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概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3:15

碳排放概述篇1

一般来说,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指具有二氧化碳减排效果及其他低碳价值的互联网无形资产。该定义以互联网无形资产为属概念,通过研究互联网无形资产与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之间的差异来诠释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揭示了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可归属互联网无形资产范畴。它与其他互联网无形资产的差别是二氧化碳减排效果的低碳价值,而二氧化碳减排效果支撑着其对企业的直接贡献:在无减排义务且自由碳交易市场尚未成熟的国家或地区企业申请CDm项目(《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之一,该机制允许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转让给发达国家,以冲抵发达国家减排量)获利;在无减排义务且自由碳交易市场较为成熟的国家或地区企业通过VeR(发展中国家企业自愿碳减排量经过认证可出售给本国有碳“中和”需求的其他企业,也可通过国际碳交易市场向发达国家企业转让,以冲抵发达国家强制减排量)交易获利;在碳排放自由交易和给定碳排放额度的环境下实现碳减排,如果企业碳排放总量低于给定额度,多余碳排放量可出售获利,如果企业预计减排后的碳排放总量仍高于给定额度,则企业将减少从碳排放交易市场中购买碳排放权。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投入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比如它对引导全社会低碳消费行为和意识有积极作用,却可能无法获得直接经济补偿,但正是这些外部性才真正体现着该类型资产的价值。在政府关系方面,可获得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倾斜和优惠;在关联企业方面,可绕开上下游合作伙伴,特别是有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相关公司的“碳壁垒”;在低碳客户消费影响方面,将引导或激励外部客户低碳消费行为,带来消费者对企业低碳行为的认可,进而增加其产品的消费欲望。事实上,企业在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投入通过影响企业与社会关系的改变而获取竞争优势。这些网络化关系包括:社会机构、合作伙伴、供应商及客户等。

二、相关互联网无形资产及评估研究

(一)互联网无形资产内涵研究互联网无形资产定义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相继出现网络虚拟资产、internet上的无形资产、网络资产等概念。鲁明勇(2006)认为网络虚拟资产是由企业或个人所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具有收益预期的网络经济资源;蒋秀莲(2011)认为internet上的无形资产指以互联网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具有较高的获利能力,而且随着其影响范围的扩大其价值也随之扩大,不具有传统会计意义上实物形态的资产;童华晨(2012)认为网络资产指企业在互联网上的投资所形成的积累,包括域名、网站、网络软件、企业网络客户、企业网络知名度、网站及其他业务访问量、网络品牌形象等,还包括企业用于上网的机器设备等,并明确上述网络资产中的绝大部分虽不符合传统意义上无形资产的概念,但应纳入无形资产的范畴。上述文献中的网络虚拟资产、internet上的无形资产、网络资产可被统一到互联网无形资产的概念中去。汤洵(2011)明确提出互联网无形资产的概念,并指出互联网资产一般就是指互联网无形资产,并系统论证了互联网无形资产本质上是无形资产,进一步指出它的特殊内涵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企业在互联网上的投资所形成的积累;互联网无形资产可以是多种资产的组合;由于互联网无形资产是信息化的产物,故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对其影响程度高。2009年“互联网资产保护与优化”会上,与会专家倡议将互联网资产正式纳入无形资产体系。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内容,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绝大多数互联网资产,如企业网站、企业博客、微博、微信、企业虚拟社区、即时通讯软件账号、注册用户或活动好友、流量、粘度、自建企业网站域名、网络知名度及企业网络品牌等均符合上述定义中企业拥有、非实物形态、可辨认及非货币四个特点,可被认定为无形资产,即互联网资产一般就是互联网无形资产。以上分析显示互联网无形资产能涵盖网络虚拟资产、internet上的无形资产等概念,且其内涵和范畴均较为清晰,争议颇少。

(二)互联网无形资产评估研究该类型资产评估研究起步较晚,董延安(2004)为计量互联网无形资产域名的价值,把域名的价值分解为补偿价格、平均价格、超额价格三部分,从而建立了域名价值评价的一般模型,并运用实际成本法、现金净流量现值法、预期净收益现值法等财务方法计量域名的价值;鲁明勇(2006)比较了历史成本法和收益现值法在评价互联网无形资产方面的优缺点,但没有给出哪些方法较为科学的结论;王帧等(2010)在鲁明勇研究的基础上建议针对不同的互联网无形资产分别采用成本法、收益法、市价法,并讨论了每种方法对各种互联网无形资产的适用性;汤洵(2011)采用收益现值法首次对互联网企业的整体价值进行评估,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互联网企业整体无形资产进行分割,用成本收益等财务方法评估出各类互联网无形资产价值。分析显示互联网无形资产的评价研究,国外研究极少,国内的研究进度较为超前,同时学界倾向分割互联网无形资产后,单独使用财务方法评估。事实上互联网无形资产之间彼此关联,且可相互组合,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系统性评价方法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三、相关碳无形资产及评价研究

(一)碳资产研究林辉(2009)认为碳资产指具有价值属性的对象身上体现或潜藏的所有在低碳经济领域可能适用于储存、流通或财富转化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张鹏(2009)认为碳资产是地球环境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可容纳量通过相关制度的分配而被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一种环境资源,随着二氧化碳排放,资产会被消耗,这使得国内企业可通过实施节能减排来申请CDm项目实现盈利;仲永安等(2011)认为碳资产是人类通过法律建构,把碳排放这样一个实质的人类活动变成一种抽象的、可分割、可交易的法律权利,由此出现市场主体之间的商业交易,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被视为一种有价产权;谭中明(2011)认为碳资产指在碳排放权交易成为现实后,拥有碳减排能力的企业也就因此而获得碳资产带来的经济利益,碳排放权作为一种价值属性,具备了资产的性质,故而形成碳资产;洪芳柏(2012)认为碳资产是以企业(或行业)为对象,用二氧化碳排放指标这种具有价值属性,体现或潜藏可能适用于储存、流通或财富转化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并进一步解释,在环境合理容量的前提下,人为规定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行为要受到限制,由此导致碳的排放权和减排量额度开始稀缺,并成为一种有价产品,称为碳资产。上述碳资产定义侧重于宏观碳排放权分配视角,忽略了对微观企业内部碳减排真正原因的考察。对企业来说,碳排放权固然是碳资产,但那些导致二氧化碳减排的企业低碳战略发展策略、碳循环机制、节能减排和生物吸碳发展策略、电子商务发展应用水平等才是企业能够申报CDm项目、出售VeR和“多余排放权”交易获利的真正原因。也就是说,以减少碳排放为目的的有形和无形资产是企业应重视的资源,应成为碳资产的主要内容。万林葳等(2010)的观点较为全面:碳资产指企业由于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的量低于政府规定的基准量而获得的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从企业的角度看,碳资产有两类:一类是政府分配或配额交易获得的排放额度。企业在规定的排放周期内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不能超过该额度,否则将受到严厉处罚;如果没有达到该额度,企业可将多余排放量出售获得经济利益。还有一类是投资型的碳资产,比如减排设备、生物吸碳机制、低碳策略、互联网应用水平、碳标签等,相对于第一类碳资产来说,这类型的碳资产贡献企业的减排量,且持续地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应注重培育和挖掘投资性碳资产。

(二)碳资产其他领域这些领域包括碳交易、碳金融、碳排放权、CDm项目等。CameronHepburn(2007)通过分析京都协定书下三种灵活的碳交易机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谢怀筑等(2012)总结了碳金融的典型特征;王留之等(2009)提出了八种碳金融的创新模式:银行类碳基金理财产品、以CeRs收益权作为质押的贷款、融资租赁、保理、信托类碳金融产品、私募基金、碳资产证券化和碳交易保险;周飞(2010)对碳排放权交易进行了基本理论探索,通过对碳排放权的含义和性质分析,明确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内涵和特征,同时讨论了我国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的必要性。

(三)最新碳无形资产研究进展前述文献中提到的碳排放权交易、碳金融等大多具备无形资产的特征,属于碳无形资产的范畴。takashiKanamura(2007)探索性地对作为商品的碳资产进行分类,提出可把碳无形资产从碳资产中分离出来单独研究;高喜超(2014)认为碳无形资产指具有低碳价值的无形资产,并把碳无形资产分为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等八类并运用aHp—ann模型系统评价这些碳无形资产,最后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献分析显示,碳无形资产概念的研究刚刚起步,其分类和评估工作还不够成熟,各类碳无形资产的深入研究工作迫在眉睫。

四、结论与展望

碳排放概述篇2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时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社会正在进行持续不断的努力。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L)的成立、《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巴厘岛路线图的制定到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召开再到2011年12月在南非召开的德班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问题特别是关于碳排放权的问题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我国政府郑重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意味着我国企业将面临着显著的减排义务。而在德班气候大会上,由于碳排放权除了关系全球的气候变化,同时也关系到各个国家的经济利益,多国集团经过艰难谈判才基本达成谈判结果,这也充分说明了在日益提倡低碳经济的今天,建立公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公认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和公正的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准则任重而道远。由于会计在反映产权价值运动所具备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决定了碳排放权在会计报表中进行确认的必然性。将碳排放权纳入会计核算体系进行确认和计量,有利于产权的明晰,可以从经济实质上促进企业进行减排,对此,国内外学者分别进行了相关探索。

