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低压电工基础知识讲解十篇低压电工基础知识讲解十篇

低压电工基础知识讲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0:18

低压电工基础知识讲解篇1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它在整个维修电工专业的教学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能学好此课程的学生并不多,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其原因有三:一是教材重理论、轻实践;二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三是现在的职技校学生厌学心理普遍,自主学习能力差。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操作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自己在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想法。

一、教材处理

维修电工中级工考证对电子技术基础的要求分为两部分:一是读电子线路图的理论要求为单管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反馈的概念、类型、原理;振荡电路的概念、类型、原理;功放电路的类型、原理;稳压电路原理;晶闸管、单结晶体管的结构与参数;单相可控整流电路。技能要求为能识别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符号;能分析简单电路图的结构、分析工作原理;能绘制简单的波形图,等等。二是电子线路的安装调试与排故的理论要求为RC阻容放大电路、晶体管稳压电路、RC桥式振荡电路等的结构与原理;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结构与原理;各种简单电子线路的调试方法;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的原理、调试方法;故障现象的分析与排除故障的方法。技能要求为晶闸管、单结晶体管的识别与测试;各种简单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电子线路中简单故障的排除。

根据维修电工中级工考证对电子技术基础的要求,本着理论知识够用,重在培养实际能力的原则,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整合,对各种器件和集成电路内部构造及原理方面的内容进行删减,把重点放在如何使用元件上。对于各种公式不做推导,简化计算。为此,笔者将电子技术基础教材整合为晶体管模块、放大电路模块、RC桥式振荡电路模块、电源电路模块、功放电路模块、晶闸管电路模块六个模块进行教学。

二、教室教学

教室教学是传统教学方式,电子技术基础中的二极管基础知识、三极管基础知识、负反馈基础知识、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础知识、整流基础知识、集成稳压器基础知识、晶闸管基础知识的最佳教学方式就是教室教学。为了提高教室教学的有效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应尽可能多样化,根据具体知识点和学生的基础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类比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提问教学法、总结教学法等。比如在讲解pn结知识点时,就适宜采用Flas教学法(自由电子用黑色圆圈表示,空穴用红色圆圈表示,黑色圆圈和红色圆圈像小蝌蚪游动,相遇时消失形成pn结);比如讲解二极管管脚判别知识点时,就适宜采用演示教学方法(教师一边讲解判别方法,一边用万用表演示);比如讲解整流电路时,就适宜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例如:市电提供的电压通常是220伏的交流电,而充电器的输出电压基本上是3~5伏的直流电,这是怎样实现的呢?首先要从高电压得到低电压,必须用到的电路就是变压器电路,经过变压之后的电仍是交流电,要想得到直流,就需要用到整流电路。

三、pRoteUS仿真教学

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分析电路工作过程和元件参数对电路的影响,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如果采用pRoteUS仿真教学会取得不错的效果。pRoteUS仿真软件提供了各种丰富的分立元件,各元器件选择范围广,可随时调整和修改元器件参数,不会像实际操作那样多次地把元件焊下而损坏器件和印刷电路板,可分析各元件参数对电路的作用与影响,使电路调试变得快捷方便,非常接近实际操作的效果。pRoteUS仿真软件还提供了各种丰富的调试测量工具,如各种电压表、电流表、示波器等,可测量电路中的各点电压、电流,波形等。

例如在讲解静态工作点知识点时,笔者用pRoteUS仿真软件画出单管放大电路,不加直流电压(没有静态工作点),在输入端加入低频交流小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端(没有波形输出);加入直流电压,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端(有放大的波形输出)。通过对比,学生立即明白了静态工作点的作用。并且改变基极电阻,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输出波形从截止失真不失真饱和失真变化,从而进一步理解元件参数变化对电路的影响。

再如,讲解电容滤波知识点时,笔者用pRoteUS仿真软件画出桥式整流电路,用示波器观察整流输出波形;加上滤波电容,再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通过对比,学生马上就明白了电容的作用。改变电容大小,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学生就能够加深对此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pRoteUS仿真软件是一个很好的实用工具,使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演示,深入浅出地分析各种电路的特性,讲解各种元件参数改变对电路的影响。从而学生上课容易听懂,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习兴趣,为电子实训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实验室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书本既有知识的理论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学探索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加强实验、理论够用策略,充分发挥电子实验室的功能,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通过实验来掌握理论知识,在实验中巩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验,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笔者安排了单管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反馈电路、功放电路、RC桥式振荡电路、稳压电路、晶闸管触发电路、晶闸管调光电路在实验室中进行。例如在讲解单管放大电路时,笔者先让学生在实验室自己动手连接一个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然后用万用表测出静态工作点的电压,并记录下来,再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并记录下来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之后,笔者再结合放大原理,分析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学生便很容易听懂并理解放大原理,掌握知识要点。

五、评价方式

学生学得好不好,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采用期末考试这一种形式。然而,这种狭隘的考试评价法只是考查学生死记硬背课堂笔记和书本内容的能力,考试的结果只是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者。一个好的教学评价体系应该能够体现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并能暴露出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学习。

对此,笔者在教学中从理论知识的考查、实践能力的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的四种方式及其各自所占的比例如下:口头提问(10%)、书面作业(10%)、课堂练习(10%)、实验(30%)、期末考试(40%)。

六、结束语

从学生的实训和考证情况来看,本文所提倡的教学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该课程今后的教学中还应积极思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培养学生能力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廖芳.电子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4版[ml.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低压电工基础知识讲解篇2

关键词:学生电工基础兴趣激发

从近几年技校招生情况看,生源主要是那些考不上普通高中甚至是中考都不参加的群体。这些学生大多数厌恶数学、物理,自然不喜欢以数理为基础的电工基础。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电工基础的教学质量。

一、加强动手能力训练,激发学习兴趣

在电工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技工学校学生理论接受能力差但喜欢动手的特点,引导他们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例如在学习一些电子元件时,笔者先发给了学生各种各样的晶体管、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然后让他们打开收音机、电视机等这些家庭常用的电器,要求学生在电路板上查找各种元器件,并且引导他们记下这些元器件的型号以及作用。这样不但能方便快捷地掌握这些方面的教学内容,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训练了动手能力。

