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污染治理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3:24

塑料污染治理方案篇1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塑料制品长效管理机制,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改资环〔2020〕80号)、《广东省发展改革委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发改规〔2020〕8号)和《河源市发展和改革局 河源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和处置等重点环节管理制度,强化源头减量、规范回收处置、加强污染治理、营造宣传氛围,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奋力推进“两地”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和谐统一发展,持续走绿色和高质量发展道路。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底,率先在重点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禁限范围进一步扩大,替代产品得到有效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

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化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和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三、主要任务

(一)大力推动源头减量

1.禁止部分塑料制品项目准入。强化执法监督,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禁止将回收利用的废塑料输液袋(瓶)用于原用途或用于制造餐饮容器以及玩具等儿童用品。到2020年底,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到2022年底,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明确的属于淘汰类的塑料制品项目禁止投资;属于限制类项目,禁止新建。

2.开展不可降解塑料袋禁限工作。到2020年底,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单位食堂带头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不得免费提供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2年底,县城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5年底,上述区域的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鼓励城乡结合部、乡镇和农村地区集市等场所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3.开展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分期禁用工作。到2020年底,全县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学校食堂先行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县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2年底,全县范围内星级宾馆、酒店、民宿等场所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县城建成区、景区景点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底,全县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以上。鼓励餐饮行业提供打包外卖服务时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4.加快推进绿色快递包装标准化。严格落实《邮政业寄递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邮政快件绿色包装规范》,邮政管理部门要制定三年实施方案,在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和快递物流信息平台开展绿色包装试点。到2020年底,全县范围内邮政快递网点45厘米宽度及以下的胶带封装比例提高到90%以上,免胶带纸箱应用比例提高到10%以上。到2022年底,全县范围内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免胶带纸箱应用比例应提高到15%以上。到2025年底,全县范围内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免胶带纸箱应用比例提高到20%以上。

5.加大替代产品推广力度。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单位带头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或非塑制品。在集贸市场、商场、超市、书店、药店等场所,倡导消费者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鼓励采取自助扫码取袋、免租金、低押金等方式推广可循环使用的“共享购物袋”。在商场、超市推广使用生鲜产品可降解包装膜(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推广集贸市场购物袋集中购销制,逐步停止市场内个体商户向消费者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行为。鼓励餐饮外卖领域推广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植物纤维餐盒等生物基产品、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在邮政快递网点、快递企业推广使用电子运单和环保箱(袋)、环保胶带、环保填充物等环保包装,鼓励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循环再利用的环保包装。在重点覆膜区域,推广使用植物纤维素等可再生资源制成的新型地膜,示范推广“一膜两用”“一膜多用”及茬口优化等农膜减量替代技术。制定先进环保塑料替代技术和产品推荐目录,依托行业协会建立网络化、信息化推广平台。

6.培育优化新业态新模式。强化企业绿色管理责任,推行绿色供应链。提倡“不留白色污染的旅程”旅游出行模式,鼓励宾馆、酒店和餐饮企业主动提供可循环使用的住宿用品和餐具,对消费者自带用品和餐具给予费用减免或其他优惠,不得因消费者自带用品和餐具而拒绝提供服务。鼓励电商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绿色流程再造,创新包装设计,推广可重复性使用的包装新产品,有效增加绿色产品供给。以连锁商超、大型集贸市场、物流仓储、电商快递为重点,积极推广可循环、可折叠包装产品和物流配送器具,鼓励企业建设可循环包装跨平台运营体系。

7.增加绿色产品供给,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塑料制品生产企业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生产塑料制品,不得回收未经评估或技术验证的塑料产品,不得违规使用或添加对人体、环境有害的化学添加剂。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引导塑料制品企业转型提质发展。推行绿色设计,提升塑料制品的安全性和回收利用性能。积极采用新型绿色环保功能材料,增加使用符合该控制标准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再生塑料,加强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产品研发,有效增加绿色产品供给。支持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支持我县塑料生产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紧跟市场需求,提高可循环、易回收等先进环保塑料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能力,率先实现绿色转型。鼓励塑料生产企业积极创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和绿色设计产品示范,培育一批先进环保塑料生产企业,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和要求的项目,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

(二)加强回收利用处置

8.加强塑料废弃物回收和清运。结合实施垃圾分类,合理布局建设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和集散市场,建立简便易行的分类投放站(点),加大塑料废弃物等可回收物分类收集和处理力度。在车站、交通服务网点等场所,要增加投放设施,提高清运频次。改进厨余垃圾收集模式,推广非塑或可降解厨余垃圾袋。推动电商外卖平台、环卫部门、供销部门、回收企业等开展多方合作,在重点区域投放快递包装、外卖餐盒等回收设施。建立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积极探索“互联网+资源回收”模式,实现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和生活垃圾分类网络“两网融合”;建设塑料等再生资源分类、回收、储存、中转、利用信息化平台,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规范化、专业化管理。

9.推进塑料制品资源化能源化利用。鼓励打造上接前段分类、中接仓储物流、下接利用的产业的再生资源供应链,推动再生资源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清洁化管理。培育一批符合塑料废弃物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行业骨干企业,定期向社会公布。推进分拣成本高、不易资源化利用的塑料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最大限度降低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

(三)加强污染治理

10.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清理。开展联合专项整治,加强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倾倒点排查整治,严厉打击违法倾倒垃圾,防控垃圾“上山下乡入江”,重点解决城乡结合部、环境敏感区、道路和江河沿线、坑塘沟渠等处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堆放导致的塑料污染问题。结合水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开展江河湖泊塑料垃圾清理行动。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农田综合整治等方式推进农田残留地膜、农药化肥塑料包装等专项清理整治工作,逐步降低农田残留地膜量。

11.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严格落实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部分塑料制品的政策措施。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加强对废塑料回收、利用、处置等环节的环境监管,依法查处违法排污等行为,持续推进废塑料加工利用行业整治。全面启动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餐饮行业等重点领域禁限塑推进情况专项执法检查,依法查处生产、销售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等行为,按照国家规定的禁限期限,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含塑料微珠日化产品等开展执法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中发现有关塑料污染和破坏生态行为的,应及时将相关线索移交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由其依法立案查处,并通过曝光、约谈等方式督促整改。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期间,用于特定区域应急保障、物资配送、餐饮服务等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免于禁限使用。

(四)营造宣传氛围

12.加强专题宣传。结合生活垃圾分类、世界环境日、全国低碳日、节能宣传周、绿色快递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和网络、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在公众聚集、大流量区域,通过户外大屏、移动电视、墙体标语、灯箱展板、短视频、长图等多种形式开展塑料污染治理专题宣传,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深入介绍塑料污染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高公众塑料污染治理意识和理念,引导公众自觉参与垃圾分类,主动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自觉抵制过度包装。开展塑料污染治理科普宣传,引导行业协会、商业团体、公益组织开展专业研讨、志愿活动等,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广泛凝聚共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13.加强教育引导。结合垃圾分类进校园专项行动,采用课题教育、主题讲座、课外实践等多种方式,将塑料污染治理知识纳入中小学生、幼儿园日常教育内容和社会实践内容,引导青少年树牢生态责任意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五)完善支撑保障体系

14.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强化制度建设,将塑料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制度规范。严格按照国家、省和市塑料制品禁限目录推进塑料污染治理。探索实施企业法人守信承诺和失信惩戒,将违规生产、销售、使用塑料制品等行为列入失信记录。落实国家强制标准,制定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的环境保护地方标准,鼓励市内社会团体制定严于国家的企业标准或团体标准。探索建立塑料原材料与制成品的生产、销售信息披露制度。

15.完善相关支持政策。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加大对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产品、绿色包装的研发生产以及专业化智能投放运营项目的支持力度。落实好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相关财税政策,加大对符合标准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积极支持可降解塑料材料和制品产业化示范项目,强化可循环、可降解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可降解塑料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和推广应用。向省争取资金对生产、使用全生物降解农膜以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网点和企业给予支持,加大地膜回收机具补贴力度,打造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示范基地。大力支持专业化回收设施投放,消除设施进居民社区、车站等公共场所的管理障碍。采取经济手段,促进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替代。公共机构带头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

16.强化要素支撑。探索建立环境风险评价办法,开展不同类型塑料制品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研究评价。加强江河湖塑料垃圾及微塑料污染机理、监测、防治技术和政策等研究,开展生态环境影响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加大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材料和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提升替代材料和产品性能。以降解安全可控性、规模化应用经济性为重点,开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等技术验证示范和产品遴选,加强农膜减量和替代、残膜回收利用、农膜农药化肥塑料包装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研发。

四、组织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协调机制。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精心组织安排,切实抓好落实。县发展和改革局、市生态环境局紫金分局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县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县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及时总结分析工作进展,重大情况和问题向县委、县政府报告。

(二)落实工作任务。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根据工作职责分工和时间节点,细化工作计划和方案,层层分解落实。

