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十篇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十篇

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3:33

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篇1

关键词:外资并购;研究现状;动因绩效

一、引言

外资并购,是基于东道国视角的跨国并购。本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资本国际化流动加剧,外国直接投资(FDi)出现了前所未有快速增长的势头,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跨国并购亦逐渐取代绿地投资,成为最主要的外国直接投资方式,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我国经济转型时期金融、制造等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外资的引入不但同时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推动了我国产品结构和产业发展的升级,同时也在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等方面引起了广泛的论争。纵观我国外资并购研究领域的现状,系统的原创的少,零星的引用的多,本文主要从外资并购的动因和绩效两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存在的局限性并探讨进一步研究发展的方向。

二、外资并购动因

1、国外研究

(1)国际生产折衷论-oLi优势理论。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ohnDunning)提出国际生产折衷论,即所有权优势(o)、区位优势(L)和内部化优势(i)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是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Caves进一步指出跨国企业将在很高的程度上出现偏重于无形资产的企业,而且认为内部现金流的富余可以促进对国外的跨国并购。comell和shapiro认为因为商誉不能从企业的经营中分离出去,所以商誉或组织资本很高的企业通常通过跨国并购进行全球化扩张。

(2)内部化理论。p.J.Buckley和m.Casson(1976)在Coase(1937)基础上完善了内部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市场交易的失效会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增加,促使跨国公司进行交易内部化活动的进行。williamsono.e(1971,1975)将内部组织存在的理由可以分为三大类:激励、控制和固有的结构优势。企业可运用上述优势,拥有成本较低的获取必要数据的途径,如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等。S.p.magee(1977)认为工艺更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动态等都属于信息范畴,而外资并购可以信息内部化并共享,并降低交易成本。

(3)垄断优势论。StephenHymer(1960)认为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主要为了充分利用自身的“独占性生产要素”,即垄断性优势,抵消跨国竞争和国外经营所引起的额外成本。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包括技术优势、非生产活动的规模经济性、资金和货币优势、组织管理能力、等,这些优势可抵消如法律、文化、经济制度及语言等劣势时,跨国公司将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4)寡占反应学说。Knickerbocker(1973)认为当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时,寡头企业必须去了解竞争对手的企图,探究对方是否领先获取了在东道国的市场力量,以及这种行为对自身的影响。如果这种跨国并购行为将对自己造成威胁的话,该公司也可能随后采取跟进战略,并购一家公司来获得一种均衡,所以这种并购属于保护自己的一种防御性并购。Knickerbocker(1973)对1948-1967年的187家美国大型公司在23个国家的跨国并购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一般而言,企业在国外直接投资活动和行业集中程度呈正相关。

(5)职业经理人阶层扩张动机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管理水平是影响企业规模边际的重要因素,管理革命为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强有力的软件支持。20世纪80年代以来,职业经理人阶层在管理能力、管理经验和管理资本都大幅提高,大企业在管理承受压力上减轻,内部管理更加灵活,降低了管理上的成本,促进了第四、五次企业跨国并购高潮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的跨国并购和最优规模不断扩大。

(6)其他国外相关研究。R.G.Vernon(1966)的产品周期理论认为,在产品成熟和标准化阶段,外资并购将分别投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缓解竞争压力和获取成本优势。KiyoshiKojima的边际产业扩张论从国际分工原则提出对外投资应从本国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入手。H.Chenery和a.Strout(1966)的两缺口模型理论,Hirschman和todaro的四缺口模型理论认为引进外资能弥补税收缺口和经营管理等生产要素缺口;开放性内生增长认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外资并购,利于提高东道国生产资源利用效率。

2、国内研究

桑百川(2002)认为,外商控股并购中国国有企业一般出于战略性并购动机和投机性并购动机。战略性并购又包括:某行业目标市场导向型投资、全球战略导向型投资和竞争领先导向型投资。投机性并购动机又包括:金融资本投机和变相物业投机性投资。

叶勤(2002)认为在国际市场上,由于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市场不熟悉,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加上东道国的产业政策对外资进入的限制,导致了较高的规模、技术和政策壁垒,即便是实力雄厚电讯、石油行业的大型跨国公司也难以通过新建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而只能采取并购投资。

朱启铭(2004)认为东道国的公司制度、企业融资制度、政府规制制度及市场体系制度均会对跨国公司的跨国并购活动产生影响。聂名华(2005)认为跨国并购投资发展的现实动因包括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增加市场份额、低成本扩张、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投资自由化六个方面。赵楠(2005)认为通过产品或地域市场的多样化,来降低因业务集中于某一特定国家的政治风险、绕过贸易壁垒从而获取被收购公司的技术优势或知识资本。郑迎飞、陈宏民(2005)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产业层面对跨国并购的影响因素,如市场集中度高、市场地域分割、国内外产业发展不平衡、国内外市场分割、国内市场容量大及成长率高等。

张峥(2006)分析了通过跨国并购进入东道国市场可以扩大市场份额,降低进入壁垒,降低企业发展的风险和成本,充分利用经验曲线效应,有效利用被并购企业的经营资源,充分享有对外直接投资的融资便利。

三、外资并购绩效

1、国外研究

Dickerson(1997)选其英国公司跨国并购后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并购后并没有显著改善企业的利润率。Doukas和trzavlos(1988)通过研究美国公司并购外国公司对美国企业股东财富的影响,发现美国企业没有从中获利。Scherer(1998)研究发达国家公司的跨国并购中发现跨国并购对改善并购后的企业绩效并无帮助。Bild(1998)对9个国家跨国并购的22项会计资料比较发现,收购企业的平均收益水平没有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毕马威公司(KpmG)对1996-1998年间的全球最大107家跨国并购进行研究表明,只有17%的跨国并购增加了股东价值。而Corm,Cosh,Guest和Hughes(2001)研究了英国跨国并购长期绩效的问题,其中发现英国企业并购国内外的上市公司,都有负的累计超额收益,而并购国内外非上市公司都没有显著的累计超额收益,且并购国外企业收益要略低于并购国内企业。Gugler等(2003)运用数据比较法,研究了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跨国并购发现,目标企业在跨国并购后的1-5年,利润都有一定上升,收入却有所下降。Ghosh(2001),moellerandSchlingemann(2004)等人的研究发现,并购后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的经营业绩既未恶化也未得到改善。martynova(2006)用四种不同的测量指标来反应企业的经营绩效,对欧洲1997年~2001年间的接管研究发现,接管后合并企业的经营绩效显著下降,但是在控制了同类企业的绩效后,经营绩效的下降就变得不显著了,这表明绩效下降是与接管无关的宏观因素引起的。Harris和Ravenscraft(1991)检验了外国公司并购美国公司对美国公司股东的财富效应,研究发现美国公司获得了累计超额收益,并且大于国内并购目标公司的收益。moden(1994)选取瑞典1980-1994年被外资并购的目标企业进行研究,发现在并购前,其平均劳动生产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在并购后,其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显著高于行业水平。Cakici(1996)则检验了外国公司并购美国公司对美国公司股东的财富效应,研究发现外国公司在(-10,10)区间内取得约2%显著正的累计超额收益。Kiymaz和mukherjee(2000)研究发现,参与跨国并购的美国目标企业基本上能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eun(1996)通过对不同国家企业并购美国公司的绩效研究发现,不同国家对于并购公司的回报不同,日本公司显著为正收益,而英国公司则获得负收益。maricides和oyon(1998)对美国在加拿大、英国及欧洲大陆的跨国并购绩效研究发现:由于国家政府结构不同,美国在加拿大、英国的并购没有为股东创造财富,而在欧洲大陆却有明显为正的累计超额收益。

pehr-Johannorba和Larspersson(2001)比较外商新建而非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投资;以及允许外商新建投资和并购国内企业两种不同的外资政策对东道国的影响,研究表明:跨国公司有一定的经营管理优势,而本国企业又有本土优势,因此两者结合可以创造更高的价值。

Laporta(1997),Shleifer(2000)和Vishny(2002)的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会相互影响,公司治理结构较差的国家的企业更倾向于寻找外资并购。Rossi和Volpin(2002)认为目标公司被投资者保护措施有效的国家的收购企业并购,可以使得目标公司的投资者获得更好的保护。park(2003)在研究比较盈利性行业中发现相关多元化并购获利性大于非相关多元化并购,这与oviatt和white(1994)对51起困境企业的相关性并购与非相关性并购的研究发现一致,困境企业的相关性并购优于困境企业的非相关性并购。

2、国内研究

由于外资并购在中国近年来才开始快速发展,而且样本的获取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国学者对外资并购的财富效应和经营绩效的研究文献也较少,李善民等(2003)就格林柯尔收购科龙的长短期效应金项链研究,发现外资股东的进入有利改善赢利能力。陈继勇等(2005)以29家a股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该行业外资并购绩效明显优于内资并购,且有持续性。郑迎飞(2006)通过对被外资并购的26家国内上市公司的业绩分析表明,所研究的上市公司并购前后四年中业绩都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外资并购当年综合业绩低于并购前水平,但随后两年业绩有所提高。丁平,熊健(2007)采用一种以财务指标法为基础的综合得分评价方法对并购前后的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外资并购后的经营绩效呈现增长趋势,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张晓芳(2008)通过对1995-2006年间发生的55例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外资并购显著地提高了上市公司的绩效,并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李梅(2008)对1995~2005年间发生的49起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事件的研究表明外资并购增加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东财富;研究还发现,外资并购方式、外资是否控股以及目标公司与政府的关联程度对外资并购的财富效应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卢文莹等(2004)和顾卫平(2004)的研究发现,外资并购并未使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和公司价值得到提高。李祥艳(2005)通过主成份分析法对2002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21家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前后比较分析得出中国企业绩效在跨国并购后有所下降。王彤彤(2007)认为,外资并购虽有正绩效但不明显。韩晓舟,贾吉明(2009)以2005年内外资企业作为并购主体说明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并没有改善,外资并购活动并不算成功。其原因主要是并购双方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的不同及其并购双方目标差异冲突影响了外资并购效果。王玉荣,张淑艳(2009)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从描述性分析得出外资并购使我国目标企业短期绩效略有提高,但推断性分析表明,从总体上来说外资并购对我国目标上市公司的短期及长期综合绩效没有显著性影响。

