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总基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6:35

经济建设总基调篇1

扩大内需,促进第二、三产业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对于国民经济促进作用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通过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一)对工业的促进作用

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工业的支持,而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总投资需求量大,投资总额大,对于拉动工业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作用。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水泥、运输、化工、有色金属等工业原材料,以及运输、机械、建筑施工等产业部门的运作,加大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拉动工业需求,促进包括下游的发电、航运等在内的第二产业的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据有关数据统计,从2010年以来,对于工业增加值的拉动,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作用已经超过1000亿,而随着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水利投资对工业增加值的拉动作用也在不断加大。

(二)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

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总额大,就需要有良好的融资平台和渠道,对于金融保险业的的需求,使水利投资对其发展也产生了促进作用。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还可以促进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的的发展。另外,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周边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经济的发展。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以其巨大的外部效应和非经济效应促进着国民宏观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能够通过资源的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建国初,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重点是防治洪涝灾害,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一直以水资源和防洪工作为主,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地域流域性大洪水的能力已经显著增强,水利的工作重点随之转移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上。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致使水资源严重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各地用水矛盾问题也日益尖锐,因此加强在水资源工程调配上的建设也愈加重要。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的建设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构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规划调水规模巨大,实现了全国水资源的南北、东西调配,协调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有关水资源调配的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能很好地缓解各地的用水矛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性地方经济的发展。

经济建设总基调篇2

一、两种属性的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按其所反映的分配关系来界定,可以概括为财政属性职能和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两类。?

1.财政属性职能。?

财政属性职能,是对国家财政凭借国家政治和社会,以政治统治者和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对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所具有的内在作用或影响的最基本概括。它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财政属性职能的范围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凡与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直接相联系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分配活动,都是财政属性职能的具体体现。?

第二,财政属性职能反映了财政属性的分配关系。(1)国家政务资金筹集同各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的社会产品分配关系,同各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各行政部门之间的资金安排比例关系;(2)社会管理和社会事业发展资金筹集同各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的社会产品分配关系,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社会管理部门和社会事业单位经费支出同基建支出的比例关系,社会事业内部的比例关系。?

第三,财政属性职能具有强制性、公共性和直接性的特点。(1)强制性。指财政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参与分配所产生的影响是强制的,它不以任何经济组织、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论其是否愿意,都必须受这种影响力的制约;(2)公共性。指用于政权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支出所产生的作用是公共的和普遍的,这类支出的目的在于巩固国家政权,维持社会的安定和社会进步,其所带来的政治利益、社会利益为全社会所共享;(3)直接性。指财政属性职能对社会成员和各类经济组织的经济利益分配有直接的影响,从而起到引导和制约其发展的作用。?

2.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

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是对国家财政凭借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宏观经济管理权,以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宏观经济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运行所具有的内在功能或影响的最基本概括。它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的范围,是经济建设领域和总体经济领域。凡与国家经济建设事业、总体经济运行相联系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分配活动,都是这一职能的具体体现。?

第二,这一职能反映了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分配关系。(1)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同各经济组织、社会成员的国民收入使用权分配关系,国家同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经费支出同基建支出的比例关系,各类经济建设投资比例关系,政府债务同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各类经济建设投资比例关系,政府债务同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2)积累同消费的比例关系,财政收支总量的平衡关系,财政收支总量与社会供求总量平衡之间的关系。?

第三,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按依据的权力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一,依据生产资料所有权而产生的职能,具有结构性和有偿性的特点。(1)结构性。指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而组织的分配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是结构性的。如,凭借国家生产资料所有者的信誉而组织的公债的发行对认购企业来说影响其投资结构;对认购个人来说影响其消费结构;财政经济建设投资、公债的运用、国有企业资产转移、财政性贷款、投资收益取得后的再投资等,主要用于重点建设、支持工交、高新技术和农业的发展,即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2)有偿性。指财政运用公债形式筹集资金和运用财政性贷款、周转金等形式使用资金,都是国民收入使用权的转移,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债权债务关系,前者要按期返还本金和利息,后者要按其收回并获取收益。其二,依据宏观经济管理权而产生的职能,即以国家为主体的广义经济属性分配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具有综合性和反循环性的特点。(1)综合性。指把财政的两种属性分配作为一个整体,构成国民经济总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综合的制约引导作用。(2)反循环性。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平衡关系的变化,对经济波动具有抑制作用,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起调节控制作用,对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的形成起制约引导作用。?

二、四个领域的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按其作用的领域来界定,可以概括为四类。?

1.政治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政治领域的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调节各阶级经济利益,影响其占有国民收入的份额,对各所有制经济形式产生影响,以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为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建设提供财务保证和物质基础,安排行政管理各部门的经费使用比例关系,巩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2.社会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社会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各经济组织和全体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进行调节,避免社会分配不公;为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财力保证,促进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财政在国家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职能,是财政属性的职能。?

3.经济建设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经济建设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人民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影响(例如,运用公债筹集资金产生的影响),对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产生的影响,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的促进作用,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壮大和巩固国有经济所起的作用,以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加国民收入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建设领域的财政职能,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

4.宏观经济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宏观经济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局部与国民经济全局之间关系的影响,对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分配关系的影响,对积累与消费之间比例关系的影响,特别是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平衡关系的影响,以抑制通货膨胀、增加就业、引导投资与消费、稳定国民经济。在宏观经济领域的财政职能,是以国家为主体、广义上的经济属性财政职能。?

三、五种形式的财政职能?

按财政职能的表现形式划分,财政具有五种形式的职能。即:筹集资金职能、配置资金职能、调节经济职能、监督管理职能和稳定职能。“财政的职能是以国家的职能为依据,既要反映国家组织领导经济的职能,必须同再生产过程结合起来研究,也要反映国家社会政治活动(包括人民民主的职能),必须同国家组织领导政治和社会事业各方面的职能结合起来研究。”①因此,财政的上述五种形式的职能,既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的客观反映,同时,又是国家各种职能的客观反映。?

1.筹集资金职能。?

财政筹集资金的职能,是指财政为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履行政治职能、社会职能、经济建设职能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需要,而运用各种手段积累资金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运用税收手段为国家政权建设筹集资金,为国家的存在和国家政治活动、处理对内对外国家事务提供经费来源和物质基础;(2)运用税收手段为社会管理、社会全面发展筹集资金,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事业等的发展,提供经费来源和物质基础;(3)运用公债、利润、公共行政预算结余等形式,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金为国有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经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4)综合运用税收、公债、利润等形式,为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和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筹集资金。?

2.配置资金职能。?

财政配置资金的职能,是指财政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运用资金,主动进行宏观资源优化配置的职能。主要体现在:(1)对不能由市场机制进行配置的行政管理、国防事业、通过无偿投资、经费拨款,以公共行政预算形式予以资金安排;(2)对市场机制作用迟缓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益事业、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领域,通过无偿投资、全额经费拨款,差额预算补助、大量生产性财政补贴等形式,以公共行政预算形式予以资金安排和财务支持;(3)对市场机制不便作用的风险大、投资数额巨大、微利或无利的项目、国家为了增强调控能力必须控制的战略性产业、天然具有垄断性必胯由国家经营的产业,运用政府经济建设投资、投资入股、提供周转金、财政性贷款等形式,通过经济建设预算予以资金安排,具体表现为国家财政的经济建设投资活动;(4)对市场机制作用不好或无力作用、完全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会导致社会财富巨大浪费,引发经济波动的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综合运用社会救济、政府公共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等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再分配手段,作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平衡的安排,例如,增加或缩减政府公共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救济支出,等等。?

3.调节经济职能。?

财政的调节经济职能,是指通过财政筹集和配置资金,对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进行调节,促进党和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任务的实现。(1)调节各阶级、阶层和个人在国民收入中占有的份额,调节它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壮大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巩固人民民主国家政权;(2)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调节社会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关系(例如,社会普及教育、基本社会保障、基本的医疗保健以及享受基本的社会服务等),实现社会分配公平;(3)调节资源的配置,调节产业结构的形成,调节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巩固和发展全民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在结构优化和总量平衡中的骨干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4)调节中央与地方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分配关系,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4.监督职能。?

