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素质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1:24

创新素质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重要性

目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创新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标志着未来世界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使得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或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谁能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培养创新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谁就能在未来剧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因此素质教育已经是全社会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素质教育在中国的开展

追溯起来,素质教育思想应当发源于20世纪20~30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思想很多是与素质教育思想相通的。他的教育思想包括:(1)生活教育思想: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2)普及教育思想:“我们普及的教育,不是少爷教育,不是小姐教育,不是“政客教育”,而是“平民教育”、“劳苦大众的教育”;(3)创造教育思想;(4)全面发展教育,强调关注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的全面发展。

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全党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国民受教育的年限和水平显著提高,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熟练的劳动者和各类专门人才,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工作经验,初步建立起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但是,面临着21世纪的严峻挑战,我国的教育还存在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问题。对此,世纪之交,国家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上提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之后,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不仅对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给予了精辟而深刻的论述,而且还为新时期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思路。目前,国家教育部正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可以说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

几年来,素质教育在全国教育系统中的大中小各个级别学校中得到了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到教育实践中去。从2002年9月开始,全国约有63所高校开始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工作,其中以北方的著名大学居多,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要求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能够均衡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四有”新人。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中小学担负着素质教育推广和深化的重任。从上世纪末开始,国家教育部和教委等相关部门先后通过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的文件,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调整原则、方向。评估体系和考试要求等提出了指导性的文字。这些文件指出要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积极进行教育改革,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那么素质教育在中国推行的效果如何呢?有调查显示,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大部分师生已经接受素质教育的理念。同时,可以发觉应试教育的历史惯性依旧存在,部分学校对素质教育仍然存在着阳奉阴违的现象,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仍然要有一段路要走。

二、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探讨这个问题,应当从两者的概念开始说起。现在,中国实行的素质教育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教育界基本上对素质教育形成了一些共识:素质应指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这个共识对素质教育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素质教育立论的基础。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李岚清同志曾经讲过:“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1997年,国家教委引发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是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这是政府文件第一次对“素质教育是什么”的明确阐述,该定义的提出对消除有关素质教育的种种争议起了重要的作用。

再看创新教育问题。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认为:“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创新是现代型人才的一种基本素质,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其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最大,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没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就不会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认识、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是知、情、意的统一,它涉及人的心理、人格、智力、思想等诸多方面的基本素质,并以这些基本素质为基础,同时反过来可以巩固和丰富这些素质。可以说,创新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打造创新人格,开发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为今后的创新、创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它也是随着知识经济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教育理念。

现在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创新是一种综合的素质,从这个角度上说,素质教育是综合的素质,从这个角度上讲,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因为只有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能力。然而,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包含于素质教育中,素质教育指向创新教育。从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上看,两者并不矛盾,素质教育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当说两者是一致的。正如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讲到的:“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创新教育如何实施

1.探索精神的培养。它要求学生不是盲目接受和被动地记忆刻本和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和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获取结果,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人类艰苦努力,不断付出的结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2.综合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新组合的独特和新颖标志着创新。西蒙顿在《科学天才》一书中讲到:“天才们进行新颖组合比仅仅称得上有才能的人多得多,天才们就像面对一桶积木的顽童,会在意识和潜意识中不断把想法、形象和见解重新组合成不同的形式。”课程学习中知识的重组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形式:一是将某学科课程内部的知识进行重组;二是将不同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三是将学科课程所包容的知识与未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三种层次的重组目的在于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出学科内容进行自学,把进入现代社会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重新组合,融会贯通,运用这种重组的知识解决复杂问题,从而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创造意识包括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也包括具有远大的理想、不畏剑仙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一定的创造潜能,在适当的教育之下,它可能再每个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和发展。因此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应当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培养。

创新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阶段,还要求学生要把新思想转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时代结合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实际,认识和解释复杂的现实问题,同时不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和竞争协作精神,将创新精神落实到实践中间去。目前,教育部正在向全社会征集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创新教育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创新教育的思想已经被社会各界接受并深入人心,相信随着发展规划的公布,创新教育也会相应得到的合理科学的实施,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素质教育也会进入更深层次的推广。

参考文献:

[1]邹开煌.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J].福建陶研,2007,(3):17-18.

[2]程炎明,黄少堂.规范素质拓展计划,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3]丁静,周峰.素质教育究竟离我们有多远[J].现代教育论丛,2003,(5):21.

[4]柳斌.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J].人民教育,1995.

[5]李岚清.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J].人民教育,1996,(5).

[6]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4289.

创新素质的重要性篇2

一、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理念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实现创新性教育主要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主动发现未知事物的欲望,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愿望以及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音乐知识来进行创造性学习音乐知识的能力。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过度关注知识上的讲述,这样也就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创新性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就要做好改革与创新工作,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来开展音乐教育,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音乐知识,从而实现有效的学习与发展。在我国现行的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在组织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就要做好音乐教育的渗透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聆听音乐,并鼓励学生主动的表现音乐,以此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中的美,从而受到音乐的影响,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对教育方法进行创新

1.借助多媒体来进行教育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就要坚持做好创新与研究工作,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对音乐教学进行辅助,以此来突出教育的重点,保证教育的准确性。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在多媒体技术中有着一定的生动性,所以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且在课堂中多媒体也可以将视频、声音与影像等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去,从而给学生创建出真实的音乐情境,让学生产生出身临其境的感受。其次,也可以借助有效的训练方法来促进学生立体思维的发展。在这种教学环境的影响下,可以激发出学生的音乐情绪,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产生出创新的热情,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可以说在多媒体的参与下,学生的内心情感得到了升华,同时也加深了对教材上的理解,让学生可以主动借助音乐来表达自己,从而实现陶冶情操的目标。

2.综合其他学科

将小学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融合在一起,已经成为了小学音乐创新性教育中的重要模式之一,且在不同学科的影响下,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层次,实现教育的目标。因此,在小学音乐创新性教育中,就可以将音乐、美术与文学教育等結合在一起,或是可以综合物理、生物等学科,以此来实现创新性教育的目标,真正展现出多学科之间的融合。通过凸显出不同学科之间的优势,可以促进小学音乐教育的开展。

三、对小学音乐教育组织形式进行创新

1.教学情境上的创新

对于小学音乐教育来说,其中有着极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因此,小学音乐教育就要做好创新工作,给学生创建出真实的音乐环境,以此来让学生受到音乐的感染,从而提高自身的精神层次。其次,教师就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的美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掌握好音乐知识,实现小学音乐创新教育的目标。

2.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

对于小学音乐创新教育来说,其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声乐与乐理上的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针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特点。有条件的学校中还要组织学生制作乐器,以此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教师来说,就要做好创新与研究工作,敢于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如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借助讲故事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音乐,从历史与语言知识等方面入手,从而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在教学中也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只有保证互动的有效性,才能不断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从而获取更多的音乐知识。

3.创建出民主和谐的学习的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摆正自身的地位,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就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采取有效的措施形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创新素质的重要性篇3

[摘要]数字化环境下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需要探索的实践的课题。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本文分析了在数字化教育环境下,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在数字化教育环境下开放教学环境,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字化环境;素质教育;创新人才