二、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确认与计量属性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排放权及排放权交易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根据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提出的。ewer等(1992)提出将碳排放权确认为无形资产;adams,Sandor和walsh(1992,1993)主张确认为有价证券等金融资产;wambsganss和Sanford(1996)认为应将其确认为存货。2004年12月iaSB了《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3号——排放权》(iFRiC3),该公告全面解释了有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认为:“无论是从政府获得的还是外购的排放权都应按照历史成本初始确认为一项无形资产,按照“iaS-38无形资产”进行处理。但若历史成本低于公允价值,应按公允价值确认为无形资产,其差额作为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随着排放权的使用,转销递延收益的同时确认为收入,按照“iaS-20政府补助”进行相关处理。在每期排放进行再确认时,以其排放配额的公允价值确认为预计负债,同时确认相关的排放权成本,按照“iaS-37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进行相关处理。在排放权交易期结束时,将排放权无形资产和预计负债进行对冲核销,差额计入利得或损失从而进行终止确认。”后来由于有关损益的处理存在重大争议,欧盟委员会建议推迟该公告的实施,iFRiC3于2005年6月被撤消。2007年iaSB又决定将排放权的会计处理加入议程,并决定同FaSB联合开发一份共同准则,到目前为止,有关碳排放权全面会计事项的征求意见稿仍未,由此可以看出该项会计准则的出台存在着很多现实困难。

(二)国内研究现状对于碳排放权交易的确认和计量属性问题,我国很多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的探讨。陈文颖、吴家鑫(1998)首次提出碳排放权的概念。陈旭江、任付民(2005),刘萍(2006)等认为:“我国排放权交易市场还属于创建初期,尚未形成活跃的市场,公允价值还不能广泛的运用于排放权的计量,政府免费发放的配额暂不计价入账,可以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企业外购的排放配额以历史成本计入无形资产。”他们的观点认为外购的和无偿取得的具有成本上的差异,没有确认无偿取得部分。周一虹(2005)认为对政府免费发放的配额可以按公允价值确认为无形资产,同时直接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确认为资本公积。这种会计处理方式不能反映排放权作为无形资产的来源。王璐、李毅(2008)认为在拥有完善的价格机制的排放权交易市场环境下,可以按照iaSB所制定的iFRiC3的相关要求处理,但在目前缺乏这些机制的情况下,建议按照名义金额同时确认无形资产和当期损益。王艳、李亚培(2008)认为碳排放权取得的目的是为了近期出售或者回购,应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军和王艳龙(2010)认为,碳排放权应该列入金融资产核算,但它不是考虑近期出售而持有的短期资产,因此不能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以按照公允价值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综上观点,笔者认为目前对碳排放权交易进行会计确认时没有构建一个稳定的交易机制,因此得出的研究结果也是不稳固的。只有以特定交易机制为前提才能全面准确的探索碳排放权的确认问题。上述观点虽然在特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并没有对确认过程中所涵盖的各种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笔者在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下利用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探讨的有关资产的最新定义来探究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属性问题。

三、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的描述与选择

(一)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的优势不同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会产生不同的会计问题,国际上现存的减排机制主要包括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基准及信用交易机制两种。在欧盟国家普遍采用的是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如欧盟排放配额交易(eUa)。iaSB2004年颁发的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3号——排放权(iFRiC3)中对交易模式的表述是:“监管者(通常是政府)制定一个履约年度内其控制区的排放总量并确定相应的排放配额,期初按比例向主体免费分配排放配额(可以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并允许配额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在规定的时期结束时(一般是年末)主体需要交还与年度排放量等量的配额。如果主体的排放量低于年初所发放的配额,则节约的配额可在市场上出售或者留存到下一个会计年度。若实际排放量超过了年初发放的配额,可以在政府手中购买这种配额,或者向拥有剩余排放配额的主体购买”。该交易机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在整个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行使政府的监督职能,为参与减排的企业构建一个公平的一级市场。第二,在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下,排放者之间的交易不会增加排放总量,可以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总量的排放。第三,二级市场的自由交易能使节能减排的企业获得较大收益,从经济效益上鼓励企业进行节能减排。

(二)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下碳排放交易原理结合iFRiC3所描述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笔者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交易图示,以便更直观地分析碳排放权交易的确认过程。

如图1所示,政府在为每个企业分配配额时,都将提出一定的减排要求,企业只有在实行一定的减排方案后才能满足排放要求,如B企业所示。若企业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引进新的流程等大大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多余的配额可以在市场上交易,获得的收入则是对企业减排行为的一种鼓励,若企业不采取任何减排措施,则必须在市场上购入配额导致企业资源的流失,作为对不履行环保义务的一种惩罚,若市场上不能购买足够的配额,则可以向政府部门购买,为了促使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活跃和完善,向政府部门购买的价格应该在公允价值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等同于政府对企业的罚款。新企业进入市场或者企业规模扩大时,要提前向相关部门进行申报。审核通过后可以在年初获得相应的配额,若未申请则必须在市场上购买配额才能排放温室气体。对于当年破产倒闭的企业,政府要于该企业在工商管理部门注销时收回其未完全排放的配额,禁止其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保证所有企业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中进行竞争。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的根本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不是创造一个新的金融市场,但只有这种新的金融市场的创立,使产权更加明晰,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企业实施减排任务。在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下,主体获得配额期初便可以进行交易,但期初所有的企业都拥有免费配额,一般而言交易不会太活跃。排放权的交易和一个企业的战略是紧密相关的,如果企业计划实施大量的减排措施,则多余的配额无需等到期末才在市场进行交易,而如果企业暂时没有能力进行大量节能减排活动,预计年末的排放量将大于免费配额,则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提前购入配额,因此,在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下,整个会计年度将存在碳排放权交易的事项。

四、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下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确认要素归属问题

(一)资产的定义FaSB概念框架no.5中规定一个会计要素要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确认,必须在成本效益和重要性两个惯例的制约下,符合以下四项基本条件:符合要素的定义、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目前各个国家普遍接受的资产定义是FaSB的SFaCno.6中的“资产是特定的主体因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而拥有或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虽然被广为接受,但国内外学者也存在很多质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前任首席会计师waterp.Schultze(1993)曾经说:“FaSB的定义过于复杂、抽象、包罗万象而且含糊不清,会计人员无法用其解决问题”。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2005)认为:“FaSB的资产定义更接近于或有资产”,因为定义中含有“可能的”这样的定语。鉴于会计界的种种质疑,2006年4月,iaSB和FaSB举行联合会议,将资产定义为“一个主体对其拥有排他的权利或其他权益的现时经济资源”。其特征包括:是一项经济资源;该主体有权力或其他优先权使用该资源;该权力或其他优先权在财务报表日是存在的。这一定义很好地克服了SFaCno.6对资产定义的种种缺陷,是目前最前沿、最先进的定义。就目前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的阶段性成果而言,已经在SFaCno.6的基础做出了重大改进,有利于判断新的会计事项的要素归属问题。

(二)碳排放权资产属性的确定首先,在强制减排的环境中,一个企业只有拥有了碳排放权的配额才能向外排放二氧化碳,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才能得以开展,因此,碳排放权属于企业的一项经济资源。第二,无论是政府无偿分配还是企业从市场中购买的配额,企业都有权力或者说有优先权来使用该资源,而这种权力具有排他性,完全由企业所拥有。第三,碳排放权随着政府的分配或自行购买而增加,随着消耗或者出售而减少,其数量和对应的价值在财务表日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碳排放权是完全合乎资产的这一定义的。可计量性要求这一资产能够用货币进行可靠的计量,同时还意味着能够低成本地选择合适的计量属性对其进行计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即碳足迹可以通过专家和仪器来进行准确测量,进而用货币进行定量转化,而每一个排放权配额也理所当然的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随着全球对保护环境的重视,不少国家已经建立了有关碳排放权交易的特定场所,如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卢森堡的气候变化碳基金等,随着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完善,碳排放权配额的公允价值的取得将变得更加容易。

2010年9月,FaSB了2010概念框架no.8。相继,iaSB也了2010概念框架,形式上看似不同,但内容基本一致。这是联合概念框架第一阶段所取得成果,重点阐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最基础的质量要求就是相关性和如实表述。相关性是指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或两者兼而有之的信息,它能影响出资者的决策,能够帮助他们评估主体的过去、现在或未来,能够支持或纠正他们业已做出的评价和决策。如实表述即可靠性的另外一种说法,意味着客观真实、实事求是地反映报告主体的经济活动,这要求会计信息应与其所要反映的现象或状况保持一致,不歪曲事实。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碳排放权对企业而言是一种既具有预测价值又具有反馈价值的信息,其持有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同时也能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可以为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所以说碳排放权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相关性原则。在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下,碳排放权确实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故应该在会计报表中如实进行反映以满足信息质量要求的可靠性原则。因此,碳排放权应该被认定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在会计报表中进行确认。

