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饮食文化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2:34

地方饮食文化研究篇1

姚伟钧、刘朴兵、鞠明库所著《中国饮食典籍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正是针对中国饮食史研究领域遇到的这一具体问题,秉承“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文献学传统,完整、详尽、细致地梳理了中国自原始社会至清代几乎所有关于饮食的文献和无文字的饮食资料,对于后世学人查找、搜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资料、考镜中国饮食文化发展源流,都大有裨益。其他较为重要的著作还有陈诏《中国馔食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王赛时《中华千年饮食》(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王仁湘《珍馐玉馔:古代饮食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李曦《中国饮食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华国梁《中国饮食文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朱永和《中国饮食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张征雁《昨日盛宴: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赵荣光《饮食文化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王子辉《中华饮食文化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姚伟钧《中国饮食礼俗与文化史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邱庞同《饮食杂俎———中国饮食烹饪研究》(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周芬娜《饮馔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龚鹏程《饮馔丛谈》(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版)、周海鸥《食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中华书局2013年版)等。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饮食文化专题史》(四种,含上述姚伟钧等著《中国饮食典籍史》)、俞为洁《中国食料史》、瞿明安等《中国饮食娱乐史》、张景明等《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这套丛书,从四个侧面完整梳理了中国饮食文化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对把握中国饮食文明演进规律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二是更加注重断代饮食史和不同时期饮食文化的比较研究,这方面的代表著作有:高启安著《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该书通过对敦煌文献和敦煌石窟壁画中大量饮食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结合传统史料中的饮食资料及现今河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饮食现象,分别从食物原料、饮食结构、饮食加工具、餐饮具、食物品种和名称、宴饮活动等方面揭示了唐五代时期敦煌饮食文化。刘朴兵著《唐宋饮食文化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该书以中原地区为考察中心,对唐宋两代的食品、饮品、饮食业、饮食习俗、饮食文化交流、饮食思想等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发现唐宋饮食文化有着许多显著的差异。唐代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胡化”色彩,而宋代饮食文化的“胡化”色彩则大大减弱。唐代饮食文化显得豪迈粗犷,宋代饮食文化则显得细腻精致。唐代饮食文化的贵族化色彩显著,宋代饮食文化的平民化色彩突出。唐代饮食文化的发展基本上局限于自然经济的范畴,而宋代饮食文化中的商品经济因素则显著增多。唐宋饮食文化表现出来的这些差异与唐宋社会文化的差异基本上是一致的。唐宋两代的饮食文化也有不少相同或相似的内容,表现出中国饮食文化自身发展的连续性。

这方面其他较为重要的著作还有:王赛时《衣食住行汉唐流风:中国古代生活习俗面面观》(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年版)、王赛时《唐代饮食》(齐鲁书社2003年版)、周新华《稻米部落:河姆渡遗址考古大发现》(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王晓华《吃在民国》(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姚淦铭《先秦饮食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姚伟钧、刘朴兵《清宫饮食养生秘籍》(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周粟《周代饮食文化研究》(吉林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等。三是关于中国饮食具体门类的研究也更加细致深入。我国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历千年而不衰,近年来人们对茶的卫生保健功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饮茶之风日盛,带动了种茶、制茶、销茶的发展,有关茶事的研究也随之日益深入。徐海荣的《中国茶事大典》(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一书规制宏大,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可以说是对以往茶事研究的全面总结,该书的出版对后续的茶事研究将会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关剑平的《茶文化的传播与演变》(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站在文化交流的高度,以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形成、传播为线索,深入细致地论述了茶在中国文化传播史上的重大作用。仲伟民的《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的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该书通过茶叶与鸦片的贸易,揭示了中国茶叶对西方文明的重要影响,并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筷子是中国传统饮食中最重要的器具和汉文化圈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刘云主编《中国箸文化史》(中华书局2006年版)即以“箸”(即筷子)为研究对象,以时代先后顺序为经,以“著”的产生及与其他文化事项的关系为纬,全面深入地阐述了中国的箸文化,论证了筷子在整个中国饮食文化中重要地位和作用。此外,这方面的重要著作还有黄志根《中国茶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韩胜宝《姑苏酒文化》(古吴轩出版社2000年版)、何满子《中国酒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王旭烽《瑞草之国———中华茶文化随笔》(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张平真《中国酿造调味食品文化———酱油食醋篇》(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王从仁《中国茶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朱世英等《中国茶文化大辞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2年版)、方爱平、姚伟钧《中华酒文化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罗启荣等《中国酒文化大观》(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齐士、赵仕祥《中华酒文化史话》(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蓝翔、王剑勤《古今中外筷箸大观》(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周沛云《中华枣文化大观》(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版)、薛党辰、明《辣椒•辣椒菜•辣椒文化》(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韩胜宝《华夏酒文化寻根》(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周文棠《茶道》(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陈益《阳澄湖蟹文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蒋雁峰《中国酒文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姚国坤等《中国茶文化遗迹》(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周新华《调鼎集:中国古代饮食器具文化》(杭州出版社2005年版)、刘枫《茶为国饮》(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李春祥《古典名筵》(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李春祥《饮食器具考》(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韩良露《微醺:品酒的美学与生活》(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袁立泽《饮酒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陈念萱《我的香料之旅》(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等。

二、饮食民俗研究:重心进一步下移

饮食既然是民众生活最基本的内容,那么饮食文化自然也就在民俗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位置。将饮食视作民俗的一种,其涵盖范围便包括了从食材获取到制作方法乃至民俗生活的方方面面,饮食及其相关习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婚丧嫁娶等场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认为:“它(饮食)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而且也因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①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后相继出版、由陈高华、徐吉军主编的《中国风俗通史》》十二卷本,该书作者都是该领域的学术翘首,内容涵盖面十分广泛,包括了饮食、服饰、居住等等,特别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饮食风俗做了细致入微的叙述和考证,可以说是一部以风俗为重心的社会生活史。传统的中国饮食民俗研究,往往将目光圉于中原地区和汉族地区,研究内容也多限于与食物本身有关的事项。新世纪以来,饮食民俗研究在对象和内容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除继续关注传统的食物获取、制作工艺、食品形态、保存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外,还将视野拓展到了与饮食有关的民俗文化的其他分支,出版发行了一大批富有代表性的著作,如姚伟钧、张志云的《楚国饮食与服饰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该书在充分展示春秋战国时期领异标新、惊采绝艳的楚文化这一宏大背景下,以“饮食”和“服饰”两大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事项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整理和展示了春秋时期楚国的自然地理、社会生活、民风民俗,为我国古代民俗研究补充了丰富而重要的内容,也为新世纪的楚学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这方面的其他重要著作还有:姚伟钧等《饮食风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康健、李高峰《中华风俗史———饮食•民居风俗史》(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仲富兰《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服饰•饮食•民居1840-1949》(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邱国珍《中国传统食俗》(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薛理勇《食俗趣话》(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郝铁川《灶王爷•土地爷•城隍爷:中国民间神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陈诏《饮食:民俗文化趣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王仁湘《民以食为天》(济南出版社2004年版)、宣炳善《民间饮食习俗》(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版)。二是区域饮食文化研究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代表著作有: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该书以中古时期的华北地区为限,探讨了中古华北的生存环境、食物原料构成的变化、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烹饪方法与膳食构成、饮料的革命、文人雅士与饮食文化的嬗变等,虽开饮食文化区域化研究之先风,但研究范围仍未跳出中原地区。而熊四智、杜莉的《举箸醉杯思吾蜀:巴蜀饮食文化纵横》(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则将研究目光投射到巴蜀(四川)地区,分别从巴蜀茶文化、巴蜀酒文化、巴蜀肴文化、巴蜀馔文化、巴蜀筵宴文化、巴蜀饮馔人物等六大方面详细论述了四川地区的饮食文化,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非中原地区饮食文化著作。杜莉的《川菜文化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更是一本全面、系统而又精炼地介绍川菜烹饪文化与艺术、技术与科学的教材性著作。长期以来,长江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未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

已有的中国历史文化著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似乎形成了一种定势,认为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唯一“摇篮”,即黄河中心论或中原中心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引起众多学者对长江流域各地区文化形态研究的重视和参与,学界对巴、蜀、楚、吴、越文化及徽州、湖湘、岭南、海派等亚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著述,形成了研究长江文化的热潮。姚伟钧先生所著《长江流域的饮食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就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长江流域饮食文化的著作,也是一部将宏观区域与微观区域饮食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开先河之作。该书从长江流域的地理环境与饮食文化谈起,分门别类地细致记述了长江流域的主食、肉食、蔬菜瓜果业、长江源头的饮食风尚、云南饮食文化、巴蜀饮食文化等内容,全书各部分内容详略安排得当,边叙边议,史论结合,是目前我国研究区域饮食文化的一部重要著作。裴安平、熊建华《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则是以长江流域的代表性农作物———水稻为研究对象,以翔实的考古发掘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深刻揭示了稻作农业得以在长江流域盛行的原因,总结了长江流域稻作农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及其对整个中华文明产生的重大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先民在此活动,他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创造出辉煌璀璨的文明,而食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食文化葱茏丰厚,绵延不绝,王建中等《东北地区食生活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正是以如此广阔的历史发展脉络为背景,以可靠的史料记载为基础,将几千年的东北各民族饮食文化发展状况呈现在读者面前。广东潮汕文化源远流长,潮菜以“口感清新,制作精细,讲究鲜活”为主要特色而闻名于世,经一代又一代名师的传承与创新,形成独特的潮汕饮食文化。张新民《潮州天下:潮州菜系的文化与历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对潮汕的历史文化进行了系统地考证和阐释,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考察潮菜文化与历史,逻辑缜密,想像丰富,文笔优美,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该书的出版,对于弘扬潮汕饮食文化、扩大潮菜乃至潮汕的影响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徐吉军《南宋临安社会生活》(杭州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中也对南宋临安的饮食作了深入、系统的考证、研究,该书利用丰富的历史文献,辅之以考古发掘,还原了一个真实南宋临安的饮食社会,有许多新的重要发现。其他如李维冰、周爱东《扬州食话》(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薛麦喜《黄河文化丛书•民食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翟鸿起《老饕说吃(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刘福兴等《河洛饮食》(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高树田《吃在汴梁:开封饮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杨文华《吃在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张楠《云南吃怪图典》(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承嗣荣《澄江食林(江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梁国楹《齐鲁饮食文化》(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张观达《绍兴饮食文化》(中华书局2004年版)、刘国初《湘菜盛宴》(岳麓书社2005年版)、茅天尧《品味绍兴》(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朱锡彭、陈连生《宣南饮食文化》(华龄出版社2006年版)、姚吉成等《黄河三角洲民间饮食文化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版)、周松芳《岭南饕餮:广东饮膳九章》(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车辐《川菜杂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等都是这一领域较有影响的著作。三是对民族和宗教饮食文化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入,学术著作更加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赵荣光《满汉全席源流考述》(昆仑出版社2003年版),该书详细记述了满族入主中原后,于康熙二十三年颁行“满席—汉席”礼食制度,将满席分制六等,并做为国宴制度一直维系到帝国末期的史实。作者认为:随着朝迁礼席制度的确立,官场酬酢筵式也因之而形成。但官场筵式却不受朝延礼食制度的约束,自由、排场、奢侈是其本特征和演化走向,并且成为整个社会都向往染指的最尊贵宴席,于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满席—汉席”、“满汉席”、“满汉全席”这样三个不同历史形态和阶段的满汉全席文化现象。这一过程,伴随了清帝国由兴盛到衰微直到倾覆的历史,同时也映射了满族文化自十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历时三百余年的发展变化,反映了满族与汉族,乃至整个中国民族文化不断深融博洽的历史大势。李炳泽《多味的餐桌: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以中国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现象———食品的制作、餐具的选择、饮食的特点、进食场面的讲究等为对象,揭示了各民族独特的历史、信仰等文化内涵、展示了各民族之间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张景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对北方游牧民族食生产和食生活以及相关的文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围绕饮食论述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的定位,以及与生态环境、生计方式、政策军略、卫生保健、社会功能、艺术创作等方面的关系,并对饮食文化交流、饮食文化层次性、饮食理论等方面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在研究方法上,应用了最基础的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结合历史文献分析法、跨学科综合分析法,突出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特点。白剑波《清真饮食文化》(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年版),则是从宗教的角度,详尽阐述了伊斯兰教清真饮食文化的形成、特点和文化意义。这方面有影响的著作还有:马德清《凉山彝族饮食文化》(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王子华、汤亚平《彩云深处升起炊烟:云南民族饮食》(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杨胜能《西双版纳傣族美食趣谈》(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韦体吉《广西民族饮食大观》(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刘芝凤《中国土家族民俗与稻作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颜其香《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荟萃》(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李自然《生态文化与人:满族传统饮食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赵净修《纳西饮食文化谱》(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徐南华、刘智斌《云南民族食品》(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版)、黎章春《客家味道———客家饮食文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等。四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对饮食与养生保健关系的关注,被提到了新的高度,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有:王明辉等《古今食养食疗与中国文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年版)、王昕《饮食健康与食品文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史幼波《素食主义》(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顾奎琴《药食传奇:中医保健养生食材精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欧阳英《生机饮食自疗经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罗光乾《饮食养生》(海潮出版社2007年版)、洪尚纲等《对症药膳养生事典》(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版)、鲁永超、潘东潮《寺院素斋》(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王子辉《素食养生谈》(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张文彦、周秀来《再现随园食单》(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等。五是对古代典籍和文学作品中饮食文化因子的研究更加深入、透彻,代表著作有:施连方《饮食•生活•文化:〈西游记〉趣谈》(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年版)、刘殿爵等《齐民要术逐字索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赵萍《水浒中饮食文化》(山东友谊出版社2003年版)、秦一民《〈红楼梦〉饮食谱》(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王子辉《周易与饮食文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闫艳《唐诗食品词语语言与文化之研究》(巴蜀书社2004年版)、苏衍丽《红楼美食》(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矫继忞、蔡同一《易经文化中的饮食养生》(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邵万宽、章国超《〈金瓶梅〉饮食谱》(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葛景春《诗酒风流赋华章:唐诗与酒》(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等。

