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2:40

人体工程学发展篇1

【摘要】工程院校中,与医学相关的专业发展迅速,相关课程在工程专业院校逐渐开设。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虽然在医科院普遍开设,在工程院校确是作为新课程面貌出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了教材不合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缺乏等一系列问题。笔者对自己多年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从明确教学理念,制定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方式和教材,提高教师队伍等方面提出了论点。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育;工程专业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在许多工程院校中也开设了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如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命学院等[1]。这些专业多是医学的交叉学科。人体解剖学是了解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课程,是最为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2]。但由于这些专业在工程院校设立时间往往不长,人体解剖学在工程专业开设时间也不长,所以仍处在一个发展时期,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比医学院校开展本课程的情况,对工程专业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设思路。

1工程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无针对工程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材:目前并无明确的针对工程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材。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是为临床医学生开设的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出版的《系统解剖学》。这些教材是针对将来要从医人员,因此医学术语繁多,课时也相对多。如人体解剖学在医学院针对大一学生在第一学期开设,一般包括理论学习和实验课,总学时约300学时,并且以动手解剖尸体为主。而在我校对理工类学生开设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设置包括理论学习(40学时)和实验课(16学时)。与医学院比较,教材相同的情况下,课时确压缩了将近1/4。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常感觉内容多,重点不突出。

1.2课程教育理念不清晰:目前工程专业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这部分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为学生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类相关事业及相关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授课时间短、教学内容多而杂、教学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很容易从临床医学授课角度出发,忽略了这部分学生并非想成为医生,人体解剖学对工程专业只是支撑课程而非主学科的事实。在这样一种潜在观念的引导下,很可能导致两方面不良后果:一是教师对工程专业人体解剖学的失望,觉得不够被重视;二是学生在有限时间突然接受大量医学专业词汇,记忆感到枯燥乏味,对人体解剖学失去兴趣,甚至反感。

1.3教学手段缺乏:目前理工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以理论课为主辅以实验课,由于学生课程多,期间经过几次教学改革,人体解剖学课时有所压缩,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的教学任务,教学形式欠丰富。虽然配有实验课,但工程专业学生人体解剖学课多以观摩模型为主,动手操作少,而模型又比较有限,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教师顾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纲规定内容,因此难以讲的很深恨透,更谈不上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了。

1.4教师队伍有待提高:工程专业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高,要求教师不仅熟悉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内容,最好是有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更为重要的是,而且还要求教师了解与学生相关专业的临床进展[3]。如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要讲授介入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

而目前现状是讲授人体解剖学的教师多是从事科研为主,长期脱离临床工作,而如果请临床大夫来讲授人体解剖学,又不太现实,且缺乏连贯性。这些因素都对教学有一定影响。

2工程专业人体解剖学的建设和发展思路

人体解剖学作为医药院校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普遍存在且广泛设置,尽管在工程专业作为选修课程,但它对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形成、促进医学基础知识的普及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从工程专业人体解剖学的教育来看,无论是课程理念,教学方式,教师队伍,教材选择等方面,都还缺乏统一规范,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完善。有以下几点可以考虑。

2.1明确工程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理念:明确工程专业人体解剖学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人体解剖学在工程类院校中属于非专业课程,教授的是工程类学生,是为工程专业学生成才作支撑及服务。因此要发挥人体解剖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协同作用,以助于工程学生从事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相关工作。因此应立足在“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工程类院校工程类学生医学基础素养为目的,从而发挥人体解剖学在交叉学科中的作用。

2.2制定新的教学大纲,规范课程设置:根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色和这部分学生的特点,结合他们今后可能从事的工作方向,制定适合他们学习的新的教学大纲。人体解剖学是帮助学生开启一扇通晓生命科学知识的窗口。因此要在有限的课堂及短时间的教学中抓住要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多是从事医疗器械、医药工程设备等相关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工作,因此应将与相关行业有关的人体解剖学知识作为掌握重点。教学内容不在求全而在求精,既要求注重相关人体解剖学知识点间的连贯性,同时要求内容精炼、重点突出,把医学最基础最根本的思想和理论,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着重体现出来。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医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手段,而医学术语名词的记忆应放在其次。

2.3改革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体解剖学教材:根据医学生使用的人体解剖学教材,适当降低医学术语的难度。教材内容可以涉及人体解剖学及生物工程应用等。注意内容的选择及相互之间的衔接,做到既完整、连贯、全面,又能够突出重点,同时还要形象生动,突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2.4进一步改革教学形式和方法:现在教学宜多采用多媒体课件,可增加一些教学视频,手术录像等,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并且人体解剖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计划中适当安排观察临床手术,解剖动物等实践性内容,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效果。

2.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水平: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本身的学术水平对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3]。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个人魅力也可影响学生对本课程的喜爱程度。让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相对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育,对教师不啻为一种挑战。这不仅要求教师有全面而精神的专业素养,同时要有通俗易懂的讲解能力。因此要根据教学实际,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工程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师团队,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增强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医药卫生分析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岛津生命科学共建实验室”正式成立.2003,35(6):628

人体工程学发展篇2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能力;课程体系;现状;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03-0057-02

食品工业是生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食品工程技术人才。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食品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企业间的竞争实质就是食品人才的竞争。目前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将近有200所,纵观各高校的课程设置,均存在“重科学、轻工程”的现象,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故构建基于强化工程能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是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1-6]。

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1.1工程基础课设置偏少

工程基础课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相关课程,其任务是为学习专业发展课和实践课打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坚实基础。为了强化工程能力的培养质量,使学生具有适应工程科学迅速发展的能力,高等学校都十分重视加强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选派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工程基础课教学工作。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基础必修课程设置中,主要设置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和机械制图等课程,工程基础选修课程基本未设置相关强化和提高课程,这就导致学生工程基础知识薄弱,工程基本技能欠缺,在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上后劲不足。

1.2工程专业发展课设置不足

工程专业发展课是在工程基础课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工程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相关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工程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工程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当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必修课程设置中,主要设置了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设置食品工厂设计作为选修课,这就导致学生的工程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不扎实,工程能力未得到严格和充分的训练,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

1.3工程实践环节课程设置偏弱

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是在工程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其任务是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和技能应用于实际,以满足社会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众多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主要侧重在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加工与贮藏等课程实习上,在机械设计、食品工程设计和食品工厂设计上比较弱化,造成毕业生难以根据食品生产工艺方案,进行生产线的设计与设备配置;难以对食品生产过程与装备提出改造与革新方案,提高食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缺乏设备成套化、过程自动控制设计方面的人才;因食品技术研究人员不具备食品工程方面的知识,导致其研究成果无法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

2.1构建目标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食品产业发展需要,构建既强化食品工程能力,又不弱化食品科学知识的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优化课程体系,使学生毕业后能在食品工程领域从事食品厂房平面设计、食品车间设计、工艺设计、工程设计、设备选型与配置等工作。

2.2构建原则

2.2.1工程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系统完善。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应相互间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食品工程能力的课程体系包括工程基础必修课、工程基础选修课、工程专业发展必修课、工程专业发展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涉及课程等,这些课程间要形成工程知识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应注意课程间的衔接,保证工程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系统完善。

2.2.2既要强化工程能力,又不弱化科学知识。工程能力是食品类人才综合能力的组成要素之一,其核心内容是解决工程问题,需要运用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知识、技术手段和实践经验。在解决工程问题过程中较多强调知识的交叉和综合,注重实践性和直观判断力的运用。科学知识是食品类人才的必备知识,是工程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能力课程体系时,要做到既强化工程能力,又不弱化科学知识。

2.2.3适应产业发展需求。食品是社会稳定的基础,食品工业是生命工业。近年来,食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食品类人才需求量大。食品类专业人才是推动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为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食品类专业肩负着培养食品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因此,在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能力课程体系时必须了解食品行业发展概况,食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使培养出的食品类专业技术人才能迅速适应食品产业发展的需求,为食品工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2.3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实践的桥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能力课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的工程知识、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因此工程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工程教育的核心问题。根据食品类人才工程能力的培养目标与要求,相应地构建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能力课程体系(表1)。

由表1可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能力课程体系由5个板块组成,即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发展必修课、专业发展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各板块均有对应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工程能力培养体系的系统完整,使学生工程能力得到充分和严格的训练,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使其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从而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3参考文献

[1]黄业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2):34-36.

[2]张剑,李梦琴,冯勤,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7,6(6):50-52.

[3]李昌文,景建洲,纵伟,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11(1):58-59.

[4]伍军,仝其根,徐艺青,等.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科研能力评价体系[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33-34.

人体工程学发展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转型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

工程管理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注重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管理科学的交叉与融合,具有符合性、技术综合性和应用性等特点。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突出应用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工程生产实践相结合以及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培养社会需要的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一、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的特点

(一)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突出应用性。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知识结构要突出应用性,要紧紧围绕实际工程建设的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各方面进行筹划,构建与设计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使学生夯实基础性知识、熟练掌握各种理论、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更加注重应用性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知识应用性的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定位为“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

(二)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工程中,突出知识理论的应用性、针对性、相对独立性和模块化,不仅有“厚基础、款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更加突出“能施工、懂经济、重合同、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突出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同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与工程生产实践相结合。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打破传统的自我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要加强学生与工程生产实践的结合,把工程生产的实际需要作为培养目标,利用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优势和国家的扶持,加强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将工程管理知识和理论熟练的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除了要加强学生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和道德品质,全方面的提高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推动工程管理行业的发展。

二、建立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的途径

(一)明确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独立学院要明确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和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制定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独立学院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机会,搭建工程管理专业的实习平台,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体系。工程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型极强的专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是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因此,独立学院要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综合考虑没门课程的知识内容和结构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顺序,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加强实践课程和实训机会,培养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三)加大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建设。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都是要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的,所以,独立学院要加大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独立学院要增加实训课程所占的比重,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另一方面,独立学院要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力度,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地实训机会,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加强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拥有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首先,应提高担任实验、实习、课设等实践教学工作的教师学历水平和职称层次,并定期指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拓宽教师的行业视野,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学校要经常组织新老教师的交流会,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通过科研项目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此外,独立院校可以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工程管理技术人员来讲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三、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的建设越来越重要,因此,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建设可以通过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堂教学体系、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提高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苗毓海.工程管理专业建立有效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报,2013,18(32):133-135.