(三)强化督查检查。市生态环境局紫金分局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联合专项行动,加强对塑料污染治理落实情况的督查检查,重点问题纳入全县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强化考核和问责。对工作不力、进度缓慢的有关部门,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相关规定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和问责。

 

本实施方案自2021年1月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

 

附件:重点任务分工表

     

 

  

附件

 

重点任务分工表

序号

工作任务

责任单位

1

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

县工商信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

2

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禁止将回收利用的废塑料输液袋(瓶)用于原用途或用于制造餐饮容器以及玩具等儿童用品。

县卫生健康局、工商信局、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紫金分局

3

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严厉打击废塑料走私进口。

县工商信局、市生态环境局紫金分局

4

按规定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和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县工商信局、市场监管局

5

按规定禁止投资淘汰类塑料制品项目,禁止新建限制类塑料制品项目

县发展改革局、工商信局

6

按规定在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县工商信局、文广旅体局、市场监管局

7

公共机构带头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袋。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单位食堂带头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带头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或者非塑制品。

县发展改革局、教育局、机关事务管理局、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市生态环境局紫金分局

8

按规定禁止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县工商信局、文广旅体局、市场监管局

9

宾馆、酒店、民宿等场所按规定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

县工商信局、文广旅体局

10

严格落实《邮政业寄递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邮政快件绿色包装规范》,制定三年实施方案,在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和快递物流信息平台开展绿色包装试点。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紫金县分公司

11

在集贸市场、商场、超市、书店、药店等场所,倡导消费者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鼓励采取自助扫码取袋、免租金、抵押金等方式推广可循环使用的“共享购物袋”。

县工商信局、市场监管局

12

在各类商品零售场所推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

县工商信局、市场监管局、发展改革局

13

推广使用电子运单和环保箱(袋)、环保胶带、环保填充物等环保包装。邮政快递网点和主要品牌企业建立绿色包装推广应用机制。提升包装资源回收利用率。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紫金县分公司

14

推广应用全生物降解农膜。

县农业农村局

15

制定先进环保塑料替代技术和产品推荐目录,建立网络化、信息化推广平台。

县发展改革局、工商信局

16

提倡“不留白色污染的旅程”的旅游出行模式。鼓励宾馆、酒店和餐饮企业主动提供可循环使用的住宿用品和餐具。

县文广旅体局、工商信局、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紫金分局

17

引导电商、外卖等平台企业加强入驻商户管理,制定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替代实施方案。

县工商信局、发展改革局、市场监管局

18

推广可循环、可折叠包装产品和物流配送器具,建设可循环包装跨平台运营体系,建设可循环物流配送器具回收体系。

县工商信局、发展改革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紫金县分公司

19

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生产符合相关标准的塑料制品。推动塑料硬包装“减轻、减薄和瘦身”。

县市场监管局、工商信局

20

加强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产品研发,降低应用成本,有效增加绿色产品供给。

县工商信局、市场监管局

21

鼓励全生物降解塑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

县工商信局、发展改革局

22

支持塑料生产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培育一批先进环保塑料生产企业。

县工商信局、发展改革局

23

支持可降解塑料原材料和制品产业化示范项目。

县工商信局、发展改革局,市生态环境局紫金分局

24

培育可降解塑料原材料和制品企业。

县发展改革局、工商信局

25

改进厨余垃圾收集模式,推广非塑或可降解厨余垃圾袋。

县住建局、城管综合执法局、农业农村局

26

在车站、广场等场所增加投放设施,提高清运频次。

县交通运输局、住建局

27

在社区、商圈等快递外卖集中区域投放快递包装、外卖餐盒等智能回收终端设施。

县住建局、工商信局、城管综合执法局、供销社,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紫金县分公司

28

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废旧农药化肥包装物、废旧渔网渔具回收体系。

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供销社

29

培育一批符合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行业企业。

县工商信局、发展改革局,市生态环境局紫金分局

30

推进分拣成本高、不宜资环化利用的塑料废弃物能源化利用。

县住建局、城管综合执法局、发展改革局

31

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最大限度降低塑料废弃物直接填埋量。

市生态环境局紫金分局,县住建局、城管综合执法局

32

加强日常监管,严格落实塑料禁限政策措施,严厉打击违规生产销售行为。

县工商信局、市场监管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文广旅体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紫金县分公司

33

打击违法倾倒垃圾,防控垃圾“上山下乡入河”。

县住建局、城管综合执法局、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紫金分局

34

开展江河湖泊塑料垃圾清理行动。

市生态环境局紫金分局,县水务局、住建局、城管综合执法局

35

推进农田残留地膜、农药化肥塑料包装等专项清理整治工作

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紫金分局

36

加大对塑料污染治理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市生态环境局紫金分局和县发展改革局牵头,县委宣传部和县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参与

37

开展多种形式方式进校园宣传,引导青少年树牢生态责任意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县教育局

38

将塑料污染防治纳入相关制度规章予以规范。

县发展改革局、司法局,市生态环境局紫金分局

39

适时更新塑料制品禁限目录。

县发展改革局,市生态环境局紫金分局

40

建立再生塑料、可降解塑料材料与产品的分级质控和标识制度。

县市场监管局、工商信局

41

建立健全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企业绿色管理和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紫金县分公司,县工商信局、市场监管局

42

对包装问题突出的商品开展包装适宜度分级评价,提出差别化管理措施。

县文广旅体局、工商信局、市场监管局

43

探索建立塑料原料与制成品的生产、销售信息披露制度。

县工商信局、市场监管局

44

健全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将违规生产、销售、使用塑料制品等行为列入失信记录。

市生态环境局紫金分局,县发展改革局、工商信局、市场监管局

45

加大对绿色包装研发生产、绿色物流和配送体系建设、专业化智能化回收设施投放运营等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

县发展改革局、工商信局、财政局

46

对从事可降解塑料材料和产品生产企业、再生塑料回收利用企业给予政策倾斜。落实好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相关财税政策,加大对符合标准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

县工商信局、财政局、税务局

47

对生产、使用全生物降解农膜以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网点和企业给予适当支持,培育全生物降解农膜应用示范基地。

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

48

开展不同类型塑料制品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研究评价。

市生态环境局紫金分局,县工商信局

49

加强江河湖泊塑料垃圾及微塑料污染机理、监测、防治技术和政策等研究。

市生态环境局紫金分局,县自然资源局、水务局

50

加大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材料和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县工商信局,市生态环境局紫金分局

51

开展全生物降解农膜等技术验证试验示范和产品遴选。

县农业农村局、工商信局,市生态环境局紫金分局

52

建立全县各级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协调机制。

县发展改革局,市生态环境局紫金分局,各有关部门

53

各相关部门要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层层落实责任。

各有关部门

塑料污染治理方案篇2

[论文摘要]坚决抵制白色污染,对环境有积极的作用。介绍白色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所谓的“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

城市塑料垃圾的消耗量、废弃量十分惊人。在“白色垃圾”中,污染最明显、最令人头痛、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头的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快餐具。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以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盒为例,我国全年消耗量达4亿至7亿个。

一、“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1)“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2)“潜在危害”。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目前,人们反映强烈的主要是“视觉污染”问题,而对于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认识。

二、对于危害严重的白色污染,世界各国的态度如何

世界各国已经被难缠的“白色污染”困扰多年,对于抵制“白色污染”更是各出奇招。

欧洲的很多国家的超市都采取出售一次性购物袋的办法控制购物袋的使用量,事实证明,运用经济杠杆应对“白色污染”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立法禁止使用塑料袋是应对“白色污染”的官方举措。美国的旧金山市是美国第一个封杀塑料袋的城市。2007年3月27日,美国旧金山市议会通过一项法案,限令旧金山的超市、药店等零售商分别在6个月和1年内停止使用化工塑料袋。该法案规定,超市和药店零售商只允许向顾客提供纸袋、布袋或以玉米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可降解塑料袋,化工塑料袋被严格禁止。如果不想被罚款,商家就只能乖乖地放弃使用塑料袋。实施这项禁令后,每年将节省45万加仑的石油,也省却了1400吨垃圾填埋的麻烦。

韩国政府从1999年起要求全国商场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和纸质购物袋。为推行和宣传这项措施,韩国政府当时在全国张贴了10万张宣传画,分发了20万份宣传册和6.5万个环保购物袋。新加坡也从去年开始举办“自备购物袋日”活动,每逢星期三,新加坡全国206家超市就会以非强制性的方式鼓励消费者少用塑料袋。

世界上其它国家也酝酿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遏制“白色污染”。法国将从2010年元旦起,在全国范围内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澳大利亚环境、遗产和艺术部长彼得·加勒特宣布,澳大利亚的超级市场将分阶段停止使用塑料购物袋,这项计划将于2008年底前开始实施。

在我国,如何防治“白色污染”,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呢?有关专家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1)将“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国家对此末专门立法,广大群众希望有关法规尽快出台。

(2)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非降解塑料制品从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有个紧迫观念,为其做两种准备,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时间表。有关部门要在根治污染、减经污染、预防污染三个层次上规定任务、明确责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骤、有目标、有期限地稳妥展开。

(3)重视“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绿色”替代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

(4)增强全民环境卫生意识,把“白色污染”防治作为“两个文明”建设和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重点内容来抓。

(5)狠抓污染源头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省资源化、再资源化原则。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强调“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抵制“白色污染”的冲锋号已经在全球吹响,公众、商家、政府一个都不能少。

三、结语

随着白色污染问题的不断恶化和人类对其环境的重视,消除白色污染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生产成本太高,用途难以进一步扩大,而淀粉基降解塑料在淀粉基降解后,残余的碎片并不能完全降解,其分解产物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尚不明确。如何解决目前的环境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强调废旧塑料的回收、分类、加工,使有限的资源循环利用;其次是强调全民行动起来,响应号召,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温馨可爱结实耐用可长期使用的布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白色污染物从我们身边永远消失不见……

参考文献:

[1]长安,当代环境问题新特点[j].学科教育,1995,(06).

