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2:08

生态文明的特点篇1

一、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处于由单要素治理转向系统防控的关键阶段

1.要实现从环境保护部门分割管理向跨部门、跨行业、多主体的综合治理思路转变。生态文明建设应成为优化经济增长的重要选项。在环境防治领域,应从单一的生态环境要素,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固废环境等的点源治理和保护,向面源治理和区域环境综合治理转变;在环境管理模式中,要引人多元化、多主体参与、多样性的新型环保治理模式,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到环境保护和管理的事业中来,打破部门分割的封闭的决策模式,向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模式转变。

2.人口调控要实现从单纯的人口数量控制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当前,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北京的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由于人口增长过快,经济社会发展面临4个方面的考验:资源环境能源负载压力过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能受限;城市发展布局调整难度加大;公共服务没施供需矛盾凸显。北京应牢固树立人口规模综合调控的理念,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准确把握首都城市性质功能、首都人口资源环境和首都经济特征,以合理控制人口规模为基础,以优化人口空间布局为重点,以改善人口发展环境为曰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改善城市功能布局,不断创新服务管理体制机制。重点围绕构建与首都资源环境相适应的产业调控人口规模体系、与首都城市性质功能相协调的规划引导人口分布体系、与首善标准相匹配的服务促进人口融人体系,统筹谋划,综合设计。

3.城市化模式要从扩张型城市化发展模式向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变。传统的扩张型城市化模式,大量耗费了土地等自然资源,忽视了土地的节约可持续利用,而新型城市化绿色发展模式,是集约、高效、紧凑的绿色城市发展模式。绿色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则是高度重视城市群的协同发展,特别是环境要素的时空流动性和关联性特点,更需要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加以推动。

二、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由单一性制度向系统性制度转变的演化时期,处于由强制性制度向选择性制度转变的关键阶段

1.单一性制度向系统性制度转变。生态文明制度的设计不再是单一的制度设计,而是越来越倾向于系统性制度设计和制度结构的设计。因此,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不是局限于单项制度的创新,而是制度的组合,或是制度结构的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离不开法律规则的保障,离不开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的组合,需要有弹性的规则和无弹性的规则的组合,需要制度规则和实施机制的组合。总之,生态制度创新需要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社会机制的结构创新,需要生态法律制度、生态行政制度、生态经济制度和生态社会制度的系列创新。

2.强制性制度向选择性制度转变。在生态环境领域中,生态制度的强制性减弱而自觉性增加,管制性减弱而选择性增加。由于强制性制度的执行成本过于昂贵,这种制度日趋减少。生态文明制度变迁总体上呈现出以下轨迹:由管制手段向侧重于政府干预的经济手段的转变,再由政府干预的经济手段向侧重于市场机制的经济手段转变,再向社会手段逐步过渡。

三、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由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背离向两者耦合的转变阶段,处于生态经济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1.生产模式要实现从粗放型经济向产业生态化模式转型、产业生态化模式转型包括:尽管北京的第一产业比重占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不足1%,但其生产过程仍占有较大的土地面积,并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不断提高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的比重,增加对绿色生态农业生态基础设施的投资;在不断清退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环保不达标的企业的同时,要大力发展资源生产率高的生产业和绿色环保工业;对经济附加值高的金融产业和文化创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引入绿色生态的基本要素。

2.消费模式实现要从过度消费模式向适度和绿色消费模式转型。在新时期,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消费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奢侈性炫耀性消费逐渐为绿色有机性消费所替代。2013年尼尔森公司了《全球社会意识消费者报告》,报告显示约有66%的消贤者认为企业应当保护环境,而且消费者愿意为绿色消费承担更多成本。2014年全球绿色食品的贸易量已经达到820亿美元,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北京作为一个典型的消费型特大城市,承载巨大的资源消耗,居民对绿色消费更加迫切。2014年,北京二级以上能效产品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70%以上。

3.技术创新实现要从单项绿色技术的研发应用向大规模绿色技术综合集成与创新方向转变。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绿色技术创新,北京是全国的科技中心,但在节能环保技术创新方面并不领先,无论是从发明专利,还是产学研结合方面,北京的绿色环保技术均落后于江苏、广东等省份。而绿色技术创新已经逐渐从单项绿色技术的研发应用,向更高层次的综合集成创新方面发展。以绿色建筑为例,发展绿色建筑正成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谋求经济增长的新突破口,北京的绿色建筑业发展较快,但仍需要完善和成熟的建筑节能技术创新研究和应用平台的支撑,需要着力加强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发、系统优化及集成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风力制热技术、绿色建筑集成设计技术、建筑智能化技术、污染物浓度检测和净化等领域进行适应性研究和系统集成创新。

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文化价值观念变革的重要时期,处于培育生态价值观转向生态文化建设的高层次阶段

1.物质文化与消费文化价值观要向生态文化价值观转型。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将人们的物质文化与消费文化价值观转向生态文化价值观。生态文化价值观包含了生态和谐和对自然的平等对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们只有从文化价值观念上进行彻底的变革才能彻底解决环境和资源危机。

2.生态文化价值观要向生态文化建设的转型生态文化价值观要引领首都生态文化建设。首先要通过各种形式培育生态文化价值观,包括宣传口号、教育引导,要积极加强中小学生的生态文化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其次要积极倡导健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继续加大对节能环保、环境友好产晶的补贴支持力度,形成政策绿色采购文化;再次打造生态文化建设的多种载体,组织多种形式的生态文化活动,搭建生态文化建设平台。

五、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由单区域整治向区域联动转变的关键时期,处于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的重要阶段

生态文明的特点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地方高校;生态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244-02

党的十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我国的国家战略层面。要保证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社会系统工程得以协调、有序地开展和实现,加强民众的生态文明教育并推动相关社会实践,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1,2]。

目前,地方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5%以上,其在校学生人数已占全国总数的90%以上。地方高校服务区域主要是立足于地方,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科学研究以及地区社会服务等职能。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和担当[3,4]。本文重点探讨地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并以吉首大学为例,讨论学校近年来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地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面临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各大城市中生态环境问题非常严重;二是当前工业粗放式发展的产业结构尚未得到妥善的调整和转变;三是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部分生态环境问题存在地区性的特点,制约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地方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其地方辐射功能和示范作用,在引领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起到“带头羊”的作用。

地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应肩负的责任和担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责任心。地方高校的首要职责是培养服务地方的专业技术人才,而这些服务地方的专业人才正是未来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力军和实践者。经历大学的培养,能否获得正确的生态观念,今后能否与时俱进的主动接纳正确的生态文明思想,能否拥有正确的环保行为习惯、是否具有强烈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心,这将直接关系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在未来是否会取得成功[5]。因此,地方高校完全有责任在强化生态文明教育这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其次,地区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最缺乏的是相关专业人才。地区高校有必要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等学科和专业的建设,根据地方社会需要及时调整培养思路,以保障所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能为地方提供最专业的服务,真正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

最后,针对部分生态环境问题存在地区性的特点,积极开展生态文化、绿色发展模式、环境科学技术、高新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积极主动地寻找和解决地区企业在生态保护与发展经济的矛盾困境,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二、吉首大学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吉首大学位于偏僻闭塞、经济落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八分之一的武陵山片区。生态文明建设在武陵山连片特困区有着特殊的意义和更高的要求。薄弱的经济基础、封闭的交通使得武陵山连片特困区经济发展相当落后。对于落后的武陵山地区来讲,经济发展显然已摆到了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度进行着粗放式发展,由此也引发了诸多严重生态环境问题。

作为武陵山片区内唯一的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吉首大学已经较早地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大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学校充分意识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对地方高校发展带来的机遇。吉首大学立足服务国家生态文明战略需求和武陵山区生态产业发展需要,坚持“文化立校”,成为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的智库,提供重要科技支撑,从而使学校成为武陵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和强大推动力。

第一,目前,吉首大学已将“文化立校”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把生态文化作为学校的根本特色所在。在全校上下树立“生态人文精神”,把精神建设、思想建设、灵魂建设作为吉首大学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以期把“生态人文精神”构筑在学生的血脉中,成为吉首大学学生鲜明的人格特征。吉首大学推行“文化立校”理念,目标在于,希望通过系统的特色大学教育,不仅仅对学生们传播知识和技能,更注重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生态人文精神的塑造,培养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培养具有高尚审美情操的、有丰富精神世界的、胸怀天下、勇于担当、勇于追求真理的“生态文化人”。吉首大学将生态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凸显出重要的生态特色,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师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第二,学校以“生态学”等湖南省重点学科带动相关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发展,积极培育交叉、新兴学科,构筑了生态学、林业工程、城乡规划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校级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以满足地区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生物科学、生物工程、风景园林学、旅游管理、土木工程等一大批新兴优势学科得到快速发展,着力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生态环保知识与技能、肯扎根武陵山区的专业人才,这为今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储备。2012年,学校成功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百所高校,跨入新的历史发展起点。这使得学校规模与办学空间迅速拓展,办学环境和支撑条件显著改善,理工科类以“生态学”学科为龙头,相关专业和学科层次不断丰富,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显著加强。在国家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一方面,学校这些飞速跨越的办学条件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了大量急需的相关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学校也在此过程中抓住了机遇,得到了快速发展。例如,近三年来,以“生态学”学科为支撑学科,获得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湖南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等。

