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成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5:20

经济建设成果篇1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振兴中华的宏愿,应该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追求。……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根本利益。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增强反对“”、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促进两岸同胞密切交流合作,共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提升两岸经济竞争力,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增强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终结两岸对立,抚平历史创伤,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综合解读】

一、中国现代政治外交

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曲折发展

(1)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

①政治协商制度特色:与西方国家的政党政治不同,中国虽然实行多党政治,但不是多党轮流执政,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政治,派只是起到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从而避免了西方国家的政局动荡,保证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向;与苏联的政党政治不同,苏联实行的是共产党,而中国则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而保证中国共产党决策的正确性,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色:与西方国家的议会相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大代表都是经由人民普遍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中没有议会党团,无论人大代表来自于哪个党派,都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行使权力和开展工作;人大与“一府两院”(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不搞三权分立,而是通过制定法律、作出决议,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并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色: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构。二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

(2)民主与法制的破坏

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内指导思想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对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反革命集团利用和助长了的错误,导致“”的发动。“”期间,造反派无视国家法律,肆意冲击和破坏民主法制,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造成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的民利被肆意践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巨大挫折。因此,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将党和国家的决策纳入正确的法制轨道,做到“依法行政”。公民的行为必须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做到“有法必依”。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证,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和行使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

(3)民主与法制的完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1992年,两会(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海峡两岸关系有了重大发展。

3.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并发挥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和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二、中国现代经济建设(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以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的探索

中国力图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党召开,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对社会主义重要矛盾和社会主义建设重点等问题的认识上,党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2.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人探索

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3.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的探索

坚持邓小平理论,深化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转轨。

三、中国现论成果

1.毛东东思想

国民革命时期,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成功解决了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革命所应依靠的力量等问题;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成功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抗日战争时期,集中全党智慧,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成功解决了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战争时期,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与《论人民民主》一文,成功解决了建立新中国、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等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成功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中所遇到的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问题。

2.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主要体现在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的各种讲话、报告与党的会议决议之中。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决定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其主要内容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一国两制”原则;教育的“三个面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

【模拟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创)右图为新中国成立前夕出版的一份报纸。它反映了

a.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2.(原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邓小平的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民族问题上所追求的目标是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

C.共同繁荣D.民族自治

3.(原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后,在半个多世纪中,曾被三次修改五次修正。其中一次修改把“四大”即“人民群众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明确规定下来,同时取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规定。这次宪法修改的背景是

a.三大改造B.“”

C.“”D.改革开放

4.(原创)总理在东京接受nHK电视台专访时表示: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也不会有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我们从一开始就是这样想的,也就是这样做的。温总理所提到的政治体制改革主要表现是

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恢复政治协商制度

D.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5.(原创)邓小平指出:“世界上的许多争端用类似这样的办法解决,我认为是可取的。否则始终顶着,僵持下去,总会爆发冲突,甚至武力冲突。……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这个办法是

a.和平共处B.睦邻友好

C.求同存异D.“一国两制”

6.(原创)《华声报》贺电:“我们衷心热烈欢迎从祖国派来的亲人。你们是中国人民的真正代表,第一次把祖国人民的真正意向带到联合国。”这一电文发出的背景是

a.日内瓦国际会议的召开

B.万隆国际会议的召开

C.中国在联合国大会的席位恢复

D.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7.(改编)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面两幅照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a.睦邻友好B.战略结盟

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

8.(原创)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到20世纪60年代的“两面出击”,再到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直至80年代的“全方位”,中国的外交战略大体上十年一变。但在变化中始终坚持着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B.广泛结盟军事外交

C.对抗美苏反霸外交

D.专注欧美大国外交

9.(原创)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仅有两种,即“一五”建设模式和“”模式。其中“一五”建设模式的实质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B.注重市场经济

C.工业和农业并举D.追求发展质量

10.(原创)1959年,西安地质学院有个学生描述当时的一种现象:“怪哉!怪哉!面黄肌瘦,什么病?经名医诊断,所用药料甚大,面粉25斤,大米20斤,大豆3斤,一月服完,三个月后病就好了,病人哀求医生说请你调换药料吧,此药实在难买。”导致此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严重自然灾害B.“左”倾错误

C.西方经济封锁D.人口过度膨胀

11.(改编)1960年5月27日,在会见蒙哥马利时曾坦诚地告诉他:共产党缺乏处理当时所面临问题的经验。多年的战乱把中国搞得千疮百孔,必须要解决工业和农业问题,但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犯了许多错误。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

C.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12.(原创)1979~1984年,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8.98%,其中种植业年均递增6.61%,远超过1952~1978年3.25%和2.59%的增幅。粮食产量年递增1009万吨,1984年超过4亿吨。几十年来困扰着决策者的中国最大问题“吃饭问题”出乎意外地就被解决了。解决“吃饭问题”的关键措施是

a.

B.三大改造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创办乡镇企业

13.(改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小城镇发展尤为迅速。1978年中国小城镇数量是2173个,2000年小城镇已经达到20312个。促成小城镇迅速发展的因素是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14.(原创)右图是1992年天津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颁发的股权证。它反映出

a.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B.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15.(原创)“先行先试”是一再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深圳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其先行先试首先表现为

a.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B.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C.引进外资的特殊政策

D.率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6.(原创)发生后,孙中山先生曾发表评论:“我党预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故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孙中山这一认识的转变从根本上表明

a.北洋军阀政府奉行独裁统治

B.民主共和之路在中国行不通

C.与孙中山宗旨一致

D.孙中山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17.(原创)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总是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在下列著作中为中国革命成功解决了革命道路的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井冈山的斗争》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

18.(原创)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近藤邦康说:“日本被中国打败是当然的,这样非常好的战略著作在日本是没有的。日本物资方面和科学技术方面都优于中国,武器优越于中国,但没有这样的以哲学为基础的宏远战略眼光,日本没有。”他所说的战略著作是

a.《井冈山的斗争》

B.《论人民民主》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论持久战》

19.(原创)1962年7月7日,邓小平在共青团三届七中全会上说:“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充分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D.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

20.(原创)1992年,垂暮之年的邓小平,靠着自己的睿智和威望,用了最后一把力气,将徘徊中的改革之舟推向一个新的航程。这个新航程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

C.打破平均主义,实现按劳分配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60分。第21题13分,第22题17分,第23题17分,第24题13分。

21.(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由普遍、平等、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并向选举它们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

――在1945年9月27日《新华日报》刊登的《答路透社记者甘贝尔问》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的基本内涵及其努力。(7分)

材料二俞可平在《人民至上――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说明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3分)

材料三

[tpLS10.tiF,Bp]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我国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3分)

22.(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确认为:日内瓦会议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不仅应该积极参与,而且还要争取在日内瓦解决一些问题。首先要争取南北以十六度线为界实现停战,通过和平统一、民族独立和自由选举的口号,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努力使胡志明政府成为全越南人民选举出来的唯一合法政府。……其次就是要争取打开经过大国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道路,乘机加强自身的外交和国际活动,分化帝国主义阵营,破坏美国对新中国的封锁和禁运。在(1954年)3月2日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的这一主张得到了批准。

――杨奎松《新中国从援越抗法到争取印度支那和平的政策演变》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的目的。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外交努力及意义。(6分)

材料二在距离舷梯尽头还有几步台阶的时候,尼克松就早早地向等候在舷梯下的总理伸出了手。在两只巨人的手彼此紧握的一刹那,风度翩翩的意味深长地说道:“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同我握手,我们之间已经有25年没有交往了。”尼克松激动地说:“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后来,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的手一接触,一个时代宣告结束,另一个时代宣告开始了。”

――张伟《尼克松转变对华思维》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5年中美没有交往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跨洋握手的意义是什么?(7分)

材料三“和谐世界”不是口号,是我们对未来世界体系的一个理想……其含义……简单地归纳为:在承认世界多元性、利益差异性、文明多样性的前提下,拒绝强权,以合作的方式协调利益,化解矛盾,避免冲突,追求共赢,从而实现全球和平与发展。

――摘自《环球时报》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了实现“和谐世界”的理想所开展的外交活动有哪些?(4分)

23.(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至1976年这2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出现了严重的失误,这是世人普遍认同的。但这并不等于说这20年的时间,除了“革命”之外,没有进行任何的建设工作。“”以前,除了“三年暂时困难”时期工农业生产曾一度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外,其余年间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都在发展;“”给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害,但中国的经济在有些年份还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

