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观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6:15

教师教育观的核心篇1

关键词价值教育;核心要素;途径与方法

作者简介吴安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随着近代西方价值教育的崛起,价值教育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与实践模式。它以西方哲学价值论为基础,反对唯科学主义,提倡尊重的人尊严和个性,成为一种影响十分深远,实践样态十分多样的教育思潮。在我国,也有学者发起了价值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引发了教育理论界和实践一线教师的关注和认同。当下,我们研究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价值教育与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

概念与内涵

1.何谓价值教育?

学术界对于教育价值有多种不同的界定。比较权威的定义是,价值教育又曰教育价值,是指教育活动的属性、特点、功能、效果与教育活动主体的需要的关系,即教育活动的属性、特点、功能、效果对教育活动主体需要的适合或满足,是人们有意识地掌握、利用或接受、享有教育时,对教育有用性的看法和评价。

在西方,价值教育历史悠久。19世纪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理论家斯宾塞(HerbertSpencer)首先提出了“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重要论断。他在《教育论》中指出,凡是人们所学的各种知识都有一定的价值,只是价值大小不一样。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JohnDewey)则将价值分为“内在的价值”(intrinsicValues)和“工具的价值”(instrumentalValues)或曰“外在的价值”(externalValues)。美国教育哲学家波德提出了教育价值的“社会性标准”(SocialCriterionofeducationalValues)之概念,强调判断所有科目、课程、教材等的价值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有助于受教育者对其生活的社会环境有比较好的了解。德国的斯普兰格(edwardSpranger)倡导文化价值观,杜尔(ernstDürr)则提倡将教育的价值分为现实价值和理想价值,并认为教育的现实价值较为重要。现实价值有大小之分,判断其大小的标准是看它能否维持与增进人类的幸福。从西方价值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价值教育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以及提升学生幸福感的教育。知识和智力最重要的价值就是指向人的社会生活和人的幸福感的个体享受价值。

2.何谓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

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善于发现、挖掘所有科目、课程、教材等的内在价值和个体享用价值,进而发现和挖掘语文、历史、地理、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等学科中那些能够促进学生对其生活的社会环境有更好的了解,并能很好地增进学生幸福感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价值教育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专业能力,是教师能否胜任和完成教育工作的必要能力条件。教师的工作重点就是要透过教育现象,研究教育的内在价值,比如研究教育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科学价值、道德价值、美感价值等,并引导学生享用这些价值,进而形成真善美的价值观。

二、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核心要素是

教育价值观

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包括教育本质观、目的观、人才观、教育过程观、教育内容观、教育方法观以及师生观等。

教育的本质观不但涉及实然状态,而且涉及应然状态。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一般包括:教育是导人向善的活动;教育是一种有价值导向的活动;教育是一种教导和学习的活动;教育是一种获得成就的活动;教育是实现生命觉悟的活动;教育是个体实现幸福人生的活动。当教师真正对教育的本质有着较为完整的理解时,就会自觉、积极地投入教育工作中去。

教育目的观足以影响教师为达成可预见的教育结果所做出的努力程度。明确教育目的对于教师来说是必须的,它引导教师按照既定的教育方向工作。特别是有教育价值导向的教育目的观,更是教师工作成功的内在动力。教师应树立完整全面的教育目的观,懂得现代教育是以幸福人生为终极目的的。因而,教师要具有教会学生获得幸福人生的能力。

教育人才观是让每个孩子都成材。但由于人的潜质不同,先天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人才就不可能是一个模式的,而是多样式的。教师要尊重人,尊重人的先天差异,最大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发展水平上,获得最自由、充分的发展,引导学生走进适应的领域,使其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教育过程观的核心是教学观。教师要处理好认知发展和生命发展的关系。教育过程是学生完整生命自主建构的活动,教师要在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人格境界,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教师理解知识学习和道德学习的不同性质,并懂得两者在人的生命发展中所具有的独特意义。

教育内容观的核心是课程观。课程观是教师价值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其教学行为的深层思想因素,转变传统的课程观,理解、认同、确立合理的课程理念,是提高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主要途径。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重视统合课程,注意分化中有统合;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教师要适应这种变革,树立统合的课程观,要为学生提供身心、智力、精神、道德、个人生活适应等多方面的发展所需要的知识。

教育方法观的核心是树立怎样的指导思想问题。长期以来,就有灌输式和启发式之争。灌输式,迎合了体系完备的知识教学,只考虑了如何体现学科的逻辑结构,如何让学生牢牢地掌握逻辑化的知识,将学生的心智发展看成是掌握知识的自然结果。教师要反对注入式,坚持启发式。首先要重视自然的教育方法。也即遵循学生的心智发展的自然规律,顺乎自然,依势而行,契机而发,挖掘潜能,促进发展。其次,要重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学习的方式发生本质的改变,从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变成了学生积极探究的主动发现与自主创新式的学习。

合理的师生观特别重视教师与学生成为互主体的关系,并特别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网的作用及其师生互动性具有的教育意义。教师不再是一个知识的绝对权威者,学生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受纳器”,教师与学生是相互学习与相互提升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中共同成长着。

上述这些教育价值观内容直接构成了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核心要素。

三、提高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

途径和方法

1.整体推进学校价值教育是提升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根本途径

学校教育中,价值教育无处不在。课堂教学是价值教育的主阵地,校园文化是价值教育的重要环节,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是价值教育的重要补充。只有从整体上推进学校的价值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

