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绩效审计的思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2:37

关于绩效审计的思考篇1

关键词:国家审计;绩效审计;实际效用;发展限制;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8-0053-0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体系逐渐实现由权力型向责任型、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双重转型,政府审计也随之从合规性审计向绩效审计过渡。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在立法宗旨里明确增加了“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的规定。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核心价值

自1983年我国恢复审计制度以来,政府审计在很长时间内以财务合规审计为主,重点检查政府在财务收支及运行过程中的忠诚性、合法性和合规性,目标在于确认、保证政府资金依法支出,杜绝舞弊现象,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朴素愿望。与传统财政合规审计相比,绩效审计在继续强化合规性评估审核的同时,还有两个更重要的核心价值:

一是效率。关照政府资金及部门运行过程的效果和效益,在年度审计计划中,根据各部门情况的不同设置专门的绩效指标,在不同具体审计项目中关照不同层级的政府工作效率;在专项资金审计的过程中,重视资金拨付与最后收益的对比情况,借鉴业内最佳实务评估其资本效益及社会效用;在官员经济责任审计中更重视其完成公共委托责任的情况,强调其任期期间经济、社会、文化及相关责任领域的变化及力度。

二是公平。无论从社会主义中国的人民群众观还是纳税人观点来看,负有人民托付或公共委托责任的政府舞弊或不作为实际上就是对民众最大的不公,绩效审计对政府尤其是关键官员工作运行绩效的重视本身就是追求公平的重要体现;另外,民众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更重要的公平原则要在不同阶层的民众之间体现。对此,政府绩效审计应该重点关注相应层级的政府机关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增长方式不科学、收入分配不均衡等系列问题解决和处理的态度和效果,力争推进彻底的公平。

二、政府绩效审计的实际效用

相对于过去的传统政府审计模式,政府绩效审计有其独特的优势,其传播和推行对改进政府管理、推动社会公平、促进经济转型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是改进政府管理。绩效审计要求政府的支出必须严格按照合法的程序,有效地利用资源,尽量最大化地产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效益。政府绩效审计的施行不仅给舞弊分子敲响了更强警钟,也让混日子熬资历的官员无地容身,激励了各地政府尤其是县级机关的斗志和激情,提高了他们主导政府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改变了地方政府的形象。

二是推动社会公平。如上所言,绩效审计的核心价值之一是公平。在实践层面,绩效审计的开展在民生、环保、支农等方面的确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民众对审计人员的态度也大为改观。对此,XXX县的农民XX在拿到足额专项支农资金后绝口称赞县审计局的员工真正是维护百姓利益的好卫士。

三是促进经济转型。在绩效审计的督促和压力之下,部分政府官员及基层工作人员一改过去的惰性和贪婪,开创思维推动各方面绩效的产生和最大化。对于以市、县级为代表的政府机关而言,既要明显产生绩效又要尽量保证公平就必须推动经济转型,从纵容先富人群污染环境、激化收入差距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变到结合地方情况发展知识密集型、人力密集型及资源密集型等各种产业错位和谐结合及集群发展,共同健康持续发展的路子。

三、政府绩效审计的局限和问题

虽然,政府绩效审计在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转型和发展等方面均发挥了重大作用,但距离社会要求、人民期望和业内期待还有一定差距,潜在地表露了绩效审计本身的局限和问题。对此,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绩效和公平的和谐结合在实践层面难以确切落实。如上所言,政府绩效审计的两大核心价值在于绩效和公平,不能同时实现这两种价值绩效审计就等于失去了精髓。问题是,绩效和公平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在抽象的学理上有融汇贯通的统一性,在实践层面却很难切实协调统一。比如,面对经济发展的决策时,是倾向于民众发展劳动力密集但可能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产业还是发展知识密集、利于生态建设但可能暂时造成部分人失业的产业?二者之间的选择是很难的,绩效审计也是很难评估和确

认的。

二是绩效评价标准不明确瓦解了绩效审计工作的实效。其实,如上所言的难以评估和确认背后还有一种困境就是难以确定绩效评价标准。传统合规审计的衡量标准是国家政权明确厘定的法律、各级政府或单位制定的规程和一些业内规则,而绩效审计除了这些外,还需要根据经济、社会、民生、环保、农业等方面的情况及最佳实务厘定可供参考的标准。因为其本身的复杂性,还应该形成丰富的绩效评价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绩效评估计划制定、开展程序、追究机制等在内的绩效审计理论体系。可惜的是,因为绩效评估标准的缺位,系统的理论体系只能是雾里看花,严重影响了绩效审计工作的

实效。

三是审计部门有限的独立性难以确保绩效审计工作的彻底实施。虽然,企业内审是由政府审计分流出去的,但如因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分离具有更彻底的独立性。反观政府审计,本级审计机关隶属于本级政府,审计人员的升迁和任命受到地方政府的制约,审计工作的开展更依仗地方政府的财政拨付。在这种情况下,审计部门与其审计主体——各级政府之间存在休戚相关的关系,不具备iia定义“审计”概念时强调的独立性,在实践层面容易受到各种干扰,难以保证客观性,更难以确保对政府运作有严格要求的绩效审计工作的彻底实施。

四、推动政府绩效审计本土化的思考

关于绩效审计的思考篇2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132-01

一、制定绩效审计准则的迫切要求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政府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开始,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分别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等要求。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并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和科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近几年,财政部门分别出台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和《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对开展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目标、内容、管理程序、指标体系和阶段性任务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已经成为实现国家良治、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石和重要保证作用的必然要求。审计署在“十一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指出,要着力构建绩效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在“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刘家义审计长在2015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要把财政审计的着力点放到促进提高公共资金绩效上来。

尽管如此,当前我国绩效审计总体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规范和值得全面推广的操作指南,更没有一套作为开展绩效审计业务依据的审计准则。2010年7月,审计署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国家审计准则),适用于审计机关开展的各项审计业务。该国家审计准则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基本程序和流程作了系统规范,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和很强的操作性。但对绩效审计而言,其在审计依据、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范围、审计处理和审计报告的编制等方面与传统审计有很大区别,因此,现行国家审计准则有很多方面不适合绩效审计工作程序,不便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遵循。为进一步规范绩效审计活动,提高绩效审计质量,我国亟需制定一部统一、规范、易于操作的绩效审计准则。

二、制定绩效审计准则的原则

(一)绩效审计准则应符合审计法律法规的要求

尽管我国目前没有一套完整的绩效审计法律规范,但绩效审计准则应以《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及《国务院加强审计工作意见》为准绳,绩效审计工作不能偏离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

(二)绩效审计准则应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和规范

应在充分研究国际组织和先进国家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绩效审计准则,以便我们少走弯路并在国际上得到认可。

(三)绩效审计准则应易于操作

绩效审计准则要具有可操作性,易于理解、易于实施、简便易行,合理控制成本,能满足横向与纵向分析研究需要。

(四)绩效审计准则要在我国现有国家审计准则基础上进行构建

要充分考虑我国现有国家审计准则,并从绩效审计实务出发,按照统一、效率、符合实际原则,把绩效审计准则与国家审计准则有机结合。

三、绩效审计准则基本框架要素的设计

在现行国家审计准则的基础上,通用部分依据或适当修改调整原有准则,特殊业务单独设立具体条款或制定审计指南。

与国家审计准则一样,绩效审计准则也分为七章,即总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附则。以下我们只对不同于国家审计准则的部分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其他部分按照国家审计准则规定执行。

(一)总则部分

在被审计单位和审计机关的责任及工作目标中增加“提高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等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推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等内容,明确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具体内容。

(二)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部分

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方面,增加“根据需要,绩效审计工作可委托专家、中介机构等第三方实施。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当对第三方组织参与绩效审计的工作进行规范,并指导其开展工作”的内容。

(三)审计计划部分

绩效审计项目选择应充分考虑重要性和代表性,对社会关注、老百姓关心,有明显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的项目应优先纳入绩效审计计划。审计机关应建立绩效审计项目库,以信息化方法分类排序,逐个安排审计。同时审计计划制定还要充分考虑项目审计难度、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和审计成本问题。

(四)审计实施部分

1.审计实施方案制定

一要高度重视审前调查工作,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和审计项目基本情况;二要明确绩效审计目标,包括项目预期产出、预期效果、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满意程度等;三要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包括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等。

2.绩效审计证据

绩效审计证据收集要坚持科学规范、标准统一、分级分类、绩效相关的原则,对每项审计证据从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规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鉴别。

(五)审计报告部分

1.绩效审计评价依据

绩效审计评价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财务会计资料,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申请预算时提出的绩效目标及其他相关材料等。

2.绩效审计报告编写

绩效审计报告应当反映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确定及沟通过程等重要信息;绩效审计报告反映问题除进行相应的审计处理外,还应当侧重从绩效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定性;绩效审计报告应当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上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