――罗平汉《正确评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6年至1976年这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这一时期党的严重失误有哪些?失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9分)

材料二1979~2009年中国GDp增值率

[tpLS11.tiF,Bp]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GDp增长的特点。促使中国GDp快速增长的因素有哪些?(5分)

材料三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增长已历30年,探寻中国经济“奇迹”的成因成为世界热议的话题。我认为,在已经给出的多种解释中,对于农村改革的全局影响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历史角度观察,中国市场化改革得以推动,中国经济“奇迹”得以出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村改革的率先突破及其引出的后续发展。农村突破并非政策的预设,家庭承包制的普及、乡镇企业的勃兴都在决策者预料之外。由“民工潮”引出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也是出于农民自己解放自己的自发行动。这几个大事件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制度创新及社会变迁都产生了或将产生深远影响。可以说,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当然,这是在改革开放的政策背景下的选择。

――肖冬连《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

(3)依据材料三,指出“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结论的依据。(3分)

24.(原创)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

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内地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

――武力《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50~198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试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二1980~200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单位:万人)

――武力《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2)指出材料二所显示的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状况,分析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三应该说,大城市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都比小城镇要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人口太多,中国越发展,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压力就会越大,因此选择节约型和效益型的城市化就越有必要,这也会成为市场的自然选择。而制度的因素、各基层利益的干扰将会逐渐被排除,因此,积极发展大中城市,以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应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未来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因势利导,扶持大中城市发展应该成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主攻方向。当然,在这个前提下,也应该充分重视小城镇的发展。

――武力《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其关于中国城市化的基本观点及依据。并就此谈谈你的认识。(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

1.a2.C3.C4.D5.D6.C7.D8.a9.a10.B11.D12.C13.B14.B15.C16.D17.B18.D19.a20.a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内涵:政府由普选产生;以三民主义和民有、民治、民享为原则;以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为特征;以独立、团结、统一与合作为目的。(3分)努力: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确定和平民主建国方针;促成并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再一次确认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和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各党派平等合作的和平建国的途径;领导解放战争,独裁统治,建立新中国。(4分)(2)[Jp2]“制度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3)成就:冤假错案;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基层民主选举。(3分)

22.(1)目的:促使法国从越南撤军,实现越南独立与和平;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2分)努力:中国代表团团长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2分)意义: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2分)(2)原因:解放战争时期,美国推行扶蒋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后,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而美国出于冷战政策需要,对中国奉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的政策。(4分)意义: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促进了中美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3分)(3)活动: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参与上合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等。(4分)

经济建设成果篇2

一、工程建设区域

省会主城区与我市城区范围内的道路河渠两侧、镇村周边以及可利用地、滩涂地等区域。

二、工程建设原则

一是属地管理、镇村负责、分年实施;二是谁植树谁受益;三是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四是以通道经济林带建设为重点,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三、建设任务及目标

(一)建设任务:2013年开始实施,2014年完成,在主城区至我市城区空间范围内建设经济林7.82万亩。涉及乡镇完成通道造林并分别建设1个5000亩以上成方连片经济林示范园区。

(二)工程建设所选树种:以薄皮核桃为主,苹果、梨、桃、杏、葡萄等为辅。品种要求薄皮核桃以辽1、辽7为主,其它树种视情况而定。

(三)建设目标:石市三环路外侧绿化带外500米宽,石黄高速公路(城区以西)和307国道(城区以西)两侧绿化带外各300米宽、新赵线(正无路以南)、衡井线(南营段)省道两侧绿化带外各200米宽,县乡道路两侧、河渠两侧、镇村周边及规划内可利用地、滩涂地全部建成经济林。

基本建成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基地,为城市市场提供优质、安全的果品;基本建成现代化果品产业建设示范基地,为发展现代果品产业发挥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基本建成省会观光、休闲、采摘的近郊型生态果品基地,打造现代都市农业新亮点。

四、建设总体规模及布局

全市规划范围内建设总规模7.82万亩。

(一)通道经济林带建设工程。绿化长度58.8公里,绿化面积3.5万亩,植树192.82万株,树种以核桃为主。其中三环路约6公里,面积0.36万亩,植树19.82万株;307国道约13公里,面积0.94万亩,植树51.53万株;石黄高速约12.3公里,面积0.89万亩,植树48.76万株。新赵线(正无路以南)、衡井线(南营段)约27.5公里,面积1.32万亩,植树72.71万株。涉及岗上、开发区、廉州、九门、丘头、南营等6个乡镇区。

(二)经济林示范园区建设

1.以只照、黄庄为核心区,利用滹沱河滩地建设1.2万亩薄皮核桃示范园区,植树66万株,树种以核桃为主,矮化砧苹果、梨、桃为辅。

2.新发展经济林0.52万亩,植树28.6万株,树种以核桃为主,梨、桃为辅。

3.以双庙、西辛庄、小丰、故城为核心,建设万亩设施果树及观光采摘果品示范园区,面积1万亩,树种以葡萄、桃、杏为主,以矮化砧苹果、薄皮核桃、梨为辅,植树55万株。

4.在城区以西、307国道以北沿滹沱河区域,建设万亩薄皮核桃示范园区,面积0.8万亩,植树44万株,树种以核桃为主,以梨、桃等为辅。

5.以堤上为核心区,新发展设施葡萄、核桃0.3万亩,植树16.5万株。

6.以藁梅路以西、衡井线以北为主要区域,新发展经济林0.5万亩,植树27.5万株,树种以核桃为主,其它经济林为辅。

五、建设进度安排

按照属地管理、镇村负责、自采苗木、分年实施的原则,两年完成建设任务。

(一)2013年4月10日前,市林业局完成环省会7.82万亩经济林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和指导意见,并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完成经济林作业设计。2013年秋季完成石市三环路外侧绿化带之外500米宽、石黄高速

公路和307国道两侧绿化带外各300米宽经济林带建设。面积2.18万亩,涉及开发区、丘头、岗上、廉州等4个镇区。

(二)2014年完成新赵线(正无路以南)、衡井线(南营段)两条省道两侧绿化带外各200米宽经济林带及规划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林示范园区种植任务。面积5.64万亩,涉及九门、南董、岗上、丘头、廉州、南营等6个乡镇。

六、投资方式

按照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原则,多渠道筹措环省会经济林建设资金。

(一)经济林建设补贴标准。根据市补贴政策,结合通道原有绿化带补贴标准及经济林前三年基本没有收益的情况,市政府给予一定的经济林建设补贴。建成后第一年给予苗木费每亩550元(每亩55棵、每棵苗木10元),每年每亩补贴800元,连补三年。

(二)经济林建设奖励。经济林建设分年度任务完成后,每亩一次性奖励乡镇区20元。

(三)验收及兑现补贴奖励。每年经济林建设任务完成后,由市财政局、市林业局组成验收组,对完成任务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根据栽植面积、成活率等情况兑现补贴奖励资金。

各相关乡镇区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积极创新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向林果带、林果基地及苗木基地建设,多渠道增加投入,确保环省会经济林建设任务的完成。

七、保障措施

一是组织保障。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林业、财政、农业、水务、交通、国土、科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环省会经济林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相关乡镇区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积极组织实施。市政府对工程建设实行督导检查、定期通报制度,年底将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和考核结果,对相关乡镇区进行分类排队,作为评先评优和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

二是机制保障。鼓励发展家庭林果经济庄园(园区),支持建设集观光、休闲、采摘于一体的现代果业园区,吸引大的果品龙头企业建立果品基地,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环省会经济林建设,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经济建设成果篇3

关键词学科建设经济发展服务途径服务方式

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发源地,是知识经济的动力源,是企业改革的驱动器,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方面起着重要的孵化器和辐射源的作用,因而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中心。早在19世纪初,美国一些著名的教育人士就提出,用大学的人才优势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大学要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的龙头工作,从其建设内容上来看,包含了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学科建设的内容决定了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属性。

1地方经济建设与高校学科建设的关系

1.1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所在区域高校学科建设水平

(1)财政建设资金的投入量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发展。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主管部门,近几年虽然开始实行收费制,但这只能是对高校办学成本的一种补偿。所以地方经济的投入及对本地区高校建设的发展牵动作用十分重要。比如,我国地方经济比较发达的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北京市等地区的高等教育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而在西部如、新疆、宁夏等地区,其高等教育发展缓慢。