三、饮食人类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新取向

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单纯从社会生活史和民俗学的角度入手,其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史学和民俗学的视角倾向于将饮食视为族群文化的遗留物,往往将目光锁定于过去,历时地和相对静止地进行研究;其二,史学和民俗学在研究方法上过分倚重文献,较少运用实地调查、参与观察和访谈记录等现代田野调查的方法,在具体的研究中,更是极少运用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科学方法。第三,传统的史学和民俗学研究,缺少对同一饮食文化内部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当代不同饮食文化的共时性比较研究。实际上,西方对饮食文化的关注,一开始就是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角度介入的。饮食文化人类学(饮食民族学)的代表性奠基者是英国社会历史学家约翰•伯内特和法国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他们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食物以及进食的社会与文化意义。在西方,“饮食”在最近三十年已发展成一个真正的时髦话题。①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饮食人类学的研究在西方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知识谱系。20世纪80年代,英国人类学家杰克•古迪根据人类学史上的几个重要流派对饮食的人类学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类,他认为,饮食人类学的研究主要分为三大倾向②:第一个取向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认为,饮食问题并不是单一的生理和社会问题,而是一个综合化的社会生计问题,强调食物的社会化功能及其表述。代表作有理查兹的《北罗得西亚的土地、劳动和食物》等。第二个取向是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希望通过对社会系统中各种对象特性的选择,将它们作为工具性的要素,以寻找所谓的“深层结构“。列维—斯特劳斯在《生食与熟食》、《蜂蜜与烟灰》等著作中构建的“二元对峙”、“分类丛”和“烹饪三角结构”是典型代表。第三个取向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旨在通过对饮食在不同社会、民族、宗教等背景下的结构性研究,发现特定社会的“文化语码”。在这方面,玛丽•道格拉斯的《洁净与危险》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中国大陆及香港的饮食人类学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也开始有学者采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和方法。但专门从事饮食人类学研究的学者仍为数寥寥,中国饮食人类学研究的贫困,与中国饮食文明的丰裕富足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中国大陆,客观地说,迄今为止,对饮食文化研究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学科定位,官方公布的学科门类中并没有“饮食文化”这一项,饮食文化甚至无法具体挂靠于某一学科专业之下。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陈云飘教授对近二十年来的中国饮食人类学研究概况进行了总结,他认为,中国的饮食人类学研究可分两条路线③:第一条主要是引介西方的饮食人类学理论和著作。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的吴燕和教授在《港式茶餐厅———从全球化的香港饮食文化谈起》(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25)一文中对西方饮食人类学的历史和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他指出,饮食人类学存在两大理论流派:唯心派和唯物派。前者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为玛丽•道格拉斯所发扬光大。这一派理论的核心是从心理结构解释人类饮食行为的基本共同点,说明某些饮食禁忌的源起和固执。后者以马文•哈里斯为代表,从物质文化的实用基础解释民族饮食偏好之谜,分析表面似不合理而却又实用之功的饮食特色和忌讳。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社科院”)的叶舒宪教授是较早将西方饮食人类学成果引介到国内的学者,他先后翻译、出版了《饮食人类学:求解人与文化之谜的新途径》、《圣牛之谜———饮食人类学的个案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和美国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的代表作《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等论文和著作,介绍了饮食人类学唯物派的观点,激发了国内学界对饮食人类学的关注。清华大学的郭于华教授也对美国人类学家尤金•安德森的《中国食物》一书进行了评述,总结了饮食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内容、主要流派以及国内的研究状况。(郭于华:《关于吃的文化人类学思考———评尤金•安德森的《中国食物》,《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5期)。这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是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的《饮食人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二条是从人类学的角度对具体的饮食行为进行探讨和研究。在这方面,云南大学人类学系的瞿明安教授关于中国饮食文化象征理论的系列论文可作代表:《中国饮食文化的象征符号———饮食象征文化的表层结构研究》(《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4期)、《中国饮食象征文化的多义性》(《民间文化旅游研究》1996年第3期)、《中国饮食象征文化的深层结构》(《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3期)、《中国饮食象征文化的思维方式》(《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1期)。瞿明安先生的研究拓展了中国饮食人类学研究的视野,对后来的研究工作颇有启迪作用。其他还有中国人民大学的庄孔韶教授通过对北京“新疆街”饮食风貌的调查研究,探讨不同族群、信仰和阶层在同一社会空间产生的文化互动(庄孔韶:《北京“新疆街”食品文化的时空过程》,《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6期)。此类的代表著作还有赵霖《我们的孩子该怎么吃———食以善人食亦杀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黄国信《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舒瑜《微盐大义:云南诺邓盐业的历史人类学考察》(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肖坤冰《帝国、晋商与茶叶———十九世纪中叶前武夷茶叶在俄罗斯的传播过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等。香港的饮食人类学研究以香港中文大学为阵地,其视野主要集中于全球化影响下的香港地方饮食。代表著作有:谭少薇《港式饮茶与香港人的身份认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张展鸿《客家菜馆与社会变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张展鸿《饮食人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

(二)台湾地区的饮食人类学研究台湾一批卓有成就的人类学家,几乎都涉及过饮食研究领域,李亦园、庄英章、张珣、余光弘、蒋斌、林淑蓉、余舜德、潘英海等在进行传统的民族志研究时或多或少都兼顾了相关的饮食研究,如张珣教授以当归为切入点,结合民族志材料和中医养生理论,从人类学视角分析了女性身体与食物之间的密切联系(张珣:《文化建构性别、身体与食物:以当归为例》,台湾《考古人类学》2007(67))。值得一提的是,以台湾“中华饮食文化基金会”(简称“基金会”)及其出版的《中国饮食文化》(半年刊)为阵地,聚集了一批海内外具有高知名度的学者。比如2003年由基金会组织,在成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饮食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古迪、西敏司、华生、李亦园、乔健、庄英章、金光亿、陈其南、吴燕和、蒋斌、王明珂、谭少薇、彭兆荣、徐新建等就广泛的饮食议题进行了高水平的讨论(梁昭:《中国饮食:多元文化的表征———第八届中国饮食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民俗研究》2004年第1期)。王明珂、徐新建、彭兆荣等学者还围绕着“饮食文化与族群边界”的议题展开了讨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徐新建、王明珂等《饮食文化与族群边界———关于饮食人类学的对话》,《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台湾最新的饮食人类学研究成果还有由陈元朋、姚伟钧执行主编的《台湾美食的文化观察———台湾特色美食的形成缘由与文化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余舜德主编的论文集《体物入微:物与身体感的研究》(台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其中收录了多篇饮食人类学方面的文章,如蔡怡佳的《恩典的滋味:由“芭比的盛宴”谈食物与体悟》、林淑蓉的《食物、味觉与身体感:感知中国侗人的社会世界》、陈元朋的《追求饮食之清———以〈山及清供〉为主体的个案观》等。

(三)海外关于中国饮食的人类学研究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西方学者对中国本土饮食文化也实现了零距离接触。近年来海外汉学界对中国饮食民族志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丰硕,除了西方人类学家以专著形式论述或在著述中兼论中国饮食外,一批海外华人、华侨和华裔学者,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人类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前者的代表性著作有:美国马文•哈里斯的《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叶舒宪、户晓辉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尤金•安德森的《中国食物》(马孆、刘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穆素洁的《中国:糖与社会———农民、技术和世界市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等。后者的代表著作有:旅美学者阎云翔通过剖析中国的麦当劳餐厅,揭示在中国社会各阶层中快餐消费的丰富意义(阎云翔:《汉堡包和社会空间:北京的麦当劳消费》,戴慧思主编:《中国城市的消费革命》(黄菡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芝加哥大学人类学教授冯姝娣(JudithFarquhar)运用人类学、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的方法,从“食”和“色”两方面入手,审视当代中国人“欲望”的变迁。([美]冯姝娣:《饕餮之欲:当代中国的食与色》,郭乙瑶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其他还有: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赵旭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景军《神堂的记忆》(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刘新的《在自我的阴影下》(加利福利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等。

地方饮食文化研究篇2

[关键词]民族地区;饮食文化;旅游产品;体验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8-344-2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地区差异大,文化吸引力强,其中饮食文化更是少数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少数民族地区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就是以饮食文化为核心,并将其与旅游产品开发相结合,形成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挖掘其内涵,探究其开发思路。

一、民族饮食文化特性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因特定的地域环境、经济结构、、民族习俗、文化环境等影响,呈现出民族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多彩、文化烙印深刻的文化特性。饮食文化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族群智慧的体现,它能更深刻地反映少数民族人们对食文化的精神追求。饮食习俗极大地体现了少数民族人们的思维方式、民族特性,也展现了少数民族群众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生活习惯。民族饮食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它所承载的内涵正是其他人了解和体验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最佳选择。

我国少数民族因地域环境、气候、人文历史等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内容。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综合。少数民族饮食物质文化多由饭食、酒、茶三种构成,非物质文化包括饮食方式、饮食习俗、饮食环境等。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与大众饮食文化,也就是汉族饮食文化,最为不同之处在于民族饮食文化中少数民族除了吃饭本身外,还亲身参与歌舞活动中,形成一种自我参与、自我陶醉的文化氛围。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中饭食文化的差异体现在食材种类、制作方式及饮食习俗等的不同。南方少数民族多以稻米和玉米为主食材料,西北少数民族以小麦为主,东北少数民族以稻米和面食为主。我国少数民族人们在长期生活中,自酿酒品,形成各不相同的民族酒文化。另外,除了各民族酿酒工艺及酒品外,还有风格各异的饮酒习俗。茶文化也是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少数民族自古就有对野生茶树的驯化和人工种植的经历。另外,无论是位于西南的茶马古道还是西北的丝绸之路,茶都是少数民族商人进行贸易活动的重要商品。我国少数民族茶文化的形成多与地域环境、气候、饮食结构等密切相关。

