀和懂得付出关怀的人。所以,关怀性不仅仅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一个特征,而应该上升到本质属性的地位。总之,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性和关怀性的两大本质属性。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在兼顾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双重目的时,更加侧重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更加侧重培养散发着人性光辉的、具有关怀品质和被关怀品质的人。

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方面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1]人文关怀第一次被写入党代会的报告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解放人、发展人,帮助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信念,关注人生的终极目标。将人文情怀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出发点是尊重人、理解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体现了新时期党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1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内涵及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对人的关怀,将人文关怀融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受教育者已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充满各种潜能的人,有利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使其能关心社会现实问题,适应现实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关心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是人的本性的要求,“人决不是一个可以完全依据在外力量便必然的被塑造的某种必然的东西,人实际上是一个由内在能动性推动的趋向于无限多种可能发展的生命创造体;人的根本特征就是要实现和扩张人的可能性。”[2]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人文关怀,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契合,是人的本性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是教育核心理念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和完善人,其任务是启发人、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具有自主思想和道德行为的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任务关怀也是时展的要求,十七大报告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个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新的教育理念。

2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2.1对人文关怀的认识不充分

当前,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的内涵和实效,有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只注重学生的精神状态和情感需求,忽视学生的实际物质要求,没有了解到受教育者个性发展中的实际内在需求。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没有平心静气的去了解受教者的心理发展和实际需求。

2.2忽视受教者主体的个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及时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只重视受教者的共性发展,忽视其个性差异,不能有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存在有差别的教育,实践中,人文关怀缺失严重,使得施教没有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就缺失。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存在重管理、轻引导的情况,教育者只家禽对受教者的管理,忽视对其的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不利于受教者的身心发展。

2.3不能及时更新教授内容和教育方法

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工作者没有与时俱进,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及时更新思想,在实践中往往出现个人的价值实现与现实社会的价值实现相对立。另外,在实际传教过程中,教育内容更多的设计党的方针政策,更注重意识形态,而轻视思想信念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教育方法上多采用灌输式,双方间缺乏实际交流,是教育者和受教者不能很好的达成共鸣。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对策

3.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同时彰显了人文关怀在人的尊严和价值上的效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对受教者的关怀,以受教者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关注每一个主体的生活世界和内心世界,围绕受教者最迫切的需求来展开工作,只有帮助受教者解决实际中的困难,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也集中体现了人文关怀。

3.2更新工作理念和工作内容,渗透人文关怀

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确立人文关怀的理念,用人文精神帮助学生认识和发展自己,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关注点转移到受教者的实际生活中,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量,使受教者积极主动的去接受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承担着人文认知的功能,担负着对社会成员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重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创新工作内容,将人文精神贯彻到教育中来,积极引导学生确立终极关怀,促进受教者的全面发展。

3.3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转变其政治讲解员的角色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首先要提高工作者的人文素质,这是保证有效落实人文关怀的基础和前提,工作者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对人本身价值的看法,决定着能否将人文关怀确实落实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因此,工作者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补充大量的人文领域的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合理的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学会心理疏导,面对着工作、生活的巨大压力,人们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呈现上升的趋势,从而带来各种社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疏导人们的心理矛盾,使人们达到心理和谐,这就要求工作者还要学习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充当一个社会的心理医生。

4结语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项目,注重人文关怀是时展的需求,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内容,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才能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2]王堂兵.生命创造体的精神乐园:人文主义教育―关于教育的批判与人文重塑[J].宜宾学院学报,2004(4):89-92.

[3]丁元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D].兰州大学,2010.

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管理创新

党的十明确提出的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新常态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指明了方向。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引导人、尊重人、鼓舞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宗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能把解决人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有机统一了起来。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需要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党的十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它充满着对人的尊重与关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能在社会管理中,尊重人们的首创精神,尊重人们的兴趣爱好,尊重人们的人格和尊严,以平等的态度同他们相处。目前,我们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足够完善,我们的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还不能做到城乡之间、公民之间的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我们还不能为社会提供足够的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渠道和协调沟通机制,社会管理的规则制度还不够完善等等,对这些问题与不足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来做好工作将显得尤为重要。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符合人的思想变化特点。社会管理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肯定,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关怀就是社会管理所应该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思想变化具有潜藏性,正确的办法就是广开言路,让人把心理话讲出来,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思想变化具有顽强的表现性,如果加以压制堵塞,就以其它形式表现出来,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思想工作的任务就是用正确的理论去引导人们的思想,防止和避免向错误的方向变化。人的思想既有尊重客观的趋向又受自尊心的强烈影响和制约。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正是遵循了思想变化的这些特点,让人们敞开思想说出心里话,使思想工作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教育,引导他们走正确的道路。这样有利于受教育者从自己的行为中看出问题,从言行中领略到对错从而使受教育者从被动受教育转变到主动学习提高,并把各种教育视为自己内在的需要,大大激发自我提高的自觉性。

(三)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能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当前,社会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这一背景决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较长时期是社会各类矛盾的集中凸显期,利益调整频繁、群众诉求激增期。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更需要思想文化教育引导、人文关怀滋养和心理疏导排解。因此,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自觉用和谐的态度分析问题,用合法的手段解决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群体意识和自觉行动,对于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中需要把握的重点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一个最基本、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方向性,这个方向就是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体现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之中。