电工基础有很多内容都是配有实验的,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这些实验的演示,并且要保证其准确性。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一边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一边设置问题引导他们回顾相关的理论知识,做到边演边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实验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技校学生就读技校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为了学一门实用的技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太过于理论化,学生感觉不到他们所学的东西在生活中有什么实际的作用,所以就没办法用心去听。因此,在电工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经常讲一些学生在生活里面能看到的例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电流”这个概念,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效果并不好。这时可以利用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水流”“水压”“水泵”等概念进行辅助讲解。在讲解这些物理量之前,可以简要以“水流”为例。自来水的流动都是在水压的作用下由高压的一端流向低压的一端,但如果要让水从水井流向楼顶,这时一定要在水泵的作用下才能实现。从而说明“电流”也是在电压作用下实现由高电位流向低电位的,而电荷只有在电动势的作用下才能实现由低电位流向高电位,这里的电动势的作用就相当于“水泵”的作用。

理论的学习都是为指导实操打基础的。所以,电工基础作为一门工科类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如讲授“并联电路”时可以联系到教室里面(家庭)的线路布局,进行讲解;讲授“自感”“互感”时,可以联系到教室日光灯里面的镇流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这些实例既取材容易又联系专业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是实在而有用的,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三、针对不同专业,调整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

电工基础课作为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没有针对不同专业做出有区别的教学。比如电子专业、汽修专业等的电工基础的上课内容都是完全一样的,没有突出专业特色。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知道自己的专业课应该侧重学习哪些内容,抓不住学习重点。因此,在上电工基础课时,教师应该针对不同专业与专业课教师一起研究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突出专业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将电工基础教学内容融入到专业知识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学习内容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使学生重视该门课程的学习。

四、将电工基础课教学内容与实操课内容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技工学校学生的学习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操课。电工基础课作为一门工科类的专业基础课则严重与实操课教学内容脱轨,甚至有些电工基础课教师根本不了解自己所教课程的实操内容,这样很不利于电工基础教师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因此笔者认为,电工基础教师应该主动地联系各专业的实操教师与他们一起讨论实操内容,以制定相应的电工基础课教学内容。这样无论学生是上专业课还是上实操课都能实实在在感觉到电工基础这门专业基础课的存在,让他们理解电工基础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林高峰.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J].中国科技信息,2006(6).

低压电工基础知识讲解篇3

关键词: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

引言

现代企业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给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既带来机遇又使其面临挑战。要使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开展得有声有色,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作为专业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心理特征,在遵循这门课本身的教学规律的同时,大胆创新各种教学思想和手段,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夯实学生基础

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具有基础相对薄弱,普遍存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自觉性差,学习的信心不足,理解知识及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等特点。《电工电子技术》理论性强,难理解,原理很抽象,专业术语、名词概念较多,与学生过去所学的知识联系很小,学生理解领会教材感到十分吃力。

首先,针对学生物理基础差、电学知识概念模糊的现状,在开展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课堂教学前,需要认真找出本堂课所需要的电学基础,找出哪些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是必需的。在课堂上,绝不吝惜时间去扫除这些学习上的障碍。

例如,在学习晶体二极管和整流电路这一节时,首先要理解晶体、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等等这些概念,深刻理解半导体的三大特性;其次,鉴于半导体在整个学科中的重要性,回顾物质结构示意图的画法,尤其要了解硅元素的结构示意图。在学生了解了硅元素的物质结构示意图,了解了半导体以及半导体的三大特性等这些准备知识的基础上,给学生讲授二极管及整流电路,就比较轻松。

其次,随着课程的推进,往往后面的知识都是以前面的知识为基础的。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样,在开展新的课程内容前,依然要不吝惜时间去巩固基础。只有在基础这个背景知识充分理解的前提之下,方可开展新的教学,否则学生的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上课就是在煎熬和无奈中度过,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夯实基础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多种多样,不只是局限于讲解,可以采取老师提问,学生自己提问,也可以把这个环节提前到课前预习,让学生制作知识卡片等形式。不吝时间去夯实基础,是开展好这门课教学的关键,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改革教学方法

(一)活跃课堂气氛

中职学校的学生入学门槛很低,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存在着许多不好的现象。如上课堂而皇之地睡觉,对学习好坏无所谓,对老师的讲课有时会有意挑衅,对老师的提问答非所问,等等。这都是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任性、叛逆的性格以及由于知识底气不足所表现出来的不自信但又自傲的性格。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老师严肃地批评指责只能适得其反,加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厌恶。所以老师要放低要求,轻松对待,心中只想着他们还是孩子,不是坏学生,以微笑和宽容来回应学生的小缺点,用恰如其分的提醒来纠正学生的不足,允许学生提出相反的意见甚至背离常规的思维,这些都是连接师生间交流的纽带。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才能大胆地畅所欲言,轻松学习。

(二)加强实验教学

先理论教学,后实践验证的传统教学方法是违背认识论的。理论教学在先,教师往往先要想方设法地努力将抽象的电子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在学生毫无感性认识之前讲清楚,然后学生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而从理论教学到实践验证又要有一个艰难的认识过程,大费周折。正确的认识过程应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例如在讲单管放大电路时,老师先让学生在实验室自己动手连接一个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然后用万用表分别测出不同输入情况下的输出电压,并记录下来,同时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波形,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输出、输入电压的比值以及波形的情况,这样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老师再结合理论分析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学生便很容易理解放大原理,并掌握知识点。教师应多用日常生活的实例去类比电子技术中的一些现象或术语,使学生们很快理解课程内容,并能牢固掌握。

三、更新教学模式

(一)启发式设问引疑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为学生创造机会,在培养创造性人才中发挥指导作用,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或实践经验,通过采用多种方式提问、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之始,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有目的、巧妙地提出问题。引起学生联想,或渗透本课的学习目标,具有较好的效果。

例如,以一些日常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联想照明电路为什么忽明忽暗?电力系统中的雷击现象是怎么一回事?而短路跳闸时电力系统中又会产生哪些异常现象?电费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些都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就是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当然,应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二)类比法以旧代新,比较记忆

《电工学》中有些概念、原理比较接近,学生容易混淆,可以在讲新课概念时,用类似的旧概念作类比引入,或者将它们总结在一起进行类比讲解,从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有助于区别概念,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讲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时,可先复习变压器的知识由铁心(磁路部分)和线圈(电路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并将其一一列在黑板上,然后类比电动机的定子类似于变压器的铁心,产生磁场,但又有所不同;转子类似于变压器的线圈部分;工作原理均为电磁感应原理。这样的温故知新顺理成章,既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心理,又有助于学生掌握和记忆知识点,对相似内容进行区分。

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需遵循“教学理念目标化,教学目标过程化,教学过程方法化,教学方法最优化”的原则。优化中职生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教学,应该夯实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学好专业课,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低压电工基础知识讲解篇4

1、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伏特、千伏、毫伏及相互关系;

3、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的电压.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想象、类比、推理能力,搜集信息能力.

