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的核心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4:01

艺术教育的核心概念篇1

埃利特的笔触能在几个学术领域之间穿梭自如,一方面彰显着北美音乐教育研究领域的底气与深厚实力,另一方面暗含着对他著作翻译的难度。果不其然,当我偶然从书店买到他的著作的中译本并带着美好憧憬阅读时,发现中译本的错误俯首可拾,更要命的是埃利特思想的核心概念、关键概念都没翻出来,还乱翻各个领域的常用概念。下面我罗列在《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以下简称中译本,译者齐雪、赖达富,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中乱译、错译的一些重要概念与常用概念,供大家讨论。

一、有关埃利特著作中关键概念的翻译

(一)艺术哲学部分的核心概念

1 mUSiC,music,music/总体音乐、个项音乐、音乐作品

在这本著作中埃利特最具创意的不是对音乐概念的重建,而是把music这个词化为三种视觉形式mUSiC,music,music,从而恰如其分地把他重建的音乐概念所具有的三个层面内涵表达清楚。所以,这三种不同视觉形式的音乐概念必须对应并明确地翻译出来,这样才有利于第三章以后译文的简洁与准确。中译本却用长而嗦的句子去描述、解释这三个概念,把埃利特最具创意的表达消解。这种核心概念不翻译出来,无论对译者自己第三章以后的翻译还是对读者的阅读都会带来麻烦。

2 praxis,praxia!/反思性实践、反思性实践的prams的英语解释是reflectivepmctace,它与practice有区别:外延变小,内涵变深刻。所以,埃利特论证的是反思性实践取向的音乐教育,它与一般意义上的实践的音乐教育有区别。中译本把praxis与pracllce的译法不分,导致埃利特著作中对praxis内涵的大量描述变得白费口舌无意义。

(二)课程部分的关键概念

1 orientation/取向

取向是课程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课程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实施与评价的展开都需要考察与解决取向问题。更重要的是对课程价值取向的论证,它是课程编制的逻辑起点,没有价值引领的课程编制像是开没有方向盘的汽车,是盲目没有支撑的。在美国的教育话语体系中经常是课程与教育两概念不分,所以无论考察一种音乐教育还是考察一种音乐课程首先要论证的是这种教育或课程的引领价值。埃利特音乐教育哲学的前半部分旨在价值论证,音乐即反思性实践就是他的论证结果,而音乐即反思性实践的价值取向又成为他音乐教育哲学后半部分课程建构的出发点。在埃利特课程建构的四步骤中,步骤一即讨论以反思性实践为价值取向的音乐课程的七要素,在这里反思性实践音乐价值作为课程建构出发点的立场是毫不含糊的。

中译本把这一概念有时译成“导引”,有时译成“引导”,有时又译成“定向”,让人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总之,这样的翻法无论翻成什么都伤害着埃利特著作的学术性。

2 Commonplaces/共同要素

由于美国教育界或课程界喜欢不分课程与教育概念,所以埃利特所说的课程共同要素也可理解为教育的共同要素。世界教育史上提出教育要素的第一人是卢梭,他的三种教育即是教育的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环境。施瓦布提出课程的四大要素:学习者、教师、教材和环境。埃利特扩展了施瓦布的课程四要素,提出课程七要素的框架。

在课程或教育话语中,只要提到教育共同要素或课程共同要素,人们就知道这是在讨论什么问题,思路很快就会被带到当前的问题域中。中译本把Commonplaces译成基本论题,完全偏离了课程话语。

3 practicum/实习场

应该说,实习场是学习理论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生态学方法取代信息加工方法的产物。生态学方法的学习理论强调情境研究与跨学科研究,是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情境学习理论。以森杰(Sere)与莱夫(Laye)为代表的这一支情境学习理论把创建实习场作为他们研究的中心问题。随着实习场在学校情境中的应用,实习场很快成为课程的一种组织形态,类属经验课程。埃利特敏锐地捕捉到实习场这种课程组织形态与他的反思性实践音乐价值的契合度,以创建音乐实习场为核心的反思性音乐课程本身突显着音乐人埃利特对教育、课程的深刻理解。他的课程编制即音乐实习场创建即音乐学习共同体的建构。

中译本把practicum还是翻译成实践。至此,中译本无视埃利特著作中praxis,practace,practicum这三个关键概念所具有的充满学术品质的内涵差异,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都译成实践。

二、艺术领域外常用且重要的概念

1 How/心流

这是奇克岑特米哈伊心理学的标志性概念,看到“心流”一词就知道要谈奇克岑特米哈伊了。中译本有时把它译成“流畅”、有时译成“洋溢”、有时译成“涌动”、有时译成“沉浸”,奇克岑特米哈伊的意味尽失不说,还极不严肃。

2 metaknowledgeormetacognition/元知识或元认知(反省知识或反省认知)

这是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中应用很广的一个概念,中译本译成超级知识或超级认知,意义南辕北辙。

3 memes/模因

这已经是比较广泛地被接受与认可的译法,中译本用自己的语言来译显得哆嗉不规范。

4 ideology/意识形态

埃利特在表达音乐的文化、社会等非审美功能时才用这个词,意思非常明确是意识形态,而书中有时翻成意识、有时翻成意识形态,把一个意义极度明确的词翻得模棱不清,很容易混淆读者思路。更重要的是在埃利特的著作中这个词就是明确的意识形态,译成意识是错译。

三、美学或艺术哲学中常用且重要的概念

1 Dewey,artasexperience/杜威,《艺术即经验)

就像莫扎特、贝多芬的名字译法已经非常固定一样,在哲学、教育、美学领域,说杜威的名字如雷贯耳应该是不过分吧。中译本把他的名字译成德威,显然译者根本不知道他是谁。他的美学名著是《艺术即经验》,中译本译成《作为体验的艺术》。as翻成即或作为不是关键,关键是把杜威的教育与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经验”翻成“体验”。把经验翻成体验是一种想当然,就好像把书名musicmatters:anewphilosopbvofmusiceducation译成《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一样是想当然。先说书名,musicmatters就是指音乐问题,在翻译时没有必要把书中的内容强加进去。再说经验与体验,杜威思想的核心概念“经验”其内涵要大大超越“体验”所能达到的,所以用体验概念去替代杜威的经验概念消解了杜威经验概念所具有的张力特征。

2 affect/情感

这是审美理论的核心概念,在第八章埃利特专门用一节来讨论音乐与情感的关系,旨在论证音乐活动的重要性不只在审美理论所主张的情感激发,而在于超越情感激发的魅力人格所具有的心流。中译本中把讨论“音乐与情感的关系”的这一节译成“音乐与效果的关系”,让人莫名其妙没法阅读。

3 Representation/再现或再现性

埃利特使用这词时基本上是与表现或表现性成双入对地使用,这是美学或艺术哲学常用到不能再常用的术语,但中译本有时译成“具象”,有时译成“表现”。译成“表现”不知是轻率还是对艺术史的一窍不通,让人无语;译成“具象”至少说明译者想把它与表现作出区分,只是再现也包括对情感的再现,所以它的外延是超出具象范围的。

4 Disinterested/非利害、无利害

这是美学中太常用的词了,但中译本译成“冷漠”,让人哭笑不得。

四、固定译法的“新译”

如果对一本学术著作的核心概念与重要概念的译法都可以不当一回事的话,那么对书中一般词语的固定译法不予理睬是顺理成章的事。在中译本中不按固定译法翻译的现象很多很多,这里仅举几例。

1 pattern,指(音乐元素)模型,如节奏模型、旋律模型,简称节奏型、旋律型,中译本把此词译成模式,一个小词用一个大词来翻译。

2 syntacticparameters,nom'yntactacparameters,指音乐元素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元素,中译本译成语法参数、非语法参数,这种无法理解的中国话即便有人使用也应该回避而不是模仿。

3 tannerandtanner,是指课程论研究领域著名的坦纳夫妇,坦纳的译法已比较固定。Schwab,施瓦布,也是一位著名的课程论专家,与上面的坦纳夫妇一样,他的名字的译法也已比较固定。

4 Jamesmursell,BennettReimer,詹姆斯,穆塞尔,贝内特,雷默,他们俩位都有译著在中国,而且译得不错,所以他们俩人的姓与名还是遵守一下原译比较好。

5 Review,综述、回顾、评论。中译本译成反思,这个词译成反思的可能性很小。

6 Community,共同体。Community内含共同地理性与共同文化性两层含义,当强调共同地理性时往往译成社区,当强调共同文化性时译成共同体。中译本把这个常用概念没有翻出来,含糊带过。

艺术教育的核心概念篇2

关键词:核心素养;国培计划;农村美术教育;课程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教师培训的政策,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越发呈现出“需求导向、凸显实践”的动态化发展理念和地域性、体系性、多元化等新特征。教育部2014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它的实施为发展新时期教育,尽快实现教育为本、教育强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大前提下,必然需要依循最新教育政策,考量农村美术教师内在需求,建立契合度更高的“国培计划”农村教师培训方案。

1现有美术课程体系的问题

近年来,“国培计划”课程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虽有国家持续性和针对性的政策助推和相关配套支持,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从某种角度来讲,最影响培训效果的就是课程问题。为了更深度地认知河南省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实施的现状,更好地推动改革的有效实施,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以近年来所承办的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为研究基础,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社会调研等方式对参培教师进行调研,以明晰当下培训课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有5.9%的学员对“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初中美术)的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研修(培训)课程和活动、研修(培训)资源等方面评价一般;有2.1%的学员认为“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小学美术)在满足学习需求的程度、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教学设施与条件方面评价一般。这说明学员对培训课程的丰富程度、适切性和实践性方面等方面有更高的期待。因此,学院认为当前“国培计划”课程体系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目标定位过高,课程针对性不强,同质化现象严重,与农村教学实际联系不够紧密。(2)针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理念的宣传与贯彻力度不足,针对如何提升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有待加强。(3)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与实操课程安排不足,既没有特别贴合农村的教育教学实际,也没有将最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更大程度的推广传播。(4)与名校以及校外机构如艺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等结合力度不够,需进一步开拓参训教师的视野以及将名校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进行推广。(5)村组及家庭教育模式是农村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内部体系,目前课程体系中针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村组教育结合方面的指导和研究内容相对薄弱。(6)针对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发展需求方面的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2农村美术教育改革的定位与目标

