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的具体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1:21

生物技术的具体概念篇1

(浙江师范大学,321004)

摘要:通用技术课程具有跨学科、多学科的属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现行的通用技术课程中有如下几个跨学科概念较为重要,它们分别是:设计、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这些概念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通用课程的价值。

关键词:通用技术跨学科概念新课题

21世纪,知识的增长一日千里。要想在这个世纪更好地生存,人们所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日益增多,特别是科学和技术知识。人们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为此,在当今国际课程领域提出新的变革,那就是跨学科概念(Crosscutting-Concepts)。跨学科知识整合有助于对事物整体属性的揭示和复杂性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已成为人类进行知识建构和知识生产的重要方式。在本文中跨学科概念是指一些可以在不同学科或相近学科与领域中都能应用的概念或概括性的理论等。

一、跨学科概念:国际科技课程改革的新主题

2009年,一个目的为确定学生在科学教育中应该接触到的核心概念的国际研讨会在英国邓斯召开,研讨会中提出了科学教育中的大概念这一术语。科学教育中大概念的选择考虑以下一些情况:能普遍应用;能通过不同的内容来展开;可以运用于新情况,使得大概念可以提供一些有力的工具,有效地应用于理解和解释改变着的世界。学过科技课程,学生应该能理解一些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能源等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相互关系的大概念,也就是本文所使用的跨学科概念。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于2011年7月正式颁布的新一代科学教育框架(aFrameworkforK-12scienceeducation:practice,CrosscuttingConcepts,andCoreideas)中写到“跨学科概念(Crosscutting1Concepts)是指那些能应用于所有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通用概念,它们都具有解释的价值”。主要包括7个,分别是:模式,原因和结果,尺度、比例和数量,系统和系统模型,能量和物质,结构和功能,稳定和变化。跨学科概念超越了科学中各分支学科间的界限,能培养学生以通用性的思维来思考科学和看待世界。

此外,国外日益流行的Stem教育更是包括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在Stem课程学习中显然也更需要跨学科概念的学习和使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Stem课程。跨学科概念已经成为了国际科学技术类课程改革的新主题。

二、通用技术课程的多学科属性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范畴,是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主旨的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拓展每一位高中生技术学习的经历。通用技术课程坚持基础性、通用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注重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体现未来走向,是具有中国特色、富于开拓创新的高中技术课程新架构。技术课程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强调各种学科资源的融会贯通和整合运用,注重在综合各个学科知识基础上的技术探究、技术设计和技术操作。

通用技术课程包括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必修模块的基本内容是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是技术的基础内容和发展关键,是所有技术的通用性的基础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让学生理解技术、使用技术解决问题的前提。选修模块有七部分,分别是: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

从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可以看出,通用技术课程是通识类的教育课程,具有多学科的属性。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涌现,使得中小学技术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技术发明、创造与使用中涉及的学科与相关学科的知识越来越广泛。

三、通用技术课程中的跨学科概念

跨学科概念能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技术的整体、连贯的认识,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素养。通用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现行的通用技术课程中有如下几个跨学科概念较为重要,它们分别是:设计、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

(一)设计

设计是对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一般意义上的设计是指综合设计,它涉及广阔的领域。技术世界中的设计,其核心是技术设计。在通用技术必修1模块中,技术设计是核心内容。关于设计的主要内容有: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设计的一般过程和一般原则等。通过技术与设计关系的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设计这个概念的丰富含义,也可以了解到设计在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课程中主要学习如何合理地处理人机关系以达到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的目标,合理人机关系的实现需要综合考虑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以及信息交互等方面的问题。产品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使用和维护等阶段。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技术设计具有通用性强、适用面广、可迁移性大、实施条件灵活等特点。”设计的一般过程和设计的原则是设计这个跨学科概念学习的重中之重,它不仅可以应用于技术上,还可以运用在一般的问题解决上。

(二)结构

结构是指不同类别或相同类别的不同层次按程度多少的顺序进行有机排列。从通用技术角度来讲,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结构,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本质。结构不但在技术领域广泛使用,在文学、科学、工程、建筑等众多物质相关的学科中都是一个较为核心的概念。由此可见,结构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跨学科概念。

在通用技术课程必修2模块中,对结构这一跨学科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首先从力学角度对结构进行了分析,不同的结构其受力分析不同,不同的结构适应不同的力,分析结构的受力情况可以更好地根据设计需要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结构。从力学架构与形态方面考虑,结构通常有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和壳体结构等基本类型。从技术设计中来考虑结构,主要是要学习如何设计结构使结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强度。总之,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注意追求的是牢固、稳定、简约、和谐、美观。

把握物质或产品的结构,使结构牢固、简约、美观等,是一种技术设计思想的体现。学习和掌握结构这个跨学科概念,有助于对其他具有一定抽象或者具体的结构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把在通用技术学科中学习过的结构的知识迁移应用到别的学科、领域和生活中去。

(三)流程

流程是指事物进行中的次序或顺序的布置和安排。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则发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处处都有流程,科学、合理地安排流程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做事,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在通用技术必修2模块中主要从流程的含义、流程与生活工作和流程的设计优化等方面对流程进行了阐述。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通过流程的学习,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和技术活动中工艺流程的安排提供了优化设计的可能。流程设计的改进通常以提高工作效率,或降低成本,或节约能源,或省力,或减少环境污染等为目的。流程的表达有多种方式,包括文字、表格、图示、模型等多种方式。流程的优化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根据不同的目标可以安排确定不同的流程。

流程的设计根据不同的目标需要考虑许多不同的因素,流程需要根据具体事务的内在性质和本质特点进行安排。很显然,流程是一个跨学科概念。

(四)系统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

通用技术必修2模块从系统的结构、系统的分析和系统的设计三个方面对技术中的系统进行了阐述。系统的基本特性是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和环境适应性。

整体性是观察和分析系统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进行系统分析的步骤、原则和方法,学会对系统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效益。系统分析要坚持整体性、科学性和综合性的原则,系统优化是指在给定的条件下,根据系统的优化目标,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统的目标值达到最大化(或最小化)。

系统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方法论之一,是一个跨学科概念,在各学科、技术、工程领域中均可以应用。在通用技术课程中教学“系统”这一跨学科概念,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有利于学生把这一方法论和思想迁移应用到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

(五)控制

事物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沿着某一确定的方向发展,就形成了控制。控制的概念是很普遍的,工程技术中的调节、补偿、校正、操纵,社会过程中的领导、指挥、支配、管理、经营、教育、批评、制裁等,都是一定的控制行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范。

通用技术必修2模块主要从控制的手段与应用、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四个方面对控制进行了阐述。过去人们对事物的控制主要采用人工控制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自动控制。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往往需要对各种事物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任何一个控制都需要若干个环节来共同实现,这些环节所涉及的装置就构成了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主要有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四、研究小结

通用技术课程中的跨学科概念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设计、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是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跨学科概念,可以在各学科之间相互迁移使用,也可以迁移到人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在通用技术课程中教学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跨学科概念为学生的迁移能力的形成和技术知识与思想的迁移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目前,尤其是广大通用技术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这些跨学科概念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巨大价值和意义。因此,通用技术跨学科概念的教学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通用技术课程的价值,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英和,张淳俊.基于跨学科概念图的跨学科知识整合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英】温·哈伦.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m].韦钰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

[3]national/Research/Council.a/Framework/for/K-12/Science/education:practice,Crosscutting/Concepts,and/Core/ideas[m].washington,D.C.:the/national/academies/press,2011