二、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概念及内涵

(一)概念

目前,从现有研究资料来看,学者们对于民族旅游产品的相关研究较多。罗明义(1999),陶犁(2002),罗永常(2011),徐红罡等(2004)等从不同角度对民族旅游产品进行研究。另外,也有部分学者对饮食文化旅游产品进行相关研究。史涛(2012),范娇娇(2010),侯福强(2012),谌世龙(2011)林育彬等(2008)等对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进行研究。总体来说,学者们较少关注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研究,因此,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内容对于民族文化旅游业深度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旅游产品是旅游者愿意购买的,能够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包括旅游景观、设施、服务在内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是以民族饮食文化为依托,为满足旅游者需求,使其获得满意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体验,由旅游经营者提供的民族饮食、服务及设施的产品总和。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除展示民族文化外,更重要体现出民族饮食中所蕴藏的深刻文化内涵。

(二)内涵

1、民族饮食文化特性和地域性相结合的产物。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首先是文化的产物,民族饮食所孕育的文化是旅游产品开发的源泉和动力。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一定具有多样的民族饮食文化在其中,其设计开发存在于一定的民族饮食环境中,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产物,还是地域文化的产物。不同地域环境造就不同的民族饮食文化,形成独特的旅游吸引力。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正是民族地域环境和民族饮食文化的有效结合。

2、民族饮食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展现,是旅游产品有形和无形的有机结合。民族饮食文化既有以食物、盛放器皿、设施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也有民族饮食生产工艺、食用方式、食用礼仪、、享用环境文化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借助丰富的民族饮食文化而开发的旅游产品可以是有形的食物等,也可以是无形的产品,包括美食体验、服务、饮食习俗等。

3、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内容不断丰富。传统的民族饮食文化是以少数民族成员生活客观存在为基础,以传统的饮食构成、方式及习俗等文化形式展现,它与民族地区传统生活方式息息相关。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现代文明和大众文化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民族文化变迁的加剧是必然的,原生性的民族饮食文化正在社会进程中不断调整适应,并形成“新的原生性民族饮食文化”。例如,通过民族旅游美食节、民族节庆等形式将饮食文化传统与旅游产品结合,形成新的旅游产品类型。

三、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食”是旅游六要素之一,饮食文化是民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从产品开发来看,民族饮食可以通过对饮食文化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开发旅游产品,使旅游者产生极大吸引力。从旅游者角度来看,品尝民族美食、体验民族饮食文化氛围,才能更加了解和感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并且留下深刻印象。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助于民族饮食塑造和提升饮食形象、旅游形象,甚至成为民族饮食名片。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关键在于饮食文化本身,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饮食制作工艺、理念是开发旅游产品的必要条件。

(一)开发民族饮食文化体验旅游产品。饮食文化体现的是民族饮食居民的生活经历及生活方式,它是民族饮食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只有让旅游者感受和体验到这种文化的存在,旅游者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才更加深刻,甚至于更加真实。如果说民族歌舞、表演及工艺品等会有迎合旅游者的“嫌疑”,那么民族饮食文化一定是一种实际存在、活态的文化内容。让游客在旅行中品尝民族美食,使民族饮食文化与民族饮食文化旅游完美地结合,也将有助于民族饮食文化传统的保留和传承,而且为更好地开发民族饮食文化旅游提供可能。

(二)举办民族美食文化节事活动。通过整合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族饮食文化节事活动。节事活动包括美食旅游节、民族饮食烹饪大赛、美食旅游专项产品、茶文化节、民族食品交易会等等。饮食文化节事活动必须注重凸显主题,更可以和农业、手工业等产业相关联,比如绿色有机农产品,采用工艺精美的传统餐具,展现制作工艺过程等。民族美食节事活动开发更强调游客参与性与体验性。尽管凝视和欣赏能带给游客一定程度的旅游体验,但是参与性旅游体验更能使游客对民族文化形成认同感,从而产生共鸣。像藏族的“雪顿节”等有较强的旅游参与性,也都是较为成功的民族节庆旅游产品。

(三)建设规模较小或私人专属的民族饮食文化博物馆、收藏馆。民族饮食文化博物馆可以开设在村民家中,也可以另外修建。主要用来展示和介绍民族饮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变化过程。展示的实物内容除了饮食文化的食物、酒、茶、原料等,还包括餐具、制作工具、炊具等辅助物品。饮食博物馆中通过解说呈现给旅游者全面的、丰富的、生动的民族饮食文化信息。当然,还可以设计体验场地,让游客实际体验美食制作的全过程,全方位认识民族传统饮食文化,产生美好的旅游体验。在民族饮食文化博物馆里,民族饮食文化不仅是静止橱窗展示艺术,更是立体全方位的艺术展示,从而促使旅游者形成对民族饮食更深更透彻的文化解读。

(四)开发民族美食旅游商品。对部分适宜的民族美食开发为小包装、易携带或者真空的旅游商品,便于旅游者购买携带。例如制作成糖果、糕点、果汁、干货、咸菜、瓶装酒、茶等旅游商品。重视保证适宜的口感,采用先进保鲜技术保鲜,并且重视民族化、特色化和精美化包装,制作成即能自用也能馈赠他人的精美礼品。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提高民族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开发民族美食旅游商品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做好前期市场调研。一方面摸清民族地区各种饮食文化的全部信息,建立资料信息库,再进行筛选,将完全不适合开发为旅游产品的饮食文化列出来。另一方面,对旅游者进行调研,研究旅游者需求,并结合经济、社会、政策环境进行分析,摸清和预测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

二是选择适合的民族饮食作为开发对象。将先前市场调研两方面结合考虑,选择恰当的民族饮食文化作为旅游产品开发对象,制定科学的、有层次的开发策略,最后进行市场推广。还可以对某些具有重量级且内容丰富的民族饮食文化所在的村落申报原生态民族村寨,建立部级、省级、县级等级层次。

三是民族饮食文化旅游商品精品化开发。所谓精品化开发就是要求提高产品附加值,体现在民族饮食文化商品的民族特性、审美、工艺、材质等方面都要提高,而且打造民族品牌,产生品牌效应。

四是重视推广。利用游客口碑效应、互联网、移动终端、传统媒体等进行综合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销售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另一个可以更好地宣传民族饮食文化,让购买体验不再只停留在经济层面,还能够享受美味的同时,加深其民族文化熏陶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度认识。

参考文献:

[1]罗明义.论云南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J].学术探索,1999(2).

[2]陶犁.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J].思想战线,2002,(4).

[3]罗永常.基于体验的民族村寨旅游产品设计――以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村寨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13).

[4]徐红罡,田美容.少数民族歌舞旅游产品管理模型初探――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4,(2).

[5]史涛.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体系探析[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2,(4).

[6]范娇娇.饮食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

[7]侯福强.浅析海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1).

[8]谌世龙.关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产品化研究――以桂林饮食文化遗产项目为例[J].贺州学院学报,2011,(6).

[9]林育彬,李慧新,马海云.基于体验视角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索[J].商业研究,2008,(1).

[10]何琼.西部少数民族文化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地方饮食文化研究篇3

[关键词]饮食荚学;研究进展;内涵界定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9―0046―04

饮食审美对象是特定人群在特定区域及其地理条件下,经过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基于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的,使用共同的语言,具有共同的生活习惯和爱好,渗透进自然、社会、历史因素而升华形成的饮食审美倾向,其特色往往通过特异的食料、食具、食技、食品、食规、食趣和食典展示出来。因此,饮食活动的社会性与文化性使其成为旅游活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构成要素的第一大要素,而饮食审美更是旅游审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进而饮食美学也成为需要旅游美学研究深入探讨的新领域。

中国是在美食观念的悠久历史传统中形成的,具有人类先进饮食文明的国家。由《说文》中“美者,从羊从大”、“甘者,口中含一”以及“美,甘也”,可知中国人最初的审美意识,源于具有物质功利性的“肥羊味甘”的味觉感受。而在漫长的中国饮食历史进程中,随着“味”的观念不断推广与深化,“味”不仅指饮食的“五味”美感,成为中国烹饪追求的核心,还指向了更广阔的社会和艺术领域,如“韵味”、“意味”、“品味”等,而成为中国审美的最典型感受。这使得中国饮食文化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具有了超物质功利性以及感性思考的特征,也最终将中国饮食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使饮食的目的作用由维持生存走向了审美观照。但基于中国感性思维的民族性,自古以来的历代美食家多关注于烹饪理论和烹饪技巧的总结与介绍,而鲜有将饮食上升到哲学层面进行论述和探讨的论著。回顾中国饮食美学研究演进的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发展历程。

一、饮食美学的研究进展

在国内,我国饮食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初,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此时,中国烹饪界提出了“中国烹饪是文化,是科学,是艺术”,而将以烹饪为核心的饮食提升到了新的层次。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生活实践的不断深化,在实践美学观的指引下,为适应人们饮食生活双重目标的追求,饮食美作为社会美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直接、最广泛的实体部分,才逐渐进入人们研究视野,成为专门研究市场经济时代饮食生活领域美、造美与审美活动的实用美学。因此,我们说中国饮食审美的历史虽然古老,但饮食美学的学术年龄却的确过于年轻。其年轻的表现,就在于从研究对象、概念范畴到基本理论体系,都尚少有定论。

1.“立足美学”的起步阶段

由于美术学者的发起和一些心理学家、烹饪大师等的多方参与,饮食(烹饪)美学研究的起步阶段在学科的界定上呈现以美学逻辑为特征,并一开始就进入了饮食美感领域的研究。

青年美术史论学者郑奇第一次公开提出了“烹饪美学”的概念,提出“烹饪美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体,是文科和理科的结合体,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结合体,是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结合体,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体”,以及“烹饪美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结合体”、“烹饪美学的重点是烹饪艺术”等系列观点,为当时的中国烹饪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在饮食美感研究方面,《江苏商专学报》刊登的记录郑奇与生理心理学博士朱锡侯教授关于饮食美感问题的谈话《饮食・生理心理・美学》一文,第一次提出了“饮食美学”的概念。随后,朱锡侯教授从感觉系统的发生机制论证了与美感的一致性,而确立了饮食美感这一研究方向。同时,郑奇又从“美感的生理基础”与“的心理效应”人手,论证了低级感官味觉至少可以通过统觉反映通向高级的审美感。在此基础上,陈孝信对“饮食审美的范围、饮食美感的生理基础、饮食美感与一般美感的异同、饮食美感的特殊性(综合性、实用性、个性、多样性、特殊地位)”作了系统研究,建立了饮食美感的体系雏形。此外,吴志健从审美联想的角度,论述了其在塑造菜肴形式美中的作用,以及烹饪审美过程中审美联想的特征、分类及应用,是早期对饮食审美联想的深入思考。后来,郑奇通过论述烹饪美学的研究概况,并从实用与理论两方面论述了烹饪美学学科建立的意义,进一步确立了烹饪美学的地位。在专著方面,郑奇编著的《实用美术(22)――烹饪美学知识专辑》和纪晓峰编著的《烹饪美学》将烹饪技艺上升到了美学层面来探讨。郑奇、陈孝信合著的《烹饪美学》纳入《门类美学丛书》出版,标志了从学术观念上将烹饪美学正式纳入实用美学体系。