(2)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学科建设的宏观调控因素,特别是对地方院校。受地利、人和之便,高校培养的人才的出路和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课题来源的主体是地方企事业单位,而地方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人才和科技创新这两个核心。因此,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出路及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1.2高校学科建设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

受历史的影响,我国许多高校的设立都是由所在部委直接设立的,并直接为所在行业的地方企事业单位服务,即行业办学,行业办学为行业服务的模式。如北京科技大学主要为首钢培养人才,湖北汽车学院主要为二汽培养人才。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痕迹在短时间内还不会消除,高校的人才输出与科研服务对象相对固定。对地方的企事业单位而言,其主要的人才来源和帮助其开展科技创新的高校也是单一的。人才和科技创新是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也就是学科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事业单位的发展。

2学科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方式与途径

2.1科技创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途径

(1)开展基础与高技术研究,进行高新技术储备。基础研究与高技术研究是关于科学探索和高技术前沿的研究,是产生原始创新的重要来源,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先导和源头。任何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及其转化的实现,都是以基础、高技术研究的突破为前提的。

(2)与企业开展科技研究与开发。高等院校人才资源密集,科研水平高,实验手段先进,技术实力雄厚,学术思路新颖,而企业直接面对生产第一线,生产能力强、销售网络畅通,成果转化基础条件较好,所以与高校有很强的互补性,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同时,现在很多企业由于受自身独立研发能力的限制,或出于想节约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往往直接面对社会公开招标,而高校教师由于集多种优势于一身,成为这一行为的最大受益者。

(3)直接转让学科建设科技成果。从整体上看,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成功率还不高,科技成果推广体系也不健全,且起步晚、发展慢,不能满足日益快速增长的社会需求,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完善,各行各业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风险抵御能力也较弱等,这些都使科研成果转让和推广困难重重。

(4)直接参与重大工程。高校利用自身优势直接参与部级、省部级重点、重大工程建设。华中科技大学利用多学科优势,参加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农网改造工程、中国武汉光谷、政务信息化建设、武汉轻轨等多个国家和省市重点、重大项目的建设。仅在三峡工程建设中,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0多项。

(5)创办科技公司。在我国由于长期形成的企业专司生产、科研院所负责研究的模式,导致了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应用主体,缺乏技术的吸纳能力,使得大量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鉴于此,高校以创办科技企业的形式自我构建技术的吸纳平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已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现阶段高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必然选择。

(6)派驻学术和管理骨干进驻地方企事业单位。选派一批学术和管理骨干进驻地方企事业单位,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搞技术更新、产品开发,提高地方企业、政府机关的经营管理水平。实践证明,取得了很好效果。

(7)政策、技术咨询。一是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中突发的重大问题;二是开展决策咨询服务;三是开展科技中介服务;四是服务于地方旅游资源开发。

2.2培养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途径

(1)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各类人才。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产品进入市场,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如果“产品”滞销,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正是在这种忧患意识的支配下,长江大学按照“厚口径、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原则,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为社会培养8.8万名毕业生,他们广泛分布于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教育教学、临床医疗、行政管理、商业贸易等各个领域,很多已经成为知名学者、专家、基础教育骨干教师、管理干部和企业家。近年来,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突破20%。

(2)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科技成果推广人员。高校教师大多担负大量教学、科研及管理任务,不能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但市场又有大量需求,要解决这个矛盾,集中人员进行科技培训,就是最好的选择和最快捷的方式。一是承办政府和企业举办的培训班,让学员走进学校;二是课堂进企业,让教师走出去。

3结语

经济建设成果篇4

关键词学科建设经济发展服务途径服务方式

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发源地,是知识经济的动力源,是企业改革的驱动器,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方面起着重要的孵化器和辐射源的作用,因而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中心。早在19世纪初,美国一些著名的教育人士就提出,用大学的人才优势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大学要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的龙头工作,从其建设内容上来看,包含了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学科建设的内容决定了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属性。

1地方经济建设与高校学科建设的关系

1.1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所在区域高校学科建设水平

(1)财政建设资金的投入量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发展。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主管部门,近几年虽然开始实行收费制,但这只能是对高校办学成本的一种补偿。所以地方经济的投入及对本地区高校建设的发展牵动作用十分重要。比如,我国地方经济比较发达的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北京市等地区的高等教育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而在西部如、新疆、宁夏等地区,其高等教育发展缓慢。

(2)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学科建设的宏观调控因素,特别是对地方院校。受地利、人和之便,高校培养的人才的出路和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课题来源的主体是地方企事业单位,而地方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人才和科技创新这两个核心。因此,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出路及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1.2高校学科建设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

受历史的影响,我国许多高校的设立都是由所在部委直接设立的,并直接为所在行业的地方企事业单位服务,即行业办学,行业办学为行业服务的模式。如北京科技大学主要为首钢培养人才,湖北汽车学院主要为二汽培养人才。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痕迹在短时间内还不会消除,高校的人才输出与科研服务对象相对固定。对地方的企事业单位而言,其主要的人才来源和帮助其开展科技创新的高校也是单一的。人才和科技创新是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也就是学科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事业单位的发展。

2学科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方式与途径

2.1科技创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途径

(1)开展基础与高技术研究,进行高新技术储备。基础研究与高技术研究是关于科学探索和高技术前沿的研究,是产生原始创新的重要来源,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先导和源头。任何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及其转化的实现,都是以基础、高技术研究的突破为前提的。(2)与企业开展科技研究与开发。高等院校人才资源密集,科研水平高,实验手段先进,技术实力雄厚,学术思路新颖,而企业直接面对生产第一线,生产能力强、销售网络畅通,成果转化基础条件较好,所以与高校有很强的互补性,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同时,现在很多企业由于受自身独立研发能力的限制,或出于想节约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往往直接面对社会公开招标,而高校教师由于集多种优势于一身,成为这一行为的最大受益者。

(3)直接转让学科建设科技成果。从整体上看,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成功率还不高,科技成果推广体系也不健全,且起步晚、发展慢,不能满足日益快速增长的社会需求,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完善,各行各业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风险抵御能力也较弱等,这些都使科研成果转让和推广困难重重。

(4)直接参与重大工程。高校利用自身优势直接参与部级、省部级重点、重大工程建设。华中科技大学利用多学科优势,参加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农网改造工程、中国武汉光谷、政务信息化建设、武汉轻轨等多个国家和省市重点、重大项目的建设。仅在三峡工程建设中,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0多项。

(5)创办科技公司。在我国由于长期形成的企业专司生产、科研院所负责研究的模式,导致了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应用主体,缺乏技术的吸纳能力,使得大量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鉴于此,高校以创办科技企业的形式自我构建技术的吸纳平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已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现阶段高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必然选择。

(6)派驻学术和管理骨干进驻地方企事业单位。选派一批学术和管理骨干进驻地方企事业单位,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搞技术更新、产品开发,提高地方企业、政府机关的经营管理水平。实践证明,取得了很好效果。

(7)政策、技术咨询。一是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中突发的重大问题;二是开展决策咨询服务;三是开展科技中介服务;四是服务于地方旅游资源开发。

2.2培养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途径

(1)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各类人才。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产品进入市场,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如果“产品”滞销,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正是在这种忧患意识的支配下,长江大学按照“厚口径、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原则,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为社会培养8.8万名毕业生,他们广泛分布于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教育教学、临床医疗、行政管理、商业贸易等各个领域,很多已经成为知名学者、专家、基础教育骨干教师、管理干部和企业家。近年来,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突破20%。

(2)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科技成果推广人员。高校教师大多担负大量教学、科研及管理任务,不能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但市场又有大量需求,要解决这个矛盾,集中人员进行科技培训,就是最好的选择和最快捷的方式。一是承办政府和企业举办的培训班,让学员走进学校;二是课堂进企业,让教师走出去。

3结语

经济建设成果篇5

关键词: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基础设施;经济效果;可行性分析;投标

abstract:theconstructionprojecttechnicalandeconomicevaluationanalysisisanimportantcontentoftheworkforpre-project,tostrengthenthemacroeconomicregulationandcontrolofinvestmentinfixedassets,improvethescientificlevelofinvestmentdecision-making,guideandpromotetherationalallocationofallresources,optimizetheinvestmentstructure,reduceandavoidinvestmentrisks,givefullplaytotheinvestmentbenefit,playsanimportantrole.withthedevelopmentofourcountry'seconomy,engineeringtechnicalandeconomicanalysisoftheconstructionofinfrastructureinourcountryismoreandmorewidely.thisarticlefirstanalyzestheengineeringeconomicanalysisthepurposeandsignificance,andthenexpoundstheengineeringapplicationintheprojectfeasibilityanalysisandeconomicanalysisratinganalysismethod,finallydiscussestheengineeringeconomicanalysisapplicationineachphaseoftheconstructionofinfrastructure.