[2]方世南,环境问题: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兼与《该怎样谈论“环境问题”》一文商榷[j].学术月刊,2002,(02).

塑料污染治理方案篇3

1.1废弃塑料污染

在很多农业种植中都会应用到地膜,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地膜残留以及废弃塑料的污染情况。对于旱作农业种植来说,选择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粮食产量,但同时随着塑料制品应用数量的增多,而农民环保意识不高的情况下,白色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另外,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塑料包装盒、塑料袋等也会经过多重途径进入到农田中,对土壤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不能有效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经过长时间的循环就会使得土壤环境恶化,涵水能力降低,与常规土壤相比作物抗旱能力明显降低,严重的甚至会因为板结程度贵高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1.2化肥农药污染

为提高农业生产总量,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化肥农药被应用到作物种植上,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化肥材料特性,其自身的利用效率比较低,如果盲目增加用量,作物不但不会有效吸收,甚至会因为化肥大量的流失而对土壤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另外,农药作为提高作物抵抗力的辅助措施,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散落到土壤或者水环境中,或者是施加量过多蒸发进入大气环境中,都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并且农药存在的残留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通过环境、食物链等因素最终传递给人,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威胁。

2农业生态污染监测指标分析

2.1大气环境污染监测点

大气环境污染物主要是由于秸秆燃烧以及周围化工厂生产排放的各类污染物等,按照各类污染物对农产品产生影响程度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氧化性危害、还原性危害、酸性危害、碱性危害、生理危害以及残留性危害等,其中氧化性危害污染物常见的有二氧化氮、臭氧以及氯气等;酸性危害污染物主要包括氯化氢、氟化氢、硝酸雾等;碱性危害污染物常见的有氨气等。大气环境中存在能够对农产品造成危害的污染物种类众多,但是就我国农业大气污染监测与控制方面来说,仅仅只规定了常见污染物的监测指标。因此,想要做好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的控制管理,就需要合理全面的确定监测指标,并以此为基础来选择相应的监测技术。

2.2土壤环境污染监测点

农业土壤污染主要是因为化肥流失、农药残留以及塑料污染等造成,还存在部分重金属污染的情况。与大气环境污染监测相比,土壤污染环境监测指标以及监测点的确定过程更为复杂,在监测过程中对化学试剂、分析设备、分析技术以及分析人员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农业种植过程中长时间使用含有重金属火车持久性有机物的农药化肥,或者是浇水灌溉时有重金属流入农田等。在确定土壤环境污染监测点时,应结合大气以及水环境监测点同步设定,数量也应与其他两项检测项目相同。

2.3水环境污染监测点

水环境污染是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而造成其污染的因素包括多个方面,如大气环境中存有的污染物在降水作用下进入到水环境;化肥农药流失在地表水带动下进入周围水环境;工业、农业以及日常生活垃圾中存有的污染物随地表流水进入水环境。一般情况下对水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监测,需要确定全盐量、水温、化学需氧量、溶解氧以及pH等内容。即在采集待检测水样后用将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作为水环境污染定量监测的标准。在确定其监测点时,对于同一农业区域地下水源,应选择不同深度机井设置多个监测点。而对于使用地表水源的农业区域,则应将监测点设置在水泵站位置;最后对于应用处理后养殖业废水为水源的农业区域,则应将监测点设置在排水总口位置。

3农业生态污染监测次数分析

通过对农业生态污染的监测,可以更好的掌握农业下一步发展的节奏,对存在严重污染情况的区域进行综合治理,争取以有效的措施来遏制污染源,逐渐降低污染严重程度。但是农业生态污染监测环节众多,在分析与治理上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为了能够从综合角度来做好对生态环境污染的控制,并提高其综合效益,就需要合理确定监测频次。一般情况下,大气环境污染监测频次应由农产品生长期与生产期来决定,并且要保证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与大气环境污染监测频次的一致性。而土壤环境污染监测频次的确定应由农业区域土壤质量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因为土壤重金属以及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再加上土壤样品监测实验受样品采集、处理以及监测分析影响比较大。因此在对其进行监测前,应确定土壤重金属以及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每年增长量。对于长期处于常规状态,没有受到工业废水、废渣以及废气等污染物影响的农业区域,监测频次可以为5~10/次,来监测土壤重金属与持久性有机物含有率。而对于部分处于工厂周边的农业区域,其受到工业污染的概率非常大,因此监测频次比较多,一般为2~3年/次。并且因为工业污染过程变化性比较大,具体的监测频次还需要结合土壤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可以在标准上适当的缩短监测间隔时间。

4农业生态污染治理优化措施

4.1加强生态监测重视

当地政府应从本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以国家相关标准为基础,准确定位当地农业生态污染程度,并自此基础上来建立专门的环境保护管理站,成立专业管理小组,并制定完善监测管理方案。并且要确定重点监测区域,尤其是临近工业区的农业区域,对原有污染监测频次进行合理的调整,争取能够准确掌握不同农业区域的污染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避免污染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降低因污染问题对农业产率的影响。

4.2制定相应管理方案

第一,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做好农药化肥的管理,利用新型无毒无污染农药化肥来代替传统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并且应积极推行生物治理以及机械物理治理方法,减少各类农药的使用。第二,积极推进循环农业。还应将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贯彻到底,即以农作物秸秆为基础资源,建设沼气池以及养殖业等,推行多个环节和谐运行的农业发展模式,如“种-养-气”以及“种-气-肥”等循环生产模式,对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应做好塑料污染所具危害性的宣传工作,使广大农民都能树立起保护环境的主观意识,这样不但可以逐渐降低“白色污染”带来的危害,还可以回收利用来降低成本。

4.3加大环保生产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以及报刊等媒体具有的功能,做好农业生产环保管理的宣传工作,使所有农民都可以意识到加强农业生态污染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到循环生产、绿色生产中,在降低对环境污染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政府还可以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示范点,因地制宜选择污染监测技术以及管理方案,做好对各类污染因素的控制,更有效的实现农业循环生产。

5结语

塑料污染治理方案篇4

   关键词:白色污染危害防治宣传收购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产量急速增加。近几年来,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等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不可否认,塑料方便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随着塑料制品消耗量大幅提高,城市垃圾中塑料成分也成倍增加。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破坏了市容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农作物吸收,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给垃圾综合利用带来困难。因此,治理“白色垃圾”已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白色污染”的定义 

   这要从塑料开始谈起。塑料是一类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随着塑料产量不断增大,成本越来越低,我们用过的大量农用薄膜、包装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环境带来很大破坏。由于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它们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前几年,有人戏称我国有两座万里长城,一为古长城,二为白色长城,指的是我国铁路沿线到处是白色的饭盒、塑料袋,这就是视觉污染。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2.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2.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2.3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 

   2.4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3“白色污染”的防治 

   鹤岗市对治理“白色污染”十分重视,鹤岗市主管城建的副市长在深入区街综合检查现场办公时,就结合实际提出了运用市场化手段治理“白色污染”的新思路,按照市领导的指示和要求,环卫处对白色垃圾污染状况进行全面调研,制定垃圾袋回收方案如下: 

   3.1定向收购:收购从事环卫工作的保洁员所送的垃圾袋。“社会人”捡拾的垃圾袋不与收购。原因是:以捡拾垃圾为生的人,在从垃圾点、箱、斗中捡拾可回收垃圾(罐类、纸壳)时捎带捡塑料袋,势必要打开盛装生活垃圾的塑料袋:一方面使袋装物裸露膨松,甚至散落在垃圾箱、斗周围,裸露后的垃圾增加致病菌传播。膨松了的垃圾易飘浮、飞落,一方面加大运输车辆的容积,另一方面落地污染环境,相对增加保洁难度;另外“社会人”从垃圾点捡拾垃圾袋,袋中纸类轻体物将随风飘逸,污染街巷卫生,就失去了捡拾垃圾袋意义。再则,常年在垃圾场捡拾垃圾回收物的“社会人”,若把捡来的垃圾袋返送至环卫收购点,势必造成垃圾处置反复,一方面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造成二次污染。