2.选择具有教育价值功能的教育内容是提高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执行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有目的地选择具有真善美价值的教育内容作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一是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二是要学习西方先进价值教育理论和方法。比如西方的人文类课程中自由、民主、平等、公平、正义、智慧、勇敢、博爱等价值理念也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选择这些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有重要价值的教育内容来丰富我国现行价值教育之不足。三是要从五千年中华文化宝藏中汲取合理的价值内核以丰富当代的价值教育内容。比如继承和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对今天的国民教育仍具有十分独特的教育价值。教师有必要学习四书五经、经史子集等传统经典,用中华文化之神髓滋养自己的心灵,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价值教育能力。

3.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开发和选择是发展价值教育能力的有效方法

首先,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可以提高自身的价值教育能力。以往的教师是法典性教材的忠实执行者和传授者。教师无法超越教材的规定性,教师只能是教教材。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上,不敢越雷池一步,教学只是对教材的再现和重复,教材的标准化成了控制教学活动的轴心。并且教材中标准化的知识是唯一有价值的知识,其他知识,特别是那样促进学生人格生成与发展的人文性知识被严重地忽略了。现代教师的教材观是一种生成性的、发展性的教材观。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是依据事物总是生成变化着的这一基本认识。因此,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去发展学生,用教材发展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能力。课程的真正价值在于能否启发、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意识发端于对宇宙、人生的根源感,形成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学生在认识人、自然、社会及其关系,学习、吸纳人类的历史文化精粹中,体验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找到生命的真正归宿,而课程是发展学生生命意识最主要的途径。教师要善于用课程发展学生的生命意识,并能有意识的引领学生共同创造、发展、补充学校课程之不足,进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新的课程体系为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去发展学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特别是,课程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体系,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中产生的知识也都被激活。教学从过去的教师、学生、教材三维平面组合,转化为教师、学生、教材和互动中产生新知识所组成的多维立体组合。这样的立体课程更有利于学生完整的生命发展。现在,教师完全依赖教材及参考书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了,通过教材表现出来的课程的不确定性知识和经验越来越多了,教师和学生越来越依赖创造性和独立性,课程中的知识、价值、能力、情感的整合趋势更加强了。教材也越来越有利于个别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及特殊才能的发展。

教师教育观的核心篇2

[关键词\]师范教育;师范教育者;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慎独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5-0021-02\

一、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与审美文化

关于价值观,有以下中外两个定义分别可资借鉴。“价值观是一个人或组织对当下事物以及将来事物是否具有价值、有多大价值、应该具有何种价值的信仰、信念、认知、情感及意志的总称。”\[1\]34“1996年Halstead提出一个‘价值观’的定义:‘价值观是对行为提供普遍指导作为制定决策,或是对信念、行动进行评价……的参照点,是使人据此而采取行动的一些原则、基本信念、理想、标准或生活态度。’”\[2\]“只有作为理念形态的价值观才能成为主流形态的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观。”\[1\]43核心价值观既是群体价值观,又是主导价值观,对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师范教育占据着教育这一影响社会文化和精神领域的“阵地”,师范教育者的价值观念亦决定师范生――国家未来教育者的价值观念与精神追求,其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意义深远。陈月华\[3\]认为,师范教育者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定位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外在的社会意义,如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与师范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二是内在的自身要求,如科学研究、专业素养、道德水平等。外部需求的内化是构建师范教育者核心价值观的重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美文化研究逐渐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热潮中的一个焦点。对“审美文化”概念的界定,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本文采用仪平策的界定。“审美文化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之间审美关系的一切历史文化成果的凝结和显现,是介于人类感性的、物质的文化活动和理性的、精神的文化活动之间的所有审美化活动、审美化事象的总和。”“它超越了现实文化明确的社会性秩序和外在功利目的,而以内在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享受为特征,以生命的诗意和身心的自由为境界。”\[4\]根据这一概念界定,在此主要从“慎独”的传统审美文化视域对师范教育者核心价值观进行考量。

二、慎独:修身为本

从传统审美文化视域考量,师范教育者应遵循儒家价值观,以“修身为本”。“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大学》的“八目”中,“修身”是根本,因为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三目”是“修身”的目的。“儒家讲修身,文人是修得比较认真的。”\[5\]694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在消费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畅行的当代中国,师范教育者更应保持传统文化中的文人品格。“历代的一流文人,没有一个是小人;凡为高官者,没有一个是祸国殃民的。这一层,值得深思。”\[5\]694究其根源,恐怕重要因素是对于“修身”自我价值观的谨守,或者可以借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慎独”。儒家对于文人修身的要求有很多,“慎独”就是其中之一。

“慎独”是颇具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最早见于《礼记》的《大学》篇和《中庸》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儒家坚持人的道德本性,道德的展现不只在于人前,更在于人后,尤其是在于能够独自真诚地、光明磊落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坐怀不乱”的柳下惠,以“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拒贿的东汉名臣杨震,都堪称“慎独”的典范。

“慎独”是文人修身的方法,也是文人修身的关键。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近代,从孔子、庄子、屈原到胡适、鲁迅、钱钟书,在任何一个社会时代中,文人既是知识的掌握者,又是精神的引领者,“也许可以这么说:古代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主要是由文人来提供的”\[5\]696。很多师范教育者已经忘了或者耻于文人的“慎独”,但是不应该忘记,“人不但需要生活,更需要对生活的价值解释和意义支撑,这就是人文关怀或终极关怀。”\[1\]192作为一个师范教育者,能否对自身的价值观有清醒的认识是建构其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因素之一。若是师范教育者不能正确看待生命和自身,不能构建起自身与社会和谐一致的核心价值观,则难以达到人与职业、人与社会的和谐,更难以达到“自由”的境界。

