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3:28

生态文明的意义篇1

什么是生态德育

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全体人民的清醒认识与自觉参与。这又依托于全体国民的生态意识培养。生态德育是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客观需求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从而成为新世纪德育的创新主题。国内学术界关于生态德育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早涉及生态道德教育的文章是杨学良发表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应该重视生态道德教育》。作者在文中指出,生态道德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至关重大,只重视社会道德而忽视生态道德是一种偏狭的伦理观念和短视的教育观点。[3]之后著名学者鲁洁在其《试述德育的自然》一文中指出,鉴于生态伦理学主张从生态科学以及道德意识领域来寻找限制和禁止人类某些行为的根据,从而提出“自然道德”、“生态良心”等概念,并认为人类的“善”的概念应当扩展,如果从一种伦理理论不包括人与自然的规范就不算是完善的伦理的观点出发,学校德育面临着道德、伦理学领域发生的新变化,从而必须重视学校德育所具有的自然的发挥,来培养和塑造具有完善伦理的下一代。[4]文中所指的学校德育的自然的发挥,实际上指的就是要进行生态德育。1998年、1999年刘惊铎,王磊两人分别在《教育评论》第五期和《河东学刊(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五期上发表了《生态德育及其跨世纪意义》与《生态教育: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两篇文章。文章中首次提出生态德育的概念,并对于什么是生态德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作者指出,所谓生态德育,不是生态伦理学,也不是生态道德,而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新德育观。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这个界定比较全面地对生态德育进行了概括,它将生态伦理学与生态德育区分开来,从而也将生态德育与生态道德区分开来,明确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到德育的视阈中来,指出了生态德育的理论基础就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伦理学观点;生态德育的目标则是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德育视阈下的生态道德教育即生态德育,拓展了德育的范畴。可以说,以往的传统德育都属于“人际德育”。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曾经这样说道:“在缺乏觉悟的情况下,义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要把社会觉悟从人延伸到土地。”[5](p199)“土地伦理观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严重后果的障碍,是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教育和经济体系是背离,而不是朝向土地意识的。”[5](p212)正如利奥波德所认为的“土地伦理的进化是一个意识的,同时也是一个感情发展的过程”一样,生态德育的目标就是要实现道德情感从人际关系拓展到人与自然关系中。传统人际德育是从把自然界作为征服对象观点出发,仅仅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处理及一切行为方式纳入人际道德规范的制约中,要求人们体现出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和与人为善的态度,但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则单方面地为人类的思想行为辩护。而生态德育则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道德规范约束的范围内,要求人们在建设自己家园的时候,不能仅仅把科技、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标杆,更要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道德关系作为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在“横向比较、纵向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它以一种更为宽阔的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6]。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生态德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

生态德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1.生态德育促进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其别强调“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原因就在于,生态文明观念属于思想意识层面的范畴,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会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党的十报告再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更加清醒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生态文明意识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法律意识、生态道德意识等。西方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也说明加强生态德育的重要性。在20世纪50-80年代,尽管加强了环境保护的科技投入和环境立法,暂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得发达国家的环境状况普遍得到好转。然而,到80年代末,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虽基本得到解决,但全球环境问题却并未好转反而越来越恶化。这说明:“割疮疗毒的办法只能解决一时一地的问题,却并不能使之全面好转,环境问题必然潜伏着更深层次的内因,而不仅仅是单一的、科技不完善的问题;面对它,任何人想独善其身是徒劳的。这个内因就是人的生存价值观问题,透视环境问题须有人文视角。”[7]这里所指的更深层次的内因,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即思想意识层面的培养问题。《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不可少的。”[8](p92)通过生态德育,培养人们新的环境价值观和对待环境的态度,促进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在动力和生态文明观念的养成,弥补以往人们往往注重环境保护的硬件投入而忽视生态德育的软件投入的缺陷,并且纠正以往只注重工程建设的推进而忽视生态价值观念和态度的正确引导、忽视培养和发展保护环境的伦理精神的误区,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和动力。

2.生态德育促进社会公德意识养成,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更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公德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以及国民素养的提高。社会公德意识意味着现代社会公民意识的养成,它是调整公共生活关系,维护公共生活安全的基石。社会公德意识“能够改善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气氛,弘扬社会正气,为人们提供健康、文明、礼貌、有序的社会生活,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完善人们的生活氛围”[9]。现代社会离不开社会公德意识的养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社会的健康运行必须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公德意识。然而,我国自传统社会以来,一直就以重私德而轻公德为显著特征,社会关系中更加强调私人的道德而非公德,因而人们的公德意识淡薄。公德的约束力相比较于私德也显得十分微弱,“就像格兰亨姆的公律,坏钱驱逐好钱一般,公德心就在这里被自私心驱走”[10](p25)。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部宪法中几乎都不例外将社会公德内容包含在内,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国民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已经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生态意识薄弱实际上就是公德意识薄弱的体现,从大至生态环境污染事件的频频发生,小至人们乱扔垃圾,破坏公物行为,都表明国民公德意识的缺失。生态德育是基于人际道德规范之上要求人们形成人与自然道德规范的一种实践活动,它要求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实际上恰恰是促进了社会公德意识的养成与提升,从而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良好的德性基础,从而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贯彻实施。