Keywords:engineeringeconomicanalysis;infrastructure;economiceffect;Feasibilityanalysis;bid

中图分类号:F4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与意义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多具有建设周期长,投入运行寿命长,综合效益大等特点,所以一个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经营管理,往往在技术上有多种方案。究竟哪一个方案好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装备不断地出现,要求我们回答它在经济上究竟有多少好处。这就需要从技术上、经济上以及其他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论证它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这项工作,我国叫做技术经济分析。在国外叫做决策分析或工程经济分析。此外,如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等也需要有经济分析的工作。

无论它的名称如何,它们的主要任务基本上都是研究各种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共同理论和方法。经济效果最优,就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同样的效果,或者以同样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通俗来说,经济效果是反映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得同所费的比例关系,费多得少,经济效果就不好;费少得多,经济效果就好。

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是评价经济效果的大小,这里就有一个评价标准问题。评价标准就是据以评论经济效果的客观尺度,需要建立一系列的经济指标体系去分析衡量技术方案的效果,对不同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和预测,评价才可能完整全面,从多方案的比较中选择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评价可以形成决策,但评价不等于决策。

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在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中的应用

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前提下,将工程技术分析的可行性研究方法落到实处,落实到基础设施建设的每一步,使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决策朝着更加科学化的步伐迈进。具体的研究步骤如下:

可行性分析总述

(1)包括项目的提出背景,项目投资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还有项目实施的经济效益。

(2)可行性研究的依据以及研究范畴。

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预期预测,确定拟建的规模。

3、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源、原材料以及主要的协作条件。4、项目建设的环境以及相关选址。

5、具体设计方案

(1)包括项目建设的构成、技术的来源以及技术分析的方法、主要的技术工艺以及所选设备具体方案的比较,所引进的技术以及设备的相关来源,还有如果要改扩建的基础设施项目要注明对原来的固定资产的使用概况。

(2)设计总平面的相关布置以及主要的工程量的大致估算。

6、对于环境的保护要在实现调查清楚环境的概况,做出工程施工对环境影响的具体预测,同时还要提出保护环境的措施以及对于三废治理的具体方案。

7、要有明确的施工组织安排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计划和工程进度具体要求。

三、基础设施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

(一)净现值评价法

首先列出一个具体项目从起初的开始投资到最后的项目的有效寿命截止日的逐年的现金相关流通表,然后按照预先已经规定的具体折现率计算出逐年的现金流通的具体现值,也就是根据折现率以及现金流通表计算出这个项目的所有相关的现金出入的现值,这个现值的代数的和就称作是这个项目工程的净现值。如果净现值为正数,那就表明这个项目工程的投资收益率已经超过预先规定好的折现率,正数数值越大就表明工程的收益率越加的高,表明该项目的经济效益越加的显著;另一方面如果净现值为负数的话,就表明没有达到预期的收益率,经济效益不会很好。

(二)内部收益率评价法内部收益率又称作是内部回收率或者是报酬率,其实他的定义和净现值有关,也就是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的利率。同时在内部收益率评价方法中,不是像净现值法那样使用预先规定的折现率进行计算,而是我们在根据具体工程项目寻找这个项目的净现值是零的时候所取的折现率,内部收益率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近似值计算的方法得到的。

一般情况下,如果说内部回收率大于最低能够接受的项目收益率也就是基准的收益率的时候,就可以认为是这个项目是能够使用的,反之如果小于的话,就认为这个项目是可以不采纳的。

(三)投资回收期评价法

投资回收期又叫做是反本期,指的就是工程建设的项目是以它本身每年的净收益额抵偿了它所有的投资所需的时间来考虑的,对回收期进行考察主要有静态以及动态投资回收期另种方法,一般情况下使用的都是动态回收期评价法。

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在基础设施建设各阶段的应用

(一)投资决策阶段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项目造价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正确的投资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项目造价的前提。

以铁路工程为例,在铁路项目投资决策以前,需要对铁路项目的决策进行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就是根据审定的项目建议书,对投资项目在技术、工程、经济、社会和外部协作条件等方面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全面地分析论证,作多方案的比选,推荐最佳方案的一个阶段。这就需要深入调查研究,收集大量数据,运用系统工程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对研究对象进行技术与经济两个方面的综合预测与论证评价。

(二)设计阶段

基础设施项目设计阶段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优选,也就是从若干设计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设计方案在选择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方案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分析和比较,选择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在设计阶段,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评价,其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设计方案必须要处理好经济合理性与技术先进性之间的关系

经济合理性要求工程造价尽可能低,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效果,可能会导致项目的功能水平偏低,无法满足使用者的要求;技术先进性追求技术的尽善尽美,项目功能水平先进,但可能会导致工程造价偏高。因此,要利用工程经济分析方法中的费用—效益分析方法,设计单位应尽量处理好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要在满足使用者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但是如果资金有限制,也可以在资金限制范围内,尽可能提高功能水平,这就要进行详细的经济分析。

2、设计方案必须兼顾建设与使用,考虑项目全寿命费用

基础设施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投资控制是三大控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工程造价水平的变化,又会影响到项目将来的使用成本。再以铁路建设为例,铁路建设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单纯降低初期投资,项目质量得不到保障,就会导致铁路使用过程中的维修费用过高,甚至有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给社会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严重损害。所以,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应兼顾建设过程和使用过程,进行经济分析,力求项目全寿命费用最低。

(三)投标报价阶段

在采用合理低价中标的工程投标过程中,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测算出工程成本是敲定最终报价的关键。要保证预测工程成本的准确性,必须做好充分的报价准备。

首先,必须对招标文件进行了深入研究,组织投标人员亲自考察现场,搜集资料,对当地市场信息进行摸底,其中包括主要材料的市场价格,机械设备的租赁情况及各种工种的人工价格等。

其次,需分析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不同的施工方案对应不同的工程造价,对投标报价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最后,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工程的技术复杂程度,拟投入的管理人员及管理设施的多少,测算管理人员的薪金总额,交通和办公设施的使用和维修费用,办公消耗品,差旅费,处理各种关系的招待费,投标费用,上级管理费的摊销、各种保险费等。

(四)施工阶段

基础设施项目在施工阶段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是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对工程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编制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经济组织管理。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就是论证所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在经济上是否合理,从而选择满意的方案,并寻求节约的途径。

(五)运营阶段

基础设施项目在投入运营后,项目的相关设备维护、更新也需要工程经济分析。设备更新同技术方案选择一样,应遵循有关的技术政策,进行技术论证和经济分析,作出最佳的选择。

结语

综上,任何技术方案有无生命力,关键在于它的技术经济效果。技术先进必须与经济合理求得统一,才能获得发展。技术经济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最好的经济效果。,工程经济分析贯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在以较小投入获得较大产出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为基本建设节约大量资金,并促使提高各参与单位组织管理能力与竞争力水平。铁路建设中的工程经济分析工作正逐步引起建设部门的重视,并加大了技术经济综合人才的培养力度。

参考文献

[1]刘大勇.工程经济报价及其发展趋势[J].西铁科技,2005.2.

[2]周枫钧,刘静.工程经济分析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1.

经济建设成果篇6

中国经济报刊如何面对新形势、新媒体、新挑战,洁身自好,赢得和巩固话语权,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挥巨大作用,从而影响中国?

日前,中国经济报刊协会智库研究中心成立,印发了《经济报刊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下一步,该中心如何打造高质量智库?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副会长兼智库研究中心主任卫思宇。

《西部大开发》:近年来,智库逐渐成为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您能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经济报刊协会智库研究中心成立的背景、意义吗?