[关键词]数字化环境;素质教育;创新人才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2.08.075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2.08.075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2)08-0110-01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2)08-0110-01

1数字化学习

1数字化学习

数字化学习是指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学习模式,又称为网络化学习。以数字化学习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具有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学习过程进行不断交流、协商的合作,学习具有创造性和再生性,学习可以随时随地、终身等特点。数字化学习的3个要素:①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它经过数字化信息处理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②数字化学习资源。它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③数字化学习方式。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形成资源利用、自主发现、协商合作和实践创造。

数字化学习是指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学习模式,又称为网络化学习。以数字化学习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具有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学习过程进行不断交流、协商的合作,学习具有创造性和再生性,学习可以随时随地、终身等特点。数字化学习的3个要素:①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它经过数字化信息处理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②数字化学习资源。它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③数字化学习方式。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形成资源利用、自主发现、协商合作和实践创造。

数字化环境具有信息容量大、技术形式多、信息集成快的魅力。它为教育教学的展开提供了崭新的舞台,它具备交流互动的开放性、个性学习的自主性、教学模式的多元性、及时反馈的动态性、趣味学习的实效性等特点,在数字化环境下,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数字化环境具有信息容量大、技术形式多、信息集成快的魅力。它为教育教学的展开提供了崭新的舞台,它具备交流互动的开放性、个性学习的自主性、教学模式的多元性、及时反馈的动态性、趣味学习的实效性等特点,在数字化环境下,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2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势必加速教育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知识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素质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信息社会,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作为创新人才应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并具有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人类文明传承和前进的动力。文化的传播和发扬需要创造新文化。“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在文化的传播和发扬中,贯穿着创新活动,没有创新,就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新的文明,就没有人类的进步。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

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势必加速教育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知识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素质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信息社会,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作为创新人才应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并具有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人类文明传承和前进的动力。文化的传播和发扬需要创造新文化。“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在文化的传播和发扬中,贯穿着创新活动,没有创新,就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新的文明,就没有人类的进步。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

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是学校培养的人才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形成了学生知识面过于单一,只重书本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严重地影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出现部分学生综合素质差,视野狭窄,学习主体意识不强,缺乏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显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要高度重视校园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培养创新人才的软环境。要创建一个合理的创新组织环境,相互配合,共同为创新环境的建立创造良好的条件。努力实践创新环境的建设从课堂教学抓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鼓励引导学生讨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突出创新环境的建设,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感受科学意识、创新精神。让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成为建设创新环境的核心内容,为培养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树立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观。

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是学校培养的人才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形成了学生知识面过于单一,只重书本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严重地影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出现部分学生综合素质差,视野狭窄,学习主体意识不强,缺乏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显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要高度重视校园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培养创新人才的软环境。要创建一个合理的创新组织环境,相互配合,共同为创新环境的建立创造良好的条件。努力实践创新环境的建设从课堂教学抓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鼓励引导学生讨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突出创新环境的建设,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感受科学意识、创新精神。让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成为建设创新环境的核心内容,为培养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树立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观。

3在数字环境下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3在数字环境下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1)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实施素质教育。在数字化的理念下,教育的目的已不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各类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在老师的课程设计中,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选择学习方法,老师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自我发展。

(1)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实施素质教育。在数字化的理念下,教育的目的已不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各类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在老师的课程设计中,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选择学习方法,老师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自我发展。

(2)构建适应高等职业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拓展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课程建设就是桥梁。构建适应高职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为创新人才打下了知识基础。在教学内容上,坚持现代性、基础性、前沿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使学以致用,使创新能力、实践技能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服务。

(2)构建适应高等职业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拓展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课程建设就是桥梁。构建适应高职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为创新人才打下了知识基础。在教学内容上,坚持现代性、基础性、前沿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使学以致用,使创新能力、实践技能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服务。

(3)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保证素质教育的推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定性因素。引进和开发一批面向教师继续教育的网络课程,以现代信息媒体为依托,借助各种媒体和现代化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教师在具备高尚职业道德水平、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广博的知识的同时,要有再学习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操作能力,为培养能接受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人才服务。

(3)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保证素质教育的推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定性因素。引进和开发一批面向教师继续教育的网络课程,以现代信息媒体为依托,借助各种媒体和现代化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教师在具备高尚职业道德水平、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广博的知识的同时,要有再学习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操作能力,为培养能接受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人才服务。

在数字化下,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是需要长期建设和维护的系统工程。高等职业院校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对于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素质的重要性篇4

创新素质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的创造实践活动而产生,并逐步明确,逐步形成的。创新素质教育,是从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断衍化而生成的。

有关创造教育的思想是本世纪初提出来的。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为了提高职工的创造能力,首次开设了《创造工程》课。它不去研究发明创造出来的成果,而是专门研究成果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后来人们把这门科学叫做创造学。而把创造学运用到社会或学校教育上,则称之为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是创造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类发明创造活动的规律及其运用的。

在我国明确提出创造教育的是近代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于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明确提出了创造教育的理论。设立“育才创造奖金”,发表《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并提出对眼、手、脑、嘴、时、空的6大解放,还进行了大量创造教育的实践,培养出了一批创造型人才。

50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先后建立了有关创造性教育学校,在普通学校里开设了相应课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1届3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教育三个面向及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我国的创造教育研究与实施,在教育内部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成立创造学会等学术团体,就培养新一代的创造能力的重要意义、培养目标、方法原则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产出了不少论文,出版了一些著述。但没有生成热点,仅是少数研究部门与一些学校的实验活动。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严肃指出,教育必须克服“脱离实际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国家教育部发表下,基础教育大面积实施素质教育,开创了教育新局面,为创造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与天地。

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党的十五大,主席又多次提到创新。1998年11月24日,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又强调“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造”。朱镕基于1999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科教兴国部分对教育又强调指出: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领导关于创新的重要指示,为当前全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明确指出了方向。

为了实施建设国家创新系统,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国家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实施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我国各大新闻媒体也都纷纷刊登了许多关于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文章。为迎接新世纪高科技的挑战,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许多学者纷纷撰文指出基础教育应当开展创新教育。可以说,目前,创新教育已成为从政府到科学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好形势,面对这些诸多教育的新提法,教育实践工作者在心理上、精神上缺乏足够准备,感到很困惑!犹如天狗吃日头不知从何处下口。那么,什么是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如何实施这些教育?能否通过界定与诠释,使诸教育提法综合为创新素质教育,我认为,有必要加以探讨。

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两者都有“创”字,即初次、开始做的意思。单从“创新”与“创造”两词比较,创新包容创造,创造涵容创新。创造比较具体,是全新的,是无中生有,难度比较大,层次比较高,是创新的上位与顶尖。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新观点,创造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等。在学校提创造教育,似有距离感,不容易被普遍接受与认同。因为基础教育,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的,是为培养人才打基础的。从受教育的对象来看,由于年龄与文化知识的拥有量,还没有达到创造的层次。而创新比较宏观、广泛,是在已有基础上,对常识、常规的推陈出新,是创造的基础与前提。所以,在学校提出创新教育,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好基础,既有普及性,又有全面性,特别是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有普遍需求与推广的可能性。