[2]李明,吴光东.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03):193-195.

人体工程学发展篇4

关键词:金融工程;发展现状;对策;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822.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2

一、引言

金融工程兴起于上个世纪中期的西方发达国家[1],它涉及了数学,经济学,风险规避和数据收集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全球金融发展的浪潮,金融工程以其独具特色的思维和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工程推动了我国市场的改革,并且增强了金融市场的风险防范能力,此外为金融市场提供了新颖的管理技术和思维变革,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持续良好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作为一个新兴事物,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体制的不完善,监管的不成熟,综合人才的缺乏等都制约着我国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所以应当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研究探讨,并且寻找合适的对策对其进行全面的改进和完善,从而保证金融工程继续健康发展。

二、金融工程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体制不完善

金融工程作为新兴事物,还未能适应国内市场传统的发展模式,缺乏完善的金融体制,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其经营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近年来市场的变革,在自由竞争和市场创新等方面都缺少活力,对于常规风险的规避也不够全面,这也进一步导致金融工程缺乏完善的体制。不仅使得金融工程内部建设受到影响,而且不利于其适应外部市场,在资金流通,金融创新等方面效率低下。而且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无法为金融工程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也不利于其建设体制的建立。除此之外,由于缺乏完善的金融工程体制,在各项事宜的规划建设中都无法协调配合,缺少科w合理的制度体系,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秩序建设,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金融工程的发展。

2.技术较落后

金融工程是结合了数学,经济学等多方面学科的综合体系,不仅需要精密的数字收集处理,而且需要对市场经济的敏锐观察和合理分析,同时还需要对潜在风险有及时发现和规避的能力,这对金融工程的技术层面提出来越来越高的要求。因金融工程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缺少扎实的技术基础,此外,在网络信息化瞬息万变的今天,还需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对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保存,对网络中的金融贸易进行安全高效的处理。而我国金融工程在技术方面存在较大欠缺,不仅没有扎实的技术基础,缺乏丰富的金融工程建设经验,而且网络化程度较低,使得金融工程的发展受到限制,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3.监管不到位

目前,我国对金融工程的监管还缺少明确的界限,一般只针对资金证券,银行业务等进行监管[2],而对金融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工作安排和金融主体的发展方向都没有科学合理的监管系统。另外监管过程中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方式也比较陈旧,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而且监管主体没有科学合理的监管体系,往往只是对金融工程建设中的常规事物进行简单监督,而没有很好地监管各项工作的进行程度。导致不能及时发现金融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出现的问题,往往只是进行简单批评而没有有效的补救措施。此外,监管主体本身也缺乏监督,这就使得监管工作中会出现违反规定的行为,影响金融工程发展。所以,由于监管主体自身缺乏监督,以及监管方法等的陈旧,导致我国金融工程缺乏完善的监管体制,制约其发展。

4.缺乏专业人才

金融工程属于近年来的新兴事物,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而且培养时间段,导致人才基数小,与此同时,金融工程综合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对相关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懂得精密的数学计算,还要具备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此外,对于经济学的了解和统筹安排工作的能力也必不可少,除了专业知识扎实之外,金融工程工作压力较大,工作强度也比较高,需要从业人员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并且具有崇高的职业素质,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但是目前,我国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还有所不足,缺乏掌握全面知识的优秀人才,大部分从业人员往往只精通于经济学理论,而对数学建模和投资规划等并不熟练。由于专业高素质人才的缺乏,阻碍了我国金融工程的发展。

三、金融工程在我国发展的有效措施

1.完善金融工程体制

金融工程的发展是一项复杂而耗时的工作,必须有完善科学的体制进行支撑,从发展方向的确定,到具体工作的统筹安排,人物任务分配责任落实以及工作过程监督控制,都需要以科学的体制为基础。所以应当以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现有的金融工程体制进行改革,一方面,应当处理好金融工程同国内市场发展的关系,使金融工程的发展顺应市场潮流的同时,发挥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和先进的技术理念,为市场注入新鲜血液,达到互利共赢的发展目的。另一方面,应当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使得金融工程的发展有科学条例作为支撑,最终形成稳定合理的金融工程体制。此外,还应当完善风险补偿体制[3],当金融工程建设中出现危险并且造成损失时,可以及时对受损人员和机构进行补偿,加强金融工程的稳定性。

2.开发先进金融工程技术

金融工程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国金融工程发展模式比较陈旧,网络信息化程度也较低,降低了其核心竞争力。所以,应当注重金融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电子技术在数据收集处理和风险防范评估,经济市场观察和工作统筹安排中的运用,使金融工程向着金融信息工程方向转变,真正提高金融工程建设技术。另外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便捷,加强各金融工程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发现网络金融工程业务,不仅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很好地节约资源。与此同时,应当积极学习国外发达国家金融工程建设的先进技术,借鉴其科学的建设模式,加快金融工程在网络信息平台的发展,同时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在金融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3.完善金融工程监管体系

金融工程作为新兴事物,缺少科学的体制和先进的建设方法,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应当完善金融工程监管体系,提高其防范风险的能力,对金融工程建设中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保证其能健康良好地发展。一方面应当建立精密的风险防范体系,结合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学模型,在观察市场的基础上,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当有问题出现时便可以及时处理。同时提升监管水平,结合经济方法和行政管理手段,对金融工程进行多角度,高水平监管。另一方面应当金融工程建设工作中的任务合理分配,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快速找到问题源头进行补救,同时也可以激励相关人员认真工作。此外应当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程度,对及时交流监管情况,对工作现状进行认真讨论和分析,群策群力,实施全面监管,从而保证金融工程健康发展。

4.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专业高素质人才是金融工程发展的核心,由于其综合了多个学科,对相关人才的要求很好,所以应当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吸引一大批具有扎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崇高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投身于金融工程建设。一方面应当对现有的相关人员进行培养,例如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建立合适的考核制度,对表现较好的人员进行适当的奖励;定期举办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金融问题深度剖析等。另一方面,应当加大引进优秀人才的力度,可以从国外挖掘具有优秀能力的专业人才,或者与国内高等院校进行联合培养[4],改革传统的培育模式,将金融理论与相关实习结合,吸引优秀毕业生投身于金融工程建设。从而扩大金融工程队伍,通过优秀人才提高建设水平,创新建设方法,改进建设模式,促进我国金融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并且处于市场转型的关键时期,而金融工程作为新兴事物,以其独具特色的思维和技术,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并且增强了金融市场的风险防范能力,也为金融市场提供了新颖的管理技术和思维变革,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持续良好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金融工程存在的体制不完善,监管体系不成熟,高素质人才缺乏,技术陈旧,网络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应当给予重视并合理解决,可以通过完善金融工程主体体制,学习先进建设技术,大力引进人才等措施进行改进。相信通过改进完善,我国金融工程能够得到更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关朝.浅议金融工程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完善措施[J].现代商业,2017(3):100-101.

[2]张宇.金融工程在我国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6(33):23.

人体工程学发展篇5

1.“新工业革命”思潮的形成与发展。尽管从1955年摩斯提出“新工业革命”概念以来[6],学术界和工业界就一直在关注与讨论新工业革命的发展[7]~[10]。但“新工业革命”研究的拓展深化、发展思潮的形成,则主要体现在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2010年以来的5年。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发生后,人们开始审视与反思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韩民青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人类工业化发展的历程与“新工业化”,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新工业革命”与中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学术论文[11][12]。他研究了美国的新工业化发展趋势,论述了世界新工业化发展的必然性;提出了中国新工业产业体系及其发展战略,以及中国的新工业化发展道路。一些学者在研讨中国的新工业化出路时,认为应借鉴欧洲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与低碳经济的战略与经验[13]。2010年1月,美国《连线》(wired)杂志第二期刊登封面文章《新工业革命的原动力》[14],描述了美国制造业发生的持续性变化,代表了美国在新工业时代制造业的一种典型模式———“虚拟微型工厂(virtualmicro-factory)”的产生,有人认为该企业代表了未来美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2010年7月,长期研究人类工业化与工业文明发展的学者韩民青出版了专著《新工业论———工业危机与新工业革命》[15],研究提出了人类文明的演进规律、工业文明的本质、局限性和面临的危机,并系统刻画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工业文明”发展观,提出了“适度工业化的指标体系”和“新工业化的指标体系”。同期,一些学者认为“新工业革命”是以“能源革命”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应抓住这一能源革命的历史契机,借势能源产业等领域的创新与突破发展,建立与发展“绿色产业经济”体系,驱动新国家竞争力的重构。经济学家成思危也认为“中国未来的工业革命是在新能源领导下的能源革命”[16]。2011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美国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JeremyRifkin)的新著《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17]问世。他认为: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新经济即将到来,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的传统、集中的经营活动将被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分散经营方式取代。2012年4月,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了一期专题报告,题为《第三次工业革命》(“athirdindustrialrevolution”)[18],该杂志编辑、英国经济学家保罗•麦基里认为,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工业革命即将到来,这场新工业革命以“制造业数字化”为核心,并将使全球技术要素与市场要素配置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同年,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彼得马什(petermarsh)的著作《新工业革命》(thenewindustrialRevolution:Consumer,Globalizingandtheendofmassproduction)出版[19],他认为,从1780年到20世纪末,人类共经历了蒸汽机革命、运输革命、科技革命和计算机革命等四次重大的工业革命,并将制造业的发展划分为少量定制、少量标准化生产、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大批量定制化(即“大规模定制”)和个性化量产五个阶段。彼得马什特别关注制造方式的变革,并把制造业定义为“将原材料制造为新产品以迎合新需求的艺术和科学”。2012年,另一本关注新工业革命的“创客运动”的著作问世,即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的新著《创客:新工业革命》(makers:thenewindustrialRevolution)[20],他将视野从洞察数字世界的革命扩展到了正在发生的实体世界的革命———以DiY制造业的兴起为重要标志的“创客运动”,并论述了这种创客运动的主要特征或表现。姚铃则研究了欧洲“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动向,她认为欧洲新工业革命的本质是一场能源革命[21]。进入2013年后,对新工业革命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既有关于新工业革命的总体性研究,也有专题性研究。在2013年以来关于新工业革命的讨论中,除了“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和“创客”等相关热点之外,出现了另外两个重要的前沿热点议题———“3D打印(3Dprinting)”和“大数据(bigdata)”。3D打印被业界认为是“拉开了新工业革命的序幕”,这在胡迪利普森、梅尔巴摩曼所著《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Fabrica-ted:thenewworldof3Dprinting)[22][23]一书中有详尽的描述。英国学者维克托•迈尔等人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数据,大数据将开启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大数据发展的核心动力来源于人类测量、记录和分析世界的渴望;从因果关系到相关关系的变革是大数据的关键,而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人类思维方式将为之而发生改变”[24]。埃里克•托普则认为[25]: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人类医疗的个性化定制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提供了新思维模式。对于大数据与新工业革命的关系,邬贺铨院士指出,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和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络等相结合带来的“大数据新浪潮”已经到来,大数据必然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在这个开放、互联与大数据的“新信息化”时代,跟不上互联网和“新信息化”转型变革步伐的企业、国家,就跟不上产业变革的步伐,已经或将被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则与商业模式淘汰[26]。通过对“新工业革命”研究与发展的简要回顾,可以看出:(1)“新工业革命”是一个相对的、动态发展中的概念,人们对新工业革命的研究与探讨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关注和讨论“新工业革命”的视角不同,或者关注的重点有差异,因此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先后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和称谓。(2)2010以来,形成了讨论“新工业革命”的一个新高潮,是“新工业革命”思潮系统化发展时期,其理论与观点得到了显著的拓展与深化。尽管彼得马什、杰里米里夫金和克里斯安德森等关于“新工业革命”(或“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视角与侧重点存在差异,但他们关于新工业革命的基本思想或观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响应。(3)在国内关于“新工业革命”的研究与讨论中,韩青民提出了基于工业文明的、系统化的“新工业革命发展观”。其它大多数研究是对上述有代表性的关于“新工业革命”的思想或观点的进一步解读、拓展与延伸,并结合中国的发展实际和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审视。研究议题与工作涉及中国新工业发展政策与发展战略的研究、新工业革命视野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选择、新工业革命蓝图中的制造业变革模式、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新工业革命的互动关系等[27]~[29]。