卫思宇:在全球化背景下,智库在应对全球化挑战、为政府决策咨询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智库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应对国内外环境挑战、破解发展难题、回应人民期待都迫切需要强而有力的智库支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明确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又提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他就加强智库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为新形势下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就建设经济报刊智库研究中心进行了深入调研。近年来,报刊协会历任会长紧密围绕国家治理,经济转型,积极建言献策,一批优秀课题及时转化为政府决策和政策。这些都为发挥智库作用、推进智库建设奠定了基础。

《西部大开发》:目前,中国经济报刊智库建设的水平是否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卫思宇:总体来看,目前中国经济报刊智库建设还明显滞后,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不足,主要表现在有分量、有影响的智库不多,结构不尽合理,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匮乏,高质量的、具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不多,提交的课题报告对重大决策产生影响还不理想。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多种,根本原因是问题意识不强、联系实际不足、评价机制不健全、改革和支持力度不够。当前,要着眼解决经济报刊智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推进中国特色新型经济报刊智库建设,提高报刊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在前期调研基础上,我们经过将近半年时间的研究起草和修改完善,并征求多方意见,出台了《中国经济报刊智库建设推进计划》。该计划突出了改革、创新,突出了对经济报刊智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的导向作用。

《西部大开发》:您如何理解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象征?

卫思宇: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面临着经济、能源、环境、生态、战争等大量全球性问题,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各类智库成为各国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等问题时所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各国政府、经济组织提出研究报告、咨询建议以及预测分析,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功能和作用。

高水平、国际化的智库建设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象征。据美国最新推出的《2013年全球智库报告》,美国拥有1828个智库机构,且世界排名前10位的智库中美国占了6个,遥遥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各个国家。可以说,今天美国的强大与它拥有世界上最顶尖的智库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与经济报刊智库分不开。

《西部大开发》:经济报刊在建设中国特色智库方面有什么优势?

卫思宇:从世界范围看,经济报刊智库通常在政策研究领域占很大比例。考察国外著名的智库,可以发现经济报刊与智库关系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经济报刊内部可以形成多个智库。经济报刊智库多是在充分发挥基层研究优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转化和推广的基础上形成的,我国有影响力的报刊均有多个优势研究领域,这些研究中心或研究所都可以生成智库。

二是经济报刊智库的强势研究领域与优势领域互为倚重,长期积累。报刊优势是报刊智库的深厚根基和依托。

三是从我国来看,中国经济报刊具有建设高水平智库的良好条件:一是人力资源集中,可以为智库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二是人才门类齐全,有利于解决综合问题。三是基础研究力量雄厚,可以为智库开展政策研究、战略研究提供丰厚的学术底蕴。四是对外交流和合作广泛深入,为开展战略研究和政策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网络。

《西部大开发》:我国经济报刊已有少量的研究机构,是不是都可以称之为“智库”呢?

卫思宇:目前中国经济报刊研究机构虽然有,但高水平的智库还不多,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与一流报刊智库有较大差距。中国经济报刊智库应具有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和公共外交五大功能。

中国经济报刊智库不仅仅要建言献策,还要为国家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战略研究成果,及时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良好的决策基础、研究资料和宏观政策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能引导舆论,特别是能够发出中国声音,这也是经济报刊的根本。

战略研究、建言献策、引导舆论和国际话语需要高水平的人才团队和科学研究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报刊智库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组织,但是,几乎所有的经济报刊智库往往都是以学术组织的形式出现的。经济报刊智库研究方向和成果的实用性,决定了经济报刊新智库与传统研究机构的差异。

经济报刊智库产出的研究成果不是主要通过论文等形式显现的,而是通过一种类似于政府采购的方式卖给政府或者企业,为政府、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知识服务。在经济报刊智库建设中,如何评价智库水平,如何评价智库成果的优劣,不仅是经济报刊智库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国家传媒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西部大开发》:中国特色新型经济报刊智库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卫思宇:一是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立场观点方法,牢牢把握正确导向,既要有国际视野,学习借鉴各国智库建设的成功经验,又能立足基本国情,服务于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实践。二是体现经济报刊自身优势和特色,紧扣国家治理需求,明确主攻方向,充分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三是要有发展理念和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通过深化改革,促进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的优化组合,不断提高智库的创新活力。四是能拿出既有前瞻性、战略性,又有针对性、操作性的研究成果,成为治国理政决策的思想高地,形成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智库品牌。

人才是经济报刊智库的第一资源和建设核心,应立足中国经济报刊特点,以记者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打造经济报刊智库品牌。

《西部大开发》:推进中国特色新型经济报刊智库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有哪些?

卫思宇:中国特色新型经济报刊智库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化同步”新要求,聚焦国家急需,明确建设目标,立足经济报刊特点,以记者为核心,以机构建设为重点,以项目为抓手,以成果转化平台为基础,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质资源,打造经济报刊智库品牌。

主要举措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一是建设新型智库机构。这是智库建设的重点,我们将协同北京泛亚智库国际咨询中心,重点以革命老区、特困县基地建设研究为抓手,重点打造一批有影响的经济报刊新智库,带动经济报刊智库总体建设;推动社会治理专题数据库和经济转型实验室建设,推动报刊智库研究手段和方法创新;结合经济报刊“走出去,走下去”计划的实施,通过建设一批区域问题研究机构,支持经济报刊智库积极参与和设立区域组织、参加与举办国际培训等,扩大中国经济报刊智库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是通过凝聚高端智库人才、加强青年后备力量、推动经济报刊智库人才交流,培养和打造智库队伍。人才是智库的第一资源和建设核心,首先要凝聚一批立场坚定,造诣高,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熟悉政策制定的高端人才,创造条件支持和引导他们围绕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以及难点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及时向中央各部门建言献策,并以各种方式引导舆论;同时要注重加强青年学术后备力量,培育并长期支持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还要通过聘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实际工作部门领导干部参加智库研究,推荐智库核心人才到基地挂职锻炼等重点举措,推动智库人才交流。

三是拓展成果应用渠道。成果应用转化渠道是制约经济报刊智库发挥作用的瓶颈问题,推动智库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好渠道和平台的问题。要通过鼓励对外开展合作研究、支持举办高层智库论坛等,加强中外经济报刊智库交流平台的建设;通过完善集中报送专家建议的工作机制,建立咨询报告数据库,跟踪汇总分析相关信息等,加大智库成果报送力度;同时要规范流程,严把成果政治关和质量关。

四是创新智库组织管理。建设新型报刊智库,关键是深化综合改革,推动管理和组织形式创新。主要推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一)大力推动协同,强化报刊与政府、报刊与报刊、报刊与企业合作,建立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协作机制,改变封闭分散、各自为战的局面;(二)改进科研评价,建立以政府、企业、社会等用户为主的评价机制,把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际贡献作为核心标准,加强绩效评估;(三)改革项目管理,建立完善后期资助方式等;(四)从健全管理体制、完善政策配套支持、加强经费支持等三个方面为智库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西部大开发》:当前经济报刊智库建设的重点领域有哪些?

卫思宇:中国经济报刊智库建设的总目标是:服务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这一目标,结合经济报刊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按照国家重大需求与报刊能力相匹配的原则,力求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外交与国际问题、“一国两制”实践与推进祖国统一这领域里,找准关键环节,瞄准国家急需,凝练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

《西部大开发》:经济报刊智库如何瞄准国家需求,明确主攻方向?

卫思宇:发现和找出真正需要研究和咨询的问题,是智库研究过程中一个关键的环节。这要求智库与实际部门建立起密切联系。一是要密切跟踪重大决策。全程紧密跟踪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及时提供动态监测、实时预警、效果评估和信息反馈。同时要加强战略研究,就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提供决策储备。二是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如选拔推荐智库优秀学者到国际组织任职、到基地挂职,参与政策制定,推动智库人才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三是要建立与需求对接的新模式。邀请实际工作部门直接参与选题征集,共同确定智库的重点任务,联合组建研究团队,从源头上解决科学研究与决策需求脱节的问题。拓展成果应用渠道,完善专家建议报送机制,打造经济报刊智库成果平台,增强对政府决策和社会舆论的渗透力、影响力。

《西部大开发》:如何使经济报刊智库推出更多具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提高建言献策的质量?

