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体工程学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4:36

对人体工程学的认识篇1

?p键词:工程教育;一体化案例;机器人

Keywords:engineeringeducation;integrationcase;robot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5-0187-03

0引言

中国是工程教育大国,工程教育占中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毕业生总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工程教育的效果将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同时工程认证教育理念已成为各高等院校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提升和教学改革的集中方向。目前,工程教育认证成为我国工程教育事业改革的重点方向,各高等院校正以加入《华盛顿协议》为契机,正积极努力推进各专业的专业认证教育,以国际实质等效为准绳,深刻融入工程认证理念,构建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监督实施工程教育过程、主动分析决策并积极推动培养过程的持续改进,确保学生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1-2]。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由1870年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首创,20世纪80年代成功引入我国。案例教学最早用于医学教学中,为启发学生掌握对病症的诊断及治疗,医学院教授将不同病症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记录下来做成案例用于课堂分析,以培养学生的诊断推理能力。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发现问题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主要产出目标的教学方式,故这种方法和工程认证理念高度契合,是工程教育认证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方式[3]。

为此,在重点研究工程认证教育理念和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同时重点研究了工程认证教育理念下一体化案例教学的构建方法和构建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以机械工程专业中的机器人作为案例教学的对象,从案例教学的角度,将工程教育认证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培养要求融入机械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问题。

1工程教育理念下案例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工程认证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为动力。工程教育都是以学生的成果产出,即毕业所要求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产出为导向,安排课程培养目标,教学活动、管理活动等,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分析,进行科学决策持续改进学生培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学生培养能力。工程教育以“学生能力”作为指挥棒,毕业要求应该要反映学生能力特征,包括学生能做什么,反映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学以致用能力;学生该做什么,反映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学生会做什么,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而复杂工程作为能力培养的着力点,只有通过复杂工程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学生更好的从事工程实际应用。

工程教育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工程教育认证实施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①学生对专业知识结构了解较少,知识结构松散,学习效果欠佳。

针对专业负责人来说,本专业毕业要求、知识体系等都非常清楚,但是对任课教师和学生来讲,很难从专业层面去理解专业教育,因此学生往往都只能按照教学计划逐步进行学习,学习过程比较被动。对学生来说不清楚专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即便有文字的介绍,但是没有一个形象具体的案例,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学生的学习就会被动,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如何学习、究竟应该如何应用,这种效果和工程教育理念的效果背道而驰。

②复杂工程问题较抽象,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待加强。

对复杂工程的理解,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在目前的模式下,复杂工程往往从单一学科角度牵强的增加问题的复杂性,但是这种复杂性却局限在某些领域,而真实的复杂工程往往是多领域耦合。在专业工程教育过程中究竟什么是复杂工程,复杂工程具有什么特征、如何对复杂工程进行问题发现、问题求解,都很抽象,没有具体内容着力点,因此在实施的时候比较困难,效果较差。

为此,案例教学将解决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抽象的问题,便于学生在建立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理性认识,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效果;而一体化的案例,即利用同一个案例对象,从毕业要求指标点出发,构建各方面的知识能力素质应用案例,将在建立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便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结构认知、复杂工程解决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2适合工程教育理念的一体化案例教学模式构建

2.1一体化案例的对象的选择原则

2.1.1一体化对象应该满足复杂工程特征

工程教育理念下的一体化案例对象的选择应该满足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制定的2015年版工程教育?J证标准,特别强调各项毕业要求的指向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而非一般性工程问题。该认证标准的相关解读材料也对复杂工程问题作了说明,同时标准中所提到的“复杂工程问题”必须具备下述特征:

①同时具备下述特征②~⑧的部分或全部:②必须深入地运用工程原理并经过分析才可能得到解决;③需要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工程和其它因素,并可能相互有一定冲突;④需要通过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才能解决,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创造性;⑤不是仅靠常用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的;⑥问题涉及的因素可能没有完全包含在专业标准和规范中;⑦问题相关各方利益不完全一致:⑧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

因此,一体化案例对象的选择应该能够覆盖(1)~(8)等多个特征,这样才有利于构建满足毕业要求的一体化案例。

2.1.2一体化对象应该满足时代特性

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因此一体化对象也应该具有时代特性。所谓的时代特性是指代表当前主流或今后技术发展的主流特性,也就是这个对象应该是面向当前工程中的主流对象,可以和当前的先进技术或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样的对象才能够具有先进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2.1.3一体化对象应该具有普遍性

具有普遍性的对象便于同学认识理解,也能缩短学生对对象本身认知的时间,学生才能有更好的感性认识,便于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普遍性的对象相对成本而言较低,因此对对象的获取提供条件,便于学生构建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复杂工程的解决能力。

2.2一体化案例的构建方式

一体化案例的构建,旨在工程专业认证理念指导下,以毕业所要求达到的产出为导向,系统综合的构建对象相对应的若干案例,因此案例的设计应该从总体综合考虑,以更大的覆盖面、更小的设计案例,以及知识学习的延续性等方面综合构建设计案例。其案例设计方式为:首先根据毕业要求进行指标点分解,并将指标点与课程对应,综合设计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构建合适案例集。设计的案例集最终将覆盖所有的毕业要求,并且减少重复性的覆盖,其中一体化案例的构建流方式如图1所示。

3一体化案例教学体系构建示例――以机械工程为例

根据一体化案例对象的选择规则,需要选择满足“复杂工程”特征,具有明显时代特性和普遍特性的对象,结合目前机械工程领域中智能制造的现状和发展未来,机器人理所当然的成为理想的对象。为此,这里以机器人作为一体化案例教学的对象。

机器人一体化案例构建就是以机器人为对象,从机器人的设计、制造、控制等各方面构建相应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共同支撑起机械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同时也能够非常合理地支撑复杂工程的解决能力培养。机器人一体化案例体系构建应当覆盖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要求所对应的绝大部分知识、能力、素质。同时各个案例之间也应该建立相应的承接关系,便于学生对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要求有更好的理解,机器人一体化案例集的构建方式如图2所示。

这里以机器人控制案例构建为例介绍如何构建案例,机器人控制涉及到控制知识、传感器知识、电机驱动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涉及《控制工程基础》、《传感器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机械工程综合实验》等课程,最终通过评判学生掌握解决机械工程问题所需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及其应用能力,以及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系统集成与控制等工程问题的情况来评定学生是否满足毕业要求,同时还要注意机器人控制案例中机器人结构设计的相关内容,需建立二者相互关系。其他的机器人结构设计案例、机器人制造案例等诸多案例均按此方式进行构建,当需满足以较少的案例覆盖较多的毕业要求,以实现精品案例体系构建。通过这些一体化案例的教学,学生将会比较容易建立机械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综合问题解决能力,并能理解需要的相关素质,因此学生学习就会具有系统性、自主性,学习效果也将得到提升。

对人体工程学的认识篇2

关键词工程类专业;技术类专业;认证标准;毕业能力;课程体系;aBet

中图分类号G6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6)01-0074-06

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①(accreditationBoardforengineerandtechnology,aBet)作为美国高等工程技术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认证机构,自20世纪60年代末下设不同认证部门分别负责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的评估认证工作。他们分别为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制定不同的认证标准,并以此为依据来对美国数百个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开展评估和认证,以促进美国工程类和工程技术类专业质量的提高。aBet将“工程”理解为一种职业,其将经研究、经验和实践所获得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应用于方法的开发中,从而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力量为人类服务;而工程技术则是技术领域的一部分,需要运用科学、工程相关的知识和方法以及技术技能来开展工程活动(engineeringactivities)[1]。为促进美国工程类和技术类专业学位资格实现国际互认,aBet先后于1989年和2001年签署《华盛顿协议》和《悉尼协议》,成为这两个国际性协议的正式签约会员。如今凡通过aBet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认证的专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国际认可。本文将对美国aBet工程类和工程技术类专业认证标准进行比较和分析,窥探工程类专业与工程类专业质量标准的差异,以期厘清技术类专业与工程类专业之间的关系,为我国高等技术类专业建设提供参考性建议。

一、aBet工程类与技术类专业认证标准体系结构比较

aBet工程类和技术类的专业认证标准体系都由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两部分构成。通用标准规定了所有参与认证的专业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学生、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设备和学校条件等八个方面的内容。专业标准则是在通用标准的基础上,依据不同专业群②的特殊性而提出的具体要求。如2015-2016年aBet分别将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划分为28个工程类专业群③和24个技术类专业群,并对这些不同的专业群制定了相应的专业标准:工程类专业标准对不同专业群所开设的课程和师资队伍做了更为具体的规定[2];而技术类专业标准则对不同专业群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3]。参与认证的专业必须自证其已达到所属专业群的具体要求。

在此基础上,aBet根据学位层次差异对这两类专业认证标准做了进一步区分。技术类专业认证标准则细分为副学士和学士两个层次。学士层次的技术类专业认证标准比副学士层次在学生毕业要求这一指标上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技术类专业不同,工程类专业认证标准只针对学士学位及以上层次专业。工程类专业认证标准不仅针对学士层次的工程类专业制定了相关的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而且还专门针对硕士层次的工程类专业制定了适用于较高水平的通用标准。其要求参与认证硕士层次的专业在达到本科阶段工程类专业通用标准的基础上,再为本科毕业生增加一学年的学习年限,而且还必须制定和公布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毕业要求,并定期对其进行审核。这类专业必须证明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工程专业领域具备运用硕士水平知识的能力。2014年,aBet董事会建议从学生与课程、专业质量、师资队伍、设备和学校支持等五个方面对工程类硕士层次专业认证标准做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4]。可见,工程类专业认证标准所适用的学位层次要求明显高于技术类专业。据统计,2012-2013年,全美eaC共有2087个可授予学士学位和28个可授予硕士学位的工程类专业参与aBet认证[5]。全美共有278个可授予副学士学位和360个可授予学士学位的技术类专业参与aBet认证[6]。