2.“新工业革命”与教育革命的关系。显然,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无法回避新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挑战,教育革命与新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是辩证与统一的关系。实际上,无论是杰里米里夫金,还是胡迪利普森和梅尔巴摩曼,在阐述新工业革命成功的必要条件时,都论述了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对教育变革提出了内在要求。2011年,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专门用了一章的篇幅(第8章)阐述“教育要面向第三次革命”,指出知识型员工成为核心竞争资源,任何一次工业革命都是对劳动力的解放,与此同时又提高了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他认为“除非我们能改变我们的世界观和行为,否则,第三次工业革命就会夭折”。2012年,彼得马什在他的著作《新工业革命》中提出了“制造业中人的问题”。同样是在2012年,克里斯安德森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中集中关注的是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大潮中涌现的“创客运动”,提出了新工业革命中创新模式的重要变革和人的创造潜能的发挥与聚集问题。2013年,胡迪利普森和梅尔芭库曼则在《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一书中,以“教室里的工厂”为题(第9章),明确指出“3D打印颠覆传统教育方式”。2013年以来,“新工业革命时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这一重要议题引起了国内外一些有识之士的关注与重视,周宏宇认为教育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转变,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30]。徐莉从教育视角对新工业革命的本质内涵进行审视,认为“人本特征”是新工业革命的最为根本和核心的本质内涵,人的改变是变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又是变革能否成功的核心条件[31]。周洋考察了工业革命与英国教育兴衰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国家主义的兴起已经无法让英国弥补早工业化后期形成的教育弱势”[32]。滕珺将新工业革命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相关联,阐释了“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新时代内涵[33]。因此,我们认为,教育变革特别是工程教育变革,是“新工业革命”的重要内涵之一。

二、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对工程教育的影响与挑战

对工程教育而言,“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提高质量”是目前国家改革与发展的大政方针,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则需要我们从适应新工业革命的视域加以全面的考察与深化研究。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规划与行动计划的陆续颁布与实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为业界研究讨论与实践探索的一个焦点[34][35]。新工业革命的到来与发展,对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对工程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回答“工程教育如何面对新工业革命的发展与挑战”这一重大问题,首先要认识新工业革命对工程教育的影响和挑战。

1.工程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工程教育起源于国防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与工程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因此,工程教育体系是在产学结合———与工业革命、产业体系发展的互动与融合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科学与技术、市场与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层次因素及它们之间的交叉与互动,构成了动态、复杂的工程教育的外部环境。在新工业革命时代,工程教育外部环境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些重要的变化将集中突出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技术变革范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的技术变革模式已不同于过去,技术融合成为当前技术突破和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技术革命的重大突破会以某一项技术为基础推进技术体系的变革,进而产生工业革命和产业引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例,尽管信息技术已经存在并发展了很多年,但在这一轮新工业革命中,信息技术呈现出与工业、社会管理深度结合的显著特征。从技术角度来看,这次新工业革命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多技术多学科融合产生的技术上的变革。以3D打印为例,3D产业链上游包括材料技术、控制技术、光机电技术、软件技术,中游立足于信息技术的数字化平台,下游则涉及国防科技工业、航空航天、汽车摩配、家电电子、医疗卫生、文化创意等行业,其发展将会深刻影响先进制造业、工业设计业、生产业、文化创意业、电子商务业及制造业信息化工程[36]。(2)工程创新模式的变革与协同创新的导向性。新工业革命的到来与发展,使创新模式呈现出多元化和系统化发展趋势,并将进一步推动由科技推动型创新、市场拉动型创新向设计驱动型创新的创新模式演进。创新模式的演化,本质上是创新过程知识组合结构的演化,科技推动型创新本质上是科学、技术、工程知识发展推动的创新;市场拉动型创新是科学技术知识与市场知识双轮驱动的创新;设计驱动型创新是科技知识、市场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三轮驱动的创新模式[37]。与此同时,在新工业革命时代,需要通过重大“平台创新”与持续“微创新”有机结合,全面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应用创新、管理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集成、协同与良性互动,才能真正实现有效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产业高技术、产品高附加值、全球市场高占有率的战略产业运作体系。创新模式的演进历史体现了创新知识谱不断扩张的过程,而集成创新与协同创新进一步体现了工程与工程实践的系统性,都对工程教育体系的变革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3)产业变革范式的重大改变———产业融合,将改变现有的产业分工与体系格局。工业的发展史表明,当今产业变革的一个重要变化趋势是产业融合创新与发展,新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变化。产业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互联网公司与传统企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正在深化发展,企业的兼并重组与跨界经营也日益普遍。(4)人力资源需求结构产生重大变化。新工业革命的核心要素是高技术的劳动力,在以数字化与智能化制造为基础的新工业体系中,一线的蓝领工人会越来越少,需要大量的人进行编程,或者操纵数字化和智能化设备。比如,近几年,美国制造业中的普通劳动力数量下降,而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群体大幅增加。因此,新工业革命推动劳动力与就业需求结构产生重大变化,需要大批新型工业化人才。上述工程教育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将对工程教育产生的重大影响,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影响和改变工程专业的设置。现代工程教育体系就是在不断适应工业革命、产业发展环境与要求的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新工业革命到来要求工程教育在更广泛深入的产学合作中改革与发展,世界各国也在大力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这些新兴产业的崛起与发展,需要工程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其相适应,势必影响和改变工程专业的设置。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新产业形态的产生,产业发展模式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日益广泛与深化,“大科学”、“大工程”的发展势必要改变与重组工程教育发展的学科基础和知识体系,需要工程教育的专业体系进行动态优化和适时调整。(2)改变工程实践环境和工程训练模式。新工业革命时代,技术与工程创新速度加快,新技术的应用引发工艺技术、系统流程、生产方式、管理模式与商业模式的变革,进而进一步深刻改变工程实践的性质和工程教育模式。以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模式与生产方式变革为例,基于创客模式的社会化创新完全改变了原有产品的设计模式———消费者深度参与设计;而3D打印以“机器生产机器”与“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合一”的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产品生产方式,在产品设计、复杂和特殊产品生产、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已显示其独特优势。这些新的技术与模式正在重新定义“制造”和“生产”。因此,工程实践与工程训练的模式将受到重大影响,需要跟上产业发展变革的步伐。(3)影响和改变工程教育的要素和范式。工程教育环境的复杂变化,创新模式的持续演进,对工程教育范式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工业革命的发展相适应,工程教育范式的发展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技术范式阶段。与科技驱动型创新模式的第一阶段技术驱动型创新模式阶段同步发展,形成于工业发展初期,鼎盛至20世纪50年代。其形成是为了适应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初期的简单生产和工艺创新的需要,师徒制传承方式成为工程技术教育的主要模式,注重工艺技术在工艺创新中的作用,推进了技术拉动型创新模式发展。但是随着工业经济时代的飞速发展,工业创新和产品创新竞争日趋激烈,院校式工程教育模式开始萌芽和涌现,推进了工程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持续丰富,并催生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不同阶段的工程教育层次结构。工程教育技术范式重视工程实践,强调技术应用和实践操作,以培养现场工程师为主要目标。②科学范式阶段。与科学驱动型创新模式阶段同步发展,主导时期为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研究型大学承担起了通过知识生产推进知识流通和知识消费的重要使命,并确立了工科课程划分的若干基本方针,创立了工科的学科体系。科学范式的主要特点是高度重视数学和科学,强调工程科学和理论分析,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与科学家的培养模式趋于雷同,工程甚至被认为是科学的应用分支。③工程范式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工程教育体系再造、改革和回归工程实践的浪潮,工程教育范式发展到工程范式阶段。工程范式源于非科技型元素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得到提升与挖掘、对工程教育体系的深刻反思和对工程变革的积极回应。随着社会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的深远影响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树立,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出现,产品创新竞争日益激烈,在科学范式下培养的工程师已经很难应付技术、市场、文化等融合产生的复杂性问题,培养兼具卓越技术、广博知识、适应团队合作,且具有系统性思维的工程师已经成为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工程范式的回归与发展,重新诠释并体现了“科技以人为本,工程造福人类”的工程教育理念[37]。以mit主导的CDio工程教育改革为例,被认为是是回归与推进工程范式发展的典型代表,开创了开放式、重实践、综合性的新型工程教育模式。CDio理念高度重视文化、市场、科技等不同来源的知识在创新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以产品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营等全环节生命周期管理为抓手,重新梳理了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在构思和设计阶段强化了文化、市场和科技等知识要素在产品创新中的运用,在实现和运营阶段又传承了科技知识在实现产品功能方面的支撑作用。也就是重视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营过程中工程师知识能力素质图谱的重构,从工程教育课程理念、课程计划、课程实现和学习评价模式等各方面提高学习过程的开放性,重视创造力的培养和发挥。新工业革命的来临与发展,工程范式面临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需要积极回应大数据、大科学、大工程、大产业的产生与发展,进一步适应新工业体系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智能、生态、和谐、合作、共享与可持续发展。

