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浪动物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2:30

关于流浪动物的问题篇1

关键词:流浪狗;宠物狗;动物福利;治理;社会问题

1市民态度与南京市流浪狗保护现状

从问卷结果来看,97.8%的南京市民会在身边看到流浪猫狗,其中经常遇见占42.86%,偶尔会看见占54.95%,这说明在南京市内流浪猫狗普遍存在于市民生活中。

而对于流浪猫狗的看法也因人而异,其中觉得“流浪动物可怜,希望他们能受到保护”的市民占大多数(82.42%),认为“流浪动物是移动的病菌,并有可能对人类造成伤害,是一种困扰”与“不关心此类问题”分别占13.19%和4.4%。

如果在路上看见了流浪猫狗,52.72%的人选择给流浪猫狗投喂食,这也是占比最多的选项,而仅次于后的选项是“视而不见,绕路而行”,占比41.76%。。只有少部分的市民选择“把流浪猫狗送去收容机构”(3.3%)和把流浪动物带回家”(4.4%)。而剩下19.78%的市民选择了“其他”。由此三题可以看出,虽然流浪猫狗普遍出现在南京市民的生活中,但是只有60.45%的市民会选择帮助这些流浪动物,其中7.7%的市民选择为流浪猫狗安置住所并有长远的计划。仍有接近一半的市民选择视而不见。因此南京市内流浪猫狗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

2市民造成流浪狗的成因

2.1弃养

流浪狗形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饲主的弃养。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调查结果显示,63.23%的市民没有养过宠物,而在剩下30.77%的养过宠物的市民中,13.19%的市民一直养到宠物去世,而有17.58%的市民养宠物的过程中中途送人/抛弃/交送给动物机构。可见宠物被抛弃是很常见的现象。而抛弃宠物的原因,可能是饲主自身经济条件的下滑,无力饲养;可能是宠物狗生育之后,小狗太多,又无力解决,只好扔掉一些小狗;可能是宠物狗自身带有某些恶习或者疾病;可能是饲主搬家或者家庭成员意见。由于缺少足虻某栉锕肥杖莼构,身边没有可以帮助饲养的朋友,法律缺失等问题,又或者饲主本身缺乏责任感,丢弃宠物狗成为流浪狗形成最主要的原因。

2.2爱心人士

这是流浪狗形成一个很矛盾的原因,流浪狗往往会在一个社区里聚集。而这时候,就有爱心人士出来喂狗。这些爱心人士无力把流浪狗带回家饲养,但喂食的举动又会大大增加流浪狗的存活率。这样的善举,虽然是挽救生命的行为,但也会增加流浪狗数量,往往会使流浪狗越来越多,反而对社会的环境卫生,乃至居民安全造成危害。

3从市民角度看流浪狗保护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对宠物狗饲养者的管理

流浪狗的主要成因就是宠物狗饲养者的遗弃。一些宠物狗饲养者缺乏责任意识,不定期为宠物狗注射疫苗,喜则养之,厌则弃之。即使全市要求办狗证,但情况依然不是很好。南京犬业协会副会长暨nGKC南京全犬种俱乐部副主席吴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犬只登记在南京遭冷遇,主要原因是犬只登记饲主的权利不明显,不少饲主认为登记只有交钱的义务,没啥实实在在的权利。这个问题的根源主要基于两点,一方面进行登记的犬只遗失寻回的几率很小,市民捡到狗后交付公安机关,植入的芯片才能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不登记的问责几率几乎为零。”而对于事后监管的问题,南京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队二大队马峻副大队长表示,“对于饲主的违法不文明行为采取柔性执法方式为多,主要还是劝诫。严重的才涉及到罚款、没收之类的惩罚。”因此对宠物饲养者的管理并不到位。丢狗的处罚措施太低,市民丢狗没有压力,自然流浪狗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同时,南京市也缺乏对流浪狗饲养者的思想教育,使其树立理性养狗、科学养狗的理念;缺乏对宠物狗饲养者加强科学养狗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对人畜共生疾病危害的认识;缺乏对宠物狗饲养者加强文明养狗的法制教育,使其树立依法养狗的法律观念。如果我们能管理好宠物狗饲养者,能让他们不去遗弃宠物狗,就可以从源头解决流浪狗的问题。

3.2流浪狗保护宣扬力度不够

根据我们的调查,在被调查者中,收养过流浪猫、狗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其中,从他人手中继养及在路边捡回流浪动物的人占了多数,仅百分之四的收养者是通过本地流浪宠物收容机制领养的。逾九成被调查者认为解决流浪猫狗问题主要责任在于政府或全体市民,而认为民间义工组织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的占少数。在关于南京市流浪动物治理方案的问题中,近八成被调查者对于有关政策没有了解,近四成对于本地流浪动物收容机构没有了解。多数(约56%)被调查者对于这些收容机构的了解停留在“偶然听闻、没有主动关注过”的层面上,而主要的了解途径在于收容机构自己的网络平台和本地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真正参与过机构举办的相关活动的只有6%的人数。市民有心出力,但奈何不知道官方做了什么,不知道民间组织在做什么,甚至不知道有几个民间组织,民间组织在哪儿。这就是流浪狗保护宣扬的力度不够。如果有更好的方式,让市民知道我们的流浪狗保护组织,相信流浪狗的问题能更好的得到解决。

4从市民角度研究流浪狗保护对策

4.1建立健全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

动物保护,首先就要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动物保护措施,首先就要加快相关法律条文的建设。只有有了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我们的行政机关才好依法行政,我们的公安机关才好有法可依。对于养狗者,要加强管理。只要养狗,就要负担起应有的责任。一方面对于遗弃动物,虐待动物的人,加以惩罚,在源头上,减少流浪狗的数量,缓解流浪狗的生存状况。另一方面,实行节育政策,推广使用现代电子芯片系统。侧面减少流浪狗数量。

4.2对市民宣传教育

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同样要分两面。一方面是针对宠物饲养者,另一方面则是更广泛的市民。对于宠物饲养者来说,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必不可少。既然饲养动物,就要让他们承担起责任,不能随便丢弃宠物、正确饲养宠物、即使为宠物注射疫苗。每个宠物饲养者,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相应的物质条件。对于普通市民,我们则更多的要对流浪狗的生存状况进行宣传,对于流浪狗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让市民接纳流浪狗,对流浪狗的生存状况有所关注,让他们不再只是单纯看到流浪狗的不好。同时,要让市民了解到官方对于宠物狗,流浪狗的处理政策。鼓励市民进入到流浪狗保护的领域,与官方与民间组织一起对流浪狗进行帮助。

5结束语

解决好流浪狗保护的问题,具有很多现实的意义,不仅仅有利于净化自然环境和社会风气,保护绿地面积,净化城市环境,还可以让广大民众意识到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体现人道主义。解决流浪狗问题需要市民、政府、企业等多方面的配合。这次借南京市市民关于流浪狗保护的调查,特地从市民角度分析流浪狗保护的现状、成因、当前保护的问题,并在最后提出对策建议。希望以我做起,从身边人做起,为南京市流浪狗保护提出更好的方案,也为其他城市的流浪狗保护提出方案建议。

参考文献

关于流浪动物的问题篇2

[关键词]动物救助;非营利组织;社会意义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7-229-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较之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且人们的业余生活也更加的丰富多彩,尤其是精神层面上也发生了较为深远的变化。小猫小狗等宠物也已经进入到了千家万户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快乐。但是由于宠物方面的相关法律的不健全,以及宠物主人的个人疏忽或道德观念的丧失,导致大量的宠物流浪在社会里。因此,流浪动物的救助已然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性问题。近年来,从网络等渠道的相关报道可以发现,民间自发组织的救助动物的团体正在慢慢形成规模。西安地区“西安爱心小动物救助基地”就是其中之一。它自基地成立到今天已经8年了,但因为运营资金短缺,原场地被政府征用等问题,必须重新选址并建立基地。这些问题都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动物救助工作的进行。

(一)非营利组织概念的界定

民间组织是指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由社会中各个阶层的公民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发组建的一种组织形式,是独立于政府、市场之外的公民社会部门,又被称之为非营利组织或者是第三部门。但由于中国的民间组织具有其特定产生背景,因此无论是在内部治理的制度化程度上和外部环境的规范性上,还是在国家公民的主体性上,都不可避免的烙上了中国转型时期的特色。

(二)救助对象的界定

本文所讲的流浪动物主要指的是流浪在城市街道、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内的没有得到主人照顾的犬与猫(常见的流浪动物主要犬与猫两种动物)。一方面流浪动物的卫生状况会带来多种疾病的交叉感染,另一方面也会严重影响一个地区的整体社会卫生、环境状况。

相对于流浪动物救助中心的具体情况来看,就目前的实际数据,流浪动物的数量越来越多,流浪动物救助中的实际承载量也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救助中心每月所要面临的压力不仅来自于要对流浪动物进行有效接管,还来自救助中心自身条件限制的压力。例如,接管道的动物所要耗费的食物资源、治疗费用,还有就是要面临房租、水电、员工工资等多方面的考验,而且救助中心的经济来源实则是依靠民间人士的自愿捐助和救助中心负责人自己捐助这两部分,但若只是依靠救助中心的援助又是远远不够的。更不要说还有持续不断的流浪动物需要援助。所以,鉴于救助中心的资源的配置有很大缺口,救助中心最有必要救助的对象应该是那些如若不进行救助,生命就会受到威胁的动物。