二、aBet工程类与技术类认证标准具体内容比较

工程类和技术类本科阶段专业的通用认证标准都对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能力等八项指标做出了较为详细明确的要求。其中,在学生、培养目标、持续改进、设施和学校支持这五项指标中,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的通用标准要求大致相同,其差异主要体现在毕业要求和课程这两项指标上。

(一)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是各专业对学生毕业时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和动手能力(behaviors)等作出的规定和描述。而独特的知能结构是区分不同类型人才的内在基础条件。因此,比较工程类专业与技术类专业在毕业要求这一指标上的差异有助于这两类专业型人才培养的区别。

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有关毕业要求的认证标准都从工程科学知识的运用、实验、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现代工具的使用、个人和团队合作、工程与社会、沟通交流、职业规范和终身学习等方面对学生毕业能力作出了规定和要求,全方位描述了各类专业毕业生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并要求相关专业记录学生的毕业要求,说明其毕业要求如何促进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具体见表1。

工程类和技术类专业也对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不同要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技术类专业明确要求参与认证的专业必须有记录、有效的程序对毕业能力进行定期审核和修订,而工程类专业对这一点则不作要求。可见,技术类专业对学生毕业能力的要求更具时效性,而工程类专业对学生毕业能力的要求更具稳定性。其次,尽管这两大类专业都要求本科阶段的毕业生具备运用工程科学知识、实验、问题分析能力、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等方面的能力,但对于这些能力所需达到的水平提出了不同要求。如在运用工程科学知识方面,技术类专业对毕业生运用工程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类型进行了明确限定,强调其只限于解决较为具体的工程技术问题,而工程类专业仅强调学生具有运用工程科学知识的能力,对其解决问题的类型和范畴并没有明确界定,可见工程专业要求学生解决的问题更具开放性。在实验能力方面,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都要求学生具备开展实验能力和分析、解释实验数据的能力。但二者区别在于,前者还要求学生具备设计实验的能力,即按照设定的实验目的和既有的实验条件,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路径,并将实验结果应用于系统、程序、部件的设计和研发中;后者则强调运用实验结果来改进已有系统、程序或部件的实际应用能力。在问题分析方面,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要求学生分析和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前者主要针对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而后者主要针对一般性工程技术问题。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方面,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都对毕业生的设计能力提出了要求,但前者强调在现实条件下,根据既定需求设计新的系统、部件或程序的能力;而后者主要是培养学生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所需的设计能力。在现代工具的使用方面,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都对毕业生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提出了要求,但前者是为了满足工程实践活动需要;而后者则是为了满足一般工程技术活动需要。在个人与团队合作方面,由于工程类专业要求学生开展多学科、跨学科合作,因此这类专业要求毕业生具备跨学科团队合作的能力。技术类专业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但其主要致力于一般性的工程技术活动。在工程与社会方面,工程类专业要求学生具备现代工程意识,了解工程方案与社会乃至全球之间的复杂关系;而技术类专业则要求学生关注工程技术解决方案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总体来看,这些能力的差异总是与这两类人才所从事的活动和要解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为了对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的毕业要求进一步区分,有必要对这两类不同专业人才所从事的活动类型和所需解决的问题类型进行甄别。国际工程联盟通过《华盛顿协议》和《悉尼协议》分别对“工程师”和“技术师”这两种不同类型人才所从事的活动和所需解决的问题作了更为详细的阐述和说明,详见表2。简单地说,工程类专业要求毕业生可以从事复杂工程活动,并具备解决活动中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技术类专业则要求毕业生可以从事一般性的工程技术活动,并具备解决活动中一般性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毕业要求这项指标以能力要求为主,而能力是动机、意向、态度、价值观、策略、素养、自我认识、概念知识等因素的复杂组合。一项复杂的能力无法通过直接观察来判断,而必须通过其表现来推断[8]。而且该项指标的陈述用词仍比较笼统。因此,参与认证的相关专业还需要对这些指标进一步细化,将每项毕业要求与可观测、可测量的重要行为联系起来,建立可测量的毕业要求考查标准。

(二)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落实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区分不同专业的核心指标之一。尽管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认证标准存在一些相似之处,比如:都未对课程的学分分布和课程内容等作出过多硬性规定,都强调课程体系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这一原则,都要求开设数学和基础科学等学科领域的课程等,但由于这两类专业致力于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其课程体系认证标准仍呈现出一些明显差异。

其一,工程类专业对数学和基础科学课程的要求明显高于技术类专业。工程类专业不仅在通用认证标准中明确要求所有学士学位水平的专业必须提供一整学年的数学和基础科学课程,工程类专业认证标准中大部分专业还对数学和基础科学课程作出了进一步规定。如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电气/计算机/通信/电信工程等专业都要求为学生提供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微积分为基础的物理、化学等高级课程内容;而技术类专业仅在通用认证标准中要求提供线性代数和三角函数之上水平的数学课程和基础性的物理和自然科学课程。

其二,与工程类专业相比,技术类专业更关注数学和基础科学课程对于解决技术问题、生产和实现新产品或系统的应用价值,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如技术类专业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课程必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并要求相关专业必须提供与实验相结合的物理或自然科学课程。与之相比,工程类专业更强调数学和科学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完整性,其涉及的范围和深度更为宽广和深入,更强调数学和基础科学课程对工程科学知识学习以及工程设计和研发的理论价值。

其三,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都要求参与认证的专业为进入最后专业学习阶段的学生提供综合性的顶峰体验⑤,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开展项目等形式来整合本科阶段所习得的全部知识和技能,将专业教育与企业现实工作有效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好就业准备,但其认证侧重点和要求有所不同。工程类专业的认证标准明确要求为学生提供专业设计方面的综合体验,这种体验是以高级数学、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为基础,其更强调培养学生的方案设计(conceptualdesign)和开发能力。工程类专业的顶峰体验项目更为复杂,其通常需要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要求学生具备全局观和现代工程意识,在给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并结合相应的工程标准,整合和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原理和工具,根据既定需求来设计和开发一种新的工程系统、部件、程序或技术方案来解决复杂的现实工程问题,以帮助学生从课程学习顺利过渡到真正的工程实践活动之中。基于此,工程类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参与认证专业必须说明该专业是怎样在前期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专业设计顶峰体验以及这种设计顶峰体验通过何种方式将相关的工程标准和各种限制性因素纳入其中予以考虑[9];而技术类专业的综合性体验则是以初级数学、应用性科学和工程知识为基础,其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技术类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非技术技能来解决一般性技术问题的能力,以此对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进行评估和考察。虽然技术类专业的顶峰体验项目中也会涉及项目设计等环节,但其难度和要求明显低于工程类专业。而且与工程类专业不同,技术类专业认证标准将这种综合性体验项目如何促进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作为重要观测点[10]。

其四,技术类专业将咨询委员会作为一个重要考核指标,明确要求参与认证的专业必须组建由毕业生利益息息相关的企业机构代表组成的课程咨询委员会,并利用该委员会对相关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课程、培养目标进行定期修订,为专业目前和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参与认证的技术类专业必须说明本专业咨询委员会的成员构成,并提供该委员会参与本专业课程及培养目标审核和修订的相关活动及其凭证。与技术类专业不同,工程类专业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三、启示与借鉴

对人体工程学的认识篇3

一、针对大学生认知价值性、理智性,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1.针对大学生认知导向的价值性,坚持整合一元导向。认知心理学认为,构成人类最基本的知识是陈述性知识。我们不妨借鉴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也对道德知识做一个粗略的层次划分。我们认为,在道德知识体系中,人们关于规则、正义、善恶、良心、荣辱的观念与认识应是陈述性知识的主要内容。这些“底线”的道德认识是个体日后形成关于具体道德事件分析和评判能力的基础。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掌握的最高目标是形成和发展元认知知识,就道德知识而言,这种元认知的知识应该包括个体在综合了解道德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自主价值选择的自由境界。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完备的陈述性道德知识和程序性道德知识为基础。据此,我们是否可以依据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对大学生的认知活动作出这样的解释:个体在道德发展过程中,需要基本的道德知识的积累,这种积累与具有价值倾向性的认知导向密切相关。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网络资源的高度共享,大学生认知导向的多元价值性更加突出,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应当坚持价值观教育的一元导向,在坚持主导前提下促进多样化的发展,保证价值观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所谓一元价值导向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标准,对大学生进行开放性和宽容性的价值引导。为此,一方面,要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兼顾本人、他人、集体、国家的四者利益,当四者利益发生冲突时,以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为重。另一方面,在充分了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基础上,运用辩证的方法进行价值评价,在开放与宽容之中加强价值的筛选和滤导,引导学生吸纳合理化程度较高的意识观念,缩短学生在学校中的理念价值与在社会中的经验价值之间的距离。

