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十篇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十篇

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0:26

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篇1

1调整石化施工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的组织结构

1.1多项目资源配置对组织结构的要求

项目管理理论在我国石化施工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必须要依靠石化施工企业组织管理平台的支持。组织结构对于企业多项目之间的资源配置以及资源优化管理来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石化施工企业过去一直以来主要是实行以“职能”为主的层级组织结构,但它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石化施工企业发展和现代管理理论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要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更新和完善。在现阶段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下,刚性化的组织难以较快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石化施工企业内部构成单位就应当从过去专业化的职能部门逐渐转化成为以任务为导向的,尊重员工个人能动性以及综合素质的跨部门小组。企业组织应当更加灵活地对市场变化以及技术变革作出反应,进而让企业行为能够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相联系。

1.2面向多项目资源配置的组织结构设计

石化施工企业多项目管理下资源配置优化对企业组织结构的需求。下面我们提出一种可以有效实现多项目管理资源配置优化的矩阵组织结构,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对于石化施工企业多项目管理下的资源优化配置策略,能够有效地实现资源在多项目之间的共享,把过去企业组织结构中的职能部门转型为资源部门。另外,为了提高资源配置优化效率,对项目管理委员会、企业资源管理部门以及项目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也应当进行重新调整和定义。

1.3建立企业项目管理办公室建立

企业多项目管理办公室,第一要务是明确项目管理办公室的具体工作职权,对石化施工企业目前已有的资源展开科学评估,制定企业内部项目选择规范标准,从而对未来的任务与活动进行合理计划;第二是要求重点项目相关人员参与工作会议,对石化企业目前现状、面临问题以及发展目标进行研究分析,最终得到一个全面的评估报告,另外还应制定出一份短期计划与长期发展规划;第三要结合事先制定的发展规划来确定项目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和工作职能,准备好有效的沟通策略,向企业申请启动资金,进而让项目管理办公室拥有顺利开展工作的资源与能力。企业项目管理办公室应当结合不同项目来确定差异化的项目资源配置优化策略,例如,说新产品开发项目资源配置优化策略、各个领域工程项目资源配置优化策略等。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结合项目开发管理实际,同时积极征求领域内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项目组的资源配置计划进行优化,在项目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办公室应当发挥指导和管理的职能,从而保证项目资源的合理供应。

2多项目资源配置信息平台的建设

石化施工企业各个项目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因为信息资源和外部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和更新中,因此要求我们对资源信息进行及时整理,从而对多项目资源配置的实际情况与项目实施情况有更多的掌控,确保企业多项目管理目标不会与企业战略目标产生冲突,能够提前发现和处理下一阶段的项目资源配置冲突,确保企业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在多项目的管理环境内,项目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各个项目会相互影响,而对于企业来说,多项目管理和企业环境无时不刻不在进行资源互换,企业战略目标受到的影响因素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所以不管是从企业方面还是多项目管理方面来说,都应当要积极的营造一种开放透明的信息交流平台,建立资源配置信息共享平台。在这一平台之中,必须要存在下面几个模块:一是项目工作区,即是项目资源信息管理的主要区域,负责存储各个项目的需求和使用资源的信息,是成员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二是多项目管理区,这一区域负责对不同项目资源的具体使用信息进行记录,能够实现各个项目之间的资源共享,便于进行交流;三是公共作业区,主要负责对石化施工企业多项目管理资源需求、变更以及使用情况,从而让企业各部门能够更科学的进行资源配置。

二结语

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篇2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开始注重从战略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财务管理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借鉴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中的典型方法和理论对传统财务管理进行新的诊释,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财务战略管理正在形成。企业的兴衰成败与其财务战略管理密切相关。财务战略管理虽然是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一部分,但是其所关注的重点已经超越了财务管理的范畴。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财务战略管理,推动企业采用科学的现代管理手段。

(一)是企业创造与保持竞争优势的必然要求企业要在市场中保持持久竞争优势,必须变革当前的财务管理体系。传统财务管理关注的是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并且基于成本费用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实施一系列的财务管理活动。而财务战略管理则关注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关注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和长远发展潜力,并基于此调整企业的财务、生产经营活动。因此,财务战略管理是切合企业长远发展持久竞争的必然选择。

(二)是日益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传统财务管理关注的是企业的内部环境、内部资源和内部约束,从而忽视了对外部环境、外部资源和外部约束的关注,其结果是不能灵活适应市场变化。而基于未来的财务战略管理则关注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因此也关注企业的外部竞争者,注重对外部市场变化的研判和市场情报的整合分析,从而依据外部市场的变化制定正确的或者恰当的财务、经营战略。目前财务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还没有被普遍认识到,因此大量从财务上忽视外部市场外部环境的威胁的企业陷入了资金周转的困境。这警示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者必须高屋建瓴地重新审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企业财务、周转资金的竞争,基于未来的财务战略管理有助于企业把握市场风向,及时调整企业的“航向”,避开资金流的“暗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相互交织,使得企业面对的财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进出口融资、外汇风险、国际转移价格制定、海外子公司业绩贡献、国际投资成本、风险及收益等都影响着企业的财务决策。经济全球化为企业进行全球财务管理和配置提供了有利条件,关键在于企业是否能够抓住这种有利的外部条件,从而促进企业的扩张、发展。然而,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比国内市场更高,因此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更高。传统的财务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的需求,基于未来的财务战略管理方法应该被引进。

(四)是提高经营效率的必然要求当前企业采用的传统财务管理体系是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编制而成的,整个财务管理体系虽然能较好地运作,但是却无法将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反映进去,因此,很有可能提供错误的决策信息,导致低效率。而基于未来的财务战略管理方法(体系),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将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融入进去,对企业的投融资决策进行财务上的综合考虑,有利于企业提前在财务上做好规避风险的准备,安排周转资金、管理风险敞口,提高经营效率。因此,从这一点来讲,企业采取财务战略管理方法是企业提高经营效率的必然选择。

二、基于未来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完善建议

目前,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和实践已逐步发展成熟,并形成了以结构学派、能力学派和资源学派三大流派为主的理论体系,战略管理实践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的潮流。一些发达国家的财务管理也进入到了战略管理阶段,而我国财务管理从理论到实践都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理论与实务有待于加强和提高。笔者认为,为促进我国财务管理战略的发展和完善,在财务战略的研究和实践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企业战略共性与财务战略个性之间的关系企业战略的目标决定了财务战略目标,脱离企业战略目标的财务战略将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只有将融入企业战略大系统中的财务战略才具有生命力。基于企业战略的多元化结构特征,财务战略作为功能性子战略不仅为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资金上的保证,也为企业战略的实现提供财务技术上的支持。同时,财务战略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战略管理的大环境下,财务战略不再只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附属职能,而有其特定的、不同于其他职能战略的管理内容;财务活动并非总是企业的“局部”活动,而是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企业长远发展有着直接联系的业务单元,是融入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可以说,在财务战略管理过程中,企业战略目标为财务战略导航,财务战略为企业战略护卫,只有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企业这艘大船才能在波涛汹涌海面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二)正确处理财务战略与其它职能战略的关系企业的资金运动贯穿于各个职能部门之中,要达到资金长期、均衡、有效地流转和配置的目标,财务战略就必然需要其他职能部门的战略配合。现实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实现财务战略与其他职能的关系:一是设立战略协调委员会,为各种职能战略的开发提供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应是来自被协调的各职能部门的代表,这有助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充分沟通,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战略的有效实施。二是由总经理或由他任命的高级管理人员来负责各职能战略之间的相互协调。这一方法由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协调,其权威性很强,有助于战略的有效执行,但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没有参与战略的协调,有可能严重挫伤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导致战略管理的官僚化和程序化。由于各职能战略之间的关联度不同,企业应重视那些必须协调的职能战略,保证既能减少各职能战略的冲突,又使得战略协调人员只关注真正重要的问题,划清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保证财务战略有效执行。

(三)正确处理财务战略与财务环境的关系财务环境研究在财务战略研究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财务战略具有长期和全局的特点,以及谋略性的思维方式,这就使得在进行财务战略时需要从环境分析作为战略的逻辑原点。而财务战略管理的整个过程而言,,需要以企业外部财务环境及自身内部资源条件分析为起点,在财务战略管理目标的指导下,对财务政策进行谋略性和系统性的整合。

只有对理财环境有着正确的研判,才能为财务选择和决策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相对于总体战略而言,财务战略更加着眼于一般环境、金融环境和相关财税政策,因此需要正视总体战略与财务战略之间的差异。即在制定财务战略过程中需要在企业总体战略的背景下对企业财务运行的具体环境进行分析,从而在总体环境中获得财务战略的具体子环境的相关要素。其次,在对财务战略子环境的分析和研判中,需要从一般环境、金融环境和相关财税政策分析。特别是需要关注宏观经济环境中影响财务战略的相关因子。只有在这一基础上分析行业竞争态势及其演变趋势,特别是行业平均成本和平均收益、资金流向和现金流量、行业融(投)资等财务关键因素的变化趋势,才能敏锐洞察竞争对手的财务状况及其财务战略。

在复杂经济环境下,企业生存的环境可能突然从正常状况变得不可预期,过去成功财务战略可能会成为企业发展的侄桔,财务战略之所以成为战略,是由于它的前瞻性,是建立在精确的预见性上的,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形成一个完美的、不需调整的财务战略是不现实的,需要高效的财务战略要有良好的预见能力,又要很好地对意外事件的反应能力,这些都需要很好把握财务战略与财务环境的动态平衡。