   3.2捡拾指导:在回收工作中,鼓励从事环卫工作的保洁员捡拾白色垃圾,增强责任心。要求捡拾的垃圾袋来源于街巷,不要从垃圾点、箱、斗中捡拾垃圾袋。环卫保洁员工作时行走在设置有垃圾点、箱、斗、公厕的街巷道路中,顺便捡拾白色垃圾,收集起来,不但减少街巷的白色污染,同时自己又增加一定的经济收入。不鼓励从垃圾点、箱、斗内捡拾垃圾袋,对从垃圾箱、斗中翻找垃圾袋而造成环境污染的,将给予批评等处罚。 

   3.3收购价格:暂定垃圾袋回收价格为每公斤3元。 

   由于废塑料袋的清洗、消毒、再造颗粒作二次原料成本高,再生品市场小、价格低,再生利用的经济可行性差,所以现有的废品收购点,很少有收购废塑料袋的,个别废品收购点收购价格非常低,每公斤在0.4—0.5元之间,导致“社会人”捡拾白色垃圾少。

   环卫部门本着化害为利,造福市民的原则,在回收过程中,提高捡拾白色垃圾劳动力价值,调动捡拾积极性。确定收购价每公斤3元。迅速激发了保洁员的积极性。过去被清扫后扔进垃圾箱,被风吹到街上、树上造成二次污染的垃圾袋,如今被拾起后叠得平平整整,送到了市环卫处。市环卫处对回收塑料袋全部运到外地进行集中销售,回收了部分资金。 

   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和运用价格杠杆原理收购废弃塑料袋,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环卫工人增收了,“白色污染”减少了,废旧塑料袋变废为宝了。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丰收。 

   3.4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难降解,现在许多城市都推广使用绿色餐具——纸制餐具,因为纤维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许多环保专家认为,用纸制餐具代替发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纸制餐具同样也会带来视觉上的污染,因为它们的降解速度并不快,往往在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内也不会降解彻底。其次,制纸制餐具时,除用到草浆、稻浆外,还要加入1/3左右的木浆,若全面推广,势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导致森林砍伐的加剧。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112位。第三,制纸浆历来是耗水大户、耗能大户及排污大户。造浆工艺需大量水,而我国人均水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88位,已被列为世界12个贫水国家的名单上;若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会引起水污染;纸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燃煤为主,这样就会增加空气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因此,无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从节约资源角度,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及纸制餐具都是一件好事。任何一次性餐具不仅不利于环保,也是对资源的最大的浪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拒绝使用超薄塑料袋买菜或盛装食物,买菜可用菜篮子或较厚塑料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从而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 

   3.5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种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废塑料,就要实行垃圾回收分装制度,把不同类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这就需要我们有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 

   回收白色垃圾减少“白色污染”,是一种探索性创新办法,虽需进行一定经济投入,但可获得环境效益和社会效 

   益,并且将在运行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管理办法,为加快我市城市建设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城市垃圾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标准规范应用》上册25页. 

塑料污染治理方案篇5

这要从塑料开始谈起。塑料是一类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随着塑料产量不断增大,成本越来越低,我们用过的大量农用薄膜、包装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环境带来很大破坏。由于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它们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前几年,有人戏称我国有两座万里长城,一为古长城,二为白色长城,指的是我国铁路沿线到处是白色的饭盒、塑料袋,这就是视觉污染。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2.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2.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2.3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

2.4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3“白色污染”的防治

鹤岗市对治理“白色污染”十分重视,鹤岗市主管城建的副市长在深入区街综合检查现场办公时,就结合实际提出了运用市场化手段治理“白色污染”的新思路,按照市领导的指示和要求,环卫处对白色垃圾污染状况进行全面调研,制定垃圾袋回收方案如下:

3.1定向收购:收购从事环卫工作的保洁员所送的垃圾袋。“社会人”捡拾的垃圾袋不与收购。原因是:以捡拾垃圾为生的人,在从垃圾点、箱、斗中捡拾可回收垃圾(罐类、纸壳)时捎带捡塑料袋,势必要打开盛装生活垃圾的塑料袋:一方面使袋装物膨松,甚至散落在垃圾箱、斗周围,后的垃圾增加致病菌传播。膨松了的垃圾易飘浮、飞落,一方面加大运输车辆的容积,另一方面落地污染环境,相对增加保洁难度;另外“社会人”从垃圾点捡拾垃圾袋,袋中纸类轻体物将随风飘逸,污染街巷卫生,就失去了捡拾垃圾袋意义。再则,常年在垃圾场捡拾垃圾回收物的“社会人”,若把捡来的垃圾袋返送至环卫收购点,势必造成垃圾处置反复,一方面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造成二次污染。

3.2捡拾指导:在回收工作中,鼓励从事环卫工作的保洁员捡拾白色垃圾,增强责任心。要求捡拾的垃圾袋来源于街巷,不要从垃圾点、箱、斗中捡拾垃圾袋。环卫保洁员工作时行走在设置有垃圾点、箱、斗、公厕的街巷道路中,顺便捡拾白色垃圾,收集起来,不但减少街巷的白色污染,同时自己又增加一定的经济收入。不鼓励从垃圾点、箱、斗内捡拾垃圾袋,对从垃圾箱、斗中翻找垃圾袋而造成环境污染的,将给予批评等处罚。

3.3收购价格:暂定垃圾袋回收价格为每公斤3元。

由于废塑料袋的清洗、消毒、再造颗粒作二次原料成本高,再生品市场小、价格低,再生利用的经济可行性差,所以现有的废品收购点,很少有收购废塑料袋的,个别废品收购点收购价格非常低,每公斤在0.4—0.5元之间,导致“社会人”捡拾白色垃圾少。

环卫部门本着化害为利,造福市民的原则,在回收过程中,提高捡拾白色垃圾劳动力价值,调动捡拾积极性。确定收购价每公斤3元。迅速激发了保洁员的积极性。过去被清扫后扔进垃圾箱,被风吹到街上、树上造成二次污染的垃圾袋,如今被拾起后叠得平平整整,送到了市环卫处。市环卫处对回收塑料袋全部运到外地进行集中销售,回收了部分资金。

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和运用价格杠杆原理收购废弃塑料袋,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环卫工人增收了,“白色污染”减少了,废旧塑料袋变废为宝了。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丰收。

3.4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难降解,现在许多城市都推广使用绿色餐具——纸制餐具,因为纤维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许多环保专家认为,用纸制餐具代替发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纸制餐具同样也会带来视觉上的污染,因为它们的降解速度并不快,往往在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内也不会降解彻底。其次,制纸制餐具时,除用到草浆、稻浆外,还要加入1/3左右的木浆,若全面推广,势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导致森林砍伐的加剧。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112位。第三,制纸浆历来是耗水大户、耗能大户及排污大户。造浆工艺需大量水,而我国人均水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88位,已被列为世界12个贫水国家的名单上;若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会引起水污染;纸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燃煤为主,这样就会增加空气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因此,无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从节约资源角度,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及纸制餐具都是一件好事。任何一次性餐具不仅不利于环保,也是对资源的最大的浪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拒绝使用超薄塑料袋买菜或盛装食物,买菜可用菜篮子或较厚塑料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从而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

3.5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种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废塑料,就要实行垃圾回收分装制度,把不同类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这就需要我们有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

回收白色垃圾减少“白色污染”,是一种探索性创新办法,虽需进行一定经济投入,但可获得环境效益和社会效

益,并且将在运行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管理办法,为加快我市城市建设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塑料污染治理方案篇6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来源;采样;对策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拥有了自己的汽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表明,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达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其中乘用车产销1038.38万辆和1033.13万辆,同比增长54.11%和52.93%;商用车产销340.72万辆和331.35万辆,同比增长33.02%和28.39%。2009年,我国成为全球主要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10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量增速在10%左右,有望达到1500万辆。汽车产量的急剧增长,有车族们在车内度过的时间也越来越多,汽车内空气污染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也逐渐被社会所关注。

1汽车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特点及危害

1.1汽车内空气污染物(VoC)的种类

汽车内空气污染物VoC(Volatileorganic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在常温状态下容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为,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260℃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按照HJ/t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在被检车辆中共定性检测到的有机物达200多种,其中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在车内的检出率高达98%。

苯,致癌物。长期吸入较低浓度苯蒸汽可造成慢性中毒。高浓度苯对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出现震颤与痉挛。严重者可出现强直性、阵发性痉挛,致死原因多数为呼吸中枢麻痹。

甲醛,致癌物。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和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

甲苯,可疑致癌物。甲苯对皮肤和粘膜刺激性大,长期接触有引起膀胱癌的可能。长期低浓度接触甲苯可致人的神经功能发生改变。当血液中甲苯浓度达到1250mg/m3时,接触者的短期记忆能力、注意力持久性以及感觉运动速度均显著降低。

二甲苯,可疑致癌物。吸入低浓度的二甲苯会对眼睛、皮肤、粘膜产生刺激作用,损害呼吸系统,并产生轻微的中枢神经毒性,表现出头痛、眼花等症状,有时还会引起胃肠不适等症状。眼睛接触二甲苯的蒸汽或液体会出现畏光、结膜发红、部分角膜和角膜上皮细胞脱落等刺激作用。