(一)坚持就事论理。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中晓之以真理、实理。从理论层次上对广大群众感到困惑难解的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帮助群众从理性的高度辩是非,明方向,排疑难,解困惑,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现实矛盾,从根本上提高觉悟,解开思想上的疙瘩和实际问题,经受住考验。我们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中要始终贯彻就事论理的原则,通过喻事以理处理事情,在潜移默化中从思想深处提高辩别是非的能力,使基本道理在头脑中扎下根子,打下深刻烙印。使之通过一件事,促成在日积月累中逐步掌握处理人生遇到的各种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自我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坚持导向掌控。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中存在的低格调是当前有些领导干部做经常性思想工作的突出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坚持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的正确方向就无从谈起。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学理。在理论上学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群众路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革命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其次要信理。要真信大道理的无比威力,确立理论是旗帜,是疏导的指南,是把关定向的方向盘,做坚定大道理的模范。第三是要讲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基本理论为支柱、为主线,去疏导人、培养人、教育人、改造人、说服人,以提高疏导教育的最佳效应。

(三)坚持依法办事。法制是党的生命,是坚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正确方向的重要保证。依法办事最重要的是要学好法政策并维护其严肃性和法规性、原则性。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中最有说服力、最有权威性的是依法办事。对于人民,法律不禁止的,其行为不受违法行为的侵害,而行政执法部门,法律未授权,则不能行使非职务权力,更不允许滥用权力。在疏导教育中,真诚对待每一个管理相对人,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从“越位”的地方“退位”,从“缺位”的地方“补位”,从他们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他们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他们希望的地方完善起,把方便让给广大管理相对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达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

三、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中需要强化的几种意识

(一)强化“三贴近”意识。在实际的社会管理中,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尤为重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第一时间发现矛盾和问题提供了可能,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及时跟进与补位,以有效地弥补规则与制度的空缺,才能有效化解和解决社会矛盾,从而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实现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源头治理。从广大群众的现实处境和切身利益出发,把老百姓的困难疾苦冷热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在坚持以“理”晓人的同时,更要坚持以“情”动人,坚决纠正高高在上的“冷漠病”、服务不到位的“懒散病”以及侵害群众利益的“特权病”。对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研究解决,对事关根本和长远性建设的重点工作,要紧紧抓住不放。同时要脚踏实地,少说空话,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时时处处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满意,才能使老百姓真正投入到我们当前的社会管理创新中来。

(二)强化“三心人”意识。要确保社会管理创新高效推进,就必须要真正做到自觉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要切实解决好部分党员干部不敢、不善、不想与群众打交道,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的时空距离越拉越大,与群众的心理距离也越来越远的“距离感”问题;解决好“人情味”问题,重视“社会情感”,让其成为调和社会关系的“剂”,避免演变成为激化社会矛盾的“催化剂”。解决好“信任度”问题,把承诺兑现到群众眼前。解决好群众“参与性”问题,充分发挥群众智慧。着力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真正做到用“辛苦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零懈怠、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情零容忍,以进一步增强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自觉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

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篇4

在电视新闻中融入人文关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做到以人为本,加强对民生生活关注的同时重视民生的精神及道德,对民生各个新闻事件做到尊重与关怀。当前,电视新闻中的人文关怀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电视中的声音与画面进行结合,使其能够通过电视渠道传播人文关怀理念,并在基于社会群众已有的道德基础上着重注重群众个体,从群众个体角色出发来思考新闻事件。电视新闻作为反映社会现象的公众平台,其新闻事件的发展方向及新闻观点都会给社会人群思想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在电视新闻中融入人文关怀能够使社会人群认识尊重与关怀的重要性,增强对道德理念的重视,这对社会发展风气有着积极作用。

1电视新闻中人文关怀的发展现状

1.1对真正的人文关怀缺乏正确认识

电视新闻作为官方媒体及大众媒体,其新闻事件的真实性是电视新闻需遵守的基本原则,这是反映事件客观真实的重要准则。但是,结合我国以往的种种电视新闻报道方式来看,单一的追求新闻事件真实性及完整性会使得出现对新闻个体人物的人文关怀,给新闻事件人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某电视新闻曾报道过一起学生主考作弊事件,在该事件发生时,记者曾将考生传递答案作弊的整个过程都进行拍摄下来,并以偷拍及跟踪等方式手段来获取考生的作弊过程及行为。这一拍摄过程将考生在场的作弊过程及被抓过程都进行暴露无遗,虽然该报道方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当前考生以警示,但观众在观看该新闻内容时,会认为该电视新闻内容缺乏对考生的人文关怀,若记者拍摄时及时制止了考生的错误方式,则考生也能够及时停下犯错的脚步,不至于被抓获[1]。

1.2报道内容缺乏人文关怀

当前,电视新闻媒体在重视人文关怀时,主要将关怀理念体现于同情新闻事件人或关爱案件人,但这种抱着善意理念来关怀的方式往往会无意中侵犯个人隐私,使得电视新闻报道忽视了群众的受众心理,最终对受众带来了实质伤害。从当前的电视新闻报道状况来看,部分记者在采访存在伤人权益事件时,其电视新闻报道内容选题及看法、角度都对当事人及观众情感带来了伤害,部分电视新闻在报道时会因事件因素而关系到与事件无关的个人情感及生活经历,这样的报道方式给当事人及事件参与人都带来了极大的伤害[2]。

2电视新闻中人文关怀的运用策略

2.1电视新闻选题遵循以人为本理念

电视新闻报道所面向的是大众群体,在电视新闻的人文关怀上,其不仅需对事件人物价值做到基本尊重与关怀,还需从事件人的角度出发,来考虑新闻事件人自身的利益及新闻产生的影响,同时,电视新闻还需对观众人群的受众共鸣进行研究。观察当前受众群体的关注方向,并结合事件内容各个利益,在不影响事件利益的前提下开展人文关怀,合理调整报道方向,将其以客观事实进行陈述的同时避开他人隐私报道。新闻记者在新闻事件选题时需考虑该新闻内容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并加强新闻报道后对当事人带来的影响关注,从电视新闻中让人感受社会中的人文精神,使电视新闻报道真正的带来正面能量[3]。