(四)正确处理财务战略与财务资源配置的关系和其他资源的配置一样,财务资源配置指的是资本在不同形成方式上的组合以及在不同经济用途之间的分配。它主要涉及融资中心的资源配置和投资中心的资源配置,即对资本形成的组合与对资本使用的分配。财务资源的配置是针对资本而言的,不是单纯的融资或投资,也不是单纯资本量的概念,而是投融资的组合,是资本结构的组合和安排。笔者认为,资本成本和杠杆效应是企业融资中财务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如何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实现最优资本结构是融资中财务资源配置行为的基本取向。投资方向、投资规模和投资机会的选择决定着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结构,影响着投资中的资源配置效率。

财务资源配置的效率取决于财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即资源配置的边际效应。微观经济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单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与价格相等时,资源即达到最优配置状态。不同的财务战略对企业资源配置有着不同的影响,对某一战略十分重要的财务资源配置对另一战略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与此相反,对某一战略来说是无关紧要的资源配置在另一财务战略中则可能是关键变量。

虽然财务战略的选择与确定不可能规定企业未来可能拥有的财务资源以及配置,但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一项成功的财务战略能够清楚阐述企业的远景及相应的财务战略目标,为企业展开经营活动定义了一个清晰的领域,即企业将来会从事某项业务,不会去从事什么业务。难以想象,一个从事家电行业的企业和一个从事网络行业的企业会拥有相同的财务资源,会面临相同的财务环境,采取一样的财务战略。

(五)优化企业财务战略与治理结构的关系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用“结构追随战略”的观念阐述了企业治理结构与发展战略的关系。企业的发展战略决定了企业的治理结构,换言之,要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治理结构。如果缺少合理的治理结构,再好的战略都不能得以实现。企业治理结构决定了企业重要投资项目的决策方式,对日常运营管理的效率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些影响力将辐射到企业的战略目标上,影响其完成效果。财务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股权结构、投资决策、收购兼并、日常经营均有重要影响。不同的股权结构将导致公司治理权存在重大差异,对企业的投资决策效率和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股权结构的不同也导致公司内部形成不同的利益结构,针对不同的利益结构采取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政策也会不一样。因此,财务战略影响公司战略,同时对公司治理结构亦也构成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是使管理者行为符合股东的利益需求,是基于理论的产物。因此,公司采取怎样的治理结构也会反过来作用企业的财务战略,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战略,其执行都需要特定的环境,也就是公司治理结构。因此,公司财务战略与治理结构两者辩证的关系需要统一来看,谈企业财务战略离不开企业治理结构。

三、结论

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指引,没有战略目标,企业很容易偏离方向。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往往过多的拘泥于账务处理,在财务增值方面考虑的太少。企业将发展战略与财务管理活动相结合,将战略管理的思想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始终,使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摆脱单纯的计量功能,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对企业的投资、筹资、日常经营和利益分配提供决策支持。因此,在财务战略管理体系的创建中,基于未来视角对财务战略管理研究必将是顺利时代潮流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谢丽洁:《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途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2]王国华:《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5年。

[3]阎达五、陆正飞:《论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兼论财务战略及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会计研究》2000年第9期。

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篇3

关键词:动态能力;动态能力实践;战略管理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特征与问题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后30余年的高速发展,在十二五末期正逐步进入一种新的发展状态,或称为经济新常态。这种经济新常态已经明显影响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企业经营和管理方面。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生产端看,传统生产能力过剩,新兴生产组织方式兴起(互联网+),推动生产的要素逐步从有利因素转为制约因素(劳动力、环境、资源);二是从需求端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投资和出口需求强度明显减弱;三是从经济运行方式上看,市场化的竞争和资源配置模式更加清晰。

新常态理论自2014年提出,已获得学界和党中央的一致认同。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更有效的实施企业战略管理,是摆在众多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经济新常态加大企业战略失控风险

可以清晰地看到,新常态背景下的外部环境特征与基于波特为代表的经典竞争优势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冲突。竞争优势理论重在分析企业外部市场结构,行业结构特点,认为尽量选择有利于构建竞争壁垒的行业,有助于形成企业的战略竞争优势。而经济新常态下,基于竞争优势的分析变得不可靠起来。例如新兴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得竞争的边界正在逐步模糊,而新的需求偏好使得竞争往往来自不易被察觉的领域,消费者转向新产品新服务,并在一夜之间抛弃传统企业的情况经常发生。如果企业依然沿用传统的竞争优势思维,那么很有可能在竞争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注定要失败。

总结近年来一些知名企业衰落的经验,可以发现在新常态的战略环境下,企业可能面临更多的战略失控。导致战略失控的原因有很多:产业和需求饱和使经验主义和简单决策的弊端显露无疑;更短的战略周期使企业的试错成本上升;挑战更多的来自行业外部,或称颠覆性创新。造成企业战略失控的根本原因,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加速了信息流动,决策频率提高,决策点变得纷繁复杂,或者说,社会经济生活变得节奏更快,变量更多,更难与把握。

诺基亚的衰落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诺基亚在20余年间通过构建一个竞争力极强的封闭的技术和生产供应体系,通过全产品线布局的方式,在高中低端手机市场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在智能手机时代,诺基亚试图利用自身的塞班智能操作系统的优势,进一步巩固自身的竞争壁垒。但是事与愿违,尽管诺基亚的战略举措非常符合波特五力模型中强调的对上下游市场参与者和同业竞争者维持强势,却忽略了消费者的真实感受。诺基亚将更多资源被投放于维持固有的竞争优势中,但苹果手机开创性的智能手机启蒙运动和谷歌安卓开源系统的则使得诺基亚固有的竞争优势成为累赘。最终诺基亚被其未能预料的市场因素所颠覆。

二、动态能力理论符合新常态下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

与竞争优势理论强调外部市场结构因素不同,资源基础观(RBV)是战略管理领域的另一学派。这一观点认为,稀缺资源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内部。然而,稀缺资源也不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需要有独特的能力去运用这些资源。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静态的看待企业的稀缺资源无法适应高度动态的技术和市场环境,动态能力理论(dynamiccapability)很好的补充了资源基础观,提出需要利用动态能力理论,避免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这一研究前沿给新常态下的企业战略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teece等学者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为应对外部环境快速变化而构建、整合或重构内外部胜任力的能力。尽管动态能力的提出已经有十余年的时间,但是由于对动态能力的定义仍然相对宽泛和抽象,所以实践中运用动态能力理论进行企业战略管理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到目前为止,动态能力战略理论缺乏有效地分析工具,没有明确的策略建议和指导方针。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如何基于动态能力理论,通过自我探索形成一整套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战略管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中国某民营能源企业集团所建立起来的市场战略绩效管理体系,非常值得借鉴。

三、企业实践表明动态能力理论具备内化条件

该企业是中国知名民营能源企业集团(下文简称X集团),主营业务包括天然气、煤炭与化工、新能源、能源工程等领域,经营项目遍布全国100多个城市。X集团自2006年组建集团战略部门以来,分步骤引进了平衡计分卡(2006年)、市场洞察(marketintelligence,2009年)、商业领导力模型(BLm,2012年)等管理工具,形成了“战略研究-战略规划-战略执行监控与回顾“一整套战略管理循环的流程框架。

战略研究环节是X集团年度战略管理循环的起点,它的发起源自对上一战略管理循环的偏差分析。偏差分析包括对绩效差距(performancegap)和机会差距(opportunitygap)的分析。通过综合偏差分析,外部环境分析,形成对既有战略路径的修正,以及新战略方向的提出。战略研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整个环节持续近半年的时间,参与者包括X集团的最高决策层、战略研究员、业务单位决策者及基层执行者。整个研究过程充分调动了组织中的各类智力资源,发挥了高层和基层在战略研究中各自的优势,推动对战略问题的充分沟通。结合大量学者的研究成果,祝志明等人认为,智力资本是动态能力形成的前因。动员各层级人员的智慧进行战略研究分析,非常好的反映了调动智力资源推动动态能力形成的过程。

战略规划环节是X集团年度战略管理循环的最重要环节。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将战略选择进行定量研究,结合市场客户需求和企业能力状况,形成可量化,可评价的业务目标,并针对这些具体的目标进行资源配置。可供配置的资源包括资金,组织,人力,信息和技术等方面。事实上X集团的资源配置概念最早来源于平衡积分卡。平衡积分卡的第四层面”学习与成长”主要强调如何通过提升组织、人力资源、信息化等方面的能力,来支撑内部运营目标的达成。在吸收了iBm的商业领导力模型(BLm)理论后,逐步演化为资源配置的概念。这种资源随业务目标进行配置,而业务目标由客户需求和企业能力决定的资源配置理念,是动态能力的重要体现。

战略执行监控与回顾是X集团保障战略规划落地的重要手段。执行监控的目的是确保在变化的环境下,对市场、资源配置策略进行动态调整。为此X集团设计了一套“监控-回顾-反馈-修正”的业务流程,按月度-季度循环执行,对战略落地进行动态监控。这套战略执行监控方式,可以避免战略执行与市场偏差的持续累积,最终形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动态能力的核心就是强调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资源配置的能力,王t构建的动态能力模型认为,市场响应、组织学习、协调能力和整合能力是构成动态能力这一二阶能力的一阶能力。而X集团实施的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战略管理循环非常好的契合了这一理论。而在执行一整套战略管理循环的背后,还包括“动态能力”企业文化的培养。将动态能力上升为企业文化,也是X集团在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尝试。刘莹认为,企业文化与员工心理资本共同作用,形成契合,进而影响组织能力,组织绩效和工作满意度。给企业文化赋予动态能力的内涵,提升了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心理资本,降低了战略管理中的沟通成本,显著提升了组织绩效。

四、结论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外部市场环境变化更加剧烈,传统的战略管理观点在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时容易导致企业的战略失控。X集团通过进入外部战略管理工具,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逐步形成一整套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战略管理方法论和流程,弥补了动态能力理论在企业管理操作层面工具方法的空缺。在引入动态能力理论的同时,X集团探索性的将其上升为企业文化,保证了管理指令传导的流畅度。在中国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X集团在过去三年仍然取得了30%以上的利润增长,并培育出多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实现了产业接续。这充分证明了动态能力理论在新时期下对企业战略升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康康等.基于动态能力的战略管理过程模型.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oct,2010,Vol12,no5.