三、修身:身心和谐之要义

在影响和谐的诸要素中,人与自身的和谐至关重要。如果人与自身不和谐,必然导致个人的异化,这些异化的个人与其他异化的个人也很难和谐相处,而这些不和谐的个人更难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人自身心灵的不和谐主要源于物的诱惑、欲的驱使。人陷溺在“成心”的苦海中,便成了“外物”的奴隶。有人把人分成三性界:社会性、生物性和精神性。社会性是人存在的基本形态,生物性更多地表达的是人的物质性和生物性(指称人的兽性),精神性所描述的是人的神性。\[1\]35生物性只是人得以维持生存和生活的低层价值,而精神性才是人尤其是师范教育者应该追求的终极价值。“人之生也,不能只在百年生死处看,不能只将此身做一介躯壳看,而应从天地万物一体处看出大身子,看出浑然一体之气象。唯于此处看得透,识得破,时时理会,处处体认,心地有觉,粹然止于至善,方养得出真道德与真性命。”\[6\]在当今世界,太多的因素阻碍了师范教育者个体生命自由的实现。但只要不断修身养性,使自身不受内外各种因素的威压与束缚,定会达至人与自身的和谐及心灵的自由。马克斯・韦伯认为中国的儒学很重视修身养性,君子通过“修身养性以适应外界,适应世情”,这使得中国文人和内心紧张的欧洲清教徒相比具有心灵和谐的优势。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浮华喧嚣、信仰缺失、道德沦丧,是物质的时代,浮躁的时代,异化的时代。这是社会转型必然要经历的,也是必然要过去、要改变、要摒弃的,否则人类将无法真正“自由”。师范教育者的职业角色定位决定了他们不是普通人、不是普通学者,他们应该秉承中国文人的优秀品质,超越人的“生物性”,具备“修身”意识,做到“慎独”,成为社会的良心,这才是师范教育者应有的核心价值观的传统审美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晏辉.现代性语境下的价值与价值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4,43,192,35.

\[2\]〔英〕莫尼卡・泰勒.价值观教育与教育中的价值观:上\[J\].教育研究,2003(5):35.

\[3\]陈月华.师范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方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2):167.

\[4\]仪平策.中古审美文化通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2-5.

教师教育观的核心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教师培育和践行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196-01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报告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高校教师充分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承担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担负起的职责和使命。

一、高校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高校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别重要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明天。高校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主旨明确、旗帜鲜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在高校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发展综合国力和社会精神文化繁荣的需要

当前,国家间的竞争已经不局限于经济、军事的博弈,更是文化的角力,社会的和谐进步更需要精神文化的引领。在整个社会精神文化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基础性和统领性作用。高校教师作为社会文化的研究者、传播者,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责无旁贷。

(二)在高校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个人道德素质提升需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行为层面提出的个人道德行为规范。它不是抽象的理论,它的体现贯穿于人们的日常认知和行为之中。德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教师通过教书育人引领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修养,规范个人行为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应尽的义务。

二、高校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一)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

育人先育己。要引领和教育广大学生,高校教师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刻的理解和研究。按照同志所强调的,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而带动广大学生坚定信仰。

(二)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研究者

高校教师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群体,肩负着教育科学和政治思想理论研究的责任。因此,高校教师应主动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集中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实践原则、现实要求,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性、民族性、创新性。

(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高校教师应身体力行,建设师德师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通过课堂讲授、实践教学等方式,教育和引导广大高校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把高校建设成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基地。

(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力弘扬者

高校教师在对社会核心价值观开展相关研究、积极践行的同时,还应该通过各种校园讲座、课外活动等渠道,积极传播相关知识,在校园中形成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

三、如何发挥高校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一)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共思想政治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可以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去,根据不同专业课教学的特点采取不同形式。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文化艺术节等。

(二)与师德建设相结合

教师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道德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除了应以身作则之外,还应加强师德建设。

(三)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相结合

要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从价值取向、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改革等各个方面加强理论研究和探索,并努力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教师教育观的核心篇4

【关键词】小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影响长期的工作,党的十中提出了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1],这是我国本质规定以及社会要求的根本体现,对每一位公民的道德以及行为进行规范。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小学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一、加强校园文化宣传

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阵地的宣传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选择优秀的学生作为文化阵地的解说员,向教师和其他学生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学校班级的展板、展台以及学校的展室将学校活动的照片、成果以及优秀的学生作品等进行展示,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学校的文化特色,明确学校的发展与进步,能够以学校为荣,促进学生与学校共同进步。展台与展板是班级内部的,是将班级中学生的绘画、书法、平时作业等进行展示,促进学生潜力的开发,并且突出班级的文化特色。此外还可以通过学校中的走廊等展示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古今人物的优良品质、古诗、论语等,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中

在小学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课堂的重要作用,实现小学德育课程教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学生。课堂是教育教学的重要阵地,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上的发言、提问以及课后作业写作等都是培育人品行的重要过程[2]。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理论知识,还需要强化学生的思想品质与意志能力。良好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也是和谐风气形成的过程,和谐的课堂能够使教师得到学生的信任与理解,教师能够顺利开展教学,实现教学目标,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关怀下能够实现显著地进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使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并利用核心价值观进行教学评价。

三、强化教师的引导带头作用

在小学教育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带头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学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应提升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自觉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者,发挥引导和带头作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从小开始,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强化了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会使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受益。小学阶段的学生以教师作为自己的榜样,愿意在学习和生活中模仿教师的言行,教师在工作中应注重自身道德建设,建立素质型的教师,开展政治理论培训,为教师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以及师德的提升,使教师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

四、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教育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离不开主题活动的教育,小学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按照相关要求,设计形式多样、主题明确鲜活的教育活动。学校可以借助于传统节日针对性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并根据各年级的特点使德育内容更加规范化。教育活动的内容要与学生相贴近,强化其可行性,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设计不同活动的主题,普及和落实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价值判断能力,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五、加强家长与学校的互动学校可以与家长进行合作互动,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展家长会,对家长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式,使家长能够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同时完善学生的家庭档案,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通过家长与教师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促进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充分发挥学校与家庭的共同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深入到学生的心中,使学生成为国家和社会建设的接班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可塑性比较强,这时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能够为今后的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朱宗友,汪成,卢秋霞.阜阳市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123-127.