2.2从观众视角确立报道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需从观众视角进行确立报道,在遵循基本的真实性时,不以媒体话语抨击他人,这是人文关怀的关键所在。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内容时,需以普通群众的角度及价值观、道德观等观念视角来思考新闻事件,并在报道的同时加强对自身肢体语言的表达,使观众在观看电视新闻时能够通过报道者及报道内容感受到人文关怀,使被采访者能够感受到新闻工作者的关心及关怀,从而得到心灵上的慰藉,这样的新闻采访方式使受访群众得到关怀的同时也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2.3从报道内容贯彻人文精神

从电视新闻中的人文关怀理念来说,人文精神是人文关怀开展的重点,这也是新闻伦理学所提出的重要理念,是电视新闻活动的一切前提。人文精神所围绕的对象为“人”,因此,电视新闻在报道时需从原则上贯彻人文精神,不仅报道内容包含人文事物,还需贴近人们的生活,关怀人们的生活,了解人们生活中的疾苦,做到以人为本的报道精神。其次,电视新闻的报道内容要做到对人性的尊重,传播真善美能量使社会舆论风向能够走向正确道路。

在新闻媒体不断扩展发展规模后,新闻媒体开始形成大规模市场,每一个新闻媒体都具有自身特色,但从人文关怀基础来看,任何一个新闻媒体都应具备高品质的人道精神,不应采用媚俗内容来吸引大众,达到提升收视率的目的,而应从基础上培养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这是电视新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电视新闻及新闻信息传播的主要目的不仅是为了发现社会问题,更是通过正确舆论来引导社会群体解决社会问题,使社会在正确媒体的风向引导下实现稳定、和谐的社会风气。对此,电视新闻在开展新闻报道时,需确立正确的新闻职业价值观,从真实、客观的角度来挖掘新闻信息,在新闻信息素材的选择上做到对正确价值及道德的衡量,做到以人为本的衡量标准。电视新闻媒体若失去了人文精神,其等于失去了新闻报道的意义,追求伦理道德及人文精神是电视新闻从事者对社会的责任所在。

2.4加强媒体社会责任意识

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及传播与电视新闻从事者有着密切联系,而新闻从事对新闻事实的选取及报道则取决于新闻从事者对社会的道德的认知及责任感。换句话说,社会责任是关系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重点。由于电视新闻所反映的问题方向所属社会阶层,因此在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及推动力,对社会舆论的导向及传播都有着重要职责,对此,电视新闻在开展报道活动时,需着重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同时还需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注重与加强对正确道德理念的传播,对公共利益做到努力维护,以调节社会矛盾为报道目标,改变以往的社会冷漠现象。

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篇5

论文摘要:人文关怀理念的提出是现代图书馆的管理理念飞跃,现代图书馆通过实现对馆员的科学化管理、对读者自由与个性,价值与尊严的尊重、并以积极的公益性的活动向广泛的社会辐射面展现了管层面理上的人文关怀理念。它是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也是图书馆事业长足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时代中,图书馆改进了它的服务理念,扮演了与时俱进的历史角色。

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机关,它“是一个信息知识资源所蕴涵的文化与现实社会的人流的平台,是人与文化和谐与统一的基点”。①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历史作用,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我国现代图书馆建设,与时俱进事业取得了卓著的成效。尤其在管理理念上实现了飞跃。

一、图书馆的社会性与现代图书馆的管理理念飞跃

图书馆是以社会全民为对象,提供文献和信息的检索查阅服务的社会机构,其对社会来说其既有广泛传播文化的作用,又有增进全民的整体素质社会功能。其既是社会体系中的独立机关,也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必不可少的社会辅助机关。图书馆的社会性,也决定了其服务的广度是社会的全体人民,其服务的目标满足读者检索和查阅基本需求,同时让读者满意其服务。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一方面取决于硬件设施的完备,另一方面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图书馆硬件设施已不断的得到完善,实现了对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走向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丰富了检索查阅的方式方法,逐步服务人们对文献和信息的的需求。但是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图书馆运用先进技术是为达到图书馆服务的手段,是图书馆实现其社会职能的重要工具。而图书馆要与时俱进,实现现代化,最根本的是其内在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高低取决于先进的否与的图书馆管理理念。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的得到提升,图书馆管理理念从过去“衙门式”服务忽略了读者的内心感受与要求,逐步发展到要求不断的改善服务的质量,并提出了“读者第一”的理念,却忽略了图书馆馆员内心感受与要求,而现代图书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的管理理念这标志着现代图书馆的管理实现了理念上的飞跃。“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的爱,提升人的境界,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②。人文关怀的理念用于图书馆的管理就是要求指尊重包括馆员、读者个性与需求,价值与尊严。为读者或是更广阔的社会辐射面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并营造一种充满人性化环境。

二、图书馆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实践

图书馆服务的最高目标满足读者检索和查阅基本需求,同时让读者满意其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也即要贯彻图书馆管理中的人文关怀理念。

首先,实现对图书馆馆员的人文关怀。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实现其社会职能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图书馆对外的外服务窗口也是图书馆外部形象之代表,实现对馆员的科学化管理是实现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根本所在。已往图书馆教条式的要求所有馆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强调有义务而权利所言,在工作之中也带有一定情绪,也忽略了自己与读者的平等关系。在图书馆管理理念中实现对馆员的人文关怀,其一,就是重视馆员的内在心理感受和要求,尊重馆员的价值与尊严,坚持馆员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所在,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鼓励馆员认识到并且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二,“仓禀实而后知礼节”在对馆员的管理也要充分重视馆员合理的物质利益要求,而且做好图书馆内部的奖惩激励机制。图书馆学中最基本,最首要的就是“要求给馆员以良好的待遇”。

