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市政污泥处理的主要方法十篇市政污泥处理的主要方法十篇

市政污泥处理的主要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4:56

市政污泥处理的主要方法篇1

众所周知,污泥处置不当将给人类居住的环境带来无法估量的危害。但是,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一方面,企业的市场开拓相对较难;另一方面,由于污泥处理处置投资不足、方法不当,很多地方的污泥出现随意堆放、偷排,或不知去向等情况。

污泥市场热中带冷

2011年12月20日,国务院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作为污水处理的重要产物,污泥的处理处置成为新的市场热点。但近一年来,由于专项政策不明、商业模式没有新的突破,污泥市场的受关注度及企业的参与热情有所下降。

政策:偏重技术指南,核心政策空白

相关政策多集中在技术指南等细节性政策上,主管部门、责任划分等仍不明晰,决定行业整体发展方式的核心政策至今仍是空白。尤其在投资方面更是缺乏明确指向,《“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虽然规划了347亿的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市场,但与污水处理近4000亿的投资计划相比,实属杯水车薪。

住建部、环保部多项技术类政策。2009年2月,环保部、住建部、科技部共同出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上出台污泥处理处置政策。但没有国家发改委的介入,在执行上稍有缺憾。

2011年3月3日,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泥处理处置工作组织实施示范项目的通知》,提出“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污泥处理处置工作”,并在统筹规划、技术选择、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提出要求。

2011年3月14日,备受关注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由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从技术层面对污泥处理处置工作进行了系统阐述。但不少业界人士表示,《指南》较为笼统,缺乏细节措施。

安徽、江西、福建、广西、上海、浙江、重庆和深圳等地也纷纷出台污泥处理处置工作意见等文件,加大污泥治理力度。

环保部“含水率50%以下”规定引热议。2010年11月,环保部印发《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明确强化污水处理厂主体责任:污水处理厂应对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含初沉污泥、剩余污泥和混合污泥)承担处理处置责任;污水处理厂以贮存(即不处理处置)为目的将污泥运出厂界的,必须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其中,“含水率50%以下”的规定引起行业热议,在现有技术体系及资金能力情况下,含水率50%以下几乎成为不可完成任务。

“十二五”规划347亿投资格局。2012年5月4日,国务院正式由发改委、住建部、环保部共同编制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据估算,各设施建设规划投资将近4300亿元,其中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投资347亿元,仅与《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十一五”建设规划》中“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投资323亿元”相当,在投资主体、付费机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市场:黎明前的黑暗

2012年,污泥处理处置市场期待度明显下降,企业融资也遇到一定阻碍,产业处于“黎明前的黑暗”阶段。

市场停滞,出现“一年一项目”困境。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以北控集团、金隅集团、上海排水集团为代表的国企拿下了位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主要污泥处理项目;苏伊士集团旗下的得利满技术公司、威立雅公司等外企也先后获得了重庆、青岛等二线城市的污泥处理项目;中科博联、山西沃土、中持环保等小型民营公司则多集中在河北秦皇岛、江苏苏州等三线城市。

2011年10月21日,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污泥处理设施——上海市白龙港污泥处理主体工程建成投产。之后,鲜有大型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开工建设或运营投产,新建项目在规模及投资上均较为有限,基本属于小型污泥处理项目。纵观2012年的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各污泥处理处置企业也面临困境,很多企业出现“一年只有一个新项目”的尴尬局面。

风险投资由情绪高涨转入继续观望。据环境保护部的有关规划,未来10年是中国污水处置的黄金时期。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人员称,“十二五”期间,中国在污泥处理处置上潜力巨大,投资有望达到600亿元。面对巨大商机,包括红杉资本、联想投资等在内的多家风险投资机构也闻风而动,纷纷布局污泥处理处置产业。但在把全国已有的污泥处理项目“地毯式”地匆忙排查一遍后,绝大多数的风险投资选择了继续观望。有投资人感叹:“很难在污泥处置行业找到像新能源企业那样相对清晰、干净、竞争力明确的创业公司。”

《“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虽开出347亿的大单,但谁来为这300余亿的投资买单,谁是污泥处理处置服务的付费主体。在这些问题不能明晰的情况下,产业投资格局依旧不明。没有稳定、持续的收入来源,盈利能力有待验证,污泥处理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产业链存在诸多问题。

服务价格滞后。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污水处理费应包括污泥处理处置运营成本;通过污水处理费、财政补贴等途径落实污泥处理处置费用,确保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正常稳定运营”。目前,政府投资仍然是污泥处理处置项目投资的最主要方式。若政府支付的污水处理费和补贴不足以抵消企业处理成本,那企业就不愿意再处理污泥,这也是污泥偷排现象屡现的重要原因。

我国城市污泥处理缺乏专门的经济支撑体系。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征收的污水处理费,由于征收标准较低,往往连维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都有困难,污泥处理费未开征,运行资金没有着落,使得部分污水处理厂只能将污泥处理的责任旁置。

按照业内专家的计算,如果在目前的水价中增加2角钱的污泥处理费,“污泥处理产业会一下子爆发”,但涨水价短期并不容易实现。很多城市征收污水处理费尚且存在很多困难,征收污泥处理费或者提高污水费补贴就更为困难。

污泥处理处置的三大疑问

污泥产生率有多大?

过去5年,中国的污水处理建设脚步加大,污水处理能力大幅度提升。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138座,污水处理能力已近1.39亿立方米/日,运行负荷率达到80.5%。预计到2015,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2亿立方米/日。

污水处理能力的大幅增长,所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污泥量的增加。根据中国水网于9月份推出的《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2012版)》调研数据,每处理万吨污水平均产生5.6吨的湿污泥(含水率80%)。以上海为例,上海市水务局副局长朱石清在2009(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说,截至2008年年底,全市污水处理厂50座,日平均污水处理量481.18万吨,年产湿污泥量94万吨(含水率80%)。按此计算,每处理万吨水,产生5.35吨的湿污泥(含水率80%)。

2011年,全年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为390.79亿吨。按此数值估算,全国全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湿污泥(含水率80%)产生量约2188万吨,每天约产生6万吨湿污泥。2015年,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将达到2亿立方米/日。按2011年城镇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营负荷率79%进行测算,全年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湿污泥(含水率80%)量约3229.52万吨,每天约产生湿污泥8.85万吨。

此外,笔者发现,在干、湿污泥产生量的界定上,住建部统计数据中把含水率85%以下的污泥统称为干污泥,而“十二五”规划中把含水率80%的污泥称为湿污泥,由此也产生了污泥统计数据上的矛盾。

污泥是怎样处理的?

污泥稳定化率严重不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要求,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应进行稳定化处理。环保部于2010年11月《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第二条要求“加快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原则。”然而,国标及文件只是指导性的文件,截至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要求对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进行稳定化处理。因此,目前多数污水处理厂并没有真正重视污泥的稳定化处理。

污泥消化是普遍应用的污泥稳定化技术。国外普遍采用厌氧消化这种污泥稳定化技术,我国仅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厦门、青岛、石家庄、郑州、沈阳、南京、济南等城市的约50座大型污水处理厂中建设了一批污泥消化设施,但可以稳定运营的只有20余处。中国水网记者电话调研了近30家安装了厌氧消化装置的污水处理厂,从接受调查的8家污水处理厂的情况来看,厌氧消化池能够稳定运行的,估计不到30%。

污泥安全处置率低得可怜。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截至“十一五”末期,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小于25%。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2011年12月的《我国城镇供水排水行业发展情况报告》显示,我国的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安全处理率不足10%。

“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要达到80%,其他设市城市达70%,县城及重点镇达到30%。在目前总体形势严峻、政府不重视、投资不足的情况下,要达到上述目标存在一定难度。

污泥最终去了哪里?

8月底,环保部在宁波召开了“全国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座谈会”,会上对目前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污泥问题已成为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污泥脱水机、消化装置运行不稳定、污泥去向不明等现象,已引起了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污泥最终到底去了哪里?

“毒”泥围城

城镇污泥带来五大危害

城市污泥的特点是含水量高,易腐烂,有强烈臭味,并且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以及铬、汞等重金属和二恶英等难以降解的有毒、有害及致癌物质,未经有效处理处置,极易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威胁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使污水处理设施的环境效益大大降低。

地下水:“京城环保第一案”震惊全国

2009年,“京城环保第一案”震惊全国。因污泥的偷排,位于北京门头沟的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受到严重威胁。承包北京市清河、酒仙桥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的北京环兴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何涛等,将北京市清河、酒仙桥污水处理厂6500吨含有多种重金属和大量细菌的污泥,倒进北京地下水水源保护区的永定河旧河床沙坑内,造成重大污染事故。偷排的污泥造成的污染治理初步费用约为8030万元,如果加上远期的环境污染损失费,将远超1亿元。北京市门头沟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何涛被判有期徒刑3年6个月,罚金3万元。

地表水:富营养化严重

如果城市污泥排放不当,其所含的丰富的氮磷等将直接或间接进入周边水体或土壤中,当水体吸收氮磷的速度小于污泥中的有机质分解速度时,释放的多余氮磷等很可能随着水循环系统进入地表水,从而造成地表水的富营养化。

土壤:不可忽视的重金属污染

污泥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盐类以及铜、锌、铬、汞等重金属和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污泥含盐量较高,会破坏植物养分平衡、抑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甚至对植物根系造成直接的伤害。污水中的病原体(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进入污泥,新鲜污泥中检测到的病原体多达千种,其中危害较大的是寄生虫,它会造成一些潜在疾病的流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70%~90%的重金属元素通过吸附或沉淀而转移到污泥中。污泥施用于土壤后,重金属将积累于地表层。另外,重金属一般溶解度很小,性质较稳定、难除掉,所以其潜在毒性易于在作物和动物以及人类中积累。

臭味:引发民怨重重

臭气污染是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极易产生的一种污染,更是全世界大部分堆肥厂所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污泥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的生物降解往往伴随着多种臭味物质的产生,尤其是在厌氧条件下,容易产生硫化氢、挥发性有机酸、硫醇、二甲基硫化物等臭阈值较低的恶臭污染物。

食物链:污泥危害不断升级

在地表水、地下水、土壤被污染的情况下,种植在其上的农作物不可避免地受到污染,进而对整个食物链带来影响。

明晰污泥处理处置的责任链条

2003年起,城市污泥处理问题,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重庆等一些大城市开始受到关注。但从整体上看,这些城市对污泥处理的关注仅停留在处理方案的论证等技术层面上,基本未涉及污泥处理的管理体制、责任划分、相关政策、公众参与等内容。其他城市的污泥处理,绝大多数在规划上还是空白。

污泥处理处置,很多时候得不到足够重视、发展艰难,与处理过程中的责任主体模糊不清有很大关系。只有明确了责任主体,才会有更进一步的监督和管理,为良好的付费机制形成奠定基础。

政府是污泥处理处置的责任主体

污泥处理本质上是一种政府主导,或是地方政府主导的社会服务,这种服务责任,因政府向老百姓征收了污水处理费而转嫁到政府身上。政府通过财税和收费体系承接了这种责任,所以污泥处理是附属于政府污水处理责任的一种社会公共服务责任。

污泥是污水处理这种社会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如果政府付了足够的费用让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泥处理,那么污水处理厂就要承担责任。污水处理企业可以选取不同处理和处置方式,也可以采用委托等方式和其他单位建立合同关系,并有义务告知委托单位污泥处理处置所需达到的要求,同时还应保留全部污泥及其出路的完整记录。如果污泥处理处置不当,污水处理企业将承担首要责任。但如果政府只是支付了污水处理的费用,那么污泥处理的责任仍然在政府。目前,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属于事业单位性质,政府仍是污泥处理处置的责任主体。

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责任,可从两方面展开,即政府投资或政府支付,由政府财政支出投资建设污泥处理处置项目,或在运营过程中购买服务进行政府支付。多数情况下,污泥的资源化是污泥处置的方式之一,属于地方政府污泥处置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所约定的范围。污泥的资源化以污泥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为基础,只有实现了稳定化的污泥才能成为资源。如果政府在污泥处理环节的服务采购实施得当,就能够支撑污泥资源化所需要的外部条件。但有时,污泥资源化处置实施的外部经济条件并不成熟,这就需要政府进行资源化的外部补贴,但这一补贴往往来自中央政府的产业政策,如国家对污泥发电的补贴等。

污泥处理处置问题首先源于管理体制上的混乱,而管理体制的混乱首先是责任主体的缺位。责任主体不明确有3个主要原因:一是传统的污水处理厂并非一个民事法人主体,而是事业单位,是为政府义务服务的附属实施机构,无法独立承担有关责任;二是污泥处理没有专门的经济支撑体系,一般城市污水处理收费尚不足以维系运行,污泥处理运行费更无着落;三是过分强调“资源化”技术路线,误导了企业和政府把污泥处理处置作为有价值的资源,而非一种责任。

建立全方位的政府监管体系

在公共服务责任之外,加强监管同样是政府的重要职责。环境保护属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政府对污泥处置环节的管理正是其社会管理职能的体现。

城市水业的成本与收益,无论是通过税收支付还是通过水费支付,事实上都是公众支付的。但是,受水行业相对垄断的经营方式制约,作为费用支付方的消费者无法通过竞争来选择监管产品的质量与服务,更无法有效控制成本与收益;对污水处理乃至污泥处理的付费实际上更是一种连产品都见不到的消费支付。公众无法有效监管的产业形式,决定了政府作为公众代表,肩负着重大的监管责任,政府需要对公众支付费用的有效性负责。

政府的行业监管是水业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来单一国家投资体制下的国营单位由于没有强烈的利益倾向,行业监管的重要性未充分显现。产权多元化后,行业监管显得十分重要,市场化程度越高,监管责任就越大。市场化需要以科学而严格的监管来化解企业的利益追求。对行业发展而言,没有严格监管的市场化比传统计划体制可能弊端更多。

加强政府环境监管职能,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明确和完善监管的实施主体。明确、细分和加强与污泥处理处置相关的各政府部门的行业监管职责和监管内容,界定其在市场化中的责、权、利关系。鉴于行业在成本、服务、水质、水价监管的专业性和重要性,建议学习国际经验,成立由政府监管部门任命、由专家等组成的独立执行机构,作为法定监管机构的辅助。从行业的高度,介入对企业专业性的成本考核、水价听证、服务监督等核心监管。

