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及环境经济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1:50

资源及环境经济学篇1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一、当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统一,且很少体现出经济学的特色

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学术界主要有这样几类:(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及其相互关系,或者研究经济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总之是将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关系作为研究对象。(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述关系中将经济纳入相互关系的研究中。

2.学科体系不严谨且缺乏整体性

从目前已经出版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教材和著作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由于在上述基本问题上的认识尚不统一,因此在其研究内容上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背景和基础不同,以及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学科对象的认识不统一,因此在研究体系构建上差异极大。

3.缺乏应有的基础理论支持

任何学科的形成,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理论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除了借用已有的人口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现成理论,没有自己本学科独有的理论。或者在各学者所建立的体系中,有意识地忽略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本文试将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首先,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渊源上看,该学科主要由原来的人口经济学学科发展而来,而非从经济学内部分化而来。从事人口经济学的大多是当前活跃在人口研究领域的学者,而随着很多大专院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博士学位点的建立,一些环境学科和经济学科也都出现了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和科研的学者队伍。这些学者研究背景差异很大,而真正从事经济学主流方向研究的学者反而较少涉足这个新的学科领域。

第二,学科涉及的领域跨度过大,学者受学科背景局限对该学科比较难以驾驭。如前所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横跨人口学、经济学、环境学、资源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因此从事该学科的者需要具备或基本具备这几大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基础。然而,在现实中很少有学者能同时经受这几个方面的专业培训,或有精力同时对几个学科进行潜心深造。因此,这是阻碍该学科发展的一个现实原因。

第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几大学科之间的真正交流和沟通远远不够,尤其是经济学界对本学科的关注、实际参与比较缺乏。从国务院学位办设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以后,由一些著名大学牵头,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召开过四次本学科的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

组织者邀请了全国范围内主要博士点和部分硕士点单位参与,对学科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就会议参加者而言,主要集中在人口学和资源环境学领域的学者,真正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非常少见。除了这样一个平台的交流以外,该学科在其他方面的交流就很少。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资源环境方面的专家,很少能一起对有关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更别论展开争论了。

三、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视角思考

1.关于研究对象的经济学表述

如前所述,一些学者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或矛盾作为研究对象。本文认为,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应当是本学科的研究客体,而不是真正的研究对象。再说,这也不是经济学的表述,而且很难将这样的两维交叉的关系直接纳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因此,需要有一种经济学视角的表述,将人口与资环境关系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视野中。研究对象的确定,应该有一定的抽象过程。尤其是在我们将人口、资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时。

2.关于用经济学外部性原理来分析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矛盾与问题的思考对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的主要研究客体即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能否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解释和分析呢?本文认为,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就是一种很好的分析工具。

四、基本结论及探讨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必须进一步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框架将其统一起来,该学科才能得到顺利健康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经济学、人口学、资源与环境学领域学者来共同协作,将其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学科。

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加以抽象,以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和矛盾为研究课题,从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共性加以抽象,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表述为“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系统(而非传统的经济增长)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稀缺性资源的合理调配(或配置)的学科”。这样的表述,既符合经济学的惯例,同时又能充分体现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与问题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并具有超越传统经济学的更广阔的视野。

3.采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用基本分析手段,对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与矛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也有着广泛的前景。当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角度和视角远非这几个方面所能囊括。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将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视角以及分析方法,借鉴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和问题分析中去,这应该是本学科需要做出极大努力的方向。而且,将人口、资源、环境等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共同引入经济系统之中,这不仅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将带来宏观经济理论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23.

资源及环境经济学篇2

关键词:资源环境审计;生态;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自《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颁布以来,各地方审计部门对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随着“两型社会”的提出,维护资源环境成为了资源环境审计的最高宗旨,在工作上也加大了力度,使得相关工作也随之提高,成绩也非常显著。

一、资源环境审计的概念

资源环境审计主要是指通过各级审计部门的联动工作,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所开展的环境管理进行更加系统化的监督管理,并通过评价鉴定其经济活动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以此来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所上报的信息进行验证,确保信息更加真实可靠。简而言之,资源环境审计就是指验证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下,对环境责任的实施情况进行审计的特殊审计。

二、资源环境审计的目标

资源环境审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措施解决效益问题,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大力促进社会、经济及环境三者的和谐发展[1]。这就要求在审计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多种方式来协同完成。实际操作时,按照既定的审计目标,明确审计工作中的难点、重点及范围等问题,通过灵活的手段,结合多种审计手段,大力加强指导和检查、监督和服务等工作,将影响资源环境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以此来促进资源环境的进一步提升。

三、资源环境审计的作用

1.利于“两型社会”的建设。资源环境审计的目标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是相同的,“两型社会”建设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采取正确的方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环节进行科学化的控制,以确保能够达到保护资源的作用,并以此来进一步促进资源利用的提升,进而保证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三者的和谐发展。而资源环境审计主要是依靠各地审计部门通过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并按照相关政策法规对地方资源环境的使用资金进行保护,以此来推进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三者的和谐发展。为此,资源环境审计能够有效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并体现出了其对“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2.利于科学发展观的实现。在社会科学发展和审计科学发展的进程中,资源环境审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发展观是将经济和资源环境作为基础条件,结合各地方部门的大力协助,以此来推进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和谐发展。资源环境审计在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可以通过监督管理,将破坏资源环境的有关情况进行披露,使得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符合科学性。资源环境审计与科学发展观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在社会不断发展的道路上,资源环境审计能够更好地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这也是顺应时代需求,更是创新审计的重大举措[2]。就当前而言,资源环境审计已成为了审计体系中尤为重要的部分,对环保和经济发展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3.利于“十二五”规划的落实。“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经济发展应当是将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作为基础条件,杜绝只重经济轻视环境保护的行为,该行为只会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既要重视经济的快速推进,又要加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以确保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和谐统一[3]。通过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能够保证资源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

4.利于环境问题的改善。资源环境审计主要是针对环境污染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进行解决,全面实施资源环境审计能够有效改善企业对环境的重视度,进而运用更加生态环保的资源配置,实现环境有效保护。

四、资源环境审计的内容

1.资源利用情况和环境保护情况审计。(1)主要将土地及水资源等开发和治理纳入到审计工作中来,并通过加大监管力度,及时处理浪费及破坏资源的行为,通过客观评价制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2)对水和大气等生态环境的审计工作,应当全面结合环境监测的各项指标,来推进企业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并通过跟踪检查来控制污染情况;(3)在生态建设的工程中,应当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加强生态保护的效果。

2.资源环保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审计。资金对环保工作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动力源,因此加强环保资金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时,应当将环保资金的筹集、管理的规范性以及资金的使用制度等均纳入到审计中来,保持资金的透明度,并坚决防止出现腐败行为。

3.资源环保政策和管理系统的落实情况审计。资源环境审计应当加大对各级部门和地方企业的审计调查力度,建立起规范合理的监督评价体系,以此来确保地方能够将制度落实到位,企业能够严格遵守,有效推进环保政策的科学规范化[4]。资源环境审计还应当加强对地方部门监控系统的管理监督,监控项目应当包含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制度的建立、生态问题治理措施、指标数据的和监测报告等方面,以此来确保管理系统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4.资源环保责任的履行情况审计。资源环境审计通过大力加强单位环保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评价,评价内容主要为是否存在未按照规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是否存在履职不力的情况、是否出现环保绩效不达标等情况。一旦查出应当严肃处理,加大对违规行为的罚款力度,突破环保项目的实施工程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

总而言之,资源环境审计对经济、社会及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计部门在履行职责时,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才能够有效确保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到位,充分发挥对“两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波,李志明,刘迎祥.加强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36).

[2]张清玉.资源环境审计之策略优化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1).