从国内外的研究文献来看,外资并购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理论,国内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国外研究多为借鉴经典的国际投资理论和并购理论对外资并购的动机及财富效应进行分析,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多为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外资并购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细化,分析得出如战略性并购动机等具体的并购动因。综合国内外对外资并购绩效的研究,发现存在着不同的观点,部分学者认为外资并购没有改善并购后企业的绩效,即使有也仅是短期绩效的提高,而有些学者则认为外资并购提高并购企业的绩效水平,且目标公司的财富效应大于收购公司,还有研究表明外资并购绩效明显优于内资并购。由于研究样本的所处的国家、经济制度、法律法规、市场环境、选取时间等的差异,从而可能导致不同学者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

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外学者多运用规范的方法分析外资并购的动机和机理,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研究外资并购的财富和业绩效应。国内研究则较多对外资并购的动机、风险和规制等进行规范研究,由于政策和样本等的原因,实证研究以案例研究(冼国明等,2002)外资并购较多、对于并购的业绩影响在近几年文献才开始丰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我国资本市场对外资准入的进一步放宽,借鉴国际投资理论、控制权市场理论、政府规制理论以及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运用规范和实证结合的方法研究外资并购的动因、动态发展机制和动态绩效,将是该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DunningJ.Hexplaininginternationalproduction[m].London:UnwinHyman,1998.

[2]李善民,曾昭灶,王彩萍等.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世界经济,2004(9).

[3]叶勤.跨国并购影响因素的理论解释与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1).

[4]朱启铭.跨国公司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的制度条件分析[J].企业经济.2004(1).

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篇2

【关键词】政府干预;企业并购;绩效

在市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并购是一种独立的行为,政府并不直接的介入企业的并购过程。而在我国,由于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特别是资本市场发展也不是很成熟,各种金融中介组织发育也不是很完善,再加上投资银行体制的不健全,这些都妨碍了企业并购的规范化发展路程。在这样一种经济环境和体制背景之下,政府在企业兼并中所起到的作用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必然的。但是不可否认,政府在发挥正面促进作用的同时,会出于政府部门利益的考虑,往往用行政性的手段直接干预影响企业的兼并流程与效果。在政府有干预的前提下,企业并购的绩效究竟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众说纷纭。本文通过梳理有关企业并购绩效的概念、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方法及已得出的研究结论、企业并购中的政府行为等等相关文献,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最后得到自己的结论,并对我国企业并购中的政府行为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国外文献综述

作者梳理了国外的相关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描述性研究:首先是理论研究方面的创新:如政府干预理论中的公共利益理论的提出(michael,1988;Utton,1986;Breyer,1990;williamson,1975),自身利益理论的发展完善(Sitigler,1971;posner,1974;peltzman,1976),其次还有对并购绩效理论的综述(Jensen,Ruback,1983)。

2.探索性研究:在政府干预下,一些学者或者是利用20世纪7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事件研究方法来建立一个股票价格波动的模型(mandelker,1974),或者是利用超额收益率法来对企业并购的短期效益进行评估(magenheim,1998;Jensen,1983),还有通过事件研究(Bradley.m,Desai.e,1988;Jafferson,1992;agrawal,2000)来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发现企业并购后的绩效有所提高。而另一些人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认为并购确实能够使得企业的规模扩大,但绩效却并没有得到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也没有得到提高,但高层管理人员在并购后的实际收入却大幅翻高(Goldberg,1983)。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国外的研究文献对我们的帮助不大:主要原因是国外的市场机制相比我国来说先进许多,他们的研究具有广泛性,而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于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导致了政府成为企业并购行为的内在构成因素。中国已然成为并购史上的特例,而中国出现的问题也成为带有中国特色的问题,适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的相关文献大致也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规范类研究:在研究并购分类方面,并购可分为敌意并购和善意并购(郭永清,2000);相信政府在无偿划拨类企业的并购事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故将其归类为“政府干预型并购”,而将股权有偿转让的并购归类为“市场化并购”(梁卫斌,2005)。在绩效概念界定方面,有人认为并购绩效就是对由并购所形成的实际经济效果的全面反映(于春晖,刘祥生,2002);有人认为并购绩效是通过并购形成的企业财务和非财务价值(朱宝宪,朱朝华,2003);并购绩效可从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两个方面来理解(石原峰,2006)。2.实证类研究:首先是采用会计研究方法:如通过比较企业重组前后的几个特定的会计指标(原红旗,吴星宇,1998;檀向球,1999)或对上市公司的重组动因或目标进行分析研究(彭志刚,1999),也有人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来计算企业并购前后的绩效稳定性指标(李心丹,2003)。其次是采用事件研究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如采用上市公司并购通知公告前10天至之后20天内的累积超常收益作为事件指标(陈信元,张田余,1999)。还有采用事件研究法和主成分综合评价法综合全面地研究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张文璋,顾慧慧,2002)及同时采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分别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行为是否创造了价值进行全面完整的分析研究(张新,2003)。对于政府干预与企业并购绩效的关系进行直接研究的文献尽管不多,但终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如“终极产权论”的提出(,刘芍佳、孙霈,刘乃全,2003;夏立军,方轶强,2005)。

通过对上述国内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国内的研究文献有以下几点不足:第一,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可靠性与真实性有待加强。第二,有些研究没有直接的考查政府干预控制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最终也没有追溯至终极控制人,属于典型的虎头蛇尾类。第三,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利用并购前后的财务指标的变化趋势来分析企业的并购绩效的,方法单一,没有创新点与闪光点。第四,样本的选择缺乏系统性,样本的处理缺乏科学性。不同的人对并购的界定不一样就使得样本的选择缺乏系统性,而许多学者由于对样本的数据采集处理缺乏具体严格的标准。

三、结论及建议

回顾了国内外有关政府干预与企业并购绩效关系的文献,我们知道,政府的干预行为不仅可以对企业并购得过程起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而且对调整经济走向、优化产业结构及打造规模经济效应等可以产生比较明显的鼓励。但政府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干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弊端,如果政策允许政府过多地干预企业的并购行为,必将产生许多风险。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对未来深层次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政府职责的限定及并购市场建设及等提出建议,并对全流通时代企业并购的新特点进行展望。首先,塑造真正的并购主体,进一步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地方政府及其有关官员的干预,才能真正的保障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其次,进一步发展完善并购市场,弥补其功能缺位要发展完善我国的并购市场。在外部监督方面,要建立全面的监督管理机制;在企业制度方面,要全力构筑“防火墙”等。

参考文献

[1]agrawala,JaffJF.thepost-mergerperformancepuzzle.advancesinmergersandacquisition,2000:7-41.

[2]陈善朴.企业并购绩效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

[3]黄兴孪.政府干预,内部控制与上市公司绩效[J].工商管理,2009.

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篇3

关键词:跨国并购理论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企业并购理论

跨国并购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学以及企业国际商务理论中的最重要课题之一,随着组织经济理论、福利经济学、企业行为理论、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的发展而得到很大进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跨国并购理论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学界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为了全面了解跨国并购,推动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特将跨国并购及其相关理论作一综述。

一、企业并购理论

企业并购理论是企业理论、经济学以及公司财务理论中的最重要课题之一。跨国并购是企业国内并购跨越国界的发展,所以企业并购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结实跨国并购的产生和发展。

(一)效率理论

效率理论认为,企业并购的动因在于优势和劣势之间在管理效率上的差别。其认为企业并购有潜在的社会效益,通常包含了管理层业绩的提高或获得某种形式的协同效应。具体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并购双方管理能力有差异,兼并能提高管理效率。(2)由于并购双方经济上的互补性、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合并成一家公司后,造成收益增大或成本减少。(3)企业并购可以将企业外部融资风险转化为内部融资,从而增加财务协同,减低融资风险。(4)企业并购可以通过实现业务多角化,降低经营风险。(5)企业并购可以提高被市场低估的企业市值。

二)信息理论

信息理论主要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来研究,认为作为内部人的经理层,拥有比局外人更多的关于公司状况的信息,企业并购能够表现和传递这样的信息。Dodd与Ruback(1977)和Bradley(1980)的研究表明,无论收购是否成功,目标企业的股价总体上呈现上涨趋势。原因在于,收购股权的行为向市场表明,目标企业股价被低估。即使目标企业不采取任何管理改进,市场也会对股价进行重估。

(三)问题和管理主义理论

当管理者只拥有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时,就会产生管理者利用管理特权追求私人效益的问题。mueUer认为,管理者具有很强烈的增大企业规模的欲望。他假定,管理者的报酬好似公司规模的函数,经理能够接受资本预期回报率很低的项目,并热衷于扩大规模。问题和管理主义与公司的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对应,当出现故障时,收购就是权的竞争,可以降低成本。

(四)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Jensen(1988)建构了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他指出,自由现金流量是超过了所有可以带来正收益的净现值,却以低于资本相关成本进行投资的现金流量。他认为,由于股东与经理之间在自由现金流量派发问题上的冲突而产生的成本,这是造成并购活动的主要原因。用增加负债的办法来约束经理行为,缓解股东与经理的矛盾,减少不必要的兼并活动,从而降低成本。

(五)市场势力理论

市场势力理论的核心是增大企业规模将会增大企业势力。关于市场势力问题存在着两种相反的看法,第一种认为,增大公司的市场份额会导致合谋和垄断,所以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会制定一定的法律法规反对垄断,保护竞争。第二种观点认为,产业集中度的增大是激烈竞争的结果。由此可见,关于市场势力的理论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六)再分配理论