所谓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创造性人才。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看,两者并不是矛盾的。素质教育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当说两者是一致的。全面发展包括创新素质,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在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发展的基础之上。所以说,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把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两者结合,明确提出创新素质教育,是科学的、合理的、可接受的。

那么,什么是创新素质教育呢?根据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定义,所谓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与研究发明创新的规律和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全面发展,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所谓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与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作为基础教育来讲就是为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打好基矗我认为,这样界定创新素质教育好,一是明确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为创新教育定了位,即创新素质的培养应在素质教育中有机进行。这样既强调了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主体性、发展性,又把创新摆到了突出位置;二是强调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即要在全面发展素质基础上,突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素质,在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上下工夫。这样界定从规定上注意科学性、规范性、整体性、操作性,既避免了片面性,又明确了有机结合的方向,使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获得到和谐有效的落实。

二、关于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意义

明确提出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是新世纪教育的培养目标。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基础教育必须改革与创新,必须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即搞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教育的伟大使命。

二是有利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去教育的弊端是重知识、轻德育、轻能力,特别是轻视对获取知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其弊端,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使基础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由于认识与理解问题,有些地方只注重琴棋书画的第二课堂活动,忽视天地人学,海陆空三模方面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忽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不是对立的两回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实施素质教育不进行创新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完成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其素质教育就没有抓住重点,没有抓住关键,没有实施到位。反过来讲,创新教育决不能离开素质教育而另搞一套,必须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明确提出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目的就是使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三是有利于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教育的多元功能。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它区别于农业经济靠土地,工业经济靠资本、资源。其明显特点,就是以高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灵魂。所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战略部署。其目的就是为知识经济输送具有创造思维和能力的人才。而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必须突出创新教育。所以,提出全面实施创新素质教育,这既是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有人说:学校培养出来的人95%从事生产劳动,只有5%等少数人从事高科技工作。认为中小学不需要进行创新素质教育。这种认识有很大的片面性。虽然大多数人不是搞发明创造的,但生活在当今时代,就是一般的生活、工作,也离不开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说,没有创造能力在现代便无法生存,没有创新精神就不会享受现代文明。所以,学校教育应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坚持教育三个面向,积极主动地抓好创新素质教育,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四是有利于学生自身创造潜能的生成,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具有情感、具有思维能力、具有创造潜能,这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从国内外心理学家及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创造能力是每个健康个体都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理能力。人的大脑在两周岁前基本发育完成,五岁前的脑重量已为成人的95%,而智力发展则为一半。这个时期的素质可塑性大、记忆力强、是大脑思维最活跃时期,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最佳期。所以,在中小学要树立正确创新素质教育观,积极开展创新素质教育。对学生身上创造性的萌芽,要积极、适时,按着创造心理规律给以培养、扶植、拓展、开发、强化,不断提高创造个性素质。这既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任务,也是青少年创造性心理潜能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研究与实践表明,在学校进行创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既是重要的,也是可能的,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必须提高认识,转换观念,扩大共识,增强配合,坚定搞好创新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三、关于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几个原则

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大改革与创新。在发表思想、过程管理、结果评价等方面,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进步性原则。创新是对传统、常识、常规与秩序的超越、完善、纠正和发展。其成果应是新的、有用的、进步的。创新有进步创新,非进步创新。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必须坚持进步性原则,不违反法令和伦理道德。坚持这一原则,就是要培养学生进步的先进的创新意识,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为人类、为和平、为正义而创造的世界观。凡是有利于发展与解放生产力;有利于发展经济、改善与提高人民生活的;有利于人类社会稳定和平与安全的就去创新、就去创造。凡是对危害人民、危害人类、危害和平的创造与发明,就不能去创造。否则,就是对正确的破坏,就是对人民的犯罪,就是对社会的造孽。

3.坚持这一原则,还要坚持既抓创造智力,又抓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意志、毅力及“进攻性”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智力不完全等于创造力。一个智商水平一般的人,但非智力因素水平高,意志坚强、吃苦耐劳、有毅力、有信心,在事业上往往能有所作为。相反,一些智商水平较高的人,由于懒惰,没有毅力、自命不凡,反而在事业上一事无成。这说明,如果一个人只具备了智力基础而缺乏毅力因素,那么这个基础再好也不会产生创造力。历史上,成才者往往不是在顺利、舒适的环境中产生,而往往更多地经历磨难、失意、、孤独与病恙。其创造能力在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支撑下会更加发扬光大。

2.整体性原则。即根据系统科学原理,统筹规划、科学运作,追求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整体效益。依据这一原则,学校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就要围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对教育办学体制、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条件、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诸因素进行综合改革、系统创新、系统优化,建立良好的创新素质教育运行保证机制与体制。用良好的创新教育素质条件去保证提高创新素质教育的质量;依据这一原则,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就要坚持全学校、全家庭、全社区、全方位齐抓共管,营建良好的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环境;依据这一原则,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就要坚持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与创新性,对德、智、体、美、劳等各育一起抓,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与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等诸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整体发展,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3.主体性原则。即坚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坚持主体性原则,教师就要讲民主,变课堂为学堂与讲堂结合;变只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创新能力结合;让学生从沉重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抬起头来听课,挺起腰板走路,让学生有较充足的想象与创造的时间。坚持主体性原则,就要坚持共性与个性一起抓,既注意对共性的全体全面的培养,又要注意对个性的发展,特别是要重视对创造个性的培养。学生自小有许多个性表现,有的不怕困难,自信心足,独立性强;有的坚持性强,情绪热烈而稳定,有较强的探索动机。但这些品质往往被学生的顽皮、任性、内向、古怪等超越常规的现象所掩盖,因而有时得不到教师的赞赏与肯定。因此,教师应充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不能只是表扬那些顺从、听话,会来事的学生,而应经常关爱、鼓励那些敢于提问,经常有新观念,有坚持性的学生,使其创造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创新素质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科技创新人才洋葱理论素质模型

进入21世纪,科技创新人才已成为区域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取得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处于经济发展前沿的城市,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领制高点,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是其必然的选择。而科学的引进和培养一支强大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有赖于依托科学的人才素质模型,对人才素质进行正确分析。

目前,对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的探究,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诸多研究,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观点。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不难发现,对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的研究,视角大都集中于分析科技人才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忽视对其内在人格特质及潜能的评价;另一方面,很少将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看成一个统一整体,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层次性,及它们如何影响科技创新人才潜能的发挥。因此,构建科学的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模型对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技创新人才的基本特质[]

对科技创新人才概念的理解,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予以诠释,但学术界仍未达成概念层面的共识。美国《创新杂志》从工业创新的角度,提出“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国外对科技创新人才的研究,注重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关注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个性品质,在强调人的个性综合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动机和创新潜能的培养。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格林提出创新人才由以下十个要素构成:知识、自学能力、好奇心、观察力、记忆力、客观性、怀疑态度、专心致志、恒心、毅力。心理学家巴伦以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发现这些科学家共同的人格特质是:一是高度的自我力量和情绪的稳定性;二是独立自主的强烈需要;三是控制冲动的高水平;四是在人际交往中喜欢独处;五是对矛盾和障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美国工程院预测,2020年或更远的未来,从事科技工作的人才最需要具有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交流能力、商业管理能力、职业道德与专业精神、终身学习能力等素质。