建立行业管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通过各级立法为行业监管的建立提供系统的法律保障;要求和鼓励地方城市出台可操作性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特点的政策体系。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制定处置标准和强制性处置法规的方式,约束污泥处置行为。

加强对污泥处理处置服务与产品质量的监管。通过科学检测、投诉受理和公共监督,对服务不合格的,可根据协议,采取扣除费用,甚至取消经营者经营权。同时,市政公用管理部门也需要受到来自其他监管部门的监督。环境监管既包括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对下级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管,也包括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对污染源的排放监管。

专业化服务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政府投资或政府支付之外,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专业化、科学化的运营体系同样不可或缺,这需要企业在技术、管理等多方面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将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与企业的专业化运营服务相结合,真正提升服务质量,推动产业的发展与完善。

政府相关部门可通过以资质管理为主要组成的环境行政许可,在优秀、专业、社会化的运营服务商中进行选择,运用其专业的技术与丰富的管理经验来解决污泥污染难题,同时通过建立环境设施运营服务的绩效评价体系,对运营服务主体进行评价,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服务企业优胜劣汰。

社会沟通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市政污泥处理的主要方法篇2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问题

前言

污泥的安全、卫生、无害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源于土,终归于土。人类生存的基本自然条件是淡水与土壤,污泥是城市发展的产物,却异化为“城市环境新隐患”。污泥处理处置的不完整,表现出人类的幼稚与自私,在我国则表现为环境产权的缺失。如果说“非典”是中国融入现代文明进程的挫折与代价,那么,禽流感就不仅仅是“杀鸡给猴看”,而且警示人类生存环境的脆弱。“戴口罩的春天”结结实实封住了国人太好吃的嘴:这一切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与改变我们的生活。

“泥水并重”是城市成熟的标志,是人类睿智的体现,是污泥产业的发端,至少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就此,看谁在这条道路上跑得最远:污泥的资源化是最有生命力的,因为脚下的土壤贫瘠、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均具有战略产业的意义。

“污泥浓缩、脱水—外运(填埋)”不仅是写在设计文件中的“经典”语言,也是污水处理厂实际污泥处理的“习惯”做法,本质上是被动地“逃避”污泥;另外一个极端是不顾实际情况和经济承受能力一味追求“消灭污泥”:填埋和焚烧——发达国家已经限制和淘汰的处置手段。无论是“逃避”还是“消灭”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我国制定污泥产业化技术政策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逃避”和“消灭”都是不负责任的,资源化的选择是明智的。资源化处置是以资源化利用为目标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处置方式,在实现污泥无害处置的同时,还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降低处置成本,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化腐朽为神奇,变污泥为沃土:靠勇气,凭良知。技术。政策。资金。

开辟一个市场,导引一片产业。人总是要做些事情的。尤其是做好事,做善事。对得起这份俸禄,对得起这片环境,对得起母亲。

一、对污泥的哲学思考

1.1环境与发展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水率很高的絮状泥粒,它实际上是由污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及所吸附的有机物以及微生物代谢活动产物所形成的聚集体。按含有的主要成分的不同,污泥可分为有机污泥和无机污泥两大类。城市污水净化厂是城市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聚集的结果。污泥也是如此。农耕文明的“肥水不落他人田”不会带来污泥的处理处置之类的社会问题,也不会导致区域有机质的缺失。大工业革命积聚的城市生活群体排泄物具有“规模化”特征,污水、污泥、垃圾处理成为城市经济的派生物,直至演变为“城市环境新隐患”。远离农田的污泥失去了其作为肥料的自然属性和经济价值。

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垃圾是大工业的产物,是城市发展过程的衍生物,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根廷·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宣言》警示人类的生存必须建立在环境与发展协调的基础上,即发展要注意保护环境,发展不能以损害环境为代价。2003年的SaRS和超速增长的GDp像一对孪生兄弟缠绕着中华儿女的双足:树立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存亡。与时俱进的共产党人痛定思痛,确立以人为本,坚持与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用生态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反思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的基本方针: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不难看出,认知固废的角度和相应采取的策略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尽管可能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但总体判断是消极的,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作为一个国家的产业政策甚至是有害的。对城市污水污泥来讲,“减量化”与“稳定化”是手段,“无害化”是其直接目的。手段的失效,目的就无从谈起。考证厌氧消化—填埋、热干化—焚烧等常规的处理处置方式,其处理过程及剩余物处置无法实现污泥的最终无害化处置。

因此,资源化是污泥最彻底、最安全、最经济的处置方式。

1.2资源化的意义

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一员,既不可能违背生态系统规律,也不可能脱离生态系统而生存。循环经济理论表达了人类对自然与自身的深刻反省——人是自然·生物圈的一部分,不是万能的上帝。人与其他生物一样依存于自然,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人类对许多重要资源的使用和浪费以及污染物的产生都已经超过了可持续的比率。按照生态理论的观点,污泥是生物圈有机质链条的重要组成环节,长时期缺失(焚烧、填埋)将导致区域生态的失衡。《污水污泥使用或处置的标准》(美国联邦法规总则中的第40项),于1993年3月22日实施。首次将污泥定义为“生物固体”:生物固体是污水处理后产生的一种可以有益回收再利用的初级有机固体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染总量的加大,对环境标准的要求将会越来越严格,从而也使治污成本迅速上升,进而加大能耗,增加环境和社会负担。我们必须考虑到社会总支出和环境保护的协调,以及社会和环境的承受能力。不能一方面不计成本追求污泥处理处置的“绝对安全”,另一方面由于能耗的加大与成本的上升造成新的消耗性污染。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可能的。资源化是处理处置过程的统一,处理是为了利用,结果决定过程。因此,资源化真正实现了污泥的无害化处置。把资源化放在首位的观点是人类对自然本质的感知。坚持资源化为主的方针,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本着节俭、安全、环境、资源的方针,选择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以科学、公平、持久的态度对待污泥的处理处置。

1.3坚持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生态产业革命与发展立足于自然、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与进步,统筹兼顾,保持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既不能盲目自大重蹈发达国家的覆辙,也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

把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处置上升到牢固坚持和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按照循环经济的观点自觉把污泥的处理处置与生态平衡结合起来,避免重复和浪费。

二、环境产权

环境问题的重要特点,在于其“外部不经济性”。环境产权的非人格化是污泥处理处置的制度设计缺陷和政策制定的滞后。我们无法设想把污泥排入某家产权明晰的鱼塘或水域,但却可以公然的或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排入河流、湖泊、海洋等公共水域。《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已明确规定了污泥排放标准,与此同时颁布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2003-1-18)将排污收费由原来的超标收费改为排污即收费与超标收费并行,将超标单因子收费改为总量多因子收费。但由于污水处理厂的事业单位属性与环保执法机构的非独立性而缺乏行使环境产权的刚性约束,仍旧摆脱不了先污染后治理、前面治理后面污染的恶性循环。污泥处理处置的失效不仅是污水处理厂全部功能实现的问题,而且作为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结点其整体功能也将随之失效,甚至污泥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环境灾害。城市公用设施管理体制改革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将逐步完善环境产权的管理体制,配套产业政策,提高环境产权意识,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政治文明关系密切,由于生态与政治的紧密关联,更由于全球生态危机导致适应人类生存的空间日益缩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日益受到威胁,人们产生了强烈的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念,促使环境问题日趋政治化。物质文明、社会文明、政治文明和环境文明的协调发展与建设,有赖于民主社会的进步,有赖于公众环境产权意识的觉醒。环保产业是政策引导性产业,需要专家、企业家与政治家及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后者的积极参与是十分重要的。公众的介入和政治参与对于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激发公众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壮大环境保护的社会力量;有助于让更多的在有关活动中无经济利益的人参与决策,避免既得利益集团按照经济标准制定环境政策而损害环保的缺陷,让决策朝着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有助于对政府的监督,制止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出短期行为,制定不恰当的政策;有助于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生态环境危机。“自扫各自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小农经济意识显然比起地球村民地胸怀狭隘得多。

2.1市场功效失灵

污泥资源化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资源化产品的最终出路。不能把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片面理解为由市场承担资源化产品的最终处置和出路的全部责任,而应当是政策与市场共同努力的结果。政府负有政策引导和制度设计的责任。一般讲,企业市场经营目标与政府环境保护要求存在着现实冲突,政府除了通过法规与契约来限制企业可能对环境的损害性排放,但仍然不能绝对避免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做出损害环境的行为,例如,全国比比皆是的污泥掩耳盗铃的“外运”等等,在制度设计层面只有基本满足经营者的合理利润需求的法律规范才是有意义的。

市场本身没有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因此,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确定产品价格只能反映边际私人成本而不能反映边际社会成本,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必须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对生产活动进行干预,结合经济活动中的环境外部效应,确定恰当的边际社会成本,减小乃至消除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我们要把污泥资源化产品的最终处置纳入政策法规和利益调节机制,而绝非是单纯就污泥补贴的讨价还价,最终伤害的仍然是环境和社会公众利益。

生物固体资源化的事实不能完全代替无害化处置的可能。事实与可能之间的差距是由于污泥有害物质及肥料市场的不确定性及污泥资源化的比例受到客观因素限制所造成的。例如:由于污泥一定时期的有害成分超标,不适于资源化;又由于肥料销售的季节性以及市场变化等等,都会影响污泥的资源化效果。因此,百分之百资源化的提法是不科学的,以强调市场化而推卸政府的职能是不负责任的。要从政策导向与制度设计层面解决资源化产品的出路问题。以产品销路来简单判断资源化的有效性的观念应当改变。资源化的首要目的是固体废弃物处理,政府的政策导向与制度设计要符合这样一个需求。国内外都是如此。资源化产品要以政府购买为主,指令性把资源化产品与城市绿化结合起来,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与生态恢复结合起来。资源化与经济效益要以无害化为前提,其处理结果不一定仅仅以肥料产品的方式销售,至少可以实现卫生填埋(减量、稳定)。山西沃土生物有限公司把污泥资源化概括为三个方面:农业利用、土地利用和建筑材料,努力实现资源化基础上污泥环境的零排放。

2.2《503法案》的启示

美国《503法案》将污泥肥料产品分为a类与B类两种,前者是经深加工包装后出售的商品肥料,按不同季节一般市场售价为20美元~60美元/吨,折合人民币最高不过500元/吨,相当于沃土田园的价格;后者经稳定化处理后(含水率80%)喷射到农田,增加土壤有机质。由于美国排污费标准较高(一般与供水价格相等,甚至高于自来水费,特别是大城市)和法律保障、税收减免政策以及规模化经营,污水处理厂稳定化处理后的污泥由专业化公司加工处置。美国农业有健全的休耕、轮作制度和直接补贴制度,分期分片施用不会造成农田的砂砾化与有害成分富集,达到生物固体资源化的目的。低价格或免费施用反映出土壤消纳及资源化的利益调节机制。资源化产品低廉的价格与稳定的补贴来源,以及由此形成的价格调节机制可以切实保障污泥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最终处置:①随季节调整市场售价;②价格低廉;③免费使用。从而切实保障污泥的无害化处置。

意大利法律规定污水处理厂要妥善处置污泥,其处置费按规定的污水处理费以单独形式收取;污泥(生物固体)的资源化由专业化公司承担,市场化运作,政府给予补贴与税收优惠。日本明确规定资源化产品的市场引导政策,用污泥制成的地砖价格同等的条件下政府指令性采购与使用。西班牙垃圾堆肥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也不过是3个欧元,按现行汇率计算仅为30元人民币;我国同类产品的市场售价一般都在200元左右,而我国劳动力价格大都是欧洲国家的二十到三十分之一。价格扭曲反映出制度设计的不合理和政策导向的偏差。

2.3政府干预失灵

政府干预是对环境保护的市场失灵的校正,优势市场在政府干预下充分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体制常常会干预失灵,或是在公用环境的情况下政府功能失效。在环保实践中,市场可解决的问题应尽量交由市场去解决。只有当市场机制不健全、环境资源产权不明晰、外部性和公共环境难于排解时,才应该由政府干预。通过特许经营制度,签订《市政公用设施特许经营合同》明确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以契约的方式规范各自的行为,应当是保持政府和市场干预行为平衡有效方式。

政府行使环境产权必然以零排放为最高目标,制定与落实各项相关政策,推动污泥资源化产业的发展,发挥政府的服务与监督职能。政府为提高公用事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保障公众利益及特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公用事业发展,由政府授予企业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对某项市政公用产品或服务进行经营的权利,即特许经营权。政府通过合同协议或其他方式明确政府与获得特许权的企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政府在资源产品利用上要给予支持与引导,鼓励使用。资金要保障。垃圾、污泥处理的责任是政府的,讲市场化,是利用市场机制提高效率。垃圾、污泥的出路不单是市场的选择,而是政策扶持与市场配置互动的结果。

三、污泥属性分析

污泥是社会化产物,它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三大属性。污泥的属性由于处理处置方式不同常常是相互冲突的:污泥的自然属性衍生的生物固体概念表达了资源化意义,但不等于说由于其可循环利用的自然生物特性则可以掩盖或抹煞其固体废弃物的社会属性,更不能由此免除或减少处理处置所发生的费用,其基本经济属性并没有随之而改变。污泥的社会属性约束了其自然属性以及经济属性的实现,厌氧消化—填埋、热干化—焚烧处理处置的污泥其自然属性完全被掩盖,经济价值为零,但满足了其社会属性的实现,“消灭污泥论”就是以此为依据的。好氧堆肥—资源化工艺前者体现了污泥的社会属性,后者则是污泥自然属性的表达,由此而满足其经济属性的要求。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统一体现了污泥循环利用的经济价值。

3.1社会属性

污泥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发展早期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安全的需要,逐步演变为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以至产生了必须依赖工业化处理的自然社会问题。人类积聚生活排泄物的处理处置是现代文明进步的不可避免的代价,由此衍生出污泥的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人类是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生物物种,其生存的输入和输出不仅要保持自身平衡,同时必须与生态环境平衡。对人的正常生活来讲,餐馆与厕所是同等重要的。污泥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社会环境对污泥是排斥的,将其定义为“固体废弃物”。与此相对应所采取的处理处置手段便以消除为目的,彻底消除最好。于是,焚烧、填埋、消化,以至于走极端的资源化处置也出于同一目的:消灭污泥!

由此产生了三个问题:为什么消灭污泥?采用什么方式消灭污泥?消灭污泥的代价是什么?