[2]汪新波.诺基亚的教训“封闭产业链”的失败[J].中国新时代,2012,(07).

[3]孟晓斌等.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模型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0)Vol29,no10.

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篇4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算的。由于要素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成本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备受关注。为应对市场竞争带来的挑战,特别是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需要,理论界开始致力于建立成本管理新理论和新方法的研究。如何通过对传统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再造,使成本管理能够在战略管理这一企业管理环境下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企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作出贡献,是当前乃至今后几十年,成本管理理论界应该着力研究的问题。与这一要求相适应,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也必将出现新的变化。

一、在战略层面上,应以战略为导向实施资源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战略的成功实施要求企业在决策层面、组织结构设计方面、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安排方面、资源优化配置方面、支持战略运行的会计政策方面与战略有机地结合。战略成本管理所要解决的是企业战略运行环境下的成本管理问题,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在战略导向下完成资源规划编制,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在战略导向下,完成资源规划编制工作要求企业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理论进行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工作的主旨思想在于提升企业竞争地位的同时优化成本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包括成本预测与成本决策、成本计划与控制以及成本管理业绩评价,进而达成降低成本获取竞争优势的目的。在企业成本管理实践中,战略成本管理工作开展的步骤包括:战略成本预测、战略成本决策、战略成本计划、战略成本控制和战略成本业绩评价。在战略成本计划与控制阶段,必须明确企业资源配置的方向、内容、方式和方法,将企业资源投入到对战略成功至关重要的价值链活动中。缺乏战略成本管理应用的企业,资源配置的完成仅仅取决于决策层的一时冲动,无法体现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化的管理需要。

企业以战略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首先要弄清楚哪些价值活动对既定战略的成功实施最重要,以此在资源分配时给予优先安排;其次要明确整个价值链的资源需求问题,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以及与供应商、销售商或顾客的价值链及其联系。以新产品投放市场的战略成本管理为例,市场部、研发部、生产部、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需要协作回答以下五个问题,以更好地完成资源配置。第一,客户是谁,可接受的价格是多少;第二,研发成本是多少,需要何种工艺;第三,哪里生产,生产能力如何,生产成本是多少;第四,由谁生产,人力成本是多少;第五,有无资金支持,成本能否接受,利润是多少。这些问题的解决要充分考虑企业资源占有的数量和企业战略对资源的需求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确定成本管理目标水平。

现代企业拥有多种资源,如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实施战略成本管理首先应保证企业重要价值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得到合理的供给,而过于强调短期财务目标的实现、过度保护资源和奖惩机制的不完善往往是阻碍资源有效配置的主要因素。现代企业多数采取集团化经营策略,在战略导向下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所要解决的资源配置问题包括集团总部的资源配置和下属公司的资源配置。集团总部的资源配置要考虑在资源总量不变、资源总量增加或减少,以及不同资源间结构和规模的变化,如何在下属不同公司之间实现资源的分配。下属公司资源配置主要是依据价值链分析与流程优化原则确认资源投入方向和数额,如产品研制、市场营销、生产制造、质量控制等。企业任何战略的顺利实施都要一定的财务资源与非财务资源作保证,资源分配的结果又会体现到企业价值活动的运行成本上。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说,如何以战略为导向实施资源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在日常运行层面上,应优化预算编制流程,将年度成本预算与战略性资源配置要求实现无缝对接,并有效进行成本控制

全面预算是企业日常运营管理的重要工具,从成本管理视角看,将所有成本纳入预算进行控制也是非常积极和有效的,因此在日常运行层面企业成本管理应优化预算编制流程,将年度成本预算与战略性资源配置要求实现无缝对接,并有效实施成本控制。不管现在还是未来,编制好年度成本预算对于企业战略顺利执行和日常运营业务的有效展开都极为重要,这是因为:第一,年度成本预算能够反映企业战略分年度实施的一般性要求;第二,年度成本预算能够较好体现企业当年进行资源配置的具体状况;第三,年度成本预算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第四,年度成本预算是监测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促使企业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有效工具;第五,年度成本预算突出了企业内部不同经营单位、分部和各职能部门年度成本管理的重点。编制科学合理的年度成本预算并将其作为引导企业内部不同经营单位、各级管理部门和全体员工成本行为努力方向的准则,无疑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必须关注和下力气解决的问题。这需要企业管理层通过对企业内外环境的理性分析,论证企业未来成本行为的合理性,进而为企业经营活动预算约束提供依据,并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标准,以作为激励企业全体员工努力工作的重要动力。

做好成本预算控制工作一方面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完成经营目标(或管理任务)与成本预算的双约束机制下,不断创新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最终达成经营目标实现与资源耗费的统一。另一方面要求企业预防成本预算松弛现象的发生。年度成本预算对企业所有的业务活动都会产生影响,是一种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控。为了有效解决成本预算松弛问题,企业应确保成本控制标准可量化,有一定的挑战性,有适当的质量要求,并附有相应的奖罚措施,将奖罚措施与成本预算控制目标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

三、在内部作业流程挖潜层面上,应积极引入成本动因管理理念,以动因分析为抓手实施成本改进

成本动因理论的提出与运用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真正实现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标志。成本动因是指导致企业成本发生的驱动因素。作业成本管理出现以后,人们将成本管理的重点由产品转向了作业,通过对作业流程的分析寻找成本发生的原因和降低成本的措施。从作业成本信息生成的角度看,成本动因是作业(流程)成本管理的核心概念。成本动因分为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资源成本动因主要用于在各作业中心内部成本库之间分配资源,作业成本动因主要用于在各产品之间分配成本库。尽管理论界对成本动因的一般定义已经达成了共识,但却忽视了对成本动因从战略和战术两个视角开展流程改进的内部挖潜,进而提升企业成本竞争地位。战术层面的作业成本动因普遍存在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的有关作业之中,如采购订单数量、检验次数、物品搬运次数、生产指令单发出次数、产品产量、客户订货单数量、设备运转时间和设备检修时间等等。战略成本动因主要是站在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研究对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产生长期影响的成本驱动因素。波特将这些因素归纳为十个方面,它们是:规模经济、学习曲线、生产能力利用形式、联系、相互关系、联合、选择时机、自主政策、地理位置和政体因素。丹尼尔。赖利进一步将战略成本动因划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两类。

在传统成本管理阶段,成本的高低与业务量关系密切,是业务量的函数,即业务量驱动成本的发生。在作业成本管理阶段,成本的高低与作业量关系密切,是作业量的函数,即作业效率驱动成本的发生。在战略成本管理阶段,成本的结构和规模与战略选择关系密切,是战略的函数,即战略定位驱动成本的发生。企业试图通过内部挖潜寻求成本降低与改进的措施,必须进行有效的成本动因分析,既包括战术层面的作业成本动因分析,也包括战略层面上的成本动因分析。由于战略成本动因可以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因此成本动因分析也是从这两个方面展开的。

成本动因分析作为成本管理的一个有效工具,它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对经营目标、战略、流程与资源耗费作出整体安排^为企业明确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优化流程设计、实施成本改进提供信息支持。成本动因分析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思想给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创造,必将成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

四、在业绩考评层面上,应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制度为保证实施成本奖惩

尽管以战略为导向实施资源规划、以预算为基础实施成本控制、以动因分析为抓手实施成本改进,在企业上下达成了一致,但要真正让成本管理工作落地为企业价值增加和竞争力提升作出贡献,还需辅以有效的成本管理业绩考评制度,即构建以激励约束机制为保证的成本奖惩制度。以激励约束机制为保证的成本奖惩,要求企业通过采用激励制度对那些取得优良业绩的战略经营单位、部门、人员进行奖励,通过建立约束制度对那些工作未能按计划要求进行,创新能力不足,业绩不达标的战略经营单位、部门、人员进行惩罚。企业激励约束制度设计应体现人文关怀,体现员工学习与成长以及对企业归属感的要求,从而保证上述管理思想能得到有效地贯彻落实。