国内对创新人才素质构成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强调创新型人才的一般特质。这些特质包括以下六点:广博的知识、浓厚的好奇心和兴趣、敏锐的洞察力、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力、诚实、责任感和自信心。二是强调创新人才的某一个特质。有学者认为创新人才最根本的品质是坚强的创新能力、自觉的创新意识和缜密的创新思维。三是强调创新人才的综合特质。综合特质由一般特质和创[]新特质共同构成,一般特质包括自然特质、心理特征和社会特质,创新特质是指为创造新知识和新物质或精神财富的品质及能力。因此,科技创新人才应该是:具有较高科技创新能力,长期从事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创新活动,并产出创新成果,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较大贡献的科学技术主体。他们的基本特质包括:创新智能、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

二、洋葱理论

素质模型理论最早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发表题为《testingCompetenceratherthanintelligence》的文章,首次提出“素质”的概念,即把直接影响工作绩效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称为素质。他在文中指出:决定一个人在工作上能否取得好的成就,除了拥有工作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取决于其深藏在大脑中的人格特质、动机及价值观。麦克利兰在素质理论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评价分析技术,即能力素质模型,该模型提炼了绩效优秀人员具备的核心素质与能力,以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的优势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此后素质模型被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引起不同领域学者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1[].常用的素质模型

在人力资源管理论中,常用的素质模型是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冰山模型将素质分为冰山水面下的隐性素质和水面上的显性素质,显性素质是指通过教育和培训而习得的知识和技能,是任职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隐性素质是指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态度、价值观、动机及自我意识等特质,它们是个人驱动力的主要部分,也是人格的中心能力,能够预测个人工作的长期潜能。

洋葱模型与冰山模型的本质内涵是一样的,洋葱模型对胜任力素质的描述更具层次性。在这个模型中最外层的是知识和技能,由表及里,越来越深入,最里层是个人核心动机和特质,是最深层次的特征,也是最不容易改变和发展的。

2.素质洋葱模型

美国学者R.博亚特兹在麦克利兰的素质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洋葱模型”,展示了素质构成的核心要素,并说明了各素质要素的特点及关系。该模型如图1所示。

易于培养和评价的潜能

难以培养和评价的潜能

图1素质洋葱模型

该模型展示了素质构成的核心要素,并说明了各构成要素由内至外逐渐可被观察、被衡量的特点。洋葱模型中各素质要素由内至外依次是动机和个性,态度、价值观、自我形象和社会角色,知识和技能等。

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它引导个人行为方式朝着有利于目标实现的方向前进,防止行为偏离。动机的强烈与否影响行为过程的效率和结果。同样情况下,具有强烈成功动机的人会为自己设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它,并积极听取意见,争取做到最好。

个性品质是个体通过对待现实事物的态度及具体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经常性和稳定性的人格特质。它是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的统一体。

态度是指某个人对某一客体所持的评价与心理倾向,它既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又是一种行为倾向。态度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因素,认知因素:即个人对客观对象具有评价意义的叙述;情感因素:即个人对客观对象的情感体验;意向因素:指个人对客观对象的实际反应或行动态度。

价值观是个人对客观事物及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它使人的行为带有稳定的倾向性。在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自我形象是个人对自身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认识,是个人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自我形象一经形成,有拒绝改变的倾向。自我形象作为动机的反应,可预测短期内的个人行为方式。

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建立在个人动机、个性和自我形象的基础上,表现为个人一贯的行为方式和风格。

知识是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所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是人们从事某项工作所具备的基本胜任素质。

技能是个人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具体工作的生理或心智能力,技能能否产生绩效受动机、特质和价值观等胜任力要素的影响。

在洋葱素质模型中,知识和技能等表象素质是易于培养和评价的;个性和动机、态度与价值观等潜在素质是难以评价的需要后天习得。表象素质是潜在素质的外化,潜在素质是表象素质的基础;潜在素质的数量、质量和性质都对表象素质的获得和发挥起着巨大的影响。各个层次的素质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动态的复杂统一体,共同作用于人们潜能的发挥。

三、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模型的构建

1.模型的构建

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探索未知、开辟新领域的复杂活动,具有开放性、可变性、曲折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科技创新主体的素质构成也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既包括了科技创新主体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等表象素质,又与其品质、个性等隐性要素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借鉴其他学者研究成果,依据洋葱理论,可以构建出由创新智能、创新思维、创新品质三个维度构成的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模型。如图2所示。

动力素质

核心素质

基础素质

图2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模型

2.模型中各维度的内涵

在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模型中,创新智能属于显性素质,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属于隐性素质。

(1)创新智能是创新实现的基础素质,属于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

创新智能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系统的知识结构。主要指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活动,所要掌握的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及相关的方法论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体系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科技创新人才在知识结构上的基本要求,为创新意识提供原料和智力支持。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构成个体积极的价值理念和人文情怀的知识要素。学科前沿知识是科技创新的最高层次的知识,是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科技活动最直接的知识准备。相关的方法论知识是科技创新人才进行专业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基础。科技创新需要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做支撑,它是形成创造力的前提,也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源头之水”。

第二,必要的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借助创新主体所具有的一系列能力要素综合参与,这些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主体自主获取与创新目标有关的知识的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可不断增加创新主体的知识储备量,改善其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需要。自主的学习能力要求创新主体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能够质疑、提出和探究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能够把所学新知识整合到原有知识体系中,具有学习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能力是创新主体运用知识实现创新目标的能力,它是一种外显的能力,使创新活动得以落实的保证,包括创新经验、创新思维、创新规划和创新运作能力四个方面。

人际交往能力是科技创新成功的剂。科技创新活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团队创新上,因此,要求科技创新的参与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包括人际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冲突解决能力。在团体创新活动中,人们之间亲密的情感距离,能消除彼此之间的紧张、消极和敌对的人际关系,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对科技创新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上述三种能力对科技创新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行动水平和认识水平的高低,是创新过程有效进行的必备素质条件。

(2)创新思维是实现创新的核心素质

多元的思维结构主要包括理性思维、非理性思维及元认知思维。理性思维有类比思维、逆向思维、集合思维等,可使思维保持良好的逻辑性、深刻性和流畅性,理性思维能力越强,对复杂抽象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也越强;非理性思维包括灵感、直觉等,可以挖掘人们庞大的无意识和潜意识经验,可以发挥强大的创造力;元认知思维是主体对自我思维的认识和调控能力,可以通过改善认知心理和认知结构来改善思维,形成整合思维的机制。多元的思维结构可以大大加强思维的整合性、有效性和灵活性,是科技创新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质。