(三)中国与西方国家针对于民间组织动物救助的不同

流浪动物问题一直是一个关于动物保护援助的全球性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域都因地制宜的采取了适合自己国家国情的政策,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规定了动物主人不得随意遗弃自己所认养的动物。在这一点上就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异,中国国内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宠物注册流程。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不得随意丢弃宠物。在美国和加拿大,流浪动物都会由民间救助组织负责收留。例如在美国有美国慈善协会,他们都会分管动物救助部分的事宜,经费则是由政府资助其中的一部分,其余来自民间的自愿性捐款;在英国则有全球历史最为悠久的动物福利组织―防止虐待动物协会。该协会有管理和监督的作用,同时还进行动物的收容和治疗受伤动物的工作。日本明确规定滥杀或任意伤害动物是要处以徒刑的。各机构寻回的动物都必须带到医院做检查,根据狗的状况进行筛选,严重的狗给予安乐死,剩下健康的狗可以领回领养所。因此,在中国与国外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国外机构更注重权力,不仅是人有权力,动物也有其自身的权力。而在中国,因为相关法制体系的建立还不完善,造成流浪动物的种种问题。

(四)如何做到合理救助

案例:居住地址闸北区交城路386弄盛世馨苑小区。虽然周某行为古怪,但在居民眼中,她却是一致公认的“爱猫人”。居民表示,经常看到她领小猫回家,最多时四五只一起带回来,家里养不下,她在楼下还自建一个猫棚,晚上经常看到她在猫棚前对着小猫自言自语:“乖乖来,妈妈喂你们吃好吃的。”后来猫棚被拆了,周某还是不断从外面带猫回来。令居民们感到奇怪的是这些小猫“只进不出”,只要进了周某家中就全部失踪了。日前,在上海时常会看到被残忍杀害并遭丢弃的猫咪尸体,她也被称为上海虐猫女。随后,许多爱护动物的人士聚集起来,一起声讨“虐猫女”。并发生的打架事件,产生的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从上述的案例可以看出,社会大众在领养动物后,致使大部分犬、猫流入社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不愿继续进行养育使命或其他诸多因素,但并没有进行虐待直至残忍杀害的地步。案例中的“爱猫人”并没有尊重动物的权利,也没有做到抚养人的义务。而依法办事是中国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然而,我国现行的动物保护法及法规《野生动物保护法》主要是保护野生动物,而且是限定于濒危的、有极高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动物中的绝大部分如农场动物、娱乐动物、宠物、实验动物等则没有被纳入被保护之列。而2002年《实验动物管理条例》首次增加了动物福利的内容。但也仅限于提到,并没有具体措施。因此,法律的滞后已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长远发展。真正地让动物保护志愿者们应该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据地去为动物们谋求其应有的权力。

(五)非营利组织参与救助的社会意义

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独立团体,具有其政府、相关部门所不具有的特殊性,可做到使社会照顾、社会规制、社会公正等之间的相互融合。

1.非营利组织参与救助,是社会救助的中坚力量。非营利组织由于其非政府性、公益性和志愿性,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够接近社会基层,了解群众。一方面,非营利组织的部分志愿者就是来自于社会基层,能更了解社会大众的情况,能更具体的参与到活动中去;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有能力深入基层。并同基层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这在针对动物救助过程中更具有亲和力。并且能参与到相关救助工作的志愿者,在投身救助的本身就是关心动物的,因此,不会对救助对象也就是流浪动物产生二次伤害。

2.非营利组织参与流浪动物救助能够满足多样化的救助服务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社会大众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非营利组织在参与流浪动物救助是所要采取的方式、方法也应随之发生改变。因此,非营利组织在救助流浪动物时对救助的服务需求也就应该相应的有所提升。

3.非营利组织能够整合社会力量与资源,为公民参与救助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在一定意义上,非营利组织即是救助的重要支柱力量,也要为其他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救助提供了一个良性运作的平台。就目前状况来看,各个社会救助站都存在着任务繁杂、人手不够,资金短缺等的问题,非营利组织能够有效组织志愿者服务团队以聚集社会分散的人力资源来实施救助工作。同时,可以在互动平台上相关救助信息,为施善者提供一个了解救助对象的平台,这样可以有效地整合社会整体资源,可以说,非营利组织是社会力量的粘合剂,它改变了原来的僵化组织体系,他的出现为参与救助的各类社会力量提供了纵向与横向沟通的新渠道。

参考文献:

[1]刘春湘.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6.

[2]邓秀文.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制约因素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3]郭艳丽.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

[4]叶娟娟.流浪动物民间救助之路[n].河北日报,2009-06-02010.

[5]应琛.民间救助的尴尬[J].新民周刊,2013,(07):30-33.

[6]江蝶.流浪宠物救助过程中某些问题的思考[J].中国动物保健,2012,(05):10-11.

[7]朱四倍.流浪动物有“家”不仅是公民个人之事[n].东莞日报,2012-06-26a02.

[8]孙婷.在流浪狗救助站[J].美文(下半月),2008,10:16-18.

关于流浪动物的问题篇3

“现在基地每天要有每袋15公斤的喜悦猫粮近两袋子,宝路狂狗粮8袋子左右,压力很大。”这是一则出现在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网站上的求助信息。

该协会是目前唯一一家全国性小动物保护组织,救助流浪宠物是其重要职责之一。“艰难维持了15年,我们在没有政府一分钱投入的情况下,救助的流浪小动物,主要是猫、狗,数以千计。”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发起人、会长芦荻说。

但该协会也面临财力难以为继、管理松散的困境。“流浪动物救助无异于一个无底洞。在中国目前动物保护法规缺失的情况下,谁去做救助流浪动物的工作,几乎等于进入了深水区,步履维艰,难以抽身。”芦荻告诉《新世纪周刊》。

被遗弃的宠物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区内,聚集了30多只流浪猫,这些猫主要由学生自发喂养。一对情侣买了猫食,马上引来10多只猫“聚餐”,而情侣一边看猫吃食,一边谈情说爱,这已是该校的一景。据统计,北京市区流浪猫的数量在50万以上。

住在北京后海龙头井街24号的82岁老人丁世英,60多年前开始养猫,目前家里救助收养了流浪猫250只,流浪狗8只,是民间救助流浪小动物的“名人”。很多在她家门口丢弃猫的人,都知道北海有个爱猫的“丁奶奶”,而对她的真实姓名反而少有知晓。

“为什么流浪猫越来越多?很多时候是养猫的人没有尽到责任。搬家了,宠物生病了,任何不方便的理由,都会成为主人丢掉宠物的理由。”丁奶奶说。

丁奶奶收留过一只大白猫,遭遗弃前它和主人住在胡同的平房里。后来主人搬家住进楼房,没有了鼠害的困扰,就将大白猫丢在丁奶奶家门口。

贵阳的刘女士把自己养的一只“折耳猫”扔到了高速路上。刘女士的这只猫得了重病,“反正也治不好的,高速公路上车速较快,能为小猫实行‘安乐死’”,她认为这是“长痛不如短痛。”

“如果宠物生了病,有时候看病的花费比新买一只宠物还要贵,一些养主干脆扔掉再买新的。”丁奶奶说。

生病是宠物遭遗弃的重要原因之一,或者是养主主动抛弃,或者是迫于邻居的压力。每一次公共卫生危机以后,流浪宠物的数量都会大量增长。“闹‘非典’那阵,是北京流浪猫增多的一个关键时期。”长期帮助丁奶奶照顾流浪猫的志愿者于鹏说。

隐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流动宠物市场也广为动物保护组织诟病。在这类没有纳入工商、农业部门管理的无序市场中,所售宠物并没有做过检疫防疫,健康状况堪忧的宠物被主人买走后。大多会因生病而被主人抛弃。

谁在救助流浪宠物

3月16日晚9点左右,北京市民张宜正开车行驶在三环辅路上,突然发现一个黑影窜至车前,他一阵急刹车,还是听到“嘭”的一声闷响。“我被吓得不轻,赶紧下车,才发现是一只猫跑到路上,被车撞了。”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心有余悸。

流浪在城市各处的无主动物,已成为城市管理面临的一个难题,随地排泄的粪便构成环境卫生的污染源。处于自生自灭中的流浪宠物,也可能给人类造成疾病传播。北京市农业局兽医处处长王滨表示,流浪宠物的救助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应当将其纳入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常规工作。2007年8月,北京市农业局首次公布十八区县无主动物收容救置举报电话。同时,各区县政府成立动物收容救置工作队,确定暂存场所。采取接报处置和定期分区域巡查的形式开展工作。

位于昌平的流浪动物救助中心,对于无法救治的患病动物,或者超过15天无人认领和认养的收容动物,专业兽医将对其实施安乐死。

“这么多猫短时间内被收容到一起,饲养条件很难保证。事实上,领养的人并不多,很多猫用不到15天就死掉了”,丁奶奶说,“政府应该发动群众的力量去救助,因为老百姓中喜欢猫、自发救助流浪猫的大有人在。”

每逢周末,慕名而来的爱猫志愿者会结合成小组,自愿来到丁奶奶家,帮助打扫卫生、饲养流浪猫。于鹏还帮助丁奶奶建立了博客,及时更新这些流浪宠物的生活状况,并公开了接受猫友捐赠的账号、地址。

除了个人救助外,北京市还有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北京保护小动物协会、首都动物保护协会、“流浪天使”、“猫咪有约”、“幸运土猫”等民间机构和团体也在参与流浪宠物的救助工作。

“北京市至少有3000人在做救助流浪宠物的工作,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这部分力量,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统一收容处置”,芦荻告诉《新世纪周刊》。

养主须承担责任

丁奶奶每月的退休金是1500元,而每个月为维持这些遗弃宠物的生存却需要花费8000多元。“1只猫一天要吃掉一块钱的猫粮,250只猫就是250块,另外每天还要消耗30元的猫砂。”

这并不包括给猫注射疫苗和做绝育手术的钱。一只猫需要打两针疫苗,120元。每只公猫的绝育手术要花200元,母猫是250元。“正常情况下,一只猫一年生3~4胎,每胎6到8只,而小猫长到8个月后就有生育能力。一定要给流浪猫做绝育,这是舍小善为大善。”丁奶奶说。