3.2自然属性

消灭污泥是因为污泥对人、对环境来讲是有害的,如此大量高含水量剩余污泥的处理处置的确不容易,难点在于处置过程和处置不当都将引起二次污染。从安全、有效、经济的角度审视并由此制定的技术政策必然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减量化,进而无害化。稳定化是中间过渡性政策。消灭污泥直接造成资源消耗和高昂经济支出的双重代价:用不可再生的能源消灭了不可再生的资源。按照生态学理论,一个地区产生的污泥有机质长时期的缺失将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不可修复的损伤。污泥资源化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3.3经济属性

污泥的经济价值源于其自然资源属性,即“生物固体是污水处理过后产生的一种可以有益回收再利用的初级有机固体产品。”污泥的资源属性是固体,这种固体是生物的、有机的,而有机生物固体的资源化最高形式就是农业利用,生物有机质得以循环利用;但决非只能农业利用,其固体特性还可以用来覆盖垃圾填埋场,建筑回填土,园林培养基等土地利用,以及加工生产道路基质、铺路材料等。与污泥资源属性密切相关的经济属性则必须依赖政策的导引其价值才会显现:污泥资源化的生态意义,污泥资源化产品的经济价值,污泥资源化处置的节能功效。污泥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其产品加工的最小成本约束;污泥资源化产品生产成本同样受最小成本的约束,或者说污泥资源化产品的销售利润包含了作为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的成本;更深一步讲,污泥资源化产品销售的低价格包含了对土壤消化有害物的补偿。因此,任何高成本、高耗能的污泥资源化产品生产工艺都是不能持久的,任何偏离污泥价值的市场价格是赢得不了市场的。

3.4谁来买单?

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与建立相应的利益调节机制是调整污泥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前提条件。根据污泥资源化产品的市场发育水平动态调整污泥补贴价格,一次核定,分段核减。例如,项目建设及运营初期以三年为界,保持足额补贴,培育污泥资源化产品包括肥料产品市场,降低投资经营风险;运营五年为第二阶段,投资者的投资已大部分收回,市场发育基本成熟,终端用户稳定;运营七年为第三阶段,投资者的投资已全部收回,进入稳定收益期。每个阶段降低一定比例的污泥补贴,或根据实际发生成本予以复核。这样既体现了政府的政策导向,充分照顾到投资者的利益,又体现出市场化发展的方向,利用市场调节机制促进资源化产业的发展,逐步减轻政府负担,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必要的、合理的污泥处理费用是保障污泥无害化安全处置和资源化的重要前提条件;而资源化产生的效益可以作为污泥达标处理处置费用的一个补充,特别是在排污费偏低的情况下,对于弥补污泥费用的不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产业区分

人类产业文明发展史迄今可概括为农业、手工业、大工业、信息、全球经济一体化商业等五次产业革命。城市是人类积聚的载体,淡水与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以淡水、土壤资源保护和循环利用的生态产业将是人类产业发展史的第六次产业革命。污泥集中体现了土和水的融合,土与水统一于人的生命活动。古希腊神话的亚当和夏娃就是用水和泥创造了人类。人类对此的感悟是与生命同源的。污泥源于水,从水中分离出来再归于大地是最朴素、最自然的生态平衡原理。基于污水处理工业的污泥资源化产业是城市水系工程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按照统一的生态规划确立其产业的发展方向,建设水资源循环系统工程,实现水环境与土壤环境的动态平衡发展。

正确区分产业界限是保障污泥资源化产业健康发展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处理与处置是污泥实现无害化、资源化的两个不同阶段,分别隶属两个不同的产业。好氧堆肥是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之一,其处理结果不能等同于肥料制品,更不具备商品肥料的市场属性,其处置过程仍然需要成本。例如,运输费、填埋费、排污费等。采取市场化方式解决污泥的处置问题,首先要在污泥好氧堆肥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按照终端产品的特性要求组织产品的深加工,并实现其市场销售。基于资源化基础上的污泥处置与市场销售是同一过程,因而可以节省污泥处置的运输、填埋、排污等相关费用,节省的费用应当被认为是运营者向政府缴纳的特许经营费。

4.1污泥处理

现代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分为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两部分,污泥的处理又可分为前处理和后处理。污泥的前处理是指经浓缩、脱水,包括厌氧消化处理得到一般含水率为75%~80%(或以污泥干重计)泥饼的预处理过程。污泥的后处理是指在污泥前处理的基础上,泥饼通过高温好氧堆肥消毒装置的堆肥处理,实现污泥的稳定化、无害化,符合国家标准的排放要求。把污泥处理过程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对于明晰污泥处理成本,划清污泥补贴界限,推进资源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污水处理厂的条件,可以采取集中、分散处理两种方式。若条件许可,把堆肥装置与肥料生产线连为一体,形成污泥达标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完整的设施装置;而对于集中处理受技术或环境限制不能一体化建设的项目,可以在污水处理厂就地完成高温好氧堆肥无害化处理,使之达到排放标准,减少污泥运输过程可能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集中到污泥资源化生产厂深加工。

污泥高温好氧堆肥处理是污泥处理的后续工程,因为,无论污泥的前处理是否经过厌氧或者是好氧消化处理,都存在着达标排放的最终处置问题,经高温好氧堆肥处理的污泥可以满足新标准的排放要求。但污泥是否经过厌氧消化处理对于平衡能源是有意义的。利用厌氧消化所产生的沼气对污泥进行预处理,可以降低污泥的初始水分,提高温度,减少发酵填充料,节省加工费用。

4.2污泥处置

由于处理后的污水其处置方式为“达标排放”或中水回用,所以其最终处置相对容易。污泥的固体性质和生物性质决定了其处置的难度,无论采取填埋、焚烧、碳化、填海、干化等何种处置方式,都存在着二次污染、耗费能源、处置空间的问题。如果改变污泥的废弃物性质,作为资源来加以利用,问题便可以妥善解决。因此,资源化是污泥处置的最佳方式。“消灭污泥论”的偏激认识源于人类的自私,试图通过彻底消除或者掩盖不文明的痕迹获取道德上的释然与心理上的安慰。

建立在安全、无害化处置基础上的污泥资源化从根本上讲是一个认识问题,是观念的转变,坚持把资源化放在首位,是为了最终彻底解决污泥的处置问题。要从维护生态平衡的高度,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符合国情的技术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促进技术创新,加快污泥资源化产业的发展。

4.3处理与处置的统一

污泥处理和处置的统一依赖于污水处理厂的产权多元化改革和市场化进程。我国污水处理厂传统的事业体制由于利益机制缺位,经费全额预算管理,因而降低成本,节省费用与经营管理者和职工利益不挂钩,导致污水处理成本扭曲,缺少污泥资源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在原体制内实现污泥高温好氧处理与资源化处置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一定要把污水处理厂和其职工的经济利益放在首位,通过合理合法的制度设计,有效调动污水处理厂主体的积极性,实现资源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否则,“好事”也难以为继。污水处理厂管理体制改革与市场化进程是理顺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推进资源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制度保证。在一个产权明晰,成本控制严格,利益分配机制健全的污水处理厂,经营者的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市场化的利益目标是一致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污泥资源化技术是以资源化为首要目标,通过“农业利用、土地利用、建筑材料”多种资源化工艺技术,把污泥的处理与处置统一起来,把资源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统一起来,最终实现污泥环境的零排放。此种意义上的污泥资源化设施是污水处理厂泥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功能的延伸。

五、产业发展政策

政策的可****作性往往是政策制定过程中首先考虑的因素,包括政策与环境的相容性,制定的依据,与现实的适应性,前瞻性,经济量化指标等等。政策是临时立法,政策制定与立法程序不同。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拉开了产业化发展的序幕,并为各项具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污泥资源化是人类社会推进生物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创造人与和谐的都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将污泥资源化列为重要目标,通过建立资源利用,限制填埋、焚烧等法规促进污泥资源化产业的发展。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污泥资源化率均已超过50%。为了保障污泥处理处置按照规划目标稳步推进,一些国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1)国外在相关法规制定中,对于污泥污染控制设备和管理方式制定了高标准的要求。例如针对填埋要求设计地下水监测装置,以鼓励污泥回收利用的研究和推广;(2)建立特殊的污泥管理基金,用于资助那些主动收集利用污泥工厂的建设和设备更新;(3)在国家污泥管理政策中制定灵活、积极的税收政策和经济手段。针对污泥产生、回收、利用的系统制造者、收集者、处理者、回收利用者、污泥产品的购买者,采用不同的税收方式和经济政策以建立一个有利的市场和环境;(4)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负有制定相应污泥管理计划的责任和义务。国家统筹规划,各级地方政府主要关注当地的实际情况;(5)加强公众的宣传教育,获得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污泥产品的推广和使用,并使得公众自觉地加入到污泥治理的行列中来。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切实推进我国污泥资源化设施建设、运营的市场化进程。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和价格机制,根据国家开放市政基础公用设施建设与运营的有关政策,鼓励外资与民企并购国企或购买股权经营污水处理及污泥资源利用,鼓励各类所有制经济参与投资和经营管理体制,实现污泥资源化设施建设的投资多元化、运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的开放式、竞争性的建设运营格局。

政府行使环境产权必然以污泥零排放为最高目标,制定与落实各项相关政策,推动污泥资源化产业的发展,发挥政府的服务与监督职能。政府为提高公用事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保障公众利益及特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公用事业发展,根据政府职能向“服务、监督”转变的发展方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思路,通过市政公用设施特许经营授权及签署特许经营合同,明确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相互责任与利益,切实发挥政府的服务与监管职能,强化企业在市场经营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科学区分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处置的政策界线。在污泥资源化水平较低的运营初期,要保证由财政污泥处理专户支付的污泥高温好氧堆肥消毒处理费用,实现污泥的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努力实现固废治理与资源化的协调发展及相互促进,利用价格杠杆与相关政策,不断提高污泥的资源化率,促进公用市政设施建设运营投融资体制改革。

不能单纯计算污泥处理处置与污泥资源化补贴政策的到位所拉动吨水处理成本的提高,或与低水平污泥处理处置成本作简单对比,因为后者是以成倍加大环境外在性成本为代价的。污水处理费源于民,用于民,收了人民的钱为人民办事是政府应当坚持的基本准则,也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能与应尽的责任。城市污水处理厂及污泥的处理处置其市政公用设施的社会公益性体现了城市居民的利益,居民为此支付税费(排污费、垃圾费等);否则,其结果只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最后损害的是社会公众的长远利益和城市整体投资环境。

5.1技术政策

把污泥资源化放在首位,坚持污泥综合处理的发展方向,根据不同工艺制定“鼓励生物资源化”、“推荐其他方式的资源化”、“允许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处置”、“限制生污泥填埋、非标外运、排放”和“禁止净泥直排”等技术政策,并与污泥补贴数额、按污染物排放当量收费直接挂钩,利用政策与经济杠杆促进技术进步,从根本上杜绝污泥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由于历史与体制的原因,我国排水行业历来“重水轻泥”,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直至构成严重的环境二次污染。“重水轻泥”的错误认识与实践导致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处置,或直接外运,或非标填埋,或直接排海、江河,造成严重的环境二次污染,大大弱化了污水净化厂的环境功能,成为新的环境污染源。泥水并重对策的提出与实践,就是要坚持污水处理与污泥处理“同步规划、同步设计、捆绑招标、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运营”的方针,严格执法,杜绝非标排放;坚持中水与污泥资源化并举的方针,采取多种方式,经济的,荣誉的,政策的,市场的,积极鼓励使用资源化产品。

5.2产业政策

污泥资源化产业的制度设计和相关政策,要充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维护生态平衡。从宏观上要设计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政策导向,坚持政府服务、监督与市场化运作并举的方针,积极推动污泥资源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微观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泥处理处置价格,利用价格杠杆,实现固废处理和资源利用的动态平衡,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干化、焚烧、填埋处置方式。

逐步提高排污费是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投资补偿机制的首要前提和基本保障,明确将污泥处理处置的运营费用列入排污收费列支范围,坚持成本准入的原则,切实保障处理经费的及时支付。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各级政府挤占、挪用污水处理费的现象屡屡发生。国家对污水处理费的用途早有明确规定,只能用于污水处理(包括污泥处理)的运行开支,不包括再建投资。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的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偏低,收取率不高,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逐步实现污泥的经济价值,以此为基础建立起科学的价格补偿机制。即:在投资、运营保本微利的原则下一次承诺,分期兑付。污泥补贴基数低于测算值或社会平均物价水平时,(1)随污水处理费上调按比例调整;(2)随污水、污泥处理量增加按比例调整;(3)随物价上调按比例调整,要保证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设施的同步运行,特别是对于以资源化为目标的污泥处理设施,应予以重点保证与支持。

污泥后处理运营成本及资源化处置价格的确定基于以下因素:①当地污水收费现行标准及未来调价空间;②污水处理费的收取率;③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体制;④污水处理成本;⑤污泥含固率;⑥污泥初级产品的终端市场接受价格;⑦污泥发酵填充物料价格及来源;⑧当地劳动力价格;⑨投资回报期望值。具体来讲,污泥补贴价格制定应遵循的原则是:成本准入,合理收益、节约资源、促进发展,由政府财政部门会同监管部门负责制定或调整。污泥的后处理成本应当包括成本、税费和利润三部分。由于污泥资源化产品享受国家免征所得税(5年)和增值税的优惠政策,从生产之日起,前5年计价范围仅包括成本与利润两部分。

成本指社会平均成本,包括各项应计入价格的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利润指乙方的合理收益。根据污水处理行业并参考固体废弃物处理行业的特点,分别采取净资产或固定资产净值收益率方式核定。

成本核定按以下方法进行:

(1)原辅材料和固定资产的购入价格,属政府制定价格的,按规定价格核定;属市场调节价的,按购入时市场平均价格核定,实际购入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的,按实际购入价格核定。

(2)工资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实行总额比例控制,按本市同行业或相近企业近3年上述三项费用总额占成本费用总额比例,并参考本市社会平均水平核定。工资一般水平不超过污水净化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3)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必须是与提供公用事业产品或服务有关的资产,折旧年限按照国家确定的相关规定执行。

合理的污泥处理价格有助于①确保污泥达标处理后对环境的零排放;②建立运营投资价格补偿机制;③鼓励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不断降低污泥处理运行成本;④降低污泥肥料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提高污泥肥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确保污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

5.3政府的服务职能

政府在污泥资源化产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服务与监督,服务职能包括承诺、保障和协调三个方面。