基于课程凸显的问题以及对近三年“国培计划”的监测和反思,学院认为乡村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以及教学研究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的提升,必然需要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学技能训练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并考量参训教师年龄结构、不同学历等因素的差异性,对现有“国培计划”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现科学化定位,建立多元化、阶梯化的目标体系,整体提升农村美术教师的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和资源开发的能力。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来说,探求美术背后的文化意义是一项重要目标。美术文化的多重含义和价值决定了美术教育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不可分割性。因此,中小学美术教师如何提升核心素养,增强对作品的解读力成为重要目标。其次,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技能训练、审美意识培养割裂的现状,因此,还应设置技能课和美学、艺术概论等融为一体的课程,提升教师全方面地素养。再次,当下是一个视觉文化时代,视觉符号无处不在,如何更好地衔接、解读当代艺术成为重要议题,增设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相关专题也成为必须要考虑的内容。最后,相对抽象晦涩的理论性课程,参训教师更关注创作实践和考察类课程,对主题式和案例化教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五、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网络精品课程、增强数据库建设,落实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方式,建构多形态的课程体系。如随着各类终端设备的普及和智能化,参培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有明确的要求。总之,需尽可能地增强课程间的衔接性、多元性、前沿性和适配性,以专家、名师、参训教师共同建构“学术共同体”,推动课程结构的科学化。最终,学院将改革的目标设定为以下几个方面。(1)深化对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理解和对学生发展的认识,促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并将之应用到教育教学行动中。(2)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提升教师对《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的理解。(3)系统学习美术学科教学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科研的基本方法,挖掘和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实现高效教学。(4)提高美术教学专业技能,培养具备专业美术理论、娴熟美术技能与良好教学素养并能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骨干美术教师队伍。(5)增强对地区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感悟力,探索开发学校美术与民俗文化、民间美术相结合、适合农村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培训模式,掌握具有地方文化和民间艺术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6)提高农村美术教师整体素质,使其获得自主专业发展知识与技能,提升实践能力,为农村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师骨干队伍。总而言之,改革目标可以简化为:了解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与主要内容;学习基于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掌握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情境的创设与营造、信息技术与深度学习方式的变革等内容。

3农村美术教育改革方案的特色与创新

3.1主题设计

在具体课程方案设计过程中,学院以《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指导思想,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原理和主要内容,强调了改革方案的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农村美术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参考和研究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蒲公英行动”和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吸收相关研究成果。(2)深化美术教育基本理论学习,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学习方式进行系统化的重点分析和解读。(3)掌握美术教育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方法。以地方特色和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为契机,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反思和评价,使参训教师从实践中掌握课题论证和研究的基本流程。(4)提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以研修过程中的教材成果为基础,将进行地方文化特色教材和校本课程教材的设计、说课、评课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反思等作为课程主体。改革方案的课程构成如图1所示。(1)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模块包括两部分。师德修养:模范教师师德报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新方向;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专业理念:核心素养时代的美术测评、政策解读与学生艺术实践;教师自身专业发展。(2)专业知识模块包括四部分。教育知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学生发展知识: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诊断。学科知识:核心素养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及其教学;用普通人视角看艺术———美术鉴赏、美术欣赏与美术批评。学科教学知识:艺术教育发展趋势与农村应对策略实践型思考。(3)专业能力模块包括六部分。教学设计:美术教材的分析与内涵挖掘;美术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教学实施:学校美术工作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实践基地校本教研观察;典型美术课例评析;村组与家庭教育。教学评价:中学美术的观课、说课、评课、微课;新课程观下的美术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地域美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及民间美术进课堂的尝试。班级管理:合作方式完成美术作品的策划与实施;美术主题班会的设计与组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之微课与翻转课堂;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3.2培训方式

改革方案坚持实践性、情境性、贴近性、开放性原则,立足于培养农村美术教师的“核心技能体系”,即注重学员在实践与交流的过程或情境中,经过不断地体验、感悟和反思后形成的知识,使之不仅为受训教师的自身发展提供支持,同样满足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要求。具体的培训方式有专家讲座、参观考察、教学研讨、实践探究、集中指导、案例分析、协同创新等多种方式。学院还开展“1+1”系列学术研究项目,即学术+实践,依托河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硕士专业,以自愿报名方式,由硕士研究生联系参训教师形成结伴帮扶,设计系列主题课题,在自媒体平台系列培训研究成果。

3.3考核评价与成果转化

改革方案采取学员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通过问卷调查、过程管理、成果展示等形式进行全面质量监控,以促进受训教师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为其提供开阔的美术课程与教学的视野。此外,受训教师还需提交能体现培训理念、特色的专业论文,经专业评委会评审通过后集结成论文集或针对核心素养教学的研修报告。学院还计划在培训结束后3~5年内,选拔优秀受训教师,联合其所在单位和相关艺术馆等举办“国培”美术成果展览。

艺术教育的核心概念篇3

【关键词】美育/中国美育形态/转换

人类早期的美育大多借助于原始的综合艺术。在相当长的传统社会里,美育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的艺术教育。但是,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实践方式,从总体上呈现出美育逐步独立、越发纯粹的趋势,更展示出中国美育传统形态现代转换的历程。

(一)美育是乐教。

从美育的实践形态来看,中国上古时代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教是传统美育最基本的存在形态。由于诗歌、音乐在上古教育中的地位较为重要,所以,人们又称之为诗教、乐教。孔子说,人生的成长进步之教育大多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人们把中国古代的美育称为乐教,主要是由于乐是早期中国艺术的母体,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郭沫若说:“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岳),它的内容包含得很广。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艺术也被包含着。甚至于连仪仗、田猎、肴馔等都可以涵盖。所谓‘乐(岳)者,乐(洛)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的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广泛地称之为乐(注:郭沫若:《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见《沫若文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86页。)。可见,古代美育的乐教形式具有鲜明的情感和趣味性。

当然,古代的美育——乐教绝不只是形式上的情感性,它的形式是一种蕴含着深厚浓郁的社会理性与道德精神的有意味的形式,社会关怀是古代美育形式的最高指向。孔子教其弟子常常“鼓瑟击罄”,但是它的趣味教育的核心则在于“仁”字,所以他又说“里仁为美”。孟子说“充实之为美”,所关怀的也是人的道德境界的完善。所以,古代的乐教,又称为礼乐教育,礼为本,乐为体,乐只是礼的手段与途径而已。《乐记》说,“乐者,通伦理者也”。由此可见,作为古代美育的乐教,是一种以社会的道德关怀为内核的综合性的艺术教育。另外,古代美育——乐教在形式上既具有综合性,又具有交叉性,还具有杂糅性。所谓交叉性与杂糅性是指古代乐教既与其他教育交合而成,而且乐教之中也常含有非美育的成分。格外令人关注的是,六艺教育不是艺术教育,也就不可能是美育了。六艺教育中,乐与书是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礼是伦理教育,属于德育。数是数学教育,属于智育。射与御则属于技术教育。由此可见,古代的“艺”至少有两层意思,即“艺术”与“技艺”。古代的六艺教育,既重视艺术教育,也注重技术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礼”,当然是不可分离的,而且必须置于六艺之首。显然,古代美育——乐教不只是一种简单的逻辑学上的指称,而是以一个简单的概念蕴含着一种运动的复杂的内在意义的逻辑形式。

(二)美育是美术教育。

当美术教育取代传统美育的乐教的时候,美育的内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尽管称美育为乐教的时间之长几乎贯穿整个古代社会,“艺术教育”的概念则到近代中国社会才出现,而且与“美育”等概念几乎是同一个时期诞生的。然而,称美育为艺术教育和美术教育则从根本上显示出由传统美育向现代美育的变迁。这一时期,在保存中国传统的乐教形态的情况下,西方的素描、写生、钢琴、歌剧等艺术形式,也进入了中国教育领域,它标志着中国美育现代形态的全面形成。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今社会转换的时期,尤其是晚清到民国初期的中国学术界,美学与美术、审美和艺术是不分的,所以美育与美术教育、艺术教育也基本通用。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二点:一点是由于西方人的aesthetic既有美学也有审美的意思,而且西方人在阐述“aestheticeducation”所指涉的通常就是“arteducation”(注:尤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德国法兰克福1985年版,第45-50页。)。另一点是中西融合与古今转换,使中国人在许多新的概念形式面前还处于适应时期,一时还不可能得到明晰的理解与运用。所以,人们曾经把美育首先看成是美术教育。

(三)美育是心灵教育。

1889年,约瑟·海文的《心灵哲学》称美学研究的感性为“感受性”;1898年前后,人们已较为广泛地接受了西方的新思想和新知识,不仅主张政艺分离,事艺分离,(注:康有为:《奏开学校析》,《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而且还认识到美育的主要价值在于“辅翼道德,涵养性情”(注:康有为:《大同书》,《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但是在概念形式上仍称美育为歌乐和乐教。

1901年,蔡元培的《哲学通论》称美学为审美学,称美育为情感教育,较为准确地把握住了美育形式的内在意义。现代中国学人指称美育为美术教育略早于艺术教育。1907年,梁启超说:“美术的功用,是把那渐渐坏掉的胃口,替他复原,令他常常吸收趣味的营养,以维持增进自己的生活康健。明白这种道理,便知美术这个东西在人类文化系统上该占何等位置了。”(注:梁启超:《美术与生活》,《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页。)他还说:“美术所以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生发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从求真入手。”(注:梁启超:《美术与科学》,《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初版,第8页。)

王国维则认为,“使吾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者,必其物之于吾人,无利害之关系而后可;易言以明之,必其物非实物而后可。然则作美术何是以当之乎?”(注: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他又说:“美术者,上流社会之家教也。”(注:王国维:《去毒篇》,《王国维文集》第3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1912年,鲁迅先生著《拟播布美术意见书》,认为美育即美术教育,这里的美术教育显然是包含动态、静态等所有艺术形态在内的美术教育。(注:鲁迅:《拟播布美术意见书》,《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6-47页。)

1921年,蔡元培还称艺术美育为美术教育,其中的美术也指动、静两类艺术和兼两者之特征的舞蹈艺术。(注:蔡元培:《美术的进化》,《蔡元培全集》第4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99页。)直到1936年甚至更晚一些时间,还有人把美育理解为“美术教育”,还是与“美感教育”并立的以教技术为目的的一种美育样式。(注:陈之佛:《谈美育》,《学识》,第1卷1期,1936年5月。)把美育看成由美术教育和美感教育组成,对现代美育的分类研究来说显然是一种贡献,但是,从美术教育概念的取用来说,又体现出现代美育传统具有一种强大的后滞力。就美育概念的使用来说,早就有人提出过不同看法。1921年,《美育》月刊主编吴梦非就学术界对美育概念的运用问题提出了批评。他说,在学术界“除了曾经专门研究美的学问,像蔡孑民几位先生以外,对于美育上往往起一种误解,有人说美育就是美术,亦就是艺术,亦就是美学。这种误解虽然不值作者一笑,但是我们提倡美育的人,亦应该解释解释清楚,使一般人才可以知道研究的路径,亦可以知道各人的责任。”(注:吴梦非:《美育是什么?》,《美育》,第1期第3页,中华美育会1920年编。)由于吴梦非等人的批评,学术界对于美育、美术教育等概念问题很快便作出更为恰当的清理和界定。