生态文明的意义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报告提出,未来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在科学发展理念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创新,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的科学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原始文明历时百万年,是人类完全被动接受自然的阶段,对自然没有伤害;农业文明历时几千年,是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探索、初步开发的阶段,对自然造成小的伤害,多数情况下自然可以自行修复;工业文明历时几百年,是人类社会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阶段,对自然造成大的伤害、损害和破坏,许多方面已经难以修复。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了从未有过的经济奇迹,积累了巨大物资财富。但是,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灾害频发。传统工业文明,让生态环境付出惨重的代价,无法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更不是人类文明的最终归宿。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新世纪里党中央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新理论,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在党的十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来突出强调。总书记指出,“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阐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个重大发展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它有利于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生态文明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党的十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很有远见、很有深意的重大战略举措。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强调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子孙后代的事情。”“富裕了,发达了,最后追求什么?文明指数还离不开生态,离不开天更蓝,水更绿,绿水青山。”基于严峻的形势,十把生态文明作为整体布局和战略层面,不仅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而且单独成篇,融入各方面、贯穿全过程,而且把“生态文明建设”正式纳入中共。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必将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又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其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先导,社会建设是归宿,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建设生态文明,注重节约资源,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举国上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国近半数的省份积极开展了生态省(区、市)创建活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喜人。但是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下大力气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把生态文明融入和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方面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环境保护的新任务,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关系到人民的长远发展。十报告指出,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是:“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我国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消耗高,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资源约束趋紧。国家能源研究中心的数据表明,每创造100万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国的能源耗费是美国的2.5倍,是欧盟的5倍,几乎是日本的9倍,十年来的资源消耗已经超过了过去三百年的资源消耗总额。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森林减少导致土壤流失、水灾频繁、全球变暖、物种消失等。环境污染提高了生产成本,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到15%,严重影响着人民的健康代。我国生态系统退化,森林锐减、气候变暖、荒漠化扩大,草原退化,产生大量的生态灾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健康之源。我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制约因素之一就是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总之,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延续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贯穿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我们相信我国一定能在建党10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建国10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2、《十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3、《中国共产程学习读本》,红旗出版社

生态文明的意义篇3

【关键词】保护;林业;生态文明

在近几十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在积极倡导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大大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最终实现我国环境保护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目标。而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却是不可或缺的。

1生态文明的内涵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以及冰山融化等各类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了各国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人们也更加关注自身所生活的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世界人民最高的呼声。生态文明通常是指人们在生存的过程中,主动性的对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优化与不断改善,从而构建一个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加和。从整体上来看,生态文明是至今为止最高的一种文明形态,而这一建设内容明确提出了人们对大自然所应持有的态度。站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角度来讲,生态文明是我国悠久历史发展过程中多种文明的结合与发展,而其文明程度也必然高于其他文明。

2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林业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重要主体部分。林业肩负着以生产生态产品与物质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任务,同时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施者之一。也正是因为林业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林业建设与林业保护等工作,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速度是非常必要的。人们习惯将森林看做是地球的肺部,而将湿地看做是地球的肾部,由此可见,森林与湿地是林业发展的两大主要内容。众所周知,湿地与森林在地球上的占地面积是十分广泛的,充分利用起这一优势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可行的。

3实现现代林业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加强农民的培训工作

我国很大一部分林业都处在农村与山区,这就使得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培训显得非常必要了。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知识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人民全面素质的发展,从而为我国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发展严重落后问题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不仅如此,实施这一对策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增强农村人民的农林观念,扩大其相关技术理论的知识面,从而更加容易的接受新鲜事物。

3.2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

构建健全的林业生态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林业技术推广的已有规范,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这样一来,相关政府部门在进行林业推广以及相关活动中便可以有“法”可依,从而为这一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规则基础。加大对平原绿化的发展与保护力度,对平原地区进行绿化的最主要的两大目的就是搞好生态环境和获取经济效益,而同时这两大目的也是其背负的任务,因此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也应充分认识到平原绿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将平原绿化提起应有的重视,并将其放在合适的高度。除此之外,将林业生态体系加以健全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林业的工作质量,同时还能进一步增强其可靠性。

3.3农业的发展要结合实际

任何事物,不论是企业还是国家,要想实现发展就必须要结合实际,而林业的发展亦是如此。在现代社会中,建设绿色生态环境是人民和政府的共同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学科知识,需要各个方面的人们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目标。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其自身的发展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从自身发展现状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自身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内提出并实施针对性的改善策略,从而加快自身与我国林业的发展。在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将我们的居住环境同大自然进行融合,最大限度的做好林业建设工作,为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做出贡献。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林业不仅仅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它还是连接国内林业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两者之间的重要桥梁。所以,我国中央政府部门与基层政府部门都要提起对林业的重视力度,并加大对这一方面的投入力度。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还要在林业发展中配置足够的工作人员,并不断对其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其自身的全面素质,从而为林业的发展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玉奎.关于荣昌县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重庆林业科技,2013(1):38-43

[2]浦绍仁.城市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7):163

生态文明的意义篇4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背景条件解读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初探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及其演进概观十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探究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诠释中国共产党“淡泊名利”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思想纯洁性建设及其借鉴意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探析中国共产党凝聚力形成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中国共产党对党建思想的形成发展探析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建设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试论中国共产党的忧民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服务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历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及其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及其时代意义试论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建设古田会议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意义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4]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n].人民日报,2004-3-11.

[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生态文明的意义篇5

关键词:文明生态村,建设,意义,问题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所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具体标准,而且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推进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把农村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起来,提出了保护自然环境,创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创建文明生态村对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

1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意义

1.1创建文明生态村对促进现阶段城镇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目标之一。创建文明生态村进一步促进了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并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1.2创建文明生态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创建文明生态村不仅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了人与自身、人与人的和谐,而且还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达到了“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管理民主”的目标[2]。文明生态村建设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在创建文明生态村的过程中并在不断地完善农村基础公共设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农村发展的新环境,同时,在创建文明生态村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强对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宣传教育,加速了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并培育了新时代的新农民,并且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总之,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是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的有效载体,是一场伟大的乡村革命,是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探索,但对于如何建设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1.3创建文明生态村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之一,并且“脏”“乱”“差”等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所存在的重要的问题[3]。

2创建文明生态村存在问题

2.1人们对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意识不强

创建文明生态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实现农业现代化有重要的意义。群众是文明生态村建设的主体,因此需要全社会人民的参与,但是包括许多群众、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人,特别是一些部门的领导对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意识不高,并未起好带头的作用。

2.2创建文明生态村的资金投入不足

在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中,虽然政府制定了很多的惠农政策,强调有关涉农部门在资金、项目方面加强协调、集中向第一批创建村倾斜,但由于具体措施不到位,与创建活动联系紧密的各项专项资金使用较为分散。财政在“村村通”、绿化、沼气建设等方面也有诸多补贴,但资金投入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4]、[5]。