(1)承诺

政府承诺涉及与特许项目有关的土地使用、相关基础设施的提供、防止不必要重复性竞争项目建设及必要的补贴,但不承诺商业风险分担、固定投资回报率及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事项。

优先采购政府承诺对污泥后处理和资源化产品的出路给予政策扶持,市政建设、园林绿化等部门在价格相等的条件下优先采购。

信贷担保为项目建设贷款优先提供政府隶属或控股的信用担保公司的信用担保;同意乙方以特许经营权或项目权益为信用担保公司做反担保。

调产与环保优惠政策按照城市产业调整和环保产业鼓励政策给予项目资金支助或其他应当给予的优惠政策。

政府补偿特许期限内,因政策调整严重损害项目公司预期利益的,项目公司可以向城市基础设施行业主管部门提出补偿申请,城市基础设施行业主管部门在收到项目公司的补偿申请后6个月内调查核实,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给予相应补偿。

科研资助政府鼓励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优先给予“三项经费”立项与资助。用于污泥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改造的贷款,政府给予贴息扶持。

(2)保障

政府为项目的建设与稳定运营提供以下保障。

资金保障按时足额支付污泥补贴,为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的稳定运营提供资金保障;在污水处理收费较低的情况下,城市基础设施维护费和住宅市政配套费的部分资金可用于补偿污泥处理处置费用的不足,或按照调整机制予以调整。

建设用地以划拨或租赁方式为项目提供建设用地,收取零租金或象征性租金。赋予项目公司租赁土地项目建设融资的质押、担保处分权,但不得用作除项目建设运营以外的其他用途。

电价项目设施用电享受污水净化厂同等价格。

税费项目建成并盈利之日起免征5年企业所得税,到期后按政策规定继续申请。有机—无机复合肥享受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政府确定的其他免除税费的优惠政策。

(3)协调

负责做好各主管部门、污水净化厂及相关方面的协调服务工作。

污水净化厂行业主管部门或有限公司的政府控股方或出资方负责协调污泥项目建设运营与污水净化厂的用地、电力、供水、职工生活,污泥前处理与后处理的流程协作关系,以及与项目相关的其他关系的协调。

运输为污泥运输和资源化产品的销售提供运输便利,在市属管辖权属范围内免征运输车辆的养路费、道桥费、过路费,协调铁路、农资部门给予污泥农肥优惠铁路运输价格。

相关部门负责协调相关主管部门,如环保、土地、财政、综合执法、城建等的工作关系,为项目的建设与稳定运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六、工程实例分析

山西沃土生物有限公司以自觉维护国家土壤安全为历史使命,以“沃土”为产业契合点,由此创建了氮素平衡及土壤健康理论,研制开发成功生物高氮源发酵技术和污泥资源化国家发明专利技术,成功实现了沃土三维复合肥料系列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及连锁发展,始终沿循:环保农业污泥资源化沃土肥料生物+环保+农业沃土产业群的发展思路,贯通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最终实现:生物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构想。

2003年7月3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处理协调会议纪要》([2003]26次)明确规定,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政府适当补贴的原则,由省计委拨出专款,以贴息入股或资金奖励的方式,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城市污泥处理系统。山西沃土生物有限公司计划建设的太原市污泥处理项目可作为试点,取得经验后在省内推广。

2003年12月4日,山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山西省建设厅、山西省环境保护局共同在太原组织召开了“太原市污水净化厂污泥消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评审会组成了由赵丽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为组长的专家组。经过评审,专家组认为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太原市生态经济的发展与污泥的稳定、无害化处理处置;对于坚持资源化的方针,积极促进循环经济与污泥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与现实意义。山西省政府所确定的“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做法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开了一个好头,对全国污泥的处理处置及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有借鉴意义。

万元贴息入股资助。山西沃土为落实太原市污泥项目坚持不懈地做了三年的努力,示范工程仅得到2003年“非典”时期不到20万元的短期补贴,靠自身的力量运营了30个月,累计处理处置污泥3.2万立方,生产销售沃土黑桃K系列产品1.8万吨,为污泥资源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及工程实证,成为国内一百多家相关或类似企业中工程处理规模最大、产品销售持续时间最长的企业。

6.1太原启示

太原项目是山西沃土的攻坚战,其意义与示范作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6.1.1全国第一个污泥处理处置Bot项目

目前全国实际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共计572座,2010年底预计达到2000座,这些厂都面临着污泥的达标处理处置。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投融资改革精神,污泥处理处置作为污水处理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施建设无疑列入投资放开领域。采用Bot方式将是未来污泥项目建设的主要投资运营方式。太原项目是全国污泥达标处理处置第一个采用Bot方式承建的项目,山西沃土为此做出的所有努力对全国同类型项目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山西沃土的项目职能包括:①发起组建项目公司;②项目立项审批的前期准备工作;③洽谈草签《特许经营合同》;④筹集项目建设资金,转贷给项目公司;⑤组织工程建设;⑥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

6.1.2项目公司

太原项目由山西沃土与其他合作伙伴共同投资组建的“山西沃土天和污泥资源化运营有限公司”作为企业法人主体负责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其主要职能包括:①注册项目建设资本金(不低于项目总投资的20%);②负责项目的建设运营;③向山西沃土支付技术补偿费与使用费;④收取污泥补贴;⑤借贷及归还项目建设资金;⑥向银行直接申请项目流动资金贷款;⑦具体承担排污社会责任;⑧污泥资源化产品的市场营销。

6.1.3项目审批程序

太原项目发端于2003年的防治“非典”,为此山西省政府专门召开协调会并发《纪要》予以推动。按照正常程序,项目的审批程序包括:①与政府市政主管部门洽谈草签《特许经营合同》;②申请立项;③编制可研,召开专家论证会;④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可研,上报审批;⑤计委项目批复;⑥正式签署《特许经营合同》;⑦初步设计及审批;⑧特许经营权或在建工程质押,申请银行项目贷款;⑨领取开工许可证。

6.2松江模式

6.2.1项目背景

松江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黄浦江上游,是上海市重点水源保护区。目前松江区内已建、在建和规划即将建设的污水净化厂有五座,其中松江污水处理厂已建成的一、二期处理能力6.8万m3/d,三期扩建再增加7万m3/d;松江东部污水处理厂规划能力7万m3/d,一期工程3.5万m3/d;松江西部污水处理厂规划能力10万m3/d,一期工程5万m3/d;松江东北部污水处理厂规划能力14万m3/d,一期工程7万m3/d;松江南部污水处理厂规划能力8万m3/d,一期工程4万m3/d。

松江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于1985年,设计能力2.5万m3/d,2002年进行技改。二期工程1998年投产,目前一二期处理能力共6.8万m3/d,三期扩建再增加7万m3/d。污泥的处置采用中温厌氧消化,离心脱水后外运堆置。目前全厂污泥日发生量38吨,含水率78%。三期扩建后,污泥日发生量100吨(一二期厌氧消化污泥+三期生物泥)。

6.2.2技术

设计采用的污泥处理处置方案为:利用现有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将消化脱水污泥与三期脱水生污泥混合后干化预处理,将含水率降至60~65%,然后采用高温好氧堆肥工艺对污泥作进一步的处理处置。

松江厂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特点是把厌氧消化与好氧堆肥工艺有机结合起来,前者完成污泥的前处理:稳定化、减量化,后者实现污泥的后处理:达标排放。好氧堆肥是厌氧消化的后续工程,同时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为好氧堆肥提供能源加温干化污泥,减少填充料、提高污泥初始温度、缩短发酵周期、降低加工成本。实践证明:厌氧消化与好氧堆肥工艺相结合可较好地解决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实现污泥厌养消化处理和无害化处置的有效结合与能源平衡,并为资源化创造条件,对上海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污泥肥料的施用减少化肥使用量,有利于控制面源污染。

6.2.3合作

山西沃土和松江污水处理厂本着兼顾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把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起来的合作原则,按照不同产业把污泥的达标处理和资源化处置分开,前端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投资列入达标改造投资,后段污泥处置及资源化投资、运营由山西沃土为主,松江污水厂经营管理者、职工以自然人身份出资参股,按出资比例承担有限责任,分享经营成果。松江模式的意义在于污泥无害化与资源化的完美结合以及老厂达标改造的成功尝试,分清匀危魑ǎ迪只肪承б妗⒅肮だ妗⑼蹲适找娴耐骋弧?

6.3普惠制

太原项目给予的扶持政策的具体内容包括:①给予项目200万元贴息入股资助;②协助企业争取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基金配套资金;③将污泥无害化处理成本列入污水处理费开支范围;④项目建设用地使用权无偿划拨或零租金转让;⑥免征所得税五年。

山西省政府所确定的扶持政策对其他省、市的项目建设不仅具有借鉴意义,而且按照普惠规则在本地项目审批中参照。由于各地项目和经济发展水平及认识上的差异,投资、建设、运营方式也会发生变化,给予项目的政策也会不同;沃土在具体项目运作中会将已经获得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扶持政策,例如免征所得税等应用在下一个项目,不断累积,为国家的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6.4沃土时代

2003年3月22日,深圳·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装置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委员会年会召开,沃土共向大会提交了3篇论文,李波、唐建国分别在大会作了专题演讲。沃土以其实际工程实例与Vt菌剂和产品销售网络,第一次明确提出污泥资源化“霉变”、“软化”障碍并相应完善了生产加工技术,以及围绕产业化发展所形成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模式,得到了大会的高度重视,誉为污泥资源化步入了“沃土时代”。

沃土在污泥资源化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始终坚持把资源化放在首位的方针,准确把握政策界限,运用生态理论和生物技术,以市场为导向,把科研重点和技术发展放在提高资源化产品的性能上,攻克污泥资源化产业发展的“重金属”、“软化”和“霉变”三大技术障碍,完善Vt筒仓和阳光棚两种发酵工艺和设备,实现了以发酵污泥为主要原料的沃土黑桃K有机-无机-微生物三维营养复合肥料的工业化生产,并为此确立北京沃土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的区位优势,下游延伸沃土连锁产业的价值链,构筑区域市场相对垄断优势,形成稳固的产业市场支撑。

市政污泥处理的主要方法篇3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方法;探讨

随着经济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科学和经济的快速进步某种程度上就是对环境和社会资源的一种损耗,而后来的温室效应、环境大气污染、各种能源短缺、可利用水资源减少等等问题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对此全球各个国家也都快速做出了反应,针对温室效应,环境保护、污水治理等等环境保护和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的提出都朝着改善生存环境的方向前进。对此,我国政府也逐步退出了诸多政策,积极宣传教育环保生态思想,倡导绿色健康无污染生活,并同时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体系,并加速我国资源节约型和自然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也因此快速发展,尤其是随着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技术的不断普及提升,其污泥的产量越来越多,这对城市而言也是一个新问题,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处置就成为当前乃至今后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任,下面笔者就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利用进行深入探讨。

1我国城市污泥处理状况及问题

众所周知,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污泥,虽然污泥占有量只有0.3%~0.5%,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所产出的污泥量也与日俱增。目前我国废水排放大约400多亿吨,干污泥年排放约为600万吨,城市污泥处理问题日益凸显。此外,在污泥处置方面,绝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都是采用较为简单的填埋或者是胡乱堆放,甚至部分城市将污水处理厂污泥简单用于城市绿化和土地填埋中,或者用于配比制作成复合肥,这些都导致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作不尽人意。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泥里面微生物、寄生虫卵、重金属、有毒有机物质、臭气、病原菌等众多,这些成分已经成为城市环境卫生的首害。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国从2000年以来绝大部分城市都陆续出台执行有关污泥处理处置的政策方案和规划,但就目前处理状况来看,简单粗暴的填埋弃置和堆放只能够为后续城市发展埋下隐患,尤其是近些年来污水处理厂日益增多,处理的污泥量也越来越多,只有及时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合理的深度处理,使得污泥能够稳定化,最终达到减量、无害、再利用的程度才是最佳的、完善的污水处理循环链,才能够使得污泥处理处置工作产生效果。

2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方法工艺

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前阶段要对污泥进行初步处理,然后再在此基础上根据污泥成分比例和性质特点来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最终使得污泥能够达到无害化。

2.1污水厂污泥处理方法

对污水厂污泥进行初步处理,主要包括污泥调理、污泥浓缩、污泥脱水、污泥消化等几个步骤。

污水处理厂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调理完污泥后,就进行污水浓缩,就是利用重力浓缩方法、气浮浓缩方法、离心浓缩方法等等方式来除去污泥的间隙水,然后进行污泥脱水,利用自然干化、造粒脱水、机械脱水等方式来将污泥转化为半固体或者固体形态。最后进行污泥消化,也就是对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前者使污泥降解为甲烷和稳定的污泥,后者利用微生物发酵,采用好氧堆肥、反应器堆肥等方式进行污泥堆肥,使得污泥最终成为稳定性较高的类腐殖民质。

2.2污泥处置利用

目前对污泥进行深层次的处置主要有热干燥处理、土地利用、卫生填埋、污泥焚烧、投海和综合利用等等方式,如下图。

第一,土地利用。我国是农业大国,对污泥进行土地利用能够有效处置多余污泥,尤其是污水处理厂污泥理念含有丰富的有机成分,且经过实践证明采用这些污泥栽种作物产量更好,甚至比施农家肥的土地作物长的更好,因此有机含量高、营养成分丰富的污泥就可以充当土壤改良剂,当然也要进行土地利用要注意污泥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等问题,从而避免土壤作物二次污染。

第二,卫生填埋。这种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见效快,应用颇为广泛,有筑堤法、平面填埋发,混合填埋法等,其缺点在于占填埋场地大、运输成本高、污泥力学性能要求高,并要注意产生渗滤液和沼气,防止地下水污染。

第三,污泥焚烧法。污泥高温下燃烧,能够充分将污泥分解为砌体、焦油以及其他飞灰残渣,这种处理方法速度快,无害化、减量化效果彻底,而且污泥冉寿热量高,可以充当劣质煤,但是污泥焚烧设备投资大,燃烧不良有可能产生剧毒物质。

第四,早期污水处理厂对污泥污染认识不足,大量污泥被投入海中,这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害,目前这种方法已经限制和禁止。

第五,近来国内外把污水处理处置眼光放到了资源化的层面上,希望通过适当处理然后再利用,这是现代社会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欧美等国家已经在探索污泥制油的工艺,希望通过加热、无氧、催化剂、干馏、热分解来产热解油,而且污泥中的大量灰分可以作为建筑添加剂,不少研究专家将污泥作为水泥原料,例如在粘土中深入污泥在高温下烧成生态砖等等。除了上述几种方法之外,还有多种污泥综合有效利用方式,而这些都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努力尝试研究,这样长期下去,相信总会有化废为宝,化污泥为有效资源物质的污泥处理模式。

3结束语

虽然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泥处理处置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污泥处理处置这条道路上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当前这些污泥处理方面还存在很多未尽人意之处,对此,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和城市污水处理同行也必须要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不断努力尝试、实践,努力寻找更佳、更有效的处理方式和工艺技术,相信随着人们对污水污泥处理设备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方面会取得更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杨芳.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2]白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方法[J].绿色科技,2014(6).