生物技术的具体概念篇2

关键词:新课程;密度;教学比较

学生的知识在于构建,具体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构建新知识,抽象的教学往往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不利于具体知识的构建。物理的知识多数逻辑性强、抽象性强,如何在教学中采用具体的教学方法,降低教学的难度很有研究的必要。

“密度”知识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密度知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的物理研究方法,知道物理探究的实施过程,理解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但是我国现有的密度知识教学,常常不能积极联系科学的发展,而是把新材料及其应用和物理概念的教学割裂开来,造成了知识联系的不紧密,脱离现代社会的发展。通过比较中美的物理知识教学,或许对我们会有所启发。

一、中美两国课程标准科学内容的要求和教科书的密度教学内容

1.中美课程标准的要求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认识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了解新材料及其应用等内容,关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问题。该标准已经意识到了物质属性的教学要与材料进行联系,但这样的联系似乎只是停留在生活的应用上,并没有和概念的教学、科学技术相互联系。在“物质属性”内容的教学中指出: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但没有提到密度与材料的联系,将材料和密度割裂开来。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在解释科学内容时指出:物理教学的内容范围包括科学探究、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地球与空间科学这类传统学科领域;也包括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其科学标准指出科学和技术相互联系有它的进步性,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中,使用了物体和材料的性质,不同于我国课程标准的物质的属性;它并没有将材料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进行研究,而是联系基本的概念教学,突出了科学和技术进步的融合,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上述标准的指导下,中国和美国都有相应的教材。把我国和美国现行的教材比较一下,看看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对我们理解课程标准,认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2.中美密度教学比较图表

二、中美教科书密度知识教学的对比分析及想法

1.中美密度教学的对比分析

密度教学图表中,中国新课程物理教科书有一定代表性的有苏教版、沪粤版、人教版。它们都介绍了密度的基本概念,但是其内容上是有一定区别的。它们的研究方法有相同性,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具体过程,但是研究思路上也有各自的特点。

(1)苏教版中学物理教科书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物质的三个体积不等的长方体,分别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分析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找到一定的规律;通过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为一定值,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引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特有的性质。体积不等的长方体便于学生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体积,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学生去探究物质的属性,知道通过物理实验的方法探究物理规律,知道通过具体的数字分析从而得到科学的结论;通过规律得到了密度的概念和公式。其思维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得到了体现。但物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什么是物质,物质的范围有多广,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为何能反映物质的属性等,形成了学生认识的难点。

(2)沪粤版教材采用了木块和铁块,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量木块和铁块的体积,通过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得到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表示不同种物质的特性,引入了密度的定义。沪粤版密度的教学采用了量筒测量体积的方法,直观易行,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质进行测量,学生容易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容易实施。但木块容易漂在水上,测量体积时容易存在误差。它的密度概念也是建立在物质特性的基础之上,倒不如说木块和铁块材料的不同可以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反映。

(3)人教版教材是我国比较权威的教材,它采取两个实验分别进行比较的方法。先拿不同体积的铝块进行测量,测量质量和体积,得到同一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再利用不同材料的其他物体进行比较,得到了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最终总结为该性质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属性,同一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过程清晰,逻辑性强,应用到了正反比的关系。但概念还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之上,没有涉及材料的特性,概念的得出也较为抽象,只能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中去理解。

美国themcGraw-HillCompanies出版的教材利用气球和一瓶水的不同,画出了气球和水单位体积内微粒的多少,形象地比较了不同材料的密度。得到了密度:thedensityofamaterialisameasureofhowmuchmatterispackedintoaunitvolumeofthematerial.密度和材料联系紧密,起点低,很容易理解。再利用两块巧克力体积不同、质量不同但是密度相同的事例解释了材料和密度的联系,最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质量和体积,找到测量密度的方法。但是利用气球和一瓶水的不同来理解密度确实简单易懂,比较具体,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自己的看法

从中美教材的比较来看,中国新课程的教材逻辑性很强、知识涉及的范围很广、偏重于公式和概念的应用、理解难度较大,需要有较高的数学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材对于学生的思维锻炼有一定的益处,探究方法落实到位。缺点是难度较大,会使一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同时应用的难度也会加大,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同时我国新课程教材知识适用的范围过大,过于抽象,能保证科学的精准性,但学生理解能力跟不上,不如下一个台阶,寻求一些符合学生实际认识概念和讲述方法,切实将材料和技术落实到基本概念的教学之中。

美国的教材同样也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但讲述概念起点较低,联系生活,用平实的语言联系新技术将概念解释清楚;虽然美国的教材在讲述概念上的逻辑性较低,但对于一章内容的逻辑性较为重视。专门开辟了实验室、新材料新技术板块,为学生拓宽视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学习过程是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我们的教材教学也应该顺应学生的认识,从低到高,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进步,多联系生活,将知识具体化,将技术材料融入平常的教学之中。避免过难的数学或者过于抽象的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3-14.

[2]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1995-12.

[3]江苏科技出版社.苏教版物理教科书,2011-09.

[4]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物理教科书,2011.

[5]沪粤版物理教科书,2011.

生物技术的具体概念篇3

识、又掌握了方法,培养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物理概念教学的目的。

一、呈现物理情景,引入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一定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在物理概念引入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物理情景,能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全方位地受到刺激,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如,“动能”教学时,我把龙卷风、海啸、水库放水等动态视频组合在一起加以呈现,学生看到大树拔起、车辆掀翻、堤坝冲毁、房屋倒塌的画面后非常震感,也提了许多问题:“龙卷风怎么形成的?力量怎么样厉害?”“水狂泻下怎么会如此厉害?这是什么能量?”……这样以信息技术呈现物理现象,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对自然界物体具有的某种“能力”获得一种强烈的感受和直观的认识,从而为建立“动能”的概念打下基础。

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初中物理,创设与形成物理概念有关的生动的、新颖的情境,使学生感知大量的感性材料,对物理现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加深理解物理规律。

二、揭示本质属性,理解概念

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是在物理环境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并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相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同化或顺应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概念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摒弃现象和过程中那些表面的、偶然的、次要的等非本质的东西,以揭示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

如,“重力”教学时,我先播放铅球和跳高比赛的视频录像,然后提出问题:奋力投出的铅球和跃过横杆的运动员最终会处于怎样的状态?这样的竞技项目挑战的是人类的什么极限?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待学生回答之后,再播放神舟七号航天飞船成功升上太空和宇航员在飞船舱内的生活和工作情景的视频,再一次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中,宇航员可以用任意的姿势“漂浮”在船舱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样,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现实生活中的重力现象,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在鲜明对比的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重力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三、突破教学难点,深化概念

将物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无疑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渠道。信息技术独有的“模拟”作用,不仅能真实生动地再现各种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物理知识,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而且可以有效突破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概念规律的理解。

如,“电流”一节,难点是学生无法观察到电流的形成与方向,因此,电流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时,我利用Flash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把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连成实物电路。然后闭合开关,电流(用红色线条表示)从电源正极(用“+”表示)流出,通过小灯泡时,灯泡发光,最后回到负极(用“一”表示),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师生通过对这一直观模拟实验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很快就能够理解电流的形成、方向这一重点、难点,对“电流”的概念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把抽象的、枯燥的物理知识原理转化为生动的、具体的图像,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模型免费。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四、动态分析过程,活化概念

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趋势是靠物理规律建立的。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拓展概念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进一步揭示和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形象直观地“顿悟”概念的内涵。这有利于概念知识沿网状同化,从而达到活化概念的目的。如,有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初中物理,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的判断以及变化范围的计算问题,一直是历年中考物理试题和各种物理竞赛中的热点。而学生普遍感到此类题难度大,得分率也较低。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的