为了节省开支,丁奶奶自备药品,自己医治生病的猫咪。救助流浪猫除需要财力支撑外,还要付出巨大的心力。平时没有人帮忙时,丁奶奶每天睡眠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中间请了两个保姆,一个受不了这么多猫的气味,一个被猫咬走了,一个礼拜内走了俩”,丁奶奶说。

位于海淀区西玉河村的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救助基地,收养了400多条流浪猫和500多条流浪狗。再加上20多个办公人员的工资,该协会运行一年需要130万元。“20D了年,协会收到会费37万元;各类社会捐助58万元,尚有30多万的经费缺口。”芦荻说。

然而,在据称是“中国最大的猫咪资讯华人门户网站”“猫咪有约”论坛上。却出现许多关于小动物保护协会的争论。有网友发帖称“虽然我十分不愿意这样说,但有很多次,我们看到的卢老师所谓的基地是脏乱差。病了的动物没人管,死了就扔掉”。

“流浪动物的问题,光靠救助是治标不治本,关键是要堵住产生流浪动物的源头。”丁奶奶说。

提高宠物养主的责任意识是当务之急。“应该把养宠物看成一件严肃的事,要做好接纳一位新的家庭成员的准备,养之前一定要慎重。”丁奶奶呼吁说。

芦荻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动物保护法,对养宠物的人没有约束,他们爱扔就扔,应该建立惩罚遗弃宠物行为的制度。在美国、英国、香港等地区,已经出台反虐待动物的相关法案。

曾有专家建议,北京市应尝试建立“社区猫”制度:将做过绝育的流浪猫统一备案,佩带标志项圈和微芯片。重新放回社区,由社区管理部门统一喂养和监护,执行控制老鼠繁殖和鼠疫传播的使命。但目前这种制度在北京尚未成为现实。

关于流浪动物的问题篇4

所谓冲浪风筝运动,是指运动员通过控制一只巨型充气风筝,在风的作用下,通过操纵充气风筝来实现自身的升降及转向,并结合脚下踩着的滑板,在海面、湖面上完成滑行或各种花式动作的运动。冲浪风筝主要装备分为:风筝,风筝线,把手(筝力释放系统),腰带,滑板。

冲浪风筝运动缘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叫CoRY.R的美国人接触了飞翔伞型的风筝,认为大型风筝拉力完全可以取代快艇拉人在水面上滑行,随后他尝试手持风筝,脚踩滑板进行冲浪。但在没风的情况下,风筝会自然坠落水中,难以再度放飞,因此很难普及。几年后,两位法国兄弟设计出一种类似行伞的风筝,此风筝的翼面及龙骨石充气的,所以落到水上不会下沉,而且可以再次起飞。1998年在美国夏威夷海滩就会有人将充气风筝和冲浪板结合一起玩。从此冲浪风筝运动就在全世界风行起来。目前国际帆船联合会正在积极推广冲浪风筝项目,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从事这项运动的人数众多,而且该项目有可能作为2016年巴西夏季奥运会帆船比赛备选项目。

二、风筝冲浪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

冲浪风筝运动遭遇的一个潜在的最危险的敌人就是离岸流,因为它是造成海上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有相当的人数是因为离岸流而丧失的,哪怕是最资深的冲浪者都很难幸免于难。所谓离岸流,顾名思义就是离开海岸冲向海洋的水流。这种水流的特点是速度极快,能量巨大,与海岸大约成90度角。离岸流的通常时速可以达到七千米每小时,其形成主要是海岸线的形状引起的,它的特点是,这股强劲的水流是在海面表面流,所以它有肯能将冲浪者卷入海中,即使在不太深的海域,离岸流同样可以把你掀翻。这时你只要镇定,尽量将身体保持在水平面的位置,这样你就不会被吸入海底。离岸流之所以危险,不仅仅是因为来势凶,速度快,最关键的是因为它来的时候没有任何预兆。波浪冲击海岸线,而海岸线又给了水流反作用,这时候,海拔较低的海滩上,海水会一直冲击海滩,把海滩冲成坡状,最后水流又顺坡而下,重新流入海中。当然通常情况下,顺坡而下的水流是没有那么大的能量的,但是由于有些坡面不是很陡,坡面又非常的长,以至于积蓄了太多的能量了,而且中将爆发,于是就产生了离岸流。冲浪爱好者可能即将要水起,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却被卷入海底。另外,沙洲也是冲浪爱好者要提防的地形。它是那种很像水池的地方。波浪推着向沙丘积蓄能量。最后以巨大的作用力将水流推向大海。冲浪者可能没有反映就被卷入海中。

除了环境的影响,风筝冲浪运动本身也存在安全隐患:一是溺水问题。造成溺水原因包括风筝线缠绕冲浪者身体导致溺水、无救生衣等装备的保护造成溺水以及运动不可避免的落水后经常性的呛水。二是碰撞治伤问题。造成碰撞的原因包括风筝把冲浪在岸上拖行,撞到异物,和划伤;进行花式动作时,冲浪板打到头,造成脑震荡;两风筝相撞事故或风筝撞到异物;风筝线割伤身体;风筝降落时,脚后跟软组织挫伤。三是不能有效求救的问题。造成求救失败原因包括:单纯靠求救手势求救,目标小,难以被及时发现;呼叫求救,求救方式原始,也难以被及时发现。

三、冲浪风筝运动防护设计的构想

运动产品的安全设计要避免以消费者的单纯个人喜好为导向,而应该以运动过程的行为模式和与之相联系的环境出发探求,研究人在运动过程当中真正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解决运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问题的同时,去努力平衡运动员心理和生理的差异性。当然人――产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深层次的,在满足人的单纯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同时,还应考虑人的文化、所处时代、价值观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个防护冲浪风筝运动伤害的构想,其内容包括:第一,防溺水;第二,防撞击;第三,有效求救功能。

首先,防溺水护身装置研究应该以冲浪风筝安全隐患中溺水问题的分析为基本纲领,然后分析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构想。造成溺水的原因一般包括:风筝线缠绕冲浪者身体导致溺水(危害等级a级);无救生衣等装备的保护造成溺水(危害等级a级);运动不可避免的落水后经常性的呛水(危害等级B级)根据这些原因,在冲浪风筝装置上可以考虑:针对风筝缠线问题,冲浪者可通过割线这种方式来实现救援。针对无救生衣问题,冲浪者可通过浮力设备来防止溺水。针对呛水问题,冲浪者可通过一定装置使鼻口与水面隔离来解决。

其次,防撞击护身装置研究应该以冲浪风筝安全隐患中撞击致伤的问题的分析为基本纲领,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构想。造成碰撞的原因包括:风筝把冲浪在岸上拖行,撞到异物,和划伤(危害等级a级);进行花式动作时,冲浪板打到头,造成脑震荡(危害等级a级);两风筝相撞事故(危害等级B级);风筝线割伤身体(危害等级B级);风筝降落时,脚后跟软组织挫伤(危害等级B级)。针对上述问题,分别可以从对关键部位,如胸,肩,脊椎、头部等进行保护;在运动装备上加入信号指示,防止两人同时向一处飞行;加入缓冲装置以防类似伤害等来解决。

第三,呼救装置研究应该以冲浪风筝安全隐患中的如何有效求救问题的分析为基本纲领,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构想。造成求救失败原因包括单纯靠求救手势求救,目标小,难以被及时发现(危害等级B级);呼喊求救,求救方式原始,也难以被及时发现(危害等级B级)。而这些问题则可以通过发信号或拉警报的方式求救,或是通过无线电设备来与其他人员取得联系后求救等方式解决。

除了对设备装置加以设计进行防护,另外冲浪者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离岸流能量最强的地方是岸线到沙洲出口的这条线,所以应该远离这条线。

2、万一陷入离岸流,保持冷静最重要。冲浪者本能会往岸边游,但是其实是徒劳的。冲浪者基本还是会被卷入海中。所以,冲浪者要做的是不是游向海滩,而是应该沿着海岸线游。如果当时水流太急,可以等几秒钟。然后再游。

3、到这时救生衣就是救命衣。所以资深的冲浪者也应该穿戴。那些没有穿救生衣,而且拼命向岸边游的冲浪者往往就会有生命危险。

4、最好的救助就是装救生衣,然后发信号,保持冷静,保留体力。因为很难有人凭自己力气右到岸上。所以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呼救和发信号给同伴。

5、如果冲浪过程遭遇离岸流,请不要盲目去救被困者。如果你有足够的浮力和救生设备。

关于流浪动物的问题篇5

关键词:淹没承台;桩基础;波浪力;绕射;时域分析

中图分类号:U44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4764(2014)01006806

跨海大桥作为联系陆路和水上交通的纽带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类海工建筑物多数支撑在桩基结构物上。相比陆上桩基础,水下同类基础面临着更复杂的工作环境。桩基承台组合结构在波浪水流作用下的局部冲刷问题[13]、整体受力问题[4]以及波浪、地震下桩基结构的动力响应问题[5]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而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合理确定波浪作用在桩基结构上的作用力和合力作用点通常是设计的控制参数[6],对工程的造价、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高桩承台结构中,圆形承台应用广泛,它是由大尺度圆截面承台和小尺度桩组合而成的复合受力结构。相关研究[7]表明,在一定的入射波浪条件下,由于大尺度结构的存在而产生的波浪绕射对小尺度杆件所受波浪荷载的影响不可忽略。