③物质利益和劳动成正比,是可以促进馆员们保持应有的工作热情和事业心。做出贡献。其三,加强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修养。对图书馆员要不断进行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让馆员充分认识刀片图书馆工作价值和意义,树立职业理想,弘扬敬业、乐业精神。

其次,实现对读者的人文关怀。读者是图书馆服务对象,同时也是对图书馆服务和管理水平的客观评价主体。在图书馆管理理念中实现对读者的人文关怀,也即要求重视读者的内在心理感受和要求,尊重读者的自由与个性,价值与尊严。坚持服务中的“以人为本”理念实现对读者的人文关怀。一方面,现代图书馆实现外部环境的绿化美化,为读者营造了安静、舒适、雅致的人文环境。另一方面,现代图书馆实现了对读者个性化需求的考虑,结合了图书馆资源的多样性,提高了各式各样的个性化服务,包括了检索方式,资源的表现形式等等。更为重要的是现代图书馆与读者的互动关系,常以调查问卷的模式从读者处获得反馈意见,同时,增加了图书馆各处可见的“意见册”。这无一不体现了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人文关怀理念。

最后,实现对图书馆社会辐射群体的人文关怀。图书馆作为社会必不可少的社会机关,除了直接读者服务对象,还有广泛的辐射面。现代图书馆对其辐射群体的人文关怀不仅包括了,举行各种公益性的讲座、图片展、优秀影视作品展等,还包括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结构急剧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因社会环境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其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以及发展机会等方面均处于弱势的人群共同体”。④现代图书馆所面对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了生理上的“老、弱、病、残”群体,现代图书馆建设注重依据此类群体的需求来购置报刊书籍,或开办阅览专架,阅览专座等具有人文关怀的措施,方便了此类群体阅览需求。同时还建设相关残障通道、康复文献阅读室,提供各种康复知识和信息;为肢残人士和老年人配备轮椅;提供盲人阅读的盲文,在电脑上安装盲人发音软件系统,等等这些都向更广的社会展现了图书馆管理层面上的人文关怀理念,而这些措施和理念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向图书馆所面向的社会辐射群体做了积极健康的社会教育宣传。

综上所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时代中,图书馆是文化信息资源的富集地,它扮演了现实中的个体与文化信息资源的交流平台,是社会与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基地,同样也是社会和谐的文化精神支柱。实现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是时代的需求,“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是现代图书馆的管理理念飞跃,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也是图书馆事业长足发展的必然要求,图书馆改进了它的服务理念,扮演了与时俱进的历史角色。

参考文献:

①柯平,李桌桌.中国图书馆精神———纪念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a〕.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C〕.北京:中国图书馆出版社,2004.

②周晓敏.图书馆人文关怀的实践策略[J].图书馆学刊,2007(3)

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人文关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1―0025―0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永恒主题。人文关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在十七大报告中被明确提出来以后,国内学术界也加大了对人文关怀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主要集中在人文关怀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必要性;人文关怀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状、原因、解决对策这几方面。

一、相关内涵的厘定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及内容体系建构

对于人文关怀的内涵,虽然理论界仍存在较大分歧,但是在较大范围内已有一定共识。多数学者如杨怀中、张弘政、张敏、王欢、刘天宇等认为人文关怀坚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注重人的价值和主体意识,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尊严等。

学者张敏认为“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其核心是强调人的道德价值和尊严,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从而推动思想启蒙和人类的共同解放,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学者王欢、刘天宇认为人文关怀的核心应是重视人性、肯定人的价值。学者史佩宇提出思政教育意义上的人文关怀“首先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表现为对人的人格尊严及价值需求的一种关心和尊重,不断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及主动性,从而使人都能实现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另外,学者伍揆祁在与上述学者有相似见解的同时对人文关怀还有其独特的看法,他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中指出,人文关怀更侧重于实践,是实现人文精神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学者是王东莉和伍揆祁,他们二位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做出了详尽的阐述。前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应从关心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要,提升精神品位、丰富心灵世界,唤醒主体意识、塑造独立人格,培养伦理情操、完善道德境界,建构精神家园、引导终极关怀等几个层面来全面推进人的发展”。后者认为要“尊重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唤醒主体意识、培养德性伦理、提升文化品位、丰富心灵世界、导引终极关怀”。总之,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应注重个体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突显人的价值,满足人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使人达到自由全面发展,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合格的“四有新人”。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多数学者的见解基本一致,认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而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是其现实活动功能和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如有学者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运作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与出现正向结果的效能属性”。学者林琳提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通过相应的教育方式、手段,对受教育者所实施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所达到的实际效果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效果相契合的程度”。学者沈壮海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有效性,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研究的三个基本方面”。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坚持贯彻人文关怀的理念,是社会发展和思政教育学科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提高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实施。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人的本性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决定外因,“人的本性需要得到人的承认与尊重,需要得到人的挖掘与激励。正是由于人的本性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要注入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求,而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培养人成为“四有新人”的教育,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在本质上有很高的契合度。

二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化步伐加快,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泛滥,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只有坚持人文关怀理念,高校思政教育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抓住人的本质,实现人的发展,才能提高自身的实效性,突显自身的价值,才能符合我国发展的要求。学者韩华强调:“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在综合国力竞争、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尽管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很多,但缺乏人文关怀无疑是重要的一个,加强人文关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创新基点。”

三是思政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实际调查可以得知,思政教育理论空洞,忽视学生的自身需求,导致学生的反感,严重影响了思政教育的发展。加强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将重心转移到关注学生自身全面发展方面,有利于使思政教育贴近学生实际,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人文关怀是思政教育摆脱低效的内在诉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良性运行的必要支撑。”

由此可见,学者们对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必要性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都做出了相应的论述,加强人文关怀不仅是时展的要求,更是大学生思政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不理想的状况下,我们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人文关怀对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性,应该把人文关怀理念贯彻落实到实处。