五、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下碳排放权交易确认过程

(一)获取配额的确认按照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在初始确认阶段,对于政府免费发放的碳排放配额,大部分学者的观点要么是不在表中确认,要么就是确认为无形资产。前述研究已经论证了碳排放权作为一项资产在表内进行确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于究竟确认为何种资产,笔者认为在上述交易机制中,碳排放权配额在每一个会计年度结束前都要进行清算,应该属于流动资产,而无形资产一般被归为非流动资产。而且这一资产是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按照iSaR对环境资产的定义,一个项目能否作为环境资产进行确认首先取决于其是否是企业发生的与企业环境活动有关的成本,即只有符合资产确认标准而被资本化的环境成本才构成环境资产。部分学者可能认为政府免费发放的配额是没有成本的,因为企业在获得时是免费的,没有导致资金的流出,但换一种角度思考,政府每年都将为治理环境付出大量成本,而政府的这些支出很大一部分都是企业交纳的各种税费,因此追本溯源,企业的排放权符合环境资产的定义,在完善和发达的排放权市场中,这一环境资产的公允价值也较容易获取,因此排放权在初始确认时应该按照公允价值确认为环境资产。在环境资产下面专设二级科目碳排放权进行确认。主体在加入减排计划时也就是在获得这一环境资产的同时也承担了一项义务,这项义务就是生产产品的同时必将导致环境资产流出企业,从本质上分析它符合iaSB/FaSB在2006年讨论资产负债定义时给负债重新进行的定义:“负债是一个主体现在存在的一种经济负担,未来将导致经济资源流出企业。”因此,在确认环境资产的同时应该确认为一种对环境的负债,为了充分反映排放权资产的来源是由政府免费配发,可以认为是政府补助的一种形式,因此可以用递延收益这一会计科目来确认环境负债。

(二)消耗配额的确认在再确认阶段,碳排放配额这一环境资产随着生产的进行被消耗掉,按照消耗量和初始单位入账价值确认为制造费用,同时减少环境资产的账面价值,笔者之所以认为应该计入制造费用,是因为碳排放权配额的减少是由于产品的生产被消耗掉的,而这部分费用应该通过制造费用转入生产成本,最终将被转嫁到购买相关商品的消费者身上,这也说明保护环境关系到任何一个社会人的切身利益。同时还要确认递延收益的实现过程,首先计算出单位碳排放配额的递延收益,再根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碳排放配额乘以单位配额的递延收益,从而确定本期所应摊销的递延收益额。在按照账面价值减少递延收益的同时,相应等额的确认营业外收入。

(三)交易配额的确认在终止确认阶段,可按照上述交易机制主要分三种情况来研究,在第一种情况下(a企业),免费获得的配额大于企业实际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企业有结余配额,可以选择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自由交易也可以选择继续留存企业递延到下一期。对于自由交易的配额,假定存在一个较活跃的市场,则结余的配额就不再只是为生产的准备而持有,而是赋予其在排放权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权利,因此符合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定义,应该将结余的环境资产转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使其价格随着市场的波动而波动,价格的波动计入资本公积,最后确认为投资收益。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最终完成市场交易时,再将期初的递延收益按照账面价值转入营业外收入。最终完成这一环境资产的终止确认。对于留存企业递延到下一期的配额,可以不进行会计处理,直接将剩余的环境资产——碳排放权和环境负债——递延收益保留在账面上以抵减下一年的碳排放量,从而完成整个确认过程。在第二种情况下(B企业),免费获得的碳排放配额刚好等于企业实际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企业没有多余的配额可供出售也不需要在市场上购买配额。碳排放权这一环境资产刚好在期末被完全摊销计入制造费用,而递延收益这一环境负债也全部转入营业外收入,完成了终止确认。在第三种情况下(C企业),免费获得的碳排放配额小于企业实际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碳排放权这一环境资产已经提前完成终止确认,同时还需要在市场上购买配额以弥补差额才能完成年度生产任务,购买时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确认为环境资产即可,随着配额的消耗对该环境资产进行再确认,年末进行终止确认。

六、结论

保护环境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了建设低碳经济的理念,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机制,并将其纳入会计报表进行列报已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都没有出台相应的会计准则,致使在整个交易环境中出现多种交易模式下的不同确认和计量模式,这不利于决策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和使用,笔者针对强制减排环境中的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的整个确认过程以及确认中的计量属性问题。当企业处于自愿性减排市场环境中,企业可以将自愿减排所核定的碳排放配额推定为从政府所取得的碳排放权,并按照强制减排市场进行相同的会计确认。在我国,目前主要针对自愿减排和CDm项目来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而上述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确认方法在我国自愿减排市场中同样适用。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试评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的某些改进》,《会计研究》2009年第4期。

[2]许家林、王昌锐:《论环境会计核算中的环境资产确认问题》,《会计研究》2006年第1期。

[3]王虎超、夏文贤:《排放权及其交易会计模式研究》,《会计研究》2009年第8期。

[4]陈蕾嫣、张白玲:《碳排放会计研究述评》,《财会通讯》(综合·上)2010年第10期。

[5]王艳、李亚培:《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管理观察》2008年第12期。

碳排放概述篇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我国环境不断恶化,大气污染日益严重,雾霾等环境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出国家要绿色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我国发展现状,提出将单位GDp能耗降低17.3%的目标。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到社会的关注,更受到国家的重视。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企业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企业更应承担起相应责任,减少碳排放。而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督检查手段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更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促进环境保护规范企业行为方面都应得到应用,碳审计作为新兴的审计领域就是来担负这样的责任的。而我国企业的碳审计还处于新兴阶段,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我国企业碳审计存在的现状,揭示我国企业碳审计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在碳审计的定义方面,2003年2月24日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在《我们的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报告中正是提出“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ics)由此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国外关于碳审计的定义是从环境会计开始,逐步提出碳审计的概念。“碳核算”的广义定义是由Hespenheide等人给出(2010年),他表示,碳审计一方面是碳排放和清除另一方面是财政的影响的测量。这个定义意味着,从组织的角度来看碳审计包括非货币性以及货币方面,他们还描述了碳核算的内部和外部的应用程序。KpmG(2008)、Hespenheide等(2010)提出碳会计事务所是对减缓气候变化到财务等方面一体化讨论的会计公司。

当前国外碳审计主要集中于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且研究多集中于实务方面。英国环境审计委员会于2009年12月7日了2008~2009年工作情况报告是英国环境审计委员首次对与低碳相关问题进行的全面审计报告。美国国会众议院于2009年6月26日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中明确规定“碳关税”条款。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审计研究案例少,以规范研究为主。

在碳审计的定义方面,曹梅、郭晓莎(2011)提出,碳审计就是由独立第三方对政府以及企业履行碳排放责任进行检查和监督,评价碳排放管理活动及其成果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李兆东、鄢璐(2010)阐述了碳审计一般概念,指出碳审计应包括低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低碳财税资金的审计、低碳经济行为和产品的审计认证三方面主要内容。陆婧婧、苏宁(2010)等都对碳审计的含义和内容进行了阐述。

在碳审计的动因和对策研究方面,王爱国(2012)在对比国外碳审计研究成果上提出“积极主动、抓大放小、顶层设计、完善法规、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科学发展、绿色考核、以人为本、借智发展、加大宣传、培育意识”开展我国碳审计工作的新思路,赵放(2014)指出我国碳审计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阈,对碳审计工作进行系统的规划,加强碳审计依据的顶层设计,建立“三位一体”的分类分层碳审计体制,建立复合型、高素质的碳审计专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碳审计机制。

三、我国碳审计问题分析

碳排放概述篇4

abstract:theevaluatingindexsystemofurbanlowcarbondevelopmentisthefoundationoftheassessmentintheurbantrafficlowcarbonconstruction.Basedontheanalysisoftheconnotationoftheurbantransportlowcarbondevelopment,theDriver-pressure-Status-impact-Response(DpSiR)modelwasusedtosetupaninitialevaluatingindexsystemframework.thepaperanalyseseverycomponentofDpSiRmodelandestablishstheindexsystem,takingfullaccountofthedevelopmentsituationofurbantraffic.

关键词:城市交通;低碳发展;指标体系;DpSiR模型

Keywords:urbantriffic;low-carbondevelopment;indexsystem;DpSiRmodel

中图分类号:U121;F570.3;X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103-03

0引言

交通运输领域、建筑领域和工业领域是三大温室气体主要排放领域。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交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呈快速上升趋势。目前二氧化碳减排已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这就要求必须不断推进交通低碳建设。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交通发展模式,低碳交通的建设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受到广泛关注。

城市交通低碳发展评价是连接低碳发展理论概念研究与城市交通低碳发展战略制定和措施实施之间的纽带,是实施低碳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目前学者对城市低碳交通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低碳发展的路径、战略和模式上,对于建立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尚无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交通的低碳规划和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1城市交通低碳发展内涵分析

1.1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概念与特征分析城市交通低碳发展是低碳经济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和延伸,也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交通低碳发展是城市交通系统在充分满足城市发展所产生的各种运输需求前提下,通过减少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实现交通运输与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低碳发展注重提高运输效率、能源使用效率和优化出行结构减少交通运输系统对资源环境影响,改善城市出行环境和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城市交通自身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1.2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城市交通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大系统中一个具有独特结构的子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经济和能源的投入,而产出运输服务这一特定功能。城市交通低碳发展过程是在人类活动面临能源威胁以及环境保护的约束前提条件下,驱使城市交通系统更节能更环保实现人和货物位移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同时也是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在城市交通领域的具体体现。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层面上的作用关系和反映城市交通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是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2DpSiR框架模型

2.1DpSiR框架模型概述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是欧洲环境局(eea)综合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和DSR(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的优点而建立起来的解决环境问题的管理模型[1-3]。能较好发展反映出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且能对各因素之间复杂的作用过程进行简化,使指标体系结构清晰、简单明了。能够监测各指标之间的连续反馈机制,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等特点。因而在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4-5]。