资源及环境经济学篇3

一、资源环境审计的概念

资源环境审计主要是指通过各级审计部门的联动工作,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所开展的环境管理进行更加系统化的监督管理,并通过评价鉴定其经济活动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以此来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所上报的信息进行验证,确保信息更加真实可靠。简而言之,资源环境审计就是指验证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下,对环境责任的实施情况进行审计的特殊审计。

二、资源环境审计的目标

资源环境审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措施解决效益问题,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大力促进社会、经济及环境三者的和谐发展[1]。这就要求在审计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多种方式来协同完成。实际操作时,按照既定的审计目标,明确审计工作中的难点、重点及范围等问题,通过灵活的手段,结合多种审计手段,大力加强指导和检查、监督和服务等工作,将影响资源环境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以此来促进资源环境的进一步提升。

三、资源环境审计的作用

1.利于“两型社会”的建设。资源环境审计的目标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是相同的,“两型社会”建设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采取正确的方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环节进行科学化的控制,以确保能够达到保护资源的作用,并以此来进一步促进资源利用的提升,进而保证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三者的和谐发展。而资源环境审计主要是依靠各地审计部门通过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并按照相关政策法规对地方资源环境的使用资金进行保护,以此来推进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三者的和谐发。为此,资源环境审计能够有效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并现出了其对“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2.利于科学发展观的实现。在社会科学发展和审计科学发展的进程中,资源环境审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发展观是将经济和资源环境作为基础条件,结合各地方部门的大力协助,以此来推进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和谐发展。资源环境审计在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可以通过监督管理,将破坏资源环境的有关情况进行披露,使得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符合科学性。资源环境审计与科学发展观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在社会不断发展的道路上,资源环境审计能够更好地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这也是顺应时代需求,更是创新审计的重大举措[2]。就当前而言,资源环境审计已成为了审计体系中尤为重要的部分,对环保和经济发展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3.利于“十二五规划”的落实。“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经济发展应当是将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作为基础条件,杜绝只重经济轻视环境保护的行为,该行为只会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既要重视经济的快速推进,又要加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以确保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和谐统一[3]。通过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能够保证资源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

4.利于环境问题的改善。资源环境审计主要是针对环境污染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进行解决,全面实施资源环境审计能够有效改善企业对环境的重视度,进而运用更加生态环保的资源配置,实现环境有效保护。

四、资源环境审计的内容

1.资源利用情况和环境保护情况审计。(1)主要将土地及水资源等开发和治理纳入到审计工作中来,并通过加大监管力度,及时处理浪费及破坏资源的行为,通过客观评价制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2)对水和大气等生态环境的审计工作,应当全面结合环境监测的各项指标,来推进企业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并通过跟踪检查来控制污染情况;(3)在生态建设的工程中,应当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加强生态保护的效果。

2.资源环保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审计。资金对环保工作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动力源,因此加强环保资金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时,应当将环保资金的筹集、管理的规范性以及资金的使用制度等均纳入到审计中来,保持资金的透明度,并坚决防止出现腐败行为。

3.资源环保政策和管理系统的落实情况审计。资源环境审计应当加大对各级部门和地方企业的审计调查力度,建立起规范合理的监督评价体系,以此来确保地方能够将制度落实到位,企业能够严格遵守,有效推进环保政策的科学规范化[4]。资源环境审计还应当加强对地方部门监控系统的管理监督,监控项目应当包含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制度的建立、生态问题治理措施、指标数据的和监测报告等方面,以此来确保管理系统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4.资源环保责任的履行情况审计。资源环境审计通过大力加强单位环保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评价,评价内容主要为是否存在未按照规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是否存在履职不力的情况、是否出现环保绩效不达标等情况。一旦查出应当严肃处理,加大对违规行为的罚款力度,突破环保项目的实施工程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

总而言之,资源环境审计对经济、社会及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计部门在履行职责时,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才能够有效确保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到位,充分发挥对“两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波,李志明,刘迎祥.加强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36).

[2]张清玉.资源环境审计之策略优化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1).

资源及环境经济学篇4

关键词循环经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会计新体系

环境与企业是一个统一的生命体,环境不仅能吸纳企业排放的各种污染,同时也是一种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投入。企业生存与环境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循环经济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环境的考量,要大力发展企业环境会计体系,不仅要计量人类生产劳动力的消耗补偿,也要充分地考虑企业在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补偿及消耗,以此实现环境系统、生态系统在功能、结构上的动态平衡,完成环境资源的良性循环及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概述

庞大的人口基数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传统的经济模式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先生产后治理污染的单程式消耗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人们再提出了“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的“两低一高”发展模式,强调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而新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则体现了对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cuse)、资源化(Recycle)”以“3R”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减量化(Reduce),其核心宗旨是尽可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最大程度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及废弃物的产生;再利用(Recuse),则要避免将产品过早淘汰,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资源化(Recycle),即是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时,将废弃物边废为宝,化害为利,尽可能将废弃物转化为可用的资源。相对于传统经济,循环经济对现行会计有着独特的要求,更加重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

二、循环经济下传统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内容不够完整

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使用的是货币计量,所能反映的经济活动都能用货币计量,但无法体现出会计主体的环境状况,而在循环经济视域下,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资源的消耗等都是无法用货币进行计量。传统的环境会计报告目标是“向当前和潜在的投资者、政府管理机构及债权人等环境利益关系人提供有关报告主体对其理性投资、环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货款以及其他决策有用的信息”,其主要受托责任是加强对处于生产末端污染物的治理。在循环经济下,“受托责任”不仅限于末端污染的治理,更为重要的是在“3R”原则指导下着重于源头污染的治理,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与治理,以达到“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的治理要求。此外,循环经济要求除了提供传统财务会计信息给予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使用者外,也应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相关的非财务信息如企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及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由此可见,循环经济对会计核算的内容相较于传统核算内容更加完整、全面,要求也更高。

(二)现行会计核算缺乏对循环成本的反映

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可以借鉴环境会计要素划分循环经济的目标及对象,增加循循环经济成本、循环经济负债、循环经济收入、循环经济利润这四个循环经济会计要素,以此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资源的影响。其中的循环经济成本,是指在“3R”原则指导下,企业因执行环境目标而采取的措施成本。现行会计过程中缺乏与我国环保相适应的会计核算体系,缺乏对循环成本的反映,仅是简单设置“排污费”、“绿化费”与企业的管理费用科目中,会计核算内容不够完整,缺乏有效的核算体系。

(三)缺乏对资源、环境及收益计量的信息披露

循环经济强调从源头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除了在会计报表中设置资产、收入、利润、负债、费用等常规项目,来反映企业资源开采、废物转化、原材料有害成分降低使用及费用成本等情况,也会在会计报表附注说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环境治理标准、治理政策及污染源头治理措施等。传统的环境会计虽然将环境责任放置经济责任中去,但却是停留在污染的末端处理上,缺乏对资源、环境及收益计量的信息披露,其计量的基础建立于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上,以交易价格为前提,局限于按货币计量的业务,很少会考虑到环境因素,且披露信息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

三、发展循环经济会计体系的对策

(一)引入新计量方法,扩大核算内容

首先,引入新的计量手段,要反映企业生产过程中污染处理的情况,在循环经济下,既要用货币计量企业的资产、费用、负债、利润等,也需要非货币的计量,如针对废物的排放量等,对会计提出了多重化的计量要求,需要将非货币量的信息转化为货币量的信息,借助相关的价值评估法(例如置换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假想成本法、预防性支出法等)。其次,要使得会计核算内容更加全面完整,就需扩大会计核算的内容,例如增加绿色固定资产、绿色无形资产以及环境资产等资产账户到会计资产中去,其中,负债应增加环境负债账户,费用应涵括自然资产成本、环境保护、回收废弃物的支出;而收入的项目则应包括取得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资源等的收入。

(二)创造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会计核算体系

环境权益、环境资产、环境收入、环境负债及环境利润属于环境会计学的五大基本要素。企业环境会计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兼具财务信息及非财务信息。其加量的方式除了货币计量外,也可以是实物计量。根据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可以通过以价值量为主的多种计量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环境问题及结果进行管理和核算,一方面可以明确企业环境投入的发生的实际费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环境资源责任追根溯源。