2.针对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理智性,注重启发道德思考。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强调的是教给学生吸收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这就等于在学生的心里培养了一位“老师”,随时可以告诉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知识和策略,就可以解决其学习中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认知策略水平越高,其思维的理智性也越强。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在知识获取中逐步培养了自身的认知方式,具备较强的理性选择能力。仅靠思想政治工作者灌输的教育方式难以使学生接受并履行某种道德规范。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与强化是一个道德信息接收、理解、加工等知、情、意、行的过程,涉及一种道德知识或规范的理性认同,以及由知识的理解到内化的机制,是由相互交错的复杂的思维系统的层次结构关系决定的。在这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大学生道德认知方式从以往的以外部权威为主转向了以内部理性为主。“所谓道德思维,是指根据道德感知而进行的理性思考和推理,是对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重培养大学生对道德规范的理性认识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理”的角度提升大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使学生掌握道德思维的艺术,而不是满足于对规范的表层灌输,要在充分说理的基础上建立起信仰,使“知道-理解-信念”三个教育环节紧密相连。

二、针对大学生认知意义性、敏锐性,拓宽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1.针对大学生记忆活动的意义性,积极创设真实情境。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生的记忆就是一个意义赋予的过程。大学生倾向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活动,即在新的学习材料与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任意的联系,从而使其获得确定的意义。显然缺乏个体的理性理解和判断,道德规范只会是一种他律性和强制性的外在规范。如果大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只是一种简单的、不稳定的工具性认识和记忆性认知,那就难以升华为价值性和观念性认知。怎样实现信息有意义加工呢?认知心理学依据概念、命题和图式予以说明,而它们三者的联系是用组块和序列来描述的。组块是由联结在一起的概念所组成的、序列是指组块排列的顺序。因此在学习某些信息组块以前先要掌握其他某些信息组块。当然,如果不按一定顺序,通过反复学习,也可以掌握任何信息,可是这种信息不可能与记忆中其他信息相互联系,因而是孤立的,很难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可见使信息的组块前后有序,其重要性并不是是否习得信息,而是因为它决定了在学习新的组块时能够激活的命题的质与量。意义性是根据学生能够形成的,把新信息与已有信息联系起来的命题的数量来测定的。因而认知心理学的教学观念认为要用例子来阐述信息,以增加其意义性。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他们融入其中,激发他们对道德信息的意义加工。情境的创设法有很多。可以从生活截取情境,直接就同学中所发生的有道德教育价值的生活内容开展情境教育;可以用画面再现情境,通过看图画、投影、录像等来再现学生生活中的真实表现开展情境教育;可以将故事描绘成情境,通过叙述虚拟的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故事开展情境教育等。

2.针对大学生感觉知觉的敏锐性,大力优化校园环境。认知心理学情境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与学习具有情境性本质。其对人的文化适应的研究表明,人从出生直到生命的终结,都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观察和实践接收着他所处的各种社会团体的信念、行为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影响。由于这种文化适应的隐蔽性、复杂性和客观存在性,人们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所熟悉的一切不是外部教学的结果,而是周围环境文化的产物。因此,就必须关注教育过程中的一切环境,且设法净化这些环境。现实中学校为学生提供的环境并非一个完全适宜道德成长的环境。学校行政事务中的不正之风,教师中的一些不良教育观念所形成的校园文化环境,校风、班风,作为动态呈现都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产生现实的影响。真实情境的不道德作为知识形态作用于学生,他们更多的是在对真实情境的感知中学习的,而不是依赖于课本、依赖于教师的说教。因此,优化学生生活其中的自然真实的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我们要通过营造一个健康、明朗、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和渗透。换句话说,就是寓教于境、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隐形教育的一种形式,它的突出特点是提升美的感知体验,是道德教育的审美渗透。马克思也说过,“人们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社会生活的,而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美的事物、美的情境常常使人赏心悦目,身心愉快,并自觉约束自己不合乎道德的行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善于利用各种方式激起大学生美的感知体验,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开启智慧。

三、针对大学生认知灵活性、多元性,锤炼思想政治工作艺术

对人体工程学的认识篇4

关键词:认识实习;勘查技术与工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3-0025-02

一、“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认识

实习”实践环节教学的意义

(一)认识实习有助于学生了解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专业

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认识实习是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专业本科生对专业进行初步了解的实践环节,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对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专业感性认[1-2]。在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认识实习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重、磁、电、震、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知识等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了解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热情

认识实习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学生还没学习勘查技术与工程的专业课,缺乏专业知识的了解,学生自身迫切需要了解所学专业基本内容和学科方向,充分调动内在的积极因素,结合课堂教学、实验室参观和野外地质考查,指导学生检索专业相关文献,明确学生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激发学生学习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的热情[3]。

二、“勘查技术与工程”认识实习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80年代到90年代,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物理系每年6月份到大连金石滩地质实习基地开展地质认识实习,由地质系承办所有地学专业的实习教学工作。2000年以来,地球科学学院在长春市周边开展地学认识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4]。“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认识实习”不仅需要地质认识实习,还需要从勘查技术与工程的专业角度出发,需进一步补充完善认识实习课程体系,即包括地质认识又要有地球物理专业特色,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专业。

三、优化“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

认识实习”实践教学评估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认识实习”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之前对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专业有个概况性的认识,为学习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奠定基础,使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学生在未接触专业知识时形成一个先验知识,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学生易于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二)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1.健全认识实习体系。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构建包括勘查技术专业方法技术原理与应用条件知识讲座、野外考查、参观实验室和企事业单位认识实习体系,教学形式丰富。其中专业知识讲座是主体,野外考查和参观目的是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了解。

2.精心准备认识实习内容。精心准备“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认识实习”教学内容[5]。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知识讲座包括重力、磁法、电法、地震、放射性勘探基本方法原理与应用条件及发展历程简介,各方向专题讲座由各教研室分头准备,落实到主讲教师;参观应用地球物理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安排各实验室老师结合教学仪器和模型讲解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应用前提和能解决的地质问题;组织学生参加野外地质―地球物理认识实习,野外考查路线要事先备课,通过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了解长春周边地质结构和地貌,了解地球物理方法在工程环境、矿山油田等领域的应用;对外参观单位实习前要联系好。

(三)加强教学管理

1.注重实习动员。为了更好地完成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认识实习,在实习开始要进行实习动员[6]。明确认识实习重要性、教学目标、内容、考核方式等。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多读专业参考文献、多听专家教师专业知识讲座、多观察野外地质现象、多记实习笔记、多思考[7],在听报告、参观实验室、野外地质考察过程中形成对地质和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的感性认识。

2.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各班班长和各组小组长要认真负责[7],每次上车都要清点人数,男女生要结伴而行,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不准单独行动,遇到突况,及时通报教师,学生间要互帮互助;集体行动要有时间观念,不能拖沓;爱护参观单位仪器设备;接人待物,文明礼貌;爱护环境,学生在外考查要有环保意识,不得乱扔垃圾等行为。

3.认识实习成绩考核多元化。成绩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实习报告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20%,教师根据学生出勤、纪律、吃苦、合作精神等方面表现给成绩;实习报告成绩占80%,根据报告内容、对专业的认识程度、书写等给成绩。若实习教师足够多,也可按实习小组做ppt汇报实习内容及对专业的认识[8]。

四、“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认识

实习”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效果

(一)通过专家讲座,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通过勘查技术专业各方面专家讲座,一方面介绍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主要研究内容,发展方向及就业去向;另一方面让学生领略大学教师治学态度和对专业的执着,提高学生对勘查技术专业的学习热情,巩固专业思想,引领学生不断进步,确定个人未来发展方向。

(二)实现教学相长

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一方面,教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自身对本学科的急需了解的愿望,结合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各方向专题讲座,指导学生搜集、检索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相关资料,提出认识实习报告的撰写要求,指导学生撰写实习报告。

(三)优化认识实习实践教w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从2012年开始不断探索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认识实习”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与实践,原有的认识实习只包括地质实习或者地球物理实习优化后的认识实习实践体系既包括地质认识又包括地球物理专业特色。地质实习包括了解长春周边地区地形地貌构造,伊通火山群实地考察,大顶子山实地考察。地球物理实习包括专业知识讲座和实验室参观,结合新立城水库、贺家屯东沟废弃矿山野外考查了解勘查技术方法及其应用,长春市地震局地震速测速报中心参观。2015年增加了移动平台实验室参观,制作了长春周边的地区遥感图片,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了解长春周边地形地貌,结合伊通莫里清油田增加了石油地质的相关知识。教学体系逐步完善,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认识实习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优化后的“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认识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题讲座、实验室参观、相关单位参观,野外地质考察。多种教学形式穿行,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专业热情。优化后的认识实习在学生们中反应较好,学生在认识实习报告中写道:“通过二周的认识实习,我解决了一直困惑自己的问题,我是谁,我能干什么?”认识实习让学生们充分了解所学专业主要内容和社会的需求,从而为自己的人生做好规划:是本科毕业到勘查单位从事本专业工作,还是通过考硕考博进一步学习,还是出国深造。

(四)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文献检索能力、写作能力、吃苦精神、团结合作等方面在实习过程中都得到加强和锻炼。检索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相关文献有助于了解专业及其发展最新动态;总结实习内容,编写实习报告,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吃苦精神,现在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差,有的学生比较胖,上山后竟然出现呕吐等症状,针对个体差异,对有些身体差或者有过敏病史的学生,也不要勉强他们上山,从环山公路转过去也可以,学生身体素质还需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泉,陈刚.“由观到悟”城市规划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改革与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1,(1).