DpSiR模型将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状况分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方面,并构成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组织信息及相关指标的框架,根据这一框架,上述五个方面构成一条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因果关系链。每一部分代表一种类型的指标,每类指标又分为若干指标项[6],如图1所示。

2.2城市交通低碳发展DpSiR模型构建思路该模型的构建思路是以人口增加、经济增长以及城市化发展等因素作为城市低碳交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由驱动力产生的运输需求、能源需求增长以及交通运输环境污染和气体排放的外部性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在压力的作用下,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低碳的状态会发生改变,如交通拥堵加剧、气体排放强度等都可视为状态因子的具体表现形式。城市交通系统状态的改变,必然会对自身发展以及外部环境造成影响。在这些背景下,纠正和缓和城市交通领域负外部性政策和措施便应运而生,其具体表现形式可以用响应因子来进行表征。

3城市交通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城市交通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和反映交通低碳发展状况的基础,是推动城市交通低碳建设、制定策略措施的主要依据。因此指标体系的设计和指标选取的过程中应遵循原则除了具备可行性、规范性以及客观性等基本原则以外。还应重点考虑以下原则:①科学性原则:即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既能准确、全面、系统地体现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内涵特征,又要突出低碳城市的建设目标[7]。②综合完备性原则。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要能从各个方面比较综合地、全面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发展特征[8]。

3.2基于DpSiR模型的指标体系构建本文基于DpSiR模型原理采用逐层分解的方法将城市交通低碳发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目标层,用来度量城市交通总体的低碳发展水平;第二层次为准则层,包括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五个部分;第三层次为因素层,将因素进行具体化构成评价指标第四层,结合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选取45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表1)

3.2.1驱动力指标驱动力指标指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阻碍或推动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因素[9],这部分因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运输需求影响因素,主要是在社会经济层面上运输需求产生的驱动因子,如城市人口数增长以及经济繁荣必然会给运输需求的规模和结构产生影响,导致居民出行以及货物流通量的增长,加重城市交通的负荷。第二部分为运输供给因素,城市交通的资金投入提高了运输供给能力,同样也是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交通运输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投资的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城市交通的压力,优化交通出行结构推动低碳发展。

3.2.2压力指标压力指标指人类活动对城市交通系统直接压力。其中压力影响因素不仅来自于社会经济层面的压力,如基础设施水平、机动车规模结构、运输量等压力。同时还应该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给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上带来的压力,主要可以通过能耗水平以及排放水平两个方面进行测度。

3.2.3状态指标状态指标表示在各方面的压力下,交通系统各个层次所表现出的状态和趋势[10],重点体现在交通运输系统在运输服务和能源消费方面的发展状况,全面反映城市交通运输运营水平、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水平。城市交通运行状况主要包括日常交通流量、车辆运行环境以及交通通达情况等。能源消耗以及排放水平通过各类机动车平均能耗、机动车分类碳排放水平、单位运输量燃油消耗等指标进行表征。

3.2.4影响指标影响指标是交通系统状态指标所造成的结果。DpSiR概念模型中的影响指数是用来描述城市交通系统状况变化的最终环境效果。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系统的状态变化对系统中紧邻环境的影响,主要选取能够反映出交通系统提供的服务对居民出行带来影响的指标;二是城市交通对城市外部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选取气体排放物对城市空气的环境污染程度的相关指标。

3.2.5响应指标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压力,塑造了城市交通系统的当前状态,系统的状态反过来又影响城市交通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状况,最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影响。显然为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调整自身行为,即人类社会的响应[5]。可见,响应指标所描述的是城市为促进交通系统低碳化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和对策以及在支持交通低碳发展建设上努力成果。结合城市交通的实际情况,指标选取主要包括出行结构中低碳出行方式的分担率、低碳交通的建设投入和城市环境保护实施效果。

3.3评价方法城市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低碳发展中涉及的影响因素种类繁多,相互之间作用关系复杂。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多个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关系。因此需要考虑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同时筛选后的指标要能够尽可能多的保留原指标体系所反映的信息。该方法在交通运输研究领域也得到了的广泛运用[11-13]。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考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其他评价方法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熵值法、专家经验法(Delphi)等。

4结论

城市交通低碳发展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城市交通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可持续以及生态绿色发展研究,或是对城市交通具体层面的低碳发展评价研究,而缺乏对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整体测度。本文通过对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系统分析以及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市交通低碳发展评价研究领域进行探索。通过采用DpSi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系统评价方法进行简单的阐述。以期能够为城市交通低碳发展建设提供参考。当然,本文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以及具体的评价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孙晓蓉,邵超峰.基于DpSiR模型的天津滨海新区环境风险变化趋势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0,23(1):68-73.

[2]SvarstadH,petersenLK,RothmanD,etal.DiscursivebiasesoftheenvironmentalresearchframeworkDpSiR[J].LandUsepolicy,2008,25:116-125.

[3]edith,Rob.environmentalindicators:typologyandoverview[R].europe:europenenviromnentagency,1999.

[4]曹红军.浅评DpSiR模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6):110.

[5]于伯华,吕昌河.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宏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5):68-71.

[6]ReenaShahinternationalFrameworksofenvironmentalStatisticsandindicators[J].inceptionworkshopontheinstitutionalStrengtheningandCollectionofenvironmentStatistics,2002,(4):6.

[7]邵超峰,鞠美庭.基于DpSiR模型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0,(10):95-99.

[8]李智,鞠美庭,史聆聆等.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探讨[J].交通环保,2004,(6):16-26.

[9]姜玉梅,郭怀成.城市生态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2007,20(6):159-160.

[10]左伟,周慧珍,王桥.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概念框架研究[J].土壤,2003,35(1):227.

[11]范东凯,曹凯.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J].2010,20(10):147-148.

碳排放概述篇5

【摘要】随着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物联网在医疗系统、智能交通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物联网的体系架构,探索将物联网的框架渗透到智慧低碳经济的框架体系中,构建基于物联网框架的智慧城市低碳经济体系构架,为企业绿色价值定位,衡量城市低碳经济价值提供依据。

【关键词】物联网;低碳经济;智慧城市

引言

近年来,低碳经济是各国政府及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全球大气升温明显,海洋升温、北极地区变暖等无一不说明全球面临严重的气候危机。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途径。我国目前的气候形式恶劣,更应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物联网作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的又一项重要革命,将对未来经济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带来影响。发展低碳经济依赖于先进的技术手段,物联网技术作为技术创新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其广泛应用必将节约社会资源、降低能源耗费从而有力的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物联网在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方面的应用将使人类在未来以一种更加精细、智能、动态的方式生活,从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智慧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模式,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为目的的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其核心是能源的高效率和洁净的能源结构,关键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在保持现有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不变甚至更优的条件下,通过改善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增加碳汇等措施实现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减少以及能源的可持续供给。

基于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的国情,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低碳经济事在必行。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将有效的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物联网技术概述

物联网技术是近几年刚兴起的一门技术,其概念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udio-iD实验室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技术、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规定协议,将任何物品通过有线与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连接,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感知环节具有很强的异构性,卫视新异构信息之间的互联互通与互操作,未来的物联网需要以一个开放的、分层的、可扩展的网络体系结构为框架。目前,国内研究人员在描述物联网的体系框架时,多采用国际电信联网标准itU-Y.2002建议中描述的USn高层架构作为基础,自下而上分为底层传感器网络、泛在传感器网络接入网络、泛在传感器基础骨干网络、泛在传感器网络中间件、泛在传感器应用平台五个层次。国际上的标准化组织,如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机器对机器技术委员会从不同的侧面对物联网的架构进行了研究,从端到端的全景角度研究机器对机器通信,给出了一个简单的m2m架构。本文结合网络大融合的发展趋势以及etSi给出的简化版USn体系架构和物联网自身的特点。将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凡在化末端感知系统)、网络层(融合化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应用层(普适化应用服务支撑系统)。

三、基于物联网的智慧低碳经济的体系架构模型

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必须落实到低碳产业上才能真正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物联网框架下的低碳产业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环保等各个方面,结合各行业特点,建立物联网在低碳产业应用框架如图1。

以物联网为基础,构架城市关于碳排放的监测体系,根据碳排放的监测数据,可以更好的了解城市低碳发展现状,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低碳和经济发展的研究。

当前物联网框架下的低碳经济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国内外没有描述低碳经济的体系框架,本文根据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低碳经济发展过程和特点,同时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创造性地构建了物联网框架下的智慧低碳经济的架构体系。结合物联网体系架构,将智慧低碳经济分为智慧传感层、数据传输层、数据整合层、云计算层、应用层等五个层次。如图2所示为智慧低碳经济与物联网对应的体系架构模型。

四、总结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低碳经济的体系架构能实现物质世界的信息数字化、对物质世界的管理智能化,降低信息获取和传递能耗,为企业绿色价值定位,衡量城市低碳经济价值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苏美文.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贾嘉,王凤洲.物联网对低碳经济的影响分析[J].齐鲁珠坛,2014,(03):1822