教师教育观的核心篇5

一、理论认知机制

理论能否被群众所认同,除了其本身的含义符合时代主流,还有赖于加强学习教育。构建科学的理论认知机制,有利于督促青年教师学习并了解理论,并通过理论教育加强认同。理论学习是引导青年教师培育正确价值观的基本前提,科学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热情。要注重学习方法上的引导,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理论灌输法,让青年教师被动地接受理论,而是要努力做到全面理解这一理论,不仅要熟知这一理论的内容是什么,还要阐释内容的深刻内涵,甚至可以用一些案例来讲解其含义。要具体到青年教师应当如何践行,怎样在青年教师的观念、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理论只有被最广大的群体接受,这种理论才能发扬光大。目前多数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围绕学生来进行,应该把青年教师也作为培育对象,“师生共进”,掀起高校师生共同学习研讨的新格局。要积极发挥交互学习的功能,重视青年教师与学生、资深学者、教授以及优秀党员之间的相互学习,进行集体讨论,形成集体学习、共同进步、积极践行的良好风气。在学习活动中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保证培育引导的坚定性。学校应积极创新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形式,定期举办学术论坛、讲座以及论文征集活动,更深层次地提高理论认识。

二、情感认同机制

弗洛伊德指出: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2]“情感认同”就是让每一位青年教师从心理上接受并领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在思维中能引入核心价值观。因为只有在情感上高度认同,青年教师才有可能将其真正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也只有这样,核心价值观才能落到实处。情感认同机制的构建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搞好宣传,运用多样的宣传形式,如举办活动的形式,加深青年教师对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把核心价值观的精髓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仪式体现出来,让青年教师在活动体验中感悟核心价值观的精深内涵。其次,让青年教师尽可能的参与到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当中,学校应把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教师的校本科研结合起来,引导教师在科研中进步,在参与的基础上加深认识,提高情感认同。再次,建立情感交流体验机制。青年教师与青年学生是处于同一时代的青年人,他们之间年龄差距较小,共同语言较多,对事物的关注点也相对一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校应开展师生互动活动,让青年教师融进学生当中,在情感交融的基础上,体会到教书育人的乐趣与职业的神圣感,更加体会到“敬业与友善”的真谛,从心理上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

三、文化渗透机制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相对于外部的、开放的、大的社会文化环境,学校是一个内部的、较封闭的、小的“社会体”,校园文化是相对独立的,它植根于学校历史和传统中,弥漫在校园里一切有形和无形的事物中,让处在校园里的师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教化。构建文化渗透机制,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中。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满足培育工作的物质需要,将培育工作摆在优先位置,在校园经费配置中向培育工作倾斜,如主动为青年教师订阅报纸、期刊、书籍等;在科研课题申请中,增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课题数量,课题申请门槛适当减少对青年教师的限制等。搞好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最为关键,应积极利用学校的环境资源,如在校园里张贴相关标语,在教师师德建设专栏展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物形象,在校园广播中推送践行的事迹;在国家重大节日、党建活动中以及校歌等精神文明传承活动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等规章制度中,既为制度文化建设增加了新元素,也促进了核心价值观常规化。如在教师工作测评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考查教师道德水平的标准。

四、激励强化机制

激励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学校既要对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青年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报酬,如发放福利和奖金,也要强化精神鼓励。精神激励有目标激励和榜样示范等形式。制定适于青年教师发展的价值目标,并在他们达到目标之后给予一定的鼓励,他们就会有更多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并激励他们为达到更高的目标而努力,这种目标激励也是一种持久的精神激励形式。榜样激励是一种从侧面鼓励青年教师的方式。相关研究证实,人们都有模仿从众、见贤思齐的心理。构建榜样示范机制,可将承载于榜样身上的核心价值观通过榜样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谈举止表达出来,使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深意、行为规范与品德操守成为具体形象的外显方面,像一面旗帜一样感召和唤起青年教师主动效仿的内在力量,完成对核心价值观聚焦、理解、认同,最终达到内化榜样所蕴含的价值品质,实现“知行合一”。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用多种形式传达榜样的闪光点,尽可能地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

五、实践养成机制

理论的价值在于理论能被运用于实践当中。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体现理论的价值,还可以巩固理论在受教育者心中的地位,加深对理论的信服。核心价值观在青年教师思想中稳固下来的力量来源于实践,只有在外部实践的强化之下,才能形成坚定而稳固的价值观。青年教师普遍“生活阅历较少、缺乏社会实践”,各学校应积极倡导他们走出校园,深入实践,进行社会调研。青年教师下基层考察,有利于了解社会现实,了解整个社会有哪些价值观,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过时的,为自己开展与价值观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素材;通过参与挂职锻炼,让教师了解国家发展的动向,明确国家需要主张什么样的价值观,倡导什么理念,并积极以身作则,支持国家的主张,支持国家的政策,提高社会责任感;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一般都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有些教师还是“海龟”,可以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学历高度、思维广度等方面的特殊优势,在科普知识、理论宣讲、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惠民生、促科普、学技能等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身价值,在有形的活动中升华无形的理论。