[2]白润波,刘福胜,朱坤.大学生认识实习体制改革探究[J].高教论坛,2011,(9).

[3]谢昭明,刘跃华,黎学明等.改革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模式强化综合能力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4]王义强,单玄龙.地质认识实习指导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5.

[5]周龙昌,陈小鹏,王琳琳等.精心设计实习内容提高认识实习教学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4).

[6]张燕.关于完善短学期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5).

对人体工程学的认识篇5

摘要:随着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工程教育认证已经在我国高等工程专业实施。工程教育认证是高等教育工程观的重要转变,主要倡导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个基本理念。高校应当按照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调整培养目标,改进培养标准,重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B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007-03

专业建设是高校本科教学的基础性、持续性、引领性工作。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工程教育的国际化[1],《华盛顿协议》为工程类学生走向国际提供了质量标准通行证。为推进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质量,从而提升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力[2],早在2005年,我国就开始了试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2013年,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国,标志着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得到国际认可,这对促进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必须以此为契机,加强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3]。

一、工程教育认证对专业建设提出的挑战

工程教育认证主要倡导三个基本理念:学生中心理念、产出导向理念、持续改进理念[2],这些理念代表了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明确了对专业建设的要求。

1.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一致性。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是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工程教育认证强调以产出为导向,逆向设计培养方案,从“教师教什么”转变为“学生达到什么”,以社会需求来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明确支撑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从工程教育认证对毕业生的12条认证标准可以看出,工程教育应注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多学科背景下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并重视其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工程教育认证首先要求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合理,并且各项毕业要求必须能够完整支撑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龙头,毕业要求必须围绕培养目标展开,并要能为培养目标提供合理和足够的支撑。工程教育认证看重的是学生广泛受益,因此专业在设定培养目标时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毕业要求是对毕业生的规格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毕业生的能力和知识必然不同,要注意其差异性。

2.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部分,科学合理、有效运行的课程体系对专业建设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工程教育认证下的课程体系必须在广度、深度及运行等方面有效分解、合并并合理承载各项毕业要求。首先,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支撑毕业要求的相关课程;其次,相关的课程在教学与实践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必须能够匹配该项毕业要求。例如,在毕业要求中如强调应具备很好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应用能力,那么在课程体系中不仅应规划足够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相关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而且必须设置足够的高分子材料合成与成型加工实验课程和工程实践环节,并且应分布在不同的学期内,以便形成能力培养的有效衔接。

3.持续改进,建立保障机制。持续改进是贯穿于工程教育认证全过程的理念,持续改进效果则有赖于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是培养达标人才的一个关键。工程教育认证提出要有一个能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教学活动实施持续有效的改进体系,包含校内、校外、课内三个循环,并且对这三个改进和三个循环的要素建立互相作用的关系。

二、工程教育认证下加强品牌专业建设

工程教育认证对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有着重要影响,高校在专业建设中要深入工程认证理念,为培养专业型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1.立足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指导,学校应从人才培养的层次、面向和未来三方面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保证人才培养既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同时还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常州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江苏省高校中开设的第一个高分子材料加工类专业。专业自建立以来,以“跟进式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先后获得“十一五”部级特色专业、“十二五”教育部综合改革项目试点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2003―2010年江苏省品牌专业和2015年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a类建设点。专业根据学校总体办学定位和石油石化行业发展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结合教育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R到萄е傅嘉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并充分体现自己的特色,将人才培养定位为立足地方,面向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应用领域,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团队精神,能承担社会责任,具有扎实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具备解决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中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适应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为材料、化工、能源、环境等行业输送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做好准备。

学校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对毕业生的毕业要求,面向社会需求,结合学校多年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积淀,提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5个具体培养目标:①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承担社会责任;②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知识,具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解决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过程中工程问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经济、法律、安全、环境和管理等知识,具备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④能够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相关领域成功就业,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交流能力,能够在团队中作为成员或者领导者有效地发挥作用;⑤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具备自主创新创业的能力。

2.产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工程教育认证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现为内容和表现两个层面,一个回答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工程人才”问题,一个回答了“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问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参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依据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特色,提出了12条人才培养标准要求:①掌握高分子材料工程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②能够运用高分子材料工程所需的相关知识,具备对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过程进行工程问题分析和解决的初步能力;③具有创新意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能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经济以及环境等因素;④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与成型加工实验、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具备对产品、工艺、技术和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并能够设计实验及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解释并得出合理结论;⑤具备计算机理论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法,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⑥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相关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并能应用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复杂高分子材料工程问题,理解应承担的社会责任;⑦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⑧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⑨具有一定的参与或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⑩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具备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及有效沟通等能力,并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11}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相关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12}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上述人才培养标准要求完全覆盖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对毕业生的要求,能够完整支撑培养目标,并且能够按照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而适时调整,使其具有可持续性。同时,本专业制定了可供具体落实、过程检查和结果评价的标准体系,确保培养标准切实可行,易操作。

3.学生中心,构建课程体系。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为能够对人才培养标准要求的达成提供有力支撑,构建“211+”课程体系,合理配置基础知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技能课程以及能力素养课程,以满足区域经济特别是高分子材料加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该课程体系借鉴国际化教育方法与先进的教学体系,注重学科交叉,在传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特点,对课程知识体系进行合理优化: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融入化学、机械、环境、管理等学科的相关课程。“211+”课程体系具有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并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交叉性、适应性,能够满足社会对高分子材料人才的要求。“2”指化学类和机械类两大基础课程群,多学科融合的知识积淀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化学类指无机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和化工原理等基础课程;机械类指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制图与CaD、工程力学和电工与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第一个“1”是指专业课程群。瞄准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重点支持的高分子材料产业。开设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材料现代测试方法等课程,满足区域经济特别是高分子材料加工行业的需求,满足学生多样化专业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的需要。第二个“1”是指实践课程群。依托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高水平实践平台,开设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物理实验、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课程,彰显重实践、重应用的特点。“+”是指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而设置的能力素养提升课程,课程内容不断更新改进,做到与时俱进。如为适应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要求,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为增强学生的安全环保意识,开设“安全技术概论”和“环境保护概论”课程;为增强学生的经济意识,开设“新材料经济与管理”课程,为培养专业能力强、富有责任感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4.持续改进,关注人才未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本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的教学质量管理要求为指导性文件,全面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督及持续改进体系,大力推进社会、学校、全体老师和学生参与的教学过程质量跟踪管理体系的实施,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制定教学环节质量监督体系、课程教学评价跟踪体系及对培养目标及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评价体系,从整体上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专业实行校、院、专业三级教学管理体制。建立了由校领导、教务处、校教学监督组、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学院教务办公室、专业负责人等组成的本科教学管理机制。在该管理体系下,根据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督机制,定期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持续改进教学质量。建立与工程教育认证相符的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制定教学过程管理制度、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采取培养目标与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等持续改进措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校院两级教学工作委员会通过对培养计划的制订(修订)等重大工作的审核、指导等对相应的本科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提高,提供了制度和管理方面的有力保证。同时还建立了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实现状况进行持续评估和改进。通过应届毕业生座谈会、往届毕业生座谈会、用人单位调查、社会第三方评估四个途径对培养目标的达成与否进行定期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工程教育认证对地方本科高校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加强专业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可以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更好的发挥区域优势和专业特色,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宇,姜松.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5,(6):105-109.

对人体工程学的认识篇6

[关键词]工程认证;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其宗旨是实现工程学位的国际互认[1]。2016年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2]。高等学校是焊接工程人才输出的摇篮,培养具有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获得国际互认的毕业生是焊接专业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利的平台。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227所高等学校的117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3]。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中的金属、无机、材料成型专业均已经开展了工程认证。由于焊接专业只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湘潭大学、佳木斯大学等国内少数高校中设立,之前并未列为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我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建设历史悠久,前身是1958年佳木斯农机校建校时设置3个专科专业之一,1977年学校专升本,1978年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97年焊接专业成为省重点专业。2005年成为国际焊接工程师资质培训及认证单位之一。2011年焊接专业被评为省重点专业。2014年经省教育厅批准,焊接专业按一表招生。2019年成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焊接专业自建立之始已招收40届本科生,毕业生合计近1700余人,培养国际焊接工程师460余人。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本专业根据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制定毕业要求;根据毕业要求构建焊接专业课程体系。

一培养目标

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等形式,调研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表现的满意度,以及对人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基于工程认证背景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工程基础和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知识,能分析和解决复杂焊接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机械、化工、冶金、船舶、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生产与质量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该培养目标可分解为以下四个目标点。目标1指能够运用自然科学基础、工程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研究、发现、解决焊接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目标2指能够从事焊接技术与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工作,具有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目标3指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目标4指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拓展知识,开拓国际视野,适应职业发展。

二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学生毕业时应完成的相应考核环节,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以及获取各方面的能力。本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具体内容如下。(1)工程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2)问题分析能够分析和解决焊接复杂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全面开展解决方案的设计工作,并分析、论证解决方案的合理性,体现创新意识,兼顾社会责任感。(4)研究能够开展实验设计、实验系统搭建、数据采集等研究工作,并选择多种测试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处理,发现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5)使用现代工具在焊接产品或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利用现代测试技术及工具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测试与评价。(6)工程与社会能够评估焊接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以及环境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4]。(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掌握焊接工程实践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能够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降低负面影响。(8)职业规范遵守焊接技术与工程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并在其指导下从事焊接产品的设计、开发及制造。(9)个人和团队具有团结协作能力,能够处理好个人与团队间的关系[5]。(10)沟通能够就焊接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6]。(11)项目管理掌握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并应用于多学科环境中[7]。(12)终身学习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具有不断学习、发展自身的能力。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见表1。