乙苯,可疑致癌物。吸入、食入或经皮肤吸收乙苯可引起中毒,出现头晕、咳嗽、呼吸困难、神志不清、腹痛、视力模糊、肌肉抽搐或肢体痉挛等症状,很快昏迷不醒,甚至死亡。

苯乙烯,致癌物。苯乙烯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和麻醉作用。高浓度时,立即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出现眼痛、流泪、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继之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严重者可有眩晕、步态蹒跚。

乙醛,可疑致癌物。低浓度的乙醛会引起眼、鼻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支气管炎,高浓度吸入尚有麻醉作用。表现有头痛、嗜睡、神志不清及支气管炎、肺水肿、腹泻、蛋白尿肝和心肌脂肪性变,可致死。

丙烯醛,可疑致癌物。

1.2汽车内空气污染的特点

汽车内空气污染,与室内污染有许多共通之处,但也呈现特殊性和复杂性:首先汽车是移动交通工具,与外界对流热交换量大,外界气候条件变化大,对温度等条件的控制难度加大。其次汽车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车内温度变化幅度较大。在高温下,车内零部件及装饰材料中的有害物质更易挥发出来。另外汽车内空间狭小,密闭性很强,在多数情况下门窗关闭,不利于有害气体的扩散,污染程度大。

1.3汽车内空气污染的危害

由于VoC具有毒性,当汽车内浓度超标时,短时间内人们会感到头痛、恶心等,严重时会出现抽搐,并会伤害到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事实上,车内污染致人伤害案早有发生。2003年道奇车被诉车内有毒气体甲醛含量超标26倍,车主因“甲醛接触反应”产生脱发现象,最终法院以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车内空气标准为由判定败诉。2004年奥拓车被诉苯超标致人死亡案,最终法院以原告证据不足为由,驳回了其诉讼请求。除此之外,还有“XX疑致儿童白血病案”、“新XXX甲醛超标三倍”、“XX轿车六年后甲醛仍超标4.4倍”等事件。公开资料显示,所有原告败诉理由之一,均系没有车内空气污染参照标准。

2国内外汽车内空气污染的防控概况

2.1国外汽车内空气污染的防控概况

资料表明汽车内污染在西方国家也是一个非常受关注的问题,美国甚至把室内和车内污染作为人类健康的五大危害之一。这些国家不仅制定了相关的技术标准,在防治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

日本机动车协会(Jama)2005年了《小轿车车内空气污染治理指南》,该指南以自主行动计划的形式,希望日本主要汽车公司在2005年以后新生产的汽车中减少车内空气污染,该指南同时也Jama建议的测试方法。

德国环保署与德国汽车制造学会联合制定了《德国汽车车内环境标准》,规定汽车本身、装在车内的塑料配件、地毯、车顶毡、沙发等必须符合德国“蓝天使”环保标志的要求,车内装饰、坐套、胶粘剂等装饰材料含有的苯、甲醛、丙酮、二甲苯等必须低于“德国三级车内环保标准”,汽车销售前还必须经过有毒空气释放期。

俄罗斯在1999年制定并实施了《车辆车内污染物评价标准及方法》的国家标准,以防止汽车驾驶室(车舱)的空气被污染。

韩国建设部在2007年6月5日颁布了《新规制作汽车的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标准》,该管理标准规定了新生产车的挥发性污染物排放检测方法和标准。

2.2国内汽车内空气污染的防控概况

与国外汽车内空气污染治理相比,我国车内污染治理起步较晚。但我国有关部门早已注意到汽车内污染问题。2004年7月,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持召开了国家标准《车内污染物限值和测量方法》开题报告论证会。标志着国家标准《车内污染物浓度限值和测量方法》的制定工作的正式启动。2004年9月正式下达了车内污染物标准的计划(国标委计划函[2004]58号“关于下达“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国家标准”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2007年底出台HJ/t400-2007《车内空气污染物测量方法》。2008年3月制订限值标准组启动,2008年10月出台《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讨论稿,这也意味着这个酝酿五年多的“汽车室内环境标准”离实施又迈进了一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几年内,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要求》将正式颁布实施。

3汽车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4类污染源

汽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是由汽车内饰材料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影响较大的主要为汽车仪表台板、门内饰板、地毯、顶棚、座椅总成等。根据制造工艺和零部件种类的不同,可大致归为4类汽车内污染源,如表1所示:

3.1i型塑料装饰件的污染

塑料装饰件,主要是注塑成型工艺及喷漆,脱模剂和油漆是其主要污染源。

脱模剂是能使塑料制品易于脱模的物质。脱模剂既可加入模塑料中,亦可覆于模具表面。前者称内脱模剂,后者称外脱模剂。脱模剂是为使模塑制品易与模具分离而涂于模具成型面或加入模塑料中的物质。脱模剂用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聚氨酯泡沫和弹性体,注塑热塑性塑料,真空发泡片材和挤压型材等各种模压操作中。脱模剂种类很多,有聚氨酯自结皮脱模剂,聚氨酯硬泡、软泡脱模剂,聚氨酯弹性体脱模剂,环氧树脂脱模剂,各种橡塑脱模剂,酚醛树脂脱模剂,不饱和树脂脱模剂等。脱模剂稀释溶剂采用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是VoC的主要来源。

油漆目前常用的油漆是硝基漆和油性漆。这两种油漆历史悠久,其优点是施工方便,价格低廉,干燥迅速,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高。硝基漆有30%的挥发物而油性的挥发物高达50%-60%。油漆中的挥发出的有害气体主要是苯、二甲苯、甲苯、丁脂、CaC醚、游离tDi。

3.2ii型地毯、毡制品的污染

车内使用的地毯、内饰毛毯和顶篷,主要是热压成型工艺,VoC挥发量较高,这与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粘结材料酚醛树脂直接相关,酚醛树脂胶粘剂采用的合成原料为甲醛,若反应不完全,胶粘剂中会含有游离甲醛,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放出甲醛。

3.3iii型总成类零件的污染

汽车座椅,遮阳板及方向盘总成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一套完整座椅的材料包含金属、布料、聚氨酯高弹泡沫塑料、塑料、皮革、化纤毯子及油漆。生产工艺涵盖发泡、注塑及喷漆、包覆等。其中注塑、喷漆及地毯工艺等已作阐述,下文将针对差异项作具体分析。主要是布料、聚氨酯高弹泡沫塑料和皮革。

布料是指车内用纺织品。为了使汽车内纺织品能达到防皱、防缩、阻燃等效果,或者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以及改善手感,都需在纺织品生产助剂中添加甲醛。当纺织品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时,由于甲醛具有挥发性,就会不断释放而污染车内环境。

聚氨酯泡沫塑料是聚氨酯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之一。一般聚氨酯系由二元或多元有机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化合物(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相互反应的产物。有机异氰酸酯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它对人体的伤害有二种途径:一是挥发在空气中的气体;二是直接接触。二异氰酸酯有较高的挥发性,这也是目前生产聚氨酯常用的原材料。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在20℃的蒸发压为1.33pa,mDi和papi的25℃的蒸发压仅为2.1×10-7pa。当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浓度超过0.05mg/m3时,对人体呼吸道分泌作用而引起咳嗽,并可引起敏感性气喘。当人体感到甲苯二异氰酸酯的臭味时,其浓度已超过0.4mg/m3。异氰酸酯对人体的造血功能有伤害,据称也有一定的制癌问题。所以由聚氨酯高弹泡沫塑料引发的气味是非常严重的课题。

皮革分为真皮和人造合成革。真皮即是动物皮皮革。甲醛应用于皮革制造的各个阶段,但皮革中大多数甲醛产生于鞣制和复鞣中。人造合成革的常用品种是pU革与pVC革。pU革即聚氨酯革。它产生气味的原因同聚氨酯高弹泡沫塑料。但pU革的结构与聚氨酯高弹泡沫塑料结构差别很大,它不是泡沫状态,所以pU革的气味对座椅的影响应是极小的。pVC革燃烧时会产生有害气体。

3.4iV型其他粘胶剂、附着力促进剂的污染

汽车内经常要使用到溶剂型胶粘剂,如:地毯胶粘剂、密封胶粘剂、塑料胶粘剂等。胶粘剂使用过程中会释放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及其它挥发性有机物。

车内附着力促进剂可用于聚氨酯、环氧、腈类酚醛胶粘剂和密封材料。改善填料和颜料在聚合物中润湿性和分散性并提高对玻璃、塑钢、铜、铝、铁尼龙等金属及塑胶的附着力。使用时要用一些有机稀释剂,是VoC的主要来源。

当然,除了以上4种类型汽车车内污染源之外,消费者所购买的车内装饰物如毛绒玩具、塑料地毯等装饰物也是造成污染的主要来源,在此暂不作阐述。

4汽车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采样方法

4.1整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采样

在HJ/t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中,已详细规定了各类车辆的VoC采样方法,本文不作具体阐述。