以激励约束机制为保证的成本奖惩制度设计应遵循以下指导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激励约束制度的运用要体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要求,要为企业内每个战略经营单位、部门、岗位制定业绩目标。二是成本奖惩制度要与预算成本控制中确立的控制目标相联系。三是每个岗位的控制目标应当能够影响产出的结果,控制目标对高层管理者、中低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应有所区别。对高层管理者的控制目标确立,要和企业获利能力、市场份额、顾客满意程度和整体竞争力等方面的情况密切联系。对中低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控制目标确立要与其负责领域的相关产出,如按时交货、生产成本、废品率、按时发货等方面相联系。四是企业应当认真、谨慎和公平地推行成本奖惩制度。五是财务激励要与非财务激励相结合,而且货币性报酬应占主要的份额。六是及时性原则,在明确奖励和处罚对象后要迅速地落实奖励和处罚措施。七是成本奖惩的方式和方法要和企业文化建设结合。如果企业的竞争战略是成为一个低成本供应商,激励制度就应该奖励那些使运营成本降低的行为,约束制度就应该惩罚那些使运营成本升高的行为。如果企业是追求差异化竞争战略,那么激励制度必须奖励那些加快订购过程和发货速度方面的创新成果,约束制度就应该处罚那些不利于增加顾客价值使顾客不满意的成本行为。

理论分析表明,只有当企业不同层面的管理者及员工意识到实施成本管理能够给其带来丰厚的利益回报时,包括增加收入、荣誉感和归属感大家才能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成本管理,否则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力机制就建立不起来。在业绩考评层面,现代企业成本管理通过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制度为保证实施成本奖惩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五、在文化建设层面上,应积极倡导学习型组织构建,塑造个性特征明显的成本管理文化

传统成本管理主要依靠对企业自身内部经营管理环境的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成本信息,并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方法和措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内部决策支持系统。战略成本管理则必须考虑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外部环境,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顾客、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关系等。因此,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在文化建设层面上,应积极倡导内部经验积累与外部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型组织构建,着力塑造个性特征明显、支持战略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成本管理文化。

企业竞争力来源于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的不断优化,而营造一种支持流程改进的文化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形成一种努力实现业绩目标的工作风气和文化氛围,并增强企业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方式、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与经验总结,是企业经营管理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表现。企业在初创、成长、成熟和衰退的每一阶段都应重视自身的文化建设。

塑造个性特征明显的成本管理文化是企业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成本管理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既要考虑与现有文化的一致性,又要能够对现有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比如对低成本运营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对成本竞争优势的接受程度、对流程创新与成本节约行为的奖励制度、成本节约意识在企业中的养成和传播等等。现代企业管理实践表明,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对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要。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需要借助于企业内在的成本管理文化的支持。企业如果具有非常好的成本管理文化基础,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就会对成本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实施成本改进就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相反,企业如果缺乏必要的成本管理文化,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就不能够将成本管理活动放到竞争力获取的高度去分析,也就谈不上成本管理对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有效支持,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篇5

【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科技计划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02

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是国家在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赋予我省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重大机遇。统筹科技资源,是国务院在批复的所有经济区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的概念。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实际看,尤其是关中地区,其科技资源优势突出,但由于体制等原因,科技实际贡献能力并不理想,寄希望于通过对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和优化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这里最终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高地,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示范辐射作用,实现率先发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是关天经济区建设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1.1统筹科技资源的内涵

“科技资源”的内涵,从内容上看,是科技人才、科技活动资金、科学研究实验(试验)装备、科技信息等要素的集合,或者也包括科技组织资源;而从体系结构看,包括科学与技术所形成的坚实核心、专业技能系统、技术市场、制度界面等。“统筹科技资源”是促进公共科技领域中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合作,实现科技资源高效配置,促进国家或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和信息的高效生产和流动,强调的是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合作,促进知识和信息的高效生产与流动,最终目标是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统筹科技资源与科技资源配置的差别在于统筹科技资源主要依赖于政府干预,而科技资源配置还要包括市场化的配置方式。目前,我省科技资源配置存在许多问题,说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还比较低,需要通过优化配置予以改善,我认为比较适合我省当前发展的情况的配置方式,是加强政府在公共科技资源投入及其整合中的主导作用,并利用政府职能推动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即通过科技资源整合实现优化配置。

1.2统筹科技资源是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实现率先发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资源配置,是实现生产力创新提升的根本前提。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科学技术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造就新的追赶和跨越机会。因此,要站在时代前列,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强化科技创新战略,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其次,从“一高地、四基地”建设及相互联系看,其中最具影响力和最有带动作用的也首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只有在这个基地建设上取得突破,才能保证其他基地(高地)建设的成功实现。最后,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实际看,其科技资源优势突出,但由于体制等原因,科技实际贡献能力并不理想。通过对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和优化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这里最终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高地。

2关中-天水区域科技资源存在的问题

(1)从科技资源来看,西安是西北地区科教资源最为雄厚的地区,高度集中,拥有76所大学,80多万在校大学生,3000多个科研院所,9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拥有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开放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些尖端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多种学科的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专利转化成效显著,科技进步对西安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9年已达53%,西安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三。形成了在国内举足轻重、在亚洲颇具影响的教育科技综合实力。而关天区域的其它地区科技资源配置则相对较弱,创新能力弱。

(2)由于中央与地方条块分割、军工与民企分属管理,以及产、学、研之间关系不协调等体制性原因,致使陕西省整体上的科技优势,一直未能得以充分展现。因而,“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应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解决好“中转省”、“民”、“研转产”的问题。

(3)根据目前的现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二元”问题。第一个“二元”是资源上的二元,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问题。一些资源是中央政府控制,一些由地方政府控制;一些是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科技资源,而另一些则是以地方企业为代表的科技资源。高校也具有两重性,即地方政府高校和中央部属高校。第二个“二元”是如何形成科学和技术的统筹。第三个“二元”是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二元。

总的来说,就是在科技和资本所有属性下,以中央企业和中央高校、地方企业和民办高校所表现出来的二元化,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二元,科学和技术的二元化。如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解决统筹科技资源的问题。

(4)科技资源统筹乏力。科技资源配置具有浓厚的部门特色,难以发挥科技系统整体优化功能,分散大于集成,致使相关部门对科技资源不能统筹管理,从而导致科技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

3建立长期科技规划和年度科技计划制度,统筹科技资源

3.1科技计划在统筹科技资源中的作用

政府在科技资源整合中的干预手段通常有两种:一是通过科技政策、法规,二是通过科技计划。科技计划是为实现科技发展目标而设计的和策划的、在相应的条件下组织实施的行动方案,在科技资源整合中的表现如下:

(1)科技计划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科技计划是在科学技术的探讨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或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经专家确定的科技发展行动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使它容易成为科技发展的共同愿景,因而对科技资源的统一利用具有指导性和号召力。

(2)科技计划需兼顾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使有限的科技资源充分发挥效力,并使科技进步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在确定发展任务时,需要综合考虑科学发展的需求和希望通过科技进步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以便集中资源解决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需求压力本身客观上促使科技计划必须重视科技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3)科技计划采取增量带动存量,滚动发展的方式。科技计划制定之前首先是对原有科技资源进行调研,在对存量充分衡量之后,确定追加投入的数量;科技计划在立项过程中,也要审核申请者已有的的科技资源和科研实力。通过增量投入引发存量部分的再配置,既利于充分发挥存量的效力,也利于整合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4)科技计划拥有一套全面系统的规划利用科技资源的工具。科技计划由目标定位、期限、范围、支撑手段、组织管理模式、绩效评估等诸要素组成,能以比较完备、成熟的方式规划利用科技资源,其中包括:第一以课题为中心、以课题组为基本活动单位,允许跨专业、行业、单位、区域择优聘用研究人员,这是它能够实现跨专业、行业、单位、区域地整合科技资源;第二能通过资金联合、计划间的协作、申请条件限制等方法,促进各种科技合作,并通过合作整合资源;第三能灵活确定和调整科技投入在研究阶段、科研主体和产业技术上的比重,从而使科技资源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中试、试验发展等研究阶段,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科研主体,在不同产业领域之间得到优化配置。

(5)科技计划能促使科技资源与社会、经济资源整合。科技计划通过推动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为政府、为社会服务,促进科学家与社会的交流互动等方式,促使科技资源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其它资源结合,并使科技资源充分发挥效力。

3.2科技规划和科技计划管理申报制度

科技规划、科技计划项目是我国科研管理中的一个主要手段,针对我省科技资源的实际,应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科技活动的各阶段上推出一系列的专项科技计划,形成完善的科技计划体系,促进经济、科技和社会协调发展,发挥科技计划体系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设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立项管理、实施管理以及结题验收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形成科技管理体系的保障政策与法规、信息服务系统。进而通过项目带动促进科技资源优化整合,并使其成为一项不断推进、长久坚持,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配套的建设任务。

4解决统筹科技资源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几点建议

4.1以建立科技报告体系为起点,推动科技计划项目的科学化管理

由于科技报告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议以建立科技报告体系为突破口来启动科技计划管理,建立科技报告体系的具体建议有:研究提出我省科技报告管理体系工作制度及保障政策与法规,构建科技报告管理工作流程,确定协调管理以及参与部门,单位的职责,以工作制度的形式体现。

整理关于科技报告制度的现有政策,研究拟建设的科技报告管理体系是否与当前的知识产权,保密等政策,法规存在冲突,提出协调机制,补充出台保障科学技术报告管理体系的管理政策或法规。

4.2建立科技计划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平台

(1)建立“一站式”的网络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依靠该系统,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统一的门户登录并提交各类申报材料;在项目执行中,科研人员可以根据项目的要求提交各类过程管理文件,项目验收结束后,提交的成果性文件将直接形成为科技报告资料库中的相关档案。各类计划项目管理人员在组织项目的申报、评审、过程管理、验收、推广等环节中,均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来进行网络化的流程管理,效率可望及大的提高。同时通过该平台,社会公众能有机会参与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有关环节。