[3]鲁一坤.面向智能交通系统的物联网体系结构的研究[J].电子测试,2017,(04):4849

碳排放概述篇6

广义上的低碳农业是指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结构调整、产业链整合等多种手段,在农产品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与常规农业相比,低碳农业的外延和内涵更加丰富。从外延来看,低碳农业不仅仅是指农田生产,还包括种植、养殖、运输、加工、废弃物处理等诸多环节,而且低碳农业的碳排放不仅仅指Co2,还包括CH4、n2o等在内的所有温室气体。从内涵来看,低碳农业以降低整体能耗、减少温室气体为核心,同时也考虑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汇效应,力图实现“碳中和”和“负排放”[13]。低碳农业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低碳农业的主体是农业,这里的农业是指大农业,不仅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初级产品的产业,还包括初级农产品经过一定加工后的产业;低碳农业的发展内容是构建低碳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按照低碳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对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通过节能降耗的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减少农业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比重;低碳农业的核心是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在产前农业投入品领域,降低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投入,产中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及流通领域减少能源的消耗,在产后农产品废弃物处理方面,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如秸秆、废液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构建原则

对低碳农业的评价实质上是对低碳农业发展过程和结果进行识别、确认和评定的一种价值观反映,科学评价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需要在明确低碳农业内涵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用指标体系来评价低碳农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对低碳农业认识的差异、分析角度的不同和侧重点的差异,构建的指标体系也不同。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要遵循构建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影响低碳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来确定。具体来说,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低碳农业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的复杂系统,应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将影响低碳农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尽可能地纳入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方面具体指标时,既要注意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又要注意同级指标之间的互斥性和实现上一级目标时的全面性[14],从而达到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最优。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首先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使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体现低碳农业的本质内涵。构建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低碳农业进行评测,因此指标体系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选择的指标应尽可能地应用现有的统计数据或者通过调查可以获得的数据,保证指标含义清晰,涉及统计范围明确,以便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全面性和典型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力求全面地反映低碳农业的发展水平,在遵循全面性原则的同时要遵循评价对象的典型性原则,要紧紧围绕低碳农业的内涵,突出低碳农业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特征构建指标体系。可比性与稳定性原则。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要具有可比性和稳定性。由于低碳农业的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构建指标体系应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作相应调整,保证评价指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稳定性和可比性,保证评价区域无论纵向还是横向都具有可比性。

2.2指标体系框架

通过对上述研究成果总结和分析,结合低碳农业的内涵特征,依据中国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遵循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低碳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本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第1层目标层为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第2层准则层由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节约、农业投入品使用、生态环境等5方面组成。第3层指标层在上述5方面核心要素项下设立若干个评价目标,最终构成终极指标。通过低碳农业的理论分析、研究文献及专家咨询,对低碳农业评价指标进行了初选与完善,最后构建的低碳农业统计指标体系由33项指标组成(表1)。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指标。低碳农业经济指标主要反映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主要包括第一产业GDp增长率、第一产业GDp占总GDp的比重、农业外向度、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等,其中农业外向度指标反映低碳农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低碳农业技术支撑。低碳农业的发展需要循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等技术的运用和推广,该类指标主要反映低碳农业发展的相关技术基础情况,主要包括农业科技和服务单位个数、农业劳动力中农业技术人员比重、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科学事业费支出比重、农业支出比重、单位耕地面积农机总动力、科研与开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等。农村社会发展。农村社会发展也是低碳农业发展所体现的内容,主要包括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产业化组织个数、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的总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农民受教育程度、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比重、环境投资强度、农村市场发展水平、城市化率等指标。其中环境投资强度用环境保护投资占投资的比重表示,农村市场发展水平用批发和零售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表示。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是低碳农业方面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农村改水率、农村卫生厕所比例、农村生态环境投资比重、垃圾处理率、化肥施用强度、农药使用强度、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绿肥种植比重、农业用水量、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其中农村改水率用农村改水受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农村卫生厕所比例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表示;农村生态环境投资比重用农村生态环境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表示;化肥施用强度用每667m2平均化肥施用量表示;农药使用强度用每667m2平均农药施用量表示。本文来自于《浙江农业科学》杂志。浙江农业科学杂志简介详见

3小结与讨论

碳排放概述篇7

“低碳经济”的热潮,似乎是一夜之间火起来的,然后贯穿了整个2010年宏观经济转型的语境。

现象

千树万树“低碳”开

“低碳经济”的热潮,似乎是一夜之间火起来的,然后贯穿了整个2010年宏观经济转型的语境。

在地方政府层面,低碳经济首先得到了大力追捧。在低碳概念风行的热潮中,低碳示范区、低碳产业园、节能环保园,甚至零排放示范区遍地开花。

不少省、市、县各级政府争建低碳园区,此起彼伏。低碳产业园,俨然已成为很多城市期望以产业撬动整体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然而,正如所有新事物的实施初始,其间无序开发与方向探索兼而有之。

有媒体报道表示,如果仔细盘查各地“低碳园区”中入驻的企业,就会发现不少“低碳园区”不过是以往“工业园区”的“新瓶装旧酒”。比如,山东某个“低碳产业园”,首批落户企业分别是精密滚动体项目以及汽车转向器项目,园区发展的定位则为“重点发展有色金融加工和汽车零部件加工”。

另外,很多地区对于低碳技术的概念还未厘清,导致“低碳”名号往往名不副实。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各地争建“太阳城”,无论太阳能在当地所使用的能源总量中所占比例是否达到国际标准,不管城市是否聚集了一定数量、规模以上的企业,就开始自冠“太阳城”名号。

此前还有消息称,多个省市正在加紧步伐,集中上报“低碳经济示范区”。2010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首先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开展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的试点工作。据了解,国家发改委此前确定的研究试点地区是12个,目前仅仅批准了一部分,目的是为下一步低碳经济试点的研究做铺垫。

作为能耗量第一行业的房地产行业,也掀起一场高调的变革,当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房价问题的时候,房地产开发商纷纷启动企业转型战略进军低碳地产。2010年以来,万科、恒大、保利、招商、远洋、金地等房地产企业开始高调竖起绿色低碳的旗帜,将低碳房产设立为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

不仅房地产行业,短短时间之内,各行各业的产品都挂上了低碳的标签,“低碳食品”、“低碳服装”、“低碳住宅”、“低碳装修”等林林总总产品“忽如一夜春风来”。

同样,资本市场对于低碳概念的热情也丝毫不减。2010年“两会”开始之前的一个月里,低碳经济板块大幅拉升,之后开始了持续的上涨步伐。

背景

炒作行为已引起争议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09年12月,经过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增温发酵,低碳伴随着中国颁布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减排40%到45%的指标变得更加炙手可热。

2010年“两会”初期,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进行小组讨论,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的《把握机遇,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成为“一号提案”,备受热议。

不过,在中国,早在低碳经济概念出现之前,近年来,“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概念已陆续兴起。和“低碳经济”概念一样,它们更多的是被一些行政官员将低碳当成拉动地方经济的法宝。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口号层出不穷。然而,这个人人都能说上两句的概念经过媒体的放大后反而显得有些空乏。

中国科学院院士费维扬认为,低碳经济已上升到经济模式的高度,它来源于西方,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其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行为的一种反思。这种经济模式,将极大打压工业经济,在发达国家可行性比较强,但在发展中国家则不然。我国不主动提“低碳经济”,而是说“发展低碳技术”,是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可让我国在国际磋商中争取主动。

“如果热炒低碳经济,甚至让它上升到国策高度,将带来严重问题。”费维扬以多晶硅为例说,太阳能技术的一个关键就是多晶硅。前几年由于热炒多晶硅,国内涌现出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多晶硅项目的热潮,最终导致出现多晶硅产能过剩的恶果。费维扬再度警醒人们,低碳虽热,但不要盲目跟风。

然而,对此现象,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

“经常有人问我,因为低碳经济这个概念是西方人首先提出来的,这个概念提出来是不是在被西方人利用?大家对气侯变化问题的关注都在被炒作?我个人认为这并不是炒作,而是从全球范围来看,这是我们未来必须选择的道路。”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梅凤乔这样表示。

在复旦大学的一次讲演中,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的发起人和学术委员会主席、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薛进则直白地说:“低碳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炒作。”

在他看来,炒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第一,低碳经济的理念需要普及,很多人还没有弄懂什么是真正的低碳经济,有些地方喊得很凶,去了一看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经济。第二,这也是理论研究的需要。

焦点

“伪低碳”鱼目混珠手法

现在,“低碳”一夜风行,“低碳经济”光芒万丈,但其理念也在喧嚣之中面目模糊。本刊曾制作相关专题,仔细分析过那些“伪低碳”行为。

这其中,首先是假借“低碳”之名营销贴金行为。比如,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低碳建筑”一夜风行,敏感的商人总是能在一瞬间就找到适合自己的卖点。低碳概念,成为一些公司进行产品营销时的贴金手段,以博取消费者的眼球,同时也希望博取相应的政策支持。

企业家们不约而同地谈着“低碳”,“低碳建筑”概念的泛滥只是其中一个缩影,一哄而上的局面向来喜欢在这个社会频频上演。

其次,“伪低碳”表现为令“碳排放关系链”失衡的顾此失彼行动。任何产品都拥有一个“碳排放关系链”,那么在对其进行低碳测评时,就必须将整个链条纳入,如果只看在其某一个环节,或者为了某个环节的低碳,需要其他环节的高碳得以交换,这种低碳也不属于真正的“低碳经济”。

比如,目前被视为新能源的生物质能领域,国外发达国家以粮食生产生物质能(如玉米乙醇、大豆柴油等)的行为就饱受质疑。再比如,太阳能发电是低碳行为,但其设备多晶硅材料的生产过程却被质疑为高污染高耗能的。