三、人文关怀理念下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现状

人文关怀理念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在得到提高的同时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实施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人文关怀理念在绝大多数高校受到重视,大学生主体意识明显增强,思政教育得到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认可,大学生与思政教育者的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等。对于存在的不足,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人文关怀缺失严重、人文关怀的理念在部分高校仍未得到高度重视、人文关怀理念重形式轻实践的情况严重等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不强。例如学者李自维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角度阐述这一问题,认为在教育思想上,仍然欠缺“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在教育目标上,体现“个性发展”的具体要求还严重不够;在教育内容上,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在教育方法上,没有完全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在教育环境上,没有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氛围。

对思政教育实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绝大多数学者如林琳、李向军、史佩宇等认为目前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不理想是由于思政教育的价值定位、内容、教育教学方法等缺乏人文关怀造成的。李向军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目标制定、内容设计和方法实施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

四、人文关怀理念下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措施

在增强人文关怀理念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措施方面,目前学术界做出了较多研究论述。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

大学生在思政教育活动中居核心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充满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政教育要“因材施教,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让大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彰显能动性与创造性,使大学生形成独立和谐的人格”。

(二)提高教师人文素质

教师在思政教育活动中居主导地位,是大学生的领航员,全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进行心理疏导,全面关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丰富教学内容及方法

完善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超越灌输式教育方法,坚持理论灌输与实践养成相结合。例如学者李向军提出“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在教育内容上的体现就是要实现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回归,关照人的生存状况,考虑人的生存境遇突出人格完善。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从人的现状出发选择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学者杨林指出“在方法上要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把人文关怀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将思政教育渗透到人文教育的全过程中去。在内容上要关注传统文化精神,加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注重培育学术文化”。

(四)优化思政教育人文环境

优化思政教育人文环境,积极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例如学者王利军提出“大学的人文环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最重要的场所。……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使学生获得在课堂上得不到的更加广博的知识和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真正成为个性丰满、和谐发展的人”。

(五)拓展管理方式和方法

大学生思政教育是针对人的教育,除了刚性管理之外,必须有柔性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刚柔并济,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制度,坚持“柔性管理和感染熏陶相结合,丰富思政教育的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目的。

五、结束语

虽然国内学术界对人文关怀理念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对此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层面上,实证研究较为薄弱,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措施还不尽完善。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要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与“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是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战略任务,人文关怀理念为新时期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构建了一个全新的视界,人文关怀是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突破口。因此,以人的尊严、需要、价值以及发展为核心的人文关怀,是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推动思政教育有效运行的必要支撑,学术界应当结合实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人文关怀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契合,使理论更好地为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伍揆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2]刘川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4]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J].教学与研究,2005(02).

[5]张敏.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6]陈士宏,王雅文.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3).

[7]宋劲松,王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5).

[8]韩华.人文关怀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山西师大学报,2008(06).

[9]王利军.注重人文关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8).

[10]李自维.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01).

[11]王薇.略论人文关怀视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4).

[12]李向军.人文关怀视域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9).

[13]杨林.人文关怀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寻[J].社会科学论坛,2010(13).

[14]王欢,刘天宇.人文关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路径选择[J].新西部,2011(24).

[15]林琳.人文关怀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北方文学,2011(11).

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策略

一、引言

人文关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它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出发,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人文关怀已经成为广播电视新闻主要的发展趋势。

二、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的体现

(一)明确服务理念

新闻面临的受众各不相同,虽然各个主体对于新闻内容和新闻呈现形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是新闻人在利用广播电视实现新闻报道,营造社会舆论的过程中,其服务受众的理念却是相同的。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其在新闻报道中的劣势也逐渐凸显。因此,在服务受众中彰显人文关怀成了传统媒体改革的重要途径。

(二)尊重新闻事实

新闻是为了还原事件真相,让受众对于一些典型的社会事件形成自己的看法。尊重新闻事实就是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利用新闻的真实性渗透人文关怀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全面真实地报道新闻内容,避免用断章取义、恶意篡改、心理暗示等方式扭曲新闻真相;另一方面,还应该敢于触碰社会痛点,用冷峻的新闻内容引导受众思考。

(三)关注不同主体

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一个主体都有可能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为凸显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新闻人不仅要优化新闻制作过程,对于选择的新闻主题更要保持公平的态度,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话语权,让电视新闻报道不再只是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事件的主场,而是成为每一个新闻主体表达情感的平台。

(四)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是营造社会舆论的重要武器,而在新闻报道中弘扬正能量、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它的主要职责。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环境下,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充斥社会舆论之中。为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应该从新闻报道的人文性出发,利用人道主义情感宣传正确的价值理念,从而正确引导受众思想。

三、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缺乏人文关怀的现象

(一)对弱势群体的漠视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在竞争中为获取一席之地,只能将有限的新闻资源贡献给能够产生新闻热度的新闻内容,如重大社会新闻、娱乐新闻等。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流浪者、乡村教师、农民工等,由于他们不能为节目带来更多的关注度,只能处于“失声”的状态,而这些弱势群体话语权的缺失正是新闻报道中缺乏人文关怀的体现。

(二)对报道对象缺乏同情

揭露新闻事实通常伴随着公开报道对象的隐私,而一些新闻人在收集以及后期编辑、处理新闻事件的过程中,对报道对象缺乏最基本的尊重与同情,常常忽视了保护报道对象隐私的问题,甚至对其造成精神上的伤害。还有一些新闻人一味地追求社会新闻的热度,不断重复进行追踪报道,而采访盘问的过程就是对报道对象造成“二次伤害”的过程。

(三)假新闻事件层出不穷

真实性和客观性是新闻的基本特点,但是近年来随着新闻传播渠道的拓展,广播电视新闻中的假新闻也层出不穷。据统计,仅2016年上半年,通过各种新闻渠道传播扩散的假新闻就多达6.2万条。一方面,这些假新闻侵犯了受众的知情权,在受众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煽动了他们的情绪;另一方面,这些假新闻破坏了社会舆论环境,甚至造成了社会恐慌。