市政污泥处理的主要方法篇4

关键词:城市污水厂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

浙江省随着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为保护环境,为建设生态省,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加快了城市污水治理工程的建设。自2000年以来,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已建成投产和试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共达35个,总的处理规模达340万m3/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42.3%,35个污水厂所在地估算每天产生干泥量达1286吨,其中得到不同程度处理与处置的为544吨/日;计划到2005年年底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成个数增加到55个,总的处理规模达440万m3/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53.0%;到2007年年底,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个数增加到73个,总的处理规模为500万m3/日,城市污水处理率为58%,到时全省实现县县建有污水处理厂。

我省城市污水厂建设与运行管理历史较短,经验不足,遇到不少新问题,当前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建设滞后,运行管理经验不足,污泥对环境带来的二次污染情况较普遍。

一、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指导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处置建设与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总结,是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各行各业必须共同遵循的准则。回忆我省近年来城市污水治理工程的历史,凡是按照科学以展观建设的工程,就能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工程的综合效益好;凡是违背科学发展观建设的,工程投资效益就不能充分发挥,综合效益差,有的甚至起到“负面”作用。

城市污水厂污水处理与污泥处理及处置是两个独立的不同阶段又相互紧密联系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污水处理,是把城市原生污水通过“物化”处理与“生化”处理等措施,把原生污水中固相污染物质从污水中分离出来(被分离的污染物质称为原生污泥)。污水经处理后的出水称为“尾水”,达标后排放或回用。污泥处理是把含水率较高的原生污泥通过浓缩、脱水“减量”化处理,和后续通过“生化”处理,进一步减少污泥中有机物含量达到“稳定”化处理,上述两个阶段统称为污泥处理,污泥处置是在上述污泥处理后,最终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由此可见,污水处理是搞好污泥处理与污泥处置的前提与基础,而污泥处理与处置是污水处理的实现的最终目标的保证措施。这两者缺一不可。一个完整的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污水处理工程、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产、同步运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污水治理工程整体功能,达到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目的。

我省有些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建设中,污泥处置工程没有与整个治污工程做到同步建设,其原因有以下种种:有的城市是因为缺少排水专业规划与污泥处理与处置专业规划,因依据不足,工程初步设计缺乏污泥最终而必需的处置内容;有的是由于资金紧张,处置工程“暂缓”安排建设。这样,污水厂投产后污泥因得不到正常处置,造成污泥无序乱堆放,对环境带来二次污染。有些城市污水厂保护环的功能在衰退,逆向转入集中污染环境趋势。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我们极不允许!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快污泥处置配套工程建设,才能确保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整体效益达到充分发挥。

二、必须按照循环经济增长模式全面按照“四化”要求强化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处置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如何保证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健步增长发展,经济增长模式必须由传统的单向线型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直接排放)转变成循环经济模式(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利用,是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在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处理处置过程中,全面执行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与处置的方式是循环经济模式的体现。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我省有的城市污水厂污泥最终处置选择了与水泥制品厂或制砧厂合作,把污泥作为建材产品的掺合料一起焚烧,最终生产出质量完全符合标准的建材产品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这种处置过程,充分利用了污泥中的无机物(粘土),补充了当前水泥生产与制砧生产紧缺的泥源;同时充分利用了污泥中有机物(具有热值)作为辅助燃料,减低了建材产品生产的煤耗量;由于焚烧温度高达1200℃、污泥中病原体被彻底毁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气(如阿?f咽)被彻底分解,又无残留灰渣,彻底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为建材生产厂提供了再生资源,降低建材产品的单位成本;根据市场经济运作,污水厂还从中得到了应有的实惠。

有的城市污水厂污泥最终处置与制热单位合作,利用污泥替代部分燃煤制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污泥通过焚烧达到了无害化处置、制热单位由于获得了污泥这一再生资源,缓解了当前燃煤供应紧张的局面,并降低了制热生产成本。

有的城市把污水厂污泥经浓缩、脱水与适当堆放稳定处理作为农肥后用于苗圃、园林绿化,或土壤改良。

上述种种,按照“四化”要求对污水厂污泥进行处理与处置的,虽在我省城市污水厂中还是少数,但是它代表着一种发展的方向,不久将来必须会得到迅速普及。其原因是:

1、城市污水厂污泥是一种宝贵的再生资源。

从循环经济观点来看,“资源”这一概念是相对的。据报导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1/3、铜产量的1/2、纸制品1/3来自循环使用,有些发达国家在17个产业生产中,已经实现了水资源消耗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同样,在城市污水厂污水处理过程本身来看,产生的污泥是一种废弃物,但对后续综合利用生产单位(如水泥生产、制砧、农用、土壤改良)来说是一种宝贵的再生资源,它具有普遍的使用价值。随着科技进步与循环经济模式推广,城市污水厂污泥必然会得到广泛利用。

2、从保护环境角度来看,城市污水厂污泥最终进行资源化处置,才能彻底消除污泥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

3、从提高资源使用率角度来看,城市污水厂污泥资源化处置,是充分发挥了污泥这一再生资源使用价值,做到了物尽其用。

三、城市污水厂污泥全面执行“四化”处理与处置的对策

1、要进一步统一对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路线必须全面执行“四化”要求的认识。当前首要的问题是认识不统一,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有些同志把城市污水厂污泥仅仅看作是一种废弃物而不是资源。他们把有些地方污泥未进行处置归罪于“污泥误认为资源”、“过分强调了污泥资源化”,他们还主张污泥处理与处置最终目的应仅限于“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强调“资源化”不是最终目的。这种思维方法是把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对立起来。事实恰恰相反,按照循环经济增长模式,应把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统一起来。我们主张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搞污泥综合利用,同时也认为只有综合利用,才能有效的彻底解决污泥对环境污染。我们相信,遵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依靠社会化生产大合作的形式,能找到有利于保护环境、安全实用、经济合理污泥处理与处置办法。

其二,是有的同志主张万事不求人,不主张污泥处置与其它单位搞合作、搞联营,其理由是这样做不可靠、不正规,而自己单独搞污泥处置既缺少资金、又缺乏技术力量,结果是污泥处置还迟迟不能上马。这种想法与做法与社会化生产、有效的分工合作、组织集约型生产模式相违背的。事实上企业间进行有效合作,可相互取长补短,能快速提高整个社会生产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污泥处置采用社会化生产,加强企业间合作,有利于多、快、好、省地全面推行污泥“四化”处理与处置的技术路线。

2、要进一步制订相关的污泥处置技术政策。

正确的技术政策是正确技术路线实施的保证。以往我国虽出台了一系列技术政策,但尚欠完整。笔者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补充制订有利于城市污水厂污泥全面执行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及处置的技术路线实施的相关技术政策。

(1)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一切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的原则;

(2)污泥资源化利用方案必须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定,被选定方案有利于保护环境,污泥综合利用做到安全实用、经济合理,实施方便可行;

(3)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处置设施应与污水处理设施做到同步建设、同步投产、同步运行。今后凡缺少污泥处理与处置的设施的污水治理工程不得通过竣工验收,只有把污泥处理与处置设施补充完善了才能通过竣工验收;

(4)要禁止污泥无序堆放,任意污染环境的行为;

(5)鉴于节约用地考虑,要尽量少用土地填埋处置技术;

(6)要大力提倡污泥综合利用处置技术。根据不同条件要分别优先推广污泥焚烧与建材化生产相结合的处置技术、污泥替代燃煤的处置技术、污泥生产复合肥料与土壤改良等综合利用技术;

(7)建议政府对全面按“四化”要求,污泥处理的企业,在财政上给予必要支持,在税收上给予一定减免优惠政策;

(8)要进一步补充制订污泥质量评价标准。

3、建议各地政府与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污泥处理与处置工作的领导。

(1)要加强科技投入,不断加强城市污泥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

(2)要做到规划先行,今后城市污水厂建设前必须先制订有关城市排水专业规划与污泥专业规划;

市政污泥处理的主要方法篇5

[关键词]污泥处理;污泥资源化;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9—0164—04

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是解决城市水污染两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仅仅在污水处理上发展较快,而污泥处理却严重滞后。我国十一五的污水处理能力,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报,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243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39亿m3/d。每年可产生含水率80%的污泥约2500余万吨。污水处理率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而污泥在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应用却远远滞后。目前处置方式中,土地填埋占63.0%、污泥好氧发酵加农用约占13.5%、污泥自然干化综合利用占5.4%、污泥焚烧占1.8%、污泥露天堆放和外运各占1.8%和14.4%。县级城市都配备了污水处理设施,但对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污泥处理设施极为有限,甚至处于空白状态。土地填埋、露天堆放等不当的处置方式已经形成“污泥围城”现象,并且带来严重的二次污染,如不加以妥善处置,随着社会发展,就必然更多地产出污泥,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加强宏观管理,合理规划,增加污泥处理的投入力度,提高现有技术的应用,加强污泥科学处理与处置的研究已刻不容缓。

一、污泥处置趋势

污泥处置按有效利用分类为两种:一是作为废物处置,进行填埋、抛海和填海(抛海已经被国际海洋法所禁止)、露天堆放。二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建材利用和能源利用等。

填埋是将污泥作为废弃物处理,露天堆放则是城市污泥产量过大的无奈之举。该处置方式造成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不少城市很难找到新的填埋场;由于多为露天填埋,经过雨水淋滤后,没有做好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的污泥很快会恢复原形,污染附近的地下水,产生的恶臭气体等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带来安全隐患。

污泥填埋的比例大小和数量多少直接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区域或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环保意识、环保管理和环保技术水平。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看城市污泥已经作为资源被有效利用。德国循环经济法已从法律层面将污泥定义为资源物,通过法规限制污泥填埋以促进污泥资源化利用。填埋比例日渐减少,有的国家已经零填埋。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环保事业起步时间短,污泥填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将是主要的处置方式,但必须在处理过程中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处理以消除恶臭。无害化处理可以通过杀灭生物污泥中的虫卵及致病微生物、去除或转化合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有毒有害物质以达到长期安全无害。

污泥资源化利用是基于污泥中富含氮、磷、钾以及各种有机物,含有ca、si、al、Fe等元素的矿物质等等,根据各污泥性质和地区经济条件以及环境条件,通过处理技术进行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处理,有选择地用于土地改善、建材制造或能源利用等。

将城市污泥作为废弃物处置已造成诸多环境问题,令人堪忧。虽然,当前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比例还很小,存在诸多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是随着全民环保意识提升、污泥综合管理能力的提高及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等,这一状况将逐步得到改变。这不仅满足社会需求,增加经济效益,还有利于建立循环经济以持续发展,是解决城市污泥问题的根本出路。

二、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主要途径及存在问题

作为污水处理厂的伴生产物,经过恰当的工艺选择处理,可以变废为宝。对其进行合理利用是城市污泥处置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污泥资源化技术不仅可以将污泥有效处置,还能达到循环经济的目的。污泥资源化利用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建材利用及能源利用等(见图)。

根据污泥特性选择处置工艺和确定最终用途,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

(一)土地利用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根据污泥的性质分析及用途要求,对污泥经过选择浓缩、稳定、脱水、灭菌、干化、堆肥等工艺的组合处理后,用于农田、林地和园林绿化,土地的复垦以及沙化或荒漠化土地的改良等。

污泥堆肥是土地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法。堆肥与化学肥料相比,氮、磷、钾含量较低但有机物含量高,肥效慢但持续时间长。污泥可以作为土壤调节剂,改善土壤的通气性,提高对酸碱的缓冲能力,提供养分交换,可以有效地改善植物的生长状况。在污泥性质稳定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工艺条件,原理上堆肥几乎可以杀死所有病原菌,大量细菌被降解成可以利用的有机质,重金属元素也得到较好的稳定处理,肥效增加,挥发分减少,显著降低对土壤和农作物的不利影响。但是实际应用中,堆肥自动化程度低、周期长、效果不稳定,造成堆肥过程中散发臭味、蚊蝇产生等,污染周围环境。我国城市污泥本身显示具有重金属含量高且种类繁多并含有各种致畸致癌的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处理后的部分有害物质残留会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富集。基于对污泥成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相关农产品对人体健康带来的隐患考虑,农业堆肥利用还有许多研究工作要做。

由于我国尚没有系统、科学的管理办法和农用控制标准,污泥在土地利用时无害化处理不到位,使不少土地被污染。污泥土地利用的安全性受到质疑。在国际上,对于污泥土地利用存在着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按当今的无害化处理后,污泥中仍然稳定存在的内分泌干扰物、多溴化灭火剂的分解产物等等将会带来何种环保后果。但是,基于当前科学研究对污泥无害化处理的认知,综合比较其他污泥处置利用技术、经济及效果等方面,土地利用具备优势。60%以上的欧盟成员国污泥处理处置方式中土地利用占到了50%以上,其中爱尔兰、芬兰达到近80%。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其污泥处理处置方式中土地利用仅占30%,而到2005年这个比例已经增长到66%。可以预见,我国在相当长时间内,土地利用将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最主要方式。

(二)建材利用

污泥建材利用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污泥中含有20~45%的无机物,含有重金属离子,如cu,pb,cd,zn,cr,ag和ni等有害有毒重金属;经过处理的污泥能够用于烧制建筑材料,在不同的建材生产中参入不同比例的污泥而得到资源化利用;在燃烧过程中,有毒重金属被固溶封存在产品中,有害细菌及微生物被全部杀死而达到无害化;污泥中的有机物也参与燃烧而减少能源的消耗。污泥建材利用主要有污泥制沥青、砖、陶粒、混凝土、生态水泥、生化纤维板等。从综合需求看,污泥合理处置是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城市发展需要大量的建材,污泥作为建材原料无疑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化利用方式。

