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沟通技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4:25

护理学沟通技巧篇1

一、重症医学科护理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的技巧

语言具有无穷的魅力。语言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护理人员除了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掌握沟通技巧,既要乐于又要善于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水平。

1.1寒暄与问候

这是进入语言沟通的过程,也是进行有效沟通,建立护患关系的要素之一。护士与患者交谈时,既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同时也要让患者感到温暖、亲切,所用语言掌握严肃性与亲切性的统一、坦诚与慎言相结合。

1.2询问病情

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时,认真询问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患者对药物治疗效果及反应,使患者产生亲切感。如果患者主动就某症状进行探讨,护士不要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而应根据患者的谈话延伸提问,使沟通有效地进行下去,了解患者的自觉症状及心理需要,从而做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加速护患关系的建立。

1.3注意第一印象

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沟通的开端,护士在第一次接触患者时要留意给患者留下的印象,要从仪表、举止言谈、工作态度等方面让患者感到可信赖。

1.4注意说话的语音和措词

与患者沟通过程中,一定要尊重患者,可以在患者姓名后加上恰当称谓,如老师、教授、董事长、总经理等等,对年长者不可直呼其名,要加上诸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称谓。同时措词要通俗易懂,以免给护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护士还要学着在患者的语言基础上与其沟通,取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引导患者说出自己对病情的认识、担心和自我心理状态等,这样护士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护理。切忌对患者热情过度,有时过分的热情反而会收到相反的效果。

1.5护士与病人真诚的交流

真诚是打动病人的良药,护士与病人沟通,多用礼貌性用语,要相信病人,理解病人,少用指示性语言,不要用损伤性的语言跟病人说话,病人来医院就诊,病情就给他带来不少痛苦,要同情、关怀、理解他们,不要把自己内心的情绪发泄在病人身上,和病人谈话时认真倾听病人的询问,耐心讲解,这样护患沟通就更顺利,避免发生冲突。

1.6学会倾听

倾听不仅是技巧,更是一个获得信息的过程。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时,护士应集中倾听对方的谈话内容,并把自己所理解的内容及时反馈给患者,可用“点头”、“嗯”等表示自己正在仔细倾听,以增加患者的信任,使沟通更融洽。给患者提供信息时,语速要适中,所给予的信息不要太复杂、术语不要太多或含糊其辞,因为患者在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下,很容易将护士所给予的信息遗忘,所以应注意患者的反馈,在患者的反馈中调节自己的语速、语言、态度,以利于沟通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经验的护士懂得在患者诉说时不分散他(她)的注意力,患者诉说痛苦积怨是一种宣泄,护士在倾听时力求把自己的关心、同情传递给患者,引导患者的情绪向着有意的方向发展。

二、重症医学科护理与患者进行非语言沟通的技巧

没有语言不等于没有沟通。虽然非语言沟通的含义比语言更加模糊,但它能表达更加具体的信息。这里的“模糊”是指非语言沟通的含义在缺乏特定背景的情况下更难确定;“具体”是指在特定的背景下人们根据长期的经验能够从中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非语言沟通的这些特征一方面决定了非语言沟通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决定了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2.1非语言的沟通与语言的沟通同等重要,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运用面部表情、目光、手势等身体语言更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后护士还可以运用积极的暗示方法为患者解除病痛,要善于在患者的表情中发现线索,将非语言的信号及时反馈为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2.2在非语言交流过程中,基础护理工作的实施对护患关系的建立也是有益的。如我们收治了一位老年男性患者,患有糖尿病并发白内障双目失明,患者血糖较高,经多次调整降糖药物仍不能控制,患者悲观厌世,甚至拒绝治疗。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疏导、安慰的同时,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加强对患者基础护理工作,如帮助患者打水、洗脸、整理床单位、打饭、洗头、擦浴、洗衣等,每天扶患者到室外散步,将患者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消除了后顾之忧,解决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难题,使患者情绪逐渐稳定,配合药物调整,患者血糖降至正常范围。

2.3环境在沟通过程中不能忽视。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的病房环境不但有利于沟通,而且对患者的康复也有促进作用;拥挤杂乱的病房,使患者情绪紧张,不但影响沟通,而且不利于患者身心康复,这一点也应引起护士的注意。

护理学沟通技巧篇2

[关键词]护理工作;护患;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187-01

临床内科护理工作中,护理质量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保障,而良好的护患沟通又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护理工作作为一门有着专业特殊性的服务行业,因其社会性广、责任心强、工作量大、风险性高,极易发生护理质量缺陷而导致护理纠纷,及时有效的进行护患沟通是避免护理纠纷发生的关键所在。护士只有大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人文素质的修养,才能够获得患者的信任,才能使患者被理解的需要得到满足,这不仅消除了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还能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和感激之情。由此可见,有效的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在优化护患关系中,沟通极为重要,没有沟通,护理人员就无法评估病人,无法收集病人有效的资料与信息,无法发现潜在的护患矛盾。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求每位护理人员都要充分认识护患有效沟通的重要性,熟练掌握沟通技巧。过去医家至上的观念已不适应当今医疗市场的发展,病人至上,以病人驱动为导向,使需求者满足才是医院发展的关键[1]。

2护患沟通的基础

信任是护患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沟通的基础。护士要不断地提高思想素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无论面对怎样的患者都要具有高度的同情心,急患者及家属所急,帮其所需,遇事沉着、冷静,解释病情态度要真诚、语调要柔和、音量要适中。除此之外一个优秀的护理人员还须具备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和扎实过硬的护理理论基础,才能为患者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充满爱心的就医氛围;才能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护理工作。

