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方案十篇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方案十篇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9:07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方案篇1

关键词:小学教学;新形势;后勤管理

学校的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但后勤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做好学校后勤工作是办好学校的物质保证。充分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改善师生生活,促进学校优质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尽管大部分学校已经意识到后勤管理对于小学教学管理的重要性,但后勤管理的工作中仍存在着不足之处。这就要求学校在重视后勤管理工作的同时,能够真正结合自身实际,分析原因,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将后勤管理的资源优势发挥到极致。

一、小学阶段后勤管理工作的价值

(一)后勤管理工作的育人价值

学校中倡导人人皆可为师的教学理念,同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育人理念不谋而合。小学中的后勤管理人员服务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因此在小学生心中也是标准的生活老师。后勤人员的言行举止会对小学生产生向导和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育人的影响。特别是后勤管理人员默默付出的服务精神,更是会感染到每个师生,成为小学生心中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二)后勤管理工作的保障价值

后勤管理工作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服务,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和生活便利。校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后勤管理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教育都有赖于高效便捷的后勤保障服务,因此后勤管理工作为校园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价值,从而使校园师生避免了诸多学习和生活中的后顾之忧。

二、新形势下学校实现后勤管理工作优化的对策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后勤管理方案

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众多,因此应当制定科学全面的后勤管理方案。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后勤管理的目标,而在明确目标之前要针对本校进行相对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后勤管理方案有助于提高后勤管理的服务水平,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与支持。同时,在方案执行的过程中应当密切关注潜在的问题,对于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后勤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发现并解决。这就要求后勤管理人员要加强同校园师生的沟通与交流工作,及时听取师生的意见及建议,从而在实践中实现后勤管理方法的不断创新,在保障后勤管理方案有效性的同时提高师生的满意度。

(二)明确后勤管理工作者的职责

权责明确是实现后勤管理工作高效运作的关键所在,管理者应当在内部构建相应的岗位奖惩机制。一方面,明确不同人员的岗位职责,同时对其进行奖惩,对表现优异的后勤人员予以奖励,对的后勤人员进行惩罚。小学中的后勤管理人员主要分为六类岗位:食堂工作人员、生活老师、物资保管员、保安人员、保洁人员及档案管理员,根据人员评估进行精细化岗位职能管理与划分,不同岗位人员要各司其职,避免,或者出现越权管理的现象。管理者要积极引导后勤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力争在后勤管理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价值。

(三)重视后勤管理中的财务管理工作

作为小学后勤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提升整体的后勤服务水平。因此,一方面应当制定科学全面的财务管理制度,并由专业财会人员负责,定期进行财务的对账,充分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同时制定相应的财务预算方案,充分做到统筹兼顾与从实际出发。出现追加资金的情况时,后勤管理人员要及时反馈相关负责人,经校长审批之后予以追加,这就要求相关财务负责人要严格做好如下相关工作:记账、算账、对账、报账。只有认真做好每个环节,才能够避免出现财务管理方面的纰漏,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注重后勤服务满意度与效率的提升

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以提供基础物质保障为主要内容,因此学校应当重视其服务的满意度与效率,在健全后勤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注重对服务水平的管理与考察,切实提高后勤服务的满意水平。对于学校而言,后勤管理的改进有助于提升服务体验的价值,塑造良好的教学体验,促进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此外,资源共享作为后勤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环节是不容忽视的,学校必须进一步挖掘教学基础设施的潜在服务功能,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服务。

三、结语

后勤管理工作作为小学教学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后勤管理工作囊括众多服务内容,为校园提供稳定有序的物质基础保障,确保小学教学秩序的顺利开展。良好的后勤管理工作对于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激发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教学管理者应当充分重视后勤管理工作,充分结合校园实际制定出相应的方案。对于后勤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的不足要积极改进,从而确保后勤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明确后勤管理目标后予以补充和完善,最终为实现教学管理的总目标而服务。

参考文献:

[1]江樱.浅谈小学学校后勤综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24):86.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方案篇2

关键词:贫困生;帮扶;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141-02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生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边远地区学生所占比例较大,贫困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0%左右。因此,引领贫困生自强自立、学习创业一直是学生工作的重点之一,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有利于加强学校的基础文明建设,更有利于加快推进学校的建设步伐。一直以来学校都把助学工作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加强基地建设,为贫困生构建创业平台

一是为了更好的开展贫困生工作,校团委于2002年10月正式成立大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中心,作为勤工助学的平台。多年来,助学中心积极响应学校党委的号召,本着“增强自尊、自强意识,树立创新、创业精神,服务社会,服务同学”的原则,积极为贫困生开展服务。

二是把大学生娱乐中心和文化活动中作为勤工助学基地,并对它加强了整顿、规范了管理、完善了制度、提高了效能,通过每周的舞会、电影展播等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为勤工助学积累了基金。

三是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该商场旨在为有志于创业的贫困大学生提供一个服务师生、勤工助学、社会实践的空间和舞台,在全省高校中属首创。

四是根据学校要求,本着厉行节俭,保护环境,拓宽助学渠道,资助贫困学生的原则,助学中心现成立了“日新”废旧物品收购部,解决了部分勤工助学岗位,并积累了勤工助学基金。

五是成立了大学生勤工助学基地科技学院纪念品专卖店。这些基地是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全部由贫困生自己创办、自己经营、自己管理的。既解决了贫困生经济困难,又锻炼了贫困生能力素质;既拓宽了助学渠道,又提高了大学生的创业、创新和就业能力,为他们构建了创业的平台,同时真正实现了勤工助学工作的造血式扶贫功能。

二、拓宽助学渠道,增加助学岗位

按照学校的“五助”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改变了管理机制,拓宽了助学渠道,增加了助学岗位。在全校各单位、各部门争取用工岗位,目前在机关各部门、后勤总公司、图书馆及各院、系、中心均设有助学岗位,其中包括教学楼卫生清扫、公寓保洁、活动中心娱乐中心调音及管理、揭示板清洁、教学楼巡逻、食堂服务、网络管理、宿舍门卫、江畔巡逻、办公室秘书、校园文明监督、图书管理员、道路保洁、商服管理等十四类共计725个岗位,每月发放特困生基金6万余元。一年发放基金近70万元,积极为特困生联系家教和院内超市、餐厅的临时用工近100个岗位。

三、规范管理机制,提高助学工作水平

大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先后修订了《大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中心章程》《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中心申请岗位制度》《大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中心上岗人员管理办法》《大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岗位公示制度》《大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中心财务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并汇编成《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心手册》,为每位特困生和在岗学生建立了个人档案,还在中心内部建立了档案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对外联络部、家教服务部、网络部、财务部、纪检部、宣传部和日新废旧物品收购部九个组织机构,工作人员全是在特困生中选拔和培养的。在工作中逐步形成了“岗位公示、岗前培训、岗上监督、岗后考察、考核发薪、轮流上岗”这样一套管理办法,从中心组织机构的建立到规章制度的健全,从特困生的提交申请到上岗工作,从检查考核到发放工资都做到了有序公开,从而使勤工助学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为特困生建立了档案,目前在中心登记的特困生累计为2956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4.76%。