第三,低碳式“唯GDp论”也以一种“伪低碳”形式而存在。从经济层面来说,实际上这几年,所谓的低碳、环保、新能源、循环经济等等,概念丛生,口号泛滥,但所说的大致都是彼此交叉。中国人喜欢一哄而上,这期间,出于政治、经济等因素,总是政府提倡什么,社会就跟踪什么。而政策一出,一些地方政府就能马上总结出一批“成绩”。

当然,一些企业也乐于逢迎上级领导的喜好,政府提倡什么,企业也能马上“偷换概念”摆出什么。

除上述“营销贴金”、“顾此失彼”和“表面文章”之外,还有一些“政治博弈”、“附庸风雅”、“人云亦云”类型,这些“伪低碳”元素,可能属于某个阶段性必然遭遇的困惑,可能属于好心办坏事的过失性误区,也可能是搭便车似的附庸风雅。它们夹杂在真正的低碳行动之中,或有所求,或心血来潮一时兴起转头即忘。

业内专家指出,无论是社会还是企业,都不能仅仅把低碳视为一个卖点“忽悠”,尤其是对企业而言,更要脚踏实地落实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措施,并通过技术创新占据新形势下的制高点。

这方面,比亚迪是个正面典型。2010年3月,这家“世界上最年轻的汽车公司”与“世界上最老的汽车公司”戴姆勒奔驰订立合作备忘录,并计划联合推出新品牌电动车。它被全球汽车业“大佬”看中的正是其在电动汽车研发领域的先进“低碳技术”。

启示

正视目标和差异

媒体评论人李丽平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是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

英国是最早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条件: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任务以及原始积累,具有雄厚的资金保障;英国是欧洲风能潜力最大的国家,风能资源约占整个欧洲的40%,并拥有丰富的潮汐能和波浪能资源;英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具有全球领先的技术水平,海上风能、海藻能源等的开发利用已居世界前列,在集热器制造、测试、安装、培训和咨询等领域具有专长,在光伏发电材料研发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

即便如此,英国提出的目标是“2050年基本实现低碳经济”,并制定了详细的阶段性发展计划促进低碳转型,到2020年只在几个领域“低碳”。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在世界经济体系和格局中地位的战略选择,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由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起点和条件不同,中国追求和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也会有差异。

据发展改革委介绍,上述“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将承担下列具体任务: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过度炒作与鱼龙混杂的现象令人深思,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室主任史炜对各地扎堆上报“示范区”表示担忧。

史炜说,下面的基层都还没有把低碳经济搞明白,是为了要向国家要钱、要形象工程。我觉得国家应该制定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准,什么样的叫低碳经济,它的投资门槛、技术门槛,包括企业的产业类别的门槛,这些要制定清楚了,才可能具体做。否则就变成大包工,和风电项目一样。

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二是为自身能源安全考虑;三是为占领未来的低碳技术和产品市场,提高经济和贸易竞争力;四是赢得国际政治主动权并增强其国际影响力。毫无疑问,后两者是主要驱动因素。发达国家的低碳环保产业需求已近饱和,因此不得不寻求海外市场。

碳排放概述篇8

[关键词]碳交易市场;中国试点区域;实证研究;政策对比

[Doi]10.13939/ki.zgsc.2015.34.187

1背景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1年批准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7个城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正式拉开了以交易促减排的序幕。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路线图,我国建立起全国碳市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14年和2015年的准备阶段,期间主要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立法、技术标准开发和配额分配方法制定等;第二个阶段为2016―2020年的运行完善阶段,期间国家发改委将全面启动实施和完善全国统一的碳市场。第三个阶段为2020年后的拓展阶段。在这期间将扩大参与企业范围和碳市场中的交易品种,同时将探索与国际上其他试点对接的可能性。

目前,统一碳市场正处于准备阶段,国家发改委于2014年12月10日公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并确立了14个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更多细则有望于2015年年底公布。而全国统一碳市场则将在2016年夏季或秋季建立。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计划,全国统一碳市场将会覆盖30亿~4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将使中国碳市场成为世界最大市场,是排名第二的欧盟碳市场的两倍。国家发改委预计,全国统一碳市场的现货交易将达到每年12亿~80亿元人民币,而期货市场的规模更是会达到每年600亿~4000亿元人民币。

我国目前规定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可用图1描述。

图1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运行机制

2相关理论综述

目前对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规模较大的欧盟碳市场(eU―etS)。Daskalakis和markellos(2008)通过实证分析欧洲碳交易市场的数据,检验其有效性,研究结果拒绝市场弱式有效的原假设,得出欧洲碳市场无效的结论。中国碳市场起步较晚,关于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很少,且理论政策方面的论文多,定量实证研究少。王倩和王硕(2014)运用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使用单位根和方差比率方法对北京、上海、天津和深圳试点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得出部分碳市场有效的结论。然而其选取的样本量较少,且并不是最新数据,因而结论说服力不强。

本文在获取大量最新交易数据的前提下,借鉴了国内外学者实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创新性地选取了位于华北地区,且发展情况相似的北京和天津两个试点,利用经典的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来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对比二者政策和标准的区别,探究其有效性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对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3中国碳排放试点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3.1数据选取

本文的数据取自北京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的网站上公布的碳排放交易数据,见表1。

3.2北京的碳交易量价关系

3.2.1单位根检验

数据序列的波动必须满足平稳且服从正态分布的条件,这是现代资本市场理论所要求的基本假设之一。因此,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之前,我们需要先对相对时间变动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以确保变量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在这里,我们采用目前的主流方法――单位根检验(aDF)。一阶差分后的检验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经过对序列取一阶差分,得到的新的序列经证明不具有单位根,即序列平稳,可以继续进行VaR模型的建立和其他检验。

3.2.2VaR模型建立

在证明了序列具有平稳性之后,我们就可以对碳现货的成交量价做出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其主要作用是用来对时间序列系统进行预测,并利用内生变量对模型的全部内生变量的滞后值进行回归,从而估计出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以及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产生的动态影响。同时,利用该模型可以进一步预测和脉冲分析,并且观察在VaR模型基础上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见表4。

在建立了VaR模型之后,我们需要对模型的平稳性做出检验,以确定该模型是稳定的。检验方法是:如果模型方程的全部根的倒数都落在单位圆内,那么模型是稳定的。我们利用图2的VaR模型的特征根分布图来判定结果。

图2VaR模型的特征根分布

由图2可知,VaR模型中方程的4个根都落在单位圆内,说明该VaR模型是平稳的,即VaR模型中的方程成立。

3.2.3Johansen协整检验

Johansen协整检验是基于回归系数的检验。在我们建立了VaR模型之后,可以对其回归系数进行检验;由于非平稳序列很可能出现伪回归,而Johansen协整的意义就是检验它们的回归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是否是伪回归,即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关系。总之,Johansen协整检验就是对非平稳序列的因果关系检验。

如果非平稳时间序列不存在协整关系,即可以建立VaR模型,然后利用变量的差分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前提是满足同阶单整。如果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将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进行短期因果关系分析。通过特征值检验即可判断是否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Johansen协整检验的迹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从eviews的结果可以看出,迹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因为原假设是“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个假设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被拒绝,说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据此,可以进一步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即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3.2.4格兰杰因果检验

为了确定碳现货价格与成交量的因果关系,我们在确定了其价格和成交量序列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根据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原假设“BJp的变化不是BJV变化的格兰杰原因”成立的概率为2e-06,即为极小值,那么说明拒绝原假设,即BJp变化是BJV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原假设“BJV的变化不是BJp变化的格兰杰原因”成立的概率为0.2467,不能拒绝原假设,因此BJV变化不是BJp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综上所述,从北京碳排放交易所的数据来看,碳排放现货的成交量和价额之间具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且二者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即碳现货的价格变化会导致其成交量的变化。然而对于它们之间如何互相影响我们还需要通过建立脉冲响应函数来描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3.2.5脉冲响应函数

经济学一般把一个变量受到其他变量冲击和影响的程度刻画为脉冲响应,具体就是一个变量一个标准差的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冲击和影响,什么时间达到影响最大,即通过脉冲后曲线的高度来描述。脉冲响应函数反映的是任意一个变量的扰动如何通过模型影响到所有其他变量。在这里,我们企图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探索碳现货的价格与成交量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持续时间。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碳市场的价格波动会趋于平缓。当受到外部冲击时,变动是暂时性的,并且会在短期内恢复平稳,因此对碳市场预测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3.3天津的碳交易量价关系

3.3.1单位根检验

为验证数据的可用性,我们首先对碳现货的价格序列和成交量序列做单位根检验,见表7和表8。

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碳现货的成交量序列平稳,而对于价格序列,经过对序列取一阶差分,得到的新的序列经证明不具有单位根,即序列平稳,可以继续进行VaR模型的建立和其他检验。

3.3.2VaR模型的建立

在证明数据序列具有稳定性之后,我们企图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来对时间序列系统进行预测,并利用内生变量对模型的全部内生变量的滞后值进行回归,从而估计出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以及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产生的动态影响。VaR模型结果如表9所示。

在建立了VaR模型之后,我们需要对模型的平稳性做出检验,以确定该模型是稳定的。VaR模型的特征根分布图如图4所示。

图4VaR模型的特征根分布

方程组的四个根全部落在单位圆内,证明该VaR模型是稳定的,可以继续进行下面的检验。

3.3.3Johansen协整检验

在我们建立了VaR模型之后,为避免伪回归,可以对其回归系数进行检验,即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如表10所示。