卫思宇:真正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的政策建议,必须有厚重的理论、多学科的视角和先进的方法作支撑。经济报刊智库不仅要出对策,更要出思想,谋战略,特别是在一些前沿应用问题和重要理论问题的研究范式上取得突破。

提高经济报刊智库建言献策的质量,一是发挥经济报刊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重点支持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安全具有长远影响的基础研究项目,推出对理论创新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为提升应用对策研究水平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二是着力推动跨行业研究,为应用对策研究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三是大力推动方法创新。吸收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实验室和数据库建设,推动资源共建共享,为经济报刊智库建设提供有力的方法支撑和条件保障。

《西部大开发》:人才培养是智库建设的一个重要功能,经济报刊智库如何处理好智库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发挥人才培养优势,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卫思宇:人才培养是经济报刊智库建设的根本任务。一是要凝聚一批立场坚定、学术造诣高、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熟悉政策制定的高端人才,创造条件支持和引导他们围绕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以及难点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及时向中央各部门建言献策,并以各种方式引导舆论;二是注重加强后备力量,培育并长期支持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三是通过聘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实际工作部门领导干部参加智库研究,推荐智库核心人才到实际部门挂职锻炼等重点举措,推动智库人才交流。

《西部大开发》:智库建设在推动经济报刊社发展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卫思宇:智库建设是经济报刊社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建设的总揽性抓手。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平台建设以及经济报刊社“走出去,走下去”计划都可以通过智库建设来推动。我相信,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质资源、打造中国经济报刊智库研究中心品牌,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报刊社的综合改革,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经济报刊社各项事业的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使之成为中国梦的代言者。

(本刊记者张永军采访整理)

链接

中国经济报刊社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推进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智库建设的重要批示,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推进中国经济报刊社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提出倡议,制定本计划。

一、服务国家决策,明确建设目标

1.明确经济报刊社智库的功能定位。经济报刊社智库应当发挥战略研究、建言献策、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一是发挥中国经济报刊的优势,着重开展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二是围绕重大突出问题,开展全方位的综合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三是发挥人才培养的优势,努力培养复合型智库人才,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发挥自身优势,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释疑解惑,引导社会舆论,传递中国梦正能量。五是发挥对外交流广泛的优势,积极开展人文交流,推动公共外交。

2.建立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智库组织。按照总体设计、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分类实施的原则,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打造中国经济报刊社智库品牌,带动经济报刊社社会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一是以记者为核心,支持和培养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端智库人才和咨政研究团队。二是以智库建设为重点,培育建设一批具有集成优势的新型智库。三是以项目为抓手,提高应用研究项目实践质量。四是以成果转化平台为基础,拓展转化渠道,搭建高端平台。

二、聚焦国家急需,确定课题主攻方向

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结合报刊社优势和特色,统筹规划经济报刊社各类智库机构、人才团队和项目设置,凝炼智库建设的主攻方向,力求在以下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上取得突破。

1.经济建设。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重大问题,重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创新驱动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三农问题、财税体制改革、金融创新与安全、粮食与食品安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重点领域研究。

2.政治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治国等重大问题,重点推进发展人民民主、行政体制改革、公共治理创新、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司法体制改革、民族与宗教问题等重点领域研究。

3.文化建设。围绕提升国家软实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文化产业发展、中国文化走出去等重点领域研究。

4.社会建设。围绕民生保障与改善、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重点推进教育现代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口发展战略、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等重点领域研究。

5.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重点推进国土开发、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研究。

6.党的建设。围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重大问题,重点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重点领域研究。

7.外交与国际问题。围绕维护国家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等重大问题,重点推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周边环境与周边外交、新兴国家崛起、海洋战略与海洋强国政策、反恐维和、全球治理、公共外交等重点领域研究。

8.“一国两制”实践与推进祖国统一。围绕“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重点推进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深化内地与港澳经贸关系、推进两岸交流合作等重点领域研究。

三、整合优质资源,建设新型智库机构

1.以中国经济报刊协会智库研究中心为抓手,重点打造一批部级智库。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总体要求,深化经济报刊社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总体布局,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认定和建设一批智库中心。

经济建设成果篇7

【摘要】经济林产业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农业增产、资源增殖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从政府制定政策及规划、经济林的科学种植管理、产品的深加工、走品牌路线、建立经济林的产业化等多方面入手,保障经济林高产优质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林高产优质发展思路

经济林已成为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林产业的发展为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一、政策扶植,科学规划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时期,经济林的发展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大作用。但经济林的发展不是个短期的盈利项目,不能给农民带来即时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政府切实加强对经济林发展的宏观管理,合理制定规划,联合相关部门从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两方面双管齐下。2007年8月,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等7个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林业产业政策要点》,从税收、财政、金融等多方面实施优惠政策积极扶持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其中对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建设,经济林果品储运、保鲜、分选、包装、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及现代物流配送产业等给予明确的产业扶持。从良种的引种、繁育到科学种植、规模化推广,从招商引资到产—供—销一条龙的基地建设,到各项目资金的投入到品牌的建立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二、科学种植,提高品质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产业化步伐的加快,经济林产品的供给在整体上已从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产品的优势正在由以前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目前我国果品品质虽然已有大幅度提高,但仍存在由于提前采摘而造成的果品成熟度不足、果品颜色和光泽不正、形状不一致,大小不均匀、果实口感较差、风味不正等问题。并且,在果品的生长管理阶段仍存在着使用农药不当、滥用生长激素等问题,不可避免的造成果品品质低、农药残留超标,与国际产品标准相差甚远。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水果的优质果率约在35%左右,果品产量中仅有5%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还有近15%是属不合格产品,而发达国家的优质果率已达到70%,符合出口标准的高档果品占50%以上。因此要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使科学种植理念融入到经济林产业管理的各个阶段。引导农民对低产园改造和老品种进行改良,选用新优品种,建立新品种种植基地,优化品种布局。根据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名特优经济林新品种,保证优良品种的供应,推广栽培新技术,及时开展技术培训,推广无公害栽培管理经营理念,多施有机肥,适期疏花疏果,多用系列促产增收增质技术,少用、不用植物生长激素,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适时采收、贮藏、运输,有利地提高经济林产品质量,保障了经济林产业较快发展。

三、产品深加工,品牌促发展

在我国,重生产轻加工、重造林轻管理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我国是经济林产品生产第一大国,但创造经济效益方面多为原料直接出口,产品加工率较低,经济林产品加工是当前生产中薄弱环节。比如,水果深加工比例仅占水果总体产量的11%左右,而一些发达国家果品加工占果品产量的比例一般都在35%以上,有的品种甚至达到80%~90%以上。因此为使产品增值,提高经济效益,要加强深加工环节的力度。建设经济林产品加工企业要按工业投资建设程序进行,依托当地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必须进行市场调研,可行性论证,切忌盲目性投资。开展深加工、精加工,把资源优势变成商品优势、经济优势。在深加工的项目建设过程中,要自有资金与引进资金相结合,科技支撑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结合当前形势与长远利益,注重发挥地域优势,发展区域化生产,扩大规模效益,形成基地经济新格局。

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它代表了一种潜在的竞争力与获利能力,产品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品牌的竞争.特别是在信息社会,产品从诞生之日起就应当拥有自己的品牌。因此要不断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投入,推进品牌型建设。健全市场机制,转变产品重加工,轻销售的现状,做到生产—品牌—销售三项接轨,增加品牌的宣传力度。各级政府部门引导农民走产业化路子,调整产业结构,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地域特色,避免注册商标的重复性竞争,避免“一种特色产品,多个注册商标”的分散局面。我们要开拓经济林产品市场必须要创经济林产品名牌,实施品牌战略。

四、经济林产业化

为实现经济林的高产优质发展就要实现经济林的产业化。经济林产业化是指规模化、标准化、批量化商品生产,产品绿色化的科学经营体制,经济林的产业化包括前阶段的栽培产业化和后阶段的加工产业化。经济林的产业化可建设发达的果品产业体系,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林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经济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实现经济林的产业化要逐级政府加强领导,完善产业化建设机制,大力开展政策服务,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从资金、技术、人员、税费、服务等各方面构建产业化建设的政策扶持体系。制定科学的近期计划和远期规划,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把有限的资金放到重点上,大力培育壮大经济林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实现品牌化。

在经济林的发展过程中,要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政策和资金双管齐下。科学种植管理,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配套建设果品的深加工行业,促进二三产业的稳定发展。实施名牌战略,利于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提高经济林产业化程度,实现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全方位推动我国经济林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素英,长治.经济林产业化发展势在必行.中国林业,2009:33.

[2]李志宏,周晓明.以增长经济林资源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林业.林业资源管理,1995,(4):63-65.

[3]叶慧坤.经济林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以平和县为例.林业建设,2009,(1):23-26.

[4]刘莲玉.桑植县经济林产业化建设初探.湖南林业科技,2009,36(2):95-98.

[5]种伟.关于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潜力和机遇的思考.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5).