四、保持成绩,扎实、创新开展助学工作

(一)实现贫困大学生信息的档案化管理,建立贫困大学生档案

为了准确地了解和把握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状况,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帮困助学工作,学校可根据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登记和摸底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经济困难学生的电子档案,作为帮困助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和资料。学校每学年对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登记和修订工作,具体的流程可以这样进行:1.学生领取《经济困难学生登记表》,如实填写。2.将填写后的登记表连同相关证明材料交给学生辅导员。3.学生辅导员审核后,将学生的情况汇总到学院的困难学生档案。4.学院向学生成才服务中心提供困难学生档案。5.学生成才服务中心负责将困难学生档案加入全校的电子档案库。无论是新生还是高年级学生,无论是初次登记还是重新修正登记信息,都按此流程办理。除了每年的全面登记以外,对于一些突发的家庭经济困难,可以做及时的补充登记。

学校汇集经济困难学生资料,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计算机信息档案。结合校园信息网络建设,建设网络登记、实时更改、网络查询等功能,既方便学生对自己信息及时、方便地更改,又大大减少了数据登录修改工作量和出差错的可能性。协调全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落实救助等帮困助学工作。为学校有关部门掌握学生的经济困难状况提供了科学的手段,也为实现帮困助学工作数据的动态化管理打下了基础。

(二)建立“绿色通道”

为保证刚考入大学的新生能够顺利入学,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上述“奖、贷、勤、减、助”等不同的救助措施,确保每一位新生都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建立包括“奖、贷、勤、减、助”五个方面的资助困难学生的体系,实施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使他们能如愿上学,安心学习。

(三)建立自助为主,他助为辅的助学机制

建立“自助为主,他助为辅”的保障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所有大学生应走的自主、自助的求学之路,也是解决目前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根本出路。对学生实施个性健康教育、积极适应教育、情绪稳定教育、意志力优化教育和人际和谐教育,加强对贫困生心理扶持的认识程度。帮他们树立坚强向上的人格品质,培养其在逆境中独立安排生活的能力,有能力正确面对困难和压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贫困生自身性格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对高校的稳定及其他工作的开展都有十分有利的影响。在实施帮困助学的工作中,对个别依赖性强的贫困生进行”自立自强“的教育。继续倡导艰苦奋斗的作风,特别要求经济困难的学生妥善地使用好助学金和各种补助,不铺张浪费,不盲目攀比。真正做到了“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使特困生通过参与勤工助学而达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方案篇3

1.1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确定。高职后勤从企业属性来说,必须要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必须盈利才能生存;从高校后勤教育服务属性来说,企业以提供学校师生全方位服务为主,要实现这些需求,后勤提供很多服务的成本明显高于企业所得到的收入,因此企业要承担所有不盈利项目带来的亏损,这又会使后勤企业面临生存危机。由于后勤企业所承担的教育属性,因此财务管理目标有时难以确定,从而使财务管理活动陷入两难境地。

1.2企业筹资渠道少,筹资能力弱。后勤企业以学校投资为主,企业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学校投入和自身累计盈余。一方面由于学校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这些资金的使用受诸多条件限制。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盈力能力弱,用企业积累来筹集发展所需的资金是少之又少。除上面两种筹资渠道外,后勤企业从银行、其他企业那里借款筹资,由于后勤企业的大部分资产属于学校,企业只有使用权,没有办法实现资产抵押,学校又不能为后勤借款担保;如果用股权筹资,由于其他企业对高职后勤的低盈利水平以及受学校政策制度影响一般都比较谨慎,不太愿意过多投资于后勤。因此以上这些都很难为后勤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后勤企业的筹资渠道少,筹资能力弱就显而易见的。

1.3企业投资管理能力弱。后勤企业缺少有效的投资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少专业的投资管理团队,另一方面是缺少投资管理技能。后勤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都是从学校转岗过来,对投资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比较弱,同时又缺少引进高素质投资管理方面的人才机制,无法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投资管理团队。企业仅有的投资项目也限于实物投资,对股权、债权等投资方面比较少。

1.4企业利润分配不合理。高职后勤虽然经过十多年的社会化改革,但是仍旧没有完全从学校那里独立出来,后勤企业的人事、财务、收入分配等管理权基本上还是由学校决定,收入分配方案必须经过学校的同意后方能实施。学校收入分配方案是根据行政事业分配方案性质来管理,对于由按企业性质的收入分配方案并不理解,一种有利于提高员工积极性的收入分配方案未必能得到学校的同意。

2后勤财务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2.1企业市场化的理财意识不强。后勤企业虽然经过十多年的社会化改革,但是这种改革的速度和范围远不能达到市场化要求的企业改革水平,企业所面临的理财环境仍旧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济转型中,后勤企业很难有突破性或者创新型的财务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水平,例如后勤企业一旦缺少资金就会把希望寄予在学校身上,不会灵活应用多种筹资方式来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后勤企业对于闲置资金的管理上也只是简单的存入银行,很少去思考把闲置资金投资于收益较高的股权或债权等投资,增加资金的收益率。因此后勤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难以用先进的理财技术来帮助提高后勤的财务管理水平。

2.2企业财务管理主体独立性差。高职后勤社会化改革,虽然把后勤从原来学校的一个职能部门转变成一个独立注册公司,从法人治理组织结构上看,后勤似乎从学校那里独立出来,但是要建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所规定的企业法人经济实体目标还是比较远。在这种背景下,后勤财务管理主体的独立必然不强,因而后勤对资金的管理、运用必然会受制于学校。因而后勤财务管理尽管可能存在有利于后勤发展的各种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上的创新,但是这种创新要转为现实的竞争力以及产生较高的管理效益也非常困难的。

2.3企业双重属性使财务管理目标不清。高职后勤具有的企业属性和教育服务属性,使后勤财务管理目标难以选择。如果选择利润最大化目标,必须会选择那些盈利性强的服务项目,放弃那些盈利性不强的服务项目,而那些盈利性不强的项目往往是学校非常重要的服务项目,如果没有这些项目,学校的教学生活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是学校所不容许的,后勤也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但是选择这些不盈利的项目会影响后勤的盈利水平,甚至会导致后勤严重亏损,影响后勤的生存能力。比如高职后勤自建班车车队,其收到的租车费远不及人工成本及油费、折旧的支出。