2.工程教育体系的不适应。工程的本质属性、工程系统环境的复杂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决定了创新模式的演变和工程教育范式的演进,工业革命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也是工程与工程教育发展价值观与模式发生变化的过程。在知识经济、新工业革命时代,创新竞争日趋激烈,创新知识不仅需要科学技术领域的学科交叉,更需要市场研究、社会文化等社科人文学科的知识融合,知识需求图谱明显拓展,创新素质和能力要求也显著提升,这些因素和需求,将要求和导致工程教育范式、教育体系进一步变革———在适应工业与社会发展模式变革中转型升级。现行的工程教育体系是在传统工业化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的工业化的技术体系、工程实践模式、生产方式相一致,批量化、流程化和标准化等特征显著,无法适应新工业革命时代对工程人才培养的高素质、多样化、个性化和创新性的要求。因此,现行的工程教育体系弊端日益凸现:人才培养理念陈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不清晰,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特色,实践教育模式与工程实践脱节,不能适应与满足新工业革命和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需要全方位的变革。结合对我国工程教育现状的分析[38][39],现行工程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适应,主要表现如下:(1)教育思想观念陈旧。表现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及其总体思路等方面,没有与全球工程创新、工程教育范式演进同步发展,也与国家战略需要结合不够紧密。尽管我国为适应全球性工程教育体系再造、回归工程实践改革浪潮,从2010年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当前工程教育理念发生了明显转向,出现了开始向注重创新实践的工程范式回归的良好态势,但是从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学生评价等环节来看,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基本趋同,工程教育改革的效果还不明显。以当前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为例,还基本上处于传统组织模式阶段,缺乏适应现代工程特点的变化。比如,基础课与相当部分的专业基础课还是按照科学教育的理念组织的,主要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没有按照工程的需要加以重组;专业课主要以还原论为基础,缺乏工程的系统思维和综合思维;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内容的更新重组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学科定义、设计理念、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方面,都有待于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深化改革。(2)人才培养制度和模式单一。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结构、层次体系不够完善,传统学科相对齐全,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发展不足,与新兴产业崛起、经济结构转型、增长方式转变以及产业结构内部优化升级的发展趋势还存在较大距离,缺乏快速响应调整机制。在我国现有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和层次结构中,代表传统工业的工程专业规模较大,而对应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能源工业、现代服务业等优先发展产业的专业结构尚未形成。与此同时,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技术工程师、系统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的培养体系还未形成,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工程人才缺乏。因此,工程人才的结构、规格和质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3)知识体系与教学体系的不适应。新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大科学、大工程开始崛起,不仅工程技术知识面临大量更新,一些传统的经济、管理、法律理论或知识也面临失效与革新。这尤其表现在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生物与生命科学、海洋与能源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及其交叉学科领域。因此,工程教育知识体系面临多方面、多层次的更新与创新,要求工程教育的学科基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适应这种新变化。比如,在机械、材料、信息技术等工程学科的教学体系中,缺乏与3D打印技术相关的课程与实践环节,还停留在部分学生的课外兴趣研究层面。另外,教学体系的设计与运行还未实现与现代工程教育范式变革的同步。正如一些学者在分析“卓越计划”的发展现状时指出的那样,现有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和学生评价环节的改革还需加大力度推进:在课程设置方面,知识、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目标不匹配,知识结构偏重于基础科学知识的教学,而人文、社会、经济、管理等方面知识的课程偏弱,素质能力的针对性课程比例明显偏低;在课程教学方面,教师、教室、教材的“三教式”传统教学模式依旧是主流,课程语言定式化,研究型教学、数字化教学、网络化教学等较薄弱,实践训练碎片化,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创造性潜能的发掘,影响到构思、设计、实现、运营等系统性实践思维的构建;在学习评价方面,书面考试依旧是教学结果评价的主要形式,教学过程的评价手段单一,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进一步影响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敏捷回应。(4)人才培养平台薄弱。教学平台、科研平台、创新实践平台和校园文化平台等平台对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支持欠缺。在教学方面,研究型教学、数字化教学、个性化教学、国际化教学等方面的平台支撑有限;在创新实践方面,主要表现为课内课外结合、教学科研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国内国外结合等方面不够紧密,尤其是工程实践训练的欠缺,使得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不强,缺乏对现代工程所必须具备的有关管理、经济、社会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以及参与现代工程的领导、决策、协调、控制的初步能力和管理素质。在校园文化方面,还需要真正形成“敢为人先,鼓励成功,协作创新,允许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5)社会创新氛围和环境欠缺,协同和创新机制薄弱。一方面,在社会传统文化与价值观中,还缺乏崇尚科技创新与工程创新,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等因素,专业选择也存在“逃离工科”的现象,这些势必成为影响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发掘、培养和成长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新工业革命环境下,以核物理、空间、信息、生物、新材料、系能源等为代表的新工业体系的崛起和快速发展,其显著特点是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科技与产业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强调工程教育范式与教育体系系统性、实践性、创新性的一体化、社会化、国际化和多样性的统一和协调,工程教育的转型与发展是一个改革、协同与创新的复杂社会系统工程。因此,面向新工业革命的现代工程人才培养,需要多学科教育、多模式教育和多元化培养,同时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多层次的协同,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目标才能实现[40]。

3.国际竞争的挑战———发达国家工程教育适应新工业革命的改革探索。从实践的维度和国际动向进行审视,为主动应对新工业革命的挑战,2009年以来,发达国家都纷纷提出与实施自己的新工业革命与社会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各国的发展战略无不涉及新兴产业人才开发与教育的重大改革。以下动向表明我国工程教育还面临来自国际竞争的挑战:美国出台的“重塑制造业”即“再工业化”的战略行动计划,重要目标之一是“建立一个具有国际竞争性和创新型的教育体系,使其人才在应对日益加深的知识密集型经济时代做好准备”。美国政府正在有组织、有计划地“调动在互联网世界成长起来的下一代年轻人参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美国政府认为,美国的高中和大学都需要开始培养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人才,课程安排也需要把重点转移到前沿信息、纳米技术、生物科技、地球科学、生态学、系统理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包括制造和销售可再生能源技术,将建筑转化成小型的发电厂,安装氢气和其他存储技术,搭建智能公共事业网,制造使用氢燃料电池的交通工具,建立绿色物流网络等。如俄亥俄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学校开始试验新的课程表,学生的作文题目包括“智能电网将如何改变你的人生和你未来的职业”。在圣安东尼奥市的总体规划中提出,在新得克萨斯农业机械大学校园旁边建设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园,这样就能让大学各个部门的研究精英和研发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和应用软件的公司携手合作。欧盟一直在努力寻找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突破口,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开发力度。欧盟“2020年可持续与包容性智能发展战略”中有一项促进智能增长的创意即“创新联盟”、“青年人流动”和“欧洲数字化”。其中“创新联盟”的具体措施包括改善企业创新条件,启动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创新伙伴关系”和“知识伙伴关系”等。“青年人流动”包括整合并扩大欧盟的流动性计划、大学和研究者计划,启动青年就业框架政策等。日本提出的旨在遏制经济衰退实现新的增长的“2020新成长战略”中,其2020年人才战略目标是实现各类学术成果要以达到世界最高水平为目标。而其主要途径是在高等教育方面,完善奖学金制度,保证大学教育质量,完善和强化研究生教育,培养对未来挑战充满信心、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的人才。鼓励大学与国际接轨,积极接纳留学生。进一步挖掘教育方面的需求,推动职业教育。把握与迎接新工业革命,关键是要培养出适应新工业革命需要的各类优秀人才。

三、我国工程教育应对“新工业革命”挑战的对策

1.转变工程教育的理念与指导思想。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工业革命给全球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与挑战,工程教育是受影响与冲击最大的教育领域,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打造适应新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工程教育体系。工程教育改革的讨论与探索实践进行了多年[42]~[45],但现在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还需要置于“新工业革命”这一新视域或坐标系中加以考量。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新工业革命时代,不仅需要“具备驾驭数字化和智能化设备的人才,以及能研发出更加智能的、生命的、个性的新材料、新设备等高端创新人才”,还特别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分享、和谐”[46]。新工业革命的发展目标是建立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合作共赢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其发展观凸显“人的价值”和人才的“全人内涵”。也就是说,新工业革命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全球视野与全球思维,兼具工程伦理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具有更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就需要工程教育要进一步发现与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为核心,以“大教育”观、“大工程”观和“大教学”观[47]统领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指导思想,改变长期以来那种“批量化、标准化、固定化”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定制培养。因此,工程教育必须突破专业教育与技能教育局限性,强化科学与人文素养的融合与平衡,真正做到知识、素质与能力三位一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工业革命的本质最终表现为一场“人的革命”、教育的革命,特别是工程教育的革命。

2.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分与定位。新工业革命背景下,首先需要提升人才培养目标:要与新工业革命需要的个性化、创新型人才需求相适应,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使他们具有信息化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能够将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类价值紧密结合;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跨学科的知识背景、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具有健康的身心;具有亲近自然、热爱社会的素养。其次,迫切需要改变当前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单一、规格不清晰的问题,构建面向不同目标的分类、层次化的人才培养体系[48]。高等工程教育可以探索按工程科学家、研发型工程师、系统工程师、现场工程师,以及优秀的工程管理与服务型工程师等类型实施分类培养。

3.工程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为适应新工业革命的发展,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进行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变革,特别是要抓住制度创新这个重点[49]。比如,在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上,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需要协调与平衡;在评价机制上,需要打破单一的学校评价模式,形成学校评价、家庭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学校需要拥有更多的办学自,招生体制也将发生重大变革,形成灵活自主的人才选拔机制;学习者拥有更多的机会;加快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构建具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