财政的监督职能是指财政在资金筹集和配置全过程,通过审核,检查和财政制裁等形式,对国民经济各个方面进行的监督,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分配活动的全过程(1)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对有交纳义务的地方、部门、单位和公民,监督其是否履行交纳义务,对征收税款单位、监督其是否依法行使征收权力;(2)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同时对各地方、部门、单位的管理和使用资金进行监督;(3)在实施财经分配政策和法律法规过程中,利用财政监督,支持经济发展,对违反政策、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斗争和制裁。财政监督按内容划分,主要包括预算监督、税务监督、财务监督、国有资产监督、会计监督,等等。财政监督是以国家为主体的财经法律制约关系的体现,裨是规范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

5.稳定职能。?

财政的稳定职能,是指财政通过筹集资金、配置资金,调节两种属性分配关系,实行有效的财政监督等,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运行产生的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1)稳定国家行政管理经费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规模,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国家行政管理经费支出,是国家从事政治活动、管理对内对外国家事务所必须的开支,行政管理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则是国家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物质基础。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需要有稳定的财务保证,但是,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支出,如果它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过大,则会影响扩大再生产的投入,延缓经济建设速度。因此,财政在保持国家行政管理费供应,使其占国民收入一定比例的分配过程中,对于国家的政治活动有稳固的财源保证,起着重要的作用。(2)公平社会分配,促进社会进步和稳定。公平社会分配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的公平,即避铭收入差距过大和贫富悬殊;二是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平等,即保证社会成员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均等的就业机会;三是享受社会利益的权利平等,即社会成员有平等的权利享受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公健、福利、社会安全、环境保护等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利益。因此,公平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社会物吕和劳务,是社会进步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内容。财政通过筹集资金调节社会成员收入水平,通过社会保障支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通过配置资金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对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维护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3)优化资源配置,稳定最佳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是达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之间比例协调地发展。由于市场机制的盲目作用,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经常处于不协调状态,影响经济增长速度,需要财政通过筹集、配置资金来调节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保持产业结构经常处于最佳状态,即保持社会再生产经常处于比例协调状态,是财政稳定职能的重要内容。(4)稳定市场运行,稳定国民经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程度进一步提高,产业分工也进一步细化,国民经济运行愈来愈复杂,与自然经济相比,经济体制的稳定性大为降低,而市场机制的缺陷又使经济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往往造成经济支行和经济发展出现波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经济处于不平衡状态,从而引发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失业等问题。因此,需要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者的职能,主动调节经济,以熨平经济波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变化,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起着巨大的制约和引导作用,通过财政收支总量的调节,抑制经济波动,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对国民经济产生稳定作用。?

经济建设总基调篇3

一、“九五”回顾

“九五”以来,我市各级以“奔小康”总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切实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为“十五”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一)主体农业稳定发展,大宗农产品供给充裕。

“九五”期间,全市各级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农林牧渔全面发展,199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41.5亿元。粮食生产保持了基本稳定,1999年全市粮食总产169.5万吨。“菜篮子”生产不断发展,1999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08.5万亩,肉、禽(出栏)、蛋、奶、鱼、菜产量分别达到23.09万吨、3833.47万只、5.68万吨、3.86万吨、8.65万吨、203.07万吨。大宗农产品供给充裕,结束了长期短缺的历史。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九五”前四年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55.11亿元,完成土石方18830万立方米,建成钱塘江标准堤塘56.6公里。综合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建立现代农业园区99个,面积9.87万亩。加快农机应用推广,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64.41万千瓦。进一步健全农机服务体系,提高农机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全市绿化造林70万亩,森林覆盖率从“八五”末的61.9%提高到62.8%。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农业气象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全市建成较为完善的气象业务、科研和服务网络。

(三)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

“九五”期间,认真组织实施《杭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全市建成各类农产品基地437.18万亩,兴办农业龙头企业1626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0家。

茶、桑、果经济特产稳步发展。茶叶生产连续五年增产增值,1999年全市茶叶总产量24915吨,总产值4.01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7478.6吨,产值3.3亿元。全市蚕茧总产量8349吨。水果总产量13.07万吨。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加大优质良种、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1999年,全市引进粮油、蔬菜新品种129个,良种推广面积470万亩,良种覆盖率在95%以上。

(四)深化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乡镇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1999年,全市共有乡镇企业10.9万家,从业人员108.1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3.5%,完成企业总产值1468.88亿元,“九五”前四年平均年递增17.8%。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展,1999年完成出货值167.7亿元。个私经济迅猛发展,到1999年,全市共有农村私有企业10.24万家,完成产值751.7亿元,占全市乡镇企业总量比重51.2%。“九五”以来,全面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乡镇企业转制工作,到1999年底,全市乡村集体企业转制面达96%。乡镇企业整体素质明显改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有78只产品被评为市级以上名牌产品。

(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九五”期间,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大扶贫攻坚和帮扶工作力度,加快全市农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到1999年底,全市除淳安外的区、县(市)都实现小康,163个乡镇实现小康,占全市乡镇总数的70%。1999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15.0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209元。

“九五”期间,我市农业农村经济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主要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增产不增效、农产品卖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还不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农业生态环境仍显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先进适用农业科技在生产领域的应用不够普遍,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还不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市场缺乏有效联接,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和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体系有待加强;农村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农村工业化步伐,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突出,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计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Ht〗

(一)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围绕《杭州市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规划(1999-2010年)》确定的总体目标,突出阶段重点,积极实施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产业优化协调发展的新布局;坚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完善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构建农业支持和保障的新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和健全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新机制,努力加快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二)基本原则。

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应坚持的六条基本原则。

一是增长速度、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实施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要措施,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认真贯彻计划生育、土地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保护和合理开发各种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的原则。充分发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省会城市的区位优势,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积极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和中西部的技术经济互利合作,大力提高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外向度。

四是坚持充分依靠科技的原则。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和乡镇企业,使农业和农村经济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主的发展路子。

五是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政策倾斜和增加投入,促进生产要素和人才有序流动,加快西部山区和欠发达乡镇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六是坚持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建设同步推进的原则。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现代化建设的突破口,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计划的总体目标。

——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到“十五”期末,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300亿元,年均递增10%;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业增加值达到130亿元,年均递增5%左右。

——农业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明显提高。实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到“十五”期末,种植业中,大田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调整到55∶45,养殖业(畜牧、渔业)产值占农业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农业投入产出水平比“九五”明显提高。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100万亩高标准商品粮田;加大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完成钱塘江标准堤杭州郊区段的建设,水库完好率提高到90%,全市增加蓄水量5000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5%,森林蓄积量达2500万立方米;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到288万千瓦,每公顷平均农机动力15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60%。

——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进一步重视适用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每年引进、改良示范新品种100个以上。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全市50%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达到“五有”要求。“十五”期间分别培训农民和持“绿色证书”的骨干农民50万名、5万名。

——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十五”期末,乡镇工业年增加值达到415亿元,年递增12%以上。提高经济外向度,出货总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15%。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促进产业和乡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农村城镇人口的比重达到42%。

——农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保障体系更为健全。农民人均收入达到

5600元,年均递增5%。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明显见效。农民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到0.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享受一项社会保险。

——现代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到2005年,郊区和萧山、余杭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富阳、临安、桐庐、建德进一步加快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淳安加快小康建设步伐。加大对中西部山区帮扶开发的力度,加快欠发达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向现代化迈进的条件。

三、“十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筑效益农业发展新格局。

“十五”期间,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要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实施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着力提高养殖业占农业的比重。按照优质、高效的原则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形成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根据市场需求和自然资源条件,积极发展优势畜牧品种。积极发展城市郊区奶牛业,提高乳品生产加工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保护和合理开发宜渔水面,在巩固提高渔业现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比重。建立完善畜禽、水产品储藏、保鲜、加工体系。合理调整种植业区域布局,积极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形成特色明显的专业化、集约化的产业带、产业区。粮食生产要按照稳定总量,改善品质,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在保持全市175万吨粮食生产能力,生产总量150万吨左右的基础上,压缩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和品质差的粮食品种,大力发展优质作物品种,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适应发展养殖业的需要,积极扩大优质饲料作物生产。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城郊型旅游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扩大设施栽培,稳定“菜篮子”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丰富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东部平原要巩固发展高效农业和外向型创汇农业,不断提高生产的集约化水平。西部丘陵山区要加大资源的综合开发力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积极发展农产品产后加工。