六、协同联动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既要求青年教师自身不断努力,也要求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建立协同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培育环境。首先,主管领导和部门要加强监管。各级校领导要坚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对培育工作高度重视,亲自来抓,并一步步抓好落实。学校党委要把培育工作尽早地提上议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育计划,采取相应措施,来加大领导力度,担负起领导职责。学校领导干部在加强对培育工作的监管时,也要以身作则,带头示范,树立良好的风气。各基层党组织也要制定详细的培育措施,保证培育工作的操作性更强,层层落实。同时,应充分调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努力增殖培育的影响力,扩充培育的覆盖面。其次,发挥其他部门协调推力。学校各职能部门应积极作为,特别是工会、共青团职能部门,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协同配合,把搞好培育工作作为分内之事、分内之责,逐步建立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点制度,同心同力协调好培育工作。学校宣传部门也应认识到自己在培育工作上的强大影响力,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与其他部门主动对接工作,保证培育工作顺利实施,高效完成。

七、制度保障机制

制度的建设有利于保障培育的良好秩序,也可以督促其他机制的落实,方便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设立定期学习培训与实践制度。由于学校在日常管理中并没有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培训与实践做出硬性要求,使得部分青年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并不注重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学习与实践。学习培训与实践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把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培训与实践常规化,让青年教师作为一项必要的任务来做,把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培训与实践落到实处。其次,设立考核检查制度。考核检查制度要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对落实情况进行一一比对。在考核制度中,对于考核标准要严格把关,如参加学习是否有无学习笔记、是否撰写学习感想或心得体会等;在实践中,是否有实践记录、实践报告等。最后,设立督导评估制度。督导评估制度可以让督导深入青年教师群体,检查各项相关实践活动是否开展、相应的奖励是否发放,并对活动资料、工作文件等进行审查评估,对于落实较好的学校给予表扬奖励等。

八、网络辅助机制

互联网以其便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应用于学校管理系统和教育系统中。网络因其本身的便捷性逐渐成为传播思想和价值观的有力武器,积极利用网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于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意义重大。各学校应主动适应时代潮流,利用网络传播平台积极增大培育力度,开拓培育空间。学校可以利用微博设立论坛,教师在参与时摆脱了参与时间地点的限制;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党的理论政策等相关时事政治,还可以定期在平台推送模范人物事迹等。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建立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让青年教师获得大量的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地施展网络的灵活性。我们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组织资深专家学者进行在线答疑,或者通过视频讲解开展讲座,利用生活化且高效的方式培育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教师是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主力军,是培养一批“又红又专”人才的主导力量,他们的价值取向无形中会渗透在学生思维方式中,他们的言传身教会影响青年的价值选择。可以说,青年教师是学生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他们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引导者。构建科学的培育机制,能给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创造有利条件,也间接促进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养成。

作者:王越芬赵凯丽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参考文献】

教师教育观的核心篇6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帅地位。十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词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简洁通俗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表达,也为当今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构建提出了新要求。

一、概述

党的十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对于国家的未来――广大青年而言。就曾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高校是青年人的聚集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已成为高校教育的本质要求。然而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虽然近年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值得肯定,大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向上、健康的,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大学生在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及价值取向等方面深受其影响和冲击,出现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给高校的思政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增加了一定难度。

二、高校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课作为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途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很大作用,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实效性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部分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不够重视,重智轻德,专业课安排的课时较多,且多采用小班教学,而思想政治课则被认为“无用”,课时大多被挤压且采取大班教学,少则100人,多则300多人,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教育模式僵化单一,不仅远远无法满足大学生多元的实际需求,而且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除非老师强制点名和考试测评,否则很多学生会选择逃课,即便上课,也有一部分学生在玩手机、看课外书或睡觉,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

2.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会对学生的品行价值观产生直接影响,也会成为影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关键。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整体上是很好的,但是,还是有部分高校教师一方面欠缺政治理论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外),对思想政治理论不重视,不积极、不自觉,即便勉强学习也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的道德责任感和价值判断力有所滑坡,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一部分高校教师容易受、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在价值观选择上作出错误判断,片面地认为职业知识技能比思想道德素养重要,对学生实行放任自流的举措,部分教育者甚至出现了学术造假等诚信缺失的行为,没有切实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

3.由于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渠道还比较单一,所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喜忧参半”,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仍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够深刻;而理论认同与现实困惑间的矛盾,使少部分大学生在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对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产生了困惑和动摇。据2014年年底第十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上一份针对四川15所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状况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受访大学生中,尽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度高,达到85.9%,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正确认知率偏低,对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均有正确认知的学生仅占13.7%。

三、对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的建议

1.加强调研和理论研究,提升教育理念。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与时俱进。高校一方面要转变观念,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调研,对大学生价值结构、思想状况、理想追求、心理需求和道德需求等进行研究和定位,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对“90”后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价值观培育。特别是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升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思想要求,在互动中实施教学,紧密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用科学理论做好答疑解惑和引导工作,使学生从内心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拓宽教育途径,探索教育渠道。要使大学生深刻而全面地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全方位、多渠道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和认知深度。一方面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体,并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班主任、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尽可能地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大学生交流互动,要“润物无声”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价值观进行塑形。另一方面,要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微博、校报、电子屏、广播站、橱窗等物质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宣传出来;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校园活动中,多举办一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班会、报告会等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寓教于乐,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其深刻内涵。

3.提高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高校要想方设法提升高校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多开办一些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的培训班和研讨会,充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组织教师自主学习,将政治理论素养和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指标,使教师深刻理解为什么在新时期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要求,让教师真正产生心理认同,言行一致地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好榜样和领路人。

4.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相关规章制度保驾护航。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融入高校制度建设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并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做到按规章制度办事,奖惩分明,以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2]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