4.专业知识体系的拓展与深化。随着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日益显著,大量的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创新体系与能力建设的范式与模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50],不仅伴随着科技的创新发展,也改变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模式,还促进了商业模式与管理的变革,知识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这实际上意味着包括工程学科、经济学科与管理学科等在内的许多学科知识日趋陈旧甚至过时,工程教育的知识体系面临重组与优化。因此,人才培养计划与课程体系面临如何及时反映新技术、新学科的新发展以及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5.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保罗麦基里曾指出,“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政府应该注重教育而非规划未来”。我们说,重视教育本身就是规划未来、赢得未来的最重要基础。新工业革命在使我们面临重大挑战的同时,也为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而当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能否抓住这一战略机遇的重要抓手。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工程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特别注重“三个面向”———面向新工业革命、面向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与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机结合与互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51][52],打造动态、开放、合作、互动和协同的育人共同体和一体化教育生态系统。

6.工程教育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作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要求构建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型实践育人体系与运作平台,这一平台融教学平台、科研平台、校园文化平台与社会实践平台于一体,能够整合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教学与科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做到与科学技术发展前沿零距离、与产业发展和实践前沿零距离,将校内的科研基地与实验室向企业或研究机构延伸,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要素与资源的有机结合与互动,在开放、竞争、合作、互动与共享的实践环境中发掘、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53]。7.教学模式的变革。新工业革命使教育教学模式面临许多挑战,新工业革命对教育的重要影响之一在于通过互联网平台与电子教育业务模式形成了全球化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在此环境下,交互式网络学习平台(如mooC)、微课堂、反转式课堂、游戏化学习、虚拟社区与现实课堂一体化等新兴教学模式的不断涌现[54][55],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可实现超时空的学习和互动。因此,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会发生许多革新性的变化,教、学、管都要适应探究式教学、研究性教学、互动式教学和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1)教学需要注重从学科中心、教师中心、课程中心向学习者中心、自主学习中心、资源整合中心转变,注重从固定的、短期的、封闭的学校教育转向动态的、终身的、开放的教育。(2)教师角色与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大教学观”,完成角色多元化的根本性转变,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领者、促进者与服务者,以及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3)学习观与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树立“大学习观”,能充分利用日益丰富和先进的教学技术与资源拓展学习的时空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适应课堂学习、在线学习、网络课堂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多种学习模式,能在开放、全球化、探究与实践的环境中锻炼与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协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工程教育变革的核心与本质

处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与新发展环境下的工程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既面临变革的重大挑战,又面临发展的难得机遇。其变革与发展的核心和实质,就是建立面向新工业革命与人类社会新发展模式的新的工程教育体系,培养兼具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意识、全球视野与人文情怀、合作共享与协调发展的多样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56]。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既要走全球开放、共享与国际化的道路,同时又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中国特色意识,坚持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适应中国改革与发展的社会需要,在改革中弘扬优秀的文化教育传统与精神,才能不至于在全球化与新工业革命时代迷失方向。为此,面对新工业革命的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全面、系统地审视工程教育的技术、管理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大发展观”、“大教育观”谋划和统领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从顶层设计到日常的教学管理、从教育理念的转变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从机制与体制的变革到教学模式的改革、从知识体系的重组到教学方法的创新等,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化的变革和创新。

五、结语

人体工程学发展篇6

【关键词】民办高校;本科高校;工科生;课程思政

工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催生新的产业和经济形态,新工业的出现对岗位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种需求变化,我国提出“新工科”和“三全育人”的理念,为人才培养工作指明新的方向。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的协同发展,要求院校促进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的融合,着重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规范,促进工科生的全方位发展,达成人才培育的根本要求。

一、新工科下民办本科高校思政育人的特征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高新技术、创新发展模式、新产业为核心的市场运行机制实现增速发展,各大产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对工科人才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各大院校逐步加大工科建设,改变着人才的培养目标,从以往应用型人才输送,转换为以产业需求为引导,培育应用开发型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不但具备行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有着一定的人文学科知识,保障学生德技并修,实现全方位的发展。这种变化要求民办本科院校工科专业思政课程应承担育人的职责,通过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建立“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促进思政课向课程思政的转变,开创出新的人才培养新局面。以广东各民办院校为例,2017年省教育厅开展工科教育会议,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新工科发展的模式,在工科教学中积极开展思政教育,深度挖掘工科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将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在学生掌握发展技能的基础上,能够树立较强的民族价值观和爱国思想,为民办本科院校达成“三全育人”的目标提供良好的条件,也为课程思政达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基础,保障“新工科”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协同发展效应,促进民办院校工科生的全方位发展。

二、民办本科高校工科生课程思政实施的现状

(一)生源结构复杂,工科思维弱化思政教育带动力。2016年我国召开全国思政教育会议,强调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人才培育始终,并提出课程思政实施的主要方案和育人目标,为民办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提供方向,也为思政育人改革提供参考。然而,受到传统发展体制的深刻影响,我国民办院校工科专业以培育应用人才为最终目标,课程内容和人才培养设置以科学为核心,表现出明显的专业化的发展特征,造成课程思政无法发挥育人的作用,成为落实课程思政的主要障碍。工科生在这种专业化培养模式下展开理论学习,经过长久的思考和研究形成习惯性的理科思维,在面对问题时利用简便的方式来探寻解决方案。这种思维模式虽然存在一定的逻辑性,但是面对思政理论这类人文内容时,会受到理性思维的限制,缺少情感上的互动和感性的思考,限制学生对思政的全面认知。另外,相较于公办院校民办院校发展实践较短,生源结构较为复杂,自身的政治素养还未实现可持续性的提升,在思政学习中面对学科交叉内容,难以形成深度学习的能力,造成课程思政育人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二)思政教育趋向边缘化,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不紧密。工科专业学生作为我国科技产业发展的后备力量,在国家提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以及各大产业增加对工科人才素养要求下,对学生责任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培育成为院校的重要任务。然而,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以专业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为主,应试教育理念下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使思政课程趋于边缘化,在育人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和地位不高,难以达成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另外,工科专业课程有着较强的工科特征,各类课程的价值维度不同,在新的育人要求下,课程思政贯穿于各类课程与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知识链接新的问题。民办院校专业教师自身的政治育人经验不足,也使得课程内容的融合过于生硬,学生难以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掌握思政知识和理念,成为院校落实新的工作模式的主要的阻断力。

三、民办本科高校工科生课程思政实施的路径

(一)积极建立全员育人工作机制,有效打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推动我国民办本科高校工科生课程思政建设进程,自顶向下建立健全的全员育人课程思政工作机制,系统谋划“大思政”育人体系,进一步打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学资源。并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可以有效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的深度融合。民办本科高校应将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本校人才培育的核心目标,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与指引,以党委书记为工作小组核心,统筹安排民办本科高校各部门工作任务。整合校内教务、学生工作、教师、督导等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各方资源,协同多部门共同落实“课程思政”各项具体工作。同时,还应以工科专业课程教学规律为参考依据,积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体制。明确认识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二者之间的课程特点、课程地位,从教学方式资源、课程建设资源、优秀教师资源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观念资源等多方面,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学资源的打通和共享。进一步为民办本科高校工科生课程思政实施提供更多视角、观念、方法与知识方面的借鉴和帮助。(二)坚持言传身教与金课的建设,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发挥主渠道的育人作用。一是民办本科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薪资待遇福利,积极落实“老带新”帮扶机制,来不断增强民办本科高校教师创造力、执行力与积极性,引导民办本科高校教师积极树立新工科教育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建立民办本科高校特色新功课发展模式。同时,还可采取以点带面的措施,来建设一支有技术、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知识、有情怀的教师队伍支撑,始终遵循客观事实和规律建设教师队伍。抓好管理干部、骨干党员、骨干教师以及优秀教师代表等少数先进人士,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的带头作用,一点带面,更加有效地促进民办高校专业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实现思政教育落实所有课程。二是应坚持言传身教与金课建设,注重师风师德建设,定期评选先进典型的模范人物,设立表彰,增强教师责任感与使命感,促使教师能够用心教学、用爱授课,言传身教,做好领路人。然后再通过大力建设金课,不断提高民办本科高校工科专业教学内容的含金量,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及育人内容,来发挥主渠道的育人作用,通过建设金课为课程思政实施提供支持。在此过程中,为了对整个专业、学校起到示范作用,在建设金课过程中,民办本科高校应定期开展观摩课活动,让优秀教师进行课程示范教学,带领教师走进先进课堂,开拓教室思路,引导教师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发展自己的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从而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三)推进课程思政信息化建设,与时俱进开发融媒体思政育人作用。在新媒体形态多样化发展背景下,探索我国民办本科高校工科生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可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充分发挥新媒体信息传播时效性、资源共享性以及信息覆盖面广泛性等优势,在发挥传统媒体公信力强、影响力大的优势,来不断拓展民办本科高校工科生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与方法,有序推进课程思政信息化建设。一是民办本科高校应善于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平台、抖音公众号、微博官方号等新媒体平台,来进行思政内容的传播与推广,为民办本科高校工科生塑造良好的思政育人环境和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工科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与行为规范。二是应利用电视新闻、报纸新闻、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方式,定期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茶文化精神等,来提高工科生对课程思政的重视,从而更加认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配合学校落实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四)强化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培训,增进课程思政教师育德意识和思想政治素养。一是应积极转变传统育人观念,摒弃民办本科高校工科专业实用主义与重工具理性的僵化思维,引导课程思政教师在教学中将党的理论、时政热点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注重培育学生良好道德素养与辩证认知能力。二是应注重提升专业教师的综合素养,增强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水平与政治敏感度。可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学术座谈会、专题讲座、宣讲会议等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专业课教师群体学习时政、相互交流,掌握当下发展形势。并加强“学习过强”app等平台的灵活运用,来增进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引导教师进一步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树立起高度的政治意识,从而更全面地完成对教师队伍思政素养的培训工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社会转型发展时期存在的矛盾和危机,要求我们应主动思考在科技发展中所需要保持的良好道德品质,在达成工科教学目标的同时,能够促进专业知识和思政的融合,将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始终,不断提升民办本科院校的教育质量。在具体的实践中,应积极挖掘工科专业课程中存在的思政内容,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来形成具有特色课程思政,全面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弱化工科生思维惯性带来的学习障碍,为我国科技产业输送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薛浩,郑国华.我国体育类课程思政项群化建设的理论逻辑、价值意涵与路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1,4:20~27