(四)传播错误的价值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不良思潮逐渐侵入舆论环境。一些广播电视新闻为提高收听率和收视率不惜迎合社会上的某些不良思潮,利用一些金钱至上、过度消费、狂热追星、暴富炫富等关键词来吸引受众眼球,更有甚者利用一些色情、暴力的内容来增加新闻内容的刺激性。这些低俗的新闻内容不仅无法体现人文关怀,还会破坏社会道德体系。

四、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渗透人文关怀的策略

(一)推动新闻立法,规范新闻报道

在构建法治社会的过程中,通过立法来规范新闻报道已经成为未来新闻发展的主要趋势。立法并不等于让新闻人失去报道的自由,相反,通过构建法律体系,我们能够规范新闻内容、维护新闻记者的权利、对新闻内容的社会舆论进行反馈与追责、保护报道对象的隐私,对新闻内容人文关怀的评价标准等作出一个系统的规定。只有用法律来约束新闻人才,能够展现出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二)提高新闻人的职业素养,保证新闻质量

新闻人的职业素养是影响广播电视新闻内容人文性的关键。在提高新闻人职业素养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从专业性出发,提高其新闻采集能力,并针对新闻事件进行系统策划,完整地呈现新闻内容,保证观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还应该重视强化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提高其对报道对象的关怀与重视,确保对弱势群体的关心,以体现新闻内容的人文关怀。

(三)注重新闻选题,做好后期编辑处理

在制作新闻的过程中,新闻人应该重视新闻选题。新闻选题决定了新闻内容的导向,广播电视新闻是营造社会舆论,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要渠道,因此在选题中,新闻人应该将重点放在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上,并能够从细节入手,实现对新闻的细节性报道。此外,在后期编辑处理时,工作人员应该实现对报道对象和受众的人文关怀,对涉及个人隐私,或包含血腥暴力内容的画面进行相应的处理。

(四)发挥舆论效应,培养受众的监督意识

舆论监督是保证新闻报道内容真实有效的重要手段,广播电视新闻在报道中应该从服务受众的角度出发,为受众开辟监督渠道,并根据受众反馈的信息,提高新闻质量,增强新闻的人文关怀。此外,相关部门也应该建立系统的新闻监督机构,从而推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不断向前发展。

五、结语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是舆论导向的风向标,它起到了给人民群众传递事件真相的作用。因此,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修养和职业素养,切实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做好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璐琪.浅谈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新闻世界,2012(01):44-45.

[2]刘明.人文关怀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渗透研究[J].新闻传播,2014(05):197.

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篇8

近年来,国家在高校贫困生方面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成效,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目前高校在构建贫困生工作的机制体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工作的长期性和系统性比较缺乏,没有充分认识到高校贫困生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面对不同的贫困生,他们出现的具体问题也各不相同,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长期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并对这一弱势群体关注的侧重点不应只放在物质资助上,而应对其思想状况、心理状况等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一、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概念解读

高校贫困生的认定:贫困,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一般是指处于某一地域或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包括经济收入、生活状态、文化水平等方面)落后的状态。本文所指的高校贫困生,是指通过国家统一高考招收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的经济所得(包括家庭提供、社会捐助、各类补贴、兼职收入、奖学金等)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无法或很难满足在校学习、生活的基本需要。

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概念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尊重人的理性思考,重视人的个性自由和思想的解放,追求平等与和谐;其核心旨在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即要关怀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等。“人文关怀”一词最早于2007年出现在党和国家的文件中,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就充分明确体现了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新要求[1]。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个性差异和主体地位,关心每一个个体人的丰富多样、追求理想的个体需求,从而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文关怀的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也是新形势下赋予新内涵的时代的产物。人文关怀作为创新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念,应该充分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使贫困生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主体性受到尊重,自身价值得以彰显,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但是,学者们对高校贫困生的人文关怀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很多地方还有所欠缺。本文力图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高校贫困生的人文关怀的特点、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探究构建高校贫困生关怀机制,以期增强高校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二、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生理(或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个层级,前三者是第一个层级――低级需要;后两种为第二个层级――高级需要。只有当前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后一种需要。在五个层次的需要中,以生存为目的的生理需要被置于首要的位置,归为第一层次――物质需求。物质贫困是贫困生问题产生的根源。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实质上体现的就是人文关怀,因为“幸福”的重要内容是人的正常生理要求和物质生活的满足;“尊严”是指人不容侵犯的地位和身份,核心是人的自主权利,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2]。高校可以通过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助困育人措施,缩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物质需求与目前他们拥有物质条件间的差距,使他们自信、自强,增加幸福感与尊严[3]。

人文关怀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人文关怀。高校贫困生作为高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探究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问题,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在理论上为高校贫困生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借鉴。同时,探寻高校贫困生的人文关怀问题能够更好地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部分理论支撑,丰富和发展弱势群体理论。

同时,高校贫困生工作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不同的贫困生面临的具体问题也各不相同,需要长期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我们对高校贫困生群体从人文关怀的视角进行研究与探索,对高校贫困生单纯的物质援助转向高校贫困生的内心世界,构建高效贫困生人文关怀机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加重视贫困生的人文关怀作用,从而进一步探索适合高校贫困生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可以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机制构建对策

我们认为,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主要包括思想引导、情感激发、心理疏导、品格塑造和素质提升;同时,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以及高校贫困生自身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是构建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机制的关键所在。