(四)美育是情感教育。

在人们普遍地指称美育为美术教育的时期,艺术教育的功能也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早在1922年,梁启超便指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握了。艺术的权威,是把那霎时间便过去的情感捉住他,令他随时可以再现,是把艺术家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的情阈里头,在若干时间内占领了他心的位置。”(注: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饮冰室合集》第4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2页。)此时,已将美术与音乐、文学并列。由于当时文学的地位比较显赫,所以现代人也有将文学与美术合称的现象。他们说:“若夫最高尚之嗜好如文学美术,亦不外势力之欲之发表。希尔列尔(席勒)既谓儿童之游戏存于用剩余之势力矣,文学美术亦不过成人之精神的游戏,故其渊源存于剩余之势力,无可疑矣。”(注:王国维:《人间嗜好之研究》,文中希尔列尔即席勒,王国维赞成席勒的观点,认为艺术美育是一种自由的游戏。)

艺术教育的核心概念篇4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培养人的艺术能力与艺术境界的自由有序的系统活动,在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有着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

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是面向每一个人的教育,其主要功能就是在于培养和包括审美素质和文化修养在内的人的全面素质,也就是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由此意义我们可以看出艺术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素质的建构和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在大学生成才的诸多因素中,思想品德素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把社会道德转化为受教者的内在品质,并表现出相应的道德行为。艺术教育是伦理性和教育性的统一,能够在受教者不感到外部压力的情况下深入人心,使他于不知不觉中心甘情愿地接受道德影响。把道德教育融入艺术作品中,大学生们就更易于接受,在作品中既享受了愉悦,也净化了情感,美化了心灵。

二、艺术教育可以扩大大学生的文化

视野,丰富其文化修养

艺术往往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作为年轻的大学生,由于知识的局限性或是阅历的不足,不一定能了解各个时期的生活或是文化等情况,但却可以通过欣赏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来认识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以及生活在那个时代中的各种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概况和精神面貌,从而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认识真理。www.133229.com任何真正的艺术作品都具有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认识作用。

三、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创造力,增加其

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智能开发

艺术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提高道德文化修养、审美能力,还能使大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应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长处,开设更多相关的艺术课程,增加更多的艺术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其智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开发。

四、艺术教育还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

健康,完善大学生的个性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生活压力的加重,人们的心理健康正在承受着严峻的考验。在高校许多大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而艺术教育在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方面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支柱,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它在实施和推进高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地位和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也正积极的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也在相当多的高校形成共识,诸多大学立足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探索着各自的人才素质教育培养体系,不同学校的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

但目前艺术教育在我国高校中的现状又如何呢?

1、艺术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普通高校中,在教学的整体安排上,艺术教育作为教学附件,得不到应有的足够重视;在学科建设上,艺术教育只是高就业压力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调剂,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2、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倾向。目前,仍有许多高校对艺术教育概念和内涵的理解缺乏科学性及完整性,认为艺术教育就是艺术技能教育,即“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艺术教育”的模式。这种对艺术教育概念和内涵的狭隘理解导致了艺术教育实践的盲目与非理性。

3、艺术教育教学方案缺乏科学性。首先,艺术教育学科建设上缺乏全面、科学的设计。其次,校园艺术教育氛围淡漠。艺术教育的范围非常广泛,单单依赖音乐、文学赏析等几节艺术课程是无法完成对人的一生艺术教育培养使命。

因此,要想真正充分发挥出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首先,建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对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进行指导、监督等统筹管理;组织教师培训与定期考查,这样各高校在开展艺术教育时就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便于艺术教育的顺利开展。其次,要进一步提高普通高校管理者对艺术教育性质和功能的认识高校艺术教育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2、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艺术教育是最活跃的部分,也是校园文化重要的支撑点,直接影响提升校园文化艺术的层次和品位。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艺术教育活动,营造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现在国内很多高校开展了“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国内外各种门类不同风格的艺术形式,在增长艺术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审美鉴赏能力。

3、加强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推动艺术教育持续发展要抓住艺术教育课程建设这个核心,全面提高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和课程教学水平,使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建构以人为本,规范、科学的艺术课程教学体系是开展艺术教育的关键所在,为此要建立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创建精品课程,使学生真正受到系统化的艺术教育。同时,要重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教材建设,逐步建立高校艺术教育教材的评审制度,积极推荐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的艺术教育教材。

在不久的将来,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们必定在公共艺术的课堂上得到更多的收获,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和艺术熏陶。艺术教育的成果必定会在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中突出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彭吉象.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艺术教育的核心概念篇5

自中国学校之学制制度建立以来,高等教育中的培养方案即被称之为教育的“宪法”。这个“宪法”通过培养目标、学分要求、培养环节、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课程考核、外语、导师指导等环节实现其效力与任务目标。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案因要兼顾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共性层次与程度差异,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上则更需酌量统筹与分化。特别是在中国艺术学科新的门类语境中,以及基于比较外在的其他学科发展特点,努力建立艺术应有的学科标准、深化各艺术门类与领域的专项研究、培养艺术本学科的专业人才,是艺术学科内所有学科都必须首要考量的三大任务。

一、理解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中的课程概念

众所周知,课程是高等教育发挥效力的显性形式,教学是发挥效力的隐性形态。课程既是各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的重要结构,也是教学得以具象化的显性存在形式。换言之,课程是研究生获得学科知识、培植专业思维与学科素养、转换生存技能、厚实学科内涵的核心途径之一。在中国艺术学科的新学科秩序下,5个一级学科与33种专业(1)课程体系的规划与制定,需要依据其至少能够实现浇铸学生成为本学科的学习者、研究者与学位获得者之目标;获得能够认知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本质;塑型学科完善构成形态;打造具有族群特性的学科文化;有效服务社会的教育效能等五个指标。如何使课程培养体系获得预设教育成效,就需要研究生教学的具体实践了。

由是,艺术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各阶段课程,应该依据考量以下专项指标而有效设计――问鼎如何以学科理想统筹设计;依据怎样的理念构建设计方案;教师所设计课程体系是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术背景、每门课程是否有相对独立与完善的知识谱系;学生习得课程后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素养与能力、对师生关系的内涵构建有无贡献;跨学科的研究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竞争力、对多学科的互动研究能否起到促进的可能……这些都应是理解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中“课程”概念的应有内涵。

二、树立艺术学科研究生课程是一种投资的观念

树立中国的艺术学科研究生课程是一种投资的观念,就是将研究生课程作为投资学生自身的有效资源,并强调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引领与追随、组织与对话、管理与配合等方面的互动性课程取向选择。可从学生、教师与师生关系三个视角来看待课程投资观。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需辩证地认识“课程=学分”的学制规定与“课程=自我投资”的理念。一方面,要认识到完成课程、获得学分,是学制的规定,也是学生的本分性修习任务目标。另一方面,不能持唯“课程即学分”论,而应把课程看成一种自我投资。自2014年起,所有的研究生入学均需缴纳学费,这个政策的实施意味着研究生由先期的国家投资培养的观念,转变为研究生教育是一个由国家、学校、家庭与个人共同投资的行为了。

那么,如何理解“课程应该是一种自我投资”的理念呢?第一,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应该兼顾短期自我投资与长线自我投资的双重含义。第二,短期的自我投资可以理解为:把所学的课程转换成自身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以使自身具有更好的生存基础,或作为继续进行本学科相关领域深造的基本要求。第三,长线投资的自我投资可以理解为:将具体的显性课程转化成为自我职业规划设计资源,将短期的自我投资持续不断的内化与实践,追问中国艺术学科的个体特性与整体学科群的群体共性,更有实效地推动中国艺术学科的成长,并服务社会。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课程能否成为自身的学术发展资源,以及学术职业的品牌。就笔者所知,有些大学的艺术学科教授,上完一门或几门研究生课程,即可出一本教材性的专著。所谓教材性专著,它既可为其他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提供教材支持,又不同于传统教材的材料性整理,是具有自身学术特色的就某一学科或某一门课程或某一类课程的有相对完整系统的原理论著。(2)可以期待的是,如将课程有效地转化为教材性专著,这一实践将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那么,中国的艺术教育学派也假以时日可成。

最后,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看,课程的投资观,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重共赢”。一方面,教师把握“因材施教”之道,组织、安排与设计课程模块。例如,作为“艺术教育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笔者的导师梁玖教授就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术背景、潜力特点、优势与兴趣领域,针对不同年份入学的博士生,开设《艺术教育社会学》、《艺术教育与族群》、《艺术教育学术规划》、《艺术教育对话》、《艺术教学艺术研究》、《艺术学术》、《审艺学研究》、《艺术课程开发研究》等不同类型的学位课程或《影响做博士学位论文的因素指标》、《“泽园行”(3)年度学术研讨会》等讨论专题,并依据博士生们的不同情况有选择性地排序讲授。学生在课程之中,建立专业认知与思维,受导师学术思想的熏陶,与同门学术群体形成某些共识性认识,逐步熟悉、了解、理解该学科的制度、知识体系,完善建设空间与可持续研究的领域。如此,导师开设的课程是在逐步深化自身的研究领域,学生也得到逐步推进“学科之门”的价值熏陶,此为共赢之一。

另一方面,从师生关系的本质上看:其一,以课程为纽带,可以期待中国艺术学科的学派生发。德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约翰?菲利特力赫?赫尔巴特(JohannFriedrichHerbart,1776-1841)被誉为“教育学之父”,以他的中心学说系统建立起了世界著名的两大教育学派之一的“赫尔巴特学派”,在他身后,他的学生分化成为“拥护”与“学说”的两个阵营,这两个阵营后来都成为赫氏学派的有机构成。其二,在课程教学中,学生获得自身在学科中发展定位的自知,教师帮助学科遴选新的学术候选人。以此,学生的身份可获变更,具有与教师相同或角色重合的社会身份,从“门类艺术学学习者”转换为“门类艺术学教育者”、“实践艺术学创作者”、“理论艺术学研究者”、“实践艺术学传播者”(4)。此为共赢之二。

由是观之,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建设质量,于学生、于教师、于师生的学术共赢都是可视作一种投资的。

三、中国艺术学科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应着力多学科互动实验

如果将课程作为一种投资理念,接下来关注的焦点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以何种方式获得收益。笔者认为应着力探讨多学科互动的课程实验。

多学科互动实验是指中国艺术学科的内部多个学科间,以及与其他不同学科间做多学科的交叉关注、探讨、发掘与对话。多学科合作是跨学科的核心概念。“跨学科”作为一个综合概念,是各种程度学科合作的统称。从初级到高级的合作程度,分为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复杂学科(pluri-disciplinary)、交叉学科(cross-disciplinary)、互动学科(inter-disciplinary)、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y)。目前,中国艺术学科的多学科交叉课程,还停留在多学科、复杂学科、交叉学科的程度。即缺乏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联系,只是对知识的简单累加,并由一门学科概念处于支配地位,学科间的互动是单方面的。“互动学科”即是学科间呈现高度的合作性,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这种共同的理论框架,可以通过研究生课程设置与设计的具体方案反复地实验实施。