滑片p向右移动。请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时,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制成课件进行以下动态分析: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等效替换,电压表等效于开路,电流表等效于一条导线。由此不难看出,电路中的电流只有一条道路,即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这样,运用信息技术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既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电路的规律,也加深学生对电学部分相关概念的具体认识,深化和活化了物理概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练习反馈,巩固概念

课堂练习的检测与反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通过反馈练习可以使学生深化概念,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巩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贮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悦目、悦耳、悦心的效果,高效率地提高理解概念的程度。

如,九年级“惯性”一节复习检测中,我用多媒体播放飞机正确投掷救灾物质的动画视频,同时提出问题:飞机投掷救灾物质为什么要提前投掷?让学生用本堂课所学知识来回答。这样就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练习深化了对“惯性”概念的理解。

因此,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生动直观的特点巧设练习,不仅突出了联系的针对性、有效性,而且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辟了广阔途径。

【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生物技术的具体概念篇4

1教育装备的本质属性

教育装备的概念由其本质所决定,而其本质又是装备本质的延伸;教育装备属于装备的范畴,但是它被限定在教育领域之内。所以在认清教育装备的本质之前,应该讨论一下装备的本质。装备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有三条:1)装备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即生存资源)之一;2)“真际”装备是人类心中的理念;3)实际装备是由人工制造的。所以,作为装备就具备了以下三个本质属性。

1)生存资源性。人类正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才创造了装备,装备是人类生存必须的资源之一。人类生存依赖资源,在经济学中“资源可以被定义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投入。……按照常见的划分方法,资源被划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加工资源”[1]。而在社会学中,“按照资源的属性,可以将资源分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它们被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社会经济资源又称社会人文资源,是直接或间接对生产发生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其中人口、劳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2]。由此可见,社会经济资源即人力资源,而加工资源或技术资源其实就是人工资源。于是,人类生存资源就被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人工资源三个部分,而装备则属于人工资源部分。

2)人类独有性。装备是人类独有的,用哲学语言可表达为:“真际”装备是人类心中的理念。人类学家与动物学家发现,一些动物也有使用工具和制作工具的本领。但是,动物使用和制作工具只是一种模仿,当它们所熟悉的情境不再重现时,它们将不能再进行有效模仿。有实验证明:黑猩猩可以模仿人类用一桶水将燃烧的篝火浇灭,但它们提着一个空桶却不知如何将一堆燃烧在河边的篝火扑灭。它们掌握的知识无法迁移,是因为它们头脑中没有这个事物或工具的理念。面对一个钉子而手中没有锤子时,人类可以用手中的手机去砸钉子,因为锤子的理念在人类头脑中,而动物却对此无能为力。马克思说:“我们要考察的是专属于人的劳动。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3]作为广义的工具,装备已经成为人类心中的理念,动物不会在心中建立这个理念,所以从建立理念的角度出发,装备是具有人类独有性的。

3)人工制造性。装备是人工制造的,这与人类的劳动有关。对于劳动的定义,黑格尔认为:“劳动是受到限制或节制的欲望,亦即延迟了的满足的消逝,换句话说,劳动陶冶事物。对于对象的否定关系成为对象的形式并且成为一种有持久性的东西,这正是因为对象对于那劳动者来说是有独立性的。”[4]人与动物都具有“果腹”的欲望,面对食物,如果他们直接去获取,则不是劳动。但是,当人类限制或节制了当下满足的这种欲望,他们做到先去制作获取食物的工具,再去得到食物,则这个“延迟了的满足的消逝”的过程就称为劳动,那个被劳动陶冶的事物就是劳动工具(即装备),它是被人工(即通过劳动)制造的。人工制造工具或装备的过程是对制造工具或装备原材料这个对象的否定,使它“成为一种有持久性的东西”,即装备本身。

既然装备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人工资源,则教育装备就应该是人类教育赖以生存的人工资源。教育赖以生存的资源称为教育资源,教育大辞典中定义“教育资源(educationalresources)是教育过程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即教育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总和”[5]799。从教育装备的角度看,财力资源并不是人们所关注的内容,并且财力资源仅仅是一个过渡性、暂时性的资源,它最终还是要通过工资形式转化为人力资源,或者通过货款形式转化为物力资源,所以在此可以将其忽略不计。而物力资源则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自然资源和人工资源两个部分,其中,人工资源是人类为了教育教学的目的而生产、加工、购置或改造的物力资源,自然资源是未经加工的物力资源。与教育的本质可以通过教育的功能来体现一样,教育装备的本质也可以通过其功能体现。教育装备发展历史上的许多史实既验证了其本质属性,同时又能够说明它确实是教育赖以生存的人工资源(如图1所示)。

2教育装备的广义定义与狭义定义

“人工教育资源”这一定义为教育装备的广义定义,而其狭义定义为“人工教学资源”,即教学装备。教育装备与教学装备的关系请见图2所示相关部分。

人工资源这个装备的概念是一个广义装备的概念,而狭义装备就是工具和设备。

1)广义的装备包括了物化装备与非物化装备。作为人工资源的广义装备,除了包括工具、设备、各种人造物资这些物化的资源以外,还应包括人为制造的非物化的资源,如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等。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等这些非物化的资源也都是人工(或说是人类)制造出来的,但它们不是物质的,不具有物质形态。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将科学、技术纳入了人工资源的范畴;而“知识就是力量”是认可了知识作为重要资源的地位;社会发展到今天,信息则更被人们公认为是当前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所以,广义的装备应该包括物化装备(即物化人工资源)与非物化装备(即非物化人工资源)两个部分。

2)物化装备又分为生产性装备与非生产性装备。在物化的装备中,工具、设备等属于生产性装备,因为它们是生产资料(注:生产资料还包括自然资源,如矿产)。但是还存在大量的非生产性的物化装备,如军装、军粮、医疗器具等。所以,狭义的装备是指人工制造的物化生产性资源;而广义的装备则既包括物化的人工制造的资源,也包括非物化的人工制造的资源,并且在物化的人工制造的资源中,既包括生产性资源,也包括非生产性资源。

与上述相对应,教育装备也分为物化与非物化的,但是不区分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取代它的是教学性与非教学性。典型的非教学性教育装备就是学校的后勤装备,以前人们从未将学校的后勤设施设备算作是教育装备(虽然它们完全满足了教育装备概念的思维规定),但是自从2012年5月31日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学校后勤装备管理分会成立后,问题似乎有了一个定论,即将非直接用于教学的学校后勤设施设备列为教育装备范畴也是人们可以接受的。于是可以再次重申:广义的教育装备是人工教育资源,而狭义教育装备则是人工教学资源或称教学装备。

3相关概念之界定

在对教育装备概念进行界定和讨论的过程中,出现过一些与教育装备相关的其他概念,如教学装备、教育技术装备、教具、学具等。教育装备的定义为“人工教育资源”,教学装备的定义为“人工教学资源”。为了进一步将其他相关概念界定清楚,本文在此先对它们的关系进行讨论。图2显示出教育装备(a+C+D+e)、教学装备(C+D)、教育技术装备(D+e)以及教具与学具(B+C+D)之间的关系。

1)教育装备与教学装备。教育与教学是大小不同的两个概念,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6]725。而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学校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特点为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7]711。既然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那么教学显然应该附属于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或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是个大概念,教学是教育下的一个小概念。于是,教育装备就应该是一个大概念,而教学装备就是教育装备概念下的一个小概念。从图2中看,教育装备(a+C+D+e)与教学装备(C+D)是内含关系,教育装备涵盖了教学装备。