当前,日本在污泥建材利用方面比较成功,不少工厂运行多年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也佐证了污泥建材若被利用在恰当的工艺就能够满足环保要求,该处置方法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我国以及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在污泥建材利用发展方面大多还处于研究及尝试阶段,还存在标准制定不完善,技术、工艺不成熟以及推广应用等方面问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如果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加强该领域现有技术的应用和科学研究,那么可以肯定污泥建材资源化将会成为污泥处置的主要手段之一。

(三)能源利用

污泥能源化利用是在获取其中热质的同时,对其干化和焚烧,实现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能源利用主要有污泥厌氧消化产生沼气发电和污泥燃料燃烧发电。

厌氧消化产生沼气发电是通过污泥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在燃气内燃机的气缸内燃烧做功,把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最终产生电能和热能。这种方法无需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经厌氧罐发酵后,能消化一定比例的污泥,剩余的沼渣经脱水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后,可制成有机肥;污泥消化可以抑制病菌,改善污泥的卫生状况;脱水后的消化污泥还可作为发电厂或水泥厂的辅助燃料。沼气发电以其低排放、低污染、节约能源、废物资源化等优点而倍受关注。青岛麦岛污水处理厂充分利用污泥消化产生的沼气发电,显著减少污水处理厂市场电能消耗,消化后的污泥体积能减少30%,北京高碑店污水厂沼气发电可满足厂内20%的用电需求。但是也存在基础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污泥经厌氧消化后只能减量不到一半,大量剩余污泥残渣需要通过其他技术进行处理。产生的消化液CoD浓度相当高,需建立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或返回到污水处理厂处理等等问题。

污泥燃料(包括污泥与煤粉、重油等燃料混合形成的、污泥与城市有机垃圾混合形成的、污泥干化后形成的污泥燃料)。污泥燃料燃烧所释放出的热能通过热回收系统和发电系统实现能量转化。污泥焚烧技术可将污泥中水分和有机质完全去除,并杀灭病原体,只得到少量污泥灰烬,而且可以利用热能发电,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污泥处置技术。污泥焚烧发电既实现了无害化又实现了资源化。污泥协同焚烧是污泥热处理的发展趋势之一,但存在污泥焚烧过程二次污染,苯酚类有毒有机物在金属氧化物的催化作用下就会形成二f英。焚烧还会带来悬浮的未燃烧或部分燃烧的粉尘与重金属污染,以及臭气。污泥焚烧发电时产生的腐蚀性会对发电站设备产生影响,焚烧污泥的能源利用率不高。

三、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几点思考

(一)污泥的处置与利用是当前环境科学中的重要课题,更是人类能否良性繁衍生息的大课题,涉及到人类生存空间和生存所需资源

要认真地客观地分析过去、现在,正视过去“重水轻泥”造成的污泥处置的种种乱象,从战略高度系统规划未来污泥科学处置方案。健全污泥处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污泥处理处置标准;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建立和促成污泥处理处置政策链、管理链、技术链、资金链的形成,使得各个环节操作能有序合理地进行。

(二)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应该纳入统一系统加以统筹规划,在政策、法规、经济、管理和技术上协调统一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要在综合环境生态效益、处理成本、经济效益与综合投入之间动态均衡。污泥的产出量、污泥资源化处置能力之间动态均衡。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污水处理得到飞跃发展的同时,使得产出的污泥也得到同步妥善处置,实现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的资源最大化利用。

(三)建立科学的运营管理机制

在加大各级公共财政投入基础上,积极吸收各类社会资本,扩大污泥处理投入,弥补过去的欠账。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和运营管理机制,鼓励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营。将污泥处理成本逐步纳入污水处理成本并计入缴费范围,解决污泥处理处置费用不足问题。对污泥处理单纯从经济角度衡量得与失是不恰当的,应该综合考虑污泥处置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给予支持,如以污泥为原料或作为辅助燃料生产的电量给予补贴或优惠上网,对污泥处理处置生产用电执行优惠电价等等措施,以强化污泥资源化利用。

(四)与发达国家比较,在技术上我们尚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非常必要

要加强如脱水技术、高温好氧堆肥技术和厌氧消化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如污泥干燥、焚烧和热解过程中传热传质、燃烧过程自动控制、热能回收利用、烟气/尾气一体化净化控制等设备开发。实现污泥处理处置装备国产化、成套化和产业化。鼓励因地制宜研发和推广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的处理技术及设备。

(五)综合考虑本地区污泥泥质特征、自然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泥处理处置专项规划或实施计划

对人口密集、用地紧张的发达城市,以污泥干化焚烧等资源化利用为主,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污泥可用于土地施用,如用作肥料、回填土等;有机质含量较低或重金属含量高的污泥适用于建筑生产,制造陶粒、地砖、水泥等;污泥热值较高的,可用于制油、制煤等。

(六)尽可能在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将工艺延伸到污泥处理环节上,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处理

这样不仅仅利于管理,还可以显著减少污泥处理环节,减少污泥处置过程设施的投入,降低成本,降低能耗以及降低环节的二次污染等。如厌氧消化产生沼气发电和余热可直接用于污水厂,消化液易返回污水处理工艺环节再处理。既获取了能源亦达到了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结果。污泥半干化和干化处理可以减少运输量和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再处理。

(七)严把企业污水排放关,企业污水必须经过预处理达到城市排污标准方可排入城市污水管网,避免污水超标排放

对偷排或超标排放应给予严厉的处罚,从源头上减少或杜绝有毒有机物和无机物进入污水处理厂,保持城市污泥性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使污泥处置方式保持稳定,处理工艺设备得以稳定长期的适用。

市政污泥处理的主要方法篇6

关键词:污泥干化锅炉焚烧体会与思考

abstract:withtheincreaseofcitysewagetreatment,sludgeproductionalsoincreasesgreatly,sludgedisposalisanewproblemfacingthecity.iworkinacoal-firedthermalpowerenterprises,treatmentanddisposalinrecentyearsengagedinthecitysludge,havesomeunderstandingofcitysludgetreatmentanddisposal,andthinkabouttheirownexperiencetotalkabout.

Keywords:sludgedryingincinerationboilerexperienceandreflection

中图分类号:[tU992.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城市污泥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得到了高速发展,据(2013-2017年中国污泥处理处置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2010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有2500多座,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每天1.22亿吨,为实现国家的减排目标和水环境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污水厂的建设及运行伴随产生了大量剩余污泥,以含水率80%计,全国年污泥总产量将很快突破3000万吨,污泥处理形势十分严峻。

由于人国污水厂在建设过程中,长期以来“重水轻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基本实现了污泥的初步减量化,但未实现污泥的稳定化处理。约80%污水厂建有污泥的浓缩脱水设施,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减量化,约有80%的污泥未经稳定化处理,污泥中含有恶臭物质、病原体、持久性有机物等机物等污染物从污水转移到陆地,导致污染物进一步扩散,合得已经建成投运的大污水处理设施的环境减速排效益大打折扣。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处置方式中,土地填埋占63%、污泥好氧发酵+农用约占13.5%、污泥自然干化综合利用占5.4%、污泥焚烧占1.8%、污泥露天堆放和外运各占1.8%和14.4%。事实上,土地填埋、露天堆放和外运的污泥处理大部分属于随意处置,真正实现安全处置的比例不超过20%。制约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的因素很多,但国家对污泥处理处置总体路线不够明确是重要因素之一。城市污泥如何更好地处置是全社会关心的问题。

2解决问题的对策

解决城市污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安全稳定化。污泥燃烧是一项技术成熟、节约能源、符合国家能源政策的环保项目,是目前处理污泥的最有效办法。目前污泥焚烧技术已经成为污泥处置的主流,愈来愈受到重视。这是因为与其它污泥处理、处置方法(如将污泥先改性再经高压板式压滤成泥饼后填埋、所谓污泥肥料化等)相比较,具有突出的优势,能够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污泥焚烧技术成熟不复杂,可利用现有热电厂锅炉,掺入煤中直接燃烧;污泥中的可燃气体及可燃物质作为热能可以回收;而采用燃烧的办法是减量化,避免污染转移的最好办法。

3目前焚烧污泥的二种主要方式

方式1脱水污泥直接加入流化床锅炉内与煤混烧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流化床锅炉对多种燃料,特别是多水分、低热值燃料的适应性,只需在锅炉顶部或侧墙,开一个或几个孔,通过一套专用的输送设备,将含有约60%水份的污泥块直接送入炉内,利用污泥中的水份在高温下蒸发汽化,体积膨胀,污泥块爆破使污泥细化,参与炉内的流化过程,与煤混合燃烧。

方式2将脱水污泥进一歩干化,使污泥的含水率低以40%成粉粒状掺入煤中(或与拉圾混合)进入锅炉焚烧。

比较上述二种方式:方式1污泥脱水工艺简单、脱水过程能耗少,但城市污泥热值不高且大于60%的含水率的入炉污泥燃烧价值不高,不仅不能提供热量,反而还要耗能(煤),影响锅炉燃烧工况;方式2污泥干化增加了干化工艺、干化过程需要耗能(所谓的利用光能、风能效率太低目前还不能实现产业化),但干化后的污泥热值提高,入炉后参以燃烧具有热能的价值。比较二种方式:方式2对污泥处置的效率高,焚烧过程更可靠,资源再利用效果更明显。(南京、武汉、于津等地的专家对污泥不同含水率焚烧效果都有很好的分析和总结)

4目前比较成熟的污泥干化工艺

一是以浙江绍兴中环建成的日处量2000吨湿污泥工程,采用空心浆叶机进行干化的方法。将含水率85%的湿污泥泵入空心浆叶机,以蒸汽(或导热油)为媒介间接加热污泥蒸发水汽的方法,使污泥中水份蒸发后含水率降到45%以下,成粉状或小颗粒状,送入锅炉与煤掺和焚烧。采用蒸汽利用空心浆叶干燥机对污泥干化,使污水厂经袋式过滤后含水率85%的湿污泥,通过空心浆叶干燥机干化使含水率降到45%及以下可以掺煤焚烧这种工艺方法已经在许多地方推行。

二是以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处置资源化及综合利用工程为例的目前较为先进的“薄层蒸发加带机干化”工艺,也叫“二段法”工艺。所谓的“二段法”,即首先将含水率80-85%的湿污泥输入第一段薄层蒸发器,利用蒸汽间接式加热,使湿污泥干化到含水率55%成泥饼,再经切碎机切成条型䢋入第二段带式干化机,经过第二次干化(这第二次干化采用的热媒来自第一段蒸发器的余热)使污泥的含水率降至10-20%,成为“干污泥”,输到热电厂的燃煤锅炉,与煤掺和焚烧。

二者比较:前者设备工艺简单、干化加工成本相对低,但能耗高,热能利用率低;后者设备工艺复杂、干化加工成本要高许多,相对能耗低,热能利用率高。笔者认为:从长远观点看、从能源价值看,应以“二段式干化”的方式推广和肯定,这里就有一个政府主导,环保理念与能源价值、社会效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

5目前污泥干化---焚烧处置方法的思考

前面介绍了目前污泥干化---焚烧的二种工艺,其中前一种污泥干化工艺已在各地不同行业(如热电厂、污泥拉圾焚烧厂、拉圾焚烧发电行业、以及印染行业)以不同规模逐步推广并已经开始走向产业化,各地政府要求已建成的拉圾焚烧发电厂增设污泥焚烧,对新建的拉圾发电厂必须配套污泥焚烧。这些企业具备了污泥干化所需的热能、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汽可以通过密封管道送入锅炉处理,干化的污泥作为热源入炉燃烧,污泥干化过程中蒸汽疏水余热回收用于锅炉给水,所以它是目前城市污泥处置的有效方法,可以实现减量化和安全处置化。

但污泥毕竟是一种污染物,它含有大量有害细菌、可燃气体、重金属,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汽、废水如何有效处理,真正实现无害化还是应该认真探讨,不少小规模的污泥干化项目往往由于考虑加工成本,将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汽、废水直排、偷排,造成空气和地下水的二次污染;目前已经采取废汽入炉焚烧的,真正能做到烟气达标排放的还要做许多努力。正如一些专家但心的这种废汽经焚烧会产生新的更具有危害的毒性气体,新的问题出现,值得认真对待。国家有排放标准,也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关键在于如何来严格执行。笔者认为:城市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是社会的一项公益事业,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城市规划中明确采用集中污泥处置地,必须规范化、组织专家论证,明确技术方案,指导市场运作。本人亲历污泥处理走过的弯路,原先污泥处理采用的工艺,是将污水厂运来的含水率85%的湿污泥---加水淘洗---加药剂改性----经高压板式过滤机脱水生产出含水率接近于55%的泥饼,其结果烧又不能烧、填埋又不许的两难境地,最终未能实现污泥的处置,被迫放弃原已形成的一整套耗资几百万装备的作业线,再重新投资改造成目前采用蒸汽空心浆叶干燥,能将污泥干化至含水率低于43%的、日处理200吨湿污泥规模的示范生产线,实现了掺入煤中进入锅炉焚烧的成功,前期浪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值得检讨引于为训。

市政污泥处理的主要方法篇7

关键词:污水处理;海河杯

中图分类号:U664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城市水资源情况和污水处理现状

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加,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大问题。环境保护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的要求中,要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20%。目前,我国每年排放污水800亿立方米,城镇日排污水约为3.27亿吨,污水处理率仅为6%,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或部分处理后排入江河湖海。城市污水处理的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效的产业化,其目的是推动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污水处理是经济发展和水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污水处理有着的成熟经验。国外对污水的处理主要是通过建造污水处理厂,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在进行污水处理的各种途径中,建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是一条相当有效的途径。国外城市都在为污水处理普及率达到300%而努力,在提高普及率的同时,大力推广低能耗和高性能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使水处理后的标准值不断提高优化,完善污水处理的有关政策,而多功能的污水处理技术更为流行。

随着我国政府和民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与环境保护工作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新建了大批的污水处理场所,污水处理成效显著。同国外相比,我国在城市污水处理的投入较大发展快速,但同时也看到在污水处理的效率与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仍面临着复杂的问题,任务依然繁重。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相关设备设施的建设上不足,特别是项目建设资金的缺口很大;污水处理场所的建造和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的配备和布置上存在缺陷,导致在污水处理能力与效率方面不能很好的利用,设备设施的利用效率偏低;在污水处理技术及设备上过于陈旧,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进应用力度不够;对再生水资源的认识不足,缺乏对其有效的利用;在对城市污水的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污水的排放与处理方面的监管工作应当受到重视。