(2)建立基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的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应能及时、快捷地提供通过平台而得到各类统计数据,组织专家对这些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深度挖掘,通过定期总结,完成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省对科技的投入和产出、科技项目领域和行业分布情况等信息研究报告,直接为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出台提供决策支持,便于统筹科技资源。

4.3健全区域创新服务体系

(1)建立区域创新服务平台,结合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构建一个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服务平台,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网络技术充分整合区域内企业、高校和政府以及国内外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专供服务。

(2)健全创新服务机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服务机构须围绕区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区域科技先导型产业,提供技术检测、技术转移、技术培训、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竞争情报等服务。加强信息共享和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加速知识扩散,以提高成果转化率。

4.4通过科技计划整合跨专业、行业、地区的资源

(1)在同一科技计划内实现跨专业、行业、地区科技资源整合,需要设置多元化的投入目标体系,通过目标分解使科技计划渗透到各个行业,专业和地区,再通过统一的资助原则、资助领域、资助区域等实现各目标之间的协作。这种按行业划分的方法,就可以实现跨专业、跨机构、甚至跨地区集中人才资源、试验装备的整合效果。

(2)利用科技计划体系进行资源整合

利用科技计划整合科技资源、就是把一个复杂的科技资源整合目标分解成多个子目标,然后针对各个子目标分别制订科技计划,并使各子计划之间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与促进,在内容、规则上相互衔接或配合,制订科技计划体系包括以下两种情况:建立跨行业整合科技资源的科技计划体系,建立跨地区整合科技资源的科技计划体系。

通过科技计划、项目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等类型研究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协调和促进。

4.5构建共享科技资源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

(1)为使科技资源共享立法更容易进行,在立法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把握两个基本思路:一是在立法规划核心法的定位上应遵循“先易后难”立法路径,一步一步推进立法,成熟一项,制定一项,二是在立法规划核心内容的界定上应遵循“增量建制”的立法思路,在现有利益增长格局以外,创设一个新的利益增长点,以求在立法建制的过程中不断加大科技资源共享总量,扩大可供在各个利益集团间进行分配的份额,把改革成本和风险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各方受益支持和法制上的持续性。

(2)政策框架

为保障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多方构建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建设的支持体系、在政策方面,需要确立自然科技资源共享过程中政府参与和扶持的指导思想,制订有关科技资源共享强制性,倾斜性及综合性政策,为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则建设提供政策依据。

4.6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着力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比较优势产业

产业结构趋同既造成地区间的过渡竞争,同时也造成资源(包括科技资源)配置的不协调及浪费,政府在制定区域的产业发展政策时,应该从比较优势出发,主要是从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行业中产生,发挥比较优势只是被动地适应资源禀赋特点,而创造竞争优势则是主动地催生新的比较优势或获得动态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及技术优势的综合,通过创新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保持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此应加强战略分析和长期规划,重新评估发展的条件和发展目标,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制定科技计划和规划,特别是应当深入分析和研究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然后在些基础上通过制定长期规划,确定在支持和发展的重点领域。

5关中-天水区域统筹科技资源体系

关中-天水区域的科技资源共享与技术转移活动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本身即构成一个系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高新技术基地和企业是最主要的活动主体,产学研合作则是最主要的活动方式,为了促进该空间系统的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的高效运行,有效的对策必然是一个系统。该对策系统在本质上是一个巨型综合平台,一个网络化的系统,构成该系统的要素包括人才、资金、技术、政府、政策、体制、机制、法制、信息等,这些要素在系统内有机结合,密切联系,高效有序,优化配置,自由流动,支持产学研合作,进而实现系统的目标,促进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的高效运行,达到统筹科技资源的目的。

从长远看,关中-天水经济区科技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对该区域的创新发展需要持久的强力的支撑,整个区域达到区域科技经济一体化,所有领域都在奔向一体化,区域科技资源共享的大合作大转移必将成为制度,成为常态。

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篇6

[关键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配置方法

近二十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了三个主要领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icHumanResourcesmanagement);国际人力资源管理(internationalHumanResourcesmanagement);人力资源管理的政治观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试图使人力资源职能和活动与企业的整个战略目标相一致。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承认全球化经济的重要性,并强调设计致力于跨文化关注的人力资源活动的价值。而政治观点则假定非书面和非正式的活动会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设计和实施。很多的理论家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唯一的竞争优势,因为人力资源创造过程根植于复杂的社会和历史因素,难于再现和模仿,具有绝对的战略意义。因此,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HRm)更是成为了近年研究的重中之重。

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及定义

虽然walker(1978)关于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源计划相结合的观点已经涉及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标志性文章一般被认为是Devama和tichy(1981)的《人力资源管理:一个战略观》。

wright和mcmahan(1992)把SHRm定义为:“规划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以使企业能够达到目标的活动”。这个定义暗含了SHRm的四个组成部分:

(1)它关注“人力资源”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首要资源;

(2)“活动”概念强调人力资源规划、政策及具体实践,通过它们可以获取竞争优势;

(3)“模式”和“规划”描述了目标和战略过程的匹配(包括垂直匹配和水平匹配);

(4)所有人力资源活动皆为达到企业目标。

因此,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的细分研究领域,着力于从企业层面的分析角度研究人力资源制度对业绩产生的影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研究了人力资源制度在企业业绩方面扮演的角色,尤其注重于研究作为获取竞争优势手段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如何与企业战略协调一致。

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配置方法

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中,将具体人力资源实践归类,大致上有两种方法可以参考。一种为“最佳实践方法”(Bestpracticesapproach),另一种为“配置方法”(Configurationapproach)。

“最佳实践方法”认为存在某些特定的人力资源措施,这些措施能够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企业,并使企业产生更高的企业业绩。当最佳实践的方式确实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及企业业绩中提供了一些初步的证据时,这种方法却因为其无条件接受最佳方案而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比如,Huselid认为多种人力资源措施可能导致同样的结果,并且单个的人力资源措施可能有多个结果。另外,一些措施可能是互相替代的,而另一些则是相互互补。又比如Becker(1998)等人的研究找到相关的证据,认为人力资源措施的组合能够促进、提高企业整体的产出,如财务业绩、劳动生产率等。然而,这些研究者并没有采用一致的“最佳实践”的组合。这种非一致的人力资源“最佳实践方法”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制造了某种程度上的混乱。

因此,我们不应该期望存在一套“最佳人力资源实践”能够帮助所有企业提升业绩。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来说,一个更好的办法是研究一些特定的人力资源措施,这类措施能够帮助建立员工队伍的某些特征,而这些特征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竞争性的能力,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这种方法被Delery(2004)定义为“配置方法”。配置方法除了强调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匹配的重要性外,更进一步指出不同的人力资源配置系统,能够实现人力资源实践与特定组织结构和战略目标的水平和垂直匹配。更确切的说,存在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配置系统,不但会产生高的内部一致性(水平匹配),也会和组织目标相一致(垂自匹配)。

参考文献:

[1]Huselid,m.a.1995.theimpactofhumanresourcemanagementpracticesonturnover,productivity,andcorporatefinancialperformance.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38:635-672

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篇7

关键词:人力资源战略;综述;展望

一、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保障,是发挥比较竞争优势的关键。人力资源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公司的倒闭破产是因为负担不起人力成本;发展中国家成为最大的劳动力输出市场也是因为人力成本低的原因;现在猎头公司这样依附于人力资源这种产品的公司的发展及壮大更加深刻的说明了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更有提出在财务报表中如何体现人力成本的研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力资本被社会各界所重视。我们可以通过已有学者对人力资源战略的研究学习如何建立良性的人力资源战略;如何去评价企业已经实施的人力资源战略是否是有效的;人力资源战略受哪些因素影响等等。于此同时,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未来人力资源战略研究进行展望。

二、国内外人力资源研究前沿

(一)国外人力资源研究前沿

20世纪50年代末,舒尔茨(Schultz)指出物质资本的增加已远远不及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从而确立了人力资本的重要地位。

在1982年niniger提出人力资源规划与战略规划关联从而增进组织有效性的观点,成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正式形成的标志。

到了1985年,在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基础上,Golden总结了人力资源规划与战略联接的四种形式:(1)监督:人力资源负责的只是传统的行政工作。(2)单通路模式:战略规划决定人力资源规划。(3)互惠与相依式:双方同时进行。(4)整合式:二者以互动关系同时进行。

在1987年,miller提出人力资源战略关联是企业中与人力资源有关的所有决策,而这些决策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企业战略并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在1992年,Schuler提出整合和调和是人力资源关联的关键。与此同时,wright和mcmahan提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必须实现水平整合和垂直整合。

在1994年,Shdeth和Denph对人力资源战略进行了分类,他们的观点认为人力资源战略可能因企业变革的程度不同而采取以下四种战略:包括任务式战略可能因企业变革的程度不同而采取以下四种战略:包括任务式战略、发展式战略、以及家长式战略和转型式战略。

(二)国内人力资源研究前沿

相比国外研究而言,国内对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研究起步更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引起学术界、企业界的关注也只是近十几年的事情,相关理论研究还处于借鉴和消化吸收阶段。

在1995年,何永福、杨国安从供求平衡的角度对这个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将企业目标和战略转化为人力的需求,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达成人力供需平衡。

到了2000年,曾湘泉则从实现人力资源供求平衡的政策和措施的角度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内容就是指组织为确保自身战略目标的实现,依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的供给、需求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并制定吸纳、维系和激励人力资源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过程。