2.“局部探索”的初级阶段

饮食(烹饪)美学研究的初级阶段,学术界着眼于饮食美学的局部研究,虽然对于某些方面的研究有了一定的突破,但由于研究者立论基础各异,而使这个阶段各研究成果在内容上既存在相互涵盖交错的区域,又存在相互割裂的真空地带。

丁应林对饮食触觉美的审美特征、触觉审美的过程及其机理,以及菜点触觉美的创造规律进行了研究,肯定了饮食美感中触觉美的地位。而吴志健首先从联系的观点,提出中国烹饪艺术作为中华传统艺术之林中的一株奇葩,当然也应是“真、善、美”的高度融合、和谐统一的观点,阐述了烹饪艺术“真”、“善”、“美”的内涵及其联系;随后,从“意境”人手,又提出了“烹饪艺术意境是由形象及食品的味道交融、化合和升华等三大部分构成”的观点,分析了烹饪意境“情”、“景”的关系,以及常用的烹饪美的意境及其塑造。

笔者曾从审美客体的角度人手,探讨了美食概念、美食的构成要素和美食的直接创造者,形成了美食构成中“三特性”(质美、感觉美和意美)的理论雏形,并初步论述了美食三要素与饮食心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对筵席设计与美学的关系做了深入的剖析,指出筵席设计由两大原则支撑:基本原则和特殊原则。基本原则又由自然科学基础和美学基础构成饮食美,并进一步从饮食美具体存在的方式的角度,提出了饮食美的概念、性质和构成要素,包括“三特性”、“十美”(质美、味美、触美、嗅美、色美、形美、器美、境美、序美和趣美);特殊原则分别为筵席的主题(左右筵席的表现形式)、规格(左右筵席的档次)和礼仪(左右筵席的程序)。后来,笔者又对饮食美研究范围与性质进行了新的界定,提出了“饮食美是人们在饮食生活中的美的创造和审美,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有机结合”的观点,并作了简要的论述,还提出了饮食美感是“高级心理活动――精神”的观点。

此后,学者们继续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着眼点,阐述着自己对于饮食美的理解。万建中从“中国饮食对味的追求是产生原始审美意识的直接动因”、“古典美学中的‘和’这一美学范畴,也是建立在中国烹饪调和鼎鼐基础上”的立论,指出中国饮食文化具有浓厚的社会功利性特征,后来,又进一步提出“中国烹饪的美学原则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食用与审美的和谐统一’以及‘实体美与意境美的有机结合’”的观点;汪悃款、张力平着眼饮食美感功利性突出的性质,论证了饮食烹饪美感的功利性存在的合理性,并以饮食烹饪文化的众多事实阐明审美活动和功利性二者之间客观、辨证的特殊性质;麦浪介绍了中国烹饪美学的综合性特征。此外,苏娜的《饮食的美学特征》、李长生的《烹饪艺术与美学》以及王迎全《试论中国菜肴的“属性”》(上、下),实际上都是对烹饪艺术美表现形式(饮食美形态)的介绍;季鸿良联系中国古代的美食思想,说明美食和风味的关系、饮食美感的内涵,讨论了饮食文化的社会功利性,最终提出了“‘致中和’与‘大统一’观念为当代中餐的饮食审美原则”的观点。

而在论著、教材方面,杨东涛等人编著的《中国饮食美学》,从中国饮食美学思想发展史、“美性”概念、饮食美感及饮食美的创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通史的形式对古典文献中的饮食美学思想进行了梳理,并概括总结不同时代的相应特征,并从属于直觉感悟的一种传承认识模式――美性认识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和饮食制度产生进行了论述,还从饮食、美感的关系,饮食美感的构成以及饮食审美能力的构成及规律三方面对饮食美感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而顾仲义主编的《餐旅实用美学》、苏志平,王利琴编写的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教材《烹饪美学》,从严格的烹饪美学的体系来说,它们仅仅涉及到了烹饪美的形式美层面。周明扬编写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餐饮管理专业指定教材《餐饮美学》界定了餐饮美学的概念,指出“餐饮美学是运用美学原理研究餐饮消费与餐饮服务中美的创造与美的欣赏问题,研究餐饮环境、建筑、装饰、形象、食品造型以及色彩、音响、灯光在餐饮业各个服务领域中的应用法则”的观点。从整体上看,该书虽然突破了烹饪(餐饮)美学教材的一贯研究范围――烹饪工艺美术,但还是局限于餐饮活动中形式美的层面。

综上所述,目前,在国内对于饮食美学的研究中,极少有人注目和涉足饮食美学的全面思考与系统研究,造成现有的相关成果由于集中形成于其研究的起步阶段而内容陈旧,且缺乏研究深度与广度。大多数人集中于饮食美的形态研究和美感研究。不可否认,在一些饮食美学者的努力下,对饮食美学的这两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突破,如对于饮食美的形态,建立起了“三特性”、“十美”的体系构架;对于饮食美感,在《中国饮食美学》的“饮食与美感”中也有了较系统的论述。但除此以外的大多数研究成果,要么局限于烹饪工艺美术,这在相关《烹饪美学》、《餐饮美学》等教材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要么习惯以中国古典哲学切入,仅着眼于饮食活动的意蕴进行深入探讨;要么从美学美感人手,进行饮食美感的局部研究。因此,可以说,迄今为止,由于缺乏美学体系的理论指导,国内饮食美学研究零散而不成体系,而对饮食美学全面性、系统性的把握尚未真正开始,还存在学术空白。

二、饮食美学内涵界定

鉴于以上对饮食美学研究发展历程的分析,针对其研究存在的学术空白,从核心词汇“饮食”人手,我们知道,饮食涉及到饮食制品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的全过程中发生的经济、管理、技术、科学、艺术、观念、习俗、礼仪等等方面所有的各个环节。因此,我们认为,饮食美学是一门把美学与烹饪学、服务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艺术理论等结合在一起,用于饮食活动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

地方饮食文化研究篇4

[关键词]文化;饮食文化;国民性格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0-0030-03

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饮食文化研究的焦点逐渐由物质需求转移到精神提升。在长期的饮食生活中,中国人总结出一套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观。这种观念塑造了独特的国民性格。

一、文化和饮食文化的概念

文化作为一个内涵和外延都非常丰富和复杂的现象,不仅人文社会学科将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他学科也多多少少涉及文化的概念。因为各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有别,所以,文化概念种类繁多。1952年,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调查和总结了1871~1951年关于文化的定义,数量多达164种,可谓“百家争鸣”。现在又过了几十年,可能又有若干个定义出现。不过,将这些定义归纳起来,无非是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句话包括了生产方式、生活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审美趣味、道德情操、等各方面的观念。

饮食是文化的基础部分,在文化的形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人类起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首要的物质基础就是饮食。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加上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类的饮食由“茹毛饮血”逐步发展到枝繁叶茂、异彩纷呈的饮食文化之林。当今,饮食文化大致包括东方饮食文化、西方饮食文化以及清真饮食文化三种最著名、最有影响的饮食流派。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经过100多万年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等方面创造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当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甚至同一民族的不同区域间饮食文化存在差异。中国饮食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对国民性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人的饮食文化观

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过程中形成的看法,深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的影响较深。哲学思想的不同导致中国人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有别于其他国家。

世界各地都把中国餐饮称为“中餐”,它的突出特点是将大米和面食作为主食,讲究食物的色、香、味。确切地说,中国饮食渗透着人们的审美意识,与西方人只注重食物营养的摄取量相比,中国人更喜欢赏心悦目的餐饮和有情调的饮食环境。好的饮食环境不仅能促进食欲,而且陶冶情操,长此以往人们就会有种高雅的气质和温文尔雅的性格。

在食物的制作方面,中国人很讲究刀工、火候。《老子》中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虽然这句话是借助饮食来解释高深的治国哲学,但是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小到制作餐饮,大到治国之策,有时同出一辙。由此可知,中国饮食文化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活细胞之中,注重天人合一,强调整体观。

三、特色饮食塑造的国民性格

(一)素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

“素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伐檀》的“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诗经》中的农事诗篇不仅记载了周人注重农事的精神,而且将天人合一的理念寓于农事中,说明那时人们已经形成“以和为贵”的性格特征。今天,随着历史的前进、文明的进步,素食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是农业大国、礼仪之邦,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素食文化的形成。广阔的地域和多变的气候促使南、北方各自开发和发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饮食资源。中国南方以山水著称于世,气温偏高、空气潮湿、雨水充足,适于水稻生长。相对来说,北方则比较干旱、四季分明、寒温交替,需要冬眠的小麦在这里生长良好。总之,无论稻米还是小麦都属于素食。相对于西方国家长期的食肉习性,中国人的素食特性体现出本国人民亲近自然,与万事之中、万物之间求和谐的性格。

或许人们最初的食素生活迫于客观环境的压力,面对地广人稀、可耕地面积较少的客观条件,人们只能种植五谷维持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随着文明的创造与发展,人们在素食方面由被动转向主动。对各种动物有怜悯之情,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伤害某种活生生的小动物。尤其是上层社会更加知晓食素的益处。他们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得以快乐健康生活的基础。经过不断的实践,这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深入到人们的内心深处。中国是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这众多的礼仪体现于人们的举手投足之间,尤其是精神理念的高度统一。“天人合一”是中华各族人民几千年来在生产与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的思想精华,表现在人们的性格当中就是与人为善、与万物求和谐、无过之而又无不及的“中庸”性情。当今,世界民众特别崇尚素食生活,提倡融入大自然,远离喧嚣城市,在空旷的野外充分地呼吸新鲜空气,调适疲惫的身心,真正享受生命赋予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二)茶文化中的“和谐宁静”

“饮食”一词最初分开使用,“饮”用作动词,理解为“喝”,源于《孟子・告子上》:“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后来引申为“饮料”,即喝的东西。贾思勰《齐民要术・煮溟》:“折米白煮,取汁为白饮。”如果说上面是对中国人吃食方面的介绍,下面是对饮料的了解。在饮料方面,最具中国特色的是各色各样的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发乎神州,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中国的饮茶之风始于何时,众说不一。按照文献记载,魏晋时饮茶已蔚然成风,据此可推测最初的饮茶风气早于此时。起初人们并未将茶作为饮料使用而是作为药用。随着对茶的不断应用,人们逐渐了解了它的味性。饮茶就是一种品味,具有文化意义。茶文化的兴盛引起人们的崇尚。儒、释、道三家在茶文化上的互补足以体现出茶的意蕴。

在茶文化上,儒、释、道三家的总体基调是高雅深沉、博大精深,不过三家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处。

共同点表现在务必于其中求和谐、求宁静。中国人的性格则像茶,总是清醒理智地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强调和睦、友好、理解与秩序,讲中庸,遇事沉稳,遇到矛盾不好斗,而是主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妥善地解决问题。“君子之交淡如水”正如一杯清茶,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透彻而明朗。三家中儒家将“中庸之道”引入茶文化,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友谊,通过饮茶自省,从而既能严格要求自己又能宽容对待他人。与儒家的“中庸”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道家主张人与物质、物质与精神不可分割,互相包容。可见,中国的茶文化吸收了老庄思想,强调天人合一、物质与精神统一。佛教禅宗主张“顿悟”,内心清静无杂念。茶性之柔,茶的宁静与清醒的品味正应其求。

在茶文化中,儒家的独有特点是讲雅致、注重欢乐情调。儒家历来主张积极入世,不论何时何地念念不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时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为主体。饮茶之时雅兴高涨、文武张弛、有所作为成为主情调。虽然身处高雅闲逸的饮茶氛围之中,但是儒士内心却是“念念有如临敌日”、“居安思危”、“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种喜怒不形于色,外在雅致、闲逸,时时刻刻防患于未然的心态是儒士所独有的。自然饮茶便成为他们协调内外、凝神思考的方式。如此更显示出他们遇事沉稳,讲道德、重人伦的性格特征。