(二)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十五”期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多形式投入机制,持续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到2005年完成水涛庄水库和分水江水利枢纽的建设,加快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因地制宜兴建一批中小型水库,抓好渠系配套建设。发挥市场调节配置资源的作用,逐步推行业主经营机制,调整利益分配关系,探索资源共享,提高效率的市场营运模式。加快气象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加快防洪减灾的现代化决策系统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工程带动,对全市中低产田(地)实行综合治理和改造,提高全市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改造要推广实行项目管理制,注重实施质量。继续抓好多类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根据粮食生产型、多种经营型和设施栽培型的不同需求,完善设施装备,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应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重视老鱼塘改造,加大商品鱼基地建设力度。加快农机化建设步伐,因地制宜引进、开发、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重点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完善农机服务网络,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使全市农业生产条件比“九五”有明显的改善,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有较大提高。

坚持长期稳定林业政策,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逐步实行森林分类经营,调整林业发展结构。把以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主的各类防护林和特用林划为生态公益林,到2005年,全市建成生态公益林面积400万亩。加快实施城市周边绿化,改善生态环境。把以经济效益为主的各类经济林、用材林等划为商品林,按照“谁开发、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商品林基地建设,满足社会的经济建设需求,到2005年,全市建成商品林基地面积395万亩。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格局。

深入实施《杭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围绕主导产业,加大投入力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发挥资源优势,坚持老基地改造和新基地建设相结合的方针,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培育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一起上,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择优扶强,到2005年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10家,提高企业对基地和农户的带动作用。依托主导产业和主要农产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以产地专业批发市场为重点,乡镇综合交易市场为基础,各类农贸市场为补充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培育发展农民中介服务组织和农民贩销队伍,开通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促进农业与商贸业联合,多形式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到2005年,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到70%。加快农业质量标准的制订工作,强化农产品标准的实施与示范。

“十五”时期要以培育农业龙头组织为重点,大幅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宏观指导,按照“扶大龙、兴小龙、育新龙”的思路,积极扶持发展加工、市场、信息和种子种苗四类农业龙头企业,增强对广大农户的带动。引导乡镇企业参与创办龙头企业,深化国有农林牧渔场、供销社经营体制改革,转型创办龙头企业,鼓励镇(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创办龙头企业,吸引外资创办龙头企业,到2005年,全市创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0家。正确处理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合理调整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配机制。积极探索农民与企业以产品和生产要素入股,采取多种方式合作、联合,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切实增加农民从加工和流通环节获得的收益。探索以订单方式引导农产品生产,形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格局。依托龙头企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开展农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引进国(境)外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及管理方法,积极发展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

(四)广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十五”期间,我市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兴农力度,着力提高科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坚持自主研究与引进消化相结合,成果研究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扩散速度,重点开发和推广现代化集约种养技术,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增加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储备,逐步形成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发展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支持科研院所参与兴办研究、开发、应用一体的农业企业,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先进技术产业集团。提高农业园区的科技应用水平,加快科技应用的更新。面向农业和农村,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稳定农技推广队伍。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性,鼓励个人以技术要素入股参与开发经营。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与各类专业服务组织开展技术服务,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扩大实用技术培训范围,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造就一支掌握农业新技术的劳动者队伍,提高农村基层管理干部的专业技术水平。

(五)积极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十五”期间,按照城乡一体、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原则,认真实施《杭州市小城镇发展规划》,重点发展7个县(市)城和对区域经济影响较大的中心城镇,切实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比较完备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城镇防洪、污染治理的现代化配套市政设施,加强以新能源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深化小城镇综合体制改革,扩大小城镇政府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强化协调与服务功能,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工业和商贸小区建设,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增强小城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功能。保护和改善小城镇生态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文化卫生事业发展。

乡镇企业要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机构和内部各项制度建设,推进企业经营机制创新。加快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结合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销业。结合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商业、饮食服务和旅游等第三产业,积极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力度,逐步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到2005年,乡镇企业要创60只市级以上名牌产品。引导和培育特色优势明显、产品市场覆盖广的块状经济。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政策环境,促进个私经济健康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企业文化建设。

(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农村经营管理,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坚持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确立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各业承包合同的管理制度,规范合同档案,及时调处纠纷,组织合同兑现。在有条件的地方,继续探索和完善土地、山林、水面使用权流转制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以专业大户为主的规模服务。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益分配制度。

继续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推进经营管理体制创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管好用活集体资金。通过开发资源、开展服务、开拓市场,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壮大集体经济。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健全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的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盘活存量资产,化解不良债务。引导和规范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改善管理方式,活跃农村经济,扩大农民就业。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制创新。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引导促进农村资金、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联合,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综合型、网络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经营中的组织协调作用。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民负担执法检查。坚持和规范政务、镇务、村务公开工作,完善决策民主制度。

(七)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切实加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以“六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配套建设,进一步把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组织建设好,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鼓励和支持农民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业余文体活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健全农村各项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

经济建设总基调篇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根据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通过科学预测,对土地利用规模、布局结构、开发秩序所作的统筹安排,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从我县来说,它事关当前城乡发展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问题,更事关全县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此,各乡镇、各部门必须站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这次修编工作。

(一)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适应土地管理新形势的客观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业化、城镇化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的形势日趋严峻,建设用地供需矛盾非常突出,统筹协调土地利用的任务相当艰巨。就来讲,我县是农业大县,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急速增加,发展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破解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难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土地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国情、县情出发,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合理调控各类用地总量、结构、布局和时序。

(二)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落实国家土地政策的重要基础。党的全会提出,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年10月23日,国务院又印发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年)》。《规划》包括总量指标、增量指标和效率指标三大类,其中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指标这六项为约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是规划期内不得突破或必须实现的指标。这些指标再次传递给我们两个重要的信号:一是突出对耕地的特殊保护,二是强调对建设用地的控制。这两大信号突出了耕地保护与控制用地的核心管理意图,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土地“闸门”将进一步关紧。落实两个“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实现这些指标,关键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只有科学修编并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土地利用管制措施,才能真正把国家的土地政策落到实处。

(三)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就我县实际情况看,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大批工业、民生、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老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渐暴露出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制约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我们必须通过规划修编,合理安排各业各类用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变;必须通过规划修编,加强区域调控和管制,统筹安排城镇和农村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特别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城镇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工作的重点,这些都必须要有充足的土地指标作为保障。因此,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从发展的角度、战略的眼光去认识,去谋划,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去做,绝不能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给今后发展留下后遗症。

二、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高水平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基期年是年,一直要延续编制到年,时间跨度大,规划期限长,既要重新确定规划期间的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和方针,又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整分配。我们必须理清思路,抓住关键,科学统筹,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修编任务。

第一,要扎实开展上一轮规划实施评价工作。规划实施评价是修编规划的前提,也是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县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年开始修编,年批准实施。由于上轮规划没有预期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推进,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部崛起和我县“工业强县”、“项目立县”战略的实施,逐渐暴露出发展战略定位不准、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无法适应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尤其是一般农田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为了吸取经验和教训,我们对上一轮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进行认真研究和评价,提出改进规划修编工作的对策和建议,增强新一轮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要认真研究有关重要问题。要从加快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的要求出发,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些重要问题,为规划修编工作提供支撑。一是充分论证土地资源的承载力,科学分析经济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提出统筹经济建设与土地利用的措施。二是对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合进行研究,提出规划期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数量和空间布局,并研究实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合的新机制和保障措施。三是分析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土地的集约利用潜力,研究建立用地集约利用的规划指标体系,提出盘活存量用地的措施。四是研究我县社会经济活动对土地利用的方式、结构、布局的影响,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提出符合未来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

第三,要正确处理保护耕地与促进发展的关系。保护基本农田是必须坚守的一条红线,只能提高不能降低。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近年来,我县经济及城镇建设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潜力不断释放。虽然今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发展速度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总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所以我们必须要正确处理好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围绕节约集约用地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要求,摸清土地资源“家底”,为今后城市拓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留足空间,确保长远发展。

第四,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规划修编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一项主要原则。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把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切实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强化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的基础作用,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是要对毁坏农田、旧宅基地、空心村和废弃的工矿企业用地进行整理复垦,对能够利用的低洼地、荒坡、荒沟进行开发,最大限度挖掘我县土地潜力,增加耕地总量。二是要控制各类建设用地规模,新上的工业项目能不占耕地的尽量不占耕地,城镇建设、农村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尽量少占地。三是要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盘活土地存量,改变布局分散、粗放低效利用的现状。要继续加大闲置土地清查处置工作,大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增加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提高土地容积率,实现节约集约用地。