对人体工程学的认识篇7

关键词:认识实习;专业课教学;相结合;教学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39-02

认识实习是高等工科院校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认识实习的形式是带领学生到工厂去参观了解工业生产过程和状况,了解产品的制备和加工工艺及主要设备。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认识实习,了解专业知识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了解所学专业的社会地位、作用及发展趋势,以此增强专业学科范围的感性认识,通过将学过的基础课程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形成初步的专业概念,为学习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基础。同时认识实习对教师深化课堂教学,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

我校材料学专业所涉及的专业方向多,专业课内容广,包括钢铁冶金、铸造工艺、压力加工、焊接工艺、金属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玻璃工艺和陶瓷工艺等,因此也希望认识实习所参观的内容尽可能丰富,以便学生对不同专业学科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也有利于学生选择专业方向。

一、认识实习面临的困难

目前认识实习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一样,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具体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1.难以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工厂和企业越来越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并且,近几年来学生人数因扩招而大量增加,同时为适应市场需求设立的新专业也要求建立新的实习基地,凸显了实习教学基地不够的困境。

2.实习经费紧张。学校拨给学生的实习经费较少,很难满足不断增长的实习交通费和缴给企业的实习费等支出。因此,实习时间和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3.教师的指导能力与现阶段培养人才的要求有些不相适应。目前学校对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强调较多。近几年由于扩招补充了许多年轻教师,其中大多年轻教师从学校中走出来就直接投入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从总体上说教师理论水平是较高的,但是缺少企业和社会实践经验,实践能力较欠缺。

二、认识实习教学现状和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直以来,材料学专业的认识实习都是采取参观的形式进行,先由实习指导老师联系好实习单位,然后带领学生到企业,听企业的部门负责人讲解企业的发展历史、发展前景,主要的产品及其经济效益等,最后由生产技术员带领实地参观生产车间,讲解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和设备。

1.由于认识实习之前学生还没有学习专业知识,参观时学生很难分清参观的重点,不清楚什么是该记的,什么是该了解的,再加上所看到的多是些局部工艺或设备,学生很难对产品整个生产加工过程树立起整体的概念。实习形式仅仅是跟工程技术人员走马观花,看热闹而不是看门道,无法达到实习的目的。

2.由于实习学生较多,实习场所空间大多较为紧凑,加上多数参观都处于设备运行期间,机器噪声很大,在参观的过程中,只有在技术人员和指导教师身边的少数同学可以听清讲解,大多学生无法听清、听懂老师在现场所讲解的内容,更谈不上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交流。

3.实习时间比较集中,往往是几个企业的参观在一周内就完成了。因此学生在实习时除了对车间的工作环境有感性认识外,对产品的生产过程不能较好地结合理论教学的内容进行理解。这种讲授和实习分离的教学实践方式很难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很好地体现实习在工程意识教育中的作用,也没有体现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

4.实习内容简单。由于是认识实习,学生到企业去只能看,而且实习安排的一些企业或生产车间生产过程有相似之处,只是生产的产品、设备的先进程度等方面不同,学生到第一个企业可能有一点新鲜感,多去几个企业参观的话,可能就会失去兴趣,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认识实习与《材料工程基础》课程相结合的教学实践

1.“材料工程基础”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材料工程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与认识实习开设在同一个学期。该课程着重论述了金属材料、陶瓷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生产制备、成形加工、材料改性的理论和方法,讨论了各工程领域所涉及的基本专业技术知识与工程技术基本原理和方法。“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企业生产密切相连,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工程应用基础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在《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上采取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中心教学模式,这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以及工程方面的训练较少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很难将材料制备和加工等基本原理和方法与生产的具体实践过程相联系。使学生在该门课程学习过程中,仍然不能根据工件的使用要求,有效选择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成形工艺,缺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的弊端。

2.认识实习与《材料工程基础》理论课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我们结合认识实习和《材料工程基础》的特点和问题,将认识实习与“材料工程基础”课程相结合,尝试了理论课和认识实习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具体实践如下:①加强理论教学和认识实习的结合,采用边实习边进行理论教学的模式,有效延长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时间。在认识实习的时间、内容和方式上作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革,将实习贯穿在整个课程的过程中,根据课程讲述的内容和进度,安排实习单位。一方面一部分教学内容可搬到生产现场去,使学生带着问题实习。另一方面通过撰写实结,及时将心得和发现的问题反馈给老师,将现场的工艺方法通过课堂的讨论和理论教学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又可以使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使教学达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的目的。②根据企业特点,将实习企业工程生产环节和课程的教学环节相结合编写实习指导书,进一步精选实习教学内容,以期在有限的实习期内达到最佳的实习教学效果。实习教学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参观,再带着疑问和感想回到课堂上来进行讨论,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学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实习计划和方案的制定要保证良好的实习质量和效果。第一、实习计划的内容要充分体现教学计划的目标,反映教学计划的整体原则。第二、实习计划的制定和实习步骤的实施,要兼顾各个方面,不能顾此失彼,教学安排应按照课程的内在联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③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积极探索多种实习模式。在实习前为学生播放视频学习资料,运用电视教学手段保证学生去现场参观,之前对所要参观的内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例如,在到长安集团实习之前我们播放了“宝马制造过程”和“超级工厂-法拉利”视频资料,使学生对汽车的构造、引擎的生产过程、车身的制造和喷涂工艺等都有了一个比较全面和感性的认识,克服了参观过程中看到的多是些局部工艺或设备,学生很难对产品整个生产加工过程树立起整体概念的弊端,改善了实习效果。实习和教学过程中,播放钢铁冶金、铸造、压力加工、焊接、热处理和玻璃成型等方面的影像资料,再进一步详细讲解某加工工艺过程。例如“砂型铸造”、“模型锻造”、“摩擦焊”、“高速钢热处理”以及“玻璃管拉制成形”等视频,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对材料工程的认识。另外,根据专业和实习环节特点,利用本院实验室和模具中心资源,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解决实习经费不足,校外实习基地看多动少的缺陷。④认识实习考核方式的改革。实习考核采取实习报告和小论文的形式。根据实习内容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内容和心得,使学生将金属材料的制备、加工、热处理和表面改性等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结合《材料工程基础》的课程教学,撰写小论文,教师给出题目让学生通过分组和合作,查阅相关资料,做有关材料工程方面的论文和报告。引导学生如何从价值工程的角度和从环境角度思考选择材料、选择制备和加工工艺。培养学生掌握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和开拓知识的能力,锻炼了学生快速有效地获取并分析材料信息资源,综合运用材料知识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世纪,不断强化实习教学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虽然我们在认识实习方面,特别在企业实习和课堂教学相促进方面做了一定的改革和尝试,然而在实习教学工作中还需对教学和实践的效果进行总结和改进,如进一步完善教材和实习指导书、提高师资队伍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认识实习的质量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只有根据新形势下实习教学的特点,切实抓好实习教学工作,不断改革实习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实习教学质量,这样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志浩,姚敏,朱协彬.工科院校实习教学环节的实践与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1,(1).

[2]鲍怀富.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中,2012,(6).

[3]洪翠,温步瀛,江新琴.浅谈认识实习与专业基础课的有机联系[J].中国电力教育:下,2010,(9).

[4]张春艳,杨明波,田中青.材料工程类课程建设与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5]顾祥红,李宏,李晓颖,郭明.开拓教学资源提高专业认识实习质量[J].大连大学学报,2008,(12).

[6]张敏树,肖敏.认识实习的教学改革实践[J].高教论坛,2006,(6).

对人体工程学的认识篇8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技术知识认知具身认知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是技术教育。技术教育以技术知识的传授为主,技术知识的认知活动有别于对科学知识的认知活动。当代认知心理学、现象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为此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阈:技术知识――具身认知――情境与行动构成的关系性链条,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与关键,课程体系建构和课程内容的组织与教学活动均应依此而展开,对于当前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均具有一定意义。

一、技术、知识与技术知识

对于技术,陈凡教授认为其本质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掌握的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1]。这个界定有两个核心点需要注意:一是把技术理解为动态的实在的认知和实践活动;二是把技术理解为动态认知活动及其实践的结果――以理论形式或经验形式存在的技术知识和人工物。陈凡教授指出:科学与技术的关键区别在于:科学是认识和解释自然现象本质和规律的人类活动,技术则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的实践活动。李政道先生曾将科学、技术和工程生动地比喻为水、鱼和鱼市场的关系:没有科学之水,就难以养活技术之鱼,没有技术之鱼,也就没有鱼市场的存在。由此可见,技术与科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对于学习,皮连生教授认为学习是“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导致能力与倾向相对稳定变化”的过程或结果,强调单有活动或练习不一定产生学习,只有当活动或练习导致个体的内在知识或情感状态(或外显的行为)发生相对稳定的变化时,这样的活动或练习才称得上学习。在此,知识被定义为“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2]”,显然,知识是不包括机体由遗传而来的适应机制的后天经验的产物;知识获得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获得具体信息到机体的认知结构的变化,以及获取过程中并不一定导致认知结构重新建构的具体信息都属知识范畴。