2)教育装备与教育技术装备。从学科角度讲,由于教育技术学属于教育学,所以可以认定:教育技术是教育这个大概念下的一个小概念。于是,教育装备就应该是一个大概念,而教育技术装备就是教育装备概念下的一个小概念。从图2中看,教育装备与教育技术装备(D+e)也是内含关系,教育装备涵盖了教育技术装备。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谓教育技术装备是指“教育技术之装备”。所以,教育技术装备可定义为“人工教育信息化资源”。

3)教育装备与教具学具。如果将教具学具中的“具”理解为“工具”,因工具是人工制造的,属于装备的范畴,则教具学具就等于是教学装备了。所以,这里的“具”应该理解为“用具”,而用具有可能不是人工制造;或者说,有一些教具学具是自然的教学资源(树叶、蝴蝶、天然矿石等),而非人工的教学资源。于是,从图2中看,教育装备与教具学具(B+C+D)之间是相交关系,它们之间有交集(C+D,即教学装备)。则教具学具可定义为“教师的教学用具与学生的学习用具”。

现在对图2中一些特殊的区域进行举例解释,用来加深对这些相关概念的理解。这些区域包括a区、B区、C区、D区和e区。a区:教师办公室里的办公桌、教室里的空调器等。它们没有直接用于教学活动,所以不是教学装备、教育技术装备、教具和学具;但它们属于教育装备,因为它们满足了教育装备的定义。B区:空中飞舞的蝴蝶、路边拾来的矿石等。它们可以成为教具学具,但由于不是人工制造,所以不属于教育装备、教学装备以及教育技术装备。C区:酒精灯、烧杯等。它们是教具学具,也是教学装备,当然属于教育装备的范畴;但是它们不属于通常说的教育技术装备。D区:投影机、电子白板等。它们是教具、教学装备,同时还是教育技术装备,当然也在教育装备的范畴之内。e区:校园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等。它们是教育信息化设备,所以属于教育技术装备,但不属于教学装备和教具学具;同时它们落在教育装备的范畴之内。

4小结

现在可以将以上讨论的相关概念分别进行界定(笔者注:此处定义采用了内涵定义法)。教育装备被定义为人工教育资源;教学装备被定义为人工教学资源;教育技术装备被定义为人工教育信息化资源;教具被定义为教师的教学用具;而学具被定义为学生的学习用具。

参考文献

[1]蒙德尔,等.经济学解说:上[m].3版.胡代光,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4.

[2]丁明刚.高校图书馆学术期刊管理概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5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2.

生物技术的具体概念篇5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应当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把容易混淆或是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加以展示,使静态的知识生动化,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不断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多种矛盾,分清主次、搞清楚各种矛盾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发展方向,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培养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物理概念教学的目的。

一、呈现物理情景,引入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一定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在物理概念引入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物理情景,能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全方位地受到刺激,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如,“动能”教学时,我把龙卷风、海啸、水库放水等动态视频组合在一起加以呈现,学生看到大树拔起、车辆掀翻、堤坝冲毁、房屋倒塌的画面后非常震感,也提了许多问题:“龙卷风怎么形成的?力量怎么样厉害?”“水狂泻下怎么会如此厉害?这是什么能量?”……这样以信息技术呈现物理现象,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对自然界物体具有的某种“能力”获得一种强烈的感受和直观的认识,从而为建立“动能”的概念打下基础。

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初中物理,创设与形成物理概念有关的生动的、新颖的情境,使学生感知大量的感性材料,对物理现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加深理解物理规律。

二、揭示本质属性,理解概念

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是在物理环境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并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相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同化或顺应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概念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摒弃现象和过程中那些表面的、偶然的、次要的等非本质的东西,以揭示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

如,“重力”教学时,我先播放铅球和跳高比赛的视频录像,然后提出问题:奋力投出的铅球和跃过横杆的运动员最终会处于怎样的状态?这样的竞技项目挑战的是人类的什么极限?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待学生回答之后,再播放神舟七号航天飞船成功升上太空和宇航员在飞船舱内的生活和工作情景的视频,再一次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中,宇航员可以用任意的姿势“漂浮”在船舱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样,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现实生活中的重力现象,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在鲜明对比的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重力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三、突破教学难点,深化概念

将物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无疑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渠道。信息技术独有的“模拟”作用,不仅能真实生动地再现各种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物理知识,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而且可以有效突破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概念规律的理解。

如,“电流”一节,难点是学生无法观察到电流的形成与方向,因此,电流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时,我利用Flash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把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连成实物电路。然后闭合开关,电流(用红色线条表示)从电源正极(用“+”表示)流出,通过小灯泡时,灯泡发光,最后回到负极(用“一”表示),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师生通过对这一直观模拟实验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很快就能够理解电流的形成、方向这一重点、难点,对“电流”的概念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把抽象的、枯燥的物理知识原理转化为生动的、具体的图像,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模型中国论文网。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四、动态分析过程,活化概念

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趋势是靠物理规律建立的。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拓展概念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进一步揭示和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形象直观地“顿悟”概念的内涵。这有利于概念知识沿网状同化,从而达到活化概念的目的。

如,有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初中物理,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的判断以及变化范围的计算问题,一直是历年中考物理试题和各种物理竞赛中的热点。而学生普遍感到此类题难度大,得分率也较低。

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请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时,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制成课件进行以下动态分析: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等效替换,电压表等效于开路,电流表等效于一条导线。由此不难看出,电路中的电流只有一条道路,即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这样,运用信息技术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既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电路的规律,也加深学生对电学部分相关概念的具体认识,深化和活化了物理概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练习反馈,巩固概念

课堂练习的检测与反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通过反馈练习可以使学生深化概念,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巩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贮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悦目、悦耳、悦心的效果,高效率地提高理解概念的程度。同时,信息技术的人机交互性能,加强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流、思维碰撞,从而促使课堂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互动生成。

如,九年级“惯性”一节复习检测中,我设计一题:播放飞机正确投掷救灾物质的动画视频,同时提出问题:飞机投掷救灾物质为什么要提前投掷?让学生用本堂课所学知识来回答。这样就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练习深化了对“惯性”概念的理解。

生物技术的具体概念篇6

关键词:术语属性,命名,译名,定名原则

中图分类号:n04;H0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5)06-0009-06

一术语概述

术语(terminology)是特定专业领域内一般概念的语言指称[1],即在特定领域用来表示事物、状态或过程概念的称谓集合,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约定性语言符号”[2]。

1.术语的属性

术语的本质在于它是语言符号,因而术语具有语言符号的一般功能和特征,遵循所有词汇的一般构成与使用规律,能指称事物、指代概念[3],即具有定义和命名的功能[4]。

但术语又是一种特殊的词汇,有区别于普通词语的独特属性。从术语的定义而知,术语具有语用上的专业性,语义的系统性、单义性、科学性,形式上的简明性、习惯性(约定俗成),语体色彩的中立性。其专业性指术语是各个特定领域的概念定义和事物命名,其适用范围和受众对象有限。术语的专业含不同学科领域的术语还具有各自相应的类别属性,不同类别术语构成同中存异的术语整体系统;术语的系统性指具体术语属于一个特定领域整体的一部分,处于相应的结构、关联之中,形成部分与整体、有序的位次规律,离开一群有关联的个体组成的特定领域,这一术语则失去其专业性、关联性,失去特定单义;其单义性指“在一个特定领域内,一个术语只表述一个概念,同一个概念只用同一个术语来指称,术语与概念之间一一对应”[2];其科学性指术语是科学概念的载体,术语的语义范围准确,它不仅标记一个概念,而且使其精确,与相似的概念相区别,名符其义;其简明性指术语形式简短,语义精炼透明,有一定理据,简明扼要、易读易记;其习惯性指语言的所指与能指之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由于符号具有任意性,就必须人为约定术语的符号、特定学术意义,促成术语统一,便于交流;其中立性指术语语体中立,无感彩。当然从社会语境来看,术语还存在出现、传播的快捷性和使用中的相对稳定性。