在2003年,陈维政等提出人力资源战略必须与企业战略整合,企业持久优势的竞争资源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力资源。与此同时,杨清提出人力资源的具体实践活动与企业业务战略联系起来的过程形成了人力资源关联。

在2005年,安鸿章指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有两个特点:一是对人力资源战略进行系统化的管理过程。实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人力资源部门的性质和功能发生重大改变,表现在:角色转变,管理职能的纵向和横向扩展,管理模式的转变。二是将人视作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

三、人力资源战略研究的展望

随着交叉学科理论和精细化深入研究的开展,现在学者对人力资源战略的研究精细到对人力资源战略效率的评价研究,区域人力资源研究、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模型的研究等等。本文从区域人力资源研究这个角度出发对人力资源战略研究进行展望。

自从20世纪80年代后,卢卡(Locus)、罗默(Romer)创建的经济增长模型纳入了人力资本这一内生的经济发展要素,建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现在这一理论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所以不同区域在不同时期拥有的人力资源总量、质量上的差距,导致了区域经济增长的明显差异。

国外学者在20世纪中期开始关注劳动力空间配置的问题,研究涉及人与工作的匹配程度、信息的充分性以及人才的自由流动是解决劳动力空间配置的重要方面(萨尔·D·霍夫曼,1989)。

国内现有的理论成果,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审视:第一,提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针对区域现有的资源状况、产业特色和规模等来开发“适销对路”的人力资源(徐斌,马金,2000);第二,提出建立和完善区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马凌,2005)。在此理念指导下,探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的实现性问题,诸如人才流失与过剩、投资主体和收益方不对称、户籍制度的限制等矛盾和冲突以及采取建立双赢的开发机制、打破户籍制度等解决措施(曾坤生,肖小平,2007)等。并且针对具体的区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进行人力资源合作开发的研究,提出统筹规划、统一理念、优化政策和制度环境的人才开发思路(王杨铭,2006);尤其重视高校、政府的作用,意在建立共享复用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机制(赵曙明,2009)。进一步提出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的系统观念,构建区域人力资源的配置、开发、管理制度等的整体系统(周银珍,鲁耀斌,2008)。

四、结束语

人力资源战略关系重大,加强对人力资源深入研究,注意理论结合实际,将研究成果不断运用到实践中,也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视人才培养,积极培养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maxvonZedtwitz.Classificationandmanagementofincuba?torsaligningStrategicobjectivesandCompetitiveScopefornewBusinessFacilit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tre?preneurshipandinnovationmanagement,2003.03.

[2]CampbellC,KendrickRC,SamuelsonDS.StalkingtheLa?tententrepreneurBusinessincubatorsandeconomicDevelop?ment[J].economicDevelopmentReview,1985.03.

[3]BeckerB,Gassmanno.CorporateincubatorsindustrialR&DandwhatUniversitiesCanLearnfromthem[J].Journaloftechnologytransfer,2006.04.

[4]李键.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路径探索[J]商业时代.2009.03.

[5]贾晓波、王宗军.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规划研究述评[J]统计与决策.2011.02.

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篇8

(重庆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1331)

(SchoolofBusinessadministration,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Chongqing401331,China)

摘要:本文从企业所得税、财务管理、风险投资基金等政策制定形成协同创新宏观环境,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共享支撑和协同服务的平台建设,优化市场需求与协同创新互动创新机制,强化产业协同创新团队管理,以促进产业协同创新的发展。

abstract:thisarticle′scollaborativeinnovationmacro-environmentwillbeformedfromthepoliciesofenterpriseincometax,financialmanagement,riskinvestmentfunds,etc.theindustrytechnologicalinnovationconstructingcooperativeinnovationplatformofgovernment-industry-study-researchpromotestheplatformconstructionsharedsupportandcoordinationservice,optimizesthecooperativeinnovationmechanismofthemarketdemandandeachother,strengthenstheteam′smanagementofindustrialcollaborativeinnovation,inorder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industrialcooperativeinnovation.

关键词:产业;协同创新;建设

Keywords:industry;collaborativeinnovation;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C9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5-0256-02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3SKQ02)阶段性研究成果;重庆科技学院校内科研基金项目(CK2013B21)。

作者简介:崔超(1984-),女,山东枣庄人,硕士,助教,工作于重庆科技学院,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及管理;幸理(1966-),男,重庆人,博士,教授,工作于重庆科技学院,研究方向为协同创新。

0引言

我国产业协同创新建设,是该产业企业为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相关支持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形成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借助他们的科研优势、技术实力与政策支持环境等,利用“市场配置”与“契约配置”方式在协同创新组织成员间进行资源、利益与风险配置。由此,开展我国产业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目的是在国内外产业市场激烈竞争中促进相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1构建我国产业协同创新政策环境

纵观产业协同创新政策环境将影响到相关企业经营管理环境、产业市场环境、产业经济与金融环境等各个方面,其中:企业参与协同创新活动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是对企业影响最为直接且最大的环境因素。因此,如何构建我国产业协同创新政策环境,政府应着手研究制定参与协同创新的相关优惠政策。

1.1制定协同创新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科技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的基础上,修订出区域或产业协同创新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即:在取消了盈利企业和研发费用比上年实际发生额增长﹥10%才能享受加成扣除条件的基础上,允许协同创新费用扣除向未来年度结转5年,加大了对协同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更便于产业协同创新活动开展的永续性。

而对于亏损期较长的协同创新企业,向后结转5年,协同创新费用可能仍然无法足额扣除,因此,为了鼓励企业参与协同创新,应实施继续延长税收优惠的结转期限。再者,如果实施协同创新费用扣除还能向以前年度结转,更能激发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1.2鼓励企业协同创新财务优惠政策

为了鼓励企业扩大协同创新范围、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鉴于设备折旧期与资金成本率的技术经济分析,在协同创新企业财务优惠政策中,应广泛使用加速折旧计提法。由此,协同创新购进的和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固定资产应实行加速折旧法;而且,根据设备的先进程度,明确制定协同创新的优惠内容,应加大鼓励协同创新所使用固定资产的折旧力度,制定其加速折旧计提目录。因此,首先对协同创新建设的审批手续要进一步简化,其次要明确协同创新科技投入的加速折旧财务制度,最终协同创新企业才能更好地对其税收收益进行有效预期。

同时,鉴于我国2000年己暂行企业购买国产设备投资以40%为限的新增所得税抵免政策。然而,为鼓励企业引进世界先进设备参与协同创新,建议取消投资“国产”设备的优惠限定条件。

1.3创建协同创新风险投资优惠政策

为了产业协同创新实施以上优惠政策的同时,首先将协同创新费用作为“科技三项费用”作为研发成本抵扣,其次应支持企业筹集协同创新风险投资基金。所以:

第一,其他企业购买产业协同创新股权投资,应作为企业的科技三项费用抵免所得税;第二,为了保证企业协同创新风险基金来源,企业应按协同创新成果收入的比例提取风险投资基金(应税前扣除);第三,政府应鼓励产业协同创新风险投资,对参与协同创新企业(包括个人)由此投资收益免征所得税。

2搭建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平台

在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平台中,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之间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是最主要的协同创新形式,同时协同创新共享支撑与配套服务平台建设也为推动产业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①产业技术创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在协同创新价值链中政产学研构成一个有机组织体系,通过战略联盟形式要求政产学研之间保持密切合作,以部门间协同创新平台实施契约配置方式。②产业协同创新共享支撑平台建设。是通过政策、资金引导和市场化运作机制,激励现有协同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的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完善各类资源市场配置机制。③产业技术创新协同服务平台建设。是通过管理咨询、资源整合、成果转化和运行评估等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协同创新联盟体系的合理功能、完善实施与有机配套的运行体制。

在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政府具有政策引导与宏观调控的服务管理职能,所以,各企业只有积极参与协同创新,才能将科技成果理论价值向实现产品市场价值的有效转化。企业参与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积极性与耦合度对其它传统产业的示范效应不可估量。

3优化产业协同创新机制建设

3.1市场需求引导协同创新的联动机制

市场需求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驱动力,消费市场驱使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即: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要求产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只有通过协同创新机制建设,才能更好实现社会网络时代资源共享与共同进化的产业升级目标。

第一,根据消费市场对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的需求变化,企业应加强产业的纵向协同创新和横向协同创新,实现产品推陈出新的动态联盟协同创新机制与服务功能目标多元化协同创新机制。第二,根据国际国内产业市场竞争性需求,企业只有通过协同创新方式及其机制的优化,才能提高企业创新指数与市场竞争的引领能力,最终达到实现卖方市场核心技术垄断境地。

3.2协同创新引导市场需求的创新机制

熊彼特界定创新与需求后,认为技术创新是将生产要素进行高难度新组合,创新可以诱导理性的消费需求偏好变化,通过协同创新引领市场需求赢得超额垄断利润。因此,通过产业协同创新建立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市场需求结构改变获得超额垄断利润继续模仿创新实现自主创新的需求创新机制。

4加强产业协同创新团队管理

产业协同创新建设应以加强协同创新团队管理为基础,而团队管理应以开展协同创新涉及的各方面工作实施管理职能,最终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目的。针对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现况,目前,应以着力培育协同创新观念与文化、优化协同创新团队体制与机制、打造协同创新管理者与领导者等方面的团队建设管理工作。