第五,要做好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联系,密不可分。要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各专项规划的制定要认真贯彻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的根本方针,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提高土地持续利用水平作为重要内容,建设用地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要搞好上下级规划的衔接,下级规划要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要服从总体规划。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城市发展、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的需要,科学预测未来建设用地需求,统筹协调,留足空间,使规划真正起到严格保护耕地,促进节约集约,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特别是要围绕“一城五区、几个重点镇、八个重点产业、一项重点工程”的发展思路,搞好用地规划,留足发展空间;对近期规划实施的重大项目建设用地,要一宗一宗落实到具体地块,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精心组织,密切配合,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顺利进行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加上9月底前必须提交全部成果,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必须采取过硬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要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作为近期的一项重点工作,明确目标,制定计划,精心组织,协调配合,切实把每个环节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为了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县里成立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相关编制办公室。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我在这里进一步明确:这项工作各乡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书记、乡镇长要亲自抓,及时解决修编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凡是规划修编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要亲自过问,由集体研究决定,确保规划修编不吃“夹生饭”,一次成功。

二要注意宣传发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牵涉面广,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积极参与、支持和配合,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大力宣传规划修编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宣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大力宣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引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规划用地理念,争取广大干部、群众、企业、行业、农村基层组织对规划的理解和支持。

经济建设总基调篇5

关键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在投资决策前,对与拟建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各方面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各种可能拟定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论证;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在此基础上,综合研究建设项目的技术先进性、适用性、经济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建设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确定该项目是否应该投资,如何投资;是继续投资使之进入项目开发建设的下一阶段,还是就此中止不投资等,为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民经济长期规划和地区规划、行业规划的要求,对拟建项目进行投资方案规划、工程技术论证、社会与经济效果预测和组织机构分析,经过多方面的计算、分析、论证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因此,项目可行性研究是保证建设项目以最少的投资耗费取得最佳经济效果的科学手段,也是实现建设项目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和建设上可行的科学方法。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在对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技术经济论证的基础上对多种方案所作的比较和优选,以及就项目投资最后决策提出的结论性意见。因此,其在内容上,应能满足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基础和重要依据的基本要求。通常,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有资格的设计(咨询)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深度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确定,一般工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应包括以下10个方面内容。

1)总论

综述项目概况、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概要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总论中应阐明对推荐方案在论证过程中曾有的重要争论问题和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并对建设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列表说明;说明建设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环境、项目建设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项目投资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和重要性;提出或说明项目调查研究的主要依据、工作范围和要求;说明项目的历史发展概况、项目建议书及有关审批文件。

2)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拟建规模

调查国内外市场近期需求情况;国内现有工厂生产能力的估计;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建设项目的规模,产品选择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

3)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

经过国家正式批准的资源储量、品位、成分以及开采、利用条件的评述;所需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来源和供应的可能性;有毒、有害及危险品的种类、数量和储运条件;材料试验情况;所需动力(水、电、气等)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外部协作条件以及签订协议和合同的情况。

4)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厂址的地理位置,与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的距离,厂址周边的条件;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技术要求,应在指定的建设地区内,对建厂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形条件、地震,洪水情况和社会经济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基础资料,了解交通、运输及水、电、气、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厂址面积、占地范围、厂区总体布置方案、建设条件、地价、拆迁及其他工程费用情况;对厂址选择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选择,提出选择意见。

5)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在选定的建设地点内进行的总图和交通运输的设计,须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和选择,以确定项目的构成范围,主要单项工程(车间)的组成,厂内外主体工程和公用辅助工程的方案比较论证;项目土建工程总量估算;土建工程布置方案的选择,包括场地平整、主要建筑和构筑物与室外工程的规划;采用技术工艺的比较;引进技术、设备的必要性及其来源国别的选择比较;设备的国外分交或与外商合作制造方案的设想;并应附上工艺流程式图等。

6)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环境现状调查,拟建项目“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种类、成分和数量,对环境影响的预测;治理方案的选择和回收利用情况;对环境影响的预评价;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城市规划;防震、防洪、防空、文物保护等要求以及相应的措施方案。

7)生产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包括对全厂生产管理体制、机构的设置和方案的选择论证;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的要求;劳动定员的配备方案;人员培训的规划和费用估算。

8)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要求

按照勘察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安装、试生产所需时间和进度要求,选择整个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和制订总进度,并用线条图和网络图来表述最佳实施计划方案的选择。

9)经济效果的分析和评价

包括对各项基建费用、流动资金和项目总投资的估算;项目资金来源和筹措方式包括贷款计划;企业生产成本估算;项目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和不确定性分析。

10)评价结论与建议

对建设方案做综合分析评价与方案选择;运用各项数据,从技术、经济、社会、财务等各方面论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推荐一个以上的可行方案,提供决策参考,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应得出结论性意见和改进的建议。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一般工作程序。按照我国现行的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和国家颁布的《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可行性研究的一般工作程序如下:

1)建设单位提出项目建议书和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各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和全国性工业公司以及现有的企事业单位,根据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经济建设的方针任务和技术经济政策,结合资源情况、建设布局等条件,在广泛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踏勘建设地点、初步预测投资效果的基础上,提出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建议书和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跨地区、跨行业的建设项目以及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大型项目,应由有关部门和地区联合提出项目建议书和初步可行性报告。

2)项目业主、承办单位委托有资格的工程咨询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

各级计划部门汇总和平衡项目建议书。当项目建议书经国家或地区的计划部门、货款单位或有关部门授权的工程咨询单位评估同意,并经审定批准后,该项目即可立项,分别纳入各级的前期工作计划和货款计划。项目业主或承办单位就可委托经过资格审定的工程咨询公司(或设计单位)着手编制拟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方式可由国家计划部门或主管部门直接给工程设计咨询公司下达计划任务;也可由各主管部门、国家专业投资公司、项目业主采用签订合同的方式委托给有资格的设计咨询单位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在主管部门下达的委托任务或双方签订的合同中,应规定研究工作的依据、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前提条件、研究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安装、费用支协办法以及合同双方的责任、协作方式和关于违约处理的方法等。

3)设计单位或(有资质的)咨询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

设计或(有资质的)咨询单位与委托单位签订合同承担可行性研究任务后,就可以开展工作了。

3.1)组织班子与制定计划。

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单位在承接任务后,需获得项目建议书和有关项目背景与指示文件,摸清委托者的目标意见和要求,明确研究内容,之后方可组成可行性研究工作小组或项目组,确定项目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项目组根据书面任务书,研究工作范围和要求,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安排具体实施进度。

3.2)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

项目组在摸清了委托单位对项目建设的意图和要求后,首先应组织收集和查阅与项目有关的自然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基础资料和文件资料,并拟定调研提纲,组织人员赴现场进行实地踏勘与抽样调查,收集整理得至的设计基础资料。必要时还须进行专题调查和研究。

此阶段主要通过实际调查和技术经济研究,进一步明确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现实性。调查研究主要从市场调查和资源调查两方面着手。市场调查要查明和预测社会对产品需求量、产品的价格和竞争能力,以便确定项目产品方案和经济规模;资源调查包括原材料、能源、厂址、工艺技术、劳动力、建材、运输条件、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组织管理和人员培训等自然、社会、经济的调查。为选定建设地点、生产工艺、技术方案、设备选型、组织机构和定员等提供确切的技术经济分析资料,通过论证分析,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3)方案设计和优化。

根据项目建议书要求,结合市场和资源调查,在收集到一定的基础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几种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结合实际条件进行多次反复的方案论证比较,会同委托部门明确选择方案和重大原则问题和优化标准,从若干方案中选择或推荐最优或次优方案,研究论证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进一步确定产品方案、生产经济规模、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车间组成、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等总体建设方案,以备作进一步的综合经济评价。在方案设计和优化过程中,对重大问题或有争论的问题,要会同委托单位共同讨论确定。