创建文明生态村中通水、通路、通电、改厕、改圈和建设生态家园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取消了农业税,乡(镇)村两级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于行政拨款,这些经费主要用于支付行政人员的工资和日常工作的运转,不可能再向城镇或村庄的建设进行投入。

2.3村庄规划不够规范

相关的专业的规划部门专业人员少,导致相当一部分的村庄规划没有按规定程序进行实地勘查和论证。虽然一些已创建的村制定了相应的村庄建设规划,而且进行了实地勘察和论证,但由于受资金不足等各方面的制约,在制定规划时也是着眼当前的多、考虑长远的少,普遍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

缺少科学的农村规划既不利于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将拉大城乡之间差距,农民占有的社会资源会越来越少,不利于和谐发展。

3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建议

对于创建文明生态村不仅内涵丰富、工作繁杂,而且涉及面广,所以需要精心组织,不断地加强政府对其领导,才能加快文明生态村建设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6]。

3.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百姓对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提高宣传力度,努力转变群众思想,进一步加强群众对创建文明生态村的认识,努力做到“四个讲清楚”,即:把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讲清楚,把创建内容、途径、方法讲清楚,把农民群众创建活动中的责任和义务讲清楚,把各级各部门的帮建政策讲清楚。

3.2开辟渠道,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创建文明生态村投入

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投资机制,坚持以国家、集体和个人投资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是以地方和群众投入为主,国家扶持为辅。争取国家水保专项资金、扶贫资金、林业建设资金、生态建设资金、农业开发资金和地方财政等多方面资金的投入,并加强资金管理,建立责任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广大农民自主创业[7]。

3.4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

建立文明生态村的示范区,制订完善的文明生态村的总体规划,把文明生态村建设与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紧密的结合起来,提出可行性的治理办法和相应的有效的政策措施。

抓好文明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发展生态农业的新技术,努力提高示范区建设的科技含量,认真做好一批样板示范工程。

3.5发展循环经济[7]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并力争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推广资源再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大力发展绿化工程,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乡村空间结构,创造良好的农村发展环境[8]

通过政府及其他方式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对村庄的规划指导与建设,加强对百姓的集中式的管理,以改善整体的农村生活条件及面貌,统筹安排好、建设好农户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及公共福利事业等场所设施,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增长。不断的整合农村的资源,如人力资源、闲置资源、社会资源、管理资源等,努力打造农村发展新格局。

参考文献:

[1]杨文会,邵玲丽文明生态村建设对促进现阶段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J]

[2]李翠竹,论生态文明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9(1):8–11

[3]黄国勤,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6-229

[4]徐立敏,彭克明,赵宏伟,现阶段农村文明生态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25,1856

[5]佘黎,双华军,生态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新思维[J].甘肃农业,2006(2):37-28

[6]尹慧英,关于赴承德、秦皇岛考察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报告[J].黑河学刊,2008(1):60-63

[7]邱卫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广场,2008:70-72

[8]沈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初探[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7:11-15

[9]尹正江;李颜,文明生态村建设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09(2):8-9

生态文明的意义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2)12-0026-03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在中央文件中的相继提出,理论界掀起了研究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新一轮热潮,大量成果纷纷涌现,新提法、新论断陆续进入读者视野。在诸多新观点中,社会主义文明体系(或文明系统)是其中之一。在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类型日益增多的基础上,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概念并作出初步探索。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提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为科学社会主义增添了新鲜内容。

一、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文明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从改革开放初期“两个文明”的提出到党的十七大“生态文明”的提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经历了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演进过程。

1.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初步形成。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十二大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初步形成的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理论上的创新如同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一样拉开了序幕。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两个文明的概念,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979年在庆祝建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这是我们党的文献第一次使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概念,它开创了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历史篇章。1980年,邓小平在题为《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2]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高度的精神文明。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再次阐发两个文明的观点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了全面的论述。两个文明的提出,标志着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已具雏形。

2.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发展。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大发展时期。党的十二大以全面揭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载入史册,十二大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铺开,全方位的改革如荼如火地进行。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也取得大发展。这一时期,尽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高频词,两个文明的观点日益深入人心并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但是诸多文明形态的提出,尤其是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政治文明使得两个文明的观点开始动摇。

之所以说这20多年是文明体系的大发展时期,具体表现在:一是政治文明的提出。政治文明最初被看成是精神文明的范畴,然而理论界对此一直持有异议。早在起草十二大报告时,有专家学者就不赞成把民主政治方面的内容划归在精神文明之中。1983年,王正萍教授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必须和当前我国的现实紧密结合》的论文中,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但这一提法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理论界的重视。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又有学者陆续提出政治文明这一概念。总的来看,2001年之前,理论界对于政治文明的探讨比较冷清,成果较少。2001年,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3]这是我们党第一次使用“政治文明”这个概念。2002年他又在“5.31”讲话和党的十六大报告上进一步提出政治文明。党的十六大通过决议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一次载入修订的新。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在党的文献中和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构的重大发展。二是生态文明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问题引起全球高度重视,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发表了纲领性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90年代,世界环发大会的召开、《里约热内卢宣言》的发表、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策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普及,等等,真正拉开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序幕。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理论界对生态文明的研究陆续出现,纵观整个90年代,关于生态文明方面的理论成果,不论是质量上还是数量上成绩都比较突出,其中不乏精品力作。三是其它文明形态的陆续提出。除上述两种文明形态外,制度文明、法制文明、商业文明、社会文明、生育文明、人口文明等的提法也进入读者视野,极大地充实了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内容。

3.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成熟。从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到十七大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走向成熟阶段。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命题,自那以来,和谐社会、社会建设成为理论界研究的新领域和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一些眼光敏锐的专家学者提出了社会文明(这里的社会文明指的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对应的、狭义上的概念)这一新命题。学者们认为社会文明也是人类文明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目标之一和题中应有之义。《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刊发肖君和《一种非常重要的文明——关于“社会文明”的思考》一文,该文可能是理论界最早提出社会文明的论文。2007年于建荣出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这一专著。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提出使得人类社会的四个基本形态齐备,标志着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相对成熟。