任何一种反思性的艺术教育活动都是一种实验行为。广义言之,任何培养出“大师”的教育都是在反复实验中,推翻与构建、摸索与变革、制度制约与自立我法中得来的。互动课程系统是一种建立在其他学科与艺术学科交叉形态之上、具有应答现实艺术学科教育问题的课程体系。互动课程系统包括:学位基础框架类课程、多学科的交叉课程、学科间性对话课程(5)。

具体来看,学位基础框架类课程:即获取学位需要完成的学制课程,类似于短期自我投资范畴里的课程;多学科的交叉课程:是寻求其他优势学科的资源以关照本体学科的课程。例如:师范大学里的艺术学院,是否考虑将教育学院里的优势资源为己所用。比如:借鉴教育学科里已经较为成熟的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与艺术学科进行交叉建构,可以开发出《艺术赞助史》(美国的大学课程之一)、《艺术生存论》、《艺术教育哲学》等交叉课程;学科间性互动课程:是不同学科内外生态之间相互有对话状态与可能性的课程。可以是学科间的理论的建构,也可以是成熟文化理论与学科的融合,这应是中国艺术学科目前大力开发的课程丛。比如:利用国际学界已经成熟的“社会性别”视角,探索性别区分度的艺术教育实践,可以开发出《艺术创作本土原典》、《艺术学科职业生涯开发》等课程。另外,建设互动课程需要注意每门课程的个体性与整体性、交叉课程的优先资源开拓性、互动课程对话与交流的发掘与自觉等维度的酌量与把握。

同时,还应关照五种基本课程取向作为互动学科的课程教育实验参考的依据:(1)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该取向支持课程内容与知识体系,明确主导学习者的需求和社会需求。课程应塑造善于合作的、有政治觉悟的、懂科学的学生作为生产力量与公民积极参与解决社会问题;(2)认知发展过程取向。该取向支持学生学习超越特定内容领域的认知策略,能使用科学的方法,有熟练的技能解决问题、设计决策策略,同时有批判思考的能力;(3)个人适应取向。该取向强调课程提供一些机会或创造一种可以进行选择的环境,使学生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4)社会适应/重建取向。该取向强调课程提供使学习者成功适应社会的经验。学生应掌握那些在竞争社会中成功存身立命所必需的概念和技能;(5)情境化教与学课程取向。该取向强调前四种取向如何圆融地在情境中影响当下的课程设计,并考虑其平衡问题。

当然,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互动课程系统的探讨,也将在不断的实验行为中酝酿、改进、转化、生成、发展,以求得教育成效,持续开发深层的互动课程,深化艺术学科的课程研究与教学实验。

注释:

(1)5个一级学科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33种专业包含:艺术史论、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等29个基本专业和影视摄影与制作、书法学、中国画、艺术与科技等4个特设专业。

(2)笔者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梁玖教授在其所开“艺术教育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艺术教育学术规划》的“学术艺术教育”专章讨论中就这一话题有专论。

(3)接受梁玖教授研究生培养的学生,以其主张的“润泽教育思想”自发创立师生学术团体,命名“泽园”。在“泽园”中进行相关学术议题的讨论,举办研究生论坛、读书会、学术报告会、作品创作展览与评介会、以及一年一度的专题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泽园行”为研讨会之名。笔者为2009年首届“泽园行”策划人。“泽园”群体举办的首届泽园师生艺术创作展“风开花”,于2014年5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展出。

艺术教育的核心概念篇6

论文内容摘要: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等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对知识的广泛接纳和吸收,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当今大多重技能、轻理论的情况下,加强对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投入,是一项艰巨而又意义深远的工程。

我国1998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而,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设计人才。“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其中“道”是无形的、本源的物质本身所遵照的运动规律;“器”是有形的、现象的技能、技法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系犹如“道”和“器”,创新精神是实践能力的根本、源泉。创新精神从何而来?它来自于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培养。

一、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任务

1.艺术设计理论概述

艺术设计理论是一门对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做专门综合探讨的知识体系,主要包含艺术设计史的研究、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的研究、设计批评、艺术设计实践理论的研究等内容。艺术设计史的研究包括:通史通论——中外设计史、中外美术史等,专史专论——中外广告史、中外服装史、中外陶瓷史、平面设计史、工业设计史等。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包括:设计概论、艺术概论、设计心理学、设计方法学、设计文化学、设计美学、艺术美学、艺术心理学、设计艺术原理等。设计批评是对与设计相关的对象的评价和判断。艺术设计实践理论是针对每一门具体设计专业的专业理论,这种理论不是简单的对技法和工艺的概述,而是对技法和工艺一般规律的总结,是对技法和工艺本质及外延的研究。艺术设计理论是一个综合性的、交叉边缘学科,其知识体系涵盖了哲学、美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生态学、仿生学、人体工学、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因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开设,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指导学生设计实践的重要途径。

2.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任务

①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李砚祖先生认为艺术设计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①诸葛凯先生也认为艺术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的艺术”。②从以上的观点中可以分析出艺术设计的两大要素:“造物”体现的科学精神,造物之“美”蕴含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艺术设计实用功能性决定了它必须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进行造物,因而科学精神是艺术设计的内涵之一。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价值的维护、追求,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艺术设计具有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体现了其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和重视。若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很好地融入到艺术设计中、渗透到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中,需要合理解决科技发展与文化心理之间的矛盾,需要学习生态学、仿生学、人体工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需要研究历史、哲学、美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民族民俗学等相关内容。艺术设计理论知识体系涵盖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方方面面,因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树立、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是使艺术设计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渠道。

②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当今时代,一方面人们对艺术设计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越来越多样,另一方面,艺术设计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多种风格与流派并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若想设计出既符合大众需要又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需要的是创新精神。创新需要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艺术设计理论包含艺术设计史知识、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设计批评、艺术设计实践理论知识等内容——知识体系庞大而丰富,所以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理论修养的根本途径。

艺术设计教育不是培养技术工人,而是培养具有理论修养,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艺术设计教育不应只传授技法、技能,同时也应传授“道”(即技法之外的艺术设计创新的本质、内涵),重在授之以“渔”而非“鱼”。艺术设计理论揭示艺术设计的客观运行规律、总结艺术设计现象背后的本质,因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指导设计实践的基础。

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现状

1.对待艺术设计理论不够重视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甚至是一部分老师,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认为理论可有可无。这与有些人的浮躁、急功近利思想分不开。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活动中,学生更偏爱能够迅速带来设计成果的设计实践课,而艺术设计理论课相对枯燥乏味,不能立即物化出设计成果,较少受到学生的喜欢、重视。事实上,没有艺术理论知识做支撑的艺术设计作品,不过是没有灵魂的视觉元素的简单组合。艺术设计教育,不是仅仅教会学生能创作成果,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创作成果的方式、方法、规律和内涵等本质性的东西。艺术设计实践课程是教学的显性课程,教给学生的是“形而下”的“器”;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培养的是设计师的气质、创造意识和设计的综合素质,教给学生的是“形而上”的“道”,所以应加强学生的理论意识。同时,教师的艺术设计理论意识也有待提高。教师在进行艺术设计实践课程的教学时,可用相关理论知识来指导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授技的同时,也要传“道”,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对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视。

2.艺术设计理论课程设置不大科学

目前高校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理论课程开设参差不齐,有的高校只开设了设计史、设计概论和中国工艺美术史。科学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基础理论课,如设计概论、设计心理学、设计美学、设计方法学等;艺术设计史论课,包括通史通论(如中外设计史)和专史专论(如工业设计史、平面设计史);相关的设计批评课程和艺术设计实践理论课程等。

3.授课方法单调

传统的艺术设计理论课一般都是教师讲解,学生听,教学效果较差。现在多媒体引入教学,但是教学方式依然是灌输式的,多媒体成了第二黑板。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声、光、色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因为理论课往往是以合班形式的大班上课,听课人数众多,限制了互动式、灵活式教学手段的实施。另外,多媒体教学依然局限于狭小的教室空间,学生缺乏消化理论知识的身临其境的客观环境条件。

三、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改革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艺术设计理论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对教师综合素养的要求就相当高。不仅仅是艺术设计理论课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艺术设计实践课老师也同样要具备。由于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必须紧密联系设计实践,所以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双重的:既要懂设计理论知识,又要会从事设计实践活动。专职的艺术设计理论课教师,在专心研究、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了解相关的艺术设计实践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深入到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本质问题,避免纸上谈兵的尴尬。专职的艺术设计实践课老师,在掌握和教授设计技能、技法的同时,也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不仅仅包括设计实践课的专业理论,也包括基础理论、艺术设计史论及设计批评等。教师队伍是培养人才的核心,只有教师的全面发展,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提高教师素质、建设教师队伍是教育的大计。转贴于 2.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

艺术设计理论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所以理论课教学在形式上要更为开放与自由,使学生由以前被动的听课变为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不应只局限于教室范围,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安排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针对现成作品进行理论讲解和分析;也可以针对某一艺术设计理论观点,进行课堂辩论或讨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要为理论而理论,艺术设计理论知识要和艺术设计实践紧密结合,要提炼出设计观、美学思想及其对现代设计实践的影响与实用价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到理论课程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3.考核方式的改革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最终的考核方式一般是写论文或闭卷笔试。写论文并不能检验学生真正的学习效果,因为历年来的学生论文抄袭现象较严重,很多学生的论文都没有实质性内容;试卷考核方式考查的只是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所以艺术设计理论课的考核方式需要改革,可以以论文加设计作品或试题加设计作品的方式来考核。论文加设计作品,是在写论文的同时,要学生根据所写论文的论点,设计出能反映论点思想或与论点思想相关的作品,并把作品附在论文后面;试题加设计作品,就是把传统的题型变化一下,把纯文字型的试题,改为根据已知理论来设计相应作品的画图题或者是分析图片作品的分析题。这样,才能真正考核出学生理解、分析、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运用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价值。

结语

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综合素质中很大一块是艺术设计理论修养。设计师不可能都是设计理论家,但只要是在专业设计上有一定成就的设计师,就一定是具备相当理论素养的人。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应抛弃重技能、轻理论的思想,应加强对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重视和投入。

注释:

①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13.

②诸葛铠.图案设计原理[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65.

参考文献

[1]曾小红.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朱和平,王美艳.谈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7(2).