上世纪六十年代,加涅用行为和认知双重标准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五种不同类型:语言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认为倘若学生通过学习后,其行为变化是仅能根据所学材料“陈述什么”,就此只能做出获得陈述信息能力的推测,如其行为变化是“会做什么”,则可以进一步做出已经获得某些技能,若学生所做的事以智力为主,则可以认为其获得的技能为智力技能(有时也称智慧技能或心智技能),如果还需要复杂的肌肉协调,则所获得的技能为动作技能。显然,加涅的五类学习结果除态度外,其余四类学习结果所指的是不同性质的能力[3]。波兰尼将知识分显性知识(相当于加涅的语言信息)和缄默知识(相当于加涅的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两大类[4]。八十年代,认知心理学家把知识概括为三大类: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加涅所说的言语信息)、程序性知识(相当于加涅所说的智慧技能)和策略性知识(相当于加涅所说的认知策略)[5]。

作为理论形态或经验形式及理论和经验互渗的技术知识可以分为以技术理论、技术方案、技术规则等形式构成的共享知识和以经验形式存在的个体知识两部分。共享知识主要涉及对象的性质、技术理论、设计方案、操作规程、产品功能等,其存在不依赖于个体的认知主体,是普遍有效的。共享知识以人工语言和其他符号表达和传递,可以被认知主体共同理解和共享,易于公开传播。以经验形式存在的个体知识是个体在长期实践操作过程中积累的特殊经验、技巧、技能、诀窍等,它依附个体并通过具体的技术操作行动才能显现出来,而操作往往是在特定工作情境下的操作,因此,往往无法对其进行编码,由此构成难言性知识,其传播需要依靠具体的动作演示和学习者不断模仿体验完成。

概言之,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中的共享知识属于关于事实“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技术知识以经验形式存在的知识属于回答“怎么办”问题的程序性知识,即波兰尼所说的“缄默知识”。对技术知识的认知除共享知识遵循一般的认知规律外,陈述性的技术知识还遵循其自身特殊的认知规律。

二、技术知识的特征与体现形式

技术知识主要与“做”相关,这种“做”是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以工程为情境的主体与工具相融合的实践活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技术本身包含的知识,包括工具使用、材料加工、产品设计、制作工艺、过程控制、产品检测等,以及技术知识中的技术规范、技术伦理等制约技术活动的社会规范均具有时效性;“做”的本身可依据操作的抽象程度将其划分为直接操作、工具操作、语言符号操作和思维操作等。从这个意义上看,技术知识的认知活动的目标首先是按照当下的规则或步骤进行操作,然后在规则与步骤的基础上使熟练操作转化为一项技能,进而形成直觉、本能的反映能力。由此可见,这种知识主要与学习者的判断力和直觉力直接相关。这种类型的知识是解决“做什么”、“用什么做”和“怎样做”的问题,这就决定了其知识的本质是实践。在实践性的基础上该类型知识还具有下列特征:

1.多样性与层次性

技术实践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直接导致技术知识形态呈现出多样性特征,有学者曾将技术知识形态多样性特点概括为:“事实性知识与价值性知识共存;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兼备;理性知识与经验性知识互补;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同在。”[6]同时,因为技术实践活动不仅是一种生产性活动,更是一项社会性活动,所以既涉及对技术活动本身及产品的设计、管理、评价决策、技术判断、价值判断等的认识,又包括对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下形成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的认识。

技术实践中的操作有难易之分,依据操作的抽象程度可分为直接操作、工具操作、语言符号操作和思维操作,其运用技术知识的含量依此由低到高,显示出技术知识的层次性。德雷福斯把一般技能性知识的掌握划分为七个阶段:(1)初学者阶段。学习者只是消费信息,只知道照章行事。(2)高级初学者阶段。学习者积累处理真实情况的一些经验,开始提出对相关语境的理解,学习辨别新的相关问题。(3)胜任阶段。学习者有了更多的经验,能够识别和遵循潜在的相关要素和程序,但还不能驾驭一些特殊情况。(4)精通阶段。学习者以一种非理论的方式对经验进行同化,并用直觉反映取性反映,以对情境的辨别取代作为规则和原理表述的技能理论。(5)专长阶段。学习者变成专家,他不仅明白需要实现的目标,而且明白如何立即实现目标,从而体现专家的敏锐、分辨问题的能力。(6)驾驭阶段。专家不只是能够直觉地分辨问题与处理问题,而且具有创造性,达到能发展出自己独特风格的程度。(7)实践智慧阶段。技能性知识已经内化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存在形态,成为人们处理日常问题的一种实用性知识或行为“向导”[7]。该模型说明对技术知识的掌握是一个从动作技能向智慧技能发展的过程,也从另一侧面揭示技术知识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从身体能力逐渐向身心合一发展的过程。

2.“任务逻辑”性

技术知识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决定了其无法像科学知识那样按照严格的“理论逻辑”关系构成完整统一的知识体系,但这并不代表技术知识之间是彼此独立和相互游离的。技术知识的实践性本质表明技术知识是在实践中获得应有意义的,这种实践活动指向某一特定的任务目标,也就是说,技术知识的自身统一一定是在完成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知识具有“任务逻辑”性特点,是依“任务逻辑”建构自身的统一性。也就是说,技术知识的意义只有在技术实践的工作任务情境中才能被赋予,才能从逻辑上整合其形态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正是技术知识的这一“任务逻辑”性特征,使得对技术知识的认知强调“做”而不是单纯的“知”,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是“做中学”与内在感知而不是外在的被动式灌输,“做”凸显的是学习者的亲历、参与、体验、本体感受式的行动训练等。“任务逻辑”性特征充分说明在对技术知识的认知活动中行动被赋予的意义:技术知识的学习活动是以“行知合一”的方式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身体被赋予特定的意义。

3.情境性

技术知识生成和运用于工程实践,说明该类型知识存在于工程实践的特定情境中。所以,对技术知识的认知只能依靠实践活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有所掌握和感悟,在技能充分熟化后,学习者才能将这种知识内化为直觉能力等内在素质与敏感性。在德雷福斯的技能模型中,前三个阶段,学习者对技能的掌握与情境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只能依照规则和程序行事,不会处理特殊情况,更不会“见机行事”,所以只能获得简单和初级的操作技能。后四个阶段,技能本身内化到主体的言行中,成为一种语境敏感的自觉行为,对不确定情况能做出本能的及时反映。由第四到第七阶段,语境敏感度越来越高,学习者与情境融为一体,直至形成新的习惯或创造出新的规范甚至文化高度,由此开启了对技术知识的情境认知向更高级文化认知的转向。这一转向的意义除技能内化的意义外,还扩大了人们关于知识认知的含义:对技术知识的认知不再是某种抽象或先验的能力,而是学习主体表现在特定情境中自然生命的适应性活动,它模糊了生命与认知之间的概念差别,认知活动不再被视为独立于生命的身体和情境活动的世界表征的逻辑操作,而是作为与情境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不断演化的自组织的动力系统,从认知研究角度弥合长久以来二元论造成的主体与客体的分裂。近年来德国职业技术教育所开发的实践导向的职业技术课程模式,就是在课程组织中彻底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各种形态的技术知识,并通过与具体工作情境相联系的任务逻辑建立各种“学习领域”,反映出德国教育界对技术知识本质认识的深刻性。

4.认知的具身性

从技术知识的上述特征可以看出,对技术知识的认知可通过三种能力体现:与技术理论知识相关的推理层面的认知,通过认知能力体现;与技术价值性知识相关的社会文化层面的认知,通过社会技能体现;与技术相关的操作层面的认知,通过技能体现。但总体来看,技术知识的实践本质要求技术知识的认知活动是学习主体在亲历的实践中,通过不断的试错过程逐步从简单操作到复杂操作、从机械的动作模仿到实现心手双畅的过程。学习绩效通过人的直觉能力和判断力体现出来,这种直觉能力通常与知识的表征无关,属于无意识的判断能力或应变能力。也就是说,当技术知识内化为学习主体的直觉时,作为主体的学习者的身体已经深度地嵌入世界,完全沉浸在体验和情境敏感性中,能对情境做出本能的、无意识的回应,甚至无法用语言明确表达这种感受。因此,对这类知识的认知完全不同于以往以逻辑思维为主导的对科学知识的认知,行动过程中身体被凸显出来,从而引出一个关于技术性知识认知过程的哲学思考:身体在技术知识认知中何以成为可能,由此孕育一个技术教育的新框架。

三、技术知识的具身认知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智慧和认知归功于大脑,大脑的结构和机制决定了认知能力的差异。其实,现实世界中从来没有一个独立于身体之外的大脑或游离于大脑之外的身体,身体中绝对没有哪一部分是纯粹的物质或肉体,也没有哪一部分是纯粹的观念或精神,而是肉体和精神的统一,是整体化的结构和功能的整合,“正是人的整体性身体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身体场、知觉场、实践场、身体的意向性、认知冲动、尝试性的探索行为、身体的感知能力、认知的超越功能、概念化和范畴化作用、发明创造活动,以及诸如此类的身体智能、身体思维等要素和属性,一起构成认知和才智的源泉”[8]。当代认知科学提出认知的具身性,认为身体及其感知――运动能力是一切高级认知活动产生的基础和根源,思维、推理和判断等认知活动因身体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而产生,并得到理解。正如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所言:“世界的问题,可以始于身体的问题。”“这是因为身体自身及其器官始终是我的意向的支撑点和载体。”[9]