情感目标

1、体会类比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2、培养学生学科知识联系实际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灯泡发光、电动机砖动”现象提出问题:灯泡发光、电动机转动,都需要电流,那么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引起学生思考.

学生在思考后得不出结论的情况下,需要教师的讲解点拨.电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形象的了解,教材用水流类比电流、阀门类比开关、涡轮类比电灯、抽水机类比电源、水位差类比电压.让学生体会用“水位差是形成水流的原因”类比“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用“抽水机是形成水位差的原因”类比“电源是形成电源的原因”;用“流动的水冲动水轮机转动”类比“流动的电荷使灯泡发光”.

在学生初步知道电源、电压、电流的作用后,介绍了电压有高低、电压的单位;介绍了生产、生活中的用电器的电压值,是学生感觉到“电压”就在我们身边.

电压概念的初步建立过程充分体现了“类比的科学方法”,把难懂的概念用通俗的方法说明使学生容易理解.

教法建议

演示一个显示电路通电的实验(小灯泡发光),启发指出电路中有电流.提问电流是怎样产生的?若学生回答是因为电路中接有电源,则可进一步提问:有电源为什么就会有电流呢?学生的回答一般是不完全的,在指出它们的正确方面以后,就此引入新课.

1.用类比法讲解电流形成电流原因

对初中学生可以采用类比方法,说明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首先作好课本图6-1演示实验,让学生看到a、B两杯水面高度不同是形成水流冲动涡轮转动的原因,当水面相平后,水就停止了流动.要让水持续流动,就需要用抽水机把B杯中的水抽到a杯,使两杯水面再次形成液面差.接下来演示课本图6-2实验并用挂图与图6-1进行类比说明:

由以上类比,启发学生归纳出:水的流动是因为有水压,电荷作定向移动是因为有电压.因此可知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使提供电压的装置.

注意:讲授电压时,还需着重指明是那段电路两段的电压.常说的“电路上的电压”,指的是“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电压的高低和单位

先从水压有大小引出电压也应有大小(高低),在做下面的实验:

(1)用1节、2节、3节干电池分别给同一个小灯泡通电(选用额定电压为3.8V的灯泡),小灯泡的亮度不一样.

(2)用手摇发电机给一个小灯泡通电,改变手摇的快慢,小灯泡的亮度不同.从小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不同电源产生的电压不同.

(3)介绍电压的单位:伏特(V).一接干电池电压1.5V,家庭电路电压220V.比伏大的单位有千伏(kV),高压输电线间的电压达几千伏甚至到几万伏.比伏小的单位友毫伏(mV).

(4)在讲完电压的单位之后,认真地介绍课本图6-4的几种电压值,还可以多介绍一些生产、生活中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值,可以布置查找记录电源、用电器额定电压值的家庭作业,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5)讨论“想象议议”中的问题,可以起到巩固、归纳本节知识的作用:用电器工作需要通过电流,产生电流需要在用电器两端加上电压,提供电压需要电源.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应当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互动”的新理念,为避免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一系列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学习方法、片杨能力.

一、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电灯发光、电冰箱制冷等用电器工作时都有电流通过,电荷是怎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呢?在学生思考不得其解的时候,教师进行下面的活动.

二、类比说明,讲解电压

1.演示水流冲动涡轮机转动实验,提出问题:水为什么会流动?怎样才能使水持续流动?两容器水面有高度差,水才会流动;抽水机不断地把低处的水抽到高处,使两容器内保持一定的水面高度差.

2.演示小灯泡发光实验,用类比方法讲解“电压使电路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类比的方法要具体,可以参考下面的方式:

3.对电压高低的认识,要从具体现象入手,使学生对电压的高低有直观的认识.可以演示“利用不同节数干电池给同一小灯泡供电,观察其亮度的变化.”由此说明,灯泡两端的电压越高,表现出灯泡发光越亮.在此基础上,再演示用手摇发电机给一个小灯泡通电,改变手摇的快慢,小灯泡的亮度不同.从小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不同电源产生的电压不同.

三、电压的单位

1.电压的单位教学可以直接给出定义,但对伏特、千伏、毫伏间的换算要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落实.

2.对电压单位的初步认识,可以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电源、用电器的电压标值中确认识、去了解.

以上教学要求和方法,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对一般的学校和学生都应该能做到.如果有的学校没有小抽水机和涡轮,可以用下面的实验加以说明:

如图2,两个玻璃杯容器底部用一根软胶管相连,中间用卡子卡住,两边的水面不相平,当把卡子打开后,看到水从a容器流向B容器.a、B容器水面相平后,水停止了流动.由此说明水面的高度差是使水定向流动的原因.

接下来可以提问:要让水持续不断地流动,应当采取什么方法?

不断地把B容器中的水舀到a容器中,使a、B容器保持稳定的水面高度差.接下来说明,舀水的工作可以用抽水机来完成,给出挂图说明.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讨论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典型例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例题.关于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B.电路中无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无电压

C.电路两端必须有电压,才可能有电流

D.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练习电压单位换算.如:220V=______kV,4.5V=______mV.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课题】查阅关于“列车速度”的资料【组织形式】学生小组【参考题材】

低压电工基础知识讲解篇5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精;简;活

电子技术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时认为难学、难记、难理解。本人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易懂、易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出“精、活、简”三个方面。

一、精―─精选教学内容,精设实训项目

1.精选教学内容

即指从学生的需求、够用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处理,精选理论知识,降低理论难度,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尽量删除繁琐的理论推导及部分过时及用处不大的理论知识,辅以必要的定量计算。例如:数字电路中各种触发器电路的内部结构及原理,也可考虑删除。因为在生产实践中,各类触发器已有相应的集成电路,我们只需熟悉各类触发器的逻辑功能触发条件及集成电路外引脚的使用即可应用。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必需、够用为尺度。