第三,针对地区生态环境方面的困境,积极进行科学研究。依托民族学、生态学、化学化工、旅游等学科专业的雄厚实力,近年来,先后申报获得武陵山区生态文化与居民健康营造重点实验室、生态旅游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锰锌矿业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矿物清洁生产与绿色功能材料开发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省级平台,以及“武陵山区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锰锌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三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在这些省级平台支撑下,在武陵山区产业转型发展、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修复、污染治理技术等领域积极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科学研究,目前已经产生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例如,以武陵山片区特色农林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为重点,研发了“米良一号”猕猴桃品种及深度开发,该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帮助湘西20余万农民摆脱贫困;生态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帮助永顺老司城遗址成功申报获得世界文化遗产。

三、结论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生活福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战略能否成功,取决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成功。我国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应紧紧抓住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时代命题,调整思路,敢于担当。地方高校应进一步探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校育人机制、培养“生态文化人”、根据地方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真正成为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智库”,为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吉首大学立足服务国家生态文明战略需求和武陵山区生态产业发展需要,坚持“文化立校”,已经成为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的智库,使学校成为武陵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和强大推动力。同时,在此过程中,学校也抓住机遇,积极调整思路,加强建设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学校核心竞争能力。当然,生态文明内涵丰富,高校发展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解决。进一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凝练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将会是吉首大学未来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谢中起,刘笑.论高校在生态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2):97-101.

[2]文丰安.新时期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3):6-8.

[3]常云秀.河南地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探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4):10-13.

生态文明的特点篇3

[论文摘要]贫困地区发展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坚持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公益性事业和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经营性产业相结合,坚持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企业,着力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产业体系,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加强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坚持区域生态立法与国民生态教育相结合,坚持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与人口控制相结合。

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抉择,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所追求的新型文明形态,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准则,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一切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们为了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状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与我们时常讲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并列的一种文明形式。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环境的保护、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方式的转变、消费模式调整和价值观念的变革等诸多方面,而生态体育文化产业就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一、发展贫困地区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贫困地区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结合紧密,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贫困地区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深化体育文化体制改革,强化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所具有的全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可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既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又使贫困地区综合实力得以提高,在区域竞争中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贫困地区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是转化贫困地区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把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培育成为贫困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迫切需要。毕节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生活着汉、彝、回、苗、白、布依、仡佬等35个民族,毕节地区共有一个县级市、6个县、一个自治县(6个街道、98个镇、69个乡、77个民族乡),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比较优势明显,再加上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组合优势得天独厚,有着发展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绝好条件。这些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优势的发挥及其民族体育产业体系的形成,将逐渐成为毕节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发展贫困地区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基本思路

发展贫困地区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发展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产业,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向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民族生态体育文化产品特别是原生态体育文化产品和生态服务为目标,充分调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生态体育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民族生态体育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民族生态体育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构建覆盖贫困地区的公共生态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民族生态体育文化产业格局,形成特色鲜明、支柱较多的民族生态体育文化产业体系。要努力使民族生态体育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民族生态体育文化产品更为丰富,民族生态体育文化精品不断推出,民族生态体育文化领域内的领军人物和各种高层次专门人才大量涌现,民族生态体育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贫困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有新的增加,成为贫困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提高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创新能力,实现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崛起,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作出新贡献。

三、发展贫困地区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基本策略

1、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民族生态体育文化企业。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国发[2005]10号)和《文化部、财政部、人事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鼓励发展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意见》(文市发[2005]31号)、《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发展和改革委、商务部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文办发[2005]19号)等中央相关政策规定的同时,民族地方政府可以制定有利于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特殊政策,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平等竞争机会,鼓励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国家政策许可的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产业领域,充分利用税收、建设、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非公有制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企业做强做大。

2、着力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原生态体育文化产业体系。立足独具特色的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和风光、气候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和组合优势,大力发展民族特色的原生态体育文化产业,重点发展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旅游、演艺、工艺美术、绝技绝活展示、影视制作、艺术培训、休闲娱乐、策划包装、光盘复制等产业门类,尽量延伸产业链,开发多种形式的衍生产品。进一步打造体现民族地区特色、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品牌,继续发挥“中国·黔西百里杜鹃山地车越野赛”、“威宁彝族火把节”和“纳雍苗族芦笙艺术节”等系列著名品牌的作用。科学规划、布局,按照国家体育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标准,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有一定规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显著的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基地,重点培育和建设一批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旅游基地、演艺基地、影视拍摄基地、艺术摄影基地、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保护挖掘整理基地、工艺品生产基地、绝技绝活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等。按照龙头带动、优势互补、突出重点的原则,依托地区行署为中心,宏观指导八县、市优化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富集区、风景名胜区和主要交通干线,兴建集民族体育文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消费于一体的民族原生态体育文化产业园区,使之成为民族原生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器,逐步构建起具有民族特色的原生态体育文化产业带,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原生态体育文化产业群。

3、努力发展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旅游业。按照“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与聚集要素”、“整合资源与优化配置”、“合理规划与科学保护”、“突出特色与建设精品”的整体要求,重点打造威宁草海(苗族赛龙舟)、百里天然草场(彝族火把节和赛马、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回族武术、提石磴和扭扁担、满族的扯地牛)、大方、黔西百里杜鹃(彝族火把节、苗族、彝族的射箭和射弩、布依族的板凳拳、苗族苗拳、仡佬族的象步虎掌)、织金打鸡洞(苗族的金一棍和打花棍、白族的跳花盆、布依族的丢花包、仡佬族的玩花龙)、大方九洞天(彝族火把节、苗族、彝族的射箭和射弩、布依族的板凳拳、苗族苗拳、仡佬族的象步虎掌)、黔西洪家渡(苗族赛龙舟)、赫章韭菜坪称贵州屋脊(彝族火把节、苗族、彝族的射箭和射弩)等一批独具民族特色的文物景点及民族旅游村寨,完善山水风光旅游经济圈,着力打造纳雍苗族原生态体育文化(滚山珠)及自然生态经济圈,大力发展威宁彝族、苗族、回族及黔西化屋基苗族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旅游经济圈,加快建成国内外知名的“自然、神秘、健康、安全”的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贫困地区生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首先,要坚持民族生态体育文化资源优化整合与农村扶贫开发相结合。大力发展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打破按行政级次、行政区域配置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旧体制,遵循贫困地区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市场的特点和规律,加强政府引导,促进不同权属、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资源资产存量重组与盘活,充分发挥其效益。其次,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与人口控制相结合。20世纪80年代,毕节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毕节试验区一开始就不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目标,而是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将物质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以及人口生产力统一协调起来,卓有成效地进行了综合性社会发展试验。经过20年的改革探索,2007年毕节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已达325亿元,经济总量在贵州9个地(州、市)中从末位跃升至第三位,财政总收入从1987年的3亿元跃升至55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从i84元提高到2458元,绝对贫困人口从312.2万人下降到56.6万人,森林覆盖率从15%提高到35%,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毕节试验区在生态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应该充分挖掘生态资源,发挥优势,吸取毕节试验区的经验教训,保持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颂.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6):155-158.