1、人文关怀应体现思想引导功能

当前高校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思想教育的引导,教育他们学会做人与做事:即必须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修养。中国几千年来的仁人志士大都以“治国、平天下”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事业追求,将提高自己思想素质与国家稳定和繁荣紧密结合起来。高校贫困生在党和国家教育培养下不断成长进步,他们并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自暴自弃,而是自强不息、刚强有为。我们在人文关怀中可以用“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精神,激发贫困生积极进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人生与事业的追求中勇攀高峰,这也将是大学生走上社会巨大的精神动力与宝贵财富。

2、人文关怀应促进情感激发功能

高校对贫困生资助育人过程中,应重视对其情感的激发,尤其是道德情感的教育。贫困生的道德规范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诚信缺失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呼唤。诚实守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现代社会发展文明的基石。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当代大学生应自觉地将自己的发展与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努力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奉献自己的学识。我们在人文关怀中,应注重体现感恩教育和引导,使贫困生体会到党和国家的关怀,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帮助;同时高校要进一步解决庞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实际问题,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协调发展的校园,激发他们的感恩认知与感恩情怀,从而传递感恩品质,实施感恩行动,让更多的贫困生在素质、品格、性格、爱好、兴趣与情感方面得到提升,以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健康地完成学业,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人文关怀应挖掘心理疏导功能

身处高校的贫困生,在求职与就业过程中往往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差而产生自卑心理和自信心不足,尤其是看到别人求职成功而自己还是毫无收获时,就会时常感到不安与担忧,甚至焦虑与茫然,个别在竞争中失败的学生,更是食不甘味、夜不能眠、坐立不安,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产生心理问题。因此,我们在人文关怀中要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和抗挫折能力教育:一方面通过引导贫困生在参加勤工助学和学校社团活动中,转变被动受助心理,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和沟通,敞开心扉,处理人际关系,不断强化自我创造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引导贫困生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调整心态,勇于战胜困难与挑战,积极主动参与竞争,主动与他人沟通,包括与学校、与社会、与企业、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完善自己的性格,提升自己的素质,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4、人文关怀应熔铸品格塑造功能

大学生的品格塑造受后天条件的影响,学校教育、社会实践和环境熏陶是塑造品格的重要因素。不言而喻,人的动机、兴趣、能力等方面是后天教育、学而获得的,即使是人的品格、气质等个性特征,也是随着人的学习、实践而改变的。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思想敏锐、积极上进、求知欲强;富有理想、憧憬美好未来;民主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强烈;争强好胜,自尊心强,这些都是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但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思想、行为模式不稳定,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涉世未深,社会经验缺乏,对社会的客观环境认识不足,而理想与期望值偏高时,就容易受各种社会思潮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或与现实格格不入。我们的人文关怀在这里更应关注其品格的塑造:树立诚信意识,形成诚信行为;打造自强品格,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要给予经济困难学生零距离的精神关怀,关注生活细节,加强心理健康疏导,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树立远大人生理想,塑造高尚品格。

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2)9-0049-03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

对于人文关怀这一课题的关注源于上个世纪的90年代,1993年上海文学批评界掀起了一场关于人文精神的辩论,于是,人文关怀的思想开始进入了我们学术界。其目标就是要唤醒人们对人的主体性、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条件以及对于人的终极关怀等问题的重视。人文关怀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既是一种带有创新色彩的德育观,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本文认为,人文关怀,即是指对人的主体地位和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及其对人的终极关怀,它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是以人文精神为精神内核的实践形式。如果把人文精神界定为一种精神范式,那么人文关怀则侧重于实践,是实现这种精神范式的途径和方法。大学校园的人文关怀,应该体现为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差异,关心大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大学校园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内在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所关注的是人的价值、人生理想、人生意义等人的本质性、终极性的问题,体现以人为核心的特征,其核心价值是人文关怀价值。作为一项精神文化事业,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有着深层次、多角度的契合点。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所致力的目标与人文关怀所倡导的目标在本质上一致。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人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培养人的德性境界,塑造健康完整的人格,以人为出发点的一项基本的人生教育和精神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直接关注和关怀人的精神世界的具体教育活动,其育人的本质特征是不言而喻的,与人文关怀所倡导的对人的主体地位和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及其对人的终极关怀的目标相契合。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一致。真正的教育应当让人体现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和幸福,培育积极的人生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和丰富的思想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目的是建设人本身,是要通过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地强调并竭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所内蕴的对人的需求、发展的高度尊重和关怀的精神,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强调对人的理解和尊重。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终极使命一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实践活动,它体现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关注每个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关注个体生命的尊严、意义和价值,力图把个体生命在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真实的、深层的境遇显现出来,并特别注重对人的精神信念、道德人格的培养,以及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主体性的高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关注人自身的解放、解读人生终极意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终极使命,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终极使命乃是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的意义

(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们所处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时代则具有不同的形式,并因此具有不同的内容。在我国社会进入常规性稳态发展之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视角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即从服从、服务于阶级斗争转变为服从、服务于社会建设和大学生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由过分强调政治功能转变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建设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和实践措施等都被染上了浓郁的政治色彩,并具有强烈的政治功利性,将道德生活等同于政治生活,或者寓于政治生活之中,其实质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泛政治化的思维方式已经不符合现阶段社会的要求了。当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功能,但是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致力于学生人格境界的提升、人生意义的丰富及人生美德的高扬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完善。

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医学人文关怀;哲学诠释;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047-02

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的不断改革,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凸显。国内医学院校纷纷引进了国外的课程设置实践和教学思想,以期可以达到让广大医学生更加关注生命、关爱病患、关怀社会的作用。但是,医学人文教育不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来挖掘教育的本质和宗旨,单单依靠技术和工具来解决问题,只能起到治标不治本的效果。近来,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人文关怀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潮,是西方摆脱中世纪神权思想之后,宣扬个性发展、追求个人平等和现实幸福的需要。在资本快速集聚并迅速发展的今天,物质财富和经济指标作为唯一衡量标准所带来的“物化”问题已引起了巨大的关注,社会呼唤“以人为本”。高校思政教育应该以人文关怀为其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营造人文氛围、关注人文精神、提高人文造诣。