2.精设实训项目

教学内容确定后,如何有效地将这些内容让学生易理解、爱学,做与教学内容对应的实操项目是一条不可缺少的途径。实训项目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爱好、兴趣、能力等情况,有目的性地设置或选择要实训的项目,充分考虑实训项目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如带闪光的、有声响的、有动作的等等。如第一章二极管部分:针对“晶体二极管的基础知识”这个知识点,我设置了《发光二极管指示灯电路》实训项目,如图1所示,(a)图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制作调试突出发光二极管的特性。这不仅有视觉刺激,而且制作简单易调试,并且可在该制作的基础上改装成图1(b),从而进一步学习普通二极管的特性、正向压降等;针对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知识点,通过选做《稳压二极管并联型直流稳压电源》和《三端集成直流稳压电源》实训项目来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二、活―─教学策略灵活,事例贴近生活,教学手段灵活

1.教学策略灵活

在教学模式上采用“教、学、做”的一体化教学,通过做实训项目来促进师生的教和学,更是有机地将理论融合进实操,教师在实训时应灵活地运用教学策略,哪样更易于学生学习、掌握,就是最好的方法。如:在制作《稳压二极管并联型直流稳压电源》和《三端集成直流稳压电源》来学习整流、滤波和稳压知识时,我有计划性地让学生按先后顺序安装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并依次进行调试和测量,这样虽然违背了电子设备整机装配的顺序,并且有时还得在前一个电路的基础上改装成下一个电路,但是通过这样的分解制作和调试,学生对电路的结构、所测信号的数据变化更清晰,在这基础上更能理解整个电路的工作原理。再如,在做三极管《两级助听器》实训项目时,我把项目先后分解为:先制作第一级直流通路并调试、测量,判别其中的三极管的状态制作第一级的交流通路部分,并加信号调试、测量制作第二级直流通路并调试、测量,判别该三极管的状态补齐第二级的交流通路部分,再调试、测量。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后,对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结构及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判别理解得更加深刻。

2.事例贴近生活

多列举贴近生活的例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接受,会对讲解的现象及需解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如在讲解振荡电路时,以现象及问题引入,笔者现场将话筒接近扬声器发出啸叫声,并发问“为什么这样我们会听到很大的啸叫声?怎么解决?”然后再以实物图的形式讲解电路结构和原理;在讲解组合电路时,可以讲解与生活相关的电路,譬如“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表决器”、“一致判别器”等,并现场进行相关作品的展示。把生活中的现象例子带进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看到知识的丰富联系,在各种变化的情景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丰富的、真正的、灵活的知识。

3.教学手段灵活

灵活的教学手段,能让枯燥死板的理论“活”起来,“动”起来,化解难点,突出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章节的特点,应灵活采取相应形式的教学手段,对于重要图表特别多的章节,如编码器、译码器等章节,以多媒体课件为主;对于实训中的重点或难点操作,可课拍成“微课”教学;对难演示的实验过程,尽量使用电子电路的仿真软件m?u?l?t?i?s?i?m、proteus进行模拟仿真实验,使学生在课堂中全面而系统地了解实验过程,弥补实验与理论分隔的不足,在耳濡目染中增强专业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意识。

三、简―─教师表达简明

教师在上课时简明扼要地表达,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使教学内容清楚明白,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记忆。语言大师莎士比亚“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这句话告诉我们,简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常见这样的教师:他们的专业知识造诣很深,但因不善于口头表达,或废话过多,常常使听者大失所望。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师表达简要明白呢?教师则应做到:

其一,表达思路要清晰,讲述内容有逻辑性。

其二,语言要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不含糊不清,不讲与中心无关的话,不随意重复已说过的话。

其三,表达要抓住核心,突出关键词。如在讲解三极管的结构时,就可以用“三区、两结、三极”来概述,并依次讲解这三个词所包含的知识,从而条理清晰,概括性强;再如,在讲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中的电容作用及阻容耦合的特点时,可用“隔直通交”四个字来概括总结,使学生很快得到提示而不易混淆。

本人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在电子技术基础的课堂教学中,做到“精、活、简”,不但能降低教学难度,而且使教学内容直观、易懂、易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地学习和反思,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一步一步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一步一步地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本文观点有不妥的地方也请多指正。

参考文献

[1]梁俊.关于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四川技术学院学报,2005(1):97.

低压电工基础知识讲解篇6

关键词:职业高中;电子技术基础;设疑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乃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起因;疑,乃学生长期保持高昂学习斗志的催化剂;疑,乃学生深入思索、获得新知识的最直接的因素。面对职业高中生源差、学生学习习惯差、知识基础薄弱、对复杂抽象的电子技术基础的学习存在厌学情绪、教学效果并不乐观的教学现状,在《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中适当采用以疑促思、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自设疑开始,在疑问中让学生获得知识

课堂教学自疑问开始。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其实一堂好课的关键也是一堂课的开始。开始上课时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考,设疑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案例:电子技术基础中有一节课讲分压式偏置电路,开始上课时,教师拿出上一节课讲的固定偏置放大电路示教板,问学生如何测量该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学生回答应该测量三极管的Vce电压。教师说我们大家来做一个实验,用电吹风给三极管进行加热,模拟环境温度变高,用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是否有变化?学生操作观察后回答说有变化。教师问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变化?学生回答说Vce电压降低,由于温度升高,引起iceo和B升高,ic升高,而Vce=Vcc—icRc,所以Vce电压下降,固定偏置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稳定。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讨论提问时,学生问有没有一种电路能克服该电路的缺点时,教师说问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能克服固定偏置电路缺点的电路——分压式稳定静态工作点偏置电路,那它是怎样来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呢?这样以实验引入,从疑问入手,通过问题的推进和学生的思考回答设下疑问、留下悬念,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好奇,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索。

二、设疑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和思索

教材中不少内容较枯燥乏味、艰涩难懂,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以学生为本位、教师为主导,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目的地运用导语、实验演示等手段,设置教学情境,以疑问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最后由教者进行画龙点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问题进行精心设置,引发学生质疑讨论,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在交流中相互启迪、感悟,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

案例:针对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工作原理分析的内容抽象空洞,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出展开一次实用价值电路“无线卡拉oK话筒”设计的大讨论。教师首先提出无线话筒设计要求:能发射信号,能放大信号。然后分小组展开讨论并组织交流。这时,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翻书,有的查阅资料,有的相互讨论,最后由组长汇总小结,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参与组内讨论。经过一段时间讨论后,形成了两种不同电路设计组成:

声音信号——电信号——变频——放大器——发射。

声音信号——电信号——放大——变频——发射。

首先,教师肯定了各组的设计和说明,并创设了以下提问,展开师生互动:

教师问用什么元器件能将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学生答需要话筒。教师问电信号比较微弱,怎么办?学生说用放大电路进行放大。教师问大家都知道,人讲话声音信号频率比较低,变成电信号频率也比较低,这种信号能不能实现空中传播?学生答不能,那是因为低频电信号在空气中传播的阻力较大,不能实现长距离无线传播。教师问那要实现无线话筒功能怎么办?学生答将低频信号变成高频信号。教师问怎样才能将低频信号变成高频信号?学生说我们刚学了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利用该电路可以将低频信号转变成高频信号然后发射出去。教师接着引导同学们学习课本上的无线卡拉oK话筒电原理,着重讨论电路的工作原理、各种电路的作用以及前后级的连接方法。通过课堂学习,在教师带领下释疑解惑,学生对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无线话筒的构成有了初步的了解,思维得到了锻炼,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提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们相互之间的分工协作、团队合作精神也得到了体现,并促进了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的发展。课后布置学生回去动手制作,学生的热情得到了激发,都想方设法进行了创作,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同时,教学效果大幅度提高。

三、设疑于课堂结尾,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一本教材前后的知识都会紧密结合、互相联系,像电子技术这门课,前后的知识是层层推进、密不可分的。一堂课结束其实是下课时间到了,而不是知识的结束,因此教师要根据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归纳小结本节课知识,承上启下地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们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来一个回顾,梳理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为下节课学习新知识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案例:在讲JK触发器时,分析了该触发器的工作原理。课要结束时,教师为学生演示了节日彩灯控制电路,学生看到了不断变化的彩灯,感到很惊奇,这时教师说该电路主要是由JK触发器组成,学生这时想JK触发器还可以这样来应用,那它是怎么工作的呢?于是教师趁热打铁地说,想知道该电路工作的原理吗?同学们的反应非常强烈。教师说这是我们下一节课要共同学习的内容,请课后同学们做好预习,并查阅相关书籍,我们的JK触发器还可以做什么电路?这就为下一堂课的学习JK触发器应用埋下了伏笔,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新知识,也为以后学生动手制作小电路、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关于设疑教学的注意点

设疑的难度要适中,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设疑要因人而异,并要掌握一定的度。如果设疑过深,学生不能理解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失去学习的兴趣,上课的注意力就不能持久,教学效果就会不好。如果设疑难度过浅,又往往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感到太过简单,产生轻视的心理,觉得自己都会,听不听无所谓,这样教学效果也是较差。所以,设疑要难度适中,时机要适当,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这样,学生通过努力来获得知识,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会感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只有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会其中的乐趣,学生才会由不爱学习转变成爱学习、爱思考的学生。

总之,在《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充分地运用设疑教学方法,无论是课堂起始时的设疑、新课进行中的设疑,还是新授结束后的设疑,教师都应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最佳的设疑气氛。通过设疑,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潘世墨.在课堂讲授中引入问题教学的探讨[J].上海高教研究,1998(2).

低压电工基础知识讲解篇7

[关键词]电工实习;实践教学;综合素质;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121-01

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素质至关重要,因此,注重实践,提倡创新是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当前的主要教学目标[1]。如今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都开展了实习课程,尤其在电工实习教学方面,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提出新的创新机制,让学生在学习培训的过程中与社会接轨,除了学习到书本上的内容,也能以所学内容为基础来大胆发表和实现自己新的理念[2]。

1电工实习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工科院校存在缺乏实践教学或者实践教学薄弱等现象,因为很多教师认为理论是学生最重要的课程,分数决定一切,只把实践作为理论课程的辅助或补充[3]。另一方面由于实习设备的不足,指导人员匮乏,也致使实践教学条件处于尴尬的局面。还有就是理论教材与现今国情不相符,内容更新太慢,学生难以进步,实践和理论的教学还是停留在学生无法成为主体的时期。

工科院校的学生在电工实习的理论教学中,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理论目的,这就造成了学生主观能力缺乏,能动性差,实践实施效果不佳,独立分析能力以及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都非常弱,无法适应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2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与我国现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衔接,培养出更多的有人才,首先是要先针对我们院校的相关专业的具体特点,特意找来相关专业,相关技术的学家和学者进行重新编写实习教学大纲和适用于高校使用的电工实习教材,也要根据如今新型的人才特点进行分批分类培养。重新编写的教材出来包括了电工的所有基层知识、仪表仪器的使用、低压高压电器的原理、电机的拆装和使用等基本内容知识,还更加强理论与现代工艺实践技术的知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电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工程应变能力等等为主要目的[4]。

另外就是在教学配置方面,引进最先进的设备(电工考核实训装置和网孔训练板)。电工考核实训装置集合了多种功能于一体,有理论学习、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加强、验证学习最终能力。网孔训练板与实际操作非常接近,适应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实际操作,为学生除了巩固教学理论提纲知识外,也能与实际结合进行实操,提高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人才。

最后就是教学师资的招聘培养上,除了多引进专职的专业教师外,还要多储备一些兼职的专业教师、实习导师。为了适应今年来我国对新型师资要求的提高,实习导师也需要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学习更多我国新型经济时代的专业技术和理论技术。

3丰富与完善教学内容

在高校电工的整改实习教学过程中,大一的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大二开始的学生会根据专业的不一样开始设定实习时间[5]。大二学生的基础理论指导都是在表面的理解阶段,因此必须要为其选择一些比较简单而且在生活生产中常用的基础性的实习内容。照明、电机拆装和电气控制等三个部分中尤以电机的拆装最为主要也是实习的重点内容。照明和电气控制基本内容是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低压电路的原理和安装,能够让学生在实习中掌握到低压电器的线路安装、电度表配电电路、三相电机点长动控制电路、三相电机顺序控制电路、三相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以及三相电机反接制动等几大基本安装项目内容,这些低压电器电路的实习内容囊括了家用、工业用电等基本常识和安装技术,能够让学生在实习中充分掌握这些知识,学生才会在实习中不觉得枯燥无味,培养起学生对电器安装的兴趣和对这门知识的基础理论所具有的实际意义内容的认知。

电工技术实习是一门易学难懂的课程[6]。在实习的开始阶段,老师主要是以电器基础知识等内容的讲解为主,并且在讲解过程中辅以实际的操作来让学生明白电路的安装、电器开关的种类、安装位置和操作方式等等,只有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才能够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照明的实习内容主要就是将低压电路、电路板的安装和接线等内容。在实习的开始阶段,老师要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动手能力,着重进行工具使用、导线和接线柱之间的连接以及线路基本的安装技能等处进行详细的讲解。电气控制实习在每个实习项目安装前,都需要对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电路中的各个元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安装方式、操作方式和安装技巧等内容,让学生对电路中的各个构造都非常熟悉后才能够保证在安装过程中可以规范的完成安装工作,保证安装后电路能够合格达到试验的标准[7]。

4结束语

随着学校对电工实习的重视,电工实习基地也在不断的增多,学生的实习成绩也不断取得可喜的成绩。通过实习成绩也能够证明电工实习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头脑思路、问题分析和问题处理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效果也非常显著。然而在实习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明显不足的地方,实际实习内容的创新性和重点性有所欠缺,应该相应的提高电工实习内容的技术含量,才能够让学生更加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情况。这样就需要学校领导和实习基地的老师们共同努力去实现,深化电工实习的改革制定更加合理和创新的实习方案,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高超技术能力的电工人才。

参考文献

[1]瞿.电工实习教学过程的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6):26-28.