除此之外,刘青、黄昭厚[3]从语言符号视角阐述了汉语术语还具有协调性、中文特性、国际性。王博[5]提出术语还具有理据性、稳定性和能产性。

2.术语的源流

术语源于本族语自造与外族语术语翻译,即术语分为原创术语和翻译术语。

新事物、新概念不断涌现,人们“常常根据科学概念、现象、事物的功能作用、学科领域、材料类别、外部形状、语音特点、发明人的姓氏等信息,选择相应的符号单位命名术语[6]”。某一民族常常以其语言创制适当的词语来表达概念,标记命名事物,形成其自生术语或生造词语,这是术语的最初来源。

同时术语具有社会交际功能,尤其“科学技术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术语具有普及科学知识、使人类共同享用科学技术财富的功能”[6]。随着科技、文化交流的发展,术语连同其标记的新事物、新概念传播开来,一种语言中的术语常常通过翻译引入不同语言之中。尤其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各民族交往频繁,各自的术语伴随科技、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影响,新术语常常通过翻译进行二次定名(译名)引进目的语。术语创建及其语际翻译在促进科技、文化交流、知识传播、信息传递、技术推广利用上尤显其效。

二术语定名

术语定名涵盖“原创术语命名”和“翻译引进术语定名(术语译名)”。术语定名的根本问题在于其原则与标准,尽管术语自造和翻译定名贵在实践,但终需理论的指导,既具理论性又有实践操作性的原则与标准的达成将促成术语定名的正确、规范。所谓“原则”,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7]。据此,术语定名原则指术语定名者在术语定名活动中的行为指南,是达成精准术语的依据。

1.定名原则的研究综述

谭载喜[8]确立了翻译研究词典的翻译原则――“准确、透明、一致、简洁、通达”。马清海[9]、高淑芳[10]提出术语翻译的单义性、简洁性和规范性原则;耿智等[11]提出科技翻译之要旨“语义求真”原则;吴仲贤[12]提出英语科技术语的译名应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准则,要求译名应表意确切、简明实用、兼顾习惯,遵循‘副服从主’的原则”;郭玉华[13]提出科技术语翻译要具有准确的翻译概念原则、一词一译的单译原则、简洁性原则和规范性原则;汤思敏[14]在李照国先生提出的中医术语翻译的自然性、简洁性、民族性、回译性、规定性五大原则基础上,补充了准确性、统一性、习惯性和学术性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1]提到“术语选择和术语构成的要求必须符合以下原则:单名单义性、顾名思义性、简明性、派生性、稳定性、合乎本民族语言习惯”;冯志伟[15]提出术语定名应遵循以下原则:“专业性;约定俗成性;单义性;科学性;理据性;简明性;能产性;稳定性;系统性;确切性;国际性……当各种原则发生矛盾时,要综合考虑,合理定名。”

可见诸位学者既提出了适用于术语定名的普遍原则,也提出了适合于特殊类属情形的特殊原则,大家所见略同,有的概括一些,有的具体一些,都力求确立万能、完美、尽善的普适性原则。

2.基于术语属性的定名原则

无论是原创术语定名还是翻译引进术语定名,术语的准确认识、理解和诠释,译名的转译、再生产等规范表达以及使用,都必须依据术语属性和相应理据,正确认识事物、定义概念、指称现象或过程,遵循“科学性、简明性、规范性”三大基本定名原则,合理定名。

生物技术的具体概念篇7

【关键词】物证技术物证

引言

自人类出现了审判活动,证据自然就在其中得到应用,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对证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讲究证据的证明能力与证明力。而证据分为实物证据与言词证据,由于物证本身的客观性和稳定性,所以物证具有较高的证明价值,故人们对它有更大的信任,在当代审判活动中也越来越注重对它的应用。正如美国著名法庭科学家赫伯特•卖克唐奈所言:“物证不怕恫吓。物证不会遗忘。物证不会像人那样受外界影响而情绪激动,物证总是耐心地等待着真正的识货的人士去发现和提取,然后再接受内行人的检验与诉断,这就是物证的性格。……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会说谎,证人会说谎,辩护律师和检察官会说谎,甚至法官也会说谎,惟有物证不会说谎。”

但是实物证据是不会说话的,其中的内涵必须要通过人们自己去发掘。在人类早期,各个地域都出现过神判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当时的物证技术不够发达,导致审判者只好借助神灵的名义,听从“神的指示”,来证明其审判的公正。

后来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物证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物证的要求高了,自然对物证技术的要求就高了,物证技术发展进步了,就大大促进了物证制度的发展。下面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中国物证技术的发展,并分析对物证概念、物证分类的影响,并展望一下物证技术学的研究深入对物证制度的影响。

一、中国物证技术发展简单回顾

在中国物证技术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发展:物证技术伴随着刑法的产生而产生,在刑事审判活动中得以发展。中国古代的物证技术有着渊源的历史,其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西周时期,该阶段是物证技术的萌芽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朝,是物证技术的形成阶段;第三个阶段为汉朝到唐朝,此为发展阶段;第四个阶段是宋朝,这是物证技术的鼎盛阶段;第五个阶段历经元明清三朝,是物证技术的衰弱阶段。

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现代分析方法联用技术、激光技术、微区分析技术、电子计算机及其图像处理技术、声纹技术等应用于物证检验领域,传统的物证检验技术与现代尖端分析技术的结合,解决了过去我们无法识别的许多问题.

物证技术是科学技术与物证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的科技领域,物证的使用往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样,刑事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破案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证技术也有了新的发展,这对我国有效的预防和打击犯罪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只能用手工方法绘制现场平面图,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常有漏测。

现在,一个“现场自动测绘系统”己经由北京市公安局物证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成功,并投入使用。这个系统是物证技术中现场绘图技术的一大突破,对测绘范围大、客体多、测量繁杂、易有漏测的出事现场,帮助很大。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己经实行罪犯指纹登记制度20多年,但手工查对,费工费时,而且也不是每次都能查出结果,这就影响了发挥指纹档案的作用。

在,北京市公安局、上海市公安局的物证技术部门,己经成功地研制了“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利用这个系统,查对指纹库中是否有现场提取的罪犯指纹.只需几分钟,如果罪犯过去曾有过指纹登记.通过查对指纹档案就可迅速破案。这对打击惯犯,十分有利。

在文书物证方面,技术上突破也很多。过去,恢复被涂污字迹,显示纸张上的压痕字迹,都是难题。现在,利用公安机关物证技术部门研制的红外文检仪、静电压痕显示仪、加压显文机,以及867a、867B技术方法,己能顺利地解决这些难题。过去,确定文书写成相对的时间,也是难题。现在一种用显微分光光度仪检验图章印文印泥因时变化的吸收光光谱技术,己经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

至于在化学物证、生物物证、音像物证等技术鉴定领域,由于引进了各种化学分析仪器、Dna和pCR检验技术(即基因技术和扩增技术).以及声纹鉴定仪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技术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应当看到,物证技术实践的发展,也促进了物证技术理论研究的发展,在这方面,提出“物证技术”新概念,建立“物证技术学”新学科是最主要的成果之一。[10]这对构建适应我国诉讼的物证制度具有新的重大意义,为建设法治国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物证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宽了物证检验的范围,促使人们对沿袭多年的传统物证概念重新认识。

二、对物证概念的影响

人类使用物证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我国“周礼”记载,周朝已有门“掌盗罪之任器货贿”的官吏,说明在当时的诉讼中,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像凶器、赃物这样一些物品的证据作用,这就是物证。当然,“物证”这一概念明确出现在法条中却较晚,现在一般认为,“物证”的概念最早见之于1808年法国的《刑事诉讼法典》。物证的使用既有悠久的历史,那么,什么是物证呢?