3.4)经济分析和评价。

项目的调研与经济分析人员应根据调查资料和领导机关的有关规定,选定与本项目有关的经济评价基础数据和定额指标参数,列表并注明数据来源。

在前阶段研究论证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之后,应对所选择确定的最佳建设总体方案进行详细的财务预测、财务效益分析、国民经济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价。从测算项目建设投资、生产成本和销售利润入手,进行项目盈利性分析、费用效益分析和社会效益与影响分析,研究论证项目在经济上和社会上的盈利性和合理性,进一步提出资金筹集建议,制定项目实施总进度计划。

当项目的经济评价结论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时,可对建设方案进行调整或重新设计。

3.5)编定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了认真的反术经济分析论证,证明了项目建设上的必要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与社会上的合理性后,即可编制详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一个以上项目建设可行性方案和实施计划,提出结论性意见和重大措施建议,为决策部门的最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经济建设总基调篇6

关键词:经济结构调整;攀枝花;新常态

新常态下经济结构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常态下稳增长的动能所在。攀枝花,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其经济结构问题具有特殊性且不容忽视。认识并准确把握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则方向和战略要点是主动适应新常态,寻求新发展需要破解的难题。

一、攀枝花市经济结构现状

(一)产业结构

攀枝花市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1014.68亿元,同比增长8%,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为34.25亿元,715.35亿元,265.08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9%、72.7%、25.4%,三次产业呈现“二三一”特征,二产在产业中占绝对优势。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4.1∶73.8∶22.1调整2016年的3.4:70.5:26.1,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为30.7:34.5:34.8。

从产业内部结构看,第一产业农、林、牧、渔增加值占比60.1:1.6:30.9:7.4;2016年,第二产业规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85.40亿元,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6.32亿元,工业、建筑业占比为94.7:5.3;采矿、钢铁、化工、煤炭、炼焦五大行业对工业的贡献率达到67.5%。第三产业中传统的商业、服务业占主导,交通、通讯等基础性第三产业和金融保险、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32.85亿元,其中批发与零售业增加值42.14亿元,占比18.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0.2亿元,占比12.97%;金融保险业33.63亿元,占比14.44%;房地产业增加值10.92亿元,占比4.69%。

(二)需求结构

攀枝花市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4.5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6.4亿元,出口创汇21921万美元,居民消费-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比例约为27:61:10:1.3,近十年总消费与总投资比例均值约为42:58,低于全国消费-投资比例。进出口总额年度间差额较大,但呈现出增长趋势;从消费结构来看,食品支出占比最高但比重稳步下降,交通和通信支出增幅最大;从投资结构来看,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从2005年的1.7:58.4:39.8调整2016年的4.1:33.8:62.1,呈现出“一产投资稳步增长,二产投资逐年下降,三产投资大幅提升的趋势”的趋势;从投资构成来看,基本建设与民生投资增速居前,产业投资增长放缓,房地产投资年度间波动较大。2016年,基础设施投资-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产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其他投资占比为32.1:24.4:32.8:7.9:2.7。

(三)区域结构

攀枝花市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发展速度位居四川省前列,但三区两县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2016年,攀枝花市东区GDp总量达412.04亿元、西区115.81亿元、仁和区217.68亿元、米易h145.09亿元、盐边县124.07亿元。经济总量最大的东区和经济总量最小的西区在四川省179个县域经济体中分别排在第14位和第104位。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的GDp总额占全市GDp总额由2007年的53.5:9.9:14.7:9.1:13.6调整为2016年的40.6:11.4:21.4:14.3:12.3,经济差异有所缩小。

二、攀枝花市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间与产业内结构失衡并存

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展总体缓慢。“二产独大”,“轻重失衡”。第二产业比重远远高于第一、第三产业,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都在70%以上。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产品加工度不高,大宗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工业经济以煤炭、建材、化工、电力四大支柱产业发展为基础,具有资源型、高能源特征;第三产业中传统的商业、服务业占主导地位,金融保险、康养、咨询、科技等新兴产业仍然发育不足。

(二)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不协调

长期以来,攀枝花市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失调,投资率偏高,最终消费率偏低,人均消费水平难以快速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然偏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GDp中的占比总体趋势基本不变,自2014年起市场消费活力有所提升。相反,投资总额在GDp中的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这表明攀枝花市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不协调,且消费和投资比例的失调一直在持续。

(三)民营经济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大国有小民营”是攀枝花经济结构的特征之一。2016年,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占比为48.351.7,比全省民营经济占比低11个百分点。就目前看来,国有经济比重仍然过大,占有资源过多。近年来,虽然民营经济发展迅速、贡献率提高,但产业结构单一、企业机制不健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四)区域与城乡发展不平衡

受地理环境、资源匹配、行政区划、产业基础差异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导致攀枝花市三区两县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市功能和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环境改善和居民增收方面还存在较大压力。

三、攀枝花市经济结构调整原则方向

(一)市场主导是关键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充分利用价格机制来调节生产和流通,引导企业主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促进竞争和激励;充分利用竞争机制调节市场运行,化解过剩产能,实现优胜劣汰,形成企业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促进生产;充分利用供求机制来调节社会生产和需求,最终实现供求之间的基本平衡。

(二)扩大内需是基点

“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是攀枝花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基点。改变“强投资、弱消费”局面,调整基建型、政府型强投资,强化消费需求导向,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结构性减税,健全政府公共财政收支体制和机制等措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提高消费率。

(三)绿色低碳是方向

把绿色低碳增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主攻方向,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走“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经济要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以更少的资源环境碳排放代价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项目,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更少的资源环境和碳排放代价,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合理的生活水平。

(四)创新驱动是动力

创新驱动是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突破能源、资源、生态等要素瓶颈必须依靠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提升。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力度,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政府自身的改革,构建创新体制架构是促进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发挥的重要举措。

四、加快攀枝花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

(一)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打造精致农业发展。以“阳光花城、现代特色农业、康养胜地”为主题,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抓好水利、现代农业、现代林业、幸福美丽新村、“彝家新寨”五大项目建设;以特色水果、早春蔬菜、优质烤烟、畜牧水产、林业生物等五大优势产业为依托,做好现代农业基地建设。通过龙头带动、专业合作、精深加工等,培育产业化集群,优化农业结构。带动休闲农业和阳光康养业发展,推动近郊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新农村建设格局。

2.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把“中国制造2025”为行动纲领,加快建设攀西部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钒钛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推进老工业基地改造,构建以现代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加快发展钒钛新材料、低微合金铸造、零配件及总装、新能源利用与设备、节能环保及循环经济利用与设备等四大主导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和市场需求相结合,盘活矿业、优化钢铁和提升钒钛,积极化解产能过剩;通过“互联网+传统优势产业”模式,加快工业产业由生产制造向智能制造、生态制造转型。培育发展石墨、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生物医药、资源综合利用等战略性新兴行业。

3.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助推消费扩容创新。紧紧围绕“中国阳光花城”定位,加快中国阳光康养产业示范区建设,促进生产业和生活业融合发展。以阳光康养产业为龙头,加大项目引进培育力度;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业、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科技服务业等先导业发展;促进商贸流通业、旅游业、房地产等传统优势服务业提档升级;加快发展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会展等新兴服务业。稳步提升商贸流通、休闲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生活业。做大服务业总量,加快提升服务业的能级和水平,形成体系完备的服务业产业体系。

(二)改善需求结构,深挖国内外市场潜力

1.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地区的收入与消费差距;认识消费新常态,创新供给激活需求,释放消费潜力;优化提升在攀消费,办好“欢乐阳光节”等各类消费促进活动,促进康养休闲、文化旅游、信息科技等消费,扩大绿色节能环保产品消费。

2.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引导投资向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集聚;把钒钛精深加工、机械制造、新能源开发、康养产业等作为投资重点。继续改善投资效率,进一步提高投资强度、单位土地效益产出、投入产出比等指标。优化政府投资结构,防范投资风险;推广和扩大ppp模式和股权众筹融资方式,带动社会资本参与。

3.拓展发展新空间,提升开放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攀枝花作为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和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中转站的地缘优势,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参与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与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经贸交流合作。坚持产业互动,突出项目合作,赢得开放合作主动、国际竞争主动和经济发展主动。优化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发挥板材、特钢、钢轨等产品优势,加大对特色精品农业的推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开放阔市场,发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三)推动产城融合,促进区域城乡统筹共生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与产业融合发展,真正做到产城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打造“钒钛之都”“阳光花城”“康养胜地”;扎实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因地制宜建设阳光康养型新村、集镇融入型新村、农业观光型新村、乡村旅游型新村、休闲养生型新村;深入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深入实施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五个统筹”,深化农村产权、社会保障、户籍、用地、农村金融“五项改革”;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将本地经济发展融入更大范围的川滇黔地区,加强区域内各地市的合作。

参考文献:

[1]李义平.论经济新常态下的结构调整[n].光明日报,2015-09-16(015)

[2]朱尔茜.我国供需结构变化趋势与政策建议[J].中国财政,2016(20):60-62.