4.2零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采样

不同零件由于体积、重量差异大,对于零件的VoC含量分析,目前国内的检测机构一般采用气袋法。即将一定重量的零件封装在一定容量的气袋中,恒温加热一定时间后,抽取定量气体进行分析。采样装置如图1所示:

测量用样袋尺寸一般是以下类型:10L、50L、100L、200L、500L、1000L、2000L。根据样件的大小和类型,选择相应的气袋。表2摘录部分零件的封装方法。

5汽车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定量分析

5.1整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定量标准

在《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中,已详细规定了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这8类有机物的浓度要求,摘要如下。

5.2零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定量分析

对于车内污染的控制,主要通过对配套零部件的管理来实现的。汽车制造商以气袋法采集零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然后可选用固相吸附剂进行吸附后,用气质联用(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别对挥发性有机组分和醛酮组分定性定量分析。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t―VoC的测量一般采用气相色谱仪/质谱仪分析法(简称GC/mS)。而甲醛、乙醛、丙烯醛测量一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简称HpLC)。

值得欣慰的是,虽然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各制造商已着手制定企业标准,以控制配套零部件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释放。表4摘取国内其他汽车制造商的企业标准。

6汽车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防治对策

目前,对于汽车中VoC的控制技术大致可分为2类。一是消费者的末端治理。主要方法有驾驶过程中的通风换气,“光触媒”技术,活性炭包吸附,及空气净化器净化等。二是制造商的预防性措施,主要是原材料替换。下文针对提到的5类汽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污染源提出具体的建议防治对策。

6.1消费者的末端治理

6.1.1通风换气

在驾驶新车的半年内,消费者切勿在行驶时紧闭车窗,应尽量少用空调,以加强车内有害物质释放;如果车主有自家车库,可以在不开车的时候经常开窗通风。体弱者、妊娠期妇女、儿童和有过敏性体质的人不宜在密闭的条件下长时间驾驶和乘坐新车。如果车主自己驾驶新车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有不适反应,如感觉呼吸刺激甚至头晕,应尽快发现和清除车内污染源。

6.1.2“光触媒”技术

二氧化钛光触媒作为室内空气净化剂,其方便性、安全性正逐渐突显出来,光触媒技术得到了世界权威机构和专家的广泛肯定,被誉为“当今世界最理想的车辆杀菌净化新技术”。消费者将光触媒涂覆于车内部件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透明的光触媒薄膜,可以使污染物释放出来立即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6.1.3活性炭包吸附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地吸附空气中的甲醛、甲苯、二甲苯及氨气等车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元凶,以达到防腐、防潮、除臭、防霉、杀菌消毒除臭净化空气等目的。活性炭作为天然万用空气净化器,具备净化容易、无污染自然特征。消费者需要注意的是活性炭吸附饱和后需要及时更换活性炭。

6.1.4空气净化器净化

目前,国际国内市场上车用的空气消毒净化器不多,主要集中在使用单一的臭氧发生器、紫外线灯、消毒液和负离子发生器进行空气消毒净化,极少数的在空调回风口装有高压静电场进行净化。研究证明,空气消毒净化器能够有效去除存在于车内空间中的污染物。

6.2制造商的防治

6.2.1i型塑料装饰件的防治

塑料装饰件主要污染源是脱模剂和涂料。制造商可选用水性脱模剂,用水稀释或直接使用,可减少VoC排放。并购买合格的涂料品种;严格按产品工艺要求;施工后及时通风。同时开发水性涂料和高固体涂料。

6.2.2ii型地毯、毡制品的防治

制造商应替换地毯、毡制品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粘结材料酚醛树脂,选用环保型的胶粘剂。并选用不含或选用含酚醛树脂含量低的地毯、毛毯。

6.2.3iii型总成类零件的防治

总成类,除了注塑、喷漆及地毯工艺外,主要污染源是布料、聚氨酯高弹泡沫塑料和皮革。

布料:(1)筛选出适当的化工材料和配方。(2)了解供应商提供的化工材料性能,在采购原料时应要求供货方出具产品中甲醛含量合格的证明。(3)使用在实践中证明有效的甲醛清除剂。(4)加工过程中,应使用绿色环保的甲醛替代产品,在操作工艺后期,不使用甲醛含量高的产品。

聚氨酯:(1)采用水性聚氨酯,避免了有机溶剂的可燃性和有毒性,而且减少或消除了聚氨酯固化过程中有机溶剂挥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由于水性聚氨酯以水为介质,具有不燃、气味小、不污染、节能、操作加工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关注。(2)改变合成工艺,后处理工艺,减少VoC排放。(3)寻找新的环保溶剂。

皮革:(1)筛选出适当的化工材料和配方。(2)了解供应商提供的化工材料性能,在采购原料时应要求供货方出具产品中甲醛含量合格的证明。(3)使用在实践中证明有效的甲醛清除剂。(4)加工过程中,应使用绿色环保的甲醛替代产品,在操作工艺后期,不使用甲醛含量高的产品。问题:替代品少,成本高。

6.2.4iV型粘胶剂的防治

粘胶剂:(1)开发水性胶粘剂,它以水作为分散介质,无毒、无污染。(2)采用热熔型胶粘剂,不含有机溶剂。(3)胶粘剂使用后处理过程,尽量使VoC挥发完全。(4)寻找毒性小的溶剂,作为替代品。

附着力促进剂:(1)寻找毒性小的溶剂,作为替代品。(2)后处理过程尽量使VoC挥发完全。

7结论

汽车内空气污染问题与每个人休戚相关,它关系着每个人的安全,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政府法规、汽车制造商、消费者应共同行动起来。除了消费者提高自身环保健康意识,积极关注如何治理汽车车内污染问题外,有关部门应尽早颁布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要求”,使得执法部门有法可依。另外汽车制造商也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生产出低毒、无毒,让广大消费者满意的产品,为广大驾乘者提供真正便捷、健康的交通工具,不再受车内空气污染的困扰。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环境保护部.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要求征求意见稿[m].北京,2008.

SamplinganalysisofVehicleVolatileorganicCompoundsandtheControlStrategyforVoC

ZhangJian,ChenLinxun

(Southeast(Fujian)automobileindustryCo.,Ltd.,Fuzhou350119,China)

塑料污染治理方案篇7

污染之痛

曾经每天有数千吨废旧塑料进入文安

在文安县赵各庄镇会议室墙上,一块“河北省塑料之乡”的铜牌,记载着文安塑料清洗行业昔日的辉煌。镇党委书记张其珍说,两年前,每天有上百车数千吨废旧塑料从京津运入文安,全县塑料清洗户有3785家,上万人从废旧塑料清洗中“淘金”。

经过30多年发展,文安塑料产业链条不断延展,运输、分拣、加工、销售,塑料清洗设备的制造、销售、维修……全县8个乡镇上百个村街从事塑料及相关行业,从业人数超过10万人。

但塑料清洗行业的发展,却对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清洗的废水乱排乱放,剩余的废旧垃圾随意焚烧,村里村外的坑塘全部变成了死水坑、臭水塘;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焚烧塑料的刺鼻气息,令人作呕,漂浮在空中的塑料沫粘到衣物上,一摸一手黑。

“几乎每天都有群众到县环保局投诉举报,要求取缔塑料清洗。”同废旧塑料清洗污染打了十几年交道的文安县环保局副局长杨永安说,一些村街因塑料清洗污染造成的邻里纠纷不断,塑料清洗户和其他群众的矛盾日益尖锐。

很多富裕起来的家庭,搬离了原住村庄;走不了的,也尽量不再饮用自来水,桶装水在赵各庄镇成了畅销货……

废旧塑料清洗行业的环境污染,如同一块巨石,压在文安县各级干部心头。2000年之后,文安县曾下大力气整治,但终因阻力巨大,数次整治行动最终不了了之。

“废旧塑料清洗整治牵涉面广,极其复杂。”文安县委书记李克良说,一小部分人违法违规致了富,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却被污染,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转型之痛

塑料清洗户抵触:不干这个干啥?

文安塑料清洗行业何去何从?靠拼资源消耗和污染环境换得发展空间的传统产业,该如何突出重围?

痛下决心,壮士断腕。2011年7月,一封《致全县清洗塑料经营户的公开信》,拉开了文安县废旧塑料清洗行业转型升级的帷幕。但这次会不会和以往一样虎头蛇尾草草收场?

当时就连外界都认为,文安县抓塑料清洗规范整治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财政收入会受影响;塑料清洗户的钱袋子瘪了,维稳的压力增大;帮助塑料清洗户转型还要投入大笔资金……

等待、观望、疑惑中,公安、交通、环保等六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昼夜清查违法废旧塑料运输车辆,从源头卡住污染源入境;各乡镇、村街党员干部带头拆池断电,数千台塑料清洗机被拆除……

虽然大多数群众都拍手称赞县里的果断决策,但塑料清洗户们抵触情绪严重。赵各庄镇尹村党支部书记邓大栋清楚地记得,当他传达县里塑料清洗行业整治方案时,全村150多个塑料清洗户中只有一个党员表示支持,连他这个村党支部书记那时都想不通。

李各庄村的党支部书记沈国岩,开座谈会时当场就和县领导争执起来:“干塑料清洗大家轻车熟路,不干这个干啥?”老沈的话,道出了众多塑料清洗户的困惑:放下“塑料碗”干别的,没门路、缺资金、少技术,乡亲们能干吗?