生态文明的特点篇4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发展特征,这主要表现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不同的研究课题和实践方向,并形成不同的理论成果,这是由时代背景和时代主题及其转换所决定的。在中国处于半殖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与战争的时代主题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任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斗争的学说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和斗争,此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就是“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课题也随之相应地实现了转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党”,“什么是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课题逐渐展开。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就是回答这些课题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性特征的体现。在探讨“发展”这一重大课题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国内和全球性问题的困扰,其中生态环境问题关系到发展能否实现可持续,是发展问题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具体而全新的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性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丰富的理论体系,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框架下,内含丰富而具体的思想观点。其中有些思想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就已进行了充分论述和展开,有的则被后继者深入挖掘,而有的则还蕴藏在马克思主义文本中,由于某种原因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展开。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在目前看来便是有待充分挖掘和逻辑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全面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便会发现其中生态文明观之深刻意蕴、生态文明之宏阔视野以及生态文明之鲜明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包括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政治理论、经济理论的中国化,也包括生态文明观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这一课题的提出,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对国内外现代化模式反思的基础上,应对和摆脱生态危机的一种自觉,表达了一种积极的生态视角和生态精神,也表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风格。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的两个层面在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中,有学者提出了有必要把一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区分为政治和学术两个层面的观点,“我们通常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形成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这种中国化的着眼点是解决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属于政治领域或政治学的范畴”[1]。“学术层面的中国化,是指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学科的中国化,其特点是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层面的中国化相比,学术层面的中国化属于更深层次的基础理论的中国化,其成果有较大的稳定性。作为政治层面的中国化,主要考虑的是管用不管用,能否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无需更多考虑学科的体系、结构和内容……而作为学术层面的中国化,则必须考虑学科的体系、结构和内容的科学性和完整性的问题”[1],按照这种观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亦存在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之分,事实上,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身内容来看,也的确内含着两个既相互关联、相互一致又有所区别的目标任务。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它包括一切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实践成就和理论成果两方面内容。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亦即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需要从着眼于实际问题解决的政治层面和着眼于理论建构的学术层面双重推进。在时代的中国,由于生态问题尚未突显,环保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基本上处于不自觉状态。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逐渐开始了生态意识的觉醒和生态行动,敲响了生态问题的警钟,并着重从政策和法律等实践层面践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紧密结合时代特点,把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到关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关系整个社会良性运行的高度来认识,并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使生态环境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获得了空前的地位,特别是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这些无疑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而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资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这一时代课题进一步得以明确,标志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内容在内的当代中国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形成。#p#分页标题#e#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进程的简单回顾,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首先主要是在实践层面展开的,这是符合认识规律的,实践永远是认识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提出和不断向前推进的实践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飞跃中,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亦取得了以“生态文明”目标的提出为主要标志的初步成果,对此,美国著名后现代思想家、美国过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大卫•格里芬教授评价说:“中国政府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态文明作为主要目标的政府。虽然宣布一个目标和实际地采取措施去推动它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这种宣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3]7的确,这一宣布一方面昭示着中国作为举足轻重的政治经济大国在勇敢地担当起全球性的生态责任,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执政实践出发,在政治层面上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这是非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和政府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在国外,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也不乏真知灼见,如生态马克思主义就是其中最具学术影响的。但它主要是作为一种学术理论而出现的,虽然理论的提出和建构也是关照了某些实践的,但总的来说,它不是或并没有成为改变现实世界的现实运动和力量,因而在实践中往往是不成功的。就此而言,其理论尽管具有马克思主义精神,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制度支撑,因而也就而难以摆脱其乌托邦的色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虽然首先是个实践问题,但又不仅仅是实践问题,而应该是政治实践和学术理论两个层面的双重推进,因为政治层面的中国化需要学术层面的中国化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加强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近些年,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的学术层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具体来说,学术界不断全面深入地挖掘和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生态思想的研究,积极肯定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生态文明理论作出的基础性贡献,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逐渐成为一种显性的理论。学术界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概念,提出了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表现和重要特征的新命题,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并为政府决策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在政治层面的推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但相对于政治层面,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学术层面的成果并未得到国际社会像对政治层面中国化那样较高的评价,也未产生重大国际学术影响,学术层面中国化相对滞后。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挖掘尚不够深入,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上解读和阐发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这方面的工作仍缺乏细致性和系统性。其二,在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阐发和建构中,往往侧重强调坚持的一面,而在发展和创新上亟须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坚持与发展的统一,经验证明,离开坚持的发展,其后果往往是离开马克思主义,而离开发展的坚持,其结果则往往是导致教条主义。其三,在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方面,学术界普遍认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和谐思想的契合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的重要哲学基础,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的具体范畴、概念和命题的析取和转化的工作还需要一定的功夫,在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具有中国特色方面仍有广泛的努力空间。三、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的具体路径鉴于目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的进展现状,从推进其进程的角度,笔者有以下思考。(一)要注意区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的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政治层面的中国化着眼于实践过程中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的解决,其成果形态属于政策理论;学术层面的中国化则侧重于学科理论的建构,其成果形态属于学术理论,二者属于不同层次的范畴,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但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在现实中二者往往是相互渗透而且相互促进的。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政治层面成果的取得,恰恰得益于学术层面的研究,如“生态文明”这一概念的提出,以及把生态文明确定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明要素,这些都首先是学术界的贡献。早在1991年就有学者指出:“有人将生态环境建设仅仅视为精神文明建设,这是不够的。当然,提高生态意识可以说是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但作为生态建设,它有自己独立的内容。最近有的同志提出,现代文明应该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高度统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和协调发展,我认为这有一定道理。”[4]179此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中,我们才逐渐看到“生态文明”的概念,以至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明确的目标提出来。而问题是,学术层面的成果转化到政治层面,为政府所采纳,这似乎实现了学者们的终极追求,这一方面容易助长研究终结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容易被有些人视为权威范式,束缚研究者的思维,成为学术层面中国化的一个动力阻碍机制。这也是目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学术层面的研究成果欠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一方面要防止学术政治化的倾向,学者们要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工作,而不是一味地逢迎上意、注解政策。另一方面,学术界要把政治层面中国化的导向和成果作为强大的政治推动力,加强学术理论的创新,为政治层面的中国化提供更加新鲜丰厚的理论支撑,而不是停留在政治层面上。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往往比较淡化政治色彩,主要从学术角度切入研究,这样虽然容易脱离实践,但有利于学术探讨和进步,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借鉴。(二)加强从总体上对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解读,努力建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p#分页标题#e#由于马克思生活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人类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类自身生存和生活资料不足的问题,因此,马克思在描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时特别强调“财富的极大丰富”,认为在此基础上才能谈论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同时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生态危机还没有达到危害人类继续生存的程度,因此,把生态学作为一种专门的、系统的、包含社会属性在内的科学来设计和研究,并不是马克思那个时代的主要任务,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并没有形成像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那样系统专门的生态学理论。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包括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在内的许多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在这个领域是空白,没有发言权,甚至认为马克思是生产力主义者、“生态原罪者”。以福斯特、伯克特等为代表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经过艰苦的对马克思文本的研究,使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终于得以浮出水面,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遮蔽,建立了马克思的生态学,同时把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实现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初步回归。可见,以生态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认识经历了较为复杂的过程。而在中国,由于生态危机的突显晚于西方发达国家,因而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研究亦起步较晚。虽然生态马克思主义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的特点,决定了全面系统挖掘其生态思想,建构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绝非轻而易举的事情,而这却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的最基础性的工作。这就需要学者们自觉站在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前沿,既要从多学科的视角,又要从整体维度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问题,特别是要加大从整体上研究的力度。对此,有国外学者提出了建立统一的“一门科学”的观点:“在敏锐洞察某些实在的因果过程方面,马克思显然是一个科学先知。实际上他的科学唯物主义就是一种以自然科学的形式描绘社会世界的一种方式。但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他称之为哲学)这种严格的二分法最终在如下情形下会显示出不足:自然正在逐渐为人类所影响。马克思认为,最终会出现一种专门的科学描述人与自然之间越来越多的相互作用。”[5]这一观点是符合马克思生态学世界观和社会思想不可分离紧密相连的宏阔视野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6]122。这种宏阔的视野理应成为我们的研究视野。(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特色曾经强调要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7]707。马克思主义产生在异域,要使它能为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寻找到一种能为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包括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所幸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许多生态思想的智慧和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如道家主张的生命应符合自然状态、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等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极其契合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的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这一点特别为一些国外学者所看好,他们认为就文化传统及其所塑造的根深蒂固的观念来看,在中国实现生态文明的可能性要大于西方,因此,寄希望于中国,希望中国成为超越现代化引领世界走向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精神和道德领袖[3]213。我们要把这种文化优势转化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的强大动力推动机制,在此基础上,用中国哲学文化的概念、范畴和命题表达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闪耀着生态智慧的光辉,而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觉自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风范等都可以被视为现代生态意识的中国表达。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的进程中,非常有必要将这些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理念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高度,以此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增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中国特色。为此,要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的话,正确处理坚持和发展的关系,在二者的有机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中国化。