(三)增加对循环资源利用情况的确认、计量及披露

根据循环资源的取得和发出情况,设置相应的“循环资产”账户,用以反映企业对循环经济的利用状况及贡献程度。但要注意,应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企业外购的循环资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副产品及原料剩余物等,采用不同的循环经济计量处理方法(如多重计量假设),从而体现循环资源的实际成本。对于循环资源的披露,则可以专门设置单独的财务报告,用以披露企业利用循环资源的情况,以此体现企业对循环经济的重视,从而准确地向利益相关者及社会大众披露企业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贡献。

四、小结

构建循环经济会计核算实际上就是对现有的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建立新的环境、资源、经济三位一体的核算体现,最大限度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成本,并将其纳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中去,通过循环经济的会计核算手段促使企业加强对环境资源的重视,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循环资源的利用,从而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为东北林业大学)

参考文献

资源及环境经济学篇5

[论文摘要]在我国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概念内涵以及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客观系统地评价和解析,为全面理解循环经济以及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

近年来,人们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经济思维模式,在实践中系统研究并提出了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循环经济”理念。循环经济的思想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一)社会背景

从蒸汽机诞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石油化工、生物工程、信息效应、核能发电、it技术和网络产业,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高速运转的经济体系之中,伴随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抛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工业废弃物产生的公害夺走了成千上万人的健康和生命,环境破坏造成了数以百万计的生态难民。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总体的趋势仍在恶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和技术进步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环境和资源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针对遭受破坏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有志之士早已开始反思大工业化生产的两面性。1962年美国的蕾切尔·卡孙在《寂静的春天》中最早向人类发出环境警告。1970年在美国举行的“世界地球日”大游行标志着人类开始高度警觉环境问题。1972年全球围绕“环境危机”、“石油危机”所爆发的一场“停止增长还是继续发展”中,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的报告中所揭示的问题和阐述的观点进一步引发人类对环境、生态、资源问题的重视。联合国1972年召开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召开的里约热内卢环境发展大会、2002年召开的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是人类在全球范围内提出保护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环境和发展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献的签署,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认识。循环经济的概念就是在这种社会历史的背景下,为了有效缓解环境、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而产生的。

(二)理论背景

循环经济的启蒙思想可以追溯到18世纪以后的古典经济理论和自然保护学说。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有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趋势”,若人类没有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自然环境与资源将遭到破坏,导致人口数量以灾难性的形式减少。穆勒首次将自然环境纳入经济学视野,他的“静态经济思想”将人口、资源与环境和社会发展等因素协调起来,将环境保护及其影响的时间尺度拓展到了更为长远的未来。这些启蒙式的观点和理论将分析视野纳入了自然环境、人口及资源等因素,尽管更多的是强调资源与环境对人类的经济价值,却为循环经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素材。

循环经济思想的萌芽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鲍尔丁(kennethboulding)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spaceshipeconomytheory)。那是在环境运动兴起的初期,鲍尔丁认识到必须进入经济过程思考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他认为传统工业经济可以说是牛仔经济,是一种由“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废物排放”线性流程组成的“开放式”经济,同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一样,地球资源与地球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他提出要以新的“循环式经济”代替旧的“单程式经济”,在资源容量是有限的地球上建立起循环生产体系。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中指出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应该从以线性为特征的机械论规律,转向遵循以反馈为特征的生态学规律,在今天看来有相当的超前性,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于循环经济思想和理念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内涵

在1990年出版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循环经济”是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pearce和r.k.turner正式提出。从字面意思上看,“循环”+“经济”是指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应当遵循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领域中实现闭路、循环式的流通。其深层次含义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一词是对物质闭循环流动型(closingmaterialcycle)经济的简称,是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以经济生态化为基础推进可持续发展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其内涵表现为:在经济发展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达到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循环经济本身具有系统性和生态性:

(一)系统性。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将自己作为这个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二)生态性。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循环闭环反馈式循环流动。一切物质、能源可以在不断进行的经济活动中得到梯次利用或最合理使用,资源承载的循环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循环经济明显区别于传统经济,其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这种经济模式对于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式的和一次性的,不可避免地造成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循环经济按照自然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闭循环式流程,在最大程度上持久合理地利用所有的原料和能源,最低限度地降低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需求总量逐年上升,污染排放总量不断增加,资源供需矛盾明显加剧,以减少资源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为中心的循环经济,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处于发展初期,虽然我们在保护资源的循环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却仍存在着大量的环境与资源方面的问题。在获取和使用资源引发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情况下,在我国实施循环经济显得更为紧迫和必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发展循环经济上来,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战略方针,采取果断措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一个健康良性的轨道高速、稳定地发展下去,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共赢”,建设资源节约、环境良好、经济优质、自主创新、社会和谐的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王虹,循环经济思想发展与影响评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04

[2]柴宝芬,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产生背景[j]中国电力教育,2007.04

[3]齐建国,发展循环经济:背景与对策[j]中国社会发展战略,2005.06

资源及环境经济学篇6

一、循环经济与环境审计的基本理论

(一)环境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审计的基本职能是对受托经济责任进行监督。传统的审计主要涉及经济活动,现代审计则既涉及经济活动还深入到社会领域,这引起审计职能的必然扩大。在人类活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受托责任的范围正不断扩大,在受托经济责任的基础上已经向社会、自然环境等多个领域延伸,而这些领域均有充分获取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需求。此外,现代审计的职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监督职能的范畴,评价、鉴证、管理、服务等多种职能,日益成为现代审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承担自然环境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鉴证,加强自然环境保护、管理,为环境信息需求者提供环境信息服务,必然对传统审计提出更具体、更专业的要求,环境审计的产生成为必然。环境审计是在传统审计领域中开辟的新领域,是审计学科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环境审计的产生基础与传统审计的产生基础有相同的部分即均源于受托责任。但鉴于环境资源具有社会公众共有性,其所有权的共有性这一特征决定了环境资源特殊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在经济社会中由于企业是环境资源的主要使用者,企业便应当承担环境保护的受托责任,但由于企业经济人的本性使其为了追逐利润而任意使用多种环境资源,并且不用付出相应的代价,从而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和日益恶化,而社会公众却成为其重要受害人,社会公众便开始寻求人并委托其来进行环境监督与管理。于是,受托责任扩展到环境领域便形成了受托环境责任,而这种受托环境责任履行监督与管理又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可持续发展下的受托环境责任”是环境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原则战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环境保护运动促成了循环经济理念的发展,由于各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背景不同,对循环经济的内涵理解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化。在我国,“循环经济”一词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很多学者、组织机构从不同角度对其作了多种界定。《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指出,“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在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过程中,应当保障生产安全,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防止产生再次污染。”

(三)循环经济下环境审计的内涵围绕什么是环境审计这一概念,国内外相关组织机构、审计学者与实际工作者发表了多种看法,在此以美国环保署和国际商会的观点做简要介绍。美国环保署(epa)认为,“环境审计是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其它法定机构对适用于环境要求的有关业务经营及活动所进行的系统的、有证据的、定期的、客观的检查”。国际商会(iCC)认为,“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的工具,它是对与环境有关的组织、管理和设备等业绩进行系统地、有说服力地、客观地估价,并通过有助于环境管理和控制、有助于对公司有关环境规范方面的政策鉴证等手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

长期以来环境破坏末端治理是环境保护的传统思路,但循环经济突破了这种狭隘的观念,拓宽了环境治理的视野,使环境保护向前延伸到了经济运行机制的层面,是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环境审计应体现循环经济这一突破,环境审计范围也不能再局限于经济活动结果的审计,而是向前延伸到经济运行机制层面的审计。其一,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运用环境审计手段分析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在源头上控制将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其二,运用环境审计手段开展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的定量、定性分析,并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环境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环境管理内部控制以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做出客观评价;其三,向委托人提供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审计报告。由此可知,循环经济下的环境审计是指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下受托环境责任的履行,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等采用科学的方法,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等规范对被审计单位在发展循环经济、履行受托环境责任过程及环境活动产生影响的经济事项和经济结果所进行的检查、监督、鉴证、评价、报告等的环境管理活动。