3后勤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路径

3.1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高校后勤的教育服务属性和企业属性要求高职后勤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味追求社会效益必然会使经济效益受损,同样只追求经济效益必须会使社会效益受损,最终也会影响经济效益的取得,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财务管理目标是社会效率和经济效益两者的最大化。也就是如图表1、表2所示后勤财务管理主要分为4个大的项目管理以及管理方式。a项目是那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比较大的项目,可以实行投资责任中心式管理,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这个是后勤财务管理的核心。其次是B项目,也就是社会效益比较大而经济效益小的项目,可以实行成本责任中心式管理,努力控制成本,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尽可能把成本降到最低。再次是C项目,也就是社会效益小经济效益大的项目,这种项目应该采用收入责任中心式管理,尽可能扩大收入,使后勤的总体利益最大化成为可能。最后是D项目,也就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低的项目,财务管理跟B项目管理一样,但是应该把这些项目作为次要项目管理,减少财务资源的投入。

3.2优化企业筹资结构,拓宽财务筹资渠道。目前我国企业的主要筹资渠道及其内容和特点如表3所示:高职后勤应该利用上述各种可能的筹资渠道,在充分了解其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后勤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具体筹资环境筹集到足够多的发展资金。同时后勤企业应该对所筹集的资金的比例和渠道的主次要充分的认识和规划。高职后勤目前主要筹资渠道还是依靠学校财政资金和银行借款,其次是商业信用,也就是利用与高职后勤有着密切业务往来的单位进行商业融资,随着高职后勤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规模实力的增强可以考虑让民营资本以及员工参与进入,增加后勤公司的实力,当然特别优秀的后勤企业可能考虑ipo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3.3控制企业投资风险,提升投资管理效益。高职后勤管理内容涉及到餐饮、绿化、保洁、水电管理、教师学生住宿管理、班车管理等,这些管理的内容涉及多种产业,每一产业由于需求大小不同投资风险和收益也不同。高职后勤在投资时首先要加强风险意识,对该项目存在的风险类型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要有充分的调查和研究,并对各类风险提出应对措施,这是高职后勤投资成败的关键,高职后勤的企业属性和教育服务属性会使一个投资项目失败所带来的影响远远大于一般企业投资失败所带来的影响。其次对不同类型的投资项目要有所舍取。如表4反映了不同类型的投资项目。表4收益高收益低风险高a(次优投资,加强风险管控)C(减少投资,控制风险)风险低B(集中资源,优先投资)D(少量投资,提高收益率)高职后勤应该集中各种资源优先投资于B项目,尽管风险比较低,但还是注意风险的管理,同时尽可能提高投资收益,而a项目尽管风险很高,但收益率也高,只要加强对项目风险的管控,不失为次优的投资项目。C项目和D项目收益率较低,但是风险水平不一样,C项目比D项目风险高,因此优先选择D项目,但是相比于a项目和B项目来讲,略逊一筹。高职后勤投资管理效益的提升,不仅仅对不同的项目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还需要对每一个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包括投资前的调查研究,投资时的资源分配、到投资后综合分析评价。

3.4合理确定收益分配方案,增强企业实力。高职后勤收益分配方案的确定需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收益分配方案必须跟高职后勤的经营战略相适应。高职后勤的不同的经营战略对后勤公司的资金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当高职后勤施行增长战略或者收缩战略时,对资金需要是非常的大并且要求资金的成本尽可能的低,此时最好能施行较低的收益分配,当高职后勤施行稳定的战略时,对资金的需求并不大,此时可以执行较高的收益分配。第二,有利于提高各方利益,促进各方的积极性。高职后勤收益分配方案对象最主要是学校和员工。作为股东的学校希望后勤公司能尽可能多的给予投资回报,而后勤公司能给予的投资回报取决于经营利润和分配比率,因而后勤公司应根据利润水平,可以采用固定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或者剩余股利政策或者固定比率股利政策。作为员工希望后勤公司能给予公平、富有激情的收入分配方案,高职后勤现有的收入分配方案多是根据员工的不同编制来设计,而不是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岗位进行。对于学校编制人员采用的是学校的分配方案,公司编制人员采用的是另一套分配方案。对于同一性质的工作岗位,由于人员的不同编制其收入分配方案不同,而这两种分配方案收益差异越大,就越容易产生不公平,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因而有必要对这种分配方案进行调整,减少这种差异性带来的不公平,收益分配方案应该根据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绩效设计不同的收益分配。同时收益分配方案也不仅仅只限于劳动性质收入分配,还可以是权益收入分配方式,即员工参股方式进行分配。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方案篇4

学习和生活环境?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中、小学总务管理者既是管理者、组织者、又是服务者,作为管理者要不断学习现代学校管理理论和方法,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服务育人,奉献创新思想和效率意识,善于打破陈旧的管理模式,改进管理方法,建立新

的适应学校发展的管理体制,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二、制定和落实有效的工作计划,确保学校总务工作顺利进行。古人说:“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无论办什么事情,事先都应有个计划和安排。有了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就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计划本身又是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所以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制定好工作计划,是建立或维持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做好学校总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作为中小学总务管理者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有效的远近规划和长短期计划,如学校建设远近规划,学年、学期、季度工作计划及近日工作流程等,以确保学

校总务工作顺利而高效的进行。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管理有章可循。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因此中小学总务管理工作只有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不断地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才能使总务管理工作真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也能使后勤工作人员感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优质服务,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起重要保障作用。如,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工作严格按照国家财务管理制度行事,真正做到收支有标准,管理有制度,监督有效果;再如,建立健全财产管理制度,实行财产管理责任制,使所有校产分门别类登记造册,账目清楚,帐物相符,用管结合,责任到人,真正能够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杜绝各种不良现象的发生,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四、加强后勤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学校的后勤工作,既是一项理财管物、收收发发、修修补补、扫扫擦擦的事务性工作,又是一项执行财务制度,维护财政纪律,政策和原则性很强的技术性工作,如果后勤人员没有吃苦和大公无私的精神,没有廉洁自律、勤俭节约的思想和意识;没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是难以胜任的,作为中小学总务管理者必须在尽力争取校长的支持下,加强后勤工作人员建设,在制定并落实后勤人员政治及业务学习计划,加强后勤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力度,加强后勤各项工作的监督和控制的同时,一是在充分了解现有后勤人员的情况下,根据各自的特长合理分配工作,使其各自发挥其特长。二是要充分相信人,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要大胆放手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施展才能,使后勤工作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这是做好后勤保障的重要前提。三是把竞争机制引入后勤管理工作,总务管理者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后勤人员工作考核办法及奖罚办法》,把后勤人员平时工作表现、工作量及出勤等纳入评优评先和年度考核,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四是要关心人,总务管理者要关心后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要关心后勤人员的切身利益,急后勤人员所急,想后勤人员所想,为他们排忧解难,充分调动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为师生提供最佳的优质服务。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方案篇5

随着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多年的积极探索,后勤在硬件设施、规章制度以及文化环境建设都得到了一定的效果。