道家在茶文化中融入了明显的超尘思想,强调“无为”,与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正好相反,避世思想浓重,对儒家思想是个补充。中国许多著名的茶人都有浓重的退隐思想,他们并非逃避责任,而是不苟同于庸碌之人,洁身自好。即使是功成名就者也依然保持雅洁自爱。如果说儒家文化适合贵族士人的口味,那么道家文化则更接近于文人寒士和普通百姓的思想。所以,今天许多高雅之士将由品茶而体味出的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相糅合,成为真正的内儒外道之士。

佛家具有“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以助“顿悟”的特点。虽说在求静、求豁达、求理智等方面三家趋于一致,但道家过于闲逸散漫,而儒者只是十分失意时想从中得到片刻宁静以便达到忘我的境界。只有禅僧在追求静悟方面最为执著。

所以,中国茶文化兼容释的静悟、道的驰纵、儒的雅逸,是三家的融合体。今天中华民族的成员所拥有的优良品性,茶文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茶性柔和,清香飘溢,凝神降火,正与中国人遇事冷静、闲逸高雅的品性相得益彰。

(三)筷子文化中的“质朴尚实”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不止于食源开发,更在于食具研制方面。筷子是中国饮食文化在食具研制方面的代表。“筷”字由“竹”和“快”两部分组成。如果按照汉字的构造来说,它属于上形下声,由形会意。今天,随着物质材料的不断丰富、科学的迅速发展和技术的有效提高,制作筷子的材料也就不仅仅限于竹子、象牙、玉石,其他稀有金属材料也应有尽有。看着不同材质的筷子,也许人们最想知道的就是筷子的起始纪年。

对于筷子确切的纪年至今尚不知,专家学者通过研究调查仅能划定先民发明筷子的大致时间。可以肯定地说,筷子的起源决定于中国的饮食需要。肉食相对贫乏的客观生存环境使得中国先民以素食为主。与西方人使用的餐叉相比,中国人使用的筷子构造简单、功能繁多、应用灵活。筷子是由两根粗细、长短、材质相同的物体组成。但是,构造简单并不说明使用起来也同样简单。与其他餐具相比,筷子的使用更具技巧性,难度较大。许多刚到中国的外国人对中国人使用筷子的熟练程度赞叹不已。

筷子从构造到使用体现出中国人民质朴尚实的性格。它的简单构造象征着人们外表的朴实无华。

四、国民性格的塑造特色

每个中国人从懂事之日起,长辈就用礼仪来规范他们的行为。文化源自生活,反过来又指导生活。可以说,文化的形成促进了礼仪的完善。伴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中国饮食礼仪。确切地说,中国礼仪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由餐桌而来。中国人围桌而餐时讲秩序、重人伦、别主客、分长幼。

在塑造人的性格方面,这些看似简单的礼仪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们形成良好的习惯靠礼仪的约束,“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基本条件。长辈教导子女时,总是选择一起用餐的时间,也许只有这个时候最恰当,其乐融融的氛围里即使有一两句批评、教导的话,也比较容易接受。如此,伴随着家长的循循善诱,青少年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观念塑造了人们的性格。

五、结语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虽然饮食文化处于文化的基础部分,但是它在人类社会形成后的礼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礼仪塑造了人的性格。所以说,中国饮食文化塑造了国民性格。

[参考文献]

[1]高成鸢.饮食之道: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路思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2]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朱永和.中国饮食文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地方饮食文化研究篇5

1.1物质文化研究已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重在对全世界各民族进行描述与分析,对人类文化的本质进行深入剖析,其是以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为研究基础的,属于人类学研究的范畴。童恩正(颇有名望的人文学家)曾认为:“文化文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的科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进化的起源、成长、变迁和进化的过程,比较各民族、各部族、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之点和相异之点,藉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范畴很广,倾向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相比之下,物质文化研究的涉及面较为狭隘,但其属于文化人学学研究的范畴。也就是说物质文化研究已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分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物质文化,可丰富我国物质文化的内容,推动我国物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1.2中国物质文化研究与文化人类学研究具有相似性

1.2.1历程的相似性

国内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历程与物质文化研究的历程具有相似性。主要体现在:(1)都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以及停滞期。1901-1949年,文化人类学在中国萌芽,与此同时,学者也开始着手探索物质文化;1950-1960年,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十分迅猛,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也取得了空前的进步,这也带动了我物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1960-1970年,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停滞不前,属于其停滞期,与此同时,此十年是的十年,我国的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无可置疑,物质文化研究也只能停止步伐。(2)同时进入了新的发展历史时期。1980-至今,国内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始终与物质文化研究紧密相连。

1.2.2特征的吻合性国内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特点与我国物质文化研究的特点十分吻合,主要体现在:(1)文化人类学注重对历史的研究,其重在应用历史资料,对历代各民族的文化特征进行研究,也就是将人类学与历史学结合起来。而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是一部颇具中国特色的物质文化史,中国现有的丰富的物质文化都离不开历史,比如:中国饮食、服装、交通、建筑都是从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中吸取养分,进而丰富或发展起来的。(2)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本质与物质文化研究的本质几乎是一致的。现代文化人类学旨在探索出各种理论方法,以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而物质文化的研究也是以人类的健康发展为目的的。(3)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所需的资料,一般都是研究人员深入最基层得到的,其揭示的现实意义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而且具有客观性,不具备太多主观色彩。这一特点正符合物质文化研究的要求,对物质文化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2.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改善中国物质文化研究

2.1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物质文化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中国物质文化研究体制也在不断完善,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其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中国对物质文化的研究过于追求形式美

中国对物质文化的研究过于追求形式美,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饮食文化和服装文化研究,下面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叙述。(1)饮食文化。虽然中国重视通过饮食来疗养和滋补身体,然而人们在评价饮食的好坏时,往往更注重从味觉、嗅觉、视觉、触觉、文化等方面进行主观评价,而往往忽略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也就是说,只要色、味、形俱全的食物就能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而食物是否营养过度或不足,人们很少关注。(2)服装文化。人靠衣装,美靠靓装,在现实生活中,服装是最受人们关注的物质产品。然而很多人在选择服装时,一味地在乎服装的外形设计,而对于服装的材质、价格却置之不理。也就是:只要款式新颖、独特或突显人的气质,就一定会成为挑选人的囊中之物,即使该服装的材质不佳,或者价格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外。

2.1.2关于物质文化研究的范围过于狭隘

通过查阅及总结资料可以发现:目前关于我国物质文化研究的文献并不多,且绝大多数都集中研究中国古代物质遗产,古代民族文化(如三国、汉朝、明清朝的物质文化),且研究的内容多集中在有形的饮食、服装、交通、建筑等,而对于一些艺术(诸如音乐、舞蹈、美术等)物质文化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物质文化的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深入。

2.2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解决中国物质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2.2.1注重客观事实

研究人员应深入最基层进行实地调查,以调查的客观事实为研究依据。比如在研究饮食文化时,研究人员不仅要对人们的饮食进行调查,而且要对其谋食方式进行调查。迄今为止,人类的谋食方式主要有五种,即狩猎和采集、初级农业、畜牧业、精耕农业、工业化谋食。选择的调查人群应具备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以及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只有按照以上条件进行调查,才能了解社会的平均饮食水平,才能对人们的饮食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

2.2.2注重跨学科综合研究

物质文化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其中物质文化可能与其他物质文化或社会层面紧密相连,因此,在研究某种物质文化时,还必须对其他物质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充分了解,否则,就无法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最终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差。同样以饮食文化研究为例,众所周知,饮食文化与餐饮业、旅游业、食品工业等诸多方面紧密相连,研究人员只有对餐饮业、旅游业、食品工业等方面的常识有了大致的了解,才能深入探析饮食文化,才能在相互比较中得出最佳的结果。

3.结语

地方饮食文化研究篇6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开发与保护

俗语道“民为国之本,食为民之天”。饮食是我们人类得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不但承担着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担负着增强人们体质的重任,而且对繁荣经济,弘扬传统文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无数的饮食产品中,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呈现出独特的韵味,这主要是由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的。近些年,随着国家对广西北部湾地区旅游资源的大力开发,该地区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对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仍显欠缺,不能充分地发挥出丰富旅游资源的作用。

一、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特点

广西北部湾地区是壮族、瑶族、京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些少数民族的食史、食事、食俗和食风构成了该地区少数民族独特的饮食文化。

1.壮族的饮食文化特点。壮族是古老农耕民族中的一员,主要分布在以大明山为中心的南宁、武鸣、上林、钦州、上思等市、县。壮族的饮食原料异常丰富,风味食品众多,主食有白薯饭、南瓜饭、八宝饭、竹筒饭、生菜包饭、五色糯米饭等;副食有血生、鱼生、鸭酱、蜗牛脍、烤香猪等;汤类有田七鸡汤、完瓜汤等,酒有田七酒、肝胆鸡杂酒等,饮罗汉果茶。这些传统的饮食风味独特且有健身、治病的功效。

2.瑶族的饮食文化特点。瑶族散居在防城港市和上思县的十万山区各乡镇,因此靠山吃饭是瑶族饮食文化的显著特点。他们的主食主要有稻米、玉米、杂粮、红薯、芋头、粟米、高粱、荞麦等;副食品更多,除狗肉外的肉类无所不食,蔬菜不管是家种还是野生都属于食用范围。瑶族风味特色食品有五色饭、无骨板鸭、蛋壳饭、美味羊肉席等等。

3.京族的饮食文化特点。京族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500年前从越南迁徙至此。他们以的主食有大米、甘薯、芋头;肉食主要是鱼虾。京族的鲶汁具有色泽澄黄、味道鲜美的特点,是京家人上等的调味品;京族的特色风味食品是特别香甜脆口的糍粑—风吹糙;女人喜欢嚼槟榔,男人爱吃烟。

二、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策略

(一)加强民族饮食文化的创新力度。饮食特色是发展饮食市场的关键,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在保持该民族古风犹存、原汁原味、形式多样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民族饮食文化的创新,要逐步向都市人的口味进行转变。

1.口味要创新。坚持民族传统饮食的原则,依据科学、健康和营养的需求,用现代公工艺改进民族饮食,针对民族菜肴中的酸、辣、香等风味适当地进行改进,从而使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更趋向本土化,更加接近大众口味。

2.器具要创新。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中的药膳、菜具及缸汤等器具需要增加科技含量以突出民族特色和美观程度,让旅游者在消费的同时还能够逐步了解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风俗、审美情趣和文化情趣。比如,瑶族的打油茶器具就可以向精美、可供收藏的途径发展。

3.饮品要创新。广西北部湾地区属于热带气候,野疏奇果丰富,为制取健康、新鲜、自然的果汁饮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再加上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饮品制作方法,为该地区民族饮品的创新提供了很大的潜力。

(二)丰富进餐方式。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特色食品开发既能够满足游客的食欲,能够让游客在食品制作的过程中了解民族知识,更难能可贵的是,丰富多样的进餐方式可以使游客充分品味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在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要解决游客的腹饱问题很简单,给游客讲解民族特色食品的制作技术也不难,但是要让游客真正读懂蕴含在饮食过程中丰富的民族饮食文化不是一件易事。广西北部湾地区各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的进餐风俗,比如像喝交臂酒、串杯酒等。通过丰富进餐方式,游客可以充分感受到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崇尚互助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树立正确的饮食文化资源观。长期以来,饮食从满足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逐步转变为一种文明的享受,甚至在饮食中渗透着艺术美感。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同时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保护,就要对饮食文化的资源进行广泛的调查和分类,从而建立起饮食资源的信息系统,且给与及时、正确的评价,认真分析开发的潜力和吸引力,清楚地了解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的资源类型。饮食文化的资源包括饮食文化的知名度、可接受性、可开发性、历史价值、开发环境的保护、社会影响及与其他文化资源的联系等。只有树立正确的饮食文化资源观,才能真正实现饮食文化开发与保护的双赢。