再分配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由于企业并购会引起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兼并利益从债权人手中转移到股东身上,或者从一般员工手中转到股东及消费者身上。从某种程度上说,税收效应也可以看成是兼并利益从政府到收购企业的利益再分配。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以及在以债权换股权的情况下,要以债权人受损而使股东收益的情况不常见,但是由于企业的负债/股权比率过高,有时可能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七)市场缺陷理论

市场缺陷理论着眼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以科斯交易费用为基础,认为企业并购是现代企业组织的创新,实际上是为节省交易费用而进行的一种合约选择,使企业间的交易演变为企业内部交易,进而通过管理产生协调,提高生产率,降级成本及提高利润。因此,收购是在用内部管理代替市场机制的协调,其目的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

二、跨国并购理论

(一)跨国并购动因理论研究

1 企业价值低估论

企业价值低估论认为,在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上,当,某个企业的价值被低估时,其他企业就可能通过收购股份’来获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从而用相对低廉的成本完成扩张。Vasconcellos和Kish(1998)证明了目标公司价值低估也是跨国并购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理论也存在局限性:因为目标公司价值被低估是短期现象;其次,现实情况往往是目标企业价值被高估而非低估。

2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的最低有效生产规模、核心技。术和政府对产业进入的限制,都可能对企业的行业进人形成产业壁垒。而企业通过对行业内原有企业的并购,获得其生产能力、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和消除规模、技术壁垒,规避政策限制,实现有效进入。在国际市场上,跨国公司面临更高的产业壁垒;而政策上,东道国的产业政策对外资进入有更多的限制,构成了更高的产业进^、政策壁垒。产业组织理论从产业层次上提出了产业壁垒也对跨国并购产生影响。

3 组织学习理论

一方面,跨国公司的投资国际多元化、市场多元化或两者的结合,会提高或增加组织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知识;另一方面,在多部门的组织中,知识的转移也会受到组织约束因素的限制,包括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可能存在的障碍,部门的复杂化使部门之间的信息超过了部门认知水平而导致的认识障碍等。组织学习的这些特征会影响跨国并购选择。其局限性在于只考虑了组织内部的经验、知识转移,而忽略了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4 基于非生产性的规模经济理论

企业并购的一般理论中,规模经济理论主要针对企业的生产规模和范围、固定资产利用而言,但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大批量生产的方式逐渐不能适应需求。B.n.wolf于1975年和1977年对美国工业部门大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的资产进行了研究,从非生产性活动的规模经济来解释跨国公司并购现象。但是真正基手规模经济的跨国公司理论还没有形成。

(二)跨国并购效应理论研究

1 并购对股东收益效应

Bradley(1988)研究发现,目标公司的股东获得了并购之后产生的大部分收益;在不成功的并购中,目标企业的股东价值也有不同的提升。但是,大部分研究发现,并购没有增加并购企业股东收益。Bruner(2002)研究表明,目标公司的股东收益要远远高于收购公司的股东收益。目标公司

的股东一般有10%-30%的收益率,收购公司的股东收益率很不确定,且有负的趋向,目标公司和收购公司综合的股东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2 并购与经济发展效应

Barron(1999)研究认为美国在20世纪70到90年代的经济发展的表现得益于当时美国公司进行的全球并购,跨国并购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公司的创新意识。weston(1999)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美国企业的跨国重组对美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在对大型跨国并购的调查中发现,跨国并购对东道国经济的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3 并购与企业经营业绩

Goldberg(1973)研究发现兼并对市场份额的影响并不显著。Ravenscraft(1985)发现两家规模相当的大企业间的并购不会引起大幅的市场份额的变动,相反较其他类型的并购而言还有更高利润。有研究发现,利用利润指标来研究得出的兼并都是成功的,以销售额为指标则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并预期那些能够增强市场势力的兼并会增加利润同时降低销售额。

(三)跨国并购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由前面对跨国并购研究的综述,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学界对跨国并购的研究大多偏重于解释跨国并购产生的动因及影响因素,对新经济时代开始的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典型特征一战略并购以及大规模的跨国并购,现有的理论已不能解释。跨国并购实践新的发展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和指导。

(四)跨国并购与国家产业安全研究

跨国并购是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方式,其目,标是实现全球利益垄断。这不可避免要对东道国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危及东道国的产业安全,比如东道国的支柱产业被外国公司控制,使得本国经济处于被动地位,这种负面影响对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所以,东道国在积极引入外资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关注跨国并购对国家产业安全的影响。

(五)跨国并购引起的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研究

现有的理论只限于从微观层面来讨论跨国并购所带来的效益,很少从宏观层面出发讨论并购的效益,如跨国并购与东道国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跨国并购与规模经济问题等等。社会福利方面,有学者认为跨国并购将加大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给社会稳定造成威胁,这些观点正确与否,应如何规避等问题还有待研究。

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篇4

单位(%)

附图

资料来源:宋泓:《必将消失的特殊性—从投资与贸易角度探析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国际贸易》,2003年第1期。

从世界范围来看,并购投资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如2001年并购投资占世界总投资额的比例超过80%(达到80.79%);反观我国,与世界主要潮流恰恰相反,并购投资在我国吸引的国际直接投资中占有微不足道的地位,如2001年通过并购方式进入我国的直接投资占总投资额的比重不超过5%(仅仅只有4.96%)。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以来的第五次全球并购浪潮的最高峰是2000年,2000年时全球并购交易创下了总额3.4万亿美元的历史纪录(较1999年的3.293万亿美元的交易金额增长3.5%)。但2000年以后,并购浪潮的势头逐步减弱,并购交易连创新高的动力开始出现不足。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并购交易的锐减。2001年,全球并购交易总额仅为1.74万亿美元(降幅高达50%)。2002年,全球并购继续降温,全年全球并购数量约为1.7万宗(同比又减少24%),并购金额仅为1万亿美元左右(同比下降47%)。2003年3月开始的美国针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的动荡,以跨国并购为特征的第五次并购浪潮有逐步走向终结的迹象。

二、跨国并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以跨国并购为特征的第五次并购浪潮的演进脉络,但跨国并购到底会为跨国公司带来什么呢?at  Kear-ney(1999)和KpmC(1999)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重大跨国并购所做的管理层调查发现,在半数以上所考察的案例中,股东持有的股票价格下降了,在所有并购中只有少数并购的股票价格提高了。然而,有关并购之后企业的绩效问题也还存在着大量的争议。本文将考察有关文献中的证据,以说明并购如何影响公司的绩效。在进行研究以前,需要说明四点:(1)这一领域的大多数研究侧重于国内并购,并且是以美国和英国的数据为基础的(自上个世纪初以来,并购在美国和英国就已经普遍存在,而发展中国家与转型国家则缺乏这样的证据);(2)除了最近所做的少数调查外,现有文献还未对20世纪90年代经历的并购进行充分的考察;(3)不可能确定如果没有发生合并或收购,企业会发生什么变化;(4)重要的是将并购对企业的影响和对母国与东道国的影响区分开来(那些从严格的财务角度来看绩效不佳的并购,仍然有可能对被收购公司产生正面的影响,并且在某些条件下有可能对东道国产生正面的影响)。并购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经验研究众多,这些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研究可见于产业组织方面的文献,由一些衡量企业绩效的成果组成,主要包括通过对并购交易前后企业利润率各种指标的比较来衡量企业绩效的研究,这类研究通常还要与相关控制组织的绩效进行比较,以评估成功率或失败率;第二类研究可见于一些财务文献,其包括所谓的“事件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利用股票价格的变化来衡量企业价值变化(UnCtaD,2000)。

产业组织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评价绩效的方法(即利用会计数据来衡量并购前后数年时间里利润率或市场份额的变动),在此领域的经验证据也是相当严谨的。Scherer(1988)认识到尽管产业组织研究所考虑的时间跨度通常比财务研究更长,但大多产业组织研究并未证实收购后的长期利润率得到明显改善。如Dickerson  et  al(1997)所做的一项对为期10~18年英国企业的研究表明:与收购前相比,利润率几乎没有改善;与依赖内部增长的企业相比,利润率却下降了。Bild(1998)所做的一项对9个国家22项会计数据研究的综述表明:收购企业的平均收益水平并不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Ravenscraft  &  Scherer(1987)所做的对并购后绩效最详尽的、涉及美国471家公司近6000起并购和900起业务剥离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并购的财务结果不佳。Bild(1998)认为对于收购双方经营活动的关联如何影响并购的绩效,产业组织研究并未提供明确的证据。实际上,Reid(1968)以及mueller(1980b)的研究发现混合并购的结果比水平或垂直并购更有利。此外,morosini  et  al(1998)就跨国并购而言,并购双方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被认为与收购后企业销售额的增长绩效有正相关关系。

上述研究主要集中于讨论合并或收购以后企业的总体绩效,除此之外有些文献还研究了收购对目标公司,甚至对目标工厂的影响(UnCtaD,2000)。尽管各项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如Lichtenberg  &  Siegel(1987)以及Lichtenberg(1992)但都指出所有权变更对被收购企业的生产率产生了正面的影响。Baldwin(1995)研究发现20世纪70年代被收购的加拿大工厂生产率的增长要快于那些所有权没有发生变化的工厂。Caves(1995)通过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美国的数据研究表明:生产率绩效可能与目标企业的规模有关。在Caves(1998)看来,收购可以提高生产率低的大企业的绩效,或是可以提供增强生产率高的小企业的实力所必需的资源。这些结论部分得到了moden(1998)研究结果的支持,这项研究分析了1980~1994年期间瑞典企业的所有权变化(令人感兴趣的是这项研究还区分了国内并购与跨国并购),该研究发现:不论进行收购的是国内收购者还是国外收购者,在收购以前目标企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都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在收购后,相对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而言,被外国投资者收购企业的生产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被国内投资者收购的企业则原地踏步(甚至略有下降);此外,不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国内收购的被收购企业相比,外国收购在全要素生产率,就业和市场份额方面的发展都更为有利。