3护患沟通技巧

3.1内向型沟通技巧:此类病人常常表现为孤独、悲观、情绪淡漠,不愿与人交谈,有些甚至心理丧失平衡,形成自卑心理。面对这样病人,护理人员易采用婉转性语言鼓励他们,提醒他们培养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意志,强调心情舒畅对疾病康复的作用,并动员家属亲朋多给予关心和照顾,用满腔热情去感化病人,理解谅解病人的情绪障碍,建立彼此之间信赖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信心。

3.2外向型沟通技巧:此类病人常常表现为焦虑不安、易发怒、情绪不稳定,对疾病往往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面对这样病人,护理人员应采用针对性语言进行正确引导,分散和转移负性情绪,要谅解病人的各种情绪变化,做出一定的忍让和回避,理解病人的内在感受,尊重他们,尽量选择适当的时机,从正面回答他们的疑难问题,适当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必要时指出他们的缺点,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病态反映,面对护理人员善良的愿望,病人会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3.3治疗性沟通技巧:治疗性沟通是一种沟通技巧,目的是帮助病人应对与适应不能改变的环境和现状,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以及学会如何有效地与人沟通[2]。治疗性沟通是心理学上的一种治疗工具,有效的人际沟通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与病人沟通最重要的是建立彼此之间信任的关系,这种关系甚至会影响病人治疗的效果。护理人员若能主动与病人沟通,了解其社会地位、家庭背景、对疾病的认识,以及病人得知病情后的心理状态、存在的心理问题等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沟通治疗,可增进护患关系。当病人切实感受到被接纳、被肯定和被关怀时,对医护人员信任变会自然地产生,病人就会向护理人员倾诉他们的处境与内心感受,并愿意接受护理人员的建议和帮助,护士运用人际沟通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等护理理论与病人建立起治疗性沟通与信任的关系,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3.4重视与家属的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重视把沟通技巧与家属相联系,将家属作为沟通对象[3]。请家属配合工作,可将鼓励病人的话语或祝福卡片及时传递给患者,这样不仅可以从家属那里收集到有关病人的资料,还可以通过家属对病人进行安慰教育,重视家属对护理工作的反馈,共同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总之,护患关系应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我们要大力强化护患之间的沟通意识,充分意识到护患沟通既是实现医学目的的需要,又是体现医学人文精神的需要。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能有利于护理人员对自身价值的确认,而且,还将会促进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丁书琴,黄建明,何丽华,等.新世纪医院发展的创新战略.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11):695.

[2]莫孙淑冰.运用治疗性沟通技巧解决临终病人的心理问题.中华

护理杂志,2002,37(10):795-797.

护理学沟通技巧篇3

【关键词】护患沟通技巧;门诊输液室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3)27-0057-02

相对于住院部,门诊输液室有着患者流量大、变动多、停留时间短的特点,这导致了护患沟通难以深入开展与落实,护理人员健康知识沟通技巧欠佳,护患纠纷发生率很高。因此笔者所在科室决定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对输液室护理人员实行培训,采用科学的方法培养护理人员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以服务患者,旨在有效护患沟通技巧培训下杜绝护理错误的出现,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此项培训应用后收效显著,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输液室现有护理人员13名,均为女性,年龄25~45岁,平均(35.07±9.93)岁。其中主管护师3人,护师5人,护士5人。每日接受静脉注射患者15~25例,肌肉注射160例,皮内注射10~12例,静脉输液患者150~200例。

1.2方法

(1)护理人员系统学习健康教育知识: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护理人员通过自觉学习专业知识,增强自身护理知识素养,做到有问必答。(2)加强护理人员对沟通能力的理解认识与培养提高:培养护理人员忧患意识,知晓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增强主动沟通的意识。(3)建立与完善护理服务的沟通流程并予以规范化实施,①收药沟通:接诊护理人员根据医嘱详细核查本次治疗的药物总量和疗程,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有效期及配伍禁忌,检查药品的包装是否完整,有无杂质和变色,确认无误后签字;②配药沟通:实行“配药前-配药中-配药后”三步核查法则,并严格核查输液药物名称、剂量及有无配伍禁忌等,仔细检查输液器质量,是否在有效期内等;③注射沟通流程: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及匹配药物,请患者自述姓名以确保注射安全,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止血带一消毒手”原则,认真执行无菌操作;④个性指导: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情以及药物性质适当调节输液滴数,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用药指导内容中的重点向患者详细描述,输液过程中按时巡视,观察药液变化、滴速、穿刺部位有无外渗,患者是否出现胸闷憋喘、皮疹等过敏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1-3]。(4)在临床护理中正确运用护理服务沟通技巧,①语言沟通:在与患者的沟通中,护理人员应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注意表达方式,避免专业化术语和省略语,语调温和,语气谦逊,语速适中;②非语言沟通:整洁着装,避免过度修饰,注意行为举止,与患者沟通时用目光注视对方,表情自然亲切,倡导“微笑暖人心”服务,针对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如对行动不便的患者给予搀扶、咳痰患者给予轻拍背部辅助排痰、无人照顾的患者送水送饭等[4]。

1.3评价指标

统计护患沟通技巧培训一年后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与培训前的一年进行比较;设计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患者离院前进行调查;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知识及护患沟通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培训后考核得分来衡量(>90分为合格,