[2]何庆领.高校要重视实验教学的信息收集与利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4):91-93.

[3]何望云,胡明星.注重实践推进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7,(2):4-6.

[4]杨跃海.探究教学在中职电工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

[5]张学铭.电工教学中激发兴趣及探究能力培养的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

低压电工基础知识讲解篇8

关键词:中职教学;直观教学法;分层抽象;总体抽象;电压调节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091-03

电压调节器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类专业《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材中第一单元课题四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掌握低压直流电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知识,同时对学生学习其他汽车电器系统也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所以,能否讲授好此内容,对本课程具有重大意义。下面,从教学简化与细化、直观与抽象方面,阐述笔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教学内容简化

由于课题四中电压调节器的内容偏多偏难,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做出合理的取舍。

(一)整体把握,突出重点教学内容

目前汽车上使用的电压调节器,不论什么类型都是当发电机输出电压变化时,利用某种敏感元件来控制励磁电流,从而达到自动稳定发电机输出电压的目的。不同的是:触点式调节器敏感元件是电磁线圈,它通过磁化电路使励磁电路中的触点振动来调控励磁电流;而晶体管式和集成电路式调节器是以分压器和稳压管构成电压敏感电路,由三极管构成电子开关电路和开关控制电路来调控励磁电流的大小。上述论点就是我们把握电压调节器教学的关键,其他问题由此出发,均能顺利找出答案。

教材介绍的调节器虽然多达6个,但教师只需重点讲授Ft61型、JFt106型和JFt152型这三种调节器。因为它们分别是触点式调节器、晶体管式调节器和集成电路式调节器的典型代表。其他调节器则可以略讲,指导学生自学,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教学内容的条理化

教材内容总是叙述得过多而繁杂,教师备课时应加以比较、综合使之条理化。例如Ft61型调节器的构造,教材详细叙述了每个元件的名称、作用及各元件的相互关系。而我们可以归纳为:低速触点K1与附加电阻R1、加速电阻R2并联;高速静触点与金属底座直接搭铁;温度补偿电阻R3串入磁化线圈;对外有火线“+”和磁场“F”两个接线柱,一个打铁“-”螺钉。经过整理,其构造就非常简明扼要。

对于复杂内容,条理化的重要性则显得更加突出。否则教师很难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也会听得不知所云。例如,在讲解Ft61型调节器的电压调节过程时,就应由浅入深、步骤清晰地将调节器在发动机起动、低速、中速、高速及停转时的工作情况一一阐述清楚,使学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三)教学内容的其他简化形式

实际上,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条理化就是两种简化教学内容的形式。这里,笔者从其他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一是对能用电路简图表述清楚的内容,应减少文字叙述。例如,Ft61型调节器电压调节过程,文字叙述多达上千字,而我们只需作4个电路简图就能将问题讲得清清楚楚。又如,用文字说明发动机起动时的工作情况就显得过于复杂,而图1所示就能将问题说得简单明了。

二是对偏深偏难的内容,一定要化难为易,尽量用学生已学的知识形象地表述未知的东西。例如,集成电路调节器,其中的集成电路(iC)实质就是将所有电子元件都同时制作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形成一个独立的、相互不可分割的电子电路。只要学生在知道晶体管调节器工作情况的基础上理解了这一点,就能较好地掌握这种调节器的工作过程。

三是简化教学内容的方式很多,但前提条件是教师要不断加深和拓展对所授课程的理解。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才能找出各种简化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直观

简化教学内容只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还应精选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相应地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一)对Ft61型调节器的讲授

首先,使用挂图结合实物讲清其构造;其次,通过推导发电机输出电压公式介绍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再次,使用挂图逐步讲解调节器电压调节过程,并做出各阶段电路简图。经过讲解,我们知道当供给调节器的电压上升到一定值时,它提供给转子线圈的励磁电流反而下降。那么,真实情况是否如此呢?最后,通过用试灯代替转子线圈来做调节器的工作试验,直接验证这一结论,以加强学生的认知,即按下图2正确接线,并调整电源电压。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观察到:当电压值在12V~13.8V时,试灯变亮;在13.8V~14.5V时,试灯开始闪烁,并且由亮逐渐变暗;而大于14.5V时,试灯会熄灭。这就完全证实了Ft61型调节器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对JFt106型调节器的讲授

由于学生对晶体管元件了解不深,学习此部分知识时,许多学生均有畏难情绪。所以,教学中主要采用黑箱分析法进行讲解。按图3所示方法接线,演示其工作情况。

学生已经知道触点式调节器的作用,而晶体管式调节器的功能与之完全相同。通过上述实验,可以观察到:试灯的工作情况与Ft61型调节器实验结果十分相似。这就消除了学生对晶体管元件认识的陌生感和神秘感,使黑箱变灰箱。但这两个调节器所用元件却完全不同。然后再结合挂图,详细讲解JFt106型调节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和工作过程等,使灰箱变成白箱。

(三)对JFt152型调节器的讲授

只需讲解其与晶体管式调节器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至于工作原理和过程与晶体管式调节器基本一致,结合挂图略讲即可。对于其他类型的调节器,可略讲,也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试分析其中几个。

总之,精选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到精讲多练。

学习要点细化

简化的内容、直观的方法,虽然可以使学生迅速理解教学内容;但学生学习的是实用性专业,今后工作中会遇到各种车型与各种故障。因此,学生必须掌握教学内容中的细节知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以便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一)不同车型选用的发电机不同

汽车用发电机目前主要有硅整流发电机和感应(无刷)发电机等几种,其中以硅整流发电机应用最为普遍。但硅整流发电机的形式很多,有最基础的六管内搭铁硅整流发电机,有六管带中心抽头硅整流发电机、八管硅整流发电机、九管硅整流发电机、十一管硅整流发电机,还有带相抽头硅整流发电机、外搭铁硅整流发电机等等。