Chudnovsky  &  López(2000)对阿根廷的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与未被收购的企业相比,被收购企业的销售额、劳动生产率、出口和雇员人数的增长都更加强劲;而且,被收购企业的组织与技术改进的幅度也较大;这个结论既适用于国内并购与非并购企业的比较,也适用于跨国并购与非并购企业的比较(不过,在外国收购的情况下,被收购企业销售额、雇员人数和出口的增长更明显,而在国内并购之后的组织与技术改进更引人注目)。

“事件研究”通常假定股票市场是有效率的,也就是说,剔除市场变动的总体与系统风险后,有关企业股票价格的变化代表了事件本身的价值。通过比较并购前后企业股票价格相对于相关控制组的变化,便可以衡量企业并购的绩效。Jensen  &  Ruback(1983)、mueller(1996)、Sirower(1997)、Bild(1998)等分析了企业合并消息公布股票价格的短期反应,这些研究表明:目标企业股东是受益者,而收购企业的股东通常会遭受损失或收支相低。只有大约1/3已发表的研究发现,并购对收购企业的股东有正面影响(Schenk,2000),比如asquith  et  al(1983)和Franks  &  Harris(1996)均得出并购对收购者的股票价格有积极的影响。Jensen  &  Ruback(1983)和magenhein  &  meller(1988)等人的研究指出:并购后一年或一年以后,普通股的收益率趋于降低。Sirower(1997)对以不同的时间段为对象的各项研究的综述表明:与几十年前相比,20世纪80年代收购者的收益降低了。对于影响并购结果的因素,各项事件研究的结论都是不确定的。morck  et  al(1991)、Singh  &  montgomery(1987)、Kitching(1967)、Kusewitt(1985)以及at  Kearney(1999)等研究发现如果并购发生在相关行业之间,那么对绩效产生正面影响的机会就会增加;而elgers  &  Clark(1980)、Lubatkin(1987)、Shelton(1988)、Hunt  et  al(1987)以及Lahey  &  Conn(1990)等人的研究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此外,markides  &  ittner(1994)、Jensen  &  Korner(2000)、morck  &  Yeung(1991,1999)等人的研究指出跨国并购对收购者的好处要大于国内并购。而Schenk(2000)、Cakici  et  al(1996)、eun(1996)等人的研究却不支持这个结论。

通过上面的文献综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的观点:(1)财务文献与产业组织文献中的研究支持了以下普遍流行的看法,即与那些没有进行并购的企业相比,无论是以股票价格还是以利润率来衡量,许多参与并购的企业并未产生较好的结果。从这种意义上讲,这些并购是“失败的”。不过,如果仅从目标企业的绩效来看,并购的效果是比较积极的。这说明如果被收购企业的绩效得到改善,那么这种改善也经常被合并后新成立公司的消极影响所抵消。而且,有证据表明,尽管最近一些调查发现跨国并购交易的失败率也很高,但跨国并购的绩效还是要优于国内并购;(2)失败的程度关键取决于成功的标准。Hopkins(1999)研究总结为:“看来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并购常常是失败的。但这取决于如何定义失败。如果失败是在极端的意义上使用的,比如说是指企业的出售或清算,那失败率是相对较低的。如果是指没有达到管理部门的预期财务目标,那么失败率就很高”;(3)很难说明所观察到的失败率在何种程度上是不正常的。由于所有的投资都有与之相联系的风险因素,因此,就像许多新的风险投资、产品开发项目或新建设投资项目那样,可以预期总有一定比例的并购不能达到并购者的期望。就给定的相关风险而言,所观察到的成功率是高还是低是不可能确定的。将两家独立的、具有不同的文化并且以前还可能是激烈竞争对手的企业合并成一家企业确实是一件困难的工作。任何合并都要经过一套复杂的程序,从并购交易前的计划,直到并购之后的整合。而挑战是通过并购交易使价值增加,即获得高于完成交易的成本与溢价支付的价值。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家企业员工队伍的成功整合,因为接管一家大企业就像立即聘用大批新雇员一样。这对目标企业的技能和能力是预期收益主要来源的并购来说是特别重要的;(4)在评价并购的成功程度时,还要考虑其它因素。在此方面,必须考虑正确的非事实假设,即如果一家公司未曾介入并购活动,将会出现什么局面?即使一项合并或收购在短期内不能带来预期的财务收益,但出于某些特定战略动机的考虑,如这项行动可以阻止竞争对手获得某种核心资产,仍可能会促进并购交易(UnCtaD,2000)。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促进并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尽管在很多情况下并购在股票价格和利润方面的绩效不佳,但并购仍在不断增长。

三、对我国的启示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跨国公司就通过并购的方式进入我国,虽然并购投资一直不是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主流方式,但仍然有很多案例发生。不过,有关外资在华并购的法律的完善程度还远远不够,尤其是有关外资在华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法律,随着《关于暂停上市公司国家股和法人股转让给外商的请示的通知》(1995年9月23日由国务院转发证监会)的正式而走向停顿。随着加入wto以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政府已经逐步认识到并购投资的主要作用。从2002年11月初开始后的不到10天内,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和《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等三个重要文件。2002年12月30日又了《关于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审批、登记、外汇及税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对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相关审批程序和出资缴付期限做出具体规定。党的十六大前后一系列法律文件的出台,我国已经取消了对外资在华并购所作出的种种限制,为外商通过并购方式进入我国提供了政策的保障。原外经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由2003年1月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第1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也于2003年4月12日起施行。《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对外资并购的原则、程序、审批作出了规定;为外商收购境内企业股权或认购增资或增发股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后购买并运营境内企业资产,购买境内企业资产后以该资产作为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等投资形式,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

但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这些文件颁布以后,市场上并未发生跨国公司大规模并购的浪潮。为什么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产生偏差的原因主要体现在:(1)国家的战略目标与外资企业的战略目标不一致;(2)并购活动已在法规出台前就已开始;(3)国有股的转让价格不完全反映收购成本;(4)就并购的标的(国有企业)而言,其本身问题重重;(5)有关法规政策审批手续繁琐、缺乏可操作性。从时间上来考虑,从2002年底外资并购的政策放开至现在仅半年的时间,而一项并购战略的制定,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特别是跨国并购需要更长一些的时间,因此,现在来评价政策是否发挥作用还为时过早。但有一点可以明确: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是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公司的绩效。因此为了使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需要从跨国公司的角度进行思考,尽可能地减少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不确定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近期内需要做到:(1)国内企业产权不清影响了跨国公司收购意愿,因此要加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化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因为在产权不清的条件下,收购目标公司的资产所有权不清晰,收购标的本身就蕴含着巨大风险,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收购后的企业组织将难以通过产权来实现对资源的内部优化配置);(2)在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操作环节和定价机制上,应该明确竞价机制,制定竞价机制的可操作性规定,规范并购活动的信息披露程序,增加并购竞价的透明度;同时发展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以提高我国并购中介的专业化水平和国际化水平,做好国内外并购市场的沟通;(3)应该提高我国有关行政监管部门的办事效率,建立合理的审批流程,相对简化办事手续,为建立高效成熟的市场环境创造条件,随着我国十六大以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的进行,国有资产出资者将会以统一的身份面对市场,政府的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者的身份分开,以上提到的法规制定配套问题和效率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为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创造更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马杰:“企业并购:动机、机制与绩效”,《南开经济研究》,1997年第5期。

2.范从来,袁静:“成长性、成熟性和衰退性产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8期。

3.胡峰:“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技术外溢效应分析”,《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2期。

4.Hausman,J.,G.Leonard  and  D.Zona(1994)"Competitive  analysis  with  Differenciated  products,"annales  d'economie  et  de  

Statistique,0(34),pp159~180.

5.Compte,o.,F.Jenny,and  p.Rey(2000)"Capacity  Constraints,mergers,and  Collusion,"mimeo.,iDei,University  of  toulouse.

6.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2:tnCs  and  export  Competitiveness,(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Geneva).

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篇5

关键词:海外并购;信息不对称;财务效应

“中国制造”闻名世界,但“中国制造”大多集中于低端产品领域,已经不能满足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经济需要转型,企业发展模式也需要转型。在此背景下,海外并购成为中国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企业发展转型的一条捷径。据中国商务部网站上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完成全球跨境并购交易资产总额约为1万亿美元,创过去六年以来的最高记录。但据国资委研究中心、商务部研究院等联合的《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显示,完成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仅有13%盈利可观,39%基本盈利。本文力图对联想收购摩托罗拉后产生的财务效应与风险进行分析,并在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础上对该项并购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一、文献回顾

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数量快速增长,国内学术界对中资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近几年国内学界主要从企业绩效与价值创造两个角度来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进行分析研究。国内学界对海外并购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影响为正,即海外并购能够给并购企业及其股东带来正的效益。如刘良坤(2012)通过实证分析证明吉利收购沃尔沃公司的行为对企业的对外发展产生了正效应。而另一种研究结论认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并不会产生想像中的正效应,相反,并购会产生负效应,损害企业的利益。如杜群阳、项丹(2013)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数据包络法建立二次相对评价模型,分别分析并购公司在并购前与并购后的绩效和效率,分析结果表明,资源获取型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会降低企业经营绩效、降低企业经营效率,两者的波动趋势完全相反。除了从绩效角度进行分析,还有的学者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对海外并购进行分析,如顾露露和RbertReed(2011)认为并购的财富创造效应受并购双方公司所在国家之间的资本契合度与从金融机构的贷款等因素的影响。以上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对研究海外并购很有价值。但是,现有的研究很少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研究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所面临的风险。