教师教育观的核心篇7

一、当代普通高中青年教师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

教师的核心价值观应该包括教师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制度中,教师的核心价值观更是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但这并不是说要让教师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一致,教师的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联系是为了培养出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更多的栋梁。教师的核心价值观也可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具体的方面有指向和旨趣的不同是体现对教师的思维和价值观念的尊重。同时,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立在人民的价值体系之上的,要尊重人民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更注重人民的力量。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虽然教师的个人经历和情感的不同导致的价值体系存在差异,但是教师应该有的核心价值观念还是能够在大家的共识中提炼出来的,结合教师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我们认为,教师的核心价值体系表现为对教育事业忠诚,对学生充满关爱,对研究治学严谨、行为规范以身作则。在其他的方面,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但我们认为,一个优秀教师的核心价值观念是离不开这五个方面的。

教师所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包括教师的品格和职业道德。由于教师职业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的特殊性。社会和国家对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更为严格。一方面要求自己有师德,另一方面要求自己的道德品质处于较高的水平之上。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直在不断的修订发展当中,这也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所寄寓的深厚期望。从当前时展和教育发展的视角来看,新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素质要求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当今时代的教师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关爱学生,严谨治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教师是培育学生成才的人,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成长浇灌关爱和汗水,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的素质。教师是为学生传播学问和指导学习方法的主体,为了让自己紧跟时代的发展,教师要把终身学习当作自己的治学理念,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始终秉持着严谨的态度。当前,教师面对外界的诱惑也很多,拥有职业道德的教师应该是能够自觉拒绝诱惑,努力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二、树立正确核心价值观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1.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作为一位人民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职业和自己的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把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当作是自己伟大的理想去奋斗终生。为了加强实现这种理想的信念,中学教师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路。青年教师通过加强思想理论学习,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祖国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同时,青年教师也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准则,学习教育法等相关的法律,明确自己作为教师的权利、义务、责任,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较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

教师教育观的核心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1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中历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开展高中历史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并且外显于行动中,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一、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对文化文明的讲述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与崇敬之情,从而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在悠久的历史中,我国人民创造了宝贵而灿烂的文化,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教师在介绍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的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展示下列表格让学生填写成果及其意义。

教师在课上还可以就上述发明和发现在当今社会的使用情况与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环境中认识到中国古代的发明与发现不仅仅对中国甚至对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深刻意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实现了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潜移默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二、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开展敬业精神教育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对学生开展历史名人敬业精神教育。比如高中历史教材涉及的李时珍完成的《本草纲目》、郦道元完成《水经注》、徐霞客完成《徐霞客游记》都是作者在客观环境十分恶劣的情况下不辞辛劳实现的。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上述教学时不单单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些历史巨著在中国、在世界文化历史中的分量,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习历史名人对工作的态度,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三、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开展诚信品质教育

诚信品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故事来开展诚信品质教育。例如,在进行商鞅变法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小故事来进行诚信品质教育,让学生在吸收历史知识点的同时深刻感受到诚信品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诚信品质的正面事例中学习借鉴,将诚信品质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搜集各种关于诚信的历史人物故事在课堂上开展交流与讨论,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高中生是推动国家经济与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他们在高中阶段所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发展。所以,在高中历史教育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当前高中历史课堂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还不成熟,需要广大的一线高中历史教师不断探索与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有效地渗透到高中历史教育中。

[参考文献]

[1]高晓兵.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18).

教师教育观的核心篇9

【关键词】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传播便利化、利益主体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现象凸显,各国文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之间渗透加剧。正处于社会化敏感阶段的高校青年学生首当其冲,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影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也面临更多困难和挑战。多元的教育环境、自媒体的兴起加大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同时也增大了学生对信息判断掌握的难度;市场经济对利益的追求造成部分学生价值选择功利化,就业与竞争成为学生的外在压力而没有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当前高校具有海外教育或工作背景的教师占有一定的比例且呈上升趋势,部分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不强;部分学生通过交换生项目、短期游学等渠道获得赴海外学习的机会,由此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价值观更为复杂多元。这些负面影响和西方文化的渗透致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不稳定性、非理性、物质性特点,重实用、轻基础,重科学,轻人文。本文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规律、按照党的十精神有效地开展价值观教育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路径。

一、强化思想引领,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抽象概括,关切人的内在精神世界,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经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培育和践行“三个倡导”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阶段。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复杂化,针对这一现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全面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成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保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高举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旗帜,以此引导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仰,规范价值理念和行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引领作用要突出“三个倡导”的丰富内涵,突出建设性和实践性,顺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发展价值取向,遵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核心规范,遵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体价值,通过增强价值自觉和文化自信有效的传播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大学生自身价值标准和共同价值信念,理解、掌握和认同,进而转化为群体的共识,为其所自觉遵守和奉行。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引领作用的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既要巩固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同时也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意识形态融合统一。理解、尊重、包容是过程,也是方法,在教育的渗透中、在和谐的文化氛围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引领作用,有利于减轻学生对价值观教育的抵触情绪,减少教育壁垒。

二、发挥主课堂渠道作用,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

为提高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需多途径创新教育方式,多层次、全方位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价值观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蕴含于学校开设的所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当中,让课堂教学发挥渗透教育功能。课堂作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场所,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生向导,理应重视自身的人格魅力建立,结合良好的育人环境氛围,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内容、创新改进德育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党的性质决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所倡导推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阶级性、民族性、世界性”三重属性;社会主要矛盾是其基本内核,深入剖析社会主要矛盾的整体构成与核心特质,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的规律,才能有效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高校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知识的传授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作用重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是否落在实处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及时更新教职工、特别是各学科教师的知识结构,定期组织学习相关理论,开阔视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水平,着重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做到既能熟悉把握核心价值体系精髓,又能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既能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又能引导学生思考。