1.4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均在SpSS17.0软件上统计,计数资料应用字2检验,p

2结果

由表1可见,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知识及护患沟通技巧的掌握程度由培训前的69.2%的合格率提高到培训后的92.3%。护患纠纷发生率由培训前的0.07%降低到培训后的0.02%。上述评价指标在培训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患者为中心即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患者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患者放在首位;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满足患者基本生活的需要,保证患者的安全,保持患者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患者的心理,取得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患者与社会的满意度。

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是提高和改进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方式[5]。沟通是一种能力而非一种本能,所以沟通是需要经过后天培养得到的,是需要去努力学习的。沟通时代已经来临,学习沟通技巧,能够让每个人都更具影响力,能够把自己的护理理论更加顺利的付诸实践。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以及技术水平是摆在第一位的,因而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训练,借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第一印象极为重要,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树立良好的形象。护患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护理工作者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不断加以摸索,方能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金蔚英.浅谈医院门诊输液室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J].护理管理杂志,2008,8(7):59-60.

[2]金蔚英.门诊注射室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8,28(7):3-4.

[3]冉启琼,刘应梅.护患沟通技巧在普外科的应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6):154.

[4]章萍.浅谈门诊输液护士的压力应对[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0):643-644.

护理学沟通技巧篇4

关键词:沟通技巧;妇科手术护理;应用

手术不仅仅是对患者身体的创伤,也会给患者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刺激,在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之下,对于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比之以往更高的要求,沟通技巧也开始在护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1]。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应用了针对性的沟通技巧,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优化了手术质量,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76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9~63岁,平均(38.9±2.1)岁;在疾病类型方面,45例为子宫肌瘤,31例为卵巢囊肿;在文化程度方面,3例为小学及以下,12例初中,16例高中,35例本科,10例硕士及以上。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手术类型、文化程度等方面来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对于对照组38例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只注重护理任务,不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未应用沟通技巧;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对于观察组38例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将沟通技巧应用在全程手术过程中,这包括几个内容:

①术前沟通:在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术前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鼓励与疏导,主动为患者介绍手术的安全性、必要性与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尽可能的满足患者提出的各项需求,保护好患者的隐私,维护好其自尊心,让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同时,还要做好家属的沟通工作,让家属予以患者必备的心理支持。

②术中沟通:在手术进行的当天,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手术类型进行沟通,此时是患者心理最为脆弱的时刻,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安抚好患者的恐惧与焦虑心理,在交流的过程中要使用平和的态度,主动应用身体语言来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在手术时,护理人员需要提前使用鼓励性语言与安慰性语言来帮助患者放松情绪,让患者可以积极主动的配合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到患者的隐私。

③术后沟通:在手术结束后的2~3d,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的随访工作,了解患者手术反应,耐心的进行检查与询问,观察患者的伤口变化情况,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对患者进行必备的支持与鼓励,让患者明确手术后需要注意的问题,保障充足的休息与睡眠,促进术后恢复[2]。

1.3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有效沟通率、患者满意度与需求及时表达率远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3讨论

科学的沟通与交流技巧是护理人员一项必备的技能,在开展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到基本的护理工作,还需要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工作,这不仅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还能够有效巩固手术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妇科手术患者在手术氛围中常常会产生焦虑、紧张以及无助的负性心理,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来开展针对性的沟通与交流工作,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的为其答疑解惑,满足患者的各类需求,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让他们可以积极主动的接受手术[3]。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了沟通技巧后,患者有效沟通率、患者满意度与需求及时表达率远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综上所述,沟通技巧是护理人员必备的一项技能,将沟通技巧应用在妇科手术中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该种护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4]。

参考文献:

[1]朱鸣,饯谈.沟通技巧在于术室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穷,2010,8(27):94.

[2]王东华.沟通技巧在整体化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0,8(10):869.

护理学沟通技巧篇5

关键词:沟通;院前急救;技巧;医患纠纷

院前急救多见于严重创伤,如车祸、高处坠落等事故现场,或急性发作的某些危重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跳骤停,急性脑血管意外、急性脑梗塞等。需要院前急救的疾病共同的特点是病情严重、复杂多变、发展快、预后差、死亡率高[1]。由于起病突然,患者及家属缺乏任何心理准备,一旦出现死亡等不可挽回的情况,家属很难接受,由此引发医患纠纷[2]。因此,在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积极进行抢救,同时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家属保持合理的心理预期,减少医患纠纷。本文以本救援中心收治的75例严重创伤患者家属为调查对象,分析沟通技巧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本救援中心收治的75例严重创伤患者的家属。按1∶1的比率,选取75名家属进行调查,其中男家属52名,女家属13例。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35.7±1.38岁);文化程度:小学学历6名,初中学历12名,高中学历26名,大学及以上学历31名。选取同期参与急救的18名医护人员进行对照调查。

1.2排除对象选取家属对象,排除情绪容易激动、暴躁、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及合并精神障碍性疾病者。

1.3方法

1.3.1沟通技巧培训自2012年6月其,对本单位急救中心急救人员进行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的专业沟通技巧强化培训。内部沟通是加强急救人员之间的理解、配合沟通,外部沟通是指加强急救人员与合作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

1.3.2满意度调查提前设计好问卷调查表,将表格发放给受调查对象,请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实际操作认真填写。调查问卷包括患者或家属对院前急救服务行为的满意度调查表、医生、护士配合满意度调查表。

1.4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是采用SpSS15.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