关于绩效审计的思考篇3

1、法制环境不适应

其主要表现,一是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不健全,运行规则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相当普遍,信息不真实、不对称的情况比较严重;二是资源配置、管理、利用是否合理、有效、科学的规则不明确,政府责任不清、职责不明、目标不定位,绩效管理还处于自发、半自发状态,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形成,审计难以考量和评价;三是法律授权不明确,虽然规定审计机关要对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但非常笼统,而且仅指财政财务收支,对资源环境、政府效能等均未授权,同时,对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的权力、责任和义务也未明确。

2、技术方法不适应

近年来,虽然也总结研究了一些现代审计技术方法,如内部控制测评技术与方法、审计抽样技术与方法、审计取证和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技术与方法、审计报告编制技术与方法、舞弊审计技术与方法,尤其是审计信息化的快速推进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总体上看,就全国而言,主要还是传统的查帐,审计调查的方法、系统分析的方法、审计抽样等方法运用还很差,审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很不平衡。

3、绩效审计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技术

由于评价对象的不同,审计职业界不能为绩效审计提供一个统一的方法和技术。审计人员在绩效审计中可以灵活地选择与被审计事项相适应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审计。例如高速公路系统可以用实地检查的办法,确定高速路的状态和维护系统是否有效;而保健、福利、教育、公共安全等部门,却很少能运用精确的衡量手段,审计人员必须更多地采用政治的、经济的、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衡量。绩效审计方法和技术的不统一,给审计人员提供了自由选择的余地,也使审计的风险加大,给审计证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绩效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更高的素质

绩效审计需要多样化和创新的方法,需要多学科的知识。传统的财务审计人员视野相对狭窄,缺乏评价政府工作绩效的意识、知识及技术技能。审计人员在开展绩效审计时需具备相应的独立性和胜任能力。这里的胜任能力除了传统财务审计所要求的胜任能力的含义外,还要求审计人员具有不同于一般的政府工作人员的才能和更加专门的专业知识,能够深刻地理解政府审计工作,在评议政府业绩时形成深刻而中肯的判断。开展绩效审计的政府审计机关因此需要储备许多专业的人才,包括经济学、社会科学、法律、财会与工程方面的人才等。

二、开展绩效审计的具体对策

1、增强开展绩效审计的意识

这就是审计工作者无论是审计实务还是理论研究,都必须增强依法独立、宏观全局、求真务实、探索创新的意识。依法独立进行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本质特征,失去了独立性,国家审计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所以,无论是财务审计还是绩效审计都必须坚持。宏观全局就是在审计中必须立足全局,树立“大局、大势、大策”的观点,要用辨证、系统、科学、发展的眼光审视审计事项,例如审计一个项目,要从这个全局看项目,修一条路、一座桥,不仅要审核投入产出,更要分析对生态环境、生活质量的影响。求真务实就是对每个审计事项,无论涉及到任何环节,已产生和将会产生任何客观后果,都必须弄个水落石出,客观公正地分析反映。探索创新就是要大胆借鉴,大胆实践,不能等靠要,不要怕失败。国外绩效审计搞了几十年也无固定模式,国外也是从失败中发展起来的。如澳大利亚1980年审计邮盟柜台服务的管理,历时4年,花了35万澳元,因审计范围不明确而不得不放弃;1983年审计国防部,因“审计意见缺乏相关性,分析拙劣,建议肤浅”而遭到强烈指责。同时要加强理论研究。理论是实践的总结,行动的先导。一定要紧跟实践的脉搏,既要介绍借鉴国外的做法和理论成果,更要总结研究我国实践的经验,形成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理论。

关于绩效审计的思考篇4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工作格局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审计工作,深化绩效管理,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和机关科室建设,努力构建“审计成本低、法制意识强、管理绩效高、服务品质优”的机关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审计机关建设的新路子。

(二)目标任务:建设以高素质机关干部队伍为基础,以现代公共管理理念为导向,以先进管理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实现可持续创新发展的高绩效机关。

(三)工作格局: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根本,以强化机关科室建设为重点,以增强法制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核心,以深化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为关键,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审计文化建设为基础,全方位推进创建高绩效机关工作。

二、突出工作重点,深入推进高绩效审计机关建设

(一)抓好教育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深入开展学习型审计机关创建活动,打造“学习型团队”。在全局开展创建“学习型科室”活动,围绕工作加强学习,推动工作创新学习,积极营造一种“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机制和氛围。建立规范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干部培训制度,加强对机关干部的政治理论、宏观经济知识、mpa核心课程和业务技能的学习培训。特别是结合审计发展需要,强化计算机审计、效益审计、审计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的学习,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审计干部的实践锻炼,努力培养学习型干部和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展“好信息、好公文、好调研论文”评比活动,在机关内部形成善思敏行、勤政乐学的浓厚氛围。

(二)抓好科室建设,造就优秀科长队伍。以市委表彰的2011年度的优秀科室、优秀科长为榜样,积极开展“争创先进科室,争当优秀科长”活动,切实抓好思想、能力、制度和作风建设。从积极培育“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依法审计、争创一流”的机关精神入手,把“为民护财”机关品牌作为机关建设的基础。组织评选优秀科长和先进科室,举办“争做优秀科长”大讨论,继续开展“优秀工作成果”、“优秀审计经验”、“优秀审计项目”评选等活动,积极营造“见贤思齐、互帮互助、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从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强化科学管理、营造和谐环境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大科室建设力度,着力提高科室的执行能力,有效激活科室的积极性和工作活力,同时在局机关形成一个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局机关的整体凝聚力,全面促进审计工作整体监督效能的提高。

(三)抓好廉政建设,打造优良审计作风。继续深入落实《关于实行全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意见》、《严格执行审计纪律的规定》和《关于严格落实禁酒令的规定》,不断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深入抓好党风廉政教育,坚持“一岗双责”,进一步落实审计公示、审计回访等制度。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搞好日常廉政作风监督检查,加强与审计对象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协调,发挥好“审、帮、促”作用。以贯彻实施修订后的《审计法》、《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契机,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不当责任追究制度,积极打造法治、廉洁、文明、和谐的审计环境。

(四)抓好规范化建设,建立高效机关运行机制。注重借鉴发达国家政府管理再造经验和持续成功大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推行现代化管理。

1、突出抓好审计业务管理、计划管理和审计质量控制,不断规范审计行为,全力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引入和施行以绩效管理为主,兼容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绩效。

2、推动绩效管理向每个科室、每一名机关干部延伸。结合工作职责和分工,抓好《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的落实,将目标绩效考核落实到科室、个人,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评先树优等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日常监控、半年分析、年终考评,实施动态考核,建立起科学、规范、简便、快捷的机关管理运行机制。

3、优化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调整原有组织架构和审计工作运行结构,完善工作规则,再造内部工作流程。围绕提高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明确机关公文流程和审计工作主要环节及工作时限流程,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分管领导和科室,细分到个人。

4、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科学、民主、法治、服务、公开、效率、监督、考核等原则,全面梳理规范规章制度,逐步形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良好局面。

(五)加强审计文化建设,锤炼审计精神。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审计监督在整个公共财政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但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对于审计机关而言,塑造何种审计文化、倡导何种审计理念、遵循何种行为规范、形成何种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审计人员应具有何种精神境界和表现出何种工作作风,将决定审计工作能否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能否有效地发挥独特的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为此,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基础,以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以履行审计职能为特色,进一步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反映在审计文化形态上。大力弘扬敬业、奉献、拼搏、开拓、自律的审计精神,用敬业的精神超越自我,用奉献的精神陶冶情操,用拼搏的精神激励斗志,用开拓的精神催人奋进,用自律的精神净化心灵。树立“以人为本、道德为先”的工作理念,不断加强机关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通过积极的教育引导,把“三个正确对待”落实到每个机关干部的实际行动上。“三个正确对待”即“正确对待领导,多做些换位思考;正确对待同事,多学别人的长处;正确对待自己,多找个人的不足”。

(六)加强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提高审计工作效能。构建现代化的网络平台,改进传统办公和审计模式,打破时空限制,提高审计机关依法审计能力,提升执法水平,是改革和创新审计工作方式的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局机关办公自动化建设步伐,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应用,以“工作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信息数字化、流程网络化、办公无纸化”为目标,扩大和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全面推行0a办公系统与ao审计实施系统交互应用,发挥好审计系统业务网的功能,进一步推进审计工作创新,同时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审计管理和质量控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审计机关效能。以信息技术强化目标管理,进一步优化绩效考核,通过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和督促检查制度,调动各科室和全体审计干部应用0a办公系统与ao审计实施系统开展审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建立健全组织,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创建高绩效机关工作的组织领导,局成立创建高绩效机关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