从eviews的结果可以看出,迹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因为原假设是“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个假设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被拒绝,说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据此,可以进一步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即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3.3.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为了确定碳现货价格与成交量的因果关系,我们在确定了其价格和成交量序列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见表11。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原假设“tJV变化不是tJp变化的格兰杰原因”成立的概率为0.46,高于临界值,因此原假设不能被拒绝,即天津碳现货成交量变化不是其价格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原假设“tJp变化不是tJV变化的格兰杰原因”成立的概率为0.39,高于临界值,因此原假设不能被拒绝,即天津碳现货的价格变化不是成交量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综上,我们可以认识到天津的碳现货交易的价格和成交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同时,也由于价格和成交量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因此我们不能继续进行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北京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已经较为成熟,其价格和成交量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并且可以在短期内消化来自市场外部的信息的冲击的影响并使价格趋于平缓。而天津的碳排放交易从数据上来看,第一是成交量较北京的还有很大差距;第二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天津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并不成熟,其价格与成交量之间尚不能看出较为明显的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那么其对于来自外部信息的消化能力也并不如北京市场那样迅速有效。

4北京和天津的碳交易体系现状分析

4.1北京和天津碳交易政策对比

4.1.1碳交易平台及方式

天津在交易主体方面体现出了最大的开放度,不仅允许企业、机构投资者参与交易,还允许个人及国内外社会团体参与,这会大大增加碳市场活跃度,也是我国碳市场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必要条件。从交易方式上看,二者都发挥了市场机制在碳交易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价格发现作用,进而有利于碳排放权的最优化配置,然而天津的拍卖交易方式在现实中只占到了很小的比例,只有交易规模增长后,交易方式才会趋于多样化。北京和天津的碳市场中有不同mRV体系,由于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不同,碳排放核算方法应当因地制宜,但是这也为日后构建全国统一碳市场增加了难度,详见表12。

4.1.2碳交易总量与覆盖范围

在七个试点中,天津的纳入企业数量最少,且钢铁类企业占到了近一半,说明天津市温室气体排放相对集中,但是天津的减排总量远大于北京,说明目前天津企业的碳排放量很大,因而减排空间大。从参与企业排放量所占比例看,天津大于北京,说明天津碳减排波及的范围相对更大,减排力度更大,而影响参与企业数量的根本原因是政策标准,不同地区应当根据该地区当前的碳排放状况制定适合的减排指标,才能保证政策顺利地执行,详见表13。

4.1.3碳排放权配额分配与管理

两地的配额计算多是根据历史数据,然而企业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体系尚不完善,所以多数试点都采取了历史法和行业基准线等其他方法相结合来决定各企业的碳排放权配额,当前配额都是免费发放给企业的。违约处罚方面,北京的政策更加严格,对超额排放部分处以市价3~5倍的罚款,天津市只是处以限期整改和取消享受相关政策,从结果来看,北京的主动履约率达到97.1%,未履约企业已交罚款共计600多万元。碳排放作为新兴的市场,相关政策法规要有足够的约束力,碳交易的政策效果才能得到保障,详见表14。

综上所述,从交易主体和交易方式上看,天津的交易主体范围更广,交易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这有利于提升碳市场的灵活性和活跃度;从碳减排量上看,天津的参与企业数虽然少于北京,但减排总量和参与企业排放量的比例均大于北京,因而得出天津的二氧化碳减排力度很大;二者配额计算和分配方法类似,但违约处罚制度不同,北京对于超量排放的处罚力度更大,这可以保证碳减排政策的实施,进而促进我国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

4.2对我国建立统一碳市场的启发

第一,提高法律约束力,加大处罚力度。碳交易政策得以实施必须要有强制法律约束力的保障,若处罚力度小,政策的法律约束力弱,企业很可能因为成本问题而不履行碳减排任务。北京在立法执法方面有很多具体有效的标准和管理办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值得其他试点借鉴和学习。第二,促进碳金融创新,提升碳市场活跃度。目前我国碳市场偏向政府控制,政府通过发放配额的方式达到使企业有偿排放二氧化碳的目的,并不看重二级市场的交易,碳交易产品类型单一,碳交易相关的金融衍生品尚未形成,今后应趋于市场主导,通过二级市场形成价格去激励企业减排创收,达到利润最大化。第三,提高政策标准的科学性,逐步健全碳体系。碳减排总量,排放配额的分配,纳入企业的数量等标准的制定应当因地制宜,才能保证政策的顺利执行,因而政府应根据各试点不同的标准,实际情况及执行落实情况,在全国范围内通过调研,科学地制定出因地制宜的碳交易体系标准,进而促进碳市场的完善。

参考文献:

[1]DaskalakisG.,markellosRn..aretheeuropeancarbonmarketsefficient?[J].ReviewofFuturesmarkets,2008,17(2):103-128.

[2]SeifertJ.,Uhrig-Homburgm.,wagnerm..DynamicBehaviorofCo2Spotprices[J].Journalofenvironmentaleconomicsandmanagement,2008,56(2):180-194.

[3]montagnolia.,DeVriesF.p..Carbontradingthicknessandmarketefficiency[J].energyeconomics,2010,32(6):1331-1336.

[4]Charlesa.,Darnéo.,FouillouxJ..testingthemartingaleDifferenceHypothesisinCo2emissionallowances[J].economicmodelling,2011,28(1):27-35.

碳排放概述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概念;低碳经济评价

“全世界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而非恐怖主义。”大卫•金(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曾在《科学》杂志撰文如此指出。中国一直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我国正式向联合国提交了《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文中确定我国的温室气体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排放峰值,同时中央规划2017年开启全国范围内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十三五”发展规划也纳入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时间较短,还有许多可以完善的地方。本文主要从目前存在争议的低碳经济的概念以及低碳经济的评价体系开展研究。

一、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低碳经济”一词起源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ourenergyFuture:CreatingaLowCarboneconomy》)。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低碳经济”这一范畴定义还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而另一些学者则将“低碳经济”定义为一种发展模式,还有一些学者将前两者的观点综合在一起,认为“低碳经济”既是一种经济形态,也是一种发展模式。薛进军(2011)在定义低碳经济时,从中国国情角度出发,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兼顾经济发展与碳减排的“低碳发展”相较于“低碳经济”更为适宜。这实质上是将低碳定义为一种发展模式。徐玖平(2011)等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类似的,李玉婷(2015)认为低碳经济通常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模式,是目的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王韶华(2015)提出低碳经济是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寻求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以上几位学者都将“低碳经济”定义为一种发展模式,而“经济形态论”者的观点如付加锋(2010)在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各种定义之后认为低碳经济是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同时达到较高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这种论述的观点在于低碳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关键在于实现保障人文发展的目标。孙桂娟(2010)定义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这种形态可以兼顾经济稳定增长与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低增长或负增长。王志亮(2015)根据前人理论总结,低碳经济是一门集经济、环境、产业和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经济形态。潘家华(2010)的观点是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低碳发展的过程,目标是低碳高增长,强调发展模式。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陈跃(2013)将低碳经济概念分为广义上的“目的性定义”和狭义上的“手段性定义”,即在广义视角下,低碳经济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高度生态可持续性的新的经济形态;狭义的定义则主演于当前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方法和人类现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趋向,强调人文发展水平与碳减排、节能、环保状况的协同进步,体现对目前发展的具体要求。这一观点即是第三种低碳经济是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的统一的观点。但是根据其定义,笔者认为该学者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定义。这三个定义相互有交叉但又相互独立,绿色经济的覆盖范围最广,循环经济最小。低碳经济只是单纯针对温室气体排放,并且低碳经济不能等同于节能减排。目前,针对低碳经济社会上还存在很多误区。低碳经济不是要对高碳模式的产业生产模式进行拦腰斩,而是旨在通过追求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这一目标,推进产业的生产技术模式、能源消耗模式的改革,这并不是以降低生产产出为前提的。同时,发展低碳经济不能、也不会限制诸如能源密集型产业等的特定产业的引进和发展。低碳经济追求的是一种更高质量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孤立去看其成本投入量是没有意义的,更重要的是看到发展低碳经济所带来的高收益。