经济建设总基调篇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创造性运用。

科学发展观广泛借鉴人类文明进步成果,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赋予发展观以新的时代内涵。

科学发展观深入系统地回答了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和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创造性地阐发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科学理论。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指导思想的重要哲学基础。在发展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方面强调历史决定论,认为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另一方面强调历史辩证法,认为经济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既要重视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要重视政治、文化、科技以及自然等各方面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根据,既讲历史决定论,又讲历史辩证法,创造性地阐发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是对唯物史观关于历史主体思想的运用和阐发。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以人为本的“本”,不是事物的本原或本体,而是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理论的运用和阐发。科学发展观认为,不仅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且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进行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就拓宽了发展的内涵,使之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理论的运用和阐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本质和核心,集中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中,弘扬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理想,体现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以人为本,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重要的治党治国理念;不是一般的人文关怀,而是事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重大原则性问题。这就使我们党的发展理念与“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高度一致,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高度融合,与“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高度统一。

总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创造性运用,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广泛借鉴人类文明进步成果,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都是广泛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深刻总结实践经验而创立起来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和理论视野,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

广泛借鉴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国纷纷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导致一些国家出现了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以及两极分化、失业增加、腐败严重、社会动荡等问题。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实践的不断丰富,人们逐渐认识到,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于是提出了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注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等思想。科学发展观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广泛借鉴国外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世界未来发展趋势,强调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改变长期以来在经济发展中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和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越来越大的压力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既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又顺应了世界各国人民求和平、求发展、求合作的时代潮流。

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制定和贯彻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仅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经验。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科学发展观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赋予发展观以新的时代内涵:发展目的更鲜明,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发展思路更清晰,强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发展方略更完整,在强调科学发展的同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发展要求更具时代性,强调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深入回答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理论,必然是能够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科学理论。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深入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事关中国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无论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是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或者是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要依靠发展。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确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千方百计为困难群众多办实事、好事,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科学发展观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创造性运用。

科学发展观广泛借鉴人类文明进步成果,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赋予发展观以新的时代内涵。

科学发展观深入系统地回答了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和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创造性地阐发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科学理论。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指导思想的重要哲学基础。在发展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方面强调历史决定论,认为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另一方面强调历史辩证法,认为经济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既要重视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要重视政治、文化、科技以及自然等各方面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根据,既讲历史决定论,又讲历史辩证法,创造性地阐发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是对唯物史观关于历史主体思想的运用和阐发。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以人为本的“本”,不是事物的本原或本体,而是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理论的运用和阐发。科学发展观认为,不仅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且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进行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就拓宽了发展的内涵,使之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理论的运用和阐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本质和核心,集中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中,弘扬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理想,体现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以人为本,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重要的治党治国理念;不是一般的人文关怀,而是事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重大原则性问题。这就使我们党的发展理念与“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高度一致,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高度融合,与“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高度统一。

总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创造性运用,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广泛借鉴人类文明进步成果,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都是广泛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深刻总结实践经验而创立起来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和理论视野,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

广泛借鉴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国纷纷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导致一些国家出现了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以及两极分化、失业增加、腐败严重、社会动荡等问题。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实践的不断丰富,人们逐渐认识到,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于是提出了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注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等思想。科学发展观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广泛借鉴国外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世界未来发展趋势,强调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改变长期以来在经济发展中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和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越来越大的压力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既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又顺应了世界各国人民求和平、求发展、求合作的时代潮流。

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制定和贯彻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仅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经验。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科学发展观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赋予发展观以新的时代内涵:发展目的更鲜明,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发展思路更清晰,强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发展方略更完整,在强调科学发展的同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发展要求更具时代性,强调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深入回答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理论,必然是能够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科学理论。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深入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事关中国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无论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是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或者是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要依靠发展。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经济建设总基调篇8

川东北经济区是由地处四川省东北部盆周山区的广元市、巴中市、达州市、广安市、南充市、遂宁市构成,北与甘肃省、陕西省接壤,东与重庆市相连,西抵绵阳市、德阳市,南临资阳市,辖37个县(市、区),其中,市辖区10个,县级市3个,1694个乡镇,幅员面积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3.81;总人口2831.4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2.54。6市地理位置紧密相连,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近,是我省的欠发达地区,但经济发展潜力很大,我们将其划分为加快发展地区,以期在发展的政策上给予更大的倾斜,在发展的路径选择上更加的优化,在发展的措施上更加的灵活,以加快发展的速度,提高发展的质量,提升发展的效益。(一)川东北经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区域内建成有宝成铁路、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成普铁路,基本形成了U字型铁路骨架;国道108、210、212、318线路网贯通全境,建成通车的绵广高速、达渝高速、成南高速、广南高速缩短了到省会成都的时间;广元机场、河市机场、南充机场连接了国内主要大城市,嘉陵江、渠江干流是通往长江的黄金水道。宝珠寺电站,华蓥山电厂,广安电厂,以及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区域内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川东北经济区的资源较为丰富

1、川东北经济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特别是天然气资源丰富,是四川新的能源储备基地。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煤、石油、石灰石、霞石、花岗石、大理石、磁铁矿,其他还有石墨、石膏、绿豆岩、钾长石、透辉透闪石、萤石、滑石、蛭石、硫铁矿、磷矿、膨润土及金、银、铜、铅、锌、钴、镍、钨、铀等,其水能资源亦十分丰富,极具开发价值。

2、川东北经济区生物资源丰富,是“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库”,具有发展绿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嘉陵江、渠江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广阔,亚热带湿润气候滋润着整个区域,年均日照长,降雨较为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植被保护较好,森林植物种类繁多,不仅有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珍稀植物杜仲、银杏、鹅掌楸、岩柏、蓖子三尖杉、厚朴、红豆树、青檀、大王杜鹃、红椿、黄蘖、八角莲、天麻等数十种,还有被英国剑桥大学皇家物种协会鉴定为世界稀有树种的巴山水青杠。盛产银耳、木耳、茶叶、香菇、核桃、板栗、雪梨、银杏、生漆、杜仲、黄柏、厚朴、天麻、油橄榄、苎麻、蕨菜、竹荪、猴头菇等名优土特产品。

丰富的森林资源是野生动物理想的栖息地。据考察,境内有野生动物三百余种,其中有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濒危珍稀野生动物梅花鹿、金钱豹、黑熊、麝、猕猴、锦鸡、长尾雉、大鲵等三十余种,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赤狐、青麝、豹猫、野猪、小麂等一百余种。

3、川东北经济区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是构建四川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三总故乡,女皇故里和巴人文化、三国文化的发祥地;又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同志誉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区域”,还是世界十大革命性伟人晏阳初的故乡。

川东北经济区内著名景点星罗棋布,剑门雄关、光雾山红叶、诺水河溶洞、真佛山儒佛道“三教合一”、百里峡、小平故居、阆中古城、大英死海等景点分属多个部级、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独特秀美,历史文化渊源流长,红军精神深入人心,文物古迹遍及城乡。

4、川东北经济区人力资源丰富,是四川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20__年末,区域内劳动力资源总数1925.4万人,占全省的32.44;社会从业人员1331.86万人,占全省的28.53。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759.2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57.0;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87.83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14.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84.83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28.9;乡村从业人员1196.1万人,占全省的31.79;劳动力富余人数达593.54万人,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可以外出打工或从事非农业劳动。

(三)川东北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20__年末,川东北经济区6市完成地方生产总值(GDp)1053.3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9.3;其中,第一产业347.85亿元,占全省的30.82;第二产业332.43亿元,占全省的14.67;第三产业373.03亿元,占全省的18.09。人均GDp最低的巴中市为3051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33.69,全省平均水平的47.52,是省内最高水平的16.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33.55亿元,占全省的9.9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404.41亿元,占全省的18.74。