一、医学人文关怀的概念解析

所谓医学人文关怀,是指在高校中对医学生的人文关怀,是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是指一种普遍的关注人自身,对人的尊严、人格、价值、命运的关注,立足于人的成长,通过培养人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尊重个体的差异和需求,以期达到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目的。医学虽隶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是由于医生的职业特殊性,应具备一份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是严谨的科学研究中所不具备的。从这个层面来看,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有机结合。医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医术精湛的医生,更是“总是去安慰”的心灵疏导师。

二、医学人文关怀的主体

医学人文关怀的主体是实施教育实践的群体或个人,通过实践活动将理念、思想作用于客体,以期起到影响、提升客体的作用。此处的医学人文关怀的主体不仅仅指高校,也包括家庭和社会。诚然,高校在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义不容辞的作用。但家庭作为学生各种观念和意识形成的关键场域,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应坚持正面的导向为学校教育的实施起到家校联动、共同育人的作用。社会则作为人类所处的环境因素,对医学的看法和观点以及医疗行业的舆论导向也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文关怀的效果实施。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抵制社会的阴暗面,弘扬医学大爱。是对医学人文关怀实施的主体性要求和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忽视社会大环境的背景因素,避而不谈家庭对医学生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过分夸大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的作用,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对此,我们呼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民性、全员性。期待家庭和社会给予高校医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关注。

三、医学人文关怀的客体

正如马恩所论述的“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医学教育的对象是医学生,医学生是一个类的集合,具有特定属性的群体。但是每个个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因此,一方面应该把握其在发展中的个体性差异,另一方面又要总结其在发展中的一般规律,从现实的学校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把握,促进其进步。医学生学业任务重,极易造成心理疾病和心理负担。在面上如何进行正面的引导,解决了一个量的问题,考虑了全面性。但是,面对个性差异、生活背景差异、所属阶层差异的个体,又要顾及到每个人的心理感受和依托,这是医学人文关怀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在马恩看来,人在创造历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表明了客体既是受教育者、受影响者,同时,也必然是自我教育者。客体和客体之间也会有相互影响、共同进步的作用发挥。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凭借自身理性去审视、去选择、去实施。

四、医学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

人文关怀就必须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享受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充分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建设与全面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注重并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就得了解他们的具体利益诉求,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前提。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的利益追求的多样性。因此,必须关心和了解学生的利益需求,并积极提倡和引导正确的、合理的需要。价值本质上是一种人类活动中的合目的性原则。既然人是整个价值关系的中心,那么关怀人的发展、实现人的发展,对于社会进步来说,显然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医学人文关怀更应以如何当好一名医生,以仁心、仁爱、仁术去服务于更多的病患为导向,发挥好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在r值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既是学生满足需求的过程,同时也是学校和老师实现主体价值的过程。人的主体价值是通过客体对象的价值来体现,主体追求到的客体的价值越大主体自身的价值实现就越大。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者同样也是教育者。不仅影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教育的过程对教育者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五、医学人文关怀的基本原则

1.公平正义原则。高校人文关怀并不是“阳光普照”,而是“因地制宜”。公平正义的要求,体现在人文关怀的实施并不是绝对的平均和平等,而是适用于差别原则。教育要考虑到个性因素,给予缺乏人文关怀与关爱的孩子更多的雨露。当我们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明显改善一个人的状况而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时,这种方式肯定是有效的,并且实质上也是公平和正义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施教双方之间地位的实际平等也保证了和谐教育氛围的形成。

2.以人为本原则。人文关怀表现为充分肯定个人的自由和平等,以追求人的生命的圆满和人性的提升为要旨,充分实现人的存在感为目的。首先,社会历史的发展最终将归结于人的发展,必须肯定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肯定人的价值取向。其次,将人放在特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环境和特定社会制度中,以社会的支持、学校的帮助作为其发展的土壤。最后,个体在享受人文关怀的过程,同样也是创造人文关怀友好氛围的过程。个体之间的相互关怀和影响,同样起到自我教育、自我培养的作用。这种关怀可以传递到每个个人,影响到学校的育人环境、行业的整体风貌、社会的总体风气。

3.交往实践原则。我们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区分为人文关怀的主体和客体,这种区分其实也不是必然的。有人将两者都界定为人文关怀的主体,探讨“主体间性”。这是基于二者都能在实践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相互影响,共同受益的目的。对此,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交往实践”。交往实践原则是要求主客体双方在交往活动中就活动的目的、进度、效果等达成一致,以期取得效果。这既是目的,同时也是主体间相互理解行为。

在而今以经济作为重要甚至唯一衡量指标的社会,提倡人文关怀,特别在高校中广泛开展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必然,是历史的呼唤,是从功利物欲向高尚境界的升华。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将来即将走向医疗岗位的医学生,人文关怀更具有特殊的作用。现在关怀了他们,将来他们才能更好地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维护患者的尊严,同时还为患者在情感、心理、等层面提供贴心的服务。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学是一门关于人与治疗的艺术,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医生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爱、冷静地判断……”在医学教育中理清人文关怀的几个要素、贯彻思想要义,并创新实践方法,我们任重而道远。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533.

(2)黄正泉,王键.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之魂[J].现代大学教育,2007,(3):5

(3)周薇.社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关怀[J].广东社会科学,2011,(4):113.

(4)李林海.医学人文教育教学的反思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2):9.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邓福庆,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文价值定位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6,(12).

philosophicinterpretationofmedicalHumanisticCarein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University

XieXiao

(SoochowUniversity,Suzhou,Jiangsu215123,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