(3)创新品质是实现创新的动力素质

创新品质方面的素质反映了科技主体在好奇心态度、情感、兴趣、动机、意志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隐特质。在科技创新人才的个性品质中,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创新意识,兴趣和成就感引发创新动机,探索精神是创新的精神力量,坚强执着的意志使保持创新一贯性与专注性的重要基础;勇于变革的创新倾向和自信心是保持良好创新精神的重要内驱力。除此之外,还有独立自主、开放包容的心态、人文关怀精神、以及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和谐发展的价值追求等。这些个性品质有利于激发科技创新个体的创新欲望和探索精神,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坚定不移的进行科技探索,最终实现突破。这些蕴含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个性品质是科技创新人才实现科技创新的人格动力因素,它体现了创新型科技人才以内在兴趣为基础的内部动机与以理想为驱动的外部动机相统一的人格特征。

在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模型中,创新智能是创新主体实现创新的基础素质,是创新实现的必要个人条件。创新思维能够激活和运用创新智能素质,是个体能够创新成功的核心素质。创新品质是创新活动持续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动力机制,对创新的速度、强度和效能提供保证。创新品质不仅是科技创新人才与非科技创新人才得以区别的标志,同时也是影响科技创新主体创新潜能发挥的关键性非智力因素,这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创新活动,但对主体的认识与实践活动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对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

模型中各素质模块既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创新功能,又形成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有机整体,并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作为一个完整系统中的要素相互协同发生作用。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人才的共同特征包括:结构合理的综合性创新智能;灵活流畅且系统深刻的创新思维风格;蕴含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的个性品质。依据洋葱理论,可以从创新智能、创新思维、创新品质三个维度构建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模型。基于此,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应与其素质模型的要求相适应,不能局限于对知识和技能等表面素质的评价,还应对创新思维、创新品质等隐性素质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黄志广,刘效梅.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J].教育与现代化,2007(4):10-13

[2]塞尔希奥,齐曼.先革新再谈创新[m].单敏,丛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30

创新素质的重要性篇6

abstract:innovativethinkinghasimportantsignificanceinqualityeducation.trainingthecreativethinkingabilityofstudentsinqualityeducation,weshouldcorrectlygraspthebasiccharacteristicsofinnovativethinking,fullyunderstandtheimportanceofinnovativethinkinginthequalityeducation.inthepractice,weneedtoguidestudentstosetcleargoals,inspireanddevelopthecreativethinkingabilityofstudents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qualityeducation.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思维;培养能力

Keywords:qualityeducation;creativethinking;trainingcapacity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020-01

0引言

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来表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创新不仅是科技界和高等院校的任务,也是职业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创新思维又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因此,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于教师和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1正确把握创新思维的念义

创新思维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凡是用新的方法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的范畴。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是开拓人类认识和实践新领域,创造认识新成果和物质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增加了人类知识的积累,对已有知识进行新的分解与组合,实现认识信息量增殖的活动,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成果。

2创新思维对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创新思维对教师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1创新思维可以为素质教育实践开辟新的领域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已渗透到教育界的各个方面,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素质教育最强调创新思维,而与创新思维相伴随的是勇于探索和开拓精神。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的优良环境,激励学生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中未被认知的领域,不断开拓素质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子。

2.2创新思维可以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认识世界的水平和认识能力素质教育本质上就是创新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创新思维能推动学生的认识向未知领域进军,不断拓展学生的认识范围,从而使未知领域转化为已知对象,极大限度地增加学生的知识总量,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从认识论的角度讲,素质教育中许多全新的问题,需要学生用新的思维方法、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独创性地用创新思维的方法和途径去有效地分析认识素质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素质教育中遇到的新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师和学生对素质教育领域的认识能力。

2.3创新思维的成功会激励教师和学生去进一步进行新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会帮助人类感知新的事物,认识新的世界,推动新的发明创造。成功的创新思维可以给学生带来无穷乐趣,不断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实践的信心,从而激励他们用更大的热情和勇气去进行新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活动,极大地提高他们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影响和制约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也有内部环境的因素,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但主观方面的因素居重要位置。我们应创设开放多维的校园环境,营造有利于发展创新思维的和谐氛围,开掘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潜在因素,努力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1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确立明确的目标,激发学生能动的创新思维任何创新活动都是追求一定目标的行为。目标是激发创新思维的主要因素。一个人终生追求的目标我们称之为长远目标,近期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称之为近期目标。长远目标能够形成持久不衰的动力,激起人持之以恒的创新欲望,激发人不断创新和探索。近期目标能够激起人向目标冲刺的欲望,使人在短时间内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潜在能力,极大发挥创新思维的功能,从而获得空前的突破性的成果。素质教育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深刻变革,其最终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对于素质教育这个新课题,我们正处于探索阶段,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素质教育的研究,明确自身的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勇于涉足新领域,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3.2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意志,激发和发展自身的创新思维意志是影响创新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素质教育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创新问题,而创新思维本身就是一种复杂而艰巨的意志活动。创新活动中,难免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抑或会遭受严重挫折。在这样情况下,坚定的意志对创新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创新思维的意志表现为自觉性与顽强性的有机组合,体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

3.3培养个人对素质教育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强烈而高尚的兴趣往往使人在创新思维的活动中处于不知疲倦、如醉如痴的状态,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望。在实践中,教师在培养自己兴趣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正确引导发展学生的爱好,不断提高个人在素质教育实践中产生的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兴趣,本着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去研究探索已知和未知的新领域,从而进一步发展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3.4强化竞争机制,推动创新思维的发展素质教育要快速发展,必须引入竞争机制作为“催化剂”。要把竞争机制由压力变为动力,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活力,刺激人的创新思维高效运转。在素质教育中引入和完善竞争机制,有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使他们产生饱满的激情和进取心,在实践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增强智力效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发展和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创新素质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至2020)》明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明确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及其关系,找到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及其关系。

素质教育,是以提升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知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地发展,促进学生的心理与生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为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教学生掌握已知、探索未知,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问题。www.133229.Com通过对传统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来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及模式,并使其逐步丰富与完善,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的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正确的人生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创新教育的目标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当说两者是一致的。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造能力,目的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因此,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高质量的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强调的创新与创造,所培养的学生要具有相应知识、学习能力、创新思维的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人才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这样的人才会敢于创新,不断创新,想前人所未想,创前人所未创。所以说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是基础,只有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主体性、个性培养,加强教育的全面性、基础性、多样性与发展性,使教育教学改革走上健康发展之道,才能谈得上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是基础,只有认真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有创新教育的发展。

2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2.1加强德育工作,整体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居首要的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的外延得到扩大,德育与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更加密切,德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德育教育融于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落实在教育、管理及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去,进而增强德育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按照思想道德准则做人、做事、做学问。

首先,德育教育要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每个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德育观,把传授知识作为德育的载体,要善于从教材中发掘道德因素,掌握德育教育的方法,融德育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制度。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要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三是,德育教育要和道德实践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各种道德实践活动的教育引导作用,不断改进德育教育工作方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强德育教育的时代感、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德育教育更加生动活泼。要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德育教育和道德实践的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2.2推进学校教学改革。

从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要彻底根除“应试”教育模式,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模式,要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起来,把教师的释疑解惑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结合起来,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始终把握现代教育思想的脉络。要逐步形成一个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高效运行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2.3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