二、理论基础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同组织或个人对相关信息的掌握程度是有差异的;信息掌握充分的一方,往往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一方,则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都假设交易双方都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也即双方都拥有完全对称的信息。而在现实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存在的差异,市场通常不是完全竞争的,因而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这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的完全信息假设相矛盾。而信息不对称理论弥补了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漏洞,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了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自akerlofetal.(1970)发现了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后,以信息不对称为假设的市场理论也就被广泛运用到经济分析中,该理论的提出对经济活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信息不对称理论为研究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其不仅说明了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也对不同市场主体因所拥有的信息渠道的差异以及所获得的信息量的多寡而承担的不同风险和收益进行了研究。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在经济活动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而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总会使得经济活动中会有一方因无法获取完整的信息而处于不利地位,但仍然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普遍存在,包括在并购活动中。并购活动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时,目标企业为了达到利己的目的而有意隐瞒信息或与中介机构等相关方共谋制造虚假信息,使并购企业处于不利地位,并基于错误的信息而作出不恰当的决策,致使并购企业并购成本增加甚至造成并购的失败。信息不对称将会导致并购双方因无法了解对方所处的经济政治环境以及其真实经营状况而需承担更高的并购风险,尤其是在海外并购中,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尤为明显。

三、联想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案例剖析

(一)公司简介

联想集团创立于1984年,在“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名列第四,是一家信息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大型国际化科技公司,其主要从事开发、生产并出售技术产品及提供优质售后服务。联想公司主要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板、手机、一体机电脑等商品。

(二)从信息不对称角度看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的问题

联想并购摩托罗拉是为扩大海外智能手机业务所采取的战略性举措,但据并购后的财报来看,并购摩托罗拉并没有为联想的全球手机业务产生正的增长效应,相反,整合成本的大幅上升,反而拖累了公司的发展。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联想此次的并购不如意呢?其中有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此次并购不如意:1.对美国的相关制度了解不够充分。联想是中国企业,而摩托罗拉是美国企业。由于中国与美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再加上很多中国企业缺乏熟知海外法律制度且具有海外并购经验的人才,中国企业往往按惯有的思维盲目进行海外并购,容易造成并购成本上升。美国的法律制度包括联邦法律制度和地方州法律制度,中国企业在并购美国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时会考虑联邦法律制度却容易忽视地方州法律制度,这也是导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本上升的原因之一。而对联想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而言,其海外并购还面临着一种阻碍,那就是对方国家的阻挠。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之一,为防止本国高端技术外流,被并购企业所处国家往往会设置各种障碍来阻止中国企业对本国企业的并购活动。这些因素都将增加联想的后续整合成本。2.对被并购企业的实际经营、财务状况了解不充分。联想并购摩托罗拉的目的是吸收摩托罗拉的专利技术、人才与有关渠道,以扩大其在海外的市场份额与影响力。谷歌收购摩托罗拉时,获得摩托罗拉的1.7万项专利,而到联想收购摩托罗拉时,只剩2000余项属于联想,其余专利仅仅是授权使用。因此,联想希望通过并购摩托罗拉来提升技术上的竞争力成为泡影。而从人才的角度来讲,联想的此次并购活动是个败笔。联想并购摩托罗拉后,摩托罗拉的设计部门主管、首席设计师等设计部的灵魂人物相继离职,这导致摩托罗拉近乎空壳化。最后剩有关渠道,这也是联想所看重的。摩托罗拉作为曾经的科技巨头,如今虽然没落了,但其拥有的上下游渠道还在,这对中国企业而言很有吸引力。但是,摩托罗拉易主后,原先的各种渠道关系还能够维系下去吗?这还需要看以后的发展。

四、启示与建议

(一)合理选择海外并购方式

并购方式包括现金购买、股权换股权或者两者相结合三种方式,不同的并购方式有不同的优缺点。股权换股权的优点是能够留住人才,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服务;而缺点是容易分散公司控制权;但纯采用现金购买股权的方式容易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压力,会增加企业短期财务风险。所以,进行并购时企业根据行业特性与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购方式方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应积极解决海外并购的技术性问题

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时,往往在没有深入了解被并购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情况下盲目进行并购,容易导致并购成本上升,甚至是并购失败。因此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应积极解决相关技术性问题。首先,在并购前,应积极吸收聘任既熟知境内外法律法规同时又具有海外工作经历的海外并购专业型人才;其次,在并购的过程中,要在仔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寻求国际中介机构的帮助,以更好应对并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后,要正视国际市场规则、国外文化、法律环境等因素对跨国并购整合带来的巨大成本,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并购风险。

(三)应积极维护自身利益,必要时寻求国内相关部门的帮助

当今世界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有些国家出于各种目的,为防止高端技术外流,设置各种障碍,加大外来企业对本土企业进行并购的难度。尤其是对计算机和通信等高端制造业企业的并购活动更是百般刁难,使得联想、华为等企业对外并购的成本大增,同时也增加了并购风险。因此,中国企业应该积极维护自身利益,拿起法律武器据理力争。必要时,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寻求国内相关部门的介入。

参考文献:

[1]刘良坤.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及风险分析[J].财会通讯,2012(12).

[2]杜群阳,项丹.资源获取型海外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3(10).

[3]顾露露,RbertReed.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了吗[J].经济研究,2011(07).

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篇6

【关键词】产业演进并购动机并购绩效评价绩效评价体系

一、企业并购概述

企业并购的本质即为企业重新打乱所拥有的资源及其控制权,进而进行重新配置、整合与调整的过程。从微观视角上而言,企业并购可以帮助参与并购的有关企业迅速提升规模效益,并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保有竞争优势,完成市场份额与市场规模等经营绩效方面的提升,同时更有利于相关企业进行重新布局,拓宽自身的发展空间;从宏观视角上而言,经由企业并购,能够完成相关行业优质资源的融合、调整及重新分配,在促进产业演进、结构升级的同时,也为企业基于并购动机基础上的并购绩效提升、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并购绩效评价研究

近来,国内外关于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内外的众多学者纷纷分析、探讨并总结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手段的研究成果,但研究得出的结论各有不同。

(一)基于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

企业并购的根本目的是为提高经营绩效与财务绩效,但通常这两种绩效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实现的,要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才能逐步反映出来。企业处于不同的产业演进期,会对应产生不同的并购动机。简单来说,并购的最终目的均是要实现企业价值的提高,而企业为实现更高的价值,必须要凭借自己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企业并购动机旨在经由并购完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与巩固。企业所处的产业演进时期不同,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求也各有差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方式也是千差万别。本文认为,以企业并购动机,换句话说就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程度,可以视作企业并购能否成功的判断依据。与之对应的企业并购绩效的评价逻辑就是企业所处产业的演进时期会影响到并购动机,而并购动机的实现程度则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并购绩效评价。

(二)国外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并购绩效评价研究

研究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有两种方法,即事件研究法与财务指标法。事件研究法多用于研究企业并购的短期绩效评价,而财务指标法在长期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中应用广泛。

美国与英国属于证券市场、金融市场相对发达、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其市场在监管企业并购的有效性相对较高,基于此,国外的理论研究专家与学者更热衷借助事件研究法针对企业并购绩效开展实际研究,并从短期、长期等不同角度研究分析企业并购对其绩效的影响。得出的研究结论概括如下,国外学者普遍认为:目标企业股东作为企业并购事件中受益最多的一方,目标企业的股东财富经由企业并购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收购企业相应的绩效和目标企业比较的话,则变化极不明显,更勿论显著升高;从企业并购总体而言,企业并购事件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带给并购双方整体收益上的提高。

(三)国内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并购绩效评价研究

和国外绝大部分研究学者更愿意采取事件研究法分析企业并购事件相比,国内的专家与学者在研究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时,更倾向于选择财务指标法开展相关研究。选用财务指标法和我国现今的证券市场、金融市场的有效程度相匹配。

在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结论方面,我国学者经由事件研究法研究的企业并购绩效多与国外学者相近,认为目标企业股东在企业并购受益最多,并且均为正面受益,而对于收购企业的股东权益的变化则产生较多的争议:认为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发生后,企业的短期经营绩效提升比较显著,但从长远和总体来说,在一段持续的时间内甚至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与国外成熟的研究方法与理论相比,我国对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主要如下:一是企业并购绩效评价及企业并购绩效研究只限于定性分析,而缺少定量分析及动因考量;二是对于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未能覆盖多个行业,局限性较大;三是企业并购绩效评价多以微观层次为主,宏观考量考虑过少;四是明显过于重视短期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忽略了长期的并购绩效考核。

三、基于产业演进的企业并购动机

产业演进理论认为,产业演进过程划分四个时期,初创期、规模化期、集聚期、平衡和联盟期。其中初创期由于产业具有较好的增长空间,所以企业为在该行业立足,会着手开始收购企业,以扩充自身的市场份额,此时的企业并购多以横向并购为主;

处于规模化时期的企业因所处产业的增长空间开始受限,产业竞争加剧,利润空间下降,规模化期的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企业只能经由整合产业内部资源获得规模经济,企业纷纷通过并购来加强竞争、提升规模效应;

集聚期的企业发展综合能力很强,其发展重心从速度转化为质量,所以更看重如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而实施资源整合、优化配置、提升公司价值及股东财富成为这一时期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一阶段的并购行为不多,但通常发生的企业并购均是超大规模的并购;

平衡和联盟期作为产业演进的最后时期,产业整合得很充分,少数大型企业处于产业统治地位,产业集中度极高。这时大型并购并非重要的产业特征。企业在这一时期更看重如何识别、分散和规避风险,企业并购更多的是非相关性并购。综上所述,企业处于不同的产业演进时期的企业并购动机如下表所列:

四、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并购评价绩效的主体、客体与目标

评价主体指评价视角的选择,即借助于什么样的视角来评价企业并购,通常选择企业股东或经营者作为并购绩效评价的主体;评价客体指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直接由评价客体决定。在股东与经营者成为并购绩效的评价主体时,一般选择股东财富及企业经营绩效为评价客体;评价目标指评价主体经由评价相关对象想要实现的效果,通常为股东财富及经营业绩的影响程度及是否企业并购动机的实现程度。