德雷福斯技能模型已经初步向我们揭示了技术知识的认知过程,是学习主体的身体反应、身体行为或身体思维即人的身体化由身体界面逐渐向身心统一的综合性实践的发展过程。尤其在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特别是符号语义阶段,认知已不再局限于实时的情境环境,大脑高度发展的神经系统为离线认知开辟了一个内在的、想象力的空间。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通过对身体图式、身体意向性及习惯等的阐述说明认知过程中人的心智是如何寓居身体之中。梅氏认为人的行为指向的对象和行为本身不能分开考察,人完成某个身体动作的行为在动作完成的同时就已经被身体“理解”,这种理解不属于对活动的主动性觉察,而是直接生成一组完成行为意向的身体动作,是人与生俱来所具有的基本能力――“身体的意向性”。在身体的意向性中,意识通过身体中介进入对象之中,不是专注表象对象,而是运用源自身体的某种“默会的知识”扎根在对象中并与之建立一种密切的联系,较之那种只在精神中呈现的“意向内容”,拥有更全面和准确的关于我们与世界打交道的动机和手段。同时,梅氏认为身体的意向以身体知觉、运动系统能力为基础,将这种能力称之为“身体图式”,包括具有身体的前意向性特征的运动能力和后天经过不断训练获得的身体运动习性,身体图式对知觉经验的限制和支撑主要体现在它使身体运动和姿势调适成为可能。身体这种有意义的知觉结构源于自己的前意向性活动,身体一旦与它所处的环境相连系,便把它拥有的先于认知经验和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形成的意义传递给意识,这种整合了意识背景的行动的意向被称之为“意向弧”,它能使认识和行动一道深深地植根于对象世界,并从中不断涌出新的意义,在感官、感官和智力、感受性和运动机能的统一性下实现运动意向和运动的统一。即身体的每一个运动既是运动又是运动的意识,动作的实施过程也是意义的诞生过程。梅氏进一步把人的行为结构分为混沌形式、可变动形式和象征形式三个层次。德雷福斯技能模型中前三个阶段,学习者的行为是一种混沌形式的行为,其身体被束缚在“自然”条件即前人的经验规则和自身的“身体图式”范围之内,面对操作只能做出被动性的本能反应,用心盯住规则的每一个细节,操作行为严格取决于经验规则的每一步要求。在此过程中,身体运动完成了身体的意向与前意向中如过去的操作习惯、运动过程中肌肉关节活动生理性经验的冲突和改造,使身体获得一种契合于隐藏在这些经验原则后面学习者身体运动经验的习惯,成为“理解”前人操作默会的身体运动能力。这一能力既不是一种客观的知识,又不是一种主动能力,而是对原初意义的把握,与“意义发生”直接联系在一起。第四到第六阶段是上述身体运动能力基础上进行的可变动形式的行为。学习者的身体不再纯粹被动地接受经验规则刺激,无须专注于对之前那些规则的遵守就能“知道”我要采取何种操作姿势和力度,将主动性的目的整合进了反应行为,行为的结构不再被淹没在内容中,行为的主动学习能力开始形成,身体行为不再与“自然”条件一一对应,逐渐具备某种“扬弃”基本结构并接受某些更复杂结构的能力。第七阶段则是学习者的一种象征形式的行为,学习者的“自然”与意识、主动与被动的统一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操作过程中,经验规则不仅作为刺激源的象征,而且充实着意义,被动的反应成了融行为主动性于新的整体的感知能力,这种行为成为一种有意义的行为,除了自己表达熟练的技能外,还向技术知识这种符号本身的价值开放,意向与意向所指的意义间相互贯通,这就意味着身体把自己的思想放在整个技能操作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知识的具身认知是身心相互融合、体知合一的一种认知,这样就把以前专注于大脑问题的抽象讨论,转化为对人与对象世界的嵌入关系或情境关系的具体讨论,把从关注知识的来源问题,转化为通过规则的内化与超越而获得认知能力的问题,彻底摆脱传统二元认识论面临的种种困境。

当然,对技术知识具身认知的讨论,虽然强调向身体和经验回归和确认身体认知功能和价值,但不否认人的聪明才智主要在于大脑的结构、功能和逻辑思维在认知中的价值,尤其是在科学知识认知中的价值。

概言之,对技术知识具身认知的讨论,将人们从传统身心二元关系论中解放出来,形成身心统一、体知合一的全新认知解释机制,既颠覆了把技术知识教育和科学知识教育混为一体的传统教育方式,又颠覆了人们将技术教育看做向学生传授一门高度专门化手工技能或将其理解为单纯技术知识、技能培养的狭隘认识。同时提出值得深入研究的一系列新问题,比如,科学知识、技术知识教育是什么及以身体的亲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是如何展开的,教学思维方式如何向身体转向,课程体系及任务与情境设置如何体现技能持续增长,技能内化为一种社会文化存在形态中身体情绪激发的机制等,都需要技术教育者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凡,张明国.解析技术:“技术―社会―文化”的互动[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4.

[2]皮连生.论知识的分类与教学设计[J].铁道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

[3]R.m.Gagne,theConditionsoflearningandinstructiontheony,1985.

[4]polanyi.m.theStudyofman.London:Routledge&Keganpaul,1966:4.

[5]R.e.mayer,edueationalpsyehology,aCognitiveView,1987:10.

[6]顾建军.技术知识的特性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04(29):16-18.

[7]成素梅.技能性知识与体知合一的认识论[J].哲学研究,2011.6.

对人体工程学的认识篇9

1基本要求

认识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强感性认识,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激发求知与创新欲望,为专业课的学习做准备。

1.1专业认识

由于学生刚从中学进人大学,对专业的认识尚模糊,因此认识实习应在专业基础课之前进行。认识实习要起到专业启蒙教育的作用。通过参观具有代表性的各类工程,初步了解专业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土木工程的表现形式,使学生对土木工程的建、构筑物形成轮廓性认识。了解工程实施的基本程序,从而建立专业总体概念,为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实践证明,只有正确的专业认识,才能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性。通过把学生带出校园,带到实际的生产现场去,使学生有一个直观认识,亲眼目睹本专业在社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增强对行业现状、今后发展趋势和工作环境的了解。

1.2兴趣感教育

认识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认识实习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最终解决问题。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根据现场情况,提出许多问题,并以启发式告之在哪一门课中将找到相应的答案,从而让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充满期待。通过认识实习,使得学生对本专业的基本知识有一个良好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作必要准备。实践过程的体验,将能更好的激励学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1.3职业道德教育

这几年,各类工程事故不时见诸于报端,为此.对刚入学的大学生在认识实习阶段就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防患于未然。也可以参观工程事故处理现场,分析讲解事故原因。或者,通过图片、多媒体设备讲述国内外的工程事故。在许可的情况下,将实体工程的某些缺陷进行分析归结为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或者是责任心问题,让学生明白今天的学习与将来的工程质量直接相关。提醒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否则将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工程事故,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事故者也必将得到法律的惩罚。

2实习保证

2.1师资保证

认识实习比理论教学课涉及更广泛的内容,实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要求指导教师要知识广博、经验丰富,否则将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聘请现场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对关键技术及管理难点进行分析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安排新毕业的、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认识实习是不合适的。鼓励青年教师跟队学习或到对口单位顶岗工作,从而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以便于实习指导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2.2实习动员

为保证实习内容的有效落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学院组织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实习动员,召开实习动员大会,明确实习目的、任务、要求、安排、组织、纪律以及考核办法.并进行安全教育,签署安全承诺书。动员大会的召开,使学生从心理上对认识实习提高重视,了解认识实习流程,明确实习任务和要求,更好的与指导教师配合完成实践环节教学任务。

2.3安全保证

认识实习的教学环境完全不同于课堂教学形式,具有相对较高的危险性,因此开展认识实习教学活动前必须对相关安全问题充分估计并做好应对措施。由于实习学生较多,带队教师相对较少,加之外业实习是开放交通的公路或桥梁,以及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年轻人活泼好动,第一次到第一线又非常的兴奋,因此安全问题非常突出。采用学生组织负责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辅助带队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具体做法是确定两个层次的学生组织负责人员:一级是班级负责人员.可指定班长或支部书记,主要辅助带队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安全和教学活动实施宏观负责:二是通过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f每组不超过十人),指定正副组长各一名,具体负责本组同学的实习教学活动实施,如分组参观和自主讨论等,外业实习时正组长在前,副组长在后,保证各组成员的安全。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管理作用对于实习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2.4技术保证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周期长,组成复杂,常规的黑板讲述显得很抽象,对于没有工程实践的大学生而言,难以接受。因此,尝试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小动画、幻灯片,展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工程实例.大量生动的实体图片、照片,工程图纸,让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复杂性、责任的重要性有了更加全面、直观的认识。多媒体辅助还可以增加讲解的信息量,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更多信息,强化对脑细胞的刺激,达到更好的实习效果。

3实习内容

3.1道路工程

国内道路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的院校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长安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但是道路工程这几年发展异常迅猛,截至2008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73.02万公里,高速公路6.03万公里,一级公路5.42万公里,二级公路28.52万公里,三级公路37.42万公里,四级公路200.46万公里。人才的需求已供不应求。因此,我校在认识实习的内容方面,强化了道路工程的内容。首先,带领学生参观了开封市金明大道、东京大道等,让学生真实的感受了城市道路.路面形式包括沥青路面、水泥路面、复合式的沥青加铺水泥路面,路灯、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绿化及地下管线设施等。之后,沿着大(庆)——广(州)高速公路,进行了实地调查,认识了高速公路的组成及沿线设施。