(四)加大宣传力度。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自本民族发源、在本民族流传,要使这些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为外地的游客所了解,必须要加大对民族饮食文化的宣传力度。民族文化与民俗旅游是统一的整体,二者要相辅相成,互相依托。因此,要进一步开发广西少数民族饮食文化,需要走用民俗旅游来促进民族饮食文化发展的新路子,并且还要以民族文化的研究与发掘为前提,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信息手段,让更多的游客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从而为民族饮食文化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资源丰富,只要合理开发与保护,不断创新,把旅游者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就一定能极大地促进广西北部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试析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J].学术探究2009,6:67—70

2.徐靖彬.瑶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历史学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04:23—28

3.杨艺.桂北红瑶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J].柳州师专学报2009,(5)

4.龙胜民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备注: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饮食文化研究,编号:11BJY040

地方饮食文化研究篇7

赵霖长期从事微营养素和中华传统食品营养生理学的研究。自1991年至今,他作为高级访问学者,曾多次赴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从事客座研究。先后开展了微量元素营养学、食品抗氧化功能评价、新型钙剂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中国绿茶茶多酚的研究,以及中国新资源食品――松花粉营养生理功能的系列研究等工作。不仅对西方现代营养学理论有深刻的理解,而且根据中医“寓医于食”的学术思想,将现代营养学与传统“食疗”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先后在国内外著名专业学术刊物上100余篇,同时身体力行,重视营养学知识的科学普及,将提高中华民族健康素质作为自己崇高的使命。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显著提高,平衡饮食已逐渐被专家们公认为是养生保健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但是很多人却仍很茫然,尤其是去年的非典肆虐,今年禽流感的暴发,加上环境的不断恶化,使食物越来越不“自然”,让人们一时竟不知道究竟该怎样保护生命了。

我们到底该怎么吃,吃什么?吃什么更对人健康有益?怎么吃才能更加合乎营养科学,才能使体质进一步增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统的饮食文化中有很好的养生方法。”这是记者在采访营养学专家赵霖时,他说的话。

很多研究都说“洋快餐”是“垃圾食品”,但还是有人对洋快餐趋之若鹜,这不符合中国人的“胃口”。中国人要健康,还是要继承自己的饮食文化。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的国家,自古注重营养,而现在人们一下子好像不会吃了,这到底为什么?因为有一个误区。

过去,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膳食中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和脂肪摄取量偏低,于是在一些人眼中,似乎高蛋白(尤其是动物蛋白)和高脂肪的饮食就算是好的了。

改革开放以来,基本营养知识逐渐普及,近年来,食品、营养等已成为日常谈话的热门话题。饮食结构正在逐步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过去的饮食观也在进行再认识,不再是单纯为了温饱,而是想吃得好一些,因此产生了误区。一种是所谓你想吃什么,你就需要什么营养,所以顺其自然,随心所欲地傻吃。其二,是盲目追随媒介的诱导,对广告一味盲从,听说吃什么好就专吃什么;听说吃什么不好就绝对禁食什么,人为地造成偏食。与此同时,西方快餐业及商业文化的侵入和迅速蔓延,对中国传统饮食结构造成巨大冲击,以致经济发达地区居民膳食组成呈现出明显的“西化”倾向。因此,很多人不尊重我国传统饮食习惯,甚至对一些洋快餐备加推崇。

只有消除了这个误区,才能谈健康。我们知道,西方注重吃动物性食物。在20世纪80年代就发现由此而带来营养过剩,造成不合理的“三高”(蛋白质高、脂肪高、热量高)现象。为此,西方在积极改善自己的饮食结构。对于西方的“洋快餐”,要知道,它的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肪、热量都是高的。“洋快餐”脂肪热量远远高出正常标准,这极其不利于人的健康,很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等症。毫无疑问,儿童饮食结构不合理,经常食用“洋快餐”这类“三高”食品,是造成他们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不难看出,洋快餐造成的饮食结构必须改变,否则贻害无穷。

对于洋快餐,西方已认识到了它的营养问题,把它们作为“垃圾食品”对待。西方也在纷纷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而改变的结果却是在追寻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西方的专家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是十分科学、合理的,是非常有益于健康的。既然西方都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就更不应盲目地追随西方的饮食结构。

为什么吃了5000年,到我们这个时代竟不会吃了?我们不要受西方商业文化的侵袭,对中华民族传统的饮食习惯要有信心。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多人离开家乡到其他地方后,会有水土不服的现象。事实上,滋养人身体的根本因素就是“水土”。中国作为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闻名世界的饮食文化。自古以来,就有“食用、食养(食补)、食疗(食治)、食忌(食禁)”之说,这种“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思想代代相传,并作为传统营养学的重要理论而在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与临床保健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可见,中华民族传统的膳食习惯应当得到尊重。

祖国医学第一部总结性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已论及“美饮食”与“饮食有节”能够防病延寿。在3000年前的周代,就专门设置了负责饮食营养及管理的“食医”机构,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说过:“饮食者,人之命脉也。”中医营养理论传入欧美、东南亚等地的历史,可追溯久远。如美国古方“健酒”(杜松子酒),据说就是由中国传入的。其成分也并非“松子”,乃柏子仁和当归等,有良好的滋阴、养血功效。意大利的“大黄酒”传说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去的。“大黄酒”始见于唐代《千金方》,现在却成了意大利的专利名酒。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的保健饮料和食品,如鸡蛋酒、蜂蜜酒、酒、竹叶酒、五加皮酒、木瓜汤、乌龙茶、茯苓饼、松子糖等也充斥欧美食品市场。1985年,在意大利维罗那举行的第10届国际草药博览会上展出的数以百计的食品添加剂―――如当归、茯苓、人参、白芍、牛蒡子、蔓荆子等正是我国常用的中药。

现在国外的一些营养学家和营养机构也纷纷提出“饮食清淡、热量平衡是健康的关键”。其实这与我国的“粗茶淡饭保平安”的传统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处。美国的一位资深营养学家深有感触地说:“我曾多次到中国进行学术研究和访问,切身体会到中国人民的传统饮食结构是十分科学、合理的,是非常有益于健康的。”他认为,“回顾、总结西方这段历史教训,可以说合理的膳食结构在东方、在中国。”他恳切地希望中国不要盲目追随西方,走二战以后西方不合理的膳食结构的老路。

地方饮食文化研究篇8

关键词:美食旅游;产品开发;淮安

美国《时代》杂志称,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娱乐时代,休闲娱乐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将占到一半的份额,在众多休闲娱乐方式中,美食旅游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将2003年的旅游主题定为“中国烹饪王国游”,广州争创“全国最佳餐饮旅游城市”,成都打造“成功之都、多彩之都、美食之都”的旅游品牌等都将美食旅游开发作为重点。吴晓东等从旅游需求方面分析,探讨了我国地方美食旅游的发展策略[1];李晓英从绿色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美食旅游的绿色发展是集约化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丁玉勇从文化继承与创新的角度对淮安美食进行了研究[3]。通过分析发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美食旅游的宏观层面,缺乏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且研究对象侧重于“美食”,并未有效融合“美食”与“旅游”。基于此,本文以淮安为研究案例地,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寻找美食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途径,这对增强淮安旅游业的竞争力,促进淮安饮食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淮安发展美食旅游的优势

(一)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

淮安饮食文化最早可以追溯至六七千年前,隋唐时期就已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体系[3]。到清朝,淮安经济空前繁荣,这促使淮安饮食发展成了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地方菜系。新中国成立后,淮扬菜也荣幸的被选为国宴,使淮安美食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契机,淮安饮食文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丰富完善的菜系

淮安菜是淮扬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淮安的名肴多以当地的物产为制作主料。通过精心的调配,高超的技艺在激烈的竞争中后发先至,跻身于晚清“四大帮口”之一,现存世的淮安名菜名点粗略统计有2000余种,其中属于淮安地区首创独创的在400种以上。在淮安既可以品尝到全鱼席、全羊席、文楼汤包等经典美味,又可以品尝到盱眙十三香龙虾、洪泽湖活鱼锅贴等纯正的乡土菜肴。烧烤、辣汤、混沌、牛肉汤等小吃也较多。淮安茶馓、高沟捆蹄等也久负盛名。

(三)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服务体系支撑。淮安市目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全市2011年已拥有星级宾馆53家,特色饭店4家,旅行社78家,可供游览的旅游区43个,旅游产业规模逐步壮大,“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从总体看,淮安各项旅游设施在人性化、生态化、建筑外观、室内装饰、功能设施与管理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准。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对淮安美食旅游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从地理区域看,淮安位于北平原中部,是苏北与苏南、苏中相联系的桥头堡。从经济区位看,淮安处在江苏南北两大经济地带的结合部位,是江苏内陆多功能的经济中心,也是带动江苏北部经济崛起的核心城市。以上区域条件使淮安具备承接东西、沟通南北的旅游区位优势,也为淮安未来纳入苏南、苏中、苏北无障碍合作旅游区奠定了基础。良好的交通条件为发展美食旅游创造了条件。

二.淮安美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形式单一,活动内容单调

   当前淮安的美食旅游资源还缺乏整体的宏观把握,形式较单一,内容较单调。淮安旅游中开展美食旅游的较少,尤其以美食旅游为专项的更少。美食开发也基本上以品尝佳肴为主,忽视对深层美食文化传统的发掘和发扬,旅游者往往只看见食品的色、香、味、形,而对美食所蕴含的意境没有深入了解。虽然近几年也推出了几项美食旅游项目,但各地孤立开发,项目零散且缺乏整体的营销。

(二)未设计专门的美食旅游线路

   虽然淮安从2002年就开始举办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盱眙也推出了龙虾节,淮安各种风味小吃、乡土菜肴也较多,如草鸡活珠、淮阴乳鸽、运河八仙鸭、洪泽湖大闸蟹、丝瓜茶馓等,但淮安并没有发展起真正的美食旅游路线,所以游客到了淮安即使想品尝一下淮安的地方风味,也找不到地方。

(三)宣传力度不够

随着现代经济、技术、信息的不断进步和现代旅游事业的高速发展,旅游市场的竞争已从单一的旅游产品竞争变为多元化的手段、方式和智力的竞争。目前淮安在宣传方面显然做得不够,淮安各大网站、广播电台等还未开辟有关淮安饮食文化的专栏或专题节目,各旅游景区景点也没有地方菜肴,风味小吃的介绍。这不但影响到淮安旅游餐饮产品的开发和销售,而且影响到了淮安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就如淮安举办的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由于对外宣传上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淮安普通市民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美食节的继续举办呈漠视态度。

(四)美食旅游商品开发不足

   旅游商品是旅游收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淮安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饮食特产,把这些饮食特产与旅游文化结合起来,开发出包装精美、便于携带、具有纪念意义并赋予其文化内涵的高档旅游商品,对激发游客购买欲望、提高旅游购物比重、拉长旅游产业链条都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淮安的美食旅游商品数量不多,品种单一,且包装也过于简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淮安美食旅游的发展。

三.淮安美食旅游的开发策略

(一)转变观念,与其它形式的旅游产品形成联动

美食旅游不仅包括旅游过程中的餐饮行为,还包括其它与美食相关的参与性活动。科学合理地发展美食旅游可以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规模效应,产生联动作用。(1)美食旅游与其它形式旅游产品的互动,如节庆旅游,会展旅游。与节庆结合包括利用各种节假日,或举办专门的美食节等活动。美食旅游与会展旅游相结合,一方面可借助会展展示丰富的餐饮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会展合作举办者的身份为大会提供期间用餐场所和食品,借此宣传旅游产品,提高知名度;(2)美食旅游与其他旅游要素的结合。美食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游客来消费不但要吃饭而且需要娱乐,购物,住宿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美食旅游的同时要注重与其他要素的互动开发,实现“食”与“住、行、游、购、娱”的完美结合;(3)美食旅游与相关产业的互动。美食旅游不仅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还能带动餐饮业,建筑业,文化娱乐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秉承与相关产业互动开发的理念来推进美食旅游产业链良性联动发展。