为什么硅整流发电机之间也有不同呢?就是为了不断提高发电机效率、完善其结构、延长其使用寿命。如八管硅整流发电机加装了两个中性点二极管,当发电机转速超过2000r/min时,其输出功率提高10%~15%。九管硅整流发电机增加了三个激磁二极管,可提醒驾驶员在发动机不工作时,及时断开点火开关,防止烧毁转子线圈。十一管硅整流发电机则是综合了前两种发电机的优点。

(二)不同发电机匹配的调节器有差异

正因为发电机在使用中会有许多不足,所以要对其不断进行改进,完善。而不同构造的发电机必须匹配不同类型的调节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不同类型调节器的特点,才能很好地掌握其工作过程和工作特性。

Ft111型(12V电系)和Ft211型(24V电系)是单级电磁振动式电压调节器,其特点是调节电阻阻值较大,只有一对触点,外部有两个接柱,一个搭铁螺钉。Ft61型是双级电磁振动式电压调节器。Ft126型是双联电磁振动式电压调节器,增加了充电指示继电器。JFt106型是分立元件晶体管式电压调节器。JFt152型是集成电路式电压调节器。

不同的调节器其电路图不同,接线方式也有异。只有清楚其结构,才能掌握正确的使用及维护方法,否则会毁坏线路,使其无法正常工作。

(三)不同调节器使用维护之间的区别

调节器在使用中,其工作电压必须与交流发电机输出额定电压等级一致;与交流发电机的搭铁形式必须匹配;与交流发电机的功率必须相适应;线路连接必须正确。

使用触点式调节器时,在没有切断发电机与调节器连接线前,检查充电系故障时,绝不允许将发电机的输出接线柱与磁场接线柱短接,否则将会烧坏调节器高速触点。而检查晶体管调节器时,其搭铁形式不同,试灯的接入方式也完全不同,用万用表检查调节器各项电阻值时,其阻值相差很大。

因此,学生必须在理解基础知识后,不断丰富知识的细节,才能全面掌握学习内容。

(四)拓展学生学习能力

为开发学生的能力,授课时不仅应将教学内容讲细致讲透彻,使问题通俗易懂;同时,更应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为什么用双触点调节器替代了单触点调节器?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单触点调节器在发动机转速很高时,不能满足对激磁电流下降的需求,发电机输出电压会超过发电机额定电压,从而损坏用电设备。又如,晶体管调节器在清楚了电压敏感电路,电子控制和开关电路的结构、工作过程后,为什么还要在此结构上增加一些其他电子元件?将问题引向深入,能使学生开阔视野。

学习结果抽象

学生通过学习,最终是要将所学知识内化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去,如何消化吸收学习内容,是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分层抽象、总体抽象

教师讲授知识,实质上是将知识进行了解构,降低了难度,便于学生理解。但要将知识变成自己的思想,学生必须用自己的语言将知识重新组合,才能真正理解学习内容。笔者将这一过程称为学习结果抽象。要做好这项工作,可分为分层抽象、总体抽象两步进行。分层抽象是对具体的、局部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总体抽象是对同类型知识的高度概括。

例如,对Ft61型双级电磁振动式电压调节器的归纳和总结,如有什么作用、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工作特性等均属于分层抽象的范畴。对电压调节器的总体概括,如触点式调节器是利用改变激磁电路中电阻的大小,从而控制激磁电流的大小,达到调控发电机输出电压的目的;而晶体管式与集成电路式调节器是通过控制激磁电路的通、断电时间比,从而控制激磁电流的大小,达到调控发电机输出电压的目的。这一结论就是对电压调节器的总体抽象。因此,学生必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学习知识,制作学习卡,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对知识的分层抽象和总体抽象,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一段时间后,学生很容易将所学知识遗忘。所以,如何将知识点形成知识面,构成知识网络和体系十分重要。例如,对不同类型的调节器,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不同点,从不同角度进行分层抽象、总体抽象等等。同时,可以把电压调节器的内容归纳到电源系中,电源系的内容又可以归纳到汽车电气设备中,最终形成学生的知识体系。

(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以下两点非常重要,一是要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能将已学知识进行正确迁移。例如,学生通过学习电压调节器后,对照电路图能正确接线,对照实物能进行调整、检查、查找故障等操作,这就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迁移知识的能力则要求更高。例如,我们对电压调节器总体抽象得出的结论,同样可以运用到其它电路的分析中去。如汽车空调的鼓风机控制电路,电瓶车的行走控制电路,其实质就与电压调节器控制方式相似,一种方式是在控制电路中串入电阻,另一种方式是调控控制电路中的通、断电时间比。如果学生能达到此水平,说明已经全面掌握了学习内容。

简化与细化、直观与抽象问题,实质就是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问题。只有协调好两方面的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孟涛.汽车电气设备[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2]倪依纯.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3]巫兴宏.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低压电工基础知识讲解篇9

关键词:高职电工技术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142-02

《电工技术》课程作为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计算和解决电工技术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考取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基础。但该课程因理论复杂,需要记忆的公式、定理较多,难点比较抽象,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产生烦躁情绪,丧失信心。因此,下面就笔者多年来从事《电工技术》教学的一点心得作以总结,并与各位同仁交流。

1对比教学,强化概念,避免混淆

《电工技术》概念繁多,且有许多衍生的新概念,这很容易使学生混淆,在教学中可以将同类概念相互比较,使学生加深理解,避免混淆。

比如我们在讲电位的概念时,对于刚开始接触《电工技术》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名词,可以通过对比电压和电位来引导学生学习。电压的定义是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由a点经外电路移到b点所做的功,而电位的定义是从电路中某点到参考点的电压。首先对比两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出电位就是电压,它们的单位都是伏特,其次通过对电压和电位的表示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电压和电位的区别就在于“参考点”,Uab表示电路中a点到b点间的电压,φao表示电路中a点到参考点o间的电压,电压与参考点无关,而电位要依照参考点来定。这样对比后,学生就可以很容易的掌握电位的概念,而不与电压混淆。

同样在正弦交流电路中,感抗和容抗表示的是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对电路中电流的阻碍作用。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非常熟悉的电阻元件引入,通过与电阻的对比来学习感抗和容抗(见表1)。