生态文明的特点篇5

关键词:叙事视点叙述者干预意识形态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以下简称《弗》)是海明威最为成功的短篇小说之一,其艺术技巧的运用在海明威自己看来也是最为成功的。这篇小说在叙事学方向的研究,大多涉及叙事的聚焦、时序、模式、结构以及伦理等几个方面,涉及视点与叙述者干预的较少。美国叙事学家华莱士・马丁在《当代叙事学》中以《弗》为例,曾涉及《弗》的视点问题,但只是局部点到为止。在对具体叙事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进行分析与研究中,其本身没有特定的内在系统性,但视点与叙述者干预却处于十分紧要的位置,视点与叙事者干预的语义指向为文本意义的构成提供了有效的阐释途径,为文本各意识形态相互交流并最终归属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一个转变的平台。本文拟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事视点与叙述者干预两个方面来分析探讨《弗》中潜含的意识形态,并借以说明叙事文本与语境中意识形态的网络在叙事分析中的重要性。

1.《弗》叙事视点中潜含的意识形态。

乌斯宾斯基指出,“我们感兴趣的是从哪种视点出发,作者在作品中评价和在意识形态上接受他所描写的世界。在原则上,这可能是作者本人的视点(它在作品中或显或隐地被展现出来),与作者不吻合的即非作者本人的讲述者的视点,或任何一个出场人物的视点等等。”[1]可见,一部叙事作品意识形态的网络与作者所选择的视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弗》中,海明威所选择的叙述者和视点都是精心设计的,作者希望将自己在作品中表达的信息、意义情感态度观念价值以及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传达给读者,这种传达有些是有意识的,有些是无意识的,其传达的技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视点的选择。《弗》这篇小说作者选择的视点主要是人物叙述者视点,谭君强认为“人物叙述者的视点必定带有自身特定的意识形态立场与价值判断的态度,他或她必定按照从其自身的意识形态立场出发的视点去看待故事中的其他人物,并与之发生与其独特身份相符的种种关系,同时又讲述自己程度不一地参与其中的故事。”[2]人物叙述者视点的变化导致不同视角意识形态的差异,《弗》中的人物叙述者视点较多,其视点站在各自的意识形态立场上参与叙事,由于视点的转变,各意识形态相互碰撞或对立。这篇小说涉及的人物叙述者视点主要有:威尔逊麦康伯玛格丽特和叙述者,次要视点有侍者和狮子。

1.1威尔逊作为人物视点所潜含的意识形态

在《弗》中,作者所用聚焦方式最多的莫过于威尔逊了,他作为作者选择的视点是以内聚焦和外聚焦相结合的方式展现的,作者通过威尔逊自己的话语和心理阐释其意识形态立场和价值判断的同时,也展现了他对麦康伯和玛格丽特的意识形态的评判。“罗伯特・威尔逊暗自想着,她在作弄他,是不?要不然,你以为她想要演一场好戏吗?一个女人发现了她的丈夫是个该死的胆小鬼,会干出什么举动来呢?她狠心得没命,但是她们全都狠心。她们控制一切,那还用说;要控制嘛,人有时候就不得不狠心。不过,我对她们那套毒辣的手段已经看够啦。”[3]在威尔逊的内聚焦视点中可以看出他认为玛格丽特是一个心狠而具有控制欲的女人,对她在内心深处有着厌恶和蔑视的抵触感,“海明威在不同的场合表达了对玛戈特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人物的恶感。”[4]这与作者的意识形态有着某种契合,然而并非作者的意识形态和视点的意识形态完全吻合,随着视点的发展,视点意识形态和作者的意识形态也常会发生冲突和交流;在外聚焦视点中,从威尔逊对玛格丽特的说话语言和外貌上看,他又表现出对玛格丽特漂亮外表爱慕而殷勤的态度;威尔逊作为视点在对待麦康伯的态度上则是由猎杀狮子引起,他认为麦康伯是个胆小鬼,无论从语言还是心理都产生蔑视感,在后来猎杀野牛过程中,麦康伯的勇气使得威尔逊逐渐改变了观点。

1.2麦康伯作为人物视点所潜含的意识形态

麦康伯作为作者选择的人物视点也是外聚焦和内聚焦的结合方式,不过麦康伯的聚焦没有威尔逊的多,但是通过内聚焦回忆猎杀狮子的过程,可以清楚的看到麦康伯内心的极度恐惧,以及性格的懦弱;通过外聚焦麦康伯对玛格丽特的争吵表现了他的愤怒,内心极度需要一个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就是来自压抑之后的勇气,在接触到野牛后这一勇气终于爆发。麦康伯接触野牛之前是胆小懦弱,人生没有方向,结合海明威的经历,他的一生是“迷惘的一代”,在这一点上有着某种契合,接触野牛之后,麦康伯表现的勇敢和英雄气概也是作者所向往的、期待的,这也是隐含作者所要表现的意识形态;在对待威尔逊的态度上是由开始的敬畏,到知道玛格丽特与他发生关系之后的厌恶和愤恨。

1.3玛格丽特作为人物视点所潜含的意识形态

玛格丽特作为作者选择的视点只是运用了外聚焦的方式,其人生价值观表现为对金钱的渴望,对控制欲的占有,对婚姻的不忠。玛格丽特对待威尔逊的态度表现在猎杀狮子前后的转变,之前为无视,之后为喜爱;对待麦康伯的态度则是以猎杀野牛开始为转折点,之前为控制,之后为恐惧,其实在玛格丽特眼中,麦康伯还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

1.4侍者和狮子作为人物视点多潜含的意识形态

侍者与狮子作为作者选择的视点都是以外聚焦出现的,侍者对威尔逊的态度是恐惧与服从,对待麦康伯的态度是轻视。狮子作为视点主要是以对麦康伯的态度出现的,其表现在受伤前后,之前是无视,之后憎恨,而麦康伯他们对狮子的态度则是猎杀。

1.5叙述者作为视点潜含的意识形态

“在叙事作品中,意识形态的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作品的叙述者及其讲述的人物联系在一起并经由他们的讲述与行动加以渗透的。因此,就‘视点’的意识形态层面而言,值得关注的主要是叙事作品内部意识形态视点的载体,即叙述者与主人公的功能,及其在不同的视点中所表现的与意识形态的关联。”[5]人物视点威尔逊麦康伯和玛格丽特等各意识形态在小说的发展中,从各自的知觉、思想情感等意识形态视点去评判其他人物或事件,并建立和完善自身的意识形态,各意识形态在与其他意识形态发生对立或碰撞的同时,也会受到其他意识形态尤其是权威意识形态的影响。权威意识形态的产生层面来自叙述者,叙述者在处于较高的意识形态层面来评判人物和事件的同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左右着其他意识形态的发展、转变和完善,其更多体现的是隐含作者的价值观念。在《弗》中叙述者是作为权威视点出现的,叙述者的意识形态在小说中也是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叙述者视点是一个具有智慧型的冷静观察者,在对威尔逊做出判断时,读者很容易可以看出威尔逊是一个伪善的人物;而对麦康伯的判断,多是从胆小怯懦到勇敢无畏的的赞许,“海明威的道德世界是一个经历了一场甚至两场战争洗礼的,死了上帝,粉碎了中产阶级价值观念的神话这个废墟上的世界,他试图重新解释道德这就是勇气、胆魄严峻考验中的坦然风度。”[6]这是作者道德标准与叙述者视点的契合。对玛格丽特则对其婚姻观持一种否定态度,道德败坏的女人,但是玛格丽特对于自身的感受以及射杀麦康伯的初衷,更确切的说是意识的有无只有靠读者自己去猜测。若对叙述者视点进一步从阶级意识形态分析《弗》中的人物关系,可知麦康伯玛格丽特威尔逊和侍者可分为三个阶级,麦康伯和玛格丽特处于社会上层,威尔逊处于社会中间层,侍者处于社会底层,麦康伯和威尔逊是主雇关系,威尔逊与侍者是主仆关系,其主雇关系与主仆关系之间最主要的是金钱关系。

2.《弗》叙事中叙述者干预所潜含的意识形态

在叙事作品中,叙述者干预会偏离故事内层面阐述叙述者的观点表明叙述者的态度和立场,其与意识形态层面有着诸多联系,查特曼将叙述者干预分为对故事的干预和对话语的干预。

2.1对故事的干预所潜含的意识形态

查特曼认为对于故事的干预:“‘解释’是故事成分的要旨关联,或意义成分的公开阐述;‘判断’表示道德或其他价值的看法;‘概括’则从小说世界深入到真实世界,以作为参照,无论是‘普通的真实’还是实存的历史事实。”[7]叙述者对故事所做出的评价性评论,一方面使得读者更加容易了解故事的意识形态层面涵义;另一方面使得隐含读者与叙述者的意识形态的价值观趋于相同。在《弗》中,叙述者干预故事最有代表性的是关于麦康伯与玛格丽特婚姻的评价以及幸福生活的说明。“总的说来,他们被认为是一对比较幸福的夫妻,他们就是属于尽管经常谣传要散伙但是从来没有实现的那一类夫妻……他们有健全的结合基础。玛戈长得太漂亮了,麦康伯舍不得同她离婚;麦康伯太有钱了,玛戈也不愿离开他。”[8]这是叙述者对麦康伯婚姻的评判与解释,在对他们婚姻稳定性持肯定态度的同时也隐含着一种讽刺性意味。叙述者这种讽刺性评论是与隐含读者价值判断保持一致的,然而往往需要读者耐心解读,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和理解。结合故事,这种隐含的讽刺性嘲弄,在叙述者这里,越是强调麦康伯婚姻的稳定性,越是隐含着一种悲剧的基调成分在其中,就越为而后对麦康伯的死亡投入同情感、对马格丽斯的道德败坏隐含着谴责,从而引起读者共鸣。