(二)评价原则

建立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要遵循如下原则:一是一致性原则。企业实施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所确定的指标一定要和并购行为发起者的目标协调一致,以充分凸显出企业并购目标的实现程度;二是系统性原则。企业在选择并购绩效评价指标时,尽可能保持平衡,以保证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之间的互补。并通过充分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力图系统、完整地反映出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成果及并购效率;三是可行性原则。要求企业确立或选取并购绩效评价的相关财务与非财务两种指标时要做到容易操作和实现,不要选择无法获得相关信息的指标,确保并购绩效评价能够科学、合理地开展。

(三)确定并购绩效评价指标

要建立基于产业演进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按照不同时期对企业的并购绩效开展相应的评价,因为不同时期并购动机存在差异,所以各个时期的企业并购绩效的评价指标各有不同。

(四)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的评价

确定好基于产业演进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指标以后,就要借助于这些评价指标建立的并购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相应的并购绩效评价。实施时基于产业演进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要遵循一定的流程,才能确保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客观性。具体的基于产业演进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流程如下:

首先,针对即将实施评价的企业确定好所处的产业演进时期,按照产业演进理论,一般以主要选取企业的产业集中度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指标,并考虑相同产业的企业数量变化、企业市场变化、企业利润率变化等,这些因素可以充分体现产业演进历程的相关因素,有效结合行内专家的经验进行判断,综合分析被评价企业的所处产业演进时期的准确位置;其次,按照前面确定好的企业产业演进时期的准确位置,确定企业在这一时期的并购动机、并购绩效评价指标等等;再次,认真计算每个并购绩效的评价指标对应的数值,并按照相应的权重计算最终得出企业综合的并购绩效,如果得出的综合并购绩效超过零,则可以确认企业的并购活动完成了并购动机,属于成功并购,综合并购指数数值越高则表明并购绩效越好。综合绩效低于零,则可以确定企业的这次并购属于未完成并购动机,即失败并购;最后,根据前面建立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既要在理论层面解释企业并购的产业演进阶段与并购动机,更要提出适合企业的可以经由并购完成自身价值增长的有效对策。

五、结语

企业进行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并非全只是为了提升财务绩效,因为并购绩效评价除了评价指标及方法的差异外,并购动机还受到所处产业演进阶段的影响,所以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以产业演进为基础、以企业并购动机为引导、以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为根本的逻辑进行。只要按照这一逻辑开展并购绩效评工作,企业才能更好地进行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的评估,从而正确衡量企业不同阶段的并购动机及并购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黄旭,史锐.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与政策建议[J].财经科学,2007年11期.

[2]潘和平.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朱小斌,郎蒙.平衡战略业绩评价体系:现状与问题[J].北方经济,2006年20期.

[4]鞠晓峰,沈赟.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在特定企业中的改进应用[J].商业研究,2011年06期.

[5]徐东.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会通讯,2009年04期.

[6]赵顺娣,周姣.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20期.

[7]郑小平,申凯.浅谈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2009年29期.

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篇7

关键词:跨国并购;欧美市场;企业文化;文化整合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和企业资本日益雄厚,部分企业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投资机会,企业掀起海外并购的浪潮。近年来,我国海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2002~2007年间,年均增长率54.2%,大大高于同期国际直接投资增长水平。据商务部统计,2008年我国对外投资达到521.5亿美元,比上年剧增96.7%。其中海外并购投资205亿美元,比2002年的2亿美元增加了100倍,中国企业已成为跨国并购的重要力量。根据普华古柏数据显示,2009、2010年并购交易数量分别为144宗和188宗,交易数量增长30%。汤森路透数据显示2010年并购交易额跃升37%。2011年开局强势,据德勤的《2011大中华海外并购焦点项目》报告,今年上半年大中华(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海外并购活动持续升温,交易总额高达170亿美元。《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发生了75笔海外并购交易,比2010年上半年度增加2笔。

然而,虽然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上取得数量的优势,但失败率居高不下,根据dealogic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跨境收购失败率达12%,2010年降至11%,远超过美国和英国的2%和1%,仍为全球最高。再次,在商务联姻之后,运营效率与文化整合上取得的成效不足,并购后盈利性不足,据2010年第三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指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是1/3成功,1/3失败,1/3不赔不赚。

二.文献综述

(一)企业文化理论

企业文化理论提出于二战之后日本经济发迹的实践。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宽窄不一,但究其本质,这些定义都是在一个限定的范围内结合不同的角度和研究背景而百变不离其宗地改变着――他们都将由“组织成员共享的一组重要的假设|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Sathe,1985)。美国学者埃德加・沙因(edgarH.Schein)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多数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国内不少学者对企业文化也有自己的认识,米建国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体系、历史传统和工作作风,表现为企业成员以整体精神、共同的价值标准、合乎时代的道德规范来追求发展的文化素质”。

(二)跨国并购理论

伴随着跨国直接投资的形成和发展,跨国并购理论随之产生。对跨国并购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可以基于三个层面:企业并购的一般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跨国并购理论。企业国内并购跨越国界的发展就是跨国并购,是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产物,因此跨国并购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由企业并购的一般理论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解释,如效率理论、财务协调效应和战略性并购理论等都可应用于跨国并购;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之一,跨国并购的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产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国际直接投资是研究跨国并购时必不可少的支撑体系,其中主要有斯蒂芬・海默(1960)提出的垄断优势论和维农(1966)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区位因素理论以及内部化等理论;跨国并购理论主要关注并购发生的原因和所带来的效应。对跨国并购理论的研究分为两个方面:并购动因研究和并购效应研究。

(三)文化差异及文化整合理论

对传统文化整合模式的探讨的奠基者是Berry,他提出了文化适应的观点,他指出在文化适应过程中会充满冲突,但冲突会随着适应的过程而减少。他认为并购双方共有融合模式、同化模式、隔离模式和文化背离模式四种文化适应模式。nahavandi和malekzadeh(1988)根据Berry的研究基础,并将其用于分析企业并购的文化整合,从并购方和被并购方两个方面来分析影响文化整合模式选择因素。他们进一步指出,双方容易达成共识如果并购双方倾向于选择的文化整合模式比较一致,并且整合过程中的冲突就比较少,整合就会比较平稳。

三.中国在欧美市场并购中的文化差异及整合问题

(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特点

随着交易额的不断攀升,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呈现明显的特点:

第一,跨国并购呈现递增趋势。在数量上,2009、2010年并购交易数量分别为144宗和188宗,交易数量增长30%。《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发生了75笔海外并购交易,比2010年上半年度增加2笔。2005年,中国占全球并购交易量的4.6%,到2011年上半年度,这一数值已上升至8.2%[1]。

第二,并购行业呈现多元化。本世纪初,伴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2001年“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中国企业在各行业的并购呈现多样性。在2005年至2010年间,早期并购行业包括工矿、能源、汽车、家电、电子,后期扩散到医药、银行业、饮料行业、家具、物流等[2]。

第三,并购对象的差异性。除一些资源型并购外,目前我国上千万美元的非资源型大型并购集中于欧美地区。前几年,我国企业采取“珍珠链式”并购手段,以收购中小企业为主,而近年来,对欧美、日韩的并购案有所增加,一些企业开始尝试规模更大、交易更复杂的大型企业或主营业务收购。

第四,收购动机的战略性。跨国并购是获取战略资源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中国企业弥补在资源、高精尖技术、知识产权、知名品牌等方面的不足,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

(二)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差异与冲突:

第一,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东方文化的基本价值观是: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重视群体的合作精神,倡导个人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重视人和,注重协调人与人、人与物乃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张一种和谐、协调的总体观念;主张从总体上去把握事物,强调用个人的直觉和内心的感情去认识世界;重义轻利。而与东方文化相比,西方文化以个人为单位,崇尚“自我”,鼓励人们以激进开放的方式大胆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4]。

第二,制度文化的差异。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公有制为主的国家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除了经济目标之外,企业还履行支持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实现稳定等政治目的。而西方为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私有资本在发展中占据主体地位,因此,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同时,西方国家工会力量非常强大。

第三,风俗、惯例上的差异。风俗习惯是指一个地区、国家的居民、团体在行为方式上不成文的规定性约束,渗透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对员工的行为有着长期的影响。

(三)跨文化整合面临的问题

首先,并购动机的差异。据李萍等跨国并购动因十二要素模型中方企业对外并购的动机之一是获得战略性能源,以达到对外扩张、进军世界市场的目标;然而,外方企业战略并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整合在中国的业务和资源的协调管理[5]。

其次,并购后企业盈利能力低下。由于大部分被中方企业收购的欧美企业在并购前,都背负着巨额的债务,濒临破产,加之并购后业务整合、企业重组、人员变动等因素,使得企业股价走低,盈利能力低下。tCL收购阿尔卡特就是典型案例,因巨额亏损出现一系列人事动荡,最终宣告失败[6]。

再次,并购后人力资源整合不力。人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员整合不力,将会危及企业生存。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人员管理制度与薪酬制度,如果不能及时整合人力资源,妥善安置双方工作人员,将会带来人才流失[7]。

最后,缺乏行之有效的文化整合策略。文化是在特定环境、特定背景下长期形成的心理、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总和,具有无形性和持久的影响力。不同企业拥有不同的组织文化,根据并购双方企业文化的变化程度及并购方获得的企业控制权的深度,企业文化整合模式主要有四种,可分为吸纳式、渗透式、分离式、消亡式[4]。

四.解决对策

(一)并购前充分估计文化整合难度

并购前要利用自己的资料或请专业咨询公司对目标公司进行有效的文化审查,评估和识别文化冲突和潜在风险,为并购提供事先解决措施,为后期的整合策略的选择提供基础。跨文化整合是一个关系并购成败的问题,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前就应充分考虑文化整合问题,尤其是我国在欧美市场上并购,属于弱势文化并购强势文化的阶段,并购后还要充分考虑到当地文化的适应度,对并购双方文化特征选择有针对性的文化整合措施。

(二)做好人力资源整合的充分准备

在并购后的人事人名中,尽量避免大规模动荡,可采用聘用原市场或公司内部的德高望重的人士出任管理职位,通过他们与员工积极谈判和沟通,同时颁布稳定的薪酬政策和人力资源政策,达到稳定军心和收获民心的作用。而若采用不正确的人力资源策略,将会使大量的被并购企业的优秀员工离职,这直接对公司整合产生很大影响,对并购后公司业务的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将不利于文化整合。

(三)谨慎选择有针对性的文化整合模式

选择文化整合模式之前,必须要充分考虑和评估对被并购的核心价值观的取舍问题,以及其员工对新公司价值观的接受程度问题,要在新旧价值观之间做出平衡,逐渐引导员工改变其价值观。在引导过程中,要综合分析整合模式的影响因素,首先采用文化植入模式,逐渐改变的同时又能稳定原公司员工的情绪,达到初步整合后,进而采取文化融合模式,逐渐培养出企业预定的有利文化。

参考文献:

[1]邓沛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研究[D].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12月,p52

[2]申米玲.跨国企业战略并购初探――经典案例的启示[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11月,第24卷第6期

[3]李萍,刘永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研究――跨国并购动因十二要素模型.时代经贸,2007,(5).