1.1加强后勤物质环境建设高校后勤致力于为学生创建安全、文明、干净、和谐的物质环境。后勤部门在高校“标准化”建设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在食堂内安装实时监控系统,从源头上监控原料的采购、清洗、烹饪、售卖各个环节,保障学生拥有健康的饮食环境;在学生公寓硬件建设方面,通过安装门禁和监控系统保证学生人身和物品的安全。在宿舍楼的活动室安装电视机和DVD,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丰富了学生的公寓文化生活;在校园内开辟桃李园、在公寓园区种植花草树木,创造了干净、优美、整齐的学习生活环境。硬件设施的完善为后勤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

1.2加强后勤学生队伍建设加强后勤学生服务队伍的建设是发挥后勤环境育人的有益探索,通过开展后勤文化活动以及学生队伍成员在同学间宣传,将学生平日看不见的后勤服务工作提升到可以看见并亲自参与的层面上,切实感受后勤工作的艰辛。根据后勤维修、绿化、餐饮、宿舍、保卫的工作类别组建义务维修队、绿化小分队、伙食管理委员会、宿舍管理委员会、学生义务消防队等学生组织。经过量化的考核和筛选,这些学生委员会在信息传递、卫生检查、评比活动、校园美化、日常安保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他们是广大同学和后勤服务部门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也在工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协调能力、劳动能力。健全的组织环境较好的实现了后勤和学院师生的良性互动,达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目标。

1.3加强后勤文化环境建设打造“文化后勤”是高校后勤改革的趋势,也是发挥后勤环境育人作用的关键。以宿舍文化节、美食节为载体,将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文化优化组合,组成良好的后勤育人的文化环境。在食堂开展“我在后勤的一天”、“学生厨艺精英大赛”等活动让学生自行到市场采购食材、比对价格,穿上工作服到食堂工作间亲自操作,增加对食堂菜价的理解,了解校园周边无证摊点快餐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饮食安全意识,更让学生体会到后勤、食堂工作的艰辛,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在学生公寓开展气排球比赛、手绘报比赛、走廊创意大赛,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重点开展宿舍文化内涵建设。创建品牌活动、精品活动,树立后勤文化旗帜是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后勤开展优质服务品牌活动,内容涵盖维修、宿舍管理、医疗、保卫、食堂、员工礼仪多个方面,同时深入各个教学部门开展座谈会、下发问卷让师生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通过邀请专业的礼仪老师讲解工作礼仪,邀请领导、师生参与到岗位练兵等精品活动,让师生体会后勤基层服务人员工作的辛劳,学会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些文化活动使后勤成为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为一体的育人场所,培养了后勤员工、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后勤、培养劳动意识、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

1.4加强后勤制度环境建设根据管理的需要,后勤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学生宿舍管理规定》、《食堂食品卫生管理规定》、《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为日常的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准则和依据,奠定了以制度办事、以制度管理的工作基础。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引进物业有限公司,与这些物业公司制定《物业服务量化考评细则》,奖惩分明,划拨出专项奖励资金,根据员工的综合表现施行奖励提高后勤物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学生公寓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将学生在公寓的表现纳入个人综合素质考评体系。这些制度让后勤的工作人员、学生能够增强自律,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要求。

2后勤环境育人在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取得的初步成效

2.1后勤文化环境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通过开展活动、将社团引进公寓等形式学生接触后勤工作的机会逐渐增多,“优质服务”品牌活动的推广和宣传使学生能够零距离体验食堂、保洁和维修等工作,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吸引学生参与后勤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其产生的效果往往大于被动的劳动教育课,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

2.2服务队伍凝聚力和协作能力增强在员工队伍建设中注重专业技能的考核,以小组为单位对员工进行管理,奖惩制度分明,促进后勤员工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形成良性的队伍发展模式,为学生服务队伍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学生队伍之间召开座谈会、素质拓展等活动,增强后勤学生服务团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后勤学生服务队伍的工作效率,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学生服务队伍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3后勤制度环境趋向完善化和科学化高校后勤针对食堂、公寓管理、校园安全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确保学生生活环境安定和谐。通过调查问卷、草案试行等方式施行某项规章制度,再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作出相应调整确保制度人性化、科学化,使学生充分享受后勤各项制度为生活带来的便利,激发学生感恩之情。

3充分发挥后勤环境育人作用的启示

3.1把实践性教育纳入必修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古语有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轻视劳动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人们。这促使学校和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上一味地追求文化教育,理论成绩至上,不鼓励甚至不让孩子参与家庭或者学校的实践教育。部分高校已经在后勤劳动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改革和尝试,但大都只是单纯的进行简单的劳作,没能发挥好劳动课的德育功能。高校应该重新审视后勤实践性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劳动意识的重要性,重视后勤实践性教育的育人功能,将劳动教育课纳入必修课程,把理论考核、实践性教育和大学生在学生公寓的表现纳入个人操行评价系统,把它作为考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依据。

3.2挖掘后勤德育教育平台,加强教学部门与后勤的良性互动后勤在高校中秉承着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宗旨。长期以来教学、科研和后勤的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高校应当改善后勤与教学、科研和师生三者的关系,挖掘德育教育的新平台,将部分全校性的后勤工作任务分派到各个教学部门或者院系,促使师生一起参与后勤服务和建设校园的活动中来。第一,组织毕业班学生种植“毕业树”将班级的格言制作成牌匾置于亲手栽种的树木前,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将单纯的劳动提升到德育教育的高度;第二、在学生公寓施行“辅导员进公寓”制度、设立“学生党员宿舍先锋示范岗”、“社团进公寓”,加强后勤部门与各系部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最大功效。第三、全校学生签订《创建安全文明宿舍》协议书,承诺平时保持宿舍、走廊的干净整洁,毕业离校时将宿舍恢复原貌,文明离校,给学弟学妹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些都是可以挖掘的且全校学生能共同参与的后勤德育平台,能较好的体现后勤工作的人文关怀,激发学生互相关心、感恩母校、感恩社会的正能量。

3.3培育优质服务队伍,找准后勤环境育人的关键点后勤服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后勤服务质量的高低,要对后勤基层工作人员开展礼仪培训、入职培训,不定期检查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建立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竞争意识,强化后勤人员服务理念。从心理学角度剖析,无意识的教育是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后勤基层工作者良好的服务表现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大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这些良好的表现会引起学生内在的需要和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达到了人文环境育人的目的。后勤社团的成员定期开展后勤宣传活动,发挥学生队伍的舆论力量,让更多的学生自主参与后勤工作、自觉遵守食堂、公寓各项细则,提升自我约束力。

3.4加强后勤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后勤环境育人氛围“文化后勤”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公寓文化和食堂活动为载体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平台,开展具有后勤特色的德育教育活动。以“优质服务”活动为依托在学生间开展义务维修、宿舍安全知识竞赛、气排球比赛、厨艺大赛;在后勤员工间开展培训、“我能为学生做什么”演讲比赛、岗位技能大赛,营造良好的后勤文化氛围。后勤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财富和经验,高校后勤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将典型的后勤服务案例整理、汇编成册为以后的后勤改革提供借鉴经验。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了《后勤工作简报》内容涵盖了后勤新闻、工作动态、安全保卫、医疗保健等内容,学生参加后勤活动的心得也刊登在报,丰富了简报的内容也激发了学生参与后勤活动积极性,该形式让学生更能够从后勤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方案篇6