关于绩效审计的思考篇5

一、基层人民银行开展内部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第一,绩效审计是完善各级人民银行审计体系、对现有审计方式的有效补充。在现有内审方式上:全面审计、离任审计、专项审计、后续审计,业务核查等,当前又重点发展了履职审计,但这些仅局限于合规性和合法性的鉴定。绩效审计正是从评判工作绩效的角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单位、部门或岗位的工作业绩和效能进行鉴证,做出客观评价,提出相关建议,并将业务风险防控作为评价监督的重点,把风险防控的关口前移到业绩评价中,从而增强内审的监督控制和服务功能。

第二,绩效审计是对人民银行离任审计的有效补充。虽然过去几年各级内审部门开展了大量的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监督成效,但“先离任、后审计”造成了监督的滞后性,影响了审计效果。绩效审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单位一把手或部门负责人进行鉴证、评价,将关口前移,加大对领导干部履行业务职责情况的审计力度,促进人民银行干部监督工作的开展,全面提高人民银行履行各项职责的能力。

第三,绩效审计是适应绩效考核,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为确保有效履行人民银行职责,人民银行正在实施绩效考核办法,上级行对下级行、上级行专业部门对下级行的专业部门进行考核,并且与工资、奖惩挂钩。实行基层人民银行内部绩效审计,可以较为准确地对各单位、部门乃至每个人的工作业绩、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做出评价。

第四,绩效审计是履行干部监督的重要手段。目前选拔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基本是实行民主测评、笔试、面试为主的选拔任用机制,缺少对应聘者工作业绩和效率的考核认定环节。绩效审计就是在审计内容上围绕工作业绩、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对领导干部的工作绩效优劣进行重点检查和综合评价,从而为干部队伍的正确调配使用提供依据,进一步完备考察考核干部体系的内容,有利于提高中央银行选拔任用干部的水平。

二、现阶段基层人民银行开展内部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第一,思想观念难转变。在人民银行内部,尤其是基层行对绩效审计知之甚少,内审人员由于长期从事合规性审计,在开展绩效审计时难免存在思维定式,习惯于查错纠弊,不能跳出就事论事的传统审计思维模式的束缚。

第二,审计效果难体现。由于内审部门直接服从和服务于本行行长,因此从事绩效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行长的开明程度或某种需要,使得审计的实际效果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之目前内部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还没有作为考核、评价与使用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与被审计对象的任免奖惩相关度较低,这也使得审计效果大打折扣。

第三,评价标准难确定。评价标准是内审人员衡量、评价审计对象绩效的标准和尺度,是做出内部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的重要依据。但目前人行总行尚未制定出台人民银行统一的绩效审计准则和操作规程,使得内审人员在开展每一个审计项目时,都必须与被审计对象进行充分的沟通协商,寻求公认的评价标准,这极大地影响了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第四,人员素质难匹配。开展绩效审计,要求内审人员“识宏观、善分析”,不仅懂财务、审计业务,而且要熟悉法律法规、工程技术、经济决策和行政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对内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但从现状看,基层人民银行现有审计人员基本上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差。

第五,理论准备不充分。目前人民银行开展绩效审计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大多数内审人员还没有绩效审计的感性认识,更谈不上进行实证研究,特别是对开展绩效审计的方法、审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审计报告的撰写等缺乏研究学习。

三、人民银行开展内部绩效审计的对策

第一,明确审计目标,把握审计方向。明确审计目标是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基础,也是控制审计质量的源头,是整个审计工作中的第一道工序。绩效审计是对审计对象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综合评价,主要目标有:一是促进审计对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管理,实现从管理中要效益;二是发现薄弱环节,预防业务风险,杜绝重大业务差错;三是实现部门人财物资源的优化配置;四是理顺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加强创新,完善绩效审计程序。完善内审程序,严格按程序办事,是绩效审计工作实践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现场和非现场审计程序和审计过程中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准确掌握审计资源,根据审计队伍中的知识结构、实践经验和业务能力进行资源合理配置;二是务必做好审计前期的调查研究工作,明确和把握审计对象有哪些业务特点和工作流程,哪些内容和项目是重点,期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三是建立审计对象档案,实时掌握被审计对象的有关情况,建立数据库,并做好对数据的分析与预见,避免审计的随意性;四是创建可行的滚动式审计工作流程,根据审计的进展情况和审计中发现的新情况、新内容对评价指标进行适当修正调整,使之更加完善全面,实现审计工作的循环滚动管理。

关于绩效审计的思考篇6

关键词:绩效审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级审计机关对绩效审计越来越重视,近年来,按照审计署的要求,各地围绕建立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思路,对绩效审计工作进行了有益尝试。尤其是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由于其影响面广、受群众关心程度高,在绩效审计方面更加受到重视。

一、绩效审计的概念及发展

绩效审计,是独立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和人们认知的共同标准,对财政资金使用单位履行公共责任,配置、管理、利用经济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进行的审查、考量、分析和评价。绩效审计是在被审计单位经济事项合规、合法基础上,将审计的重心放在经济型、效率性、效果性的评价上。其目的在于通过绩效审计发现政府的不经济、低效率、无效果行为,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高效、持续发展,促进政府更好的履行经济公共职责。自2002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提出“积极探索开展绩效审计”的要求以来,地方审计机关也将绩效审计更多的纳入审计工作内容,开始了对绩效审计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现阶段,审计机关通常对社会关注度高、使用财政资金等公共资源数量大、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审计项目,专门开展绩效审计。而对政府性建设资金进行绩效审计,是开展较多的绩效审计类型。

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对建设项目立项的决策绩效审计

建设项目立项的决策情况审计,首先要检查立项论证情况,通过广泛的审计调查,取得绩效审计不可或缺的管理性、技术性和民意性等方面的评价资料。进而看立项是否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否完整,论证是否充分,立项的条件是否具备,有没有脱离本地实际发展规律而盲目上项目的情况;其次,检查申报程序是否有虚假立项、充分申报等问题。在项目概算方面,主要对其经济性进行审计,审查项目是否经过科学论证,重点关注概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有无高估、冒算、虚列,投资回报率的确定是否有合理依据。在项目招投标方面,招投标文件是否健全、合规,招投标程序是否公开、公正、透明。

(二)对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完成和运行使用情况审计

在绩效审计中,不仅要对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进行审计,还要通过对建设完成的资产管理运行使用效果进行重点审计。在项目建设方面,从合规性出发,审核项目的审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是否履行了项目质量管理,建设过程中追加变更等的手续是否齐全、合规。工程物资采购是否按设计进行,有无盲目采购造成损失浪费的行为。在项目竣工后,从总体上审查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配套施舍是否到位,竣工验收程序是否合法,验收的结果是否真实等。同时,对建设形成的资产管理使用是否建立了有效措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等。

(三)对建设项目投入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审计。

政府建设项目的资金的使用情况是决定资金效率的关键。主要审查项目包括:使用过程中项目执行单位是否按规定的用途和范围对资金进行专项管理,是否存在滞留、截留、挪用及虚报、冒领等情况。检查资金使用过程是否存在随意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规模和成本等资金浪费的现象。同时对项目投入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成本、税金、收入也要进行重点分析,由于建设项目运行的年限一般比较长,运行风险较高,应注意各种不确定因素对成本费用、税金和收入的影响。

(四)对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审计和评价

对建设项目的绩效审计最终是为了反映和评价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后要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审计和评价,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建设项目回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轨道上来。

三、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绩效审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慎重选择审计项目,把好“立项”关。

绩效审计项目的选择,应突出宏观性、超前性和针对性,要以财政投入大、群众关心、政府关注、社会影响大的政府项目作为审计重点。而且根据审计署8号令建立审计项目库的要求,审计机关还可以将绩效审计备选项目纳入项目库,做好充分酝酿准备,再确立审计项目。

(二)合理利用外部力量,尽量采取全过程跟踪审计。

绩效审计建设项目,特别是涉及民生的项目,需要深入到基层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在审计中,从项目的申报立项、资金拨付及使用到项目完成竣工决算的全过程,有很多建设领域专业性较强的问题需要相关行业的专家做出判断,目前审计机关的人员配备现状很难实现。因此可以将审计工作的某些环节剥离出来,实施组织中介专业技术人员和有深入基层调研经验人员参与,也是很好的选择。

(三)善用绩效评价指标,使审计结果更明晰。

在绩效审计的评价中,经常出现概括性较强、不直观,甚至晦涩的语言表述,往往导致审计结果和审计建议不可用。因此,善于运用绩效评价指标也有助于审计成果的实现,如:在项目执行绩效评价中,可以运用资金运用率、资金节约率、项目进度比率来反映项目建设的效率情况;在项目完工绩效评价中,可以运用项目质量合格率、财政贡献率、群众收益率和社会满意度来反映建设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前审计长李金华曾指出:“效益审计是更高层次的审计目标,是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积极有效地开展投资绩效审计,不仅是审计部门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客观要求所决定的。审计人要发挥财政审计大格局宗旨,把握切入点、关注点,发挥创造力,勇于在实践中探索绩效审计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伍建华.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思路[J].中国审计.2013.07.