[2]唐然,周平,赵自仙,郭华春.文献导读模式在作物育种学“课程思政”中的应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5(3):156~161

[3]赵慧敏,高慧慧,王丽娟,龙丽丽.“课程思政”理念下的专业课程教学———以建筑设备为例[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4:5~6

[4]范瑜.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以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健美操教学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17:136~137

人体工程学发展篇7

工程训练中心教育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模式设计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此,现在工程训练课程在高等工科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工业培训的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对工程训练中心教育体系为创新体系,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工程训练中心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工程知识和工程训练技能创新能力,从而在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第一线的高级工程型技术和管理应用型人才。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建立一个符合现代工程训练要求的高水平的校内工程训练中心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引言

在高校工程训练实施中心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岗位所需的工程型人才。新的创新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只有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才能把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高校工程训练教育既是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又有职业技术教育的属性,培养适应学生通过基本技能、现代先进的制造技术训练,加强机械加工制造的知识,提高工程实践体系,培养工程训练意识,了解企业经营管理、质量管理、环境保护等在工程过程中的作用。工程训练中心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操作能力和工程专业教育为基础的取向教学模式,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功能的主要承担者,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看待,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挖掘培养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进行知识和教育的创新全面的实施素质教育。

二、工程训练中心的管理体制研究

21世纪是工程资源的世界,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了适应工程型的发展趋势,工程训练中心已经普及到每个学校,同时要加强工程技术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在开放式教育中,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理论和学习理论,工程训练中心为教学主题,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教育培养相结合,培养其在工作岗位上能解决实际问题和自己独立创业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在工程训练教学课件设计中,教师角色应转换为开放式学习指导者、教学的组织者,而不是简单地用于支持教,更应该重视学习目标性和内容分析性。因此,以建构工程型人才主义理论为基础,结合高校工程训练中心课程教学要求及培养为目标,构建适应社会的工程型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工程训练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使工程教学出现勃勃生机,取得了初步成效和阶段性成果。

三、高校教育实施工程训练创新教育的途径

1.开展创新教育。随着工程系统经过不断的发展,目前已经基本成熟,得到了广泛的工作岗位应用。在整个多工程行业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建立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可靠性优化设计管理系统,逐渐实现工程课堂,工程课堂越来越多的显现出强大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管理技术。我国开发的大量工程资源,因缺乏导航系统、表现形式单一、学习情境等多种元素,为未完成自主学习中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工程资源建设与管理的中,教育技术中心对校园工程建设,分析了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加强课件开发的科学设计,重视全方位的教学工程资源的建立其中心合体规划方案,坚持多元化发展。运用全方位的教学工程资源的制作,做好工程资源管理工作,将工程资源建设与管理发展到每一个新的研究课程和工作岗位上,争取从达到多种工程资源建设和管理,从而发展到每个不同工作岗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做到相互协调、规划管理、科学熟练的运用工程资源建设管理系统。

2.营造宽松的教育创新氛围。加强教师和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理论的培养,提高工程专业水平为基础,根据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现代创新教育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要重新定位隐形资源,以现代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石。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有利于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使学生能自由地表达对事物的看法,自行解决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的能力,以维持工程能力和保证企业生产经济活动顺利进行,提高工程型人才素质,明确工程工作指导思想,实行目标管理等具体的改进措施,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3.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随着试点开设专业和课程的剧增,目前急需建设一批优秀课件。工程教学是高科技集合体,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增多,使教学资源媒体的优化和选择性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工程学实践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熟悉和掌握专业知识方能组建,根据学生自身的需要实施通信系统所要进行的实验。我们在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建设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应有针对性地制作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以供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以教学资源媒体选择和多元化设计模式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使媒体资源存储量达到一定的媒体资源建设已经逐渐以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管理技术。

四、结尾

随着企业发展日趋激烈,当前媒体资源管理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主流技术。我认为,应该注重加强工程资源管理应用和创新,在新的社会形式下,高等职业教育应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独立创造能力、多角度积累创造方法能力和回答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以创新的精神指导教学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再上新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孙安,任华,于德弘.工程训练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6):90-97.

人体工程学发展篇8

【关键词】工程技术类学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广西制糖学会

【中图分类号】G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6-0190-04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世界各国和地区越来越重视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共十报告明确提出。“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工程技术类学会是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学术交流、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转化、科技咨询等重要职责。在地方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工程技术类学会的主要功能

1学术交流功能。成立工程技术类学会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为工程技术行业相关人员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学术交流是工程技术类学会一切活动的主要基石。学术交流质量关系到工程技术类学会的生存质量,是工程技术类学会的基本功能和立会之本。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会、学术报告会、学术座谈会和学术论坛以及出版学术杂志等,使广大会员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既活跃了学会的学术气氛,广大会员又能及时掌握本专业技术最新发展动态。

2技术研发功能。工程技术类学会主要是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地方企业和科技中介等技术创新主体组成,集聚大量的科技创新资源,是创造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技术的源头和平台。工程技术类学会集聚大量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拥有比较完善的科研设施,配置先进完善的科研仪器设备。建立高级别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通过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优化整合各个会员单位的资金、人才、设施和仪器等创新资源,围绕本学会领域共性和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合作推进技术研发和创新。

3人才培养功能。工程技术类学会主要挂靠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会员既有来自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师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也有来自地方企业的技术骨干和行业部门的管理人员,是培养科技人才和打造创新团队的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会员所在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优秀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依托会员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通过举办各种技术培训教育班,为相关产业培养大量的优秀技术人才。

4技术扩散功能。工程技术类学会会员单位既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也有地方企业、中介机构和行业部门等,涵盖产学研政等相关单位。学会通过组织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地方企业、中介机构和行业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科技合作,优化整合各会员单位的资金、人才、设施、设备等技术创新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技术扩散和转化。工程技术类学会通过推动产学研合作共建技术研发中心,使技术创新项目从立项到研发、中试、生产等环节实现一体化,推进技术创新成果直接应用于企业生产。

5学科建设功能。工程技术类学会一般都是围绕某一学科而成立的学术团体,学科建设是学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学科建设是工程技术类学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科建设水平关系到学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学会水平的重要标志。学会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学术交流学习活动。营造适宜学科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学术氛围。促进会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学科进一步发展。工程技术类学会通过培养和延揽大量的高素质技术人才,造就具有一流学术水平和学术造诣的学科队伍,为推动学科建设打下扎实的人才队伍基础。

6科技服务功能。工程技术类学会汇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部门等大量人才,智力密集、人才荟萃、联系广泛,使学会具备了创新思维活跃的知识高地和创新源地的组织基础,这一优势是其他组织无法比拟的。这种优势使学会具有了满足会员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服务功能。学会既可以为会员在创新信息提供、知识技能完善、社会地位提高等方面提供帮助。也可以为会员在潜能开发、价值实现等领域提供有利的条件和渠道,为会员、地方企业和社会提供科技咨询、科技培训、科技政策等各种服务。

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视野下工程技术类学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服务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目前。许多工程技术类学会业务范围主要是组织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编辑出版专业学术刊物和进行技术培训及科技咨询等,而参与地方产业技术创新建设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服务地方产业技术创新功能不强。随着科技创新不断快速发展,工程技术类学会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学术交流活动对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日趋下降。

2与企业联系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主体,是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力量。但有些工程技术类学会对吸引企业加入学会的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深,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所占会员比例较低。有些工程技术类学会对开展产学研合作兴起不浓、动力不强。满足于组织开展纯学术交流活动。发挥产学研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够,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构建产学研合作模式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加强。

3学会组织建设需要进一步创新。受历史上体制机制方面原因影响,目前工程技术类学会在组织架构设置上主要是以开展学术交流学习为主,设立学会学术委员会、技术咨询委员会、科普部门、教育和培训部门、技术咨询部门等。没有设立产业技术创新开发部之类专门为地方产业技术创新服务的部门,这种组织架构将会影响工程技术类学会在地方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影响到在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中的地位。

三、工程技术类学会促进地方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作用

1工程技术类学会是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工程技术类学会融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地方企业、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等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主体,具有学术交流、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技术扩散和科技服务等功能,是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如,挂靠在广西大学的广西制糖学会,会员遍布全区制糖企业、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以及糖业管理部门等。每年通过组织会员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开展制糖学科领域技术创新研发,培养一大批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组织举办制糖领域学术年会、专业技术交流会议、专题讨论会和学术讲座等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参加全国糖业质量工作会议、全国食糖产品质量分析会和国际糖业科技大会等相关的全国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编辑公开出版《广西蔗糖》期刊与学术交流活动论文集等。为区内外制糖企业提供技术咨询、问题诊断、技术指导等科技服务,围绕广西制糖产业发展向全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为广西打造千亿元制糖产业和确保广西制糖产业在全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为加强广西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推动技术创新为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工程技术类学会会员涵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地方企业、管理部门和中介机构等技术创新主体,学会运作方式相对灵活宽松,通过产学研政等合作模式,整合相关单位科技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推进技术创新为相关产业科学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和动力源泉。例如,广西是全国最大的食糖生产、供应和销售基地。2012年全区甘蔗种植面积超过1500万亩,食糖产量占全国60%以上,整个制糖产业产值达到千亿元,连续20年稳居全国首位。广西制糖产业之所以能够成为广西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产业之一。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等因素以外,拥有强大的制糖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广西制糖学会依托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糖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全区制糖企业技术研发机构等,组织制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广西制糖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率先在国内开发“兰姆酒”生产技术及工艺,产品填补国内空白,促进了糖业综合利用发展,促进整个制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广西制糖千亿元产业,为我国制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