4.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七大以来,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文明体系进一步发展:一是在党的十七大上,我们党顺应历史潮流,把生态文明首次载入中央正式文献中。十七大以来,理论界掀起了一轮研究生态文明的新热潮。二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走向深入。近年来,学者们见仁见智,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和侧面,就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中“社会”一词的涵义,社会文明的概念界定和内涵阐释,社会文明提出的理论依据,社会文明与其它文明形态的关系,社会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社会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主体、历史进程、障碍因素、终极目标以及路径选择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取得了不少成就。

二、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本形态

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包括哪些形态,目前理论界各抒己见,分歧很大,有“三系说”、“四系说”、“五系说”甚至“六系说”。其中比较流行的观点有以下三个:

1.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四系说”(Ⅰ)。[4]有学者指出,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状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等四大文明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组成社会整体文明系统。[5]有研究者甚至作了形象的比喻:还果用一棵生长正常、万古长青的树来比喻人类文明的话,那么物质文明是它强劲的树根,政治文明是它的粗壮遒劲的树枝,精神文明是它繁荣茂盛、充满活力和朝气的绿叶,社会文明是人类文明这棵参天巨树的硕大强壮的树干。[6]

2.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四系说”(Ⅱ)。有专家学者提出,生态文明应该是人类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论者指出,生态文明的提出完善了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道撑起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大厦。从“两个文明”建设到“四个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文明观逐渐完善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过程。至此,社会主义文明形态更完整、全面,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7]

3.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系说”。“五系说”是综合上述两种观点的结果。有学者指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组成社会整体文明系统。[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机系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文明”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形成了内在的互动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五大文明”而构成的文明体系。[9]

关于文明的划分问题,经典作家并没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尽管屡屡提及文明一词,但是文明只是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出现的,马、恩并没有对文明作进一步的细化,也没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说法,更没有文明体系的提法。当前,文明形态除了上述五种以外,还有法制文明、环境文明、商业文明、生育文明,素质文明,等等。照此下去,还会有更多的提法。因此,很有必要对人类社会文明系统作一归纳。

笔者以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诸要素可以分为三大类:基本形态、具体形态和特殊形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构成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本形态,法制文明、商业文明,生育文明等一系列文明形态为具体形态。具体形态是对基本形态的细化,按照其属性可分别纳入基本形态之中。严格来说,社会主义文明体系是由基本形态、具体形态和特殊形态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把文明体系理解为仅仅由几个文明形态构成的整体的看法是片面的。

为什么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本形态仅有四个呢?这就需要联系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这样一段经典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于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0]总的来看,这段话采用层层递进的手法,突出了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分开理解有这么几层意思:①生产力起最终决定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式。②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必须适应经济基础。③人类社会是由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政治结构(政治法律等方面)和观念结构(社会意识形式)组成的动态的统一体。其中,经济结构是基础,决定着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一定的经济结构需要一定的政治结构与观念结构与之相适应。④人类社会的生活是由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构成的。这段经典表述体现了马克思社会结构“三分法”和人类社会生活“四分法”的思想。从马、恩早期著作到他们的晚年著作,在阐述社会结构这一问题上是前后一贯的,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科学概念。我们党自从成立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三分法”的理解也一直是一致的,如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经济和新政治,而且有新文化。”[11]663“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11]709后来,他在《论联合政府》等文中,多次阐发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思想。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定为富强民主文明;党的十五大报告按照“三分法”提出了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指出:“这次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13]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种文明形态是确凿无疑的,目前理论界对此也没有异议。然而,马克思又把人类社会的生活分为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这种四分法值得深思。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类社会变迁时,以资本主义社会为样本,从社会基本结构和两对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运动出发,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革命导师把注意力集中到社会形态的更替、阶级斗争等方面,对较为隐性的、相对次要的社会生活无暇顾及。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广泛性日益明显,公民教育、医疗卫生、体育保健、劳动就业、居民住房、食品安全、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社会结构、社会管理、社会治安等经典作家来不及详加思考的问题一一摆在人们面前。实践越来越证明,社会生活是一个独立的、特殊的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内容,把社会生活的内容分散或附属于其它文明之中都不妥当。按照马克思人类社会生活的“四分法”,结合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文明系统的基本形态细划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更具体、更科学。党的十六大以后,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不再坚持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2004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到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2006年中央文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生活“四大生活”原则。

人们对社会文明形态的认识将继续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但是,无论认识怎样深化,文明形态怎样变化,社会文明的基本形态还是相对稳定地区分为上述四个方面。

三、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特殊形态

当前,理论界有学者自觉不自觉地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有的加上社会文明)相提并论,认为生态文明是与它们相对应的、同一层次的概念,这种观点有待商榷。生态文明的概念在中央文件中正式提出后,理论界对它提出的理论依据进行了探讨,有少数研究者提出要对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进行新的解读。他们认为,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包括三对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而不是两对矛盾。他们着眼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指出社会存在还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因而与之相适应也有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告诉我们,与五大要素(生产方式、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相对应的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大文明,社会整体文明应该是这五大文明的有机统一。[13]笔者以为这种这种理解是站不住脚的,是对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夸大理解,犯了实用主义的错误。诚然,马克思说过,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句话只是进一步突出说明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没有任何其它意思。对于这句话,是这样理解的:“这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第一次正确地解决意识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科学的规定,而为后来列宁所深刻地发挥了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之基本的观点。”[11]664还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提出“四大生活”对应的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如有论者指出,按照四分法理论,现代人类文明主要包括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四大文明,每个文明既相对立,又相互贯通、相互渗透。[14]把社会生活与生态文明相对应而不是和社会文明相对应,此种说法笔者不敢苟同。还有研究者引用党的十七大关于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分别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作为五个文明并列的依据。的确,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这在党的中央文件中尚属首次,然而,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时代的要求,彰显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能就此认为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等基本形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笔者以为,生态文明不宜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相提并论。其一,生态文明属于一种特殊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不是人类自身范畴的文明,而是反映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文明,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开化程度与进步状态,是人们协调和改善与自然关系的成果,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经验的结晶,这就是生态文明不同于其它文明形态的特殊点。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的其它形态,不论基本形态还是具体形态,都是人类自身范畴的文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考察,生态文明对应的概念应该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它们三者构成一个逻辑序列,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社会文明对应的概念才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它们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四大领域,揭示了人类社会在不同领域取得的进步和成就。其二,生态文明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文明,代表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文明形态的一次新的发展和飞跃。从时间上看,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显然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文明。就是与文明的基本形态和具体形态相比,生态文明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文明。首先,生态文明是社会历史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而其它两类文明形态在人类诞生之后就出现的,换言之,人类从人猿揖别开始就创造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等。其次,生态文明这种新的文明形态对人类的生存方式、发展方式、思维方式、消费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生态文明时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将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体系。开放性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实质上就是一个向丰富多彩的实践开放、向日新月异的生活开放、向深刻变化的世界开放的动态过程。在开放过程中,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内容不断展开、观点不断深化、体系不断完善。从未来发展来看,这个体系还将在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丰富、完善和拓展。在文明母体之中孕育着的各种文明因子,会不断找到其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并在条件成熟之际发育成新的文明形态。可以预见,随着实践的发展,新的文明形态将进一步充实社会主义文明体系。