关于绩效审计的思考篇7

一、科技经费投入绩效内部审计作用研究现状

(一)科技经费监督研究当前科技经费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多头管理,科技经费监督也是集权与分权并存。如,美国科研管理机构不统一,经费分配方式多达五种,由国会总审计署和各科研主管部门的总监察长办公室来进行监督。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科技经费监督的体系与美国的情况相近。基于委托和博弈理论分析,我国的科技经费投入存在市场失灵,应由立法、财政和审计机构进行预算监督(王文岩,2005)。完善科技经费监督体系,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应从监管理念、监管机制、绩效评估、人员培训四个方面来着力(周忠民,2010)。作为中国特色之一,纪检、监察尤其是审计部门,是司法监督之外的主要的科技经费监督力量。

(二)内部审计与绩效关系研究一是关于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作用。iia在1999年内部审计的定义中,明确指出内部审计旨在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andrew等(2003)在内部审计专著中就指出了以价值增值为代表的研究新机遇;以walker等(2005)为代表的案例研究和Leung等(2004)为代表的调查研究,以及其他大量的实证研究,都对内部审计所带来的价值增值进行了验证。内部控制等与审计有关的因素带来增值(张涛,2008);内部审计从传统的监督,发展为确认和咨询,并明确其功能为价值增值(高文进,刘介星;2011);王守海、杨亚军(2009)借助“内部审计质量”概念,运用类似DeFondetal(.2002)的审计费用模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有助于减少审计费用。李凤华(2007)则考察了管理内部审计在价值链中的价值增值功能,认为其实现形式是合理保证和咨询。二是内部审计的免疫作用。审计是评价公共受托责任的重要机制,包括受托财务责任、尤其是受托管理责任,这是审计免疫作用的理论基础。审计免疫作用的方式(或内在职能)体现为预防、揭示和抵御。黄震和孙小鸿(2010)把免疫作用的研究引入到内部审计领域,当更多地考虑风险时,内部审计的预防作用更为突出。张淑贞和孙文刚(2011)认为内部审计免疫作用受观念、法制、环境、工作模式和审计方法的制约;林晓平和叶雪芳(2010)则总结出内部审计的预防、监视、自稳和修复等四大免疫作用,并形成由“内控机制、风险预警、持续监督”等构成的免疫系统。

(三)内部审计增值的量化评价研究理论上,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能通过绩效评估来发现,并进行量化,目前主流的做法是借助内部审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评价指标的构建。wSalbrech(t1988)提出三个标准(数量、质量、反馈),归纳出23个决定因素;Ziegenfuss(2000)从1997年iia网络调查中提出的84个指标中,精炼出最重要的25个指标。柳秋红和林翰(2007)利用平衡计分卡模型,提出了四维度指标;孙青霞和韩传模(2010)运用aHp方法,构建出分为3层的35个指标体系。二是评价工作的实施。Roth(2000)认为审后调查、客户访谈和数量指标一样能够确认内部审计的增值;ahlawat和Lowe(2004)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揭示了内部审计内置与外包两种工作模式间的显著绩效差异,代表了内部审计增值量化研究的新趋势。卢益群(2004)通过比较,研究了七种主要的内部审计增值评价方法及其组合运用;赵红英(2005)研究了内部评价、外部评价两种实施形式;陈伟(2011)研究了网络审计环境下的四步骤绩效评价方法。

(四)研究趋势国内外学者在科技经费监督、内部审计促进组织绩效方面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也容易看出,针对内部审计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研究中,在一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1)影响科技投入绩效的关键“逆向”因素的析出和作用机理的研究。传统的科研绩效评价更关注影响绩效的正向因素,而忽视“逆向”因素,从而忽视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破坏性力量。(2)科技投入绩效评估中内部审计促进作用的研究。从审计过程与审计评价两个层次,考察内部审计在科技投入绩效中的增值和免疫作用。(3)以科技投入绩效为目标的内部审计执行机制的研究。通过系统的制度设计来实现科技经费的绩效目标,是解决科技经费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关键问题。这无论对构建相关理论还是指导审计实务,都是相当迫切的。

二、科技经费投入绩效内部审计作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影响科技投入绩效的关键因素、相互协调的机制以及作用机理研究科技的投入产出有自身的规律。科技投入包括资金、人力和财力等硬件的投入以及科技政策、经济与税收政策等软件的投入,具有确定性。而科技产出则在数量、质量、时间甚至预期等方面都具有不确定性。对科技经费的运用、管理和必要的监督、考核,能促进科技投入决策的科学性并合理保证其使用符合投入目的。不同阶段和特点下的科研绩效管理工作,需要相互协调。内部审计的作用机理可参考图1。(1)科技投入决策与预算监督。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由不同的职能部门来分配和实施,但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预算,分别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而投入的方向受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竞争性的资源分配(实际上是依据同行评议的结果)的影响。企业科技投入中的非财政资金部分,则受国家政策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影响。不同投入方式的预算监督如何协调,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作用机理如何,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2)科技产出与科技经费使用监督。科技产出能够间接地反映科技投入的效果,科技经费使用情况则直接决定科研绩效。在各种科技经费监督方式中,只有内部审计最贴近监督对象,能够在经费使用过程中发现、纠正影响科研绩效的各种问题。(3)科技产出不确定下的协调机制。导致科技产出不确定性的原因,一是科学活动过程的跳跃性,难以事先设计;二是从产出的表现形式看,有易于计量的(如产出的数量等);也有不容易计量的(如产出的质量、增加的知识存量、对观念和文明进程的影响等)。内部审计准则关于利用专家工作的制度设计,能够天然地协调这些不确定性,得出有说服力的评价结果。(4)信息不对称性下的协调机制。科技活动本身是复杂而“神秘”的,这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假象。内部审计通过“嵌入式”的观察甚至参与,容易克服因信息不对称性带来的困难。可见,内部审计是最具有协调能力的基础性关键因素,既能克服预算投入和预算支出两条线带来的协调难度,又能克服因科技产出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所带来的协调方面的困扰。

(二)基于内部审计过程的科技投入绩效研究和基于内部审计评价的科技投入绩效研究内部审计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作用产生于审计过程和审计评价两个阶段,要分别加以考虑。同时,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值作用和免疫作用两种具体的方式,将会与两个阶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其中,内部审计过程对科技投入绩效的促进作用具有决定性。(1)基于内部审计过程的科技投入绩效研究。内部审计过程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事前审计具有预防作用,事中审计具有控制和纠错作用,事后审计具有减损和惩戒作用。因此,内部审计过程对科技投入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直接。研究的任务之一,是要通过理论分析、情景分析和调查研究,确定内部审计过程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作用机理,通过概念界定对其中的主要因素进行定格处理,并借助相关指标加以量化。(2)基于内部审计评价的科技投入绩效研究。内部审计评价能够促进科研绩效,但不能完全代替绩效评价。在实践中,内部审计评价主要针对真实性、合规性、效率性、资产安全完整性、内控状况等总体性内容。内部审计评价的方法有定性评价(如经验判断、调查询问等)、定量方法(如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总量分析与差量分析、比率分析与趋势分析等)。研究的任务,是研究内部审计评价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机制,并借助指标进行量化的反映。(3)构建考虑内部审计促进作用的科技投入绩效综合评估模型。通过文献分析对科研评估模型进行梳理,对涉及的评估指标进行分析判断;结合内部审计过程和内部审计评价分析中的量化指标,研究其与传统科研绩效评价指标结合的可能性;再借助调查问卷等研究手段,收集实务界的意见,得到初步的指标样本总体并进行初次分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样本进行筛选、降维和重分类,并确定各层、各指标间的权重关系,最终构建出反映内部审计促进作用的科技投入绩效综合评估模型。为克服指标获取过程中的主观性与数理工具处理时的过度强调客观性之间的矛盾,可以考虑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综合模型进行验证。关于科技投入绩效综合评估模型中内部审计贡献度的析出,有两种算法。一是经验算法。利用调研数据,统计出目标年度中内部审计挽回的经济损失占科技经费投入的比例,计算结果视为内部审计贡献度的下限。二是理论算法。运用差异评估模型(Dem),计算出综合评估模型与传统评估模型评估结果之差,来单独考察内部审计的作用,计算的结果视为内部审计贡献度的上限。