艺术教育的核心概念篇7

关键词:音乐艺术;音乐教育;审美;表演;欣赏;音乐课程;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

2001年我国颁布实施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国民基础音乐教育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基本理念,并由此引发了关于音乐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杜亚雄先生对此改革理念提出了质疑,他在《国民音乐教育应与审美为核心吗?》一文中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不仅不符合音乐艺术的根本性质,不符合音乐教育多元化的要求,也不符合学生要求被审美的心理,且还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倾向,应当加以改正。并提出,根据音乐艺术的本质,在创作、表演和审美三个环节中,表演是核心,我国的国民音乐教育应重新回到“以表演为核心”的道路上来[1](p.84)。杜先生的这篇文章,应该说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和富有启示的观点,尤其是文章对表演在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内容中重要地位的强调是我们十分认同的,但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音乐教育是否应以审美为核心这个问题的思考。

一、何为“审美”与“审美教育”

关于音乐教育中“审美”问题的探讨,大多都是基于雷默的音乐教育审美哲学,他的《音乐教育的哲学》可以被看作是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体系化的集大成之作,陆续出版的三个版本都始终坚持“审美”哲学不动摇,在世界音乐教育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雷默说:“如果可以用一个唯一的、压倒一切的目的为当代音乐教育的特征,那就只能说这个领域正力图成为‘审美教育’”、“如果音乐教育要成为音乐教育,并同时成为审美教育,他的起点必须是清楚地理解音乐的审美本质和审美价值。”[2](p.44)他的“审美”思想与我国很多音乐教育界美学界的专家们的观点一致,我们也认为:“尽管艺术除了审美价值以外,还可以有道德价值、政治价值、认识价值等等,但是,审美价值却始终是艺术的最更本、最重要的因素,是艺术称其为艺术的决定因素。”[2](p.7)可见,音乐的本质价值是审美这一点是为大家所认同的,是被广泛接受与推崇的。

“审美”一词来自美学,第一次正式用“aesthetics”(今译美学、审美)这个名称来称呼一门新的学科和这方面的研究,由此使美学成为一门具有独立意义学科的人,是德国启蒙运动美学奠基人亚历山大・戈特布・鲍姆加通。鲍姆加通在1735年发表的学位论文《关于诗的哲学沉思》中,首次提出建立美学的建议,其目的是为了将审美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的高度来认识。直到1750年,他用拉丁文出版了专著《美学》,才正式用“aesthetics”这个名词来称呼自己这本研究感性认识的专著。这个名词源出于希腊文,意即感觉、知觉,其中包含的意思是,“属于或关于能感觉到的事物:物质的,而不是思维的、非物质的事物”。鲍姆加通就是根据其语源学的意义,将此定义为“感性认识学”,用来区别逻辑学与伦理学。在他看来,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就是美。美学即感性认识的科学。由于鲍姆加通在《美学》中用相当的篇幅讨论了审美的问题,“aesthetics”才逐步在使用中被确认为美学这一学科的名称。[3]现代汉语词典里对“审美”一词的解释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4](p.1214),对“欣赏”解释为:“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4](p.1515)根据上述界定,我们认为:“审美即主体通过感官对美的对象的体验和感受,以从中获取精神享受与启迪。……虽然艺术不等同于审美,但艺术必定是审美的,没有审美就不称其为艺术,审美是艺术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审美先于艺术,艺术是人类审美需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2](p.8-9)

第一次明确把“审美教育”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提出来的是德国著名诗人、美学家席勒。他把审美教育概括为“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音乐教学就是通过音乐艺术的各种特定的表现手段(节奏、旋律、力度、速度、音色、和声、曲式等)将美的特质诉诸于学生的感情、心灵、思想,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5]席勒在这个意义上提倡审美教育,意在使人在偏重理性的工业文明时代也得到感性、情感的解放与教养,从而获得人性的完整。目前在我国,审美教育被当做成一种“美的教育”,也就是我们所惯用的通常意义上的“美育”。

雷默认为,音乐是一种基本的认知形式,是大脑的复杂功能,具有非概念、非语义性质,是情感的主观表现,在音乐中我们获得的是一种情感体验而并非有关情感的信息。他主张关注音乐内在价值,重视音乐体验,将音乐教育视为情感教育,认为音乐教育的本质和价值以音乐的本质和价值为前提,即审美教育。曹理先生曾经这样定义美育:“概括地说,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就是美感教育”[6]。而“‘音乐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音乐艺术内容,按照音乐美的规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音乐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素质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7]“可以名正言顺地说,音乐审美教育通过音乐审美使生命创造活动能形象体现,在融进生命本质的音乐中,触动人的生命意识,展示人的生命本质和心态。”[8]这之后对审美一词的讨论仍然多集中在美学范畴,对审美教育的认识也借助音乐美学中审美概念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美的审视和判断。

总的来说,普通音乐课程的目标是尽可能最充分地培养每一个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受力,“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是从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与课程本质上提出来的,它是贯穿整个音乐教育得以进行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普通音乐课若没有一个全面的、以哲学为基础的终点或目的,就无法具有方向性。如果放弃审美的核心理念,就会如雷默所说的:“当要成为有效力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所花费的大量精力没有从一个集中的内心力量源泉获得支持时,它就开始衰竭了,自己喂养自己,在无穷无尽但是没有协调的活动中消耗殆尽。”[9](p.19)

二、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1.审美与表演对立吗?

杜先生在文中提出:“根据音乐艺术的本质,在创作、表演和审美三个环节中,表演是核心,我国的国民音乐教育应重新回到‘以表演为核心’的道路上来。”[1](p.84)这样的观点实际上是把“审美”与“表演”放在同一层面上来作比较,我们认为这样有些欠妥。“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作为一种价值取向,表明音乐教育的价值追求是美育,它与德育、智育处在同一个层面,它包含着创作、表演、欣赏,因此把审美等同于欣赏、审美对立于表演显然是不合情理的。中小学审美教育的目的,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即提高审美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全面发展。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则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提高审美感受力或鉴赏力,包括对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因素的感知,对审美对象所蕴藏的内在情感因素的领悟;二是提高审美表现力和创造力,包括借助审美媒介表现自身和创造物化审美对象;三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包括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标准等。[2](p.48)由此可见,创作音乐、表演(表现)音乐、聆听音乐都属于审美,三者是实现音乐审美的途径与手段,通过创作、表现、欣赏等一切音乐活动所获得的体验都是审美体验。反过来,对于表演来说,综合审美能力的培养则有利于学生音乐表演能力和音乐表现力的提高。

首先,音乐审美是音乐表演的方向与目的。

音乐教育在育人价值上是多方面的:它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辅德、益智、健体,但它们无一不是通过“审美”这一环节来实现的,音乐教育从根本上说主要是通过“审美”来育人的。所以从本质上讲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审美”既是音乐的本质特征,也是音乐教育的目标追求,那么把审美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也并不为过。根据雷默所阐述的审美哲学,普通音乐课程的总目标或目的是,尽可能最充分地培养每一个学生体验和创造音响的内在表现性的能力,这也可以表述为,尽可能最充分地培养每一个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受力,这个目标同样也是表演教学的目标。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音乐教育的过程包括“输入”与“输出”两个方面,“输入”是通过音乐审美获得感觉与体验,“输出”则是审美创作与表演。音乐的“输入”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再由“输出”将自身对美的感悟进行外在的表达或者表现,正是通过这两方面的合力充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实现普通音乐课程的目的。

其次,音乐表演是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雷默指出:“在普通音乐课中,表演是与音乐相互作用的必要但又是客串性模式。它是强化音乐理解力和音乐体验的有力途径之一。”[9](p.238)表演直接维系于音乐从而获取审美体验,简单来说,这种审美体验就是在表演阶段卷入了音乐创作行为的价值。音乐的创作要求将技巧、感受力、想象力和真确性带入有待于表现的作品内部,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参与者不仅将自身的情感融入作品中,还需要让作品的表现具有打动观众情感的品质,这也就需要表演者调动自身内在的素养与体验,作用于音乐作品。音乐表演者是要对他们行将完成的作品做出表现性或审美性决定的艺术家,而在现在的音乐教学中,无论是在做出音乐性的决定方面还是在被引导理解为什么会做出那些决定方面,表演者都需要有切身的、艺术性的投入,而这种投入的同时也就是一种审美体验的获得。

一切音乐,无论创作于何时,其表现力至少有一部分取决于音调给人的感受,而音乐教育的主要责任之一,就是帮助人们对这个方面的音乐影响力更加敏感,帮助人们洞察有表现力的音响条件,并鼓励对所洞察的结果做出感应。无论用什么类型的音乐,无论是什么年龄的学生,也无论是什么活动,唱歌、演奏、作曲、听赏等等,音乐学习必须包括对感性水平的审美反应力的某种关注。这也可以看出,审美既不只是欣赏,也不与表演对立,审美是属于欣赏、表演、创作的上位概念,它渗透于所有的音乐活动中。音乐教育者必须意识到,音乐的主观体验具有多样性,感性反应也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所以应该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通过表演、作曲、欣赏和讨论这类音乐的表现类型来分享这样的审美意义。

2.欣赏等于聆听吗?

音乐作为人类用声音为媒介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创作、表演、欣赏(简称为“创、演、听”)三个环节。杜先生认为:“其中第一个环节‘创’的专业性很强,是专业音乐教育的任务,国民音乐教育一般不包括此环节。某些教学法虽然提倡有能力的中、小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因而包括了‘创’的某些因素,但不以‘创’为核心。最后一个环节‘听’是人的本能,凡耳朵正常的人都可以‘听’”[1](p.84),并提出:“‘创’和‘演’都不是人的本能,任何人都需要得到后天的训练才能学会‘创’和‘演’的能力。在这三个环节中,只有‘听’是人的本能,有耳朵就能听。‘本能’之所以叫做‘本能’,就因为它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能力,根本不需要通过教育进行培养。”[1](p.84)在这里,著者把创作、表演、欣赏三个环节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欣赏”直接等同于了“听”,这显然是犯了一个文字学层面的小错,因为,“欣赏”与“听”两者并不等同。

首先,此“听”非彼“听”。

音乐欣赏,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去感受音乐,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悦和认知的满足。人们一般习惯于把“欣赏”俗称为“听”,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说“去听音乐会”、“请听我唱支歌”,很少有人说“去欣赏音乐会”、“请欣赏我唱支歌”,这样的表达会让人感觉文绉绉,不符合我们正常的语言表达习惯,这里的“听”是通俗的口头表达用词,其潜意思就是“欣赏”。而著者却把“欣赏”浅化为“听”,这有些把问题简单化了。著者所理解的“欣赏”就是“听”,是一种本能,在拥有健全的耳部器官基础上,物体振动发声,通过介质传播声波刺激耳膜,从而产生“听觉”的生理过程,这是与生俱来的,是不需要教育的。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欣赏”是主体对客体进行感受、体验、评判和再创造的一种心理过程,是享受美好的事物并领略其中的趣味,一般从对客体的具体形象进行直觉开始,经过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自身的想象与思考,在情感上达到主客体的融合一致,由此不难看出,“欣赏”能力是通过后天培养的,绝不可能与生俱来。埃里奥特在他的《关注音乐实践》中也谈到音乐聆听,他首先就抛出一个问题:“聆听,毫无思想还是富有思想?”[10](p.75)他认为,音乐聆听需要我们根据个人的理解和信念去诠释和构建听觉信息,毫无思想的聆听这一概念是站不住脚的,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尽管在任何给定时间,聆听者所获得的信息是无限的,我们并不明白我们能听到的所有东西,人类的注意力是有高度选择性的。注意力需要挑选、整理、回忆、组织和评估隐性的和显性的所有行为。第二,试想去看或去听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必须具备对对象的有关知识。可见,埃里奥特所谓的“音乐聆听”也是指有思维的“音乐欣赏”,而不同于单纯的生理上的听觉。我们或许不需要培养听觉,但一定需要培养听力,“如果聆听只是一种声音的复制,那么任何一个有着健全听觉的儿童将和指挥大师杰姆斯・里维恩一样能够领悟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了”。[10](p.77)