4.1创新观念,培育文化

具有了创新的价值观,才具有创新的文化环境。目前,产业协同创新意识需进一步提升,才能发挥协同创新利益配置在企业效益中的边际贡献作用,实现产业产品附加值的提高。由于,协同创新中最困难的是思想观念创新与思维方式创新,所以,应树立政产学研共同兴业、兴国的思想,利用协同创新方略整合资源配置方式。

培育协同创新文化的渗透力,创造产业协同创新文化路径依赖,通过产业协同创新文化的软实力建设,提升产业“绿色生态与环保”的文化环境品质,形成产业协同创新的认同感与使命感,成为产业或区域协同创新氛围的先行者。

4.2制度创新,优化机制

为了在当今国内外产业市场中发扬“敢为天下先”精神,在坚持遵循市场规律开展制度创新的同时不断优化产业经济运行机制。通过协同创新团队的制度创新,提高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通过协同创新团队的制度创新,促进产业协同创新团队利益与风险配置体制建设;通过协同创新团队的制度创新,改进我国相关产业面临的技术创新市场与成果转化环境。

在产业协同创新团队的投入机制、利益机制、风险机制、激励机制等各项产业组织发展与运行机制中,保障协同创新各种资源投入机制是协同创新团队建设的先决条件,建立协同创新风险评价机制是协同创新团队建设的必要条件,优化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机制是协同创新团队建设的充分条件。所以,应加快优化产业发展由模仿创新到协同创新的转变机制,实现为中国产业崛起的自主创新能力。

4.3培育管理者,塑造领导者

企业家之所以成为社会稀有资源,因为它作为生产要素能使企业这个生产函数与功用发生效益倍增,由于企业家的创新创业能力对社会与国家的贡献不是呈线性的,所以,为了使产业跨越式发展而进行协同创新建设,必须建立协同创新管理者人才市场,改善干部人事制度中的协同创新管理者培育机制与竞争机制,打造能领导协同创新组织并引领产业竞争市场潮流的协同创新领导者。

5结论

制度创新是协同创新政策保证,引导产业协同创新机制建设,是加速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打造核心技术的前提;实现观念创新、崇尚协同文化,有利于协同创新团队组织制度和组织体系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能为产业组织发展的资源配置提供保障,通过管理职能实现科研能力与生产能力的协同进化;价值规律促进产业不断进行产品与服务创新的同时,协同创新机制建设能实现市场机制失灵与政府管理盲区的统一。产业协同创新建设必将引领科技产业、创新产业、共生产业的协同文明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Gawer,a.,&Henderson,R..platformownerentryandinnovationinComplementarymarkets:evidenceFromintel[J].Journa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trategy,2007,16(1):1-34.

[2]Verganti,R..Design-driveninnovation:Changingtherulesofcompetitionbyradicallyinnovatingwhatthingsmean[m].Boston: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2009.

[3]“中国西部区域自主创新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区域自主创新研究报告:西部制造业的创新实践[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9).

[4]杨漾,仪德刚.中国西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1(20):34-38.

[5]刘媛华.企业集群合作创新涌现的动力模型研究[m].科学学研究,2012(9):1416-1420.

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篇9

摘要:企业投资战略是用来规划企业长期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及其资源配置的取向,其目的是在谋求协同作用的同时,通过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形成企业在资源配置上的竞争优势,对企业后续财务活动进行指引和控制。企业财务活动既是企业整体战略的执行过程,又是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关键词:投资战略;协同作用;生命周期;绩效评价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030-02一、投资战略的研究对象投资战略泛指应如何将筹集到的有限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投放,以期取得协同作用效果的战略规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从管理范畴上讲,投资战略应包括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全部经济资源的运用、投放的管理控制,即不仅包括长期性质的经济资源的管理,同时也包括短期经济资源的管理运用。从经济资源的作用范围上讲,投资战略不仅包括经济资源在企业内部的投放、运转,也包括以股权投资形式或债券投资形式将资源投放于企业外部,以便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对中小企业而言,对内资源投放战略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二、制定投资战略应考虑的因素制定投资战略应考虑的因素有:外部投资环境、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企业所处生命周期、企业所处行业发展前景、企业管理层的风险偏好。1.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中小企业的投资战略是在既定的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基础上制定的,是为企业的总体发展、竞争战略服务的。企业现有的整体体战略对投资战略的制定、分析、决策、实施和评价影响重大。作为企业总体战略的职能战略部分,投资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实现的途径;是企业总体发展、竞争战略得以实现的前提保障。战略制定、实施的有效与否,最终决定了企业总体战略的目标能否实现。因此,企业投资战略的制定应当以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为导向。2.企业所处生命周期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发展、竞争的目标各不相同,为达到目标而制定各具侧重点的战略方案。3.企业所处行业发展前景企业所处行业发展前景制约了企业投资战略的研究方向。在行业发展前景良好的时期,企业的投资战略往往倾向于一元化、一体化战略,使企业的后期经营活动向纵深发展,以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提高管理水平为重点投资项目;反之,若企业所处行业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企业投资战略往往倾向于分拆、撤退、转移战略,使企业能够尽早收回早期的投资转而向新的领域发展。4.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对风险的厌恶程度较弱时,其选择投资策略时会倾向于风险较高的策略以搏取较高的杠杆效益;反之,当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对风险的厌恶程度较高时,将会选择风险较低的投资策略以回避风险,以求降低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三、不同生命周期下投资战略的制定1.初创期的投资战略在企业创业阶段,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基调为“通过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成功的向市场上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以便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为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市场基础”。在这一目标的推动下,制定企业投资战略的程序为:根据市场的竞争状况,收集并整理与本企业的发展有关的信息,经过周密的财务可行性分析为企业拟定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发展业务领域及发展项目;进行财务预测。预测本企业的未来的现金流量,对资金的需求;预测企业未来的投资方向,发展方向;预测企业的资本结构;预测企业的财务政策等;结合本企业目前的资金状况对财务战略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成为经济上可行的战略方案。包括:对资金投入量上的调整;对资金投入方向上的调整;对资金投放时间上的调整等;具体拟定出创业阶段的资源配置方案及资源投放方向。2.成长期的投资战略在这一时期,一项重要的财务工作就是分析市场发展的速度,并与原来的财务战略进行比较。此时,企业应采取固守战略,考虑如何采取长期的成本削减措施,并且在产品市场的开发、拓展过程中既要控制成本而又不能降低产品市场地位。在这一特定战略目标的制约下,制定企业投资战略的程序为:将市场部的信息收集、调研分析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对竞争对手的战略分析上,重点收集竞争对手的相对优势信息,包括其成本优势、技术优势的信息资料,并将上述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汇总,结合本企业自身的技术特点和成本控制的特点探讨企业的发展空间,为形成企业的竞争战略提供信息;根据上述信息,制定出适合本企业自身特点的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细分市场战略、重点集中战略或者创新战略。针对不同的竞争战略,匹配资源,决定资源的投放方向,进而形成一体化投资战略;按照财务投资的方向特征,进行财务预测,预测本企业的未来的现金流量、对资金的需求状况以及资金缺口的弥补;进行财务规划,详细制定本阶段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及投资战略实施过程中应达到的量化标准,以便进行日后的绩效评价;具体拟定出成长阶段的资源配置方案及资源投放方向。3.成熟阶段的投资战略这一阶段产品市场占有率开始趋于稳定。由于高额利润的吸引,竞争对手开始进入市场。企业增加促销投入以便对付竞争,并改进产品质量,寻找新的市场和销售渠道,降低产品售价,以吸引对价格弹性敏感的顾客。在这一阶段,市场的发展趋于缓慢,财务管理系统应该预测产品销售的变化。在营销方面,应保持产品现有市场占有率。任何营销支出应以短期效益为重,大量的营销支出是不合适的。企业的战略应该是确保产品盈余,以便尽快回收产品的投资并设法改善经营的效益。企业应采取快速的成本削减战略,一切可以降低成本的短期措施都要被采用,此时不需要采取降低成本的长期措施,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现金回报。为此,制定企业投资战略的程序为:将投资重点转移到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保持和提高上。为了实现总体战略发展的需要,要求在制定这一阶段的投资战略时,应逐步的、有计划的资源的配置转向提高产品的质量、维持或有节制的缩减对市场营销的投入;加快信息的反馈,加强对市场的调查研究,进一步分析竞争对手的竞争动向。结合对收集到信息的处理,判断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以及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的转变、市场竞争地位的转变等,利用潜在优势矩阵选定企业继续经营的产品,寻找企业可大力发展的产品品种,同时,确定市场竞争力较弱的、没有良好市场潜力的产品。从而利用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品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量支持企业产品的创新、研发所需的资金。对于市场前景较差、竞争力弱的产品,进一步分析其市场状况,确定应采取何种推出战略,进而确定资金在该业务的投放量度;根据上述财务投资选定的方向,进行相关财务预测,预测本企业各项业务的未来的现金流量、各项业务对资金的需求状况以及资金缺口的弥补;进行财务规划,详细制定本阶段的财务战略发展目标以及投资战略实施过程中应达到的量化标准,以便进行日后的绩效评价。4.衰退阶段的投资战略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产品的销售额下降、单位产品利润下降的情况下,企业要尽量减少对产品的投资,维修支出也应仔细从财务角度来考虑是否值得。由于公司不久将会做出停止生产这种产品的决定,因而,企业必须注重短期现金流量。当企业的现金流量净值出现逆差,且有趋势进一步恶化时,公司应做出该产品的停产决定。换言之,企业的财务战略,特别是投资战略在这一发展阶段上更突出的作用是――进行财务预警分析。从各项信息资料中分析出企业某项业务的下滑趋势、财务恶化的征兆。一旦呈现出业务的衰退信号时,及时调整投资战略的研究方向、研究重点和战略目标,以便尽早地为企业寻找出衰退期转型的时机和方法。此时,制定企业投资战略的程序为:做好及时的财务预警分析。在现有的投资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不断的对投资战略的绩效进行评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委,预测业务的发展态势;分析企业内外的市场状况、行业状况及其他宏观经济状况,寻找新的业务领域,制定合理的、适合企业的业务创新方案;进入其他业务领域的方法、策略;对现有的业务进行整合,实施战略改组;在确定企业进入衰退期或某项业务进入衰退期后,结合企业自身的相对竞争优势,采取收缩的战略方针,停止扩张,处置多余的、新业务不适用的固定资产;与现有计划的剥离不良资源,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业务单位和人员;停止生产现金流为负值的产品,不能在这一时期存在侥幸心理,盲目的加大投入,以期扭转局面;停止长期采购、削减库存、合理的压缩运营成本及各项费用开支,减少临时的雇员。由于不同生命周期对企业投资战略的要求不同,使得不同时期投资战略的目标各有侧重。为此,在选择投资战略时,应针对该时期投资战略的特点,从特有的角度进行优化选择。例如,在成长期,投资战略的目标是在拓展市场占有率的前提下,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选择投资战略时,应注重对成本的控制和对市场的预期。所以,在分析过程中,分析的对象集中在“成本”;“风险”;“市场占有率”等项目上,在众多可供选择的方案中,优选年运行成本最低、相对市场前景较好的战略方案。与成长期有显著区别的是成熟期投资战略。在企业的成熟阶段,投资战略的目标重点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增值。从根本上讲,企业价值的积累归根结底依赖于现金流量的累积。故而,在这一阶段应重点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通常采用“贴现现金流量法”、“风险调整贴现率法”,力求为企业带来最多的现金流量的增量,并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增长。但是,对投资战略的选择,与以往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分析有所不同。从时间跨度上比较,投资战略的时间跨度要远远大于项目投资的时间跨度;从对企业的影响意义上比较,投资战略对企业的影响更加深远。为此,在进行战略选择时,不仅要重视对风险的分析,更要重视物价指数的变动对成本、现金流量的影响。即根据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预测未来的物价指数变动,并据此对各期现金流量的预测值进行调整。