两年过去,邓大栋、沈国岩和乡亲们都想通了。“文安是滞洪区,一旦发生分洪,坑塘河渠中污水就会倒灌机井,污染饮用水源。再不彻底根治废旧塑料清洗行业的污染,也许有一天全县人民连一口干净水都喝不上了。”沈国岩说,县领导和清洗户代表、村街干部座谈时的这番话,让他惊出一身冷汗,从心里认可了整治行动的重要性。

帮助每一个塑料清洗户找到致富新门路,成了文安各级各部门的共同任务。帮资金,他们为300多个塑料清洗户发放财政贴息贷款1600多万元,支持乡亲们自主创业;帮门路,有关部门编印3本《创业项目集锦》,筛选出300个适宜当地的致富项目;帮技术,县里先后举办了35期培训班,1800多人接受了免费技能培训……

见到大留镇西店村的蔡卫东时,他和妻子刚刚从天津静海县拉回了一车铜料。2011年拆掉塑料清洗设备后,几经琢磨、外出考察,老蔡最终干起了铜线拉丝。创业两年,老蔡没少摔跟头:从江苏高薪聘请了师傅,却找不到客户;买原料时被骗,拉出的铜丝成了废品……如今,老蔡的新企业终于慢慢走上了正轨。

万事开头难。尽管困惑、迷惘,但越来越多的塑料清洗户像蔡卫东一样,重新寻找发家致富门路。

新生之路

放下“塑料碗”,还能不能致富?

李各庄村村南的一片空地上,几个大棚正在拼装钢架,沈国岩正和县农业局局长唐国生通电话:“嗯,就定了种猪苓了。”沈国岩告诉我们,为帮助想搞高效种植的塑料清洗户寻找项目,县农业局带着村街干部多次到山东、承德、保定等地考察。最终,李各庄村确定了种植中草药猪苓项目,决定闯出一条新的致富门路。

董村管区南大有村村北,夏书槐正和妻子在大棚中忙着采摘平菇。在县里培训半个月后,老夏用5万元贴息贷款和借来的钱,在原来的清洗加工场地上建起了4个蘑菇种植大棚。

“县里请农科院的专家教我们种蘑菇。我搞这几个大棚,管区的干部也没少费心。”转过头,夏书槐对董村管区副主任李鹤亮说,眼下的难题有两个:一是蘑菇种植户太少不成规模,没有菜贩到地头来收;二是贷款期只有3年,希望再长点。

“为支持清洗户转型,县里对每个蔬菜大棚补助了1000元。管区还在这里规划了绿色蔬菜基地,很快也要启动了。”李鹤亮的话,让老夏两口子非常高兴。

放下“塑料碗”,乡亲们开始努力寻找新的致富门路。还端着“塑料碗”的,也有了新变化。东都废旧塑料加工基地内,西牛村的王国祺找到了“新家”。他租下了一个600平方米的清洗加工单元,继续干着废旧塑料清洗加工行业。这里,清洗废旧塑料污水实现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为帮助塑料清洗户转型升级,文安县建设了废旧塑料加工基地。如今,基地一期65个单元已全部有了加工户。尹村的邓胜利干了30年废旧塑料清洗,在这里他和王国稹成了邻居。几个月下来,他算了一笔账,觉得还是在加工基地干更合算,“虽然成本比过去增加了一些,但生产稳定,没有了污染,收入有保障”。

斩断污染,文安塑料产业升级的步伐在加快。

塑料污染治理方案篇8

   1.1化肥污染

   大量施用化肥且施用结构不合理,造成土壤板结,而且大量施用的化肥得不到吸收,随灌溉和降水流失,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化肥中的氮元素等进人大气后,增加了“温室气体”,导致温度升高;其次是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水草繁生,许多水塘、水库、湖泊因此变臭;再者表现在破坏了土壤的内在平衡。

   1.2农药污染

   当前,农药在环境及农副产品中的残留现象日益严重。一方面在施药时药剂的挥发或农药厂生产时排出的废气,对大气的污染是显而易见的;其次一些农药又通过各种途径污染水源、水生物,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饮用水源。另外,农药也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再者,一些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农药的大量使用和不合理使用,使农产品所含的各类有害物超标,直接对人体和生命安全构成危害。

   1.3农作物秸秆对环境的污染

   作物收获后产生大量秸秆,尤其是城区周边的农村,收获季节大面积、大范围焚烧以玉米、水稻、小麦秸秆尤为严重。焚烧秸秆后产生的烟雾遇到障碍便会滞留在空气中久久不散,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微尘增加,严重影响周边城市环境及空气质量。

   1.4塑料农膜污染

   就我们南谯区而言,我区每年农地膜使用量在282.5t,地膜覆盖面积在4133.33hm2。每年能够回收的141.25t,还有50%的农地膜残留于土壤农田中。农用塑料薄膜主要有用做地膜的聚乙烯膜和用于温室及塑料大棚的聚氯乙烯膜,无论那种聚烯烃类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极为难解,在土壤中可存在200~400年。

   1.5畜禽类便的污染

   诸如据统计南谯区2012年畜禽养殖业生猪出栏达13、8万头以上,家禽400万只、其他畜牧业(如:牛、羊等)养殖量也具有相当规模,畜禽养殖收入占全区农业生产总值30%。在大力推进畜禽养殖的过程中,由于规划布局,科学指导、污染防治方面仍然存在严重不足,衍生出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现。一方面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的化合物进入土壤后,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另一方面,患病或隐性带病的畜禽会排出多种致病菌和寄生虫卵,影响人类和畜禽健康。再者,当前畜牧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各种微量元素添加剂和生长激素,如畜禽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对植物生态及人畜都会造成伤害。

   2农业环境污染防治

   2.1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农业环保意识环保部门和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季节情况,送科技下乡,大力推广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及农业的合理使用。一方面要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作为当前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积极组织土肥专家和技术人员深人田间地头,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内容,开展现场土壤养分快速测试,让农民真正掌握科学施肥的技术。其次各级农技部门应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工作,及时向农民当地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信息,指导农民及时有效的施药,建立统防统治管理制度,合理、有效地使用农业进行预防,并大力提倡使用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减少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危害。

   2.2加强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实施农业“白色回收工程”,制定相关回收奖励制度,做好废弃膜的清除、回收工作,同时逐步开展易降解膜和各种专用膜的示范推广,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其次是禁止焚烧秸秆,大力推广秸秆还田、过腹还田、秸秆气化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及沼气池的建设推广利用,减少随意焚烧所造成大气污染,以实现产品绿色化、废弃物资源化、收人持久化。

   2.3加强农业投入品行政执法力度农业行政有关执法部门认真抓好肥料、农药市场及其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严查未取得登记证、无登记证或假冒登记证的肥料以及质量不合格的肥料、农药,突破对农资质量案件查处的瓶颈,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对较大规模的批发商进行重点监控。

   2.4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在广大农村推销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普及和推广沼气池建设,利用人畜粪便和作物秸杆等废弃物资源,生产沼气燃料和沼液沼渣等高效的有机肥料,带动养殖业和绿色、无公害种植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拓展生物能的开发渠道,积极实施秸杆颗粒燃料、秸杆气化等工程,延伸农业产业链,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塑料污染治理方案篇9

关键词:塑料;污染;危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F76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2

一、塑料的定义及认识

塑料是一种以高分子量有机物质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它在加工完成时呈现固态形状,在制造以及加工过程中,可以借流动来造型,又可称为高分子或巨分子,也是一般所俗称的塑料或树脂,可以自由改变形体样式。是利用单体原料以合成或缩合反应聚合而成的材料,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的。

二、塑料工业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中国塑料工业经过长期的奋斗和面向全球的开放,已形成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与钢材、水泥、木材并驾齐驱的基础材料产业,中国塑料工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尤其是近五年来,我国对塑料制品的需求成稳步发展,并且在2013年,需求量急剧增长。

三、塑料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作用

1.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蚀能力强,不与酸、碱反应。不少塑料制品在工业、农业方面用来存放各类液体、固体,较好的稳定性使得塑料在化工、农业方面广泛应用。

2.塑料制造成本低。塑料的原料主要是石油的附属物,原料广而便宜。外加生产过程简单,相对于铁制品要便宜的多。

3.耐用、防水、质轻。塑料性质比较稳定且几乎不与其它物质反应,因此较耐用,另外,密度相对小,材质轻,例如生活中常用的水管、水桶等。

4.容易被塑制成不同形状。塑料受热后会变软,易于融化,因此便于加工成各类形状,例如各类玩具、生活用品等。

5.是良好的绝缘体。塑料加工后,不少被用来包裹铜丝、铁丝,制成电线、电缆等。

6.塑料可以用于制备燃料油和燃料气,这样可以降低原油消耗。垃圾塑料回收后在化学反正且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又可以形成石油的附属物,用于制造燃气燃油,循环利用。