其次,“欣赏”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

音乐欣赏是人的一种审美判断,一种主观的意识定向和情感作用,而音乐的美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对于欣赏主体来说是否能成为现实的存在,这还要取决于欣赏主体的主观因素。音乐艺术本身就是音乐审美意识的物化,是音乐审美创造的结晶,音乐的审美来自人的主观情感,是人类主观能动性作用于音乐客体的产物,可见音乐欣赏也就不可能等于被动的、生理层面的听,而是一种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体验、评判和再创造的心理过程,如果没有主体的作用,音乐审美客体所具有的审美特性就难以呈现出来,其审美本质和价值就不能够真正实现,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从而,它只能想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而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说来存在着,因为对我来说任何一个对象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可能感知的程度为限。”[11]欣赏音乐固然要听,但听仅仅只是现象,审美才是本质,审美不只是“被动的接受”,也是“能动的创造”,音乐作品也是作者与赏者共同完成创作的,也就是说,审美是一种“生产过程”,是作品与赏者“互动作用”而产生的[12],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个人喜好、心态、素质、情感经历、受教育程度等等因素也都能影响这个过程。我国古代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也是强调欣赏者的主观作用,他认为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其本身无所谓情感,无所谓内容,只有被欣赏者感知后才会产生哀乐的情感,当然这样的观点偏向于唯心主义的极端,政治服务性较强,但也能从某些方面看出音乐欣赏是一种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只有被人主观欣赏之后,本身只是客观存在的音乐才会富有生命力。

3.欣赏就是享乐主义吗?

杜先生在文中提出:“如果把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的三个环节和物质生产相比较,创作相当于‘设计’,表演相当于‘生产’,而欣赏相当于‘消费’。……在音乐艺术的创、演、听这三个环节中,欣赏是一种消费行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的出现其实是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在音乐教育方面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提倡‘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宣传音乐上的‘消费主义’,不鼓励学生创造音乐,只消费音乐,成为‘音乐消费者’而不是‘音乐创造者’,客观上会助长贪图享乐的奢靡之风……。”[1](p.89)我们认为这样的观点实在有些牵强,给“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如此上纲上线,有点小题大做了。

把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的三个环节和物质生产相比较而得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倾向的观点,我们可以用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来对此加以澄清。马克思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艺术创作可以说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社会生活)能动反映的过程。艺术作品可以被看作是艺术生产的“产品”。艺术鉴赏则可以被看作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这样,对整个艺术系统来说,艺术生产理论揭示出艺术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在艺术生产的全过程中,生产作为起点,具有支配作用,消费作为需要,又直接规定着生产。艺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是为了供人们阅读或欣赏,如果没人欣赏,它就还只是潜在的作品。因而,艺术生产适应着欣赏者的消费需要来进行艺术创作。同时,艺术欣赏反过来又成为刺激艺术生产的动力,推动着艺术生产的发展。可以说,这三者之间既有它们自身的独特规律也存在着辩证关系,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艺术生产理论同样适用于音乐,音乐作品被创作出来,通过演奏、演唱、动作等形式表现出来供观众欣赏,如果没有人欣赏,那这个音乐也就还只是一部潜在的作品,只有通过欣赏,作品的创作与表现才得以有意义,可见音乐创作、表演、欣赏是一个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整体。杜先生认为:“音乐作品必须通过表演,才能把作品传达给欣赏者,实现其作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因此在创作、演出和欣赏三个环节中,但其中第二个环节‘表演’最为重要,是音乐的生命所在。”[1](p.86)这话是有道理的,确实只有“表演”出了音乐才能“欣赏”到音乐,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欣赏”,那“表演”又何处容身?所以,我们认为,对于国民基础音乐教育来说,表演的确非常重要,但不能够为了强调表演的重要而刻意地贬低了欣赏。

欣赏音乐是人的精神需求,并不是只有“享乐”时才能欣赏音乐,欣赏音乐也并非是一项如何奢侈的“消费”,音乐的创作与表演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欣赏,欣赏是音乐活动中最自然、最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雷默之所以对音乐的听赏比较看重,是因为他认为在音乐中,理解和反应(审美体验)都是通过听赏发生的,所有人,包括以任何认真的方式从事作曲或表演的极少数人,无一不是以最基础的行为――听(这里的听就是指欣赏),来同音乐相互作用,来体验并欣赏音乐。除听赏之外,对音乐进行高度审美的体验还有四种基本的手段:创作、概念化、分析、评估,通过这五个基本的手段,普通音乐教育就是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鼓励对音乐的反应能力,通过专业和更有感受力的表演、作曲和即兴创作、演奏,加强音乐创造力,提高对音乐艺术及其如何运行的概念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分析能力,促进对音乐进行更精细的评估。哲学家康德曾在《判断力批评》中认为:“审美中的判断是审美的‘品味’,即品味的判断、美的判断――以审美的方式来听音乐,强调以审美为要旨、以听为主要形式,就构成了最具音乐性的对音乐的反映形式。”[13]可见,听赏是创作与表演的推动力,鼓励学生在听赏中提高自身审美修养,才能在创作与表演中更具创造力。

除了上述三个问题,文章中还有一些观点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与探讨,比如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和实行多元化音乐教育是互相违背、互相矛盾吗?我国的国民音乐教育要实现多元化就不能“以审美为核心”吗?音乐的非语义性特点也决定了音乐教育不能以审美为核心?等等,我们认为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考虑的角度不同所引发的,《课程标准》在对基础音乐教育实践的要求中把音乐的审美价值列为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为了强调音乐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审美的过程,是为了强调音乐课程价值必须通过审美来实现,是为了强调音乐教育通过音乐的审美过程来实现音乐教育的育人目标,这是从音乐课程的本质和价值取向上而言的。

而杜先生提出的“以表演为核心”则是就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而言的,两者不属于同一层面的问题,或者说不是在同一个层面探讨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不强调基础音乐教育中的本质问题与价值方向,退而求其次地纠结于课程教学内容,将会导致音乐教育目标、价值的不明确,导致对待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教育问题不科学,从而偏离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期望方向。(责任编辑:陈娟娟)

参考文献:

[1]杜亚雄.国民音乐教育应与审美为核心吗?[J].艺术百家,2011,(4):84-89.

[2]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14.

[5]彭霆.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州大学学报,2004,(4):94.

[6]曹理.曹理音乐教育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39.

[7]徐希茅等.音乐美育[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1.1.

[8]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解读与思考[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6):25.

[9][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10][美]戴维・埃里奥特著,齐雪、赖达富译.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9-80.

[12]修金堂.音乐美学引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205.

[13]詹燕君.“praxiS”,音乐教育哲学的另一种阐述方式[J].人民音乐,2007,(6):72.

Shouldn'tnationalmusiceducationDedicateitselftoaesthetics?:

aDiscussionwithmr.DuYaxiong

RUanXiao-jing,GUoSheng-jian

(Schoolofmusic,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631)

艺术教育的核心概念篇8

【关键词】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课程投资观;互动课程系统;课程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自中国学校之学制制度建立以来,高等教育中的培养方案即被称之为教育的“宪法”。这个“宪法”通过培养目标、学分要求、培养环节、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课程考核、外语、导师指导等环节实现其效力与任务目标。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案因要兼顾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共性层次与程度差异,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上则更需酌量统筹与分化。特别是在中国艺术学科新的门类语境中,以及基于比较外在的其他学科发展特点,努力建立艺术应有的学科标准、深化各艺术门类与领域的专项研究、培养艺术本学科的专业人才,是艺术学科内所有学科都必须首要考量的三大任务。

一、理解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中的课程概念

众所周知,课程是高等教育发挥效力的显性形式,教学是发挥效力的隐性形态。课程既是各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的重要结构,也是教学得以具象化的显性存在形式。换言之,课程是研究生获得学科知识、培植专业思维与学科素养、转换生存技能、厚实学科内涵的核心途径之一。在中国艺术学科的新学科秩序下,5个一级学科与33种专业(1)课程体系的规划与制定,需要依据其至少能够实现浇铸学生成为本学科的学习者、研究者与学位获得者之目标;获得能够认知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本质;塑型学科完善构成形态;打造具有族群特性的学科文化;有效服务社会的教育效能等五个指标。如何使课程培养体系获得预设教育成效,就需要研究生教学的具体实践了。

由是,艺术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各阶段课程,应该依据考量以下专项指标而有效设计――问鼎如何以学科理想统筹设计;依据怎样的理念构建设计方案;教师所设计课程体系是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术背景、每门课程是否有相对独立与完善的知识谱系;学生习得课程后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素养与能力、对师生关系的内涵构建有无贡献;跨学科的研究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竞争力、对多学科的互动研究能否起到促进的可能……这些都应是理解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中“课程”概念的应有内涵。

二、树立艺术学科研究生课程是一种投资的观念

树立中国的艺术学科研究生课程是一种投资的观念,就是将研究生课程作为投资学生自身的有效资源,并强调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引领与追随、组织与对话、管理与配合等方面的互动性课程取向选择。可从学生、教师与师生关系三个视角来看待课程投资观。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需辩证地认识“课程=学分”的学制规定与“课程=自我投资”的理念。一方面,要认识到完成课程、获得学分,是学制的规定,也是学生的本分性修习任务目标。另一方面,不能持唯“课程即学分”论,而应把课程看成一种自我投资。自2014年起,所有的研究生入学均需缴纳学费,这个政策的实施意味着研究生由先期的国家投资培养的观念,转变为研究生教育是一个由国家、学校、家庭与个人共同投资的行为了。

那么,如何理解“课程应该是一种自我投资”的理念呢?第一,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应该兼顾短期自我投资与长线自我投资的双重含义。第二,短期的自我投资可以理解为:把所学的课程转换成自身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以使自身具有更好的生存基础,或作为继续进行本学科相关领域深造的基本要求。第三,长线投资的自我投资可以理解为:将具体的显性课程转化成为自我职业规划设计资源,将短期的自我投资持续不断的内化与实践,追问中国艺术学科的个体特性与整体学科群的群体共性,更有实效地推动中国艺术学科的成长,并服务社会。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课程能否成为自身的学术发展资源,以及学术职业的品牌。就笔者所知,有些大学的艺术学科教授,上完一门或几门研究生课程,即可出一本教材性的专著。所谓教材性专著,它既可为其他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提供教材支持,又不同于传统教材的材料性整理,是具有自身学术特色的就某一学科或某一门课程或某一类课程的有相对完整系统的原理论著。(2)可以期待的是,如将课程有效地转化为教材性专著,这一实践将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那么,中国的艺术教育学派也假以时日可成。