二、循环经济下环境审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循环经济下开展环境审计的必要性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曾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十二五”规划中再次提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当前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是社会各界的共识,其中极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开展环境审计工作,通过开展环境审计,可以对企业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使之达到管理有效、控制得当,以提高经济效益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二)循环经济下开展环境审计的可行性首先,从理论上讲,循环经济与环境审计之间的天然联系为循环经济下实施环境审计提供了可行性。发展循环经济能够节约有限的资源,使生产的发展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并重,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强调降低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更注重资源的再利用与再循环的循环使用,同时强调投入产出比,以使经济、社会、环境整体总效益最大化使人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通过环境审计,揭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存在的违法、违规、无效、低效行为,促使被审计单位承担环境责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环境审计都是为了使企业摆脱传统粗放的经济运行方式,大力发展新型的集约化、绿色化、科学化、可持续化的发展模式,承担起受托环境责任。循环经济发展是环境审计开展的必要前提,环境审计是推进循环经济运行方式的有利手段和可行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与开展环境审计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关系。一方面,受托环境责任要求企业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开展环境审计;另一方面,环境审计又能反过来检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等工作的完成情况,对于企业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起到监督与制约的作用,从而使受托环境责任得到有效履行。因此在循环经济运行方式下开展环境审计具有理论的可行性。

其次,从政策法规上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及深远意义,逐步制订了多层次的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并且不断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目前,我国组织修订了水污染防治法,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在物权法、刑法修正案及其他有关法律中也针对环境保护作出了新的规定;开展了水、大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清洁生产等环保相关法律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国务院颁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8项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出台脱硫电价、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等一系列政策,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生态补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试点。并且,截至到2011年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现行标准已达1300项。另外,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审计法规、条例,如《审计法》、《中国审计法规》、《注册会计师法》、《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内部审计暂行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为循环经济视角下实施环境审计提供了依据上的可行性。

再者,从机构设置及社会宣传上讲,循环经济下开展环境审计具有组织、意识上的可行性。目前环境审计在我国虽然还是起步阶段,但相关各方一直都致力于环境审计的宣传与执行。我国于1983年正式成立审计署,1983年到1997年在审计署开展的审计项目中已经涉及到了一些环境保护资金的审计事项。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2年通过了《21世纪议程》,我国政府于1994年3月作出了履行《21世纪议程》等文件的庄严承诺即《中国21世纪议程》,并明确提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包括水、土等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还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治土地荒漠化,防灾减灾等”。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开启了环境审计意识上的可行性;1995年,在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开罗会议上,中国审计署在提交的会议论文中对环境审计的作用和责任、环境审计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1997年,中国审计学会在《审计研究》期刊上,举办环境审计研究专题,得到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1998年,我国审计署成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明确了环境审计的职能,这标志着我国环境审计新阶段的开始;2002年,中国审计学会再次召开环境审计研讨会,这充分说明了环境审计日益被重视;2008年,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将环境审计的实施提到了日程上来,并且引起了理论界对于环境审计研究的重视,形成了一定的社会舆论,奠定了循环经济下开展环境审计的组织、宣传基础。

三、循环经济视角下环境审计的实施策略

(一)环境审计自身体系建设策略环境审计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相关理论、方法等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应该把制定环境审计的法规体系、增加环境审计的实施主体、拓宽环境审计的实施领域、创新环境审计的方式方法作为环境审计自身体系建设的重点。

第一,制订环境审计的法规体系,明确环境审计政策法规依据。我国已经制订了一些与环境审计相关的政策以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目前还没有用于直接指导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现有国家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准则等审计规范不能对因环境问题引起的环境事项审计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而目前还没有专门制定环境审计的规范。因此,应尽快研究环境审计立法、制定具体的环境审计准则,以确立法律的权威性,统一环境审计的评价依据,减少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

第二,增加环境审计的实施主体,开展内外部全方位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是我国审计领域的三大审计主体,但目前在我国环境审计领域政府环境审计却是最大的主体,就其审计范围来看也主要是由政府审计部门实施的外部环境审计,较少涉及企业及其他微观主体的自身内部环境审计,而由注册会计师开展的民间审计也受到很大限制。伴随着我国循环经济运行方式的深入推进,重视审计环境系统以及评估环境风险是环境管理发展的趋势,微观企业自愿式环境审计必将提上日程,环境审计必然由外部强制式审计发展为强制式审计与自愿式审计相结合,企业微观层面的内部环境审计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环境问题将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长期财务安全,民间审计的第三方身份能为企业环境审计提供客观、公正的审计鉴证,注册会计师介入环境审计与报告活动成为一种必然和可能。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应三方协调开展环境审计,互为补充,将能全方位、分层次地审查和评价被审单位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环境保护和治理情况及取得的绩效等。

第三,扩大环境审计的内容,拓宽环境审计实施领域。在以政府环境审计为主的当前,环境法规的遵循性和财务报表中环境事项的处理和披露是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在循环经济逐步落实的过程中及环境审计实务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环境审计的内容必将得到进一步扩大,环境审计实施领域也将大大拓展。环境审计的内容至少应该扩大到企业清洁生产审计、企业环境责任审计、企业环境绩效审计、企业环境财务审计、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审计、企业碳排放审计、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审计、政府生态环境建设审计、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财务和政府环境责任审计等。环境审计的领域就目前来看至少应涉及到土地资源和水环境审计、大气污染防治、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海洋资源、固体废物和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并且随着循环经济及环境审计的进一步发展,环境审计的内容及审计领域也必将会有更多的新增和扩充。

第四,探索环境审计的审计模式,创新环境审计的方式方法。我国环境审计在审计方式方法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针对政府审计,缺乏系统性,与环境学科的融合也不够,尚未打破传统审计研究框架,难以取得适应环境审计实务开展的突破性进展。实务方面,目前的环境审计实务,多采用项目为导向、以资金审计为重点的审计模式,没有突出区域环境审计的整体效应,难以适应逐步拓展的环境审计领域的需要。因此新型的、遵循环境领域自然规律、符合环境审计特点的审计模式的探索及环境审计方式方法的创新,已成为目前环境审计发展的瓶颈。对此,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环境审计一要积极开展合作审计,各级审计机关尤其是上级审计机关要根据环境保护跨行政区域的特点,积极组织相关审计机关和协调相关主管部门,对水、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等共同关注的区(流)域性生态环境事项,通过平行或联合审计的方式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并建立协商机制,加强审计情况的协调、沟通与交流,共同研究和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办法;二要积极开展跟踪审计,各级审计机关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资源开发利用和环保工程项目、重大资源环境管理政策措施和战略规划等(如国家大江大河及湖泊治理规划、退耕还林工程和节能减排政策执行),要积极试行跟踪审计和审计调查;三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与方法,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排污费核定和污染物减排核算办法、环境统计信息系统、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和污水处理信息系统等。

(二)环境审计外部保障措施建设策略循环经济视角下环境审计的实施除考虑环境审计自身体系建设外,还应考虑环境审计外部保障措施建设。

第一,加快环境会计的实施,规范环境审计的信息载体。环境会计能对企业一定时期的环境效益进行确认和计量并向信息需求者提供环境信息,而在我国目前环境会计的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指标均未披露,现有会计报表提供的是经济效益指标,对开展环境审计所需资料现行会计还无法提供。针对目前的现状,首先应尽快制定便于环境信息披露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基本核算体系,再者规范环境信息披露形式,不能仅局限于目前的环境报告书。另外,还要加强环境保护系统的管理以及相关资料的管理,保证环保管理系统高效、及时运转,确保环保资料的真实有效性,规范环境审计的信息载体。

第二,加快环境审计的宣传,提高环境审计的社会舆论。我国已就环境审计开展了系列的宣传工作,但与一些环境审计开展较好的国家相比,我国环境保护和环境审计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环境审计的质量,提高社会对环境审计的重视度,一定要注重环境审计的宣传工作,使人们认识到环境审计的重要性,这也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的社会监督;再者要处理好重大环境问题和环境案件,要使这些容易引起社会反响的环境问题起到一点带面的辐射作用,以扩大环境审计的影响和社会的认可度,使环境审计适应环保工作和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