二、低碳经济指标评价体系的探讨

近年来国际上一直在积极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低碳经济的评价体系仍未取得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究竟怎样发展才是低碳发展;我们现在处于低碳发展的哪一个阶段;如何评价一个经济社会的低碳发展状况;如何对不同区域间进行低碳发展之间的比较等问题都需要一个科学的、客观的、统一的评价方法。针对此项研究,我国目前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评价标准确定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冯碧梅,2011)。前人研究虽各有差异,但总体来看,主要是从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模型构建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的(李沙浪,2014)。目前的研究中,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分散的,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但是评价模型的构建思路却是相对统一的,即将管理决策科学中有关多元统计和多属性决策的理论方法应用于设计好的指标体系上,用以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指标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与集成,最终实现对单个或多个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定量评估以及排序和分类(陈跃,2013)。不过就目前的研究而言,还是缺乏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角度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进行分析和判断(吴雪,2012)。总的来说,前人的研究各有千秋,本指标体系统一确定的难度就在于指标的选择与权重的设定。不同学者的不同的分析方法导致其评价结果的侧重不一致,有的结果偏重于低碳的成果,而有的结论又向经济发展成果倾斜,如何在经济与低碳之间找寻一个平衡关系,将是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问题。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在已有的文献中,低碳经济的评价多是从区域的角度分析的。低碳经济区域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的基本结构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这三个层次。少数学者如冯碧梅(2011)将其扩展为五个层次: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而层次划分中最关键的层次就是指标层或要素层。指标选择是否合理、完整将直接影响整个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王志亮(2015)是从经济、能源、技术、环境这四个方面着手来进行处理的。而付加锋和庄贵阳(2010)则较前者增加低碳产出指标、低碳消费指标、低碳政策指标,其指标设计重点突出了低碳因素,多数指标数据需要在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后得出,如低碳产出指标下的碳生产力指标表示的是单位碳排放量的GDp产值,而低碳消费指标下的居民消费碳排放和政府消费碳排放分别表示单位居民消费支出或政府消费支出的碳排放量。这种指标设计法理论来看针对低碳经济的评价是十分合理的,但是问题在于数据获取的难度较大,如全社会的碳排放量就是一个估算值,这就导致整个评价系统具有偏差性。吕学都(2013)在前人的指标选择下,较为全面的归纳总结了有效体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指标,指标包括经济、能源、社会、环境、科技这五个方面。这些学者的研究都各有侧重,但是大体上经济、资源、社会、技术这几个方面是各学者所共有的,区别就在于指标细分的程度不同,不同学者在其不同的研究方向各有拓展,各有优劣。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

总结已有的低碳经济评价方法,总的来说有单项指标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两类。在考察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状况时,综合评价法已经成为主流方法,不过在考察单个指标在低碳经济环境中的发展状况或是对特定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时,会选择单项指标评价法。多数学者都是以层次分析法(aHp)为基础展开对区域低碳经济的评价。层次分析法本质上是一种决策思维方式,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组成因素,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以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再通过两两比较判断的方式确定每一层次中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在递阶层次结构内进行合成以得到决策因素相对于目标的重要性的总顺序(刘豹,1988)。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根据自身知识储备与对低碳经济评价的理解分析,进行了较有差别的处理。付加锋(2010)认为低碳经济评价的核心是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其使用层次次分析(专家咨询)与数据包络分析的组合方法对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潜力进行了等级划分。吕学都(2013)主要使用SpSS软件来分析评价体系中的指标间相关性,通过对设计好的指标体系进行全面性、有效性、相关性、适用性、前瞻性五个方面的评估得分来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劣性。许炟(2014)使用熵值法来估算体系的指标权重。吴雪(2012)使用三标度模糊层次分析以及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采用线性加权法来计算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数。但也有学者,如李沙浪(2014)并未使用层次分析法,而是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使用面板空间数据利用topSiS模型结合计量方法综合评价了我国各省的低碳经济发展情况,并进一步探索低碳经济中topSiS评价值与产业结构、贸易结构、财政支出、城市化进程等因素的内在关联。

(三)评价缺陷

笔者就目前针对评价体系的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现行的统计体系并未与时俱进,低碳方面的统计数据存在较多的不足和缺失状况。目前,统计制度在能源方面只包括辖区内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进行调查,缺乏规模以下工业等方面的数据。碳排放除了企业排放以外,居民生活碳排放也是非常大的一部分尤其是交通排放以及居民能源消耗,但是诸如此类的能源消耗并未收录到统计体系内(彭博,2011)。不完整、牵强的数据选择一定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根据该结果所得出的政策建议也不会是合理的。其次,部分学者还是很容易将“低碳”与“节能减排”、“环保”等概念混淆,对概念认识的不清晰会导致选择一些不合适的评价指标,直接影响评价体系的合理性。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由单纯的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转移,通过推广低碳经济,由我国当前的能源经济模式向更为健康的经济模式转移,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降低能源依赖度。低碳经济发展十余年来,渐渐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我国的低碳经济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规范低碳经济的概念和指标是发展低碳经济理论的基础。我国学者在低碳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研究思路大体相近,缺乏创新性。如何在低碳经济学术领域走出中国特色,还需要进行继续研讨。

参考文献

[1]谭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科技致富向导,2011,14:68-69.

碳排放概述篇10

关键词:低碳建筑,节能减排,能耗,研究进展

1概述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呼声高涨,全世界各国政府、相关机构和组织正积极开展低碳研究[1-4]。在这种大环境下,低碳建筑是近10年来提出的一种新概念,通常认为低碳建筑是在满足人类居住要求的同时,通过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Co2排放量的建筑。低碳建筑在设计阶段以及全寿命期内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着明确要求,其目标是在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减排,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本文拟通过回顾总结低碳建筑的设计原理、研究进展及在国内外的工程应用,探讨了该项技术的发展前景。

2技术背景

2.1低碳建筑的内涵

其目标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尽量节能减排,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低碳建筑的内涵要求建筑具备可持续发展特性,即在实现建筑节能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碳排放,以减少建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此外,低碳建筑还要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实现人类、自然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综上,低碳建筑会在设计阶段制定详细的减排方案,而在建筑的各使用期内会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回收再利用等手段减少碳排放,其能耗与排放均小于常规建筑。

2.2低碳建筑的特点

总体来说,低碳建筑主要有4个特点:节能、环保、绿色、低排放。与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不同,低碳建筑的概念更广,它考虑了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也将低碳技术作为考量标准之一,尽可能使两者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最优。由于低碳建筑不仅包括建筑自身,还与交通和市政配套等相关,因此,可认为其包含了节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相当于它们的进一步延伸。从设计理念上看,除了达到节能的目的,低碳建筑还将提高空气质量、增加居住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作为设计目标,最终使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尽可能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随着低碳建筑研究的深入,其与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的最终目标反而更接近。由此可见,低碳建筑相当于建筑领域的一次新革命,其意义已经远超节能、绿色等目的,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设计理念。

3低碳建筑在国外的研究进展与工程应用

近几十年来,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节能减排相关方面的工作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从政策和法规上看,英国在2007年公布了《气候变化法案》草案,承诺了2020年以及205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2年后,英国又了《英国低碳转换计划》,该计划涵盖全国土木、工业等多个领域,表明该国开始向低碳经济转型;在美国,政府在2003年的政府文件《能源部能源战略计划》中提出未来要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率,此外,美国还在各个州采用减税的形式支持低碳建筑的发展;德国在2002年制定了建筑能耗标准《能源节约法》,对国内所有节能材料和设施均作出统一规定和节能要求,新法规可使能耗较之前的规定进一步降低约30%;在日本,节能减排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降低能耗甚至覆盖到节能管理工作中,且政府会对节能减排效果进行跟踪。除上述国家外,其他欧美国家也有使用一些节能减排手段来建造低碳建筑并与节能减排经验丰富的国家合作。从节能技术上看,英国主要运用常规节能技术和创新节能技术,前者从护结构和新能源利用出发,主要利用节能材料、设施、清洁能源等实现节能减排,后者从智能角度对传统电器进行改造,制造出智能空调、绿色洗衣机、节能灯等;美国、德国等国家则将节能技术划分为建筑本体的节能、建筑设备的节能和建筑热环境的节能,其实质和英国的节能技术划分基本相同。

4低碳建筑在中国的研究进展与工程应用

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向世界承诺2020年的能耗减排量将比2005年的进一步减少约40%。在政策上,我国当前有两部关于节能减排的法律:《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此外,国家和地方均颁布了许多法规和鼓励性政策,对部分建筑进行了强制规定和采取了相应的惩处措施。随着科技发展与深化合作,我国在建筑节能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技术主要有以下方面:1)计算机仿真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相结合。这项技术从控制角度出发,能极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2)热泵应用技术。这项技术的实质在于采用少量电能来完成热量的转移,其利用对象为水热源和空气源。如能量桩技术,通过在桩身布置一定数量和长度的地埋管,利用电能循环液从地表流向深层并返回地面,由于地表以下一定深度的土层温度较稳定,基于换热条件,夏天可降低循环液的温度,冬天可提高循环液的温度,再辅以空气压缩技术,则可完全实现建筑的制冷和供热,同时保证环境的清洁;3)变频空调技术。这项技术实质在于根据电量负荷变化智能调节送风量,该技术可大幅降低风机动力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此外,空调余热回收技术、热电联产技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等也已经在建筑中使用[5-8]。

5结语

本文介绍了低碳建筑的研究背景、设计原理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工程应用。低碳建筑是一种新兴产业,尽管相关法规和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但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国家、政府的推动,低碳建筑未来必定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ChenGQ,ChenH,ChenZm,etal.Low-carbonbuildingas-sessmentandmulti-scaleinput-outputanalysis[J].Communi-cationsinnonlinearScienceandnumericalSimulation,2011,16(1):583-595.

[2]tuohyp,RoafS,nicolF,etal.twentyfirstcenturystandardsforthermalcomfort:fosteringlowcarbonbuildingdesignandoperation[J].architecturalScienceReview,2010,53(1):78-86.

[3]omeram.Focusonlowcarbontechnologies:thepositivesolu-tion[J].RenewableandSustainableenergyReviews,2008,12(9):2331-2357.

[4]DaGracaCarvalhom,Bonifaciom,Dechampsp.Buildingalowcarbonsociety[J].energy,2011,36(4):1842-1847.

[5]陈力莅,丁太威,耿化民.低碳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建筑,2012,32(5):79-80.

[6]王崇杰,薛一冰.节能减排与低碳建筑[J].工程力学,2010,27(S2):42-47.

[7]王俊,王有为,林海燕,等.我国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建筑科学,2013,29(10):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