刘逸敏,等:高桩承台桩基波浪受力分析

中国一些学者对东海大桥桥梁桩基承台波浪受力问题进行过一定的研究[8]。基于线性势流理论,Garrett得到了水面处固定截断柱体对波浪散射问题的解析表达,并由姚文伟等[9]推广应用到圆形承台桩基的分析中。Geng等[10]利用高阶边界元法在时域内求解了大尺寸截断圆柱的水波绕射势,结合morison公式算得了杆件上的波浪受力。通过模型试验,Yuan等[11]研究了规则波下截断圆柱惯性力系数和拽力系数(Cd和Cm)随截断长度的关系。Venugopal等[1213]实验分析了纯波及波流共同作用时,Cd和Cm的变化规律。利用分离变量法和特征函数展开法,张海燕等[14]、姜胜超等[15]建立了波浪对截断浮式圆柱和淹没圆柱的绕射问题的解析解,并得到了波浪作用在结构上的波浪荷载。采用相同的方法,赖伟[16]、Zheng等[17]推导了水下截断圆柱和无限长矩形结构对水波的绕射和辐射问题及其水动力特性。王均杰等[18]将深水高桩基础的承台部分理想化为浸入水中的截断圆柱体,建立了地震作用下截断圆柱体动水压等效附加质量和等效附加阻尼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矩形截面主体等效为圆柱体的近似计算方法。目前,对于承台浸入水下的高桩承台基础桩柱波浪力研究较少,这影响到了对水下桩基础的全面认识。因此,有必要开展水下承台桩基结构受力的进一步研究。

本文引入浸没承台绕射模型和morison公式计算了大尺度水下高桩圆形承台的桩柱波浪受力,重点分析了承台相对尺度、淹没水深等因素对桩柱波浪作用力的影响,并在时域内分析了承台下不同位置处桩柱波浪受力的时间序列,旨在为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1基本原理

关于流浪动物的问题篇6

关键词:医院库存物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加强

库存物资是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流动资产,是医院医疗活动的基础。但是,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致使相应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进而造成了物资浪费、流失等现象。因此,这就要求了医院需要在强化物资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并完善相关的内控制度体系,从而确保医院各项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为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奠定基础。然而,如何完善这一内控制度体系,成为了医院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当前医院库存物资管理工作上所呈现出的问题

(一)入库制度体系的不完善致使相关核算账实不符

目前,医院在物资采购方面所实行的是先购进相应的物资,然后再付款,这样的采购程序致使物资采购与付款相分离,进而无法将所购物品数量与所花销的金额及时的呈现在财务账面上,长此以往就导致医院无法通过账务来实现对库存物资的有效核实,最终致使医院核算账实不符问题极为严重。

(二)关于物品采购计划的编制缺乏合理性

目前,医院在制定相关物资采购计划时,需要采购进何种物品以及采购物品的数量的定位,都是各科室根据自己的估算来实现的,进而致使所编制的采购计划缺乏合理性,最终造成物资的浪费。例如,有些科室印刷了大量的工作表格,在采用了电子病历等信息系统模块后,这些印刷表格的“用武之地”显然变少,这就导致了物资的严重浪费。因此,当前的这种采购计划模式制约了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将内控制度的缺陷与不足表露出来。

(三)医院各部门间尚未实现信息共享

当前,在医院库存物资的管理上是以分开管理的形式来实现的,比如采购业务、出入库业务等都是归不同部门管理的,而医院目前尚未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模式,各部门之间并没有进行“有无”的沟通,进而导致物资采购业务的开展并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最终造成了物资的严重浪费。比如:某一科室需要印刷表格,并将这一需求告知了采购部门,但是并没有询问库存管理部门是否有库存,这样就导致采购部门所购进的物品被闲置。

(四)相关业务流程尚未实现规范化的管理

当前,医院的库存管理工作尚未根据业务的实际需求建立完善且规范的流程,进而致使相关工作的开展无制度可依,最终造成了人力与物力上的浪费。例如,有的临床科室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采买,只有发票却没有物资采购明细清单;有的临床科室票据齐全后却没有按程序到器械部门填制验收入库单,即到财务部门进行费用报销,而这就给库存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阻碍,进而导致管理上出现了漏洞。

(五)尚未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

在医院库存物资的管理工作上,医院目前尚未建立统一且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而导致各部门之间无法实现有效的沟通,造成了物资管理上的不足。而这种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的库存管理工作,在造成内部力度不足的基础上,还导致医院的物资浪费、财产流失,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

二、加强医院库存物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对策

基于当前医院库存物资管理上所呈现出的问题,需要医院在强化对物质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强化对医院物资管理力度,完善医院物资管理办法和制度,加强对库存物资控制,进而在避免物资浪费与流失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医院整体管理力度,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一)从源头抓起,突出对库存物资的事前制约

严格库存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对各类库存物资实行定额、需求管理,合理确定库存,杜绝无计划采购库存物资的情况发生。

(二)制定规范、清晰的业务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的库存物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医院的库存物资应该由物资采购部门统一采购,如有特殊情况,需经主管部门批准,领导批示后才能由科室自行购买。到财务部门进行费用报销时,发票后必须附有采购明细清单及物资管理部门验收入库单。明确岗位职责、权限,确保采购与验收、采购验收与会计记录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合理设置岗位,加强制约和监督。

(三)加强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我院2015年进行信息系统建设,截止本年7月各模块全面投入使用,其中就包括库存物资管理模块。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的建立,能够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并强化相关管理工作的力度。根据信息化管理平台,不论是采购部门,还是库管部门,都能够将相应的信息输入其中,以方便各科室在缺少物资时进行有效的查找与上报,进而采购部门能够明确采购的物品,库管部门能够及时的提供所需物品,从而避免物资在管理上所形成的浪费与流失。年末盘点时,可以从系统中调出全部物资或者某一物资的数量和采购成本,与物资管理部门实物盘点的数量进行核对,这样可以更好的对库存物资进行监控,实现了物资管理的透明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医院库存物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需要医院结合当前在管理工作上所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以强化对库存物资的监管力度,进而在避免物资流失与浪费的基础上,确保医院的财产不受损失,进而为医院医疗事业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并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终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于流浪动物的问题篇7

论文摘要:我国流浪乞讨群体于当代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贫困及资源配置失衡;流动失范造成生存状况恶劣;边缘地位遭受多重剥夺,边缘人格强化了乞讨心理;家庭贫困成员无法维持基本生活,保障政策救助机制不完善。解决大量充斥社会生活中的流浪乞讨现象,应先从建立和完善政策制度的层面入手,即:确立身份认定标准,向流浪乞讨群体提供分类分层救助;整合全社会的力量,科学区分救助政策相关者的救助责任。

自2003年8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废止了1982年颁发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这一转变,表明了救助方式从管制发展成了管理,提倡的是对弱势人群的服务;也表明了现代救助规范逐步形成从遣送发展到救助,提倡的是对弱势人群的帮助与扶持。这以后,收容遣送站改变为救助管理站,流动人口中的街头流浪者将被当作需要救助的群体,对这一群体的社会控制转向了社会治理。无疑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落实,也为我国最终将要形成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制度和政策体系准备了条件。

一、当代中国流浪乞讨群体的形成原因

当代中国流浪乞讨群体的成因复杂而多元,贫困、资源配置失衡是造成流浪乞讨的原生原因;流动失范是造成流动过程中生存状况恶化并逐步趋向流浪乞讨的重要原因;而农民人口流动政策、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流落街头的弱势人口社会救助政策不完善,是加速流浪乞讨群体形成的客观原因。这些综合性原因决定了当代中国流浪乞讨群体构成的多层级,而这一群体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贫困及资源配置失衡

据研究资料显示,收入低下、土地资源及多种经济成分匮乏造成的贫困,是流浪乞讨群体大范围产生的根本原因。这个群体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低收入和绝对收入低。按照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看法,2003年农村未解决温饱的人口与低收入人口两者相加为9000万,占农村总人口的11%。截止到2004年,我国有2610万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2004年农村绝对贫困标准由人均纯收入637元调整为668元,低收入标准由882元调整为924元),当年人均纯收入在6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占50.2%。入不敷出的生活水平必然促使相当一部分人加入向外流动并行乞的队伍。2.土地资源匮乏,非农产业低下。在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资源稀缺一直都是影响农村人口生活水平提高的难题。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通常又都是以单一的农业经济为主,从事其他生产活动比例较低的地区。农民纯收入低下,生活相对贫困,这是导致人口大量外流的重要原因。3.工商业薄弱,剩余劳动力外流。外流人口多的地区,通常也是流浪乞讨人口输出数量多的地区,原因就在于城市工商业和城乡民营企业不发达,第三产业薄弱,无法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由于自身素质等原因往往不能适应发达城市工作与生活的要求,成为向城市流动过程中的贫困者。流浪乞讨群体的产生和这种社会流动存在着高度相关的关系。4.劳动力能力状况不足。农村劳动力能力状况包括劳动力状态、人力资源状态、劳动力资源配置状况、生产工具状况四个方面。中西部地区在这四个方面远远落后于东部,具体表现为:家庭成员劳动力严重缺乏;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低,半文盲、文盲比例高;劳动力资源配置单一,主要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缺乏先进的劳动工具,生产力落后。5.外部、内部发展条件恶劣的双重挤压。即:城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导致贫困人口产生强烈的外流动机;不顾个人年龄、身体、技能等情况的盲目外流很容易使他们陷入赤贫状态;人地矛盾加剧了贫困人口的贫困现象;劳动力价值没有保障,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使他们失去了发展的前途和基础,进一步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而无力自拔。于是,流浪乞讨就成为最简单的维持生活的方式。

(二)流动失范造成生存状况恶劣

农民在流向城市寻找工作的过程中,陷入贫困状态甚至成为流浪乞讨者,部分是因流动失范造成的。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将传统与新价值观冲突中产生的社会问题称为“失范”。“失范”理论对社会、心理、文化研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的文化结构理论从目标与手段的角度,提出在社会与文化结构中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社会认可的目标;一是达到目标所运用的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如果目标与手段在社会结构中不被认可,失范便产生了。具体到关于农民的“流动失范”问题上,其含义是指农民在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个人素质、个人能力、城市生活能力、城市生活信息、城市生活支持系统均有不足,从而使“生活目标”与“实现目标手段”之间出现不平衡,导致找不到工作、失业、生活资源缺乏、生存状态恶劣、信仰迷茫、越轨行为等,属于“常态流动”秩序的“失范”。