2.2对话语的干预所潜含的意识形态

在叙事作品中,对话语干预有多种方式,有的用元叙述来说明作品结构,“在对话语,即对文本的干预中,叙述者可以用话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元语言(在这一情况下,是元叙述)来涉及指明作品如何划分篇章,如何衔接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一句话,指明其内在的结构。”[9]元叙述是对叙事作品意识形态层面内在结构的阐释;有的用加脚注,话语中的脚注是对叙事文字或形式的解构,这种解构性的说明也潜含着作者的意识形态,这种对意识形态层面深层解释有时会超出故事表面的涵义;有的用以括号加注或以破折号加注的方式,括号加注或破折号加注在叙事作品中处于内容与形式之间的一种尴尬位置,这种干预所阐释的内容又往往是故事所缺少或渴望补充又或不易弄清的元素,在《弗》中主要是运用了加脚注和破折号加注的方式。

2.2.1脚注干预所潜含的意识形态

《弗》中的脚注共13处,其对潜含意识形态干预性较强的有4处,首先是第一处关于打猎白人的脚注,这一叙述者干预对非洲猎人做了详细的解释,通过这一脚注具有三方面意识形态的涵义,一是可以清楚的看出威尔逊的职业身份枪法生活方式以及打猎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从而将其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二是从侧面交代了麦康伯的身份及在打猎中的位置;三是有钱人选取猎人的原因;再结合故事从深层次挖掘其意识形态,可以看出他与麦康伯的主雇关系和金钱利益关系。

其次是第三处对球类运动的脚注,这一叙述者干预对麦康伯所精通的球类运动做了解释,通过这一脚注的解释可以看出他所精通的都是没有危险性的运动,这也进一步暗示了麦康伯在没有危险性的事物面前是无所畏惧的,而在具有生命危险的事物面前却是一个十足的胆小鬼,在意识形态方面展现了麦康伯懦弱的部分根源。

再次是第四处对玛戈的脚注,这一叙述者干预潜含的意识形态具有两方面的涵义,其一结合历史可以知道,玛格丽特是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女儿,出生于公元1553年,她的家人对她的爱称即玛戈,海明威出生于1899年,显然作者的这一脚注是有意为之,麦康伯的妻子也叫玛格丽特,其爱称也即玛戈,这一脚注告诉读者麦康伯对玛格丽特的爱是真诚的,即使不是真诚也有一种亲情包含其中;其二,麦康伯即使在责怪玛格丽特的同时还在用昵称,说明具有怜香惜玉的情愫包含其中。

最后是第六处对羚羊脑袋值不值得要的脚注,一方面通过狮子和羚羊的对比告诉读者羚羊的脑袋不重要;另一方面结合威尔逊的回答具有极其讽刺的嘲弄;从潜含意识形态层面上可以看出,麦康伯在胆小懦弱中获得一点点成功就会沾沾自喜,揭示了其爱慕虚荣的本质。

2.2.2破折号加注所潜含的意识形态

《弗》中破折号加注共3处,每一处叙述者干预都潜含着不同的意识形态,首先是第一处,这一叙述者干预以法国崇高的敬意表明威尔逊的态度,即要和麦康伯闹翻,潜含的意识形态表明了两者在性格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上的差异。其次是第二处,这一叙述者干预是对没有受伤的狮子受到威胁时的表现,表明狮子受伤前后在受到威胁时是截然相反的举动,潜含的意识形态表面威尔逊与麦康伯对受伤狮子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价值观。最后是第三处,这一叙述者干预确定了最早知道的事情的时间性,潜含的意识形态暗示了麦康伯的思想情感观念以及人生价值等的成形时期,阐明这种胆小懦弱的本质不是最近形成的,并揭示了这种本质的根源在于其早期安逸享受且没有危险性的生活。

总之,《弗》小说中,以威尔逊麦康伯玛格丽特以及叙述者为人物的视点,以叙述者对故事和话语为干预所体现的意识形态在这篇叙事作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意义对作品价值的生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阐释,也有利于隐含作者的价值观念在文本更好的体现。

注释:

[1][俄]乌斯宾斯基.结构诗学[m].彭甄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2][5]谭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06页,第202页。

[3][8]海明威.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m].陈良廷,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第15页。

[4]刘炜:《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的叙事模式和聚焦方式[J].江汉大学学报,2006,(4),第57页。

[6]陈际春:征服与反征服――《弗・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分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5,(4),第50页。

[7]SeymourChatman,StoryandDiscourse:narrtiveStuctureinFictionandFilm.ithaca:CornellUniversitypress,1978.pp.228-253.

生态文明的特点篇6

对照始兴县“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讨论调研阶段(第二阶段)的工作要求,现结合我县实际,就“我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献一策”活动谈些浅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年”学习讨论活动启动后,我思考最多的是如何构建生态文明始兴,打造始兴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让生态县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今后几年,笔者建议在构建生态文明始兴,着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方面下功夫:

一、建议着力夯实生态基础,建设绿色始兴。建议围绕创建部级生态县目标,认真组织实施生态县建设规划,大力推进生态基础工程建设,创建一批省级生态示范村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积极推进生态林业建设,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推广使用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__年,森林覆盖率达到78%,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1%以上,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

二、建议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文明始兴。建议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培养公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和诚信建设,形成以德治政、以德聚才、以德兴业的良好社会环境。深化国防教育,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建设,提高创建成效和水平,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建议着力加快特色经济发展,建设活力始兴。今后几年,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建立以特色工业、特色农业、特色城镇、特色旅游为主的特色经济体系,努力把始兴建设成为资源合理开发、环境有效保护、城乡面貌优美、人与自然协调、经济良性运行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县。

(一)建议发展特色工业,推进工业产业结构升级。一是改造提升玩具、cd-r、积层板、茧丝、林产化工等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竞争力。二是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培育发展木材、茧丝加工、矿产资源加工等新兴产业。三是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发展步伐。重点做好东莞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宝石工业园、民营科技工业园和东湖坪工业园的规划建设和项目引进工作,在继续把玩具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着力培育铝型材、线路板、安保设备、蓄电池、林产化工、矿产加工等产业,形成几个产值超十亿元,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产业集群。同时,要进一步优化环境、降低门槛、加大扶持、改进服务,形成人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生动局面,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内源型经济发展动力,实现富民富县。

(二)建议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一是做强黄烟、蚕桑、蔬菜、水果、畜禽等农业支柱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二是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加强农业品牌的申报认证工作,坚持名牌带动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让“宰相故里,始兴制造”扬名省内外。

(三)建议突出地方特色,建设山水城镇。一是重点推进县城“一二三四五”工程建设:一间酒店,即新建天元酒店,标准为四星级;二座桥梁,即兴隆大桥和兴澄大桥;三个中心,即市政中心、体育中心和货客运中心;四条大道,即北山路、沿江南路、体育东路和县城至顿岗一级公路;五个小区,即城东新区、亿城金海岸、红旗中路旧城改造、莲一新区、城南新区。二是大力推进中心镇建设,逐步把中心镇建成具有产业特色、经济实力较强、富有地方风貌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路升级改造,加快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构筑通畅便捷的交通网络。

(四)建议发展特色旅游,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始兴是粤北第一古郡,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有盛唐名相张九龄,抗日名将张发奎,破解庞加莱猜想的著名数学家朱熹平。要加强对人文资源的整理,利用始兴的名人效应,打好人文文化牌。始兴有形状各异的客家围楼263座,集岭南围楼建筑和客家民居建筑艺术之大成,既有古朴雄浑的气势,又有精致高雅的韵味。要以满堂客家大