[4]张海瑞.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研究[D].北方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p15,p25

[5]张洁梅.企业并购后的知识整合――以tCL并购阿尔卡特为例[J].企业改革与发展(理论月刊),2011年第9期

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篇8

关键词: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6.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7-0024-02

国内外学者对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具体的研究,国外学者认为,以下因素均影响跨国并购的绩效。

一、持有期限

并购持有期限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来研究的。JensenandRuback(1983),Bradley,Desai,Kim(1988),Jarrell,poulsen(1989)、Franks,Harris,titman(1991)、Healy,palepu,Ruback(1992)、Schwert(1996)、Loughran,Vijh(1997)、echbo,thorburn(2000)和Houstoneta1(2001)等的研究,对目标公司(targetfirms)获得显著的正收益已经有非常一致的结论:获得显著的正收益。

二、支付方式

有两种基本支付办法:现金支付和股份(资产)支付。(travlos,1987)发现,并购企业的经理寻求最盈利的支付并购的方法;特别地,如果认为企业的股票被低估,经理就会用现金支付并购;如果股票被高估,经理就会用资产支付并购。pettwayetal(1992)研究日本企业在美国的并购发现:收购中用现金支付比用资产支付对并购者有着高回报;HarrisandRavenscraft(1991)在跨国并购的研究中得出用现金支付对目标企业也有着高回报;可是,eckboetal.(1990)发现在加拿大的收购,混合支付(现金和股票)比单一支付(全部现金或全部股票)可获更高的超常收益。

三、收购公司的财务特征

负债权益比例(总负债/股东权益)的值越大,收购公司(bidderfirms)的收益越大;Lang,Stulz,andwalkling(1989)的研究发现,收购公司的超额收益与收购公司的Q比例(市场价值/重置成本)存在正向关系。

四、双方行业的相关性

Rumelt(1974)把并购分成相关并购和非相关并购。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的资源或产品――市场类似,它们之间的并购称之为相关并购,或相关多元化;如果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处在不同的市场,并且他们的产品并不直接竞争,则称为非相关多元化,或混合并购。

markides和ittner(1994)认为在国际并购中,相关并购比非相关并购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但Seth(1990)认为,相关并购与非相关并购在总体价值创造方面无显著差异;Lubatkin(1987)发生在1948―1979年间的1031起美国FtC备案的最大并购案例证明得出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的股东价值升值的从大到小的顺序如下:垂直并购、纯粹混合并购、市场集中型并购、水平并购、产品集中型并购,而这一结论恰恰与传统假设相反。Ghosh(2001)及Linn和Switzer(2001)发现企业集中度与长期绩效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agrawal,Jaffe和mandelker(1992)发现混合型并购的长期股价水平要高于非混合型并购;Shelton(1988)研究表明并购允许并购者进入新的但不是相关的市场,可以为股东创造巨大价值。

五、并购的行业特点

anand和Singh(1997)研究了美国国防工业多样化(diversification-oriented)并购与集中(consolidation-oriented)并购的绩效差异,其结论是处于产业的衰退阶段,集中并购的股票市场和运营绩效优于多元化并购;Bruton、oviatt和white(1994)研究了51起困境企业的相关性并购和非相关性并购,发现困境企业的相关性并购其成效优于困境企业的非相关性并购;park(2003)研究了在比较盈利性的产业,相关多元化比非相关多元化更加可获利;KwokandReeb(2000)提出上游―下游假说,不同国家相关业务的风险影响外国直接投资。投资于上游企业(在比较稳定的经济)可以降低风险,而投资于下游产业却增加了风险。

六、相对资产规模

(asquithetal,1983;Kang,1993)认为当目标公司的规模增加时,并购企业的超常收益也增加;Cakicietal.(1996)利用发生在1983―1992年间的195个外国公司并购美国企业的数据推出与上述相反的结论:在国际并购中,外国收购者的超常收益同收购者与目标公司的相对规模没有关系。

七、汇率影响

HarrisandRavenscraft(1991)用实证的方法验证国际并购中的收益与汇率影响系统相关,他们发现美元越强势,对美国收购者来说收益越大。换句话说,买者的货币相对于美元是强势的话,把美国企业作为它的目标企业进行跨国收购的收益就高。

八、文化差异

Jemison、Sitkin(1986)和Buonoetal(1985)认为,当两个企业有相对大的文化差异很可能导致“文化模糊”和过程损失;(JemisonandSitkin,1986)认为大的文化距离与高程度日常并购整合冲突紧密相连;实证结果表明,对于双方存在明显文化差异的并购,投资者往往持消极态度。Buono,Bowditch和Lewis(1985)则进一步判断,企业文化(管理风格)的差异很有可能是购并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的主要原因。

与前面看法不同,很多跨国并购研究对民族文化的存在持积极态度:morosini,Shane和Singh(1998)在1987―1992年间调查52家跨国并购的企业发现,多国籍企业可以通过进入目标公司并获得嵌入民族文化中的多样化的惯例和技能,可以提高跨国并购的绩效;Barney(1986)认为,跨国企业需要拥有多元化的惯例和技能,以应对多元化的世界;Larsson和Finkelstein(1999)的研究更明确,他们认为跨国并购(民族文化差异)意味着更高的购并潜在价值,更低的员工抑制和流失率。

九、并购类型

并购一般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理论上认为混合并购的效率是相对比较低的。Jensen(1986)认为,混合并购相对于相同行业内的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而言更难以成功。效率理论认为,混合并购不能提高企业效率,但是,实证研究的结果没有为这些理论提供经验支持。elgers和Clark(1980)发现混合并购的并购企业的收益高于非混合并购。agrawal等人(1992)的实证检验则说明兼并后若干时间内混合并购的并购企业的效益并不低于非混合并购。

十、其他因素

其他影响跨国并购绩效的因素很多:

1.组织先前的并购经验

(walsh,1995)认为,有着不同环境下的经验的经理和工人比没有这些经验的经理和工人的生产性会更高;(Calori,Johnson&Sarnin,1994)在国际化多样性企业的Ceos比国内企业的Ceos有着更丰富的知识结构;(Hittetal.,1998)过去的并购经验可以加速企业形象建立的过程和被并购企业的资源整合;(Han,2002)通过91家投资在中国的韩国企业分析,有着相当多的国际化经验的投资者比有着有限国际化经验的投资者能够展现更优良的业绩;markides和oyon(1998)也认为先前的国际并购经验能够更有效的管理和整合并购;可是,Haleblian和Finkelstein(1999)认为组织先前的并购经验的影响由正到负。目标企业与先前的目标企业越类似,并购效果越好。但当这些先前经验如果被不适当的总结,组织先前的并购经验与并购绩效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甚至呈负相关关系。

2.管理风格差异与绩效

(Bhagat,mcQuaid,1982;Sathe,1985)认为管理风格是指管理要素和组织的主体文化;(Covin,Slevin,1988;Khandwalla,1977;miller,1987)认为管理风格包括以下一些要素:管理群体对待风险的态度,他们的决策方法,以及控制沟通类型偏好;(Davis,1968)认为:管理风格的一致性能够促进并购后的吸收,而管理和哲学上的差异会成为成功并购的障碍;(Buono和Bowditch(1989))提出假设,管理风格上的差异是企业通常未达到并购前进行的可行性研究所预估的绩效水平的主要原因。

3.并购企业获得目标企业的顺利程度

Bradleyetal(1983)认为目标股东在经历一次未成功的并购之后,在紧接着的数年内的一次新的并购提议能够保持在第一次并购的价位上。如果第一次未成功的并购导致目标企业的股价上升,而在五年内未见新的合并方案,那么,其股价基本上跌到原来的水平。Bradleyetal(1988)认为如果有多个收购企业对同一个目标企业进行竞争那么就会降低收购者的回报;HarrisandRavenscraft(1991)和Cakicietal(1996)研究外国公司并购美国企业时也有类似的结论;另外,美•罗伯特J.博尔盖塞(RobertJBorghese),保罗F.博尔杰塞(paulFBorghese)提出,识别和筛选潜在的收购对象中,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国内学者也对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持有期限、支付方式、收购公司的财务特征、并购次数、并购类型、相对资产规模、汇率因素、同属管辖、关联交易、并购的成功与否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并购财富;干春晖(2005)认为,并购的顺利程度对并购财富有一定的影响;廖运凤(2006)目标企业外部环境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外部环境是一个由多种复合因素构成的系统。投资者在做出跨国并购的决策之前,必然对这些影响并购成败的外部条件有所了解,才能使并购为并购双方带来利益。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5-2008年外国直接投资前景[eB/oL],2005.