(三)边缘地位遭受多重剥夺,边缘人格强化了乞讨心理

“边缘”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边缘地位”;一是“边缘人格”。形成流浪乞讨群体边缘化的问题可以从以下这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成群体,如农村贫困人口、身患重病人口、部分处于流动地位的弱势地位的农民工就是处于边缘地位。特别是流动中的农民工,无论职业稳定性、经济收入还是基本生活保障,都处在“被城市生活忽视”的边缘地位,往往得不到公正的待遇,收入不高、克扣工资、无疾病劳动保障、找不到工作、失业等如影随形。那些生存能力更弱的人被抛离城市生活的轨道之外,乞讨常被他们当作一种非正规的职业而采纳。目前很多大城市中的乞丐增长较快,原因是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很稳定的赚钱“职业”。其次,由于流浪乞讨群体属于绝对被剥夺群体,他们毫无社会地位可言,内心充满着矛盾、冲突、无奈甚至扭曲,向往过好日子却常常遭遇唾弃,不甘心底层生活又无法从边缘向上回流,对美好生活憧憬而整天灰头土脸,没有钱却对比他有钱的人不屑一顾,想过体面生活而对一切约束怀有敌意,这就导致当代流浪乞讨群体经常表现出一种并不反社会,但也不健康并伴有诡异、无序迁徙、无视社会规则、越轨等边缘人格特征。流浪乞讨人员的这种边缘人格的发生机制与其生成人群长期被远离、被排斥、被忽视、被遗忘有关。

(四)家庭贫困成员无法维持基本生活,保障政策救助机制不完善

因家庭生活困难而导致的流浪乞讨现象,既有客观原因,如人口抚养负担沉重、经济状况低下、承担家庭变化的能力脆弱等;也有主观原因,如家长教育不当,青少年出走甚至流浪街头;还有的属于主客观原因兼有,如家庭矛盾导致出走,浪迹天涯或者乞讨度日。但在我国,目前与流浪乞讨现象相关的保障政策救助机制还远未完善,具体可以归结为:农村人口流动政策、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不完善,导致许多农村流动人口因流动而贫困,无业和无生存保障的流动人口成为职业流浪乞讨的生成源;现有的救助站模式不足以解决流浪乞讨问题;救助政策体现了救急救难,没有体现“救穷”,难以从根源上解决流浪乞讨现象;对流浪乞讨人员界定的涵盖面不够宽泛,使许多职业流浪者成为无法救助,也无法管理的人群。救助政策不完善,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不力,那么流浪乞讨群体在现代大量生成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二、完善当代中国流浪乞讨群体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议

在中国慈善文化历史的演变中,个体贫困论和社会推恩论始终受到普遍的认同并流传至今:个人无颜向政府诉求,社会往往将救助区分大小,大则救,小则弃;重则急救,轻则缓救,乃至不救,逐渐演绎为临时性为主、定期定量为辅的社会救助特征。在这种救助文化下,处于特殊地位的流浪乞讨人员基本难以获得物质帮助。而解决大量充斥社会生活中的流浪乞讨现象,无疑要先从建立和完善政策制度的层面入手。在我国,完善当代流浪乞讨群体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应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确立身份认定标准,向流浪乞讨群体提供分类分层救助

流浪乞讨人员是社会弱势群体,属于社会救助对象。但是不能给予笼统式救助,要锁定不同对象,提供不同救助项目,特别应该依照这一思路设计出分类分层的救助项目:

1.补救性救助。补救性救助是指为贫困、疾病流浪乞讨者、短期流浪乞讨者、部分反复流浪乞讨者提供小额救助金等资金援助。救助金额要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针对“被偷盗骗”、“投亲不遇”等原因的被救助者,提供免费食宿和往返路费;另一种是针对贫病流浪乞讨者、短期流浪乞讨者、部分反复流浪乞讨者,提供小额救助金等资金援助形式,促使他们积累最基本的生存资金、资本,救其危机,解其困难。2.开发式救助。开发式救助指为除疾病流浪者外的其他人员提供劳动、学习机会等,通过心理、行为、能力、劳动态度的适应性调整,达到人力资源再开发。3.有限救助,是指对自觉选择并执意流浪乞讨生活的反复流浪乞讨者、越轨流浪乞讨者实行维持基本生存的低救助,同时提供心理辅导和行为干预,对乞讨行为进行一定限制,促使其承担行为责任。4.安置劳动救助,即对部分越轨流浪乞讨人员提供集中安置,让他们参加劳动。这既是一种有目的的劳动力迁移方法,又是一种行为干预方法。通过劳动让他们积累资金,也促使他们形成新的行为模式,缓解他们对流浪乞讨生活的依赖。5.全面收养,这是针对精神疾病、流浪儿童的一项救助内容。关于精神疾病流浪者的收容,关键是要建立精神疾病医院、社区医疗站、家庭三者之间的联系制度,以及争取政府资金援助。对于流浪儿童要实行收养与教养相结合。6.治安管理,即要将救助和社会治安管理结合起来,对挟持儿童和其他人进行乞讨的丐帮头目实施打击,缩小打击面,增强打击力度,对那些跟随者起到惩戒作用,以阻止他们向违法行乞方向发展。

(二)整合全社会的力量,科学区分救助政策相关者的救助责任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有效实施,依赖于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但不同政策相关者在整个救助体系中的责任应各有侧重:

1.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物质救助。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政策是政府最应该做也是最能做好的事。针对流浪乞讨现象的社会政策需要全面规划,如流浪乞讨救助原则、小额救助金政策、乞丐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治安管理和执法裁量并重政策、职业乞丐集中教养政策等。在政府救助中,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工作应各有侧重:流出地政府侧重扶贫、资金援助与早期干预等;流入地政府侧重制订全面的救助计划——详细而全面的救助计划是对分类、分层救助的细化,以防止流浪乞讨现象深度蔓延。2.机构提供照顾性、预防性救助管理。“照顾”是指直接的物质支持和生活服务,“预防”是通过管理、劝导等方法预防流浪乞讨现象蔓延。目前救助管理站提供的是普遍的过渡性初级管理和诊断。“普遍救助”是指救助不能设标准,为入站的人提供衣食住行等“初级照顾”,体现每一个公民遭遇困难时都有权利享受物质帮助的国家福利原则。但当流浪乞讨人员不愿接受救助站的救助时,政府也应该提供街头照顾,避免“强行收容”现象再现。民政部及下设各省市民政部门要建立联合管理机构,将救助站、财政、公安、城管、卫生等相关机构联合起来,常设机构放在救助管理站,对城市救助管理工作进行政策支持、问题综合分析和协调管理。3.社区提供整合资源的支持性救助。在我国,社区组织一直比较独特,兼有“民间自治”和“官方角色”两种背景,这一组织特征决定了社区在救助工作中的最大功能是将政府、市场、机构、企业、市民各种资源进行链接整合,形成功能各异的救助网络体系,比如社区劝导系统、救助信息采集系统、志愿者服务系统、生存保护系统等。信息采集和集中提供生存物质照顾,是最适合社区做的工作。社区志愿者对行乞方式、集中地点、特殊行为、团体活动等案例进行信息收集管理,将为决策和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国际救助工作的良性发展,往往是从社区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开始的,他们的支持对唤起乞丐的社会情感、自我认知、行为自觉都必不可少。如果仅仅依靠政府发送救济物资与提供社会福利服务,只会造成更深的“依赖文化”。4.公民接纳并参与救助。任何救助制度的实施,都需要公众的接纳、善待,并提供合适的、理性的救助。流入地市民的救助态度可直接或间接地改变流浪乞讨者的生活,要倡导良好的救助价值观,如生命关怀、真情抚慰、劝告引导等。公民良好的接纳态度,能唤起人的道德感,也是救助制度完善的表现。

注释:

①宁丽飞:《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路线图》,市场论坛,2005年第7期。

关于流浪动物的问题篇8

[关键词]流浪儿童;未成年人权益;生活感受;自我认识;流浪儿童救助

[中图分类号]D917,3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与调查样本

二十世纪末,流浪儿童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我国,伴随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出现了人口流动加速、贫富差距加大、家庭问题日益凸现等社会问题。2006年民政部等17部委《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流浪未成年人是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生活在街头,衣食无着,处境艰难,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他们容易被犯罪分子利诱和利用,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流浪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2006年本课题前期调研时据国家民政部门估计,我国流浪儿童接近百万人次,尤其在北京、上海、郑州、广州、成都等大型中心城市流浪儿童问题非常突出。对流浪儿童的保护与救助,不仅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006年,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合作,启动了“流浪儿童问题研究”项目,旨在深入了解流浪儿童,把握全国流浪儿童的总体状况,以及政府及民间组织预防和救助流浪儿童的工作机制,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议。鉴于流浪儿童的不确定性和问题的复杂性,此项研究采取文献法、问卷调查、访谈、参与观察等多种方法获取资料。问卷调查运用非概率抽样方法,总体为全国民政系统救助站在站流浪儿童,样本综合了地理位置分布、救助站工作开展情况、站内儿童的流动率、以及调研的方便性等因素,最终选择了北京、上海、广州、大连、长沙、昆明、乌鲁木齐、成都、郑州9个城市,共获得流浪儿童有效样本364个。同时访问流浪儿童和与流浪儿童相关的各类人员73人,其中流浪儿童30人。本文使用的资料系问卷调查和课题组对流浪儿童的访谈资料中涉及其生活感受、自我认识和未来设想等相关部分。