要充分利用社会大环境,努力营造校园小环境,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创造愉悦身心,富有诗情画意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首先,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或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激发灵感。其次,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多渠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已有场地和资源,从各个方面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及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3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创新教育是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型教育,它不以知识积累的数量为目标、也不以知识继承的程度为目标,与传统的教育相比创新教育同样也强调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获取知识的方式;同样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更强调学生创造能力发掘与培养。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不像传统教育那样培养同一规格的人才,而是要全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培养创造型、复合型、通才型的新型人才。

创造性的思维是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密切相关的综合能力的核心,想象力、好奇心、挑战性、冒险性、独立性、自信心等个性心理品质是它的非智力因素。创新教育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内涵。

3.1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树立创新的价值观。创新的价值观即是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在整个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坚定地树立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己任的观念,把不断探索和积极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看作是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都要求教育的职能从继承为主转向创新为主;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开发创造力为主;从训练标准化的个性为主转向培养多样化的个性为主,改变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的封闭式教学为培养能力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在课堂的基本结构中,重学生学习过程,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重培养能力的过程。开展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活泼与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逐步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多向思考、科学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运用探索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发现信息与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发展其创造力,同时教给学生发现的方法,包括观察发现、模型发现、相似发现等发现方法。这样,学生就能更有目的地、更自觉地进行发现活动并取得发现成果。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将自己的创造个性渗透于研究探讨教材过程中,实施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以敏捷的思路,深厚的文化底蕴,正确的审美价值,优美的语言,饱满的精神,优雅的举止进行教学,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同时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开展创造性劳动的环境,充分调动和保护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大力提倡教师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学生,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3.2通过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

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特别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技能及实现创造目标的手段和桥梁,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校期间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在教学的全部过程中都可以进行。如实验课、综合劳动技术课、多媒体授课、讨论式教学、专题研讨及课外发明创造活动、成立兴趣小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欲望与发挥其创新能力。

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如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多媒体技术教学,运用以计算机远程教育、视听结合的声像教学,在提高教学效益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视听感知、感受人类创造创新活动的成果,激发其创造的意识,树立起创造的志向。

通过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育结构和过程,使学校工作呈现出了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使学校教育教学形式更加多样,教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育教学效果更加有效。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不但使课堂教学形象、直观、生动、图文并茂,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而且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最紧迫的任务。素质教育是以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复合型教育,而创造能力是个体综合素质中最具生命力的综合素质,是推动个体顺应环境,发掘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动力。因此,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启动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在基础教育中,如何把各种基本素质教育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特别是创新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办好基础教育的关键,我们将按照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加强实践,为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能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1]杨国祥。论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镇江高专学报,2009(4)。

[2]刘家丰。素质教育概论[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创新素质的重要性篇8

有关创造教育的思想是本世纪初提出来的。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为了提高职工的创造能力,首次开设了《创造工程》课。它不去研究发明创造出来的成果,而是专门研究成果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后来人们把这门科学叫做创造学。而把创造学运用到社会或学校教育上,则称之为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是创造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类发明创造活动的规律及其运用的。

在我国明确提出创造教育的是近代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于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明确提出了创造教育的理论。设立“育才创造奖金”,发表《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并提出对眼、手、脑、嘴、时、空的6大解放,还进行了大量创造教育的实践,培养出了一批创造型人才。

50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先后建立了有关创造性教育学校,在普通学校里开设了相应课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1届3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教育三个面向及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我国的创造教育研究与实施,在教育内部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成立创造学会等学术团体,就培养新一代的创造能力的重要意义、培养目标、方法原则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产出了不少论文,出版了一些著述。但没有生成热点,仅是少数研究部门与一些学校的实验活动。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严肃指出,教育必须克服“脱离实际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国家教育部指导下,基础教育大面积实施素质教育,开创了教育新局面,为创造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与天地。

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党的十五大,主席又多次提到创新。1998年11月24日,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又强调“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造”。朱róng@①基于1999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科教兴国部分对教育又强调指出: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领导关于创新的重要指示,为当前全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明确指出了方向。

为了实施建设国家创新系统,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国家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实施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我国各大新闻媒体也都纷纷刊登了许多关于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文章。为迎接新世纪高科技的挑战,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许多学者纷纷撰文指出基础教育应当开展创新教育。可以说,目前,创新教育已成为从政府到科学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好形势,面对这些诸多教育的新提法,教育实践工作者在心理上、精神上缺乏足够准备,感到很困惑!犹如天狗吃日头不知从何处下口。那么,什么是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如何实施这些教育?能否通过界定与诠释,使诸教育提法综合为创新素质教育,我认为,有必要加以探讨。

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两者都有“创”字,即初次、开始做的意思。单从“创新”与“创造”两词比较,创新包容创造,创造涵容创新。创造比较具体,是全新的,是无中生有,难度比较大,层次比较高,是创新的上位与顶尖。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新观点,创造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等。在学校提创造教育,似有距离感,不容易被普遍接受与认同。因为基础教育,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的,是为培养人才打基础的。从受教育的对象来看,由于年龄与文化知识的拥有量,还没有达到创造的层次。而创新比较宏观、广泛,是在已有基础上,对常识、常规的推陈出新,是创造的基础与前提。所以,在学校提出创新教育,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好基础,既有普及性,又有全面性,特别是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有普遍需求与推广的可能性。

所谓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创造性人才。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看,两者并不是矛盾的。素质教育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当说两者是一致的。全面发展包括创新素质,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在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发展的基础之上。所以说,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把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两者结合,明确提出创新素质教育,是科学的、合理的、可接受的。

那么,什么是创新素质教育呢?根据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定义,所谓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与研究发明创新的规律和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全面发展,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所谓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与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作为基础教育来讲就是为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打好基础。我认为,这样界定创新素质教育好,一是明确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为创新教育定了位,即创新素质的培养应在素质教育中有机进行。这样既强调了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主体性、发展性,又把创新摆到了突出位置;二是强调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即要在全面发展素质基础上,突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素质,在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上下工夫。这样界定从规定上注意科学性、规范性、整体性、操作性,既避免了片面性,又明确了有机结合的方向,使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获得到和谐有效的落实。

二、关于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意义

明确提出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是新世纪教育的培养目标。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基础教育必须改革与创新,必须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即搞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教育的伟大使命。

创新素质的重要性篇9

【论文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我们该确立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要通过什么样的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去完成任重而道远的素质教育,我们应为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这些都是新课程改革下的素质教育研究的主题。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经常提及的话题,如何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创新人才,这不仅是教育部门也是整个中国关心的问题,因为我中国教育似乎总是大力培养出“高分而低能”的“人才”,我国的教育也常出现因为学生无交际能力,无实践能力,无做家务能力而被社会排斥的情况。所以素质教育环境下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影响素质教育的问题在哪里?首先要说到教育的主要矛盾,那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教育的需求,特别是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我们能够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引发的。其次也表现在每个人的天赋是多样化的,现代化建设对于人才的需要又是多元化的,和什么有矛盾呢?就是和成长道路的单一性存在着矛盾,就是成才路单一,成长的道路也单一,是多元需求和单一道路的矛盾引发的。特别是从文化上讲,我们有上千年的文化传统,确实有重视教育的一面,但同时也有轻视技能型人才,轻能力、重学历的倾向。我们教师要培养的创新人才不就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人才吗?