第三,规范相关主体的职责权限,协调环境保护活动的管理与监督。环境保护部门、审计部门、企业三者是环境管理领域的行为主体,彼此各司其职又紧密联系。《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国家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对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向本级政府负责,是环境保护的专门管理机关,其立足于大范围的环境保护,对环境进行规划和监控,具有技术性的特点。而审计机构则主要负责经济监督,对保护治理环境、促进生态平衡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包括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经济活动及环境保护的经济结果的审核、评价,具有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特点。二者是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监督,不能相互取代。虽然循环经济及环境审计在宏观上主要由政府加以促进引导,但在具体实施上则还是要以企业为主,因为企业对环境资源无限索取或肆意破坏与污染的行为虽然是个体行为,但无数的个体行为作用于环境,就可能会破坏环境的承载能力,制约人类未来的发展。因此,企业应克制自己对环境无限制的索取,合理使用资源于生产活动中,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及环境的效益。因此,应协调好相关主体的职责权限,提升监管力度和实施效果。

第四,提高环境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环境审计是综合性较强的审计领域,不仅需要一般的审计学知识,更多的是要具备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社会学、统计学、工程学等知识,因此开展环境审计的工作难度较大,对环境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目前培养的多为一般财经类审计人员,即使是已经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由于其对环境审计业务接触较少的原因也很难具备环境审计所需的知识、技能等专业胜任能力。因此,针对环境审计对审计人员要具备环境等综合知识的需求特点,在提升环境审计队伍能力时要把个人专业胜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环境审计专业团队建设结合起来。就个人能力提升上可以采取选送业务骨干到主管部门或基层单位挂职交流、相关单位积极组织开展资源环境审计业务培训,帮助审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优化结构、提高素质或从资源环保部门选调专门人才等方式加强人才培养。就审计人员专业团队建设上可招收具有资源、环境专业(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和矿业工程等)的人员充实到审计队伍,并且要积极聘请在资源环保领域具有丰富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外部专家,通过直接参加审计项目或召开专题研讨会等方式,指导、帮助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弥补审计人员专业技能上的不足,提高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系2011年河南省审计科研立项课题“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环境审计研究”(课题编号:0510)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明辉、张艳、张娟:《国外环境审计研究述评》,《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2]张长江、陈良华、黄寿昌:《中国环境审计研究10年回顾:轨迹、问题与前瞻》,《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3期。

资源及环境经济学篇7

关键词环境核算经济价值量核算方法

1引言

环境经济核算已成为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焦点,其基本思想是将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测算出经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称为国内生态产出或绿色产出(英文简称eDp),以弥补传统GDp指标的不足。

在经济活动中,由于发展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处理得不好,已经出现了各种严重的生态问题,空气污染、水质污染、森林消失、土壤沙化、资源枯竭等等,这些问题既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又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相适应,环境保护是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是相互联系的,并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程度是区分传统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分水岭。在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中,经济过程和环境系统是完全分离的,因此,它不能反映环境对经济过程的贡献,从而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为了适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统计核算的新要求,联合国统计局和世界银行在其联合发表的题为《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了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未能包括环境资源因素的重大缺陷,并从1987年起联合开展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研究》。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主体文件中明确规定,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会员国的主要目标为扩大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环境和社会因素纳入该体系,至少所有会员国的核算体系应包括附属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挪威和芬兰是欧洲开展自然资源核算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同领域中处于领先行列。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学者还开始利用实际的统计资料开展实证分析。本文拟对我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子系统———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进行研究。

2国外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基本思路

联合国统计局向世界各国公布的《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SSDS)曾对环境经济核算的范围作了推荐性界定:凡是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空间、地貌、土壤、动植物、矿物等都是环境经济核算的范围。按照其要求,环境经济核算范围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这三者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它们是环境经济核算的主体。

2.1地理条件核算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条件,主要指某一地域内的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貌和气候等方面的自然物质要素。在统计核算中具体指与社会人口生活息息相关的地貌、气温和干湿度。这些自然要素影响人类的活动,制约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能够从一侧面反映某个行政区域或一个国家人口的生存环境。从这三个方面设计指标构造核算表进行地理条件的核算。

2.2自然资源核算

自然资源是指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它包括土地资源、地下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资源。自然资源用以下指标核算:自然资源储量变化串、自然资源结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及消费量、矿产资源回采串、自然资源破坏成退化程度、资源进出口量。

2.3环境资源、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核算

环境资源可分为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其中,生态环境包括土地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环境和水生态环境等。环境污染,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排放的废弃物质超过环境的容量和自净能力,致使环境质量恶化、生态系统失调的一种活动。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治理污染、改造生存环境、维持环境自净能力的活动。

环境指标核算包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及变化量,人均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故总量及变化串,废气处理串、工业污水排故量及变化串、森林覆盖串、人均森林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及变化串,沙漠化土地面积及变化串、草原退化面积及变化串、自然保护区面积、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及变化率、受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森林覆盖率增长率、格林综合污染指数、“三废”综合利用量、城市噪音水平、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环保投资占GDp比重、抗灾串、人均资源数员以及支撑的潜力、环境承载能力。

上述三个方面构成了环境经济的实物量核算。虽然实物量核算是环境经济核算的基础,但仅仅依靠实物量核算提供的数据,还不能全面地描述环境资源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因为,不同的计量单位使各种实物数据无法综合,而且也缺乏可比性。要想得出综合并具备可比性的核算结果,必须同时以货币单位进行计量,进行价值量核算。

由于环境资源的使用大多属于非货币交易,在难以通过市场行为确定其价格的情况下,对资源增减、环境变化的估价只能采用虚拟方法。现从理论上提出了三种虚拟估价方法:

(1)市场价格法。它以经济活动对环境资源的利用量和相应的市场价格来计算环境资源的经济使用价值。从理论上讲,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核算最适合国民经济核算,但现实中的环境资源利用远未市场化,这就为市场价格法的运用带来了因难。一般认为,市场价格法比较适合于环境货物(如开采的地下资源)数量利用的情况。

(2)住户意愿法。它就是以人们为了自己将来的健康和福利,利用和改善资源环境而愿意承担的费用作为环境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的损失价值。由于该方法受主客观因素影响,随意性大,在目前的环境经济核算中,一般和市场价格法合起来应用。

(3)维护成本法。环境经济成本概念的提出,其理论基础是环境的资源观和价值观。环境作为一种资源,是因为环境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组合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得以实现的基础,离开这一资源基础,人类将不复存在。

(4)按照资源环境恢复到耗减和降级前的水平所需的费用来计算其价值。与市场价格法相比,维护成本法在理论上更加体现持续发展的思想,因为维持资源环境的数量和质量水平不变,也就是保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用公式表示为:

eC=(D-S)×i,

其中:eC为环境成本,D为环境资源需求量,S为环境资源供应量,i为环境成本系数。

环境成本表现为人类活动对周围环境质量和受纳体的不利影响所造成的全部损失,包括对活动地造成的损失和对活动地以外的其他区域造成的损失。从量的角度看,环境成本应等于受纳体损失的总和。因此,国际上一些专家比较看重维护成本法。

总之,国外价值量核算方法注重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的计算,主要考虑耗减问题。同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区户相比,现在,价值量核算方法增加了对“外部”环境成本和收益的核算,它在以下两方面扩展并完善了Sna体系:产品生产和最终需求对自然资源的使用;由于污染等因素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对我国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的思考

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必须尽快实行环境核算,以此强化人们的环境与资源意识。但是,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不完善,环境统计资料也残缺不全,要建立我国的经济与资源环境综合核算体系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结合对目前我国环境经济核算现状的分析,目前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应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才会更为科学可行:

(1)经济信息与环境信息并重。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基于对环境因素的考虑,在核算内容上会产生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计算增加值时,将考虑生产经营过程对自然资源的使用等因素,并把它们视同中间投入予以剔除;二是在认同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入地分析和考量经济活动对环境资源的使用效率。这就需要在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时要将经济信息与环境信息并重来考虑。

(2)宏观核算与微观核算相协调。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的视野不能仅局限于单个企业,也不能单单从社会经济的整体角度考虑问题。在企业环境核算内容与方法的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宏观思维,以保障企业间环境核算信息的统一性、可比性和系统性,同时要根据单个企业的特质区分对待,这样就会使得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考虑的层次更为全面。