本次调查显示:流浪儿童的性别是男性的占79.8%,女性占20.2%;年龄以12―16岁的孩子居多,14岁达到各年龄段的最高峰,占21.2%,其他依次为15岁占20.6%、16岁占13.9%、13岁占11.1%、12岁占10.3%,不满12岁占11.4%,17岁及以上占11.8%;从学业状况看,在中小学阶段辍学是流浪儿童的显著特征。调查显示,有87.1%的流浪儿童没有完成义务教育,其中读到一至五年级的共占54.2%,分别是10.8%、11.1%、11.1%、11.7%、9.5%,读到六年级的占11.4%,读到初一至初三的分别是12.6%、9.5%、10.2%,有2.1%读到高中及以上;从身体和智力状况看,在流浪儿童救助机构里,据调查人员观察,有22.1%的被调查的孩子身上有受过伤害的痕迹,有4.9%的孩子有残疾,有7.6%的孩子反应迟钝。

二、调查结果

(一)流浪心境:七成以上不喜欢街头流浪生活

调查表明,多数流浪儿童离家出走浪迹街头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总体上看,本次离家原因是逃避家庭问题的共占58.3%。包括“家庭贫困”、“父母离异”、“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生活压抑”、“家里管得太严”、“在家里受到打骂”、“在家无人照管”、“被家人遗弃”、“家里没人关心我”、“与家人关系不和”、“和家人赌气”等;主动选择流浪的共占33.5%。包括“想出去打工赚钱”、“没能找到工作”、“不想上学”、“想出去见见世面”、“自己喜欢流浪”、“出来找亲人”等;意外或其他原因流浪的共占8.2%。包括“迷路走失”、“被别人引诱、拐卖”、“违法犯罪”和“其他”等。

与上述结果相对应,在调查中,当我们问流浪儿童“你喜欢街头生活吗?”明确表示“不喜欢”的孩子高达70.4%。孩子们说:“不喜欢,因为外面不安全。”“当然不喜欢!我特别想妈妈,特别特别想。还有我爷爷,以前我爷爷对我可好的。”“不喜欢。吃也吃不饱,上顿不知道下顿。穿也穿不好,尤其是冬天又特别冷。”……只有29.6%的流浪儿童表示喜欢街头流浪生活。

(二)积极感受:最大的好处是自由、自主

尽管表示“喜欢”街头流浪生活的孩子不到三成,尽管他们在流浪生活中风餐露宿、缺吃少穿,甚至受到路人欺负、歧视,但是相对于以往的生活,还是有相当多的孩子说出了流浪生活的种种好处。其中流浪生活“自由自在”成为流浪儿童的首选。问卷调查显示,选择这项的比例达到62.9%,其次是“自己的事情自己作主”为44.6%。表明精神上的满足和人格上的独立最为流浪儿童青睐。而这些多出自贫困农村家庭的孩子,对流浪生活中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感则相对较低。如“吃得比家里好”、“住得比家里好”仅为15%和10.4%。如下表:

如此多的流浪儿童喜欢流浪生活中的自由、自主,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他们的这种需要难以得到满足。他们不得不以放弃家庭中相对稳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选择在流浪生活中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摆脱来自成年人的压力。从江西来到长沙的15岁女孩刘某说:“我老家在江西宜春的农村,总的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街头流浪的生活。因为,街头流浪生活刺激有趣,自由自在,没有大人管着,更不用忍受妈妈的责骂和唠叨,也不用学习,还有朋友给自己帮陀,我自己也能做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不像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是爸妈说了算。我就是一个不争气、丢他们面子的坏小孩。在街头生活的时候,也经常有好心人帮助我,有些人给我钱,让我买吃和穿的,也有人要送我回家,还有一个阿姨让我在她家住了几天。

流浪街头的孩子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孩子们说:“就是和那些和我一样出来的孩子玩。和他们一起打牌,我就觉得自己很开心,他们也很开心。”“车站的叔叔阿姨让帮他叫人什么的,叫到人了,他开车走的时候给我钱,让我买东西吃,那就是高兴、开心的事。”“其实外边的好人挺多的。我在南昌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干爹’,他给了我200块钱,还给我买了票。他对我特别好,他还给了我联系方式,我特别高兴。”“我觉得开心嘛就是网吧里最开心。在我记忆里面最难忘就是网吧,我天天呆在网吧里面,最长一次从下午四点呆到第二天早上七点左右。”“我在外面过的挺开心的,那些朋友对我都特别好。我们赚了钱一起花,我没钱了他们就给我钱,他们没钱了我就给他们买饭。我想这么认识也是一种缘分,我们说好不做朋友,做兄弟了!”……从孩子们的述说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自由、友谊、真情的渴望,也

有对他们脱离成年人监护的隐忧。

(三)消极感受:“不安全”、“孤独”、“被人看不起”排在前三位

当问及他们:“你觉得街头流浪生活不好的方面有哪些?”问卷调查的结果如下表:

毕竟,人要生存就离不开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条件、医疗服务和安全保障,这也是流浪儿童的基本需要。未成年的孩子独自在外生活,脱离了成年人的保护,没有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最大的威胁就是难以抵御外界不良因素袭击,安全受到威胁。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感到“不安全”,这是流浪儿童认为流浪生活“不好的方面”比例最高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和住所安全是他们在家庭生活中不曾遇到的问题,离开家人之后的孤独感、以及被人看不起的不良心理感受也油然而生,甚至高于吃、住等物质生活方面的问题。

当调查中问及流浪期间“你最伤心的事是什么?”有的说:“最伤心的事是想妈妈!”“我最想我奶奶!”有的说:“一天没吃饭,晚上又累,又没地方睡觉,那个时候就特别觉得伤心。”有的说:“让我伤心的是,我在福建的时候多了几个朋友,但是后来我们走失了。”也有的孩子说:“那些不好的朋友,他们就打那些小的,然后我就去帮忙,打人,然后我就觉得自己不好,打人是不对的,这是最让我难受的一件事情。”

对一些孩子而言,家人曾经给过他们不小的伤害,但当他们背井离乡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的时候,想家又成了他们非常强烈的心理感受。这是访谈员与一个云南孩子的对话:小云南:“离家好几年了,也不知道家里什么情况。”访谈员:“想家吗?”小云南:“想。”访谈员:“你说你想家,那么想不想回去?”小云南:想家就是想家里的人,其实如果跟他们生活在一起的话可能也不大习惯,只是毕竟是自己的亲人嘛,不见一段时间心里想,想的时候真的特想,有的时候想着想着会哭啊!在老家的时候他们对自己毕竟也不是很好,所以想个一两天有时候一段时间,自己又会回到现实当中。

(四)自我认识:多数为积极评价

流浪儿童的自我评价结果另我们颇感意外。与社会上人们对流浪儿童的看法不同,流浪儿童自身的感受并非很糟糕。从问卷调查结果总体上看,流浪儿童的自我评价积极的方面高于消极的方面。如下表:

上述调查所涉及的全部14个方面选项按照流浪儿童的选择,以平均值排序的结果是:排在前九位的除了“我是一个苦命的人”之外,都是积极的评价。依次是:“我是一个健康的人”、“我是一个普通人”、“我是一个快乐的人”、“我是一个生存能力很强的人”、“我是一个苦命的人”、“我是一个好孩子”、“我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我一个自由自在的人”、“我是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排在第十位以后的都是消极的评价,依次是:“我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我是一个被别人看不起的人”、“我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人”、“我是一个坏孩子”、“我是一个罪犯”。

在访谈中,问卷调查的这个结果得到了进一步印证。一个15岁的男孩两年前从云南到上海,现在嘉定工读学校所设的上海市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他说:“我是做过一些坏事,但如果说我是坏人吧,我自个觉得不是坏人,我不觉得自己坏,因为没办法,是为了生存。自己也做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只不过是为了当时情况所迫,很不愿意做。我敢说如果我真的有这个条件的话,跟上海的小孩比起来也许我并不比他们差,只是他们的命比我好,生活条件比我好,家庭比我好,他们有父母有家庭,而我什么都没有,如果换个角度让他自生自灭,站在同一条线上的话,我感觉我绝对不比他们差。”一个曾经多次离家的女孩说:“我觉得我自己不是一个太坏的孩子,也不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人,我也想多学点知识,干一番事业,但现在还没有对以后有什么具体的打算,只想自己独立谋生,多挣些钱给家里。哪一天,我不用再流浪,妈妈也不再骂我就好了。唉,谁让自己不爱学习,只想玩呢!”

(五)受助需求:学习和生存需求最为强烈

吃、穿、住是流浪儿童的基本生活需求。但事实上,流浪儿童所需要的帮助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调查中我们询问了他们在流浪期间希望得到哪些帮助,如下表:

从总体上看,孩子们希望得到的帮助比例最高的是“教我知识和本领”,占到48.1%。应当说,流浪儿童表达的这一需要反映出他们内心深身处并不满足当下的流浪状况,他们渴望与同龄伙伴一样正常学习、生活。此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他们希望“有人和我说说话”、“不要让别人歧视我”,即有着较强的交往需求和尊重需求。

(六)未来打算:进取、务实多于被动、消极态度

流浪儿童辍学离家在外漂泊,经历了诸多的不良生活境遇。但是当调查中问道“你将来打算做什么”时,我们听到的是绝大多数孩子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憧憬。

按照选择人数由多到少排序,我们看到流浪儿童对未来打算的几个鲜明层次:

一是有强烈的进取打算的是绝大多数,“我想多学点知识”、“我想干一番事业”都在八成以上;二是有较为积极打算的有五至七成,如“我想多挣些钱给家里”、“我想在这个城市里安家”、“我想出去自己独立谋生”,表现出流浪儿童务实的生活态度。尽管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孩子背离了家庭、远离父母,但是在他们心底里依然有着强烈的对家的怀念和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一个三年前由于父母离异开始流浪生涯的孩子说:“现在我15岁了,变大了,回到了故乡要给自己找出路。我对修摩托车感兴趣,今后我要学习掌握这个技艺,通过劳动来挣钱,来赡养我的母亲。”一个在上海救助站的孩子说:“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我想让我妈跟我一起回去。毕竟她人也老了,五六十岁了,像这样又没子女在身边,没个照应,她应该回去,跟我们生活在一起。”三是被动的态度不到三成,如“我想生活在救助机构里”、“我还没有作什么打算”;四是消极的态度只有一成多,如“我的人生没有希望,不需要打算”、“我想一直过街头流浪生活”。也有的孩子态度表现出对未来的恐惧。有个孩子说“我最害怕说我走到这里,以后该去哪里,以后该怎么办,以后有什么打算什么的。”

三、几点思考

本次调查所反映出的流浪儿童对流浪生活积极和消极感受,折射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憾,以及他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社会现实;他们的自我认识以及对未来的所思、所想,让我们发现了他们身处逆境之中可贵的进取精神,以及回归正常生活的心理基础。窥视流浪儿童的内心世界,也引发了我们对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一些思考:

其一,未成年人成长需要宽松和谐的环境。相当多未成年的孩子放弃学业、离家出走、浪迹社会,忍受“不安全”、“孤独”、“被人看不起”的境遇,所期望获得的是自由自在、独立自主。也就是说,他们在成为流浪者之前所处的家庭或学校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的期望不能实现、心理上有压抑感、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同一调查表明,从整体上看,本次离家是为了逃避家庭问题的共占58.3%(包括“家庭贫困”、“父母离异”、“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生活压抑”、“家里管得太严”、“在家里受到打骂”、“在家无人照管”、“被家人遗弃”、“家里没人关心我”、“与家人关系不和”、“和家人赌气”等);而他们脱离学校、旷课逃学的主要原因是学习问题的占29.6%(包括“感到学习压力大”、“感到学习枯燥”、“厌恶学习”),由于校内的不良刺激的占28.9%(包括“被同学、校外的人欺负”、“被同学排挤”、“被同学讥讽嘲笑”、“被老师讽刺挖苦”、“被老师体罚”、“老师处事不公”、“被学校处分”、“被学校点名批评”)。正如有学者指出,“流浪儿童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对流浪儿童的排斥。”因此无论是避免流浪儿童产生还是帮助流浪儿童回归家庭和学校,都应当把改善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着力点,而不仅仅是针对孩子本身。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家庭和学校对他们的向心力势必增强。

关于流浪动物的问题篇9

关键词:波浪载荷;海流载荷;桁架结构;结构响应;有限元;导管架平台

导管架平台是近海油气资源开采活动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对导管架平台在海洋环境作用下所产生的内外载荷进行动力响应分析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目前人们对于导管架结构在海洋环境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大多集中在极限条件下的整体结构的动力响应及其由此而引起的结构安全性问题研究上,对于这样一类桁架式结构物大多采用只考虑结构物的主腿而忽略其它辅助杆件的群桩分析方法[1-3],其主要侧重点是分析平台在极限环境下的安全性。然而,在非极限环境条件下,由于导管架平台所承载的各种载荷的不同组合是否会引起结构的安全问题?目前对这些问题关注较少,而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却有助于我们对这类结构物设计方案的合理选择做出准确的判断,为设计出水动力性能优良的导管架结构物提供前提和保障。

本文以由不同尺寸圆柱形水下杆件构成的导管架平台结构为对象,首先逐一计算组成平台结构的每一杆件的波浪力和海流力,然后将这些波浪力和海流力以离散分布载荷的形式施加到每一根杆件上,分析在不同的波高、周期以及浪向与流向组合等海洋环境下平台的动力响应,计算导管架平台在波流水动力载荷作用下的整体所受的应力、应变,观察不同的结构形式对水动力载荷响应的关系,为导管架平台在波浪及海流环境下平台的内力特征评估提供依据。

1 水动力荷载计算理论基础及数学模型

1. 1 作用在导管架平台上的水动力载荷计算[4-7]

作用在平台的外部常用荷载可分为波浪荷载,海流荷载以及风荷载。由于本文研究内容为平台下部杆件间所受外荷载影响下的内力间相互作用,故只考虑波浪荷载和海流荷载。根据morison方程,平台中任一斜向水下杆件的垂直于杆件轴线单位长度上的水动力载荷 为:

(1)

式中,CD、Cm为杆件的法向拖曳力系数和附加质量系数;D为杆件的直径; 为海水密度; 和 分别是与杆件轴线方向正交的水质点速度和加速度矢量,其中

(2)

和 分别为沿杆件轴线方向的单位矢量和由于波浪和海流引起的水质点在绝对坐标系下的速度矢量, (3)

和 分别为由于波浪和海流的作用而引起的水质点在绝对坐标上的速度。

;对于直立柱体, 。

因此,将(2)式展开可以得到与杆件轴线相交的水质点速度。

在整体坐标系下,导管架平台中的杆件沿其轴线方向的单位矢量 在其坐标系中的三个投影分量为(见图2):

(4)

斜向杆件中的某点在以平台结构为基准的固定坐标系(o-xyz)与以浪向本身为基准坐标系(0-XYZ)的坐标转换关系为:

(5)

1. 2 作用在平台杆件上的结构内力

在上节所介绍的作用在导管架平台上的水动力载荷的基础上,我们采用有限元法来计算导管架平台框架结构内杆件的结构内力。具体步骤如下:

(1)结构离散化

(2)单元分析

平台框架结构离散化后,将杆件单元的位移、应变和应力等物理量等转变为由节点的位移来表示。选定单元的类型和位移模式后,按虚功原理建立杆件的单元刚度方程:

(6)

其中,上标e为单元编号,ke、δe和Fe分别为杆件单元的刚度矩阵、节点位移和等效节点载荷向量。单元刚度矩阵通过单元节点力和节点位移之间的关系来决定。

(3)整体分析

集合所有杆件单元的刚度矩阵,建立整个平台结构的平衡方程: k δ = F (7)

其中,k 、δ和F分别为平台整体结构总体刚度矩阵、整体节点位移列矩阵和整体结构的等效节点载荷列矩阵。

(4)求解方程(7),求得得出平台各节点的位移。

(5)由节点位移计算单元的应力。

本文采用ansys结构有限元计算软件来进行平台杆件的内力分析。

1. 3 数值计算方法及有限元模型建立

基于以上的计算方法及原理,本文主要计算步骤如下,其中水动力荷载计算中的波浪力计算理论部分已由本课题组完成,本作者工作为海流力的计算理论完善及后续内力的计算:

(1)输入设计参数,包括波浪和海流荷载中的波高H、周期t、浪向、流速、流向以及水深d等海况参数。

(2)输入导管架平台结构中第i根水下杆件的几何参数,包括杆件的直径D、杆件轴线方向(φ和ψ),以及杆件上下端点在已导管架平台结构为基准的固定坐标系中的坐标( 和 ( )等。需要注意的是,在该步骤中,以固定坐标系为基准的平台构件坐标要妥善保存,在后面的有限元模型建立时应当与之对应。

(3)将在上步计算得到、保存在设定的数据文件中的平台杆件水动力载荷计算数据进行适当的文档编辑,使其符合ansys软件命令流的格式;在命令流中编辑的杆件数据包括:杆件的外径、厚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和杆件材料密度等。

(4)编写ansys命令流,将上步处理好的水动力载荷数据代入ansys软件荷载施加步,杆件的水动力载荷施加于杆件的等效节点位置处,利用1.2节描述的计算方法对平台的杆件内力、位移等进行计算分析。

2 导管架平台在波流作用下动力响应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利用第1节所提出的数值分析方法,本文以一在水深为40米作业的外轮廓为正四棱台的导管架平台为研究对象,利用所提出的数值分析方法进行计算,观察这类平台在不同的海况条件下的结构内力响应。平台的计算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平台的组成结构参数见表1。本节计算中,海水密度的取值为 =1025 kg/m3,海流的速度均取为1.5 m/s。

图4为浪向与流向同方向,浪向和流向坐标系与固定坐标系的夹角 为0°时,波高分别为2、4、8、10m条件下,由于不同的波浪周期所引起的导管架平台框架结构内杆件应力最大值和和位移最大值的计算结果。从图4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波流同向的条件下,波高越大,平台杆件受水动力载荷作用下所产生的最大位移和杆件的最大应力也越大;同样的波高条件下,不同的波浪周期,平台杆件上的最大位移与最大应力的响应并不一致,小于一定的临界周期,平台杆件上的最大位移与最大应力比大于其临界周期响应要大,这是由于杆件的振型接近于小周期的缘故。

图5为波高一定,浪向与流向同方向、浪向和流向坐标系与平台固定坐标系的夹角 分别为0o、45o、75o时,由于波浪和海流联合作用所引起的导管架平台框架结构内杆件应力最大值和和位移最大值的计算结果。从图5的结果可以看出:当浪向和流向坐标系与平台固定坐标系的夹角 为0o时,所引起的导管架平台框架结构内杆件应力最大值和和位移最大值也较大,这是由于 为0o时,导管架平台框架结构内的部分主腿、水平撑杆和斜撑杆与水质点速度方向垂直,由此而引起了杆件内较大的应力和位移。而当 为45o和75o时,平台中的大部分杆件轴线方向与海流与波浪所引起的水质点运动方向斜交,因此所引起的杆件的应力和位移要比正交条件下要小。

图6为浪向与流向同方向,浪向和流向坐标系与固定坐标系的夹角 为0°时,在平台的标高为0米和15米之间与水质点速度正交一面的斜撑杆件中点处杆件的应力最大值和和位移最大值随波浪的波高及周期变化的计算结果。由图6的结果可以知道:由于杆件处于离海面波能主要聚集区域较远,对于平台杆件中这一特定的观测点而言,杆件所受的水动力载荷主要为海流引起的拖曳力,与波浪引起的动力响应关联度较小。因此,在该点处由水动力引起的与交变变化为特征的波浪的波高和周期的关联度都较小。

3 结语

本文提出了一个波浪、海流载荷作用下导管架平台的结构动力响应分析方法,方法采用morison方程计算由于波浪和海流的运动而产生的作用在导管架平台的水动力载荷,在此基础上,采用结构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在这些水动力载荷作用下平台结构杆件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计算原理简单,计算方法明了。根据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比较快速、简便地对在波浪、海流的海洋环境作用下像导管架平台这样一类桁架式结构物的动力响应做出简要的分析,对在这些海洋环境引述作用下的结构安全性做出初步的判断。

参考文献

[1] 王爱群, 徐立论. 小直径组合桩的波浪力实验分析[J]. 海洋湖沼通报,

2002, (1):9-17.