生态文明的特点篇7

1、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础:公共产品理论

生态文明研究较为广泛,在内涵界定上还存在一些歧义。综观所有学者观点,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四种:第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包含人们用来维护生态环境的相关制度、文化、法律意识等,以此来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系统化的文明构成形态,这是表现人类多样机能的综合体,以一种多元化的系统体现出来。第三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相对于以前的文明形态而言是一种新型文明形态,通常与自然生态融合一体的文明,表现为较高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阶段。第四种观点认为自然与文明的关系是从崇拜自然的原始文明到依赖自然的农业文明和征服自然的工业文明,正在转化为效法自然的生态文明。就这些观点而言,生态文明其实就是体现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物质与精神积累的成果,其通常由生态物质、生态化技术以及生态化精神累计而成。生态环境变化与生态资源资本化的特征决定生态文明的特性:第一是生态文明难以界定与计量。第二是生态文明的相关建设成效与整个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其消费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特征。第三是生态文明建设效益具有较强的外溢性与滞后性。生态文明这三大特点正是公共产品的典型特性。外部性是公共产品的特性,从而使得生态环境保护中出现“搭便车”现象,导致生态环境投入资金不足,投资主体缺位现象时有出现。生态文明建设出现市场失灵时,必然会挤压社会资本投资,这样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出现生态产品供给不足。政府的适当介入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有效方式之一,而财政支持政策是最为主要的调控手段。

2、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基础:现实依据

生态环境恶化是全球性的紧迫问题,同时也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尽管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但生态环境污染代价却非常严重。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经济增长至少有二成是依靠生态资源与环境“透支”获得;同时国家环保总局一项研究结果也显示,我国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占该年GDp的10%左右。这些数据充分显示出我国生态环境的状况,实施财政支持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条件。我国逐渐认识与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投入量逐渐增加。统计资料显示,生态环境投资在“七五”期间占GDp的比例为0.7%、“八五”期间占GDp的比例为0.8%、“十五”期间占GDp比例的1.2%。但其在GDp中所占比例长期低下,与发达国家的生态资本投资比例1.5%-2%的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在经济总量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GDp总量为51.93万亿元、外汇总量达到3.5万亿美元左右、财政收入达到11.72万亿元,这些数据充分显示我国有能力也有足够财政空间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

二、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与困境

1、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1998年至2007年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建设中的实际投资就已经达到2700亿元(见表1)。统计资料显示,1950-1999年50年间,国家在草原生态建设上的投入仅为21亿元;2000年以来,虽然加大了投入力度,投入总计约100亿元,大体相当于前50年投资总额的5倍,平均达25元/hm2;同时,国家林业投入达1100多亿元,平均630元/hm2,是草原投入的25倍。生态环境投资增加,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1998年至2008年间,造林面积增加40093.29千公顷、增加林地面积3.64亿亩,森林覆盖率增加近2个百分点。生态环境保护性投资对于促进我国森林面积增长以及森林覆盖率的提升作用很大。在草原生态建设方面增长成效显著,统计显示2001年至2007年间,退牧还草面积达到17005.33千公顷,禁牧休牧草原超过13亿亩。在湿地保护方面,主要是利用退田还湖等方式来实现,截至2006年底,已经建立湿地保护区域473处,面积高达4346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也是生态保护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十五”期间仅水土流失治理经费达到122.6亿元,经过治理达到较好效果。2007年我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99.87万平方米,较1998年,已经增加了24.85万平方米。生态建设进展较好,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各级自然保护区2669个,总面积达到14979万公顷;国家自然保护区为363个,面积高达9415万公顷。

2、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其整体实现需要财政支持,但由于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导致生态文明建设陷入“囚徒困境”中,具体体现如下:(1)生态环境保护投入需求不断增加,这已超出国家现有的资金投入能力当前投入需求压力主要体现的因素在于:一是当前我们国家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治理的难度也逐渐增强。仅仅以过往简单技术来治理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难达到效果,这就需要环境治理技术创新与推广,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则需要大量资金,这样就促成污染治理投入资金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环境治理的成本不断增大。二是生态环境污染的性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当前生态环境污染已经呈现出区域性、流域性等新特征,这已经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新矛盾,而生态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则需要更多生态环境投资资金。三是由于历史发展原因造成生态环境投资“欠账”过多。一直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方面的投资整体水平比较低,远远低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水平。就国外开展环境治理的主要经验可以知道,只有当我们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的投资达到GDp的2%时,整个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而过往我国在生态环境投入方面的水平还远未能达到这一最低要求,这样就造成生态环境治理的包袱越来越重。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民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期望与需求也逐渐提高,这也为生态环境投资增加压力。(2)生态环境投入渠道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虽然我国在生态环境投入方面逐年递增,但是相比于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局面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巨额环保资金缺口,往往就会促使生态环境投入力不从心。在目前管理体制下,容易挤压其他生态环境投入资金渠道,这样就导致一部分投入渠道萎缩,而另外一部分投入渠道就显得名存实亡,这样就很难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对于那些跨区域、流域性的大规模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在资金的筹措和调度上都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资金问题已经普遍成为环境治理的主要瓶颈。(3)生态环境投入管理方式还比较落后,未能适应市场而创新管理方式由于生态环境产品的公共产品特性,使得生态环境投入主要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这使我国生态环境投入变成一个国家性垄断行业,使一些社会资金介入生态环境投入领域非常困难。同时也缺乏一套非常严格、具有规范性的、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管理模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环境治理经验表明,仅仅依靠国家财政资金是难以有效遏制环境恶化的,也难以与当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现状相匹配。因此,如要在一定时间内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就需要改革行政管理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对外开放,将生态环境投入领域逐渐向社会开放,以便吸收社会资本的介入。

三、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生态文明的维护需要大量资金的扶持与维护,这些都离不开财政支持。当前的财政投入资金尽管逐年增加,但是投资效率较低、投资环境恶化、投资监管失位比较严重,这就需要不断创新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与思路,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多元路径。

1、构建区域差异性财政支持政策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会导致生态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保护呈现区域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形成具有很强的历史原因,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责任方而言,需要关注区域差异性的特性。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支持政策的制定,则需要充分考虑到区域差异性,从而形成区域差异性的策略。例如,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较强、市场完善化程度要高些,这就需要在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时要注意适当引入社会资本进入,优化投资结构,以便降低财政支持压力;对于西部地区而言,经济状况较差,市场化程度较差,市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足,这些都会影响生态投资渠道与需求。因此,构建一个区域差异性财政支持体系,尊重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统领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2、建立生态环境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生态环境投入在目前阶段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这就需要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比例。由于历史欠账、经济发展差异性以及民众生态意识等方面的因素导致我国财政生态投资比例较低,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生态投资需要占到GDp的2%左右,而我国还不到1.5%,这说明我国财政投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而构建财政投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可以借鉴农业财政支出的具体做法,利用《环境保护法》在法律上规定财政生态环境投入资金比例,将其控制在2%-3%之间。与此同时,还需要强化各级政府的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生态环境投入方面的监督力度,对不能完成的各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采用问责制度,真正将制度落实到实处。

3、构建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财政对生态环境投入较低,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政府部门政绩考核体系的问题,环境保护在政绩考核中地位不突出,甚至未能纳入考核体系。强化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重新考虑生态环境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同时需要突出其权重。构建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更能清楚地了解到各级政府实际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与成效,避免定性指标的主观偏见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以量化指标全面及时地反映出各级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与绩效。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在绩效指标构建中就需要充分考虑各级政府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要考虑到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因而在指标选择与指标权重的分配上要充分考虑各级政府的实际权益,要具有差异性,以此更加科学地反应出实际问题。

4、优化投入渠道,创新管理机制

生态文明的特点篇8

一、要充分认识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重要意义

在全市农村开展“整治环境、关爱健康、提高素质、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主要目的就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这对于把我市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农民富裕、社会文明、环境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创建文明生态村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行动。近年来,特别是今年市级领导班子换届以来,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市经济在大项目的领跑带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民主政治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这些方面的需求,积极解决广大农民群众要求迫切的问题,优化农村生态环境,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健全农村民主政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各级各部门都要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行动。