物证,英国学者称之为实物证据。他们给实物证据所下的定义是:“交由法庭查验的文件之外的物体。”[1]这个提法显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物证都提交法庭检验。原苏联法律上给物证所下的定义是:“物证,是曾供犯罪使用的工具,保有犯罪痕迹的物品,或者曾为被告人犯罪行为侵害的客体物,以及其他可供发觉罪犯,查获罪犯的物品和文件。”[2]这是用列举物证类型的方式所下的定义,这样下定义很难完满地揭示出物证的实质。

物证是证据体系中重要的科学证据,我国法律虽明确规定了证据的概念,却没有规定什么是物证,在众多的诉讼法学证据学专著、教材和专题文章里,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物证概念有两种:

(一)传统意义上物证的概念:

物证,就是指对案件事实情况有价值的物品和痕迹。如:犯罪凶器、被窃财物、现指纹等(区别与“人证”)。见《现代汉语大词典》(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该定义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也相当普遍的出现的法学著作里。但是随着物证技术的不断发展,该定义的弊端也就日益的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这一种差未能指明物证所特有的属性。

2、“物品和痕迹”只是物证一部分,未能囊括所有的物证表现形式。[3]

十年代中期,有些学者意识到物证概念的不足,开始进行修正。如:“物证是指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质。”[4]“物证是指据以查明案件事实情况的客观实在物。”[5]这两种定义指出物证的属概念是一切物质或客观实在物,避免了犯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但是所选择的种差依然没有揭示出物证的特有属性。

(二)现代意义上的物证概念

九十年代中期,出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物证概念,其典型代表有:“物证是以其自身属性、特征或存在状况证明案件事实的客观实在。”[6]“物证是以其自身属性、外部特征或存在状况证明案情的客观实在。”[7]与传统的物证概念相比,其意义在于突破了“物品和痕迹”的局限。从理论上拓宽了物证的范围,给物证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为司法机关运用形形的物证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

三、对物证分类的影响

同样伴随物证技术的发展,物证的种类进一步细划,人们在司法活动中遇到或使用的物证是多种多样的,大到高楼桥梁,小到遗传基因,世界的万物都有可能成为案件中的物证。因此,现在物证是无法列举穷尽的,但是为了更好的把握物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证进行分类:

(一)在自然界中,物体的基本形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与此对应,物证可分为:固体物证、液体物证和气体物证。

(二)根据体积和压力的大小不同,可以把物证分为:巨体物证、常体物证和微体物证。

(三)根据检验的科学方法不同,可以把物证分为:物理物证、化学物证和生物物证。

(四)根据证明案件事实所依据的特征不同,可以把物证分为:形象特征物证、习惯特征物证和气味特征物证。形象特征指客体的外表结构、形状形态、图像花纹、颜色光泽等,如:手印、足迹、工具痕迹、枪弹痕迹等物证就是形象物证;成分特征指客体物质成分的种类、含量、结构、排列、比例等方面的特征,如:血液、、毛发、人体组织等可以进行Dna图谱分析的物证就是成分特征物证;习惯特征指客体进行某种运动的习惯方式和特点,如:人的书写习惯特征和行走习惯特征等,而反映的书写习惯特征的笔迹和反映人的行走习惯特征的步法足迹就属于习惯特征物证;气味特征是客体物质所具有的能够刺激人和动物的感官并能产生味觉的特征,能够反映人体气味特点或物体气味特点的气味和物品句属于气味特征物证。[8]

生物技术的具体概念篇8

关键词:筋斗猴制作科技内涵科学概念

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教学蔚然成风,广大中小学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高效教学方法。将传统的“寓教于乐”之法若能运用于实验教学,无疑是一种有趣的高效教学法,也是一种实验创新。为了帮助学生在玩耍的同时,能轻松愉快地理解记忆杠杆、惯性、多种力和能量相互转化等基本物理概念和常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我在今年暑假接受“自制教具设计制作技能培训”期间,将儿时玩过的“筋斗猴”玩具制作复原,想提供给学生玩耍,或将其作为教具拿到课堂使用。这一探索教学方法举动,已得到专家肯定和鼓励,也必将深受学生欢迎。现介绍如下,望同行教师斧正。

一、玩(教)具装置图

见下图。

二、特点及用途

1.特点:(1)作为玩具,能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可收到“寓教于乐”效果。(2)作为教具,能形象直观地向学生演示和讲解杠杆、惯性、多种力和能量相互转化等基本物理概念和常识,使他们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3)该玩具自身具有丰富的技术思想内涵,其制法和玩法又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技巧,可以说它是一个“技术集成体”。因此,动手制作和趣玩“筋斗猴”会激发学生的技术意识,从而引发创新意识,终会以“润物细无声”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去提高他们的科学与技术素养。

2.用途:(1)用于小学科学课程中简单介绍杠杆原理,重力、惯性概念的教学演示实验;(2)亦可用于初、高中物理教学中杠杆、重力、惯性、运动、静止、动能、势能等内容的实验教学。

三、材料及用途

20mm×1cm×0.5cm装潢木条2根(制支架

腿),7.5cm×1cm×0.5cm装潢木条1根(做横杆);6cm×1cm×0.8cm小木条(制猴子躯干)1根,5cm×0.8cm×0.4cm小木条(做猴子前臂后腿)4根,直径为1mm细绳约50cm,直径1.5mm×1.0cm铁钉(销钉)2个。

四、制作与装配方法

1.先用6cm×1cm×0.8cm的小木条做一个头和躯干相连接成一体的小木猴躯干,猴子头长1cm,躯干4.8cm;距头顶2cm和下端1cm处用自制小手钻各钻一个直径1.5mm的小孔;在做成的躯干上画出猴子的脸、毛发,并对躯干用水彩笔染色。将5cm×0.8cm×0.4cm的小木条4根端头用砂纸打磨成半圆弧形,使其长度约为4.7cm,用其中2根做猴子的前臂,另外2根做猴子的后腿;每根木条一端的0.5cm处钻直径1.5mm的小孔。做前臂的木条距另一端头0.5cm和1.8cm处钻两个直径1.5mm的小孔。剪取2段约5cm细绳穿过躯干上的小孔将前臂和后腿固定在躯干上。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木猴。

2.在2根20mm×1cm×0.5cm的装潢木条(支架腿)的上端距端头0.8cm和2.0cm中心位置处各钻一直径2mm的小孔,在下端距端头7.25cm、7.5cm、7.75cm中心位置处各钻直径2mm的小孔;再在7.5cm×1cm×0.5cm的装潢木条(横杆)两端头距端头0.5cm处各钻直径2mm的小孔,在两端头侧面中心位置也各钻一深度为0.4cm,直径2mm的小孔。

3.如图所示,用两根销钉通过距两根支架腿下端7.5cm处的两小孔,将横杆销接在两根支架腿中间;再剪取两段长约5cm细绳,分别穿过两根支架腿距下端7.25cm、7.75cm处小孔和横杆端头0.5cm处的小孔将销接处紧紧系绑,做成一个“H形悬猴支架”。

4.最后,如图示将长约30cm细绳穿过小木猴两前臂的小孔,再穿过两根支架腿上端的0.8cm和2.0cm处4个小孔,将小木猴悬挂于两根支架腿上端中间;调整绳子的松紧程度,并将绳两端头绑成死结,即制成“筋斗猴”玩具。