二、污水处理的技术方法

目前,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主要运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吸附生物降解法、生物膜法以及氧化法等。各种不同的方法各具特点,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活性污泥法技术运用的是生物处理技术,通过进行氧化作用对水体有机物进行分解达到对污水的初步净化效果,在处理后将活性污泥从净化混合物中分离除去,这样使污水的水体达到澄清的效果,由于其处理的能力强净化的效果好,在实践中这种方法的运用也较多,不足之处是这种技术在能耗方面的消耗较大,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维护成本也较高。这种技术在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对比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这一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努力减少其能耗应放在突出的位置。吸附生物降解技术是根据活性污泥技术进行的改进,相较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技术,该技术在处理工业废水中难以降解的物质和高浓度的污水时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使水体净化取得更好的效果。生物膜技术是污水生物处理中的重要技术,这一技术的原理是当污水触碰到生物膜时,水体中的微生物在介质的表面生成为生物膜,这样微生物将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溶解掉并将其吸附和转换,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消耗的氧气来源于大气。生物膜技术由于其具备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强,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污泥量较低,不需要占用过大的场地,运维管理也比较方便,处理效果好效率高,因而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在对城市的生活污水进行预处理时,氧化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当前它也被广泛地运用在生活污水的处理中,在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和对难以进行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水的净化中具有较强的优势。在氧化法中包括化学氧化、催化氧化、湿式氧化等方法,可结合具体的污水水体选择最适宜的方法。

三、城市污水处理的建议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合理化建议:

1)对水污染进行控制

按水污染控制的工作程序,污水处理的实际程度,水污染控制可概括为系统整合,全过程的“三级控制”模式。第一级,污染源头的控制;第二级污水集中处理;第三级,尾水最终处理。“三级控制”是一个从污染发生源头到污染最终消除的完整的水污染控制链。

2)大力发展先进的水处理设备

水污染控制的实现是通过工程设施和技术装备。中国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污水处理设备产业基地。不同尺寸和类型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厂,即,高投入,高能耗和运行成本高。采用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曝气生物滤池的低消费的代表,加工效率高,能满足这一要求。大力鼓励水处理设施运营产业化根据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资估算,未来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经营成本逐年增加2010达到40亿元。

3)采用先进的水处理方法

比较先进的污水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氧化法氧化是广泛使用的和希望的城市生活污水的预处理方法。根据氧化剂和反应类型,可分为化学氧化,催化氧化法(催化),湿式氧化,光催化氧化,超临界氧化。2.活性污泥法很长一段时间,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它是全世界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生物处理工艺,具有处理能力高的优点,良好的水质。该方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统。3.生物膜法生物膜法主要用于从废水中去除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是中“过滤”表面微生物附着的主要特征,形成生物膜,污水生物膜接触,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吸附H2o,nH3和Co2溶解,微生物细胞的物质,污水净化,所需氧化一般直接在大气中完成。

4)政企合作,共同治理污水

随着以往情况下,污水处理往往是采取政府和国家主导的方式,其投资效率不高,往往造成铺张浪费的问题,甚至部分欠发达地区还存在建设标准过高,管网投资不配套等问题,虽然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的发展,进行水环境的有效保护是政府的职责之一,但是这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和任务,需要全社会进行努力,才能达到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将城市水污染问题由政府包办上升到政企联合的角度上来,凡是企业能够做的,都应该让市场和企业去做。

综上所述,在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发现问题,掌握污水处理的新方法,对污水处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做好污水的处理工作有利于城市美好环境的建设,方便城市居民生活,有利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余杰,田宁宁,王凯军,任远.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探讨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07,01:82-86.

市政污泥处理的主要方法篇8

在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综合调查中,获得了87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进水水质和最近一年的月平均实际进水水质情况。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1)设计进水CoD值一般选择400-600mg/L,占调查总数的74.2%,低于400mg/L和高于700mg/L的分别占20%和5.7%;(2)设计进水BoD5值一般选择200mg/L左右,占总数的87.2%,选择高于400mg/L的仅占6.4%;(3)设计进水SS值一般选择200mg/L,占总数的78.8%,选择大于350mg/L的仅占10.6%。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进水水质与设计进水水质的比值能够反映出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的准确程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查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1)实际进水CoD与设计进水CoD比值低于1.0的占65.8%。高于1.0的占34.3%;(2)实际进水BoD5与设计进水BoD5比值低于1.0的占83%,高于1.0的占17%;(3)实际进水SS与设计进水SS比值低于1.0的占61.6%,高干1.0的占38.3%。

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及其设计参数的确定,进行必要的水质水量特性分析测定和动态工艺试验研究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开展连续多年的全面水质水量特性测定和中试研究。在国内,由于体制和资金来源等方面的问题,在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过程中虽然不太可能开展大规模的前期试验研究,但进行水质特性分析与短期动态工艺试验的条件还是具备的,不应该忽视。

因此,污水处理技术政策中要求,应切合实际地确定污水进水水质,优化工艺设计参数。必须对污水的现状水质特性、污染物构成进行详细调查或测定,作出合理的分析预测。在水质构成复杂或特殊时,应进行污水处理工艺的动态试验,必要时应开展中试研究。积极审慎地采用高效经济的新工艺,对在国内首次应用的新工艺,必须经过中试和生产性试验,提供可靠设计参数后再进行应用。

一般城市污水主要污染物是易降解有机物,所以目前绝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法。如果污水中工业废水比重很大,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污水可处理性差,就应考虑增加厌氧处理改善可处理性的可能性,或采用物化法处理。

污水的有机物浓度对工艺选择有很大关系。当进水有机物浓度高时,aB法、厌氧酸化/好氧法比较有利。aB法中的a段只需较小的池容和电耗就可去除较多的有机物,节省了基建费和电耗,污水有机物浓度越高,节省的费用就越多。厌氧处理要比好氧处理显着节能,但只有在浓度较高时才显示出优越性。当有机物浓度低时,氧化沟、SBR等延时曝气工艺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要求除磷脱氮的场合须选用稳定可靠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

污泥的处理处置

在我国的城市水污染治理中,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费用约占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的25%-45%。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高昂的投资及其运行费用,一方面使得目前国内大部分污水处理厂未对污泥进行稳定处理或处理工艺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另一方面也使得建有完善污泥处理设施的污水处理厂常因其运行费用较高而基本停用。随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程度的深化,污泥的产生量将有较大的增长,预计到2010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湿污泥年产量将达2000余万吨,污泥的处理处置将成为难题。而通过技术改进和革新,降低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生量;研究开发先进的污泥处理工艺,提高污泥处理系统的效率,降低污泥处理成本;研制出技术先进、经济高效的国产污泥处理成套设备;积极进行污泥资源化利用研究等是解决当前及今后我国据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问题的有效途径。

根据我国污水处理技术政策,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应采用厌氧、好氧和堆肥等方法进行稳定化处理,也可采用卫生填埋方法予以妥善处置;处理能力在10万m3/d以上的污水二级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宜采取厌氧消化工艺进行处理,产生的沼气应综合利用:处理能力在10万m3/d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可进行堆肥处理和综合利用;采用延时曝气技术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泥需达到稳定化;采用物化--级强化处理的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须进行妥善的处理和处置;经过处理后的污泥,达到稳定化和无害化要求的,可农田利用;不能农田利用的污泥,应按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卫生填埋处置。

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

在我国,花费大量投资建设了城市污水处理厂,但经过处理后的再生水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的地区甚至还将处理后的再生水与未经处理的污水混入一起同流合污,有的地区没有将再生水合理再用却直接排入大海造成淡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城市污水处理决策中应充分考虑污水的再生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可用作农业用水、市政杂用水、工业冷却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地下水补充等;另一方面,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也可看作是水文循环的组成部分,将合乎质量要求的出水排放到河流水体中,使河流水休能维持或变成供下游使用的原水源,不仅经济可行,而且可减少风险并发挥河流自净能力。

在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政策中,提倡各类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按照经济合理和卫生安全的原则,实行污水再生利用。发展再生水在农业灌溉、绿地浇灌、城市杂用、生态恢复和工业冷却等方面的利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应根据用户需求和用途,合理确定用水的水量和水质。污水再生利用,可选用混凝、过滤、消毒或自然净化等深度处理技术。因此,缺水城市和水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在规划建设远距离调水之前应积极实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同时做好非投资性或低投资性的节水减污工作。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建设要依照客观需要和实际可能的原则,按照远期规划确定最终规模,以现状水量及用水需求为主要依据确定实施规模。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选择与工程实施要考虑国情、实际条件和用户需求,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模、处理程度、处理流程、输水方式、再生水质、使用用途的选择上,既要满足要求,又要经济合理。日前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应着重于农业灌溉、市政杂用、景观水体、生活杂用、工业冷却、生

环境和补充地表水。

市政污泥处理的主要方法篇9

关键词:污水处理现状发展的趋势环境污染

一、前言

世界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推向社会进步、促进工农业生产能力得到提高,使人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但是也随之带来不同程序的环境污染。污水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来源之一。这个污染源的出现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治理水污染环境的课题被列入世界环保组织的工作日程。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保治理工作,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全国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领先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32字方针,历届政府提出根治海河、三河三湖的治理的要求。由于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要清醒的看到,我国工业农业生产发展的步伐很快,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年乡镇企业的诞生使我国的企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有些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时忽视了社会、环境效益,若长此下去将带来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后患。为此当今环境污染的治理不能停留在各级政府的重视,而要深化到全民族每位公民环保意识的提高。我们不仅要达到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要做到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生活的质量不断提高。为此我们要唤起民众为21世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为人类健康的生存,为子孙后代留下优质的环境而努力付出自己的责任吧。

二、现状

1、建国50年来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成长历程。

(1)50-60年代的状况。

解放初期由于工农业生产刚刚起步,当时的污水污染程度很低,且提倡利用污水进行农业灌溉,特别是北方缺水地区将污水灌溉利用做为经验进行推广,如著名的沈抚灌渠等,所以全国仅有几个城市建设了近十座污水处理厂,(还包括1921年1926年间外国人兴建的三座污水处理厂),在处理工艺上有的还是一级处理,处理的规模也很小,每天只有几千立方米,最大的也只有每天5万立方米左右,致使污水处理技术和管理水平处于较落后的状态。

(2)70-80年代的发展变化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污水的成分也随之而变化,污染程度由低向高逐渐演变,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污水的污染,使人民身体健康受到威协的沉痛教训,(日本国骨疼病、水俣病的出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建立了部级环保组织(国务院环境集保护办公室),大学也陆续设置环境工程系或环境工程专业,国务院环保办投资在天津兴建污水处理实试验厂(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试验厂),70年代末开始兴建,处理规模:一级处理0.1立方米/秒,二级处理0.025立方米/秒,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试验厂也先后运行。国家和地方都为筹备建设国内大型污水处理厂,并于1982年破土动工,1984年4月28日竣工投产运行,处理规模26万立方米/天。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诞生填补了我国大型污水处理厂建设的空白,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李先念主席、彭真委员长、乔石主席、倪志福主席、李瑞环主席都先后来厂视察。纪庄子污水处理厂自投产运行后多年来达到设计出水水质标准,使黑臭的污水变为清流,得到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委员们的赞扬,并通过他们向全国各地政府呼吁,加速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步伐,发展污水处理事业,消除污水对环境的污染。由于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也引起各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纷纷带队来厂参观取经,他们的到来将污水处理的种子带到祖国各地开花结果。在他们的决策下,北京、上海、广东、陕西、山西、河北、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省市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分别建设了不同规模的污水处理厂,使我国的污水处理厂由60年代的十几座发展到几十座,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施工、管理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大型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起到了工程建设的示范作用,也为我国80年代污水处理事业大规模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3)20世纪末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成就。

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课题的建立,使我国污水处理的新技术、污泥处理的新技术、再生水回用的新技术都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某些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随着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外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引进到我国,在活性污泥法工艺应用的同时,aB法、a/o法、a/a/o法、CaSS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也在污不处理厂的建设中得到应用。由过去只具有去除有机物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发展为具有除磷脱氮多功能的工工艺技术,国外一些先进的、高效的污水处理专用设备进入了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如格栅机、潜水泵、除砂装置、刮泥机、曝气器、鼓风机、污泥泵、脱水机、沼气发电机、沼气锅炉、污泥消化搅拌系统等大型设备。

由于建设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很大,我国的建设奖金有限,无法适应水污染治理的需要。为此引进国外奖金建设污水处理厂成为建设奖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也加快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速度。一批大型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利用国外贷款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如:我国20世纪最大的污水处理厂高碑店污水厂,处理规模一期50万立方米/天,二期可达100万立方米/天,天津东郊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40万立方米/天。成都三瓦窑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40万立方米/天,杭州四堡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40万立方米/天,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规模为40万立米米/天,郑州王新庄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40万立方米/天。这些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标志着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不断壮大,标志着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发展的成果,标志着我国政府对污水处理事业的重视,也标志着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2.目前存在的问题。

(1)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的短缺。

我国虽然已建成污水处理厂一百多座,但在某一个城市本身的处理率不高,也就是污水处理的量不够。目前大城市已着手进行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规划工作。但在中小城市,特别是在西北部中小城市还没有将污水处理的规划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议程。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专门建设资金,地方政府没有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水环境污染治理,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

(2)污水处理厂运行经费不能到位。

全国目前已经建成投产运行的污水处理厂中,满负荷运行的不到1/3。没有满负荷运行的原因:大多数均是由于运行经费不能到位,有的省市没有收取污水处理费,有的是只收工厂、企业的没收居民的,有的是工厂、企业、居民的都收了,但收费标准定的很低,远不能满足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所需的最低费用。

(3)进口设备的维修及设备备件的开发。

大批的进口设备,经过几年的运转后,已出现不同程度损坏,特别是索赔期后的维修和正常的大修。若请国外的专家来维修,维修成本将会大幅度增设实在难以接受,若使进口设备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必须培养对进口设备维修保养的国内专业人员,使其掌握维修技能达到进口设备的维修标准。还得有充足的备品配件,特别是一些将要淘汰的设备被引进中国,备品配件国外也不会再生产了,就需要国内自行测绘、加工制造,只有这样才能使进口设备发挥出它的作用,否则设备的损坏,配件的缺乏会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4)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有一阵风的现象,不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热门工艺。