一、工作思路

认真落实学校2016年工作要点的要求,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即:狠抓党风廉政教育提高干部党性修养,有计划性并规范有序的实施维修工程,深化节约型校园创建和规范能源管理,继续优化常规运行着力改进日常服务,健全日常工作规范和业务开展的流程,为学校平稳有序运行和改革发展大业做好后勤保障。

二、主要工作

(一)狠抓党风廉政教育,提高干部党性修养

1.认真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以处领导领学形式学习《党章》、《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以集体交流形式研读以系列讲话为主要内容的重点篇目,形成“学研讲用”相结合的浓厚学习氛围。通过学习切实增强后勤处全体人员四种意识即:政治、大局、核心、看齐,做到时刻把规矩和纪律时刻挺在前面,严格“按规则、按程序、按制度”办事。

2.实施党风廉政处内自下而上逐级承诺。完善风险点的监督和制约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同时切实杜绝“小金库”。

3.切实加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试行党务、财务、重大事务三公开制度,加强党支部建设、搞好工会小组活动。

4.全面梳理后勤工作的廉政风险点,结合校纪委廉政约谈和学校财经纪律大检查自查情况,切实做好廉政教育,强化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完善制度、健全规矩、规范程序等,使工程实施、能源收支、账务报销等环节在监督制约下,遵守规矩,拒腐防变。

(二)有计划性、规范有序的实施维修工程

1.做好本年度维修项目的立项、预算、施工监管和结算工作。加强维修项目预算管理,努力提高工程质量,严把工程初审关,为学校节约资金。

2.全力以赴,严把“三关”(质量、造价和工期),确保主楼维修工程二期按调整后工期计划(2016年7月31日)完成。倒排时间表,严控预算执行,规范现场签证,动态把握实时进度。

3.积极稳妥的推动后勤维修工程遗留问题的解决。在分类梳理、整理资料基础上,加强与纪监审、财务内控等部门沟通,形成整体解决方案,提交学校研究。

4.规范实施国拨资金维修项目。依据2016国拨资金实际批复到位情况,尽快制定年内实施计划、时间表,特别是立足学校招投标工作归口统一管理的实际,早做准备,早排时间表,确保按期保质执行完毕。对于北校区电力增容工程等重点项目,提早完善调整方案,确保按预定计划有序实施。

5.完成节约型校园节能综合改造项目。确保按照立项要求,做好主楼节能改造、污水处理中水回用设施维修、供暖节能改造项目等,年内执行完毕。

6.提前谋划,完成2017年中央改善基本办学条件项目中有关维修改造项目的申报工作。

(三)深化节约型校园创建和规范能源管理

1.制定年内节约型校园创建工作方案和时间表。依托节能监管平台和实施节能改造等,深度挖掘节能空间;强化日常用能督查和节能教育;继续引导行为节能,积极筹备节能宣传月系列活动。

2.进一步规范校内用能监管,杜绝私拉乱接,加强能源回收的同时消除用能安全隐患,充分发挥学校及政府各部门以及校内各物业之间的协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3.做好供暖期结束后的成本核算工作,及时公开采暖核算情况,在供暖收费环节充分公开透明有关事项。

4.筹划南校区供暖模式改革工作,邀请相关单位参与供暖模式改革的调研过程、立项及供暖方案制定等过程,完善方案并提交学校研究。

5.每月汇总并及时分析水电收支数据,加强统计分析,调整改进节能举措和管理制度,确保完成改革方案确定的节能任务目标。

6.积极完善水、电、气等的市场化调价机制,确保调价过程的信息公开和程序合理。

7.实现改革方案确定的能源净支出下降4%的目标。

(四)继续优化常规运行,着力改进日常服务

1.继续落实三年期(2014-2016)后勤改革方案,认真总结2014年、2015年后勤常规运行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修订完善后勤常规运行合同和日常考核监管、费用支付等。

2.与后勤服务集团共同组织好“后勤与师生面对面”活动,对于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事项或是师生广泛聚焦的问题,主动沟通、积极回应,履行好民主程序,传递后勤服务正能量。

3.强化日常运行经费管理,严格按照财务报销制度规范做好经费开支,特别是严格落实各个经费科目支出的规范要求。

4.以改进服务、高效管理为目标,着力打造“智慧后勤”平台。将综合服务管理、公寓信息管理、收费信息系统、节能监管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校园综合管网信息系统等逐步纳入学校统一平台,适应时展,加强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

5.认真落实学校和机关党委“限时办结”有关要求,对于来信来访来电等渠道反馈的意见建议和投诉等,积极回应。

(五)健全日常工作规范和业务开展的流程

1.严格规范财务收支管理,严格日常各项业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后勤常规预算的科学性,动态控制预算执行的准确性、规范化和精细化。

2.依据学校管理工作规则等文件,制定处内收发文件、文件流转、督查督办有关流程规范,严格行政资料及各类工程资料按照要求归档。

3.完善后勤处制度废改立。修订后勤处内的工作流程、督查督办等;校内的维修工程管理、教学及住宅物业管理、物业监督考评奖惩、能源收费(供暖)、节能考核指标等制度。

4.人员队伍建设。制定外聘岗位的职责、薪酬、考勤、考核体系以及在编人员岗位职责等相关规范体系。

5.按照学校财务内控、纪检审对合同制度的要求,细化工程类合同、服务类合同、货物类合同等的具体管理细则。规范合同管理。所有合同一律编号,所有合同纳入系统管理,包括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资金来源、立项批复、合同内容、处科责任人、合同金额、付款方式、执行情况、付款进度、质保金情况等;无合同的各类采购、维修等费用支出时,必须提供立项依据,否则不予支付。

6.抓好学生宿舍常规管理工作,如年初毕设宿舍申请、延期学生宿舍、租赁空调、新生网上选宿舍等,规范日常退、调、转的网上操作流程,与财务协商规范学生宿舍用电补贴制度。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方案篇7

【关键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管理创新

高校后勤集团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高校后勤向“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转变将势在必行。在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转型进程中,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机制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后勤经济发展现代化的需求。高校财务管理如何超越传统弊端的不足,加强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制,兼顾高校后勤的公益性和营利性,保障后勤集团的稳定发展,以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等服务,是当前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

一、当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教育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当前我国高校后勤集团财务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后勤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产权不明晰,责权不明确