[2] 金伟良,陈海江,庄一舟.极端波浪对海洋导管架平台的作用及其模型试

验研究 [J].海洋工程,1999,17(4):33-38.

[3] 余志兴, 缪国平, 尤云祥. 大数量桩柱波浪力的机理研究 [J]. 船舶力学,

2003,7(1):1-11.

[4] 竺艳蓉.海洋工程波浪力学 [m]. 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90-93.

[5] 李远林.波浪理论及波浪载荷 [m].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143-145.

[6] 李玉成, 滕斌.波浪对海上建筑物的作用(第2版) [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02:253-256.

关于流浪动物的问题篇10

关键词: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职能;现代救助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063-0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流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伴随着这种变动过程,涌入城市的大量流浪乞讨人员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我国的救助管理机构带来了诸多困境与挑战。于是,做好新时期的救助管理机构职能的定位,以救助管理站为依托,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实现流浪人员的正常回归社会就尤为重要。这不仅直接关系到流浪人员自身权益的实现、生活状态的改善,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进程、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苏州市救助管理站及救助现状

苏州市救助管理站的前身为1954年组建成立的“苏州市收容遣送站”,2001年6月经市政府批准在站内设立“苏州市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2003年8月响应国务院废除《收容遣送办法》的号令,收容遣送站更名为“苏州市救助管理站”,原来的儿保中心也在2006年的8月更名为“苏州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中心按照“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以“爱心、真心、热心、耐心、安心”为救助服务理念,按照《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等要求,救助管理站主要提供以下7项服务,分别是: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基本的衣、食、住、行服务,保障其基本生存;根据导致流浪乞讨发生原因给予受助者相应的帮助,这主要体现在协助那些因遭遇临时困难的主动求助者返回居住地,或对能查明其亲属和户籍所在地的特殊受助人员进行跨省接送工作;对流浪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的甄别工作;对未成年流浪儿童的保护、教育工作;针对流浪乞讨人员的上街劝导、主动救助工作;对突发事件中人员的安置与分流工作;对受家庭暴力危害的妇女儿童的维权、庇护工作。中心不仅为流浪人员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还为他们提供心理矫治、文化辅导和一些相关的技能培训,以期通过这些措施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二、苏州市流浪人员救助模式优势与不足分析

(一)苏州市救助站救助模式的优势

1.积极主动为受助流浪人员提供全面的生活照顾、医疗服务和心理咨询

为入站人员首先提供“五个一”的服务,“喝一杯热水,洗一次澡,理一次发,换一身衣服,做一次体检”。针对入站身体不健康的人员,小毛病在站内医务室处理,大毛病送至合作医院治疗。站内设有心理咨询室,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保持长期合作,配有相关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与不定期为有行为偏差的流浪人员进行心理矫治。

2.对部分回归家庭的流浪儿童进行电话回访或实地回访

对那些因为家庭重组、家庭暴力等原因被忽视的儿童回归家庭后进行电话回访或实地回访,了解他们回归家庭后的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动态,鼓励孩子要自强自立自信,告诉孩子遇到事情可以打电话向当地公安、民政求助,站里会协同当地机构共同处理好相关事宜。同时对来站接孩子回家的监护人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给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享有受教育权是监护人的义务,避免孩子再次流浪,巩固救助效果。

3.积极引入社会工作方法,推进救助工作专业化发展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之一,亦是建立在公平正义、促进社会进步与福利水平提升的基础上,两者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和价值取向,因此在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工作中积极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救助工作,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苏州市救助站救助模式的不足

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这项救助不是对救助对象进行长期终身救助并使其生活达到一定水平,而是帮助其临时解决基本生存困难。但现代救助的要求不仅仅是穿暖吃饱,更应该从生活救助到注重能力救助、从消极救助到积极救助、从单一性救助到多元化救助、从补救性救助到注重预防性救助、从救助管理到救助服务的转变,相对来说,苏州救助站救助模式面对新形势下的要求做得还是有些不够。

1.救助管理机制不完善、实施细则不明晰

救助力量比较单一,缺乏联动机制,没有发动社会民间力量,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搞好救助管理工作,光靠民政一家肯定不够,政府部门起主导作用,官方硬性的力量可以强制一些问题的解决,剩余的政府不太擅长的,就要有民间机构力量来完成。针对轻度智障、无法核实原家庭地址等一些原因长期滞留站内人员没有其他相应的转介或安置的详细措施。

2.救助对象单一、救助方式“机械化”

救助站的救助对象主要以未成年人为主,其他流浪人员救助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救助方式主要还是以提供住所、食物、医疗、车票等物质帮助为主,按照《救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和条款机械实施,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将救助工作视为一件具有固定流程的工作,按照公安送达或者自投——入站登记——提供食宿等服务——查询家庭地址——接回或护送的这一套救助流程,由于大部分流浪人员留站时间短,还没等工作人员去了解受助者流浪乞讨的深层原因就要离站了,导致对受助人员的生理、心理等情况进行分析少,满足不同受助人员的特殊需求少,缺少对求助者的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精神慰藉、法律援助、就业指导等等连贯,救助产生的社会效果较弱。

3.物质资源利用率不高、专业工作人员配备不足

为了满足留站人员多方面的需求,救助站建立了多媒体教室、技能室、电脑室、阅览室、心理辅导室、健身房、音乐室、投篮机等,但这些设施资源利用率并不高,长期处于空置状态,未能发挥其有效作用。出现这种现象和缺少相应的专业工作人员是有关系的。目前救助站负责这些设施开展活动的工作人员,远远低于存在的设施资源数量,经常是一个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忙东忙西,导致不能按时按质开展活动,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局面。

4.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少,社工理念普及不到位

站内现有中级社工师一名,助理社工师四名,数量远远没有达到机构设置的岗位要求。机构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多寡会直接影响到救助管理的质量。新时期的救助管理应是以“以人为本”为宗旨,以维护保障流浪人员的生命健康权、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大部分工作人员的意识形态还停留在收容遣送的层面,未能体现现代社会工作的要求,在助人的过程中,只严格遵守规范流程,而未能注重方法手段和沟通技巧。在方法的选择上,没能依据受助者的问题特征、个性特点区别对待,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各种专业方法的使用更少之又少,这阻碍快速实施救助和提升救助的效果。

三、现代救助管理机构职能定位的可行性路径探讨

我国以临时解决求助对象基本生存困难为主体的社会临时救助制度成为保障流浪乞讨群体基本生存需要、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安排。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面临的新问题,这种仅仅以维持基本生存为理念,以经济补偿为主要方式的救助管理制度已经面临严峻挑战。现行救助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救助群体需求多样化的要求,难以应对被救助者流浪乞讨的诸多复杂因素,难以实现助人自助的根本目标。所以迫切需要对现代救助管理机构的职能进行重新的定位。

(一)制定详细实施细则,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流浪乞讨成因具有复杂性特点,影响流浪乞讨人员发挥自身职能获得独立生活机会的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交错、相互影响,针对不同个体的需求,对症下药,制定实施细则。流浪乞讨是社会问题,单靠救助站本身的力量不足以完成这个宏大的主题,救助站应扮演好资源筹措者的角色,积极引导慈善机构、民间社团组织等非政府组织以及公民个人救助参与到救助主体力量中来。

(二)扩大救助对象范围,丰富救助方式

按照《实施细则》中确定的4个救助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的规定,执行救助必定会将一些确实需要救助的人员排除在外。救助管理站应根据求助者实际情况,适当扩大救助的范围,在实践中要本着人道主义原则,对那些遇到应急性困难或特殊性原因而生活无着的其他人员实施救助,防止他们沦落为流浪、乞讨人员。

(三)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力量,提高物质资源利用率

志愿服务是志愿者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社会事业。在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过程中,志愿服务能发挥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向大众宣传救助管理办法,在日常生活中劝导流浪乞讨人员,还能组织、发动广泛的社会资源来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物质帮助、工作机会、法律援助。同时,拥有各种职业、知识、经历、观念和技能的志愿者还能为受助者提供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导,补充救助站人员不足无法开展各项设施的缺陷,促进受助者认识与观念的改变,帮助救助管理站实现社会救助的最高目标——“自助”。

(四)推广社会工作理念,实施社会工作技巧

社会救助服务需求的深化大大扩展了社会救助管理的内涵,使社会救助工作愈来愈趋向专业化,要求由专业人员运用专业技巧向流浪乞讨者提供各种物质和精神帮助。有鉴于此,救助管理站应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社会工作理念与专业技巧方法培训,并逐步吸收专业社会工作者进入救助站。“平等、尊重”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理念之一,它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以平等的姿态、尊重的心态与受助者接触,这样,社会工作者才容易被受助者所接纳。现代社会工作有一套完整严密的工作流程,从接案到评估到干预到结案,要求必须做到环环到位,节节不少,这样专业方法的规范性确保了救助环节的完整性,提高了救助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祖荣.非政府社会救助:社会救助主体多元化的必然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07,(10).

[2]谢敏.社会救助“联动服务”模式研究———基于对广西G市救助管理站的调查与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