参考文献

1朱启贵.环境核算研究[J].生态经济,1996(2)

2薛伟.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经济综合核算[J].统计研究,1996(6)

3高敏雪.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综合环境[J].生态经济,1997(1)

4高敏雪,谷泓.对环境经济核算的总体认识[J].统计研究,1998(3)

5林娜.建立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若干思考[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6高敏雪,王彦.环境经济核算再认识[J].统计研究,2000(4)

7刘红艳.环境经济核算初探[J].江苏统计,2000(8)

8陈杏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J].山东经济,2001(5)

9常宁.对微观环境经济核算的思考[J].中国统计,2004(4)

资源及环境经济学篇8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必须对经济发展模式作根本性的变革,改变社会生产和消费方式,依靠科技进步,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是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模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产业革命,其萌芽状态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如果人类不合理地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将会使地球走向毁灭,同时也把污染视为未得到合理利用的“资源剩余”,即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没有绝对无用的垃圾。70年代人类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世界各国开始重视污染物产生后的治理和减少其危害。80年代人们开始强调从生产和消费的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90年达国家为提高经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而以生态理念为基础,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提出相对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2002年8月,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再次深化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确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趋势。“循环经济”是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率先推出一种全新的经济活动方式。这种新型发展模式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方兴未艾,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传统经济是一种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为“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哈丁把其形象地比作“牧童经济”,指出这种资源高消耗、废物高排放的传统经济运行模式,就像一个可以任意放牧的草场,人们通过生产和消费,高强度地提取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弃置到空气、水系、土壤中。传统生产模式下的经济畸增与文明的衰落必将导致资源枯竭、生态恶化,从而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那么何为循环经济呢?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资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们的经济活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模式,将人类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将资源作为一种循环使用的原材料,重复多次地使用,同时又要求在产品生产和产品使用过程中不发生或少发生污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少投入、多产出,少污染或无污染,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相协调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循环经济以“3R”为准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减量化”针对输入端,旨在从源头就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换句话说,就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再利用”是指在过程中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产品和包装容器尽可能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同时也避免物品过早成为垃圾,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以提高其利用效率;“再循环”是针对输出端,即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双赢选择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技术相对落后,管理水平不高。据2000年普查,中国人口为129533万,占同年世界人口的21.39%,其中大陆人口占20.90%。有关人口预测表明,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数量将达到15亿的高峰。这使我国的人均资源量低下。目前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

而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地球的资源对人口及其活动的可容纳量是有一个“可持续性界限”的。我们用资源人口承载力来衡量,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说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到的期间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该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许多学者用粮食产量、矿产资源、水资源、地球本身绿色植物生产能力等对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量化。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发展的经济对环境和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过去20多年里,中国经济以年均8%左右速度增长,经济总量翻了两番。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也要注意到资源投入及污染排放也同时增长。我国城市垃圾也在以7%左右的速度增加。2000年全国668个城市生活垃圾总积存量达60亿吨以上。我国在相当长时间内还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低产出的传统发展模式,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处于很低的水平。而且,我国环保投资偏少,环境保护又着重于末端处理,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如何妥善处理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已经没有了发达国家工业化时的廉价资源和环境容量,也经不起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只顾提高GDp,不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全面小康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此外,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必须遵从国际规则,按照国际标准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特别是与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有关的质量。这正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以最小的资源代价发展经济,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循环经济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双赢选择。

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

发展循环经济符合国情,体现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只有依照循环经济的思路才能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纳入统一的框架中取得“共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

近年来,我们在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在20多个省(区、市)的20多个行业、40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建立了20个行业或地方的清洁生产中心,已有5000多家企业获得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几百种产品获得了环境标志。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学的原理组织生产,在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开发区,建立了10个生态工业园区。在辽宁、福建等省和城市开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省、生态市试点。

但是我国的循环经济实践仅仅处于试验、示范的初级阶段,普及面小,深度不够,人们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并不到位。因此,推动循环经济还要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加强相关理论和实践模式的研究,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相关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

1、加快制订政策和法律法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制订相应的法规政策才能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防止那些无视循环经济只顾短期利益的企业单位和个人造成的资源流失和环境破坏。制订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及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建立激励机制,采取有效的经济措施鼓励对废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推动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2、进行科学和严格的管理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科学和严格管理是发展这一新兴经济的重要条件。因此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推进作用,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淘汰生产工艺落后、资源浪费严重、污染严重的各类后进企业。从清洁生产角度看,只要强化管理,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钱,也可获得削减物料和污染物的明显效果。

3、采用绿色GDp统计方法

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改变过去在经济核算体系中重经济指标、忽视环境效益的评价方法,走出重“经济GDp”,轻“绿色GDp”的误区。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仅用GDp来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没有扣除环境污染成本,是默认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的。因此开展绿色经济核算,将环境因素考虑进去,重点研究环境污染、生态损失及环境保护效益的计量方法。

4、依靠科技进步,坚持以人为本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各行各业的设计单位,要根据“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设计本行业产品可持续利用的生产工艺及组装模式,积极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高质量、低污染。而科技进步依靠人员素质的提高。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使人口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达到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的,实现社会的多元性、全面性拓展。

5、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资源及环境经济学篇9

一、经济人假定下的线性经济模式———“开环”式的传统经济模式

依据经济人假定,某个微观经济单位(厂商或居民户)在经济活动中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其自身经济利益的最优化,它在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考虑自身的非经济利益。因此,在对待环境、生问题上,经济人假定下的经济模式不考虑经济发展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即除了剧毒和能引起急性中毒的废料外,绝大部分废料均不加处理地直接排入环境,由环境充当“无偿清洁夫”的角色。人们“从地球榨取资源、把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然后把剩下的东西(垃圾)送回生态圈,”靠其自然消散、稀释、分解。这种模式一方面表现为“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单程线形的物质流动模式(简称为线性经济模式);另一方面又将经济活动与环境割裂开来,成为相对于自然环境的“开环式”模式这种线性或“开环”式的传统经济模式起自工业化初期,直到20世纪中叶,我国的一些乡镇企业甚至现在仍在沿袭这种模式,表现为“高开发、低利用、高排放”的特征。因为“来得容易、用得潇洒、扔得干脆”,仿佛生活在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污之不染的环境中,对自己潇洒行为的后果自然不用关心,的确有点像牛仔,故又被称为“牛仔经济”。

二、从“开环”到“闭环”———生态经济概念的提出

在工业化以前的社会中,人类的经济活动规模较小,所排放的废弃物远远低于环境容量和净化能力所允许的范围,尽管当时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同样存在,但这种破坏的影响范围和程度都是比较小的,多数情况下是微不足道的。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企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排放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许多种废弃物的排放量已经接近甚至超过环境容量和净化能力所能够允许的限度,环境与生态因素对经济系统运行和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类逐步认识到,诸如大气层、大江大河、海洋、生态系统等环境资源是经济系统中正常的无处不在的和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博尔丁发表的《即将到来的宇宙飞船地球经济学》一文中指出,我们的地球只是茫茫太空中一艘小小的宇宙飞船,人口和经济的无序增长迟早会使船内有限的资源耗尽,而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出的废料将使飞船污,毒害船内的乘客,此时飞船会坠落,社会随之崩溃。为了避免这种悲剧,必须改变这种经济增长方式,要从“消耗型”改为“生态型”;从“开环式”转为“闭环式”。经济发展目标应以福利和实惠为主,而并非单纯地追求产量。之后,他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提出“生态经济(ecologicalecono-my)”概念,生态经济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是典型的封闭式经济增长方式,如图2所示。目前,生态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微观,即单个企业层面的单一型生态经济;中观,即企业之间层面的生态经济链;宏观,即社会层面的复合型生态经济,体现出从单一到结合、从结合到复合的层层推进特征,而每一次的推进都促使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企业是实施、发展生态经济的主体,也是体现生态经济效益最直接的个体,中观层面的生态经济链和宏观层面的复合型生态经济都是建立在发展生态企业这一层面之上的。只有企业积极参与其中,实现“最佳生产,最佳经营,最少废弃”,实行生态管理,才会更好地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从“抽象”到“具体”———循环经济理论的形成