传统农业具有较大优势,农林牧渔总产值557.03亿元,占全省31.21;粮食总产量1159.94万吨,占全省的36.44;猪牛羊肉总产量222.95万吨,占全省28.19;出栏肉猪2687.52万头,占全省的36.03,是典型的农业大区。20__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50元,为全省平均的69.5,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9.1,仅为全省最高水平的42.4。

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属、食品饮料、冶金、机电、医药、纺织、丝绸、化工、建材、电力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28.74亿元,占全省的12.91;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0.25亿元,仅占全省的6.04。

服务业主要以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项目为主,旅游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金融、保险、证券等现代服务业和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兴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4.58亿元,占全省的20.7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58.58亿元,占全省的22.12。

二、川东北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川东北经济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川东北经济区地处四川省东北部盆周山区,由于地理区位比较偏远,省际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等原因,虽然加快了建设的步伐,但基础设施建设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展的“瓶颈”制约还是十分明显。

第一、铁路没有形成环线网络。宝成铁路和襄渝铁路从川东北的西边和东边呈平行线穿插而过,没有形成环线,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第二、高速公路没有形成互通互联网络。成绵高速、成南高速、达渝高速相互之间都没有接口,广元至巴中至达州,巴中至南充,巴中至广安均为等次不高的二、三级公路,极大地影响了物流客流的畅通和通达能力;第三、能源建设亟待加强。虽然建设了与国家电网相连的输电工程,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但骨干电源点和骨干调峰电站较少,供电质量难以保证。四是机场均为支线机场,通航能力十分有限。

(二)川东北经济区产业结构不合理

川东北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传统的二元经济形态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第一产业比重最高的巴中市为43.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2.5个百分点,最低的广安市为28.7,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个百分点;农业经济仍然是“粮猪”安天下,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第二产业比重最低的巴中市为20.6,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0.9个百分点,最高的广安市为36.8,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缺少高技术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低。第三产业比重最低的达州市为25.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1.9个百分点,只有最高的南充市为38.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传统的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娱乐等占据很大的比重。

(三)川东北经济区科技教育落后

川东北经济区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弱,人力资源素质不高的问题。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区域内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人口为212.1万人,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达到10.78;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2,而全国为4,发达国家为20。区域内万人各类专业技术拥有数为100.7人/万人,而全国为240.2人/万人,全省为158.5人/万人;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仅有8541人,占全省总数的10.34,其中,拥有科学家或工程师职称的有3510人,仅占全省总数的7.59。况且科技人员青黄不接、人才外流的现象十分突出,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脱节,从根本上限制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川东北经济区城市化水平低

川东北经济区6市中,巴中市、广安市、遂宁市都是从原达县地区、南充地区、绵阳地区划分出来新成立的市级行政区域,建地设市的时间仅十余年,城市建设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而原来的达县市、南充市、广元市的城市建设,也因为投资政策和区位劣势的影响发展缓慢,至今还没有一座大城市,并且城市的功能也不完善,城市对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20__年底,城市化水平在22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而据世界银行统计,1995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0,低收入国家为28。同时由于限制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的比例也过于偏小。

(五)川东北经济区对外开放度不高

川东北经济区出口创汇企业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自主知识产权不多,市场发育不健全,体制性和机制比较突出,招商引资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软硬环境也有一些差距。出口产品主要是一些农副产品原材料,精深加工度低,附加值低。20__年,区域内企业进出口总额为19125万美元,仅占全省的3.39;外商直接投资3879万美元,仅占全省的6.69;共引进省外资金79.84亿元,占全省的26.18。

三、川东北经济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

川东北经济区是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北扼秦岭出川之要冲,东有四川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资源富集,人口众多,而发展滞后,是四川需要加快发展的地区。

(一)切实搞好川东北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川东北经济区要加快发展,要实现区域的快速协调发展,首先就要理清发展思路,制定一个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区域发展规划,以统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规划中要明确川东北经济区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布局以及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研究区域产业发展的方向和产业支撑重点,研究着力构建统一的市场体系和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研究融入成渝经济圈、带动秦巴发展的区域合作与协调的长效机制,研究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措施等重大课题,使川东北区域规划成为川东北经济区加快发展的纲领,成为全省“十一五”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看点。

(二)建立川东北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紧密结合川东北经济区的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发展目标,发展战略,谋划合作发展,共创未来大计,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互利多赢格局,是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的主要任务。

成立川东北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领导机构:川东北经济区经济协调市长联络办公室,分别由6市市长任年轮值主席,一市轮值一年,每年在轮值市召开两次例会,也可应多数成员市的提议,临时召开专题会议。主要是在市场运作的原则下积极发挥政府推动的职能作用,使区域交流合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积极推动区域资源整合,积极推动投资与产业合作,积极推动市场、贸易对接,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积极推动科教、文化、卫生、环保合作,积极推动合作机制创新,以开放的理念、务实的精神、真诚的合作,积极协调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需要共同磋商解决的重大问题。

成立川东北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协调结构:川东北经济区经济协调发展协会(联谊会),分别由6市的发展计划委主任任年轮值主席,一市轮值一年,每年在轮值市召开两次例会,一般与市长联络年会并会召开,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单独举行。主要是进一步探索合作新路径,发展合作新形式,开拓合作新领域,具体协商解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确保口岸安全畅通,加快跨市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优化公路、铁路和码头物流交通网络,优化生产力布局,拓展资源和市场空间,加强电力、能源及矿产原材料等方面的统筹协调等具体问题,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互相补充和错位发展,实现互利多赢,共同发展。

(三)加速建设川东北经济区交通快捷通道

制约川东北经济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是没有形成互通互连的快捷交通网络。要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提前开工建设广元-巴中-达州高速公路,广元普济-巴中-达州铁路,力争在“十五”末开工建设巴中-南充高速公路、南江桃园-阆中-遂宁高速公路、达州-巴中-汉中高速公路,构筑起川东北经济区的铁路、高速公路快捷路网,强力拉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四)着力打造川东北经济区旅游黄金线路

川东北经济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品位高,景点多,很多是国内独有的景观,但整体包装推介力度不够。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共同打造遂宁大英死海--广安小平故居--南充阆中古城--广元则天故里、剑门蜀道--巴中光雾仙山、诺水溶洞--达州真佛山等精品旅游线路,发展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旅游式样,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五)集中建设川东北经济区能源基地

川东北经济区内天然气储量巨大,合作开发和建设天然气能源基地的前景十分看好,建设大型天然气调峰电站,符合国家和省的能源建设规划,是加强川东北经济区骨干电源点建设的重大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巨大;川东北经济区水能蕴藏量大,可供水电梯级开发的河流多,要抓住目前电力供应紧张的时机,立即着手做好流域梯级水电开发规划,迅速启动水电梯级开发项目建设,连接国家电网,搭上西电东送的快车。

(六)精心构建川东北经济区区域产业集群

按照四川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产业整合与结构升级,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建设特色工业基地。重点依托6个市府所在地,加快建设功能互补的特色工业园区,集中力量培育壮大天然气化工、煤焦化工、绿色食品加工、饮料、丝绸、轻纺、电力、机械、冶金、甲醇、有色金属、建材等优势产业,努力形成“航母”型产业群体,使工业真正挑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梁。

经济建设总基调篇9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指导意义;基本原则

[作者简介]欧勇芬,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讲师,硕士,广西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010-04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迫切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清楚为什么建设新农村、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等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总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可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就是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从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是简单地改变村容村貌或村风的形象工程。因此,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以此为总目标来确定不同地方、不同时期的具体目标,在实践中应避免盲目性、形式化、短期性的做法。

(二)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价值判断标准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这项事业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的问题,也是事关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问题。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新农村建设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价值判断或者说检验标准,就是能否坚持发展为了广大农民,发展依靠广大农民,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就是广大农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只有始终坚持这个标准,新农村建设才有不竭的动力。

(三)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了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新农村建设既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又要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既要注意统筹安排,又要主次有别,轻重分明,缓急有序,保证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而永续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只有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新农村建设才能实现其正确的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也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这就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根本方法就是既要统筹城乡发展,正确处理好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真正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又要总揽新农村建设的全局,避免片面发展,还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抓好主要工作,在错综复杂的问题中破解突出难题,解决关键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农村的发展,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实践中,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必须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任务。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任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在这种基本国情下建设新农村,过于依赖国家投入和城市支持都是不现实的,因此,发展农业生产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以发展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任务。