(二)拓宽教学载体。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解决大学生思想和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也要重视并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思想教育工作的各方面矛盾和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变化发展,根本动力是生产方式变革,因此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顺应形势的变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途径,结合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传媒手段与网络新媒体开发教育软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搭建平台宣传正面声音与先进文化,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渗透价值观教育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学生识别不同价值观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稳固的价值观体系。

(三)完善教学内容。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外部指向性与内容载体性、正面引导性与内容价值性、本质超越性与内容普遍性之间的关系,以思想教育课堂为主阵地、专业课课堂为辅,教师应在教学中适当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进行转换,加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功能;思想教育要突出能反映社会发展趋势的核心教学内容,推进方向性内容建构,在确保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基础上注重价值引领,强化内容的价值性成分,使教学内容相互联系,主次分明,协调作用。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载体和反映,高校教师应关注各种影响比较大的社会思潮,在课堂教学中避免思维的片面化、极端化,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全面的人生理论教育,引导学生理性认识、评价社会问题,掌握科学的问题分析方法,进而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

(四)改进教学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也应由浅入深、由点到面。教师要全面把握大学生接受的“循环系统”,根据价值传递和接受主体整合、内化和再认识的知识循环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针对现在流行通用的“填鸭式”的价值观教学方法,要改进的主要有两点,一是要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灌输状况,增强道德践行的自主性;二要进一步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让学生在情感体验和求知探索的氛围中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五)创新德育教学模式。让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深入到大学生的思想和实际行动中,培养青年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和价值评价能力,要结合系统的核心价值体系专题教育,建立相应体系及教育基地,创新德育教育模式。一是场景教育模式,充分利用教具、多媒体,通过丰富载体、科技依托、搭建平台等途径创造典型场景,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教学效果。二是案例教育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育内容、目标要求利用经典案例反映特定的价值冲突,通过经典案例接受价值观的教育进行自我甄别,促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内化。三是互动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具体问题通过和学生的双向对话、交流、研讨,达到教学相长,课后可以将教学相关重点制作成智能终端资源体系,以图文影音四位一体形式丰富知识互动传播的手段和形式,实现教育目标。四是对比教育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的价值观教育问题,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感受进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实践活动。价值观教育蕴含于校园文化和校园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等隐性课程之中,加强实践教学是大学生获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园实践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提升学生社团的文化品位,发挥社团活动的价值观教育功能。当前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热情较高。社团是校园实践活动的主要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意义应受到高校教育者的重视,与学校统一领导、学生自主开展的原则相结合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中,深挖爱国、奉献、励志等价值观教育因素在社团活动中的作用潜力,寻找不同文化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结合点,强化活动的教育功能。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1.校园文化建设是价值观教育中优化环境的重要方面。要树立全员价值观教育意识,完善、创造民主、宽松的校园舆论环境氛围,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如校党委精心策划拍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宣传片》,用镜头记录校卫、厨师、教授等教工无私奉献,让正能量激发广大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学校的管理制度是校园文化的反映,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引导。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制度建设之中,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执行和落实耐心渗透、劝导,以此来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行为,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外化达致内化。3.建立全方位立体式教育体制。高校党团、行政、后勤保障部门协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造教育条件,实现全员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加强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贯穿于教学、管理、服务各个环节,相互渗透和促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以大学精神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社会生活。价值观教育关系到高校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增进社会的整体利益。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校园生活并与社会生活接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充分考虑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知行结合。二要配合利益导向,遵循心理接受规律,方式和内容应契合、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当大学生面临实际困难和问题时,较常见的有学习压力、就业困难、人际交往困惑等,学校要急学生之所急帮助他们解决,给予足够的关爱,以提高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认同感,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三要坚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问题实际、贴近社会内核,引导学生思考、帮助解决学业等多方面的问题与迷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说服力,在实践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外语类院校,与国内外高等院校交流频繁,思想氛围开放而活跃,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更多挑战。近年来学校通过“理论育人”、“文化育人”、“榜样育人”、“实践育人”四大平台,把升旗仪式、入党仪式、志愿服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课堂教育和校园活动中;注重塑造学生自立自强的品格、培养感恩回馈社会的意识,增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认同,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奠定心理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结语

全球化、信息化、西方文化的涌入以及青少年心理的复杂性促使高等院校寻求方法处理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结合教育规律和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高等院校教师要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拓展教育途径,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引导学生摆脱价值评价的本能性和单纯的心理性,进而上升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实践层面和更为全面的理性层面,实现价值评价水平的提高,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毛锐.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模式的构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

[2]肖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校园建设[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2

[3]袁敬,周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析[J].沧桑,2011

[4]阚和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

[5]高地.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历程、规律与经验[J].思想教育研究,2011

[6]邓海平.探析大学生党员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J].沧桑,2014

[7]王永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指向和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

[8]郅秀丽.探索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有效途径[J].科教文汇,2013

[9]姚红,郭凤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理论意蕴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

教师教育观的核心篇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具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鉴定如下: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该内涵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深刻勾勒出了一个国家精神文化发展的方向、一个社会风尚风貌的时代要求,体现了人民道德信仰的基本共识,在全社会激发了强烈的共鸣,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共同追求。中共中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在国家民族提出的历史使命面前,高校教师应该勇敢地承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建构起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的新的价值理念,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发挥榜样和示范作用,用榜样力量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高校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地

高等学校作为人才汇聚和培养的基地,一方面,高校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高校还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因此理应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地。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沃土,民族文化是民族意识的重要载体,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意识核心价值的表现形态。在继承和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中,高校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在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中起着桥梁作用。