最后,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看,课程的投资观,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重共赢”。一方面,教师把握“因材施教”之道,组织、安排与设计课程模块。例如,作为“艺术教育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笔者的导师梁玖教授就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术背景、潜力特点、优势与兴趣领域,针对不同年份入学的博士生,开设《艺术教育社会学》、《艺术教育与族群》、《艺术教育学术规划》、《艺术教育对话》、《艺术教学艺术研究》、《艺术学术》、《审艺学研究》、《艺术课程开发研究》等不同类型的学位课程或《影响做博士学位论文的因素指标》、《“泽园行”(3)年度学术研讨会》等讨论专题,并依据博士生们的不同情况有选择性地排序讲授。学生在课程之中,建立专业认知与思维,受导师学术思想的熏陶,与同门学术群体形成某些共识性认识,逐步熟悉、了解、理解该学科的制度、知识体系,完善建设空间与可持续研究的领域。如此,导师开设的课程是在逐步深化自身的研究领域,学生也得到逐步推进“学科之门”的价值熏陶,此为共赢之一。

另一方面,从师生关系的本质上看:其一,以课程为纽带,可以期待中国艺术学科的学派生发。德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约翰・菲利特力赫・赫尔巴特(JohannFriedrichHerbart,1776-1841)被誉为“教育学之父”,以他的中心学说系统建立起了世界著名的两大教育学派之一的“赫尔巴特学派”,在他身后,他的学生分化成为“拥护”与“学说”的两个阵营,这两个阵营后来都成为赫氏学派的有机构成。其二,在课程教学中,学生获得自身在学科中发展定位的自知,教师帮助学科遴选新的学术候选人。以此,学生的身份可获变更,具有与教师相同或角色重合的社会身份,从“门类艺术学学习者”转换为“门类艺术学教育者”、“实践艺术学创作者”、“理论艺术学研究者”、“实践艺术学传播者”(4)。此为共赢之二。

由是观之,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建设质量,于学生、于教师、于师生的学术共赢都是可视作一种投资的。

三、中国艺术学科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应着力多学科互动实验

如果将课程作为一种投资理念,接下来关注的焦点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以何种方式获得收益。笔者认为应着力探讨多学科互动的课程实验。

多学科互动实验是指中国艺术学科的内部多个学科间,以及与其他不同学科间做多学科的交叉关注、探讨、发掘与对话。多学科合作是跨学科的核心概念。“跨学科”作为一个综合概念,是各种程度学科合作的统称。从初级到高级的合作程度,分为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复杂学科(pluri-disciplinary)、交叉学科(cross-disciplinary)、互动学科(inter-disciplinary)、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y)。目前,中国艺术学科的多学科交叉课程,还停留在多学科、复杂学科、交叉学科的程度。即缺乏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联系,只是对知识的简单累加,并由一门学科概念处于支配地位,学科间的互动是单方面的。“互动学科”即是学科间呈现高度的合作性,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这种共同的理论框架,可以通过研究生课程设置与设计的具体方案反复地实验实施。

任何一种反思性的艺术教育活动都是一种实验行为。广义言之,任何培养出“大师”的教育都是在反复实验中,与构建、摸索与变革、制度制约与自立我法中得来的。互动课程系统是一种建立在其他学科与艺术学科交叉形态之上、具有应答现实艺术学科教育问题的课程体系。互动课程系统包括:学位基础框架类课程、多学科的交叉课程、学科间性对话课程(5)。

具体来看,学位基础框架类课程:即获取学位需要完成的学制课程,类似于短期自我投资范畴里的课程;多学科的交叉课程:是寻求其他优势学科的资源以关照本体学科的课程。例如:师范大学里的艺术学院,是否考虑将教育学院里的优势资源为己所用。比如:借鉴教育学科里已经较为成熟的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与艺术学科进行交叉建构,可以开发出《艺术赞助史》(美国的大学课程之一)、《艺术生存论》、《艺术教育哲学》等交叉课程;学科间性互动课程:是不同学科内外生态之间相互有对话状态与可能性的课程。可以是学科间的理论的建构,也可以是成熟文化理论与学科的融合,这应是中国艺术学科目前大力开发的课程丛。比如:利用国际学界已经成熟的“社会性别”视角,探索性别区分度的艺术教育实践,可以开发出《艺术创作本土原典》、《艺术学科职业生涯开发》等课程。另外,建设互动课程需要注意每门课程的个体性与整体性、交叉课程的优先资源开拓性、互动课程对话与交流的发掘与自觉等维度的酌量与把握。

同时,还应关照五种基本课程取向作为互动学科的课程教育实验参考的依据:(1)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该取向支持课程内容与知识体系,明确主导学习者的需求和社会需求。课程应塑造善于合作的、有政治觉悟的、懂科学的学生作为生产力量与公民积极参与解决社会问题;(2)认知发展过程取向。该取向支持学生学习超越特定内容领域的认知策略,能使用科学的方法,有熟练的技能解决问题、设计决策策略,同时有批判思考的能力;(3)个人适应取向。该取向强调课程提供一些机会或创造一种可以进行选择的环境,使学生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4)社会适应/重建取向。该取向强调课程提供使学习者成功适应社会的经验。学生应掌握那些在竞争社会中成功存身立命所必需的概念和技能;(5)情境化教与学课程取向。该取向强调前四种取向如何圆融地在情境中影响当下的课程设计,并考虑其平衡问题。

当然,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互动课程系统的探讨,也将在不断的实验行为中酝酿、改进、转化、生成、发展,以求得教育成效,持续开发深层的互动课程,深化艺术学科的课程研究与教学实验。

注释:

(1)5个一级学科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33种专业包含:艺术史论、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等29个基本专业和影视摄影与制作、书法学、中国画、艺术与科技等4个特设专业。

(2)笔者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梁玖教授在其所开“艺术教育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艺术教育学术规划》的“学术艺术教育”专章讨论中就这一话题有专论。

(3)接受梁玖教授研究生培养的学生,以其主张的“润泽教育思想”自发创立师生学术团体,命名“泽园”。在“泽园”中进行相关学术议题的讨论,举办研究生论坛、读书会、学术报告会、作品创作展览与评介会、以及一年一度的专题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泽园行”为研讨会之名。笔者为2009年首届“泽园行”策划人。“泽园”群体举办的首届泽园师生艺术创作展“风开花”,于2014年5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展出。

(4)杨梦婉.外国艺术学“需求满足”指标的评价研究[J].艺术研究,2011(01):85.

(5)该理念作为笔者代表北京师范大学46个一级学科中艺术学科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提纲探讨。

参考文献:

[1]梁玖.“艺术教育社会学”成为学的思考[J].艺苑,2014(1).

[2]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3](美)恰瑞罗特.情境中的课程―课程与教学设计[m].杨明全,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4](美)威廉・派纳.自传、政治与性别:1972―1992课程理论论文集[m].陈雨亭,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14.

[6](美)小威廉姆斯・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宏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艺术教育的核心概念篇9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体验”式党建路径设计

“体验”属于哲学、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范畴的概念。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体验”指人的心理活动,由感觉、理解、联想、情感、领悟等诸多心理要素构成,是与一定经验关联中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观念。作为一个教育学概念,“体验”被看做是全新的教育途径和方式,区别于传统的知识教育,是一种尊重人的感情、触动人的心灵的教育。总体而言,“体验”有两个本质的特征,即主体性和情感性。艺术类高职院校“体验式”党建路径研究的提法,是在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指导下,基于高职院校党建相关研究提出的具体实践。

艺术类高职生兼有“艺术”和“高职”的特性,对相应的党建工作提出挑战。如何化解“艺术不问政治”、“政治束缚艺术”的误区,对艺术类高职生进行政治引领和思想渗透,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结合艺术类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设计“体验”式学生党建工作路径,有可能为开启创新型党建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

一、艺术类高职生党建工作概述

一些研究提出,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党员的思考,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某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由于认识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有关教育弱化。另外,艺术类高职生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特点,这些特点会影响他们对党的认识与态度。

结合现状,部分研究提出了改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具体路径与角度。如有研究提出要构建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实效性党校课程体系;推进党建总布局,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把学生党建工作纳入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企业或社区党组织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开辟党建工作新阵地;将职业素养纳入党建工作考核范畴,提高学校行政工作的学生参与度,丰富教育载体,以人文关怀育化学生的政治热情,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关注点,激发学生情感,以生动事迹引导学生的入党动机,以先进品牌培养学生的荣誉意识。还有研究对高职院校如何发展学生党员,就如何施行“支部建在专业上”的学生党建工作机制提出看法。综合以上研究,不难发现理论与实践的分析都集中在如何创新与实践上。这些思考与具体的探索都体现了“体验”式党建路径的具体元素。

二、“体验”式学生党建的路径设计原则与路径

怎样才能做到“知”、“信”、“行”的一致,这个问题是党性教育工作者和党建工作者要直面的问题,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是必经之路。要改变原来单一的教育、灌输模式,贴近师生学习与生活,探索与开展意义深远、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喜闻乐见的党建新形式。现有的研究为设计“体验”式学生党建路径提供了参考框架,即一是要遵循党性教育的基本原则,二是要创新设计党建设新形式,三是要营造优良的学生党建环境。学生“体验式”党建路径设计可以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

(一)学生“体验”式党建的基本原则

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不问政治”、“政治束缚艺术”违背了国家培养艺术类人才的根本要求。尽管高职艺术类生源人文水平较低,政治意识相对薄弱,但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塑造与培养高职艺术类学生中的先进代表,让高职艺术类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身体力行传播文明,感染更多的积极分子坚定信念,树立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文化事业献身的远大的艺术理想。在开展“体验式”创新实践过程中,要利用艺术类高职生的专业优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不是因“艺术自由”而放松要求或给予退让性理解,务必始终坚持思想理论建设、制度建设与组织建设。

(二)学生“体验”式党建路径设计

“体验”是有规律的心理活动,从感知到理解,从理解到联想相关,深化内容,进而提升为情感或领悟,由此教育标的才能有效到位。无论是“学习型”学生党建,还是“职业素质型”、“专业实践型”学生党建,都在“体验”式党建路径设计的范畴内。从总体路径设计看,务必从构建“体验”式档案、“体验”式基层党组织、“体验”式组织生活平台几个方面探路。

1.构建“体验”式档案体系。

高职院校党员的培养程序,一般是按照择优参加团校培训、选送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择优发展预备党员、考察转正流程而进行的。发展学生党员必须以充分尊重大学生发展为前提,以关注大学生成长为核心,将产生党性积极“体验”的培训理念贯穿整个培养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思想进步与个体成长,有的放矢,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培养政治思想素质过硬、专业学习优异、工作能力突出的优秀大学生群体。