2结果

2.1沟通技巧培训后患者满意度调查进行沟通技巧培训后,患者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满意度为94.67%、现场处理能力97.33%、疾病诊断与观察97.33%、急救用药98.67%、与院内衔接的满意度为96.00%,见表1。

2.2医生、护士之间满意度调查强化沟通技巧培训后,医、护之间在相互对对方的服务态度、专业理论知识、急救技术、应变协调能力、医护间配合与尊重的满意度都非常高,见表2。

3讨论

今年来,患者家属对医生的不信任程度越来越深,最重要的原因是医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家属对疾病缺乏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导致对急救、治疗结果缺乏心理预期,直接引发医患矛盾。院前急救过程中,无论是患者家属,还是急救医生,都最希望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急救医生忙于救人的同时,没有时间向家属解释病情,没有时间和患者做有效的沟通,一旦急救失败,患者家属很难接受,因而迁怒于医生,使患者满意度下降,认为医生不可信任、急救中没有及时交代病情,造成医患纠纷。医生所从事的工作具有特殊性,无条件地为患者着想、千方百计进行抢救,是医生的天职,但医生在急救过程中,还受自身业务水平、医护间配合、应变协调能力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导致急救结果的不同[3]。

本救援中心在沟通技巧培训中强化外部沟通,即医患间的沟通。医生在急救的同时,重视和患者家属的交流,及时向家属说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使家属保持一个合理的心理预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有调查显示,80%的医患纠纷都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医患沟通,而医疗技术原因只是患者家属的一个纠纷理由[4]。本研究中,加强外部医患沟通后,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现场处理能力、疾病诊断与观察、急救用药、与院内衔接的满意度非常高。因此,应重视医患沟通,提高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医患纠纷[5]。

本救援中心同时强化院内沟通技巧培训,即急救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在急救过程中,医生及时诊断、正确急救;护士提供护理措施,协助医生采取急救处理,遵医嘱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医生在急救中占主体地位,护士加强配合,医护间互相尊重,共同完成急救任务[6]。

综上所述,强化沟通技巧培训,积极进行外部与内部沟通,加强医护间配合,提高急救水平,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可有效降低院前急救中的医患纠纷,对提高医务人员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9,39(3):191-192.

[2]张岩,魏来临,赵延英.谈医护人员的非语言流技巧对医患沟通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10,2(1):48-49.

[3]孙益琴.严重复合伤患者的院外急救与护理[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5):319-320.

[4]张忠森.急性左心衰竭43例院前急救与转运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04):54-55.

护理学沟通技巧篇6

方法:选取医院泌尿外科中的100例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与比较。

结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不论是在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还是在沟通的技巧上都远高于对照组所采取的常规护理方法,两组护理差别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泌尿外科护理工作的实施中,采取人性化的护患沟通技巧,不仅对患者病症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还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泌尿外科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泌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066-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医院之中,临床护理工作实施的好坏不仅体现在护理技术上,还体现在护理的服务质量上[1]。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的良好实施和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诊断的效果,还能够减少护患之间的矛盾,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整体形象,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对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医院泌尿外科中的100例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患者的年龄为24-56岁。根据泌尿病诊断标准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治疗方式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泌尿外科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浮肿、发炎、排尿等体征变化进行观察,患者出院后,采取传统的家庭护理方法。在此护理工作的进行中无人性化护患沟通的实施。

观察组:50例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常规泌尿外科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的护患沟通。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平等的对待每一位患者,对每一位患者的护理都精心进行。其次,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的进行中需要对自己的情绪自觉的控制,在护理工作中时常保持微笑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以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再次,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每一位患者都真诚的对待,尊重患者的权利和隐私,充分调动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患者之间相互的体谅和理解,以促进护理工作的良好实施。最后,对患者和其家属所提出的问题要认真的解答,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要随时做好沟通,不论是患者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的需求都要在了解的基础上,尽量的满足,同时,对患者心理上所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沟通,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能够以一个乐观的心态更好的实施治疗,促进身体的良好康复[2]。

1.3统计学分析。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系统软件分析,分析过程中对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用t来对计量资料检验,发现其p

2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评价指标进行的分析中发现,对照组50例泌尿外科患者所采取的常规护理方法,其中服务态度的好评率为72%,责任心好评率为78%,业务熟练好评率为75%;在观察组50例泌尿外科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的人性化护患沟通护理技巧,其服务态度的好评率为92%,责任心好评率为90%,业务熟练好评率为96%。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服务态度、工作责任性、沟通的技巧上都远高于对照组所采取的常规护理方法,两组护理差别相比较,p

3讨论

泌尿外科疾病一直是临床上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受临床护理工作实施不到位的影响,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情况不断的发生,并导致病情的极具恶化,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3]。研究表明,泌尿外科有效护理方案的实施对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康复效果有着很大的关系。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随之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上涨,护理工作中从患者角度进行的护理方案