五、使用方法和实验结果

将“H形悬猴支架”竖直,用手在两支架腿下端拿起,使小木猴悬吊在上方。用手一松一紧地捏动两根支架腿下端,支架上端的小木猴在绳子张力、自身重力和惯性的相互作用下开始不停地翻筋斗。

六、玩(教)具的丰富科技内涵

(一)蕴含的科学(物理学科)概念

该玩(教)具蕴含的物理学概念有:杠杆(支点、重物、动力臂、阻力臂),惯性(运动、静止),重力、剪力、张力、扭力,动能、势能、机械能。

以上所涉及的物理学概念,先后在小学科学教材和初、高中物理教科书中或多或少地出现过。其中在各学段的具体分布为:小学阶段只简单地向小学生介绍杠杆、惯性,让其进一步简单了解支点、重力、动力臂、阻力臂等概念;初中阶段向学生讲解杠杆、惯性,使其理解支点、动力臂、阻力臂、运动、静止等概念,并简单介绍动能与重力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高中阶段向学生讲解重力、惯性,理解运动、静止等概念,准确理解动能与重力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渗透的技术(通用技术)思想

具体技术涵盖设计、画图、选料、制作、试验、改进、优化、定型和编写说明书。[1]

一般技术涵盖结构(整体)、工艺和流程(制作)、系统(构造)和控制(使用)。[2]

(感谢韩独石老师今年暑假义务免费培训我们自制教具技能和指导撰写该实验教研论文)

参考文献:

[1]顾建军等.技术与设计1[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5)第3版.

生物技术的具体概念篇9

【关键词】物证技术;物证

一、中国物证技术发展简单回顾

在中国物证技术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发展:物证技术伴随着刑法的产生而产生,在刑事审判活动中得以发展。中国古代的物证技术有着渊源的历史,其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西周时期,该阶段是物证技术的萌芽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朝,是物证技术的形成阶段;第三个阶段为汉朝到唐朝,此为发展阶段;第四个阶段是宋朝,这是物证技术的鼎盛阶段;第五个阶段历经元明清三朝,是物证技术的衰弱阶段。

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现代分析方法联用技术、激光技术、微区分析技术、电子计算机及其图像处理技术、声纹技术等应用于物证检验领域,传统的物证检验技术与现代尖端分析技术的结合,解决了过去我们无法识别的许多问题.

物证技术是科学技术与物证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的科技领域,物证的使用往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样,刑事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破案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证技术也有了新的发展,这对我国有效的预防和打击犯罪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只能用手工方法绘制现场平面图,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常有漏测。

现在,一个“现场自动测绘系统”己经由北京市公安局物证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成功,并投入使用。这个系统是物证技术中现场绘图技术的一大突破,对测绘范围大、客体多、测量繁杂、易有漏测的出事现场,帮助很大。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己经实行罪犯指纹登记制度20多年,但手工查对,费工费时,而且也不是每次都能查出结果,这就影响了发挥指纹档案的作用。

目前北京市公安局、上海市公安局的物证技术部门,己经成功地研制了“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利用这个系统,查对指纹库中是否有现场提取的罪犯指纹.只需几分钟,如果罪犯过去曾有过指纹登记.通过查对指纹档案就可迅速破案。这对打击惯犯,十分有利。

在文书物证方面,技术上突破也很多。过去,恢复被涂污字迹,显示纸张上的压痕字迹,都是难题。现在,利用公安机关物证技术部门研制的红外文检仪、静电压痕显示仪、加压显文机,以及867a、867B技术方法,己能顺利地解决这些难题。过去,确定文书写成相对的时间,也是难题。现在一种用显微分光光度仪检验图章印文印泥因时变化的吸收光光谱技术,己经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

至于在化学物证、生物物证、音像物证等技术鉴定领域,由于引进了各种化学分析仪器、Dna和pCR检验技术(即基因技术和扩增技术).以及声纹鉴定仪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技术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应当看到,物证技术实践的发展,也促进了物证技术理论研究的发展,在这方面,提出“物证技术”新概念,建立“物证技术学”新学科是最主要的成果之一。[10]这对构建适应我国诉讼的物证制度具有新的重大意义,为建设法治国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物证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宽了物证检验的范围,促使人们对沿袭多年的传统物证概念重新认识。

二、对物证概念的影响

人类使用物证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我国“周礼”记载,周朝已有门“掌盗罪之任器货贿”的官吏,说明在当时的诉讼中,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像凶器、赃物这样一些物品的证据作用,这就是物证。当然,“物证”这一概念明确出现在法条中却较晚,现在一般认为,“物证”的概念最早见之于1808年法国的《刑事诉讼法典》。物证的使用既有悠久的历史,那么,什么是物证呢?

物证,英国学者称之为实物证据。他们给实物证据所下的定义是:“交由法庭查验的文件之外的物体。”[1]这个提法显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物证都提交法庭检验。原苏联法律上给物证所下的定义是:“物证,是曾供犯罪使用的工具,保有犯罪痕迹的物品,或者曾为被告人犯罪行为侵害的客体物,以及其他可供发觉罪犯,查获罪犯的物品和文件。”[2]这是用列举物证类型的方式所下的定义,这样下定义很难完满地揭示出物证的实质。

物证是证据体系中重要的科学证据,我国法律虽明确规定了证据的概念,却没有规定什么是物证,在众多的诉讼法学证据学专著、教材和专题文章里,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物证概念有两种:

(一)传统意义上物证的概念:

物证,就是指对案件事实情况有价值的物品和痕迹。如:犯罪凶器、被窃财物、现指纹等(区别与“人证”)。见《现代汉语大词典》(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该定义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也相当普遍的出现的法学著作里。但是随着物证技术的不断发展,该定义的弊端也就日益的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这一种差未能指明物证所特有的属性。

2、“物品和痕迹”只是物证一部分,未能囊括所有的物证表现形式。[3]

十年代中期,有些学者意识到物证概念的不足,开始进行修正。如:“物证是指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质。”[4]“物证是指据以查明案件事实情况的客观实在物。”[5]这两种定义指出物证的属概念是一切物质或客观实在物,避免了犯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但是所选择的种差依然没有揭示出物证的特有属性。

(二)现代意义上的物证概念

九十年代中期,出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物证概念,其典型代表有:“物证是以其自身属性、特征或存在状况证明案件事实的客观实在。”[6]“物证是以其自身属性、外部特征或存在状况证明案情的客观实在。”[7]与传统的物证概念相比,其意义在于突破了“物品和痕迹”的局限。从理论上拓宽了物证的范围,给物证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为司法机关运用形形的物证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

三、对物证分类的影响

同样伴随物证技术的发展,物证的种类进一步细划,人们在司法活动中遇到或使用的物证是多种多样的,大到高楼桥梁,小到遗传基因,世界的万物都有可能成为案件中的物证。因此,现在物证是无法列举穷尽的,但是为了更好的把握物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证进行分类:

(一)在自然界中,物体的基本形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与此对应,物证可分为:固体物证、液体物证和气体物证。