为确保培养工作的有效性,构建“体验”式档案成为必要。“体验”式档案首先包括“体验”式理念指导下的党员培养机制。学生党组织主管部门要在组建、选拔、培养、管理、奖惩等方面形成规范的机制,在制度上保证学生党员的可发展性与纯洁性,并建立严格的激励机制,将学生党员发展对象的学习、实践与生活表现纳入党组织管理条例,从而形成“体验”式档案的建设与运用机制。其次包括党团文化建设。根据艺术类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针对他们的心理需求,建设“有特色、有行动”的党团文化,确保他们在具体实践和专业学习上形成对党性文化的“体验”,从而达到培养效果。具体可以表现为党小组命名、固定活动场所、定期交流探讨、集体社会实践等。如长沙理工大学开办的的“道德银行”,将学生的道德资产与评优评先挂钩,形成约束机制,以推动校园公益志愿工作的开展,这就是一种“体验”式的档案体系,是“体验”式学生党建的实践参考。

2.建设与扶持“体验”式基层党组织。

艺术类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不应仅限于班团组织、系团总支,还应在其专业特长的基础上,将各类艺术类社团、教学排演小组、各类志愿组织、创业团队纳入基层党组织范畴,实施指导与运行。首先是整合资源,将具体的党性教育事件纳入各类基层党组织日常活动中,运行“体验”式基层党组织。比如,让艺术类合唱团演唱红歌,让教学排演小组演绎革命诗词,让艺术类表演团体走访演出革命基地,让各类志愿组织参与党团活动,让班团组织为班级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等等。其次是丰富“体验”式基层党组织概念。为基层党组织提供经费、场地,丰富组织内容,形成组织概念,让成员以组织为荣,以组织为家,帮助基层党组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党组织成员获得进步与发展。扩大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塑造基层党组织的优良形象,发挥基层党组织的行为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切身“体验”党组织的先进性。

(三)塑造“体验”式党建工作平台

“体验”是在一定经验的关联中发生的情感融入,在相应的教育环境中,相应的态度与意义才能顺利产出。“体验”式党建团体氛围要形成,必须充分理解团体动力学理论在具体工作中的运用。以勒温的团体动力学原理为例,他从整体论、动力论原则出发,把团体看做是一个动力整体,指出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另一部分的变化,个体和他的环境构成了心理场,个体和团体的行为取决于各个区域间的关系与压力,任何一个团体都面临内聚和分裂的压力,其中,领导者的工作作风、团体成员兴趣、遵从与交往是影响团体内聚性的重要变量。也就是说,“体验”式党建工作平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心理体验场。组织生活、领导风格、成员特点及具体的工作事件都有可能成为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的情况下将推动或阻碍党建工作的推进。

因此,在当前相对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要构建“体验式”党建工作平台,首先必须提高认识,厘清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路。在艺术类高职学生党建工作中,发展原则不能退让,教育规律要遵循,党建目标要明确。党务工作要具有鲜明的指导思想与执行方针,树立党务自信,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工作难点。其次找准症结,发展党建事业。以具体的事件带动学生党建工作是重点。杜绝党性培养与教育形式化,层级考察简单化,而要将党务工作深入扎实下去,丰富具体的党性教育与实践活动,关心学生党员的发展与进步,让学生党员“体验”到“思想境界提升”与“凝练”,以身在基层党组织为荣。再次创新实践,注重“体验”“学以致用”,这既是克服当前学生党建工作难点的关键,又是“体验”式党建工作平台构建的突破口。当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复杂多变,艺术类高职大学生群体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从他们的视域出发,评估他们对文化认同的现状,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对话”式的党性教育实践,用具体的教育事件,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互动渐进式地开展教育实践。

三、结语

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艺术类高职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与培养水平。在当前的工作环境下,需要教育者付出理性与智慧,将简单的、显性的思想政治组织与教育活动纳入更多的、具体的、“体验”的常规工作中,才能不断提升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及时化解当前学生党建工作的不当症结。当然,艺术类高职“体验”式学生党建的路径设计与实践一项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理念的革新,更呼唤务实创新的探索,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的过程,需要在更多具体的“体验”中得以提炼与升华。

参考文献:

[1]张建华.高职院校党建科学化必须解决的四个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1,23.

[2]马向东.高职院校党校教育培训机制创新与课程体系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9.

[3]郑玄弘.高职院校艺术类大学生党员信仰危机浅析和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

[4]钱一兵.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3,6.

[5]李叔龙.关于增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2,12.

[6]王国忠.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创新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1,7.

[7]董炯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2,3.

[8]辛香玲,张新.论提升高职院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主要原则[J].机械职业教育,2013,2.

[9]孟祥萍.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创新模式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

[10]田俊杰.艺术类高职生党建工作的思考――以浙江教育学院艺术学院为例[J].大众文艺,2009,26.

[11]马向东.艺术类高职院校党校教育刍议[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6.

[12]黄志坚.高职学生党建工作方式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0.

[13]陈定.党建工作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

[14]王振丰.高职院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及对策[J].教育职业,2012,4.

[15]程凯.高职院校党建中的党性教育科学化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16]熊秀兰.关于构建“支部建在专业上”的学生党建工作机制探索[J].学校党建设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6,9.

[17]朱丹,吴巧明.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设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8,2.

艺术教育的核心概念篇10

【关键词】原画设计;动画和电影制作;中国元素

一、前言

动画设计也被称为原画,包括二重含义:一是指动画片的每个镜头中绘有关键性动作的画稿;二是指设计、绘制这些动画角色运动。表演的创作人员。基于原画设计的重要作用,目前除了在动画设计中得到了重要应用之外,在电影制作中原画设计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考虑到我国文化优势,在原画设计中可以尝试着更多体现中国元素,使原画设计能够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同时提升美感,达到提高动画和电影制作质量的目的。为此,我们应对原画设计的概念与含义进行认真分析,并结合中国文化特点,研究在原画设计中如何表现中国元素。

二、原画设计的概念与含义

动画设计是动画片创作与生产中角色的动作、姿态、幅度、节奏、距离、路线、变化进行分析、归纳与综合,找出动作的起止及转折时的关键动态,并将这些关键动态画成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原画。动画设计人员在精确计算了动作的时间后,对所画的原画依次进行编号,并填写摄影表。原画表现了动作的起止及转折时的关键动态。动画设计人员的工作相当于故事片演员,担负着十分重要的创作任务,是每个角色动作的主要设计者,赋予静止的动画形象以生命,并塑造了动画角色的性格。一部动画片成功与否,动画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动画设计人员要具有绘画和表演才能并熟练掌握原画创作的技法。研究分镜头画面台本是动画设计(原画)人员进行动画设计工作的第一步,在开始绘制工作之前,通过仔细新闻记者分镜头画面台本,理解导演的总体构思、创作意图,了解动画片的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角色性格、镜头处理、艺术风格,对全剧的每个镜头、每个角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做到胸有成竹。之后,结合自己应完成的镜头进行认真设计创作,形成自己系统完整的创作构思,经过导演认同后,就可进入具体的绘制过程。

三、原画设计中中国元素的表现应实现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对于中国元素的理解,既要认识到中国元素的古典特性,同时也要认识到中国元素的现代特性,在原画设计中要想更多的体现中国元素,就要实现古典与现代的结合,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对中国元素中的文字和水墨特点进行深入挖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字和水墨是最能体现中国元素的东西,要想在原画设计中体现中国元素,就要对文字和水墨的特点进行深入挖掘,把握文字和水墨的特点,使文字和水墨元素能够更多的体现在原画设计过程中,满足实际需要。

2、对中国元素中的现代艺术特点进行深入了解。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除了古典元素比较吸引人之外,中国现代艺术发展也取得了积极成就,中国现代艺术具有吸收并发扬了古典艺术优点,同时兼具西方文化的特点和优势,实现了古为今用、外为中用。为此,我们应加深中国元素中的现代艺术特点的了解。

3、结合原画设计实际,更多的运用古典与现代元素。对中国古典与现代艺术元素进行了解之后,应结合原画设计的实际过程,在分镜头设计、角色造型和性格设置、镜头画面设计等环节,更多的应用古典与现代元素,使原画设计质量更高,更具观赏性,同时也更具有指导作用,满足动画和电影制作需要。

四、原画设计中中国元素的表现应突出核心元素

在原画设计中,为了凸显中国元素,应在分析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基础上,在原画设计的具体过程中更多的表现中国元素中的核心元素。目前来看,原画设计中中国元素中核心元素的表达应采取以下措施:

1、中国元素的核心主要表现在创新上。在对中国元素的了解过程中,创新是中国文化发展不变的主题,也是中国元素的核心所在。基于这一分析,在原画设计中,要想体现中国元素,就要将创新作为中国元素的核心,做好创新概念的引入,把握创新原则,提高原画设计质量。

2、中国元素的核心主要表现在哲学思想上。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积淀,造就了哲学思想的发展和成熟。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元素的核心在于哲学思想的表达上。基于这一了解,我们应在原画设计中,引入哲学思想概念,把握哲学思想的原则,在原画设计中积极利用哲学思想。

3、原画设计应注重对创新和哲学思想的引入。从原画设计的角度出发,在原画设计中要想更多的体现中国元素,就要注重对创新和哲学思想的引入,主要应在完成创新和哲学思想的挖掘之后,将创新和哲学思想的理念运用到原画设计中,不断提高原画设计质量,促进原画设计的发展。

五、原画设计中中国元素的表现应注重概念和手法的运用

在原画设计中,具体设计手法多种多样,为了达到同一设计目的,通常会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在表现中国元素的过程中,应注重概念和手法的运用,通过引入中国元素的概念和手法,使原画设计具备更高的质量。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重点分析中国元素的概念和原画设计的手法。为了保证原画设计中能够更好的表现中国元素,应对中国元素的概念进行重点分析,此外还应对原画设计的手法进行深入了解,使原画设计能够成为表现中国元素的媒介和手段,既满足原画设计的实际需求,又达到了表现中国元素的目的。

2、丰富并完善原画设计的手法,提高原画设计质量。虽然原画设计手法很多,但是随着审美艺术的发展,要想体现出更多的中国元素,就要在现有的原画设计手法的基础上,丰富并完善原画设计手法,使原画设计的质量得到持续提高,提升中国元素的表现质量,促进原画设计的全面发展。

3、原画设计中要重点运用中国元素的概念。从目前国内的原画设计来看,中国元素概念的运用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对原画设计产生了具体的影响,使原画设计有了更强的指导和支撑,满足了原画设计的实际需要,促进了原画设计整体质量的提高。所以,在原画设计中药中的运用中国元素的概念。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原画设计中要想表现中国元素,就要从实现古典与现代的结合、突出核心元素、注重概念和手法的运用等几个方面做起,切实提高原画设计质量,提升原画设计的中国元素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郑阳.民族元素与平面设计相融合的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3).

[2]闫静莉.民俗艺术形式在平面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3).

[3]王懿静.民间玩具的艺术魅力[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01).

[4]张燕.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