选择热门工艺是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出现的单纯追求工艺新,追求时髦工艺,不考虑本地区的进水水质、处理水量以及出水用途的问题,以至造成设施设备闲置,增大了建设投资也提高了日常运转成本。

(5)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得不到充分利用。

(6)污泥没有真正达到无害化,没有最终处置的途径。

污水经过各种不同工艺处理后,出水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但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却未能得到妥善的处置,还会给环境造成二污染。污泥进行干燥用作农肥要复合国家环保部门有关规定。污泥作为绿地用肥要有园林部门认可,有监测部门跟踪分析方能使用,总之污泥若没有最终处置的途径,是给环境带来再次污染的隐患。

(7)污水处理厂没有除臭装置。

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池,格栅间,沉砂池,初沉池及污泥处理系统的储泥池,脱水机房(除离心机外)都会产生严重的臭气,即影响操作运行人员的身体健康,也给周围居民生活环境带来污染,应该多渠道解决除臭装置,消除污染保护环境。

三、今后的发展趁势

1、经济发展与污水处理事业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污染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相应带来的水环境污染就越严重。要避免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我们要采取三项措施:

(1)基本建设项目要坚持生产线与污染治理同步实施。审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必须具备环境质量评介报告书,生产线建成投产要与污染治理设备同时运转。

(2)从改革生产工艺入手,解决污染从源头开始,进行清洁生产,生产绿色产品,如无氰电镀、无氟制冷、无磷洗衣粉的生产等都是从工艺上解决污染的措施。

(3)对已经建成投产的生产线,由于没有污染治理措施而造成污染受到罚款的,不能将罚款简单的退还给污染者,要提出限期治理的要求,要帮助他制定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2、扶植国内环保产业(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

(1)污水处理专用设备国产化。

为节约国家大量外汇额度,“七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课题59-03-04-04《带式压滤机国产化的研究》,该项目成果已在国内污水处理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效果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这说明污水处理专用设备国产化是可行的。国内大中型企业中有许多是机械制造厂家,他们已具备机械制造行业的基本素质,再把污水处理专用设备的专业特点和要求结合起来,生产出高质量适用的污水处理设备是完全可以的。这条渠道也是今后机械行业谋求生存之路的良好途径,国家再给予一些优惠的环保产业政策,以促进污水处理专用设备国产化。

(2)污水处理专用仪表的开发研制。

污水处理厂实行现代化管理,离不开污水处理专用仪表,而目前我国使用的国产仪表是借用化工、热工仪表,因污水处理专业与化工、热工行业不同,所以仪表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经常出现问题。另外有些仪表行业中还是空白,这就迫使国内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的仪表都采用国外生产的仪表,这不仅是市场被国外占领,也给维修带来不便,为此国内仪表行业应积极投入环境保护领域,国家也应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使其为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发展作好配套工作。

3、多方筹取国际赠款及多种渠道寻求国际贷款。

目前有市行贷款、亚行贷款、日元贷款,还有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贷款及商务贷款等。要根据我国某个地区的特点和对某种贷款的需要,选择好贷款渠道,充分利用国际金融的财力,搞好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2)自筹资金建设污水治理工程是最好的办法之一。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由多方进行筹措。从城市建设资金,污水处理费,超标罚款,财政收入等方面共同集资,这种方法在中小城市更为适宜。

(3)发挥国家、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实行三家抬的形式来筹措资金。

对污染严重、其污染源涉及广、危害性大,又不是一个城市自己能解决的污染项目,要由所在省有关部门做好向国家有关部门立项,争取一定额度的建设资金,再由省有关部门拿出一定额度的资金,剩下的由所在市自己投入一定额度的资金,把集中在一起的财力用到治理项目中来,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

(4)调动社会财力,发放建设专项债券。

4、改变污水处理行业的运营机制,由事业型向企业经营型转变。

(1)发展的趋势逼迫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机制由事业型转变为企业经营型,由过去的政府承担运行费转变为企业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自己去收费(要合理的收费),企业法定代表人就可按照经营型的运作方式去管理运行污水处理厂,这样就避免了一些地区出现的无运行经费而造成停运和有多少经费处理多少污水的不正常状态。由于有了正常的合理的固定的收费渠道,从而也保证了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2)加大合理收费的力度,保障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污水处理厂运行经费的唯一可靠的来源渠道就是收取污水处理费,国家对该收费有了明确的规定,地方政府应按照本地区污水处理行业所需要的经费及当地工厂企业、居民承受能力,给予加大收费力度的政策。

5、加强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参谋机制,为各地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工艺审查把关。

建议国家建设部有关部门应有专门机构负责在污水处理厂立项中选择适合当地实际水质状况的工艺方案的审批工作。这个有关部门与国家计划部门紧密配合,严格把关,正确选择,就会使不必要的浪费问题消灭在萌芽中,从而也会节省一批基本建设投资,使建设资金发挥更大的社会、环境效益。

6、政府应给予污水处理行业优惠的政策。

(1)电费价格

污水处理厂是常年运转的单位,污水需要日夜24小时均匀的衡量进行处理,污水处理厂是一个用电大户,电费是污水厂运行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成本核算。为保持正常运行,政府应给予污水处理厂较合理的低价格的电价政策。

(2)自来水水费价格的确定:

水的价值随着日益减少而更加昂贵起来,这个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政府有关部门也没必要再向自来水费中补贴了。只有彻底将自来水价格推向市场,才能体现出淡水资源的真正价值来,才能刺激消费者水的忧患意识和节约用水的实际行动,才能迫使人类产生寻求第二水资源的意愿。

(3)自来水采取定量供应,超量加价的措施。

自来水实现定量供应的此基础上,对自来水用户采取超量加价收费的措施,用经济手段来促进人们对淡水资源匮乏的认识和节约用水的行动,从而逐步使人们认识水资源的本来价值。

(4)污水处理费要按照排出废水量的水质的实际状况,实行综合指标计费法进行收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及处理工艺的选择是依据污水排放系统的水量与水质而确定的,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成本的组成不仅与各工厂企业排出污水的水量有关,而且各工各工厂、企业排出污水的水质有更直接的影响。为此,收取污水处理费不能单纯从排出水量的多少来计费,而且还要综合排出污水中各种污染物的多少一并计费,对排放污水量在而且污染物含量高的工厂、企业收费单价相对要高些,对排放污水量小而且污染物含量低的工厂、企业收费单价相对要低些,对宾馆、饭店的收费要高于工厂、企业的收费价格,对居民的收费价格要低于工厂、企业的收费价格。

(5)要充分利用经污水处理厂净化后的再生水。

为使再生水得到充分的利用,有关部门应出台明确的优惠政策和必要的强制性政策。

a.优惠政策

凡是能够利用再生水的工厂、企事业单位和居民都能享受优惠的自来水水价。(额定指标内的自来水用水量)

凡积极使用再生水的单位和个人,其原核定的自来水用水指标不予减少。

B.强制性政策对能够使用再生水的工厂、企事业单位(再生水水质能达到用水水质标准)而无正当理由却不接受使用再生水的

单位进行宣传,协助解决思想技术问题,并采取加倍收取自来水水费的临时措施,使其很快接受使用再生水。对仍坚持不使用

再生水的要核减其自来水用水指标。

(6)污水处理转制后,由行政事业性单位转为企业经营型实体,不能把这个企业办成追求高利润的企业,要办成千方百计节约能耗,降低成本的企业。污水处理厂又是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企业,应当享受政府颁布的各种减免税的优惠政策。

7、再生水回用

污水经过不同深度的处理后,成为了人们的第二水资源。面对淡水资源的宝贵要求人们重新认识再生水,渠道拓宽,要因地制宜根据需要确定利用途径,可以从以下几种利用途径选择:

(1)城市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均达到农业灌溉用水标准。

(2)工业用水应在二级污处理厂的出水基础上根据工厂、企业用水水质的不同标准,由工厂、企业再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达到不同行业的用水水质标准,做为生产辅助用水以达到节约优质淡水资源的目的。

(3)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再进行进一步处理即可做为生活杂用水使用。可用于市政,园林,小区坑塘补充水、小区道路喷洒水、树木、草坪、鲜花浇灌水等。经消毒后还可用于家庭卫生间冲洗马桶。

(4)补充城市二级河道用水,改善城市景观,同时也为河道两岸再生水回用单位提供了输水渠道。

(5)水利用现有的坑塘兴建简易水库,将这部分再生水储存起来做为备用水源,避免宝贵的淡水资源的流失和浪费。

(6)再生水可以做为回灌水的水源之一,但要经过进一步处理,达到地下水回灌的水质要求方可回灌。

8、污泥最终处置要向无害化、资源化方向迈进。

全国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其最终处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污泥的最终处置不能用统一的模式,要根据污泥的成分分类结合本地区的具体实情来选择最终处置的途径。

(1)纯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可用做农肥。

(2)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污水的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也要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可制作用于园林、绿化、鲜花的肥料。剩余的污泥也可送到污泥填埋厂去填埋,也可以做为燃料发挥污泥中有机物质的热能作用,但必须具备避免再次污染的条件方可实施。

(3)纯工业废水(特别是重金属及有毒害物质含量较高的)产生的污泥不能作为肥料,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其最终处置的方向要进行无机化。无机化的污泥可做为建筑材料的原料,污泥在无机化过程中,要将有毒害气体的处理一并实施。污泥在无机化过程中要将污泥的有机能量充分得到利用,可做为无机化过程中所需燃料的一部分,还要将无机化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达到综合利用节约能源的目的,从而降低污泥无机化处理的成本。

9、建设环保型的污水处理厂。

市政污泥处理的主要方法篇10

关键词:二级城市;污水处理;分析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twostepscitysewagetreatmentsituation,analyzesthetwostagecitywastewatertreatmentprocesscharacteristics,andproposesthefeasiblesuggestionofselectingthewastewatertreatmentprocess.

Keywords:twostepscity;sewagetreatment;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般居住环境的需求日益迫切,为此,各级政府对城市生态景观方面的工程规划项目也越来越多,建议在二级城市中涉及政生态景观规划的项目把生态湿地处理工艺的技术规划作为一项硬性指标来推广实施,甚至可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考核指标,其远期的生态湿地治理工程可逐步在市政、居住小区以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的有关景观设计规划中渐渐得到分解、消化。通过该种方式不仅节约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资金,而且还可以把污水处理厂中经适当处理、达到一定水质指标的中水作为城市景观水再进行资源化利用,从而最大程度地削减污水处理厂运转负荷及运营成本,真正达到城镇污水减排甚至零排放的目的,为实现我国节能减排战略目标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当然,二级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发展还需要一个探索、实践、再探索的不断往复的过程,每个二级城市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污水处理厂,并结合当地污水的水质、水量、气候、温度、经济、气象、地理、管理人员水平等实际情况对处理方案进行设计,同时做好各工艺方案的比较,选择出最佳方案,并及时改进、完善此项工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1.当前二级城市污水处理现状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小城镇相应的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尚未建立或不完善。2年来,我国各类乡镇企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导致一些二级城市尤其是经济较发达的二级城市水污染比较严重,其中水体中所含有的氮及磷等污染物超标造成了我国相当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不少河流、湖泊丧失自净能力,成为一汪死水,已经对人民的生活及健康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2.可供选择的污水处理工艺

2.1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又名连续循环曝气池,为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该污水处理工艺是由荷兰卫生工程研究所在20世纪50年代研制成功的。该工艺的技术优点为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好及管理方便等,目前已经在国内外工业污水及生活污水的综合治理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目前生产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氧化沟污水处理法类型主要包括:卡鲁塞尔(Carrousel)氧化沟、帕斯韦尔(pasveer)氧化沟、t型氧化沟(三沟式氧化沟)、奥尔伯(orbal)氧化沟、De型氧化沟及一体化氧化沟等。我国的污水处理一般采用卡鲁塞尔(Carrousel)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工艺的优缺点:氧化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的规模逐渐扩大,处理工艺日趋完善,同时也具有了越来越多的构造形式。其主要优点包括:一是进出水装置简单;二是污水的流态可看成是完全混合式,由于池体狭长,又类似于推流式;三是BoD负荷低,处理水质良好;污泥产率低,排泥量少;四是污泥龄长,具有脱氮的功能。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污泥易稳定、能耗低、出水水质好、除磷脱氮效率高、便于自动化控制等优点。主要缺点:在实际的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泡沫及污泥上浮、污泥膨胀、污泥沉积、流速不均等一系列的问题。应用范围:氧化沟工艺目前在各种规模的污水处理厂中被广泛应用。

2.2a2/o工艺

a2/o工艺是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主要是进行脱氮除磷以获得优质的出水,可采用生物处理的方法,是一种深度二级污水处理工艺。a2/o工艺主要由2个部分组成:一是脱氮。缺氧段应将Do值控制在0.7mg/L以下。另外,由于兼氧脱氮菌的作用,可对水中的BoD进行利用,将其作为有机碳源(即氢供给体),将好氧池混合液中的亚硝酸盐及硝酸盐还原成氮气,以脱去氮元素。二是除磷。在厌氧状态下,污水中的磷释放出聚磷菌,在好氧情况下,可大量吸收污水中的磷,以污泥的形式沉淀,最终排出系统。

a2/o工艺的优缺点:该工艺处理效率一般能控制BoD5和SS为90%~95%,总氮为70%以上,磷为90%左右,一般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工艺比较

成熟。该工艺的主要缺点为:运行费及基建费均比普通活性污泥法高,具较高的运行管理要求,因此对目前我国国情来说,当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性水体或缓流水体引起富营养化,从而影响给水水源时,才采用该工艺。应用范围:各大、中型污水处理厂中被广泛应用。

2.3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

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其基本特征是设施比氧化沟工艺简单,比较节省空间,且处理效果好。污水的生化反应、沉淀、排水及排泥等工艺均可在一个反应池中完成,既省去了污泥消化池及初沉池,还省去了二沉池和回流污泥泵房。有些SBR工艺脱氮除磷功能很强。SBR工艺具有较高的自控要求。

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的主要优点:工艺流程简单,运转灵活,基建费用低,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强,具有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出水可靠。局限性:反应池的进水、曝气、排水过程变化频繁,对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水量较大时会暴露出容积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不适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采用SBR工艺的污水处理厂规模一般在日处理2万吨以下,日处理规模大于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一般不采用SBR工艺)。应用范围: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在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被应用。

2.4湿地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