产权不明晰、责权不明确主要表现为:一是政府与高校、高校与后勤之间的产权不明晰,多年来高校资产主要靠政府投入,学校只管使用;同时高校后勤多隶属于高校,因为高校是后勤集团主要的投资方,但是高校资产所有者主要从事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平时对后勤集团的管理有限,但在关涉后期集团在资产处置、对外投资等方面又会适时介入,这样,后勤集团就会出现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等弊端;二是高校后勤资产社会化科学管理与市场效益意识比较淡薄。高校大都重视资金投入,而对资产管理与市场经济效益关注不够,关心拥有设备仪器及财务的资产量,不注重学校资产的使用效率与经济效益。此外,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由国家拨款为主的高校办学经费资产,主要由少数部门占有和使用,其他部门则很难共享,加上法人财产主体地位尚未明确,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一些部门的责权不明确,资产浪费现象严重。

(二)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后勤的新发展

在传统管理体制上,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部门属于学校的二级管理机构,国家拨发经费、学校实行统包、而且实报实销、很少核算成本、只求收支平衡,也就是说后勤部门可以无偿占用和使用学校的资产,后勤财务主要的职能就是记账、算账、报账、管账,其管理属性实则是一种报账型财务管理模式。随着后勤集团的发展,物业管理、水电管理、生活服务、交通运输等中心的建立,产业结构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将是后勤集团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之相应的是后勤集团企业的资金流动、价值流向、利益分配等都将由传统的单一性、条块式管理模式向综合性管理模式发展。现阶段后勤集团虽然已是独立经济实体但仍然是学校的组成部分,其经费主要还是依赖高校拨付,所以后勤集团从事的经济活动必然受学校的财务监督,导致其独立性的相对削弱,加之后勤在财务审批到实施需要一定的时间段,极易造成后勤、高校在财务管理中不能对市场信息进行吸收消化及反馈,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与资源浪费现象。

(三)财务管理理念陈旧,创新不足

由于受传统财务管理理念与模式的影响,高校后勤多数会计人员思想认识不清,管理理念落后,认为财务管理就是管钱,并且主要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其他部门则与此无关,由此导致财务管理制度体制、模式方法等的因循守旧,更不用说科学创新了。此外,财务管理人员成本核算意识淡薄,使得后勤资产得不到有效管理,高校财务部门对后勤财务的管理职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成本核算改革进展缓慢,流于形式,不够彻底。

(四)财务监督制度不完善

财务监督就是对财务报表、财务规划、财务预算等进行审查,其目的在于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提高管理的效果与效率。随着高校后勤集团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其各项管理的自如财务支配权、招标决策权和工程管理、验收权等也越来越大,很容易成为各商家腐蚀拉拢的对象,从而容易导致腐败的产生。近年来高校后勤物资采购、基建、财务管理等行政后勤部门领导的贪污受贿案发率在逐渐提高,据广东省检察院统计显示,自1998年至2006年年底,广东省共查处高教领域职务犯罪案件43件、43人,其中窝案、窜案23件,占总数的53%。其犯罪人员多出自后勤部门。此外,一些管理人员也可能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违法乱纪行为;一些还抱有出现赚了钱是个人的,赔了钱是学校的思想观念,侵害学校利益的事情时常发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缘于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监督机制的不完善。

(五)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且专业人员缺乏

当前很多高校后勤部门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知识水平不高,整体素质偏低,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强大的责任心,法制观念淡薄,原则性差,使后勤财务管理与核算职能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此外,一些高校后勤集团只会记账、算账、报账的“核算型”会计多,能够根据会计信息对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的“管理型”会计少;低学历、初级职称的多,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少,致使高校后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出现“只会听从领导安排、缺乏能动性与创新性的被动局面”,而一些专业会计的缺乏,极容易加大后勤财务管理的“财务风险”。

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方案篇8

1.服务意识薄弱。学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便是服务意识有待增强。后勤部门的主要职能就是为了服务,服务于教学活动,服务于师生员工,服务于学校发展。但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后勤管理中还存在着服务意识薄弱的问题,后勤人员与其他教职员工比,举得自己付出多、获得少,抱怨较多。实际上,学校的每个职位都要承担一定的职能,这些职能相互配合,才能够促进学校的发展。后勤服务意识的薄弱会削弱这些职位的功能,导致这些职位功能发挥不够。这样,学校整体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2.队伍素质不高。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二是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相对来讲,后勤人员的文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低,而且还有部分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不高。这些人员大部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文化底子差。对于水电、基建、绿化等岗位的工作人员来说,专业水准又不高。再加上思想政治素质不高,这些因素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背景下,这些人员能够给师生员工提供的后勤服务水平就是有限的。3.管理水平和服务技能不高。学校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还包括管理水平不高和服务技能不高。后勤的管理相对松散,而且后勤管理本身正处于探索的阶段,社会化和专业化都还没有完全实现。在这一过程当中,到底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比较合适,学习都还在摸索中。因此,一些学校就出现了后勤管理松散化的状态,后勤管理不能与学校的发展保持同步,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好服务,宿舍管理、食堂管理、校园环境管理等都粗放地进行,浪费了资源,而效率又不高。后勤人员服务技能不高,则师生员工能够享受到的服务就是有限的,后勤管理本应发挥的保障职能也是有限的。

二、改进学校后勤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1.增强服务意识。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其基本价值观就是为学校育人提供全方位高效优质的后勤服务。因此,后勤管理要与学校的其他各项活动紧密配合,跟随其他活动的节奏,主动服务、提前服务,发挥保障功能。比如,在新生入学之前,就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教室、宿舍、食堂、校园,各个方面都要准备好。这样,新生才能对学校有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这只是一个例子,学校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后勤的保障,教师的教学活动、师生的文体活动等,这些都需要后勤管理人员提供保障。因此,后勤人员必须要首先树立服务意识,摆正位置,定好位,做好本职工作。2.加强队伍建设。要改进学校后勤管理,还要加强学校后勤队伍建设。针对后勤人员学历偏低、专业性不强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补充整体素质较高的新人进入到后勤人员队伍中,另一方面可以加大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现有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第一种方案可行性相对低些,要补充人员必然会增加成本,这与精益管理的要求是不相符的。相对来讲,第二种方案可行性更强,就是通过学校内部的培训或者外部的培训来提升现有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这样既不用补充人员到队伍中来,又充分挖掘了现有人员的潜能。3.以精益管理为抓手提升管理水平。精益管理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目标的管理方式,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流程速度等,实现创造的价值的最大化。学校后勤管理也要贯彻精益管理的思想,从制度完善、效率提高、价值增大等方面着手,更好地为师生员工服务。首先,就是要完善各项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人员上岗要求,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降低各项活动的成本,以一定的成本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或者同样的产出花费尽可能少的成本。最后,后勤部门要本着客户满意的原则,通过周到、高效的服务使师生员工感到满意。

三、结语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方案篇9

   2006年是后勤发展总公司发展关键的一年,随着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初具规模,学院的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面将愈来愈广,后勤发展总公司将围绕学院党委和行政工作的要求,深化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行准企业化运作模式,强化素质求生存,规范管理树形象,抓住机遇谋发展,集思广义创效益,团结协作争一流,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学院三大工程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二、工作目标:

   1、以食品卫生安全为中心,强化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建立食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确保全年不出现一例食物中毒现象。同时,确定新校区餐厅的经营方案。

   2、以学生公寓管理为重点,完成2005年3500名新生和1105名办学点回本部学生的住宿安排工作,保证学生公寓内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配合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使学生公寓管理水平上一台阶。

   3、以师生员工满意为目标,树立后勤服务新形象,力争师生对后勤服务满意率较2004年有一定的提高。同时,为学院文明单位创建和办学水平评估提供较好的后勤保障。

   4、以深化后勤改革为动力,确保2005年公司按准企业化模式运作。规范并开拓学院后勤经营服务市场。

   三、主要工作:

   (一)、以开展诚信教育为主题,加强公司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高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强公司员工的凝聚力。

 

 

   1、认真组织全体员工学习2005年学院党委和行政工作要点,让公司员工能了解学院的三大工程和四项改革,进一步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做到爱岗敬业,诚信服务,乐于奉献。

   2、按学院宣传部、组织部下发的计划,抓好公司直属党支部中心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及以诚信为主题的员工的政治学习,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保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调动聘用员工党员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3、制定公司员工岗位技能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强化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下半年做好新校区服务和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4、倡导学先进、讲奉献、高要求、上水平的良好氛围,表彰2004年度总公司服务明星和先进班组,并在各服务窗口进行一次宣传。

   5、定期开展公司文化、体育和娱乐等集体活动及劳动竞赛,增强公司员工的凝聚力,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

   6、稳定公司员工队伍,加强后勤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完善临时工管理办法,逐步提高临时工的待遇,引进优秀人才,提高后勤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以落实规章制度为抓手,加强公司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宣传,严格日常工作的检查,力求把制度落到实处。

   1、将《后勤发展总公司规章制度》编印成册,并多层次、多渠道地组织学习、宣传和考试,做到人人了解、个个遵守总公司的相关规定。

   2、进一步明确公司各岗位职责,抓好班组建设,发挥各中心管理人员和班组长的作用,实行责任追究制。

   3、狠抓规章制度的贯彻和执行,坚持总公司值班制度,加强公司劳动纪律,严格对各部门及员工日常工作的检查,真正做到日常考核和绩效工资挂钩。

   4、加强公司运行成本核算,节约开支,杜绝浪费。重点加强卫生工具、劳保用品、维修材料和办公用品的管理。

   5、进一步加强公司直属党支部制度建设,按学院党委要求开展树、讲、保、攻活动,建好台帐,做好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考察工作。(1)

   (三)、以食品卫生安全为中心,加强食堂管理,确保无学生食物中毒现象的发生,做好新餐厅经营方案的确定和相应的准备工作。

   1、把安全工作放在伙食工作的首位,高度重视,层层负责,环环相扣,措施到位,确保不发生一例学生食物中毒现象。

   2、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和食堂三餐时间部门负责人巡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加工场所。

   3、加强对现有租赁食堂的内部管理,定期召开饮食中心会议,组织卫生培训,强化租赁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和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做到进货质量达标,生产过程规范,质量价格相符,剩余饭菜保存好,销售过程防感染。

   4、开展文明服务窗口评选活动,加强与伙食管理委员会的联系,加强检查和处罚的力度,不断改善伙食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5、继续办好教工餐厅,努力在饭菜花式品种和口味质量上下功夫,让教职工满意。

   6、积极参与学院新校区餐厅建设的相关工作,配合做好厨房设备供应、安装工程的招标工作。同时,认真考察并研究确定新餐厅经营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对原餐厅两年的租赁情况进行总结,提出老餐厅的改造方案。

   (四)、以学生公寓管理为重点,加强学生在公寓内的行为规范教育,总结学生公寓物业管理的经验,开展公寓文化建设,切实与学生系统共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工作。

   1、严格按省教育厅下发的高校文明宿舍创建、评比活动标准,加强学生公寓的日常管理,在原有各类台帐基础上加以规范,并定期进行检查。

   2、发挥学生自管会和勤工助学学生在学生公寓管理中的作用,不断摸索学生公寓内物业管理的新方式。

   3、提倡亲情式的服务,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为学生提供特色的公寓服务项目。

   4、加强对学生公寓教导员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其在学生日常生活管理中的作用,加强学生在公寓内的行为规范教育,试行建立学生在公寓内综合表现档案,力争年底有一定成果。

   5、积极配合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工作,开辟公寓宣传阵地,加强公寓文化建设,组织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宿舍卫生竞赛。

   (五)、以师生员工满意为目标,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经常听取师生对后勤服务的意见和要求,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后勤服务新形象。

   1、牢固树立始于师生需求,终于师生满意的公司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师生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打造后勤服务的新形象。

 

   2、坚持与学生系统联系制度,发挥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和伙食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召开学生公寓教导员与系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联席会议。

   3、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设立学生公寓、饮食服务等意见箱,经常听取师生对后勤服务的意见和要求,并及时处理,加以改进。

   4、加强和学院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后勤管理处、保卫处共同制定学生食堂、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5、配合后勤管理处做好新校区教室、公寓设施的招标选购工作,为学生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学习和生活设施,以便公司今后更好的管理。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方案篇10

[论文摘要]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是指高校在教育活动中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从会计学的角度来定义高校教育成本,即高校教育成本是高校为培养学生所耗费的能够用货币来可靠计量的教育资源耗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及控制的基本思路应遵循现行事业单位和学校会计制度前提下的双轨制。因此教育成本核算及控制应以高校现有的会计资料为基础,在满足国家预算管理和遵循现行事业单位财务准则和学校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借鉴企业成本核算思路和方法,对现有的会计信息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

1.高校教育成本应包括人员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的分摊:人员支出是指支付给教学和为教学提供服务的各类在职人员的人员成本;商品和服务支出是指为学校教学及相关事务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资本性支出的分摊;资本性支出是指高校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支出。

2.不应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校办产业支出,校内各种非独立核算单位的经营性支出;各种附属单位的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已经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高校的赔偿、捐赠、灾害事故损失等非正常性支出等均与培养学生无关,不应计入教育成本。

3.不应全额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1.科研支出:高校为教育教学改革而设立的校内教育教改科研项目所发生的支出,和学生培养直接相关,应当全部计入高校教育成本;高校为鼓励和支持科研,对有关科研项目进行的配套资助与奖励所发生的支出应视为学校为社会的一种直接贡献,也应计入高校教育成本;高校承接的纵向、横向课题所发生的支出,因为每个课题都有相应的课题经费来源,并且能做到单项课题收支平衡,但是这种课题研究与学生培养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不能计入教育成本。2.后勤支出:高校后勤支出是后勤部门给师生员工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的必要开支。在进行教育成本核算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性原则,对已经从学校剥离出去组建的独立核算的后勤集团或经济实体发生的支出不应计入教育成本,学校支付给这些单位的与学生相关的费用允许计入教育成本,未实行后勤社会化的高校后勤支出中与学生相关的费用应计入教育成本,但属于有偿服务性的费用不应计入教育成本。3.奖助学金支出:不包括从银行取得的助学贷款和以单位或个人捐赠、赞助形式设立的专项奖学金,因为这类资金属于社会资金,其来源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除此两项之外的普通奖学金、物价补助、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其他形式奖助学金均应计入成本。转贴