(二)根据体积和压力的大小不同,可以把物证分为:巨体物证、常体物证和微体物证。

(三)根据检验的科学方法不同,可以把物证分为:物理物证、化学物证和生物物证。

(四)根据证明案件事实所依据的特征不同,可以把物证分为:形象特征物证、习惯特征物证和气味特征物证。形象特征指客体的外表结构、形状形态、图像花纹、颜色光泽等,如:手印、足迹、工具痕迹、枪弹痕迹等物证就是形象物证;成分特征指客体物质成分的种类、含量、结构、排列、比例等方面的特征,如:血液、、毛发、人体组织等可以进行Dna图谱分析的物证就是成分特征物证;习惯特征指客体进行某种运动的习惯方式和特点,如:人的书写习惯特征和行走习惯特征等,而反映的书写习惯特征的笔迹和反映人的行走习惯特征的步法足迹就属于习惯特征物证;气味特征是客体物质所具有的能够刺激人和动物的感官并能产生味觉的特征,能够反映人体气味特点或物体气味特点的气味和物品句属于气味特征物证。[8]

【参考文献】

[1]《英国证据法概述》,西南政法学院诉讼教研室印.第118页

[2]《苏俄刑事诉讼法典》,法律出版社,1955年版,第18页

[3]《再论物证的概念》,沙万中,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4]《物证分析》第一章第1页“总论”,杨梦兰主编,1993年警官教育出版社。

[5]《法学与实践》第一期第8页,陈维东著,1986年版。

[6]《证据学》,张文清主编,1995年警官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第第51页“证据的种类”。

生物技术的具体概念篇10

关键词关键词:制造资源;模型;概念;本体;网络本体语言

DoiDoi:10.11907/rjdk.162017

中图分类号:tp301

文献标识码:a:1672-7800(2016)008-0004-02

0引言

当今信息化浪潮中,以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制造行业应用广泛。制造技术与网络技术、智能技术不断融合,制造模式呈现智能化、网络化和协作化趋势。制造业全球化使得制造企业更迫切希望加强合作,共享制造资源。不同企业采用的制造资源描述方法不完全相同,使得制造资源数据呈现出分布性、异构性、多样性、复杂性等。在企业之间共享资源的需求下,传统的制造资源模型已经不能满足如此复杂多样的数据形式,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制造资源模型。本体具有很强的表达能力,能有效描述制造资源的概念以及概念间的关系,使用本体来描述统一制造资源可以帮助达到制造资源共享。本文主要研究制造资源本体建模方法。

1制造资源分类

制造资源可以分为狭义制造资源和广义制造资源,狭义制造资源主要指加工一个零件所需要的物质元素,是面向制造系统底层的制造资源;广义制造资源是指完成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所有生产活动的物理信息及技术要素物的总和,包括设计、制造、维护等相关活动过程中涉及的所有软硬件元素[1]。制造资源的分类是构建模型的基础,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和形式进行描述,将有共同属性的资源划分为同一类别。传统制造业将制造资源简单分为人力资源和生成设备两类,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制造资源的认识和理解要复杂和深刻得多。本文按照制造资源的属性和应用方式,将制造资源分为8类[2](见图1),具体如下:①设备资源:产品生产环节中各种制造、加工和运输设备;②人力资源:生产活动中各类人员,如管理人员、操作工人和设计人员等;③软件资源:企业管理和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各类软件,如办公软件、pRo/e等;④服务资源:产品生命周期里各种相关服务,如物流服务、培训服务等;⑤知识资源:产品生命周期中涉及到的各种研究机构、专利和市场信息等;⑥计算资源:生产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等相关硬件资源;⑦物料资源:产品生命周期使用到的原材料、能源等等;⑧除上述类别外的其它资源。

2制造资源建模方法

有研究使用状态图来描述制造资源,方法描述能力有限,没有被推广使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使用较多,该方法将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抽象为对象,使用对象的属性来描述对象,属性的取值范围定义作为值域,用类的操作描述对象的功能[3]。基于本体的建模方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有一定相似之处,但本体更便于描述某领域中的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处理制造资源中具有逻辑关系的概念,所以本文采用基于本体的建模方法。

3本体建模

3.1本体的定义

本体(ontology)指事物本身,原来是哲学上的概念。目前被广泛认同的定义是“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说明”[1]。包括以下几层含义:①共享:本体不是面向整体,其是共同认可的概念,是公认的知识的集合;②明确:本体中明确定义了使用的概念和概念的约束;③概念化:本体中的概念模型是客观世界抽象出来的,其与具体环境没有关系;④形式化:本体是计算机方便处理的。

本体可以定义为一个五元组o=(C,R,p,a,i),其中o代表本体,C(Concept或Class)表示概念或类别,R(Relations)表示关系,p(property)表示属性,a(axiom)表示公理,i(instances)表示实例[2]。

3.2本体描述语言owL

网络本体语言(webontologyLanguage,owL)是由w3C提出的一种本体描述语言,owL基于XmL/RDF等标准,并且与其它多种本体兼容,具有很强的语义表达和推理能力。另外,owL可以利用流行的本体描述工具protégé来描述制造资源本体,使用非常方便。owL定义了3种表达能力不同的子语言:owLFull、owLDL和owLLite,其中owLFull的表达和推理能力最强,owLDL适中,owLLite最弱。owLDL中的DL指的是描述逻辑(DescriptionLogic),其知识库是基于知识表示的一阶谓词逻辑的可判定子集。而DL与owL之间有着对应关系,如DL中用于描述概念关系的公理集tbox和描述个体实例的断言公理集abox分别对应着owL中的公理和事实,DL中的概念和角色分别对应owL中的类和属性[3]。owLDL已经能够完成制造资源本体需要的语义表达和推理服务,因此owLDL已经成为制造资源表达的首选语言。不作特殊说明情况下,以下提到的owL语言均是指owLDL语言。

3.3本体建模步骤

本体建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明确资源本体要覆盖领域的范围;②收集资源本体领域范围内的知识(定义、术语、属性及关系),并对制造资源概念划分类别与层次,形成资源本体框架,使用本体建模语言对本体形式化描述[1];③初步评价构建本体模型的一致性、完备性和清晰性;④检验和完善本体模型[4]。

4owL实例描述

4.1机械零件分类

本文以机械零件资源为例构建一个基于owL的资源本体,如图2所示。第一层次:按照机械零件的功能、用途分为模具行业零件、能源机械零件和机械标准件等;第二层次:按照机械标准件的属性和功能分为传动件、紧固件、轴承和法兰等;第三层次:将轴承功能及工作原理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第四层次:将滚动轴承的结构特性分为推力球轴承、深沟球轴承和向心轴承等。如此划分层次清晰,结构完整,便于下一步概念本体模型的构建。

4.2制造资源概念本体模型构建

制造资源属性是描述其概念本体的重要信息,根据资源的属性特征抽象出描述制造资源的概念信息。图3是双列深沟滚动轴承的属性信息图,可将其属性进行分类,以更清晰描述概念。图4描述了双列深沟滚动轴承的属性和部分概念间的关系。

4.3基于owL的表示实例

以“双列深沟球轴承”为例,基于owL描述制造资源的方法。

(1)定义双列深沟球轴承类

上面代码用subClassof表示继承关系[5],这里描述“双列滚动轴承”是“深沟球轴承”的子类,二者有继承关系,图形上看是一种层次结构。

(2)定义数据属性。

以上代码用Dtatypeproperty表示了“生产厂商”是“双列深沟球轴承”的一个属性,其数据类型为string。

5结语

本文按照制造资源的属性和应用方式,将制造资源分为8类,简要分析了制造资源的几种建模方式,指出基于本体的建模方式的优势。介绍了网络本体语言owL,并以机械零件中的双列深沟球轴承为例,使用owL构建本体模型。建立的本体模型能有效描述制造资源,为优化企业内部资源结构以及企业间共享制造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魏军英,钟佩思,郭春芬,等.基于owL的制造资源本体建模[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1):58-61.

[2]朱李楠.云制造环境下资源建模及其匹配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4.

[3]党亚洲.基于本体的机械零件资源库语义检索研究与应用[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