完整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经济系统既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以及信息反馈关系,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这一概念过于笼统而且抽象,而且,它所强调的生产、消费和废的全过程就如同生态系统一样密闭循环、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以及能量守恒事实上是无法实现的。然而,科学家们在设计宇宙飞船时非常珍惜飞船空间的利用以及所携带装备和生活必需品的选择,采用循环系统设计,飞船中几乎没有废物,即使乘客的排泄物也经过处理、净化,变成乘客必需的氧气、水和盐回收,再给乘客使用。这一循环系统的设计思想成为循环经济理论的形成基础。在鲍尔丁的启发下,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和克里·特纳于1990年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先提出“循环经济(Cycliceconomy)”概念,要求在整个经济流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投入并且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即减量化(Reduce),废弃物再利用(Reuse),通过再循环(Recycle)减少最终废物处理量。“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即“3R”,成为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其科学的排列顺序如下:一是减量化,避免产生———属于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二是再利用———属于过程,旨在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其次是对于源头不能削减的污染物和经过消费者使用的包装废弃物、旧货等加以回收利用,使它们回到经济循环中。三是再循环———属于输出端,旨在把废弃物再次资源化以减少最终处理量。循环经济体现了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观念,是具体、可行的经济运行模式。

四、从“模糊”到“鲜明”———绿色经济理念的确立

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首先提出“绿色经济(Greeneconomy)”,认为经济发展必须是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可以承受的,不会因盲目追求生产增长而造成社会分裂和生态危机,不会因为自然资源耗竭而使经济无法持续发展,主张从社会及其生态条件出发,建立一种“可承受的经济”。20世纪90年代,Jacobs与postel等人倡议将传统经济学的劳动、土地、人造资本三种生产基本要素进行修正并增加社会组织资本(SocialandorganizationCapital,SoC),因而认为绿色经济具有以下四项要素:一是人类资本(HumanCapital),强调人的健康、学识、技艺及动机(motivation);二是将土地成本扩充成为生态资本(ecologi-calCapital),或自然资本(naturalCapital);三是人造资本(man-madeCapital),也称制造资本(manufacturedCapital)保持不变;四是社会组织资本(SoC),指地方小区、商业团体、工会、国家的法律、政治组织,到国际的环保条约(如海洋法、蒙特娄公约)等社会组织不只是单纯的个人集合,无论那一种层级的组织,都会形成其个别的习惯、规范、情操、传统、程序、记忆与文化,从而培养出相异的效率、活力、动机及创造力,投身于人类福祉的创造。可见,绿色经济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模式,它以效率、和谐、持续为发展目标,以生态农业、循环工业和持续服务产业为基本内容,推动“绿色经济、绿色新政、绿色社会”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五、从“分散”到“聚焦”———低碳经济模式的形成

2003年2月,英国政府在其发表的《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白皮书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生活标准和更好生活质量的途径,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对于大量消耗煤炭、石油等化石(即碳基)能源,以高能耗、高碳排放、高污染为主要特征的“高碳经济”而言,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那么,在人们对线性经济模式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有了深刻认识,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为什么又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呢?首先,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自18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碳基)能源一直人类社会生产以及生活的主要能源。由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大消耗,致使地层中沉积碳库的碳以较快的速度流向大气碳库,Co2浓度不断升高,从而引发了温室效应。对生态系统、食物与淡水供应以及人类居住都将带来深入持久的影响。其次,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耗竭。目前的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碳基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在总能源中所占的比重高达87%。按照现有的世界能源储量、技术经济水平以及开采强度,煤炭可能开采200多年,石油可能开采40多年,并且化石能源的经济成本越来越高,技术要求越来越强。未来经济的发展如果仍然采用高碳模式,到本世纪中期地球将不堪重负。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订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该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各方虽然未就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达成协议,但它却是推进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开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问题及产生根源是多方面的,造成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防治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措施也是多方面的。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目标就是要全方位地解决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问题。然而,上述全方位、多元化的目标必然表现为分散而难以聚焦,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集中解决降低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目标的聚集有助于选择科学、可行的发展路径,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

第一,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及低碳经济等都是基于自然环境不断恶化,传统的、基于经济人假定的线性经济模式遇到巨大的挑战,即经济的高速发展己逐渐接近甚至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背景下,人们在不断寻求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和谐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共同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及低碳经济等概念提出的具体时间不同,当时的主客观条件存在差别,追求的目标取向有别,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实施路径各有侧重。其中,生态经济模式理想、完美而难以实现;循环经济模式路径清晰、措施具体;绿色经济形象、鲜明,诸如绿色计划、绿色设计、绿色标志、绿色技术、绿色企业、绿色产业、绿色贸易、绿色投资、绿色消费等都包含着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经济的特征;低碳经济主要以碳排放水平作为主要衡量尺度,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调整能源结构等一系列措施,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

资源及环境经济学篇10

一、循环经济与环境审计的基本理论

(一)环境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审计的基本职能是对受托经济责任进行监督。传统的审计主要涉及经济活动,现代审计则既涉及经济活动还深入到社会领域,这引起审计职能的必然扩大。在人类活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受托责任的范围正不断扩大,在受托经济责任的基础上已经向社会、自然环境等多个领域延伸,而这些领域均有充分获取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需求。此外,现代审计的职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监督职能的范畴,评价、鉴证、管理、服务等多种职能,日益成为现代审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承担自然环境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鉴证,加强自然环境保护、管理,为环境信息需求者提供环境信息服务,必然对传统审计提出更具体、更专业的要求,环境审计的产生成为必然。环境审计是在传统审计领域中开辟的新领域,是审计学科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环境审计的产生基础与传统审计的产生基础有相同的部分即均源于受托责任。但鉴于环境资源具有社会公众共有性,其所有权的共有性这一特征决定了环境资源特殊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在经济社会中由于企业是环境资源的主要使用者,企业便应当承担环境保护的受托责任,但由于企业经济人的本性使其为了追逐利润而任意使用多种环境资源,并且不用付出相应的代价,从而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和日益恶化,而社会公众却成为其重要受害人,社会公众便开始寻求人并委托其来进行环境监督与管理。于是,受托责任扩展到环境领域便形成了受托环境责任,而这种受托环境责任履行监督与管理又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可持续发展下的受托环境责任”是环境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原则战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环境保护运动促成了循环经济理念的发展,由于各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背景不同,对循环经济的内涵理解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化。在我国“,循环经济”一词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很多学者、组织机构从不同角度对其作了多种界定。《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指出“,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在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过程中,应当保障生产安全,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防止产生再次污染。”

(三)循环经济下环境审计的内涵围绕什么是环境审计这一概念,国内外相关组织机构、审计学者与实际工作者发表了多种看法,在此以美国环保署和国际商会的观点做简要介绍。美国环保署(epa)认为“,环境审计是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其它法定机构对适用于环境要求的有关业务经营及活动所进行的系统的、有证据的、定期的、客观的检查”。国际商会(iCC)认为“,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的工具,它是对与环境有关的组织、管理和设备等业绩进行系统地、有说服力地、客观地估价,并通过有助于环境管理和控制、有助于对公司有关环境规范方面的政策鉴证等手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长期以来环境破坏末端治理是环境保护的传统思路,但循环经济突破了这种狭隘的观念,拓宽了环境治理的视野,使环境保护向前延伸到了经济运行机制的层面,是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环境审计应体现循环经济这一突破,环境审计范围也不能再局限于经济活动结果的审计,而是向前延伸到经济运行机制层面的审计。其一,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运用环境审计手段分析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在源头上控制将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其二,运用环境审计手段开展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的定量、定性分析,并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环境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环境管理内部控制以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做出客观评价;其三,向委托人提供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审计报告。由此可知,循环经济下的环境审计是指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下受托环境责任的履行,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等采用科学的方法,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等规范对被审计单位在发展循环经济、履行受托环境责任过程及环境活动产生影响的经济事项和经济结果所进行的检查、监督、鉴证、评价、报告等的环境管理活动。