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篇10

资源优化配置必须为社会、经济服务,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是我国科技管理和高等教育发展关注的核心问题。高等教育科技资源既是教育资源又是科技资源,是教育资源与科技资源的关键耦合域,具有双重属性与特殊价值。因此,研究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的目标对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科教兴国、科学发展观、创新型国家、研究性大学四个方面的研究,构建了高等教育科技资源的配置目标模式。

1科教兴国战略与高等教育科技资源

1977年,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把科教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摆在我国发展战略的首位[1]。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2]。同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直至21世纪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科教兴国战略对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1•1关注高等教育科研建设项目

“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发展科研项目,带动高校发展,实现科学技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实现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因此,对高等教育科研项目国家应给予重视、支持,通过科研项目鼓励高等院校,调动高等院校的积极性,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1•2创造科技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科技人才是实现科教兴国的关键要素,实现科教兴国必须依靠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政策要向着有利于激励人才成长的方向制定和调整,要重点做好培养、使用、引进科技人才三个重要环节的工作。要保障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积极解除科技骨干的后顾之忧,健全科技人员奖惩制度,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科技人员构建有利的生活、工作环境。

1•3建立高等教育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公平运行机制

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是建立在公平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一方面,政府应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努力建设公平的社会资源分配体系,为高等教育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公平的外部环境。同时,高等院校也应引入公平的运行机制,建立和健全专家信誉制度、公示制度和申诉制度,合理规范科研成果评价行为,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为高等教育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创造全面的公平的评价体系和外部环境。

1•4重视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后盾,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也是培养和造就科技人才的摇篮”,“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必须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3]。因此,高等院校应努力提高原始型创新与知识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性转化,逐步将课题研究需要学校支出的间接成本列入预算,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2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科技资源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于转变高等教育发展观,推动高等教育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4]。科学发展观战略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契机。因此,高校应抓住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体系,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2•1高等教育科研为教学服务

科研进入大学之初,其出发点就是促进教学,因此应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大力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使学生成为学校科研的直接受益者。真正的贯彻“以生为本”的原则,实现高校内部的和谐发展。

2•2要求不同层次高校之间的协调发展

我国还在实现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经济、社会的发展急需大批具有专业特长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更多与地方经济和产业、行业发展紧密结合的特色高校。应从政策上、财力上鼓励和支持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多科性院校和专门院校的发展,避免盲目发展成本高昂的综合性大学。

2•3坚持公办高等学校与民办高等学校协调发展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注重“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发展”。为了缩小城乡和地区教育差异,扩大教育的公平,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均已表示,教育财政拨款要更多地向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倾斜,这也就意味着高等教育拨款的比例将会有所下降。在此情况下,我国未来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要更多地通过体制创新,发展民办高等学校和混合型所有制的大学独立学院,真正实现公立高等学校和民办高等学校的共同发展。

3创新型国家建设与高等教育科技资源

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5]。创新型国家建设为高等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校要在增强国家竞争力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必须重视教育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3•1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是科技新突破、发展新途径的引领者和开拓者,是国家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在高等教育科技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3•2努力提高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

在我国现阶段,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科技资源的主要支配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应努力为高校建立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等间接服务体系,提高市场机制对高等教育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的能力,努力形成全社会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投人体系。另一方面,政府应从财政政策的角度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的效率。对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拨款标准和拨款方法要有所区别。改变过去按生均数拨款的办法,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各高校的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和发展潜力实行有所侧重的拨款,使有限的高教科技资源配置整体效率获得提高。#p#分页标题#e#

3•3促进高等院校科研交流

美国集中了世界很多的优秀专家,充分利用了世界的资源。据统计,美国每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有一半以上是从海外到这个国家来的。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充分吸引各国的优秀人才,提升开放水平,充分利用世界的人力资源和科研资源。高等院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促进高等院校科研交流,使某个领域的专家经常性的沟通,相互学习,在提高科研水平的基础上,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先进的科技资源,为社会培养出更好的人才,有力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3•4促进校企联合

要开展校企多渠道的交流与合作,有效的利用科技资源与社会进行交换,获得增值。高等院校应以智力资源为支撑,以优势学科和核心技术为媒介,可以与企业开展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对高校而言,企业可作为学校的校外科研基地,优先承担企业所遇到的技术难题攻关、科技开发、技术改造。对企业而言,能够优先获取高校科技成果的转让,或直接与高校联合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为其定向或重点培养各类人才以及优先吸纳学校优秀毕业生的权利。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科技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效沟通,校企双方互利互惠,从而获得“双赢”的效果。

3•5鼓励自主创新

高校要崇尚学术自由,个人有探求真理以及发表和讲授他认为正确的东西的权利。对学术自由的任何限制都会抑制知识的传播,从而抑制创新思维的发展。在高校创造和谐开放环境,应加强高校以其科研成果为社会服务的导向,从更广泛的领域上提升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高校的科研评价要注重质量,要尊重科学研究者的劳动成果,以激励他们做出更大的成就。

4研究型大学建设与高等教育科技资源

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中,美国最早明确地划分出研究型大学(ResearchUniversity)这一类型。1900年美国大学协会(aaU)的诞生,成为研究型大学正式被认可的标志。北京大学于1898年建校时由校长蔡元培首次提出研究型大学的建设。2000年美国马里兰大学校长丹莫特在中国科技大学进行访问提出:知识的传播和创造、教学和科研是研究型大学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6]。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对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4•1加大对研究型大学的科技资源投入力度

实施“985工程”,促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对缩短我国重点大学与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差距起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对高等教育科技资源的资金投入相对于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经费投入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经验,应该进一步加大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投入。

4•2积极调整学科结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的学科设置忽视学科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和协调过程中的需求及其本质作用,使相当多的门类学科的设置只是为了单纯性研究而设置[7]。发展市场经济要求科技资源的重新配置必须面向市场,符合经济的需要,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学科体系。要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带动经济技术进步的新型学科发展格局。

4•3完善研究性大学内部科技资源服务体系

4•3•1建立共享科技资源的配套服务体系。进行科技资源整合,实现优质科技资源共享,必须完善科技资源的硬性设备和软性资源的配套服务。通过整合,实现高校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硬性设备资源共享,相应的还要提供这些设备、科学仪器的操作维护等配套服务。完善共享科技资源的配套服务,是真正实现优质科技资源共享的必备条件。

4•3•2建立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科技中介机构以知识、技术、经验、资金和信息等为参与主体提供实现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各种技术服务,是连接科技成果、市场、企业的纽带,是相关各类主体的粘接剂和创新活动的催化剂。发挥高校科技中介的纽带、桥梁作用,加强科技信息和科技成果宣传,可以确保技术的广泛传播,及时进行技术需求者与持有者之间沟通、联络,使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技术能够合理流动,促进各参与主体间的互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4建立研究型大学科技园

依托高等学校积极建设技术转移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平台,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把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基地、产学研结合师范基地,构建和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为研究型大学创造科技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