参考文献:

[1]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34.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7.

[3]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0.

[4]方立.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8).

[5]赵昌智,徐腾.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文明[J].扬州大学学报(人社版),2008,(1).

[6]萧君和.一种非常重要的文明——关于“社会文明”的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4,(6).

[7]龚剑飞,甘庆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明观及其当代演进[J].江西社会科学,2010,(2).

[8]方世南.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整体文明观[J].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3).

[9]董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9,(S1).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1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

生态文明的意义篇7

(1.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吉林长春130011;2.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11)

摘要:经济发展与节约环保,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面对并贯穿始终的一大难题。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同物质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并列,合为五位一体,共建设美丽中国。”“生态公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是“生态公民”的精神依托与道德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依靠制度的建设与科技的发展,更要以“生态公民”为其实践者,以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为思想基础,加强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对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新型的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公民;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057-0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生成机理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以吉林省为例。课题批准号:12YJC790118

党在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因此,增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做优秀的“生态公民”,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影响重大。

一、“生态公民”的内涵解读

“生态公民”是生态世界的主宰者,“生态公民”的提出是应时展需求,是公民身份理论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

(一)“生态公民”理论的提出

加拿大学者金里卡和诺曼曾指出,20世纪90年代政治理论的焦点是公民和公民身份。更多学者从环境保护作为切入点,探讨“生态公民”理论。英国学者多布森教授的《公民与环境》一书中提到了“后世界主义”的公民身份。多布森认为“生态公民”更像是“后世界主义公民”。它强调责任而非权利,不管是在在私人领域或是公共领域,人们都应当遵守自然界规则,讲究美德。并且“生态公民”是由陌生人组成的公民群体,因而也具有世界性。

(二)“生态公民”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生态公民”是指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及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公民。狭义的“生态公民”仅指即低碳公民。广义的“生态公民”还包括那些是参与环保行动,监督政府与企业的环保行为的公众[1],其具有四个特征:

1.“生态公民”是具有权利意识公民

每一个现代公民都人权。随着人权的范围逐步扩展,已经由政治权利,经济和文化权利发展到如今的集体权利,当今环境人权已经成为现代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人权既表现为每一个人都有获得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善物”的权利,比如洁净的饮水;还表现为任何人都有不遭危害而影响其生存和健康的“环境恶物”伤害的权利,例如被污染的水质[2]。“生态公民”享受环境权利,为其提供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2.“生态公民”是具有责任意识与生态美德的公民

“生态公民”是主动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与义务积极公民。要求“生态公民”在形式上具有三种特定的义务:一是要遵守相应的环境法规;二是要推动并监督政府对相关环境法规制定与执行;三是自觉主动地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公民”不但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还要具有良好美德。在创建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现代公民既要具备传统的“消极美德”(如守法),还需具备公民理论所倡导的现代“积极美德”(如节俭)。公民如何约束自己的不当行为,则取决于公民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因此,对于环境保护来说,公民在私人领域表现出来的各种美德(如理性消费)都是至关重要的。

3.“生态公民”是具有全球意识的公民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治理环境污染单靠一个国家是解决不了的,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笔者认为,环境污染没有国界,致力于环境保护与环境工作的“生态公民”同样没有国界,他们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保护的各种活动,强调各国公民之间要相互关心、平等团结,凸显世界公民身份的一致性。

4.“生态公民”是具有生态意识的公民

美国生态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于《沙乡年鉴》一书中谈道:“没有生态意识,私利以外的义务就是一句空话。”[3]他强调,生态意识为私利以外的生态责任,倡导人对自然的保护义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危机不断地显现和暴露,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公民“生态意识”的重要性。现代生态意识凸显“整体思维”与“尊重自然”两个基本特征。“整体思维”是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思考环境问题,强调单纯地依靠技术手段或政治与经济制度是解决不好环境问题的,还要有公民尊重自然的思想意识作指导。

二、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内涵分析

马克思强调环境由人来改造,能改造自然的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是一致的。“生态公民”的养成离不开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与教育过程,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有利于公民最终能够自下而上地贯彻和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各项生态文明价值。

(一)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内涵

1.公民意识的内涵

公民意识影响着公民是否能够承担公民身份角色,公民意识的有无是公民个体能否真正实现社会化的标志之一。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查特尔·墨菲在《政治的回归》一书中说到:“公民的私人自由与公共利益之间是不可分离的,这两种身份是存在于一个永远也不会被调解的永恒张力之中。”

由此看出,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而这些角色并非是断然分开,毫无联系的。因此,公民要有“公民身份观念”,即对自身的社会角色有个清晰的认识,这是公民意识形成的基础。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所处地位的一种自我认识。其核心内容为公民享受权利与自觉履行的义务,认识到自己在国家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并以国家主人身份将责任感、使命感与权利义务观念融为一体。