二、循环经济下环境审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循环经济下开展环境审计的必要性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曾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十二五”规划中再次提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当前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是社会各界的共识,其中极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开展环境审计工作,通过开展环境审计,可以对企业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使之达到管理有效、控制得当,以提高经济效益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二)循环经济下开展环境审计的可行性首先,从理论上讲,循环经济与环境审计之间的天然联系为循环经济下实施环境审计提供了可行性。发展循环经济能够节约有限的资源,使生产的发展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并重,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强调降低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更注重资源的再利用与再循环的循环使用,同时强调投入产出比,以使经济、社会、环境整体总效益最大化使人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通过环境审计,揭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存在的违法、违规、无效、低效行为,促使被审计单位承担环境责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环境审计都是为了使企业摆脱传统粗放的经济运行方式,大力发展新型的集约化、绿色化、科学化、可持续化的发展模式,承担起受托环境责任。循环经济发展是环境审计开展的必要前提,环境审计是推进循环经济运行方式的有利手段和可行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与开展环境审计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关系。一方面,受托环境责任要求企业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开展环境审计;另一方面,环境审计又能反过来检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等工作的完成情况,对于企业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起到监督与制约的作用,从而使受托环境责任得到有效履行。因此在循环经济运行方式下开展环境审计具有理论的可行性。其次,从政策法规上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及深远意义,逐步制订了多层次的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并且不断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目前,我国组织修订了水污染防治法,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在物权法、刑法修正案及其他有关法律中也针对环境保护作出了新的规定;开展了水、大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清洁生产等环保相关法律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国务院颁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8项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出台脱硫电价、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等一系列政策,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生态补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试点。并且,截至到2011年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现行标准已达1300项。另外,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审计法规、条例,如《审计法》、《中国审计法规》、《注册会计师法》、《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内部审计暂行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为循环经济视角下实施环境审计提供了依据上的可行性。再者,从机构设置及社会宣传上讲,循环经济下开展环境审计具有组织、意识上的可行性。目前环境审计在我国虽然还是起步阶段,但相关各方一直都致力于环境审计的宣传与执行。我国于1983年正式成立审计署,1983年到1997年在审计署开展的审计项目中已经涉及到了一些环境保护资金的审计事项。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2年通过了《21世纪议程》,我国政府于1994年3月作出了履行《21世纪议程》等文件的庄严承诺即《中国21世纪议程》,并明确提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包括水、土等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还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治土地荒漠化,防灾减灾等”。

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开启了环境审计意识上的可行性;1995年,在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开罗会议上,中国审计署在提交的会议论文中对环境审计的作用和责任、环境审计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1997年,中国审计学会在《审计研究》期刊上,举办环境审计研究专题,得到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1998年,我国审计署成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明确了环境审计的职能,这标志着我国环境审计新阶段的开始;2002年,中国审计学会再次召开环境审计研讨会,这充分说明了环境审计日益被重视;2008年,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将环境审计的实施提到了日程上来,并且引起了理论界对于环境审计研究的重视,形成了一定的社会舆论,奠定了循环经济下开展环境审计的组织、宣传基础。

三、循环经济视角下环境审计的实施策略

(一)环境审计自身体系建设策略环境审计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相关理论、方法等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应该把制定环境审计的法规体系、增加环境审计的实施主体、拓宽环境审计的实施领域、创新环境审计的方式方法作为环境审计自身体系建设的重点。

第一,制订环境审计的法规体系,明确环境审计政策法规依据。我国已经制订了一些与环境审计相关的政策以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目前还没有用于直接指导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现有国家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准则等审计规范不能对因环境问题引起的环境事项审计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而目前还没有专门制定环境审计的规范。因此,应尽快研究环境审计立法、制定具体的环境审计准则,以确立法律的权威性,统一环境审计的评价依据,减少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

第二,增加环境审计的实施主体,开展内外部全方位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是我国审计领域的三大审计主体,但目前在我国环境审计领域政府环境审计却是最大的主体,就其审计范围来看也主要是由政府审计部门实施的外部环境审计,较少涉及企业及其他微观主体的自身内部环境审计,而由注册会计师开展的民间审计也受到很大限制。伴随着我国循环经济运行方式的深入推进,重视审计环境系统以及评估环境风险是环境管理发展的趋势,微观企业自愿式环境审计必将提上日程,环境审计必然由外部强制式审计发展为强制式审计与自愿式审计相结合,企业微观层面的内部环境审计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环境问题将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长期财务安全,民间审计的第三方身份能为企业环境审计提供客观、公正的审计鉴证,注册会计师介入环境审计与报告活动成为一种必然和可能。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应三方协调开展环境审计,互为补充,将能全方位、分层次地审查和评价被审单位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环境保护和治理情况及取得的绩效等。

第三,扩大环境审计的内容,拓宽环境审计实施领域。在以政府环境审计为主的当前,环境法规的遵循性和财务报表中环境事项的处理和披露是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在循环经济逐步落实的过程中及环境审计实务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环境审计的内容必将得到进一步扩大,环境审计实施领域也将大大拓展。环境审计的内容至少应该扩大到企业清洁生产审计、企业环境责任审计、企业环境绩效审计、企业环境财务审计、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审计、企业碳排放审计、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审计、政府生态环境建设审计、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财务和政府环境责任审计等。环境审计的领域就目前来看至少应涉及到土地资源和水环境审计、大气污染防治、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海洋资源、固体废物和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并且随着循环经济及环境审计的进一步发展,环境审计的内容及审计领域也必将会有更多的新增和扩充。

第四,探索环境审计的审计模式,创新环境审计的方式方法。我国环境审计在审计方式方法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针对政府审计,缺乏系统性,与环境学科的融合也不够,尚未打破传统审计研究框架,难以取得适应环境审计实务开展的突破性进展。实务方面,目前的环境审计实务,多采用项目为导向、以资金审计为重点的审计模式,没有突出区域环境审计的整体效应,难以适应逐步拓展的环境审计领域的需要。因此新型的、遵循环境领域自然规律、符合环境审计特点的审计模式的探索及环境审计方式方法的创新,已成为目前环境审计发展的瓶颈。对此,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环境审计一要积极开展合作审计,各级审计机关尤其是上级审计机关要根据环境保护跨行政区域的特点,积极组织相关审计机关和协调相关主管部门,对水、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等共同关注的区(流)域性生态环境事项,通过平行或联合审计的方式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并建立协商机制,加强审计情况的协调、沟通与交流,共同研究和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办法;二要积极开展跟踪审计,各级审计机关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资源开发利用和环保工程项目、重大资源环境管理政策措施和战略规划等(如国家大江大河及湖泊治理规划、退耕还林工程和节能减排政策执行),要积极试行跟踪审计和审计调查;三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与方法,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排污费核定和污染物减排核算办法、环境统计信息系统、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和污水处理信息系统等。

(二)环境审计外部保障措施建设策略循环经济视角下环境审计的实施除考虑环境审计自身体系建设外,还应考虑环境审计外部保障措施建设。

第一,加快环境会计的实施,规范环境审计的信息载体。环境会计能对企业一定时期的环境效益进行确认和计量并向信息需求者提供环境信息,而在我国目前环境会计的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指标均未披露,现有会计报表提供的是经济效益指标,对开展环境审计所需资料现行会计还无法提供。针对目前的现状,首先应尽快制定便于环境信息披露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基本核算体系,再者规范环境信息披露形式,不能仅局限于目前的环境报告书。另外,还要加强环境保护系统的管理以及相关资料的管理,保证环保管理系统高效、及时运转,确保环保资料的真实有效性,规范环境审计的信息载体。

第二,加快环境审计的宣传,提高环境审计的社会舆论。我国已就环境审计开展了系列的宣传工作,但与一些环境审计开展较好的国家相比,我国环境保护和环境审计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环境审计的质量,提高社会对环境审计的重视度,一定要注重环境审计的宣传工作,使人们认识到环境审计的重要性,这也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的社会监督;再者要处理好重大环境问题和环境案件,要使这些容易引起社会反响的环境问题起到一点带面的辐射作用,以扩大环境审计的影响和社会的认可度,使环境审计适应环保工作和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