已经逐渐的成为了患者日益增长的要求。

从以往的护理经验出发,泌尿外科疾病涉及到患者的隐私,传统护理方案对患者隐私保密工作实施的不到位,是构成患者投诉的主要因素,这也加剧着护患关系之间的紧张度。同时,受泌尿疾病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因职业道德和工作素质的不足,护理的实施中责任心、同情心、爱心等非常缺乏。护患沟通技巧作为人性化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患者的情绪产生着直接性的影响。人性化护患沟通是建立在医护人员和患者以及家属之间的,是对患者治疗过程中一系列涉及到患者康复的过程所实施的沟通过程和措施,对患者治疗中的心理变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的实施好坏中,服务态度、沟通技巧、工作责任心是三个重要指标,从本文的分析中发现,观察组所采取的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这三个方面的患者满意度都达到了90%以上,这就说明了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实施,对患者情绪的改善是非常有效的,还能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在临床护理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泌尿外科护理工作的实施中,采取人性化的护患沟通技巧,不仅对患者病症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还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双平.护患沟通在泌尿外科改善护患关系中的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32):56

护理学沟通技巧篇7

关键词:门诊注射室;护患关糸;沟通方法;心理素质

近年来,医患关系较为紧张,门诊注射室尤甚,容易发生护患冲突,沟通不到位,穿刺不过硬是护患冲突的主要原因。所以护士应学习和掌握同患者的沟通技巧和方法,用良好的外在形象、和蔼的语、温柔的微笑、熟练的技术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进行护患沟通,现将护患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介绍如下。

1良好的外在形象

护士良好的外在形象代表着医院整体的形象,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接待患者时护士要精神饱满,仪容、仪表稳重大方,处事得体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常能得到患者的尊重,同时也能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这样能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赖感及是易于接受治疗的良好的先决条件。

2用语言沟通

要善于抓住患者交谈的契机在患者做任何治疗前护士都以主动热情、诚恳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谈,取得其配合。护士每天与不同的患者打交道,要注意运用恰当的语言和方法[1],对精力充沛、感情语言丰富、动作迅速的患者,谈话在平静气氛中进行;对性格固执己见做事忧柔寡断的患者谈话要有耐心、措辞委婉;对年轻人交谈注意避免说教的语言,以免引起反感。对患儿要采用鼓励夸奖的语言;对老年人则采用通俗易懂、简单的语言,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则更能让患者倍感受到尊重和关注,有利于患者消除紧张情绪。而在治疗时(肌肉注射、静脉注射)与患者交谈即可分散患者注意力又能了解病情。语速恰当可使沟通更融洽,易于被患者接受。在与患者交谈时要有针对性,有主题,不能漫无边际。将谈话限制在自己所需的信息范围内,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患者信任配合,还可以获得临床资料。

要善于倾听,倾听过程包括了接受口语和体语这两种信息[2]。护士在与患者沟交谈中先尽量全神贯注地倾听,等其述说完后再解释,同时要注意保持眼神的正面交流,恰当给予反映,如"点头表示赞同对方说话内容,或"嗯""对""是"等,表示希望其继续讲下去。不要随意打断其说话,以示尊重,又能使患者充分表达自己的心声,使沟通更加和谐。

3用爱心、微笑、情感来沟通

在与患者打交道时,要有关心、爱心、责任心、同情心,对老年人可以搀扶一把,对小孩可以用激励和抚摸的方式,护士也要充分理解对方的心情,使之发泄后再解释,不要顶撞而激化矛盾。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沟通的先决条件[3]。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某些失误要露出歉意的笑容,说声"对不起!",请求患者宽容和谅解。情感沟通最易感化患者及家属。有些细微动作如:用手触摸发烧患者的额头;在为患者静脉穿刺后帮患者放下衣袖;在寒冷的冬天里送患者一个暖手袋,递一杯热水,掖一下被子;送上一份健康手册,帮助患者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都能使患者感受到医院的温暖、护士的关怀和体贴,留下对护士的美好印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化解或减少误会。

4用熟练的技巧来沟通

熟练的注射技术是沟通效果最重要的体现,"无痛注射"和"一针见血"容易赢得患者的信任,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和技巧,使自己注射技术娴熟准确。扎实的注射技术才使患者和家属心里上接受。所以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应尽量做到少失误或不失误,这样才可以得到患者的信任,促进护患和谐。

5掌握护患交流技巧与方法

护患沟通障碍是造成医疗纠纷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4],而不能正确认识服务对象的权力是引起护患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5]。护士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急患者所急、痛患者所痛,站在患者的立场去看待自己的工作,就知道我该怎样为患者服务。而为患者耐心细致的做讲解和和不厌其烦地解释患者题出的问题是与患者沟通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所以一个好的护士即要有过硬和扎实的护理技术,又要有和患者沟通的能力,这样就可和患者建立和保持融洽的护患关系。

6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护士要加强法律意识,了解各项医疗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同时练就过硬的操作技能,善于总结经验及向他人学习,一旦穿上工作服,就进入了单独的护士角色,遇事冷静而有条理,忙而不乱,做事才会得心应手,护患关系自然和谐。

总之,门诊注射室护士要努力探索护患沟通的技巧,提高自己的护理操作技能和沟通能力,使自己的素质全面提升,从而促进护患间的心理沟通,使得纠纷明显下降。

参考文献:

[1]揭海燕.浅谈护患沟通的必备条件[J].健康心理学杂志护理学专刊,2000,8(9):110.

[2]莫金妹,叶锦芳,吴秋华,等.健康教育的沟通技巧[J].健康心理学杂志护理学专刊,2008,8(9):99.

[3]肖根秀.门诊注射室护士与患者沟通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81.