3推进相关产业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转化和产业化。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创新要素优化整合。实现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最优路径。工程技术类学会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相关产业技术领域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等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产业技术迅速转化和产业化。例如,广西制糖学会通过组织科研机构和制糖企业结盟,围绕广西制糖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进行合作研发,突破技术难题,转化技术成果,提高广西制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广西制糖学会每年通过组织开展技术交流研讨会、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交易会、投资项目推介会、糖业技术设备展览会、制糖学会学术年会等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为制糖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制糖设备厂商等搭建技术交流、交易、合作平台。2011年5月18-19日,广西制糖学会和广西糖业协会在南宁市共同举办“2011年广西糖业技术进步交流展示会”。集中展示了“十一五”以来制糖产业新技术、节能减排、污水终端处理、副产品综合利用等领域取得的技术创新成果,国内外糖业及相关产业链近百家单位、2000多位各界代表参加了展示会。现场一大批技术创新成果达成交易,许多产学研部门签订技术合作协议,有力地推进了制糖领域产学研合作和相关制糖技术的转化。

4培养大量产业技术人才和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工程技术类学会通过依托挂靠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同时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培养大量的优秀大学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打造科技创新团队,为制糖企业培训技术工人。比如,广西制糖学会依托挂靠单位——广西大学,采用2+2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区一些制糖企业设立大学生实习基地,每年培养出100多名制糖领域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使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时就具有从事甘蔗糖业生产的工作技能和科研能力:广西制糖学会每年都组织专家学者到广西湘桂糖业集团、广西冠桂糖业集团、广西洋浦南华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农垦糖业集团、广西永鑫华糖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来宾东糖集团有限公司等全区各制糖企业。指导开展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培训工作。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技术素质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广西制糖学会还组织专家为制糖企业招聘人才出题考试和担任评委。为制糖企业选拔优秀人才提供帮助。目前。广西制糖企业中80%以上的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都是广西制糖学会会员单位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广西制糖学会还打造了一批制糖领域的优秀技术创新团队,造就了陆益栋、黄悦刚、卢家炯、刘慧霞、陈山等制糖领域学术领军人才,为广西制糖产业的科学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5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工程技术类学会是联系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工程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主体的桥梁和纽带。具有智力密集、人才荟萃、融合各界、联系广泛等优点,可以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如,广西制糖学会每年都制订专门计划,安排学会学术委员会和技术咨询委员会的专家对会员制糖企业进行生产查定、问题诊断、技术交流座谈、生产问题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2012年,广西制糖学会就多次派出专家对广西农垦糖业集团、广西凤糖集团、广西博庆食品有限公司、广西永鑫华糖业集团等会员单位存在的生产技术问题提供技术咨询、问题诊断和解决方法等技术服务。广西制糖学会每年还组织专家学者到区内外深入调查研究,参与广西糖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广西区科技厅“十二五”糖业项目规划研究等,组织专家撰写《广西糖业技术发展报告》《壮大和提升崇左市糖产业策略研究》等调研报告并上报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为发展广西制糖产业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

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视野下加强工程技术类学会建设的对策建议

1高度重视工程技术类学会的建设与发展。工程技术类学会是联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中介机构的桥梁和纽带,是地方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地方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地方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要切实重视工程技术类学会的建设与发展,积极引导工程技术类学会为地方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服务,为地方主导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加强“学会-企业”合作,主动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2切实加强“学会-企业”技术创新合作。工程技术类学会要围绕当地产业技术创新。立足学会的学科、人才、设备等优势,加强学会和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创新“学会-企业”合作模式,提升“学会-企业”合作层次,打造“学会-企业”合作战略联盟,优势互补,合作发展,共同承担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创新项目研究,积极参与地方产业技术创新,为提高地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应有贡献。

人体工程学发展篇9

关键词:教学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081-02

发展定位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前提。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对自身的科学定位,正逐渐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新时期,重新对高校的发展定位进行科学论证,意义重大,必将推动高等教育科学转型与跨越发展。

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刘献君教授初步提出了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全新办学定位。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教学服务型大学在现实经济社会背景下,更加适合某些高校在某一阶段的发展定位。深入研究教学服务型大学定位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办学层次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定位与内涵

1.教学服务型大学定位的背景。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看,世界经济最主要的特征是“全球市场”和“网络革命”,其发展趋向正在由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我国从经济形态变革的高度,从世界经济转型的大视野,提出了经济生态化、GDp绿色化、生活低碳化的战略转型。这样的格局下,经济社会所面临的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进行创新性、革命性的改革。

从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看,一方面现代意义的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融于社会、服务社会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大学既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并以此成为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和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如何破解《纲要》中所指出的“两个不适应”,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新体系,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能力,是当务之急。

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看,十七大以来,中央确定了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其根本要求就是必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升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对高等教育的思想、模式、体系、内容、方式、方法无疑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和机遇。

从我国高等教育本身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高等教育将把提高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更加关注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更加关注培养模式创新和体制改革,更加关注质量保障评估的制度建设。

基于新形势、新要求、新使命,高等学校要真正更好地为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就必须树立教育服务本位的观念,确立教学服务型的办学类型定位。

2.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定位。教学服务型大学就是要为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提供最紧密、最直接、最有效地服务。其本质就是打破传统意义上就教育办教育的封闭办学模式,主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被动适应向主动服务转变,由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和以企业与社会需求为主导转变;通过服务的途径,实现与经济社会有机联动、互融互通,增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这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落实教育部关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面推进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要求的具体举措。

3.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内涵。教学服务型大学,其本质的思想就是由单纯教学型向教学服务型转变,突出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的思想。通过服务功能的发挥,从根本上解决地方高校“两个不适应”的问题,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有机联动、互融互通,增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在理念上,在办人民满意的高校思想指导下,在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开放式办学,既坚持培养高质量人才服务社会的信念,又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直接做好社会服务,追求教育服务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在机制上,采取“产学研用一体化”。“四位一体”就是将高校的教育服务行动与政府的发展及改革战略相结合,在攻难克艰的社会实践中发挥高校的各种优势做好服务,相对一般的“产学研”扩展了社会面,加大了社会市场的融入度,这也是教育服务型高校有别于一般高校的显著特征。

在服务路径上,既有“多元性”,又有“特殊性”。其“多元性”主要体现在高校的教育服务既有“显”又有“隐”,既有文化层面的又有物质层面的,其服务价值的追求既重经济效益但更重社会效益。其“特殊”就是表现在教育服务型高校是基于高校的“文化力”提升“服务力”,基于科学“巧实力”促进“和谐力”。

在评价机制上,服务社会是最根本的目标。服务型高校视直接为社会服务为己任,在评价系统中直接服务社会的内容和绩效应当纳入评价,而且更多的关注点在于社会效益的评价,如先进文化的引领与传播、前沿性新产业的研究与开发、科学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等。

二、教学服务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原则

构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要不断深化教学转型,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市场为导向,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坚持人才培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进一步明确专业服务面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使学生成人、成才、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1.人才培养具有“开放式”,主动服务经济社会。教学服务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应充分体现国家经济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走社会化的合作之路,强化服务职能、面向社会、行业、产业链,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把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作为首要目标,按照“专业+企业群”的思想,将培养方案与企业对接,广泛吸纳社会的意见,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2.以“有用教育”为特征,按照“实用、有效”的原则开展教学。将过去以学术为中心的“学科――知识结构――课程”的人才培养思路转变为以服务社会、行业、产业链为中心的“社会需求――执业能力――课程”,突出对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新思路,设计教学内容,进一步强化教学的目的性。

3.注重科学性、先进性的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服务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充分体现使学生成人、成才、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处理好国家、学校、专业、学生、社会对课程和学时的要求,体现专业特色,将专业能力、非专业能力、学生素质教育活动、文化活动等进行综合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4.坚持以学生为本,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科学精简课内学时,增加课外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信息量,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实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

5.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协调发展,注重因材施教。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建立并完善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分别修订不同层次的培养方案。对于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必须掌握本科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进一步夯实基础、拓宽专业方向、强化综合能力培养;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在掌握本科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强化工程实践和专业技能;对于定向的学生要结合企业实际,在培养过程中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在课程设置上要紧密结合生产一线和地方特色,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三、黑龙江科技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初探

黑龙江科技学院建设的教学服务型大学,主要围绕解决三大问题:一是要解决国家提出的高等教育“两个不适应”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高等教育存在两个不适应――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就是要坚持“两大规律”,按照两个需要,即企业与社会的需要、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来构建办学体系,检验办学质量和水平。二是要解决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突出办学特色,为区域和行业发展提供最可靠的支撑。作为地方性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我们重要的使命就应当为区域和行业发展提供最紧密、最直接、最有效的服务,从而成为可靠的支撑。三是要解决学校和广大干部、教师、职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果我们这样的学校不能为区域和行业发展、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就会被边缘化、被淘汰。

在此基础上,黑龙江科技学院按照“三新”要求,着力构建教学服务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1.新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其中,科学发展就是遵循规律抓发展,寻求规律谋发展。这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办学要服务学生、服务社会,就必须掌握学生成长的规律,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基本规律,否则就是不科学的。创新发展是实现快发展的重要方法;开放发展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这里的开放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开放。通过全面开放,与企业社会紧密结合达到融会,再升华,最后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和谐发展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

2.新体系。学校以“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教育理念为引领,以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以“大德育”为先导、以“大工程”为背景、以“大实践”为途径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使德育与工程实践互通互融、互促互进,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显著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是构建大德育体系,使德育四年不断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牢固确立做人第一的人才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德育贯穿学生成人成才的始终,坚持德育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四年不断线。二是构建大工程教育体系,使学生工程素质培养四年不断线。把学生的培养置于模拟大工程背景下,以工程为主线,以工程服务面向为导向,构建融现代管理、人文素质和工程技术于一体的模拟大工程环境。把《工程教育》作为通识教育,设置为全校所有专业的必修课,实施工科类、管理类、文科类等不同训练方案的《工程训练》,对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进行工程意识培养,开展系统的工程教育,不仅工科的学生,理科、文科、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的学生也都必须具备工程背景,培养工程意识,提高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打牢工程人才的基础,体现出“学工的人要精通工,学工的人要懂得文,懂文才会致工精通;非工的人要懂得工,非工的人要围绕工而学,此方可致文为利器”的文理交融的精髓。三是构建大实践教育体系,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四年不断线。以“本科规格+实践技能”为特征,以大工程为背景来设计、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与学、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多层次、多模块、全方位的大实践教育框架,形成以德育实践为重点的社会实践,以工程教育、工程训练为重点的工程实践,以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实习、设计为重点的专业实践相辅相成的实践教育体系。构建4个实践能力模块,即通用能力实践模块,包括德育实践、军事训练、社会实践、工程教育、外语实践、计算机实践等;基础能力实践模块,包括基础实验、工程基础训练等;专业能力实践模块,包括专业工程训练、专业实验、实习、设计等;综合创新能力实践模块,包括职业生涯设计、科技文化实践、创新实践等。培养4种能力,即通用实践能力、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两方面素质――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