(二)设计推出饮食文化特色旅游路线

   根据淮安旅游资源和饮食文化资源特色,设计淮安饮食文化旅游线路,推出淮扬菜美食游,重要节点是淮安楚州、洪泽朱坝锅贴城、老子山、黄集镇、淮阴区码头镇、盱眙等饮食特色鲜明的地方,使美食旅游成为一种独特的,新颖的旅游体验。可以成立一个淮安美食旅行社,专门从事美食旅游线路设计和接待工作[3]。

(三)加大旅游餐饮的宣传促销工作

淮安要充分发挥大众新闻媒体作用,以淮安饮食文化、美食为主要内容,电视、广播、报刊、网站要拿出适当的时段和版面开辟专栏,对专题进行广泛宣传。各旅游景点要有淮安地方风味小吃名点的介绍,主要旅游饭店、商场要有介绍淮安传统饮食文化内容的橱窗。淮安还要对传统饮食文化进行研究整理,通过出版《淮安饮食文化》等专业书籍,介绍淮安传统食品,特色菜肴和传统小吃的故事习俗、文化内涵,使人们在品尝精美的风味小吃时得到一种文化享受。

四.结论

美食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产品,其开发对有着深厚饮食底蕴的淮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美食旅游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分析了淮安美食旅游的发展条件,并针对淮安美食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淮安美食旅游的开发需要转变观念,与其它形式的旅游产品形成联动;设计推出饮食文化特色旅游路线;加大旅游餐饮的宣传促销工作;加强美食旅游商品开发等,以期能对淮安美食旅游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晓东,康珺.基于游客需求的我国地方美食旅游的发展探讨[J].江苏商论,2010,(6):49-51. 

[2]李晓英.美食旅游绿色发展研究—以大连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24),129-130.

地方饮食文化研究篇9

关键词:饮食文化传承发展

引言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正如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一书中曾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如今,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不断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我们的饮食文化逐渐出现了新的时代特征和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为了使中华饮食文化能以不衰的生命力占据世界市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承担起将所属的文化发扬光大的责任。如何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饮食文化,便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饮食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主题,做出了专门的研究和部署,并且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指出,当今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全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对于餐饮界而言,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明确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职责和崇高使命,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结合餐饮行业的实际,推进餐饮产业与饮食文化相融合,对我国优秀饮食文化做到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化对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学术研究,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研究和责任担当;切实推进理论创新,更加自觉地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学术关注,为中国餐饮业作出新的理论贡献。

饮食文化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包括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专指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是“自然的人化”,即由“自然人”化为“社会人”。由于人的实践活动同时就是文化活动,因此,文化可以归纳为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人类为了生存,首先要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俗话说就是填饱肚子,也就是“吃”,当吃喝的需求得到满足,人类会产生更深层次的需求。从古至今关于“吃”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都可以归结为饮食文化的范畴,它贯穿于人类的整个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历程,体现在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中。饮食文化来自于、表现于和存活于生生不息的人的文化世界之中,是人的生命力和主体性的张扬与展示。

具体而言,人活着,就需要吃东西,这是本能,是自然人属性。但人为什么吃、吃什么、怎么吃,这就是饮食文化所要研究的问题,这是社会人的属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西方人,农业民族,游牧民族)、不同时代所表现的吃的内容和吃的方式是不同的,这就构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它是在特定的社会民族文化的氛围中长期积淀形成的。深究其结构层次:首先,物质层面。比如前面我们说吃什么、怎么吃,这是文化。但凡此种种首先必须固定、附着在一个物质上面。也就是说,我们“吃饭”,首先必须要有“饭”本身。第二,制度层面。譬如,我们要举行一次婚宴,光有饭菜、主客、场地还构不成一个完整的婚宴,还要按照一定的规格和礼仪,把诸种散乱的、众多的对象组织起来。第三,精神层面。这也是饮食文化最核心的部分。还是说婚宴。比如说,现在饭菜、主客、场地一应俱全,并且都已经按照一定的规格和礼仪组织起来了,那么,下一步就应该考虑,这次宴会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凸显其主题、特色?于是,我们才算确立下了举办这次宴会的目的、宗旨―喜庆祥和或欢快、个性的婚宴,也就是办这个婚宴的精神所在,最终是为了保证能够完成、实现大家共同致力于的欢庆、见证新婚的一些精神上的追求。也就是说,一次现实的饮食活动,我们若要将其设计、安排得合理、美满,吃什么仅仅是个基础,更为关键的主要的是我们是否将与宴者所从属的大文化背景理解、诠释得恰到好处。所以说,饮食文化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为基础的部分。饮食文化与文化相伴而生,相和而成,相随而行,二者共生共存。

我国饮食文化传承与发展思路

纵观全球,放眼中国,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家务劳动社会化越来越深化,当今人们的饮食生活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运行模式:现代餐饮业以餐饮产品为桥梁将餐饮企业和餐饮消费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饮食文化运行机体。饮食文化在餐饮大众层面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表现在人们吃什么、怎么吃、吃的目的、吃的效果、吃的观念、吃的情趣及吃的礼仪等等,它既是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餐饮消费者的需求的表现形式。饮食文化在餐饮企业层面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在表层要素表现为餐饮品牌名称、菜点等;在深层要素表现为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哲学等所表现的文化内涵,它是饮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餐饮企业的经营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对餐饮消费者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在经济实力、业务能力等因素,选择经营业务的范围进行经营运作。餐饮企业在餐饮产品的销售过程中,通过为餐饮消费者提供的餐饮产品与服务,向餐饮消费传递的是从外到内的企业文化。餐饮消费者和餐饮企业在由价值规律形成的互动机制下使饮食文化得到不断的自我发展。因此,针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我们也应该从消费者、餐饮产品和餐饮企业三要素切入。

(一)消费者:饮食文化的缔造者

正如以上分析,在商品经济时代,虽然表象上消费者更多表现出享受者、接受者的身份―享受现有市场可能提供的各种饮食产品,体悟与之对应的各种饮食文化,但仔细思考,不难得出其实深入到饮食文化乃至文化的本质―“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商品经济“需求决定供给”的本质,历史上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当代的消费者其实一直都是不自觉或自觉中创造、沿革并传承着自己的饮食文化。因此,从饮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消费者当之无愧应该是真正的缔造者。

当今,人们的饮食生活已经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饮食文化逐渐走向多元化,人们的饮食需求已从温饱型向质量型、享受型转变,讲究饮食的美感、情趣和健康等等。消费者要扮演好饮食文化缔造者的角色,完成好其在中国饮食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历史使命,归根结底集中于其是否全面、准确地理解饮食文化内涵。

一是,自觉树立“饮食素养”观念。作为饮食文化的缔造者,系统的、全面的饮食知识是一个消费者进行饮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看家本领。个人饮食素养的重视与提升,不仅能从自我创造层面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能从鉴赏、消费层面推动整个餐饮市场从消费需求到企业供给的全面升级。具体而言,迎合时代的需求,当今消费者应该更新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不应仅停留在“吃”的表层,而是强调饮食文化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仅应该自觉地熟悉甚至掌握诸如饮食营养、烹饪技术等饮食科学知识,还应广泛接触、了解各时各地饮食文化知识,掌握各国各地饮食历史与发展、饮食风俗与习惯,从而获知具体时空下的饮食文化的完整内涵,为其逐渐形成较强的饮食文化鉴赏与创造能力奠定文化修养基础。

二是,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保障作用。诚然,中国饮食文化的缔造根植于每一个消费者的饮食素养,但要达到实现中国饮食文化整体传承和发展的水平与高度,仅有消费者个人的自我修养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而是更多地取决于国家、地方有关饮食文化层面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因为教育不仅是灌输知识和培养人才,而且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传承社会文化的基本途径。因此,我们可以从教育入手,传输给消费者相应的饮食科学文化知识,即进行“食育”。搞好“食育”教育应采取以下举措:一是全民性。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食育”应注意覆盖各地域、各类人群,面向公众普及饮食科学知识,使公众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饮食科学知识。二是全程性。“食育”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设计不同的“食育”内容,使公众从入学开始直到成年、老年全程获取所需的饮食科学知识。特别是青少年的学龄时期,应将“食育”与德、智、体、美并列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三是专业性。“食育”应特别注重专业性,应制定“食育”行业准入制度,规范专业人员的从业标准,避免公众获取不正确的饮食知识。四是规划性。“食育”应由政府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共同制定面向不同人群的“食育”规划,既要有短期规划,又要有中长期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食育”。五是监督性。“食育”应确定政府有关部门对“食育”进行监督与管理,规范行业行为,清理不符合行业标准的机构和人员,规范有序地实施“食育”。

(二)餐饮产品:传递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市场经济时代,餐饮业以餐饮产品为桥梁将餐饮企业和餐饮消费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餐饮业中餐饮产品的概念不仅仅指菜肴,还可以指一个各类经营要素的有机组合,通常包括实物产品形式、餐饮经营环境和气氛、餐饮服务特色和水平、产品销售形式等内容。如今,饮食消费已经演变为一种文化消费,消费者在选择餐饮产品的过程中,向企业传递着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餐饮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特定的产品和服务,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实际上是与消费者进行着相应的文化交流。此外,中国饮食文化拥有几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地域差异性和多民族特性使得餐饮产品具有明显多元的文化特征。餐饮产品因此成为大众吸收和传播饮食文化的媒介,人们不仅获得了饮食享受,还受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熏陶,学习到了相关饮食哲学的深刻内涵。

餐饮产品作为饮食文化的物质层面,中国悠久的饮食历史和繁荣发展的现代文化为其不断发展、创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从烹饪、菜点文化或人们饮食观念的角度来说,当今的餐饮产品应该在充分满足人们求卫生、求安全的前提下,以餐饮产品的味、质、香、色、形、器等基本属性为物质呈现,追求饮食的审美化。立足当今消费者需求的发展趋势,未来餐饮产品发展的方向主要有:

1.时尚化。饮食时尚的风向标本身就是餐饮产品创新的导航仪,大致来看,根据现代餐饮消费者的饮食需求,餐饮产品时尚化的内涵主要又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简洁。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在烹饪上要求简洁,对烹饪美的追求同样要求简洁明快,反对繁琐。二是富有个性。现代人的审美观是强调个性的。在过于共性化的生存环境中,人们特别欣赏带有个性色彩的审美对象。对于日常的饮食,那些有着鲜明个性的菜肴点心和就餐方式总是更受欢迎。三是崇尚自由。自由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审美。人类的饮食活动现在已经从往昔固定的模式中走出来,去追求一种自由的方式。自助餐方式的受人欢迎,就是人们追求饮食自由的具体反映。这也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特点。

2.返璞化。所谓返璞化的菜点,即是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利用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原料而制作的菜点。由于现代都市生活的紧张、快节奏和喧嚣,加之社会大工业的发展,受抗拒污染及保健潮风行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对都市生活产生了厌烦和不安,渴望回到大自然,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反映到饮食上,各种清新、朴实、自然、营养、味美的粗粮系列菜、田园菜、山野菜、森林菜、海洋菜等系列菜品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正对应于饮食美“俚俗”、“天然”的范畴,注重讲求原料的天然、质朴,制作工艺的绿色环保,营养搭配的多样平衡,饮食氛围的随意自在。因此,返璞化既充分利用资源,又保护生态环境和有益于顾客身体健康是餐饮产品创新的重要趋势之一。