2情景教学,联系实际,建立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给学生创造一些情景,引导其联系实际,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起对《电工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刀开关不能频繁操作原因时,可以给学生展示工人进行焊接操作的情景,那么学生首先联想到的肯定是刺眼的白光和飞溅的火花,而这些现象的产生正是由于电极间的触碰产生的,由此便可顺理成章的给学生们解释清楚为什么刀开关不能频繁操作了。

同样在讲解低压断路器(自动空气开关)的工作原理时,也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他们在寝室违规用电时造成寝室断电的情景。然后再来解释原因就是低压断路器的保护作用,用电吹风的时候会触发短路保护,多台电脑同时开的时候会触发过载保护,电压不稳的时候会触发过压和失压保护等等。最后再来讲解低压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3悬念教学,激发兴趣,总结归纳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悬念,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进其主动思考,从而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结点电压法时,先列出一个多支路少结点的电路,要求学生采用以前学过的电路方法分析完后,然后指出这些方法的不足。那么到底采用什么方法更简捷呢?由此顺理成章导入新课,开始介绍结点法的定义、适用场合并指出关键所在一列结点电压方程。于是再以悬念电路为例,运用基本定律推导得到结点电压方程,接着引导学生详细分析方程中每部分的含义,从而归纳出一般结点电压方程的列法。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步步紧跟老师思路,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最终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4适时穿插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生动,提高效果

《电工技术》中某些章节的内容比较抽象,课堂上一味的采用讲授方式的话,很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适时的采用多媒体教学会使得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在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中要讲到旋转磁场的产生原理,这是一个很抽象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往往讲到这里的时候就犯难,主要因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脑海里难以将教师所讲述的内容转换成形象的画面,思维滞后,因此教学效果很差。如果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产生旋转磁场的分解动画,教师再加以讲述,让学生既直观的看到了整个过程,同时又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5摆正心态,育人为先,持之以恒

职业院校的学生素质较差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包括学生的文化理论基础,也包括他们的文明道德素质。这些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多半是班级排名靠后的学生,可以说他们是在初高中阶段就养成了各种不良的习惯。学生在《电工技术》课堂上思维不活跃,不积极与教师互动,课堂气氛沉闷,教和学严重失衡,由此导致许多教师产生“恨铁不成钢”和“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因此,在课堂上会经常出现学生睡觉、玩手机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也很难得到提高。鉴于以上原因,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改革已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改变教学态度,调整教学方法。就课堂上出现的学生厌学或做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老师不要再居高临下的去训斥学生,或放任自流,“破罐子破摔”,而要“看得起”他们,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打破师生之间的隔膜,多了解他们的心声,鼓励他们,发掘他们的长处,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友谊,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6相互学习,善于总结,快乐教学

学生在学习上会出现学习疲劳,同样,教师也会出现教学疲劳现象。即教师没有了登上三尺讲台的神圣感,缺乏激情。《电工技术》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像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及制造、电机与电器、焊接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都要开设这门课。由于同属机电类专业群,因此通常是按照平行班的形势开设的,教师往往要将同样的教学内容给好几个班重复的讲好几遍,教师因此会出现教学疲劳现象,上课时越来越缺乏激情,到最后变成了应付式的教学,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经常听课、评课,参加各类赛教活动来相互学习和交流教学经验,激发对教学的热情。另一方面要善于总结和改变自己在教学时的语言,尽量不要在几个平行班的教学中重复的讲同样的话,不要过于单调,要使自己的教学语言丰富化,表达方式多样化,可以把时下流行的名词加入进去,增添教学乐趣,从而达到快乐教学。

总之,在《电工技术》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适时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观察和思考,用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让《电工技术》这门课更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使更多的学生喜欢它。

参考文献

低压电工基础知识讲解篇10

   通过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培养的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师生在讨论式互动教学过程中坦陈已见,做到良好沟通,促进教学良性循环,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师既要在课堂上讲好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分析方法,又要指明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整体把握。这就要求教师讲课时能够做到突出重点,牢固基础,透析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连接好知识网络。对于本课程和相关领域内的新知识点、新技术应用及时适当补充、说明,拓展学生视野,以适应其工作需求。对于本课程教学中的一些相对次要内容,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或引导、帮助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学习。这种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手段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功效。所采用多媒体课件和仿真实验、配电柜装配、试验台操作等的先进教学手段,可以较好地改变过去的教师讲、学生记的弊端,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通过直观化图形、动画教学课件使学生理解相对容易,并可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其学习兴趣。并不是要求所有课程内容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要根据不同章节的不同知识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电力负荷计算、导线截面选择、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设备校验等内容,仍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讲授好重点知识,学生通过课后习题、作业等对知识点进行加深理解和拓展。对电气工程基础等基本概念,继电保护装置整定计算,工厂供配电装置防雷与保护接地,高低压供电线路选择、设计与敷设,变电所地址选择与供电系统设计、布置,以及系统无功补偿与高/低压放电实验等内容,可以采用计算机仿真教学、观看现场录象和校外供电厂实习基地教学等手段,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该知识点和领域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对变压器和高低压供、配电设备,如各种配电柜等的结构、原理、设计方案和设计标准等内容,则充分利用校外配电柜实习基地的便利条件,以下厂培训为主,实物教学为辅,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消化相关内容。

   二、增加课程设计环节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是对学生进行工程概念渗透和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课程设计训练,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进行课程复习与设计,包括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经济、技术比较,方案选择,具体设计步骤及设计内容等,保证了课程设计质量。通过课程答辩,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到企业后经比较短的见习就能较快适应本专业技术工作。

   (一)选择设计题目

   通常选择10/35kV变电所作为设计蓝本。在设计中,提供给学生较新的参考资料,如设计规范、设备手册等,供学生设计时参阅。这样,可以使学生课程设计内容与当前电气工程基础技术相适应,不至于落后甚至流于形式。同时,采用autoCaD等工程设计软件,使学生能够跟上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对毕业生工作技能的要求。

   (二)加强过程管理

   加强并做好课程设计过程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并发挥班级学生干部和学习骨干的带头作用。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中选出一到两名学习成绩较好、责任心较强的学生为小组长,全面管理本小组设计工作,如制定设计方案,合理安排设计进程,对设计任务和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配与协调,定时进行考勤和组织讨论等,向教师提供本小组的设计成果,并进行总结与报告。指导教师主动、及时与小组长联系,既不包办,也不放任。指导教师可以提出指导性建议和意见,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使学生课程设计能够圆满完成[7]。

   (三)注重总结和考核,及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