四、相公镇塑料回收初加工带来的环境污染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相公镇可以说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专门进行塑料回收并进行初加工的地区之一。在2000年左右开始只有数家小型回收加工场,随后没几年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出现。2003年左右,当地政府为了便于进行管理,划地接近五百多亩建立工业园区,之后将分散在各村镇的工厂迁入工业园。现如今已经拥有大小数百家塑料回收加工厂,超过近万多人直接或间接在从事其生产加工。巨大的利润空间,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随之而来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塑料回收加工,其主要的污染环节主要在粉碎和燃烧阶段。各种塑料按照性质进行分类之后,需要在水的冲洗下,在粉碎机中进行反复粉碎。由于不少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用于存放化学液体,石油类产品,医用药品,农药等等。因此在进行粉碎时,往往需要加入大量的工业洗衣粉,漂白剂进行漂白。多种化学成分进行混合,使得排除的污水都成为含有各种毒性物质与刺鼻的味道,污水颜色各异,红的、白的、黑的,着实令人触目惊心。由于工业园在初期建设时,根本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所以污水直接被排入江河,池塘,甚至污水一度流淌到江苏省。肆意的排放污水,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利润,但是污水所带来的污染确实触目惊心。具体表现在:

1.对于地下水的污染。由于该地区地处平原,排除的污水在春冬季节很难流通,因此大量污水慢慢渗透地下。从地下抽取的水中含有大量沉淀物与轻微的刺激性味道,连烧开的白开水也含有不少沉淀物。

2.对于农业、养殖业的污染。该地区农业产品主要为小麦,水稻,尤其水稻种植往往需要大量的水。因此大量的地下井水与池塘污水被用于灌溉农作物,导致农作物减产或者毒物质积聚植物体内。之后被食用、饲养牲畜,多余的农产品被销售到外地。人、牲畜食用了这种大量被污染的粮食,导致其身体慢慢积累了毒物质,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对于水产养殖业。不少水产品中毒之后,并未被掩埋或者焚烧,而是以低价进入市场。“吃鱼吃出塑料味“成为当地见怪不怪的事情了。

3.对于土壤的危害。许多塑料制品在回收之前,不少用于存放化工、医药、农药等固液体。企业为了便于加工,直接将剩余液体倒入江河或者厂区周围闲置的土地上。带来的危害是要么该片土地寸草不生,要么种植的农作物产量低,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于是越来越多的农田被卖掉建厂或者造成大量的土地闲置,如此循环导致可以耕作的农田越来越少。

4.对于空气的污染。大量的塑料制品在生活中广泛用于包裹种金属,例如电线。厂家在收购之后,不是进行分割,而是将其进行简单的燃烧,取出金属制品。塑料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刺激性物质,并发出浓烟、黑色粉末,导致流泪、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在春夏季节,温度较高,燃烧的气体甚至让人无法呼吸。

5.对乡村村容的影响。塑料在分拣之后,有一部分没有价值,直接被用来填埋或者随意倾倒入干涸的河沟或者池塘,污染地下水。此外春秋多风,到处都可以看到飘落的塑料袋、包装袋。另外夏季雨水来临,使得不少河沟被堵,许多垃圾被冲到马路或者农田里。

严重的污染,最终的危害还是人类自己“买单“。据调查,近年来个别村子出现不少癌症患者,年龄从六七十到四五十不等并有趋于年轻化的趋势。不仅如此,对孕妇的伤害更是不容小觑,甚至出现了畸形儿。

五、塑料制品回收初加工污染治理对策

1.政府建立污水处理设备,以及建造烟雾净化设施。一个对水资源和空气具有严重污染的工业园没有污水处理设备,可是说是,发展战略上的严重失误,是规划阶段的严重失策。

2.政府须加大监管力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非法排放污水以及燃烧塑料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由此,因此政府必须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3.政府引进或扶持新产业以取代塑料产品加工。政府应该鼓励当地百姓改变以塑料加工为支柱的经济,给予其他污染小或者无污染的项目来自土地或者资金上的帮助。

4.整顿散布在个村镇的加工场,全部迁入工业园内。将散落在各个村镇的小企业统统迁入工业园或者封查,对所有的加工场全部进行统一规划,减少污染的面积,尽可能的不让污染再次扩大化。

5.对厂业主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发放环境保护以及不安全塑料加工带来危害的小册子,讲解塑料污染对生态,生存,尤其对儿童、老年人、孕妇带来的严重危害。

六、结论

幸运的是,当地年轻人很少有在从事这一行业,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欣慰。至少,人们开始懂得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生存带来的巨大灾难。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证我们持久的生存下去,才能使得我们的后代健康发展。切勿因为眼前的利益,而毁灭了我们的未来。塑料污染带来的危害,伤害的不仅仅是一代人更是子孙后代。目前对于该污染的整治办法还未有一个满意的措施。总之,人们应该减少以塑料加工为主的经济支柱进而发挥当地土地、交通优势转变企业结构或者政府加大环保设施的投入,尽量减少污染。

参考文献:

[1]北京塑料研究所.塑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

[2]段宁忠,徐玲秀.塑料配方设计及应用[m].中国石化出版社,1995(5).

[3]约翰.沙伊斯.聚合物回收——科学、技术与应用[澳].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

[4]李乔军,丁浩.塑料配方手册[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

[5]谢峰.中国废塑料污染现状和绿色技术[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塑料污染治理方案篇10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育绿色化学和谐社会

早在200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同志在一次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详细阐述了和谐社会的总体特征,那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作为学校教育,我们面对的是和谐社会中的一员,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也处处渗透着和谐社会的音符。特别是高中化学教育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倡导“绿色化学”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

“绿色化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绿色化学”又称为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和清洁化学。“绿色化学”是指以绿色意识为指导,研究和设计环境负作用没有或尽可能小的,并在技术上、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与化学过程。其核心是利用化学知识和技术预防污染,从源头消除污染,避免或减少废物的产生。“绿色化学”的目标是研究与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无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各环节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的工艺。“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在始端就采用实现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因此它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实现防止污染。高中化学课程在“资料卡”、“拓展视野”、“活动与探究”等栏目,以及选修《化学与生活》中由浅入深地渗透着“绿色化学”的知识。

一、化学反应的绿色化

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合成效率就成了当今化学研究中关注的焦点。合成效率包括两方面,一是选择性(化学、区域、非对映体和对映体选择性),另一个就是原子经济性,即原料分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化为产物,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变为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弃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高中化学教材对原子经济性涉及得较多,也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工作者在设计合成路线时,要减少“中转”,更加经济合理地利用原料分子中的每一个原子,减少中间产物的形成,避免副产物或废弃物的产生。

例如:通过两种方法均可制得硫酸铜:

方法1:铜屑在空气中灼烧后,在加热条件下与稀硫酸反应。

方法2: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从原料利用率、环境保护等角度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二、采用无毒、无害并可循环使用的新材料

工业化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新材料,它们在不断改善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生活废物,使人类的生活环境迅速恶化。为了既不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又不破坏环境,研制并采用对环境无毒无害又可循环使用的新材料出现在高中化学教材中。以塑料为例,包装上使用的塑料,打开包装后即被抛弃,这些塑料废物破坏环境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掩埋它们将永久留在土地里中,焚烧它们会放出剧毒,造成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研制可以自然分解或生物降解的新型塑料。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上网查到目前国际上已有一些成功的方法,例如:光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且前者已经投入生产。光生物双降解塑料研究是我国“八五”科技攻关的一个重大项目,正在研究开发中。学生对生活中使用过的可降解饭盒,以及一些产品的可降解塑料包装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立了研究小组,开展调查和研究工作。学生在学习中既增长了知识,又关注了环境问题、社会问题,以积极的态度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三、对环境的治理从治标转向治本

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资源量不足,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产业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高中教材在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内容中反复提到:我国的大气污染严重,属于煤炭型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此外,还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这些污染物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不经过肝脏的解毒作用,直接由血液运输到全身,可以造成慢性中毒、急性中毒甚至致癌。河流、湖泊等水体也会被污染,对人体健康直接或间接造成严重的危害。建立“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出发,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我们对环境的治理可以从治标转向治本。

这样的案例在高中教材中随处可见,2010年“节能减排”也进入我们的课堂。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教育学生用“绿色化学”的知识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社会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物质的使用和产生,甚至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更大的财富。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稳定发展的需要,是我们每个人努力的方向。以“绿色化学”的知识和理念引领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中作出特殊的贡献,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宋心琦.化学的明天.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60-62.

[2]汪朝阳.绿色社会・绿色化学・绿色观念.

[3]省略/col2004/chemistry/col/2001/c01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