2.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的关系

生态意识又叫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对“生态公民”的养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高公民素质、树立生态文明观、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根本途径,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这两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统一的。

一方面,公民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公民意识在本源上已经落实了生态文明建设。孟子说过:“人之性善也,如水之就下也。”意味着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如果没有了良知,善良就如同洪水般直流而下;另一方面,生态文明赋予公民意识新内涵,成为公民意识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经济发展与资源供求的矛盾,公众环保意识与国家保护环境举措的违背等问题。通过对公民的生态意识教育,促进全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以提升整体素质,对建设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谓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类关于自然(包括天然自然与改造自然)和环境保护的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及心理向导的总称。指人类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把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看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符合生态发展的行为就做,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坚决禁止。

(二)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特征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实质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用道德观念去引导人们爱护自然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使人类社会可永续持久地发展下去。其特征主要表现以上几点:

1.核心理念为和谐发展

传统人类意识认为人类可向自然无条件无限制地榨取利益。而生态文明意识则倡导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思想[5],强调人类与自然平等地位,应当协调发展。因此,人在改造与利用自然同时要节制,让其活动限制在某一历史时期内可容忍的状态之下,从而达到自然资源再生利用,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2.倡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生态意识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要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否定人类社会单靠GDp(国民生产总值)这单一的经济指标来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而是确立用“增强社会总产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三项指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准的全面发展观念[6];可持续发展,就是保证人类的代际平等,人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生存资源作为代价换得本代人的荣华富贵。“人类的明天同今天同等重要。”所以人类在本代的利用资源适度,使将来人类可以拥有足够的资源,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发展。

3.具有多学科综合的结构体系

生态文明意识是多种学科综合起来的整合意识。从所涉及的学科来看,其包含生态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等内容。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整体,需要对引起环境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思考,要突显生态文明意识的综合性,以找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

(三)公民生态意识的主要内容

公民生态意识作为意识的“子范畴”概念,是公民对环境的根本看法与观点。具体来说,就是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开发与保护,生产与生活,资源与环境关系时,应具备的生态观点与常识[7]。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生态责任意识与生态道德意识。

1.生态科学意识

生态科学意识要求人们用生态科学的眼光去对待自然,并指导实践。它是生态科学知识的升华与积淀,是生态意识的科学基础。20世纪中叶,生态科学逐渐地成熟发展起来,并开始渗透到整个科技的各个领域,这种渗透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一是传统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如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的研究开始面向环境问题,形成了如环境物理学等边缘学科;二是新兴的高科技的作用开辟了生态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如,生物遗传学正酝酿着一场农业新的革命;三是以生态科学为主的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相交叉而产生了边缘学科(如环境经济学),成为了联结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纽带。

2.生态价值意识

又叫生态价值观念,是人们在其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环境的价值标准与价值取向。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的灵魂与核心。在长期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有关生态环境意义,好恶,美丑,善恶等看法及观点。

尊重自然是生态价值观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本体论讲,一方面,人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人是离不开自然而存在。是“站在牢固稳定的地球上吸入并呼出自然力的,现实的,有形体的人。”另一方面,人的生存方式是实践。离开自然,人就无法完成和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能量、动力、信息的交换。从能动性讲,坚持“主体性原则”是生态价值观念的重要内容。人是自然中“最精致的产品”,人类在利用自然活动的同时,将自己从中提升出来,又能动地改造自然。从而使自然的巨大价值充分的发掘和显现。

3.生态责任意识

生态能否得以保护,关键看公民是否具备“生态忧患意识”与“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生态忧患意识”是生态责任意识的基础部分,它产生于对生态环境现状的认识。以20世纪60年代爆发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开始以来,人类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日趋出现的危机,这些不仅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生活,还严重地阻碍了社会发展的脚步,对其进步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力;需要广大公民负有生态公共利益的保护责任,既包括约束自身行为不去破坏生态环境,也表现为积极参与促进生态文明公众活动。

4.生态道德意识

在英国学者多布森《公民与环境》一书中提出到“生态足印”(ecologicalfootprint)这一概念,强调每一个体都有权拥有足够的,与他人同行的生存空间。但事实上,人们留下的生态足印有差别,这必然决定了一个公民必然负有道德义务。

生态道德的基本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尊重自然,;二是珍惜自然资源;三是珍惜善待生命;四是要节约,理性消费。

理性消费意识是生态道德意识的重要表现。高消费行为看似没危害,但这种行为累积到最后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25年新兴经济体城市中,年收入超过20,000美元的家庭将达到全球600强发达国家城市同等收入水平家庭数量的1.1倍。高收入推动了人们对选择性(如游泳池)而非需求性(饮水)的消费大大提升[8]。这使得生态的承载力大大负荷,加剧了环境的恶化程度。因此,我们要迫切地需要加强公民的消费意识教育,主张不铺张浪费,崇尚俭朴,注重环保的理性消费意识。

三、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重要意义

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有利于培育具有环境责任感的“生态公民”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价值与指标的贯彻与执行。

1.促进公民的全面发展。使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得以提高,促进公民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多方关系协调处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提高生态公民的自身道德素养水平。生态道德主要是指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具有的道德品格与行为准则。加强公民的生态道德教育,塑造成有道德良知的“生态公民”。

3.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更高级阶段出现的表现形式,也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愿望。要想实现这一愿望,必须观念先行,发扬教育的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起到重大意义。

4.提升现代化教育的水平。使公民认识到目前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培育公民的保护资源环境意识,促进教育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从而指导人们走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发展之路,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梦想。

参考文献:

〔1〕周国文.生态公民与一个生态世界的格局[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54-61.

〔2〕杨通进.生态公民论纲[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8-24.

〔3〕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99.

〔4〕查特尔.墨菲.政治的回归[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82.

〔5〕〔6〕王学俭,宫长瑞.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1-82,96.

〔7〕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6.