3.新模式。一是在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上,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需求,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遵循“教育与人才成长规律、市场经济规律”,按照“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思想,做到五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专业、人文教育与工程教育、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用倒推法来科学设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通识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素质拓展等五大模块的课程体系。二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全面搭建“专业+企业群”平台,建立课程置换机制,引入企业课程体系,构建校企相结合、产学研用一体化的“3+1”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校内情景模拟、校外顶岗锻炼的二元培养模式。三是在教学方法改革上,按照以“用”导“学”、以“用”促“学”的思想,推进“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实行项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逐步形成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学方式。四是在评价机制上,一方面以学生专业能力、非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为重点,建立学生学业考核新机制,实行课程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建立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学业评价机制。另一方面以学生学会了什么和能力培养实际为重点,考核教师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J].教育研究,2007(7)

2.赵国刚.教学服务型大学转型发展初探.中国高等教育,2010(24)

3.何向荣,邱开金.建设教育服务型高校的实践与思考.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人体工程学发展篇10

【关键词】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价值取向课程开发

一、关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以满足社会职业岗位群和学习者职业持续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具有范例性和典型性的工作项目与任务为载体,按照劳动组织方式和典型工作过程整合知识,学习者在职业化的学习情境中基于任务和在任务中进行学习,获得可迁移的工作过程性知识。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课程体系要建立在对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的过程分析基础上

课程体系不再是简单按照学科之间及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来构建,也不是由不同类别的课程简单化的组成串行结构,而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根据典型工作过程中工作任务的完整性和相关性来确定课程标准和构建课程内容结构,按照行动体系导向和职业岗位群的关联度、工作任务的整体性来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二)课程内容要以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职业领域向教育领域转换为前提

在对主干产业和典型企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职业领域向教育领域、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对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人才培养规格和未来职业发展进行全面分析(见图1),以此确定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并按工作过程的结构要素设计出学习情境和教学项目,突出工作过程的结构完整和要素真实。其课程形态的物化成果就是以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为起点,开发出以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为主体,体现“四新”技术并遵循学习者认知规律、能力形成规律的系列化课程。

图1从职业领域向教学领域转化的流程分析

(三)课程标准要遵循职业性原则

课程标准是教材开发以及课程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在对行业企业调研基础上开展工作任务分析,以形成的能力标准为依据,同时参照行业(工种)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工种技能鉴定标准有关要求;以完整、典型的工作任务承载教学内容,重视工作过程知识的迁移与提高,满足职业岗位和职业发展对学习者作为未来职业人、社会人和现代人的需求。

(四)教学过程强调在真实的职业环境里理实一体化

教学过程要体现“教、学、做”合一和“手、口、脑”并用的一体化,以工作过程为主线重组和序化知识,创设职业化学习情境,把工作过程各要素标准“真实”地体现在学习情境中。在获得工作过程性知识的同时,通过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等六个步骤培养学习者完整的职业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

(五)教学评价要坚持以职业标准为导向

在对学习者进行学业评价时,注重将完成工作任务的结果和实施过程的规范性、创新性相结合;注重将行业技术标准、工艺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人的职业意识、职业操守作为评价标准的重要内容;关注全体学习者的发展。

二、关于“以能力为本位”

“以能力为本位”就是把对学习者的能力培养作为首要目的,但这种能力绝不只是某种职业技能或简单的就业能力,而是指向学习者自我发展、个性发展、职业发展、终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与关键能力。按照德国职业教育对关键能力的划分,大致分为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维度进行培养。

(一)专业能力是个体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方法有目的、专业化地独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和评价结果的热情和能力。这也包括逻辑的、分析的、抽象的、归纳的思考,以及对事物系统和过程关系的认识,具有职业特殊性。

(二)方法能力主要指在独立学习和工作中,将习得的知识技能在各种学习和工作实际场合迁移和应用的能力。特别指掌握获取新知识和适应新环境,应急处理和应变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能力,不断适应未来职业的转换和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

(三)社会能力是做人与共事、社会关系与矛盾、与他人相处和相互理解的能力。主要包括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处理、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责任意识以及组织纪律性等方面。

能力构成的三个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方法能力,然后是社会能力,最后才是专业能力。一方面是因为很多职业活动不涉及具体的专业,最需要的是专业以外的跨专业、跨职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质疑、批判、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方法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高,而对于学无止境的专业知识、未知领域和未来世界,主要通过培养学习者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方法能力,主动面对和积极应对知识更替及职业变化的挑战。

图2对职业能力培养的结构解析

三、关于“以实践为主线”

“以实践为主线”是由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的,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专业性本质内涵,即任何职业劳动都是以职业和岗位为工作形式进行的。

(一)“以实践为主线”决定了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

职业实践的内涵既规范了职业劳动(实际的社会职业或劳动岗位)的维度,又规范了职业教育(包括专业、课程和考试)的标准。因此,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职业实践是否科学以及是否具有典型性和综合性,关键在于是否以行业企业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作为逻辑起点,并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需要来选择技术实践知识,通过设计实践性问题引申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培养学习者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并为学习者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二)“以实践为主线”决定了课程开发的课程标准与内容要求

课程标准应该参照行业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工种技能标准。课程的内容要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典型问题和课题出发,以工作任务为划分课程门类的主要依据,以实践过程和实践知识掌握为课程结构的逻辑起点;以从事现实职业活动所需的任务要求为内容,以工作项目为单位并按实践能力形成的需要组织课程内容;以现实职业活动的进程为线索组织教学活动。

(三)“以实践为主线”决定了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

课程开发的主体人员主要有行业企业专家与技术人员、课程专家、职业学校一线教师等。其中,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从“人才购买者”的视角深度参与课程定位、课程转换、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个环节,并提出合理化和可行性建议。课程开发的主要流程遵循:行业企业调研―职业领域边界划分―确定工作模块―职业能力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课程转换―课程体系建构―课程标准研制―核心课程开发―编制学习单元等。

四、关于“以项目课程为主体”

(一)需要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典型教学项目为载体

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进行细化,把理论知识、实践技术与实际职业情境有机结合,将典型生产项目或者服务项目进行教学转化,通过典型产品(或服务)引领工作任务,形成系列化的典型教学项目、实践案例和学习单元。

(二)需要开发以项目化教材为主体的学习资源

它主要反映在课程模式与内容的模块化、项目化和案例化。一门项目课程可设计为若干个项目,一个项目又可分为若干模块。项目课程之间、某门项目课程中的项目之间及其模块之间,因工作任务的不同而有差异。课程中的项目之间及其模块之间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和“层级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原则,将项目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进行构建和选择。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技术实践知识、技术理论知识、拓展性知识、技能考核要求等。

五、关于“多元化课程模式”

“多元化课程模式”是我们在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多元(升学、就业、终身发展)、教育主体多元(学习者基础不一、差异性大)、专业门类众多的背景下,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多样性而提出的。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决定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和课程性质、课程形态、课程模式的多样性。因此,前面提到的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对其他课程模式的绝对排斥,更不是将项目课程唯一化、神圣化和排他化;相反,由于专业不同,我们更要提倡多元化的课程模式。为此,我们在课程改革推进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统课程核心理念、放课程具体模式”的指导思想。

“统课程核心理念”就是强调课程改革在“以生为本,终身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体现行动导向、能力本位、实践主线,聚焦学习者的关键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以确保课程改革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规范性。具体来说,课程开发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并以任务、项目和课题为载体,将知识与技能有效整合;课程内容要体现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标准;课程模式要着眼于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和能力形成规律。

“泛课程具体模式”就是提倡在体现课改核心理念指引下的多样化、多元化课程形态。通过多元化的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既培养和内化学习者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也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专业制宜地开发课程。除了开发系列项目课程外,还可以开发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教学包”、教师教学手册、学习者学习手册等。

六、关于“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就是切实反映“宽基础+多模块”“基础平台+方向模块”的平台式课程结构。“宽基础”即教学内容不针对具体的职业岗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职业发展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活模块”其功能是学生在选定好模块后,针对相对确定的某个岗位进行训练,为就业做技能方面的准备,它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作为课程目标的核心,并把综合能力分解为关键能力和从业能力。“宽基础”主要侧重于关键能力的培养,“活模块”侧重于从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基础平台+方向模块”课程体系可以在保证基础课程模块基本不变、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据社会需求实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模块,增强学习者的就业能力和跨岗位的从业能力。同时,可以给不同基础和需求的学习者提供选择性的课程菜单,不断满足学习者个性发展、素质拓展的需要。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为:

(一)模块化课程体系要遵循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要以一定数量的课程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为载体和途径,同时课程体系中课程模块的设置也应按照从基础到专业、先专业基础课程再专门化方向课程的逻辑顺序来构建课程体系。

具体来说,一是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是并列关系,在课程安排上它们应当同时并进。新生一入学就应当开始接触专业课程,通过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促使学习者尽快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变,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二是公共基础课程分为必修模块(基础模块)、专业模块(职业模块)和选学模块(拓展模块),以满足不同学习基础、不同专业方向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三是专业课程总体上划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在满足学生不同专门化方向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不断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人才规格的新变化与新要求。在课程模式上可以有学科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项目课程等多种模式。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平台与模块的搭建

根据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分析,可以将专业课程体系大致分为基础发展平台、专业发展平台和素质拓展平台。

图3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基础发展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含德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两个模块。作为培养学习者道德素养,为后续专业发展服务的文化、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公共平台,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并行开设,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需求,注重基础性、应用性和生活性。

专业发展平台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两个模块。遵循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整合专业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开设适应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以项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为主体的专业模块化课程,并给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的专门化方向模块。

素质拓展平台包括人文修养课程和素质拓展与技能取证课程两个模块。开设包括人文、环保、艺术、营销、交际以及地方文化等系列课程,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使学习者成为真正的职业人和社会人。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J].职教论坛,2008(12):1-2.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2006(8):5-8.

[3]魏新民.对德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教学观点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31-33.

[4]徐国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实施方案(范式)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