护理学沟通技巧篇8

关键词:护患沟通;技巧;体会

伴随着医学模式的快速转变,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其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患者实施生活护理,对患者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同患者进行密切沟通,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等【1】。因为护理人员同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接触,从而对患者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护患沟通表现出重要的意义。在进行护理服务过程中,护患沟通属于一项基本技能,但是当前在沟通技巧方面,仍然欠缺。本文主要就护患沟通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沟通技巧予以综述,以有效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沟通技巧

1.1首次见面的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同患者在首次见面时,要求需要以尊称称呼患者,有效融洽护患之间的情感,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进行自我介绍,主要包括姓名以及职责范围等。之后具有针对性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加以询问,以通知临床医师研究有效方法进行疾病处理。在此过程中,对患者认真讲解病区的相关制度以及卫生方面的知识,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需要确保态度诚恳,最终获得患者的积极信心【2】。

1.2行为细节的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过程中,需要保证交谈姿势良好,因为良好的行为举止能够有效将患者的护患情感增强。护理人员保证职业性笑容能够为后续融洽护患关系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护理人员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针对住院患者其因为受到疾病的困扰,内心表现出较大的心理压力,特别当自身所患疾病严重后,在言语以及行动等方面均会表现出过激现象。此时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帮助体谅,保证患者能够正确看待自身所患疾病,最终有效配合临床医师的治疗与护理。此外要求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鼓励,使患者有效树立疾病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从患者的言语以及神态等方面进行认真分析,有效提高患者同疾病进行对抗的信心。对患者的疾病严重情况进行准确观察。协助患者卧床休息或者就坐休息。患者已经表现出疼痛症状、头晕症状以及气喘症状等,要求护理人员需要立即通知临床医师研究有效方法加以处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获得缓解后,护理人员同患者进行密切沟通【3】。

1.3护理人员同患者的谈话技巧

护理人员在同患者进行谈话的过程中,需要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交谈,保证态度诚恳。将针对患者表现出的爱心以及同情心等有效融入到同患者进行交谈的言语中。在交谈的过程中,禁止采用审问的语气同患者进行交谈,严禁出现不耐烦或者对患者进行训斥的现象。与此同时针对患者的回答进行认真分析,对患者的面部表情进行仔细观察,当涉及患者隐私等忌讳的话题时,需要将谈话停止,转为倾听患者的诉说。针对患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涉及医院的医疗、服务以及治疗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时,需要进行耐心的回答,无法回答的需要向上级报告,由上级进行耐心回答,禁止出现避而不答的现象。在提问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选择舒适卧位,如果患者疾病情况允许只可选择左卧位或者选择右卧位时,此时可以选择闭合式提问的方法。在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询问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开放式询问。如果患者在此过程中不停言语,同问题出现偏离现象后,需要及时对患者加以劝导。因为治疗以及护理过程中的需要,要求患者需要将隐私无隐瞒告知医护人员,医护人员进行有效保密【4】。

1.4说服技巧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诸多患者针对检查以及饮食等方面的要求不能够积极配合,此时要求护理人员需要站在患者角度,对患者的自尊心给予足够的尊重。保证以热情诚恳的话语同患者之间进行认真沟通,最终能够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从而促进临床治疗效果。沟通体会

2.1护理人员能够同患者主动沟通

护理人员能够同患者之间进行主动沟通,最终有效保证在护理过程中能够赢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保证患者能够同患者认真讲解内心的真情实感。对患者内心消极情绪,护理人员通过与之交谈有效进行疏导,最终成功消除患者诸多的消极情绪。针对治疗信心缺乏的患者,要求护理人员需要给予必要的鼓励,最终有效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

2.2有效提高患者的专业素质

护理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专业的护理水平,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信任度,最终为融洽护患关系的建立创建坚实的基础。要求针对护理人员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最终能够有效融入到实际操作中,以融洽护患关系。

2.3树立文明的工作形象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需要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能够做到态度诚恳、言语亲切,针对患者提出的系列问题能够有效解决,成功将患者的内心疑问消除,最终能够为患者留下良好的工作形象,为融洽护患关系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结: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显著的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发生了大幅度的转变,在自我保护意识表现为显著的增强,诸多医院出现护患纠纷现象同护患沟通障碍表现出密切的关系。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表现出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医疗矛盾的现象。护理人员在进行具体护理过程中,要求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重心,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以及专业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能够有效运用到实际工作过程中,最终确保护理人员同患者之间建立密切的护患关系,确保顺利对患者完成临床治疗,成功提高患者临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殿鹏.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3,6(01):105-106.

[2]蔡晓霞.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8(22):1025-1026.

[3]李淑芳.浅谈护患语言沟通的技巧[J].中国保健营养,2012,7(25):59-60.

护理学沟通技巧篇9

关键词:护患沟通技巧门诊注射室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154-01

随着人类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的健康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患者的自我保护、维权、法律的意识显著增强,加之目前社会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医院的护患关系比较紧张,患者要受到良好的服务的要求明显提高[1]。本文选取2010年12月到2011年2月在本院门诊注射室进行门诊注射的患者328例,由受过护患沟通技巧培训的护士进行服务,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2月到2011年2月在本院门诊注射室进行门诊注射的患者328例。

1.2方法。观察组164例患者由经过护患沟通技巧培训的5名护士进行门诊注射服务,对照组164例由没有经过护患沟通技巧培训的5名护士进行门诊注射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对门诊注射服务的满意程度。

1.2.1沟通的方式要求。使用礼貌性的语言,让患者感到亲切和愉快,对患者要彬彬有礼,这样可以让患者有被尊重的感觉,会产生比较愉快的心理反应[2],对医院的服务感到满意,使用安慰性的语言,让患者感到温暖,可以很快的消除对门诊注射的的陌生和恐惧感,更好的配合注射治疗。使用解释性的语言,让患者对自己疾病的情况和治疗费用以及注射用药情况,还有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做好解释的工作,让患者可以充分的对治疗信任和合作。