[2]李祥艳.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李枫.跨国并购绩效问题研究及现实意义[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许文辉.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实证研究――市场反应、长期绩效和影响因素[D].北京:北方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郭炜.企业并购绩效评价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5,(3):19.

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篇9

[论文摘要] 并购是现代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对企业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并购中目标企业的选择是关键环节,研究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随着竞争的加剧,并购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我国对并购的研究起步较晚,多是建立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目前,并购理论的研究多集中在并购动机的理论分析,并购绩效的实证检验、交易信息收集及并购后的整合管理等方面,对并购前期的重要一环——目标企业的选择研究不多,因此本文拟对目标企业选择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的回顾与总结,以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选择的理论研究 

在目标企业的选择方面,由于对企业并购的动机的理解不同,不同的企业并购动机理论其实都对目标企业的选择已经做出了限制,国外关于目标企业选择的理论研究中,主要的理论有: 

(1)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并购的目的是将市场交易转化为内部关系,从而降低交易费用。是对企业纵向并购的一种理论解释。 

(2)价值低估理论,主要是出于投机的考虑,该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中,由于投资者拥有的信息不全面,因此产生了资本市场上许多不太出名的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来说价格被低估的情况。企业价值被低估对并购的影响一般以托宾提出的q比率来表示,q为企业股票市场价值(v)与企业重置成本(k)之比,即q=v/k。当q>1时,说明企业股票市场价值高于企业重置成本,形成并购的可能性很小;当q<1时,说明企业股票市场价值低于企业重置成本,购买企业有利可图,因此形成并购的可能性较大。 

(3)范围经济和风险分散理论,范围经济论和分散风险论对企业混合并购做出了解释。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单一,一旦这种产品市场低迷,企业就会面临巨大的风险,所以通过并购可以分散风险。范围经济论和风险分散论为企业的混合兼并提供了理论支持。企业通过混合并购策略实现范围经济和分散风险,形成生产成本优势、市场营销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实现多元化经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4)市场势力理论与企业优势共享理论。该理论认为并购可使企业优势在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间相互共享,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在现实的竞争市场中,一个企业可能拥有其它企业所不具有的竞争优势,如先进的管理经验、专利技术、品牌资产、产品差异化及独有的营销手段等,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在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之间进行分享,从而提高总体效益。 

国内学者对目标企业选择的理论研究较少,倾向于研究目标企业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选优的方法。刘湘蓉(2001)对目标公司选择一般步骤及因素分析进行了阐述;欧阳春花(2004)主要研究不同的公司战略对目标企业选择的影响,刘智博)2004)通过实证研究了我国并购中目标公司的一般特征,何倩(2007)详细说明了层次分析法在目标企业选择的应用。 

二、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在目标企业选择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重要的一环。企业价值评估在国外发展的已相对成熟,主要的方法有:贴现现金流法,市场比较法,净现值法,成本法。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相对有效,企业的价值评估类同于股票价值评估。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特有的流通股权与非流通股权分离的二元结构以及境内市场与境外市场严格隔离,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价值评估难度加大,因此,现金流贴现法与净现值法主要用在了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上,在非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上,收益法使用的也比较广泛,但由于非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充分,市场比较法应用得相当广泛。另外,成本法也时有应用,成本法用重置成本法评估企业价值,它是从企业重建思路来考虑的,即在评估时点重新建造一个与被评估企业相同的企业或生产能力及获利能力所需的投资额作为判断整体资产价值的依据。这种方法在估算资产的实体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而且难以反映资产的收益特征。 

另外,stewart(1991)提出了经济附加值(eva)价值评估模型。即公司的经济附加值等于提前收益减去公司资产账面价值乘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eva 反映了企业税后净经营收益扣除了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后的收益,真正反映了企业真正创造的价值,能够有效的表现出企业的财务经济状况和企业的发展能力。 

近年来,实物期权在价值评估中应用的也比较广泛。angelieng.z.kemna 在(1993) fina进行资本预算研究,在整个过程中进行实物期权的应用、核算,并发现对于战略性决策,实物期权确实比传统资本预算方法有用。 

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篇10

abstract:theacquisitionallowsenterprisesdevelopingbyleaps,butitfacesmanyrisks.m&acontractisanimportantriskpreventionmechanism,butthereislittleacademicresearchonthisindustry.throughthelegalstatusofm&acontract,researchstatusofm&acontractrisk,andthetheoreticalandpracticalnecessity,thispaperanalyzesthenecessityofresearchonm&acontractrisk.

关键词:并购合同;并购合同风险;研究必要性

Keywords:m&acontract;m&acontractrisks;necessity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121-01

0引言

西方谚语说:“财富的一半来自合同”,但同时它也是产生纠纷的根源和埋藏祸根之地。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契约经济。动辄涉及巨额财产、员工补偿安置等重大事项,成败受到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制约,面临商业、财务、道德、法律等多种风险的并购活动,无一例外的以合同为保障。然而,合同本身也是有风险的,仅将并购活动置于合同框架之下是不够的,只有进一步识别与防范并购中的合同风险,构筑起缜密牢固的防范机制,克服风险、扫除陷阱,才能保障权益,提高企业并购的实效。本文从并购合同法律地位,并购合同风险研究现状,现实和理论必要性几方面浅议开展并购合同风险研究的必要性。

1并购合同的法律地位

“并购合同”是主并购方和目标企业之间为实现并购之目的,明确相互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或曰以文字或语言自愿约定、共同遵守的规则。并购合同是并购双方权利、义务的主要体现,是并购双方在并购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根本大法”;并购合同也是防范各种已知和未知风险的重要保障及并购顺利完成的基础,依法订立的并购合同受法律强制力的保障,并购合同一旦依法成立就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违约,违约方则将受到处罚;同时,并购合同也是处理并购纠纷时的主要依据(书证)。

2并购合同风险研究现状

“并购合同风险”是指在企业并购合同签订执行过程中,由于未知信息、当事人道德等种种风险因素,导致相关事件发生,致使合并购合同安全性损失的可能性。目前,学界业界对于并购领域风险的研究,多从宏观侧重经济的角度进行,少有对并购合同风险进行研究的。我国企业并购合同风险研究经历了从2006年起的“散见”到2010年的“专题研究”的过程。截止目前,仍以散见为主(即将合同风险作为法律风险的一部分进行研究)。2010年10月,谦(广州仲裁委员会主任,法学博士)发表了题为《企业并购合同的风险防范》的专论,结合两个实例研究了并购合同的法律风险,提出了并购合同风险研究的重要性。应该说这一研究开创了我国企业并购合同风险研究新纪元。但正如陈博士自己所言,由于篇幅有限,研究系统性不强。就目前的并于并购合同同险的研究而言,还没有一例研究对并购合同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测量、评价的。三、并购合同风险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2.1研究的现实必要性

2.1.1高居不下的并购失败率和若干并购“惨案”直指合同风险。我国企业无论是在经营还是投资,普遍缺乏法律意识。表现在企业并购问题上就是重视经营风险忽视并购合同风险,更缺乏防范之术。在依靠合同构建防范机制,保障权益,减轻经济责任方面,还很滞后,导致了许多无法弥补的损失。安侯建业(KpmG)麦恳锡顾问公司(mckinsey)、凯尼调查等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企业并购失败率高达50%-80%。而我国,成功率则不到10%(麦恳锡2006调查统计)。2010年,智维律师事务所携手《华夏时报》梳理十年来中国知名企业并购过程中遭遇失败的典型案例。tCL、盛大网络、明基、联想、上汽、中化国际、中海油、华源集团、富通投资、平安、中铝、建龙等知名企业赫然其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隐蔽工程”以及法律政策的影响,并购中往往潜藏大量的风险和陷阱,将风险拒之于并购大门之外,一道重要屏障就是用好并购合同。

2.1.2自由贸易背景下,全球资源正在加快合理流动配置,西方跨国巨头正加紧对中国战略性企业和骨干企业的控制。“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2006年7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玻璃行业、电梯生产厂家,已经由外商控股;化妆品行业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20%的医药企业在外资手中。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电脑操作系统、软包装产品、感光材料、子午线轮胎、手机等行业,外资均占有绝对垄断地位。而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外资公司的产品已占据1/3以上的市场份额。”大量外资涌入,在给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直接威胁到相关产业发展和经济安全。正如一位行业专家所警告:“控制自己的产业资源,是一个大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该做到的。‘买办经济’能得到繁荣,却不会得到尊严。”据预测,我国纺织业等产业又将成为新一轮国际并购热点,众多企业面临做“世界打工者”,还是主人的选择。我国并购还处在初级阶段,与处处讲法又长于并购的西方国家在“并购”中比拼并获取胜利,必须用好并购合同扫除和防范各种已知未知风险,保障权益。

2.1.3参加并购是潮流,也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众所周知,企业发展有两条路:一条是“滚雪球式”缓慢的自我发展;一条是“以小搏大”通过并购在短期内实现企业超常规“跳跃”发展。随着“十一五”的结束,“十二五”的开启,产业结构升级,民营企业优势互补,发展壮大需要并购重组;国有企业做大做强,资源整合更需要并购重组。用好“合同”这块法律之盾,将并购之风险与各色陷阱挡于盾牌之外,才能切实提高并购成功率。

2.2理论研究必要性目前,对于并购方面风险的研究,国内外学界、业界多从宏观侧重经济的角度进行,少有专门对并购合同风险的研究。但前人从宏观、经济层面分析研究并购风险防范之法,并没有使并购“高失败率”有明显的改善。可以想见,并购合同这个能够防范各种已知和未知风险,保障并购顺利完成的“利器”必将会成为学界业界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1]谦.企业并购合同的风险和防范[J].仲裁研究,2010,(01).

[2]李德水.炮轰外资“斩首”外资控制论开始抬头[n].网易解读,1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