首先,高校作为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应该上承民族历史文化的核心价值,通过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研究和价值取向的界定,为一个社会继承优秀民族文化提供历史基础和逻辑基础,赋予其历史必然性和决定性;其次,高校青年学生又必然成为传承发展优秀民族文化的首要受众。面对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特征,面对青年学生多元化的思想现状,高校人文学科的主要任务和责任绝不是仅仅研究民族优秀文化的价值所在,而是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传播、扩散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价值,使民族优秀文化内化为青年学生的文化内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民族文化血脉薪火相传。四大文明中唯中华文明生存流传、生生不息,其核心原因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和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一直不曾断裂,成为民族永远的价值取向和生存态度。这是历史证明了的最终答案,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质疑或者否定,而只有承袭和发展才是我们对历史文化的负责任的表现。

第二,高等学校是一个社会的文化知识生产以及社会精英培养与输送的主要场所,而大学阶段则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价值观生成与定型的关键时期,故而,高等学校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与战略性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过程中,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建构,二是传播,三是接受与内化。三个环节各自功能的实现都需要相应的人员、机构、机制,予以承接与落实。在各个环节中,高校正好具备承接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需要的人员、机构、机制。

首先,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仍然需要大量人文与社科知识分子的参与。而目前在中国,据统计80%的人文社科知识分子是在高校,并且,高校和高校知识分子也具有自由交流和学术研讨的传统和机制。所以说,高校既有人才,又有机制,能够在进一步建构、丰富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来说,传播需要传播者、接受者、传播途径和场所。高校大学生是主要接受者,高校教师是传播者,校园是传播场所,课堂讲授、校园文化活动等是传播途径。在高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人才与渠道优势,并且大学生本来就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接受者。所以,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高校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并成为传播的重要基地。

再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与内化来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就在于让全社会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被人们接受并内化为其行动指南是需要相应途径与方法的,也与接受者的年龄有关。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是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得以形成、确立、发展与定型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大学阶段,对青年大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大学生辐射到全社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范围内被接受和内化的关键。

二、高校教师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示范作用的途径

高校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地,其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必须通过高校教师这一主体才能完成。特别是在当前,高校内外各种思想文化、各种社会思潮、各种信息资讯交汇,高校教师作为社会文化的研究者、传播者、示范者,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通过言传身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学生之心,外化于学生的自觉行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1.高校教师应修身、养性、博学、立德,筑示范之本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教师要做好传道、授业、解惑工作,积极输送正能量,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做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代表,而前提是进行自我养成教育和自我道德完善。马克思说过,彻底的理论才能说服人,才能掌握群众。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那么怎样才能抓住事物的根本呢?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作为传播者、示范者的高校教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是最根本的。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校教师只有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重品行,做表率,深刻认识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才培养,以个人的自觉带动学生的自觉和社会的自觉,以人格力量感召学生,引领风尚,搭建学生感兴趣的平台,增强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只有自身的学识、道德、人格的力量强化了,根基筑牢了,高校教师的示范作用才有真正发挥的可能,否则,一切都是无源之水。

2.高校教师要牢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的政治责任和教育使命

教育的社会功能要求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的责任是传道。传道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时代背景不同,社会制度各异,教师所传之道也不一样。在封建社会,所传之道是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等儒家核心价值体系;而在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所传之道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高校教师的政治责任。高校教师要通过课内外、各种正式非正式的途径向青年学生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直接、正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

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任何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传统。所以,任何价值观的构建都离不开自己民族历史形成的价值观传统。高校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要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自己的教育使命。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存在于民族血液之中,是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本。高校教师特别是人文学科教师应立足于重塑民族精神教育,站在时展的前列,充满强烈的现实热情,怀着神圣而严谨的现实态度,尽可能地扩散民族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热情,形成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构筑起民族明天的精神家园,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

3.高校教师要言传身教,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教师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又是身体力行的践行者,高校教师要以庄严神圣的态度,自觉主动地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

言传身教,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教师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高校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这样青年学生在价值观问题上遇到困惑时,老师能答疑解惑。二是高校教师应身体力行,自我约束,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来做人做事。如教师自己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待学生要平等、公正,以此来引领和教育、要求广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来检查自己的言行。三是高校教师要自觉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工作中,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求真务实积极探索,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通过课堂讲授、实践教育、人格学识、魅力感染等方式,潜心治学、倾心育人,向学生和其他社会群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通过理论研究、师德师风建设、引领示范、人文关怀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外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大学生引领社会道德方向,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把高校建设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地。

4.高校教师要在现实冲击和诱惑中坚守道德底线和职业良心

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文化领域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冲击和困惑。一些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理想信念迷茫,人生价值观错位,体现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缺失和不足,这些新问题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课题。如何在纷乱中保持内心的宁静,把加强职业操守建设作为一种自觉行动,守住心灵那一方净土,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之中,为全社会树立崇高的道德标杆,是对高校教师的考验。高校教师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坚守自我,把自身的道德品格置在高处,用社会的道德和职业的良心来约束我们的行为规范。

教师是一种良心的职业,然而恰恰是这样一种职业却被赋予了种种不该有的功利色彩。这些年来,我们已经很少看到教师像过去的先生那样保有自身的优雅和独立了,教师用来应付课堂教学之外的精力要远远大于花在课堂教学本身的精力。有人说教育的整体性被割裂了,教师的独立性被肢解了,他们被各种功利性所利用,最后连自己也堕入功利的陷阱中,于是教师失却了优雅,失却了从容,失却了尊严。因此,高校教师要从行政性的、事务性的、商业性的羁绊中解放出来;从被研究、被批评、被培训的无奈中解放出来;从为工作而工作、为科研而科研、为职称而职称的压力中释放出来。高校教师应该简单、从容、优雅、独立,他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只有教师简单、从容、独立,教育才能回归它本来的真实;也唯有如此,高校教师才能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