(三)以科技投入绩效为目标的内部审计执行机制研究研究以科技投入绩效为目标的内部审计执行机制,实际上是应用研究,目的是解决科技经费内部审计实务中的关键技术和制度问题。本部分的研究工作,需要同时考虑协调机制问题。(1)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模式。实践中的内部审计工作模式主要有委托外审和自执行。在科研经费审计中,自执行又分为审签与审计两种模式,其中审计模式中还可以再委托外审。在考虑科技投入绩效目标时,应该使用既有模式还是进行模式创新,也是要解决的问题。(2)考察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单位或科研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科技产出绩效更是与内部控制密切相关。如何针对科研活动中的关键节点,设计符合科技投入绩效目标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研究任务之一。在审计实务中,则是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总体的考察。(3)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内部审计的增值和免疫作用,集中体现在对威胁科技投入绩效目标的风险的“先知先觉”中。因此,构建科研项目的风险预警体系,是实现内部审计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研究任务。(4)持续的过程监督。在风险预警的基础上,内部审计最终能否达成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目标,依靠的是持续不懈的日常审计监督。这涉及到科技经费使用的跟踪审计问题,以及发现违规、违纪等问题后的处理机制问题,这都要在研究中加以解决。(5)内部审计成果的科学利用。无论是内部审计过程还是内部审计评价,都会产生审计成果。合理利用审计成果,对进一步促进科技投入绩效具有重要的经验指导意义,甚至有推广普及作用。在绩效目标下,如何科学合理利用内部审计的成果,不仅是内部审计促进科技经费投入绩效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科技经费审计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

三、科技经费投入绩效内部审计作用研究方法

(一)总体技术路线内部审计促进科技经费投入绩效研究应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思路,在文献分析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考虑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分析科技投入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再通过影响因素之间的协调机制来提出内部审计在全部关键因素中所具有的基础性作用。然后运用理论分析、情景分析、博弈分析、调查研究和数理模型构建等研究方法,对内部审计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机制进行研究。整体思路可参考图2。

关于绩效审计的思考篇8

关键词:审计评价;内容;行政企事业;经济责任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对指导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是基础,评价是关键。

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现状

(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缺乏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

当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依据不充分,评价标准笼统,过于格式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及各省、自治区审计机关所发的文件等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大多都是从几个大的方面做了规定,相应出台了评价指标,但尚待细化,评价标准问题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个难点。另外审计报告文本非标准化,多数情况由审计人员根据自身素质,结合审计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如果属任中审计,各项经济状况正在进行,执行结果的优与劣还未见分晓,审计部门此时对事项评价具有一定的风险和难度。

(二)审计评价内容不明确

目前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评价内容过于全面化。如:肯定责任人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对成绩、问题、分析的全面评价实质上避重就轻的评价,不利于审计目标的实现;有的把被审计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也写入审计报告,增加审计评价的难度,加大了审计风险。

(三)审计评价超出审计范围

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不是全部手段。因此,审计对被审计者的评价,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从经济责任的有关内容进行。但在实践中有的审计报告总要考虑全面评价被审计者的功过是非,从而超越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及相关的经济活动范围,把不属于经济责任评价的内容写入审计报告,比如:“在任职期间,被评为先进文明单位,获某项一等奖”等等。有些内容事项缺乏相应的取证资料佐证,有的不加以分析查证照抄被审计单位年终总结报告或被审计者述职报告有关内容来评价,使审计评价脱离了“经济责任”范畴,增加了审计风险。

(四)经济责任审计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涉及领域广,给审计评价带来一定困难

经济责任审计中包含了财务、法纪、效益以及社会等方面的责任内容,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概念,涉及如党政机关预算执行、专项资金、固定资产投资、资源环保、工商及金融企业等诸多领域,实际上包含了所有目前审计的类别,与之前分为财政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等有很大区别,不同领域的评价标准不同,审计实践中某些领域的审计评价经常会存在“无规可循、无法可依”或审计人员难以掌握的专业性知识的情况,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只能依靠经验判断,审计出来很多问题,主要是依赖于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而对于审计中所发现问题性质的认定及其责任的界定往往形成审计风险。

(五)审计人员的素质影响审计评价质量

经济责任审计强调“审事议人”,既要审查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又要评价责任人的经济责任,把对“人”的监督与对“事”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审计的内容更多,范围更广,难度更大,审计评价往往抓不住要害,深度不足广度不够,难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质量。

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质量,削弱了审计的作用,增大了审计风险。

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把握的原则、方式、内在规律和基本要领

(一)把握主要原则

一是把握与时俱进的原则。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特别是进入“十二五”战略发展期,我国确定了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新目标、新政策,需要各级领导干部适应新形势,促进各项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快速发展,要求审计机关时刻把握新形势,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基调符合时代气息。

二是把握主题主线的原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开展经济责任评价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大格局。

三是把握实事求是原则。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行业广泛、对象多样、职责多元化。需要审计机关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中,对众多审计对象进行逐一了解、逐人分析,并注重从现象挖掘本质。

四是把握客观公正原则。进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既要肯定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工作成效,也要揭示履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背景、成因、类型,谨慎做出领导干部担负经济责任的结论。

(二)采取多种结合方法

一是采用群众评价与领导班子评价有机结合方法。通过召开本系统、本单位领导班子和群众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掌握被审计评价对象在民主决策、科学实施、取得成果等方面发挥实际作用。通过从群众到领导班子两个视点认知评价对象,为保障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针对性强、准确度高提供第一手基础素材。

二是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方法。在通过多条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基础上,对评价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定性判断,是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中枢环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定量分析,从账、表、凭证等有关资料中提取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梳理,得出定量评价结论。通过定性与定量两个层面进行相互验证、印证和佐证,增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实际效力。

三是采用常态评价与动态评价有机结合方法。在内容评价上以财务管理状况、决策实施情况做为常规性评价选项,同时结合形势演进不断注入新的评价内容。

(三)把握内在规律

一是把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集成性。现在构成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要素较多,既有决策评价要素又有成果评价要素;既有管理评价要素也有发展评价要素;既有内控制度管理评价要素还有党风廉政建设评价要素。需要将这些要素有机叠加,才能构成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综合体系。

二是把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递进性。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掌握决策制定是实施评价的源头起端。决策是领导布局和驾驭工作的总纲,是领导干部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掌握领导干部酝酿决策、推敲决策、出台决策的过程,通过掌握决策制定环节,才能依次渐进地了解和掌握决策实施进展、决策运用效果及深入挖掘领导干部思想内涵。这种逐步深入、持续深化的经济责任评价更好地体现出先表后里的评价走向。

三是把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各要素之间的内在依存性。进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要掌握各评价要素间的依存联系。只有掌握认定工作政绩才能做出正面肯定性的评价;只有查找出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才能对担负的经济责任进行客观准确性的认定。因此,紧密把握评价要素之间的相关依存和前因后果,是搞好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重要保障。

(四)把握基本要领

一是把握评价内容与评价对象的对应性。各级领导干部处于不同的领导环节和工作层面,思考工作方式、驾驭工作视角都有很大区别。因此,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着力点要与被审计单位领导层面相互对应。如对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评价,评价的内容就应具有宏观性、全局性、区域性的特征,避免评价语言微观化、单一化,影响评价的实际效果。而对各行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就应针对性强、具体化明显,防止评价抽象不具体、空论不实际。真正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符合领导干部的工作层级、符合行业的发展特点、符合领导干部的履职要求。

二是把握换位思考的角色转换性。作为审计人员在评价被审计对象时应该把自我融入到具体的领导角色中去,才能更好把握评价对象、体悟评价对象内心世界,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节奏,防止评价过低、过高、过偏等倾向。

三是把握评价范围的恰当性。在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时,有的审计组把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工作总结或述职报告整篇幅“搬进”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部分,这种简单“拿来主义”的做法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缺少严肃性,出现了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范围界定不清和把握不准的情况。因此,应切实把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范围,对各类数据及相关素材进行加工、归集,并按经济责任审计要求进行取舍,再逐句、逐段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语言的表述。

三、对策和思考

(一)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等规定,使评价具有操作性强的法定依据

建议尽快出台与《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两个规定》等相配套的实施细则或操作指南,同时,探索建立、出台对重点领域的审计评价体系,不断完善,逐渐形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指标规定,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才能确保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二)切实深化审计内容,实现审计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对领导干部进行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审计评价的同时,要综合考虑有关的主要经济发展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经济决策、内控制度等情况和领导干部遵守财经纪律及个人廉洁自律等情况所处于的水平,从而深化审计评价的内容,改变以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主要围绕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描述性展开,笼统评价的弊病,对组织部门考察干部更具参考价值,从而提高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和地位。既要关注重大经济决策是否遵循规定的程序,又要着重关注决策效果如何,如深化对重点建设项目、重点资金及惠民项目的实施效果审计。

(三)循序渐进,积极探索绩效审计

一是在年初制定的审计项目中,根据不同审计对象如部门、企业单位,选择政府管理、资源运用、财政收支和投资等具有代表性的被审计单位,探索绩效审计。

二是把握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要求,实施审计时突出重点,开展重点内容的绩效审计。如涉及民生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重大资金、特殊政策具备实施绩效审计条件的,实施绩效审计。通过绩效审计分析评价项目的科学性、经济性、效益性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是加强对审计项目总结。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分析绩效评价的不足。逐步建立和完善绩效审计的方法和评价体系,推进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有效结合。