1.2.2统计患者满意度情况方法。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让患者在经过门诊注射后对门诊注射人员的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

1.3评价标准。

非常满意:满意度调查问卷,80分以上。

满意:满意度调查问卷,80分-70分。

不满意:满意度调查问卷,70分以下。

满意率:(非常满意患者人数+满意患者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经卡方检验,如p<0.05表示两组间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的121例,满意的36例,满意率95.73%;对照组非常满意的58例,满意的68例,满意率76.82%。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详见表1。

3讨论

沟通技巧在门诊注射室的护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门诊注射室的患者疾病的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就要求注射室的护士既要很好的配合医生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治疗,还要考虑患者的心理需求,同时还要顾及到可能多个家属的需求,所以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阶段,分析心理特点以及不同的心理反应,在门诊注射中进行恰当的服务[3]。由于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医护之间的纠纷呈上升趋势,许多医患纠纷的发生原因都是与护患的沟通不通畅造成的。所以,如何能提前预防医护纠纷的发生,做好护患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门诊注射室的患者来自很多地方,在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以及个人素质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再加上门诊就诊的患者人数非常多,医护人员的不足,护患之间沟通如果语言使用的不当,或者专业术语过多,以及服务态度的生硬,就很易引起不必要的纠纷[4]。

本文通过对本院门诊注射室的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医患沟通技巧培训,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的121例,满意的36例,满意率95.73%,使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升,很好的增进了护患之间的理解,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芩瑛群,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注射室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4):34—35

[2]梁艳芳,陆日清,骆书秀,基层医院门诊注射室的护患沟通技巧[J],内科,2011,6(2):194—195

护理学沟通技巧篇1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实习护生护患沟通技巧与能力的培养方法。方法:针对急诊不同人群心理需求特征,指导护生多观察多总结,掌握语言沟通技巧和非语言沟通技巧,并根据患者不同心理需求灵活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使护生与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沟通。结果:对患者不同心理需求灵活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使护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提高。结论:针对性地对急诊实习护生进行护患沟通技巧与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建立和谐的急诊护患关系。

关键词急诊科;心理需求;护生;沟通技巧与能力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7.076

trainingofnurse-patientcommunicationcompetenceandskillsforemergencynursinginterns

ZHaoYa-feng,Limin-ling,LiHui-ling,etal

(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61)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trainingmethodsonnurse-patientcommunicationskillsandabilityinemergencynursinginterns.

methods:Byanalyzingandcomparingthedifferentpsychologicalneedsfeaturesforemergencypatients,ourteachinggroupguidenursinginternshowtoobserveandsummarizepatientspsychologicalneedsindetailandcarfully,howtomasterverbalandnonverbalcommunicationtechniques,andhowtoemploythesecommunicationskillsflexiblytodifferentpsychologicalneeds,tomakenursinginternscommunicatewithpatientseffectivelyandrapidly.

Results:withflexibleapplicationofverbalandnonverbalcommunicationskillstrainingaccordingtodifferentpsychologicalneedspopulations,theabilitiesofnurse-patientcommunicationinarelativelyshortperiodoftimehadbeeneffectivelyimproved.

Conclusion:thetrainingofcommunicationcompetenceandskillsfornursinginternscouldreducenurse-patientdisputes,improvequalityofcare,andestablishthe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nursesandpatientsfromemergency.

Keywordsemergencydepartement;psychologicalneeds;nursinginterns;Communicationcompetenceandskills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有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外,更要为患者提供心理、社会、精神等全方位的护理,需要较强人际沟通能力与技巧。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协会将沟通能力定义为护理专业教育中的核心能力之一。护患沟通能力已经成为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1]。在国内,面对日益凸显的护患纠纷,教学医院里要求加强护生沟通技巧与能力的培养建设,减轻教学单位的压力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从护患沟通的外延来说,护患沟通包括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所有信息交流,即正式的、非正式的和语言的、非语言的交流。从护患沟通的本质来说,其属性为治疗性沟通[2]。从时间顺序上来看,即初期(前期或准备期)、开始期(认识期)、工作期(持续期)、结束期。这四期有一定的顺序,但无时间的限制,每一时期的长短是不定的,且各期不一定连续,可能会重复、省略,甚至退回初期的阶段,尤其是压力存在的时候。因此,在患者所处的不同时期,护生的沟通任务与沟通技巧是不同的,现根据本团队长期在急诊一线带教工作的经验,谈谈如何根据患者不同心理需求对护生进行沟通技巧与能力的培养[3]。

1急诊患者和家属的心理与行为分析

急诊患者和家属有独特的心理特征,在日常工作中会发现除了一些患者和家属存在的共性特征,如恐惧、紧张、焦虑、怀疑、无助、绝望外,急诊患者还存在着一定的人群心理特征。低学历体力劳动者,耐应激能力强,对医护人员信任度高,依从性好,往往表现出焦虑为主;高学历脑力劳动者或机关工作人员,多表现为紧张、恐惧,疑心比较重,问题较多,对医护人员要求高,信任度相对较低;慢性病急性发作,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病情紧急,患者或家属表现急躁慌乱,对医疗反应速度要求高,精神紧张,比较敏感;易怒冲动型患者多数为年轻无业或对现实不满或酗酒吸毒者,往往表现为冲动易怒,沟通困难,稍有不满,易有言语及行为攻击性;抑郁绝望型常见于迁延的慢性病患者或者肿瘤患者或者不良情绪患者,应答困难,治疗的依从性不稳定。