二是创建文明生态村是我市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按照省、**委要求,我们结合实际,提出到2014年率先在石家庄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可以说,我们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涵盖了城镇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态、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覆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开展的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就是要把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优化融为一体,共同协调发展,其要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三是创建文明生态村是一场改变农民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在今年防治非典期间,我们以改变农村容貌环境为目标,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使村容村貌以及农村一些旧有的、传统落后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得到明显改变。但也有一些代代沿袭下来的生活陋习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要改变农村根深蒂固的生活陋习,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的努力。创建文明生态村,是我们同农村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生活陋习进行的一场斗争。通过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新的风气,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人居环境。同时,通过普及落实《指导意见》提出的“五个一”,整治环境卫生,可以极大地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因此,我们要把创建文明生态村作为从根本上改变农民落后生活方式的一场深刻革命和有效途径,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四是创建文明生态村是示范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市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加强示范村建设,通过打造农村工作的亮点,培育看得见、摸得着、过得硬、高品位、综合性的典型,以点带面,以点促面,活跃农村工作全局,提升农村工作的整体水平。示范村建设包含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生态家园建设等各方面的内容,内涵深刻,外延广泛,因此可以说,创建文明生态村是示范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在示范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各乡镇、责任部门、帮扶单位和各示范村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展,特别是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生态家园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为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干部对示范村建设,特别是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生态家园建设存有畏难情绪,缺乏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神;有的乡镇和村等、靠、要思想严重,讲困难多、摆问题多,一味地依赖成员单位和帮扶单位的支持,没有真正树立依靠自身克服困难的思想,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较差;有的工作队没有真正按要求驻村开展工作,工作效率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有的帮扶单位没有按照市委要求,对示范村给予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以上问题的存在,致使有的示范村建设成效不够明显,环境卫生整治和生态家园建设起色不大,对周边村没有起到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等等。各乡镇、各示范村、各成员单位和帮扶单位一定要积极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以这次创建文明生态村为契机,利用今冬明春的有力时机,集中精力,突击抓好示范村建设,迅速提升整体水平,切实发挥好对周边村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要深入扎实地抓好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各项工作

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涉及范围广,任务重。从目前我市农村的实际来看,要突出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第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好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好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决克服畏难情绪和得过且过、不求进取的落后心态,牢固树立长期作战意识,一丝不苟、环环相扣、深入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同时,要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改变传统观念和陈规陋习,树立新风尚,养成健康、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第二,要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按照省、市委要求,我们创建的文明生态村最终要达到:农村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干群关系和谐融洽;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思想道德风尚良好,文教卫体设施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健全,社会治安秩序安定;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农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这些目标任务,不能不分主次轻重,眉毛胡子一齐抓,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当前,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普及落实“五个一”。改变粪土乱堆、柴草乱放、脏水乱泼、垃圾乱倒、畜禽乱跑的“五乱”现象,切实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到今年年底,20个示范村要率先达到卫生清洁“五个一”标准,到2005年6月底,全市各村都要实现“五个一”,让广大农民群众每天都生活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二是抓好配套设施建设。要在落实“五个一”的基础上,改水改厕改圈,推广沼气,建设卫生厕所,为村民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硬化道路和街道;广泛发动群众植树造林,搞好村庄绿化,逐步实现“村在林中”的目标;建立健全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广播站、图书室、卫生所等,为农民群众提供卫生、健身、娱乐场所。三是抓好综合示范典型。为有效推动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开展,石家庄市选择了50个村作为试点村,其中包括我市何家庄、陆桥、陈家庄、北青同等4个村。经研究,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前一阶段确定的20个示范村作为我市创建文明生态村的试点村。20个示范村要解放思想、联系实际、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环境卫生整治、生态家园建设等方面都要切实发挥好模范带头和典型示范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样板。

第三,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我们要善于把优势发挥出来,把特色做得更亮。比如在确定支柱产业上,或选择以本地资源为主的产业项目,或选择本地传统技艺特色的产业项目,打破小而全、大而全、村村雷同格局,向专业化发展;在村庄布局和建设上,应力求别具一格,既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要有崭新的时代特征;在文化建设上,要结合本地实际,既可以把历史文化做为重点,深入挖掘,也可以把现代文化作为重点,发扬光大,形成特色文化。总之,要根据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准,一村一策,一事一谋,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布局和城镇化发展战略,创建独具特色的文明生态村。

第四,要广辟渠道,聚集资金。要学会用市场经济的思路,采用“政府补贴拿一点、村集体和农民出一点、动员社会力量筹一点、市场运作省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一要发挥政府主渠道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块安排预算资金,把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更多更好地为农村提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从市财政划拨专款作为配套资金扶持20个示范村搞好创建工作。同时,从上级争取来的资金,主要用于对生态家园建设先进典型的奖励。二要充分发挥农民投入的主体作用。按照农村税费改革的要求,创建活动所需资金要坚持“一事一议”,由村民民主讨论决定,可以采取集体积累出资、村民共同担负、出义务工或集体积累出资、不足部分村民担负等不同的方式来解决。当前特别要把卫生清洁“五个一”所需资金解决好。三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积极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农村社会事业。四要实行市场运作,降低成本。对造林绿化、垃圾处理、道路硬化等,要大力推行市场运作方式,实行竞标、拍卖、承包、有偿服务、返租倒包等,增加收入,扩大积累,降低费用,节约资金。

第五,要配套建设,全面发展。要严格按照创建标准,统筹规划、综合考虑村庄在区域范围内的地位和作用,认真安排好村域布局、人口流向、居住转移、交通运输、集市贸易、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按照需求进行配套建设。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迫切需要的关节点上,尽可能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深入研究思考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方法探索创建活动的内涵和外延,实现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比如,在政治方面,就要考虑如何加强农村自治组织建设,更好体现村民的民利;在经济方面,就要考虑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等,让农民群众尽快地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在文化方面,就要考虑如何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等。通过综合谋划和配套建设,促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协调、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富裕新乐、平安新乐、文明新乐”的总体目标。

三、要切实加强对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组织领导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切实把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摆上重要位置,纳入本地、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超前谋划,狠抓落实,大力推进,确保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为切实加强对这项活动的领导,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张鹏同志任常务副组长,俊生、孟硕、晋峰、俊立同志为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文明办主任孙志辉、市爱卫办主任默增京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街道办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为创建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要实行领导干部分包责任制,市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落实责任目标。各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要搞好协调、检查和督导。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注重实效”的原则,服从大局,凝聚力量,协调联动,形成合力,搞好共建。要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对创建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扬奖励;对敷衍塞责、工作不力的,要进行严肃批评。

二要广泛宣传和发动。要充分利用市报、电视台、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和手段,搞好宣传发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广大干部群众做到“四个清楚”,即清楚开展创建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清楚创建内容和建设途径、方法,清楚自己在创建活动中的义务和责任,清楚各级各部门的帮扶政策。要使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开展这项活动的主体,是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创造美好家园的最大受益者,从而激发和调动他们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要注意尊重群众意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动群众,坚决把这项事关农民切实利益的好事实事办好办实。

生态文明的特点篇9

[关键词]规划设计原生态性休闲旅游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而在规划设计中更应该保持自然地貌、生态的原始性,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如何进行合理的规划是我们艺术设计工作者都应该考虑的课题。本文以广西毛南族环江县中草屯生态农场规划设计为例与各位同行进行规划设计原生态性的探讨。

一、项目简介

广西毛南族环江县中草屯生态农场位于县城西北部45公里处,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18公里,紧靠河池市重点打造的旅游区——牛角寨风景区。项目内有深山、弄场、溪流、山洞等。在规划之初,笔者进行多次实地考察,提出进行原生态性的规划设计:①进行合理的土地整改。将农场多地进行整改填平;在农场中心位置修建主题木楼;修建生态停车场。②依据地形,修筑水坝、水库。修建水坝蓄水;利用水库区进行野鸭等水生动物的放养;水坝下游进行休闲游泳等;修建人工滑水道;在库区上游设立生态放养区;在后山修建休闲垂钓鱼池。③规划区域,依据要求规划成为梯田果林区、休闲娱乐区、烧烤区、生态畜牧放养区、水库区、畜牧农舍、游泳区等。④植树造林。种植相关果树、名树、青竹等。

以上设计全部依据地形进行规划,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每一个区域并认真考虑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性及循环性。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两大战略,即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本文所进行的中草屯生态农场的规划设计,正是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

二、生态农场的规划设计研究

根据生态学的理论,生态农场就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建立起来的农业生产体系。在这个系统内,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投入最少的资源和能源,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品,保持生态的相对平衡,实现生产全面协调的发展。

生态农场的特点主要是:①因地制宜。生态农场是建立在合理和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基础上的。在不同区域范围内,只有对当地特点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才能建立起最佳的生态农场。②综合性。生态农场与普通农业生产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通过能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规划来提高生产率,从而避免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③稳定性。包括营养物质和能量平衡的相对稳定和经济效益稳定增长两重含义。

在规划设计当中,应根据生态农场的特点来进行。根据地形地貌进行设计,充分考虑规划设计后的综合运用能力,维持生态的稳定性。

三、规划设计的原生态性

原生态一词的出现,首先基于将自然做一种生态性的理解,也就是说自然具有生态性。自然生态即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原生态性,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原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全球发展的要求,也是时展的要求,代表人类文明发展的总方向。原生态文化不等于生态文明,然而生态文明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对原始文明和人工文明的扬弃,原生态文化则是原始文明中一粒粒闪闪发光的民间瑰宝,是生态文明大厦建设的天然材料。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可借鉴的模式,没有现成的方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因地制宜,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发挥,但也不是异想天开。必须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才能把握未来。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原始文明的影子,在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参照物。