二、教育成本核算程序

1.设立教育成本项目

成本项目可分为教学成本、业务辅助成本、行政管理成本、后勤服务成本、学生事务成本、常规科研成本、其他成本七项。

教学成本:指高校教学单位为培养各类学生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类费用;业务辅助成本指高校图书馆、计算中心、网络中心、电教中心等教学辅助部门支持教学所发生的各类费用开支;行政管理成本指高校行政管理部门为了完成行政管理任务所发生的各类费用支出;后勤服务成本指高校提供后勤保障所发生的各类费用开支;学生事务成本指高校直接用于学生事务的开支;常规科研成本指高校与培养学生有关的科研支出;其他成本指不在上述项目中的其他与学生培养有关的支出。

2.对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分类

高校教育成本的计算对象是高校培养的各类学生。高校的学生类型多种多样,有不同的学历层次,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为便于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可按学历层次、专业和年级分类。

3.确定成本计算期

成本计算期是指按成本计算对象确定核算、报告教育成本的周期。从正确核算成本的要求看,以自然的业务运作周期为成本核算的期间比较适当。这里所说的培养周期是从培养对象入校至毕业的时间。由于学校的教学是按学年组织的,学费的收取也是按学年收取的,这个“年”应该是学年比较合适,可真实反映高校办学耗费,满足成本管理的需要。

三、教育成本的计算方法

成本核算科目可按上述七项成本项目设置主要的总账科目,同时增设“高校教育成本”科目,该科目借方反映“教学成本”、“业务辅助成本”、“行政管理成本”、“后勤服务成本”、“学生事务成本”、“常规科研成本”、“其他成本”科目的转入数,贷方反映期末转出数,在成本计算单中分配相关费用,分配的标准可以有多种选择,通过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后,各项相关费用已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相关成本项目,从而可得到成本计算期内的总成本。

四、教育成本的控制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财务管理由计划经济下单一的财政拨款预算,转向预算内拨款、预算外多渠道创收的的财务管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应从简单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转向以教育成本控制理财为主的市场经济财务管理的新模式。必须在从计划到实施的办学全程中贯彻执行教育成本控制原则,引入市场经济新理念,把握办学过程中的教育成本管理,使高校的理财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1.预决算计划中的教育成本控制

(1)预决算计划必须以教育成本预测为基础。财务预决算是指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财务决策的全部,决策的关键在于正确进行办学全过程的教育成本测算。教育成本测算是对未来财务预算真实性与决算可靠性的一种预期的推断,是办学全过程各类决策不可缺少的依据。做好教育成本预测是加强高校教育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是编制预算的基本依据。教育成本管理包括教育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等一系列管理工作,教育成本预测是这一过程的开端,也是教育成本控制由事后控制为主转到事前控制为主的具体体现。它建立在教育成本构成和大量财务数据的基础上,结合高校的办学规模、发展趋势,兼顾当前与未来的科学方法,对预决策意义重大。

(2)教育成本费用计划是预算计划中教育成本控制的关键。高校的财务控制就是办学教育成本的控制,教育成本费用计划是教育成本费用预测和决策方案的具体化,是教育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据。它以货币数量的形式预先规定高校各条块的教育成本费用水平和降低教育成本目标的书面文件,编制教育成本费用计划是加强教育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2.预算实施过程中的教育成本控制与管理

预算实施过程的教育成本控制措施。高校的财务总体有其特殊的一面,科目繁多、细目复杂、分类错综等。必须根据高校的特点来理财与控制。注重月度各报表分析,提出全过程“在线”控制策略。充分重视各报表的月度分析,找出资金矛盾突出的主客观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在办学决策过程中实施“教育成本控制”

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使单一依靠拨款的办学模式逐步转向多渠道创收的办学新模式。高校的运行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既要讲社会效益,也不能不讲经济效益。自觉运用“教育成本控制”原则进行办学决策是决策者的必然选择。

(1)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教育成本控制达到最经济办学的目标。高职院校要在“按需办学”的同时考虑用最小的教育成本.完成最佳的培养人才方案。首先是市场先导原则。“人才市场”与“生源市场”合二为一,而且要考虑高校自身的条件。其次是投入产出原则。以往办新专业,以填补计划空白为目的,精雕细琢,不考虑经济效益。但目前高校经费的60%来自于学费收入,不得不考虑投入产出原则。一个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一般不少于300万,规模过小,无法摊销这些“固定教育成本”,即使满足了社会需要,也会给高校带来经济上的压力。三是资产保值原则。高校办学与企业一样,设备、房产、家具均存在大量的折旧。事业单位不提折旧,不用“折旧更新”的办法,久而久之,设备陈旧老化会直接影响学生技能的提高和学校的教育质量。我们一直在维修与更新部分设备,使固定资产保值,从而使高校的硬件不落后。

(2)以现代科学管理的理念,在宏观管理中贯彻教育成本控制。在办学中会有许多教育成本,最大的教育成本是人力教育成本。从科学管理的角度看,要宏观控制教育成本。一个高校到底要投入多少设备费,成本如何控制,评估指标给出了较合理的标准,人为降低投入,会直接影响教育质量;任何一项投入,绩效评估是最关键的,离开了成本与绩效评价的项目,会给决策带来盲从。

(3)在办学决策中树立教育成本比较与可行性分析的思想。教育成本比较分析是办学决策可行性分析的关键内容,其内涵主要有:决策方案的教育成本比较。对高校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的研讨、制定要进行方案的教育成本比较与可行性分析。如基建项目的建设,从立项、设计、施工到使用,必须在方案中进行多个方案的教育成本概算比较;决策前期调研的教育成本测算与风险防范。在高校的许多决策方案形成前期,应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对教育成本进行全面测算。无论是新专业建设,还是基本建设,或是分配方案的改革,都应一一仔细测算,对基本建设、校宿扩建等重大项目,还应进行可行性分析,设定风险防范。

由此可见,教育成本管理是高校理财中的核心问题,只有认真抓好教育成本管理,才能使高校的工作绩效显著、才能使高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等师范院校财务管理研究会课题组高等师范院校生均培养成本研究《教育财会研究》2005年第4期

[2]韦德洪王珊珊: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方法研究《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第1期

[3]肖慕鸿张帆:浅议高校成本控制《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第6期

[4]黄晓兰:公立高校成本控制策略研究《财会研究》2009年第23期

[5]齐义山:高校成本控制问题初探《交通高教研究》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