那么素质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又是什么呢?

第一,要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素质。创新人才的整体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等,都要通过学习(包括主动和被动的、直接和间接的学习等)才能获得。我们如今面临的问题却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教师在指引,特别是中学生很难自己主动来学习,主动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为此学校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而学生的整体素质由学习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几个方面有机组合而成。学习素质是形成其他素质的基础和前提,学习素质已成为创新人才的重要素质。学习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学习智慧的开发。学习智慧主要体现在“爱学、会学、善学”三个方面。人的智慧无处不有,学习的智慧更是丰富多彩,重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在实践中不断的开发。

第二,具备丰富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与创造、创造力和创造发明等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创新需要具备较好的科学素质与文化素养,这也是“综合智慧”的主体。

第三,具备妥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想象智慧的有效发挥。

创造性人才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创新精神主要表现为敢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力则表现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的核心内容是创造性思维。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能够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知识和疑点;能够多侧面、多角度探究问题;热衷于科研和创作,处理问题时常可以另辟蹊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创造性人才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独立性,好奇心,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健全人格。

在培养创造性人才问题上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一是知识教育模式与创新教育模式的关系。传统的教育过分强调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一般专业知识的培养,是一种知识教育模式,它忽视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适应能力的培养。然而,现代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科学创造和发明往往在边缘地带容易取得突破、获得成果。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特别强调的是通才教育,强调科学、人文、艺术、技术等综合素质的训练,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二是主体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关系。主体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主体性教育主要是将重点放在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个性教育是指承认个性,正视个性的差异。对教师而言,是重视因材施教;对学生而言,则是鼓励自主学习,发展创造性。因此,素质教育强调的不仅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发展,而且要促进每个学生自身获得最好的效果。三是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知识是形成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它既包括知识的量,也包括知识的质。知识只有通过实践训练,特别是思维训练才能转化为能力。知识和能力并不等同于素质,知识需要经过自己的选择、吸收、融汇、创新才能内化为素质,而能力只是素质的一种表现形式。衡量一个人素质的高层次指标是精神境界,包括人的思想道德与对问题的认识深度。因此,学生在质与量的比较中首先要重视知识的质,进而把高质量的知识通过实践的训练内化为个体的心理品质,以实现精神的升华。四是教学、科研与实践的关系。教育应以教为主,科研为辅,以教带研,教研并举。科研实验室应向教学开放,科研成果应进入教学环节。教学工作不仅要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更要当作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则应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中,同时,充分利用科研实验室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在教学工作中应大力倡导讨论式、启发式和研究式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在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主要途径上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推进教学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坚持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并举,并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方面要进行专业方面的改革,要由强调“对口性”转向为“适应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把单一的专业教学体系改为包容文、史、哲、艺和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的综合教学体系;另一方面要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改革,要改变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分离的局面,强调综合性基础知识的教学。改变“知识继承型”和“单向灌输型”的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参与式教学,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第二,转变思想观念,确立创造教育的主旋律意识。与传统的教育观念相比,创造性教育同样强调知识的积累,但更强调不断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同样强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更强调创造力的培养。因此,素质教育必须进行从观念到实践的变革,要从民族振兴的高度来认识推进创造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

第三,加强素质教育,构建开发创新潜能的知识框架。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注重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人格修炼与个性发展,其核心是培养创造性人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应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功利导向过重、过分强调共性的弊端,并建立相应的机制,拓宽专业口径,优化教学手段,实现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化的统一、知识传播与知识选择和创新的统一。总之,素质教育应是以德育为前提条件,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中心,体育、美育、劳技教育、心理教育、创造科学和其他素质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有机整体,从而使学生受到系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技能的教育,以构建具备开发创新潜能的知识框架。

第四,改革考试制度,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考试手段应注重考核学生捕获、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既要考学生的基本知识,更要考他们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也按一定比例计入总分,以激励学生开发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

第五,学以致用,营造发展创造教育的良好环境。营造发展创造教育的环境,教育者应侧重从时间和空间、硬环境和软环境等方面加以设计,关键是要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时间上,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和权利,以获得宽松的学习环境;在空间上,应积极发挥学生社团活动、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等载体的功能,为学生提供发挥特长、展示个性和创造力的舞台,使其在开放的环境下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在硬环境建设上,要积极推进以教育网络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设备现代化进程,为学生获得和运用信息资源提供先进的手段,充分拓展创造性思维,开辟创造性得以发挥的新领域;在软环境建设上,则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自由的校园氛围,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良好环境。

总之,谁赢得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下世纪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在新课程贯彻的素质教育体式下,提出培养普通人材向创造性人才的转轨,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的教育实情所致。

参考文献:

1.顾秉林《建设创新文化造就创新人才》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1)

2.何家理《对目前中学素质教育的思考》安康师专学报,1998,(1).

创新素质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高校;旅游人才;双轮驱动;双创人才;培养目标;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470[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withtheadventofaneraofwhole-nation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andtheincreasinglycomprehensivetourismindustryinChina,thedemandfortheinnovationabilityandentrepreneurshipoftourismtalentsisrising.analyzingtheconditionincultivatingtourismtalentswithinnovationabilityandentrepreneurshipatcollegesanduniversities,thestudysetsupanobjectivesystemandputsforwardanimprovementapproachonthebasisofatwo-wheeldriveideaforimprovingbothqualityandabilityofstudentsandsocialdemand,sizeandlevel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novativeandentrepreneurialenvironmentandstudentcharacteristics.itlaysafoundationandprovidesdirectioninestablishingasystemforthetalentcultivation.

Keywords:collegesanduniversities,tourismtalent,two-wheeldrive,talentwithbothinnovationabilityandentrepreneurship,trainingobjectives,qualityimprovement

引言

随着总理“大众创新、全民创业”号召的提出,我国掀起了全民族创新创业的浪潮。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要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就必须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高校人才培养是我国人才输出的重要途径,201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也提出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可见,对于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不可忽视。

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对人才就有大量的需求,而伴随着“大众创新”时代的来临,旅游业与其它产业加速融合,产业综合性特点更加突出,这对旅游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现状来看,理论与实践脱节、素质与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是旅游教育教学活动能够成功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旅游人才质量的首位要素,要培养出真正有用的旅游人才,首先就需要合理定位高校旅游双创人才的培养目标,找准人才培养方向,真正满足旅游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现人才强旅的重要战略。

一、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现状特点

在高校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但就目前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主要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重能力轻素质、重形式轻应用的特点。

(一)重理论轻实践

对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来说,实践可谓是打破其瓶颈的关键,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很多时候需要通过实践中的历练来强化和提升,而对于旅游业这种服务业和综合性产业来说,对从业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有更高的要求。目前,重理论轻实践仍然是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因为时间问题,实践课程与活动设置比例少,学生多以理论学习为主,另一方面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一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甚至流于形式,大大降低了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重能力轻素质

能力和素质是我国旅游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中,常常强调专业学习、组织管理、领导决策等能力的提升,但在目前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常常忽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缺乏素质提升课程的设置,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对90后学生来说,在充裕的物质条件和父母过度呵护下,形成了养尊处优、缺乏坚定意志、缺乏开拓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特征,然而对于创新创业人才来说,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5]国家强调素质教育,高校旅游双创人才教育更要将素质教育放在和能力提升同样重要的位置,实现素质提升与双创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