2、旅游开发的重要作用

原生态文化因其古老性、自然性与独特性,而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近年来在各地的旅游开发中,人们不仅开发传统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更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发,使其成为生态旅游的一大亮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表明民族民间文化正走向世界,而成为世界共享的精神财富。

在规划设计中,不光要考虑因地制宜,更要考虑当地的民风、民俗、原生态文化等,这样才能设计出可持续发展的原生态规划作品。

生态文明的特点篇10

关键词: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乡镇示范,游埠镇 科学 浙江 典型的 大学 摘要:

自从 这个 国家的 生态的 文明 集会示威 镇 建设 起动, 环境的 统治 和 这个 改善 属于 环境的 质量 是 明显地 改进 在里面 优步 镇 属于 兰溪 城市 但是 那里 是 还 一些 问题 到 是 解决了的: a. 低的 数量 属于 农业的 种植, 不 足够的 规模 属于 生态的 工业。 在里面 这个 刚出现的 时代 基于 在…上 地理的 和 文化的 优势 属于 优步 镇 和 结合 具有 这个 国家的 和 地方的 目标 和 指数 系统 这个 文章 提出 到 保护 这个 曲江 生态的 安全 到 发展 生态农业 和 古代的 镇 旅游业 到 促进 生态文化 到 进一步的 改进 这个 系统 属于 生态文明,实施美丽国家振兴战略。关键词: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乡镇示范。有特色的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形式,是创造适合居住、工作和旅游的美好生活环境的基础。面对我国城市化比重越来越高的局面,建设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是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1-2]。中国

于1995年开始实施生态建设示范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2013年,《生态建设示范区》正式更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根据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计划(试行),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受到高度重视。乡镇生态文明是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布局的细胞工程。全国乡镇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改善了当地生活环境,促进了乡镇居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和传统观念的更新,带动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3]。根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生态保护,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系”[4],各省,城镇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环境和生态符合“生产力”地区的地域特色游埠镇位于西南郊的浙江省兰溪市,是浙江四大千年古镇之一。它拥有千年古镇的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形成了特色工业园区,成为浙江的中心镇。早在20世纪90年代,游埠镇就被列为浙江省小城镇改革试点城镇,2014年获得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城镇称号,2016年被列为“最后一餐”。因此,游埠镇走上了一条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和谐发展的特色之路浙江省于2003年成为国家生态省建设的五个试点省份之一。开始组织编制全省生态建设规划。随后,全省各市、县(市、区)、大部分乡镇编制了生态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生态文明建设自上而下全面展开。2009年,浙江省省级生态县和办法管理的评估和验收以及省级生态城镇(街道)的建立和管理在浙江省和办法暂行地区进行了修订,以进一步完善生态县省城镇(街道)临时管理办法的建立。截至2009年底,共创建省级生态乡712个,环境优美乡138个,居全国第二[6]。

·兰溪市了《兰溪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估办法(试行》和《2015年兰溪市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保证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2017年7月,了《兰溪市生态资金使用管理补充终宴》,进一步规范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建设项目的申请、审核、审核、验收等流程。

提议到2020年将兰溪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游埠镇作为重点城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游埠镇《五水共治》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完成了对所有劣等V类小城镇的整治任务镇上的微型水体。通过规范采砂场、养猪场、河道疏浚和绿化景观带建设,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生态小镇创建工作会议,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存在的困难,制定工作计划,形成联合治理的长效运行机制。将农业旅游、休闲旅游与文化挖掘、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秋禾园艺多肉创意农业,如洋港、东山、休闲农业、潦溪桥金湖景观农业等。积极开展民俗建设活动,传播生态文化,提高村民环保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根据全国生态文明示范乡镇指数[7],在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的21个总体指标中,“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率、畜禽养殖场(社区)等2016年粪便综合利用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比例、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率均达到目标要求,存在差距的指标为“有机和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占主要农产品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主要表现在农业种植规模小、经济作物种植效益低、全镇水果产量低、品质差,大部分农产品都是自产自销,农民自身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农民是保守的观念落后,不敢大量种植,难以形成规模。二是农民与专业技术之间缺乏联系,导致农产品档次低、效益差。三是农村经纪人才缺乏,导致市场和销售环节脱节。政府应加强引导,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为农民提供技术、市场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服务。

。镇上有一条衢江河自西向东流动。保护衢江河流域对确保下游饮用水质量、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衢江流域采取了以下污染防治措施: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和农牧业防治,减少农业污染,防治水产养殖对流域水质的污染,认真监督流域水产养殖行为,使其符合畜禽养殖禁制区规划要求,落实工业污染源防治工作,加强污染物总量减排,加强对沿江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禁止私人设立排污口入河。

结合“蒂凡尼早餐”在衢江海岸修建了一条绿色景观带。通过植入体育元素,

建造了游轮和水上运动等休闲亲水项目,以及绿道等工业项目骑自行车和在家住宿,从而在衢江打造休闲和健身体验带。

,以水果、蔬菜、棉花等主导产业为基础,提高经济作物比重,促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安全食品生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对项目资金进行了整合,加强了地块流转[8]。密切关注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为促进生态村镇建设从点到面,实现生态环境向生态良性循环过渡奠定基础;建立农业服务中心,负责生态农业各项工作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游埠镇水陆交通便利。距离国家大都市上海4小时车程,距离省会杭州2小时车程。在辐射范围内,修建了通往兰溪、金华、建德和龙游的道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游埠镇是“世界十大摄影家之首”郎静山的故乡,因此,该镇被定位为“江南特色摄影小镇”。镇上有“郎静山摄影观光区”、“野狐山白鹭摄影基地”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充分利用镇内民俗文化,与工业相结合,打造远古来客民俗文化园,休闲旅游与文化体验相结合。游埠镇有序推进古镇旅游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古建筑保护缺乏有效的指导,形成合理的规划和保护方案,旅游配套设施有待完善等。

。拆除不协调的建筑物。用旧材料和传统工艺修复受损的老街、老房子、河岸和桥梁。修复或修复一些旧建筑,填补缺口,并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连接起来。各种电线、管道均已埋设,空调等现代化设施已完全覆盖[9]。通过线带面和逐步修复,可以形成合理连贯的古镇格局,满足游客探索古镇、寻求隐逸的心理[10]。

,增加景区停车场的配套设施。在规划旅游住宿设施时,将文化、民俗、生态田园等符号融入其中,结合游埠古镇的特点,构建街头小品,充分融合古镇式旅游主题。在规划餐饮设施时,会创建一个反映区域特色的食品系统[11]。

尽管游埠镇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决策机制,但仍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增加对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清洁能源产业的财政补贴和激励,完善公众和企业参与环境执法、环境监督管理的制度和机制,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对重点企业和单位实行量化管理,定期跟踪检查污染物排放情况。

。通过现代媒体,我们可以探索丰富多样,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形式,合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中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思想,使之成为人们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文化遗产,,理性认识个人利益与生态意识的冲突,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综合改造房屋立面、改造村庄道路、延伸产业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措施,建设美丽乡村精品村。

在重点古村落保留了一两座质量优良、具有一定美学和艺术价值的传统民居或祠堂,以展示该村特色农业、手工业、民俗等,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12]。

的农村复兴需要正确面对农村工业发展的问题,包括农村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综合发展,各种形式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及其与新型农业经营者和小农的有机联系[13]。因此,相关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参考

[1]梁平县在生态建设方面有所改善,在发展方面具有特色[J]。环境保护,2016年,44(19):80-82.

[2]郑秀亮。惠州:生态创造的成就[J]。环境,2017(4):44-45。

[3]张山岭汪洋。扎实开展创建环境优美村镇活动[J]。环境保护,2004(6):22-25.

[4]王金南、蒋洪强、何军等.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战略与任务[J]。中国环境管理,2017,9(6):9-12。

[5]潘家华,沈满红。中国梦与浙江实践(生态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98-112.

[6]方敏,总编辑。浙江生态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90.

[7]示范村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试行)[n]。中国环境报,2014-01-27(005)。

[8]沈满洪。“十三五”时期建设美丽浙江的战略构想[J]。党和政府愿景,2016(1):7-10。

[9]马倩,朱创业,谢川.。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以以黄峨古镇为例[J]。资源与人类住区,2012(6):66-67.

[10]依托历史文化——古村古镇乡村旅游发展模式[eB/oL](2016-12-05)[2018-01-13]。Http://sohu.com/a/194947962_775364.

[11]唐启军。加快生态文化建设质量[J]。亚洲论坛,2013(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