[6何方,杨模华,张斌.现代经济林产业化建设与经营世界.林业研究,2008,9(21):159-161.

[7]潘德森.发展优质高效经济林的建议.湖北林业科技,1995,12(92):40-46.

经济建设成果篇8

[关键词]工程经济效益内部审计转型内容方法标准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工程项目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快,年均增幅在25%以上,投资总额超过万亿,其中新上工程项目投资所占比例达到60%左右。一方面是投资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是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营方面投资效益低下,损失浪费严重的问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审计监督和项目经济效益的审计评价,已成为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内部审计进行监督和评价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服务,而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能够直观地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单位目标,引起单位领导注意及重视,因此,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开展势在必行。

一、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概念及功能定位

经济效益一般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就其涵义而言,经济效益是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获得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有的学者提出狭义概念上的经济效益是将重心锁定在投入与产出关系上,即以最小的投入,创造最大的产出。而广义概念上的经济效益除了包含传统概念下的经济效益内容之外,还包括投入的节约性,产出的效果性以及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等相关内容。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与所获得的有效成果的比较。目前国内外多数专家学者对经济效益普遍认同“3e”定义,既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根据这一定义就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而言,经济性就是要围绕优化设计,节省投资,降低工程造价,尽快实现建设和运营目标确定审计内容;效率性就是要围绕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减少返工、停工确定审计内容;效果性就是要围绕是否实现建设和运营目标确定审计内容。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工程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合法合规性等相关内容进行监督和评价的活动,其目标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它具有全过程性、全方位性以及建设性等特征。

根据以上概念及特征,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功能定位应当是:

1、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经济效益审计类型中的一种具体形式,它既不是投资审计,也不是单纯的工程预结算审计,它属于包含上述内容,又与上述两种审计有所区别的审计;是对结果的审计,更注重对过程审计,是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审计;是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审计。

2、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不能与工程管理审计、绩效审计、经营审计相混淆,它是融管理、绩效、经营、效益多方面内容为一体的综合审计。

3、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运用经济活动分析的思路和分析方法实现对审计评价、审计结论的支持,其方法、指标、标准等与经济活动分析有类似之处,但不能把经济效益审计搞成经济活动分析,也不可将经济活动分析当成经济效益审计。

4、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效益提高,应当成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终极目标。

二、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和矛盾,从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出发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阶段,能源、资源供需紧张的态势已经十分明显,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工程建设领域奢侈和浪费,项目投资效益低下的问题仍比较突出。2003年,审计署组织对山西、河南等28个省(区、市)的526个利用国债资金建设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效果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检查了项目建设进展和建成后的运营情况。在抽查的526个项目中,有136个未按照计划建成,有85.47亿元投资未如期完成。在已建成的320个项目中,有32个基本未投入运营,18个长期处于试运营或开开停停状态,另有69个运营项目未达到当年设计生产能力,设备闲置问题比较突出,部分项目损失浪费严重。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共审计政府投资项目近6000个,通过审计核减投资和工程款81亿元,占审计资金总额的5.2%。避免或减少损失浪费就是最大的节约,因此,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2、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内部审计实现转型的需要。

从21世纪初起至今,审计的发展逐步由财务审计为主向以管理效益审计为主转变。审计作为受托责任系统中一种重要控制机制,已经成为公司治理各相关方赖以存在与发展的极具价值的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受托责任关系的范围、内容和要求发生了变化,内部审计必须实现职能上由单纯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目标上由查错纠弊向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转变;方式上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转变。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既是形势的需要,又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历史的进步。而作为见效明显的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更是内部审计由传统财务审计向现代管理效益型转变的一种实现形式。

3、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现代内部审计定位的有效实现形式。

现代内部审计的定位是通过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就是要评价工程建设所消耗和占用的经济资源以及所带来的收益,评价工程建设决策者、组织者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通过审计促进被审单位改进和加强工程全过程管理,堵塞管理漏洞,更好地管好用好建设资金,节约工程费用,降低工程造价,促进实现建设和运营目标,避免损失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促进企业增加价值,符合企业管理的内在需要。因此,它是现代内部审计定位的最有效实现形式。

4、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企业加强管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工程项目是一种划分为几个阶段的渐进活动,具有一次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等特性,工程项目建设必须确保成功,否则,造成的损失要比产品不合格、市场市场滞销等造成的损失大的多。目前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有:(1)工程项目盲目投资。特别国有企业,由于出资人缺位,更是普遍存在盲目扩张,缺乏科学投资决策机制的问题。因为盲目投资造成的损失浪费有时让人触目惊心。(2)工程项目建设无概预算,随意扩大建设规模和提高标准,致使工程项目造价居高不下,超支严重。(3)工程造价管理混乱,高估冒算工程造价。(4)有些工程违反程序,不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及招投标制度。从我们集团公司的情况看,2005年新建、续建重点项目43个,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9.97亿元。在项目管理方面普遍存在建设资金不落实;现场管理不到位;工程造价不实,高估冒算问题突出;投资收益率明显偏低,效益意识淡薄等问题。2003年至2005年我们对报审的5232项工程预结算进行了审计,仅工程造价审减额就达1228.8万元。

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它可以在决策开工前、工程建设期间、竣工结算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它可以将关口前移,对项目的效益和风险进行控制,及时发现这些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减少损失浪费,督促企业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方法和运用的效益评价标准

(一)工程项目管理流程

一个大的工程项目从调研论证到投入运营,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项目开工前阶段,主要包括:项目调研论证;立项;项目设计;招标;签定合同及开工准备。第二阶段是整个建设期间,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施工,从土石方开挖工程直到全部设备安装调试完成。第三阶段是竣工验收交付运营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按照设计要求组织项目验收;工程结算;办理交付;第四阶段是项目进入运营期,这一阶段主要是由试产到正常生产,产出合格产品投放市场,逐步达到投资预期目标,实现“货币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货币资金”的正常循环。

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流程图

(二)工程项目建设运营各阶段审计重点和内容

按照上述流程,审计的重点应该是查找各个阶段管理的缺失部位、薄弱环节、衔接部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事前环节重点是预防。主要是通过对前期各项工作的审计,查漏补缺,消除效益流失的隐患;事中环节主要是控制。要在工程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人工、物料及其他费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损失浪费问题,实现造价控制目标;事后环节重点是评价。要通过项目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对比、分析,对其经济效益情况作出评价。

1、前期调研论证

经济建设成果篇9

【关键词】经济林高产优质发展思路

经济林已成为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林产业的发展为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一、政策扶植,科学规划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时期,经济林的发展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大作用。但经济林的发展不是个短期的盈利项目,不能给农民带来即时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政府切实加强对经济林发展的宏观管理,合理制定规划,联合相关部门从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两方面双管齐下。2007年8月,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等7个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林业产业政策要点》,从税收、财政、金融等多方面实施优惠政策积极扶持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其中对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建设,经济林果品储运、保鲜、分选、包装、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及现代物流配送产业等给予明确的产业扶持。从良种的引种、繁育到科学种植、规模化推广,从招商引资到产—供—销一条龙的基地建设,到各项目资金的投入到品牌的建立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二、科学种植,提高品质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产业化步伐的加快,经济林产品的供给在整体上已从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产品的优势正在由以前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目前我国果品品质虽然已有大幅度提高,但仍存在由于提前采摘而造成的果品成熟度不足、果品颜色和光泽不正、形状不一致,大小不均匀、果实口感较差、风味不正等问题。并且,在果品的生长管理阶段仍存在着使用农药不当、滥用生长激素等问题,不可避免的造成果品品质低、农药残留超标,与国际产品标准相差甚远。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水果的优质果率约在35%左右,果品产量中仅有5%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还有近15%是属不合格产品,而发达国家的优质果率已达到70%,符合出口标准的高档果品占50%以上。因此要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使科学种植理念融入到经济林产业管理的各个阶段。引导农民对低产园改造和老品种进行改良,选用新优品种,建立新品种种植基地,优化品种布局。根据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名特优经济林新品种,保证优良品种的供应,推广栽培新技术,及时开展技术培训,推广无公害栽培管理经营理念,多施有机肥,适期疏花疏果,多用系列促产增收增质技术,少用、不用植物生长激素,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适时采收、贮藏、运输,有利地提高经济林产品质量,保障了经济林产业较快发展。