生态文明的意义篇8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我们的祖先在很久以前就意识到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人们把天地人看作不可分割的整体,尊重大自然,珍惜大自然,努力维护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而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腾飞,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也被慢慢打破,诸如雾霾、沙尘暴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这是自然界给予人类敲响的“警钟”。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将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能够推动我国经济实现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十报告中提出在未来五年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高职大学毕业生人数占到整个高校毕业生的一半,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

(一)生态文明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高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也需要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这就要求学生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进行深入学习,并具有高度的生态文明意识,要求学生在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同时,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目前,很多高职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认知不深,不能自觉做到爱护环境,尊重大自然,而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使他们爱护环境,尊重自然。高职院校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需要培养高职大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与必要的生态文明意识,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生态文明教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能够提高我国的竞争力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爱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并能够承担起对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是人类道德发展的新境界,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它能够衡量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衡量一个国家和公民文明的发达程度。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生态恶化体现出我国在生态文明教育上的欠缺。社会发展既要求经济发展,也要求积极对待生态问题,加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减少污染,降低消耗,做到低碳环保,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人们提高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因此,加强高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够提高我国的竞争力。

(三)生态文明教育适应时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无数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但也消耗了许多的自然资源,由此,人们开始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并且将生态文明放在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等重要的位置。当今社会,生态文明教育正成为日益重要的研究领域,高职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高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高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能够适应时展的需要,有利于生态文明在社会上的传播,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二、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文化成果的总和。简言之,生态文明就是要人类在自然界活动时积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的内涵有三个方面,即首先生态文明倡导一种价值观念的转变;第二,生态文明倡导爱自然就是爱自身;第三,生态文明追求环境与发展的统一。

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起因于20世纪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加剧。西方学者在20世纪中期提出了从道德的角度关注环境问题,倡导环境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包括生态文化教育、法制教育等,还包括科学知识教育。狭义的生态文明教育包括生态道德观教育、生态危机教育、人道主义教育、生态平衡基础知识教育、自然人道主义教育和生态道德知识教育及维护生态环境的献身精神教育等。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德育活动,教导学生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重视自然的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生态文明的意识渗透到学生的实践中去。总之,生态文明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曾涉及到的,它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三、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合理利用资源,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来进行。

(一)重视高职大学生生态文明情感意识的培养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既包括有关科学知识、道德观念等方面,也包括培养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情感意识。当前高职院校在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上,忽略了情感意识的培养,学生仅仅从理性的层面对生态文明有所认识,但从感性层面而言,学生并未形成足够的危机意识,没有对生态问题产生应有的紧迫感。因此,需要学校注重学生生态情感的培养,应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出发,增强学生的基础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生态情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重塑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实践生态文明建设。

(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学生在校园中接受着各式教育,其中就包括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人们通常都能够意识到显性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高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会积极推出相应的课程,以便直观的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但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必须将其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重视隐性教育的作用,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改善校园的生态环境,开展各种有关生态文明的课外活动,学校领导与教师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传递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爱护生态环境,同时,学校应该广泛的宣传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增强大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染缸中受到生态文明的浸染,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

(三)强调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活动

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并将这种生态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因此,忽视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实践活动是无法真正达到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实践,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检验理论知识,还能够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院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应该结合高职学校的实践特色,设置多种实践活动,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实践性结合起来,推动生态知识的普及,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将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的知识技能、技术传授给学生,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解决生态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四)实现教育主体多样化

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前,更多的是来自家庭的教育,从高等学校毕业后,更多的则为来自社会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培养现代人才素质的起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塑造现代人才素质的主体工程;社会生态文明教育是为前二者的教育提供平台。因此,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体不只限于学校,还包括家庭和社会。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都积极参与生态文明教育,才能使学生的生态意识根深蒂固。

四、结语

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段论述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今后继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努力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历史重任,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刘俊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6.

[2]王冬.从生态文明看生态文明教育[J].华章,2011.

[3]李芙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07,10:156-158

生态文明的意义篇9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中去。民主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最显著的联系是:民主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充分发挥民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民主政治建设中,是当前生态文明理论中的前沿问题。

一、民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民主是人类将目光从天国拉回到现实生活中之后对人的反思,是人类回归理性之后对人与人关系的一种反思,是化解人类社会矛盾的一种手段,属于人与人关系的领域。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属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

生态文明的建设受民主的影响。英国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戴维?佩珀说:“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分析表明,应该责备的不仅仅是个性的贪婪的垄断者或消费者,而是这种生产方式本身。处在生产力金字塔之上的构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1]155“马克思主义强调引起环境退化的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动力机制。他还使我们意识到,对自然态度是如何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具体形成的,并以这种方式促进了剥削。”[1]155从上面两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生态问题的产生不仅仅是人对待自然的态度的问题,更是生产关系领域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受人与人的关系的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受民主实现的程度的影响。

民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充分条件。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冲突,首先,人与人的直接冲突――战争,战争带给自然的是毁灭性的灾难。其次,人与人的间接冲突――剥削,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对工人实行最大化的剥削,使工人阶级不得不进行革命,最终导致战争。民主是化解人与人冲突的一个重要手段,没有民主的社会是充满冲突的社会,冲突的社会关系会导致冲突的生态关系。

二、民主的结构和生态文明解读

罗伯特?达尔:“自从希腊人明确地阐发民主思想和制度以来,两千年的历史为民主理论和实践的相关内容增添了巨大的容量。”民主是不断发展的,时代会给民主增添新的内涵。就目前来看,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解读民主:从研究范式看,可以根据规范的和经验的两分法来透视民主;从元理论层面看,可以依据理性主义的和现实主义的两分法来解读民主理论;从价值导向看,可以依据工具理性的和价值理性的两分法来理解民主理论。综合三个角度,笔者认为民主主要分为民主文化和民主制度。作为文化的民主主要表现为人们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民主人格。作为制度的民主主要表现为秩序、规范、对人行为的约束。

生态文明的建设在本文主要是从理念和制度上进行建设,如何构建生态文明?首先,需要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生态中心主义,人是自然的主宰还是自然是人的主宰,人与自然最适合的关系是什么。其次,基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构建人与自然的秩序。人与自然的合理秩序的构建需要社会的稳定、需要民众的参与、需要利益的诉求机制来维护。