(三)重形式轻应用

高校旅游双创人才教育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创造更多有用有价值的旅游人才,加快我国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就目前我国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尽管很多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教师仍然停留在单一的课堂内容中,仅仅发挥着传授知识的作用,创新创业变为课堂中的理论知识,成为双创人才培养的表面形式,一些创新创业大赛因为得不到合理的指导仅仅成为学生获得奖励的方式,而得不到真正的能力培养。这种对形式的追求忽视了市场和社会的真正需求。

二、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一)目标依据

高校双创旅游人才培养目标是旅游专业进行双创人才教学活动和课程设置的现实依据,决定着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层次上存在着差异,同时面临全民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旅游人才培养目标也必须更加具有针对性。因此,明确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目标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定位的依据,本文认为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以社会需求、高校层次、双创环境以及学生特点为主要依据。

1.社会需求。社会需求是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根本依据,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在积极打造创新型国家,同时旅游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加速融合,这对旅游人才的开拓创新精神、跨界思维、创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普适的旅游管理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的学生却很难满足这一需求。

2.高校层次。高校层次是我国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中,高等院校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类型和层次也更加多样化。而对于不同层次的院校,人才培养的层次、质量和类型也各不相同,明确培养层次才能为不同层次的旅游专业人才提供合理的平台。[1]因此,要明确本文研究的是高校本科旅游双创人才的培养,其人才培养层次高于专科技术型旅游人才的培养,也不同于研究生学术型旅游人才的培养,高校本科旅游院校要培养的是具有较强能力、较高素质的善于实践和应用的双创旅游人才。

3.双创环境。双创环境也是必须考虑的目标依据,不同于过去一般性的旅游教学研究,本文特别强调旅游双创人才的培养。目前,国家创新创业环境良好。在政策上,国家提出“大众创新,全民创业”的口号,积极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并出台多项意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在具体措施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平台的支持。旅游双创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以良好的双创环境为依据的。

4.学生特点。学生特点对于我国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来说是较为细化的依据,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目前我国高校旅游人才培养主要以就业为目标,缺乏对学生个性化的重视,双创人才培养在实现学生素质和能力全面提升的总目标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避免教学方式的生搬硬套,给不同特质的学生以不同的教学指导,从而挖掘学生优势,培养学生专长,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发展之路。这里将学生特点纳入目标依据中,以期培养出有能力、有素质,同时又有专攻、有特长的旅游创新创业人才。

(二)目标体系

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旅游业培育拥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新一代旅游人才。本文在以社会需求、高校层次、双创环境和学生特点为依据的前提下,结合素质能力双轮驱动理念,提出“培养素能结合型、跨界思维性、个性发展型旅游双创人才”的培养总目标,构建适应高校本科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见图1)。该目标体系以社会需求、高校层次、双创环境和学生特点为依据,以总目标为核心,同时将总目标划分为四大分目标,分别为素质目标、能力目标、基础知识目标和实践提升目标,四大分目标可以分为三大目标层次,其中知识目标是基础目标层,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是核心目标层,实践与应用是提升目标层。

1.基础目标层。知识目标是目标体系的基础层,知识是一个人才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它是创新创业的来源和基础,所以掌握足够的知识是创新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旅游业是综合性较强的产业,同时随着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加速融合,旅游人才也需要掌握更加广泛的知识,从而具备跨界思维的能力适应目前社会发展的广泛需求。对于旅游双创人才来说,知识的掌握一方面需要做到广博,即了解全面的知识,这包括历史地理知识、语言文学知识、法律艺术知识、心理学知识以及经济管理知识等等;另一方面还需要做到“精深”,即对旅游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掌握,包括旅游业基础知识、旅游业务知识、旅游管理知识等等。[2]

2.核心目标层。核心目标层由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共同组成,能力和素质是旅游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能力是旅游人才创新创业实现的重要支撑,全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将为旅游创新创业提供更高的可能性,高校旅游双创人才需要培养的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组织管理、领导决策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学生通过主动和被动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素质是旅游人才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素质主要包括自然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和职业素质,自然素质是人的外形外貌、性格特点,文化素质是其文化素养,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态情绪,思想素质是人的品质道德和三观,职业素质是指是创业意识和勇气,以及对事业的热爱和责任心。[3]相对于能力来说,素质更多是先天的特点和惯常的修养,是长期培养的结果。

3.提升目标层。提升目标层是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即将自身掌握的知识、长期培养的素质和能力应用并付诸实践。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更加突出创新创业的重要地位。创新精神需要在实践中的磨砺,创业能力需要在实践中提升,要培养高素质、多能力的创新创业旅游人才,实践是关键。因此,在高校旅游双创人才的培养中,要将实践和应用作为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模式和教学活动中加入实践和应用这一重要环节,让学生更多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去。

三、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途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过去我国高校灌输式的教学理念难以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更不能满足目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4]我国提出素质教育以来,各层次学校都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而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来说,教学的根本不是教学知识,更多的是授予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个性特质,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发展。[5]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开设地质地理、民俗文化等相关的旅游公选课程,由学生自主选课,从而挖掘学生的兴趣点,也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生也能更有效地接受知识。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对于高校双创旅游人才培养来说,教学方法更多是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知识技能的应用性以及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性。具体来说,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通过案例等多等形式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适量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并丰富实践内容,比如带学生实地参观重要旅游企业,学习企业经营理念和模式,参与企业实习实训,深入企业学习。

(三)强调实践育人,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实践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方面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加直接地获得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又可以通过实践验证和丰富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旅游业作为服务行业,在实际操作中多从业人员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要求更多,而要培养旅游创新创业人才,更加需要通过实践和应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目前,国家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全方面的支持,包括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比赛、创新创业人才评选等等,在教习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四)改进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习知识是学生的重要任务,传播知识是学校的重要职责。思政教育在高校中虽然一直是必修课程,但实际并没有得到学校和学生的重视,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课堂教育。真正的人才不仅仅要有出色的能力,更要有端正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才能够成为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内涵的新一代社会栋梁。在旅游双创人才培养中,同样要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要脱离过去的形式主义,广泛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通过丰富的活动、实践、文化、公益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五)加强技术融合,推进教学资源共享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各种专业优质的教学资源库、慕课微课等网络课堂、企业模拟实训软件等资源层出不穷。高校旅游双创人才教育要充分运用这些重要的资源,加强高校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对于专业教师来说,要加强信息化教学培训,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引入信息化教学,比如鼓励学生登陆网络课堂进行课外知识学习,指导学生运用模拟实训软件经营管理旅游企业等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旅游双创人才是目前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今后高校旅游人才培养仍然任重道远。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正确指引我国高校旅游双创人才的培养方向,提高旅游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拥有跨界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实现个性化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马勇,唐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3

[2]周霄,马勇,刘名俭.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质量提升研究[J].科信信息,2007(12)

[3]周霄,马勇,刘名俭.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系统构建研究――基于“素能结合”的导向[J].现代商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