(四)科学把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重点

应当从以下二方面入手。一是围绕“经济决策”进行审计评价。经济决策是领导干部权力运行、职责履行中最重要的内容,尤其是那些重要经济决策,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往往较大,决策失误往往造成重大损失浪费,因此必须把对经济决策审计作为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予以关注。二是应围绕“绩效”进行评价。绩效评价是对经济决策、内控制度执行、资金管理使用绩效等方面作出评价。因此在开展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应着重关注被审计单位绩效情况。在作出绩效评价时,既要考虑被审计领导有形的政绩(显绩),更关注无形的、长远的政绩(潜绩)。通过对绩效分析和评价,有利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自身发展。

(五)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进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既是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鉴定也是对审计机关干部素质的测试。为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审计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一是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思维敏锐力。讲政治、讲党性和讲责任是审计机关进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思想定位,是搞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首要条件。

二是以科学的审计理念指导审计实践。把绩效审计理念贯穿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将绩效评价作为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的组成部分,在关注真实合法性问题的同时,关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三是强化培训,增强专业技术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着力培养复合性人才,用现代审计技术和理念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质量。

四是优化审计小组,实现审计人员的全面提高。在经济责任审计组人员的配备上,要充分考虑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专业特点,在配强力量时要实现专业互补,优势互补,使审计人员的能力建设与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科学评价的要求相适应,从而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于绩效审计的思考篇9

一、绩效审计的概念及应用方法

建设银行绩效审计是和建设银行的绩效管理相联系的。绩效管理是使建设银行经营管理各个层面在持续交流过程中,能够为本行持续创造价值做出可预见和可评价贡献的一套程序,它是综合管理组织和雇员绩效的系统。绩效管理的目的是组织者、管理者和员工在有效的资源内创造价值最大化。

(一)绩效审计的概念

绩效审计是对这个程序或系统运行的状况和结果进行评价,也就是说,绩效审计是指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一个组织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提出改进建议,促进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独立性监督活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是绩效审计的三个要素,经济性是指以最低费用取得一定质量的资源,简单地说就是支出是否节约;效率性是指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包括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者是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简单地说就是支出是否讲究效率;效果性是指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简单地说就是是否达到目标。由于三者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均为e,故绩效审计又称“三e审计”。

(二)绩效审计的几种应用方法

绩效审计的原理与传统审计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搜集某一经济活动及其相关陈述事项的数据,与既定标准相比较,将结论传递给有关各方的一个系统的过程。与传统审计不同的是,绩效审计目前尚没有严格的审计准则可供遵循,同时它又吸收了管理咨询中专业分析的合理成分。因此,绩效审计在审计和评价过程中除了运用传统审计中广泛使用的审阅、观察、计算等技术和方法以外,还运用了访谈和数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并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辅助审计。以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就如何利用非现场审计、指标体系分析、开放式访谈、敏感性分析、相对费效比分析等方法为绩效审计服务进行阐述。

1、运用非现场审计做好绩效审计的审前准备

开展绩效审计,运用非现场审计方法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尤其重要。其中有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利用非现场系统和总帐查询系统等,查找和卸载审计对象的基础数据,进行前期的数据分析加工;二是积极利用非现场二期系统,组织定制为绩效审计服务的审计模型,在非现场阶段查找被审行绩效创造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比如:在考察被审行经济活动时,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所付利息是否经济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审计人员可以事先在非现场阶段构建“高息支付”疑点审计模型,运用非现场系统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首先对所属期间的利息支出进行总帐查询,筛选支出额较高的记录;其次采取总帐关联查询,并将当期利息支出与存款发生额进行回归分析,产生相应的异常;再次直接对存款付息率指标进行多期比较查询,筛选出过高或者过低的记录。总而言之,通过利用非现场系统,对被审行的绩效状况以及其影响因素做出初步判断,为现场审计提供线索、指明方向。这样审计人员能够在进驻现场后迅速进入状态,现场审计工作能够明确以“透过账面数字分析其背后深层次原因”为核心展开,以期起到事半功倍的收效。

2、运用指标体系进行较为准确的定量分析

全面、准确分析调查对象经营绩效状况,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尤其重要。在现阶段,结合建设银行的业务特点,可以围绕经营管理活动的“三性”,设置具体包括总量指标等四类指标的指标体系:一是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指标,结合近年来建设银行综合考评情况和Kpi指标,进一步细化为经营利润、账面利润、营业收入、中间业务收入、营业支出、资产规模、负债总量等总量指标;二是以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运用杜邦分析法分解派生形成营业利润率、资产利用率,再延伸至费用利润率、总成本率、收入成本率、人均利润、人均存款、点均存款等效率指标;三是以贷款收益率和存款付息率为核心指标,同时考虑利息实收率、存贷款利差率、不良贷款率、不良资产率、信贷资产内部损失率等指标而设置的质量指标;四是以生息资产占比为核心指标,同时由资产负债比、资本性占用占生息资产比例、备付率等指标构成的结构指标。以上四类指标,分别从总量、结构等不同角度,围绕效率性、效果性、经济性等多方面衡量和定量分析了一个行全面经营管理的绩效状况。因此,指标体系分析方法是开展绩效审计的一个重要方法,关键是如何能够紧随经营管理步伐不断调整,设置较为完善的、切合业务发展实际的指标体系。

3、绩效审计要现场运用开放式访谈和参与式审计

访谈是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方法。绩效审计尤其要注重访谈方法的运用,并且力求做到从组长、主审到每一位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高层、中层、基层员工的全方位、多角度、无障碍的开放式访谈。如果说指标体系分析方法的运用能够给审计人员提供被审行的量和面上的总体印象,那么如何挖掘指标背后的经营管理亮点与不足、如何挖掘影响被审行经营绩效的创造因素和毁灭因素,开放式访谈尤其关键。在充分的审前准备和指标体系的指引下,审计人员结合自己的专业判断,按照审计对象不同层级掌握了解信息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列出访谈提纲,有的放矢,进行充分的沟通和探讨。当前建设银行上下对经营绩效都非常关注,绝大部分员工对本行的今后发展和提高绩效都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充分汲取不同的看法与见解,能够使审计思路更加开阔,审计结论亦更有保障。

同时,必须对被审行实行参与式审计。在整个绩效审计过程中努力与被审对象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分析错误和问题的实际及潜在影响,一起探讨改进的可行性和应采取的措施,通过开展绩效审计,充当经营管理人员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完成所负经济责任的参谋和助手。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过国外先进经验。美国百事可乐公司在开展公司内部绩效审计时采取的是问题导向型的参与式审计方式,鼓励被审部门的人员参与审计并提出所关心的问题,共同分析其影响和原因以及今后的改进措施。审计人员在编写审计报告时使用正面而非责难性的措辞,对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指明可改进的机会,不简单地予以暴露;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不同需要提出不同的审计报告。这种新型的审计方式改善了与审计对象的关系,能够增强绩效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和建设性。

4、敏感性分析法是绩效审计后期资料分析加工的重要环节

目前,建设银行建立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激励机制,作为绩效审计,对于经济增加值的分析研究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尝试运用

敏感性分析方法,建立主要影响因素与经济增加值之间的敏感性分析模型,能够帮助找出影响经营绩效的核心因素,指出今后提高绩效的具体发展方向。例如:以被审行某一年末的各项业务指标为基础数据,来测算各主要指标的敏感系数。敏感系数是反映敏感程度的指标,即经济增加值变动百分比与各因素变动百分比的比值。确立模型后,分别测算当有效贷款、存款、中间业务、贴现业务增加1%,以现金回收和呆账核销形式压缩不良资产1%时,处置1%抵债资产,按核定人均人力费用和点均业务管理费标准每减少一名员工和撤并一个低产网点,每压缩1%的资本性占用等等带来的经济增加值变化额以及其变动百分比。通过计算和比较上述因素对经济增加值变化的敏感系数,找出调查对象敏感性最强的因素、次之以及较小的因素,以帮助被审行确定目前的重点工作、次重点工作和一般性工作。

此外,利用敏感性分析原理,还可以来分析具体产品对经济增加值的贡献度。以存款为例,将主要的存款产品与经济增加值的变动关系具体列示存款产品对经济增加值贡献度分析表如下:

存款产品对经济增加值贡献度分析表计量单位:元

产品测算金额假定利率内部资金价格利息支出(-)资金价值(+)税负成本利润经济资本计入系数经济资本经济资本回报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率

1234=1*2(+/-)5=1*3(+/-)67=4+5-689=1*810=9*11%11=7*67%-1012=11/1

活期100000.72%2.52%-72252180000120.601.21%

定期一年100002.25%2.52%-2252522700018.090.18%

定期二年100002.7%2.52%-270252-18000-12.06-0.12%

从上表可以一目了然看出各类存款产品对于经济增加值的贡献程度。通过敏感性分析,审计人员可以结合审计对象所处经济环境、政策导向以及其自身的经营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利于被审行下一步提升经营绩效的营销产品方向和工作重点,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5、运用相对费效比法评价审计对象资源投入的效率性