三、产品深加工,品牌促发展

在我国,重生产轻加工、重造林轻管理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我国是经济林产品生产第一大国,但创造经济效益方面多为原料直接出口,产品加工率较低,经济林产品加工是当前生产中薄弱环节。比如,水果深加工比例仅占水果总体产量的11%左右,而一些发达国家果品加工占果品产量的比例一般都在35%以上,有的品种甚至达到80%~90%以上。因此为使产品增值,提高经济效益,要加强深加工环节的力度。建设经济林产品加工企业要按工业投资建设程序进行,依托当地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必须进行市场调研,可行性论证,切忌盲目性投资。开展深加工、精加工,把资源优势变成商品优势、经济优势。在深加工的项目建设过程中,要自有资金与引进资金相结合,科技支撑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结合当前形势与长远利益,注重发挥地域优势,发展区域化生产,扩大规模效益,形成基地经济新格局。

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它代表了一种潜在的竞争力与获利能力,产品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品牌的竞争.特别是在信息社会,产品从诞生之日起就应当拥有自己的品牌。因此要不断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投入,推进品牌型建设。健全市场机制,转变产品重加工,轻销售的现状,做到生产—品牌—销售三项接轨,增加品牌的宣传力度。各级政府部门引导农民走产业化路子,调整产业结构,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地域特色,避免注册商标的重复性竞争,避免“一种特色产品,多个注册商标”的分散局面。我们要开拓经济林产品市场必须要创经济林产品名牌,实施品牌战略。

四、经济林产业化

为实现经济林的高产优质发展就要实现经济林的产业化。经济林产业化是指规模化、标准化、批量化商品生产,产品绿色化的科学经营体制,经济林的产业化包括前阶段的栽培产业化和后阶段的加工产业化。经济林的产业化可建设发达的果品产业体系,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林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经济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实现经济林的产业化要逐级政府加强领导,完善产业化建设机制,大力开展政策服务,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从资金、技术、人员、税费、服务等各方面构建产业化建设的政策扶持体系。制定科学的近期计划和远期规划,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把有限的资金放到重点上,大力培育壮大经济林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实现品牌化。

在经济林的发展过程中,要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政策和资金双管齐下。科学种植管理,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配套建设果品的深加工行业,促进二三产业的稳定发展。实施名牌战略,利于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提高经济林产业化程度,实现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全方位推动我国经济林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素英,长治.经济林产业化发展势在必行.中国林业,2009:33.

[2]李志宏,周晓明.以增长经济林资源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林业.林业资源管理,1995,(4):63-65.

[3]叶慧坤.经济林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以平和县为例.林业建设,2009,(1):23-26.

[4]刘莲玉.桑植县经济林产业化建设初探.湖南林业科技,2009,36(2):95-98.

[5]种伟.关于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潜力和机遇的思考.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5).

[6何方,杨模华,张斌.现代经济林产业化建设与经营世界.林业研究,2008,9(21):159-161.

[7]潘德森.发展优质高效经济林的建议.湖北林业科技,1995,12(92):40-46.

经济建设成果篇10

关键词:建筑设计、设计原则

前言: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在其不同的工作阶段,无论是建筑的前期策划、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技术设计的深化阶段都始终贯穿着合理性这一理念。工业社会以来,建筑发展构成了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原因,但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资源的消耗,又使之成为当代能源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建筑发展的可持续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提倡“经济”的主旨是指对建筑作品的优化、保障社会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以求建筑作品的最大经济价值,不仅是评判建筑设计作品优劣的重要尺度,而且也是能否促进国民经济合理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建筑设计合理性原则的基本内涵

在对建筑合理性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对建筑设计提出了合理性的要求,通过有效的设计方法,在建筑的总体布局、空间组合和技术选择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以有限的经济条件达到建筑的建设要求,或在限定的经济条件下创造出较多的使用价值。由于建设可用资源的有限性,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对建设投资进行合理的分配和高效利用,同时建立可持续发展观。要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人民生活的现状等因素,确定建筑的合理投入和建造所要达到的建设标准,以求在建筑设计中做到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和使用效益。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先进技术与经济合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善于把技术问题与经济指标相结合,通过经济分析和经济比较以及效果评价等手段。建筑设计师只要能把控制好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设计阶段的每个环节之中,全面评估先进技术的经济合理性,又能实事求是的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大胆运用先进技术,就有可能真正达到建筑设计的经济目标。

二、建筑设计经济合理性的影响因素

建筑设计合理性是在“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要求下,用较少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或在相同劳动消耗下,获取最佳使用效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建筑设计达的适用性、经济型、艺术性达到协调统一。自从人类开始进行建筑活动以来,经济条件就表现出强烈的制约作用,无论是何类何种建筑都离不开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支撑,而这两项资源又离不开经济条件的制约,因此建筑也不得不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从建筑设计工作实践来看,影响建筑设计经济合理性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陈旧的设计思想:因为有一些建筑设计师的知识更新比较慢,还不了解建筑科技飞速发展的最新趋势,在设计方面的理念落后。使设计是产生的错误在施工过程中才暴露出来,导致只能对工程进行修改变更、补充设计,还有的甚至发生了事故,造成返工或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导致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后果

2、经济观念与工程技术相分离:在建筑设计师中,有些建筑设计师的技术水平跟工作能力都不差。但他们缺乏经济观念,导致设计思想保守,认为降低投资成本是业主的事,是财务人员的职责,与己无关。有的没有进行方案的比较和优化,或是只注重立面造型而不注重经济方面的分析比较。使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就很难做到。

3、.闭门造车的设计过程:现在很多工程中,建筑设计师对工程前期的研究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建筑策划的概念,缺乏可行性研究,埋头专注于方案设计,使得设计中的一些问题直到施工阶段才暴露出来。

三、建筑设计合理性的原则

建筑设计合理性除了建筑空间组织、结构设置、能源与资源利用、技术组织跟建筑循环再利用外,还要改善建筑体形系数、降低层高、改进建筑材料保温性能和气密性等节能降耗措施等方面进行合理性的原则和方法。注重合理性的建筑设计包含着非常广泛的内容。

1、建筑设计师在建设实践中应注意立体地开发用地空间,发掘城市地上及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益;结合旧城改造,拆旧建新,提高城市容量;在建筑空间的构筑中,还应积极采用轻、薄的新型节能建筑材料,以少占建筑空间。建筑设计中还应注意结合废水净化、雨水收集,设置循环用水和分质用水系统,并积极采用各类节水设施、设备,有效地控制用水量。现在城市、建筑发展与土地资源总体供求矛盾已经是当今环境危机的突出问题之一。

2、在建筑设计理念中建筑设计与自然气候、地形、地貌、地质等因素相结合,经常会使方案的建构达到更好的效果,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使用中的能耗、物耗。当前多种技术体系并存的现实首先是与地域经济差异相对应的。另外技术设置要做到切实可行、经济有效,就必须从地域经济的客观条件出发,与人们的实际消费需求相适宜。如今,“设计结合自然”、“设计结合气候”已成为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3、建筑的循环利用原则包括再利用、再循环两个方面。再利用是指将各种建筑产品以初始形式多次加以使用。主要表现为对早期建筑的改造利用以及对结构构件、照明设施、管道设施、各类设备以及砖石构件的重复利用。再循环是指建筑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经过一定加工处理使之变成可再次利用的资源。这表现在对旧建筑中可再生材料的重新加工、合成和利用。从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着眼,将建筑的循环再利用与添建、新建相结合,形成建筑发展的动态循环机制,这不仅有利于环境的维护,对于提高建筑的合理性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在不同的工作阶段,无论是建筑的前期策划、方案构思、还是方案设计以及技术深化的阶段,始终都贯穿着合理性的理念。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必须从当今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出发,建立宏观的合理性理念,合理地确定各种条件下的建筑设计标准,总结各项合理性措施,在达到建筑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使建筑达到合理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吴博:建筑设计中地方风格与追崇主义之间的矛盾关系[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4):523~534

[2]章新海:试论建筑设计与经济的关系[J].工程与建设,2006,20(5):435~436

[3]王立:浅析“适用、经济、美观”在当今国内建筑设计中的理解[J].甘肃科技,2007,23(4):184~185

[4]曾春雷:建筑设计中的经济和逻辑思维[J].中国住宅设施,2009,(9):23~25

[5]刘婕: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8):33

[6]吴珂:谈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合理性体现[J].现代商业,2008,(23):273

[7]吕颖丹刘卫平:浅谈建筑设计的合理性控制[J].科技信息,2008,(5):118