3.2桥梁工程

桥梁是公路交通线上重要的构造物,承担着渡河跨沟的任务。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桥梁总量继续增加。截至2008年底,全国公路桥梁达59.46万座、2524.70万延米,其大桥梁1457座、250.18万延米,大桥39381座、884.37万延米。桥梁的结构形式与造型各异.空间结构及受力过程复杂.直观的认识学习是增加理性认识的重要环节。因此,带领学生参观了大(庆)——广(州)高速公路开封黄河大桥,请技术负责人张庆民先生讲述了大桥的造型及结构特点.主体施工的关键工序,索塔、锚具、预应力筋及张拉特点,桥面铺装的特殊工艺、过程等。让学生对特大型桥梁的整个建造过程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明确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等课程的重要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们认真学习、奋力拼搏的精神状态。

3.3房建工程

高速公路的服务区、收费站及管理站等,都属于房屋建筑工程的范畴。其房屋的类型与功能包括:宾馆,办公楼,宿舍,家属楼等设施。考虑到学生将来就业的全面性,提高就业及生存的竞争力,带领学生参观了中州国际金明酒店、河南大学行政办公楼,新型学生公寓,在建家属楼等。做为房建项目的知识拓展,还参观了河南省最大的图书馆——河南大学图书馆,并介绍了房建工程结构特点及设计、施工过程。

4实习考核

4.1现场记录

良好的现场记录,可以完整记录实习的内容,清晰再现实习过程显然很重要。实习现场一般不具备桌子凳子,所以记录的书写难以工整、规范。因此,建议参与实习的学生白备硬皮本,以方便现场书写。由于现场观察及讲解的速度较快.因此记录过程要求用关键词,配以简洁的草图,加大信息量。记录要真实、全面,尽量有层次,详略得当,以方便现场记录后期整理。

4.2实习日记

实习日记来源于现场讲解及记录,将这些内容进行梳理,以时间、地点或内容为主线,简要记下整个过程,但一定要有条理,重点突出,有正规的图或示意图。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习内容.进行联系、对比,作适当的分析,可以提出问题,最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对人体工程学的认识篇10

关键词专业认证测绘工程质量监控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了工程技术职业全球化和工程专业人才跨国流动,相应地推动了高等工程教育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由于不同国家、地区工程教育的体制和办学条件不同,如何界定和评价其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各国工程教育专业可比性和等效性的专业认证,是工程专业教育界和工程技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培养出的工程科技人才总量居世界前列,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一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扩展为大众教育,与精英阶段培养出的“杰出工程师”相比,目前教育质量落差较大,越来越引起公众的不满;二是我国工程教育面向工程实际的工程技术教育相当欠缺,迫切需要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管理、评估体系。本文结合专业认证,探讨如何设置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以提高测绘专业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对采矿行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专业国际互认,提升专业国际竞争力。

目前国际上,工程教育的学位互认协议有《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和《首尔协议》等4个,其中《华盛顿协议》被普遍认为是最具权威性、国际化程度最高、体系较为完整的工程教育专业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是一个有关工程学士学位专业鉴定国际相互承认的协议,1989年签约之初,这个协议覆盖了3大洲的6个国家,即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目前《华盛顿协议》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声誉,吸引了覆盖27国的欧洲国家工程协会联合会前来谈判入盟问题。我国在2005年、2007年、2009年作为华盛顿协议体系的观察员参加,2013年11月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华盛顿协议》全会一致通过接纳我国为该协议签约成员,我国成为该协议组织第二十一个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工程教育规模取得高速发展,位居世界第一的同时,质量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矿业大学测绘学科于2013年5月接受并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专业认证。笔者有幸参与组织、实施了本次专业认证工作。以下是笔者作为专业认证全程准备工作主要参与者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以供其他院校参考。

1专业认证标准

认证标准分为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通用标准是各工程教育专业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专业补充标准是在通用标准基础之上根据本专业特点提出的特有的具体要求。

1.1通用标准

通用标准共包含7个方面的内容:(1)学生,包括专业吸引优秀生源、学生指导、学生表现跟踪与评估、转专业、转学等制度;(2)培养目标,包括毕业要求、培养目标修订;(3)毕业要求,包括专业知识、基础知识、职业道德、人文科学素养、创新和团队精神、国际视野、终身学习等;(4)持续改进,包括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社会评价机制等;(5)课程体系,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工程实践、毕业设计(论文)、人文社会科学类等课程;(6)师资队伍,包括教师人数、教师结构、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教师工程背景、教师教学时间等;(7)支持条件,包括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实习基地、计算机和网络以及图书资料资源、教学经费、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与服务规范等。在上述通用标准中,课程体系方面的内容很模糊,只给出了工程教育专业应在哪些方面开设课程,并没具体的课程名称。

1.2专业补充标准

专业必须满足相应的专业补充标准。专业补充标准规定了相应专业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方面的特殊要求。测绘专业补充标准包括3个方面:

课程体系,分为理论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理论课程包括:(1)数学、物理类课程,其中数学类课程应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及线性代数等基本知识。物理类课程应包括力学、振动、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光学、分子物理学和热力学、电磁学等基础知识;(2)工程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力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工程制图及电工与电子技术等;(3)专业基础类课,教学内容为: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数据处理等;(4)专业类课程,作为煤炭行业特色高校,除大地测量学基础、摄影测量基础、GpS现代定位技术等核心知识需要掌握外,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还应该包括矿山开采及沉陷控制工程、矿山测量学及土地复垦工程等。实践环节包括:(1)课程设计: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工程测量课程设计等;(2)现场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密切产学研合作,使学生认识和参与生产实践;(3)科技创新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毕业设计(论文)一项,要求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且以工程设计为主,需有明确的应用背景。

师资队伍。有两点要求,一是从事本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必须有毕业于采矿工程专业,部分教师具有相关专业学习经历,二是要求专业教师具有工程背景,即从事本专业教学(含实验教学)工作的80%以上的教师至少要有6个月以上的厂矿企业或工程实践经历。

支持条件,包括专业资料、实验条件和实践基地。一是专业资料,要求配备各种高质量的(含最新的)、充足的教材、参考书和相关的中外文图书、期刊、工具手册、电子资源等各类资料,其中包括国内外典型测绘工程案例;二是实验条件,一是要求实验设备完备、充足、性能优良,满足各类课程教学实验的需要,且实验室布置合理、安全,二是要求实验技术人员数量充足,指导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等方面的实验;三是实践基地,需拥有校内外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和以校外矿山企业为主的实践基地。

从上述通用标准和测绘工程专业补充标准可看出,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细化的基础,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保障体系,可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支撑条件是课程教学的配套体系,对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产生促进作用。因此,要使学生毕业时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最基础的是要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

2课程体系建设

2.1以培养目标为细化标准,进行课程体系设置

测绘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掌握空间信息采集、表达、处理与利用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毕业后能通过运用全站仪、陀螺经纬仪、计算机、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化仪器手段或常规测绘方法,在城建、土地、房地产、矿山、交通、水利等部门从事各种工程的测量制图、勘测设计、资源环境信息分析处理及相关的设计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如城市与厂矿工程测量、测量数据处理与计算机制图。地理与土地信息系统开发、地籍测量与房地产管理、变形与沉陷观测及其控制、国土资源评价与管理等。

衡量培养目标实现的标准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空间信息采集、表达与处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知识,即学生应掌握:(1)测绘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测绘工程的设计及实施方法;(3)基础测绘、矿山测量、土地复垦等技术;(4)先进的测绘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基本能力以及测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5)国家有关采测绘生产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6)测绘学科的发展动态;(7)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前述7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毕业。为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可从毕业生具有上述7个方面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如开设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测量学基础、大地测量学基础、摄影测量基础、测绘工程专业英语、现代测绘新技术、测绘法律法规、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等。以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符合专业认证中测绘专业补充标准“专业基础类、专业类课程”要求。

2.2以专业认证标准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设置

专业认证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学生的实践,针对这要求,需要加强“面向工程实际”的工程技术教育,可设置各类课程设计和实习,训练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因此,除理论课程体系外,还要设置实践课,如测量学基础实习、矿山认识实习、摄影测量基础实习、基础地形图测绘生产实习、测绘毕业实习、大地测量课程设计、通风安全学课程设计,另外在有条件的厂矿企业,建设一批产学研基地,为实践课顺利进行提供实景场所。专业认证一个显著的特色是要求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生教学,来自现场的教师把行业发展形势和需求反馈到教学,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真正解决现场需要,因此,可设置一些反映行业形势的课程,如数字化测绘、现代测绘新技术、矿山测量新技术等课程作为选修课,供学生学习。另外,测绘专业属于工科,除开设一些诸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外,还需按照工程认证“通用标准”并结合“测绘专业补充标准”设置数学、力学和信息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和概率论、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等。

2.3以毕业生服务行业为特色,进行课程体系设置

专业认证体现出的基本思想、基本条件和基本要求,是同一类型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要达到的最低标准,是专业建设质量的最低门槛。专业的特色建设是鼓励专业的个性发展,体现专业建设的差异性,强化特色,突出能力,探索适应社会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专门人才。中国矿业大学是一所以培养煤矿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校,其培养的测绘工程专业学生除从事常规的基础测绘、工程测量等行业工作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事煤炭行业的测绘相关工作。因此,需针对我校的行业特点设置一些特色课程,如矿山开采沉陷学、土地复垦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