2急救前护生沟通能力细节训练

2.1外表与衣着人际交往过程中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这点也适合护患关系[4]。我们要求护生上班着淡妆,指甲短平,长发统一挽起,戴统一职业发卡;衣服干净整洁,衣扣整齐密实,统一证件佩戴位置,做到外表端庄沉稳,又不失亲和力。

2.2动作与表情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albertmehrabian)曾经提出以下公式:信息表达的总体效果=7%语调+38%声音+55%面部表情[5]。这表明面部表情在沟通交流中的主导作用。真诚的微笑能迅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有时候能够起到语言无法起到的作用。护生在实习阶段有可能面对各种复杂严重疾病患者,要学会逐步控制自己恐惧、紧张与厌恶的表情,保持真诚的微笑,为取得患者信任与减少护患纠纷创造有利的氛围。当然,面部表情是丰富互动的,在不同场合下应该保持与场合相适应的表情。在护理实践中,动作也很重要,动作干净利落,脚步笃定,举止文雅,不拖泥带水犹犹豫豫,轻柔中带着坚定与自信。

2.3语言与语气要求护生在与患者交流或回答问题时,声音要清晰,不卑不亢,语速适中,镇定自如,语气坚定果断,不能使用含糊的语言与模棱两可的语气。在与患者交流时,眼神要坚定,不得躲躲闪闪,给患者坚定的信念支持与心理安慰。多运用礼貌性、安慰性、鼓励性、赞美性语言,对不同患者使用不同的语言策略。在需要沉默的时候,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该沉默的时候需要沉默。

2.4倾听与表达认真倾听是护理人员对患者关注和尊重的表现。护生要学会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适当以安慰性语言鼓励劝导患者,对患者的陈述不作出任何评价,更不可以与患者谈论是非。在倾听过程中,护生要思想集中,不中途打断对方说话和转变话题,更不可以探听患者隐私。客观中性表达是急诊科护士的另一个重要素质。训练护生对治疗方案、使用药物、注意事项等方面客观中性陈述,本着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回答,不对病情妄加评论。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采用审慎的态度,宁愿少讲也不能对自己不熟悉的内容随意解释。

3急诊抢救过程中的护患沟通技巧与能力培养

3.1建立护患互信经过前期的急救前沟通能力细节训练,使护生从仪容仪表、行为举止、语言语气、表情表达均塑造护士美好的职业形象。培训护生以乐观热情自信的态度、可亲可敬的形象、沉着的举止、耐心细致的解答,使患者及家属产生安全感、信任感,从而可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紧张、不安心理。在问诊时要耐心倾听患者主诉,目光关注,必要时紧握患者手部,稳定其情绪。在抢救危重患者时,要以熟练的操作、敏捷的动作、自信的眼神,平复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为有效沟通奠定基础。要求护生牢记各种抢救药品的分放位置,熟练掌握各种抢救器材的使用方法,要镇定而不匆忙,紧张而不慌乱,进一步增加患者对护生的信任感。

3.2针对不同心理需求时的护理技巧对于焦虑患者,特别是为医药费焦虑的患者,护生应该熟悉本地医保或者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政策,耐心解释医保相关政策及医院收费的严格规定,让患者安心治病;对于恐惧紧张又对护士持不信任态度的患者,护生多倾听患者的描述,应答语气要坦诚、专业、准确,不能以“可能,不知道,你问别人”等答复患者。由于急诊患者病情的变化性与不确定性,可以用“尽我们最大努力”来回答患者的反复询问,切忌对未知情况妄下结论;对于易怒难以控制情绪的患者,护生过于害怕沉默往往会造成相反的结果,此时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温和礼貌地允许患者将愤怒的事由再陈述一次,并对其陈述表示接受和理解,并尽可能地帮助患者找到解决的方法,以退为进平息患者怒气;对于抑郁绝望型患者,护生应该加强巡视,掌握大多数抑郁患者不想被关注的心理,多用行为少用说教性的言语来表示关爱,比如给患者一片纸巾一杯水,一个“无意”的肢体接触,让患者感觉到还有人在重视、关心自己。

4小结

护患关系是一种治疗性的人际关系,是帮助患者痊愈的艺术,也是一门心理学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艺术。护患沟通主要通过双方的语言行为及非语言行为完成。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将各种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沟通技巧(即有效的沟通行为)[6]。本团队通过指导实习护生从急诊患者心理需求层面出发,要求护生多观察多总结,掌握语言沟通技巧和非语言沟通技巧,根据患者不同心理需求灵活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使护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提高。为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减少护患纠纷,建立和谐的急诊护患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贺婷,叶旭春,刘晓虹.侧重情感的护患沟通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3,20(1a):26-28.

[2]邓敏.演练治疗性沟通对提高护生沟通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0):96-97.

[3]黄玉莲,岑慧红,尚鹤睿,等.舒茨三维人际关系理论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11B):3049-3050.

[4]冉塬钰,于静蕊,华影,等.护患双方对护患关系紧张的认知比较[J].护理研究,2013,27(6):506-507.

[5]李小妹主编.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8.

[6]袭著菊,闻玉萍.急诊科护患沟通技巧[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