相对费效比分析方法,主要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评价审计对象的财务管理和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所谓相对费效比,系指在剔除审计对象所辖机构之间的不可比因素之后,根据机构的相对产量占比(含存款、贷款的增量和存量占比或所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等)与机构总投入成本占比(含人力、非人力费用)计算出的比值,即相对费效比=产出占比/投入占比。相对费效比大于1,即表明平均一个单位的投入能够带来超过平均数的产出,费效比越高,其产出效能越高,同时亦表明对其投入相对不足;其上级行费用分配还未能做到向高产机构倾斜,财务资源在机构间的配置还有待进一步优化。需要注意的是:运用相对费效比分析方法在计算产出比值时,需要确定一定的存贷款比例权数和增量占比与存量占比之间的权数。笔者认为,宜根据审计前期了解情况,结合实际经营管理状况灵活掌握。比如对于贷款权限集中度高的行,则其所辖机构贷款无论增量与存量占比可确定相对较小比重,存款占比相对较高。同时,在目前的经济增加值管理理念下,存、贷款的增量占比宜确定较大权重,相应的存、贷款存量宜确定较小占比。

二、建设银行开展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众所周知,建设银行改制上市后的经营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不断提高经营绩效,增加股东和战略投资者财富。作为目标定位是“增加价值及改进组织的营运”的建设银行内部审计,应该顺应国际内部审计发展潮流,及时进行审计工作业务流程的再造和审计领域的拓宽,推行绩效审计,以适应建设银行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促进建设银行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努力实现审计价值的最大化。

(一)推行绩效审计是实现内部审计职能和体现内部审计价值的重要途径

内部审计是以改善经营管理,增加企业价值为目的的。目前建设银行所进行的各项审计,大多数都可归于合规性审计,无法实现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而绩效审计恰恰是从银行营运的效果、效率和经济性出发,揭露影响其效益、效果和效率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管理性问题,提出可行的审计建议,促进企业完善机制,强化管理,规范经营,防范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增加企业价值。通过绩效审计,内部审计的防范风险、促进管理和增加价值的职能得以同步实现。

(二)推行绩效审计是建设银行实现开放式审计的一个有效途径

当前建设银行全行上下牢固树立价值最大化理念,基本形成“人人讲经济增加值,事事讲经济资本约束”的有利局面。作为在董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必须以建设银行的全局观念和开放的心态关注和跟随业务发展,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评价和建设职能。因此,进一步拓宽审计领域,以价值理念为指导,推行以经营绩效为核心评价指标的绩效审计,是努力保持与建设银行改革发展同步,促进全行规范经营、防范风险和提升价值的必要途径。

(三)建设银行推行绩效审计有其自身有利条件

1.推行绩效审计的可能性。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建设银行基层机构逐步转变为政策的完全执行者,重大的经营决策权限已经相对集中至总行、一级分行和二级分行,这样审计的重点目标和对象相对集中,使得对其的绩效审计成为可能。

2.推行绩效审计的依据性。建设银行近年来确立的价值管理两个核心机制,即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和效益约束机制、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评价和薪酬激励机制,使得推行绩效审计有据可依。

3.推行绩效审计的基础性。建设银行历年来实施的全面业务审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财务决算审计等审计项目都涉及绩效审计的相关内容,因此各级审计机构和人员已经具备一些绩效审计的相关经验,为今后推行绩效审计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基础。

三、对建设银行探索实施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现阶段建设银行开展绩效审计,要从本行的实际出发,立足于实际,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李金华审计长在2004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积极推进效益审计的实践,要从实际出发,分层次进行探索,同时要突出重点。笔者认为,建设银行推行绩效审计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牢固树立价值管理和增值型审计的审计理念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颁发关于内部审计的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新定义明确向我们发出了警示:现代内部审计以增加企业的价值和改进企业的运作为目的。绩效审计已经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因此,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在全行尤其是在全审计系统要按照价值管理理念,让绩效审计等增值型审计方式深入人心。要推动全体审计人员提高对绩效审计的认识,创新思路,大胆探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大局出发,积极跟进建设银行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的进程,探索具有建设银行特色的绩效审计模式。

(二)以审计调查的方式逐步探索和推进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家商业银行也均没有进行绩效审计的先例,取得被审计人的认可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现阶段建议采取审计调查的方式,认真组织试点,为绩效审计的全面开展摸索方法、积累经验。在试点过程中,首先从各个业务单元出发,选择某一或数个业务单元开展绩效审计,是为“点”;然后,逐步扩大到某一机构单元,选择其经营管理活动整体作为绩效审计对象,是为“面”,由点到面层级推进。同时从实施时间上看,绩效审计分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事前审计侧重研究性和预测性等内容,事中审计主要是动态审计,事后审计则是总结性审计。与事前、事中绩效审计相比,事后审计政策性要求相对较低、审计标准较易取得、审计风险相对较小,因此在现阶段从事后绩效审计着手,逐步过渡到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并举方式,更有利于我行开展绩效审计的探索。

(三)绩效审计报告必须是集建设性与风险性于一体的审计报告

众所周知,审计的最终成果集中体现在审计报告上。尤其是在当前绩效审计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有一个逐步被认同的阶段,因此审计报告如何能够为管理层接受并为审计对象的改善经营管理发挥最大作用是审计人员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以为,在现阶段绩效审计报告应该充分体现其建设性与风险性。首先,作为参与式审计,绩效审计的成果表述必须体现建设性,集中体现出:以价值管理为理念,以评价职能为主,以监督、鉴证职能为辅;审计结论和建议的指导性,而非强制性;为达到审计目标,审计结论和建议应该与被审计单位协商。同时,绩效审计报告必须高度关注其自身的风险性,具体表现在:审计结论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不符以及由于审计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符,引起审计建议的执行导致严重损失与后果。因此在实施绩效审计的全过程,审计人员必须高度关注审计风险,审计报告撰写尤其在提出审计建议时,指出建议改进什么,而非建议如何改进等。

(四)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是开展绩效审计的首要条件

在当前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建设银行业务发展快速变化,推行绩效审计,为银行经营管理业务提供参与式审计服务,内审人员的素质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强化审计人员培训,全方位提升人员素质。

1.加强对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知识的培训。如建设银行股改和上市后的管理模式、财务会计制度等,使审计人员能迅速抓住关键点,根据相关资料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和评价。

2.实时跟进业务发展,强化新业务、新产品的学习。上市后建设银行新业务、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作为处于后台的审计人员必须紧随前台业务发展,补充和更新自身知识和业务储备,才有资格和能力去做审计。

3.加强绩效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的研讨培训。目前商业银行绩效审计还没有完整的切实可行的一套审计技术和方法,因此可以成立专业团队,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绩效审计和调查分析机构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与建设银行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逐步探讨形成具有建设银行特色的绩效审计技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黄杰,“美国效绩审计的发展与思考”,《审计研究》,2005年4月。

2.刘奋强、李大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经济效益审计”,《中国内部审计》,2006年1月。

3.蒋燕军,“关于开展绩效审计的思考与实践”,《财会通讯》,2004年12月。

4.《价值最大化和经济增加值》中国建设银行计划财务部2007年6月。

5.邵燕杰,“中国商业银行引入eVa理念初探”,《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6年3月。

6.辛金国,“内部审计如何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湖北审计》,2002年6月。

7.张德坤,“审计研究逻辑起点的二元选择”,《湖北审计》,1998年3月。

8.邢俊芳,陈华,周传华,《最新国外绩效审计》,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3年。

关于绩效审计的思考篇10

1.1环境绩效审计应用的必要性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经济有效的使用环境资源,以尽可能低的环境成本实现既定的生产目标或绩效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可以从2个方面进行价值的创造:一方面,是“开源”,即积极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另一个方面,则是“节流”,即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成本的核算中,环境成本正在逐渐地占据一席之地。如果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可以在不增加环境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产出或环境绩效水平,即是说存在着更为理想的环境资源的使用方式。我国的企业在当代的发展中逐渐趋于细化与专门化,致使我国的企业在本时生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变,即出现了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小微企业层次,打破了之前国有企业及大中型企业独占鳌头的市场分层。而在这些所有的企业当中,有较多的企业目前尚不具备进行环境绩效审计的条件或尚未意识到进行环境绩效审计的重要性。这为环境绩效审计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1.2环境绩效审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意义

环境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应用前景非常的广阔,因而,对其进行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在理论方面。

在国际上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体系在各国的应用中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与拓展,在我国企业中的广泛运用相信也可以进一步丰富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