3.健康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富贵病”成了现代人的一大隐患,如何在饮食上做到更科学合理就显得更加重要。这种更多考虑健康原则的饮食倾向,必然对餐饮产品带来新的发展思路。比如,在烹饪中注重健康的合理搭配有时比口味更为人们所重视;低盐、低糖的食物受到普遍的欢迎,以及强调筵席的改革等等,都是基于健康的目的。另外,人们对滥用化肥、农药的农产品对身体健康的危害越来越重视,“无污染、安全、优质、具有营养价值”成为人们选购食品首要标准。因此,允许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和化学肥料的无公害食品;允许限量、限品种和限时间的使用安全的农药、化肥、兽药和食品添加剂化学合成物质的绿色食品;以及强调从种植、养殖到贮藏、加工、运输和销售各个环节中都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化学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的有机食品受到人们的青睐。

4.多元化。饮食口味既有共同性的一面,又有差异性的一面。这就决定了菜品创新趋向的多元化。首先表现在经营的多元化,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国际交往的频繁和扩大,广大烹饪师走出国门的机会增多,外国客人不断走进我们的餐饮市场,中外烹饪的交流越来越深入。由此带来了餐饮经营多元化的局面,菜点制作技艺相互模仿、学习、扩散,各地区与国家之间在技艺和款式上取长补短,不断借鉴与融合的菜点制作风格将更加明显。其次还表现在烹饪原料上。从发展趋势来看,以下的原料将成为今后的方向:可食性野生植物、藻类植物、人造烹饪原料、在国家法律允许范围内由人工繁殖饲养的部分优质野生动物以及昆虫等。另外还表现在烹饪设备的多样化、就餐形式的多样化、口味的多样化等等。

(三)餐饮企业:饮食文化的传承者

在宏观层面,餐饮产品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餐饮业某一类或某一种菜点在质、味、触、嗅、色、形等方面以及制作和享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内涵,从属于餐饮文化的物质文化层;在微观层面,餐饮企业文化传播是由餐饮产品的制售来完成的,餐饮产品文化是餐饮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因此,餐饮企业作为饮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主体,较个体的消费者,明显具有相当的开发实力和广泛的大众影响力,是饮食文化的传播者和开拓者,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从以下两方面提出企业层面传承与发展中华饮食文化的思路。

1.弘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文化承载着千年的中华文明,它的发展轨迹是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积沙成塔的积淀过程,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征。谈到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餐饮企业首先要善于挖掘历史上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饮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民族的饮食往往是传统思维的表现形式,例如,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蕴含着民本、敬粮的饮食观念,“以味为本”的美食追求和崇尚自然的饮食哲学。加上传统饮食结构、饮食器具、饮食惯例和加工技艺的演变,使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丰富。餐饮企业可以通过举办或参与一些饮食文化主题活动,通过加深对传统饮食文化的理解,进一步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11年12月17日以“仁和、博学、发展、共赢”为宗旨的“第二届中国(曲阜)孔府菜发展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来自海内外的餐饮企业经营者和鲁菜烹饪大师就孔府菜的发展历史、继承、创新、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此次活动凝聚共识,汇集力量,搭建了餐饮企业文化交流平台,不仅传播了孔家菜“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理念,而且弘扬了中华儒家传统饮食文化。

此外,餐饮企业可以把传统饮食作为特色推广,把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通过实践落实体现在餐饮产品上。注重对传统饮食文化工艺的把握,秉承继承、发扬、创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宗旨理念,探索挖掘中国各地各民族美食文化价值,通过其用心传承,为中华食文化的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还有,针对消费者求新求变的消费心理,餐饮企业可以加大对餐饮产品的开发研究,使之与当下健康的饮食观念以及时尚的饮食风格相结合。餐饮企业要紧跟现代饮食文化发展的脚步,注重餐饮产品的创新,人们对餐饮产品的实用性消费上升到文化消费的境界时,中华餐饮文化在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得到传承与发展。

2.加强餐饮企业间的国际交流。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外来饮食文化不断介入人们日常的饮食生活中。要让中华饮食文化走向世界,一方面,就要求餐饮企业在坚持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正确的对待外来饮食文化,积极参与国际饮食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交融的同时汲取其中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有益成分,做到洋为中用。另一方面,餐饮企业要充分利用我国在世界各地孔子学院这一文化交流平台,将中国饮食文化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以传播技术向传播文化转变,提升中国饮食文化在国外的影响力。

2008年10月,“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餐饮・食品博览会”,同每四年举办一届的“第六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视为餐饮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同期在京举办。来自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近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餐饮企业的厨师代表,均在比赛中展示了各国不同的饮食文化背景下的特色菜肴和烹调技术。大赛组委会专门设立的20个精品宴席美食展台,体现了各国餐饮企业的餐饮产品的文化特色。此次活动不仅是全世界餐饮业的盛会,更是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的平台,是餐饮业人士学习交流的绝佳机会。

这类饮食文化的国际交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各国餐饮企业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友谊,并扩大了中华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

综上所述,严格遵循当今饮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规律,紧紧抓住人类现实饮食生活运行的三要素,理解其要义,实现其提升,将实现中国饮食文化的更好传承与更快发展,从而最终融入并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孙中山选集[m].人民出版社,1981

2.杨铭铎.餐饮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8

3.杨铭铎.加强中国饮食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初步思考.中烹协首届餐饮学术年会上的发言,2010.8

4.杨铭铎.现代餐饮企业创新―创新系统构建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0

5.余炳炎.现代饭店管理.人民出版社,2002

6.杨铭铎.饮食美学及其餐饮产品创新[m].科学出版社,2007

7.杨铭铎.餐饮企业管理研究上册―餐饮企业战略[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地方饮食文化研究篇10

[关键词]肥胖;食物模型;饮食教育;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3.1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2)05(b)-0176-02

肥胖与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呈上升趋势,2002年底已达7.1%[1],造成肥胖主要是能量摄入过多,同时运动不够,导致能量消耗减小,剩余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合理进食是减轻体重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但通常的饮食教育模式,患者不容易较准确地掌握食物的分量、种类,达到既满足营养又不增加能量的目的,导致减肥失败,是减肥患者饮食教育的难题。在饮食教育中使用食物模型直观性好,但现今仍没有相关的报道。本研究对患者进行跟踪,目的为探讨运用食物模型对减肥患者进行饮食教育,了解对患者饮食控制效果方面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院患者中单纯性肥胖症136例。患者均无以下疾病:肝肾功能异常,胃肠道吸收不良,无骨关节病活动障碍,无甲亢等严重代谢疾病,且精神状态良好,具有自理能力,都没有服食减肥、降脂、激素等药物,平时运动每天大于30min,生活规律正常,肥胖时间大于3年。最后能完成整个研究的有112例,其中男62例,女50例,平均年龄(51.7±8.7)岁。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4例,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

1.2方法

1.2.1教育材料自行设计肥胖饮食理论知识试卷,每题5分,满分为100分,试卷内容包括:①肥胖相关的定义、评价方法、危害;②减肥的常见方法:③合理膳食的原则;④食物的实物认识,包括食物的能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还有矿物质的含量、胆固醇、纤维素等,以及相应食物的具体份量。食物模型以每提供90kcal能量所需食物重量为一份,主食每份如大米25g,副食每份如鱼75g,食物模型采用北京首佳模具有限公司,品种以常见食物为主。自行编写低能量饮食食谱及健康教育小册子等,食谱的蛋白质要求1.2g/kg/d,能量在20~25kcal/kg/d,最小能量1200kcal/kg/d[2]。体脂肪百分比(BF,%)采用日本产的多频生物电阻抗人体组成分析仪。

1.2.2教育方法两组患者都在入院时进行教育,包括:肥胖饮食理论试卷测试;调查平时食物搭配是否合理,并统计人数(即食物合理搭配率,%),以上由我科营养师提问,患者回答,然后由我科营养师填写答案并统计得分。测试结束后给患者进行饮食教育,内容如下:两组都采用集体上课或个别讲解,讲解主要内容为试卷内容,并给患者一天的低能量饮食食谱及健康教育小册子等,一周后查房再了解患者掌握情况并解答疑问,与临床科室合作,每两个月患者复诊时检查掌握情况,一年后再重复入院时测试卷测试并记录得分,以及记录患者一年后食物合理搭配率。对照组完全按上述方法对患者进行饮食教育,研究组除上述方法外,在饮食教育中还使用食物模型。

1.3临床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教育前后相关指标:肥胖饮食理论知识测试得分及患者食物合理搭配率;检测生化指标: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营养相关指标: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体脂肪百分比(BF,%)、体重(w)。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教育后理论知识测试得分及食物合理搭配率比较

研究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2教育后营养指标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aLB、HGB稍有变化,同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教育后生化、体格检查指标比较

tC、tG、BF、w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则tC、HDL-C、w、BF稍变化,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G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医学研究证实,肥胖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为正常人的2~3倍,体重每增加lkg,患心血管病危险性增加3.1%;肥胖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倍[3],单纯性肥胖是长期能量入超所致。有充分的体力活动基础上,适当控制食物的总能量,并持之以恒地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是达到减肥的科学方法[2]。肥胖饮食教育原则:控制全日总能量摄入,同时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的供给,预防减肥后出现营养缺乏问题。因此对肥胖患者的饮食教育的成效,直接关系能否较准确地执行减肥方案,是减肥成功与否的关键。

本研究显示:教育前两组患者对肥胖知识测试得分及食物合理搭配率均较低,与陈燕[4]报道一致,说明多数患者缺乏对肥胖的危害性及相关营养知识,知识匮乏、生活水平提高,患者普遍有不良饮食习惯,肥胖患者对食物有强烈的食欲,喜好肉食,也是导致肥胖的原因。有研究报道:通过干预肥胖超重对肥胖的知晓率,能预防或减小肥胖发生,减轻肥胖的程度[5]。本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减肥饮食教育模式,主要有集中上课或个体宣教,发放食谱、健康教育小册子等,这种方式比较抽象,缺乏直观感,许多文化水平低的患者难于理解。研究组饮食教育采用食物模型结合食谱、健康教育小册子等,为患者带来新鲜感,引起患者的兴趣[6]。一般患者缺乏对食物的重量、容积、体积的实物感,利用食物模型能直观生动形象地告诉患者:食物能量的高低、食物所含营养素特点,控制能量达到合理范围所需的各种食物的具体份量。患者根据自已的喜好选择不同食物时,给予直观的食物交换(食物交换法),使患者心中易形成实物概念,减少讲解中语言、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的限制,保证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满足肥胖患者蛋白质、微量营养素需要,同时也满足患者的饱腹感,使患者能坚持。一年来已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利用食物模型对肥胖患者健康饮食教育的效果明显,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教育后在相关知识测试得分、食物合理搭配率明显提高,BF、w等指标明显降低,研究组教育前后、教育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营养教育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tC、tG、HDL-C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tC、tG下降、HDL-C则有所上升,与教育前比较,对照组tC、H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下降幅度更明显,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食物模型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掌握饮食控制的理论和方法,能控制脂肪、胆固醇摄入量,多选择高纤维素食物等,使降低血脂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蛋白质入量充足,使研究组患者保持良好营养状况。

综上所述,食物模型有助肥胖患者掌握饮食知识,在降低体重、血脂、保证营养方面效果明显,是肥胖患者较好的饮食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2]蔡东联.实用营养师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97-1001.

[3]武阳丰.肥胖:必须引起国人重视的流行病[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3.

[4]陈燕.肥胖患者饮食知识知晓率调查率[J].中国热带医学,2006,5(6):916-917.

[5]郑淑洁,王路,杨立新.健康教育对肥胖患者进行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4):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