(二)必须坚持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本,一是要求新农村建设的一切工作从广大农民的愿望和实际出发,切实把广大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尊重农民、依靠农民、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和首创精神,切实做到相信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二是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保障农民生活富裕,切实做到发展为了农民,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三是要让广大农民当家作主,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实践中,政府要积极引导扶持,而不能包办代替,要民主商议,而不能强迫命令;四是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发展农村教育,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提高广大农民行使主体权力,履行主体义务的主观能动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总之,以人为本,就要从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切实保障农民群众不断获得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

(三)必须坚持以农村的全面协调和永续发展为基本要求。一是必须坚持农村的全面进步。农村的全面发展,首先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变农村落后的经济面貌。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普遍滞后,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的生活不断改善,才能谈得上农民和农村的全面发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人们首先必需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其次要实现在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可靠的政治保障、稳定的社会环境、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文化条件等。因此,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和谐新风尚,推动建立覆盖整个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证广大农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还要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在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必须坚持农村的协调发展。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还要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重点是协调好以下几对关系:首先,要协调好农业发展、农村发展和农民发展的关系。农业发展是农村和农民发展的物质基础,农村和农民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为农业发展提供环境条件、思想保证和动力源泉。因此,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要着力建设农村和教育农民,使农业、农村、农民协调发展。其次,要协调好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努力营造和谐社会的氛围,大力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再次,要协调好新农村建设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实践中,不管发展经济,还是建设农民新村,或是发展农村文化,都要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并确保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最后,要协调好农民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则应起到主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宣传发动、政策扶持、规划制定和投入支持上。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则主要体现在引导社会力量回报农村,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各方共同建设新农村的氛围。总之,要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协调工作机制。

经济建设总基调篇10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新疆;因子分析;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投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是发展各区域经济的必要前提,但是交通基础设施的不协调发展又会带来环境破化,资源浪费等问题,并产生相应的负面连锁效应,所以需要妥善地解决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所带来的这些问题,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新疆在参与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理区位、资源等优势,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按“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的表述,要发挥新疆的区位优势和开放的窗口作用,深化与周边等国家的合作和交流,要发展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物流、文化、科学教育中心,打造经济带核心区。就目前来看新疆交通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成为制约本区域发展和对外互联互通的瓶颈,为了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势在必行,交通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对新疆的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可持续性评价是很有必要的。

二、文献综述

交通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和动力源泉,因其具有持续有效地为区域发展提供空间服务能力。(交通)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其功能与各区域的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生态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地现有的相关需求,又不对当地未来需求构成某种程度损害的发展[1]。张生瑞等研究人员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评价了公路交通可持续性,主要从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力和发展协调性这三个关键方面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构造出评价模型[2]。该文章采用的评价分析方法以及模型特征概括出了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内在含义。宋孝斌综合系统地评测分析了多个中国中心城市的交通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显示:这13个中心城市的交通发展现状迫切需要优化提升。因此,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3]。马晓松等相关人员将物元分析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建立了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并且对新疆阿拉尔—和田公路建设项目进行了综合、系统评价。[4]。韩传峰等人也曾使用物元法评价了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以可持续发展标准、评测指标及其评价值为物元,构建了基础设施的可持续评价模型[5]。

三、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1、方法简介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炼出可以主要反映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少数关键性的变量来对新疆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性系统性评价。在评价分析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水平中使用因子分析法,因其能够比较不同研究对象,定量描述出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所选取指标间较为复杂的联系,可以解决所选指标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不能全面具体又独立的阐释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状况这一问题。2、指标体系为了使交通基础设施更好的服务于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使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服务能力满足区域的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长期、高效持续发展的整体需求。本文主要依据科学原则、系统原则、可比较原则以及相互独立原则,并参考了董龙云[6]、周君[7]等人的相关文章,从发展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这三个方面的具体内涵着手,建立了包括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相关13个指标。

四、实证研究

1、数据来源数据主要来自2003-2016年的《新疆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以董龙云、周君等人的研究为基础,构建指标体系,选取了13个指标,即X1[GDp(亿元)]、X2[人均GDp(元)]、X3[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X4[交通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X5[货运量(万吨)]、X6[客运量(万人次)]、X7[高速公路占总公路里程比重情况(%)]、X8[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标台)]、X9[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X10[公路里程(公里)]、X11[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X12[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元/人)]、X1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将这些指标录入SpSS20.0进行因子分析,得出新疆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因素系数矩阵。从相关系数矩阵中能够看出,表中的大部分相关系数都比较高,表明各变量存在着显著性较高的线性关系,可以提取公共因子。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381.428,概率值接近0,所以可认为相关系数矩阵和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并且,Kmo值为0.704。所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2、数据处理分析用SpSS20.0分析得到因子解释方差情况,2个因子累计贡献率达91.23%,基本代表了新疆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13个影响因子,因子提取的效果较为理想。对数据进一步处理可得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知X1、X2、X5、X6,X9、X10、X11、X12、X13、在成分1上有较高的载荷;X3、X4、X7、X8在成分2上有较高的载荷。第1个因子解释了包括GDp、人均GDp、社会劳动生产率、人口密度、货运量、客运量、公路里程、二氧化硫排放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在内的指标,可以解释为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因子,占62.134%的贡献率。新疆经济快速增长,GDp增量比较可观,货运量和客运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经济的迅速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但是经济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交运总量以及经济水平的提升带来的是对燃料消费以及污染排放的增加。第2个因子占29.096%的贡献率,主要解释第三产业的GDp占比、交通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额、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和高速公路占总公路里程比重,可以把这个因子解释为交通基础设施的直接驱动力和结构质量因子。新疆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可以说是新疆的经济结构的代表数据。公共交通是交通领域结构质量的代表参数,公共交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高速公路是交通基础设施中的高质量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质量代表,高质量交通基础设施更能够促进人员和货物的快速流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额是整个新疆对于交通的基础投资,是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代表了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社会对交通的重视。最后得出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原变量可以由各因子表示,进一步可写出因子得分函数,单纯从数量考虑,以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可以写出评价函数:F=0.62134F1+0.29096F2,并根据评价函数计算得出各年份的综合得分。综合评价得分分值越大,说明该年新疆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状态越好。图4-1为因子得分的折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除2015年外第1因子得分的变动趋势和总得分趋势大致相同,显示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可见近年来新疆经济发展给交通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2015年出现波动的原因可能是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出现使得驱动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经济总量因素不再片面追求高增长。第2因子得分变动趋势是先下降再上升,且与大趋势相比某些年份出现了波动,可能是特有区情导致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受到影响,但仍能看出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新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在一定程度取得了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从总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早期由于新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够系统协调,导致其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程度较低;近年来,新疆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也改善了本区域经济结构。总体上说新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果,交通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较之前有很大提升,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好的趋势。

五、结论与建议

上述分析结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疆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变化趋势,可以说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的西移,“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新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而新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经济基础相对较为薄弱,新疆交通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依然十分严峻。新疆需要建立既能满足本区域经济发展又能推动丝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交通基础设施。首先,新疆应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制定采用符合新疆实际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战略,既要从本区域角度出发又要从“一带一路”的整个格局着手。第二,要拓宽投资来源渠道,增加投资数量,提高投资效率,积极探索和完善新的交通基础设施经营管理体制。第三,应重点从交通基础设施覆盖率、高速公路总里程、基础设施内部的发展均衡度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总量和质量结构方面加以改进。最后,为了进一步促进交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应采用包括加强对机动车污染排放的控制,优化改造交通系统,着重发展公共交通,推进相关交通道路的绿化建设,促进交通科技发展等有效手段做到绿色发展节能发展。新疆的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本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基础设施联通的重任,因此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到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整体过程。

作者:曹建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金凤君: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空间组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张生瑞、邵春福、严海: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5,18(2):74-78.

[3]宋孝斌:中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对比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148-150.

[4]马晓松、艾力•斯木吐拉、周家甄:基于物元分析的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11(6):1-4.

[5]韩传峰、刘亮、王忠礼:基于物元分析法基础设施系统可持续性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2):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