1.2.2在企业的发展方面。

有利于我国企业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我国企业的环境标准与国际接轨。在我国企业对外贸易的过程中,经常遭遇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国际标准,即“绿色壁垒”。在此形势下,我国必须加快建立绿色的环境保护体系大力增加绿色产品的比重才能更好地适应国际上的贸易及出口标准,使我国的贸易不断保持良性的增长。而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就非常需要环境绩效审计的监督,通过环境绩效审计的科学程序可以建立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企业形态的环境保护体系。

1.2.3在环境保护方面。

环境保护一直是我国着重强调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方面,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国公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保护好有限的环境资源实现环境的友好、和谐、可持续发展是造福全人类的必须常抓不懈的努力方向之一。而良好的环境系统的建立离不开企业、政府、国家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环境绩效审计的相关系统有利于国家及时关注环境投资状况;有利于政府监督环境保护工作;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履行环境保护职责。

2中国环境绩效审计的主要问题

2.1中国的环境绩效审计现状

我国涉及环境绩效审计的法律、规定、制度很少,而主要的审计方向指向环境审计与绩效审计,对于两者相交叉的环境绩效的定义与实施程序的界定并不详细。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绩效审计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个独立专门化的系统,在实施其相关的审计程序时则主要注重于有关环境方面的专项基金或政府下拨的资金的财务审计,以及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标准及环境立法的合规性审计,对于真正意义上的环境绩效审计的执行显然与其他的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而从大的政策层面来看,我国的环境绩效审计关注的更多的是环境方面所下拨的资金的财务审计,即资金使用的合理、合法性。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政府环境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甚至于有关全球性环境问题达成的国际公约等方面的关注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环境绩效审计本身所具备的监督与参加政策制定的功能尚未被充分地发挥。故而,我国的环境绩效审计必须由原本的财务性审计、合规性审计向绩效审计的方向进行过渡。从法律法规层面来看,我国现有的有关环境问题审计中可以依据的政策措施还较少,只有部分环境问题的监督环节可以做到“有法可依”,如:iS9001标准、向企业征收的排污费等。而对于政策的监督、环境问题的解决与遏止等方面则无法发挥环境绩效审计原本所具备的导向功能。同时,在我国现今大量出现的企业发展浪潮中,真正能够负担并愿意进行环境绩效审计的企业还比较少,这也反过来影响到了环境绩效审计的普及与发展。

2.2中国企业中环境绩效审计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环境绩效审计在企业中的实行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2.2.1政府与政策层面。

地方政府往往注重经济利益,忽视环境绩效准则,在吸引企业投资时往往会开出环境及经济方面均有利于企业获益的条件,这就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往往不能承担好企业的社会责任,走入一个“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特别是在较为偏远的三线、四线城市,对于企业的投产准入门槛往往会较一线、二线城市低很多,这就造成了一些已经在一线、二线城市中被证明具有高污染的企业向偏远地区转移的现象,这样的后果往往是环境污染的继续扩大。而在国家的政策制定中,对于环境绩效审计的提及度也很低,造成了环境绩效审计缺乏适合中国现状的标准,环境绩效审计执行中常常会出现“无凭无据”的尴尬;我国是拥有着较大国土面积的国家之一,各地发展状况、环境状况、气候条件等均各不相同,在政策的制定中也难以使环境绩效审计方面的政策达到普适性的效果。

2.2.2立法与司法层面。

我国现有的规范环境利用方面的法律较少,大部分的环境方面的法律集中于环境污染过程中的处罚方面,对于一些倡导性的立法及导向型的立法还较少;在司法方面,主要体现为司法机构不明确:在进行对企业的环境问题的司法裁决中,有权对该方面进行司法的机构较多,常常造成有问题时找不到相应的司法机构,而在平时的企业税收征收中又有重复征税的情况,使得真正执法的司法机构公信度下降。

2.2.3企业层面。

①企业环保意识有待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往往重视可以计算的经济利益,对长期或间接的环境效益颇为不屑,甚至认为环保支出就只是意味着加重企业的成本负担,所以企业很难重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就间接的造成了环境绩效审计不被重视的现象;②企业只机械地遵守排污达标率、废弃物回收利用率、投入的污染治理费用等定量指标,对于与国家政策的配合、环境绩效审计报告的公开等信息建设方面关注较少,不利于企业间形成环境资源间的良性竞争,也不利于企业中环境绩效审计的全面评价;③企业较重视对于其内部的环境绩效评估,在考量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及公众对于企业的评价及满意度等方面就略显不足了;④企业应用的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估指标单一或过多,在进行环境绩效审计时,应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环境绩效评估体系,不应采用单一的指标或者关联性弱、不成体系的过多指标,这样既浪费了资源也不利于企业对其进行参考。

3环境绩效审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发展条件

3.1企业及社会意识层面的重视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道必须提高企业及全社会对于环境绩效审计的重视程度。我国政府长期倡导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倡对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尽可能使我国有限的环境资源造福尽可能多的人群。环境绩效审计成为一个固定的成本核算环节,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好的思路,也能够更好地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如何利用我国广大的社会成员促进环境绩效审计发展也是一个漫长的意识建立过程。要使广大公民意识到环境绩效审计的重要性就需要企业加强对外的环境绩效审计的信息的公布与公民的意见的反馈的收集工作,并将环境绩效审计前后的成果进行及时的公开,做好与公民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工作。从另一层面来讲,环境绩效审计也能够为评价相关企业提供另一个参考标准及思路。

3.2政府政策及立法方面的改善

现今我国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发展生产,对于企业的大部分政策导向都是减轻企业的负担,放宽对于企业的发展限制。以上述案例为代表,大部分的地方政府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寄予了厚望,对于企业可能带来的有损当地环境利益的行为则不够重视。立法方面,我国环境方面基本的法律有待进一步细化,应当考虑在以往的环境法律法规中加入与环境相关的方面的法律准则,使环境绩效审计有法可依、执行得当、并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3环境绩效审计行业自身应予改进的条件

3.3.1环境绩效审计标准的规范化。

我国正在运行的环境绩效审计标准不够切实有效,规范化的制定一套适合我国企业情况并被我国业内人士普遍认同的环境绩效审计标准是十分必要的。①应保证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客观全面,能够尽可能多的覆盖我国的企业类型。同时,应将环境绩效审计标准的构建同企业的成本及效益相关联,坚持使一些主观性评价指标具体化、制度化,再在实践中对其进行优化。②在环境绩效审计执行过程中应考虑跨部门的联动及多项指标复合使用从而减小环境绩效审计风险。通过跨部门的合作更易达成环境绩效审计的目标,也可以形成部门间相互的制约机制,但是为了避免“九龙治水”的现象还应将环境绩效审计标准进行细分,最终划归到各个负责部门,使各部门各司其职,保证环境绩效审计标准的落实。

3.3.2从业人员的规范。

从业人员的规范可以从2个方面进行开展:①规范环境绩效审计行业的从业标准。从业标准又可以细分为2个部分:一是其从业资格的规范即从业的基本知识及技能的考核,在这个方面应当加强准入考核,保证环境绩效审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二是已经从事环境绩效审计的人员及机构的层级认证方面,应当公布相关的从业评级标准,并申请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核和认可,构建起积极良性的机构及人员间的竞争机制,促进环境绩效审计市场的调节功能的发挥。②从事环境绩效审计的人员应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人员不与企业涉及企业内部的利益。在这个方面应当进一步加强企业与环境绩效审计机构间的互相监督。不牵涉企业利益的机构更能客观的对企业的环境给予规范的评价,也更能合理的监督企业履行其应负担的社会责任,也更能为企业提供合理的节约环境成本的计划。这对于环境绩效审计机构和企业都是较为双赢的状态。

3.3.3环境绩效审计市场自身的调节。

国家应该对环境绩效审计市场的竞争机制予以开发,改变一味的监管过死的措施,允许更多灵活的环境绩效审计机构形式运行,制定相关的免税等优惠政策鼓励环境绩效审计市场的充分及繁荣发展。

3.3.4环境绩效审计执行过程的监督。

①从企业方面来看,应该加强对环境绩效审计的审计报告的公开,及时的公开环境绩效审计报告,一方面,有利于政府及机关对企业的环境绩效审计状况进行把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面对社会的舆论监督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公共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②从宏观方面看,国家应该进一步完善立法监督机制,积极开展环保部门与环境绩效审计部门的联合审计工作,考虑抽取一部分环境审计工作由国家专门部门负责或者由通过国家认定的专门机构负责,建立起对于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长期奖惩的机制,更好的促进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执行。尽可能多的加入在环境绩效审计工作中进行国家、公众、机构、企业的四方参与,改变事后监督的习惯性思维,促进环境绩效审计工作更为公正有效。③从环境绩效审计的相关专业方面看,还应当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制度、会计审核、统计工作,在同环境绩效审计联动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好的助力于环境绩效工作的开展。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