三、作为一种文化的民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

1.人权对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由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和人权问题本身的双重复杂性,加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所以,人权内容就显得格外纷繁复杂。”[2]本文仅在当代的话语下并在各国公认的立场上理解人权的内容,人权主要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受尊重权、获助权、公正权。生命权如果运用于生态领域,便会使人们产生一种观念:人们都有生命的权利,那么动物、植物、自然界的一切生物也应当有生命的权利,人类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任意践踏其他的生命,就像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其他人一样。自由权如果运用于生态领域,便会使人们产生一种观念:人类有追求自由的权利,那么自然界也有追求自然的权利,野生动物应该回归森林而不应该被关在笼子里被人类观赏。受尊重权利如果运用于生态领域,便会使人们产生一种观念:人需要受到人的尊重,那么自然也需要受到人类的尊重,人类对自然的开采要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不能随心所欲。获助权利如果运用于生态领域便会使人们产生一种观念:人在困难时有受到帮助的权利,那么自然在遭到破坏时是否也应该得到帮助,是否需要人类建立生态保护的观念来维持自然的正常生长。公正权如果运用于生态领域,便会使人们产生一种观念:人需要被公平对待,那么动物、植物、自然界的其他生物是否也应当被公正对待,而不作为人类发展的工具而低人一等。

2.平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当平等思想成为人们的思维时,人们在思考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也会将平等思想带入其中,人与人之间要求平等,人与自然之间也需要平等,没有任何人能成为社会的主宰,那么也没有任何物种会成为世界的主宰。首先,民主文化带给人们的是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平等,人有价值、自然同样有价值,自然的价值不是依附于人的,而是自然本身内在的价值。那么在民主制度构建中人与自然的利益诉求都会得到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会趋于和谐。其次,民主文化带给人们的是思考代际之间的关系时的平等,人们认为自然是地球上所有人的,我们这一代人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发展而将地球上的资源耗尽,不给子孙后展的基础,每一代的人类都有平等享有自然资源的权利,在这种代际平等的观念的指导下,人类的发展必然朝向可持续性发展前进,在可持续性发展观念的指导下人类对待环境问题就会格外注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对环境的保护,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对资源最小的消耗上。

3.自由对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对一个社会的个体人而言,自由是指他(她)希望、要求、争取的生存空间和实现个人意志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及传统的等外部条件,同时也包括个人体质、欲望、财富、世界观价值观及理想观的表达欲望等个人因素和内在因素”。我们可以知道自由是人类对自己生存空间的争取,当我们在进行生态学的思考时,人类需要生存空间,那么自然是否也需要生存空间,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不需要生存空间,自然存在的意义就是人类的发展意义。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自然遭到了极大的毁坏,如土壤、空气、水的污染等等,自然的这些破坏的结果是人类无法取得真正的自由,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资源的短缺使人类的生产受到威胁,空气和水的污染使人类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土壤的污染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短缺,人类的矛盾重重。这一切都足以说明人类的自由是建立在自然的自由的基础上的,自然需要自由与人类需要自由同等重要,我们要给予自然生存的空间、给予自然足够的自由,对自然的索取应在自然能承受的范围内,捕鱼不能连鱼苗也捕尽,砍伐树木不能不给其树苗成长的时间等等。

4.包容对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在民主文化中,包容是对个体的包容,对个体利益的包容,对个体个性的包容,对社会团体的包容,各种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文化都能共存,使整个社会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当包容成为一种思维时,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们也会体现包容性,对不同物种的包容,对不同物种的生活习性的包容,使世界呈现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四、作为一种制度的民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

在这里我们就以中国基本民主制度来阐述民主制度对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人民代表大会之于生态的积极意义体现在政策的制定上。首先,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代表组成,代表不同的领域、不同利益的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出来,在政策的制定或工作报告的通过时,环境污染严重地区的代表、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代表就会提出有关环境问题的意见,环境问题就会得到许多部门的重视。其次,人民政府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政府官员对人大负责也就是对人民负责,政府的政绩观就是让人民满意,人民群众是环境问题的真实感受者,如果为了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那么人民是不能满意的,政府的政绩也是不好的,政府官员就会朝着人民满意的方向努力,环境的保护将会是他们努力的一个方向。最后,人民代表大会将对政府的环保政策执行进行监督,如果政府的环保政策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人大将会对政府官员进行质询。

2.政治协商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政治协商制度对于生态的积极意义体现在维持政权的稳定与集思广益的立场上。首先,政治协商制度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和谐相处,可以使国家的政权稳定、社会稳定,稳定压倒一切,生态问题只有在稳定的前提下才能提出,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其次,政治协商制度使各民主党派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提出一些意见,针对生态问题可以提出多元的解决方法,使生态问题的解决更全面、更科学。最后,政治协商制度强调的是协商,常常以座谈会的形式展开,可以避免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压迫,使各方利益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这使生态问题的解决可以顾及每一个人的利益而不是大多数人的利益,使生态问题的解决不仅仅只是转移生态污染而是根治生态污染。

生态文明的意义篇10

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党和人民事业的长远发展,多次深入阐述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深邃的历史视野,宽广的世界眼光,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当前,西安市正处在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作为西安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曲江新区虽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巩固和扩大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重。眼下,我们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就是全面审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认真总结经验得失,努力破解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促进发展上抓落实、补短板、求突破,在改善民生上想对策、出实招、见成效,推动改革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一是从顶层设计看,中央政策有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就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指出“绿水青山就是新的发展优势”,“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特别是对环境执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指出“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这些重要讲话,不仅深刻阐明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而且形象生动地指明了环保工作的方针原则、目标定位、工作方法和基本要求,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主动适应西安市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好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是从实践状况看,曲江新区落实有成效。近年来,曲江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意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忠实地落实和党中央、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与精准扶贫全面小康建设结合起来,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创建,认真落实河长制水污染治理限排减排,全面开展建项目防尘减霾工作,全面扶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聚焦鼓励特色小镇建设,聚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初步建立了生态文明教育的长效机制,健全了引导、激励绿色消费和低碳消费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改革发展收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